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杨振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自新语丝,记者田志凌]:李政道杨振宁决裂源于名字排序?
Fangjinqin 2009-12-12 17:42
新语丝 ( 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    李政道杨振宁决裂源于名字排序?   记者田志凌   2009-12-11南方都市报   两位诺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决裂恩怨是半个世纪来学术界的一大公案。 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即将由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出版。季承称书中全面披露了李杨二人的恩怨内幕,包括杨振宁在学术大会 上演讲李政道在台下三次反对,杨振宁以年长四岁为由要求论文署名在李政 道前,从而引发矛盾等。   不过,方舟子昨日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不同看法,他举了一些论文的例子来说 明,两人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是李的名字排在前面。   还原大学者面目   季承告诉记者,这个传记酝酿了十年,但真正动笔的时间其实只用了半年,其 余时间都是在修改补充并等待出版。他七删七改,力图还原一个学者的本来面目。   书中记述了李政道的人生经历,包括当年蒋介石为什么拿十万美元让华罗庚、 李政道等去美国学造原子弹,文革时期李政道与江青的争论,中国少年班诞生 过程,李政道推动文革后期科技学术刊物复刊,李政道与毛泽东、邓小平、江 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友谊等。该书也侧面讨论了新中国60年为何未能产生本 土诺奖得主的缘由。书中还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据悉,季承与李政道有30多年的合作。1997年李政道在中国科学院高等科学 技术中心有一个办公室,季承长期给他做助手和顾问,还曾参与编辑出版《李政道 全集》等。   李先生对我写他的传记是支持的,也给过不少指导,提供过许多材料。季 承说,李政道为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历史珍贵资料,全书30万字。中科院院 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作序推荐。   李杨不和源于名字排序?   李政道和杨振宁二人间的恩怨是华人学术界长达半个世纪的公案,争论的核 心问题是,有关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是李政道还是杨振宁先提出来?根据《李政道 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1956年大约是4月底或5月初的一 天上午,杨振宁来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 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杨振宁激烈地反对,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 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   《李政道传》称,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分析, 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 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1957年11月,两人要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 道中,名字的次序都是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李政道传》中写道,没有想 到,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 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李政道感到很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 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1962年,《纽约客》准备 刊发《宇称问题侧记》一文,杨振宁又提出,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李政道 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   而据杨振宁的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 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 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李政道传》还写道,2006年4月,美国物理学会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 庆祝宇称不守恒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李政道和杨振宁都参加了会议并作报告。 在杨振宁作报告时,李政道三次在台下发声表示反对,称:你讲的是不对的, 你刚才说的是不真实的等,会场里气氛紧张,鸦雀无声,报告匆匆结束。   方舟子: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   李杨二人是因为杨振宁争夺名次排序而引发矛盾么?昨天,学者方舟子在博客 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找到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 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 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   方舟子还列出李政道与杨振宁从1952年到 1962年共同发表的23篇论文,除了 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方舟子称,这么多篇论文 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 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 然吗?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季承,季承表示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方舟子说的也许是 事实,不过书中还涉及诺奖排名的问题,另外他们的分歧有些是排名问题,有些不是, 对这个故事我书里都写得很详细。季承表示,他在写作时抱着客观的态度,只是 记录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XYS20091211)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9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方舟子第二次谈杨李之争: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yangfanman 2009-12-11 08:29
已搜过,无重复。 原帖在这里: http://xys4.dxiong.com/xys/netters/Fang-Zhouzi/blog/yangzhenning2.txt 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方舟子 前面说到,自1952年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除了第一篇杨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排第一。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是在同一期Physical Review (1 August 1952, Volume 87, Issue 3)杂志上紧挨着发表的。也就是说,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杨要求两人各在其中一篇排第一,这个要求我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一期的杂志还有36篇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其中有16篇没有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可见在当时,在Physical Review上,不存在李政道所 说的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国际惯例,李政道因为杨振宁要求一篇论文的署名不遵守国际惯例,就对他心怀不满,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这一期杂志不按 国际惯例 排名的16篇论文如下: The Disintegration of Cs130 Alan B. Smith, Allan C. G. Mitchell, and Robert S. Caird The Coherent Neutron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of Nitrogen and Vanadium S. W. Peterson and Henri A. Levy The Disintegration of Ce144 and Pr144 Fred T. Porter and C. Sharp Cook Slow Neutron Crystal Spectrometry: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f Co, Er, Hf, Ni58, Ni60, Ho, and Fission Sm S. Bernstein, L. B. Borst, C. P. Stanford, T. E. Stephenson, and J. B. Dial The Stopping Cross Section of D2O Ice W. A. Wenzel and Ward Whaling Gamma- and Alpha-Produced Scintillations in Cesium Fluoride W. Van Sciver and R. Hofstadter Half-Life of 139-Min Dy165 R. Sher, H. J. Kouts, and K. W. Dow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of Silver J. W. Beams, W. E. Walker, and H. S. Morton, Jr. Impurity Effects in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Germanium W. P. Slichter