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女性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女性

相关日志

[转载]女人抗议也无效
xupeiyang 2011-5-24 21:22
法国妇女戴假胡子抗议负面评论女性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24/c_121452507.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肌肉练习对女性及老年人同样重要
sportmuscle 2011-5-12 23:36
肌肉练习对女性及老年人同样重要
相对于只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饮料,女性力量练习后补充 2 杯牛奶能够好增长肌肉和减少脂肪。通常认为抗阻力量练习不是女性通常选择的运动方式,但是抗阻力量练习确实有诸多益处,如增长力量和改善骨骼健康,提高肌肉代谢等。最初, Phillips 等研究人员发现牛奶能增强男性力量练习后有助于肌肉增长和减肥,然而,近来关于女性的研究也发现有同样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与牛奶中钙、优质的蛋白质及维生素 D 有关。因此建议女性进入成年后,在身体锻炼方面,可以适应的增加力量练习,这样有助于保持肌肉质量,提高代谢效率。 力量练习通过增长肌肉质量,有助于提高静息代谢率。也就是通过力量练习可以提高每日能量的消耗,促进脂肪的燃烧。每公斤肌肉每 24 小时在静息状态下约消耗 13 千卡的热量,远远高于每公斤脂肪的消耗,因此,增长肌肉,相应的提高了静息代谢率。 对于年龄增长的个体,尤其是超过 50 岁以上的人群,肌肉的丢失是非常明显的,而通过力量练习可以延缓这一现象。最新的研究也建议中老年个体在力量练习时,也要根据身体状况及练习水平,考虑 适当递增负荷 ,通过增加力量练习的重量来实现。国内中老年人在运动健身方面很重视,但缺乏相应的力量练习。通过力量练习,可以改善肌肉,延缓衰老。
3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女性之社会歧视
热度 2 zhangt10 2011-5-11 03:45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真的是根深蒂固。 前一阵子一个女友海归,犹豫再三,实在是对国内的环境没有信心。 她的理论是,现在中国的女性能早早出人头地的,大多是生的好或是嫁的好,有实力没背景的大多愿意出国发展。 后来她去了外企,说是性质等同于嫁入豪门,呵呵。 这几天看看几篇等着挨骂的文章,实在觉得出手比较不厚道。。。 您真没必要为了点击这么自曝沙文短处的啊。不说啥,贴个居里夫人的漫画,姐妹大妈们共勉。 http://imgs.xkcd.com/comics/marie_curie.png 顺带贴下旧文两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686do=blogid=23996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686do=blogid=246999
1723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偶像
热度 3 cutefay 2011-5-10 00:07
初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七龙珠》,里面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布尔玛。当时觉得布尔玛在里面的形象很威风,她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做一些事情,敢于冒险,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霸道的时候。当时布尔玛就是我心中的“完美偶像”,是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那种性格的人,因此在潜意识里会去模仿她的一些表情、行为或者言语。当时还很喜欢《凡尔赛玫瑰》中前两集中的玛丽公主的形象,调皮可爱,敢爱敢恨,性格跟布尔玛也有相似的地方。于是,当时我自己自编的两本漫画书——根据童话《灰姑娘》改编的漫画《灰姑娘》和一本关于宇宙战斗的漫画《耶由他》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也都是这样的形象。当时有一动画片叫做《耶由他》,我看了这动画片的前两集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很期待着后面的剧情,可惜电视不再播出后面的集数了,于是我就自己往下编剧情,编成一本漫画。后来去年从土豆网上看到了有《耶由他》动画片的两集之后的所有集数,打开看了看,发现没有我自己编的漫画的剧情精彩,于是就不看那真正的《耶由他》了。说起来,我初中时候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现在编都很难编出那样的剧情(不过现在做的梦倒是挺精彩的)。 到了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由于我人生观的慢慢改变,布尔玛的那种性格不是我希望成为的性格了。有些少女漫画中的那种为了某个理想而努力去奋斗并且生活丰富多彩的女生形象成为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形象。