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业精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专业精神从哪里来?
热度 71 weijia2009 2015-7-5 04:35
专业精神从哪里来? 贾伟 最近有两则振奋人心的新闻,一是说中国 RD (研发)人员总量高速增长,科技部出版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 - 2014 》显示,我国已成为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2013 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 7105 万人, RD 人员总数为 353.3 万人,绝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另一则新闻是说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 6 月 18 日宣布在西雅图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 ),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到美国办学,是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中外媒体报道称:“这是清华大学的一小步,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一大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相关演讲中引用了 2014 年《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刊》发表的《中国世纪?高等教育的挑战》文中的一个结论 - “在质量和规模两方面,中国都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最迅速的地方”。 昨晚有朋友从位于明尼苏达的 Mayo Clinic (梅奥)过来,几个教授晚上一起聚餐聊天,不知怎么话题一直围绕着梅奥。很多人也许不太熟悉 MayoClinic ,梅奥医学中心在美国鼎鼎大名,成立于 1863 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私立医院,拥有自己的医学院和数十家医疗诊所,在医疗护理、医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4-15 全美最佳医院排行榜中梅奥排名第一。 在梅奥工作的这位老兄讲了几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不久前有一位从中国来的富豪,被国内的一家大牌医院诊断出是胃癌,于是来美国寻求治疗。梅奥对这名病人进行了检查,病理专家进行了细致的会诊,最终结论排除了胃癌。病人不相信,拿出国内检查的所有片子和资料给医生们看,梅奥的医生看完后告诉病人,前面医院的诊断有误!梅奥的这个结论可把我们这位土豪乐坏了,他老人家立即下餐馆美美地吃了一通,回国前潇洒地在万恶的美帝国主义的领土旅游了一圈。还有个例子也有点意思,一个老友多年肠道不适,他在美国东海岸工作,在一家名医院治疗了 5 年,毫无改善且每况愈下,最近找了我们这位老兄来梅奥看病,梅奥的一个内科老医生花了很长时间仔细检查了各张片子,最后得出结论,这不是一般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IBD) ,而是结肠的某一环节在收缩蠕动上有功能性紊乱。在明确了病灶后老医生给予了治疗,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套简单的训练方法,没过几周就把这位饱受折磨的病人给治好了。 餐桌上几个教授都是医学背景,在美国跑过很多码头,大伙儿七嘴八舌,把梅奥跟其他几个美国的顶级医学单位做了比较,来分析它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大家总结了梅奥的几个长处,譬如拥有一大批几十年如一日在梅奥工作的老牌医生,他们医术精湛且精益求精;治疗过程中各科医生之间的合作配合默契、紧密无间;医院行政和配套服务高效运作,对医生的支持精准到位,丝丝入扣…… 我老人家忍不住发表了点不同看法。我调侃这位梅奥的老兄把自己单位吹得天花乱坠,其实跟别的行业一样,医疗有自己特有的人文体系和运行规律,一个成功的医疗机构,多半都是遵循了系统内这些规律,在重要的路线和接点上把工作做好了,就能成功。我提一个问题,大伙儿看看梅奥的地理位置–它在明尼苏达州的罗切斯特小镇,这种破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远离都市不说,一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天寒地冻,大雪茫茫,夏天那么一会儿还又热得要命,为什么梅奥偏偏能在这种地方,一待就是一百五十年,而且越待越红火? 最后又回到了“文化”二字。把一种工作的品质做到极致,做得天长日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梅奥建立的就是一种专业精神( professionalism )为核心构成的高品质医疗文化,严格的讲,这种文化不是建立的,而是与生俱来,由漫长的岁月酿造和完善的。有了这种文化,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其他资源都会来–人才、钱财、技术、市场、发展机会。事实上美国有不少一流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地处偏僻的小城镇,远离商业经济中心,譬如我以前工作过的北卡州,有杜克、 WakeForest, UNC Chapel Hill 等优秀的医学院,都开在不起眼的小地方。跟那些车水马龙的大学府和大机构不同,这些“百年老店”安安静静的在小地方做学问,做教育,做医疗,它们产生思想,产生技术,产生机会,因此在哪里发展都行,哪怕在北面的明尼苏达。 回到前面的两则新闻,不少人看了或许会呲之以鼻,在一个领域里吃饭的人很多,能代表什么呢?任何一个领域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都可以靠投入来做到!过去几十年,我们砸了很多纳税人的钱下去,可是,我们的高校产生出什么推动社会的科技成果了?我们产生出什么引领时代的新思想了? 进一步看,和人文发展一样,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思考、阅读、尝试,这种工作特点注定了它不可能产生于草根阶层,不可能得益于群众运动式的全民参与。更具体地看,各行各业都一样,以基本生存为目的的工作不太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因而在普通工人里很难产生出专业精神来;从历史上看,平民阶层无法凝聚出一种思想力量。伟大的科学和人文必产生于少数一部分人,这部分人是一类心无旁骛地研究自己感兴趣问题的“精神贵族”。 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文资本开展“梅奥医学中心式”的卓越医疗服务和科研,尽管“追求卓越”一直是我们所有的医疗机构和大学的愿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必然也是该国中产阶级中的精英部分,但中国尚未达到这一点。我们大学教授的生活水平也许超过了一些城市平民,但其经济收入以及思想境界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底蕴厚实”的中产阶级阶层,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同样,(在发达国家)最容易培养成中产阶级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们中不少人瞄准了比中产阶级更高的目标在努力,但大部分人集中在机会多的大城市,在畸形的高房价和高消费的挤压下,最后还是进入平民阶层。如此循环往复,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平民化,社会中产(以上)阶级终究无法产生中国未来高品质文化的倡导者和守望者。俗话说,无恒产者无恒心,一个国家股市的成功,会产生一批中产阶级,但我们今天要为我国的股市祈祷,祈祷它千万不要为社会产生出一大批无产阶级! 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 3-4 百万科研人员,以生存为目的的科研工作还是他们职业的主旋律,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一项项课题一篇篇文章一场场考核,意味着房租的支付、职称的晋升、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即便是海归,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以生存为第一目的。