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数字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五期跨学科论坛
limer 2012-4-24 19:03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五期跨学科论坛 面向历史典籍的语义检索与可视化分析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对二十四史进行语义提取,知识库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义检索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该项目采用语义技术来对史籍语料进行组织。解决了史籍底本信息实体信息标注与抽取、底本格式转换与索引、关系模式转换为语义模式、地点沿革等技术和非技术上的难题,实现了标注底本全文阅读、史籍语义检索、知识的可视化检索、时空分析功能。项目中大量应用了现已成熟的前端技术、开源工具与框架、大数据索引与存储以及语义相关的工具与技术,如Jquery、Lucene、AlleGroGraph、protege、TouchGraph等。 主讲人:徐雷 博士 时间:2012年4月26日(周四) 晚上 7:30 地点:信息管理学院 108会议室
4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耶鲁大学新项目增进人文与科学对话
limer 2012-3-31 1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6日第280期   近日,耶鲁大学正式启动弗兰克科学与人文项目(Franke Program in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旨在促进跨学科对话、创造性合作,增进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沟通。该项目由耶鲁大学1953届校友理查德·弗兰克(Richard Franke)和芭芭拉·弗兰克(Barbara Franke)资助发起,从属于惠特尼人文中心(Whitney Humanities Center)。   据理查德·弗兰克介绍,项目设立的初衷是在两种相互依赖的思考体系中推动一种动态思维方式。他指出,人文学科基础性问题须建立在对科学的基本认识上,应对人文学科知识进行有益的科学探究。项目将资助那些致力于人文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   理查德·弗兰克说:“自雅典古典时期以来,人文与科学就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在过去两个世纪中,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专业化增强趋于分立,这一点在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也有体现。弗兰克项目就是要为人文与科学融合沟通创造一个平台,使学科间可以通过合作相互获益。”   惠特尼人文中心一向具有鼓励跨学科交流的传统,设有“文学理论、认知与大脑”、“科学、技术与乌托邦愿景”等跨学科工作小组。杰出科学家如天文与物理学家查尔斯·拜林(Charles Bailyn)、物理与应用物理学家道格·斯通(Doug Stone)等,都是惠特尼研究奖金的有力角逐者。
2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三期跨学科论坛顺利举行
limer 2011-11-26 20:31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三期跨学科论坛顺利举行
11 月 24 日 晚,武汉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110 室举办了第三次跨学科论坛,主题是“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主讲人是武汉大学国家遥感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张帆博士。来自武汉大学 国家遥感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国际软件学院、历史学院、科技考古中心、城市建设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的近 30 名师生参加了该研讨会。 在讲演中,张帆博士将自己的数字敦煌研究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缘起,迷津,悟道,历练,涅槃,宿慧,无间等七个部分,一方面讲述了这七个阶段的经历,取得的科研突破;另一方面,从敦煌恶劣的自然环境,到敦煌精神的体悟,张帆博士与参会人员分享了科学研究的心路历程。 数字敦煌项目是武汉大学国家遥感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首次将先进的遥感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应用研究项目。为了借助数字技术保存敦煌莫高窟这个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遥感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多次深入洞窟深处采集数据和图像。为了真实准确地重建洞窟墙壁和佛像的三维数字模型,研究人员采用了地面激光扫描仪 Leica HDS6000 和手持式精细激光扫描仪 HandyScan 获得点云数据,再结合自主开发的软件 ModelPainter 对复杂模型表面进行纹理映射,建成精确逼真的互动模型。目前,张帆博士所在科研团队已经顺利完成了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第 258 号、 196 号和 285 号洞窟的数字化重建工作。 研讨会由信息管理学院王晓光副教授主持。在讨论环节,来自国际软件学院的翁子扬副教授、科技考古中心的赵斌博士、历史学院的毋有江副教授、王晓光副教授分别从动画创作、数字复原的原真性、地下文物空间模拟、历史过程再现、数字文化资源语义加工等角度分别发表了观点。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入,充分彰显了跨学科的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会议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今后要加强交流与沟通。
4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人文研究基础支撑软件之一——图像热点切分与标注系统
热度 5 limer 2011-8-21 11:30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就谋划开发几款用于支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性数字人文资源数字化处理与分析软件,近期我们完成了其中的一款“图像热点切分与标注系统”。 该款软件可以用于(但不限于)书法、碑帖、古籍等人文图像资料集的标引、解释和统计分析,适用于历史、文学、古文献、文艺学等多个人文领域。 我们将在保留版权的基础上免费提供各领域学者使用该软件,欢迎来信交流索取。 图像热点切分与标注系统是一款 Web 应用软件,该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图像上的部分区域内容进行详细的语义标注、切分和保存。 图像热点切分与标注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图像分类浏览、单个图像查看、图像上传、图像热点标注、图像元数据管理、图像热点编辑、图像保存、图像检索、图像热点自动探测、用户权限管理、系统配置等。 该系统技术热点: l 完全基于 Web 环境实现,所有功能都可以在浏览器内完成 l 跨平台、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 l 符合 Web 系统开发规范框架 l 支持 Jpg 、 Gif 两种图像格式 l 系统使用 Sql Server2000和MySql 数据库 软件具体功能及使用说明和图形界面请参见附件中的系统使用说明书。 图像热点切分与标注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3866 次阅读|11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二次跨学科研讨会顺利举行
热度 1 limer 2011-6-23 10:32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二次跨学科研讨会顺利举行
昨晚,武汉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了 第二次跨学科研讨会。 来自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学院、历史学院、社会学系、复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信息管理学院的老师、博士后、博士、硕士,共16人,济济一堂,成功开展了一次跨学科对话。 参会学者先后就数字人文的概念、GIS在文学和历史领域的应用、图像和视频识别与检索技术在人文领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从晚上7:30到10:00,研讨会一刻不停,热情程度远超武汉的室外温度,最后大家不得不因为学院熄灯而依依不舍的结束。临别之际,文学院王兆鹏教授再三叮嘱,该项活动一定要常态化,肯定之语令人欣慰。 在研讨过程中,来自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过副教授及其硕士生,首先介绍了GIS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特征和应用范围,深入浅出,令人印象深刻。文学院尚永亮教授、王兆鹏教授,历史学院何有祖、社会学系任敏副教授则分别提出了GIS在文学地图、历史地理和社会调查取样方面的应用设想,随后测绘遥感重点实验室的李熙博士和信息管理学院的程媛博士及其他参会人员围绕人文数据的准备、结构和转换及处理流程和规范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十分热烈。 数字人文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各种新型的人文研究项目驱动,必须依赖于人文学者和信息技术学者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其预定目标,所以跨学科交流必须深入而细致。 个人感觉,在跨学科交流过程中,小型研讨会比大型论坛更适合进行学术交流。因为,在这种场合两类学者讨论话题更集中,更坦诚、更深入,能够真正实现学术交流和成果宣讲,更有利于后期的切实合作。 作为全校的数字人文研究、交流与传播平台,我们中心将努力使这类交流常态化,服务于全校数字人文的发展。 以上是会后的一点感想,是以为记。
52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沙龙预告
limer 2011-6-15 19:36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沙龙预告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二次学术沙龙将于2011年6月22日(周三)晚上7:30,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108会议室举行。 本次沙龙主题为“GIS技术在人文领域的应用路径与展望”,我们邀请到了遥感测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者以及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学院、社会学系的重量级学者开展跨学科对话,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学者与学生参加。 我们的地址如下: http://map.baidu.com/?poiShareId=527f820548045569f23cba78
3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沙龙后感想(关于数字人文)
热度 1 limer 2011-6-15 16:22
这是我院吴佳鑫博士后,参加过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第一次学术沙龙后的感想,记录内容较为详细,同时附带个人见解,颇有记录价值,随转载如下。 今晚,参加了学术沙龙,主题是“数字人文”,是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第一次学术沙龙。不同学科的青年老师聚集到一起,爆发出很多火花。 1)历史学院做楚简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竹简会因时间问题弄断,将2片竹简重新对接复原是很繁琐的工作。他们采用2种方法:a、根据断面的匹配度,但是许多断面磨损腐蚀严重,所以不易识别;b、断片竹简(上、下段)文字具有相关性。他们要先收工提取竹简上的文字,存于数据库,查询人判断的可能相关竹简中含的文字。 这个问题1提出,就有老师给方案了:1)用图像识别方法识别竹简断面特征,与竹简库相关断面匹配,得到结果;2)采用古文语料,训练一个匹配模型,从竹简中上下文进行文本分析,寻找在文本规则上最合适的竹简片;3)有老师说把竹简做成识别网站,采用群体共同识别竹简的方法,发动广大网友的力量识别竹简。 那位老师说:第三种不可行,因为这些竹简属于资源,不能随便外泄 有位老师说:第一种也不太可行,因为竹简磨损太严重,精确找到可匹配的不合适。(我这里觉得,竹简上下段采用类似的竹片写成,是否竹片的横竖纹理、宽度能作为特征呢,提高匹配精读) 于是第三种方法似乎很可行,但前提有合适的语料库,并且已有竹简都已经识文入库。 这个例子是今晚很大的收获。有如下特征:1)需求由谁提出?答:由人文研究学者提出。2)解决方案由谁解决?答:由数字学者给出,而且可能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且每个方案都不互斥,都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需求。 所以 1-- 数字人文的研究需求,往往来自于 “人文学者”,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个问题利用他们的人文领域知识“难于解决”,导致使用笨方法,结果大大占据了“本应关注人文问题分析”的时间。 2-- 数字人文的工具和方法,往往来自于“数字学者”,他们积累了许多成熟的、高校的数字处理和分析方法,但不知它能用在哪些场景。因为掌握了数字技术方法的学者,找不到恰当的需求。 3-- 人文学者的需求,可能从许多数字学科那里找到解决方案,像鸡尾酒一样,综合地解决一个“需求问题”。 另外一个案例也很受启发: 做计算机美术设计的翁老师提出,现在的化妆、服装、游戏、电视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古装电视剧的服装很不符合史实,衣服的款式、颜色严重失实,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设计师,而是根本没有当年历史上的实物可以对照,只好按照“想象”和“流行款式”来设计。 有时即使有古代服装图片,但由于没有细节纹理特征,多角度立体特征,许多颜色脱落,褪色,因此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设计出原始形状,只能受限于个人设计思路。 这个例子体现了记录现实的必要性和准确度。 最好是三维,这样多个角度都能看,最好在服饰之初未褪色前马上数字化,保证颜色准确性。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数字化记录问题,这个问题感觉是很重要的:日本三国漫画流行,新一代漫画设计师已经忘记甚至无从查找真实三国人物的服饰和衣服了,金瓶梅除了是色情小说外,它内部针对服饰的描写也是珍贵的素材,而即使语言写得多么详尽,都不及数字化三维影像来的直观和真实。 关于地理信息分析及可视化,也被多次提及,因为地理位置对于人文研究是很重要的信息,它或许是许多问题的关键信息。许多交叉性研究也经常使用地理信息处理。 关于开展数字人文交叉研究的机制问题。有几个简单想法。 1)广泛互相理解 2)紧密科研互动 第一点问题在于,当人文学者不知道数字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数字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不明白自己那些新闻是“笨方法”,“低效方法”。数字学者也不知道自己掌握的方法技术对谁、对那些领域有用。 要像世博会一样,让二者有机会接触,互通有无。具体方法可以采用频繁的学术沙龙,自由讨论,从精神和物质上鼓励人文、数字学者参加讨论,介绍自己的优势,提出自己的需求问题,让需求与供给充分见面。 另外采用中国人熟悉的方式沟通,沙龙后喝喝茶,吃吃饭,为将来紧密合作打下基础。 第二点问题在于,对于非常合适的”数字人文“研究问题,要能落实并实施,采用什么方式是核心问题。1)协议立项(定义问题、目标、实现计划)在经费、成果产权、项目展开方式作清晰界定,使各方形成紧密联系,产出合适的数字人文研究成果。 一个先进数字方法的提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但应用本身(是需求和供给方)能见面的前提下完成的。供给方不知道谁需要,需求方不知道谁能解决问题,也许”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可以做一个中介者,让彼此接触,提供一套合作研究的规范性过程和范式。做一个类似于”搜索引擎“的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需要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应用。”平台“观,iphone作为一个平台,平台做的好,各类应用随之而来就形成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平台,使参与者有利可图,共同进步。 在讨论中,发现只有专深的“人文学者”和“数字学者”有发言权,做理论、做浅层的似乎不容易融入,因为:“需求是实在的”,“技术是要过硬的”。二者不可或缺。术业有专攻,在“数字人文”研究中,我觉得是术业有专攻的结合,中间层少有出路。 沙龙中,1位老师说希望能研究生共同培养,我觉得未必妥当,因为“专才”更重要,不排除部分人才成为全面的都专深的人,但科学的发展,一定是各个小专业领域不断突破的结果,越来越专。提倡交叉合作,也一定是2个“专深”的研究团队的合作。不存在一个研究团队(内部每个个体都是交叉性符合人才),就像intel做芯片,微软做软件一样,只有专深才能有合作的机会。 所以,交叉研究强调“专深”的研究团队的合作。 这个沙龙总结2点:1)彼此了解交流,碰撞火花,识别需求;2)做好项目协作和实施。
3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2011年国际数字人文大会
limer 2011-6-13 18:55