于是自己也会去追求那些漫画书中的一些情节,例如多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后来研究生的时候看了《十二国记》和《彩云国物语》,又被这两部动画片里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给深深的吸引了。于是我就希望能够成为《彩云国物语》中红秀丽的那种性格:善良、坚强、乐观、乐于助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 不过,我从初中到现在,喜欢的那种性格中有一点是不变的:都是能够为了理想而坚持奋斗的类型的女性。或者说,我本身的性格就是如此的,所以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女性吧!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033 次阅读|7 个评论
母亲节感怀
热度 2 pww1380 2011-5-9 00:59
母亲节感怀 杨文祥 今天是母亲节。少年时代的老同学晓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我传来的邮件,使今年的母亲节具有了往年所不曾有过的意义。晓明的邮件——《思母恩》一文,使我又回到了那艰辛悲苦的年月。 母亲的伟大是全人类的共识。可是在人们异口同声地歌颂母爱的可贵和母亲的伟大的时候,不知道人们是否都能够如晓明这般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一 “ 可贵 ” 和 “ 伟大 ” 的背后,蕴含着母亲们多少诉说不尽的辛酸、劳苦和精神与情感上难以承受的人生之重?!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 一位不仅勤劳、善良、聪慧、美丽,而且富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中华女性。在那个国家和民族历尽坎坷的艰难时代,母亲经历了那一代人无可逃避的悲苦命运,含辛茹苦,将八个子女一一抚养成人。这位平凡的女性,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我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在学龄前就为我打下了中华传统人文价值观和古典文学艺术修养的根基。 现在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晓明那样超强的记忆,无法把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往事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如今我所能够记住的,就是母亲一边辛勤地操持家务,一边教我背诵一首首唐诗、宋词、元曲,或是给我讲述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文学作品。 正由于具有幼年的这一根基,下乡插队以后我发现自己比其他同学更无法忘情于对知识的渴求,读大学乃至后来攻读博士学位,我进一步发现自己的最大优势就是自学的能力。这一点,与晓明在电子技术方面无师自通的自学能力很有些相似。由此我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整体素质和文明修养,其源头就在于这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母亲群体的文明素养。 愿母亲含笑九泉,在天国安息。愿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有幸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祝愿世界和人类,更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1-05-08深夜 于紫园寓所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250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华母亲得孝心
yangyongtian 2011-5-8 09:11
君臣父子古有训, 长幼尊卑乃人伦。 中华文明几千载, 西方也敬父母亲。 母亲节庆今效仿, 中华妈妈得孝心。 祝愿博友佳节庆, 阖家欢乐笑殷殷!
个人分类: 感怀|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现大多数女性研究者学术不能“登峰造极”的原因
热度 24 qiongfeng 2011-5-8 08:33
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就是 除了对感情持之以恒以外,对其他事情都不能从一而终,持之以恒。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男性对我们的要求太低了: 女生写的差一点的博文,照样有男性顶; 女生答辩答的不好,手忙脚乱的时候,照样有男性称赞可爱; 女生事业刚起步的时候,男性就说做我背后的女人吧; 啊,我恨你们。
2769 次阅读|23 个评论
英语中色迷迷的男性女性称谓
热度 2 sheep021 2011-5-6 14:44
英语中遇到男性都喊sir,遇到女士呢,一般说miss ,或madam 。 但是,放到中文环境下,听起来就比较别扭:色。迷死。(色迷迷?),第三个词就更不敢音译了 在姓氏前面则用 Mr. Yu 迷死他余(余先生) Ms. Zhang 迷死张(张女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超强劝架
白荷飘香 2011-5-4 11:56
