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低碳生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低碳生活

相关日志

低碳生活 节能环保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写在第46个世界地球日!
rzwu0721 2015-4-22 16:45
2015年4月15日,本人有幸作为广西科学院科普宣传活动的一员,参与到本单位携手对口社区--南宁市望州东社区一起组织的消防安全及科普宣传的活动,我负责主讲一个讲座《低碳生活 节能环保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对象是:南宁市华佳学校(贵族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部和高中部) 小学4年级 一个班的小朋友们。导入部分采用了两个视频:1.《美丽广西》剪接的部分,时常3分半,2.《环境污染》剪接的部分,时常6分半。每看一个视频之前,针对相应的视频提一些问题,让小朋友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观看视频,看完后,进行相应的提问。通过这些环节,让我了解到,这些小朋友家庭条件都不错,《美丽广西》视频中提到的个别地方,有部分小朋友都有去过。通过这两个视频形成强烈对比及反差,一步步引导小朋友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接着,再提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而引入正题,也就是该节课的内容《低碳生活 节能环保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接下来,是引导小朋友们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小朋友们都很活跃,都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有个小朋友跟我说,回去告诉他老爸以后要少开汽车;2.多种树,(我问为什么?)他说,可以吸收温室气体CO2,释放出氧气;3.科学技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即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才小学4年级的小朋友啊,让我大吃一惊!!有些个头都很小的!!通过这些环节,一步步引导小朋友们从小树立低碳、节能、环保的意识!当然,有了这个意识之后,关键是要立即行动起来,最后跟小朋友们一起呼吁: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倡议或呼吁: 1.请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人走灯灭) 2.请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如洗衣水可以冲厕所等) 3.请使用节能灯(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等亲人或者朋友尽量使用),更亮更省电! 4.请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杯子(外出旅游,可以带上自己的水杯,卫生又环保)! 5.请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6.其他方式:走楼梯 也是低碳生活!也能锻炼身体! 另外还 跟小朋友们普及了: 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一水多用) 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 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 世界人口日:每年7月11日 世界粮食日:每年10月16日 等等,等等……让小朋友们自己平时通过报纸等途径了解还有哪些 世界XX日,比如世界人口日等等。 (印发了一些宣传资料给他们) 最后还介绍了 我们中心 做的一些工作,有关新能源方面,主要是生物质能源,如利用甘蔗糖蜜和甘蔗渣(甘蔗榨糖后的副产物)生产燃料乙醇等,稍微过了一下。 科普:世界地球日 写在第46个世界地球日! 而今天,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地球日由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 丹尼斯·海斯 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最初 地球 日 选择在 春分 节气 ,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阳光可以同时照耀在 南极点 和 北极点 上,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 春分 节气 的传统。 活动起源 1969年 美国民主党 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 大学 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 西雅图 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哈佛大学 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 环境保护 为主题的 草根 运动 。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 大学 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 海斯 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 剑桥市 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 华盛顿 去会见了 尼尔森 。年轻的 海斯 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 喜出望外 ,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 海斯 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 尼尔森 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 地球 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 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 阿波罗13号 ”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 南卡罗来纳州 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 美国 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 肆无忌惮 地排放着浓烟和 污水 ,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 凤毛麟角 ,他们只是列在 字典 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 地球 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 环境保护 的关心, 美国国会 在“ 地球 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 拉尔夫·纳德 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 华盛顿 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 第五大街 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 团体 参加了“ 地球 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 地球 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 地球 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活动意义 1970年4月22日的“ 地球 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 环境保护 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1970年的 地球 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 斯德哥尔摩 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 环境保护 事业的发展。1973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 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 地球 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球 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 地球 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 环境保护 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 环境保护 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 丹尼斯·海斯 也被人们称为 地球 日之父。 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 地球 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 春分日 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 环境保护 。 活动推广 由于 环境保护 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1990年 第二十届 地球 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致函 中国 、 美国 、 英国 三国领导人和 联合国秘书长 ,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 环境恶化 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动员国民开展环境保护运动。 地球 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 亚洲 、 非洲 、 美洲 、 欧洲 许多国家和众多国际性组织的响应,最终在 1990年 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逾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参与 团体 举办座谈会、游行、文化表演、清洁环境等活动来倡导“地球日”精神,并进一步向政府施压,期盼引发更多关注与政策的制定;从此以后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建立网络 20世纪90年代,“ 地球 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 地球 是人类的共同 家园 ,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 湿地 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不可再生能源 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 ,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 海平面上升 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 地球 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倡导 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向可持续模式转变。该计划呼吁 公众 维护三条核心原则:消除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无碳”的 未来 ;承诺个人消费习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建立“绿色经济”,通过为贫困人群创造“绿色岗位”使其脱贫,并将全球 教育体系 转变为环保型。 日期确认 2009年4月22日,第63届 联合国大会 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 地球 日” 。 这份决议由 玻利维亚 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决议说, 地球 及其 生态系统 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 经济 、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必须与自然界和地球和谐共处。 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社会 团体 以及 非政府组织 等有关各方以适当的方式庆祝“世界 地球 日”,提高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 生态环境 的意识。 玻利维亚总统 莫拉莱斯 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在《 世界人权宣言 》通过60年后, 地球 母亲的权利也终于得到了承认。他呼吁 联合国会员国 考虑制订《地球权利宣言》,以确保地球和所有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联大主席布罗克曼说,人类不拥有 地球 ,而是属于地球。他说,通过设立“世界 地球 日”,联合国呼吁各国重视人类和地球的福祉,把爱护地球和保护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作为共同的责任。 相关人物 相关 “ 地球 日之父”丹尼斯·海斯生长在美国 华盛顿州 环境幽美的 哥伦比亚 河峡谷,他从小养成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到了 大学 时代,他虽然读的是法律,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 第一个“ 地球 日”活动之后,被称为“地球日之父”的 海斯 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诺州政府任职,研究制定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以后又得到美国当时的能源部长 施莱辛格 的赞赏,担任了由能源部经办的太阳能研究所的所长。 海斯 一直从事环保活动,1990年,他同朋友们一起讨论筹办纪念 地球 日20周年的活动。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的支持。 鉴于 丹尼斯·海斯 在环保事业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荣获Sierra Club、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和Interfaith Center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的最高荣誉奖项。 丹尼斯·海斯 还荣获了1978年度,35岁以下 杰弗逊 最佳社会服务奖,还曾被形象 杂志 (Look Magazine)评为20世纪100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并被国家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在2000年又被著名的 时代周刊 (Time Magazine)提名为100个“ 地球 英雄”之一。 活动影响 生态环境 1990年 4月22日这天,全世界有数亿人身穿蓝绿两色服装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他们为纪念“ 地球 日”20周年,开展了捡拾废纸和塑料袋、严禁 随地 倒垃圾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保护 地球环境 ,制止生态恶化,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为悍卫地球环境、改善地球环境作出贡献。身穿蓝绿两色服装是表示为捍卫 地球 环境而行动的决心。 活动效果 “ 地球 日”这天,美国全国大约有1亿人把汽车放在家里不用,以防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和其他有害的排放物散发到空气中去。在中国,当时的 李鹏 总理在4月21日通过电视发表了环境问题讲话, 中央电视台 还播放了“ 只有一个地球 ”的专题报道。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 地球 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2000年2月末, 海斯 接受中国的邀请,来中国参加了“中国2000年‘ 地球 日’中国行动”启动仪式。 在20世纪90年代末,盖洛·尼尔森和布鲁司·安德森(太阳能建筑师、作家、 新罕布什尔州 “ 地球 日”组织者)共同为把“地球日”办成一个年度性、高水准的活动,创办了“美国地球日”组织。“ 地球 日”网页于1995年开通。1999年“美国 地球 日”组织更名为“地球日网络”,成为一个面向全世界、推动每年“地球日”国际活动的组织。2000年的“ 地球 日”,又是由盖洛·尼尔森和 丹尼斯·海斯 领导,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在1970年“地球日”的基础上,加入了全球性的公众运动,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手段,把各国人民的智慧和热情都聚集在了一起。在盖洛·尼尔森、 丹尼斯·海斯 和其战友们的努力下,今天的“ 地球 日”已真正成为全地球的 节日 ,提醒着人类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活动主题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 世界地球日 活动。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 国土资源部 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2014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2013年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2012年 珍惜 地球 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2011年 珍惜 地球 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10年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09年 绿色世纪(Green Generation) 2008年 善待 地球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7年 善待 地球 ——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6年 善待 地球 ——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5年 善待 地球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4年 善待 地球 ,科学发展 2003年 善待 地球 ,保护环境 2002年 让 地球 充满生机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1999年 拯救 地球 ,就是拯救未来!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 恶性循环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89年 警惕, 全球变暖 !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4年 沙漠化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2年 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7年 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标识 地球之旗 世界地球日标志 地球照片《 蓝色弹珠 》,放置在深 蓝色 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 1969年 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这面旗帜是 环境保护 运动的象征。 活动标志 世界 地球 日的标志是 白色 背景上 绿色 的 希腊字母 Θ 。 PS:有关科普当天的活动,包括内容和图片,本人正在进行整理,有空不断更新补上。呼吁大家帮宣传,谢谢大家!! 活动当天的报道,见: 广西科学院开展“党员进社区”科普活动 2015-04-25 来源:广西科学院党群处 按照区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我院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联系单位为南宁市望州东社区。 2014 年下半年,我院组织在职党员 110 名到社区开展报到工作,捐款 1 万多元,满足社区微心愿 131 个,受到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欢迎。 2015 年 4 月 15 日,我院发挥单位优势,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一次校园科普活动,活动以“保护环境、清洁能源”为主题,在望州东社区华佳学校举行,总共派出科技人员 20 多人,近 900 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本次科普活动展出新能源、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食用菌菇等科普宣传图文彩板 30 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缅甸陆龟、大蚕蛾和蝴蝶等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 20 余件。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吴仁智还举办了“低碳环保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的科普知识讲座并与师生们热烈互动。 这次活动引起师生们极大兴趣,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高科技知识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研人员在向师生们讲解各种标本 科研人员在向同学们讲解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知识 科研人员在向学生们讲解海洋资源方面的知识 科研人员在向学生们讲解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 科研人员在向师生们讲解3D打印机技术 链接: http://www.gxas.cn/Gxas/news.aspx?id=3094 附广西科学院科普园地网站: http://www.gxas.cn/Gxas/technologyfield.aspx 欢迎 各位老师 提出宝贵建议,非常感谢!
