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普通百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善良的那些“中国人”
热度 20 hjf306 2011-12-2 14:32
今日, 吴飞鹏老师 发了一篇博文 【丑陋的那些“中国人”】 ,里面有这么一句: “ 在普通的中国百姓间保存的是中国文化,他们善良,忍耐,吃苦,有的是平凡的良心,这才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 读了这句话很有感受,虽说今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在平凡的普通百姓中,还是存有很多中国文化的美好特质。中国人自古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的宗教信仰,大都数民众都是见神拜神,见佛拜佛,因而没有西方宗教意义上的“信仰” 。 但这并意味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准则、底线 和信仰 ,中国人 时 常挂在嘴上的“良心”,便是我们的信仰。良心 与职业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学识无关,良心无法定性无法量化,它像是一把朴素的秤杆,民众大多拿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处事。良心和其他优良品质——善良、勤劳、吃苦等,一同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命脉,虽几经艰难,却依然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以下这条新闻是刚从网上看到的,两位贫穷的拾荒者,不惧艰辛、缩衣减食,把一位捡来的女婴培养成人,这位闺女也很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本大学。我不知道神州大地上还有多少这样籍籍无名的布衣百姓,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善良的品质,不怕苦的精神,为自己为他人艰难地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坚强地绽放自己。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我考上大学啦!”迁安市建昌营镇张庄村,一个女孩欢快地跑进一座低矮破败的小平房,把大学录取通知书塞进拾荒人喻长富的手里。几近失明的喻长富在那张纸上轻轻摩挲了几下,咧开嘴笑了。闻讯而来的乡邻,都凑过来道喜:“长富,你这闺女可没白捡啊,有出息”,“供出个大学生来,你这十几年的罪没白受”。喻长富憨憨地笑着,心想: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孩子刚来家的时候,还没过满月呢…… 本想捡床铺盖,却捡来个闺女 1992年10月的一天下午,阳光很好,喻长富像往常一样外出收废品。在通往邻村小郭庄的路上,他看见不远处扔着一个行李卷,不由心里一喜:“嘿,家里正愁没有过冬的被子呢,捡一床像样的铺盖可挺好。” 但等他走到近前,把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袱拆开,却傻了眼:一个粉嘟嘟的婴儿在棉被里睡得正香,身上还有50块钱和一张写着生辰年月的纸条。“这还没满月呢,咋就扔了?”喻长富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左右张望了一圈也不见人影,就转身回了家。 “ 那是条命啊,咋能不管?要是光把被子和钱拿走,不管孩子,不是缺了八辈子德了?!” 喻长富的想法很简单。 孩子抱回来后,几经打听也没有她亲生父母的消息,喻长富便决定收养她,起名喻小红。“拉扯个孩子多不易啊,瞅瞅你们家的环境,可别给自己找麻烦!”知道了这事的街坊邻居都劝他。 喻长富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难处!家里的房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青砖房,两间堆满了各种破烂的小屋子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相依为命的哥哥智力不全,自己又患有遗传性雀盲眼,视力一天不如一天,随时都有完全失明的可能;没有固定收入,靠收破烂勉强维持生活,哥俩都三十多了还没成家。可喻长富却铁了心认下这个闺女 :“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她一口,就当养活个小狗呗。” 话是这么说,可照顾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谈何容易?白天还好些,本家婶子、邻居大娘,经常过来帮忙照看。到了晚上,只能兄弟俩轮流带。孩子一哭他们就慌神,也搞不清是饿了还是尿了,经常手忙脚乱折腾半天,一晚上也别想睡个踏实觉。小家伙还特别爱生病。有一回,孩子发高烧,吃了药也不见好。喻长富心急火燎,顾不得眼睛不好,大半夜抱着孩子磕磕绊绊跑去卫生所打针。 回到家后,孩子哭闹不止,他抱在怀里拍着,哄着,一晚上没合眼,直到烧退了才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喻长富兄弟又当爹,又当妈,尽最大努力呵护着毫无血缘关系的闺女。 偶尔炖点肉,都扒拉到孩子碗里,宁可剩下了留给孩子下顿吃,自己也舍不得多吃几口;别人给点苹果、花生,他们宝贝似的攒起来给孩子当零嘴,自己从来不尝;快过年了,他们勒紧裤腰带,就是饿上两顿也要省几个钱给孩子买身新衣服,而自己的衣服却早已洗得褪了色。 “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念书” 小红六岁那年,喻长富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把她送进了幼儿园。有人不解:“花那钱干啥?过两年直接上学就行了呗。”喻长富却说 : “上幼儿园能认字,比整天跟我收破烂强。多念书不遭罪,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念书”。 只上过4年学的喻长富,打心眼里盼着闺女有出息。可他卖废品的那点收入,养活三口人已是捉襟见肘,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从前,我们哥俩买块豆腐洒咸盐,就当改善生活。现在连这也吃不上了。”如今又要供孩子读书,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能多挣点钱,他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出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家,推着独轮小车穿梭在周边的村落。可即便如此,好多时候也凑不够学杂费,他还得厚着脸皮到亲戚、街坊家去借,几乎每次给小红的学杂费,都是块八角的零钱、10元、20元的整钱凑成的。 有一年实在交不上学费了,喻长富只好把当年包裹里的50元钱拿了出来。为了这事,他至今还在愧疚:“这个钱存了7年。要不是急着交学费,我就是吃不上饭也不会动的。” 让喻长富欣慰的是,小红学习很努力,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还记得,小红三年级的时候拿回了第一张奖状。他高兴坏了,中午特意做了米饭,炖了肉。要知道,这样的饭菜对于经常吃清汤挂面、水煮青菜的他们来说,已经相当奢侈了。 喻长富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努力学习的肯定和鼓励。 “丫头学习好,年年都拿奖状回来,老师总夸她。”喻长富一脸骄傲地说。 小红开家长会,喻长富总是托村里人替他去。他嘴上说要忙着干活攒学费,其实还是怕自己穿得破旧,连累孩子被同学笑话。他从不到学校去,却经常给小红的老师打电话,求他们多关照、严要求。 小红偶尔考试失利,回家闷闷不乐,他就说“考糊了,用大铲子铲铲吧”,逗孩子开心。 不过,宠爱归宠爱,喻长富对小红也有约法三章。小红小时候,有一次去地里玩,把邻居的秧苗拔了,喻长富第一次狠狠打了她几巴掌。喻长富说: “在家怎么闹都行,不能祸害别人的东西,打一顿好长记性。”他还时常叮嘱小红,不能和人打架,不能眼馋别人的东西,更不能偷,人穷也要有志气。小红上了高中后,规矩又多了一条:不许处对象。喻长富说得理直气壮:“处对象耽误学习。咱这家底上个学多不易啊,不能分心。” 几近失明仍坚持收废品,要供闺女上大学、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三年,小红凭借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态,一直保持着班里前十名的成绩。 在今年的高考中,以传媒特长参考的她,取得了文化课484分、专业课148分的好成绩,被一本河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 然而,得知第一学年的学费要7400元,小红犹豫了,她不愿老叔(喻长富让小红管哥哥喻长忠叫爸爸,管自己叫老叔)再为了自己的学费发愁。喻长富却说得毫不含糊:“ 学费不用你管,借钱也上”。 在他看来,穷窝窝里出个大学生何其不易,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幸好,就在他心急火燎四处筹措学费的时候,得知他家境况的一些爱心人士及时伸出援手,累计捐款27000余元,解了燃眉之急。 “唐山晚报的读者捐了6000多;奥迪车店捐了1万多;迁安民政局给了3000助学金……” 喻长富说,自己识字不多,没法把这些捐助者都写在纸上,但一笔笔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啥时候也不能忘了人家的好。他还专门办了个存折,把这些钱都存了起来。他说:“家里的几千块钱外债,以后卖破烂慢慢还,这存折上的钱我一分都不动,就留着给丫头上学用。” 小红去石家庄读书,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喻长富虽然不舍,却也想得开: “ 孩子大了,哪能老在身边啊。她出息就好,我们不图啥回报。” 他咧嘴一笑,满脸的皱纹堆成了一朵花: “上了大学,将来找份工作,再找个好婆家,就行了。我们哥俩不用她惦记,咋还不能有口饭吃。” 他还说,小红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嫌家穷,有空就做饭、洗衣服,和他们老哥俩也特别亲。 “前阵子我哥过生日,丫头拿自个攒的钱买了蛋糕,把我哥乐坏了。”说起闺女,喻长富挺知足。 如今,55岁的喻长富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但依然每天推着独轮小车收废品。他乐呵呵地说 : “我拿推车当拐棍,好歹还能挣俩钱,攒下来给闺女当生活费。”他说,将来小红要是想读研,他还继续供着。 说话间,两只小猫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在喻长富的脚边绕来绕去,亲昵地蹭着。喻长富说,前两天这两只流浪猫来院里找食,他喂了点吃的,没想到它们还赖着不走了。他干脆搭个窝,把猫养起来了:“瞅着怪可怜的,有富余的饭就给一口呗。”也许,当年他决定收养那个被遗弃的女婴时,也只是源于同样的善念。但当他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成人,最终送进大学的殿堂,就注定了那将是值得这个拾荒人骄傲一生的善举。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329 次阅读|55 个评论
