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教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教材

相关日志

两部教材两门课程相关内容雷同91.6%算什么?
黄安年 2010-9-16 08:45
两部教材两门课程相关内容雷同 91.6 % 算什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16 日发布 最近科学网博客谈论自我抄袭、自我复制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学术评论中人们批评一稿几用 , 低水平重复现象,但是很少提到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中的高度雷同现象,这种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开设内容的雷同发生在同一讲课教师身上 , 这种现象算什么 ? 为何出现这类现象却是值得思考的,别的不说 , 讲课人求名心切 , 出版部门和教学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监管是这类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 有人统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90 年代中期《当代世界史》课程和《现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材内容中的国际关系部分高度重复。 XXX 编著的《现代国际发展史 (1917-1993)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 1 版 ) 和他参编的《世界当代史 (1945-1993)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9 月 1 版 ) 中由他执笔的第 7,11,15 章有关国际关系部分惊人雷同现象如下 : 世界当代史 现代国际发展史 雷同情况 章 节 页码 行 章 节 页码 行 7 1 86 整页 4 1 178 整页 179 完全相同 7 1 87 整页 ( 除三行 ) 4 1 179, 180 完全相同 7 1 88-92 整页 ( 除 92 8 行 ) 4 1 180, 182-186 完全相同 7 2 92-102 全部 4 2 188-195, 205-210 完全相同 7 3 102-106 整页 ( 除 6 行 ) 4 2 195-198, 251-21 完全相同 7 3 106-108 整页 ( 除 4 行 ) 4 2 200-202 完全相同 7 3 108-109 整页 4 2 216-218 完全相同 7 3 110-112 整页 ( 除 6 行 ) 4 2 234-236 完全相同 7 3 112-114 整页 ( 除 3 行 ) 4 2 227-228 完全相同 11 1 223 上半页 5 2 273 大体相同 11 1 223-301 整页 5 3 298-301 完全相同 11 1 226-227 一页 5 散见各处 11 2 227-228 一页 5 散见各处 11 2 228-233 整页 5 4 305-311 完全相同 11 3 234-236 整页 5 1 254-256 完全相同 11 3 236-239 整页 5 1 270-272 完全相同 11 3 239-240 整页 5 5 315, 317-318 完全相同 11 3 240-241 整页 5 5 318 大体相同 11 4 241-244 整页 5 2 273-278 完全相同 11 4 244-252 整页 5 2 280-289 完全相同 15 1 390 整页 6 1 323 略有压缩 15 1 391-394 整页 6 1 323-327 完全相同 15 1 394 整页 6 1 328 压 缩 15 1 394-397 整页 6 1 328-333 完全相同 15 1 397 4 行 6 1 333 压 缩 15 1 397-398 整行 ( 除 4 行 ) 6 1 334-336 完全相同 15 1 399-400 整行 6 1 336-338 完全相同 15 2 400-407 整行 6 2 339,350 完全相同 15 3 407-411 整行 ( 除 5 行 ) 6 3 365-366, 366-370 完全相同 15 3 412-413 整行 6 4 373-375 大体相同 15 3 413-418 整行 ( 除 6 行 ) 6 4 376-387 完全相同 15 4 418 最后一段 ( 除 3 行 ) 7 1 388, 397 完全相同 15 4 419-421 整行 ( 除 7 行 ) 7 1 398-401 完全相同 15 4 421-423 整行 7 2 404-407 完全相同 15 4 424-425 整行 7 3 413-414, 416-417 完全相同 15 4 426 共 4 行 无 以上表明 : 在《当代世界史》中的战后国际关系部分的 7 章、 11 章和 15 章三章中的 86-114,223-252,390-426 页 , 总共 96 页中 , 完全相同的内容竟有 88 页之多 , 占总量的 91.6 % , 另外有 5 页内容大体雷同 , 3 页在内容上作了压缩。 此外 , 还有一个现象是在章节和子目的标题上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而当代世界史的大纲是早在《当代世界史》出版前两年由教研室集体讨论过的 , 对此《现代国际关系史》在出版时并未说明。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7628 次阅读|9 个评论
工程专业多学时理论力学教材调研(2001)
Mech 2010-9-11 11:05
1 调研总体情况的说明 为提高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有限的学时内优化教学内容,我们对国内工程专业的理论力学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重点研究了 8 套 (11 册 ) 1998 年以后出版的多学时理论力学课程适用的新教材,同时研究了 5 套其它高校校内讲义 ,并参考了九十年代前期出版的其它多学时理论力学教材 13 种 ,以及出版较早但很有特色的教材 3 种 。除个别遗漏 ( 例如 ) 和若干中、少学时教材和电大和专科教材外,已包括近 10 年来已出版的主要多学时理论力学教材。此外,在参加全国工科基础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成果研讨会、国家十五力学、土建教材规划制订工作研讨会等教学会议和其它学术会议期间,与若干高等院校理论力学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安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理论力学单独设课,还是与材料力学等共同组成工程力学。新教材和讲义基本上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保持理论力学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如 ;另一种是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穿插形成工程力学,如 , 还包括流体力学。还有一种是在保持理论力学的独立性的同时,包含少量其它工程力学内容,如 包括流体力学基础, 包括弹性静力学。 教学内容安排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理论力学内部的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是否仍为基本独立的三部分。多数教材和讲义以不同形式保留三者的区分,三部分的次序依旧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仅有 将运动学置于静力学之前。但静力学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精简,而运动学有所加强。也有不同处理方式,如 将运动学和动力学合并, 将静力学作为动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形。有种值得注意的做法,将以虚位移原理为核心的分析静力学移入静力学部分,如 。 3 传统教学内容的精简 这里所谓传统内容,是指以 为代表而为多所高校长时间沿用的教学内容。新教材对传统内容中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简。 内容精简最突出的是静力学。与以往各种力系由特殊到一般地逐个讨论简化和平衡不同,新教材中多数分为基本概念、力系简化和力系平衡三部分,如 ,其中 另设专章讨论桁架和摩擦, 将约束专列一章。这种处理方式的高度压缩的形式首见于理科力学专业教材 ,目前的形式在工科力学专业教材 中出现,随后被 等少数工科教材采用。除这种主流做法外, 以质点平衡、刚体平衡、刚体系平衡和质点系平衡展开静力学,较为接近传统的内容; 将静力学作为动力学逆问题的特殊情形,讨论极为简练。 运动学的精简不多。一些教材,如 为避免与物理重复,删去了刚体基本运动。变化较大是速度合成定理证明,不采用几何方法,而通过应用相对导数概念使证明简洁严格,如 。一些教材如 ,删去了刚体的定点运动和一般运动。此外,一些教材先讨论平面运动,后复合运动,如 和较早的 。 先讨论刚体一般运动,然后平面运动和复合运动。 动力学的精简很少。 删去了与物理重复的质点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质点系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篇幅在多数教材中有所减少, 将三条定理编入一章, 将动量和动量矩定理合为一章,而 仅将动量和动量矩定理作为动静法的一种形式。此外,一些教材如 删去了机械振动。 4 新教学内容的注入 这里所谓新教学内容不仅指新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而是泛指传统理论力学教材基本不涉及的内容。理论力学教学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运动学和动力学。新注入内容大致可分为 5 类:新方法的引入、工程或实际背景的说明、后续课内容的介绍、原有理论体系中某些更一般的结果和计算机数值仿真。 新方法的引入主要是运动学中对解析法的强调。多数新教材如 和较早的 均介绍了相对导数。 完全舍弃了传统的矢量方法,以刚体而不是点为运动学的切入点。 