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平均主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牢记四十年前的今天
热度 24 fdc1947 2016-10-6 13:01
纪念粉碎“四人帮”四十周年 四十年前的今天,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的日子。在1976年10月6日,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被抓起来了。这一天,是中国社会进程的伟大历史转折,它象征着统治中国多年的极左路线走向覆灭,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政治和组织基础。 四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四十年前,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型国营农场工作。虽然百分之九十多的农工与周围人民公社社员在身份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那是周围农村居民羡慕的富裕地方。如果哪一家的女儿有幸能够嫁到农场,那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1949年前,那里曾经是给蒙古王爷生产水稻的地方,以后随着用水单位的增加,那里没有足够的水源生产水稻了,那年又种植了少量,可是许多农工却并不去领购,他们仍然愿意领玉米。其理由很简单,稻谷的出米率低,可食部分不如玉米多,他们的粮食指标不够吃。 连最富裕的地方都不能吃饱肚子,这就是当时我们的生活。 今年夏天,我太太回到她的老家,冀东北的一个农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地方,去看她的小舅舅。她小舅舅是一个最老实的农民,年龄比她还小一点,是她童年的玩伴。他有两个儿子仍然在农村,一个在种地,一个在养猪,二位儿媳妇都在附近的企业打工。虽然工作仍然辛苦,但是,生活是没有问题了,又有拖拉机,又有汽车。太太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的房子装修得比我家现代化。 四十年来,中国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了。从忍饥挨饿,到丰衣足食,这是几千年来没有过的现象。千百年来,我们以吃的胖为福气的标准,年画上都要画上一位“大阿福”,现在,却在讲究减肥健身,要大家注意防止“富贵病”了。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古圣人的理想。孔子说:“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在中国实现了基本的生活保证,这是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带来的最大好处 。 在极左路线统治中国的时候,人们是不能随便讲话的。不要说政治上提意见而因言获罪的人,就是随便在纸上乱写乱画也要注意一点。我记得我做学生的时候,教研室一位年轻教师,中国科大59级留校任教的,还是一位所谓“贫下中农出身”的子弟,就是因为在纸上练习写字,不知道怎么凑成了一条“反动标语”。那时候就被放在我们宿舍,让我们监管,失去了自由。当然,在那个岁月,他还算是“幸运”的,有的人“犯”了类似的“错误”,还有丢掉性命的。我自己因为向学校领导的工作提了一点意见,就在短短的一天里,一下子从“党的积极分子”坠入了“反党分子”的深渊。 现在,我们虽然还不能够说在言论自由方面做得没有问题了,但是,对于一般的问题,跟四十年前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进步很大了。 总而言之, 无论在精神生活上还是在物质生活上,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这个变化也应该是不可逆的。 当然,我们现在还有问题,例如有贫富不均的问题、有腐败的问题、有不诚信的问题等等,这是一些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人们对此不满意。 但是,跟过去极左时期相比,已经有了完全不可比拟的进步。 现在的贫富不均是大家看得见的,现在的腐败是非法的,要吃官司的,只能私下里进行。过去贫富不均是制度是规定的,过去的腐败是制度上的腐败,很多腐败的做法被认为是合理合法的,是某一级别干部应当享受的福利。拿上大学来说,过去的很多高级干部子弟上大学只是一张条子甚至一个电话的事情。过去,他们和他们的子弟为了私人或家庭的事情,可以坐着专机飞来飞去。过去,可以为领导人个人特制某一种产品,等等。很多事情只是那时候舆论的封锁,大家不容易知道罢了。这种看上去合理合法,甚至至今被很多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是更严重的腐败。制度的腐败比个人的腐败实际上更加可怕、危害性也更大。 有些人似乎对平均主义的时代还有些怀念,那是他们对现在还存在的问题感到不满意的结果。但是,我相信,即使今天最满腹牢骚的人,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人民公社社员吃不饱肚子、城市居民半斤油、半斤肉、二斤细粮、种种物资都要票证,出门要单位开介绍信,说话只能照“两报一刊”精神讲的时代去。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好了,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任何爱国者、革命者要做到事情,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事业的根本 。而四十年前发生的把“四人帮”抓起来的事件,无疑是这一切的开端。当年人们用吃螃蟹、喝酒来庆贺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人们一定会永远牢记这个光辉的日子,牢记极左路线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继续改革开放,把国家建设的更好。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283 次阅读|51 个评论
资本论的三个平均主义
