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平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政策的一点建议
热度 1 zhengjun324203 2019-12-11 13:18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一些政策: 1 青年基金一个人只能申请一次,而且男性年龄必须在35周岁,女性必须在40周岁以内。 2 青年基金的额度一般在25万,面上基金的额度普遍都在六七十万以上 3 优青、杰青经费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而且很多高校从其他单位挖具有优青或杰青头衔的教师 4 对面上项目成员的构成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据很多过来人说,成员构成影响较大 我个人提以下几个建议吧: 1 去除青年、面上、优青、杰青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名头;只对经费的额度进行分档评审。 2 只对做研究人员的年龄上限做出规定,年龄不做决定性筛选标准 3 经费额度由申请人根据研究需要自己决定 5 对研究成员的构成,要求在申请书内只写申请人和学生,不准在参与人员名单里写其他教师。或者对参与人员中教师的构成可以在申请环节结束且项目申请书获得支持的情况下,教师名单可以再具体提交审核。 6 对重点、重大项目等经费特别大的申请项目,在初次评审后,要求进行现场答辩,在答辩环节再详细列举参与教师的名单等。 7 只对申请人的在研主持项目数量做限制,他参与的项目数量不做参考。毕竟在当前的申请模式下,有不少人只是挂一下名字,但其实并没有实际参与到工作里。所以如果某个人他申请了项目,但是由于他有很多横向课题或者其他课题导致他做不好这个项目,以后就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让他在下一次申请中很难。 8 可以全年都开放申请。没必要一年只申请一次。但是在非集中申请阶段申请的项目,因为没有上会的环节,所以要加大评审力度,比如增加评审人员数量(比如增加到10个专家意见),增加评审要求标准,对申请的经费额度也做出上限。 这样做有几个益处: 1 。特别减小了非重点单位和普通单位之间在成员构成这一块上造成的影响。申报环节,大家只看申请人以往的研究成果和申请书的合理性,不再在成员构成等细枝末节上过多纠缠,提高了申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 有的老师年龄过了当前青年基金的限制,就不能申请青年基金了,这对他们非常不公平。去除了年龄限制,就没有这么一说。 3 没有了各类项目的头衔冠名,就没有那么多单位对优青、杰青那么趋之如鹜,导致人心浮动。 4 避免浪费。 所有项目都按经费数额划档20万,40万,60万,80万,100万,150万....所有人根据自己的经费需要来申请项目。评审人和基金委根据其所处不同的经费档次,按照不同的要求对其评审,给出最终决定意见。这样做可以避免国家经费的浪费,比如有的项目六七十万,但其实他们可能只要三四十万就可以了,以至于很多人只好买设备、到处开会等等,造成经费不必要的浪费。有的人可能有个好的idea,但是可能带有探索性的,也不需要大实验,可能需要一笔小经费,比如一二十万,但是按照他的年龄等要求,他只能申请面上项目。但是按照七八十万来申请,很显然经费不合理,而且申请下来也是浪费。所以造成了很多人为了怎么花钱而发愁,而有的人为了没有经费而忧郁。 5 减少虚荣心和攀比。有的教师因为申请到优青、杰青或其它,就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以至于在现实中导致他们觉得有特权而犯错,比如有的高校里就有某些人才因为打人被告却被宽容的情况。 6 全年开放申请,可以减轻每年集中申请阶段,一些经费额度小等项目的评审负担。这样可以让上会专家匀出一部分精力,在上会环节加大对较大额度项目的评审考察力度。 所以我个人觉得国家基金委可以进一步破除基金申请中的藩篱,提高政策的灵活性,把申请阶段关注的焦点放在研究内容的本身上来,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可以不做要求,提高申请的公平性。毕竟申请人是因为觉得自己能做这个工作而申请项目,而不是因为参与人员多牛才让自己觉得能完成项目而申请项目的。
个人分类: 社会评书|12994 次阅读|2 个评论
网络公平性博弈(150414)
热度 5 ymin 2015-4-14 08:38
网络公平性博弈( 150414 ) 闵应骅 今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表决通过把宽带互联网看作是电信服务,和电话网一样,服从电话行业的法规。ATT和Verizon等大电信公司不同意,说互联网与电话网不同。互联网接入是技术、政治和商业复杂的三角关系。互联网的发展对经济产生了空前巨大的影响。既然空前,历史上就没有东西可以和它比拟。这个争论体现客户、企业(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政府之间的公平性。所以,本月的IEEE Spectrum发表一篇文章,审视互联网与电话之间的异同。今介绍如下: 先说相似性: 客户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付费的时候,他们是购买传输数据包的能力,就像客户给电话公司付费是因为接通了电话。 2002 年, FCC 说有线接入互联网更像 WEB 网站和有线电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ATT 说 ISP 不光是传递数据,如果他们不提供计算功能,支付优先次序、阻塞和带宽调节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这次 FCC 改了。 人们常把互联网数据比作自来水或电力。不公平的互联网就像一个电源插座,它提供的电力价格不同,其质量和可靠性决定于你插什么设备。 1990 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拿互联网比作高速多车道的流量很普遍。近几年,网络公平性的讨论集中在支付优先次序, ISP 要求内容提供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而对手说这相当于在原来不花钱的高速路上加过路收费亭。 ISP 说支付优先次序相当于增加新的高速快车道。其他对手说 ISP 是在原来老的车道上增加减速带,而重新标注那是快速路。 为什么这些 对比不靠谱?因为互联网与电话行业有许多不同之处。 基础设施是私营的,不像美国的高速公路,由政府建造和维修,而电缆的铺设和管理由私人公司负责。最初的开发比较昂贵,公司想收回投资。私人公司建造的私人公路,过路收费很正常。 互联网不是一个单一目的的网络:电话网只管电话;有线电视只管传输电视信号,而互联网要提供多种服务。问题是互联网协议并不支持及时地、100%保证地传送,不是所有的数据流允许相同的时间延迟。对于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小的时延无所谓,但当你双向通话或在线游戏,小延迟可能引出大问题。 数据不是通用的:当你打开水龙头或者插上一个电气设备,你不在乎这水或电是从哪里来的,反正他们全一样。但是,客户跟 ISP 购买的是存取被选择的特定内容的能力,并不是 ISP 什么方便就给什么。 连接有瓶颈。网络公平性不允许网络服务提供者歧视网上流中的任何一位信息。 ISP 外网变慢怎么办? Netflix 和 Comcast, Verizon 就为流媒体速度起争论,其实问题是谁为 ISP 边界最后一公里负责。相当于要在新入口收费,而不是新建过路收费站。 流量是双向的。许多人都在谈内容传送,但互联网上你不但消费着包,也发送包。不像其他东西不交互,譬如电视是单向媒体,水、电也是单向服务。 有对等安排的历史。实际上,互联网基于一般的看法:一个网的客户送数据到类似大小的另一个网的客户互相都不收费。这就是所谓对等原则。小网络要付费给较大的网络,食物链的顶端是骨干提供商,他们之间是互换互利的,交换包不收费。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流以后,流就非常不对称,不再是对等的了。很难界定该付费还是不该付费。 包的路由不像钱的流通。水、电公司按消费和连接收费,所以,你用得多,花费就高。订有线电视,你要付包括内容和传送设备的费用。这对互联网都不适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消费掉了。客户对内容提供商为内容付费,对 ISP 为上下传内容付费。公司想尽量抬高总收入,而节省付出。 这些类似性异同的比较可以提供作为FCC制定法规的参考,因为这要兼顾客户、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在我们国家,客户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网络服务提供商全是国企,收钱有许多潜规则是老百姓不知道的,要多少就缴多少,自己的选择性有限。而网速无法保证,据说我国的网速比美国低,而收费比美国高。至于政府与各企业间的关系更是普通老百姓所无法知晓的。看来,网络公平性的博弈始终在进行中。
