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日本大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的2年内极可能发生“巨大南海地震”
杨学祥 2018-3-12 12:44
到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的 2 年内极可能发生“巨大南海地震” 杨学祥 致 47 万人死大地震将发生 ? 专家称新燃岳喷发有蹊跷 2018-03-12 12:07:38  来源 : 环球网 举报 【环球网报道】从 3 月 1 日 开始,日本新燃岳持续出现火山活动,几次出现较大规模喷发。原本在日本火山喷发是较常见之事,但日本专家由此给出一个惊人预测:到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开幕的 2 年内,极可能发生“巨大南海地震”,这次地震不同于普通的“南海海沟地震”,不局限于四国海域至东海海域这个地震范围。而且这次巨大型地震在名古屋及大阪等地引发的海啸将致超过 47 万人死亡或失踪。专家呼吁日本必须对此次地震做好准备。 作出此惊人预测的是日本立命馆大学环太平洋文明研究中心教授高桥学。据雅虎新闻网报道,高桥学认为,直下型地震、板块型地震与火山喷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现在新燃岳火山活动已经进入活跃期,这预示着 2 年内发生“巨大南海地震”的可能性极高。 他还称,比日本 311 大地震早 3 年发生的岩手 - 宫城内陆地震,以及之后发生的熊本地震、韩国庆州地震、鸟取县中部地震和韩国浦项地震等,都只是“巨大南海地震”发生的前期阶段。高桥举出以往地震情况作为案例得出,所有大型地震绝非是“突然袭击”,都有预兆而且可以预测它的到来。同时高桥呼吁,如东京迪士尼、大阪环球影城以及名古屋乐高乐园等聚集游客较多的地方一定要做好被海啸袭击的准备。 苏泓珵 本文来源:环球网 作者:马丽 责任编辑:苏泓珵 _NBJ9980 http://news.163.com/18/0312/12/DCMQL8J10001899N.html 日本可能还有更大地震: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已有 1819 次阅读 2015-6-9 04:18 我们在 2011 年 3 月 22i 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3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11 年已发生 5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见第六章 6.3 节)。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5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6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后续地震: 17. 2010.02.27 智利 8.8 级地震 18. 2011.03.11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9.0 级地震 19. 2012.04.11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8.6 级地震 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印尼苏门答腊岛在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进一步证实这一统计规律:海岛强震连续发生的判断。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大地震概率大增是大势所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5162.html 据 2015 年 06 月 01 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日本继 5 月 30 日 发生 8.5 级强震 ( 日方后修改为 8.1 级 ) 之后,第二日又发生了 6.4 级地震。由于最近接连发生强震,地震学家敦促日本保持警惕,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特大地震路线图:往返于冰川消融山区和海平面上升的沿海地震带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 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 年智利地震、 2011 年日本地震、 2012 年印尼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 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 2012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下午 1 时 30 分 左右,日本崎玉县北部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茨城县土浦市的最大震度为 5 度弱 ( 日本标准 ) 。我们在 2015 年 5 月 26 日 对日本大震又一次提出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日本 5 月 30 日 8 级地震再次验证了地震路线图。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证实了 4 月进入地震高潮。由于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出现,地震高潮持续到 2015 年 5 月。 尼泊尔毗邻中国的青藏高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表明新一轮的陆海地震路线图的开始。日本大震之后,美国大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80.html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有关 2015 年 5 月 30 日 我们指出,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和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16-2017 年和 2019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4-2018 年预测为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年: 2015 年 5 月为弱潮汐时期,强烈的地震活动是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破坏了地壳原有的重力均衡,引发海洋地壳反向降升 13-20 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678.html 2015 年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日本 8 级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在 1896.~1897 最强厄尔尼诺事件中,日本发生 8 、 8.4 、 8.6 级三次特大地震。从表 2 中可以看到,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有非常好的一一对应关系,这预示 2015 年 5 月 30 日 的日本 8 级地震可能仅仅是前兆,并非是强震的终结。 表2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的时间对比 序号年月日地震地点 震级 厄尔尼诺时间拉尼娜时间 1.1854.12.23, 农历十一月初四 , 日本东海南海道各 8.4 级 ; 1854 2.1891.10.28, 农历九月二十六 , 日本浓尾 8.4 级 ; #1891: 3.1896.6.15, 农历五月初五 , 日本三陆 8.6 级 ; #1896.~1897, 4.1896.6.17, 农历五月初七 , 日本本州东部 8 级 ; #1896.~1897, 5. 1897.8.5, 农历七月初八 , 日本仙台 8.1 级 ; #1896.~1897, 6. 1901.8.9, 农历六月二十五 , 日本本州东北远海 8.2 级 ; #1899:~#1900 7.1911.6.15, 农历五月十九 , 琉球群岛 8.2 级 ; #1911:~#1912. 8. 1923.9.1, 农历七月二十一 , 日本关东地区 8.2 级 ; 1923 ; 9. 1933.3.2, 农历二月初七 , 日本三陆 8.3 级 ; 1932 ; 10.1944.12.7, 农历十月二十二 , 日本东南海 8.1 级 ; #1944 ; 11.1946.12.20, 农历十一月初三 , 日本南海 8.4 级 ; 1946 ; 12.1952.3.4, 农历二月初九 , 日本十胜近海 8.1 级 ; 1951, 1953 ; 13.1953.11.25, 农历十月初九 , 日本本州东南远海 8 级 ; 1953 ; 14.1968.5.16, 农历四月二十 , 日本青森县 8.1 级 ; 1968~#1969 ; 15.1969.8.11, 农历六月二十九 , 日本北海道以东 7.8 级 *;1968~#1969 ; 16.1993.8.8, 农历六月二十一 , 关岛 8.1 极 ; 1992-1993 , 1993-1994 ; 17.2003.9.26, 农历九月初一 , 日本北海道 8.2 级 ; 2002-2003 ; 18.2011.3.11, 农历二月初七 , 日本宫城外海 8.8 级。 2009-2010 ; 2010-201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25671.shtml 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时间是后加的,数据来自张家诚。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冰川融化是全球特大地震的主要动力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 El Nino )和拉尼娜(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密切相关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l Nino South Oscillation ,缩写为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 PDO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PDO 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1999 年。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一个周期为 50-70 年 。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 特大地震频发地区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板块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与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我们在《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文章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 2011 年第 4 期上。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5232.html 1896-1897 年日本三次 8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 1896-1897 年处于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全球发生了 6 次,其中日本发生了一次。 其次, 1896-1897 年全球发生了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日本发生了 3 次 8 级以上特大地震。 第三,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以上地震和厄尔尼诺事件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 2000-2030 年全球重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第五, 2015 年较强厄尔尼诺已经发生; 第六,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已经发生 8 级地震。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表明,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综合数据分析表明,日本目前的地震趋势和条件与 1896-1897 年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时期大致相同,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 8 级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 关注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962.html 关注日本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日本可能还有更大地震:海岛大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正在得到验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582.html 警告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 2004-2008 年已经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强震(见表 3 ),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 2016-2018 年三年的最后期限,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 2016-2018 年爆发 8.5 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 . 1 级地震、 4 月 13 日 缅甸 7 . 2 级地震、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 7 . 3 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新燃岳火山爆发性喷发或是大地震前兆:关注日本大震预警
杨学祥 2018-3-6 20:57
日本新燃岳火山爆发性喷发或是大地震前兆 :关注日本大震预警 杨学祥 日本新燃岳火山爆发性喷发日媒:或是大地震前兆 2018年03月06日 16:42:51 来源: 海外网 图来自日本电视台NNN原标题:日本新燃岳火山爆发性喷发日媒:或是大地震前兆海外网3月6日电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日本九州鹿儿岛县与宫崎县交界的火山新燃岳周二(6日)再次发生爆发性喷发。这是新燃岳7年来 图来自日本电视台NNN 原标题:日本新燃岳火山爆发性喷发日媒:或是大地震前兆 海外网3月6日电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日本九州鹿儿岛县与宫崎县交界的火山新燃岳周二(6日)再次发生爆发性喷发。这是新燃岳7年来首次爆发性喷发,上一次则发生在2011年1月。受此影响,日本鹿儿岛机场逾40班航班需要取消。日媒称,日本教授更是直言,“2019年前很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据日本电视台NNN报道,日本福冈管区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新燃岳于下午2时27分发生了爆发性喷发。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中田节也表示,呈现红色的熔岩在火山口冷却凝固形成熔岩穹丘。新燃岳于当地时间5日晚火山性微动振幅愈加强烈,火山喷烟量也逐渐增加。 日本气象厅将火山喷发警戒等级维持在3级,呼吁民众注意火山口附近约3公里范围内火山喷发的碎石。 受此影响,距离新燃岳约20公里的日本鹿儿岛机场44班航班将被取消。新燃岳于3月1日喷发,现在仍在继续。 日本《日刊现代》报道称,日本教授高桥学认为,“日本2016年4月发生了熊本地震(7.3级),10月发生了鸟取中部地震(6.6级),毫无例外都是由于板块断裂引发的直下型地震。如今像极了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前的状况,2019年前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在地震或者火山喷发后,板块将剧烈上升。”(编译/海外网巩浩) http://news.ifeng.com/a/20180306/56513391_0.shtml 东京直下型地震救援计划案出炉:关注日本大震的预警和前兆 已有 1157 次阅读 2016-3-24 06:02 东京直下型地震救援计划案出炉:关注日本大震的预警和前兆 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 “ 异常火山 ” 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 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 2015 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 强调指出,最近台湾 4 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 指出,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关注日本大震的预警和前兆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的潮汐特征 我们在 2012 年 5 月 4 日 指出,日本下次 8.5 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在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强),或日月小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6897.html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在 2010-2011 年强拉尼娜事件之中,必须关注 2015-2016 年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的拉尼娜对日本大震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35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451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UFO是大地震幕后黑手?日本大地震暴露地底存在高度文明
杨学祥 2018-1-1 06:42
UFO是大地震幕后黑手?日学者:日本大地震暴露地底存在高度文明 2017-12-3121:58 来源: 探索日记 原标题:UFO是大地震幕后黑手?日学者:日本大地震暴露地底存在高度文明 前些时在网络上逐渐流传一种说法,说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爆发时曾有不少人看到天空出现了UFO。这一怪异事件很快引发了日本学者的注意。日本学者在反复观看网上流传的视频后,也拜访了目击者和录像者,之后学者们确认该怪异事件属实。 随后,日本学者为了证明公众对UFO与大地震有关的说法,他们查阅了日本历史上大地震发生时的有关资料。结果他们发现在1803年,日本发生明治三陆大地震时,确曾有过UFO反复出现的记载。 根据记载,当时,日本的老百姓经常看到有一种圆盘碟形的奇怪物体在天空飞行,它的舱壁是透明的,老百姓能够看见里边坐着身穿紧身衣、头戴白盔的女性。当时的目击者连忙报告了幕府和天皇。日本幕府和天皇派一些所谓的智者观察了这一奇异现象后,告诉百姓,这种东西叫虚舟,是外国放飞的一种飞行物,而外国的女孩子不检点,就爱坐在虚舟里抛头露面满天飞。 根据记载,当时日本老百姓总共观察到11次这样奇怪的现象。但是就在这些所谓的虚舟消失后的第二天,日本就发生了明治三陆大地震,而这一次大地震总共造成了20多万日本民众死亡,损失极其严重。 根据日本历史资料记载中的有关描述,那时所谓的“虚舟”其实就是今天大家所说的UFO,或者飞碟。 日本学者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一种假说,即这些地震中或者地震前出现的UFO并不是引发大地震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在日本东南海区,也就是俗称的日本龙三角海域的海底存在着一个高度的海底文明,他们的飞行器即是碟状UFO。当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发生剧烈碰撞的时候,他们作为地底文明必然提前测知,但他们派出飞碟的目的又似乎不是提醒日本人,大地震要发生,所以至今目的不明。 在200年来,日本9.0级以上的大地震中,这些UFO都曾经出现,很可能证明在日本龙三角的海底存在一个高度的地下文明。如果这一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在日本龙三角海域发生的多次轮船神秘失踪事件也就很好解释了。 而前段时间网传日本曾经在东南部海区秘密钻探上万米,其背后的真实目的,难道是在寻找这个所谓的“地下文明”吗? http://www.sohu.com/a/213908188_99999791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强烈警告:毁灭性地震降临日本或成必然
杨学祥 2017-12-31 18:02
