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学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女性的高学历效益较低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6-13 08:22
女性的高学历效益较低 蒋继平 2018年6月13日 科学网上曾经有段时间热议女博士就业难的话题。女博士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不管你是否承认, 它是一个摆在那里的事实。 导致女博士就业难的原因也许多种多样, 但是, 归根结底还是女性生理上的原因。 这个生理上的差异决定了女性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分工的不同。 由于女性生来就注定要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 所以, 其社会职能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结果。 我不是歧视女性, 实际上我非常同情女性的处境。 因而,在子女教育导向上,我极力主张儿子尽量争取高学历, 女儿有个大学文凭就可以了。我有这样的想法, 主要是从社会现象得到的人生感悟。我从许多方面了解到, 女性的高学历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率远远不如同等学历的男性。 我的主要依据如下。 首先, 拥有高学历的女性一般找的对象至少具有同等学历。 结婚成家后,两个具有高学历的人要在同一个单位或者同一个城市找到各自理想的工作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 成功的概率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女性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 迁就地找一份与自己学历不相称的低档次工作。 其次,高学历女性找的对象一般具有高学历,较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所以,即使丈夫一个人工作,也可以承担得起整个家庭的经济开销。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学历女性就不用上班,成为全职家庭主妇。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而, 高学历文凭在这些女性手中就是一张废纸。 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女性的学历越高,越难找工作, 也比较难找对象。 女博士的单身比例可能是各种群体中最高的一类。 女博士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理想职业的概率也要比男博士低一些。 当然, 我指的是一个群体,女博士中也有许多幸运者,既有好的工作,也有好的家庭。但是, 就整体而言,女博士的利用率要低于男博士。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25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别浪费你的高学历
热度 1 liwenbianji 2016-2-16 20:37
很多人读研、读博很迷惘,对于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一个好的规划。研究生到底能学到什么?研究生到底该怎么读?理文编辑为您提供一个答案。 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所曾联合出版一个名叫 《科研与工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南》 (Career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Student Planning Guide to Grad School and Beyond) 的报告。该报告分析了科研从业人员和工程从业人员在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报告分析了怎样获得良好的教育,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选择研究生学校,怎样选择研究课题,怎样与指导老师相处,怎样平衡专业的定位,怎样获取科研基金,怎样选择博士后职位,怎样培养技能等等。 该报告长达 159 页,列出了很多参考资料提出了大量建议,同时提供了诸多科研和工程领域的专家科研生涯实例供读者参考。 该报告的第 133 页和 134 页列出了成为一个专业学者或是专业工程人员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Scientist, Engineer, Scholar, or Professional )。这个列表完美的回答了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Scientist, Engineer, Scholar, or 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 Skills 1. Honesty (诚实) 2. Curiosity (有好奇心) 3. Discrimination—ability to distinguish what is important from what is trivial (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 4.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培养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 5. Common sense (对环境条件和事实的感知的理性的判断) 6. Objectivity (客观理智的对待问题!减少主观臆断造成的损失) 7. Intuition (判断客观事实、痛苦与快乐的直觉) 8. Skill in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echnical, or social phenomena (对大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9. 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 (系统、条理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10. A good memory (多思考减少未来可能或提前到来的老年痴呆) 11. Capacity for logical reasoning, including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抽象和理论推理能力很重要) 12. Capacity to draw logical inferences from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从表面现象推导本质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很重要) 13. Ability to conceive an explanatory hypothesis and design critical tests to evaluate it (要能对产生的实际问题做出全面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方案解决它) Communication Skills 1. Capacity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sources (提取信息的能力) 2. Skill in learning by interview methods (通过互相交谈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是接收信息的能力) 3.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in writing (写作中的表达能力) 4.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orally (口头相互交流的能力) 5. Skill in use of computers and other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s (利用电脑以及其他信息处理设备的能力) 6. Skill in graphic display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 (用图像表达信息和想法的能力)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1. Maturity 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功) 2. Motivation and drive (应该学会自我激励) 3. Self-confidence (要绝对自信) 4. Dependability (让自己值得信赖) 5. Independence( 人格和思想的绝对独立性 ) 6. Empathy (这个词比较难理解! 1 、要执着和投入; 2 、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当时的问题,不要执着于无畏的争执) 7. Capacity to work effectively with superiors, peers, and subordinates (培养自己与领导、同事和属下的高效工作能力!这是高度协调的能力) 8. Initiativ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不要因失败而放弃,有主观能动性,勇敢的行动!责任心很重要) 9. Capacity for objective self-criticism (进行客观的自我批评的能力) 10.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kills (领导和管理的能力,课题由自己管理、小组成员都应该有管理这个小组的责任心,这个队伍才能不断前进) Habits of Work 1.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ime (高效利用时间!我们还要玩儿,念研究生, 20% 时间玩儿, 80% 工作;在工作的时间里也是只有 20% 是最有效的时间) 2. Persistence—ability to see things through to completion (要坚持到最后,不能轻易放弃,对工作有一个全面的预期) 3. Capacity for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work (劳逸结合!只学不玩儿,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这是科研中更应该注意的) 4. Orderliness (有条理性,别乱) 5. Ability to meet deadlines (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任务的能力,经常给自己设定 deadline 会是一种促进和鼓励) Mechanical Skills 1. Manual dexterity (动手能力) 2. Skill in the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use of appropriate scientific, engineering, or artistic apparatus, machines, and models (研发、挑选、使用恰当的科研或工程仪器设备的能力) 以上详细列出了一个成功的科研或工程专业人士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对于读研读博的研究生来说,甚至对于很多已经在科研或者工程领域岗位上工作的专家来说,重点不是科研做的如何,更为重要的是四方面的培养: 1 、思维层次和方式; 2 、独立思考能力; 3 、学习能力; 4 、沟通能力。做科研本身需要深层次的思考力、极高的独立性、一流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交流能力!通过这个过程你可能还会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感谢他人、关爱他人。所以,别浪费了你的高学历。 本文改编自网络文章《别浪费自己的高学历》 阅读完整报告 理文编辑是全球最广泛被推荐的英文润色公司,拥有一支由资深母语编辑组成的团队。使用理文编辑的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文章发表概率。 扫码上方二维码,关注“ 理文编辑 ”微信 微信号:理文编辑/liwenbianji 理文编辑 | Since 1995
69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别浪费自己的高学历
热度 1 liumeao 2012-12-21 08:10