个人分类: 网络|536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应该实行退休金平均发放制度
热度 7 fanxiaoyingz 2013-4-2 11:36
中国应该实行退休金平均发放制度 俗话说“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遗憾的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完”。听起来很悲催,但是想起来很有意义。这说明退休老人有一定的资金留给了后代或者社会,说明退休老人除过自己吃喝住行治病等费用以外,有相当一部分对他而言是多余的。现在来考察留给社会的这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被其子女或者亲属最后使用,说明这些人有不劳而获的一个途径,退休老人的工资越高,他的子女不劳而获的资金越多,越造成社会分配的差异,越造成社会惰性的强大。 对于退休老人来说,工资越高的老人留给子女的资金越多,工资越低的老人留给子女的资金越少,如果历代积累就会造成贫穷的越来越贫穷,富裕的越来越富裕。有退休金的老人有人照料,甚至可以花钱请保姆来照料,而没有退休金的人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或者进养老院,在农村的中年妇女为了挣到一定的生活费用甚至不照顾家里的老人——自己的父母亲,不照顾自己的孩子,任由自己的父母生吃冷睡,却跑到城市里面照顾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老人,把别人的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当我看到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心里才真的很悲催。 我们中国当前的基本情况很清楚:第一,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老有所养”,原来有工作的人员退休以后有退休金,应该说的确实现了“老有所养”,可以不依靠儿女亲戚。但是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原来没有职业的人员到了不能干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没有实现“老有所养”,这部分人数量很大。第二,养老金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个人之间差别很大。尽管这几年实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领到了养老金,但是养老金和退休金完全是两个概念,差别很大。农村养老金不能解决全部的基本的吃喝住穿行问题。第三,我国的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总和现在不够用,出现了严重的亏空,以至于民政部的官员要让现在的职工推迟退休,目的是少发养老金。以至于网上出现一个嘲讽笑话:“一个年轻力壮的失业青年搀扶他爷爷去上班,然后年轻人去逛街,老人在上班执勤”。 我现在要问的一个问题是:退休老人们既然已经离开岗位,不再依靠劳动来养活自己,为什么还要按照在岗时期的工资水准来配套退休金?不在岗人员领取在岗的工资合理吗?不劳动的人领取和劳动者一样的工资合理吗?很显然,不合理。退休金按照在岗时期的工资水准来发放违反了“按劳分配”基本原则,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岗位上按照才能大小分配,按照贡献大小分配,按照权力大小分配,按照劳动能力分配似乎无可争议。但是老人们在退休以后按照这种分配原则来分配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一个工程师在退休以后搞工程了吗?没有。一个工人在退休以后搞工程干活了吗?没有。既然大家都没有再干活,为什么得到的退休金的差别却很大呢?难道说工程师和官员们吃得多,普通人吃得少?当然不是。 既然退休以后大家都不再依靠劳动获得生活资料,既然老人们死后不能带走金钱,那么很显然退休工资应该体现出公平性,而不是效率性因为这里没有效率可言。应该取消退休工资按照原来职务职称级别发放的办法,无论原来是官员、公务员、干部、职员、工人、军人、农民和教师,在退休以后把退休金都发放一样。退休者的退休金发放到什么水平才合理呢?我认为发放到社会平均生活水准就足够了,这样老人们肯定还会有结余,因为老人们一般吃得少,用的少,活动少。只有极少数老人会继续愿意享受奢侈生活。 当前的退休金发放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公务员发放的远远比企业退休人员多,而军人们年纪轻轻就享受退休金待遇,而且其数量比公务员还多,当然比工人多的去了。当然原来当官的退休金又比公务员多,他们在退休以后基本上享受的是贵族生活。而广大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的当然是贫民生活了——社会的又一个极化现象而已。 我同意退休金发放不再按照原来的职务职称级别也是为了减轻社会压力,如果退休老人们获取的财富增多,那么在职青年中年人壮年人得到的社会财富必然减少,那么他们的生存压力会增大,分配到的资源量就减少,那么他们自身生存会受到威胁,而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民族能否生存和繁荣的关键。说句不好听的话,老人们已经失去了生殖能力和抚养能力,那么老人们的社会功能生物功能已经丧失,作为生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整个社会为什么还要对老人如此之好,而让中坚力量丧失生活的资料呢?一个民族能否延续依靠的就是中青年,一个社会的主要职能只能也是中青年承担的,应该让中青年得到更好的营养和生活条件,所以他们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得到较多的财富。而中青年人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那么他们在上有压力,下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会把自己分配得到的财富进行再分配,从而达到更加合理的程度。 在我国历史上汉人曾经被西方人称之为“东亚病夫”,而东亚病夫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我们人种的退化。而中国汉人人种退化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鼓励人口膨胀(重视人口数量)而忽视人口质量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基础就是忽视中年人和青年人,就是孔孟之道。我们要重视人口质量,那么就应该增加中青年在社会财富中的分配比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适当地公平地分配老年人的社会财富分配比例,在分配比例适当的情况下注重公平性。只有注重退休金的公平性,才能够解放为了老人而酷费心机的中青年人,让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的压力得到缓解,让这个民族的人种质量得到提高,否则中青年人营养不良,压力巨大只能是“种下的是龙种获得的是跳蚤”,人种会持续退化。 所以,我认为退休金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公平性最重要。 如何实现养老金公平发放呢?我认为第一,按照地区,按照当地平均消费水平把养老金定为一个固定量。第二,按照体质差别在平均量的基础上适当有所差异。第三,彻底去除因为历史原因(原来的职务职称和地位)而造成的收入差别。第四,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依然按照劳动量(劳动质量和数量)分配财富。也就是老人可以使用多个生活资料获得途径,退休金(养老金)只是其中一个。第五,取消退休金称谓,一律改为“养老金”称谓,由社会民政部门统一发放,取消企业自己筹集和政府自己管自己的老做法。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51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在解决矛盾时需要学会妥协(compromise)
热度 1 wangql 2013-1-8 17:29
