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战略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
热度 1 zuogis 2017-9-14 15:18
《孙子兵法》距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孙武所提出的战略评估五大系统依然对今天企业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孙子兵法》中将战略分为五大系统,分别为 道、天、地、将、法。 此五法对于现代企业战略定位、制定、转型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毛主席说,战略就是大方向加上主动权 。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说, 战略就是发现、实现保持竞争优势。 可见,在战略层面上,每个人的定义和理解是存在些许偏差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战略是宏观的,方向性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 1 道 在中国哲学层面中,“道”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是不同的。“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就说,道不是一般性的道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道”生天地万物,生仙佛,生圣生贤,倶以从“道”而生,阴抱阳,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这就是一切的本源,是最高的准则,即终极真理。所以,在老子的世界中,他认为“道”就是世界的本源。 《孙子兵法》中对道的解释更加务实和具有操作性,“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意思是说国君施行仁政,以恩信道义爱抚民众,则民众便与国君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违抗。从经营管理来看,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目标要一致。以人为本,取得员工的支持,满足顾客需要,取得顾客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失道”,最终只是昙花一现,令人扼腕。山东临朐县的一个小酒厂,地处偏远,在 80 年代年产量也就万吨,销售的范围从来没有出过山东。姬长孔这个退伍军人在短短几年内就打开了三北市场(东北、华北、西北),并两次夺得央视的标王。在销量几倍的增加的同时,企业逐渐丧失了理智,一味依靠广告效应注定是不可持续的。随着负面报道的铺天盖地而来,加上姬长孔指挥的重大失误,未能沉着应对媒体的质疑。企业离“道”越来越远,最终秦池酒厂落得拍卖商标以偿还债务的结局。这和秦池当初在央视动则几亿获得标王的慷慨相比,显得那么凄惨。这告诉我们,不注重全面管理、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广告做的再好,最后也会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沉没。 2 天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意思是顺天时,因时制宜。从经营管理来看,就是要抓住市场机遇,顺应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对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要敏感。企业不仅要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变化,还要适应和利用经济景气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等经济规律,适应和影响政府的政策,创造环境。企业界有句话叫做“顺势而为”,过早和过晚都不行,这个“势”要抓的住,还要抓的稳。在阿里巴巴成功之前,电商 8848 网由于过早的切入了这个领域,最终落得破产的境界,没有迎来电子商务的春天。诺基亚可谓手机界的传奇品牌,一度占据着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绝对第一的桂冠。但是,当苹果推出智能手机的时候,诺基亚并没有及时跟进,错过了最好的“势”虽然被微软收购后,也试图推出微软系统的智能手机,但是大势已去,只能空悲切,最终也消失在人们的唏嘘声中。而从无到有的小米手机却踩准了智能手机这波节奏,“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小米手机以令人惊奇的速度一度成为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前三甲。 3 地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意思是说要知地利,因地制宜。从经营管理来看,企业要熟悉和掌握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的变化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经营策略。企业的战略选择,不仅仅是根据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态势的变化。北控水务集团在精准把握住了“ PPP 模式”这个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当 PPP 如火如荼的在国内发展的时候,央企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资本优势强行进入,极大增加了环保 PPP 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面临市场环境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北控水务集团及时提出了生态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主动作为,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4 将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要善于任用将领,即选用将领的标准是 “智、信、仁、勇、严” 。从经营管理来看,就是要做好用人决策,孙子兵法的这五条用人标准对企业用人决策同样有借鉴价值。智:专业知识,生活常识,人生阅历;信:自信于己,施信于人,取信于民;仁:体恤下属,以己推人,给人机会;勇:勇于冒险,敢于说不,勇于认错;严: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赏罚分明。这些对于企业的“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五大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是基于人性理论、人力资本、人的需求理论等建立起来的,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扎根在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讲的是“仁义礼智信”,讲的是修身明智,更多强调的是哲学层面人的修为。《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智、信、仁、勇、严”是具体用人方面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简洁、易懂、易操作。 5 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及组织运行方式,官道指职责分工,主用是指物资供应。从经营管理来看,就是要规划设计企业的组织运作方式、指挥系统,明确岗位职责与分工、激励与惩罚,使物流畅通。柳传志说:“经营企业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它把“搭班子”放在第一位,显然,有一个具备共同理念的班子才是经营企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常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而完美团队的打造靠的就是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是相同的道理。 总之,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的战略思想,从经营管理来看,要求企业经营者从目标一致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用人决策、组织设计、职责分工、物流设计方面系统地策划。
个人分类: 水环境|643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本关于合作研究的新书
PZhou 2012-10-8 22:36
该书由美国三所高校(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联合编著,题目是 “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Policies, Industry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该书覆盖面广,涵盖合作研究的战略管理、运行与政策等相关问题;考查了由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包括企业、区域经济开发官员以及高校院系)建立的合作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对国家创新体系、世界一流研究人员进行了比较研究。 具体内容见链接: http://www.springer.com/economics/r+%26+d/book/978-1-4614-4387-2
2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管理
tangminqian 2010-5-18 16:11
