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头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双带帽子死舅舅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6-15 10:07
双带帽子死舅舅 蒋继平 2018年6月15日 最近科学网热议帽子的话题。这些帽子的名称种类繁多, 什么杰青,青千, 优青,青年长江等等。 好像这些帽子都是青一色的。幸亏这些帽子是青色的, 要是绿色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学者争着带?大家说了好多有关帽子的话题, 我从中没有看到帽子的形状的描述, 倒是看到有的学者一个人带了十几个帽子的信息。 看到这样的数据, 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听大人们说: 双带帽子死舅舅。 就是说, 一个人头上同时顶着两个帽子, 它的舅舅就有性命之忧。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会说这样的话, 更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 我想中国科学界有些人一个人头上带了几顶帽子, 不知道家中亲人们是否有性命之忧的顾虑。 我想这些学者一定是从小生活在城里的, 没有听到过双带帽子死舅舅这样落后愚昧的说法, 所以, 不会有心理负担。 本博文纯粹属于幽默, 没有针对任何人。我懂得大家谈论的帽子是头衔, 并不是真正的帽子。 而我说的是真正的帽子。 不过, 头衔和帽子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戴在头上给人一种美观的印象, 但是也有一些压力。不过, 带一顶帽子, 是恰到好处, 多带了反而不雅观, 是不是?
个人分类: 笑话幽默|1601 次阅读|4 个评论
博客教学(6):英文简历模版及学位、头衔表达
rczeng 2017-5-18 22:40
博客教学(6):英文简历模版及学位、头衔表达 【 教学目的 】解决学生寻找工作、求学当中英文简历写作问题 。 Curriculum Vitae (CV)/Resume —A summary of one'seducation, professional history, and job qualifications, as for a prospective (expected) employer. Title and Name : Prof./Dr. Alice Zhang Personal Information School/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579 Qianwanganglu Rd., Qingdao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rict, Qingdao 266590, China Phone number: +86-532-******** Email address: Lucky@gmail.com Objective Applying for admission to an postgraduate program ... Applying for postgraduate courses ... Applying for a manager position ... Applying for a position of a company... Education (Background) Sep. 2014-Jun. 2016,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hemical Engineering, Post-doc. Sep. 2012-Jun. 2016, OxfordUniversity, Materials Science, Ph. D/M. S./B. S. Sep. 2013-May 2017, Stanford Univers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 D/M. E./B.E. Academic Main Courses • Professional courses ( 专业课程 ): Mechanics of solid, Thermodynamics of Materials, Metallurgical Principle,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Materials, Phase Equilibrium of Materials,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Materials, Materials Processing, Iron and SteelMaking,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of Polymers, Pract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of Industry, Failure Analysis, Principles of Electrochemistry of Corrosion, Materials Chemistry,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of Materials, Biomaterials, Industrial Organic Chemistry , Inorganic Materials etc. • Other courses ( 其它课程 ): Mathematics, Advanced Mathematics,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Linear Algebra,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Numerical Algorithm, Operational Algorithm, Functional Analysis,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Circuit Principal, Data Structures, Digital Electron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Local Area Network,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luids Dynamics, Engineering Graphics, Introduction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xperience/Projects undertaken/publications • Joining the research group under the guide of Prof. ***, • Hands on experience on… Social/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Being