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白春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责任与奉献——白春礼院长在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alick1 2011-9-4 00:14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金秋九月的第一天,风清气爽,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为2011级的新同学们,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向5415名博士生和7275名硕士生的2011级新同学们,表示我们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早在1951年中科院就招收了新中国的第一批研究生,并占了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在30年前国务院颁布《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之后,中科院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目前,我们研究生院的在读研究生规模已超过3.8万名,其中博士生占48%。 大家知道,中国科学院诞生于1949年11月1日。六十多年来,中科院一直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研究生院依托中国科学院雄厚的科研基础,教育培养覆盖了众多学科领域,科研实践独具优势,科学大师群星荟萃,还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世界科技前沿的“嫦娥飞天”、“龙芯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化和高起点的选择,也提供了创新创造的广阔舞台。 大家知道,我们研究生院的广阔校园,延伸至遍布神州大地的110多家中科院研究所。由320余位院士领衔的10400余名指导教师,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近200个国家级和院级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科研场所。还有,学校的博士生合唱团、研究生记者团、志愿者支教社等,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类活动,为同学们铺设了高层次、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平台。 传承和弘扬中科院“科学、民主、唯实、求真”的优良传统,研究生院形成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研究生院最大的办学特色;崇尚科学民主、尊重学术自由、信守科研道德,以及鼓励质疑和创新、宽容挫折及失败,是我们的培养理念。同时,希望每一个同学在全面发展的进步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尊重,并感受科学的魅力、增强创新的能力,提高思辨智慧、扩充世界眼光,尽享“致大尽微”的深刻、“物我两忘”的超越。 当前,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在担负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引领职能。去年,国务院批准了中科院的《创新2020》战略规划,再次赋予了我院“出成果、出人才”的引领重任;要求我院继续在自然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应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三个方面,进一步作出创新跨越的新贡献。 我们研究生院,加上中国科大,中科院已拥有着5万余名的在读研究生队伍。这支庞大而充满朝气的队伍,既是我们培养的、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科技未来的骨干后备军,也是当前我院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同学们在进入中科院之后,将切实地融入到科技创新的现实工作中,并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开展实实在在的科研实践,经过学习和锻炼、得到成长和发展。我祝愿你们学习顺利,更期望你们刻苦发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科学殿堂、无愧于你们的青春人生! 同学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向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与中科院及研究生院密切相关的故事,既映射着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民族的伟大崛起,也鲜明地体现了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使命和奉献精神。 大家也许听说过,我们研究生院外语系有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德高望重的李佩教授。说她“传奇”,既因为她不同寻常的经历和贡献,也因为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他们俩的故事,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励志榜样—— 郭永怀和李佩,均先后就读于北大和西南联大,并留学美国。在抗战期间,郭永怀立志“科学救国”,发愤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学公派生,于1940年赴国外深造。李佩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在1941年毕业后,就职于重庆中国劳动协会,从事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托儿所的工作。抗战胜利后,李佩积极参加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校场口事件等多个进步群众运动;还曾冒着危险,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国际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区。 留美期间,郭永怀师从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当受聘到康奈尔大学任教时,他却郑重声明“只是暂时服务”,将来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工作。1947年,李佩也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并随之与相识在西南联大的学长郭永怀相遇、相恋,次年结婚。1951年,李佩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也留校任教。他们夫妇在康奈尔大学的双双任教,生活稳定、待遇丰厚、成就骄人,令常人羡慕。 当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让钱学森、郭永怀这些海外赤子们,心潮激荡久久难平。他们归心似箭,渴望报效自己的祖国,深知新生共和国的急切需要。面对美国当局的反华高压和蛮横阻拦,钱学森夫妇、郭永怀夫妇并没有退缩,他们几番秘密相约商议,并立下誓言——“一定要回到祖国”!经过数年的抗争,继钱学森、蒋英夫妇1955年回国之后,郭永怀、李佩夫妇也于1956年带着女儿回到了祖国怀抱。行前,为了避免美方的纠缠,郭永怀故意在校友聚会的公开场合,把自己十几年的宝贵文稿,一份接一份地投入了篝火。但人们明白,“装在他脑子里的科学知识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将属于他的祖国的。 回国之后,郭永怀担任了中科院力学所的副所长,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著名开拓者之一,也是“两弹一星”国防事业的关键支撑者之一。从1960年开始,他负责了我国核工程的力学研究部分,并参与组织了武器化的试验。在青海高原基地、在新疆罗布泊试验场,他深入到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原和戈壁,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们一起喝苦水、啃窝头、住帐篷,风餐露宿。在这期间,李佩一方面默默地支持着郭永怀严格保密的特殊事业,只知道他忙于科研、经常出差是在做重要工作,习惯了他说走就走的工作方式,从不多问;另一方面,李佩在 中国科技大学 任教,讲授英文,潜心尽力地开展教学工作,还提出建议并主持创建了“中国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郭永怀在搭乘夜航专机从酒泉基地飞临北京机场降落时,因大雾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同机的唯一生还者,在昏迷醒来后的回忆中说,当飞机出现险情时只听到过有一声高喊,那句话只有四个字——“我的资料!” ……赶来接应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清理飞机爆炸燃烧的现场时,看到了格外引人注目、紧紧抱在一起的两具被烧残的遗体,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个胸膛间紧紧夹住了一个未被烧焦的公文包,战士们当场跪地痛哭。那两个紧紧抱在一起的人,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当这个公文包被专门护送进到城里,在同事们打开它时,相关热核导弹项目的试验数据等重要技术资料文件,全部完好无损,在场者无不动容。1968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的称号。 在郭永怀牺牲之后,李佩却以非凡的刚毅坚韧,顽强地独自面对人生,继续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到1978年 研究生院 成立,李佩担任外语教学部主任,负责全校的外语教学。作为一名研究生院首批1978级研究生,我曾有幸聆听过她的教诲,她的严谨学风、严格要求,使得我们获益终生。从1979年开始,她不仅力排众议积极推动出国留学工作,还支持和承担了 李政道 举办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留学生”(CUSPEA)招考项目,引领了当代中国的“留学潮”。在80年代初,李佩创办了国内首个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她的学术造诣和成功实践,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在1987年退休之后,她又发起了“中科院老年大学”、“社区 百家讲坛 ”等活动,并先后获得中科院“老有所为精英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退休至今已20多年了,李佩却一直关心着研究生院的教学改革,关心着校园的变化、教师的进步、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在2007年5月,中科院党组破例作出了一个特殊决定,授予时年89岁的李佩教授“中国科学院教书育人特别贡献奖”。如今,在中关村的林荫大道,或者在研究生院的校园里,你们兴许会遇见这位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老前辈…… 像郭永怀先生、李佩教授这样的故事,在中科院还有很多。正是以他们为杰出代表的英雄前辈们,或坚守国内,或出国留学,但都在责任使命的驱使下,紧紧跟随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殚精竭虑、发愤图强,书写了永载史册的辉煌篇章。我想,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化,但前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朽精神——科学追求、民族大义、英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和弘扬!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段故事,就是希望同学们记住中国知识分子的英雄前辈们,并像他们那样,牢记责任和使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拼搏奉献中,争取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彩人生! 