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系统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系统论看企业管理
daodezhenjing 2011-10-7 01:33
企业是一个资本的集合,这些资本在企业并不是无序的,而是以人为中心有序地排列在每一个人周围,人与人是在竞争中存在的,资本就在于人与人的竞争之中在人与人之间递进,进而循环增值。 一个优秀的企业,总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控制相应的资本量。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大,监控的企业资本量少,就是人才的浪费,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小,监控的企业资本量大,就是资源的浪费。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人和物的作用,就要求企业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规则,让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控制等比的资本量。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
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系统论看自然规律是什么?
daodezhenjing 2011-10-7 00:40
系统论的建立有两个假设,一个是对称的假设,即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组合;第二则是不对称的假设,即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不对称的。有了这两个假设,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就建立了。 先说说第一个假设,物质的统一性。它的证据有两个,一个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二就是用能量可以造出任何一种粒子。如果你相信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就会相信这是一个事实。近现代科学发源于原子说,它一开始就把物质的基础定义为死寂不变的砖块,站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看能量,就成了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一种东西。可事实上的呢?能量的存在是离不开物质的,它的运动同样离不开物质,能量到底是什么呢?原来,这个世界中的物质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中存在的,紧张/反抗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能量就体现在物质的紧张程度之上。从统一性看物质的运动,它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从无序到有序,一种是从有序到无序,从无序到有序是事物的产生,从有序到无序是事物的灭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的有序和无序的变化之中。有序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也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彼此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也小,因此,从无序到有序会吸收能量,从有序到无序会释放能量,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在空间中传递的。显然,从这种观点看物质的统一性就一目了然了。 再说说第二个假设,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这个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是不对称的。从无序到有序是系统质量上的不断增加,能量上的不断蓄积,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而从有序到无序这个过程是系统物质的离散,能量的释放,这个过程比较快。正是有了这种不对称,才有了丰富多样的物质现象。 系统论是什么?它描述的就是系统的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显然,从物质的统一性就知道,这个规律不是什么东西,它描述的只是一种关系,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当中。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确切地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如果更为详细地说,就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每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是以不断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为基础的。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对立是一个系统存在的前提,没有这个各个要素共同反抗的目标--外在世界,就没有系统的存在;统一是一个系统存在的基础,每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是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过程。 系统的产生和周围环境的不对称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不对称,就没有中心要素的产生,更不会有系统的产生,中心要素的产生是环境意志的一种体现,只有它顺应了大环境的意志,它才有可能在大环境力量的优先支持下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并由它通过众多要素之间的竞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它要素身上,形成有统一目标的系统。由此可见,系统的性质取决于最初的产生环境。 系统为什么会灭亡?因为它依赖生存的环境是有限的,随着系统的发展,它生存的环境逐渐变得有限,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走向灭亡。
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的核心观念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3 22:58
系统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第一个假设就是物质的对称,即所有东西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第二个假设就是物质在运动中的不对称。有了这两个假设,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就可以建立起来。 由第一个假设我们可以得到,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而且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因此,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系统也是如此,它就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不仅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产生,而且在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中存在,最后也在周围物质巨大的压力下走向灭亡。 第二个假设所说的不对称就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对称。即系统在产生和发展阶段比较慢,而在系统的衰退灭亡阶段比较快,正是这种不对称,使自然产生了秩序。 系统的产生原理: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当它们受到周围物质的作用,就会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诸多要素之间优胜劣汰,最终优先出一个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要素和它同步运动,共同反抗周围环境的变化。中心要素的性质决定了系统的性质,因为它可以通过诸要素之间的竞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所有要素身上,它们都是中心要素的一个缩影。而中心要素的产生取决于最初的产生环境,只有顺应了当时的环境,它才能够在大环境力量的支持下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没有了大环境的支持,无论它再强都是无法竞争出来的。系统的中心要素在系统的发展过程是稳定不变的,只到它走向灭亡。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1、每一个系统都是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 2、外在世界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每一个系统的存在以不断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为前提的。系统的变化和外在世界的变化是一一对应的。 系统的运动规律 1、每一个系统内部都有一种普遍联系方式,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是来源于中心要素对其它要素的控制,因为中心要素就是通过诸多要素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控制的,谁顺应我就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并发展,谁违背我就抵制它使之在系统空间衰退并灭亡。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所引起的能量传递其实就是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 2、从物质的本性可以知道,物质的运动都有一种趋向,那就是走向紧张程度的平均化,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对它的描述。 3、系统的内部都有一种自组织机制,它可以不断把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组织成自身有序的一部分,系统正是这种组织的不断存在而发展的。 4、由于系统内部的组织,使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断向系统中心不对称涌动。 这是因为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不断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时候,就会形成相空间的压缩,形成了一个低势点,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就会向这里不对称流动。 5、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不存在一个死寂不变的东西。
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系统论能够帮助我们什么?
daodezhenjing 2011-10-1 23:38
自然界是简单的,它可能只有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统一的物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观察的有序形式,如空间中的实体,一种是不可观察的无序形式,如空间。近现代科学帮助我们认识了几乎所有可观察的实体,可对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更为广大的混沌物质却几乎一无所知。怎么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它们呢?靠科学的观察方式是做不到的,只有通过系统论。这是因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成系统的,大的如有九大象银河系一样的星团组成的宏大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等,小的如分子、原子,以及它们组成的众多实体,中间还有众多生物系统。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差异巨大,但本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认识宇宙中的一切。大的如宇宙的生成,太阳系和地球的生成,小的如分子、原子的运动规律,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当然也遵守这个原理,因此,它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解决疾病治疗问题等。总之,有了完整的系统理论,人类就重新感受到自然的宏大,人类的渺小,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又如何活。
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能够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9-24 08:37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成系统的,就象原子,不仅它的实体是物质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它的空间也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体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但它的空间我们往往是观察不到的,这不仅包括其外部空间,如实体的场,而且还包括其内部的空间,其系统内部的普遍联系就是由空间来完成的。既然它看不见,可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来认识它呢?那就是系统论。   在这个世界中,可观察的宇宙整体只是无限宇宙空间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由九大象银河系的一样的子系统组成,同样,我们的太阳系统只是银河系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个不起眼的系统。不仅宏观的物质是成系统的,而且微观的物质也是成系统的,如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生物大分子,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器官,仍至于我们生物整体,还有国家、社会、企业、集团、家庭等等,总之,它们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不仅由同样的物质组成,也应该由同样的原理支配,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理解万物的存在。   系统论发展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架子,致使现在还不能用它来理解自然万物,要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就必须把灵魂注入,而这个灵魂在哪呢?它就在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当中,就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时候能改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考模式?
