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贡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贡献

相关日志

疫苗对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贡献
yanjx45 2020-9-17 08:37
疫苗对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贡献 前言: 本文曾于 2010 年 7 月 28 日 首发于本人在 新浪 网 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70ac10100mszb.html ) 。 在当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并给世界各国都造成重大危害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增进关于 疫苗对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贡献 的认识 。   对于公共卫生来讲, 疫苗接种 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 很多人在谈及疫苗的贡献时都会无比激动。 比尔 · 盖茨 曾说, 50 年来,幼儿每年的死亡人数降低了一半,降至每年 1 千万,这是 “ 最令人惊异的统计数据 ” 。 主要由于 疫苗 的大规模应用,曾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几种重大传染病已经或即将被彻底消灭: 1. 曾于 1900 年到 1980 年间在全球共杀死 5 亿人 的 天花 在 30 年前已经被彻底根除。 2. 脊髓灰质炎 在全球的发病率已下降了 99 %,在西半球已完全消灭,在 2006 年全球报告病例数已降至 2 千以下。到 2008 年,此病只流行于四个国家,有希望在数年内在全球彻底根除。 3. 人类消灭传染病的下一个目标是 麻疹 。麻疹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得到控制,在非洲的死亡率也下降了 90 %。 疫苗代表了生物医学的最高境界: 预防疾病 。 2008 年,全球有超过 1 亿 婴儿接种了疫苗,创历史最高纪录。 疫苗目前每年使 300 万人 免于死亡, 75 万 儿童免于残疾。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承诺将生产更多的疫苗并制订了千年发展目标( MDG4 ),要求在 1990 年至 2015 年之间,将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世界上最著名的慈善家如 比尔 · 盖茨 和 戈登 · 布朗 已经成为疫苗的铁杆支持者,将大笔资金投入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 从对整个人类的影响来讲,目前在世界上仍有许多儿童因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结果 每年仍有超过 200 万儿童死于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而且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的风险要比出生在发达国家的婴儿高 10 倍。有四分之一的婴儿仍不能享受到基本的免疫接种服务。 据估计,一个贫困国家的儿童进行基础免疫接种最少可能只需花费 5 美元 ,就可预防多种传染病,其中不少是可能致命或严重致残的。 将慈善基金用于购买疫苗以救济穷人,往往几角钱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能以很小的投入造福最广大的群众,确实 功德无量 。 比尔 · 盖茨 等慈善家选择疫苗研发和推广作为重点资助对象,为国内外的慈善机构和个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我国卫生部已将 15 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 国家免疫规划 ,费用由国家承担, 可预防的 15 种传染病 是 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 。 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以前无法预防的传染病的 新疫苗 也在不断涌现,疫苗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仍在不断增加。 已经或即将成为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包括 宫颈癌、疟疾,以及轮状病毒、肺炎球菌等引发的疾病 。现在已有超过 20 多种疾病是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婴儿和儿童,而且可以保护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包括青少年、成人和老人。 疫苗的市场前景 :预期全球疫苗市场将快速扩张,从 2008 年的 115 亿欧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195 亿欧元。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的市场,特别是人口众多且充满经济活力的国家,如已知的 “ 金砖四国 ”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其他中等收入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和医学需求更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新疫苗引进方面原本存在长达 15 至 20 年的差距,新的金融紧缩会危及全球为缩小这种差距所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   The need for new vaccines , Vaccine , 2009, 27S: G3-G8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596.5121rep=rep1type=pdf
个人分类: 生物制品|4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皮国立《中医抗菌史》文选(18):贡献与局限
fqng1008 2020-4-22 10:29
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了民国以来细菌学与中医学的各种交锋、对话、排拒与汇通,点点滴滴,汇聚成了今日中医外感热病学的样貌与学科内涵。如果将医学史的传衍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则近代中医重内科,西医重外科的表现形式,几已成医者与病家的口头禅。 而传统内科文献中,热病学门与其衍生知识之庞大,实为中医各科之最。该学门的发展,可视为近代中医发展主轴的浓缩精华版。探索中医史发展,岂可忽视?过去谈中医热病学史,往往就大范围的背景或几位医者的贡献作统括式的论述。学者不知道这个学科有什么重要医书文献,知识如何转型,又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研究范围也多仅止于清末,少论及民国。本书试图以“ 重层医史”的构想来开展多元视角的“中医热病学近代史”,力图弥补某些空白之处。 历史学本为解释过往人物与事件而生,据此,现代中医至少有两个倾向:一是仍必须反复阅读经典 。这不仅是一个既存现象,而且其思想形成的近代历程,与近代中医的学术性格是息息相关的。过去在近代史各学门的研究者,总是强调“西化”的影响,事实上回归经典也是中国近代史不能逃避的问题;另外,或许作为“从周边看中国”的一种延伸 ,从日本汉医的历史来反观中医在中国近代之发展也是现代中医的路径 ,日本汉医研究,实于精神和物质上给本土中医信心;日本译名的可参照性,也让中医的疾病定义重新洗牌。 民国医者为发展中医学术而提倡古代经典的复兴,不单是指唐代以前的医书,也包括后出温病派的经典在内,只是两者有彼消我长的关系,直到现代,寒、温派的关系都处在不断重整中。 在民初时,《伤寒论》被抬高至新的地位,为后来中医内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见图21) ,刘渡舟称该书为“中医之魂”,其来有自。 这也印证了第二条道路,即现代中医为何如此强调统整、融合寒、温两派的精华。现代研究热病学者多认为寒温体系不能分开来看,如伤寒学者万友生曾著《寒温统一论》 ,该书被称为“研究伤寒的必读之一书”。 在清代,“伤寒”并不能算是真的“疫”,如:“张仲景著《伤寒论》,欲明冬寒春温夏秋暑热之正,自不能并入疫病,以混常法。” 但经过近代的发展历程后,《伤寒论》又被抬高至一个新的阶段,不但成为传染病学的一支,也占据了外感热病学的经典地位,故时振声谓:“外感热病按现代观点当属急性传染疾病。”“不要认为《伤寒论》里面包括许多杂病。有些症状看起来是杂病,但恰恰正是各种外感热病的个性所在。” 中西医在近代的热病学论争,证实寒温争论已无力和西说对抗,必须统整融合出一个新的范畴与学科界限,此即显示近代中医传染病学渐渐成型。在清代以前,根本没有外感热病学这一学门,它是经过近代不断讨论 ,才逐渐形成的共识。 而温病学除有范行准“总论”之意义外,也提供新知识供传染病论述汲取养分,故在中医传染病学中,其实是总论中有分科,甚至针对单一传染病的讨论也渐渐出现。 图 21 《仲景学说之分析》再版 毫无疑问,中医当然能够治疗瘟疫,但是治疗具近代意义、经细菌学洗礼的传染病,则是民国以来中医与西方细菌学不断对话,重新诠释、肯定古典医书中的经验与治法,建立信心,并赋予外感热病学新的定义的结果。此一过程,见证了中医文献 “再正典化”的过程,重要医书在民国时不断反复刊刻印行,强化中医热病知识体系的对内认同。此外,民国时期寒温派尚未完全敉平纷争,但其立场则渐趋一致,此乃学术发展大势,自此而后,凡中医面对传染病,必从这两个体系内的典籍中寻求治疗灵感。正如邵餐芝在1935年出版之《素轩医语》中称张寿甫“考别录以合本经,征西说以证仲景,超叶、吴以通寒温,此老其犹龙乎” 。既要汇通寒温派,又要能参用西说,或许正是从此时代开始,对医者的一种全能之期待。但是,理想与现实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中医在民初虽言科学化的 “学术整理”,但仍须面对寒温派论争的历史。笔者以为,中医界既要面对强大的经典传统与内在学术争论的问题,又要回应新的细菌学,并在采用多少西方知识方面,显得意见纷杂,故导致科学化步调缓慢,缺乏整体步调的齐一性,从而拖慢学术整理的速度。 当然,伴随这个现象而生的,是一连串的影响,其历程决定了现代中医的性格。历史仿若一枚铜币,有正也有反,我们不能只单看一面,而忘却曾经拥有并且存在的另一面。当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不自觉地或被各种力量的正、反作用力推向了传统;也许,中医的改变还是有目共睹的、许多理论都转型了,但其实不变的传统也仍持续着,其学术体系不完全呈断裂状态,而是仍具有延续性。 1947年,洪贯之指出,现代中医的教育应该既要重视设立研究所,用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又要学习应用西药西械和诊断传染病的方法,面向传统与现代科学化的两个方向。 从本书来看,中医 “再正典化”的力量非常强,故导致中医从吸收细菌论,接受部分理论、论争,到最后却放弃“大部分”细菌实验科学、存而不论,而重视从文献中重新寻找定位,这可以说是一种选择后又放弃的历程。它使得现代中医可以治愈传染病,但却不会找一堆“杀菌药”,或是再用细菌学去争论唯一的病名。 1949年之后,中药“抗菌”虽未特别强调,但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跟随国家政策而不断转型,抗菌抗病毒成为发展方向。1971年,周恩来指示中医研究院要开始进行抗病毒中药研究,并提供经费建造病毒实验室,这对传统中医而言又是一大转变 ;而当时台湾对此议题则似迟迟未有大规模的经费补助或实验室研究。 而现代大多数的中医学教科书,多是用西医一种病名,来对应中医很多的病或证候 ,几乎不谈 “对菌论治”。 1953年夏天,余无言在上海城内果育堂街育德里18号治疗一位24岁的妇人,她于产后18天罹患“湿温伤寒”,先请中医以豆豉、豆卷等治之无效,又请西医注射先进的“杀菌药”青霉素,前后8针,依然无效。余受邀前往诊治,言病情变化迅速、严重,幸好最后治愈了这位妇人。余回忆说: 于此可知,每一病症当前,初时不愈,则必有复杂之变症。若徒恃一二种药品,而不能应变处方,以施疗治,乃属劳而无功也。且抗生素之制剂,其作用端在抗菌,一则能妨碍病菌之营养,一则能管制病菌之活动,而使之日暮途穷,渐渐消灭,但并无直接杀菌之能力。然处方目的,对于排泄病菌,并未计及其确定之方,此亦西药疗法之所短也。 可见即使到了抗生素发明后,中医仍呼吁要辨证论治,不要依附几种特效药,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这又凸显了近代中医不以 “杀菌”为能事的思维。本书第三章也说明了中医在整理病名上的问题,其情况颇似学者梁漱溟所言: 讲到医药,中国说是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西医处方,一定的病有一定的药,无大出入;而中医的高手,他那运才施巧的地方都在开单用药上了。十个医生有十样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究竟病是什么? “病灶”在哪里?并不定要考定,只凭主观的病情观测罢了!(在中国医学书里始终没有讲到“病”这样东西。)某药是如何成分?起如何作用?并不追问。只会温凉等字样去品定,究竟(气)为温为凉,意见也参差的很。他那看病用药,那能不十人十样呢?这种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共认的确实知识的,便是科学的精神;这种全然蔑视客观准程规矩,而专要崇尚天才的,便是艺术的精神。 西方重科学化,东方则重艺术化,这牵涉文化发展的问题,对中医而言确实是很棘手的问题;梁认为中国医书里始终没有讲到 “病”,则是错误的理解,应该说没有讲到用西方医学定义的“病”。民国中医没有发展出验菌之规范与方法,在病名的采用上,虽受细菌学定义带来的解释齐一化影响,但因不愿采用细菌定名的标准,加上在往“统一病名”的路途上复受本身学术体系内争论的影响,最终导致失败。幸好,因细菌学的定名,中医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标准和参照对象,产生了较为明确的范围,这是近代中医转型中受西方医学影响很大的一个方面。至《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中,则已确立:“新学总论中之病变,系以病之机能形态发生变化为主,所谓实迹的。我国之病症论,其最详备而可法者,以仲景师《伤寒论》而言,分六经传变,所谓气化的。故酌古证今,宜合病理总论中之病变,及各论之全部,另成一病症论。” 此大纲的精神在于以学科系统化与分门别类的方式来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 ;但前提是必须尽量立基于张仲景的经典理论,酌参西医疾病分类法,来成就一种新的论述。 时逸人总结近代以来中西医碰撞的历史,认为 “中医注重于人体气化之失调,而不注重于实质之形状,及病后之变性”。笔者已在硕士论文中论及中西医论争 ,但仅局限于生理学,本书进一步论及病理学上的争议。一般来说, “气化”仍是中医解释病理的主要基准,故时氏也说:“(中医)视一切病症皆以为气化失调所致,调其气化,实质上的缺点,即随之恢复。”时氏说的“专谈机能、不尚实质,为中医之特色,治病之定法”,大体颇能和近代中医发展的主线连在一起。 近代学人顾颉刚早年尝思写作读书笔记《学览》之序,谓: “夫学术者与天下共之,不可以一国一家自私。凡以国与家标识其学者,止可谓之学史,不可谓之学。执学史而以为学,则其心志囚拘于古书,古书不变,学亦不进矣。” 近代中医的知识或已由私学转为公共学术,可以供大家讨论评述。不拘泥古人古书,是为学科知识守住最后之防线,有其客观上的需求。幸而,自西医细菌学传入中国之后,中医就没有强烈排拒细菌论,反而将其纳入新课程。中医从实用的观点,把细菌在人体内产生的身体变化,用各种毒来加以解释,而对于细菌作为一种生物角色而言,则强调 “菌在气中”——细菌不能脱离空气、季节、温度、湿气等外在客观因素而生长——进而将细菌学拉至气论的范畴中,此即近代中西医气论与细菌论汇通的历史模式。 在气论的部分,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其实不多,或许与 “他们(新医)所排斥的是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的学说,而不是大黄甘草这类的国粹”有关,许多反中医者反对的是学理,而不是本草药品之疗效。 但近代中医颇为坚守最后一道气论的防线,即仍从外感 “六气”与季节之气和细菌学来进行对话。文中所提章太炎的“据古论菌”很有代表性,他将古代的博物学、生物学、医学的知识混在一起,来回应细菌学。而日本汉医的论述,强而有力地支持着中医把经典中的汗法、解毒、下法等疗法,划归为“杀菌”之法,或多或少强化了中医的论述信心。而获取“杀菌”知识的两种方式,除吸收西医细菌学的学理之外,无非就是再从伤寒与温病体系关于身体罹病的观点,与药物治疗之机转,来论述“杀菌”之可能。他们曾经发现杀菌的方法,都取径于此。 雷祥麟分析了中医科学化对融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意义,这是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型面向。所谓的公共卫生,包括制度、法规、保险事项等,其实完全是复制欧美与日本的经验,它本就不是中国的产物。什么是中国本地的思维?本书补充分析了中医在科学化的争论之外,还需面对重整经典的压力,最终虽没有采用细菌学的实验方法与病理论述,但却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影响力,在贵生养命的文化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中医虽然无法介入太多 “公共”卫生事务,但却在新式清洁卫生的举措上,吸取西方的不少经验,成就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中西医汇通之卫生现代性。细菌学背后蕴含了一套清洁卫生的机制,虽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人的卫生观,但近代中医真正吸收的学理,较多还是基于西方医学较原始的“瘴气论”,中西医都曾在医理中表达对腐败、臭秽之气的厌恶。即便个人卫生常常被塑造成是公共卫生的根本,但其背后往往牵涉对国家法令、制度或政府效能缺失的检讨。民国时期所谓卫生或是预防传染的方式,仍注意个人行为,包括个人对个人,或个人对群体,着重的还是一己之身的健康与养生防病。在国家效能低下与地域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的时代背景下,确实造成了一种个人卫生(养生)观的强化。 而相对于西医在医院进行诊疗的呼吁,在家庭内或医疗不普及之处,中医还是可以发挥养生与预防疫病、日常调养等功能,许多补养与食疗、日常禁忌的知识,也多是来自古典医书。若事事求 “科学的证据”,恐怕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依赖经验的习俗与禁忌都将得不到证明而必须废弃。本书第一与第六章都谈到中医的个人卫生法,蕴含大量的日常生活可行性;中西医基于日常的养生、饮食和体质方面的论述有共通性。即使后来中医部分受西方营养学论述之影响,但大体仍维持一定的特色,这也证实了中医上层(医者)与理论知识在下层社会有一种很强的实用性联结。 本书之叙述,也有若干不足之处,因为这样一次 “重层医史”的尝试,无法囊括所有的热病以及所有病理论述之历史。笔者以为,民国时许多传染病的治法与定义,恐怕都有一段有待发现的故事,今后对于个别传染病的历史,还可再加细究。此外,近代史资料内容庞大,仍有待深耕。但本书已抓住中西医对外感热病病名之定义与讨论,应该都逃不开“气”和“细菌”这个大面向的争论;并且,现在所见之研究,还多是基于西医的定义,而非重视中医脉络的论述;要了解后者,必须对民国中医热病学基础的文献与发展历史、特色,进行一种多层次的论述,而本书微薄的贡献也正在此,这是建构“中医式”传染病史的“基础工程”。 (清)凌奂:《外科方外奇方》,收入裘庆元辑:《三三医书》第 1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曹东义说: “辨证论治、六经、三焦、卫气营血,我们天天挂在嘴上,老一套,完全的老一套!邓老(邓铁涛)相信的正是这老一套!这就是中医安身立命的老一套!这也就是邓老等一代名医强调‘重温经典’的意义所在。‘圣道本乎寻常,至理不外日用’。”参见其主编:《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第104页。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 “中国” 的历史论述》,第291—309页。 参考深川晨堂:《汉洋医学闘争史 ·政治闘争篇》,东京:医圣社,1981年。本章补充了汉医著作在中国的影响。有关传统汉医与其科学化在台湾的实践,参考刘士永著:《医学、商业与社会想象:日治台湾的汉药科学化与科学中药》,《科技、医疗与社会》第11期(2010),第150—197页。 “汉医复兴一事,引起国内汉医与西医之信仰问题,当世信仰西医者大生动摇。日本最近出版之报纸杂志,咸以此为讨论中心,著名之杂志,均特辟皇汉医学座谈专栏。汉医药方,经各医院试验,认为有神奇特效者,已有肺病、白浊、脚气三方。本年三月,日本帝国大学医科讲师,南阳堂医院院长留德医学博士引地兴五郎来华访道,偕同译员童桂荣氏,在沪访费子彬国医,到苏访顾允若、宋爱人、顾月槎、王闻喜、茅子明诸国医。博士言:‘本人致力医学,已逾二十载,开业以来,亦俱相当成绩,惟以学无止境,遂复留德实习,然以本人结果所得科学治疗,尚有赖乎皇汉医学补充之必要。近数年来,每用新药注射外,助以汉药汤剂,成绩特著。德国医界已有和汉医学治疗协同设施,而医科大学之毕业者,多修习汉医以充实新知。由此推想,汉医传至今日,必有真理存在,故特来华考察。’……博士此次来华,交换智识,表示满意。并云一俟回国,当在青山南阳堂,倡立汉医研究社,一本世界医学大集合为宗旨,征集全国名医,刊行书报,面委当座诸国医师为当然社员,极愿精神上或物质上共同合作云。” 可证实当时汉医和中医是有密切交流的,并不止于医书间的知识传递。引自陆士谔:《日本汉医复兴记》,《士谔医话》,收入沈洪瑞、梁秀清主编:《中国历代医话大观》,第2046—2047页。 参考曹东义:《热病新论 ——从热病诊治沿革看中医的发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第66—69、170—175页。 如叶劲秋所撰写之《仲景学说之分析》( 1936年),就在广告中打出“中医内科全书”之谓。出自《医界春秋》第120期(1936),第43页书籍广告。 从《伤寒论》出发,扩张其原本的意义,特别是内科学领域,展开各种研究。参看刘世恩、毛绍芳主编:《当代名医论仲景伤寒》,引注见第 144—145页。 万友生开篇即指出:寒温虽有一寒一温之不同,但是从广义而言,都包括在六淫(气)之内。这与近代热病学重视广义气论的趋势也是符合的,六气正是用来和细菌学对照的主要学说。引自万友生:《寒温统一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8年,第1页。 孟永利等主编:《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8年,第2页。 (清)张凤逵原著,叶子雨增评:《附刻喻嘉言〈瘟疫论〉序》,《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收入曹炳章辑:《中国医学大成》第 16册,下卷,第39页。 孟永利等主编:《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第 2页。 “吾国内科书,向分伤寒、杂病两大类,所谓伤寒者,即经云‘热病之类也’,非指一种病而言,实含有近世急性传染病之总名;杂病者,亦即近世各器官病之总称。此次纲虽仍旧,目则变通之,照近世例,每述一病,分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处方、杂录等,以清眉目。(说明)查近世内科书通例,除传染病不分类外,其余杂病,均按照各器官分类。”引自中央国医馆秘书处:《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学术整理委员会会议通过》,《国医公报》(南京)第1卷第2期(1932.11),第4页。 单书健、陈子华编著:《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外感热病学卷》上册,第16—17页。 邵餐芝:《由张仲景大青龙汤,到张寿甫清解凉解诸方》,《素轩医语》,收入陆拯主编:《近代中医珍本集 ·医话分册》,第620页。 洪贯之:《为中医教育先决问题进言于教育当局并热心中医教育者》,《新中医》新 1期(1947),第2页。 1959年蒲辅周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内举行的“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上是不太谈细菌的,他认为病人的身体问题才是“病因”。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结论,它是经由学术发展、日常生活实际检验和西医对话后所“选取”的道路,具有许多历史因素在内。 富杭育:《周总理指示中医研究院也要搞抗病毒研究》,收入邹乃俐等编:《难忘的四十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5年,第71—73页。 近年中草药抗菌及病毒研究方面,有中国医药大学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教授林振文的 “抗流感病毒中草药开发”,中医学系教授林应如的“抗肠病毒之中药新药研发”,医学系教授赖志河的“中医药应用于抗菌及抗发炎之开发”,等等。参考http://www.cmu.edu.tw/news detail._php?id=509(2009 10 28发表)。 不用细菌学去争论唯一的病名,还展现在 “病名对照”的工作上。即使在台湾,作为“中西医学一元化”的成果,这样的对照工作也是以西医的病名为基准,再对照中医的数个病名,并非“一病对一病”,这还是基于“辨证论治”,而不是“定义细菌”的精神。参考林昭庚主编:《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1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自序、凡例。 作为 “杀菌”中药的开发法,中医在1949年后仍有零星之论述,例如何云鹤就曾撰写“制菌灭菌的药理实验”,但其理论非常粗糙,精准性值得质疑。整体而言,不能撼动气的理论,充其量是一种科学印证。参考何云鹤:《中医药的科学方向》,上海:上海中医书局,1954年,第86页。 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余无言》,第18—19页。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2年,第34页。 中央国医馆秘书处:《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 ——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学术整理委员会会议通过》,《国医公报》第1卷第2期(1932.11),第2—3页。 中央国医馆秘书处:《中央国医馆筹备大会行开会式速记录》,《国医公报》第 1卷第2期(1932.11),第8页。 皮国立:《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 ——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第404—418页 。 时逸人:《时氏内经学》,第 21页 。 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 ——顾颉刚自述》,第35页。 庄兆祥:《本草研究之变迁》( 1941),收入郭正昭等编:《中国科技文明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第562页。 雷祥麟的研究已经指出一个重要的倾向:在许多时刻,民国时的政治领袖最关心的卫生,并不是大规模的医政体系建设,而是一种 “个人”层次的嫌恶感与觉醒。国民党所主导之国家或许无力推动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建设,但民间个人卫生的论述却指向一个有助于国族形成的个人改造计划,孙中山、陈果夫、蒋介石均参与并设法引用这种个人卫生的论述和感受。引自雷祥麟:《卫生为何不是保卫生命——民国时期另类的卫生、自我与疾病》,《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54期(2004),第41页。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 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老师的贡献评价
热度 4 zlyang 2019-8-9 16:13
杨振宁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老师的贡献评价 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和 Tsung-Dao (T.D.) Lee (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Chen Ning Yang,Prize share: 1/2; Tsung-Dao (T.D.) Lee,Prize share: 1/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7 was awarded jointly to Chen Ning Yang and Tsung-Dao (T.D.) Lee for their penetrat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alled parity laws which has led to important discoveries regarding the elementary particles. 网上说: 在2000年的时候,《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单),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牛,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等等……)。 请教:怎样客观地评价杨振宁老师的科技贡献?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17-02-21,杨振宁、姚期智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7-02/21/c_1120503565.htm 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sxwlxb/200906/t20090624_1808811.html http://casad.cas.cn/ysxx2017/ysmdyjj/qtysmd_124280/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7,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7/summary/ 2019-03-13,【物理学家】杨振宁真实身份曝光,让世人感到后怕 http://www.sohu.com/a/301068705_472787 http://www.sohu.com/a/331848003_120066058 凤凰网,2019-01-05,杨振宁为什么没得到霍金那么高的评价? http://tech.ifeng.com/a/20190105/45282056_0.shtml 2019-01-07,杨振宁为什么没得到霍金那么高评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972671322985179wfr=spiderfor=pc 2019-07-15,对比霍金,我们的确欠杨振宁一个道歉 http://www.sohu.com/a/326945460_777213 2019-07-10,再谈霍金,我们的确欠杨振宁一个道歉 http://www.sohu.com/a/325847108_120116627 知乎,2019-06-03,杨振宁与霍金相比伟大的多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767437 美篇,2018-12-02,我们很多人误解了杨振宁! https://www.meipian.cn/1rwhilf4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62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要是没有三大元老会是什么境况?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9-3-15 08:43
科学网博客要是没有三大元老会是什么境况? 蒋继平 2019年3月15日 自从八年前在科学网开博以来, 我一直关注着科学网的动向。 经过长期的观察, 我发现科学网的博客板块主要是由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始终不渝地在贡献博文。他们也是科学网开博以来的元老, 在科学网刚开始开创博客板块时就是博主了。 他们现在在科学网的总排名也是位列前矛, 真是功不可没。 这三位元老是黄安年, 杨学祥和刘进平。 到今天为止, 黄安年总排名第一, 杨学祥第三, 刘进平第七。他们每人都已经发表了万篇以上的博文。 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月13日和14日三位元老在科学网博客板块发表的博客数和这两天科学网发表的博客总数。 下面的表格就是这个统计结果。 表一。 三位元老在13日和14日发表的博文数, 科学网在13和14日发表的博文总数,三位元老的博文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名称, 总数和百分比 13日 14日 黄安年的博文数 10 8 刘进平的博文数 9 9 杨学祥的博文数 7 8 三位元老的博文总数 26 25 科学网的博文总数 128 150 三位元老所占百分比 20.0 18.8 看到这样的数据, 我在想要是科学网没有这三大元老会是什么样的境况? 是不是会显得很冷清?即使现在三大元老每天贡献将仅20%的博文数, 科学网仍然显得比较冷清, 至少比科学网在顶峰时期要显得冷落许多。 鉴于此, 我认为要求科学网限制博主们限量发博文的建议可能不会被科学网编辑接受, 我也认为没有必要。
个人分类: 科学网|1623 次阅读|6 个评论
乱弹2019年院士评选的业绩、贡献或标准
liyou1983 2019-1-20 13:35
2019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又开始了。 据说在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推选表中,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主要业绩包括:“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填写完成的重大项目、重要奖励、重要著作与 5 篇重要论文,提出的重要的学术观点和学说。”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主要业绩包括:“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填写完成的重大工程、重要奖励、重要专利、重大经济效益、重要著作或 5 篇重要论文。” 院士候选人的主要业绩、贡献、成就或指标,应当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是科学技术创新或知识创新吧? 且不谈业绩、贡献、成就这三个词,是不是一回事,是否用语重复。 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其一,这些对院士候选人是花钱、负债,其资金来源虽然也包括私人投资,但主要部分是公共资金、公共投资,来自公民当年缴纳的税费和积累留存的国有资产收益,以此作为业绩是否本末倒置、反客为主?其二,是否多余、有必要?相反,不花、少花国有资金而做出创新,在同等贡献下,应当优先、加大奖励!其三,这些项目、工程的申报、审批、使用、效益如何,本身都有待评价,似乎难以作为有效的业绩指标? 重要奖励?其一,如果是国内的奖励,奖励的公平性或科学性如何?近几年在国家自然科学、技术评奖上,已经吵吵嚷嚷了,据说某一等奖很水。其二,国家如果已经奖励过了,再奖一顶国有的院士帽,在一定程度上是否重复奖励了?至于国外奖励、私人奖励、国外的帽子,只要不涉嫌洗钱、偷税,奖多少钱、给多少顶帽子,都没有毛病! 重大经济效益?幸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没有此项,但全面、准确评价工程科学技术的重大经济效益,比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某芯工程,这是至今难以有效完成的事情吧? 如果将国有资源的无偿或低价使用,无息低息贷款,财政上的各种优惠政策,行政性管制或保护,各种负债的勾销(当年四大银行上市,不仅把所有负债都抹零,而且央妈、财爸还大量注入美元和人民币),等等因素,都计入成本,相当多的国有项目、国有企业是严重亏损、没有效益的。中西部某些省区,每年创造的GDP和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相等! 再想一想例如《财富》全球企业 500 强,我国入选的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主要还是中央国有企业,名列前茅的还是四大银行、两桶油、三大电信、国家电网、中国铁路等行业行政性垄断企业),而其他国家几乎都是私人企业,略微思考就知道这种结果如何奇怪了! 至于著作、论文、专利,作为贡献或指标,在形式上没有问题,但对内容或创新如何评价,似乎大有文章可做啊。
个人分类: 不求甚解|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热度 10 jiangjiping 2018-2-15 07:56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蒋继平 2018年2月14日 有人说美国的一流大学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为社会, 为企业, 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精英和人才, 使美国始终保持着高效的生产力。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 并且依此作为一个衡量大学贡献的标准,我觉得中国的一流大学是地球上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学。 我的论据如下: 2017年出炉的中国一流大学的名单有24所大学, 其中北大和清华的本科毕业生有27%到国外深造,他们到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读研究生。除了这两所最知名的一流大学外, 其它22所一流大学也都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除了本科生外, 硕士和博士也有不小的比例去国外深造。 这些到国外深造的优秀生, 一般选择的也是国外名校, 他们首选美国, 其次是欧洲,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比较发达的国家。因而,国外名校研究生队伍中中国学者的比例普遍较高。 我在三年前参加女儿的本科毕业典礼时, 看到一个非常令我兴奋不已的场景。 这个场景就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毕业生有一半是中国学者。我当时一直在想, 中国的一流大学为美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遇的人才, 美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精英。 这些学成后的高端知识技术型人才和精英们,无论是最终选择回国发展, 一展才华, 还是选择留在当地奉献才华, 都将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些从中国一流大学到国外深造, 学成后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学者专家, 他们的身份始终是中国人, 是从中国一流大学出来的高材生。鉴于这样的境况, 未来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将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学者的用武之地, 未来的许多科技发明创造将会是这些中国一流名校出来的学者专家做出来的,许多国际科技大奖, 包括诺贝尔奖, 都将授予中国一流名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综上所述,中国的一流大学为世界各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见的人才, 世界各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社会精英, 这些精英在学成后将为世界的全面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 中国的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69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审稿能审出大奖?
热度 11 ncepuztf 2018-2-8 23:47
2017 年最让我意外的事情, 莫过于得了这个奖。 虽然每年好几个杂志都会给我发来一张 “ 优秀审稿人 ” 证书,但今年的不一样, 多了个奖杯! 关键是我自己事先并不知道,是被期刊中心根据贡献 “ 推荐 ” 的,直到要求我 提供制作奖杯的照片,我才知道这是真的,通知还有个隆重的颁奖仪式。 从这点看,有点“诺贝尔奖”评奖程序的意思,因这 不是我刻意努力的结果, 是自然统计贡献并被认可 ,这一点我很喜欢(非托人找关系 报奖, 自我表扬 )。 奖杯是由中国电科院期刊中心颁发的,颁奖人为周孝信院士和崔翔教授, 都是电力界的大牛。 领回来后给朋友们拿出来秀了下,引出几个问题。 ( 1 ) 这奖有用吗? 我说,没用也有用。说它没用,因为它不在学校的 绩效之列,也不算我的考核工作量,也不能给学校的学科评估增加筹码, 评职称也不算一条。说它有用,是它会激励我为社会多做事,人活着总 要干些什么,不能总是去追名逐利。 ( 2 ) 有奖金吗? 我说:没有。除了没有,我去领它还花出近 1000 块差旅, 但我也从大牛、青年专家和编辑哪里学到不少知识,知道写作的各种道道, 也发表了我自己的看法,这种难得的机会,当然要珍惜! ( 3 ) 你干了什么? 我统计了一下,全年为期刊中心审稿 54 篇,英文校对 300 多篇,约稿、投稿若干。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这些事也算份内,何况 当年博士论文的三个创新点全部发表于期刊中心的杂志上,于我也算有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么大的恩,我理应不辞辛苦。 当然,我最在意儿子的态度,我告诉他爸爸得了个奖,并介绍了情况。 儿子说:你这是 工作最累奖 啊! 谁说不是呢?哪一天我都是勤勤恳恳度过,于家于国于社会,我尽力去做 一个有用的人,给我一点热,愿发千分光!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打扫卫生一天, 米奥当监工!干得很起劲! 祝博友们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科教|4785 次阅读|27 个评论
励志榜样
jiangming800403 2017-12-22 17:56
说到“励志榜样”,我想这些年来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二十几位大师更应该“励志榜样”,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是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能留在历史上的贡献。他们当中也并不都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有些人的学历也并非显赫,比如李振声院士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曾长期扎根渭北旱塬搞小麦远缘杂交。山东农大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也不算是一个多好的大学。 当然从2000年至今的27位最高科技奖得主中,还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最多,各有5人,黄昆、王选、王忠诚、谢家麟、于敏来自北大;郑哲敏、吴征镒、叶笃正、王永志、金怡濂来自清华,占到了近40%,但是还有超过60%不属于北清校友,当然属于中央大学和交大系的也不少,因为1949年以前,全国也就这么多大学。1925年以后出生的最高科技奖得主,不属于北、清、中(央,今南京大学)、交、南(开)、浙等一流豪门的更多。即使能考上北清复交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概率也微乎其微,即使考不上北清复交也不代表没有机会获得最高科技奖。 两院院士当中,学历比较低的仍然有几位(当然以后会越来越少),比如著名的泥沙专家韩其为院士,正规学历才是初中毕业。 中国人才领域曾经有困扰人的“西工大现象”:西北工业大学培养的学生和他们的工作成就,远远超过了学校所在的地域、条件、环境所给予他的,也超过一般人的预期,甚至他们自己的潜能。 西工大现象的背后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军事重工低潮时期,西工大校友甘于寂寞、献身国防、矢志报国的“不忘初心”,大浪淘沙,走出来一批航天(空)工业少帅,并在新世纪纷纷华丽转身由技术干部转型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或者大型国企老总。西工大毕业生、世纪之交的“航天三少帅”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雷培凡已经正式执掌中国航天科技的帅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当然中国另一家航天工工业企业——航天科工集团的掌舵人高红卫是清华的毕业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62741.html 不仅仅是西工大,西字头的高校基本上都是行业中的排头兵,不仅仅是西工大的“三航”,西电毕业生在通信和电子器件领域的影响力并不不清华、同济和(成都)电子科大小,还有长安大学的路桥和汽车工程,西建大的建筑和园林设计,西科大的采煤等等,这些都是在行业里面鼎鼎有名的。而且这是在生源质量和国家投入不及京沪高校的基础上取得的。 北清复交,他们有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条件,一流的经费投入。但是一流的人才出国太多,真正国家建设中的中流砥柱可能就是西工大这样的二流名校。华人学者在海外实际上也是甘苦自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62370.html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3章《本地蒸发对西北空中水汽和年降水量的贡献研究》的小结...
热度 3 zhgatcl 2017-12-6 18:53
第 3 章《本地蒸发对西北空中水汽和年降水量的贡献研究》的 本章小结、说明和推论“ 超深盆地调水增雨 ”充分可信 的理由 一、本章的小结和说明 1 、目录中论文 简称《一论》,论文 简称《二论》,其余与此类似。本章共 10 篇预应本论文(包括有研究思路缺少原始数据未完成的 4 篇),可分为三类,一是本地蒸发对西北 4 项空中水汽参数的贡献和推论,具体包括《一论》至《四论》;二是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参数的多元拟合研究和推论,具体包括《五论》至《九论》;三是《十论》,《十论》与前面其它论文的研究方法不同,它对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 气象参数进行研究,而其它论文对 同一时期不同地点 气象参数进行研究。 2 、《一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地蒸发对地面水汽压的贡献研究,其中的雨后蒸发对地面水汽压的贡献可以采用不同的统计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二是根据特大规模调水并使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预估的地面水汽压推算受水区的年降水量。南疆东疆现状平均地面水汽压 6.6hPa ,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下垫面有水可供蒸发以后,南疆东疆多年平均地面水汽压有望增加 2.5hPa 达到 9.1hPa ,多年平均降水量有望达到 573mm 左右。 3 、《二论》与《一论》类似,只是将《一论》的地面水汽压变成了《二论》的相对湿度。向南疆东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绿洲、下垫面有水可供蒸发以后,受水区相对湿度有望从 45% 增加 20% 达到 65% 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有望达到 577mm 左右。 4 、《三论》的研究思路与《一论》《二论》和《四论》不同,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进行研究,与《一论》《二论》和《四论》互补,相互印证,极大地提高了本章推论的可信度。 新疆 平均空中水汽含量 现状 约 10.0mm ,向新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空中水汽含量有望增加 5mm 达到 15mm 左右(如果年陆面蒸发量增加 365mm 的话,相当于本地水汽在超深盆地停留 5 日, 直观可信 ),多年平均降水量有望增加到 548mm 左右。 5 、计划中的《四论》研究思路与《一论》和《二论》完全相同。因为比湿的计算公式是 q=622e/p ,其中 e 为水汽压,单位 hPa ; p 为大气压,单位 hPa ; q 为比湿,单位 g/Kg 。由《一论》可知雨后蒸发能明显增加南疆东疆的地面水汽压 e ,而大气压 p 的变化很小,所以,地面比湿 q 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地面水汽压 e 的变化,预估雨后蒸发能明显增加南疆东疆的地面比湿 q 。 6 、《五论》至《九论》先进行多元拟合研究,再根据《一论》至《四论》对特大规模调水并使沙漠变绿洲以后、受水区 4 项水汽参数的预估数据推算年降水量。 7 、《十论》对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 气象参数进行研究。 虽然新疆各地历年降水量与水汽参数拟合的相关判定系数R 2 较小,但不能否定 年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都是正相关的客观事实,也不能据此否定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水汽参数高度正相关的客观事实。对内流区来说,降水迟早要蒸发变成本地水汽,整个区域年降水总量越多,年陆面蒸发量越大;反之则相反。又因为在超深盆地本地水汽变成降水的比率比外来水汽变成降水的比率大得多、本地水汽是变成降水的优质资源(详见《 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 15 倍 》),所以,本地水汽越多,也就是年陆面蒸发量越大(实际的年陆面蒸发量可视为本地水汽多少的量化指标),年降水量越多;反之本地水汽越少,也就是年陆面蒸发量越小,年降水量越少。所以说 内流区年降水量与年陆面蒸发量高度正相关且互为因果 。 如果年陆面蒸发量是新疆年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只是次要影响因素,那新疆各地历年降水量与水汽参数拟合的相关判定系数R 2 较小就不难理解;二元拟合研究自变量的t值或者P值不满足要求也不难理解。年陆面蒸发量可能是新疆年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开展新疆各地历年降水量与年陆面蒸发量、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三元拟合研究。 二、水汽和空气在垂直方向的分布以及不同高度水汽压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 在垂直方向上,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向上减少的速度是很快的,大气中的水汽几乎全部集中在近地面 10~12Km 以下的气层中,往上几乎绝迹了。观测结果表明:在 1.5~2Km 高度上,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减少为地面的一半;到 5Km 高度,只有地面的 1/10 ;再往高空去,水汽含量更少,到 10Km 以上就几乎绝迹了 ”。 空气的垂直分布是越靠近地面越稠密,越远离地面越稀 薄,空气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空气含量向上减少的速度比较慢,水汽含量向上减少的速度快得多 。 不同高度水汽压的计算公式是 e(z)=e(z0)*10^(-z/5000) ,不同高度水汽压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计算公式为 e(z) / e(z0)=10^(-z/5000) ,所以可计算得出表 1 。由表可知,当地面水汽增大时, 离地面越远的高空水汽压增加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相反。 表 1 不同高度水汽压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一览表 距地面高度 /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4000 5000 不同高度水汽压与地面水汽压的百分比 79.4% 63.1% 50.1% 39.8% 31.6% 25.1% 15.6% 10% 地面增加 2.5hPa ,高空增加的水汽压 / hPa 1.99 1.58 1.25 1.00 0.79 0.63 0.39 0.25 三、为什么说本章的推论“超深盆地调水增雨”充分可信 1 、由上一章的分析可知,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水汽参数高度正相关,还能通过重复性验证,并且水汽与降水互为因果。 2 、南疆东疆的降水基本上都不是大面积的系统性降水,降水履盖区面积大概介于几百至几千平方公里之间,雨后地面潮湿有水可供蒸发,致使降水履盖区地面水汽压明显增加,平均增量 3.8hPa (详见《一论》的表 1 )。南疆东疆现状平均地面水汽压 6.6hPa ,向南疆东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整个受水区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下垫面每时每刻都有水可供蒸发,多年平均地面水汽压有望增加 2.5hPa 达到 9.1hPa 。 3 、向南疆东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下垫面有水可供蒸发以后,地面水汽压有望增加 2.5hPa ,地面附近水汽增多,水汽向上运动,高空水汽增加,高空水汽压必然增加。按不同高度水汽压的计算公式,高空水汽压与地面水汽压增加的比例相同,地面水汽压增加 2.5hPa ,不同高度的水汽压增加的绝对值详见表 1 。不同高度的水汽压都增加,整个大气层的空中水汽增加,水汽变成降水的机率增加。 4 、张学文等研究发现空中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公式为 W = 1.74 e , R 2 =0.9842 。 式中, W 为空中水汽含量,单位 mm ; e 为地面水汽压,单位 hPa 。地面水汽压增加,空中水汽含量必然增加,所以,《一论》中本地蒸发对地面水汽压的贡献与《三论》中本地蒸发对空中水汽含量的贡献能相互印证。 5 、向西北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下垫面有水可供蒸发以后,西北的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比湿、相对湿度都增加,也就是空中水汽增加,所以年降水量必然增加,几篇论文预估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都在 570mm 左右,互相印证。所以说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推论充分可信。预估的西北年降水量是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的年降水量,如果调水规模较小、只有部分沙漠变成绿洲,那年降水量也会增加,但增量小一些,所以, 570mm 左右的年降水量是西北受水区期望的 极限年降水量 (类似于数列的极限)。 6 、通过第 2 章和第 3 章的分析论证,可以说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推论充分可信。但回答不了达到预期年降水量需要多大的调水规模,有关调水规模的分析研究,在后续论文中有一些分析讨论。 附件:第3章《本地蒸发对西北空中水汽和年降水量的贡献研究》的目录 ★★ 论文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地面水汽压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 一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p.html ★★ 论文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相对湿度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 二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r.html ★★ 论文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 三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s.html 论文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地面比湿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四论…… (计划中,缺原始数据) ★★ 论文 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 五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ze.html 论文 年 降水量 与地面水汽压 相对湿度和海拔 的三元拟合研究 , 六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zf.html 论文 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七论…… (计划中,缺原始数据) 论文 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相对湿度和海拔的三元拟合研究, 八论…… (计划中,缺原始数据) 论文 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比湿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九论…… (计划中,缺原始数据) 论文 新疆 50 多年降水量和水汽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拟合研究 , 十论……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zh.html 12 、 电脑输出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中,衡量拟合公式优劣的 4 类指标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zj.html 13 、本章小结、说明和推论“超深盆地调水增雨”充分可信的理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e7l.html
个人分类: 本地蒸发对水汽和降水的贡献|3883 次阅读|8 个评论
职称改革真能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
热度 8 cgh 2016-11-6 17:42
职称改革真能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 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 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这个制度涉及亿万职工的收入、待遇,今后将这样改革! 2016-11-06 ------------ 不管学历、不管资历、没有论文,没有门槛只看贡献?有通用的贡献标准吗?拭目吧。 海外人才是不是一种特定资历的群体? 产出SCI论文是不是一种科学贡献? 获得感,好一个新名词!获得荣誉?获得钱财?获得特权?
个人分类: 杂谈|379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诺奖之路:莫把水平当贡献
热度 35 xuxihb 2016-10-7 10:11
2016 年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都公布了,没有我国学者,这并不奇怪。 我认为,中国目前处于水平上去了,但原始创新的贡献还没有上去的阶段。好比小品里说“鞋上去了脚是上不去了”,鞋和脚不是一回事,水平和贡献也不是一回事。 水平和贡献的区别不难说明白。譬如,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纵论古今,还上某某讲坛给全中国论道,把黎民苍生都说得脑洞大开,这当然是知识水平很高的人。但是请问对新知识的贡献是什么呢?就算整理诠释过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究竟创造了哪项学说和理论贡献给人类呢?恐怕不一定有。再如,一个实验室有钱有人有条件,研究选题紧跟国际前沿,规模大,手段豪华,总能谋划牵头大项目、大计划。这样的实验室自然是高水平的。不过,要问提出过什么新概念,发现过什么新原理,开拓过什么新领域,那可能就说不上了。 反过来,贡献大并不要求水平一定很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有个叫田中耕一的年轻工程师,因为 不了解当时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理论, 试图开发一种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用于 分析蛋白质,在反复试验制样需要的基质时混错了药品,又舍不得扔掉,结果却获得了信号,之后加以改进竟然取得了成功。其研究结果报了个专利,在日本质谱学会公布,之后在《质谱快讯》(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发表。这种水平的科研拿到当今中国科学界属于典型的 díao 丝级别。但是,这项发现有力地推动了蛋白质的质谱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获得了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再说中国的袁隆平和屠呦呦,在六、七十年代都不算一流科学家,两人履历几乎家喻户晓,没有什么强大科研背景。屠呦呦的研究课题甚至是上级下达的,不是她自己找的问题。他们所用的研究手段也谈不上高大上,一个做植物杂交实验,一个按中药提取流程检查药效。但是,如同田中耕一,袁隆平、屠呦呦都盯住冷门、难度大但重要的问题反复尝试、思考,寻找突破,终获成功,为人类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研水平怎么衡量,科学界人人熟知。要看有没有 CNS 论文,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领域排名、被引用情况,受邀国际大会作主题报告情况,获国家、国际大奖情况,还可以加上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等头衔。各种评估的统计表里不都是这些指标吗?实际上,欧美科学界也有衡量教授水平的相应指标。所以,争论要不要 SCI ,要不要头衔标签,认为就是 SCI 和头衔标签妨碍了中国拿诺奖,这同样混淆了水平和贡献的区别(当然,我同意中国发明的头衔标签花色太多了)。科研水平指标是用于评价大多数科技人才总体科研表现和水准、在同行中所居层次的,还用于设定资格、级别的门槛。如果一个教授知识丰富、全面,研究系统、深入,经常在重要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时不时受邀作国际大会的报告,这样的人当然是在科研上功力深厚、水平很高的人。 但是,水平高不意味着就能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前者是做先进、复杂和大规模研究的能力,后者则是一举打开新世界之门的创造性贡献。科研水平可以通过学习、跟踪、模仿和加大投入获得较快提升。近十几年来,国际一流刊物有哪些前沿热点,要求把研究做到什么程度,中国人揣摩透了,跟上去了,论文数已排名世界第二,自然指数也仅次于美国,把欧州和日本甩出一个街区!而 做出重大发明和发现强调的是开拓以前没有的领域,在关键难点上石破天惊,需要不随大流 、 独辟蹊径,需要内心强大 、 坚持不懈,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和苦闷。 有人说科学发现有偶然因素。从个案来说有时确实如此,但从一个国家来说则必然有着内在的原因。最近17年,日本 有 17 人获诺贝尔奖,而在这些少数获奖者背后更是大批可推荐获奖的成就。中国也有可推荐的成就,只是为数太少,问鼎的概率太低。国家之间,先发和后发会带来一个时间差,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若干年后中国也自然而然将会成为诺贝尔奖大国。如果我们在片面追求论文计量指标的轨道上任性地滑行下去,继续把追热点 、多发文章 、 发高档次文章作为科研工作的最高追求, 将可能陷入科技发展的“中等陷井”而难以自拔。 跟踪模仿难以找到新世界之门,对于连国外也没人涉足过的领域、没人提出过的概念、没人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不愿意过问,也不知从哪下手。这背后缺乏的是寻找新问题的胆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养成这种胆识和能力则需要社会给予宽松、包容的环境,需要具有“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那样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 载入科学史册的科学家总是因为其科学贡献,譬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屠呦呦的青蒿素。当下,新生代知名科学家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又在 Nature 或者 Science 发表论文了,至于科学内容是什么,却没多少人在意。在中国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 CNS 论文给科学界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了追求高质量和国际水准的风气。时至今日,中国多项科技指标都已经是世界第一或第二,我们不能一直流连于其间乐而忘返。科学评价分为文献计量评价、同行评价和历史贡献评价。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科学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占有显著分额是重要的,但对于知识体系和社会进步的实质性贡献更加重要。我们关注诺贝尔奖正是因为它是基于历史评价对于重大科学贡献作出的奖励。对于许多并没有诺贝尔奖项的学科来说,我们推崇的也正是科学贡献本身。 如果说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那么在经历十几年来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之后,中国科学需要从论文导向和水平指标回归到问题导向和科学贡献指标。当科研水平和科学贡献合二为一,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 科技强国。 本人相关博客: 1 、中国 CNS 论文与科学贡献评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96460.html 2 、我国现今与 60~80 年代原创性成果的不同特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925864.html 3 、中国科技需要拓荒精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636782do=blogid=985683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10467 次阅读|58 个评论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热度 6 zhgatcl 2016-9-29 06:55
★★★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到目前为止,根据气象统计数据和数理统计常识,我写了以下12篇论文(建议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统计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 ⑴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 ⑵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 ⑶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 ⑷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 ; ⑸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 ; ⑹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 。 ⑺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的拟合公式和经验公式 。 ★ ⑻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 地面水汽压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一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 ⑼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 相对湿度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二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 ⑽陆面蒸发对新疆 空中水汽含量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三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这次推荐的预印本论文); ⑾ 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四 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⑿ 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等自变量等的三元拟合研究, 五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以上12篇论文中,前面7篇论文都是为第⑻~第⑽篇论文铺垫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 第 ⑻ ~第 ⑽ 篇论文能相互印证,是全部12篇论文的核心 。第⑾篇和第⑿篇论文对核心论文的论点进行印证性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引用 核心论文对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展望, 对“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起加固作用。 由前面7篇论文的研究可知,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 空中水汽的三个量化指标 (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数量)都是高度正相关。科学必须自洽,站在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个问题,研究结论必须相互印证。第⑻篇论文站在 地面水汽压 的角度、第⑼篇论文站在 相对湿度 的角度,这两篇论文都研究得出了“向西北超深盆地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论点,那么,站在 空中水汽含量 的角度,通过研究能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今天向各位老师推介的第⑽篇论文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下面是该文的主标题、副标题、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78d21900f07f9 (2016-10-4最新版) 。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三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内容摘要: 为估算陆面蒸发对空中水汽含量的贡献,根据地面附近的风力风向,构建了简单的估算模型。研究方格蒸发的水汽不但能增加本身的空中水汽含量,也能增加附近其它方格的空中水汽含量,研究方格蒸发水汽对附近方格空中水汽含量的贡献与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贡献越大,距离越远贡献越小; 不但要看到本地蒸发的水汽随风飘向其它地方,也要看到其它地方蒸发的水汽随风飘向本地; 向新疆调水沙漠变绿洲以后,年陆面蒸发量的增量越大、增量所占区域的面积越大,那空中水汽含量的增量就越大;下垫面每日蒸发的水分增加 1mm (年陆面蒸发量增加 365mm ),空中水汽含量就能增加 7mm 。 新疆现状 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 150mm ,平均空中水汽含量约 10.0mm 。 向新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年陆面蒸发量有望增加到 560mm 左右,空中水汽含量有望增加到 15mm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有望增加到 548mm 左右。 内流区年陆面蒸发量与年平均降水量之差是当地调水强度的估算值。 站在平均地面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空中水汽含量的角度,都能推断得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论点可信。 关键词: 陆面蒸发空中水汽含量贡献降水量新疆调水增雨干旱气候 对这篇预印本论文,建议各位专家学者按以下4个层次参与讨论和质疑: 1、 论文构建的估算模型和分析 研究方法 ,有没有原则性错误? 2、 特大规模调水、新疆下垫面沙漠全部变成绿洲的话,新疆的空中水汽含量就能达到15mm左右,靠谱吗? 3、 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达到15mm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548mm左右,靠谱吗? 4、 新疆年陆面蒸发量560mm左右、年降水量548mm左右,两者之差12mm左右就是新疆年调水强度的初估值。按此估算,彻底改变新疆干旱少雨恶劣气候需要的调水规模为每年200亿吨,不是天文数字,远小于一般人的想象,这样的估算有没有原则性错误? 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请贡献您的聪明才智,发表高见。
个人分类: 2016统计应用|198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真正让有贡献与让真正有贡献
热度 35 gaoshannankai 2016-6-3 16:49
李克强: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从“承诺”到“落实”:总理用最短时间让科研人员分享到政策红利 总理的讲话代表了本届政府长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决心。 从科学网反映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出现人民群众的欢呼雀跃。 说明大家更加理智了。 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让真正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我觉得后者更为重要,现在科技投入的总量很多了,但是很多 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我斗胆给总理补充后一条。 当前为了有效团结大家干事,忽略了一些矛盾。 科研经费放松放宽,但是并没有解决更加突出的分配问题, 与科研经费怎么花比起来,如何分配与如何评估是更难的课题。 否则,就会始终徘徊在“一抓就死 向一放就乱”之间, 走不出这个小周期律。 最为重要的路线问题,现在还是不明确 科技创新是走所谓的“精英”路线还是走群众路线。 目前明面上喊的是“万众创新”,具体措施却是经费更加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试问一下,经费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如何实现万众创新? 路线是纲,纲举目张,是躲不开的。 现在教科文卫应该 树立认真做事的风气,而不是继续加重这种 铜臭味。 现在科研上不去的现状主要是风气不正,改用 名利 刺激的方法,最后的 结果是获得大量的造假和剽窃。我窃认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了这个氛围,该出来的总会出来。 用名利去刺激,不仅会压制该出来的,反而会出现一大批不该出来的。 真正的创新应该来自有信仰和追求的人,而不是追逐名利的人。 如果一个国家沦落到通过宣传名利来推动创新,这个国家是在倒退。 刚刚看到纪念钱伟长老先生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73758-982275.html 特此引用介绍他的一段文字表示纪念。 为国而学 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历史总是在惊人的重现,当年国共争夺人才,共产党这边靠的是主义信仰, 国民党那边靠的是金钱美女。结果金钱美女vs主义信仰失败了。 历史的经验可以不看,但是教训还是要吸取一点。
3217 次阅读|51 个评论
尴尬的一代人
热度 16 lin602 2016-5-5 23:14
前天遇到一位我们学校的教师,我们都是一起来南林上班的,我们细算一下,当时来南京林业大学(当时叫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基础课部,七七级有25位新教师,现在学校还剩5位教师,20%留下工作至今,80%离开南林了 。一些人出国了,一些人调走了,一些人考研到其他学校了。 这事情好不好? 好! 这是人员流动,寻找自己的发展。 近期许多学校,一批二十几岁回来就是教授,甚至特聘教授,论收入,可能比这些土八路高许多许多! 如何评论,不好说!论文多点,是不是就是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行业与学术界认可,这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 去年到南京大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一些年龄大教授这样说,如果真正按考核指标比,其实他们比我们还不如,但他们各方面条件与收入就是比我们高。他说:比一下论文?项目?他们真赶不上我们。其实比的还是论文影响因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大批人出国了,留下一批人做教学与科研工作,其实是支撑着学校的运行。 新的人才政策出来的,许多国外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回来,马上是教授,甚至是省特聘教授,人才计划,前有学科带头人双肩挑,后面有年轻的‘白马’,前后夹攻,喘气真困难呀。 这代人,傻呵呵干着,最后只能被历史淘汰。 有时候想想,能飞还是飞!!飞高点! 这是中国当今‘精致利己主义’泛滥的社会基础。
4153 次阅读|22 个评论
爱国,移民与贡献
lin602 2016-2-18 00:27
正准备睡觉,看到科学网一篇关于爱国的博文。联想到几个词,趁有点酒兴,说几句。 爱国---这是一种情感,是对祖国的爱,这不分生活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国内有爱国者,也有汉奸,国外华侨有爱国者,当然也有不爱国的。 移民---这是个人的自由,只要接受国没有意见,其他人管不着。而且这应该得到尊重。 贡献---对祖国的贡献,这不是爱国所完全代替的,生活在祖国,交税,建设,服兵役,这就是贡献。不生活在国内,这些义务都没有尽到,这不能说他们尽到了贡献。如果有其他贡献另当别论,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华侨的捐款,回国参战等。 爱国---不要与管理者联系在一起,不要与政府的腐败联系在一起,祖国,是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政府与当权者只是这块土地上的管理员。例如英国,几千年前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但居民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许多人经常将这几个概念混在一起,让人搞不清真实面目。 中国的今天,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建设,交税,服兵役及海外华人对中国贡献的结果。没有贡献,说穿了.......,不说了。
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魂不附体---学者成为‘大家’的基础
热度 1 lin602 2015-10-29 07:16
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作家等,是人们对给社会与人类做出贡献受人尊敬的人的称呼。 而‘大家’,是这些‘家’中的重量级人物。 人的身体,从自然意义上来说,需要吃穿睡性,延伸与扩大了看,追求好的生活、有钱、有好的住房、有好的家庭及好的社会地位。 从历史记载来看,学者要成为‘大家’,他的所思所想及追求的东西,要超出他自己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让自己的‘魂’离开他自己的身体,站在空中,思考与探索自然、人类的奥秘及对社会的进步的规律。 有时候,他们就是为了一个‘梦’。 当学者做事,都想着如何对自己有益,例如:官位、钱、社会地位、人脉、留名等,他永远无法脱俗,无法进入到一种状态,永远无法成为‘大家’。 不少学者有点成绩就想着如何搞个官做做,经常为了得到数额不小的讲座费修改自己的讲稿与ppt,穿梭于各个会场,为了有点名气出了许多没有深度的书或专著,为了得到奖励或名气写了不少没有价值的论文,为了得到提成无节制地申请各种能做不能做的项目经费等。经常坐飞机来往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经常为了这些利益去拜访名流或有资源的官员,为了紧跟形势写违心的论述性文章。 只有‘魂不附体’的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大家’,人死了,但他的名还在,并永远载于史册。 ‘魂不附体’这个词不好听,但本质是‘无己’,没有功利性,但这个词 比较形象。 当然,吃穿不愁才能‘魂不附体’。
2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移植学报为中国科研反腐做出贡献
热度 2 gaoshannankai 2015-10-27 23:18
10月15日,《美国移植学报》连续发表两篇撤稿声明。“换肝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上达再被曝出学术论文问题。 我此前的预言又得到了验证,请看博文 科研反腐败 的关键还是靠 海外力量 - 高山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78489.html 美国移植学报有足够的正义与勇气,好样的, 中国科研界感谢你们,全中国老百姓感谢你们。
1363 次阅读|5 个评论
好学者---安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研究
热度 21 lin602 2015-10-7 08:02
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好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安安静静地沉醉于自己认定并且喜欢的研究。 看看他们的面相,平和,自然,安详。看看他们的简历,不与官为伍,不为钱所烦,不为利而动,不为名而洋洋得意! 好的学者,是为自己活着,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沉醉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对探索自然的一种执着。 特别是他们对待钱、名、利、官位及权的态度!如果对这些名利感兴趣,也基本上与庸俗为伍了。 安静地全身心地做自己的研究,当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大奖与社会的肯定一定会‘送上门去’。 现在非常奇怪,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经常有二个排行榜,一个榜是公开的或官方的排名榜,许多名人坐在主席台上,照相坐在前排靠中,出来前呼后拥,他们是网站及媒体的‘明星’。另一个排行榜是‘地下排行榜’,一个行业及一个单位经常有一些人,他们得到大家的尊重,他们被一般人认定是有水平的学者。这二者中有些人是重合的,有些人是不重合的。 看看陈景润、王选、袁隆平、屠呦呦的简历,他们的成果被国际及社会普通认可之前,他们都是‘无名之辈’,甚至工作环境不良,甚至遭到嘲笑,但他们仍然坦然处之。他们才是真正的学者。 静静地做自己的事,别对官、权、名、利感兴趣,躲着记者与媒体,隐在自己的实验室或办公室,探索自然的奥妙,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即使一生没有什么‘大成果’,但也内心安宁。 安静做自己喜欢做的科研,是成大器的必要条件,当然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淡之人。 有人担心考核问题。说实在话,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不等于不申请项目,不写申请书,不写论文,不发表专利,不做项目。从另一方面来说,潜心于自己学术研究,对钱利名官不在意的学者,如果考核都过不了关,他与‘好学者’就不沾边了。
4795 次阅读|40 个评论
论教授、学者的贡献与影响作用
热度 12 Huangyy 2015-6-29 11:34
这里指的学者也含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及助教、助理工程师等,学者的称谓含义更为广泛些。这里在前面写教授,就是带着一点强调的概念。 教授和学者的贡献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 具有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性贡献,如在某学科科学领域的重要乃至重大的发现;还有就是影响相当长远的重大技术的发明者;同时,他们又是继续进行着许多基础性的、应用性的看似普通的科研探究工作,在为科学技术的体系和在社会的应用领域做贡献; 2. 具有上述的贡献和成果,但是,基本就是只在所钻研那几项成果的范围里做些补充、普及等工作。其他方面的探索研究基本就不搞了; 3. 进行着许多基础的科学理论研究或者技术领域的探究,默默地、潜心和热心地工作,做着积少成多、像涓涓细水汇入大河、再汇入大海,为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做着贡献那样,在科学和技术的领域也做着具有很好的贡献。 那么, 这三个方面的贡献类型里,属于第一类的只是少数,或者说只能是占少数,而第二类的也占少数;这两类的学者中合起来,大约占 15~20% 这样,那么就有 80% 多是属于第三类的。可是,是不是说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就比第三类的重要得多很多呢?当然,应该说是相对容易被重视和褒奖更多,因为那些重要和重大的发现、发明确实不容易,需要平时的钻研和积累,待研究到合适的机会时,能敏锐地抓住,比其他人可能容易把握和把内在的新事物、现象、特征和规律发现和探索出来,对该学科的理论体系方面做出重要和重大的贡献;技术方面也类似。 而第三种为大多数科技人员的贡献类型,他们的贡献是不可低估和小觑的。因为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是在众多各个分支学科和方向的、各时期普通的研究成果、数据资料的增加、丰富的前提下,才能不断地把原有的理论进行丰富和更新,而到适当的时候,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该学科理论发展进程和进步进行总结和探究其大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也大力推进了这个学科的向前发展。因此,大多数科技人员的看似普通和平常的工作,其实是在默默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着积累和构建其庞大系统和为新的规律和理论的形成与发现提供着基础的、重要的支撑和构架的作用。这个贡献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们常常会对那些多年来兢兢业业、勤恳工作的学者们投以敬佩的目光。因为,他们可能没有那被认为是第一、第二类的贡献,但是在第三类贡献的行列里是有突出贡献的,是佼佼者。比如,凡是在论文的前言要介绍某方面研究的情况时,基本会提到他的研究;凡是在硕士、博士论文的前言和介绍该领域研究进程部分,基本都会提到他及他们的贡献,而这些为这些论文的发表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平台和探索更广、更丰富理论的构架。这些贡献人们会长久的记住,各地方综合图书馆、信息中心、各大学图书馆及科技数据库都会长久地保存,而且也必须长久地保存。因为这些是科技进程和各其支系的内容和证据。是对科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 我们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必须抱着做平常科研、不求马上能做出让世界该学科领域的人们都立即感到惊喜的重大的科技突破,那么,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为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的丰满、强壮和发展做积少成多、不断添砖加瓦式的贡献,而这些社会会铭记、历史也会铭记。 中国目前学术界的急躁情绪还是有的,因此,要多鼓励年轻人,能够静心、细心、专心地做学问,要把平时每天做的看似不很起眼的小事,都当作是汇集成重要成果的一个步骤,是在不断丰富和积累,是前进的必须过程。那么,在学术发展的计划中慢慢的进步,如果有好的机会,可能也会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的创新,如果不容易,上述的第三类贡献类型也是那么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这是多好的事情。 我在一些好的大学、研究所及一些科技型事业单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们感到欣慰的。国外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所等也是这样的,你看他们的研究,不是在到处找能够有重大的、马上能让世人都瞩目的一个突破性的成果而老是围着这个苦苦的转,如果各地、各单位的人都那样,上述的科学体系的渐进式的丰富和发展就会几乎长时间地停滞。而对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是很有害的和很负面的。重大科技发现和发明,极大多数是在平时的一般研究进展中获得的,只有很少数是在第三类贡献者的很大量的工作的进展中,给人们提出了开拓新领域、探索新奥秘的条件和平台了,少部分人会专门攻这个可能是突破性的理论或技术问题。但是,这些人在一个国家也只能是极少部分的,因为,不可能大家都去攻这个问题,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还需要大多数的科技人员去进行那各方面的基础构架式的研究和应用的推广呢。 置于有的学者指出了我国的一些学术会议上,部分或较多的教授等喜欢在介绍课题组研究成果时把在认为是高级点的刊物发表了论文进行介绍,“必谈”是什么项目资助,而实际是研究的东西不够好,而用这个“拉大旗作虎皮”地给自己助威,看似比较不务实,搞虚的多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901075.html )。这些现象也是需要注意些的。做了工作,有了成绩,就要肯定,也要鼓励!而说那些在那里发表了论文,则可以讲、也可不讲,平淡点即可。因为,毕竟是个刊物而已,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主要要看实际做的东西很重要的。而关于喜欢在报告中讲这个研究是什么项目的资助,带有为研究内容搞个阵势的样子当然也是会被人说些话的。也可以理解。但是,假如是在报告后面的致谢栏里写,作报告在后面简要地一带而过,或者为表示更诚挚些,讲慢点就可以了。这在国际会议上基本是惯例,欧美、东亚、澳洲、西亚等各国的学者均如此。但是他们不在报告中间讲这个,看不出什么炫耀的一点的样子来。那么如果没有项目资助的,就不写,很多很好的报告都是没有写资助项目的,一样的是重要的、甚至是很重要的成果和进展。科学研究不看其他的外围的那么多,报告和论文里,就看做了什么,有何进展。 做学问需要静心、不急躁,有耐心,有恒心,还要细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祝大家工作舒心!快乐在工作中,在逐渐的收获中。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137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毛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有贡献?
