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线粒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们在哺乳类分子进化机制上取得了突破
热度 1 duke01361 2011-4-21 11:15
我们在哺乳类历史进化机制问题上取得了和米勒可比的突破性进展。 米勒在实验室用实验证明了进化过程中有机物产生的机制,我们在实验室用实验证明了哺乳类线粒体母亲在所有哺乳类进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8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献导读-----------衰老后疾病是如何引发的
热度 2 zhangjinami 2011-4-10 07:48
nature09787-s1.pdf nature09787.pdf 作者:Ronald A. DePinho,在美国哈佛研究肿瘤的 发表期刊:nature 题目:Telomere dysfunction induces metabolic and mitochondrial compromise 研究背景及内容:端粒异常会引发细胞内p53介导的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途径,会引起细胞各方面的活动最终慢慢消失,作者发现端粒的异常引发p53活动会使得,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的两个蛋白PGC-1a和PGC-1b表达下降,而这两种蛋白对于线粒体的正常功能是必须的,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会引发很多疾病,如心肌病、肌肉萎缩、糖尿病等等,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衰老后疾病产生的一个模型,也解决了我长期困惑的一个问题:如果是基因异常导致了疾病的发生,那么为什么有些只在老年发生而不再幼年期发生? 作者思路的由来:研究很多的疾病如;肌肉萎缩、糖尿病、心肌病等,它们的发病与多种分子的有关,最终会出现过早的衰老,另外衰老的组织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异常的积累,线粒体DNA异常增加,活性氧ROS积累。过去的研究表明了端粒和衰老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是氧化损伤和修复学说;另一种是端粒学说。现在作者把衰老和疾病发生联系到了一起。 1 作者的实验设计思路 作者通过端粒酶基因敲出小鼠构建了纯的端粒酶缺乏的一代和四代小鼠,以野生小鼠为对照组。 作者选取了增殖旺盛的细胞和增殖相对静止的细胞:肠细胞、造血干细胞和肝脏和心脏细胞。 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了小鼠体重变化、饮食变化、运动的变化等。 作者分析了血液中生化成分的变化,特别是与代谢有关的物质。 作者做了解剖,从器官水平观察不同实验鼠的变化。 2 研究发现的相关现象 2.1发现了很多基因的扰动如:氧化磷酸化的基因、SO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抵御细胞氧化有关)、糖质新生的基因、b氧化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而这些基因收到了PGC-1a和PGC-1b的调节。 2.2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端粒的异常会导致线粒体ATP合成减少,细胞超氧自由基增加等线粒体的功能的异常变化 2.3 作者又做了相关实验,表明了PGC-1a和PGC-1b添加会使得线粒体的先关异常得以恢复,这就得到了一个线性的关系-telomere------PGCs--------与线粒体有关的相关基因。 2.4 作者做到这里就得出结论,那么就没有什么值得赞扬的了,作者又想到了端粒异常导致p53激发,引起细胞凋亡的过程,因此作者就想p53是不是直接调节了PGCs那?于是作者有引进了p53基因敲出的小鼠,通过小鼠之间的交配,得到了terc-/-相关基因和p53-/-都缺失小鼠和只有p53缺失的小鼠,大体重复上面的实验,结果发现了p53缺失的小鼠即使端粒异常也不会产生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变化,这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关系 端粒异常-------启动p53--------抑制PGCs--------抑制与线粒体维持正常功能基因的表达-------线粒体异常引发疾病最终导致衰老。 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因为线粒体异常ROS增加,进一步破坏端粒,端粒损伤进一步加剧,进一步引发线粒体的异常,有些疾病的病人器官损伤是很快的,一旦发病后可能就逐渐加剧。 注:真实的研究是相当复杂的,光研究材料附件就多达172张pdf,作者文章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用实验验证的,深刻体会到了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不明白的问题:在静止细胞,G4代没有出现细胞凋亡,一般的话端粒异常或者线粒体异常都会引发细胞凋亡 结论:现在很多的研究就是把以前的知识给结合在一起,如果A与B有关系,而B与C有关系,那么A与C的关系可能是由B介导的,这是个很简单线性关系,但是生物学中很多的研究就是发现这些关系,寻找解决疾病的新方法。发现规律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然后把所积累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有可能有新的研究思路。
55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图解】一次性下载已知线粒体基因组中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
热度 1 Bearjazz 2011-4-6 21:48
【图解】一次性下载已知线粒体基因组中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 熊荣川 在系统发育的相关研究中,常常会使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使用其中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几乎已经成为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的惯用手段。那么在已经公布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如何又快又准确的下载到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呢?下面是图解详细的操作步骤: 由于排版问题,请下载PDF格式观看 一次性下载已知线粒体基因组中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pdf 首先打开 首先打开 NCBI 首页( http://www.ncbi.nlm.nih.gov/ ) · 然后在 search 下来菜单中选择“ Nucleotide ”,并在其搜索栏中输入序列号“ AP011544 ”。进入结果页面 在结果页面的左上角有“ send ”链接,点击之后,选择“ coding sequences ” 在文件格式中选择“ FASTA Nucleotide ” , 则下载的是核苷酸序列 如果选择“ FASTA Protein ” , 则下载的是氨基酸序列 一般都保存为文本格式,使用记事本打开之后另存为 fasta 格式即可。另外,保存的文件,每条序列的名字太长,使用相关软件(如 mega4.0 )打开时,序列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名字部分的字母都被读成了序列去了,需要在文本状态下对相应的序列名称做适当的修改,这个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再次不作赘述。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0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转载
vetzcm 2011-3-27 16:09
廖新化 (作者注:这篇文章大概是2004年写的。大约两年前曾经在网络上发布,被很多网站和个人转载,转载的原因是王晓东的大名,彼时又被评为美国院士,又有获诺奖的呼声。不过当年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弄明白一个实验室研究的来龙去脉,期望对自己有所启发。文章有很多自己的揣摩臆测,语气也是比较夸张。不过我已经没有心力对这些地方进行一一修改,希望王晓东博士不要因为这些强加给他的东西砍我,呵呵。在这个科学博客重新发布,还是希望本文物尽其用,让没有读到该文的有兴趣的人能读到。“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是非常有效的经典的研究模式,读完该文,至少应该会对这一研究模式有新的认识。) 摘要: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是生物学界阐明得最为清楚的信号通路之一,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在此领域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人科学家王晓东。他利用经典的生化技术无可辩驳地发现并梳理了这一通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王晓东的论文,试图追踪王晓东的科研思路,并以此为主,再现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故事外的故事 四年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碰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晓东。王穿着灰色调的衣裤,背着一个很土的绿包,身体不是很挺拔,脸宽大且棱角分明,要不是走路的时候有一些坚定,很容易被别人当作进城的打工汉。他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科研需要三板斧,要是能掌握两板也不错……渐渐地教室的气氛有点反常,好像大家都在屏息一样:他在讲他和学生刘雪松进行纯化蛋白比赛的故事……及至他用漂亮的数据图将结果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象听了一次武侠传奇一样如梦方醒。 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讲故事般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加深这种印象,两年之后我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再次听了他的课。而当时我刚好有纯化一个未知因子的想法,于是浏览了他的实验室主页。在我粗粗翻阅他发表的文献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的重要发现基本上都是用“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进行的。我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博士三年级被要求写综述的时候,我决定研究他的论文,把这一模式彻底搞清楚。 从博士后研究开始-技术训练与选题的由来 1991-1995年,王晓东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训练,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L.Goldstein和MichaelS.Brown教授,从事胆固醇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的研究。1993年,王和他的同事利用gelshiftassay跟踪纯化,从Hela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与低密度脂蛋白promotor的调控序列相结合的蛋白SREBPs1,2。这是王最早操练“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的方法,王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随后在凋亡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实验。 SREBPs是膜定位蛋白,它的膜结合域被蛋白酶切除后,才能进入核内,调控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基于SREBPs被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切为两个片断的现象,王晓东建立了体外assay,跟踪活性,通过不同性质的一系列纯化柱,部分(partially)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对蛋白的两个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后来统一命名的Caspase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icificprotease)同源3。而之后的实验表明Caspase3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能够剪切SREBPs,凋亡通路通过这种方式干扰膜蛋白的代谢,从而导致细胞膜泡状化(blebbing)4。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王晓东的目光从胆固醇调节基因转向了凋亡。 传奇的前奏-细胞调亡的研究背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控制的程序化死亡。凋亡的细胞形态上发生很大的改变:胞体变小,胞浆浓缩,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等。最后凋亡的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而消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生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细胞。在当时,人们用遗传学的方法鉴定了三个控制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基因:ced-9,ced-3和ced-4。基因ced-9编码的蛋白抑制细胞凋亡,已知它在人中对应的蛋白是bcl-2;而ced-3和ced-4编码的蛋白则促进细胞凋亡。