yue 2010-8-6 11:01
方法论 世人皆知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第一个要点是区分开这样两个概念: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 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一样,第一个要点是区分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我们也真诚的说,在列宁那里是没有区分开的。这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源。中国区分开了,所以很可能中国共产党终究不会亡党亡国。 说到马克思主义,其重点一定要放在后人,特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他们的思想才是马克思主义。因为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和毛泽东的思想才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如此。 对于小人物,就没有必要这样区分了。而对于一些伟大的人物,一定要认识到他的思想就不是他个人的思想。 正如宗教,冲突在内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冲突也在内部。这也是辩证法的诅咒,辩证法认为,发展是自我发展,斗争也是内部斗争。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共产党,牺牲于党内斗争的几乎不亚于敌我斗争,特别是邓小平之前。也就是说,子弹往往不是从前面打进来,而是从后面打进来。当然我们可以吸取教训,采取一种和平的方法处理,即是邓小平采用的方法。 说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要点也不是马克思的,而是邓小平的。邓小平在经济学上绝对不是傻子。这有几方面的根据。首先是革命年代,他在抗日根据地负责政治,而 所谓的政治,本质是经济 ,要筹粮筹款。解放以后,他首先做过财政部长。到了文革前后,他又体验了新中国即马克思经济学的严重后果。 而生活体验才是实践,除此之外都不是实践。 所以说到经济学,一定要从邓小平出发。 邓小平自己在评价朱镕基的时候说过,我不懂经济学,但是我能听懂。 邓小平的经济学是真正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完全否定了理论的经济学。这一点是后现代的主旨,也是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交替出现唯理论和经验论。 邓小平的经济学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学。所谓政治,就是在经济学中以人为出发。没有人,还成什么政治经济学。而邓小平做到了这一点。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又回到了理论角度,但是贡献也很好,基本结合了实践经验。他的时代提出了 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实际上完全突破了马克思,只不过马克思的根基是德国哲学,逻辑过于严密,体系上过于复杂,人们在思维上是不可能突破的,虽然实践上却导致了失败。 理论的严密,这是理论的致命缺点,而根本不是优点。 黑格尔说,科学没有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应该说过,科学是没有体系的。理论当然要自圆其说,但是好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恰恰相反,是应该留下破绽的,实际是不掩饰自己的破绽。而理论都是有破绽的,只不过是看不出来,首先是作者自己看不出来。要知道,理论在客观性上,在逻辑性上,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否则历史早就终结了。 资本论的三个平均主义 前面是资本论批评的方法论。直观地说,资本流动缺陷是三个平均主义。 一,价值观的平均主义。 什么是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平均必要劳动。在这里采用了平均一词。 这样必然在实践中导致:对商品和产品的生产者在分配社会价值或财富的时候,实行平均主义。 二,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剩余价值论,但是资本家分配利润的时候,却不是按照剩余价值,而是按照平均利润率。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还论述了价格,认为实行平均利润之后,价值转化为了价格。 这实际是要求资本家之间实行平均主义,到了社会主义,则要求企业之间实行平均主义。 三,工资理论。 什么是工资,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力的价格,也是劳动者再生产的费用。 在这里也不是指个别的工人,而是指一个阶级,因此虽然用词上没有使用平均一词,但是实质上仍然是平均。 而平均这一数学方法是很危险的。在于 平均数往往不是真实存在。 例如我身高一米,你身高两米,平均是1.5米,但是我和你谁也不是1.5米。在社会收入问题上,平均数更是危险重重。 过去我们在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平均主义,其实根源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当然现在或许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另外一回事,因此这里只不过是马后跑。 或许有人要哭了,马克思都不对,那谁对? 其实不需要哭。毛泽东都犯错误,马克思能不犯吗? 而到底正面回答问题,正确的经济学是什么?其实前面已经做了初步回答,那就是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中国人何时可以改变厚古薄今的毛病呢?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2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第二个科技改革方案