当然我们不是没有科学家能够苦心孤诣一辈子的,在我们的上一辈科学家中,很多人在偏远的地方,或者在大地方的一个冷清的实验室安安静静几十年如一日,自得其乐做学问,但这样的人和氛围在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了。 文化决定思维。翻开我们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领军人物们的传记、演讲记录或者毕业生致辞,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范式:这些领军人物们大多是苦大仇深的!他们少年贫困,命运坎坷,最后投身科研,靠自己惊人的毅力和超过常人多少倍(可能也包括酒桌上多少杯)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学术称号和领导地位。除了给广大学生们传授成功秘笈以外,他们还会说些貌似很有文化的东西,什么太极生两仪、八卦演万物,什么人生宽度、道德厚度,有的还喜欢吟个诗、唱个歌、或者拆个字什么的。总之,让我们一看都很高大上,一品总觉得像个速成的劣等科研贵族。 当我们的社会中产阶层仅占着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几到十几,当我们的知识分子还无法在中产阶级中成为主流,当我们的高校中还充斥着等级符号和如何快速上位的“成功”思维时,我们距离专业精神的生根发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6973 次阅读|118 个评论
有件事情很奇怪,為何有許多科學家喜歡對他們不懂事情亂發議論?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2-5-30 23:48
我認為是不專業的表現 中國科學家喜歡瞧不起文科生 那麼這種讓文科生都瞧不起的做派 是不是雙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填空1,不專業,2,科學精神缺乏,3,無聊,4,以上都是)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813 次阅读|27 个评论
科学网编辑选取头条不应该无故伤及个人
热度 7 Amsel 2012-3-29 13:03
  科学网最近已经有两次这样的例子,选取的头条很具体地伤害到了个人。前次是质疑武汉大学袁教授的职称是否合理,这次(昨天)则是质疑中南大学刘路的数学文章是否发表了。这两次的做法都让人震惊——科学网编辑不应该有这样伤害别人名誉的权力,更何况还是未经调查而结论先行。当然上次科学网后来又发了些褒扬 袁教授的文章(估计这次李虎军的调查文章也会置顶),但是后面给了甜枣、不等于开始打的一巴掌就是正确的。   科学网博客的封面有一点本质上不同于新语丝的“新到资料”,后者是个人的言论自由、而前者是政府公器,编辑固然可以照顾自己的品味,但是随意对他人权利造成负面影响则是突破专业底线了。
个人分类: 杂谈|26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学网头条缺乏对逝者和家人的尊重
Amsel 2012-3-22 10:02
按照常情: 1. 这样的事件不应该放在头条。 2. 即使放在头条,标题的死因、过程和“身亡”都应该委婉处理;摘要不应该有“据说”的说法。 那篇文章作者自己这么写、无可指责,但是编辑这样处理,是对公器的不当使用(科学网博客首页属于公器)。 暂且不论事件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即使确实是由于“压力过大”、需要引起人们重视、需要给家属援助,也不是这种文字处理方法。 另外严重鄙视那些推荐人。
个人分类: 杂谈|2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热度 2 jydai 2012-3-13 07:34
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首先向各位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同学们通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得以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得以拜到自己心仪的导师,我们老师能够如愿地招到各位英才,所以,今天在座的老师个个都喜上眉梢,在座的同学个个都笑容灿烂。《孟子》说 “ 君子有三乐 ” :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能有机会和台下的青年才俊一起学习,这是我个人最大的荣幸,也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昨天,胡亚敏院长和陈建宪副院长,要我在开学典礼上和大家谈谈 “ 学术规范 ” 问题。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有我的老师和领导,有许多学术名家,这个庄重的场合由我来讲这个严肃的话题并不合适,但他们两位都是我的顶头上司,婉拒怕他们说我不听指挥,过去不听指挥的人常被穿小鞋,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因而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不过我把题目稍稍改了一下,今天和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 《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演讲之前,我先界定一下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就我个人的理解, “ 专业精神 ” 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对所从事专业心怀敬畏与虔诚;二、对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激情与不可遏止的冲动;三、对专业具有持之以恒的执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四、对专业有高度的自信,并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渊博知识和精湛修养。所谓 “ 学术规范 ” ,就是在本专业范围内,从业人员所必须遵循的操作标准和游戏规则。为了本专业的发展进步,为了专业从业人员的公平,任何一专业都订立了本专业明确而详细的规范,违犯了这些规范就叫 “ 犯规 ” ,犯规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如篮球的球员如果连续犯规就会被罚下球场。 既然领导叫讲 “ 学术规范 ” ,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多讲一个 “ 专业精神 ” 呢?多讲一个问题领导也不会多给我一分钱,讲 “ 学术规范 ” 这个问题也许小有报酬,讲 “ 专业精神 ” 就只能免费奉送。我之所以要讲《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这个题目,理由有二:一、 “ 专业精神 ” 与 “ 学术规范 ” 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只讲 “ 学术规范 ” 而不讲 “ 专业精神 ” ,难以把问题讲得清楚透彻;二、我不是什么学术权威和资深教授,有人来请我演讲,我可以买一送一。 没有专业精神就不可能遵守学术规范。假如对学术心存敬畏,对专业十分虔诚,要是偷偷抄袭了别人的学术成果,你就会有一种道德上的焦虑和恐惧,就会有一种亵渎神明的负罪感;假如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专业才华,你也用不着去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总之,对专业心存敬畏,就不敢抄袭;具有专业学识,就不必抄袭。由此可见,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先讲 “ 专业精神 ” 。这个问题包括二个层次: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 “ 专业精神 ” ?我们如何培养 “ 专业精神 ” ? “专业精神 ” 是现代专业分工以后的产物,这个词也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古人虽有 “ 行行出状元 ” 的说法,但在学术上既无科学的知识分类和专业分类,学子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 “ 专业精神 ” 。