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由思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与科学网 齐步向前走(140922)
热度 12 ymin 2014-9-22 08:19
科学与科学网 齐步向前走( 140922 ) 闵应骅 上科学网已经 5 年了。退休以后没什么事就上网,科学网究竟是和我的兴趣相投。而自搞科学研究以来,广义说有 50 年,狭义来说也 30+ 年了。我发现,在中国的科学研究与科学网有许多相似之处。不知道对不对,供大家讨论。 科学网越来越发达,影响力在上升,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你发现没有:研究生爱上科学网、二本大学的老师也爱上科学网、退休的知识分子没什么事儿上科学网。但是,真正一线的科研骨干上科学网的不是没有,但比较少。科学网上谈论的热门话题真正谈“科学”的比较少,谈“自我”的比较多。譬如怎么写基金申请书、怎么了解评审过程、怎么能让我的基金申请得中、与导师怎么处关系、怎么设法发 SCI 论文、怎么对付科研管理、 …… ,如此等等,全是处理这些事的一些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因为我要毕业、我要提职、我要科研经费。“谈科学”的博文不太多,反应也不热烈。高次方程的解析解曾经引起热烈讨论,那倒真是一个科学问题。如果在技术上也有这样的讨论,我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人上科学网。谈科技,我们喜欢谈创造一门 XX 学啦;哲学问题啦;等等,比较空泛,你也不好说它错,也不好说对。反正对错都没关系,基本和产业无关。 中国科学事业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像两弹一星,由国家领导,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成就很大。可是,少有冲出队伍,自搞一套,往随便哪个方向前冲的大胆之士。所以,我们科研的原创性小。譬如说,现在大家都跟随全世界,热门搞大数据。我在博客里介绍了小数据,受到一些报刊杂志的注意。但是,也有一份杂志不买账。其编辑也许想:现在大家都搞大数据,干吗要搞小数据?小数据集起来不就是大数据吗?我们的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与服务人员不敢越雷池一步,只会齐步走。可本月的 CACM 介绍, 廉价的、连接的、私人医疗器械正慢慢改变着卫生保健事业。现在,我们每年都检查身体、有病就去医院,量血压、心律等生命特征,使得医院拥挤,建多少医院都显得不够。如果研制出来各种传感器,联到智能手机上。做个床垫,记录你 24 小时的心律、呼吸和睡眠质量,通过智能手机送给用户。卫生保健就会出现革命化的变化。我们社会现在用的是一个治病的系统,而不是一个保健系统。不过,这些传感器及其连接真正要实用也不容易。如果你两个脚上都戴计步器,其结果可能大不相同。所以,这些小设备也有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你测血压,一时一个样,到底是血压计测得不准呢,还是血压本来就是这么捉摸不定呢?这些数据很多,交给医生也没那么多时间分析,这就需要把病人检测到的数据与他们的保健供应商联系起来。可是,为了保护隐私,又要保密。同时,他们的病情可以和药品的 APP 联系起来选择药物。这里面,具体的技术问题多得很。 本月 CACM 介绍新的数字医学,说:廉价的可连接的私人医疗器械正慢慢地改变着医疗保健的性质。譬如 最近开发出了一款名为 Handyscope (手上的显微镜)的 iOS 应用。有了这个手上显微镜 APP ,配合一个类似摄像头的附件,你的 iPhone3GS 或者 iPhone4 就化身成了一个便携式的 20 倍显微镜,可以随时进行皮下组织的检查(见下图 1 )。一个小的智能袜子可以把婴儿的健康情况通过兰牙传给他的父母(见下图 2 )。做一个远程医疗 APP 可以让医生远程看病,用不着跋涉千里都跑到大城市来看病(见下图 3 )。我们为什么不能另辟蹊径搞出这类东西来呢?最近据报道,北京市科委与清华大学 16 日在京联合发布了 “ 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 ” 、我国自主研发的可充电式脑起搏器。该成果通过电磁耦合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到 10 年以上,并降低了患者医疗设备支出。这样的成果如果能与西方进口的比肩,甚至更好,那就是重要的科技成果。可是,最后还是靠市场说话,不至于光是一条新闻。可惜,这种医疗器械国外早已有了,还属于赶超。我们能不能搞一些国外没有的东西?那就靠独创,就靠科研人员的离经叛道、自由思考。这在我们科技界还是比较少。
个人分类: 杂谈|4609 次阅读|45 个评论
成才之路(2):养成自由思考的习惯(100516)
ymin 2010-5-16 11:28
