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感觉的感觉
wkwzydgjjx 2020-9-19 06:55
有人说 “ 培根( 1561—1626 年)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 培根到底是怎么说的,也与翻译有关,我无从知道。关于感觉的意义: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这是我认可的说法。 这种说法,只是直接描述了感觉和一切思维这两种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源头思维和延伸思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思维个体和思维整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说感觉可靠不可靠,或说真实不真实,或说准确不准确的问题。 感觉可靠不可靠 ? 很多很多的生活实例 , 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认识到,感觉并不都是可靠的,也就是说感觉并不都是真实的。 我用笛卡尔( 1596—1650 年)曾经的两个举例来说明我的观点。比如:太阳看起来挺小的,但实际上太阳却很大;插进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实际却是直的。 类比笛卡尔的描述方式, 我再举一例:地球看起来是平的,实际上是圆的。 太阳看起来为什么挺小的,因为我们离太阳太远了。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小的这种感觉可靠不可靠?这也是一个事实,远看了的事实,远看的感觉,看到的是太阳的整体,怎么能说不可靠。要注意这种感觉的逻辑前提,是远看,看整体。 地球看起来为什么是平的,因为是近看,与地球接触性的看,看到的只能是地球的很小很小的局部,有错看吗,根本没有啊。 插进水中的插进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是我们看到了筷子在水里的影像,我们看到的这种影像形态有错吗,没错啊,很精准。 这三例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我们感觉到的都是可靠的,都是精准的,说出来的有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感觉之事,太多,太多了。 即使是在同一个位置上,人们在感觉同一个事物时,感觉往往也会有异。 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每一个感觉并不是单一的感官之知觉,至少有身体感官和脑体感官之两个知觉的结合,有形象知觉也一定会有想象的知觉的结合。 想象的知觉是脑子里的信念,每一个人脑子里的信念知觉都有不同。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个感觉完全相同的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包括我们脑子里的已有信息的不同。 那种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保证思考的可靠性和知识的确切性的说法,并不全面,也不准确。 精准感觉,要形抽统一,要有精准的逻辑定位,要尽可能进行理性的直接描述,等等。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状态下AI具有类似生命的行为?
rongqiaohe 2019-9-1 21:52
什么状态下 AI 可以获得类似生命的行为? 如果 AI 有了意识,也就获得了生命。 什么叫意识?意识 ---- 觉察自我在环境中存在的知觉( He RQ, 2014 )。也就是说,意识是感知自我存在的脑功能( He RQ, 2017 )。 :如果谁能够创造一个系统,让 AI 能够感知其存在于世间, AI 就能够主动去认识世界,从而就获得生命。 :如果 AI 能够感知自身的存在,也就有了自我的“灵魂”。 AI 就可能具有自己的思想,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工作,主动解决问题。 正如人睡着之后不苏醒,就失去了意识,就无法生活,更不用说从事自己工作。 人,只有苏醒过来,觉察自身存在于人世间,具有了意识,才能生活,从事各做工作,包括在 “ 科学网 ” 上发博文。 谁能够编制出这样一套系统呢?---- 让AI知觉自身的存在。 参考文献 He RQ,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5,42(10):972 He RQ. Formaldehyde and Cognition. Springer Nature, 2017.pp.158-161
个人分类: 浅谈|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猕猴大脑老化导致的电生理与神经组织变化
Joshua3769 2018-3-17 21:53