同志们,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国第27个教师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是全院一万多名导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们辛勤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激和敬意,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问候和致敬!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11年9月1日) http://www.gscas.ac.cn/site/158?u=59936 来源: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责任与奉献——白春礼院长在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txy908253726 2011-9-1 21:42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金秋九月的第一天,风清气爽,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为2011级的新同学们,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向5415名博士生和7275名硕士生的2011级新同学们,表示我们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早在1951年中科院就招收了新中国的第一批研究生,并占了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在30年前国务院颁布《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之后,中科院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目前,我们研究生院的在读研究生规模已超过3.8万名,其中博士生占48%。 大家知道,中国科学院诞生于1949年11月1日。六十多年来,中科院一直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研究生院依托中国科学院雄厚的科研基础,教育培养覆盖了众多学科领域,科研实践独具优势,科学大师群星荟萃,还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世界科技前沿的“嫦娥飞天”、“龙芯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化和高起点的选择,也提供了创新创造的广阔舞台。 大家知道,我们研究生院的广阔校园,延伸至遍布神州大地的110多家中科院研究所。由320余位院士领衔的10400余名指导教师,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近200个国家级和院级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科研场所。还有,学校的博士生合唱团、研究生记者团、志愿者支教社等,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类活动,为同学们铺设了高层次、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平台。 传承和弘扬中科院“科学、民主、唯实、求真”的优良传统,研究生院形成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研究生院最大的办学特色;崇尚科学民主、尊重学术自由、信守科研道德,以及鼓励质疑和创新、宽容挫折及失败,是我们的培养理念。同时,希望每一个同学在全面发展的进步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尊重,并感受科学的魅力、增强创新的能力,提高思辨智慧、扩充世界眼光,尽享“致大尽微”的深刻、“物我两忘”的超越。 当前,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在担负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引领职能。去年,国务院批准了中科院的《创新2020》战略规划,再次赋予了我院“出成果、出人才”的引领重任;要求我院继续在自然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应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三个方面,进一步作出创新跨越的新贡献。 我们研究生院,加上中国科大,中科院已拥有着5万余名的在读研究生队伍。这支庞大而充满朝气的队伍,既是我们培养的、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科技未来的骨干后备军,也是当前我院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同学们在进入中科院之后,将切实地融入到科技创新的现实工作中,并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开展实实在在的科研实践,经过学习和锻炼、得到成长和发展。我祝愿你们学习顺利,更期望你们刻苦发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科学殿堂、无愧于你们的青春人生! 同学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向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与中科院及研究生院密切相关的故事,既映射着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民族的伟大崛起,也鲜明地体现了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使命和奉献精神。 大家也许听说过,我们研究生院外语系有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德高望重的李佩教授。说她“传奇”,既因为她不同寻常的经历和贡献,也因为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他们俩的故事,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励志榜样—— 郭永怀和李佩,均先后就读于北大和西南联大,并留学美国。在抗战期间,郭永怀立志“科学救国”,发愤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学公派生,于1940年赴国外深造。李佩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在1941年毕业后,就职于重庆中国劳动协会,从事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托儿所的工作。抗战胜利后,李佩积极参加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校场口事件等多个进步群众运动;还曾冒着危险,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国际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区。 留美期间,郭永怀师从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当受聘到康奈尔大学任教时,他却郑重声明“只是暂时服务”,将来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工作。1947年,李佩也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并随之与相识在西南联大的学长郭永怀相遇、相恋,次年结婚。1951年,李佩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也留校任教。他们夫妇在康奈尔大学的双双任教,生活稳定、待遇丰厚、成就骄人,令常人羡慕。 当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让钱学森、郭永怀这些海外赤子们,心潮激荡久久难平。他们归心似箭,渴望报效自己的祖国,深知新生共和国的急切需要。面对美国当局的反华高压和蛮横阻拦,钱学森夫妇、郭永怀夫妇并没有退缩,他们几番秘密相约商议,并立下誓言——“一定要回到祖国”!经过数年的抗争,继钱学森、蒋英夫妇1955年回国之后,郭永怀、李佩夫妇也于1956年带着女儿回到了祖国怀抱。行前,为了避免美方的纠缠,郭永怀故意在校友聚会的公开场合,把自己十几年的宝贵文稿,一份接一份地投入了篝火。但人们明白,“装在他脑子里的科学知识是属于他自己的”,也将属于他的祖国的。 回国之后,郭永怀担任了中科院力学所的副所长,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著名开拓者之一,也是“两弹一星”国防事业的关键支撑者之一。从1960年开始,他负责了我国核工程的力学研究部分,并参与组织了武器化的试验。在青海高原基地、在新疆罗布泊试验场,他深入到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原和戈壁,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们一起喝苦水、啃窝头、住帐篷,风餐露宿。在这期间,李佩一方面默默地支持着郭永怀严格保密的特殊事业,只知道他忙于科研、经常出差是在做重要工作,习惯了他说走就走的工作方式,从不多问;另一方面,李佩在 中国科技大学 任教,讲授英文,潜心尽力地开展教学工作,还提出建议并主持创建了“中国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郭永怀在搭乘夜航专机从酒泉基地飞临北京机场降落时,因大雾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同机的唯一生还者,在昏迷醒来后的回忆中说,当飞机出现险情时只听到过有一声高喊,那句话只有四个字——“我的资料!” ……赶来接应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清理飞机爆炸燃烧的现场时,看到了格外引人注目、紧紧抱在一起的两具被烧残的遗体,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个胸膛间紧紧夹住了一个未被烧焦的公文包,战士们当场跪地痛哭。那两个紧紧抱在一起的人,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当这个公文包被专门护送进到城里,在同事们打开它时,相关热核导弹项目的试验数据等重要技术资料文件,全部完好无损,在场者无不动容。1968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的称号。 在郭永怀牺牲之后,李佩却以非凡的刚毅坚韧,顽强地独自面对人生,继续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到1978年 研究生院 成立,李佩担任外语教学部主任,负责全校的外语教学。作为一名研究生院首批1978级研究生,我曾有幸聆听过她的教诲,她的严谨学风、严格要求,使得我们获益终生。从1979年开始,她不仅力排众议积极推动出国留学工作,还支持和承担了 李政道 举办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留学生”(CUSPEA)招考项目,引领了当代中国的“留学潮”。在80年代初,李佩创办了国内首个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她的学术造诣和成功实践,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在1987年退休之后,她又发起了“中科院老年大学”、“社区 百家讲坛 ”等活动,并先后获得中科院“老有所为精英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退休至今已20多年了,李佩却一直关心着研究生院的教学改革,关心着校园的变化、教师的进步、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在2007年5月,中科院党组破例作出了一个特殊决定,授予时年89岁的李佩教授“中国科学院教书育人特别贡献奖”。如今,在中关村的林荫大道,或者在研究生院的校园里,你们兴许会遇见这位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老前辈…… 像郭永怀先生、李佩教授这样的故事,在中科院还有很多。正是以他们为杰出代表的英雄前辈们,或坚守国内,或出国留学,但都在责任使命的驱使下,紧紧跟随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殚精竭虑、发愤图强,书写了永载史册的辉煌篇章。我想,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化,但前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朽精神——科学追求、民族大义、英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和弘扬!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段故事,就是希望同学们记住中国知识分子的英雄前辈们,并像他们那样,牢记责任和使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拼搏奉献中,争取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彩人生! 同志们,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国第27个教师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是全院一万多名导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们辛勤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激和敬意,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问候和致敬!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11年9月1日) http://www.gucas.ac.cn/site/158?u=59936
