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设计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士生之论民族文化及教育改革
热度 6 shn2010 2015-2-8 16:37
六月份,又到了毕业生们离开的时节。师兄肖楠确实是团队里非常出类拔萃的博士生,几乎囊括了所里面大大小小的各类奖励,发表了七八篇SCI论文,并且拿到了中科院院长奖。他选择了去某985大学做师资博士后。实验室里其他人当然是羡慕恭喜他一番。但是他面带忧虑地说:“哎,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那边考核很多,要求两年里发表四篇文章,而且博士后出站不一定能够留下来。读博士这几年造文章早就厌烦了,结果到头来还是要继续靠造文章过日子。感觉接下来的这几年日子还是很艰难。” 班里没有转博的硕士生同学都即将离开研究所,奔向自己的前程。大家分别在即,都拼命地聚餐喝酒。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学校周边的饭店老板们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杜为签了一个在老家那边的一个设计院,苏一航签了一个在深圳的私企。一天晚上十点多,他们三吆喝上去小街上吃烧烤。 烧烤摊上,大家边喝着啤酒边聊天扯淡。李勋哲表示很羡慕即将毕业的杜为和苏一航:“你们终于跳出这个火坑啦!我却还要在这里继续煎熬两年的时间。” 苏一航却感慨道:“其实相比起上班的人,读书时候还是最幸福的。读书的时候至少时间非常自由,大多是时间都是可以自己支配的。以后上班了哪儿有现在这样的自由!你看看,现在大家住在所里面,每天都可以睡到八点钟才起床去吃早饭,也不用赶公交挤地铁之类的。再看看那些工作的人,好多人每天为了上班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呢!毕业了,以后每天就要过挤公交挤地铁的生活了!我感觉毕业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李勋哲不以为然地说:“你这么说就太悲观了吧。工作了自然有工作了的好处,当学生肯定也有当学生的乐趣。最关键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吧。知足者常乐。享受能够拥有的就好。一个人心态不好,总是对现状不满,那么他不论干什么都会有让他不爽的地方的。” 杜为对他的未来生活非常憧憬,豪情万丈地说:“如今我们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拥有硕士学历的人,以后也算得上是社会的精英了。” 苏一航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是精英吗?说实话,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感觉自己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干。以后每个月也就拿个五千左右的工资,还比不上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熟练工。完全没有感觉自己是社会精英啊!” 李勋哲说:“我感觉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离成为社会精英越远。说实话,在学校里学了这么多年,学的都是与现实脱节的东西,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众人都沉默了。确实,似乎读的书越多,反而自己距离成为精英越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杜为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润润喉咙,说:“哎!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十多年的教育给我们传输的大都是脱离实际的知识,现在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都不知道怎么弄。” 李勋哲说:“我觉得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两个: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学会为一项能够社会创造价值的谋生技能。不过当下中国的教育,根本没有达到这两个目标的任何一个。既没有给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又没有传递学生一技之长。” 苏一航说:“好像中国将实行高考教育改革了。听说以后不分文理科了,英语的高考一年考两次,还要增加春季高考。” 李勋哲轻蔑地说:“这些改革措施都不过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没有触及教育弊端的根本。中国教育的改革重点应该是改变在学校里教给学生的知识的内容,是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其中,对于价值观的教育最为重要。然而,中国当下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于价值观的教育。你想想,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哪门课向我们传递了价值观?” 苏一航说:“《思想政治》课上老师教我们要‘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算不算是价值观?” 杜为插话道:“这些虚伪的、“假大空”的说辞,你真的相信吗?” 苏一航嘿嘿笑着说:“好吧,其实我也觉得那什么‘大公无私’什么的,纯属哄小孩。那你认为教育应该怎么改革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杜为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想了下,说:“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没有中断,就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即使经历了‘五胡乱华’,又经历过蒙古族和满族的统治,但是中国的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相反,其他民族总是被我们中华民族同化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拥有比周边异族更先进的民族文化。