专家强烈警告:毁灭性地震降临日本或成必然,就在30年内! 2017-12-3021:23:36 来源:网络394 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7.5级地震,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还有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等著名地震,到现在,大家地震的破坏性和恐怖性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令人惊讶的是,近日,日本科学家再度声称,日本在未来30年内将遭遇一场超过8级的超级地震。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近日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日本极有可能在未来30年内遭遇一场大地震的袭击,强度与2011年日本本州东部海域的311大地震相当,那场地震导致超过1.5万人死亡,还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至今仍是东亚地区悬而未决的祸患。 日本地震研究宣传指挥部宣称,北海道地区有7%到40%的机会遭遇一场超过里氏8.8级地震的侵袭。专家组成员表示,这是他们在13年来首次做出预测修改,并且警告人们需要做好灾难预防工作。据朝日新闻社报道,科学家们也警告称,北海道根室海岸有70%的几率遭遇一场里氏7.8级到8.5级的地震,更北的区域有60%的几率遭遇类似强度的地震。 地震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地震学教授NaoshiHirata表示,灾难预防希望能够得到重新评估,因为这样的超级地震一旦来临,灾难可能会非常严重,而人类所能做的只能是在灾难到来时保护好自己。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专家组解释称,日本的这一超级地震威胁来自于日本东北部的海沟内,这条海沟被称为“千岛海沟”,按照他们的推算,千岛海沟内每隔340年到380年周期性出现一次极其强大的毁灭性地震。但是按照估计,海沟内最近的一次发生的超级地震已经是在大约400年前,而新的地震还尚未出现,按照周期,它出现的时日已经越来越近。 事实上,早在11月,《每日邮报》的另一报道中称,地质科学家发表声明:地球表面将迎来9.0级地震,地震可能的发生地之一就是日本,并将造成毁灭性后果。这主要是因为太阳和月球以及地球之间的位置达到了一个微妙的位置,产生的引力作用会使得世界进入一个地震危害的频发时期,而且强度会进一步加大。这将可能导致日本出现9级地震。 由此看来,日本发生超级地震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而如果大地震发生在日本附近的海上,更是有可能导致巨大海啸。 在日本2011年211大地震中,浪高超过10米的海啸对本州东部海岸带去了毁灭性的灾难。大地震+巨型海啸是雪上加霜的灾害组合,它随着特大地震概率的逐渐增加,阴云已经笼罩在日本上空。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http://www.sinmeng.com/html/201712/30/855270.html 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国际社会应该调整安全观 已有 1819 次阅读 2013-12-2310:19 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国际社会应该调整安全观 杨学祥 中国谚语:"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多行不义必自毙"; 西方谚语:"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和日本重新武装的冒险主要来自对未来本土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恐惧,日本列岛的沉没和黄石火山的喷发使日美面临生死的考验,海外寻求生存的欲望导致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 1 .下一次特大地震在哪里:日本还是美国? 我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 8.5 级以上地震有: 2010 年 2 月 14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3-05-24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 54.9 ,东经 153.3 )发生 8.2 级地震,震源深度 600.0 公里 。 中新社旧金山 8 月 30 日 电当地时间 8 月 30 日上午 ,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 7 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 4.7 级至 5.4 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 8.5 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2 .日本列岛的沉没 我在 2005 年和 2010 年分别指出,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点评强调指出: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危险时刻正在迫近。 2005 年 1 月 4 日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埃尔伯特博士严肃指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 10 厘米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 - 日本列岛一线扩张,日本将遭受灭顶之灾。埃尔伯特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应该尽快成立“灭顶预警专家小组”,并且在 05 年尽快启动“大灾难应急预案”,更不要对日本民众实行欺瞒政策――日本人民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未来命运。埃尔伯特博士还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自然灾害难民”,以避免日本的‘整个民族的毁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特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相关研究表明,海岛特大地震有连续发生的记录,日本面临特大地震连续袭击的自然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日本右翼在灾难面前的歇斯底里,在于他们不相信世界和亚洲人民的善良与真诚,这种真诚的付出在印尼地震海啸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美国飓风灾难再次体现了这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国际援助不应该仅仅是灾害后的援助,更重要的是灾害前的预测研究与交流,公众防灾意识的提高,提前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对此,新闻媒体负有更大的责任。 穷兵黩武不是逃避灾难的有效途径,与友邻和睦相处才是应对灾难的最好方法。对此,日本政府及其近邻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3 .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的威胁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NationalPark) 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 1872 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 7988 平方公里,在 1978 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据科学家分析,黄石地区在过去曾发生过许多次的地震和火山爆发,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发生过三次。据传闻和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 90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 1500 米 ,从而形成了黄石公园坐落的现在这片海拔超过 2000 米 的熔岩高原。科学家预测,这座位于黄石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 60 万年,而一个也许对于人类来说相当不幸的消息是,上面所提到的最近这次爆发可能就发生在约 64 万年之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 http://news.youth.cn/jsxw/201311/t20131113_4195477.htm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岩浆库比之前科学家预想得更大,对黄石国家公园地震活动性勘测结果显示,岩浆库的体积是之前的 2.5 倍。 岩浆库长 88.5 公里 ,宽 48.2 公里 ,深 14.5 公里 ,这个超级地下火山任何一次喷发都将对整个世界带来灾难。美国犹他州大学鲍勃 - 史密斯 (BobSmith) 教授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勘测黄石公园地震活动性,并认为地下的岩浆库大于预期,但这项最新发现令人十分震惊。” 64 万年前,当这个地下超级火山喷发时,灰尘云覆盖了整个北美洲,影响着当地的气候。如果这场火山喷发出现在现代,将对整个世界带来毁灭性灾难。 犹他州大学詹姆斯 - 法雷尔 (JamesFarrell) 博士说:“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所有物质都喷射至大气层,最终它们将环绕地球并影响气候。”科学家估计 64 万年前黄石火山喷发规模相当于 1980 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 2000 倍,黄石国家公园地下形成一个大型岩浆库,覆盖了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部分地区,这个岩浆库是通过活火山产生地震活动性记录发现的。测量穿过地面的地震波,科学家能够绘制出岩浆路径,地震波缓慢地穿过炽热和部分熔化物质,便于我们进一步勘测地下状况。 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日前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同时发现岩浆库最远抵达黄石公园东北部,远超出之前预期。人们无法确定这个活跃火山何时再次喷发,史密斯教授称,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黄石公园是非常危险的地点。但是专家预测黄石火山每 70 万年喷发一次,“不久”或将再次喷发,这一预测基于该火山历史上发生的三次喷发时间,分别是 210 万年前、 130 万年前和 64 万年前。 http://tech.hexun.com/2013-12-14/160591599.html 4 .重大自然灾难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以上地震在 190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4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没有发生,在 2000-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04-2018 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 2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 160 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下一次特大地震无论发生在日本还是美国,都将是严重自然灾难的开始,我们处于 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只有认清形势才能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重大自然灾难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227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政府发布预测: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紧迫性
杨学祥 2017-12-27 20:19
日本政府发布预测: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紧迫性 杨学祥 日本政府发布预测 称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紧迫性 2017-12-1915:20: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12 月 19 日 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 ( 委员长:东京大学教授平田直 ) 本月 19 日发布预测 ( 长期评估 ) 称,北海道东部太平洋近海发生伴随大海啸的里氏 9 级超巨大地震“很可能具有紧迫性”。   预测称,在道东近海约 400 年前发生过被认为每隔 340 至 380 年发生一次的超巨大地震。北海道大学的研究推算当时的海啸超过海拔 20 米 ,从沿岸起 4 公里 的内陆地区均遭水淹。   据报道,委员会还发布了日本四国地区的主要活断层的长期评估。评估内容修改为从近畿地区往西延伸的“中央构造线断层带”横穿四国地区,延伸至大分县。断层带的长度从 360 公里 改为 444 公里 。   主管该领域的文部科学相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能有助于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措施以及家庭防灾意识的提升。”   调查委员会根据各种摸拟推算称,今后 30 年间在道东近海发生类似 400 年前超巨大地震的概率为 7 至 40% 。据称,震源区域有可能扩大至青森县近海等地,地震规模更为巨大。   青森县太平洋沿岸建有东北电力东通核电站等众多核电相关设施。调查委员会和内阁府今后将评估超巨大地震引发海啸的高度和沿岸地区的摇晃强度。   该预测设想自北海道东南近海向东北延伸的版块交界“千岛海沟”附近有 3 个震源区域,还考虑了横跨震源区域发生地震的情况。但据悉由于锁定发生概率的信息较少,故将概率划定在 7 ~ 40% 范围内。    3 个震源区中,相对较弱的里氏 8.0 至 8.6 级左右的巨大地震未来 30 年发生概率分别为:十胜近海 7% ,根室近海 70% 左右,色丹岛近海及择捉岛近海 60% 左右。北海道已单独汇总了发生大海啸的设想,表示“等待今后中央政府的评估”。   据了解,中央构造线断层带之所以作出修改,是因为新探明了海底地下的结构,发现断层从四国电力伊方核电站 ( 位于爱媛县 ) 以北的伊予滩延伸至大分县的别府湾,连接到内陆地区。   预测称未来 30 年间四国内陆地区活断层造成里氏 6.8 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 9 至 15% 。   日本对千岛海沟的地震长期评估是 2004 年以来的首次,中央构造线断层带则是 2003 年以来首次修改。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7-12/11460425.html 不容忽视的共同警告: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已有 2493 次阅读 2015-6-405:12 不容忽视的共同警告: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杨学祥,杨冬红 近来日本列岛地震和火山喷发频发,地震专家警告,日本可能进入新一轮地壳变动的活跃期,并敦促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下午 1 时 30 分 左右,日本崎玉县北部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茨城县土浦市的最大震度为 5 度弱 ( 日本标准 ) 。日本《产经新闻》旗下 ZAKZAK 网站 5 月 27 日 报道称,虽然此次地震被视为 “3·11” 日本大地震的余震,但据相关专家推断,恰好位于 “ 地震之穴 ” 的东京首都圈地区今后可能还将发生里氏 7 级左右的直下型地震。此外,接下来可能受到相模湾及南海海沟联动影响的四国及九州地区靠近震源的太平洋一侧也将进入地震高度预警状态中。报道称,从宏观角度分析,东京首都圈区域最近或将遭受更大的地震灾害。 我们在 2006 年就提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 2008 年提出全球特大地震进入频发期, 9 年来的客观实践验证了这两项趋势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日本小笠原群岛 5 月 30 日晚 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验证了事前的预测,并为今后地震发出了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85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5/06/03/27781843.html 不管是关东地震的 70 周期还是 400 年周期,也不管是南海海沟地震的 100 至 200 年周期,或者是西日本巨大地震的 2000 年周期,按照日本地震专家长尾年恭的说法,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只不过,发生时间可能是今后 30 年内的某一天,或许就是明天。 早在 2005 年我们就提出同样的警告, 2000 年全球进入 50-70 年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日本列岛面临沉没的威胁。 我们当时在评论中指出,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的八大地震(有等级相同的 4 次,共 12 次)在 190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2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没有发生,在 2000-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6148.html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我在 2008 年的特大地震趋势分析: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 8.5 级以上地震有: 2010 年 2 月 14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 下一次 8.5 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2287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6148.html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5/06/03/277818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38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师预言日本10级地震要来:关注2005年的科学预测
杨学祥 2017-12-27 05:53
大师预言日本 10 级地震要来:关注 2005 年的科学预测 杨学祥 大师预言日本 10 级地震要来被证实 2017-12-2611:50 来源 : 命理星座 原标题:大师预言日本 10 级地震要来被证实 中国预言大师 , 易经大师鲁怀安的预言日本 10 级地震将要来临 , 其预言在微薄上一经发表 , 当时便引起轰动和热议 : 日本上空出现大灾害天象 : 11 月 7 日早上 6 点 左右,在日本北海道东部的别海町上空出现异象,出现四方形太阳,这是灾害将要降临的天象。鲁怀安断极有可能是大地震或兵灾将要降临伤亡的兆象,伤亡人数会很大,不会低于 50 万。地震并要防止海啸侵害,地震应在 10 级左右。而这种天象被日本政府称为神奇的海市蜃楼,我为日本民众祈福! 此预言后来被美国和日本相关科学家所证实 , 并被众多国内外媒体佐证 : 专家强烈警告: 9.0 级毁灭性地震将降临日本、新西兰 ( 凤凰网 ) https://m.baidu.com/sf?pd=realtime_articleopenapi=1dispName=iphonefrom_sf=1resource_id=4584word=%E6%97%A5%E6%9C%AC%E5%9C%B0%E9%9C%87title=%E5%87%A4%E5%87%B0%E7%A7%91%E6%8A%80keysign=http%3A%2F%2Ftech.ifeng.com%2Fa%2F20171130%2F44783855_0.shtmlsource=realtime_afks=bac5aflid=13409912143269225112ms=1frsrcid=19frorder=3from=timeline 日本政府发布预测 称北海道超大地震具紧迫性 ( 凤凰科技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22news_3269090245244513993%22%7DpageType=1isWiseFrom=1 日媒:日本宣布北海道发生超大地震概率已达 40%( 广州日报 ) http://news.dayoo.com/world/201712/20/139998_52000781.htm#jtss-tsina 日本新闻网 : http://www.ribenxinwen.com/articles/25955 欧洲头条 : http://www.xinouzhou.com/archives-159063 东方网 : http://news.eastday.com/w/20171220/u1ai11085454.html 及中国新闻网 \\ 新浪网 \\ 网易 ..... 等多家媒体头条新闻报道日本科学家发布的日本超级大地震将要来临的信息 , 中国玄学另其不可思议 ! http://www.sohu.com/a/212787513_324574 不容忽视的共同警告: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已有 2493 次阅读 2015-6-405:12 不容忽视的共同警告: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杨学祥,杨冬红 近来日本列岛地震和火山喷发频发,地震专家警告,日本可能进入新一轮地壳变动的活跃期,并敦促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下午 1 时 30 分 左右,日本崎玉县北部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茨城县土浦市的最大震度为 5 度弱 ( 日本标准 ) 。日本《产经新闻》旗下 ZAKZAK 网站 5 月 27 日 报道称,虽然此次地震被视为 “3·11” 日本大地震的余震,但据相关专家推断,恰好位于 “ 地震之穴 ” 的东京首都圈地区今后可能还将发生里氏 7 级左右的直下型地震。此外,接下来可能受到相模湾及南海海沟联动影响的四国及九州地区靠近震源的太平洋一侧也将进入地震高度预警状态中。报道称,从宏观角度分析,东京首都圈区域最近或将遭受更大的地震灾害。 我们在 2006 年就提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 2008 年提出全球特大地震进入频发期, 9 年来的客观实践验证了这两项趋势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日本小笠原群岛 5 月 30 日晚 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验证了事前的预测,并为今后地震发出了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85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5/06/03/27781843.html 不管是关东地震的 70 周期还是 400 年周期,也不管是南海海沟地震的 100 至 200 年周期,或者是西日本巨大地震的 2000 年周期,按照日本地震专家长尾年恭的说法,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 100% 。只不过,发生时间可能是今后 30 年内的某一天,或许就是明天。 早在 2005 年我们就提出同样的警告, 2000 年全球进入 50-70 年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日本列岛面临沉没的威胁。 我们当时在评论中指出,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的八大地震(有等级相同的 4 次,共 12 次)在 190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2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没有发生,在 2000-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6148.html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我在 2008 年的特大地震趋势分析: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 8.5 级以上地震有: 2010 年 2 月 14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 下一次 8.5 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2287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6148.html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5/06/03/277818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38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30年内或发生大地震:证实30年内日本将是灾害的受援国预测