其中ced-3基因编码一种富含丝氨酸的蛋白酶。1993年,复旦毕业的华人学生袁钧英用蛋白序列分段检索的办法巧妙地找到了ced-3蛋白在人中的同源蛋白:它们隶属于ICE(interleukin-1-convertingenzyme)蛋白酶家族5。其中caspase3的序列和功能与ced-3最为接近。Caspase3特异地在天冬氨酸残基的位置剪切底物蛋白(比如前面说的SREBPs),而自己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在天冬氨酸的位置被剪切为两个片断。人们推断有一个caspase级联(cascade)放大的过程控制凋亡的发生。当时生物学界蓄势待发,很多生物学家都酝酿着回答这个问题:细胞是通过什么途径执行凋亡程序的6。 核心故事-凋亡体(apoptosome)的发现 1995年王晓东完成博士后训练,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显然已经决定将寻找凋亡通路中的蛋白定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 顺着以前的研究而上,他首先想鉴定直接剪切caspase3的蛋白酶究竟是什么。当仓鼠肝细胞组织匀浆液与caspase3温育后,caspase3被其中的蛋白酶剪切成两个片断。追踪这个活性,他实验室纯化得到了这个蛋白,测序结果显示它也是一个ICE蛋白酶的成员,与人的caspase2高度同源7。仍然是“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这一套,王已经掌握程咬金的“三板斧”了。 王晓东意识到caspase3的剪切是凋亡的一个简单的检测指标,通过它建立体外assay,跟踪活性,可能可以找出细胞凋亡的通路。首先他想找到在体外能刺激启动凋亡的小分子。他把手头有的激酶、去磷酸酶抑制剂、核苷酸等,加入到未启动凋亡的Hela细胞质裂解液中。非常幸运地,他筛选到ATP或dATP能够激活细胞裂解液的凋亡反应:1、caspase3被剪切激活,2、下游分子PARP和SREBP能被激活的caspase3剪切,3,当用激活的细胞质裂解液与仓鼠肝细胞的细胞核温育,细胞核的DNA被分解成核小体片断大小的DNA,这是细胞凋亡的经典指标。 借助于caspase3被剪切和细胞核DNA分解这两个assay,王对细胞质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跟踪引起凋亡的活性组分。当他们过第一个纯化柱后,发现结合在柱子上的蛋白和通过柱子的蛋白只有重新混和在一起后,才能对dATP有凋亡反应。这表明两个组分可能分别代表一个凋亡反应蛋白。通过固定一个组分跟踪另一个组分的方法,王和他的第一个学生刘雪松展开了竞赛:看谁先纯化到其中的一个蛋白。但是老革命被新兵打败了。刘雪松发现用50%(90%?)硫酸铵沉淀组分后,活性成分仍然处在上清中,而此时的上清其它蛋白已经很少了,很快地,刘雪松把组分纯化到了一条带。 传奇有时候是由巧合加运气造就的。这条带在PAGE胶上竟然是紫色的。王对它的光谱进行分析,发现它的光谱与细胞色素C一样,而蛋白测序的结果也确证了这个结论。王对于花这么大功夫纯化到在公司可以轻易买到的蛋白感到万分沮丧,而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组分,它本不应该分布在细胞质裂解液中,另外对于线粒体在凋亡中有什么作用,王是没有一点头绪。 慢着!前面提到的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就是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的。当用细胞色素C的抗体特异地除掉细胞色素c后,细胞质裂解液也不对dATP反应。进一步地,王证明是因为破碎细胞的时候过于粗暴,线粒体在制备细胞质裂解液中被破坏了,如果加入蔗糖保护线粒体,裂解液将不再对dATP起凋亡反应(错误造就了发现!)。最后,如果用凋亡分子刺激细胞,王发现细胞色素c的确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些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线粒体参与了凋亡的反应6。 王晓东纯化的那个组分在过另外一个纯化柱后又分成了两个必需组分,顺理成章地,这两个组分最后被纯化并命名为Apaf-1和caspase98,9。谜底揭开了:Apaf-1正是线虫ced-4在人中的同源蛋白,而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无可置疑。 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阐述这三个蛋白的相互关系上。 Apaf-1通过N端的CARD结构域与caspase9相互结合,通过C端的WD结构域与细胞色素c相互结合,通过Walker’s结构域与ATP/dATP相互作用。因为与Apaf-1共沉淀的多为ADP而非ATP形式,加之不能水解的ATP类似物AMP-PNP或者ATP-γ-s不能导致caspase3剪切,王当时推测ATP的水解是必需的。但是同期与其他科学家合作的发现让王重新审视了这一设想:通过比较Apaf-1和在果蝇中的同源蛋DARK的序列发现,原先被认为负责ATP/dATP降解的两个氨基酸在DARK中并不保守,这提示ATP/dATP的降解在凋亡反应中也许并不是必须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验证后者才是正确的:与纯度更高的Apaf-1/caspase9/cytochromec复合体结合的主要形式是dATP而不是dADP;复合体在凋亡前后结合的dATP并没有被降解为dADP;ATP的另外一个非降解类似物ADPCP同ATP一样可以启动凋亡。 通过重组表达蛋白的体外重建系统,以及后来与其它实验室合作对复合体结构的研究结果,王的实验室清晰地描绘了这些蛋白在凋亡中相互作用的情景:细胞收到凋亡信号刺激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它与Apaf-1作用增进了与ATP/dATP的结合,与ATP/dATP的结合使Apaf-1蛋白CARD结构域相互作用多聚化,形成的含有7轴对称的蛋白和核苷酸的复合体被命名为凋亡体。凋亡体中的Apaf-1结构发生改变,招募caspase9并导致caspase9被剪切成两段,从而被激活。激活了的caspase9进一步地剪切caspase38-12。 王的以上发现在生物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多科学家参与到细胞凋亡的领域中来,竞争开始变得非常激烈,而凋亡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 乘胜追击-凋亡体上游与下游执行蛋白的发现 顺流而下,capspase3的激活导致了细胞核DNA被剪切成核小体DNA大小的片断,那么中间的执行者是什么蛋白呢?如果将激活的caspase3加入Hela细胞裂解液并与仓鼠肝细胞核温育,细胞核内的DNA被剪切成片断。这说明裂解液中存在执行蛋白。通过以上的体外assay,跟踪裂解液纯化的过程,鉴定出两个异源二聚体蛋白:DFF45和DFF4013。DFF40是其中的活性蛋白,DFF45是DFF40的伴娘分子(chaperone),如果没有DFF45共表达帮助折叠,单独表达的DFF40没有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同时DFF45抑制DFF40的活性,DFF复合体本身没有活性,激活的caspase3把DFF45剪切成片断后,DFF40才从复合体中释放出来行使功能13-16。 在纯化DFF的时候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激活的DFF与细胞核温育可以剪切染色质DNA,但是基本上不剪切裸露的DNA。这促使王考虑到可能在核内存在着另外的因子介导或者帮助DFF40切割染色质DNA。DFF40本身有剪切裸露DNA的微量活性,但是当加入细胞核裂解液后这种活性得到了提高。据此建立assay,对细胞核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这个蛋白是HMG-217。相似地,HMG-1和histone可能通过招募的方式也能提高DFF40切割裸露DNA的活性15。 DFF敲除的老鼠细胞仍然在调亡刺激后有残余的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表明除了DFF以外有其它因子负责剪切染色质DNA。当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发现AIF能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能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的片断化。王想系统筛选出另外的从线粒体释放并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DNA片断化的因子。它将线粒体和细胞核温育,当加入刺激线粒体释放cytochromec(认为此时其它因子也一起从线粒体释放)的因子后,细胞核染色质DNA发生片断化。据此建立assay,将处理后的线粒体上清蛋白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了endonucleaseG蛋白。endonucleaseG是线粒体特异的核酸酶,它单独就能够剪切细胞核染色质DNA和降解裸露的DNA。EdonucleaseG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线粒体能存在一种途径不依赖于caspase而导致调亡事件的发生18。 逆流而上,王想知道什么因子影响了线粒体cytochromec的释放。早在发现cytochromec在凋亡的作用后,本能的反应也应该是另外一个分布在线粒体外膜的凋亡蛋白bcl2与cytochromec有没有什么关系。王找到两个细胞株:bcl2低表达的HL-60neo和bcl2高表达的Bcl-2。用调亡刺激物刺激后,前者启动了调亡,cytochromec释放,而后者则不启动调亡,也没有cytochromec的释放。这个结果表明bcl2可能通过抑制cytochromec从线粒体的释放来抑制调亡的19。 进一步地,王建立了以下assay鉴定刺激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加活性形式的caspase8到细胞质裂解液,与线粒体温育,cytochromec释放。据此,对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蛋白tbid。Caspase8剪切tbid,tbid的C端片断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Bcl2可以与tBid结合并拮抗它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的功能20。 对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往往能有新的发现。王在实验中发现,在体内,2小时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才能观察到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k的寡聚化(Bak寡聚化后被认为在线粒体膜上形成了孔道供蛋白通过,Bak的寡聚化是调亡的另一个指标)。在体外,30分钟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在37度温育30分钟后即可以看到等量Bak寡聚化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体内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相比于体外至少被延迟了一个小时。这进一步肯定了体内存在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将UV照射1小时后分离的线粒体与未照射的细胞质裂解液混和,发现后者具有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活力。跟踪这个活力对裂解液进行半纯化,用已知的Bcl-2家族蛋白的抗体发现活性成分包括Mcl-1和Bcl-XL。进一步的实验发现,UV照射导致Mcl-1蛋白合成的停顿以及Bcl-XL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前者是后者的上游事件21。 Smac的发现是另外又一个小现象大发现的例子。在研究apoptosome过程中,王发现如果在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溶液中加入去垢剂,caspase3的被剪切活性会增加,而制备了裂解液后再加入等量去垢剂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很显然的一个推断是去垢剂增加了膜蛋白的溶解,即某种膜蛋白能提高这种活性。果然,细胞膜沉淀后用去垢剂重新溶解的样品具有提高这种活性的能力。依此建立assay,对细胞膜样品分级纯化,得到了Smac蛋白。通过生化实验以及与华人施一功实验室解晶体结构的合作研究,王得到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在调亡过程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通过与IAP(caspase的一类抑制蛋白)相互作用,释放出与IAP结合的caspase,从而解除了IAP对caspase的抑制。在研究中,王偶然发现GST融合表达的Smac完全没有活性,这提示Smac的N端是极其重要的。SmacN端的四个氨基酸与它在果蝇中的同源蛋白非常保守。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合成的这四个氨基酸就有拮抗IAP的功能。Smac发现之后,其它实验室发现了另外一个拮抗IAP的蛋白Omi/protein22-24。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的科学家的发现完善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由于该领域激烈竞争,王对Smac以及之前的endonucleaseG研究的结果都是和其它科学家的结果同时发表在一个期刊上。而更多的蛋白纯化鉴定出来之后发现别人已经对它有研究了。不过王的结果都是用体外重建的方式清晰阐明的,这些结果进一步梳理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 超越-新的视角,新的起点 以上的重要发现让王晓东获得了荣誉,也使他有能力重新审视这一切,决定新一轮的研究方向。 早在2000年,王晓东就曾雄心勃勃地想通过人工脂质体体外重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的过程。这表明他的雄心早已超越他的成就。尽管这一计划没有实现,但他因此而发现了磷脂Cardiolipin能帮助活化的tBid定位到线粒体25。 王晓东回溯过去最开始对cytochromec的研究,难道当初筛选到dATP就是运气吗?筛选几个区区的分子竟然就筛到了,那么体内应该有和dATP类似功能的能启动细胞质裂解液调亡程序的小分子吧?这种小分子还有可能用于开发药物。通过检测caspase3的活性,王筛选了2万种细胞成分,结果发现小分子PETCM能够象dATP激活caspase3。跟踪活性分级纯化,活性成分分成三组Q-ft(包含cytochromec),Q30(包含Apaf-1和caspase9),Q100。