所以,把中国历代诞生的各种哲学思想作为启蒙思想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经过这传统文化的熏陶的人,一方面能够更公正客观地认识我们民族在世界民族上的地位,而不会盲目地自卑、崇洋媚外;另一方面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价值观,有了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对事情有自己的坚定认识,才不会一走进社会就快速而主动去去沾染恶俗。” 苏一航说:“前些天新闻上说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引入到高中课堂,以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都会成为高中课本了。” 李勋哲说:“其实,我认为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还有世界历史上其他民族的各种哲人的思想都应该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传递给学生们。学生在对以前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诞生过的所有哲学思想都有全面的认识之后,促进他们去思考领悟。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了古今中外的,自然就会自己去思考领悟,比较选择,集百家之长,形成最适合自己、最适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能够融汇古今,贯通中西。这样必然能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也只有拥有一批思想家,才能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 说到教育改革,杜为似乎看法挺多,他又说道:“另外,我觉得在高考前一两年开一门课介绍各个学校里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做自己人生选择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智。你看,现在的学生,为了高考寒窗苦读十多年,结果高考结束填志愿的时候,因为自己既没有特别喜欢的行业,也没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所以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然后听听别人的意见,随随便便选择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在完全不了解各个学校以及各个专业的情况下,就草率地把自己的一生给决定了。” 苏一航赞同道:“你说得太对了!我当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对各个行业一窍不通,就随便乱填了一个感觉不讨厌的专业,然后就稀里糊涂走上了今天的这条路了。当时我周围的同学也都大多如此。确实太需要在高考之前专门开一门课,让学生对于各个行业的工作内容、服务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让他们再重蹈我们的覆辙了。” 李勋哲接过话说:“我觉得还要缩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现在一个学生从上小学开始读到大学毕业,需要16年的时间。把这么长的时间用来上学,其实太浪费。上学的时间越长,一个家庭为教育投入的费用越高,而且一个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间越短。如果把教育的时间从16年缩短为12年,那么一个人十七八岁就可以去为社会创造价值了。现在呢,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还在花家里的钱呢。” 那一天晚上,大家喝到十二点多才然后醉醺醺地回寝室睡觉。第二天,杜为走了。不几天,苏一航也走了。再见了,那些年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朋友们。
个人分类: 小说|4834 次阅读|7 个评论
设计院的科研,我有点不会做了
热度 4 jlublx 2012-11-22 21:15
我在一个市政设计院,我的平台是研发中心,我的定位,是通过科研的前提引领带来后续的生产项目。刚来的时候懵懵懂懂,也没有认真比较过学校的科研,企业的科研,设计院的科研,到底什么区别,只顾埋头做科研。一个团队就这么做着世博,做着虹桥,过去的 5 年出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不少论文,授权了很多专利,相应的二期工程、虹桥枢纽也实施了。科研,跟工程有多少关联?我也没认真分析过,只知道,科研出了一些模型,算法,比如车头时距的公交信号优先,从科研而来,有了论文,有了专利,也开发了相应的软硬件,在示范线上应用了,这该是很好的“研程”结合吧。 可是,我碰到难题了,我没有办法完成单位要求的前期引领带来生产项目的指标。设计院的科研,是以生产为目标的,这个生产,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设计。常规的道路,桥梁,都以规范为指导,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创新的,突破规范,是创新,但往往这种创新是有风险的,除非环境条件真的必须这样,否则一般设计者也不去创新。我这个 ITS 领域怎么引领,怎么创新,怎么带来生产呢?我有个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就是这个项目,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有突破,有创意,描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恨的是,它对我的设计院,从目前来看,毫无价值。 现在研究 ITS 系统,平台,监控,信号,电警,停车,诱导,大的系统框架,小的子系统技术,基本成熟了,你说还怎么做科研呢。物联网,智慧城市,我更是觉得大饼一张,去研究它的搭建?它的关键技术?不能面面俱到,有很多技术值得研究,但对设计院来说,也不需要具体到研究这个技术该怎么用产品来实现。 真是很痛苦。科研,本来是一件好事,科研在高校,可以敞开思想去做,没有拘束,你可以研究机制上怎么建立,你可以研究产品上怎么实现,可是,在设计院,不行,以设计为主导的科研,难做。 这也许就是,逼着自己不断思考, ITS 的规范,还怎么推进。 需要规范吗?在不坚定的时候,我怀疑。
6340 次阅读|5 个评论
ITS在设计院还能发展下去吗?
热度 3 jlublx 2012-11-7 20:29
ITS在设计院还能发展下去吗?