杨学祥 2017-10-27 15:48
日本 30 年内或发生大地震:证实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预测 杨学祥 . 日媒 : 日本 30 年内或发生大地震 死者最多可达 32 万 2017-10-2620:19:17  来源 : 海外网 ( 北京 ) 举报 海外网 10 月 26 日 电 据日媒报道,未来 30 年内,日本发生“南海海沟地震”的概率很高。东日本大地震后,很多人对发生“南海海沟大地震”的担忧加剧。 26 日,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从 11 月 1 日 开始,若观测到日本南海海沟沿线出现异常现象,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由地震专家组成的评估研讨会将最短在 2 小时后发布与“南海海沟地震”相关的消息。 据日本电视新闻网( NNN) 报道,未来 30 年内,日本发生“南海海沟地震”的概率很大。地震发生时,日本太平洋一侧的大部分区域将会遭受巨型海啸的袭击,死亡人数最多达 32 万人。发生以下 3 种情形时,日本气象厅将发布消息:在日本南海海沟沿线东侧将会发生 8 级巨大地震,西侧也有发生连续地震的可能性;南海海沟沿线发生 7 级前震,有可能发生 8 级主震;观测到海侧和陆侧板块交界处发生剧烈俯冲等异常现象。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据日本气象厅称,在“南海海沟地震”的假想震源区域内发生较大地震以及在“东海地震”的震源区域内设置的观测仪器捕捉到地壳变动时,将会临时召开新成立的“关于南海海沟地震的评估研讨会”。同此前商讨“东海地震”发生可能性的“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域判定会”一样,该研讨会由 6 名地震学者组成。 新对策的具体内容是,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发生后大约 30 分钟后,将发布召开“南海海沟地震相关信息(临时)第 1 号”研讨会的消息,并且最短在 2 个小时后将发布“第 2 号”消息,即研讨会结果,例如,“本次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左右,将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地震。”如果讨论结果是发生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非常高,将寻求对地震海啸对策的再次确认。此后,还将随时发布消息,直到评估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可能性大大降低。 据此前报道,日本政府早在 1978 年便制定出《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简称《大震法》),《大震法》以通过完善观测机制预知即将发生的“东海地震”为前提规定应对措施。东日本大地震后,很多人对发生“南海海沟大地震”的担忧加剧。此外,不少专家指出“地震很难准确预测”,要求修改《大震法》的呼声高涨。 9 月,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决定重新审视基于《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的防灾工作。时隔 40 年,基于《大震法》的防灾形势发生改变。 “南海海沟大地震”是指跨越静冈县骏河湾至九州东部海域,在深度约为 4 千米 海底的“南海海沟”有可能将发生的大地震。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曾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沟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在 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后的四五年内发生也不稀奇,由于该地区人口密集,就算和东日本大地震比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不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编译 / 海外网 巩浩) 责编:巩浩、刘强 http://news.163.com/17/1026/21/D1N1VFLG00018AOR.html http://japan.people.com.cn/n1/2017/1027/c35421-29613001.html 回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已有3568次阅读 2010-9-2209:19 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点评: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 拉马德雷 ”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 “ 暖位相 ” 和 “ 冷位相 ”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 拉马德雷 ”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 “ 冷位相 ” 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 “ 暖位相 ” ;第二周期的 “ 冷位相 ” 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 “ 暖位相 ” 。当 “ 拉马德雷 ” 现象以 “ 暖位相 ” 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 “ 拉马德雷 ” 以 “ 冷位相 ” 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的八大地震(有等级相同的 4 次,共 12 次)在 1900-1924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发生 2 次,在 1925-1946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没有发生,在 2000-2005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发生 2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表 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1925-19461947-19761977-19992000-2030 ? 拉马德雷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强 震 2 ( 6 ) 次 1 次 7 ( 11 ) 次 0 次 已发生 6 次 表 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8.6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8.9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8.7300000 从表 1 和表 2 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 12 次 8.5 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000-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以上数据和规律表明, 2000-2030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时期是全球强震和海啸爆发时期。日本 东海大地震在此期间爆发的可能性最大,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1923 年 9 月 1 日 关东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及其邻区第二强震幕( 1920-1937 年),处于拉马德雷第一周期的 “ 冷位相 ” ( 1890 年 -1924 年)。预测中的东京大地震发生时间不会晚于 2035 年,最后时限 2035 年分别处于中国及其邻区第六强震幕( 2020-2040 年)和拉马德雷第三周期的 “ 冷位相 ” ( 2000 年 -2030 年)之内,这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中国的地震资料表明,日本专家的预测符合历史的地震规律,有极高的发生概率 。强震后可能引起的海啸将灾害波及全球。研究表明,海洋上的“杀人巨浪”与强震有关 。这意味着今后 30 年海洋灾害将愈演愈烈。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 2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 160 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危险时刻正在迫近。 2005 年 1 月 4 日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埃尔伯特博士严肃指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 马里亚那海沟,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 10 厘米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 - 日本列岛一线扩张,日本将遭受灭顶之灾。埃尔伯特博士建议日本政府应该尽快成立 “ 灭顶预警专家小组 ” ,并且在 05 年尽快启动 “ 大灾难应急预案 ” ,更不要对日本民众实行欺瞒政策 ―― 日本人民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未来命运。埃尔伯特博士还建议日本政府向周遍的友好国家 ―― 中国、韩国、美国寻求帮助,在大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能够将日本的众多的平民百姓迁移到中国等国的领土上,作为 “ 自然灾害难民 ” ,以避免日本的 ‘ 整个民族的毁灭 ’ 。 日本右翼在灾难面前的歇斯底里,在于他们不相信世界和亚洲人民的善良与真诚,这种真诚的付出在印尼地震海啸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美国飓风灾难再次体现了这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国际援助不应该仅仅是灾害后的援助,更重要的是灾害前的预测研究与交流,公众防灾意识的提高,提前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 对此,新闻媒体负有更大的责任。 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再次敲响海洋灾害的警钟,对此,日本政府及其近邻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参考文献 1 . 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 http://news.tom.com 2005 年 09 月 04 日 00 时 10 分 。来源 : 新京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50904-2442718.html 2 . 何德功。休眠 300 年的富士山再度进入活跃期。 2005-09-0309:07  大洋网科技。 http://www.cjn.cn/ch/article/20050903/20050903454431_1.html 3 . 杨冬红,杨学祥。重大自然灾害周期及其动力机制。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2005.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355 4 .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27(1):96 5 . 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2005-2-2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157 6 . 杨学祥。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2005-1-21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834 7 . 春风。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 01 月 19 日 20:4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5-01-19/20414886023s.shtml 8 . 科技之谜:“杀人”巨浪是咋回事?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5-09-0214:54:31) 来源:中国科普网 http://tech.scol.com.cn/kpzs/20050902/200592145431.htm 9 . 亚太板块变得越发脆弱 日本将遭受灭顶之灾。 2005 年 07 月 20 日 00:16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2743014604800/20050720/591633.shtml 10 . 徐奕。日本沉没预兆!日本海上升起神秘水柱。 2005-07-2009:17:00   百灵社区 http://news.beelink.com.cn/20050720/1889849.shtml 11 . 杨学祥。日本面临环境灾难:资源(能源)政治与领海扩张。 2005-7-24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825 发表网址: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西哥和日本等地相继发生6级以上地震:验证20-21日潮汐组合预测
杨学祥 2017-9-21 08:18
墨西哥和日本等地相继发生 6 级以上地震:验证 20-21 日潮汐组合预测 杨学祥 日本本州东岸远海附近发生 6.2 级左右地震 2017 年 09 月 21 日 00:48 中国地震局网站    # 地震快讯 #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 09 月 21 日 00 时 37 分 在日本本州东岸远海附近(北纬 37.97 度,东经 144.83 度)发生 6.2 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责任编辑:刘光博 http://news.sina.com.cn/w/zx/2017-09-21/doc-ifymesii4562982.s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3.02017-09-2106:04:3038.4374.07128 塔吉克斯坦 6.42017-09-2104:09:49-18.75169.10205 瓦努阿图群岛 6.02017-09-2100:37:1537.93144.7310 日本本州东岸海域 5.52017-09-2022:29:5523.35121.8515 台湾花莲县海域 5.32017-09-2004:18:0737.33141.6840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 7.12017-09-2002:14:3918.58-98.4750 墨西哥 5.72017-09-1618:11:3242.1183.436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5.82017-09-1105:40:2257.03-33.5710 雷克雅内斯海岭 8.22017-09-0812:49:1515.05-93.9020 墨西哥沿岸近海 3.22017-09-0804:14:5139.9277.407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6.22017-09-0801:26:4727.71139.80460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 6.02017-09-0416:07:36-57.68-25.5830 南桑威奇群岛地区 6.32017-09-0311:30:0141.35129.110 朝鲜 ( 疑爆 ) 5.42017-09-0106:57:37-0.25125.2440 印尼马鲁古海 5.82017-09-0101:46:0258.45-153.6350 美国阿拉斯加 6.22017-09-0101:06:55-1.1399.70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6.32017-08-2712:17:50-1.42148.0910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05951563 2017 年 9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641 次阅读 2017-7-813:12 2017 年 9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9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9 月 21 日 南极海冰面积进入最大值时期,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4 度, 8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9 月 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9 月 6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9 月 1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610 度, 9 月 13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4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较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较强)。 潮汐组合 D : 9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9 月 20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E : 9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9.3055 度, 9 月 28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5255.html 美、日、中要做好迎接大震的准备:关注地震的统计规律 已有 1409 次阅读 2016-8-2515:51| 美、日、中要做好迎接大震的准备:关注地震的统计规律 杨学祥 关注亚洲特大地震的高发形势 我们在 2016 年 6 月 13 日 指出,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 2011 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 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 2 次。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7 次,亚洲发生 3 次,美洲发生 4 次。 在 2000-201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6 次,亚洲发生 5 次,美洲发生 1 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4190.html 日本大震可能连续发生 我们在 2011 年 3 月 22i 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3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11 年已发生 5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的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9 级地震,按照海岛大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582.html 我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的 9 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1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30年内日本海槽9级大地震概率为70%: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热度 1 杨学祥 2017-3-20 07:49