2011年国际数字人文大会将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相关信息可上该 博客 查询。 Erez Lieberman-Aiden 和Jean-Baptiste Michel将在 本次大会的闭幕式上做关键报告,内容是 一个基于人类所有印刷图书的4%进行的定量化的文化分析,相关文章题目为 “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ulture Using Millions of Digitized Books ”,该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2010)上. 文章摘要如下: We constructed a corpus of digitized texts containing about 4% of all books ever printed. Analysis of this corpus enables us to investigate cultural trends quantitatively. We survey the vast terrain of ‘culturomics,’ focusing o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henomena that were reflecte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between 1800 and 2000. We show how this approach can provide insights about fields as diverse as lexicography,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collective memory, the adoption of technology, the pursuit of fame, censorship, and historical epidemiology. Culturomics extends the boundaries of rigorous quantitative inquiry to a wide array of new phenomena spanning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全文在这里: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14/176.full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工程,把超级计算引入了人文领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前沿研究”。
3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
limer 2011-5-26 08:59
黄鸣奋 厦大中文系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著名英国诗人拜伦(Geroge Gordon Byron)之女阿达(Augusta Ada)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阿达出生于1815年12月10日,五周后其父母就离异。阿达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为数学家。或许由于父亲诗歌才华潜在的影响,阿达对数学的理解迥异于一般科学家,经常带有幻想。在17岁那年,阿达认识了萨默维尔(Mary Somerville)女士。这位女士很有修养。她教导阿达要将科学技术置于恰当的人文背景中开展研究。1834年11月,阿达从她那儿听说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关于建造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的想法,很感兴趣。与当时的一般人不同,她相信巴贝奇关于计算机将有广泛用途的看法,并自愿协助他开展研究。阿达在1843年嫁给了洛夫莱斯伯爵(the Earl of Lovelace),从此以“洛夫莱斯夫人”知名。她在这一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分析机的操作机制可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分析机有可能谱写、制作音乐的科学篇。 她建议巴贝奇写一个关于计算机如何计算18世纪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柏努利(Jacob Bernoulli)提出的有理数序列(Bernoulli numbers)的计划。这一计划被看成第一个“计算机程序”(1842)。时至20世纪下半叶,由于数码媒体的崛起,阿达关于计算机之艺术应用的预言逐渐成为现实。在后人眼中,巴贝奇是“计算机之父”,阿达则是“软件之母”。他们联手攻关的努力虽然因为资金短缺未能如愿以偿,但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却彪炳史册。1979年,美国国防部所开发的一种软件语言以“阿达”命名,表示对她的纪念。1994年,魏尔(Benjamin Weil)指导建立了阿达网(Adaweb,äda’web)。纽约艺术家费伊(Christopher Fahey)曾为之创作导航员“阿达1852”(Ada1852,2002),一方面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另一方面帮助访客在数据库中游历。 虽然阿达网最终被美国在线囊括、在1998年关闭,但我们至今仍然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许多有关它的资料。 要想弄清20世纪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由来,不能不注意到社会思潮的启示、人文计算的发展、艺术经验的总结等因素。 从观念的角度看,新媒体艺术理论与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就是它的重要思想来源。麦克卢汉虽然生活在数码媒体普及之前,但他的许多观点对新媒体艺术家具有启发性。他曾说:“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把自己行动的和当代新知识的含义把握好的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 莱文森指出:“麦克卢汉所谓的艺术性,是这样一个转变:我们从不假思索地使用旧媒介转变为以批判的态度去欣赏这些旧媒介。” 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麦克卢汉的下述论述:“每一种新的技术都创造一种环境,这一新环境本身常常被视为是腐朽堕落的。但是,新环境能使在此之前的旧环境转变为一种人为的艺术形式。文字刚发明时,柏拉图(Platon)把先前的口头对话转变为一种人为的艺术形式。印刷术诞生时,中世纪变成一种人为的艺术形式。” 麦克卢汉所说的“环境”,实际上是指信息环境。新环境将旧环境转变为人为艺术形式的过程,也就是相对新的媒介将相对旧的媒体转化为自身内容的过程。在这一转变中,旧媒体成为被欣赏的对象,和原先的传播情境产生了距离。数码媒体为我们创造了以批判的态度去欣赏包括口语、书籍、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等在内的诸多相对旧的媒体的机会。我们一旦用上了数码媒体,就对那些相对旧的媒体产生了陌生感,可以从媒体生态的整体意识出发来把握和玩味它们,将它们的特点、用途、关系和局限性当成艺术作品的主题。不少新媒体艺术作品就是循着上述思路创作出来的,像汤姆森(Jon Thomson)与克雷格黑德(Alison Craighead)《交互性美国有线新闻网络》( CNN Interactive , 2001)就是如此。它允许观众通过操作触摸屏来选择声道,以替被投射的CNN新闻网站的实况图像伴音。 显然,这是针对传统电视缺乏交互性的缺陷而发。又如,鲍得里亚(Jean Baudrillard)从哲学、社会学家角度研究大众媒体(特别是包括电视、录像等在内的电子媒体),提出了“超现实”(hyperreality)、“仿真”(simulation)、“类像”(simulacra)等范畴,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很有影响。再如,正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波斯特(Mark Poster)1990年所指出的:“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非常适合于分析被电子媒介的独特语言特质所浸透的文化。” 巴特(Roland Barthes)所谓“能引人写作之文”就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很有启发。“在这理想之文内,网络系统触目皆是,且交互作用,每一系统,均无等级;这类文乃是能指的银河系,而非所指的结构;无始;可逆;门道纵横,随处可入,无一能昂然而言‘此处大门’;流通的种种符码(codes)蔓衍繁生,幽远惚恍,无以确定(既定法则从来不曾支配过意义,掷骰子的偶然倒是可以);诸意义系统可接收此类绝对复数的文,然其数目,永无结算之时,这是因为它所依据的群体语言无穷尽的缘故。” 这段话可视为对超文本网络的精彩描述。相对而言,“能引人写作之文”是新媒体艺术,“能引人阅读之文”则是旧媒体艺术(习称传统艺术)。 新媒体艺术理论的发展,是以计算机技术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应用为背景的。这种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当时耶稣会士布萨(Father Roberto Busa SJ)率先将计算机用于语言文学研究。 他开发了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著作索引 Index Thomisticus ,并在有关阿奎那的著作中使用了“人文科学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这一术语。人文科学计算又称“数码人文科学”(the digital humanities),它的主要效果不是加速人文研究的步伐,而是为人文对象研究中经久不变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范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文科学计算迎来了高潮,其标志一是人文科学材料数据库络绎问世(几乎都是文本材料),可进行不同类型的自动调用、搜索与分析;二是多种统计模式的设计与建构,范围从社会的、历史的语言学直到文学形式研究。例如,1987年秋苹果公司发布“超卡”(HyperCard),将这一超文本系统捆绑于每一台Macintosh机器,从而将一代电脑用户引向超文本、超媒体。这一年,克兰(G.Crane)在哈佛发起了珀尔修斯项目(the Perseus Project)。这是一个基于HyperCard的CD-ROM文本概略(compendium of texts),展示关于古典文明的研究。克兰所著《古代材料,现代媒体:以超文本重新塑造经典研究》一文论述了文献增长之快、图书馆容量之有限,分析了计算机系统对经典研究者所提供的新机遇,指出具备保存与调用不同媒体的信息之间的链接能力的超媒体对文献需求过度扩展的经典研究者的特殊魅力,并介紹了珀尔修斯项目的具体做法。 运用超卡技术的项目还有不少,试举数例:其一,寓意书(1987)。所谓“寓意书”是指1531-1684年出现于欧洲的图画及相关短文集,其内容高深莫测,经常带有教化性。加拿大纽芬兰大学 格雷厄姆 (David Graham)开始时只是将它作为图像来处理,运用PictureBase之类软件建立数据库。其后,他感到应当将图像与文本结合在一起,因此在1987年超卡发布后运用了这一新平台。 .其二,《约瑟夫·安德鲁斯》( Joseph Andrews ,1988)。菲尔丁(Henry Fielding)的这部长篇小说全名是《约瑟夫·安德鲁斯及其朋友亚伯拉罕·亚当冒险史》。西蒙弗雷泽大学英语系德拉尼(Paul Delany)等人使用超卡开发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参考系统,用于教学。他们著有《菲尔丁〈约瑟夫·安德鲁斯〉的超卡堆栈:设计与内容的课题》一文,对此加以介绍。 其三,《达里奥(Ruben Dario)项目》(1989)。美国托莱多大学福伊斯特(Joseph A. Feustle)接触到尼加拉瓜诗人达里奥《俗世散文》( Prosas profanas , 1896)的超文本版,在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中不断扩充,开发了基于IBM计算机的《指南》( Guide )、基于苹果机的HyperCard版、SuperCard版。福伊斯特著有论文《面向PC的超文本:鲁文·达里奥项目》,介绍了开发《指南》的体会。 以文本材料为对象的人文科学计算研究项目数量可观。例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卑诗大学)语言教育系卡明(Alister Cumming)与西蒙弗雷泽大学辛克莱(Gerri Sinclair)开发了《葡萄藤》等4个文学研究超媒体,配合高中学生研究20世纪美国作家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小说《愤怒的葡萄》( Grapes of Wrath )使用。 布朗大学信息与学术研究院卡恩(Paul Kahn)将有关中国文学的百科全书条目、译本等印刷文献搬进超文本系统Intermedia。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莎氏交互研究组用超文本理念开发“莎氏电子文档——莎士比亚研究多媒体网络化集注系统”,这种系统通过软件在莎氏剧本(文本)和莎剧视盘(表演)之间建立了链接关系,用户只要轻轻点击,便可以从文本的某一部分跳到相关的电影片断,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德兰德(Larry Friedlander)《莎士比亚项目:多媒体实验》提出下述设计原则:从一开始就让内容专家参与,并让设计从他或她的真实需要中产生;材料、信息与步骤越多,基本的组织原则(应当)越简单(如一个故事、一次旅行、一个博物馆、一系列会见等);让用户知道参与什么、期待什么。提供概览、地图与影片指南;优先考虑良好的界面设计;设计不应只是简单、有内容、有效果;应当对整个用户,对用户的美感、好奇心与趣味有吸引力;为全频谱学习而设计;每一学生都生成自己合适的学习形式。程序应当增强学生在该学科的思考能力;不要在视频光盘上做别处可做得更好的事情。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麦加恩(Jerome Mcgann)指出:对于人文科学计算来说,1993-2000年这一时期具备特殊形式与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万维网带给原先的人文科学计算的危机(有了万维网,不必再学编程)。关于超文本与超媒体的重要讨论席卷了文化与文学研究领域,其热度如今由推出了多种在线超媒体构架的不同的人(包括博尔特与兰道这样的学者)以特殊的方式加油。麦加恩根据自己开发《罗塞蒂著述与绘画全稿:超媒体研究档案》的体会,分析了万维网给文学与人文领域所带来的变化。他指出:学者以书的形式所能为之事受制于技术的、商业的与体制的现实。新技术可以揭示文本的声学特性。 麦加恩自1992年起着手开发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超媒体档案。是IBM公司的捐赠使这所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和人文科学教授合作进行研究,时间在1992年。1993年,维吉尼亚大学人文科学高级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IATH)成立。它吸引了来自音乐、艺术、语言学、建筑、城市规划、宗教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人。麦加恩等人将《罗塞蒂档案》的方法学理论化,并设计了其逻辑结构。1993年秋,他们构建了《罗塞蒂档案》第一个小型演示模型。2000年7月公开发布它的第一个研究装置(在线的超媒体装置),包括1万个图像与文本文件,由多学科的学生与学者组织。其后,该项目的档案又不断扩充。麦加恩根据上述经历指出:在1993年之前,我们的人文遗产的计算机化未来明星是相对小的图书馆员与档案学者的群体,以及少数几个文学与文化研究工作者之事。然而,在2000年,人文科学界从总体上已经看到了大为清晰的未来,并感受到了它的需求的压力。1993年,像《罗塞蒂档案》这样的项目难以找到资助。今天情况大为不同。 与此同时,出现了批判性的人文科学计算项目。如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Amy Alexander)的“戏仿集体性公关信息混合器”( Travesty Corporate PR InfoMixer )、 澳大利亚计算机专家巴尔哈克(Andrew C. Bulhak)《后现代主义生成器》( Postmodernism Generator )等。 前者将矛头指向文抄公,后者则是对后现代主义呓语的戏仿。 如果说20世纪社会思潮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提供了观念来源的话,人文科学计算则为新媒体艺术研究提供了运用新手段的经验。麦克卢汉的传播理论也好,巴特的后结构主义也好,都包含了对于新、旧媒体加以区分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新媒体艺术理论建设的必要前提。人文科学计算早期更多地是应用新媒体技术去研究传统作品,由此而积累的经验无疑可以迁移到对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研究。 新媒体艺术理论的发展,是与相应的艺术实践分不开的。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偶发艺术”(Happeings)的代表人物卡普罗(Allan Kaprow)等组织了许多表演与活动,鼓励观众在观念与事件之间制造自己的联系,将由此生成非线性事件当成叙述策略。这类艺术因其交互性而驰名。卡普罗对于艺术的层系结构的攻击,与纳尔逊(Theodor Nelson)对于计算系统层系结构的颠覆客观上是遥相呼应的。正因为如此,他的《纽约现场的“偶发”》一文成为新媒体艺术史的重要文献。巴西籍戏剧家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写成名著《被压迫者剧场》,1974年以葡萄牙语出版。作者强调剧场的政治性,认为戏剧本是全社会成员集体劳动之后的娱乐活动,由特定的人来代替观赏者表演是贵族阶级介入之后才产生的。戏剧由此分化为主角(上流贵族人士)与合唱队(象征群众)。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戏剧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寓有为贵族意识形态服务的观念,“移情”也好,“净化”也好,目的都是要人们服从社会体制。布莱希特标榜有别于移情与净化的“疏离”(alienation),间或让由演员跳出扮演的角色直陈作品的寓意,以免观众因移情而过于执迷。虽然如此,演员所表现的仍是剧作家的思想,观众依然处于被动的地位。波瓦主张让剧场成为“革命排演”(a rehearsal for the revolution),让观众成为被解放的“观演者”(Spect-Actor),训练自己从事真实的行动。波瓦曾因为自己的戏剧活动遭到巴西军政府的迫害,但其观念却启发了注重交互的新媒体艺术。 视频游戏开发经验也给新媒体艺术理论以启迪。1962年,第一个实时视频游戏《空间大战》( Spacewar )问世;1971年,第一个商业化的视频游戏《计算机空间》( Computer Space )问世;1972年,电子工程师贝尔(Ralph Baer)开发出第一个家用游戏系统《马尼沃克斯奥德赛》( The Magnavox Odyssey ,1972)。虽然“视频游戏”(video game)一词在1973年3月到1974年2月间才作为标题出现于《读者期刊向导》( 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s ),但有关游戏的文章早在1970年就已经出现,所采用的术语是“电子游戏”、“计算机图像”等。