我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的社会,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士子们 “ 五更读书只为官 ” ,但大部分官员又没有把从政作为一种 “ 专业 ” ,只是把官场作为捞名捞利的平台,官场被他们视为囚笼和染缸,所以从政士大夫常常要羞羞答答地卖弄清高,心恋魏阙却大谈归隐。古代 “ 士 ” (也就是读书人)的人生选择范围只有读书和做官,手工、商业都不屑一顾,种田更吃不了那种苦头,即使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也自称 “ 聊为垄亩民 ” ,他并不以此为业,更不以此为生,大家从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就可以看到,这位诗人种田有点三心二意。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诗人,但这些诗人人生的第一选择还是做官,退而不得求其次才立言求名,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莫不如此。到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后,才有一些读书人放弃功名专心学术,这才有了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乾嘉学派。 世上人有五颜六色,专业同样五花八门,当今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专业都为人类生存之所必须,各种专业没有贵贱之分和等级之别。因为大家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我这里所说的 “ 专业 ” 以 “ 学术 ” 为主而兼及其他。 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 “ 专业精神 ” 呢?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家看三本德国学者的名著:前二本是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合订本),第三本是马克斯 · 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 “ 学术前沿丛书 ” )。韦伯这本书是两篇讲演的合集,一篇是《以学术为业》,一篇是《以政治为业》。我给大家念几段从这三本书中摘录的文字: 如果选择了科学作为自己的生活职业,为了能够体面地视为学者这个阶层,都必须竭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每个阶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受到更大的尊敬。 ——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能够说: “ 等着瞧吧! ” 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 “ 召唤 ” 。 —— 马克斯 · 韦伯的《学术与政治》 这三则文字都是强调,每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每一个阶层都值得尊敬,职业和阶层本身没有贵贱之分,给你带来荣誉的是你是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你是否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不管你选择了哪一种专业都必须竭尽全力,你必须对自己的专业具有忘我的献身精神,你必须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拼劲。 只要你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敬畏感和使命感,那么你就愿意为自己的专业玩命。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美国生物学家,为了研究蝴蝶的生活习性,在非洲丛林里连续观察了十几年。他那位只爱他本人却不爱蝴蝶的太太,实在忍受不了他对蝴蝶的疯狂痴迷,又受不了非洲丛林潮湿闷热的气候,当然更忍受不了十几年守活寡的夫妻生活,经过多年的抗议和争吵,终于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你到底要蝴蝶还是要太太?这位蝴蝶迷最终选择了蝴蝶。真是 “ 爱情诚可贵,蝴蝶价更高 ” 。如果在太太和蝴蝶之间只能二选其一,我会和大多数男同胞一样,选择太太,抛弃蝴蝶,所以我是庸人戴建业,那位美国佬是杰出生物学家。爱女人是所有男人的癌症,这位老兄竟然把这个不治之症给治好了,这是由于他具有对专业的敬畏、虔诚,以及由敬畏与虔诚而激发的献身精神。 在西方像这样的科学疯子还真多。大家知道,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是单身,如笛卡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斯坦 …… 这些人的个性无一不古怪,这些人的为人也无一不可爱,譬如那位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又古怪又讨人喜欢,连他的论敌也不得不承认,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具有魔力,叔本华哲学的哲学语言极端优美。去年我与胡亚敏院长一起去新加坡讲课时,还在新加坡书店买了一本英文版《叔本华:思想传记》。这些人对专业的敬畏和虔诚就不用说了,他们都具有对专业的献身精神,一辈子只娶科学和哲学,一辈子只与科学与哲学为伴。我们古代只听说过娶梅友鹤的诗人,还极少娶哲学或科学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据说康德喜欢过一个邻居的姑娘,但又怕结婚后影响自己的哲学思考,想了很长时间到底结不结婚,等他想清楚了的那一天,恰好是这位姑娘出嫁的一天。当然,康德生活之刻板、自律、冷静也非一般姑娘所能忍受,单身也许是他人生的最佳选择。 他们这些人选择单身生活,终身与哲学或科学为伴,是因为他们觉得哲学与科学可爱,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激情,有不可遏止的献身冲动。在大众眼中,哲学冷冰、抽象、严谨、深奥,而女性优雅、美丽、迷人,偏偏有些哲学家选择哲学而不选择女性,可见他们对哲学专业的热爱、兴趣和激情。连现代学术大师王国维也说: “ 哲学可信不可爱,诗歌可爱不可信。 ” 在康德这类哲学家心目中,大概哲学既可信又可爱,否则他们一生与哲学为伴能受得了吗? 至于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自信,我仍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例。叔本华对自己的哲学才华非常自负,他的才华也的确让他有自负的本钱。他认为只有愚人才靠性本能和肉体延续自己的生命,一个天才延续生命全凭自己的成就与才华。他划时代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叔本华非常自信地评论自己这部著作说: “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 你们听说过这样的牛人吗?当他还是柏林大学一个编外教师的时候,他就选择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上课,当时黑格尔在德国思想界如日中天,而叔本华还只是个无名小卒,他班上开始有两三个学生选课,最后他的课堂上讲课和听课的都是他同一个人,他只得愤怒而又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即使遇到如此难堪的打击,他也没有一丝气馁和半点沮丧,他坚信 “ 叔本华的时代在未来 ” 。 任何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缺乏自信,他就不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业,也不会坚持笑到最后,不管什么专业要想干出名堂,都需要才华与想象,需要坚韧与毅力,特别需要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因为你的理想和抱负越大,你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就越大,没有自信的人遇上阻力就会半途而废。尼采在十九世纪末宣称 “ 上帝死了 ” ,哲学就成了他自己的上帝,他对自己的哲学才能充满信心,要对人类的价值进行重估。同学们去看看他的名作《瞧,这个人!》,这本书是作者舛傲不驯个性的生动展示,表现了他对自己才能赤裸裸的自负与张扬,其中有些章节如《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为什么如此深刻?》,在现代中国人看来简直有点恬不知耻! 