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女性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女性

相关日志

脱氢表雄(甾)酮与女性心血管危险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9-4 09:35
http://plus.mcmaster.ca/EvidenceUpdates/NewArticles.aspx?Page=1ArticleID=35630#Data Boxer RS, Kleppinger A, Brindisi J, et al. Effects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older women with frailty characteristics. Age Ageing. 2010 Jul;39(4):451-8. Epub 2010 May 18. (Original) PMID: 20484057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1kOWEB10O00h0010009000000h001000j100300.y dehydroepiandrosterone AND cardiovascular AND women 36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3 25 2010 22 2005 20 2008 19 2007 19 2001 18 2009 16 2000 16 1999 16 2002 15 2004 14 1998 14 1996 13 2006 11 1976 11 1995 10 1994 9 1975 7 1993 6 1991 6 1 2 3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95 Japan 25 Italy 25 United Kingdom 16 Germany 12 Canada 12 Turkey 9 Spain 8 Sweden 7 France 7 Australia 7 Poland 6 Netherlands 5 Finland 5 China 4 Hungary 4 Greece 3 Brazil 3 Argentina 2 Belgium 2 1 2 1 2 3 ... 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Baltimore 12 San Antonio 9 Quebec City 7 Los Angeles 6 New York City 6 San Diego 6 Pisa 5 Turin 5 Tokyo 5 Philadelphia 4 London 4 Madison 4 Budapest, Hungary 4 Izumo 4 Sendai 3 Munich 3 Vancouver 3 Ankara 3 Boston 3 Athens 3 1 2 3 ... 7 1 2 3 ... 10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39 Am J Obstet Gynecol 10 Obstet Gynecol 10 J Endocrinol 9 Eur J Endocrinol 8 Clin Endocrinol (oxf) 8 Fertil Steril 7 J Endocrinol Invest 6 Steroids 6 Ann N Y Acad Sci 6 Gynecol Endocrinol 5 Acta Endocrinol (copenh) 5 Climacteric 4 Maturitas 4 Metabolism 4 Int J Obes 4 Circulation 4 Endocrinology 4 Proc Soc Exp Biol Med 4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3 1 2 3 ... 10 1 2 3 ... 118 Top Terms Publications Dehydroepiandrosterone 328 Humans 318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193 Women 192 sulfation 178 Adult 157 Hormones 156 Sulfates 152 Testosterone 146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142 Middle Aged 128 Androgens 117 Virilism 113 Serum 110 Patients 97 Aged 95 Metabolism 94 Estradiol 94 Risk Factors 93 metabolic process 92 1 2 3 ... 118 1 2 3 ... 75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Haffner S 8 Gant N 8 Macdonald P 8 Barrett-Connor E 7 Labrie F 5 Stern M 5 Abraham G 5 Worley R 5 Chaudry I 4 Ingram D 4 Lane M 4 Roth G 4 Ghigo E 4 Masumura S 4 Hata T 4 Hata K 4 Kitao M 4 Valdez R 4 Madden J 4 Genazzani A 3 1 2 3 ... 75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8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青年要有自我——给一个美女网友学生的信
王铮 2010-7-28 08:33
一直想写篇对女生爱情行为的建议,这里虚拟一个对象,用书信形式写,本文如果与任何真人真事相同,完全是偶然的。这里题目中的美女二字,主要是为了哗众取宠。哈哈。 网友同学,你好! 你最近的决策,我当然支持,你爱他,决定为他做一些牺牲,我也欣赏。在爱情生活中,在婚姻生活中,为对方做一些牺牲和奉献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实际上我认为,真正的爱发生了,自己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被爱者牺牲一些东西的,这是上帝赋给人类的本性,我们无法改变。 然而人类爱别人,用了牺牲去爱别人,用了奉献去爱别人,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自己存在着,自己有独立的行为能力,本体不存在,牺牲往往是无代价的,奉献时会没有奉献的东西。这就是说,人类要有自我。自我的存在,我认为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从社会结构或生物学特点,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伤害。 弗洛伊德把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他我。他的原意我不去考证,我不是心理学家。我的理解,或者说我重新定义吧,本我就是完全只顾自己不顾及群体的利益立场,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我就是只顾及群体利益自己无条件奉献的利益立场。自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有自己的利益维护也兼顾自己所认同的群体。小时候我们学雷锋,我就想排队买东西(现在排队买东西不多了,那时候供应紧张),完全学雷锋不行,人人都来一个让一个,队就没法排了,东西也没法卖了。人人自私自利之心,就到买东西的地方去挤,比力气大,也不行。所以仍然考虑自己利益,兼顾群体,排队是最好的。排队时,碰到老弱病残孕,大家可以让一让,雷锋做好事就是送老大娘回家,送大姑娘回家就不像话了。 有自我,就得对自己的事情主意的自己拿,尤其是大事情。在我的观察中,你在工作问题、居住地问题等等方面都是听男朋友的,这样很危险,因为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和认知能力,他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支持你的利益和你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不可能完全地维护并为你创造利益。顺便说一句,这就是我提倡你们找对象找学历相近的原因,因为容易互相理解。有一个博士后对我说,他就想找个专科生,漂亮一些的,理解他、支持他。我说你那个目标集合是个空集,因为要理解很难,而且现代社会经济压力也迫使她要求你做更为挣钱的选择。因此,大主意得自己拿。事实上,只有你自己站住脚了,你才可能给他分享你的利益的机会。我很欣赏我的一个同学,虽然她与我吵过,她当年选择出国留学,男朋友犹疑,请我分析她的利益,她走了,后来办陪读,男朋友(已经是丈夫)也去了。丈夫去了又回来,分手了,各自组成了新家,很好,我后来见到她,家庭很幸福。他们都选择了自我。一个女性,跟着丈夫或者男朋友的指挥棒转是不行的,尤其在现在社会里不行。若干年前,我认识一个女性,她对男朋友体贴入微,我看着很羡慕,对我妻说:这样的日子,我过一天都值得。我妻说:你不觉得她太腻,你要不要试一试?果然,她与男朋友分手了,男朋友有次对我说,她太腻。其实,我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她没有自己的利益了,也就没有让男朋友感觉到利益分享的幸福了。现实中我见过一些女性,喜欢上一个男性,不顾一切,也不顾父母的爱、师长的友情、小姊妹的感受,最后只能说他变心了,不过我不后悔。多少有点自我安慰,至少青春耽误了些。有人告诉我,英国人研究的结果,两个人一见钟情,男人对女人有了第一次,感情就开始淡漠。女人因为有了第一次,就对男人忠心耿耿。这是遗传的选择,因为男人潜意识在追求传播基因,他完成了自己的传播,也就要选择第二次机会。可是女性还要孕育生命,保护这个基因,所以她忠于爱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忠诚来团结丈夫与自己一起保护基因,这是一种进化的选择。我说这个话是说,男人有时是靠不住的,生物学的原因,当然可以靠道德控制;所以一个女性一定要有自我,要自己站稳,然后再去团结、教育、改造男人,这六字真言,是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我活学活用了。 女人要有自我。我妻子是有自我的,所以我爱她,尽管有时候我感到不舒服。在大事上,你在听取男朋友意见后,自己决定,他可能会不舒服,可是如果她真爱你,他会接受你的选择;如果他不接受,或者说明他不爱你,或者说明你们爱情缺少共同基础,预期效果不良,你就不必坚持爱他了。 即颂 夏安! 王铮 2010/7/2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在事业和家庭中纠结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热度 4 baoyongli800 2010-7-24 12:37
今年博士生毕业答辩的时候,外请了师姐和另两位女教授做评委。会后小聚、聊天,因为今年毕业的都是女博士,而且在座的女教授居多,所以大家的谈话自然落到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关系的话题上来。师姐说有一次开教授委员会,她看着在座的男士,和他们说:我在单位和你们做同样的事,在家里和你们的妻子做同样的事,还让不让我活了。在座的男士相视而笑,师姐说我从他们的笑里读出了一个意思,就是“谁让你和我们做一样的事了?”,师兄补充到:“他们也许是说,谁让你结婚了?”。 虽然大家是在以开玩笑的口吻谈论这些问题,但确实道出了女性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大家每天强调的都是男女平等,但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总是付出最多的一方,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大多数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都会分出很大的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这也是女孩子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工作单位大家也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放低考核的标准,尤其是科技工作者,你得和男性们同样去争取科研项目,去攻克一个个自己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科研难题,这样的工作要求你时刻都不能停止思考,心情也会随实验结果而起伏;而另一个方面,家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子女教育也是必须要关注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累,记得一个师妹以前曾说过她非常羡慕扫大街的,只是因为他们不用想明天怎么扫,而做科研却总得想着下一步怎么做,回家之后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实在有些疲惫。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国际接轨,大多数人都会考虑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如果是男性出国的话,一般妻子会放弃自己原有的工作,选择随行;而女性出国的话,老公很少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随行的。所以女性要经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求学之旅,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再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家庭破裂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孩子也会因为在重要的成长时期缺少母爱而留下终生的遗憾。 回国后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大,可能你会发现原来所在的城市已不能保证你的事业有很好的发展,而老公却在这个城市有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这时候就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记得师妹在日本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国后无论到哪里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可回国后在原单位呆了两年,无端地耗费了两年科研生命,无奈去北京读博士后了,最后留在了北大,可老公却怎么也调不去北京,无奈只得独自领着女儿在北京打拼,还有一个师姐也是同样的境况。