恩,春节回家时听说的…真实事情…… 有这么弟兄三个,叫做张老大,张老二,张老三…老二,老三都出去打工去了,没在家只有老大在家,年前,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发生矛盾,骂起架了…后来升级到对骂撕扯得份上了,邻居们开始还劝劝,后来一看劝不开了,结果都不劝了 所以最后升级到撕扯时候就剩下老大一人在劝架了,他拉走了老二媳妇,老三媳妇就追上来打,他拉走了老三媳妇,老二媳妇也追上来打…反正他一个人是不行了… 老大看这形势是止不住了,突然当着两个兄弟媳妇的面做了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自己把裤子全部都脱下来了…结果两兄弟媳妇和人群里的女性都跑了,这场吵架算是止住了… 后来他们周围邻居说起这事儿时,有人说:他们张家劝架有绝招啊,用的都是生化武器。 爆笑笑话 http://www.xiaohuaw.com
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性成功学之四:女性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热度 1 Bobby 2011-4-30 08:14
女性成功学之一:男女之别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389 女性成功学之二:女性成功的金标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834 女性成功学之三:女性成功的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842 关于女性如何家庭幸福(如何找对象结婚等)的问题我在很久之前已谈了很多,这次主要谈一下女性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实际上男性也是这样。 简而言之,女性成功主要取决于“三力”,即魄力、魅力和能力。有魄力才能敢于干大事,有魅力才能上下左右协同配合、减少阻力、增加助力,有能力才能保证做成大事。 具体地,如何在一个实验室 / 课题组 / 办公室 / 公司或单位脱颖而出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在一个集体或社会的竞争,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大不相同。在学校的学习表现主要看或单纯看考试成绩,考得好就强,反之就弱。在一个实验室 / 课题组 / 办公室 / 公司或单位能否在竟争中占到上位,不单纯看你的能力/智力. 在一个集体或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 / 智力,还取决于你的非能力 / 智力因素,比如你的社交是否成功(是否有好的个性或手段能笼络领导、团结同事)、领导是否赏识(你是否敢于表现 / 善于表现,领导是否给你机会 / 让你独当一面)、学历背景是否辉煌、人脉关系是支撑你的发展、甚至还有相貌等等。有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有些则只能通过其它方面来补偿。尤其是当能力相当时,这些非能力 / 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实际上,在领导的眼里,选择那个独当一面可能基于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基于能力的判断。除非某件事情非你不成,或你已成为领导离不开的人,这时机会才会十拿九稳地垂情于你。 还有一点要记住,事业成功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不要因为一时失意或表现不到位而灰心丧气,来日方长,要及时在上述多个方面修炼提高,最终胜出的还是能做出实绩的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女性成功学之三:女性成功的关键
Bobby 2011-4-30 07:07
女性成功学之一:男女之别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389 女性成功学之二:女性成功的金标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834 上篇说了女性成功的两个标准,不才认为,女性成功的关键是处理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两个过程。在如何实现的方式上,大约有以下四种:( 1 )求学创业/事业发展上升和找对象结婚/完成家庭使命同时进行;( 2 )交替递进;( 3 )先求学做事业,后考虑找对象结婚及完成家庭使命;( 4 )先找对象结婚及完成家庭使命,再求学深造及发展事业。 显然最理想的就是第一、二种。最不可取的是第三种。为什么第三种不可取?因为求学创业目标没有穷尽(强中更有强中手,什么程度才算成功?),而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相反,做事业则不受时间限制,我们单位有四十多岁女性(家庭幸福已达到)读博或出国,最后努力成功的例子。女性不要以为一结婚生孩子后就做不了事情,事实不是如此。女性的创业期可以很长,而适婚期则很短。因此,要在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上作出最佳选择,不可掉以轻心。 我从一个实例说一下。在国外碰见某女性,年过三十,孤身在国外做博士。虽然在学习和工作上不比男人差,但找对象结婚却成了问题。孤独和落寞是一回事,受到周遭朋友同学及家庭的压力是另一回事。她说她很怕放假,更怕回家,不想听父母的数落、埋怨和催逼,不愿出门见早已相夫教子或儿女成群的同学。但凡知识女性或强人,独立性强,眼界高,对于找对象成婚不愿将就,而一旦过了适婚年龄,则可挑可捡的男性就已经屈指可数。 以上是个反例,下面是支持我看法的一个正例,读者细细揣摩,我就不评论了。 曾泳春《暧昧千年 —— 我从来不敢懈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do=blogid=435850 曾泳春《我是中国教育制度弊端的产物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do=blogid=40947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性成功学之二:女性成功的金标准
