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liux831 2009-2-4 16:44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人真伟大!为了追求心上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追求是存在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 庄小威离开了中国科技大学,毅然奔扑加州大学开始她的求学之路。 她也是一个女孩。 34岁,成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她也有迷茫,从物理改生物,研究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 她也有困难,做Assistant Professor的一段时间申请不到经费。 她也有担忧,做教授的6年,如果达不到发表论文的数量也要走人! 我们都追求美好,特别是无比美好的感觉。 有个概念叫爱情。爱情是美好的,只有爱情,无比美好。 我们都有理想。我们都需要信念。 人的理想是理想的彼岸。 人的信念是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人的本质。 这是生命的本质。 至此,我们豁达了。人生,我们第一次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理想教育的载体
wanghongcai 2009-1-8 00:24
前面谈了理想教育,但理想教育究竟该如何来实施呢?人们必然有诸多疑问,如理想教育方案是否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实施?如果通过学校教育实施的话又与现在的学校教育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进行实施,那应该怎样实施呢?如果不能实施的话,那理想教育它就变成了空想的教育了! 确实如此,设计理想教育方案必然要考虑到这诸多问题,如果这些不能回答,确实理想教育就变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了,这当然是任何理想主义者都要极力避免的。 笔者认为,理想教育当然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也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学校教育机构是比较专门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分工过程中,它的专业化程度最高,没有它,恐怕其他机构都难以承担。可以说,学校教育的产生也是社会进化发展的产物,对这一点无须多说。 但学校教育机构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机构。如果一旦它成为唯一的教育机构,它就容易变成了一个专断的机构,变成人们必须依赖的机构。事实上,学校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因为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化现象,它已经从为社会服务的机构逐渐地退化成一种脱离社会需要的机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凌驾于社会需要之上的机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学校机构快变成衙门了,如对我们家长的意见毫不尊重,对社会迫切关心的问题却漠不关心,已经成了社会的中心机构了,使得家长不得不唯学校、唯教师命是从,这个在中小学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大学里当然要好得多。因此,学校教育机构开始凭借其专业化的优势,已经形成了一种专制的姿态,它除只听从行政机关的意见外,其他意见概不接纳,都可以拒之门外。这实质上是学校教育机关的一种霸权姿态。 说实在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因此每个人都不完全是教育的门外汉,因此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表一些关于教育的看法,这些意见对也罢不对也罢,总得给人们一个讨论的机会,也让得人们知道对在何处和错在哪里,这样好进一步与学校工作配合,现在可成了学校的命令和教师的命令必须听从,不然孩子就要遭殃,这不是专制的机关是什么? 所以学校教育机关不能成为唯一的教育机关,公立的教育机关当然更不能,严格地说任何教育机关都应该有接纳社会意见的机制,而不是一个封闭的机关,不是一个惟我独尊的机关,因为这样的机关不能形成良性互动,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当然就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更可怕的是,其专制的姿态也容易感染学生,结果培养的学生也不会尊重人,也不会参与平等对话的生活,也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姿态,这些都是教育失败的原因,而其最终的根源就是因为教育脱离了社会实际,变成了一种空想的教育,变成了只听凭上级主观意志的机关,变成了一个不由自主的机构,也变成了不能独立思考的机关。 没有可替代的机关的直接后果就使学校教育机构似乎变成了一种万能的机关,结果是它说什么就是什么,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只有它颁发的证明才是合适的,从而家庭和家长都是学校教育的附属物,都必须听从它的调遣。所以只要看看学校的作风就知道孩子能否学习得好,是否能够学会做人,就知道孩子以后是幸福还是不幸福的。这种姿态实在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因为教育机关不再是一个说理的机构,而是变成了一种颐令指使的机构,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衙门。 教育机构不可能长久地脱离社会,脱离社会的教育就会变成了无用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机构不单纯是由学校一家承担,还有许多社会机构也具有教育的功能,从而能够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且与学校教育机关形成竞争的姿态,使学校教育机构不成为唯一的机构而演化为自封的中心,从而不能行使教育的专制,使它必须向社会敞开,能够积极地接纳社会的意见,从而能够不断地实现自我功能的完善。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机的教育,也才能进行理想的教育。 什么东西可以承担教育的功能呢?在今天看来这种机关已经不缺乏了,可以说,任何一个社会场所只要组织起来都可以承担教育的功能,如哪个社会机关不能进行道德教育?哪个机构不能进行体育教育?还有社会有充分的智力资源可以组织起来进行智育。美育自然更不待言,这个本来就是学校教育所忽视的,包括体育和德育,都是目前学校教育所忽视的,而社会却有广泛的资源。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组织起来,能够对教育活动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现在这些资源没有组织起来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自组织程度太低,人们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力量,当然还与立法的局限有关。在西方,社区组织具有强大的功能,它能够把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发挥其教育职能。而我们的社区组织却是非常机械化的操作,缺乏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变成了只是行政机关的延伸,没有真正起到联系社区群众、沟通社区群众意见的机关,因此我们的社会力量虽然丰富,但却是一盘散沙。 可以说,当下的网络组织发挥了社会相互联系的作用,开始把传统的被禁锢的思想解放出来,特别是博客形式的出现,已经使人们能够把心里话倾诉出来,这成了沟通民意的重要的形式。但仅仅这种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有效的有形形式来组织起来,使人们能够真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把社会力量开发出来,组织起来,人们在组织起来的过程中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这样学校教育的堡垒自然就会被打破。如果没有社区力量组织起来,学校教育机关永远是与人们生活是隔离的,永远也是一个封闭的机关,永远只能听从上级机关命令而不知道思考和不能自我反省的机关,这样的机构是误人子弟的,是造成社会浪费的根源。 所以,理想教育的载体不是仅存在于学校教育机构中,而是存在于全社会中,存在全社会能够自我反思和有效的组织中,存在于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生活中,在这样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形成关于教育的共识,形成关于教育的决策,使教育变成为人们谋福利的机关,而不是与人们的生活相脱离的机关。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校教育当成唯知识教育的机关,认为学校教育只是传授那些写在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只要传授完这些知识似乎一切就万事大吉。而考试制度也强化了这个观念,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德育自然是无法衡量的,体育只要人没有病倒就是健康和良好,美育观念变成了纯粹的子虚乌有,劳动教育变成了多余的,所以完完全全变成了一种畸形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受益,这些人自然是天资聪明,自然是反思能力比较强,自然是善于适应的类型,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只是陪衬,他们只能忍受折磨,因为他们将面临一次次的失败的打击。这些人即使被胁迫上了大学,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因为如果仅仅为了比较优厚的物质生活的话,他们感觉追求物质生活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问题的根源是他们根本没有认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似乎一切都是被迫使然,因此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学习知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这个结合首先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结合,没有这个结合过程,一切知识学习都是强迫的,灌输的,不人道的,也是反教育的。 教育的本质是进行理性的对话,即是通过说服和激发来促进个体成长,成为他理想中的那个人。仅仅说教育是育人的是空洞的,因为你没有规定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棍棒教育也是教育,因为它的目的也是育人,这样的话教育就无边无缘了,甚至可以说劳动改造也是教育,因为它也是在造就人,当然也是育人了。所以只有目的和手段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教育,空洞的育人、培养人都不是教育的本质,因为它只是说出了教育的目的,而没有规定教育活动的手段,而教育活动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才是真正的教育。说理就是依据知识,这种知识使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而不是强迫的灌输。所以不能达到理解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都是一种奴性的教育,因为都是被强迫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也是没有意义,从而也是失败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仅从目的出发,而不管手段如何,当然也不管最终效果如何,只把一个目的的善代表了一切。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做法,也是棍棒主义的做法,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做法。理想的教育当然要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当你是进行说理时,你就不会盛气凌人,你就会平等对待对方,你就必须学会尊重对方,你就不会因为对方的无知而不屑一顾,这时候你必须使用使对方明白的方式来传播你的意见,这才是你的成功,你不能简单地说你不懂,我不对牛弹琴就简单了事,这样的做法是简单的、武断的、粗暴的、也是非常专制的作风。 可见,理想的教育是建立民主制度基础上的,即你必须学会进行对话的规则,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你必须学会尊重对方,这样才是对你自己人格的尊重。而这一课我们都还缺乏很多,我们文化基因里也缺乏这个,因为我们文化基因里是一种精英主义,是一种封建主义,是一种主奴关系,没有教给人们平等观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向西方学习。正象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流行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似乎是左拉的名言?),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精神。而不是象我们文化里,如果你与我的意见不同,我就消灭你! 学会对话,是走向民主社会必须补的一课。学会对话也是学会使用理性的方法进行社会交往。学会理性处理问题,才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才是知识教育的真谛,这样人才能变成理性的人,学会用道德进行克制的人,也才能成为懂得包容的人,懂得如何真正构建社会生活的人。 你说,简单地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或素质教育本质就是育人的,能够解决了这么多的实际问题吗?育人本身是没错的,但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可并没有回答呀!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路上