and E. D. Kolb Gamma-Rays from Sc48 Bernard Hamermesh, Virginia Hummel, Leonard Goodman, and Donald Engelkemeir Azimuthal Variation of Cosmic Radiation for Zenith Angle 40 at =19 N B. Bhowmik and G. S. Bajwa A Narrow Angle Pair of Particles Produced in Hydrogen A. B. Weaver, Earl A. Long, and Marcel Schein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the Be9+D Neutrons J. S. Pruitt, S. S. Hanna, and C. D. Swartz Narrow Angle Pairs of Particles from Nuclear Interactions J. J. Lord, Joseph Fainberg, D. M. Haskin, and Marcel Schein 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s in Compounds of Vanadium H. E. Walchli and H. W. Morgan Polymorphism of ND4D2PO4 Elizabeth A. Wood, Walter J. Merz, and Bernd T. Matthias (XYS20091210) 方舟子的第一次谈杨李关系的帖子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659 写得不错的评论见: 方舟子够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744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164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自"新语丝"方舟子: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Fangjinqin 2009-12-10 19:18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方舟子 新语丝( 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 22 度观察 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 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 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 尔奖 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 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 李政道有 30 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 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 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李政道和杨振宁 。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 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 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 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 宁的 夫人杜致礼 ( 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 ) 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 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 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 女人的第六感 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 这样信任。 ( 2009 年 12 月 07 日 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 国际惯例 ,让 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 惯例 把自 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 国际惯例 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 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 1952 年到 1962 年,两人一起发表了 23 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 22 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 于杨 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 国际惯例 ,就让 李政道从此 耿耿于心 ,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2391 次阅读|4 个评论
武林外史:杨大师落叶归根,翁小姐攀龙附凤
yyzhao 2009-12-10 18:28
话说这武林中人也非圣贤,吃喝拉撒,七情六欲,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这习武一行却是个苦差事,出入武林,总得有个三拳两脚,于是乎,起早贪黑、闭门修行自不肖说,囊萤立雪、悬梁刺骨也是常事。整日舞枪弄棒、飞拳踢脚,哪有闲暇它顾。因了这般缘故,这武林之中鲜有风流韵事、蜚短流长之事。 却说几位武生,一日去茶馆小聚,听得茶客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隐隐约约似乎都在谈论武林中事。这几位武生甚觉好奇。武林好汉多是些无趣之人,哪怕你日能飞檐,夜能走壁,也是知者寥寥,那像歌星戏子,一曲轻歌,一段曼舞,即可声名远扬。那平头百姓平日里对武林漠不关心,是何等奇事引来众人兴致?一位武生唤过店小二,打听究竟。店小二应声答道:各位客官看上去也是武林中人,为何如此孤陋寡闻?这几日,整个京城沸沸扬扬,街谈巷议都是这一件事。有位老者八十有二,据说是位武圣,与年方二十八的一位佳人定了婚约,不日就要成婚。 列位看官,这位武林老者姓杨,名振宁,乃一代宗师。大师出身武术世家,前朝末年赴美丽坚拜师学艺,这一去不打紧,遇着一位青年豪杰,姓李,名政道,两人双剑合璧,居然炼成不世武功,所谓宇宙不衡功,轰动天下,两人牌位进了诺氏生祠。各位看官也许有所不知,这诺氏祠堂是天下武林的最高境界,只有开门创派的一代武林宗师才得供奉于此,一年一岁不过数人。一旦入住,则名垂千古,万世流芳,被天下人顶礼膜拜。虽说诺祠之内,牌位不下数百,但多是番邦武士,这杨李二人开了华人先河,华夏之人得知此事,举国欢庆,将两位大师奉若圣明。两位大师后来因名分之争伤了和气,分道扬镳,此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单说这诺祠,开光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祠内的华人大师仍是凤毛麟角,即使这几个大师,也是西方得道,与我华夏武林其实无甚瓜葛。说来惭愧,洋洋大国,人口众多,竟无人能登堂入室。个中缘由,一言难尽,且听我慢慢道来。 本朝始祖皇帝,雄才大略,率领一帮好汉扫平天下,建国称帝,为子孙奠定了万世基业。始祖皇帝武功盖世,却不喜武人争强好胜、特立独行、犯颜冒上之秉性,随传旨天下,独尊马术,罢黜百家。从此埋下祸根,武林凋敝,刀枪入库,致使国力日渐衰微。待到始皇帝驾崩,邓公垂帘听政,拨乱反正,重整武备。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时至今日,虽然习武者众多,武林高手仍是廖若晨星。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话说杨大师功成名就,心里却是念着故国,屡屡为朝廷出力。待到告老还乡,索性离开番邦,迁居故土,为朝廷出谋划策。大师虽然年事已高,却是精神矍烁,每每携了夫人云游四海,讲武传艺。所到之处,地主必派些帮手随从,伺候左右。单说一位小姐,姓翁名帆,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理,貌美如花,既聪明伶俐,又善解人意,也颇有些心计,陪伺大师和师太几日,殷勤备至,很快博得两老的欢心。这女子也是个奇人,一口地道的番话,温言细语,大师听了周身舒畅,遇此知音,相见恨晚。 过了两年,师太仙逝,杨大师顿觉空虚。大师一生精研武功,那顾得上那些儿女情长之事,如今赋闲在家,虽然朝廷关怀备至,但总觉缺点东西,说不明,道不白。碰巧翁姑娘鸿雁传书,屡送秋波,这杨大师哪能顶得住。华夏之地,因循守旧,老牛嫩草,世人未必接受。但大师乃非常人,加之情火熊熊,那管人言可畏。周瑜黄盖,男情女愿,旋即结了连理,于是有了茶舍酒肆那些闲话。 回头再说茶馆这些武生,听了店小二的一番话,就议论开来。一个说,英雄美女,千古佳话;一个说,才子佳人,各得其所;一个说,老牛嫩草,成何体统。众武生正谈得兴起,忽听一声大喝,尔等不去练功,却在此咬嘴嚼舌。武林宗师私事,汝等鼠辈岂敢妄加评论。众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师傅,正想溜走,师傅操起权仗,劈头盖脸一顿乱打。 有诗赞曰: 廉颇老矣尚能饭,西施芳龄不浣纱。 自古美人慕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87 次阅读|3 个评论
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获得诺贝尔奖42周年纪念
tianli99 2009-12-10 14:39
一九五七年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合影,自左至右:博韦(Daniel Bovet,医学奖)、塔德(Alexander Todd,化学奖)、加缪(Albert Camus,文学奖)、杨振宁(物理学奖)、李政道(物理学奖) 一九五七年十月李政道、杨振宁两家在普林斯顿大学合影。后排自左至右:杨振宁、杨振宁夫人杜致礼、李政道夫人秦惠君、李政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署名的悲剧:也谈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破裂
gl6866 2009-12-10 11:38