热度 1 csblizhaolin 2011-9-12 10:14
钱老关于系统论的著作本人没有读过,不过我想应该把任何事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考虑,而这个系统应该是这个点密不可分的,不过慢慢发现,我们理论学得很好,钱老的著作出版了很多,但在实际当中,我们却依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最近关于科研经费花费的问题讨论的很是热乎,可很多记者的报道未免有失偏颇,首先科研人员也是人,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应该把他们的行为放在这个社会大的系统中来思考才合理,而不是孤立出来。现在生活成本这么高,高高的房价,通货膨胀这么厉害,cpi连创新高,人家总得过日子 生存吧,有了孩子之后得养吧,孩子大了得上学吧,可现在上个像样的学校动辄得花好几十万打点,研究员的工资就那么点,各位记者哥哥,说说吧,我么可爱的研究员们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咋能安下心来创新捏?当然如果有人贪心不足,则另当别论。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诸如上面的种种“高消费”,那么我想科研费用的乱花费永远避免不了,如果一味的打压,则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谁还来做研究呢。我们的监管部门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就算了。 经常听说,说现在的大学生太浮躁,不能踏踏实实滴学习等等。小哥我不得不替我们这些学生们说句话了,现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叫社会阶层凝固化。一些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年轻人本来老老实实的学习,可慢慢他们发现有个李刚那样的,李双江那样的,老子,比你老老实实考100分管用多了,社会上这么多的不公平,贪污腐败成风,杀了人有钱就能摆平,成绩不好有关系照样能到好单位,做公务员,你说说我们这些孩子们究竟还能有多少可以人不浮躁呢?原来是我么这个社会出了问题,社会问题不除,孩子们咋安下心来学习呢?更可怕的是,这些孩子们走入社会以后会怎么样,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 会? 当然这只是两个小例,不过却很有代表性,希望咱们以后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长远一点,找出根本问题,之后对症下药,方可治本,否则只能是问题越积越多,最后集中爆发!用ipad写东西,小哥真累,呵呵
2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相对论与结构论
benlion 2011-7-31 16:36
相对论与结构论
前天,不是昨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今天才决定把它写进博文里。 80-90年代,基于对时空、物质、能量与信息,宇宙与生命的思考,我认为结构是比时空更根本的概念;因此,86年写作《结构论》时采用英文“Structurity”对于相对论(relativity)的词汇后缀。 90年代-21世纪初在海外的十载,每次面试时,总有教授问及我简历中的“Structurity”和“Pan-Evolution Theory”,当我提及基于以上原因和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提出生物系统(Biosystems)的进化理论时,有些说到在中国那样的环境不可能产生爱恩斯坦那样的理论。 问题是,我并不是要或认为自己要与世界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家去比拟,而只是借鉴了一个术语的表达或造词汇的方式而已。 前天,夜里的一个梦是爱恩斯坦老态龙钟,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中译本相对论,里面还有几页撕裂了,还我跟他在一个山坡上躺着和坐着,他在书中夹带绵袄类的布料或是布料与书夹杂一起,他走开在旁边,还我就在仔细地阅读和思考那书中的数学方程式和演算方法。 醒来后,确实觉得奇怪,不知道是何意?今天才决定写下来,以免忘记了。 - “相对论与结构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5f70010100sz84.html ) - :“结构论 - 生物系统的泛进化理论”英文介绍1999年我建立网站在线刊登,主要是分子、细胞到器官、个体系统的节律稳态模型和系统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等观点。 当时,为许多著名研究机构的生物信息学网页链接,比如,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等,另,惊奇的还有国际上一物理学家将其链接在弦论的网页上等。 (我的生物系统模型图 - 1999年在线) (我的节律稳态原理图 - 1999年在线) (2007年Alon的系统生物学著作 - 封面图,另,Nature上有科学家发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Oscillator”、“structure theory”等理论论文) (我1999年筹办国际会议的细胞分子电子学与转基因整合 - 原理图,会议通知和网站地址1999年刊登在 Nature和Kybernetes等 ) :90年代我的国内文章的英译:On the concept of system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ransgenic animal expression system - transgenic egg plan (Goldegg Plan), Transgenic avian used as oviduct bioreactor for pharmaceutical expression, From positive to synthetic medical science, Structur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on Transgenic Animals, 1994- 1996. (图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个人分类: 2011|34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平南方讲话:物理学之下
热度 4 iwesun 2011-6-8 11:35
小平南方讲话:物理学之下   Me: 物理学之下    张小平 : "科学化的哲学,已经不是哲学了,是符号学,信息学,系统论。"   这个话可以这么说。   哲学到了康德黑格尔这些人之后,就只是能往技术方向深入了,主要特征就是转向了语言分析.   语言大致来说分两种: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据我所了解的东西加上我的估计,形式语言这一支走得非常好,和数学、逻辑结合到一块,出现了形式逻辑,最终出现了机械语言,逻辑和计算都可以用机械语言表达,计算机科学得以产生。   不管怎么说,书上有的东西不等于是自己有的,还得是自己懂才有用。   哲学还是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的,毕竟这么多聪明人在搞,除了大道理一定会有技术,但是是不是象蒋科学说的要多读一点哲学?   我已经给你鉴定过完全没有必要,还是看能不能建模,能不能有形式化的东西出来。   Me: 但分析哲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和物理衔接。    张小平 : 在技术上没有明确障碍的东西,迟早是会出来的,可能还是没有突破技术吧。   Me: 这不是重点,经典哲学,也就是原始物理思想的哲学,还占据统治地位。       小平同志,是跨阴阳两界者,能知我心,也能知妖心。    小平同志,是熟读了了金刚经、九阴白骨经,老蒋的弯弯绕套不知他,这一点比老鲍还扎实。    老鲍说啥,基本上属于见钱眼开类型的,啥东西好玩,就忽悠啥东西。    小平不是,小平如果说,那本书俺确实应该看看,但俺确实应该看看。    这一点,小平通知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哲学作为原始的物理思想,一直保留到今天,其视野自身就无法突破经验主义层面,知识的来源是经验,这是哲学的自身的弱点。    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康德黑格尔这些人之后分析哲学,“最终出现了机械语言,逻辑和计算都可以用机械语言表达,计算机科学得以产生。”    我个人感觉,这个评价有点过高,计算机和抽象代数的发展,其主要还是计算需求的推动,本质上并不存在飞跃性的难题,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经典哲学,也就是原始物理思想的哲学,还占据统治地位,使我们对知识,规律的最本质的来源,还认识不清,只能从经验主义看待规律,这个视野是狭隘的。    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文科傻妞自身在科学领域必将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
174 次阅读|5 个评论
由系统论展开的一些思考
热度 3 dxniu 2011-4-26 10:45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如果说在通讯和交通不发达的社会人们对彼此的关联,彼此的依赖认识不足的话,在如今地球已经演化为“地球村”的年代,在科学技术主导了人们生活,科技带有显著的交叉关联特点的时代背景下,系统的观点已经成为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指导思想 。现代的系统论是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平台化,也就是在分析认识客体前先合理的界定研究课题所属的“系统”,界定的原则是在认识目标要求下,按照和认识主体的关联强弱做适当“截断 ”,形成相对独立的目标系统.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联系中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主体的性质,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研究任务的无限扩大化。系统认识论的一个要点是研究者充当的角色是“旁观者”和“裁判”,不能参与到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系统中,不能因为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选取而使待研究对象凭添或丧失在原本从属系统中所应具备的性质 。类比说明:“法官”应该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第三方。作为对比: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是通过实验者“参与驱动”,并且把认识对象在检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再次割裂的认为是被认识客体所具有的固有属性 。系统认识方法中也会遇到人为制造“系统环境”的情况,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全面认识被研究对象在原系统中的性质,比如在生物实验中为了更好理解功能酶的生化特性,需要尽可能的将反应溶液成分调节到和生物体液相同。如果不这样做常常会犯一些看似有道理的错误,例如生物物理学家会把 DNA 分子晾干后测量其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等,然后给出这种分子的诸多“生物学特性”。 从系统的内部来看,内部组元的关联和作用可以产生“激化”的机缘,就是在内部的一系列碰撞中,总能获得动能而且不断积累使自己能量远远高于系统能量平均值的幸运儿。获得这样机会的组元不仅具有了获得新的位置能量,同时还可以在高动能释放过程中引发涌动的“激流”。插入一点说明,对组元而言,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就是能力和职位的关系。当然,也会有总是被榨取能量的倒霉蛋儿,失去了动能的后果就是被势能牢牢限制在原处。对于整个系统而言,这种内部的动能交换是随机产生,交换是内部组元能量的重新分配—既是高能量组元能量损耗的过程,也是低能量组元增加能量的良机,如果完全封闭的系统,交换是让不安分的趋于保守,让孱弱的逐渐坚挺,一直到最终没有差别的“热寂死”状态。但是, 没有系统可以做到真正的“封闭” ,因为无论系统的边界势垒多高,总有一些边界组元可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边界势垒的束缚而逃逸并带走系统的能量。逃逸的边界组元可以是天然的边界组元,也可是内部组元可以经过 N 次和限定势能的斗争胜利后迁移过来。