成才之路(2):养成自由思考的习惯(100516) 闵应骅 首先声明,这里说的是自由思考,不是提倡青年人自由散漫、任性、为所欲为。现在有些年青人半夜两点才睡觉,生活没规律,成天打游戏、听摇滚。我不赞成,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 我这里说的是:对搞学问的人,自由思考是第一重要的。 1.自由思考才能提出问题 三岁左右的孩子最喜欢问爸爸妈妈:这是为什么呀?他们刚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新鲜,总想多知道一些。有时候问得爸爸妈妈都不耐烦了,他们还在问。这是一种好奇心。好奇心对科学家来说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好奇心就没有追求真理的动力。 2.自由思考才能破除迷信 迷信不一定是信教,也可以是迷信权威。学术权威说的话,应该认真思考,应该有一定道理。但是,需要加上你自己的思考。你完全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也许你能发现点什么,或者站得更高,推广一点什么;也许你能找到反例,推翻一点什么。只有敢于说不,才能有所创造。但是,必须经过认真思考,而不是胡说八道。 迷信工具也是一种迷信。在IT行业,模拟、验证、设计、评估工具多得不得了,各个公司都有类似的工具。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创造和改进这些工具,而不是用某一个工具去证明自己的什么思想。当然你完全不用工具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论证你的思想的时候应该设法由于工具缺陷而造成的误解。仪器仪表也是科学工具,有网友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不景气。他说得很对,仪器仪表的先进性体现了我们科学研究的进步程度。最近,美国航天局为科研而特别研制的相机就使用了40亿象素的感光元件。没有先进的照相技术,航天器上天了、登月了,有什么用? 3。自由思考才能扩展思维的空间 50年代大学一位留学印度的物理老师讲过一段话,给我印象深刻,至今不忘。他说苹果熟了,要离开苹果树,它可以往三维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飞去,为什么偏偏要往地心的方向落下呢?总得有个道理吧?那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同样的逻辑还可以问很多类似的问题。这就大大扩展了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你简直不知道有何创新的可能。于是,你只知道沿着人家的思路,做点改进、做点扩展,或者把几个人的东西总结一番,或者把东家的东西用到西家,号称是结合。这样,原始创新的东西就没有了。 4.自由思考才能活跃学术空气 我总觉得我们的讨论班、课堂里、学术讲座、甚至整个学术界,学术空气不够活跃。提问题的人少。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怕丢丑,怕人家说你问这样没水平的问题。在外国,课堂上、学术会议上,问问题、提出质疑的很多。其实你问的问题很可能是别人也想问的。孔夫子说不耻下问,不管他是上问还是下问,总归学问、学问,光学不问怎么行呢?
个人分类: 做学问|5964 次阅读|6 个评论
用平常心来看诺贝尔奖
bochang 2009-11-25 15:44
最近在网上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并不笨,对知识追求的热情也很高。事实上,有许多位在海外工作的华人科学家,都曾得到诺贝尔奖,包括物理界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以及最近的高锟,化学方面也有李远哲跟去年的钱永健。在其他的亚洲国家,例如日本跟印度,在过去已经有多位本土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为什么中国却不能呢?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最近的三十年里,不管在教育跟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项在国内完成的工作成果足以得到诺贝尔奖。 现在许多人,把缺乏诺贝尔奖当作一种指标,断言中华文化不利于创新;或者认为我们这三十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彻底失败。我认为这种评论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是否得诺贝尔奖,虽然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它更重要的是反映过往的研究水平及当地跟世界整个科学界联系的紧密程度。 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对诺贝尔奖过分地重视。首先,诺贝尔奖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它表彰的不是今天而是过去的学术成就,这些得奖的工作往往是很多年以前做的。因此它并不反映今日的研究水平。第二,诺贝尔奖不是一个准确的(或者可靠的)指标,来测量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科学贡献。是否得奖,有很多与机会相关的偶然因素。我由于长期在国外工作及研究牵涉较广,有机会与多位诺贝尔获奖者接触或交流。依我的观察,有些获奖者是的确杰出,有些却只是善于经营或者十分幸运。第三,有很多对科学有重要贡献的工作不一定会得奖,这里面有多种不同的原因,例如这项工作包含多人的努力(每项诺贝尔奖最多只能颁给三个人),主要贡献者在科学圈中缺乏人缘,或者不够长寿等等。 诺贝尔奖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但它在我国已经变成为一种科学界的图腾,受到过分的崇拜。 我觉得一个社会需要的,不是争名,而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环境 ,以利于达到以下的目标:(1)积极地发展教育,(2)鼓励创新和自由思考,(3)重视专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如果中国能够做到这样,各种科学上的荣誉(包括诺贝尔奖)迟早会到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