30 年内日本海槽 9 级大地震概率为 70% :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30 年内日本海槽大地震概率为 70% 震级或达 9 级 2017-03-19 20:13:06 来源:央视网   此前,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对外公布的预测曾显示,位于日本中西部海域的南海海槽在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 70% ,最大震级可达里氏 9 级。而近日,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又警告称,一旦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发生,导致的伤亡人数最高将超过 30 万。   南海海槽大地震被称为日本未来可能面临的最大级别的灾害之一。最高可达里氏 9 级的大地震还可能引发最高 34 米 的海啸。由于周边地区人口密集,专家警告南海海槽大地震一旦发生,导致的伤亡人数最高将超过 30 万,房屋倒塌 238 万间,临时疏散的家庭将达到日本近畿地区家庭总数的 15% 左右,受灾程度远超 3 · 11 大地震。   据日本政府的估算,这场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最高可达 220 万亿日元,约占日本年 GDP 的 40% 。 日本前防灾担当大臣 中川正春:根据科学预测,南海海槽大地震和由此引发的海啸都(将)是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 ( 责任编辑:郭彪 UN832) http://news.sohu.com/20170319/n483846673.s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70319/50796817_0.shtml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特大地震路线图:往返于冰川消融山区和海平面上升的沿海地震带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 年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印尼 8.6 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 2012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海岛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2 )。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12 年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2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8 年。 这一统计规律是我们在 2006 年发现的,当时 2000-2006 年只发生了 2 次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后来又发生了 4 次,证实了这一统计规律的可预测性,持续发生的截止时间大约为 2018 年。 表 1 1890 年以特大地震和 PDO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表 2 全球 1890-2012 年 8.5 级以上地震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13 1922-11-11 智利 8.5 1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6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真的很危险:南海海槽9级地震灾情或远超东日本大地震3•11
热度 1 杨学祥 2017-3-14 12:52
日本真的很危险:南海海槽 9 级地震灾情或远超东日本大地震 3 · 11 杨学祥 日本发生里氏 9 级的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危险性 中新网 3 月 14 日 电 据日媒报道,近日,都市防灾问题专家、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广井悠等组成的团队汇总的估算结果显示:发生里氏 9 级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时,被迫离开居住地进行大范围疏散的家庭最多将达 145.6 万户。 东日本大地震时,包括同一行政区划内疏散的家庭,约有 33 万户移居;南海海槽地震或将超过该数字。 http://news.163.com/17/0314/09/CFFSAIH5000187V5.html 日本发布全国地震预测地图: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新华社东京 2016 年 6 月 10 日 电 ( 记者华义 ) 根据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 10 日发布的 2016 年版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未来 30 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在 70% 左右,个别地区概率甚至超过 80% 。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2016/06-11/7900256.shtml 2016 年 6 月 10 日 日本发布全国地震预测地图: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http://roll.sohu.com/20160612/n454049506.shtml 据日本《读卖新闻》 2016 年 6 月 11 日 报道称,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平田直说:“没有一个地区的几率是 0 ,哪里都可能发生大地震。” 据该委员会介绍,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区域附近几率上升是经过两年时间评估得出的结果。地震发生间隔为 100 到 150 年,委员会认为,“地震正在逼近”。 http://mt.sohu.com/20160612/n453959038.shtml 海岛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2 )。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12 年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2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8 年。 这一统计规律是我们在 2006 年发现的,当时 2000-2006 年只发生了 2 次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后来又发生了 4 次,证实了这一统计规律的可预测性,持续发生的截止时间大约为 2018 年。 表 11890 年以特大地震和 PDO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表 2 全球 1890-2012 年 8.5 级以上地震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13 1922-11-11 智利 8.5 1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6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5 ):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专家:日本南海海槽 9 级地震灾情或远超 3 · 11 地震 2017-03-1409:42:00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北京 ) 中新网 3 月 14 日 电 据日媒报道,近日,都市防灾问题专家、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广井悠等组成的团队汇总的估算结果显示:发生里氏 9 级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时,被迫离开居住地进行大范围疏散的家庭最多将达 145.6 万户。 东日本大地震时,包括同一行政区划内疏散的家庭,约有 33 万户移居;南海海槽地震或将超过该数字。 据报道,团队设想的是,被推测人员受灾较多的东海地区遭受严重灾害。根据政府的受灾预测、各地出租住宅空房数和独自实施的居民问卷调查等,模拟演算了疏散家庭的数量和行动。 结果显示,剔除能在亲戚或朋友家避难的家庭以及可以入住同一行政区划内空房的家庭等后,以太平洋沿海地区为中心的日本 246 个市区町村的约 145.6 万户家庭将被迫进行大范围疏散。 据了解,东海地区向其他日本都道府县移居的家庭数分别为:爱知县约 22.7 万户、静冈县约 18.8 万户、三重县伊势市及和歌山县串本町等沿海地区的 30 个市区町村的住户将减半。 另一方面,受灾较轻且出租房较多的都市地区将成为迁入地,分别会有约 15.5 万户和 11.6 万户家庭迁往福冈县和神奈川县。 广井表示:“也可能出现因人口流失而难以为继的地区,有必要事先汇总重建手法及步骤等基于长期视点的对策。” 郭萍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强 _NN6027 http://news.163.com/17/0314/09/CFFSAIH5000187V5.html 日本地震预测时间表: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已有 2115 次阅读 2016-6-1305:07|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日本地震 预测时间表 拉马德雷 统计特征 推荐到群组 日本地震预测时间表: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杨学祥,杨冬红 据日本《读卖新闻》 6 月 11 日 报道称,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平田直说:“没有一个地区的几率是 0 ,哪里都可能发生大地震。” 据该委员会介绍,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区域附近几率上升是经过两年时间评估得出的结果。地震发生间隔为 100 到 150 年,委员会认为,“地震正在逼近”。 http://roll.sohu.com/20160612/n454049506.shtml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 2005 年 9 月 4 日 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9983.htm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 9 月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8/content_668219.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784.htm 我在 2008 年汶川 8 级地震发生后指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或许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按循序,下一次强震可能就是印尼、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 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2010-03-0611:41:25 南都周刊报道,当智利 8.8 级大地震突然来临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六个星期前海地大地震的惨状,所有人都害怕真实版 2012 会上演。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表示,全球强地震频发与日月潮汐的推动,及拉马德雷周期有关。而下次强震可能发生在日本。 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306/11/613DCP9J000125LI_4.html http://news.163.com/10/0306/11/613DCP9J000125LI_3.html http://www.76810.com/index.php/a/view/id-7523 http://info.whinfo.net.cn/article_595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1272.html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我们在 2016 年 3 月 14 日 指出,日本大震风险:多地频发巨大地鸣疑是灾难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2565.html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5 日 指出, 4 月 10-15 日 6 天日本( 2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2016 年 4 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我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发生 7.3 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 8.5 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日媒 : 日本地震恐波及广泛地区或为更大地震前奏 ? 6 月 8 日 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 4 月的熊本地震在内陆断层带发生,但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此次地震由日本周边板块运动对地壳的挤压造成。过去已经有过地震及火山活动从日本接连蔓延到东亚其他地区的先例,专家担忧其波及广泛地区。 研究古代以来地震记录的东京大学历史学名誉教授保立道久根据过去的有关经过指出 : “东亚存在地震和火山喷发将趋于活跃的危险。” http://mt.sohu.com/20160608/n453648039.shtml 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概率高企 新华社东京 6 月 10 日 电 ( 记者华义 ) 根据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 10 日发布的 2016 年版全国地震预测地图,未来 30 年,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地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在 70% 左右,个别地区概率甚至超过 80% 。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2016/06-11/7900256.shtml 2016 年 6 月 10 日 日本发布全国地震预测地图 : 任何地方都可能大地震。 http://roll.sohu.com/20160612/n454049506.shtml 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认为,“地震正在逼近” 参考消息网 6 月 12 日 报道外媒称,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 10 日发布了 2016 年版的《全国地震震动预测地图》,地图显示了未来 30 年内遭遇震度 6 弱(日本标准)以上级别地震的几率分布。从静冈县到四国海域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区域附近,发生震度 6 弱以上级别地震的几率较 2014 年版地图基本持平,上升了 1 到 2 个百分点,其中高知市和静冈市的几率分别高达 73% 和 68% 。在都道府县厅所在地中,几率最高的千叶市与上次持平,还是 85% 。这也反映出从相模湾到房总半岛海域的相模海槽很可能发生大地震。 据日本《读卖新闻》 6 月 11 日 报道称,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平田直说:“没有一个地区的几率是 0 ,哪里都可能发生大地震。” 据该委员会介绍,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区域附近几率上升是经过两年时间评估得出的结果。地震发生间隔为 100 到 150 年,委员会认为,“地震正在逼近”。 http://mt.sohu.com/20160612/n453959038.shtml 2016 年 6 月 12 日 我们发表博文指出,我们在 2005 年的日本强震预测变成日本政府官方行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165.html 全球 8.5 级以上大震的统计特征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8 年。 这一统计规律是我们在 2006 年发现的,当时 2000-2006 年只发生了 2 次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后来又发生了 4 次,证实了这一统计规律的可预测性,持续发生的截止时间大约为 2018 年。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的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0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专家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 :日本熊本县6.5级地震是前兆
杨学祥 2016-4-15 17:49
日本熊本县 6.5 级地震:日本专家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 杨学祥 当地时间 14 日晚 9 点 26 分,位于日本西南部的熊本县遭遇里氏 6.5 级地震,这是熊本所在的日本九州地区遭遇的有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截至发稿时,已经造成 9 人遇难, 765 人受伤, 4.5 万人不得不前往避难所避难。这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如 2011 年大地震,但也出现与以往地震不同特点,日本专家甚至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 熊本所在的地区地下构造复杂,存在多个断层带。日本京都大学林爱明教授警告,此次地震只是部分断层活动的结果,仍有断层“蓄势待发”,“还必须警惕新的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w/zg/2016-04-15/doc-ifxriqqx2526595.shtml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 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 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4 月 10-15 日 6 天日本( 2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杨学祥 2016-4-15 10:28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杨学祥,杨冬红 一、 西太平洋强震连发引关注 4 月 10-15 日 6 天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太平洋瓦努阿图发生 6.5 级地震 吴汉钧 2016 年 04 月 15 日 0648 (联合早报网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 15 日早上发生 6.5 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地震震中在圣埃斯皮里图岛( Espiritu Santo )北部岸外,距离首都维拉港 400 公里,震源深 10 公里。 瓦努阿图地震前几个小时,日本南部九州熊本县也发生了 6.5 级地震。 http://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160415-605571 日本熊本县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04 月 14 日 20:45 央视报道,日本熊本县发生 6.5 级地震 3 人死亡万余户停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前灾情有些重…… 1 万多户家庭停电,多处煤气泄漏,近 4 万户停气。目前确认的有 3 人死亡, 89 人正接受治疗,其中 7 人重伤。 据央视记者最新消息,日本气象厅将此次地震震级更订为里氏 6.5 级。目前地震已造成 12 人受伤, 16 栋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熊本县 1 万 3 千多户居民停电。(央视记者王梦)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消息,东京时间 14 日 21 时 32 分,熊本县发生 6.4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10 千米。无海啸警报。日本 20 多个县有不同程度震感。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的消息。(央视记者王梦) http://news.sina.com.cn/o/2016-04-14/doc-ifxrizpp1082559.shtml 南太平洋瓦努阿图群岛发生 6.6 级地震 2016 年 04 月 07 日 12:35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北京时间 7 日上午 11 时 33 分在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群岛附近(南纬 13.83 度,东经 166.68 度)发生 6.6 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为 30 公里。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监测,震级为 6.7 级,震源距离首都维拉港西北偏北 454 公里。 瓦努阿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Vanuatu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南太平洋群岛,属美拉尼西亚群岛,由 83 个岛屿组成。 http://roll.sohu.com/20160407/n443554532.shtml 缅甸发生 7.2 级地震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4 月 13 日 21 时 55 分,在缅甸(北纬 23.14 度,东经 94.87 度)发生 7.2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130 公里。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都有震感。另据网友消息,中国西藏、四川、云南等地震感明显。   据报道,印度加尔各答、古瓦哈提等地震感非常明显,加尔各答市民紧急疏散,从家中跑出惊慌地聚集在街头。民众在街头吹海螺哨子提醒仍留在高楼大厦里的人。新德里的地铁系统也受到一些影响。截至目前尚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报告。 