记得去年参加“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的时候,一名留美博士问我:很多人在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后都会选择去美国,你怎么还回国了?是呀!可能是因为我经历了在国际机场一家人分开时的撕心裂肺,所以意识到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在一起重要吧!我一直认为老公和儿子所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况且即使我放弃和儿子及老公团聚也未必就会做得更为出色呀!而且老公是外科医生,去了国外他可能得被迫改行,一个男人在人到中年时为了生存被迫选择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怎一个无奈所能解释得清,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从老公和儿子的笑脸中会体会到一种满足感,有什么比一个幸福的家庭更为重要呢!工作的时候尽量提高效率,与男同事同样为事业打拼,下班了则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享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虽然好像有点“不求上进”,但我还是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常常会和一些女研究生说:如果你选择了结婚、生子,那么在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一定要使自己多倾向于家庭一些,一个幸福的家庭会使你的人生了无遗憾、使事业锦上添花。 此文后经修改后发表于“视听导报”。 女科技工作者应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 文 / 鲍永利 2010 年博士生毕业答辩时,外请了 2 位女教授及我的师姐担任答辩委员。会后小聚,因为毕业答辩的都是女博士研究生,而且在座的答辩委员中女教授居多,所以大家自然聊到女性如何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师姐提起,在一次教授委员会上,她曾对男同事开玩笑说: “ 我在单位和你们做同样的工作,在家里和你们的妻子做同样的家务,还让不让我活了? ” 在座的男士相视而笑,师姐说她从他们的笑里读出了一个意思,就是: “ 谁让你和我们做一样的事了? ” 师兄调侃到: “ 他们也许是说,谁让你结婚了? ” 大家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谈论这些问题,但确实道出了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尴尬现实。虽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对女科技工作者来说,平等谈何容易 …… 每个应届毕业的女研究生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找工作难,想找到一个满意工作的难度是男研究生的好几倍。女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到了结婚年龄,毕业后马上涉及结婚、生子等问题。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女性总是付出较多的一方。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女性在结婚生子后,都会分出很大的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这就意味着会有多年时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一点足以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工作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在经过短暂的事业停滞期(结婚、生子)之后,第二个现实问题接踵而至,那就是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出国深造(或异地求学)与家庭团聚之间的冲突。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思维和国际接轨,许多人会考虑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如果是男性出国,一般妻子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选择随行,不惜在异国他乡从头开始;而女性出国,丈夫很少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而随行。所以女性要经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求学之旅,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再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限的延长,家庭破裂的几率呈指数增长,孩子也会因为在重要的成长时期缺少母爱或父爱而留下遗憾。 回国(或异地求学)后,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依然存在,可能会发现原来所在的城市已不能保证科研事业有很好的发展,而丈夫却在原城市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时就要面临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何去何从?师妹在日本时,最大的愿望是回国后无论到哪里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可回国后在原单位待了 2 年,无端耗费了 2 年科研生命,无奈去北京做博士后并留在北京工作,可其丈夫却怎么也调不到北京,师妹只得独自领着女儿在北京打拼。 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还表现在时间及精力分配方面。科学研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热情、精力的工作,而且即便投入很多,想做出好成绩也很难,不付出艰辛劳动而获得成果的可能性极低。现在各单位业绩考核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学校并不会因你是女性就降低考核标准,你得争取科研项目,去攻克一个个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科研难题,这样的工作要求时刻都不能停止思考,心情也会随实验结果而起伏;而另一方面,家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子女教育也是必须要关注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很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没有孙悟空的分身之术。 当然,关于事业与家庭的矛盾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这些问题也不单单局限于女科技工作者,而是职业女性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相信很多职业女性都曾经困惑过、尝试过、抉择过。各种选择所带来的快乐、痛苦,当事人自己都有深切体会。笔者在此仅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解决找工作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个人,女研究生可以用自己所表现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让别人相信即使你要照顾家庭也依然会将工作做得很好。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近几年留了 3 名女研究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要找的工作单位并不十分了解你,不妨给他们一段了解的时间,比如可以选择进博士后流动站、做科研助理等,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也可以采用两步法达到目标,人生有很多事不能一步到位,先积累能量,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次 “ 跃迁 ” 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为解决异地深造和家庭团聚的矛盾,本人觉得,即使深造十分必要,也不要选择长时间和家庭分离。现代社会,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都很大,而幸福的家庭是缓解压力、抚慰心灵的最好良药,夫妻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给对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而空间上的距离往往使关爱无法有效传达,这也是很多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如果认为这个家很重要,就不妨想一个权宜之计或做一下 “ 空中飞人 ” 吧! 至于工作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均衡夫妻双方的事业,做出过大牺牲而引发矛盾就可能成为家庭危机的导火索。在决定放弃家庭团聚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潜力做一个彻底剖析,即在充分的条件下,自己的事业是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说成为院士)?如果不能,就不要为了一个小小的量变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样失去的不仅是夫妻的相依相伴、相濡以沫,更可能是孩子的完美人生。 至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无论从事业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来看,所投入的时间都不可能充分,所以只能尽量提高效率和质量,适应角色的迅速转换。上班时是职业女性,集中精力为事业打拼;下班后是妻子、是母亲,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尽享家庭生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希望每一个女科技工作者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因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会使人生了无遗憾、使事业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陈广仁)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916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洁癖易生癌
热度 27 何裕民 2010-7-23 09:50
特别爱干净的女性,易生癌,难康复,须自我改变 笔者临床中,早就注意到特别爱干净的女性较易生乳腺癌、卵巢癌,且她们生了癌,治愈与康复相对要困难些! 近来,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 800 例乳腺癌患者,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了笔者的临床经验。 美国《环境卫生》杂志刊登了这一研究报告,并警告说,女人过于洁癖,会增加乳腺癌危险。美国麻省的一个研究所对此结论分析认为是因为女人过于洁癖,所以经常使用空气清新剂、喷雾剂或泡沫剂等化学制剂以去除灰尘。因此,他们对化学品与女性健康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动物实验表明,多种化学物质与癌症关系密切。这些化学品包括:加入空气清洗剂或除垢剂中的人造麝香等。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女人经常使用空气清新剂、喷雾剂或泡沫剂去除浴室瓷砖上的霉菌,那么乳腺癌危险会更大。他们把洁癖增加乳腺癌危险归之为过多使用化学清洁剂之故,认为化学制剂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询问了近 800 名乳腺癌患者和另一组同龄健康妇女使用各种清洁产品和杀虫剂的频率。结果发现,经常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加 20% ,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会使乳腺癌发病几率增加 30% 。而固体空气清新剂则会使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两倍。另外,除霉产品同样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但是科研人员尚未发现,烤箱或餐具表面清洗剂与乳腺癌之间存在关联性。然而,海外一些研究人员对上述研究结果表达了不同的见解。其中一个因素是,参试乳腺癌患者对各类化学品恨之入骨,认为化学品是造成她们罹患癌症的罪魁祸首。我们认为,无论研究结果如何,广大女性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尽量少接触化学清洗剂和芳香剂为妙。 在为什么会生癌的机理解释方面,美国人得出的结论笔者却不敢苟同。 我们的分析却提示了另一种更值得重视的可能机制:许多有洁癖的乳腺癌患者,本身就是完美主义者,事事追求至善者、较真至顶点者;我们的交流中很多这类患者一向是排斥化学清洁剂,只用清水及普通肥皂;而她们之所以患了乳腺癌,更主要的因素是长期追求完美洁癖,导致神经内分泌轴的功能一直紧绷着,引起了内分泌的长期失调,以致于靶器官乳腺被过度刺激而受不了癌变了!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自我高压,导致了这一结果。当然,也不排除化学清洁剂的部分因素。而且,这类患者即使生了癌,许多仍本性不改,依旧事事较真,因此,徒增了治疗的难度,康复的阻力。 故在此,笔者愿真诚地劝告这些姐妹们,佛祖说了:要想健康些,就得糊涂些;要想轻松些,就得马虎些;要想长寿些,就得简单 些! 别再较真,一尘不染了!偶尔有点灰,随它去吧!轻松、健康更重要 !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4757 次阅读|30 个评论
