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歌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转载:Johannes Kaminski "Enter the maze of world literature"
haijunzhouitp 2015-4-25 11:49
作者记录了他来北京参加一次中国文学会议的有趣经历,并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壁垒和不可避免的碰撞,进行了一番思考,值得一读。 原文的PDF版本见附件: Pelican-Michaelmas-2014-Styled-v12.pdf 第18-23页 亦可从如下地址下载: http://www.corpus.cam.ac.uk/wp-content/uploads/old/Pelican-Michaelmas-2014-Styled-v12.pdf
个人分类: 有所思|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歌德还是缺德”到批评还是抹黑
热度 27 lvnaiji 2015-2-5 08:40
吕乃基 近日,关于媒体上的舆情究竟是正常的批评还是抹黑的争论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染到科学网。 看着各方之间的争论,不禁想起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由李剑的文章“歌德还是缺德”( http://www.xtrb.cn/epaper/xtrb/html/2009-03/31/content_105073.htm )所引发的争论。这两次争论之间在内容上有颇多相似之处,不同点是,那次争论因刚从文革走出,改革开放热情高涨,并因高层的介入而很快平息,李剑本人也得到宽容。有趣的是,他后来迅速改变立场,写出比他称之为“缺德”的伤痕文学更为缺德的《醉入花丛》。现在的情况是,文革似乎已然远去成为往事,而有关方面并无意予以平息,并且亲力亲为参与其间。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惶惑。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进步,然而在某些观念上似乎尚在1979年,甚或1979年前。中国,得到一致公认的是物质层面的成果,而在观念上的分歧较之1979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5495 次阅读|45 个评论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
热度 6 zywsict 2014-5-1 19:34
读完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可能由于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的缘故,只发现该书讲述一个屌丝因情所困并且事业受挫而走上自杀道路的故事。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喜好绘画,向往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的乡村生活,喜爱自然,并且多情善感。在一次舞会中偶然邂逅了心中的女神绿蒂,并且和女神有过一段甜蜜快乐的时光,但是幸福毕竟是短暂的。绿蒂早已是别人的未婚妻,随着其未婚夫的归来,维特的烦恼也随之而至。他陷入情网不可自拔,如此的痴迷,以致寝食难安。看不见女神,就觉得世界黯淡无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引起他的兴趣,他将女神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与挣扎后,他决定离开这个让他魂牵梦绕但又痛苦的伤心之地,到城市工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成绩。 可是新的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安慰,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领导的格格不入,然而他又是一个清高和自尊心极强的人,不愿与现实妥协。在伯爵家的一次聚会中,他备受打击,迫使他辞职而回到曾经的伤心之地。而此时的女神绿蒂已为人妻,他对她的爱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减少,反而更加的深沉。但同时他发现自己作为第三者的处境非常的尴尬,最后迫于压力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维特之所以自杀有两个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维特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当自己所追求的爱情无果时,他就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活着也没有意思。外部的原因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敢想敢做,并且多才多艺的才俊,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却发现原来是自己太天真,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格格不入,要么选择妥协,要么选择放弃。他的事业受挫后,他发现自己一文不值,这是他自杀的另外一个原因。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0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歌德之城 2010-05-24 10:07
taodeng 2014-2-12 23:53
德国 图林根 魏玛 市区 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也有过作为德国文化中心的辉煌时代。尽管席勒和李斯特也曾在这里创作了不朽的作品,但歌德在魏玛的声名似乎更为显赫,他的非凡才华为魏玛开创了第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魏玛是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的魅力正在于其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自从奥托二世大会诸侯,千年古城从此流芳史册。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90):从科学家视角看歌德的成败得失
热度 9 sqdai 2013-6-6 13:21