如果原系统的边界势垒是平均能量更高的临近系统产生的(邻居家的围墙也可以挡住自家的院子,相邻系统间,似乎总是能量高的系统提供边界限定条件,正如同邻居间的公用围墙总是富庶的一边修建),逃逸的组元可以说是获得了进入能量更高系统的“资格”,将会在新的系统中面对要求更高要求的竞争。如果逃逸的组元摆脱的是自己系统的边界限制,如表面张力的约束,我们同样要祝贺它可以在新环境中利用自己的能量优势成为组织和改造新系统的“激元”。而留守的组元则为原系统的稳定存在继续提供着贡献。到这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 一是系统组元逃逸的必然性(同时伴随能量损失);二是组元的命运:逃逸组元的两种不同去处,加上留在系统的组元,组元的命运可以分为三类。组元的命运总是能够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个体和整体关系以及个体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暂且不去展开这个话题,先去关心一下保守系统的命运。 保守系统如何保守先进 既然系统的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系统间的能量交换是必然的,如何才能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维持系统不断更新乃至向更复杂的高级发展?热力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孤立系统的下场:由于无限的扩张同时没有新能量的注入,孤立系统最终能量趋于归零的平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热寂死”。保守系统因为边界的存在而避免了无限均分而导致的自然死亡,但是内部能量的不可遏止挥发同样可以导致系统的消亡。好在系统和系统间同样存在竞争和交流,系统本身可以作为组元构成上一级的系统组成。边界条件是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和保持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既然“放出去”是不可避免的,生存之道就在于“放出去”和“引进来”的对比关系。举个简单例子,如人的知识体系,遗忘和陈旧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在于是否及时补充近了新增长的知识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竞争是调节系统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彼此联系的竞争中让能量在系统间重新分配。某种意义上来讲,竞争中被淘汰的个体并没有完全消失,其组元已经在系统消亡前成功的逃离原系统参与到新系统的组成中,甚至其中的部分高能量的组元已近在新环境中作为“激元”,组建以其为核心的局部复杂系统了。所有的系统内变化都具有明显的振荡特性,也就是周期性。而系统又是一级一级无限衍生,作为系统的构成,如果要想成为系统先进性的保持者,就必须跳出系统去上一级系统中寻找答案,就像不断向上延伸的阶梯,也许阶梯的尽头就是人类向往的“自由天堂! 小结: 总结出了保守系统的一些规律,并且初步挖掘了其哲学内涵,很多话题并没有展开和深入的讨论下去,也没有和社会科学中的具体范例作更多的比较说明,笔者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背景,全当作抛砖引玉,同时与读者分享思辨之快乐。
个人分类: 科学思考|28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分析报告 1945 - 2011年
xupeiyang 2011-4-14 15:34
研究生物系统组成成分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的结构、动态与发生,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研究为特征的 生物学 。20世纪中页贝塔朗菲定义“机体生物学”的“机体”为“整体”或“系统”概念,并阐述以开放系统论研究生物学的理论、数学模型与应用 计算机 方法等。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仅仅关心个别的 基因 和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在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和 基因调控 网路、生物系统组成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和系统功能的涌现。 主题词: 系统生物学 英文名称: Systems Biology 款目词: Biology, Systems 树状结构号: G01.273.180.800;H01.158.273.180.800 相关参见: Systems Theory(系统论) 历史注释: 2005 主题词详解: Comprehensive, methodical analysis of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by monitoring responses to perturbations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Large scale, computerized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are used to develop and test models of biological systems. 信息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01i80xmf1jqss6I41I7nI00h001000j100200010 Systems Biology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Animals 20,635 ‍ Humans 16,078 ‍ Proteins 13,722 ‍ Biology 13,060 ‍ Genes 11,801 ‍ Systems Biology 5,618 ‍ Genomics 5,363 ‍ Genome 5,175 ‍ signal transduction 4,903 ‍ Models, Biological 4,852 ‍ Mice 4,825 ‍ Computational Biology 4,740 ‍ Tissues 4,439 ‍ DNA 4,323 ‍ Signal Transduction 4,273 ‍ Metabolism 4,055 ‍ Nature 4,014 ‍ Gene Expression 3,915 ‍ gene expression 3,874 ‍ metabolic process 3,679 1 2 3 ... 2220 信息分析报告: Systems Biology.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休博有感
lvnaiji 2010-5-27 22:42
吕乃基 开博已一年有余。在工作繁忙之时,在琐事缠身之际,在点击率低迷之日,每每生发出休博之想。这次到台湾一周,前面的准备及之后的杂事,加上这些天积压的事务,至今似乎已经停了十天之久。对于一个还算勤快的博主,十天,应该不算短:都可以十日谈了。 终于可以开写了,却有点手生。好比上下集之间断了档,忘了上集写什么,不知下集该怎么写。时而觉得上集这么由着性子写没意思,想梳理这十年正是这十年,中国的 GDP 攀上了老二的位置,同样也正是这十年,社会的底线被一再突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时而又觉得这样的打算过于沉重。那么写未来的十年吧。中国处于分岔点,有多条可能的路径。写写面向未来的罗生门。然后又想起,在科学网上,时时有新的主意,新的热点,本来就是如普利高金所言的随机涨落,既然如此,又何必有所打算,设置什么计划,甚至还要写什么连续剧?前十年,后十年,是我等凡夫俗子写的么?还是跟着感觉走。 思前想后,怎么写竟然慢慢演变为写不写。正如科技哲学在百年前,在执着的追溯中,把传统认识论关于科学家怎样认识世界,演变为是否可能。十天休博,十天清福,十天自我!几乎回到了开博之前。为何写博的所有理由真的成立吗? 然而,我是否真的能回去?记得哪本小说中有一段话,人,能否像一本书架上的书,拿下来翻阅,随后放回书架,没有任何变化?显然,写博,与网友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已经成为自我的某种延伸,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越是参与,也就越依赖于所参与的舞台。 于是,休博的十天,让我体验离开舞台的日子:离开舞台,我还能否是我? 其实,系统论说的很清楚。一方面,要素只有参与系统,在系统中方能体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价值,只有当要素的相对独立,以及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时才能实现。这就是休博的体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体验,却只有在写博时,在参与中,方得到梳理。回过头来,真要感谢当初把我挟持上网的朋友。 难道一定要休博才有这样的体验吗?平素里,在埋头写博之日,在网上浏览之际,在评论他人文章之余,在阅读他人评论之时,心底里难道不能时时泛起休博之感,以提醒自我的存在?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203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
yangjunchao 2010-5-24 14:11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 作者 量子猫 这两天因Craig Venter把整个基因组成功转入支原体细胞,从Science到The New York Times,到各种报刊、网站,引发了一轮新的人造生命讨论的热潮。不过,正像一个网友随即指出的,Scientists have been putting synthetic pieces of DNA into bacterial for decades now - it's at the heart of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This is just the logically linear culmination of that process - introducing an entire genome.To call it synthetic life is not science, it is marketing or PR。这里结合上下文译为:科学家们把合成的DNA片段成功导入细菌,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这是重组DNA技术的核心。Craig Venter的工作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逻辑上的线性积累,把整个基因组导入而已。把这叫做人造生命,不是科学,是市场运作或公关行为。 显然,把自然生命的DNA局部进行突变、剪切、组合等加工,再导入宿主细胞并可以繁殖自身,这项DNA重组技术只不过某种程度上复制并缩短了生命自然进化的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形成一些对人类有利的性状,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等各种药物,培育抗旱、抗病虫等转基因作物,等等。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造生命。而且,由于受生物自身极其复杂的系统结构和自洽的内在调控机制的限制,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人工加快进化的改造,是有限度的,成功的机率也会越来越低,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最终也会导致这项技术失去研究的意义和发展的动力。 象任何工程都必须有蓝图一样,人造生命至少需要把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的全部基因调控和对应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搞清楚,然后才可以合理设计全新的物种。在此之前,人造生命或合成生物学,包括通过干细胞定向诱导人工制造器官,都还只是概念,只是处在初期的研究阶段。任何宣称制造出或可以短时间制造出人工生命或人工器官的,都只是有意无意的炒作。 那么,我们离真正的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答案可能会让人失望,很远很远。而且更可能让人们失望的是,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到底有多远。 基因编码了生命个体全部的关键分子构件的结构和调控、代谢机制。