在运动学中讲述约束和自由度的概念而且有专章叙述分析运动学。 对解析法也较重视使之与矢量法并重。此外,一些教材为讨论振动问题而引入了相平面法,如 。 对工程和实际背景的说明特别出色。有些例子和习题涉及汽车、航天、航空等工程领域和运动生物力学,还有对力学建模的简要讨论。 后续课内容的简要介绍也是注入新内容的重要方面。 将计算多体动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注入理论力学,增加刚体系运动学及其计算机辅助分析和刚体系动力学及其计算机辅助分析两章。 增加了弹性体振动和非线性振动的内容。 包括混沌的简要介绍或说明。 还通过实例引申介绍多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力学的内容。 在理论力学教学体系中某些结果在通常传统教材中没有讲述,而在新教材中有所反映。例如, 利用方向余弦矩阵的本征值证明定点运动的 Euler 定理。 包含对任意动点的动量矩定理, 还讨论了研究碰撞的分析力学方法。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理论力学教学内容更新的重要原因。以往的教材也有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内容,如 有静力学问题的求解程序, 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均附有上机分析习题, 有专章讨论计算机解理论力学问题的数值方法。新教材中, 应用计算机数值方法进行结果分析; 强调数学建模的程式化,体现当前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并附有在使用方法上与大型工程软件接轨的《理论力学求解器》光盘。其它新教材 也增加面对计算机的力学知识和方法,如矢量和矩阵运算的普遍采用和前述对运动学分析的解析方法的强调。 5 现已出版新教材的共同特点 (1) 教学起点的提高 数学中的矢量、矩阵等充分运用,与物理重复的质点动力学内容基本删去。 (2) 静力学精简基本形成共识 静力学的篇幅均有显著减少,由一般到特殊地处理力系简化和平衡的教学体系基本定型。 (3) 运动学内容更新有所突破 解析方法普遍加强,相对导数广泛采用。分析运动学、刚体系运动学等新内容开始引入。 (4) 考虑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从内容选择、仿真演示、习题安排、程序设计、软件应用等不同侧面,回应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6 现已出版新教材的若干局限 (1) 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 现已出版新教材 均是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教授编著,他们的教学经验使得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均有较高预期。相当多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可能达不到这些教材作者的预期。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这一问题可能日趋突出。 (2) 教材的篇幅均较大 与传统教材 60 余万字相比,现已出版新教材 的篇幅已大为减小,多学时理论力学教材一般为 40 余万字。但与目前实际教学时数相比,篇幅仍嫌太大,非名牌大学通常难以完成。 (3) 教材的通用性较差 尽管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多、中、少学时的理论力学课程差别已不是很大,现已出版新教材通常仍较强调这种区别。因此不同学时课程之间教材不能通用,给教师备课带来不便。 (4) 教材之间配合不足 现已出版新教材 在与先修课配合方面已有很大改进,避免了传统教材过分强调自成体系的弊端。但这些教材在同门课程不同教材间仍缺乏配合,虽然这些教材与传统教材不同均附参考文献,但仅是说明作者在编著过程中曾参考。新教材各有特色,应建议并指导部分学生阅读不同教材和较简单的文献。 参考文献 范钦珊 ( 主编 ) 。 工程力学教程 ( I - III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I ) 第一-四章, ( II ) 第一、二章, ( III )) ( 约 160 千字,约 50 千字, 560 千字 ) 谢传锋 ( 编 ) 。 静力学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70 千字 ) 谢传锋 ( 主编 ) 。 动力学 ( I , II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60 千字, 130 千字 ) 洪嘉振,杨长俊 ( 编著 ) 。 理论力学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410 千字 ) 贾启芳,赵志岗,刘习军 ( 编 ) 。 工程静力学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141 千字 ) 贾启芳,刘习军 ( 编 ) 。 工程动力学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406 千字 ) 范钦珊 ( 主编 ) 。 理论力学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90 千字 ) 刘延柱,杨海兴,朱本华。 理论力学 ( 第 2 版 )(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待出版 (480 千字 ) 龙运佳 ( 编著 ) 。 理论力学教程 。中国农业大学, 1997 梅凤翔 ( 主编 ) 。 工程力学 。北京理工大学, 1998( 第一-四、六-九、二十一-二十三和二十五章 ) 郭应征等。 应用力学基础 。东南大学, 1999( 第一、二、七-十章 ) 张锡成 ( 编著 ) 。 应用理论力学 ( 修改本 ) 。大连理工大学, 1999 李俊峰,张雄,任革学。 理论力学 。清华大学, 2000 吴镇 ( 编著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239 千字, 289 千字 ) 王烈 ( 主编 ) 。 理论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548 千字 ) 黄克累,张安厚,刘洁民 ( 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1(288 千字, 302 千字 ) 黄安基 ( 主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第 2 版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1(396 千字, 383 千字 ) 西北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 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262 千字, 249 千字 ) 清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 ( 编 ) ,罗远祥、官飞、李萍 ( 修订 ) 。 理论力学 ( 上、中、下册 )( 第 4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430 千字, ) 王铁光,林巍 ( 主编 ) 。 理论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535 千字 ) 邓危梧,裴家驹,梁智权 ( 主编 ) 。 理论力学 ( 修订版 )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512 千字 ) 萧龙翔,贾启芬,邓惠和 ( 主编 ) 。 理论力学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783 千字 ) 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长锋。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第 2 版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288 千字, 272 千字 ) 唐驾时,黎大志、赵跃宇 ( 主编 ) 。 理论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384 千字 ) 孙世贤,黄圳圭等 ( 编著 ) 。 理论力学教程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630 千字 )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 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第 5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390 千字, 330 千字 ) 朱照宣,周起钊,殷金生。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313 千字, 356 千字 ) 刘延柱,杨海兴。 理论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443 千字 ) 徐燕侯,郭长铭,周凯元 ( 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277 千字, 275 千字 ) 李树焕,戴泽墩 ( 编 )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尹冠生 ( 主编 ) 。 理论力学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612 千字 ) 徐燕侯,郭长铭,周凯元 ( 编著 ) 。 理论力学 ( 修订版 )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559 千字 ) 后记:该文初稿是2000年2月为上海大学力学系做的调研报告。2001年修改后作为给某出版社教材提议的附件。初稿的第六节为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定稿时改为现在的 已出版教材的若干局限。教材也由原来的25种增加到32种。