上面这些具有 “ 专业精神 ” 的典范人物全是老外,像这样讲下去即使别人不批评,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在崇洋媚外。其实,对自己才华高度自信的牛人,在我国古代也同样不少,李白肯定比叔本华和尼采要牛一百倍,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人,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 “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声称自己 “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 。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杜甫照样自负得要命,称自己 “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读书破万卷,下笑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 ,你念念他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的诗句,就不难想象他那俯视群雄的气概。大家肯定还记得汉代司马迁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的壮语,也忘不了宋代张载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的豪言,这一切都表现了他们对自己专业才能的自信心和对自己事业的使命感。 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是个相当奇特的学者,将近十岁才开始讲话,一开始读书就能过目不忘,他父亲是个小商贩,家中穷到经常断炊。他边在面馆给主人打工,边写作《屈原赋注》。每次考进士都名落孙山,但他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执著和失去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最后成为乾嘉最杰出的学者和最深刻的思想家。学问领域极其广博,涉及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地理、经学、哲学、数学等,每个领域都达到了当时第一流的成就。钱大昕是当时公认最渊博的学者,被很多人推为 “ 一代儒宗 ” ,但戴震公开说 “ 我以晓征为第二人 ” (晓征是钱大昕的字),自己隐然以天下第一人自居。当时语言学大师段玉裁拜他为师,扬州学派基本都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或私淑弟子,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想拜他为师还被他婉言谢绝。 现代中国也有不少杰出学者对学术既有强烈的激情,又有浓厚的兴趣,如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数学时,他说 “ 是自己觉得数学好玩 ” ,所以他 “ 玩 ” 了一辈子数学,并 “ 玩 ” 成了美国第一任数学研究所所长, “ 玩 ” 成了沃尔夫奖获得者。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 “ 好玩 ” 是 “ 专业精神 ” 的重要内涵,只有你觉得自己的专业 “ 好玩 ” ,你才能在求学和治学的过程中 “ 玩命 ” ,在求学时 “ 玩命 ” 就能成为优秀学生,在治学时 “ 玩命 ” 就以成为优秀学者。 同学们可能要问:如何培养自己的 “ 专业精神 ” 呢? 我对这个问题也感到非常困惑,因为 “ 专业精神 ” 的养成,离不开外部的学术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它涉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学术管理、学校教育,也涉及到学者的人生理想、个人兴趣、人品修养等主观和客观的方方面面。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学术的外部环境很不好,政府施政唯 GDP 是尚,个人择业唯挣钱是趋,而学术既不能把 GDP 指标提上去,又不能让个人钱袋鼓起来,所以这几十年来中国 GDP 增长一直是世界最前几名,而我们教育投入一直是世界最后几名。全社会又非常浮躁,无论哪个部门都急功近利,管理者希望科研 “ 多、快、好、省 ” 地出成果,规定一年要写多少论文专著,与学校签聘任合同时也要详细规定,讲师、副教授、教授在聘用期间,必须争取到多少钱的课题,必须写出多少论文,必须出版多少部专著,在这种 “ 大干快上 ” 的气氛中,很难从容读书,也很难深思熟虑,没有心得又要出成果,胆小的就只好胡编乱造,胆大的就敢于公然偷和抄。 对学术伤害最大的是各大学和科研机构严重的行政化趋向,现在大学基本上像个衙门,大学里以行政官员权力最大,也以行政官员待遇最好,在大学和科研部门里,一个部属大学的中层处长,就可以满世界去 “ 考察 ” ,一个教授甚至博导,就只能在讲坛上吃粉笔灰。 “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 ,评了教授的教师还要拼命去竞选副处长,因为处长比博导权力大收入高。大学里,如果老师和学生都唯官是尚,唯官是媚,这样的大学必定一天一天走向堕落,教师媚俗阿世,学生阿谀奉承,大家都逐渐失去对学术的虔诚,社会也逐渐失去正气。在科研教学单位里,搞科研反而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所以在科研上有才能的人,或在科研上开始冒尖的人,都削尖脑袋朝行政楼里钻。在这样的氛围中,仍然还要保持对学术的敬畏,还要对学术十分虔诚,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读书人毕竟也是人。我国的大学必须尽快进行深刻的变革,改变现在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现在我们大学里很难闻到书香,到处弥漫着铜臭;完全没有学术气息,到处充斥着官气和奴气。(以上几段演讲中没有讲,主要是怕浇灭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 这些外部的学术环境,我们老师和同学都没有能力左右,不过,西方有一则谚语说: “ 我们不能改变风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 ” 大家管不了社会,但可以管好自己。我们要对学术心存敬畏和虔诚,首先就要看重学术的价值,人类很多东西的价值不能都通过钱来衡量,个人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也不是都只有用钱便能获取,写好一篇深刻的学术论文,谱了一支动人的歌曲,画了一幅美丽的油画,解出了一道数学难题 …… 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很难用钱来评定,带给个人的成就感和快感也远非富翁所能想象,有些科学家攻克了科学难关,艺术家写出了艺术杰作,无论是研究和写作过程中,还是研究和写作完成以后,他们都能获得人生的高峰体验,有些人为此激动得全身颤抖。从事学术活动和艺术活动,不仅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程,能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还能使自己长才、益智和快乐,人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神圣的活动,我觉得知识精英比财富精英更有意义,财富精英意味着比常人占有更多的金钱,知识精英则意味着比常人贡献了更多的成果。只要真正认识到学术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你就没有理由不敬畏它,没有理由不为它献身。 至于学术兴趣,我认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天生爱好学术的人大概极少。大家可能注意到一个现象,体育世家的小孩往往喜欢体育,艺术世家的后代大多爱好艺术,这主要是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使他们学习起来比别人更为方便,在某些方面也培养了特殊的悟性。通常情况下你会做什么,你可能就喜欢什么。有些学有专长的学者,求学时可能是因为父母逼迫,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尝到 “ 味道 ” ,这有点像父辈们先结婚后恋爱 —— 先是非结不可,后来爱得发狂。 要想自己读书上瘾,先就得读出 “ 味道 ” ;而要想读出 “ 味道 ” ,又须先打下扎实的功底。比如,你要想尝到古典格律诗的 “ 滋味 ” ,你就要了解格律诗的常识,要具备文字和音韵的基本功。