虽然10年前对包括人在内的一个生命个体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已不是问题,但对各个基因的功能,也就是其对应的蛋白分子等功能组件和相互调控关系,我们虽然一直不断地取得进展,但很遗憾,至今仍所知甚少。从概念上说,对一个生物个体或细胞的全部蛋白等分子组件进行分析、分离纯化、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并研究相互作用关系和调控机制的技术早已成熟,甚至可以大规模、高通量、高度自动化的进行。但是,我们至今不能准确地知道,生命到底由多少种基本的蛋白构成,甚至不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到底由多少种蛋白构成。当涉及到具体问题,特别是那些少量或稀有蛋白时,尽管技术和方法一再创新,我们仍然几乎无法找到并捉住它们,更不用说分离纯化了。而且,现在发现,有些中间过程是多蛋白因子相互作用,尝试把这些组件分开后,它们就失去活性和功能,从而让研究无法进行。还有,即使一个蛋白可以分离纯化拿到纯品,也不是所有的蛋白都可以拿到结晶体从而进行三维结构分析的,而且对已经可以分离的蛋白,不能进行结构分析的远多于可以分析的。如果不清楚结构,就不太能彻底弄清楚这些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理解整个生物个体的构造和调控机制。 这些很可能只是困难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我们现在离彻底弄清楚一个最简单的细胞的全部基因调控关系,也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生命的蓝图,还不知道有多远。很可能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目前技术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这个路程会更遥远。分子生物学研究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当然,不必怀疑人类在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只有当这些困难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方法和技术创新也才成为可能,这些困难也才能最终被克服。而且,也不必对真的人造生命大惊小怪,成熟的技术可以克服现在一切假想的负面问题。人造生命涉及的技术会极其复杂,显然也会通过知识产权层层保护,根本不是一个个人或普通机构可以实施的。还有,人造生命可以和现在的转基因生物不同,比如,人造生命由某些特定基因或分子组件构成,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组件的控制随时杀死它们,或使其离开特定人工或自然环境就不能生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功能细菌清除环境污染,通过功能植物让沙漠变绿洲。更可以建设各种生物工厂,高效生产粮食而让农田退耕以改善美化环境,制造针对各种疾病并精确制导的抗体药物,通过高效利用光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煤炭石油等能源替代品并改善变暖的环境,等等,但不用担心这些人造生物会危害环境和人类之身。 很多在这一领域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非常辛苦,但他们却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甚至工作处境困难。相对来说,有些并没有在这一领域做出什么基础性或重大贡献的,借助于商业活动,反而名利双收,早已是亿万富翁,同时也把科学研究导入歧途,误导公众并浪费了公共资源。这是商业或功利目的对科学研究纯洁性的不幸侵蚀。 人类的智慧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在对环境的适应中不断进化。人类早已经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人类不断对自身和环境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索,并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发展出了科学。科学以人类最广泛并与实践过程一致的那些经验为公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严格的逻辑演绎扩展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一旦发觉新的现象或问题与科学固有的原则不相符合,那么新的公理就会创造出来,这使科学可以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自我纠错机制。所以,科学家们一旦发现某些科学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负面问题,马上就会设计新的方法或措施改善。当然,当某些和科学有关的概念被误导或有人利用科学概念进行有意无意的炒作时,很快也就会有人站出来纠正。 只有当科学的理念而不是商业利益或功利目的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时,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变得更加美好。 (转自2010年5月22日《新语丝读书论坛》)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3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的网上讨论
yangjunchao 2010-5-24 14:07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的网上讨论 网友: You are way off the mark. Venter's work is not as far-reaching as many think, but 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accomplishment. Synthetic biology has huge future, so is systems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is, as Walter Gilbert stated long ago, dead (Nature 421, 315-316). 量子猫回复: 我没有看过Walter Gilbert的文章。我的几个主要观点,都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只不过没有用相应的术语。在短文章中不可能向一般读者介绍清楚这些概念,只涉及了那些比较容易被理解的部分。比如信号传导,我这里用几个蛋白因子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我们现在了解有限,这方面的研究难度很大。对转基因的看法,也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概念。人造生命的前景,更是系统生物学的概念了。 但脱离了对生物系统基本组件的分离和结构信息的获得,系统生物学只能是空壳,也会死掉的。我前面贴子强调了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一句话,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这是科学理解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任何复杂系统的一个基本原则。冯等以纯数学的方式,为量子理论构造了逻辑基础。冯的理念基础来自于普适的数学,适用于任何系统。这也是量子理论的核心。 网友: 被量子猫说的那个人工生命好象基本就属于骗骗人大。是不是这样啊。到底怎样啊。我觉得部分取材不能否定其是人工生命吧。话说我要说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我的,有突破性的程序,你也不能责怪我我用的是 MS 的 VC 开发的,而不是我自己编写的程序开发语言吧。 量子猫回复: 关键是我们对自然生命那套程序所知甚少,局部修改的成功率越来越低。 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在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可以工作的程序方面有一些无法突破的障碍。更不用说自己独立设计编制一个可以工作的程序了。虽然最简单的程序可能只有几百个模块。我以前在《科学史上最锐利的激情》那篇文章提及,需要数学家的介入来解决基本理论问题,先把可以工作的模型或框图构造出来。这种数学模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现在系统生物学的那种粗浅的图景或概念。需要拓扑学和微分几何的专家介入。 不过你的贴子对我很有启发,可以用更形象的比喻把问题说清楚 网友:你从哪里看出来需要拓扑和微分几何来搞基因模型?我觉得它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 量子猫回复: 生物系统只是一维DNA模板结构的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状动态调控的拓扑结构。 我们对某些样本的一维的结构信息已经全部知道,生物系统只是这个一维结构信息的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状动态调控模块构成的拓扑结构。一维的结构信息可以按某种规则映射成二维、多维。 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仅是通过单一规则(以中心法则为底层法则)构建起来的。所以可以用微分几何来处理。这与纤维丛联络或规范场有些类似。 解开这个复杂结构,很有助于生物系统真实的调控网络的各个动态模块的解析和人工构建。 网友:我觉得"创造生命"应该是假装生物不存在,用非生物材料创造出可以自我复制的细胞来。要不然转基因,培养金鱼啥的不都可以叫创造"人工生命"了。 量子猫回复: John Von Neumann,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但是不同的材料,构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分子,有的是岩石,有的是生物,有的是社会。具体的结构形式也是可以不一样的,如果一样,是分形。但所有演化过程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理解不了冯诺依曼这句话,讨论再多也弄不清楚。 网友: 粗浅的图景或概念是因为当前所知甚少。凭几个数据点却画出了精细图景那才是有问题哪。数学家创造不出新的数据来。 量子猫回复: 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已知的一维DNA结构信息到整个系统的构造,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条件充分的数学问题。数据点有助于整个系统结构的解析和验证,但没有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估计,仅有数据点也是没有用的。当然现在数据点还不能说充分,但你要知道在哪些地方获得数据点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惜现在,大家对困难的但关键的数据点都本能地回避,因为可能资金和时间投入很大但结果很少或没有结果,我已经说过,有的还涉及技术创新的问题。这是研究不能进展的关键。 网友:有了一定的数据才有建模的基础。不然用一个通用的模型需要大到不现实的数据点量。我想现在的困难不是数学问题。 或许你没有自己思考我上面说的由已知的一维DNA结构信息到整个系统的构造,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条件充分的数学问题。但对这个图景不清楚的话数学家也很难给出数学描述。充分的数据有利于这个模型的建立。 或许我上面的话现在数据点还不能说充分让你误解了。我指的是关键数据不充分。 分子生物学早已是数据的海洋(Science 主编的话),把问题掩盖了。各种书都越编越厚,唯恐不全,从而让一般的研究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可能性可以Review整个图景,并看到问题所在。除非你一开始就是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关注的,可以清楚哪些是重复性的细节,那些是要点、关键。 网友:量子猫感到那些东西很神秘深奥,就认为生命科学也非靠它们不可。 量子猫回复: 这是谣言,我的看法是:最深奥的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不是捅破那层窗户纸有多困难,只是找到窗户的位置极为困难。很多时候你可能还需要梯子。甚至人梯,而且可能是多个。 网友:如果有两个学科隔得比较远、几乎没人对两个行当都了解,那么你把它们扯到一起忽悠出新理论的时候就会非常安全。 量子猫回复: 你自己要有能力区分忽悠和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坐失良机,或跟着别人起哄,助纣为孽。 (转自2010年5月24日《新语丝读书论坛》)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3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系统论在近代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guoliuhu1950 2009-8-9 22:24