热度 1 Bobby 2011-4-30 05:50
女性成功学之一:男女之别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438389 按照上一篇《女性成功学之一:男女之别》的思路,至少在中国之社会历史文化之语境之下,女性成功的金标准有二:( 1 )事业有成;( 2 )家庭幸福。两者缺一不算成功(明星大腕不计在内)。有人说,女性可以不必在事业上有成,但通过征服成功男人也可以过着很好的生活。诚然,这也是一种路子,但非大多数知识女性的选择。 那男性不也如此吗?还不尽相同。原因是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评价较为苛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探讨显得多余,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大家都知道是怎回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女性成功学之一:男女之别
热度 1 Bobby 2011-4-28 20:03
女性成功学之基点,就是男女之别。何为男女之别?非第一性征、第二性征之谓也。而是指男女在成功学角度的男女之别。依老夫之见,大约有三。一为男女找对象结婚之差别;二为女性怀孕生产之别于男性;三为事业家庭在心中所占比重之差别。 男女找对象结婚之差别:主要指在中国之社会历史文化之语境之下。男人找对象结婚喜欢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学历或社会阶位或薪水工资低的,或者至少男性在某些重要方面强过女性的,比如占有更多钱财或出身显贵。另外,男性通常对女性相貌有所要求,此要求更甚于对学历、工作等要求。据无统计学资料表明,平常女性在二十五六岁之下将自己嫁出去最佳,二十八岁至三十岁已有相当之困难,三十岁月以上为老大难也。况且女性受教育水平既高,眼界也随之提高,普通之男性便难入法眼,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之困局。男性似无此麻烦。 女性怀孕生产之别于男性: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负有怀孕生产后代之重任,这不能不对事业有所耽搁。但女性怀孕之最佳年龄在 35 岁之下,最好不超过 40 岁。具体到个人,什么时候怀孕生产需要权衡对事业之干扰程度,也要视经济条件及家庭之需要而定。男性无此麻烦事,亦无法代劳。 三为事业家庭在心中所占比重之差别:在中国之社会历史文化之语境之下,家庭在女性心目中所占位置要高于男性心中的对应位置。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为家庭为重。此为一般庸常社会之共识。因此女性在事业家庭之两难选择中应对后者多所注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次普查结果:男-女=33980292人
热度 5 entangle 2011-4-28 16:01
根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统计的结果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共1339724852人。 其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男性人数-女性人数=33980292人,也就是说,男性比女性多了三千三百多万 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多余三千多万中的一员 如果再算上某些人包养的二奶、三奶、N奶, 以后男性结婚的形式会越来越严峻 打一辈子光棍也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个人分类: 网上杂谈|3766 次阅读|9 个评论
浅谈当代女性
henuxhyang 2011-4-21 10:10
打开科学网,看到两篇关于于娟老师的博文,心突然一揪,因为昨天也刚听说一个老师也得了乳腺癌…… 感觉当代女性比古代女性压力要大得多。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内主好便是好;而现代的女性,不但要求能下厨房,还要求能够上厅堂、进书房!社会需要当代女性是全面手! 记得有一次和同为女博士的同事聊天,大家一同感慨:做人不容易,做女人更难,做高学历的女人更更难! 姐妹们,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吧,身体不行了,一切都是浮云,既是浮云,自然不必苛求,顺其自然最好。 作为当代女性,首先为自己活着,而且要精彩地活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谈论为了亲人、为了事业等等……
