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地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地学

相关日志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热度 8 Hongbolu 2018-12-17 14:29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A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reference citation levels and three issues of technical writing in Earth Sciences 吕洪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266580) 在评审地学相关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位论文或者评审相关杂志的学术论文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作者在参考文献引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究其原因,要么是作者没有阅读或理解足够的参考文献,要么不懂引用参考文献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引用是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者如果无法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其学术论文的质量就无法提高。经过几十年的科研积累和教学实践,我将一些零星的思考和感悟逐渐积累并归纳成“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在给研究生讲课时也专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考虑到博文比纸质论文传播更快且影响更大,以后这类原创性认识也尽量通过博客与同仁们交流而不再投往纸质杂志了。如果有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今天就专门谈一下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 三个层次 和 三个问题 ,供地学同行们(特别是地学领域的学生们)参考和指正。如有其他专业的学者们将自己的感悟而拿出来交流,本文就具有抛砖引玉之功效了,甚幸! 1 、参考文献的作用 我认为,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展示某研究的工作基础或研究历史,用以说明该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起点。在地学研究论文中,区域地质概况、地理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都是应该介绍的,而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于前人的文献或资料,因此这种参考文献主要出现在一篇论文的引言部分。 二是为所做的研究提供旁证或理论支持。这种文献一般在论文的讨论部分出现较多,也有部分出现在现象、事实、材料展示部分,用以作为比较或论据。 三是指出前人研究的某种不足(甚至错误),以便提出新的、不同的认识。 显然,为了完成上述目的,论文作者必须在从事研究过程中甚至研究之前就大量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而不是等到撰写论文时才匆忙阅读几篇文献以应付编辑部或审稿人。科研实践中阅读文献的数量常常数倍于实际引用的文献数,那些没有引用的文献对作者知识面的拓宽和经验的积累同样重要。一个学者只有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足够的参考文献才能全面掌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发展动向,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并最终通过发表论文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要合理地引用足够多的参考文献,而读者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恰恰就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当然,不同的学科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程度、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论文对参考文献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就地学领域而言,新的研究往往依赖于前人对地质背景、相关图件、分析数据等各种资料的积累,参考文献引用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很多作者尚不知道如何引用参考文献,这大大影响了学术论文的质量。根据三十多年科研写作实践的感悟,我将参考文献引用分成三个层次,下面详细论述。 2 、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 依照国际惯例,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在引文处标注作者和发表年号,称为“作者 — 年制”,如(吕洪波, 2007 ),而在论文末尾参考文献标题下依照作者姓氏发音字母次序排列出作者名、发表年号、论文题目、杂志的卷、期、页码范围等明细。文内的作者 — 年与参考文献列表部分必须一一对应。当然,还有其他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但一一对应是必须的。 在仔细阅读了参考文献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参考文献的引用水平呢?我认为有三个层次: 层次一:仅知毛皮 — 作者标题, 是否看懂前人的摘要或结论? 层次二:了解概貌 — 谁言何道, 已经明白前人的工作和要点。 层次三:掌握详情 — 功过分明, 完全清楚前人的贡献与不足。 2.1 第一层次:仅知毛皮— 作者标题( Level 1: Knowing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 一般在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相当于项目申请报告或学位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介绍本研究方向的历史和进展情况以及研究基础,当然要提及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了什么研究等,必然要引用参考文献。目前在网上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很多相关文献,如果不详细阅读就将作者名字和发表年号放上去,也可以引用很多参考文献。然而,这样的引用往往无法显示作者对所引文献的理解程度,而且往往造成集中引文。事实上,即使这样的引文,也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相关的参考文献才能引用,免得出现引用错误。举例如下: 实例: 本文作者在 2004 年发表在地质学报上的关于原始爬行类足迹的论文的前言部分就有这样的论述: “作者等在贵州贞丰县龙场乡石灰窑村考察台地相三叠纪沉积时,在新修的关(岭)兴(义)公路旁中三叠统关岭组下段发育泥裂构造的泥质白云岩层面上看到原始爬行类足迹化石— Chirotherium 。该足迹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地均广泛分布,层位主要为中、上三叠统,已经有一百七十年的研究历史,研究文献很多,重视程度极高( Sarjeant, 1974, 1975, 1996; Lockley et al, 1996; Tresise, 1989, 1997 )” (吕洪波等,2004)。 一下子列出 6 篇参考文献,但实际上我阅读了几十篇相关文献,从中挑选了 6 篇代表性文献列出来。从这些文献中我归纳出 “该足迹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广泛分布,而层位是中上三叠统” ,我们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中国发现并首次鉴别出同类足迹( Chirotherium ),而其层位也是中三叠统,这就是这篇论文的价值。如果读者想继续深入了解,就可详细阅读这 6 篇代表文献。 显然,上述引文方式本可以更加合理: 该足迹在欧洲(作者,年)、北美(作者,年)、南美(作者,年)等地均广泛分布,层位主要为中、上三叠统(作者,年),已经有一百七十年的研究历史(作者,年)。 然而,我当时将地点和时间等归纳完毕后才将 6 篇参考文献集中到一起,说明我有点偷懒,有集中引文之嫌。 在地学学位论文中,前言部分往往需要介绍区域地质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有的作者偷懒,自己仅仅阅读几篇文献,就将这几篇论文的前言(连同所含参考文献)凑在一起稍微改编一下,集中放上几十篇参考文献凑数。事实上很多文献是在网上集中搜索所获,或者直接拷贝某一文献的参考文献,而作者自己并未详细阅读。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读者无法通过这样的引文判断作者是否已经真正阅读了所引文献,因此属于最低水平的引用方式。笔者将其归类为论文引用的第一层次,即:仅知文献的作者名与标题就可以完成引用。在这样的引文中,作者对前人的工作缺乏评述,给读者的信息也较少,建议尽量减少,特别是不要集中引用。 2.2 第二层次:了解概貌— 谁言何道( Level 2: Knowing what the author did ) 这类引文过程中,作者显然已经知道文献的原作者做了什么工作,获得什么样的认识,即:至少已经有选择地阅读了所引用的文献(当然,二次引文除外)。笔者将这样的引用看作参考文献引用的第二层次。 这类引文常常引用文献作者的依据和所持有的观点,或者根据什么材料获得新的认识等。作者有时用这些作为旁证来支持自己的认识等。举例如下: 实例 1 、 2007 年,笔者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吕洪波, 2007 )。作者展示了公园内“火山弹”和“喷气锥”的两个景点照片,并展示了国内很多网站和媒体对这两个景点的介绍。然后分别引用了国际上地学权威著作和网站上对 喷气锥 和 熔岩滴丘 、 火山弹 和 增生熔岩球 的定义和特征描述。例如对 熔岩滴丘 ( hornito )的定义就引用了地质学词典上的经典描述: “经典的地质学词典上描述: A hornito is a spatter cone, especially a rootless vent on a lava flow (Gary et al., 1972, p.338) ” (吕洪波,2007,384页) 。 通过这样的定义描述与对比,作者明确指出:五大连池景区的“喷气锥”实际上为 熔岩滴丘 ( hornito ),而那个在熔岩台地表面展示的大型“火山弹”实为 增生熔岩球 ( accretionary lava ball )(吕洪波, 2007 )。显然,作者已经详细阅读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材料对比,为新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依据。 实例 2 、 笔者于 2009 年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垂直缝合线的研究论文,在第一部分介绍垂直缝合线定义时作了如下描述: “依据其与岩层层面之间的方向关系,缝合线的类型以平行于岩层层面的为主,称为顺层缝合线( bedding stylolite ),而与岩层层面不平行的缝合线称作切层缝合线( transverse stylolite ),又称作构造缝合线( tectonic stylolite;Davis and Reynolds, 1996 )。还有人将顺层缝合线称作埋藏缝合线( burial stylolite;Breesch et al., 2006 )。根据与层面的产状关系可以将切层缝合线进一步分成与层面斜交的缝合线和与层面垂直的缝合线。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缝合面与层面垂直的缝合线称为垂直缝合线( vertical stylolite )” (吕洪波,2009)。 从上述介绍中读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顺层缝合线 ” 、 “ 切层缝合线 ” 等命名和分类来源于 Davis 和 Reynolds1996 年的著述,而非作者自己随意划分的,而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定义并命名了 “ 垂直缝合线 ( vertical stylolite ) ” 。这就给读者清晰的信息,什么概念来源于文献,而什么认识或命名来源于该文作者。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样的引文显然要比第一层次深入得多,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前人的工作要点或观点陈述得比较清楚,为论文的叙述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3 第三层次:掌握详情—功过分明 ( Level 3: Understanding the ins and outs ) 在详细阅读了参考文献所列出的文章后,作者知道文献原作者在哪方面做得好,哪个方面值得商榷或确实错了,根据是什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样的引文放在论文的深入讨论部分特别有用。笔者将这样的引文称为参考文献的第三层次,乃参考文献引用的最高境界。举例如下: 实例 1 、 笔者于 2008 年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壶穴的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说法进行了质疑。在讨论到风化说时笔者引用到: 崔之久教授认为巴林左旗七锅山上的壶穴是风蚀的结果(崔之久等,1999) ;… … 风的作用并非由高空垂直向下吹蚀,而是沿着地面横向吹蚀的。由于在近地表处携带细砾和砂子等,风的吹蚀作用在地面以上几十厘米高度以内最强,而且是横向吹蚀,因此才容易形成风蚀蘑菇等特殊地貌形态,才能造成强风沙区电杆根部的细颈化现象。此外,风力作用总是造成障碍物的迎风坡侵蚀,背风坡堆积。笔者等考察赤峰北部勃隆克沙地地貌区发现:强烈的西风作用于突起的花岗岩山脊上,在迎风面上形成密集而定向的蜂窝状凹坑(图版 I 图8),而在背风坡则形成连片的沙丘。碰巧山脊上也有壶穴,但西风却对其造成了破坏并给穴内充填了沙土,说明风与壶穴的形成无关。从作用力的方向上分析,横向吹蚀的风如何在山脊上侵蚀出向下凹进的近圆形壶穴呢?壶穴内有黄土等沉积物恰恰说明:壶穴不是风蚀的产物,而恰恰是风积物的场所。那么,在壶穴接受黄土沉积之前,是什么力量将其掘深的呢?显然不是风 (吕洪波等,2008)。 作者在文章中质疑崔之久教授关于赤峰北部七锅山壶穴是“ 风蚀 ”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来自于他 1999 年发表的论文。显然,作者已经详细阅读了崔之久教授的文章,然后明确指出其观点不妥。甚至利用崔老师论文中提供的材料 — 壶穴中沉积的 “ 黄土 ” 证明壶穴形成后恰恰成了避风的场所,因而不可能是风蚀的结果(吕洪波等, 2008 )。 实例 2 、 笔者在研究胶州湾的成因时,引用了几位作者对胶州湾沉积物的测年数据: “The earliest sediments in Jiaozhou Bay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erosion period ended 20ka ago—Late Pleistocene. Borehole data shows that the oldest sediments in Jiaozhou Bay were fluvial deposits with an age of 18,800±200a BP and formed under a cold and dry environment (Zhao, 1998).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Quaternary System in Jiaozhou Bay (Wu et al., 1995) suggests four divisions as follows: … …”(LU Hongbo et al., 2007)。 两位文献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到胶州湾的地层和对应的年代,没有讨论第四纪冰川问题,表面上与我的讨论无关。作者在这里主要引用他们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实,并非他们的观点。用胶州湾底最老的沉积层为两万年前的沉积物这样的事实推测,在此前该处只能遭受剥蚀而没有沉积,就与末次冰川作用联系起来了,再结合青岛海岸带花岗岩山上的冰川剥蚀标志,提出了第四纪冰川借助于两组断裂在胶州湾口开凿出向东的通道,对胶州湾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剥蚀作用( LU Hongbo et al., 2007 )。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引文的关键不是引用作者的观点,而是引用其提供的重要材料。哪怕文献作者的观点与本文作者观点相对,文献中提供的材料却可作为很好的事实支撑作者的认识,甚至以此作为证据指出前人的错误,真正做到“用其矛戳其盾”。显然,这才是参考文献引用的最高境界,因为作者已经将前人的工作彻底弄清,做到 “ 功过分明 ” 。 3、 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问题 事实上,参考文献引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我们讨论下述最常见的三个问题: 二次引文 、 偏好引文 和 故意不引 等。 为了说明这三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原创引文( Primary citation )和二次引文( Secondary citation )。 3.1 原创引文与二次引文 原创引文 ( Primary citation )是指作者引用的材料、观点或结论直接来自于自己阅读的前人发表的文献。也叫一次引文,或称作:引用一手来源( Citing primary source, 或Citing original source )( https://libguides.gwu.edu/c.php?g=258673p=1727875 )。 学者不应以文献作者的地位高低、名气大小、官衔有无为取舍标准,更不能以刊登论文的杂志级别、文献语种等作筛选。参考文献引用 的最高准则就是:原创! 为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阅读海量的参考文献,逐篇追踪直至找到真正的原创论文。如: 实例 1 : 我在讨论阴山造山带 板内造山 ( intra-plate orogeny )这个问题的时候,阅读了国内外几十篇地学文献,最终追踪到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作者 — 葛肖虹教授 。这篇文献是中文的,是葛肖虹教授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后面的论文不论用中文还是英文撰写,不论文献刊载的杂志级别(点数?影响因子)多高,都是引用而非原创,在华北板块 板内造山 这个概念上与葛肖虹教授相比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贡献,所以我在论文中必须引用的最重要的原创性文献就是: 葛肖虹. 1989.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35(3):254-261. (吕洪波等,2018) 实例 2 : 2017 年,我们发表论文率先全面论述了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地貌的形成机理, 在 论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 … 与国外地学界相比,中国地学界对盐风化的研究要落后得多,笔者等至今没有找到中国作者全面介绍盐风化地貌的研究文献。徐叔鹰(1993)根据国外研究文献初步归纳了盐风化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卡拉昆仑山谷冰川退缩后露出的漂砾上就发育了明显的盐风化穴,他称之为“蜂窝洞”。尽管他没有提供盐风化的照片,也没有完全清晰地阐述盐风化的机理,但他却是中国第一个介绍盐风化作用的学者。 ”(吕洪波等, 2017 ) 在引用原创性文献时,不要忘记从学术角度对前人的原创性工作进行真实而客观的评价:既不过分吹捧,也不刻意贬低。如果我阅读了徐叔鹰老师( 1993 )的论文而不引用以期凸显自己是第一个在中文杂志上介绍盐风化作用的学者,就有后面所说的“故意不引”之嫌了,那就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我仅仅是引用而不评价徐叔鹰老师“第一个”的先锋作用,也有不尊重前人贡献之嫌。所以我们应该强调,引用原创性论文时一定要对原创者的贡献给予赞赏和科学的评价! 严格意义上讲,能做到如上述两个例子那样的引文才是真正的原创引文。然而,现实中因为作者不认真阅读文献,往往没有追踪到真正的原创文献。我们假设:某作者在论文中谈论阴山造山带是“板内造山”,但却没有引用葛肖虹( 1989 )那篇论文而是用了后人某论文中的类似叙述并引为文献,这样的引文就不是真正的原创引文。为啥这样说?因为作者不仅忽略了真正的原创工作,而且将功劳错误地给了后来的引用者 — 被引文献的作者。这种引文虽然是一手引文,但却弄错了贡献者或责任人,误导了读者,是对原创贡献者的不恭。这类引文应该尽量避免。 二次引文 ( Secondary citation ) 什么是二次引文?我的理解是:当作者没有阅读原创论文(文献 A )而是通过阅读另一篇论文(文献 B )而间接地发现所要引用的信息(文献 A ),此时引用没有亲自阅读的论文的材料或认识就是二次引文( http://writing2.richmond.edu/writing/wweb/apadocu.html )。 当然,二次引文有时是迫不得已的,可称作“ 合理二次引文 ”,有的是作者偷懒不去亲自阅读文献而是从别人的综述性论文中“拿来”文献,可以称作“ 不当二次引文 ”。 什么是“合理二次引文”? 当作者无法直接阅读一手材料或信息时(如:文献太老、语言不通等),就只能通过阅读另一篇文献而间接地获得所需要的认识或信息,此时的引文就是合理二次引文,是一种不得不的替代方式,也称作引用间接来源( Citing secondary source )( https:// libguides.murdoch.edu.au/APA/secondary )。举例如下: 施雅风等( 2010 )在《地质论评》上发表论文提到“负球状风化”的概念: 负球状风化(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一词笔者取自 Clayton K.M. (1969) 编著的“ Weathering ”一书,书中亦称为负球状剥落 ( Negative spheroidal exfoliation ) 此词首先被 Wagner(1913) 用以叙述南非 Rodesia 南部花岗岩地区与节理有关凹形地面曲率被剥蚀 (Flaking) 放大的过程, 凹面开始时很浅,逐渐深化呈深袋状以至穴状…… 我因撰写论文与施雅风院士商榷(吕洪波等, 2010 ),必须将“负球状风化”这个词汇弄清,在查找和阅读文献过程中体会到施雅风等( 2010 )文中采用了合理二次引文。 负球状风化(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这个提法根据文献是 Wagner 于 1912 年提出的, 最原始的文献应该是: Wagner, P. A., 1912.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and joint in a granite of Southern Rhodesi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Geology, 15 (1): 155—164. 然而,从网上难以下载到上述原文,而施老从别的文献中发现了负球状风化的相关叙述。因此,施老在论文中特别说明 “负球状风化”一词笔者取自 Claytan K.M. (1969) . 估计正文中施老拼写错误(正确名应为 Clayton K.M. ),而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是: Clayton, K. M., 1969. Weathering. Edinburgh: Oliver Boyd, 1—304. 这就是合理的二次引文,是无法查到原创文献后而从其他文献获得的信息。严格的标注应该是: Wagner (1912) 提出了“负球状风化”这个概念 ( 见 Clayton, 1969, p.?? 页码 ) 最好在文中指出页码,而在文后列出所阅读的 Clayton, K.M., 1969 … 的文献。 上述“二次引文”的例子是在无法阅读原文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及通过引用文献中的介绍而转述前人的文献观点或资料,属于合理的引用。而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少,特别是现在网上搜索引擎功能强大,绝大多数论文都能搜集到手。 然而,有的作者由于偷懒而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原始文献,便从少量几篇评述性论文中借用别人的评述稍微改动而代替自己论文的评述,这就是典型的“ 不当二次引文 ”。 更有甚者,某些自认为“聪明”的作者故意将其获得文献和认识的这篇最新文章不予标注参考文献,以便给人以“完全”是自己阅读文献的感觉,这其实已经属于学术不端了。无论如何,二次引文都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即使不是严重的剽窃,至少是偷懒行为。 不当二次引文几个特点:文献太老,中文文献较新,而英文文献很老,其文献引用之评述受限于前人的评述思想甚至产生误解,更可笑的是有时将前人文献中明显的错误认识也照搬下来,这就容易露出二次引文的马脚。 这方面例子太多,在学生毕业论文中比较常见,有人虽然通过前后调整句型和词汇等方法应对查重软件,但无法逃过小同行的眼睛。一个好的作者绝对要避免“二次引文”的嫌疑。科技论文的目的不是向读者炫耀作者阅读文献的深度,而是通过必要的材料和论证过程展示作者的发现或新认识。 3.2 偏好引文( bias citation ): 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强调:“研究生或没有名气的作者之论文尽量不引,尽量引大牛的文献;中文杂志的文献尽量不引,而要引用外文文献 … ” 这样的“经验”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起来道理上是说不通的。所谓的牛人的论文不一定就是原创性论文,而讨论中国地质问题的英文也不等于原创论文,很多英文论文恰恰引用了中文原创论文中的资料或认识,有的作者甚至偷偷将别人的中文原创性论文翻译成英文后通过重新编排而发表在国外著名刊物上,而偏好引文则相当于给贩子点赞。 有的作者为了显示自己阅读了“高级别”的文献,或者在学术观点上与大牛或潜在的评审专家保持一致,哪怕内容不沾边也设法引用这些作者的文献,此乃学术界的投名状,不应该出现在学术论文中。例如:作者投稿到某期刊,为迎合编辑所好而尽量引用该刊物上刊登的相关文献,如果论文内容相关而需要引用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编辑或审稿人强迫作者引用指定的内容不相关文献(有的编辑部还开出内部奖励),如果作者屈服而引用,也属于偏好引文。 偏好引文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造成学术不公,也导致论文的“引用率”统计水分很大。如:某教授因为某种权威而带领着一个庞大的“团队”甚至在国内某圈子内呼风唤雨,其论文的国内引用率往往虚高。 简言之,凡是不以原创文献为第一选择,而是考虑个人利益等非学术因素而进行的文献筛选都属于偏好引文,总有学术不端之嫌。这种偏好发展下去甚至导致作者忽略了本应引用的关键文献,那就是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 故意不引 。 3.3 故意不引( Ignoring key reference ) 在撰写论文时依据论文内容理应引用前人某重要文献(有时是唯一的原创性文献),但作者就是无视前人工作而不予引用,这就是故意不引。故意不引是对学界“原创”守则的破坏,对前人工作的不敬,无论如何都属于学术不端。 如:作者撰文时发现已经有类似的论文发表而故意忽视前人文献,用以凸显自己的成果为“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典型的故意不引。有的作者自己的工作明显不如前人文献中的研究水准,但为了通过评审而发表灌水论文,就故意将前人的文献“漏掉”,一旦审稿人稍微偷懒,这样的论文就能“成功发表”。这样的行为在现在地学领域非常普遍,因为不同杂志的审稿人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的审稿人责任心不够,常常默认所评审的论文是原创而接受其发表。这不仅不利于投稿论文的修改与提高,更是对前人工作的不尊重。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学术界的“原创首发”原则。 在各种网络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虽然这样的行为很容易暴露,但却普遍存在。即使作者阅读文献不够而漏引,也不可原谅;如果作者故意隐去前人关键文献,则应该惩罚。 故意不引是容易发现的,因为现在网络发达,只要同行评审过程中稍微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已经发表的相似论文。对于国内中文杂志而言,只要审稿人认真核实或者杂志编辑严格把关,这类问题就容易及时发现而杜绝。然而,在国外发表的英文论文这样的问题往往很多,原因是:国外英语杂志审稿人往往不知道国内研究现状,特别是对已经在中文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了解不够,这就给故意不引国内文献的作者留下了可钻的漏洞。更有甚者,有的作者干脆将他人的中文论文整理翻译成英文文章而大胆地投往国外杂志,而不同语言的查重系统也无法识破,他们就明目张胆地盗窃中文杂志上已经发表的成果。 下面我举两个与自己有关的例子说明故意不引为何是学术不端行为。 实例 1 :我于 2007 年在《地质论评》杂志发表了对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喷气锥”和“火山弹”的质疑论文,明确指出其“喷气锥”实际是熔岩滴丘(熔岩丘)而“火山弹”是增生熔岩球。论文如下: 吕洪波,2007.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地质论评,53(3):383—388。 后来有地学同仁告诉我:2010年国内某著名中文地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类似的讨论五大连池“喷气锥”的论文,里面不仅有明显的认识错误,而且没有引用我2007年发表的上述论文。 我上网下载下来仔细阅读后体会到,即使那位年轻人因偷懒没有阅读我的那篇论文而造成漏引,编辑或审稿人也很容易发现这种故意不引的违规行为。只要通过百度等搜索“五大连池”、“喷气锥”就会发现我的论文,而那篇论文就不应该发表了。 实例 2 : 我于 2007 年发表了一篇崂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和胶州湾成因的英文论文: Lu Hongbo, Yan Shiyong, and Zhang Yue, 2007, Quaternary glacio-erosional landforms in Laoshan Mountain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east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5 (2): 139—148. 然而, 2011 年在某国际英文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证据的论文。该论文将我 2005 、 2006 、 2008 年发表的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三篇中文论文都引用了: 然而,却唯独没有引用我 2007 年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的英文文献,而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恰恰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洋人,而且他也不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学者。要知道,在 2011 年以前我们那篇论文( Lu Hongbo et al, 2007 )是关于崂山第四纪冰川地貌研究唯一的一篇英文论文,一个说英语的学者是绝不会漏读那篇论文的。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这样故意不引的论文得以发表,第一作者、杂志编辑和审稿人都有责任,只是我个人无意追究他们的责任而已。 鸣谢与说明: 本文的讨论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主要以我自己的地学研究论文为实例进行了剖析,偶尔也涉及到其他地学同仁的文章,仅为深化讨论,并无故意挑刺之意。感谢这些作者的文章为本讨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至于涉嫌故意不引的论文也是过去的事情了,所以没有点名指出具体论文。希望今后学界能杜绝这样的现象,而学术机构的评价者们也要擦亮眼睛检查论文内容,而非仅仅数一数 SCI 篇数和影响因子了事。 主要参考文献: Clayton, K. M., 1969. Weathering. Edinburgh: Oliver Boyd, 1—304. Lu Hongbo, Yan Shiyong, and Zhang Yue, 2007, Quaternary glacio-erosional landforms in Laoshan Mountain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Jiaozhou Bay, Qingdao, east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5 (2): 139—148. Wagner, P. A., 1912.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and joint in a granite of Southern Rhodesi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Geology, 15 (1): 155 — 164. 崔之久,李洪江,南凌,李德文,1999,内蒙、河北巨型壶穴与赤峰风道的发现。科学通报,44(13):1429—1434。 葛肖虹. 1989.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 35 ( 3 ): 254~261. 吕洪波, 2007.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地质论评, 53 ( 3 ): 383—388 。 吕洪波,冯雪东,王俊,朱晓青,董晓朋,张海春,章雨旭 . 2018. 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地质论评, 64 ( 4 ): 777 — 805. 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 2010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 — 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地质论评, 56 ( 5 ): 693—702 。 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 . 2008.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地质论评, 54 ( 2 ): 192—198 。 吕洪波 , 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 2017. 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地质论评, 63 ( 4 ): 911 — 926. 吕洪波,王俊,张海春, 2011 ,山东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层的发现及区域构造意义初探。 地质学报, 85 ( 6 ): 938—946. 吕洪波,章雨旭,肖加飞, 2004. 贵州贞丰中三叠统关岭组中 Chirotherium— 原始爬行类足迹研究。地质学报, 78 ( 4 ): 468—471. 吕洪波 . 2009. 鲁西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的垂直缝合线及其在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中的意义。地质论评, 55 ( 4 ): 473—483. 施雅风 . 2010. 韩同林的“冰臼论”是对花岗岩类岩石“负球状风化”的误解 . 地质论评, 56 (3) : 349~354. 徐叔鹰, 1993. 干旱区盐风化过程的初步研究。干旱区地理, 16 ( 2 ): 14—20.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1422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地学一流的高校们
热度 1 cgh 2017-9-23 14:36
地学一流的高校们 地学在自然科学中处于什么地位?不好说啊,肯定没有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火爆,也没有数学和物理学那么基础或者高深。不过,从双一流名单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地学的地位或者说是国民紧要度。 从一流学科名单中,列出来属于地学的包括:理科: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工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 ---------- 学科在高校分布如下: 生态学(11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 地质学(6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学(3校):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地理学(3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大气科学(3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海洋科学(2校):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8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 矿业工程(6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 测绘科学与工程(2校):同济大学、武汉大学 ---------- 涉及地学高校的地学学科数超过2个的,也就是地学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5),南京大学(4),北京师范大学(3)、武汉大学(3) ---------- 地学建设的一流学科点总共是61个,对比的是,材料学与工程是30个、医学是31个、化学是3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14个、控制科学与工程是9个、教育学是2个;这基本反映地学在国家发展和经济的地位; 生态学包括11个点,很有几个点为支撑一流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8个点,这好像还不完全属于地学的学科; 西北大学居然只有一个一流学科地质学,出乎我的意料,似乎成了西北地质大学; 地学强校似乎并不是地学专科学校了,还是传统的综合高校,这背后的因素应该缺不了经费支撑和人才政策的差距;
