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耗散结构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岔图里的哲学
热度 3 lvnaiji 2019-2-23 16:11
吕乃基 在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中,分岔图的地位十分重要。由分岔图可以说明许多社会现象 。参见: 他/她的一生:从分岔到分岔——人生感悟之二 ; 首先,偶然与必然 。个体的发展道路充满了分岔,充满了偶然性。以为必然性支配一切,偶然性只是为必然性开辟道路,不见得了。哲人从古典时期就意识到偶然性的重要性。伊壁鸠鲁在其原子论中,特别赋予“偶然偏斜”以特殊地位,意识到偶然性创造世界。 中世纪强调神迹,近代科学革命以必然性反对神迹,同时也就反掉了偶然性。拉普拉斯的言辞即是典型。 19 世纪,概率、统计相继登场,20世纪初,居里提出,非对称创造世界,与伊壁鸠鲁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以及当代更多的研究成果。偶然性在自然和世界的进程中已经扮演,并将继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偶然性并不排斥必然性 。在分岔点上是偶然性主宰,但也可窥见必然性的地位。譬如高考,自己没有准备好,那么什么样的缘分都与你无缘。人先要自救,上帝方能救你。在两个分岔点之间则是必然性主导,原因和结果基本上在预料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必然性阶段也不是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在迎接未来可能的分岔。即使经历分岔,历史也会记忆,一言一行,都有往日的印记。由今日之中国,可瞥见历史上的风风雨雨。 其次,历史与未来 。站在某个时刻t’往回看,一个人走过的路是清晰的,经历了多少分岔,历经多少磨难。往前看,还将面临各种分岔、不确定。笔者的一位朋友颇有气度地将此概括为:历史向未来敞开大门! 历史与未来不对称。 在分岔图上,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没有分岔,大致就是一条直线, 历史与未来对称。类似于已死之人的心电图。 生活于中国时隔千年两个朝代的个人,大概彼此的交往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今,国人已经有了较之前人,较之其父母更多的机会,“代沟”一词就是当代中国时间图景形象的写照。 技术有路径锁定,人有路径锁定,民族、国家亦然。婴儿与老人有很多区别。在分岔图上,婴儿的未来几乎“一切皆有可能”,而老者的面前基本上就看得清了。得到的越多,改变的可能就越小。走过的路越长,越是人口众多,以及越是原住民,改变的难度越大。 路径锁定就是人类社会中的惯性定律。 常听闻这一说法: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数千年一贯传承,唯中国耳。言语间充满自豪。殊不知事物的另一面: 历史对未来的“锁定” 。即使改革已经40年,依然可以进一步退两步。 千年、百年、30年的巨大惯性,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强大的影响。 复次,随机涨落、远离平衡态与惯性回归力 涨落是对平衡位置的偏离。涨落,对于静止和僵化不变的事物是一种破坏,然而,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则是进化的必要条件。“随机”之要义是不确定。正是随机涨落及其随机组合,孕育了新的可能。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危险中漫游,让人感到自己生命的力(鲁迅)。 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向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就焕发了在组织的温暖下(在温水中)被销蚀的主体意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得到了提升。在每个个人自主决策之时——随机涨落,社会整体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以及更多的选择机会。 必须指出,通常的随机涨落及其耦合,如果没有“远离平衡态”,系统就会因“惯性回归力”而回到原来的状态。只有远离平衡态,系统才可能在新的状态稳定下来。 上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的“治理整顿”就是对前 30 年的“惯性回归”,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制止了这一趋势。 以为中国已经走出分岔点,汇入人类历史的大潮,然而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 中国,至今尚无“远离平衡态”。惯性回归力依然强大。 第四,分岔与选择 。越是进步的社会,提供给个人的机会或分岔就越多。然而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青少年,高考几乎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无奈的选择。面对独木桥,千军万马、千家万户耗尽精力和财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耗尽了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的希望。高考,已经成为国人一生中的瓶颈。不得已,有条件者选择出国,在世界范围选择。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国家的前途所系。 改革开放的一大变化是,提供给个体越来越多的机会,或者说,个体有了越来越大的自由度。不过,机会越多,对选择者的要求也越高:你会选择吗? 选择的难度在于 ,其一,对于各种分岔信息的把握。现今社会,信息不对称随处可见。再说,占有信息需要大量时间和其他成本。 其二,即使拥有了充分信息,信息越多,解题的难度越大。