这是本周以来亚洲大陆第二次发生地震。 4 月 10 日 ,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与该地区毗邻的我国新疆南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强烈震感。 http://news.ynet.com/3.1/1604/14/11171954.html 阿富汗境内发生 7.1 级地震   据巴基斯坦媒体 10 日报道,当天下午发生在阿富汗境内的 7.1 级地震已造成巴基斯坦至少 2 人死亡、 19 人受伤。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地区 10 日下午发生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震级为 7.1 级。 地震发生在阿富汗当地时间 14 时 58 分(北京时间 18 时 28 分),震源深度 200 公里。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震感明显,地震发生时,许多民众纷纷逃往室外。 http://news.sohu.com/20160411/n443816255.shtml 二、关注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激发更大地震 多次强震与 12-14 日潮汐组合有关 :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8 日 指出,最近,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发生:当地时间 4 月 4 日 ,智利圣地亚哥以南约 800 公里处的维利亚里卡( Villarrica )火山喷发,红色火焰冲向夜空。中新网 4 月 6 日 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勘察加半岛火山爆发反应小组 (KVERT) 表示,克柳切夫火山开始在勘察加喷发。当地时间 2016 年 4 月 7 日 ,印尼卡罗,印尼锡纳朋火山再喷发,黑烟滚滚堪比末日。 4 月 1-7 日,在日本、新几内亚、美国阿拉斯加、瓦努阿图群岛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地震火山敲响重大灾害警钟。 瓦努阿图在 2016 年 4 月 3 日、 6 日和 7 日连发三次 6 级以上地震:关注 2016 年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准确吻合表明地球相关地区地震能量积累达到爆发程度,是强震发生的重要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8601.html 关注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激发更大地震 2015-2018 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769.html 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报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2 月 6 日指出,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71.html 2016 年 3-6 月强潮汐时期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超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导致强震频发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连发两篇博文,《台湾地震的可能性: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和《 2015 年厄尔尼诺激发地震:关注台湾、菲律宾和墨西哥》。 根据中国 1940 年至 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在此期间共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60 次,其中台湾 7 级以上地震发生了 21 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见表 1 )。 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 发生在厄尔尼诺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15 次,其中 1972-1973 年最强厄尔尼诺期间发生了 4 次; 发生在拉尼娜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2 次; 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有 10 次; 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叠加年的有 6 次; 发生在其他情况的有 0 次。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 2015 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强调指出,最近台湾 4 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指出,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台南地震是前兆 2 月 6 日 台南地震不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轮地震的终结,而是前兆。我们在 2 月 2 日 基隆市东部 185.4 公里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后就做出相应的地震趋势分析和警告(见:相关资料 1 )。 2016 年 2 月潮汐组合与全球 6 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地震能量已经积累到可以爆发的程度,潮汐能量的微小激发就足以形成强烈的地震活动(见:相关资料 2 )。 2016 年 3-6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高发的形势正在逐月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1 级地震证实了趋势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242.html 缅甸地震再次证实。 地震能量释放未达到应有的量级,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 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 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附件:地震与潮汐组合对比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1 2016-04-1505:50:26 -14.49 166.40 10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6-04-1423:03:47 32.70 130.84 20 日本九州岛 6.2 2016-04-1420:26:37 32.80 130.62 20 日本九州岛 6.0 2016-04-1420:16:58 -14.49 166.45 10 瓦努阿图群岛 3.0 2016-04-1412:09:34 40.33 73.53 10 吉尔吉斯斯坦 3.1 2016-04-1403:40:25 32.78 94.91 10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7.2 2016-04-1321:55:18 23.14 94.87 130 缅甸 3.0 2016-04-1308:37:52 42.04 89.06 9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4 2016-04-1222:41:51 27.51 86.06 8 尼泊尔 4.2 2016-04-1211:08:01 24.02 121.64 9 台湾花莲县 3.1 2016-04-1122:39:36 37.53 78.02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4-1120:34:45 37.25 105.74 5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4.5 2016-04-1113:45:08 24.68 122.04 50 台湾宜兰县海域 3.0 2016-04-1108:41:54 37.47 78.21 2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7.1 2016-04-1018:28:58 36.56 71.31 200 阿富汗 3.0 2016-04-1003:15:41 37.73 77.88 2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0 塔吉克斯坦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10 塔吉克斯坦 ( 更正 ) 3.0 2016-04-0912:37:51 37.35 76.53 3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2.8 2016-04-0909:26:46 27.74 108.15 26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 3.0 2016-04-0801:23:42 32.44 104.94 21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6-04-0722:25:26 27.62 118.83 7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6.6 2016-04-0711:32:52 -13.82 166.68 30 瓦努阿图群岛 4.1 2016-04-0704:49:49 38.87 112.91 16 山西忻州市原平市 3.0 2016-04-0615:24:12 39.40 78.13 18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 6.8 2016-04-0614:58:50 -14.03 166.60 30 瓦努阿图群岛 3.3 2016-04-0419:05:29 39.13 73.36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4-0402:42:27 32.08 104.47 10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 6.9 2016-04-0316:23:52 -14.20 166.80 30 瓦努阿图群岛 2.8 2016-04-0309:22:57 22.63 107.88 6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 ( 有感)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1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的潮汐特征
杨学祥 2016-3-19 15:45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的潮汐特征 杨学祥,杨冬红   日本国家地理信息局3月9日表示,最近一年内仅日本主岛本州岛东北部的宫城县和岩手县某些地区就移动了10厘米。2011年3月11日发生9级地震后,该地区大片区域在过去5年内都在向美国方向移动,某些区域已移动了5米左右。宫城县的牡鹿半岛移动距离最大:6.4米。目前东京所处的关东平原已停止东移,但本州岛东北部的移动仍在继续。受地震影响,日本东北部大片区域还发生了土地塌陷,专家认为,这一地区将在数十年内恢复往日状态。    日本多地频发巨大地鸣声 被疑是大灾难前兆引恐慌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雅虎新闻网3月12日报道,2016年是日本311大地震五周年,作为一个位处亚欧板块地震带上的岛国,日本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就算是东京都下沉、南海爆发强震也不足为奇。前几日,在四国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提心吊胆的事。一天夜里,许多人听到了“滋滋滋”的地鸣声。1月在东京也检测到了这种声音。难道这是大灾难来临前的征兆吗?恐慌和紧张的情绪通过网络不胫而走。 http://news.sina.com.cn/o/2016-03-14/doc-ifxqhnev5997903.shtml 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 早在2010年9月我就指出,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2004年年12月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年8月30日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年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15391人被夺去了生命,8171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2012年8月30日指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4年以来共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通过综合研究,在2007年我曾列出8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2011年3月18日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8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2015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2015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2015年9月2日强调指出,最近台湾4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 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年发生了仅次于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2016年1月14日指出,自2016年1月1日起,14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7次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关注日本大震的预警和前兆 关注2016年3-6月地震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2776.html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的潮汐特征 我们在2012年5月4日指出,日本下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在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强),或日月小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6897.html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在2010-2011年强拉尼娜事件之中,必须关注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和2016-2017年可能发生的拉尼娜对日本大震的影响。 相关报道 大地震后距美国更近日本离中国远了五米 2016-03-18 14:19:00 来源: 都市女报(济南) (原标题:大地震后距美国更近日本离中国远了五米)   日本国家地理信息局3月9日表示,最近一年内仅日本主岛本州岛东北部的宫城县和岩手县某些地区就移动了10厘米。2011年3月11日发生9级地震后,该地区大片区域在过去5年内都在向美国方向移动,某些区域已移动了5米左右。宫城县的牡鹿半岛移动距离最大:6.4米。目前东京所处的关东平原已停止东移,但本州岛东北部的移动仍在继续。受地震影响,日本东北部大片区域还发生了土地塌陷,专家认为,这一地区将在数十年内恢复往日状态。 本文来源:舜网-都市女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http://news.163.com/16/0318/14/BIEQG5PP00014AED.html 印尼苏门答腊4次8.5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 已有 1526 次阅读 2012-5-4 12:2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印尼 苏门答腊 地震 推荐到群组 印尼苏门答腊4次8.5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 杨学祥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的天文条件:2004年12月26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27.90587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强)。 2005年3月28日8.6级地震天文条件:2005 年3月26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北纬0.00050。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07年9月12日8.5级地震天文条件:2007年9月11 日为日月大潮,9月12 日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南纬0.00021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12年4月11日8.6级地震天文条件:2012年4月1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4月11日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南纬21.81396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第二次和第三次地震的潮汐位相与第一次相反,这表明第一次地震的能量已释放完毕,后续两次地震是反方向的调整。第四次与第一次的月亮赤纬角都是极大值,潮汐强度相位相反,是对后两次调整地震的反调整。 可以对比的资料是,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发生8.6级地震,1964年3月27日和1965年2月4日又接连发生9.2级和8.7级两次地震。后两次地震的潮汐位相相同,与第一次位相相反。 这表明第一次地震是前震(反向激发),第二次地震是主震(过度调整),第三次地震是余震。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发生8.6级地震的天文条件:1957年3月9日为日月小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20.66481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1964年3月27日发生9.2级地震天文条件:1964年3月28日为日月大潮,当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58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1965年2月4日发生8.7级地震的天文条件:1965年2月2日为日月大潮,2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54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天文条件:2011年3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82247度,同日为日月小潮(上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日本下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在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强),或日月小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6897.html 2016年3月潮汐组合: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已有 819 次阅读 2016-1-17 11:57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倒春寒 地震 推荐到群组 2016年3月潮汐组合: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杨学祥,杨冬红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3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2016年3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潮汐组合A:3月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1039度,3月2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3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05度和月亮近地潮,3月9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C:3月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0517度。3月16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D:3月23日为日月大潮,3月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15度,3月25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E:3月3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4016度。3月3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年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大震风险:多地频发巨大地鸣 疑是灾难前兆
热度 2 杨学祥 2016-3-14 15:00