a volunteer of … • Being a member of … ComputerAbilities •Skilled in use of MS Frontpage, Win95/NT, Sun, Javabeans, HTML, CGI, JavaScript, Perl,Visual Interdev, Distributed Objects, CORBA, C, C++, Project 98, Office 97, Rational RequisitePro, Process, Pascal, PL/I and SQL software English Skills •Have a good command of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Passed CET-6/Have the certificate of CET-6. •English Level: CET6; TOEEL:623; GRE:2213 Scholarships, Honors and Awards •Mar. 2017, First-class scholarship for graduate •Nov. 2016, Metal machining practice award •Apr. 2015, Academic progress award 【 注解 】 (图片来自网络) Ph. D=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哲学博士) 博士学位,是与“专业学位”博士相对的学术型博士,高级学衔之一,是世界公认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 Dr.-Ing 工学博士(德国) Dr. med. 医学博士 (德国) M. D.=Medical Doctor 医学博士(专业型学位) Post-doc . =post doctoral fellow 博士后, 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博士毕业后在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的研究工作 经历 。 M.S(c).= Master of Science 理学硕士 B.S(c).=Bachelor of Science 理学学士 M.E(ng).=Master of Engineering 工学硕士 B.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工学学士 Prof.=professor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准教授(日本)) Assistant professor 助教授(日本) Senior lecturer (高级讲师)(英国、澳大利亚等) Senior Researcher (主任研究员)(日本)
个人分类: 教学|6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与姚期智都有多个外国院士头衔
热度 4 ericmapes 2017-2-21 19:57
杨振宁与姚期智都有多个外国院士头衔 2017-02-2118:26:11 来源: 封面新闻 (成都) http://tech.163.com/17/0221/18/CDQNMDI900097U81.html (原标题:杨振宁、姚期智均有多个外国院士头衔) 杨振宁与姚期智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代睿许雯 据央视报道,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日前已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月21日,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注意到,中科院已公布杨振宁、姚期智的信息,二人分属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宁、姚期智均来自清华,分别担任着清华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和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名单中,杨振宁排在五位杨姓院士的最后一位。他的前面,是199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杨应昌教授、著名的物质磁性领域专家。早在1990年,他就发现在稀土合金中的间隙原子效应,进而从理论上阐明它的起源并发明了Nd-Fe-N系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根据中科院公布的信息,今年95岁的杨振宁,至少有9个院士头衔。 除中科院院士,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院的院士,以及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 杨振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gauge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李政道先生在23年前的1994年也已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据清华大学官网介绍,杨振宁于1999年9月受聘于清华,出任物理系教授。目前,担任着清华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据了解,该院是清华大学新设立的基础科学研究实体。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以及相关领域中,选择对未来科技发展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并对探索自然规律有深远意义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当前侧重于理论性课题。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21年前的1996年6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人就曾与与杨振宁讨论成立高等研究中心的问题,并聘请其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99年10月2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举行。10年后的2009年4月,更名为高等研究院。 在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的院士名单中,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两位姚姓院士中第二位便是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的姚期智。 