如所周知,歌德( 1749~1832 )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从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初在德国和欧洲的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是,歌德还是一位不错的科学家,对自然科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做官、写作、旅行、交友之外,曾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考察和学术研究,所涉猎的领域甚广,包括: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等。他的 83 年的漫长人生中给后人留下了 129 卷著作,其中科学著作有 13 卷(参看 )。 歌德 16 岁时进莱比锡大学,遵父命专攻法律,但对所学的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主要自学诗论,并开始写作,还去听解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课程,贪婪地啃读自然科学家林奈、哈勒尔等人的著作。他 26 岁时进入魏玛公国,成为魏玛大公的好友,主持魏玛公国政务近十年,领导矿山开采、森林开发、纺织生产等,这时他的自然科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在主管林业事务期间,他倾心研究树木种类、植物形态,对植物学情有独钟。他认为,所有动物、植物都存在一种“原形态”,前者的“原形”是脊椎骨,后者的“原形”则是叶子,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而来。此论已带有一种进化论的观点。他追随瑞典生物学家林奈的思路,到野外四处考察树木、花卉,不仅观察外形,而且注意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 1790 年,他发表了科学论文《植物变形记》,系统阐述他的观点,文中创造了“形态学”(“ morphology” )一词,指的是“对生物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学问”,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他还利用他的文学特长,将此文改写成琅琅上口的长诗献给他的情人,并公开印行,一时广为传诵。在逝世前一年( 1831 年),他发表了论文《植物的螺旋形倾向》,显示了他对植物形态学研究的热情,至于其内容的正确性,我难以判定,还得请植物学家来定。 在负责开矿事务时,他对地质学入了迷,带着地质锤到处奔波,采集岩石样本,加以科学分类。他在书信中写道:“我的身心和灵肉都渗入到岩石和群山中了。”与此同时,动物骨骼学使他着魔,搜集了各种各样的骨骼,并加以细察。 1984 年,他独立发现了人类的颚间骨,人的颚间骨是与上颚骨长在一起的小骨头,不易发现,而其它动物的颚间骨倒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时的教会人士就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没有颚间骨。歌德的这一发现推翻了教会的荒谬观点,他喜出望外,写信告诉友人:“我找到的——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人的颚间骨,我是比较了洛恩人的头骨和动物的头骨后得出结论的。我有了一个解剖学上的发现,这太重要了。”歌德把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寄给著名的荷兰解剖学家卡伯尔。可惜的是,由于歌德没有调研文献,法国动物学家魏克 · 达苏在他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这一事实。 歌德的科学研究生涯中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光学研究,他历经长期探索,于 1810 年推出两卷本的巨著《颜色学》。他对光的颜色的分析几近狂热,无情批驳了牛顿关于“不同颜色由白光分解而成”的正确观点,认为白色和黑色是最原始的光学现象,光是不可分解的,原始的光线相互更替交迭就产生各种颜色。这可是一种“堂 · 吉诃德式”的挑战,他的基于直观论的观点毫无价值,但他却无比执拗,坚持己见。对于已做的许多光学实验采取了“鸵鸟战术”。 他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把窗户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 作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我们可对歌德的科学研究实践可以做一番分析,就他的成败得失做一些评价。 值得肯定的几点是: 1、 对探索自然界奥秘持有巨大的热情,这种热情驱使他如痴如迷地投入研究,做出了一些重要发现; 2、 坚持实践第一,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积累大量材料后进行细致分析,这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3、 敢于发表前所未有的独特见解,不迷信,不守旧,敢想敢做敢说,这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必要素质。 然而,按歌德的智商和投入的精力,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毕竟有限,他的三大“得意之作”,一种与人重复,一种尚不完善,一种完全错误。我们试图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做一分析,问题在于: 1 )歌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说来,是非抽象推论的经验主义的。向实践学习,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联系他的一些哲学论述看来,他的经验主义与实证的经验主义不同,他没把人当成外在的观察着,而是把人当成观察对象内部的,从属于观察对象。因此,他的方法论甚至落后于早他 100 多年的弗朗西斯 · 培根。这就注定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有限,也导致他在光学研究中的失败。 2 )作为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他不可避免地有更多的形象思维,少一些抽象思维,因此,由于缺少逻辑推理,他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显得不大牢靠。 3 )缺少服从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特别表现在坚持他的错误的颜色学观点。这方面似乎可与至死坚持“燃素说”的普利斯塔列相比。 以上是我在了解歌德的自然科学研究经历后产生的感悟,愿与博友们切磋。 参考资料 : 1、 杨桂珍,作为科学家的歌德,知识就是力量, 2000 ,第 3 期, 45 。 2、 歌德,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04.htm 。 