jitaowang 2010-1-24 11:12
科学发展 -- 科技改革 2 我前一篇方案发表后,就在李小文老师和金拓老师的评论处留言并谢谢他们的回复和理解。 李老师,看到 知识界方案都拿不出一个和缺的只是具体办法等,我就用了一个吹牛博文的题目科技人员自己的第一个方案,内容是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敬请见谅。 博主回复:谢谢,去看了。谢谢提醒考虑到退休老科教人员。这部分搞普遍提薪应该是可以的。近几年一直没有提过薪吗?好像我知道的退休科教人员也提了的。 我原来提议过执行毛主席的按过去的方针办 2010-1-22 11:14:42 金老师,还没有看过你的博文,今天就先写吹牛的博文,说什么科技人员自己的第一个方案那是对应于科技人员自己拿不出方案的话说的。我支持你的意见,但注意不要提平均加,而是提原工资加倍可能更好。 博主回复:我也理解你在其他地方对同一问题的质疑:管理层真的下了决心而苦于拿不出方案?有些事情做起来并不复杂,如果有行政权力的话。 2010-1-22 10:33:58 我认为自己第一个方案的缺点是:措施建议少而背景议论多。在第二个的方案中提出五项具体措施的建议和两个逐步: 一. 以人为本,成倍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作为当前科技改革的第一步。 例如提高 1-2 倍并不为过,具体倍率由领导按统筹兼顾等来确定实行。这是打破科技人员和非科技人员的长期平均主义的必要措施,也是打破长期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不合理局面的必要措施。 二. 保留其他岗位津贴等不动,在第二步改革措施中再研究。 以此保证科技人员收入得到切实提高。 三. 保留 SCI 等论文奖励(可以作调整),增加并加大科技著作奖励。 SCI 论文的工作量并非相等可以作调整。但是科技著作的工作量通常远远大于论文的工作量,却毫无奖励是明显不合理的。同时要区分:教材类,领域综述类,原创性专著类等。并且可以参照四个档次来分类( 1. 国际首创或国际领先。 2. 国际先进。 3. 国内领先。 4. 国内先进。)坚决排除伪科学类著作的奖励。SCI奖励等可以在科技改革的第二步研究或取消。 四. 开放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医学领域的 ISBN 书号(这在国际上是开放的)。 坚决消除阻碍科技发展的向科技作者要出版费(国外 Elsevier , Wiley 等国外出版社是没有的)的怪现象。由于国内出版业的单纯追求所谓企业化改革的现象,出版业垄断,书号垄断等现状没有消除或越演越烈。彻底消除这类国外通常不存在的怪现象。 五. 尊重科技人员脑力劳动的特点,放宽或取消退休年龄,基金申请,项目申请,出国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一刀切限制。 还有两个逐步:即缩小洋龟、海龟和土鳖的待遇差距(实行同工同酬),缩小院士和非院士的经济收入差距(回归院士的荣誉称号本质), 我相信在 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大局不会变。希望早日实现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人员自己的第一个方案”
jitaowang 2010-1-22 09:47
听说 科技人员自己拿不出方案 才用了打引号的这个题目。实际上应该采用下面的题目。 成倍地提高科技人员工资待遇 进一步加快科技领域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 -- 加快科技改革开放 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现在需要也有条件进一步加快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本文所指科技领域是指自然科学和医学。有一些说法我不完全赞同。例如,领导已有决心,但没有方案。我认为关键还是领导的决心和行动。 一. 以人为本,成倍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 和国外相比,我国科技人员的经济地位明显偏低。即使和国内相比,科技人员可能还比不上行政人员的地位。不解决这一基础性问题,比如说:提高第一线的教授和研究员基本工资一倍,其他问题很难解决。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可以再依据考评来提升。 二. 科学的检验标准不清楚吗? 不是。非常清楚,科学是经过实验和时间考验的客观规律。或者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谁说真正的不清楚?问题是谁说了算,领导说了算,某个人说了算,还是实践说了算? 三.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吗? 不是。早在五十年代,或者现在的欧美(有过别人的博文介绍过德国)都基本上是四个档次: 1. 国际首创或国际领先。 2. 国际先进。 3. 国内领先。 4. 国内先进。当然当时的领导负责把领域范围覆盖面、实用性或意义和经济效益等把关。这样的标准是什么时候被冲垮的呢?是经济上改革开放,而科技领域还没有跟上。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而不是什么人的过错。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 . 太湖一日游,什么国际首创的专家的鉴定都出来了 。当然现在的行情不行了。需要改成 台湾 7 日游 或 欧美 10 日游 了。窍门在哪里。省去领域范围、实用性或意义和经济效益等或者把这些写成比吉尼斯纪录还不承认的针尖大。专家吃饱玩好都乖乖地签了字,毫无责任风险。然后鉴定单位(就是被鉴定单位)只要大肆宣传国际首创或国际领先就够了,保证 一本万利 或者是鉴定单位和鉴定专家共同 双赢 。和现在明星做广告差不多,还不用抛头露面,多安全。 四. 牢记以人为本。 一旦没有可信赖的人可以来进行鉴定,再好的评价体系也都垮台。想想看国外期刊论文评审普遍是义务的。在国内能行吗?区区几十元人民币呀!专家的评审费可不止这个数了, 几日游 都得几万元人民币哪!这样的利益关悠还能公正吗? 五. 平均主义太根深蒂固了 吗? 不是,是太不平均了。有的说,领导决心已定,科技人员自己拿不出方案,是 我们文化传统里平均主义太根深蒂固了。 我不同意。我的老师辈退休时的工资有的只有 700 多元,众所周知,(非院士或离休)退休后工资就基本冻结(只有相当于低保那样的调整)了。