2个月前,这位籍贯湖北、生于上海的知名计算机科学专家,刚刚渡过了70岁生日。和杨振宁一样,他也有多个院士头衔。包括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和杨振宁一样,姚期智也是清华大学教授,并担任着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交叉信息院成立于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月15日揭牌。是国内首个致力于交叉信息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单位,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交叉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理论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据当时参加揭牌仪式的清华人回忆,姚期智的致辞有两个细节给人印象深刻。一是,当天有些重要来宾不会中文,姚期智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今天是我们的大日子,我还要对我不懂中文的同事表示歉意,因为今天我要用中文讲”。 当天,姚期智还用一个特殊的例子阐述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世界上最赚钱的数学家JamesSimons,从数学家转投资家,赚了很多钱。他赚钱后在美国国会听证上提出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在数学、物理系、理论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设立。由此可见,理论计算机科学在高瞻远瞩人士的心里具有重要地位。” 延伸阅读 杨振宁:归根的反思 (来源:中国广播网) 在2004年的山东大学大家讲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做了题为“归根的反思”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节选。 1929年我父亲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我们家那时候是父亲、母亲、我三个人搬到清华园去住,我那时候是7岁。7岁到15岁之间我在清华园里住了8年,今年(2004年)我82岁了,再次搬回清华园里去住。 我写了一首《归根》的诗,念给大家听。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今天所在座的同学可能无法了解我、我父亲、我祖父这几辈知识分子的想法,因为你们没有经过那惨痛的时代,要想描述今天的心情,请允许我念我自己的一段文章: 1997年7月1日,我有幸在香港参加了回归盛典,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国歌声中升起……我父亲如果看到一定比我还要激动。他出生于1896年,马关条约、庚子赔款的年代,那时的中国残破贫穷被列强欺辱,他们那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目睹洋人在租界中的专横,忍受了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这说不完的外人欺凌,他们是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看到站了起来的富强的祖国,能看到大英帝国落旗退兵,能看到中国国旗骄傲地向世界宣称:这是中国的土地。这一天,1997年7月1日,正是他们一生梦寐以求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中华民族正在“站起来了”。 我在青少年的时候,尝到了几乎被亡国灭族的时候知识分子的心情,可是我有幸看到了中华民族真正地站起来了,站起来这几个字的意义,我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能够理解。 我们刚才讨论了过去100年种族的历史,我们可以问,从今天开始100年以后,假如要讨论20世纪对人类最重要的史事是什么?我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第一,是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地增长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影响将继续下去,是十分巨大的影响;第二,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当然有人会问:中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三农问题、贪污问题、污染问题、外交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有这么多的问题,你为什么还持这么乐观的态度? 这个问题并不比100多年前中华民族经历的事情严重。我在北京念书的时候,被日本人欺负、被日本人占领多半的中国肥沃土地的时候,到后面的国共战争的时候,加上新中国建立以后所发生的问题,都是被认为是没法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都解决了。 那个时候的问题要比我们现在的问题要严重得多,那个时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代表中华民族有内在的特别的地方,我相信也可以解决今天的问题。 我的乐观的态度根植于过去中华民族100年的历程。中华民族的韧性,事实上我在30多年以前就注意到,我在离开中国26年以后,在1971第一次到新中国来参观、访问、探亲,那四个礼拜在中国的经验,最使得我有长远的感想的,就是我看到长城的那天。这是1971年8月在八达岭的长城上,我弟弟给我照的相。长城象征着中国的历史,象征着中国历史的优点,象征着中国历史的坚韧,描述着千百年来历史上中国一统的观念,尽管中国历经盛衰兴旺,尽管中国有如此大的地域和多种的方言,尽管中国有过多次内战和朝代的更换,但是贯穿历史的只有一个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只有一个中国,在中国人民心中只有一个中国:合则盛、分则衰。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972 次阅读|5 个评论
出版问答 (XXXII); SCI期刊编辑头衔知多少?
热度 14 李霞 2012-3-30 02:57