猕猴大脑老化导致的电生理与神经组织变化 井瑞 认知老化课作业 一、 引言: 近些年,阿尔兹海默症(又叫老年痴呆)逐渐通过媒体被公众所了解和关注,阿尔兹海默症带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许多痛苦,人们迫切希望科学家能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都开始投入许多人力财力来研究阿尔兹海默症。阿尔兹海默症其实是大脑老化中发生病变导致,因此属于大脑老化的研究范畴,研究大脑老化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老化有许多方向,有的人通过核磁扫描手段运用人类被试来研究,也有许多人通过转基因小鼠研究,但通过灵长类(比如猕猴)来研究认知老化的并不多。猕猴是一类在神经科学领域中运用很多的实验模型,其大脑结构与人类的大脑结构相似度更高。本文将列举一些使用猕猴探索大脑老化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使用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组织观察等方法,列举的研究涵盖了从基本的感知觉皮层到复杂的高级认知等方面。 二、 老年猕猴的初级听觉皮层电生理变化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听力会下降或丢失,这被称作ARHL(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人群尤其在噪音环境下很难听懂别人在说什么,有些老人即使有正常的听觉,他们也比年轻人难以听懂讲话,在声音的时程加工(Temporal Processing)和间隔检测(Gap-detection)方面出现功能下降。语音信号很复杂,信号中的幅度包络(Amplitude Envelope)是语音处理的主要成分,只要随时间而变的幅度包络调制得到保留,语音检测的成功率就很高,幅度调制(AM, Amplitude Modulation)甚至使个体能在噪音环境下找到语音源。 猴子初级听觉皮层(A1)的神经元可以编码幅度调制,编码的方式是改变神经脉冲的发放率,这被称作rate code,也可以是使神经元对声音刺激的包络产生锁相性反应,这被称作temporal code,反应了神经活动与声音的同步(Synchrony)。为了解释老人语音听力下降的神经机制,Overton JA(2015)等人比较了年轻猕猴(平均8.5岁)和老年猕猴(平均26岁)的A1神经元对幅度包络的编码差异。实验中,猴子头部被固定,周围设置了实验用的音响系统,随机呈现2、4、6……64、128等调制频率的声音,每个声音持续500ms,猴子每隔几个试次就可以得到一滴果汁,以使猴子处于唤醒状态,实验中用钨丝电极记录A1的神经脉冲活动。电生理记录结果发现:年轻猴子A1中同时具有rate code和temporal code两种编码方式的神经元比老年猴子的显著多(图1),这意味着老年猴子A1中与声音幅度调制同步的神经元数目比例不如年轻猴子,进一步发现老年猴子A1中具有幅度调制同步性的神经元在锁相方面不如年轻猴子的精确(图2)。这些结果说明老年A1不能很好地处理语音的时程结构,这也可能是老人语音检测能力下降的皮层原因。 图1:年轻猴子A1中同时具有rate code和temporal code两种编码方式的神经元比老年猴子的显著多。Adapted from Overton, etc.(2015) 图2:老年猴子A1中具有幅度调制同步性的神经元在锁相方面不如年轻猴子的精确。Adapted from Overton, etc.(2015) 二、老年猕猴的初级视觉皮层变化 随着个体老化,视觉功能的确会发生衰退,比如老年人在视敏度、对比度敏感性、双眼整合、对称感知、朝向辨别和方向辨别等多方面下降。一些研究已经表明这些视功能下降不能完全被眼睛的衰退来解释,一定存在大脑方面的变化。 年老是如何影响视觉皮层的呢?Alan Peters(2001)等人研究了19只猕猴的初级视觉皮层(V1),这些猴子有不同的年龄(4-35岁),其中12只事先都被训练过10秒Delayed non-matching to sample任务(DMNS)、2分钟DMNS、以及空间延迟识别等记忆相关的任务。根据猴子在这些任务中的得分,综合算得每个猴子的认知损伤指数。之后取出猴子的脑组织进行研究,发现猴子V1皮层的第一层(layer1)的厚度(图3)以及突触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下降,并且每1000平方微米中发现树突的数量(图4)和树突棘的数量在年轻猴子中显著高于老年猴子。但所有这些皮层指标的变化都与猕猴认知损伤指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是合理的结果,因为与记忆任务相关的皮层是在高级脑区。这项研究虽然没有为V1皮层的神经组织变化找到相应的行为表现变化,但可能为V1内神经元活动的选择性和变异性随老年的变化提供解释。 图3:V1皮层的第一层(layer1)的厚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下降。 图4:每1000平方微米中发现树突的数量在年轻猴子中显著高于老年猴子。 已有研究表明老化会导致视觉皮层神经元以不成比例的方式提高对最优刺激和非最优刺激的响应,从而使神经元的刺激选择性下降,Wang (2009)等人通过记录V1和MT的神经元,研究了老化是否也导致视皮层神经活动的变异性增加。他们使用了3只年轻的成年猴(5-9岁,相当于人类性成熟)和4只老年猴(23-31岁,相当于人类70-90岁),眼球检测发现他们不存在视网膜前的组织异常,所有神经活动记录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记录时给猴子呈现不同的光栅刺激。记录结果显示:年老导致V1和MT的神经发放率和变异性都比年轻猴子的高(图5)。研究者还使用变异性定义了响应噪声比来度量细胞的选择性,结果发现年轻猴子的神经元选择性显著优于老年猴(图6)。这些发现可能解释老化导致的视觉衰退。 图5:年老导致V1(A)和MT(B)的神经发放率和变异性都比年轻猴子的高。 图6:年轻猴子的神经元选择性显著优于老年猴。 三、老年猕猴的高级皮层变化 老化更常见的表现是高级认知功能下降,比如年老的人经常会在执行功能和陈述性记忆方面出现缺陷,这些缺陷必然伴随着大脑内的变化,很可能是高级脑区如PFC或PPC等皮层的变化导致的。猕猴的大脑老化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上述提到Alan Peter等人(2001)对老年猕猴V1的研究,其实他们所用的猕猴都来自更早一次的研究(1998),当时他们研究的是同一批猕猴的前额叶Layer1随老年的变化。