复旦大学的一些全国著名教授(不一定是理科)直到生命结束,所拿的工资和打工人员差不多啊!这才是真正的 我们文化传统里平均主义太根深蒂固了。 以这样的当时活典型打了报告,等到领导批下来时才有所改变。可是这几位当时的活典型基本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太不平均了。 六. 为什么 SCI 奖励反不掉? 请问为什么要反,领导上开恩给你们发外快为什么还要反?很多科技人员明知不合理还在为它说好话,很正常。因为这也提高了科技人员的收入啊。而且很合理,不需要拿评审费的专家来考评,可能更客观、公平。是吗?讲究什么学术合理不合理,是吗? 到此打住。权作为 科技人员自己拿不出方案 时的一个方案。最后还得由领导来统筹兼顾地量时度势地下决心付诸行动。 我相信在 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大局不会变。很多问题会逐步解决的,只是希望快一些,早日实现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民公社把平均主义推向历史的最高潮(转)
热度 1 eduman 2009-12-8 13:47
人民公社这个响亮而神圣的音符,曾经激励着无数人满腔热情,随着时间的洗涤,也将逐渐淡漠在人们的记忆中,虽然人民公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停留的脚步是十分短暂的,但是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人民公社开创了吃饭不要钱的神话时代,把平均主义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人性在大锅饭里得到历练,人的觉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使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人性善变的奇迹。 公社是理想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共产主义的代名词。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空想共产主义者关于公社设想的启发。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谈话时说: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在那时没有实现的条件,现在马克思主义者抓住了阶级斗争,已经消灭阶级,这样把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实现的空想实现了。8月2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谈到人民公社问题时说: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想,我们要实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常常把他们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称为公社。1845年2月8日,恩格斯发表了《在爱北斐特的演说》,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细致的描绘,演说中有两处地方提到了公社。一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无论生产和消费都很容易估计,既然知道每一个人平均需要多少物品,那就容易算出一定数量的人需要多少物品;既然那时生产已经不掌握在个别私人企业主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公社及其管理机构的手里,也就不难按照需求来调节生产了。恩格斯在另一处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会有资本主义社会那种繁杂的运输方法,中央管理机构可以容易地知道全国各地和各公社的消费量。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也说:废除私有制的革命进程需要若干步骤,其中之一就是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和农业生产,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公社的论述还有很多。 列宁对于公社的论述也不少。例如他的早期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写道:要知道,要组织没有企业主的大生产,首先必须消灭商品的社会经济组织,代之以公社的即共产主义的社会经济组织,那时调节生产的就不是现在这样的市场,而是生产者自己,是工人本身,那时生产资料就不属于私人而属于全社会。这样用公社占有形式来替代私人占有形式。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在以下情况下产生:它已经成为一个生产消费公社网,这些公社实际的计算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节省劳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够把工作日缩短到每天7小时或6小时以至更少。 1957年9月20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随后喊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伴随大跃进的全面发动,不少地方将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组建成大型的农业社。这些大社建立后,不但规模大,而且变革了原来的所有制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并社活动实际上成为人民公社运动的前奏。毛主席也曾经指出过: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使用机械,可以一乡为一社,也可以几乡为一社。