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篆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临帖日志:临邓石如篆书《张子西铭》拓片
热度 1 zhengyongjun 2020-9-3 10:08
吾与老友周总乃兄弟也。知我喜爱书法,近日赠送一套碑刻拓片。如获至宝,挑出一张邓石如的篆书《张子西铭》拓片,临之。 释文: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 ——【宋】张载《西铭》(节选)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35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少年未写千字文,临池已是鬓衰人
热度 2 zhengyongjun 2020-7-25 07:24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506 次阅读|5 个评论
超有趣的神帖,出自诗仙李白的叔叔之手
热度 1 zhengyongjun 2020-6-27 11:04
释文: 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尔。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 告 足。具官与耆耋群 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 书法日课,端午临帖。 这两天临李阳冰的铁线篆名帖《缙云城隍庙记》。唐人李阳冰,乃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族叔。李白与李阳冰交情深厚。李白晚年,恰李阳冰在当涂县当县令,李白从金陵流落到当涂,求靠族叔李阳冰。李阳冰热情接待,竭力相助,待友以仁,使李白晚年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据说李白的后事就是李阳冰操办的。李白临终前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请他帮忙编辑作序出版。 李阳冰本人也是个大才子。史书上记载他善词章,秀句满江园,工篆书,笔法妙天下。论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峻,赞其书法,谓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公独步。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书学的影响很大。 《城隍庙记》是李阳冰在缙云县当县令时,为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撰并书。碑文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读来甚是有趣。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31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工笔细描铁线篆,临帖致敬李阳冰
热度 5 zhengyongjun 2020-6-21 10:25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81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篆邓石如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20-6-2 08:53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223 次阅读|6 个评论
篆似一道符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20-2-12 14:15
无题 篆似一道符,文化基因库。 雪糕棒上书,驱瘟送祝福。 宅在家里,自我隔离躲瘟疫,有大把的时间练毛笔字了。临写篆书多日,偶然在厨房找到几根废雪糕棒,随手写几字,貌似有古代木牍的感觉。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2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篆赵之谦
热度 2 zhengyongjun 2020-1-16 22:19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3660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篆书,好难啊
热度 5 zhengyongjun 2020-1-7 12:10
篆书好难学啊,慢慢找到一点感觉。 今日小寒,书“用人求古朴,处事以公平” 把其P到书画装裱模板里,是这酱紫滴。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9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为什么临石鼓文?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19-12-17 10:13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307 次阅读|9 个评论
追古抚今写篆书
热度 6 xiangyishanren 2015-7-2 08:47
个人分类: 书法艺术|64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端午闻墨香
热度 12 罗帆 2015-6-20 23:0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一个传统习俗中女儿要回娘家的日子。 一大早,天气凉爽。提着各色各样的粽子,我打的赶回汉口,与老爸老妈一起过端午节。 吃罢早饭,老爸就进了书房。我跟着进去,一阵墨香袭来。 老爸喜爱书法,是武汉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他擅长写行书和草书,但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练欧体楷书和篆字。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据说是以 二王 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的书风。欧体的结构工整,独具一格,其影响力深入社会各界,几乎成为学书的范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其楷书 碑帖 代表作有《 九成宫醴泉铭 》、《化度寺碑》等。老爸一笔一划写了那么多个字,真需要心静和毅力。 此外,老爸还写了古朴的篆 书 。 篆书是我国最早的一种书体,富有装饰性的美感。《说文解字》指出, “ 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 希望有一天,我能抽空开始练习 篆书 。 老妈过来了,开始对老爸的诗词和书法进行直率的评论,老爸不时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妈希望老爸多写行书和草书,但老爸说他想尝试其他的书体。看到老两口的争论,我觉得十分有趣。 与老爸一起选了几张最近的书法作品,贴上来供各位博友欣赏。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心想事成!