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科学传播履行人民科学院的历史使命
热度 4 jiahepeng 2011-7-10 12:19
摘 要 本文为我心目中的中科院征文作品。文章认为,中国科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人民科学院的属性。而大力推动科学传播,是人民科学院推广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 然而, 目前的中科院宣传工作,成绩汇报重于提升民智,与人民科学院的定位不符。 如果要努力实现人民科学院的历史使命,必须强化科学传播工作,建立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做到传播科研进展与以科学解答和应对社会热点并重、并大力提倡科学公共外交。作为人民科学院,既要在科研上领导国家发展,同样要成为科学传播的国家队。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 要发挥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传播必不可少。 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递科学进展,也是以科学精神武装公众和与社会其他资源互动从而实现技术转移的过程,同时,它也是让广大纳税人了解其税款在科研领域被如何使用、以及要求科学界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的民主过程。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科学的旗舰,中国科学院在科学传播方面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 实际上,促进科学传播的要求恰恰与中国科学院要作人民的科学院这一历史使命不谋而合。历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求中科院要做好人民的科学院,为人民贡献更大的科技智慧,这事实上即意味着中科院要把面向人民大众的科学传播工作做好。 这一点,历代科学院领导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正如白春礼院长曾指出:历史昭示我们,一个缺乏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但尽管如此,在整个中国科学界与广大公众的互动减少、互信减弱的情况下,中科院向广大公众传递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活动也受到影响,甚至力度相对减弱。为此,中科院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和改进科学传播工作,让中科院能在塑造国民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辱人民科学院的历史使命。 本文从中国科学界与公众互动的现状、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中科院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几个方面,充分说明中国科学院如何以科学传播履行人民科学院的历史责任。 二.中国科学界与社会公众互动的基本情况 1. 科学传播现状堪忧 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和努力,尽管科普经费在不断增加,我国的科学传播工作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科学家与媒体和公众的直接沟通日渐减少,科研机构的科普活动流于形式,大众刊物中发表的科学报道数量一直减少,很多科学媒体发行数量锐减,新闻单位内部致力于科学新闻事业的部门不断缩减,很多科技专栏也被取消。 不仅如此,媒体科学素质令人堪忧。在食品安全、医药卫生、能源发展、转基因育种等一系列问题上,媒体不断暴露出科学与事实错误,不但影响了一些科学研究的进展,而且造成了公众恐慌和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 应该说,我国领导人反复强调了通过媒体宣传科学的重要性。 2002 年颁布了《科普法》,这是当时全球唯一的一部此类法律。 2006 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计划出版《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于当年年底由中国科协正式发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科学在报纸、杂志、电视台以及其他传播途径中的覆盖率。 2011 年,中宣部、中科院、中国科协等六部委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 而且,根据历次全国科学素质调查,普通大众仍然对与科学相关的信息有很大的兴趣。例如, 2005 年进行的第 6 次全国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普通大众仍然对与科学相关的信息有很大的兴趣。超过 73% 的被调查者需要了解卫生健康知识,这是信息需求最大的群体; 54.5% 的被调查者想了解新的科学发现方面的信息,名列第三。这些需求超过被调查者对经济发展信息的需求、体育和娱乐信息的需求、以及外交信息的需求。 2. 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实际上,公众对科技的需求与科学内容供给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科学界的信息提供与市场及公众需求之间的的脱节,而科技界与媒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与平台,也是造成这种脱节的重要因素。 相比下面介绍的国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学界的科普活动更多是以宣传科研成就为主。 例如,对 2007 年 10 月 1 日到 2008 年 3 月 31 日期间,中科院网站科研进展栏目的报道有 383 篇,数量不可谓不多,然而,我们发现,在这 383 篇新闻稿中,有 116 篇的发布是由于有重要的论文发表, 192 篇是因为所报道的研究项目获得了资助,或是因为通过了中期或终期评估,或由于获取了科学奖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网站发布其科研进展类的新闻,其由头主要在于上述对于科学界而言的标志性事件。 但是,对于科学界重要的标准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对公众同样重要。就以大众为主要读者的新闻媒体而言,这种科学界的标准并不能促使媒体记者撰写相关报道。 而且,大多数中科院网站科研新闻题目的用词加大了科学价值与大众相关性之间的距离。典型的中科院网站上的新闻用词是“某科学家 ( 科研院所或研究团队 ) 在某 ( 高影响的期刊 ) 上发表论文”;或者“某科学家 ( 科研院所或研究团队 ) 通过了 xx 评估”。 这样的标题只能对小范围的科研共同体内部的人有一定意义。结果,在上述中科院网站发表的 383 篇新闻稿中,除《科学时报》以外的社会媒体采用极低。(上述研究引自贾鹤鹏《科研宣传与大众传媒的脱节——对中国科研机构传播体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科普研究》 2009 年第一期) 3. 对人民科学院精神的背离 媒体的采用只是一个方面,而更加重要的问题在于,目前这种科学传播或科普的方式已经脱离了 “人民科学院为人民” 的应有模式,变成了按照小范围的科研共同体的评价标准,自下而上向领导汇报工作成绩的产物。 这样的工作,怎么能让我们的人民具有“ 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 ”?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项科研成果都需要向公众进行传播,很多研究由于专业性太强和距离公众生活太遥远,其传播的模式主要是从小圈子的本专业的学术共同体到大圈子的整个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但如果所有研究成果,其传播的出发点不是传递 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而只是向领导、基金评议人介绍其工作成就,那么在这样的传播视野中,是没有“人民”存在的。 另一方面,公众除了要了解科学家的科研进展外,也需要科学家们在热点问题、争议问题和大家广泛关注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及时答疑解惑。由于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精神,这个时刻往往是 传递 科学理念的重要时机。 然而,包括中科院科学家在内的科学家群体在此时更愿意选择集体缄默,错失了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往往是通过媒体)武装广大人民的机会。 三.发达国家科学界与公众的交流机制 1. 科技界的公共信息服务 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界与公众及媒体的交流与沟通。从机制上,促成这种沟通的,主要是三类部门,第一是科学界的公共信息部门(与我国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功能并不完全相同);第二是广大科技期刊;第三则是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开设的 EurekAlert! 及各国科学媒体(媒介)中心( Science Media Centre )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 西方科技界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员(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 PIO )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公众宣传本机构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是一个沟通公众需求与科学家信息发布甚至是选题立项之间桥梁的部门。在西方,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都有专职的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他们不仅会把本单位重要的科技进展制作成新闻稿向媒体发布,还会经常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了解媒体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否可以通过本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得到满足。