研究发现,老年猕猴的Area46的Layer1变得很薄,变薄区的神经突触比年轻猴少了30-60%,突触后树突和树突棘数目也显著下降(图7)。相关分析表明,Area46 Layer1的厚度和延迟记忆任务的行为表现损伤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内部神经突触的数目也和行为损伤之间呈负相关(图8)。Area46 layer1的变化为老化导致的认知下降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图7:Area46树突(轮廓)和树突棘(黑点)数目在两只年龄不同的猴子之间的比较。 图8:老年猴子Area46突触密度下降,认知损伤加重。 大多数关于老化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皮层中的神经元总数并没有显著的下降。但这些研究大多没有在非常局部的区域研究年龄相关的神经元数目变化,有个别研究虽然研究了老化对背侧前额叶的影响,但没有看到神经元丢失。Smith(2004)等人认为这些结果可能是因为之前的研究没有在分块的区域用立体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神经元数目的减少是可能发生的。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他们使用了7只年轻猴子(平均7岁)和6只老猴子(平均25岁),其中一些进行了工作记忆测量,采用双井延迟响应任务,延时有多种条件,测试显示随着延迟增长,老年猴子的行为选择正确率显著低于年轻猴子(图9)。之后研究人员提取猴子的脑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前额叶的Area 8A区的神经元数目在老年猴子上显著低于年轻猴子,而前额叶的Area 46区的神经元数目不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图10)。研究者还发现前额叶Area 8A的乙酰胆碱能轴突(cholinergic axons)密度在老年猴子上低于年轻猴子,但Area 46区不存在年龄差异,与此同时,Nucleus Basalis中向Area 8A提供轴突投射的细胞群发生了萎缩,而向Area 46区投射的细胞群没有发生变化。这项研究表明年老会导致局部脑区的神经数目减少,这种减少可能是伴随年老的行为损伤的原因。 图9:老年猴子的行为选择正确率显著低于年轻猴子。 图10:老年导致PFC A8神经元数目和乙酰胆碱能轴突数目的减少以及Nucleus Basalis向A8投射轴突的神经群数目的减少(从上到下)。 四:总结 目前用猕猴或其他灵长类研究老化对皮层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列举了用老年猕猴研究大脑皮层变化的代表性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老化引起的皮层变化是可以很好地通过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组织观察来研究的。通过从感知觉到高级认知的老化研究,可以发现老化带来了全脑的变化,不同脑区的变化着重影响对应的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猕猴的老化,关于老化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将得到深化和丰富。 参考文献: Overton JA, Recanzone GH.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response of single neurons to amplitude-modulated noise in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of rhesus macaque.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16;115(6):2911-2923. doi:10.1152/jn.01098.2015. Alan Peters, Mark B. Moss, Claire Sethares;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Layer 1 of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the Rhesus Monkey, Cerebral Cortex, Volume 11, Issue 2, 1 February 2001, Pages 93–103 Wang, Yongchang, et al. “Aging Affects Response Variability of V1 and MT Neurons in Rhesus Monkeys.” Brain Research, vol. 1274, 2009, pp. 21–27. Peters, A., Sethares, C., Moss, M. B. (1998).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layer 1 in area 46 of prefrontal cortex in the rhesus monkey. Cerebral Cortex, 8(8), 671-684. Smith D E, Rapp P R, McKay H M, et al. Memory impairment in aged primates is associated with focal death of cortical neurons and atrophy of subcortical neurons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4, 24(18): 4373-4381.