问 :霞姐有空写写国外期刊编辑的头衔、职位、职称等方面的话题。我看国内很多头衔似乎与国际接不上轨。国内期刊的编辑技术职称有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和编审 4 级,职务上有总编、主编、常务副主编、常务副总编、副主编、副总编、执行主编、助理主编、主编助理等等;报纸和电视的编辑职务设高级编辑、主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 4 档,等等,令人眼晕。还有社长、副社长、出版人等。请您说说国外的编辑职称和职位。谢谢! 答 :不客气。上面这一问来自知名同行王应宽先生,详见博文 “ 出版问答( XXVIII ):期刊与杂志 vs Nature 和 Science ” , 评论 。 咱觉得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早就想侃上几句。无奈诸事繁忙,直至今日才得落笔,还请阿宽老弟海涵哈。 国内的职称、官衔名目繁多,可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国外的也不少,尤其是如今的政府衙门及其衍生部门,不少是虚职,光拿工资不干活,结果是给纳税人添堵。但在盈利的企业,虚职还是很少的。在出版界的科技期刊里,尤其是比较出色的 SCI 期刊,主编们大多是身体力行的。咱在英国 SCI 期刊供职期间,接触了不少的主编,他们从审稿到校阅,从出版细节到决策方向,无论水平高低,脾气好坏,素养良莠,参与还是很到位的。 在国外的 SCI 期刊里,副主编极为少见。大概是 “ 一山不容二虎 ” 吧,人多了麻烦也多,只有个别的期刊设双主编 ( Co-Editor-in-Chief )。主编下面通常有个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也是干实事的,大多是组织会议、谋划特刊的干将,更有审稿的重任在肩。报酬有限,但活动不少。有些比较大的刊物,比如周期频繁或页码近万的,在主编和编委会之间,多设一个夹层,大多叫区域编辑 ( Regional Editors )。目的是按地理范畴分区,给主编减压。也有按学科划分的,叫学科编辑 (Subject Editors) ,目的大同小异,无非是化整为零,分担工作量。对那些真正有必要 “ 挂名 ” 的,比如去世的或退休的创刊主编,在刊物的扉页上会 “ 挂 ” 得明目张胆,挑明了是象征性的 “ 摆设 ” ( Honorary Editor-in-Chief ),为的是个念想。咱个人以为,此举让刊物多了点人气和商情。 在出版社里,社长是大官,权大责任更大。几百上千的男女老少,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头痛的事天天有。一旦效益不好,挨股民的骂算是轻的。副社长和副主编一样,国外很少见。可能即使设了位置,也很难招到能人。挂个虚名,有职无权,不是有本事的人感兴趣的差事。出版社下设许多部门,具体的因社而异,但出版人( Publisher )总是有的。 不论是期刊还是图书,国外的 “ 半边天 ” 式的经营方式是很普遍的 (详见博文 “ 中西方图书期刊出版之比较 ( 下 ) ” )。出版人之下又有一、二、甚至三级的差别,大学毕业生多从最底层的助理( Assistant )干起,一点一点往上升。先到选题编辑( Commissioning Editor ),再到高级选编( Senior CE ),最后成为出版人。出版人的上面,官级还会很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出版社,如果社长算一级人物的话,出版人可能是五级甚至六级以下。但不论级别高低,一个萝卜一个坑,个顶个都是干活用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国外,虚职是有的,但有限。国内的期刊主编大多不做具体的刊务,挂个名而已。既是历史承传,也是人心所向。如果大家都觉得挂个名不做事,或者少做事本身也是一种做事的方式,那么阿宽问题中所描述的 “ 令人眼晕 ” 的现象可能也算是顺理成章了。既没有改变的可能和希望,更谈不上和世界接轨了。 说到此,不由得联想到科学网的博主委员会。咱好像当了一届,也许是两届,记不清了。深感力不从心,既没出谋,也没划策。所以一旦不再双榜提名,心里顿时少了些许惶恐,多了几分淡定。科学网上不时有关戴红花、上排行的纠结,追其根源,恐怕也是源于对 “ 挂名 ” 的情节。排开这些因素码字的博主有之,但不多。直到哪一天,这类的纠结少了、甚至灰飞烟灭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很有可能也就跟着离去了。否则,既成事实大概就是现在的样子,人人似乎都在诅咒黑暗,但很少有默默点灯的使者。不论怎样,咱从心底里珍惜这个平台,希望科学网博客能蒸蒸日上。借此机会,向编辑和博友们问个好!也祝所有的出版同行们心想事成!再次感谢阿宽的提问,让咱有机会多说了几句废话。 祝大家晚安。
个人分类: 出版问答 (Q & A)|23267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973首席科学家七成头衔带“长” 行政事务缠身
xupeiyang 2011-1-6 20:38
http://edu.people.com.cn/GB/13669252.html 我们的官员不是孙悟空,不是阿童木   973首席科学家七成头衔带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项   经费预算拟安排情况汇总表(部分)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首席科学家 专项经费 头衔 2009CB118300 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 王道文 1341万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9CB118400 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 赖锦盛 1671万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2009CB118500 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张立新 1349万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9CB118600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张福锁 1735万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2009CB118700 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聂品 1256万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 2009CB118800 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 袁宗辉 1278万元 华中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系主任、兽药研究所所长 2009CB118900 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及定向改造 邓子新 170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CB119000 设施作物的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调控的基础研究 喻景权 1347万元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9CB119100 