zhjiheng 2009-1-7 22:00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在路上,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能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在上路之前,谁都无法预料这一路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形,也没有人能够一次将整个路程的计划全部做好,只能边走边看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态度,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很有意思,也很无奈! 你没有选择生的权利,没有选择活的权利,却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在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在年少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那一方面,都会有人帮你选择,包括成长方式以及最初级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是由别人给你灌输的,比如你会被别人教会对长辈要有礼貌,对正确定事情要肯定,而错误的事情需要改正。而这些往往都是经过反复的说教甚至是棍棒或者耳光的洗礼。 当有一天你开始自己选择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被灌输的非此即彼的道理往往没有作用,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这么简单的选择。你会彷徨,会犹豫,良久之后才做出一个战战兢兢的决定,战战兢兢地走了。好在生活会很快将你的选择的结果告诉你,就在你选择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是你会装的很聪明,拼命的伪装和掩饰自己。很多时候你会不明白你到底是在掩饰什么,你在躲避什么。你甚至不敢面对自己,尤其害怕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清除心灵深处的灰尘,但是往往是无济于事,结果只有一个,你会越理越乱。到头来,你只有一人藏在角落里对着自己灵魂中的尘土大哭,大哭之后要么一切照旧,要么你自己将自己推向深渊。 你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够拥有余秋雨的睿智,拥有席慕容的温馨,也会拥有三毛对西蒙那样的忠贞,拥有张爱玲那样的对生活或者世界的领悟,可是到头来,你的心头却只有了无限的悲凉,拥有了无法改变的忧郁,当你的苦苦挣扎没有结果的时候,当你心中的结已经无法释怀无法解开的时候,你的结果就在你的面前。 突然有一天感觉到生活很没有方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怎么办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名震全国的学者,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还是去一个不用动脑而只管埋头苦干的单位?第一个选择有点犹豫,是因为我担心我会承受不了那种高强度的生活;第二个选择有点不甘,因为我自己心里的野心只有我自己才能清楚;第三个曾经是我比较向往的选择,可是现在不行了,原因在于亲身的接触。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想的教育与教育的理想
wanghongcai 2009-1-6 00:40
前面谈了素质教育的种种不是,那么理想的教育是什么呢?正如许多人提到的,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即是一种能够照顾每个人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才是比较理想的教育,而大一统的、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的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只是一种糟糕的灌输式的教育,是一种不能培养人的思考力的教育,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 什么才是个性的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照顾每个人的个性,但这样讲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个性教育的真正含义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他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的人理想的人。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才是真正理想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过去,我们习惯把我们家长的理想灌输给孩子,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而他并不知道这个理想是否适合孩子,他就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这事实上构成了对孩子的压迫,这也说明我们的家长是非常专制的: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把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去做,认为只要自己提供了自己认为是比较充足的物质条件孩子就一定能够实现。显而易见,这是一种暴君的做法,他非常专制地认为,所有的理想都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有一定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这样的专制的家长在今天还不在少数,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有的用粗暴的方式来表现,有的用温柔的方式来表达,有的则软硬兼施。 在学校里,教师也是暴君,教师一相情愿地认为,我努力了,我教的内容你们都应该掌握,都应该会,不然就对不起我。于是他们对那些聪明的学生就高兴,对那些稍稍反应慢的学生就满面怒容,即使没有表现在脸上却已经表现在心中。所以在学校里学生都分成三六九等,学生也在随着不同的分类而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哪里是受教育啊,简直就是折磨人。为什么学校里不能培养学生平等的人格精神?为什么要强迫每个学生必须学习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不能使孩子们快快乐乐?为什么不能发挥他们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去探索?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当然教师也是受压迫者,因为那里还有一个校长在监督着,校长用各种指标逼着教师们把各种负担转嫁到学生的头上。校长说自己也是不得已,因为上面还有评比,因为家长也在盯着,他们也只好把任务分摊到教师的头上了。所以在层层压力下,学生就成了大家一致的工具,成了最终的替罪羊。而且最可怕的是,家长还说我是为你好,老师也说我是为你好,往上各级部门似乎也是这么说,所以学生有任何苦处还没办法诉说。这构成了一个最大的压迫,因为各方面都在给学生施压,都是以那么温柔的名义来进行的,所以学生最终也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好。 因此,理想的教育不是别的,就是要使一个人成为真正他自己,使他知道自己是谁,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该怎么判断,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样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样他才能发表他的独立见解,才能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才知道自己努力方向和目标,才能够真正地承担责任。不然他的一切都是被迫的,他是受奴役的,是没有独立人格的,这种教育注定是落后的、专制的教育。 所以,我说理想的教育就是要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人,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不是成为一个实现他人意志的工具,不是没有分辨能力的被动服从者,不是只知道物欲满足的人;相反,教育应该使人能够独立地思考,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有参与生活的各种能力,是社会生活的真正主体。遗憾的是,现在的教育根本做不到这些。 教育是有自己理想的,教育的理想就是通过知识的传输使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潜力,认识到实现自己潜力的路径,从而成为一个主动的自我实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理想,唯如此,教育才能创造幸福人生,教育活动才能变得具有创造性,教师也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外在的承认的价值,这种真正价值来自对自我的肯定,因为在其中教师发现了教育工作的真正意义:教师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教会做人。而它的前提是:教师知道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所以传授知识并非目的,它只是一种途径,获得知识也非目的,它只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失败的教育往往把这些途径和手段异化成目的了,这样也使教育找不到它的终点,从而出现了教育的迷惘,从而也连带着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迷惘。当教育真正明白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它才不会迷惘,那么社会也就不会迷惘。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40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理想中的科学研究
ymdushandong 2008-12-31 05:14