2 、系统论在近代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创建的一般系统论,在对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中,确定了三大基本观点 1 、 系统观点 ,一切有机个体都是一个整体。 2 、 动态观点, 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3 、 等级观点 ,各种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也就是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层次分明、等级森严。 并且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 系统方法的四大原则: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贝塔朗菲还提出了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的著名定律 ( 4 ) 。也就是机体系统内高低等级、分别层次、孤立和组合在功能上的质的不同。 随着系统论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的发展与运用,人类对于有机整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不断发现其中客观的基本属性。 (1) 、 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是 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构成人体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① 、 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 ② 、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作用以分子间的作用为基础更为复杂和完善。某一细胞受其他细胞的影响 , 不外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 两者 相对平衡使受影响细胞功能相对稳定 。不论促进还是抑制 , 两者不平衡时 , 就会产生疾病。 ③ 、 细胞组织只有构成器管系统才能完成完整的生理功能。 (2) 、 整个机体稳态的观点 , 是系统论在医学上的一大发展。 人体不但是一个多元素、多变化、多层次的系统 , 而且 还是一具有稳态并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又一基本属性。 稳态是指机体在一定的域阶内 , 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 , 这种有序态是一个处于一定变化范围内的相对有序态。稳态由机体内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因素决定。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体内各子系统之间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稳态关系被各种因素打破时 , 就发生了疾病。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长期处于相当有序的状态 , 必然存在着维持这种状态的调节机制。任何一个刺激作用于人体都会产生使人体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两种变化。只要刺激到一定的程度 , 这种影响通过反馈系统可使机体重建新的平衡。 应当注意 , 人体的反馈调节系统是以机体的代偿力为前提的 , 刺激过强以致于超过机体代偿力时 , 反馈环就不再起作用 。 人体一切生理机能 , 都是与整个机体有着密切联系各部分的功能表现 , 而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将影响整体的机能。 在正常情况下 , 开放的各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 , 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 , 为了维持这种衡态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纵观医学近代史 , 由 老三论 的发展 , 带来了 新三论 的风暴。有人预测 , 当前又一个前途更为广阔的 三论 已出现在现代医学面前 , 既 隐秩序 、 认知科学 、 力化学 , 简称 YRL 。 隐秩序理论把生命现象 , 思维现象和量子现象的自然本质放到了更为广阔的整体背景上 , 已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 综上所述 , 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机体生命活动的 客观实质即将被揭示。 机体系统的 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中持续不断的维持机体有序稳态的功能 ; 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反馈系统以及机体代偿力的域阶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 , 信息交换 。在这一系列的概念名词面前 , 我们发现了现代医学基础概念 , 在语言表述上 , 也相对的存在着它的抽象性、重复性和理论思维的局限性。 这就急需我们利用这些实验医学所得到的宝贵的客观规律 , 加上各门自然科学知识的交叉 , 再 启用我们人类科学理论思维的认识机能 , 把这些基本概念 , 进一步重新认识、整理或 语言翻译 , 使它产生质的飞跃。以期揭示机体在功能方面 ── 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和代偿力的 客观实质。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2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biozhang 2009-7-12 20:07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李××的《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请指正。 研究生李××: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本学期我们选修了张教授的《发酵原理》的课程,一方面,对本科阶段发酵工程相关的一些基础课程,如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发酵工程在整个生物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定位和作用得到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张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曾说过,《发酵原理》试图突破以往发酵工程课程主要依靠化学工程路线的缺陷,还发酵工程生物学属性的原貌,从而实现当前国内化工模式的传统发酵生产到生物工程的现代发酵生产的转变。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发酵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构建了发酵工程的学问。 发酵原理从电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个不同侧面反映工业发酵的运动本质,从三个重要学说,即微生物细胞能学、微生物细胞第二解剖学和微生物细胞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三个假说。 1.代谢能支撑假说: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地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2.代谢网络假说: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辅酶)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细胞经济假说: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代谢)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上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从还原论转变为整体论,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被称为“老三论”,后来进一步又出现了“新三论”,即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这些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对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以生物学为例,当基于还原论的分子生物学越来越不能解决许多生物医学的综合性问题时,系统生物学浮出了水面,它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单个基因或者蛋白质不同,它研究的是生物单元在所有水平上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把重点放在分散的生物单元如何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机制。自此,许多生物学研究方法都呈现出从微观走向宏观,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趋势。以上三个假说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发酵工程领域进行理论整合和创新的有力尝试。 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系统论,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阐述了系统论的主要原理,它包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和目的性。学了发酵原理,我发现发酵原理课程的基本观点非常好地贯彻了系统论的原理。 1.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论的核心原理是它的整体性原理。自然界的事物都具有系统性,而各种系统都呈现出整体性。因为系统是各种要素联系起来、组织起来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具有各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性。所以,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显示出来。系统的整体性呈现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性。 在发酵原理课程一开始,张教授就提出了“细胞机器”的概念。由于微生物细胞都是自主生活,独立存在的,所以它必须独立完成能量代谢和自身的生长、繁殖等的生命活动。“细胞机器”这个概念便是从发酵工程的生产角度,将微生物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正如普通意义上的机器在工厂作为一个独立整体一样,任何一个部件的功能或它们功能的简单加和,都不能替代机器这个整体的功能。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微生物细胞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在适当的工业生产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实现获得理想产物的整体性功能。 2.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贝塔朗菲认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现生物系统中一切层次上的组织原理。