与徐总聊天,突然一句: ITS 还能在设计院发展下去吗?让我的信念有点瓦解。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专业,审视自己在设计院的发展。时经 5 年,我从电气到交通,从交通到电气,交叉学科,哪里都可以搭一搭,但又似乎,哪里也成不了气候。 设计院的业务,在于设计,可是 ITS ,似乎不需要设计,集成商有方案部,有研究院,能帮助业主做咨询,做方案,能与科技部门挂钩做相应的研究。设计院,做点啥呢?我记得,一年前我有一篇很正面的文章,谈设计院该怎么做 ITS ,事实上,这并不符合设计院的目标和盈利模式,标准规范,所谓的顶层设计,并没有看到什么立项,规划咨询,也不是必须的,大学能做,集成商能做,要设计院做啥?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单位没有拳头产品,大部分还是依赖集成商, EPC 好在哪里呢? ITS 看起来是个大产业,但更多的设备商的天地,在整个生产链上,设计院没有必须的一席之地。 3 月份,在合肥的 ITS 会议上,有一个讨论主题:为保障 ITS 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还需要哪些措施?有很多人提到标准,我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一些规范 / 资质。深圳的关总说,这个问题应该提给建设部。那天的会议主导是 ITS 协会,我不知道,应该问谁,总之,我觉得是个问题。市场处于一种博弈状态,如果 ITS 的设计咨询一直没有条件限制,那么也许会沦为集成商 / 设备商的地块。 今天看到一个佛山的智能交通规划,翻了下简本,规划了与高铁的结合,与快速路的结合,落笔在于交通管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其实,用不着将 ITS 框在那个框架里,跳出来, ITS 就是信息化与大交通的融合。我有点糊涂了, ITS 这么多年,精髓在哪里?效益在哪里?交通信息是精髓吗?最大的效益在哪里?而不是要那些节约行程时间转化成钱的公式?看不懂了。 是不是 ITS 发展势头已过?今年,上海的 ITS 已经没有什么项目,除了几个新区、迪士尼的信息化在做。物联网,云计算,也过时了,今年有了新名词“大数据”。我问王老师:大数据能带来什么革命性变化?王老师说:能将现在不能做到事情,做成。我不解,交通中,有什么不能做的,是大数据能解决的?大数据的问题,到底需要研究交通的人去研究么?我很无知,也很无辜。 10 年 ITS ,我怎么看到 ITS 的瓶颈?是我站在所在的设计院平台不对口,还是整个产业面临的问题?我看不清。友人说,不要看得太清楚,否则会痛苦。果然如此。 顾主任拍的外滩,灯光璀璨
60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和工程之间的大河1
热度 2 supdesign 2012-10-28 19:19
这次会议主要参加人员是各设计院总工、规范编写人员,高校的老师参与者很少,这与第一届防倒塌学术会议截然相反,那次主要是各高校院长、主任、博导等参加,各设计院老总很少。会上有位相对纯学术的报告,一位工程界的老总马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工程化时存在质量控制的缺陷。我问了一下HP的亚洲区总监,他说美国也是如此,工程界对学术界的成果不太感兴趣,工程界的会议学术界人员也很少参加。看来这可能是全世界的现象。 学术界和工程界之间宛如存在一条大河,看似很近,却又距离那么远。看来如何搭建一座桥,能够解决工程界工程实践和学术界理论之间的隔阂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
个人分类: 09杂谈|3690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看设计院做智能交通
热度 2 jlublx 2011-11-16 13:09
我看设计院做智能交通
几遍拜读十八的博文“传统设计院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布局”、“传统设计院在智能交通行业的突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0e8590100zbjl.html ),有些地方还是看不懂,悟不透。记得, 5 月在上海伯尔曼酒店,与北京徐总简短聊过设计院做智能交通的一些瓶颈和困惑,但是,至今,我还是没有完全找到突围的道路。 我到设计院 5 年了,对于城建系统来讲,我们 ITS 这点产值微乎其微。做的岗位几乎被忽略,我想也不是件适意的事儿。所以,一直要思考: ITS 部门在单位里如何定位?设计院的 ITS 在国内该怎么发展?总工曾经跟我讲,希望设计院的 ITS 做好理论与实施的 bridge 。但看,高校在理论研究和实施设计的能力都在加强,企业呢, ITS 系统集成商,做设计也是响当当。所以,设计院ITS谋发展,难的。 除了 ITS 发展规划外,很少有城市直接做 ITS 系统初步设计的,有,也是针对某个区域。如生态城区、迪士尼乐园区等。这些年我们团队所接触的 ITS 子系统工程设计主要有:“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工程”(其中包括 SCATS 系统设计、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设计、匝道控制设计、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设计等)、“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监控中心设计”、“上海市高速公路 ETC 二期工程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信息化配套工程设计”、“天津生态城智能交通系统设计”、“迪士尼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设计”等等。