而且,他们还会与刊发科学家论文的重要学术期刊联系,探讨如何将本院所的科研论文制作成新闻。 例如,在最近召开的世界科学记者大会上,欧洲核子中心( CERN )的传播部门负责人就介绍,该机构不仅会及时接受媒体质询,也会对每一个主要的科研项目指定传播策略,并鼓励 CERN 的科学家以各种形式与公众交流,即使交流内容并不属于本机构科研工作。 在欧洲科学界看起来,这是科学界体现透明化和民主化的重要工作,其目的就是形成 informed public , 这与中科院白春礼院长所强调的向人民传递“ 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 ”的思想是一致的 。 2. 科技期刊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都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信息发布和信息反馈渠道。诸如《科学》杂志、《自然》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都会向记者们发布旗下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新闻稿、摘要及其全文。国际科技期刊界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与媒体沟通的做法和体系,它由编辑约稿、作者撰(新闻)稿、公共新闻网站发稿、记者注册、新闻稿的时限和禁发制度( Embargo system )等组成。 从科学新闻工作从业者的角度而言,获得科技期刊的论文新闻稿可以扩大新闻线索。而且,基于论文的新闻稿都是经过同行评议,在科学上是可靠的,在表述上则比较准确。 3. 科学传播中介机构的功能 除了科研院所和科技期刊自身的公共信息部门外,在西方科学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中介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方面,包括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平台和促进科学界与媒体直接交流、以及促进科学家传播能力和媒体科学素质的中介平台。前者包括由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 EurekAlert! 系统 ( www.eurekalert.net ) ,每天都会向免费注册的记者们提供 20-30 篇各种科技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的新闻稿,欧洲则有类似的 AlphaGalileo 系统 (www.Alphagalileo.org) ,主要刊载欧洲科学家的科研论文的新闻稿。 EurekAlert! 和 AlphaGalileo 作为非盈利机构,主要面向科研机构或科研期刊收费,费用通常为每个机构和每个期刊每年 1000 多美元。应该说,这个金额相对于 EurekAlert! 和 AlphaGalileo 可能为科研机构或科技期刊产生的影响而言,并不算多。 后者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的科学媒体中心。 英国的科学媒体中心作为最早诞生的科学与媒体之间的中介机构,会帮助记者寻找就其问题最为恰当的科学家,也经常会组织记者就热点问题与相关科学家进行专访,此外还会不定期的举办科研院所公共信息管的培训和科学家传播能力的建设活动。自从该中心于 2002 年建立以来,它已经在开发药用转基因作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合法化、气候变化以及核电发展方面就社会热点问题组织了多次科学家与媒体的沟通活动,为上述科研项目在英国国会中获得支持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科学传播机构,英国的科学媒体中心并不是单向传播科技界的进展,而是将热点科学问题的交流、推荐在热点问题上最为恰当的科学家、满足媒体报道需求、科学家的传播能力建设和记者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 虽然科学媒体中心是一个民间非营利机构,但它得到英国大部分权威科研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的支持和赞助。目前,它已经形成了包括近 2000 名公共信息官、上万名科学家以及数千名与科学相关的记者的数据库,出现热点问题时根据需要调用,当然,它也同时依赖科学机构和企业公共信息官的推荐来选择适当的科学家。 为了确保其独立性,科学媒体中心要求任何一个赞助商提供的经费不得超过其年度运营经费的 5% ,目前科学媒体中心有大约 70 多家赞助机构,该机构不承担任何为赞助商进行宣传的任务。 由于科学媒体中心的成就,它的模式已经被多个国家学习,科学传播者相继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日本、挪威、丹麦等国建立了科学媒体中心,中国的一些科学传播界人士,也在酝酿成立一家中国的科学媒介中心。 2011 年 6 月 26 日 ,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科学记者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媒体中心成员汇聚一堂,举行各国科学媒体中心联席会议。 2011 年 7 月 25-28 日,中国的科学媒介中心将在由该机构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东亚气候变化新闻研修班上正式成立。 四.作为人民科学院的中科院传播工作建议 1. 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意义 驱动西方国家科研机构主动进行科学传播工作的动力,虽然不乏社会责任感,但说到底是为了提高机构的显示度,证明其获得资助的合理性以及通过提高机构形象来扩展更大的资助来源。 既然西方国家科研机构基于显示度的需求能进行大量传播工作,那么作为人民科学院的中科院就更应该出于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历史使命感与提升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感,大力传播科学发现、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不仅如此,通过大幅加大科学传播工作,中科院作为人民科学院的显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也能更加体现中科院是一家为人民负责,而不只是从事在象牙塔中搭建知识积木的精英行为的机构,也才能说明,作为中国获得科研经费最高的研究机构,中科院的工作如何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嘱托。 而且,作为人民科学院,中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如果能在全院层次上自发地开展,也能成为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职业化修养的重要步骤。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对于科学家而言,能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甚至是别人的研究,其本身代表着对研究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作为人民科学院的中科院,其科学传播工作就不仅仅是做给自己机构的,也应该成为一个表率,引领全国科学界在科学传播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同时要搭建起适合全国科学界高水平科研成果实现更深更广传播的平台,并向科学界来开放这些平台。作为人民科学院的中科院,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让科学成为人民的科学。 2. 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战略 要落实人民科学院为人民深入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责任,就需要中科院为传播工作制定一整套战略。 就内容而论,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战略包括科学新知的传播、社会热点问题中面向公众的科学精神的供给、以及国家和国际层面上中科院作为人民科研机构形象的建设。 就形式而论,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战略包括科研信息的院内和社会发布平台、各院所中心与媒体及公众的互动机制、面向国内职能部门和合作机构的科研成果展示、以及面向国际的科学公共外交手段。 就参与者与参与机制而言,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战略包括科学家个人的传播意识的培养和传播能力培训,课题组的信息发布机制,院所中心级的信息发布措施及考评机制,全院的对外发布和国际展示及其与院所中心的互动。 尽管就机构设置而言,中科院大多数院所中心都设立了新闻发布的职能,但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表明,中国科学院(含各所)发布的新闻,被百姓喜闻乐见的都市报转载、报道的数量不足 2% 。如前所述,这是由于中国科研机构新闻发布职能被定位为宣传科技成就,而不能解决百姓日常生活中紧密关注的与科学相关的问题。 在人民科学院的传播模式下,宣传科技成就的作法相对居于下位,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科学传播将被放置到更加优先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传播者要甄别出那些不论在趣味性上还是在科学精神上或者在创新启示上对广大人民真正重要的科研内容,以覆盖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为主要目标,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并选用不同的传播载体。 为了让科学为人民、科学院为人民,必须建立一个面向新闻媒体发布的科研新闻平台,类似美国的 Eurekalert! 或者欧洲的 alphagaglileo 这样的机制。由于其广泛的覆盖性,该新闻发布平台是中科院院网的科研进展栏目无法替代的,至少以院网现有的报科研工作进展的形式,是无法替代这样一个面向公众媒体发布科研新闻的平台。何况,这一平台不仅仅是静态地摆在那里,还要包括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以及面向媒体和公众网站的推广。 作为人民科学院,这样的科研新闻发布平台应该面向全国所有科研机构开放,当然这种开放并非一定是免费的。 在互联网和社会媒体时代,公众网站和互动性网站应该是为了人民的科学要努力占据的阵地,微博应该成为科学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中科院系统在微博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真正做到科学为人民,科学院为人民,中科院就必须成为人民群众的科学精神的引领者。 这就需要中科院不仅仅作为科学成果的发布单位,而且中科院院士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也同样应该成为热点问题上的权威解读者。目前的情况是,中科院的科学家(包括院士)在社会热点话题——如食品安全、如极端气候、如核电地震——解读方面退居三舍,而这些看起来与己无关的热点问题,其实是提升民智的重要渠道,这方面,应该有统一的组织,既避免接受过多采访影响科学家工作,又要在这些热点话题上传递人民科学院的声音。 要做到人民科学院为人民,中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也要时刻紧扣历史主旋律,其中之一就是顺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和巩固中国崛起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要做到这一点,实打实的科研工作当然是根本,但同时,科学传播工作也要跟上,要让科学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本来也可以充分发挥公共外交载体的作用。 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要 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让科学能成为各国的人民科学。 这就需要中科院在各种国际科学组织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且不仅仅是从促进科研项目合作和国际科技政策形成的角度,也要从促进国际科学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科学界传播能力建设的角度做出更多贡献。 