热度 21 Avalon2013 2015-4-10 14:38
现在私底下批毛骂毛的还少吗?公开出版的不但在国外,在国内也是有的。有人不喜欢很正常。拥毛的一样有。这就是言论自由。没有理由不让人说话。彼此尊重,客观认识事物,逐渐得出公论,这才是正道。 毛左为啥让人瞧不起?就是因为它们喜欢对毛跪舔,而且皇奴思维严重,好像没有毛,他老家的鸡都不下蛋了。 某党刚开始时在毛的领导下说要解放全人类,结果牛B吹大了,后来改小点,赶超英美,直到搞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不得不低调改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实现小康;还是不行!那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全民堕落、贫富悬殊!不得已,最后只剩“维稳”,还不行!开始做梦了…… 可以说中国处处存在问题,毛有问题,邓也有问题,中国需要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帮喊万岁的脑残皇奴和遗老遗少。 毛粉们说毛对中国科学有贡献,我认为这是一个世纪笑话,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在哪儿呢?我觉着前些日子的描写邓的一部电视剧可以说明问题,当然这部电视剧还是温柔多了,其实知识分子们在文革中的遭遇凄惨的多。文革是老毛发起的政治运动,一个迫害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的发起者对中国科学有贡献?这绝对是放屁,这样矛盾的评价只有在中国才能存在。我只转载一篇文章,来看看文革是怎么迫害知识分子的。 钱理群:一个物理学家的“改造” 束星北,即便是今天的中年人,或许都不记得这个名字了。就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怎么评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浙江大学,50年代初在山东大学任教的束星北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我对周恩来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任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   束星北的研究生、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程开甲:“束星北的物理学天赋是无人能及的,有极多的思想或念头在他那智力超常的大脑里。而那些思想与念头,如果抓牢了,琢磨透了,就极有可能结出轰动世界的果实。”   研究者:“束星北与王淦昌先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物理学的大师,他们不但在科学研究上成就卓越,还一同创造了中国物理学的一代学风,建立起中国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的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闻名于国内与世界物理学界的人才,如吴健雄、李政道、程开甲等。”   大师们崇敬的人,该是怎样的超级大师啊?请看这样一个细节:1952年“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时为浙江大学教授的数学家苏步青无端受到怀疑而被审查,束星北串联一些人去学校为之说话,但真要去时,信誓旦旦、义愤填膺的教授都退却了。只有束星北一人怒气冲冲地闯进运动核心小组办公室,冲着一位主任大声喝道:你知道苏步青是什么人吗?你们算个什么东西?还没等那主任醒过神来,束星北像揪小鸡子似的,上去就把那位主任从椅子上揪起来,一拳打过去。最后苏步青解脱了,束星北却因殴打革命干部,抗拒运动,而成为斗争批判的罪魁。   束星北主张“在革命和不革命之外,还有另外一条路,第三条道路”,因此一遇到事情,良知、正义感和独立意识就会将他推到“判官”席位上,并让他深陷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   然而,1957年反右之后,经过“改造”的束星北变了。请看:   他像个机械人,上面说什么他就干好什么。平日里,他不和任何人讲话,也没有任何表情。开会学习他几乎一言不发。有时主任非得让他谈谈看法、认识,他要憋很长时间,确实觉得把话拿准了,才开口。   但他很快又积极起来,就更让人诧异——   他来到青岛医学院物理组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一个小本挨个儿让人家提意见。有人习惯背后或在会上提意见,不想附和他,他也不急不躁,一有空就掏出小本在人家一旁等着,人家不胜其烦或被其精神感动,只好和他“合作”。待人家挨个儿提过意见后,他便整理出来,上交领导,作为改造成果。   他还主动要求给自己召开“评审会”,在会上人们如此怒斥他:“束星北立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你还想拉拢青年,想增加点势力,同人民讨价还价,让别人给你说好话,这也是妄想”,“出路只有一条,低头认罪,改变立场,重新做人”。束星北诚惶诚恐,全部接受,承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表示要“在今后的具体行动中努力改正”。    看到这样判若两人的转变,我心里堵得慌:那个保有人的独立、尊严、血性,始终高昂着头颅的束星北教授,哪里去了?是什么力量使他变得如此窝囊畏缩,自轻自贱,夹着尾巴做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月子口劳改场就是把人的属性给改造掉的地方,而且,它的改造工程是成功的,束星北就是一个典型。    二、怎样改造束星北?   如何迫使、诱使束星北们半是被动、半是主动地接受改造?    (一)株连家庭——从人性最软弱处入手   据说,1957年山东大学的反右运动,进行到9月,所有的右派都投降了,右派的阵地上也只有束星北一个人了。面对围剿批判,他和以前的运动一样,要么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要么像礁石一样,沉默不语。正面强攻不下,便绕到他的后面,转攻他的家庭。让家庭和组织联起手“帮助”与“改造”负隅顽抗的死硬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于是,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航空部队教官的束星北的长子束越新,被组织派回来“帮助”束星北坦白认罪。束星北因此面临他一生最为艰难的选择:认罪意味着彻底否定自己,万难接受;但拒绝认罪,就意味着长子不能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但会失去军籍,而且将终身挣扎在右派的边缘,怎能忍心!   束星北的五子束义新这样留下了整个家庭梦魇般的记忆——   大哥一回来,父亲压力大了。他常常半夜里起来,在书房里溜达。有时他需要借助烈性白酒来睡眠。有时大哥也睡不着,就来到他的书房,两人一谈就谈到天明。   这一夜夜父与子灵魂的煎熬,应该永远留在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它记载着中国独有的思想改造摧残、折磨人性的全部残酷性。   束星北终于屈服,写下了他一生第一份认罪书:“亲爱的党,我错了,我对党对人民犯了罪。”并特地写上:“党派我的大儿子回家帮助我,使我非常感动。”   但在最后时刻,束星北在校长办公楼前徘徊到深夜,终于没有将认罪书交出,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但惩罚也就随之而来,他自己因此得到最严厉的处分:除戴上“极右分子”“反革命分子”帽子之外,还加上3年管制;更是株连全家,无一例外——   长子束越新被部队驱赶回来,成了无业游民。为了生计和弟妹的学业,他只能到码头、车站或建筑工地,与同样身份不明的人争抢饭碗。   长女束沪新(男女排行第二)不能像同龄人那样进入国家工厂,在家闲得快疯了,一家街道石料厂才勉强收留了她。她后来找了一个工人结婚,因对方家长不接受自己的家庭,只能搬到夫家所在的外地,与家庭几乎断绝了来往。 三儿束庆新小时候因一场感冒没有及时医治,患上小儿麻痹症,父亲出事后更备受歧视,开始畏惧学校、老师、同学,耳朵出现幻听,最后只能休学在家。   老四束孝新,外表、性格、智慧都秉承了父亲。高考时,连续两年报考清华,都因家庭出身而名落孙山。最后勉强进了青海铁道学院,毕业后分到四方机车车辆厂成都分厂,却没有逃过1957年这一劫:因在一份给领导提意见的大字报上签了名,被打成右派;因不服准备到北京上访,却被拦截,关进了监狱。   五子束义新,16岁进了钢厂,因才华出众,被安排到业余学校教书,教了3个月就被顶替,去质问原因,又被发配到全厂最苦最累也没有安全保障的浇灌车间。因不堪忍受欺辱,瞒着父亲逃离工厂,靠做小买卖谋生。   六子束润新,初中毕业考进中专,1960年学校解散,流落街头,那年才15岁。随即大祸临头:因带头向学校要求退赔学费,竟被诬告盗窃而被捕入狱。    这里的步调统一,高效,是令人惊异与恐惧的。这正显示了中国“党领导一切”的体制的威力:真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党惩罚右派(不驯服者)的意志,在一切地方,任何时候,都得到最强有力的贯彻执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惩罚所要达到的目的:一人有罪,全家蒙难,实际上要把束星北(以及所有的右派)整个家庭都打上罪恶的烙印,而且这样的罪是代代相传的,由此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贱民”阶层,而且是永远不得翻身的。 中国的思想改造是建立在人分两等(人与非人)的等级观念上的,并真正落实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划分。因此,当束星北这样的右派及其子女被打成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的“贱民”的同时,领导者及其子女也成了享有特权的“红色贵族家族”,而且也是要代代相传的。    但政策又同时指出:只要“认罪”就有“出路”。如果进一步“改造”好了,可以摘掉右派帽子,即使不能完全免罪,也会改变子女的命运。这样,“认罪”还是“不认罪”的问题,又重新摆在束星北面前:拒绝认罪,就意味着子子孙孙(不只是眼下的子女)从此成为“贱民”,永远不得翻身;认罪,则可能使子女有个出路。    这是真正的致命一击:因为它直抵人性最柔软之处。亲子血缘之情,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底线,是人的情感中最神圣,最敏感,也是最脆弱之处,可以说是人的精神的一个软肋。 现在束星北正是这样:1961年,他从月子口劳改场回到家里,面对全家因自己拒不认罪的坚守而蒙受的巨大苦难,而且看不到任何出路,他摆脱不了欠债、负罪之感。他再也坚守不住,只能选择“认罪”。   (二)“不给饭吃”——针对人的基本生存欲望的杀手锏   束星北认罪,发生在月子口劳改之后:不仅是难以承受的体力劳动,更是因为饥饿。   月子口劳改场的劳改犯人,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最初的口粮定量是每月40斤,以后逐年下降,到1960年以后,连20斤都保不住了,每个人都饿疯了。   束星北饿急了,就跑到附近老百姓的地里偷地瓜,被看田的老头儿抓住了。老头看他饿得实在可怜,反倒从地头的草棚里拿出一捧花生给他,没想到束星北竟连皮吞了下去。   一次在农场收地瓜,束星北偷吃了一个。第二天就开了他的批斗会,束星北辩解说自己没有偷,是捡的,大家马上堵着他说,头一天收地瓜,哪来的捡?他只好照实说了:因为我肚子饿。    不仅束星北一个人饿,全家人都饿。他7个孩子,除长子外,全都是在校学生,妻子又没有工作,全家人吃饭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肩上。束星北从来不在意金钱,接济他人是常有的事,只要自己有一口,一定掏出半口给更需要的人。但是,他现在却四处借贷,不光向亲朋好友借,也向左邻右舍借,甚至向自己当年的保姆借。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触目惊心的“思想汇报”——    我所以敢于傲上慢下,任意而为的主要原因是“一直有饭吃”。这个学校不聘我,有别的学校,抢我还抢不到手,你不能把我怎么的。所以我才敢傲上,才敢骂校长,敢骂领导。也由于这样,我才敢无组织无纪律,讥笑那些守组织纪律的人为软弱无用的人。现在才懂得毛主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句话的真理性。在劳动人民当家的社会里,除非愿意饿死,为反动阶级守节,否则就必须抛弃反动思想,必须老老实实地守纪律,服从组织,不能任意而为。我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不是劳动人民给我饭吃,我就一天也活不了。   这段思想汇报,读得我心惊肉跳,因为它道出了那个时代中国的严酷的真实。    (三)“不让做事情”——利用知识分子两大弱点   束星北的小女儿束美新回忆说:“父亲很早就说过,他最怕的不是政治压力,最怕的是不让做事情了。”   但是,束美新说她“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是在多年以后”。   这是她永远难忘的记忆——   那是1971年元月的一天,她带着孩子去看望随着医学院下放到一个小乡镇的父母。远远地看到校门口一个人正在佝偻着身子扫雪,他一身黑棉衣棉裤,在漫天皆白的世界很是醒目。父亲看见孩子就抱过来不再撒手,但又立即折了回去,走到路旁。她这才发现:路两旁的雪地上,竟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和演算符号!   父亲在劳动改造时,还在做他的作业!她哭了,也终于懂得了:对父亲这样的知识分子,“做事情”,从事学术研究,“才是他活着或活下去的理由”。   如本文一开头就引述的束星北的研究生,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的程开甲所说,束星北有极多的思想和念头在他那智力超常的大脑里,如果得到发挥,这些思想和念头就极有可能结出轰动世界的果实。事实也是如此,只要给一点机会,束星北头脑里的超常智慧,就会发出耀眼的火花:1954年束星北被逐出山东大学物理系,来到气象所,不到一年时间,就对空气运动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1961年,他来到医学院,又将从丹麦引进的世界尖端医疗器械脑电图机起死回生,引起全院轰动,他却叹了口气说,纯属雕虫小技。   他的心另有所思:他从报纸上看到中苏关系紧张的消息,担心“美国将会使用核武器,如此中国难逃毁灭的命运”,于是提出中国必须尽快研制自己的原子弹。这就是束星北——尽管此时还是个戴罪之人,他依然从国家战略上考虑科学问题,显示了一般人所不能及的胆识。但正在他四处奔走,企图说服领导时(在许多人看来,他说的都是梦游者的呓语),广播里传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他后来才知道参与者中就有他的朋友王淦昌和学生程开甲。而在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束星北哭了,发出“绝望的号叫”。以后又多次独坐垂泪,念念有词:“本该是我来做的,本该是我来做的。”   因此,当多年后重新回到科学研究领域,他就进入了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一位旁观者这样写道:当束星北在空荡荡的大厅(那个年代无人潜心科学研究)独自一人用一支笔进行科学计算,他就开始了难得的一次神圣之旅,他很快找到了感觉,进入了状态,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也是一种重生的感觉:科学家束星北回来了。   这就是束星北,这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视自己的专业为生命,这是他们的生命存在方式,也是报效祖国的唯一途径。简单一句话:忠诚于事业,忠诚于祖国,并且有天生的“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大基本特点。    (四)严密监控:用恐惧震慑人心   这是1955年10月17日束星北写给中共山东大学党委,并报送青岛市委和山东省委的报告——   “近日,我发现有一个带枪的人,影子一样,出没于我的房前房后,显然对我进行了特殊‘保护’。但不知出于何因,不知道党委领导同志,知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请予关注,并做出解释。”   这是一个象征:束星北终生都有人“影子一样”对他进行“特殊保护”。   首先动用的是专政机关的专业监控。束星北档案里,就有一份1951年4月12日由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制定的“复杂分子登记表”。    还有更为险恶的,即所谓“群众专政”,发动群众,使每个人都成为自觉的告密者。甚至在右派中,也要制造告密者。   据与束星北同在月子口劳改的石艺回忆:最初,他们的劳改小队还是相当“抱团”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在默契中相互照顾与保护。为了分而治之,劳改当局宣布:只要“表现好”就可以“摘帽”;而表现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勇于“检举别人”。这就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右派的逃生欲望,“为了能够摘帽,人们什么都可以放弃”。   正直的束星北当然不会参与其间,他也因此成了众矢之的。而他的不懂政治,不通世故,更使他最容易成为告密的对象,为他人检举立功提供机会。于是,他在学习讨论时的发言,平时的言谈话语,不经意的玩笑,甚至梦呓都是人家检举揭发的材料。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监控最后深入到了束星北的家庭中。 1962年,束星北从劳改场回到学校和家庭以后,医学院人事部门和保卫科便成立了医学院、街道办事处和束星北家庭的三级联合监改小组,专门召开束的家庭会议,争取了其家属子女协助监改小组对束星北实行全面监控,对他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工作表现、思想状况、情绪变化、外出请假等等的掌管、控制都有周密的安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网:在医学院工作时,由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回到家里,就由街道办事处和家庭负责。据说这样的监管“确有奇效”,束星北只有俯首帖耳,规规矩矩,绝不敢乱说乱动。    当人失去了一切自由,就会产生巨大的、不可遏制的恐惧感。于是又有了束星北的小女儿束美新的一个让她难以忘怀的记忆:1980年初,父亲已经回到人民内部,她下班回家时,却发现父亲在楼梯门口徘徊,他眉头蹙得老高。他紧张地示意家中有人!原来来了两位警察,是来通知她去领取丢失的自行车的。父亲却高低不相信,直到警察走了,才心有余悸地回到家里:他仍然没有摆脱受警察监控的阴影。   (五)严格隔离:把人置于绝对孤立与孤独中   在把束星北开除出“人民”队伍,宣布其为“反革命”以后,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号召、逼迫人们和他“划清界限”,以达到分化与孤立的目的。越亲近的人,这样的要求就越严厉。   首先自然是妻子和儿女。由于束星北在学生中享有极高威望,影响很大,有一大批追随者。这样,如何将束星北从他的学生中隔离出来,就成为党组织的一大任务,据说这是一场“争夺青年”的大战。于是,所有的学生都面临一个考验:一边是“组织”,一边是“反动教授”,究竟选择谁?多数学生在几经挣扎以后,不管情愿不情愿,最后都抛弃了束星北:或反戈,或沉默。   非亲历其境者,大概很难体会这是怎样一个情景。同是右派的石艺有这样的追述——   这自然是束星北所不能理解,绝难接受的。反右之初,束星北曾认为,人民群众不会同意反右,只要大多数人不同意,上边就不能随心所欲。但他很快就发现,更准确地说,是亲身感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支持上边的一切行动,人民群众对反右运动的支持和对任何运动的支持一样,情绪高涨而狂热。他,一个右派真的落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他渴望回到“人民”队伍中,回到“人”应该有的社会关系中。他在思想汇报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处境与心境——   我总是见人抬不起头来,看见熟人赶紧低下头,遇着生人称我“同志”,就觉得含羞,您不知道我的身份,否则就不会这样称呼我了,光荣的“同志”两个字再不会落在我身上了。甚至当我教我大儿子数理研究,辩论学习方法时,也常被他用“资产阶级教学法”几个字套在头上,使我哑口无言。他对我的批评态度使我无地自容,而他是下放干部复员军人,我却是人民的敌人,被管制分子!感觉到生不如死,惶惶如丧家之犬!有一次公共汽车上太挤,一位解放军战士亲密地把我一路抱着,从夏庄抱到沧口,我心里感愧说:“您不知道我的身份,不知道我竟是人民的敌人,一只披着羊皮的豺狼啊!” 绝不能低估这样的绝对隔离造成的人的孤立与孤独,对人的精神摧残与控制的力量。在绝对的绝望状态下,人是最容易听命于强势者的:“只要谁显得强大,有权威,有权势,以不容置疑的充满自信的语言说话,就听命、依附于谁;而当时的‘革命权威’正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绝对响应,绝对服从,就不可避免。”    (六)劳动改造:使知识分子的自信与价值彻底消解   对束星北的改造,最关键的环节,是送他去月子口劳改场进行“劳动改造”。劳动不仅是惩罚,更是一种改造。所谓“劳动改造”,就是强制一向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去进行体力劳动,而且是重体力劳动。这样的劳动改造,把科学、文化都看作罪恶的渊薮,具有浓厚的反智主义色彩。在将体力劳动神圣化的同时,又把体力劳动者理想化。当束星北这样的知识分子舍弃自身原有的文化、知识的优势,去从事自己不熟悉、不习惯、不擅长的简单体力劳动,就立刻落入一个陷阱,突然发现:自己由一个有用的人变成无用的人,人人尊敬的人变成人人鄙弃的人。   束星北就是这样连续10次在月子口劳动评比中被评为“较坏的队员”,同队右派回忆说,一个夯锤六人拽,它要求人人动作协调一致,可是只要有了束星北,夯锤要么起不来,要么起来后偏到一边去,人家自然不愿同他搭伴。他自己也承认:觉得别的队员,老的少的病的弱的几乎全比我强。再加上关节炎、胃出血、头痛等病,有人甚至骂我“老不要脸的”。   束星北这样谈到自己劳动中的收获——   到月子口来收获之一是惭愧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这样腐朽无能(而且又不是没有蛮力气)!即在技术方面也没有某些从没受技术训练的群众灵活敏捷!使我初步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真理名言。过去一下课就凡事不管,吃得醉醺醺地研究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从未想到对生产有什么用。   于是,人们又听到了束星北的喃喃自语:“难道我束星北就这样完了吗?”   但束星北实在心有不甘,又希望能走一条“技术改造”的道路。他提出了这样的请求:“我的年龄体质在体力劳动竞赛中虽稍嫌老,但是在科学技术的行列中还算年轻,估计还可以为党、为祖国人民做20年左右的事业。因此我请示党先分派我到金属电机机械等厂当短期学徒工,以备联系实际,在技术革新中做出贡献立出功绩。”有关领导在他的申请报告上批示:“此人到了这一地步,竟然还想偷奸耍滑,逃避劳动改造。”给束星北留下的只有劳动改造这唯一的出路,即通过体力劳动,成为体力劳动者。   束星北在那样的年代,还真的一度成了普通劳动者,一个手艺高明的修理师傅。他无条件、无代价地为周围邻居修理收音机,半导体,自行车,缝纫机,闹钟,手表。很多人都不知不觉地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和戒备,并开始接受他,容纳他。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个好人,好老头,正直,大度,风趣,可交。他们大都不太看重他的身份,跟他下棋,喝酒。家庭来了亲朋好友,他常常被拉去陪客;有了红白喜事,也请他去帮着张罗张罗。儿女们发现,跟他最好最近的还是那些看洗澡堂的,烧锅炉的,拉大车的,刷茅房的。这些人地位虽然很低,但是关键时刻出力最多的就是他们。   在束星北最为困难的时候,他的邻居,普通的劳动者接纳了他:这件事情本身是令人感动的。束星北从中感受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温馨。但他的欣慰里,更有苦涩:因为“好人束星北”身份的获得,是以“天才物理学家束星北”的消灭为前提与代价的。    问题在于,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是社会分工不同形成的社会群体,他们各自都有独立的价值,本应该相互理解、尊重和互为补充,但现在却被人为地变成相互对立的阶级,纳入到你死我活,一个吃掉一个的阶级斗争的轨道里,知识分子成了被消灭的对象。束星北们就是在这样的统治逻辑下,被迫接受思想改造的。    (七)反省的陷阱:人的自我贬抑、否定   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是思想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束星北档案里,除了揭发、检举材料以外,还有大量的自我检查、思想汇报。但这却是一个陷阱,落入其中,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有研究者对此做了专门的讨论,其可注意者有四。   其一,和基督教忏悔的私密性、儒家修养的个人性不同,思想改造里的自我反省要求公开进行。这背后又有两个理念。一是“一个人的思想不只是自己的事,也是众人的事,社会的事”,这就为用群众的舆论监督来强制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强调“举凡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思想,都不只属于我们自己,不应有任何隐瞒”,以后盛行一时的“向党交心”就是由此而来。这也就意味着,“在党和人民面前,个人无权坚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个人的思想反省,就这样变成了控制知识分子的工具。   其二,基督教的忏悔与儒家的修养,都表现了人要按照某种理想人格、道德标准来提升自己的崇高愿望。只是基督教的理想标准,是彼岸的上帝,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历史上的圣贤。   而中国思想改造的标准,却是党制定的,自我反省“不是面对神灵,不是面对想象中的古人,不是面对自己,而是面对党”,这是一个此岸的现实的强大存在。思想改造的动力也就不再是要实现自己的人格、道德理想,而是要符合党的要求。   其三,基督教的忏悔,儒家的修养,是一种自我的完善,因此都会提升人的自信心和生命境界。但思想改造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糟践。有人故意夸大自己的错误,进行过火的批判,以此炫耀,向权势者讨好,这样的虚伪与是非颠倒,造成了人的堕落。   其四,基督教的忏悔,儒家的修养,都把人的理想境界设置在彼岸世界和历史上的圣人之治,他们对生活在此岸的现世之人,往往持宽容的态度,对人的弱点有一种理解和同情。中国的思想改造,则以此岸、现实存在的上边的思想为标准,不允许人有任何“私心杂念”,显然违反人性、不近人情,它不仅因为不可能实现,而鼓励伪善,而且会对真相信者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思想与心理的混乱。  束星北正是落入了这样的陷阱中。 他的那些检讨,思想汇报,实际上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我诬陷:而因为组织上要求不但要承认“罪恶事实”,还要深挖“犯罪根源”,这种自我否定、诬陷就发展到对家庭、家族和个人历史的全面否定和诬陷。而当知识分子承认自己一无是处,罪恶深重时,就只有指望上边的救赎了。    三、改造的效果   考察束星北的命运时,不能不注意到一个事实:在他命运每一个转折点上,不仅处处充满陷阱,也存在总有人明里暗里相助的情况。   1954年束星北被逐出山东大学物理系,气象所的王彬华所长立即伸出援手,接纳了他,并创造条件,使他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次潜心研究的机会,做出了成绩;时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中央气象局局长的涂长望和他的研究生叶笃正等随即出面,为束星北大造舆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但束星北很快在肃反运动中被定为“山东大学反革命集团头子”而遭残酷斗争;到了1956年,借中共落实知识分子之机,竺可桢又及时上书周恩来为束星北陈情,在中央干预和山东大学新任校长晁哲甫的支持下,终获平反。在反右运动中晁校长对束星北也是尽力保护,但最终束星北还是被打成极右分子,发配到月子口劳改场劳动改造。1960年工程完工,束星北意外地被分到青岛医学院接受改造,据说是王淦昌等在北京做了工作。在青岛医学院束星北又得到院长张立文的保护,一再安排从事仪器修理和教学工作,发挥他一技之长。文化大革命后期,李政道来华访问,多次向周恩来提及束星北,使束星北绝处逢生,终于获得重新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并摘去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   曾保护过束星北的王彬华对此有一个分析,很有意思。他说:“这说明,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并没有被数次的运动阉割掉,只不过有时迫于无奈而潜伏下来,一旦有了气候,他们就会醒过神来,想法表现自己。因此,可以说,束星北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同另一种力量共同存在,只是彼消此长或此消彼长而已。”或许这并不是自觉的抗争,但至少说明公道自在人心,束星北的价值,在知识界、科技界,乃至党内有识之士中是有公论的,政治运动中束星北的蒙冤受屈人们是心中有数的,或暗中保护,或公开主持正义,都形成了对思想改造的一种抵制。至于前文说到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可能因为一时受蒙蔽对束星北这样的知识分子持敌对态度,但一旦通过具体接触了解了束星北的为人,便出于纯朴的天性,善待这些“落难之人”。这也都对思想改造的作用形成一定程度的消解。   1979年12月,当他获得平反,回到他视为生命的科学研究岗位上,人们立即发现:“那个直言快语、敢说敢做、黑白分明、疾恶如仇的束星北,那个把学术标准和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标准混为一谈的束星北,那个不讲情面不讲方式,也从不顾及人家面子的束星北”又回来了!这让关注他的老友、同事、学生惊诧不已:“复出”之后的束星北,除去时代岁月留下的外表痕迹外,骨子里并没有多少变化,一切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如他的率直性情,他对人和对生命的热情,对待事业的执着精神等等。几十年的改造甚至连他的坏脾气好像也从未从根本上触动。——这不仅显示了束星北人性、人格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更是思想改造的失败,这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永远无法治愈的精神的创伤。 细心的女儿发现,复出后的父亲很长时间仍摆脱不了被千斤巨石压住的感觉,他的心很累很沉重。他睡相不好,梦话很多,大都是“昨天”的内容,背景要么是山东大学,要么是月子口。有时,父亲鼾声刚起,又悚然惊起,马上就展纸捉笔,速速写下,第二天一看,全是“检讨”“认罪”!而“昨天”在他思想、精神上留下的烙印,或许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创伤。   思想改造对人才的摧毁,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或许更应该引起注意。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期,束星北还惊诧地发现,自己虽是70多岁的人了,脑袋却还跟二三十岁的时候一样饱满清晰、活力无限。而且由于积累丰富了,各种各样的想法碰来碰去,闪烁着数不清的智慧的火花。他甚至立下遗言,要医生解剖他的大脑:“如果说大脑是一个小宇宙的话,你们一定会发现,这个宇宙与众不同!”   但一个更为无情的事实,却是思想改造造成的长期与世隔绝,接触不到新鲜资料,他的思考和世界学术前沿已经有了距离。于是,我们看见,住在病房里的束星北,每天坐在附近海洋研究所物理楼前的操场上,沐浴着阳光,眯缝着眼睛,常常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这位天才的物理学家,还沉湎于活跃的思想火花碰撞中,等待着创造力爆发的那一刻。但他再也等不到了……   这是物理学天才束星北生命中永远的遗憾,更是我们民族的最大悲哀。
195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工科教授要‘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
热度 16 lin602 2015-3-26 06:38
记得很熟悉的一句话,形容优秀女当家的要‘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对外,优雅而有气质,能够出来接待客人而不失体面,在家能够做好饭菜与家务,将家调理得井井有条。 工科教授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工科教授也要能够‘上得了殿堂,也能下得了厨房’。 对于工科教授上的殿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对于工科教授下得了厨房----能够给工业界提供科研成果并产生实际效益,得到广大工业界(或工科学者们)的认可! 如果教授发表的论文与做的工作,在工业上一点贡献没有,企业界或者从事工科的广大教授们(这是最高级的认可)不认可,让人感觉到他做的事都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最大的否定,根本上的否定,质的否定。 如果教授们做的科研工作,在企业界见到效益,当然这种效益有大有小,不管怎么说,他是在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对社会与行业有益的贡献!有的科研成果推动了产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现在的手机与网络,都会有相应的教授们的研究成果。 如果一个教授研究的成果,即使不能够直接被企业采用进行技术转让,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他的发表的研究成果,对整个工业界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这是工科教授最大贡献。例如:化工原理中的‘柏努力方程’。 其实做应用的人都知道,研究做到一定的程度,许多基础问题就出现了,例如胶粘剂的研究开发,当开发产品到一定的程度,粘接理论,分析测试手段,分子的微观结构,合成机理,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表面形态,大分子的缠绕,基团在胶粘剂内部及外表的不同公布等许多基础问题就出来了,而且许多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结论,或者还没有深入,甚至还没有人涉足。这时候,在做应用的基础上,在一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有所发现并发表出论文供参考,这就能体现出一位工科教授的水平与贡献。当然这是从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而言的。 现在就工科教授是发论文有水平还是做应用技术得到应用有水平?争论不小。我认为,一个好的工科教授,他的研究一定要被工业界直接或间接指导应用(例如在工业设计或化学工艺上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或方程或者独特的合成技术--化工的角度),而且还要有好的学术论文发表,对研究的工业领域有推进作用。 所以我说:一个好的工科教授,应该是‘上得了殿堂(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又能下得了厨房(其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 但是,用理科教授发表文章的标准或要求来对待工科教授,这是不合适也不合理的。
4295 次阅读|26 个评论
讨论:分类学者的贡献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5-2-15 17:43
前天刚开过Zoological Systematics(原动物分类学报)的编委会。会上,作为新编委成员,我建议开辟专栏,邀请专家围绕动物系统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对其它学科的贡献等进行述评。学术期刊是分享科学发现、研究成果的地方,更应该是学术观点纷呈的园地。 恰好最近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了一篇传粉者多样性的论文。该论文弱化了最关键的物种鉴定部分,把作出重要贡献的分类学工作者放到了致谢中,忽略了他们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和投入的时间。这在蜜蜂分类学者圈中引起了较为热烈的讨论。我把问题也转到昆虫分类鉴定群、ResearchGate、LinkedIn等,期待同行的关注和思考。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蜜蜂的研究工作中。以传粉者为例,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四大目物种数量仍然占多数。每个类群的分类、鉴定都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基础之上。而到了物种水平,分类学者的结果是慎之又慎。英国拥有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样超级分类学机构,拥有丰富的模式标本和一流的分类学家。但是,即便是在那里,也有许多类群无法得到轻易的鉴定。以蜜蜂总科为例, Hylaeus , Lasioglossum 、 Nomada 、 Sphecodes 等种类仍然有大量的种类有待研究并定名。 如何优化分类学者和其他学科队伍的科学合理的互动? 其他学科工作者对分类学有什么样的需求? 分类学者本身有哪些环节有待改进? 分类学者和爱好者之间可以如何进行互动? 关于最后一点,引用Science上最近一篇综述的部分内容: 虽然 GBIF 是存放其它生物多样性来源数据的数据库,但是这些来源有待更多的注释。有些比如 Tropicos 很专业,拥有 420 万号标本。物种分布知识中增长最快的资料库来源于大量的爱好者提供数据。观鸟者是数量最多的, eBird 成为了一个国际储蓄库。在 2010 年已经有超过 10 万观鸟者和超过 1 亿的观测记录。这就允许做精密的动物分布图和以月份为单位的动物分布的动态变化。如此丰富的数据扭曲了更加全面的生物多样性的统计和评估,但也推动着其它非明星类群的研究。 要想做到有效,观测需要鉴定,而鉴 定需要训练和技能的掌握。最近在图片共享技术和社交网络提供新的机遇和进展。就拿 iNaturelist 来说,应用程序让业余的观测者和专业工作者之间进行分工。前者通过智能手机熟练地分辨并上传图片,后者鉴定并编目,形成观测结果。在业余观察者和专家的合作中,现在在不同的分类单元中有了高质量的产物。 iNaturalist 已经记录了超过了 50 万条记录,而且也成为了较受欢迎的应用程序。 自:Science 30 May 2014: Vol. 344 no. 6187 DOI: 10.1126/science.1246752 我在ResearchGate、LinkedIn上发起讨论: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hao-Dong_Zhu/questions Being a taxonomist, how and what do you contribute to teams or projects in other fields? I'm conceiving a few paragraphs to discuss on contributions from taxonomists, demands from other topics and gaps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other researchers. Here, taxonomists are not limited to alpha level who focus mainly o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Certainly, taxonomists have been spending much valuable time and rich expertise to contribute a lot to some important projects, especially those on biodiversity, ecology, evolutionary biology, invasion biology, plant protec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emerging genome biology. Also, governments demands more for quarantine of pests. However, there is a trend that more and more teams appreciate taxonomists' contributions only in the acknowledgement part of papers. Why? How to fill in the gaps? How to optimis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other researchers? Your answers/comments are mostly welcome. If you are willing to act as the coauthor(s) of this potential manuscript to Zoological Systematics, please kindly email me at sea@ioz.ac.cn. 转自John Ascher博士在论坛的内容 Where is the UK's pollinator biodiversity?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areas for flower-visiting insects Katherine C. R. Baldock , Mark A. Goddard , Damien M. Hicks , William E. Kunin , Nadine Mitschunas , Lynne M. Osgathorpe , Simon G. Potts , Kirsty M. Robertson , Anna V. Scott , Graham N. Stone , Ian P. Vaughan , Jane Memmott DOI: 10.1098/rspb.2014.2849 Published 11 February 2015 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282/1803/20142849 Insect pollinators provide a crucial ecosystem service, butare under threat. Urban areas could be important for pollinators, though theirvalue relative to other habitats is poorly known. We compared pollinatorcommunities using quantified flower-visitation networks in 36 sites (each 1 km2)in three landscapes: urban, farmland and nature reserves. Overall,flower-visitor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between the three landscape types. Bee abundance did not differ betweenlandscapes, but bee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r in urban areas than farmland.Hoverfly abundance was higher in farmland and nature reserves than urban sites,but species richnes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While urban pollinatorassemblages were more homogeneous across space than those in farmland or naturereserv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s of rarer speciesbetween the three landscapes. Network-level specialization was higher infarmland than urban sites. Relative to other habitats, urban visitors foragedfrom a greater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higher generality) but also visited alower proportion of available plant species (higher specialization), bothpossibly driven by higher urban plant richness. Urban areas are growing, andimproving their value for pollinators should be part of any national strategyto conserve and restore pollinators. Acknowledgements We would like to thank Mark Pavett, John Deeming, Brian Levey, Mike Wilson, Ray Barnett, Roger Ball and Stuart Morris for taxonomic expertise, along with land owners and managers for access to sites. We thank Daniel Montoya, Ian Cleasby and Beth Atkinson for statistical advice and the following field assistants: Sally Donaldson, Peter Harris, Joe Hicks, Jasmine King, Olivia Norfolk, Mark Otieno, Despoina Roumpeka and Juan Carlos Ruiz-Guajardo. This work is based on data provided through the NERC (Centre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Ordnance Survey,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UK Data Service (EDINA UKBORDERS, and Casweb MIMAS), Natural England, Countryside Council for Wales and Scottish Natural Heritage, and uses boundary material which is copyright of the Crown. 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 John Ascher : These folks categorize bees as: bees, bumblebees, honeybees,and solitary bees. That more than one-quarter of bee species in the UK are obligate parasites does not seem to be of interest to them. I see that theyhave no known (to me) taxonomists as authors and those that were involved can,I suppose, count themselves fortunate to have their name cited in theacknowledgments. I suppose that's the formula for publishing bee ecology in agood journal Claus Rasmussen : The issue is probably deeper than this and relates toacademic appointment and funding for taxonomists in Europe. Some of the bestbee-workers in Europe are not to be found at Universities... John Ascher : I would say most of the best at the very least, and not inthe national collections either John Ascher : Interesting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workers publishing inthe best journals are happy to rely on amateur researchers provided they don'thave to pay them or include such troublesome people as authors John Ascher : It certainly is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parasites! Gidi Pisanty : Two questions: 1. Most ecological bee research involves IDing bees byseveral different experts, to cover all taxonomic groups. There are not manyexperts like John that can cover so many different taxa altogether, most limittheir expertise to anywhere from family to a single genus. Here in Israel weusually send our bees to around 10 different experts each year. Should allthese appear on our papers? Or just the ones of the common groups? Where do youdraw the line? And how many people, to start with, should appear on such apaper? 2. I thought the important work of taxonomists was to dospecies revisions and similar stuff, not to ID specimens. This is why L Packerand others promote bee barcoding, and this is why Brazilian experts train otherpeople to do their IDing work (so I heard?). So you disagree with theseinitiatives? John Ascher : 1. At least one person who has at least minimal competenceregarding bee diversity and life history should be respected. Maybe you can'tenlist Paul Westrich or Max Schwarz but at least you can get someone who has a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se matters. Furthermore, the paper in question has 12non-taxonomist authors, which I find absurd, yet your comment implies that itwould be problematic to add a mere ten taxonomic experts. Gidi Pisanty : I don't imply anything, I wanted to understand yourposition. Waiting for No. 2... John Ascher : 2. The important work of taxonomists is to do speciesrevisions but this work is low impact so we can't do this if wewant to have viable careers. Statistical meta-analyses and the like are what ispermissible in good journals. Not having Stockholm Syndrome myselfI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supporting such efforts if senior taxonomists are notrespected. I am extremely disappointed by your comment as it implies that theability of those who can actually identify bees and know where they live tocontribute to an important paper is limited to trivial ID ofspecimens. On that subject, you can imagine the quality of the IDing done byparataxonomists. That's a failed model as shown by implosion of INBIO. Idisagree strenuously with any and all exploitative or ill-conceivedinitiatives! John Ascher : To be fair to Gidi his views are generally held by thecommunity so he is not personally to blame John Ascher : Regarding barcoding, that's another effort that, likeparataxonomy, has failed to reach its stated goals due to its fundamentaldisrespect of collections-based taxonomy and its practitioners Gidi Pisanty : As I said, I don't really have a strong view on the subject.This is what I used to think and I fully understand your points and open tochange my view. John Ascher : I suggest reviewing the science in good journals andprestigious status assessments asking yourself if it is correct and useful tous, policy makers, the public,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f so, no worries. Ifnot, I suggest that we need to make a change starting now. James C. Trager : Not just a problem for bees. I see this for ants, plants,grasshoppers, etc. where great ecological conclusion are proclaimed while theauthors have an appalling lack of taxonomic and natural history knowledge John Ascher : I would ask for support from my peers in academia but few ofthese exist as they can't find jobs... John Ascher : Wouldn't mind if scientists in general were struggling butit seems they are doing fine as long as they say as far away as possible fromanything that might be construed as taxonomy John Ascher@James C.Trager : ants and grasshoppers are already too specific for animportant study. Don't get down in the weeds like that. Better to call themterrestrial arthropods Gidi Pisanty : I still find it a bit odd, that even for the fauna of theUK, which is not very diverse and is so well studied and characterised inpublications including detailed keys (correct me if I'm wrong) - even thisfauna, in your opinion, necessitates IDing by the professional taxonomiststhemselves and no-one else? (I acknowledge your point about the parasitesthough) Liz Day : IDing specimens never seemed trivial to me. John Ascher@Liz : the PIs of important studies surely agree that specimenidentification (etc.) is really important when it's becomes a bottleneck fortheir work, and then suddenly become quite friendly, but somehow are not sowelcoming when allocating funding, leadership of important projects, andauthorship or, if you do make the cut, when sorting out the more contentiousscientific issues (what does a mere content provider have to offer,having discredited themselves by generating actual data?) John Ascher : Point taken, Gidi, but the UK has an exceptionally small andexhaustively surveyed fauna and even there very few can hope to identify themore difficult Lasioglossum , Andrena , Nomada and Sphecodes etc.Also, we're still waiting for the definitive work on the British fauna aren'twe? Has Else published his masterwork? I thought the best European keys wereby, e.g., Scheuchl and Amiet et al., and the best photo documentation for CzechRepublic (i.e. non-British). Finally, did you miss my point that those who canidentify bees might perhaps also know enough about their behavior to preventthe 25% of parasites in the fauna being lumped in an amorphous beeor solitary bee category. The idea that professional taxonomistshave only their ID skills to offer diversity studies is ludicrous. You shouldknow better! Among other things, it is the taxonomists who bother to track downthe old literature. A lot to learn from that if you are a scholar, even if itwon't help you publish in good journals John Ascher : Also, did you miss my comment where I said you don't needthe best or all taxonomic experts involved, but consulting (and crediting!) atleast one of the better ones wouldn't hurt. Otherwise the work suffers (see anynumber of recent projects and publications) Stuart Roberts : As far as I am aware, every specimen collected in the UrbanBees project was identified to species by a properly paid bee specialist at theCardiff Museum. Their funding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id process John Ascher : Too bad none the species-level or even thesubfamily-level information seems to have made it into the paper.Evidently in Britain you have advanced to the point where you can outsourcethis sort of tedious work to a contract bidder, as opposed toenlisting at least one academic peer, but at a cost to the final product,wouldn't you say? How come you never see the stats outsourced to non-authors? Gidi Pisanty : I agree that ecological community research can easilyneglect and exploit the field and experts of taxonomy which it so much reliesupon. When you send material to taxonomists, they can be reimbursed in severalways: 1) They get to keep duplicates from your material 2) They sometimes discover new species which they thenpublish 3) They benefit from the distributional data of yourspecimens 4) Some of them get paid directly for their work 5) Sometimes you add them as coauthor Our lab depends heavily on taxonomists for its work, and wemake an effort to keep up good relations with them. Some of them get paid, themajority don't. I admit that adding them as coauthors is usually not consideredan option. We could, theoretically, add one or two experts to each paper -probably those that received the majority of specimens. But since most of ourstudie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community and not specific taxa, it then becomesa bit awkward why one is coauthor and not the other. No doubt, taxonomists are also a valuable and rare source oflife history information, which I personally acquired from them for my recentpublished paper. Specifically, the example of neglect of parasitic bees is nota sound one - this is neglect at the level of the ecologist, not thetaxonomist! Any serious bee ecologist should know and notice that, consideringthe parasitism usually characterizes whole genera or subgenera, and not onlyisolated species. John Ascher : Gidi, there may be misunderstanding in that my concern isnot about professional taxonomists per se (hardly any of those in Europe anywayto worry about) but rather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authors understands beediversity and life history and ensures this is not neglected. Doesn't matter ifthat person is primarily a taxonomist or an ecologist or something else. Inmuch of the world it is the collections-based taxonomists doing extensivefieldwork and possessing taxonomic libraries of old lowimpact publications who have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bee diversity,not ecologists, but that may not be the case in Europe or in Israel. Also,Gidi, please consider that most taxonomists who want any sort of aviable career cannot follow the model you give above, although that may workfor retirees and amateurs or those very few who have secured a strictlytaxonomic position. Many colleagues who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besttraditional taxonomists are also deeply involved with bee ecology,conservation,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other relevant fields. This is bynecessity, as even with broadly relevant skills it is really difficult toadvance in a world where sometimes you add them is a fifth optionto be employed by hypothesis-based scientists in a far superiorposition if they are so inclined. John Ascher : The example is a very sound one Gidi, as in my experience itis always those who understand specific taxa (whatever you may wishto call such people and however they are or are not paid or employable) who cancorrectly characterize the community, networks, conservation status, etc. Ifthere is a case where someone contemptuous of specific taxa andthose who know them made a correct insight into bee community ecology pleasesend me the reprint and I'll stand corrected. John Ascher : Gidi, when I think of ecologists I tend to think of the statisticalor theoretical ecologists who are running the show rather than seriousbee ecologists who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trivial empirical matters likewhat tiny insects do in nature. Of course the latter would know aboutcleptoparasitic bees, but would likely be in the same leaky boat as thetaxonomists professionally (and would likely be a taxonomist at some level),i.e. hoping to be at best tacked on belatedly as option #5 for funding orauthorship by a benevolent statistician. John Ascher : Here is what an urban ecologystudy can include when led by ataxonomist: 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bitstream/2115/27559/1/19%281%29_P190-250.pdf Also instructiv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ecological work on bees led by E. G. Linsleywith modern efforts.