个人分类: 杂谈|34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十三五》优先发展领域 & 2017基金指南-地学
闻风而帼 2017-1-10 16:11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遴 118 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 -- 【地球学部】 l 【地球学部】 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遴 118 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 -- 【地球学部】 6 月 14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十三五 ” 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和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围绕科学基金规划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 十三五 ” 规划遴选了 118 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 16 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自主选题,包容非共识和变革型创新研究,支持科学家挑战重大科学难题。 4 .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 1 )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和过程的实验技术;地球深部探测和地表观测的理论和技术;微量、微区与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实验分析技术;地球系统基础信息采集和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深空、深地、深时、深海的探测理论与方法;地学大数据的同化、融合、共享和分析技术;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下的遥感定量化研究;观测系统和多源数据融合;地球系统科学数值计算与模拟技术。   ( 2 )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地壳和地幔的结构、组成和状态;大陆岩石圈的形成、改造与演化;板块汇聚过程与造山带动力学;地球深部流体和挥发份;板块界面相互作用与俯冲带过程;地球深部过程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早期地球的构造体制和组成;地震灾害孕育发生和成灾机理;大陆活动火山成因机理与灾害和环境效应。   ( 3 )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   主要研究方向:重要化石门类系统古生物学与生命之树;深时生物多样性演变与规律;生命起源与地球物质演化;高分辨率综合地层学与地时研究;地球微生物学及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化;极端条件下的生命过程与地质环境;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环境事件与成因;人类起源与环境背景之间的共同演化;类地行星起源与演化。   ( 4 )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机理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深部资源和能源的赋存状态与勘察;板块汇聚、岩石圈再造与成矿作用;特殊元素分散富集与成矿作用;盆地动力学与成矿成藏作用;致密油气形成条件、富集区分布与勘探;地下水循环与可持续利用;成矿模型、成矿系统与成矿机理。   ( 5 )海洋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气候效应   主要研究方向:多尺度海洋过程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东亚大陆边缘海形成演化与岛弧-洋中脊系统;洋陆过渡带结构、构造与相互作用;南、北极环境变化与海洋过程,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   ( 6 )地表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   主要研究方向:陆地表层系统的过程与机制;地表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反馈;土壤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典型区域地表过程综合研究。   ( 7 )土、水资源演变与可持续利用   主要研究方向:土壤过程与演变;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流域水文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形成机制;区域水、土资源耦合与可持续利用;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与环境效应;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服务。   ( 8 )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 主要研究方向:关键带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关键带物质转化过程与相互作用;关键带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关键带过程建模及系统模拟研究。   ( 9 )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过程、变化及其机制   主要研究方向: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可预报性;气候年代际变异预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亚洲区域天气变化、气候变异和大气环境的相互影响;气候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和循环;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幅度。   ( 10 )日地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天气科学前沿基本物理过程;日地系统空间天气耦合过程;空间天气区域建模和集成建模方法;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机理和对策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空间与海洋大地测量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地学应用。   ( 11 )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变暖停滞( Hiatus )的过程与机制;海气相互作用与亚洲气候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环境变化;新生代气候系统古增温及其影响;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模拟。   ( 12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城镇固废弃物污染特征、交互作用规律与安全处置;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和致灾机理;矿产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演化机制、诱发因素与成灾机理;大气复合污染物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影响;区域环境过程与调控;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物的多介质界面过程、效应与调控;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耦合;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效应。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docx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学泰斗黄国璋
kexuechuanbo 2016-10-11 07:39
标 题: 地学泰斗 民主斗士——地理学先驱黄国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Dec 4 21:08:33 2007), 站内   地学泰斗 民主斗士——地理学先驱黄国璋   刘秉勋   1911年,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同时走出两位“奇特”的学生,并同时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一位是语文成绩特优,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走“政治救国”之路,后来成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的毛泽东;一位是英语成绩特优,走“科技救国”之路,后来成为中国地理“三杰”之一,被誉为地学先师与泰斗,同时又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原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理事长的黄国璋。他们两人殊途同归,对国家的民主与富强都做了贡献。毛泽东功高日月,成为一代伟人;黄国璋凭着冀民族兴旺、望祖国昌盛的赤子之心,在地理学领域里顽强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不断探索真理,追求光明,在民主爱国运动中英勇搏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和高层民主人士。   ●胸怀报国学地理   黄国璋字海平,祖籍湘乡县城北郊黄泥坪,1896年8月5日生于上海。父黄抚九曾在上海谋事,目睹帝国主义强盗侵略中国、欺压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感到十分气愤;同时,看到满清末期,洋务运动的兴衰沧桑,又觉得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深信“师夷长技以制夷”才有出路。他聘请家庭教师,教儿子从小学习英语,以期将来成为“通晓西事”,掌握西方科学技术,为国家发展工业做出贡献的人才。黄国璋受此熏陶,从小把父亲的期望化作自己的志向,努力学好英语,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打下基础。故从小学到大学,其英语尤其是口语水平,总是居全班第一。清末民初,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有不少留学日本和英美回归的学子担任教师,民主科学空气甚浓,学校学风严谨,以关心国家民族命运,革新教学内容闻名遐迩,且学校开设英语课。黄抚九慕名将儿子送到这里读书。   从东山高小到驻省湘乡中学,再到雅礼大学,黄国璋一直把英语和理科作为重点,以实现父亲嘱咐和自己的志向。1919年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在中学部教英语和地理。“五四运动”的伟大潮流,不仅给他以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更使他懂得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他接触到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德国学者洪波德、李特的著作,逐渐认识到要报国图强,需要首先了解自己的国家。他对比西方与中国的地理科学,觉得我们太落后了,国家疆界混乱,被列强不断蚕食,令人痛心。他想,如能掌握西方地理科学,改变国内地学落后状态,将有利于守土卫国,有利于开发资源,有利于提高大众爱国热情。他欣喜地认为,这就是报国之路,强国之策。他在《学习本国地理第一要义》一文中写道:“ 学习本国地理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明了我们国家的伟大,我们国家的可爱,唤起民众、一般国民的国家观念。”   1926年,黄国璋怀着振兴中国地理科学,改进中国地理教学的志向,辞去教师职务,毅然踏上赴美留学之路,成为我国出国学习经济地理第一人。在轮船上,他望着浩瀚无边的海洋,经受着滔天巨浪的颠簸,感叹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大啊、多么精彩啊!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恨不得马上登上美国的大学课堂,去接受那些认识海洋,认识高山、平原、湖泊、河流,认识大千世界的地理学知识。   在美国,他举目无亲。那里的风土人情与祖国迥异,人们穿着五彩缤纷,夜晚的霓虹灯不停地闪烁,茶楼、酒馆、歌厅、舞厅、夜总会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男女成双成对,或牵手,或拥抱,或翩翩起舞……黄国璋无心领略这些异国风情,他不去任何娱乐场所游玩,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下棋、不打牌,只是一个心思地学,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科学知识。1927年入美国纽芬雅鲁大学理科研究院,当年毕业;次年入芝加哥大学地理系作研究生,师从著名人文地理学家亨丁顿,当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他的导师和同学,对他在如此短期内完成学业并取得优秀成绩赞叹不已。在美国,他阅读了大量欧美近代科学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学到了先进的野外考察方法和绘图技术,并到美国的港口、草原和峡谷考察,获得了丰富的地学知识。对此,他感到极大的欣慰。他想,我们的国家太需要这些知识了。我们的国家还有多少草原、森林、峡谷、港口有待我们去了解去认识啊!他下定决心,献身祖国地理科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绝不动摇。   毕业后,美国的一些学校留他教学,一些科研机构劝他留在美国搞科研、做学问,薪金比国内高得多。他都一一谢绝。他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的需要来学,学到手了就要回祖国去服务。”1928年底他满怀报国图强之志,带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精心育才教地理   从美国回来后,黄国璋一度彷徨:学了这么多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怎样用来为国家服务呢?去野外考察,绘制山川形势图吗?不是几个人能办到的事;搞地学研究,提高国内地学水平,努力赶上欧美吗?目前国内还没有地学研究机构;到边疆考察,搞清地域疆界及其历史渊源吗?这更是国家行为。他思前想后,一时难以定夺。当他想到在雅礼中学部教地理时的情景,所用地理教材内容陈旧,概念不清;教学方法落后;无论搞考察,作研究,从事地理教学都需要人才。我国地理科学落后,人才奇缺,而中小学地理教师中,不乏滥竽充数之辈,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是要从教育入手,培养地理学科学人才。经过彷徨、思索,他决心献身地理教育事业。从此,他在近40年的地理教学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理科学中坚人才。他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北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是我国创办大学地理系最多、担任系主任时间最长的人。   1929年,他被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在这里,他成为传播西方地理科学的主要学者。在教学中,他刻苦努力,对学生循循善诱,用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大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都喜欢听他讲课。由此而使“地理新潮滚滚东来,在国内新兴科学中,俨如异军之突起”(《地理教学》发刊词),有力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记述型地志学。   1936年,黄国璋被聘为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他认为,在这里可以更好地实现为国家培养地学教育人才的夙愿。为此,他决心把这个系办成全国有影响的系。首先确定地理系的任务和目标有三:改进各中等学校的地理教学;培养中学优秀地理教师;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工作。据此,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打破门户之见,聘请国内外名家学者来系授课;派得力教授到中学任教,从中了解教学情况,探索教改之路,发现和培养地理科学拔尖苗子;自己动手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行野外考察与教学并举的方针;亲自联系学校,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不到一年,北师大地理系教学与学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地理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可以说是北师大地理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北师大地理系教授宋春青:《黄国璋事略》)他还把几经周折争取到的中英庚款董事会捐赠的两万块银圆,全部用来采购图书和仪器。“凡有利于中等学校地理教学之事项而本系人力物力所及者,无不规划周详,亟图充实”(《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概况》)。   多年教学实践,黄国璋深感基础教育和科学普及的重要,他力主创立了地理丛刊委员会、中小学地理教学研究会、中小学课外读物编纂委员会,编纂出版了《亚洲地形图》、《河北地形图》和其它教学用图。他主持编辑出版的《地理教学》双月刊,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教学刊物,对指导中学教师教好地理课,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时间,北师大地理系在黄国璋主持下,系风突变,百家争鸣,在全国声誉日隆,为培养高校地理教学人才,推动全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各大学西迁城固,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他受命筹建联大地理系。在国家艰危、烽火连年的岁月里,他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奔波操劳,使地理系在短时间内筹备就绪,并及时开课。   1948年底至1949年春,他顶住反动政府的压力,拒绝出逃台湾,并与广大师生一道护系护校,粉碎了反动派的破坏阴谋,使北师大地理系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1952年黄国璋受到错误处理,被撤销九三学社中央及中国地学会的一切领导职务,贬出北京。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不为自己的冤屈申诉,不为留恋北京求情,唯一的请求是允许他继续教地理,从事地理科学,哪怕是到边远山区教中学地理也行。其献身地理科学,热爱地理教学的赤诚之心,闻者莫不为之肃然起敬!后被派往陕西师大筹建地理系。他胸怀宽广,毫无怨言,一到任就亡命工作。他的行动和敬业精神,感动了所有的人,深得院校领导的尊重与信任。   黄国璋先后主讲《世界地理》《北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地理学原理》《地理教学法》及英语等课程。他的讲授内容充实,语言风趣,引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在教学中不断吸收科学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他常说:“地理学家的思想,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而演变,而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随着人类活动范围而与时俱进。”同事们评说,黄国璋的地理学思想、地理教育,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他经常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阐明学习本国地理的要义。他常说:“一个近代公民对于自己国家内的山川气候等自然形势,人口聚落、物产交通等人文现象及相关之理应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共同的国家观念,才能激发出爱国激情。”   ●为国保土察地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的铁蹄蹂躏我东北三省,南京的大街小巷,涌动着东北的入关难民,秦淮河畔飘荡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血泪歌声。作为地理学家的黄国璋,眼睁睁地看着野兽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胸膛,他的心快要碎了。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相反调集30万大军对工农红军进行围剿。黄国璋气愤、心痛,和师生们走上街头游行请愿,要求举国一致,枪口对外。而蒋介石的答复却是无情的镇压。黄国璋再次为报国无门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   山河破碎,国无宁日。长期霸占缅甸的英国,乘我东北多事,蒋介石寄希望于国联调解之机,借口缅甸和我国云南西部的南北未定界悬案,攫取我国班洪银矿区,激起云南人民的极大愤慨,派代表团到南京向中央政府呼吁求援。当时我国边界地理不清,外交争执难有依据,须组织实地调查考察,绘制山川形势地图,确定两国边界。黄国璋得知此消息,对英帝罪行十分气愤。他慷慨激昂地说:“晚清时期的留学生,面对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侵凌,提出头可断,身可灭,家可毁,而地不可失,种不可奴,国不可亡。如今日寇侵我东三省,英国又在云南边疆打我们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我是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只要国家用得着我,一定要发扬先辈爱国精神,共赴国难。”后经各方联系,决定由黄国璋教授负责筹组云南地理考察团入滇。黄国璋欣然应命。经多方努力,筹措法币2.4万元,购置从德国进口的先进仪器,与国际联盟派来的奥籍专家费师孟(H·V·WISSMANN)教授及滇籍外交专家张凤歧、助手王德基、严德一等5人组成考察团,经专业培训并筹足路费后,于1934年中秋出发。时蒋介石忙于“剿共”,交通阻塞,乃绕道香港、河内到达昆明。英国政府慌了手脚,忙派人到南京交涉,以阻挠考察团进入争议地区。蒋介石不敢得罪英国,与之订立中英两国政府关于暂缓两方人员进入争议地区考察的协议。刚到昆明的考察团得到的是任务被取消的消息。黄国璋眼看一腔热血,两年筹备好的计划付之东流而心急如焚。他以云南南部当时在中国地理学界尚为盲区为由,经与云南地方当局协商,改去西双版纳考察热带资源。11月,黄国璋率考察团顺迤南大道翻越海拔2000-3166米高的哀牢山脉,递降至1000米左右的普洱、思茅高原,下澜沧江边的卑湿低坝,勘查西双版纳全境。从迤南至允景洪共24个马站,仅两站通汽车,其余全靠马驮轿乘。他们晓行夜宿,边走边工作,沿途绘图摄影作笔记,并调查访问。黄国璋除抓全面外,还兼农林地理。时值旱季,“山径变为悬梯,无论骑乘,备感忐忑。”(《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4期)步履之难,难以想象。沿途常遇老虎、豹子、野象及毒蛇出没,须巧妙周旋,方可避害。路上的宿店有的隔三四十里,有的隔八九十里。晓行夜宿,必须赶店,否则夜宿林边,必遭野兽侵扰。普洱、思茅系滇南名城,考察团到此时,只见城内十室九空,街肆馆舍关门落锁;所见城乡居民,多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大腹如鼓,脑壳如瓜,史称瘴气之乡,都因疟疾为灾。自元江以南,气候渐热,蚊蝇四季不绝,高原人士谈瘴色变。在昆明就听到“欲过元江坝,先把婆娘嫁”的警言。考察团一行,严格注意防蚊,可喜均未感染疟疾。元江河谷海拔仅500米,而周围都是2000米以上的高山,故气候酷热,考察团成员个个汗流浃背,彻夜难眠。黄国璋总是鼓励大家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考察团绕西双版纳一周,考察滇缅、滇越边界,勘察了澜沧江河谷。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都极其丰富珍贵。黄国璋用平板仪步测景洪坝曼景囊村前的田亩图,研究傣族土司的土地制度和灌溉系统。图成后明确傣族沿袭的土地制度,是土司有大片官田,居灌溉渠首,由百姓集体共耕,作为劳役。民间耕地为村有,居灌溉下游,由各村头人计户授田,各自耕种,收赋三成。公私田亩,图上分明,极似汉族古代的井田制。研究结果使黄国璋极为兴奋。他和张凤歧详细探讨这种制度形成的历史。他认为,不论怎么说,它都证明西双版纳和内地农业文化的血缘关系。黄国璋深知这样的考察机会难得,他要求团员们勤于采风问俗,广作社会调查,并为各族人民摄像,还购买许多少数民族服饰实物带回南京。考察历时半年。在总结这次考察时,黄国璋兴奋地说:“这次我们看到,这里的热带资源原封未动,面积有30万方里(即30万平方里),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英法帝国主义向远东掠夺缅甸、安南热带资源贪得无厌,犹觊觎这块宝地。我们这次经广东、广西、云南河口一带地区调查访问,华南沿海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广西的龙洲、滇南河口各地,栽培热带植物均难免冬季寒潮、夏秋台风的灾害。西双版纳因位在北回归线以南,热量充足又属印度洋西南季风范围,北有高原屏障寒潮,东南距海较远,可免台风袭击,是今后栽培热带植物的理想宝地。”   此次考察开学者考察西双版纳之先河。黄国璋著的《滇南人生与自然》、《滇南边疆局势及今后应注意之点》,资料翔实,描述生动,曾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引起各界极大兴趣,为解放后对这个地方的考察与开发起开拓性作用。考察团带回的图片实物,令学术界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民族学家凌纯声、马长寿等,认为这是一次全方位的考察,除地理农林学外,还丰富了民族学和社会科学,使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名扬中外。   在以后的岁月里,黄国璋多次率队翻山越岭对川康、汉中盆地、嘉陵江流域、陕南进行考察。1938年率30多人的考察队,历6-12月的酷暑与严寒,步行或骑马翻越麻日雪山,拜会月孜土司和已故九世班禅大师肉身像,并给德钦汪母活佛摄影留念,观看藏民族天葬大礼。1958年,他身处逆境,以62岁高龄之躯,率陕西师大地理系师生到秦巴山区作考察。他著的《西康边防问题及解决途径》,其意义已超出单纯的地理学;他的《汉中地理志》被国家地方志指导小组作为地理志的范本推广;《渭水河流域报告》《陕西经济地图》等,对陕西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黄国璋不怕艰苦,不辞辛劳,巍巍青山,滔滔江河,莽莽草原,皑皑雪域,到处留下了他地理考察的足迹,他的这种实干求真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同事和莘莘学子!   ●团结地理学界 致力民主科学   黄国璋利用自己在地理学方面的声望,致力团结地学界人士和广大科学工作者,为人民民主和科学的繁荣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积极参加中国地学会的活动。1909年,著名地学家张相文,在天津创办中国地理学会。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三个群众学术团体之一。该会于1910年创办的《地学杂志》,为我国最早的地学学术刊物。1936年,中国地学会改组,推黄国璋为总干事。他为《地学杂志》内容的革新和编辑工作,倾注大量心血,并取得显著成效。次年,抗日战争爆发,地学会停止活动。1946年黄国璋回北平后,他以地学会总干事和北师大地理系主任的身份,和地学会理事张星火良(张相文之子)教授联系,恢复地学会活动,推张为理事长,黄为副理事长兼总干事。他积极做好会员登记和发展工作,并借此机会,宣传“九三学社”的主张,动员广大会员积极从事民主科学活动。1948年9月,中国地学会参加全国12个学术团体联合举行的年会,动员科学工作者为人民民主和科学大众化出力。1950年夏,党中央在北京召集全国各界自然科学代表,商讨组建全国科联和科普机构。中国地学会代表黄国璋、王成组同中国地理学会(1934年在南京成立)的代表李春芳、李旭旦协商南北两会联合,推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黄国璋为副理事长。黄国璋对中国地理学会后期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积极参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筹建工作。二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有一个进步组织——国际科学工作者协会。著名的李约瑟博士和居理分任英、法分会负责人。1944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领导下,黄国璋与潘菽等40多位科学工作者,共同发起筹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45年8月1日,在重庆沙坪坝正式开会成立,推竺可桢为会长,梁希为副会长,藩菽为常务理事。1948年,黄国璋与钱伟长、马大猷等发起组织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北平分会,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为反对独裁,争取人民民主而奋斗。1948年3月28日,黄国璋在《大公报》发表《科学工作者要联合起来——庆祝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北平分会成立》一文,指出:“在我们中国,刚在胜利之余,欢呼未停,而杀声又起。”“今日的科学工作者,普遍地在为着将要断炊的柴米和子女的教育费而发愁,为着实验设备的缺乏而阻挠了工作程序,为着肚皮的饥饿而降低了工作能力,这是目前司空见惯的事实。”“同时科学的成果被少数的资本家和野心家所垄断收买,当作了个人致富的法宝,这样科学乃遭遇了空前的大危机,而大多数的人民便躬逢了目前的大迫害。”“只有为大众的科学才算真正的科学。”“……科学与民主,这只有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去争取,才能达到目的。”   积极参与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并进而发起组建“九三学社”。1943年,黄国璋由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驻地)转到重庆市区建设委员会。时日寇对我大西南发动进攻,桂林失陷,川黔吃紧,国民党内投降空气浓厚,法西斯势力猖獗。黄国璋常为此痛心疾首。因他与许德珩之妻兄劳启强是同学,故结识许氏夫妇,常去许家畅谈国事。两人对局势均感焦虑。后他邀潘菽,潘又邀税西柱、梁希、金宝善等一起参加,座谈民主与抗战问题。大家对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参政会上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深表赞同。在许德珩倡议下,决定将座谈会固定下来,取名“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5月黄国璋赴兰州讲学,介绍黎锦熙、袁翰青二人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8月28日,中共代表团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黄国璋与各界人士到机场迎接。9月3日日本签字投降,民主科学座谈会开会庆祝,定名“九三座谈会”,进而成立九三学社筹委会。次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开成立会,黄国璋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干事(秘书长)。成立大会上,他与卢于道等演说,指出武力不能求得统一,东北及中原内战须立即无条件停止,在政府根据政协决议改组前,美国不应有援助中国任何党派之行为,希望马歇尔公正调解国共纠纷,实现中国的和平民主。8-9月,九三学社中央迁北平,黄国璋回北师大任教,他兼学社组织和财务,成为许德珩的重要助手。他在地理界发展不少人入社。时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黄国璋毫无畏惧,在许德珩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社员积极参与反独裁、反内战、反暴力民主运动。学社多次发表声明,谴责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镇压人民,表示拥护中共主张,支持人民革命。他本人也多次撰文或与各界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内战,要求和平。1948年4月19日,国民党北平市党务委员吴铸人发表讲话,攻击许德珩等在北大民主广场反对伪国大的演讲是“受奸匪利用。”23日,黄国璋与北平4院校90名教授联名写信给北平各报,驳斥吴的谬论并质询。6月29日,黄国璋与各院校104位教授发表宣言,抗议反动派轰炸开封,“迫切呼吁全国父老,共同抗议。”1949年1月16日,黄国璋与北平10余位教授,应北平“剿总”傅作义之邀,在中南海勤政殿座谈和平解放北平与军队出城事宜。1月27日,黄国璋与北平文化界30余位人士发表声明,坚决拥护毛泽东主席14日所提八项和平主张。5月的一天,毛泽东到北师大看望汤王噪真、黎锦熙、黄国璋及许德珩夫妇等九三学社的朋友,听取黄国璋关于九三学社成立经过的汇报。毛泽东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并嘱咐大家为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文教事业的发展努力。事后,黄国璋积极参与政协筹备工作。   1950年11月29日—12月5日,九三学社召开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代表会议性质),黄国璋被选为中央理事会理事兼秘书长。1951—1952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有人抓住他曾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40年又筹建中国地理研究所任所长,后任国民政府设计局委员、区划设计组组长等历史问题,说他站在反动政府一边,给予猛烈批判,撤销其九三学社中央及中国地理学会一切领导职务。“多亏竺可桢等一批老前辈力保,年近花甲的黄国璋先生才免西出阳关。”(《民主与科学》1996年6期)应本人请求派到陕西师院(后为师大)筹建地理系。他不计个人得失,努力教学,多次找党组织汇报思想,申请入党。   1966年,70高龄的黄国璋,申请去农村社教与贫下中农“三同”,交了许多农民朋友。他说:“我是搞经济地理的。对农村、对贫下中农不了解,就难以教好经济地理。同时,我们老知识分子,只有深入实际,接近工农,才有利于思想改造,才能锻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回校后,正准备向校党委递交入党申请书。“文化大革命”爆发,他们两夫妇被轮番揪斗。9月6日与夫人范雪茵含冤去世。1978年6月17日陕西师大隆重举行追悼会,为其平反昭雪。1979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地学会全国代表大会,为黄国璋恢复名誉。1996年5月30日,又在陕西师大召开盛况空前的黄国璋诞辰百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陈学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吴传钧等6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北师大、浙大等国内10多所名牌大学54位教授,10多家新闻媒体。以及湘乡的代表等参加大会,对黄国璋一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致力爱国民主运动,给予充分肯定,称他为地学界先驱、先师与泰斗,大家表示要学习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学习他精深而又与时俱进的地学思想,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黄国璋有5女1子。他处处充当子女的表率,不吸烟、不喝酒,无其它不良嗜好,专心致志做学问,一心一意讲奉献。他严格要求子女,一辈子跟共产党走,并要求他们在艰苦中锻炼成长。他的女婿刘涤源是武汉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整风中被错划成右派,黄国璋与他谈心,鼓励他相信党和人民,走认准的道路。三女兴友毕业后,支持她长期在云南边疆工作。幺女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参军赴中老边境,她给父亲写信报告军旅生活情况后,黄国璋给众儿女写信说:“兴燕来信,她思想进步,认识正确,工作热情很高,可喜!这确是她一次很好的革命锻炼时机。”20世纪50年代,他给四女兴宁写信,谈如何做人时说:“一个人的品质:1、社会主义觉悟水平怎么样,至少对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正确的认识,这是最低的政治要求。2、做人必须忠诚老实,而不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这是非常重要的。3、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一个青年若具备这三条,在品质上也算差不多了,至少说是一个可靠的人。如果一个人基本不可靠,其它也就无从谈起。”他对儿女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儿子力民,从小就严格要求。1958年,大炼钢铁,读高三的儿子与同学一道去60里外用板车拉石灰,感到为难。他鼓励儿子:“都是年轻人,农村孩子能拉,你也能拉,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再累,累不坏人,锻炼自己,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在他的教育下,6个子女都在大学本科毕业,都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成为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其中3个参军。   黄国璋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永垂不朽!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资源分享】手机上免费浏览AGU地学文章啦!