这些日子科学网在热抄李-杨关于诺奖获得的合作,由于署名问题而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情,的确是很令人深思的。大家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我国长期的思想惯性所致,因此我国也对于科学,尤其是纯粹科学的合作表现出格外的谨慎。不仅是我国,国外科学家也是如此。 李政道既然已经知道杨在署名问题上比较工于心计,也应在关键的时刻有所防范。可是当时可悲的是李政道可能由于年轻而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接下来,杨却激烈反对李所说的一切。在杨被李彻底说服后,杨又提出表示愿意与李合作。这说明杨似乎早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而且他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杨似乎有贪大求全思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 我觉得这里有个问题,在纯粹科学中,关键是尽快发表自己的论文,而不是将所有的领域占领下来。尽快占领学术的制高点才是第一位的,剩下的工作可以让别人去做嘛。比如,爱因斯坦的论文,就是那么几页纸,却成为理论物理的巅峰。可他却没有找其他人合作过,论文发表好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基本与爱因斯坦没有关系了,剩下的事情都是其他人干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领域的领袖地位!如果说中国人在物理学领域中的这个重要工作,当时果真能有巨大的突破,就应该勇于敢,自己单独发表论文。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什么大奖,而是对于自己的挑战。 李-杨当初的初衷是希望不让外国人看笑话,所以在诺奖颁奖时没有计较什么。但最终还是由于署名的问题导致关系破裂,还是让是外国人看了笑话。这又使我联想到我国本土发明人工 合成 牛胰岛素的悲剧,一个那么大的成果,却连烧锅炉的都上了诺奖的提名名单,据说达好几百人。最后诺奖委员会裁定,最多只能给三个人并列,可我国却报了四个,并说再也不能少了。结果,那次唯一一次获得诺奖的机会也就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大概就是合作的结果吧。 杨-李的公案已经成为科学史的素材。但愿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个人分类: 杂谈散论|4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mqjiang 2009-12-9 21:19
本文转自: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netters/Fang-Zhouzi/blog/yangzhenning.txt 方舟子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 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 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 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 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 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 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 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 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 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 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 (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 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 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 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 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 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 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 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 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 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 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 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7944 次阅读|6 个评论
李政道vs杨振宁:恩怨是非
msxue2004 2009-12-9 11:44
随着《李政道传》的面世,相信李与杨之间的恩怨是非又会在一次受到新闻界、学术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公说gong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面列举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大陆所做的事,暂且不说是贡献。相信功过是非自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给出答案。 主要印象:一个做实事,一个动嘴皮子。 李政道: 李政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倾注满腔热忱,自1972年起多次回国访问讲学,30多年来不辞辛劳、殚精竭虑:1。倡议并创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2.倡导成立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3.积极建议和推动我国科学基金制度的建立;4.帮助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建立高能加速器,建议和安排几十位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培训,为后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的建立和高能物理研究与实验的开展培养了科研骨干;5.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在方案选择、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与支持;6.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创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7.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成立现代物理中心;8.还将个人积蓄以自己和夫人的名义设立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优秀本科生见习科学研究。 杨振宁: 1.杨先生极力推动中国基础科研(向毛主席建议要重视基础研究并被采纳)   2.担任美国华协主席,极力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   3.参加发起了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   4.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组织CEEC(与中国学术交流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进修   5.1982年,杨振宁直接写信给中国有关部门领导,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再次提出建议。   6.1983年,杨振宁倡议的冲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在香港组成,杨振宁任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7.极力建议中国要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8.促成香港实业家刘永龄先生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生数学奖   9.任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   10.在陈省身先生所建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   11.帮助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   12.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筹措大量资金,不久前还筹得1000万美元   13.为清华大学请来姚期智这样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华人世界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   14.积极维护祖国统一,明确反对台独,指出合作兴,分则衰   15.积极参于保钧活动 附: 此前,国学大师季羡林仙逝时,他的儿子75岁的季承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今,季承也继承传统,当起了作家。他10年磨一剑执笔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将于12月10日在北京首发。 出版方策划人胡劲华介绍说,这是首部反映诺奖中华第一人李政道传奇经历和精神的名人传记,该书首次全面披露了诺奖两位华人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以及其他重大猛料,极富传奇色彩和可读性。由李政道的助手季承耗费10年,7删7改写就,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面目,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旅程中,爱情始终是李政道赢得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的源泉。 12月7日,记者致电季承,问为何花这么多时间写这部传记,他说:真正动笔写作的时间,其实只用了半年,并不是十年。季承表示,写李政道先生的传,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以学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国者的优秀品质,净化自己的灵魂。他还透露说,传记的出版得到了李政道的全面支持,李先生给过我不少指导,提供过许多材料。对此我要向他表示感谢。至于李政道本人对传记是否满意,季承说他无从得知,因为据我所知,他虽然向我讨要过数本复印本,可是他研究工作很忙,可能还没有很好地通读。但我相信,如果他读了这本传记,一定会有恰当的评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十指相扣:李杨政振道宁VS杨李振政宁道
大毛忽洞 2009-12-9 09:38