4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悼念李小文老师)
热度 5 phd9992000 2015-1-11 11:09
与小文老师的认识,缘于科学网,缘于我们一起编写的那本《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 大约是09年4月,我在科学网上读到了苗元华博士的一篇博文,提到了要写一本书(即是后来我们一同人等所编著《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一书)。期间我正在给本科生上《城市防灾减灾》,有一部分内容与该书契合。于是留言,说可以参加部分工作。很快,苗博士从新加坡给我打来电话,说在小文老师的倡导和提议下,我们可以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因为中国本身就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我们聊了20多分钟,谈了书的框架内容,然后开始了一些资料收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组成了书的编委,在准备了半年以后,2009年10月,我们一行人,有苗博士、玉平、何彬彬、张灏,还有成都理工大学的王运生老师等,决定在成都召开第一次编委会。16日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小文先生。小文先生精神矍铄,言谈幽默,身着的小马甲,看起来很是实用、方便,我想,这大概也是小文老师的科研风格吧。我们讨论了书稿的章节内容、编排方式。小文老师很谦虚,不具体干预细节,鼓励我们这些晚辈后学,把内容做详、做实,出一本高质量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好书。 半年之后,2010年4月,我们在济南召开了第二次编委会,敲定了书稿的最后细节。这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小文先生。工作之余,我们一起游览了章丘的墨泉。小文先生这时候体现出了他的专业功底,游览时候边走边看,不时问导游一些问题。我们陪他走,问的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些很幽默、很有趣,而且能够把历史、地理结合起来看问题。我不懂小文先生的遥感专业,但是觉得历史、地理的结合,也就是时-空的结合,小文先生时刻在琢磨着他的科学问题,心无旁骛,可谓“惟精惟一”,值得我们学习。 后来,如小文老师在《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序言中所述,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书得以付梓出版。其后,小文老师倡议,把出书的收入,大概1.2万元,也全部捐献给了汶川地震灾区的一所学校,作为我们这本书的社会效益的一部分。小文先生力求考虑得长远,努力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尽善尽美,没有遗漏,可谓“允执厥中”矣。 2011年初,家父去世。期间我恰好在英国访学,不能回国吊唁父亲,我对儿子说:我们回不去,向东南方向叩首三次,向你爷爷告别吧,并作七言绝句致哀。小文老师在拙作后留言,劝节哀保重。英国的冬天,雨雪湿冷、不见太阳,我的情绪也极其低沉,小文老师的话给了我极大的安慰。不想4年之后,小文老师也离开了,而且是在一个不到中国人平均数的年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文老师风范永存。愿小文老师在天之灵安息!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35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最新自然指数发布 中国对全球科学贡献不断增加
redtree 2014-11-13 11:07
最新自然指数发布 中国对全球科学贡献不断增加 作者:唐凤 冯丽妃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1/12 23:35:20 科学网讯(记者唐凤、冯丽妃)自然出版集团11月13日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中科院等中国科研机构对科学的贡献在不断增加并引人注目。这一新指数可方便社会各界对全球2万多家科研机构的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为庆祝该指数测试版的发布,《自然》杂志出版了2014自然指数全球增刊。 “很显然,中国科学家已经作出巨大飞跃。”自然集团在该指数东亚与东南亚增刊中报道称,2012年中国的科研成果即中科院研究人员进行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全球科技年度十大进展之一,“该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有助于帮助科学家解释宇宙中为何会包含大量物质,而反物质则很少”。 该指数同时指出,就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来说,中国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科研产出方面均有着最高的增长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科研花费超过1万亿元,占国内GDP总量的1.98%,超过欧盟的1.96%。 作为新指数发布的一部分,首个自然指数2014全球增刊将提供指数相关结果速览,对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并聚焦于上一年度全球范围内贡献部分最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国家和机构。有关分析还包括了其他来源的不同层面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国家研发投入、科技制度和拨款政策变化,以帮助正确解读自然指数数据。 “自然指数提供了一个评价科研论文及其贡献机构的新方法,我们希望能提供一种新层面的分析,并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自然》杂志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Nick Campbell表示。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人坚守,中国就没有希望
热度 22 lin602 2014-9-13 22:45
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许多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坚守在教育、科技、军事等岗位,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这种坚守,不是混饭,不是忽悠,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工作,培养学生,努力做科研与技术开发。 华人在国外工作出色值得骄傲,给国人争了光,但是,做得再好,是对所在国的贡献,如果放大了说,是对世界科技的贡献。 可能在中国这种环境下,坚守的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做的研究没有在国外的同仁好,但如果没有这些人,中国的科技将是什么样子? 当然,这种坚守的人包括一直在国内工作的人,或者从国外学习工作回来工作的人,包括从海外回来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归海的人。 中国教育科技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坚守在这块土地上国人努力工作的结果。 我觉得,应该尊重国内外所有努力工作的知识分子,而坚守在国内努力工作的人,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有时候,在操作上与宣传上,经常是本末倒置的。坚守并努力工作的人,才是根与本。
4016 次阅读|39 个评论
如果作出的贡献最大但是没有被列入论文名单中该怎么办?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4-5-21 04:19
如果作出的贡献最大但是没有被列入论文名单中该怎么办? 蒋继平 2014 年 5 月 21 日 一个读者在我的 (1) 一文中的评论中提到了本文标题的问题: “ 如果你没有被列入,作为功劳最大者怎么办 ? ” 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故专门写一篇博文来详细地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 首先我要说的是, 我们如何确定最大贡献者这个标准。 当然, 在正常情况下这点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试验的主要执行者。 这个最大贡献者, 在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实验的人,应该是试验程序的主要设计者, 是试验过程的具体操作者, 是试验结果的具体记录者。 因而, 最大贡献者一定是掌握这个试验原始数据的人。 假如是这样的话, 用这些试验数据发表的论文, 没有这个最大贡献者的名字, 那是明显的不合理, 不公正, 是受到了歧视。 当然, 如果当初这个最大贡献者与雇主有合同在先,试验的结果全部属于雇主, 那么, 雇主发表这样的试验结果的论文没有最大贡献者也是正常的。 要是这个最大贡献者是一个学生, 发论文的是一位教授, 是那位学生的导师。这个教授导师在发论文时故意没有把这个贡献最大的学生列在论文的第一位子,那么,这个学生应该首先与学校有关方面交涉, 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要求学校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要是学校, 导师和学生经过交涉可以达成谅解和共识, 那么是一个三赢的局面。要是学校不愿意出面处理这样的严重问题, 导师也坚持不认错, 那么, 这个学生就可以请求法律的帮助,纠正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剽窃的后果。 因而, 在我看来, 内部首先沟通是上上之策, 是一个顾全大局, 双赢的局面。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可以走司法寻求正义的道路。 不过, 这些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证据, 你确实是试验的设计者, 试验过程的实际执行者, 拥有第一手原始资料,而且一直保存着这些重要的原始试验数据, 别的人, 包括你的导师没有这样的原始数据,即使有, 也是从你手上拿过去的, 这点可以通过原始数据的记录笔迹查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796302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5263 次阅读|6 个评论
爱国的本质是什么?
热度 4 lin602 2014-5-16 22:59
爱国的本质是内心爱护她,更重要的是对生与养的这片领土及上面的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2581 次阅读|9 个评论
欧盟关于欧洲创新能力与中欧合作的宣传材料
热度 2 Helmholtz 2014-4-18 01:05
为扩大宣传效果,吸引中方科技伙伴共同参加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欧盟使馆联合多个成员国代表联合出访多个具有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的中国内地城市,介绍自己国家的科技资源。 如过去曾在本博客介绍过的,在地平线计划中,原则上中方参与单位是不能分享欧盟科研经费的,需要自筹或者从中方的科研资助机构获得支持。但参加欧盟项目的最大优点仍然是彰显自己的学术能力受到欧盟同行的认可,而且可以分享整个团队的知识产权。所以,相比于过去少了一两百万人民币的经费资助,参加欧盟科研合作项目对中方的优秀科研团队来说,仍然是件值得认真对待而且对于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而言明显利大于弊的好事。 附件是欧盟代表团出访时将采用的最新版的中英文对照的、欧盟国家科研特点的介绍材料。 Intro EU for EU MS draft final.ppt
个人分类: 2014亥姆霍兹科技新闻|24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章署名的那些破事!
热度 32 张海霞 2014-3-11 17:50
学生要毕业了,收到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的邮件:要求学生必须以“**”小单位为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署名的论文才能毕业(**单位和学生导师不一致的校内二级单位),学生来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这样的说法,是经过**单位同意的,可是毕业的时候却变成这样的“抢成果”规定,岂有此理! 这几年因为到处流行的“工分制”成果统计横行,这样不合理的文章和成果署名的冲突越来越多,当然冲突的核心就是那些没有做出相应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来“抢成果”所造成的,其实如果不是各级官吏部门为了数数,这些成果的归属哪里会出现这样多的冲突和矛盾?!类似在北大这样的院校,老师们不缺SCI论文也不缺专利等成果,如果都能够按照工作单位的实际贡献来体现,有哪里会出现二级单位争第一署名的问题?!滑稽、可笑,有人表示理解,我表示不理解,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强加的成果归属不应该给予理解、也不应该给予同情和支持!这样的歪风邪气不可以再继续传播下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附上几句我的回信: “**老师,根据我的理解或者说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单位原则上属于北大,我们都只要署名北大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署名是不是**学院、实验室或者其他,更不要说是**单位;但是,我们所在工作或者说做出这些发表论文的工作的地方/实验室是要求署名的,您要求的第一署名在这里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通过的。建议领导们仔细沟通了再下发具体要求文件,如果是根据目前要实事求是转变作风的原则,我建议大家的论文以后都只署名:北京大学,免去很多麻烦,也省去很多争执,这些成果署名的争执根源无非是为了领导升官考核而已,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除了多浪费时间打字又有哪些实际的意义! 张海霞”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19842 次阅读|32 个评论
论文生产要素与著作权剖析
Brights 2013-12-8 13:00
论文生产要素与著作权剖析 作者贡献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A B C D I II III IV V 1 提出想法并设计课题 √ √ √ √ √ 2 做出实验数据 √ √ √ √ 3 分析解释数据 √ √ √ √ 4 起草文章 √ √ √ √ 5 修改文章的关键内容 √ 6 出钱 √ √ √ √ √ 第一作者 A 类的情况:   我读硕士的时候,一些同届的研究生,导师没钱,学生自己掏钱做实验、发文章,第一作者。后来扩招,出现更多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职研究生,为了尽快获得入学资格和学位,往往报考有资格带研究生,但没钱的导师,自己出钱想办法做论文。有的自己还带研究生,于是出现了学生帮导师做导师的学位论文的情况。 第一作者 B 类的情况: 也就是我目前实验室的情况,跟我一样的一个副研,自己的想法,完成1-4项,第一作者,老板的贡献是出钱,通讯作者。 老板(国外著名大学教授,兼职)不止一次向我强调,我不能做通讯作者,因为我没钱。所以我完成1-4项,第一作者,老板出钱,通讯作者。 我所知国外的情况: 国外著名大学教授,说他曾有个博后,非常积极主动,那一阵子帮他出了不少文章,经常是博后向他汇报想法的时候,其实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博后完成1-4项,第一作者,老板出钱,通讯作者。 据我所知,这种情况很普遍,不管国外还是国内。 第一作者 C 类的情况: 在国外的时候,也认识一些中国博后,当时让我非常羡慕,只做实验,第一作者。老板(纯老外)完成1、3、4、6,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的情况:一般跟第一作者是对应的。 I :啥也不出,只因有个硕导、博导的资格,便能名利双收。 II :出钱,所以叫老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既然出钱能换个通讯作者, ………. III: 至于目前热烈讨论的论文买卖的情况,......
个人分类: 观点|4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反腐贡献:情妇们大于纪委们?
热度 2 lbjman 2013-10-16 15:37
反腐贡献:情妇们大于纪委们? 据媒体报道《 媒体梳理举报案例:15.4%网络实名举报者是情妇 》,报告部分内容如下:据监测,网络实名举报者的身份主要包括商人、媒体人、同僚或下属、情妇及普通网民五大类。其中商人的占比高达26.9%,其次为媒体人占23.1%、同僚或下属占比均为23.1%;普通网民11.5%,情妇占15.4%。报告分析称,官员贪腐多涉及官商利益的勾结和纠纷,当利益分配不均时,商人便可能反目,举报官员;情妇的举报一般源于情感破裂;而同僚或下属由于掌握内情,举报的成功率较高。目前查办的大案要案,纪委们纪检出来的比例是多少?超过情妇实名举报( 15.4%)吗?难道反腐的贡献,情妇们大于纪委们?纪委们其实也做了大量的纪检工作,提出公诉前是需要保密的,大家不知道罢了,但是纪委们的工作能力的确需要加强。
8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资源共享对人类整体素质的影响:一、体质
xdx333 2013-10-15 10:55
工作交叠之际,偶有空闲,来此看看,起了收拾旧文之心,就将12年前写的东西存放在这里吧,愿有缘人读之,笑笑也罢,受益也罢,都很好哪! 20 世纪末兴起的网络工具,使各类资源真正得以方便快捷地为人类所共享,使人类 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以“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状态生存着的人类,究竟能 否以此为契机彻底消解自己身上所残存着的兽性,充分发扬正义、善良、公平等美德,实 在尚难预料。笔者认为,资源共享对人类素质的影响有好有坏,人类素质的某些方面将得 到提升,而有些方面将出现下降。从整体上看,人类素质则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类素质具体包括:(1)体质,这是最基本的素质;(2)文化素质;(3)道德素 质;(4)精神素质;(5)心理素质;(6)思想素质;(7)交际素质。下面分别予以 阐述。 一、 体质 套用一句常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质差,万事休;体质强,百事可做。作为 生存状态之表现的体质状况,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人天生体质好,却由于后天行为放浪 ,不注意保养而早早虚弱甚至夭折;有人天生体质差,但“久病成良医”,由于时时刻刻 注意自身的安全健康,反倒长命百岁,为国为民多做了些贡献。相比之下,后天所为尤显 重要。一般而言,每个人天生的体质是相差不大的,而且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盛,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补足。 笔者认为,使体质基本上总是保持在良好状态的关键一点还是在于日常的劳逸结合和 运动锻炼。但在网络热潮翻滚不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地或身不由主地被拉到电 脑桌旁,对着电脑屏幕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地注目玩赏、学习或工作,不仅说不上劳逸结 合,更勿用论抽出时间来运动锻炼了。长此以往,人类的体质状况实足堪忧。或许今后的 人体越来越失衡,灵活发达的头脑将与萎缩无力的四肢并存,精神、心理疾病也将普遍蔓 延,眼睛更是受难惨重(或许今后会生产出成批量的可替换“眼睛”以彻底解决眼睛上的 所有问题)。 网络工具的兴起,人类素质中首当其冲蒙难的就是人的体质。而且,基本 也可预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的体质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待续)
个人分类: 思虑捕捉|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解刘进平、徐耀阳老师的几个疑问
热度 10 xqhuang 2013-10-7 15:08
试解刘进平、徐耀阳老师的几个疑问 关于铁基超导的发现,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稍有相关研究背景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问题,铁板钉钉的。没想到有人要借此意淫拿诺奖,实在看不下去,说了几句真话,现在想想关我P事。 以为这事算彻底结束了,谁想刘进平老师意犹未尽,借机提出了不少疑问,我就试着进行解答(估计要挨不少砖头,因为不小心透露了业内的秘密)。 刘老师问 :假如两篇文章内容基本相同,是按投稿日期来计算谁是第一?还是按期刊发表日期计算谁是第一?如果双方都相互独立发现并发表文章,但只差了一两天或三五天或者较短的一段时间,应不应该都算原创? 黄秀清答 :在没有网络时代,只要一方投稿时,另一方的文章还没有正式发表,都算独立完成。一旦一方的文章正式发表,那怕你的文章完全没有参考对方,你再投稿就涉嫌学术不端(有时候真的很冤)。 在网络时代,比如投arXiv,时间可以精确到秒,谁先谁后就一目了然。还是以铁基超导为例,中国的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向arXiv投稿:陈仙辉(Tc=43K,2008年3月25日)、王楠林(Tc=41K, 2008年 3 月25日)、赵忠贤(Tc=52K,2008年3月29日),以时间论英雄,他们之间陈仙辉胜出,对此任何人都没有疑问,尽管后者并没有参考前者的工作(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刘老师问 :同样的结果,Hideo Hosono等文章引用940多次,陈仙辉等文章引用1400多次,这如何解释?大概是是陈仙辉等的结果或结论更完美或突破更大。 黄秀清答 :这个问题我在博文中早有解释。一个主要原因,Hideo Hosono的文章仅投Nature,而陈仙辉的文章是同时投Nature和arXiv。以前,一些著名杂志不接收已经挂在网络上的文章,现在慢慢开始妥协,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作者把文章先放在网络上,可以增加不少引用量。日本人显然很淡定,他非常清楚,无论文章投什么地方,谁也不可能与他争第一,因为是他把铁基高温超导的消息透露给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同行。我认为,还是不要简单地把引用次数与文章的原创性和重要性划等号。 徐老师问 :人家在铁基超导有什么样的创新性?到底有什么样的贡献? 黄秀清答 :科学家最大的本领就是吹,小革新要吹成大创新、跟风要吹成原创,贡献就更可以吹了,就像奥运会拿块金牌一样,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反正吹牛不犯法。投政治家所好,忽悠政治家多给钱,这才是目的。 必须说明一点,铁基超导不是单一品种的超导体,而是主要以铁砷(FeAs)为超导层的一系列超导材料,就像人,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等。 如上图(a),Hideo Hosono小组发现的Tc=26K铁基超导材料是 La FeAs,如上图(b),陈仙辉发现的Tc=43K材料是Sm FeAs,下标x(在0、1之间)叫掺杂浓度。比较两种材料,唯一的区别是元素La被Sm替换了,听听高召顺博主的评论:因为有个稀土镧系金属,替换后面的Ce、Pr、Nd、Sm、Eu、Gd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王楠林小组把La换成Ce,赵忠贤小组把La换成Pr,。。。 超导研究的目的是尽可能提高超导转变温度Tc,一旦发现潜在的高温超导材料(比如铁基),通常采用简单元素替换和改变掺杂浓度x来制备一系列样品,不停地测试以发现最高Tc的超导配方,这个 过程俗称“炒菜”。炒菜拼的不是智力、是体力,很适合钱多人傻的中国人玩,所以,中国人在铁基研究中能牛气冲天也就不足为奇了,有多少创新?有多少贡献?就看您怎么理解了。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4951 次阅读|22 个评论
2013年美国乙醇产业展望
mhchx 2013-5-21 17:07
根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的2013年乙醇产业展望报告,美国乙醇产业从三十年前在中西部地区起步,到2012年已发展到在29个州运营的211厂,年生产乙醇能力达到148亿加仑。 州名 装机 运营 在建/扩建 合计 (单位:百万加仑) Iowa 3,848.0 3,843.0 0 3,848.0 Nebraska 2,058.0 1,744.0 0 2,058.0 Illinois 1,412.0 1,374.0 0 1,412.0 Indiana 1,148.0 826.0 0 1,148.0 Minnesota 1,147.1 1,010.6 0 1,147.1 South Dakota 1,016.0 1,016.0 0 1,016.0 Kansas 503.5 381.5 45 548.5 Ohio 538.0 478.0 0 538.0 Wisconsin 504.0 504.0 5 509.0 North Dakota 370.0 360.0 0 370.0 Texas 355.0 315.0 0 355.0 Missouri 271.0 256.0 0 271.0 Michigan 268.0 268.0 0 268.0 Tennessee 225.0 225.0 0 225.0 California 223.0 178.0 0 223.0 New York 164.0 164.0 0 164.0 Oregon 149.0 41.0 0 149.0 Colorado 125.0 125.0 0 125.0 Pennsylvania 110.0 110.0 0 110.0 Georgia 100.4 0.4 0 100.4 Virginia 65.0 65.0 0 65.0 Arizona 55.0 0 0 55.0 Mississippi 54.0 0 0 54.0 Idaho 50.0 50.0 0 50.0 Kentucky 35.4 35.4 0 35.4 New Mexico 30.0 0 0 30.0 Wyoming 11.5 11.5 0 11.5 Louisiana 1.5 1.5 0 1.5 合计 14,837.4 13,317.9 50 14,837.4 由于美国中部干旱及经济危机,2012年全年乙醇生产量约为133亿加仑,非常接近2010年的产量。然而,2012年是自1996年(另一个干旱年)以来的第一个年头,乙醇生产出现同比下降。 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RFS)是一种曾经在美国最成功实现的能源政策,减少了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从2005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41%。乙醇工业是美国能源领域成功的故事之一,为家庭平均节约超过1200美元的汽油账单,支持超过365000工作岗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振兴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
个人分类: 生物质能|2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海外学人在港立足发展和贡献
热度 2 QuentinYue 2013-4-5 20:21
再谈海外学人在港立足发展和贡献 岳中琦   目前,在七百万港人中,有不少世界级富豪港人,又有超过百万港人生活在贫穷线下。最高和最低家庭工资年收入之比达到 45 。仅有 8% 的私人物业在 1000 平方呎以上。因此,我们海外校友来港后要面对许多实在的问题,包括:如何能在香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何置业买楼?如何进入香港社会?如何在香港扎根、成长、壮大?    1996 年初,我从加拿大渥太华来港发展。十六年来亲身经历了香港回归前后的发展和变化。感触最深的是众多外来校友对香港社会的贡献和作用。同时,也了解到他们不少让人心酸的故事。这些故事表明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我们来港前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要在这个繁荣、现实和自由的社会中面临挑战或破灭。特别地,长期蜗居的压力能扭曲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自尊心。根据他们的事迹,给来港校友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我们要坚信,国家为维护和稳定香港长期繁荣和发展的决心、能力和财力。例如,在 1984 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前后,香港的房地产楼价见底。但是,在 1997 年回归前,楼价又高升到顶。之后,立即遇到亚洲金融风暴,楼价又快速下降,到 2003 年爆发沙士时见底。国家立即推出内地居民来港自由行等不少挺港支港措施,香港楼价又不断上升,直到今天又达到或超过 1997 水准。同样地,香港股票和金融市场也是如此。自 2008 年来,随着美元的贬值和量化宽松,香港的财富变化巨大,港币的含金量被大大地稀释。   在过去 30 年的巨大社会、经济和金融变化中,我们可见可寻大量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完全可以肯定,国家是香港长期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保证。相信这点是很多人士抓住机会、剧增财富、成功事业的根本原因。   其次,我们个人能力和努力也是极其重要的。香港现在的繁荣、财富和文化是在一无所有的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的岩石上聚积和产生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包括外来校友在内的众多港人的艰苦工作和努力创造出来的。香港是个工作和专业分工十分细、十分窄的社会。社会对每位就业专业人员的才能和工作要求也同样是十分清楚、十分分化的。我们在内地或海外所学专业十分广泛,很多专业在香港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专业就业和生存压力是巨大的。香港每个专业圈子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就见。人们很快就会知道一个人的真正才能和为人。   我们要学习、学会新的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努力在工作中不停地将这一技之长提高、充实和求精,将它成为在港生存之道、长期稳定发展之基。由于专业分工细、窄,香港所需专业种类也就较多,每个专业所需人员很少,好的机会和位置也就相应很少。竞争也就极其激烈了。只要懂得变通和顽强进取,我们在香港必定会找到发挥自己的机会和场地的。我们在单位工作中不要怕多做事。社会是认可和需要肯干、有能力、有才能或富有的人。香港专业和日常用语大多是英文和广东话。我们的英文和广东话语言能力也十分重要。   第三,香港是个国际大都市,富有各种创新力、财富增长力且极其自由的社会。香港的地域虽小,但人口不少,且具各种出生、教育和文化背景的能人、精英和超人众多。港币又同美元挂钩汇率基本不变,且各种货币任意自由出入海关。香港是各种投资机构和财团的首选市场。香港易受国家和海外各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巨大的变化、起伏和波动。因此,个人和家庭的发展机会总是有的。机会,今年不来,明年不来,后年就一定会来的。在考虑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时间变化和空间结构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自己是否在机会来到前有充分准备,而能识别机会、抓到机会、巩固机会和进一步发展机会。   总之,香港是个全球罕见的、斗智斗勇斗资讯的、政治经济财富的国际竞争场所。我们既能在本专业上发展有为,又能在资本金融市场上投资进取。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财富的高速发展和增长已为香港带来了新的巨大活力和机遇,十分有利我们校友在港发展。我们新来港的校友要向很多已经在港发展成功的校友们那样,拥有一技或两技之长,勇于进取,积极参与社会,等待机会,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2012-10-31 03:12:00  发表于《香港成报》 @ http://www.singpao.com/xw/yl/czjt/201210/t20121031_398366.html 習主席為港人打氣 信自己 信香港 信國家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7/01/HS1707010001.htm 2017-07-0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姚嘉華)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出席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歡迎晚宴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並寄語港人要有「三個相信」: 第一、相信自己。 習近平表示,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享譽世界的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來的,「香港同胞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拚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指出,港人過去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改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對此均從未忘記。他相信,港人不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而且能夠繼續在國家發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顯身手。 第二、相信香港。 習近平表示,香港發展具有經濟高度自由開放、專業制度與國際接軌、服務業完備、政府廉潔高效、營商環境便利等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 他指出,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中介;是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服務平台,「至今,香港仍是內地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和境外融資平台。同時,也已成為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習近平強調,更為重要的是,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不僅能夠分享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而且經常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佔得發展先機。「滬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將開通的「債券通」都在香港實行。 他強調,香港只要鞏固和提升這些優勢,定能留住和吸引各方投資和人才,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合作中把握機遇,促進本地創新創業,開發新增長點,續寫「獅子山下」的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 第三,相信國家。 習近平指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堅強後盾,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不同領域上均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世界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我們朋友圈越來越大,倡導的亞投行已批准成員達 80個,『一帶一路』倡議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一個多月前北京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動力。」 他形容,祖國繁榮昌盛不僅是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底氣所在,更是香港探索新路向、尋找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的機遇所在。 习近平出席香港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7/381055.shtm
2191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定义
热度 2 lgjszy 2013-3-12 15:09
定义: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发明人应当是个人。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发明人的确定、排名及人数。 关键词:创造;实质性;创造性贡献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43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的十大贡献
热度 1 huailu49 2013-3-3 08:46
原作:程中原   张闻天(1900-1976)是从遵义会议到抗战初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在中共党史上的巨大贡献,铸就了他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毕生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功绩,他的理论创造,远未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所了解。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这种状况理应有所改变。本文从十个方面评述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大贡献和理论创造,以便比较全面地认识他在中共党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评价他在中共党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一、在五四运动中,张闻天是青年学生中自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战士。   在五四运动中,张闻天是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最活跃的学生之一。1919年8月19日至21日,他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第50号至52号上发表《社会问题》一文,明确提出要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进窥”即观察中国社会的变迁,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途径。他还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四个时代(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的学说来分析中国现代社会的“四大变动”,指出辛亥革命取得的进步被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废弃了,中国依旧退回到了封建专制时代。他明确提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办法是“革命”。“革命的目的自然是去士大夫阶级”,革命的方式“大约是同欧洲旧式的革命差不多”,“不过起革命的要是劳农界人(就是工人和农人)。”不仅如此,张闻天还明确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说“劳农界人去士大夫阶级的革命”取得胜利,“实行普选的民主政治”,“这是吾们第一步的办法”;在民主革命成功之后,“再讲第二步”,即社会主义革命,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涵义。在这之后,此文还摘录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的十条纲领,突出地宣传了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知道,载有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因印刷延误是在1919年9月问世的。在张闻天公开摘录“十大纲领”之前,只有成舍我于同年4月在《每周评论》上摘译、谭平山于同年5月在《新潮》上择要介绍过,张闻天的全文摘录是中国早期介绍《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全国先进青年中,在当时各地青年的报刊上,居于最前列。   在五四时期,张闻天在文学创作、翻译、理论方面均有突出建树,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革命文学家之一。   张闻天首先以翻译家现身文坛。他先后在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刊《小说月报》、《民国日报·觉悟》、《东方杂志》上发表了译述《托尔斯泰的艺术观》、《泰戈尔对于印度和世界的使命》、《勃兰兑斯的拜伦论》、《波特来耳研究》、《文化与幸福》、《苏维埃俄罗斯政策之发展》;长篇论文《王尔德介绍》、《哥德的浮士德》等。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译著西班牙《倍那文德戏曲集》(与沈雁冰合译)、俄罗斯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科罗连柯的《盲音乐家》、法国柏格森的《笑之研究》、《柏格森之变易哲学》、意大利唐南遮的《琪俄康陶》,还有《但底与哥德》(与胡愈之、黄幼雄译著合编),总共有七种之多。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旅途》在《小说月报》连载一年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三幕话剧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刊登并由中华书局出版。他在《小说月报》、《东方杂志》上发表的短篇小说《逃亡者》、《飘零的黄叶》等也很有影响。他还发表长篇论文,支持倡导和创作革命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张闻天就是有名的“少年文学家”。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以后,又同萧楚女、杨闇公等共产党人一起,在重庆传播新文化,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邓小平在张闻天追悼大会致悼词,赞扬张闻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战士”。这是很恰切的评价。   二、张闻天积极参加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是这场论战中马克思主义者取得胜利的奠基人。   正当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的血泊中站起来,高举土地革命的旗帜,组织工农红军,创建农村根据地的时候,取消派却提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纲领》,污蔑土地革命运动“只是冒险和高调”,指责在农村组织红军、创立根据地是“官僚的冒险主义政策”。他们还著书撰文论证中国社会性质是处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作为其政治纲领的理论基础。张闻天连续著文批驳取消派的谬论。他的《是取消派取消中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取消取消派?》一文,从政治上、策略上批驳了“左派反对派”;他的《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一文,则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通过学术论辩驳倒取消派政治策略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指出:“在目前的情势之下,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的前途是没有的。”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因此,“目前中国的革命还是民主资产阶级性的”,“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在打倒帝国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针对取消土地革命的主张,张闻天特别强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的不可超越性,指出:“在以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之中国无产阶级,绝对不能跳过这一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谁想跳过这一阶段,谁就会使中国目前的革命,遭到严重的失败,谁也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张闻天的论文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最完整而且较深刻的著作。张闻天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胜利的奠基人。   三、张闻天是“左”倾错误领导集团中起来反对“左”倾错误的第一人。   在1932年10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在“目前形势”报告中首先提出:“党内‘左’倾情绪的增长,自北方会议之后,的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并说:“在革命危机在全国增长中‘左’倾是容易发生的。”会后三四天,他即写出《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在党中央机关报《斗争》上发表。此文批评文艺战线上“左”倾错误的两种主要表现:策略上的宗派主义和理论上的机械论。指明“使左翼文艺运动始终停留在狭窄的秘密范围内的最大的障碍物,却是‘左’的关门主义。”接着,他又发表了《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尖锐批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毛病,并用“党八股”一语加以概括。这两篇文章说明张闻天开始了从犯“左”倾错误到反对“左”倾错误的自觉的转变。从政治上看,是临时中央内以张闻天为代表,在文艺、宣传等局部开始对“左”倾错误有所认识、并开始承认中间力量的存在及其进步作用,开始在某些局部否定共产国际、斯大林及临时中央将中间力量视为“最危险的敌人”因而实行“打击中间力量”的策略。这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转变的开端。   四、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第一次历史转折的实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危急关头,同毛泽东、王稼祥等一起,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历史的选择。   在中央苏区,张闻天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方面,在关于统一战线、关于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战略、策略和对于福建事变和十九路军的方针等方面,同“左”倾中央主要领导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争论,并逐步同毛泽东走到一起。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张闻天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署名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这篇社论实际上否定了“左”倾军事路线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提出并阐明了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尤其是退却、缩短战线、转移地区的方式,保存有生力量争取胜利的观点。这篇社论被称为宣告进行长征的“战略社论”。   在长征出发时,张闻天同毛泽东、王稼祥走在一起,组成反对李德、博古错误领导的“中央队三人团”,“给遵义会议的伟大胜利放下了物质基础”。(张闻天:《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在长征途中,张闻天同毛泽东、王稼祥一起同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指挥进行了争论。过了老山界,张闻天他们在政治局内部公开批评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军事领导上战略战术的错误造成的。此次撤出苏区的突围又成为惊惶失措的逃跑。在红军战略行动方针问题上,李德、博古坚持原议,认为只有到达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才能放下行李打仗消灭敌人,也是错误的。中央红军到达湘西通道地区时,张闻天了解战局变化后,即与毛泽东商量,提出转向贵州进军、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的建议。到达黎平以后,张闻天与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就战略方针问题同李德、博古进行了激烈争论。实现了通道会议提出的“转兵”任务,并决定到遵义地区后开会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在黄平橘林同王稼祥谈话,张闻天又提议由毛泽东担任军事指挥。十天后召开的猴场会议,决定强渡乌江。会后行军途中,又停止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所有这一切,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在遵义会议上,在博古作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后,张闻天首先站出来作反报告——反对中央领导单纯军事防御路线的报告。他预先按照中央队三人团讨论的意见、主要是毛泽东的观点起草了一份“提纲”。张闻天的反报告旗帜鲜明而又全面系统地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西征途中的错误军事领导,为遵义会议彻底否定单纯防御军事路线定下了基调。在张闻天作反报告以后,毛泽东作了一个多小时的重要发言,深刻地分析了错误军事路线的症结所在。紧接着王稼祥发言,支持张闻天的反报告和毛泽东的发言,并提出由毛泽东来指挥红军。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时,决定推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1935年2月5日晚,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地域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附近的小村庄花房子,中央常委讨论分工,决定由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内负总的责任。   张闻天临危受命,担任总书记后,立即担负起完成历史转折的重任。在毛泽东等的支持下,团结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在前往扎西途中,一路行军,一路开会,及时贯彻遵义会议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完成遵义会议预定的任务。2月5日晚,张闻天即致电中央苏区领导同志,依据遵义会议精神对中央苏区的战略方针问题作出明确答复,并对中央苏区领导机构的调整作了明确指示;2月7日,张闻天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按照变化了的情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方向作出新的改变,决定放弃渡河计划,回兵黔北,“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2月8日,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经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2月9日,张闻天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和组织问题,作出决定,及时电告;同一天,张闻天在扎西镇江西会馆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红军部队实行缩编的决定,要求通过缩编充实各连队的战斗力;2月10日,张闻天在中央军委纵队干部会上作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报告,并即发长电将遵义会议决议大意及时向中央苏区、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传达。就这样,张闻天在担任总书记后的几天里,就非常及时地传达了《遵义会议决议》,并建立起新的中央领导同各主要苏区和各红军部队之间的关系,为对全党全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确立了基本的组织保证。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了《告全体红军指战员书》,更广泛地传达、宣传“转兵”、“缩编”重大决策,阐述《遵义会议决议》中关于运动战的原则。这一切为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大胜利——娄山关大捷,奠定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基础。   二占遵义以后,张闻天提议毛泽东担任前敌总指挥。以后,张闻天又采纳毛泽东的意见,组成周、毛、王新“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军事,使毛泽东成为实际上的中央红军军事统帅。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经过三渡、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等战斗的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5月上旬,张闻天又主持会理会议,肯定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赞扬新三人团指挥有方,克服离心倾向,使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毛泽东的运动战思想为大家接受。   五、张闻天和毛泽东紧密合作,战胜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领导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之后,北上和南下两种战略方针存在严重分歧。张闻天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坚持北上的正确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南下的逃跑主义方针。张闻天主持了6月26日的两河口会议,通过了他起草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要求集中力量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两河口会议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共中央和军委翻越大雪山,耐心等待,团结争取张国焘共同北上。以后,又经过7月芦花会议、8月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对张国焘采取了特殊的、十分忍让的方针,同时又很有策略也十分有力地抵制和批评了他的西进、南下的错误方针。张国焘玩弄两面派手法,拒不执行东出、北上计划,竟在9月9日发密电命令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密电内容据1937年3月中共中央会议记录中毛泽东的发言,转引自《周恩来年谱(1989-1949)》,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91页。)面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张闻天与毛泽东等断然决定撤离险境,立即北上。9月10日,发布《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9月12日,张闻天主持俄界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张闻天与毛泽东一起带领党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进驻吴起镇,结束了一年来无后方流动作战的状况,胜利完成了长征。此后,张闻天领导中共中央又同公开打出分裂旗号,另立中央的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进行坚决的同时又是富有策略的斗争,经过一年多艰苦复杂的斗争,终于迫使张国焘取消另立的“中央”,于1936年10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至此,以张闻天为总书记、毛泽东为红军最高统帅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完全确立。   六、日本军国主义侵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此民族危亡的时刻,张闻天和毛泽东等一起,领导党和红军,实行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力量与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红军进入陕北以后,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1935年10月22日)上,张闻天就指出,现在面临的新的任务是“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直接联系起来”,将土地革命战争“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率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后,张闻天又召开中央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巩固和扩大陕北苏区成为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中心。并发表宣言,作出决定,指出:“目前陕甘苏区党前面最迫切的任务”,是“扩大与巩固陕甘苏区,准备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是由反蒋战争进到反日战争”。还撰文指出:“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中心问题,就是经过怎样的一些转变的环子,怎样灵活的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广大群众的不满到抗日反蒋的实际行动,并引导这些行动走上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道路。”   此后,张闻天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策略问题”,主持发布了《抗日救国宣言》,提出共同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建立“反对最主要敌人”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紧接着,又作出改变对富农策略等一系列纠正过去“左”倾政策的实际步骤。拉开了从内战到抗战的伟大转变的序幕。   1935年12月17日至19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起草并通过了瓦窑堡会议决议,确定并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路线。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张闻天同毛泽东配合合作,采取转变白区工作方针、联合地方实力派(首先是东北军)等一系列具体步骤,组织各条战线实行政策策略的转变,加强统一战线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张闻天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又很快地进行了政策调整,适时地把“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以至“联蒋抗日”的方针,把“人民共和国”的口号改变为统一战线的“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并开始了同国民党再次合作的接触和谈判。   1936年双十二事变爆发,13日上午,张闻天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他从对西安事变矛盾性质与发展趋向的正确分析出发,提出我党处理事变的根本战略方针是“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要转到合法的登上政治舞台”。他明确表示,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实际是政权形式)”。至于对蒋的处置,张闻天明确主张“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与分化、孤立”,“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在19日的会议上,张闻天赞成处理西安事变“分两手”的策略,并把这两手概括为“和平调解”和“防御战”,确定为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途径,还明确表示,不能采取苏联的立场。会后形成的两个重要文件(分别由张闻天和毛泽东起草),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纲领和具体方案。21日中央书记处的电报进而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一着——“放蒋”,即在六项条件下“成立和平”、“恢复蒋介石之自由”。   在“放蒋”、“扣张”后西北上空战云密布的复杂惊险局面中,张闻天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采取正确对策,一方面用各种办法策动各方调停,维护国内和平,一方面令红军出陕南,与张、杨三方面团结一致“真正地硬一下”,“使中央军不敢猛进”。不仅如此,张闻天还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亲自来到十分险恶的西安,与周恩来、博古,与彭德怀、任弼时、王稼祥、杨尚昆等共商对策。同时与在后方的毛泽东、朱德等电报往来商量。最终决定改变打起来也不参加的方针为“[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争取最后的和平的方针。中共中央的决策使友军深为感动。三方最高军事会议终于作出了坚决促进和谈成功的决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等五项国策,表示在此前提下中共愿作出四项保证。此后,正式重开国共合作谈判。张闻天同毛泽东一起领导了持续半年、跌宕起伏的谈判。从周恩来、叶剑英在西安同国民党代表的谈判,到周恩来同蒋介石在杭州的首次会谈,在庐山的再度会谈,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到庐山与蒋介石的三度会谈,8月上旬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飞抵南京出席国防会议并同蒋介石进行第四次会议,所有这些谈判,张闻天都自始至终参与了直接的领导。张闻天不仅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或常委会议讨论谈判的原则、条件和具体方案,而且在谈判开始前和进行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谈判的情况,就谈判的立场、方针、内容、策略、条件(例如红军改编后的编制、人数、组织领导、指挥系统、人事安排、经费、防地、作战方针等)给前方的周恩来等及时去电作出明确具体的指示。这许多电报绝大部分系“洛毛”签发。谈判结果,不仅达成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设总指挥部的协议,还达成将长江南北的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在南京出版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设立中共代表团和八路军办事处,释放政治犯等协议。谈判取得的成果,在红军、苏区方面,保证了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在国共两党关系方面,共产党取得了公开合法地位又保持了独立性。这就为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和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张闻天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他一生对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作出的最大的历史贡献之一。   七、张闻天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深刻地检讨“左”倾错误,自觉地提出“还账”和“补课”的请求,亲自率领农村调查团,深入陕北、晋西北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写出大量高水平的调查报告作为中央决策参考,而且写出《出发归来记》那样深刻的总结。他用实际行动为全党同志做出了接触实际、联系群众和自觉开展自我批评的榜样。   八、在建国前夕,张闻天科学分析东北经济构成,提出东北经济建设基本方针,对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方针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张闻天指出,东北经济由六种经济成分构成,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秋林经济(苏联在东北开办的公司称“秋林公司”。秋林经济是当时东北所有的外资经济。)东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应是:“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地发展并紧紧地依靠群众的合作社经济,扶助与改造小商品经济,容许和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防止与反对商品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投机性和破坏性,禁止与打击一切有害于国计民生的投机操纵的经营。”(《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九、1959年7月21日,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发言,系统批评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深入分析了产生错误和缺点的主观原因,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问题。张闻天的庐山会议发言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的全面、深刻、科学的理论总结,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进行的科学概括。这篇发言又是反对个人崇拜、争取党内民主的光辉篇章。这篇发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方针的代表,它不仅在当时有着尖锐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有指导和警戒的意义。这篇发言所表现出来的张闻天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更为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树立了榜样。   十、张闻天在庐山会议受到错误打击,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但仍然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事业,坚持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他在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报告和读书笔记,他在“文革”中写的肇庆文稿,是批判“左”倾错误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丰碑。他的理论创造,说明他是一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者,是呼唤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上述十点,主要是着眼于他的丰功伟绩和理论建树来讲的。他的道德、品格,更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所推崇。我想套用古人关于“三不朽”的标准来对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地位作一简要的概括: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三不朽”被视为伟大人物的标准。张闻天达到了永垂不朽的这三个标准。张闻天令人景仰,让人钦佩的,不仅是他在民族、国家和党危急存亡的时候立下的功,还在于他处于逆境中立下的德和言。在庐山会议形势逆转时,他的忠言直谏;在撤职罢官后,他的集市贸易意见书、生产关系两重性论文和政治经济学笔记;在“文化大革命”狂潮中,他为“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独自承担责任;在流放生活中,他写下批判“左”倾错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肇庆文稿”。在可以推诿的时候,他不推诿;在可以苟且的时候,他不苟且;在明知前途充满风险的情况下,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在人身自由被剥夺的情况下,他依然不倦地进行理论创造。从庐山发言到肇庆文稿,张闻天在逆境中写下的这些著作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早的、不可多得的理论成果,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当时认识的最高水平。现在以至多少年后,人们还可以享用张闻天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高度评价他在中共党史上的作用,肯定他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江泽民肯定他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江泽民同志致刘英同志的信》,《人民日报》1990年8月30日。)杨尚昆称赞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杨尚昆:《纪念张闻天同志》,《人民日报》1990年8月30日。)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1年2月14日。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17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外华人学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热度 38 lin602 2013-1-7 21:51
从科学网上不少博文看出,大多数海外学人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国内的教育,正确看待与评价国内的大学教师与学人。特别是对国内学者们尊重。网上不少国外的教授们令我非常尊重(例如:曹聪,蒋继平,喻海良等),从海外归国的学者饶毅、施一公、颜宁等的博文我也非常喜欢看,大家可以从他们博文下面我的跟帖中看出。 不过,有些海外华人学者不是这样,在中国读完大学或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读个博士做个博士后,留在国外大学任教职。不否认,他们的学术相对于国内总平均水平做得还可以,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但是,他们经常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大肆说国内的教育‘如何如何’,国内的教授‘如何如何没有水平’,国内的教授们如何如何不称职,国外的华人引入中国如何如何.......。 甚至有个教授在科学网博文上公然写出:‘为此,有些玩世不恭的中国人描述说中国的“教授”就像中国城乡到处散养的“狗”,多到成了祸害!对此,我越发具有了认同感。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8980do=blogid=650785’ 让人看了发笑。 说句难听的话,你如果不出国的话,你可能未必做得比现在国内大学教授们好多少,说不定你还不如大家。 再说句不受用的话,许多在国外著名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回来后,做得未必比完全没有出国的同一学科的土鳖好(而且这些土鳖的超始条件比他们差很多,而且在科研过程中都一样的‘实干’,排除那种‘后门’),这是事实!! 总是拿国外目前的学术与中国目前状态来比,不要忘记,中国的高校从开始建立到今天才有多少年?欧洲的大学已经多少年了。中国1949年前什么样子,解放后反右、文革加上许多原因,大学正式开展科研才多少年?中国近几年还有点钱做科研,中国前二、三十年穷得什么样子,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刚到国外时,什么都舍不得吃的样子还记得吧。 还记得二十几年前中国学生到美国,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月工资五十元,到美国相当于几美元,而美国当时平均年收入已经数万美元了。那时候的钱特别是科研经费与美国、欧洲比,中国的教师们拿什么条件做科研? 中国贵州很穷的山区人家的孩子结婚,能够与英国王子婚礼一个样子?这种差别完全是由于这穷孩子不够聪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树高等教育’呢需要多少年?几年或一、二十年就要贫穷的中国赶上数百年高等教育富裕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 再问你一句,中国将你培养到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你到国外后,你给用中国纳税人的钱培养你的中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是有很大弊病,这是体制造成的,大家仔细看我所有的博文,我是非常非常不满意我国目前的大学状态,特别是官本位与教授不能治校的现状。中国的大学与高等教育一定要改革!不是中国的教授与学人们无能,而是中国的穷底及其他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中国的教授们应该自豪,他们用二、三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做到今天这个样子,让中国许多产品能够出口(还记得八十年代彩电冰箱都进口吧),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许多教授们的技术产业化,让中国的技术往前进,他们的工业化水平未必比你几篇SCI差多少。 反过来问一句,中国培养了你们,你们为谁做贡献?我尊重钱学森优于杨振宁(当然杨振宁我也尊重),尽管钱学森没有得到诺贝尔奖,不管别人如何看。 了不起了,少数人从一个穷家‘嫁’到了富人家,对‘娘’家人横鼻子竖眼睛的。有些人的口气与眼神,不象一个学者的样子。 怪不得许多女明星都要‘嫁’给有钱的人家。 国外国内学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应该承认并仔细分析目前的状态,更要默默地为中国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外的教授们更是要从爱心出发,与国内学人们团结在一起利用各种场合提出好的观点,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出力。因为你们在海外说话比较方便一点。也可以在网上提供国外的研究信息给国内学人们参考,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也可以经常到国内来讲讲学,带来国外的研究动向,与国内学人们交流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 其实中国的海外华人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总体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国内教授也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与成绩。许多国外教授对国内的帮助也是通过与国内教授合作完成的。 总体上来看,国内学人对海外的学者持欢迎与尊重的态度。 我院我校有不少国外回来的教授或年轻博士,我都非常尊重他们,因为我们是互相尊重的,不管学术上做得如何,但我们都是平等与友好的。我可不是乱说,我的研究生与同事们不少人看我的博客的。 我这博文可能写得不太好听,我只针对少数人的。网上许多海外教授,我对你们是非常尊重的。因为你们尊重国内的学人,真诚地讨论并进行帮助,适时地给国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让你不舒服,请你原谅。 最后附上一首诗: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1052 次阅读|88 个评论
‘海龟’----祭坛上的供品
热度 3 lin602 2012-12-31 13:56
许多人津津有味地大谈‘海龟’,其实‘海龟’‘土鳖’都是学历高一点,有点知识,做点科研或做‘白领’工作的普通人而已。 有意识地加强‘海龟’‘土鳖’之概念,其实就是有意识地加以抬高一方压低一方的说不出口的行为。 海龟就比土鳖高人一等? 其实厉害的海龟不少,差劲的海龟也不少,厉害的土鳖不少,差劲的土鳖也不少。 ‘海龟’真的就比‘土鳖’对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与科技发展贡献大?不好说,难以统计。不过,你看看你周围看得见的人群中,抛开官位,是不是土鳖的真的对社会的贡献比海龟小?特别是对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不要完全以SCI论文来进行比较,SCI只是科技中的一部分。反过来问一句,全社会甚至全世界是不是以SCI来论英雄呢?比尔盖茨SCI论文很多吗? 本质上,海龟与土鳖,都是做点技术或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人为什么要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并一一帖上该死的标签呢? 海龟与土鳖,有多少国家这样强调?我看,这都是中国的土特产。 天天强调平等,公平,有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再创造这人为的不平等。 别傻了,海龟其实也是祭坛上的供品而已。
2820 次阅读|5 个评论
各省市区对异地高考设置的门槛,无语
热度 15 cgh 2012-12-31 07:57