中国社会改革进入了深水期。由于利益的冲突,各种矛盾开始日益激烈。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目前各方各面应该注重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compromise”。 美国之音的“The Making ofA Nation”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材。书中介绍了美国从建国到现在的发展历史和重大事件。 这本书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compromise”。每当各方利益不一致时,就会有一个“compromise”被提出,使双方在各退一步的基础上达成妥协。实际上,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方不断的妥协史。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Henry Clay就是“compromise”思想的提倡者。 他曾说: "I go for honorable compromise whenever it can be made. Life itself is but a compromise between death and life. The struggle continues through our whole existence until the great destroyer finally wins. All legislation, all government, all society is formed upon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concession, politeness, and courtesy. Upon these, everything is based."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实质上是时间上的差距。看看中国目前发生的一切,没有没在美国的历史上发生过的。 只不过由于中国当前的高速发展,将美国200年的历史压缩在了最近这几十年内,而让我们更加心烦气躁而已。 如果认真读一遍“The Making ofA Nation”,肯定会更好地理解这一切。 认真的推荐,请阅读“The Making ofA Natio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基金评审的杂想
热度 33 weijia2009 2012-3-4 02:30
基金评审的杂想 贾伟 这两天在华盛顿特区(DC)评审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R01基金申请项目。在此记录下一些观察和感受。 NIH有很多种类的资助项目,其中R01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类的学者关注程度非常高的一类项目,尤其对于美国高校的“青椒”,有时候可以说是“性命攸关”。在很多学校,一个助理教授拿下一个R01项目就能顺利解决升职和终身教席(Promotion and Tenure),由于竞争激烈,现在的R01往往变得难以企及。一个R01项目的资助体量大致是5年100到150万美元左右。我想强调一句的是这些经费都是给申请人的,主要用于申请人、博士后和研究生的工资(人员费用往往占大头)以及其他科研花费,而学校在该科研经费中的提成由NIH另行给付(按合同规定大约占科研经费额度的40-60%不等)。也就是说一个这样的项目对于学校和个人都很实惠,而R01项目在个人和机构科研评价中权重很高,所以即便是拿到了tenure的终身正、副教授们也对它趋之若鹜,事实上大约有半数左右的R01申请者都是正教授。 说到这里比较一下咱们国内的基金体系。跟美国政府科研经费管理上有本质区别的是,我们所有的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虽然资助总额逐年增加,就是不考虑拿出足够的份额来支持实验人员(如研究生、博士后等),换句话说“人头费”要么总也不够,要么就规定不能发给学生做补助。此外,申请人所在的学院和学校还要另行抽头,从到帐经费中征收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各种管理费。很多时候项目还没开始,财务上就已经捉襟见肘了。以我过去多年的观察,一个既要完全执行政府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定的、同时又要满足所在单位的财务规定的、而且完成情况又很好的科研基金项目,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是几乎不存在的。 R01项目在NIH旗下不同单位的评审细节略有不同,但基本程序大同小异。最新的评分制是1-9分,最优秀的(无懈可击)的标书可以拿1分,获1-3分的都属于优秀, 4-6属于有轻、中度的缺陷,而7分以上就有较大的缺陷了。按现在的预算水平和竞争程度,拿到好分数的“优秀”类项目都不一定获得资助,如果那个program正好“差钱”,你的标书再好也是没用。 每个项目上会前,先分配3-5个评审人(reviewers)网评,在开会前3天给出初步分数供会议讨论时参照,会审的分数才是最终的,各位评审人最终的小分相加汇总后乘10,就是总分了。如30-40分的项目通常就属于比较好了,不过从能否拿钱的角度去看,就两个字 - “没戏”。 会审由一位主席主持,先由每一个项目的评审人报分数,报完后如果觉得分数太差,如几个人都给了5分以上,就直接ND(不讨论)了;讨论分两个层面,先是评审人讨论,由第一评审人简要介绍项目并陈述给分理由,另外几个补充陈述;第二个层面由所有参会人员讨论,每人都有资格发表意见,完毕后主持人请该项目评审人重新打分,如5名评审人各打了2、3、4、5、和6的分数,则这个分数范围(2-6分)就是下一轮集体打分的范围,大家统一在这个范围内按自己的判断打分。当然任何人都有权给出2-6分以外的分数,但必须当场举手申请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看到这里我们很快就能悟出这个评分制度的核心机制是追求共识、降低歧议。第一轮分数上网后,几个评审人内部互相参阅,譬如你在初审项目时先给了2分而忽视了一些问题,但你看到别的评审意见时受到启发,在会审时报分数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原定分数,如报3分或4分。同理在经过评审人的讨论以及大家讨论后再次改变分数,目的是将最终的评分范围定的更“窄”、更准确些。 尽管会议竭力鼓励各评审人通过compromise “求同”,但“存异”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很多项目的评审人各持己见,会议上有好几次评审人最终给出1-8分的范围,多次引起哄堂大笑,集体打分时大家也只好在此基础上做“大范围的扯动”,好在由我参与评审的项目中几个评审人分数在初审背对背时就比较一致,从而一派和谐。 我观察了一下,会议上少数族裔的教授似乎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分数,但这个倾向不算特别明显;另一个现象是女性教授比男教授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分数,而这个差异肯定具有统计学意义!通常争辩进入“白热化”的多半是一位女教授以一己之见“单挑”其他几位评审人。不过让我小心地在此加一个说明,这仅是一次会议的观察,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感想1:评审会议的公平性。会议主席和在场的几位NIH官员都各司其职,绝不“越雷池一步”,做(对某一个项目)具有引导性的发言。而参会的评审人员是在平等、独立的氛围下自由发表意见,没有什么院士、校长、院长类的学术官员和权威的影响,这明显有别于我过去在国内参加评审会的经验。 感想2:评审会讨论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与国内同类会议不可同日而语。 感想3. 严格的同行评审和回避制度。科学网昨天也有篇博文( 美国科学基金委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 )说到这一点。我在去年两次收到邀请参加NIH项目评审,无奈都有conflict of interest (存在利益冲突需要回避)。没有申报项目(属于直接利益冲突)的评审人还可能在某个具体项目中有间接的冲突,如跟申请人是过去的合作者、论文共同作者、有学生或老师等关系。除了自己申报外,电脑还能通过检索排查出,因此项目展开讨论前,主席会让标明“冲突”的参会人回避。所以在会议中,离席回避的、上一个项目回避人员回归的、上厕所的、倒咖啡的在屋内川流不息,煞是有趣。 感想4:华裔教授很多。昨天晚上我请评审人员中的另外6个华裔教授去附近的中餐馆"峨嵋小馆"小聚一下。很久没吃到正宗川菜了,我点了个重口味的 - 毛血旺(对了,此段文字请清华的蒋科学博主回避一下)。结果整个晚餐就我一人在吃这个又麻辣又内容独特的大菜,这帮同仁就只盯着什么糖醋鱼片、牛肉、海鲜豆腐之类的下口。看来到美国太久了,口味上也会“蜕化变质”的。 感想5:效率很高。两天的议程排得很满,但执行得井然有条,我们还提前结束了,没有我想像的那样 - 一帮老同志在深更半夜步履蹒跚地扶着墙走出会议厅。 感想6:待遇要降低了。会议开始时NIH一名官员宣布了一个变化,本次会议以后,未来的所有NIH评审会将停止提供参会者饮料和糕点,如有意见可以向国会去提(因为是他们的原因)。全场一片哗然,大伙儿反应很是强烈,好几个人喊着要联名上书,说如果不提供这些下次不来了。我老人家当即也做出了(比大家更有意义的)反应 - 独自离席先给自己狠狠地拿了一大盘水果糕点。