十指相扣: 李 杨 政 振 道 宁 VS 杨 李 振 政 宁 道 杨振宁和翁帆,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十指相扣。 这样的十指相扣,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十指相扣,就是两人的手指互相交错地排列在一起。 杨振宁和李政道当年发表文章时,如果署名采取十指相扣的模式,也许就不会出现两人反目为仇的局面。 十指相扣的论文署名模式: 李 杨 政 振 道 宁,或者, 杨 李 振 政 宁 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杨振宁和李政道(李政道和杨振宁)分道扬镳? 也许是他们俩的中国文化背景! 因为只有汉字才能实现十指相扣的文章署名模式。 杨振宁和李政道,毕竟都是得道的物理学家,就是吵架也是高人一等。 杨振宁的代理人是 江才健(撰写《杨振宁传》); 李政道的代理人是季承(撰写《李政道传》)。 李政道和杨振宁 23 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以上数据来自新语丝)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782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政道与杨振宁分裂长达半个世纪 恩怨并未消除
xupeiyang 2009-12-8 13:52
李政道(左)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与杨振宁恩怨始末:署名次序问题引发决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17:3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李政道传》披露与杨振宁恩怨始末   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曾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 | 北京报道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   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内情究竟如何?即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首次详细披露了二人恩怨的始末。   这是这桩学术界的豪门恩冤首次系统展示。出版社编辑对本刊记者说。   书的作者身份同样值得一提,他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季承。季承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二人有长达30年的紧密合作。   尽管李、杨分裂已长达半个世纪,如今他们已分别83岁和87岁高龄,但是时间并没有消弭他们之间的恩怨。读《李政道传》,二人的恩怨贯穿其间,其详尽的细节直击人性深处。   初识   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也要造原子弹。他找到西南联大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对他们说,给你们十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请你们造原子弹。   吴大猷他们说,造原子弹要先培养人才,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   李政道被选中,于1946年来到美国。但由于美国并不开放原子弹制造技术,考察小组只能解散。据指示,他们可以用领取到的经费在美国深造。于是李政道就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学起了理论物理。   那时杨振宁已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他接到吴大猷的通知,给李政道他们在大学国际公寓预定了房间。杨振宁也是西南联大校友,但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这是李杨的初次谋面。   同在一所学校,交往自然开始。二人开始联名发表论文,在生活上也成了亲密的朋友。   李政道入学后不久,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经济上比较宽裕,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7年夏天,他和杨振宁、凌宁开着这辆车去西部旅行。除了在大峡谷遇险的故事外,书中披露,李政道还说起一个有趣的细节:出发前,杨振宁提议三人按比例出钱,把那部车子买下来,回来后再由李政道一人出钱买下车子。杨振宁的这个提议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来李政道才琢磨过味来。他对杨振宁的精于算计颇有感触。   合作   博士毕业后,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助教。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地方反华气焰嚣张,因而李政道在加州并不愉快。   此前,1949年秋,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他知道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于是两人商量,李政道也来普林斯顿,可以一起作研究。   书中写道,杨振宁去找了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请他给李政道发出邀请信。于是,1951年9月,李政道偕夫人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李杨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杨振宁正在进行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研究,他希望李政道加入。这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始。季承写道。   1951年秋,他们写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不同的热力学函数在有相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解析延拓的---这个发现揭开了统计力学研究新的一页。   两位年轻中国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1952年的一天,二人受邀与爱因斯坦见面。谈话时间很长,爱因斯坦问得很多,很细。最后,他站起来同李政道握手,恳切地对他说:祝你未来在物理上成功。   两位年轻人在普林斯顿的合作及其卓越成果,以及他们个人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时传为佳话。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第一次分手   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工作,既有成就又很愉快。但此时纠纷却发生了,由头是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问题。   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李政道决定离开普林斯顿,去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三年后,1956年,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共获诺贝尔奖   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本来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距离。一件偶然的事情,却使二人恢复了合作。   1953年,杨振宁曾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其中提出了后来十分有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   但是,当时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持严重怀疑。一次,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来看李政道,李把他的看法告诉了杨。经过激烈的讨论,杨同意了李的意见,还共同署名,李前杨后,发表了论文《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   这件事使他们重拾合作,这也是他们物理生涯中富有浪漫和神奇色彩的一段。李政道在他的文章《破缺的宇称》中有如下描述:从1956年到1962年,杨和我共同写了32篇论文,范围从粒子物理到统计力学??合作紧密而富有成果,有竞争也有协调。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他们共获诺贝尔奖的合作成果,就是产生在这个时期。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根据《李政道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   1956年大约是4月底和5月初的一天上午,杨振宁开车从长岛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在李的办公室里进行了讨论。不久,杨振宁要移动他停在街上的汽车,他们就走到街上。把车停好后,由于饭馆都还没开门,他们就近在125街和百老汇大街路口的白玫瑰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   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   李政道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觉得如有杨振宁的参加,会使整个事情做的更好。   两人开始了友好的竞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全部的衰变分析。这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两人在计算能力上不相上下,都做出了贡献。   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决裂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物理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   11月,李政道要为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做准备。他们都要写发言稿和讲演稿。那时,在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个名字的次序都与获奖论文的署名一样,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没有想到,书中写道,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秦惠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   这是一个插曲,李政道虽心有不快,但很快被诺奖的荣耀冲淡。