各省市区对异地高考设置的门槛,无语 看看各省市区对异地高考设置的门槛,啥也别说了!从被限制对象的角度看,这事和科学网的博主基本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从受冲积对象的角度,很多博主应该会有想法的。 教育资源分配…… 地位卑微的城市贡献者…… 平衡发展…… 默默地看吧…… 省区市 方案进度 实施时间 条件 门槛后面 北京 已公布过渡方案,正式方案将争取在 2013 年出台 2013 年(过渡方案) 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学生 2013 年开始可以参加中职考试录取, 2014 年开始可以参加高职考试录取。大学本科部分的录取则尚未公布放开的时间表。 门槛后面还不知道有几道门槛,和在天安门广场朝故宫方向看的感觉一样! 天津 具体办法尚未正式公布,但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年底前公布 家长要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依法纳税、上缴社保,且随迁子女就学达一定年限。 正在朝北部观望? 河北 已公布 2013 年 要求考生在流入地具有两年高中学籍,家长也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按河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方案,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 山西 未知 2013 年暂不实施异地高考政策 高考报名仍限定为常住户籍在本省。外省籍考生因工作或学习需要申请借考,须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同意后,方可在本省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 内蒙古 年内出台,具体正在制定中 充分考虑 “ 三大准入条件 ” :有工作、住房、保险;另一个标准是 “ 城市发展需要这个行业和群体 ” 。 你爹做了多少贡献,你得拼一下,否则别想过来捡便宜。 辽宁 已公布 2013 年 在辽宁省高中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父母在辽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 ( 含租赁 ) 。 要么自己和父母分开在老家自己上高中,要么初中毕业就出来 吉林 已公布 2013 年 考生在吉林省普通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其父母在该省有合法职业、合法稳定住所 ( 含租赁 ) 并参加社会保险 3 年以上。 黑龙江 已公布 2013 年 满足本省学籍、高中连读三年、有稳定住所三个条件的考生可就近报考。 上海 已公布 2014 年 持有上海居住证 A 证的来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可在当地报考。 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也分三六九等?先拼爹吧,不行就老老实实自个在老家上高中。 江苏 方案已初步形成,年内发布 预计 2013 年 非户籍考生,在新规出台以后,依然有望按照异地高考方案参加明年的高考。 浙江 已公布 2013 年 考生取得在该省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和学籍,符合该省高考报名的其它条件。 只要你敢过来和我一起比高中学习,我就敢和你比高考! 安徽 已公布 2013 年 唯一要求 “ 高中阶段完整学籍 ” 。 福建 已公布 2014 年 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 江西 已公布 2014 年 在江西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系已知条件门槛最低方案。 既没有好的地方高校,也没有地方优惠政策。过来的估计也都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办法的,或者本来脑袋就不会想办法的。苦命的江西孩子,谁会为你们着想?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山东 已公布 2014 年 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 ( 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 ) 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只要你敢过来和我一起比高中学习,我就敢和你比高考! 河南 相关政策正在积极研讨中 难道是人多嘴杂,意见难统一? 湖北 未知 最早实施须等到 2014 年 你们先搞,我随后。 湖南 已公布 2013 年 外省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可通过中考录取到流入地普通高中学习,或凭初中毕业证书通过注册入 学进入流入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 自高中一年级起 ( 含高一的第二学期 ) 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 应、往届毕业生,可凭学籍证明和其父母居住证在湖南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在湖南连续就读两年以上 ( 含两年 ) 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可参 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想得太复杂了吧! 广东 已公布 2013 年 2013 年起,通过积分入户广东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可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其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从 2014 年开始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院, 2016 年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而广东和上海的另一项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欢迎到我们的职业培训学院送钱,高考嘛,那你得拼爹了。 广西 预计年底出台方案 针对 2014 年(含)以后的考生实行 少数民族地区正对将要遭受的冲击严阵以待 海南 年底前出台 重庆 已公布 2013 年 具备在重庆高中阶段三年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就读;普通高中学生家长 ( 父亲或母亲 ) 还应在重庆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 ( 含租赁 ) ,中职学生家长不作条件限制;符合重庆市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 拼学习、拼高考 四川 将组织研究具体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麻将接着搓。 贵州 未知 少数民族地区正对将要遭受的冲击严阵以待 云南 年底方案将出台 西藏 未知 陕西 方案尚在调研论证过程,时间未定 户籍和连续学籍满三年的外地生可在陕西高考 户籍满三年还不算陕西人?坑爹啊? 甘肃 2013 年暂不实施 出官的地方,做法就是不一样 青海 政策被误读,并未放开异地高考 考生及家长在高考报名前已在青落户且学籍在高考报名前已转入青海,并且其原籍省(区、市)高考科目与青海高考科目一致(不一致则由省招办按照青海省高考分值进行折算),就可以在青海参加高考。 少数民族地区正对将要遭受的冲击严阵以待 宁夏 未知 新疆 将适时出台随迁子女在本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 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包括家长、学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需要符合基本条件。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2-31/4449034.shtml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个人分类: 杂谈|5961 次阅读|41 个评论
我对一位二十二年前毕业生的一个‘小小的请求’
热度 3 lin602 2012-11-28 16:12
前几天1990年毕业的学生们聚会,我对其中一位目前在世界顶级香料公司工作、业务水平非常强、收入不错的毕业生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 那天下午他们班座谈照相,晚上聚餐,晚餐后集体到KTV去唱歌并互相交流时,那位学生有段时间坐在我边上(说起来他也四十多岁了,我教他们时,我也才三十二岁左右)。我对他说‘作为老师,我对你只提一个要求,在你五十岁前后,一定要带出几个徒弟,将你的技术传承下来,这是对中国的调香事业做出贡献,如果你老了退休没有将技术传承下来,那是一个损失,也是一个遗憾。因为你目前吃用不愁,生活无忧,也不担心别人争你的饭碗。’ 他的回答让我非常高兴,他说他也是这样想的,也打算这样做,而且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会做出让我满意的结果。 作为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欣慰。
2859 次阅读|5 个评论
名难副实、无人喝彩的环境贡献—兼谈contribution的词典汉译缺失
热度 1 hillside 2012-11-10 10:33
贡献,在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与奉献、捐献相近的高尚字眼。 然而,在当代中国环境科学类文献中,贡献与贡献量的身价大跌、甚至与污献、劣献同流合污。 时下的新闻媒体中,除了环境污染的现实外,对于为环境作出贡献的人物与机构的嘉奖也层出不穷。然而,在学术舞台上,或明或暗的各种污染物质竟已端坐在为环境作贡献的名单里、出现在各种学术书刊中。将此贡献与彼贡献混为一谈,是不是有点不是滋味? 您看,在论文“环鄱阳湖主要工业城市对鄱阳湖水污染的贡献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中,贡献大好还是贡献少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可能类似脑筋急转弯。如果此术语仅出现在学者的书斋里、高深的杂志里,那也没有太多不便,学术圈可以有自已的一套行话系统(Jargon)。但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鼓吹的对象,标新立异的伪“贡献”只能使真贡献黯然受伤。 上述用法的来由可以想见:系直接翻译自英文的contribute、contribution。问题是:英文的contribution是一个完全中性的词汇,而中文的“贡献”却是中文世界的“劳模”与“榜样”,富含美好的想象。 《英汉大词典》释contribution为:“捐款、捐献(物),捐助(物);贡献;促成作用”,对于“contribution”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手头的多本英汉词典都对contribution倾洒了褒奖词语。然而,例句中就明显露出破绽。此处介绍两个英文例句(引自《英汉大词典》contribution条目下): 1.The contribution of animal fats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arteries(动物脂肪对于动脉的损害作用)。 2.Alcohol was a contributor to the accident(酒是酿成这一事故的一个因素)。 此处来看一个contribution的同根词contributory,《新时代英汉大词典》释之为“I.1.(做出)贡献的;促成的;起作用的(笔者注:仅义项下有一个例句,但含义有些吊诡):The workman's own carelessness was a contributory cause of the accident.这个工人本身的疏忽大意是事故的引发原因。2.(退休金等)由捐款维持的。II.1.贡献者;捐助者 2.英 (企业倒闭时)负有连带偿还责任的人”。《新时代英汉大词典》释contributory negligence为“ 共同过失”。 我认为, 当前的各路英汉辞书对于contribution的释义遗漏了负面的一面,应当增加”对(过失等)负有责任”这一释项 ,以与中文的“贡献”拉开必要的距离。 尽管“工业污染源的贡献”、“农业污染源的贡献”、“服务业污染源的贡献”已经大行其道,但我仍然认为是不相宜的,应当换用其它更加中性化的词语,减少对于“贡献”的污染。 至于用什么词来替代“(负面的)贡献”,我也没有成熟想法,只是有一些零星思考。如:“归溯、归至、归由”,或“归溯量、归至量、归由量”,试图体现冤有头,债有主之意。有兴趣的博友不妨各抒高见。 当然,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替换词语,各路污染物质只能被“贡献”下去了。我至多只能一声叹息:又一个美好的字眼就这样被污染糟蹋了。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38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莫言研究院讲坛1-贺莫言获Nobel炸药文学奖絮语
冯用军 2012-10-15 14:28
莫言研究院讲坛1-贺莫言获Nobel炸药文学奖絮语
热烈祝贺自己承认是中国公民、政府承认是中国公民且具有自由生活权利的莫言同志荣获诺贝尔炸药奖之文学奖! 关于莫言同志的主要代表作品,正如研究莫言同志的粉丝所概括的那样:《春夜雨霏霏》的日子,在《红高粱》地,用《透明的红萝卜》干了《丰乳肥臀》《四十一炮》,犹如《檀香刑》,累得《生死疲劳》《蛙》! 顺便搞笑一下: 话说莫言副主席刚刚起床,突然收到一跳短信,内容如下:瑞典作协温馨提示,您已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80万瑞典欧元整(税后)。为了方便办理您赴瑞典领奖的手续,请汇款人民币60000元到以下指定的农行账户:XXXXX 688 8888。 再顺便说说国家进步和国力提升对中国自信的影响: 2000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将奖项颁发给了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2012年10月,大陆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获奖后,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指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把奖项颁发给高行健是“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中国作家协会也指“有其政治目的”,并宣布开除其会籍。《人民日报》则以《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文章称:“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文学院里,一场闹剧正在上演。一小撮对中国人民怀有极不健康心理的所谓文学专家,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新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现居法国的华裔‘作家’高行健。瑞典文学院的倒行逆施,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这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瑞典文学院是一贯反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 十二年后,瑞典文学院将文学奖颁给了一个真正中国国籍的作家。发自内心的欣喜在官方媒体上彰显无遗。人民网的大标题是: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内文有这样的词句:“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中国人也等得太久了。”“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了其著作的高水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接纳和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1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陈光标欲送莫言北京繁华地段房 http://news.163.com/12/1015/08/8DRII4TN0001124J.html?f=resys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1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7:实至名归 风范永存
热度 3 sqdai 2012-10-10 06:10
昨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钱伟长同志百年诞辰座谈会,深受教育,感触良多。 我校的与会者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队,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见到了陆续抵达的与会者。其中有:钱先生母校清华大学由校党委书记带队的代表;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带队的中科院的代表;来自钱先生故里的代表,由江苏省省委书记带队;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带队的统战部的与会者;由民盟中央副主席带队的民盟的与会者,等等。令人高兴的是,见到了久违了的李佩教授,钱先生挚友郭永怀院士的夫人;郑哲敏院士,钱先生回国后在清华执教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还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老学员、钱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老同事和学生。还遇到了我的同龄人、钱先生的长子钱元凯及子女辈和元凯的妹妹钱开来。大家相聚甚欢,纷纷摄影留念。 座谈会于上午十时正式开始,气氛庄重而热烈(报道见链接 1 ),所有发言内容翔实、情真意切,从各个角度回顾了钱伟长先生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多方面的贡献。当然,最令人关注的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讲话,讲话的精神已在新华社的报道里做了概括。 座谈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门前等车时,我与我的领导、师长、朋友们简短地交流了参会后的感触。大家的共同感受是:钱伟长先生的贡献和功绩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的肯定。我们自然地回想起两年前在钱伟长先生追悼会上看到的《钱伟长同志生平》(见链接 2 ),觉得贾庆林同志的讲话中的提法与这份经权威性审定的《钱伟长同志生平》有些许差别,有些评价在程度上不一样。因为贾庆林同志的讲话全文尚未发表,这里不便细说,但是讲话中提到的关于向钱伟长先生学习的四个方面归纳得非常精辟(见链接 1 )。 回到住处后,我又做了一些思索,有如下感悟: ——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地位有高有低,但只要抱定爱国、奋斗、奉献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对于有杰出贡献者,祖国和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世事错综复杂,对一个人的评价有时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这里我想重复两年前说过的话: “现实可能过誉甚至错捧了一个不肖之徒,但是历史不会。 现实可能曲解甚至冤屈了一位正直之士,但是历史不会。”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2528.html ) ——钱伟长先生有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他不是完人,但他的主流方面是积极的,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爱国主义者,而这一点正是最值得我们后辈应该效法之处。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期待来者。我们后辈应努力 学习钱伟长先生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倾心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力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总感觉到,老人没有走,他还在关切地注视着我们。后辈必须努力,一刻也不能停住自己的脚步。 写于 2012 年 10 月 10 日晨 【链接 1 】 贾庆林出席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并讲话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吴晶晶)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贾庆林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钱伟长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他说,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和历史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倾心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 贾庆林强调,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我国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既是钱伟长同志等先辈们的毕生追求,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钱伟长同志的崇高思想和奋斗精神,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和杨汝岱出席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发言。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钱伟长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和身边工作人员代表等出席座谈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09/c_113314913.htm 视频资料可见: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10-09/195061880997.html 【链接 2 】钱伟长同志生平 钱伟长同志生平 2010 年 08 月 08 日 00:00 来源: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同志191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系研究所学习,后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并于194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北京市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83年后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   钱伟长同志是第一、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早在193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时,他所作的硒的单游离光谱分析开创了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他同导师一起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该理论给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方程后来被科学界称为 “ 钱伟长方程 ” 。1942年,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担任研究工程师,与钱学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 · 卡门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1946年他与冯 · 卡门合作发表的《变扭率的扭转》一文,被冯 · 卡门称为自己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弹性力学论文。1951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后来又与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他研究提出的有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参数摄动解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称之为钱氏摄动法。1980年他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不仅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广泛涉猎中文信息处理、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等领域。1982年他因广义变分原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4年他创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同年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 “ 钱码 ” ,对中文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56年他被波兰科学院选为院士,还多次出席国际力学会议,并担任《国际工程科学月刊》等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   钱伟长同志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力学专业。他主持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1957年,他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文,提出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等重要意见。他多次呼吁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调任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他首先提出了破 “ 四堵墙 ” 的口号,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各院系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大力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1994年后,他一直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校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辛勤耕耘,倾尽了心血。   钱伟长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 九一八 ” 事变爆发后,他立志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决心弃文从理,毅然由清华大学历史系转学物理。他积极参加 “ 一二 · 九 ” 运动,是清华大学民族解放先锋队发起人之一,曾与同学一道骑自行车到南京为抗日请愿。1946年5月,正当他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谢绝冯 · 卡门的挽留,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回祖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他拒绝了美国有关方面对他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他多次在清华大学发起抗议蒋介石政府腐败和独裁统治的签名活动,并热情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之中。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还是 “ 文化大革命 ” 中受到冲击,他都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贞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多次表示,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精神,真正使得党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言有纳、议政有途、大有可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他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钱伟长同志是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他1952年加入民盟,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名誉主席。多年来,他带领广大民盟成员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不断为保护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而呼吁,到重庆、杭州、绍兴、南京、苏州、扬州、曲阜等地深入调查。他对福建马尾港口提出的 “ 束水攻沙 ” 治理方法等,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采纳。1989年,77岁高龄的他出任 “ 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 ” 组长,一干就是14年,为试验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勇于探索、积极开拓的精神,深入实际、认真实践的作风,以及不凡的学识与智慧、气度与魄力,都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广大民盟成员。他轻个人进退、重事业兴衰,于1996年主动辞去民盟中央副主席职务,推动了民盟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体现了老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风范。他始终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开创民盟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伟长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十分关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多次参加或率领全国政协代表团出国访问。他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宗教小组组长、区旗区徽评审委员会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作出了积极贡献。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期间,他多次接待与接触了前来大陆参观访问、投资洽谈的台湾及海外朋友,在传播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展与华侨华人多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坚决反对 “ 台独 ” 、反对分裂,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晚年身卧病榻仍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钱伟长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上海8月7日电)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2374156.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45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野老丹心一放翁》照相
黄安年 2012-6-10 10:05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野老丹心一放翁》照相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野老丹心一放翁》照相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 1 2 年 6 月 10 日发布 *************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文 2007 年 4 月 4 日 (按:发表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研究栏目 2006 年 1 月 27 日 发布。最近山东广播总台、齐鲁电视台、新浪网联合推出寻找美国铁路华工历史之旅活动,现发表这篇文章,全文如下:) ******************************* 关键词:中央太平洋铁路 中国劳工 贡献 不公正待遇 分类号: K712.44 130 年前的今天,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经过包括中国在美华工在内的美国各族人民的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 终于比预计时间提前七年完工 , 1869 年 5 月 10 日 下午 2 点多 , 由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 (Sacramento) 向东 689 英里与由内布拉斯加的奥马哈 (Omaha) 向西 1086 英里的两支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 (Ogden) 的普罗蒙特里丘陵 (Promontory Point in the mountains) 处相接,其中承担最艰巨任务的西段主力正是在美国的华工。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上真正连成一片、标志美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它预示着美国行将成为面向两大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在美国历史上最初的中国移民潮,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美国西部地区的崛起,所做出的永志难忘的历史性贡献。 据记载 , 为了纪念横贯北美大陆东西铁路的历史性大会合 , 加利福尼亚一位名叫大卫 · 休斯的富商捐赠了一枚黄金轨钉。这枚轨钉比一般的轨钉要大一倍,直径大约有 6 英寸 ( 15 厘米 ) 多,钉身是用 18K 金铸成。 5 月 10 日 , 中央太平洋铁路董事长、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利兰 · 斯坦福敲下了这个黄金轨钉的第一槌。 具有象征性的这一银槌掠过轨钉,落在铁轨旁边电报线的信号器上。该信号器直通华盛顿,全美各地教堂都随之响起了钟声,共同欢庆这历史非凡时刻。 随着铁路的连接完成,铁路旁边的电报线工程也完成了,横贯大陆铁路历史性的会合就这样完成了。 就在这一天,在加州萨克拉门托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游行队伍中,竟然连一个华工代表也没有。人们一个接一个走上主席台祝酒,但没有人在会上提到华工。来自在旧金山发表演说的纳萨尼尔 . 贝内特法官 , 在发言中认为铁路工程的告捷完全,是由于在加州同胞的特有素质所致。他说: “ 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着四个当代最伟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国人敢打敢冲的勇猛劲头;有德国人的哲学头脑和坚定精神;有英格兰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有爱尔兰人不知忧愁的火暴脾气。它们各自做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贡献。 ” 贝内特居然只字不提华工所作的贡献便下结论说 :“ 一个来源于这些民族并将其最优秀的品质聚集在它自己的生活中的民族,是能够取得任何成就的。 ” 这时,只有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巨头之一、招募华工的倡议者、加州法官查尔斯 · 克劳克感到很是尴尬 , 便十分巧妙地以一句话提醒大家: “ 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 ---- 归功于他们表现著异的忠诚和勤劳。 ” 这一讲话被誉为美国移民史中著名的 ‘ 一句话历史 ’ 。 一些尊重历史真实的美国学者 , 对美国华工在建设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贡献能够持比较客观的态度 , 他们正确地指出: “ 像贝内特法官那样从无视华工的成就到否认中国人的人权,也就不过相差一小步吧了。 ”" 关于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这些衣衫褴褛的广东劳动大军的故事,例如他们怎样被招雇到铁路工程来的,以及他们是怎样翻山越岭穿越内华达高山区的,这段史实在反映加利福尼亚州黄金时代的历史篇章中是相当模糊的。 ” 笔者提交大会的论文本着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求实精神,着重论述横贯北美大陆铁路对于美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 以及中国华工对于最终建成这条铁路的历史性贡献 , 并从中悟出给予美中两国人民富有启迪意义的若干思考。 ( 一 ) 论题首先要从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的兴建谈起。 在美国内战前夕,铁路建设的总长度已经达到 30000 英里 。占当时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的一半以上。 但是,美国铁路建设的狂飙时期却在美国内战以后开始的几十年的时期里。 有关建设横贯北美大陆太平洋铁路的主张最初是在 1840s 提出来的 ,1845 年初 , 一位与中国经商的纽约商人阿瑟 · 惠特尼向国会提出建议 , 要求政府赠地给予筑路公司 , 以兴建自苏必利湖至俄勒冈地区的铁路,他先后多次向国会鼓动修建到达太平洋沿岸的铁路线。由于 1849 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出现的影响,建设这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就日益显得更加迫切。但是在 1850s 人们主张建设这条铁路需要政府的大量财政资助,因此只需修建一条就足够了。又由于地区性的竞争,阻碍了各个利益集团对于首选线路的一致认同。 1853 年国会授权陆军部长戴维斯负责对密西西比河谷与太平洋岸之间的几条线路可行性的勘察。 1855 年勘察报告完成 , 报告提出了四条可供采取的路线,但是国会对于勘察报告并未采取任何行动。美国内战开始后,有关铁路建设线路的选择显得对于北部十分有利。在加利福尼亚州热衷于铁路工程的利兰 · 斯坦福、科利斯 · 亨廷顿、马克 · 霍普金斯、查尔斯 · 克劳克、西奥多 · 朱达等人的积极推动下 , 提出承建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线由西向东与另一条由东向西的铁路线相接的申请 , 这一主张获得国会多数人的支持。 1862 年 7 月 1 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称 “ 由政府保障援助为用于邮政、军事和其他目的而建设的由密苏里河到太平洋的铁路线和电报线路 ” 政府负责赠送大批国有土地和资助大量资金,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根据法案 , 预计这条铁路的建成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将获得 4500 万英亩的土地赠给以及约 6000 万美元的借款。法案规定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建筑各自的起点,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起自格林威治线西经 100 度的共和河谷南岸和普拉特河谷北岸之间地向西修筑,在南山口越过落基山脉,到内华达准州的西部边界,其后再向西延伸。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则起自太平洋岸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东部边界,其后再向东延伸。双方铁路建设的延伸可以一直到和另一方线路相衔接为止。该法案要求建设快速和安全的铁路线同时完成电报线路的建设。 尽管如此,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修建开始时仍未能吸收足够的投资。 1862 年 10 月 17 日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向内政部提出了建设该铁路段的专门报告。 1863 月 5 日美国内政部的报告说 , 根据 1862 年 7 月 1 日 生效的由政府保证建设用于邮政、军事和其他目的的自密苏里河至太平洋的铁路线和电报线,已经开始实施,并发行必要数量的股票,股东们可以得到最充分等保障以满足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但是实现这一工程 , 主要的障碍在于劳动力的大量匮乏,需要大批自由雇员来满足需求。 1863 年 6 月 1 日 中央太平洋铁路 公司由向内政部长提交了该公司详尽的年度报告和工程局的设计线路报告,工程设计报告对于铁路修建所经线路作了明确而具体的叙述,并专门说明了穿越塞拉岭 (Sacrra) 艰难山区的线路,报告设想了 5 种不同的线路方案,对于整个线路的地形及其水平落差均作了说明,为铁路施工提供了较好的蓝图。 由于横贯太平洋铁路修建中的十分巨大的利益驱动,各个铁路公司、承包商和股东们之间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争斗,也一再提出对该法案的多种修正意见。例如 1863 年 7 月国会众议院曾通过了对 1862 年 7 月 1 日 太平洋铁路法案第 14 节的修正案 (HR No.190) 。 1864 年 3 月 16 日 ,众议院提出了对 1862 年太平洋铁路法案的修正案 (HR No.336) 。 1864 年 1 月 25 日 美国财政部长在致美国第 38 届国会第 1 次会期的报告中,强调太平洋铁路的兴建的重大意义。报告称: “ 太平洋沿岸的贸易,它与亚洲的贸易关系,印度和中国贵金属的运输,内华达、犹他、科罗拉多和堪萨斯的人口、矿物和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发展,得益于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的支持。 ” 1864 年参议院的第 132 号议案提出了对于 1862 年 7 月太平洋铁路法案的修正案,并经历了多次讨论和修正。讨论中对于修正条款的第 1 、 2 、 3 、 4 、 13 、 14 节等处均有激烈争论,主要涉及铁路公司期望更多的经济利益。如在 1864 年 5 月 24 日 的辩论中,亨德里克斯提出动议修正第 4 节第 10 行,要求政府特许铁路公司获得的土地可以包括煤矿和铁矿地区 , 这些土地将达 10 万英么。 至于众议院第 438 号议案关于对 1862 年太平洋铁路法案的讨论 , 同样充满着讨价还价的争斗。 该议案于 1864 年 4 月 30 日 提出,期间经过 6 月 10 日 、 6 月 16 日 、 6 月 20 日 、 6 月 21 日 6 月 22 日 、 6 月 24 日 、 6 月 25 日 、 6 月 27 日 和 6 月 29 日 的多次磋商。 1864 年 6 月 29 日 众议院终于通过决议 , 要求与参议院代表举行联合会议 , 以商讨和参议院议案的分歧,取得对联合决议的认同 , 参议院接受了这一动议。 国会两院委员会由来自参议院的詹姆斯 · 哈伦、 L·F·S· 福斯特、约翰 · 康纳斯和来自众议院的撒迪厄斯 · 斯蒂文斯、 J·W· 麦考勒格、 C· 科尔组成。 1864 年 7 月 1 日 该委员报告提出修正议案报告。报告详细列出了近 30 处措辞和内容的修正建议,包括第 10 节末尾加进有关放宽抵押贷款的规定,在第 15 节后加上很长一段更有利于铁路公司获得贷款、资助、和其他好处的内容,强调中央太平洋铁路在完成规定了加利福尼亚线任务后可以继续向东扩展,直到和联合太平洋铁路相接。 而根据美国国会 1864 年 5 月 11 日 的第 112 号议案 ( 太平洋铁路公司议案参议院第 132 号 ) ,规定了密苏里河至太平洋沿岸的太平洋铁路建设进度每年的里程 ; 加利福尼亚太平洋铁路段 1865 、 1866 、 1867 年每年均为 50 英里 , 1865 和 1866 年,每英里可发行 96000 美元的债券, 1868 年自西向的洛矶山至内华达塞拉岭之间 50 英里 , 每英里则为 48000 美元的债券。 1869 、 1870 、 1871 、 1872 、 1873 年均为每年 100 英里 。 1874 和 1875 年为 200 英里 ,1876 和 1877 年为 100 英里 , 自 1868 年起 , 每英里均为 48000 美元。 1864 年 7 月 1 日 和 2 日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同意联合委员会提出的修正议案报告。 7 月 2 日 林肯总统正式签署生效。 根据美国国会先后通过的两个太平洋铁路法案,给予了铁路公司和承包商们以更大的实惠。承建的铁路公司有权无偿获得铁路建设用地及其两侧毗连的相关公有土地,包括泥地、石地、林地及其他建筑材料。有权在公有土地上建设车站、铁路建设物、车间、库房、修理厂等。法案规定每铺设 1 英里路轨另外给予铁路两侧 10 平方英里的备用地段,并且按首次抵押条件给予贷款,一般每英里可得 16000 美元贷款,但是丘陵地则为 32000 美元,山区为 48000 美元。法案特别提到有 300 英里路段为多山困难线路,其中 150 英里路段为落基山脉的自东向西处,另 150 英里路段为内华达山脉塞拉岭由西向东处。法案规定对这些地段的建设债券应给予加倍的优惠。 26] 铁路公司得到的特权不只是修正前的沿线山林采伐权 , 而且还包括沿线公有地的采矿权。 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一个由东另一个由西向相建筑。新法案把赠地增加了一倍,准予出售面值 100 美元的股票,数量由 10 万张增加到 100 万张。 作为条件,铁路公司需交付政府间接抵押债券偿还借款时缴付 5 %的纯收入,并在运送军队和政府物资时给予 50 %的优惠。 根据两个太平洋铁路法案及其后的建设太平洋铁路的措施,私人铁路公司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土地赠给总数超过了 1. 3 亿英亩 的土地 , 由的州还额外赠送了他们的 4900 万英亩的土地 , 比整个得克萨斯州的面积还要大。 《太平洋铁路法》的修正法在实施时 , 提出了一份简要的地质调查报告 , 该报告把所调查的区域分成山岳地 ( 1 英里 4.8 万元 ) 和溪谷、丘陵地 ( 1 英里 3.2 万元 ) 两部分。大致上红土指应支付 4.8 万元的山岳地带地质 , 黑土是指 1 英里 支付 4.8 万元的溪谷、丘陵地质。根据该法 ,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铺设路段被指定在萨克拉门托东北方的阿喀特溪流以北的溪谷、丘陵以及山岳地带。 继 1862 年和 1864 年两个太平洋铁路法案后,国会还通过了一些有关太平洋铁路个别条款的修正案。例如 1865 年 3 月 3 日 国会通过了 H.R.763 号修正案 , 对于由第 2 节的一些规定作了修正 , 规定由中央太平洋铁路承建由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至萨克拉门托一段的铁路线和电报线任务。 但是整个说来, 1862 年和 1864 年两个太平洋铁路法案成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的主要立法依据。 1864 年 10 月 3 日 , 美国土地局局长就加利福尼亚州土地状况提出测量报告。 1864 年 12 月 5 日 美国内政部长 J·P· 厄谢尔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中央太平洋铁路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向东修建和联合太平洋铁路由内布拉斯加的奥马哈向西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进展情况。 ( 二 ) 现在来讨论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劳动力这个作大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中国移民美国的第一次高潮是和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开发密切不可分的 , 特别是 50 年代前后的加州的淘金地和 60 年代的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工地是中国劳工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集聚地之一。 根据美国官方的移民记录 , 从 1820 年至 1840 年间 , 来自中国的移民一共只有 11 人 , 其中 1820 年来了 1 人 ;1841 年至 1850 年的 10 年间 , 也只有 35 人。只有在 1848 年在加利福尼亚亚美利加河畔发现黄金的消息传到广东后,中国去美国的人数才开始激增。 1852 年 3 月 27 日 广州美国使馆官员伯嘉在致美国国务卿 韦伯斯特时说: “ 自 1851 年 1 月 1 日 以来移往加利福尼亚的华人不下 14000 名 , 其中从 1852 年 1 月 1 日 以后移去的约占半数。从事此项运输的船只已有 50-60 只商船 , 而来年移民高潮大有涌向美国之势 , 因此事与中、美两国有关 , 对未来展望 , 构成一新的因素。 ” 1854 年 3 月 20 日 , 美国驻华使馆官员麦莲自香港致美国国务卿马西的信件说: “ 从中国去香港去加利福尼亚的移民有增无已。 ....... 在广州 , 旅客经纪已约定大量移民 , 将在本年不同时期运往加州 , 我被告知 , 这个数字不下一万名 , 而且今年年内还将大大增加。 ” 据统计 1857 年已由香港殖民官员颁发证件的移民出口船只,自 1857 年 1 月 17 日 至 1857 年 12 月 15 日 共有 20 条船只驶向旧金山,共成年男子 5273 人,成年女子 513 人 , 男童 11 人。 而 1858 年 1 月 1 日 至 6 月 30 日 半年中 , 由香港开往旧金山的船只共 15 条 , 合成年男子 4634 人 , 成年女子 186 人。 对此,美国学者认为: “ 中国苦力大有淹没太平洋沿岸之势。 1849 年发现黄金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使中国人初次涌入加利福尼亚, 1850 年的太平天国大叛乱更促进了这一运动。到 1852 年,太平洋沿岸已有大约 25000 东方人,随后便以每年 4000 之数源源而来, 60 年代由于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需要劳工,他们的人数有增无已。 ” 根据 威廉 ·L· 董所著《中国人在美国》的研究, “1861 年这一年 , 又有不少中国人到加利福尼亚。据旧金山海关记录 , 新到达的有 8434 人 , 回国的有 3594 人。 ” “1863 年 参加太平洋铁路建设的白种人 , 经不住艰苦而纷纷离职 ” 。 “1864 年 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中国劳工共有 4000 人 , 成为一股重要的劳动力量 , 而白种工人只有 1000 人。 ”“1865 年 中国劳工在太平洋铁路建设中作出了良好的成绩。公司当局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和广东省继续招募 , 高峰时期多达 10000 人。 ”“1869 年横贯大陆铁路的完工 , 是 19 世纪重要的建设成就的标志。这条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时 , 中国劳工占到 90%, 约 9000 人。 ”“1870 年 随着横贯大陆铁路建设的完成 , 中国人加速向东部转移 , 一小部分转入南方。这一年冬天 , 约有 600 名中国劳工参加亚拉巴马和卡大努铁路建设 ,250 名参加休斯敦和得克萨斯铁路建设。 ...... 这一年 , 在美中国人总数为 64199 人 ” 。 根据美国学者柯立芝所著《中国移民》一书的统计 , 在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 ,1852 年为 25000 人, 1857 年为 45000 人, 1867 年为 50000 人, 1873 年为 62500 人。 有学者则研究认为: “1860 年中国人在美国有 34933 名 , 到 1870 年就有 62736 名 ”, “1869 年 , 据旧金山海关统计 , 入境的华人有 14990 名 ” 。 美国 F·F· 希厄尔牧师 , 曾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组织的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上作证说 : “ 据我调查所得的资料 : 自 1852 年 1 月起至 1876 年 4 月 1 日 为止 , 中国人在旧金山港口一处的出入境人数是 : 出境 90078 人 , 入境 214,226 人。在南面的阿斯托利亚港口 , 还有 16786 中国人入境 ,1158 中国人出境。 ” “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于 1852 年以前入境的没有准确数字。一般人的估计是 1852 年以前有 10000 万中国人进入加利福尼亚。可是《旧金山记事报》于 1874 年 4 月 2 日 说 :‘1852 年以前包括 1851 年全年在内,在旧金山港入境的中国人约有三千至四千。 ’ 但是不管怎样,他们自 1851-1852 年以来,一直占全州人口的一个相当大的比例。据美国人口普查的记录,加利福尼亚人口总数是 92597 人。 ” 尽管上面所引的数字有所不同 。但是 , 中国劳工当时迅速涌入加利福尼亚州和横贯北美大陆的兴建 , 迫切需要廉价而艰韧的中国劳动力密切相关的是没有疑问的。 诚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论 , 1862 年 7 月 1 日 美国国会通过的《太平洋铁路法》 , 授权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 , 东起内布拉斯加 , 西迄加利福尼亚西海岸。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建的东段工程多为平原地区,而且有密西西比河作为运输动脉,雇用白种工人 ( 多为爱尔兰移民 ) 施工 , 进展相当顺利。横贯大陆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工程则是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包的 , 它所经过的加利福尼亚州塞拉岭和内华达州一带 , 高山峻岭绵亘 , 地形复杂 , 气候恶劣 , 塞拉山区冬季常有暴风雪 , 沙漠地带夏季干燥炎热 , 施工条件异常艰险 , 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西路筑路工程 , 进展非常迟缓 , 开工两年之久 , 铺轨尚不足 50 英里 。 根据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资料记载,工程进行到距萨克拉门托的里程如下 : 1864 年 6 月 4 日 31 英里 处的新塞; 1865 年 6 月 10 日 到 43 英里 处的克里帕峡谷; 1865 年 9 月 10 日 到 55 英里 处的卡尔法克斯; 1866 年 7 月 9 日 到 68 英里 处的达奇 . 福拉特; 1866 年 11 月 9 日 才到 94 英里 处的希斯河。 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按铁路铺轨里程发放的,而国会又没有为铁路的东西两段规定会合地点,因此,建筑这两段铁路的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而投入了十分紧张的竞赛,而这一竞赛成败的关键取决于筑路工程的速度 , 这种速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提供适应竞赛需求的劳动大军。当时,联合太平洋铁路在 1866 年春铺轨的进度为每天一英里,以大约八比一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央太平洋铁路。而中央太平洋铁路为工程进展的缓慢已陷入了绝境。 研究表明 “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长们对于使铁路工程陷入瘫痪状态的劳力问题进行了无休止的讨论,该公司曾经十分轻率地打算把联邦在押犯弄来监督劳动,后来还研究过从南部引进自由黑人的问题。 ” 有人还提出要从墨西哥雇用短工,或者要求政府把内战中俘获的南方叛军士兵放出来充当工人,可见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加州州长、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利兰 ? 斯坦福深知整座内华达山都是坚硬的褐色花岗岩质地 , 所以特别找来与刚发明炸药的诺贝尔熟识的瑞典技师 , 请他从瑞典进口炸药 , 但是负责施工的库罗卡怕造成山崩 , 拒绝使用炸药。 在无计可施、万般无奈的情况下 , 公司四巨头之一查尔斯 ? 克罗克尔建议雇用华工。但是这一建议遭到了斯坦福的拒绝 , 因为他在竞选州长时曾对选民许诺要将中国人从加州赶走的。当时总监工斯特罗布里奇也斩钉截铁地说 :“ 我可不能对华工干的活负责。我不认为他们能够修建铁路。 ” 查尔斯 ? 克罗克尔建议斯特罗布里奇不妨先雇用 50 名华工试试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怀疑心态 , 少量华工总算被试用了。谁知试用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 华工干得异乎寻常的出色。有学者研究说: “50 名中国人被送到铁路建设工地。他们下了车,看了看周围的深山老林,毫无惊色,从容地搭起了帐篷,吃完一顿米饭加干墨斗鱼回去睡觉。东方破晓,他们早已在工地上手拿镐铲、推着独轮小车开始劳动了。经过工人们 12 小时的埋头苦干,克劳克和他的工程师们满意而惊讶地看到,工作进度竟如此之快。一些人认为中国人体质虚弱,会累得精疲力尽,半路上就倒下来。现在他们改变了看法,承认中国人确实能吃苦耐劳。 ” “ 斯特布里奇虽然相信中国人能当好铺路工 , 但对他们能否干泥瓦活便是怀疑 ,...... 克劳克回答说 :‘ 他们不是建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泥水工程中国的万里长城吗? ’” 于是,他们接着又雇用了 3000 名华工,效果同样令人十分满意。斯坦福州长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改变态度,他遂于 1865 年 10 月 10 日 向当时美国第 17 任总统约翰 . 约翰逊递呈了一份报告书,报告说: “ 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以劳工阶级而言,他们沉着而安静,此外,他们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这些华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讶,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未来铁路建设工作中所需要具有的专业技术,而且无论哪一种工作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另外,以工资而言,也是最经济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彼此的联系非常密切,虽然目前我们已雇用了千名以上的华工,但是我们仍打算以最优厚的条件,通过介绍业者的协助,再增加华工的人数。这是不同于奴隶制的雇用组织。 ” “ 没有他们(中国人) , 要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国家工程的西段是不可能的 .” 他还说 :“ 这些华人安分守己,忍耐力强,节俭度日,比白人俭朴得多,并从不计较工资的高低 ” 。 到 1869 年西段全线雇佣的筑路工人将近 1 万 , 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均系华工。著名的史学家比林顿在谈到华工贡献时说: “ 创业者最难办的问题 ---- 怎样从边疆社区得到劳动力 ---- 则由输入了大量中国苦力而解决了。 7000 个留着辫子的工人劈出了筑路地带,当他们用独轮车推土或是躲避炸药包爆炸时,他们的达草帽和摆动的裤腿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由于美国内战的激烈进行 , 当时有 400 万青壮年被征入伍 , 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感到劳动力严重不足。 1863 年林肯提请国会通过鼓励外国人移居美国的法案 , 该法案为参议院第 125 号议案,于 1864 年 2 月 18 日 提出, 1864 年 3 月 2 日 三读通过。 众议院为第 411 号议案于 1864 年 4 月 16 日 提出 , 6 月 30 日 通过。 1864 年 7 月 4 日 作为第 403 号联合议案 , 参议院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的修正案 ,1864 年 7 月 4 日林肯总统正式签署了《鼓励外来移民法》。 为了加快推动中国华工进入加利福尼亚州建设, 1865 年 2 月 18 日 ,国会还正式通过并由总统签署的参议院第 407 号文件,授权建立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 1865 年内战结束后 , 北部资产阶级开始集中大量投资开发西部 , 修筑横贯大陆的铁路 , 而开发和建设更需要大批劳工。 在这种情况下 , 1868 年 7 月 22 日 ,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在华盛顿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该条约的第五条规定 “ 大清国与大美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 ” 第六条规定 “ 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 ” 这一规定显然是适应了美国对华工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由于这一条约的签订,提供了华工赴美的法律系保障,从而推动大批华工去美国修筑铁路和开发西部。 据统计 1868-1870 前往美国的华侨人数 :1868 年 5157 人 ;1869 年 12874 人 ;1870 年 15825 人 ;1868-1870 年 33856 人。 陆鼎元在编辑《各国立约始末记》中写道 :“ 华工至美国自咸丰季年 ( 引者按 : 公元 1852 年 ) 始,往者皆聚于旧金山,是为加利福尼亚省滨海都会,时初属于美,新得金矿,议开铁路,方利用华工,在香港设招工公司,广务招徕。至同治 ( 引者按 : 同治年开始于 1862 年 ) 初,已有万余人,三四年间至者骤多。 ” 中国清政府粤督张之洞在 1886 年曾上疏朝廷说: “ 金山各埠,始则利华工之工勤价省,多方招徕开矿修路之工,美商籍华工以获利者,不知几千亿万。 ” 中国华工在建设 689 英里 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时的可歌可泣壮举,已为世人所传颂。 这里不妨再略举一二: 有史学家称: “1865 年未到 1866 年初冬 , 气温达到历史最低点。早在 10 月就下起鹅毛大雪,接着的五个月,暴风雪几乎连续不断。地面冰冻如石,路轨和建设铁路全被埋没,上面覆盖冰雪深达 15 英尺 。工程进度十分缓慢。 ”“ 在 40 英尺 的地下挖掘隧道, 3000 多名工人接连数月生活在那里,活像鼹鼠,从工作区要通过距积雪地面很深的漆黑一团的地道,才能达到生活区。这种奇异可怕的生活经常遇到危险。随着山脊上积雪越来越厚,雪崩愈益频繁。雪崩前除了短暂的雷鸣般的隆隆声,没有任何征兆。霎时间,整群工人、整个营房,有时甚至是整个营地呼地一下全被卷走,摔入几英里外的冰雪峡谷,几个月后,工人的尸体才被发现。有时人们发现整组整组的工人被冻死,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镐头或铲子。 ” 从 1866 年夏季开始 , 华工用一年多时间终于打通阻梗中央太平洋铁路线的塞拉岭长达百里的谗岩通道。奥斯卡 . 刘易斯对华工开凿这段艰险通道的英勇精神曾作了如下的客观描述: “1866 年整个夏季 ,‘ 克劳克的宝贝 ’( 按 : 指美国华工 ) ,大约有 6000 人 , 云集在峡谷坡上。他们有的有条不紊地凿着炸开的乱石;有的头戴草帽,排着队,推着小推车,把一车车的碎石卸在峡谷坡地;有的用竹扁担挑着七十磅重的黑色炸药,小心翼翼地走在危险的羊肠小道上。喝上几口随身戴着盛在酒罐里的茶水,那酒罐是白人通行们弃之不再使用的。人们很快发现,中国人擅长做那些钻孔爆破等繁重艰巨的工作。那时,这些是工程的主要工作,因为消融了冰雪早已把山脊上的土壤冲刷一净。 ”“ 铺轨工人紧挨在筑路工人的后面。机车推着一串串平板车,车上满载着铁轨、木材、炸药、食物、饮料和更多的工人,向路轨的前端驶去。合恩角犹如一堵花岗岩石墙。它是这一年 ( 指 1866 年 ---- 引者 ) 里最难攻克的难关。它的下部是垂直光滑深达 1000 英尺 的悬崖峭壁。百折不挠的华工腰系绳索,身悬半空,用锤子和钢钎先凿出一条险峻的小道,然后再费劲地逐步向里扩展,开出一条行驶车辆的通道。三年以后,当横跨大陆的火车小心谨慎地贴着峭壁慢速向前时,旅客们透过车窗朝下望去,眼前一片茫茫,都十分惊讶。 ”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 ? 塞克斯顿在一篇专门文章中详尽叙述了中国华工的艰苦卓绝的壮举: "1866 年春天 ---- 铁路工程开始三年以后 ---- 中央太平洋铁路最后到达了高山区第一个主要的前哨地点 , 即分水岭。这是一个扶壁状的岩石 , 在它底层的周围 , 阿美利加河咆哮着穿过 1000 英尺 深的峡谷奔流而去。这里没有迂回道路可循 , 唯一的通道就是越过一个由大石块和角石构成的半圆形横梁。人们用箩筐把华工吊下岩去 , 他们悬空凿石、钻眼,然后顺着绳索赶快攀登上来,炸药就在他们下面爆炸,炸后又继续下去凿石钻眼。这样,他们一寸一寸地在悬岩边沿开辟出一条岩石道,其宽度足以供人行走和手车通过,最后能够铺上八英尺宽的枕木。随着华工筑路队向前推进,工程列车紧紧跟随在后,车道极窄,火车的铁抓手和轴颈盖简直是悬空了。 ”“ 隧道的入口都被罕见的积雪掩埋了 , 华工的营帐也都埋在雪里。他们挖烟囱和通气坑 , 白天靠灯笼的光亮过活 , 大家冻得发抖 , 缩成一团,他们打通了从营房到隧道入口处的坑道。虽然所需的物料要用蒸汽起重机从 40 多英尺为冰雪覆盖的地面吊下去 , 而挖出的渣土要用同样的方法运走 , 这项工作还得继续进行。 ” “1866 年圣诞节,达切 ? 弗拉特的《征信报》报道说 :‘ 一队华工昨晚被大雪掩埋了 , 在把他们挖出之前 , 五个人中已死去四个 ’...... 筑路队的一部分劳动力越过落矶山的分水岭转移出来。把箱车、敞蓬车、机车、铁轨和枕木都装在雪橇里由马队和一长列华工拉着两根绳子越过顶峰,在雪地里艰苦地行进。 ...... 填路的华工正在横越内华达州全线的一半路程的地段施工。 ....... 在萨克拉门托和通往西斯科的铁路沿线堆积着大量筑路器材和设备。但是唐纳山峰仍巍然不动。 ” “ 华工从隧道两头掘进 , 并在中央打出一个竖坑 , 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施工 , 他们就这样从四个工作面同时挖掘 , 一天 24 小时不停 . 轮流换班。打通这一隧道花了 13 个月 , 最后打通时 , 已经不是仲夏 , 而接近秋凉九月了。在铁轨还没有铺完时 , 冬天又来了。 ....... 这第二个冬天的情况比头一年还糟。 ”“ 可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却没有失败。 ...... 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华工筑路队天亮以前就开始干活,天黑以前,还就着艾木篝火发出的闪烁黄光继续工作。铁路工程按每天一英里这种无情的速度,月复一月地向前推进。到了 1869 年 1 月,中央太平洋铁路终于完全伸展到大盐湖盆地。 ...... 很明显,华工这两年在山峰上进行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为萨克拉门托的小业主们 ( 按 : 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股东 ) 赢得了时间。 ”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施工每隔 100 英里 就要制服一座 7000 英尺 的高山的阻隔 , 而联合太平洋铁路的施工则每隔 500 英里 才碰上一座山势平缓的 5000 英尺 高的山 , 到达黑山顶峰的 50 英里 的距离内才升高 2000 英尺 。这和中央公司遇见的 20 英里 升高 2000 英尺 相比,其坡度则不足为奇。所以《斯普林菲尔德共和报》编辑鲍尔斯指出 , 后者的铁路工程与前者 ‘ 对比之下 , 像是儿戏 ' 。在塞拉岭开凿隧道的过程中 , 冬季经常发生雪崩 , 工地营蓬至少四次被雪崩冲落峡谷 , 死亡华工约有 500 至 1000 人之多。在东西两段展开筑路竞赛的最后阶段 , 华工创造了每天铺路 10 英里 的空前记录。 整个太平洋铁路在穿过洛杉矶山脉的艰巨工程中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 抢时间又是头等重要问题 , 华工在攻克难关上履建奇功。有学者研究说中国华工 “ 解决了白人知识分子工程师所设想不到的高山运输问题。有一年冬天 , 风雪交加 , 气温降到零下 23 度 , 工程因运输困难而陷入停顿 , 工程师们连续商量 , 也没有善策。这时 , 有一位华工出来讲了一个故事 , 顷刻把死棋救了过来 , 成了全盘皆活。他说: ‘ 昔日我国北京城内铸得一巨钟,重几千斤,欲置于郊外宗庙中,但无运输工具能运此庞然大物者。直到冬天,始有工人建议从城内至宗庙路上,铺一浅沟,灌以水,因天气严寒,滴水成冰,浅沟之水马上成了一冰道,乃置钟于冰上,轻易拉至目的地。 ’ 工程师们大喜,乃请华工设计,赶制了一长达 37 英里 之雪棚,不但恢复了运输而且还加快了运输。 ” 日本学者在他的《铁路大王斯坦福》一书中也这样写道: “ 由于在内华达山的地势和地质上遭遇了极大的困难 , 工程一进入山岳地带的希斯可车站后曾一度停顿。主要问题是必须在内华达山的岩石中 , 挖出一条长达 1659 英尺 ( 约 498 米 ) 的隧道 . 而穿越内华达山的隧道共 15 个 , 全长共达 6213 英尺 ( 约 1864 米 )”“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工作 , 工程雇用了大量华人苦力。 1866 年冬天到 1867 年初,由于降雪过多,造成以华人苦力为主的约 1.3 万名的工作队成员全被困在内华达上东侧斜面的杜拉基溪畔的帐篷中 , 而千辛万苦运到工地现场的粮食 , 常因雪崩而随帐篷一起被埋在雪地里 ,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866 年 12 月,在内华达山西侧的工作的华工全部遭到雪难,担内华达山顶的隧道工程仍继续前进。 ”“ 雪崩频繁发生,在工程中丧生的华工越来越多,华工在密不通风的积雪中挖洞早烟囱,再挖一个抽取空气的洞,靠着微弱照明的灯笼。在这种情况下,华工们还是在大雪中挖出了一条横向的隧道。 ” “ 克劳克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提到:对着隧道中央,从上面投下一根气管,让两组工人人员顺着中央通气管而下,其中一组是从内华达山的矿山高薪聘来的英格兰掘岩专家,另一组是华人。这两组同时由隧道中央向东、西两侧挖掘,每周测量双方所挖的距离,结果总是华工的进度超前。 ” “ 内华达山西侧的斜坡有一个危险的断崖 , 令人望而生畏 , 故而被称为陆上的 ‘ 合恩角 ' 。 ” “ 内华达山的 ‘ 合恩角 ' 是 1866 年春所碰到的一个难题,当时工程将要进行到达奇 . 福特拉了 , 山顶全是难以开凿的花岗岩 , 而且谷底的断崖也深达 1000 英尺 ( 约 300 米 ) 。 ”“ 通往山顶的坡度是那样的陡峭 , 以至于货车马车无法通行 , 所有的东西都得用手推车推着走。挑着扁担的华工一天须以人力搬运 500 桶黑色炸药,至于其他的东西,如粮食和水就更不用说了。 ”“ 铁锤、凿子和绳子是当时唯一能够用来凿岩的工具。凿岩的时候首先在花岗岩的缝隙里插入铁桩,将绳子结在它的上面。其中一条绳子结在华工身上,另一条绳子用来悬吊装有黑色火药的竹笼,以便爆破岩石,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故。 ”“ 克劳克兄弟中的老大乔治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在美国铁路史上克算是最艰巨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之所以能这么快取得成功,应该归功于华工们的默默奉献。 ” 华裔学者陈依范在《美国华人史》中写道 :“ 华人应用了从中国带来的技术 , 以完成最困难否认一段路程 ---- 在美洲河峡谷以上 2000 英尺 的地方修筑花岗岩的扶壁和陡峭的岩石路堤 , 使铁路越过开普角。峡谷的两侧没有立足之地,不屈不扰的华工用古老的办法,坐在绳索吊着的筐子里,从山顶上放下来,然后悬空用铁锤和橇棍把岩石一点一点地敲掉,开除一段狭窄的通道。然后再艰难地将其扩深,最后在美洲河之上 1400 英尺 的地方开除了一条铁路路基。 ” 陈依范在谈到中国华工完成了一壮举时说 :“ 所有这些伟绩都是在机械化时代到来之前完成的。这是用镐、同锹、同铁锤和铁钎完成的,是靠肩挑土筐、单套马车拉土完成的。 ” 在整个太平洋铁路建设中,中国华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目前还没有确切可靠的文献材料来究竟有多少华工为太平洋铁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筑路过程中 , 华工死了多少 , 根本无记录可查 , 但是当时报纸不时登出开山爆炸事故、雪崩、塌方、坠入悬崖等等的片断消息。 克罗克的主要副手詹姆斯 ? 斯特罗布里奇 , 后来在国会联合调查委员会上作证时说道 :“ 雪崩毁坏了我们华工的帐篷。在雪崩中,我们牺牲了大量的工人 ( 指华工 ); 有许多工人的尸体 , 直到地二年积雪融化以后才发现。 ” 威廉 ?L? 董著《中国人在美国》一书中提到 “ 据现尚健在之老华侨所言 , 由罗省至夭马 (Yuma) 一段铁路铺轨工作 , 因天时酷热 , 中暑而死之华工达一万人。 ” 还需要指出,华工的高强度、高风险劳动和他们所得的待遇是很不相称的。他们干的是险工,却与白种工人不同酬。白种工人每月 35 美元供食宿 , 华工 26 美元还不供食宿。华工全部没有人身保险。铁路当局根本不承担对工人家属的义务。在这方面我们下面所引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的证词已经足以说明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 三 ) 公正地评价中国在美华工建设横贯北美大陆铁路中的历史性贡献,是还清美国历史本来面目的需要 , 也是推动美中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需要。美国华工的巨大牺牲和艰难付出以及他们所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极不相称。随着美国国内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排华浪潮的掀起, 1876 年 7 月 6 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 , 指派三位参议员 , 会同众议院于 1876 年 7 月 17 日 通过决议所指派的三位代表 , 组成联合委员会 , 共同调查了中国移民在美国入境的程度和影响。 1877 年 2 月 27 日 ,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 , 向美国第 44 届国会 , 第 2 次会议提交,编号为第 689 号。这份报告现在成了美国当年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也是对一份典型的美国式人权听证报告。 尽管报告的整个基调充满了对中国华工的偏见,但是其中某些内容则明白无误地展现了没有华工就没有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横贯大陆铁路建成之时,就是华工遭受更大迫害之始的这一基本事实。报告前言说: “ 本委员会听到这些证词后 , 认为可以这样说 , 加利福尼亚和太平洋沿岸的资源 , 曾经由于得到中国人民的廉价劳动力 , 而获致比没有这一因素更为迅速的发展。就物质繁荣而论 , 太平洋岸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惠者 , 因为有了中国劳工而大获其利。 ”“ 太平洋方面的资源由于利用中国人的劳力 , 而正在令人满意地得到开发和发展。在作证的其他人员中 , 那些雇佣大批中国劳工的人们 , 和在招运他们入境的业务中有利益关系并且从中赚到钱的人们 , 一致证明中国人入境的后果是大大地增进了太平洋岸的物质繁荣。 ”“ 生存竞争的规律就是谁能用最少的费用生活 , 谁就能活得最久 ; 谁最能吃苦耐劳 , 谁的生存能力最强。 ” 下面,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来自各方当事人在联合委员会上的证词,它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华工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遭受的不公待遇。 加利福尼亚州参议会代表、旧金山市政当局代表弗兰克 ? 壁克斯在 1876 年 7 月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作证时回忆说 :“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需用上万的筑路工人 , 而如此巨大的需求是本地的劳工市场所不能供应的。于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把钱汇往中国 , 招来他们所需要的工人。 ”“ 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是极好的工人。我们如果不承认这一事实是不明智的。 ”“ 他们是最好的铁路工人。 ”“ 对于我们国家的劳工人口最危险的事,正在于这些中国人作工得太好了。 ” 加里福尼亚州最高法院法官所罗门 ? 海登菲尔特的证词说 : " 我认为加里福尼亚州的繁荣兴旺实在应当归功于来到此地的中国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认为如果没有他们 , 我们的港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船 , 我们的土地上不会有那些四通八达、穿山越岭的铁路 , 我们大概会因为没有他们而落后许多年。 ” 美国前任驻华公使和前任加里福尼亚州长弗雷德里克 ?H? 娄的证词说 :“ 中国人的劳动对于加利福尼亚州有重大的物质好处。我们这个州所处的地理位置 , 是偏僻的 ,...... 欧洲和美国东部的移民很难来到这里。 ”“ 加利福尼亚州之初遇到的最严重的人口稀少,劳工缺乏。而中国人的来临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难。 ”“ 就我自己知道,我认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土方工程约有五分之四是中国人做的。那就是从此地到奥格登的一段。太平洋铁路工程在希拉内华达山脉这一边进行的时候,我是委员之一。他们输入中国人的时候,我正在铁路上。他们最初使用白种劳工,后来工程陷于停顿。他们找不到足够的人力。整个工程几乎完全停了。最后由斯特罗布里奇 ---- 当时的铁路工程总监 , 打定主意先使用足够的中国人来推送土车而不准他们干别的。谁想到工作进展之快使他不由得感到惊奇。不到六个月工夫他们已经在每一项工作中使用了中国人,他们付给中国人每人每月工资 31 元,食宿由中国人自理。而他们雇佣白种工人每人每月要 45 元,另供食宿。算起来用一个白种工人每天要用 2 元,而使用一个中国工人只消这个数目的一半。 ”“ 我注意到 1865 年只有 3095 中国人入境, 1866 年有 2242 人。 1867 , 1868 和 1869 三年入境人数的增加,我一直认为是修建太平洋铁路所引起的。铁路公司迫切需要劳工。很多中国人是由铁路公司直接或间接运进来的,是修造铁路的人们拼命争取中国劳工入境的后果。 ”“ 现在由于大铁路的建成,局势已经完全变了样。 ”“ 从此以后,我们大概可以得到足够的劳工移民,以代替中国人。 ” 旧金山各大华人公司所聘法律顾问傅烈秘律师的证词说 :“ 我们美国人忠实于自己的进取精神 , 人民和政府一致要求建造我们国家的那条伟大的交通命脉 , 太平洋铁路。它不仅把我们自己辽阔领土紧密地联在一起 , 而且也使欧洲和亚洲 , 泰西和泰东更接近一大步。 ”“ 当初我们的参议员萨金在美国国会怎样描绘建造横贯大陆铁路的宏伟前景,和它可能为美国带来的好处。他反复提到使用中国人的劳力帮助修造铁路的必要,和这样办的巨大好处。 ” 美国六大华人公司所聘法律顾问本杰明 ? 布鲁克斯的证词说 :“ 我曾经请加利福尼亚州前任土地测量长官计算一下中国劳工在修建铁路和整治涝洼土地两项,为加利福尼亚所创造的财富价值。他向我举出一个总数 289,700,000 元,这就是十多万个受雇到这里为白人工作,而不是为中国人作工的中国劳工为加利福尼亚州增殖的财富。中国人并没有把它们全拿走。铁路、田地都将永久留在此地 ” 。 查尔斯 ? 克劳克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 这位负责招揽华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承包商的证词说 :“ 我们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工地上完全使用白人劳工。过了一年光景 , 我们发觉没有办法雇到足够数目的白种工人。铁路工程进展不快 , 有不能按期交工的危险。我门迫不得已,只能试用中国工人,作为临时应急的办法。我本人和工程监督史特罗布里奇先生两个,都对中国佬抱有偏见,不太愿意用他们。我们非常彻底地作了广告,用大工钱招来白人劳工。但是我们失败了。我们连八百个也没有招足。我们无路可走,只好找中国工人来试。结果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假如我现在包下一件定有期限,我急于想尽快完成的大工程,我一定要雇佣中国劳工。 ” “ 我们在内华达塞拉岭顶峰底下的隧道工程考验了中国工人的能力。这是一条必须从最坚硬,最顽固的花岗岩中开出来的长隧道。我们必须在岩石深处施工。我们决定在山脚下从两面相对掘进,打通整个隧道。公司非常着急想把它打通。它是全部工程中必须尽早突破的一个难关。他处在穿越整个山脉的关键位置。公司起初敦促我想办法雇最好的柯尼斯矿工,把他们投入隧道工程,以便早日完工。我照办了。我们到弗吉尼亚城雇到柯尼斯矿区内一些好手,并且额外加工资。我们把他们放在隧道工程的一端施工,而把中国人放在另一端。工程从两端相对向前推进。我们每一个星期天早晨去考察、测量工程进度。每一次中国佬们几乎无例外地比柯尼斯矿工挖得多,挖得快。 ” “ 我认为我们能够得到中国工人来到我们中间,对于我们国家的物质利益是大有好处的,我相信中国工人对白人工人的影响是有益无损的。它只能形成一种提高,而不是降低白人劳工利益的趋势。正如我前面说过的,我们开始使用中国人的时候,我们正雇佣大约八百白人劳工,而那是我们能够雇到他们的最大限度。我们使用中国工人之后,我们所用白人劳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 当时我们付给白人劳工的工资是每人每月 35 美元另供给膳宿,而付给中国人的工资是每人每月 30 元,膳宿由他们自理。 ” 美国商人亨利 ? 海特的证词说 :“ 横贯大陆铁路 , 倘若不是这些中国人 , 决不能完成得这样快。这条铁路能够如期交工使用,主要应当归功于他们。 ” 南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大卫 ?D? 考尔顿在回答 " 就你个人自修建南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以来的经验而论 , 是不是可以说你雇佣不到白种工人 ?” 的问题时作证说: “ 我们不能造得那么快。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把握能在预定在限内完成那么大量的工程。 ” 伊文思铁路公司董事长威斯特 ? 伊文思在证词时,还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 问 : 你在筑路工程中一般使用那种劳工 ?” “ 答 : 在织造、铁路、枕木方面我使用白种工人 , 在筑路工程中我绝大部分使用中国劳工。 ”“ 问 : 白人劳工不是也能干好中国劳工的工作吗 ?”“ 答 : 请你了解 , 我试用白人劳工干这件工作 , 可是失败了。 ” 至于中国华工在修建南太平洋铁路和北太平洋铁路以及加利福尼亚支线等铁路中的贡献 , 同样也为许多证词所写明 , 这里仅举一例 : 大农场主威廉 ?W? 贺列斯特在所作的证词中说 :“ 这个州里面各种劳工的好坏 , 我按自己的经验 , 把中国佬放在最前列 , 他们都比别人强些。 ”“ 南太平洋铁路修到圣 . 乔若金河谷流域 , 以及洛杉矶一带 ) 这条铁路使这一大片地方有人定居 , 并且发展繁荣起来。而这是用别的方法办不到的。从前在这一片土地上 , 除去少数几个游牧人放养一些牛羊之外 , 什么也没有。谁也不能在这片没有生息的荒地上活下去。 ” 有人问 :“ 这条铁路如果没有中国人是建不成的吗 ?”, 他答到 :“ 我看不出它们怎样能够建得成。 ” 这里要着重提及,美国国会联合委员会 1877 年 2 月 28 日 在《关于华人移民入境的报告》中所写的一段话 :“ 太平洋沿岸地区的资源由于有了廉价而听话的华人劳工 , 已经而且正在以比没有这种劳工时更为迅速的速度进行着开发。 ”“ 虽然条件有利于我们自己人民发展和占据我们的太平洋沿岸领土 , 但是华人在这种占有的竞争中却据有使他们远远走在前头的优势。在美国人挨饿的地方 , 他们却能维持生活。他们能够为不能提供一个美国人的最低生活必须品的报酬而工作。 ”“ 要同他们进行竞争或者排挤他们 , 美国人必须去做华人不能与之竞争的报酬非常低廉的工作 , 因为在生存竞争中依赖最少的人 , 将生存得最为持久。 ” 1879 年 2 月美国参议院在就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华人移民》议案的辩论时 , 哈姆林参议员坚持认为 :“ 在加利福尼亚的这种华人劳工,已经使该州与没有华工时相比前进了一个世纪。 ”“ 华人为他们修建了铁路 , 开垦了芦苇覆盖的沼泽地 ; 该州已经增加了不可胜数的千百万计的财富。如果没有华工劳动 , 这些财富今天是不会存在的。 ” 1882 年 4 月 4 日 , 美国阿瑟总统曾发表否决《关于执行有关华人的某些条约规定的法案》的咨文。咨文说 :“ 我们与中国的交往是最近时期的事情。 ”“ 只是从我们取得了加利福尼亚并在太平洋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贸易中心以来,我们才可以说冲破了古老君主国的藩篱。《蒲安臣条约》是应运而生的。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成千上万的华工来到了合众国。谁都不能说这个国家没有从他们的劳动中得到好处。在建设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铁路中,他们是主要的出力者。 ”“ 如果没有他们,本来是没有人干的。 ”“ 经验已经证明 , 东方的贸易对我们国家的繁荣与影响来说 , 是个关键。中国对全世界开放贸易的最大收益者,莫过于我们自己的太平洋沿岸各州。加利福尼亚州,特别是它的巨大海港,已经从这一来源获得了巨大利益。受惠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具有无与伦比的港湾,后方是一个富饶而幅员广阔的农业矿业州,再加上整个联邦的财富通过这条铁路都涌道这里;如果我们同亚洲的友好与睦邻关系保持不受干扰,旧金山的前途是无量的。 ” 对于中国华工建设美国西部和太平洋铁路的贡献,也一直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关注。在横贯北美大陆铁路接通后三个月的 1869 年 8 月 10 日 ,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通往加利福尼亚的铁路的建成是和 “ 输入中国的苦力 ” 分不开的。 