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举行Raftopoulos教授关于知觉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ssglwu 2014-6-15 06:21
吴国林 举行Raftopoulos教授关于知觉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2014 年5月29日 下午在思想政治学院102A会议室举行了Athanasios Raftopoulos教授的学术报告会。Raftopoulos来自于塞浦路斯大学心理学系。报告的题目:关于知觉的理论负荷性。 学院副院长、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林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学院孙国忠书记、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周燕副教授对报告给予了精彩翻译。 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不仅为科学哲学提供了理论分析与经验探索的工具,而且更新了科学哲学中重要论题的解读。Raftopoulous教授从知觉与认知的视角重构了对“观察的理论负荷性”论题的解读,指出福多与丘奇兰德在该论题解读上值得借鉴与反思的地方,推进了对该论题的探讨。他认为,我们的“知觉”需要划分为:早期知觉与后期知觉两个阶段。虽然后期知觉是认知可进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知觉也同样如此。为此,他探讨了对早期知觉的认知可进入构成威胁的两个问题:知觉中的“知识”与知觉学习。立足于认知科学的经验研究与哲学层面的反思,他尝试论证这两个问题不足以说明早期知觉是认知可进入的,对福多与丘奇兰德的争论给出了积极的推进,表明不是所有的知觉都是认知可进入的。 接着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着学术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 Raftopoulous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们围绕着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视而不见”的知觉问题,有同学提出就“我们能否接到对方所扔的雨伞”所蕴含的认知意义与Raftopoulous教授进行了探讨。Raftopoulous教授赞同吴国林提出的关于本体论的信息与认识论信息的区分。该教授报告认真,并对大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而又专业的解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报告会的最后吴国林教授对此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认知科学的研究难度较大,意义十分重要。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举行知觉的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ssglwu 2014-5-27 09:55
举行知觉的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主讲人 : Athanasios Raftopoulos 教授,塞浦路斯大学心理学系 主题: 知觉的理论负荷性 ( REFRAMING THE PROBLEM OF COGNITIVE PENETRABILITY ) 时间:2014年5月29日 周四下午 3:00-5:00 地点: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五号楼102A会议室 欢迎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暨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2014 年 5 月 27 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9)
罗非 2012-12-26 12:35
第二章:一发全身 “在这个需要看精神科医生的病态世界里, 我们并不需要另一种进化的理论。 我们需要的是进化的实践。” ——斯瓦米·贝雍达南达 自发进化的承诺所预示的绝不比全球性转化的实现更少。但在我们能够重塑我们的外部环境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完整地觉察内部世界。 在我们皮肤之下的是一个由 50 万亿细胞组成的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其中每一个细胞在生物学上和功能上都等同于一个缩微版的人类。这并非为了制造影响力所说的某种夸张的陈述。不,真的如此,因为一旦我们明白了我们的细胞与我们之间引人注目的相似性,我们将开始向细胞学习某些过程和实践,这是细胞在数十亿年间所完善起来的。我们还将获得启示,了解我们的细胞是怎样产生意识的。进而,通过进一步意识到那种意识怎样在细胞之间运作,我们可以学着在目前这个人类进化的关键时刻改写我们受局限的信念。 经典的智慧认为,我们体内细胞公民的命运与行为都是预先在其基因中编程好了的。自从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华生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于 1953 年发现基因编码以来,公众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即脱氧核糖核酸 ( 也就是 DNA) 这种自受孕之时起就得自父母的东西决定了我们的个性和特征。