个人分类: 科普|1982 次阅读|1 个评论
141206塑料袋--中国低碳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shixiaoxin10 2014-12-7 02:03
缘起:近期常去量贩买菜等生活用品,真正体会了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塑料袋几乎买不成东西,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基本需求而言,一家人每天要用3-6只塑料袋,粗略平均为4.5只吧,以一家三口计算,每人每天用1.5只塑料袋,考虑到农村居民使用少些,我们设定每人每天使用一个塑料袋。 依据以上估算,每天中国会消耗13亿只(大小为量贩中常见大小)塑料袋,这还是日常生活,如果加上生产使用的塑料袋,数字会大得多。如果加上绝大部分商品的塑料包装,这个数字还会增大。 塑料的消耗,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塑料是难降解物质,污染土壤、河流,并且持续时间很长。 现在的现状是:塑料基本无人回收,并且我国还没有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大量的塑料进入垃圾,占垃圾总量的比值很大,难以无害化处理;加之垃圾处理不规范,有时会出现塑料袋满天飞,树枝挂塑料袋,塑料袋围村的现象,使环境变得混乱肮脏。 塑料袋的难降解、难处理、回收极少(仅有矿泉水瓶、泡沫有一定回收)、广泛应用,使之对比一次性筷子(可降解、可燃烧,一年全国消耗2000万棵树),纸板箱(可降解、可回收)、剩菜剩饭(可降解、可回收)等垃圾具有更大危害,所以可以确定塑料是垃圾中对人类生活危害最严重的物品。 曾经,国家禁止在量贩或超市禁止赠送塑料大袋,需要掏钱买,结果是人们惯常使用的小袋没有禁止,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阻遏塑料袋使用的效果,看来国家已经意识到塑料袋的危害,只是不知如何处理问题,一般的政策仅仅是隔靴搔痒,不起作用,该怎么办呢? 一、首先把大幅度降低塑料袋(降塑)的使用作为低碳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明确降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向塑料袋宣战。 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低碳社会建设教育从塑料袋开始。塑料袋并不起眼,大动干戈值得吗,值得。 三、配合降塑教育,制定降塑政策。 四、禁止塑料袋使用免费。1、使用塑料袋包装的产品,需在袋子上明确标示塑料袋的成本价格及处理成本价格和对环境的污染时间和污染大小,或者印刷香烟上的那种提示,使用塑料袋危害环境;2、量贩的小塑料袋,结账时必须明确收费。两者可以激起人们的节约心理,减少塑料袋使用。 五、建立回收塑料袋的制度,比如当前1个矿泉水瓶1角或者几分,能不能国家补贴回收塑料袋,比如1个袋1分,或者1斤几毛呢?当然可操作性还是值得商榷的,有鼓励人们使用塑料袋的嫌疑,或者有人会钻空子,毕竟也是一个法子。不过末端控制还是不如前端控制的。 六、前端控制的方法就是征收塑料袋环境危害处理税,大大提高塑料袋价格,使使用塑料袋的人们付出较大成本,以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七、没有了塑料袋,人们生活的方便程度是大大降低了。不过好处一是确实保护了环境;二是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进而可引申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并引导人们实践低碳生活;三是进而培养人们以小见大,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回归士的精神内涵,亦可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 八、榜样的力量。社会需要一大批保护环境的榜样,实施警醒人们去保护环境。我们现在保护环境还仅仅停留在被动和限制,应该慢慢促使社会养成高尚的情操。比如:人们以不使用塑料袋为荣,鄙视使用塑料袋的人;比如骑自行车有派,鄙视豪车,鄙视浪费等等。这个榜样谁来做呢,我们每一个人,敢于让别人说不正常的人;最关键的是名人做带头示范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的作秀,名人做示范时慎重。 结论:保护环境和低碳社会有其内在的深刻联系,我们以降塑作为突破口,并逐步推进,就会取得成效,还中国一个美丽的环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如此狂“热”?
热度 3 lxchencn 2013-7-27 11:00
近一个月来的唯一感受就是热,除了热,剩下的还是热,仰望天空是热,俯身脚下也是热,环顾四周更是热,过去的日子数来是热,未来的日子预报还是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37、38、39、40度以上的热,对人而言38度都是发烧有毛病了,气温都已经超过体温了,人不病都难了,持续高温,你为何如此狂“热”?长沙、杭州等城市已经会热爆了,如此之热,难道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吗?家里办公室装空调只能解局部问题,但也是高碳生活,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能否试试给整个城市和过热地区降温的办法?久旱可以人工降雨,久热能否人工造云给环境降温?混沌理论说一只蝴蝶扇几下可以导致远处一场暴雨,人工干预天气是可能的,科学网的气象专家能否给科普一下呢?
2648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棉袄,我的低碳生活
baocunkuan 2012-12-6 12:42
今天早晨天气预报讲,上海已经连续 5 天平均气温低于 10 度,意味着已经于 12 月 2 日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我赶紧招呼妻把越冬的老棉袄再出来晒上 ~ 这件老棉袄,是去年春节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它陪伴我度过在上海的又一个冬天了 ~ 更多的应算是一个习惯或着说是习俗,小时候就总能听到老人说“十层单也赶不上一层棉”,来告诫我们这些孩子“老棉袄”的重要性。长大后进城读书、工作,越冬御寒的条件和“设备”也好了许多,但每年冬天来临,还是习惯地把“老棉袄”穿上。另一方面,也与我所从事专业有关,眼下低碳生活正成为一个“热词”,其实中国人许多传统、习惯也在有意无意的践行着“低碳生活”甚至数千年了。 当今“创新”横行年代,有时或者说许多方面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恢复一个传统,恢复一个习惯。
2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低碳生活本质是责任
热度 1 胡业生 2012-9-11 10:52
能源危机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成了时代科技攻关的核心要务。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成长的关键性动力,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样对能源危机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旦人类对能源形成路径依赖就会导致能源的过渡性开发和破坏性实用。 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就成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性要素之一。那么人类该如何应对因为发展和路径依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呢?我们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全球性危机的前提性条件。科学发展观必须内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约束人的行为才能在使用能源的观念上产生变化。正如乔布斯所言,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着给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就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低碳生活给社会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在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下,人才能为这个世界和生命不再枯燥做点什么。 低碳生活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为子孙留下属于他们的东西。绿色生活体验是生命的勃勃生机,是创新不已的至善,是人类智慧的高度。首先,作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该如何把低碳生活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呢?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不该停留在观念层面,而要落实在具体的细节里。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价值。改变固化的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是倡导健康生活的关键。我们与自然是一体的,都有自己生命价值和独立人格尊严,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键要改变我们对自然的错误认识。要想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不能把自然当做取之不尽的任意挥霍的免费蛋糕。其次,要树立起地球是一家的共同愿景,任何破坏性的行为都需要你我共同付出代价。所以,不要问硝烟来自何处,关键是不能把自己置身世外。这个世界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为维护她的健康做出我们该做的。再次,树立学习如何避免浪费的节约理念。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人集体无意识导致,有的是人类行为的框架模式导致,避免心理框架效应和破窗效应在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破坏性危害,需要大家树立起集体观念,自觉的反省和监督。拟合因为竞争导致的失序,从文化自觉的高度遵守规则意识和耻感文化为核心的功德意识是打赢可持续发展战役的关键。公责任不可或缺,缺少责任意识,人类必将面临着灾难性后果。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低碳生活:今晚享用办公室空调
热度 5 liuli66 2012-7-1 20:49
入夏以来,买了一个电扇到办公室,就用电扇。 今天有点热。刚开了空调,感觉舒适多了。
个人分类: 杂感|694 次阅读|7 个评论
低碳生活本质是责任
热度 1 胡业生 2012-6-18 12:59
能源危机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成了时代科技攻关的核心要务。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成长的关键性动力,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样对能源危机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旦人类对能源形成路径依赖就会导致能源的过渡性开发和破坏性实用。 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就成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性要素之一。那么人类该如何应对因为发展和路径依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呢?我们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全球性危机的前提性条件。科学发展观必须内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约束人的行为才能在使用能源的观念上产生变化。正如乔布斯所言,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着给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就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低碳生活给社会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在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下,人才能为这个世界和生命不再枯燥做点什么。 低碳生活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为子孙留下属于他们的东西。绿色生活体验是生命的勃勃生机,是创新不已的至善,是人类智慧的高度。首先,作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该如何把低碳生活落实在我们生活之中呢?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不该停留在观念层面,而要落实在具体的细节里。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价值。改变固化的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是倡导健康生活的关键。我们与自然是一体的,都有自己生命价值和独立人格尊严,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键要改变我们对自然的错误认识。要想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不能把自然当做取之不尽的任意挥霍的免费蛋糕。其次,要树立起地球是一家的共同愿景,任何破坏性的行为都需要你我共同付出代价。所以,不要问硝烟来自何处,关键是不能把自己置身世外。这个世界大家都有责任,都有义务为维护她的健康做出我们该做的。再次,树立学习如何避免浪费的节约理念。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人集体无意识导致,有的是人类行为的框架模式导致,避免心理框架效应和破窗效应在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破坏性危害,需要大家树立起集体观念,自觉的反省和监督。拟合因为竞争导致的失序,从文化自觉的高度遵守规则意识和耻感文化为核心的功德意识是打赢可持续发展战役的关键。公责任不可或缺,缺少责任意识,人类必将面临着灾难性后果。