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刘菊花抄袭案”的一点看法
热度 11 王铮 2011-4-16 09:21
关于“刘菊花抄袭案”的一点看法
关于“刘菊花抄袭案”的一点看法 科学网目前有个热点问题,就是“刘菊花抄袭案”。 关于刘菊花女士抄袭,抄袭当然是要遭到谴责。 许多网友发言,我不辩论。鸿飞先生也不无讽刺地位“学弟妹”说了“公道话”。鸿飞,你过去提的是 99% 博士生不合格问题,但是刘菊花女士是硕士,不能验证你的结论,哈哈。不过我感到越来越多的博士不合格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导师不合格。 然而,一些人打“刘菊花女士的假”是因为要打“刘菊花女士的家”,他的丈夫是“打假斗士方舟子”。这个理由就有些令人不快了。一个女人不能因为自己丈夫的“错误”受到惩罚,因为女性毕竟是相对的弱者。反过来丈夫也不应该因为妻子的错误受到指责,因为毕竟是各自有独立的人格。中国有一个文化习惯就是搞株连,株连最厉害的是明成祖朱棣,株连十族,一个人有罪,把他老师也杀了,还有就是文革时期,从四清开始的文革。株连不合理的一个典型是,一个官员丈夫乱搞女人,他自己被撤职了,不久他妻子也会被降职,社会力量继续伤害一个女性。说到女性,她们是社会相对的弱者,为打倒她的丈夫而把她作为突破口为君子所不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阶级不应该倡导这种文化。 鸿飞先生说:“ 国内存在学术和学位论文抄袭和弄虚作假的真正原因,应该说是缺少严格把关,既包括学生自己,也包括导师和相关机构缺乏严格把关,上行下效,才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被逼得不抄袭或者不弄虚作假。”这是正确的意见,但是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教育部实际上在扶持弄虚作假。教育部检查高校质量,用 SCI , EI ,结果用本民族语言写的文章不能进入评价体系。于是国内“ EI 检索, ISTP 检索会议流行”,这种会议虽然不是全部,至少绝大部分是敛财会议,交近 3000 元钱,会议主办方出个文集,几乎没有学术传播活动。长此以往,中国的科学就完了。可是在教育部有关机构的检索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毕业生一定要发表 SCI , EI 文章才能毕业,而这种弄虚作假的“论文检索”得到教育部有关机构的承认,在晋职、就业方面具有优势。这就导致一个“全民作假”运动。“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被逼得不抄袭或者不弄虚作假。” 因为存在这些东西,中国社会还是需要支持方舟子的。当然,人无完人,不过不怕老婆的男人是不爱自己妻子的,做人难,做男人也很难。只不过刘晓庆女士没有体会到的。有时候,女人也要了解一下男人为什么给自己施加压力。也许这个男人担心自己不在时,女人自己扛不住。 篡位者明成祖朱棣。为了维护自己篡位的合法性,他公开地宣传株连。有人说他可能是朱元璋的朝鲜妃子生的,因此不正统。不过他的长型脸,鹰钩鼻,多胡须,让我感到他不是通古斯血统而具有犹太血统。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10201 次阅读|17 个评论
2011年“AHA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解读
xupeiyang 2011-4-15 08:29
新指南:实现从“循证”到“循效”的转变 强调重视患者多样性以及掌握患者个体状况,致力缩短医疗服务差距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5903/ 2 月 16 日,美国心脏学会( AHA )颁布了 “2011 年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 (以下称 “ 新指南 ” ),新指南最大的改革在于,注重预防治疗的有效性,并不是局限于临床研究得出的 “ 有效 ” 的证据,而强调把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的措施考虑之例。 对于我国而言,一定要进行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积极纠正女性患者的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女性心血管病治疗的特殊性,加强女性心血管病的科学研究。
个人分类: 心血管病|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创造“世界级教育奇迹”----上千万白领女性无缘走入婚姻!
热度 2 roamsun 2011-4-14 11:01
中国创造 “ 世界级教育奇迹 ”---- 上千万白领女性无缘走入婚姻! 作者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目前,仅京沪两地,就有近百万高级白领女子无缘走入婚姻,成为媒体所谓的“剩女”,全国的数字无法统计,保守估计下来应该超过千万。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将再增加至少 1000 万以上大学毕业的单身女子成为新的“剩女”。而且,越是优秀的女子,就越是嫁不出去。 中国教育体系的失败,必然是让全国人民为中国教育官员的弱智买单。中国的教育体系,不仅让国家失去真正的竞争力,还让社会充满各种因为教育失败而带来的问题,正在让全国的民众失去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其中,人生的头等大事 ---- 婚姻大事,也因为中国教育体系失败的设计结构,造成目前众多白领女性无缘走入婚姻。