这三个组分重新组合后加入PETCM并不能激活caspase3,而需要微量的dATP。这表示在总裂解液中内源的微量dATP支持PETCM激活caspase3的活性。对Q100进行纯化后发现活性组分是三个相互间高度同源相互结合的PHAP蛋白。但是纯化后发现单独的PHAP与Q-ft和Q100就能激活caspase3,并不需要PETCM。但是如果再加入Q100,PHAP就失去这种能力,需要PETCM加入才能激活caspase3。这表明Q100中有PHAP的抑制蛋白。对这种抑制活性进行跟踪纯化,发现它是ProT蛋白。进一步的体内体外实验表明:PHAP促进caspase9的激活,ProT抑制调亡体的形成,而PETCM则解除ProT的抑制效应。这些发现也帮助解释了以前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什么当初dATP需要加超过生理浓度很多时才能激活调亡反应26。 细胞调亡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也为应用做好了准备。例如Smac的N端氨基酸促进调亡的作用有可能用于开发治疗癌症。王与其他人合作,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7。 此外王晓东还将“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用于研究RNAi的机理,从果蝇中纯化到了R2D2,它与Dicer2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与siRNA结合并加强指向的mRNA的降解28。 后话 由于王晓东的研究逻辑清晰,方法简单明了,在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通过预测文献的内容以及当年王晓东即将开展的工作,我得到了象看推理小说一样的乐趣。而预测之外的许多工作都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正是这些乐趣与受益支撑我花很多时间和努力看完文献并写下此文。 这种受益是全面的:不同assay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纯化得到的蛋白的不同;体外重建的清晰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发现有几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所发表杂志的要求;文章文字的简洁;通过突变分辨是自剪切还是其它蛋白的剪切;体外实验应该取得体内实验的支持;为了确证最好用不同的细胞株不同的调亡刺激重复实验;对于王晓东为何在高度竞争的领域能一直处于浪尖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猜测;对于调亡的研究,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1.BriggsMR,YokoyamaC,WangX,BrownMS,GoldsteinJL.Nuclearproteinthatbindssterolregulatoryelementof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promoter.I.Identificationoftheproteinanddelineationofitstargetnucleotidesequence.JBiolChem.1993;268:14490-14496 2.WangX,BriggsMR,HuaX,YokoyamaC,GoldsteinJL,BrownMS.Nuclearproteinthatbindssterolregulatoryelementof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promoter.II.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JBiolChem.1993;268:14497-14504 3.WangX,PaiJT,WiedenfeldEA,MedinaJC,SlaughterCA,GoldsteinJL,BrownMS.Purificationofaninterleukin-1betaconvertingenzyme-relatedcysteineproteasethatcleaves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betweentheleucinezipperandtransmembranedomains.JBiolChem.1995;270:18044-18050 4.WangX,ZelenskiNG,YangJ,SakaiJ,BrownMS,GoldsteinJL.Cleavageof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SREBPs)byCPP32duringapoptosis.EmboJ.1996;15:1012-1020 5.YuanJY,HorvitzHR.TheCaenorhabditiselegansgenesced-3andced-4actcellautonomouslytocauseprogrammedcelldeath.DevBiol.1990;138:33-41 6.LiuX,KimCN,YangJ,JemmersonR,WangX.Inductionofapoptoticprogramincell-freeextracts:requirementfordATPandcytochromec.Cell.1996;86:147-157 7.LiuX,KimCN,PohlJ,WangX.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interleukin-1beta-convertingenzymefamilyproteasethatactivatescysteineproteaseP32(CPP32).JBiolChem.1996;271:13371-13376 8.ZouH,HenzelWJ,LiuX,LutschgA,WangX.Apaf-1,ahumanproteinhomologoustoC.elegansCED-4,participatesincytochromec-dependentactivationofcaspase-3.Cell.1997;90:405-413 9.LiP,NijhawanD,BudihardjoI,SrinivasulaSM,AhmadM,AlnemriES,WangX.CytochromecanddATP-dependentformationofApaf-1/caspase-9complexinitiatesanapoptoticproteasecascade.Cell.1997;91:479-489 10.ZouH,LiY,LiuX,WangX.AnAPAF-1.cytochromecmultimericcomplexisafunctionalapoptosomethatactivatesprocaspase-9.JBiolChem.1999;274:11549-11556 11.JiangX,WangX.Cytochromecpromotescaspase-9activationbyinducingnucleotidebindingtoApaf-1.JBiolChem.2000;275:31199-31203 12.AcehanD,JiangX,MorganDG,HeuserJE,WangX,AkeyCW.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oftheapoptosome:implicationsforassembly,procaspase-9binding,andactivation.MolCell.2002;9:423-432 13.LiuX,ZouH,SlaughterC,WangX.DFF,aheterodimericproteinthatfunctionsdownstreamofcaspase-3totriggerDNAfragmentationduringapoptosis.Cell.1997;89:175-184 14.LiuX,LiP,WidlakP,ZouH,LuoX,GarrardWT,WangX.The40-kDasubunitofDNAfragmentationfactorinducesDNAfragmentationandchromatincondensationduringapoptosis.ProcNatlAcadSciUSA.1998;95:8461-8466 15.LiuX,ZouH,WidlakP,GarrardW,WangX.ActivationoftheapoptoticendonucleaseDFF40(caspase-activatedDNaseornuclease).OligomerizationanddirectinteractionwithhistoneH1.JBiolChem.1999;274:13836-13840 16.WidlakP,LiP,WangX,GarrardWT.CleavagepreferencesoftheapoptoticendonucleaseDFF40(caspase-activatedDNaseornuclease)onnakedDNAandchromatinsubstrates.JBiolChem.2000;275:8226-8232 17.TohSY,WangX,LiP.IdentificationofthenuclearfactorHMG2asanactivatorforDFFnucleaseactivity.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8;250:598-601 18.LiLY,LuoX,WangX.EndonucleaseGisanapoptoticDNasewhenreleasedfrommitochondria.Nature.2001;412:95-99 19.YangJ,LiuX,BhallaK,KimCN,IbradoAM,CaiJ,PengTI,JonesDP,WangX.PreventionofapoptosisbyBcl-2:releaseofcytochromecfrommitochondriablocked.Science.1997;275:1129-1132 20.LuoX,BudihardjoI,ZouH,SlaughterC,WangX.Bid,aBcl2interactingprotein,mediatescytochromecreleasefrommitochondriainresponsetoactivationofcellsurfacedeathreceptors.Cell.1998;94:481-490 21.NijhawanD,FangM,TraerE,ZhongQ,GaoW,DuF,WangX.EliminationofMcl-1isrequiredfortheinitiationofapoptosisfollowingultravioletirradiation.GenesDev.2003;17:1475-1486 22.DuC,FangM,LiY,LiL,WangX.Smac,amitochondrialproteinthatpromotescytochromec-dependentcaspaseactivationbyeliminatingIAPinhibition.Cell.2000;102:33-42 23.WuG,ChaiJ,SuberTL,WuJW,DuC,WangX,ShiY.StructuralbasisofIAPrecognitionbySmac/DIABLO.Nature.2000;408:1008-1012 24.ChaiJ,DuC,WuJW,KyinS,WangX,ShiY.StructuralandbiochemicalbasisofapoptoticactivationbySmac/DIABLO.Nature.2000;406:855-862 25.LutterM,PerkinsGA,WangX.Thepro-apoptoticBcl-2familymembertBidlocalizestomitochondrialcontactsites.BMCCellBiol.2001;2:22 26.JiangX,KimHE,ShuH,ZhaoY,ZhangH,KofronJ,DonnellyJ,BurnsD,NgSC,RosenbergS,WangX.DistinctiverolesofPHAPproteinsandprothymosin-alphainadeathregulatorypathway.Science.2003;299:223-226 27.LiL,ThomasRM,SuzukiH,DeBrabanderJK,WangX,HarranPG.AsmallmoleculeSmacmimicpotentiatesTRAIL-andTNFalpha-mediatedcelldeath.Science.2004;305:1471-1474 28.LiuQ,RandTA,KalidasS,DuF,KimHE,SmithDP,WangX.R2D2,abridgebetweentheinitiationandeffectorstepsoftheDrosophilaRNAipathway.Science.2003;301:1921-1925 转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403do=blogid=271140
个人分类: 科研人物|0 个评论
中药成份不清楚会影响中药的使用吗?
热度 4 drYZZ 2011-3-8 09:21
中药成份不清楚常常是一些人怀疑中医学的原因之一。近来查阅了一些中药的功效以及四性、五味、归经问题。联系目前医学和生命科学中对许多体质问题、线粒体疾病问题、自汗盗汗的主要原因问题、限制饮食如何促进健康和延长动物的寿命问题、体力锻炼为何只能提高平均寿命而不能延长最大寿命等诸多问题。好象领悟到某种感觉,觉得中医药在很多年来就凭实践经验而被应用于对人体生理的重要调理之中。 现在知道,线粒体功能的强弱决定着人的体质。线粒体功能弱的人会表现出气虚症,若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异常会电子传递过程的氧化作用与生成 ATP 的磷酸化过程偶联的失常,就容易出现自汗盗汗并肌肉无力,或某些脏器官的功能减弱。而补气的中药几乎都入肺、脾二经,都对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过程有所调理,并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血糖的利用。现在知道线粒体不但与 ATP 的产生密切相关,而且还知道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及细胞的其他命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岁以上长寿老人的线粒体 DNA 总有某些单核苷酸多态性方面的独特之处。线粒体 DNA 的一些多态性特征、中性突变及有害突变都会影响人及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寿命。而人体除成熟红细胞等少数类型的细胞之外,每个细胞中都有数百至数千个线粒体,而线粒体 DNA 的基因型常常在一个细胞中就有所不同。许多因素,包括中药,就可以调整细胞中不同基因型的线粒体比例,从而影响人及动物的健康和寿命。 但是,中药的成份一般都不十分清楚。可以我想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的空气、天天喝的水、经常接受的太阳光、天天吃的食物,等等,自古以来有谁先把它们的成份抗清楚之后再去用呢?只要证明它们对我们有好处,先用着又何妨?