裹脚布与奶罩
famingkuang 2010-7-1 06:1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人迷上了奶罩,其宣传的口号是保护女性的乳房,其实是为了吸引男人的眼光。 今天,我们已经视裹脚布为对女性的摧残与迫害,不久后的将来,人类也必将奶罩丢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因为裹脚布与奶罩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取悦男人而伤害女人的身体健康为目的。 乳房最原始的功能是哺养下一代,从人类赋予它更多功能的时候开始,对它的摧残也就开始了,特别是奶罩的发明更是对乳房的摧残发展到了极致。 世界上没有比人类更为愚蠢的动物了,将最高的美奖给了病态,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普通民众,无不如是,病到了极致也就美到了极致!当然这个病非生老病死的自然之病,而是人为的摧残致病、扭曲致病,越远离自然之病越美。 人类病态审美观的形成没有人考证过,但不难看出,其最深层的动机无非是让自己美(自然)别人丑(不自然),这是一种最深层次的生存需求,慢慢的,慢慢的,人类的审美标准就形成了以丑为美大自然认为丑的,人类认为美;大自然认为美的人类反认为丑。 所以人类审美观的形成源于人性的自私,别人有病(不自然),自然就难以长寿,其基因就难以延续下去,这对于自己的基因延续有利,这种自私是生命的本能祈求。不光人类如此,万物应亦如此,只是人类将其发展到极致而已。 如此,动物界的种种进化中的不可理解的现象就能解释了,比如又大又粗的树枝状的鹿角等等。 美的最高境界是病。 审美观的形成源于绝对的自私。 宿命害人终害已,任何一个物种都会在本族类审美观的左右下将本族类的美学发展到极致,以致一病不起,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人类对乳房美的追求将使它远离它的本质只是装饰品(为美而生)而非必须品(哺乳功能);人类对身高的追求亦如是。 说了一大通了并没有讲清楚裹脚布与奶罩对人体的危害,其原因是 从远新 一定比我讲得更好,还是留给他做吧。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563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女性版“伟哥”效果让人失望
chemicalbond 2010-6-18 01:25
6月18日美国东部时下午5点20分更新:美国FDA药物评审团一致否决了(11:0)这个药物。由于生产者不是上市公司,不会有人因为担心股票掉价而跳楼。 相关新闻: http://news.google.com/news?hl=en-USned=q=Flibanserin + 午饭过后,浏览了一下最新的网络消息。发现下面关于女性伟哥的新闻很有意思。 Flibanserin Failure: Female Viagra Drug Disappoints http://health.usnews.com/health-news/family-health/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articles/2010/06/16/flibanserin-failure-female-viagra-drug-disappoints.html http://abcnews.go.com/Health/ReproductiveHealth/food-drug-administration-considers-approval-female-viagra-flibanserin/story?id=10940368 那是一个针对妇女性冷淡(HSDD: 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 )的药物。根据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服用药物的女士每个月满意的性生活从2.8天增加到4.5天(+61%),但是讨厌的是服用 安慰剂 的人也可以从2.7天增加到3.7天(+37%)。尽管如此,制药公司还是希望在明天FDA的听证会上能够说服那些审批人员。不过,即使能说服FDA, 很难说这种数据能够说服困扰中的女士们去花那个钱。 有可能给女士们带来性福的就是下面这个非常简单的小分子, 最初是针对郁郁症的。这种惊奇和伟哥确实相似,因为伟哥最初是用来对付高血压的。明天就可以知道它是否会成为一个摇钱树。【据估计,相关市场大约是20亿美元。】 http://en.wikipedia.org/wiki/Flibanserin 网络搜索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脑力劳动。刚刚查了一下女性伟哥,找到一篇KEXUE.COM【另一个科学网,似乎是民间的】的文章, http://life.kexue.com/2010/0602/5872.html (参考下面图像)。令人 惊讶的是题图竟然是辉锐(Pfizer) 和它的著名产品: 蓝色药片(伟哥). 显然,那篇文章作者【来自人民网的生命时报】的家庭作业没有及格,因为女性伟哥是由德国一家私人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研制的。原文作者也许可以把图片山寨一下。不过颜色最好还是改改,粉红色应该更加合适。另外,文章里面也没有提及安慰剂的效果,迷惑性较大,不知道是否是个托。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935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女足到女乒:一个时代的开始
王铮 2010-6-2 16:57
在中国女足败于朝鲜女足后,中国女乒再败于新加坡女乒。中国女子运动在世界体坛的胜利旗帜不再飘扬。 其实女足、女乒的败北完全是预料之中的事。过去,她们为什么胜利? 1949 年后,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英雄主义激励下,中国妇女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许多领域,妇女顶起了大半边天,她们当然为大势所趋。然而,在最近 10 年中,中国的妇女地位下降了:开始是韩资或者是日资企业拒绝接受女职工,后来几乎是全部企业歧视女职工,再接下来,国家机关也歧视女职工。投考公务员的女性,即使考了第一名,除非有关系,她们仍然被面试掉。作为一种文化,在科研教育单位,歧视女性愈演愈烈。我评审一个女研究生论文,我看她的论文比我评审过的许多男性的好,她研究金融危机,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她的母校不能留她?我真想说,你还号称要创世界一流,连大学的平等的文化意识都没有,你创什么?其实,这些领导人连一个基本道理都不懂,智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你歧视她更没有道理。你要的是智力!你跟着日韩资本家歧视女性干什么?他们要的是苦力,可是你这个校长、院长要的是创造力。领导,你是病态文化的受害者。 女性在社会无论如何努力,在求职方面也困难重重。在许多单位,反对招收女性的,往往就是女性。歧视女性,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为资本家生产最大利润的文化,一种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还有什么动力去拼搏?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为许多女性的共识。 在这个时候,新闻界推波助澜,连篇累牍地报道女性运动员冠军嫁入豪门,然后是秀恩爱的故事。既然是这样的宿命,女运动员何必去球场拼杀。新闻界还报道,女演员不停改换恋人,直到成为某个海外富商的第 n 任妻子,然后是幸福的照片。什么花木兰、孙尚香、黄蓉、赵敏,独立自强的女性,都是骗人的。我说,新闻应该是自由的,可是新闻工作者良心应该是有约束的。不然为什么要谴责等着跳桥记录的摄影记者。 无可奈何花落去。 越来越到的优秀女性正在成为二奶、三奶,就像孟小冬当年成为梅兰芳的编外小老婆,而且小老婆被这个艺术家送给黑社会头子杜月笙做第三个小老婆。 越来越多的女知识分子成为宋山木这样的企业家的玩物,就像当年军阀要娶女学生一样。 1949 年人民革命带来的妇女地位变化成果,正在丧失 1919 年五四运动带来的新女性意识,正在成为历史 所有这些,将带来中国半边天的塌掉,我们将丧失许多劳动力,我们将丧失更多的人力资源,我们将出现一个畸形社会:一个女性读书无用、女性挣扎在失业边缘的不公平社会,一个女性被随时让丈夫抛弃并独立抚养子女的新母系社会,一个男人被社会惯纵而失去社会责任心的社会。那时候的中国是脆弱的,输掉的不仅是女足,输掉的不仅是女乒,输掉的不仅是女排,输掉的是这个民族。 在其他民族的现代社会中,他们认识到保障女性就业的重要性,通过立法,保障女性就业,国家机关歧视女性将引起社会公愤,可是我们出现的是对资本家为自己利益歧视女性的不断让步,资本家发财了,社会变成了野蛮社会,这个民族受害了。 有人说女性劳动力不如男性,还有生儿育女,企业为了提高效益不用女性最好。这是鼠目寸光。连和尚唐三藏都知道,人是人他妈生的。人类社会为了繁衍必须接受这个性别结构,为了社会和谐,必须保障妇女地位。资本家当然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可是社会也有保障自己的正常。因此国家必须立法保障妇女就业,国家必须让社会所有的资本来分担人类社会繁衍应该分担的责任。 前几天,参加中国地理学会,我提议成立女性工作委员会,为推动女性就业摇旗呐喊,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有的甚至是海龟,他们在西方学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到哪里去了? 在当前中国社会,不立法保障女性就业,输掉的不仅是女足、女乒,输掉的将是整个民族。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063 次阅读|8 个评论
古代婚姻制度随议
热度 1 chens 2010-5-24 00:09
今天看到某人在博客中说古代乃一夫多妻制,我想说明下古代婚姻问题。 第一:究竟是一夫一妻制呢还是一夫多妻制? 在古代社会,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式的妻,妻是通过正式的程序明媒正娶,而妾是以奴隶的身份买来的。《礼记》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 《汇苑》中也说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唐律疏议》说妾通卖买,与妻等数相悬。 《谷梁传》中说:毋为妾为妻。这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红楼梦》中贾雨村将娇杏扶正,可见这条制度不是那么严格执行)。《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可见妻是受法律保护的,而妾只是男人的私有物品,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属于奴隶阶层,不具有完整的民事权利。比如苏东坡打算用妾换取一匹白马,最后由于妾自杀才消停。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纳妾的机会。根据明代以笔记小说记载,当时考中进士的人第一件事情便是:取个号,纳个小。可见纳妾的第一先决条件是中进士。西周制:诸侯一娶九女,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民是一夫一妻制。西晋制:王公一级的可以置妾八人,郡一级的公侯可以置妾六人,一品、二品官员置妾四人,三品、四品官员置妾三人,五品、六品两个人,七品、八品只能纳一个妾。唐《六典》规定:亲王的妾的数目是十二个,郡王以及一品官十个,二品官八个,三品官六个,四品官四个,五品个三个等等。嘉靖三十一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允许庶民在四十岁纳妾是从元朝才开始的。可见,在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民,一直以来都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而纳妾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 第二:古代可以随便休妻吗? 古代婚姻事务管理机构叫媒氏。西周关于离婚的规定出自《周礼》,《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掉妻,即七出。其一无子,即妻子过了五十岁还没有生育儿子;其二淫泆;其三不事舅姑;其四口舌(严重后果,如导致丈夫亲戚断了往来);其五盗窃;其六妒忌(严重后果);其七恶疾。制度同时也规定了三种情况丈夫不得休妻的制度,即三不去。其一有所娶无所归不去。即休后妻子居无住所不得休妻。其二与更三年丧不去。即妻子为丈夫的父亲或者母亲守孝三年了,丈夫不得休妻。其三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很多电视剧中丈夫轻轻一纸文书就可以休妻,其与真实大相径庭。休妻必须由丈夫本人亲作休书;其次休书必须经夫妻双方的有关亲属联名签署,包括夫的父、母、伯、姨、舅,妻的父、母、伯、姨、舅,及左邻右舍等。如果妻子不同意,可以向族长申诉,大多数时候只要女方没有违背七出的规定族长是不会同意休妻的。妻子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和道德的严格保护,绝不是丈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与此相对,妾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妾可以自己赠与和买卖。妾的本质是奴隶,人身自由得不到保护。 第三:古代有自由恋爱吗? 古代士大夫结婚过程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对于庶民,则简化为三个步骤:见人、落拜和娶亲(这套程序依然在广大农村存在)。首先通过媒人介绍见人后,如果双方家长没有意见,并且和八字通过,则进入观察期。一般男子需要到女子家中做事以便考察其人品和素质,同是给双方增加了解的机会。经过一般一年的考察后才进入落拜环节,对应于士大夫的纳征和请期;最后才是娶亲。我爸妈就是严格走完这套程序的。可见,在庶民娶亲中,男女双方还是有很多接触机会的,至于逼婚等情况,应不为普遍情况;指腹为婚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家乡流传的故事中没有指腹为婚情况,但是逼婚的故事存在,多是父母贪人钱财)。