“剩女”现象将越演越烈。 目前,仅京沪两地,就有近百万高级白领女子无缘走入婚姻,成为媒体所谓的“剩女”,全国的数字无法统计,保守估计下来应该超过千万。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将再增加至少 1000 万以上大学毕业的单身女子成为新的“剩女”。而且,越是优秀的女子,就越是嫁不出去。这也将进一步降低中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将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上尚未可知。作为女生和女生家长,对此问题不可不知,并早做谋划。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事实,确认一下上述判断的可靠性如何: 一:从生育来说,由于中国人喜欢男孩的心理,总有人会用性别检测手段来决定生育选择,结果把女婴流产,因此男孩的生育率明显高于女性。某些“人口专家”据此说,将来会造成男性找不到老婆。其实错了,男性婚姻的向下兼容特性,可以轻易化解同龄女子不足的问题。如果男子可以娶比自己年轻十岁的女子,理论上他们的机会就比女性大十倍,无非是延迟结婚时间而已,因此不会有真正的障碍。真正的大问题出在女子身上。 二:虽然几乎所有的中国夫妻,在只生一个的条件下,心里都很愿意要一个男孩。但是文化层次越高的夫妻,越是能平静地接受“自然选择”,不会采取措施来干预孩子的生育性别。反而是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更愿意流产女婴,选择男婴。因此造成女孩的平均家庭教育素质必然比男孩高。这造成了最初的“女性优势”,而正是这种优势妨碍了女性的婚姻。 三:生了女孩的家庭,在接受女孩的同时,心里也有对中国传统重视男孩习惯心理的反叛思想:“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不服气的心理因素下,会在各方面加强对女儿的教育和训练。同时女孩自己也可以感受到社会对女子的“性别歧视”,为了“争口气”,她们也往往比男生更努力,更用功,因此平均教育素质也比男生要高。同时,生男孩的家庭,往往比较“得意”,对于男孩的“保护心态”大于“教育心态”,在家长们“千娇百宠”中长大的男生们,平均竞争力肯定不如女生。因此造成男性普遍退化的中国现象。 四: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如此不利的背景下,充当了最具破坏力的角色,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选择性大破坏:因为这个教育体系,被设计成更适合女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教育模式。男生们在这个体系中,基本上处于被迫害和淘汰的处境。最终,在与女生的这场教育竞争中彻底败北,大多数男生惨遭淘汰。剩下来数量远远不及女生多的男大学生,往往因为要通过中国的这种考试机器一层一层的压迫,必然具有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让优秀的女生们瞧不起。这虽然不会影响男生们的结婚可能性,但是这些强势的女生们,因此却因为缺乏足够的,能够让她们托付终身的,具有真正男性气质的男生,造成“剩女”现象。 男生的特质,是更具有挑战性,更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更不安分。而且男生的运动天赋较强,而语言天赋较弱并明显滞后于女生。可中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区别,结果反而是:中国的小学老师,最喜欢“乖孩子”,调皮的聪明男生,往往成为老师的打压对象。同时,学校里的教学方式强调语言能力,强调背诵和记忆“标准答案”,这种“教育方式”特别压抑具有创造性的男生们,让他们的表现远远不如女生。同时中国的“教育”以书本为主,对于各种能够体现男生特点的活动并不重视,结果,最具有潜力的男生,往往在小学阶段就被扣上“差生”的名义,被名为“教育系统”,其实是“考试筛选机构”的中小学教育系统打压。结果造成大量的问题学生,据报道: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公开宣布的就有 8000 万“差生”,其中大多数是男生。这些本来可以成为优秀女生的未来丈夫的调皮男孩,同时也失去了进入社会主流的机会;他们的聪明才智,会浪费到玩游戏机和搞破坏活动上面去,他们为社会的贡献,就是只能去打一份附加值很低的“工作”。损失更大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中国正在闹“人才荒”。而教育系统里,却有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其中女生的就业压力更强。 这种情况有多严重呢?现在的教育体系有多变态呢?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 80 年),我们班有五个女生。其他女生最多的班也只有 7 个,还有些班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学校里总共有 8 栋学生宿舍,女生楼只有一栋,还不是最大的。由此可见,当时这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男女生比例”是很正常的:也很符合女性选择配偶的标准 ---- 向下兼容。由于武汉大学这种全国性重点大学,理论上更强调学术素质,所以本来就只是适合挑战性强的男性的大学,只有极少数的女生能够考上,而且是“男性化”的强势女生才能够考上。普通女生会到差一点的大学去,或者是文教医卫系统学校。