WileyChina 2016-1-19 10:36
我们新推出了三款全新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 )安卓应用,您可以 免费下载 这三款应用并且 随时随地 免费阅读所有最前沿的内容和文章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 )是世界领先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会,促进了地球和宇宙科学家们之间的合作交流。AGU 出版了多个科学刊物,大多数期刊都有很高的影响因子。2013 年1 月2 日, Wiley 与AGU 正式成为合作伙伴。现在下载这几款应用,您就可以探索他们的研究内容啦!这三本期刊均为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 ,无需注册,就可以阅读。 新APP特点 获得新周刊出版提醒 下载文章以便线下阅读 和您的同事和学生分享这些文章 将你最喜欢的文章加入收藏夹 每日更新 APP下载地址(安卓用户)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ESS) 期刊介绍: ESS是唯一一本代表AGU全部62,000个成员广阔研究范围的期刊。内容涵盖包括所有的地球,行星,以及空间科学,相关领域包括环境科学,地球工程,航天工程,和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地址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JAMES) 期刊介绍: JAMES发表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气候科学,包括多尺度的大气和海洋环流的问题;辐射,云物理,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生物圈和冰冻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数值方法,模型参数化和数据同化方法,地球系统模拟的发展。 下载地址 Earth's Future (EF) 期刊介绍: 地球的未来:一个 探索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永续性的 跨学科科学期刊。 下载地址 安卓用户下载: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ESS)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Earth's Future (EF) ios 用户下载: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ESS)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Earth's Future (EF)
个人分类: Life Science|2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小样儿”关于“电子探针怎么做啊~谢谢各位大神~”
热度 1 maimaijdu 2015-10-10 08:43
目录 1. 电子探针一般都是做什么矿物 2. 电子探针的主要用途 3. 电子探针测试前准备 正文 1. 电子探针一般都是做什么矿物 首先,“猪小样儿”同学这个问法有点小瑕疵。在地学里,电子探针是用来测试矿物元素的,只要矿物中所含元素的活跃程度在电子探针测试范围之内,都可测试出来,但不同元素测试的准确程度不同。具体如下,拿现在比较先进的型号岛津EPMA-1720来说,以前的探针设备只能检测到矿物中O以后的元素及其含量,但是现在EPMA-1720已经能检测到铍(Be)及以后的所有元素。但,总体来说,Be,B,C,N,O这几个轻元素可以检测出来,只是其测出的含量值稍微有点偏差。 2. 电子探针的主要用途 要说电子探针的用途首先得从它的功能说起。拿EPMA-1720来说,它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电镜分析;(2)微区成分能谱和波谱分析 (1)电镜分析 电镜分析作为现代电子探针设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已经成为了EPMA-1720的眼睛。电镜扫描有以下几种图像分析功能:二次电子表面形貌观察(SEM);高分辨的背散射电子像(COMPO);凹凸像(TOPO);特征X射线像。 其中,如果为了观察岩矿微观形貌,或者为了弥补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的一些微观地质现象,可以用SEM;如果像“猪小样儿”那样,为了测试岩矿成分,那么可以动用背散射电子像(COMPO);凹凸相作为补充,我用的不多。 特征X射线像,由于每个元素在高能电子的激发下(无法探测出的元素除外),都会产生特定的电磁波,根据这一原理成的电子图像叫做特征X射线像,可以用来检测感兴趣元素在矿物或岩石中的分布情况,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形象准确。 (2)微区成分能谱和波谱分析 电子探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矿物的微小区域成分分析,简称微区分析 电子探针的微区分析功能主要由两个配件组成:能谱分析和波谱分析。这两个分析功能都包括点分析,线分析,面分析。波谱分析还多了状态分析和工作曲线分析两个功能。虽然能谱和波谱的活儿差不多。但是各具特点。能谱检测精度不如波谱,一般差距一个数量级,但是速度快,对样品表面质量的要求较低,一般用于主量元素方面的测量。波谱速度慢,精确度高,对样品表面质量的要求较高。 点分析,以1个点为测试标的,进行成分测试,这个点的面积大小可以自己设定。特点,测试精准度高 线分析,以所测物质表面的一条线为标的,运用电子枪移动或样品台移动的方式,测试这条线上元素的变化情况 面分析,从一个面上了解元素的分布状态,在地学上,常用于成分变化方面的测试 状态分析,用于元素价态的测试 工作曲线分析,用于测试微量元素的含量,精确度最高 3. 电子探针测试前的准备 电子探针一般对样品表面抛光质量要求较高,在尺寸方面也有要求。具体制样要求如下: (1)光、薄片尺寸:薄片大小为 48.0±5mm x 26.0±5mm,光片大小为直径≤29mm的圆形光片 (2)表面平整洁净。对表面不清洁的样品,需进行精细抛光。 (3)抛光后或不需抛光的薄片,需要送样人用炭素笔在薄片上圈定大概分析位置并标出之间路径,以便在电镜下查找。注,圈定时不要用手指触摸薄片表面,以免污染。 (4)圈定位置后将光、薄片交于实验室人员,进行喷碳处理。 如果有什么进一步的问题,可直接咨询 联系人:蒋老师 电话:15281025434 QQ:215947988 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南三段五号人南大厦 图片来自 雷淑梅老师的《电子探针(EPMA1600)实用技术讲座》
个人分类: 地学|3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学仅仅代表地质学?
热度 2 wya 2015-6-11 12:41
若干年来,听很多地理学界的人都称自己为“地学人”。 今天偶然看到一个博文,竟发现对“中国地学先驱者的精神群雕”里面提及的前辈知之甚少(比较熟悉的仅有黄秉维、施雅风、陈述彭等),细读才发现这是一部介绍“地质学家”的书。 恍然大悟,看来只有地质学才有权代表地学?! 既然地质学界如此自信可以代表中国地学精神和贡献,为何开篇序一却是唯遥感学者徐冠华院士的文章马首是瞻? 如果地理学等不能代表地学,遥感这一交叉应用学科更难代表地学吧? ”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应该是对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整个那么大的书名真的有好处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8739do=blogid=897099 看来,地理学界简称自己为地学人真的错了太多年!!! 既然出书是为了纪念 地质调查所 ,那么在《 百年地学路 几代开山人:中国地学先驱者之精神及贡献 》书名中加个”质“字,变成 《 百年地质学路 几代开山人:中国地质学先驱者之精神及贡献 》 ,这事很难吗? 中国学者素来喜欢自己造词,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地球表层系统、天地系统......每个名词看来都无所不包,这些跟地学究竟是何种关系?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611/n414834496.shtml 该业内人士介绍,青海人所开的兰州牛肉拉面店主要以私人小店为主,没有像东方宫这样的大型连锁品牌,所谓的行规估计也是当时为支持和保护从业者立下的规矩,但在 兰州拉面界 并没有此类说法。 而北京晨报记者的观察印证了他的这一说法。在北京广渠门内大街上,一家新开的东方宫和一家马兰拉面几乎肩并着肩开着,而这两家企业是同属于 兰州拉面界 的。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346 次阅读|4 个评论
杜乐天老师学术体系的新作
热度 1 Michaelhu 2015-4-19 19:44
杜乐天老师学术体系的新作:“当代地球科学需要全方位的革命”,2015-2-15发表在《休闲读品(天下)》P20-35。 杜老的想法特别有启发意义,是要花大量时间和实践去研读、参悟,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杜老师是“智慧老人”(罗照华老师对杜老的尊称),实至名归。 当代地球科学需要全方位的革命_杜乐天.pdf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31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热度 27 Majorite 2015-2-20 06:33
地球上为什么有海洋有大陆? 嵇少丞 地学科普之56 为了抗议科学网编辑非法禁言与剥夺我的部分博文在最新博文名单中出现的权利以及科学网长期包庇匿名人对实名博主的攻击,此文删除。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5130 次阅读|30 个评论
笔墨春秋今淡看,高山仰止写沧桑
热度 25 jinsblog 2015-1-31 05:47
百年地学路遥长, 几代开山人已殇。 笔墨春秋今淡看, 高山仰止写沧桑。 去年年初,读到Grace Yen Shen的新书《Unearthing the Nation: Modern Geology and Nation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写关于中国地学的发展和相关的人物,从1911年到1945年,也有些对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简单介绍。这本2014年初出的书,基于沈女士2007年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地介绍中国地学在民国时期发展的英文著作。在这本书前,杨翠华(YangTsui-hua)有一篇长文:《历史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1912~1937)》,这篇中文文章,是根据杨女士在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的英文博士论文而成。两者都是有分量的关于中国地学科学史的文章。沈女士的书,不仅提到 章鸿钊、丁文江、李四光、翁文灏等中国的地学先驱,也介绍了 1903年周树人用“索子”(seeker)的笔名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这是中国人用中文写成的第一篇关于中国地质学的文章。其中使用了日本人创的“地质学”一词,而不是当时使用的“地学”。此外, 沈文也涉及到“天下”、“朝代”、“国家”这样的大量社会学概念和问题。 读这些文字,不知为什么让我想到张纯如和她写的《南京大屠杀》。这些女性都很能干,能那么大规模地收集资料,把活做到家。我也纳闷为什么大陆的博士生和学者,近水楼台,却没有写出这样有深度的著作来? 今年年初, 读到一部基本完成的书稿:《百年地学路,几代开山人─中国地学先驱精神及贡献》, 这是科学网博主 刘强 先生主编的一部文集。 文集主要从家属的视角,以短文的形式,记述民国时期以中央地质调查所为主体的中国地学家群体,他们的科学人生与贡献。文集中也收录了与此主题相关的一些中国地质史学术研究成果。徐冠华院士、谢学锦院士、孙枢院士分别为这个文集写了序。徐先生在他的序言结尾很有感触地写到:“我带着感动和感恩之情读了这本书,许多先人的身影、笑脸历历在目,在我眼前一个个闪过,如同昨天,不禁感慨时间流逝的如此之快,现在我们这一代也老了!回忆往事,和先人相比,论学问、论品德,我自叹不如,因此,我从内心深处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读后励志、继承先人,为祖国、为民族、为科学做出大的贡献。谨以此序告慰先贤、启发后辈!” 晚清西学东进的浪潮中 ,曾经有过不少翻译的西方科学论著。其中之一,是美国传教士、医生D. J. MacGowan口译,华蘅芳笔录的《地学浅译》,译自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的《Elements of Geology》。达尔文当年乘小犬号到南美洲之旅,是带了这本书上船的,该书对他的思想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中文译本 《地学浅译》,在当年中国也列为《富强丛书》之一。从这些翻译的西方书籍,到周树人的《中国地质略论》,再到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成立,地学作为一门学问,在中国形成自己的营地,正式开张。丁文江曾经说过,中国现代科学的源起,始于民国元年地质调查所之前身地质科,后者隶属于南京 临时 政府实业部。可以说,中国从事地学研究的早期人物,不仅是中国地学界的先驱,也是中国现代科学先驱者中的一个先锋群体。 2013 年4 月26 日,地质调查所百岁周年时,中国地学界的几代开山前辈的家属亲友,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聚会庆祝,是这本集子的缘起。和 沈女士论文的系统论述不同,《百年地学路,几代开山人》 书中的文章, 长 短不等,形式、 风 格各异,没有官气和八股味道, 是贴 近生活的叙述和故事。 我曾经说过,写下就是历史。这些文字照片,不仅是后人对先人的怀念,它们也记录了特别的历史内容,纠正误会,印证史实,对中国地学科学史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尽管作者中的很多人不是 学地学专业 的,他 们对 当事人的科研 难 有 专业的 了解和 评 估 , 但他 们的记录, 涉及到旁人看不到的生活 层 面和心情,从 亲 人、家族史的角度, 为 我 们 开 阔 了 视 野, 让 我 们能从 普通人的生活角度,去 认识为中国地学奠基者们 一些 鲜为人知的一面 。尤其是很多的文献在政治运 动 中被 毁灭 的遗憾情况下, 汇 集一些散存下来的私人 资 料,弥足珍 贵 ,非常不容易。作 为 民 间 的 观 点, 亲 人、朋友、同事的看法,这些文字、 资 料、 图 片, 为 中国地学科学史留下了 一笔宝贵的财富。 和其它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地学研究者需要到野外调查。走过千山万水,历阅风土人情,他们对资源、土地、人文、国土有特别的感受。因此,早期的地学家们,多是很有才情、关心社会问题的一群。 这 些地学前 辈 ,从民国初、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后再出 发 ,在 时 代的跌宕起伏中, 经历 了自己 辉 煌、坎坷的地学科研生涯。文集中有 很多的故事,我过去都不知道,或者不知道细节。比如那些 在野外工作中的遇害者,那些在政治运 动 中的罹难 者 ,他 们为 中国地学研究的 贡 献, 值 得人 们去纪 念。有些 东 西 过 去知道一点,但也不明白原因。比如我在《 历史的聘书 》博文中,留 过一些照片,其中 两 张 ,是当年毛 泽东 写 给杨钟 健信件的复印件,我没有 读 懂那封信,更不知道信的 缘 由。那封信的内容,在 这 个文集中有了解 释 。 1921年,“少年中国学会” 执 行部主任是 杨钟 健,他 给 在 长 沙文化 书 社工作的毛 泽东 写信, 请 他 补 填“少年中国学会”志愿 书 。毛 泽东 在当年 9月回信:“ 钟 健先生: 前几天接到通告,知先生当 选执 行部主任。今日表示,嘱 补 填入会志愿 书 ,今已照填。并帖附小照奉上。惟介 绍 人系王君光祈 为 我邀集五人,我 现 在只能 记 得三人,余二人要 问 王君才能知道。以后 赐 示, 请 寄 长 沙潮宗街文化社 为 荷!弟 泽东 二九”。那时的杨钟健 24岁,还在北大地质系念书。从这个信件,可 见 当年“少年中国学会”的年轻同志 们 , 办 事都很 认 真、讲规矩。而这些细节,现在网上还搜索不到。 《百年地学路,几代开山人》 这 个文集,函括了海峡两岸地学科学家的故事,那些 饱经沧 桑,曾 经 被政治分割开的一群,经过岁月沉淀之后,仍然可以在一个面 对 科学和平常日子的集子里聚首。因此, 这 个文集, 不光是后人对前辈和家人的记述,那些文字照片,也衬托出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管窥当时的社会。 看了这个集子里的各种故事和记录,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地学早期发展的历史。此外,面对那些图文,我也有一种无力感和惭愧。我们这一代人,对本应该知道的过去知道得太少、太少;现在和过去之间,缺失掉的东西也太多,让我们不能感受到那些厚重的历史。在一片苍白和浮躁氛围里,如何能有评说先驱者的资格?我写这段文字,感到勉强,撑得慌。但我感激有这样一个机会,在第一时间读到一些发自普通人心底的声音,激起我对地学前辈们更为由衷的敬仰,记下这一段,为中国地学界的先驱们发几句后生感想。感慨他们一生的贡献,给今天的中国地学事业奠基、开路。百年的历史,风风雨雨,浩浩荡荡,真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今回首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图片和截图来自《百年地学路,几代开山人─中国地学先驱精神及贡献》,特此致谢。此外, 刘强 博 主答应,书出来后,感兴趣的科学网博友,可以和他联系,他免费寄送。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12177 次阅读|72 个评论
“中国地学SCI刊物联盟”成立
热度 4 sciencepress 2014-12-30 16:13
2014年12月14日,在京10家地学期刊的主编以及编辑部负责人共聚一堂,召开办刊经验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郑永飞院士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大气科学进展》主编吕达仁院士、《地理学报》主编郑度院士、《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主编郭华东院士、《岩石学报》主编翟明国院士、《国家科学评论》地学副主编周忠和院士、《地球物理学报》常务副主编刘洪教授、《地质学报》执行主编杨经绥教授,《海洋学报》和《科学通报》由编辑部负责人代表参会。会议旨在全面提升中国地学 SCI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地学期刊整体发展。 会上,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彭斌做了题为“中国地学期刊现状”的报告,分析了中国地学SCI期刊的现状以及一些代表性科研单位的发文情况,并建议中国各SCI期刊应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任胜利编审做了题为“高影响力期刊先进经验介绍”的报告,他介绍了国内几个特色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并提出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的一些举措。 与会代表交流了各自期刊的办刊经验和体会,并针对如何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中国经济稳步提升和国际期刊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中国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既有条件也有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办好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SCI刊物,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关注的大事。 为了实现扩大影响、共同发展的目标,中国地学SCI期刊之间要相互支持、团结协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地学SCI刊物联盟”。通过期刊联盟,发挥如下作用:一是要相互交 流办刊经验,共同提高刊物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二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有利于国内SCI期刊发展的政策,提高这些刊物在国 内学术评价中的地位;三是联盟期刊要相互支持,推介亮点文章,借助各自的网络平台加强宣传。联盟期刊不定期交流办刊信息,学习借鉴优秀的办刊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承担起推动中国地学期刊发展的重任。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5496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4地学:大气、水文、环境类部分杂志影响因子
热度 2 azye 2014-7-30 22:46
id ISSN 期刊名 研究方向 影响因子 年文章数 1 758-678X Nature climate change 环境、大气 15.295 158 2 1752-0894 Nature Geoscience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11.668 167 3 0003-0007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11.574 104 4 8755-1209 REVIEWS OF GEOPHYSICS 地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 10.4 15 5 54-1013 GLOBAL CHANGE BIOLOGY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8.224 312 6 1466-822X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环境科学-生态学 7.242 118 7 0959-3780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6 163 8 0-4120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5.664 180 9 0013-936X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环境科学-工程:环境 5.481 1689 10 0043-1354 WATER RESEARCH 环境科学-工程:环境 5.323 675 11 1093-7404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PART B-CRITICAL REVIEWS 环境科学-毒理学 5.146 14 12 2045-2322 Scientific reports Natural Science 5.078 2484 13 1543-5938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5.056 19 14 0894-8755 Journal of Climate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4.904 618 15 0034-4257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环境科学-成像科学与照相技术 4.769 302 16 0930-7575 CLIMATE DYNAMICS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4.619 358 17 1364-8152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SOFTWARE 工程技术-工程:环境 4.538 224 18 0886-6236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综合 4.528 107 19 4-8276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4.456 1145 20 1757-7780 WIREs Climate Change 气象、大气 4.402 43 21 1748-9326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4.09 359 22 0099-2240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生物-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 3.952 965 23 0013-9351 ENVIRONMENTAL RESEARCH 环境科学-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3.951 129 24 0269-749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3.902 483 25 309-1333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3.885 42 26 1726-213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3.773 25 27 0043-1397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环境科学-湖沼学 3.709 616 28 0921-8181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地学天文-地球科学综合 3.707 198 29 1027-5606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3.642 338 30 0179-5953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环境科学-毒理学 3.632 23 31 0027-0644 Monthly Weather Review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3.616 258 32 1525-755X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3.573 124 33 0265-931X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3.571 231 34 0148-0227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3.44 2987 35 0022-4928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3.036 240 36 0022-3670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地学-海洋学 2.871 169 37 0309-1708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环境科学-水资源 2.78 211 38 0936-577X CLIMATE RESEARCH 地学-环境科学 2.707 59 39 0169-7722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综合 2.702 107 40 0885-6087 HYDROLOGICAL PROCESSES 环境科学-水资源 2.696 321 41 0022-1694 JOURNAL OF HYDROLOGY 地学-地球科学综合 2.693 627 42 1936-0584 Ecohydrology 环境科学-生态学 2.634 95 43 0920-4741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环境科学-工程:土木 2.463 305 44 0378-3774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农林科学-农艺学 2.333 221 45 1558-8424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2.099 188 46 1093-474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综合 2.074 107 47 1381-2386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综合 2.019 68 48 0017-467X GROUND WATER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综合 1.953 95 49 1998-9563 Hydrology Research 水资源、水文 1.944 74 50 0739-0572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地学-工程:大洋 1.82 202 51 0733-9496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工程、水资源 1.76 73 52 0049-6979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1.685 414 53 1084-0699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工程技术-工程:土木 1.624 181 54 0882-8156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地学-气象与大气科学 1.606 91 55 1365-881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地学-计算机:信息系统 1.479 123 56 2044-2041 INLAND WATERS 淡水 1.432 36 57 2161-9549 Freshwater Science 生态、淡水 1.423 105 58 2073-4441 Water WATER RESOURCES- 1.291 108 59 0262-6667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环境科学-水资源 1.252 122 60 1069-3629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AND REMEDIATION 环境科学-水资源 1.25 35 61 0042-790X Journal of Hydrology and Hydromechanics 环境科学-水资源 1.231 41 62 0273-1223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环境科学-工程:环境 1.212 720 63 1747-6585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环境科学-湖沼学 1.187 59 64 2040-2244 Journal of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WATER RESOURCES- 1.044 32 65 2040-2244 Journal of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WATER RESOURCES- 1.044 32 66 1061-4303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环境科学-工程:环境 1 146 67 1948-8327 Weather, Climate, and Society 气象、大气 0.911 33 68 1573-062X Urban Water Journal WATER RESOURCES- 0.905 35 69 0790-062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环境科学-水资源 0.895 44 70 1366-7017 Water Policy 环境科学-水资源 0.867 84 71 0250-8060 WATER INTERNATIONAL 工程技术-工程:土木 0.639 64 72 1801-5395 Soil and Water Research SOIL SCIENCE-WATER RESOURCES 0.615 23
248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学研究中合作的重要性
热度 2 lijianguo531 2014-5-28 17:19
今天在写我刚入学时候申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生合作项目的结题报告,里面有这么一 项内容“从项目参与者的角度谈谈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必要性”,我想想经过这个项目对我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就索性整理了一下,在这里全文贴出,供大家参考,全文如下: 作为有幸入选南京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的博士生,非常感谢两年来该项目对于我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的经费支持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该项目强调的是跨学科,而且是跨一级学科。跨学科对我们这些新入学,而且从未进行过跨学科合作的博士生来说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一个科研人员如果只关注自己研究的那一亩三分地很难会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性的观点。当年 刘东生 先生就是在发现黄土层中那一红一白明晰的层理之后,请教土壤学家朱显谟先生才有后面及其辉煌的黄土第四纪研究。而刘东生先生之前则是搞古生物研究的。目前学术界重大的科研项目都会集中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比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在发现“上帝粒子”的过程中集中了几十个国家的好几百位科学家进行合作,才有后面的惊人发现。现在地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持续性、跨尺度与模型预测的研究,特别是现在与地球暖化速率相当的全球碳循环研究。以前研究全球碳循环都是搞气象的人在进行研究,特别是老美和欧洲的几个牛人提出的全球二氧化碳变化与气候变化预测的几个通用模型为代表。但是现在的CNS上发表的碳循环的论文则较多的融入了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遥感学、气象学甚至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者。 其次,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由于个人的能力与时间有限,对某一地理要素从认识到数据分析的角度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们的地学研究中可能只关注围垦过程中土地利用对碳库的演变的影响,但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讲,土地利用是否会影响人为污染物的富集以碳库中的活性组分(如;DOM)对围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甚至对污染物迁移与降解的影响。我们可能就会在分析完土壤碳的研究的同时进行碳库组分的实验和有机以及无机(重金属)污染物的测试分析,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同一堆土样的利用效率,对于我来说,这是合作研究对我的最大启示。另外,目前地学中的跨尺度研究则更强这一点,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期刊中的发表的全球植被碳库的变化的论文,全球植被碳库的研究离不开MODIS数据的支持,我认为这是国际学术界进行数据贡献的最为成功的范例。那是不是有了植被变化的数据就完事大吉了?不是,你还得有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这些数据哪里来?就得靠不同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来实现。这方面推荐大家看看北京大学的朴世龙与南京大学李高军的研究论文。 最后,学科交叉与合作可以极大的提高你的学术影响力。简单的说,你以前只做土壤,你认识的都是土壤圈的朋友,土壤学会就是你最大的活动舞台了。但是你搞科研合作之后就可以逐渐认识多学科之间的优势与交融潜力,熟悉不同学科之间的牛人,自然你就会加入多其他学会当中去,既认识了众多的朋友,也扩大你的学术影响能力。就我而言,以前我只关注地理学会与土壤学会的东西,经过科研合作项目之后,让我发现环境科学有许多的研究与我的研究相近,而且用环境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关注地理学与土壤学研究中的问题更可能有新的发现,所以现在我也有了加入环境科学学会的冲动。因为在合作当中我认识不少环境领域的研究人员,加强合作,互利互惠是我们的共识。 我们也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成果,如下: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发表卷号、年月及页数 排名 是否为SCI收录 期刊影响因子 Evolution of soil properties following reclamation in coastal areas: a review Geoderma 2014,226:130-39 1/8 是 2.445 Soil sali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dvance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5): 943-960 1/6 是 0.907 Spatial Pattern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of Rapid Urbanization Area: A Case of Ehu Town, Wuxi City, Ea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4,,71(8): 3355-3362 1/6 是 1.445 Monitoring Soil Salt Content in Coastal Area Using HJ-1A Hyperspectral Data A Case Study of Rudong County, Easter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4,24(4):1-12 1/8 是 0.5 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 地理学报 2012, 67(9): 1233-1245 1/4 否 -- 2001 年至 2010 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资源科学 2012, 34(8): 1500-1507. 1/5 否 -- 无锡市土壤重金属富集的梯度效应与来源差异 地理科学 2014,34(4):496-504 1/8 否 --