可以看到, ITS 设计,体现在 ETC 、信息平台、外场采集设备布置、信号控制、综合交通枢纽等几大方面。 与传统的道路、桥梁、规划专业相比, ITS 没有设计规范,没有规定资质(除了交通工程资质主要针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主要针对交通信息化系统)。所以,无论是 ITS 全局规划,还是 ITS 子系统设计,谁都可以做,只要你有这个能力。 因为现在对 ITS 的设计,无章可循,没有硬性规定,不像城市规划,有法可依,很多条例框着你“应怎么样,应怎么样”,自然就道道程序下来。当然,这可能也与 ITS 新兴发展有关。 在上海,这些工程的设计流程还是很规范的,项目建议书、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一整套流程,很规范。 ITS 真正在国内发展,也就 10 几年,政府加足马力,企业也是不断出产品。从招投标网站看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注重 ITS 规划与设计、从交通诱导、交通信息平台、交通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始设计。所以,可以肯定, ITS 不是一个值得退却和放弃的市场,她有更广阔的挖掘空间。细分析来,设计院,做产品是不太可能的。那么设计院该怎么发展 ITS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 (1) 做科研,做标准。 ITS 的科研立项,国家和市里给的支持很大,外围环境比较成熟。标准呢, ITS 目前的标准略偏向于产品技术标准,建议可以尝试在设计方面推出标准立项。比如说,快速路的线圈怎么布设,摄像机怎么布设,匝道怎么控制、信息平台怎么搭建,应具备的功能有哪些?我参编了一项建设部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这部分内容作为一章节含在里面,我个人觉得,应该整合一个 ITS 设计规范。 (2) ITS 规划与咨询。现在很多二线城市都在建交通信息平台,有的是另起炉灶,搭建新的一套系统,有的是在交通监控系统基础上完善。由于城市的管理体制不同,往往会造成公交管公交、市政管市政,如果再缺乏统筹的规划,势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那样,也就达不到我们“低碳、联网”的目标了。所以,我认为,要抓住中小城市开拓、引领,做规划,做以 ITS 为主的交通改善及智能化管理规划咨询。 (3) ITS 设计施工总承包。现在城市 ITS ,多为施工设计总承包,系统集成商以提供集成为主,顺带将设计做掉了。在设计院的传统专业中, EPC 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道路、桥梁、隧道、污水处理厂等, EPC 的模式,加强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效率。 ITS 做 EPC 的可行性,显而易见。 之前看到网站上在讨论“新一代智能交通到底是个啥?” 06 年我的导师申报了“新一代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从单一的信号控制,拓展到信息协同、控制诱导一体化、自组织交通流等。“十二五”的到来,新一代智能交通,更多的体现低碳、绿色、公交都市、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词。 新一代智能交通的路该怎么走?设计院的智能交通该怎么走?我想,永远跟着党走,没错的。
个人分类: 科研探讨|61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结构实验室加载反力墙设计中的思考
Cefelixw 2011-11-1 16:19
最近,作为甲方,在和设计院讨论结构实验室设计的事情!一个完整的实验室所包含的加载系统是很多的(如反力墙、多功能加载系统、反力槽道……),这些加载系统的基础设计就成为了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但很多设计人员对这些系统不了解或更本就没听过,更别提做过设计,所以具有较大的难度。 目前,国内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多建有反力墙,设计中多参照兄弟单位,并结合可能的试验利用情况。就受力特点来说,反力墙实质是一个嵌固于台座基础的悬臂构件,设计中一般考虑加载吨位、挠度和最大裂宽等方面要求。墙顶最大侧向挠度一般控制在H/1800。墙体的抗裂性能可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措施提高。对于设计吨位,有些高校也为了追求所谓的国内“第一”而设计得过于保守,存在一定的浪费。如国内某高校的反力墙单孔水平力最大可达到500T,如果按一个作动器4个固定点考虑,可安装2000T的作动器。有必要嘛?!按可能的实验情况考虑,如单根柱水平承载力(层间剪力)45T(受弯破坏,500mm×500mm,单侧纵筋配筋率1%,fc=60MPa),因此进行一个两跨框架结构的水平加载试验出现柱铰的情况下150T的作动器已足够。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实验室配备的水平方向加载做动器也多在150T以下。因此,合理选择反力墙的设计吨位可节省很多开支。 作为反力墙基础的箱式或槽式台座,应能承受试验加载所引起的墙低弯矩、剪力及试验模型底部产生的反力。为保证台座对反力墙的有效约束,台座厚度(或称为高度)应接近或达到反力墙的厚度。 待续……
7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来一位女领导 不想承担事故责任
热度 12 xupeiyang 2011-7-29 16:31