日本大震风险:多地频发巨大地鸣 疑是灾难前兆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雅虎新闻网3月12日报道,2016年是日本311大地震五周年,作为一个位处亚欧板块地震带上的岛国,日本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就算是东京都下沉、南海爆发强震也不足为奇。前几日,在四国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提心吊胆的事。一天夜里,许多人听到了“滋滋滋”的地鸣声。1月在东京也检测到了这种声音。难道这是大灾难来临前的征兆吗?恐慌和紧张的情绪通过网络不胫而走。   据报道,在地处四国高知县南边的土佐市,2月29日凌晨传来了一阵奇怪的轰鸣声。此外还有地处高知县东部的高知市、室户市等4个城市共计8条报告。居民表示“那阵轰鸣声就像是有直升机从附近飞过”“家里窗户一直晃”。居民们听到声音的时间集中在凌晨1点到2点之间。 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通过综合研究,在2007年我曾列出8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2011年3月18日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8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我们在2015年9月2日连发两篇博文,《台湾地震的可能性:台湾7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和《2015年厄尔尼诺激发地震:关注台湾、菲律宾和墨西哥》。 根据中国1940年至1981年7级以上地震目录,在此期间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60次,其中台湾7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1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见表1)。 台湾7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 发生在厄尔尼诺当年和后一年的有15次,其中1972-1973年最强厄尔尼诺期间发生了4次; 发生在拉尼娜当年和后一年的有2次; 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有10次; 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叠加年的有6次; 发生在其他情况的有0次。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2015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2015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2015年9月2日强调指出,最近台湾4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 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年发生了仅次于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2016年1月14日指出,自2016年1月1日起,14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7次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台湾和亚洲的地震警告被忽视!!! 台南地震是前兆 2月6日台南地震不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轮地震的终结,而是前兆。我们在2月2日基隆市东部185.4公里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6.8级地震后就做出相应的地震趋势分析和警告(见:相关资料1)。 2016年2月潮汐组合与全球6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地震能量已经积累到可以爆发的程度,潮汐能量的微小激发就足以形成强烈的地震活动(见:相关资料2)。 2016年3-6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高发的形势正在逐月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的预测得到证实 早在2010年9月我就指出,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2004年年12月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年8月30日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年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15391人被夺去了生命,8171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2012年8月30日指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4年以来共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相关报道 日本多地频发巨大地鸣 疑是灾难前兆引当地恐慌 2016年03月14日10:39 环球时报   原标题:日本多地频发巨大地鸣声 被疑是大灾难前兆引恐慌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雅虎新闻网3月12日报道,2016年是日本311大地震五周年,作为一个位处亚欧板块地震带上的岛国,日本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就算是东京都下沉、南海爆发强震也不足为奇。前几日,在四国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提心吊胆的事。一天夜里,许多人听到了“滋滋滋”的地鸣声。1月在东京也检测到了这种声音。难道这是大灾难来临前的征兆吗?恐慌和紧张的情绪通过网络不胫而走。   据报道,在地处四国高知县南边的土佐市,2月29日凌晨传来了一阵奇怪的轰鸣声。此外还有地处高知县东部的高知市、室户市等4个城市共计8条报告。居民表示“那阵轰鸣声就像是有直升机从附近飞过”“家里窗户一直晃”。居民们听到声音的时间集中在凌晨1点到2点之间。   家住室户市海边的小笠原翼也在自己家听到了轰鸣声。他说“我正躺着的时候,听到了滋滋的声音,就像是什么东西要从地底下喷发出来一样。我还以为是地震,就拿出了应急包,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摇晃。过了大约半小时又传来了相同的声音。我出生在室户市、长在室户市,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声音”。   说到高知县,据推测位处县西部的黑潮町可能是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受灾地区。届时,可能遭受日本有史以来最高高度达34.4米的海啸袭击。   在今年年初,东京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有关“地鸣”的搜索关键字迅速进入推特、雅虎等网站的热词排行榜。   报道称,如果真是这样,那后果不堪设想。抱着最糟的打算去准备才是万全之策。 责任编辑:倪子牮 http://news.sina.com.cn/o/2016-03-14/doc-ifxqhnev599790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361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专家敦促日本做好预防准备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1 11:26
日本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专家敦促日本做好预防准备 杨学祥,杨冬红 据 2015 年 06 月 01 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日本继 5 月 30 日 发生 8.5 级强震 ( 日方后修改为 8.1 级 ) 之后,第二日又发生了 6.4 级地震。由于最近接连发生强震,地震学家敦促日本保持警惕,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特大地震路线图:往返于冰川消融山区和海平面上升的沿海地震带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 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 年智利地震、 2011 年日本地震、 2012 年印尼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 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 2012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 下午 1 时 30 分 左右,日本崎玉县北部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茨城县土浦市的最大震度为 5 度弱 ( 日本标准 ) 。我们在 2015 年 5 月 26 日 对日本大震又一次提出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日本 5 月 30 日 8 级地震再次验证了地震路线图。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证实了 4 月进入地震高潮。由于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出现,地震高潮持续到 2015 年 5 月。 尼泊尔毗邻中国的青藏高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表明新一轮的陆海地震路线图的开始。日本大震之后,美国大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80.html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有关 2015 年 5 月 30 日 我们指出,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和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16-2017 年和 2019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4-2018 年预测为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年: 2015 年 5 月为弱潮汐时期,强烈的地震活动是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破坏了地壳原有的重力均衡,引发海洋地壳反向降升 13-20 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678.html 2015 年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日本 8 级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在 1896.~1897 最强厄尔尼诺事件中,日本发生 8 、 8.4 、 8.6 级三次特大地震。从表 1 中可以看到,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有非常好的一一对应关系,这预示 2015 年 5 月 30 日 的日本 8 级地震可能仅仅是前兆,并非是强震的终结。 表 1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的时间对比 序号 年月日 地震地点 震级 厄尔尼诺时间 拉尼娜时间 1.1854.12.23, 农历十一月初四 , 日本东海 \ 南海道各 8.4 级 ; 1854 2.1891.10.28, 农历九月二十六 , 日本浓尾 8.4 级 ; #1891: 3.1896.6.15, 农历五月初五 , 日本三陆 8.6 级 ; #1896.~1897, 4.1896.6.17, 农历五月初七 , 日本本州东部 8 级 ; #1896.~1897, 5. 1897.8.5, 农历七月初八 , 日本仙台 8.1 级 ; #1896.~1897, 6. 1901.8.9, 农历六月二十五 , 日本本州东北远海 8.2 级 ; #1899:~#1900 7.1911.6.15, 农历五月十九 , 琉球群岛 8.2 级 ; #1911:~#1912. 8. 1923.9.1, 农历七月二十一 , 日本关东地区 8.2 级 ; 1923 ; 9. 1933.3.2, 农历二月初七 , 日本三陆 8.3 级 ; 1932 ; 10.1944.12.7, 农历十月二十二 , 日本东南海 8.1 级 ; #1944 ; 11.1946.12.20, 农历十一月初三 , 日本南海 8.4 级 ; 1946 ; 12.1952.3.4, 农历二月初九 , 日本十胜近海 8.1 级 ; 1951, 1953 ; 13.1953.11.25, 农历十月初九 , 日本本州东南远海 8 级 ; 1953 ; 14.1968.5.16, 农历四月二十 , 日本青森县 8.1 级 ; 1968~#1969 ; 15.1969.8.11, 农历六月二十九 , 日本北海道以东 7.8 级 *;1968~#1969 ; 16.1993.8.8, 农历六月二十一 , 关岛 8.1 极 ; 1992-1993 , 1993-1994 ; 17.2003.9.26, 农历九月初一 , 日本北海道 8.2 级 ; 2002-2003 ; 18.2011.3.11, 农历二月初七 , 日本宫城外海 8.8 级。 2009-2010 ; 2010-201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25671.shtml 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时间是后加的,数据来自张家诚。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冰川融化是全球特大地震的主要动力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 El Nino )和拉尼娜(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密切相关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l Nino South Oscillation ,缩写为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 PDO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PDO 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1999 年。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一个周期为 50-70 年 。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 特大地震频发地区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板块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与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我们在《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文章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 2011 年第 4 期上。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5232.html 1896-1897 年日本三次 8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 1896-1897 年处于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全球发生了 6 次,其中日本发生了一次。 其次, 1896-1897 年全球发生了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日本发生了 3 次 8 级以上特大地震。 第三,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以上地震和厄尔尼诺事件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 2000-2030 年全球重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第五, 2015 年较强厄尔尼诺已经发生; 第六,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已经发生 8 级地震。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表明,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综合数据分析表明,日本目前的地震趋势和条件与 1896-1897 年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时期大致相同,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 8 级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 关注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962.html 关注日本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05.html 相关报道: 强震不断 专家敦促日本为“大地震来袭”做准备 2015 年 06 月 01 日 0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综合报道,日本继 5 月 30 日 发生 8.5 级强震 ( 日方后修改为 8.1 级 ) 之后,第二日又发生了 6.4 级地震。由于最近接连发生强震,地震学家敦促日本保持警惕,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5 月 31 日 6.4 级地震的震中位于伊豆群岛东南部 398 公里,深度为 13.4 公里。目前没有传出地震造成破坏的报道,当局也没有发出海啸警报。 专家称警告,最近接连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可能预示着日本附近地区正进入“地壳变动的活跃期”。 日本东海大学地震预测研究中心主任长尾年恭说,“我可以说日本现在已进入活跃阶段。考虑到日本的地理位置,现有活动相当正常。 (2011 年大地震来袭之前 ) 未免太平静了。” 2011 年 3 月 11 日 的大地震引发大海啸,夺走了数万条性命,并引发福岛核危机。 长尾说:“我们应该保持警惕,认识到一场足以影响社会的强烈地震在日后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纐纈一起接受朝日电视台访问时说,前几天的强震应该不是东京即将遭遇大地震的先兆,“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为未来的地震做准备的一次机会。” 日本气象厅表示,当地时间 30 日晚 8 点 24 分左右,东京都小笠原群岛西部海域发生里氏 8.5 级的地震,震源深度约 590 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后又将震级修改为 8.1 级。 ( 责编:米惠惠 ( 实习生 ) 、常红 )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1/c1002-2708403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2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近期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2015-5-26 05:31