复杂事物中一个层次与另一层次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它要求人们在考察每个组织层次时,不但了解本层次,而且要了解相邻的层次。通过系统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认识系统的特点。 第二假说中代谢网络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网络和系统之间存在这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一个网络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所以可以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处理。第二假说在叙述代谢网络概念时,经过分析,指出细胞的代谢网络是生物界的一种无尺度网络,而这种代谢网络可以不同层次来讨论,其中包括基因层次、蛋白质和酶的层次、代谢流层次、信息流层次等等。在代谢网络的讨论中,发酵原理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层次和代谢流层次的研究。 即便如此,在单一层次的讨论中也存在主要与次要的区别。无尺度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集散中心。如果把小分子酶解产物看作代谢网络的一个“节点”,而将酶催化反应作为“边”,那么由此可以构成一个在蛋白质层次的代谢网络。所以,这个代谢网络的集散中心就是12种通用代谢物,其他众多代谢产物将与它们相关联;这个代谢网络还存在EMP、HMP和TCA等通用代谢途径(中心代谢谢途径),其他代谢途径也需要经过通用代谢途径合成相应的产物。这些区别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层次的体现。 3.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使形形色色的系统得以区分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系统的相对稳定,才能够对它们进行研究。系统存在的本身就意味着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动态中的稳定,系统的“静止”(亚稳态)不是在静止中实现的,而是在运动中实现的。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经过长时期的进化,整个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稳定中。第三假说,细胞经济假说实际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发酵原理在第三假说的叙述中,通过列举了不同层次的微生物代谢调控的例子,提出了微生物通过“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进行经济运行的观点。而代谢网络的刚性和代谢变动性是细胞经济管理原则的生物学根据。所谓代谢网络的刚性,即微生物自动抵制代谢网络中代谢物流量分布的改变的特性;而代谢变动性,是指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流可以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变动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路径及其流量分布的性质。这两点正是系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的最好体现。 4.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第三假说一开始就指出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进一步阐明微生物系统不断实现有序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 5.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原理 系统的目的性原理是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不受或很少受条件变化或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的状态和特征。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正如第三假说所阐述的那样,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微生物细胞的“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微生物细胞的生存。所以,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性就在于保障自身的生存。即便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发酵工业上采用不同的发酵工艺条件,甚至选用的改造过的微生物菌种,细胞经济的原则也还是不变。 最后,感谢张教授为我们发酵工程的学子写出了一本好书,感谢您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我们一定会朝着您指引的正确方向,为发酵工程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5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站在世界屋脊看板块理论的中国人-其中一个小学生的遐想
moxj 2008-10-26 22:24
二十世纪发现的板快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在过去一百年里的三大最主要发现之一.然而当这场地学革命席卷全球后确在崎岖的陆壳上到处碰壁.即使很多地质学家用尽各种手段,但问题还是很多.这样的情况对别的事情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对科学确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如果还有人抱怨中国人一直没有拿诺贝尔奖是因为国内的条件差,那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研究板块碰撞的最好地区就在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这样的海岸线,更重要的是唯一的世界屋脊基本都在中国境内.在西藏境内有板块碰撞结束间段表现的各种现象. 虽然新兴的地幔柱理论似乎正在完善板块学说,但在西藏地区的众多现象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疑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想自己能做的解释只是一些遐想,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很敢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想 张进江 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杰出的,大家可以阅读他的论文和著作.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比喻最近对西藏研究的一些现象.当你打开一盒整装的火柴,将里面的火柴从高处倾倒出来。火柴在下落过程中拍摄尽可能多的它们在空中分布状态的时刻。你会发现并不会由于火柴头部较重而趋于火柴头部全部向下的状态。在火柴们相互影响的系统里,它们趋向最大的杂乱无章的状态。我想这种状态就是在火柴足够多的情况下,火柴头在空间各个方向分布的数量值接近于一个生长很对称的桃子头向下时它的表面上任何一点到与桃子底部内接触且曲率为桃子表面最小高斯曲率的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 火柴的这种在运动中的趋向也许是我们星球上任何一种系统里的运动演变的趋向。或许从板块生长带,滑动部位,消减带的演变,更或到板块作用带的各种构造活动及伴生的热液活动也是这样演变着。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发现的伸展构造主要有藏南拆离系,南北向裂谷,及穹窿三种构造产物. 在板块刚接触的时候,就像生命刚开始,模式简单。但细胞指数形式的分裂已经开始了。只是很长一段时间还不再我们肉眼所能观察的范围。到后来我们看到了人,虽然有了明确的形态,但我们却已经进化成了生物界最复杂的动物. 这个物种不但包括了组成生命的各种蛋白质和核酸,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非常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形成了意识.板块理论在吸取了古生物,古地磁,现代的地球物理和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养分后长到了现在的样子,明天的它还会在当代提出的系统论,超微结构,量子论领域里继续前进走出混沌. 总之,喜马拉雅造山带已经演化到了板块相互作用的高级阶段。拆离系,裂谷,穹隆,不同性质的断裂,不同旋转方向的断块等,它们的出现使系统在一定复杂程度下建立平衡。同时它们内部也在通过更加结构化的层次来诠释这种必要复杂程度下的系统。然而所有这些复杂性的趋向又由板块运动直接限制着。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概论(System Theory)
entropy 2008-10-7 15:32
http://www.zaoxue.com/article/tech-57146_2.htm 系统论概论(System Theory)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未知 来源: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并转载 发布时间:2005-3-13 2:38:43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 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个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子。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了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 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 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 来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 学理论; 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 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 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 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系统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大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整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完) 注: 1 文章摘自网络,版权归著作者所有。 2 文章经过编辑,有稍微改动。 总结: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根据目的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 笛卡尔分析方法: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 【录入人员】ANNOYMOUS 【编辑人员】ANNOYMOUS 【内部链接】pkm2:item?key=20081007152834867
3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十二章 新的科技领域与核武器
自我源于思考 2008-7-18 17:15