再如我们学习英语,开始时谁也没有觉得英语有什么快感,背英语单词背得想吐,等你第一次能读简易本英文小说,你才觉得原来那些枯燥的单词有点 “ 意思 ” ;等你能品味英语散文诗歌的美妙,你才会感受到英语的魅力;等你能像美国佬那样说出地道标准的英语,这时你看到英语就像看见到情人那样亲热 —— 兴趣是从艰苦的努力中得来的。你要想体会到专业 “ 好玩 ” ,你先就必须 “ 能玩 ” 甚至 “ 会玩 ” ,不会打乒乓球的人肯定不觉得乒乓球有什么 “ 好玩 ” 。陈省身先生眼中的数学 “ 好玩 ” ,可绝大多数人一看到数学就很烦 —— 你不会 “ 玩 ” 它必然就会 “ 烦 ” 它。 自信同样也只与勤奋的人交朋友,我们刚才谈到戴震对自己非常自信,可他的自信来于他的能力,他的能力来于他的努力。中国古人读书的刻苦勤奋扬名全球,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什么萤囊映雪凿壁偷光,这些都说得太玄了一些,我们还是以清代和现代学者为例吧。戴震不仅背诵了十几部经书原文,还背熟了经书的注和疏,在当时他就自学数学,还留下了不少数学论著,他是个人文学者、思想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科学家,你可以想见他当年刻苦的程度。还有清代学术开山顾炎武,他的弟子黄耒在《日知录序》称道其师说: “ 先生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出必载书数簏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 ” 顾炎武也在《又与人书》中说,自己老来仍然 “ 早夜诵读,反复寻究 ” 。我校已故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他的《八十自序》十分感人: 日月易得,时光如流,入此岁来,而吾已八十矣。自念由少至老,笃志好学,未尝一日之或闲。迄今虽已耄耋,而脑力未衰,目光犹炯。闻鸡而起,尚拟著书;仰屋以思,仍书细字 …… 余之一生,自强不息,若驽马之耐劳,如贞松之后凋,黾勉从事,不敢暇逸,即至晚暮,犹惜分阴。 “专业精神 ” 仅有敬畏和虔诚还不够,仅有激情和冲动也不行,还必须有专业兴趣和专业知识,比如一个搞文史研究的人,首先要有坚实的文字、音韵基本功,张之洞说: “ 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 (《书目答问》)一个从事美学研究的人,如果没有熟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黑格尔的《美学》,一个研究英国文学的人,没有熟读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对于一个从事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人来说,你连一门外语也没有熟练掌握,你写的那些东西大概没有人会认真看待它。一个现代学者如果只能读懂自己的母语文献,而不能广泛参考外文资料,那你就很难与世界对话,甚至也很难超越前人。 一个人学术上的自信,不是通过教育和暗示获得的,是他在苦干和交流中慢慢确立起来的,做学问不同于文学或艺术创作,创作需要灵感和天才,治学主要通过勤奋努力,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 文章》中告诫子弟说: “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 做学问稍有灵气就行了,只要你刻苦努力就能做出成就,当然数学、理论物理这些纯理论学科可能需要高度的直觉和抽象能力。 和大家讲了什么是 “ 专业精神 ” 和如何培养 “ 专业精神 ” ,现在来和大家谈谈 “ 学术规范 ” 问题。我们要想遵守学术规范,首先就要了解学术研究有哪些规范,就像开车的司机上路之前,要知道有哪些交通规则一样。 同学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遵守学术规范和遵守交通规则同样重要:不遵守交通规则,你就可能让自己丧命或让别人丧命;不遵守学术规范,你就可能断送自己的学术前程。 先说抄袭。在先秦两汉时期,不存在抄袭问题,不是说那时人们不抄袭,而是说那时人们的观念与今天完全不同。先秦某家某派的著作并不一定是出自创始人的手笔,各个学派的创始人不一定亲自著书,这些著作往往先是师弟之间口耳相传,或是由弟子当日记录或事后追忆。据说孔子删定六经,但六经都没有标明经由他修订或删改。《庄子》内编可能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和杂篇则由门人后人伪托。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无名氏所作,极少数作品有人指认出自某人之手,其实也没有什么确证。一直到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还是无名氏创作,人们觉得把感情抒发出来,把思想表达出来就行,不在乎由谁抒写和谁表达,那时诗文也没有什么经济效益,所谓 “ 诗文虽满腹,不值一文钱 ” 。大家随便引用《诗经》、《论语》等书中的句子或原文,并不需要标明作者和书名。汉初还出现了杂家,如代表作《吕氏春秋》、《淮南子》,顾名思义, “ 杂家 ” 就是思想和文句糅杂各家各派而形成的学派。《论语》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并不注明篇名和作者,曹操《短歌行》中 “ 青青子矜 ” 和 “ 呦呦鹿鸣 ” 八句,直接就将《诗经》中的诗句安插在自己诗中,从来也没有人指责他抄袭。古人著书写作的通例,大家可以参看两本书:一、章学诚《文史通义 · 言公》上中下三篇(中华书局),二、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直到唐宋时期还常有伪托的现象出现,最著名的是托名李白那两首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菩萨蛮》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忆秦娥》 写得这么好的词为什么不署自己的名呢?作者是希望这首词流传天下,而不是他本人扬名天下。古人伪托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急于想作品广泛传播,二是在国家求失传古籍时,伪托古书以图利赚钱。 古人伪托是将自己作品署上别人的名字,后世抄袭是将别人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后世的知名度开始有了经济效益,名气越大可能好处越多,今天明星想尽各种办法拼出镜率,商品花辣价钱做广告,或是让人出名,或是让物出名,人一旦成为名人,商品一旦成为名牌,利润就肯定翻番。古代知识不能卖钱,所以没有知识产权概念,抄袭最多只是受到道义上的谴责,现在知识已经成为商品,你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不仅损害了别人的文名,也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所以现在抄袭既要受到道义谴责,又要赔偿经济损失,还要承担法律责任。所有专利、产品、图像、论文、专著、书籍,总之,一切知识产品都受到法律保护,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法律意识。 最后来谈谈 “ 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 。 一、现代学术研究要求研究者感情淡化、态度客观和价值中立。一个宗教研究者,和一个宗教界人士,写的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站在宗教立场上为宗教辩护,一个是站在学者立场上讨论宗教得失;前者有很强烈的情感投入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后者相对感情淡化而立场也比较超然。同是研究社会学,马克思与韦伯的态度和学风就大不一样,马克思是以革命家的姿态发言,韦伯是以学者的态度进行研究,前者的文章充满激情与怒火,后者只是在做冷静理性的论证。 二、现代学术形态的基本特点是:任何一个结论都必须通过充分的证据、严谨的逻辑来进行理性论证,一时的灵感、思想的火花、瞬间的顿悟、片言与警句,虽然它们可能给人以启迪和愉悦,但都不算学术论文也不是学术成果,随随便便的议论没有学术价值。 三、注释很重要,引用别人的原话务必注明出处,借鉴了别人的观点一定要做交待,文章的注释和格式要规范,我们研究生院印有学术论文的规范化格式,每个研究生要细读。大家向某刊物投稿前,一定要了解这些刊物的特点和要求。 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明知故犯,二是无知冒犯。前者是为人品性和学术品格问题,后者有时是学术视野狭隘,有时是不熟悉学术行规。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一发现你有抄袭现象,现代社会一律作为明知故犯来处理。一个司机开车撞人后,他肯定不能以忘记交通规则为自己辩护,同理,一个学者抄袭了别人的学术成果,不会有人去体谅你还不知道学术规范。同学们,从事学术研究就像司机开车一样,上路之前要熟悉学术的 “ 交通规则 ” ,否则你就要和别人在学术道路上 “ 撞车 ” 。 研究生朋友们,热爱学术与热爱生活并不冲突,如今,书中不一定有黄金屋,但书中肯定乐趣无穷,我并不希望你们成为康德,而期望你们成为罗素 —— 既享受思维的乐趣,也享受爱情的甜蜜。希望你们在美丽的桂子山上,在吸取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谢谢大家! (注:本文初稿于 2009 年 9 月 3 日, 2009 年 9 月 4 日在学校逸夫苑学术报告厅讲演,报告厅不时掌声雷动。修改于 2011 年 9 月 10 日教师节)