2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粪变能源;技术走向美国
热度 4 liuli66 2012-5-20 19:41
鸡粪变能源;技术走向美国
孤魂先生的 博文(20120520) 提到TA老人家亲自下基层访问德青源生态养殖场。AN说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查阅“科研日记”,原来在“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20120413-14)上听过有关它的演讲;又在“ 中国-瑞典生物质能源发展合作研讨会 ”听了一次,并与报告人合力清源科技公司副总潘先生交流。 据他说:德青源养了数百万只鸡,年产数亿个鸡蛋,鸡粪可以堆若干个足球场山那么高。如何变废为宝?(AN按;把臭山变成“香山”)他们走出了鸡粪发电的产业发展路子(详见附件)。 他还提到,他们高层领导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国,获得了一个技术输出的大订单,在美国搞生物质发电。孤魂先生证实了我的记忆,他回复并发感慨说:“ 是听他们介绍,承接了美国养殖场的一个类似项目,用这样的技术输出赢的老外的尊重,俺看比那些狗屁SCI赢得的廉价表扬不知道强多少。”武夷山老师接着说:“据说德青源在美国做沼气发电投资项目后,名声大振,不少美国来京旅游者都想去德青源参观。”又查阅到资料为证(见附件2)。 德青源,了不起,为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升国际形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AN在这里鼓与呼;并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鼓与呼。 潘先生发表演讲20120506 ———————————————————————————————— 附件1: 北京延庆鸡粪+秸秆 带来农村低碳生活新模式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2-04-12/content_5669205.html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2日讯(记者杨颖)记者近日从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知,本月内,由其子公司合力清源承担的“延庆一万户绿色燃气工程”――大型沼气站将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内完工。项目总投资大约为1.6亿。这是北京市延庆县推进“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北京市首个畜禽粪便类沼气多镇联供工程。这项工程有啥新内容,将给农村新能源利用带来什么变化呢?    工程技术有多处创新   臭烘烘的鸡粪能有什么价值?德青源利用高浓度沼气发酵技术,将生态园每年产生的8万吨鸡粪变成了1400万度电,并且还在2009年成功并入了华北电网,实现了变废为宝。这在当时是世界第一个纯鸡粪沼气发电项目。   记者从合力清源得知,现在将要动工的大型沼气站工程将采用第二代技术,即把鸡粪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和秸秆混合产生沼气、经提纯压缩后变成生物燃气输送给村民使用。   “这在应用方面,全世界范围内做的都是比较少的。”德青源公司副总裁、合力清源公司总经理潘文智介绍说,这项沼气工程将在秸秆收集、预处理、秸秆产气效率上实现多项创新。以产气效率为例,纯用鸡粪和纯用秸秆都不如沼液和秸秆混合产气效率高。厌氧发酵最好的碳氮比是25:1,鸡粪是9:1,秸秆是50:1,都不是特别好的产生沼气的效率。秸秆和沼液混合,预处理是个难点,“但是我们储备了这种技术,所以能够实现效率高成本低。”   据介绍,合力清源还将建立一个示范性质的加气站,为农业机械设备加气。一升汽油和一方天然气热值相似,能跑同样的公里数,但燃气的价格相比较汽油还是比较低,在油价高企的今天比较有诱惑力。以后合力清源将通过技术进步逐步扩大规模,实现商用。   德青源公司市场总监张烜告诉记者,德青源的第三代技术——城市厨余垃圾的处理,在美国已有小型的应用项目了;第四代技术还将处理所有的农林废弃物和人的粪便。    多镇联供实现规模化   潘文智告诉记者,这项工程计划在在德青源健康养殖生态园内,建设秸秆厌氧发酵装置及沼气纯化压缩系统等设施,同时在延庆县的39个村配套建设村级供气站以及铺设燃气管线。工程完工后,纯化沼气生产能力约为7650立方米/日,可满足延庆县一万户以上农村居民生活燃气用能需求。这将改变以往农村沼气利用自给自足的模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记者调查发现,在德青源生态园附近的村庄,也建有秸秆气化站、牛粪沼气站等,主要由村集体运营。但秸秆收集、设备维修等运营成本比较高,成为村集体头疼的问题。潘文智说,高运营成本导致有些村沼气站“建起来用不起来”。企业运营可以进行技术革新,有效降低成本。   记者采访得知,这些中小型气站村民用气都很便宜,有的甚至每立方米才0.25元,德青源的定价会不会比这高?潘文智说,定价虽然会比村里的定价高,但“将低于北京市定价。”村里的秸秆气化站虽然单价低,但热值低,老百姓使用起来用量大,如果使用新的生物燃气,将和城市居民使用的天然气热值一样,这样总体算来,不会增加成本。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德青源与美国Smithfield公司在美国共建“未来农场“产业模式 原发表日期: 2012-02-21 文章来源: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caaa.cn/show/newsarticle.php?ID=239387 ------------------------------------------------------------------------------------------------------- ( 德青源公司董事长钟凯民先生与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Smithfiel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Larry Pope先生会晤) 几千年来,农业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丰富着消费者的选择,但是,随着农业文明的日益发达,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如何降低农业生产给地球造成的负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引发了对全球农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未来的农业将如何发展?未来的农场将会怎样?不为人知的是,对于这一理念的发展和践行,中国早已悄然地走在世界前沿。 在生产优质食品的同时对环境友好 2012年2月16日,中、美农业研讨会在美国爱荷华州(Iowa)得梅茵市(Des Moines)举行,习近平副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在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最大蛋品企业德青源公司董事长钟凯民先生与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Smithfiel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Larry Pope先生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德青源集团旗下合力清源公司与Smithfield集团旗下Murphy-brown公司将进行合作,利用合力清源的核心技术在美国开展清洁能源业务,建设养猪场沼气工程。 德青源公司董事长钟凯民先生表示,作为中国的生态农业企业,德青源与美国Smithfield达成了以下战略合作:2012年,双方将合作建设 1MW的沼气示范工程,年产沼气350万方,年发电700万kWh,年减排二氧化碳42000吨。双方还将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蛋品企业,拥有从祖代、父母代到商品代的全产业链养殖模式,在北京建设了存栏量300万只蛋鸡的生态园,每年为消费者提供5亿枚高品质鸡蛋,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1%。但是,养殖场每天还会产生212吨鸡粪和300吨废水,这些废弃物如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不仅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德青源公司重视并践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德青源通过技术集成与研发,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转化成为生物质能源,建成了全球第一座以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工程,年发电1400万kWh,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4000吨,形成了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有机种植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未来农场的理念。德青源这种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业模式把农业生产活动由过去的“自然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组织成“自然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 的物质反馈式循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最终排放废物的产生量,防止环境污染。 在拥有农场的同时还拥有能源产业 当农业发展进入现代农业阶段,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能源短缺已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新的困境。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结构和功能优最化是目前全世界农业、养殖业所共同追求的生态模式。 德青源以“未来农场“产业模式,在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循环性经济效益。德青源以高效“零排放”的生态园建设和绿色天然的高品质产品,为蛋品行业和其他农业企业发展做出了榜样,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引领了农业产业化,为未来国际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农场”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农业生态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全球农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球农业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 Smithfiel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Larry Pope先生表示,Smithfield公司是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占美国市场的22.5%,Smithfield公司非常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将通过与德青源的合作,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进一步资源化利用。 未来的农场 目前中、美两国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科研与教育和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2001年至2010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由41亿美元增加到245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5.1倍,年均增幅高达22%。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月16日访问美期间将在当地与美国农业官员讨论两国农业贸易问题,涉及的主要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也可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同步化标准等问题。 中美两国农业部经过多次磋商,期待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加强在生物技术、农业环境保护、畜牧业生产与废弃物处理、可再生能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德青源与Smithfield公司的战略合作,将推动中美两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推动“未来的农场”在中美两国的深入发展。
1239 次阅读|4 个评论
低碳生活方式,可行性研究过没?