可是,今天的武汉大学,男女生的比例,好像是女生还要多一些,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是更差一点的大学,女生的比较更高。在这个女生占优势的学历教育社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可以很容易地推算出来: 比如:现在每一届大学入学的学生总数,全国是 650 万左右。我不知道女生到底有多少,姑且用最保守的数字来说吧,女生只比男生多五十万。连总数的 10% 都不到的差距,一增一减,男女生的绝对数字差距就是每年 100 万。也就是说:如果女生坚持自己是大学毕业,一定不能嫁给没考上大学的男生的话,理论上说,就会有 100 万女生没有结婚的机会了。其实,就算是女生愿意嫁不如自己的男生,男生愿不愿意把“强势女生”娶回家,承担不小的“心理压力”,还是个问题。 剩下的近三百万女生,就算是都成功嫁给大学男生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上一流大学的男生,可能会娶差一点大学的女生,一级一级“向下兼容”,另外,还有男生在工作 / 生活压力下推迟结婚年龄,以致最后选择更年轻的女生结婚,这些情况必然使得同年龄的女生婚配机会更加缺乏,会有相当多的“空缺”位置)。根据我国婚姻现状,由于性开放和男性对待婚姻家庭的不负责任情况日趋严重,离婚率急剧上升。 2006 年第一次出现登记结婚的人数少于结婚的人数现象。据某些婚姻社会问题专家们的研究,表明现代中国年轻一代的离婚概率是 50% ,就算是我们最保守地把这种不幸可能降低到 30% 。也就是现在三对结婚的夫妻中,其中只有一对会离婚。即使这样,这近三百万女子中,也必然会有一百万会从婚姻中“释放”出来,成为单身一族。有所不同的是:游离出来的单身男性,很容易找到更年轻的女子再度结婚。而游离出来女子,往往很难再找到中意的男子,被迫成为再婚市场上的“剩女”。实际上,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经充满了大量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白领离婚女子。 所以,我们发现,即使采用最保守的数据,这个古怪的“和谐社会”,每年都要增加 200 万单身的白领丽人。五年之后,就会增加 1000 万“剩女”。而实际的情况,只会比我预测的更严重。从概率上来算,大量的优秀女子都将无法走入婚姻之门,这导致何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言而喻。。。非常混乱的局面会出现的。 首先,男性们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性福”的社会,对于少数有“竞争力”的男子,女子们往往愿意“曲意逢迎”,这必然鼓励花心男子的风流行为层出不穷,不担心受到真正惩罚。这反过来带来更恶性的局面,造成更多的家庭无法正常维持。更多的女子成为“怨女”“剩女”。 二:这将带来“火爆”的商机:婚姻介绍所等乘虚而入,打着“介绍”之名,行欺骗之实。而主要的行骗对象,就是这些依然幻想嫁给“强势男人”的女子们及其家长们。婚介们其实也拿不出几个像样的男子来“满足市场要求”,但他们会“做托”,包装几个“强势男人”,让女子们“慷概赴约”中,骗取大量的金钱。实际上,这个市场已经运作得有声有色了。 三:“小白脸”风行:俗称的“小白脸”,就是靠女人吃饭的男人。这些男人好逸恶劳,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但是靠着自己的一张皮,可以在这个“剩女”时代过得很好。特别是现在的很多女人都很有本事,能够赚很多钱。但是在这些专业的“婚姻骗子”面前,内心深处本来更渴望家庭的女子很容易上当。这种情况原来在深圳表现很明显,哪里有很多这样的小白脸男人。现在这种“职业男人”,正在向全国的大城市蔓延。 如何应对这种不可避免的未来?女生们可能想得很简单:手要快!抢!现在身边的男生,闭着眼睛抓一个结婚算了。 可是别忘了:如果你抓的是垃圾,痛苦的是你自己。找一个混蛋和笨蛋养起来,你的青春和美好心情,都会一齐消逝。就算是你的运气好,抓了个宝贝。不幸也会开始的 ----- 其他无法走入婚姻的“剩女们”,会很珍惜少数的“优秀男人”,一定会有不少人毫不在乎该男子的“处男身”已破。照样会不断送来秋波,甚至主动投怀送抱。要指望你抢来的“优秀老公”如柳下惠一般坐怀不乱,估计有点不现实。 特别是,如果缺乏真正的感情基础,男生们对于你现在的“青春奉献”当然会非常乐意“笑纳”,他们现在正好是“性饥渴”时期。不过只需几年以后,他们也会“提高消费档次”,更喜欢其他年轻妹妹的“青春年华”的。此时你已经成“明日黄花”,却又如何办?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就会改变以后的这种现象。还可以供应社会急需的男性人才。但是对于目前已经发生的“剩女”情况,如何解决?我还真的无能为力。也许,该让中国的教育部办一些修道院,教会这些“剩女们”正确面对独身时代。毕竟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成果,他们有责任来面对。 当然,我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只是说出来没有人会听的。女生们,和女生的家长们听了我的解决方法不乐意。男生们也不会喜欢我这样讲。比如,我认为目前的难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应该改变传统陋习,干吗女人一定要嫁比自己强男人?如果改过来,男人一定要娶比自己强的女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clnf.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