个人分类: 演讲|794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专业精神的榜样:耶鲁古植物学家L. J. Hickey
livingfossil 2011-9-13 22:22
古植物学的故事 134 期 美国当代古植物学家(之九) 专业精神的榜样 ---- 耶鲁大学古植物学家 Leo J. Hickey 教授 孙启高 2011 年 9 月 12 日 专业精神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要求和永无止境的信念追求。无论对于古植物学研究的历史过程,还是对于 这 一研究的文化过程,专业精神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期《古植物学的故事》介绍耶鲁大学古植物学家 Leo J. Hickey 教授,他是专业精神的一个好榜样。 Leo J. Hickey 教授是 20 世纪下半叶美国新生代植物化石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我们从地质历史的角度探讨被子植物的早期发生与分化时,我们会发现:自晚白垩纪以来被子植物叶化石广布于地层,但其系统分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1973 年 , Leo J. Hickey 在综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木本双子叶植物的叶结构 (leaf architecture) 术语体系,并将叶结构的严谨分析方法应用于被子植物叶化石的鉴定。几十年来, Leo J. Hickey 与有关同事合作不断深化叶结构术语体系的研究,并推广其实际应用。 一、 Leo J. Hickey 教授与叶结构 20 世纪 60 年代, Leo J. Hickey 曾在 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古植物学,师从于 著名地质学家和古植物学家 Erling Dorf 教授( 1905--1984 )。 1967 年, Leo J. Hickey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其学位论文题目是“ The paleobotany and stratigraphy of the Golden Valley formation in Western North Dakota ”。博士毕业后, Leo J. Hickey 到 史密松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古生物部从事博士后研究。他通过透明叶方法系统分析了木本双子叶植物的叶结构,建立了一套可以操作的术语体系。研究论文于 1973 年发表在《美国植物学报》: Hickey Leo J., 1973. Classific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cotyledonous leave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60(1):17—33 Leo J. Hickey 教授对于叶结构研究的不懈努力可以反映在以下论著中: Hickey, L. J., 1974. Clasificación de la arquitectura de las hojas dedicotyledoneas. Boletín de la Sociedad Argentina de Botánica 16:1- 26. Hickey, L. J. and J.. A. Wolfe. 1975. The bases of angiosperm phylogeny: Vegetative morphology. Annals of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62:538- 589. Hickey, L.J., and R. K. Peterson. 1978. Zngiberopsis, a fossil genus of the ginger family from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Eocene sediments ofwestern interior North America.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56:1136- 1152. Hickey, L. J., 1979. A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dicotyledonous leaves. In Anatomy of the dicotyledon (2 nd ed) . Edited by C.R. Metcalfe and L. Chalk, vol. 1, pp. 25- 39.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ickey, L.J. and R. W. Taylor. 1991. The leaf architecture of Ticodendr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oliar characters in discerning its relationships. Annals q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78:105- 130. Ash, A. W., B. Ellis, L.J. Hickey, K. R.Johnson, P. Wilf, and S.L. Wing. 1999. .A manual of leaf architecture: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dicoryledonous and net-veined monocoryledonous angiosperms.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http://www.peabody.yale.edu/collections/pb/MLA ). Beth Ellis, Douglas C. Daly, Leo J. Hickey, Kirk R. Johnson, John D. Mitchell, Peter Wilf, and Scott L. Wing, 2009. Manual of Leaf Architectur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190 二、 Leo J. Hickey 教授与 耶鲁大学 Peabody 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 1982 年, Leo J. Hickey 开始供职于耶鲁大学 Peabody 自然历史博物馆,已工作 29 年。他曾任该馆馆长,但长期负责古植物部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在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担任教授职位。他培养了一些古植物学博士如 Kirk Johnson 、 Dana L. Royer 等。 在 2002 年以前耶鲁大学 Peabody 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的植物化石主要存放在该馆地下室,研究和管理很不方便。现在, 20 万份 植物化石已搬进 紧邻耶鲁 Peabody 博物馆北侧的 “ 环境科学中心 ” ( 英文全称为 “ The Class of 1954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enter ”, 简称 “ ESC ” ) 三楼,一些重达 450 公斤 以上的巨大标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供人查看。我对 ESC 兴建、古植物部馆藏条件的设计与改造、标本搬运等过程非常感兴趣,曾专门请教过 Leo J. Hickey 教授,因为很多技术细节非常重要。 上述工作进行于 1997—2002 年。我有幸看到 Leo J. Hickey 教授保存的 3 大本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了诸多工作过程。 Leo J. Hickey 教授对许多技术细节了如指掌。古植物部的标本室是独立的空间,专门存放植物化石标本,与办公室、实验室是分开的;标本室有一个入口,有一个出口 (Exit) 。有一个通道连接出口 (Exit) 与 Peabody 博物馆的超大电梯,便于大标本的入馆和出馆。 在中国很多学术机构都存在一种误解:许多人觉得化石植物标本都是“石头”,只要随便找地方存放即可。实际上,植物化石标本的馆藏环境条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标本的保存状态。耶鲁 Peabody 博物馆古植物部标本室的温度控制在华氏 50—60 度(相当于摄氏 10—15 度),相对湿度保持在 55% 。 相关资料: 古植物学的故事( 42 ): 耶鲁大学 --- 美国古植物学的一个摇篮 ---- 兼谈现代植物形态解剖学与化石植物生物学研究的联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1226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5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媒体专业精神的探讨—纪念我的导师、中国日报驻美首席记者黎星