一位高校教师,对于是否买学校提供的长江边上一栋高楼的住房,咨询了几百年前的地基是否是淤泥沉积。老太太到菜场买菜,屏幕上显示出500种菜的品种、铁、磷、锌、蛋白质等的含量、有无杀虫剂残留、是否转基因、仓储几天、运输价等等。把所有这些数据一股脑儿塞给这位老太太,她还买得成菜吗?所以,在数字化社会需要发展非数字化生存的能力。 其三,在各种分岔之间的价值判断。分岔涉及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的利益,有待在价值观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各种分岔,转瞬即逝,这就是“窗口期”。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自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1992年转向市场经济,2001年加入WTO,分岔的窗口已经打开。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而后国内外的一系列变化,致使窗口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的窗口已经关闭。 习惯讲,从胜利走向胜利,或许更确切地说,也就是从分岔到分岔 此外, 普里戈金的分岔图对于目标的作用重视不够,再加上协同学的“吸引子”就比较完善了。在当今社会,“主旋律”、“核心价值”等,都是对选择者的规劝。然而,这种“虚”的规劝不如现实活生生的教诲。相比较而言,稳定收入和社会地位或许有更大吸引力,公务员考试之热可见一斑。社会的制度设计与所宣传的核心价值有出入。随着公务员在社会中的权重越来越大,社会的走向将会偏离航道。 最后,分岔的相遇。 上面述及的是个体,个体只能在一个个分岔进行选择,不能“既”,“又”,“脚踏两只船”。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个人长大之时,童年时代的乡土和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包括父母,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弱。与此同时,个人的路径则距其他个体的分岔越来越近;他遇到了各色与他一样从形形色色的背景中走出来的年轻人,以及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分岔与分岔开始交往,并且对各自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小则影响两个分岔点之间的必然阶段,大则导致分岔。除了人品、知识、价值观等外,文化上越是远缘,影响越大。影响最大的多半是他或她的另一半。 从出生到走向社会,多半生活在父辈的影响之中,随后“走自己的路”,同时又将子女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直至子女走上独立。 朋友说,神说(我弄不清究竟是他说,还是神说),人流中插肩而过是十年修来的缘,默默相视是百年,彼此交流是千年,成为朋友是万年,能为你祝福是万万年之缘。 有相遇,就会有离别,被称为“缘分已尽”。 虽然如此,相遇,哪怕偶遇,也会在心中激起大大小小的涟漪。相遇和离别,彼此已经交换了生命的一部分。 如此看来,教师,桃李满天下,能够在天下的“桃李”打下自己的印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扩展到更多的生命…… 微信群,加群和移出,加好友和删除拉黑,极大改变了个体路径的交会状况,关键是增加了个体对与之相遇的个人的选择权。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好友和群,特别是群,与谁为伍,谁就是你的镜像。 全球化,是各国分岔图的相遇,笔者将在另文中分析。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277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到农村去
热度 3 lvnaiji 2016-3-5 20:55
吕乃基 农,农业、农村、农民,现称“三农”,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舞台的主角,无论是悲还是喜。小农经济是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农户家庭是家国一体的基本单位,在乡亲们中的面子形象是做人的准则。传统社会瓦解后,农村包围城市是革命成功的法宝。1949年后,土改、户口、人民公社和三年灾害全都涉农。“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年响亮的口号,在豪迈的歌词中,首当其冲就是农村。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改革开放的第一(或第n)声春雷即来自包产到户,之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有一多半靠的是只要满足生存需求的农民工,农民工,甚至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而今,城镇化,甚至房地产去库存,政府和商人又一次想起了……农-民-工。农,确实是如前总理温家宝所说的中国的蓄水池。城里不够,可以毫无节制的抽,城里多了,可以无所顾忌的灌。 以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来看,上述种种的核心就是,城与乡区分系统与环境,作为系统的城市由作为环境的农村汲取负熵以自己的存在和演化。在自然界,这样的过程构成循环,可持续且演化( 演化:进化与退化 —— 之二:螺旋式推进的演化过程 ),而在现代中国是单向的关系。如今,作为环境的农村,已经无“负熵”可汲取,而且自身已经千疮百孔。没有了环境,系统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是时候城市反哺农村了。城市和农村互为系统与环境,构成螺旋式推进的循环。 这就是本文要说的:到农村去。到农村去,而今不再是口号歌词,也不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可行的行动,同时也是不能再拖延的反哺。 