当科研职业化之后,就变得越来越现实。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来自基金考核和项目申请等活动的检验。这是规范大规模科研活动,节约管理成本必须的措施。在这一系列的外在确认活动中,科研工作者的自我表现能力显得比对科研自身的领悟和热爱更为重要了。这种导向会造成一种令人遗憾的后果:那些表达能力差但是有科研天资的研究人员将被逐渐边缘甚或淘汰出科研舞台,那些表达能力出众,能讲故事的将大行其道。当热爱科研的人明白了形势之后,被迫去练习各种表演,按照规则要求进行自我改造,几年下来就再也看不出是热爱科研还是热爱这个规则设定的成功。不排除有少数的精英,他们既具备天才的研究能力,真正领悟科研真谛,内心热爱科学,同时他们具备演员般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情。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觉得我们缺少了埋头苦干的环境了。或许这就是目前浮躁的现状的一个原因。 如果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这种现状可以说是好的,因为它让人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可是时间上从来都是顾此失彼的。我们会衰老,会遗忘,会迟钝,会绝望放弃。如果不能加入一个分工良好的的科研团体,有人争取项目,有人埋头苦干。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是很难的。所以现状是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带着一个团队,科学家自己到处忽悠钱,其他人跟着理解科学家的构想,在大的框架下按照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应对现实的一种权宜方法。但是,科学家自身的科研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事实上有的是完全被其他事务给占据了。科研工作是由生涩的新手或者其他人完成。 在这种情形下科学家本人和科学项目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要解决此类问题,建立科研基地,如国家实验室,有充足经费保障,同时免除频繁的检查考核。对从业人员实行完全的信任。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4050 次阅读|1 个评论
玫瑰花开
fxf 2008-12-29 22:52
微紫的夜色渐渐散去,娇嫩的红日飘了飘,大地便潜水艇似的从暗夜中浮上来,水样的昨日记忆向四面八方流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熟悉的声音和味道再次笼罩了我们的生活。窗台上,玫瑰花还没有开,我焦急地等待了许久,别人却不以为然,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我曾许下心愿,玫瑰花开的时候,我会去见她。   对于过去,我们会有五彩的记忆,而现在,记忆不能够代表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很是简单和强硬,简单的操作起来如同列车驶上了轨道,方向和方式是确定的,脱轨是不可能的,因为列车自身不会去寻求脱轨,生活也不会。这时候能够飞腾的只是一些想象的片断和梦呓,所有关于生活元素的可能凝固了,虽然这些想法十分的个人化,但我相信它具有普遍性,不能轻易地定论这是无病呻吟。   如果这种类似的情绪是弥漫的,在个人以后的生活中是延续的,在人群之中是共性的,你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意义。而且它具有传染性和隐秘性,一个整体的气氛如果有些让你失望或讨厌,那么生活本身就有了问题,问题的产生又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有思考的习惯,有追寻的天性。这里面肯定有我们自己的责任或者说原因,但我们又很难说为什么,笼统地用无聊来概括,那是相当懒惰和无能的作法。痛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具体,如此让人看不起,所有的真实被隐藏起来,所有的注意力都指向了外面,而自己就在这种转移中快乐或牵挂着。   突破有可能吗?夜深人静时,独处时,面对自然时,面对文字时,内心的突破会蠢蠢欲动,我相信你也有这样的时候,就如同流行歌曲总有打动你的那一首,只有你自己明白它在表达什么,在渲染什么,虽然歌者可能没有想那么多,正如书的作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却读出了它的背后,读出了你能够抚摸的东西。说到强硬更是觉得沉重,生活本身拥有了多少坚实的要求,这些要求使你的轨道一次又一次符合了生活本身,强硬要求了简单,简单加重了强硬。我们只是在这间隙中游弋,希望有飞翔的可能,飞翔的愉悦,于是丰富也就诞生了,诞生在相对狭小却绝对无穷的空间,这你明白,应该明白。关于强硬我想再说几句,漫长的时间里,强硬是无法轻易摆脱的,事实上也是不能完全摆脱的,无论谁都摆脱不了,拥有了生命的同时,你就得面对强硬,这就是强硬之所以称之为强硬的理由,当然强硬中也有乐趣在,但毕竟这种乐趣是妥协的,是条件累累的,是不彻底的,而我们多么希望有通透的乐趣,种种艺术性东西的出现成为对抗强硬的重要武器,人人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努力选择吧,把握机会吧,否则为强硬完全左右了,便没有多少趣味了。做人无趣是件很失败的事,比其它的失败更具有挫折性,更具破坏性,挫折了你的活力,破坏了你的欢乐。我的重复你不要太在意,你明白我是在强调,你只要理解成我是在强调就成了,否则,我也没办法,我在这里只能这样,只要这样。   玫瑰花的颜色越来越多样,我渐渐忘记了它本来应有的本色,因为新近产生的色彩并不比本色逊色,不是吗?肯定或怀念本色是自然的情怀,但不是唯一的、正确的情怀,玫瑰花有多种的可能,正如生活的多样性。静静地,只有安静地去等待、去洒水。所有的等待中都有着理想的成分,都有着柔软的部分,生命深处的意义。不能简单地否定意义的存在,它是具有的,哪怕是短暂的、模糊的。当然也有长久的、清晰的,那是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的区别,谁也逃避不了被归类,你总会属于一种,不管你喜欢与否、承认与否,你必将被归类,因此就有了追寻。追寻自己喜欢或属于的一类,因为寂寞虽然听起来很矫情,却很真实。谁没有寂寞过?没有人,即使野兽也有寂寞的时候,这是伴随生命而在的唯一永恒。曾几何时,我们希求美好的永恒,可结果是失望频频,而成长就在失望发生,这种成长是相当无奈的,是相当没有激情的,但每个人又不得不接受,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拒绝一些自然的事情。   她走时,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留下,连廉价的痛苦也没有,将属于她的东西全部带走了,我有的只是一个空的感觉。心好象一个蜡作的容器,存放过人物之后会落下一个印记,印记有深有浅,依据感觉的不同而差别着。对于自己重要的人物一般放在心上,人物消失后,会有一个空空的印记,感觉如同坠入虚空的谷,一切失去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失去了,存在也变得如此虚空,虚空的只想不存在,虚空的只想一切没有发生过,多希望本没有把什么人物放在心上,不要什么印记,可一切又已经发生,这就是心之为心的特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玫瑰花,开放的时间和地点不会相同,玫瑰花的韵味不会相同,这时候最是个人化,但毕竟也有相似的内容,这是我们的沟通所以可能的原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玫瑰花,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玫瑰花,但无论是谁,无论是哪里,开放是必然的,开放之后怎么样,那是另一回事,但玫瑰花必定开放。我欣赏着我的玫瑰,等待着,祈祷着,希望它再次开放,当然再一次的开放已不是目的,目的是去见一个人,希望玫瑰花开放,给自己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不能够开放,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没有足够的理由就没有足够的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我就没有玫瑰花艳丽的开放。每每夜里的时候,我守着心中的玫瑰,看着窗台前的玫瑰,我流着泪,希望它们开放,希望用泪水浇灌所有干涸的泥土,希望玫瑰花心里心外同时开放,内心的急切不可能左右心外的规律,于是等待变得如此漫长,祈祷变得如此柔弱。这时候屋角会响起音乐,音乐的响起如同拉开面前的窗帘,光明和外面的世界显露出来,远处的风景依旧迷离,近处的树木依旧挺拔,而光明却也冷,你知道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没有作用。好象我们慢慢变得具体起来,具体得线条横生,模糊不在。   为什么是玫瑰花呢?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呢?我问自己为什么呢?玫瑰花能够如此给予我一个最大的理由吗?是的,能够,回答相当的肯定。因为简单和强硬之间最美的莫过于艳丽和柔软,玫瑰花具备这两者,而且非常自然地融合了它们。艳丽是你来去走动的最大原因,柔软是你欢快起来的主要武器,你慢慢会明白的,艳丽是如何地作用于你,柔软是如何是安抚于你。有作用是非常功利的词,但是相当客观的表述,它阐明了一切风行蓬勃的背后动力,好好想想吧,你的艳丽在哪里。安抚也是如此的动人,好似一双纤手滑过一缎蚕绸,柔软会如此地丰富你的体验,会如此地让你坦然面对强硬,你会在许多优美的作品中发现这一种柔软,它们使强硬变得如此不重要,变得如此可笑和荒唐。玫瑰花站立在我们面前,安静地打着朵,它的力量和意义都在开放中,我们需要玫瑰花,需要它的开放。   玫瑰花终于开放了,我见到了要见的人。玫瑰花开放哪一天,晴空的样子,只有几缕丝一样的云在蓝天上闲散,我在阳光中,颤抖地注视着它的开放,先是一片绿叶的抖动,然后是花朵的摇摆,接下来是一瓣一瓣的展开,竟然有着露珠样的水滴。玫瑰花开,天娇不败,一切具有了理由和意义,我好开心,我在床上打着滚,我开始喝那瓶葡萄酒,我开始洗澡,我开始计划,我开始行动,我开始呐喊,我开始飞。不要笑我,你的玫瑰花开的时候,你可能比我更激动,更疯狂,守着你的玫瑰,不要轻易走开,它必有开放的一天,你也必有你的玫瑰。   她安静地坐在那里,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是我计划中一次又一次希望的样子,她身上闪着玫瑰花的影子,她身旁的玫瑰花却还没有开放。   我好惊讶。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39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金融危机变成你人生的转机
jijianlin 2008-12-5 12:37
金融危机的到来也许打乱了你的生活,也许让你平静的生活完全乱套,也许让你一下从高楼摔到谷底...... 但你可曾想过,因为金融危机,所以转行有理,可以不要那高薪买来的不快乐;可以不必紧跟奢靡、不必做PRADA女生;因为金融危机,所以节约有理,可以堂堂正正过最朴素和本质的日子..... 也许你可以趁这次机会去完成你的理想,你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调理自己疲惫的身体。 换个角度看问题,将危机、困难和打击看作成全自己的工具,当你学着这样去思考和面对问题,你将发现:这场金融危机,或许正在帮你丢掉陋习、重新找回你自己。 西点军校有一道著名的难题:每个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过一项测验:在空旷地带挖一个深洞,里面安置一个高4米、直径2米的金属圆桶,其内壁光滑无比。毕业生将被放进圆桶中,给他一夜的时间从桶内出来,如果不能做到,不仅成绩零分,还将会受到一种处罚:被人从上面抛泥土盖顶,埋至半腰深。这个项目设置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分的纪录,直到一个年轻人的出现。   这个年轻人像别人一样被放置在没有任何着力点的圆桶内,他想尽一切方法试图突破难题,可是,人高马大的他同样也只能在桶里呆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预期的惩罚来了。主考官命令士兵向圆桶里抛掷泥土,就在这时,刚刚还很平静的他立刻站了起来,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等着泥土抛洒的惩罚,而是左右闪动身体,并迅速地把那些泥土踏在脚下......   出人意料的情景出现了:那些抛下的泥土在他的精心堆积下,竟成了一个越来越高的土堆,直到他站在那个土堆上,双手搭在圆桶的边沿,成功脱困。这个年轻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麦克阿瑟。   或许你会说:难怪!麦克阿瑟呀!人家可是大将军!但我告诉你: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一头掉进深井里的驴子,用了同样的方法走出困境,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其实,想要做自己人生无往而不胜的大将军,有时候真的只需要一头驴的智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研究生缺乏什么-理想、态度、精神、素质和其它!?