当然像现代这种死去活来的爱情古代是很难存在的,第一情况不允许:女方经济和地位不能独立,第二是女方教育程度往往比较低。 第四:古代性教育问题 我一直坚持对大多数人而言,性是本能。在已知的动物中,没有物种是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完成性经历的(某小说主人公郭靖不懂男女之事我一直怀疑其智商)。然而如何保持美满和谐的性经历,在古代还是有系统的教育。女子在出嫁前一般由母亲或亲密仆人详细告知性问题,并亲自收拾一箱子,在箱底就压有著名的《春闺图》,以便婚后持卷与夫同观。在随行的嫁妆中,在马桶、布鞋、痰盂和梳妆镜等日用品中也暗藏着性图。当然对于男子来说,婚前很容易接触到具有性启发的读物,民间也流传了很多关于性暗示或直示的笑话和山歌(我家乡还有保留),所以男子的性知识是不成问题的。读书人更容易接触到类似《素女经》之类的东西,可以说性知识无处不在。 第五:古代女子家庭地位问题 首先谈论男女分工的问题。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广泛的形式。具体而言,就是女子主管对家庭内的事情。《红楼梦》中媳妇治家是古时候最为普遍的形式。女人掌管着家庭开支、人情酒宴等大小事务。在古代女子治家的能力是很其贤惠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可见女子并不需要在某些文献中所说的随时都低声下气的,相反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是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三言二拍中也记载了很多具有开放思想的女性,她们的地位相当高。当然,在政治上她们是完全没有参与权。我记得《浮生六记》中的女孩为了外出去和别人一起玩,不得不女扮男装,可见女人的地位止于厅堂;只有在节日贺寿等人际中才会和其它女眷往来。至于庶民,则没有类似的限制。男女之间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大防。 第六:宋明理学对女性权利的影响 首先缠足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缠足起源于宋代,其始作俑者乃朱熹,这样的说法没有根据。关于缠足的起源众说纷纭,最通俗的意见是缠足实起源于五代。元陶宗仪《辍耕录》引《道山新闻》称: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但是到了明清尤为严峻,但理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尚难断定。值得提及的是,小时候看到过长寿老人的三寸金莲,大约相当于现代22码鞋。记得老人回忆到:在农村缠足的极少,主要是农村女性需要承担家务,缠足不利于生产。 第二是存天理灭人欲。反对者认为这句话也是朱熹说的,实际上出自《二程遗书》。朱熹认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可见所谓的人欲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欲望,反对者是不清楚原文,或者混淆了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造成的。朱熹反对的是那种山珍海味和三妻四妾等无以节制的欲望,而不是饮食夫妻之类的正常要求。我想就算在现代,纵欲行为仍然需要反对。我个人是反对纵欲的。 此问题争议较多,容我稍稍展开。《朱子文集》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与之佐证的是宋袁采言: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可见反对者认为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来女性不幸之根源,我想已经不辨自明。在明人作品《三言二拍》中,女性已经为独自个体,自由追求爱情和权利(并非基于现代平等意识的权利),很多女的一嫁甚至多嫁,至少在书中是没有引起任何道德压力的。政府所宣传的,或许是政府所或缺的,当时政府有为夫死不嫁人宣传的事情,并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女性都生活在悲惨中。恰如现在政府反腐宣传尤为厉害,但后人不能根据这些得出我们生活的时代吏治清明海晏河清一样(二者没有逻辑推证关系)。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460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女性身材发生了哪些变化? 女人曲线不如60年前
xupeiyang 2010-5-19 16:36
女人曲线不如60年前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115504.html  1949年2009年,在60年的时间里, 女性 身材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健康启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女性变高、变胖了,身材的曲线却不如以前明显了。    身高:从157.4厘米到162.6厘米   为什么大街上的高挑美女越来越多?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社会历史学教授伯纳德?哈里斯一语道破天机:那是因为现代人吃得太多、太好了。另一方面,女性身材不断增高,说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逐渐缩小:温暖的房屋使身体不用耗费多余的能量去保持体温;较好的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减少了感染几率,人体因此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更有趣的是,尽管女性越来越高,躯干的长度却没有变化,变长的只是性感的双腿。   从健康角度来讲,个子变高,寿命也在延长。一般来讲,身材过于矮小的人都不会长寿。    体重和腰围:从61.7千克、68厘米到64.9千克、86厘米   营养学家指出,我们每天摄入的热量和60年前差不多,不过营养成分有了较大变化,其中饱和脂肪比重逐渐增大。另外,我们吃的糖也是过去的2倍,这是因为食品中的防腐剂和调味料都要以糖浆做原料。同时,酒精不再是男性的 专利 饮料,它所含的热量也是部分女性变胖的原因。   从健康角度来说,如果体重和身材的变化成比例,倒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发现,就算体重指数(BMI)正常,过大的腰围还是会将女性早亡的风险提高一倍。因为腹部囤积的脂肪释放的化学物质伤害胰岛素分泌系统、提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据英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腰围超过80厘米的女性更易患2型糖尿病。    胸围:从37B到38C   体重增加,胸围也随之变大。伦敦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乳腺癌专家迈克尔?奥迈认为,除此之外,吃含有雌激素的食品、保健品和药物,或者采取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科病,也会刺激乳房增长,让胸围增加一个罩杯。   从健康角度来说,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过去上升了50%,肥胖是一项重要的致病因素。    臀围:从98.7l厘米到101.2厘米   女性的臀围不像胸围增长得那么快,因为雌激素水平决定了脂肪在哪安家落户。如果雌激素水平分布不均,更多的脂肪就会附着在腰部而不是臀部,而药物、饮食和生活压力可能是影响雌激素分布的几项因素。   从健康角度说,丰满的臀部预示着更强的生育能力。最近,丹麦哥本哈根预防医学中心研究发现,臀围在101.2厘米以上的女性,不易得心脏病。因为臀部脂肪含有脂联素,能抵抗各种炎症。    脚:从23厘米到25.5厘米   英国足病协会的罗琳?琼斯医师解释,当一个人体重增加,脚部承担的压力也随之增长。脚内部的软组织,比如韧带和关节,需要 更加 卖力地维持脚的骨骼结构,所以越重的女性,脚越大。   由肥胖导致的脚掌变大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软组织磨损和撕裂。同时,肥胖增加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脚的健康。很多糖尿病人的脚会溃烂发炎,严重时要做切除手术。    寿命:从70.9岁到81.5岁   长寿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新挑战,这意味着女性一生有1/3的时间生活在绝经后期,要饱受骨质疏松的困扰。根据英国骨质疏松协会的估计,该国患骨质疏松的人,1985年为4.6万人,到了2016年,可能达到11.7万人。(王子轩) (责任编辑:魏艳)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卵巢癌,路在何方?
热度 25 何裕民 2010-5-7 09:08
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已属于晚期,且易于转移复发。大多数求治于中医药的患者已经经历了手术及反复化疗,部分患者化疗疗效不佳,对治疗信心不足;另外,反复化疗给患者带来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身体不适,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沮丧的心理;化疗价格昂贵,对患者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压力;化疗引起脱发,这对女患者的爱美心理是一个沉重打击。 卵巢癌有缠绵难愈的特征,因此,其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常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恐惧,焦虑,自我谴责,自我贬低等,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卵巢癌患者常须接受较长期的、持续性的化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且指标容易反复起伏、波动,因此,情绪和心境常很不稳定。如何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并优化其之个性,稳定其之情绪,常是一大难题,须费心去关注,努力去纠治。 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卵巢癌患者发病前的个性特征,类似于乳腺癌却并不那么典型。然而,一旦确诊经历了治疗以后,卵巢癌患者临床却常常表现出比较鲜明的心理特点:焦虑、困惑与无奈,不知路在何方?常是其症结所在。部分患者并因此滋生严重的抑郁。 卵巢癌,特别是浆液性、黏液性卵巢癌,在以往临床治疗中,主要依赖于手术后的化疗。但本类癌细胞组织生性比较缠绵、黏腻。化疗对它来说就像是拍皮球,掌击海绵打下去,球低了,海绵缩了;一松手,球即反弹,海绵复原。临床上许多卵巢癌患者就处在这种境地:化疗已做了十几次、二十次了,每做一次 Ca-125 指标(一种较能反映卵巢癌细胞活性的指标)下去一些,甚至可达正常;但一停药,不久便缓慢或快速反弹。初起患者身体还有本钱,化疗几次尚属无妨,但经历不断化疗打击后,体质急剧恶化,白细胞、肝功能等也越来越差。许多患者因此而眼前一片漆黑、迷惘,不知下一步该怎么样?路在何方?陷入了极度焦虑、困惑与无奈状态,抑郁亦油然而生。这些,又反过来恶化了患者的心身状态,使得化疗效果日差,下一步治疗难以为继! 对策综合干预,摸着石子过河 对于卵巢癌患者临床常见的这类心理偏差,必须积极加以干预、纠治。此时,通常的说服、疏导、支持,常无济于事,因为患者陷入了现实的泥潭之中不挣扎慢慢陷下去;无益的挣扎,陷得更快。受《灵枢师传》之启发,我们遵循: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开之以其所苦,导之以其所便的原则,从综合的角度加以心身干预。首先,告诉她陷入困境的原因:一是分析这种癌组织的本身特点缠绵、黏腻,生物活性不很活跃,却很顽强;二是指出原先的失误(告之以其败)原本只依赖于化疗打击一种途径,等于沼泽地里的拼命挣扎,耗尽体力后仍是绝路一条。接着,帮助分析她的出路何在(语之以其善)?我们的经验是:换一种应对模式,不一定要死盯着 Ca-125 指标不放,先以中医药调治为主,改善全身体能,有效减停癌组织生长速度;必要时补用几次化疗化疗仅类似与高速公路车速太快,踩踩点刹车而已,而不是一脚踩到底。因为卵巢癌组织学有缠绵、顽固的特点,故大中医、小化疗(即对上述治疗思路物概括)是最佳应对模式,摸着石子过河。再次,采取疏导、支持、保证等心理疗法和中西医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诸如潮红、盗汗、失眠、乏力、白细胞低下,肝功能损伤等不适或障碍。这些就是开之以其所便,守之以其所苦。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此纠治,还真的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很少有患者不接受的。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可由此而在迷惘中找到出路,走出困境,很多人借此思路而控制了卵巢癌这一顽疾。 有持久的心理准备 对于卵巢癌患者来说,治疗过程常是漫长而较曲折的。心理呵护与指导干预也同样是持久而不断进行的。临床上必须针对患者新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及时加以纠治。好在解决了上述的令其困惑的路在何方问题之后,短暂出现的各种心理起伏波动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由于卵巢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即便有效控制了,稳定了多年,也必须加强心理和行为教育。要让患者知晓:控制了本病实属不易,但诱使复发却易如反掌。过度疲劳、重大心理及情绪应激,情感挫折,以及饮食中的过量高脂、高蛋白饮食,特别是某些富含雌激素的传统营养品、补品的摄入,都可以是诱起复发的原因,必须慎之又慎。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5853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令人匪夷所思的“女性割礼”
andrologist 2010-4-29 13:53