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 张守攻 1342万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院分党组书记 2009CB119200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 万方浩 1648万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9CB119300 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 冯志强 1573万元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09CB119400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 朱伟林 1829万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总地质师 2009CB119500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 杨胜雄 1490万元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 2009CB119600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 宋岩 1441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 2009CB119700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 王成山 1575万元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原院长   以上为973计划项目公示名单前15项列表,首席科学家头街来自公开资料。本报记者叶铁桥整理   2010年11月底,某高校理工科教授赵庆明(化名)像往常一样打开网站看科技新闻,一条转载的消息吸引了他的目光:在科技部刚刚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通称973计划)2011年启动的172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9年立项的107个项目后3年预算安排中,几位重点高校校长赫然在列。   行政事务缠身的官员怎么有精力做973呢?赵庆明心存疑问。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入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数量被视为各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是否广阔的衡量标准之一。   赵庆明尝试搜索了一下,结果被吓了一大跳:这份在中国学术界有着重要分量的名单中,带长字的人数还真不少。    科研经费向长字派倾斜   赵庆明教授经过多方调查、统计发现,在这份279人的名单中,现任行政领导近210人,包括高校校长、各学院院长,科研机构所长,公司副总裁、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占总人数的近75%。这其中,还有一些专家为单位现任法人代表。   此外,在剩下的近70人中,还有10余位研究人员曾担任行政职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搜索后,赵庆明发现,这其中,只有50余人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而这50余人中,又有30余人获得过海外学历,或者曾任职于国外的科研院所或企业的研发部门。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名单中,正在或刚刚卸任重点高校校长或副校长的专家有27位,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9.7%。   中国青年报记者找到名单并进行核实,发现赵教授提供的这些情况确实存在。   与此项统计相类似的是,有媒体统计了113项将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973项目中,由大学承担的占63项。其中,首席科学家由现任大学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校级行政职务人员担任的共16项,首席科学家由现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及相同岗位的人士担任的共22项。以此计算,在高校承担的2011年973项目中,六成由校长、院长等学校行政官员领衔。   赵庆明教授算了一笔账,剔除官员和海归,剩下的本土培养和成长的专家不到30人,占总人数不足10%。这就意味着,本土成长,又不带长的教授,很难拿到大项目。   在赵庆明教授看来,973计划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基金之一,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由此带来的效应则是,所有的人都会往长字上挤,如果不当官就难以拿到项目,这必然会伤害那些一心想做学问的教授的心。    多个项目叠加时间超过有效生命时间   按照规定,973计划实行的是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在973计划的官方网站上,这样描述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主要职责:制定项目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研究队伍,聘任课题负责人、把握学术方向和研究重点,学术交流,推动基础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接受科技部、财政部和项目依托部门的检查,支持领域专家咨询组的工作。   项目首席科学家事无巨细,任务非常繁重,管理部门为此还专门规定当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年龄超过60岁时,要求增设助理。   规定还指出,首席科学家应将主要精力投入项目工作。通行理解,一般需保证70%的时间。赵庆明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称,科学家一旦被压上领导职务,管理和开会就将占据大量时间,保证70%的时间可望而不可即。   2010年8月,《人民日报》也曾发表系列文章探讨研究人员科研时间缩水现象。其中的一篇报道称,一位从美国归来,现担任国立研究所课题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的研究人员坦陈:我粗略算了一下,一年当中,大约1/3的时间用来申请项目,1/3的时间处理各种杂事;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有1/3就不错了。   