个人分类: 书文评论|6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话题]教材踢出鲁迅 这些课文怎么了
tchaoke 2010-9-2 12:18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与反对者各持己见,一时间炒得沸反盈天。鲁迅鸡肋说、压抑说、晦涩说、痛苦说和横眉冷对老头说等等炸开了锅。 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进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由原来的5篇减少为3篇,这一大变脸引发各界热议。 几年前语文教材中收入金庸、余华等人作品时,外界对于鲁迅作品是否越来越被忽视就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相关教材的编委们也曾异口同声地强调,金庸替换鲁迅的说法不真实。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2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安徽临开学更换百万教材 传与回扣重新分配有关
flly 2010-9-2 06:54
 本报讯 (记者吴伟)昨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安徽滁州等5个地市的很多初中学生发现,自己领的新书里唯独没有英语课本。据安徽省教育厅红头文件显示,安徽省8月底决定改换上述5地市的初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教材版本,因所涉教材量多达近百万册,教材供应商印刷、配送不及,导致出现上述结果。据知情者透露,利益重新分配是更换背后原因。 开学前一周决定换教材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下发的皖教秘基【2010】107号文件,阜阳、宿州、滁州、淮南、蚌埠5地市重新选用新版本的英语教材,文件颁布日期为8月27日,离开学日期不足一周。   阜阳市英语教师赵锋说,上述5地市原使用的英语教材由北京某教育研究所提供,现在,阜阳、宿州、滁州、淮南4地市被换成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而蚌埠被换成译林出版社教材。   8月30日,一位知情者透露,8月25日下午,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主持召开了滁州等5个地市教育局长会议,宣布从2010年秋季开始,以上5个地市初中3个年级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全部改换。并已于8月26日将更换信息通知到所涉及到的中学。其提供的数据显示,所涉及的英语教材多达近100万册。   截至昨日下午6时,记者数次拨打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教育厅新闻中心的电话,未获得安徽省教育厅对此行政决定的官方解释。   新版教材配送受拖延   负责新版教科书印刷、配送任务的是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8月30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仍在加班加点全力印刷、配送新版英语教材,但因新学期前学校都忙于加固校舍,因此有所拖延。   昨日17时,该负责人称,截至8月30日18时,所有教材都已发包送往更换教材所涉学校。他解释,因教材系政府采购,供货方变更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拖延。淮南凤台县一些英语教师说,截至昨日下午5时半,上述教材仍未到货。   记者分别拨打上述5地市教育局局长手机欲采访新教材配送情况,4人手机拨通后无人接听,1人说正在开会,5时半再拨打时关机。   ■ 反应   仓促换书将致很大危害   临时换教材,意味着学生们原先英语课本上熟悉的卡通形象将突然消失,阜阳英语教师赵锋认为,他们面对新教材必定将少一些亲切感。   阜阳市英语教师高立友称,不仅学生,连教师也需要系统培训才能对新教材有所掌握,不同的教材结构不同,进程、理念也不一样,初一、初二年级由于老教材还没学到底,危害相对小,作为初三年级的任课老师,这些孩子要花多长时间改换以前两年的学习风格?我很苦恼,不知道这课还怎么上。   高立友说,不管哪个教材更好,仓促换书,这造成的危害会很大。据了解,老师们还没有听说有新版英语教材的课前培训计划。   此外,来安县、滁州等地的一些英语教师,对此次仓促改换英语教材也表示不理解,并称此前从来没出现过类似事情。    ■ 探因   回扣重新分配导致换教材?   据知情者透露,安徽此次仓促换书,源于图书配送市场垄断,以及利益重新分配。   据其介绍,在教材发行市场有一定的潜规则,即发行返点。据其介绍,出版单位一般会拿出20%利润中的5%10%,作为有权利决定选用教科书的个人的回扣。一般一个省的教材配送的净利润在7000万8000万左右。   这次之所以出现临时换书的事情,就因为教材发行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者,排挤了原来的供应商。 昨天在午间新闻里面也看了这个报道,真是只要胆子大。。。
个人分类: 杂感|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小小的收获
donghy 2010-8-24 09:52
今天刚一上班,就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邮包,是北京8月11日邮出来的。 打开吧,里面还有一个包装,是印刷厂8月6日包装送出的。 再打开,一册册新书墨香扑鼻。 仔细看看,新书终于正式出版了。 它是我们许多人20余年共同努力的结晶,这里要感谢所有对本书的新老贡献者。 过去的经验总结完了,新的挑战还在前面,吾辈仍当努力。看看市场: Google-----------------------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董鸿晔: 医药 ... 2010年8月17日 ...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在博库书城网上书店销售, ... www.bookuu.com/kgsm/ts/2010/08/17/1818273.shtml - 网页快照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 药学- 北京图书大厦网络书店 2010年8月18日 ... 从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实际出发,认真综合计算机较新的技术,构成了本书的主线。 ... www.bjbb.com/bookdetail.aspx?pid=3523603 - 网页快照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教材为供高等学校 药学 类专业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一本结合 药学 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讲授 计算机 的具体 应用 ,和培养学生使用 药学应用 软件和开发 ... www.pmph.com/article/180/30948.aspx - 网页快照 百度---------------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 董鸿晔 . 主编 条形码: 9787117131933 ; 978-7-117-13193-3 I S B N : 9787117131933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页数: ... www.bookschina.com/4826316.htm 2010-8-20 - 百度快照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其他)|... (,),专业,中的,供,全国,其他,应用,教材,机在,用,类,药学,计算,高等学校,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 (供药学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其他),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 www.wangchao.net.cn/shop/product_1626062.html 2010-8-19 - 百度快照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85413021owner=267523886
个人分类: 学科前沿|32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产教材
metanb 2010-8-14 18:53
学术界的违章建筑,知识殿堂的污染源头。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也说说国人教材的话题
liwei999 2010-8-12 09:35