个人分类: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3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医中药治病和抗衰老的机制之一,调节线粒体功能
热度 3 drYZZ 2011-3-6 11:26
人体绝大多数细胞中都有数百至数千线粒体在执行产生ATP、调节多种代谢途径、干预细胞分化、调节管家基因之外的其他基因的表达、干预细胞癌变或其他病变、决定细胞生死命运等众多功能。线粒体中的一、两千种蛋白除了自身合成13个亚基之外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合成的。许多中药,特别是补气的中药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以及线粒体DNA中正常与突变的比例。某些中药成份进入细胞会与细胞质中的其他成份一起对核基因的表达产生组合型的调控。从而通过促进线粒体的再生或融合、分裂过程来调理细胞的多种代谢途径。当然也有不通过线粒体而直接影响代谢或核基因表达的。因而,中药自然会(与西药相比)比较慢地调理细胞的生理机能,但最终可以实现治疗疾病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当然,不同中药的药理作用各不相同。 西医已经发现许多疾病以及衰老都与线粒体功能改变有关。但是,目前主要是用补充呼吸链酶的辅助成份(CoQ10、艾地苯醌等)、与有氧氧化途径有关的酶的辅助成份(肌酸、肉毒碱、烟酰胺、硫胺素、核黄素等)、抗氧化剂(维生素E、C、A、K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不过所有这些都还不能取得可靠的治疗效果。另外还在寻找线粒体疾病的基因治疗等途径,但在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适当的运动锻炼(特别是耐力训练、抗阻训练、有氧代谢运动等)都是有效康复、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 若将运动锻炼和中药及中医养生结合起来,将会是十分有效的。
个人分类: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7116 次阅读|4 个评论
BMC Genomics论文摘要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1-2-21 17:43
我组以罗阿蓉同学为第一作者发表的BMC Genomics论文主要内容,在动物研究所研究进展中报道如下: DNA条形码研究的核心是采用某一基因片断用于物种鉴别。在对动物的研究工作中,目前主要是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 5’端约650bp左右的区域。但是该片断的选用没有充分的依据表明它的效力,并且有证据表明它不能很好的识别某些类群的物种。因此,动物所研究人员基于真哺乳动物亚纲1179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中各蛋白质编码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评估其作为DNA条形码的效力,期望在线粒体基因组范围内寻找出最合适的基因片断用作分子标记。基于物种识别率,种内及种间变异,高级阶元解决能力,及基因饱和度等四项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通用的CO1 5’端可以反映各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用于物种识别的效力;该片断与其它基因相似,可以使物种识别率达到90%以上,且各基因片断间在种内及种间变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过,对于某些类群,各线粒体基因片断依然存在种内与种间变异相重叠的问题;这些线粒体基因片断对物种以上较高级分类阶元水平的解决能力有限。该研究整体上支持在线粒体基因组范围内,首选现在通用的DNA条形码,即CO1 5’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至少是真哺乳动物亚纲的物种识别研究。
个人分类: 论文简介|42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ONE说万:线粒体
热度 2 Ripal 2011-2-20 09:04
记得听李忌老师有关 AMPK 的报告时,脑子子突然闪现 ATP 的供应者——线粒体。当时,并未太在意,昨天浏览自闭症的相关内容时,又想起线粒体。 原来线粒体疾病( MD )与人类精神病有种一定的联系 。 正常的线粒体结构 : 线粒体是独特的细胞器,它可以通过氧化葡萄糖和脂肪酸使 ADP 转化为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的能量载体 ATP 。 一种关键的中间产物乙酰辅酶 a 来自于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氧化以及进一步的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会产生还原性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他们能够将能量传递到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一系列反应,称为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有两层膜组成,一个是内膜,一个是外膜。电子传递链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由五种酶复合物(复合物Ⅰ——Ⅴ)和两个电子载体(辅酶和细胞色素 C )。 在哺乳细胞中,线粒体是唯一的含有自身基因组的细胞器。电子传递链由线粒体 DNA 和核 DNA 共同编码。线粒体 DNA 含有 37 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复合物Ⅰ、Ⅲ、Ⅳ、Ⅴ的 13 个亚基以及线粒体 DNA 转录、翻译为电子传递链复合物的组件。其余的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物亚基由 850 多个核 DNA 编码。核 DNA 也编码参与糖和脂肪酸氧化的线粒体酶。因此,不管是线粒体 DNA 还是核 DNA ,任一基因组突变,都会损伤线粒体功能和电子传递链缺陷。 那么为什么线粒体功能与神经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每个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都要依靠细胞的能量需要。低能量的细胞例如皮肤细胞有很少的线粒体,而高能量需求的细胞,比如肌肉、肝脏、脑血管上皮和 GI 细胞,都有许多线粒体。神经的突触是高能量消耗区 40 ,因此它特别依赖于线粒体功能 41 。线粒体聚集在轴突和树突的节点上,因为这个部位对 ATP 的而产生,钙的动态平衡以及突触可塑性有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突触的神经递质释放 减少 , and neurons that have high firing rates, such as GABAergic interneurons, may be the most adversely affected. (不知如何翻译) 线粒体在脂代谢、信号和修复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后来与舍友谈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人类健康和疾病 ,原来线粒体功能障碍可以划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 。原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一般指的是直接参与 ATP 产生的线粒体系统功能的基因缺陷引起的,而继发性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指的是其他的损伤线粒体产生 ATP 能力的代谢或遗传异常。例如,环境毒素产生的代谢物或者其他代谢系统功能障碍产生的代谢物,特别是不能参与 ATP 产生的代谢物,能够干扰线粒体生成 ATP 的能力,导致继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 其他报道引起继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包括:某种药物;肠道短链脂肪酸,例如丙酸高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 - α脑叶酸缺乏;营养不良 血红素,,或者离子缺陷;一氧化氮升高;谷胱甘肽缺乏; 氧化应激; 或者暴露于环境毒素例如重金属;化学物, PCB 或者农药。有些个体发现了和线粒体疾病一致的状况,但是没有基因缺陷和 / 或不满足线粒体疾病的标准。可能这些个体有继发性功能障碍,或可能有不确定的基因异常。 谈 来谈去,舍友提出一个过去见过的开放性问题:生物进化过程中,先有线粒体,还是先有叶绿体? (理由说的通即可 ) 我第一感觉是先有线粒体, 但是总得说出一些道理(科学需要实证)。于是我就撇啦, 线粒体是独特的细胞器,在哺乳细胞中,线粒体是唯一的含有自身基因组的细胞器,后来舍友补充道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动物都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但是有线粒体植物都有叶绿体。听来听去,还是感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鸡、蛋问题有文献说能证明: 考古学家先是用恐龙化石蛋,证明先有的鸡 。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皇家泰瑞尔博物馆恐龙馆馆长弗朗索瓦说:“这个巢穴有着恐龙和鸟类的共有特征,通过对这个巢穴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古老的难题: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专门研究恐龙繁殖的古生物学家达拉·泽勒尼茨基 (Darla Zelenitsky) 表示:“直到现在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还没有能够得到解答。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谜底逐渐清晰:恐龙首先建造了类似鸟窝的巢穴,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然后恐龙再进化成鸟类(鸡也属于鸟类的一种),这很明确,蛋先于鸡之间就存在了。鸡是由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哈哈(感觉有点搞笑)! 2010 年又有科学家证明: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是一个经典且常被提起的问题,也是持续数百年的终极哲学与科学之谜。现在,借助先进的运算技术,英国科学家终于揭开这个谜团 —— 答案是先有鸡后有蛋。研究人员发现,鸡蛋的构造取决于在母鸡卵巢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所以,鸡蛋只有在母鸡体内的时候才存在。这种蛋白称为 ovocledidin-17( 简称 OC-17) ,是加速蛋壳发育的催化剂,而蛋壳是保护蛋黄与蛋白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让鸡胚胎在里面充分发育。谢菲尔德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一台超级电脑 “ 放大 ” 鸡蛋形成过程。这台超级电脑名为 “HECToR” ,放在爱丁堡。结果表明,没有 OC-17 蛋白,鸡蛋的外表部分就无法结晶,形成蛋壳。这种蛋白将碳酸钙转换为构成蛋壳的方解石晶体。方解石晶体发现于许多骨骼和蛋壳内,但母鸡形成方解石晶体的速度比任何物种都快 —— 每 24 小时生成 6 克蛋壳。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的柯林 - 弗里曼博士说: “ 有人长期以来就怀疑先有蛋,但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证据证明,其实是先有鸡。科学家在以前就发现了 OC-17 蛋白,它与鸡蛋形成有关,但在展开细致研究后,我们可以了解到 OC-17 蛋白其实还控制着鸡蛋形成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各种鸟似乎都具有可从事相同工作的蛋白。 ” 呵呵,从先有叶绿体还是线粒体,到先有鸡还是蛋?够能扯吧 呵呵你有 ONE 说 ONE ,有 ONE 说万,有万说 ONE ,有万说万!
25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Nature reported: 端粒失常危及代谢和线粒体功能
drYZZ 2011-2-17 11:00
Telomere dysfunction induces metabolic and mitochondrial compromise Nature Volume:470 , Pages: 359–365 Date published: (17 February 2011) 端粒在体细胞中的逐渐缩短和线粒体DNA突变造成活性氧自由基的过多产生,以及代谢活性的降低及紊乱,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个体衰老的理论。以下这篇文章也许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Telomere dysfunction activates p53-mediated cellular growth arrest, senescence and apoptosis to drive progressive atrophy and functional decline in high-turnover tissues. The broader adverse impact of telomere dysfunction across many tissues including more quiescent systems prompted transcriptomic network analyses to identify common mechanisms operative in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eart and liver. These unbiased studies revealed profound re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 and beta ( PGC-1 α and PGC-1β , also known as Ppargc1a and Ppargc1b , respectively) and the downstream network in mice null for either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 Tert ) or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 Terc ) genes. Consistent with PGCs as master regulators of mitochondrial physiology and metabolism , telomere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and function, decreased gluconeogenesis, cardiomyopathy, and increas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setting of telomere dysfunction, enforced Tert or PGC-1 α expression or germline deletion of p53 (also known as Trp53 ) substantially restores PGC network expression,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cardiac function and gluconeogenesis.The authorsdemonstrated that telomere dysfunction activates p53 which in turn binds and represses PGC-1 α and PGC-1β promoters, thereby forging a direct link between telomere and mitochondrial biology. 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this telomere–p53–PGC axis contributes to organ and metabolic failure and to diminishing organismal fitness in the setting of telomere dysfunction.