割礼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犹太教,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犹太人看来,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现在,割礼早已不局限于犹太人,也不限于男子,而是盛行于世界很多民族的少男少女之中。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有30多个在不同范围内实行割礼。其中,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等国家,大约有80%的男女实行过这种手术。 世界上女性割礼盛行的地区(红色地区有75%的女性接受了割礼)  割礼之俗分布很广。行割礼的时间依文化而异,一般在成年前或出生后几日至结婚前,由专人负责实施。其意义众说纷纭:或为牺牲,或为痛楚考验,或为结婚准备,或为净化生殖器,或为降低性生活的危险,或为卫生措施,或为象征性阉割。亦有认为是表明生殖器神圣,警告不得滥交等等。 在非洲不少国家,判定少男少女是否成年,不是根据其年龄,而是看其是否举行过成年礼。所谓成年礼,就是割礼!长到一定年龄,男子必须割除阴茎的包皮,而女子则必须部分或全部割除阴核和小阴唇,甚至将阴道口部分缝合。非洲盛行女性割礼,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此举在于剥夺妇女的性享受 ,使其保持永久的贞节。 女孩子的割礼是一种仪式,于四岁至八岁间进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并且确保女孩在结婚前仍是处女,即使结婚后也会对丈夫忠贞。一般估计,全球大约有一亿三千万名妇女接受过割礼,而且每年还以二百万人次的增长。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以及冈比亚等三国,几乎所有女性都必须接受这种痛苦万分的手术,在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与菲律宾,接受割礼的女性人数也很多。 割除的程度从只切除阴蒂到切除整个器官都有,其中还有不少人甚至连小阴唇也切除,而且还缝合整个外部生殖器,只留下极小的开口以便排泄尿液或经血。这项手术的历史其实比回教更悠久,即便理由是为了健康因素或为了控制人口,甚至出于宗教缘故,都不能成为对妇女施行此一***的借口。虽然穆罕默德也让妻子与女儿接受割礼,但起码他也曾经对执行手术的专家说过:当你执行手术时,绝对不能将整个阴蒂切除。因为女人也应该得到性满足,况且她们的男人也会从中获益。 女性割礼有不同的割除程度 女子割礼历来都显得有点神秘,因为都是私下个别进行。除少数人到医院去做之外,大多数人一如既往,都由民间巫医、助产妇或亲友操持。一位精于此道的乌干达老妪告诉我们,传统的切割工具是铁刀或小刀片,缝合使用的是一般针线,有的地方甚至使用荆棘。用这样落后、原始的器具切割身体的敏感部位,而经常又不使用麻醉剂,肉体上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手术过程中,不但疼痛难忍,还经常发生大出血。最常使用的止血剂不过是树胶或草灰。简陋的医疗条件,器具从不消毒,因而手术后经常发生感染。据肯尼亚的瓦吉尔地区统计,手术后发生破伤风、尿潴留、阴道溃烂者约占30%。 女作家 Marielouise Janssen-Jurreit 对此曾做过详细的描述:割礼是由女孩的母亲及女性亲戚操刀,而且父亲必须站在门外象征性地守护这项工作的进行。少女坐在一张几乎不曾清洁过的椅子上,有多位妇女按住她。接着一位老妇将她的阴唇打开,用针刺固定在一旁,让阴蒂整个露出来。然后用厨房里的菜刀将阴蒂头切掉,并且将剩余的阴蒂纵切开来。期间会有一名妇人不断地擦掉伤口的血液,女孩的母亲将手指伸进切开的阴蒂,将组织整个挖出来。此时女孩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但根本没有人理会她是这么痛苦。当母亲切除阴蒂时,会把肉清除到见骨为止,甚至连阴唇周围的部分也不能留下。接着母亲会用手指在流血的伤口中到处挖,同时也让另一名妇女碰触伤口,如此以确保所有组织都已切除干净,没有任何一部分残留。之后,女孩的母亲还会将整个小阴唇切掉,也会切除属于大阴唇的肉和皮肤,此时残酷的第二场重头戏才正式开始。经过上述的步骤,女孩此时大部分都已经历过多次昏厥,然后又用药粉恢复知觉。其余邻居家的妇女会在一旁观看,并且谨慎地督促母亲正在进行的工作。偶尔会有女孩因为无法再承受如此剧痛,想要咬舌自尽,因此会有一名妇人仔细观察女孩的嘴巴,不断地在其伸出来的舌头上撒上胡椒,让它立刻将舌头缩回嘴里。当手术完成后,母亲会用刺槐的针状物将外阴部的两侧缝合起来,只留下一个很小的开口来排泄尿液与经血。这个人工洞口愈小,女孩的价值就愈高。 在非洲实施的女性割礼 美国医生实施的女性割礼手术 为何女性实施割礼 当明白何为女性割礼以及它造成的苦难之后,我们不由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要给女性实施割礼呢?它作为一种传统,其起因与意义究竟是什么?在查阅一些资料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却不由得更加愤怒。 割礼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给男人可靠的验贞方法。他可以通过检查新娘的外阴情况来判断她是否是处女。性交时女人伤口被撕裂,然后愈合,然后再撕裂,就这样周而复始、苦不堪言。当丈夫外出放牧或务工时,这种割礼亦可用于他回家时来检验妻子是否忠实。 另外,因女子的敏感部位被割除,以及性交造成的疼痛,事实上,被施割礼的女子早已成为了无性者,她没有性欲,一生里永不会得到性快感在此层面上,被施过割礼的女性与被阉割的男性没有区别,尽管她可以行房,却因肉身的残缺而不能得到任何快乐,反而尽是苦痛。这一点,与原始宗教的禁欲戒律相关,认为女子两腿之间有肮脏的、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认为女子不应该对性有兴趣,这是恪守贞操的根本。 极具讽刺的是,尽管说女子两腿之间有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但经一些医学家证明,在生理学意义上,被施过割礼的女人可以给男人带来更大的性快感,因为她们的阴道口永远都是很小的。这有些像古代中国男子让女性裹脚那样,正是通过令她们在行走时必须绷紧大腿根部的肌肉,于是保持了阴道的紧窄。 一些原教旨主义者和社会学家,批评西方对非洲仍畅行割礼传统的国家的干涉,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行径,一种西方价值中心论的狂傲,一种对别国文化传统的凌驾。这些人真是吃得太饱,上纲上线已成为他们如******一般的本能,与此同时,良心也被排泄掉了。其实,很多事,只要直接从基本的人性出发,就能做出惟一正确的判断。 割礼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引起非洲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1979年开始,非洲妇女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先后在喀图穆、卢萨卡等地召开专门会议,通过了从最盛行女子割礼的东非和北非开始,逐步在整个非洲废止这一陋习的决议。肯尼亚、索马里等国的议会,经过激烈辩论,也都通过了立即废止的法令。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女性割礼的危害(广告牌上文字:停止女性割礼,它会危害女性健康) 有识之士为此振臂呼吁 捍
个人分类: 女性|12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linor Estrom
wangfangnk 2010-4-23 23:49
Idol: Elinor Estrom 主要著作: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Ostrom, Elin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Policies in Perspective Ostrom, Elinor, and Schroeder, Larry, and Wynne, Susan,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3 Rules, Games, and Common Pool Resources Ostrom, Elinor, and Gardner, Roy, and Walker, James, Editors, Anne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with Crawford, Sue E. S.,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 no.3 (September 1995): 582600. Trust and Reciprocity: Interdisciplinary Lessons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Volume VI in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Series on Trust, Elinor Ostrom and James Walker, Editor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3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Ostrom, Elino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Ostrom, Elinor and Hess, Charlotte, Editor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2007
个人分类: 电子政务|4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哈,我的女学生至少是达标新女性
热度 1 王铮 2010-3-10 09:10
2010/03/10 网上流行现代新女性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 围墙 ,开 得起 好车,买 得起 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我与妻讨论,发现我的女研究生多数都能做到这个标准的前 6 条,至少是达标新女性。 我的女研究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写出了令人满意论文,比如今年要毕业的同学马晓哲,她预测了中国水泥工业的碳排放,并且完成了相应的 GIS 建设,可以说上得了厅堂,具体的上厅堂,比如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至于下得厨房,那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我有个爱好,喜欢厨艺,经常请同学一起做饭,在这个环境中,她们还真互相学习,做得出可口饭菜。有时候,我也露一手,教她们做个宫保肉丁、番茄咕噜肉等,传一传我炸、爆、炒、溜、炖、炝的六艺。 我的女生的特长就是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我的研究生,开发计算经济学、计算地理学软件,我都要求他们自己写代码,男生、女生一个样。我看不起弄点国外软件来懵中国人的,这样我们就只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前些日子,有个学者说他要搞实验经济学,我向他推荐我的一个女生,他说可惜说硕士。我说硕士怎么样?勤奋踏实的硕士,又得到导师的指导,比那些博士强。经验证明,我的女生出去都个顶个。有一个故事,女硕士生杨到某企业去应聘数据挖掘。那个主管问:你懂SAS,SPSS吗?她说:你稍微问点高水平的问题吧?这样的程序代码我写了不少,问我会不会?SARS与气候的数据分析模型,就是我做的。可惜,她现在不是中国人了,移民去解决住房问题了。 我们开发的气候保护政策模拟软件就是一级一级的研究生写的,胡倩立、崔丽丽、蒋轶红、郑一萍、黎华群、张焕波、李刚强、吴静,其中只有张焕波、李刚强是男生,不过最后集成者吴静又是一个女生。前面的代码已经不存了,编程语言也从最初的MATLAB,经VB,DELPHI到目前的C#,但是他们探索的经验传了下来。当然其他女生也不差,邓悦、王莹、闫丹写了旅游分析系统代码,周嵬、张颖写了设施区位分析代码,朱艳鑫、利果、隋文娟写了 CGE 代码,谢书玲、戴霄晔、姚梓璇写了 agent 模拟代码,现在的在读生,汪臻、赵娜、郭雁在写着实验经济学平台的代码,而在后来的过程中,部分工作,女生吴静协助我指导了她们。当然还有一些虽然不专门写代码主要是建模的学生。例如王露关于知识网络的理论研究与模拟、滕丽关于区域溢出的理论研究与模拟,毛可晶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与模拟、庞丽关于能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模拟、杨妍关于突变序列的研究与数据挖掘、马翠芳关于知识溢出规律的数据挖掘、龚轶关于国际经济相互作用的模拟、刘清春关于地理要素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杨念关于创新枢纽的定量分析,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了,也有些写不了代码的,不过她们写了书,刘筱关于城市管治的研究,赵晶妍关于区域知识管理的研究,滕丽关于区域溢出的研究,都出了书,现在就看何琼的了。可惜,写不了代码。哦,文字也是一种代码呀,能写!还有宋秀坤、任军、周莉萍、袁伟莹、徐任婷不仅参加了各种 GIS 的开发,而且分析了问题,好闺女!比我媳妇当年提篮小读拾煤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欣欣向荣嘛。 什么是翻得起围墙?网上说能够突破防火墙。别人的防火墙你去突破干什么?我不支持这样的学生,翻别人围墙的不是好人。我希望的是在生活的围墙里需要时能够走出的女学生,不让对自己的围墙困住,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围墙,物质的,精神的,突破围墙,有的同学做到了,有的同学没有。特别是物资的围墙,把有的同学的眼光挡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事时有发生。 开 得起 好车,买 得起 新房。就不是我这个老师的能力能教诲出来的。现在,买得起车的毕业生不少,买得起新房的就少了。反正那几个写了书的女博士,住的是旧房。写代码的,我祝愿她们都买得起新房。她们可不是大学毕业就想住进自己房子的,辛辛苦苦写代码,老老实实作研究,勤勤恳恳为国家增加 GDP ,可是买不起房子。也许她们能够突破精神的围墙,可是物质的围墙或多或少把它们围住了。 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有些复杂,我太不了解了。也许有的人斗不过小三,可是为什么要去斗小三呢?