吴信 2008-11-30 18:44
常常想当今研究生缺乏什么-精神、素质和态度!?我们比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生什么方面做的不够?国外的不了解,作为一个在读的研究生,我认为我有发言权,仅仅就我所见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很多事情是和个人的经历相关,所以即使是很共性的话题,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 第一、缺乏理想: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理想谈起来很空很大,但是没有理想的人生活不是很有意义。至少我感觉是。因为我了解,很多时候,作为学生,没有理想,即使有理想有目标的话,也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女生,幻想挺多的。 人是惰性的动物,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缺乏动力。目标含糊,就很容易动摇。这两种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建议在一个新开始的起点,要好好的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至少是对于研究生这几年,要明确目标。只有有了时间概念的目标才会产生真正的动力。我建议我的师弟师妹们,每周都写一篇生活心得,主要的目的是反思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做了什么有助于自己目标的事,而那些时间是可以避免浪费的。这种思索,我称之为反馈校正过程,你要实现你的目标,客观上需要同你的目标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那么,出于本身惰性的驱使,就会偏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不是目标坚定的人, 常常思考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并且写下来是绝对必要的。你会发现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校正自己行动,不然目标会越来越远! 第二、缺乏端正的态度:你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 混文凭的多数吧!呵呵,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就是因为这种想法,平时的行为就偏离了方向。 态度决定一切。我曾经给师弟师妹说,即使你将来不搞科研,但是你要在读研期间锻炼你对生活的态度,锻炼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在以后其它工作岗位也应该有好处的。 我说如果你仅仅想拿到文凭去找工作的话,不如本科就去找,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也许工作三五年学习到的社会经验已经远远超过你的文凭的价值了。 第三、缺乏精神: 提到精神,也是太大的话题,但是我认为精神是支撑我们生命的支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候即使你没有感觉到,也是存在的。象母爱的奉献精神,哪个母亲平时会感受到自己有呢?但是是处处存在的。至于现在的研究生,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今的研究生,有多少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不怕苦不怕累?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给更多人以方便,而很多人没有把它当作机遇,反而养成了更多的惰性。 2 勤于专研的精神:业精于勤慌于嬉!这点道理都明白,可是有多少人整天在网路上嬉戏?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3 独立自强的精神:现在的年青人啊,特别是独生子女,独立处理事情的精神是否欠缺,大家有目共睹,依赖性强。 4 专一敬业的精神:有多少研究生看着自己的专业说别人的专业好的?总是感觉别人的专业好!而往往失去了本专业的兴趣和机会。 第四、缺乏综合能力 1 自我调解的能力:心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这一代人独生子女的多一些,所以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值得担忧! 2 认识自我的能力:作为研究生, 我认为, 剖析问题很重要,而剖析自己应该更为重要!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研究生有多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呢? 3 总结分析的能力:科研实验的各个阶段在达到目标或因故终止后,往往需要进行项目 总结 。对实验的成功、效果及取得的教训进行的 分析 、以及这些信息的存档以备将来利用。 4 创新 的能力:我们目前很多研究是跟着国外的走,这里主要的责任在于站在科研前线的研究生。也许很多教授对研究生做的实验只懂大方向,具体操作就要看研究生的了。那有多少人认认真真的看文献、思考、总结分析,进而做出与他人不同的科研呢? 此外, 还应该提高实践 的能力、 适应的能力以及自制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第五、缺乏修养: 还有, 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很多人迷恋于此,几年前就看到一个调查说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电脑的使用成负相关的趋势。想想我们自己,总是坐在电脑前。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在读本科的时候,老一辈提出: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半辈子! 总之,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 到了研究生的阶段,就应该把自己置于社会的环境中来磨炼自己了。从客观角度上说,这个阶段是你最后一次不用担心承担任何后果的提高你的处事能力的机会了。怎样同自己的导师,同学,行政人员,企业人员乃至于本领域的权威协调各种关系,是你接触的新课题。一个成功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为人处世能力的,即所谓的情商。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社会了。于是会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感到愤慨。记忆中,我是有一段愤青时期的,对很多不符合价值观的现象会产生抵制情绪。而现在却不得不说,抱怨和愤怒在多数的情况下是不会产生正向作用的,无论是对于你要解决的事情还是你自己个人的心态来说。所以,在研究生学习开始的时候,你要思考怎样提高你的人际关系。这里要说一下师生的关系,就是和导师的关系。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给师生关系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当一个学生真正的和他曾经向往甚至崇拜的导师一起共事时,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失望的。因此,这里有一个观念是要校正的,现实的师生的关系事实上是工作关系的。导师招学生是首要的目的为了科研,所以这决定了你能做什么才是他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感情的因素是有的,但是那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的。这样说,也许对于重视感情的学生们有些残酷,但是现实是这样的,你要学会适应它!事实上,只有当你对具体的工作有了具体的贡献时,才能谈感情。在此之前,不要要求太多。没有付出的回报,会被认为无理的要求!任何尊重都是需要你靠自己的能力去赢得!这是生存准则,而从现在开始,要有这个观念了。所以,不能对导师期望的太多(这一点在国外就更加明显,师生的关系就是工作关系)。如果把它理解成一种工作的关系,也许你会更觉受益,也会使你行事更加成熟(本段参考网络)。 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也会更多的接触到社会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其中之一是行政人员的官僚态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应对的方法有很多,也会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底层的原因还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所以要办事,或者想办成事,要多思考办事的方法。记得,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在中国工作的老外的座右铭:在中国,没有办不成的事;在中国,没有很容易办成的事。也许话有点极端,但是一定是经验的总结。作为研究生的你,如果有什么困难,应该想想这些话,把每次与别人打交道当做自己与人交流的机会,也许也是一种学习(本段参考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3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红鬃烈马》 充分表现了封建男人的理想
hep 2008-11-17 22:10
首先向大家坦白一个事实:我是一个铁杆戏迷。不过坦白不坦白没关系,我老板都知道。话说这个事情就很诡异了,他咋知道的,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去长安大戏院看《红鬃烈马》的时候,正好碰见他。 偷跑出来玩,撞枪口了吧? 其实在京剧里面,《红鬃烈马》是很常见的戏。换句话说,叫做大路戏。在当代的京剧舞台上,经常能见到这出戏,一说《武家坡》《大登殿》,不管看没看过,很多人都知道。 为什么是大路戏呢?我想原因是很多的。首先,人员要求不是太大,演出灵活性高。十几折戏,你想全演也行,生旦净丑都有;你想只演几折也完全没问题,甚至只演一折《武家坡》就需要俩人,照样唱做并重,非常热闹。事实上,从鼎盛时期的各位名家,到今天的许多青年演员甚至票友,都对这出戏非常熟悉。这也说明了这出戏非常受欢迎。 其次,这出戏内容非常热闹,文武都有,而且是大团圆结局。大团圆结局,又热闹又喜庆,尤其最后一折《大登殿》,简直是名利双收,该报答的、该报复的,都作了相应处理。 先把剧情介绍发上来吧,网上找的,知道的同学可以跳过这段 介绍1: 唐丞相王允之宝钏抛彩球择婿,中叫郎薛平贵。王允嫌贫爱富,劝退婚,宝钏不从,父击掌决裂。宝钏出走,与平贵寒窑成亲。后平贵降服红鬃烈马得,却遭王允及王次婿魏虎加害,被遣出征西凉而被生擒,西凉王反将代战公主许之,并继王位。十八年后,平贵射雁得宝钏血书,乃返唐,与宝钏寒窑相认。时王允篡唐帝位,杀平贵。代战带兵赶来,助平贵攻破长安,擒王允,诛魏虎。平贵自立为帝,封宝钏、代战共掌昭阳。 有唐一代,从不闻王允篡位,平贵称帝之事。虚构此剧,纯系教落难中人切莫忘志,贵在坚持。贫富本无定,苦尽会甘来,忠贞执着,自有后福。 介绍2(武家坡、算粮、银空山、大登殿四折内容) 薛平贵与代战公主分别后,急归家,遇宝钏于武家坡前。夫妻一别十八年,不敢冒然相认。薛借问路试宝钏是否变心,王逃回寒容,薛赶至窑前,隔门讲明别后经历,夫妻相认。薛平贵乘王允寿辰,与妻宝钏回府,向王允、魏虎讨算十八年军粮。王允篡位,欲杀薛平贵。薛逃走,王允遣高思继追赶。薛放出代战公主所贻之金钥鸽为号,代战赶来救援。高思继投降,助薛反攻长安。薛平贵得代战公主之助,攻破长安,拿下王允、魏虎,自立为帝。分封宝钏、代战及苏龙;斩魏虎,欲杀王允,经宝钏求情,始赦免;又迎请王母,共庆团圆。 其实这个剧情很传统。一个穷小子薛平贵,被丞相的三女儿王宝钏看中,经历种种曲折,当了西凉王,把当年看不起他的人统统踩在脚下,还将王宝钏和代战公主两个才德容貌兼备的两个大美女统统收做老婆。这是多么传统、多么大团圆的结局啊。 不过这个大团圆却有些问题。对于穷小子薛平贵而言,肯定是大团圆无疑。对于丞相王允来讲呢,就有点不痛快:原来是丞相,到了自己女婿这里,反倒只给了一个受气的虚职。那么对于斩首的魏虎(二姐夫)呢,那就更不用说了。 好吧,上面的就算是坏人遭报应吧。那么代战公主呢?金枝玉叶,帮着薛平贵登王位、打天下,居然还说:王宝钏和你结发在前,她为正来我为偏。王宝钏呢?为了丈夫跟父亲撕破脸,在寒窑挖野菜挨过十八年。薛平贵回来还要调戏一番看看是否对他忠贞。王宝钏也和代战类似,说:代战帮你打天下,她为正来我为偏。妇女地位真低啊,居然自认当偏房。看来薛平贵的魅力着实不浅。 封建社会的理想就是当大官,掌大权,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媳妇嘛,不娶金枝玉叶,就娶名门之后;如果多个的话,和谐相处,互相谦让,从不吃醋。看看这出戏吧:一个穷小子,最后成了帝王。以前陷害他的王允、魏虎,不是砍头就是夺权。对他好的王允夫人和苏龙,统统提升待遇。一号夫人和二号夫人一点也不吃醋,互相尊敬,最后共掌后宫。看看,一点瑕疵都没有。(唯一的缺憾是十八天后王宝钏死了,戏里面没演)。 官至极品、名利双收,这恐怕是那个时代许多人的理想。一个穷小子的遭遇,更是给人许多无限的遐想。无怪乎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欣赏这出戏了。(包括我哈) 如果你喜欢,请给我 投票 。谢谢!