当下,值此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向城市进一步集中之际,农村出现对资源的渴求甚至“真空”状态,这就为新一轮下乡提供了可能。一旦土地确权和流转的政策得到落实,新一轮下乡就有可能大规模展开,不是当年的上山下乡,也不是数年前的家电下乡,而是资本、人才和知识下乡,是作为“五大理念”之一的“绿色”下乡。一些先知先觉者在成本最低时已经有所行动,他们不是像过去那样下乡办厂,而是从事农民熟悉的农业和畜牧业。以现代企业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以现代科技武装他们,使之成为农业工人。同时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生态和绿色的农业,进而改造传统农村,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业之时,有必要回到一产,从产业链的源头做起,在源头上解决困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有企业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消费者还用得着漂洋过海抢购洋奶粉和大米吗?到农村去,这里有多大的投资市场,回到城里,又有多大的商品市场! 第三,更重要的是,加强城乡联系与互动,弥合在建国初期造成,而后越发严重的城乡二元的分化乃至断裂,形成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 到农村去!
个人分类: 经济|1663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WTO到TPP(提纲)
热度 1 lvnaiji 2015-10-15 08:38
吕乃基 2015 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一时间,夸大其词者称中国将被彻底孤立,故作镇静者曰对中国影响甚微,水来土掩者言山人自有妙计,更有阴谋论者斥美日诸国围堵中国,亡我之心不死。各种论者皆持一面之词,说及了TPP与中国关系的某一侧面,却均未及其余。 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二、货物国际贸易世界第一的国家,怎可能被“彻底孤立”?TPP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纸媒还是互联网,皆被卷入其中,反应之热烈乃至激烈,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TPP,即使尚未成为现实,将对中国影响之大之深。轻描淡写者可以休矣。见招拆招,只是被动之举,并且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于事无补。 以上三论的共同点是,从利益着眼认识,从利益着手应对,满眼唯有一个“利”字。 至于阴谋论者,较之“利”又进了一步:划清“敌我”。实际上封闭了自己的心灵,关上认识与通往世界的大门。 有必要拨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遮蔽,从本体论切入,还TPP以本来面目。 本文试图以知识论、普里戈金耗散结构理论和控制论审视1995年成立WTO到2015年12国达成TPP的历程,揭示由WTO到TPP演变的实质。从本体论入手不是不计利益,而是在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为中国制定应对之方略提供依据。 一、 理论背景 1. 知识论:混乱-有序-混沌 2. 普里戈金耗散结构理论:熵增 进化以退化为代价 分岔图 3. 控制论:功能耦合及其演变 二、 全球化与WTO 1. 全球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 价格摊平 谁反对全球化 2. 功能耦合:全球产业链 由恐怖下的和平到相互依存的和平 3. WTO 三大基本原则 科学精神 混乱-有序 三、 金融危机 1. 全球产业链瓦解 世界进入分岔点 由相互依存的和平到全面竞争与不确定 2. 美国 制造业回流 再工业化 太平洋再平衡 战略西进 3. 中国 内需拉动(城镇化) 一带一路 亚投行 人民币国际化 四、 TPP 1. 进一步摊平(无例外 国企 金融 互联网) 2. 提升 人类命运(环评 生态) 个人(劳工待遇) 知识产权 限定创新路径设定新的耦合新的全球产业链的标准 3. 进化以退化为代价 “原产地”内外有别 4. 从有序到混沌 高标准与FTA 五、 中国 以自信,以自省 1. 打牢基础 认清潮流 2. 以开放促改革 3. 一带一路:走自己的路 不要乱了方寸 4. 亚投行:兼容并蓄 5.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550 次阅读|5 个评论
语言的变异及其社会发展成因:翻译、语言变异
carldy 2010-7-13 21:48
在读书过程中,总有所思所想。 今天记录的,是有关语言接触、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及翻译学的点滴感想: 在人类社会交际中,语言文字是经常变动的,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都不是一成变的。其主要原因是使用语言的这个社会是在变动着。可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语言学。 从语言的变化可以窥见社会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所关心的就是:语言文字的变化会不会给人类社会某些方面带来影响,带来变化?语言的变异经常受到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厉兵先生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2 年08 月16 日 第五版) 撰文指出《大众出版物夹用英文词现象应适可而止》 放着中央商务区不叫,偏偏用 CBD ;放着首席执行官不叫,非要称 CEO 。至于计算机类报刊,这类英文词更是铺天盖地。