热度 4 hujianbo 2012-5-10 12:29
地铁站到单位2公里的距离,骑自行车本来是很爽利的事情,自行车在哪呢?去商场买的自行车,我到底是拥有了它呢,还是暂时从中国偷车集团公司里租用的? ——天天打车上下班的人咆哮
个人分类: 生活随感|3614 次阅读|5 个评论
脚下的“低碳生活”
热度 2 lilylz2010 2012-3-2 09:42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媒体,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网络、报刊、书籍,有两种声音在始终如一地被送到我们的耳朵,一是生态环境是如此如此地遭到破坏,总之地球快不够用了;二是在地球彻底不够用之前,人都需要好好活着,也需要当代人的后代也好好活着,所以大家要“低碳”;为了“低碳”,地球村里的各家各户都要求定期在谁家地盘坐在一起开会,讨论这个村真的需要大家建设的时候注意保护,最后听说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意见,小户人家也有小户人家的看法,至于会议结果村民们是否满意,不得而知。毕竟是大事,让村民都知道,都满意也何谈容易!唯一明确的收获就是大家回去告诉村民们,要“低碳”。 一般很多理论或国家层面的东西和个人私人生活难以紧密结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时存在冲突。生活在大城市里,深有体会的是我们的生活环境确实太拥挤,都像大城市一样,地球也许真的不得不紧张!早上去匆忙赶公交车上班,车里挤得水泄不通,车里的人希望再别上了,车外的人想着怎么也要挤上去。有车的人不一样了,但车里不挤车外挤,有限的马路上大家尽量我先上路,你在后面跟着,最后只能走着停,停着走 …… ;公交车带给我的小戏剧性事件也不少,有次下车时,正从后面向前面挪着走,前面的一位男士(中等规模肚子、皮带外搭)往车后挪,车已经停下了,我急匆匆往过走时,被挂在这位男士的皮带扣上,我俩匆忙解决问题时,车都快走了,我红着脸箭步下车 …… 。不光是交通,还有医院、商场、酒店、小面馆、麻辣烫店,都是如此。 最近走路上班,感觉到了运动的快乐,也避免了挤公交车,更重要的是很“低碳”——不同频率的广播、路上不同的“低碳”面孔、身旁有缓缓东去的黄河水、还有路边绿绿的树丛、偶尔还有些水鸭作伴,很好的生活感受!尽可能地坚持下去 …… 。 其实,“低碳”方式很多,就看我们是否真的在意这两个字。多走楼梯、及时关掉不用的电器、生活的中水利用(淘米水浇花、洗澡水冲厕所 …… );种不了树,但完全可以不踩脚下的草!虽然离环境治理、地球寿命等目标很远很远,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在无形的“低碳”生活中感受自己这样作为是有意义的。
4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Terrace 2012-1-31 12:28
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浅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摘要】本文从讨论新近的一部热门电影 《猩球崛起》 为切入点,引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话题,再结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自然的报复”这一论断,尝试性地讨论了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自然,保护自然。在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同时,一方面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寻根,简单阐述了“天人统一”和“师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要注意“时”和“度”的问题;一方面从国外的观点寻找支撑,具体表述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的思想和观点。最后,结合国内外这几年的天灾人祸提出倡议,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实施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 GDP ,追求低碳生活,从而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关键词】科技的双重性 自然辩证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 最近好莱坞出了一部电影,叫 《猩球崛起》 ,我看了以后,觉得里面蕴含了一些人文的思考。故事主要是基于人类用猩猩做实验研发基因药物这一背景展开的:首先,借用黑猩猩凯撒的眼睛,看到人类做出许多美好的事物,例如艺术和理性,接着他开始看见人性的黑暗面 —— 压迫、狭隘、自私、贪婪,和对于未知事物与对象产生排斥等等。其次,好莱坞很热衷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科技对人类、自然的反作用。譬如人类自大地认为自己懂得扭转、推进、或是掌控自然法则,然后不顾任何后果的做出一些行为。《猩球崛起》中,观众能从猩猩们哀怨的眼神和愤怒的呐喊中读出更多的不公平,从而让观众更直观地审视科技对生命、自然的负面行为。所以,《猩球崛起》也映射人类与自然以及跟他们自己较劲,最后的解决之道,就是建立一个人类与生命、自然和平共处的全新世界秩序。否则,人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致命的惩罚。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基本的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记得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后面也举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西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随同这种含粉的块茎一起把瘰疠症也传播进来了。”恩格斯的话,跟我们之前讨论《猩球崛起》的观点不谋而合,有时候,人类自大地认为自己掌控自然法则,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而且还很无知。所以恩格斯接着警告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把这个问题已经看得很透了,我们不能说,我们是自然界的唯一主宰,从而为所欲为,这往往得不偿失,悔之晚矣。在修蔡仲先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时候,蔡先生放过一段视频,给我印象特别深,原来我们把麻雀定为“四害”,全国人民一致打麻雀,结果麻雀是打了,害虫也多了,现在看来像是个笑话了,但是确实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认识自然地水平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所以我们要谦虚,要不断向自然学习,敬畏自然。 关于敬畏自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括佛教也有很多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我们拿着一个现实性的环境问题,或者说科技双重性的问题,去寻求答案,我们是要考虑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那里面去寻根的。值得一提的是, 1988 年 7 月 1 日,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发布了一个《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要想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 2500 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以前听过北京大学金开诚先生讲,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总结为四大重要支柱,即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其中“天人统一”思想,专门针对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展开来论述的话,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能不能和谐相处;二是怎么和谐相处,关键是第二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一下关于能不能的问题,答案肯定是能和谐相处。为什么呢?恩格斯也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好像手和全身的关系一样,所以肯定能相处好。在原始社会,或者更早,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生态系统。只不过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不断地创造和使用工具,科技的创新等等,我们开始打破,甚至颠覆了原来正常的生态系统。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 ——“ 向大自然宣战 ” 、 “ 征服大自然 ” ,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和谐相处的问题显得更加实际,也更加棘手。 这里面阐述两个小例子,以佐证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孟子 · 梁惠王上》中说: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里的“时”字用得特别好,我们跟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策略就是要注意“时”的问题。“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也就是说,我们与自然相处,不是我们不砍树,而是我们有规划地砍树,绝对不能乱砍乱伐。还有《唐律》中有关于保护稀有飞禽物种的法律,这个也是中国法制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的基本想法就是,你可以捕鸟射雕,但是一定要有个“度”,不能都把他们杀了。唐朝的时候,我们已经有某种朴素的思想,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当然这些例子都不系统,真正要说开环境保护之先河的话,不得不提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卡森女士所写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在书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博弈与权衡。卡森这本书一出版,就遭到利益团体,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打压和抹黑。但卡森以其专业的认知,和对生命的悲悯,不畏流言,说出事实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学物质,毒害地球的真实事件,和环境生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作为一个化学工作者,我非常了解我们所合成的药物对于人类的意义,同时也包括危害,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害,我们就不合成,不研究,基础研究还是要开展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它有利,我们就忽视它的副作用。必须说明的是,环境一旦破坏了,科学家是有责任的,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环境危害的结果强加给科学家,这是一个社会性的事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要有一揽子计划,科学家作为一份子,有责任有道义积极参与其中。 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幸运的是,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上来,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与自然做朋友,向自然学习,师法自然,才是我们践行保护环境之道,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智慧。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各国也开始了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关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工业界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公民自己的分内之事。但是近些年来, 雪灾、瘟疫、暴风雨、海啸、地震 …… ,接踵而至,触目惊心!每次大灾都是数万生灵涂炭。 2007 年 5 月 4 日晚强 龙卷风 袭击美国中部堪萨斯州格林斯堡镇,全镇 90 %以上的建筑物被毁,救援人员说,龙卷风几乎将整座小镇“从地图上抹去”。 2008 年春节前夕,一场近 50 年来罕见的暴雪突袭神州大地,全国 19 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公路不通,电网中断,水管冻坏,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008 年 5 月 6 日,缅甸首都仰光市郊被洪水淹没缅甸热带风暴的受灾人数估计已达 2400 万,这是缅甸总人口的近一半。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灾民缺乏药品、饮用水、食物、毯子、帐篷。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愤怒的报复,真是应验了恩格斯的话。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8.0 级特大地震灾害。重灾区面积超过 10 万平方公里,涉及 6 个市州、 88 个县市区、 1204 个乡镇、 2792 万人。截至 22 日 10 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 51151 人遇难, 288431 人受伤,累计失踪 29328 人。远的不说,新近的2011年,确实是自然灾害空前肆掠,损失无比惨重的一年,其中包括澳大利亚百年一遇的洪水,日本“311”大地震及其核危机等重大事件。 我们都知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问题呢?正如我前面所说,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博弈与权衡。人类对于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越来越无能为力,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无法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公约,加拿大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这也表明我们不愿联合了,发达国家拒绝履行承诺,只能自顾自了。我们索取的太多太多,而且在索取之后剩下的是更加的贪婪和剧烈膨胀的野心。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后果已逐渐暴露出来,人类正史无前例地遭受大自然疯狂的报复。人在 “ 征服自然 ” 中无法 “ 胜天 ” , 在协调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关系中亦无法 “ 胜天 ” 。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人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主宰自然。 “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因此,我们必须停用这种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间。卡森女士如此告诉我们。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人类唯有更谦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首先人们的观念上应该进一步统一, 保护大自然,其次,国家层面上说,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 GDP ;个人层面上说,追求低碳生活,分享绿色心情,从而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参考文献: 【1】陶涛,基因药物引发的人文思考——《猩球崛起》影评,剧透,网络个人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138do=blogid=5211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 p383-384. 【3】卡逊 (Rachel Carson) 著,吕瑞兰 译,寂静的春天 【4】具体数据均来自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科普百科|4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碳生活
热度 1 skdhf 2011-12-4 21:41
科研中的浪费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科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节约资源,但我们往往打着节约的旗帜干着浪费的勾当。我们整天在说环境问题,能源危机,而且其中的很多人都抱着雄心在研究新能源,创造新技术,试图去改善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多能量。但是,我们有多少人反思过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到底做了多少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事情。我们每天创造了多少垃圾,实验室每天浪费多少水,甚至我们多用了多少卫生纸。这些小问题估计很少有人去想,但小事情做的人多了就成了大事情。 我们的社会急于追求发展和扩大规模,我们也跟着追求金钱和物质,别人可以这样,但我想一个做科研的人应该对生活的环境有更多责任感。我们在标榜出了多少新成果,高新技术实现了多少产值,可有谁会想我们到底浪费了多少资源,对环境做了多少破坏。我们羡慕有钱人开着豪车,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他们,很多白领都想买车,有车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每一辆车会浪费多少石油,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会制造多少噪声?我们最后也许就会终结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盲目追求上。 现在口号很多,喊的很响,可提倡低碳生活,善待环境的口号却很少,声音也很微弱,全部被淹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口号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该行动了!