信号设备设计方否认为动车追尾事故负责 记者反驳视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wzdongchetuogui/content-3/detail_2011_07/29/8026130_0.shtml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振辉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7月28日下午3点,该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振辉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持续20分钟左右。田振辉介绍,公司有关人员正在现场配合调查,有关情况需等待正式结果,“现在不太好讲”。对于动车事故用了哪款产品,有多少相同产品仍在使用等问题,她大多表示“这是技术问题,我不太清楚”。   问:道歉信上说会承担责任,接受应得的处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处理。这句话怎么解释?   答:道歉这件事,只能说是表一个态度,我们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的一个下属单位,本着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作为甬温线的信号设计单位之一,我们不回避问题。   问:你的意思是说责任可能不在你们吗?   答:具体原因还在调查当中,作为建设单位之一,具体结果还没出来,不好说。   问:为什么要发布道歉信?   答:我们毕竟是作为建设设计单位之一。   问:安路生说,存在严重缺陷,是什么缺陷?   答:我不太懂技术,信号系统涉及的很多,还需要等国务院进一步调查。   问:出问题的信号系统是不是你们设计的?   答:这种具体问题,还需要技术人员回答,我不太好说。   问:你们为动车提供了哪些型号的信号系统?   答:这个你们可以从网上查。   问:你们和铁道部是什么关系?   答:这个不好说。   问:你们为什么要开这个记者招待会呢?   答:我们也不知道,看天气太热,你们站在外面不方便。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3604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为什么我们喜欢留校
热度 3 youwei1985 2011-7-1 11:49
这里所谓的“留校”是在大学里本科、硕士或博士毕业之后留校工作的意思,本科毕业一般是从事行政类(如辅导员),硕士毕业一般是留在实验室,博士毕业一般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我知道有个同学为了硕士毕业能留在学校实验室,不惜硕士读了四年,为的是等待留在实验室的名额,但据说最终也没留下来。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中科院给了我去搞研究的机会,几大设计院都跟我联系过博士毕业去他们那,但我最终还是选择留校,个中原因复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2点原因: 1 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了,产生感情了,不想再挪地方了; 2 母校的环境很熟悉,留在学校很稳定,即使收入不高,但从长远来说还是不错的。 其实,我觉得留校还真不一定好,尤其是对于硕士毕业留在实验室的,几乎没有太多前途可言,还不如到生产单位去闯闯。所以我决定了,哪天在学校混不下去了,一定到生产单位去。
5646 次阅读|6 个评论
公务员—设计院—读博——我的困惑
热度 12 longtao312 2011-5-28 11:44
很久没写博客了,上来说点难言之事,望大家多给小弟提意见,不胜感激! 小弟基本情况是 7 月份就该硕士毕业了,在研二的时候就考上公务员了,工作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临近毕业,自己想的事情多了,反而发现现在很困惑。 困惑 1 :公务员和设计院,工作选哪个?公务员考的是新疆一个县级市的党委办(当秘书,行政编),今年 9 月份可以转正了。同时投了简历,一家新疆的设计院(国企)同意我去上班,给的待遇还不错(第二年年薪可拿十万左右),但主要是搞环评。综合来看,干公务员前途不是很明朗,毕竟往后要看背景和关系了,待遇很低(月薪 2000 出头),而且在新疆的地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如乌鲁木齐,但是很稳定,不犯大错误基本可以过得很舒畅,而且自己年龄也不大,才 25 岁,发展应该也不会很差;如果去设计院前途渺茫一点,工作比较辛苦,经常加班,现在还没有考到环评工程师资质,但待遇好,而且可以留在乌鲁木齐。实在不知道怎样选择,难? 困惑 2 :工作还是读博?我的性格总体上比较内向,而且不太愿意陪人喝酒,不管我是干公务员还是进设计院搞环评,都要喝比较多的酒,自己感觉不是很舒服。读博进高校当老师是我最想的事情,可是要考博也得明年考了,因为今年没有去参加考试。读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换专业,跨专业考试。本科专业是环境科学,研究生专业是自然地理学,如果博士还读地理学,进高校的希望很渺茫,这个学科总体上比较成熟了,而且有博士点的单位也多,地理博士毕业进高校难度太大。因此考博只能考遥感或者环境工程等其他相近专业,但导师是否要自己,难说。照理说,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了 4 篇核心期刊论文,还有 1 篇被 EI 收录,联系导师应该问题不大,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很多导师直接拒绝,原因就是我是跨专业。郁闷! 小结一下:我的理想愿望是读博进高校当老师,但现实是只能考明年的博士,而且必须跨专业考博,读博之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未知数;现状是已经在工作了,而且买了集资房。因此,到底是读博还是工作,难?