广大读者对这种滥夹英文词的现象颇有微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尖锐批评。众所周知,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新的事物产生,旧的事物消亡,人们的观念改变,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得到反映,表现在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发展。任何语言的词汇系统的发展和丰富,都不外乎继承古代的,融合方言的,吸收外来的。所以,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要我们学习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说到学习外国,主要就是吸收外来词。作为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主要是:(一)纯音译借词,如:咖啡( coffee );(二)音译加义译借词,如:芭蕾舞( ballet );(三)中西合璧式的词,如 X 射线、维生素 C ;(四)义译,或称仿译,如:蜜月( honeymoon ),但这种 义译 的词已经不能看作是外来词了。 对外部的事物,对原本我们没有的外部新鲜事物,汉语一向有一个 正名 的过程。历代的翻译家们在这方面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为汉语创造了许多非常得体而生动的词,很多沿用至今。有些词,如今一般人甚至都不觉得它是外来的了。如:幽默( humor )、逻辑( logic )。 中文出版物滥夹英文词语,分析一下,大致可归结如下几种原因:一、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加快,面对一批接一批的新术语,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消化、转化,术语统一和规范工作严重滞后。二、由于商业功利的驱动,作者、编者不情愿去琢磨去推敲去 汉化 它,有的甚至懒得查词典,照抄照搬走捷径。三、具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误认为夹用外文可以显示一种地位、一种层次、一种身份,很像托尔斯泰笔下旧俄时代那些上层贵族,总喜欢在说话时夹杂几句法语。四、缺乏群众观点。在面向普通大众的出版物上,文章中夹用英文,只能说属于毛泽东批评过的那种 对牛弹琴 的人,他们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他写的东西似乎 发誓不要老百姓看 。 中文出版物滥夹英文,不合乎中国国情。不要说群众目前的英文水平如何如何,即使国人都初通英文,还有个自己的传统和汉语的个性问题: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我们的民族情结、汉字的强大影响等等。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警惕语言入侵、文化入侵的问题,政界与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对民族语文的异化和污染忧心忡忡。有的国家在维护民族语文地位方面,态度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都不能纯而又纯,但要维护自己语言的纯洁性。我们的汉语是一种词汇丰富发达的语言,能够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和手段来消化和吸收任何外来的东西。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 先生早在 1991 年就批评过滥用英语的倾向,说这是殖民地思想借改革开放之机复活的表现,会使人联想起解放前有些人借洋泾浜英语吓唬和欺骗中国老百姓的情形。 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 2002 年 8 月 14 日 也撰文指出:《我们该怎么看今日美国》 ( 卿晨 ) 我们国内搞翻译的人,都是学识渊博的风雅之士。这无形中首先提高了外语的地位,似乎只有这些人才配说外国话,或者外国人都跟他们一样。而他们翻译出来的小说,无疑都是中文中的上乘之作。譬如早饭就变成了早餐,老婆一律改成妻子,即使原文中是乡下人骂粗口了,我们的翻译家也是断断不会直译的,一律变成该死。读得多了,我们会以为洋人个个如此温文尔雅,偶尔气急了说句该死,还要自责骂了粗话。想起当初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突然来了兴致大讲英文中的粗话,我们立刻目瞪口呆。原来所有的粗话都可以在汉语中一一对应,有的甚至更加难听。( 陈原 4 ) 吕叔湘在《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认为:新词的产生就表示语言起了变化。新词新义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之中,新词新义通过人们的认证与选择,最终实现了达尔 文 先生的优胜劣汰,合理的词汇得以保留,成为人们的常用词汇,不合理或者没有生命力的词汇只会落得昙花一现的结局。 陈原 先生认为新语词的产生,类似有机体的生长(他同时认为语言不是有机体),既产生消极的作用(即冲击规范化,使信息交际受到阻碍),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适应于社会事物新概念的产生,更确切有效地进行社会交际)。( 陈原 14 ) 陈原 12-13 : 19 世纪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W. D. Whitney 在其著作《语言的生命和成长――语言科学纲要》( 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 - An Outline of Linguistic Science )一书中提出:语言有两种变化( change ),一种是外变化( out of form ),多指语音变化;一种是内变化( inner change ),多指语义变化。