也说说国人教材的话题。 (229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11, 2010 06:37PM 这是对《低质量教材危害远大于垃圾论文》( )的响应。读后的感觉就是有些言过其实。 看大学除了看食堂、看厕所之外,澡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读书历来都应该是个很优雅的事情,到了发奋读书的份儿上,这个书不读也罢。镜某每到一个校园都要去看看那里的书店。书店里的陈列也代表了学校的档次。如果一个学校的园区里连一个书店都办(维持)不下去了,那么这个校区、这个学校的前途也就很渺茫了。好学校不能只看到好食堂、好宿舍,还必须要伴随着文字的高消费。至于质量的高低,不应该过分讲究。尤其是学生,学不好的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教材。 引用: 唐老师的这段话比较费解: 据我所知,国内的普遍情况是大学教材都是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指定使用某一种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知道教材写的不好,想要改用好的教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买两本教材,一本应付考试,一本自学。效率如何,可想而知。更何况,有些科目可能根本就买不到高质量的中文教材。 显然这是个供给的问题。一本书要及时供应几十本,这样的情形有上百个科目,校方出面调剂供应也是情有可原。在大学里,教科书也属于很奇怪的说法吧?就算是一个课目有教科书,但至少也要有几种参考书才可以吧?学好一门功课,尤其是基础课这样的东西,单靠一两本教科书显然是不够的。比如说力学伍的,不看上个十本、八本的,恐怕都不好意思开口跟人家讨论问题。应该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学生的阅读,唐老师所说的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材。学校统一指定教材、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材,而且自主选择教材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大学本科的教材与研究生院的教材应该区别开来。的确,研究生院教材的档次不是很高。但这对(要)以研究吃饭的人来说不算是大问题。本科的教材在种类上不足,精品也欠缺。教材不好固然有写书人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因素。教科书也是商品,摆脱不了商品性的命运。一个大学生一年消费1万元。是否有10%=1千块是用在了买书上了呢?地方大学的师资问题不解决,教科书好不好的意义不大。教科书的一个有用的地场是工作了以后的需求。所谓学到用时方恨少。能对工作中的科技人员有指导意义的、实用的教科书的确不多。按照中专的层次写教材应该有很好的市场。 国人有个说法叫实事求是。国人大学的实事就是个大专水平,求是就是按大专水平去办学。可惜国人不是这样去办学,很有些象过去穷人家给孩子做衣服总是要往大了作。穿戴这类事情,合身儿是最要紧的。上大学读书,教科书的档次也不是个大问题。因为毕竟不是到大学里自学去了。找媳妇儿不能一味地追求漂亮,还是要合适为好。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113,65113#msg-6511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低质量教材危害远大于“垃圾论文”
tchaoke 2010-8-11 11:29
科学网上对垃圾论文批评甚多。其实,比垃圾论文危害更大的是低质量教材这种情况在国内尤为普遍。 垃圾论文,一般指的是低质量论文。对于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研究者来说,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看出来了,就扔在一边,不会对自己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不会浪费自己太多时间。 可是低质量教材就不同了。据我所知,国内的普遍情况是大学教材都是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指定使用某一种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知道教材写的不好,想要改用好的教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买两本教材,一本应付考试,一本自学。效率如何,可想而知。更何况,有些科目可能根本就买不到高质量的中文教材。 低质量教材危害甚大。首先,写的不够清晰明了,让学生难以理解。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也许会把自己难以理解教材归咎于教材写的不好;可是,大多数学生就容易因此而怀疑是自己的理解力有问题,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课程,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此外,教师授课也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教材写的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授课的效果。 为什么国内多低质量教材?究其根源,一是国内本来高水平的学者就不多,如果教材由本来就对学科知识一知半解的学者编写,质量怎么可能上得去?二是由于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只看论文,不看或少看专著编写。所以,好的科研人员往往对编写教材没有多大兴趣。实话说,这确实是个耗时耗力但是没有多少产出的活。第三,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材。学校统一指定教材,其中是否存在利益关系不好说。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选择高质量教材的权利,即使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编写好的教材,估计也是难以有市场的。第四,教材定价低。这个当然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决定的。在美国,亚马孙网站是购书的主要网站。我非常喜欢在上面买书,因为经常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很好的书。虽然是旧书,但常常和新的一样好。例如,原价 20 美元的书,可能 1 美元就能买到。但教科书是例外。即使是旧书,教科书也是动辄几十美元。新书则常常在一百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上千了。当然,这些教材都印刷精美,编写质量极高。虽然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差,但是看这样的教科书却也是非常轻松,因为写的非常易懂,清晰明了。有些教材,还包括了详细的学科发展历史,把科学发展的故事写的一波三折,栩栩如生。看了这样的教材,对自己的科研思路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美国的某些主要学科,例如大学的生物学、生物化学这样的学科,都有一本或几本占垄断地位的精品教材。这些教材质量很高,使用面很广。国内与之相反,似乎每一个学科都有无数个版本的教材,每一个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有些基本上就只在教材编写者所在的大学使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针对上面的四个原因给出对策。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材,而且自主选择教材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845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质量教材危害远大于“垃圾论文”
热度 1 lingfeng 2010-8-11 03:49
科学网上对“垃圾论文”批评甚多。其实,比垃圾论文危害更大的是低质量教材——这种情况在国内尤为普遍。 垃圾论文,一般指的是低质量论文。对于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研究者来说,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看出来了,就扔在一边,不会对自己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不会浪费自己太多时间。 可是低质量教材就不同了。据我所知,国内的普遍情况是大学教材都是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指定使用某一种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学生知道教材写的不好,想要改用好的教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需要买两本教材,一本应付考试,一本自学。效率如何,可想而知。更何况,有些科目可能根本就买不到高质量的中文教材。 低质量教材危害甚大。首先,写的不够清晰明了,让学生难以理解。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也许会把自己难以理解教材归咎于教材写的不好;可是,大多数学生就容易因此而怀疑是自己的理解力有问题,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课程,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此外,教师授课也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教材写的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授课的效果。 为什么国内多低质量教材?究其根源,一是国内本来高水平的学者就不多,如果教材由本来就对学科知识一知半解的学者编写,质量怎么可能上得去?二是由于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只看论文,不看或少看专著编写。所以,好的科研人员往往对编写教材没有多大兴趣。实话说,这确实是个耗时耗力但是没有多少产出的活。第三,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材。学校统一指定教材,其中是否存在利益关系不好说。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选择高质量教材的权利,即使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编写好的教材,估计也是难以有市场的。第四,教材定价低。这个当然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决定的。在美国,亚马孙网站是购书的主要网站。我非常喜欢在上面买书,因为经常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很好的书。虽然是旧书,但常常和新的一样好。例如,原价 20 美元的书,可能 1 美元就能买到。但教科书是例外。即使是旧书,教科书也是动辄几十美元。新书则常常在一百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上千了。当然,这些教材都印刷精美,编写质量极高。虽然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差,但是看这样的教科书却也是非常轻松,因为写的非常易懂,清晰明了。有些教材,还包括了详细的学科发展历史,把科学发展的故事写的一波三折,栩栩如生。看了这样的教材,对自己的科研思路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美国的某些主要学科,例如大学的生物学、生物化学这样的学科,都有一本或几本占垄断地位的精品教材。这些教材质量很高,使用面很广。国内与之相反,似乎每一个学科都有无数个版本的教材,每一个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有些基本上就只在教材编写者所在的大学使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针对上面的四个原因给出对策。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材,而且自主选择教材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9971 次阅读|27 个评论