个人分类: 艺术空间|7781 次阅读|27 个评论
篆书是本家的事
热度 1 yonglie 2013-9-4 09:06
昨天观《泰山刻石》,自然又想起我学写字的经历。如今有乐趣的事儿不多了,偶尔想到一点,就多留一会儿。 我从《石鼓文》开始学字,固然是因为喜欢篆书,认为书法应从篆书学起;但选择石鼓,却只是因为那会儿篆书的碑帖很少,而《石鼓文》恰好是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丛书》里的,最容易得到。(现在那个系列如今还在重印,但比起众多后来的碑帖,其印刷质量简直惨不忍睹。抱歉得很,文物出版社的很多书内容很好,但印刷质量真可谓低劣)。还有一点方便是,《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里专有一本是考释《石鼓文》(附带《诅楚文》)的。 后来在巴蜀书社的读者服务部看到李阳冰的《三坟记》,于是有了第二本篆书帖。那也是第一次学真正的“小篆”(李斯统一之后的)。《说文部首》更后来才有,好像是杨沂孙写的,在他的《在昔篇》(杨老师研究文字学的文章)后面。学篆书开始就遇到杨老师,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字不适合做初学样本。幸好我还没学几笔,就有了大徐本的《说文解字》…… 不知过了多久,才遇到《峄山刻石》,原石在唐代就灭了,有人用枣木重刻,才引出老杜的名句:“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李潮八分小篆歌》)——老杜见的篆书应该不会比我们现代人多,能下如此判断,真是难得。东坡对这话却过分敏感了,“辩证地”说什么“短长肥瘠各有态”,分明岔开了话题,也似乎分明怕别人用那个标准来评判他自己的扁而肥的字。我们今天看到的《峄山碑》是刊定《说文》的徐铉摹刻的,似乎不是“肥失真”,而是有点儿“娇无力”。【顺便说一句,赵太祖的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对后主特使徐铉说的。】 传说中的《泰山刻石》,几乎是我最后才得到的正宗小篆。在它之前,还历经了几位篆刻大家的篆书,如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还有齐白石、邓散木。泰山真是难见啊!那个本子大概是 29 字的,开头就是“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最后才见“斯篆”,就像看戏,前面的都是垫场子的,最后主角才上来——想想《老残游记》里“大明湖畔美人绝调”那一段…… 阳冰兄说,“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意思是小篆从斯翁传下,到我才又光大起来。这话大概是对的,因为自秦至唐,那期间确实找不出几个好的篆书家和篆书作品。从这点说,小篆是“本家”的家传,也有根据——似乎比老杜自夸“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更有资本呢。
个人分类: 随想|384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教图片中的篆字内容
热度 3 zhoumeng 2012-2-10 14:06
请教图片中的篆字内容
今天去北师大办事,看到天文系校友在校园中树立的石碑,上有几个字,自己学业不精,请教科学网老师们当中有精通者帮助辨识一下吧! 手机拍摄的碑文 感谢武夷山老师、骆小红老师的指教,特记录如下,以备。11日 《 庄子·天道十三》中开篇有言:“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夫明白于天地之道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铭文中的“天道”在这里既有“天”、也有“道”,二字合一,即成“天道”。“天”是天文学研究关注的主要对象,“道”则是以老庄为核心的我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也是天文学在“问天寻道”的追求中,得出的关于宇宙与大自然的理论性结果。在中国传统国学中,“天”、“道”、“自然” 是高度浓缩的哲学观念,而“道”则是我们人类对于外部世界认知的终极追求,“道”也一直在老庄哲学中被赋于了崇高的地位。所以在老子《道德经》中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同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对于“道”,则是很难用文字定义的,《道德经》第一章开篇就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在其第二十五章中,老子则进一步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成为万物核心的“道”,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它“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永恒而无止息。“天”如此,“道”亦如此,“天道”料也应如此。“天道”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它自然也就处于“至临”的地位。“至”在这里意为“极至”(一如天文学中的“至点”概念),“临”即是“居高临下”。“至临”一词源于中国国学的另一部经典《周易》中第十九之“临”卦:“六四,至临,无咎。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而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所以,“天道”正是处于至高无上的有利地位而君临天下。在我们的这段铭文中,“天道至临”高度概括了“天道”傲然于世的优越地位,而“周行不殆”也进一步加强肯定了其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特征。这八个字的铭文同时也隐含地赞美了“天文学”在众多学科中的核心与崇高地位,同时,也寄期望北师大天文系在今后的岁月里奋力拼搏,在培育天文学人才与学术研究两方面树立自己的引领地位而雄视海内,并祝愿天文系在五十周年大庆之际,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如“天道”一样周而复始、永无停息地蓬勃发展下去。
个人分类: 文史哲|3793 次阅读|5 个评论
杨锁强篆书新作——“邑”
热度 1 杨锁强 2011-6-25 10:23
杨锁强篆书新作——“邑”
邑者,城也。在其内者,欲出之;在其外者,欲入之。
3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使用繁体字是科学还是反科学?
wangxh 2010-9-1 15:15
蒋科学一直在鼓吹、使用繁体字,俺非常支持,虽然看着别扭! 今儿早又打出反反科学的旗帜,欲将每月科學網反科學博文列成黑名單示众人。 倔人的问题来了: 鼓吹和使用繁体字是科学还是反科学? 按照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化语言文字无疑是科学的;但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体现出科学性是必须的繁体字恐怕还不能当此重任,估计应该还原到篆书才更有含义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297 次阅读|7 个评论
杨锁强丈二书法巨作——“田丰邑乃实,心正人自刚”
杨锁强 2009-11-24 16:38
大字书法,易得气势,然于内涵和细节多有丧失。故古人有小字看笔墨,大字看气势之说,并非妄语。此作以散氏盘为宗,旨在寻找古代与当代的契合点。古今实无界限,只是今人自设障碍罢了。
4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