它们是由计算机爱好者与玩家写作的,涉及如何开发简单的家庭电子游戏等内容,发表在《通俗机械学》( Popular Mechanics )、《大众科学》( Popular Science )、《流行电子学》( Popular Electronics )与《无线电子学》( Radio-Electronics )这样的刊物上,还有《每周新闻》( Newsweek )与《时代》( Time )等杂志。当时甚至还出版了两本书,一是斯宾塞(Donald D. Spence)的《用计算机玩游戏》(1968), 另一本是贝尔(A.G. Bell)《用计算机玩的游戏》(1972)。 商业化的视频游戏在游乐中心及家庭出现之后,开始出现游戏评论以及有关计算机游戏市场的文章。 这些出版物唤起了人们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并引发了理论家的思考。 在新媒体艺术理论起步阶段,慧眼独识的策展人起了不可抹灭的作用。197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麦克夏因(Kynanston Mcshine)组织展出了有关艺术与通信的作品,以“信息”(Information)为题。艺术被视为纯信息,这种想法是受当时已经颇有声势的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影响而形成的。 也就在这一年,艺术史学家布尔汉(Jack Burnham)等人在纽约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举办了“软件、信息技术:它对于艺术的新意义”(Software,Information Technology:Its New Meaning for Art)展览,不仅展示纳尔逊、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等发明家的作品,而且宣传了诸多新理念。从这些展览中,人们多少意识到:当代艺术已经陷入困境,原因之一是为物质性所拖累。出路在于与信息科技联姻,前提是根本转变艺术观念:应当重视的不是如何使某种理念在物质性对象中不朽,而是如何迅速进行理念的动态交流。这自然而然地导向对新媒体的关注。万维网风行之后,陆续出现了许多新媒体艺术网站。它们充当了孕育新媒体艺术理论的温床。 20世纪下半叶崭露头角的新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文化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奥地利广播公司的利奥波德斯得(Hannes Leopoldseder)在1986年提出了计算机文化10个标志:计算机文化是涌现中的文化;计算机文化呼唤新的字母、新的语言与新的思维方式;计算机文化要求计算机修养的学习社会;计算机文化要求重建工作、闲暇时间与社会;计算机文化要求屏幕作为家庭与办公室的主要工具;计算机文化允许新型艺术家;计算机文化允许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计算机文化允许新网络;计算机文化允许新媒体;计算机文化允许艺术与文化的新经历。 显然,这种文化非常适合新媒体艺术的生长。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艺术家总是处身于最先对其时文化与技术变革做出反应之列,早在数码革命正式宣布之前数十年,他们就在用数码媒体进行实验了。”这些人的作品在地位上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所使用的术语则处于流动化的状态。现今以数码艺术知名的东西,一度被称为“计算机艺术”,然后是“多媒体艺术”,如今又隶属于“新媒体艺术”。数码艺术本身包含了诸多分支,不是代表某种美学意义上的统一体。 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雷克沃思市棕榈滩当代艺术学院拉什(Michael Rush)《20世纪晚期艺术中的新媒体》一书的分析,新媒体艺术主要有以下类型:基于新媒体的表演,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数码艺术。其中,数码艺术可以细分为计算机艺术、数码地转变的摄影、万维网艺术、交互性数码艺术和虚拟现实。他重点阐述了媒体与表演、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与数码艺术。其中,数码艺术区分为“经过数码转变的摄影”、“数码电影”、“计算机艺术”、“交互性艺术”(互联网)、“交互性艺术:装置与电影”、“虚拟现实”。 数码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新媒体艺术理论建设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某些数码艺术家不仅有成功的作品,而且有明确的观点,创作和理论相互印证,超文本作家、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Baltimore)大学通信设计学院莫尔斯洛普(Suart Moulthrop)是如此,巴西艺术家卡茨(Eduardo Kac)亦然。 从互联网本身看,充当新媒体艺术的平台是其出乎意料之外的用途。纽约作家约翰逊认为:生物进化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一种最初是为某种目的而构建的器官,可能转变成适用于完全不同目的之器官。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物种起源》一书已经谈到这样的现象,并称之为“功能更新” (exaptation)。这类现象在高科技时代同样屡见不鲜。例如,万维网本来是供学术研究之用的局域性文件系统,但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大众媒体。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温斯顿(Brian Winston)《“享用郁金香”:因特网、新自由主义和千年狂欢》(2001)一文认为:“阿帕网的概念是指没有中枢控制的网络,但是,实际与它的初衷正好相反。它的设计是要确保即使在发生最严重的灾难性战争的情况下,控制中心也能正常地运作。实际上,分散的网络不是没有控制中心,而是具有一个移动的控制中心。阿帕网的每一个接点都能够运作整个系统网络;这是主要的设计目的,而且阿帕网的确有其存在的理由。” 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布朗(Robin Brown)《从答案到问题:信息时代的全球化》(2001)一文认为:“通讯发展的历史记载表明,网络发展是由经济模式和政治优先权所决定的,但是,网络的运用伴随着一连串无意的结果(黑德里克1991),对高昂的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逻辑是尽量使其应用最大化,结果成本降低,社会上更多的边缘群体也能使用。当使用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意料之外的使用类型也随之而来。” 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保罗(Christiane Paul)《数码艺术》( Digital Art ,2003)一书指出: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数码技术用为创造传统艺术作品的工具,另一种是致力于开发数码技术的媒体特性(交互性或参与性)。表面上看是数码的作品,可能完全是用传统技术创作的;表面上看是传统的作品,可能完全是用数码技术创作的。数码媒体的特点是允许进行多种操作、多种艺术形式的无缝结合。这导致了不同媒体之区别的混淆。此外还有通过挪用与拼贴实现的重新背景化(它在20世纪初为立体派、达达派及现实主义者所应用,数码媒体将它发展到新水平)。数码复制不降低质量。数码媒体也增加了视觉材料的可访问性,破坏了有关真实性、作者身份与本真性的传统观念。 在笔者看来,新媒体艺术的特点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创造传统作品,而是致力于开发数码技术的媒体特性与艺术潜能。其代表作不仅确实是利用数码技术制作的,而且具备数码媒体的一般特征,如交互性、多媒体、拼贴手法等,并在整个艺术界作为前卫艺术引领风气。 尽管有许多人看到了新媒体对艺术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上述影响持肯定态度。纽约作家约翰逊对此就很有保留。他在1997年指出:“40年前,您可以依赖您指头上的食客形式:《读者文摘》、《电视向导》,献给多样混合的好莱坞明星的狂热及多瓦普音乐的激情。一切别的、有关大众媒体开心屋之外的某处的人们的故事的东西,即使是古老的、无媒介的领域,也不断变得遥远,直至关于大众媒体所未触及的生活的故事的思想变得从任何实际目的来看都无法接受,正如19世纪那些只牵涉到骑士和王子的故事变得无法接受那样。商业资本主义中所引领的技术变化去除了古老的、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剧,引入了新的、较粗糙的形式——现实主义小说,连同它的孤儿、恶棍及任性的英雄。20世纪的电子技术以同样方式去除了旧的叙事形式,至少是将它降低到装配线上的重复生产,同时将一群新的有机体释放到较大的人文生态中。”这些新的有机体并不讲故事,而只是即兴重复、加注、拆除、切碎、采样。它们与其故事驱动的先驱的关系,有点像电影评论家与电影本身的关系。但是,与电影评论家不同,这些新形式响彻从高雅文化到低俗文化的长音阶,既迎合了大众的吁求,又烙有独立经营的印记。过去至少还得开个新闻发布会来编造伪事件,如今只要靠摄像机就够了。 显而易见,新媒体艺术自身有成熟的过程,公众对于它们也有熟悉、认可的过程。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即使积以时日、臻于成熟,仍然可能良莠不齐,难以一概而论。 在研究新媒体艺术理论产生和发展时,要注意莱文森所谈到的“软决定”因素。“软决定是一种系统,它认为技术只决定事物可能发生(没有技术就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结果),而不认为技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这样的系统中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也就是说其他的关键因素同样对结果的产生起作用。” 就信息技术与社会变革、新媒体与艺术的关系而言,起作用的经常是“软决定”而非“硬决定”。 (发表于《东方丛刊》》2009年第1期) Roads, Curtis. The Computer Music Turtorial . Cambridge, Mass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4, p.882. http://rhizome.org/ada1852 /.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10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1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2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Gibbs, Michael. Art and Money . Art Monthly , No.246 (May 2001), p.51. 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 , 范静哗译 , 11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巴特《S/Z》 , 屠友祥译,6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McGann, Jerome. Radiant Textuality ; Literature after the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2001,Paperback edition, 2004,p.3. Busa, Roberto. 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Issue 14,1980,pp.83-90. Crane, Gregory. Ancient Materials, Modern Media; Shaping the Study of Classics with Hypermedia.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05-220. Graham, David. The Emblematic Hyperbook; Using HyperCard on Emblem Books.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73-286. Delany, Paul, and John K.Gilbert. HyperCard Stacks for Fielding’s Joseph Andrews; Issues of Design and Content.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87-297. Feustle, Joshpe A. Hypertext for the PC; The Rubén Darío Project. 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99-313. Cumming, Alister, and Gerri Sinclair. Conceptualizing Hypermedia Curricula for Literary Studies in Schools.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315-328. Kahn, Paul. Linking together Books; Experiments in Adaping Published Material into Intermedia Documents. 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21-256. Scott T. Cummings. Interactive Shakespeare. http;//muse.jhu.edu/juornals/theatre_topics/v008/8.1cummings.html/. Friedlande, Larry. The Shakespeare Project; Experiment in Multimedia.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Edited by Paul Delany, and George P. Landow. Combridge, Mass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1991.Fourth printing, 1994, pp.269-270. 对弗氏的项目 . 日本东海大学研究生院顾宁 . 数字化媒体与文学理论 . 一文有所介绍 . 见 .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McGann, Jerome. Radiant Textuality ; Literature after the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2001,Paperback edition, 2004,p.61. McGann, Jerome. Radiant Textuality ; Literature after the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2001,Paperback edition, 2004,pp.3-4,1. http;//infomix.plagiarist.org/mix . http;//www.elsewhere.org/cgi-bin/postmodern/ . Boal, Augusto. Theater of the Oppressed . Translated by Charles McBride and Maria-Odilia Lear McBride.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1985.Reprint New York; Urizen Books, 1979. From the Portugese Teatro do oprimido , 1974. Spence, Donald D. Game Playing with Computers . New York; Spartan Books, 1968. A.G. Bell. Games Playing with Computers. 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 Ltd,1972. Wolf, Mark J,p., and Bernard Perron. Introduction. In The Video Game Theory Reader .Edited by Mark J. P. Wolf, and Bernard Perron. New York; Routledge,2003,pp.2-3. 观念艺术(又译概念艺术)出现在1960年代后期。它强调艺术的非物质性。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利苏斯(J.Kosuth)等。 Leopoldseder, Hannes, Ten Indications of an Emerging Computer Culture. In Ars Electronica ; Facing the Future.A Survey of Two Decade . edited by Timothy Druckrey.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2001,pp.67-70. Paul, Christiane. Digital Art .New York; Thames Hunson (World of Art) ,2003,p.7. Rush, Michael. New Media in Art . London; Thames Hundson, 1999, 2005. Johnson, Steven,1997. Interface Culture ; How New Technology Transforms the Way We Create and Communicate . San Francisco; Harper Edge, p.92. 温斯顿《“享用郁金香”;因特网,新自由主义和千年狂欢》。拉克斯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王海译,180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布朗《从答案到问题;信息时代的全球化》。拉克斯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王海译,249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Paul, Christiane. Digital Art .New York; Thames Hunson (World of Art) ,2003,pp.7,27. Johnson, Steven. Interface Culture ; How New Technology Transforms the Way We Create and Communicate . San Francisco; Harper Edge, 1997, pp.26-27. 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4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人文基金会最新资助的22个数字人文启动基金项目