个人分类: 戏曲曲艺|40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让生命像花儿一样灿烂
simonjo828 2008-11-7 14:28
  这些天以来,一直在看汪国真先生的书,很欣赏他说的一句话: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其实生命的辉煌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制高点,你努力的向着这个目标向上爬,当它散发出的光芒慢慢遍及你的全身的时候,你发现它离你越来越近,快乐和幸福之感便油然而生,这便是生命的辉煌之处。   有人以为成功即是辉煌,失败留下的只有痛苦。其实不然,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总要经过一番尝试,经历过便是无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人一生只能爬一座山,而有的人却能爬好几座,爬一座山的人认为,我的生命和那个爬几座山的人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谈不上什么辉煌,终日生活在忧郁之中。其实他已经到达了生命中的辉煌之处,可是蕴藏在他血脉深处的一股好胜,始终对生活不满足的气流干扰着他心目中的对辉煌的诠释。道路漫长,我们应该学会像汪先生所说的只争朝夕那样,珍爱生命的每一处风光,尽量地让自己快乐。以正确的眼光,乐观地看待我们的生命,这样我们的生命会更加地灿烂、辉煌。   当然,这决非鼓励大家安于现状。我们都知道,只有拼搏,才能进步,尽自身所能去努力奋斗,发辉自身的智慧,勇敢的去走自己的路,明天的成功、事业上的腾达和出人头地的理想,就不会是梦想。请永远记住这么一句话,人能走多远,不应该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应该问双手而要问意志。信心、恒心、平常心,成功之基础;魅力、魄力、决断力,事业之根本。   生命的旅途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总有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在坎坷面前,我们不要恐惧,不要怕吃苦,不要让眼泪轻弹,不要害怕寂寞,不要看轻自己,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什么都不要!要做雄鹰展翅飞翔,要有弱肉强食的心态,要做到能屈能伸、不怕挫折、面对现实、笑谈人生,要懂得苦辣酸甜才算是完美的人生,要相信只有通过吃苦耐劳,发辉自身的聪明才智,就会一路收获胜利的果实,在生命的道路上就会留下你光辉的足迹,像花儿一样灿烂辉煌、多姿多彩。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机遇的到来,把我们的渴望变成现实,满足于自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慧也不等,无论在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只要能把自己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发辉自身的长处,常言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你的渴望有多大,多简单,只要你敢走自己的路,你就是最快乐和幸福的人。
个人分类: 随笔散记|26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看袁隆平答记者问
dragon513 2008-11-3 22:13
发表于:2008年9月18日 23时38分6秒 来源: 权限: 公开 阅读( 10 ) 评论( 0 ) 本文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594506009/blog/1221752286 我看袁隆平答记者问 第五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于昨日(推测应该是2008年9月17日)召开。 问:是什么让你一直有动力进行科学研究,对年轻人您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袁隆平:动力吗?说实话我真的不清楚,可能这和我不满足的个性有关吧,我觉得水稻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我自己也精力充沛,就是想研究下去。还有我认为如果怕失败就不要搞科研,另外选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错误的理论违背了客观规律,再努力也是不会出成果的。年轻人要明白自己应该为社会做点有用的事情,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比如说虽然现在书本、电脑上的知识足够丰富,但里面不会产水稻,我还是要下田去搞研究。 自评:1.确实,有些时候要确切地讲清楚你不懈努力的动力还真有点难,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理由,尽管别人可能会有太多的猜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其实是一种无奈(解释不清)、孤寂(没人理解)和坚持(Go on))的态度。年轻人要明白自己应该为社会做点有用的事情,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比如说虽然现在书本、电脑上的知识足够丰富,但里面不会产水稻,我还是要下田去搞研究。我觉得很有道理呀,因为古训磨刀不务砍柴工,我们有些时候太注重工具了,英语成了主修课,专业等到用时补。当然,不重视学习研究的工具和方法也不可取,连要证实某个推论的方法和途径都不顾及可能再好的想法也只能在不断地推测中,再后来就是发现居然有人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但别人已经证实了它。一句话,了解最新的信息,学习实用的技术,但最重要的是统筹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验让事实说话。 问:您现在都78岁了,想过退休吗?还有没有什么梦想? 袁隆平:我是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板、30岁的心态,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做下去,如果可能,到100岁了我还想在田里。现在我仍有梦想,那就是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实实验田亩产1000公斤。另外就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目前,全世界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和引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全世界的水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即1.5亿公顷,但是,平均单产每亩只有250公斤。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150万公倾,占1%,如果推广到1500万公倾,每公顷年增产2吨,总共可增产3000万吨,则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自评:我觉得经常下田、晒太阳可能更容易老吧,要不那些美女们为什么不为了永驻青春经常出去晒晒太阳、干点体力活呢,出门非得摸防晒霜、撑伞也得能防紫外线的呀。不过老前辈是把它当作锻炼了,所以身体也强壮了,能承受同龄人已不能承受的苦与累,所以自己感觉也还年轻了。其实,心态能决定的东西太多了,只有拥有好的心态才可能成功。当然,拥有不好的心态更容易做出不平凡的事,如跳楼、自杀、各种极端形式的打击报复(当然对于那些损人而不知羞耻的家伙以适当的方式给予颜色也是必需的,因为纵容只会使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每个人都有理想,袁前辈的理想太大,非一般人能及。但我想在他二十岁或者更早的时候理想也许就是找个好工作,养家糊口。因为一个人的理想是在不断实现甚至超越中逐渐扩充甚至升华的,当然也会在希望渺茫时和堕落中缩水。因此,我们也别怕人笑话我们现在的理想是养活一家人或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因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们的理想也可能是养活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拥有一辆奔驰、宝马甚至布加迪。当然,四十年、五十年后我们的理想可能又变成养活外星人、拥有一辆外星登陆车了。呵呵,谁要再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告诉他我现在的理想是养活我自己(这可能不能算理想,但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要做到也不容易)!哈哈.
个人分类: 心得偶记|2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entropy 2008-10-21 08:29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从 褪墨 作者:弥缝 找工作和谈恋爱一样,必须要自己热爱才行。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职业,不要轻易委身,继续寻找。等你真正遇到那份工作的时候,你能从心里感受得到。 Steve Jobs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工作中你是否感到幸福、高效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并且全情投入。所以去选择你想做的工作,不要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当你真心想做这件工作时,它在你心中就不再是一份工作而已。 我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写作。我不用再睡眼惺忪地去上班,但现在,我却每天早早起床,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 当然,全世界有千百万人倾情忘我投入心爱的事业,我只是其中一个。你也是这种人吗?你想成为这种人吗? 很多人觉得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值得他们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也就觉得前路十分渺茫。 事实并非如此。你可以找到那份理想的工作,当然,你要努力去找。下面就是在寻找理想工作时你必须知道的五点: 1. 你要找工作,工作不找你。每天重蹈覆辙做前一天做的事情不能让你找到理想的职业,除非你有一天撞了大运它自己从天上落了下来。大多数人没靠运气你得行动,得去寻找。 2. 直到找到,否则别停。就像乔布斯(Steve Jobs)说的那样,别轻易委身。你能找到比目前的工作更好一点的当然不错,但是别就此浅尝辄止了。继续寻找,别停下。 3. 你要尝试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真正的探索之旅。培养新的习惯、接触新的人群、读很多杂志和书籍。灵感可能从任何你想也想不到的地方喷薄而发。 4. 除非擅长,你可能并不能马上爱上你所作的事情。很多时候一旦遇到一个事物你就会知道自己真的很喜欢,但是有时你也需要一段时间全力提高你的工作技能来使自己爱上自己的职业。一旦你很擅长这份工作了,你就不能停下来,因为你已经掌握了怎样把事情做好的要领。 5. 一旦找到,全情投入。如果你找到了你心中最理想的那份职业,你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份绝好的人生礼物。千万不要破坏这份美好,你要真正把自己投入进去。这不是说你要忽略掉家庭、朋友等等其他的美好,一旦你在工作,全力以赴去工作。 如下几点可以帮你找到工作激情: 1. 停止常规,扪心自问。你需要偶尔停止做你的日常工作,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下个星期,也许就是现在。请对自己大胆发问:你热爱你现在做的事情吗?如果你不热爱,你热爱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你想去寻找吗? 2. 花时间好好想想。花上一两个小时去思考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好想想,关于你的人生,关于你正在做的事情,关于你想做的事情。 3. 想想你真正爱什么。你有没有非常热衷的爱好?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籍?你会和别人谈论些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很想做却总是忘记做,或者没有胆量去追求? 