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 斯威尼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 二极管在十九世纪即被应用,即矿石检波器,在 1904 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作为替代品。它的重要作用是二进制的物理基础,并构成与门、或门( AND 与 OR )。在 1908 年李 德 弗斯特申请了三极管的专利,其重要作用是运算,放大电路进行运算。电子管不断地发展,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 B29 轰炸机上装有 1 千个电子管,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则安装了 13000 个电子管。一般的使用电阻电路实现比例运算与和差运算,使用二极管或三极管实现对数或者指数运算,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以及比例,和差运算电路,可组成乘法或除法运算电路和其它非线性运算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实现积分与微分运算。这些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计算功能。另外根据电子管的特性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即我们所说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数据的输入输出则用磁鼓和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完成,于是在计算、逻辑、存储的基础上,具备了机器自动控制的理论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机器计算的要求变得迫切,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要计算核反应的条件需要上百人用来计算,并专门成立了 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工学院承担为陆军计算炮火火力表的工作,他们于 1943 年开始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师是美国计算机界的先驱 Mauchly 和 Eckter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1 - AC 于 1946 年 2 月投入运行。虽然每秒钟仅能完成 5000 次加减运算,做一次乘法需要 3 毫秒,仅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然而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创举,成为计算机的始祖。但是电子管有不稳定、寿命短等许多缺点,人们从半导体的特性得到启发研究晶体管。 1934 后德国科学家奥斯卡黑尔申请了一项场效应(晶体)管的专利, Purdue 大学得到了较好的锗晶体,应用到贝尔试验室的工作中去,从而使贝尔试验室在 1947 年发明了较成熟的晶体管,而晶体管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电子技术上的信息时代。 由于通讯的发达,人们对于信息的研究不断增加。 1922 年,卡特莱把信息与其内容本身分开,奠定了信息论研究的基础。 1948 年,香农发表《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信息论的产生。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及利用的学科。信息论还研究信道的容量、消息的编码与调制的问题以及噪声与滤波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如维纳创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检测理论,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之一。随着时代发展,信息论不断地发展,从单纯的通讯渐演化为人类世界观的一个方面。如图灵提出 图灵机 的构想,冯 诺意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自组织、自修复、自繁殖系统的初步想法。这些设想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科研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已经掌握 的信息和知识,新接收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对于已有和新接收的信息和知识的联系。其中第一个是基础,第二个即索取和接收新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第三个是出创新意念 (idea) 最关键的环节,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由于在国内外在科技理念上的差别,我国学者而对于信息论不敏感,蔡长年在1956年率先在北京邮电学院开设《信息论》课程,为国内首次。在间接参加编制我国十二年(1956 1967)科学规划时,他建议将信息论的研究列入规划,并提出选题以应用为主;其后,经蔡长年建议,在北京邮电学院建立了研究信息论的科研室,招收了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与我国不同,日本在美国的占领下安心从事社会经济恢复工作,积极引进、研究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从朝鲜战争开始,日本走出困境并快速发展,又一次把中国抛在了后面。与中国相比,日本的国民思想少一些骄傲,多一些进取。 1945 年 9 月,徐永昌将军在密苏里舰上作为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次日在东京看到社会秩序井然,不禁感慨说: 日本之兴,计日可待 。日本在战后的重新崛起便是依靠新的科技领域的最新发明和发现,大力发展经济的结果。 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萌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这时,神经生理学家匹茨和数理逻辑学家合作应用反馈机制制造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艾肯和冯 . 诺依曼认为这些思想对电子计算机设计十分重要,就建议维纳召开一次关于信息、反馈问题的讨论会。 1943 年底在纽约召开了这样的会议,参加者中有生物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他们从各自角度对信息反馈问题发表意见。以后又连接举行这样的讨论会,对控制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宣告了控制论这门科学的诞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地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 Cybernetics 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阿什贝的控制论则比较强调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提出新的思想,例如体温的自行镇定 (Homeostat) 和适应环境 (Ultrastable) 的系统。维纳的《控制论》给钱学森以重要启发。钱学森凭借自己研制从弹道火箭到可控和制导火箭技术的丰富经验,很快用控制论的原理,解决了一批喷气技术中稳定和制导系统的问题。 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作为控制信息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控制对象)中去,由它们按指令执行之后再把执行的情况作为反馈信息输送回来,并作为决定下一步调整控制的依据。这样我们就看到,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如温度、血压的稳定),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 在研究通讯和控制时,都离不开系统;研究系统或控制时,又离不开信息。一般系统论把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提出适合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强调系统大于个体,这有助于说明有组织的系统。而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它对于进一步考察系统内部的组织、控制和调节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是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使系统得以实现自我调节,是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联系的主要方式。 1925 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N.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 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 年美国学者 A.J. 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 1927 年德国学者 W. 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 ~ 1928 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 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 1932 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 1934 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 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7 ~ 1948 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这标志着系统论的初步建立。 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表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理论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 、 石油 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即氧化反应)。 一般 化学 炸药如梯恩梯 (TNT) 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 化合物 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 碳 、 氢 、氧、氮等物质的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核武器也被称为原子武器。 1 千克 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比 1 千克 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大 2000 万倍。这种巨大的威力对各国高层都产生了吸引力。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但由于德国轰炸伦敦,英国国内人力物力短缺,只得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 1942 年 6 月,丘吉尔、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会晤,决定两国联合研制原子弹,即把英国原来研制原子弹的合金管计划逐步融入到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英国 派出以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 R. 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美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主要与杜邦财团合作。 杜邦公司总裁瓦尔达 卡班达与政府签署了一项关于该公司全面协助 曼哈顿计划 的合作协议。其合同内容包括:杜邦公司负责全部曼哈顿计划所需工程的设计、建造及安全运转,报酬除成本费外,还需再加上一定的开发利润;杜邦公司在整个计划中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为美国陆军所拥有。但战争结束后,杜邦公司为了改变在人们心中的屠夫形象而象征性地收了 1 美元的利润。 起初高层对于原子弹研究比较乐观,并只拨给经费 6000 美元。