答复学生
metanb 2010-6-6 12:13
【按: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博文 教学信件:关于线性代数 ,提到一些教学中遇到的情况,以及我个人关于教学和教材的一些观点和主张。最近收到一位学生的反馈,特此答复。】 【学生反馈】 李老师:在认真读了您的公开信和在您的授课下学了一学期后,我想发自肺腑的说几句!首先我衷心的感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为我们设计了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如诗歌记忆法,分组合作相互学习发 ,扑克记忆法,这些方法真的很好,很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合作,还能学习中得到乐趣。其次您为我们设计的上述方法我想很少人去实施,至少我在的班级基本上没人去按分组,扑克做!请您不要生气,我们的课,作业确实不少,加上传统的我们不太喜欢合作,还有就是优点时间同学们又想玩玩还有其他原因!还有关于教材的,现教材可以说是精华的浓缩可能缺少原始文献的那种给人启发,鼓舞,感染的力量,可原始文献又难免缺少条理性况且我们估计也看不懂,这也许就要在着两者中寻找一个平衡。以上全是一个学生的个人看法,失真,不敬,偏执之处请谅解! 【答复】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关注和反馈信息 。 我很欣赏愿意与老师交流的学生。 关于学习方法。编口诀或制作扑克是对知识重新组织和概括的过程,也带有创新的成份,主要是为了帮助长久记忆(如:基本概念、公式或结论等),使得某些知识快速而长久地驻留在大脑中。分组则是为了便于同学们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我的假定是:四个班有160多人,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对我提供的方法感兴趣,并付出切实的行动。若要大面积实施,可能得施加一些手段。毕竟,言语的力量常常是很微弱的。不论如何,必须认识到的是,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知识量是非常庞大的。如何(或能否)长久而牢固地掌握如此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摆脱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劳或厌倦,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重大问题。 关于教材。 可原始文献又难免缺少条理性况且我们估计也看不懂,这也许就要在着两者中寻找一个平衡 . (1) 原始文献是否缺少条理性、能否看得懂只有看了才知道。(2) 我很欣赏寻找一个平衡这一说法。不过,我也相信,在这个平衡点上产生平庸者的机会也是最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衡即平庸--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打破这样的平衡。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的两个原因
Bobby 2010-6-4 16:36
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译者: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这本书不象其它心理学专著一样玄虚和深奥,离日常生活甚远。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多社会心理学常识,与你的生活很贴近,你不必事事都自己亲自去发现和领悟。 二、《社会心理学》作为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教材,该书的写作很有特色。水平自不待言,单是极其丰富的图表、漫画、名言、案例、研究背后的故事、个人后记等元素,就使得该书引人入胜、滋味盎然。相比之下,国内文科教材真是味同嚼蜡。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丰姿绰约的美人,那么国内教材就如同风干的尸骨。国内教材编纂者可要好好学学。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3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出版著作比发表论文更容易吗?
wangfangnk 2010-6-4 12:01
世界电子政府的发展,一般从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实施算起。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一般从1993年的三金工程算起,也有从1999年的政府上网工程算起的,如今也有人将其追溯到1986年互联网最早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记得2004年做电子政务研究时,国内电子政务的书籍还了了无几,国外的著作也不太多。这两天让学生做了一下电子政务相关书籍的情况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短短的五六年时间,相关书籍竞然多达150多本。其中绝大部分是教材。也就是说这类教材平均每年以接近30本的速度在增长。一个新兴领域炙手可热的程度可见一斑。难道知识的创新速度真有这么快吗? 发表论文需要评审人、编辑层层把关。相对来说,出版著作似乎更容易些,专著类书籍一般需要交些出版费,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控制环节。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写书还是写论文,还真是个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5145 次阅读|3 个评论
都是多媒体教学惹得祸
热度 1 zhengdeshun 2010-5-26 17:55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里面几乎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脑和投影设备,各个学校也将其利用率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指标,这使得上课时老师对着多媒体口若悬河和学生对着多媒体昏昏欲睡的现象大量出现,每次下课后很多学生都会过来把课件靠回去以备考试所用。这使得学生为了最后的考试,把课件全部打印出来,将老师的重点标出来,很少有人去对着重点的内容去看看教材。 试问: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人在大学里读了自己专业的教材?是不是都是多媒体惹得祸?
个人分类: 文学艺术|558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两种中级动力学教材的最新修订
Mech 2010-5-16 21:03
笔者在北美中等动力学若干新教材 ( 力学与实践, 2008 年第 1 期 ) 介绍了 Ginsberg 教授的《高等工程动力学》和 Moon 教授的《应用动力学》等教材。该文发表后,笔者收到了 Ginsberg 教授赠阅的新著《工程动力学》 (Ginsberg JH. Engineering Dynamics .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8, 726 页 ) 。后来,又见到 Moon 所著教材的第 2 版《应用动力学》 (Moon FC. Applied Dynamics (second, completely revised edition). Wiley-VCH, 2008 , 567 页 ) 。两书都是难得的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教材。笔者仔细地阅读了两书的修订版,并与原版进行了比对。本文先对比两书修订之处,然后分析两书的特点,并对高等动力学教材使用提出些个人看法。 1 Ginsberg 的《工程动力学》 作者 Ginsberg 教授基于在乔治亚理工学院使用《高等工程动力学》 10 多年的教学经验,重写了该书大部分内容,篇幅增加了 260 多页,以至于作者认为修订版完全是本新的教材。事实上,该书以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动力学作为主要内容,称为《工程动力学》比《高等工程动力学》可能更为恰当。 《工程动力学》中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动力学课程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在作者看来,动力学是物理学、应用数学、计算方法和基本逻辑的跨学科融合。因此,作者希望能从物理和分析两个方面理解基本原理,展示动力学学科概念紧密关联的逻辑美。同时,作者还指出,由于描述运动和求解方程的工具的发展,动力学的研究已经由自然哲学变为工程科学。