个人分类: 学术视野|52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推荐:地学相关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汇集
毛宁波 2013-9-11 15:49
1、毛宁波《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公开课【长江大学】 http://www.icourses.cn/web/sword/portal/videoDetail?courseId=eddf9362-13bb-1000-b1ee-171b5fc0e640#/?resId=ede2bb19-13bb-1000-b468-171b5fc0e640 2、山红红《走近石油》公开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a6c224fc-13a9-1000-97f4-95552996d3e1 3、李文华《打开石油的天窗》公开课【重庆科技学院】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0ce8a670140ce95416b0018 4、龚一鸣《地球的过去与未来》公开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3f69e081013f6a1beb990073 5、颜丹平《走近地球》公开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3f65392a013f65abf20603bd 6、杨兴科《认识我们的地球——深入地球内部》公开课【长安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08165870140c39405be027a 7、唐辉明《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公开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3f6a2020013f6a284e1a0042 8、谢礼立《地震灾害与建筑结构防震设计》公开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a002a65d-1328-1000-921b-4876d02411f6 9、刘斌《地震活动与地震学》公开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547c8777-1395-1000-a415-da5eb8a4b98b 10、刘建妮《化石趣谈》公开课【西北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08165870140c3d6909102bc 11、王建《自然地理与人类环境》公开课【南京师范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75b827bd-139d-1000-be5b-63952debe2c2 12、董春梅《矿物岩石世界之窗》公开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25V004 13、李佩成《水与人类》公开课【长安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1941V002 14、束龙仓《走近地下水》公开课【河海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94V005 15、宁津生《走进测绘殿堂》公开课【武汉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86V010 16、汤国安《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公开课【南京师范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36fc6f101439e1fd065099e 17、刘金寿《宇宙探索与发现》公开课【大连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2ff97400143098735220518 18、王秀芹《海洋学——认识海洋的科学》公开课【中国海洋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23V002 19、何香涛《宇宙中的新发现》公开课【北京师范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027V006 20、钱建平《塑造地球的工程师——地质作用》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596V002 21、董春梅《矿物岩石世界之窗》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25V004 22、王根厚《地质学专业导论》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76a4ad301477bfcaa4a01b7 23、张洪江《土壤侵蚀原理》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022V004 24、陈家刚《旅游与地理》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994131014a99467f2a0014 25、刘凡《地质作用与奇观》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996ed1014a99d67db5023c 26、赵东风《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996ed1014a99d67db5023c 27、赵烨《同舟共济中的环境地学》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027V013 28、李秀坤《探海利器——声呐》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17V005 29、孙立广《极地考察与全新世生态地质学》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358V012 30、王焰新《地下水与环境》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91V004 31、赵进平《海洋科学专业导论》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423V004 32、郭颖《观赏石》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1415V003 33、程远平《瓦斯的是与非》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90V001 34、胡明《水利类专业导论》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94V006 35、周乃君《能源与环境》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1942V011 36、陈敏《全球变化——来自海洋的讯息》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384V001 37、陈家刚《旅游与地理》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994131014a99467f2a0014resId=ff8080814a994131014a994767540016 38、董秀成《能源战略与政策》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1414V002 39、刘毅军《驱散雾霾的阴影 走进天然气经济》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1414V003 40、樊洪海《石油工程导论》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ffe7bb014b4d7c7f05167fresId=ff8080814affe7bb014b4d7e680f1681 41、李耿《宝石鉴定与欣赏》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ffe7bb014b48bf01d4151e 42、陈菁《水利史六讲》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94V007 43、钱斌《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2daff92-13bc-1000-0a0a-9934a85ce015resId=f2dd3bec-13bc-1000-9de6-171b5fc0e640 44、李天文《生活中的卫星导航与定位》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697V004 45、孙柏年《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ea93fb6014eaf1094ad053d 46 、唐辉明《地质类专业导论》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eb4fbd2014ed89755812a91 47、岳大鹏《多彩黄土高原》公开课 陕西师范大学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718V008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6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学研究者应懂点力学才能如虎添翼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2-11-10 19:44
记得一年前的今天,我和北京市地震局的一位兄弟喝酒聊天,他说“最近西藏发生了一个 5 级地震,这是正常的能量释放,您怎么看?”我说“老哥,地震并不一定标志着能量释放,在加载状态下岩石破裂也会地震,此时的地震标志着能量积累;只有在卸载状态下,发生的地震才标志着能量释放。”他还是不明白,说“在圈里,大家都认为是能量释放,您能不能给我举个形象的例子。”我说“好吧,以弹簧为例,在压缩状态下(加载),弹簧积累弹性能;当一松开弹簧(卸载),释放弹性能。这么说,您明白了吧?”他说“我明白了积累、释放与能量的关系。”我说“你老兄还不笨,来,罚酒一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搞任何研究,基本概念必须清楚,否则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地学科研人士要想搞明白地球动力学机制、地球演化史、克拉通破坏、地质体破坏规律等,最好应懂点力学知识,因为这些机制都与介质的变形与破坏过程密切相关,即与力学有关。力学可帮助你梳理思路,可加深对地质体演化机制的认识,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目前,搞地震预测研究的人士,主要是学地球物理出身的。但仅有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研究地震预测,构造地质学是基础,地球物理学是监测分析手段,而力学才是捅破“强震演化过程之谜的金钥匙”,因为强震的失稳演化过程本质上是岩石的累积损伤诱至突变过程。 力学知识嘛,可看点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等方面的书或文献,如果再学点非线性科学(耗散结构论、突变理论、协同学、重正化群理论等),就更好了 扩展阅读: 秦四清,何谓正常的地震能量释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30001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321 次阅读|8 个评论
建议基金委公布2012年地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的研究成果
热度 5 guopengpeng 2012-9-19 00:04
下面是今年地学部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名单,很多人值得大家学习,但据我所知,里面也有不少人已经花费了国家很多经费,得过多种资助,研究成果很一般,在国际刊物上没有发表过几篇像样的论文,引用率也不高,也没有实用的应用成果。因为优秀青年基金定位是人才基金,基金委能不能把这些获得者的研究成果或者基金本子公布让大家学习一下,或者大家也可以按照名字和专业搜索一下这些人的简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赵晓丽纳米材料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李秋立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游静环境地球化学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许成岩石地球化学 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潘波环境地球化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王宝善地震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刘睿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姚华建地震学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何建森太阳风湍流的各向异性特征 武汉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王慧磁层-电离层物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部地质学郭华明地下水生物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张少兵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和演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质学黄迪颖特异埋藏动物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质学刘传周地幔交代作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刘显东粘土矿物界面过程的分子模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王孝磊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王博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同济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冯世进工程地质学 西北大学地球科学部地质学刘建妮早期生命起源及其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部海洋科学林霄沛海洋环流变异机理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科学部海洋科学夏少红海洋地球物理学 厦门大学地球科学部海洋科学史大林海洋环境生物学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地球科学部海洋科学刘桂梅海洋过程及其资源和环境效应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李志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辛金元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姜大膀古气候模拟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傅宗玫大气有机气体及有机气溶胶 清华大学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张强人为源排放定量表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程昌秀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陈仁升寒区水文学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地球科学部地理学刘良云植被定量遥感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杨健干扰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李正强大气气溶胶成分遥感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王小萍环境地球化学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理学刘峻峰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理学刘永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 北京师范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理学何春阳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理学袁增伟区域可持续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地球科学部地理学张金波土壤氮素循环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地球科学部地理学周顺桂土壤生物学
个人分类: jiaoxue|9662 次阅读|8 个评论
简论地学研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2-4-15 21:38
地学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极其复杂和漫长,目前科学工作者通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已观测到的现象进行研究,试图揭开某些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机制,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某些地质现象是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之后又经过了长期的风化、剥蚀等自然界的改造过程,根据目前看到的现象反推其历史形成过程确实困难,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于是乎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从某种程度上说“地书”比“天书”更难读懂。 其实这些现象的实际成因只有一种,但限于人们目前的认识水平,所提出的观点确有多解性。举一个例子,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中,有一种半开玩笑的形象说法,叫做“小构造吵吵闹闹,大构造胡说八道”,这就是人们认识水平多解性的直接反映。 你的研究结论是否是科学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根据观测、试验、测试、实例数据等可进行重复性验证;( 2 )对于人们争论的问题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统一解释。 有时,每个人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在事实真相大白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正常的。 不要天真的认为,教科书上写的、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直截了当地说,这些观点或者全错了,或者有些正确,有些错误,这都是当前科技条件下人们认识水平的阶段性反映,只是某些人暂时的认识而已,或许与终极真理无关。举例来说,从 1804 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存在两种学说 —— “风成说”和“水成说”。而已故的刘东生院士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这平息了“风成”“水成”之说,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手段的完善,人们对某些问题理解程度的提高,彻底谬误的认识会被自然淘汰,部分错误的认识会得以纠正和完善,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失误过程中通过纠错前进的,真理就是这样找到的。 不要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试图用已有的认识“盖棺定论”,这不符合科学态度。在真相浮出水面前,有益的学术争论值得提倡,但把不成熟的、有争议的观点和认识强加于人,恐怕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我始终认为,实践或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各位童鞋们同意否? 参考 刘东生:超级老人 黄土之父 http://qjwb.zjol.com.cn/html/2008-03/17/content_2104901.htm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737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甚低密度
热度 4 yuelugj 2012-3-30 00:07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甚低密度 刘继顺 2012-03-30 甚低密度是甚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的简称,指的是1:100万地球化学测量(即100平方公里范围内采一个样品),据说是用来快速地圈出超大型矿床找矿靶区的。 化探(地球化学探矿)是通过测量水系沉积物、土壤、生物质和岩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进而研究成矿和指示元素分布规律的找矿方法。一般地,水系沉积物样品所代表的地表岩石面积较宽,土壤样品所代表的地表岩石面积较窄,而岩石样品仅能代表地表的一个点。 为了快速地把握某一区域地表元素富集的程度,进而缩小找矿靶区,一般做法是:先开展1:20万或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再开展1:10万至1:5万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然后开展1:2.5万至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个别地段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实践证明:水系沉积物异常,能够反映水系至分水岭区间的元素富集程度,成功地引领了许多矿床的发现,特别是金矿床。 因地表岩石千差万别,不均匀性很大,因此,化探采样的密度,决定了化探异常的精度。但过密的采样,样品数过大,则增加了采样和分析的工作量。因此,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样品数量,能够反映地表最大面积的元素富集程度。 曾几何时,有人认为:1:100万的甚低密度地球化学采样和分析(100平方公里采一个样),能够快速地帮助寻找到超大型矿床。 原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可他们真的就干起来了。 据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最先在中国境内的东天山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伊犁地区,开展了23万平方公里的地球化学调查,第个样品分析69个元素的含量。 最近在京亲耳聆听了他们在中蒙两国边境近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100万地球化学调查的情况。 虽然我不知道设计者确定的布样原则及采样介质,但以我有限的知识来看,这恐怕难以达到设计者的初衷。 这是因为由于地表岩石的非均匀性,怎么能够保证1个样品能反映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表元素的平均含量?即使水系沉积物介质也是不能的,更何况他们所工作的地区为沙漠戈壁区,水系本不发育。 再说,矿产开发及工业设施,必对水系沉积物产生很大的污染,破坏其原生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由于各水系流域矿产开发及工业设施的差异,致水系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可能会致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是无效的。 我不知道国外还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跨国矿业公司,在做1:100万地球化学调查,而且是如此大面积的? 这样的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可信吗?有意义吗?是不是地学浮云呢?难道中国的钱真的多到花不掉吗? 如果他们已经圈出了超大型矿床靶区,进而找到了超大型矿床,早些告诉我全体纳税人呀!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508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项目征集
miran 2011-11-11 11:28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项目征集 (2011-06-03 10:16:24) 转载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项目征集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项目征集指南发布,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精神,十二五期间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以“需求牵引、核心突破、系统发展、军民结合”为原则,面向全球综合地球观测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突破先进遥感器、定量遥感分析、高精度多模导航定位等核心关键技术,提高精准测量和应用服务能力为目标,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为做好2012年度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备选项目推荐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欲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项目的企业,请点击查看: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2012年国家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征集 ,内有该类项目申报的具体内容。 一、 基础研究类 (一)地球观测 1.柔性地球观测平台系统设计 2.新概念成像/层析探测 3.地球观测目标/环境遥感综合认知 (二)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空间认知与地学信息图谱 2.多尺度空间信息融合与地理信息内容理解 (三)导航定位 1.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理论与方法 2.量子导航 3.新概念深空导航 二、 前沿技术研究类 (一)地球观测载荷与平台 1.高分辨率光学载荷 2.先进微波载荷 3.多波束/多频/轻小型激光雷达 4.编队/组网与协同观测技术 5.长寿命高可靠卫星平台技术 6.平台载荷一体化技术 (二)地球观测数据处理技术 1.高精度定标/真实性检验与测试技术 2.高精度遥感定量反演与同化技术 3.三维空间信息处理与测图技术 4.面向全球的陆地/海洋资源环境综合观测技术 5.全球气候变化遥感数据处理技术 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 7.面向公众的综合遥感信息提取与应用技术 (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全球地理信息时空编码技术 2.地理信息及时更新与空间关联技术 3.地理信息可视化与制图综合技术 4.移动、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 5.跨平台空间决策分析系统 6.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四)导航定位系统技术 1.卫星导航系统互用技术 2.全球/区域卫星导航增强技术 3.水下/地下/室内导航定位技术 4.城市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与服务 5.导航原子钟 6.全球大地基准修正技术 7.组合导航系统与终端 8.导航信号、终端测试技术 9.新型导航地图技术 (五)空间探测技术 1.空间环境监测技术 2.深空导航与自主管理技术 (六)卫星移动通信技术(跨领域支持,见信息技术领域指南) 三、 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类 (一)地球观测集成应用示范 1.机动实时接收处理系统 2.定标与产品综合验证系统 3.航空遥感载荷产品与系统应用 4.典型行业/区域综合应用与示范 (二)面向行业/区域的地理信息系统典型应用示范 (三)面向行业/区域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典型应用示范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2012年预备 项目申报 要求: 实施年限:项目所属分类,基础研究类为5年,前沿技术研究类为3—5年,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类为3年。 经费额度:按照项目所属分类,基础研究类项目申请国拨经费原则上不超过800万,前沿技术研究类项目申请国拨经费原则上不超过2000万,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类项目国拨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0万。 联系单位: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8号楼西楼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学相关模型(7)
热度 2 vcitym 2011-10-24 23:21
(7)CLUE-S、CA、ABM、DLS 适用于土地系统动态模拟方法可大致分为三类:基于经验统计的方法、基于多智能主体分析的方法、基于栅格邻域关系分析的方法和土地系统动态模拟系统(DLS)。 基于经验统计方法的CLUE-S模型、基于多智能主体分析方法的ABM模型和基于栅格邻域关系分析方法的CA模型、基于土地系统结构变化及空间格局演替综合分析的DLS模型都可以用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其中,CLUE-S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小尺度规模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模拟模型。CLUE-S模型的突出特点是以用地需求作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实现了区域用地需求的具体空间分配。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ABM模型主要包括描述研究景观的单元模型和描述行为者相互作用的Agent-based模型两部分,其优势在于模型包括了有思维行为和活动的人类个体,并在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CA模型作为空间结构模拟的主要方向,从空间场的观点出发,发掘空间单元的演变规律,实现了区域单元网格的动态模拟,能够在大尺度规模上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 DLS则着眼于整个土地系统,以区域用地结构变化均衡理论和栅格尺度用地类型分布约束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区域土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驱动区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自然控制因子和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定量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并共同推进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与格局演替的机理。DLS 将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看作一个时空动态过程,通过开展情景分析,模拟区域土地系统演化时空格局。【1】 DLS在预测区域用地结构变化方面的理论依据主要源自CGE模型的用地结构变化模拟模型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用地结构变化模拟模型以及运用模型进行区域用地结构变化情景分析。 区域用地结构变化模拟与情景分析是土地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系统动态模拟系统(DLS)预测区域用地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区域用地结构变化受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贸易环境、经济政策等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开放均衡性和系统反馈性特征决定了运用区域用地结构变化CGE模型和区域用地结构变化SD模型框架开展区域用地结构变化预测是DLS的必然选择。 作为DLS的基本原理之一,区域用地结构变化CGE模型的机理性极强,对模拟的结果有着很强的解释能力。它将价格机制的作用引入模型,从而能够刻画现实条件下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外部冲击是如何经由与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相联系的经济决策和行为而最终导致区域用地结构变化的。与CGE模型不同,区域用地结构变化SD模型更加侧重于土地系统的系统性和反馈性。它将区域用地结构变化看作与社会经济行为普遍联系的动态过程,注重体现它们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用地结构变化SD模型具有仿真时间长、模拟效果好的特点,能够真正揭示自然—社会—经济巨系统中各因子的驱动—反馈关系。 情景设计是DLS提高模拟预测精度的途径之一,同时符合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不确定性特点的要求。因此,DLS情景设计是区域用地结构变化模拟模型的重要支撑。 (待续) 【1】邓祥征【著】,土地动态模拟系统,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60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学工作者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qsqhopeiggcas 2011-8-7 00:13
地学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或地质体的形成与演化问题,需要根据目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地质现象推测 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岩石性质、 矿物成分 、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 生物 进化史、 气候 变迁史,以及 矿产资源 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 根据目前的地质现象推测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地质建造与构造过程,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由现象推测本质难免有多解性和人为性。 对构造地质学研究,据此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小构造吵吵闹闹,大构造胡说八道”,这句话实际上是是说根据目前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推测历史地质构造的形成有人为性和多解性。地质构造的形成经历了多起强烈的造山运动和后期的改造作用,根据近百年来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清楚某一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因此,对地学工作者而言,除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外,逻辑推理能力是更重要的。 看到某一地质现象后,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推测其形成的多种可能性,但更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哪种可能性是“最可能”的,需要试验数据、观测数据等证实其推理,需要从找矿、找油等实践活动中检验推理的正确性。经过想象 - 推理 - 验证 - 反馈 - 实践检验 - 理论总结这样的不断升华过程,经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与相互启发,地学研究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健康之路。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学相关模型(2)
vcitym 2011-8-5 18:11