热度 2 jiahepeng 2011-8-26 19:46
媒体专业精神的探讨—纪念我的导师、中国日报驻美首席记者黎星
半个月来,我先后失去了两位良师益友。其中尤其让我长歌当哭的,是引导我走上新闻岗位的黎星老师。另一位,则是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作为驻美国首席记者,黎星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于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8月7日14时45分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因脑溢血倒地的那一刻,她还在采访中。 我算了一下,黎星去世的时间,差不多正是 12 年前我开始在《中国日报》正式工作的时间,而招我进入 ChinaDaily 的,正是当时担任文教部主任的黎星。 在华盛顿参加了黎星老师的葬礼,看到她安详而高傲的笑容还浮现在遗体上,立刻悲从中来,险些哭倒。 其实在黎星手下真正的工作时间,算上实习,不到两年,但出于自己先是文史后是科技的文教情结,在 CD 工作的 8 年来,我始终为文教版面写稿,始终在与黎老师保持接触,同时,我也始终在有意无意地关注黎星。现在想起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始终在思考 CD 的前途及其对自己命运的影响,而作为对自己业务工作能力颇为自负的我,始终把黎星当成了自己在 CD 的某个方面的影子。 黎星的成就自不待言,一生获过八次中国新闻奖,虽然在报社的职位看似越来越低,从总编辑助理到美国版总编辑最后再到不管一兵一卒的美国首席记者,但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敬业工作的精神,足以让她那些位高权重的同学和同事们汗颜。 时下,应该是由于报社的组织,对她事迹的报道蛮多了,如《黎星:永远的星星》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8-09/content_3445413.html 等等,而我也一直在思考,在诸如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无私奉献等意识形态话语已经满天飞的情况下,我究竟该纪念黎星什么 ? 这么多日来,我一直在仔细和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占据我脑海的,还是我自己多年来在科学新闻领域不断提倡的专业主义精神(我的最新著作名为《全球性议题的专业化报道——气候变化新闻实务》),而随着对黎星老师工作的思考,我对这种专业主义的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专业主义精神最低的一个层次,就是遵循基本的新闻规范。说是最低的层次,但中国恐怕有大量媒体,既包括传统的党报媒体也包括市场化的都市报,其实际运作中都难以做到这种专业化。 相比于其他媒体,特别是其他官方媒体,中国日报的专业规范确实要好一些,因为这份媒体从诞生之日起,作为英文媒体和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就要把西方新闻多年来形成的一批规范放在台面上。记得刚入行进中国日报的时候,虽然充满了写作的激情和新闻的热情,但写稿子确实不轻松,当时主要就因为这一条,即观点评论性的内容不能出自记者自己的嘴,必须要采访。逼着自己这么干的结果,一方面是黎星老师等报社编辑觉得我的稿子太生硬,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收获,专家资源和思想见识随着大量采访而迅速增加。在遵循新闻规范的同时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这个意义上,黎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让我非常钦佩。 然而,在另一个意义上,中国日报的专业精神则比中文同行更少。随着我担任一份市场化的调查新闻媒体的总编辑,对这一点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对于媒体人,真正的专业精神一定是奠基于理想主义之上的精神,在中国,则主要体现为我们媒体人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对抗与对话。 现阶段的新闻界主要表现为以调查新闻为特点的对抗,当然,在调查新闻方面,媒体同行也有不同的专业性的衡量办法,比如到底是否应该采取用茶水装作尿来化验就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方面,中国日报作为英文官办媒体,很难理想化。 当我们还在把报道当成政治任务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可能在最终的意义上成为职业的新闻记者,因为新闻工作就其本性来讲,绝不是任何政治任务。当然,对外报道和对内新闻报道有别,确实不是只有调查性报道才专业。但没有调查性报道,记者的职业生涯总是一个缺憾。 记得在黎星老师那里,一共经历了两次稿子被枪毙。一篇是反对政府强占民宅的调查报道,另一篇是撰写大西线调水的特写。现在对这两篇稿子被枪毙我非常理解。而回到它们被毙的原因上,则很明白,中国日报这种政治宣传为主的媒体,不可能允许我的文章或者直接谴责政府,或者潜在破坏国际关系(大西线调水的动议涉及到湄公河等上游)。 然而到这里,我的思想出现了一个死结。既然中国日报这样的媒体在这种大是大非上无法体现专业精神,那么黎星老师的专业性精神何在呢?当然不能只是因为那八次中国新闻奖。改变中国传媒的南方报系的主要媒体和记者,可能连一次中国新闻奖都没有得过呢,这不改变同行们对他们的尊重。 纠结了很多天,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时候想明白了,媒体的专业精神和个人的专业精神并非等同。中国日报是一份很难让人理想主义激情四射的媒体,也不可能培育出南方报系那样的对抗性的调查报道记者,但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如果能仍然执着地、尽心尽力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报道,做好每一篇文章的编辑和指导,在担任领导后把自己的部门带向小环境能允许的最好的前途,这不是专业主义精神是什么? 而对于黎星老师来讲,在此基础上,她又体现了一种人性所能表现的最大的专业精神。那就是在最近几年,在她的报社仕途发展一直不顺,以高超的业务能力(在这个小环境中,至少从获得中国新闻奖而言是无人出其右的)而被差来遣去,不停地在开拓新事业方向的同时放弃旧岗位给人挪位子,但她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份工作,并且主动地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范式。这样一种敬业的精神,不是卓越的专业主义精神还能是什么? 也许我对她的理解比他人更多,那不光是因为曾做过她那么多年直接和间接的部下,更因为我也是在这两年,在事业的顶峰,从一个媒体领导的位子上突然被拿下,而即便如此,我也在一个挂名的职位上继续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因为愤懑而让自己糟蹋东家偷偷给自己的报社社长助理的职位。 如今来到国外,对自己的经历已经很坦然了,而正是这种坦然,让我在参加完黎星老师葬礼后,对专业主义精神,又有了一份深刻的领悟。 黎星灿烂而高傲的笑容,在身体变成灰烬的那一刻,还留在嘴角
个人分类: 思想评论|45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精神”真的坍塌了吗?