因此,作者希望在不同背景的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涉及现实世界工程问题的复杂性。 《工程动力学》加强了数学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在数学基础方面,基本事项一章增加了矢量代数和矢量微积分,把矢量运算和牛顿力学共同作为工程动力学的基础;相对运动一章专门讨论了相对导数;在 Hamilton 原理一节,增加了变分法和 Rize 序列法。在数值方法方面,不仅讨论了完整系统方程的求解,而且在受约束系统一章中,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方法,包括算法、数值误差控制和初始条件,并应用于分析受干摩擦作用的系统。 《工程动力学》增加一些《高等工程动力学》没有的内容。在刚体动力学中,增加了刚体碰撞,这是近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在分析力学导论中,增加了虚功原理和动态虚功原理 ( 即国内教材中的动力学普遍方程 ) 。在分析力学的其它建模方法一章,增加了 Kane 方程,并讨论了 Kane 方程、 Gibbs-Appell 方程和 Lagrange 方程的关系。在陀螺效应一章,澄清和更新关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讨论。《工程动力学》删去《高等工程动力学》中方程的线性化的内容。 《工程动力学》参考 Dugas 和 Truesdell 等的力学史论著补充了一些历史注记。特别澄清了动力学初等课程中的一些习惯说法,如对 DAlembert 原理的解释。第 1 章对动力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先驱的传记也有扩充。《高等工程动力学》有 Galileo, Newton, Euler, DAlembert, Lagrange, Coriolis, Hamilton 和 Rayleigh 小传 , 《工程动力学》增加了 Routh, Gibbs, Appell 和 Ritz 的传记 , 但删掉了 Rayleigh 的传记。 《工程动力学》增加了大量例题。多数例题含有现实工程问题常见的机构元素。作者希望通过例题引导学生从求解到得到结论。有些例题也引入新的内容。例如,在刚体的惯性效应的例题中计算了天体的引力矩;在变分法的例题中导出了轴向运动缆绳的横向运动微分方程,并在 Rize 序列法的例题中将前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截断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 即使是两书相同的题材,作者也重写了几乎全部内容。补充了基本概念的解释,数学推导力求更普遍或更优美同时便于接受。每章的参考文献都增加了新的书目。习题也有增加,从原来的 243 道增加为 464 道。 说几句题外的话。北美写理论力学的知名研究教授很少, Inman 或许也是个例外,他写过理论力学和振动力学教材。 Meirovitch 的著述丰富,包括高等动力学教材和多种振动教材,但没有理论力学教材。据我所知, Ginsberg 是北美唯一位以研究见长的讲席教授、同时编著了理论力学、振动力学和高等动力学教材。这有些类似笔者的导师刘延柱教授。他们两位教授的教材都一再修订,反映出他们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严谨学风。 2 Moon 的《应用动力学》 在《应用动力学》出版 10 年后,作者 Moon 教授基于他在康奈尔大学讲授中等动力学课程的经验,对该书进行了全面修订。该书的章节框架基本没有改变,增加了 3 节。在修订版中,作者除补充和更新内容外,强调动力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一种教育产生的直觉 (educated intuition) ,以便学生对于动力学现象能有出色的判断。在各种动力学仿真软件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直觉尤为必要。 修订版最突出特点是增加了原版所没有的纳米力学内容,同时充实了微机电系统的内容。在通论性质的第一章说明动力学的新进展时分别概述微机电系统技术以及纳米力学和纳米马达。在机电动力学一章中,又概述了微机电系统和纳机电系统的应用;增加了纳米动力学相关内容,包括各类力概述, Gasimir 效应、 Van der Waals 和 Leonard-Jones 力的简介,以及对 Gasimir 效应导致扭转不稳定的分析。 修订版也注重加强其它的机电磁耦合问题。在第一章的动力学的基本范式一节增加了电磁力的内容。在机电动力学一章增加了电和磁应力,高温超导的悬浮力,压电梁,电磁发射器 ( 一种磁力加速器 ) 的动力学。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新增加内容是稳定性理论。在机械人和多体动力学导论中增加一节机器人机械的 PD 控制,其中介绍了单自由度系统的 Lyapunov 稳定性定理,并应用于机械人比例 - 微分控制稳定性的分析。 修订版对运动学的内容作了较多充实。列举机器和机构的运动学在汽车、飞机、机器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制造业、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食品生产和建筑机械中的例子;概述了各种机构,特别是用图片或照片展示多种机构的实例,对比了 1492 年达芬奇设计的变速齿轮机构和微米尺度硅的微机电齿轮,以及达芬奇的滑动曲柄连杆蜗杆齿轮和现代被动步行连杆机械。阐述了基于连杆的拓扑不变性的 Grbler 机动性判据和空间机构机动性的 Kutzbach 判据。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瞬心轨迹,包括 1876 年 Reuleaux 提出的几何确定方法,简介瞬心轨迹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动力学理论也有所补充。在动力学基本原理一章,对于自治单自由度系统,从能量守恒推导出 Nilson 方程;讨论了约束力的确定。在 DAlembert 原理、 Lagrange 方程和虚功一章,补充了用变分法从 Hamilton 原理推导出 Lagrange 方程。在机器人和多体系统导论一章补充了多体系统的 Lagrange 方程,这样把 Newton-Euler 方法、 Lagrange 方程和虚功原理作为并列的 3 种动力学建模方法贯穿质点系、刚体和多刚体系统。 在轨道和卫星动力学一章,增加一节控制力矩陀螺体。把原来属于刚体卫星动力学中的广延体引力单独列为一节。还增加了关于椭圆轨道的简短讨论。 修订版中更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第一章中加入动力学原理的历史一节,分别概述牛顿之前、牛顿时代和牛顿之后的动力学原理。在全书中穿插历史注记,还有些历史图片资料。作者近年来研究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历史,发表过相关论文,并出版专著 The Machines of Leonardo da Vinci and Franzz Reuleaux (Springer, 2007) 。 修订版还增加了 80 道习题和 70 余篇参考文献。附录介绍的动力学分析和仿真软件也做了补充和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封底的作者介绍没有提到 Moon 是美国工程院院士,而是说到他在 2007 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表彰他在应用动力学领域终身贡献的 Lyapunov 奖。该奖设立于 2005 年,首次颁发给 Nayfeh 教授, Moon 教授是第二位获奖者。 3 两书的特点与比较 前述两教材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丰富,超过美国本科生一般中等动力学课程的基本要求。都可以作为研究生教材。两书都是作者的学术洞见和教学经验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当代动力学教材的最高水准。相对而言,《工程动力学》更反映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应用动力学》更反映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 《工程动力学》条理清晰,讲解细致,例题习题丰富。作者注重动力学的内在逻辑,所选择内容都是动力学的核心,试图与让读者领会动力学的内在美感。篇幅虽然较大,但皆为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动力学,没有振动、稳定性等扩展性内容。特别是在新版中,删去了方程线性化的内容和 Rayleigh 的小传,笔者理解是要与振动课程有清晰的分界。因此,该书总体上仍属于传统类型的中级动力学内容,只是作者的学术功力和教学经验使该书足以成为传统中级动力学教材的典范。 《应用动力学》内容新颖,涵盖广泛,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前沿进展。作者注重动力学应用的广泛性,试图吸引最广泛的读者对动力学产生兴趣。除传统的刚体动力学和分析力学外,涉及多体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卫星动力学、微纳米力学、微机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等众多专门内容。因此,该书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中级动力学教材。 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已,笔者认为,《工程动力学》可以作为动力学与控制或机械、航空等专业对动力学要求较高的专业研究生的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课程教材或自学用书,而《应用动力学》更适合做力学或对力学要求较高的其它工程专业的动力学通识性课程教材或自学用书。 发表于: 力学与实践 , 2010, 32(1): 76-77
个人分类: 书文评论|57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材
metanb 2010-5-13 22:23
教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可怜多数大学生到毕业也没见过一本真正的书!