2、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 (1)背景 摘自 http://tieba.baidu.com/f?kz=422257383 , http://www.cnblogs.com/maweifeng/archive/2006/04/11/372093.html 诞生:从游戏到科学 元胞自动机本来是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 Neumann)及其追随者提出的想法,但是Wolfram却将这种带有强烈的纯游戏色彩的原始想法从学术上加以分类整理,并使之最终上升到了科学方法论。元胞自动机的基础就在于“如果让计算机反复地计算极其简单的运算法则,那么就可以使之发展成为异常复杂的模型,并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所有现象”的观点。 受挫:主流眼中的异端 20世纪1980年代这一理论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比如“雪花的结晶”、“海螺的图案”或者“基于相对论的扭曲时空”等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模型都确实可以由这种“反复计算”而生成,这一切不断地证明了Wolfram的观点。但是他的观点当时却被科学界中的主流斥为“异端”。 淡出:十年磨一剑 此后,Wolfram开发了名为Mathematica的、在工作站上使用的Calculus(以微积分为主的解析计算)工具,并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由此也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他利用这笔财富成立了专用于科学计算的Mathematica软件开发公司,该公司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后,他实际上就已经脱离了经营领域。 进入1990年代后Wolfram完全沉默了。悠然自得的他把生活中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思考和计算上,专心致志地从事阐明宇宙原理的工作。Wolfram在2002年出了一本他写了十几年的科学巨著,象辞海那么厚,名字叫《A New Kind Of Science》。甚至有人传言就连Wolfram本人也自信地表示,这部著作是“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基本原理相媲美的科学金字塔”。甚至有人说,如果一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知道Mathematica软件或者Stephen Wolfram这个人,那么他的学位应该算不合格的。Wolfram认为,传统的科学建立在数学基础上,新的科学建立在计算机程序上;数学只能表达相对简单的科学规律,不能描述复杂现象,比如生物世界、湍流、社会、思维、经济、股票等。他的新科学的要点在于,宇宙的一切规律都可以由简单的程序经过反复计算而得到。这可能揭示了前所未知的科学本质。 颠覆:学科分类 根据《一种新科学》中的观点,认为截止目前数千年来发展而成的全部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的是一种完全无法预测的方法。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到心理学,甚至各种社会学等现有学术领域本来就不应该进行如此分类。 这些科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现象,说到底实际上都在受同一种运算法则的支配,利用各种方法对此反复计算就可以生成各种领域的复杂现象。Wolfram认为,“支持整个宇宙的原理无非就是区区几行程序代码”。 从“完全打破现有的学术体系,按照完全不同的原理来理解自然界”。 核心:计算机万能 也可以把Wolfram的观点称作是计算机万能理论。以物理学和数学为中心的传统科学是以方程式为基础而演绎推导出来的,但是在自动机方面,则是通过反复计算单纯的程序代码,也可以说是递归推导而出的。在牛顿生活的17世纪,由于还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先进计算机,因此当时的科学家不得不依赖于演绎的方法(算式计算)。这一切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必然、科学上的偶然。Wolfram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的科学方法是利用像现有那样的计算机来进行的算法运算。 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时空离散的局部动力学模型,是复杂系统研究的一个典型方法,特别适合用于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CA自产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应用领域涉及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歹境、军事学等。 附注: Wolfram1959年出生于伦敦,父亲是相当成功的作家,母亲是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幼年聪慧,13岁入伊顿(Eton)公学,15岁发表首篇粒子物理方面的学术论文,到17岁,他的科学论文发到了《核物理》(Nuclear Physics)杂志上。在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并在牛津学习一年之后,即到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理论高能物理小组工作。1978年,19岁的Wolfram受著名物理学家穆雷·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之邀赴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基本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一年内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Fellowship)获得者。他早年研究粒子物理,后来转搞元胞自动机,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开创了复杂系统研究这一新领域。 (2)概念 CA是一时间和空间都离散的动力系统,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其特点是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每个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状态,且其状态改变的规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局部的。CA不同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不是由严格定义的物理方程或函数确定,而是用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构成。凡是满足这些规则的模型都可以算作是元胞自动机模型。 元胞自动机的构建没有固定的数学公式,构成方式繁杂,变种很多,行为复杂。故其分类难度也较大,自元胞自动机产生以来,对于元胞自动机分类的研究就是元胞自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核心理论,在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元胞自动机可有多种分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S. Wolfram在80年代初做的基于动力学行为的元胞自动机分类,而基于维数的元胞自动机分类也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划分。除此之外,在1990年,Howard A.Gutowitz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行为的马尔科夫概率量测的层次化、参量化的分类体系(Gutowitz, H. A. ,1990)。下面就上述的前两种分类作进一步的介绍。同时就几种特殊类型的元胞自动机进行介绍和探讨S. Wolfrarm在详细分忻研究了一维元胞自动机的演化行为,并在大量的计算机实验的基础上,将所有元胞自动机的动力学行为归纳为四大类(Wolfram. S.,1986): (3)原理 在一个有限的规则格网 (Lattice Grid)中的每一元胞(Cell)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作用规则,依据确定的相同的局部规则作同步更新。大量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系统的演化。 元胞自动机最基本组成:元胞、状态、元胞空间、邻居、规则五部分。 元胞。 元胞又可称为单元,是元胞自动机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元胞分布在离散的一维、二维或多维欧几里德空间的晶格点上。 状态。 状态可以是{0,1}的二进制形式。或是{s0,s2,……si……sk}整数形式的离散集,严格意义上,元胞自动机的元胞只能有一个状态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其进行了扩展。例如每个元胞可以拥有多个状态变量。 元胞空间。 元胞所分布在的空间网点集合就是这里的元胞空间。 目前研究多集中在一维和二维元胞自动机上。对于一维元抱自动机,元胞空间的划分只有一种。而高维的元胞自动机,元胞空间的划分则可能有多种形式。对于最为常见的二维元胞自动机,二维元胞空间通常可按三角、四万或六边形三种网格排列。 邻居。 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中,通常以半径,来确定邻居,距离一个元胞内的所有元胞均被认为是该元胞的邻居。二维元胞自动机的邻居定义较为复杂,但最常用的规则四方网格划分,如冯-诺依曼(Von. Neumann)型(一个元胞的上、下、左、有相邻四个元胞为该元胞的邻居)、摩尔(Moore)型(一个元胞的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相邻八个元胞为该元胞的邻居)、扩展的摩尔(Moore)型(邻居半径扩展为2或者更大)、马哥勒斯 (Margolus)型等。 规则。 决定一个元胞下一时刻的状态动力学函数,简单讲,就是一个状态转移函数。我们将一个元胞的所有可能状态连同负责该元胞的状态变换的规则一起称为一个变换函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时间。 元胞自动机是一个动力系统,它在时间维上的变化是离散的。在上述转换函数中,一个元胞在t+1的时刻只(直接)决定于t时刻的该元胞及其邻居元胞的状态,虽然,在t-1时刻的元胞及其邻居元胞的状态间接(时间上的滞后)影响了元胞在t+1的时刻的状态。 (4)软件 CA的程序很多,由于其变种很多,因此没有固定的软件。一下是一些连接可以借鉴: 萝卜驿站 http://luobo.ycool.com/archive.57000.html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个人分类: 杂谈|5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当向地学科授予小红花
陈龙珠 2011-7-14 10:15
在今年科学网博客中, 最繁荣的看似在地学科, 历时半年有余的院士和千人造假举报, 近日什么门之热话题又在方兴未艾 科学网对如此为其增点的好事, 应该至少以 来给予奖励才是。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1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对[哲学家们能帮助我们搞地学的建立“尺度学”吗?]的“解
热度 1 liwei999 2011-6-18 13:24
说说对[哲学家们能帮助我们搞地学的建立“尺度学”吗?]的“解读”。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17/2011 22:52:18 这是科网黄老邪提供的“掐架话题”。“解读”的另一种说法叫“审题”,就是要分析一下这件事儿该怎样说。因为使用“自然语言”,往 往会发生歧义。比如说,“看小姐下面”很可能不过是位厨娘在煮面条的“场景”。 如果把陈述改成男人们能帮助女人“生孩子”吗的说法,理解又可以有许多。毕竟知道“尺度学”的人少,而知道“生孩子”的人多。 有歧义就有辨析,就要有“哲学”。角度的单位,究竟算不算是 “基本单位” ?对长度的单位而言,这几乎是个“自明”的问题。但是到了角度这里,就有些“糊涂”(弧度)了。定义:连接一条半径长圆弧端点的两条圆半径所构成的平面角为一个弧度。显然这是用“长度”定义了“角度”。但是,如果说“角度”是个 “导出单位” 的话,被导出来的就是“没有单位”——无量纲的单位。这个现实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人“质疑”,而在当初并不大为人们接受。因此就留下了两个角度的“辅助单位”的说法。 可见单位选什么、如何选是个“人事儿”,并不是个自然的属性。如何定单位体系?这里面就有哲学了。搞地学的建立“尺度学”如果是个纯学术的问题的话,也就无所谓了。问题是许多地方需要“妥协”。而如何“妥协”就是个哲学的问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盆气
Amsel 2011-5-12 11:33
前天刚说完地学创新和还原的问题,今天就有了个例子,虽然不是国内的创新,但当初也很热闹了一阵子,就是深盆气。这是美国石油地质学界大概二三十年前提出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的模型,天然气的储层比通常的储层致密,这种致密的砂岩储层像平板一样夹在上下两层更致密的泥岩层中间。储层不是水平的,而是略有倾斜,更关键的地方是,储层“地势”较高的地方是水,较低的地方是天然气,当时的解释是,由于“毛细管力”,天然气不能向上浮动占据上面水的位置。 这个模型虽然很创新,但是显然没有足够的物理证据。那就是,砂岩的渗透率低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地质时间尺度维持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毫无疑问,这种概念提出之后,肯定会有大量实验来演示这种现象,但这只是演示而已。这种上水下气的不稳状态,即使在实验室可以维持几天、几年,也不能定量说明地质时间的变化。所以如果从还原角度出发,必须要解连续性方程。推测不会有人这样做,所以这也就一直是缺乏物理基础的概念模型而已。 为什么说到这是今天的例子?上午听到Doug Cant的报告,他说前些年加拿大在某个著名的深盆气地区密集打了很多井,最后搞清楚了这个地区天然气和水之间的界面的关系。最后发现的是,首先,砂岩储层并不是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是大面积连续分布的,中间有很多被泥岩切割的不连续的地方;其次,砂岩的含气地带也有低渗透夹层,这些夹层中也是水。 最后的结论是,这个地区的“深盆气”“上水下气”模型是一种假象,细节说明这个地区的气藏仍然是常规的岩性圈闭。砂岩中的流体分布并没有违背它们的密度差别。
个人分类: 油气地质|4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地学需要的不是什么创新,而是需要还原论
热度 6 Amsel 2011-5-10 10:27
本人有地质学和化学两个学位,对此还是有切身体会和发言权的。中国地学不需要什么创新,需要的是还原论,把地质问题还原为基本的、不同尺度的物理和化学模型,这些模型本身可能是粗糙的,但必须是合理的;可能难以取得精确解,但一定要知道不确定性在哪里。而对实验数据和地质体数据的分析一定要严守统计规则。 如果哪个地学领域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会违背基本的物理化学定律而不自知,轻则经验论主导,重则学术泡沫乃至伪科学泛滥。中国地质学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概二十年之前国内还没有成形的实验岩石物理研究,所以是“大构造胡说八道、小构造小打小闹”,构造流派一大堆,有多少能站得住脚的。而中国搞了30年的地震预报一概经不起统计检验。本人在流体地球化学方面亲身体会更多,这样的例子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讲。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404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地球上最稳定的地质结构——克拉通craton
热度 2 Geomechanics 2011-5-9 15:55
克拉通是单词craton的音译外来词,含义就是稳定的大陆板块,通常形成于前寒武纪,具有稳定的岩石圈地幔。 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6972.shtm 作者:丁佳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9 9:14:39 “中国科学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方面的研究成果令人折服” “克拉通形成与破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华北克拉通研究提振地学强国梦 [科学时报 丁佳报道] 5.4亿年前的早期寒武纪 ,地球将一份酝酿了几十亿年的礼物赠给了还远未出世的人类。 这份礼物就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质结构——克拉通。 大陆和大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两个构造单元,大陆即是由造山带将原本不相连的克拉通“焊接”而成的。占陆地表面积50%的克拉通为人类提供了广袤而又安全的家园,古老克拉通厚达200多公里的岩石圈,使其能够免遭地质作用的破坏而保持长期稳定,没有明显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科学家逐渐认识到 古老克拉通也并不能永久保持稳定,它也会被改造甚至被破坏。 我国的华北克拉通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遭受了强烈的改造和破坏,不仅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而且大地震频发。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地球科学家破解稳定克拉通破坏之谜。 日前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的“克拉通形成与破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个谜题将全球200多名顶尖地球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进行了一场跨越几十亿年历史的时空对话。 特立独行的华北克拉通 20世纪地球科学最重要的成就——板块构造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但却无法合理解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中许多重要的地质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保存着地球44亿年秘密的克拉通,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经久不衰的前沿研究课题。 稳定的克拉通遭到破坏或改造还是人类认知中认识相当有限的一种地质现象,对该现象的探索能够为认识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构筑更完善的地球形成与演化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突破口。 对西伯利亚、东欧、北美、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克拉通的研究表明,尽管这些克拉通有时也会发生局部改造甚至岩石圈减薄,但它们仍具有稳定的特性。 相比之下,华北克拉通则亲历了地质史上形形色色的巨变。自18亿年前华北克拉通形成后至古生代,它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存在厚度约为200公里的太古宙岩石圈。 然而,自晚古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有100多公里厚的岩石圈消失了。在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玄武岩中,科学家们找到了被岩浆携带到地表上的地幔橄榄岩。对这些橄榄岩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发现,至少在有火山岩出露的地区,如今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厚度只剩下了大约60~80公里。 地球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对地球内部的透视功能,进一步确认华北克拉通东部整体岩石圈厚度确实小于100公里。 更重要的是,华北克拉通丢失的不仅仅是岩石圈厚度,其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迹象告诉人们,华北克拉通东部从整体上遭到了破坏,而不是简单的改造。 在地下发生这场剧变的同时,地表也俨然一片沧海桑田。 一方面,华北克拉通东部成为现今活跃的地震带,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另一方面,伴随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岩石圈构造伸展作用形成了范围广大的渤海湾盆地,沉积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在克拉通破坏过程中,中生代大量的岩浆活动也造就了华北地区众多的多金属矿床资源,如金矿和钼矿。 “从这方面讲,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不仅仅会带来地震灾难、火山喷发等‘坏事’,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而从科学角度上说,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探索也有望成为打开大陆地质大门的钥匙。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地球科学家Martin Menzies认为,华北克拉通是“研究克拉通活化和岩石圈形成与演化机制及其时空效应独一无二的试验平台和理想场所”。 本次会议主席、中科院院士朱日祥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如果人们能真正理解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和破坏,对全球其他克拉通乃至整个大陆形成和演化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破解华北克拉通之谜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投入1.5亿元人民币,部署实施了“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这个为期8年的科学计划几乎覆盖了地球科学所有主要的学科大类,参加人数近千。 4年来,该计划共资助了46个重点科研项目,凝聚了长期从事华北克拉通研究的科研力量,吸引了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国家科学家的参与。 这一研究计划集中我国在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围绕“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短短几年内就在大陆形成演化等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通过地震探测和沿探测剖面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华北克拉通东、西部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证明华北克拉通破坏主要发生在太行山及其以东的华北东部。 通过大量高精度年代学数据测定和地质体属性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年代被定格在晚中生代,并以1.25亿年的早白垩世为破坏的高峰时间。 通过对整个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不仅仅表现为岩石圈的减薄,而且还伴随岩石圈性质与结构的重大变化与重组。这一结果与之前的假说和模型有所不同。因为实际上,有些岩石圈减薄的克拉通仍能保持稳定的属性。 那么克拉通破坏的原因究竟何在?在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中,我国地球科学家逐步认识到,在早白垩世全球地幔整体升温背景下,太平洋板块俯冲脱水等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使克拉通东部地幔对流系统失稳,从而导致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的破坏。 从区域问题到国际热点 这些成果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也将“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推向了国际地球科学的最前沿。在最近Web of Sciences对国际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综合统计中,“华北克拉通破坏”名列第三。 在全球所有的克拉通中,华北克拉通算不上是很大的一块,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一块。“华北克拉通破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但如果只有华北发生了破坏,那它只能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张宏福解释称,“其实全球许多克拉通都多多少少发生了破坏,只是程度有大有小,表现没有这么强烈罢了。所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事实上,华北克拉通近年来正在成为不少欧美科学家举办国际会议专题和在各自国家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议题。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每年都举办“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专题研讨。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国外学者也超过了70人,而且不仅仅局限在华北克拉通的研究领域。 本次会议聚集了包括中科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球最顶尖的地球科学家。20多年前涉足这一科学命题的范蔚茗、William Griffin、Martin Menzies,倡导和组织克拉通破坏研究的朱日祥,地球动力学、岩石学、地震学大师Dan Mckenzie、Roberta Rudnick、Robert van der Hilst等均悉数参会。 会议上,朱日祥在开幕报告中提出的华南大陆再造和特提斯造山带演化的大陆动力学前沿研究设想,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同。20多年前来到中国研究华北克拉通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建议“应由中国科学家来组织这两个科学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许多外国科学家也赞叹会议内容“太令人兴奋”、“中国科学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成果令人折服”。 言下之意,华北克拉通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学术热点,也成为中国科学家为全球地球科学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的重要突破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主任柴育成对这样的未来深信不疑。他说:“华北克拉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区,相信对华北克拉通的研究,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克拉通的对比性研究,将会对整个地球科学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华北克拉通就像是一个漫长的预言,吸引着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注意力。而中国学者也很想抓住这次契机,帮助中国尽快从地学大国跨入地学强国的行列。 《科学时报》 (2011-05-09 A1 要闻)
1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学人写情书
热度 2 tonybean 2011-4-21 01:59
你是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我干涸的躯体。 你是热带风暴的中心,我在你周围激荡澎湃着。 你是风沙和流水,把我的心一点一点侵蚀,让我毫无反抗能力。 你是地球上的生命, 我愿成为臭氧层,为你吸收紫外线; 我愿成为地磁场,为你阻挡太阳风。 我对你的爱, 大如温盐环流,横跨三大洋表面底层,无所不包; 细如微体化石,记录每一个爱你的细微信息。 我会及时知晓你的心情,就像监测地震那样迅速。 我会全面了解你的性格,就像勘探矿藏那样细致。 我相信我们的爱会像宇宙一样亘古不变。 即使经过多少次构造运动,沧海桑田,我们仍能在沉积或俯冲过程中相见,再次融合。 即使我们的未来就像ENSO那样难以预测,我们相爱的心仍会像信风那样坚定不移。 即使我们被风和水媒介的搬运分隔两地,我们仍能通过遥相关找到对方。 我希望和你一起, 飞到青藏高原上空,借着南亚高压的动力翱翔天际; 深入古登堡面,沿着地幔对流漫游于地球内部; 乘坐火箭到太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不问世事,朝夕相对。 就让我对你的爱,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加而升温吧! 就让我对你的爱,在太阳中微子爆发之前修成正果吧! 就让我对你的爱,在黄土、冰芯、石笋、树轮的见证下永恒吧! ----- 可以猜猜她是研究什么的~就在这里面
个人分类: 闲暇随想|4016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学浮云起 自挂东南枝:壳幔成矿
热度 13 yuelugj 2011-3-12 22:12
地学浮云起  自挂东南枝:壳幔成矿
地学浮云起 自挂东南枝:壳幔成矿 刘继顺 2011-03-12 话说当今地学大势,浮云多于实务,忽悠强过憨厚。 盖因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币值外升内贬,研究调查经费大涨,千万至亿元计项目纷纷出笼,各路忽悠悍将粉墨登场。抱得大脚,成就大师。 就我所了解的成矿与找矿领域,似是而非的成矿理论创新,无从验证的找矿方法突破,浮云汹涌日光黯,神马迷离真相羞! 先说说“壳幔成矿“浮云 令人沮丧的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地球深处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根据天然地震数据推测的地球结构模型上。 “上天容易入地难”。地质学家数百年来,做梦都想从地幔中取出样品来,看看地幔的成分和结构到底如何。可结果大失所望,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未能得到一丝半点的地幔物质样品。 在美苏星球大战的年代里,苏联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最薄的大陆壳打穿康拉德面(花岗质上地壳硅铝层与玄武质下地壳硅镁层不连续面)。他们最终选择了Kola半岛的Pachenga,设计了一个孔深15000米的超深钻。1970年5月24日开钻,1979年6月6日钻至9600米,1983年钻至12000米,因井底温度达180度(估计15000米深时温度将达300度,大大超出最初的估计),难以继续钻进,故于1994年终孔。终孔时垂直深度12262米。目前仍为全球垂直孔深最深的钻孔。 科拉半岛超深孔否定了基于地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所建立的东巴尔干深部地质构造模式,动摇了对地壳结构的传统推论,原根据地震数据推断的康拉德面并不存在,实际上这一不连续面系含水破碎带岩石引起的,并不是花岗质向玄武质转变带引起的。 德国的KTB超深钻,原设计14000米,1990年10月6日开钻,1994年终孔,终孔孔深9101米。原根据反射地震推断的缓倾斜地质界面及推覆构造面并不存在,而是陡倾片理及片理重褶的直立转换带,反射地震所推断的缓倾斜地质界面实际上反映的是,片理重褶的枢纽和轴面产状近水平。 196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上地幔计划”(IUMP)、“莫霍面钻探计划”(Mohole),欲穿透7000米厚的洋壳进入地幔。然而技术难度和惊人的耗费迫使他们“浅尝辄止”。此后不得不更改计划,先后改称“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和“综合科学大洋钻探计划”(IODP)。 2004 年1 月18 日, 日本“地球号”(Chikyu)钻探船声称:要通过2500米的水深,向海底下钻进7000米,钻穿洋壳抵达地幔。然而2006年出了事故,2007年9月21日又重新开始钻探,预计2010年钻穿地壳。可后来的报导说要2012年、2013年才能钻穿地壳。据知情人士说,这次钻探既不是“钻入7000米深的地心”(“地心”绝不只7000米深),也不可能“钻入地幔层”,而是钻探日本岸外海底的震源带。 因此,至今人们尚未获得地幔原位样品。 目前我们对地幔的了解,仅仅根据地震和重力资料来推断地幔的深度与结构的,根据地表出露的超镁铁岩来推测地幔的成分的。 地球物理资料的推断存在多解性,正如科拉半岛超深钻和德国KBT超深钻所揭露出来的地质事实,就与地球物理资料的推断相去甚远。 地表出露的超镁铁岩,因为地幔高温岩石和岩浆到达地表时经历了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地壳路程,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这些超镁铁岩与地幔岩在成分上已有很大不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我们的大师讲起地幔的结构与成分来,口若悬河,仿佛进入过地幔般信誓旦旦。 目前“深部找矿热”,大师们无不谈及“壳幔成矿”。但说来说去,空洞得很,全无实质性的内容。但这就是所谓创新,所谓前沿性成果,需要耗资巨大。 一条暗色岩脉或者一个小小的“暗色岩石”包体,将其无限放大,作为壳幔成矿的证据。 殊不知,原本为地幔岩,脱离地幔进入地壳后,就成为地壳的物质组成,尔后的发展演化与地幔关系就不大了。 有人要说,曾经在地幔待过,就是地幔岩,这有什么错吗? 这没有什么错!因为地球曾经没有地壳呀! 是呀!星云物质机械碰撞及放射性衰变热能,导致原始地球内部重熔,使得比重大而熔点高的铁、镍等最先分离并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较轻的铁镁硅酸盐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原始地幔。原始地幔表层失热变硬,形成坚硬外壳,即原始地壳。原始地壳表面被水淹没。约3500Ma前开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出现安山玄武质岩浆活动。大量岩浆在海底喷发和堆积,形成由火山喷发物质构成的岛屿,这就是最早的陆地。陆地开始风化剥蚀,形成陆缘碎屑物质,并在陆地周围海域堆积成为陆缘碎屑沉积岩,形成大陆核心,即陆核;约2500Ma前开始,玄武质岩浆及由其结晶分异而成的酸性岩浆增多,与在陆核周围堆积的沉积岩组成了新的地质体,并在后期构造运动及岩浆作用下焊接到陆核边缘,使陆核扩大,形成更大面积的地块,即地盾。 为什么我们要舍近求远,求一个我们至今仍不清楚的地幔呢?这对我们的成矿研究与找矿实践有什么帮助呢?是不是越玄难解越前沿呢?!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7399 次阅读|15 个评论
2010研矿录
热度 2 yuelugj 2010-12-31 22:54