3、 约翰 · 沃尔夫冈 · 冯 · 歌德,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3792.htm?fromId=19304 。 写于 2013 年 6 月 6 日 【链接】歌德简介 约翰 · 沃尔夫冈 · 冯 ·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1749~1832 )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005 年 11 月 28 日 ,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结果歌德名列第 7 位。 歌德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诗剧《浮士德》,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剧本《葛兹 · 冯 · 伯里欣根》,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歌德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涉猎的学科很多: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例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歌德还是一位画家,具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一生留下画作2700余幅。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95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虽然佩服贝多芬型,歌德型人物也是勇敢滴
热度 7 liuli66 2012-10-21 09:24
中华智慧说: 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 不妨学学乌龟法 得缩头时且缩头 低头,缩头,做歌德型人物,都是需要勇气滴 ++++++++++++++++++++++ 背景来自“莫言说”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987 做歌德,还是贝多芬 南方周末 : 你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和大批贵族。 贝多芬昂首挺胸,从贵族中挺身而过。 歌德退到路边,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 你说年轻的时候也认为贝多芬了不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意识到,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莫言 :大家应该领会我的潜台词。贝多芬的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是否真实谁也不知道。 当年的音乐家要依附爱好音乐的贵妇、国王或者有权势的人,他们需要被供养,否则就饿死了。 贝多芬见到国王扬长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脱帽致敬,被认为没有骨气。 当年我也觉得歌德软弱可鄙,而贝多芬可钦可敬。 就像据说是贝多芬自己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国王有许多个”。 我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扬眉吐气。科长,局长,成千上万,而我只有一个。 我在军队工作时,有一晚上在办公室看书,一位老领导推门进来,说:“噢,没有人。”我立即回应道:“难道我不是人吗?!”这位老领导被我顶得尴尬而退。当时我还暗自得意,以为自己很“贝多芬”,但多年之后,我却感到十分内疚。 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个问题就有新的理解: 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没有任何风险且会赢得公众鼓掌时,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 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勇气。 但他的教养,让他跟大多数百姓一样,站在路边脱帽致敬。因为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 比如礼仪,比如国家的尊严,和许多象征性的东西。 英国王子结婚,戴安娜葬礼,万人空巷,那么多人看,你能说路边的观众全都是卑劣、没有骨气吗? 你往女皇的马车上扔两个臭鸡蛋,就能代表勇敢、有骨气吗? 所以当挑战、蔑视、辱骂权贵没有风险而且会赢得喝彩的时候,这样做其实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而跟大多数老百姓一样,尊重世俗礼仪,是正常的。 我一直反感那些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的人,我看到那些模仿贝多芬的行为,就感到可笑。 南方周末 : 你的名字和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教诲有关,他们叫你不要在外面说话。你吃过“乱说话”的亏吗?什么时候开始“不乱说话”了? 莫言 :确实吃过亏,那是“文革”时期,人人自危。我现在还是乱说话——按照某些人的逻辑,我经常乱说话,有时候得罪了这一方面,有时候得罪了那一方面。要两方面都不得罪,那只能闭嘴。其实,我一直用文学在表达我内心的话,我习惯把我要说的话写到小说里。
个人分类: 杂感|865 次阅读|30 个评论
当一个“回炉”的大学生,做一个田老师的作业
liwei999 2011-1-2 23:16
当一个回炉的大学生,做一个田老师的作业。 (229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2, 2011 01:35AM 课题是现代科学概论2010年期末作业题目中的一个 ,《1,从现实社会或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案例,论证牛顿物理学对我们今天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应该说这样的题目不是很好做的。也许几个人分小组来完成更有些意义。 也许把论证改为说明更通顺一些。好在题目的问题可以商量。问题是如何界定牛顿物理学,并且根据这个界定去找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来。 没有听过田老师的课,不知道田老师在课堂里是如何教授牛顿物理学界定的。