遗传学的经典观念进一步让我们相信,我们继承下来的遗传基因程序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就像电脑的只读程序一样。 这种我们的命运不可磨灭地刻印在我们基因之中的见解直接来源于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科学概念 基因决定论 ,它试图让我们相信,我们是某种在我们控制之外的遗传力量的牺牲品。不幸的是,这种无能为力的假设是导致个人不负责任的单行线。我们当中有太多的人说过,“嘿,反正我也做不了什么,那我为什么要在意呢?超重?那是从我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把糖果递给我!” 在某个超越基因的地方 到了 1980 年代,遗传学家们深信基因控制了人生。因此,他们开始着手绘制整个人类基因组,以找出决定人类有机体所有可遗传特征的整套基因。他们希望通过揭示这些密码,能够找到那把最终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钥匙。 在后文中,我们还会读到更多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命运的故事。眼下,让我们先剧透一下:在基因工程之路上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科学家们开始发现了一种关于生命如何工作的革命性的新观点,并且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一个称为 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的全新科学分支。表观遗传学动摇了生物学和医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揭示说,我们并不是基因的牺牲品,而是基因的主人。 为不认识希腊文的人解释一下,前缀 epi- 的意思是“超过”或“在某物之上” ( 从这里以及上下文可见, epigenetics 译为“表观遗传学”并没有很直观地表达出其本意,因此本书后文中将改译为“ 超遗传学 ”——译者注 ) 。学生们在高中或大学基础生物学课程中学到的仍然是 基因控制论 ,其见解为基因根本性地控制着生命的特征;然而,新的 超遗传控制论 科学显示,生命是由某种在基因之上的因素控制的。关于这“在基因之上”的究竟是什么东西的激动人心的启示开启了一扇大门,让我们得以理解我们的真实身份,即我们是我们自己的现实的共同创造者。 正如我们在前一章中所知的,环境信号通过细胞膜开关的作用来控制细胞功能。事实上,环境信号也使用同样的机制调节基因的活动。正如超遗传学 ( 即旧译之表观遗传学——译者注 ) 所示,来自环境的信号激活了细胞膜开关,后者将二级信号送到细胞核中。在核内,这些信号将选择基因蓝图,并控制特定蛋白质的制造。 这与传统的关于基因自己开关自己的信仰已经大为不同。基因并不是 自生实体 ,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控制其自身的活动。基因只是分子蓝图而已。蓝图就是设计图纸;它们并不是实际建造大楼的承包商。超遗传学在功能上很像一种运作机制,即承包商选择适当的基因蓝图,并控制身体的建造和维护。基因并不 控制 生物学;相反,生物学在 利用 基因。 那种关于基因就像只读程序,不受环境影响的传统信仰,现在已被证明是这样一种情况,即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但我们错了。超遗传学机制事实上修改了基因编码的阅读结果。超遗传学的创造性力量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展示出来:超遗传学机制可以编辑某种基因的阅读结果,进而从同一份基因蓝图中生成超过三万种不同的蛋白质! 根据环境信号的类型不同,超遗传学机制的承包商特性可以修饰一种基因,生产出要么是健康的、要么是异常的蛋白产物。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生来拥有健康的基因,但通过超遗传学信号的某种扭曲,可能会造成一种类似癌症的突变状态。从正面角度来说,同样的超遗传学机制可能让那些生来就带有有害突变的个体从他们那遗传来的有缺陷的基因中,生产出正常的、健康的蛋白质来。 超遗传学机制修饰基因编码的阅读产物这一功能,使得基因更像是一种可读写的程序,而不再是只读程序。这意味着人生经验可以积极地重新定义我们的遗传特性。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发现。以前我们曾经很确信,我们的基因标注了我们的命运;但新的前沿科学现在告诉我们,自然比这更为聪明。随着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它们的知觉启动了超遗传学机制,从而微调基因表达过程以增加生存机会。 这种环境影响从同卵双生子研究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在出生时以及其后的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双生子们从其同样的基因组中几乎表达出完全相同的基因活动。然而,随着他们的长大,他们个人的个体经验和知觉导致显著不同的基因活动。新闻媒体总是喜欢报道那种故事,即从出生起就分开的双生子,他们的人生之路却惊人地平行,以至于他们可能做着同样的工作,甚至结婚的伴侣姓名都是一样的。尽管人们以为这些故事带有普遍性,但它们其实是特别罕见的例外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没有考虑到出生前行为编程这个重要阶段,后者极大地塑造了这些双生子在出生之后的人生和行为。 现在,花一点时间充分理解一下新前沿生物学所揭示的东西。 知觉不仅控制行为,它们还控制基因的活动。这个修订版的科学强调了这样一种现实,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积极地控制着我们的基因表达,终其一生都是如此。我们是能够学习的有机体,能把人生体验吸收到我们的基因组中,并传递给我们的后代;而他们也将继续把他们的人生体验吸收到基因组中,从而继续推进人类的进化。 因此,我们不应把自己看成我们的基因的无助的牺牲品;现在,我们必须接受并且承认这一能够赋予我们力量的真相,即我们的知觉和对人生的反应动态地塑造着我们的生物学和行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全能的知觉在实际中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个人分类: 科普|1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知觉中的语义附加