在爱情生活中要有自我,把一切献给家庭或者丈夫,不是新生代现代女性。 不过我倒是希望她们跑得出中国,想得起爹娘。不是去做海不归,是出去看看,她们多数做到了。同时出国与不出国都想得起爹娘,爱这方黎民百姓,至少不要想来套他们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钱。我一直跟同学说,爹娘是最爱你们的,他们的意见一定要听一听,他们的未来一定要关心。 最后祝愿女生们,不仅是我的女学生:识得破骗局,经得起风浪。 妻子说:一个女人做到了这些,还要你们男人干什么?说话呀!我回答。中国有个童谣:鼻涕虫,才十三,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做什么?要媳妇,说话儿。人是要心的交流的,是需要互相支持哦。与你真心交流,风雨同舟的才是你只需要的。只能同欢乐,不能共患难的不能成为你的最爱。当然,也不能没有同欢乐,把生活变得太死板了。 回应质疑:公布一段蒋轶红(2000级硕士生)2002年在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中的DELPHI代码,这段程序现在不用了。蒋轶红现在也不作这方面工作了: // t 时刻 --------------------------------------------------- ADOTb_Tech_Prod_CO2.Append; // 计算 t+1 时刻各数据项的值 t_Y := t_X + 1; Year_Y := Year_X + 1; Rou_Y := Exp(ln(Rou_X) + Gama_Rou * Exp(- Delta_a * t_Y)); if t_Y 150 then O_Y := 0.2604 + 0.0125 * t_Y - 0.000034 * sqr(t_Y) else O_Y := 1.42; Aa_Y := 0.48; case t_Y of 1..14: begin r_p := 0.0085; w := 0.56; Ns_Y := Ns_0 * Power((1 + r_p), t_Y); if t_Y = 14 then Ns_t := Ns_Y; end; 其实我学生论文我都要求附上代码的,可以查她们的论文。 图1 汪臻(2007硕士生)正在开发的多国经济相互作用模拟系统 图 2 在区域考察中的同学 请看姊妹篇《晒晒我的帅哥研究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18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421 次阅读|30 个评论
慈母懿德懿行与“二程”的造就
yaoyaxin 2010-3-8 22:01
女性的认知水准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当我们面对社会生活中许多无奈现象时,上面这句话作为归根结底的症结所在或许不致为错。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女性主义者西蒙波伏娃的名言 女人决非生就的,而是造就的,深刻表达了女性的社会学意义。在造就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传统赋予中国女性一种普适的、难以变易的品质,以致于这些品质几乎成为天然烙印于女性的属性。 孝女、贞女、烈女,是传统史籍中颂扬女性的绝大部分内容,某种意义上,这些女性是男权制度传统之下的牺牲品。然而,在民间女性中存在一种可贵的精神 顽强的坚持,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的女性,她们能够长期以懿行美德影响众人,直接熏陶造就子女品性。北宋理学大家程灏与程颐(二程)的母亲就是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侯氏:训育二程,其道德典范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二程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师承周敦颐,后启朱熹,以程朱理学著称。如果说二程的理论来自师承与自省的话,那么他们一生律己待人甚严的道德情操与堪称儒学师表的行为实践,则源自母亲侯氏言行的长期熏陶和训育。程颐撰《宋二程母上谷郡君家传》记载了母亲侯氏的懿德懿行,以及对他们兄弟的深刻影响。 侯氏(1004-1052年),北宋景德元年生于太原,皇祐四年终于江宁,享年49岁。太原府盂县人(今山西盂县),出生于河东大姓官宦世家,先祖在五代时以勇武闻名,父亲侯道济中儒学科第,后任润州丹徒县令。侯氏从小既善女工,又聪悟过人,好读史书,博知古今,深得父爱。每逢父亲以政事相问,她的回答总是雅合其意,难免令传统观念颇深的父亲时常发出恨汝非男子的叹息。 19岁时侯氏嫁与程家,以孝谨称道,广受程氏家族的敬爱。对于丈夫,礼敬谦顺;对于下人,仁恕宽厚,从不训斥奴婢,如同儿女相待。若遇子女们训斥奴婢,她必严厉告诫:贵贱虽殊,人则一也。尔如此大时,能为此事否?她能够从人生而平等的角度看待主仆关系,在等级严密的封建时代实为难能可贵。因此,侯氏治家有法,不严而整。 侯氏慈善有爱心,路遇遗弃小儿,屡次收养。曾有一名小商人,出门经商未及归来其妻死去,儿女们纷纷散去,惟有仅二岁的小儿无路可取。侯氏见状,派人抱回家来收养,面对家人的怨色,她仍坚持抚养。等到小儿的父亲经商归来,见孩子健康完好,表示愿意献给侯氏以表谢意,而侯氏道出真心:我本以待汝归,非欲之也。她还乐善好施,常配药方,以济贫病之人。 侯氏待人宽容博爱,二程是侯氏六子中仅存的二子,对他们可谓爱慈倍至。但是,在教育二子方面却表现得十分严格。她有自己的教子之道,常说: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二程年龄不相上下(仅相差一岁),二人刚学会走路还不能稳步时,家人每每上前扶抱唯恐孩子摔倒。侯氏此时不无呵责道:汝若安徐,宁至踣乎?(如果人生来就走路平稳,怎么还会跌跌撞撞?)只有在勇于跌撞中自我摸索,才能导上未来的坦途。孩子的食物常常置之座位旁,他们吃到絮羹残余时,母亲制止道:幼求称欲,长当如何?(小时候追求食欲之满足,长大后将会何等贪婪!)教育孩子们保持中和有度的欲望不至于走向凡事皆贪婪成性的恶习。侯氏教育子女虽然严厉,但从不恶言相伤,这一切无不深深渗入二程的言行思想中,正如程颐所言: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等到儿子年龄稍长,侯氏引导他们从善师友交游,即使家贫,对于孩子们延客也热情支持。教育女儿,则以曹大家《女诫》为范。侯氏常告诫家人:见人善,则当如己善,必共成之;视他物,当如己物,必加爱之。她传承的是一种择善共美、爱物如己的品格。 侯氏安于贫约,服用俭素,对于亲戚间攀比纷华的风尚,她视如不见。她还表现出关切人生的精神,她的小女儿出生数日夭折,乳母婢女悲泣号啕,侯氏批评制止道: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生当爱护救助,已经死亡,痛哭号啕有什么用呢?)侯氏不相信怪力乱神,客观务实追求事物真相。程家居住在卢陵时,宅舍中颇多怪异,有家人说:物弄扇。侯氏却说:热尔!又有人说:物击鼓。侯氏说:有椎乎?可与之。从此,家人不敢再谈怪乱,家中怪乱也不再发生。 侯氏不相信天才之说,有姜应明者考中神童第,人们竞相观之。侯氏认为此人决非长远才器,后来果然获罪无才。她相信惟勤是用的道理,所以寄语在儿子的书上:我惜勤读书儿,并鼓励儿子写道:殿前及第程延寿(程灏幼名)。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之下,二程先后及第,并成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侯氏才华佳美,其弟侯方才智高远,也是北宋名儒,对于姐姐的才华时常自愧弗如。她一方面表现出德行严厉,教子有方,另一方面她深受宋代礼教束缚,自己虽然喜欢文史,却对于妇人以文章笔札传于人者,深以为非,自己很少做辞章。她居历阳时,丈夫外出视察,夜闻雁鸣,曾赋诗一首,现为仅存: 何处惊飞起?虽虽过草堂。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 二程一生举动必由乎礼,进退必合乎仪,修身行法,规矩准绳,独出诸儒师表。从性格上看,程灏温然平和,气象从容,不失风趣;程颐严毅庄重,直是谨严,晚年趋于平易。透过程颐对母亲的记述,可见他们不同的性格气质却有着同样的谨严规矩,因为源自同样谨严、慈爱的母性教诲与关怀。
个人分类: 时令感怀|5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那些计算机界的伟大女性
yiligong 2010-3-8 15:12
今天的计算机界是男性主导的领域。据美国的研究数据,计算机专业人员中女性的比例1990年是35.2%,到2000年已经下降到了28.4%。而 攻读计算机本科课程的女性,从1980年代中期的近40%(很高啊),下降到了最近的不足20%。为了缓解这种趋势,欧美各国已经有不少组织在致力于吸引 女性重归计算机科学。 然而,大家可能不太知道的是,计算机的早期,尤其是编程方面,女性曾经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最早的程序员反而是以女性为主的。今天是全世界女性同胞的节日,让我们来一起敬仰一下那些计算机界伟大而美丽的女性吧。 世界第一位程序员Ada Lovelace Ada Lovelace(1815 - 1852),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女。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被拜伦称为平行四边形公主。1842年至1843年间,她花了9个月翻译意大利数学家 Federico Luigi为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机械式计算机所写的程序设计书。在译文里,她附加了许多注记,详细说明用计算机进行伯努利数的运算方式,而被认为是世界上 第一个电脑程序。她预言道:这个机器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1852年,Ada因治疗子宫颈癌失血过多而去世,时年36岁。此时正值中国咸丰初年,太平军初起时,慈禧时年17岁,身份还是兰贵人。 1980年,美国国防部用她的名字Ada命名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另外,美国国防部标准化局还以她的出生年份为Ada语言标准进行了编号,即MIL-STD-1815。 最著名的人肉计算机Henrietta Swan Leavitt Henrietta Swan Leavitt (1868 - 1921),天文学家,聋哑人。19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天文学家皮克林招募了一些聋哑女性对天文台拍摄的照相底片进行测量和分类 工作,实际 上就是以人力来做今天计算机的工作,因此她们也被称为哈佛计算机。1893年开始,Leavitt参加了这项工作,每周的薪水是10.5美元。她在枯燥的 工作中发现了著名的造父变星周光关系,革命性地改变了现代天文学理论。 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给妇女投票权的国家。 同年,日本首次改用公历。这一年是光绪十九年,年初宋庆龄出生,年底毛泽东出生。次年,甲午海战爆发。 第一个bug捕手Grace Hopper Grace Hopper (1906 1992),计算机科学先驱,美国海军准将。她是最早的计算机之一哈佛Mark I的第一批程序员,并为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了编译器。她是COBOL语言的设计者,常被称为COBOL之母,但是她自己喜欢被称为COBOL祖母,因 为COBOL语言实际上是她设计的原型语言FLOW-MATIC的派生。除了语言设计之外,她在语言标准化方面也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荣誉,就是抓住了计算机历史上第一个bug。这只真正的臭虫,如今还荣幸地存放在计算机档案馆里供人瞻仰。 第一位女性图灵奖得主Frances Allen Frances Allen,1932年出生。美国科学家,IBM Fellow。因在编译器、代码优化和并行编译方面的贡献获得2006年计算机界最高荣誉图灵奖。 有意思的是,Allen女士本来一直从事数学方面的教学,但由于还不起上学欠下的贷款而加入IBM,直至退休。 更多介绍请阅读博客文章: http://blog.csdn.net/g9yuayon/archive/2007/02/22/1512490.aspx 。 美国第一位计算机女博士Barbara Liskov Barbara Liskov生于1939年,MIT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1968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因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分布式系统等领域的贡献分别与2004年和2008年获得冯诺依曼奖和图灵奖。 更多情况请阅读博客文章: http://blog.csdn.net/turingbook/archive/2009/03/13/3982492.aspx 。 互联网之母Radia Perlman Perlman是MIT博士,Sun公司的杰出工程师。她在20世纪70年代对路由的研究,发明了生成树协议,是今天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她还撰写了两部重要的网络著作: Interconnections: Bridges, Routers, Switches, and Internetworking Protocols 和 Network Security: Private Communication in a Public World 。 还有更多 此外,应该被景仰的,还有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先驱 Karen Sparck Jones (1935-2007),操作系统和家庭计算机的先驱 Mary Allen Wilkes (她在做出了一系列惊人的科技成就之后转行当了律师),最早的一批计算机游戏程序员 Carol Shaw 和 Roberta Williams ,苹果电脑用户界面的重要设计师 Susan Kare ,著名的算法专家 Eva Tardos ,Smalltalk的设计者之一 Adele Goldberg 。 应该被敬仰的,还有正活跃在计算机业界的女性领袖们,包括Cisco的CTO Padmasree Warrior,BBC公司的CIO Tiffany Hall,维基百科的CTO Danese Cooper,原金融时报集团现BUPA基金会的CIO Yasmin Jetha, OLPC(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计划)创始人和CTO Mary Lou Jepsen 等等。 正在ENIAC计算机旁工作的女程序员们 更应该被景仰的,还有 更多做出了不可替代贡献但是默默无闻的女性 。比如二战中在破解纳粹德国密码而立下汗马功劳的Colossus计算机的女性操作员们,ENIAC计算机的女性程序员们,还有 几十年来,直至今天,在计算机行业各个岗位上工作着的女性们 ......