恩格斯则认为中国移民的 “ 生存能力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人,什么东西都能用来充饥 ” 。 现在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就当年美国国会对于华工入境修建太平洋铁路等西部开发事业的辩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管作证的人们出自何等动机和理由,不管是主张排华论者或是反对排华论者,其中有几点是相同的。 第一, 都认为没有中国华工,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 第二,都认为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都认为中国华工比起当时别的铁路员工来说更加勤劳苦干的,他们干得太出色了,因而也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而这正是中国华工最终受到歧视和排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第四,认为政府和经营铁路建设部门对于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事隔一百多年的今天,我们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按照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按照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倡导的勤俭奋斗的精神,按照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移民国家的一贯政策,按照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按照美国《独立宣言》精神所倡导的人权的价值观。中国华工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当之无愧地是建设迈向现代化道路的北美大陆大军中楷模。 然而对于美中两国人民来说,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 ,1882 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 成了美国现代化历史上、移民史上和人权记录史上可悲记录,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仍不愿以过多的笔墨来叙述这段不堪往首的血和泪的经历。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汲取教训,共同面向未来,是笔者的心愿。 ( 四 ) 历史不容篡改,历史的尊严不容嘲弄。历史的进程伴随着深刻的反思。 我们再来看看,本世纪以来,美国政界和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华工在美国近代史上遭受不公待遇开始了重新评价。 还在 1905 年 12 月 5 日 , 西奥多 . 罗斯福总统在致国会的第五个年度咨文中 , 主张公正地对待一切阶层和组织 , 他在谈及排除华人移民歧视政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时认为 " 在努力执行排除华工(中国苦力)的政策时 , 我们国家过去对中国非常不公平 , 而且已经做了错事 , 所以最后还是对美本身带来这些后果。 ” 但是直到 1943 年 10 月 11 日 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 . 罗斯福总统终于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 , 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 “ 国会和个人一样 , 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 , 并加以改正。 ”“ 通过废除排华法 , 我们就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 ”,“ 使中国人比某些其他东方人占有较优越的地位 , 但是 , 他们对荣誉和自由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 , 使他们理应得到这种优惠。 ”“ 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 , 以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 ” 。 1943 年 12 月 17 日 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了这一法案,美国历史上的耻辱,终于自己开始纠正了。 美国学者 L?L? 斯蒂文斯在评论优秀的中国劳工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写道 :“ 在所有一切十分愚蠢的敌意里面 , 要数我的那些白种同胞对待我们中国车厢里的旅伴们的那种情绪表现最愚蠢透顶 , 而且恶劣至极。他们似乎从来不曾注意、倾听或想到过他们,但却是先天地憎恨他们。那些蒙古种人都是他们在那个残酷无情、不讲信义的金钱战场上的仇敌。在五十种行业里,他们都能把工作干得更好而收取报酬更低,这样就使那些白种人觉得,没有任何诬蔑诽谤之词是他们不能照搬以至相信的。他们称他们是讨厌的虫豸,每当看到他们就装出一副喉管里梗塞窒息的样子。 ” “ 当我回想这条铁路怎样向前推进 , 穿越这片荒原和野蛮部落出没之地 ......, 在这些荒凉的地方 , 那许多托着辫子的非法入境的中国人怎样同边境歹徒们和来自欧洲的穷汉们并肩干活 , 在一起谈讲着一种多半是咒骂语的混合方言 ,...... 这条铁路似乎是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时代的一桩很典型的成就。 ...... 如果说它是个传奇 , 如果说它是一种对比 , 如果说它是我们所需的英雄行为 , 那末 , 特洛伊城对它来说又算什么呢。 ” 美国 M?R? 戴维和 H?P? 费尔柴尔德这些著名学者也指出 :“ 美国对华人的历史,是美国人不能引以为荣的事情 ” 。 陈匡民先生在他的《美洲华侨通鉴》谈到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完成时,说该成就 “ 全为华人之功。美记者目睹华工,披荆斩棘,誉为 ‘ 美国之真实开路先锋 ’ 。 ” 华裔学者陈依范在他的《美国华人史》中醒目地引用了一位美国学者的评价 :“ 如果没有关于试用炸药知识并重视炸药的使用,如果没有中国人在令人目眩的高空贴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上干活,如果没有中国人用生命闯过了白人难以忍受的艰苦难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的路段决不会建成。如果建成,时间上也要拖得很久。 ”(R?W? 霍华德 : 《宏伟的钢铁线》 ) 著名铁路工程师约翰 ? 加洛威在他的太平洋中央公司和联合公司的《第一条横贯美国的铁路》一书中说: “ 建设这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 ---- 全长 1800 英里 , 通过大草原和艾灌丛生的达沙漠 , 穿越落矶山脉和高山山脉的山口 ---- 无疑是 19 世纪最最伟大的工程奇迹。 ” 莫里森等历史学家在《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一书中也写道:修筑这条铁路所 “ 要克服的障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 ” ,要 “ 同山中的暴风雪和沙漠的酷热作经常斗争 ” , “ 这些困难的克服 ” , “ 应归因于 ” 包括华工在内的数千劳工的 “ 勇敢和献身精神 ” ,施工中 “ 最沉重的部分都落在他们强壮的肩膀上。 ” 乔治 ?F? 西华则在《美国的中国移民 ---- 论它的社会和经济方面》一书中强调: “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发觉中国劳工比加利福尼亚本地劳工更为得力,更能使公司获得巨大利润。这使后来承包美国西部地区铁路工程的资本家竞相仿效,引入更多的劳工。 ”“ 南太平洋铁路的路线于 1875 - 1876 年间完工。伊文思先生的门多西诺线于 1876 年完工。这几家公司,在他们施工期间,工地上所用的劳动力,主要是中国工人。 ” 有的美国学者还正确地指出: “ 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告成之后 ,...... 铁路公司没有做任何事情老庇护曾经为他们出力的中国人 , 以免使他们受到群众的暴力攻击。当排华鼓动达到高潮之际 , 中央太平洋铁路正是加利福尼亚政治中独一最有势力和最重要的因素 ; 如果它有意义的话 , 尽可轻而易举地把一切排华活动压下去。 ” 美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威廉 ? 福斯特 1958 年 12 月 19 日 写信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国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性贡献 , 信中说 :“ 中国人,主要是工人,在美国西部的历史中,起过很大的作用 ” , “ 他们开始移居到这个地区,是在 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正是加利福尼亚州有名的淘金热盛极一时的时候。从那时以后的数十年间,在美国西部所有的矿山、森林、牧场和工地里,都有他们在工作。他们修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铁路。特别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后期,铺修了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 ‘ 中央太平洋铁路 ’ 的西半段,这是一个英雄的成就。 ” 至于美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以来,从尼克松、卡特到布什、克林顿总统则对美国华人建设美国的贡献都加赞颂了。记得吉米 ? 卡特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时曾对邓小平同志说过 :“ 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 ” 。 这种情况, 130 年前如此,现在仍然如此。我们没有忘记 1997 年 11 月初中国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时 , 谈到 “ 中国同加利福尼亚州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许多中国人参加了美国的建设事业 ” 。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回顾 130 年前这段历史,展望跨世纪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美好未来,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值得记取了。 第一,美国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人民开发和建设美国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国的发展是在美国的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实际的。美国作为自由移民的国家是美国经济发展国家兴旺的一个富有特色的优势,离开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就不可能保持美国继续发展的势头。 第二,移民政策是美国经济振兴的生命线之一,中国在美华工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出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抹的,然而美国利益集团恩将仇报,居然在国会通过了历史上对一个国家居民的排斥法令,从而成了对于自由、民主、人权的美利坚共和国的极大讽刺。美国一些政治家们在高喊人权的时候,最好反思以下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第三,中国在美国的几代移民承继了先辈们的遵纪守法、勤奋开发和建设美国的优良传统,对美国不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今天面向跨世纪、面向欣欣向荣的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并继续加以发扬,这是两国人民和社会各界所应该为之奋斗的。 130 年前中国的劳工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建设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今天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两国友好合作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注释: 另一说法是: “ 铁路筑成,加州州长斯坦福亲自钉上衔接两铁路的枕木 “ 找来找去找不到;突然,人群中有数个中国工人肩托百年桂树之木,徐徐步至铁轨,然后肃然地把木安放在两轨之底;从它们之手,美国得以联系。 ” 见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第 19 页。转自陈冠中 : 《美国华侨血泪史》 , 香港《明报月刊》 ,1977 年 10-11 月号。 美国边疆学者雷 ? 比林顿研究认为: " 当分段人员相遇时 , 他们相互错过 , 相隔不远铺出平行的路基 . 在华盛顿官员规定两条铁路必须在距离犹他州的奥格登不远的普罗蒙托里接轨后 , 这场闹剧才算收场。 ”“ 一个电报员向正在倾听消息的全国发报 ,‘ 脱帽敬礼!祈祷正在进行。 ’13 分钟以后,由于终于动手接轨而感到如释重负: ‘ 我们祈祷完毕,即将钉上道钉。 ’”“ 那天晚上全国都在举行庆祝: ‘ 芝加哥举行了长达 7 英里的游行;纽约房屋挂出了彩旗,鸣炮 100 响,并且在 ’ 三一节 ‘ 举行了感恩祈祷;费城敲响了古老的自由钟;布法罗高唱 ’ 星条旗 ‘ 。 ” 载参见 雷 ? 艾伦 ? 比林顿著 : 《向西部扩张 ---- 美国边疆史》 , 下册 , 商务印书馆 ,1991 年 , 第 300 - 301 页。 见 William Deverell, Railroad Crossing: Californians and the Railroad, 1850-191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据 大森实著 , 王锦华、李建新译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年版 , 第 152 - 153 页载: “ 这轨钉在 1892 年被拔起 , 赠给了斯坦福大学 , 并由查尔斯 ? 库罗卡所创办的银行 ---- 库罗卡银行 (1986 年并入韦尔斯 ? 华国银行 ) 代为保管。 ”“ 后来为了便于展览 , 这枚轨钉于 1954 年再度归还给斯坦福大学 , 存放在该校的博物馆中。 ” 亚历山大 ? 塞克斯顿著:《 19 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 , 《太平洋历史杂志》 ,1966 年 5 月 , 彭家礼译载于《世界历史译丛》 ,1979 年第 4 期。然而 , 人们没有忘记正是这位法官 ,1850 年8 月29 日 在旧金山全体市民欢迎华人大会上说:“ 你们虽然出生并生长在异国的土地上,虽然说另种方言,但今天在这里我们把你们当成亲兄弟。 ”“ 不论在哪方面,你们都和我们一律平等。 ” 见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第 167 页 , 引自美国学者科立治著 : 《中国移民》 ,1920 年纽约版。 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 第 225 页。并见刘伯骥著 : 《美国华侨史》 , 台湾 1975 年版 , 第 617 页。 前引文 , 《 19 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 Colleen A. Dunlavy, Politics and Industrialization: Early Railroa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ussi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ury Klein, “The Coming of the Railroad and the End of the Great West,” American Heritage of Invention Technology, 10 (Winter 1995), 8-19pp. 参见 雷 ? 艾伦 ? 比林顿著 : 《向西部扩张 ---- 美国边疆史》 , 下册 , 商务印书馆 ,1991 年 , 第 295-297 页。 即 “An Act to ai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ailroad and Telegraphy Line from the Missouri river to the Pacific Ocean, and to Secure to the Government the use of the same for Postal, Military, and other Purposes,” Approved July 1, 1862. Henry Steele Commager eds., 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 9th. Vol. 1. No.215. The Pacific Railway Act, July 1, 1862.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p.411-412. 参见 雷 ? 艾伦 ? 比林顿著 : 《向西部扩张 ---- 美国边疆史》 , 下册 , 商务印书馆 ,1991 年 , 第 297 页。 Office Central Pacific Company of California, Oct. 17Th 1862. In Executive Document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13, No. 23 Letter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Dec. 5, 1863.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Letter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transmitting, In Answer to a resolution of the Senate, a copy of the Report of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 Under date June 1st, 1863, Enginner's Office, To the President and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R. R. of California, June 1st, 1863. 4-16pp. In Ex. Doc. No.26. 38Th Congress 1st. Session Senate No.HR190. A Bill to amend section (14) of an act of July 1, 1862. 201-202pp. In Ibid. No.HR336. A Bill to amend an act of an act of July 1, 1862. P.391. In Ibid. 38th Congress, 1st Senate Ex. Doc. No.55,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P.2., Washington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64. In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America, 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read twice and referred, Feb. 24, 1864, p.183; Report with amendments , April 19, 1864, p.346; Considered and made a special order, April 22, 28, 1864, p.359,379; Pending debate, April 28, p.379;amendment reported by Committee on the Pacific Railroad, May. 9, 1864, p.416; resumed and made a Special order, May 16, 1864, p.440; The Senate adjourned, Amy 19,1864, p.453; resumed and amended, May 20, 1864, p.457; resumed May 21, 1864, 462-463pp.; the Senate adjourned, May 23, 1864, p.465; resumed, amend, read and third, and passed, May 24, 1864, 467-469pp. In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America, 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received, June 25, 1864, p.634; read twice and referred, June 25, 1864, p.648; report with an amendment, June 27, 1864, p.651; considered, report amendment agreed to read the third time, and passed, June, 27,1864, p.653.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p.597,p.779,p.826,p.858,p.872,p.873,p.877,892-893pp. Ibid. June 29, 1864, p.678. Ibid. July 1, 1864, 707-711pp. A table showing the number of miles of the Union Pacific Railroad and its connection lines between Missouri river and the Pacific coast required to be built annually by each company, by Senate bill No. 132. In The Miscellaneous Document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Washington 1864.In One Vol., No. 112, 1-8pp. In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America, 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July 1,1864, 711; July 2, 1864, 733-734pp. p.740. Henry Steele Commager eds., 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 9th. Vol. 1. No.215. The Pacific Railway Act, July 1, 1862.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411-413pp.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77 页。 前引书参见 吉尔伯特 .C. 菲特、吉姆 ?E? 里斯著 : 《美国经济史》 ,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 第 416 页。 . Irwin Unger ed., These United States, The Questions of Our Past, third. Ed. Vol.1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86, P.417.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77 页。 H.R. No. 763. Feb. 21, 1865, p.206; Feb. 22, 1865, p.214; Feb. 24, 1865, p.229; Mar. 1, 1865, 266-267pp.; Mar. 2, 1865, p.281; March 3, 1865, p.315, p.339.In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48th Congress, Dec. 5, 1864, Washington, 1864.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General land Office, Oct. 3Rd. 1864. In Executive Document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4-65 Vol.5, No.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wo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65, 22-24pp. Secretary of Interior and Postmaster General ,Dec. 5Th 1864. In Executive Document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4-65 Vol.5, No.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wo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65, 9-10pp. 邓蜀生著 : 《美国与移民 ---- 历史 ? 现实 ? 未来》 , 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 , 第 209 页。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 第 93 页。转自美国外交文件及公档汇编 : 《美国与中国丛刊》 (The American Diplomatic Public Pap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第一种 : 条约制度与太平军起义 (1842-1860 年 )(Series 1. The treaty System Taiping Rebellion), 第 17 卷 : 苦力贸易与中国移民 (Coolie trade the Chinese Emigration), 戴维斯 ? 居里 (Jules Davis) 主编 , 第 52 号文件,公文第 27 号。 同上,第 99 页。转自美国外交文件及公档汇编 : 美国与中国丛刊,第一种 : 条约制度与太平军起义 (1842-1860 年 ), 第 17 卷苦力贸易与中国移民,第 58 号文件。 同上,第 35-38 页。转自美国外交文件及公档汇编 : 美国与中国丛刊,第一种 : 条约制度与太平军起义 (1842-1860 年 ), 第 17 卷苦力贸易与中国移民 , 第 24 号文件。 同上,第 101-103 页。转自美国外交文件及公档汇编 : 美国与中国丛刊,第一种 : 条约制度与太平军起义 (1842-1860 年 ), 第 17 卷苦力贸易与中国移民 , 第 60 号文件香港副领事罗伯特致美国国务卿加斯 , 1858 年11 月13 日 于香港领事馆,附件《香港政府公报》1858 年8 月7 日 第四卷, 第 168 期。 塞缪尔 ? 埃利奥特 ? 莫里森等著 :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 下卷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 第 143 页。 威廉 ·L· 董著 , 《中国人在美国》 , 纽约 ,1974 年 , 载 《外国哲学历史经济摘译》第 127 页。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第 192-193 页。转自柯立芝 (Mary Roberts Collidge) 著 : 《中国移民》 (Chinese Immigration), 纽约 ,1929 年版 , 附录。罗纳德 . 田垣 (Takaki Ronard) 认为 :“ 到 1869 年,受雇的华人达 1.2 万至 1,4 万人 , 占该公司所有工人的 90% 以上 , 成为修筑大陆西部铁路的主力。 ”( 见田垣著 : 《一面不同的镜子 : 美国多元文化史》 (A Different Mirror: 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ns), 纽约 , 小布朗图书公司 ,,1993 年 , 第 196 页 , 转自梁茂信著 : 《美国移民政策》 ,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6 年。 朱杰勤 :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和处境》 , 《历史研究》 ,1980 年第 1 期 , 转自 西华德 (George F. Steward) 著《从社会和经济方面考察中国移民问题》 (Chinese Immigration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1970 年纽约 Charles Scribner's Sons 版 , 第 7 页。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 第 278 页 , 转自该联合委员会于 1887 年 2 月 27 日第 44 届国会 , 第 2 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书 , 第 632 页。 有关数字和情况还可见成露西 (Lucie Cheng) 、波纳切 (Edna Bonacieh) 著 : 《资本主意制度下的劳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亚洲劳工》 (Labor Immigration Under Capitalism, Asian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World War II), 加利福尼亚州立伯克利大学出版社 ,1984 年。孔深吾 (Kung Shen-woo) 著 : 《美国生活中的华人》 (Chinese in American Life: Some Aspects of Their History, Status, Problems and Contributions),Greenwood Press Published Co,1983 年。蔡石山 (Tsai Shih-Shan Henry) 著 : 《美国华人的经历》 (,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Tsai Shih-shan Henry,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8-1911,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Fayetteville, 1983. Jack Chen, The Chinese of Americas, Harper Row, San Feancisco,1980. Chen, Chin-Yu,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A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History, 1850-1882”, University of Idaho,1992. Order No. DA9305262. John H. White Jr., The American Railroad Freight Car: From the Wood-Car to the Coming of Stee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Alan H. Grey, “Roads, Railways, and Mountains: Getting Around in the West,”Journal of the West, 33(July 1994), pp44-53. 宋李瑞芳著 : 《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 , 第 30-31 页。并见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 第 223-224 页。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126-127 页。 前引文 , 《 19 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78 页。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28 页 , 转自奥斯卡 . 刘易斯 (Oscar, Lewis): 《四大家族》 (The Big Four), 纽约 , 阿尔弗雷德 ? 诺伯夫公司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38 年 , 第 71 页。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28-29 页 , 转自埃德温 ?L? 萨宾 (Edwin L. Sabin) 著 : 《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Building the Pacific Railroad), 费城 ,J?B? 李平考特出版公司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1919 年版。陈依范在他的《美国华人史》中写道 :“ 总工程师柯蒂斯说,他们是 ‘ 世界上最优秀的筑路工人 ’ 。精明而又雄心勃勃的爱尔兰人斯勒罗布里奇对他们曾经持怀疑态度,现在他们也说他们是 ‘ 世界上最能干的人。 ’” 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年,第 87 - 88 页。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127 - 128 页。 斯坦福在他卸任后 , 对华工态度有了变化 , 在遗嘱中附有永久雇佣华工在他产业上工作的条文。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 , 在他资助创办的斯坦福大学中还有当日修路的华工的后裔在工作。见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第 224 、 239 页 , 并见 林露德 (Ruthanne L. McCunn) 著 : 《在美华人画史》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旧金山 ,1979 年第 32-35 页。斯坦福在他卸任后 , 对华工态度有了变化 , 在遗嘱中附有永久雇佣华工在他产业上工作的条文。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 , 在他资助创办的斯坦福大学中还有当日修路的华工的后裔在工作。 T? 秦 : 《加州华人史》 , 旧金山 ,1973 年版 , 第 33 页。转自王旭 : 《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 第 62 页。 参见 雷 ? 艾伦 ? 比林顿著 : 《向西部扩张 ---- 美国边疆史》 , 下册 , 商务印书馆 ,1991 年 , 第 298 页。据 Mary Beth Norton 、 David M. Katzman 、 Paul D. Escott 、 Howard P. Chudacoff 、 Thomas G. Paterson 、 William M. Tuttle, Jr. Eds. A People A Na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Vol.2, 1982, P.443. 7000 名中国劳工在西部山区承担艰巨任务。 No. 125, A Bill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 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Washington, p.165,207. Also see No.125 p.334, p.387.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No. HR 411. A Bill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p.533,p.558,p.562,p.918 p.940, 968-969 pp.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No.403. A Bill to amend the act entitled "An Act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Dec. 5, 1864, Washington, 1864. p..84.1865 年7 月4 日 国会又通过了第746 号文件的鼓励外来移民法的修正法。 (p.237, p.247.) No.407.An Act author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Ocean mail Steamship service betwee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Dec. 5, 1864, Washington, 1864. p.193, and see p.96,p.126,p.173,p.185,189-190 pp.,p.192. 《筹办夷务始末》 , 同治朝 , 第 69 卷 , 第 20 页。并见《中外条约汇编》 , 第 132 页。 《美国历史统计 , 殖民地时代至 1970 年》 , 华盛顿 1975 年版 , 第一部分 , 第 108 页。 陆鼎元编:《各国立约始末记》 ( 卷八 ), 《续修条约》 ( 光绪六年 ) 编者按语。 《清史稿》志第 131 卷《邦交》四 : 《美利坚》 , 中华书局 ,1976 年 , 第 4588 页。 本文意在还清历史本来面目,无意贬低美利坚各族人民在建设横贯大陆铁路中的作用,美国有的著作认为: “ 近年来,对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工作由许多议论,并且作了比较,往往赞誉后者。据说其理由是中央太平洋铁路首先要克服内华达山脉这一道难关,在在财力和物力方面比联合太平洋铁路一端要克服的困难大得多。然而这是一种误解。 ” 是否误解要以事实为依据,事实上,中国华工遭受历史的精神的 “ 误解 ” 还少吗!参见 贝阿德 ? 斯蒂尔编 , 张禹九译 : 《美国西部开发记实 ,1607-1890 》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76 页。美国学者马撒 ?B? 米勒 (Martha B. Miller) 的论文 (M.A.): 《中国人和中央太平洋铁路》 (The Chinese and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An example of Labor and Immigr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9, 值得一读。另一本著作可见苏珊 . 辛诺特 (Susan Sinnot) 著 : 《中国铁路工人》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Franklin Watts, New York, 1994. 以及 Yen, Tzu-Kuei 著 : 《中国工人和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 (Chinese Workers and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n Arbor, Mich.: Xerox University Microfilms, 1977. Young, Alida E., Land of the Iron Dragon, Doubleday, Garden City, N.Y., 1978. Sucheng Chan, Asian American: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Twayne,1991. Robert G. Le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1848-1882,”in the Life, Influence and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776-1960. Ed.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San Francisco: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6. Ping Chiu, Chinese Labor in California, 1850-1880: An Economic Study, Madiso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Wisconsin, 1967. 有关华工开发西部的研究论文 , 已有多篇文章论述。例如:朱杰勤 :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和处境》 , 载《历史研究》 ,1980 年第 2 期。杨国梁 : 《美国华工于中央太平洋铁路》 , 载《华侨史论文集》第 4 卷 ,1984 年。王佩莲:《华工与美国西部的开发》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80 年第 1 期等。硕士学位论文有 : 麦兆江 : 《论美国工业化时期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中山大学 ,1986 年 ; 李其荣 : 《功彰绩伟 名垂青史 ---- 中国移民在近代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华中师范大学 ,1987 年。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28 页 , 转自奥斯卡 ? 刘易斯 (Oscar, Lewis): 《四大家族》 (The Big Four), 纽约 , 阿尔弗雷德 ? 诺伯夫公司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38 年 , 第 72-73 页。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30-31 页。转自奥斯卡 ? 刘易斯 : 《四大家族》 (Lewis, Oscar, The Big Fou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38,74-75pp. 前引文 , 《 19 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32 页。 刘伯骥著 : 《美国华侨史》 , 台湾 1975 年 , 第 614-616 页。 曹德谦、王宓芸著 : 《美国演义》 (1829-1900), 南海出版公司 ,1991 年版 , 第 239-240 页。 前引书 , 《铁路大王斯坦福》 , 第 133 - 134 页。 同上 , 第 136 - 138 页。另见凯思 ? 林 ? 钱 (Kathleen Chang) 著 : 《攻无不克的成功者》 (The iron Moonhunter), Children's Book Press, San Francisco, 1977. Alexander Saxton, “The Army of Canton in the High Sierra,”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35 (1966). 陈依范著 : 《美国华人史》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年 , 第 89 页 , 转自查尔斯 ? 诺德罗夫著 : 《加利福尼亚》 , 坦斯波德出版社 ,1974 年。 同上 , 《美国华人》 , 第 96 页。 前引书,《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第 223-225 页。 前引文 , 《 19 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第 9 页。转自威廉 ?L? 董著 , 《中国人在美国》 , 纽约 ,1974 年 , 载 《外国哲学历史经济摘译》第 127 页。 , 纽约 1950 年版 , 第 45 页。陈依范在《美国华人史》中写道 :“ 没有人记录过在这顶巨大工程中献身者的名字。人们知道, 1200 副遗骨被运回中国,埋葬在他们先辈的土地上。 ”( 第 90 页 )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三辑《美国外交和国会文件选译》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 第 239-241 页。译自原报告第 I--VII 页。 ) 同上 , 第 246-247 页。译自原件第 12,16-17 页。 同上 , 第 272 页,译自原件第 504 页。 同上 , 第 254 页。译自原件第 73 页。 同上 , 第 251-252 页。译自原件第 37-38 页。 同上 , 第 293 页。译自原件第 914 页。 同上 , 第 278-279 页 , 转自原件第 666-668 页。 同上 , 第 263 页,译自原件第 294 页。 同上 , 第 276-277 页,译自原件第 591 - 592 页。 同上 , 第 278 页。译自第 720 页。 同上 , 第 283-284 页转译自原件第 766 页。 阎广耀、方生选译 : 《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 , 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 第 258-260 页。转自马里恩 . 米尔斯 ? 米勒编 : 《美国历史上的大辩论》 , 中《国会文件 ---- 关于华人移民的调查报告和两院议员的辩论经过 (1877-1879 年 ) 》 , 纽约 ,1913 年,第 221 页。 前引书,《美国与移民 ---- 历史 ? 现实 ? 未来》 , 第 227 页。 阎广耀、方生选译:《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 ---- 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842-1918) 》 , 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 转译自 詹姆斯 ? 理查森 : 《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 , 第 11 卷 , 第 4704-4705 页。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1869 年8 月10 日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32 卷 , 第 340 页。 恩格斯:《致劳 ? 拉法格 (1982 年4 月4 日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38 卷 , 第 316 页。 有关美国排华活动的论著很多,这里仅例举近年的一篇博士论文: Zhnag, Qingsong, “Dragon in the Land of the Eagle: The Exclusion of Chinese from U.S. Citizenship,1848-1943”,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94. Order No. DA9425704. 有关美国排华法案及其影响 , 已有大量中外论著发表 , 这里不妨再推荐一些论著。 Mary Roberts Coolidge, Chinese Immigration, New York: Holt, 1909. Elmer Clarence Sandmeyer,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39. Gunther Barth, Bitter Strength: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87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Alexander Saxton,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Stuart Creighton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ese, 1785-1882,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Shih-shan Henry Tsai,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8-1911, Fayettevill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1983. 詹姆斯 ? 理查森 (James, Richardson), 《美国总统咨文和文件汇编》 (A Compilation of the Massages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第 2 卷 , 第 2155-2157 页。 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 ,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 , 第 445 页。 塞缪尔 ? 埃利奥特 ? 莫里森等著 :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 下卷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 第 37 、 143 页。转自 罗伯特 ? 路易斯 ? 斯蒂文森著 : 《横越大平原》 (Across the Plains), 1879 年版。 董霖 (Tung, William L. ): 《在美国的华人 ,1820-1933 》 (The Chinese in America, 1820-1933), 纽约 ,1974 年 , 第 25 页。 99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第 47 页。转自陈匡民 : 《美洲华侨通鉴》 , 纽约 1950 年版 , 第 52 - 53 页。 陈依范著:《美国华人史》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年 , 第 83 页。 前引书,《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 , 第 31 页,转自 John D. Galloyway,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Central Pacific Union Pacific, New York Wiley Sons,1955) 莫里森等 :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 下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 第 37 页。 陈翰笙主编 :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 第 7 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 第 47 页。转自乔治 ?F? 西华著 : 《美国的中国移民 ---- 论它的社会和经济方面》 , 纽约 1981 年版 , 第 316 页。 同上 , 第 198 页。转自译莎白拉 ? 勃莱克著 : 《美国劳工于中国移民》 , 载《过去与现在》 , 第 25 期 ,1963 年 7 月。 引自香港《明星月刊》 1984 年 8 月号《洛杉矶今昔谈》。 《人民日报》 1997 年 11 月 2 日、 4 日。 (1998 年4 月12 日 写于北京,1998 年6 月10 日 在上海举行的“ 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 ” 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就这篇论文作了报告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问题研究 /2006 年1 月27 日 再发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问题研究 /2006 年1 月27 日 再发 图为 : 发表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上《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一文第一页的影印件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113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9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探索新型大国相处之道,贡献两国和世界。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5-4 11:35
中美探索新型大国相处之道,贡献两国和世界。 胡锦涛 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指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机遇和挑战并存。各国人民都期待21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享和平安宁、共同发展繁荣的世纪。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 探索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大国的相处之道 。 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 中美合作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美对抗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损害。 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宝贵贡献。 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 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现时代,对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个人分类: 其它|1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热度 51 jiangjiping 2012-4-9 07:42
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蒋继平 2012 年 4 月 8 日 前段时间科学网和国内的其他媒体给我一个明显的信息是, 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非常重视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 以至于把论文和在某某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当作业绩评估的主要依据。 这种做法导致了一些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滥发论文的不良倾向。 当然,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内容。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 把论文作为唯一的业绩评估标准, 虽然起到了鼓励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积极性的作用,但是, 也由此导致了一些人为了达到某些个人目的,滥发论文的副作用。 人们可能要问,那么,我们做科研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键。 我的理解是,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是提高产品质量, 是为提高生活质量寻找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鉴于这样的理解,我先把问题换成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在我看来, 当然是产品更重要。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逻辑。 科研是为生产服务, 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是为了有更好的产品, 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要是一个研究单位或者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写论文上,对做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也写上几篇论文, 发表在不同的期刊上, 那又有多少社会价值呢?要是一个科研单位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科学研究上, 努力开发新产品,或者提高原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去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写论文上, 我敢肯定, 这个单位一定能够多出质量优秀的产品, 因而给社会提供实质性的贡献。这种实质性的贡献一定比许多论文更有价值,对人民更有利。 作为一个在科技界工作了近 30 年的科研人员, 我在职业生涯中与几十位育种家合作,对八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进行了足有成效的抗性改良。 我作为首要研究人员( Primary Investigator ),独创性地研究出几十种蔬菜病害的抗性筛选方法。 这些方法涉及到真菌, 细菌,病毒, 和线虫四大最主要的病虫害和八种重要的蔬菜。 这些改良不但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从而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大有益处。 要是我把这些都写出来作为论文发表的话, 写上几百篇高质量的论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 我几乎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要是我真的把自己的精力用来写论文,那么我的科研成效必然会大大地降低。 道理很简单,我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把这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个地方, 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工作。 国外科研机构的领导也深知其中的道理, 所以,对于科研人员的提薪晋级,他们根本不看论文,而是看科研的实质进展。 现在让我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科研产品比论文更重要的道理。 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美国加州的蕃茄工业和农业遭受着一个重要的新病害的打击。 这个新病害是蕃茄白粉病。 这个病害在大流行的年份几乎可以给整个加州的蕃茄工业和农民造成 80% 以上的损失。 加州的蕃茄工业是美国蕃茄工业特别重要的基地, 几乎占全美蕃茄工业 90% 的份额。 当时对这种病害没有多少有效的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是唯一的方法。可是, 化学防治不但成本很高,而且带来环境污染。更加不幸的是,化学防治在许多情况下不能解决病害造成的损失。 这是因为当农民和科学家已经发现植物生病了再喷药防治, 那植物已经受到损害了。 因而,在农业战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尤其是育种家, 植物病理学家, 和一般农场主都知道植物的自身抗病性能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鉴于这个认知, 当时加州的农场主专门为这个课题设立了一个五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获得了这笔研究经费。 另外,当时还有一些大学和大多数种子公司都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来从事蕃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 在五年的研究中,各个研究机构对其研究发表了一些相关的论文,主要是大学的研究课题组向提供研究经费的农场主们汇报研究进程, 但是所有的研究机构都没有在这个课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在温室和实验室进行人工抗性筛选。 1992 年年中,我接受了这个任务。 经过大约 6 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 育种家们用我的方法很快育成了抗病品种。 从那时候起,蕃茄白粉病在加州就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这个课题上,我一篇论文都没有写。 要是写的话,写上 10 多篇应该不成问题吧。 但是, 不写论文, 那些产品仍然在那里, 照样为农场主提供方便,提供贡献。 那些写了许多相关论文的大学教授,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贡献, 反而被农场主们告上法庭。 附记: 我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 不为出名, 不做宣传, 不写论文,把我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用在实质性的研究上。那些与我合作的育种家们,他们心里最清楚, 他们认为我是最好的植物病理学家!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6398 次阅读|122 个评论
我还这么小就已经挨千刀了____请蒋科学也关心关心我!
热度 5 famingkuang 2012-3-17 14:19
我还这么小就已经挨千刀了____请蒋科学也关心关心我!
别看我还这么小,已经挨不止千刀了,我为人类贡献松油至少有五个年头了。 啦啦啦,啦啦啦,我为人类作贡献!
个人分类: 反思|341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猪八戒的思维:水平与贡献
热度 16 qsqhopeiggcas 2011-12-15 16:15
书接上回 ,八戒在功成名就后,回高老庄做了一阵子科研,虽然在高水平的《 Pig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小白鼠的活力增强机制研究》与《肝癌的基因突变机制》,但还是治不了病啊。八戒认识到论文只是学术水平的一个体现方面,是广告啊,真正能治病,还得理论联系实际,得研制特效药啊。 听说,天朝的学术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癌症与地震等,民间的高人们都有高招,偏方大大的呀。于是乎,抱着解决治愈癌症这一宏伟理想,他就变成一民间仙姑,挎着一大篮子,遍访民间大师。 有位牛仁大师在民间的名声很高,有时碰巧也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正好,八戒拜访的首位大师即是此人。该大师头头是道,说“天地合一,天生气,气生天,治疗癌症很简单。”八戒说“别弄玄虚了,亮剑吧。”大师说“好吧,这事好办,去深山老林中,整天吃素,心无杂念,想得癌症都难”。八戒心想,这不是忽悠俺嘛,我问东,他说西,扯淡。想到这里,八戒说“少吹牛吧,我问的是怎样治愈癌症。”大师说“我的水平这样高,还无法治愈癌症,你不是在《 Pig Nature 》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嘛,天朝给你投入过 8 个亿的经费,你除了会吹牛,遇到难题还要找我,还能干啥?你不是废物一个吗?”大师越说越激动,说“好你个猪八戒,自认为发表了高影响因子杂志的文章,就认为水平高,还想评院士,别说贡献了,你对癌症的认识水平还不如民科嘛,水平高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大啊,看看天朝的袁隆平院士,解决了杂交水稻的发育机制与高产问题,把你们这些猪们喂得肚大腰圆,人家要水平有水平,要贡献有贡献,你 TMD 莫非脑子进水了?”八戒听完以后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学术水平高的人,贡献也大呀,水平与贡献并不矛盾啊,怎么新社会的人都搞不明白啊,还不如俺们这些猪啊。莫非新社会人的认识水平还不如旧社会吗?”八戒是越想越气,晃晃大脑袋又想“ Ou , yes ,看来某些貌似有水平的人是装出来的,水平高的人不可能对社会没有贡献!这事还得问问猴哥吧。” 到了花果山,看到猴哥和小猴子们玩的不亦乐乎,真是羡慕嫉妒恨啊。趁猴哥喝茶的间隙,八戒把他遇到的事和猴哥学说了一遍,猴哥大笑不止,说“呆子,听好了,我们在取经路上,俺的口才比你们哥俩好多了吧,啥事不是俺老孙出头,降妖除怪的水平也比你们高多了吧,没有俺老孙,师傅和你们不知被妖怪吃过多少次了。呵呵,再说贡献吧,没有俺老孙,能取到真经吗?能被万世敬仰吗?”。八戒听完后,汗颜不已,心想俺也当过科学家,怎么俺的智商还是如此低啊,还不如民间的大仙啊。 PS:今天上午参加了科大两个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中午喝点革命小酒,回来后一时兴起之作,请勿对号入座! 参考 秦四清, 猪八戒的科研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512860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500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感恩节别忘感谢世界人民对美国的贡献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1-21 22:23
感恩节别忘感谢世界人民对美国的贡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1 月21 日 ( 美东时间 ) 本周星期四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感恩节 , 近 400 年前为感谢印第安人救助来到美洲新大陆的欧洲新移民,是感恩节的初衷,今天已经演变了美国家庭亲人团聚的时刻。喝水不忘掘井人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我们欢度感恩节不应忘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国的贡献。感恩节是传统的美国商品热销开始的季节 , 只要在市场仔细地留意,就能看出在美国市场上的许许多多商品来自于世界各国 , 而美国在世界各国的商品中既有美国的先进技术含量产品 , 也有大量美国造的军用武器。美国的发展和持续繁荣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贡献 , 对于这一点 , 在感恩节来临之际,奥巴马的 2011 年感恩节公告 没有提到这一点是令人遗憾的。 附笔者有关感恩节博文: * 在美国感受感恩节 (2005 年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11 月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406) * 漫谈 2006 年在美国过感恩节( 2006 年 11 月 25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11 月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409) * 帮助左邻右舍成了今年感恩节新亮点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11 月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991) * 梅西感恩节大游行和洛杉矶帕萨蒂纳感恩节免费大餐(幻灯片)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11 月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4756) *7 ,感恩节在美国,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380 ***************** 欧巴马总统发布 2011 年感恩节公告 2011.11.18 白宫 新闻秘书办公室 2011 年 11 月 16 日 2011 年感恩节 - - - - - - -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公告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是我国最悠久、最宝贵的传统之一。这个节日带给我们更浓郁的亲情,令我们反思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万般恩典。这个传统上溯至几百年前万帕诺亚格部落( Wampanoag tribe )和普利茅斯殖民地( Plymouth Colony )清教徒移民分享秋收果实的欢庆时节。当时的盛宴表达了对万帕诺亚格部落向新移民传授当地狩猎和农作知识的慷慨友情的赞赏;今天,我们继续向所有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表示感恩。让我们值此时刻重温美国最早期的人们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贡献 —— 他们不仅在数百年前慷慨相助,而且每一天都在为美国生活的各方各面作贡献。在我们与朋友、家人和邻居聚首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抛开日常烦恼,为上帝对我们的眷顾而感恩。 虽然我们的传统与时俱进,但是作为感恩节核心的恩惠与谦卑精神贯穿于我们历史的各段篇章,始终如一。乔治 · 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总统发表了美国第一个感恩日公告,感谢慷慨而全能的上帝护卫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度过风雨莫测的初始阶段。几十年后,亚伯拉罕 · 林肯( Abraham Lincoln )总统祈求神灵保佑深领内战不幸的人们,让国家重享完全的 “ 和平、和谐、安宁与联邦团结 ” 。 无论时逢逆境还是一帆风顺,我们通过对恩典和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人们谦卑地表示感恩而得到心灵的升华。今天,让我们向付出各种牺牲的男女军人表示感谢,也让我们心系那些在餐桌边为值守在险境中的亲人留着空位的家庭。面对精简度日的美国大家庭的成员,让我们再次向需要帮助的朋友和国人献出爱心。 当我们聚会在社区和家中,围坐在餐桌旁、火炉边时,我们向彼此表示感谢,我们向将仁慈与温馨带到我们生活中的上帝表示感谢。让我们驻足凝思鼓舞我们的生活的点滴恩惠,并立志来年报恩。 为此,我,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巴拉克 · 欧巴马,以美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的权力,特此宣布 2011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四为全国感恩节。我呼吁美国全体人民,不论是在家中、在敬拜场所、在社区中心,还是在任何与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欢聚的地方,共同对我们过去一年所得的一切表示感谢,向那些用他们的生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的人表示感谢;并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受之恩。 我谨于公元 2011 年 11 月 16 日 ,即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第 236 年,亲笔在此签名为证。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Keywords: 欧巴马 , 2011 年 , 感恩节 , 公告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11/20111118183724x0.5187756.html#ixzz1eIUIkzt5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4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高考户籍限制在法律上符合宪法么?
热度 1 dongzg101 2011-10-24 02:53
学者建议审查高考户籍限制规定合法性 “尽管我们的孩子很优秀,但只能带着满腔的怨愤,去国外接受教育。”随迁子女家长繁琳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她说:“也许我的孩子不能享受到这项政策变化带来的好处,但我们还是要为后来者呼吁。” 对于随迁子女能够在异地参加高考,民间呼声持续不断。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张北县第三中学考察时指出:要逐步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抓紧研究制订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了建议国务院审查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研讨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指出,目前阻碍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主要障碍是教育部规定中的户籍限制。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审查该规定的合法性。” 张千帆指出,户籍规定意味着一个在北京上学的高中生高考时必须回到原籍参考,而北京和其户籍地的考试范围、使用教材可能不一样,这将直接影响其上大学的机会。这就产生了基于不同户籍的同班同学之间的不平等。由此,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违反了教育法关于受教育权平等的规定,应予修改或废止。 有学者指出,像北京这样高考录取计划最多的城市,形成一个“洼地”,造成很多高考移民问题,都是分省考试带来的。目前,我国司法资格考试、全国研究生考试是全国统一的标准,但是,其他考试五花八门,有的地方750分满分,有的地方900分满分,除了专门研究的人,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统一高考的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非京籍学生家长代表撰写了一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份民间建议方案提出“户籍与学籍分开,以学籍为主要条件”的解决思路。 与会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认同高考报考与户籍脱离的解决方案。他透露,教育部已针对高考改革分出多个专题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随迁子女高考的专题。在专题调研中,他提出,异地高考的方向是要建立以学籍所在地为要求的报考。 对于人们对“改革没有时间表”的焦虑,他表示,教育部和家长同样着急,都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特事特办,出台新政策和新制度,高考受户籍限制的状况不可能很快改变,这是由政策制订本身的节奏和复杂性决定的。” 时评家童大焕说,他在1997年写时评说户籍制度改革,如今已过了14年,相关状况仍然没有任何改善。 更多阅读 熊丙奇:也谈教育公平与户籍改革 中青报:户籍歧视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教育不公 评论:异地高考关键是拿出时间表 教育部表示正与北京上海研究推进异地高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到的对饶毅博士的评论以及其在《世纪大讲堂》的讲座
AnjinLiu 2011-9-28 12:15
行外人士,不懂专业。但是从文字来看,感觉鲁白博士的评价还是很客观...... 上个礼拜周六看了凤凰网的《世纪大讲堂》,饶毅博士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对于我这样的小罗罗来说,我看了之后,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受启发很大! 附上鲁白博士的文章: ———————————————————————————————————————————————————————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1109/t20110928_3145660.htm □鲁白 近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初选引起舆论关注和公众热议,其中涉及的一个话题是饶毅本人的学术水准到底如何?作为一个与饶毅一起出国留学,并在学术界同行28年的神经科学家,笔者想就饶毅在科学上的贡献作一简单介绍。 饶毅从1985年出国留学,先后师从著名科学家旧金山加州大学的詹裕农和哈佛大学的DougMelton,其后在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任教。20多年来,饶毅的实验室对科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细胞轴突生长的调控 在脑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用以输出信号的轴突(一种很长的细胞突起)的生长,是按严格的路线来走的。它们为什么能如此精确地生长,是发育神经生物学中的一大难题。 1990年代初,旧金山加州大学的年轻教授MarcTessierLavigne一举找到了轴突跨域中线的吸引性指导分子,叫netrin。稍迟一点,斯坦福大学的CoreyGoodman也发现了另一组轴突调控蛋白,叫samopholins。当时,Tessier-Lavigne是科学界公认的明星(2005年就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洛克菲勒大学校长),Goodman则是功成名就的大师,很年轻时就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了。他们两家实验室几乎主导整个领域。所以,在他们主攻第三类轴突调控分子Slit时,根本没有想到过会有对手,而这个对手还是初出茅庐的饶毅。当时Tessier-Lavigne和Goodman分别在小鼠和果蝇模型上寻找在中线上的排斥性的指导分子,并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分泌蛋白Slit。饶毅实验室则独辟蹊径,发现嗅球细胞的轴突生长,也受到排斥性分子的调控。根据果蝇Slit突变体的表型,他们猜想到这个排斥分子可能就是Slit。于是他们设计实验证明,嗅球神经元轴突上表达Slit的受体Robo,而Slit则表达在嗅球神经元轴突要经过的隔区,对其起排斥作用。这样,他们用不同的体系证明了Slit通过Robo介导神经轴突的生长。1999年,饶毅、Tessier-Lavigne和Goodman三个实验室在同一期《细胞》上发表三篇论文,报告Slit对轴突生长的调控,成为当时科学界的一件重大突破。饶毅在这场与国际一流大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其独到的科学洞察力和坚实的原创实力。 神经元迁移的分子机制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脑神经元生于大脑皮层的最下层,然后迁移到达其最终的位置。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猜想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是迁移而来的。1961年,Sidman首次直接观察到大脑发育时神经元的迁移。神经元的迁移的精确性对神经环路建立至关重要,迁移的错误将导致严重的神经疾病。因此,科学家们一直想找到能够控制神经元迁移的细胞外分子。直到1999年,饶毅实验室报告了第一个调控神元迁移的分子——Slit。他们发现Slit对迁移中的神经元起到一个排斥的作用,使它们沿着一定的轨道走而不会“脱轨”。Slit是一个分泌蛋白。饶毅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实验——他们将迁移神经元放在两块表达Slit的组织之间,结果发现,如果放在靠左,神经元就向右走,反之则反。如果放在正中,神经元就直线走。这就证明了迁移神经元能够感受其左右的Slit的浓度梯度,来决定其走向。 饶毅实验室的这项研究成果,在调控神经元迁移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方面意义重大,是可以进教科书的工作。饶毅实验室随后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证明Slit不仅调控多种神经元的迁移,而且能指导白细胞和血管细胞的迁移,从而对炎症和血管形成有重要调节功能。因此,饶毅的Slit研究工作对细胞迁移的理论有普遍意义。 神经元极性的形成 神经元具有多个接收信号的树突和一个输出信号的轴突。早在19世纪,神经科学的鼻祖卡哈尔就发现,神经元是极性化的细胞,有多个输入,一个输出。他将此称为神经元定律。为什么一个神经元只长一个轴突呢?2002年,饶毅指导研究生蒋辉、郭伟、梁新华、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细胞内的信号分子GSK3β对控制神经元极性至关重要。他们发现GSK3β具有抑制轴突形成的功能。更有趣的是,当他们对已经长了3天的神经元加GSK3β抑制剂时,能够使已经形成的树突转变为轴突。这项工作2005年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细胞》上发表。也是该刊自1980年发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陆德如等人文章的25年后第一篇全部在中国国内做出来的论文。 需要指出的是,该发现不能算是揭示调控神经元极性化的分子机制具的首创。日本的Kabuchi实验室在几年前已经发现了几个与GSK3β在同一个信号通路上的分子,并在同一期《细胞》上也报告了GSK3β对神经元极性的调控。尽管如此,饶毅实验室的该项工作证实了一条控制轴突发起的信号通路。因此被认为是发育神经生物学中一项重大发现。 分子社会生物学 2007年全职回国后,饶毅把主要研究方向从神经发育分子机制转到社会神经生物学,即社会行为的神经机理分析。研究领域的转型非常耗时且极具挑战性。但饶毅以兴趣广泛知识面博大著称,他研究生时期打下的果蝇遗传学基础,使他能很快进入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他在分子和发育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多年积累,也使他进入该领域不久就有独到的建树。 经过几年的努力,饶毅先后发表了三篇有影响的论文。 第一篇论文于2008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揭示了一种叫鱆胺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对果蝇之间争斗的作用。竞争行为对种系的进化极为重要。这种争斗行为是由什么神经递质介导的?饶毅和他的学生们证明,脑内没有鱆胺的果蝇打架减少,而增高脑内鱆胺则激发果蝇的攻击行为。他们还精确到发现5个鱆胺神经元的重要性。 社会交往对动物的行为甚至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在群居动物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从小一起长大的雄性动物之间不会打架,而独养长大的雄性则非常好斗。今年,饶毅小组又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第二篇打架机理方面的论文,发现群养的雄性果蝇会释放一个叫cVA的挥发性外激素分子,作用于对方嗅觉系统中含Or65a受体的神经细胞,起到抑制打架的作用。 饶毅回国后做的最精彩最重要的工作,是今年在《自然》发表的关于性选择问题的论文。异性相吸是生儿育女和种族的延续所必需的。但同性和双性性行为在低等和高等动物中都有报道。饶毅和他的同事们将合成五羟色胺(5HT)的酶Tph2在脑中去除,雄性小鼠便失去了对雌性的兴趣,而显示出对同性的性行为。如果给它们注射5HT的前体5HTP,30分钟后动物便恢复了对异性的兴趣取向,说明成年动物的脑也是非常可塑的。这项工作第一次在哺乳类发现了脑中控制性选择的分子机制,无论对生物学知识的扩充还是对社会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中国葛兰素史克研发部副总裁、神经科学博士)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员工为什么会懒?