11934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员工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罗帆 2010-1-26 09:35
葛志鸿 来自中国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吴焱,以自己所在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结合 MBA 学习期间所学的知识,介绍了《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员工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首先,吴焱对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交二公院)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中交二公院建于 1964 年,通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勘察设计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先后获得全国勘察设计综合指标 60 强、中国工程设计企业 60 强称号。 紧接着,吴焱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示他的研究成果。 第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此项研究旨在找出影响中交二公院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及其根源,编制一套适合我国国有公路勘察设计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为公司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打下基础。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管理对策;通过管理对策的落实,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中交二公院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论。在人际关系学说、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相关激励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环境观察法、访谈记录法、问卷调查法,从员工满意度总体情况、员工满意度在各维度内相关程度以及基于个人属性的满意度差异三方面,具体分析并展示此次研究的结果。工作回报和组织环境两个维度因素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它们对满意度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工作本身、工作关系和职业发展维度因素需要得到保持;而工作条件维度因素的提高与总体满意度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提出提高中交二公院员工满意度的对策建议。针对中交二公院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论,吴焱提出了五条建议,包括切实加强工作回报、进一步优化组织环境、设法改善工作条件、强化员工的在职培训、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条建议提出的原因及具体做法。比如鼓励职工带薪休假,如果不去休假反而倒扣工资等新颖举措,大大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集体凝聚力。 吴焱的研究通过实证分析,为具有类似特征的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改进建议,不仅改善了中交二公院的职工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更对提高国有公路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满意度提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最后,罗老师进行了点评。吴焱今天为大家展示的主要是他 MBA 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整个框架体系非常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给大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希望还未毕业的同学们向吴焱学习,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个人分类: 管理咨询|7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工程局排名
ywang69 2009-12-15 18:08
由于土建类学生招生规模巨大,现在进入设计院难度很大,不少学生也进入施工企业,由于行业背景和历史渊源。我校学生进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旗下的各大工程局的学生不在少数。记得多年前在水-柏铁路的北盘江大桥我就碰到一位大桥局的我校毕业生,他说选过我的土木工程地质课,遗憾的是大堂课100多人济济一堂,我在糟糕的记忆里google许久楞是没有想起来。 同时,在四万亿规模投入的带动下,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施工企业来完成。包括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地铁塌陷、上海倒塌建筑等事故对于施工商工程建设质量形成严峻考验,对于所有工程建筑承包商提出挑战。建筑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是悬在大家头上的紧箍咒,分包的风险也许多年后才会暴露,包工头可以拿了钞票拍屁股走人,但是大帽子单位(工程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大的工程局每年招收的毕业生数目巨大,最近和中铁二局的总工一起开会,了解到今年二局招了毕业生六百多,完成产值400多亿,可见项目众多,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的数目也是惊人的。当然,一年后有多少人能够留下那也难说。 2007年,ENR(工程新闻杂志)首次发布中国施工承包企业排名。这也是ENR首次为美国之外的国家单独排名。由此可见中国建筑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已越来越为世界关注,07排名如下(依据合同金额)...... 1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中国建筑), 2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中国中铁) 3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中国铁建) 4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中国冶金) 5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mpany (Group)(中港) 6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Greneral Co.(上海建工集团) 7 Sinohydro Corporation (中水集团) 8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北京城建集团) 9 China Road Bridge Corp. (中国路桥) 10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Group)(北京建工集团) 11 Zhejia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浙江建设投资集团) 12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上海城建集团) 当时的排名中,没有几家铁路工程承包单位。 2009年,中国施工企业排名就大为改变,排名也说明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许多项目集中在铁路和公路。 2009中国施工企业排行 (2009-10-12 10:07:46) 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6 上海建工集团 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8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 9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中国海外集团 14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 15 广州市建筑集团 1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 18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19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20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1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3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4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25上海城建集团 26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27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8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9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 30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31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2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集团) 33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34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35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36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7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8江苏苏中建设集团 3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 4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42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43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铁建工集团 45浙江中成控股集团 46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47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48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49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 5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52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 53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54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5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57广西建工集团 58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59山东三箭集团 60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61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6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63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4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6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67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68青岛建设集团 69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70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71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 72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73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74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75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76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77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 7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9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80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 8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82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84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5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 86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7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 88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89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0浙江中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91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92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93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4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5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96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7北京公路桥梁建设公司 98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99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00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总公司)组建于1982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房屋建筑承包、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建筑业、房地产企业排头兵和最大国际承包商,是中国唯一拥有三个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 在中国建筑强大的施工建设能力背景下,主要参与建设的国内主要大型建筑包括:已于2008年中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其总建筑面积381,600平方米,建造总承包价约为52亿元人民币;占地总面积19.7公顷的中央 电视 台新址办公楼,主楼高234米,建筑面积49.49万平方米,钢结构总用钢量高达12万吨,混凝土总用量达35.75万立方米。此外还包括建筑面积62828平方米、工程造价66060万元的国家游泳中心,北京新保利大厦,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等施工项目。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整体重组、独家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该公司是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 零部件 制造、房地产开发和其它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2007年9月12日,注册资本128亿元人民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辖有全资公司28个,控股公司15个,分公司4个,参股公司3个,共46家二级子公司。拥有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共获得鲁班奖7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2项,有效专利202项。创造国家级工法61项,省部级工法359项。 中国中铁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集团,参与国内主要铁路建设项目包括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大秦铁路(中国最长的重载铁路)、成昆铁路(在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进行的铁路建设项目之一)和京九铁路(中国最长的南北铁路,连接北京至香港)等,包含在建的京沪高铁项目。截至目前,成功参与铁路建设100多条,承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铁路总里程超过50,000多公里。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是铁道兵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08年连续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56位;连续9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 中国铁建业务涵盖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本运营及物流,打造了包括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设备制造等在内的全面完整的建筑业产业链和业内最完善的资质体系,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导地位。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是中央管理的、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水利水电建设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40亿元,资产总额733亿元,在中国各大区域分别设有17个全资企业和10个控股企业,目前在世界上32个国家分别设有33个经理部、代表处和分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和相关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监理等配套服务,以及机电设备、工程机械的制造、安装、贸易业务,电力、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机场和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城市轨道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咨询和监理业务;投融资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进出口贸易业务等。已由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发展成为工程承包、投资开发、国际经营等多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1626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设计院排名