日本近期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我们在2006年就提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2008年提出全球特大地震进入频发期 ,5年来的客观实践验证了这两项趋势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3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PDO“冷位相”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我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的9级地展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我们的综合分析表明,接下来的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中的每一年(2010年,2014年,2018 年)及其前一年都是可能的发生年。而且由于2010年、2014年、 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 。2010年发生特大地震的估计也得到证实。由于2010年智利地震没有达到9级,所以发生了2011年的日本9级地震,这不表明九级地震可以连续发生。根据特大地震的准4年周期,下两次9级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年和2018年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已经变为地震专家的共识 。 根据前期工作和检验结果,潮汐和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决定了下次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年前后,地点在哪里难以确定。就目前的预测水平,我们只能从地震的数据中寻找规律。 表1 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八大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00年以前有4次;从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 第8名、(并列)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次) 第7名、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 第4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堪察加半岛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 第3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 第8名、(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 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0次) 无8.5级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 第4名、(并列)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引发的海啸。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 最后一名、2007年9月13日印尼苏门答腊8.5级大震 并列第5名、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以上大震。 并列第4名、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地震9级。 并列第7名、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里氏8.6级。 从表1中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 。 9级地震在两个拉马德雷周期中都发生在冷位相的前17年,地点在智利(2次)、阿拉斯加(2次)、堪察加半岛(1次)、厄瓜多尔(1次)、印尼(1次)、日本(1次)。下一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已证实)。 8.5级以上地震除1次外,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地点在印尼(4次)、智利(2次)、阿拉斯加(3次)、俄罗斯(3次)、厄瓜多尔(1次)、中国(1次)、日本(1次)。日本下一次发生的可能性居第二位(现在变为第一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876.html 我们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2004年到2007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2次,其他地区2次(见表1)。 表1 2001-2008年8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Ms)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090.9°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144.1°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95.9°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97.0°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69.2°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167.2°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153.3°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101.5°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100.9°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103.4°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年智利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2012年印尼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2012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相关报道: 日本5.6级地震未现伤亡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015年05月25日 14: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 人参与 0 评论 2015年5月25日下午,日本发生里氏5.6级地震。(图片来源:日本电视台) 中新网5月25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14时28分许发生里氏5.6级地震,东京等地有震感。日本处于环 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地震频发。进入5月以来,该国发生多场有感地震,其中震级最高的为6.8级,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 据报道,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埼玉县北部,震源深度50公里,东京等地也有震感。对于该次地震,当局未发布海啸预警。 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质活动活跃,历来地震、火山活动频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伴随大海啸,包括于避难处自杀、衰亡等关联死亡者,截至目前共导致超过2万人丧生或失踪;加上海啸引发的核电站事故,给不少地区带来毁灭性的摧残。 日本今年5月以来发生多起有感地震,但均未传出人员伤亡的消息。 5月22日晚,日本南部 海域 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源深度35公里。 5月19日下午15时13分许,日本新岛、神津岛近海处发生里氏3.9级地震,未发布海啸预警。 5月15日12时30分许,日本福岛县发生震度4(日本标准)的地震。据日本气象厅,该次地震震源位于福岛县海域,震源深度50公里,地震级别为5.1级。 5月13日早晨,日本东北地区沿海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截至现在尚未有人员伤亡等消息传出。地震未引发海啸。 5月11日8时零3分,日本 东南 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源深度18.1公里。 此外,日本箱根山的火山地震自今年4月26日起呈现增加趋势。之后在5月2日至4日分别为37次、36次和34次,但5日凌晨5点以后激增,截至早晨8点共发生了85次。据历史史料记载,箱根山的火山喷发还是在3000年之前。5月3日凌晨,日本首都东京南部发生里氏5.7级地震,导致日本附近一些太平洋上岛屿遭到小规模海啸袭击,但是没有传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由于火山地震活动频发,5月6日,日本当局向箱根山大涌谷周边居民发出避难指示,同时封锁了附近几条登山道路。5月18日,大涌谷方圆约300米的区域疏散,火山喷发警戒级别上调至2级,火山口周边管制。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同日召开外部专家会议,研究如何对核电站周边火山喷发危险系数较高的火山进行监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525/13730138_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下一次8级地震:2015年至2018年的3月或9月
热度 1 杨学祥 2015-4-2 09:18
日本下一次 8 级地震: 2015 年至 2018 年的 3 月或 9 月 杨学祥 据网上资料, 20 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 1923 年 9 月 1 日 。里氏 7.9 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 99331 人,下落不明 43476 人,受伤 103733 人, 200 多万人无家可归 , 经济损失达 300 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 70 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 7 级以上大地震。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 1927 年 3 月 7 日 ,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 7.3 级地震,造成 2925 人死亡。 1933 年 3 月 3 日 , 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 8.1 级地震,造成 3008 人死亡。 1943 年 9 月 10 日 ,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 7.2 级地震,造成 1083 人死亡。 1944 年 12 月 7 日 , 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 7.9 级地震,造成 998 人死亡。 1945 年 1 月 13 日 ,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 6.8 级地震,造成 2306 人死亡。 1946 年 12 月 21 日 , 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 8.0 级地震,造成 1443 人死亡。 1995 年 1 月 17 日 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 20 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 7.3 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 6437 人,经济损失达 1000 亿美元。 21 世纪日本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于 2004 年 10 月 23 日 日本中部新潟的里氏 6.8 级地震, 67 人死亡。就在此次宫城县特大地震发生前两天 , 也就是 3 月 9 日 ,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也发生过 7.2 级地震,或为此次地震的“前震”。 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 26 秒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 26 秒,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 9.0 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 38.1 度,东经 142.6 度,震源深度约 10 公里 ,属浅源地震。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 9.0 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三高, 1960 年发生的智利 9.5 级地震和 1964 年阿拉斯加 9.2 级地震分别排第一和第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 6 米 高海啸,修正为 10 米 。根据后续调查表明海啸最高达到 24 米 。 日本大地震的季节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集中发生在 3 月、 9 月、 12 月附近。 3 月和 9 月发生春分和秋分节气,太阳在赤道面,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大,地球自转变慢; 12 月发生冬至节气,太阳在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快;潮汐地球形变和自转速度变化激发日本的大震发生。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 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80-1989-1998-2007-2016 年。 日本大震发生在 1923 (月亮赤纬角最小)、 1933 (月亮赤纬角最大)、 1943 (月亮赤纬角最小)年,与 9 年周期大致相近,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极值附近。 我在 2012 年指出,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 2005 年 3 月 28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接连发生两次 8.5 级以上地震。关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震活动增强。 补充: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 2005 年 3 月 28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和 2012 年 4 月 11 日 又接连发生三次 8.5 级以上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 阿拉斯加发生 8.6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7 日 和 1965 年 2 月 4 日 又接连发生 9.2 级和 8.7 级两次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至今未发生 8 级以上地震,表明其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属于苏门答腊 - 阿拉斯加类型,但由于半岛和岛之间有区别,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不会超过 7 年, 3 月和 9 月为最可能的发震时段。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周期为 18.6 年,对全球地震有重要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6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8618.html 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也印证了这一统计规律: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的天文条件: 2004 年 12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 27.90587 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强)。 2005 年 3 月 28 日 8.6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05 年 3 月 26 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北纬 0.00050 。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07 年 9 月 12 日 8.5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07 年 9 月 11 日为日月大潮, 9 月 12 日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南纬 0.00021 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12 年 4 月 11 日 8.6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12 年 4 月 13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4 月 11 日 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南纬 21.81396 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第二次和第三次地震的潮汐位相与第一次相反,这表明第一次地震的能量已释放完毕,后续两次地震是反方向的调整。第四次与第一次的月亮赤纬角都是极大值,潮汐强度相位相反,是对后两次调整地震的反调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6897.html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发生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的概率很大,与印尼苏门答腊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的情况互补,与印尼苏门答腊处于赤道,日本处于北纬 35 度线的地理位置有关,它们的潮汐形变应力正好相反。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后的调整发生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的概率很大,近 30 年日本大地震非常频繁。 日本下一次特大地震发生在 3 月和 9 月的概率最大,其次是 12 月或 6 月附近。 相关资料: 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 已有 1287 次阅读 2012-5-4 12:27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印尼 苏门答腊 地震 推荐到群组 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的潮汐特征 杨学祥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的天文条件: 2004 年 12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 27.90587 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强)。 2005 年 3 月 28 日 8.6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05 年 3 月 26 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北纬 0.00050 。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07 年 9 月 12 日 8.5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07 年 9 月 11 日为日月大潮, 9 月 12 日月亮赤纬角为最小值南纬 0.00021 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12 年 4 月 11 日 8.6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12 年 4 月 13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4 月 11 日 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南纬 21.81396 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第二次和第三次地震的潮汐位相与第一次相反,这表明第一次地震的能量已释放完毕,后续两次地震是反方向的调整。第四次与第一次的月亮赤纬角都是极大值,潮汐强度相位相反,是对后两次调整地震的反调整。 可以对比的资料是, 1957 年 3 月 9 日阿拉斯加发生 8.6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7 日 和 1965 年 2 月 4 日 又接连发生 9.2 级和 8.7 级两次地震。后两次地震的潮汐位相相同,与第一次位相相反。这表明第一次地震是前震(反向激发),第二次地震是主震(过度调整),第三次地震是余震。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1957 年 3 月 9 日 阿拉斯加发生 8.6 级地震的天文条件: 1957 年 3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 20.66481 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1964 年 3 月 27 日 发生 9.2 级地震天文条件: 1964 年 3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当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58 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1965 年 2 月 4 日 发生 8.7 级地震的天文条件: 1965 年 2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 2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54 度,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天文条件: 2011 年 3 月 13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23.82247 度,同日为日月小潮(上弦),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弱)。 日本下次 8.5 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在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强),或日月小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的地球自转减慢时期(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6897.html 日本大震: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 已有 1126 次阅读 2013-12-13 07:36 | 个人分类 : 防灾信息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日本地震 统计规律 地球自转 潮汐震荡 推荐到群组 日本大震: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 杨学祥 阿拉斯加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57-03-09 , 1964-03-27 , 1965-02-04 ,时间间隔为 1 年、 7 年和 8 年。 俄罗斯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3-02-03 , 1952-11-04 , 1963-10-13 。时间间隔为 11 年、 30 年和 31 年。 中国西部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0-12-16 , 1950-08-15 。时间间隔为 30 年。 苏门答腊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2004-12-26 , 2005-03-28 , 2007-09-12 , 2012-04-11 ,时间间隔为 3 个月、 2 年半、 3 年、 4 年半、 7 年。 1 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周期,半年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变化周期。