在这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国际科联( ICSU )以及 InterAcademy Council 的作用,并在这些机制中,由中国牵头做出更多更加主动的科学传播工作。初期,由中科院支持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科学家(也包括中科院科学家)培养传播能力的培训,是最可行和最便捷的。 3. 人民科学院与公共科学传播机构 如上所述,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科学中介机构(平台)在科学传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信息发布以及沟通媒体与科学界的公共平台,中国的科技期刊也没有建立起重要科研内容的新闻发布制度。 基于这种情况,中国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沟通社会公众(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种媒体)与科学界交流的公共平台。这个平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一. 它协助科技界向媒体传播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 二. 向科学界传导媒体所代表的广大公众的信息需求,并组织科学共同体来完成供给; 三. 此外,它也是媒体科学素质培养和科学家传播能力建设的承载单位。它可以协助科学界不但将自身进行的研究以符合媒体特点的形式向大众有效传播,而且还能通过在热点问题上输送科学知识和基于证据的科学精神来确保公众的知情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已有的科学传播工作仍然注重单向科技信息发布,无法与公众形成互动。此外,一些承载宣传功能的学会,由于历史原因和实力有限,也没有承担起科学媒体平台的工作。这种情况,使得新建立一个科学与媒体互动的平台变得很有必要。 作为人民科学院的中科院,理所应当支持这样一个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平台也可以满足中科院自身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需要。 目前中国的科学传播人士在酝酿中的科学媒介中心将努力承担起该平台的工作,它主要包括如下职能: * 深入开展科学与媒体互动机制的研究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传播技术研究; * 协助科技界以媒体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重要信息的发布; * 组织科学界和媒体就科学界和社会上热点问题进行对话; * 培训媒体记者的科学报道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 * 促进 科学家和科学界信息官员传播能力建设; * 跟踪与科学和科学界相关的互联网舆情并制定解决方案。 酝酿中的科学媒介中心将颠覆科学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通过科学界与媒体广泛的互动,改善科技界的传播能力和媒体的科学素质,并以此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它有可能成为帮助中科院等重要科研机构实现其服务人民属性的力量之一。 (作者为科学媒介中心(筹)执行主任、麻省理工学院 Knight 科学新闻访问学者、世界科学记者联盟前执行理事及《科学新闻》杂志前总编辑)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5070 次阅读|5 个评论
卢嘉锡奖掖青年人的故事
热度 3 xcfcn 2011-7-4 15:17
卢嘉锡奖掖青年人的故事 卢嘉锡是鲍林( linus pauling , 1901-1995 )的弟子,在固定氮模拟领域作了不少工作,在任中科院第三任院长期间( 1981-1987 )苦苦支撑着曾经风雨摇摆几乎面临解体的中科院,据说当时的国务院领导指责中科院“不冒泡”。为此,卢嘉锡院长拍了桌子,说:“我头上有两顶帽子,一顶叫院长,你们可以拿去;一顶叫先生,那是拿不走的。”(转引自 liuli 老师的话) 卢老的座右铭是众所周知的:“吾日三省吾身: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外同行们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奖掖后进不落实乎?”所以卢老在奖掖后进方面是身体力行的! 1 、捧红白春礼和陈章良 从 1990 年开始中国搞“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结果前两届都没有科技人员,卢老急了,直接给江总写信,说“如这次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比较突出的青年科学家陈章良、白春礼就没有上”,然后建议要央视和报纸打造他们的知名度,果然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他俩都上了。卢老还让陈章良( 1961- )和白春礼( 1953- )在欧美同学会当任领导工作。 2 、亲自邀请洪国藩回国共同研究“生物固氮” 洪国藩( 1939- )是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卢老与上海生化所所长王应睐联名写信邀请他回国工作。洪后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此作了一些工作。后转向基因研究。洪于 1997 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3 、关心姚守拙 湖南大学的姚守拙 (1936-)1959 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结果文化大革命时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被投入监狱 10 年之久,可是姚却在监狱里还坚持搞研究而且有所成。后来因姚也是农工民主党的成员,卢老多次给予青眼和关爱的眼神,并亲自为 1991 年为姚当选院士写推荐信。可惜当年没有选上,姚于 1999 年称为中科院院士。 4 、亲自撰文赞扬阎洪臣一手创办医院 阎洪光( 1936- )于 1983 年成为长春中医学院的教授,他研制出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特效药——益髓冲剂。并于 1988 年一手创办第一家脊髓病专科医院——长春中医学院脊髓病医院。卢老对这种科技转换的事例很感兴趣,亲自于 1993 在光明日报撰文《阎教授的启示》给予高度赞美。当年阎当选为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从 2008 年开始,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增设“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以资纪念卢老奖掖青年的精神。
个人分类: 杂论|2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光荣榜:科学网大学教职员工及党员积极参与中科院“征文
热度 4 liuli66 2011-6-29 15:22
据不完全统计,自“五四青年节”到“七一”党的90岁生日前夕, 已通过审查的征文,科学网大学参与者有: 吴老 许老 方老 wang dh 邢老人家 wang二级研究员 chen'an huang xiuqing 张大呆 肖CF CC ning li WHF JI正教授 Ll 等等 特此表扬与自我表扬! —————————————————— 附;征文组织机构 (来源: http://www.cas.cn/zhengwen/zzjg/ ) (一)指导委员会 主任: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张研农(人民日报社社长) 李从军(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 委员:李振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院士) 师昌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院士) 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委员会主任、院士) 朱作言(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委员会主任、院士) 朱道本(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主任、院士) 胡占凡(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徐如俊(经济日报社社长) 王志学(科技日报社社长) 陈小川(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 (二)评选委员会 主任:郭传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刘洪海(科学时报社社长) 委员:赵忠贤(中国科协副主席、院士) 陈泉涌(科技日报社总编辑) 皮树义(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主任) 唐为忠(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 王扬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 金振蓉(光明日报社科技部常务副主任) 陈建辉(经济日报社政科文部副主任) 明廷华(国家专利局原副局长) 沈颖(中国科学院监察审计局原局长) 郭曰方(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原副书记) (三)组织委员会 主任:方新(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谭铁牛(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李婷(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 委员:廖玒(人民网总裁) 田舒斌(新华网总裁) 陆先高(光明网总裁) 周德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局长) 戚 强(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 李和风(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 孙建国(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局局长) 杨建国(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副书记) 刘洪海(科学时报社社长) 胥伟华(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院团委书记) (四)征文活动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主任:李婷(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赵彦(科学网总编辑) 石硕(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信息宣传处处长)
个人分类: 杂感|139 次阅读|5 个评论
参加“网友走进科学院”活动有感
yylscu 2011-6-20 00:32