而不久后的一篇文章却让他们走向分裂---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风波由此而起。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里有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 要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   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当天晚上,杨又打来电话,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各执一词   当然这只是李政道一方的表述,在《李政道传》中,作者季承也尽量引入杨振宁的表述,以求平衡。   杨振宁写于1982年,于1983年出版的《文集》里,在《初识李政道》一文里写道:他才华出众,刻苦用功。我们相处得颇投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费米做了他的学位论文导师,但他总是转而向我寻求指导。因此,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的物理老师。   在《和李政道的最后的合作》一文的后记里,杨振宁对两人的合作做了总结:我对他就像一位兄长。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领域里,我在1950年代初就已经成了名。我们的合作关系中,我是资深的一方。敏锐地警觉到不应该挡住他的道,我便有意识地往后靠,尽量在事业上扶持他,同时,在公开场合对我们合作关系的实质严格地保持缄默??   在写于1982年的《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产生经过》一文后记里,杨振宁的版本与李政道截然不同:我们的讨论集中在-之谜上面。在一个节骨眼上,我想到了,应该把产生过程的对称性同衰变过程分离开来。于是,如果人们假设宇称只在强作用中守恒,在弱作用中则不然,那么和是同一个粒子且自旋、宇称为0-(这一点是由强作用推断出的)的结论就不会遇到困难??李政道先是反对这种观点。我力图说服他,??后来他同意了我的意见。   无解的谜局   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197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先后回国访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季承写道, 围绕着高能物理的发展,过去在中国素来就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自从李杨这两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自天外归来、陆续回国访问并介入其间,这一分歧就带有了浓厚的个人意气的色彩,成了李杨不和的易地之战。   例子很多:李政道主张建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力主搞应用科学;李政道创立特殊的考试办法帮助中国学子赴美留学,杨振宁就说是丧权辱国,等等。   他对中国高能物理发展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甚至主张冻结基础研究的经费,说这是全民族的利益,主张科学院要以发展性研究为主,从而生产第一,生产第一,生产第一。书中这样对杨振宁的态度作总结。   季承写道:推而广之,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域。意气的来源完全在杨振宁。相反,李政道却没有表示出对杨振宁回国后所作所为的个人意气。人们看不到只要杨振宁主张,李政道就反对这种现象。   季承对本刊记者表示: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一个科学史的问题了。其是非曲直,应该由历史来判断,应该由科学史家来研究。至于结论,这恐怕是没有人,没有什么机构,可以做出的。季承说。■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夫人翁帆未怀孕
xupeiyang 2009-11-6 13:08
一篇《杨振宁向媒体证实翁帆怀孕3个月》的文章煞有介事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并引发转载。翁帆的姐姐2009年10月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网上造谣者可笑。   翁帆在潮州的姐姐在电话里明确告诉记者,翁帆没有怀孕。她介绍说,2009年年国庆期间,杨振宁和翁帆夫妇还应邀到 北京人民大会堂 出席国庆庆典活动,翁帆有没有怀孕,家里人最清楚。她同时称,家里人都留意到了网络上的流言,认为在网络上的造谣者十分可笑。   5年前,82岁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帆登记结婚。杨振宁教授在当时曾对媒体说:不管现在别人怎么讲,过了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个美丽的罗曼史。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3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杨振宁和方励之的印象
热度 1 wliming 2009-9-6 13:07
我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杨振宁和方励之这两位牛人。那还是80年代初,当时能见到这样的牛人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见到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我们很多同学们都激动不已。 当时杨振宁被我母校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杨先生就做了一场报告。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说的一句话是,他的导师泰勒有很多的新想法,但95%都是错的,可是,有5%是对的就够了。当年我觉得杨先生这俏皮话说得很精彩很有哲理。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对劲,如果一个人整天胡说八道,只有一两句是对的,是叫人很烦的。等我十多年后再次见到杨先生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快80岁但仍然精神抖擞的老人。这些年我听过杨先生的几场科普报告,特别是他在凤凰卫视上讲的《物理学的美》,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90年代他刚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我还很冒昧地给他打过一次电话,想跟他讨论一个什么物理问题,结果由于我自己思路不清,被他问得无法讲下去只好作罢(惭愧)。这些经历让我对杨先生一直保持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杨先生娶少奶奶的事本来是一段佳话,可惜让很多红眼病人心生怨气。杨先生敢露真言的行为(比如评价易经)更是让很多推崇文化糟粕的人饱受煎熬但又无可奈何。 见到方励之,好像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儿子是我们班的高年级师兄(记不确切了),通过他儿子的关系(不确切),我们班请来了这位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天文学家。他给我们讲的是相对论的时空观,用了一个龟兔赛跑的例子来说明时间是怎么会发散的。当他讲完大爆炸学说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星系都退行而去,我们就可以通过周围的观测确定宇宙的中心。他说,很巧的是,这个退行速度和距离成正比,你回去可以证明一下,宇宙任何一点都看到相同的星系退行,所以,确定不了宇宙中心。我回宿舍真的证明了一下,果然如此,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证明。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非常简单,但我当年可是费了牛劲才证明出来的。这是我受到的一次科学启蒙。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这场景我还历历在目。80年代末的风波前夕,我在上海又听过方先生的轰轰烈烈的政治演说。我跟他还有过一次私人通信。我觉得这个人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这是很多科学工作者缺乏的品质。 这是两位有学识有思想有气节的学者,是我敬仰的人。
个人分类: 人生|163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杨振宁的武断: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
可真 2009-9-4 06:28
肖重发先生提醒我他曾写过一篇文章,讲了杨振宁博士对哲学的看法(详见附文),我读后发表如此看法: 杨氏所说的第一种哲学是自觉形态的哲学,即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第二种哲学是自发状态的哲学,即杨氏所谓每个人根据他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他的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过去的经验显然是不排除他可能受到第一种哲学直接或间接的思想影响的,例如一种可能的情况:他的老师直接受到过第一种哲学的深刻影响,而这些老师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的思想传播给了他们的学生,受其思想影响的学生的这种人生经历(学习生活)对于后来成为了科学家(例如物理学家)的他来说,当然是属于他过去的经验范畴。如此看来,扬氏所谓(第一种)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这岂不是属于武断之言?他凭什么可以排除历史上的物理学家中有些人可能有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第一种哲学的思想影响的经验(人生经历)呢?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一定就能完全排除他也可能有过这种经验例如,他能保证他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他的所有老师都从未向他们的学生(包括杨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过任何属于第一种哲学的思想吗?如果他连这个都难以保证,他凭什么能保证其他物理学家在他们成为物理学家之前都决没有过这种经验(人生经历)呢?何况,他凭什么能保证其他物理学家在他们成为物理学家之前决无任何人曾经直接受到过第一种哲学的思想影响的经验(例如曾有过认真研读属于第一种哲学的某些论著的经历)呢? 故杨氏所谓(第一种)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之言实属武断,是不足以为据的,尽管他是一位比较伟大的物理学家。 附: 肖重发先生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717 ) 杨振宁对科学与哲学的看法 说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学过马列的同学都知道就是 指导与被指导 的关系。