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氢气的抗氧化
jozheng 2011-2-15 19:37
氢气通过选择性的减少具有细胞毒性的氧自由基含量在治疗学中扮演抗氧化剂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或是炎症导致的急性氧化应激会引起组织的一系列损伤,持久性的氧化应激被认为是许多常见疾病包括癌症的诱因。在此,我们描述了氢气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具有作为抗氧化剂的潜能并得到应用。我们通过三种独立方法在培养细胞中建立急性氧化应激模型。氢气选择性地减少了羟自由基,最具毒性的活性氧(ROS)并有效的保护了细胞;但是,氢气并没有和氧自由基反应,这就使得氢气具有生理作用。我们使用了一通过脑部局部缺血和再灌注导致的氧化应激急性老鼠模型。氢气气体的吸入通过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显著的抑制了大脑的损伤。因此,氢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治疗;主要归功于氢气能快速穿过半透膜的能力,到达并与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反应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氧化应激源于细胞内活性氧(ROS)或是自由基过多导致的强氧化性。大部分的超氧阴离子基团(O2-)是有线粒体通过电子转运链和Krebs循环的电子泄漏产生的。O2-还能通过代谢的氧化酶作用产生,其中包括NADPH激酶和黄嘌呤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将O2-转化为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再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或是过氧化氢酶脱毒转化为水H20。过剩的O2-会较少转换金属离子如三价铁和2价铜,减价形式的Fe和cu又能通过Fenton反应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羟自由基(OH)。羟自由基(OH)是氧化剂中最强的氧化剂并能和核酸,脂质和蛋白质轻易反应。对于羟自由基现在还没有其相应的脱毒系统,因此,去除羟自由基是抗氧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一步。 虽然O2-和过氧化氢具有细胞毒性,大师他们在低浓度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他们的功能如调节大量的信号转导级联的信号分子,也能调节一些生物进程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分化。在高浓度下,过氧化氢会被髓过氧化物酶转化为次氯酸,而次氯酸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物质。一氧化氮,另一种活性氧,他的功能是作为神经递质和血管舒张的必须物质。因此,具有细胞毒性的自由基如羟自由基必须在没有影响必须的生物学活性和生理作用下下才能被中和。我们在该文章中阐述了氢气能在没有影响其他自由基的情况下减缓由羟自由基导致的细胞毒性,由此我们推测氢气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应用中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 氢气选择性地减少了细胞培养液中羟自由基的含量 氢气还原为请自由基是由辐射水解或是光水解产生的;但是,氢气是否能有效地在活细胞中中和羟自由基至今还没有直接的报道。 细胞损伤是由自然产生的羟自由基引起的,他的含量很低是检测不到的,我们在PC12细胞培养系中使O2-产生。 为此,我们用线粒体呼吸复合体抑制剂-抗霉素A来处理细胞,经过抗霉素A处理后,细胞中的O2-被快速转化为过氧化氢。抗霉素A的添加增加了细胞中O2-和过氧化氢的水平,通过 氧化的MitoSOX发出的荧光信号可以检测得到。(图1a)和2,7-DCF(图一)。 我们将氢气和氧气溶解到培养基中,并培养24小时,期间保持氢气的水平。 培养液中溶解的氢气并没有没有增加MitoSOX和DCF的信号。 另外,氢气没有降低平稳状态下的一氧化氮水平。 相反的是,通过荧光信号来判断氢气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羟自由基的水平。 当我们将细胞暴露在抗霉素A(30ug/ml)并在没有氢气的条件下,HPF信号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区域都有增加,可能是因为透过线粒体的过氧化氢产生了羟自由基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氢气降低了细胞核区域的羟自由基水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重排概述
热度 1 Bearjazz 2011-1-18 22:28
两栖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重排概述 熊荣川 邓欢欢 译 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的排列通常较为保守。从硬骨鱼类到真兽亚纲哺乳动物,所有 37 个基因以相同的顺序排列,但是也有一些类群的线粒体基因有重排现象(例如在 有袋目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圆口类及鱼类)。然而,对于两栖动物,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在很多类群内都有发现。例如,在美国南部一些相互亲缘关系很近的蚓螈类就观察到重排的 tRNA 。在有尾目,基因或者控制区的重排及复制出现在无肺螈科。在无尾目,较原始的类群(古蛙亚目)的线粒体基因排列和典型的脊椎动物一致。然而,系统树上聚在无尾目(新蛙亚目)下的树蛙科和蛙科的物种,其基因排列和经典排列有差异。在大多数的新蛙亚目类群中, 4 个 tRNA 从传统上的位置转座到了 12S rRNA 的上游形成 LTPF tRNA 基因簇。另外,进一步的基因重排在新蛙亚目的一个重要支系蛙总科中被报道。蛙科中目前已有 6 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报道;除了黑斑蛙外,另外 5 种有区别于彼此的重排。尤其是马达加斯加蛙类(曼蛙属 Mantella )表现出了高度重排。新蛙类线粒体基因大小从 16kbp ( Microhyla heymonsi ) 到 23kbp ( Mantella madagascariensis ) 不等。 新蛙类线粒体 DNA 大小的多变主要是由 D-loop 的不同长度引起的,它通常包含有较长较多的重复序列。这些基因重排的例子使得新蛙类成为研究脊椎动物线粒体不稳定机制的一个极好模型。 原文 ( Igawa et al., 2008 ) : Mitochondrial gene arrangements are generally conserved in vertebrates. All 37 genes are arranged in the same relative order in almost all vertebrate species from teleost fishes to eutherian mammals ( Anderson et al., 1981; Roe et al., 1985; Tzeng et al., 1992; Boore, 1999 ), though some taxa has rearranged mt gene orders . As for amphibians, however, mitochondrial gene rearrangements have been found in a number of taxa. For example, tRNA gene rearrangements were observed within closely related South American caecilians ( San Mauro et al., 2006 ). In Caudata, gene rearrangements and duplication of genes or control regions were also found in mtDNAs of plethodontid salamanders ( Mueller and Boore, 2005 ). In anurans, the mt gene arrangements of basal groups (archaeobatrachians) are completely identical to those of typical vertebrates ( Roe et al., 1985; San Mauro et al., 2004; Gissiet al., 2006 ). However, in hyloid and ranoid frogs in the phylogenetically nested anuran group (suborder Neobatrachia), the gene arrangement diverged from the typical one. In most neobatrachian mtDNAs, four tRNA genes translocated from typical positions, and these tRNA genes formed a cluster upstream of the 12S rRNA gene (LTPF tRNA cluster; Sumida et al., 2001; Zhang et al., 2005a ). In addition, further gene rearrangement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 major neobatrachian clade, the epifamily Ranoidae. Within Ranoidae, complete mtDNA sequences of six species have been reported so far ( Sumida et al., 2001; Sano et al., 2004, 2005; Zhang et al., 2005b; Liu et al., 2005; Kurabayashi et al., 2006 ) and five of these except R. nigromaculata possess additional rearrangemen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Especially, mtDNAs of genus Madagascan frogs (genus Mantella ) show extended rearrangements ( Kurabayashi et al., 2006 ). In addition, the neobatrachian mt genomes vary in length ranging from about 16 kbp ( Microhyla heymonsi ) to 23 kbp ( Mantella madagascariensis ). The size variations of neobatrachian mtDNA are mainly caused by length differences of D-loops, which usually contain long and many repeated sequences. These many instances of gene rearrangements make neobatrachian frogs an excellent model for examining the mechanisms of such vertebrate mitochondrial instability. 参考文献: Igawa Takeshi, Kurabayashi Atsushi, Usuki Chisako, Fujii Tamotsu,Sumida Masayuki (2008).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three neobatrachian anurans: A case study of divergence time estimation using different data and calibration settings." Gene 407 (1-2): 116-129.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5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使用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探讨现生两栖动物的起源和系统进化
Bearjazz 2011-1-17 23:05
使用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探讨现生两栖动物的起源和系统进化 熊荣川 邓欢欢 译 摘要: 建立现生两栖动物(滑体两栖动物)和它们古代的近缘物种的关系对我们认识早期四足动物的进化非常必要。然而,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现生两栖动物形态高度特化而且化石相当稀少。古生物学家还不确定滑体两栖动物是单系还是复系,也不确定哪一类古代两栖动物是它们最近的祖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8 个现生两栖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完成并将它们和之前发表的序列进行比对。对核苷酸序列作全面的分子系统分析得到一棵高解析度的系统进化树,且和传统的蛙蟾类假设保持一致。通过单独使用分子钟推断分子进化支序的时间信息,我们给出了滑体两栖动物进化的第一个时间尺度,推断其在大约 3300 万前出现。通过拟合分子钟时间和化石时间,我们认为滑体动物起源于古代 temnospondyl 两栖动物的假设比其它假设更为可信。而且,在这一时间尺度下,讨论了现生两栖动物的可能起源中心: (i) 现生蛙类(新蛙类群)可能起源于非洲 - 印度大陆; (ii) 有尾目可能起源于东亚; (iii) 古代无足目可能起源于三叠纪泛大陆的热带森林地区。一个精确的系统发育树及其相关分化时间对指导搜寻缺失的化石有所帮助,而且也能促进两栖动物进化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两栖动物 线粒体基因组 分子时间推定 系统进化 时间尺度 原文: Mitogenomic Perspectives on the Origin and Phylogeny of Living Amphibians Abstract.—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odern amphibians (lissamphibians) and their ancient relatives is necessar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ly tetrapod evolution. However, the phylogeny is still intractable because of the highly specialized anatomy and poor fossil record of lissamphibians. Paleobiologists are still not sure whether lissamphibians are monophyletic or polyphyletic, and which ancient group (temnospondyls or lepospondyls)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m. In an attempt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eight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living amphibian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amphibian sequences. A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yields a highly resolved tree congru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hypotheses ( Batrachia ). By using a molecular clock–independent approach for inferring dating information from molecular phylogenies, we present here the first molecular timescale for lissamphibian evolu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lissamphibians first emerged about 330 million years ago. By observing the fit between molecular and fossil times, we suggest that the temnospondyl-origin hypothesis for lissamphibians is more credible than other hypotheses. Moreover, under this timescale, the potential geographic origins of the main living amphibian groups are discussed: (i) advanced frogs (neobatrachians) may possess an Africa-India origin; (ii) salamanders may have originated in east Asia; (iii) the tropic forest of the Triassic Pangaea may be the place of origin for the ancient caecilians. An accurate phylogeny with divergence times can be also helpful to direct the search for “missing” fossils, and can benefi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mphibian evolution. ( Zhang et al., 2005 ) 参考文献: Zhang Peng, Zhou Hui, Chen Yue-Qin, Liu Yi-Fei,Qu Liang-Hu (2005). "Mitogenomic Perspectives on the Origin and Phylogeny of Living Amphibians." Systematic Biology 54 (3): 391-400.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4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复杂性产生的新假说