个人分类: 看看转转|2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230多位女性任省部级领导
xupeiyang 2010-3-8 13:54
2010年03月08日 09:48 南方日报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女性高官比例逐年提高,但我国女性参政结构上,三多三少问题依然突出:即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边缘部门多主干线少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性别歧视、生育成本、家庭矛盾甚至穿衣打扮让不少女性官员头顶玻璃天花板,上升路受阻 ■有学者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提高女性从政比例,保障妇女权益 ■编者按 半个多世纪前,妇女的话事权仅仅只限在厨房。而如今,她们不仅在家庭里和单位上争取着平等地位,还有许多女性走上领导岗位、积极参政议政。女性从政,成为男女平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三八妇女节100周年来临之际,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发展问题再度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活跃在政坛的女性高官,她们的际遇与心路,更具时代意义。 以参加全国两会庆三八女代表笑称既特别又光荣 女人大代表比例有望提高到25% 这么多年来,我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是在北京开会度过的。参加人大会议审议国家总理所作的政府报告,以这种独特的形式来庆祝三八,感到既特别又光荣。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笑着跟记者说。 不是我自夸,人大代表里的女代表都是特别细致和认真的。你看看在分组讨论现场,带着电脑,精心准备发言稿的,都是女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邱玫说,多年来的三八节都是在两会会期中度过,难免有点遗憾,但是在今年国际妇女节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她又分外期待将有什么特殊的庆祝方式。 昨日,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团第二组的分组讨论中,女代表们的声音分外响亮。你看专门把电脑搬到会场来的女代表就比男代表多,她们准备议案特别认真。 近年来在人大代表中,女代表的数量越来越多,过去是22%,明天听取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中就把女代表的比例提高到25%,这也是我多年来参与呼吁的。我估计,将来这个比例还要再提高。而且我发现,被选上人大代表的女性特别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你从她们的表现也可以看到,参政议政的热情越来越高。邱玫说。 邱玫还开玩笑说,今天是女代表们的节日,她们肯定都会盛装参会,新时代的女性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 厅官四朵金花为女性从政支招 李妙娟、招玉芳、罗远芳、陈敏这几位厅级女干部,在广东代表团中格外引人注目,而她们在会上眼光敏锐而独到的发言,也常常令与会者折服。昨日,几位女厅长也毫不回避地与记者谈论起了女性从政这一话题。 李妙娟: 踏实打好每一份工 作为女性,我并不是有意从政,年轻的时候一颗红心,刚好分配到企业工作,并一路从企业到机关,都是组织的安排。我只是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李妙娟很坦诚地跟记者说。 她说,无论是下乡当知青、到企业还是机关,她只是尽职尽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发改委主任这个岗位确实非常重要,既然组织上信任,也得到干部职工的支持,我必须全力以赴。 李妙娟说:女性从政确实有困难之处,不能像男同志那么潇洒,要兼顾家庭和小孩。但既然走到这一步,就必须以工作为重,好在我有很好的团队,单位的同事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以非常坦诚的态度对待工作,大家都愿意支持和帮助你做好每一件事。我想这也是作为女性从政的优势吧。 罗远芳: 比男性更努力,一旦出成绩就更易获肯定 作为民盟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省教育厅巡视员,罗远芳也说,一开始并没想到从政。我是学工科的,又是党外人士,本来女性就少。到教育厅工作后,面对的群体都是大学校长、教授,也是男性多女性少。但在工作中,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过多想着自己是女性,潜意识里需要别人的关照。要有不服输、不服弱的精神。罗远芳说,女性在工作中要发挥思路慎密、更有耐心的优势,坚韧不拔,保持不断学习进取的劲头,努力开拓视野和眼界。正因为女性在工作中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所以一旦把事情做好了,也更容易获得肯定。 罗远芳认为,关键是做好角色定位和沟通,争取别人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很多困难,但女性一定要自立自信自强自尊,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不能落伍于时代,要努力脱颖而出。 罗远芳说,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也经常注意观察身边的男领导、男科学家,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而他们也会从她身上获得启发,双方互相学习。假如说社会上是男女各半,那么女代表的比例还是偏少的,相对而言,负的责任和担子其实更重。女代表更要做好本职工作。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吴哲谢苗枫 徐林郑佳欣周志坤 宋庆龄、邓颖超、吴仪、彭珮云、顾秀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女领导以其独特的魄力和魅力,成为共和国政坛上的铿锵玫瑰。高层女性领导不断脱颖而出,显示当今女性参与国家政务活动和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深。据统计,目前我国在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是女性。中国女市长总数超670人,有230多位女性任省部领导(注:含副职)。 经过数十年的政治社会化运动,中国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女性从政之路依然不平坦,来自传统的、世俗的、社会的、家庭的等方面的沟沟坎坎横在眼前,女性的升迁仍头顶着玻璃天花板。在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的数十位女干部中,几乎所有人都诉说着相似的烦恼:女强人是一个令女性避之不及的名词;选拔女干部在不少地方成为充数之举,始终难以坐上正职;女干部如果性格张扬、穿戴入时,就会被说成是花瓶;不少女领导后院起火,婚姻关系不稳 问政调研 参政议政列入女性期待前十 我最佩服的女领导是吴仪。她有魄力、敢担当,拿得起放得下。具有领导干部的果断、干练、泼辣,但又有女性的柔和、细腻。一位不愿具名的女性厅级干部说。 去年,在省妇联对广东妇女十大期待调查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育不再成为职业发展障碍,以及女性有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均列入前十位。 近年来,我国女性参政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根据国务院网站资料显示,在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8位是女性,她们是刘延东、乌云其木格、陈至立、严隽琪、张梅颖、张榕明、林文漪、王志珍。 在国务院的28个组成部门中,有3个女部长(分别任职监察部、司法部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我国目前有230多位女性任省部领导(注:含副职),各级女市长超过670人,女干部队伍1500多万人。在广东省,省市两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到53%。全省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41%,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走上政治舞台,带来了政治文明的新风貌。无论是女厅长、女书记、女市长,还是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中国女性从政、参政比例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民认为,这不仅说明女性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说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正在加快。 但是,情况并非数字上看来那么乐观。与国际妇女参政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进步非常有限。广东省妇联妇女研究中心会员、广州市委党校教授葛彬说:女性头顶上放着一块玻璃天花板,高层领导职位让女性看得见,却极难够得到。我希望,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能关注这件事关妇女发展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广东某市检察院的一位女性副院长也说:我多年工作兢兢业业,年年评优秀,事事敢闯敢为,领导在人前人后也颇为赏识我,但每到竞岗,我总是不在提拔名单之列。她的同事悄悄地说:与她同级的都提上去了,可领导即便外调也不愿提拔她,就因为她是女性。 我国女性参政结构上,三多三少问题依然突出:即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边缘部门多主干线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省委书记和省长仅仅出现过四个。目前,孙春兰是唯一在任的女省委书记。而自青海省省长宋秀岩辞职后,中国女省长出现空缺。在广东省政府网站所公布的57个部门中,仅有3个女性担任正职领导。 另外,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的女性比例虽然已经由第一届的12%上升到第十一届的21.3%,跟联合国要求的妇女在议会30%的比例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国际上的排名由1994年的第12位下降至2009年的52位。在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更加低,本届女委员比例为17.6%。 女性官员 跨过社会和家庭的坎不容易 我感到最遗憾的,还是在儿子小的时候,我没有陪在他身边,他整个小学期间我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后来,我发现,自己一和他说话,他就很不耐烦。 一位女厅级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述说了她从政及处理家庭关系的体会。尽管已经位高权重,但这位母亲说最大的亏欠还是儿子。 有从政愿望,同时又有从政能力的女性领导人才,能够被组织人事部门选拔出来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步入政坛多年,这位女厅官坦言也遇到玻璃天花板。因此,她认为,在与男干部一样的工作出发点之外,女干部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觉得女性能够上领导岗位非常不容易,自己是很幸运的,因此要珍惜机会,搞好工作,回报组织,并且维护女干部的总体形象。 人们普遍认为,女干部追求完美、感情细腻、心思慎密,工作起来任劳任怨。但不少人有些谨小慎微,抓的东西过于琐碎,指挥工作也会稍微罗嗦一些。她也不否认这种说法:所以,我在工作时特别注意要抓大放小,淡化性别特征。广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桂芝是单位中稀有的正职领导,谈到自己的秘诀,她认为细腻是女性大多天生具有的,在管理工作中就要展现有魄力的一面,将细腻与干练、豁达相结合。 工作责任和家庭责任的矛盾困扰着许多女性官员。我从许多同事那里了解到,这些的确是个问题。比如我和我的儿子,小孩上中学后,我意识到我再不弥补母子危机,对孩子成长会有永久的伤害。于是,当我从外地调到广州工作时,就将读初中儿子带来。从此,我们朝夕相处,即使我出差也要每天通电话,四年后我们终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觉得最幸福的是,当他晚上做作业时,会忽然叫一声妈妈,笑一笑又继续学习。 此外,关于女人最敏感的年龄问题,这位女厅官坦言,在三十多岁时,她常处在焦虑中。一方面,当时担任县领导,面临完成经济指标、担心出现突发事件的压力,令她连晚上也睡不安稳;另一方面,作为步入中年的女性,她也时时想到自己要老了,看到二十多岁的人就心慌。后来,随着工作经验增多,自信心增强,已经跨入四十岁的她渐渐从容起来,懂得享受工作和家庭的乐趣。她开心地说:从容,这的确是女干部所需的。这会令你的下级也轻松些。 女干部最尴尬、最害怕的是什么?一位在科研单位工作的女处长说,都是与男女关系有关的。当男同事讲黄段子开荤玩笑时,女干部不能太认真地去阻止,否则会令大家扫兴,只能不答腔算了。如果与男性的上级或者下级多接触一些,就怕会被人风言风语地议论。