在中科院读研快一年了,可是一直就呆在研究生院,也没有去各个研究所参观,对科学院的很多历史文化也不是很了解。也许科学院本身比较大吧,所以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也没有刻意的去了解科学院的一些情况。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走进中国科学院”的活动,正好自己有时间就报名参加了。本来打算去凑 热闹,没想到还蛮有意义的,就是内容有点太丰富一天下来蛮累的。 参观活动的第一站是地理资源所,首先是所长发表的激情洋溢的欢迎词,同时讲述了他们老一辈人对科学院的热爱,讲述了陈景润与科学院及同时代得科学工作者得事迹。然后听取了“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的的情况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征文办公室的主人还介绍了中科院的新任院长白春礼对于中科院新阶段工作的思路的介绍,强调了:民主办院,开放办院的方针。同时指出这次网友参观活动就是开放办院的尝试,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院,让科学院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听取了对活动的介绍之后,又依次参观了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包括所史馆,古籍馆,地理科普展等),国家天文台(主要参观嫦娥地面控制系统及听取研究人员对嫦娥二号工作的介绍)。遥感应用研究所,微生物所,动物所(国家动物博物馆,观看4D电影)以及心理所。在参观的每个所都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此外还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午餐。总之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作为一名科学院的学生,相比于社会上很多人来说我可能比较了解科学院,但科学院真正的历史,文化,精神我并未完全理解。在参观了奥运村几个所后,明显的感觉出现在中国的科研条件至少是科学院在硬件上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科研水平,原始创新能力离世界一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过程中在注重硬件的同时可能软实力也需要提高。梅贻琦先生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在参观微生物所时电梯里遇到的一位穿着朴素的院士,令我感到动。她对完全陌生的我表现出的热情以及自身的朴素作风让我感受了大师的魅力。此外 在研究生院读书的一年也深刻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可能这些大师以及大师所代表的精神更是科学院的宝贵财富吧。 一天的参观内容丰富多样,但留给我们回味的可能更多。感谢新浪网,科学网,及科学院相关部门组织这次活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人响应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的号召:对中科院说几句话
热度 10 liuli66 2011-5-8 20:22
第一句话是: 建议中国科学院划分为若干科研集团:分类定位、分类资助、分类考核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5/t20110506_76430.shtml 第二句话是: 中国科学院深度国际化的建议和策略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5/t20110508_76489.shtml 下面呢? 不是没有了, 还有。
4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送给白春礼院长的上中下三策:如何一把超过前任路甬祥先生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5-6 07:42
   看到开始征集《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俺们就知道新任白院长还是想超过前任路甬祥先生的。    不过,怕就怕征文引来的全部是马屁贴,没有一个对于超越前院长有点参考价值的提议,那就没啥意思了,因为表扬的全是路院长乃至周光召的功劳,于您这个前常务副院长无关。    所以,俺们觉得这个征文其实应该是面向未来、并同时摒弃过去的,嘿嘿。    但是,中国科学家(乃至中国人)的习惯,都是“好好好”,敢说几句带毛刺的建议的学者真不多。    晚生(或者叫下属的下属)理解白院长的想法,所以,这里仅送白春礼院长三策:    1,上策:解放全中国科学院的年轻学者。彻底打破整个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评聘政策,直接改为助理研究员及以上职称者均可带博士生,比清华大学的任何副教授都可以带博士还进一步,与国际规则一把彻底接轨,可以在具体形式上做些限制,比如每人每年至多带一名,名额不够由白院长亲自去找袁贵仁部长协调等等。    上策优劣分析    优势:一把拉拢了中国科学院所有的年轻学者。如果未来出现炸药奖,大家第一句话应该是当时白院长改正了以往一直乖谬的政策,可谓大奖催生婆。    劣势:这些年轻人对您下一步升官用处不大,且此举可能把一些老先生得罪了,毕竟他们会一直觉得上个台阶得有年功代价才行。    2,中策:一年一个小变革【具体此处不谈,估计白院长的智囊们能想到的也就这个层次了】    怕变的过程中就忘了要干啥了,要知道,院部的人其实懒得去做这些改变。任你官想做事,无奈吏滑如油。       3,下策:    继续沿着路院长开创的道路稳步前进。    比如,路先生说要领军人才,白院长说要引进帅才。总之,做到换汤不换药。       优势:稳当,下一届可能还能当下去。    劣势:您是路院长第二吧?虽然离任了,但是路院长看来影响从未稍离。    这仅仅是就一个政策做的分析,俺们这里还有30个另外的锦囊,既有真货也有玩花活的内容,不过,就不露底了,呵呵。
个人分类: 人论|7368 次阅读|18 个评论
致白春礼院长
热度 3 王铮 2011-3-13 14:34
致白春礼院长
白院长,您好: 知道你在动员各研究所提出中科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见,单位非常重视,我也参加了讨论。我这里说点我的个人意见,公开写出来供你参考,也想抛砖引玉引出更多讨论,这些意见我在与研究所同事讨论是是有争议的。此文原来是一个博文,我改了题目并且充实了些东西,希望能够传到您那里。 我的意见关键是中国科学院下一步需要弛管制。 弛管制是个经济学词,弛管制这个词英文是 deregulation ,有人翻译为“管制放松”,我认为后者不信,因为 deregulation 是一个名词,管制放松是一个短语。其次是不达, deregulation 是一种新的管理结构,也是一种管制形式,管制放松没有表达这种结构变化,而表现为一般的状态变化。当然弛管制与英文结构一致,更有学术性,所以更雅。这个首先在公共管理领域就是 governance 。 弛管制就是要把组织的一些规则修改,放松某些管制。提出这个词汇是经济学中根据凯恩斯主义取得经济成就后并且面临衰退时的选择,这就是促进进一步发展的选择。当年里根就是靠他发展了美国经济,撒切尔夫人,靠的也是它。我曾经在《区域的管理与发展》中论证弛管制对应的供应主义和管制对应的凯恩斯主义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在中国科学院加强管制取得创新工程的数期成就后,我认为中科院应该实行弛管制或者 governance 。 Governance 的译法叫管治,管制与管治,读音一样,正好是反对称,正是文武之道,一弛一张。毛主席教导的。不是孔子宣传奴隶主头子周文王、周武王的。当然奥巴马的 governance 包含了再管制。总之有管有治。中国科学院现在关键是弛管制,治而不是管。 弛管制在中科院首先意味着项目管理的变革。创新工程以来,国家投资增多了,中科院可以有力量自己组织一些项目了。在过去的数年中这些项目几乎都是指令性的,可能院部没有完全指令,但是经过局,逐步完成了指令。我受命调查过,美国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治,他们的项目大约三分之二按计划由领导机构下达,三分之一是实验室人员向上级结构自由申请的,或者指导性申请。这三分之一,保障了创新思想的自由发挥,也发挥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学家的创造力。中国科学院应该设置一部分自由申请项目,引入自由竞争机制。对于计划的项目,大部分仍然采用过去的指令式,部分项目在指导性立题情况下,开放为院内自由竞争,另外还可以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一些自由选题项目。另一方面,某些项目可以有两个单位并行开展,竞争前进,或者第一阶段竞争开展,第二阶段择优支持,这样可以使得中国科学院更有活力。 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选拔一些队伍,成为院重点支持的专门对象,这就是计划经济思想,我觉得万万不可行,因为这样会形成一个贵族研究队伍,好听点叫封为“创新团体”,实际上是个“研究贵族”。这种贵族制,实际上缺少竞争机制也打击了更广大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 1980 年代末,在当时形势下,为了保住自己的根,搞过“开放实验室”,当时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形势好转了,开放实验室没有及时转轨,或者成为所中之所的独立王国,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每当检查,拉着大家凑成功。由于有固定资源,这种实验室也是内耗很大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在上一阶段成立许多研究所之间的交叉中心,有成功之处,但是它们往往成为利益联盟的基础,成为分钱机构,成为任何新联合攻关的障碍,也成为任何负责制的真正挑战者。这种学术“托拉斯”,除了学术垄断外,并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他们往往成为压制其他创新团队的联合战线,也成为最为花钱的结构。这种中心需要评估。还要不要,我想院里应该下决心。 在过去十年,专业局从最初的协调机构变成为院与说这件的权力机构,这当然有好处,但是应该是有失有得。特别是几个研究所对于某个专业局,结果就成为这几个所的利益代表,不利于组织有效的科技攻关。例如我们研究所的研究,有些时候就不能发挥有限作用。 末了,说一点,中科院在过去的十年中,实行了改为严格的所长负责制,增强了战斗力。但是也是有一点:中国科学院需要弛管制了。这首先要加强学术委员会作用。比如评职称,过去按人事部统一规定,投票结果当场唱票。这样有利于公平、公正,有利于团结。其中,公平公正,是手段更是目的。创新工程以来,学术委员会转变为咨询机构,投票结果并不公开,仅供所长参考,这样加大了所长的权利,也加大了所长的责任,更加大了研究所风险。下一个十年,中国进入一个特殊发展时期,中科院需要加强团结,加强向心力。在西方国家,所长、校长可能有这种“独裁”的权利,但是它配合着一种社会环境,那就是这个所长、校长把本单位搞砸了,饭碗自己差不多永远砸了,大量的舆论监督制约着他。在中国,砸了,级别还在,换个单位照样干“长”,中国科学技术界,对“长”们的舆论监督几乎不存在。所以“长”们可能无约束为所欲为。可以创新,更可能失误。在这个情况下,按照弛管制的原则,就需要一个协调组织补充了。在中国科学院这就是学术委员会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晋升职称还是在学术委员会公开唱票的。当然弛管制也是一种管制,弛管制仍然支持所长负责制,共和治理与所长负责,可以形成一个良治局面。 敬 礼 王铮 供应学派代表拉弗 美国著名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他用倒U曲线说服了美国政府。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2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白春礼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
热度 13 科学网编辑部 2011-3-7 20:48
白春礼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