很多人在问念研究生能学到什么,短短的两年时间,上课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科研也没怎么搞,到底念研究生能学到什么?一开始念硕士博士的时间都是有这些迷惘的,甚至有些人连这些问题想也没想。如果用点心思,不管我们将来搞不搞科研,既然念了硕士博士,就该用心去念;即使是想混个学历,也该好好混! 也许念完本科,大多数人只拥有了该有的道德、情感和认识能力;但真正培养自己的理性和逻辑、学习能力、更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等,还要从现在开始。念研究生连一个工作报告都不会做,这很普遍。但要从现在开始去培养!不要等到毕业时才问自己:我是否努力去做了?也许一开始时就应该清醒些。 美国科学院于发布的一本Caree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tudent Planning Guide to Grad School and Beyond( 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5129 ),里面第133和134页谈到了我们念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Scientist, Engineer, Scholar, or 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 Skills 1. Honesty (诚实) 2. Curiosity (有好奇心) 3. Discrimination—ability to distinguish what is important from what is trivial(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 4.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培养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 5. Common sense(对环境条件和事实的感知的理性的判断!) 6. Objectivity (客观理智的对待问题!减少主观臆断造成的损失!) 7. Intuition (判断客观事实、痛苦与快乐的直觉!) 8. Skill in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echnical, or social phenomena (对大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9. 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 (系统、条理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10. A good memory (多思考减少未来可能及早到来的老年痴呆!) 11. Capacity for logical reasoning, including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这不是一般人能真正学到的,总结和理性逻辑的能力很重要。) 12. Capacity to draw logical inferences from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从表面现象推导本质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很重要。) 13. Ability to conceive an explanatory hypothesis and design critical tests to evaluate it(要能对产生的实际问题做出全面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方案解决它!) Communication Skills 1. Capacity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sources(提取信息的能力!) 2. Skill in learning by interview methods (通过互相交谈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是接收信息的能力!) 3.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in writing (写作中的表达能力!) 4. Capacity to communicate orally (口头相互交流的能力!) 5. Skill in use of computers and other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s 6. Skill in graphic display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会用图景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最直接的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应该努力培养!)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1. Maturity (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 2. Motivation and drive (应该学会自我激励!) 3. Self-confidence (要绝对自信!) 4. Dependability (让自己值得信赖!communication can take effect!) 5. Independence (人格和思想的绝对独立性!) 6. Empathy(这个词比较难理解!1、要执着和投入;2、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当时的问题,不要执着于无畏的争执。) 7. Capacity to work effectively with superiors, peers, and subordinates (培养自己与老板、同学和属下的高效工作能力!这是高度协调的能力。) 8. Initiativ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不要因失败而放弃,有主观能动性,勇敢的行动!责任心很重要!) 9. Capacity for objective self-criticism (不断进行客观的自我批评,别人的指责有一部分在于自己的错!) 10.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kills (领导和管理的能力,课题由自己管理、小组成员都应该有管理这个小组的责任心,这个队伍才能不断前进!) Habits of Work 1.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ime (高效利用时间!我们还要玩儿,念研究生,20%时间玩儿,80%工作;在工作的时间里也是只有20%是最有效的时间,不要连这点时间都kill。) 2. Persistence—ability to see things through to completion (要坚持到最后,不能轻易放弃,其实一开始需要认识到结果,对工作有一个全景的假设!) 3. Capacity for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work (劳逸结合!只学不玩儿,聪明的孩子会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这是科研中更应该注意的。) 4. Orderliness (条理,别乱!) 5. Ability to meet deadlines (经常给自己设定deadlines会是一种促进和鼓励!) Mechanical Skills 1. Manual dexterity (动手能力!) 2. Skill in the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use of appropriate scientific, engineering, or artistic apparatus, machines, and models 所以,念硕士博士能干什么,重点不是你可能会学会做科研。更为重要的是它对自己4方面的培养:1、思维层次和方式;2、独立思考能力;3、学习能力;4、沟通能力。做科研本身需要深层次的思考力、极高的独立性、一流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交流能力!能看到有些人博士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的正确的、独立的思考方式,甚至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个过程你可能还会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感谢他人、关爱他人,所以,别浪费了这个高学历。 肯定,校园和社会还是不同的。走上社会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和生活等等能力,但也能看到很多社会上的朋友也不具备的能力,很多人也会空虚、自卑、闭塞、无助,因为很多能力是需要静静地慢慢培养的,是渗入骨子里的,步入社会也许没有很好的土壤培养这些。拥有这些能力,我想走上社会时,你会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游戏人生,但游戏有规则! 所以,不能浪费了这段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那该怎么做?很简单:用凡高般的勤奋和激情做好现在该做好的! 并保持一颗丰富的心! I am trying on the way! So do you? Rule No 6: Do not waste the good days which can reinvent yourself ! Do what you should do with the Van Gogh-like deligence and passion, and a richful and colorful heart!!! 转发的一篇,挺好的
1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品和学品有必然联系
热度 6 firesword 2011-10-10 07:46
想当年,提出“又红又专”,结果出现了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现在,红不红不管了,高精尖的科技人才越来越少。从统计规律上看,红和专一定有必然联系。其实,这或许就是人品和学品的必然联系。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越往上面、往高学历层次走,“人治”的因素越来越多,导师说了算。现在的博导、硕导、教授们,都有两件事:第一是搞科研,第二是培养学生。好的导师是以培养学生为重,兼顾搞科研,有时候要搞科研胜过培养学生,那也是在国家急需这方面的科研成果的时候,而不是只为了个人私利;差的导师是以搞科研,而特别又是能从中谋私利的科研项目,为重,培养学生放在其次,不乏为了他的科研项目,让他的学生连续几年给他打杂,不教给学生些真本事的,而且,为了让学生踏实下来干活,又会以“理想”、“国家需要”、“个人可以得到锻炼”等美丽的面纱笼罩在这些任务上。纵观现在的教育界,从不再提红的指标开始,导师之后者越来越多,导师之前者越来越少。我怀念80年代那时候的教授们,不仅有大量人是人品非常好,德品很高,学识又真的是非常丰富。现在,一代不如一代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人品和学品一定有必然联系。又红又专的指标绝对不是某些人想的那么简单。钱学森先生晚年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国为何出不了高精尖的人才的问题,我想,这或许是问题的源头之一。 我很少在身边看到红的人,专的人到是有一点,不过不多,而且,他们的能力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如果没有红去引导他们怎么发挥自己的力量。
5475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学历比例提升
xupeiyang 2011-9-9 07:06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学历比例提升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07/c_121990725.htm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读博生涯(转)--献给想要读博的朋友
shaojingping 2011-8-9 15:33