这一点对女干部的声誉和心理,都最具杀伤力。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干部往往会被外界要求较为苛刻,方法就是保持检点和稳重,尽量少到娱乐场所去。女厅官笑着说:这也是照顾老公的想法,有利后院安定。 妇女学者 公选不能变成选公干部 女性领导结构中,越到高层人数越少,越是高层越呈现单棵独株。其原因,一是女性成才的整体后备力量素质薄弱;二是干部选拔任用中许多外部环境因素对女性成才不利。对于这种女性发展玻璃天花板问题原因,一些妇女问题的研究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葛彬教授认为:原因有文化因素和机制因素。 她说,人有生理性别是社会性别之分,社会传统文化对男女角色进行了定义,譬如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很多人认为女性不需要奋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都是文化因素对女性的歧视。另外,在目前的人才选拔机制上,没有做到对女性的绝对公平。很多选拔面试中,面试官员往往会倾向于给男性竞争者多一点分。 华南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王宏维教授对此也有同感。她表示,现在许多地方进行公选干部工作时,对女性或多或少有偏见,选出来的干部中女性比例较低。公选干部不能变成选公干部,要出台政策提高女性从政比例,来保障妇女权益。她说。 葛彬建议,政府有责任为女性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提升自身素质的通道,制定公平的政策,改进用人选拔机制,加强对女性的文化教育,真正实现男女性别平等。社会特别是对单位一把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对女性的歧视观念,更多地关注能力。另外,全社会也要共同关注生育成本的问题,改变传统全部由女性承担生育成本的观念,让男性也休产假,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 在一次调研中,在回答您是否为一把手的问题时,70%的女性领导选择否。这种缺乏自信心的现象,是阻碍女性自身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惠州工作的李女士(化名)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说明。今年初,李女士因表现突出获得了晋升科长的机会,是部门正职。说起来也不算什么,但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是因为担心无法兼顾家庭。有家庭、有孩子的女人,当一把手肯定会力不从心。李女士一直有这种感受。 同时,提高领导水平也是女干部自身的必修课。王宏维说:省委书记汪洋最近寄语广大妇女,以有为谋有位,以贡献谋福祉。的确,女性只有学得好、干得好才会嫁得好。提高自身素质,端正人生态度,才是女性提高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解放途径。 南方日报记者林亚茗李强曹斯 实习生张少鹏李惠媛 ■相关 陈至立: 高层次女性人才 发展不尽如人意 全国妇联近期启动了高层次女性人才成长的研究工作,旨在推动玻璃天花板的拆除。 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在与网友交流时说,女性的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女性就业的人口已经占总就业人口的45%以上,公务员当中女性也占到40%以上。现在本专科的女大学生占大学生的比例达到了49.8%,硕士生已经达到了48%,博士生也达到了34.7%以上。 但她也指出,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女科技工作者虽然占总数1/3,但是院士、所长的比例很低,院士当中只有5%的女性。 她坦言,女性在事业成就过程当中确实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女性要生育、抚育孩子,在事业生涯当中有一段时间是有困难的,不得不停下来至少半年,或者怀孕期间多少受点影响。这不是女性个人的事,是社会人类的延续。女性不仅是为家庭做贡献,也是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因此她呼吁要在政策上给女性一定的支持,她认为这是社会对女性特殊贡献的补偿。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2010年女性新标准 女人的问题
xupeiyang 2010-3-8 08:50
2010年03月08日07:28 南方网 游有方 我要评论 ( 0 ) 岁岁三八,今又三八,男人若乖要送花。值此三八节百年到来之际,作为一名男性,笔者无以为贺,谨戏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恭祝全世界的妇女们节日快乐。作这首《采桑子》的毛泽东,当年提出束缚妇女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也算是为广大妇女的权利鼓与呼了。当然,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 秋风 今又是,换了人间。时至今日,妇女身上的绳索并未尽去,只是材质变了,款式变了,而其为绳索则未有变焉。 有段子为证。今年三八节的祝福短信之一是 :2010年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祝广大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昨日《潇湘晨报》)这里试谈一点学习体会:上厅堂下厨房是传统标准,粗俗地说就是色(厨)艺双绝;杀木马翻围墙是电脑技术,却也不是核心技术,男人会女人也可以会;开好车买好房触及经济基础,是女性独立的充要条件,如果没有要赶紧创造;至于斗小三打流氓的女性,就是智勇双全的女性,女人要幸福有尊严,此条不可或缺。总体来看,2010年要达标,女性必须横站,外争平权内争女权,否则可能难得一身轻松。 某药丸的广告主张女人的问题女人办,我们切不可被误导。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的地方男性少些,但纯粹的女儿国怕不存在,男女混杂才是社会常态。既然如此,女人的问题就不能只由女人来办,而应该是女人的问题众人办。妇女节本由女性争取平等权利而来,如果男性不觉悟不配合,甚至加入到争取男女平权的行列中来,世界怎么能成平的呢?广东省妇联前段时间特意招考男干部,这就很好嘛。女人也是人,女人的权利首先是人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女性争取平等权利乃是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心协力,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 当然,观念上达到政治正确了,并不意味着行动上也能同步。男人通常最会说一套做一套了,嘴上说尊重女性,背地里还不是能潜规则就潜规则,能包二奶就包二奶,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潜规则一无是处,应该深入揭批;对于包养(注意宾语不是二奶!)则要一分为二地看,换句话说,被包养者并非全无尊严。当红影星舒淇按说有条件独立吧,可是她说:你可以包养我,但我绝不做小三。什么意思?被包养的女性只是不用赚钱养活自己,而她在包养者那里却是有尊严的,即在对方感情世界拥有排她权。这种情形类似于家庭主妇,她们本质上也是被老公包养的,却包得光明正大养得理直气壮。其实,男女之间重在有感情,经济问题本没必要说那么细。 这样讲估计会被骂的:你是为男人说话还是为女人说话?难道你不知道强势的婆婆和老公的外遇已经成为困扰广州女性的最主要诱因(昨日《南方都市报》)?事实可能确乎如此,但丈母娘推高房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男人夹在妈妈和老婆中间受气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自然,今天是妇女节,男人就是心里再苦也先捱着吧。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性科学家职业生涯挑战机遇并存
jinwsapa 2010-3-8 08:08
女性科学家职业生涯挑战机遇并存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是女同胞的节日,非常值得庆祝。在这里先祝各位在各领域工作学习的”半边天“们致以敬意和节日问候。我们的社会离不开女性,她们的贡献和价值没有人可以否认。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还是普遍存在。笔者最近读到纽约时报的专稿,讲述妇女因素和21世界女性职业生涯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特地收集并摘译部分内容和数据。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 对于职业妇女的歧视,并不只发生在今天。一个世纪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玛丽-居里一度曾被法国科学院拒之门外,无法成为院士。这样严重的性别歧视虽然已不再发生,但女性的不公和职业歧视仍然存在。尤其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对性别歧视的防范和改善甚至比军队系统进展还慢。因为在科技教育的许多领域,基本上是以男人主导的世界。哈佛前任校长曾经因为发表“女子学理逊于男”的观点引起争议而被迫辞职。说明即使在教育程度很高的世界知名学府,还是有歧视女性的倾向和潮流。 女性任教和专业 计算机科学在1980年代中期,女性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数曾达到高峰,该专业超过40%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是女性,现在的比例已经降到了一半,甚至不到20%。 苏罗瑟,一位高度关注科学界妇女地位的学者告诉媒体:目前在电气和机械工程,招生比例保持在不到10%。据统计在经合组织30个国家中,科学学位有42%是授予给妇女,但在生命科学,如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每10个毕业生中有6个是女性。在美国名牌大学女性正教授人数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停留在10%。在世界各地,只有极少数的杰出妇女被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在总共540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获奖者中,只有16名是妇女,比例还不到5%。 收入难以同工同酬 尽管在工业化国家,有更多的妇女获得高学位,甚至比男性得到更好的成绩。但她们的工资待遇仍然较低,而且她们中有不少因为家庭原因,更有可能从事兼职工作,在欧洲联盟27个国家,只有18%的终身教授是女性。美国科学家的性别仍然造成收入的差异, 在学术界, 2008年的科学家杂志统计显示,在美国有15-19年的工作经验的女教授, 中位收入为$126,000, 而同样资历的男性教授可以有164,000 美元的收入。 事业和家庭 在美国,83%的女性科学家选择她的生活伴侣也是科学家,但男性科学家中只有54%选择女科学家做伴侣。妇女为了在学术道路走高走远,面临很大压力。因为她们既要应付申请科研经费发论文,同时还要生儿育女,担任母亲和妻子的重要角色。或许丈夫也是科学家会比较理解和融洽。不过有相当多的女科学家推迟结婚甚至保持单身。 Elizabeth Blackburn,200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家获得者,她知道自己怀上她儿子的那一周,正好是她得到加州伯克利分校终生教授职务。这一年她已经37岁了。为了事业,不得不冒风险,推迟最佳的生育年龄,这在女教授中相当普遍。著名MIT教授,女数学家Gigliola Staffilani博士的运气稍好些,她在34岁时得到终生教授,36岁才生了双胞胎,但孩子出生后,她不得不花一半时间养育孩子。 杰出女性得奖受重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那么对女性不公。去年,3名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是诺贝尔奖颁奖历史上创纪录的。哈佛前任校长因为出言不善,对女性带有歧视,被迫辞职。接任的校长是一位女性。在她领导下,哈佛在招聘女教授,任命学院院长方面大有改善。目前已有六个院长是由女性担任。 2010年2月22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在美国圣迭戈闭幕前,华裔病毒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黄诗厚(Alice Huang)女士成功当选开始出任AAAS新任主席。黄诗厚祖籍贵州,1939年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父亲是早期留美学生,她在年幼时随全家来到美国。她丈夫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获奖者,戴维-巴尔迪莫教授 总体讲,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但情况正在改善。女性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可以与男性媲美,妇女职业生涯既有压力和挑战,也有机会和前途。“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现代女性面前不值得一驳! 网上盛传的21世纪女性新标准 会杀木马防艳照门 开车住房掌握财权 斗过小三保护家园
个人分类: 人力资本|7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