2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署报告强调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热度 1 xuxiaxx 2011-10-11 08:23
气候和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低碳生活,保护环境是人类的职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旅游业在发展,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联合国环境署和经合组织在2011年10月10日共同提出一份最新报告强调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和各国为改善环境做出的努力。   联合国环境署和经合组织共同推出的一份最新报告强调旅游业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报告指出,如果各国不推出低碳、有效利用资源的政策,全球旅游业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在 25 年内翻一番。 这份名为 “ 气候变化和经合组织国家的旅游政策 ” 的报告建议各国在旅游业领域采取更大的努力推动减缓气候变化和刺激的政策。报告表示,一些国家的经验显示,这些大胆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可以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创新手段之一。报告同时建议,各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需要反映旅游业在各国经济中较大的背景环境。 报告指出,许多国家和旅游业组织在设定旅游业的减排目标时,倾向于使其符合其它经济领域的减排目标。而另外一些国家,由于其经济结构、旅游业在国家福利中的重要性、或是其相对大型旅游市场的小型程度,更倾向于制定旅游业和其它经济领域的综合减排目标。   报告发现,旅游业在影响气候变化的同时,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气候变化对游客的旅行、旅游设施、游客活动的影响,对于旅游业在综合气候变化政策下的发展,以及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维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依赖未来几十年能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2-3°C ,全世界缺水人口将增加 20 亿。大量旅游业资源,如湖泊、河流、雪山、和淡水,也将极大受到影响。 目前旅游业所需的能源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占每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5% 。在旅游业导致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航空占 40% 、汽车占 32% 、住宿占 21% 。 来源: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16415
22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1年新白领标准
dtiger009 2011-7-22 10:43
2011年新白领标准,年薪2万OUT   网上流传的“新白领标准”有十项:   月薪2万元以上;坚持健身和运动;至少有两居室;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有独特的娱乐方式;重视低碳生活;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一览英才网联合旗下保险英才网针对“新白领标准”做了一项调查,5万人中,只有5%的人月薪在2万元以上,11%的人拥有2居室,7%的人拥有15万元左右代步车。另有19%的人一项也不能满足,41%的人只满足1—3项。   结果显示,只有约10%的人觉得自己是“真白领”,约39%的人自称“伪白领”,约一半的人表示“从来只穿T恤”,还有8%的人觉得已经超过以上各项,是“金领”。   一览英才网资深招聘顾问刘先生认真的说,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全世界的白领也没有多少比例,这个标准作为娱乐可以,拿来说事的话显然不合适!      热议:多少人被逐出白领圈   “月薪2万会不会太高了?在长沙应该降为5000元。”一览英才网旗下的钢铁英才网采访到长沙的市民陈鑫说。   “月薪5000元怎么买房买车?除非是家里有钱。”陈鑫的话立刻引来网友反驳。   “很多80后、90后小时候就听过白领这个词,幻想中的白领就是衣着光鲜,出入摩天大楼之间,过着衣食无忧的小资生活。可事实并没有那么美丽,很多时候,所谓的白领就是身背几十上百万元的房贷、每天挤公交地铁啃面包的路人,那个路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来自一览英才网旗下钢铁英才网的网友“茉莉花开”感叹地说,我们已经被驱逐出了白领圈。         附件:白领十大新标准      1月薪2W元以上   点评: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薪族不一定就能达到中层阶级的水平,因此,白领的定义中,收入标准也应划定界限。   2 坚持健身和运动   点评:足见白领在人们的眼中,为自身健康投资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3 至少有两居室   点评:在我国,人们特别重视自有住房,房屋自有率也高达83%以上。因此,网友们选出这一点也能体现出我国的一个大众观点:没有房子就是生活不踏实的表现。   4 有十五万元左右的代步车   点评:在这个时代,白领作为社会中层阶级,居有屋,吃有余,出有车,这几点也变成了大家判定“白领”的基本条件。   5 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点评:可以看出,白领在人们眼中,应该拥有较高的精神文明层次,在工作稳定的同时,拥有固定的社交圈子,既是一种个人情感寄托,也是人际关系依托。   6 工作不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   点评:随着网络的发展,对工作场所的界定也应该广义化,工作远程化将是未来趋势。   7 工作朝九晚五   点评:白领生活应该有足够的闲暇,过于忙碌就难以优雅。   8 有独特的娱乐方式   点评:白领的职业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特有娱乐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许多新生的娱乐方式从白领这里兴起,并最终成为流行。   9 重视低碳生活   点评: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才会让生活向着低碳方向发展。   10 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点评:在如今,一个人成功与否,与他的社会地位、金钱画上了等号,因此,许多人眼中的白领,在穿着品牌上也应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南京   白领阶层 月薪税后10K以上   工薪阶层:月薪税后10K-6K之间   低保阶层:月薪税后6K以下   看看各自属于哪一层   不包括有房有车
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新白领标准
dtiger009 2011-7-22 10:42
2011年新白领标准,年薪2万OUT   网上流传的“新白领标准”有十项:   月薪2万元以上;坚持健身和运动;至少有两居室;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有独特的娱乐方式;重视低碳生活;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一览英才网联合旗下保险英才网针对“新白领标准”做了一项调查,5万人中,只有5%的人月薪在2万元以上,11%的人拥有2居室,7%的人拥有15万元左右代步车。另有19%的人一项也不能满足,41%的人只满足1—3项。   结果显示,只有约10%的人觉得自己是“真白领”,约39%的人自称“伪白领”,约一半的人表示“从来只穿T恤”,还有8%的人觉得已经超过以上各项,是“金领”。   一览英才网资深招聘顾问刘先生认真的说,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全世界的白领也没有多少比例,这个标准作为娱乐可以,拿来说事的话显然不合适!      热议:多少人被逐出白领圈   “月薪2万会不会太高了?在长沙应该降为5000元。”一览英才网旗下的钢铁英才网采访到长沙的市民陈鑫说。   “月薪5000元怎么买房买车?除非是家里有钱。”陈鑫的话立刻引来网友反驳。   “很多80后、90后小时候就听过白领这个词,幻想中的白领就是衣着光鲜,出入摩天大楼之间,过着衣食无忧的小资生活。可事实并没有那么美丽,很多时候,所谓的白领就是身背几十上百万元的房贷、每天挤公交地铁啃面包的路人,那个路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来自一览英才网旗下钢铁英才网的网友“茉莉花开”感叹地说,我们已经被驱逐出了白领圈。         附件:白领十大新标准      1月薪2W元以上   点评: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薪族不一定就能达到中层阶级的水平,因此,白领的定义中,收入标准也应划定界限。   2 坚持健身和运动   点评:足见白领在人们的眼中,为自身健康投资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3 至少有两居室   点评:在我国,人们特别重视自有住房,房屋自有率也高达83%以上。因此,网友们选出这一点也能体现出我国的一个大众观点:没有房子就是生活不踏实的表现。   4 有十五万元左右的代步车   点评:在这个时代,白领作为社会中层阶级,居有屋,吃有余,出有车,这几点也变成了大家判定“白领”的基本条件。   5 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点评:可以看出,白领在人们眼中,应该拥有较高的精神文明层次,在工作稳定的同时,拥有固定的社交圈子,既是一种个人情感寄托,也是人际关系依托。   6 工作不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   点评:随着网络的发展,对工作场所的界定也应该广义化,工作远程化将是未来趋势。   7 工作朝九晚五   点评:白领生活应该有足够的闲暇,过于忙碌就难以优雅。   8 有独特的娱乐方式   点评:白领的职业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特有娱乐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许多新生的娱乐方式从白领这里兴起,并最终成为流行。   9 重视低碳生活   点评: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才会让生活向着低碳方向发展。   10 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点评:在如今,一个人成功与否,与他的社会地位、金钱画上了等号,因此,许多人眼中的白领,在穿着品牌上也应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南京   白领阶层 月薪税后10K以上   工薪阶层:月薪税后10K-6K之间   低保阶层:月薪税后6K以下   看看各自属于哪一层   不包括有房有车
0 个评论
在中国实行彻底的低碳生活,貌似很遥远!
热度 1 cuilanzi 2011-6-10 21:22
何谓“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百度百科解释为:“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 大气 的污染,减缓 生态 恶化,主要是从 节电 节气和 回收 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我们能否不用电、不用气甚至不用任何产生二氧化碳的物品?想要做个肯定的回答,似乎比让美国人停止反恐一样难。 那我们可否尽量减少电、气以及高奢侈品的使用?可全世界看到中国发展最快的不是内在素养的提高,而是对高消费品、奢华品的高攀比度和高追求度。吃穿住行,是看得见的消费。日常人们总会忽略的消费,恐怕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估计也没有人说可惜吧!我们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我们飞速发展的高铁事业、我们快速发展的公务员队伍、我们急速发展的房地产事业……即使有传统高等教育发展摇篮之称的欧洲也不敢与现今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相抗衡。我们的高铁事业终于走在了世界前列,让老美老欧都刮目相看,但一个事业铸就一批蛀虫,这不得不说事业的悲哀吧!考公务员成为全民的事业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最尖端的人才全部去当官了,还有谁去创造生产力,创新高新技术,发展科学,促进科学?房价的膨胀绝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而是一种畸形发展,它成为地方政府变相敛财的工具,这不能不说中国特色的发展太具有中国特色了。这些难道不是高碳生活的衍生物? 在大家都不提倡低碳生活的环境里,你提倡低碳实行低碳,被别人认为是怪人、不合群之人、神经病、毛病……任何用于骂人的话似乎都成为你的代名词了。想要说,我可以,就得学会让身体随时能适应那种突然之间感到的崩溃! 吃素,穿棉衣、麻料,住茅屋、木屋,步行……貌似很低碳,但在中国似乎有些困难。吃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可真正的原生蔬菜和水果,价格可是比现在所谓用激素或者大棚培育的蔬菜要贵好些倍;纯棉纯麻的衣物,可是高档作料,纯手工的服饰,岂是一般人享用的;茅屋、木屋,即使你想要过《瓦尔登湖》里主人公所过的生活,那还得申请土地、森林使用权利,至于四合院、独门独户,古人或者过去老百姓住的屋子,那可是现在富人才能住的别墅级别的地方,一般人只能住在像笼子一样的公寓里或者所谓的小区里;步行,也许是唯一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可那得要分场合啊,除非你时间多得可以用来不断浪费…… 那种泡一杯茶、晒一天太阳、发一天呆的人,与那种马不停蹄、不断为生活奔波劳累的人相比,其幸福指数孰高孰低呢?上帝也许早知道这样的比较了,所以他让这两种人都存活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虫豸一样生活,做小草,做蚂蚁,或者做一只快乐的猪,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中早就给予了人们暗示。 低碳生活,想要说爱你不容易!但哪怕是一步的努力,相信真正崇尚生活的人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的!