gongshiliang 2010-11-11 23:40
生命复杂性产生的新假说 在《自然》杂志上,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学家尼克雷恩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威廉马丁提出了一种新假说。该假说认为,复杂的多细胞生命只会出现在一个细胞找到进入另一个细胞的途径,并进化成线粒体之后。 地球上的生命在40亿年前首次出现时是相当简单的。之后的10多亿年,我们的地球被那些与今天的单细胞细菌和微生物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低微细菌和其他有机物团统治着。接着,也就是在20多亿年前,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真核有机物,在原始流浆中诞生,这代表了一个根本不同的进化进程。 我们知道的多细胞生命(比如枫木、霉菌、蘑菇、老鼠或人类等)的多样性就起源于这种有机物,但科学家仍然不知道它最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研究发现,线粒体是产生细胞能量的微小颗粒。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每个细胞内都拥有数以百计的线粒体,它们为细胞机器从生到死提供着燃料。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复杂性在前,线粒体在后在线粒体出现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已经形成。而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学家尼克雷恩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威廉马丁提出的新思路与此相反,马丁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是行不通的。线粒体是生物复杂性所必需的。 线粒体的发展在地球的自然历史上似乎只发生过一次。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学家尼尔布兰科斯通表示,这是生命起源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步。它不仅需要让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而且还需要两者以合作的状态(称为共生)共存,共享资源。 两个共生细胞共同进化,内部细胞只在一件事上越来越有效给外部细胞提供能量,同时它变得越来越小,所有不必要的基因都被放弃。外部细胞由于获得了充足的能量,可以积聚出比它们的祖先多出数千倍的DNA数量,从而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分支。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于生命能量学的假说也能解释为什么缺乏线粒体的细菌和其他细胞没有变得复杂。因为它们总是面临能量限制,阻止它们获得和运用复杂性所需的成千上万新基因。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创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与酶损伤研究
xupeiyang 2010-9-15 12:58
2009199 项目的技术创新为: 1.探讨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呼吸酶活性及其基因的损伤机制与该类病人 能量代谢障碍的相关性。 2.探索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能量代谢障碍机制,为采取相关干预性支持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最终降低重 肝病死率。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娃”是如何被找到的
cherrylu1960 2010-6-6 00:03
来到科学网,说科学,想起什么说什么,毫无章法可言。今天路过周口店,又想过寻老祖宗的事,故贴一篇,再写点嘛,与大家分享。 在我们的地球大家族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类型的人。按肤色分,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色人种;按地域分有亚洲人,非洲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等。居住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不仅外观形态存在差异,而且在生理特征、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果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最初的女人和男人,又在哪里呢? 按照西方的说法,上帝造了天地,又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共同的父亲亚当。然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女人,给亚当做配偶。于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夏娃来到了世界。 但是,亚当和夏娃毕竟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有没有类似亚当、夏娃的角色存在呢? 在考古学上,科学家采用了很多手段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考古学家们也把目光转向了DNA科学,试图通过寻找人类DNA进化长河的源头解开人类起源之谜。 然而,人们发现,细胞核中的DNA遗传背景太复杂了,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精卵结合的过程中,DNA要进行重组,使DNA的遗传出现许多花样,这令人们研究起来有些无从下手。 科学研究过程中有时往往改变思路,转移目光,才能获得新的突破。 科学家逐渐注意到,与核DNA不同,线粒体DNA完全独立于细胞核外,它不参与任何性的混合,也不与躯体的核DNA发生交流。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被卵子吸收,而线粒体们则同精子尾一道被抛弃了,个头巨大的卵子体内充满了液体,包含着丰富的线粒体。而因父方只有核DNA被送入母方的卵细胞中,受精卵中的所有线粒体都是母方的遗产,因此,线粒体DNA是通过母系传递的。无论你是女性还是男性,你的所有线粒体都来自母体。 线粒体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虽然不受沾染,但却避免不了变异,而且线粒体的变异频率要高于核DNA。通过比较线粒体DNA,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 科学家们在研究了许多种类妇女,包括非洲人、亚洲人、北美土著人和新几内亚人的线粒体DNA后发现,所有女人的线粒体DNA图谱在某一段或某一点上都很相似或者完全相同。这说明,世界上所有种类的妇女都存在着亲缘关系,很可能他们的线粒体DNA出自同一女人,而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圣经》中记载的夏娃。 最早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还得追溯到1987年 卡恩和威尔逊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将所有婴儿的线粒体 DNA 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 20 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即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 13 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其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于是有人把这种理论叫做 夏娃理论 。认为现代人类是单一起源并来自非洲。 所以,我们才有了上面的寻找夏娃之说。后来,复旦大学的金力教授等的研究进一步确认卡恩和威尔逊的说法。尽管这个结论有点让中国人失望,但毕竟科学结论要用事实说话。 科学家们的这项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有人结合骨骼测试得出结论,人类共同的母亲很可能生活在100万年前的非洲。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1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有一种和谐叫互利共生:线粒体的启示
cherrylu1960 2010-5-29 00:05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和谐共生的例子,比如,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许多有益的细菌,帮助我们完成消化食物等过程;还有,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固氮菌,帮助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而使植物获得氮素营养。生物间形形色色的共生现象数不胜数。 但有一种十分有意思的、深入到细胞水平的共生,可能人们还不太了解。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共生的主角之一身体细胞中的一类重要居民。 说起叶绿体,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知道它对绿色植物来说是如何重要,没有它,植物就吃不上饭,我们人类也就没有绿色植物可食用。在我们身体的细胞内,也有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细胞器,它担当着为我们的身体供应能量的重任,我们能充满活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全靠从它那里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 这就是线粒体。 如果没有线粒体,我们一秒钟也活不成。这些有着菱形身材的小家伙相当我们身体的一座微型发电工厂,时刻不停地为我们提供着能量。线粒体不像细胞核那样具有密实的实心,它们的内部基本上是空的,但却具有复杂的膜结构,这些膜如果平铺开来,面积之大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生命之电正是从这里发出的。 线粒体是我们身体细胞中特殊的居民,是一种充满了活力的不同寻常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细胞,能自行分裂,不仅如此,它还有着自己独立的DNA,存在于环状的染色体内。有趣的是,线粒体DNA与动物细胞核DNA有质的不同,酷似细菌的DNA;像微生物的DNA一样,线粒体DNA与膜是紧密相联的,而线粒体的RNA与细胞器的一样,而不与细胞核的一样。 所有这些,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小家伙是从哪里来的? 探讨的结论令人惊呀不已。原来,在十分久远的过去,它们曾是一些独立存在的细菌。这一结论最初被人提出时,曾被视为异端邪说,只被少数人接受,而现在,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人们猜想,20亿年前,线粒体的远祖曾经是独立生活的细菌。不知什么时候, 这些小家伙被真核生物吞噬后,便在比较宽敞的细胞中定居。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这就是一种有关线粒体起源的很有意思的假说――内共生学说。 这种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已经深入到细胞中了。 这样看来,我们的身体中包含着数以百万计的互相依存的真核细胞群落。据科学家统计,我们身体里所有的线粒体首尾相连排成一列,足足可以绕地球2000圈。 事实上,一只动物或一株植物,大概就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的小群落聚合而成的巨大群落。说到我们的身体细胞里充满了细菌,这看起来似乎很可怕。不过,这些封闭在细胞环境中的曾经是细菌生物的小东西,已完全被驯化,它们不但与我们人类以及其它一些动物和平共处,还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供应站。 许许多多的细胞构成了我们的人体,细胞中又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着类似生物的细胞器,人体像不像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 线粒体的祖先们是幸运的,因为当他们不再想流浪下去的时候,遇到真核生物,大方地包容了它们,在自己的细胞里辟出一块空间,供它们生存。 真核生物,像我们人类,也是幸运的,因为这些小家伙知恩图报,用自己不断进化的身体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 多么美妙的和谐共生! 生物间的和谐共生或者说互利共生,总是给人以美的感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互相帮助,互利互惠,大自然的魅力正在于此。 如果我们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和谐共生,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美好呢?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76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自己的课题
jungqian 2009-12-15 09:57
还是想说说关于自己课题的一些东西,尽管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开始! 我的硕士题目初步定为PUMP和AAC在荔枝果实成熟及采后抗病性丧失过程中的能量调控作用,对于这个开题的意义以及内容还有路线,我还算是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要做就是阐明PUMP(植物解耦联蛋白)和AAC(线粒体ATP/ADP转运蛋白)在荔枝成熟和抗病性丧失过程中能量调控的分子、生理生化机制,需要做的说起来也很简单,但是还是有很多难题一直困扰着我,甚至困扰着整个项目的有效完成,即关于线粒体的分离纯化。在查阅的文献当中,国外很多人,甚至国内有些人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做得很好的。说简单点,线粒体的分离纯化就运用了一个离心技术,先是一个差速离心初步分离到线粒体,然后在利用密度梯度进行纯化。原理是很简单的,但是我试了一下猕猴桃的线粒体提取,结果是以失败告终的,我也在反复的思考其中的原因,但仍旧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其实在此之前,前辈的师姐们都试过了很多次,未果,于是告诫我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还是抱着年轻人的一腔热忱和希望,不肯服气,豪情万丈的想做出点突破,但让人失望的结局只是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失落与打击,让我对科研实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以至于让我觉得现在要做一个实验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 初尝失败,让我有些泄气,于是我不得不在将自己的课题在另外的方面寻求发展。毕竟在前辈们很多的尝试下没有结果,我也不敢抱有希望可以获得成效,先在能量相关方面以扩充自己论文的内容。然而该如何横向扩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