奥本海默也认为只要 6 名物理学家和 10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 1941 年 12 月日本袭击 珍珠港 后 , 罗斯福等人决定加快原子弹研发, 将所有分散在军队、大学和各实验室研制原子弹的单位联合起来,这种体制被称为三位一体制,陆军 L.R. 格罗夫斯少将被任命为工程总负责人,奥本海默为技术总顾问,罗斯福还接受核研究负责人布什的建议,赋予该工程有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 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格罗夫斯和 奥本海默 应用了 系统工程 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曼哈顿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即闻名世界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 奥本海默的学生,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经奥本海默推荐,在未加入美国籍的情况下参加了美国的最高机密曼哈顿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的另一灵魂人物费米,也一直持有意大利的护照。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都集中在这里,将自己对人类和平、发展的责任贯注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去。 原子弹研究工程 于 1942 年 8 月发展成代号为 曼哈顿工程 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 60 万人,投资 20 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 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由于美国在攻取硫磺岛、冲绳岛战争中受到重大伤亡,美国高层决定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瞬间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战后,为了建立核武器使用规则,《原子能法令》被美国国会通过,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当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 1946 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12 点,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人类开始谨慎地对待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54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十三)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
自我源于思考 2008-5-5 00:03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二极管在十九世纪即被应用,即矿石检波器,在1904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作为替代品。它的重要作用是二进制的物理基础,并构成与门与或门( AND 与 OR )。在1908年李德弗斯特申请了三极管的专利,其重要作用是运算,放大电路进行运算。 电子管不断地发展,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 B29 轰炸机上装有 1 千个电子管,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则安装 了 13000 个电子管 。 一般的使用电阻电路实现比例运算与和差运算,使用二极管或三极管实现对数或者指数运算,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以及比例,和差运算电路,可组成乘法或除法运算电路和其它非线性运算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实现积分与微分运算。这些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计算功能。另外根据电子管的特性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即我们所说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数据的输入输出则用磁鼓和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完成,于是在计算、逻辑、存储的基础上,具备了机器自动控制的理论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计算机的要求变得迫切,曼哈顿计划中要计算核反应的条件需要上百人用来计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工学院为陆军计算炮火火力表,于 1943 年开始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师是美国计算机界的先驱 Mauchly 和 Eckter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1 - AC 于 1946 年 2 月投入运行。虽然每秒钟仅能完成 5000 次加减运算,做一次乘法需要 3 毫秒,仅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然而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创举,成为计算机的始祖。但是电子管有不稳定、寿命短等许多缺点,人们从半导体的特性得到启发研究晶体管。 1934 后德国科学家奥斯卡黑尔申请了一项场效应(晶体)管的专利, Purdue 大学得到了较好的锗晶体,应用到贝尔试验室的工作中去,从而使贝尔试验室在 1947 年发明了较成熟的晶体管,而晶体管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由于通讯的发达,人们对于信息的研究不断增加。 1922 年,卡特莱把信息与其内容本身分开,奠定了信息论研究的基础。 1948 年,香农发表《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信息论的产生。 信息论 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及利用的学科。信息论还研究信道的容量、消息的编码与调制的问题以及噪声与滤波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如维纳创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检测理论,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之一。随着时代发展,信息论不断地发展,从单纯的通讯渐演化为人类世界观的一个方面。如图灵提出图灵机的构想, 冯诺意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自组织、自修复、自繁殖系统的初步想法。这些设想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在国内外在技术上的差距,我国学者而对于信息论不敏感,蔡长年在1956年率先在国内开出《信息论》课程,在间接参加编制我国十二年(1956 1967)科学规划时,他建议将信息论的研究列入规划,并提出选题以应用为主;其后,经蔡长年建议,在北京邮电学院建立了研究信息论的科研室,招收了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 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萌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这时,神经生理学家匹茨和数理逻辑学家合作应用反馈机制制造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艾肯和冯 . 诺依曼认为这些思想对电子计算机设计十分重要,就建议维纳召开一次关于信息、反馈问题的讨论会。 1943 年底在纽约召开了这样的会议,参加者中有生物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他们从各自角度对信息反馈问题发表意见。以后又连接举行这样的讨论会,对控制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宣告了这门科学的诞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 Cybernetics 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 阿什贝的控制论则比较强调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提出新的思想,例如体温的自行镇定 (Homeostat) 和适应环境 (Ultrastable) 的系统。 维纳的《控制论》给钱学森以重要启发。钱学森凭借自己研制从弹道火箭到可控和制导火箭技术的丰富经验,很快用控制论的原理,解决了一批喷气技术中稳定和制导系统的问题。 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作为控制信息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控制对象)中去,由它们按指令执行之后再把执行的情况作为反馈信息输送回来,并作为决定下一步调整控制的依据。这样我们就看到,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如温度、血压的稳定),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 在研究通讯和控制时,都离不开系统;研究系统或控制时,又离不开信息。一般系统论把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提出适合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强调系统大于个体,这有助于说明有组织的系统。而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它对于进一步考察系统内部的组织、控制和调节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是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使系统得以实现自我调节,是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联系的主要方式。 1925 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N.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 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 年美国学者 A.J. 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 1927 年德国学者 W. 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 ~ 1928 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 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 1932 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 1934 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 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7 ~ 1948 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这标志着系统论的初步建立。 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表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理论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伟大成就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7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