其中有几个神话,比如我们的毛泽东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指导了何祚庥等人提出层子论,尤其是日本的物理学家坂田昌一也掺合说基本粒子不是不可分的,电子是可分的。连他的理论文章《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也出现在 1965 年中国红极一时的《红旗》这种政治刊物上。另外文革的时候,疯狂的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它是直接为马赫主义这种唯心主义服务的。 但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看杨振宁怎么说,以下是杨振宁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五次谈话的一部分内容( 1986 年 5 月 27 日至 6 月 12 日),它的题目叫《谈谈物理学研究和教学》,发表在 1986 年 10 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报》上。我查尽网络也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只好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进来。 问:一个念物理的人应当怎样看待哲学? 杨:哲学这个词有很多含义。在西方物理学家的文章中,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哲学家的哲学;还有一种是对物理问题长、中距离(甚至短距离)的看法。 问:第二种哲学是否指思想方法? 杨:不是。思想方法,例如坂田所说的,是真正的哲学,即第一种哲学。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第二种哲学,某人说:大一统理论是不可能成功的。你说:我同意。他说:我们两人的哲学一样。不管用什么字眼,第二种哲学无非表示你的看法怎样,你注意什么问题。不喜欢提什么问题;喜欢了解什么问题,不喜欢了解什么问题;一个问题来了,你喜欢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它。它和一个人的风格、喜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一个人研究工作的长期性成就有决定性影响。每个人根据他过去的经验都会形成他自己的哲学(第二种)。每个人都应当注意到它对自己的工作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当适当地去控制它。 至于第一种哲学,我认为他和物理的关系是单向的。物理学影响哲学,但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 。 问:爱因斯坦认为他自己受休谟和马赫哲学的影响很深。 杨: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他之所以成功,不是这个原因,而是由于他的第二种哲学。 研究物理学好像看一幅很大的画。整个自然界的结构好比这幅画。看着一幅画可以有好几种看法。适当的时候应当把几种看法结合起来。一是必须在近距离仔细研究,因为这幅画画得很仔细,每一个部分不一样,因此你必须用放大镜仔细研究它的细部。一是你应当在远距离去看它。你可以看到你在近距离看不到的 Pattern 一种大范围的规律。当然还有中距离的看法。物理学需要进、中、远三种看法。当然。如果您能一下子就看到了远距离所能看到的 Pattern ,这当然是大贡献。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可能。所以必须从近距离开始。总之,知识的流向是由近到中、到远的,而不是反过来的。例如,量子力学建立以后,他对哲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海森伯和薛定谔不是从哲学出发,而是从研究原子光谱出发建立了量子力学的。 我完全不同意坂田的那种看法。我认为坂田对物理学有相当贡献,不过这不起源于他的哲学,而起源于他对物理实际的认识。我不同意他自称起源于哲学。他从哲学出发的那些做法都是不出结果的。我认为他越少用哲学,他的成就越大。 读完这些,可以看出杨大师对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之鲜明观点,根本是跟马克思的那一套完全反着来。不过我却没有听到那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之作出批评。 另外,从这段对话中,也可以看出杨大师作为物理学家的骄傲,不过这几乎是所有杰出物理学家的傲慢,他对所谓的第一种哲学也即哲学家的哲学作出了极端的蔑视。不过,也是奇了怪了,居然也没看到中国那个哲学家跳出来为自己辩护一下,真的是当企鹅或缩头乌龟很爽?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6081 次阅读|28 个评论
规范场才是杨振宁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
wliming 2009-7-26 16:38
杨振宁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世界认同。然而,杨振宁的最大贡献还不是宇称不守恒,而是Yang-Mills 规范场。现代物理学表明,电磁理论,弱电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都可以建立在规范场的基础上,特别是后两个理论完全是在规范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学家甚至坚信,未来的量子引力理论,大统一理论,都将建立在规范场的基础上。所以,规范场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范式。戴元本院士在《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一书中为这个框架描绘了一个路线图,也就是 守恒量---对称性---规范场---相互作用。 可见,杨振宁的规范场是物理学的新起点,完全可以跟牛顿力学媲美。我听到有些资深物理学家说,杨振宁有可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物理学|4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一步解释宇称不守恒
热度 1 wliming 2009-7-25 10:11
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弱作用过程宇称不守恒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轰动世界。可是,很遗憾的是,真正理解他们的宇称不守恒理论的人却不多,而这个理论本身却是很简单的,是中学生都可以明白的。问题出在我们的教材上,教材对宇称问题缺乏简明而直观的解释。 宇称守恒是一种镜像对称性。一个物理过程的镜像与这个物理过程本身,如果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就说它们具有镜像对称性,或者说这个物理过程宇称守恒。 如果镜像跟对应的实际物理过程满足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实验来实现这个镜像所表现的物理过程。所以,能否实现就成为检验宇称守恒与否的准则。 我们可以设想各种电磁作用过程,观察这个过程在镜子中的像。然后用真实的实验来实现这个像。你会发现这些像都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还可以用电磁理论严格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说电磁作用是宇称守恒的。举例如下图所示: 而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弱相互作用过程,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结论。把大量的钴60原子放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低温和强磁场中,钴60原子核衰变放出高能电子,在某个方向用探测器测量这些高能电子。实验表明,这个物理过程的镜像,不能用真实的实验来实现,探测器测量不到衰变产生的高能电子,所以,宇称不守恒。如下图所示。 我相信这是对宇称不守恒现象的最简明的陈述。有不少教材,给吴健雄的实验加上钴原子核的什么磁矩方向,自旋方向等等,都是画蛇添足,误导读者。我过去也多年犯这个错误。很多初学者,对宇称不守恒现象产生强烈的困惑就来源于此。
个人分类: 物理学|88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在东大见过的学者
zznwpu 2009-5-10 22:22
在东大见过的学者 从外校考入东大快4年,恰好所在实验室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院系关系不紧密,所以始终没有一种归属感,潜意识里还以为真正的母校是西工大。但是,仔细回想,西工大的印象仅止于朴实,东大看似浮躁,却有其厚重。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是学术讲座。 当年在西安,也听过一些演讲,还记得的有反伪斗士司马南、打工皇后吴士宏、疯狂英语李阳,当时讲的都很有激情,但过后就忘掉了。或许是因为,这些人仅仅是走穴而已。另一方面西工大不重视,也请不动知名的大学者。 东大则不同,客观上与外界联系广泛,主观上也非常重视,人文讲座非常多。不过新校区建成后,本部的讲座就很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幸见过几个值得尊敬的学者。 首先是北大的哲学教授张世英。06年的首届华英文化系列讲座,他以85岁的高龄讲了两场,一场是《哲学与人生》,一场是《希腊精神与科学》。第一场,他打破了哲学是枯燥的印象,将之融入生活,提供了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新的视角。第二场,他消除了我对希腊的神秘感。那时,我站在讲堂最后面,虽然有些名词听不懂,但是觉得他表达的意思似乎照亮了心中酝酿已久、蠢蠢欲动的那一角。于是,用手机短信紧张地记录笔记,回来再整理出来。 其次是杨振宁。他回国后在东大做过三次报告,我有幸听了两次。一次讲他的生平,一次讲他的物理研究。他这个人,网上争议很大。第一次去听,只是想去看看热闹。没有票,站在最后面,看到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用一两个小时条理清晰地讲完了一百多页的PPT。精力之旺盛、表达之清楚,另人赞叹。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他通过自己的生平,讲述了时代的变迁,很有历史感。此外,他也以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理解,更增添了我对这种理解的信心。第二次报告,他主要讲自己的研究和诺贝尔奖的获得经历。其中重点提到了吴健雄的贡献,她当时眼光独特,力排众议,勇敢而又坚定地完成了实验。这样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一个中国人,体现了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我来说,曾经是那么抽象和遥远,只能属于那些西方的名字。 最后一个是韦钰,小学课本里的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上次回来是讲她目前从事的小学科学教育,这是她从教育部副部长退下来后选择的一项事业,至今年近70,头发花白,和蔼而又威严,举手投足,言语之间都透着一股激情。她对幸福的见解、对儿童教育的承担、对困难的藐视,让我尊敬并感到惭愧。最重要的一点,她组织编写的一套教科书发行了一万多套,她感到很自豪。后来的提问环节,一个女生站起来问,说这样的发行量影响力远远不够。韦钰严厉地反驳,认为自己是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做着开创性的工作,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相比之下,我们这代年轻人的浮躁暴露无遗。困难的事做不了,只想做那些一步登天的容易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而韦钰身上体现的明知难为依然为之,一步一个脚印的科学态度,实在令人钦佩。 写出这篇日志,让这些学者们用他们的精神和学识,照耀我的平凡与弱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界不需要“算命先生”