热度 1 toptip 2009-11-15 12:32
廖新化 (作者注:这篇文章大概是2004年写的。大约两年前曾经在网络上发布,被很多网站和个人转载,转载的原因是王晓东的大名,彼时又被评为美国院士,又有获诺奖的呼声。不过当年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弄明白一个实验室研究的来龙去脉,期望对自己有所启发。文章有很多自己的揣摩臆测,语气也是比较夸张。不过我已经没有心力对这些地方进行一一修改,希望王晓东博士不要因为这些强加给他的东西砍我,呵呵。在这个科学博客重新发布,还是希望本文物尽其用,让没有读到该文的有兴趣的人能读到。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是非常有效的经典的研究模式,读完该文,至少应该会对这一研究模式有新的认识。) 摘要: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是生物学界阐明得最为清楚的信号通路之一,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在此领域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人科学家王晓东。他利用经典的生化技术无可辩驳地发现并梳理了这一通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王晓东的论文,试图追踪王晓东的科研思路,并以此为主,再现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故事外的故事 四年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碰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晓东。王穿着灰色调的衣裤,背着一个很土的绿包,身体不是很挺拔,脸宽大且棱角分明,要不是走路的时候有一些坚定,很容易被别人当作进城的打工汉。他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科研需要三板斧,要是能掌握两板也不错渐渐地教室的气氛有点反常,好像大家都在屏息一样:他在讲他和学生刘雪松进行纯化蛋白比赛的故事及至他用漂亮的数据图将结果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象听了一次武侠传奇一样如梦方醒。 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讲故事般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加深这种印象,两年之后我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再次听了他的课。而当时我刚好有纯化一个未知因子的想法,于是浏览了他的实验室主页。在我粗粗翻阅他发表的文献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的重要发现基本上都是用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进行的。我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博士三年级被要求写综述的时候,我决定研究他的论文,把这一模式彻底搞清楚。 从博士后研究开始-技术训练与选题的由来 1991-1995年,王晓东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训练,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L.Goldstein和MichaelS.Brown教授,从事胆固醇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的研究。1993年,王和他的同事利用gelshiftassay跟踪纯化,从Hela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与低密度脂蛋白promotor的调控序列相结合的蛋白SREBPs1,2。这是王最早操练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的方法,王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随后在凋亡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实验。 SREBPs是膜定位蛋白,它的膜结合域被蛋白酶切除后,才能进入核内,调控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基于SREBPs被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切为两个片断的现象,王晓东建立了体外assay,跟踪活性,通过不同性质的一系列纯化柱,部分(partially)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对蛋白的两个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后来统一命名的Caspase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icificprotease)同源3。而之后的实验表明Caspase3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能够剪切SREBPs,凋亡通路通过这种方式干扰膜蛋白的代谢,从而导致细胞膜泡状化(blebbing)4。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王晓东的目光从胆固醇调节基因转向了凋亡。 传奇的前奏-细胞调亡的研究背景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控制的程序化死亡。凋亡的细胞形态上发生很大的改变:胞体变小,胞浆浓缩,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等。最后凋亡的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而消亡。细胞凋亡在胚胎发生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细胞。在当时,人们用遗传学的方法鉴定了三个控制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基因:ced-9,ced-3和ced-4。基因ced-9编码的蛋白抑制细胞凋亡,已知它在人中对应的蛋白是bcl-2;而ced-3和ced-4编码的蛋白则促进细胞凋亡。其中ced-3基因编码一种富含丝氨酸的蛋白酶。1993年,复旦毕业的华人学生袁钧英用蛋白序列分段检索的办法巧妙地找到了ced-3蛋白在人中的同源蛋白:它们隶属于ICE(interleukin-1-convertingenzyme)蛋白酶家族5。其中caspase3的序列和功能与ced-3最为接近。Caspase3特异地在天冬氨酸残基的位置剪切底物蛋白(比如前面说的SREBPs),而自己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在天冬氨酸的位置被剪切为两个片断。人们推断有一个caspase级联(cascade)放大的过程控制凋亡的发生。当时生物学界蓄势待发,很多生物学家都酝酿着回答这个问题:细胞是通过什么途径执行凋亡程序的6。 核心故事-凋亡体(apoptosome)的发现 1995年王晓东完成博士后训练,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显然已经决定将寻找凋亡通路中的蛋白定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 顺着以前的研究而上,他首先想鉴定直接剪切caspase3的蛋白酶究竟是什么。当仓鼠肝细胞组织匀浆液与caspase3温育后,caspase3被其中的蛋白酶剪切成两个片断。追踪这个活性,他实验室纯化得到了这个蛋白,测序结果显示它也是一个ICE蛋白酶的成员,与人的caspase2高度同源7。仍然是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这一套,王已经掌握程咬金的三板斧了。 王晓东意识到caspase3的剪切是凋亡的一个简单的检测指标,通过它建立体外assay,跟踪活性,可能可以找出细胞凋亡的通路。首先他想找到在体外能刺激启动凋亡的小分子。他把手头有的激酶、去磷酸酶抑制剂、核苷酸等,加入到未启动凋亡的Hela细胞质裂解液中。非常幸运地,他筛选到ATP或dATP能够激活细胞裂解液的凋亡反应:1、caspase3被剪切激活,2、下游分子PARP和SREBP能被激活的caspase3剪切,3,当用激活的细胞质裂解液与仓鼠肝细胞的细胞核温育,细胞核的DNA被分解成核小体片断大小的DNA,这是细胞凋亡的经典指标。 借助于caspase3被剪切和细胞核DNA分解这两个assay,王对细胞质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跟踪引起凋亡的活性组分。当他们过第一个纯化柱后,发现结合在柱子上的蛋白和通过柱子的蛋白只有重新混和在一起后,才能对dATP有凋亡反应。这表明两个组分可能分别代表一个凋亡反应蛋白。通过固定一个组分跟踪另一个组分的方法,王和他的第一个学生刘雪松展开了竞赛:看谁先纯化到其中的一个蛋白。但是老革命被新兵打败了。刘雪松发现用50%(90%?)硫酸铵沉淀组分后,活性成分仍然处在上清中,而此时的上清其它蛋白已经很少了,很快地,刘雪松把组分纯化到了一条带。 传奇有时候是由巧合加运气造就的。这条带在PAGE胶上竟然是紫色的。王对它的光谱进行分析,发现它的光谱与细胞色素C一样,而蛋白测序的结果也确证了这个结论。王对于花这么大功夫纯化到在公司可以轻易买到的蛋白感到万分沮丧,而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组分,它本不应该分布在细胞质裂解液中,另外对于线粒体在凋亡中有什么作用,王是没有一点头绪。 慢着!前面提到的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就是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的。当用细胞色素C的抗体特异地除掉细胞色素c后,细胞质裂解液也不对dATP反应。进一步地,王证明是因为破碎细胞的时候过于粗暴,线粒体在制备细胞质裂解液中被破坏了,如果加入蔗糖保护线粒体,裂解液将不再对dATP起凋亡反应(错误造就了发现!)。最后,如果用凋亡分子刺激细胞,王发现细胞色素c的确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些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线粒体参与了凋亡的反应6。 王晓东纯化的那个组分在过另外一个纯化柱后又分成了两个必需组分,顺理成章地,这两个组分最后被纯化并命名为Apaf-1和caspase98,9。谜底揭开了:Apaf-1正是线虫ced-4在人中的同源蛋白,而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无可置疑。 王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阐述这三个蛋白的相互关系上。 Apaf-1通过N端的CARD结构域与caspase9相互结合,通过C端的WD结构域与细胞色素c相互结合,通过Walkers结构域与ATP/dATP相互作用。因为与Apaf-1共沉淀的多为ADP而非ATP形式,加之不能水解的ATP类似物AMP-PNP或者ATP--s不能导致caspase3剪切,王当时推测ATP的水解是必需的。但是同期与其他科学家合作的发现让王重新审视了这一设想:通过比较Apaf-1和在果蝇中的同源蛋DARK的序列发现,原先被认为负责ATP/dATP降解的两个氨基酸在DARK中并不保守,这提示ATP/dATP的降解在凋亡反应中也许并不是必须的。进一步的实验结果验证后者才是正确的:与纯度更高的Apaf-1/caspase9/cytochromec复合体结合的主要形式是dATP而不是dADP;复合体在凋亡前后结合的dATP并没有被降解为dADP;ATP的另外一个非降解类似物ADPCP同ATP一样可以启动凋亡。 通过重组表达蛋白的体外重建系统,以及后来与其它实验室合作对复合体结构的研究结果,王的实验室清晰地描绘了这些蛋白在凋亡中相互作用的情景:细胞收到凋亡信号刺激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它与Apaf-1作用增进了与ATP/dATP的结合,与ATP/dATP的结合使Apaf-1蛋白CARD结构域相互作用多聚化,形成的含有7轴对称的蛋白和核苷酸的复合体被命名为凋亡体。凋亡体中的Apaf-1结构发生改变,招募caspase9并导致caspase9被剪切成两段,从而被激活。激活了的caspase9进一步地剪切caspase38-12。 王的以上发现在生物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多科学家参与到细胞凋亡的领域中来,竞争开始变得非常激烈,而凋亡的研究也在飞速发展。 乘胜追击-凋亡体上游与下游执行蛋白的发现 顺流而下,capspase3的激活导致了细胞核DNA被剪切成核小体DNA大小的片断,那么中间的执行者是什么蛋白呢?如果将激活的caspase3加入Hela细胞裂解液并与仓鼠肝细胞核温育,细胞核内的DNA被剪切成片断。这说明裂解液中存在执行蛋白。通过以上的体外assay,跟踪裂解液纯化的过程,鉴定出两个异源二聚体蛋白:DFF45和DFF4013。DFF40是其中的活性蛋白,DFF45是DFF40的伴娘分子(chaperone),如果没有DFF45共表达帮助折叠,单独表达的DFF40没有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同时DFF45抑制DFF40的活性,DFF复合体本身没有活性,激活的caspase3把DFF45剪切成片断后,DFF40才从复合体中释放出来行使功能13-16。 在纯化DFF的时候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激活的DFF与细胞核温育可以剪切染色质DNA,但是基本上不剪切裸露的DNA。这促使王考虑到可能在核内存在着另外的因子介导或者帮助DFF40切割染色质DNA。DFF40本身有剪切裸露DNA的微量活性,但是当加入细胞核裂解液后这种活性得到了提高。据此建立assay,对细胞核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这个蛋白是HMG-217。相似地,HMG-1和histone可能通过招募的方式也能提高DFF40切割裸露DNA的活性15。 DFF敲除的老鼠细胞仍然在调亡刺激后有残余的剪切染色质DNA的活性,表明除了DFF以外有其它因子负责剪切染色质DNA。当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发现AIF能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能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的片断化。王想系统筛选出另外的从线粒体释放并直接导致细胞核染色质DNA片断化的因子。它将线粒体和细胞核温育,当加入刺激线粒体释放cytochromec(认为此时其它因子也一起从线粒体释放)的因子后,细胞核染色质DNA发生片断化。据此建立assay,将处理后的线粒体上清蛋白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了endonucleaseG蛋白。endonucleaseG是线粒体特异的核酸酶,它单独就能够剪切细胞核染色质DNA和降解裸露的DNA。EdonucleaseG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线粒体能存在一种途径不依赖于caspase而导致调亡事件的发生18。 逆流而上,王想知道什么因子影响了线粒体cytochromec的释放。早在发现cytochromec在凋亡的作用后,本能的反应也应该是另外一个分布在线粒体外膜的凋亡蛋白bcl2与cytochromec有没有什么关系。王找到两个细胞株:bcl2低表达的HL-60neo和bcl2高表达的Bcl-2。用调亡刺激物刺激后,前者启动了调亡,cytochromec释放,而后者则不启动调亡,也没有cytochromec的释放。这个结果表明bcl2可能通过抑制cytochromec从线粒体的释放来抑制调亡的19。 进一步地,王建立了以下assay鉴定刺激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加活性形式的caspase8到细胞质裂解液,与线粒体温育,cytochromec释放。据此,对裂解液进行分级纯化,鉴定出蛋白tbid。Caspase8剪切tbid,tbid的C端片断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Bcl2可以与tBid结合并拮抗它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的功能20。 