一位担任国内知名高校校领导的院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年在国外,至少95%以上的精力放在学术上,但回国后,领导信任,给自己压上管理的担子,很多时间用在开会、汇报上,能有50%的精力做科研就很不错了。   作为大学的一校之长,如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973项目上,他如何对学校负责?有的专家甚至是省长助理,每天东奔西跑,会都开不完,时间精力又如何保证?赵庆明教授对此充满疑惑。   赵庆明说,有不少973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是其他大科研项目的主持者,而那些项目也有时间要求,如此一来,就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多个项目叠加时间超过有效生命时间。    官员们成首席了,真正的学者就没有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很多单位在推选重大课题评审专家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主要行政领导,其他人根本上不了单位的推荐名单。   这种看法得到了大量相关评审的佐证。2010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经统计发现,在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九成,不带任何长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减少行政化倾向,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议》的提案中,也举了这样的例子:在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管理人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是带长的人物。   这就形成一种模式:高校里能揽下各种奖项的往往不是教师,而是具有行政职务的院校领导。因为高校的科研经费申请、划拨,职称、荣誉、奖项评选等,都是由行政主导,普通教授不容易拿到项目,要是有了一官半职,资金、项目、荣誉可能都来了。   然而,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现实是学而优则仕,那么,仕而优则学也无可厚非。   别敦荣认为,这些人优秀可能不假,但要区分开来的是,他们做学者可能是很优秀的,做了行政以后,没什么精力做科研,水平可能会停滞和退化,就可能不再是优秀的了。我们的官员不是孙悟空、不是阿童木,他们都是凡夫俗子,精力有限,做了行政工作,再去做科研,特别是还要承担国家重大课题,这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说,可能有个别人是超人,做了行政后,既能做好行政同时又能做好科研,但这只能是个别的,不是普遍的。他们在行政岗位上待得越久,学术水平越低。因此,以他们为首席科学家的课题研究能不能产生真正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值得怀疑。   别敦荣认为,研究人员专职做行政后,只能算业余科学家。国家应该出台去行政化的相关法规,严禁官员们申报课题,专职行政人员不得承担和主持国家课题。官员们成首席了,真正的学者就没有机会。   赵庆明也表示,已有一些相关项目,如《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规定,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一般不得担任高等学校实质性领导职务,包括校级领导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否则教育部将停发其特聘教授奖金。在各种计划中限制官员比例,应当形成公共呼吁,成为一种评价标准。(记者雷宇叶铁桥)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3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头衔
黄安年 2010-10-13 10:59
小议头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13 日发布 时下媒体和学者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 头衔 ,似乎 头衔 越多、越高,学问也越大,光环越照人,所论人事也变得越重要。记得前些天凤凰卫视报道人大副委员长许某视察该台的消息 , 后来有人指出许某已非在职人大副委员长,怎可不加个前和原字。该台自觉不妥,不久悄悄地改了。 其实有些头衔是有时间性的,有些则是终身的。例如博士学位获得者是学历的最高一等 , 终身不变 , 除非授予单位因故撤销其学位。而博士后并非学历,所以说自己或某某是博士后要注明时间段 , 否则等于说他一直在做博士后工作,事实上博士后不等于高博士生一等。教授职称是最高教职,而博士生导师是一项工作职务 , 培养博士生时是博士生导师,退休了 , 不再培养博士生了 , 就不该称博导了,现在媒体和某些人动不动就称博导,意思是比教授还高一等 , 实在是误导,其实在美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副教授甚至助理教授也可以是博导,这是教学工作需要 , 而博导不一定是正教授。 说到 973 首席科学家也有时间性,并非终身首席,谈到某人是 973 首席科学家需要说明是什么时候的头衔。 根据 973 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 , 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这样说来 , 如果某个已经结项 973 首席科学家,在结项后触犯刑律,还要撤消其 973 首席科学家称号吗?如果真的撤消了 , 那个结项因无首席科学家还有效吗?这撤销不是成了株连了吗?
29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顶什么?
lin602 2009-11-28 22:36
近期要评什么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教授(当然副教授、讲师也分级)。其中对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特别给予了照顾。 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其实许多这些头衔,并不是按学术来推荐的,而是按官职来推荐的。许多所谓的333等培养对象,也是官位优先的,在企业,基本上全部是官,不是官,333连门也没有。许多学会中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甚至理事,你找找看,不带长的有几人?他们就都是学术做得好?哈哈,笑话。(不排除有好的哟) 你说,学术顶个什么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2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