热度 1 ywang69 2009-12-1 16:36
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许多热钱流入基础建设项目使得各大设计院项目繁多,工程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经济收入自然水涨船高,进入各大设计院成为许多土建类学生的第一选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共有勘察设计企业12375家,其中甲级企业 1928家,乙级企业 3410家。整个行业供过于求,不断进行资源整合与优化。而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勘察设计行业的改革日趋深入,许多过去国有事业单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可以看到的是,北京奥运场馆、广州、深圳和上海许多地标性性建筑,设计单位主中标商都是国际大公司。 由于地域和行业历史渊源影响,排行榜中红色者深受我校学生亲睐。新近组建的中铁咨询,中铁五院也实力颇为雄厚,跻身排行榜前20应该理所当然。 令人奇怪的是我校研究生就业热门单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设计院未在排行榜之列,由于改制和兼并重组,有些设计院的名称、所在地或所有制可能会有变化。 中国设计院2008年排名(转载),排名主要根据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国际项目较多。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82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8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84 绍兴市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85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87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 88 黑龙江邮电规划设计院 8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90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91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92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93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94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95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96 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97 中南建筑设计院 98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99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100 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01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102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3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04 北方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105 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106 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107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108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09 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110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1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 112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113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4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115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116 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117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18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119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120 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 121 德希尼布天辰化学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12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23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124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125 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 126 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7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2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 129 深圳市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30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1 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133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34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 135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6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37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38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139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140 中海物探工程勘察公司 141 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 142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143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144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145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146 广州市设计院 147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148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9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150 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 151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152 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153 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154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5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156 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57 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58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159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公司 160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161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62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163 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 164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165 云南省电力设计院 166 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67 铁道专业设计院 16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169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70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71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172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73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74 水利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75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76 北京供电设计院 177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178 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 179 北京市广联惠供用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80 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81 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 182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83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84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185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186 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187 江西省电力设计院 188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89 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190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191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192 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 19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94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5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196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97 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198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199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200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201 武汉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03 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204 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5 新疆电力设计院 206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207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208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9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10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11 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12 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213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14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215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216 云南省设计院 217 上海美特幕墙有限公司 218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219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20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221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22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3 浙江有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24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25 北京中铁工建筑工程设计院 226 重庆市勘测院 227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28 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 229 山西晋煤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30 贵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原贵阳市建筑设计院) 231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232 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33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34 广州市电信设计有限公司 235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 236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37 河南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238 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239 大庆石油化工设计院 240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241 中国轻鑫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轻工业北京设计... 242 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43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244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245 中交通力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46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247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8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9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50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51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252 浙江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53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总公司(集团) 254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55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56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257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 258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259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60 上海邮电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院) 261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62 辽宁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263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64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65 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66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67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268 西藏自治区交通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269 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70 河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71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72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273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274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275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76 无锡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77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278 