这个问题符合田老师的作文要求 引用: 在写文章的时候,请注意分清这几种不同的思想内容:1,公众普遍的看法,缺省配置的观点;2,某位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这个看法通常是不同于缺省配置的;3, 我们自己常常是持有缺省配置的看法的,但是在看了这位学者的观点之后,观点应该有所变化或者继续坚持原本的缺省配置,那就要对该学者的观点有所回应, 论证该学者的观点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或者部分地(全部地)接受了该学者的观点,也要给出基于个人经验的,基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的案例,来论证,为什 么该学者的观点是可以被接受的。 。 对待大学生的作文,镜某以为不要求作论说文的为好。应该要求作说明文,即讲清楚事情,而不是要发一通议论。牛顿物理学的说法好象都知道。但是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找个具体事例就很容易了。如果认为无从下手的话,恰恰说明了人们对于牛顿物理学的说法并不是那么的明确。 也许说牛顿力学更容易得到正果。牛顿力学可以认为是由3个运动法则和一个万有引力的法则构成的。3个运动法则是说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如何运动,万有引力则是说明力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一个应用事例可以是重力勘探。视点是资源与现代生活。物体如何运动话题可以是人造卫星了。通讯卫星、GPS卫星,气象卫星等等的都有个发射、位置控制的问题。还有地球挡光带来的太阳能电池使用的问题。这样的题目如果认真调研,应该可以写出一些不错的文章来。 如果界定牛顿物理学中有光学的话,事态就变得比较复杂了。物体的色彩问题也是牛顿曾经关心过的事情。如果能知道歌德的色彩论以及他对牛顿分光理论的批判,就算是挖到了一个富矿脉了。因为颜色是一个人的认识行为,不单是个物理波长的问题。 这个色的话题不曾见科学文化人们谈论过,大约是国人学问中的一个弱点。 写到这里远不够3千字。但是也没有必要再写下去了。希望能有优秀的学生完成这个作业,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里面不需要任何学生的个人意见,只要把牛顿的见解和歌德的见解归纳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有这样的话题出现的话,也希望田老师通报一声。那时镜某就可以对北师大的课程以及学生们另眼相看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4934,74934#msg-7493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绝望族的“维特效应”
brbaba 2010-6-8 18:48
在一个被广泛报道的自杀事件之后发生的大规模自杀现象,就叫做维特现象,这一现象是根据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命名的。该小说于1774年出版后,书中主人公维特在失恋后饮弹自杀的描摹,引出多起年轻人用同样的方法自杀的报道。这部小说也因此在很多地方被禁。学者大卫菲利普创造了维特效应这个术语。 人们常常将模仿性自杀事件归罪于媒体,这有一定的依据。媒体有放大和确认的功能,无意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境遇相同或相近的人们看到某种举动的社会效应时,或激发其作出模仿性选择的冲动。富士康如今十二跳了,我不相信这是最佳的自杀方式,即便是有非死不可的理由,假如没有广泛的报道渲染,结束生命的方式也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还有福建的校门口杀人案,这在建国以来都是闻所未闻的绝案,然而就在此案被火热曝光不久,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立即发生了类似校园杀人案,这决不会是孤立而碰巧的事件,其中必有传染的因素。维特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动因,典型案件对心理的强烈暗示和助推作用,已然成为严峻的社会课题。 于是就有了如下悖论:媒体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及时聚焦此类案件;而聚焦之后的社会影响很可能正负参半。从正面而言,或能激发和完善预警机制;从负面而言,则会激发维特效应。预警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容易百密一疏;而模仿性选择则即兴而及时,难以预测。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信息的通畅已经现代化,但社会职能的现代化尚路途遥远,两相之落差,则必然产生预防能力滞后的弊病。因此不得不悲观地预言:在信息通畅的时代,维特效应的放大功能不可遏止,而整个社会对危害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准备不足,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我们还会领略杯具的演出。 纵观这些案件,其共同特征是,主角都是绝望族。在既无组织温暖、又无社会关心的境遇下,在经过一番绝望挣扎后,一旦引燃某根导火线,悲惨事件就会突发。绝望族的毁灭方式分为自残和他 残前者造就十二跳,后者酿就校门口惨剧。而后者的社会危害性特别大,这些绝望族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同时又要让自己的风险最小化,容易选择虐杀幼童的利己方式以示敌意。这就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危险。 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显然是沉重的:假如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去堵漏洞,必然事倍功半无济于事;而按照温家宝总理所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那么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关系到社会的深层次改革。但无论如何,这场攻坚战是非打不可的。任何一个社会,简单的划分,主要有两族,即希望族和失望族。当社会进步朝着正确方向行进时,受益者日益壮大,希望族必定扩大;反向行进时,失望族就会扩大。而在失望族中,最极端的一部分就是绝望族。一旦绝望族扩大,社会的动荡将不可避免,这并非危言耸听。 不难发现,这些绝望族以前不是流氓,不是强盗,不是窃贼,他们假如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稍好一点,就不至于如此极端。那么是什么把他们逼到了这个绝望的份上?在我看来,是尊严的丧失和价值感的剥夺。而这种丧失和剥夺,是社会的产物。而尤其令人悲哀的是,绝望族们连可怜的精神鸦片都没有,他们哪怕在宗教或类似宗教的怀抱里得到片刻或长久的精神抚慰或麻醉,就会甘于平庸和贫穷,但现在连这样的选择都无从寻觅,于是普遍的精神崩溃就发生了。 社会的进步,必须朝着消灭绝望族、减少失望族、增加希望族的方向努力,假如是背道而驰的话,现存的任何合法性与合理性都会被重新估量。 出处: 杂 文 报
个人分类: 科研保健|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