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校是使用人才还是培养人才?
jinfanggl 2009-1-5 09:02
高校: 培养人才还是使用人才?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创新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我国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不管那种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和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2、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要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自律能力,自学能力,自立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修养,有助于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具有竞争的能力。学校应创造一切条件,为素质存在严重缺陷的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木桶理论,学生就业能力和今后成就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其明显的素质缺陷,即短板,尤其是性格上的不足。比如,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智商高而情商比较低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更要全面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内部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负责一方面工作,或者担任班干部。 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人才使用的目的是不同的,而许多学校就忽视了这一点。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使用人才的地方! 所以,对学生干部的选择以其组织能力为衡量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担任学校的学生干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而不是因为他组织沟通能力强而当学生干部。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角度来看,学生干部应该由那些学习成绩良好而组织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来担任,一方面弥补他们的素质缺陷,另一方面也让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腾出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期间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逐本求源到格物致识----谈物理理论课教学
qhliu 2008-12-11 15:10
物理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以及时空的基础学科 , 它关注的是自然世界的物质本源。 道器相济 中人类不断升华对世界的认识。三百年前,时空问题还没有进入物理学的主题,现在 DNA 的排列何以使你我不同和人为什么会思考等问题都已经进入物理学家的视野。物理学的任务就是 逐本求源 。那么物理理论课教学也应该注意 道器相济 和 逐本求源 这两方面。 什么是 道器相济 ? 这里的 道 是物理学的原理以及物理学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器 则是能给人感性认识的具体物理过程。 道器相济 是要将物理的道理建立物理的图像之上,而不可将生动而鲜活的物理糟蹋成名词解释或教条。我们学道的目的并最终将物理的道应用于实际,发明出新的器以能更深刻地认识道。 在理论课堂上, 器 也将不可或缺,不过这里的 器 是物理图像。 思想试验 、 黑板试验 、多媒体,甚至教室中的空气等信手拈来之物对建立物理的图像都是有效的。例如讲偏振器,教科书说是涂了一层高分子的玻璃。不如说,将 ( 半 ) 透明的塑料一拉所形成的较透明薄膜就是偏振片。对于摩擦发光 (triboluminescence) ,教科书上写道 当晶体被撞击时所发的光 。 Feymann 说,应该说 当你在黑暗里拿把钳子打在一块糖上,你会看到一丝蓝色的光。其它晶体也有如此效应 。这个现象被称为摩擦发光。 解定态 Schrdinger 方程,和固定千金和琴马后拉二胡的道理一样,能同时将本征频率 ( 二胡的频率谱 ) 和本征波函数 ( 二胡的音色 ) 决定下来。 什么是 逐本求源 ? 简单说,就是要不断追求物理学的本质,物理理论课当避免过分工程化和技术化。例如电磁场中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矩是基本物理量,在给出最终公式时,应当尽量用到这些物理量。基本公式中应当避免用电通量、磁通量这样的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及其公式在工程中是重要的,但是这些公式不是基本的。再如,所谓不确定关系不过是粒子语言的波分辨率,其中概率波的概念是本质的。最好不要引用机械测量准确度之类的概念来讨论。 逐本求源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历史上对量子力学中什么是最本质的概念就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Dirac 说过,原来他以为正则对易关系是量子力学核心的东西,后来他到达人书俱老的人生境界,领悟到概率波的概念才是核心的概念。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砥砺思想的场所,教师应该将学生训练成大脑风暴的对手。大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大学只是一个点燃学生大脑的阶段,目的在于使学生由约知博、格物致识 ! 巴黎的先贤祠 (Pantheon) 是世界上我最敬仰的地方之一。祠中永久保存的灵柩不仅有很多人文学者,更有很多物理学家,例如 Foucault( 他的摆还在祠的大厅中摆动 )和 Curie 夫妇等。法国同行告诉我,每任法国总统最多能建议移一位先贤灵柩入祠,提名者还不一定能获得国会批准。最近移入的 Curie 夫妇还是密特朗时代完成的,夫妇二人占一墓室可能只算一位。我到巴黎的第一件事是到先贤祠拜祭,晒晒我在 Curie 夫妇灵柩前的照片。(第二张图片取自网络)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0124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才还是人材? 也谈创意无止境.