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读博生涯(转)--献给想要读博的朋友 想想不久即将离校,希望能写下自己一些读博感受,能够给正在读博或即将读博的师弟师妹一些参考,规划好自己的读博生涯。我是学工科的,因此叙述的观点可能贴近工科学生,根据我的理解,工科与文学、理学读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由于我是真实反应自己的读博方式,许多观点可能跟其他人不同,因为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可能其他人看来还不可取,我想做的是给人家一个参考,取舍由师弟师妹们自己决定。 小木虫学术博客.T-k�c2JIBE*v 一、读博的动机我想每个读博的人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读博,它是你读博前进的动力,我的动机可以归为三条1)也许从小受家庭教育影响,成为有知识、高学历的人是我一直的追求,能获取博士学位跟出人投地虽然不能划等号,但在我当时看来,诱惑是很大的,如果机会就放在你面前,我是不会放弃的,特别是可以免试直博的时候。2)我家境还可以,母亲非常希望我一读到底3)四年的本科学校 生活 使我觉得我比较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简单而平静,尽管现在我已经不这么认为了。对于本科四年埋头苦读,早出晚归,从没谈过恋爱,也不会玩,西湖都基本不去的人来说, 学习 永远是第一位的。那时我还在钱江三分部,到玉泉本部看到橱窗里贴着的某年保送研究生名单的时候,觉得读硕就像梦一样遥不可及,更别提博士了。对于课程繁重,竞争激励,每天捧着书的所谓的优秀工科学生(成绩在系里都很靠前),很多都无法拒绝直博这个诱惑。 #ftHp"ob r7C0 二、 学术 问题国内的大环境决定了现在的很多工科博士生,很大程度上跟廉价劳动力是很相似的,虽然你也许创造价值的能力有限,甚至没有,但你得每天工作,按时完成导师的项目。学vc,会编代码是基本条件,即使是编代码,你也没法学习到软件工程的精粹,你只是个熟练工而已。所谓的横向课题对于你的学术研究价值很小,有用的可能就是以后理论实例论证的时候,实现起来比较方便。因此,如果环境决定了你需要这样,你就要适应这种环境,整天抱怨,处在敌对状况,沉沦毫无意义。我很幸运,碰到的导师很正直(这是我评价一个导师好坏的标准),我去完成项目往往出于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处于证明自己能力的需要。导师之间差别是很大的,很多导师研究的东西已不是热点,而我们也往往不感兴趣,导师转换实验室方向使得他能给的指导非常有限,因此,导师能给的最多是大方向上给把握一下,具体搞什么,搞到什么程度,完全在于自己。导师没有纵向课题,因此做一些横向项目也情有可原,导师不是圣人,适当的在职权范围内追求利益也可理解,处理好跟导师的关系是你课题能否开展下去的关键,你可以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找个适当时间跟导师 交流 一下,寻求你做这个课题的可能性。不要期望导师会突然能给你个好的课题,因为也许导师也不知道该给你做什么课题,也许他还希望你能提供一些信息,等待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对导师的抱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要敢于跟导师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胆小是做大事的大忌。我所从事的课题,老板基本无法给予细节的指导,全是我自己查了大量文献后确定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创新点,全是自己的总结,最终还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评审的肯定。当然,你在查阅文献决定自己选题方向的时候,还是得完成老师给予得项目任务,如果你觉得会冲突,时间来不及,往往那是你自己的问题。我举个自己的例子,读博前三年,我基本在做横向课题,大概有10多个,很多项目要经常性出差,有个项目我在收费站4个月,从夏天做到秋天,衣服还是师弟国庆回学校的时候给我带回来的,说到苦,夏天在显示器上停满近百只苍蝇你想有多恶心,旁边是公路,前方是铁路,噪声使你无法入眠,附近没有小店,工作人员下班都搭车回县城的。我这里想说明的是:不要怕苦,时间对你来说是足够的,你需要协调好博士课题和项目的关系,前几年项目时间花多点,但自己的课题不能丢,后面的2年不到一点时间足够你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要求,老板一般也不会再安排大的项目了。当然我说明的是工科的情况,理科当然不行,文章压力很大(要早写多写),当然理科基本没项目压力,而且容易出文章。剩余2年的时间,如果你潜心看文献,写文章的话,几篇一级是很容易的(我最后2年共录取了1级的文章6篇(第一作者),第二第三作者也近10篇)。不要害怕文章被拒,说来惭愧的是,我刚开始写的6篇文章全部被拒,而且投的是二级,呵呵。始终要保持主动,乐观的心态,多投了之后,自然会明白如何写文章的真谛。 小木虫学术博客/xI5g;|6g 三、学术的交流如果你是实验室的新成员,注意要搞好跟其他人的关系,不要太过于张扬,不要随便拉个朋友到实验室聊天,话不要多,不懂可以问,但不要什么都问,要懂得google 以及多去bbs,forum寻求答案。谦虚,实干,稳重的人是lab最喜欢的人。如果你做到以上几条,我想跟lab的人相处好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师兄布置的课题,任务,如果觉得一时没有头绪,不要怕,先去查些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一下,再商量一下。如果自己实验室以及网络图书馆无法给你答案,你可以打听一下别的专业哪位老师同学在从事相关的工作,然后直接上门请教,机会永远给主动的你。如果自己学到了某些东西,要敢于跟lab的人分享,共同进步,如果怀攒着这点小秘密洋洋得意,那你是注定成不了大事的人。实验室能定期作些交流是最好的,可以让人家明白你在做什么以及了解人家在做什么。四、愉悦的心态读博说苦也苦,说不苦也不苦。不光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放松,不要介意放松的形式,你可以运动,打游戏,蹦地,到了读博这个份上我相信你不会沉迷,我有段时间就经常白天干活,晚上游戏,效率很高,觉得很适合自己,有了游戏,学习才有了意义,呵呵。不要拘泥形式,关键在于你从中得到快乐了吗,读博生活也不是这么无趣嘛。如果你哪天觉得学习实验厌烦了,就玩吧,玩到你想学习了,如果玩也玩不起来,就找个朋友聊天,大骂一通后就觉得舒服了。我以前晚上lab回来时,经常唱:崩溃,崩溃,是你让我崩溃这歌词。学会对自己说:你行的。不要太敏感,不要太在意导师的言语,导师说的并不一定对,因为导师并不一定了解你,你所要做的,就是踏实的完成工作。导师喜欢实干的人。五、写文章的策略首先我得说,我没有什么SCI等的文章发表,对于工科某些专业,难度太大了,也许我水平也不够,我只阐述我写文章的常规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想从横向课题中写出档次高一点的文章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做的东西人家往往早就做过了,我们往往只是去重复人家的劳动,没有创新性而言。你会发现你绞尽脑汁,根据你的项目经验花很大功夫写出的文章在人家评审看来往往是一堆垃圾,即使你的文章也许有实用价值,甚至是你实际做项目中的闪光点。但评审最需要的是idea,而不是practice。我刚开始被拒的文章都源于此。当然这一般针对一级刊物,即使有些二级刊物,也会以创新性不够而拒绝你的文章。我们需要做的是拓展自己的项目视野,你可以从你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寻找文章的突破口,你需要了解你的项目是否包括了一些理论,这些理论是否有新的进展。这是关键的一步,一旦你认为项目中的xx理论你感兴趣,你就可以开始你的写作之旅。你首先需要根据某个理论的关键字查阅大量的英文中文文献,我想,我们学校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你从关键字中搜索得到的文章中挑选出你认为合适的文章,比如先看些摘要,你会发现,在你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你会发现跟xx理论相关的另一个理论更感兴趣,以此类推,直到找到合适的你认为可以再创新的理论或方法。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说查阅了多少文献后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idea或improved idea,但只要你真的这样做了,idea一定会有的。从我自己的经验看,一般粗读60-100篇文献,精度20篇文献,你会拥有一个idea。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有时候甚至是烦躁的,但读博就是这样。一般来说,现在国内期刊的水平还比较低,我一般从英文期刊寻找idea,然后从中文期刊中查找相关的文章,以辅助我理解,因为很多英文文章很难理解,你需要看看国内的人用中文阐述是如何理解它的。除了从学校提供的一些数据库外,还需要经常借助 google来查阅文献,因此搜索的技巧也很重要,这里就不加阐述了,比如,你想查阅带某个关键词pdf的文件,就得google输入filetpye: pdf。当然有些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比如90年代以前),还没有电子版,你需要亲自跑图书馆去查阅打印,我从图书馆打印得资料估计有近400页,文章60 -70篇,全是很老的经典理论,因为你查文献的时候,为了理解,往往需要看其参考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很老。当你有了idea,就可以开始写作了,当然,你需要了解写作的格式,其实在你看文献的时候就基本了解了,具体针对哪个期刊采用什么格式等写好后改也不迟。也许有人问,你没做实验就凭空开始写文章,这能行吗??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也许你自己提出的方法在实验了之后,效果更差,但文章也许你已经写了一半,即方法已经阐述,就差个实验比较的结果了,我想,这是个心理满意度的问题。可以想想,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终于有了idea后,往往有着写的冲动,这时候写下来会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如果这时不写,马上做实验,这时你的思路就会被打断,因为理论的提出和实现是两个问题,有的理论也许无法很好的实现,或者,你还不具备能力实现它。虽然对于工科来说,我们很注重结果,但很多方法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往往无法给出完美的方法。这里给出一些技巧,在你认为你的方法的确有可取之处,那就在结果出来后,阐述中尽量强化其优势,评审是很犀利的,也许就因为那么个瑕癖把你的很好的idea据了。写论文往往称作“自圆其说”。虽然我们提倡求是,但与写作的策励并不矛盾。最后,要提一下写作的工具了,我用的是word,虽然有人推荐latax,我没用过,不好评论,但至少word版本国内基本都接收的,至于格式编排问题,编辑会告诉你的。其他的需要掌握的软件包括matlab(用于模拟实现),mathematic(数学计算),visio(流程图), photoshop(图像处理,不一定需要)等,英文我没投稿的经验,就不说了,希望其他大牛能作些介绍吧。关于投稿,可以到图书馆找到相关的期刊看一下投稿方式即可,现在一般都可以电子投稿,我当初都不看投稿指南,只要方向对,找到编辑部e-mail地址直接发过去就完事,而且一般都有回复。一般投稿2 -3个月后就可以1个月1催,胆子要大,主动出击,不要嫌麻烦。如果回复意见不好,或者你觉得人家没看懂你的文章,可以直接向编辑说明,希望再审或者换个期刊投。 .Z^$G$xEN){0 六、上网的问题打开电脑我第一件事就是连上88,大家就知道我对网络的迷恋了。我也曾经当过88 man版和c/c++的版主,也是帝国版的元老,可以说,88见证了我读博的过程。鲁迅说过”学要学的踏实,玩要玩的痛快“,米芦提过“快乐足球”也表达了我对网络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我在网络上得到的快乐和知识,可以弥补为之损失的学习实验时间。衡量自己的失去得到,仅仅以学术成就为依据是可笑的。每个人理想不同,读博的人从事的职业并非学术教书研究一条路,很多人在读博后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个人时时在调整自己。我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拓展的其他知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当然,我并不提倡沉迷网络,到了读博这个份上,大家都知道其中的轻重。七、工作的抉择读博过程中,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毕业后到底想干什么,也许根据实际情况,你可能需要作调整,比如,由于某些限制,你认为自己在学术上不会有大的造诣,那就要注意培养自己其他的一些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因为以后你出去后会进大的公司,会跟硕士竞争,你需要的不仅是学术能力,实际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公司首先需要的是你创造价值的能力。也许你认为当公务员也不错,那就不要整天呆在实验室,多结交些朋友,多参加组织些活动,虽然这些都似乎有违读博的初衷,但事物都是变化的。读博的过程不仅是学术的增长,更是对人综合素质、实力的培养。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言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适合自己的路走,自己喜欢怎样就努力的做。实话讲,我所知道的国内的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硕士已经足够了,博士去了有点可惜,而且它们并不需要,不要因为某些企业不要博士就觉得自己一个博士还不如硕士有价值,如果希望有更好的发展,那就努力争取去一些知名的外企吧,那里的氛围是很好的,而且它们的确也需要博士,但要求是很高的,这里我指的都是研究机构,比如 ge,ibm的研发中心等。当然,对于大多数博士,可能更多的是进学校和研究机构,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那学术就非常重要了,评价你的标准就是你所发表的文章等级和数量,课题以及成果。八、专一协作的态度博士跟硕士不同,不可能什么都沾一点,而每一点都不是很精。博士是窄而专,目的是培养某一个方向的专家,而不是全才。虽然现在很多学科都互相联系,但你在确定研究的主题后,一般就不能改变了。不要报着这种心态,想什么都学一点,似乎什么都懂,以方便以后找工作或者炫耀的资本。即使是做项目,也不要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要善于跟其他人分担工作,不要什么都去学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会耗费你大量的精力。找工作的话,没有扎实的功底碰到懂行的人一问就会穿帮。因为你是博士,如果公司需要,它一定会派个懂行的人来考察你的。当你博士毕业的时候,你应该有这份自信,你研究的东西,没有人比你更懂,你上台答辩,是向答辩委员会展示你的成果或者普及知识,而不是忐忑不安的等着被问倒。九、知知为知知你并非全才,因此很多东西你也许不懂,或者你需要了解,因此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不要怕丢面子,不懂就是不懂,即使面对你的师弟、师妹,有问题尽可以问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全才,这个其实并不好,他们会加重对你的依赖,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互相之间的平衡感是能否充分交流的关键,你是愿意跟同学交流意见哪还是跟老师?,也不要让导师觉得没你参与就不成,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被杂事忙的团团转,可自己却没学到什么,要敢于对导师说某些东西不是很懂,要善于向导师 推荐 合适的人干合适的活,以保证你离开后项目的延续性。