limer 2011-5-20 23:35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Philadelphia ‑‑ Philadelphia, PA Planning for an Innovative Partnership: the Medical Heritage Digital Collaborative Lori Jahnke,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4,978 To Support: Planning meetings and site visits to engage scholars in the planning and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proposed Medical Heritage Digital Collaborative of online history of medicine collection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 Tallahassee, FL Populating Prosop, A Social Networking Tool for the Past: Two Workshops Will Hanley,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Prosop, an open source universal demographic history tool used to plot historical relationships of individuals in time, space, and society and to discover connections among historical networks of individuals. Fordham University ‑‑ Bronx, NY Compatible Database Initiative: Fostering Interoperable Data for Network Mapping and Visualization Micki McGee,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4,937 To Support: Worksho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sortium to generate standards for shared, interoperable data sets for humanities‑based network analysis projects. Internet Archive ‑‑ San Francisco, CA Linked Open Data in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Summit Kristin Negulescu,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4,150 To Support: A two‑day meeting of librarians, archivists, 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humanities scholars to explore approaches for connecting disparate online humanities collections using the Linked Open Data model. Ithaka Harbors, Inc. ‑‑ New York, NY Campus Services To Support Historians Roger Schonfeld,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9,508 To Support: A systematic study and projection of new information services required b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also serving as a pilot for a broader program of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humanities.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New York, NY Crowdsourcing Culinary History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Benjamin Vershbow,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 interface for a tool that would allow scholars and interested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to contribute to transcription materials related to culinary history, using the menu collection of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as a testbed.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Raleigh, NC New Methods of Documenting the Past: Recreating Public Preaching at Paul's Cross, London, in the Post‑Reformation Period John Wall,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Research to study acoustics for sermons at St. Paul's Cross using advanced modeling and acoustic algorithms. Richard Stockton College of New Jersey ‑‑ Pomona, NJ A Digital Role‑Playing Gam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Lisa Rosner,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8,989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game‑based simulation for explor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the smallpox vaccination. Tulane University ‑‑ New Orleans, LA MediaNOLA: Making the History of New Orleans Cultural Production Part of the Present Vicki Mayer,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4,937 To Support: A planning grant to assist archivists and community media practitioners in designing a multi‑media, GIS‑enhanced, interactive digital archiving site for New Orleans' cultural productions and oral histo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Berkeley, CA A Text Analysis Tool for Examining Stylistic Similarities in Narrative Collections Bryan Wagner,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Development of a text analysis tool for examining and visualizing grammatical and stylistic features to assist authorship identifi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La Jolla, CA Real‑time 3D Archaeological Field Recording: Development of an interoperable open‑source GIS data entry system. Thomas Levy,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 of an open‑source field recording tool named ArchField, which will be tested at sites in Jordan and Israel.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Orlando ‑‑ Orlando, FL The Central Florida Mosaic Interface ‑ Stage II Connie Lester,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Development of a user friendly natural language search capability for the prototype Central Florida Mosaic Interface database, while expanding that database to include six central Florida cities.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Orlando ‑‑ Orlando, FL Journey Beyond the Fair Lori Walters,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9,715 To Support: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that connects museum visitors,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to the NEH‑funded Journey To the Fair project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1964‑65 World's Fair. University of Florida ‑‑ Gainesville, FL Digital Epigraphy Toolbox Angelos Barmpoutis,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The creation of a web‑based application that will facilitate the preservation, study, and dissemination of ancient inscription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 Urbana, IL Re‑Framing the Online Video Archive: A Prototype Interface for America’s Nuclear Test Films Kevin Hamilton,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9,999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 platform for studying and exhibiting digitized historical films, using government films docum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University of Redlands ‑‑ Redlands, CA Visualizing Flow and Movement for the Humanities Diana Sinton,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4,956 To Support: A workshop for GIS specialists and humanities scholars to develop methodologies toward visualizing the flow and movement of people and ideas across geographic spac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Research Foundation ‑‑ Columbia, SC History Simulation for Teaching Early Modern British History Duncan Buell,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9,967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for classroom use of a prototype game‑based simulation for exploring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17th‑century Britai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CA Design of an Interactive Tabletop Device for Humanities Exhibitions Anne Balsamo,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 tabletop device for museums to allow for interactive browsing of large‑scale digital collections, using the AIDS Memorial Quilt database as a test‑cas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Seattle, WA Advancing Information Design for Architectural Image Interfaces William Jordan,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9,673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user interface for the Brumfield Russian Architecture Collection to provide greater access to the collec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Pullman, WA Fort Vancouver Mobile Rudyne Grigar,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50,000 To Support: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mobile storytelling environment using both iPhone and Android platforms to create a story module focusing on Hawaiians who lived and worked at Fort Vancouver National Historic Site in the mid 1800s. Weber State University ‑‑ Ogden, UT Concentration in the Humanities Luke Fernandez,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41,302 To Support: A pilot project to identify and consider methods, including the modification of test software, to minimize student distraction by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project would be conduct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humanities course on concentration. Wheaton College ‑‑ Norton, MA Encoding Financial Record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Kathryn Tomasek, Project Director Outright: $25,000 To Support: A meeting of historians of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archivists, and technical expert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ule for financial records for the Text Encoding Initiative to allow for additional mark‑up and analysis of those records found in manuscript collections.
3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头脑风暴会议
热度 3 limer 2011-5-3 22:11
2011年5月7日晚上7:30,信息管理学院 一楼 108 会议室 召开 数字人文头脑风暴第一期,讨论话题如下: (1)各类人文专题数据库和古籍文本数字化建设 (2)基于GIS的历史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 (3)基于数字古籍语义分析的历史与档案研究 (4)基于文本挖掘与统计的文学、新闻、观点与舆情传播研究 (5)基于数据库的法律条文、文书、证词研究 (6)基于语料库的计算语言学研究 (7)基于视频扑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的民族文艺研究 (8)基于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的考古与历史建筑研究 (9)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专题资料库与知识门户社区建设 欢迎在武汉的各界朋友参加。 有意者可在线短信我,或发邮件whu_wxg at 126.com,或届时直接参加。