个人分类: 论教材|2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信件:关于线性代数
热度 3 metanb 2010-5-3 01:21
王老师: 您好! 关于线性代数的教学,您说我应讲得细一些。我同意应该做些改进。但是我必须保留按照我的方式做教学试验的权利。在我看来,不对今天的学生做教学试验,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试验,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我也不认为存在标准的教学方法。有些地方我会采用先粗后细的方法去讲,以便逐步加深。比如,矩阵那一章,概念性的东西很多,我认为重要的是记住一些东西,包括概念、公式、定理。为此,我还给学生们编写了简短的口诀(按照唐诗七律),帮助他们记忆重要的概念、定理。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我还让每个班都分为 5 、 6 个小组,让小组长组织早自习做些有关线性代数的学习活动;为了使得组员相关起来,我规定如果有小组中将来有同学不及格,其他同学每人扣 5 分。我还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制作 线性代数扑克牌 ,以便在小组活动中使用。 实际上,我上第一堂课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还几次全体鼓掌,您可以去问他们的班长。那堂课我花了一个星期做准备。当时我还没领到教材。但是接着,研究生的三门课陆续开起来,我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课了。因为没有随身话筒,只有固定话筒,为了后面的同学能听得清楚也看得清楚,到第二章我就试着用 PPT 讲,同时在黑板上做些辅助的演算。这种方式有些同学能适应(从作业中能看得出来),而另一些同学不能适应。所以到了后来,我又采用传统方式讲,但要求学生一定要安静。 但是在那么大的一个教室里有那么多学生(四个班, 165 人),难免有同学说话(很多老师在平时都提到这一点),这对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干扰。我因此给后勤的马科长打过电话,要求配备随身话筒,他同意向上反映情况,但又说学校规定多媒体教室不配随身话筒,现在还没解决。因为话筒问题,很多老师讲完后都感到很累,这是我在办公室听到的。 我想,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干学生这一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上课讲话! 有时在大课堂上学生会叫喊说 字大一点 、 声音大一点 ,我会容忍。但是,我认为学生在任何场合都应当有礼貌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尽管他知道在一个大课堂里我很可能看不到他。 Y老师听过我一次课,当时刚好是习题课。第二大节课是 10 点 10 分开始,我在 10 点之前到教室,让课代表把作业发下去,花了 11 分钟。但杨老师误以为第二大节课是 10 点整开始,他告诉我说发作业占用了 10 分钟课堂时间,让我提前发作业。我当时跟他作了纠正,但我不知道是否管用。(我也想过在前一次课发作业,然后在下一次讲作业,但是到时很可能有学生没带作业来!) 我反对学生通过第三方反馈给我教学方面的情况。任何情况,经过转述,都会变成另一种情况。 关于这本教材,我还是很赞赏的,后面也列出了参考书目。但是,正如北大编的 高等代数 ,以及绝大多数国内大学数学教材,一个通病是只注重知识本身,而不尊重知识的来源,使得知识成了 无头尸 ,使得学生们被长期 蒙在鼓里 。假设有人用来路不明的方法 弄 来了一辆车,而这辆车又在我们无知的时侯为我们 服务 了这么多年,那么,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不该追问一下吗?我们不该改变一下吗? 我看不出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 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您)都因此而受害匪浅! 要我说,与其费时费力地编写教材,还不如把包含教材知识的原始文章发给学生,因为那些文章中没有一篇不是数学家写的,而且,多半还是大数学家 我前一段时间下载到爱因斯坦的一篇文章。我可以告诉您,虽然我既不懂相对论也不懂德文,但是,即便是偶尔摸一摸那篇文章,我也能感到内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温暖!这就是巨人的感召力! 教材,除了把学生和巨人隔离开来以外,还能有什么用呢 ?! 肺腑之言,对事不对人;不恭之处,万望谅解。 李毅伟 附言 此信作为公开信,同时在我的博客上发布,希望能引起全国同仁的思考和反省。 最后修订: 2010-5-6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4495 次阅读|8 个评论
药补不若食补,说说读教材
liudongyang 2010-4-26 13:11
吴飞鹏老师 发了一篇博文,谈到研究生新生提高英语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阅读本科教材的英文版。这里结合自己经历谈一下阅读中文和英文教材的体会。欢迎拍砖。 故事 读硕士时,我们实验室和兽医病理学家陈怀涛先生办公室在一层楼。我非病理方向的研究生,但基础兽医学研究生课程中间有动物疾病病理学。有幸跟着陈老师学习了两次病理解剖,一次是仔猪,一次是鸵鸟。原来只是敬仰陈老师的学问,观摩两次以后就彻底的崇拜了,大家就是大家,出手自见分晓。陈老师解剖仔猪非常仔细,从尸体的消毒,体表观察记录,皮下组织观察,腹胸腔脏器病变,头颈部器官变化。他下刀准确,边剖便边讲,轻声细语。当解剖到肺脏时,他反问我们这是什么病变,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陈师称这是萎陷,听到这个词,我的反应是太遥远了,怎么以前没有听说过。陈老师看到大家疑惑的眼神,就说回去翻书吧,书上讲的有。回去一看,肺萎陷---又称获得性肺膨胀不全,兽医病理学上写的有。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什么叫专业素养,什么是牛人。 偏见 每年毕业生离校时卖教材的很多,基础兽医学的教材最不受人待见,只好卖废纸,而与临床有关的教材却很难买到,大多自己留着用了。毕业生认为,基础的东西在工作中用不上,没有专业课教材讲的实用。笔者的体会,基础教材吃不透,里面的知识不能化为己有,从事临床工作只有心虚或者傻大胆。为啥叫基础课,就冲着它的名字,基础不牢,只好烫生饭。有一例子为证,N年前在动物医院遇到一毕业实习的哥们,医生开一种药,他就要问一下这药的作用。我们原来以为是他好学,后来就偷偷测试了一下,事情并非如此,这哥们几乎是一张白纸,最简单的青霉素作用机理就道不出来个一二三。我们叹息,一代不如一代了(包括我自己),药理学是医生行医的根本,药理不通,谈何治病。动物解剖学不扎实,更加可怜,一刀下去划开肚皮,里面的一堆脏器认不准认不全,正常异常分不清,只有后背冒汗。别的学科不知道,就兽医学科,基础教材不能丢,基础知识要学牢。读到研究生,如果基础知识薄弱,回头重读本科的经典教材,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谁是经典? 经典教材经过时间和教学考验。以生化为例,沈同先生、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是生物类学科的圣经,厚而全,很多学校指定为考博考研用书。在拿不准的情况下,一选出版社,科学版、高教版、人卫版和农业版,这些出版社的书三审三校,质量有保证。二看编者,经典班子要比草台班子的质量会好一些,而且这些书隔几年会有修订版。最终的评价还要个人读了以后作评论。请导师推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益处 读中文的教材,除了读专业知识,学科的框架。还可以读出无形的东西来。看编委如何叙述一个问题,如何描述一个事物,中间逻辑性在哪里?章节的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换一下顺序可以吗?还可以从编委单位变化来看到一个学校学科的兴衰。 看英文教材,熟悉专业名词,熟悉科技英文写法,捎带着学习知识,加上教材内精美的图片,你会发现西方学者就是牛。引进英文版一个突出特点是叙述简明扼要,容易理解。我自知根基不牢,上硕士开始购买相关英文影印教材,案头十余本,遇到疑问则查之,有闲则读之,不亦乐乎。 读英文献犹如药补,可以突击,见效快,而基础不牢之人采用此法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反胃的副作用。中英文教材,性温,入脾胃,适合长期服用,到达强根固本之功效。教材与论文联合服用,主治先天不足,内心虚弱,长期服用,有成小牛之虞(慎用)。 读王鸿飞先生博文 《 博士有病?天知否? 》 提到国内博士学术上的知识背景和研究上的训练不足。知识背景是否包括阅读?看一些报道称美国文科博士生的阅读量很大,动辄几百页,理科的我不清楚。知识背景很大一部分是由阅读来支撑的,从中文到英文,从教材到论文,不可或缺。 研究生是读出来的,读教材是否占有一席之地?