22724 次阅读|59 个评论
关于高考的思考:高考要服务于教育
qiaoqiao1980 2011-1-19 12:54
高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制度,一个是招生制度,两者是一体的。对于高考目的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于高考制度的安排和设定,所以考虑高考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高考的目的和造成的既定结果。一方面高考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目的必须和教育的目的一致,不能有冲突,也就是说高考是服务于教育的,所以高考必须说清楚高考制度是如何与教育的目的达成一致的;另一方面,它在客观上造成了学习者的重新调制,一个学生去了一个高校,所以高考必须说清楚什么样的学生要去什么样的学校以及从制度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对于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所坚守的教育的目的和原则,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会是这八个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的意思是非常简单和明确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来受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按照个人的特点、喜好、能力等来教育。前者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后者体现了教育的个体性、有效性,只有二者的合一才会出现理想的教育制度,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所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然也包括高考,都要遵从于这八个字的要求,是否让每个人都来受教育呢?是否根据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喜好、能力等因素来教育他呢?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好的教育制度,不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坏的教育制度,必须改正。 从这八个字出发,可以看出来,当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的很多的问题,高考也是如此,这里只谈高考的问题。从有教无类上来说,最近十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大成就,这个是不能抹杀的,虽然造成了很多的恶劣的后果,但是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的。但是从高考制度上来说,并没有取得进展。让多少人来受教育,是由高等教育的招生能力决定的,并不是由高考本身决定的。高考不决定大学受教育者的人数,所以本身就是一种弱公平性的教育行为。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招生人数的多少会导致考试方式和招生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不是由有教无类这一原则决定的,而是由因材施教这个原则决定的。也就是说,高考本身并不能让更多的人来受高等教育,所以它的公平性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并且要服务于高考的有效性。如果高考不公平,那么有效性就不会具备,基本的公平是保证有效性的前提。 所以高考制度的落足点是如何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更好的引才施教,把什么样的人调制到什么样的学校,进行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是高考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和判断其是否成功的标准。 对于许多人来说,高考的公平性指的是对于所有参与高考的学生应该相同的考试方式和相同的招生方式,这也是当前中国高考遵循的原则,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分高的去好的学校,分低的去坏的学校,所以既保证了公平性也保证了有效性。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认知方式,造成了当前高考改革的困境。对于教育者来说,这种认识方式是与教育的原则相违背的,因为当前的教育事实就已经说明了,这种高考制度导致了中学的应试教育和大学的应付教育。因为高考的分数唯一的决定了学习者的命运,所以导致不是考试的内容学习者不学,对于考点内容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猖獗等各种严重的后果,磨灭了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并且进入大学以后,厌学情绪严重,应付学习应付考试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学术研究基本上是浅尝则止,进入社会追逐利益。 这个问题应该说困惑了很多的关心教育的人。似乎坚持了高考的所谓公平性,就必然导致教育的创造性的消失,而如果坚持教育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高考制度。这成了一个真正的无解的问题,也成为了教育问题的基本的出发点,从当前看来,问题就处在这里,而且成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致命缺陷。中国的教育不能培养杰出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中国教育的死穴,中国学术的进展只能靠金钱和权力来推动,而不是学习者对于学术的追求。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中国必然衰亡。 在中国,除了少数的教育研究者,基本上,从行政官员到平民百姓都不清楚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一个促进教育向高度有效性发展的高考制度会这么的困难,为什么公平性和有效性会出现如此深刻的矛盾。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撰写的题为“坚持公平公正 深化高考改革”的文章本质上就反映了这个问题,文章中也提出了高考改革的想法,希望找到一种公平性和有效性都能够保证的高考制度。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3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收入分配的正本抑邪和价值观
zoumouyan 2010-12-30 17:28