4394 次阅读|7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热度 3 limer 2011-4-20 22:2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人文领域的深入应用,以及互联网人文活动的丰富化,数字人文正在成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经过我们的努力,国内首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终于在武汉大学成立。 武汉大学 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作为985三期资助的人文创新研究基地,致力于数字人文理论创新,技术和平台工具研发,以及相关专项项目的实施与交流,中心将以推动武汉大学人文学科创新发展为己任,进而推动数字人文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两年的心愿终于成真,特此发帖祝贺! 我们会尽快推出相关的网站,介绍我们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计划,以及我们准备开发的开放性的人文资料加工和学术研究软件工具,敬请期待。 如有合作想法,请可与我直接站上联系!
665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社会计算
热度 2 limer 2011-3-29 11:28
这是200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 社会计算与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正在成为两大新兴的跨学科领域。 以下文章来自互联网。 原文: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sci;323/5915/721 By David Lazer, Alex Pentland, Lada Adamic, Sinan Aral,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Devon Brewer, Nicholas Christakis, Noshir Contractor, James Fowler, Myron Gutmann, Tony Jebara, Gary King, Michael Macy, Deb Roy, Marshall Van Alstyne 翻译:许小可(xiaokeeie@gmail.com) 我们生活在各种网络中。我们定期检查电子邮件,在各处拨打移动电话,刷卡乘坐交通工具,使用信用卡购买商品。在公共场所,可能有监视器来监控我们的行为,在医院,我们的医疗记录以数字形式被保存。我们也很可能写博客给大家看,通过在线社会网络来维护友谊。以上的种种事情都留下了我们的数字脚印,这些踪迹汇聚起来就成为一幅复杂的个人和集体行为图景,同时这些踪迹也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人生、组织和社会的理解。 虽然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已经改变了一些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等,但是数据驱动的“计算社会学”研究却进展缓慢。尽管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上的重要期刊都很少关注这一领域,但计算社会学在国际公司如Google、Yahoo以及政府部门美国安全局已经开始被研究。计算社会学要么是私人公司和政府部门的专有研究领域;要么虽然某些有特权的研究者使用私有数据发表论文,但这些数据却无法被其他人评价和复制。上述的场景毫无疑问都无助于公众在知识积累、验证和分发上的长期利益。 基于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计算社会学的价值在哪里?能够增强社会对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理解吗?什么是计算社会学发展的障碍呢? 到目前为止,有关人类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依赖一次性的、自己报告的数据。新的科技,像视频监控(1),电子邮件和“智能”姓名标记这些手段不仅提供了随着时间发展,在不同时刻的交互关系,而且提供了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关系信息。例如,团体中的交互关系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数据来研究,有关人们交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等问题也可以被考察:像工作团体是已经稳定下来很少变化,还是他们关系随着时间发生剧烈变化(2)?什么样的交互模式对应着多产的团体和个人(3)?面对面的团体交流能够通过“社会测量法”来评定,而电子设备能够被人戴着从而时刻捕捉人们在物理上的亲密关系、位置、移动以及其他各种个体行为和集体交互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在一个组织内部的亲近关系和交流模式,以及具有杰出表现的个人或集体的信息流模式等(4)。 我们也能够了解社会的“宏观”社会网络信息(5),以及它怎么随着时间进行演化。电话公司拥有数年间他们客户之间通话模式的记录,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像Google、Yahoo等拥有客户相互交流的即时信息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描绘社会通信模式的复杂图景吗?这些交互活动中的哪些方式会影响经济生产力或公共健康?不管怎么样,现在追踪人类活动已经变得很简单了(6)。移动电话提供了一种大规模长时间追踪人们移动和物理上是否亲密的方法(7)。这些数据或许会提供有用的流行病学方面的见识:比如一个病原体,像感冒病毒是如何通过物理上的相互接触而在人群中传播的。 互联网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途径来理解人正在说什么以及人们是怎么连接到一起的(8)。例如,在这个刚过去的政治季节中,只要跟踪一下论点、谣言、政治观点以及其他线索在博客空间的传播(9),以及个人在互联网上的“网上冲浪”行为(10),每一个选民究 竟关心什么东西就很清楚了。虚拟世界能自然而然地完全记录每一个人的行为,这也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实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和也不被接受的(11)。相似的,社会网络在线站点提供了独特的途径去理解一个人在网络中的地位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从他们的感受到他们情绪和健康(12)。自然语言处理已经开始不断增强组织和分析互联网以及其他来源的大量文本材料的能力(13)。 简短地说,计算社会学正在像杠杆一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增强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宽度、深度和广度。然而,不容易克服的障碍却影响着这一进程。目前存在的方法不能处理数以兆计的时刻变化的整个人类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位置。例如,目前存在的社会网络理论是往往是通过几十个人的一次“快照”得到的数据建立起来的,它怎么能告诉我们有关百万计人口的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信息包含这些人的位置、商业交易和日常交流等数据。这些大量涌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互的数据能够定量地提供有关人类集体行为的新观点,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框架却无法处理这些数据。 从博客空间得到的数据。上图显示的是政治博客社团之间的链接结构(从2004年开始)。红色线代表保守派博客,蓝色线代表自由派博客;橙色线代表自由派连向保守派,紫色线表示保守派连向自由派。每个博客的大小反映了其他博客连向它的数量。【经过计算机械协会允许从文献8中重画得到】 也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碍来阻止计算社会学前进。从途径上看,物理和生物学上探索的问题更适应观察和干涉。在发现的过程中,夸克和细胞都不介意我们揭开他们的秘密,也不抗拒我们改变他们的环境。对于基础结构来讲,社会学和计算社会学之间的鸿沟要比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之间要大得多,原因主要是计算社会学需要分布式监控,追踪允许以及编码等。这些在社会学中几乎都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甚至从物理距离和管理形式上来看,社会学系和工程或计算学系之间的差异要比其他科学之间大得多。 可能最痛苦的挑战是如何保证数据可以获取而又很好保护个人隐私。很多数据都是有所 有权的(如移动电话数据和商业交易信息等)。由AOL公司公开它的很多客户“匿名化”搜索记录所造成的大混乱突出了个人或公司通过私人公司分享私人数据的潜在风险(14)。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合作和数据共享的鲁棒模型是必需的,从而来促进研究、保护个人隐私以及为公司提供保护。更一般的讲,恰到好处的处理隐私问题是最基本的。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报告就特别指出,他们可能会经常性的去掉个人外形特征,并且会仔细地匿名化数据(15)。去年,美国国家健康局和The Wellcome Trust突然去掉了一些基因数据库的在线获取功能(16)。这些数据看起来已经匿名化了,仅仅报告了某些基因标记者的总体频率。然而研究表明,在统计上,如果利用数据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数据,还是有可能重新确认个体身份的(17)。 因为一条个别的违背保护隐私的小事故就会导致扼杀新生的计算社会学的制度和法律条文产生,所以自我调整的与手续、技术和规则都相关的制度必须要建立起来,从而降低风险,保护潜在的研究。作为自我调整制度的基石,美国机构审查委员会(IRBs)必须增强他们的科技知识来理解入侵和伤害个人的潜在因素,因为新的可能性已经无法用他们当前有关伤害的范例来判断了。很多IRBs的人员很难来评估复杂数据被去匿名化的可能性。而且,IRBs可能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专注于保护数据安全的机构。目前,已有的数据在许多组织中传播,这些机构对于数据安全的理解和处理手段是参差不齐的。研究者必须在保留数据做研究的同时开发技术来保护个人隐私。同时,这些系统反过来可能也有助于对于工业界保护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18)。 最后,计算社会学的发展和其他新兴交叉学科也息息相关(像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这就需要发展一个方式来培养新的学者。决定教授职权的委员会和编辑部需要理解和奖赏跨学科发表的努力。最初地,计算社会学需要拥有社会学家和计算学家一起努力。长期地看,这个问题将取决于学术界决定是否应该培养计算社会学学家,或者计量文献社会学家和社会文献计量学家的团队。认知科学的出现为计算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认知科学涉及的领域包括生物学、哲学和计算科学。它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源的投入来创建一个共同领域,而且为过去一代的公共货物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认为计算社会学具有相似的潜力、值得相似的投入。 References and Notes 1. D. Roy et al., “The Human Speech Project,”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Vancouver, BC, Canada, 26 to 29 July 2009. 2. J. P. Eckmann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14333 (2004). 3. S. Aral, M. Van Alstyne, “Network Structure Information Advantage,”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PA, 3 to 8 August 2007. 4. A. Pentland, Honest Signals: How They Shape Our World(MIT Press, Cambridge, MA, 2008). 5. J.-P. Onnela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7332 (2007). 6. T. Jebara, Y. Song, K. Thadani, “Spectral Clustering and Embedding with Hidden Markov Model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Philadelphia, PA, 3 to 6 December 2007. 7. M. C. González et al., Nature 453, 779 (2008). 8. D. Watts, Nature 445, 489 (2007). 9. L. Adamic, N. Glan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ink Discovery (LINKDD 2005), pp. 36–43; http://doi.acm.org/10.1145/1134271.1134277. 10. J. Teevan, ACM Trans. Inform. Syst. 26, 1 (2008). 11. W. S. Bainbridge, Science 317, 472 (2007). 12. K. Lewis et al., Social Networks 30, 330 (2008). 13. C. Cardie, J. Wilkerson, J. Inf. Technol. Polit. 5, 1 (2008). 14. M. Barbarao, T. Zeller Jr., “A face is exposed for AOL searcher No. 4417749,” New York Times, 9 August 2006, p. A1. 1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utting People on the Map: 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with Linked Social-Spatial Data, M. P. Gutmann, P. Stern, Ed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7). 16. J. Felch. “DNA databases blocked from the public,” Los Angeles Times, 29 August 2008, p. A31. 17. N. Homer, S. Szelinger, M. Redman, D. Duggan, W. Tembe, PLoS Genet. 4, e1000167 (2008). 18. M.V.A. has applied for a patent on an algorithm for protecting privacy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19. Additional resources i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can be found in the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3/5915/721/DC1
535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挑战数字图书馆和数字人文科学》
limer 2011-3-27 22:44
挑战数字图书馆和数字人文科学 ISBN:9787549501007 定价:20.00元 作者: 赖德伯格-科克斯 朱常红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版次:1版1次 开本:32 装帧:暂无 字数:100千字 页数:132页 供货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卷分类:学术文化 出版社推荐语 暂无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7年多来在数字人文科学和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的成果,主要论述了作为服务检验标准的数字图书馆和计算人文科学两种相关领域之间的实践类比。书中使用《西达瑞斯?奴奇斯》(又译作《恒星使者》Sidereus Nuncius)的例子来陈述许多实践性的法则,尤其集中关注共享领域的研究。 作者简介 暂无 目录 前言 作者介绍 插图目录 引言  案例研究  挑战数字图书馆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人文科学的前数字类比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  注释 提供存取文本  什么是贴标签  文本编码倡议  怎样显示XML文本  挑战编码  它是怎样实行帮助的  注释 帮助读者理解学识 有用的新学识 新学识:数字图书馆和特色学术机构库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4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本书《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热度 1 limer 2011-1-31 12:52