论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管理 汤敏骞 摘要 : 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战略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取向、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自主化取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内涵化取向的要求。战略管理包括 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环节。 战略规划包括院校简介、战略指导思想、战略背景、战略定位和目标、战略阶段与重点、战略保障措施等内 容。战略管理中应注意顶层设计 要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和教职工的主体作用,根据办学特色与优势选择战略重点。 关键词 : 高等职业院校;战略管理;战略规划;办学特色 自 2001 年日本首次提出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以来,中国的制造业日益引起世人关注。加快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的步伐,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战略观念, 走持续、健康、协调 发展之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成功的学校,都得益于曾经做出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规划。因此,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关注两大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制订三个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战略管理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今天,战略管理已经超出军事领域和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等职业院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重视战略管理。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取向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重视战略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市场因素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力量越来越强大。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市场主体,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办学能力,明晰院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实行战略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适应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应有之义。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化取向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战略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结束,政府将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来调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 在 强大 的 市场经济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确立主体观念和战略思维,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和承担相应的后果,自主、有效地按照自身特点和内部规律的要求管理内部事务。 (三)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内涵化取向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实行战略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自身成为改革和发展的焦点。 以 2004 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以规模扩张、数量增长为标志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结构和注重办学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按照战略定位,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教育品牌,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管理的涵义及结构 (一) 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管理的涵义 在一般管理领域,战略是一个组织的总目标,是组织首要的、持久的计划或行动方向,涉及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制定战略规划的目的是理清办学思路,主动适应,与时俱进;基本功能是定方位、绘蓝图、指路径。从决策的内容来说,战略规划分为总体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由职能部门制订)和操作性行动计划。从规划之间的关系来说,战略规划分为母规划(即总体发展规划)、子规划(即专项发展规划)和分规划(由教学系部制订)。从实施的时间来说,战略规划分为短(近)期规划、中期 规划和长期规划。 战略管理是依靠内部能力将战略规划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主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包括战略规划(制订)、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环节。 (二)高等职业院校战略规划的基本结构 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应包括院校简介、战略指导思想、战略背景、战略定位和目标、战略阶段与重点、战略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1 . 院校简介。院校简介主要是对学校当前自然情况的简洁说明。 2 . 战略指导思想。战 略指导思想即办学理念,是学校战略规划的哲学基础,是整个战略的灵魂,体现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目的性和管理与改革的指向性,引领学校的工作全局。明确办学理念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的前提条件。高等职业院校战略指导思想,必须吻合于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发展指导思想,首先明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办学方向以及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学校精神、学校使命和学校愿景,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上,学校使命即学校的职责和任务,它有时浓缩在学校的宗旨、目的、理想或信念中,学校愿景是对想成为什么样的大学的回答。 3. 战略背景。即对外部环境和学校状况的科学分析,是高等职业院校制定战略规划的基础。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国民需求和国内外竞争者情况,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科技战略规划对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要求等。学校状况分析,是对学校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的发展状态及未来发展潜力的分析,包括领导班子、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教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教育质量等,在一定的比较范围内明确学校的优势与劣势、特色和重点,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水平、所处发展阶段以及问题和不足。 4. 战略定位和目标。战略是从定位开始的,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办学定位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功能定位、类型定位、专业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形式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发展规模定位、能级定位、特色定位等。 通过强化自身优势和彰显自己的特色来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是英国大学战略定位的基本原则。 这启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校的特色定位,抓住最核心的专业建设,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先为,有后为。学校发展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战略目标即长期目标,一般在 5 年以上。战略目标是学校选择的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领域,主要包括学校类型、功能、规模、水平及服务方向等内容。 5. 战略阶段与重点。战略阶段即战略实施过程的时间跨度安排。 3 ~ 5 年短期规划可以 1 年为时间单位, 10 ~ 15 年中期规划可以 3 ~ 5 年为时间单位, 20 年以上长期规划可以 10 年为时间单位。战略重点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每个战略阶段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的需要扬长避短,确定不同的战略重点。确立战略重点取决于学校领导的远见卓识、果断魄力,以及对本校优势的把握能力。学校可以把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或薄弱方面作为战略选择的重点,或把巩固和发展学校的教育优势作为战略选择的重点,也可以抓住机遇,捕捉某个时期的发展重点。 6. 战略保障措施。战略保障措施是制定战略规划的最后一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阶梯,直接影响到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构建服务于战略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逐步做到按学校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配置资源,建立战略规划、财务预算的联动机制和协调关系。针对相对薄弱的环节,战略保障措施主要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经费筹措机制的构建和运作等方面,一般是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阐明,解答学校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借助哪些手段,采取哪些重大行动来实现战略目标等问题,向五个方面努力: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鲜明的办学特色、实践学时占 50% 以上的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体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和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等职业院校在战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和教职工的主体作用 战略规划是校长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校长作为教育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规律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懂得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能把学校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统一起来,对学校办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全过程施加巨大影响,对制订和实施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选择与定向、激励与调控等作用。