热度 2 shuhualu1016 2011-9-12 11:58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培训咨询网 首席专家 这里的懒,不是不行动,而是放纵自己,毫无约束,沉溺于肌肤之利的满足,不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自己的更大、更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肯定。 在现实中,人之所以会懒,正是因为有这种可以懒的条件和环境。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介绍过这样一个典型:在大西北农村,有些农民穷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年过冬都要救济棉衣,但每年过冬又都没有棉衣穿。冬天来了,给他们救济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们就把棉花抓去变成夹衣。进入夏天,天热了,他们又把夹衣剪开,变成两件衬衣。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冬天来了,政府还会再给他们棉衣。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调整了救困扶贫的思路,给困难户输给“造血功能”。对于特困户,无偿提供二十只绵羊,让他们放牧后卖羊毛致富。可有人从县城领到羊后,还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只吃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坚信,这二十只吃完了,国家会再给二十只。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并可不承担任何后果,他就不会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智慧。 “人在勤劳无益时,不会不懒。”这是管理学第一原理的第二推论。 所谓勤劳无益,就是指一个人付出艰辛和努力,并不能为他的利益和欲望带来什么满足,他的活动也仅仅是毫无回报地服务于他人,奉献于他人的“学雷锋”。如果是这样,他就肯定不会付出努力。在中国农村过去的大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懒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会付出努力干多、干好? 之前,我到过一些机关和工厂,有些领导老抱怨他的下属工作不积极、做事怕吃苦。我告诉他们这个错不在于你的下属,而在于你自己。你的下属付出努力和勤劳之后,你不能及时地给他以酬偿,为他们的利益和欲望提供满足,他为什么要努力?在现在的企业中,这个问题也仍然存在。员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也就不会再做这种努力了。相反,如果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你能及时地给他提供相应利益和欲望的满足,对他的努力和贡献及时给以反馈,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会相对充分地发挥出来。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员工白干白付出,保证让员工付出多少、贡献多少,就一定能获得多少回报,并让这种回报严格与贡献成比例。 (在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26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看到了一丝希望
热度 18 cwufp 2011-8-22 19:42
看到了一丝希望
今天注意到相关网站上领导的一个讲话,大意是国家要加快 转变 经济发展的模式,科技是支撑;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应该为国家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重点提到了重大产出的问题。看来现在的领导强调了社会责任感,明确了重大科技产出的重要性。看到这些,俺满心的欢喜,因为毕竟领导提出的这些和俺那篇“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非常的接近。俺这么一个草根屁民说的话能够与领导的讲话有接近之处,的确可以让俺自己高兴一小会儿。当然,要感谢肖重发博士从孤魂的游荡地把那篇文章捡到这个地方来,也提交到征文栏目,让俺有点高兴的资本。 过去一段时间,获得什么资助或者荣誉,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在本人看来是很庸俗的事情。随便问个农村老太太,科学家里谁最好?估计 90% 的农村老太太会说袁隆平,因为是他提倡的杂交水稻让农民们的粮食产量提高了,生活过得好了一些。假如您再问,您还知道哪个中国科学家,能说出名字的估计就不多了。即便在同事们看来是很牛的院士,老百姓知道名字的都不多,更是分不清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袁老他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百姓心目中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不是吗?其实,这就是科学界的重大产出的意义。 高兴归高兴,可面临的问题还是一大堆,那就是领导的指导思想是否能够得到贯彻的问题。毛主席说过,政策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那些干部们是否有意愿真正践行领导的这个思想,俺是很担心的。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依靠以前那种以获取为标准的考核体系不仅当了领导,还获得了不少经济上的好处。如何逐步的建立以贡献为主,尤其是社会贡献为主的考核体系依然也是一个难题。如果领导的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或者走样,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是白搭。所以,作为草根屁民中的一个,殷切的盼望着三元工资制中关于绩效的计算办法能够改变以往以获取国家奖励、经费数和发表文章的 SCI 点数为主的理念,尽快制定合理的以贡献为主的考核体系。这个其实与本人的收入关系不大,却是与科学院存在的社会价值相关,也与科研价值观的建立相关,更是与科学院是否能够引领中国科技发展相关。 发表科技文章和申请发明专利等文字游戏是贡献的一种,却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 尽管俺有自己对科研评价的具体看法,过多的建议领导是不需要的,还是留在心里吧,那些制定政策的专家们会做得比我的更好。 刚从网站上看到领导的这个讲话,俺打心眼里高兴,不仅是因为那点暗合,更主要的是我认为只要把领导的讲话真正落到实处,科学院还能再次受到社会的尊重,作为在这里工作的一员,自豪感的产生只是时间的问题。俺也不用为那些关于荣誉的数字八卦感到不舒服。 荣誉其实很像这朵......罂粟花
6218 次阅读|75 个评论
我要努力成为一名流芳百世的科学家
热度 6 scientister 2011-8-17 17:10
我对自己有信心,但是我还需要努力! 这种努力,不仅限于自然科学的探索,还包括与身边的一些拽后腿的人周旋。我要告诫自己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有可能做成功大的学术贡献。 目前,我已经选好几个重要的课题,等待时机,去实现这几个研究项目。 如果成功,我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我的名字。而身边的一些人,则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是我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一直保持理智和进取的动力。 今天把这些话写在这里,立存此证,一方面勉励自己,另一方面作为证据。 ——看到饶毅教授决定退出院士候选人的声明有感。
个人分类: 我的思想|21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绩效与薪酬思考之三:技术绩效、价值绩效与全面和谐分配法
hrm001 2011-8-2 03:16
/// 本文章需要不断完善。本文为原文,其内容保持初撰状态,除用红字注解部分外,未做任何润色修改。未注解观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请自行鉴别。 原文首发 : 价值中国网 2010-12-23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67510.aspx —————————————————————————————————— 一、关于绩效 1 、技术绩效。 是指与岗位技术如生产技术、研发技术、销售技术、管理技术等各项专业技术的运用紧密相关而取得的工作绩效。对技术绩效的衡量以相关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KPI )为依据,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明确相关指标的范围、评分权重、目标值和质量衡量标准,对实际工作的履行情况进行绩效评分,评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得到评分结果,将其除以 100 转化为绩效系数。 2 、价值绩效。 是指在技术绩效考评的基础上,从企业的战略需要角度和各岗位支撑企业战略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出发,结合相关岗位在岗位价值评估方面的差异,合理确定各不同岗位的绩效价值,用综合绩效系数乘以价值绩效基数(简化处理可以用能反映岗位价值差异的该岗位的月度基本工资 /100 表示),即得到某个岗位的价值绩效数值。( 注:1.以上关于2种绩效的分类为本人定义;2.“按价值绩效分配”应当视为是对“按绩分配”的正确理解,因为不同岗位员工的绩效得分,一般是不可比的,如果要进行同一化量分,那么这个基础工作量十分巨大;3.为什么要定义“价值绩效”?起初用意是为使“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基本分配计算公式在“绩效”的适用上得以扩展。该公式中的“绩效”可以是一般而言的、不带价值意义的“全部当期绩效”、“指定当期绩效”、“累积绩效”、“累积指定绩效”、“对往期与当期绩效,或个人岗位绩效与企业绩效、部门绩效、其他员工绩效等关联因素进行加权计算而得到的综合绩效”等,即“技术绩效”。也可以是带上了价值意义的、有含金量的绩效,即“价值绩效”。这样,在具有不同性质和价值的绩效间,才有可比性。如此,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可以更加扩大;4.近期研究对原模型公式中的“绩效率”计算,采取了针对实际而简化绩效计量的做法,提出可以用“绩效股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ullr.html 替代“绩效率”,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更加符合“对象股份化动态激励理论”(理论)和“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工具方法)的“股权”称谓:岗位股、期初动态股权、当期绩效股、当期贡献股、期末动态股权 。 ) 3 、两种不同绩效计量方法的比较。 技术绩效是传统绩效所衡量的对象,价值绩效是基于传统绩效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不可比的实际困境而进行的绩效计量理论方面的创新。不同之处是:技术绩效的评价结果为绩效分数或绩效系数,由于各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其结果是不可比的,而价值绩效在计量上由于考虑了不同岗位在绩效价值方面的差异,其所得到的结果是可比的,可以直接作为现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计算的依据,也可以将该值代入涉及绩效变量的相关薪酬管理数学模型,用于相应收入分配项目的计算。 二、关于企业收入分配 (一)传统分配方法 本处结合猎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万通股份有限公司和王小刚《让年终奖发得更精确》中的案例公司的情况,作一传统分配方法的归纳。 1 、岗位价值评估。 一般用要素计点法。如猎人投资的岗位价值评估。 2 、依据评估结果,对各岗位进行分级。 3 、设计基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的等级结构。 依据岗位价值评估及分级结果,确定不同岗位级别的工资标准。如猎人公司薪酬原则包括: 1 )普通职员( 1 级):人才市场供应量较大,薪资要求不高 , 公司对于岗位的要求不高。定薪原则:低风险,低回报。 2 )中层经理及专业类职员( 2 级):公司对此类人才的岗位要求较高,人才市场竞争较强,个人薪资要求较高,是公司需要吸引和保留的人才。定薪原则:中偏高风险,中偏高回报。 3 )高层经理( 3 — 5 级):岗位对公司的影响重大,公司对岗位的要求很高,人才市场紧缺,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 , 是公司需要重点保留和激励的人才。定薪原则:高风险,高回报。猎人公司的基本工资等级结构如下。 万通公司各类各层岗位的工资结构(下限 0.8, 中值 1.0, 上限 1.2) 如下。 4 、确定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分配总额的确定方式和分配流程的不同,王小刚认为可分成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本人认为,开放式方案适用面有限,因为预先不能确定总的分配额度,也就不能很好控制薪酬总额,这对于很多讲究成本效益的企业来说,显然是个设计缺陷,本处不予采用,但由于王小刚两种方案中的绩效系数计算方法不同,所以,本处综合封闭式与开放式方案,做一统一归纳,并与全面和谐分配法做一比较研究。 步骤一:确定企业奖金额度。 第一种方式是采取企业的利润为基数,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分享总利润的一定比例。第二种方式是采用累进分享比例的方法,即规定若干个利润段,在不同的利润段采用不同的分享比例,利润越高提取比例也越高。某公司规定利润额的达标值为 300 万, 300 万利润以内分享比例为 6% ,在 300 万到 800 万之间分享比例为 12% , 800 万到 1500 万之间的分享比例为 16% , 1500 万以上的分享比例为 22% 。 步骤二:确定企业各部门奖金系数。 部门奖金系数=部门战略贡献系数×权重 + 部门绩效系数×权重。 步骤三:确定部门奖金额度。 部门奖金=企业奖金×(本部门员工基本工资之和×本部门奖金系数) / ∑(各部门员工基本工资之和×各部门奖金系数)。 步骤四:确定员工岗位绩效系数。 1 、根据定量与定性考核指标,得出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结果; 2 、按照 20% 、 70% 、 10% 的比例来界定员工绩效等级分布; 3 、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超出期望的员工,岗位绩效系数为 完成期望 , 基本完成 1.0, 需努力 ,变动幅度为 0.1 。 步骤五:计算员工奖金分配系数。 员工奖金系数 = 公司绩效系数×公司绩效权重 + 事业部 / 职能部门绩效系数×事业部 / 职能部门绩效权重 + 岗位绩效系数×岗位绩效权重。 步骤六:将部门奖金包分配到岗位。 员工奖金=部门奖金×(员工基本工资×员工奖金系数) / ∑本部门(员工基本工资×员工奖金系数)。 (二)全面和谐分配法 1 、名词释义。 全面和谐分配法( 注:以“对象股份化动态激励理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vwcz.html 为理论基础,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ullr.html 为工具方法 )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收入分配方法的新分配方法。它两个最大的特征是效果全面化,在保证高效的基础上同时促进和谐。具体讲,该分配法有如下新特点: 一是分配思想集成化、有机化、统一化。 对不同的收入类型采用同一种分配标准,如将传统收入分配法下基本工资的决定要素如职务、技能、资历,和传统分配法下绩效工资的决定要素如业绩,再加上一个新的报酬要素“历史贡献”,把它们有机揉合在一起,既可适用于基本工资,也可适用于绩效工资。 二是分配方法模型化。 要把各种不同的报酬要素有机揉合到一起,并作用于不同的收入分配类型,采取传统方式显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而要建立起能同时反映以上多种要素的数学模型,以用于分配计算。 三是分配效果全面化。 传统的激励方案的效果过于单一,比如要么是短期的,要么是中长期的,短期激励方案的效力持续性差,没有中长期效果,而中长期激励方案也没有短期效果。相比之下,全面和谐分配法不仅能做到一些传统激励方案也有的“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功效,在系统联动机制的设计上,方法更为温和,强调自动管理,更富有人性化;特别的是,更还具有传统激励方案所没有的“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约束效果并具”的优点。 四是利益兼顾多元化。 传统激励方案往往在设计时缺乏整体性考虑,由于分配思想的不统一,对不同的收入类型往往采取的是两种极端的分配设计思想,要么是完全不同,要么是互相渗透,且以其中一个为主,前者属管理的极端化导致员工行为的极端化,员工对分配不能产生公平的认识,在行为上重数量不重质量;而后者常常导致一碗水端不平,照顾了这个忽视了那个,比如在分配当中可能权力的影响仍然很大,真正的贡献并不能完全得到薪酬价值上的肯定。以上的结果所反映出的就是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是良性融合的,各方的利益还没能得到很好的公平的兼顾,相关的积极性还不可能完全地调动起来。而全面和谐分配法则克服了这方面的缺点,无论是在绩效管理还是在收入分配上,有更多的具体的机制设计尽力保障了企业中人与人的利益是一体的,从而使高效与和谐兼顾。 2 、与传统分配方法的比较。 传统分配方法的一个特点是将收入总额分成不同的几块,然后每一块按一定的标准(一般是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一般不同收入块的分配标准即计算方法不同,从而形成差异性的收入分配的架构。由于每一块的分配标准不同,标准背后的管理思想也自然是不一样的,导致了不同收入块的分配指导思想的差异,这在一些时候影响了总体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再就是对具体收入类型相对单一的分配思想还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基本工资的按等级分配会使工资失去激励效力,同一级别的员工在能力和实际贡献方面是有差异的,但是固定化的等级工资制以保健的名义而忽视了这种差别的客观存在,它对所有员工短期和长期的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在这种固定化的等级工资所占的比重越大时表现得愈加明显;绩效工资按业绩分配容易导致个人在绩效目标的确立上和实现绩效的方法上急功近利,以及忽视对同事的帮助与团结,甚至形成复杂不良的职场政治关系,此外,对部门和公司的利益也缺乏关心,等等。 针对上述对具体收入类型的因收入分配标准单一而导致的问题,目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也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方案。 比如,以宽带薪酬为指导思想,将职务等静态报酬因素与业绩( 注:各期累积绩效与当期绩效 )等动态报酬因素融合一起( 注:本人对宽带薪酬的有关认识与观点。 1、2011年7月11日本人微博: “ 宽带薪酬可适用基本工资(职位、技能)动态设计。其区别传统的2个重要特征是:宽带薪酬相邻两个薪等有叠幅,同一薪等如何取薪视当期业绩而动态变化(年终结算多退少补,或延至下期兑现,具有效期);传统模式在同一薪等没有区间变化,仅有一个薪点,相邻薪等无叠幅 ” 。 2、2011年7月29日本人微博 : “宽带薪酬适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分享工资各类型,及薪点制方案。把按初始地位分配(由上述7大因素决定薪酬类型的等、级、档)与按绩(当期)分配相结合,是宽薪设计方案相比传统的进步,对各级别、工种、岗位和人员所客观存在的分配矛盾有缓和作用。宽带也可设计成类模型的薪点股,但仍存重大不同。” ),用于对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改进,但是由于与全面和谐分配法相比,报酬因素仍然少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贡献”,( 注:1.由于宽带薪酬设计方案有多种,形式繁简不一,效果多少不一,原观点并不严谨。2.新观点参看本人2011年7月29日微博条文:“将宽带薪酬思想融入薪点制,并股份化变成薪点股,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相同在于:适用工资类型同;报酬因素都有别传统,有静有动、有缓动有速动;不同在于:不同部门绩效评分一般不可比,而同一化工作量很大,若简约计量,前者累积绩效以可比绩效股为增量,后者以贡献股(发行、分配)为增量,效果相差显著。”3.关于岗位股率、期初动态股权率、当期绩效股率、动态分配率、贡献股分配率、期末动态股权率等定义,参见本人文章《什么是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ullr.html ) 导致激励效果仍然不全面,对利益的兼顾也不能做到很好。 比如, 为增进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互容甚至互融,现有的方法可以将绩效工资分配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对基于岗位职能计算的绩效系数(岗位绩效系数)予以改进,使其能够兼顾到企业、部门、下级和个人岗位绩效各方面因素,即改“岗位绩效系数”为“综合绩效系数”( 注:1.一个设计比较全面的“综合绩效系数”计算公式请参见本人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q2pd.html 。2.本处提及的绩效工资计算方法为本人所定义的“标准系数法”,包括2种:“标准系数法(适用对定额内绩效的计量)+计件(或计分)法(适用对定额外绩效的计量)”、“标准系数法(对绩效进行计量时不区分定额内外)”,第3种方法是“计件(或计分)法 ”。以上3种方法的实质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具体计算示例参见本人在研的《绩效与薪酬管理》课件,但目前尚未公开发布 ),那么还是有较好的积极作用的(采取加权法设计其计算公式,权重大小可以反映不同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但是,固然综合绩效系数有一定作用,它的这种改进源头还是只来源于绩效方面,还没有从薪酬自身寻找能否得到改进的源头,这一点与全面和谐分配法相比,还是有欠缺的( 注:全面和谐分配法应用于特定的分配对象,其10大管理效果参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ullr. html )。 其他 动态化的分配激励设计方法,典型的还有: 动态股权制分配方案、价值中国网的动态股权分配激励法等。对其效果如何及与全面和谐分配法的比较如下。 3 、全面和谐分配法的方案设计。 ( 1 )划分分配群组。 领导和领导一起分配,组成管理群,按高层、中层、基层分成相应分配组;员工和员工一起分配,组成员工群,按所属部门的不同分成相应分配组。 (如此划分的意义参见前文《绩效与薪酬思考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9bd2c0100nq9p.html ) ( 2 )价值绩效的计算 1 )员工分配组的价值绩效分值计算 ①事业部下辖部门的员工 价值绩效分=员工加权绩效系数×价值绩效基数 = (公司绩效系数×权重 + 事业部绩效系数×权重 + 部门绩效系数×权重 + 岗位绩效系数×权重)×月度基本工资标准 /100 ②事业部制下的总部部门或非事业部制的部门员工 价值绩效分=员工加权绩效系数×价值绩效基数 = (公司绩效系数×权重 + 职能部门绩效系数×权重 + 岗位绩效系数×权重)×月度基本工资标准 /100 2 )管理分配组的价值绩效分值计算 ①综合绩效系数采取连乘法计算。 价值绩效分=∑ ( 直接下级的绩效系数×下级权重 ) ×岗位绩效系数×月度基本工资标准 /100 ②综合绩效系数采取加权法计算。 价值绩效分= ×月度基本工资标准 /100 ( 3 )确定分配计算模型 1 )关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在此,我们选择“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来作为分配计算的数学模型。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基本分配计算公式为: R n = R n + ( P n / ∑ P n – R n )× r ,或者表达成: R n =R n × (1 – r) + ( P n / ∑ P n )× r 。前者是个增量式表达形式,基本结构是“基数 + 增量”;后者是个加权计算的表达形式,基本结构是“ A 1 × r 1 +A 2 × r 2 , r 1 +r 2 =100% ”,常见于管理学模型中,但不同的是本式 中 的参数有特殊的管理涵义。其中 , R n 表示 动态分配比例 , R n 表示 动态股权比例 , P n 表示员工 当期价值绩效 , ∑P n 表示所有员工 当期总价值绩效 , r 为贡献分配率( 0≤r≤1 )。这里面的 R n 是最特殊的,是动态分配股比例,一般情况下其值于每期都会发生变化。 2 )关于动态分配股。 “动态分配股”之名取得是薪酬股权化之意,即以股权化的方式来处理薪酬分配及管理问题。它用于分配有四种方案,请注意这些方案在所拥有的股份类型与所适用收入类型方面的不同。 ①股份类型是全部实股,适用的收入类型是全部红利分配。 如某集团下辖 A 、 B 两个事业部,这两个事业部的总经理均拥有集团分配的相同份额的实股,两个事业部的绩效也可能相差很大,但关于红利的计算在股份分配前事先就达成了协议,就可以用该模型来分配。分配方法 1 :在股权实施的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比如只限于集团总经理与几个事业部总经理,总经理按分配的股权比例单独分;事业部总经理一起分,则可直接依据公式,计算时利用两个数值:一是股权比例,二是可量化可比较的绩效比例,如按一定方法计算的可归集到事业部的管理利润占总数的比例,这样计算出动态分配率,用事业部总经理的动态分配率乘以可供该群体分配的利润总额,即得到实分得的红利数额。分配方法 2 :用全面和谐分配法分(详见上下文)。在上述两种分配方法中,几位总经理按事先公布的转增比例将一定的计算出的红利作为新的股权投资转为相应的股份,那么转增后他们所持有的实股数量和在整个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均会发生动态变化,他们现在拥有的新的股权比例就是 R n 。 ②实虚混合,适用于部分红利。 股份类型是从实股持有者所持的实股份额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实股,乘以动静平衡系数(一定的倍数),作为固定值,再加上每期动态计算出的虚拟股份作为增量,这部分倍数化后的固定的实股基数与各期增加的虚股混合计算动态分配股,其比例就是 R n ;或者是,所划出的一定比例的实股不乘以动静平衡系数而直接作为基数,每期计算新增的虚股时,不按该收入类型(如基本工资或绩效工资)的全部所得计算,而只取一定比例,以便将动态分配股比例 R n 的变化幅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适用的收入类型:该部分实股所能分配的红利。分配方法也有两种,同上。 ③全部虚股,适用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相应地,记录虚股的帐户也分成两个:一个是基本工资虚股账户,另一个是绩效工资虚股帐户。 此方案下,股份类型是全部虚股,虚拟股份最开始由年度基本工资折算成同等数量股数,直接以此作为基数,或乘以一定倍数作为基数,包括当期及以后每期按该收入类型所得的一定比例计算的虚股为增量,基数加上每期不断增加(或减少)的增量即构成虚股总量,这个总的虚股就是模型计算中所用的动态分配股,其比例就是公式中的动态分配股比例 R n ;适用于分配的收入类型:基本工资(即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分配方法也是两种,同上。在运用分配模型时还要注意,用于基本工资的调节与用于绩效工资的调节,本分配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应该有所区分,即在设置前者时,动态分配股比例 R n 应该调大,当期贡献分配率 r 应该调小;处理后者则相反,动态分配股比例 R n 要适当调小,当期贡献分配率 r 则要适当调大。在此问题上,还特别建议 r 的取值不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而要视不同分配群组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灵活制定。 ④以上三种分配方案的组合。 组合方案有①②、①③、①②③。同样要注意的是,处理不同收入类型时,要分别建立不同的动态分配股( 注:或统称“动态权益股”,用于薪酬管理可称“动态人力资本股”,用于捐款型内部互保可称“动态权利义务股” ) 明细帐户,如动态分配股——用于红利分配帐户、动态分配股——用于基本工资分配帐户、动态分配股——用于绩效工资分配帐户,等等。再就是,在运用同一分配模型时,视实际情况,如部门的不同、适用的收入类型不同,而应在相关参数大小的设置上进行合理区分。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4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友走过的国家已达80个!欢迎继续贡献——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3-18 07:33
  那天,和评选八个“十大”一般,突发奇想,觉得应该数数科学网的网友去过的国家,是不是所有200个国家都被我们踏遍了?   结果一写,先把二傻这只天狼星的独狼给招来了,原本以为他代替天狼星狼主巡视地球,怎么也得去过50、80个国家的,结果他一列举,才28个,说应该还有,可惜忘了,看起来,真是出国如喝水一般。   还好有更多学者来补充,包括 何毓琦 先生,一把又帮俺填了27个,贡献直追二傻。   而王晓明兄贡献虽然个数不是最多,但是非常大,因为是海地、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波多黎各,美属维京群岛,荷属安地列斯群岛这等罕见的国家,去过美国的就不用说了,在这表中,属于贡献度最小的。   徐磊贡献了几个欧洲国家。      现在还等着继续贡献呢?      大家人呢?都跑哪里去了?      看来不玩个有奖填写是不行了!      来吧,这里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2747page=2#comment
个人分类: 新西游记|2713 次阅读|12 个评论
何裕民教授荣获“世界杰出华人成就奖”侧记
热度 1 何裕民 2011-1-5 14:11
12 月 30 日 ,第五届世界华商领袖年会暨世界杰出华人颁奖典礼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荣获世界杰出华人成就奖。 何裕民教授与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宪梓 此次活动由世界华人协会、世界佛教基金会、《祖国在我心中》组委会主办,其中世界华人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广泛的华人华侨民间组织,集社会各领域(商业、书画、文学、医学、武术、健康、动漫、音乐、形象艺术等)杰出华人于一堂,以和平、友爱、发展、共赢为宗旨,起到凝聚世界华人华侨力量、弘扬中华文明的作用。 何裕民教授与香港英皇集团主席 杨受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潜心肿瘤研究与临床治疗三十多年,擅长胰腺癌、肝癌、肺癌、脑癌、卵巢癌等各类难治性肿瘤治疗。他还创立了中医肿瘤治疗零毒疗法理论,并以此为核心编著了《现代中医肿瘤学》,代表了现代中医肿瘤治疗的新趋势,取得了世界范围内肿瘤治疗策略、治法双重突破,受到医学界肯定,在此次世界华人协会颁奖晚会荣获世界杰出华人成就奖。 何裕民教授与国际篮联主席程万琦 世界华人协会黄金泉副会长为何裕民教授颁奖,感谢他在医学领域为华人作出的贡献和对世界华人协会组织作出的贡献,并勉励其继续为组织贡献力量,共同把世界华人协会做得更大更强。 何裕民教授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 孙永章 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原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 日 韦 荣获世界杰出华人终身成就奖。宋丽娜、孙海英等14人获得世界杰出华人成就奖,颜丙金、王正聪等11人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贡献奖。 何裕民教授与清朝皇帝乾隆第七代嫡孙 爱新觉罗恒绍 何裕民教授接受深圳电视台采访 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表示,世界华人协会成立18年来,凝聚了海外5000多万华人华侨力量,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后,世界华人协会将在促进国内就业和保障海外华人人身安全和海外投资安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保护华人华侨利益做出更多贡献。 据悉,第六届世界华商领袖年会将于2011年5月在墨西哥举行。(稿件来源:《民生健康》)
个人分类: 访谈与时论|62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内和对外
lhj701 2010-12-28 19:48
对内和对外 (罗汉江) 看到戴老师的《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岁末寄语年青学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194 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也来凑凑热闹。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不是对内和对外的不同处理。 对内来讲,如果想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要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不然就无法使自己全身贯注地集中于自己的科研并取得进步。 对外来讲,矛盾总是有的,尽管短时间看好像推动变化的语言和建议犹如蚂蚁撼树。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且任何事物也都需要完善,因此从发展的积极意义上讲,还是要有对矛盾的敏感性,大家说说相反意见,也不是坏事。我觉得可能会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就像正电和负电,只要它们存在就有一定的对立性。当它们和在一块,没有对立性了,但它们都死亡了。但对于社会来讲,每个人主要做两件事:索取和贡献。当所有人感到这两件事相等时,所有人的感觉是平衡的、和谐的。但实际的社会,单纯从个人角度讲永远都不会存在真正的相等。人们无非就是追求约等。当感觉离约等负得太远时,就感到不平衡、不和谐,就想发牢骚。。。。 但处于牢骚状态,人容易陷入消极,导致产能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管理:比如对内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等等,使自己理智而处于积极状态。这样做的原因,第一本质上社会不是绝对相等的,这个本质不会因为你的牢骚而改变。第二,如果因为灰色情绪导致自己产能下降甚至消失,你就会更负约等,即离相等更远了。并且如果你的产能下降,对社会也不利。 对外而言,保持对矛盾的敏感,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既然事物是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如果其发展能够提高整体的产能,使更多的人处于相等和和谐平衡的状态,那么就应该积极推动。不然,连推动都没有,事情也不会自我完善。当然,推动的原因在于事物本身并不完善,在长期看能够完善和发展。另外,推动需要进行理性思考,需要考虑整体产能的最大化,既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他人。因为你要考虑整体产能的最大,不能你的产能大了,别人的都小了。如果大家都能积极理性的思考和建议,最后促进了整体产能的提高,岂不是一件乐事? 因此,如果一个人,既能做到对内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对外多一点建议,少一些感性是不是更好些? 【1】 《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岁末寄语年青学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194
个人分类: 思想沉淀|5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罗庚对中国数学科学事业的贡献
fangjinqin 2010-11-11 09:11
华罗庚对中国数学科学事业的贡献 清华校友网发布日期:2010-09-30 陆启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1985 年 6 月 12 日 ,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坛上倒下去的第二天,联邦德国在波恩的马普数学研究所的通告牌上,根据所长 Hirzebruch 的指示,挂上了华罗庚的照片,并把联邦德国一家主要报纸的有关报道剪贴在其下面,报道的标题为: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去世。   当时我和王启明一起,正在该所访问。我想,海内外有不少很杰出的华裔数学家,为什么该报把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的称号给予华罗庚呢?大概他们认为,这些华裔数学家取得的学术成就多是在国外,他们赢得的声誉也在国外,且多已定居国外,加入了外国国籍。唯独华罗庚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便没有犹豫,没有观望,毅然携全家从美国绕道回国,把 40 岁以后的后半生,完全贡献于新中国的数学科学事业,正如美国《科学》( Science )期刊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一篇文章所说,他形成了中国的数学。他与祖国共患难,同甘苦,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崇敬。   上述《科学》的文章说华罗庚在中国人民的地位,有如爱因斯坦之在美国。我想这不是说华罗庚的科学成就堪与爱因斯坦相比。美国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相对论为何物,但他们为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中国的广大人民也一样,他们为华罗庚拖着病残之躯,走遍中国,到工厂、矿山、油田、农村,深入群众,为的是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   我曾经访问过六七个国家,那里的华侨对华罗庚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   关于华罗庚的生平,国内外的报刊已作过不少介绍,并出版过多种传记。他的一生是极不平凡和带有传奇的。我没有太多补充。至于华罗庚众多的学术成就,比较专门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阔,这里不准备细述,而将另文详述我所知道的他在多复分析方面的学术成就。本文仅从 1950 年我第一次见到华罗庚,翌年始作为他的学生追随其左右 35 年之久,这也是华罗庚一生对中国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时期,就我的所见所闻,把他对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贡献作一介绍,以纪念他诞辰 100 周年。   招贤纳士,创建数学所,并为几个重要研究领域储备人才   解放之初,经历了 8 年抗战, 4 年内战的中国,可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寥若晨星。 1951 年夏,我来到北京文津街 3 号,北京图书馆右邻,国务院南门对面的一座三层楼房(现已拆除)中国科学院时,数学研究所(筹备处)只占该楼的两个房间,其一是所长(筹备主任)的办公室,另一间是其他人员(包括所务秘书田方增,会计及工友在内)的公用办公室,我们没有图书馆。过去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曾经有比较齐全的图书馆,但解放前搬到台湾去了,一切从零开始。   这里只有一个教授(研究员),就是华罗庚。他年纪最大,也不过 41 岁,年龄最小的就是万哲先和我, 24 岁。直到 1951 年秋,数学所又来了比我们稍年轻一些的大学生。公用办公室容纳不下了,于年底,数学所搬到新建成的清华大学内的一个二层的小楼去。小楼后面有几座平房,其中有一幢小洋房是华罗庚所长一家所居住。 由于我早几个月,就蒙万哲先的帮助搬到清华大学一处叫三六所宿舍与他同住,一直和华罗庚的住所很近,知道一些华罗庚的工作生活情况。   那时候的会议很多,华罗庚又兼任许多社会工作,特别的忙。但他的工作效率与实干精神是惊人的。他能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进行研究工作,如汽车上,会期中休息期间,甚至在病榻上。我经常发现他把数学草草写在烟盒包装纸背面的白纸上,会议文件的空白处和文艺演出节目单的空白处。晚上在家中,他自然是工作到深夜。   他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正如我在获华罗庚奖演讲中所说,我在他一本黄土斑斑的书中知道,抗战时日本飞机在头顶上轰炸时他仍能专注地看书,以至于炸弹把他和书一起埋在泥土里。这是有如阿基米德一样的精神。   华罗庚的办所方针是兼容并蓄,无门户之别,且眼光远大。在清华园的数学所开始时,全体研究人员开会时只有 17 人,就是华罗庚、吴新谋、田方增、王寿仁、越民义、孙以丰、万哲先、曾肯成、陆启铿、丁夏畦、邱佩璋、王光寅、张里千(末 4 名就是刚分配来的大学生),还有林鸿孙、庄逢甘、罗时钧、胡海昌,后来还加入郑哲敏,他们的专业是力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这体现了华罗庚在办所之初便眼光远大,他认为数学科学不是仅限于纯粹数学。   这个力学小组在 1955 年钱学森归国后,把他们调走了,成为新建的力学研究所的骨干,有的调到了哈尔滨军工大学。他们对我国航天、航空、两弹一星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庄逢甘、郑哲敏、胡海昌于 1980 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91 年改称院士),当然现在他们都已是 80 岁以上的资深院士。林鸿孙本是数学所力学小组组长,到力学所后,任副所长。不幸在文革中因受不公正对待,愤而自杀。罗时钧在哈尔滨军工也受到不公平待遇,文革之后去了美国定居。   华罗庚对刚进所的大学毕业生,要求首先要掌握广阔的基础知识,规定先学习一段时间的三高,即高等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然后才开始做研究工作。当时我们还没有研究生制度,但华罗庚的作法与国外先进国家对研究生的要求不谋而合。上面提到的年青人中,有 3 人(陆启铿、万哲先、丁夏畦)在上世纪 80 至 90 年代先后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他们继承了数学所的传统,又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学生。   在清华园的数学研究所, 1952 年思想改造运动之后进入正轨,受到所长工作精神的感染,学术风气很浓,晚上办公室内仍然灯火辉煌,人人用功。   华罗庚一方面从各大学数学系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如王元(后为中科院院士, 1984 年为数学所第二届所长),许孔时(后为软件研究所所长),吴方(后为应用数学所所长),魏道正(后为四川计算所所长),陈平(后为系统所所长)等。   另一方面不拘一格,无门户之见,善于吸收各方面人才。于是有一些卓越的人才要求调到数学所来。吴文俊、张素诚、冯康、胡世华、关肇直、秦元勳、闵乃大、夏培肃等。闵乃大是从德国回来在清华大学的电机系工作,但他本人的专长是网络,他认为在数学所工作更合适。华罗庚看到了他的工作与电子计算机有关,同意了他带两个助手王传英与李开德调来。与稍后从美国回来的夏培肃、丹麦回来的吴纪康一起,成立一个计算机小组。这使得数学所在我国计算机科学所起的作用,有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在美国计算机方面所起的作用一样。  华罗庚之所以有如此的远见,大概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奉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之命,与吴大猷、化学专家曾昭伦各带两名助手一起去美国考察原子弹有关。美国拒绝他们参观任何与原子弹有关的设施,于是各散东西(据吴大猷的助手朱光亚所说)。他还说吴大猷先去美国,托华罗庚带他的助手朱光亚、李政道,连同华的两个助手徐贤修、孙本旺一起坐船去美国。船上华经常出数学题考他们。华罗庚受 Weyl 的邀请去了高等研究所。   华罗庚的办所方针是面向全国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向全国开放。他接收来自全国各大学的访问学者(那时叫进修教师),最初来的是林坚冰、钟同德。复旦大学的龚昇本来研究单复变函数,要求到数学所研究多复变,华罗庚也接受。他还经常邀请各大学的专家来作报告。我参加过的有陈建功、杨宗磐、李国平的报告,这些学术交流很有益处。   华罗庚带头在数学所举行学术报告以鼓励别的高级研究员作系列报告。例如吴文俊介绍微分流形与大范围微分几何,冯康介绍广义函数。这都是当时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我从这些报告中得益良多,特别是从吴文俊的系列报告中,学习到现代微分几何的基本知识,这我在庆祝吴文俊 90 寿辰的撰文中有详述,不再重复。   数学所是 1952 年宣布正式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华罗庚在成立典礼上,就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数学所出成果,出人才的鼎盛时期   华罗庚领导的数学研究所的事业,在 1956 年达到顶峰时代。那一年,由于数学所人员不断增多,同时图书馆的藏书因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数学系并入北大,它的丰富期刊拨归数学所,清华园二层的办公楼已不够用,搬到了西苑大旅社(现在叫西苑大酒店),租用了一座三层大楼作为所址。中科院还租用了另外的两座大楼,其一是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另一座是电子研究所筹备处,这两个所是根据 1956 年中国十二年远景科学规划而筹建的。华罗庚同时是数学所与计算所的两所领导人。   那一年,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 3 个一等奖中,有两个由数学所的华罗庚与吴文俊获得,这使得数学所在全国名声大震。数学所添加不少新人。中科院学部委员张宗燧也从北师大调到数学所,和张历宁、戴元本、朱重远等成立一个理论物理小组。后面 3 个人 20 多年后成为新建的理论物理所的骨干力量。戴元本当选学部委员。这再一次体现华罗庚的远见和兼容并蓄,广揽人才的精神。   张宗燧是一个才气横溢的物理学家,数学也很好,量子力学的始创人波尔对他很欣赏,甚至邀请张宗燧到他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访问,并且不是一般访问学者的待遇,而是住在波尔家中,所以张宗燧和波尔一家人都很熟。不幸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愤而自杀。我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对他的怀念,这里不重复了。    1956 年至 1957 年反右之前,数学所是鼎盛时期,这里的讨论班非常之多,学术气氛很浓。不少年轻人发表的论文,也为国际上同行认可。数学老前辈熊庆来也从法国回国到数学所工作。在他晚年还培养出杨乐、张广厚这样出色的学生。杨乐后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任第三届数学所所长。陈景润也是这个时期由华老把他调到数学所工作。全国大学有许多教师要求到数学所做访问学者,我记忆中有谢晖春、陈奕培、严士健、齐民友、董光昌、徐绍廉等。最多的时候,访问学者人数近百人,比数学所的研究人员还多。这些访问学者回原单位后,把数学所的影响传播到全国,其中不少人成为原单位的领导层人物。   然而由于反右运动,业务停止;接着大跃进,数学所研究大都转向应用,直到 1959 年才有所恢复。由于种种原因,华罗庚要求调到新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一直到文革开始,仅保留名义上的数学所所长。   他在科技大学期间对中国数学教育与科研事业的贡献,大家可参阅张志辉等写的《华罗庚与中国科大龚昇、 杨德庄 先生访谈录》(《科学文化评论》 7 卷 1 期〈 2010 〉, 55-73 )。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科学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丘成桐在一次报告会中提到过,文革以前中国的数学已经接近世界水平,而文革之后大不如前。我举出一个例子,就是文革前,美国数学会组织人员选择《数学学报》的部分论文翻译为英文出版,文革之后不再翻译了。而美国数学会翻译前苏联重要数学刊物的论文,虽苏联解体之后仍继续。   华罗庚在改革开放后的贡献   我本想讲一下华罗庚的治学方法与培养学生的特点。但有一篇徐利治所写的《回忆我的老师 华罗庚 先生》文章,已有详细介绍,写的非常好。此文为纪念华罗庚 90 寿辰,但我 2005 年才从网上看到。我难以写得比他还全面。所以在这里只想把华老在文革之后的情况谈一下。   文革之后,华罗庚正式恢复所长的职权。华罗庚的办所方针本来就是主张开放,但基于政治原因,他仅能对国内开放。自从邓小平主张对外也开放,华罗庚当然大力支持贯彻。   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有很高的声誉, 1981 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国内第一个获美国院士称号的。我作为他的学生与助手,每次邀请国外专家访问,必先征求他的意见,得到批准后,才以他的名义发出邀请,否则以我的无名之辈的名义恐怕就难邀请到了。国外邀请我去访问,恐怕也多是冲着我是华罗庚的学生的原因。   曾经访问数学所的著名国外数学家有很多,开始时数学所有一本贵宾留言簿,每个来访贵宾都要在此签名留言。厚厚的一本都写满了,后来又换了一本新的。   国际上很多数学家先后来访问过数学所。如伍鸿熙、丘成桐、肖荫堂、郑绍远、 A.Borel 、 Granert 、法国高等研究所所长 Kuiper 、普林斯顿研究所所长 Wolf 及后任 Griffiths 、马普数学所所长 Hirzebruch 、比萨高师校长及意大利科学院院长 Vesentini 、苏联科学院数学所所长 Vladimirov 等。    1985 年我在德国正期待着华罗庚在访问日本之后到德国接受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的称号时,他在讲坛上倒下了。国外的报纸是这样评论的:正如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倒下一样的光荣。 转自 科学时报 2010 年9 月29 日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2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郑哲敏:钱学森先生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发言提纲)
sqdai 2010-11-1 19:51
【按】 2010 年 10 月 30 日 ,中国科学院召开纪念 钱学森 先生逝世周年座谈会,中科院力学所的郑哲敏院士、吴承康院士、谈庆明研究员和樊菁研究员与会。会上,郑哲敏院士作了精彩发言。今天,我得到此发言的提纲,在此发布,与大家分享。有关这一发言的细节,请各位关注相关媒体的报道。 对 钱学森 先生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贡献,分别叙述他在留美期间和回国后的贡献;然后简述他的学术思想和人生观。 (一)留美期间 l 科研和教学,主要集中在航空和火箭(含航天)方面: 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很多内容) 小曲率弹性薄壳的非线性稳定性 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燃烧气动力学,稳定性 探空火箭,火箭弹道,洲际航行,制导等等 创建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 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全面组织科研与教学活动 l 丰富的校外科学实践经历 从火箭研究自杀小组到 Aerojet 公司和 JPL 的创建 参与第一枚 Corporal 探空火箭的研制 成为美国空军航空咨询委员会成员,参与战时国防科研 作为代表团成员于二战晚期赴德国考察 航空航天方面的科研与生产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美国空军发展战略规划 Toward New Horizons 的制定与写作 (二)回国后的贡献 l 以工程科学思想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 学科建设:前沿性,交叉性,时代性 2. 作风建设:三严精神;强调实践第一性;强调学术交流和自由争论 3. 关心国家需要,以任务带学科为主线条;强调研究工作要走在生产的前面;做好研究工作必须打好基础 4. 大力培养新生力量 , 同时提供师资,办力学研究生班,科大力学系和化学物理系;基础要打好,专业要精尖 (leapfrogging) ;边干边学 在 钱 先生的部署下力学所为我国航天所做的科研贡献 建立怀柔分部和上海机电设计院 19 60 年初梳理了研究所与生产部门间的关系,在接力的原则下,力学所主要从事相关的基础性和前期探索性研究,与国防部门开签订了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任务书 在怀柔开展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发动机燃烧和稳定性,液氢的热力学和力学特性,液氢液氧燃烧等研究( 101 任务), 64 年液氢液氧燃烧室点火成功(我国首次);爆炸成形( 105 任务)和 21 号任务有关实验 在所本部开展高速高温空气动力学和风洞的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特种风洞(激波风洞和等离子体风洞等),科研工作为弹头的防燒蚀、防热和气动力作出重要贡献,所发展的风洞和成套实验技术为 29 基地所采用;爆炸力学的研究为两弹一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l 在科学院和国家层次上的贡献 在参与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中发挥了十分关键与重大的作用 向中央提出了发展火箭、导弹的书面报告 参与规划和组织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全面参与火箭技术和航天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科学和技术工作 提出办学指导思想的基本构想,促成中国科技大学的建立 作为首席专家,参与创建我国的火箭和航天产业 创建我国火箭和航天产业的科研和生产体系 以讨论、研讨会( seminar )方式组建了我国第一代火箭和航天技术专家和工程师队伍 在科研和生产管理上充分应用运筹学,实现现代化管理 晚年潜心研究系统科学和有关问题,组织讨论班 有丰富的组织大科学工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是运筹学的自然延伸 对新生事物、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研究仍保持极大的兴趣,在系统科学领域里,人们必须探索还原论以外的基本规律,为此他也很早就关心和跟踪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三)主要思想 l 工程科学的思想 l 提倡以宏微观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即物理力学的思想 l 发展运筹学的思想 l 重视自然科学,走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的道路 l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富国强民,奉献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 (四)结束语 l 钱 先生在科学上的成就是骄人的,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l 钱 先生为祖国创建了火箭和航天事业 l 钱 先生先是一位科学家,回国后根据国家的急需成为一个技术和管理专家,退休后又回到所心爱的研究工作 l 我们怀念他就要学习他的爱国奉献精神和终生不断关心新生事物和坚持科学研究要创新的思想。 l 他的技术科学思想和系统学的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l 他所创导的科研与生产部门间的关系值得重视。
个人分类: 美文共享|5234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别把海归们‘宠’坏了
lin602 2010-9-7 22:17
国外学习的华人学者,回国工作,开展研究与教学工作,挺好的,也受大家欢迎。 但也出现许多让人不好理解的现象,给部分(不是全部)海归们许多承诺,比土鳖们要好得多的条件。有时候这条件与他们实际作出的贡献是不相对称的。 其实,给相应的研究与生活条件也是应该的,如果确实做科研好,成果多,职称给得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也可以从自己身边看到,部分同龄的海归有时候比条件差非常多的土鳖做出的科研还要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许多人在国外拿份工资,国内给的薪水比全职的教师还要高,实验室还要好。一年回来十天半个月的,你说,能够做多大贡献呢。 其实大家都在找自己的路,都在寻求自己的发展,他们回来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刚开始给予一定的条件,后面如果确实做出成绩,社会是会给予肯定的。 但部分人也确实给宠得厉害了。君不见,不少大大牛海龟回来,国家及单位给了多好多好的条件,他们做出了什么呢?其中不缺学界非常熟悉的名字。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包括海龟与土鳖的所有教师,放在一杆称上,按贡献大小,论功行赏。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牛很多,亮点在那?