张显峰 2009-5-8 11:27
       国足何时拿下世界杯和本土科学家何时问鼎诺贝尔奖,是最让国人绞尽脑汁想象的两件事。但是,关心诺贝尔奖的人要比关心世界杯的人幸福很多,前者活在希望里,而后者活在绝望里因为毕竟有人能够肯定地告诉关心诺贝尔奖的人:20年内。   4月20日的《扬子晚报》报道说,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做客扬州大学,在回答大家最为关心的中国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时说:20年内中国本土肯定产生诺贝尔奖!   我记得,对于本土科学家何时问鼎诺贝尔奖,杨先生几乎每两年都会预言一次,结论出奇一致:20年。我一直没有闹明白的是,为什么是20年,而且永远是20年?   大约两年前,杨先生说我是根据中国经济成长的速度与中国学生的素质综合考虑,得出这个结论的。而这次的依据则是,100年前中国懂微积分的人只有几个,现在学数学的大学生都懂,中国在碳管、高温超导研究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也许我们大可不必认真,只不过是因为大家最为关心,杨先生才如此肯定。但是我在想,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先生不必为了照顾国人的情绪,而一次又一次地去做无谓的预言。   我国科学家能够拿到诺贝尔奖固然值得期待和庆贺,但中国的科学水平整体能够得到提高,成为国际上实力和水平很强的一支科学队伍,远比得不得奖更重要。   眼下科技界的浮躁之气愈演愈烈,我想,人们(即便是最关心本土科学家何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更期待杨先生能够从自己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的切身体会出发,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为我国科技事业现状号号脉、建建言。而且作为著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杨先生应该以他的科学人生和曾经严谨的学术作风,激励和引导后辈潜心向学,而不必让大家抱着20年内必得诺贝尔奖的空头支票沾沾自喜。   换句话说,科学界需要有远见的战略家和诚挚的良医,而不是以功利的预言取悦大众的算命先生。
个人分类: 观察院士|5621 次阅读|8 个评论
水木清华每梦归--杨武之教授与童年杨振宁故居摭忆
yaoyaxin 2009-3-6 21:01
水木清华每梦归,夕阳西院景依稀。蒸蒸桃李增荣盛,灼灼珊瑚闪艳奇。 这是杨武之教授晚年怀念清华园故居的诗句。杨武之对清华园有着极深厚的感情,他说:我们一家在西院十一号整整住了八年。清华八年是我一生中最安定、最值得回忆的一段,也是我一生的顶峰。在这里,杨武之主持清华大学算学系的工作,从事代数学研究,培养数学人才。长子杨振宁在这里度过美妙的童年,日渐显现聪慧的异秉,孕育三十年后折取科学桂冠的希望。 中国近代数论的开创者 杨武之(18961973),安徽合肥人。代数学家,中国近代数论的开创者。1919年,他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后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的研究,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以棱锥数的华林问题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代数学博士。 1929 年秋,杨武之在厦门大学任教一年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算学系(后全国统一名称为数学系)教授,全家住进清华园西院19号,直至抗日战争爆发。从今天的清华大学西门进入,紧邻校河以北的一片老房子就是西院。杨武之故居位于西院住宅区东北角,是一座中式小三合院。 杨武之与郑之蕃、熊庆来等20世纪第一批中国数学家,是1927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算学系的奠基者和早期领导者。杨武之主要研究近世代数及数论,为大学生讲授代数,为研究生讲授群论。他提出培养通才与专才两种数学人才的模式,即嗜算之士不必有特殊天才者,则皆培以基本课程,注重条理清楚,俾成算学通才。资禀特近,显有研究能力者,则更导之上进,入研究所,以示深造,俾或成专门学者。课程设置重在加强基础与引进近代数学学科相结合,建系之初就开设《近世几何》、《近世代数》等课程。1929年成立理科研究所算学部,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并培养研究生。 杨武之、郑之蕃、熊庆来等几位算学系教授都住在西院,算学系的教育也延伸到这里。无论课堂内外,教授们十分注重发现具有潜力的数学人才,因材施教。杨武之回忆,华罗庚跟着我学代数中的数论,陈省身随孙光远学几何,清华算学系后来又罗致好几位优秀的学生和助教,他们后来在中国差不多都成了数学界的佼佼者。30年代,清华算学系迅速成长为国内重要的数学研究中心与高级人才培养中心,走出陈省身、华罗庚、段学复、柯召、庄圻泰、许宝騄等多位数学大师。 杨振宁:清华园的美妙童年 八岁跟随父母住进西院11号的杨振宁,对在清华园中度过的美妙童年记忆犹新:清华园的八年在我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头,清华园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1929年起,杨振宁入清华成志学校,只用四年时间便完成小学学业。 吾儿有异秉 在西院11号家中的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杨振宁时常翻看。给他印象最深的,当属G.H.Hardy和E.M.Wright《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和A.Speiser《有限群论》中许多关于空间群的图。当他就一些难于理解的细节问题向父亲请教时,回答总是: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然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杨振宁与熊秉明(熊庆来之子)、熊秉衡、郑士拙(郑之蕃之子)等三五好友常在西院11号的家中研习功课,做些颇有创意的游戏。他们自办小刊物《赤子之心》,取名来自《孟子离娄下》中的一句,每期每人出一角钱。他们也尝试做一些化学、生物、物理小试验,如在玻璃瓶中养蚂蚁,观察其生活习性,研究蝌蚪、蚯蚓和蜻蜓。杨振宁自制一台幻灯机,熊秉明画图放在幻灯机里,为弟妹等小朋友们放映。熊秉衡还记得:那是一座反射式的幻灯机,用一个长方柱形的大饼干盒做的,里面安放一个电灯泡,放映口加上一个透镜,用来放映的画片放在饼干盒的后部。结构简单,效果很好。无论图、图画、文字,无论黑白名彩色,都能清晰地投影在墙壁上。他们郑重其事地为我们放映,还发放入场券,在客厅里摆了许多椅子,矮凳子在前排,高椅子在后排。秉明画了许多卡通图片,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判断能孵出小鸡的鸡蛋为什么在水中轻轻地跳动、静止复跳动,熊秉明在日记中写道:我以为是内部心脏跳动的缘故,但所引起的整个蛋的跳动不是长久的,是因为卵动所引起的水波起伏和心脏跳动不一致的缘故。这是太粗糙的解释。振宁就用了比较准确的科学想法,想找出这忽止忽起的方程式。他以为是相当复杂,因为这个问题纠缠着不止一个未知方程,还与水的边界条件有关 此时,杨武之日渐感觉到儿子的异秉:振宁十岁时在清华成志小学念书,有一次不知道讨论什么题目,他忽然说他将来长大要得诺贝尔奖金。他讲此话也许无心,我听到后曾深感孺子可教。1928年我回国时,振宁六岁,在厦门和清华园,我已感到他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强,能举一反三,能推理,还善于观察。他的表达能力也不错,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时,参加演讲比赛,得过两个银盾,演讲稿是他自己准备的。杨振宁十一岁升入初中后,已充分显示出极强的数学能力,但是作为父亲的杨武之并未教他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是利用暑假,请清华大学历史系雷海宗教授介绍他的学生丁则良,给杨振宁讲授《孟子》。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杨武之还教童年杨振宁唱许多爱国歌曲,其中一首《中国男儿》至今印在杨家儿女的心中: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长江大何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西院11号时期,杨武之作为教育家的眼界,及其通识教育理念的有效实践,为童年杨振宁营造了宽松、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他带着孩子们一起散步,沿小径去到生物馆,在楼下生物标本室里指引孩子们看一些动物标本,潜移默化中开始了科学启蒙。更为重要的是,他向孩子们传达了执著的爱国情感和一种求知、向上、正直为人的精神,从而塑造了杨振宁与弟妹们笃诚纯厚的品格,也是他们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的人格基础。 1934 年秋,杨武之赴德国柏林大学休假研究期间,杨振玉(杨武之的女儿)回忆,大哥(振宁)每周替母亲写信寄往柏林,报告母亲和弟妹们的一切情形。信上还时常和父亲讨论代数或几何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的心得。父亲感到欣慰的是,从振宁的信中他能及时得知妻儿近况。他更感到振宁聪慧、纯正,数学方面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930 年秋,成为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生、助教的陈省身,在西院11号杨武之教授家,第一次遇到童年杨振宁。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教授,是系里的一位代数学家。我不时到他家做客,看到只八岁的振宁,而我则已十九岁。我们彼此一定说过话,但没有太多的接触。杨武之教授几次提及作为小学生振宁的聪慧,这给我深刻的印象。1934年夏,陈省身作为清华大学算学部第一届研究生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清华公费留美两年的机会,鉴于当时世界几何研究中心在德国,杨武之帮助陈省身改派德国汉堡大学师从几何名师学习。这一决策对陈省身后来的学术发展影响很大。陈省身在回忆中说:杨先生是我在学校里最可靠的朋友。 送我回家 抗日战争爆发,与清华大学一起杨武之举家南迁昆明。他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理学院算学系主任,兼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对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此后任教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数学系。1972年冬,对于受疾病长期折磨而感痛不欲生的杨武之先生,清华园西院11号成为他人生最后的清晰记忆。他在自述中说:奇怪的是我怎么会记不起来我们家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北平清华园西院十一号是一定不会想不起来的,七七事变前几天还在西院十一号院子里搭凉棚呢。我死前,你们送我回家。 清华园,杨武之永远的心灵归宿。