book 2010-9-9 20:07
刚看了科学网转载中青报的文章《 袁隆平的雄心壮志与学术断茬的悲凉 》,说点看法。这篇文章对学者们知识分子们批评的挺重的,学术精神都坍塌了。文章说: 老一代学者身上的精神,在今天的一些学者身上已荡然无存。他们为了利益不惜放弃学术原则,俨然已无知识分子的风骨。 这是作者的观点, 为了利益 可能是该文作者认为的 学术精神 坍陷的原因所在,但作者并没有进一步去分析这 为了利益 四个字,以及除去学者本身内因之外的原因。文章最后说: 我们更应扪心自问, 那批大学者 擎起的那片历史天空,以及现有的机制和环境,是否能激励后来者沿着前辈们铺平的道路,竭力前行? 我自己读来,这句话更像是对知识分子们的拷问,而对 机制和环境 的问责力度偏小。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延伸地谈谈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 1. 学者们本身的责任。 为了利益 四个字确实指出了一部分人学术精神坍塌的行为原因。正如我在博文《 反思科研 和 做好科研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扪心自问的话,谁能说自己全心全意为科研付出了,并对得起国家给你的经费?大家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分配制度也讨论很多了,确实,很多重大的研究项目的经费,有百分之多少被拿到项目的人用于做有意义的工作?天天抱怨申请经费耽误时间,现在把钱给你了(不管是凭实力还是凭关系拿到的),却不好好做工作,只想着拿更多更多的钱,这就是学者们本身的责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研究者提高自身素养及对科学的认识了。 2. 机制和环境的问题。不可否认,当然有激励性的政策不断提出来,但仍有那么多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最大的毛病,我觉得可以用很简单的话表述,就是: 当作没看见 和 看见没法子 ,前者指态度,后者指工作能力问题,两者都可以归结到 缺乏专业精神 。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即使我们知道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很多问题都被大家讨论烂了),相关管理部门也清楚,但就是不改进。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点都不 professional : 1 )他们觉得反正我们现在的制度能往前走,我做好手头这点事儿,获得自己的利益就行了; 2 )因为前一点,所以根本不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即使有权力做出改变者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由于总想着(现有 各利益集团 的)利益平衡,结果就是现有的机制和环境不可能改进多少。再想想我们是不是常看到这样的事儿:某些造成影响的社会事件中,只要不傻,大家都能看出来到底为啥出这样的事儿,但我们的相关部门总要出来辩解,睁眼瞎嘛。如果再加上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太 人治 了。不说国家政策这么大的层面,看看身边的事业单位,是不是很多 一小撮人 掌控的 一言堂 ?我不太想做批判社会的人,但又觉得,很多事儿要解决很简单啊(道理和逻辑应该很简单),按照合理的方式(大家都知道更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什么)该怎么做怎么做,不就完了嘛。 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有五个大字: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的笔迹。考虑到我们党的表现,现在很多人都拿 为人民服务 开玩笑。然而,毛主席这提法绝对正确,不过不该只看作口号,具体的体现应该是 专业精神( professional ) 或者 爱岗敬业 。所谓的机制和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有些环节的人没做好。只要每个人都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做好自己该做的,这些问题肯定就改进了。 回到题目, 学术精神 真的坍塌了吗?如果你觉得坍塌了,那正说明学术精神依然是你的追求:因为你看不惯不良现象。科学网很多博主的博文对不好风气的拷问,说明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有热情有追求的,也都是爱岗敬业的。只是,我们要再敢于把自己的 专业精神 表现出来,让这样的声音和行为战胜 为了利益不惜放弃学术原则 的那撮人。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26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搞笑的无题
book 2010-7-28 14:51
说两句这两天无题的事儿。 听中央台的新闻,说通用开发出了一种三维的医疗检查仪器,好用,并且辐射较现在的仪器 低了二三十倍 。我上小学的时候,好像没有学过低了多少倍的表达。 又是听中央台新闻,说绿豆价格问题是由于地方政府监管不力,采访吉林某县价格监督办公室主任时,那人说: 我只是做办公室工作的,不下基层 。瞧人家,县级,价格办公室主任,不下基层,这事儿还不属于他管。 同上面有点联系的,去亚运村图书大厦逛,发现某个专区有本书,书名字体很大很扎眼,叫《 机关里的机关 》。觉得很搞笑,这是什么价值观,为什么会一直延续?逛完书店还有一个感受:怎么速成的东西那么多? 不过,亚运村图书大厦三层地方还不错,挺有意思的书店布局,可以去逛逛。
2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精神”闲谈
book 2010-1-2 19:00
我这儿想说的,是关于专业精神(professional)。要想搞明白什么是专业精神,我们得先来看看定义。 ------------------------------------------ 专,业(新华字典) 专:专一,集中;业:从事,工作岗位 Professional(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a. Of, relating to, engaged in, or suitable for a profession: lawyers, docto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people. 1b. Conforming to the standards of a profession: professional behavior. 2. Engaging in a given activity as a source of livelihood or as a career: a professional writer. 3. Performed by persons receiving pay: professional football. 4. Having or showing great skill; expert: a professional repair job. -------------------------------------------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专业精神指:投入或专注于某件事的精神,这件事可以视为营生手段或事业;为了做好这件事,需要有较高的技能。 对任何人来说,不管是国家领导人、商店营业员,哪怕是流浪汉,既然每个人都在做某件事或某些事,那么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精神。但实际上,正如很多人指出的,中国社会的很多行业中的很多人,并没有理解和实践专业精神。 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媒体(如网络)的扩张必然需要大量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往往决定了信息的客观和科学性。但多留心,我们会发现,很多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很不够。比如,有人编造假新闻,有人无节制的拷贝别人的信息却不致谢,标题党横行,等等。每年诺贝尔奖公布时,各大媒体纷纷跟进,但你会发现连一些主要的科学网站从业者的专业精神也不怎么够,比如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连其本名(英文为多)都不提供,只是给出了音译的中文名字。这样做很不专业的,首先,本就有义务提供本名;其次,不提供获奖者的英文名会妨碍读者进一步去检索并了解其人和工作。 部分北京的公交车乘务员也是不够专业的典型例子(虽然近些年改进了很多)。想必到过北京的同志们都有感受:有些公交车乘务员报站我怎么就是听不懂啊?是的,有相当部分的乘务员报站时含糊不清,搞不清楚是北京味儿重,还是故意说不清。如果是前者,有必要给北京人普及普通话(最近看到新闻说北京公交推行服务规范,不知道是否包含本点);如果是后者,那么要改改服务态度,加强专业精神。 卖菜这件事也反映了专业精神的差异。我想很多地区卖菜的都可能不会把菜择的很干净,有的甚至还很脏。但去过南方有的城市后,发现街边卖菜的小贩真是专业,他们会把菜整理的干干净净,需要去皮的去皮,需要清洗的清洗,现场工作,现场卖。卖的专业,买的也放心。 专业精神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投入或专注,这是一种态度;二是技能,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我觉得这两方面中前者更起决定作用。技能通过集中的学习和培训可以提高,而态度则是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如果某个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专业精神的重要性,那么他的专业精神不会得到提高。当然,专业精神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制度。这些因素一方面可能妨碍了从业者提高自身技能,但更多的可能是对人们态度的影响。其实,社会中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是由态度决定的。
个人分类: 说就说|54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快餐也要做的专业
timy 2009-11-28 11:01
周末在宿舍赶报告,懒得出去吃饭,于是上网找到北京丽华快餐的电话,打过去订了餐。于是对方快速地告诉我是不是住XXX地方,我说是。由此,可断定他们已经有个能保存顾客信息与订餐记录的系统。以前在一个美国教师电子商务案例课上,这位美国老师讲的都是美国案例,说网上快餐店如何根据顾客的订餐记录,进行个性化的主动服务。以后她也可以讲中国的案例了,呵呵。(不过目前丽华快餐还处于套餐选择状态,使得他们的个性化服务能力相对有限)。 不管做哪行都要讲究专业,除非你不爱好这行,不专业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失败。这让我想起了大材小用的地摊博士后,他如果真的爱好这行的话,还应该专业一些。在国内就应该讲究国情,搞商品自选一点问题都没有,搞主动投币也没有问题。但是,把这两个串起来,既搞商品自选,又搞主动投币,在国内,至少目前是行不通的。好在这位海龟博士现在有了新的去处,祝他今后一切顺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