个人分类: 教育八卦|1803 次阅读|6 个评论
植物生态学
生态人 2010-2-10 10:00
书名:植物生态学 作者:姜汉侨 段昌群 杨树华 王崇云等 生态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学 ISBN: 7-04-015775-6 出版日期: 2004 载体形式: 图书;307页 出版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所属学科: 植物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植物学专业以及环境科学专业等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教材 ,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由云南大学编写的《植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20多年来,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该教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编写新的《植物生态学》教材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已成为共识。 本书的主编姜汉侨教授、段昌群教授等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教学国家名牌课程项目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植物生态学教材的编写,在明确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编写思路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植物生态学》教材。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改变了以前习惯的从个体到群体的编写模式,借鉴了国外有关植物生态学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遵循宏观着眼、层层解剖的原则,按照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及其环境――植被与植物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个体生态的顺序组织安排内容。本书共分四部分十三章。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植物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专业等有关专业使用。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2:书刊资料|5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HHMI网站含有丰富的生物医学教材
华明 2010-2-2 11:41
从科学网上基本可以看出很多博主热衷的是网上吵架,也有很多人一天到晚是抱怨,有些文章则是无比无聊,不知所云。他们很多人是大学教授,或者是研究所的研究员。看到他们在不断地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谁不会感到心寒。反观国外的很多教授,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对社会进行普及教育。 下面简要列举一些美国HHMI生物研究所网页提供的很多教材。尽管这些教材是针对大众的(甚至中学生,因为听众的主体就是中学生),就是专业人员也许都能学不少东西。 感兴趣的人可以在不忙的时候浏览一下,看看著名科学家是如何耐心地给中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也看看中学生是如何提问的。下面的一个教授来自哈佛化学系, Stuart L. Schreiber, 我对它的工作有一些了解。科研方面,国内的人就根本不用比了。当教授的人,也许可以去他的网页看看人家是如何教学的。那些都是要时间的。拜托,少写一些无聊的博客,少发一些无聊的评论。 http://www.broadinstitute.org/chembio/lab_schreiber/members/smdbSchreiberBio.php HHMI网站上的生物医学教材 http://www.hhmi.org/biointeractive/genomics/lectures.html 2002 Holiday Lectures Scanning Life's Matrix: Genes, Proteins, and Small Molecules Lecture 1 Reading Genes and Genomes, by Eric S. Lander, Ph.D. Flash or RealPlayer Lecture 2 Probing Genes and Genomes, by Stuart L. Schreiber, Ph.D Flash or RealPlayer Lecture 3 Human Genetics: A New Guide for Medicine , by Eric S. Lander, Ph.D. Flash or RealPlayer Lecture 4 Chemical Genomics: New Tools for Medicine , by Stuart L. Schreiber, Ph.D. Flash or RealPlayer Discussion Session: Teacher discussion Discussion Session: Bioethics Panelists: Eric S. Lander, Ph.D., Whitehead Institut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uart L. Schreiber, Ph.D., Harvard University Moderator: Thomas R. Cech, Ph.D.; President, HHMI 更多更新的教学资料,请参考 http://www.hhmi.org/biointeractive/lectures/index.html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768 次阅读|3 个评论
痛惜国内教材和辅导书
zuozw 2010-1-27 21:28
前段时间一位师兄让我带一份高三物理家教,上周末去购书中心选购辅导书。发现辅导书好多啊,看得有些眼花缭乱。稍微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很多书在内容、结构和方法等方面大同小异。目前山寨教材大量涌入市场 ,错误百出 ,质量不高 。国内教材和辅导书现状,真是令人痛心。 分析主要三个因素造成: 首先 ,为了升职、评职称、评奖等,很多人以编书来体现自己的科研或教学成果。 其次 ,正如很多论文抄来抄去而没怎么受到惩罚一样,抄书同样普遍存在。几乎形成了一种书籍可以随便抄袭的风气。 再者 ,书籍读者面广,利润大。也就造成了基础课教材、公共课教材和辅导教材大量出现。 当前在我们对学术造假和抄袭抨击的同时,更应该 关注教材和辅导书籍的质量。教材是比文献更基础更浓缩的作品。一方面,它们的知识更基础,应用范围更广。我们更应该注重教材的质量和正确性;另一方面,它们的读者面更广更基层,影响更深更久。 其实,教材比论文更难写,要求更高 。 编写教材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 ,希望大家重视起来! 中国青年报: 山寨教材满天飞 马甲一穿谁怕谁 中国青年报: 谁对教材错误视而不见 中国青年报: 大学教材粗制滥造谁是罪魁 中国青年报: 优秀教材匮乏 研究生培养质量难提高
个人分类: 课程学习|409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