个人分类: 老房子|6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读《〈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感
lxwang 2008-11-25 22:20
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做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演讲在文化界、科技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口大骂。2004年《自然杂志》为了让广大读者能读到杨先生演讲的全文,特致函杨先生,杨先生将讲稿审定后,同意在杂志发表。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在这篇文章里,杨振宁先生从《易经》的角度谈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生这个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的一个至今还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李约瑟难题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关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萌生,杨先生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了以下有五种道理: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杨先生认为第四与第五两点都跟《易经》都有密切的关系。第四点从推演与归纳两种思维方法的角度谈起,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为了说明这一点,杨先生举了Maxwell(1831~1879)创建Maxwell方程的历史的例子,并得出归纳与推演二者同时是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归纳是从具体的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它有两种功能,一是概括一般情况,二是推测将来结果,其结论都超越了前提的范围。而演绎则正好相反,它是从一般性的前提过渡到具体结论的推理,其结论没有超越前提的范围。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他认为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都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他用了徐光启的一些话来证明中华文化并没有发展出推演法。徐光启不仅是明朝末年一个大臣,而且是一个大学者。他是最早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前六章人。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贡献,第一次把推演法规律化,其影响十分巨大。以至于后来牛顿写的Principia Mathematic的方法完全是照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方法,是由公理,定理,然后到证明等等,是照抄欧几里德的推演法的形式。他认为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虽早,甚至那时牛顿还没有出生,可是这翻译有将近三百多年在中国没有发生应该有的影响。徐光启在翻译了以后,了解到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徐光启又有这样几句很有名的话:似至晦,实至明,似至繁,实至简,似至难,实至易。这也是推演法的特点。 归纳与演绎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其推理方向正好相反。作为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归纳和演绎都属于哲学思维方法的层次。归纳和演绎作为思维形式化的方法,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1)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因为作为演绎的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由归纳得出来的。(2)归纳需要以演绎为指导,人的认识一般是从研究个别对象开始,这表明归纳推理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完全脱离演绎的归纳是盲目的,所以要克服盲目性,就必须以某种演绎作为归纳的指导。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归纳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第五点,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一物、理一分殊和内外一理,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认为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杨先生认为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在这里杨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攻击中国的传统哲学的意思,他说天人合一的内涵绝不止内外一理,还有更重要的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的传统影响极大。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将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重点。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作出《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提出。杨先生并不否认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但他认为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杨振宁指出易经的思想和方法根本就与科学格格不入,甚至要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承担罪责,自然也就否定了易经是科学明珠、科学指南、科学预言书种种无稽之谈。杨先生说:有许多中国的老先生,包括近代现代的,他们既不懂《易经》,又不懂近代科学,到处胡讲一通,要么说《易经》里头有近代科学的种子,要么说《易经》引导出近代科学的发展。风水、占卜、命理、天人感应、巫术等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迷信在死灰复燃的同时,又往往被披上迷人的科学外衣,甚至有人声称它们代表着新科学,至少也是潜科学、类科学。也有人论证《易经》是超前的科学著作,里面蕴涵着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理论、遗传密码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还有人要以《易经》指导科学研究,根据它提出的太极原子模型,推演出太阳系有十四颗大行星,或要用它预测气象变化。我自己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观点,以至与我头脑里一直有这样的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易经》中就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子,现代一切的科学技术都能在《易经》中找到相关的论述。在杨先生发表了这个演讲之后,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反响,有的人持支持态度,有的人则大批特批。我个人的看法是,杨振宁先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个人看法,以杨先生个人的影响力,足以引起我们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 我有幸听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48,49场主题报告会。在这场报告会上,中国思想文化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老先生作了《中学、西学与现代化》的精彩报告。何兆武一直不赞成中学、西学、国学等提法,他认为,学术只有对错、高下之分,没有中西之分。同时,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也绝没有国别之分。这次演讲,何兆武用了中学西学与现代化这个题目,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确定中学与西学含义的连贯性和断裂性,从而探讨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在中国的交融和消长,探讨中国的近代化即现代化问题。何兆武认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并形成了悠久优良的学术基础。但是传统学术也要不断地更新,要与时俱进,随着新的时代有新的发展。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如何完善,也不要盲目崇洋媚外,一味抛弃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理智对待,继承由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代表将所谓的迷信也引入我们的视野,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外国文化里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对待。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图片百科|4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