[转载]请慎用垃圾论文一词
热度 1 DNAgene 2011-1-8 12:56
注:看到一则新闻《数学家吴宝珠: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这位吴数学家许是有些聪明,但感觉他自以为是。就像很多政治人物,口口声声说人民创造历史,内心中和行为上,却是唯我独尊。没有一个一个小兵流血倒地,哪里来的革命胜利。世界上如果只有那几个自我感觉很良好的高手来做科研,世界上只保留Nature、Science等几个非垃圾刊物,我就不信这科学还能发展。应该承认,英雄人物对社会的贡献比一般人大,但一般人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普通的论文也是一样。 下面是转载的一个帖子。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请慎用垃圾论文一词   作者:Darwinists   今天看到“只有乔丹才能打篮球”一文。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垃圾论文。   也许国内重视SCI论文篇数过头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于是动不动就把影响因子低的期刊说成是垃圾杂志,其中的论文是垃圾论文。甚至还有新语丝网友说过PNAS上都是垃圾论文。影响因子在1以下的期刊论文对科学的贡献确实远远小于Nature, Science和Cell的论文,要不然怎么会引用率差那么多呢。我自己在单位里也是抓住每一次座谈会的机会呼吁领导们给论文分级。   但反过来说,低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就一文不值吗?客观的评价,低影响因子期刊上的绝大多数论文应该归结为两种:1)是很小很小的发现或进展;2)争议很大,错的可能性很大,重要期刊不愿意担风险(但按概率讲,也许上百篇这种论文中会平均上一篇最后证明有价值的,平均的结果这些论文的意义很小,但还是有的)。当然也有少数很不错的和完全没意义的,但我们的评价不能用少数代替多数。   看了“只有乔丹才能打篮球”一文,对论文,我把它的贡献比作钱。那些喜欢用垃圾论文一词的人就好比用惯了百元美钞的富家子弟,而在他们眼里的垃圾论文就好比人民币的分币。一百美元确实比一分人民币值得多多多了,但一分钱也是钱。对于小商小贩、种地农民等低收入群体来说,钱就是一分一分攒的。只要是没偷没抢没贪污,干干净净的一分钱也是光明正大的钱。对社会来说,看看低收入全体占多大比例,就知道一分钱在社会上该不该算钱了。对于在国内做科研的大多数人来说,能在Nature, Science和Cell上发表论文固然是好,但限于个人水平和国内大环境,那只是目标。只要是没有造假、没有剽窃、没有其他不正当行为,认认真真做研究,有什么结果发什么文章(差的结果就发低的期刊),在低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就像那些低收入群体一样,虽然穷但并不丢人。只要努力坚持下去,毛票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挣元票了,持续积累下去挣百元大钞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前一段时间大家评论文浙江某大学的高产教授,简单重复实验+模版式写作,“垃圾论文”一词好像是再确切不多了。但仔细想想,他的论文真的就是绝对0分吗?毕竟它是换了一个材料又做了实验后得到了一些数据。也许这些论文的贡献就是韩元的分币(不知道韩元是否发行过分币,这里只做比方之用),但不能说没有。那位教授的问题是不应该拿着分币当毛币用(估计那所大学论文的平均水平也就毛币和元币的水平,绝不会达到百元大钞的级别),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放在挣分币上。就好像博士毕业后非要到街上靠擦皮鞋维生,别人不可能没想法。   最近,垃圾论文的说法深入人心了(尤其是各单位领导的心),陆续一些院校取消了对发表普通SCI论文的奖励。 (XYS2008082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4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普通百姓家大学生,只能选择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
lin602 2009-11-21 16:23
普通百姓家的大学生将大学念完了,花了家里许多钱,甚至全家的积蓄都花完了,还有人家是借钱给孩子上大学的。大学毕业后是不是能够找到工作,是不是能够自食其力再帮助家人,成为这些大学生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09年毕业生就业率86%左右,说明仍然有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如果家庭背景比较好,父母有好的社会关系,就业就要容易得多,如果没有家庭背景,自己专业再差点,个人能力上再缺点,那么就业就是问题了。 许多人征求我的意见读什么专业好就业,我的回答,如果没有家庭背景,读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为好。如果专业性弱一点,可能就业就更困难。 读个专业强的专业,再参预到市场竞争中去,让自己的技术或经营,能够成为市场上的优胜者,可能更能让自己事业上有成就,能够自食其力。 市场竞争的残酷,会让企业的老板选择其技术及市场营销管理中有能力的大学生的。如果这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全是草包,那么这个企业是会被市场淘汰了的。 只有市场会给有能力的普通百姓人家大学生以机会,让自己成为市场竞争中成功人士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