十、每天学一点 英语 英语对于一名博士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交流,还是以后找工作。英语的能力,不光是理解阅读文献的能力,更是听说的能力。熟练的英语是你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如果你以后想出国或进外企,英语就更为重要了。我所面试的几个外企,比如GE,面试全是英文,最后还要现场做英语学术报告,接受现场专家的提问,IBM北京研究中心也是如此。即使不进外企,良好的英语能力都使在各方面你受益非浅,你可以听得懂报告,可以自信得做Presentation,还可以欣赏原版的电影。英语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只要你每天能抽半个小时,哪怕是10分钟,在你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回报绝对超值。我所接触的要毕业找工作的人,都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花点时间练好英语。十一、自信的心态现在有些对博士学术水平置疑的言论,所谓的一流本科,三流博士的说法,时不时博士版上还会出现些关于博士颓废的言论。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是大环境所致,有些是极其无聊的。我们要清楚,能有机会读浙大的博士,是值得自豪的事,老百姓对博士的态度是钦佩的,因为它是最高的学位,是对你学习能力的认可;读博士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坚韧的毅力是无法完成的。很多硕士不愿意攻博是自己的原因,没必要抓住这点大谈读博值不值的问题,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选择了就绝对不要后悔。在读博过程中还不停的思考是否值得读博毫无意义,路是自己选的。读博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对于外界的言论,要懂得取舍,某些言论除了影响你的情绪,没有任何价值。博士跟硕士其实是不好比较的,因为目的不同,不要因为某些硕士实践能力强点,更实用,似乎什么都会就觉得自己失败,要时刻了解自己是成为专家,而不是杂家。决定你前途的是你专得有多深,而不是有多广。弄清楚这点,起码的自信我想都可以拥有。写到这里,我想也没什么好写了,本来想尽量写得实在,但还是不知不觉陷进对问题的思考争辩上来。希望师弟师妹从中能得到一些启迪,哪怕是一点点。也希望跟我一样要毕业的博士能留下点东西,您的一点不起眼的经验说不定是人家宝贵的财富。 转自: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80id=7172656sty=1tpg=1age=0
1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支持南京某高校老师-------还给老师尊严!
热度 50 hohaizhangjy 2011-8-1 16:29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南京一学生威胁老师给高分:我有本事让你痛苦》,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们的大学都教育了什么样的学生。 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1_08/01/8078883_0.shtml ,这个学生很强悍,作为同行,能理解那位老师的处境。里面有些话,我觉得很有点我爸爸是李刚的味道。 1、“ 我要你把六十分到七十五分这档的所有学生的分数提到九十,实习成绩提到优秀。否则我绝对会报复你或者你儿子的。我既然有胆量威胁你,也有本事让你痛苦,毕竟你的信息我已经全部掌握了,....” 这是学生发给老师的,你懂得。结合近几年的高校学生的杀人案件,马加爵、药家鑫、连勇(音译)那个不是高学历杀手?还没有完,这个学生马上就是另外一条短信:“ 你可千万别不把我的话放心上,要不然你会后悔的,真的 。”真的,是的,相信学生,“我能!!!!”。 这时老师想到了组织,可是得到的答复是: 2、 你是老师,你怎么不教育呢?” 看到这句话我无语了,马上想到了另外两句名言,我给你讲道理,你给我耍流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这个学生还曾经被他们选为学生会干部。我明白了物以类聚。 3、“ 这个老师太较真了,又不是专业课,把分打高就行了。假如我是老师,我肯定不会跟学生这么较真。当老师,要有点师风师德,宽宏大量一点。”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没有这么较真的人,你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4、报道中提及了跑分要分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集体阅卷,场上老师的手机铃声是响声此起彼伏. ............... 高校原来是一篇净土,可是防护墙做的不好,于是就真的成了社会 高校是一个家,可是家里开始盛产逆子 高校原来是人人崇拜的地方,可是现在让都恨不起来 高校原来是学生怕老师的,可是现在老师怕学生,伤不起啊 高校原来老师是受尊敬的,可是现在连保安都可以欺负老师 原来的老师称为老九,现在升级了,是老十
8773 次阅读|48 个评论
研究生的路应该越读越宽广
热度 2 dtiger009 2011-6-26 18:27
研究生的就业择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普遍认为,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笔者读研究生时候,家人为笔者践行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夕不复返”的悲壮豪情,对于家族中从没有人读过的第一高学历,亲人除了骄傲也有担忧,读这么多年的书出来能做什么呢?表哥曾拍着胸脯对我承诺:“放心别怕,以后还有我们可以依靠,大不了毕业回来给我端盘子,家里养活你!”想当初自己也曾迷惑,读研究生做科研的出路在哪里?现在经过在中科院一年半的熏陶和学习,我可以非常自信的给出答案:做科研做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积累的是一种处事能力!将做科研的方法、思维以及态度运用到其它任何工作岗位,都是通用的!现在的我对今后的出路还是很有自信的! 从笔者读书至今,可谓一直蜷缩于纯洁的象牙塔中,耳濡目染二十载,在一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来我们可能是异类。的确,我们整天或埋头于故纸堆,或浸泡在实验室,或捣鼓于荒郊野外,看似做的都是些与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毫无瓜戈的事情。想笔者当初来所也曾为狭窄的前途苦恼不堪,我做的研究全国就没有几家单位,一旦出了这些地方,我还能做什么?然而在经历了自身的一个蜕变和与周遭朋友的比较之后,笔者非常自信自己能胜任很多工作岗位。 笔者读研期间,多次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不论是野外工作还是实验室,都亲历亲为,接受了良好的训练,可谓经历了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蜕变有三: 1 学习能力。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回想当初来到导师门下,导师就告诉我们,关注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然后不断阅读,了解,深入,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老师永远是旁观者,只给你偶尔必要的指导,所有一切都要自己主动。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检索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如何切入一个领域并了解大概的研究进展,如何分辨你研究所需要的经典文献并归类,如何在老文献中找出经典的方法和模式,如何在新文献中找出最新的科研动态……如何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全面的信息量,不仅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更是现代信息爆炸时代人才必需的本领。 而英文基础、写作功底、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锤炼则是进入任何岗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素质。研究生阶段我修读了较多的英语课程,并经常去附近高校参加英语角,开题之后又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文献;对于研究所经常开展的学术报告,我几乎从不错过;在所里学生讨论课上,我也积极做报告,总结盘点自己最近的学习研究进展,获得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我相信这整个完整过程的训练将打下我今后工作的坚实基础。 2 严谨有序的治学态度。先从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谈起。若干天前我去公寓的物业管理处缴纳水电费,这么件区区小事却颇费周折,我跑了五次居然还存在问题:第一次说水电费算错了,要重算,让我隔一段时间再来,第二次我缴纳时索取发票,说没有故让我下次来;第三次发票有了,但管理员貌似又遗失了我们的水费单;第四次说水电费还没算清,让我下次来,第五次总算交上了,我松了一口气,结果出差的室友回来觉得水电费太高了,跑去一问,居然还是多收了我们钱,让我们再去!我不觉得多收钱可恼,恼的是这种办事的效率,让其他人陪着他们耽误多少功夫!这个过程暴露了什么,恐怕还是物业管理处员工处事的马虎和无方法,物业的确是一件很琐屑的工作,但千头万绪要是以有效的方法管理,总能盘点清楚,乱的结果必然就是错误! 我研究生阶段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所锻炼的处事严谨的态度,以及无数次失败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工作一定要有章法、有条理都将成为我履历中辉煌的一笔。我是地质专业,科研项目做之前要编制预算,书写开题报告,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具体计划安排,最后结果,怎样最经济有效,都要通盘考虑,仔细斟酌;做的过程中,从野外采样到处理样品到最后鉴定分析,要经历多道工序,产生多个中间产物,每道工序都要详细记录这些中间产物的编号,处理方法,以便今后查阅和再分析。它们犹如中国古代经典玩具九连环,环环相扣,哪一环偷懒了,可能都意味着整个流程的重来,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不是个小数目了。我研究化石,通过显微镜在一厘米见方的薄片上发现和统计纳米级的化石数目,更要求认真细致,稍不留神,一个可能的化石就从你眼皮底下溜过;同时必须详细记录,在何时何处发现了什么,以便日后回头对这些难得的发现再次深入研究。这些事一件件单独做可能都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并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坚持!我读研至此,常感叹,其实做科研成功的人或许并不是智力比他人高,而是勤奋和耐力比常人更胜一筹! 3 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在研究所学习这一年半,我接触的都是科研人员,他们早起晚归,过着勤勉而积极的生活。他们看似仅仅宅居于我们所这巴掌大的园区,却对科学前沿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和思考。与他们交谈,可以感受到他们思维的敏捷和跳跃。茶余饭后,他们经常小聚片刻,几句闲谈就能开阔思路,更新认识。现代社会竞争是个关键词,一个诸葛亮顶不上三个臭皮匠,闭门造车永远只能是落后。互联网将世界变成地球村,我们可以借此联系各地的高人,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的?思想总是在碰撞中闪烁火花,激发灵感。关键是要自己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进取心。 《红楼梦》中 一幅 名联 有言 :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任何一个岗位,一件具体的工作,要想做好都离不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身边资源为我们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我们每个研究生的奋斗目标。而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倘若没有研究生阶段“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持久积累、甘于寂寞,哪里能有今后任何岗位的光彩闪耀和任何领域的出类拔萃?更何况我们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依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爱真理也爱人民”!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知识的积累远远比不上能力的提高和方法的积累。无论今后我从事何种行业,我相信研究生阶段我所学、所做都能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更高的起点,读研都将是我人生中一件宝贵的事。研究生的路应该越读越宽广!