(新华社记者 郝远征/摄) 2月28日,中科院召开干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受中央领导委托,宣布了中央关于中科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任命白春礼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主持会议。 刘延东指出,这次中科院主要领导的调整,是中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大局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体现了中央对中科院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心和重视。 刘延东指出,路甬祥长期在教育、科技界从事领导工作,多年来为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路甬祥团结中科院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院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刘延东指出,白春礼政治立场坚定,熟悉中科院的全面情况,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科技教育领导工作经验。中央决定由白春礼接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既是对白春礼同志的高度信任,也是对中科院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相信白春礼一定会按照中央要求,带领班子成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不负中央的信任和重托。 刘延东强调,中科院作为我国最大的国立科研学术机构,是代表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的“国家队”和引领中国科技发展的“火车头”,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在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中科院承担着重要职责。她对中科院提出六点希望:第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第二,瞄准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加快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水平;第三,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增强科技发展的活力;第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第五,建设国家高端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第六,提高机关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 中科院领导班子成员,近期离开领导班子的中科院老领导,中科院各分院、京区事业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科控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京的部分学部主任、专委会主任,以及院机关各部门副局长以上领导干部出席会议。(来源:中国科学院)
4289 次阅读|8 个评论
路甬祥卸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接任
tarimriver 2011-3-7 20:18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路甬祥不再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职位由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接任。路甬祥1942年出生在浙江慈溪,今年69岁。陆甬祥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后获得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是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其科研成果“电液比例新技术”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除 路甬祥是1997年从浙江大学校长岗位上接周光召的班,到今年已经13个春秋了。路甬祥在位搞了知识创新工程推动了科学院系统的发展。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他还是中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 白春礼是满族,1953年出生在辽宁省,主要从事纳米技术研究,是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纳米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白春礼是199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从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路白交接大会于2月28日在中科院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宣读了中央的决定,人大副委员长陆甬祥主持会议。 附: 白春礼简历 1953 年生于辽宁丹东 1978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5 年获博士学位 1985 — 1987 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1987 — 1991 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研究员、副所长兼 STM 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1991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 — 1992 年任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1992 年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6 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7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1 年获国际化学化工协会国际奖章 2005 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化学学部主任 2006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 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 2011年 中国科学院院长。
个人分类: 时事杂谈|3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白春礼
热度 2 红色牧师 2011-3-1 21:43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白春礼 【引言】 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学院,那就是以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学校与业界共同创办的“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香港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先生因对我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高度认同和鼎力支持而被聘为启明学院永久名誉院长,我校一位常务副校长兼任院长。学院基本办学思路为“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学科交叉,拔尖示范”。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开发学生潜能,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新途径,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达成“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目标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有幸成为该学院聘请的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课程的教师,上学期给他们讲了32学时课程,从到课率看效果还不错,学生的论文也写得不错。特别是他们选择某些科技领军人才作为研究对象,非常符合我的初衷,因为我从来不认为只有做行政官员才是人生发展的最好选择,360行,行行都需要领军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海春 2011 年 3 月 1 日 白春礼 ―― 具备远见的大师领导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学生电信提高班 张宏伦 U201014111 领导很多,融渊博学识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于一身的人则不多,白春礼是其中的一个。 1. 个人简介: -- 1 1.1. 经历文革: -- 1 1.2. 发展阶段: -- 2 1.3. 走上巅峰: -- 2 2. 成功原因: -- 2 2.1. 意志坚强、乐观积极、吃苦耐劳: -- 2 2.2. 谦虚谨慎、勤奋刻苦、脚踏实地: -- 3 2.3. 热爱祖国、立场坚定、找准方向: -- 3 2.4. 低调做人做事、懂得把握位子与面子的关系: -- 3 2.5. 具备高度责任感、承担起领导应有的责任: -- 4 2.6. 高水平、高素质、 高品德相融合来打造领导魅力: -- 4 3. 大师带来 的 启示: -- 5 1. 个人简介: 男,满族, 1953 年 9 月 26 日 生于辽宁省, 197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981 年获中科院硕士学位, 1985 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党组副书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副院长等多项职位。主要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十余项。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一直以为能到达知识界巅峰的人都少言寡语,更谈不上跻身领导之列。其实,仅能在实验室中苦钻科研的学者算不上大师,能把目光放到更远的高度,具备深邃思想和领导才能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1.1. 经历文革: 1970 年 9 月由于文革原因白春礼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机运连当司机、文书,在此阶段,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抓紧时间、把握一切可能加深自己的积淀。 1974 年 7 月白春礼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其日臻发展、辉煌灿烂的一生。 1.2. 发展阶段: 1974 年 9 月至 1978 年 1 月白春礼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9 个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3 年后成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1.3. 走上巅峰: 1985 年 9 月白春礼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研究。 1987 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STM 实验室主任, 5 年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 1996 年 3 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1 年 1 月兼任中国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2004 年 12 月至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 2. 成功原因: 可以说,白春礼在事业路上越走越远,与其所坚持的观念原则和个人素质是紧密相连的。 2.1. 意志坚强、乐观积极、吃苦耐劳: 1966 年白春礼上中学, 4 年后,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空有求学愿望却没机会的白春礼,同无数的青年人一起,加入了上山下乡的行列。在那个时候,白春礼最羡慕的是军人,当他听说建设兵团的战士是一群不戴领章、帽徽的军人时,他毅然来到了离家千里的隔壁滩上,成为了黄河岸边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担起了卡车司机和文书的职务。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但白春礼没有抱怨;学习条件是有限的,但他没有放弃任何获取知识的机会。