2010研矿录 刘继顺 2010-12-31 新年的宏钟将在神州大地鸣响,2010年终成过往。 年头穿梭于柬国热带丛林,年尾漂泊在青海雪域高原。 不外乎查资料,找问题,出创意,寻证据,定方向,勘现场,做设计,施工程。 再就是研成矿,讲找矿,传所得,授所学。 留影之处有: 云南的昆明、东川、曲靖、会泽、昭通、鲁甸、金平、元阳、蒙自、屏边、绿春、保山、昌宁; 广西的南宁、桂林、贺州、钟山、富川; 湖南的怀化、麻阳、辰州、郴州、宜章、茶陵、衡阳、祁东; 四川的成都、西昌、雅安、会东、会理、汉源; 西藏的昌都、察雅; 青海的西宁、都兰、格尔木; 安徽的合肥、庐江、黄山、太平; 浙江的杭州、桐乡; 新疆的乌鲁木齐、喀什、阿克陶; 重庆;上海;南京、北京;西安;郑州;广州、深圳;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还有澳州的墨尔本、珀斯、西澳州;柬埔寨的金边、桔井、吴哥。 山川中听矿语,平丘内见矿丝。深井底有矿须,悬崖上挂矿枝。 谁能说顽石无情,劣砾无义?有道是:真诚所至,迸出金石! 谁能说浅覆盖无大矿?有道是:真真假假,慧眼识真! 岁月无心催人老,日久有意见友情! 回首2010,快乐多过烦恼,至诚胜过虚伪,喜悦大过悲伤,成功压倒碰壁! 在即将转至2011年轮前夜,谨对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的友朋师亲,致以诚挚的谢意! 祝福大家:乐福随身石化宝,心诚着意矿献瑞!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523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gongshiliang 2010-10-11 03:16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此计 划在2000年之后开始推行,目标是选出超过500个值得保存的地质景观加强保护。至2010年,中国已有24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 园网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地质公园提出了六条定义: (1)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由一系列具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具有 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   (2)这些遗址彼此联系并受公园式的正式管理及保护,制定了官方的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3)支持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能加强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促进当地的文化 复兴;   (4)可探索和验证对各种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法;   (5)可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   (6)始终处于所在国独立司法权的管辖之下。所在国政府必须依照本国法律、法规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 截止到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64个成员,分布在全球19个国家。它们是: 中国(24个) 爱尔兰(1个) 奥地利(1个) 巴西(1个) 德国(5个) 法国(2个) 克罗地亚(1个) 捷克(1个) 罗马尼亚(1个) 马来西亚(1个)挪威(1个) 葡萄牙(2个) 日本(3个) 西班牙(4个) 希腊(3个) 意大利(5个) 伊朗(1个) 英国(8个) 澳大利亚(1个)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湖南)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广西)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爱尔兰(1个) - 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Copper Coast Geopark-Republic of Ireland) 奥地利(1个) - 奥地利艾森武尔瑾地质公园(Nature Park Eisenwurzen - Austria) 巴西(1个) - 巴西阿拉里皮地质公园(Araripe Geopark - Brazil) 德国(5个) - 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Vulkaneifel Geopark - Germany) - 德国贝尔吉施 - 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Geopark Bergstrasse Odenwald - Germany) - 德国布朗斯韦尔地质公园(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 Germany) - 德国斯瓦卞阿尔比地质公园(Geopark Swabian Albs - Germany) - 德国特拉维塔地质公园(Nature park Terra Vita - Germany) 法国(2个) - 法国吕贝龙地质公园(Park Naturel Rgional du Luberon - France) - 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Reserve Gologique de Haute Provence - France) 克罗地亚(1个) - 克罗地亚帕普克地质公园(Papuk Geopark - Croatia) 捷克共和国(1个) - 捷克共和国波西米亚天堂地质公园(Bohemian Paradise Geopark - Czech Republic) 罗马尼亚(1个) - 罗马尼亚哈采格恐龙地质公园(Hateg Country Dinosaur Geopark - Rumania) 马来西亚(1个) - 马来西亚浮罗交怡岛地质公园(Langkawi Island Geopark - Malaysia) 挪威(1个) - 挪威赫阿地质公园(Gea- Norvegica Geopark - Norway) 葡萄牙(2个) - 葡萄牙纳图特乔地质公园(Naturtejo Geopark - Portugal) - 葡萄牙阿洛卡地质公园(Arouca Geopark- Portugal) 日本(3个) -系鱼川(Itoigawa)地质公园 -岛原半岛(Shimabara Peninsula)地质公园 -洞爷湖(Lake Toya)和有珠山(Mt. Usu)地质公园 西班牙(4个) - 西班牙卡沃- 德加塔地质公园(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 Spain) - 西班牙马埃斯特地质公园(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 Spain) - 西班牙苏伯提卡斯地质公园(Subeticas Geopark - Spain) - 西班牙索夫拉韦地质公园(Sobrarbe Geopark - Spain) 希腊(3个) - 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 Greece) - 希腊普西罗芮特地质公园(Psiloritis Natural Park - Greece) - 希腊柴尔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质公园(Chelmos-Vouraikos Geopark - Greece) 意大利(5个) - 意大利贝瓜帕尔科地质公园(Parco del Beigua - Italy) - 意大利马东尼地质公园(Madonie Natural Park - Italy) - 意大利撒丁岛地质与采矿公园(Geological and Mining Park of Sardinia - Italy) - 意大利阿达梅洛布伦塔地质公园(Adamello Brenta Geopark) - 意大利罗卡迪切雷拉(Rocca Di Cerere Geopark) 伊朗(1个) - 伊朗格什姆岛地质公园(Qeshm Geopark - Iran) 英国(8个) - 英国北奔宁山地质公园(North Pennines AONB Geopark - UK) - 英国大理石拱形洞地质公园(Marble Arch Caves Cuilcagh Mountain Park Northern Ireland- UK) - 英国苏格兰洛哈伯地质公园(Lochaber Geopark Scotland- UK) - 英国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North West Highlands Scotland - UK) - 英国威尔士大森林地质公园(Forest Fawr Geopark Wales - UK) - 英国里维耶拉地质公园(English Riviera Geopark - UK) - 英国威尔士乔蒙地质公园( Geo Mon Geopark - Wales) - 英国设得兰地质公园( Shetland Geopark - UK) 澳大利亚(1个) - 澳大利亚卡纳文卡地质公园(Kanawinka Geopark - Australia)
个人分类: 资源环境|6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逝去的上海小洋山地学科普基地
gongshiliang 2010-9-6 22:06
上海小洋山地学科普基地,由沪上多位具教授衔的地质前辈,在退休后历尽千辛万苦,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在荒僻的孤岛上建立而成,同时组织中小学生来此夏令营地学考察,成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他们亲任解说、导游、后勤,精神感佩,事迹感人,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上海电视台曾深入孤岛,采访拍摄为创建科普基地呕心沥血、为普及和传播地学知识老而弥坚的诸位专家学者,并展示海岛奇特的地貌景观和旖旎风光。播出的纪实专访,产生了广泛影响。 上海小洋山地学科普基地如今为上海洋山深水港所在地取而代之。立此存照,借以缅怀。 (中为原上海市副市长、左宗棠之曾孙女左焕琛)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4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09年JCR公布最新分区表
opensesame 2010-4-22 10:50
JCR关于国外论文的评判估计是比较权威的,不过对于国内论文的准确度不是太高。主要有两点:一是总体而言国内期刊引用率太低,主要是因为国际影响小。谁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汉语也还没有那么popular。二是国内期刊的英文版(或中文版)的SCI影响因子不能体现期刊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大家影响因子基本差不多,但是实际(特别是中文版)在国内的影响力大不相同。甚至有些中文版影响比较大的反而没有被SCI收录。 废话多说了几句。看看top(1区)的有哪些啊?简单列几个: REVIEWS OF GEOPHYSICS EARTH-SCIENCE REVIEW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CLIM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ETROLOGY JOURNAL OF CLIMATE GEOLOGY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PALEOCEANOGRAPHY PRECAMBRIAN RESEARCH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蓝色的字体的期刊我平时也经常能阅读到,其他的几乎没有读过,大概是方向差的比较远了。鼎鼎大名的JGR还在2区呢,真是汗一个.........目标距离好远啊!加油ing 国内也有一些机构出过分区表,科学院的,大学的都有,他们对国内期刊的评价稍微能公正点。下次找来贴在一起。 2009年公布最新JCR分区表(1).xls
个人分类: 科普|5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评
热度 1 yuelugj 2010-1-24 12:47
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评 刘继顺 2010-01-24 2010年1月15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旗研究员,以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为题,在《岩石学报》网站上发表了致全国地质同行的一封信。信中:就结晶分离、花岗岩形成环境及花岗岩源区构造背景、埃达克岩等问题提出了他的疑问。他认为摆脱目前研究危机的办法是:回到野外去,开展学术争论(论战)。 他的最有意思的话是尤其发到国外的论文,大多往外国人的思路上去套,因为,套用国外现成的理论是最简单易行和最实惠的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个别野外研究不足的论文也容易蒙混过关。从这个角度说,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如果不改变现状,我们将制造更多的垃圾。 斯言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目前搞大地构造的、岩石学的、地球化学的,地球动力学的大牛们,所用套路基本相同:那就是去公路边、采石场和采矿堆中,取几块标本,然后不惜重金和时间,左分析测试,右数据整理,再数字模拟,套用判别图解,提出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结论和创新来,再发到外刊上,悠然自得。这样制作出来的文章,的确不如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上的论文有参考价值,因为后者的论文起码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基础地质资料和信息。 目前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数据怪圈,所谓热点问题就是小团体(学术共同体)的自娱自乐,如大陆型斑岩铜矿、造山带型金矿、埃达克岩等等,就是一个伪创新命题。 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 致全国地质界同行的公开信 张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信中讨论了花岗岩研究的现状,指出花岗岩理论上存在的危机和花岗岩研究思路上存在的危机,提出回到野外去,建议开展一场关于花岗岩的大辩论。呼吁学术界要正视危机,抓住机遇,迅速改变现状。 关键词:花岗岩,危机,公开信 花岗岩研究现状如何?如何评价当代花岗岩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功与过?学术界是有不同认识的。多数人肯定持肯定的态度,但笔者深感忧虑,笔者认为花岗岩研究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而不能自拔。笔者从2007-2008年已经连续发表了6篇文章(张旗等,2007a, b, c, 2008a, b, c),系统地讨论了花岗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一场花岗岩大辩论的主张,却如泥牛入海,无人问津。可是,翻开近期有关花岗岩的文章,错误的提法、研究方法和解释依然故我。 例如,笔者指出,花岗岩结晶分离从实际上和理论上都是不可能的(张旗等,2007b, 2008d),笔者也与某些同行探讨过,国内外花岗岩文章连篇累牍,但所有讨论花岗岩结晶分离问题的均以哈克图解作为依据,可是哈克图解真的不是依据。花岗岩结晶分离需要野外和岩相学观察的证据,可是这样的证据在哪里呢? 又如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笔者也已指出,全球花岗岩大多出露在大陆上,而大陆花岗岩是无需判断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的(张旗等,2007c, 2008d)。再者,花岗岩所判断的环境也并非花岗岩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而是花岗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国外花岗岩判别图将碰撞前和碰撞后也当成构造环境是不对的。 又如埃达克岩,现在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了,但是,10篇讨论埃达克岩的文章大约有9篇认为埃达克岩形成于碰撞后和造山后阶段则令人费解。埃达克岩(C型)明明是加厚地壳形成的,地壳加厚必伴随挤压,所以,顺理成章埃达克岩应形成于造山阶段和碰撞阶段,为什么大家都青睐造山后呢?大多数学者承认A型花岗岩是造山后的,A型花岗岩形成的深度浅,与埃达克岩是相悖的,如何解释这个矛盾? 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是与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是,几乎很少有人认真对比过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和玄武岩与真正与俯冲有关的日本、印尼和安第斯的花岗岩、火山岩、玄武岩有什么区别。笔者注意过这个问题,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和玄武岩基本上与日本、印尼和安第斯没有可比性(张旗等,待刊),更何况在中生代中国东部大规模岩浆活动时期太平洋板块究竟是否曾经向西俯冲过也不清楚(Koppers et al., 2001,也见张旗等,2009)。 本文的题目为什么是花岗岩的危机与危机的花岗岩?这里有两层含义:花岗岩的危机说的是花岗岩理论本身存在危机;危机的花岗岩指的是花岗岩研究思路和方法存在的危机(即危机的花岗岩研究思路和方法)。前者指物,后者指人。 花岗岩理论陷入危机是外国人造成的。我们现在的花岗岩理论统统是外国人发明的,我们没有任何自己的发明创造。外国的花岗岩理论误区有两个:一个是以玄武岩理论作为花岗岩的理论;另一个是以板块构造理论指导大陆花岗岩研究。为此,我们必须创立花岗岩自己的独立于玄武岩之外的理论,我们必须创立新的大陆构造理论来指导花岗岩的研究。 花岗岩研究思路、方法和态度陷入危机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曾著文批评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许多不良风气,其中人云亦云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弊病,包括奴性思想,从众思想,随大流思想等(张旗等,2008c, d)。中国学术界还有一个怪现象,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互不干扰。就像中国武术界,学派多如牛毛,但是,相互之间很少切磋技艺。中国人太看重辩论的结果了,认为辩输了丢人,于是很少有人愿意争论,很少有人愿意得罪人。学问无止境,人的认识也无止境,谁也不敢说自己从来不犯错误,科学就是从不断的犯错误中前进的,666不就是失败了665次的结果吗?没有多次失败,怎得一次成功?学术界争论的真谛不在于争个谁对谁错,不是为了把某人搞臭,而在于追求真理。错误中可能有对的要素,对中也可能有错的因素。正确的认识往往是从磕磕碰碰中走过来的。学术争论犯了错误并不丢人,而死要面子活受罪,死不认错才丢人现眼呢。中国学术界死气沉沉,没有辩论的风气,没有民主的空气,这是非常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进步的。 中国地质目前正处于历史上难得的黄金时期,对比20年前,地球科学勘查和研究经费的成倍增加,世界顶级测试仪器的大量引进,各方面人才的聚集,直接导致我们研究水平的极大提高和SCI论文数量的激增。据统计,2008年我国发表的Geology学科的SCI论文已经高居全球的3/1。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地质研究的大国了,但是,与中国GDP处于同样的问题是,我们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地质研究的强国。我们的论文是以数量取胜,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试问:我们在地球科学理论上有多少创新?有多少被国际地学界学习和追捧的思想?答案几乎为0,微不足道,实在可怜得很。 摆脱危机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至少有两条: 1,回到野外去,一切从头开始。要仔仔细细地观察,仔仔细细地做做分析,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我们的数据已经很好了,但是,由于我们野外研究的欠缺,由于我们思想上的束缚,我们的解释总是离不开外国的套路。我们空有好的数据,却拿不出好的思想。尤其发到国外的论文,大多往外国人的思路上去套,因为,套用国外现成的理论是最简单易行和最实惠的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个别野外研究不足的论文也容易蒙混过关。从这个角度说,有些SCI的论文还不如国内的论文。 2,开展花岗岩问题的大辩论。笔者已经发出了这个倡议,但是得不到响应。在这里笔者向全国同行再次发出倡议。我们的6篇评论并不完美,也会有错误,欢迎大家评头论足。世界上没有完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失误,认识论必须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原则,必须走否定-肯定-否定之路。学术不怕争论,真理越辩越明。无学术批评则学术无法进步。如果辩论的结果是张旗失败了而科学胜利了,这是大大的好事。 花岗岩危机重重,学术界不能再熟视无睹了。花岗岩问题成堆,如果不改变现状,我们将制造更多的垃圾。笔者忧虑花岗岩研究已经到了要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了。花岗岩研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我们必须发出最后的吼声!当然,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张旗等,2008d),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大陆构造理论,努力发展花岗岩新的理论,为世界也为中国作出我们的贡献。 (2010-1-15) References Koppers AAP, Morgan JP, Morgan JW and Staudigel H. 2001. Testing the fixed hotspot hypothesis using 40Ar/39Ar age progressions along seamount trail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85: 237-252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a. 花岗岩混合问题:与玄武岩对比的启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一. 岩石学报, 23: 1141-1152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b.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岩石学报, 23(6): 1239-1251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7c.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 岩石学报, 23: 2683-2698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a. 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 岩石学报, 24: 1193-1204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b. 花岗岩研究的误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五. 岩石学报, 24: 2212-2218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2008c. 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已经的思考之六. 岩石学报, 24: 2219-2236 张旗, 王焰, 熊小林, 李承东. 2008d. 埃达克岩和花岗岩: 挑战与机遇.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1-344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王元龙. 2009.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岩石圈减薄:与大火成岩省的关系. 地学前缘, 16(2): 21-51 联系方式: 北京德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邮编:100029 电子邮件:zhangqi@mail.igcas.ac.cn,zq1937@sina.com 电话:010-82998137;手机:13641226288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12039 次阅读|28 个评论
地质情思
热度 1 yuelugj 2010-1-17 20:20
地质情思 (一) 双眼 充盈着圣劳伦斯火山的硝烟 两耳 灌满了巴厘岛大海啸的叫尖 岁月的擦痕已变得依稀黯淡 可你炼石焚身的笑容却灿烂依然 混合岩化的征途上不免杂染 裂谷地垒将你我生生隔断 内心的褶皱虽隐约可辨 可浑身的流线早已镌刻进玄武岩 手里 紧握着问天叩地的铁锤与罗盘 胸中 怀抱着囊括洲陆洋海的图遥感 曾记否 沃斯托克湖封印了千年的誓言 未料想 黑曜石琉璃映衬出万仞的蔚蓝 断裂的哀伤化作了你玉髓斑点 千枚的丝绢拭干了你猫眼泪涟 叠层石的层纹凝住了往昔的风云幻变 漂移过的板块拼成就今日的洋陆画卷 迎着逆冲推覆我们起舞翩跹 忍住震裂浆喷我们凤凰涅磐 透入的线理铭刻着情爱的演变 包裹的流体记录着相拥的冷暖 只要脑海中残留着太古代的沉淀 结晶分离孕育的可是新生命的华诞 (其二) 你是断层的上盘 我是断层的下盘 尽管有 摩擦的短暂 但最终 仍厮守离难 更何况 我将你高举在肩 任劳任怨 我是冷若冰霜顽固不化的花岗石 你是炽热奔放无坚不摧的柔熔岩 艳遇你 我四肢乏力 浑身酥软 甘愿被你臣服收编 随你一起翻滚流远 终迎来 不离不弃合二为一 共同塑就那巧夺天工的伊甸园 你是黄河滔滔 我是长江缠绵 纵然有 横亘的秦岭重重的关山 暗相约 在浩瀚的太平洋里见面 因此上 我们义无返顾地向东奔腾 以兑现那相拥无眠的千年愿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6478 次阅读|5 个评论
清明时节到南疆:麻栗坡行(2)
热度 2 刘玉平 2009-9-6 00:59
野外纪行( 5 )( 2009 年 3 月 ~4 月,云南) 此次麻栗坡之行,正值清明时节,于是计划择日顺访老山。 4 月 7 日早晨 ,浓雾漫漫,沿着畴阳河谷中的公路从县城蜿蜒而下,到天保农场后再顺着弹石公路盘旋而上。浓雾不时在车窗上化作丝丝晶莹,形成于 4 亿 3 千万年前( 430Ma )的花岗岩历经沧桑而筑就的老山主峰,不时从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露出苍翠雄峻的身姿。在半山的小店沽了几斤当地的清酒,穿过浸润在云雾中连绵幽深的绿荫,来到 1422 米 的峰顶。这是老山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之后,第三次登上主峰了。幽兰影翠,香润峻岭;清酒韵绵,静慰英魂。下山的路上,战争与生命的问题纠缠着思绪油然而生 是非今昔虢虞怨,骨肉阴阳草芥殇 的感慨,便有了 七律清明时节再上老山 。 一路走走看看,中午时来到了南温河乡,已是云开雾散、丽日当空。午饭后驱车前往南秧田钨锡矿,这是赋存于猛硐岩群的一个大型夕卡岩型钨锡矿床,矿体主要沿与围岩片麻理大致平行的剥离断层产出 。由于矿山的开拓,围岩的变形 - 变质现象得以较好的揭示出来。 雾中老山 主峰景致 南秧田矿区切层弱矿化脉体 钨锡小矿体 石英云母糜棱岩(锤头上方暗色薄层处) 南秧田含矿围岩构造叠加现象 4 月 8 日 早晨,又是薄雾缭绕。从县城出发,经南温河乡前往猛硐乡。离猛硐乡政府驻地不远处有一片不错的露头,这是沿剥离断层面发育的继承性错动控制的一个小型滑坡,岩层的产状总体变动不大,可见不少中 - 小尺度的韧性变形现象。 在乡里吃过午饭,我们就前往扣林山,沿途可见猛硐岩群与南温河花岗岩主要以次生剪切面理相接触、局部可见残余的侵入接触关系,南温河花岗岩眼球状变斑晶比较发育,在拓宽的公路边上,一些露头因矿物之间的差异性风化而更加明显。 清瀑飞花 云母斜长片麻岩柔流褶皱 扣林山 猛硐岩群露头 南温河花岗岩眼球状变斑晶 头一晚住在乡里一家条件还不错的小旅店, 4 月 9 日上午 就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前往大丫口。前两天虽然都有晨雾,但只是下了几阵小雨,山路不算泥泞,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大丫口是一个成矿特征与南秧田十分相似的钨锡铍矿,两者原来可能连在一起、被后期的断层错开。由于这段时间正在进行厂区建设和采矿整顿,没有能进坑道考察,就在地表四处转了转。 回到乡里吃完午饭,就赶往马关。沿途主要考察了龙山、保良街等地的猛硐岩群繁星初上、清风习习,快 8 点的时候又回到了马关县城。 大丫口矿床含矿岩系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柔流褶皱 雾锁大丫口 清流天上来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眼球状变斑晶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小型 平卧褶皱 猛硐岩群斜长角闪岩 柔流褶皱 由于要陪同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老外,考察滇西南一带的基性 - 超基性岩,我们约定于 4 月 13 日 到昆明机场会面。 4 月 10 日早晨 ,粗略考察了南捞一带出露的一亿年前( 100Ma )燕山晚期形 成的老 君山花岗岩。下午又赶往文山县黄草坝一带,考察了奥陶系和泥盆系碎屑岩系。 4 月 11 日 ,经建成不久的朋普 - 剥隘高速公路离开文山州,下午 4 点到达昆明。 自 1994 年 4 月首次到滇 东南老 君山一带开展地质考察,不觉已有十五年。踏过了这里的青山碧水,目睹了南疆的巨大变化,随笔七律一则以志: 清明时节到南疆,薄霭迷朦远嶂苍。 谷峻山高飞驿路,芳菲叶翠掩工场。 心寻地理经千壑,志访珍藏跨万岗。 十五沧桑弹指去,丝丝细雨润兰香。 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第一期岩相露头 古树浓荫 驿路葱兰(摄于马关-文山公路) 秀峰林立(喀斯特地貌) 奥陶系砂岩夹泥岩露头 泥盆系泥质岩露头 * * * 轻音乐希望之歌
个人分类: 是那山谷的风|104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清明时节到南疆:麻栗坡行(1)
刘玉平 2009-8-16 09:36
野外 纪行 ( 4 )( 2009 年 3 月 ~4 月,云南) * * * 4 月 4 日 午后,经由新近改造的富宁 - 麻栗坡公路,赶往麻栗坡县八布、龙林一带,对那里的(变质 - 变形)基性 - 超基性岩带进行粗略的考察。 八布基性 - 超基性岩带,由蛇纹岩(变质 - 变形的橄榄岩、辉石岩等超基性岩)、斜长角闪岩(变质 - 变形的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侵入岩)和浅变质-变形玄武岩组成,各单元之间均为断层接触,呈构造岩片推覆于三叠系细碎屑岩夹硅质岩、石炭系 - 二叠系碳酸盐岩之上。从岩石组合、产状等特征,均与典型的蛇绿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一些学者又称之为八布蛇绿岩。前人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可能形成于230 Ma(2亿3千万年)前的印支运动。 八布蛇绿岩 蛇绿岩, 现已广泛认为是拼贴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 ,可以形成于 洋中脊﹑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等多种构造环境。华南晚古生代蛇绿岩出露非常零星,从区域构造背景看, 八布蛇绿岩更可能形成于初始洋壳化的 弧后 盆地。 采集了一些样品,伴着夕阳和晚霞,赶往麻栗坡县城。公路在群峦叠嶂间迂回盘旋,路边不时有高俊挺拔的木棉,火红的花朵怒放(见 七律驿路木棉 )。远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见 梯田(一):滇东南篇 ),迎着柔和的春风,禾苗吐出新绿 五绝夕归 叠嶂连苍昊,梯田绿晚风。 木棉邀日艳,归影伴霞红。 群山夕照 驿路木棉红似火 踏着夕阳归来 4 月 5 日 一早,就下起了雨,一直到中午才小下来。下午,我们就近考察了县城旁南朵一带的三叠纪火山岩。由于受文山 - 麻栗坡断裂的影响,这套火山岩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质 - 变形。文麻断裂至今仍在活动, 2005 年 8 月 13 日 还引发了 5.3 级地震,文山县马塘、 秉烈、红甸等地 受灾。 三叠纪火山岩 山花烂漫 4 月 6 日 晨,在薄雾中,驱车来到南迷电站一带,我们先考察了已发生了变质 - 变形的早古生代晚期南温河花岗岩。本来想去附近的一个锡锌铜矿床,却因矿山进行整顿而作罢,只好到矿石堆粗略观察了一下。不结合围岩、构造、产状等地质背景,随便采集的矿石样品研究意义并不大。返回大坪镇途中,寒武系片岩 - 大理岩(原岩为泥质岩和灰岩)发育小型平卧褶皱等比较典型的韧 - 脆性剪切构造,一些露头还可以清楚地见到三期变形叠加的现象。 寒武系中的小型平卧褶皱 三期变形叠加现象 在镇上吃完午饭,又赶往阿老一带考察前寒武系猛硐岩群。不想走错了道,十来公里的山路,辗转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阿老是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个林场,水土保护林翠绿成荫,岩石普遍遭受了较强的风化作用,林地以外比较平缓的坡地大多被开垦为层层叠叠的梯田。只有山崖和公路边才偶尔见到比较新鲜的露头,可以见到小型柔流褶皱、石香肠等韧性剪切构造,在强变形地带,岩石普遍发生了糜棱岩化。 梯田 幽林滴翠 猛硐岩群中的小型柔流褶皱 * * * 轻音乐One Day in Spring
个人分类: 是那山谷的风|1004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悼金渭
yuelugj 2009-8-10 03:34
悼金渭 刘继顺 2008-08-10 惊悉原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方金渭先生于2009年8月9日晚因病去世,年仅52岁。 一颗正值年富力强的矿业界精星,就这样似流星般陨落了! 噩电传来,悲痛万分。 同龄的我,惺惺相惜。 夜不 能 寐,披衣起坐,欲记下我与之交往的点点滴滴。 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谈起..... .唉,待心情平复时再写吧! 愿方金渭先生在天国快乐幸福!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4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不能言最可人:印章石
刘玉平 2009-8-5 00:49
七绝印章石 鬼斧神工灵润韵,瑶池彩露下凡尘。 曲折横竖传心意,石不能言最可人。 印章石 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 印者,信也, 元代以前, 印章 主要作为身份和信用的标志,注重实用性,文化艺术内涵较少,形式单调刻板。 篆刻印章的材料 以质坚耐久的 金、银、铜、铁等为主,其次还有玉和象牙、牛角等。由于这些材料大多比较坚硬,或价格较高、寻常人家不易获取,而且篆刻方法也不易掌握,阻碍了印文的变化和篆刻艺术的发展。 印章石成为文房一宝,源于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 。《儒林外史》中王冕放牛的故事和 王 冕 夜 读 和 王冕 画 荷 等民间故事,主人公就是这位王老先生。据考证,他在游玩浙江处州丽水县宝华山时,发现山上有色彩斑斓、细腻柔润的花乳石,用刀在石上试刻的效果不错,于是自刻了会稽佳山水等几枚印章。这为印章的取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拉开了文人墨客耕石自篆、 印章石跻身艺术之林的序幕。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印章石料日益丰富,有的以产地或开矿者命名,也有的以质地、色彩和纹理形状命名。目前,印章石的种类达数百种,但上等的佳石也就十几种。其中, 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 品优质佳、历史悠久,并称为 中国四大印章石 。 寿山石 ,素有国石之美誉,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 寿山石 为流纹岩蚀变的产物, 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叶腊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 寿山石质地纯净者,色泽为润白,若含有少量其他成份者则呈五彩。质地好的寿山石表面一般呈珍珠、凝脂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都有滑腻感。寿山石根据石料产地,又可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共 60 多种。寿山石中最名贵者为田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均喜好田黄,加之黄色一向为王者专用,而田黄又特别晶亮,因而使其身价倍增;二则福寿田黄含福寿双全之意,寓趣吉利,更显珍贵;三是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独石分散,无脉可寻,极为稀有。 寿山田黄石 青田石 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呈蜡状至油脂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腻,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青田石亦为流纹岩蚀变的产物,矿物组成以叶蜡石为主,还含有 地开石、伊利石、高岭石等 其他 粘土矿物。 青田石共分 10 大类 108 种,以三青为佳品。即:淡青略带黄、微透明的封门青;晶莹如玉、照之璀璨生辉、半透明的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微透明的兰花青。 青田灯光冻 昌化石 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大多数为微透明至半透明,主要矿物组成为 地开石、高岭石等 。昌化石的品种很多,其中以鸡血石为上品。所谓鸡血,其中所含微量 - 次要成分辰砂显现出的鲜红色。值得注意的是,鸡血石较易仿造。主要识别手段有:一为肉眼仔细辨别,人工而成的鸡血,外观形态绝大多数不谐调统一;二为火烤,人工而成的不论使用何种材质,用打火机火苗烤之多数发出特殊气味。 昌化鸡血石 巴林石 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主要矿物组成是以高岭石、地开石、叶蜡石为主的多种粘土矿物。巴林石的开发利用历史较短,其分类多参照寿山石以及昌化石的石种称谓而来,以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等品种为上品。巴林鸡血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鸡血艳如彩霞、光彩耀人,是巴林石中极品。巴林福黄石,质地柔和莹润,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等六味于一身。巴林冻石,质地细润,晶莹透亮,颜色妩媚娇嫩。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纹理见长,色彩艳丽多姿,惟妙惟肖。 巴林彩石 自王冕试刀丽水花乳石以来,印章石已成为篆刻家的必备材料,同时也是书画家文房一宝。 上佳的印章石品种广为朝野之官吏、雅士、文人争相收藏和赏玩,其中的一些 极品更成为 宫廷内皇帝的御用之物。 石不能言最可人 , 印章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声胜有声,无言地传文达意,成为文人表达心绪意趣的一种上佳载体。 1、尽管印章石品种数以百计,不同品种的矿物组成也有所差别,但主要成分均为粘土矿物,如:地开石、叶蜡石、高岭石等。由于不同粘土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相近,常规仪器不容易区别; 2、从成因讲,多数为中-新生代酸性火山岩蚀变产物; 3、硬度一般较低,多小于3,铁、铜等金属制成的工具易于篆刻; 4、除作为印章材料外,也大量用于雕刻中-低档工艺品。此时,应注意与玉质石材区别,硬度是最重要的肉眼鉴别特征。 (自篆两枚,拙意顽趣,见笑诸位。恳请方家指点!) * * * 歌曲 石头 (词、曲、唱:张雨生)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5488 次阅读|14 个评论
最经典的地学论坛推荐
pony1984621 2009-7-13 00:36
最经典的地学论坛推荐 华夏土地论坛 http://bbs.hxland.com/?fromuid=112901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3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SCI影响因子及下载(实际为2008年年度)
热度 1 maokebiao 2009-6-21 16:58
这里主要列出跟遥感相关的主要期刊,想了解更详细的请下载后面的附件. 序号 期刊名缩写 ISSN 号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论文影响分值 5979 SCI CHINA SER E 1006-9321 504 0.495 0.150 5978 SCI CHINA SER D 1006-9313 1,787 0.725 0.242 2475 GISCI REMOTE SENS 1548-1603 54 0.707   3099 INT J REMOTE SENS 0143-1161 9955 1.041 0.504 1129 CAN J REMOTE SENS 1712-7971 1175 1.315 0.593 2671 IEEE GEOSCI REMOTE S 1545-598X 904 1.832   3735 J GEOPHYS RES 0148-0227 129836 3.147 1.433 2724 IEEE T GEOSCI REMOTE 0196-2892 14614 3.157 0.961 5796 REMOTE SENS ENVIRON   15,619 3.943 1.437 点击下载: 2008年SCI影响因子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59376 次阅读|5 个评论
2008年JCR出炉:Geosciences(地学)
刘玉平 2009-6-20 03:12
2008 年 JCR 于今天凌晨 2 点新鲜出炉,共有 6598 种期刊入选影响因子数据库,其中,中国大陆期刊 83 种。 此处,选录 276 种地学类期刊,其它学科请于 http://admin-apps.isiknowledge.com/JCR/JCR?RQ=HOME 检索。 为避免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上传 word版和excel 版。 1、 2008年JCR地学(word版) 2、 2008年JCR地学(excel版)
个人分类: 转载空间|5605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学人是不是可以提高下自己的地理学常识再来做科研?