大社具有生产可以得到无限度的发展、提前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更快地实现工业和农业现代化等优越性。于是小社并大社,大社变公社,一发不可收拾。 大社成立后,对于大社叫什么名称,干部社员颇费了一番脑筋。有人建议叫大社,也有人建议叫联社,但又觉得都不合适。于是又有人建议叫公社,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多次讲到巴黎公社,大家觉得公社这个名字不错,就建议叫做共产主义公社意即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于是全国第一个七里营共产主义公社的牌子出炉了。 可是,这块牌子刚挂出去,七里营村的一个老汉看后说:我早盼共产主义,晚盼共产主义。我想,我能熬到共产主义活三天就心满意足了。可谁知道共产主义的牌子挂出去了,就是这样子。难道我们现在这样子就算是共产主义社会了?人们一听,觉得这个老汉的话也有道理,认为称共产主义公社确实有些不妥。于是有人建议说:我们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就叫共产主义建设公社吧。 一时间,大社叫什么名字好成为干部们议论的重要话题。这时有人想起了前不久《红旗》杂志发表的陈伯达文章《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里,曾提到把一个合作社变成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就提议说,咱们大社里有农业,有工业,有工人,也有农民,有学校,还有商店,而且我们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银行叫人民银行,总之一切离不开人民,不如干脆将大社改称为人民公社。这一名称提出后,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于是七里营共产主义公社正式更名为七里营人民公社。1958年8月1日,七里营大社在政府行文中首次启用了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称呼。8月4日,又由公社木器厂制作一块长方形的标牌挂在公社的大门口。 1958年8月6日下午4时,毛泽东来到了已经成立了人民公社的河南新乡县七里营视察。毛泽东走到公社大院门口,看到了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这块牌子时,竟停下脚步,一字一顿地念起来,并用肯定的语气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8月11日起,新华社相继播发了毛泽东视察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农村的消息。在8月12日关于毛泽东视察七里营的报道上,特别提到了七里营按照毛主席指示的道路,已经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七里营人民公社。13日《人民日报》在报道毛泽东视察山东时,用了这样的大字标题《毛泽东视察山东农村,强调部署各项工作必须通过群众辩论,办人民公社的好处是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并将他在视察中说的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话放在报道的第一段。这两条报道在各大媒体发表后,全国立即掀起了并大社建立人民公社的确高潮。 几乎是一夜时间,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不约而同的冒出来了。人民公社真的那么好吗?为什么苏联并没有广泛的建立起来? 列宁和斯大林不赞成大规模地组织农业公社,是他们认为苏联当时还没有建立农业公社所需要的强大物质基础。所以斯大林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说:将来的公社是从发达富裕的劳动组合中成长起来的,将来的农业公社是在劳动组合的田地上和养畜场中,有了丰富的谷物、家畜、家禽、蔬菜和其他各种产品的时候,在劳动组合中附设有机械化洗衣坊、现代化厨房、食堂、面包厂等的时候将来的公社是在更发达的技术和更发达的劳动组合的基础上,在产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由此可见,不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他们虽然都对急急忙忙地建立农业公社持批评态度,并不是因为公社这个名称不好,恰恰相反,他们始终认为公社与共产主义是紧密相连的,是农业集体化的最高形式,也是农村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斯大林曾说:这当然不是说公社根本不需要了,它不再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了。不,公社是需要的,它当然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但不是目前的在技术不发达和产品不足基础上产生并且自然改为劳动组合的公社,而是将来在技术更发达和产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社。这就说明,列宁、斯大林对建立公社也是向往的,只是他们认为还不具备大规模建立公社的条件。 人民公社在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声中建立起来了,人民公社有哪些特点?是怎样运作呢? 人民公社具有一大二公的特点。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人多地多,便于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生产建设。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建设中型水利工程和较复杂的厂矿,有利于建设较大规模的道路和住宅,有利于兴办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校等等。所谓公,就是人民公社比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加社会主义化,更加集体化,更加公有化。