收入分配的正本抑邪和价值观 邹谋炎 收入分配改革是个难题。虽然叫了多年,政府文件没有一个不是头头是道,而收入分配只是愈来愈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包括发改委在内的有关官员们有所作为。 收入分配的问题不单单是不公,更恰当地说是混乱,是本邪混乱。 何谓本?本指符合收入分配的正当性原则:按劳分配原则,社会公平性原则,和促进文明进步原则。 何谓邪?邪指各种非正当性收入、似正当收入,以及为这类收入提供依据和提供漏洞的政策措施。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公职人员的价值和尊严首先是从社会给他(她)的基本工资来体现。各个发达国家事实上都是这样做的。欧洲、新加坡等地科学文化机构中,基本工资首先决定于学术技术水平、能力和由此决定的职业位置,这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过程来认定。其次是积累性贡献,包括工龄。例如在学校中,行政岗位常常具有服务性质,有行政权限,可以有或没有附带的岗位补贴,除非是行政公务员。那里的大学和研究所中,行政人员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执政的代表。行政职能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我国的大学和研究所中,行政岗位会制约基本工资的确定。这是收入分配改革会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更为严重的是,基本工资在人员收入中常常只占较小的比例。还有几大各色收入: 白色收入。包括奖金、项目经费提成等。这类收入具有两重性。如果数额很小,可以起到鼓励作用。当前的事实是,白色收入额度过高,成为各种人员竞争、争夺的目标。例如,高额的项目经费提成是刺激、培养科技包工现象的最重要根源。当前的绩效工资制推动着白色诱惑,已经严重搅乱了人心,腐蚀着科学教育队伍。如果不加约束,科学教育界的腐败不可能得到抑制。 灰色收入。包括借职务权力谋取的各种私利、房产;职务外各种经营活动收入;利用掌握政策倒向、经济信息的先机直接或间接牟利等等。据称,这是相当多官员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科学教育界,通过兼职、写作等取得的收入有人也称为灰色收入,这和前面那些灰色收入应该不能相提并论。 黑色收入。指各种非法收入。 收入分配改革必须正本抑邪。 正本,就是按照正当性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员的基本工资。只有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资,才能使尊严二字和我们的公职人员关联起来;才能彰显现代文明社会中普遍遵从的价值准则。 抑邪,包括弱化白色收入,管制灰色收入,打击黑色收入。 无论在大学或是研究所,从校长、所长、教授、研究员到助教、助研,无不忙忙碌碌跑项目。如果说跑项目很正常,而常常当孙子、找关系才能拿到项目,也能说正常?在这种环境下,有几人能超脱?谁有多少尊严?要求研究人员耐得住寂寞的人士,最好自己先下岗回家去体验寂寞后再发言。伴随着搞项目和利益博弈,浮躁、作假、走邪、腐败,这些都顺理成章。而它们的根源无不在于收入分配上的混乱。 收入分配制度不仅决定每个人的收入,而且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高尚的价值取向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价值取向一旦混乱,会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是我们更担心的。笔者相信,收入分配上的正本抑邪,将有利于重树文明进步的价值取向。 (本文作者为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退休)、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30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帖重晒:考学的公平性
liwei999 2010-11-18 11:08
老帖重晒:考学的公平性。 (381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7, 2008 04:05AM 按:每到这个季节,都是高考的话题。今年如果不是地震,也会是如此。 虹桥科教论坛 回答: ZT 北京河南学生要上北大清华机会相差33倍 由 离乡客 于 2006-03-10 19:59:28 河南学生要上北大清华的距离比北京的要远333倍。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3-10 20:36:10 单从考试公平的原则出发,只有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考场,同一种考题,同样的人判卷了。北京的分数线低是个事实。但是并没有上海是497分和北京的486分比较的道理。就如同开奥运会一样,决赛要同时跑,不能看不同地点的成绩。恐怕全世界的考试公平都是要这样的。 统考的合理性是考生负担小。不合理的就是录取分数线不同。按人口比例要求北清配给名额是个单纯的办法。但是也很幼稚,会有更多的为什么出来。比如为什么不是考生数而是人口数?为什么不算GDP等等的,没完。 一次到位的办法就是考生到希望上的学校里去考。自古以来的老法子:赶考。农民就苦了。路费、住宿费等等的负担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增了,但是办大学就有转机了。因为可以录取考生可以撇开教育部的指定了。每个大学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了。 虹桥科教论坛 回答: 你真认为\同一个考场\对考分有很大影响吗? 由 金银铜铁 于 2006-03-10 21:38:16 不是没有例子,整个考场作弊。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3-10 21:59:28 所谓公正,样子是顶要紧的。各考各的,就如同兄弟分家过日子,只会好,不会坏。不然,这个高考的事儿就没完。 从学术上讲,规格化后高斯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合理的划线,而绝对的分数并没有意义。也就是讲,第几名远比多少分基本和重要。 人大代表不知道也就罢了,这个坛上也要讨论就没有档次了。 虹桥科教论坛 回答: 50 /100分。 由 ~ 于 2006-03-10 22:49:34 有失水准么。人口比例 和距离与大学入学不相干。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3-11 09:20:11 所以也就没有矛盾。人大的代表们基本上也不会说事儿。 高考的问题多少年整不清。关键是人们的思路不对。从政府到大学到百姓,都是如此。 虹桥科教论坛 回答: 在甘肃或是青海或是任何穷困地区 由 元江 于 2006-03-10 23:59:16 愿望好。能否撇开统考的路子?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3-11 09:10:13 首先,招考生是大学方的职责。这个职责历来都是由大学方面承当。不能象今天这样,大学只是承当录取的部分工作。出题、判卷、录取都由大学方面办,才能让大学校长们知道什么是办学。目前由输出方和政府负责高考的形式,在全世界恐怕都是罕见的。可以这样讲:高校从解放后,为了追求效率,把很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都推卸了。这在当年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时过境迁,其弊端也越来越大。 第二,贫困地区的高考问题从个人和家庭看,元老的方案有道理。可是从宏观上看,就另有道理了。对贫困地区如果没有一个人才的投入环节,高考的补助必然加速那里人才的流失,形成一个富对穷的榨取。实际上留学也是如此。 虹桥科教论坛 回答: 镜子,各个国家传统不同 由 元江 于 2006-03-11 10:10:55 再派回去就难了。只能是轮流,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6-03-11 11:32:48 就如同施化肥那样。 常识讲因为没有降雨才有沙漠。但是学术上的调查表明因果是反过来的。穷的地方也是如此,一旦穷了,出逃大约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从南京的贡院可以看出来,公平的第一项就是要有个形式。统考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的认识也应该有。甚至于按分的高低排志愿、排学校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但是不能否认,分数线的差异最富有煽动性。也正因为如此的原因,各校自己考试是个唯一的出路。所谓的民主也罢、私有制也罢,都可以放一放。平等竞争的极限形式就是考生到想上的大学去,与同样想上这个大学的对手竞争入学资格。 这样还能平均各种资源,尤其是学生的资源。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在几个学校里的事儿很不正常。而今天的制度恰恰是助长了这样的恶循环。 更飞跃一下,对付沙漠的办法根本就不是植树。那根本就不是办法。对付沙漠的办法大约是植人=埋死人。没有上十亿吨的有机物的投入,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今天的愚公应该是还人入地,而不是再投入资源烧死人。由此观点看,藏族的天葬是很有道理,很绿色的行为。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水平和公平的争论很无用
热度 3 zoumouyan 2010-11-16 22:58