4. 你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目标你一直想去实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又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些想法并不现实(不尝试怎么知道是否现实)。认真思考下,你的梦想是什么。 5. 你擅长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在哪方面颇具天赋?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做得非常棒?把它们当作你的事业。 6. 付诸行动。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空想,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做调研、打电话、约人谈话、做职业评估。 7. 发掘新鲜事物。常识新鲜有趣的新爱好,读读没读过的领域。打破你的固有模式,找到新的探索之路。 8. 一旦找到了有趣的事情,深入研究。你可以阅读相关文章,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害怕,害怕是大多数人不能找到幸福的真正原因。 9. 再次行动。对你的兴趣点有所了解后,付诸行动!你可能在现在的工作中就能实践,或者把它作为兼职来做,或者仅仅从爱好出发。和同行业的人们联系,了解他们的起步历程。去图书馆读读相关书籍,在网上搜索一下,看看作为新手你需要做那些工作。下面的事情,就是照着去做了。寻梦愉快! 一早起床的时候,能够做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够使你的生命非常不同。如果你不喜欢你目前的工作,毫不犹豫地脱离它,虽然这样做并不简单。Bob Woodward 原文:Finding the Work You Love - Zenhabits 译者:Yuvia 褪墨|时间管理 - 弥缝 褪墨是一个关注时间管理、个人提升和演讲技巧的博客。想提高自己?为什么不来褪墨看看呢~怎样设定目标? 阅读褪墨上的《生活中的定律》系列好文! 免费阅读高效时间管理ZTD系统 一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2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欲言又止的理想
freton 2008-10-20 23:56
欲言又止的理想(从现在回看大一) 人生是梦的延长/梦里依稀有泪光/何出何去觅我心中方向/风幽幽在梦中轻唤/路和人茫茫 题记 我发现,在春编织的颜色的舞场里,思绪像绵绵细雨一样多,像浮尘柳絮般飘飞不定,像迷途的鸟儿找不着归家的路。我也发现,春天是一个适合思考、益于锻炼心情的季节。 我原以为,生活是平静的、平淡的、平和的,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的;常常认为,时间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安静柔和如幽深的潭,步履缓慢地走在偏僻的小路上;也曾自欺,自己尚年轻,岁月以后会忘记给我染上花白的头发,会一时疏忽而予我永远康健的体魄,明亮的双眼 我有这些想法也许是受三毛的影响,因为她在《说给自己听》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看来,当初我是误解了三毛的意思。她原本想告诉我们要保持自然的心态,要带着一颗平和的心去寻找自由的空气。而且,我忽视了那么重要的一句话这一切,总会来的。是的,这一切,总会来的。总会来的东西,不会因为你的喜或悲,你的接受或拒绝而改变其到来的必然。这就好像火红的花朵不会因夜晚的笼罩而变黑。相反,有夜之浸润,它会在微微晨光中满载露珠的光华,接受来自地平线的第一束阳光,尽情地开放,尽情地表达自己。而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依自己的运动轨迹决定当这一切到来的时候自己的人生坐标系是完美无缺还是支离破碎。面对那一时刻,我们是没有权利选择好或不好,满意或沮丧的。因为结果一开始便被我们的一言一行所掌控。 生活并不总是归于平静的。往往试图赶走浮躁静下心来的时候,心里越慌乱,呼吸越急促;越是想平衡波动的心情,心情越是波动起伏以至变得更加不平衡了。有时候虽能避开外界的喧哗,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喧哗却如影形随。能寻找平静的家园固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事,但那总归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一种容易出发而难以到达的极致。倒是不去刻意追求平静的时候,轻松和自由俘虏了身体和精神,我才觉得回到了真实的自我。 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前人绕着她转了许久也未揭示其本质,相对论对它作了详细的阐述却让人觉得它过于深奥而难于捉摸。时间好像是静止的,静得让人感到害怕。一天就那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这常常给人有某种神奇力量操纵着时间的运行的感觉。时间又的的确确在不停地运动着。当我们面对着钟表,看着秒针一圈又一圈的走过,和着心跳的节奏走过,我们又觉得时间仿佛是疾飞而过的风,吹过却不留痕迹。有趣的是,当我们有一块手表的时候,我们能知道时间,并对手表显示的时间深信不疑;而当我们有两块手表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确定时间,并对两块手表显示的时间产生怀疑。这或许是时间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而已,但其中蕴涵的哲理却值得我们永久回味。时间又常常在我们眼前耍些小把戏。花开花落,春去春回,这总给我们时间可以轮回的感觉。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时不时借这种错觉来自我安慰,说:没关系,什么是都可以重来。殊不知,从我们指间滑落的是再也无法重拾的记忆。是泪也好,是痛也罢,昔日风景已成身后掠影,珍惜努力仍在今朝。在每个人导演的独角戏里,遵从时间的法则,我们不会孤单,不会哭泣,不会庸碌无为。 我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年少懵懂的孩子是在父亲打给我的一个特别的电话的那个晚上。其实父亲连着打了三个电话,前两次我不在寝室,第三次接到电话时电话突然断掉了。父亲一直打电话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告诉我?于是,我给父亲打电话,可是打不通;我又给二哥打电话,让他给父亲打电话后来是几经周折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过了那晚的12点,我就要走进19岁了。以前从没有认真对待生日的我,一向认为自己还小还很年轻的我,在那一晚,除了感动便是沉思。而后来,我总觉得那一晚是上天特意为我准备的思考的盛宴。时间过得太快了,10年前压根不知道自己成长轨迹不知道自己隶属何方的我,现在已经在又一个美丽的春天里开始新的旅程。当青春的记事本翻开请我着笔的时候,我想写下李渔《凤凰台上忆吹箫.元日》这首词的上阕:作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用这样深沉且深切的肺腑之言表达成长的心情,我觉得是再贴切不过了。 是啊,人生有几个十年?人生有几度春秋?光阴荏苒,岁月不待人。每成长一岁,心中便涌动着不同的滋味。成长的滋味,个人尽知。我期待,20岁的时候和我相会的是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成功的我。 畅享成长的过程,是虫蛹化蝶、展翅高飞的过程;化蝶的过程,是充满阻碍和痛苦的辛酸之路;坎坷辛酸之路,是梦想成长的地方和人生的延长。不经历磨炼而得成长的人只是拥有了成长的形式,因为成长只有作为一个动词存在,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成长。 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名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如果这段话能概括成长的过程,刘墉或许还得再补上一句:能畅享成长的,必定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用心地磨炼和体验。 有些话题很古老,很沉重,但在大学生活里的第一个春天,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作些或深或浅的思考,心情真的不错。 明天的天气一定很好,那阳光一定很灿烂。 2005.3.23晚
个人分类: 生活哲思|2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持自己的理想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hep 2008-10-11 19:43
听说了很多搞物理的人都纷纷该行,也目睹了昔日为了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同学一个一个地离开。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的理想之路果然是困难重重。 每天坐到办公室里,或者看看文献,或者算算东西,或者上上网,或者聊聊天,对于外部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感觉。纵然是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听个报告,也就是几步路的事情。然而一旦真正走出象牙塔看看,就会觉得自己渺小得很。忘了在什么书里面看到的,说高校的校园内,不适合盖过高的楼,否则影响校园气氛和学生心态。当时我还半信半疑,但是当我坐着拥挤不堪的公交车,行驶在高楼林立的北四环上,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套用郭德纲的一句台词:这么好的房子,什么时候能是我的啊?(捧哏:你做梦去吧。)每天在办公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穿梭,忽视了这个问题,此时却不由得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毕竟,这个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尤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有腰缠万贯的大亨,也有露宿街头的乞丐,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小百姓。如果说我们怀着崇高的理想迈入高等学府,毕业之后却仅仅为了糊口而浑浑噩噩地奔波,岂不是非常可悲? 其实,去企业发展、去考公务员,甚至自己创业,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离开自己原来的理想,总是恋恋不舍,因为它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我们心里扎了根。记得在BBS上Neil转载过Fang的一篇文章,大意是:(离开物理)改行之后,去书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去物理类的书架旁边走。走到之后,却突然想到,自己已经不搞这个了,再过来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是淡淡的几句话,看的时候却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或许很多人都是为了生计而改行,为了上有老下有小吃穿不愁而奔波。但是心中的理想却是永远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并且时不时地来折磨着本已经疲惫不堪的心灵。 改行的人,也是为国家作贡献,为家庭奔波。怕就怕无所事事,让家里人也跟着受罪。 写到这里,思路已经有些混乱了。不过,有句老话叫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像科学界的前辈们那样,为了理想而努力有成就,同时淡然地面对生活里面的种种喜与悲不求奢华,也是颇为难得的。
个人分类: 杂感随笔|2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的葬歌:从大头娃娃到三鹿奶粉事件