辛劳工作之余,一有时间,他就会拿起哥哥留给他的旧课本,借着昏黄的灯光,自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兼当司机和文书的他,常常在深更半夜被电话吵醒,被告知有病号或有急活需要出车,他总是毫无埋怨的起身就开始工作。 4 年转眼过去,白春礼不仅积淀了丰厚的基础知识,也获得兵团里人们的一致好评。 1974 年,经过全连战士三轮不记名投票评选和参加文化考试,白春礼作为一名 “ 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 ” 有幸成为 北京大学 的学生。凤凰涅槃,迎来的将是崭新的重生。正视磨难、完善自我。在大动荡的十年,在社会混乱的十年,在大多数青年成为牺牲品的十年里,白春礼在恶劣的环境中打造刚毅安宁的心境,在悲观的条件下实现乐观积极的自我,这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谦虚谨慎、勤奋刻苦、脚踏实地: 1978 年 1 月,白春礼大学毕业,之后即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作为一名工农兵学员,他深感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功底尚欠,应此决定报考研究生以期进一步深造。自己基础不如人,没关系,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弥补,勤奋是最大的长处。令人欣慰的是,白春礼顺利地考入了中科院化学所, 3 年后成为博士生。整整十年间,白春礼整日唯知与书相伴,全然不问春夏秋冬。可以看出,白春礼的职位的变化,遵循着工作单位从地方到中央,工作职务从次要到主要的规律。没有什么事是一步登天的,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过程中,白春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他用行动向我们证实了,成功只属于刻苦钻研之人。 2.3. 热爱祖国、立场坚定、找准方向: 1985 年 9 月,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委派,白春礼来到了加州理工大学留学。他最初从事扩展 X 投射线精细结构谱的研究,但当他发现扫面隧道显微镜( STM )这一具有表面科学领域革命性意义、且中国科学界仍一片空白的技术之后,他毅然决定抛弃以前所学,在这一领域从头开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天赋,白春礼很快掌握了核心技术,并获取了非凡的成就。面对着一条通向光辉未来的道路,白春礼却断然决定了回国。友情、美元、绿卡,这些都没留住白春礼归国的脚步。他把在异乡辛辛苦苦赚来的美元全都换成了 S TM 的研制资料、关键元器件。带着这些心爱的宝贝,白春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怀着满腔的赤诚开拓了中国 STM 领域事业。爱国之心是人之根本,坚定的立场更巩固了白春礼国家和人名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春礼从一开始即明智地选准了方向。如果当初他没有果断回国,也许就没有他今天在科学界和中国政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2.4. 低调做人做事、懂得把握位子与面子的关系: 在白春礼的发展阶段中,白春礼始终谦虚谨慎、埋头苦干,不在乎任何名利地位。他低调的作风和强大的实力使他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给予了肯定,因此他才有机会在别人心中留下执着求学、勤勤恳恳的良好形象,并在日后不断获得提升、挑战更高高度的机会。如陈老师所说,面子不是一切。处于低谷,则应稍稍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实在做事;处于高峰,也不能趾高气扬、自鸣得意,仍应虚怀若谷,全力迸发出自己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实现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把握好面子与位子的关系时,才能在低处时赢得上级的青睐,在高处时获取下属的信服。 2.5. 具备高度责任感、承担起领导应有的责任: 在谈到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关系这一问题时,白春礼明确指出,当前的“老板现象”(即导师使用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应该受到批判,这一现象的反映出师生关系的一些功利化趋向。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成长、学生能力的完善,而不是倒是科研项目的完成;导师要完成科研项目,不应简单地转嫁给学生,而应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育人是根本,作为导师要有育人的社会责任,一切教学都必须服从“育人”的办学宗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白春礼对于教育工作者责任意识的重视,而他本人也在教育界不断发出“培养多学科交叉能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等呼吁,履行着自己身为前辈的责任。在全国上下盛行纳米狂热时,白春礼又清醒地认识我国纳米领域技术仍不成熟,一些谬误和炒作只会损害这一新兴的前沿科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不能盲目的观点来为纳米热降温。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责任意识,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领导。试想,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懒散随意,关键时候其下属于不顾的人怎能称之为领导?具有责任意识的人,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具有让人可以信服依靠的力量,这样的领导者会缔造出更多的领导者,通过传递他的责任意识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团结的、有担当责任习惯的紧密集体。 2.6. 高水平、高素质、高品德相融合来打造领导魅力: 白春礼强调学生应“博学”,广泛地吸取各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充沛旺盛的好奇心,具备博大宽宏的胸襟;“笃志”,坚持探索、决不放弃、争取卓越;“格物”,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从推究事物而得到原理法则、由实践总结而上升为理性知识;“明德”,具备高尚品德并实践和发扬之、始终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个领导者除了领导才能,还应具备更为动人的人格魅力。这可以是渊源深厚的文学积淀,可以是精湛深邃的专业技术,可以是无坚不摧的精神品质,最重要的,应是崇高伟大的道德品质。大度、宽容、无私、细心、平和等等,这些将会帮助领导者在群众获得更好的口碑,形成更具向心力的团体。 3. 大师带来的启示: 白春礼是中国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开拓者之一,他奋斗拼搏的一生给予我的启示众多:面对困境,不放弃就是最好的回应,坚持并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相对他人拥有更多优势,而这是使自己以后成为领导者的资本;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超越自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人做事;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无论是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处理事情、完成工作方面;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成为一个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值得信赖、能当大事之人。
个人分类: 知人晓事之领导魅力|6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梦-我思故我在
dongzg101 2011-2-19 09:00
记得我还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时候,有一天从同同学那儿看到一本少年科学,上面有一篇文章,上面说未来发明了一种机器,人通过它可以和植物说话。什么?能和植物说话。太好了!从此,我喜欢上了读书。 上初中的时候,爸爸出差从北京带来了关于中国科学的一套书从那套书上我知道了一批当时的研究科学的科学家,白春礼、温远影啊等等。妈妈是我的政治老师,实在没有什么书读的时候,把她所有的参考书,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读了一遍。那时我们上初中没那么多功课,我报名参加了学校交响乐队,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后,就去练琴,那时候好快乐,老师不在的时候就和哥哥姐姐们聊天,老师一来,马上全变了样,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的练琴。那时候真的很好玩,不像现在的小孩,有这么多的负担。太多的作业,太多的压力。 上高中的时候,我是物理课代表,几乎所有的物理考试,除了最后一次高考,100分,都没下过98.或许是 平时太好了,给高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高考时,因为眼睛突然看不见,只考了47,后面三科考试,脑袋里一直想着重读的事情,一边考,政治考试,有一道题,“找市长还是找市场”12分,交了白卷。最后高考录取出来,我们学校有一位排名平时很靠后的学生,发挥得比较好,总分比我多了十分,进了清华。或许,这是我第一次与清华失之交臂。 大学,是随机乱报的,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梦想,确定了生物专业,想想这辈子养花种草就行了,随便挑了几个学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等等,拿筛子筛了一下,就去了云南大学,读了生物系。云南或许是我的福地,大一的有一堂英语课,老师问谁能保证自己能过四级,写个保证书,就可以不用来上课了,这样啊,我们宿舍三个都立马写了保证书,就再也没去上过英语课,这下除了几节化学课就没事做了,我们三个就天天去图书馆看书,什么书都看,有什么看什么。奇怪的是,第一次考四级,我们班就我们三个过了,大二考六级,三个里面我和另一个过了。或许,自由的学习比老师天天教要好。大三的时候,有个同学在昆明动物所做项目,做了两天,受不了了,跑来我们宿舍问我们谁愿意去,我反正闲得无聊,就去了,是张亚平老师的实验室,他让聂龙带我,每周三个下午、从切胎盘制备样品开始,到后面几个月测试中国人中的抗艾滋病毒的抗性基因存在与否。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在这儿,我学到了一些做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觉得中科院是一个好玩的地方,有这么多设备可以玩。所以,考研的时候,报考了北京植物所匡老师的硕士,后来转去做黄老师那做固氮酶的研究。老黄那时可惨,没什么钱,实验条件也不很好,做了两年,什么也没做出来。实在不想读博了。就拿了个硕士出来了。同年报考了清华程京老师的博士生,可那时名额有限,面试9个只要一个(其他的可以私下去他那打工,)就挂了,面试出来,又去看了看饶子和老师,本来还有几个老师可以面试,想想,算了吧,先换个地方工作一年再看看。就去了李家洋老师那儿,第二年又考博的时候,李老师要我读他的博士,其它地方就不要报了,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英语只考了50,没通过。李老师要我一直在他那儿做,就算最后一年才能考上,也可以当年毕业,而且给我很优厚的条件。比如第二年可以不用做什么实验去清华学一年计算机,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放弃。 那时候,还有许多其它的选择,在中科院做实验的同时,周末或平时不用做实验的所有时间,我还经常去北大光华和北大外语系听课,历以宁、林毅夫的讲座,还有清华经管学院的第一届西部MBA师资班的课程。 十年了,在回到广西十年以后,再次回到了又一次选择的时候,这一次,我报读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MBA,希望这一次的选择,能带来好运,毕竟工作了十年,给自己放个长假。人生最重要的,永不放弃。追谁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