关于水平和公平的争论很无用 这个争论在科学网上卷入了不少人。坦率地说,少数博文表达了海归精英自持者有藐视国内研究者的轻狂意味。但这篇小议不想就此展开讨论。笔者想请争论双方再认真读一读 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和万钢:说科技体制腐朽是对科技人员奋斗的不公这两篇网络文章。这两篇文章全面表述了我国科技管理高层对我国当前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估计。如果这些估计是正确的,科学网上争论双方所持的观点在源头上就都不成立。所以有人建议停止内战,一致向科学进军。 笔者感到,学人之间的这种争论确实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而我国科技管理高层对我国当前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状况的估计是否恰当,才更值得讨论。因为这些意见直接影响政府更高层的抉择。可供讨论的问题很多,结论一定会与管理高层不同。例如 我国是不是已经大大提高了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我国科技发展已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科研项目是不是都过经公正、公开的评审程序来确定; 。。。。。 虽然官方的估计令人鼓舞,而一些现实问题还是不可回避: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体是靠房地产,靠资源耗尽; 我国产业的主体仍然是制造,中国创造仍然鲜有; 我国高技术方面仍然受制于人; 。。。。。 确实,用财富和人力能够竖起几座科技高塔,但堆不起科技高山。 可以提出的讨论问题很多,大家可以补充。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447 次阅读|5 个评论
公平性,公益性(mirror)
liwei999 2010-8-30 06:50
其实有个自由的概念,也就足够了。 (52023)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6, 2007 07:29PM 还有就是应该承认年轻人激进和片面的特权。因此,新语丝打假的公正性云云的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从 引用: 不遗余力地传播科学知识(几年内就写了10几本科普的书),旗帜鲜明地弘扬科学精神,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和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学术腐败、虚假新闻作最坚决的斗争。 能够看到XYS根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公平性也属于是恋爱的盲目吧。能够看出公益性才是合理的。所以,逻辑基本正确云云的在此也根本不适用。 一方面承认年轻人激进和片面的特权,一方面要指出激进和片面的问题,也是一种公益性。从历史经验看,泼冷水比加油更有意义。热处理工艺中,加温固然重要,但是泼冷水才能产生刚韧性。 希望方可以作得更好,但是毕竟要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镜某只是对这个取进的努力表示钦佩。而对于结果并不报任何的幻想。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思考(1):平衡发展和公平性
zoumouyan 2010-2-17 12:35
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思考( 1 ):平衡发展和公平性 中长期是多长?教育改革不应该是关着门谈改革,应该适合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必须突破以特区、大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分布式、平衡发展模式。只有当以亿计的农民工不要长途迁徙就能找到工作,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才能说实质性进步。 教育应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平衡发展和公平性。 中小学教育: 远离城镇的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具体地说,离城镇 5 公里以外的农村孩子上学就有困难。而这样的农村区域特别是在西部有多大? 大量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得不到公平的教育,蕴育着将来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技术知识低下,已经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当前最无尊严可言的是那些代课多年而要被辞退的乡村教师。 城市中对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不同扶持政策引起基础性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和腐败现象。 大学教育: 不平衡的教育扶持政策,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和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重点支持政策的背后是官员门对功利和政绩的急于求成。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短视政策事实上难以奏效。只有平衡发展和办大教育,才能推动进步。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比例未达到国际的中等水平,说重视教育就缺乏说服力。平衡发展需要投入,国家已有能力,而政府不能无为。 现代通讯网络、交通网络、物流快递网络已经为平衡发展作了基础建设。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大有可为。 我们期待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中英文)发布
蒋高明 2009-11-16 23:41
蒋高明 2009年11月17日,由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和平、乐施会、行动援助七家民间组织牵头组成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以下简称公民社会小组)在北京联合发布《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以下简称《立场》)。《立场》由七家核心机构牵头起草,后由近40家机构参与讨论、修改,并最终联合署名。此立场代表了中国民间机构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认识和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 从2009年6月开始,公民社会小组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面向公众、民间组织公开征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并组织民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此《立场》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公众、民间组织提出的意见,体现了公民社会的视角。中国公众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寄予厚望。《立场》的协调员机构自然之友调研部负责人张伯驹说:做为发展中国家的公益组织,我们期望大会能成功达成有力协议遏制全球变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脆弱国家和人群的生存权利。 《立场》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国际谈判层面,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希望会议期间能达成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尊重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协议,并且能以公平为视角,惠及贫困国家和弱势人群;二是国内政策建议部分,希望中国政府能在气候议题上表现出领袖风范,积极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在制定、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时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的原则;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将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和其他环境问题相结合, 避免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和其他环境目标相冲突。