杨学祥 2008-9-15 03:58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82年过去了,他犀利批判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依然肆虐神州。不过,他不会想到大头娃娃,更不会想到三鹿奶粉和毫不相干的三聚氰胺。从无营养有害到无良知有毒,食品安全的事件频发不仅颠覆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而且将从根本上损害中国人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挖空了中国经济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生活中还有多少造假掺毒的隐患? 四个老人和两个成年人守护的一个独生子女:你还安全吗? 我已无话可说,以歌当哭,记下这些历史的文字。 大头娃娃的控诉 时间 : 2004-05-08 17:46 作者 : 杨学祥 新闻来源 : 正义网 吉林杨学祥 肿胀发光的面孔 是虚假文明的象征 , 瘦弱短小的身躯 是伪劣商品的铁证 . 惨不忍闻的啼哭 是对不法商贩的控诉 , 昙花一现的生命 是向人类良知的抗争 ! 攫取金钱的魔爪 竟伸向天真无助的婴儿 , 鲁迅斥责的吃人 竟然在现代文明中发生 ! 是谁 摆出了人体的盛宴 ? 是谁 在扭曲善良的心灵 ? 马克思笔下的资本 是本性难改的资本 , 记录着你从头到脚 沁渍着婴儿的血腥 ! http://www.jcrb.com/zyw/n234/ca240086.htm 搜狐博客 随心所欲 日志 诗 2006-09-11 | 长春杨学祥 标签: 诗 诗的衰落 当理想退出信仰, 当新诗离开生活, 当金钱购买一切, 思想就变成 道德的折磨! 2006-10-13 19:25 回复 当理想变孤魂在梦中游荡, 当信仰被出卖用车装斗量: 赤子之心早已无血液流淌, 母亲乳汁也变为杀人毒浆。 2006-12-28 04:29 回复 但愿德法同步行 长春杨学祥 法在天理四海平 , 德取民心九州同 . 无法无天多动乱 , 失德失行祸事生 . 强秦无道终自毁 , 六国战乱法不同 . 细读春秋明正理 , 但愿德法同步行 ! 2004-4-7 金钱的魅力 吉林杨学祥 让异国的节日 在青少年中流行 , 混淆传统的商人 是没有国籍的公民 ; 把清水注入 依然跳动的牛心 , 凄厉的惨叫 变为闪亮的白银 . 将牛奶稀释成 甜甜的淀粉 , 从婴儿的尸体 榨出血腥的黄金 ! 这就是你 黑心的商人 , 被昧心的金钱 夺去了人的灵魂 ..... 2004-4-24 道德成商品 名导忙裸戏, 名人忙换妻, 名师忙闭眼, 名模忙脱衣。 商品变万物, 市场非经济。 良心求善价, 道德兑金币, 2007-12-1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49 次阅读|6 个评论
理想的空间
jxz1963 2008-8-25 23:16
周末了,朋友约我们几个相好的去他单位试验基地观看航空发动机试车,说好是十一点半正式开始,我们十点半就到了现场,由于等相关重要人物,都十二点多了才开始试车。 坐在半山坡上等候发动机试车,那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虽说多云的天空太阳不是太毒,但在难以立足的半山腰上让谁站上几个小时都是很难过的事情。好在我旁边有一位小朋友能给我解闷。 由于小孩子们对试车的兴趣远不如我们这些年纪的人,因而孩子们对于等候是显得有些急促和不安。听孩子家人叫他的名字,我问小朋友:你叫LAO?他说:我不叫LAO,我叫LZAO。听着他名字里有一个奥字,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位对科学感兴趣的小朋友,就问他:你长大了也干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的工作吗?他看了我一眼:我才不干呢,我爷爷和我爸爸都是干航空、航天的,还要我干,我不想干这个工作。我急忙问:那你想干啥?LZAO说:我想做生意,做生意又挣钱,又轻松,多好啊!我说:做生意搞不好也会赔钱的!LZAO说:我要是做生意了,是只赚钱,不赔钱。 我心里说,但愿天下所有做生意的人都是只赚不赔! 随着一声巨响,试车开始了,只见试验场地上火焰喷射着,一股白色的汽雾从山底下的水池塘里腾空而上。一霎时,整个山道里白云滚动,不到一会儿的时光,整个山道里不见天日,太阳也被白云拢罩住了。而我则在巨响的第一时间给完全震憾了,快50岁的人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壮观的科学试验。 中国航天工业了不得,但我们的社会如何引导、教育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则是一个急迫的问题,这恐怕也是一个只赚不赔的行业吧! 无独有偶,今天下午下班回来,在小区门口见到一位熟人领着五岁半小外孙,我逗小男孩儿:叫什么名字?他竟叫我:爷爷好!我叫LYP。我给夫人介绍说:这娃小小年纪可聪明了,读了不少书和诗词,而且对历史人物还知道的不少。听他爷爷讲:不到五岁半的他,除了《红楼梦》没有读过外,其他三大名著都读过了,特别爱读书,以至于把眼睛都搞坏了!我问LYP小朋友:你长大后干什么?他小眼睛迷起来说:当一名科学家,就当象爱因斯坦一样的大科学家!多么豪迈的壮语啊!我说:当科学家也要把眼睛保护好呀!他爷爷说:现在都不敢让他看书了,眼睛都成了一个大问题了,整天治疗着呢!看着小LYP耳朵上的白胶布,我心想,中国式的教育也不能这样拔苗助长呀! 孩子们的理想是各式各样的,其理想的天空永远是蓝色的,也是高不可攀的,要允许孩子们展开理想的翅膀,飞越万水千山,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当然,中国现阶段有多种就业方式,不论是做科学家,还是经商,都不能一刀切,都要根据孩子的爱好有目的地选择。 但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只嫌不赔的生意,也没有不用健康身体支撑的科学大家。 我的一位文化不高的朋友的一句话让人深思: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是空想!这里的其他其实一定是包括理想的。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373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女排输了,想说什么?
王铮 2008-8-16 14:25
中美女排对阵,中国女排输了,是在各赢两局的情况下,最后决战,被前中国女排队员郎平任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了。网上有些议论,如果不是郎平任美国队教练,美国队就不可能那么熟悉中国人的打法,中国队不一定输。老一辈的人,对郎平有些忿忿不平,我的岳母就气得看不下去了。我想从网上找理由安慰她,一不小心看到有一个网友雪莲写道:郎平就是郎平,她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她有按自己意愿选择职业的权利,她有对自己工作岗位尽职尽责的义务。 我父亲一辈的认识,显然与雪莲不一样。在我岳母心目中,郎平是个民族英雄。在雪莲心目中,郎平是个人英雄。我想我岳母那个认识是中国主流思想影响的认识,他们都把奥运会看作了政治,看作了与国家命运联系的。在最近几年中,这个思想也不停地被强调。岳母一代,他们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锁,所以他们期盼着国家强大和爱国英雄。雪莲一代,面临着社会就业的压力和社会不公平的恶化,所以她们敬仰这个人主义的英雄。在郎平夺得奥运会冠军时,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有一个非东亚病夫的形象,所以郎平们的确是代表民族利益的,他们的胜利是民族的胜利,他们当之无愧的是民族英雄。经过近 30 年,中国已经走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形象已经确立,东亚病夫的名字已经扔进了太平洋,所以一场比赛的得失,已经没有民族意义、没有国家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从中国人立场批评郎平了。同样道理,宣传郎平回国任教是爱国主义是没有说服力的。我有一年参加评审一个教材,在爱国主义的内容内,有一幅某个女运动员拿金牌的照片。我建议删除,我说:她也就是职业尽职获得冠军,万一她将来移民怎么说?移民后当然也可能爱国,可是对孩子不大讲得清楚。果然不出山人所料,她走了,还嫁了富翁。作为个人,她是一个英雄,她也的确为国家争得荣誉,有爱国的精神,但是把她上升为爱国主义的英雄和模范就不合适了。 由运动员的道理,我们推到学者回国。在 1950 年代初,学者要回国,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他们当然有爱国主义精神。以钱学森为例,他提出回国,就受到了关押。这样的学者不是爱国主义英雄是什么?再说钱三强夫妻,本身从事的专业涉及核工业,核科学家的迁移,就是在现代也受到有关大国的干扰。他们回国面临着压力,也面临着没有实验室,所以他们也是爱国主义英雄。钱伟长先生,身为右派,在珍宝岛冲突后迅速开展坦克研究,不计荣辱和待遇,不是爱国是什么?说到郎平,我不否认她可能爱国,但是回国任教的意义远远不能与三钱相比。郎平回国任教练,是一个专业选择,也是她从家庭妇女重新作为职业妇女的机会;所以当年算不得爱国,今年也算不得卖国了。现在中国强大了,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人力资本廉价,还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许多海外学者回国,是看中自己发展的机会,还有少数如基因皇后,陈进,带有诈骗目的。把他们抬升为爱国主义的英雄,与三钱相提并论,实在不负责任,影响了大量的留在国内的和早期回国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当年钱伟长被划为右派,二级教授降为四级,人格受辱,子女遭殃。中美建交后派他出国,他没有留在美国。现在有些人稍有不如意就说还是不要回来的好,出国就联系机会重新出去,我不否认他们有爱国心,但是是比不上三钱的爱国情结的,所以不要用爱国主义的牌子压人,动不动就是说:反对我就是反对爱国主义,就像文化大革命是的棒子。其实,国内的学者,勤勤恳恳,在国内做了大量工作,就如陈忠和,当年作郎平陪练,坚持在国内当教练,他用实际行动爱着国。 时代不同了,雪莲一代,更多的强调个人价值,在吸引政策上,一味强调爱国主义,不如强调他们个人的发展机会。美国怎么样?学者或者运动员从国外回去任职,没有说他爱国;学者或者运动员到国外任职,只要不带着涉及安全的东西,也不能说他叛国。 最后,必须说明,奥运会在我国是第一次,它的召开,显示了中国国力强大,有助于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现象和贸易谈判基础,也有助于世界和平,所以我们中国人要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政治热情来支持它;尽管我们强调分开体育与政治。至于一场比赛的输赢,已经没有多少爱国主义的意义了。 毛泽东有句名言叫: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到。我照着套了一句:时代不同了,输赢都一样。美国人做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983 次阅读|24 个评论
理想主义的曲高和寡
lingfeng 2008-8-16 09:07
近日由于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文质疑施一公是否全职回国工作而在科学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支持施一公,认为方是过于吹毛求疵了。对于方舟子,我一贯是十分支持的,虽然我不上新语丝,但是这次我也认为他是没有抓住重点。事实上,到底是否全职回国,核心的判断指标是每周在清华工作的时间有多少——对此方舟子只字未提。如果他在清华工作的时间符合全职的标准,例如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具体标准我也不清楚),那么即使他真的还拿着普林斯顿的工资,又有什么关系呢?哪怕他还同时拿着哈佛、耶鲁的工资,那也是无所谓的——只要他人在中国全职工作就够了,别人愿意给,那是别人的事,同时也恰恰说明了施的魅力。 但这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重点。在讨论此事博文的留言上,很多人似乎对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就是科学时报的采访《 我被信仰追问 —— 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由于对施一公在道德上拔得过高 , 过于美化了施一公,反而给他惹出麻烦来。这样说似乎也很有道理,于是我又重新找来那篇报道看了一遍,可是看完之后,我却没有感觉任何的拔高和不实。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这样认为呢?难道因为爱国而回来不可能吗?希望回清华教书育人一定是假的吗? 如果我告诉你,我跑一百米只要 9 秒,你肯定不相信,因为你知道你和你周围的人都要十二三秒,而且世界纪录是 9 秒 77 。我如果告诉你我只要 10 秒 50 ,虽然你知道低于世界纪录了,你还是不会相信,因为你看到的人都要十二秒以上。可见,我们判断别人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己为参照系的。