个人分类: 感悟过程|12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
kejidaobao 2011-6-2 15:25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
陈俊武,福建长乐人,石油炼制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拓者,近年从事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与咨询。曾任石油工业部第二炼油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经理。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由于气候变暖引发的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广泛流行的话语,也是各国政界人士关注的一大课题。尽管仍存在某些学术性的争议,但均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性对策十分必要。 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刻不容缓。不仅长期过度排放的发达国家需要立即行动,而且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后者要经历GDP增加而排放量上升的前期、越过“峰值”从升转降的过渡期、GDP增长率减缓而排放量持续下降的远期3个时期。中国的3个时期分别是:2005—2020年、2021—2035年、2036—2050年。 前期的任务是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使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逐年下降。我国所做的“202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已博得普遍赞赏,并成为约束性指标。2006—2010年的5年时间,GDP增长了0.7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0.3倍(从2005年的56亿吨到2010年的73亿吨)。根据最近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预测,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91.8亿吨。若延伸到2020年将近120亿吨!虽然符合承诺指标,但显然过高!因此建议提出补充的绝对指标,将该年排放上限定为100亿吨。这样“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GDP的年增长率将控制在7%以内,符合中国当前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情况。 2021—2035年的过渡期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排碳)指标宜早日研究,建议峰值年排放约110亿吨,并出现在2030年以前,争取2035年在100亿吨以下。 之所以提出以上建议指标,就是为了符合2005—2050年的累计排碳限额。学者潘家华按照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兼顾国家历史和现状,曾撰文提出该区间中国累计排碳量限额控制在3700亿吨(全世界为13000亿吨)的建议。笔者按2020年排碳上限为100亿吨,峰值年约110亿吨,2050年净排放50亿吨的数据,经初步计算得出2005—2050年累计排碳量低于3700亿吨,若超出以上基础数据,将导致累计排碳量高于3700亿吨! 按照Meinshausen等2009年发表的数据:2000—2049年的50年间累积排碳量额度为16780亿吨,可使大气层平均温升超过2℃的概率保持在33%上下。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Blue Map情景则把2050年排放量定为2005年的50%,即140亿吨,人均1.5吨。判断该数据是否可行?不妨参考欧盟的低碳路线图,2050年净排碳量11亿吨,人均2吨(较2005年少排80%);美国总统支持的众议院通过的ACESA(H.R.2454)法案,2050年较2005年减排83%,净排碳量约10亿吨,人均2.5吨。由此可见中国按人均3吨,总量50亿吨计已属偏高。当然上述数字全是乐观的估计。 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实现上述指标有很大难度。国内不少权威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人民大学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专题报告,其中列出的最佳情景2050年预测排碳量均在51亿吨至88亿吨之间,而且最佳情景2010年预测排碳量已低于实际数值,“起跑晚了一步”是否意味着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应推迟,值得认真研究!增加地质封存数量(15—25亿吨/年)可相应降低净排碳量。 2036—2050年间的后期阶段排碳量从起点100亿吨/年降低到50亿吨/年,要求平均每年以5%的幅度递减,考虑到同期GDP的递增,单位GDP排碳量降低幅度就是8%左右,每年减少约4—7亿吨,其中封存1—2亿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煤电厂的新建、既有燃煤电厂配备碳捕集设施、非化石能源发电系统、智能电网设施等建设项目为数众多,相应设备制造与安装施工均需要大量资金和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一切都要未雨绸缪,以便确保如期实现! 本文归纳为以下3点: 1. 排碳量近期目标在碳强度相对降低40%—45%基础上,补充规定2020年排碳量100亿吨的最高额度,中期目标是在2030年以前越过拐点。远期是将净排放限定在50亿吨(或增加封存量加以调整)。 2. 以上数据基于粗略估计,未计入森林和土壤碳汇的变化,未严格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当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3. 发电用煤和钢铁、水泥等工业大宗用煤的碳捕集封存的尽快大规模实施是我国碳减排的核心。因众多企业分属于几大集团,如何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成为政府层面需主动承担的 工作。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40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绿色产品,享低碳生活
yhz125 2011-4-22 15:29
用绿色产品,享低碳生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低碳生活”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时下最为时尚的生活态度。现在,许多新产品都体现出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特点,帮助人们享受属于自己的低碳生活。 1. 柠檬汁时钟 这款时钟不需要电池,只需要足够的水和柠檬汁就可以连续工作 6 ~ 8 个星期。 2. 木质手表 这款手表与一般的金属质地或塑料质地的手表不同,它所倡导的是无毒的健康理念。它的表带和托盘都是采用天然的木头制作,这些木料并不是现成的新木材,而是取自一些废弃的地板木料等。 3. 太阳能手电筒 这款手电筒的外壳用竹子制成,外形轻巧,可随身携带。它利用太阳能充电,不需要更换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 手动充电器 这是一款轻便小巧的手动充电器,你只需要轻轻拉动绳子就可以发电。它通过迷你 USB 接口,可以为手机、数码相机、蓝牙耳机等数码产品充电。 5. 太阳能电子书 这款电子书阅读器内安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可以为其充电。 6. 绿色垃圾桶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垃圾桶,而是一个能将垃圾分解成肥料的垃圾处理器。你只需要把吃剩的饭菜倒进垃圾桶, 2 个星期后这些剩菜剩饭将转化成种植花草的肥料。 7. USB 充电电池 这款充电电池改变了传统的电池充电方式,它不需要使用专用充电器,也不会像普通电池一样严重污染环境。当你需要充电时,只需把电池正极处的小帽打开,把藏在里面的 USB 插头接上电脑即可。
个人分类: Gadget|6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低碳生活的一天 转载于科学松鼠会--半只土豆
chowsiutung 2011-2-11 10:31
半只土豆 发表于 2010-11-26 05:25 今天是一个休息日,我像平常一样起床后要去下卫生间。不过第一件事和平常有点不一样,我首先把抽水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2厘米,这样我的低碳生活第一天就开始了。 和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相比,我还有很多的生活方式要改变。我的电动牙刷反正已经坏了,便伸手打开了一只普通牙刷的包装盒,这样我一年可以减排7千克二氧化碳。嘿!我看到你脑袋上顶着的大大问号了,我知道你想的什么。电动牙刷又不喘气,怎么会“呼”出二氧化碳呢?仔细的端详电动牙刷这个电老鼠,会发现它充电座长长的尾巴最终插在了电源插孔中,哈,电动牙刷的鼻孔长在了发电厂。发电厂在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来供应电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换个理解方式,如果我们少用电,就是降低碳排放。 现在是时候来了解时下最酷的词——“碳排放”了,虽然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都被称之为碳排放,但温室气体中“贡献”最大的当属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的主要战斗是和二氧化碳之间展开。理论上呼吸放屁都在污染空气,可你也先别急着屏住呼吸不那个,低碳生活可不是玩命的态度。我们每天都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貌似它不是有毒气体,多点少点又怎样? 【全人类的空调】 带着问题,我整理好衣服下楼去取报纸。打开报箱一则生活建议被我看到,“多爬楼梯少坐电梯,省电又健身”,这么说来虽然我住的地方没有电梯可享受,可同时我什么都没做就减少了很多的碳排放。我突然明白了一点点,减少碳排放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大变化,有的时候是习惯上的变化,有的时候是方式的改变,有的时候甚至很有趣,有的时候竟然是什么都不用做。通过几层楼的健身减排活动,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屋内的干湿度温度都很合适。人类简直是把自己给惯坏了,为了贪图舒适不惜安装大量的空调器,对抗窗户外面的气温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也让碳排放更疯狂。其实这世界上最大的空调是完全免费的,那就是地球大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像一台巨大的空调,地球上的生命不分物种不分种族肤色都可以享受它的服务,可以说没有温室气体的存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太阳光源源不断的照向地球,过量的部分被大气层反射回宇宙空间,还有一部分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表被加热后温度上升了,反过来热量就会再由地表向宇宙空间的方向回传,大气在这个时候吸收热量,所以整个地球的温度才可以在正常的范围内活动。因为这个“大空调”的运行原理很像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所以这个保温的过程就叫温室效应。想到这里,我受到了启发,我要把窗户换成中空玻璃,它可以把热浪和寒冷挡在外面,因为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上。好吧,我估计这将是忙碌的一天,达到低碳生活的目标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呢。 【从洗衣粉到咖啡的泡泡】 想到攒了好些天的衣服还没洗,我摇了摇头,该来的迟早逃不掉。想起妈妈总是唠叨我衣服不及时洗老是攒一堆,我偷偷的笑了笑,以后我可理直气壮了,为了减排这将不算是懒,是为了节约水电。为了抠门到底,我准备先用洗衣粉把脏衣服泡一会儿再启动,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洗衣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洗衣机的运转时间。顺便说下,我早就喜欢上了皂粉之类的低泡洗衣粉,对我来说洗衣服很痛苦,我不可能像很多家庭主妇一样喜欢追求很多泡泡的洗衣乐趣。相反,我的乐趣在于,我知道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衣服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哈,在为自己偷懒找科学借口的同时,我准备一边让这些衣服自己泡着,一边烧点水泡杯咖啡把剩下的报纸看完。拿起水壶接上水架在天然气灶上,打着火之后,我把旋钮回调,让火苗不超过水壶底,中火烧水最省气。如此磨叽了一番之后,我把洗衣机的运转调到了最大的档位上又把甩干的时间调的较短,又是个省电省时长寿的办法。我的水烧开了,冲了杯咖啡,吹着液面上的小泡泡,用鼻子使劲嗅了嗅,没有发现和往常用瓶装水冲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既然我没有那么敏锐的味觉,我就又可以省下一笔碳排放,因为瓶装水通常是长途运输加上层层转运才最终到达我手中,货物的运输实在谈不上低碳。想起来昨天还有点心还没吃完,先在心里想了下放的位置,然后我吸了口气,迅速的把冰箱门开开关上,这么做除了心跳稍微快了一点,积极的意义是大大的。周末惬意的早餐总是吃到快中午才算完事儿,我把看完的报纸铺到了衣柜的下面,既可以吸潮又可以除异味。衣服也洗好了,利用白天的阳光可以减少衣物的晾晒时间,还有来自阳光中的紫外线提供杀菌消毒服务。 【充电器的委屈】 停止了和衣服与咖啡的纠结,我打算出门转转,“宅”在家里是很费电的。临走前我特地检查了一遍家里的用电器,先是把电视的插头彻底拔下,因为待机10个小时和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的耗电量是差不多的。同样的办法也要用来对付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一下。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罪恶”的事情,昨晚为剃须刀充电的充电器没有从电源上拔掉,我摸了摸还是热的,这一夜它自个儿没少费电。