去年11月底,在台湾大学数位典藏与数位档案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数字人文研讨会上,我有幸见到了 金观涛与刘青峰(两人是夫妻) 两位教授。两位教授介绍了他们利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所做的研究项目,几个弟子先后登台亮相,令人印象深刻。 国内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恐怕无不知 金观涛 先生,其著作也颇为丰富,可惜限于某些原因,部分著作未能在大陆出版。 今天在当当网搜索,无意中发现法律出版最近出版了两位先生的一本著作:《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在我看来,这本书代表了 数字人文研究 的胜利果实,特此推荐,希望在国内见到越来越多的类似著作。(利用关键词统计技术研究社会变迁的门槛正在降低, 具体可见 ) 以下内容,转载自 当当网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汇集了金观涛、刘青峰十年来在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支持下完成的主要成果。 作者建立并利用含一亿两千万字文献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以关键词如“权利”、“个人”、“公理”、“民主”、“社会”、“科学”、“经济”、“革命”等政治术语的统计分析为基本素材,各辅以相关的统计图表,探讨它们对应的西方现代政治观念在中国的引进、演变以及定型过程。 不了解这些重要政治观念,就无法理解支配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政治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变迁方式。 内容简介 通过中西现代观念差异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不同于史学界公认的另一种划分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思想史分期方案。此外,通过数据库的应用,突破了过往思想史研究以代表人物或著作为分析依据的局限,开启以例句为中心的观念史研究新方法,使研究结果变为可以验证的。 中国思想史研究前辈王尔敏先生称这一研究方法是“当今哲学界的统计学派”。 本书根据讨论的十大基本观念,整理出十余万字近一百个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意义演变词表。可以说,本书既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的重要研究著述,也是十分有用的参考工具书。 作者简介 金观涛,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目录 致谢 导论:为什么从思想史转向观念史? 上篇:理论探索 一 “天理”、“公理”和“真理”——中国文化合理性论证以及正当性标准的思想史研究 二 试论儒学式公共空间——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思想史研究 中篇:观念变迁和术语 三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起源和演变 四 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形态初探 五 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 六 从“天下”、“万国”到“世界”——兼谈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 七 从“共和”到“民主”——中国对西方现代政治观念的选择性吸收和重构 八 从“富强”、“经世”到“经济”——社会组织原则变化的思想史研究 九 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生产力”——知识体系和文化关系的思想史研究 十 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下篇:方法论 十一 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重大事件与观念变迁互动之研究 十二 “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 十三 历史的真实性——试论数据库新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附录一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文献目录 附录二 百个现代政治术语词意汇编 附录三 有关统计分析的讨论 附录四 导论及各篇文章的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 参考书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年来中国社会关注焦点演变计量图
热度 1 limer 2011-1-15 12:00
想知道1800年以来,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民主、自由、革命、日本、苏联。。。)是如何演化的吗? 已往这些只能由社会学者穷尽一生解读的问题,现在你可以在瞬间得到一个初步的答案,这就是google 的 Books Ngram Viewer给你的计量功能。 谷歌的 Books Ngram Viewer拥有 超过 5000 亿个单词,主要来自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及西班牙文等超过 520 万本图书。 通过对主题词的计量,你可以看到中国社会问题的演化图景,是不是很有意思,这就是数字人文的魅力,改变你认识世界的视角。 革命 民主 自由 科学 人民 小康 公仆 苏联 日本 美国 该功能不仅可以分别计量,还可以对比分析,例如: 自由VS科学VS民主 看看三者的趋势,就知道社会的关注焦点,是不是很有意思(注意:这是中文简体统计的结果,也就是主要由大陆出版的图书数据集分析而得,你懂得!) 百年社会变迁,一目了然。 数据可不可靠,我不知道,第一感觉,有点靠谱,词频统计毕竟是一种研究方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数字人文资源
limer 2010-5-5 13:55
Digital Humanities Resources Local (Indiana University) Resources Institute for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IU Digital Library Program Lectures and Discussion Groups DLP Brown Bag Series IDAH Brown Bag Series Metadata Discussion Group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ACH, North America) 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Linguistic Computing (ALLC, Europe)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t pour l'tude des mdias interactifs (SDH-SEMI, Canada)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ADHO, umbrella group for the above organizations) TEI Consortium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and Computing Journals Journals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Digital Studies / Le champ numrique LLC:The Journal of 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ACH and ALLC) TEXT Technology: The Journal of Computer Text Processing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66-2004) CH Working Paper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omputers and Texts dichtung-digital D-Lib Magazine Electronic Book Review First Monday Game Studies Human IT ImageText The Iowa Review Web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Vectors Conferences Digital Humanities Digital Resources for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Text Encoding Initiative (TEI) Members Meeting Chicago Colloquium for Digital Humanities and Computer Science Online Discussion Lists Humanist TEI-L Blogs The following are blogs by digital humanities scholars Digital Humanities Now Dan Cohen Matthew G. Kirschenbaum Stephen Ramsay Geoffrey Rockwell Stfan Sinclair Clay Spinuzzi Lisa Spiro Melissa Terras Edward Vanhoutte Vika Zafrin Text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2004) A Companion to Digital Literary Studies (Blackwell, 2008) Institutes and Center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MITH),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entre for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CCH), King's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for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IDAH), 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Digital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MATRIX, The Center for Humane Arts, Letters Social Sciences Online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above centers and many, many more are listed in centerNet ,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s. Linguistic Corpora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义出版与数字人文
limer 2010-4-20 18:21
刚从日本回来,参加了第二届亚太数字人文中心网络会议,在该会议上,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马费成教授被选为亚太数字人文研究代表,将参加国际数字人文高峰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的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它们已经开始将语义技术应用到了数字人文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领域本体对在线文献中的概念和实体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研究给人文学者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就我的感想,这一工作的目标应该是将人文学者从繁复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比对劳动中解放出来,自动实现不同资料、事件、记录之间的关联和集成,使人文学者的工作平台跃迁一个层次,不用再为这些基础工作费神,而将精力集中在资料分析和观点提炼上,从而极大的提升人文研究的效率。 此外,国外同行还在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再现或重现传统的人文资料,如利用3D复原技术,重构1000年以前的城市和街道场景,这一研究对于国家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文献资料来说,这是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表现方式。 是的,数字人文这一方向的发展前景是激动人心的,语义出版技术不仅可以助推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最终也将推动国家文化的传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互联网、数字人文与网络数据采集
limer 2010-2-16 16:08
近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文献代替了印刷文献,计算机检索代替了人工统计,研究过程和研究工具的数字化不仅提高了人文社科的研究效率,还拓展了人文社科的研究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文社科研究的模式。 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以后,大众媒体、网络交流、社会性网站等新事物的陆续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人文社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例如利用国外知名媒体网站上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中国国际形象的评估研究,事件信息传播路径分析,地区形象监控,品牌用户评价等等,这样的研究在印刷时代是成本高昂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就没有任何障碍。 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绝佳的人文社科研究数据源,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共享学术信息,还可以直接采集一手的网络用户行为数据,由此还导致信息物理和人类行为动力学这样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兴起。 当然,对于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者来说,互联网最大的功劳还是方便了数据获取,各种学术网站、新闻网站、个人网站、专业网站等等,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研究者利用搜索引擎和数字图书馆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想要的数据和文献信息。 然而,当人文社科研究者想要获得面向特定领域的数据集时,例如英国各大报纸所有涉及中国的报道这样的数据,或者政府对某一突发事件发布的所有信息搜索引擎就无能为力,研究者要么自己手工下载,要么采用专业的网络信息智能采集软件。手工下载成本高昂,特别是随着人文社科研究的数据集规模越来越大,研究者越来越需依赖于网络信息智能采集软件进行数据定向采集。 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网络信息智能采集软件正逐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基础性软件工具,推动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快速发展。 针对网络数据自动采集的需要,我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汇海科技武汉大学移动商务联合实验室开发了一套通用性的网络信息智能采集软件,不仅能够自动定时采集多种类型的网站信息,还能对网页正文进行抽取、分类和关键词提取。该系统应用领域广阔,其中就包括数字人文学术研究。 为了满足数字人文的发展需求,光有网络信息智能采集软件还不够,目前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大多是非结构化的,所以对采集到的网页还需进行结构化信息的抽取和挖掘,所以下一步我们将开发网页结构化信息抽取软件和文本挖掘软件,以构建完整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软件平台,适应数字人文的多样化研究需求。 移动互联网应用是另外一个社会性大趋势,为了满足基于移动数据的数字人文研究需求,我们还将集中力量开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抽取、挖掘软件研发工作。 我们欢迎人文社科同行联系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热度 2 limer 2009-12-3 10:43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引用方式如下: 王晓光 .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1. 王晓光 * 摘 要: 信息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面貌。数字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计算机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通过文献调查与分析,本文对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者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文科学 数字人文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科研模式与学术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教学方法和知识表现方式也得到不断创新和扩展。在e-science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新型的文理交叉研究领域——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逐渐产生,并得到了西方人文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内已经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的数字人文研究联盟也已经出现,各种数字人文主题会议在全球频繁召开。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界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十分不足,研究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都较为陈旧。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将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和前沿集中介绍给国内的人文社会学者以加快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1. 