33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父亲和岳父
jiahailu 2011-6-19 19:05
今天是父亲节,内心充满对父亲和岳父的怀念之情。 农民出身的父亲教我做人正直,无私,乐于助人,再苦再累不要忘记学习。从八十年代初参军开始,牢记父亲教诲,不断通过学习,成为了家乡农村较高学历科技工作者。 科学出身的岳父教我做学问要认真,踏实,孜孜不倦,博学慎问。岳父曾是新疆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知名的动物寄生虫专家,他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一直是我心中敬崇的榜样。 尽管您们过早地离开我们,但我们一直想着您们,愿您们在天堂再不受疾病的折磨,幸福快乐吧。
个人分类: 感激之心|2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需要一场财富革命
dongzg101 2011-5-30 22:50
我们需要一场财富革命 (2011-05-30 12:04:42) 引入到课堂十分重要:第一,要合理合法致富。第二,有了钱,怎么花钱,要显示出一种境界。比如适当捐助。我说的这种境界并不高,你要是让他拿出钱来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他可能还舍不得。但是亲属应该帮。比如外甥、侄子治病,但经济上困难,那你应该帮忙。当大家在亲属、熟人范围内能做到这点,我想这个社会也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财富观,一方面是合法挣钱,一方面是合理花钱。 Q:教育界是否要对财富观进行一次讨论和革新? A:需要一次思想解放。就像当年讨论真理标准一样,需要有强势人物说,市场经济,可以谈钱。只不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鼓励大家努力工作,靠汗水、知识赚钱,合理合法致富。如果有人像邓小平那样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就行了。邓小平不说出这话,改革可能还不能推进到今天这种程度,还在讨论该不该改革。中国的保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一个强势的人出来说话,很多人都害怕争论,尤其怕涉及道德的争论。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我们的学生学了一些没太有用的东西,而很有用的东西有些又没教给大家。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发展趋势,面向市场。而不是向后看。拿前面标准去看后面的事情;拿穷人的标准去看富人的事情;拿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市场经济的事情;拿短缺的灰色的眼光去看丰富起来的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这样看肯定不对。标准就不对。 Q:如果传统的财富观不被打破,会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不利吗? A:谈不上危害,就是总会产生冲突,影响和睦相处、社会运行。做市场那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还有其他不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人,都会“打架”。人家就说你唯利是图。所以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击。 这次的事情本来很简单,但大家就上升到师德的高度、价值观的高度。骂我的人,只是摘其中一两句话,在拼命炒作。他们特意把这句话上升到师德、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知识分子所谓的修养和价值观的沦落的高度。 没有摩擦当然好,但要想没有摩擦就先要有摩擦。摩擦之后,会发现原来哪些想法不太对。我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有人付出。像我们这种人就会付出,成为别人批评的对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让别人理解也挺难。 。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 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访谈对象】董藩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访谈动机】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国际先驱导报》: 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 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 Q:为什么是4000万? A: 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 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A: 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 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引入到课堂十分重要:第一,要合理合法致富。第二,有了钱,怎么花钱,要显示出一种境界。比如适当捐助。我说的这种境界并不高,你要是让他拿出钱来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他可能还舍不得。但是亲属应该帮。比如外甥、侄子治病,但经济上困难,那你应该帮忙。当大家在亲属、熟人范围内能做到这点,我想这个社会也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财富观,一方面是合法挣钱,一方面是合理花钱。 Q:教育界是否要对财富观进行一次讨论和革新? A:需要一次思想解放。就像当年讨论真理标准一样,需要有强势人物说,市场经济,可以谈钱。只不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鼓励大家努力工作,靠汗水、知识赚钱,合理合法致富。如果有人像邓小平那样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就行了。邓小平不说出这话,改革可能还不能推进到今天这种程度,还在讨论该不该改革。中国的保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一个强势的人出来说话,很多人都害怕争论,尤其怕涉及道德的争论。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我们的学生学了一些没太有用的东西,而很有用的东西有些又没教给大家。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发展趋势,面向市场。而不是向后看。拿前面标准去看后面的事情;拿穷人的标准去看富人的事情;拿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市场经济的事情;拿短缺的灰色的眼光去看丰富起来的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这样看肯定不对。标准就不对。 Q:如果传统的财富观不被打破,会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不利吗? A:谈不上危害,就是总会产生冲突,影响和睦相处、社会运行。做市场那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还有其他不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人,都会“打架”。人家就说你唯利是图。所以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击。 这次的事情本来很简单,但大家就上升到师德的高度、价值观的高度。骂我的人,只是摘其中一两句话,在拼命炒作。他们特意把这句话上升到师德、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知识分子所谓的修养和价值观的沦落的高度。 没有摩擦当然好,但要想没有摩擦就先要有摩擦。摩擦之后,会发现原来哪些想法不太对。我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有人付出。像我们这种人就会付出,成为别人批评的对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让别人理解也挺难。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我们的教育观需要一场财富革命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2011-4-27 记者:郭一娜 【访谈对象】董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访谈动机】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月6日,董藩在微博上不经意的一席话,却在网络上引发一场风波。各种质疑、批评甚至谩骂呼啸而来,一时之间,将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淹没在口水之中。  在“4000万”风波几天之内,董藩就接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本报记者发去第一条短信时,董藩的回复只有短短一行,“微博均说明不再说”。后又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中表明,“这样吧,下一周看看可否见面详谈……立即接受你们采访,其他人都会说我炒作。拖一周也好。”   “来,嗑瓜子儿”。4月18日下午,在西城区一家咖啡屋,董藩与记者们一边嗑着瓜子儿,一边就此次风波、其背后暴露的正确财富观的缺失等问题畅谈了4个多小时。   面对众人指责其缺乏师德,对学生鼓励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董藩很坦然。他认为,好老师的标准是要教出优质的,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法则的,可以独立生存的高质量的“产品”。 【先驱语录】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穷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的社会。 “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 《国际先驱导报》:说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董藩:这个话我以前上课就和他们开玩笑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有一天学生来看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都是高兴的。但作为老师,时时刻刻都要鼓励他们。鼓励他的语言每个人不一样。尤其是我们北师大的孩子,来自贫困阶层的特别多。过去对中国四大名校有个评价,对北师大的说法是“泥腿子”。所谓泥腿子就是指来自农民家庭、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特别多。这些人来到大城市,他们尤其需要鼓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凭借和相应基础。如果你没有伞,我就要教你怎么去奔跑。不能再傻傻在雨里淋着。 我们总是强调从道德角度去教育。错了!老师第一位是要教学生如何生存。我讲的生存之道是合理合法的致富。生存第一条件是什么?找到工作,挣到工资。生存好点意味着什么?收入要高一些。我们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是必须要谈钱的。