对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往往能有新的发现。王在实验中发现,在体内,2小时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才能观察到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k的寡聚化(Bak寡聚化后被认为在线粒体膜上形成了孔道供蛋白通过,Bak的寡聚化是调亡的另一个指标)。在体外,30分钟UV照射后的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在37度温育30分钟后即可以看到等量Bak寡聚化以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体内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相比于体外至少被延迟了一个小时。这进一步肯定了体内存在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因子。将UV照射1小时后分离的线粒体与未照射的细胞质裂解液混和,发现后者具有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活力。跟踪这个活力对裂解液进行半纯化,用已知的Bcl-2家族蛋白的抗体发现活性成分包括Mcl-1和Bcl-XL。进一步的实验发现,UV照射导致Mcl-1蛋白合成的停顿以及Bcl-XL从细胞质中转位到线粒体。前者是后者的上游事件21。 Smac的发现是另外又一个小现象大发现的例子。在研究apoptosome过程中,王发现如果在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溶液中加入去垢剂,caspase3的被剪切活性会增加,而制备了裂解液后再加入等量去垢剂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很显然的一个推断是去垢剂增加了膜蛋白的溶解,即某种膜蛋白能提高这种活性。果然,细胞膜沉淀后用去垢剂重新溶解的样品具有提高这种活性的能力。依此建立assay,对细胞膜样品分级纯化,得到了Smac蛋白。通过生化实验以及与华人施一功实验室解晶体结构的合作研究,王得到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在调亡过程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通过与IAP(caspase的一类抑制蛋白)相互作用,释放出与IAP结合的caspase,从而解除了IAP对caspase的抑制。在研究中,王偶然发现GST融合表达的Smac完全没有活性,这提示Smac的N端是极其重要的。SmacN端的四个氨基酸与它在果蝇中的同源蛋白非常保守。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外合成的这四个氨基酸就有拮抗IAP的功能。Smac发现之后,其它实验室发现了另外一个拮抗IAP的蛋白Omi/protein22-24。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的科学家的发现完善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由于该领域激烈竞争,王对Smac以及之前的endonucleaseG研究的结果都是和其它科学家的结果同时发表在一个期刊上。而更多的蛋白纯化鉴定出来之后发现别人已经对它有研究了。不过王的结果都是用体外重建的方式清晰阐明的,这些结果进一步梳理了调亡的线粒体途径。 超越-新的视角,新的起点 以上的重要发现让王晓东获得了荣誉,也使他有能力重新审视这一切,决定新一轮的研究方向。 早在2000年,王晓东就曾雄心勃勃地想通过人工脂质体体外重建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的过程。这表明他的雄心早已超越他的成就。尽管这一计划没有实现,但他因此而发现了磷脂Cardiolipin能帮助活化的tBid定位到线粒体25。 王晓东回溯过去最开始对cytochromec的研究,难道当初筛选到dATP就是运气吗?筛选几个区区的分子竟然就筛到了,那么体内应该有和dATP类似功能的能启动细胞质裂解液调亡程序的小分子吧?这种小分子还有可能用于开发药物。通过检测caspase3的活性,王筛选了2万种细胞成分,结果发现小分子PETCM能够象dATP激活caspase3。跟踪活性分级纯化,活性成分分成三组Q-ft(包含cytochromec),Q30(包含Apaf-1和caspase9),Q100。这三个组分重新组合后加入PETCM并不能激活caspase3,而需要微量的dATP。这表示在总裂解液中内源的微量dATP支持PETCM激活caspase3的活性。对Q100进行纯化后发现活性组分是三个相互间高度同源相互结合的PHAP蛋白。但是纯化后发现单独的PHAP与Q-ft和Q100就能激活caspase3,并不需要PETCM。但是如果再加入Q100,PHAP就失去这种能力,需要PETCM加入才能激活caspase3。这表明Q100中有PHAP的抑制蛋白。对这种抑制活性进行跟踪纯化,发现它是ProT蛋白。进一步的体内体外实验表明:PHAP促进caspase9的激活,ProT抑制调亡体的形成,而PETCM则解除ProT的抑制效应。这些发现也帮助解释了以前一直困扰的问题:为什么当初dATP需要加超过生理浓度很多时才能激活调亡反应26。 细胞调亡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也为应用做好了准备。例如Smac的N端氨基酸促进调亡的作用有可能用于开发治疗癌症。王与其他人合作,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7。 此外王晓东还将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用于研究RNAi的机理,从果蝇中纯化到了R2D2,它与Dicer2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与siRNA结合并加强指向的mRNA的降解28。 后话 由于王晓东的研究逻辑清晰,方法简单明了,在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通过预测文献的内容以及当年王晓东即将开展的工作,我得到了象看推理小说一样的乐趣。而预测之外的许多工作都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正是这些乐趣与受益支撑我花很多时间和努力看完文献并写下此文。 这种受益是全面的:不同assay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纯化得到的蛋白的不同;体外重建的清晰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发现有几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所发表杂志的要求;文章文字的简洁;通过突变分辨是自剪切还是其它蛋白的剪切;体外实验应该取得体内实验的支持;为了确证最好用不同的细胞株不同的调亡刺激重复实验;对于王晓东为何在高度竞争的领域能一直处于浪尖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猜测;对于调亡的研究,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1.BriggsMR,YokoyamaC,WangX,BrownMS,GoldsteinJL.Nuclearproteinthatbindssterolregulatoryelementof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promoter.I.Identificationoftheproteinanddelineationofitstargetnucleotidesequence.JBiolChem.1993;268:14490-14496 2.WangX,BriggsMR,HuaX,YokoyamaC,GoldsteinJL,BrownMS.Nuclearproteinthatbindssterolregulatoryelementof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promoter.II.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JBiolChem.1993;268:14497-14504 3.WangX,PaiJT,WiedenfeldEA,MedinaJC,SlaughterCA,GoldsteinJL,BrownMS.Purificationofaninterleukin-1betaconvertingenzyme-relatedcysteineproteasethatcleaves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betweentheleucinezipperandtransmembranedomains.JBiolChem.1995;270:18044-18050 4.WangX,ZelenskiNG,YangJ,SakaiJ,BrownMS,GoldsteinJL.Cleavageof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SREBPs)byCPP32duringapoptosis.EmboJ.1996;15:1012-1020 5.YuanJY,HorvitzHR.TheCaenorhabditiselegansgenesced-3andced-4actcellautonomouslytocauseprogrammedcelldeath.DevBiol.1990;138:33-41 6.LiuX,KimCN,YangJ,JemmersonR,WangX.Inductionofapoptoticprogramincell-freeextracts:requirementfordATPandcytochromec.Cell.1996;86:147-157 7.LiuX,KimCN,PohlJ,WangX.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interleukin-1beta-convertingenzymefamilyproteasethatactivatescysteineproteaseP32(CPP32).JBiolChem.1996;271:13371-13376 8.ZouH,HenzelWJ,LiuX,LutschgA,WangX.Apaf-1,ahumanproteinhomologoustoC.elegansCED-4,participatesincytochromec-dependentactivationofcaspase-3.Cell.1997;90:405-413 9.LiP,NijhawanD,BudihardjoI,SrinivasulaSM,AhmadM,AlnemriES,WangX.CytochromecanddATP-dependentformationofApaf-1/caspase-9complexinitiatesanapoptoticproteasecascade.Cell.1997;91:479-489 10.ZouH,LiY,LiuX,WangX.AnAPAF-1.cytochromecmultimericcomplexisafunctionalapoptosomethatactivatesprocaspase-9.JBiolChem.1999;274:11549-11556 11.JiangX,WangX.Cytochromecpromotescaspase-9activationbyinducingnucleotidebindingtoApaf-1.JBiolChem.2000;275:31199-31203 12.AcehanD,JiangX,MorganDG,HeuserJE,WangX,AkeyCW.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oftheapoptosome:implicationsforassembly,procaspase-9binding,andactivation.MolCell.2002;9:423-432 13.LiuX,ZouH,SlaughterC,WangX.DFF,aheterodimericproteinthatfunctionsdownstreamofcaspase-3totriggerDNAfragmentationduringapoptosis.Cell.1997;89:175-184 14.LiuX,LiP,WidlakP,ZouH,LuoX,GarrardWT,WangX.The40-kDasubunitofDNAfragmentationfactorinducesDNAfragmentationandchromatincondensationduringapoptosis.ProcNatlAcadSciUSA.1998;95:8461-8466 15.LiuX,ZouH,WidlakP,GarrardW,WangX.ActivationoftheapoptoticendonucleaseDFF40(caspase-activatedDNaseornuclease).OligomerizationanddirectinteractionwithhistoneH1.JBiolChem.1999;274:13836-13840 16.WidlakP,LiP,WangX,GarrardWT.CleavagepreferencesoftheapoptoticendonucleaseDFF40(caspase-activatedDNaseornuclease)onnakedDNAandchromatinsubstrates.JBiolChem.2000;275:8226-8232 17.TohSY,WangX,LiP.IdentificationofthenuclearfactorHMG2asanactivatorforDFFnucleaseactivity.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8;250:598-601 18.LiLY,LuoX,WangX.EndonucleaseGisanapoptoticDNasewhenreleasedfrommitochondria.Nature.2001;412:95-99 19.YangJ,LiuX,BhallaK,KimCN,IbradoAM,CaiJ,PengTI,JonesDP,WangX.PreventionofapoptosisbyBcl-2:releaseofcytochromecfrommitochondriablocked.Science.1997;275:1129-1132 20.LuoX,BudihardjoI,ZouH,SlaughterC,WangX.Bid,aBcl2interactingprotein,mediatescytochromecreleasefrommitochondriainresponsetoactivationofcellsurfacedeathreceptors.Cell.1998;94:481-490 21.NijhawanD,FangM,TraerE,ZhongQ,GaoW,DuF,WangX.EliminationofMcl-1isrequiredfortheinitiationofapoptosisfollowingultravioletirradiation.GenesDev.2003;17:1475-1486 22.DuC,FangM,LiY,LiL,WangX.Smac,amitochondrialproteinthatpromotescytochromec-dependentcaspaseactivationbyeliminatingIAPinhibition.Cell.2000;102:33-42 23.WuG,ChaiJ,SuberTL,WuJW,DuC,WangX,ShiY.StructuralbasisofIAPrecognitionbySmac/DIABLO.Nature.2000;408:1008-1012 24.ChaiJ,DuC,WuJW,KyinS,WangX,ShiY.StructuralandbiochemicalbasisofapoptoticactivationbySmac/DIABLO.Nature.2000;406:855-862 25.LutterM,PerkinsGA,WangX.Thepro-apoptoticBcl-2familymembertBidlocalizestomitochondrialcontactsites.BMCCellBiol.2001;2:22 26.JiangX,KimHE,ShuH,ZhaoY,ZhangH,KofronJ,DonnellyJ,BurnsD,NgSC,RosenbergS,WangX.DistinctiverolesofPHAPproteinsandprothymosin-alphainadeathregulatorypathway.Science.2003;299:223-226 27.LiL,ThomasRM,SuzukiH,DeBrabanderJK,WangX,HarranPG.AsmallmoleculeSmacmimicpotentiatesTRAIL-andTNFalpha-mediatedcelldeath.Science.2004;305:1471-1474 28.LiuQ,RandTA,KalidasS,DuF,KimHE,SmithDP,WangX.R2D2,abridgebetweentheinitiationandeffectorstepsoftheDrosophilaRNAipathway.Science.2003;301:1921-1925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231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