数字人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1 数字人文的学科概念 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或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它是一个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科学领域的普及应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媒介支撑下,人文知识的获取、分析、集成和展示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有海量的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被数字化,并在Web上被提供给大众获取和使用。面对这种日益强化的数字化情景,人文学者急需相应的工具和平台对这些数字化人文资料进行组织、标引、检索和利用,以保证人文研究的持续性、一致性和高效性。数字人文研究的正是在这些数字媒介被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过程,以及它们给人文科学和人文知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常常既包括传统人文领域(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的研究者,还包括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学者。在这两类人员的协作下,诸如数字仓储、文本挖掘、多媒体出版、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始在人文领域得到深入应用。随着数字原生(born-digital)人文数据的增加,现代人文学科正在快速地向可计算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诸如网络民族志、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等主题也在成为新的人文研究课题,进而不断改写数字人文自身的定义。 人文计算领域的先驱,意大利著名人文学者Roberto Busa认为人文计算化的最重要结果并不是加速传统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给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这一解释表明数字人文的产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其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 。 1.2 数字人文的研究内容 为了明确数字人文研究的路线和研究内容,国际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主席Antonio Zampolli教授曾于2001年4月召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人文计算研讨会,随后发布了Pisa报告。在此报告中,David Robey教授绘制并发表了一副有关“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如图1所示。 来源:http://www.allc.org/ 图1 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名学者、伦敦国王学院的Willard McCarty教授及其同事Harold Short对该图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们认为图中央区域指的是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共同基础,它们是数字人文的核心,包括各种可计算的基础数据对象,如自由文本、格式化数据、图像、声音等。针对这些数据而进行的计算活动包括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数字绘图、音乐检索等。 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并不稳定,它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现代通讯技术、超媒体和数字图书馆等基础性研究平台。图中上部分的方块代表的是各种科学共同体,如文学与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历史研究共同体、哲学研究共同体等。双向箭头代表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并非固定的,它们随着研究条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图中下半部分的云朵表示不同的学科及其子学科使用的具体方法 。 这幅知识地图不仅解构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科框架,还指明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研究对象数字化来支撑、保障和创新人文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数字环境下系统化探索新的人文研究方法论基础,以保障人文研究的可持续化。 2 .数字人文的发展沿革 Digital Humanities 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和专业术语,是从 Humanities Computing 发展而来的。早期的人文计算发端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从 Roberto Busa 对语言计算的初步探索算起,人文计算的发展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和《文学与语言学计算》(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分别于 1973 年和 1986 年建立和首次发行。此后,人文计算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研究对象的形式也从电子文本逐渐扩展到多媒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逐渐成形。 1999 年, McCarty 讨论了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以及如何在制度和学术层面来为人文计算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和支撑。 90 年代后期,人文学者开始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地使用各种新型的数字技术处理人文资料,并进行人文知识生产,如创作电子文本、扫描古籍图书和绘本、使用虚拟技术复原古建筑模型和历史上的都市、开发和建设各种在线的声视频数据库等。人文知识的可计算性快速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向历史、音乐、艺术学等多个领域扩展。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原生数据越来越多,如数字地图、计算机图像、在线网页、虚拟人物等,它们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对人文计算的定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给人文研究带来重大变革。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也促使人文研究的基础从印刷文本向超文本全面转型,各种用于人文知识共享的学科门户纷纷建立,由此导致人文知识的创作、传播和共享都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很多人文学者开始使用含义更为丰富的“数字人文”这个学术术语代替范围较为狭窄的“人文计算”,以突现其学科范围的扩展和研究活动的数字化烙印 。 目前,无论是从研究项目的主题、学术机构的名称,还是已发表论文的题目来看,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相当清晰 , 。各种数字人文研究学会和专门的研究中心遍布全球,很多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也已经获得政府和学界的资助与关注。人文计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人文领域计算机应用联合会(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和数字人文学会(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été pour l'étude des médias interactifs )还联合组成了国际上最大的数字人文联盟组织——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 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目前,该联盟拥有四本同行评审期刊,向全球传播数字人文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成果。这四本期刊分别是牛津大学出版的《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出版的《 Text Technology 》电子期刊、在线预出版物《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Working Papers 》以及该联盟自身的专业电子刊物《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该联盟每年召开一次数字人文年度大会,最近一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国的近 300 名数字人文研究者集中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3 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3.1 整体情况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不下20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较为知名的研究中心包括:伦敦国王学院的人文计算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辅助人文研究中心和斯坦福人文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Hyper studio、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文技术研究机构、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与学术情报研究中心、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等。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也已经在文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展开,知名的项目包括:JSTOR Data For Research、Google Book Search、 Perseus Project、Crowds、The MONK project、Zotero、Text Analysis Portal for Research、ANDS、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等。由于数字人文项目不仅涉及传统的人文领域,还涉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以这些项目不仅受到像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创新、产业、科学与研究部(DIISR)等国家级的科研基金会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还受到了包括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图书与信息资源委员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学会等众多公共基金会和专门的图书馆联盟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资助。 3.2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较为领先,研究团队众多,研究项目也十分丰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 NEH )认为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会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 2006 年该基金会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办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实践项目的发展。 2007 年 2 月,该基金会资助布鲁克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探寻使用数字激光扫描和三维定量制作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板的数字模板的可行性。这些数字模板可以让学者们连接零碎的文字碎片,以此推断这些碎片是否出于同一篇文章,从而使大量地复制楔形文字成为可能,这将更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展览。 2008 年资助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大学,利用多媒体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重建重现 1964-1965 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使游客们在真实的博览会场景中获取档案文件、图片和电影镜头。目前,该基金会正在资助德克萨斯州的农业机械大学,利用高动态图像技术,促进建筑遗迹的档案整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个旨在推动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放源码数据库和合作数字论坛。 2009 年初,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将数字人文办公室升级成了一个永久性机构,展示了基金会对数字人文的重视。 3.3 欧洲的情况 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起步较早。欧洲科学基金会人文常务委员会(ESF/SCH)对数字人文也给与了高度关注,并联合IEEE举办了多次e-humanities会议。欧盟数字图书馆也于2008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该图书馆门户网站包括各种书籍、音乐、绘画、照片和电影等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料,该图书馆的启动为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欧盟资助的专门的数字人文项目包括公共语言与技术基础平台项目(CLARIN)和DARIAN项目。在欧盟众多国家中,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走在了前列。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已经资助了多个数字人文项目,例如人文万维网项目(World Wide Web of Humanities),其目标就是利用开源软件采集互联网档案为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建立一个框架和数据集合;TextVRE项目则是为数字人文研究中文本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帮助人文学者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在大学方面,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人文学者也都已经开始了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 3.4 日本的情况 日本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尖端科学研究,借助于COE和21GCOE两个项目,日本政府在多家大学择优支持建立了多个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这其中就包括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京都文艺的数字人文研究,借助于GIS、视频扑捉、虚拟现实、3D建模、网络数据库和Web2.0等多种技术创新日本和京都的历史与文艺研究、教育和传播方法与途径。该中心每年接受的资助经费超过2亿日元。中心与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的游戏研发中心合作紧密,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日本文化在电子游戏中的展示,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文艺的延续、发展和全球化传播。在2009年3月,该中心召开了一次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与全球多国的数字人文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对话。目前,该中心正在成为全球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 3.5 港台的情况 由于港台人文学者与西方人文学界的合作较为紧密,交流较为频繁,所以港台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步伐也较快。在GIS技术与历史学交叉研究方面, 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发了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CCTS) 和台湾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THCTS) ,这两套系统已经在台湾历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近两年来,台湾人文学界对数字人文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 2007年6月,台湾中正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协同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中心GIS专题组和中正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地理资讯系统与人文研究研讨会。