因为我们是搞房地产的,我们每天研究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经济效益。 如果说我谈4000万不应该,那我们小康生活标准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查查当年的规划文件,它不是也用钱来衡量吗?在我的课堂上,肯定是要谈这个问题。如果我课堂上不讲房地产、不讲钱而大谈道德,那我是有毛病,是教学失误。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有其他老师去教他们。我的课堂本身是和这些不相关的。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和学生谈钱,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明明讲的是合理合法致富,大家非说你不是鼓动学生去贪污受贿吗?在中国没有合理合法致富,等等。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我承认中国经商条件差,但还是有人自主经营,合法纳税。但在西方,合理合法致富这点都不用提,有宗教和法制来制约他们。 Q:为什么是4000万? A:很正常啊。一提40岁时没有4000万把大家刺激得不轻,其实这并不是指现在的4000万,等到我的学生们4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4000万就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甚至100万。举一个例子,我研究生一毕业,副教授当时收入大约300元 A: 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 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引入到课堂十分重要:第一,要合理合法致富。第二,有了钱,怎么花钱,要显示出一种境界。比如适当捐助。我说的这种境界并不高,你要是让他拿出钱来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他可能还舍不得。但是亲属应该帮。比如外甥、侄子治病,但经济上困难,那你应该帮忙。当大家在亲属、熟人范围内能做到这点,我想这个社会也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财富观,一方面是合法挣钱,一方面是合理花钱。 Q:教育界是否要对财富观进行一次讨论和革新? A: 需要一次思想解放。就像当年讨论真理标准一样,需要有强势人物说,市场经济,可以谈钱。只不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鼓励大家努力工作,靠汗水、知识赚钱,合理合法致富。如果有人像邓小平那样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就行了。邓小平不说出这话,改革可能还不能推进到今天这种程度,还在讨论该不该改革。中国的保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一个强势的人出来说话,很多人都害怕争论,尤其怕涉及道德的争论。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我们的学生学了一些没太有用的东西,而很有用的东西有些又没教给大家。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发展趋势,面向市场。而不是向后看。拿前面标准去看后面的事情;拿穷人的标准去看富人的事情;拿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市场经济的事情;拿短缺的灰色的眼光去看丰富起来的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这样看肯定不对。标准就不对。 。我现在在北师大每月税后工资大约12000~13000元,这是93年的40倍。我从研究生到现在的年份,也差不多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到40岁左右的时间长度。4000万除以40是多少?是100万,今天在北京100万身价算什么呢?况且我的学生都是学房地产专业的,今后20年仍然会收入高、机会多。 Q:这次的微博发言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按到穴位上了吧。还是和钱有关。首先,中国人不允许教育工作者谈钱。西方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实现是很难的。大家基本接受不了,认为老师应该奉献,不能谈钱。 第二,这话可能刺激了一些人,他们的财富和这个数字(4000万)一比,他们不算成功者,会有些难堪。还有,我想和仇富观念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一讲4000万,一定是和富人、仇富联系在一起的。仇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教育要面向市场 Q:大学生就职不顺而自杀的案例,听了让人心痛。您认为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问题? A: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发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很多人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发不了财。他们为什么排斥我的这些说法?就是因为盼望发财,却感觉发不了财,有压力。 以往的教育中,就没有对于财富观的引导,大家都耻于谈财富。老师谈财富的话,就有人说老师的境界太低了。老师和学生谈财富,好象是在炫耀自己有钱。我站在那个讲台,不是在说我是富有者。很多人反问我个人有多少钱,这个与课堂上讲财富观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个时代,将正确的财富观 Q:如果传统的财富观不被打破,会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不利吗? A: 谈不上危害,就是总会产生冲突,影响和睦相处、社会运行。做市场那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还有其他不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人,都会“打架”。人家就说你唯利是图。所以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击。 引入到课堂十分重要:第一,要合理合法致富。第二,有了钱,怎么花钱,要显示出一种境界。比如适当捐助。我说的这种境界并不高,你要是让他拿出钱来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他可能还舍不得。但是亲属应该帮。比如外甥、侄子治病,但经济上困难,那你应该帮忙。当大家在亲属、熟人范围内能做到这点,我想这个社会也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财富观,一方面是合法挣钱,一方面是合理花钱。 Q:教育界是否要对财富观进行一次讨论和革新? A:需要一次思想解放。就像当年讨论真理标准一样,需要有强势人物说,市场经济,可以谈钱。只不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鼓励大家努力工作,靠汗水、知识赚钱,合理合法致富。如果有人像邓小平那样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就行了。邓小平不说出这话,改革可能还不能推进到今天这种程度,还在讨论该不该改革。中国的保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一个强势的人出来说话,很多人都害怕争论,尤其怕涉及道德的争论。 我认为要充分讨论财富观。财富观体现在对人价值的评价,连着对教育理念的纠正,学科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纠正。我们的学生学了一些没太有用的东西,而很有用的东西有些又没教给大家。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发展趋势,面向市场。而不是向后看。拿前面标准去看后面的事情;拿穷人的标准去看富人的事情;拿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市场经济的事情;拿短缺的灰色的眼光去看丰富起来的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这样看肯定不对。标准就不对。 Q:如果传统的财富观不被打破,会对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不利吗? A:谈不上危害,就是总会产生冲突,影响和睦相处、社会运行。做市场那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还有其他不在物质生产领域的人,都会“打架”。人家就说你唯利是图。所以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击。 这次的事情本来很简单,但大家就上升到师德的高度、价值观的高度。骂我的人,只是摘其中一两句话,在拼命炒作。他们特意把这句话上升到师德、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知识分子所谓的修养和价值观的沦落的高度。 没有摩擦当然好,但要想没有摩擦就先要有摩擦。摩擦之后,会发现原来哪些想法不太对。我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有人付出。像我们这种人就会付出,成为别人批评的对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让别人理解也挺难。 这次的事情本来很简单,但大家就上升到师德的高度、价值观的高度。骂我的人,只是摘其中一两句话,在拼命炒作。他们特意把这句话上升到师德、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知识分子所谓的修养和价值观的沦落的高度。 没有摩擦当然好,但要想没有摩擦就先要有摩擦。摩擦之后,会发现原来哪些想法不太对。我们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有人付出。像我们这种人就会付出,成为别人批评的对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让别人理解也挺难。
1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当代女性
henuxhyang 2011-4-21 10:10
打开科学网,看到两篇关于于娟老师的博文,心突然一揪,因为昨天也刚听说一个老师也得了乳腺癌…… 感觉当代女性比古代女性压力要大得多。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内主好便是好;而现代的女性,不但要求能下厨房,还要求能够上厅堂、进书房!社会需要当代女性是全面手! 记得有一次和同为女博士的同事聊天,大家一同感慨:做人不容易,做女人更难,做高学历的女人更更难! 姐妹们,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吧,身体不行了,一切都是浮云,既是浮云,自然不必苛求,顺其自然最好。 作为当代女性,首先为自己活着,而且要精彩地活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论为了亲人、为了事业等等……
2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钱不是唯一的“战利品”
热度 7 qpzeng 2011-4-7 22:58