lin602 2010-9-6 22:54
听到了许多大牛们的故事,就有地球离开他们就会失去光彩似的。 其实站在局外仔细看看,这些大牛们到底做出了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的科技成果?到底有什么突出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多少对人类有突出的贡献?有什么让人震撼的思想? 许多人就会炒作一些事情,借着一种其实无所谓很正常的事件,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科学网,让人也经常雾里看花!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42 次阅读|2 个评论
支持“打假斗士”方舟子
wangdw 2010-9-1 17:02
支持打假斗士方舟子 关键词:打假斗士 方舟子 学术打假 社会效果 贡献 主要方面 大力支持 本人刚和朋友谈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现在骗子横行怎么办。那时我没有涉及怎么办,今天先谈一个问题,就是要大力支持打假斗士方舟子。 方舟子是位博士,十多年了,为了学术界的一片净土,回国学术打假。如最近的张悟本、唐骏、李一,都是他先揭露的。当然也由于媒体的大力跟进,社会效果非常好。例如对唐骏学历作假的揭露之后,上百老总主动上网删除伪造的高学历。揭露一个,威慑其他。方舟子为了我国的社会风气好转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朋友要说不喜欢方舟子。说他有时说话过激。我们说看问题要抓住主要方面,要看他的主要贡献。至于他否定中医,我也不太同意。人不是完人,缺点错误是难免的。 有位朋友说的好,我国要有一百个方舟子,学术空气就会大大改善,如果我们有一万个方舟子,我国的科学就可超过美国。 现在,被方舟子揭露的对立面,有的动用黑社会的方式,妄图加害方舟子。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方舟子,保护方舟子。希望警方也更应如此。
个人分类: 道德|3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看生物论文的作者贡献
lifei 2010-8-18 14:51
Andrew Fire 和 Craig Mello因发现双链RNA引发基因沉默现象而获Nobel奖。 评奖委员会认为突破性的进展发表于1998年nature上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Andrew FIre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而Craig Mello是最后一个作者。其余作者与诺奖无缘。 据我所知,通讯作者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许多著名杂志明确定义了corresponding author的责任。 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 We have codified a change in our interpretation of corresponding author. This term means literally the person who handles correspondence regarding a paper, but by implication and practice, it also identifies a guarantor of the published work. We now state explicitly tha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must be a guarantor of a significant part or all of the work. A coauthor can also be a guarantor as indicated in the opening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参见:http://www.pnas.org/content/101/29/10495.full Nature ----- Corresponding author - prepublication responsibilities The corresponding (submitting) autho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journal and with manag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authors. Before submiss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ensures that all authors are included in the author list, its order has been agreed by all authors, and that all authors are aware that the paper was submitted. After acceptance, the proof iss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ho circulates it to all coauthors and deals with the journal on their behalf; the journal will not necessarily correct errors after publication if they result from errors that were present on a proof that was not shown to coauthors before publi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all content in the proof, in particular that names of coauthors are present and correctly spelled, and that addresses and affiliations are current. Corresp onding author - responsibilities after publication The journal regard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as the point of contact for queries about the published paper. It is this author's responsibility to inform all coauthors of matters arising and to ensure such matters are dealt with promptly. This author does not have to be the senior author of the paper or the author who actually supplies materials; this author's role is to ensure enquiries are answered promptly on behalf of all the co-authors . The name and e-mail address of this author (on large collaborations there may be two) is published in the paper. 参见:http://www.nature.com/authors/editorial_policies/authorship.html ----------- 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给通讯作者附加另一层含义,即责任作者。有些类似于PNAS中的定义,即为论文数据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同时较多地享有此论文可能获得的荣誉。 另外,在欧美体系的生物学杂志中,往往认为senior author排在最后。我想这可能是Craig Mello作为最后一名作者,可以与Andrew Fire共享Nobel奖的原因吧。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9234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才”与“裁人”
热度 4 boxcar 2010-7-1 20:51
最近几天,在施一公教授的一篇雄文【1】的带动下科学网上有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问题大讨论。刚才看到徐耀阳老师的一篇新博文中国有人才标准吗?【2】读过之后,我忽然发现,原来俺们众多博友吵来辩去的人才,居然只是个莫名其妙的空洞概念,竟然还没有一个能广为大家接受的标准存在,以至于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人才名单和非人才名单,这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 其实,人才已然被说得太多了,说得太滥了,说得让大家审美审丑都疲劳了,再喋喋不休地说、没完没了地辩下去已经没意思了,所以不说也罢。让我们暂时跳出人才大辩论,先不说人才了,改说裁人(给人才来了个乾坤小挪移)。 什么时候会裁人?裁多少人?裁哪些人?其实是一串象人才一样有意思的问题,但似乎长期以来并不被咱科学网的博友们十分重视,至少讨论次数远没有讨论人才的多。我恍惚记得韩健老师写过炒掉博士后的文章,于是去查了下,发现是这2篇: 辞退了一个博士后/ 辞退博士后有这么难吗? 【3】(韩老师胸怀坦荡,在下佩服得紧)看来裁人的事儿也是有的,只是没有招聘和重用人才的消息多。这倒也不奇怪,大家都喜欢谈论XXX被哪个机构高薪聘用相当于当年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丰功伟绩,甭管心情是艳羡还是嫉妒,总之这种消息让人听起来就提气,因为此时至少说明该人是个人才了。相反,轻易没人谈YYY被某老板或某机构开掉的故事相当于关前将军败走麦城,在裁人的时候,被裁的人被大家一致认为是人才、裁掉了是十分可惜和异常地无奈的情况好像不多。 虽说通过炒作名气人才加冕上位与裁人风潮中被炒鱿鱼右右都是个炒,但此炒非彼炒,盖因炒的火候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炒勺和锅铲的手柄其实把握在不同的人手里。炒作人才名望,被炒作者自己在掌控着局面、把握着火候,既能在热油旺火中搞出个活色生香出来,又不至于给炒糊了变成青头乌木;炒鱿鱼时,局面则全由更有权力的上级控制,是一个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一言堂的场景,此前再牛的人才,可能顷刻之间也不得不面对裁人的残酷态势,一纸文书下达之后,便下岗没商量了。 人才一词是用人这个定语来修饰限定才,从人到才(人才),算是个步步等高的升级过程,既被称作人才,便再不是普通人了。相反,裁人的时候,人是裁的宾语,一刀裁将下去,人只能与苦恼悲伤相伴,这会儿仍有信心夸口说自己是人才的人只怕不多。想想看,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忽然间没人用了,才既不被欣赏和重用,大概就只剩下一声声叹息和碳熄(灭火状)了。 一个社会呼唤人才之时,多半是用人之际,一般是有危机感并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英主要延揽人才。此时他们必须开出个好价码,给他欣赏、发现和即将重用的人才许以金银财宝和高官厚禄,如果当时条件允许就立马兑现;如果当时条件尚不具备(例如正打天下呢),至少也得有所表示(开一张到期兑现的支票),如有可能便要立刻委以重任,人才有此机遇被重用,自当多做贡献,一根筋如诸葛亮的便要呕心沥血、肝脑涂地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一个机构要裁人,则多半是遇到了实际的危机(不是危机感),业绩(事业)发生了明显的下滑,效益太差到不裁人便难以自持的水平;或者上下级关系搞到水火不容、一山不容二虎-不论是公是母的局面。裁人时谁再奢谈人才,最多只起到些安慰作用,纯属口惠而实不至。 其实,真正有才的人不一定会被看作人才,因为没有发现人才的伯乐和重用人才的英主,就如美丽事物是存在的,但却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一样。被裁掉的人也未必都是庸才,人才照样有可能象普通人一样被裁掉。这两者原因相同,都是因为不存在一个普适的人才评价标准,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错误,而是辨识人才和使用人才本身就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非要秉持一种简单的思维,执意要打造一把尺子去丈量人才,然后去搞一刀切,必然会稀里糊涂地裁掉很多有才之人。实事求是、就事论是地品评人才、鉴定人才,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需求使用人才,才是正道。 ~~~~~~~~~~~~~~~~~~~~~~~~~~~~~~~~~~~~~~~~~ 参考: 【1】施一公: 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557 【2】徐耀阳:中国有人才标准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400 【3】韩健: 辞退了一个博士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605 辞退博士后有这么难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888
个人分类: 社会|5824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一、523任务及其历史贡献 ---《迟到的报告》
twsliu 2010-5-24 23:01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印度支那抗美战争不断升级,应越南领导人的要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热带地区部队遭受疟疾侵害,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影响军事行动的问题,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重要任务立项。青蒿素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由军队和地方的医药卫生科研、生产、医疗、教学等单位共同组成的一支大协作科研队伍,在分工合作大力协同的组织模式下,在研制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的任务中诞生的。 为什么一项防治疟疾药物的研究任务,受到如此重视并取得如此重大成绩,其中详情鲜为人知。 1 、军事行动的无形杀手 疟疾是军事行动的无形杀手。疟疾对军事行动的危害是历来军事家所关切的重要问题。随着战争中军队的频繁调动和人员大量的流动,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疾流行区,或疟疾病人进入非疟疾流行区,都可引发疟疾在军队和战区居民中暴发流行,从而给军事行动造成严重的后果。自古以来,中外战争史中,因疟疾流行造成军队严重减员,导致军事行动挫败的惨痛教训屡见不鲜 。 我国古籍称南方的恶性疟疾为瘴气。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有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和瘴气密布,触之即死,使军事行动受阻的描述。《资治通鉴》记述:唐代天宝 13 年(公元 754 年),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领兵七万,征伐南诏到太和城(现在的云南省大理),将士十之七八死于疟疾和饥饿,全军覆没,李宓被俘。后有白居易的惊世 诗句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为证。 在近代、现代战争中,由于疟疾在军队中流行,造成严重减员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1918 ),欧洲战场交战的各国军队,由于疟疾而造成大量减员有数十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1945 年),双方军队都为疟疾所苦。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日两国军队在热带地区作战,都因疟疾流行造成大量减员。其中著名的是 1944 年,日军出兵印缅边境,在因帕尔战役尚未全面展开时, 10 万军队就有 6 万余人患疟疾,不战自溃 。 我军在解放大西南和驻守边防的部队也有类似实例。驻云南边境部队 1951 年疟疾年发病率 253.55 ,后来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的抗疟措施,才迅速控制了疟疾流行,巩固了国防。 1960 年,驻云南部队在参加某次作战行动中,发生疟疾暴发流行,不少连队失去战斗力,对执行任务造成极大影响。 1964 年,美国出兵越南。越南人民开展了抗美救国战争。双方都因疟疾造成很大减员。 据当年有关资料记载,美军因疟疾而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 4~5 倍。 1965 年,驻越美军的疟疾年发病率高达 50% 。在越南波来古到柬埔寨边境地区的一次作战行动中,疟疾发病率为 20% ,在不到两个月里,有的部队疟疾的感染率达到 100% 。据报道, 1967~1970 年 4 年间,侵越美军因疟疾减员 80 万人,但实际上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美陆军司令部预防医学部主任就说过,在驻越美军中,疟疾的发病远远超过官方发表的数字。因此,美军卫生署负责人称,疟疾是令驻越美军最感头痛的头号军事医学问题 。 同样,越南北方进入南方的部队,也遭受了疟疾的严重影响。据当时的信息,在美军轰炸与严密封锁下,有的北方部队进入南方战场,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行军,一个团的兵力到达南方战场后,真正能投入战斗的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其余指战员因感染疟疾送被送往后方治疗 。 由于印度支那半岛地处热带,山岳纵横,丛林密布,雨水丰沛,气候炎热潮湿,蚊虫四季滋生 ,野栖媒介复杂,恶性疟疾终年流行,而且抗药性十分严重。当年原有的一些抗疟药,如氯喹、乙胺嘧啶、氯胍、阿的平等效果很差;以脑型疟疾为主的凶险型疟疾死亡率很高,从而加重了疟疾的防治难度。此时,是否拥有无抗药性、高效、速效的疟疾防治药物,成为决定双方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军为解决这一难题,专门成立疟疾委员会,增加了疟疾研究经费,组织了几十个单位参加抗疟研究任务,派华尔特里德研究院( 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海军预防医学研究院等单位及军内外有关专家,到越南战场进行医学、流行病学调查,开展防治药物试验,担任预防和治疗疟疾的医学顾问。美军以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为中心,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和欧洲的一些大药厂,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开展了抗疟疾新化学药的研究,进行广泛寻找新抗疟药的大量筛选工作,要求每年提供 30 种药物进行临床试验 。据有关资料报道, 1972 年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就己初筛了 21.4 万种化合物 。但是,他们最终并没有找到理想的新抗疟药。据后来发表的资料表明,他们研究找到的是甲氟喹( Mefloquine ),但该药副作用大,而且疗效远不及我国在同期研制的防治新药,更无法与我国发明的青蒿素相比。 越南方面,为了抗击美国的侵略,解决军队受疟疾困扰的问题,迫切希望中国能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国家领导人答应了这一请求。于是,一项援越抗美、研制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药物的紧急任务悄然展开,组织全国性的医药科技力量,开展大协作,在另一条战线上与美军展开了比高低、比速度的较量。 2 、 应急防治方案先行启动 研究提供疟疾防治药物,在当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急援外、战备任务。军队系统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广州、昆明和南京军区所属的军事医学研究所立即开展了研究工作。 本着紧急需要的要求, 1966 年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毒理药理研究所的专家,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提出了一个应急的预防药处方。该处方由乙胺嘧定和氨苯砜组成, 7 天服 1 次,后称为防疟 1 号片。经实验室的抗疟效果和毒性试验后,由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派出科研人员任德利和田辛等同志,随部队实地进行预防效果的考查,收到满意的预防效果。为了改进延长预防的时间,随后又用周效磺胺代替氨苯砜,预防时间从 1 周延长到 10 天 ~2 周,被称之为防疟 2 号片。 1969 年,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协作研制出预防时间更长的含有磷酸哌喹(前称为磷酸喹哌)的防疟 3 号片(每月服药一次),也通过鉴定投入了使用。这三个应急预防复方药品,初步解决了越南部队的燃眉之急,解决了近期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抗药性恶性疟疾的防治还需继续研制新结构类型防治药物。 3 、 523 任务全国大协作 何为 523 任务? 1967 年,国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鉴于提供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药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只靠部队的科研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这项科研任务难度很大。只有组织国内更多的科研力量,军民大协作,才可能尽快更好地完成这一紧急援外战备任务。因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会同国家卫生部、化工部、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医药工业总公司,组织所属的科研、医疗、教学、制药等单位,在统一计划下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此项研究任务。 针对热区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起草了 3 年研究规划草案,经过酝酿讨论和领导部门审定,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于 1967 年 5 月 23 日在北京召开了有关部委、军队总部直属和有关省、市、区,军区领导及所属单位参加的全国协作会议,讨论制定了三年研究规划 。会议情况向分管国防科研的聂荣臻副总理办公室作了报告。由于这是一项援外战备的紧急军工项目,遂以 5 月 23 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 523 任务。 按照紧急援外、战备的要求,针对热区恶性疟抗药性严重的特点,三年规划从热带地区部队行动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远近结合、中西医结合,以药为主,重在创新,统一计划,分工合作为指针,组成了一支多部门、多地区、多学科、多专业、军民合作,科技骨干相对固定,有 60 多个单位五百余人参加的抗疟药研究科技队伍。研究规划要求药物研究要突出重点,解决恶性疟抗药性的问题;要中西医结合,重视从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新药的方向;防治药物要安全(毒副作用小)、三效(治疗药要高效、速效,预防药要长效);剂型包装要五防(防潮、防霉、防热、防震、防光)、一轻(体积小、重量轻)、达到二便(携带、使用方便)的要求 。 由于这是一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关心的紧急援外战备的特殊任务,虽然当时正值文革高潮,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处于停顿瘫痪状态,但 523 会议的精神和各项研究任务,仍很快传达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当即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各个专业研究队伍。临床研究协作组,随即分赴疟区现场,进行扩大预防药复方的效果观察;中医药协作组从查阅资料和民间调查入手,分赴广东海南岛、云南边疆和江浙等疟疾流行地区,深入民间访问,调查搜集治疗疟疾的秘方、验方,采集中草药样品,有的就地进行试用观察;化学合成药协作组也立即组织科技力量与药厂结合,开展合成、筛选新药的研究。 4 、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为了落实 523 任务规划,加强领导,组成了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领导组(即全国 523 领导小组),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化工部、中国科学院等 6 个部门组成。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正副组长单位。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即全国 523 办公室)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先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彭方复少将和祁开仁少将主管领导,由白冰秋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张剑方同志任副主任。全国 523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研究规划计划的落实和地区间、单位间、专业之间分工合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全国 523 领导小组(各部委)对 523 任务都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分管。卫生部军管会谢华副主任、钱信忠部长、黄树则副部长、陈海峰局长,化工部的陶涛副部长、陈自新局长,国家科委武衡副主任、田野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张令彬、张汝光副部长等领导都先后分管 523 任务。各领导部门指定工作人员负责与 523 办公室联系,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任务的落实,及时解决部门间协作的问题。各领导部门先后指派的代表主要有姚树椿、董从引(卫生部),刘润、佘德一、杨淑愚(化工部),诸淑琴、王梦之、张冰如、丛众、翁延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张逢春(国家医药工业总公司),刘寅生、刘计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总后勤部)等同志都给予办公室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各部委所属,各省、市、区属,军队所属单位,以驻地的北京、上海、广州(含海南)、南京、昆明和四川、广西等地区成立了地区 523 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各地区 523 领导小组由省、市、区和军区的有关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由省、市、区和军队抽调人员组成地区 523 办公室,负责地区研究任务计划的落实、各承担任务单位间的组织协调和上下间日常工作的联系。 根据专业划分、按专业任务成立了化学合成药、中医中药、驱避剂、现场防治 4 个专业协作组,后来又陆续开展中医针灸、凶险型疟疾救治、疟疾免疫、灭蚊药械等专项研究的专业协作组。各专业协作组负责落实专业协作计划、进行学术技术交流,协同办公室成为 523 领导组的业务参谋和助手。 当时正在文革动乱的形势下,由于 523 任务有强有力的领导,严密协作的组织,各部门、各地区,单位和专业之间,军队和地方之间大家团结一心,密切合作,不分彼此,设备互通有无,技术不搞封锁,一方有困难,各方来相助,保证了 523 任务的顺利完成。 5 、 大协作大丰收的成果 据统计,从 1967~1980 年,承担 523 任务的各单位,研究完成了以青蒿素为突出代表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89 项 。其中,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5 项,获国家部委、省市科学成果奖 12 项。在完成药物临床研究中,为农村治疗、抢救疟疾病人和其他病人数十万例。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防疟 1 号片、防疟 2 号片和防疟 3 号片大量援外。上海第二、第十一、第十四制药厂在研制加工试验样品和生产援外疟疾防治药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力保证援外任务的完成,生产援外抗疟药达百余吨;云南省药物所、昆明制药厂、广西芳香厂、海南制药厂、四川省中药所和重庆制药八厂等单位,为部队战备生产提供了数百公斤青蒿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 523 任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各单位申报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有 20 多项。 523 任务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在援外的同时,也为我国疟疾的防治工作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施 523 任务 10 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化学合成药在预防药、治疗药、根治药、急救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研究单位共设计合成了 1 万多个化合物,广筛了 4 万多个化学样品,初筛有效的近 1000 个,其中有 38 个经过了临床前药理毒理的研究,有 29 个经批准进行了临床试验,有 14 个药物通过了专业鉴定并推广使用。它们是:防疟片 1 号片、防疟片 2 号片、防疟片 3 号片、哌喹(原称喹哌)片、磷酸咯萘啶、磷酸咯啶、注射用磷酸咯啶、治疟宁、羟基哌喹、常咯啉、脑疟佳、硝喹、磷酸羟基哌喹,以及包衣材料二乙胺基醋酸纤维素 。其中由 523 任务主要研究单位之一的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合成研制的新抗疟药磷酸咯萘啶与青蒿琥酯组成复方,近期由韩国 Shin Pong 制药企业将其进行开发,获得了由比尔 ﹒ 盖茨资助的全球疟疾风险基金( MMV )的开发资助。 由 523 任务研究基础延续下来,后来又陆续完成的创新技术成果获得的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事例不是个别的,如本芴醇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磷酸萘酚喹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蒿甲醚、青蒿琥酯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青蒿素的推广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获得部级和各省市区的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的,更不是少数。 为解决疟疾传染媒介的防制问题,驱蚊、灭蚊专业协作组完成的驱蚊和灭蚊药、械,经鉴定的有:从植物柠檬桉和植物广西黄皮提取的对-孟烷二醇类和化学防蚊药癸酸、乙酰氧基别二氢葛缕酮,二聚合剂防蚊网等各种杀灭蚊虫的药物、器材,以及各种类型超低容量喷雾器。这些成果解决了我国南、北方部队在野外防蚊问题。有些成为后来市场生产销售的防蚊药水、灭蚊药械等商品。车载超低容量喷雾器安置于飞机,用于唐山大地震震后消毒、灭害,预防疫病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 523 任务研制的灭蚊药械产品,尤其是超低容量喷雾装置(器具)和杀虫药,现已广泛应用于农、林业和卫生防疫和灭除虫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23 项目中,凶险型疟疾救治的研究,对脑型等凶险疟疾的临床救治,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至 1980 年共收治 275 例,治愈率达到 93% 。而同期国外的脑型疟病死率高达 20~30% 。对恶性疟原虫的发育规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以及在诊断脑型疟中以皮内血片法代替骨髓涂片的诊断方法,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被收编入 WHO 专家编著的《疟疾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教科书。 疟疾免疫、传染媒介的研究也有重要进展。为开展疟疾防治药物的研究,在当时我国被国外封锁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建立了与实验研究相配套的实验动物模型和一系列的技术方法。 在开展中医中药防治疟疾的研究中,采集普筛了大量的中药方剂和中草药样品,发现一批有较好抗疟效果的苗头,有几种己分离了单体,测定了化学结构。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研究成功了举世公认的新药 --- 青蒿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富兰克林与消防
fpe 2010-4-21 01:06
富兰克林与消防 看到武夷山老师的 《 了不起的富兰克林》 ,不禁想起富兰克林的消防贡献。作为学徒出身的富兰克林,其科学素养是很有限的,虽然他涉足很多领域,但没有突出的原创性的理论贡献。不过从实用和社会的角度,富兰克林的贡献很大。 第一, 富兰克林重新设计了取暖的炉子,后人取名为富兰克林炉,在节能和安全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某些北部乡村,仍然使用富兰克林的设计; 图1. 富兰克林取暖炉 第二, 富兰克林在法国担任大使期间(比 John Adams 时间长),与上流社会打成一片。他注意到石膏( Plaster of Paris )的贡献,把石膏引入美国,主要用于建筑防火材料,效果显著。美国建筑面积大,建设周期短,全靠干墙的贡献。而所谓干墙,不过是玻璃纤维增强的,内部发泡的,外部牛皮纸包裹的石膏板(见博文 《干墙风波之我见》 。美国建筑业的高效,快速和低成本,完全是干墙工业支撑起来的。经过专家研究,世贸大厦之所以倒塌,就是因为世贸大厦的核心部位使用了大量的干墙来防火。这些干墙缺乏强度,在飞机撞击下脱离原来的位置,导致核心部位的钢材强度在火焰的烧烤下降低,导致悲剧的不可扭转。为什么要用干墙呢?质轻体薄,隔热阻燃,防火降噪,加工方便。富兰克林是把石膏引入美国的第一人,其功劳是明显的。 第三, 富兰克林组织了全美第一支志愿消防队伍( Union Fire Company ),成立于 1736 年。今天,全美大约有 3 万多消防队伍, 90% 以上是志愿消防队伍,保护全美 39% 的人口,其组织的原则,大体与富兰克林的 Union Fire Company 差不多。不过该消防队后来也职业化了,以应付都市消防的专业化需要。都市的工业税和地产税高,可以保证消防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乡村的消防只能是志愿的,可以节省成本。 图2.消防队员富兰克林 第四, 富兰克林组织了火灾保险互助组织( the Philadelphia Contributionship ),在 1751 年成立。所有投保单位共同捐献基金,帮助那些遭受火灾的单位避免损失。如果没有火灾呢,盈利则为所有投保单位所分享。著名保险公司 FM Global 仍然实用这一原则。 图3. 富兰克林创办的火灾互助保险公司标志 为什么富兰克林会做出如此杰出的贡献?富兰克林学徒出身,投身于当时社会最先进的知识加工领域:印刷业(相当于今天的互联网)。通过开办自己的报纸,他能够自由宣传自己的理念,团结一批志同道合者,学习欧洲最时髦的科学游戏,成立费城哲学学会。同时,他代表新生的美国出使欧洲,接触了欧洲最新的思想潮流,因此可以有很多对美国人来说很新鲜的贡献。富兰克林之所以可以取得无人比肩的成就,无他,有钱,有闲,顺从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图4.富兰克林组织的读书会,即后来的费城哲学学会前身。 有道是,科学顽童本杰明,知识经济累财富;学习欧洲多实验,格物致知多风流。 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下列网页: http://www.pbs.org/benfranklin/l3_citizen_networker.html
7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六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1 twsliu 2010-2-21 14:34
此书仅有一个勘误表和说明是不够的了,这里贴出两页内容(p45和p56),可以看看是如何引用或者全文收录别人文章的。 1. 用附的方式说明为尊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青蒿素结构协作组同志们的努力和贡献,特收此文于本书。 2.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文章出处何处?作者是谁?是否全文收录?编著者却没有任何交待。p45是收录文章的起始页,p56是收录文章的最后页,全书也未见这篇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3. 为这篇收录于此的文章加上一个标题:三、首次在国内利用氧原子的反常散射测定青蒿素的绝对构型,还特别强调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曾用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青蒿素是一种带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请判断:中药所知道青蒿素是倍半萜内酯就表明他们知道了其化学结构中各个原子排布的位置了吗? 4. 本书在参考文献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该书第一篇题为青蒿,供包含八章内容,唯独第三章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即p34-56页,没有引用任何一篇参考文献,完全空白! 编著者就是这样尊重别人,尊重科学的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2 twsliu 2010-2-21 10:23
本书的作者简介中,获奖名目一段里以 个人获 三个字开头,把以单位名义获得的国家发明奖,泰国玛希顿医学贡献奖都包含在其中! 书中的开篇文章题目是 青蒿素的发现 ,其后注明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供稿 ,这样的写法实际上是把记录青蒿素真相的责任推给了单位,不知道这一单位供稿是否得到这个单位的党组集体决定后同意屠呦呦发表在此,记录于历史的纸上。 这里把本书的勘误表及作者补充说明登出,请读者使用。注意其中对参考文献内容的修改,但这个勘误表并不包括本书第 190 页上以个人名义替代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的参考文献 3 ,特别是这是英文文献,实际这样的文献引用出现在很多地方,是作者有意给外国学者提供虚假内容,国际上会如何看待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呢? 该文献正确的引用如下: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Artemisinin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3-8. 该书中参考文献的p69的【5】, p140的【5】,p190的【3】都引用了这篇文献,居然名字还有屠呦呦和Tu Y Y两种。英文文献中怎么会有中文人名?其实这篇文章被这样引用可能会出现在很多评奖、学术刊物上,在各种有利于个人的事务上被利用,甚至可以说用来欺骗其他学者和科技管理者,必须正视! 还值得思考的是,这个勘误表和补充说明为什么用作者,而不是编著者呢?难道这些错误是这个补充说明中参与编写的作者们补充说明的,而不是编著者屠呦呦的补充说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四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1 twsliu 2010-2-20 07:35
屠呦呦编著的一书中开篇即说了一句话评价 523 项目工作的话: 第 1 页: 1967 年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 523 办公室),组织全国七大省市、几十个单位共同攻关,筛选化合物、中草药 4 万多种未取得满意结果。 值此困境,1969年1月21日全国523办公室....来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在原 523 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编的《迟到的报告 --- 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一书中说法如下: 第 115 页: 523 大协作 (注: 1967-1980 年) 一开始,在发掘中草药方面就投入较多的力量,从大量查阅历代医药资料,深入疟区民间调查,收集验方、秘方入手,在收集的 7 万个药方中,普筛约有 5000 多个,精选出 20 多个进行深入实验和临床研究,选出有希望的方药,便集中力量(包括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力量)一抓到底。除青蒿和青蒿素外,有多个中草药如鹰爪、仙鹤草等也分离了单体,都显示了较高的抗疟效果,且具有新化学结构特点。由于有的抗疟作用不及青蒿素强,或毒副反应较大,有的药源稀少,不能大量提取或合成生产等原因,未再作为重点深入开发应用。 第 116 页: 化学合成药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上万个化合物,广筛了 4 万多个化学物质,有 29 个(含复方)经过临床试验, 14 个通过鉴定。 应该注意到的是,青蒿的发掘及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众多的科学工作基础上实现的,毕竟这样的科学成果不是凭空想象或者是仅凭诗经寓意而得到的。 523项目的历程是从1967年到1980年,其所有在化学合成药和中草药上的工作并不是在屠呦呦1969年参加523项目后就停止了!而屠呦呦在书中说法却是把读者引入歧想,甚至可以说是想否定 523 项目的成果!两本书的写法科学性和严谨性,应该是有明显差异的! 屠呦呦特别在书中的序言(三)中强调自己编著的书是一部真正迟来的报告,其出书的目的明显,是不是因为张剑方主编的一书是纪实,出书在先,请科学工作者判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twsliu 2010-2-15 16:21
三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2009 年 1 月化工出版社出版)(三) ( 1 ) 为何有意识地略去其他作者的名字,而代之以自己的名字 举例 1 。 1979 年发表在《化学学报》的青蒿素( Arteannuin )的结构和反应,作者是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吴照华、吴毓林、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该书第 144 页参考文献( 4 )将作者改写成刘静明、倪慕云、屠呦呦等, 中间删去樊菊芬,同时删去全文的执笔人周维善和主要研究人员吴照华和吴毓林的名字。 要知道,当时,中药所的人员是在有机所的培训下进行研究的,屠呦呦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在有机所进行的任何工作,原来作者中并没有她,因为中药所要求下才加进去的。 举例 2 。 1982 年发表在《中医杂志》英文版的青蒿素化学研究。作者应该是中国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协作组(主要研究单位 1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该书第 190 页的参考文献( 3 )竟 将所有研究单位删去,而代之以屠呦呦自己一人的名字: Tu Y.Y,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Artemisinine)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2(1):3-8. ( 2 )为何屠呦呦这样有意识地修改已发表的论文作者 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共有 4 篇重要的论文,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篇之外,还有两篇都是以协作组的名义发表的, 一是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 《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 科学通报 , 1977, 22(3)142 ;一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抗疟药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英文版), 1979,(11) : 1114-1128 。屠呦呦曾经为生物物理所提供特殊需要的青蒿素结晶。 过去数年中屠呦呦曾经一次申请中科院院士,三次申请工程院院士,均未获批准,原因不清楚,但是事实上。在以上重要论文中确实很难看出屠呦呦的贡献,是否因为如此,屠呦呦不惜改写已发表的论文的作者名字,这只有她本人才知道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热度 8 twsliu 2010-2-15 16:18
评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2009年1月化工出版社出版) 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中的贡献是什麽? 屠呦呦在该书中处处标榜自己是青蒿素第一发明人。应该说,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就是,一开始,她同组的一位成员,用青蒿(植物黄花蒿)粗提物作出了对鼠疟有效的结果,但是结果不稳定,屠呦呦当时是做胡椒酮的抗疟作用,效果不好,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青蒿乙醚提取方法,并证明其抗鼠疟的稳定结果,而且在 30 例临床结果上也得到了肯定,古人说 万事开头难 ,可以说,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前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1972 年 3 月,屠呦呦在 523 项目交流会上介绍了这个结果,引起了重视。接着,屠呦呦小组开始探索有效成分的分离。其中一位成员建立了色谱柱前处理的方法,另一位成员用这个前处理方法从硅胶柱上分离到了一种方晶和一种针晶(青蒿素 II ),当时如何分离和证明这种针晶的抗疟有效,这个分离流程被引用于该书的第 40 页,是应该有该两成员的实验记录为据的,屠呦呦并未参与指导和工作,据说当时屠呦呦并不在北京,时间是在 1972 年 11 - 12 月左右。因此, 在中药所第一个分离到青蒿素的并不是屠呦呦本人, 中药所打算经过安全试验,尽快上临床抢救病人(当时,我国还没有一套临床前的详细规范)。据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当时分离到的结晶不纯,是针晶中混有方晶,上临床试用 5 例恶性疟只有 1 例有效,其它 2 例现出心脏毒性而停药, 2 例无效,当时怀疑是片剂的崩解度问题,改用胶囊剂,用于 3 例间日疟均有效。该书对临床所用原料不纯未作交代,而将 5 例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片剂的崩解度。而在中药所经验介绍的启发下,云南药物研究所的 罗泽渊 和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 魏振兴 (已故)自行独立研究,分别于 1973 年 4 月和 1973 年 12 月分离到有抗疟作用的针晶,测定了熔点,定名为黄(花)蒿素,广州中医学院李国桥将云南所的黄蒿素用于治疗 14 例恶性疟和 4 例间日疟,更证明了它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并能用于治疗恶性疟(包括凶险型疟疾)。由于当时还未进行化学结构测定,只是根据临床抗疟疗效和针晶来认为三家得到的都是同一个抗疟成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002 次阅读|8 个评论
土、洋博士,别比了!
pony911 2010-1-24 10:55
很久没上博客了,今天一看,土洋博士的问题,成了个大问题。现在学校也出台了,所谓1:1:1,不过不是金龙鱼那个,是教师留校的选择比例。看似非常科学严谨。但是,自然出现大家现在热议的土博士与狗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土洋之实的问题。正像王鸿飞老师指出的那样:越是看起来规范,就越可能规范不了。可是在中国有一个更难的问题就是:不规范就更不规范。 所以,现在要想争个明白,恐是难上加难,想要行政化的高校体系中的大大小小行政领导改变思路,则是难上加难。领导们的反问必定是:你说怎么管理?真是,中国的事情很多都复杂在你说怎么办这个问题上了。 大环境中非左即右,难于平衡的局面,已反反复复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上,单单争论,怕是没有任何用处。我想,不论土洋,低着头,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事实说话,或许更好些。当然,这个过程中,势必要牺牲一批人,可是我们的历史似乎一直要通过不断地牺牲来唤醒世人。这可能也是中华民族颇多悲壮色彩的因由。牺牲了的,和让别人牺牲了的,可能都会被历史遗忘,但历史确实是前进了。 不过时下,让人真正担心的倒是:在这纷纷扰扰中,是否有一批栋梁之才被伤了心、被压抑,或被逼无奈,远走异国他乡。纵然,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土生土长的青年才俊对祖国满怀深情,对父老乡亲恋恋不舍,但是否也带着几分愤懑呢?此种情形下,还能设想离家出走的每个人都义无反顾,热情高涨地在若干年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么?我想很可能,他们或无奈或愉悦地进入到自己那时的现实角色中,而渐行渐远。那么,我们现在这种用人模式,或者说新思路,则成为人才战略规划中的一种无知而无情的短视。当然,就像现在的海外才俊一样,有人出钱,经常回来省省亲倒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争论之下,除了痛快一下、发泄一下之外,实质收获几何呢?说不说,其实都是人人明白。 无论土、洋博士,无论力挺土或洋,大家不如都想想不如人处,看看应该怎么做,似乎更务实,更妥帖些。 各位老师,情急之中,不都是为了大学的本质和中国的发展么?既然目标一致,一起想想合力之举,是否更有意义呢? 土、洋博士如何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把弄土、洋博士于鼓掌之间的土、洋博士领导们(有些可能还不是博士),想想如何融合中西,和谐(这真是个好境界,可是在众人口中进进出出,很少看到真正的落实)发展,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自己也是刚刚在一次活动中,认识到了自己与洋背景的大大小小人才们的差距。这种差距有些是可以心平气和接受并认真反思的,有些确实是一味崇洋而让人难以接受的(只挂名,不到职,也可以被计入本校教师,分享有限的国内资源。脚踩两只船一直是国人所不齿的行为。但似乎到了引进、兼职....,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贡献了,一种分享的无私了)。好在学校领导(恍如包青天一般,依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解决了问题。 但是,寄希望于任何人,都不如寄希望于自己,自己不努力,纵有千般理由亦是苍白! 老问题: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落脚点偏了! 奥运会结束了,洋人朋友们走了,突然发现北京大街小巷在奥运前夕突然增加的垃圾箱也随之消失了。更为夸张的是,增加时密密麻麻,撤销时毫毛不见!!我们一直要这样崇洋么?崇点本质的好吗? 参考文献: 王宝山:国内博士到底哪点不合格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83 刘进平:国内到底有多少博士不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5 吕喆:本文引用地址:也谈国产博士是否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62 叶剑:别把土鳖不当脊椎动物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94 丛远新:被歧视的并非土博士,而是(补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730 陈继春:空中飞舞的不是博士,是无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3 王鸿飞:文凭买卖和论文作假泛滥的根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89 金拓:就事论事评说中外博士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685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孙家栋老总荣获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感
pkustm 2010-1-11 14:47
欣闻孙家栋老总荣获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胜感慨。 见: http://www.most.gov.cn/yw/201001/t20100111_75359.htm 2004 年年中,孙家栋来学校考察有关研制工作情况 之后才确定将有关技术转移到航天五院,为我国有关系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国家各部门高层都得到很高的评价,但中层以下有时反而了解很少。 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2009年,孙老总还曾多次关心学校有关科研组的工作。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所有的一切都表明: 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当然,获得承认的方式和获得承认的时间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有人获得即时的荣誉,有人赢得身后之名。 有些人则成为永远的无名英雄。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5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研究:清潔工對社會貢獻遠大於銀行家【轉】
jiangjinsong 2009-12-14 20:17
新研究:清潔工對社會貢獻遠大於銀行家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2.14 07:57 pm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今天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名醫院清潔工對社會的貢獻遠遠大於一位銀行家。 智庫「新經濟基金」(New Economics Foundation)所進行的這項研究同時顯示,醫院清潔工每工作收入1英鎊,就創造10英鎊的價值。而相對的,由於所造成的全球經濟傷害,銀行家是英國財富流失的原因所在。 研究結果並認為,他們每賺1英鎊,就摧毀7英鎊的價值。至於廣告主管,研究則認為他們只會「創造壓力」,所投入的工作帶來的只是不滿與痛苦,並鼓勵過度消費。 研究也指出,稅務會計師專門為人想方設法削減應繳給政府的稅款。 而相對的,兒童照顧者及資源回收者在工作的同時,還能為國家創造財富。 新經濟基金以新方法評估各種不同工作對社會的整體貢獻,並首次納入對社區與環境的影響評估。 該基金女發言人蘿樂(Ellis Lawlor)說,「待遇水準通常無法匹配真正創造的價值。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一種能獎勵為整體創造福利,而非自私自利卻以社會及環境為壑的待遇結構。」 她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在主張建立工作所得與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關連性,並已發現計算這種關連的辦法。 【轉帖者按:這種研究才是漂亮的、有價值的經濟學工作。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在社會上究竟是在創造價值,還是在毀滅價值。現在人發瘋似地追求成功,但究竟什麽是成功?我認為對人類、社會作出貢獻才是真正的成功,而不是博取名利。這種觀念現在的聰明人看來也許太過落伍了,但是我想這種質樸的觀念是有力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點點滴滴方面都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所謂的成功究竟給社會帶來什麽。就拿這個小小的科學網博客來說吧,有人惡意炒作,互相攻擊,,難道不是虛擬世界的銀行家嗎?】 var gaJsHost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gaJsHost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ageTracker = _gat._getTracker("UA-102965-1"); pageTracker._setDomainName(".udn.com"); pageTracker._trackPageview(); } catch(err) {} var _rsCI="tw-udn"; var _rsCG="0"; var _rsDN="//secure-sg.imrworldwide.com/"; var _rsCC=0; var _rsSE=1; var _rsSM=1;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6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刘汉民:威廉姆森学术研究的三个阶段和三大贡献
eduman 2009-12-8 13:56
威廉姆森获得诺贝尔奖后,有的学者和媒体评介说,威廉姆森是半路杀出来的黑马;也有的认为威廉姆森著作多,论文少,没有个人创建,只不过发展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为正视听,本文将威廉姆森的主要成就分三个阶段加以介绍,相信读者会自己得出结论。 1.威廉姆森研究的早期阶段(1963-1970)   威廉姆森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行为与市场管制,前者跟他在卡内基的学术训练有关,后者受在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做局长特别助理的影响。   1963年,威廉姆森分别在《经济学季刊》和《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作为进入障碍的出售费用》及《管理抉择和企业行为》,从而得以通过伯克利经济系组织的考评,与产业组织创始人贝恩(Joe Bain)等成为同事。1964年,其博士论文《抉择行为的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管理目标》由霍尔(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出版。1965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学季刊》分别发表《创新和市场结构》及《企业内部行为的动态理论》,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挖去做副教授,讲授研究生的产业组织课。   1966年春天,威廉姆森被推荐去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做局长特别助理,期间(11个月)认识了不少司法界人士,特别是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律师,并接触了大量案例,对法律和市场管制有了进一步认识。1967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层级控制与企业最优规模》;次年,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作为进入障碍的工资率》,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作为反托拉斯保护的经济:福利替换》,并顺利晋升为教授。1969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配置效率和反托拉斯的局限》。1970年,霍尔出版了其第二本专著《公司控制和商业行为:组织形式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威廉姆森思想尚未成熟,和大多数年轻学者一样,不得不为职称和生活而奋斗。其作品虽然不乏新意,刊物和出版社档次也很知名,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多数情况下是用现有理论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期,威廉姆森完成了生育5个孩子的任务。巧合的是,威廉姆森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生于1967年。   2.威廉姆森学术创作的巅峰时期(1970-1988)   1969年,在伯克利认识的马格利斯(Julius Margolis)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宾大公共政策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威廉姆森受邀承担博士生组织理论课的讲授任务。威廉姆森把在卡内基学到的组织理论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反复讨论的问题有:人的本性;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解决问题的合约方法等。从此,威廉姆森的思想渐趋成熟,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框架初步形成。   1971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安排了一个专场:对市场不完善的回应。威廉姆森被邀请提交论文。他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写了《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败的思考》。随后发表在5月份的《美国经济评论》上,成为引用率最高的经典文献之一。1973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市场和层级组织:一些初步思考》,这是《市场与层级组织:分析和反托拉斯含义》的雏形。后者于1975年由美国自由出版社(Free Press)出版,成为跨时代的杰作。作者通过引进交易成本,在经济学和组织理论之间正式架起了一座桥梁。   此后,威廉姆森于197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内部组织的经济学:有关市场和层级组织的退出和呼声》;1979年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合约关系的治理》;1981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组织经济学:交易成本思路》等。   1983年,威廉姆森受聘为耶鲁大学高登.B.提迪(Gordon B. Tweedy)法和组织经济学教授,并兼组织和管理学院院长。同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可信的承诺:用抵押品支持交易》;1984年在《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发表《治理经济学:框架和意义》,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可信的承诺:进一步的结果》。   1985年,威廉姆森的另一部学术名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与关系合约》由自由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市场与层级组织》的姊妹篇。此书综合了威廉姆森及其他学者在经济学、法学和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也使得新制度经济学一度成为显学,接连有科斯(1991)和诺斯(1993)两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著作,从而奠定了威廉姆森成为国际大师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威廉姆森,思想臻于成熟,新的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完毕,不仅提出并界定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组织理论(组织经济学)等概念及与传统理论的区别,建立了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且推动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威廉姆森提出和使用的许多概念,如信息栓塞(information impactedness)、关系合约(relational contract)、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tic behavior)、套牢(holdup)等,既受其他学科的影响,又影响到其他学科。他的学说还是实践的产物。笔者在90年代中期初次接触威廉姆森的东西时,即为其折服,其许多理论与笔者在企业的观察完全吻合,解除了许多困惑。   3.威廉姆森研究的余热阶段(1988以后)   1988年春天,55周岁的威廉姆森回到伯克利,被聘为研究生院教授和埃德伽.F.凯瑟(Edgar F. Kaiser)商学、经济学和法学教授。从此,威廉姆森开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战:一边享受各种接踵而至的荣耀,一边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最初几年,威廉姆森忙于编书,先后出版了产业组织教材和组织理论经典文献选编,虽然也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论文,如1990年发表于《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的《经济组织可替代方法的比较》,但基本上是对以前成果进行整理和反思,并不时回答来自学术界的挑战。   1991年后,威廉姆森重新焕发创作激情。1991年,他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比较经济组织:离散结构替代方案的分析》,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战略、节约与经济组织》,在他亲自创办的《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发表《经济制度:自发的和有意的治理》;1992年,在《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发表《市场、层级组织与现代公司:一个展开的视角》;1993年,在《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发表《组织的演化科学》,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计算、信任与经济组织》,在哈斯的杂志《产业与公司变革》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组织理论》;1994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治理》;1995年,在《产业与公司变革》发表《经济中的层级组织、市场与权力》。同年,威廉姆森当选为伯克利学术委员会主席。这一职位通常由德高望重、廉洁奉公的学术权威出任。   已过耳顺之年的威廉姆森继续笔耕不止,除了对过去的学说进行诠释和辩护外,还不断发表富有创意的新作。1998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治理制度》;1999年,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公私官僚: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战略研究:治理和能力视角》;2002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合约视角:私有秩序》,在《经济展望杂志》发表《作为治理结构的企业理论:从选择到合约》。后两篇成为转载和引用较高的经典文献。   2005年,威廉姆森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美国经济学年会,并在会上做了《治理经济学》的学术报告,随后发表在5月份的《美国经济评论》上;同年,在《斯堪的纳维亚管理杂志》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与企业管理》;2008年,在《供应链管理杂志》发表了《外包: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供应链管理》,在《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发表《理论与实践中的公司董事会》。2009年4月30日,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制度分析研讨班上,威廉姆森又宣读了自己的新作:《组织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概述》。   这一时期,威廉姆森的研究明显转向,即越来越多地与商务和管理联系起来。更准确地说,是用交易成本思路来分析和解决管理和治理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可能与他身在哈斯商学院有关。传统的管理学院是排除和鄙视经济学家的,认为他们不懂管理。威廉姆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技术派们的挑战,大大提高了哈斯商学院的知名度。   总起来说,威廉姆森学术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贡献:早期的交易成本学说为研究企业战略(如业务外包)、各级政府的私有化决策和管制者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巅峰期的企业边界学说证明了,有些产品在企业内生产比外包给其他企业更有效率,从而为企业合并和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晚年的治理和管理学说使学者们认识到,为了维持一个社会的效率,必须分析企业内和企业间的治理和激励,推动了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 1.威廉姆森研究的早期阶段(1963-1970)   威廉姆森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行为与市场管制,前者跟他在卡内基的学术训练有关,后者受在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做局长特别助理的影响。   1963年,威廉姆森分别在《经济学季刊》和《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作为进入障碍的出售费用》及《管理抉择和企业行为》,从而得以通过伯克利经济系组织的考评,与产业组织创始人贝恩(Joe Bain)等成为同事。1964年,其博士论文《抉择行为的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管理目标》由霍尔(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出版。1965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学季刊》分别发表《创新和市场结构》及《企业内部行为的动态理论》,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挖去做副教授,讲授研究生的产业组织课。   1966年春天,威廉姆森被推荐去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做局长特别助理,期间(11个月)认识了不少司法界人士,特别是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律师,并接触了大量案例,对法律和市场管制有了进一步认识。1967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层级控制与企业最优规模》;次年,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作为进入障碍的工资率》,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作为反托拉斯保护的经济:福利替换》,并顺利晋升为教授。1969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配置效率和反托拉斯的局限》。1970年,霍尔出版了其第二本专著《公司控制和商业行为:组织形式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威廉姆森思想尚未成熟,和大多数年轻学者一样,不得不为职称和生活而奋斗。其作品虽然不乏新意,刊物和出版社档次也很知名,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多数情况下是用现有理论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期,威廉姆森完成了生育5个孩子的任务。巧合的是,威廉姆森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生于1967年。   2.威廉姆森学术创作的巅峰时期(1970-1988)   1969年,在伯克利认识的马格利斯(Julius Margolis)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宾大公共政策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威廉姆森受邀承担博士生组织理论课的讲授任务。威廉姆森把在卡内基学到的组织理论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反复讨论的问题有:人的本性;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解决问题的合约方法等。从此,威廉姆森的思想渐趋成熟,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框架初步形成。   1971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安排了一个专场:对市场不完善的回应。威廉姆森被邀请提交论文。他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写了《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败的思考》。随后发表在5月份的《美国经济评论》上,成为引用率最高的经典文献之一。1973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市场和层级组织:一些初步思考》,这是《市场与层级组织:分析和反托拉斯含义》的雏形。后者于1975年由美国自由出版社(Free Press)出版,成为跨时代的杰作。作者通过引进交易成本,在经济学和组织理论之间正式架起了一座桥梁。   此后,威廉姆森于197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内部组织的经济学:有关市场和层级组织的退出和呼声》;1979年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合约关系的治理》;1981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组织经济学:交易成本思路》等。   1983年,威廉姆森受聘为耶鲁大学高登.B.提迪(Gordon B. Tweedy)法和组织经济学教授,并兼组织和管理学院院长。同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可信的承诺:用抵押品支持交易》;1984年在《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发表《治理经济学:框架和意义》,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可信的承诺:进一步的结果》。   1985年,威廉姆森的另一部学术名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与关系合约》由自由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市场与层级组织》的姊妹篇。此书综合了威廉姆森及其他学者在经济学、法学和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也使得新制度经济学一度成为显学,接连有科斯(1991)和诺斯(1993)两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著作,从而奠定了威廉姆森成为国际大师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威廉姆森,思想臻于成熟,新的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完毕,不仅提出并界定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组织理论(组织经济学)等概念及与传统理论的区别,建立了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且推动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威廉姆森提出和使用的许多概念,如信息栓塞(information impactedness)、关系合约(relational contract)、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tic behavior)、套牢(holdup)等,既受其他学科的影响,又影响到其他学科。他的学说还是实践的产物。笔者在90年代中期初次接触威廉姆森的东西时,即为其折服,其许多理论与笔者在企业的观察完全吻合,解除了许多困惑。   3.威廉姆森研究的余热阶段(1988以后)   1988年春天,55周岁的威廉姆森回到伯克利,被聘为研究生院教授和埃德伽.F.凯瑟(Edgar F. Kaiser)商学、经济学和法学教授。从此,威廉姆森开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战:一边享受各种接踵而至的荣耀,一边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最初几年,威廉姆森忙于编书,先后出版了产业组织教材和组织理论经典文献选编,虽然也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论文,如1990年发表于《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的《经济组织可替代方法的比较》,但基本上是对以前成果进行整理和反思,并不时回答来自学术界的挑战。   1991年后,威廉姆森重新焕发创作激情。1991年,他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比较经济组织:离散结构替代方案的分析》,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战略、节约与经济组织》,在他亲自创办的《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发表《经济制度:自发的和有意的治理》;1992年,在《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发表《市场、层级组织与现代公司:一个展开的视角》;1993年,在《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发表《组织的演化科学》,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计算、信任与经济组织》,在哈斯的杂志《产业与公司变革》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组织理论》;1994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治理》;1995年,在《产业与公司变革》发表《经济中的层级组织、市场与权力》。同年,威廉姆森当选为伯克利学术委员会主席。这一职位通常由德高望重、廉洁奉公的学术权威出任。   已过耳顺之年的威廉姆森继续笔耕不止,除了对过去的学说进行诠释和辩护外,还不断发表富有创意的新作。1998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治理制度》;1999年,在《法与经济学杂志》发表《公私官僚: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战略研究:治理和能力视角》;2002年,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合约视角:私有秩序》,在《经济展望杂志》发表《作为治理结构的企业理论:从选择到合约》。后两篇成为转载和引用较高的经典文献。   2005年,威廉姆森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美国经济学年会,并在会上做了《治理经济学》的学术报告,随后发表在5月份的《美国经济评论》上;同年,在《斯堪的纳维亚管理杂志》发表《交易成本经济学与企业管理》;2008年,在《供应链管理杂志》发表了《外包: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供应链管理》,在《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发表《理论与实践中的公司董事会》。2009年4月30日,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制度分析研讨班上,威廉姆森又宣读了自己的新作:《组织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概述》。   这一时期,威廉姆森的研究明显转向,即越来越多地与商务和管理联系起来。更准确地说,是用交易成本思路来分析和解决管理和治理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可能与他身在哈斯商学院有关。传统的管理学院是排除和鄙视经济学家的,认为他们不懂管理。威廉姆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技术派们的挑战,大大提高了哈斯商学院的知名度。   总起来说,威廉姆森学术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贡献:早期的交易成本学说为研究企业战略(如业务外包)、各级政府的私有化决策和管制者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巅峰期的企业边界学说证明了,有些产品在企业内生产比外包给其他企业更有效率,从而为企业合并和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晚年的治理和管理学说使学者们认识到,为了维持一个社会的效率,必须分析企业内和企业间的治理和激励,推动了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 来源:价值中国 http://www.chinavalue.net/chinese/Home.aspx
个人分类: 读书|4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GDP的伟大贡献者:追悼矿难死亡者
大毛忽洞 2009-11-22 15:57
GDP :追悼矿难死亡者 鹤岗矿难已致87 人遇难 21 人被困 时间 地点 遇难人数 事故原因 2009.09.08 河南省平顶山 54 人死亡 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导致的特大事故 2009.05.30 重庆市綦江县 30 人死亡、 77 人受伤 违规违章行为引发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009.02.22 山西屯兰 78 人死亡 瓦斯浓度过高,煤矿爆炸。 2008.12.05 山西山阴 至少 30 人死亡 矿井透水。矿方及部分官员瞒报。 2008.11.08 陕西澄城 29 人死亡 瓦斯爆炸。 2008.09.21 河南登封 37 人死亡 煤与瓦斯突出。 2008.09.08 山西襄汾 276 人死亡 ( 截止当年 10 月 27 日 ) 尾矿库垮坝。矿方瞒报。 2008.08.01 山西娄烦 至少 43 人死 铁矿滑坡。 2008.07.21 广西那读 36 人死亡 矿井透水。 2008.07.14 河北蔚县 35 人死亡 炸药燃烧。 官方串通矿方瞒报。 2007.12.06 山西洪洞 105 人死亡 煤尘爆炸。矿方瞒报。 2007.08.17 山东新汶 181 人死亡 暴雨引发洪水,两家煤矿被淹。 2006.11.12 山西灵石 34 人死亡 井下私制炸药起火,并产生大量毒气。 2005.11.27 黑龙江七台河 171 人死亡 ( 截止当年 12 月 6 日 ) 煤尘爆炸。 2005.08.07 广东梅州大兴煤矿 121 人死亡 煤矿透水。非法经营,当地安监官员受贿不作为。 2005.02.14 辽宁孙家湾煤矿 214 人死亡 瓦斯爆炸。 2004.12.02 陕西铜川 166 人死亡 瓦斯爆炸。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401 次阅读|4 个评论
悼念我们敬爱的学长——钱学森教授
wuhongcai 2009-11-2 12:03
怀着最为沉重的心情和难以抑制的悲痛心情怀念科学家的楷模,中国人民最杰出的儿子我们的学长钱学森教授。 作为交通大学的学子,有您这样的学长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我们对您的敬仰不仅仅是您对祖国母亲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在于您的伟大的爱国情怀,您的伟大人格。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祖国母亲刚刚诞生,百废待兴的时候,您不为外边的舒适生活,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待遇所动,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重重阻拦,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您为祖国做出的两弹一星的巨大贡献使得我们站直腰杆,面对全世界深感自豪和骄傲。您的人格的伟大还在于您为祖国和人民只有付出,不图回报,在您离开之际,您还住在不足九十平方米的老房子。天下人们,看一看吧,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家是何等的伟大!回想起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廉洁,身后竟无丝毫存款。正是您们这些老一代的革命家,科学家,人民的公仆一生的心血使祖国变得繁荣富强和伟大!您们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锋! 您的离去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 敬爱的钱学森学长永垂不朽! 您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也谈谈爱国
lin602 2009-8-26 22:39
近期关于爱国的话题很多,有许多说法,可能各人的理解不一样,处境不一样。 我的观点,爱国不是完全凭空口说的话如何来进行区分是否爱国。对于加入外国国籍的人更是如此。 大家记得孙中山吧,他完全可以在国外过上舒服的生活,但他冒着生命危险,与清朝进行斗争。你说他是不是爱国。 钱学森也是经过重重阻碍,回到国内,为中国的核事业及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再看看汪精卫,为日本人做了走狗,成为卖国贼。看看张学良,为了动员老蒋抗日,发动西安事变,自己被蒋软禁了几乎一辈子。而杨虎城则献出生命。 当然这是历史名人。对于普通人,如何体现? 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外华人有没有回来参加抗战,(要知道许多美国人及外国人死在中国战场上),有没有捐钱捐物,有没有进行奔走宣传抗日。有没有帮助日本人收集中国情报,(胡士泰也是一个典型),有没有为日本人做后勤,有没有为日本人做宣传,这些都是爱国多少,卖国如何的标志。 有这样的人,国内情况不太好时,人到国外了,特别我国被人欺侮时。国内情况好点有机会时,又回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了,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外国公司及政府服务,严重损害祖国及国内公司的利益。我国国内目前混有不少胡士泰这样的人,绝不是胡这几个人。 我的几位朋友与同学,老婆孩子在国外,他自己原来在国外也有正式工作,但自己辞去国外工作只身回国高校工作(有的带上全家人),拿的工资比国外少得多。我不是要求所有的国外的人也这样做,但我至少心里是非常敬佩他们。他们的行动不用解释,是爱国行动。(当然这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二弹元勋邓稼先与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谁对国家贡献更大,大家更从内心尊重谁?(当然他们都是受尊重的人,都是爱国的,我只是进行程度上的比较而已)。我想知道他们的人会有准确评价的。 爱国吗,看行动吧,无论你是什么国籍,无论你在那里,行动是最好的诠释。而且所有的人心里也有一杆称,会评说一个人的爱国与不爱国,卖国不卖国的程度。 我最看不起嘴上说得非常好听,但只知道往有好处的事情上做,不愿意贡献,更谈不上流血牺牲了的人(有点象候鸟,呵呵)。而损害祖国的人,那就不提他们了。 光讲得好听是没有用的,更是令人讨厌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5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位网友的肺腑之言!