嘉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79 中铁(洛阳)隧道勘测设计院 280 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 281 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282 浙江华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83 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84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85 上海东方建筑设计研究院 286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87 天津大港油田集团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88 新疆综合勘察设计院 289 安徽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290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洛阳有色院) 291 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公司 292 韶关市擎能设计有限公司 293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 294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295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 296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 29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98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 299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00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勘测设计院 30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30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302 煤炭工业部合肥设计研究院 303 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304 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30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06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307 上海昂泰兰捷尔电讯集成有限公司 308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09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 310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1 上海东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312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13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314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315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316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317 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318 徐州电力勘察设计院 319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20 北京市业承建供用电设计所 321 贵州省水利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322 上海科达交通建设勘察设计院(原上海市市政工程研... 323 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 324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25 北京武交工程设计研究所 326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327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 328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329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30 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31 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 332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33 圣帝国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34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335 上海纺织建筑设计研究院 336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 337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 338 宁波市建筑安装集团总公司 339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40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341 北京中天建中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342 杭州市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343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344 天津市邮电设计院 345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346 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347 中山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348 上海市区供电设计有限公司 349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50 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351 珠海兴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352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53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354 慈溪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55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356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设计院 357 成都通信勘察设计院 358 广州电力设计院 359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360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61 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362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363 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 364 沈阳铁路局勘测设计总院 365 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 366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367 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368 北京华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369 上海浚源建筑设计事务所 370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 371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372 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 373 四川省交通厅内河勘察规划设计院 374 杭州浙华建筑设计事务所 375 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76 中国化学工程南京岩土工程公司 377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378 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79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380 核工业西南工程勘察设计院 381 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82 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383 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384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385 汕头市华南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86 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 387 南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388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389 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390 天津市勘察院 391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39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393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94 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总院 395 中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96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397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398 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399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400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401 嘉兴中房建筑设计研究院 402 上海电话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403 北京长信泰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04 南化集团设计院 405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06 包钢集团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407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408 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09 北京凯帝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10 成都铁路局勘测设计院 411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 412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413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14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415 浙江南方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16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417 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418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419 中国机房设施工程公司 420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421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422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423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424 常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25 汕头市建筑设计院 426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427 西安公路研究所 428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29 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430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31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432 惠州市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43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434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35 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436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437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438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439 广州市番禺区供电局供用电设计室 440 山西省信息工程设计院 441 福州电信设计所 442 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院 443 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44 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公司 445 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46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447 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48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449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450 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451 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52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53 湖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454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455 北京东方筑中建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456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 457 深圳市特皓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458 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459 中国建筑东南设计研究院 460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461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462 贵州省邮电科研规划设计院 463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464 河南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465 余姚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66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467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468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469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70 东莞市南粤通信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47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472 浙江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73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474 浙江省衢州市交通设计院 475 四川煤田地质一三七总公司 476 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477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47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479 北京铁路局北京勘测设计院 480 上海松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81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 482 深圳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483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484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 485 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 486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87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沈阳勘察研究总院 488 机械工业第十设计研究院 489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 490 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 491 唐山钢铁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92 镇海炼化工程公司 493 新疆邮电设计院 494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495 重庆一三六地质队基础工程勘察设计院 496 深圳市陈世民建筑师事务所 497 天津市建工设计院 498 西安市勘察测绘院 499 浙江新中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00 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541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