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计算表明,由于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扁率变化不同,所以产生不同圈层的差异旋转,是激发地震的重要因素。 苏门答腊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2004-12-26 , 2005-03-28 ,时间间隔为 3 个月。 12 月为地球扁率变小和地球自转加快的高潮期, 3 月为地球扁率变大和地球自转减速的高潮期,后一次地震是对前一次地震的调整。 苏门答腊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2004-12-26 , 2005-03-28 , 2007-09-12 , 2012-04-11 ,时间间隔为 2 年半、 3 年、 4 年半、 7 年。这与潮汐的 2.2 、 3.3 、 7.7 年周期对应。 阿拉斯加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57-03-09 , 1964-03-27 , 1965-02-04 ,时间间隔为 1 年、 7 年和 8 年。与地球自转年周期,潮汐 1.1 、 6.6 、 7.7 年周期对应。 俄罗斯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3-02-03 , 1952-11-04 , 1963-10-13 。时间间隔为 11 年、 30 年和 31 年。与地球自转的 11 、 30 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 29.783 年周期对应 29.46 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 11 年也是太阳黑子周期, 11 、 30 和 31 年也是潮汐周期。 中国西部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0-12-16 , 1950-08-15 。时间间隔为 30 年。与地球自转的 30 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 29.783 年周期对应 29.46 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 30 年也是潮汐周期。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 PDO ),所以,中国西部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0-12-16 , 1950-08-15 。时间间隔为 30 年。分别处于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而 1980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中国西部没有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的几率很小。 根据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 2-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可能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后的 3 年、 4 年半、 7 年、 8 年、 11 年发生,即 2014 年 -2016 年、 2018-2019 年和 2022 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2164 次阅读|7 个评论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2018年前大震频发
热度 2 杨学祥 2015-4-1 04:36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关注2000-2018年大震频发 杨学祥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日本原本设想如果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最坏将死亡2.3万人,受损、烧毁建筑物将达61万栋。希望在今后10年时间里陆续采取相关措施,到2024年使设想的死亡人数及房屋毁坏全部减半。此外,还提出了维持政府中枢机能的对策。 据报道,今后30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被认为在70%左右,建筑物倒塌及火灾引发的灾害会很严重。 我在2011年3月22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07年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见第六章6.3节)。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我在2012年指出,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和海啸,2005年3月28日和2007年9月12日又接连发生两次8.5级以上地震。关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震活动增强。 补充: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和海啸,2005年3月28日、2007年9月12日和2012年4月11日又接连发生三次8.5级以上地震。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发生8.6级地震,1964年3月27日和1965年2月4日又接连发生9.2级和8.7级两次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至今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表明其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属于苏门答腊-阿拉斯加类型,但由于半岛和岛之间有区别,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不会超过7年,3月和9月为最可能的发震时段。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周期为18.6年,对全球地震有重要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677.html 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00-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发生时期。 日本大震的准备工作还需加紧提前。 相关报道: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 2015-03-31 22:50:00中国新闻网 分享 参与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31日的内阁会议上,修改规定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时对策的基本计划。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提高住宅的耐震化比率以及推进木造住宅密集地的防火对策等措施,能大幅削减地震时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本原本设想如果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最坏将死亡2.3万人,受损、烧毁建筑物将达61万栋。希望在今后10年时间里陆续采取相关措施,到2024年使设想的死亡人数及房屋毁坏全部减半。此外,还提出了维持政府中枢机能的对策。 据报道,今后30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被认为在70%左右,建筑物倒塌及火灾引发的灾害会很严重。 为了减少建筑物倒塌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死伤人数,此次修订的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将全国住宅耐性化率由2008年的79%提高到95%的目标。家具的固定率将提高到65%(2013年度为40%),东京、千叶、埼玉及神奈川这1都3县将防灾据点——公共设施的抗震率提高到100%(2013年度为92%)。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03/606293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证实还将继续证实的预测: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2015-2-5 05:12
证实还将继续证实的预测: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新华社东京 2 月 4 日 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筑波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地附近,板块交界处断层面所受应力正蓄积,有可能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存在发生大地震的风险。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 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我在 2012 年指出,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 2005 年 3 月 28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接连发生两次 8.5 级以上地震。 关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震活动增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至今未发生 8 级以上地震,表明其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属于苏门答腊 - 阿拉斯加类型,但由于半岛和岛之间有区别,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不会超过 7 年, 3 月和 9 月为最可能的发震时段(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677.html 回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已有 2169 次阅读 2010-9-22 09:19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日本,地震,回顾 推荐到群组 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点评: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的八大地震(有等级相同的 4 次,共 12 次)在 1900-1924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2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 “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 “暖位相”没有发生,在 2000-2005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2 ( 目前已增加到 6 次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 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 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 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表 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温? 强 震 2 ( 6 )次 1 次 7 ( 11 )次 0 次 已发生 4 次 * 注: * 目前已增加到 6 次。 表 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 8.9 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300000 从表 1 和表 2 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 12 次 8.5 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000-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以上数据和规律表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和海啸爆发时期。日本东海大地震在此期间爆发的可能性最大,人们必须有所准备。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1923 年 9 月 1 日 关东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及其邻区第二强震幕( 1920-1937 年),处于拉马德雷第一周期的“冷位相”( 1890 年 -1924 年)。预测中的东京大地震发生时间不会晚于 2035 年,最后时限 2035 年分别处于中国及其邻区第六强震幕( 2020-2040 年)和拉马德雷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2000 年 -2030 年)之内,这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中国的地震资料表明,日本专家的预测符合历史的地震规律,有极高的发生概率 。强震后可能引起的海啸将灾害波及全球。研究表明,海洋上的“杀人巨浪”与强震有关 。这意味着今后 30 年海洋灾害将愈演愈烈。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 2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 160 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受援国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1050 次阅读 2013-5-29 19:41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的 日本 共同社 下一场 南海 推荐到群组 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受援国的预测得到证实 杨学祥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 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近期频现生物异象或为大地震前兆:2014-2016年可能性最大
热度 2 杨学祥 2014-5-7 15:18
日本近期频现生物异象 专家忧或为大地震前兆:2014-2016年可能性最大 杨学祥 2014年以来日本各地不断发生各种生物异象,如乌鸦大量增多、蚜虫泛滥成灾、海带大量枯死、深海生物频繁被发现等,引起各方关注和猜测,原因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日本《日刊大众》5月6日刊文猜测称,如此频发的异象或许是自然界给日本的某种预兆,或许是大地震前兆,值得继续关注。 我在2013年12月13日指出,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05-1906年、1923-1925年、1941-1942年、1959-1960年、1977-1979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896-1897年、1913-1914年、1931-1932年、1949-1951年、1968-1970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8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9年变化周期:1897- 1906- 1914- 1923- 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年。 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04年12月26日,2005年3月28日、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所以,我们预测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将有同等规模地震的频繁发生。 根据全球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2-4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在2011年3月11日后的3年、4年半、7年、8年、11年发生,即2014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2年发生。其中,发生在2014-2016年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520.html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6日报道,针对南海海沟发生地震时,日本周边国家将出现的海啸浪高进行推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海啸浪高在菲律宾等国将达到4米以上,在中国也将出现将近2米的海浪。 日本大震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关报道: 日本近期频现生物异象 专家忧或为大地震前兆 A-A+2014年5月7日14:38环球网评论   2014年以来日本各地不断发生各种生物异象,如乌鸦大量增多、蚜虫泛滥成灾、海带大量枯死、深海生物频繁被发现等,引起各方关注和猜测,原因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日本《日刊大众》5月6日刊文猜测称,如此频发的异象或许是自然界给日本的某种预兆,或许是大地震前兆,值得继续关注。   据报道,日本山形县天童市2014年以来乌鸦数量急剧增加,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2013年度该市因乌鸦在电线杆上筑巢造成停电的事件达8起,影响超过3600户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乌鸦的叫声与排泄物也是巨大的困扰。虽然政府频繁进行拆除乌鸦巢的行动,但是乌鸦很快又会重新筑巢,和人类大玩“捉迷藏”,令当地政府头疼不已。据悉,1998年天童市拆除的乌鸦巢为778个,2013年这一数字激增至7463个。据推测,乌鸦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天童市附近的垃圾分类变得更加彻底等,导致乌鸦的生育环境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山形县酒田市的居民也深受乌鸦围城之苦。从2012年12月份起,一到傍晚电线上就会栖息着许多乌鸦。据2013年环境卫生科调查,当地乌鸦数目约有4200只,2014年1月这一数字激增至7000只。居民纷纷抱怨“哪怕是早一天也好,特别希望尽快把乌鸦赶走”。日前,酒田市市中心居民还不得不进行了为期5天的“赶走乌鸦大作战”,用手电筒照射的方法驱赶乌鸦。但是,被赶走的乌鸦很快又会飞回来,再次停到电线上,所以必须反反复复驱赶数次,使得“作战队员”不由泄气地喊出“要疯了”、“真无语”。   另一种在日本泛滥成灾的生物则是农作物害虫蚜虫。蚜虫不仅会吸食蔬菜、果树、花等作物的汁液,破坏农业生产,还会成为病毒的载体传播疾病。由于2014年蚜虫飞来数目达到往年5倍,日本群马县4月23日不得不向全县发布通告,提醒民众注意其危害。据分析,蚜虫肆虐的原因是2014年群马县地区初春的气温高而降水少。   与此同时,日本海带和裙带菜也出现了大量枯死的现象。青森县八户市渔港附近的海带和裙带菜于3月下旬开始大量发白并干枯,到4月裙带菜已经基本全部死亡,海带也枯死近2/3。据当地渔业协会相关人员表示,海带生产受灾如此严重还是首次。其原因则被推测与2014年降水量过大导致海水水质变化有关。   此外,日本近海近期相继发现大王乌贼、勒氏皇带鱼、巨口鲨等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深海鱼类,引起各关注,更有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天地异变,尤其是一种与地震有关的前兆。   4月22日,日本高知县渔民在室户海湾捕捉到了105条平日很难见到的深海“巨口鱼”,其主要生活在水深120到180米的深海。有研究人员表示,“至今都没有如此数量庞大的记录,况且海水的流向及温度也没有太大变化,实在太可怕了”。有关专家也表示,“深海鱼对洋流的波动和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这次深海鱼大量出现很有可能是因其栖息地发生了某种异变”。此前还有专家针对此类异象表示,“地球整体发生了某种环境变化的可能性非常高,尽管目前还不能判断深海的异常现象是否是大地震出现的前兆,但是应该提前做好预防警戒”。   据悉,日本茨城县大洗町2014年新年时也曾出现怪象,数万条乌鱼集结在涸沼川的下游,包围了附近的渔船,密集的程度看起来就像显微镜下的生物体。这让当地住了50年以上的渔夫也感到不可思议,纷纷感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乌鱼”。   《日刊大众》总结称,虽然日本各地最近出现的各种生物异象虽受到各方关注,但其原因则众说纷纭难以定论。然而,如此多的生物异象不断发生,或许是自然界发出的某种暗号,值得今后继续关注。(实习编译:夏毅敏 审稿:关超) http://sc.sina.com.cn/news/z/2014-05-07/1438204682.html 日媒:若南海海沟地震 中国沿海或现2米高海浪 国际时事中国新闻网 2014-05-07 10:45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6日报道,针对南海海沟发生地震时,日本周边国家将出现的海啸浪高进行推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海啸浪高在菲律宾等国将达到4米以上,在中国也将出现将近2米的海浪。   这项研究由东京大学综合防灾信息研究中心特任助教原田智也实施。   该研究对在骏河湾到九州近海海底的海槽,即南海海沟发生政府预想的里氏9级巨大地震时,周边国家将发生多大的海啸进行模拟演算。   模拟结果显示,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海啸将在地震发生3至4个小时后抵达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并在广泛地区高达4米以上,某些地方甚至高达8米。此外,海啸还将抵达中国的沿海地区,地震发生9小时后,上海周边的海浪将高达1米到将近2米。   指导这项研究的东京大学教授古村孝志指出,除了预警系统和避难训练等对策以外,也有必要考虑制定国际性的救援计划。 http://news.qq.com/a/20140507/02567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64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