如果你的电子产品提醒你电已充满,就请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这么干了,举手之劳便可关掉很多电厂。带着负罪感,我再次确定所有屋子的灯和除了冰箱以外的用电器都关闭了,我带上水杯和便携筷子出门了。我确定我以后尽量不用一次性的东西,因为制造这些东西的能源和材料也大多是一次性的。即使方便筷多是利用无用的边角料加工而成,但是接连的曝光也让我知道筷子漂白的过程对身体也是不好的。 【从哪里来,都去哪儿了】 我出门后选择坐公交车到不算很远的超市去。坐在车上我在想,虽然公交车也是靠燃烧燃料行驶,但是跟每一个乘客分担碳排放之后,依然是比较合理的。再往根源上琢磨,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源自太阳,然后以各种形式保存了下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温室气体的含量是基本稳定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还有一小部分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被海洋湖泊或降水溶解吸收,还有一小部分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转化储藏了。可是这种平衡近几十年来被打破了,人口猛增,鼻孔多了当然呼出来了也多了。呼吸是基本人权没办法管,可是工业“鼻孔”才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再加上“后起之秀”交通工具排放,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处失控。另一方面,吸收渠道被破坏,森林在减少,湖泊河流也在减少。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地球大气这个大空调失去了调节能力,把更多的热量留在地球上。如果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全球平均气温会不断的上升,而两级地区的升温要比平均情况高三倍。可怕的不是温度上升,怕的是因此会让两极的冰层融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许多沿海城市岛屿会被海水吞没,大量的人口和耕地受损,降水异常,大量洪涝干旱现象一起出现,甚至谁也不知道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当我满脑子世界末日的时候,公交车语音提醒告诉我,我该下车了。 【少花钱也是减排】 这是一个大型超市,我首先要去买一个节能灯,来消灭掉家里最后一个白炽灯泡。虽然节能灯价格上有点贵,经过比较,相对于便宜但是短命还费电的白炽灯来说,节省出来的电费足以抵消节能灯与普通白炽灯泡的差价。还有一个好处,高质量的节能灯可以让你3年不用费事儿更换。然后我要买一些瓜果蔬菜和肉类,我需要知道产地信息,时不时的还会问下销售人员,不过它们貌似也不甚了解,我只好自己寻找所需要物品的产地。我并不是从产地来评价食材的好坏,而是尽量的购买本地产品,饮料我会尽量购买大瓶装,因为运输和包装可能比生产更耗能。肉类我决定今天不买,有两个原因:肉类特别是牛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惊人的二氧化碳,我已经不处在发育期了,少吃点肉对我没有太大影响。还有个原因,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八成为最佳,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在路过服装区的时候,我特别想告诉那里的顾客,衣服要尽量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在产地的纠结中我耗去了大量的时间,闲逛了一会儿我准备结帐走人。学会面对众多商品而无动于衷对很多人来说是门功夫绝学,需要极大的定力和耐心,我很庆幸我不用练就很棒,这样的购物习惯也是在减少碳排放,因为大多数人到家后才发现很多东西压根没必要买。结账的时候我选择使用自带的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一只塑料购物袋3毛钱,可是丢掉它有可能造成一千年的污染。 【碳中和】 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我试着在家只开一盏灯,而且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手关灯,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我点一盏足够了。打开电脑,我使用系统管理软件把一些不必要在启动时加载的程序禁用,减少硬盘工作量。打开浏览器,找到碳足迹计算器,输入我手机今天刚刚收到的电费数字80 千瓦时,结果显示我上月排放了62.8千克二氧化碳。我决定做一次碳中和,也就是说对已经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补偿。进入网上银行,把钱付给相应的机构,他们或者会替我种上相应的树木来抵消,或者投资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顺便的,只点了5下鼠标,我取消了我的信用卡纸质账单,打今儿起我只收电子账单。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的冷和低碳生活的可行
zhijieleng 2011-1-17 00:12
从腊8开始,大庆进入了最冷的时期,每年大概有1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我通常不愿出门,几乎象黑熊一样在学校这个1平方公里的地方里转,想找我出去干活,那就车接车送,私事就电话叫出租,绝对不愿等公交,无论现在穿多保暖的衣服,用不到10分钟,脚就会有被咬得感觉。到大庆8年了,由于暖气有问题,我们的办公楼冬天才10度左右,尤其最冷的时期,即使有空调也无法鼓起勇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在办公室里工作,能保证白天办公室的工作,我已经是学院里很有耐力的老师了。到底有多冷呢?白天零下二十几度,晚上零下三十几度,是什么感觉呢?走出家居的楼门,我会把貂皮大衣的帽子带好,把手藏在袖子里,但是,寒风会把薄薄棉裤一下子吹透,觉得脸像被刀割的感觉,眼睛会被冻得流眼泪,非常不舒服,帽子边沿会把呼出的热气变成白色的霜花。我总在想,何时东北能够温暖起来,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相信我们东北人会和俄罗斯人一样高兴,可是气候却没有稳定的变化,时不时很热,时不时很冷,大家总在议论,2012的灾难是否真有,是否真值得去从多种角度研究一下。 记得小时候,冬天也很冷,还记得有冻掉耳朵和鼻子的人,也记得有酒后醉倒路上冻死的人,但是,印象最深的是房子里红红的炉子,还有炉子上冒着蒸汽的水壶,还有妈妈放在炉子上的烤土豆。小时候,有一次雪很大,妈妈怕我再次发作哮喘,我穿了3层棉衣,那时候的棉裤厚得能立起来,刚穿上很难走路,我背着书包,一步一步得挪,不停的被雪绊倒,到了学校里面一身的汗水,外面的棉衣也差不多湿了,很努力就是为了上学。曾经很厌烦母亲的厚棉裤,经常因为早早换上薄棉裤而被母亲呵斥,现在想起来仍然很温暖了,已经很久没有穿过厚棉衣了,不知道是爱美了,还是生活条件好了,不知道是太追求舒适了,还是屋里的供暖一定要在20度。在今天,我能否接受臃肿,而甘于低碳生活减少热源的消耗?!我想会很困难。怎样让人们心甘情愿的简朴生活,需要研究激励机制。 传一张照片,调研考察蔬菜配送中心定位时拍的,可知有多冷。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持7天,改变世界——漫画减碳生活
热度 1 yejian 2010-12-10 00:42
徐锦泉 叶剑 西方的创世纪神话说世间万物来自上帝 7天的创造。现代行为科学研究发现,7天也正是人养成一种新习惯通常需要的最短天数。而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好坏,都会很难改变,甚至会潜移默化,传给兄弟朋友,子孙后代。 今天,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背后,除了各国政府行为、企业行为需要改变外,更艰巨的任务则是如何改变普通公众早已养成的千百种高碳生活习惯。 如果普通公众仍然更习惯开私家车上班、喝瓶装饮料、穿免烫衬衫开会,低碳时代就会依然离我们非常遥远。 因为,普通公众的单一习惯带来的碳排放量虽然不大,但乘以 60亿,都会变成天文数字。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四格漫画更像一篇檄文,它所涉及的 200多种生活习惯的微小变化,虽然简单,却是对公众生活常态最真实的挑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世博局主办了围绕个人与家庭的低碳生活主题,融入传统情感、环保理念和现代科技展示的世博全球参与活动 天下一家。线下的天下一家展馆和线上互动平台天下一家@减客网上下联动,精心组织了全球低碳生活创意征集活动。征集的创意汇聚了来自互联网、世博园区、上海数百社区、在华跨国企业以及海外机构中众多低碳达人们的共同智慧,来自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实践。 活动通过美国环保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从近千条金点子中选取出最具推广价值的 200余条。它涵盖了衣食住行、家用、办公等众多领域的低碳经验,是通往低碳生活的200多条林间小径。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走入其中,你在最初的7天中就能细细体会出低碳先行者的欣喜与烦恼,体会出平淡中的那份坚守和执着。 如果你在第 7天仍然没有放弃,那么恭喜你,你已正式加入改变世界者的行列,因为你已学会将麻烦留给自己,将更健康的星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且,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你的习惯,它将在你的生活圈中逐渐传播出去,变成你爱人的习惯、孩子的习惯、同事的习惯,甚至上司的习惯。 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她病了,孩子们将无家可归。 让我们坚持 7天,去改变她的命运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
txlu 2010-10-24 22:08
人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 人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pdf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华各高校大学生“低碳生活”践行情况问卷调查
gaojianguo 2010-7-8 11:54
同学您好!为更好地了解您的二级碳足迹情况,进一步评估总体碳足迹,现开展题为 金华各高校大学生低碳生活践行情况的调查 。此次调研得到了学校经费的支持,为有奖问卷调查!我们将对第 4、44、144、244、344、444 和 7、77、177、277、377、477 等 12 名幸运参与人员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请认真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有效地发放奖品。 我们承诺将对您所填写的私人信息严格保密,谢谢您的参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0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低碳”生活应该是多吃少动变成大胖子
leymus 2010-7-2 14:18
最近时兴凡事与低碳挂钩,连一些倡导体育锻炼的媒体节目也念念不忘低碳生活,似乎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不再是个人养生,而是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节能减排活动。这种口号文化如果仅仅像肉联厂门口张贴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么驴唇不对马嘴那倒也好了,可问题是:有氧运动并不低碳,而真正的低碳生活应该是多吃、少动、变成大胖子。 低碳应该是指较低的碳排放水平,体育锻炼会促进呼吸,提高了碳排放水平至少在短时间看如此。在较大时间尺度上看,一个人体重如果没变化无论运动与否对减排都没什么作用。因为,人吃的食物中的碳归根结底来自于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而人又在体内把食物中的碳燃烧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如果人体重不变速率相等。而多吃少动、使身体不断变胖,才会使CO 2 固定速率超过释放速率。如果胖人越来越多,人肉碳库扩容,才会使大气碳库减容。 可以算出来13亿中国人平均体重增加50kg时降低大气碳库的情况:如果干鲜比(干重占鲜重的比例)设为0.3,干体重中碳含量设为0.4,那么可降低大气碳库7.8*10^6 ton C,相当于现有大气碳库(750GtC)的0.0010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低碳五一
tarimriver 2010-5-4 00:00
五一三天小长假过去了,三天时间除了今天到市区山陕会馆门口转了一圈,那里也没去。 去年的五一也是非常地低碳,虽然当时还不流行这个词。当时流行的是手足口病,该病是前年发生,去年盛行的,今年仍在进行中,据当地媒体报道,现在又进入了高发期。 去年也是到了山陕会馆附件旅游的,山陕会馆在东昌府老城区东,京杭运河西岸的大码头上。去年在会馆外有唱戏演出,演出的有京剧、豫剧等,旁边还有手工艺品展卖,像泥塑、葫芦雕刻,还有书法字画。 今年也想凑热闹去,谁知喜剧演出搬到了会馆里面,门票30元,售票门口有告示:市民持身份证,门票8元。我想我也应该算市民了吧,但没有带身份证。就在门口转悠了一圈,结束了2010年的五一假期。 履中,蹈和 是不是古代商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现在有些商人则是竭泽而渔,毁林而猎。你看各地的开发商希望把老百姓的房子全拆光,然后去买可有70年房产能住30年的商品房。 会馆里供奉的是关二爷,关羽被称为协天大帝,这个称号比孔老夫子高出一截,是 明神宗在万历十年封的。清朝光绪帝给了个更长更宏伟的封号: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 翊赞宣德忠于神武关圣大帝。孔子最初的封号是鲁哀公封的尼父,元朝成宗皇帝给了最高荣誉:大成至圣文宣王 。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低碳经济??
purplelab 2010-3-30 09:48
低碳经济?? 低碳,少排碳,目的是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冷暖派不在考虑之内)。 我的问题: 1:低碳(减少CO2)与减少环境污染(常规污染:污水、垃圾),交集有多少?? 2:低碳、减少常规垃圾污染,是同样重要,还是有主次??