也就是说,农业社和社员的生产资料与财产无代价地归公社所有,多者不退,少者不补,由公社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例如:人民公社建立后,自留地归了公,建立公共食堂后社员私人不便养的猎和羊,将这些送给公社,鸡鸭也变成了集体统一喂养,老年人进了幸福院,吃饭到公共食堂,因此,粮食也不用在社员家保管了,住房也不用那么多了,房子也自然要加以调整,这样进一步消灭了私有制。生活集体化,社员真正以社为家,以国为荣,将来以全世界为家,世界大同。总之5亿中国农民抛弃了各自生活了多年的小灶,集中到了公共食堂吃饭,这不仅是亿万农民生活方式上一个前所未有巨大变化,也是农村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名副其实的大锅饭见证了公共食堂的兴衰成败,吃饭不要钱瞬间在全国成为家喻户晓令人振奋的口号,平均主义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当年人们对以吃饭不要钱为主要内容的平均主义大唱赞歌,天真地认为中国离共产主义只在一步之遥了。可是,此时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具备吃饭不要钱和放开肚皮吃饭的条件;农民现有的觉悟水平也低,不足以防止吃饭攀比和粮食浪费现象出现,更不足以刺激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于一部分从平均主义中得到好处的人来说,他认为吃的是公社的饭,得的是公社的好处,对集体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而那些劳多得少的农民明显地感到自己吃亏,觉得干多了也是给别人干,积极性大挫。这样一来,过去的懒人更懒了,而原来劳动积极的人一看自己吃了亏,也积极不起来了。 人民公社成立后不久,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一、吃饭的人多,出勤的人少;二、装病的人多,吃药的人少;三、学懒的人多,学勤的人少;四、读书的人多,劳动的人少。没病装病,小病装大病,没月经装有月经或借口照顾小孩而不出工的也大有人在。一些原来劳动态度差的人现在更差,原来劳动态度好的人也因受影响而消极。原来每天可送200担肥的,现在只送五六十担;过去能挑100斤的,现在只挑50斤;过去一个人能挑的,现在则要两个人抬。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史无前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合理。于是群众说: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和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的现象。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如果说人民公社是一个梦,那么这个梦总有醒的时候。大锅饭持续了几个月就满目疮痍的草率谢幕,永远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平均主义像一根充满神奇力量的魔棒,指引着亿万苦难中的人们找到了寝食无忧的天堂,但转眼间又把酣梦中的人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得与失的较量中,个人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人类社会狭隘的自然欲求性;在扼住人性的贪婪欲望的同时,也唤醒了人性的懒惰自私;在平均主义的大熔炉里,人的觉悟显得苍白无力,丑陋不堪,人性的脆弱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人民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在几乎没有任何制度约束的自由化状态下,社员已经不是戴着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面具的完美社员,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人的自然欲求性已经占了上锋,而且根深蒂固,人本身就有生存和延续生存的欲求,由此而衍生出懒惰、自私、贪婪、依赖的本性。因此人民公社已不是亿万热血健儿为之无私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美好家园,而是成了人们索取慰藉在世态炎凉中受挫心灵的借口,修身养性的渡假村。人已非人,事已非事。人民公社崩溃了,一泻千里,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人民公社的失败说明如下三点: 1、人民公社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物。空想是不科学、不实际、无法实现、毫无实用价值的一种社会性的学说,是在人们对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或者说认识不透彻时产生的,这种错误的学说是错误的、荒谬的,以这样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民公社,无疑是要失败,是要受到惩罚。 2、人民公社违背了客观规律。人民公社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人民公社的主角是社员,社员是人,人就有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要生存、要生存得更好等,因而人都有惰性,有依赖思想。人民公社里的社员被人为的认为觉悟高,这是错误的根源所在。在生产和分配上,违背了能力的转换和传递规律财富规律,从而出现了生产与消费完全脱离,这里的生产是形式上的生产,干多干部少一个样,这里的消费是满足性的消费,放开肚皮吃饭,吃饭不要钱。 3、人民公社的失败是对供给制的极大讽刺,也预示着任何否认规律的制度都必将重蹈覆辙。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 http://bbs.cenet.org.cn ) 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52ID=411359
个人分类: 读书|2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