据《天府早报》4月6日报道,北师大教授 董藩 于4月4日发表微博:“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言下之意是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尽管有人把它理解为老师期望学生成才而采取的“激将法”,但它还是多少折射出社会上不断泛起和涌动的“金钱万能”思潮! 表面上看,董教授的说法似乎颠覆了“学而优则仕”的陈腐思想,但细细品味,它却深深地打上了“读书无用论”的烙印!因为不当官发不了财,而发财不必读书!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容易将青年学子引入歧途!难道没有那4000万,学生就不能体面地回访母校?连师生缘都可以就此了断?这样的话由“恨铁不成钢”的父母说出来,似乎还可以理解,但把高等教育完全等同于功利教育的言论竟然出自北师大一位教授之口,实在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悲哀! 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高风亮节”,培养教师的教师更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以金钱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未免太狭隘了!道理非常简单,金钱只是个人成就的一种,而且很明显是 物质财富 ,而另一种更重要的个人成就是积累 精神财富 !一个只有物质财富而没有精神财富的人,只是一尊没有灵魂的“金躯壳”,跟庙里镀金的罗汉有啥区别?!古人云:“钱财如粪土”!照董教授的逻辑,你的终极理想只不过是要求学生成为造“粪土”的机器罢了! 中国人的 拜金主义 如今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董教授之类所言更是为这种畸形的人生观添加了一个更重的砝码!过去这种社会流行风潮还是潜移默化地腐蚀着大学生们的心灵,但如今 金钱挂帅 恐怕会“摇身一变”成为学生们追求的主流,扭曲的人生观及其翻版将有恃无恐地招摇过市!说实话,我极力反对学习与金钱挂钩,也不赞成学生把金钱看得那么重,更不苛求他毕业后一定要以赚钱为唯一的奋斗目标! 科学研究的成果的确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但也可以转变成社会价值。 做科研的人依靠科研成果发家致富本没有可以指责的,但把高校毕业生狭义地定义为“赚钱高手”,不是董教授吃没钱的亏太多了,就是自己的人生观太庸俗化了! 还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董教授拿着高校的俸禄还能赚到4000万,那么他的学生专门搞科研开发却还赚不到这个数,当然无颜见这位富得流油的昔日老师了!请问, 全国如此众多的高校教师,有多少人赚足了这个数的零头?那4000万的巨款究竟羞辱了谁? 做科研,固然有赚钱的,如从事产品开发的,多拿横向经费,也有赔钱的,如从事基础研究的,多拿纵向经费。也有既拿横向也拿纵向但仍能赚钱的人,不过那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例如,一个做药物研究的,幸运的话,在有生之年能将药做到临床试验阶段,甚至成功拿到新药证书,转让后获得4000万应该是可能的。可是,更多做基础研究的人,包括文科学者,一辈子也许就只能靠国家发的那点微薄的薪水艰难度日了。尽管如此, 为社会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如金钱)和看不见摸不着的财富(如知识)都是学者们对社会的贡献! 当这句“出格”的话曝光后,董教授匆匆发表声明称,此言乃为学生“励志”而发!试问,如果你的学生40岁拿不到4000万,他一定要来见你吗?而且他一定要以曾经是你的学生而自豪吗?你因发此言而一夜爆红,不知学生是希望离你近点还是远点?再说, 你给他们那么大压力,结果还不是等于零?毫无励志效果! 希望我们的广大学生不要被个别教师的不当言论所迷惑! 做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做科研,就要甘愿清贫! 从事科研是致富的手段之一,但致富不是必然的结局!更多的情况是,学者通常不是有钱人!想赚大钱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做学者!你想好了吗?年轻的朋友!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2813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北师大教授如是说
热度 2 lysyxcs 2011-4-6 11:02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1145 次阅读|4 个评论
让高学历飞得有价值些
热度 1 fhylren 2011-3-4 07:30
很多人在问念研究生能学到什么,短短两三年时间,上课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科研也没怎么搞。一开始念硕士博士的时间都是有这些迷惘的,甚至有些人连这些问题想也没想。如果用点心思,不管我们将来搞不搞科研,既然念了硕士博士,就该用心去念;即使是想混个学历,也该好好混!让高学历飞的有价值些! 也许念完本科,大多数人只拥有了该有的道德、情感和认识能力;但真正培养自己的理性和逻辑、学习能力、更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等,还要从现在开始。念研究生连一个工作报告都不会做,这很普遍。但要从现在开始去培养!不要等到毕业时才问自己:我是否努力去做了?也许一开始时就应该清醒些。 美国科学院于发布的一本Caree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tudent Planning Guide to Grad School and Beyond( 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5129 ),在第133和134页谈到了念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Scientist, Engineer, Scholar, or Prof. Intellectual Skills 1.Honesty (诚信 ★ ) 2.Curiosity (好奇心 ★ ) 3.Discrimination—ability to distinguish what is important from what is trivial(处理事情,分清主次! ★ ★ ) 4.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想象力和创造力! ★ ★ ★ ) 5.Common sense(理性认知和判断!) 6.Objectivity (客观:理智对待问题,避免主观臆断!) 7.Intuition (直觉:探索客观世界、精神情感的灵感! ★ ★ ) 8.Skill in observation of natural, technical, or social phenomena (洞察力:对大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 ★ ★ ) 9.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 (系统性 ★ ★ ★ ) 10. A good memory (多思考:减少未来可能及早到来的老年痴呆!) 11. Capacity for logical reasoning, including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reasoning (逻辑推理与归纳总结 ★ ★ ★ ) 12. Capacity to draw logical inferences from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从表面现象推导本质问题) 13. Ability to conceive an explanatory hypothesis and design critical tests to evaluate it(对实际问题做出全面合理的假设,然后设计方案解决它! ★ ★ ★ ) Communication Skills 1.Capacity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sources(析取信息) 2.Skill in learning by interview methods (接收信息) 3.Capacity to communicate in writing (写作表达) 4.Capacity to communicate orally (口语交流) 5.Skill in use of computers and other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s (精通电脑) 6.Skill in graphic display of information and ideas(会用图景表达想法!这是最直接生动表达方式!)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1.Maturity (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 2.Motivation and drive (自我激励!) 3.Self-confidence (绝对自信!) 4.Dependability (值得信赖!communication can take effect!) 5.Independence (人格和思想的绝对独立性!) 6.Empathy(思考神入) 7.Capacity to work effectively with superiors, peers, and subordinates (协调能力:与老板、同学和属下。) 8.Initiativ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勇敢的行动!责任心很重要!) 9.Capacity for objective self-criticism (客观自省!) 10.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kills (领导和管理的能力!) Habits of Work 1.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ime (让时间高效。) 2.Persistence—ability to see things through to completion (工作可行后,要坚持到最后,不能轻易放弃!) 3.Capacity for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work (劳逸结合!只学不玩儿,聪明的孩子会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这是科研中更应该注意的。) 4.Orderliness (条理性!) 5.Ability to meet deadlines (设置并完成deadlines!) Mechanical Skills 1.Manual dexterity (动手能力!) 2.Skill in the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use of appropriate scientific, engineering, or artistic apparatus, machines, and models (熟练科研工具) 所以,念硕士博士能干什么,重点不是你可能会学会做科研。更为重要的是它对自己4方面的培养:1、思维力;2、思考力;3、学习力;4、沟通力。做科研本身需要深层次的思维力和繁多的思考方式、极高的独立思考力、一流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交流能力!能看到有些人博士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的正确的、独立的思考方式,甚至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个过程你可能还会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感谢他人、关爱他人,所以,别浪费了这个高学历。 肯定,校园和社会还是不同的。走上社会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和生活等等能力,但也能看到很多社会上的朋友也会空虚、自卑、闭塞、无助,因为很多能力是需要静静地慢慢培养的,是渗入骨子里的。拥有这些能力,走上社会时,才会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游戏人生,但游戏有规则! 梵高的激情+牛顿的洞察力+爱迪生的灵感+爱因斯坦的想象+奥本海默的领导+庞加莱的直觉+图灵的计算机 既然念了硕士博士,就该用心去念,请让高学历飞的有价值些!