个人分类: 观点请教|2800 次阅读|3 个评论
金钱与技术至上堆砌来的零碳城能撑多久?
hhanb 2010-3-8 10:26
据 2010-3-2 《科技日报》消息,阿联酋 7 个酋长国中,最大最富庶的阿布扎比正在重金打造马斯达尔零碳城,据称已经轰轰烈烈开建的这个零碳城总耗资 320 亿美元。对于这样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造价昂贵,技术一流、设备设施超先进的零碳城,给记者的印象是:除了阳光、尘土以及那些高高耸立的脚手架,这里还充斥着有钱人的豪气、宏大的梦想以及对技术的顶礼膜拜。 负责设计的英国人诺曼福斯特不无骄傲地说:该项目为未来的可持续城市设计设定了新的基础。一位美国能源高官也放出话说,马斯达尔城被证明是一个有价值的模型。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依据金钱与技术至上论,靠金钱与技术堆砌而成的零碳城真的能成为未来低碳生活的样本吗? 众所周知推动工业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就是人们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追求,无节制的消费欲求不断制造新的商机,资本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一座座以消费为驱动而形成的城市拔地而起,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纷纷趋之若骛地蜂拥而至,围绕着金钱与财富把个城市拥挤的满满当当,工业文明就这样节节攀升,工业社会也就如此这般形成。由此人们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只要不差钱没有办不成的事。正是在这一思想主导下,人们在对待气候问题,环境资源与生态问题上,同样也是拿钱说事,以为只要投入足够多的资金,通过人为的办法、工程的办法和技术的办法就一定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可是事实上,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繁荣,金钱的投入不断增长,换来的是碳排放的急剧增长,气候问题以及环境资源与生态危机不仅没有得到缓解,相反由于金融体系的紊乱,还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现在,又有人试图单纯依靠金钱的投入,来建造一座没有碳排放的孤城,不仅笔者本人对此不抱多大希望,有关人士也表达了深深的疑虑,质疑的焦点是:马斯达尔城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只能存在于低碳经济、低碳文明与低碳社会环境下,孤立的一座所谓的零碳城,在工业社会模式下很可能既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具有推广价值。 据说,这座零碳城可容纳 5 万居民和 1 . 5 万家企业。整座小城不使用一滴石油,所有的汽车都被要求停放在城外,一条城际快轨把小城同阿布扎比联起来,几条有轨电车和若干辆随叫随到的电动磁导汽车让城里人行动自如。 这样的做法有点类似将污染企业赶出城区,来降低城市污染压力,说好听点这叫重点保护城市,说难听点这叫污染转移。问题是把导致污染和碳排放的因素统统挡在自家门外,只能暂时缓解城市环境压力,可是外部大气环境迟早是要将这座孤城湮没的。除非大家都住在零碳城,可如果这样的话,谁来做出牺牲。就像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做的那样,污染是逐地转移的。 这样的做法还使人想起了生物圈 II 号实验,在一座孤立而封闭的生态空间,生命的存在与成长是难以为继的。或许耗费巨大资金可以建成一座零碳城,但这样的零碳城注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这也就是说,单靠金钱是无法实现低碳生活的。 金钱万能不灵光,那么技术至上就可以吗?自从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技术至上主义又开始重新抬头,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总以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最终都可以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办法得到解决,这种科学技术至上思潮,在当下仍然处于优势地位。难怪马斯达尔城的一位工作人员十分得意地说:我们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另一位马斯达尔城能源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建成后的马斯达尔城的零碳能源系统成本有多大,这个问题时,这位教授答非所问地回答道:既然是未来的能源成本当然高了。只要技术是最先进的,成本将来自然会降下来。显然,这里的人都把马斯达尔城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技术的革新上。可是技术终究只是工具与手段,而不是目的,再说超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与能源,这样也就难免产生碳排放,包括给环境、资源与生态造成新的压力。 我们进一步假设,即使是用现有一流技术建成了这样一座零碳城,可要保证这座以超一流技术建成的城市平稳持续的运转,就必需有更高级的技术和设备来维护,否则任何技术的倒退,都意味着生活质量的降低,甚至也难以做到零碳排放,而要更高技术的支撑,那就必须注入更多的才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新的技术研发,这样势必陷入技术至上论的恶性循环:技术,投资、人力、资源新技术,新投资、新资源。只要有不断增长的资源与能源需求,环境、资源与生态的压力就将难以避免。 所以说,单凭金钱与技术打造起来的零碳城未必能撑得下去,或者最终也将落得个类似生物圈 II 的结局。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5 次阅读|5 个评论
简单生活就是低碳生活
hhanb 2009-12-2 11:10
昨晚看凤凰卫视节目,差点把我吓过去。不知道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这个可能,据说早期玛雅文明和中国的《易经》都准确预言: 2012 年 12 月 21 日可能地球的末日,人类的大限,至少也是一个大灾难来临的日子。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大片《 2012 》在全球热播,这是否预示着什么我不敢再深究下去了。 记得当年人类迎接新千禧年来临的时候,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担忧,可是进入 21 世纪后不久,接二连三的灾难重创当年那种喜庆的气氛,一次次地击碎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比如大海啸、大地震、大飓风都是早年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却都在这几年频繁地暴发。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古人的预言?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当下正在日本进行的计算机地球模拟实验研究也同时验证了几次灾难的发生,其对不久的将来地球走向的预测也很不乐观。而就在这一切压得人类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2008 年一场金融海啸又席卷全球,这无疑是对地球人又一次重重的一击。问题的要害远不至货币和黄金的多少那么简单,而在于经济危机背后的环境、资源与生态危机,这才是最要命的。 眨一看,人们以为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华尔街一帮骗子玩的把戏,其实,根源在于人类长期以来所采取的毫无节制的消费欲望驱使下的,对于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与利用,地球母亲正在承受着难以忍受的苦难,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拍的影片可谓触目惊心。于是我们要继续追问的是 2012 这个大限的日子,究竟是大自然的安排还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恶果,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悔过的最后的机会一样,我更倾向于认为,造成目前这种危机的根源正是人类自己。那么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也只有靠人类的觉醒与行动了,彻底改变现行的消费驱动生产与毫无节制的物质需求,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就成了人类唯一选择,于是低碳生活呼之欲出。其实早些年就有许多思想家和有识之士敏锐地感受到,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死路一条,必须及时加以修正。他们率先致力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也曾掀起过一阵简单生活的浪潮。遗憾的是当时这些人类思想先驱们的努力并未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响应,人们仍然是我行我素地沉浸在物欲追求的横流当中,穷国声言要解决吃饭问题,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放弃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从来都没有把扶贫和救济当真。结果地球所承受的环境、资源与生态压力持续加大,每天都会有数以百万桶的石油被吞噬,大气被厚厚的碳排放所包裹,冰川在急速融化,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可阻挡。于是人们又开始提出所谓的低碳生活,这显然是不得已的说辞。其实简单生活就是低碳生活,早些年提出的简单生活远比所谓的低碳生活内涵丰富的多。笔者在此向广大读者朋友推荐其中的一本。 《简单生活感悟生命的 96 种生活方式》一书,由美国当代女作家亚莉珊卓史达得尔著,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 6 月 2 版。 作者并没有在环保等方面过多着墨,而是侧重于生活品质而言,她认为简单生活就是高品质的生活,就是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作者给出的忠告是:我们忙着追求更新、更快、更好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生命最基本的渴求一个更宁静、更温柔、更甜美、更祥和的世界。这就是作者提倡简单生活的原因。虽然,作者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但这种以生命的基本渴求为诉求倡导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恰恰最具有说服力。 其实,作者本人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简单生活观,作者特别喜欢中国的老子,喜欢坐禅。不论是在繁华的纽约还是后来隐居在一个寂静的小镇,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简单生活的原则。 统揽全书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启发: 1 、简单生活就是最快乐、最幸福的高品质生活,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当宁顿小镇就是这种生活的最佳社区,这个小镇给作者提供了体验简单生活无限丰富的感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呢?作者写道:我们村里的人,脸上不会有生气或抑郁不乐的表情,每个人脸上的线条都是向上的。这里,空气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大家总是笑容可鞠。显然,乡村生活要城市生活低碳很多。 2 、简单生活就在身边,靠自己的双手和五官就可以充分地体验。比如她说用手过丰富的生活。她还说:通过感官,可以获得让我们知道还活着的经验。观察自然,我们就观察到了生命的本质。每当我们打开眼睛和心灵,就可以扩展我们探索、惊奇和快乐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活着。越是靠自己动手,越是善于利用自己的五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的附近寻找美好的生活,而不是舍近求远就越是低碳的。 3 、现代化的陷阱。在作者看来现代化永远不能代替手工劳作,在追逐高效率的狂热面前,我们应该不时地放慢脚步,生活的滋味只存在于缓慢的、切身的感受过程之中。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充斥在工作与生活当中,人正在被异化为高科技的奴仆,正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增加了碳的排放。 4 、家庭是营造快乐生活的乐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是邻里与朋友之间的聚会,都为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只要善于料理、精心策划设计,就一定能达到快乐生活的目的。本来家庭是安顿心灵的地方,可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起灶开伙,动不动就把全家人拉到馆子里搓一顿,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与环境的压力,也弱化了家庭的功能。 5 、诗意的生活就是文雅的生活,就是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工作和赚的钱无法决定我们这个人。我们必须珍惜灵魂,滋润我们的本质,这不是物质生活能办得到的。尤其是高科技和电子网络时代,太多的物质与时尚的诱惑,很可能污染我们的灵魂,麻痹我们的精神。然而机器永远都是冰冷的,人性才会产生感情。惟有注重精神生活才是富有诗意的生活。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