同样,我们判断别人的心理时也是以自己的心理为参照的,所以小人才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然他也会“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而君子一般都会“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和“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简而言之,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经常骗人的人往往不会信任别人,因为他以为别人也会和他一样;而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往往是那些从不会骗人的人,因为他天真的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从不骗人。 所以很明显当你扪心自问自己不会为了理想,为了教书育人为了为中国科研贡献一份力量而放弃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之位回来时,你自然就会怀疑科学时报报道的真实性,认为王记者出于职业的需要夸大和美化了施一公。如果你认为自己也会这样做,你就会认为这是能够理解的,因而也是真实的。很遗憾,对于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测量方法。 我曾经看过介绍施一公的几篇文章,例如《 施一公教授走近北大学生 》、 《专访美籍教授施一公》 、 《追梦人 —— 记 1985 级校友施一公》 等。感觉施一公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正如他曾很自豪地说他很为自己骄傲,在多年后仍保留最初的美好梦想并为之奋斗。我能够理解他也相信《我被信仰追问 —— 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属实,因为我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如是我,在他那样的情况下,我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人在美国肯定会缺乏一种归属感,做出同样大小的成绩,在国内肯定比在美国更有成就感;而且能够为中国的科研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身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当自己具备了回国的实力而且国内又可以提供科研条件时自然会选择回国平;我虽然希望自己的小孩接受西方好的教育,但更不愿意由于他 / 她一直在美国长大将来缺乏对祖国的认同;我一直以来就很关注中国的教育,曾经写过很多批判中国教育体制的博文,而且我认为中国的许多学生都缺乏理想、创新和思想(见《 教育的两大失败 》),那么教书育人自然是我回来的重要目标。很多人怀疑他是否因为爱国而回来,其实爱国真的那么遥远吗?我们不是也因为法国支持藏独而抵制家乐福,难道也要怀疑大部分抵制家乐福的人不是出于爱国之心而是为了作秀吗?我认为除了极少数,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爱国的,而且留学海外的人由于亲身感受过由于中国的不够强大而遭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其爱国之情可能更甚于国内的同胞。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只是在不同的人中这种感情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爱国也绝不意味着为了爱国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是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如果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从零开始而又不能有任何政策上的优惠,假如我是施一公是肯定不会回来的——这样的爱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还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有害的,因为是对人才的浪费。人在做出决定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经济的因素当然也在其中,但是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理想主义来说,一定经济因素固然不可缺少,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更为重要。相对于普林斯顿的待遇和美国的科研经费,清华的待遇和经费其实差了很远,国内的科研环境更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放弃了自己的部分或大部分现实利益。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差别其实只是量上的,而不是质上的。现实主义也爱国,但是做出选择时认为最重要的是现实利益,他们不会为了理想而放弃很多。当大部分人都是现实主义的时候,理想主义被人误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应该承认,我们的媒体确实有道德拔高的不良习惯,这也是大家怀疑《 我被信仰追问 —— 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的一个原因。不过我仔细的看了全文之后,认为报导是可信的,并没有拔高的表现。 所以,当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的报导《 我被信仰追问 —— 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被大部分人认为是道德宣教有余而务实不足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理想主义的曲高和寡。
个人分类: 敬佩的人物|94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静夜狂思-(21)-理想、信仰
考槃在涧 2008-8-5 18:17
理想是不可能达到的,可以达到的是目标。信仰是不可能触及的,可以触及的是目的。 人们往往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迷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理想的狂热走到现实的懵懂。其实理想和现实都是人需要的,没有理想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现实的人是镜花水月。 摆不平现实的人没有资格谈理想;不愿谈理想的人沉沦在现实中。 现实让人冷静而理想让人激动。但你可知,没有现实的理想是浮躁;没有理想的现实也是浮躁。前一种浮躁让人狂热,后一种浮躁让人迷惘。 我很幸运出生在狂热之后,成长于迷惘之中。没有经历过狂热让我宁静,而目睹父辈的狂热让我警醒;成长于迷惘让我思考,而走出迷惘让我静心。 人不应该因为理想达不到而不去理想。尽管没有理想人们也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有了理想大家可以生活得更好。如果理想是一百分,没有理想的人可以及格,只怕超不过七十分,而有理想的人可以到九十分甚至九十九分。 理想和空想的区别是,理想是合理的想法而空想是空洞的想法。希望每个人都有饭吃是理想,希望每个人都有肉吃也是理想;希望每个人躺着就来钱是空想。 我们经常把空谈理想和理想混淆,就像我们把经常把书和知识混淆一样。买一百本书回家不读的是空谈理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空谈理想者是精神暴发户。 理想是每天买两张彩票幻想中 500 万,空想是每天幻想中 500 万但不买彩票。 一般我们批判空谈理想的人,这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往往对没有理想而又百事不做的人视而不见。前者起码让你听到了声音,后者在默默无闻中浪费粮食。 当理想破灭的时候,我们总是先丢掉理想。其实往往我们只是有了个错误的理想。也许我们可以丢掉错误,保留理想。 理想不只有感性,感性的想法是感想;理性的想法才是真正的理想。错误的理想来自于不用大脑:那是感想。 如果你认为人民只要不加思考的接受你的理想就够了,你将把国家陷入狂热之中。 如果存在公认的理想的话,我相信那也一定不在文件和讲话之中。 不要奢望理想能帮你成功,理想只是帮助你保持激动的安静。没有理想也不是世界末日,但我相信你会要么过于激动,要么过于安静;你还会经常觉得生活和工作是鸡肋。而你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你没有勇气,或者,你根本就是个懵懵懂懂的猪头。 我们曾经以为嫦娥奔月是神话,而现在我们的目标是火星,理想是飞出太阳。其实理想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的内涵:没有不可能。 ------------------------------------------------------- 没有信仰也是信仰。没有信仰的信仰是不信仰。 我不知道怎么能够让你明白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如果你经常觉得绝望、迷惘、彷徨、沮丧、无助,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去看心理医生,要么去信仰。不要迷信金钱、烟草、爱情、酒精和大麻,那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 重要的不是你信仰什么,是你有没有信仰。 信仰可能让人狂热,也可能让人宁静。信仰现实中的人让人狂热,而信仰不存在的人让人宁静。 上帝是不存在的,但他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即使存在一个客观的上帝,他也不会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上帝。好比你觉得你的明星偶像很完美,但当你真娶了她做老婆,三个月后你会觉得她和别的女人也没什么分别。 对地位的信仰是所有信仰中最不理智的。 我们往往对高高在上的人抱有信仰。如果你非要信仰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倒建议你信仰自己。 信仰不见得总能帮助你,上帝是不会帮你生火做饭的。 如果你奢望别人可以给你信仰,你为什么不让他也代替你入洞房? 不要以为信仰可以帮你消灭痛苦,它只是帮你正确面对痛苦。 信仰也许由痛苦而生,却不会只看顾痛苦的人们。 既然真空中也有量子涨落,那为什么信仰不能让一个原本渺小的人伟大? 怎么说信仰带给人的力量呢?你相信你可以飞上天空,于是你观察飞鸟,按照它们的样子做了很多翅膀。你失败了无数次,但你还是相信你可以飞上天空。这一天风特别大,你又因为艰苦工作瘦得不成样子,结果你和翅膀一起被风吹上了天空。你只在天上呆了 30 秒,但是你已经肯定的知道:人可以飞上天空。你不尝试无数次肯定无法飞上天空,而支持你尝试无数次的,是信仰。 尽管信仰科学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不得不说:对科学的信仰还很年轻。正如很多年前我们对宗教的信仰一样。 我信仰智慧,但我不知道怎么让你明白,就好像当年布鲁诺也无法让教会明白一样。幸运的是,今天有人不会把我烧死,最多不屑一顾。 信仰本身都是非科学的,但如何信仰可以是科学的。 科学需要信仰,科学家也需要信仰。科学家的信仰是他竟然可以知道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科学的信仰则是它竟然可以拯救人类。 人类有三大信仰:他在宇宙中是不孤独的,起码还有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可以认识宇宙,尽管他只在后者之中;他可以认识自己,尽管他就在自己眼前。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本身就是多么美妙的奇迹!我相信这源自宇宙的信仰。 ------------------------------------------------------- 黄舒骏 雁渡寒潭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惊鸿一瞥 潮来潮去 洗去多少足迹 一切都是缘 多少人曾经轻轻掠过我的眼帘 多少人曾经闯入我的内心世界 多少人曾经用思念将我撕裂 多少智慧才能忍下我的离别泪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静看人间是与非 我们组先 在这土地繁衍 岁岁年年 多少人默默挥下他们的汗水热血 多少人只是贩卖台面上的谎言 多少人随时准备远走高飞 多少智慧才能破解这虚伪的一切喔 ...... 喔 ...... 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 失落在理想现实之间 口口声声要做英雄圣贤 最后却变成魔鬼 多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 却向往另一个世界 多少智慧才能逃离这古老的预言
个人分类: 哲思|5413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