热度 1 hszdj 2009-4-17 12:57
有感而发,看文章经常看到很多啼笑皆非的学术论文,如去年一篇发在核心期刊《经济地理》上南京大学地理学院某硕士(导师Zjx赫赫有名)发的研究江苏外资空间流向的文章,其上江苏县域的边界图(估计是GIS格式转出来的)居然把南京最北部的六合给丢了,更更难以接受的是这样大的一幅图居然还躲过了审稿者和编辑部的眼睛,堂而皇之的发在了中文核心期刊、专门研究区域经济的《经济地理》上! 如下:缺失的六合 昨天又无意中看到一文,是遥感、自然地理方面的,我没看全文仅看了摘要 洪泽湖区的Landsat TM6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和空间差异分析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alysis Using Landsat TM6 in Hongze Lake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 ***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文摘要】 洪泽湖是江苏省第一大淡水湖,对其周边农业和生态环境具重要意义.LST(地表温度)是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择Landsat TM6数据来分析洪泽湖地区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将TM6数据的DN值转换成亮度温度.在确定了比辐射率、大气透过率和大气平均作用温度之后,就可用单窗算法来计算像元尺度的LST.获得研究区地表温度图像后,接着进行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洪泽湖区陆地与水体温度空间差异明显,而且水体及陆地内部差异同样明显.湿地在水体温度中较低,上游河流注入区水体温度较高.陆地表面温度差异源于地表覆盖类型的差异. 第一句话就错了,洪泽湖是江苏第一大淡水湖,那太湖呢,但凡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该有我国几大淡水湖的常识! 十分不幸的是,似乎这个现象在地学不管是学生中还是老师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连普通人或者论坛BBS上很多门外汉都晓得的区域常识,可是专门以区域为立足点开展研究的地学人却糊里糊涂,可能后边你的数据你的模型是科学的、是门外汉看不懂的,但是这样的论文写出来究竟具有多大的可信度和意义呢?一句话,个人觉得地学人要加强对所研究区域的了解程度,尤其是很多地理常识,如果这都做不到,科学、科研都无从谈起。 ps:又想起我们出去做横向的规划实践,往往就是到所在地调研,短则几天长则一个多礼拜,往往对那个区域的认识连感性认识都达不到(连有几个县区,哪条路哪条河都搞不清楚),更不用提对当地一些制度、组织、文化等深层次的东西了(而这又是对区域发展和规划可行性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及当地生活了几年有经验的老百姓,回来就闭门造车写上厚厚百页的本子,这究竟是拍脑袋还是鬼话?
个人分类: 有时一本正经,有时乱糟糟|4822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海无名高地古柏吟
yuelugj 2009-3-31 21:26
青海无名高地古柏吟 刘继顺 2009-03-31 昆仑山系 自西而来 显不出五千米伟岸 峥肋嶙骨 柴达木盆 向东缓上 道不尽百万顷雅丹 咸风砂雨 南北脊背上 一座低矮的山丘 沧茫硬岩中 一棵倔强的孤树 了无寸草相伴 惟有黄砾为伍 刺入黝黑磐石 绿于灰黄碱土 任凭日曝冰冻 哪管砂击风枯 幼时看 水草柏树林盛极而衰 亦见证 吐谷浑王国兴起落幕 岁月雕琢出 粗糙陆离的皱纹 与疏密相间的年目 徒留下 我孤树一棵 在沙海岩峰中独舞 千年期待 万载守驻 为什么这般执著 却原来欲语还休 只盼有缘人 来将我眷顾 祈望知已者 能懂衷情诉 我脚下的岩地 看似贫瘠斑驳 实则殷实富庶 不然 我怎会这般婀娜多姿 长袖善舞 又岂能如此傲立群峰 铜枝铁柱
个人分类: 地学课堂|4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矿床成因与论文”说开去
热度 1 yuelugj 2009-2-26 15:37
矿床成因与论文 刘继顺 2009-02-26 科学网上讨论学术空气与论文方面的博文,已经很多了。但发言的地学界人士较少,似乎地学界还是一片净土。在此,借科学网宝地,往地学界堂子里放点风,看能否引起一丝响动。 一、矿床成因研究需要高智慧 矿床成因是个高难度的课题。难就难在:不可模拟性,长时性,地域性,观察和取样的有限性。 矿床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历时均比人类历史悠远得多,有些矿床是多期次形成的综合体,形成后的改造与表生改造假象),至今不能在实验室重现矿床形成的过程,也许永远也不能。 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基本的化学原理、物理原理和生物原理,亦即矿床的形成具有共通性。但没有两个矿床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矿床的形成还受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矿床的形成有其地域性。 矿床成因样本的采集受制于工程的有限和局部,采集的数据始终是不全面的。 各类矿床成因判别图解,都是经验性的,统计性的,有限数据归纳出来的,而且有其地域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矿床成因的认识,应该基于扎实的现场矿床地质观察,再辅以分析测试手段。 矿床的发现、勘查、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矿床的认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渐逼近真相的过程。最初基于地表的观察所得出的矿床认识,可能在有了钻探和坑探资料后,必须修正,甚至否定;开采以后,又得修正或否定;从浅部开采到深部开采,仍要修正或否定。 接近真相的矿床成因认识,能够指导矿床的勘探并且能够取得找矿成功;偏离真相的矿床成因,往往使人误入岐途,越偏越远,从而错失矿床的发现。 因此,矿床成因不是收集些勘查资料,采几块标本,测几个数据,套用一些经验性的判别图解,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扎实的现场观察,认真的假象剔除,细致的分析测试和周密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需要高超的智慧。 如果每年能有一两篇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的矿床成因论文,就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地学工作者,甚至大家了。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看不太懂地质现象的,大多在做野外地质工作;看得懂地质现象的,大多到现场走马观花,迷恋于数字游戏中。 2、既看得懂地质现象又做扎实野外地质和研究的人,数量不太多,他们在学术界的话语权,也不太大,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混迹于名流大腕与高官之中。 3、由于做研究的,野外观察不够,只能靠收集前人的地质资料。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收集资料不全,特别是普查、勘探、初期开发和后期开发资料鱼目混珠。一些本已解决的问题,因为引用不当资料,又被重新提出,扰乱视线。 4、实验室测试数据,不如物理和化学学科那样,能够为他人实验重现而证实或证伪,目前是真假难辨,雾里看花。 5、国内地学界严重缺失正当的学术批评氛围。国内期刊少有质疑、答辩论文刊载。如果有人稍微较真一下,那么就有被同行视为异类的可能。南京大学有个叫胡受奚的教授,学术水平当在目前某些矿床学类院士之上。可他的性格有个大大的缺陷,那就是有点较真,无形中罪及他人,而不得入院士之列。 三、关于地学类学术论文 1、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 这个问题讨论得太多了,但地学人却很少发表意见。 前述由于地学问题有共通性的一面,但也有地域性的一面。 共通性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同行应该共同交流与研讨。比如说全球构造与地球发展演化史方面,成矿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全球性共赏性强,国内外同行应该交流,当以外文发表为要。 但地域性方面的问题,当以所在地域的通用语言发表为要。因为地球太过庞大了,一生所读论文实在太少了,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将全球各个地区的地学论文全部读到。 发表论文的目的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他人参考,为他人提供工作和研究思路,避免他人走弯路做重复工作。 对矿床学文献而言,就是为了他人能应用自己论文的成果,为他人提供找矿思路,进而成功地找到矿床。 而我们关于中国某地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方面的论文,为什么一定要用大多数国人看不懂的文字发表呢? 这样一些外国人不看绝大多数中国人又看不懂的所谓SCI论文又有什么用呢?这与垃圾论文有什么区别?! 花了国人的钱,制造出来的论文仅仅为了方便洋人而不能为大多数国人所用,是何道理?! 不要埋怨国人的素质太低了,连外文都不懂,怎么做矿床研究,怎么去发现矿,怎么去扩大矿床规模? 因此,地质学与其他学科是不同的,不能以其他学科的标准来衡量地学。因为地学有地域性的一面,阅读的人群也有相当的地域性。 2、部分论文的严谨性存在严重问题 部分研究者对某一矿床的考察全程,不过一星期,尚未了解清楚矿床的基本情况,匆忙打几块标本,回实验室忙着做各种测试分析,然后发表系列论文:同位素、包裹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成因或成矿模式等各一篇共5-6篇系列论文就这样出笼了。 本人曾经多次审过也阅读过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些矿床矿体的地理位置都标错了,有些剖面线也不对,更不用说基本地质特征的描述和有关矿床的一些数字了。这样一些论文,其结论的可信度实在令人怀疑。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文刊物上,而且在外文期刊,如Economic Geology这样的重量级SCI期刊上,都时有发现。 3、测试数据的可信度方面存在问题 其他学科已揭露出了许多数据造假案例,因为论文数据常受到他人实验室的检验。 地学类测试数据存不存在造假嫌疑呢?测试数据有限,许多达不到统计的数量要求,得不出规律性的结论。此时钱花了,没有解决问题,而又需要论文交差,会不会有人为制造出规律的事例呢? 4、抄袭与剽窃 这一方面的问题地学界也是存在的。许多年前曾经揭露出来过某大学的一宗抄袭剽窃案件,但总体看来,揭露出来的少之又少。 与大多数学科不同,地学论文抄的,多是未曾公开发表的地质报告和地质科研报告。难道没有公开出版的地质报告与科研报告就不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吗? 许多不同作者发表的论文,内容大同少异,不知道谁抄谁的。 引言部分,矿床发现与勘查过程的交代极为简单;参考文献能省则省,根本反映不出所在地区前人的贡献与研究勘查历史原貌。 这方面,有时候,不能责怪文章作者,而是编辑部以篇幅所限给咔嚓了!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5994 次阅读|5 个评论
430纹石论矿
yuelugj 2009-2-17 08:22
430 纹石论矿 刘继顺 2009 - 02 - 16 教师的职业是传播知识,授之以渔技。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心得,不期孤芳自赏,而图学生分享,并盼望着学生超越自己。因欲在研究生中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跃一下学术气氛,一方面密切新老研究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发挥老研究生对新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 我想这种交流有别于官方组织的学术论坛,也不同于研究生之间自发的学术交流。它应该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最好以矿业故事开场,又以矿业故事结束,主题是矿床地质与找矿,中间穿插知识点、争议点、关键点和互动点。因此春节期间,我作了一些规划,设立了一些主题。 我想,这种活动还应该有个名字。取什么好呢? 论坛之类的词用得太多太滥,不能突出我们这种活动的特色。于是想到问石论矿,但觉得太直白,意境不够。 刚好中央台五套正在播送纹枰论道。这个栏目,深受围棋爱好者的欢迎,是因为它既有对局的精彩点评,又有古谱的缠绵故事,还有初学的规则招术,新老咸宜,活泼可爱。受此启发, 430 纹石论矿名便跃于纸上。 430 :是我研究生所在的地学楼办公室房间号,点明了参加的人员和交流地点,当然乐见其它人士参与这一活动。 纹石意有两重:其一纹为形容词,说的是石头质地不一又各不相同,多种多样,藏有许多秘密和我们似懂非懂的文字;其二纹为动词,说的是格石(古有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剖析石头,探讨它的前世今因及蕴义。 论矿意为探讨矿床成因及如何用之于找矿。 联系起来就是:说石头故事,探找矿之真谛! 名取好了,准备工作也作好了,于是今天就开场了! 今天的主题是: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与找矿。 我以 Voisey s Bay 铜 镍硫化物矿床发现的故事开场,再谈了一下全球镍资源的研究、勘查与开发概况。接着以典型矿例讨论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再就陨击成 矿、热液成矿、斜长岩区和大岩体与小岩体等争议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剖析,最后就找矿标志和勘查方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总体看来,效果不错,反响尚可。
个人分类: 地学课堂|4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学生人数看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土壤科学的例子)
shanggv 2008-11-27 12:39
在网上搜索文献,无意中搜到 A. E. Hartemink, A. McBratney and B. Minasny 等几位著名土壤科学家发表在《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的一篇名为《 Trends in soil science education: Looking beyo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的文章。 他们将调查问卷发到了 43 位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的同事那,统计 1980 年到 2005 年学生人数的变化。我比较奇怪,为什么唯独没有给亚洲的同事发问卷,是不是亚洲的土壤科学教育(或者土壤科学研究本身)不值得一提?应该不是。日本是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经费在 2004 年增加了 16% 。南京土壤所参加了 global soil map 的计划( http://www.globalsoilmap.net/ )。 2009 年 8 月的 IUSS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il Sience )的 Pedometrics 会议也将在北京举行( http://soil.cau.edu.cn/pm2009 / )。 之前,土壤科学学生人数的下降及其原因已受到该学科共同体的关注,但从未定量化。 下面是他们调查到的一些学生人数的变化: 注:从 1992 年到 2004 年北美的研究生减少了 63% 注: 看来女研究生人数的上升不单是中国有的现象。 文章说,女生开始对自然科学(数理化)感兴趣了(不只是土壤科学),会读书,而男生更可能在高中或大学一年级fail。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土壤科学对女生吸引力更大了。现在,科研领域仍然是男人为主。 students are attracted by the vigorousness and chirpiness of a subject (some may call it sexiness )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a position (perhaps even well paid) after a university degree has been obtained. 注:外国学生比例也下降了,中国学生留学的也就少了。有的学校甚至不招外国的研究生,除非特别优秀的 。 注:上课的学生多了(并不是学生要上的课多了)。 注:悉尼大学牛人多,学生也多罗。 注:荷兰的学生也在减少 文章指出:如果假定学生总数不变,那么以上数据说明了土壤科学的衰落。其他学科如 地质学、地理学、 weed science 、化学、物理 等也有衰落现象 (Baveye et al. 2006 , Nature, December 1, 2005) 。而 信息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 的学生增长教多, 工程学、数学、物理学(前面讲的是物理的 pHD, 这里大概指总数) 的 学生稍有增加。然后分析了土壤科学衰落的原因。内部原因是土壤科学与农业在多数国家联系紧密,而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兴趣减少了。土壤学缺乏应对新挑战的能 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高中教育体系与大学教学的衔接存在问题,高中老师对物理地理学不感冒等。虽然从业人员少了, 土壤科学的论文数目从 1994 年到 2006 年翻了一倍。 注:男女各半边天啦。 注: 外国留学生越来越不受欢迎。 注:学科的老化伴随着从业人员的老化。土壤科学需要年轻人。 The soil science community should be worried by the declining numbers of soil science students (McBratney 2006). The most difficult task ahead is not to convince policy makers and land users on the need for adequate and up-to-date soil information but to make sure that there are enough young soil scientists equipped with the latest techniques and insights to address future issues . Convincing students that soil science is a valuable study 论文原文链接 http://proquest.umi.com/pqdlink?Ver=1Exp=11-25-2013FMT=7DID=1469214041RQT=309
个人分类: 地球系统科学|5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续二)
yuelugj 2008-11-8 22:53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续二) 刘继顺 2007-08-09 三、矿床开发提供了各类地质体的三维空间真相 一般地,我们从事地学研究时,只能得到局部的,线状的,最多是面状的片断。对于地质体及地质现象的三维空间变化真相,只能想象和推测。即使在经过包括详勘及生产探矿的矿产勘查中,对于矿体(地质体、断层、褶皱)的三维空间变化,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推测成分。 而在矿山,不论是露天开采场,还是坑道开采场,什么岩体的接触界线,岩石相变特征,变质分带,断层的波状起伏,脆性韧性变形的转换,断层扩展过程,褶皱 枢纽的起伏与倾伏,还是高温、中温、低温矿物的分带,热液交代序列,成矿元素的空间展布,矿体三维形态,都将一览无余,大白于天下。 在采场,一切的一切,不会是推测。不再有推测断层,不再有推测的地质体。预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我们的眼球,令我们赞叹不已,促使我们思考。 在此意义上,没有到过采场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地质学家;没有在采场仔细研究过的人,算不上真正的矿床学家!没有对采场连续观察过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地质大师! 四、矿床发现可改大地构造属性认识 在地质研究长河中,有些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争议不断,莫衷一是。骑墙者说:各种观点都对。最后由于具有大地构造属性的矿床的发现,才终止了那些旷日日久的无聊争论。 试举一例说明:在新疆东天山,有一条著名的康古尔断裂带,带内赋存有大大小小的超基性岩体(块),有人认为这是天山洋的残余,康古尔断裂带为板块缝合带或 地体拼贴带;有人认为这是弧后洋扩张的产物。而当黄山、黄山东、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等陆续发现以后,再也没有人提板块缝合带、地体拼贴带、什么洋了。因为 众所周知,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以促使硅酸质熔浆与富硫化物熔浆的熔离并富集成矿。 再如,江西德兴斑岩铜矿产于距我国海岸线数百公里之外,而沿海至今只发现了福建紫金山火山-斑岩型铜金矿,令大地构造学者困惑不已。用板块构造的远距离效应,如何能够解释德兴斑岩铜矿的形成?除了玩弄学术游戏之外,其用几何?然而,事实就是事实,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正如 J.D.Lowell所指出的那样 :80年代所谓的突破就是试图将板块理论纳入勘查规划中,甚至这成了一种时髦,但这看起来更象是皇帝的新衣,在矿产勘查中不知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Sudbury超基性岩盆下盘通道型富铜镍硫化物的发现,使陨击成矿不堪一击 加拿大Sudbury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长65公里宽25公里的超基性岩盆内,在100余年的勘查与开发的过程中,证实的铜镍矿石储量达15亿吨之多。作 为陨击成矿的典型案例,Sudbury至今充斥于各类教科书和文献中。陨击证据似乎坚不可摧,成就了诸多地质学家的名声。 然而 , Falconbridge 公司在2006年发布的信息Evolution of the Sudbury Exploration Model; Pathways to Footwall Ore称,已经控制岩盆下盘通道的铜镍矿化至距地表1800米的深处,仍未见底。其中见有厚23米,含镍6.14%,含铜23.62%,含铂族金属11.35g/t的特富矿脉。浸染状矿含镍0.13%,含铜0.41%,含铂族金属34.1g/t,含金3g/t。 试想,如果Sudbury铜镍硫化物矿果真是天外来客,何以形成深达2000米的狭小裂缝?