2009年1月,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和地政学系联合召开了2009人文地理资讯系统研讨会。此外,国立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也将于2009年12月召开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包括:艺术、文学、音乐、历史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数字典藏和数字语料库建设、人文领域的电子数据获取与分析、文本挖掘、可视化与图形化的应用、存档与图书馆领域的IT应用、数字档案的文化影响、GIS等。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数字人文研究的所有前沿领域。 香港的数字人文研究刚刚开始起步。2009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联合召开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研讨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模拟方法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城市学、语言学、景观学、旅游学、宗教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2009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系召开了首届亚洲数字人文小型研讨会,主题为“全球科技与地方知识”。这两个会议彰显出香港的人文学者正在紧跟数字人文的发展。 3.6 大陆的情况 与西方的人文研究相比,大陆的人文学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不算落后。目前,大陆的人文计算研究主要集中在GIS与历史学交叉领域,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 ECAI) 等机构从2001年开始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此外,武汉大学的历史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遥感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密切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在华夏家谱GIS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尝试,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09年3月联合开发成功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发了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该系统能智能化的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信息。开始于2004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已经建设了包括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化资源库、敦煌遗珍数字化资源库、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年画数字化资源库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众多人文与计算机跨科研究仍处于一个自为状态,缺乏数字人文理论的有效支撑和指导,由此限制了人文计算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传统人文的突破创新和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升级。 4 数字人文的实践前沿 数字人文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文理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而不断被改写。从目前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来看,以下六个方面是数字人文实践前沿。 4.1 历史学方面的基于GIS 的历史地理可视化。 在历史学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GIS技术进行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研究。哈佛大学的地理分析研究中心与中国合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ISS)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都集聚了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北京的“虚拟故宫”和日本立命馆大学 矢野桂司教授开发的 “虚拟京都”也都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芦咏梅还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毒品犯罪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总的来看,目前GIS技术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展示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和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探知历史过程 。 4.2 文学方面的文本挖掘与TEI 标准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学出版物被制作成电子文本,这为文本挖掘提供了便利。在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大学的陈炳藻发表了《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一文,他首次借助计算机进行了《红楼梦》研究,轰动了国际红学界。陈炳藻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一百二十回均系曹雪芹所作。这一研究体现出字词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作者鉴别和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分析上已经显示出其强大威力。 为了提高电子文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计算机与人文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计算语言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与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于1987年成立了文本编码组(Text Encoding Initiative,TEI),并随后发布了多个文本编码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面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便于机器编码和识别,提高数字文本的传播、分析和教学效率。目前,TEI主要由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等机构资助,其标准已经得到数字人文学者广泛支持。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文本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 语言学方面的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来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能力的目的的一门学科。1990年8月,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上,大会组织者首次提出了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战略目标,并在会前组织了“大型语料库在建造自然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词典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和“电子词典”等专题讲座,预告了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将到来。近年来,计算语言学者在语料库的建立和开发中逐渐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原则,并且对这些方法和原则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这是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可读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检索、统计、自动切分、词性标注、语义标注,并研究具有上述功能的语料库在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语言定量分析、词汇研究、词语搭配研究、语法研究、多语言跨文化研究、法律语言研究、作品风格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有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牵头成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都已经建立了面向各个领域的大型语言语料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式。 4.4 舞蹈方面的视频扑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再现 利用计算机视频扑捉和运动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运动轨迹的建模是一个十分前沿的研究方向。该技术可以构建人体运动模型,进而为制作虚拟人物提供数据基础。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电影制作以及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制作。由此技术构建的虚拟人物可以达到与真实人物几乎一模一样的运动姿态,这为传统舞蹈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再现提供了便利。日本立命馆大学影像学部的研究员已经利用该技术在Second Life(网络3D游戏)中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剧场表演日本传统舞蹈,这种舞蹈可以称为“数字舞蹈”,它在游戏开发和网络文化传播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界还没有利用该技术展开相关的学术研究。国内该项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也较少,较为知名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武汉大学虚拟现实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主要从事虚拟场景和虚拟建筑方面的研究,较少从事人体运动和虚拟人物研究,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 4.5 考古学方面的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已经不再陌生,除了利用数码扫描仪对古籍和文物进行2维或3维扫描之外,考古学者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3维虚拟遗址绘图、文物虚拟复原、色彩还原、古代语言分析等工作。例如,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利用甲骨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者可以将甲骨文词汇类聚,研究者可以根据断代、祭祀、军事、战争、职官、尤其是地名,调阅有关资料,这给甲骨文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是学者 繁琐的资料查阅工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计算机技术除了在研究方面拥有巨大作用外,在考古教学和宣传方面也大有用处。虚拟的遗址场景可以给学生或普通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了考古学的吸引力。总的来看,计算机技术已经并且正在深刻改变着考古学的传统面貌。 4.6 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 为了提高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共享水平,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开始进行人文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人文主题网站、专题数据库被建立和向大众公开。它们不仅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也加快了人文学者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人文知识的大众化普及。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这种应用驱动下,人文知识的网络数据库正在健康有序发展。 5. 总结与建议 随着e-science的深化,计算机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文社会学者与计算机学者的跨界合作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人文发展历史来看,数字人文学科的建设必须关注三个方面:①建设和开发一批人文数据库和基础性应用软件;②发展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的数据集合;③开展新的学术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随着我国各种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的完善,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学术界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创新教学培养和科研管理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教学与实践的发展。 (1)设立专门的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各高校跨院系成立以传统人文学科为核心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交叉,同时创新人员管理机制,便于跨学科研究和资源分配。 (2)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重点研发和建设一批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软件,以改善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条件平台,方便个人和团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知识共享。 (3)通过联合培训、短期培训班和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提高人文社会学者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修订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培养方案,增加计算机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晓如何进行数字文化资产的生产、存档、管理、交付和长期保存。 (4)鼓励我国的人文学者积极参加国际上的数字人文专题会议和组织联盟,争取与国外的人文学者共同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共同推进我国人文研究的进步。 *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 Busa, Roberto. ‘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in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0, 14: 83-90.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http://www.allc.org/content/pubs/map.html McCarty, Willard. Humanities computing as interdiscipline. I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Paper delivered at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 November 1999. Wang Xiaoguang, Mitsuyuki Inab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s in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09 (PP: 148-150), USA: 2009.6 Warwick, Claire. No Such Thing a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digital resource creation and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ALLC/ACH 2004, Gothenburg. 2004 Schreibman, S., R. Siemens, and J. Unsworth,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 http://www.lingviko.net/feng/clcl.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