《立场》同时呼吁中国政府鼓励并保障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成立于2007年,旨在立足本土,对气候变化议题进行讨论和回应,并对未来的行动策略达成共识。同年,小组发布了《变暖的中国:公民社会的思与行》报告,并于2007年巴厘岛国际气候谈判期间发布了第一版《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首次系统呈现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与实际行动,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全球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张伯驹说:巴厘岛会议已经过去两年,但国际气候谈判依然进展缓慢。现在距离哥本哈根大会只有三周时间,我们呼吁各国领袖抓紧时间下定决心,达成共识,不负全球公众的期望。 笔者对上述民间组织非常熟悉,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拙文也经常在他们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这里,笔者将中国民间组织(NGO)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大事上的态度,于第一时间内在科学网发布,希望能够引起科学网博友的关注。 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 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和平、乐施会、行动援助等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全球性挑战,所有国家必须正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议题,推动并执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积极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群众提高适应能力。我们更希望世界各国政府能够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减缓气候变化,并真正开始帮助贫穷国家及弱势地区适应气候变化。 值此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际,中国公民社会就此重大议题做出以下呼吁: 国际谈判层面 : 一、为了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变化灾难,各国政府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目标。发达国家必须主动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 二、发达国家必须承诺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40% ,其中绝大多数应当在其本土执行,并制定出本土减排和通过市场机制海外减排的明确比例。 三、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必须采取资金支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主动地在本国内实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自主制定本国的排放控制指标。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应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全球的低碳型可持续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所有国家尤其是人均能耗和碳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应通过宣传倡导、市场补贴、政策立法等方式,推广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人均碳排放。发达国家应开始向零碳排放方向发展。 五、各个国家应一起努力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达成一个真正公平、公正、惠及贫困国家和弱势人群的协议。 六、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不能放松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各国应发展低碳经济,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国内政策建议 : 七、中国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遭受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 八、中国政府在制定、实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的原则。 九、中国政府应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在正确评价对环境以及社会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采用应对政策、市场机制和技术手段时,预防和缓解对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将减缓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应对其他环境问题相结合,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效率,避免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和其他环境目标相冲突。 十、中国政府必须积极采取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影响;提升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和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条件。 十一、政府应鼓励并保障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应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 Chinese Civil Society on Climate Change (2009) The Friend of Nature and other six NGOs in China Climate change affects everyone. Each country must assess the associated threats and jointly seek solutions. Much a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Chinese civil society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seriousnes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people. We are calling on governments to take positive action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to help poor countries and vulnerable regions adapt. At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Chinese civil society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the following issue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1. To avoid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clear goals for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must be agreed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to c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o take the lead in deep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2.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commit to reducing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40% by 2020 compared with 1990 levels. Most of the reduction should take place domestically and countries should set clear ratios of local emission reductions to overseas emissions offsets through market mechanisms. 3.In recogni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itigate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by providing financial, technological and capacity-building assistanc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proactively implement measures of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set up voluntary domestic emission control targets.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also enhance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4.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jointly explore the path of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just their energy structure 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ll countries should promote sustainable lifestyles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campaigning and incentives such as subsidies, as well as via legisl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develop their long term zero carbon plan. 5.During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all partie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reach a fair and just agreement which benefits poor countries and vulnerable groups. 6.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hould 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to ignore the u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Each country should work towards developing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create gree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Domest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7.China is the biggest carbon dioxide emitter amo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also suffers from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hina should take the lead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8.Whe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policies for adapting to and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equity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9.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energy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measures; commit to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create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follow a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event and minimis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when adopting policies, market mechanism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Mechanis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co-benefi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ensure that climate policies do not conflict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10.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adapta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areas and on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s. It shoul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and improve conditions for the poor, the disadvantaged and vulnerable areas i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11.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public and NGOs to participate in policy-making processes and to monitor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12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