个人分类: 地学课堂|4587 次阅读|4 个评论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续一)
yuelugj 2008-11-8 22:51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续一) 刘继顺 2007-07-18 二、矿床勘查开发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1、矿床成因的水-火之争,诱发了地球科学的第一次革命 在早期人类历史中,地质学是贵族的事业,因为无休止的旅行、探险和探宝是要有经济支撑的。徐霞客决不是一个贫民。 人们为了生存及发展的需要,自觉与不自觉地去寻找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物资源(找矿、开采、冶炼),自然而然地去探求矿物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矿床学),进 而试图去厘清矿物资源形成与地球演变的关系(地球科学)。最初在找矿实践与矿业开发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孕育了早期的矿床理论,进而促 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地球科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正是从矿床的形成争论开始的。德人维尔纳(1749-1817)根据沉积岩中矿床的采掘现象的总结归纳,认为所有的矿床包括岩 石和矿脉,都是在大洋水体中沉积形成的(侧分泌说),即水成论;而英人赫顿(1726-1797)则从火成岩内及其周边的矿床采掘现象总结出发,认为 地球外营力与矿床的形成无关,矿床只能是地球深部火成的溶液或溶化物质注入地壳裂隙中形成的,即火成论。两派为了证实证明自己的正确,千方百计地收集 地质证据,进行各种测试分析与模拟实验,其中著名的有鲍温的玄武岩熔融实验(鲍温反应系列)。最终以火成论胜利而告终,岩浆一元论及岩浆热液成 矿论诞生并一统天下为标志。 水-火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但两派的继承者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升华。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矿床的大量开 发,特别是海洋地质调查的进行,海底硫化物层及黑烟囱硫化物的发现,水成论演变为层控理论及喷流沉积成矿理论。而火成论则进一步发展成为 了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理论。 2、矿床勘查提供了大量研究地球表层以下的样品 人们最初研究地球都是从地表直接观察开始的,主要开展地表的地质现象的剖面观察与填图。地质学者根据地表剖面观察与填图,发现了大量的地表地质现象,通过这些资料的总结,深化与研究,提出了关于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岩石组成、洋陆变迁、地球演化等方面的各种假设。 由于地表地质现象常常受到出露条件的制约及表生地质作用(包括表生构造)的干扰,使得观察资料的可得性、真实性与可用性大打折扣。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人们便借助一些间接的手段如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卫星遥感资料解译等推测地质构造、地球物质组成及地球演化的模式。由 于这些方法理论本身的缺陷及地质体的复杂性,常常出现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能够观察到地表以下真实的地质现象。要了解地下 的真实地质情况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同,就需要工程取样,而且需要大量地取样观察。而要实施工程就需要有庞大的资金,这笔资金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国家能 够提供。   即使如此,某些国家还是咬牙拿出了经费为了科学而去打科学探索钻(超深钻),国际地科联曾实施大洋钻探计划 (DSDP、ODP、IODP三个计划)和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目前有13个国家实施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大陆科学钻,其中4000米以上的只有20口。 已经实施的大陆钻探的结果与人们早先提出的假说,相去甚远。   天然地震资料反演表明:地球具有层圈构造,中心部位为内地核、外地核,再是下地幔、上地幔,最外为下地壳 (硅镁层)和上地壳(硅铝层),上下地壳之间为康拉德不连续面。苏联人想验证这个康拉德不连续面的存在,选择了地壳厚度最薄的科拉半岛打钻,其中一个为 SG-3井,钻至12262米(目前全球最深井,1970-1989实施),原来设想的康拉德面却是一个滑动面,在深达9500米处还有可以利用的金 属,1万米深处还存在天然气和含矿物的地下水(参见 架起通往地心的望远镜,一窥地心究竟 )。又如德国上法耳次地区的KTB超深钻(9101米深,1987-1994实施),原来地震反射层为近水平状态,而岩心却表明岩层陡倾,近水平的反射层是一组密集的面理所致。   即使这样,所打的钻孔极为有限,对于广袤的地球表面而言,真是九牛一毛也!   但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矿床勘查,每个大型矿床的钻探进尺均在十万米以上,1989-2003年塔里木石油会 战,总进尺达470万米(102口井,平均井深4700米),那么,全球年钻探进尺呢?更何况还有数不清的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正是这些矿产勘查工程为 我们了解地壳变动与地球演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地质现象。   因此,正是矿产勘查为我们揭露了大量的地质现象,使得我们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认识,孕育新的地质理论和成矿理论,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
个人分类: 矿业论道|38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
yuelugj 2008-11-8 22:49
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 刘继顺 2007-07-17 一、大庆油田发现之争引出的话题 近年来,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过程,众多学者均有论及,著述甚丰。他们查阅文献、文件和记录,采访亲历者,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呈现在我们面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纪录不完整)和当事人的立场,结论迥异。在我局外人看来,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 目前争论的焦点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头号功臣,究竟是李四光、黄汲清,还是谢家荣? 前两位擅长大地构造,后者专于矿床地质,他们连同翁文灏,都是我国地质学界的巨人,星耀华夏;他们都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泽被后生;他们都是中国石油事业的擎天柱,强我中华。不管他们是作为领导者、组织者,还是实际操作者,或者兼而有之,无论怎么夸赞都不过份! 由大庆油田发现之争,笔者所想到的是:到底是大地构造理论或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勘探,还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促进了大地构造理论的深化,催生了陆相生油理论的形成,却是应该思考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看似颇象鸡与蛋的问题,实际上不是!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是先采矿,再有地质,然后而有系统的现代地球科学。即使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尚知之甚少。在地球面前,我们还只是小学生!许多理论成果,大都是对已知地质现象的说明,然后系统化,再推而广之的。 客观地看待大庆油田发现的过程,指导大庆油田发现的是:石油生成的基本知识和地表的油气显示。 石油生成的条件是:源(要有生油层:富有机质的泥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利于有机物转化为石油的环境,主要为有大量有机物来源和利于保存有机物的还原环境和 长期缓慢下降的深凹陷环境,即岩相古地理环境)、运(要有压力主要为静压力、浮力、毛细管作用,水气流)、储(储集层,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圈闭构造 有构造圈闭,岩性圈闭)。 在玉门油田没有发现之前,的确没有陆相生油说。而玉门油田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玉门石油河的油苗古有记载。据石宝珩等 考证:1937年7-10月,孙健初、韦勒、萨顿野外考察 玉门石油沟一带的油苗时,发现了老君庙背斜构造,认为是一个适合于石油形成的构造;1938年孙健初二进玉门 调查石油河 , 干油泉、三橛湾 ,认为 .. 可知本区各组所有砂岩储油地质构造 , 合适于存油。再就油层越下而越富,并设计钻孔验证,1941年4月终发现玉门老君山高产自喷油田。1934年,孙越崎领导开发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古有开采)。有趣的是:这两个油田的含油层不是海相地层,而是陆相沉积的淡水沉积层! 根据这两个油田的淡水沉积物层含油的事实,潘钟祥发表了《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的非海相石油》(BAAPG,1941)、黄汲清发表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提出了陆相生油说!这可不是在陆相生油说指导下发现的! 至于大庆油田发现前,就曾有过许多油气显示和找油工作。1923年扎赉诺尔小煤矿就曾发现含油沥青。据张以诚 考 证:日本占领东北后,就努力开展找油工作,对扎赉诺尔开展了地质、重磁、地震测量,1940年发现了石油(1941年曾钻达千余米深);对阜新,日本在钻 煤时发现油苗,1938年开展了石油普查工作包括重磁和地震,发现了巨大的背斜构造,1939年开始钻探,1941年见油,到1945年施工了105口 井,每口井产油数千克至3吨不等。日本人勘查的这两处目标与我们后来所发现的大庆和辽河两油田相距均不远,前者同属松辽盆地,后者同属渤海湾盆地。因此, 日本人的调查与解放后我国自己的石油普查勘探,在主要选区上是一致的。如果上天再给些时间给日本人的话,可能发现权就被日本人拿走了!日本人可没有陆相生 油说的指导,他们却在东北进行了这么多的找油开拓性工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解放初期,我国找油工作均是在有油气显示或古采油区部署的。任何一个了解日本人在东北所做的找油工作的人来说,都会优先选择它作为探索区的。可以这么说日本人的开拓性工作,为我们更快地找到大庆油田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诚然,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及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我们是绝对要遣责的!!! 网上流传盛广的《日本在东北找油三十年为何未发现大庆油田?》一文,将日本人没有发现大庆油田归结为没有陆相生油理论的指导,是欠妥的。我们两弹一 星的研制时间都短于美国,能说我们有新理论的指导或者我们更为聪明吗?塔里木油田和最近发现的南堡油田,工作时间短吗?虽然我们经数十年的工作,目前在 塔里木盆地只发现一些规模不大的油田,谁敢说今后不会发现世界级整装大油田呢? 说这些,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理论对于找矿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正是理论找矿工作。 但我要说,理论总是落后于新现象新发现的!实现找矿突破的理论是:油气生成理论或矿质溶解与沉淀的物理化学反应理论(元素的共生-分离、矿化蚀变、地球化 学晕,特殊的岩性矿物等)与容矿的力学理论,而不是经过包装过的新名词。当然,一个新矿床或一个新类型的发现会带来一连串的发现,是人们对新发现进行总 结、系统化的自然结果。 当然,一线勘查工作者的理论基础、工作经验和对新现象的敏感性,是找矿成功的关键!在大庆油田勘查过程中,发现并提供重要找矿线索的一线地质工作者,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他们是最不应该被遗忘而又最可爱的人! 至于中国找油战略东移,那是在大庆发现工业油流以后,是顺理成章的事。谁处在那个领导岗位,都会这么做,我们今天也是这么干的! 综上所述,正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促进了大地构造理论的深化,催生了陆相生油理论的形成与完善。
个人分类: 矿业论道|46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矿床发现真相考
yuelugj 2008-11-8 22:44
矿床发现真相考 刘继顺 2008-01-18 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一个伟人在被冤曲临终时的遗言。他带着这个遗言及许多无奈仙去了!所幸后来被平反昭雪,最终含笑九泉! 细究起来,如果我们将写当成一种比喻,指创造和推动的话,无疑历史是人民写的。可若将写当成书写、当成记录的话,那么,历史是人民写的,就可 能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而已。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因此,就有正史与野史之分。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但写在书上的历史就不只一个。到底什么才是真相,一时难辨。如著名的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争,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就未曾断过。好在 已经有许多论文,可使我们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但对于许多其它矿床的发现真相,到底如何呢?这些年来,我们所到访的矿山较多,见过的当事人也多,听到的传 言也多,渐渐地对许多矿床发现的真相,便产生了许多的怀疑! 致使矿床发现真相迷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过去长时期只强调集体。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反对突出个人,反对成名成家,规定在科研报告、地质勘查报告不准署名,只能署单位集体,甚至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上,也不准署个人名字。这样以来,许多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就被湮灭在历史中。 2、我国过去长时期漠视知识产权。 我国过去长时期漠视知识产权,编报告、写论文,根本就不交代来龙去脉。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综观今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几篇论文、专著和教科书是完整地叙述了矿床发现、勘查与开发的过程的?大多充斥着掠夺、抄袭和剽窃。。。。。。 3、官本位占据着学术场。 由于不署个人名字及漠视知识产权,那么谁官大,矿床的发现权就是谁的。某个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中发现了矿产地,首先得到信息的是地质队的技术负责或总工 及队长。那么,只能由队总工和队长向省局汇报,功劳自然是记在他们的名下。再往上,就是省局的总工和局长向部汇报,功劳就又变成了局总工和局长的了。更有 甚者,就变为部长和部总工的了。 如果真正发现矿产地的地质工程师识相,则还可以负责这一勘探项目;如果不识相,就立刻调离,以便给人以与此矿发现无关的印象。好一点的,还可以坚持到最后,实际主编勘探报告,在勘探报告中还可以有个名字。 这种掠夺他人成果的手法许多,掠夺他人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 4、矿床发现与找矿突破的过程较长。 从矿化信息的发现到找矿突破、勘探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涉及的专业有地质、物探、化探、钻探等,人员也多。如果不是当事人,很难 分清谁的作用与贡献大小。虽则有会议记录、原始建议、简报与报告,在勘探初期,大家也不太在意自己功劳的大小。加上,人都有自私的方面,都有占有成果的欲 望。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最终作为成果的代表者,不是行政一把手,就是业务主管。 但只要不是有意欺瞒,查找原始纪录与档案,就不难发现谁是真正的英雄。 写下矿床发现真相考的题目时,心情是沉重的,任务也是艰巨的。仅由我一人是无法完成的,我希望大家积极献言献策,奉献出方家的大作。 此举,是为那些故去的被湮没的真正功臣与英雄,是为光复人们的良知与责任,是为创造一个忽悠者难忽的学术空气!
个人分类: 矿业论道|5515 次阅读|5 个评论
电气石:新型宝石和环保健康材料
热度 2 刘玉平 2008-8-19 09:33
电气石:新型宝石和环保健康材料 电气石,是自然界成分最复杂的矿物族之一,化学式可简化为 Na ( Mg , Fe , Mn , Li , Al ) 3 Al 6 6 ( BO 3 ) 3 ( OH , F ) 4 。晶体属于 三方晶系复三方单锥晶类 , 常呈三方柱、三方单锥柱及复三方单锥柱等, 截面为球面三角形,柱面上常有纵纹。集合体常呈束状、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颜色变化大,透明 - 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 7~7.5 ,比重 3.06~3.26 ,折射率 1.62~1.64 。研究发现,电气石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天然永久性电极晶体材料。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会引起晶体两极产生一定的电压,在常见的 200 多种矿物中,仅有电气石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 宝石级的电气石称为碧玺,虽然其作为宝石的历史较短,但由于其颜色丰富绚丽、光泽明亮、清澈透明,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品种。在中国,碧玺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典籍《石雅》之中。传说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据史料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 36 两 8 钱(约 5092g )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的价值为 75 万两白银。碧玺可分为:红色碧玺、绿色碧玺、蔚蓝碧玺、黑碧玺、紫碧玺、无色碧玺、双色碧玺、西瓜碧玺、猫眼碧玺、钠镁碧玺、钙锂碧玺、含铬碧玺和帕拉依巴碧玺等十几种。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几乎都产自花岗伟晶岩。 主要鉴别特征: (1) 热电性:电气石在丝绸或皮革上快速摩擦生热而产生电荷,能吸附小碎纸片; (2) 双折射:电气石具有较大的双折射率,用放大镜可以在起棱角处观察到明显的双影; (3) 二色性:大部分电气石的具有明显的二色性,用肉眼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4) 明亮而有些刺眼的玻璃光泽; (5) 包裹体较少,内部洁净是电气石的一大特点。 随着保健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石因其保健功能强、作用持久、应用范围广而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在健康产业、食品业、建筑装饰业、家电业、农业、畜牧业等方面有着巨大发展前景,被喻为 21 世纪的环保健康新材料。 电气石的主要保健作用 : 1. 高效的远红外 介于 4~14 微米的远红外线与人体辐射相匹配,能产生温热效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被 称为生命之光 。远红外线对人体健康有改善微循环、活化组织细胞等特殊作用。 2. 健康的负离子 负离子有镇定、促使人精神安定、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和对于构成人体单元的细胞吸收营养及排泄废物的新陈代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类健康的维持及促进极其有效。科学家们把电气石称之为天然负离子发生器,电气石改善空气的作用原理是:释放的负离子能还原来自大气的污染物质、氮氧化合物、香烟等产生的活氧;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灰尘、废气、病毒等悬浮污染物大多是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负离子与其中和,直至无电荷后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负离子能有效地与室内附着在墙壁、天花板上的苯、甲醛、酮、氨等刺激气体发生反应,降低上述气体的浓度。 3. 舒爽的生物电 人体组织或细胞在静止或活动状态下产生电位差及电位变化的现象称生物电现象,其电流为 0.06 毫安。电气石晶体是具有正负两极的永久电极特性,其两端产生的电流不变,约为 0.06 毫安,恰与人体生物电流相匹配。当电气石晶体产生的生物电流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引起人体的生物电和生物电效应,从而实现舒筋通络、促进睡眠和活血化淤等作用。 4 、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电气石含有钠、镁、铁、锂、硼等元素。对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抑菌除臭功能 在远红外负离子和生物电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繁殖,消除各种异味,净化空气,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社,1999. 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 百度百科,电气石、碧玺等词条。 以上为小刺猬收藏品 * * * * * * 以上 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 zlg/ks/w76.htm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1125 次阅读|9 个评论
绿柱石:工业、收藏两相宜
刘玉平 2008-8-12 13:58
绿柱石:工业、收藏两相宜 绿柱石 又称为绿宝石,化学式为 Be 3 Al 2 (SiO 3 ) 6 ,常含 Cr 、 Cs 、 Fe 等微量元素。纯绿柱石含有 BeO14.1% , Al 2 O 3 19% , SiO 2 66.9% 。晶体属于六方晶系,常呈六方柱状,柱面有纵纹,集合体可呈晶簇或针状,也可形成长达数米、重达十余吨的块状伟晶。纯净的绿柱石是无色透明的,常见的绿柱石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 Cs 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柱石;富含 Fe 3+ 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富含 Cr 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绿。硬度为 7.5~8 ,比重为 2.63~2.80 ,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碎屑岩型)、云母片岩(变质岩型)中,经常和 W 、 Sn 、 Li 等高温热液型矿床共 - 伴生。 绿柱石是提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造型好、透明度高、色泽美丽者可以作为观赏石、甚至作为高档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天然祖母绿是最珍贵、最常见的宝石级绿柱石,其与人工祖母绿的简易鉴别方法: (1)天然祖母绿呈透明的翠绿色,在强光照射下颜色更加鲜艳。内部常存在一些充填了褐色铁质的反光裂纹,还有细小的矿物包裹体或气液包裹体; (2)助熔剂生长法合成祖母绿的翠绿色很纯正,没有明显的偏黄或偏蓝色调,红色荧光现象明显,内部常有乳白色烟雾状或羽毛状熔剂包裹体。水热法合成祖母绿颜色更接近天然祖母绿,但内部洁净,气液包裹体呈钉形或管状,偶见平直展布的仔晶夹层; (3)优化祖母绿通常采用注油法来弥补宝石的瑕疵,在反射光下可以观察到彩色的反光,在白炽灯附近烘烤可以观察到渗油现象。 以上为小刺猬收藏品 * * * * * * 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 zlg/ks/w76.htm 第一百篇博文,聊以自贺!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7982 次阅读|9 个评论
锡石:锡的主要工业矿物
刘玉平 2008-8-6 22:01
锡石:锡的主要工业矿物 锡石 是提炼 锡的主要原料,化学式为 SnO 2 ,常含混入物 Fe 、 Nb 、 Ta ,尚可含 Mn 、 Ti 、 Zr 、 W 等微量元素。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复四方双锥晶类,晶体常呈双锥状、双锥柱状,有时呈针状。集合体常呈不规则粒状。颜色较丰富,无 色者少见,一般因含混入物而呈褐色,含 Fe 高时可呈黑色,含 Nb 、 Ta 高者可呈沥青黑色。半透明,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解理不完全,断口不平坦至贝壳状。性脆,摩氏硬度 6~7 ,密度 6.8~7.0 。一般无磁性,富铁锡石可具电磁性。 锡石矿床通常与花岗岩有关,主要包括云英岩型、花岗伟晶岩型、石英脉型、接触交代型等矿床类型。 锡石提取锡的最主要原料矿物。黄褐色至暗褐色的完好晶体可作宝石。 中药锡矿即为锡石,外敷用于治疗疔肿。 褐色锡石 褐色锡石 深褐色锡石 黑色锡石 (以上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zlg/ks/w113.htm ) 锡石( 透射光、正交偏光,颜色鲜艳的粒状-短柱状矿物为锡石 ) 锡石(反射光、单偏光,深灰色柱状矿物为锡石)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170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方铅矿:铅的主要工业矿物[地学科普]
热度 2 刘玉平 2008-8-5 17:57
方铅矿:铅的主要工业矿物 方铅矿 是分布最广的铅矿物,化学式为 PbS ,纯方铅矿含铅 86.6% 、含硫 13.4% 。方铅矿中常含银,其次为 Cu 、 Zn 以及 Fe 、 Sb 、 Bi 、 Tl 、 As 、 Se 等。方铅矿属于等轴晶系 NaCl 型六八面体晶类,晶体形态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含 Ag 高时晶面往往弯曲,集合体呈柱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摩氏硬度 2-3 ,密度 7.4 -7.6g /cm 3 。立方体式解理完全。具弱导电性和良检波性。方铅矿在地表易风化成铅矾和白铅矿。 方铅矿是提炼铅金属的重要矿物,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矿物之一,中国早在商代前就从方铅矿中提炼铅,从含银方铅矿中提炼银。铅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国防、科技、电子工业等。同时,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其不利的的一面。 方铅矿分布较广泛,多产出于在接触交代矿床和在中、低温热液矿床中,经常与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共生。在氧化带不稳定,易转变为铅矾、白铅矿等矿物。 中药里的药用铅,别名黑锡、黑铅,即由方铅矿炼出。具有镇逆、坠痰、杀虫、解毒等功效。 块状方铅矿集合体 立方体方铅矿 五角十二面体方铅矿 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方铅矿 (以上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 zlg/ks/w29.htm ) 铅矿石(铅灰色的为方铅矿) 铅锌矿石(铅灰色为方铅矿,深灰色为闪锌矿)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0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五颜六色的闪锌矿[地学科普]
刘玉平 2008-8-4 22:56
五颜六色的闪锌矿 闪锌矿 是分布最广的含锌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 Zn , Fe ) S ,铁常呈类质同象替代锌,成分中常含有多种其他类质同象混入物。 闪锌矿晶体结构属于等轴晶系六四面体晶类,常呈四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等单形及其聚形;摩氏硬度 3-4.5 ,比重 3.9 -4.2g /cm 3 。平行四面体或立方体式解理发育,断口不平坦。由于类质同象混入物、特别是铁含量的不同,而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一般来说,铁增多时,由浅变深,从淡黄、棕褐直到黑色(铁闪锌矿)。透明到半透明,金刚光泽到金属光泽,具有荧光和摩擦磷光,不导电。 闪锌矿分布较广泛,主要产于接触矽卡岩型矿床和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中,是最重要的锌金属原料。晶形完好、颜色鲜艳、透明度高的闪锌矿,可以作为观赏石和中-低档宝石。 淡黄色透明闪锌矿(金刚光泽) 红色透明闪锌矿(金刚光泽) 棕色透明闪锌矿(金刚光泽) 深棕色半透明-黑色不透明闪锌矿(半金属-金属光泽) ( 以上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zlg/ks/w94.htm ) 锌矿石(黑色金属光泽的为铁闪锌矿,铜黄色金属光泽的为黄铜矿,墨绿色玻璃光泽的为透闪石-阳起石) 锌矿石显微照片(反光单偏光,浅灰色的为铁闪锌矿,铜黄绿色的为黄铜矿,浅铜黄色的为重结晶鲕状黄铁矿)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0140 次阅读|4 个评论
黄铜矿:另一种“愚人金”[地学科普]
刘玉平 2008-8-4 21:53
黄铜矿:另一种愚人金 黄铜矿 , 是一种常见的含铜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 CuFeS 2 ,纯黄铜矿含 Cu34.6% , Fe30.5% , S34.9% 。晶体四方偏三角面体晶类,多呈假四面体或八面体状。摩氏硬度 3-4 ,比重 4.1 -4.3g /cm 3 ,解理不甚发育,常呈参差状断口,黄铜黄色或绿黄色,常带有斑杂状锖色。不透明,金属光泽,导电性良好。黄铜矿分布较广泛,可在多种条件下形成,是最重要的含铜金属硫化物矿物和铜金属原料之一。 黄铜矿和黄铁矿一样,在野外很容易被误会为黄金,因此也被称为愚人金。 鉴定特征: 黄铁矿为浅铜黄色,黄铜矿常带绿色调,而自然金常带红色调;黄铜矿的硬度比金略高,而小于黄铁矿;三者的比重,黄铜矿最小( 4.1-4.3 ),黄铁矿其次( 4.9-5.2 ),(自然)金最大( 19.3 )。 (以上图片来源: blog.sina.com.cn/s/ reader_4985d0810100050b.html ) (图片来源: www.cpus.gov.cn/ zlg/yanshi/images/kk5.jpg ) (黄铜矿脉,云南东川滥泥坪) (黄铜矿脉,云南东川桃园)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9188 次阅读|4 个评论
“愚人金”黄铁矿[地学科普]
刘玉平 2008-8-3 13:45
愚人金黄铁矿 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简易鉴别方法:一看(金通常带红色调)、二掂(金的比重达19.3)、三划(金的摩氏硬度是2.5,与指甲的硬度接近) )。 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黄铁矿的化学式是FeS 2 ,纯黄铁矿含有46.7%的铁和53.3%的硫,成分中通常含钴、镍、砷、硒、碲等微量元素。晶体属等轴晶系NaCl型结构,常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及其聚形,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浸染状或球状。也可呈隐晶质的胶状黄铁矿和非晶质鲕状黄铁矿等。浅铜黄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为6-6.5,比重4.9―5.2。黄铁矿是半导体矿物,并具热电性。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在地表易风化为褐铁矿。 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晶形美观的还可作为观赏石和低档的宝石。黄铁矿亦可入药,中药自然铜即黄铁矿,别名石髓铅,具有活血散瘀、镇痛接骨等功效。 立方体黄铁矿 八面体黄铁矿 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 (以上3张图片 URL: www.cpus.gov.cn/ zlg/ks/w51.htm ) 胶状黄铁矿 ( 图片 URL: www.cbe21.com/.../ 2000_12/20001228_117.html ) 鲕状黄铁矿 鲕状黄铁矿(电子显微镜图象,显示其可能为微生物成因)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49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原创*科普]鬼斧神工:韧性变形-2
刘玉平 2008-6-14 12:27
一组来自青藏高原的韧性变形图片 ****** 歌曲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李娜演唱)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4387 次阅读|2 个评论
[原创*科普]鬼斧神工(1)——韧性变形[图文]
刘玉平 2008-5-25 14:05
韧性变形,指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的连续变形,特点是断而不破,藕断丝连。这是一种发生在地壳较深层次的变形,通常发生在温度 300 ℃ 、 压力 0.25GPa 的条件下(对于一般的地壳温压梯度,大致相当于地壳 10Km 以下 )。 ****** 这里以滇东南老君山地区的一组韧性变形的照片,与大家共享! ****** 高分辨率照片已收藏在我的相册《是那山谷的风》专题中,欢迎浏览!如需下载,请在给我留言中告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525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