sunapple 2009-8-26 14:51
一位网友的肺腑之言! 发表评论人: gw ip:58.100.178.*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对自已大学的教授尊重和尊敬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国大学的教授中没有出现莱布尼茨、爱因斯坦、普朗克、玻恩和海森堡格等科学和文化大师,没有发明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照相机、计算机、手机等,也没有发现电、微积分和相对论。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交通和通讯都是西方科学家原创的成果,中国大学的教授对这些重要的人类文明几乎毫无贡献。这里既有关键的体制问题,当然也有知识分子自身的问题,如果教授中有人耐不住寂寞,热衷吹牛拍马、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混迹于市俗与官场,或滥竽充数,剽窃国内或国外的论文,制造垃圾论文,重复申请科研经费;或在酒桌、歌厅、麻将桌上花时间,这类人注定在科学上没有创新。如果连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都没有人管,这种氛围中有怎会出得了真正的成果?自身不争气,就怪不得民众不尊重和不尊敬了。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大师---杰出的学术贡献+不屈的头颅
lin602 2009-8-15 21:46
我心目中学术大师的形象为:做出在学术界及社会公认的学术贡献,加上他的人格尊严。第一条比较好理解,这种学术贡献,在学术界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公认,并得到科学的验证,或见到很大的社会贡献。 对于人格的尊严,我觉得作为学术大师让大家从心底对其尊重与承认的基本素质。 有的学者,遇到政治运动时,或在一些关键时候,放弃自己的一贯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写文章,迎合当时的政治气候,以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观点变了,有时候让人觉得他是在投机。 有的学者,为了得到一些利益,对有权有势的领导或社会力量,直不起腰来,愿意为其出力与服务。其形象脱离了不卑不亢的范畴。让人觉得不象个学者。 有的学者,非常热衷于所谓的公益活动(与真正的公益活动是有本质差别的)。为的是为自己的利益团体或自己得到好处。如果是热衷于真正的公益活动,是得到所有人尊重的。 我看过一些书与文章,我觉得陈寅恪、王选、陈景润等,是真正的学术大师(当然还有许多人)。 季羡林让媒体及管理层称为国学大师,一是这个名称本身就得到他本人的不同意,(因为他不是研究国学的),第二也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都在寻找学术大师,说明这个时代大师少了,二是有些符合大师条件的学者,不在主流之中。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给求伯君投一票
fanxiaoyingz 2009-6-18 18:10
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信息,说是要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对英雄模范人物我知之甚少,但是多少年使用电脑,对中国的一位软件英雄我却知道甚多,我准备给他投一票,他就是求伯君。 求伯君比我大几岁,但是他的软件我早就使用了。1998年我买了一台二手486电脑,里面预装了UCDOS的WPS办公软件。当时我对电脑很外行,需要往电脑上输入我的一些文章却无能为力。开始还用过CCDOS,但是许多软件上面都写着版权所有,盗版必究,而且需要购买密码才能使用,象我这种人本来没有钱去买软件,就是有钱想买,许多情况下也找不到卖的地方。所以我就干脆不用有些软件。但是求伯君的这款WPS免费软件我却使用了好几年,它那可视的、友好的、方便的界面至今记忆犹新。用这款软件我把我当时以为很重要的长篇文章输入电脑保存了起来。 后来,直到2003年我才买了第二台电脑,这时候的电脑已经是多媒体的,赛扬1700CPU,17英寸纯平显示器,所以能够使用的软件一下子就非常多。当然,当时还没有上网,就到市场上买来光碟安装软件。当然除过Microsoft的软件外,使用最多最好最实用的还是求伯君的金山公司出产的软件。开始使用WPS2000,那款软件很好用,象我需要的许多数理化公式就在工具栏里面,而MicrosoftWord的公式编辑器却隐藏很深,操作很不方便,就是现在来评价这款软件,我还是认为他是一款很适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很方便操作的软件,当然那款软件因为和MicrosoftWord不兼容,所以就慢慢不用了。后来出产的WPS和MicrosoftWord2000操作界面几乎一样,所以我就没有在乎具体使用哪个了,当然最后使用MicrosoftWord2003的时候多,但是总是感觉有不方便的地方,MicrosoftWord2003的好处就是基本不出现错误,不存在兼容问题。到了2007年,金山的WPS就完全可以和Microsoftoffice系列比美了,今年出产的2009版更加出色。 那时候用的最多的一款软件还有金山影霸,这款软件功能强大,能看VCD、DVD等多种格式的影视节目,我十分喜爱。当然由于后来出现Realplayer、Gomplayer等软件,我就淡忘了金山影霸。 我这里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求伯君的许多软件都是知识分子和广大学生的有力工具。比如,金山打字通对于初学电脑的人是一件利器。而知识分子最感激他的是金山单词通2002、金山单词通2003和金山词霸金山快译这四款软件。这四款软件都想到了知识分子的心里去了。我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使用金山单词通2002背诵英语单词,现在熟悉的单词已经有大约一万个了,而这些都是求伯君的功劳,在使用金山单词通2002之前,我掌握的英语单词最多不过两千个。相比较而言,我更加喜欢金山单词通2002,而对于金山单词通2003的感觉一般,原因就是金山单词通2002是按照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记忆规律曲线自动安排单词出现时间的,对于英语语感很差的人十分合适。当然,金山单词通2003的听写功能也的确让人赞叹,它恰恰修复了金山单词通2002不能练习听写的缺点。我相信现在许多学者的电脑上都装有金山词霸,它对于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人来说是一件利器,它屏幕取词功能使你随时随地都能学习英语、翻译英语,功能十分强大,我曾经使用过2005版和2006版,都很好,没有它不知道的单词,他就是桌面上的英语老师。金山快译也是很好的软件,能够把十分复杂的英语基本正确的翻译成汉语,对于汉语翻译英语,只要一句句地翻译,也能够基本正确,我曾经使用过金山快译2006版,感觉不错,当然由于翻译本身十分复杂,翻译不正确的时候也是有的。 对于求伯君和他的团队出产的其它产品我也接触很多,比如金山毒霸、金山网镖、金山爱词霸等等。 可以说金山的每一款软件都是贴近网民的实际生活的,是解网民之所困,解知识分子之所难的,所以,我十分感激求伯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求伯君的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是收费的,但是他对普通网民也从来没有收过费,就是收费的项目,也是很好破解的。这与他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曾经用过的CCDOS、Microsoftoffice系列、瑞星杀毒、AutoCAD等等,都需要输入一个复杂的密匙系列号,才能使用,包括前一响才买的笔记本电脑,其中恼人的事情是我把电脑后面的25位密匙输入MicrosoftofficeWord2007中还是不能通过,他认为是假的,我哪里有时间和盖兹去淘神,所以就卸载了。而金山公司的软件都能直接使用。所以我很感激求伯君,他为我们这些穷知识分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为我们民族软件产业的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它为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我投求伯君一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汲取与贡献
lifevic 2009-6-8 22:22
建站近一年了,一直没有系统的跟读科学网的信息,也没有在此空间里留下只言片语,身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有些惭愧。 最近偶尔读了几篇高人大作,汲取了一些能产生共鸣的观点,并指导我的科学实践,受益匪浅,这使我对科学网油然而生敬意,科学网博客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彼此相互交流的平台,为那些关注科学教育和中国科教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个表达、讨论和争辩的地方。您把学者与各界人士凝聚在这里,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相信这于国于民都会有不小的贡献,让我们每个人都思维活跃起来,行动果断起来,边汲取,边贡献,共同向前......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大师
lanjs 2009-5-26 20:47
论大师 兼论大作 蓝劲松 这是一篇读书札记,最早收入中国高教学会 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2005 学术年会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 2005 年 11 月 3 5 日)第 260 269 页,后来在不同报刊发表过。正式采用请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5 月版拙著《致知穷理大学发展的多维探索》第 14 章。 题记 中文提要 大师是大学的标识。对于人类社会乃至国家大学建设而言,法制建设是最为基本的,但大师的地位与作用并非其他人能够取代。虽说大师是一个常见概念,但是其内涵与外延并不见得十分清楚。本文把有关大师的见解总结为四种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师的超越说,认为大师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超越时代与区域性重大成就的人;大师的贡献主要体现为理论贡献、方法贡献与实践贡献三个方面;大师的外在条件包括自由、时空、宁静与信息;大师的精神支柱主要包括献身精神及其延伸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讨论了大作的本质特征及其误区,指出大作乃指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并能够经受时空考验的作品,其特点有三,即 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突破空间限制;经受时代的考验。与此相反,轰动、精密、合作、雅俗共赏、宏编巨制等均非大作的根本特性。中国要为世人奉献自己的大师与大作,那么就有必要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如此才能真正为世界作出贡献。 这些认识为如何造就、培养与引进大师提供了一个多元的参照系 。 大师,或称学术领域的导师,或为艺术领域的灵魂,也或为管理的标杆。 1931 年 12 月 4 日 ,梅贻琦在担任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追求卓越的各级学校与研究机构,尤其在致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与政府管理部门看来,引进与造就大师甚至是成就一流大学目标的不二法门。在第二届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总结讲话中,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学校一切问题的核心,而衡量一流与高水平大学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涌现新的大师 。大学与社会对大师可谓期望甚殷,但是学界对于大师内涵与外延并无定见,以至一时 无法说清楚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大师。这就构成了一个很可以研究的问题 。 鉴于大师及其成就对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及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学术领域的大师为重点,在归纳以往有关大师的若干见解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大师论,既探讨大师之为大师的贡献之所在及其冒险的精神支柱问题,也分析 大作的本质特征及其误区问题,以为中国 21 世纪的学术复兴提供多样化参照及启示。 第一节 大师:本质与类型 以下几种有关大师的说辞并非来自已有的定见,而是出自本文的概括。就笔者所见,有关大师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特征的论述主要有如下四种,在此也补充我们对大师的看法 一、双馨说 双馨说通常见于一般辞书对大师的界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大师的界说有三:( 1 )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敬的人:艺术大师。( 2 )某些棋类运动的等级称号: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3 )对和尚的尊称。 后两个均为特指,故一般不纳入讨论。 在第一个界定中,既强调大师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又强调为大家所尊敬。若借用德艺双馨一词,此说可谓双馨说。 双馨说看似考虑全面,但其内涵却大有讨论的必要。首先,大师不一定局限于学问或艺术领域,任何人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领域都有大师的足迹,所以除了学术大师、艺术大师之外,还有管理大师、工程大师等等,而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其次,为大家所尊敬也是有时空限制的。其原因在于: 真理开始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而突破传统的科层结构与利益格局。虽说高处不胜寒,但真正达到学术高峰并不容易。天才是独立于环境的。 没有一个天才是在原有的领域完成任务的。他开辟了新的领域。 既然是独立的新领域,其同行理解尚不容易,更惶论普通大众。例如尼采其思想偏激与真知交融是十九世纪可以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匹敌的少数几个大思想家之一。尼采指出: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就越渺小。 约翰 杜威是远比尼采幸运得多的哲学家,在学术发展的早期即受到詹姆士( William James )等人的赏识,成为美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甚至被誉为美国人民的顾问、导师和良心、美国哲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但在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一文中,杜威却说其学术思想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在我的研究和思想有所进展时,由于一些人在学术上对我恶意诽谤,使我变得越来越忧虑。 社会规则不易辨识尚易理解,自然科学的探索也非一帆风顺:赫姆霍兹提出能量守恒定律时,被内行指责为疯子。巴士德提出细菌理论时遭到医学界同行们的围攻。沃特斯顿提出气体分子理论时,皇家学会的审稿人,竟然说他的论文除了胡扯八道之外,什么也没有。 由于大师的创造性突破,不可避免地威胁传统的权威,这时后者有意无意地排挤与打击前者就有可能出现。正如 W.I.B. 贝弗里奇( W.I.B.Beveridge )所说:伟大的发现家之所以遭到迫害,部分是由于这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部分是由于冒犯了权威,侵犯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既得利益。有时,发现者不谙人情世故也使事情恶化。 所以现代社会总是通过国内外同行的集体评审来避免对先知先觉者的打压。 是否为大家所尊敬还取决于大师的气质与性格。性格即命运。费希特说:人注定要过社会生活的;他应该过社会生活;如果他与世隔绝,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而且会自相矛盾。 不幸的是,由于前沿探索的特点,大师们常常不得不独自探索,这在普通人看来往往有些不正常 。伊沃 弗伦策尔( Ivo Frenzel )指出:尼采的生活几乎没有意义:几十年的学者生活,这种生活一开始就包含着某种怪癖的东西,具有孤独和不被人理解的特色。 但尼采之为尼采自有其合理性,他说:哲学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爱戴的,鹰从不结伴飞行,山鹑和椋鸟才这样。在高空翱翔、张牙舞爪,这才是伟大天才的一生。 尽管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 至于詹姆士,人们一般认为他是美国实用主义的真正奠基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用烙上民族印记的声音向世界发言的世界性美国人,心理学的分析却表明:为了形成个性和寻找合适的职业,詹姆士的奋争是激烈的;他成为伟人的过程是飘忽不定的、痛苦的、心力交瘁的、沮丧的和苦恼的。 由于竞争剧烈,加之大师追求的目标聚集,不可避免地忽视各种琐事。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 罗索夫斯基 ( Henry Rosousky ) 指出,在我们选区内居住着非常有才干的学者,其中包括某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他们大部分具有固执和傻气的个性(请记住,任职时这种气质往往被忽略)。根据我的体会,伟大的学术成就,甚至伟大的学说,常常与怪癖的性格有联系。 由此不难理解,相当一批大师虽然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但在他生活的时代甚至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难为大家所尊敬。为了减少学术研究的孤寂性,现代学术社会总是通过各种交流与休假等制度加以化解。只是山头主义、学术霸权等陋俗在学术领域的延伸使得相关措施存在或多或少的折扣。 当然,大师是否 为大家所尊敬也可能导源于其独特的追求。一般地,杰出人物是高智力的、教养很好且知识渊博、刻苦工作的,为了独立和判断甘愿冒险犯错误和(或)表现优异。 在不同学科的发展史上,既有像冯特( Wilhelm Wundt )一样宁愿平凡而不犯错误的大师,也有像霍尔( G.S.Hall )一样宁愿犯显著的错误,而不愿庸碌无为的学者。总的说来,大师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学生都有超出一般学者的高要求。因此,很难用一般人的观点去要求他们。大学校长等各级行政人员若不理解学者及其探索的特点,就不可能把其大学导向一流。最好的做法或许正如香港科大所做的延聘第一流的人才并使他们愉快( 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make them happy ),或如剑桥大学桑格斯所说的把最好的人请来,随他们做什么事情。 这一点至少在文理基础研究领域应该如此。 总之,由于真理发现的超前性,加之大师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追求与风格(包括缺点),所以大师一时为时代所误判有时是难免的。但从长远来说科学社会总的来说是公正的,如果确有很深的造诣,那么真正的大师迟早总会成为大家所尊敬的人虽然埋没或沉默的时间或长或短。由此说来,双馨说不大适宜于大师的现实操作,但基本符合理想的大师设计。 二、超人说 除了上帝,世界上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人。尼采是超人学说的代表,他对大师的界定也具超人色彩。他认为:我们什么时候行动起来既不出错,也不迟疑,我们什么时候就成了大师。 由于此说非常人可及,故不妨称其为超人说。这一论说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在大师的范围方面。与对大师之习见不同,尼采在这里强调的是行动领域而非思想领域的大师。尼采说:行动,既是最先发生的,也是终极重要的!这也就是说,只要你放手行动、行动、再行动,有关的信仰很快就会尾随而至对此你可以确信无疑! 前已述及,大师并非局限于学问与艺术领域,人类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其他各个领域均存在大师。学术与艺术大师尚为难得,管理、设计等实践或说行动领域的大师同样难得。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一个领域的大师而排斥或忘记其他领域的大师。 其二,在大师的标准方面。尼采强调大师行动时要既不出错,也不迟疑。不出错已经很难,还要不迟疑,这就难上加难。这无疑与尼采的超人观念有关。在尼采心目中,超人就是能充分体现生命意义的人,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的强者。超人的真正道德是军人和士兵的道德。其典型不是苦苦思索寻求认识的、孤独、交往不多的敏感的学者,而是既活跃又有节制的坚强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心目中的大师不是学者,而是实践家。 可见,尼采的超人说对大师要求极高,或许大多数行动领域的大师均不容易达到其标准。但既然称作大师,那么要求甚严并不为过。对于各项管理与工程人员来说,超人说更深层的启示或许在于:行动者一定要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既有周密的思虑,又有灵活的计划,这样才能既不出错,也不迟疑。这正是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工程人员甚至艺术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与风格,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需要指出的是,尼采强调实践领域的大师显然是弥补了双馨说忽视实践领域大师的不足,但若因此而否认偏向理论的大师,则是我们所不能认同的。 三、会通说 与双馨说、超人说不同,会通说主要是从大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创造性突破与转化来界说的。钱穆( 1940 )认为:就学术而论学术,一门学术之发皇滋长,固贵有专家,而尤贵有大师。大师者,仍是通方之学,超乎各种专门之上而会通全部之大义者是也。一部门学术之有大师,如网之在纲,裘之有领,一提挈而全体举。 这里强调的是学术大师,既没有涉及双馨说中社会伦理意义上的为大家所尊敬,与尼采所论行动大师显然也不相同。其关注的重点在于: 其一,大师要超乎各种专门之上。学术是分门别类的,单一学术的发展似乎只要深耕即可,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世界是统一的,学术的分野固然有利于分析的深入,但也在各专门领域之间留下大量的知识空白。视野单一的专业人才只能就事论事,缺乏触类旁通的本领,更谈不上实现学术突破。可见,求学者固然需要专精一门,但又决不能局限于此,还要经常浏览周围各专门领域的进展。维纳( Norbert Wiener )与罗森勃吕特( Rosenblueth )所倡导的思想即体现了这一点:在科学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 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去作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大家都习于共同工作,互相熟悉对方的思想习惯,并且能在同事们还没有以完整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新想法的时候就理解这种新想法的意义 。 赫伯特 A 西蒙也认为这个世界非常需要超越国界的和跨学科的旅行者将新知识从一个飞地带到另一个飞地。 所有这些都说明学问之道,既在于进入专门,又在于超乎专门。用一句清华大学热能系研究生的说法就是: 大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见解,这是大师区别于凡夫俗子的根本区别。 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学术前沿的非凡遇见和敏锐觉察才是大师的根本特征。 其二,大师需会通全部之大义。大师不仅要超越单一学术门类的限制,还要统揽全局,触类旁通,进而做到融会贯通。随着知识的爆炸性增长,要精通一门尚不容易,还要会通全部之大义似乎不可能,但这却是似是而非。因为知识在增长,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并不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加速。即便就知识增长而言,科学研究纲领的保护带固然在不断延伸,但其硬核变化通常并不大,只要理解这一点,那么跟踪把握各保护带的进展并不太难。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在于能够统揽全局,进而实现学术的重大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大师不是万金油。会通说强调大师对于学术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否定专家存在的必要性。大师首先必须是专家,因而有其学术重心,但他与专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包括自身学术重心之外其他各专门领域也能融会贯通并实现突破。若在一个专门领域内都未能获得学界的认可,则遑论大师。 四、领头说 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活动中,有论者(徐显明, 2004 )从学术管理的角度提出:在一级学科领域里开出一片天地,并产生跨学科影响的,便是大师。 具体说来,大师的标准在于:他们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培养了一支薪火相传的队伍;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力。由于此说着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界定,故可称其为领头说。领头说限于学术领域的大师,其明显的优点是具有可操作性,方便识别大师、引进大师、激励大师乃至培养大师。但是此说对于大师开出一片天地没有进行直接的界说,人们无法判断这片天地究竟多宽与多深。大师固然学有专攻,却又往往在多方面著书立说,以致人们甚至难以对其进行明确归类,判断其主攻领域,例如杜威在教育学领域与哲学领域同样有名。此说具体的操作标准则有可以讨论之处: 首先,大师不一定是学科带头人,因为这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形式与内涵。学科带头人如果来自学界的公认自然令人心服口服,但若来自行政安排,那么此带头人只是行政主管而非学术领导。换言之,若学术带头人缺乏足够的学术造诣,那么即便有学术带头人的头衔,其公信力仍然属于存疑之列。退而言之,即便是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也要看公认的范围大小。公认的范围越小,大师的范围也越有限。严格说来,一国之内的大师只能说是准大师。科学家有祖国,学术则无国界。所以,即便在一国之内得到学术相当承认,但若得不到国际认可,其大师的可信度也相对有限。 其次,培养了一支薪火相传的队伍对大学系统内部的大师较有意义,但却不利于出自研究院所、政府或企业部门,尤其是独自探索的大师。大师出自大学的比例固然不小,但是来自研究院所、政府或企业研发部门的大师也不少。他们不招研究生,即便招生通常也没有学校招得多。当然,培养的队伍不一定是学生,其下属人员也属于培养的队伍。但即便如此,一些大师仍然不能纳入该范围,因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主要不在于直接培养人才,而在于其学术影响力与公信度。类似尼采、牛顿、爱因斯坦等学术大师固然有许多学术追随者,但这些大师的独立性往往很强,在培养薪火相传的队伍不说空白,至少也是相当有限的。叔本华指出: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由于大多数伟大的先驱者都必须独立构思自己的设想, 故不为时代所了解的大师并非鲜见。若要求他们培养一支薪火相传的队伍就不免强人所难。当然,不说也知,一些著名大学及实验室的大师确实在做出重大创新的同时也以人才辈出著称。 五、超越说 毫无疑问,无论双馨说、超人说,还是会通说、领头说,这些对大师内涵的探索均促进了人们对大师的多角度理解。大师就像一座大山,人们就不同角度观察都可能得到不同的印象。最好的做法或许是对人类历史上所有大师的人生及其创造作一全景式扫描,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大师面目。这里不妨也提出本文对大师的理解。由于下说强调大师的超越性,为了与上述其他数说相对照,故不妨把本说称作大师的超越说。 大师的超越说认为,大师之义,不仅在于师,更在于大,且来自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师之师,主要不在于直接培养的人才情况,而在于通过大师的创造性成就,导致世界为之一新,思想为之变革,进而激发了系列的追随者和探索者,所以大师之师,是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导师。大师之大,不在于知识驳杂,也不在于著述众多,而在于是否在科学、艺术、管理或其他人类理论与实践领域重大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而其唯一评价标准就是经过科学、艺术、管理等领域长期考验之后能否得到世界公认。从狭义上讲,大师是指在学问或艺术上取得超越时代与区域性重大成就的人;从广义上讲,大师还包括除此之外各实践领域取得超越时代与区域性重大成就的人。概言之,所谓大师,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超越时代与区域性重大成就的人。 此说对大师界定的特色在于强调超越性。这种超越,首先是大师外延的突破,即包括但又不限于学问或艺术领域(这些领域的大师可以视为狭义的大师),也不限于尼采强调的行动领域,而是把理论与实践的各个领域均纳入大师的考察范围(可以视为广义的大师),从而突破了有关大师的传统看法。显然,这是在吸收前面数种大师见解基础上形成的。其次,大师的超越说强调的是大师取得了科学、艺术或管理等领域的重大成就。既然是重大的成就,就意味着它不是一般的改进或改良,而是革命或创新性的变革。显然,这是建立在人类已有探索基础之上的质的跃迁,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开辟了一个以大师为代表的时代。其次,大师的超越具有时空超越性。换言之,大师的成就必须具有普适性,既不能随着岁月流逝而减弱其智慧的光芒,也不应随着地域的转换而改变其意义。大师的成就可能带来即时的轰动,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其重大突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不同时代与地域的追随者。所以即便大师早已远去,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仍然不得不回望大师的身影,在追随其足迹的同时超越大师。大师的超越说没有突出大家所尊敬并不是要否定这一方面,而是因为大师并非道德完人,也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刻意强调此点反为不美。 需要指出的是,大师之路虽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决非只有痛苦。我们不能断言最伟大的工作肯定会使一个人快乐,我们只能断定它肯定会减少一个人的不快乐。 在一个开明而公正的社会里,真正的大师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意外的惊喜。退而言之,既然选择了创造与探险的人生,那么没有得到承认的宁静淡泊的生活实际上也是一种快乐的人生而这却是伟人生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大师之贡献 前已述及,大师通常存在于学问或艺术领域,但也不尽然。管理大师就是行动领域大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哈金斯基( 1997 )指出:自上一个世纪之交以来,管理大师们在管理学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要解释他们的影响,必须了解管理工作的性质以及它对占据管理职位者的要求,那些满足他们需要的观点通常是最受喜爱的。而且,管理自身的性质使这一职业的人极容易以管理大师们为指导,因为这些大师们建立并代表了其观点,同时他们还是自己的观点应用于组织中的渠道。就此,马尔科姆 沃纳( Malcolm Warner )在其主编的《管理大师手册》中提出管理大师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概念化、术语、方法论和实践四个方面。 笔者深以为然,只是认为概念与术语难以分界,两者皆为理论基石,故不作区分。而阿 迈纳( Albert Menne )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还包括形成规则、构造标记、模型等。不同领域大师贡献的史实与方法思考有利于阐明这一点。以下三点,窃以为就是大师贡献之所在。 一、理论贡献 理论是命题之有机组合,而命题又是概念之有机组合。从概念到命题再到理论,构成了了研究深化的逻辑进程。相应地,大师的理论贡献就包括建构概念、确立命题或创立理论等几个方面。其中,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社会的改变往往从理论观念的改变开始,只有接受了一定的思想观念,人们才会按照这种思想观念调整自己的行动。思想观念的系统表现就构成各种理论或主义。 大师往往是概念、命题或理论的化身。先说概念。观诸哲学史,说到证伪,波普尔不能不了解;采用范式,库恩不能不涉及;探讨交往行为,必然想到哈贝马斯;辩论语言游戏,自然念及维特根斯坦。道理很简单,新概念是大师们提出、阐发并以之影响社会的。提出一个概念并不太难,难的是得到世人认可。再以管理学为例,冯 贝塔朗菲在系统思维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概念性突破;赫伯特 西蒙使我们加深了对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认识;马奇( J . G . March )和西尔特( R . M . Cyert )则在公司行为理论概念化方面的深刻见解对于管理思想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次说命题。命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假说、公式、模型(模式)、定律、预言、规则等等,但常见的命题表现为一个判断或一组陈述。大师的理论精华有时就表达为几个有限命题。泰勒斯说:水是最好的,此命题表达出他试图从大千世界中去寻求一个统一的物质基础;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该命题对于人们探求知识,开拓世界至今仍然具有激励作用;黑格尔提出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蕴涵着新事物必然产生,旧事物必然灭亡的辨证思想;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其中心思想在于宣示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旧哲学的根本差异。诸如此类的命题在不同学科中都有所表现。 再说理论与主义。若说概念是学科之细胞,命题是学科之组织,那么理论就是学科之系统,主义更是多种理论思潮的共同倾向。作为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主义对国人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又多存敬畏之心,故极难见到国人姓名出现于各种主义的定语当中。一部思想史,几乎就是一部主义史。大师往往与主义相连。部分大师难以纳入某一主义,但多数大师仍然是主义的代表,如叔本华、尼采与唯意志主义,孔德、斯宾塞与实证主义,詹姆士、杜威与实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与存在主义,乔姆斯基、莱维 - 施特劳斯、皮亚杰与结构主义等等。一些主义甚至直接以其代表人物命名,如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赫主义等。当然,大师的理论贡献并不一定用主义来命名,使用思潮、思想、理论、学等也是极为常见的,但其内涵并无严格区别。 总之,无论那门学科,大凡大师,在概念、命题与理论(或主义)的建构上必有创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及概念、命题、理论或主义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它们可以依赖个人强力为之。因为只有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准大师们对人生与世界的不懈探索,才有可能成就各种主义。即便一个概念要得到确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国学术的累积,正是从各门学科基本概念的创新开始的。新兴交叉学科要得到承认,概念的拓展是绕不过去的工作。就此,为学者不能不加以明察。 二、方法贡献 任何一个概念(尤其是一个重要却遭到忽视的概念或现象)如果用放大镜加以放大或用显微镜加以显微,常常能见人之未见,从而言人所未言这是研究成功的秘诀之一。所谓的放大镜或显微镜自然包括引入新方法与新思路。 学习并分析各种先进理论或主义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并把握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若视方法与思路于不顾,则为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但后者偏偏易为国人所忽略。师资、生源、期刊乃至官员的水准之所以有所不足,解决之道与其说在扩充其知识容积,不如提高其思路方法。一般地,方法包括方法论与具体方法两方面。前者之提升主要来自哲学探索,此略而不论,且看看不同学科的大师在具体方法方面是如何作出贡献的。 方法贡献往往是理论贡献之先导。在管理学科中,设计调查的新方法(即如何考察某个管理问题)就很重要,如霍桑实验与梅奥的论著就带来了群体行为上的进步;一些管理思想家(如阿斯顿集团( Aston Group )在其组织结构研究中)发展出新型的研究途径;劳勒( Lawler , Edward Ⅲ )在其专长的领域中发明了报酬系统研究的新型工具;菲德勒( Fiedler , Fred E. )则在领导领域中做出了相似的贡献。 一门学科能够产生甚至主要取决于是否在方法上具有独立性。心理学就是如此。如众所知,心理学独立是以冯特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艾宾浩斯的名字同样使人想起关于记忆的实验;创立优生学的高尔顿则以其在家谱调查、人类学测量及统计方法的创造而著称。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方法不仅存在软方法,也存在硬手段,后者就是各种研究工具或仪器的改进。从福尔摩斯手拿放大镜细查可疑足迹,到马丁 瑞尔爵士通过射电望远镜研究遥远的星系,两者之间一脉相承,但后者所见事物显然前者难以企及(当然目的也不同)。工具或仪器改进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可以克服观察者的偏见,因此发明更加高级尖端的工具或仪器,同样构成了大师方法贡献的有机组成部分。 概言之,没有选题创新与方法改进的结合,大师的成就将难以谈起。科学史不仅是概念与理论不断突破的历史,也是方法不断创新的历史。造就学术大师,就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努力。 三、实践贡献 大师存在于不同领域,传统学问或艺术领域的大师需要造就,实践领域的大师同样不能忽视。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向来为我国所重视,但对创立百年老店的企业家的重视则还远远不够。所谓企业家是指那些寻求机会,通过创新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愿望,而不顾手中现有资源的人。其特征有三,即对成就的高度期望,对把握自己命运的强烈自信,以及对冒险的适度节制。从日本的松下、索尼,美国的福特、微软,到德国的宝马、奔驰,著名企业的背后都有合理机制下的著名企业家集团在长期支持。由于现代中国较为稳定的持续发展只有短暂的 20 多年,显然其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的管理大师都还远远不足。 马尔科姆 沃纳等人认为,增添新的实践是管理大师的重要表现之一。有些人从根本上就是实践者,但作为管理大师,其表现还需要他们自身对自己如何改进实践进行反思并将其付诸文字。如美国福特、斯隆,日本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企业家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克拉克( 1996 )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家兼理论家的作用逐渐减弱,而专业人员和咨询人员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那些管理大师往往是大学商学院中的企业管理学者,他们往往成为企业的巫医。 造就教育管理大师是另一值得引起注意的领域。正如识者所云,今日中国大学不仅面临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网络科技、大众文化等强烈挑战,也面临市场经济、人口激增、资源危机、劳动就业、腐败风气等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压力与冲击,面临局面如此复杂,谙熟作为专业组织的大学发展规律,又掌握管理规律的杰出人才的教育管理大师杰出的大学校长就呼之欲出了。与造就企业管理大师类似,我们可以说,教育管理领域的大师在致力于管理实务的同时,同样需要他们及时的总结反思并形成文字。 由此看来,虽然管理大师致力于实践领域并取得重大成就,他们必然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并把这些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即便他们分身乏术,那么支撑其实践的思想方法也必须由相关人员加以完成。可见实践领域的大师与学问或艺术领域的大师在这方面形成了交集。推而广之,政治、军事、外交等其他实践领域的大师均存在同样的使命。固然他们集中于实践或应用,但是作为实践领域的大师,他们自己或相关专业人员必须就此进行必要的总结分析,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如此才能构造文化、传统、制度、故事与神话,而后来者也可以追随他们的足迹,在开拓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第三节 大师之外在条件 国家以大师辈出为幸,大学以拥有大师自豪。如果说探讨大师之贡献有利于引导社会(包括政府、组织、家庭和个人)努力的方向,那么大师之必要条件的分析则有利于引导社会去创造条件。那么,大师诞生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条件?毫无疑问,基本的身心素质乃是成才的前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也有利于人才的产出。但就大师而言,还需要什么条件呢?观诸大师的人生历程,身体残疾可以补偿、经济困难可以克服、社会偏见可以忍受,甚至极端的政治迫害也可在所不惜。但是,有四个基本的外在条件必不可少,这就是自由、时空 、信息与宁静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并不能相互取代。鉴于自由的意义学界多有论述,这里不赘述。我们着重谈谈其他个三个基本条件: 一、时空 做任何事都不能没有一定 的时间和空间,反之,要破坏一个人的事业,破坏其时空安排即可。时间的重要性古人多有告诫,问题是如何管理时间。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 博克( 1986 )指出:金钱虽然十分重要,但影响学校的关键要素将是时间。 例如,一个学者一旦有了一定成就,行政工作、咨询工作、题词约稿等就可能排山倒海而来,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妨碍做出新的学术成就。一般人不明就里,于是又转入政治、经济的多重追求,此时其研究时间自然无法保证物质利益或许有提高,学问则难以增进了。任何重大措施的好坏,与其思考所用时间的多少往往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无论大师、大学还是国家,若想大有作为,那么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就是极其关键的了。 空间同样重要。若说人生如戏,那么空间就是舞台。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不仅获奖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往往不惜花费很大气力设法跟随那些被他们认为是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中最优秀的人物去工作,而且杰出的科学家似乎涌向有其他杰出科学家在那儿工作的少数几个地方。 赫伯特 A. 西蒙不是经济学出身,但却赢得了 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虽然说我从来不相信我必须在哈佛、斯坦福或麻省理工学院赢得学术比赛,但他同时指出,在 1954 年的计量经济学会荣誉会员名单中,几乎一半人都与我有私交,这些朋友和熟人几乎囊括了我以前的全部诺贝尔经济学奖。 可见这里的空间不仅指物理空间,还指社会空间,即无形学院或说学术圈子。当然,大师出自不同的领域,各国文化传统与社会体制也存在差异。因此,学术大师与政治、经济或者艺术大师的时空观均有差异,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规则。这里提供了学术大师的道路选择,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大师也必须走同样的路子。即便在学术领域,文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大师之道也不一样。但无论任何领域的大师,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二、宁静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少思想大家都对宁静欣赏有加。柏拉图和绝大多数的希腊哲学家相同,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 Montaigne )的书房中也写着一副字:自由、安宁、闲暇,体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蒙哥马利( Montgomery )发现的一个有趣事实是:三大宗教创始人基督、穆罕默德和释迦牟尼(佛陀)在其生涯的某一个时期都曾销声匿迹或许他们是在为下一步行动作准备。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难以决策之时,大师的选择何尝不是我们的效法捷径? 与西方哲人类似,中国先哲同样重视宁静。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推崇宁静对于修身的价值;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强调宁静对于学问的意义。没有外在的宁静就难有内在的宁静,终日俗务缠身就难以周密思考。爱德华 玛彻特指出:工作宁静的固有价值就在于它使得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他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有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或扩展创造活动的前沿。 宁静越是真实和广泛,那么收获也就会越大。 现代心理学业已证明:简单的体力操作不怕人多口杂,复杂的脑力探索则应该安静为之。从这个角度看,过多的喧嚣与造就学术大师实在背道而驰。清晨与夜晚往往是思考的最佳时间,因为此刻的宁静有利于进行长时间反复的思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师的重大突破基本不出现于热闹时分,而大多诞生于无人关注的宁静时刻。当然,宁静有时也意味着孤独、寂寞、不为人理解,所以有选择的活动(如学术交流、文体活动等)对于调节身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如何,大师不能没有宁静的心态,大学也不能缺乏宁静的环境。即便超出大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也离不开宁静沉潜的时刻。曾国藩就此告戒说: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又说: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为静。平常人修养尚如此,要造就大师更须如此。 三、信息 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有了时间、空间与宁静,还要有思考内容或说思维载体,这就是信息。毛泽东( 1936 )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这里的材料就是信息。外来的信息可以分为自求信息(自己有目的的寻找或请教他人)和非自求信息(非主动寻找,无意中得到)。善于寻求和利用各种外部信息是实现理想目标的重要条件。系川英夫认为,多看看报刊杂志,使自己习惯于从世界各个角度去分析日本,这一点至关重要。并且,它还将有助于产生前所未有的思想。 实际上,读书、谈话,乃至野外沉思都有可能启示未来。良好的决断必须建立在知己知彼洞察国内外信息的基础之上,大师的成就更是如此。因此,大师需要必要的时空与宁静,但直接间接的同行交流也必不可少尤其在今日职业化的背景下。 第四节 大师之精神支柱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固然需要 基本的外在条件 ,更不能缺少内在依据。人们从事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研究动机。爱因斯坦认为研究人员分为三种:一种人从事科学工作是因为科学工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他们特殊才能的机会,他们之喜好科学正如运动员喜好表现自己的技艺一样;一种人把科学看成是谋生的工具,如非机遇也可能成为成功的生意人;第三种人是真正的献身者,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对科学知识所做的贡献却极大。 亨利 罗索夫斯基则指出,促使教授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热爱学习;其次是专业上进步的要求。提升、任期、薪金以及在大学里受到的尊重,这一切无不与研究和发表著作密切相关。 大师或许生活在象牙塔内,或许游离于象牙塔外。这样他们可能具有一般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动力,但又不局限于此。大师之路是开辟之路、探索之路,一定意义上也是危险之路。那么支撑大师们前赴后继进行冒险的精神支柱主要表现何在? 拙见以为,大师的精神支柱就是献身精神及其延伸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一、献身精神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早已相对没落,但在历年累积的诺贝尔奖排行榜上,剑桥大学仍然雄居榜首。究其原因,优美的校园、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学院制与导师制,以及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均是不可忽略的,但若因此而对剑桥文化的精神思想内核视而不见则是本末倒置。须知任何物质与制度的建设均建立在一定的精神思想设计基础上,而大学最需要的是思想。 这一论断建立在神学、哲学与科学三者关系的历史分析上。它们的发展逻辑在于:一方面,哲学是神学的后裔; 另一方面,科学的每个领域都开始于哲学的探索。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西方中世纪大学是由神学来统治的,所有其他学科只能从属于神学之下,神学将这些学科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统一起来。 上帝锻造万物,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一再表明早期基督教的言论表现出与探询精神的对立,但科学犹如东升的太阳,总是能够透过层层乌云撒下万道霞光。 有趣的是,赞颂上帝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到了清教徒手里赞颂上帝就成了多出科学成果。 正如新教伦理孕育了近代经济人, 宗教土壤同样不可思议地蕴涵了科学及传播科学的大学的种子。林德 贝弗里奇指出:在剑桥,一个重要的创新来源就是科学研究本身。这要追溯到 18 世纪盛行的清教徒文化。清教徒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认为只有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人才能够解救自己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人要过着一种节制的、艰苦的、谦卑的生活,同时还要乐于接受同辈人的批评。这是剑桥文化的精髓部分,剑桥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种文化。 中国人传统的信仰是非常现实而功利的, 且宗教情绪不强烈 。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中国(汉族)人的宗教信念普遍得分很低。 人们或许以为宗教总是排斥智慧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旧约全书》箴言开篇即明示: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语言;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正、正直的训诲;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使智慧人听见,增长学问;使聪明人得着智谋;使人明白箴言和誓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谜语。撇开《圣经》中的各种空幻虚假,我们几乎感觉到这是一个智慧老人对年轻一代的铮铮教诲。 美丽的花朵繁盛于肥沃的土地上,枝拂天堂的参天大树却生长在岩石缝中。正是服膺这样一种追求智慧与神圣的精神,使得大师们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毫无惧色。费希特自豪地宣称: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做一切,敢说敢作,忍受痛苦。 也说:在与黑暗势力对抗中取得的胜利,是成为荣耀的英雄伙伴的真正洗礼,是人类生活支配美的真正开始。在灵魂与外在世界令人畏惧的冲突中,产生了忍让、智慧和博爱;并且由于它们的诞生,一种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无论古今中外,真正的大师在捍卫真理方面向来就如马寅初捍卫其新人口论一样,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决不向专以压制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 政治清明时,从事研究通常很少来自官方的打击,更为寻常的是来自研究本身的阻碍。在优秀科学家的抽屉里中,装满了由于错误而未能发表的论文。这种多次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科学如此,也是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动力。所以,对一位大师而言,向未知事物挑战的开放心胸也是其献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同行所指出的,对中国学人而言,清教徒精神与文化传统不大相容。因此,其相通的概念献身精神 为真理、为信念而斗争的精神或许更为贴切。一定意义上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这种献身精神的写照。盖洛普( Gallup )测验表明,推动一个人成功的最强大力量是意志,遇到艰巨的任务能够坚持到底是成功的关键。这些也间接表明献身精神对于成就大师的极端重要性。 二、自我实现 献身精神既指向个人,也指向社会。当其指向个体人生时,自我实现就是其颠峰。艾赛亚 伯林( Isaiah Berlin )说:每一个好的哲学家都是传统观念的挑战者。 在我看来,不仅好的哲学家如此,任何其他学科或实践领域的大师也如此。在七十岁生日时的心情一文中,爱因斯坦提及: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固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确的。 科学无止境,这样正好激发大师们不断探索的激情与潜能。这种想要变得越来越象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他就此描述道:一个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 Self - actualization )需要。 鉴于这个术语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缺点,所以马斯洛特别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 古联云: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自我实现是一种无止境的境界,而大师们正是在这种无穷的探索中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价值。 三、社会实现 献身精神指向社会时,就是社会实现。若说自我实现具备西方文化特色,那么社会实现则更多中国文化精神。虽然马斯洛特别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但它毕竟侧重自我。为此,社会实现就呼之欲出了。 社会实现有多种形式,深刻认识到所从事事业(如科学)的社会价值就是社会实现之一。就学术大师而言,美国化学家哈罗德 尤里( Harold Urey , 1938 )指出:我相信,我所说的是代表全体科学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和赚钱。这些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仅仅是附带产生的。我们希望消除人们生活中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痛苦和贫困,带给他们欢乐、舒适和美。我们常常受挫,但最后我们会成功。 研制两弹一星的中国科学家之所以抛弃国外的舒适生活,原因之一也在于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的崛起即国家层面的社会实现。正是由于大师们深刻认识科学的社会意义,所以即便征程漫漫,仍然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历史一再证明,他们笑到最后,并笑得最好。 第五节 大作之是 凡是大师,必有大作。一部中外学术史,几乎就是一部大师创作史。一国学术星空有时阴云密布,群星隐逸,大众生活愚昧而不自知,精神颓废而不自觉;有时则春光明媚,群星闪烁,社会思潮为之剧变,民众精神为之簇新。社会缺乏思想之光,易于陷入惰性与颓废;人生没有智慧引导,可能沦于黑暗与无情。思想大师即如闪烁的巨星,其思想的锐利光芒与道德勇气总是透过其作品照耀着大众,恰如耶鲁大学座右铭光明和真理所昭示的为人类引来光明,为社会引向真理。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已经不足以概括人类的创作。世人皆知,大作收悉、大作拜读之类乃是客套用语,那么,何谓大作?其特征何在?下面我们从大作之是与大作之非两个角度来观照这些问题。 所谓大作,乃是伟大之作,即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并能够经受时空考验的作品。具体说来,大作名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大作必定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 这里的重大问题,既可以是重大的全球社会问题,也可以是重大的学术问题,且两者有时难分伯仲。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往往需要国际社会及学术界的长期探索。囿于常规学术训练,多数学人往往难以进行创造性突破,其研究多为发展性研究而非开辟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有史以来,人类对于诸如生命是如何进化的?、社会是如何运转的?、 宇宙是如何演化的?、怎样建构理想世界?之类问题充满迷惑与好奇 ,但对其解答却往往真理与谬见同在。对这些人类社会共同问题的真知灼见往往蕴涵大作的种子,一旦取得突破即往往具有惊人的效果。《国富论》、《资本论》如此,《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相对论》也如此。 奥斯卡 汉德林( Oscar handlin )指出:一个困惑不安的世界不再能够负担象牙塔里搞研究的奢华。学术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学术自身的名词术语,而是取决于它对国家和世界的服务。 拙见虽然同意这是一个科研现实,但并不完全赞同其观点,因为现实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对于一个国家及其大学系统而言,更好的做法或许是依据象牙塔内外的形势有所侧重并在认识论或政治论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单一或极端的科学政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不适宜的没有一个大国会为另一个作为竞争对手的大国轻易买单,即便 20 世纪 50 年代中苏兄弟般的和平友好阶段也不例外。 就学者个人而言,也应根据学术动向与自身状况进行必要的选择。真理开始时往往在少数人手里。真正重要的思想和目前流行的思想之间,往往没有多少关系。 爱因斯坦最有创造性的时候不是在环境优美的普林斯顿大学,而是在伯尔尼专利局职员的岗位上。他说:每一个伟大的事业,开头总是为少数有闯劲的人所信奉。 他工作的特点是:深入、广阔、丰富和坚持不懈。他寻找物理学基本原理的目标稳定而持久,研究工作中非常独立和执着。 有识者(翁征宇, 2004 )认为,人世间的事物都是辨证的,它常常使追逐名利者以瞬间的满足,而带来永久的遗憾;使志向远大者蒙受时时的打击,而最终结伴永恒。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的人,他只能在他所倾注心血的领域取得成功,在他所全力以赴的领域是优秀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对于每一位从事科研的人员来说,要搞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追求的。丘成桐也指出:中国产生世界级大师,必须探求自己的研究方向,走出自己的道路。 他告诫基础研究者要勇闯新天地,一旦决定重要的方向,便一往无前,不管是否能够发表大量论文。大师之路是冒险之路。一定意义上说,学术具有赌博的特性:要有大的收获,就要有大的投入。只是这里投入的不是赌注,而是一个人的天资、精力、时间等等。 二、大作能够突破空间限制 阿尔特巴赫把大学教授分为两大类:地 方性 教授( Local Professor )和世界性教授( cosmopolitan Professor )。地 方性 教授一般只在一所学校工作、生活,较少流动。世界性教授则不固定在某一学校、某一地区、甚至某一国家工作。他们主要是以科研为主的教授,而世界科学的发展特别有赖于世界性教授。 大师并不一定是教授,但其代表性作品大作必定具有世界意义的。按照默顿的说法,科学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普遍性( Universality ), 大作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就反映 了 这种 普遍性。 如何判断一个研究者是否成为大师?标准之一就是其作品不断翻译成世界各国的社会语言与课堂语言,或者不断为各国学术前沿的同行所参考或引证。《园丁集》英文版出版以前,泰戈尔的名字除了印度之外鲜为人知。泰戈尔的著作多由泰戈尔本人译为英文,《园丁集》一出,凡是说英语的民族,与懂得英语的人们,没有不大大的受了惊骇。自此以后,这个白衣的和平天使的威力立刻弥漫于全人类之间。瑞典的文学会,也立刻把 191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致之于他的座前。 有识者指出:要让西方了解中国的哲学和思想,是要中国人自己做介绍的。对于许多西方至上主义的外国学者来说,他们是不屑研究非英语文献的。 相较英语国家来说,目前中国民众确实在英语学习上不得不付出相当的学费与精力,这是弱国崛起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语言的地位是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地位同步的。在可见的未来,中英双语并重对于提高中国民众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必须的。平衡中英文关系的原则是:以市场竞争需要为基础,遵循学术与个性发展通则。 三、大作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 永恒即价值。真正的大作也必能经受时代的洗礼不仅要经受历史的考查,还要面临未来的检验,因为不存在终极的知识泉源。每个泉源、每个提示都是值得欢迎的;每个泉源、每个提示都有待于批判考察。 维特根斯坦认为:假如某人仅仅领先于他的时代,有一天时代会赶上他。 叔本华也说:只有真正的杰作,那是从自然,从生活中直接汲取来的,才能和自然本身一样永垂不朽,而常保有其原始的感动力。因为这些作品并不属于任何时代,而属于 人类。 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上千年前的大作至今仍然为世人传诵,显示大作蕴涵着跨时代的重大意义。诺贝尔奖基本限于物理学等基础研究领域, 部分原因就在于基础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与超越性,而应用研究则必受时空限制,相应地,其重要性也受制于时空虽然应用研究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注意基本原理上的突破。阿隆( Raymont Aron )在分析了自己与萨特的创作道路之后认为,萨特之所以比我更能代表时代,这首先是由于他的著作广泛涉及小说、戏剧、哲学、政治,远比我丰富的多;其次是由于我所做的事情有一部分事过境迁会被人遗忘。有人根据阿隆的天资与勤奋评价说:如果阿隆愿意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的话,他也许会成为我们时代的孟德斯鸠。拙见以为,不管是萨特、杜威,还是皮亚杰、弗洛伊德,他们的研究虽广,著述虽多,却均有一个运作中心,即首先建构并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体系,进而向周围各领域加以推广与延伸。文化的精华在于哲学。正如识者所云:中国学人要在国际上真正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就必须在哲学上首先突破。重建具世界意义的中国学派,创立人类和平共处的世界文化,这应该成为中国学术精英作文中的必要选择。 由于基础研究上的突破往往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这样大学设置不同的科类一定意义上预示了其要努力的方向与重点。显然,基础主导型(文理主导型)大学的突破更有可能产生大作,也因此,国内外任何一所名牌大学都在文理学科布下重兵,并招收较大比例的研究生。但是,基础研究的突破又是困难而高风险的,且离市场效益甚为遥远,这一劣势恰恰是职业主导型型院校的优势。因此,一国或一校的学科布局总是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加以合理搭配与适当定位。 1937 年,斯科特 布坎南( Scott Buchanan )提出了名著的五个标准:( 1 )它拥有最多的读者 它历来都要比其他著作拥有更多的读者,并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2 )对于它的各种独立的和持续的解读最多。( 3 )它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 4 )它必须是一件艺术品。( 5 )它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 对照这五个标准,本文提出的大作的三个特点显然与之有所相同,但更有差别。在第一个方面,本文认为大作不仅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还要能够突破空间限制;本文强调大作要 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这虽然并不意味着完全解答了所存在的重大问题,但并不意味着 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大作可能是一件艺术品,但大作又不局限于艺术品当然大作一定蕴涵着美学价值;大作可能是人文领域的杰作,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同样存在大作或名著。 莫蒂默 J 阿德勒( Mortimer J.Adler )也提出了他关于名著的五点看法:( 1 )必须是明显可以讨论的书籍;( 2 )名著不仅值得阅读几次,而且必须反复阅读才能完全理解;( 3 )除了富有想象力的文学领域外,所有领域的名著一定是由一个博学者撰写的,且读者并非专业同行而是非专业人士;( 4 )名著来源于各种富于想象力的和叙事性的文献,来源于人类所有的学术领域。( 5 )不能因为作者的影响而将其著作列为名著。显然,这里除了第一点,其他多数观点与本文提出的大作的三点特征并无矛盾。无论如何,不是所有的名著都明显可以讨论。相反地,明显可以讨论的书籍倒不见得是名著。 第六节 大作之非 通观中外学术史,缺乏深刻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而仅靠炒作一地、轰动一时之大作并不能长久。以下是有关大作的五个认识误区: 一、 大作乃轰动之作 古人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大作必然能够带来不朽的声誉,这也正是学者看重并追求大作的原因之一。但是大作必然具有轰动效应吗? 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休谟的《人性论》不是一时轰动之作,弗洛伊德的《释梦》也不是。即便是轰动之作,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因为大师对于呕心沥血的作品的发表往往十分慎重。达尔文在乘贝格尔号作环球科学航行归来后就深信物种进化思想,但是等了二十二年才向世界发表他的理论。原因既在于他极端谨慎和稳健的态度,同时还在于他具有在科学家中素来知道的个人雄心。 克劳塞维茨( Carl von Clausewitz )在其生命的最后 12 年里,用尽全部精力完成了 3000 多页手稿,但他生前却没有意思让它出版,而是常常对其妻子玛丽说:应该由你来出版,《战争论》就是该手稿的前三卷。 维特根斯坦告戒说:在哲学中,竞赛的获胜者是能够跑得最慢的人。或者最后到达的人,哲学家应该这样来相互致意:慢慢来。 经济学家詹姆士 M. 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回忆起厄尔 J. 汉密尔顿给他的关于在学术界取得成功的简单明了的忠告是坐得住冷板椅。 过分匆忙地发表作品对于大师而言显然是不适宜的,因为成熟的思想和作品都需要积年累月的涵泳。凡是一挥而就的,若不失之肤浅,最多不过是一时兴会。经验表明,即便作品已经完成,晾一晾也是很有好处的。我们或许都有一种体会:开始完稿时认为不错的作品,晾一段时间后简直不忍目睹。至于以后正式发表的作品,与初稿相比更是面目全非。粗制烂造的文字除了留下浮躁空虚的证据,实在不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效益,更违背了追求真理、伸张正义的学术良心。就此,政府、学校与社会都应该有所警惕。 二、 大作需精密分析 叔本华的如下说法或许有些过头。他说:天才人物不愿把注意力集中在根据律的内容上,这首先表现在存在根据方面为对于数学的厌恶 经验也证明了艺术上的伟大天才对于数学并没有什么本领。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这两种领域内是同样杰出的。 艺术家对数学不够专长,神学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莫里斯 戈兰( Morris Ooran )指出:科学家通常不祈求于超自然的、神秘的、非理性的东西,而神学家对于实验和定量的方法也从来不感兴趣。 人们对于人文学科大多不考虑定量研究,但社会科学则如自然科学一样,非有精密的定量分析不可。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奖中高等数学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数理统计也几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者的饭碗。日本有学者甚至认为高校只要开设两门课程哲学与数学即可,笔者在台访问时见文论及大陆文科研究心中无数,显然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意见。 但若对数学或定量研究没有专长也无兴趣的人文社科工作者也大可不必因此感到心虚,因为任何研究总是问题先于方法,而方法随问题不同而转移。以心理学研究为例,心理学中著名的三大思潮中,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各学派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就很不一样:第二思潮(行为主义)偏向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第一思潮(弗洛伊德主义)与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均偏向临床研究与案例分析,但后两者的影响并不亚于前者。《释梦》、《动机与人格》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窃以为,必要的态度应该是:适宜定量处理的问题就定量解决,否则就不要勉强定量化。虚假的定量化不仅是唬人的把戏,也是一种蒙人的骗术。不可忘记的是,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假设,也需要小心求证,合乎常识、事实与逻辑。至于是否定量化,则由所研究的问题来决定。 三、 大作通过合作完成 科学研究大致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大类。对于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而言,合作研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而适宜的, 但若把这一模式无限推广到文理基础研究领域则必然带来谬误和灾难。如果说应用研究强调规范,那么基础研究重在自由。自由有赖于经济的自立与思想的独立。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一些思想家选择乡居、小木屋与林中路了。 真正的思想构建,不论在哪一科哪一门,都是靠孤独的灵魂锲而不舍地涵泳出来的。 自然科学研究的突破首先建立在个人创造性的基础上。在 21 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讨论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数学家陈省身指出:我个人觉得,数学还是一个个人的学问。交流固然重要,真正的创见还是出自一人。在怎样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一文中,他又告戒说:尽管大家鼓吹交流和合作,我相信数学研究主要靠个人。一个人的创见是努力和灵感的结晶,不是同一群人讨论的结论。数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问,自然需要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和观点,但更要紧的要有个人风格。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认为:决定方向和目标,个人应有自主权;最妙最尖端发明,大多出自散兵式。 美国一研究所所长在总结该所 47 年建所经验时指出:凡是杰出的工作都来自科学家个人的创造性,而相当大部分创造性来自年轻人。 此说稍显绝对,协同学创始人哈肯( Hermann Haken )的论述或许更为准确:常常是那些个别的伟大发现者及自然研究者改变着我们的世界面貌。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同样首先建立在个人创造性基础上。并非每个人都同意罗伯特 唐斯( Robert B.Downs ) 所列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六本书(共包括 6 本自然科学名著, 10 本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但把臭名昭著的 《我的奋斗》列入其中则有颠倒乾坤之感。 见附录),但这 16 本书的影响确实非同寻常。其共同特点是:无论这些作品的学科偏向如何,几乎没有一本论著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在在显示了大师个人独创性对于社会与学界的极端重要性。可见,并非每一门学科、每一个专题都要合作,相反地,若进行过多过杂的合作研究,则有浑水摸鱼的嫌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学术民主、不搞论资排辈,不用名人、权威压人。或许意识到不必要的合作所可能带来的危害,该校要求新教师不与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写论文,鼓励年轻教师自己去开拓新领域。 这一做法显然是鼓励竞争,促使学术研究领域充满生机的明智之举。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强调了基础研究中个人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并不是简单排斥交流与合作的意义。正如科学哲学家戴维 赫尔所说,科学上的成功是从科学家中既要合作又要竞争的需要之间普遍存在的紧张中产生出来的。 即便从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看,荣膺诺贝尔奖金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通过合作获得的。当然,其中很大部分只包括二至三位合作者。 科学上卓越的贡献并不总是单独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作出的。 可见,问题不在于合作或者单干,而在于是否有必要合作以及是否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四、 大作应该雅俗共赏 对不少大作来说,雅俗共赏是读者的理想而不是作品的现实。罗素说:一切伟大的著作,总有枯燥无味的部分;一切伟大的人生,总含有平淡无奇的岁月。 不错,不少大作(尤其是文学名著)是雅俗共赏的,但正如真正的哲人多为旷世奇才,真正的大作也属稀世珍品。但一些学术大作的表达即便在其他大家看来也不敢恭维。威廉 詹姆士形象地描述道:如果黑格尔的中心思想是容易抓住的话,他可怕的语言习惯使得他的思想中心在具体事物上的应用却异常难懂。 所有这一切使得现在读他的著作的人们急得拼命要扯自己的或者黑格尔的头发 。 识者( 李泽厚, 1979 )评价康德时说:他单调的人生和极为刻板的生活给人们的主要印象,则正好象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那样:重复、冗长和干燥。 事实上,同一评价也适宜于康德的其他两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批判力批判》一样晦涩难懂。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而康德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第一个著名的代表。无独有偶,《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等学术大著也向以难读难译著称。高深学问与晦涩难懂、故弄玄虚并不等同,后者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空虚与文体的衰弱;但我们也不能为了迎合读者的品位而损伤著作本身的元气。 五、 大作当属宏编巨制 这一论断同样似是而非。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中文译本长达三卷,无疑属于大作之列;维特根斯坦的名著(逻辑哲学论)只有 11 万字,却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至于中国古典名著太多以言简意赅著称。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一书只有五千言,但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一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孙子兵法》十三篇,也仅仅只有 5000 多字,其警拔可撷给人们的启示远不止军事理论本身。西方军事家认为《孙子兵法》内容之博大,论述之精深,后世无出其右。富有 Aggressive 特质的西方人或许可以无视老子与孔子,但却不能忽视孙子。时下畅销的西方《战略管理》、《竞争战略》等书几乎不可能避开《孙子》的巨大身影。当然,作为一位著作大家,更好的做法或许应如王力所说的龙虫并雕,既能写宏篇巨著,也能做精品短论。 必须指出,大作甚至不一定大师亲为。《论语》就不是孔子本人所作,而是记录他与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大师之作也非均为大作。固然大师必有大作,但大作通常只能是大师占少数的代表作,多数作品不可能都是顶尖之论。 以上论述仅仅谈及大师及大作的某些侧面,值得论述的方面仍然不少。展望 21 世纪,人类在学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学术的星空仍然一望无际。最后,我们引用恩格斯 赞叹欧洲文艺复兴 的名言结束本章: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的时代。 附录 罗伯特唐斯( Robert B.Downs) :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 作者 书名 作者 书名 尼科洛 马基雅维利 《君王论》 哈尔福德 麦金德 《地缘政治论》 托马斯 潘恩 《常识》 阿道夫 希特勒 《我的奋斗》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尼古拉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托马斯 马尔萨斯 《人口论》 维廉 哈维 《血液循环论》 亨利 大卫 索罗 《不服从论》 伊萨克 牛顿 《数学原理》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查理 达尔文 《物种起源》 卡尔 马克思 《资本论》 西格蒙斯 弗洛伊德 《释梦》(即《梦的解析》) 阿弗雷德 马汉 《海军战略论》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相对论》 资料来源: 罗伯特 唐斯著:《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 》,上海文化出版社 , 1986 年 12 月版 梅贻琦:就职演说原载:《校刊》第 341 号, 1931 年 12 月 4 日 。转自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 11 页。与梅贻琦类似的说法是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 ( James Bryant Conant,1933 1953 年在位)的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的教师质量。 周济 : 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 参见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21 页。 参见金耀基在台湾大学我的学思历程演讲时答学生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236 页。 此处不涉及对佛教徒和尚的讨论,但 和尚与不同领域的大师并非毫无纠葛。从宗教情怀来说,佛教徒与基督教教徒之间的确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苦行僧与清教徒两个称谓之间也有某种神似要达致某种境界都必须付出辛劳,但显然它们之间的宗教理念与具体追求几乎完全相反,即佛教徒是通过出世来摆脱尘世的痛苦,清教徒是通过入世来证明上帝的伟大。换言之,两者都追求某种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但前者强调降低需求与无为,后者强调提升需求与有为 。 亚伯拉罕 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09 页。 尼采著,田立年译:《曙光》,漓江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74 页。 简 杜威著,单中惠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7 页。 赵红州、蒋国华著:《在科学的交叉处探索科学》,红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64 页 W.I.B. 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24 页。 费希特著,梁志学、沈真译:《论学者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16 17 页。 伊沃 弗伦策尔著,张载扬译:《尼采传》,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1 页。 尼采著,贺骥译:《权力意志》,漓江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 页。 阿 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6-157 页。 罗伯特 S 艾伯特主编,方展画、顾建民译:《创造性及非凡成就社会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13 页。 亨利 罗索夫斯基著 , 谢宗仙等译 : 《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5 页。 罗伯特 S 艾伯特主编,方展画、顾建民译:《创造性及非凡成就社会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6 页。 孔宪铎著:《东西象牙塔》,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9 页。 尼采著,田立年译:《曙光》,漓江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11 页。 Ibid. 第 17 页。 伊沃 弗伦策尔著,张载扬译:《尼采传》,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84 页。 钱穆:改革大学制度议, 1940 年 3 月 1 日 《大公报》星期论文,载钱穆著:《文化与教育》,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1976 年版,第 65 页 N 维纳著,郝季仁译:《控制论》,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 3 页。 赫尔伯特 A 西蒙著,曹南燕、秦裕林译:《我生活的种种模式》,东方出版中心 1998 年版,第 463 页。 王大中主编:《世纪的呼唤清华大学教育思想讨论的启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74 页。 徐显明:我的大学理念,参见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大学校长中的大学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86 页。 阿 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3 页。 W.I.B. 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61 页。 伯特兰 罗素:快乐哲学,参见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86 页。 马尔科姆 沃纳主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管理大师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引言第 1 页。 马尔科姆 沃纳主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管理大师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引言第 5 页。 时间与空间就是时空,本来是两个条件,这里合在一起讨论 。 德里克 博克 : 1986 年在该校 350 周年校庆讲话 , 参见姜文闵编著:《 哈佛大学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第 1 13 页 。 哈里特 朱克曼著,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 1979 年版,第 150 158 页。 赫伯特 A. 西蒙著,曹南燕、秦裕林译:《我生活的种种模式》,东方出版中心 1998 年版,第 150 页、 421 422 页 。 伯特兰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45 页。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著,刘文涛等译:《领导艺术之路》,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 页 。 爱德华 玛彻特( 吴永保译 ): 通向天才的思考水平的阶梯 ,《世界发明》, 1987 年第 3 期,第 5 页。 诺伯特 维纳著 ,钟韧译:《维纳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 页。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68 年版,第 163 164 页。 系川英夫著,王泰平等译:《 一位开拓者的思考》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83 页。 W.I.B. 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46 页。 亨利 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 《 美国校园文化 》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4 页。 艾伦 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5 页。 伯特兰 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239 页。 伯特兰 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西方哲学在它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的历史考察》,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 页。 许美德:中国学术传统的特点与价值,参见许美德、潘乃容主编:《东西方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85 页。 R.K. 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316 页。 马克斯 韦伯指出,在新教所影响的范围内,在任何情况下清教的世界观都有利于一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发展(这点当然比仅仅鼓励资本积累重要得多)。它在这种生活的发展中是最重要的,而且首先是唯一始终一致的影响。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参见 马克斯 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00 页。 Jeff Saperstein Dr.Daniel Rouach 著,金马工作室译:《区域财富世界九大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2 页。 李亦园著:《文化与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5 页。 韦政通著:《中国文化概论》,岳麓书社 2003 年版,第 68 页。 彭凯平,陈仲庚:北京大学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心理学报》, 1987 年第 2 期,第 153 页;蓝劲松:中学教师的生活方式对其精神状况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年第 6 期,第 248-249 页 费希特著,梁志学、沈真译:《论学者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41 页。 伯特兰 罗素:东西方文明及其比较,参见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6 页。 马寅初著:《新人口论》,北京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4 56 页。 从字面意义上说,这种精神不仅包括献身,还包括献心,即全身心地投入 。 布莱恩 麦基编,周穗民等译:《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4 页。 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485 页。 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3 页。 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0 页。 潘菽( 1988 )集中论述过社会实现问题。他认为,社会实现就是要实现最适合于人类生活及其发展的社会。参见 潘菽:论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兼评自我实现的心理学说。载《中国社会科学》 , 1988 年第 6 期第 61-76 页 。 莫里斯 戈兰著,王德禄、王鲁平等译:《科学与反科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0 页。 欧内斯特 L 博耶著,涂艳国、方彤译:《关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1-92 页。 亨利 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 《 美国校园文化 》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06 页。 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68 页。 刘恕:走自己的路,不盲从国外丘成桐谈国内外基础研究,《国际人才交流》, 2004 年第 6 期,第 43 页。 P.G. 阿尔特巴赫:学术性职业的比较,《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1992 年第 3 期,第 11 17 页。 泰戈尔著,郑振铎译:《飞鸟集》,香港:中流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VIII 页。 李创同、梁燕成:当代科学的新图景关于科学哲学等问题的对话,《文化中国》, 2004 年第 1 期,第 9 10 页。 卡尔 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9 页。 维特根斯坦著,许志强译:《文化与价值》,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9 页。 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8 页。 诺贝尔奖的颁发有其自己的游戏规则:尽管诺贝尔明确规定授奖范围应包括发明及改进,各委员会仍从最初起便优先注意基础科学。 对基础科学的偏重,还表现在对某些本来完全可以因其技术上的重要性而授奖的发现却强调其在科学上的意义 。参见 哈里特 朱克曼著,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 1979 年版,第 241 242 页。 罗伯特 M 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1-172 页。 杜 舒尔茨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18-119 页。 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第 5 页。 维特根斯坦著,许志强译:《文化与价值》,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3 页、第 138 页。 迈克尔 曾伯格编,侯玲等译:《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4 页。 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58-159 页。 莫里斯 戈兰著,王德禄、王鲁平等译:《科学与反科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3 页。 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如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等都是建立在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集团作战为基础之上的,属于大科学成就。应该说,中国在短期内能够取得如此众多的大科学成就,体现了中国科研体制的某些优越性。但 50 多年来中国本土至今尚无一人获得表明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的诺贝尔奖,在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也欠缺具国际影响的成就,表明中国大科学体制同时也存在相当缺失。其原因在于: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是从来无须规划的。相反地,一旦规划的话,那么由常规科学规范织成的筛子,足以把许多带有创建的基础科学项目淘汰掉 。不要规划,并非科研无须资助,而是通过建立小科学体制加以解决。参见赵红州、蒋国华著:《在科学的交叉处探索科学》,红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85 387 页。 杜维明:以学术为市场的弊病。载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武汉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2 页。 张劲夫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华夏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 页、第 27 页、第 78-79 页。 赵红州著:《科学能力学引论》,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6 页。 H. 哈肯著:《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04 页 。 左庆润、孟庆芬、周玲玲编著:《世界名牌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1 页。 迈克尔 曾伯格编,侯玲等译:《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3 页。 哈里特 朱克曼著,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 1979 年版,第 243 245 页。 伯特兰 罗素:快乐哲学,参见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改革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01 页。 威廉 詹姆士著,吴棠译:《多元的宇宙》,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48 页。 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本),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3 页。
个人分类: 爱吾智慧|539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