热度 1 hongkunhui 2011-2-23 13:57
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知觉中的语义附加
一、无中生有的信息附加 语义附加的典型例 1 : 从云图中看出人像( 无中生有的信息附加) 语义附加的典型例 2 :火星上的面孔(无中生有的信息附加) 2 该图片如旋转 90 度后,被人们识别为面孔的概率减少很多, 语义附加的典型例3 : 主观轮廓的产生 覆盖在在上面的白色三角形的轮廓是主观自生的 说明:图片提供的客观信息是一个,但在人对图的识别中,由于主观心态的不同,对背景和对象的理解不同,和视觉扫描的重点、起点不同,可以产生出内容完全不同(信息语义不同)的图像识别和感知觉,原因是在识别过程中它们获得的间接实得信息不同,主观的语义附加内容不同,所以产生内容不同的感知觉,有的图像信息是无中生有,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370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还是伪科学:跨感官知觉之谜
罗非 2009-12-4 10:01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研究显示皮肤可助听声音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22111121217935.shtm 该新闻援引最近Nature的报道,皮肤可以感受那些耳朵感受不到的振动,并据此来影响人对所听到的声音内容的知觉。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示人在处理听觉信息时,会综合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的信息。 他们还进一步引申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出新型助听器械,帮助那些听力不好的人。 所以,如果一个人耳朵坏掉了,但这种皮肤振动觉功能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特别发达,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没有听觉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环境中的声音信息。 近年有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曾经显示,盲人的视觉皮层其实并没有沉寂;相反,其中的神经细胞非常活跃,广泛参与听觉、触觉,甚至语言、记忆、认知等高级功能。而且盲人的周边听觉能力的确比视觉正常的人更加敏锐。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不需要天生失明才能产生;把正常人进行24小时连续的完全蒙眼,连续一周后,他们的视觉皮层就会出现类似的功能活动。 新的神经投射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结果说明,人的大脑皮层各部对各种感觉传入和高级功能都具有预设好的处理通路。或者说,大脑本来是通用的。目前我们看到的功能划分,只是一种优先使用的结果。 到此,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的科学智慧。千年前的唐代,曾经有一部中国著作,里边提到适当的训练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状态:见闻通临,六根互用。换句话说,所有的感官都可以整合起来使用。为了形成听知觉,所有的其它感官也都可以加入,协助听知觉的形成。这刚好就是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记得多年以前,中国曾经有一股特异功能热。当时,很多人自称能够用耳朵认字,或者用手认字。后来,这些现象一律被打入伪科学之列。 一个现象热了,肯定有很多人造假。但第一个提出这个现象的人,多半可能是真的。就好像只有有了真钞,才会出现伪钞一样。 那么,这第一个能用耳朵帮助认字据说如果完全无光,这些耳朵认字的人就都不灵了,所以,很可能是像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一样,是其它感官辅助视知觉形成,而不是完全不用眼睛的人,或许就是其它感官通往视知觉的途径特别发达的个体。 我们喜欢头脑一热,就蜂拥附和某一权威或者流行观点;同样,我们也喜欢头脑一热,就否定新出现的观点和现象。其实,如果当年大家冷静下来,科学地研究这些现象,而不是当作特异功能来追捧,或者当作伪科学来封杀,或许就能更早地提出见闻通临的观点,发到Nature、Science上,也不用现在再来报道人家的成果了。 如果能够让每个人都在学生阶段获得正确的感知觉功能训练和发展,让大家在成年后都能使用所有感官辅助形成每一种知觉,那么,就不会有当代这么多的近视、老花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其它各种感官障碍类的疾病困扰了。 这不是科学研究应该给支持科研的人类的回报么?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515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