因此,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战略规划中战略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战略目标等宏观战略问题都必须由校长拍板。校长一般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中长期办学目标与总体思路,由有关人员据以制订具体的规划,校长等学校领导讨论修改。修改后的方案提交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定,集中体现全校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制订战略规划,从管理层次来说,一般包括如下环节 : 顶层设计,内外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按时间先后来说,一般经过如下步骤:成立组织、环境分析、资源分析、形成目标、制定战略、交流与沟通、实施和监督。战略规划一般分层进行。首先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可能时可引进外脑,作出总体战略规划。然后,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按照学校总体战略规划制订子规划和分规划。管理系统各层级对战略规划要反复下传上呈,在充分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和控制。 (二)根据办学特色与优势选择战略重点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可以反映整个学校的办学风貌,也可以反映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办学特征。有人认为,办学特色反映在办学思想 ( 包括办学主张、办学理论等 ) 、办学主体 ( 校长、教师和学生 ) 、办学模式 ( 包括目标模式、结构模式、功能模式、体制模式与运行机制等 ) 、办学环境 ( 包括外环境与内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等 ) 等方面,还反映在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方面。 有人认为办学特色反映在学校精神、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不管如何分类,专业特色都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国外著名成功大学的经验表明,办学特色主要靠优势专业的教师与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体现和支撑。当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规模之争转到品牌之争时,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把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尊重和挖掘办学传统,创办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且共生共荣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率先在优势专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依靠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是学校完成战略规划,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和基础。要对战略重点增加资源配置 , 确保财政与资源安排适应战略规划的需求,落实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周济: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3413.htm 。 范唯、吴爱华: 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年第 15 、 16 期 .P58 。 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6 年第 2 期。 朱振林:高等学校办学定位探析 . 光明日报 .2005 年 4 月 12 日;刘旭、叶巧先:论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 . 现代大学教育 .2005 年第 1 期。 龙超云 曲福田 :英国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启示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董泽芳: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 光明日报 .2002 年 4 月 22 日。 (本文已发表于《教育探索》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汤敏骞,男, 1969 年 9 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教育硕士,现任职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联系方式: E-mail : tangminqian@163.com
3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putin24 2009-11-22 22:21
由于财务绩效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单纯通过财务手段管理绩效产生了比较大的缺陷,财务数据滞后以及忽视公司的无形资产导致公司资产低估,而平衡计分卡作为新的绩效管理工具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类企业的注意。本文旨在讨论管理活动中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作用。 1. 前言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是历程经历了 20 年左右,回溯下简要发展历程。 1987 年, AnalogDevice 公司最早进行平衡计分卡实践尝试; 1992年,Robert Kaplan 和David Norton 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合作发表了《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开创了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文章; 1993 年 Kaplan 和 Norton 将平衡计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美孚石油( Mobil Oil )、信诺保险集团( CIGNA Insurance )、 Brown Root 能源服务集团( Brown Root Energy Services )、汉华银行( Chemical Retail Bank )等公司开始引入平衡计分卡并取得很好的绩效提升; 1996年,Robert Kaplan 和David Norton出版了专著《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2001 年,随着平衡计分卡在全球的风靡, Kaplan 和 Norton 在总结众多企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出版了他们的第二部关于平衡计分卡的专著《战略中心组织》; 2002年,Cobbold和Lawrie根据不同的度量方法,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分类,管理控制、战略控制,由于管理活动对绩效数据的要求不同,需要不同设计的平衡计分卡。两位学者从而使用Strategy Maps为工具,确认了截然不同的三代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的构成文件主要是《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单项战略行动计划表》。 2. 平衡计分卡介绍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尺度、顾客尺度、业务运营尺度、学习成长尺度对企业当前绩效进行有效监控,而也能捕捉到企业未来表现的信息;在每个尺度下,平衡计分卡分别对目的(Objective)、措施(Measures)、目标(Target)、动议(Initiatives)四个对象进行评分。 目的: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利润增长; 措施:有哪些参数被用来度量这一目的的实现过程,如可以用净边际利润来衡量是否达到了利润增长的目的; 目标:具体目标值,如企业生产中断现象的7%年度下降率; 动议:有哪些具体的项目、计划来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3.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平衡计分卡在很多大型公司的成功应用也说明了它作为一个管理工具提出来并具有了不错的效用。平衡计分卡通过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产出和企业战略实施结果提供了双环反馈流程(Double-Loop Feedback),平衡计分卡正是通过不同的各种反馈来达到战略层的意志成功传达到流程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这种方法正是战略和战术上的桥梁的作用,是战略的指导战术,而战术能够及时反馈到战略的微调决策上。目前对此工具优势的评论如下: 着力于企业的若干要务,通过它们产生突破性的绩效; 帮助企业整合诸多项目计划,如质量管理、流程重组和客服计划; 将战略目标向下分解,使得部门经理、运营人员和其它员工能清楚的知道,优异的全局绩效对自己的岗位有哪些具体的目标要求; 4. 平衡计分卡的 不足 平衡计分卡从提出到目前,对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工具也是褒贬不一,其中对它的不足之处大致也概括为下面几个方面。 指标体系的建立较困难; 指标数量过多,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做到真实、明确; 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苦难; 部分指标的量化工作难; 实施成本大;
个人分类: 理论研究|7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