个人分类: 科研|4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学历人才进入社会:不具商业价值就得做孙子(转)
stephandy 2009-11-24 23:22
高学历人才进入社会:不具商业价值就得做孙子 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了,没钱就得做孙子,我觉得一点没错。 今天,看到网易主页报道的一则消息,说今天的博士读得很艰难,没吃没喝的,哪像个博士啊,要是家乡就出了你这么一个博士,那压力就更大了,没脸对家乡人以你为荣的吹嘘有个交代啊!怨这儿怨哪的,丢人不说,真恨不得跳楼了之!这还只是为面子,更要命的是去年这个时候有北大博士生为生活窘迫跳了楼,这才是悲剧。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是国家错了?还是我们选择错了? 实际上,谁也没有错。我做猎头的,从人才走向社会如何体现商业化价值,说几个不成熟的观点: 一. 今天是市场经济,一切都按照商业价值说了算,博士也不例外,你如果有发明,有专利,有技术诀窍,有学术水平,有经济头脑,到哪里都是值钱的,如果没有,那只能按照读书人的方式拿国家的俸禄,这怨不了谁,因为你至多还是一个潜力股,暂时还看不到价值; 二. 不要妒忌有钱的老板们。今天的企业赚点钱是不容易的。事无巨细,什么都得管,从早到晚,中小企业的压力谁都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老板如果没有过人的本事,以及超常的社会混迹能耐,担惊受怕,牺牲更多家庭和常人的生活,那是很难赚到钱的,虽然社会多有报道发达的人物,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 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白两道可走。你既然选定白道的途径,就要坚定自己的路子可以走通,就要发奋读书,头悬梁、椎刺股,一心做学问,凭着政府给你的博士的薪水,把学问做完,把项目想透,有运气的话,攀上世界级导师的高枝,还有机会登上科学的殿堂。这里,热爱和执着是第一性的,财富和荣誉是第二位的,一如光纤之父的高锟,得了诺贝尔奖金,现在的感受,恐怕是大多数常人所不能体会的,你要是有他的高度,感受是一样的; 四. 老一辈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杨振宁等他们怎么出来的,当年他们读博士可能没有今天生活的压力(包括在美国的费用)和物质的诱惑,但并不等于有压力就出不了成果啊!这只能说明中国的高校体制需要彻底改革,我们的学术到底怎么啦?是否需要按照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两种方式去设置不同博士的薪水,知道基础研究永远是为国家服务的(做到顶尖级的学术成果国家待遇也不会差),需要高智商的付出和以荣誉为重的;而应用科学出来的人才,国家本来就是让你到企业拿高薪水的,你要是不出研发成果,没有货色、没有料道,拿不到高薪,那只能是你自己没本事和能耐了;一些50-60年代遗留下来的国家级(或部级)研究所,还在违背市场规律生存,已经搞不下去了,财政还再给补贴,真是笑话和讽刺啊!欣慰的是,我们的政府对此已经清醒,正在逐步回归本原,重新分配改革是完全正确的;不然那什么多国内著名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开设面向市场和人才价值的课程,为得是那般啊。 五. 今天读博士也不是过去象牙塔的光环时候了。高校扩招带动教育产业化进一步升温,本科生、研究生成倍的增加,博士生比例也不少,有多少能做学问呢?每个读书人自己心里清楚的。有点视野的醒目的读书人都是集读研与社会互动为一体的,把自己搞得游刃有余,读博士是假(少数人真做学问),拿学历是真(大部分不做学问),把社会看得很明白,最终是为了捞个一官半职或是作为企业晋升的起点罢了,因为大部分读博人都清楚自己的人生之道。 但学而知不足。也有更多的今天的读书人,凭着自己的悟性与胆识,杀出了一条知识分子走向商场的血路。象比亚迪的王传福、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恒大的许家印、SOHO的潘石屹、联想的杨元庆、太阳光电的彭勃等,那一个不是从纯洁的学院里出来,最终走向社会,学会了生意、搞懂了人性,成就了事业啊!所以说,多读一点书本身没有错,关键是你是否建立商业的悟性、混世的情商、以及做人的诀窍,能否成就大的事业,要看你是否具备胆识和读懂人性没有! 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没有成为政治家、企业家、社会家、文艺家的科班人士,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天,就不愿意和更多的人士打交道,不在乎人性的游戏规则,不关注政治和时事的处事态度,总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学问做得马马虎虎,技艺搞得不伦不类,到头来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是,一生碌碌无为,到死都找不知自己有何致命弱点,还总在埋怨,为何自己不能成为驾驭复杂局面、统领千军万马的复合型的政治与经济人才,或是成为名噪一时科学家、学者、社会家和文艺明星,问题就在于此。 如果要分析一下个中原因,我想核心问题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取决于本人是否具有野心,驱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原动力问题。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先撇开人的天生的禀赋不谈,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近现代以来那些有原动力驱使的野心的顶级大人才的特质。 近代革命时期,有多少野心勃勃的读书出身、不甘沉沦的人士,凭借着一股子不满现状、誓死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原动力,敢于斗争,敢于出头,带领人民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就了政治家的梦想,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刘伯承、陈赓等,他们的价值被历史永远认可,生活是充实的,他们的能耐在于善于斗争,这是大智慧的顶级人才; 当年一些怀着远大理想、献身社会和科学的高智商人士,把自己的学识和智商全部用在了探求真理上面,他们做学问废寝忘食,超越物质的诱惑,并取得卓越的成就和光环,如王国维、梁启超、严复、赵元任、竺可桢、钱学森、李四光、杨振宁、高锟、袁隆平、费孝通等,他们的价值被国家认可,生活是丰富的,他们的能耐在于学术精湛,这是高智商的顶级人才; 今天,还有一些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读书人,他们在大学时就不安分,对社会和商业充满了好奇和探求的欲望,走出校门就如鱼得水,深深扎进于商业的土壤,充分运用自己的智商运和情商运筹于人性与商业之间,对从事的事业精准掌控以及生意的悟性,从零开始,积淀经验,捕捉到机会,终于成就企业家的财富价值,如联想的柳传志、比亚迪的王传福、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吉利汽车的李书福、太阳光能的彭勃等这些人物,他们的价值被市场认可,生活是多元的,能耐在于具备胆识,这是懂规则的顶级人才; 当然,还有一些科班出身的读书人士,他们天生的就喜爱艺术和摆弄棋琴书画,钻研程度可以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来形容,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便不能自已,辛勤努力数十年,终于修得正果,如徐悲鸿、傅抱石、红线女、傅聪、刘炽、赵丹、梅兰芳、朗朗、张艺谋等,他们的价值被人民认可,生活是快乐的,能耐在于内心痴爱,这也是懂生活的顶级人才。 看来,凡是称得上顶级人物的大人才,不乏有着鲜明的首当其冲的一些特质,即:斗争的智慧、精湛的智商、胆识的规则、痴爱的生活,而不管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如何,都不影响这些特质的形成。 如果说,这四种人才特质可以作为今天读书人进入商业社会的基本标示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对现在还在抱怨和徘徊在成功边缘的高学历人士提出一些忠告: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对事业的热情以及内在野心的驱动力强度,找出自己最具能耐的地方与标示对照最贴近的一条,可能就是对自己从业和选择人生道路比较精准的指引,这是很实事求是的简单测试方法。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法,大大超越了一个人对自己还不够了解,东碰西碰,遭遇更多挫败时,就去接受什么心理暗示训练、领导力培训或是胜任力模型等技术手段来得更有价值。 可能有人会说,当今很多大师级的人物的成功之路,回过头来看,也是歪打正着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前一段时间,看到万科老总王石对评论家吴晓波聊过的一段话,说自己的爸爸是个普通官员,妈妈是个典型的劳动妇女,怎么会生出一个具有企业家底蕴和商业能力的儿子出来呢?我们想,这除了王总自身的天生的禀赋和基因外,他在后天形成的胆识与规则特质,结合广东改革开放敢为天下先的的深圳特殊政策,两者互为作用,最终造就了他的大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外化而内不化,从上述顶级人物的标杆中也是可以找到注脚的。 所以说,读书人和做学问的人在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看法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金钱的力量,因为就商业而言,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多的对人类发展有实际推动力的知识,是已经充分消化了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今天政府和企业之所以采取新的判断人才的标准,提倡无论你是科班的还是自学成才,只要你拥有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实际商业能力就是卓越的人才。 过往的十年,我在消费电子企业TCL集团任职HR和品牌高管,今天改做企业私人教练和高级猎头服务业务,应该说,无论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比较清楚知道企业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真正人才了,不是你学历有多高,名气有多大,而是你的知识转化能力和业绩拓展能力有多强,能为企业创造多少实际的效益,今天的企业,需要的是华为式的狼性团队,比亚迪式的灵活机动人才,能够适时造人、造机器、造产品。在这里,我诚恳地提醒我们的各类科班人才,不要后悔自己多读了书,也不要埋怨国家给少了钱,你需要的不是别人对你的尊重,你需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人生路径,用心学习,培养定力,积累人脉,然后淡定从容,找机会接受高薪水的工作,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转自 周海平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么多高学历人,为什么找不到人才啊!?
吴信 2009-11-13 11:31
很荣幸,能够有机缘与深圳安佑公司的总经理一起有长时间的交流,他从60年代到21世纪的经历,直到现在在本产业做到领头羊的经历,侃侃而谈,让我感慨很多。 那时候的知识分子,能够吃苦,也能够专研。他在海关下属的一个奶牛场搞技术做的是有声有色的,一年工资也就几百元,现在的呢?今昔非比啊。经历了改革,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是越来越活了,可是人的思想也是越来越活了。 谈到最后,他发出了感叹:我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我说:为什么呢?中国人这么多,为什么找不到人才啊!? 他也一脸难受样,无奈地说,招聘的时候,简历一大堆,高学历的比比皆是。但是要理论,不多,又行不通;要专业实践经验,又没有;要工作,又不能吃苦,仅仅靠8小时工作,没有效率,不能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利润,我怎么养活得起高学历的人才啊?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你想到的事情,他总是想不到。不过,会说恭维的话的人还比较多,招来干吗呢? 一方面感叹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面却抱怨人也不好招啊。什么原因呢?是我们的教育方向的问题?最近教育部启动研究生培养战略转型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4994.shtm,期待着好消息。不过欲知下文如何,且待社会大家评说,由历史评判! 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 上海市某招聘会的现场黑压压的人海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408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