他认为语义的变化是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一种语言停滞不变,那么这种语言就变成一种死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种规范化与非规范化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不是语言的消灭,而是达成一种平衡,即 陈原 先生提出的达到一种内稳态( homeostasis ),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任何一个有生命的语言并不害怕非规范性的冲击,非规范化的冲击可以丰富语言的本身。语言变异的积极方面就在这里。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之间的影响有个信息交换过程。系统本身的发展受外界系统这种交换的影响,而这个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如果我们把语言规范化部分看作有序状态,非规范化化部分看作无序状态,那么,对于系统而言,系统的稳态过程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本身的变异、发展,必然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而走向有序状态,同时语言走向有序,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力量选择的必然结果。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4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演化——之三:进化与退化(下)
热度 1 lvnaiji 2009-12-12 08:00
吕乃基 讨论进化与退化关系的另一个视角是普利高金的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金(还有多种译名)的耗散结构理论为人所熟知。博主的多篇文章都有所涉及。本文还要引以为学术资源。 比较生物进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前者进化,后者退化。生物学和物理学难道遵循不同的规律?关键之一是,前者开放,后者封闭。在开放的情况下,系统就可以从环境中吸取负熵以克服自身的熵增。 在生理上,人的一生,前 20 年是吸取负熵发育成长,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间 20 年,大致是体内的熵增与吸取的负熵平衡的时期。如日中天。其实,太阳本身在其演变的道路上也正处于引力与核反应均衡的时期。 40 岁之后,体内不能耦合的成分日渐积累,如自由基,干扰机体正常运行。虽说有昂立一号之类,终究难以克服体内的熵增。 在计划经济年代,强调共同富裕,强调一碗水端平。在当年贫穷到被爱情遗忘的日子里,本来碗里的水就不满,若端平,就谁也喝不到水。改革开放的要义之一是,把中国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另一部分为环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碗向一部分倾斜,让这部分先喝上水。 于是,深圳、东部,就先富起来。细细想来,这些地区之所以先富起来,缘于在政策感召之下,西部的人才源源不断流向东部,然后是资源和钱财,是分配下达的上市指标。更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留在东部,带回家的是可怜的工资。随着负熵的流入,东部迅速腾飞。东部也就是系统的发展,以西部也就是环境的落后为代价。 回顾历史,以及放在更大的层面上,从地理大发现至今,发达国家的发达以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为代价。例如,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棉花、白银流到英国等国家,流回来的是加上剪刀差的制成品和黑色的鸦片,中国的劳工、人才流过去了,流回来的是八国联军。这种情况如果一再加剧,环境一旦不能再提供负熵,就会反过来危及系统本身的运行。当今世界的一些事件或许就与此有关。 在更大的视野下,人类社会作为系统的发展,必然要从自然界吸取负熵,也就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要想避免环境的退化,或者就如伏尔泰评论卢梭所言,回到四足走路的岁月。 系统的进化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人类的进化以自然的退化为代价。既然如此,又如何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界在人类起源之前一直在演化,同时也一直和谐。何也?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自然界本身区分为两部分:舞台与演员(见本系列之一),分别主要承担进化与退化之责,其二,循环(见之二)。退化的产物,成为进化的源泉;进化的顶点,又孕育新的循环。生命的起源,在于一系列循环构成的超循环。演员与舞台,系统与环境,以及循环演化,或许就是 武夷山 老师在对序的评论:阴阳和合。但是人类起源后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却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一路高歌猛进。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狂妄心态的写照。开环、线性,是人与自然关系不能持续的原因。当前提倡循环经济,实际上在有人类之前,自然界的运行一直是循环经济。 张星元 老师的系列文章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循环经济,不过是师法自然而已。 道法自然,是道得以长久的根本之计。
个人分类: 科技|500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