热度 1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8-12-6 03:43
人才还是人材? 也谈创意无止境 ! . ... 在电影 天下无贼 中 , 葛尤说过一句名言 : 21 世纪 , 最缺的是人才 ! 那什么是 人才 ? 美国密西根大学行为科学家丹尼逊把人才分为七个层次 . : ① 第一等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经常想出机智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 第二等善于用新的首创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提出很多好意见; ③ 第三等比一般人有较多的新意见,并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④ 第四等能发挥别人的见解,但自己的见解却多是陈旧和众所周知的; ⑤ 第五等在搞一项新工作时经常向同事讨教,并依靠别人的建议; ⑥ 第六等无明显的首创性,很少提供新见解,习惯于老一套的工作方法。 ⑦ 第七等满足于让干啥就干啥,工作方法老一套,不适时宜也不想修改。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 ? 从上面的定义来看 , 人才 的几个层次基本上就是按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划分的 好象和知识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哦 ? 俺二傻是博士, 算是人才吗? 对了 ! 记得师傅说过 : 按知识多少来划分的不叫 人才 , 而是叫 人材 比人才多了个 木 字! 人材 如木材 , 可以用来盖房子 ; 而盖房子的 , 则必须是 人才 ! 当然 , 如果 人材 那天突然有了创意 , 也可能变成 人才 , 去指挥那些木材 当然 , 如果 人才 那天突然江郎才尽 , 也可能变成 人材 , 去充当那些木材 其实 , 所有小孩子天生都是人才 ! 因为他们无拘无束 , 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惜大多数人才都被教育给毁了 , 所谓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于是寒窗十载 , 学富五车 , 终于将自己改造成方方正正的人材 / 木材 ! 还拼命向人家推销自己 : 俺是个栋梁之材 ! 若不用俺 , 定是昏君 !... 如是云云 . 唉 ! 说了半天 , 二傻早就不知给谁弄成方脑壳了 , 多年来一直希望别人来用自己 总觉得自己是把宝刀 , 可以杀猪宰牛万万千而不钝 !... 岂不知总被庖丁玩弄于股掌之中 师傅见俺心地厚道 , 且慧根未尽 , 便一棒子将二傻多年练就的金刚方脑壳打得粉碎... . 脑袋碎了没事,灵魂还在呢! . 但如何找回自己的脑袋?师傅给了个药方,叫: 天马行空,创意无止尽! 于是二傻灵魂出壳,云游四海,还真的发现不少创意吔 ! ( 谢朋友推荐 ) 愿与大家分享如下: . (注:可借鸡下蛋...但凡想借此发财者,请注意专利法哦?) (1). 在经济危机时 , 勒紧裤腰带 准没错 ! 时刻注意自己的腰围 . (2). 非常实用的设计 ! 有复式公寓或别墅的兄弟可以参考参考 . (3). 多年来蠢笨的插座板也可以升级到 2.0 版啊 ? (4). 温度控制色彩的咖啡杯 ? 高科技啊 ! (5). 黑手党老用这来藏手枪 比保险箱更保险 ! (6). 波波也会唱歌 ? 妙 ! 可惜被苹果抢先注册了 .iBoob. (7). 这样的纸巾用起来是不是很爽啊 ? 视金钱如废纸啊 ! (8). 绝对是秀色可餐 ! 不过如果是二傻在上面 , 就象牛奶中的一粒老鼠屎了 . (9). 真舒服啊 ! 所谓 神仙不过如此 (10). 衣 --- 小子 ! 长大了想当土匪啊 ? (11). 食 --- 小子 ! 吃驴打滚也可以练胆嘛 (12). 住 --- 小子 ! 真的想卧薪尝胆吗 (13). 行 --- 小子 ! 穿这鞋走出去 , 真的可以吓死所有 MM 各位看官 , 以上创意如何 ? --- 不行 ? WHY? 哦 ! 原来科学网上多是正人君子 , 视此类奇技淫巧为雕虫小计也 ! 不怕不怕 ! 俺还发现了一个创意 , 绝对适合科学网上的大师们 , 尤其适合象杨玲大才子这样的书虫 ! 哈哈 ! (14). 为杨大才子定制的沙发 绝对可以让他三月不知肉味 ! 哈哈! .
个人分类: 大开眼界|19931 次阅读|30 个评论
研究生入学统考不利于选拔人才
wangdh 2008-11-23 03:05
研究生统考不利于选拔人才(王德华 2008.11.22 ) 读到 11 月 20 日科学网新闻: 公平重要还是效率优先 研究生入学统考利弊之争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213462.html ),研究生统考问题又引起了关注,并举行了 研究生统考的利与弊的专题讨论会。 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紧张的国度里,竞争是必然的,公平一直是人们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弱势群体,心灵上祈盼的就是公平。当然,我们都知道,公平谈何容易。 具体到研究生统考问题,我觉得统考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点违背教育规律。 研究生教育不是本科教育,也不应是通才教育,是专业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目的,科学研究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还是占重要地位。研究生教育不应该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种方式,更不是本科教育的延续,也不是要发展为全民教育。虽然说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有些刺耳,但是研究生教育确实是有其特殊要求的,是专业人才的一种培训方式。 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研究生,那么如何选拔研究生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如果是作为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那么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技能就是重要的培训内容。研究生的个人素质,个人爱好,个人潜能,个人追求,个性特点,思维方式等等,是决定一个研究生能否成才的重要特点。 那么上面这些特点,实行统考能解决吗?显然不能。知识跟能力是两码事,我们都应该清楚。课本背得很熟的同学,考试成绩可能会不错,但不见得适合做研究。只知道读课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则一定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有些学生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点子多,主意多,想法多,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不喜欢死记硬背,可能是很好的科研苗子。大学教师应该注意扶持这些苗子,鼓励这些苗子,尽量推荐这些苗子,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们要努力挖掘这些苗子,珍惜这些苗子。当然,这需要一些措施,需要一些体制上的改变。 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过于强调考试成绩,与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关于统考,可能会有无数种理由,但单单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这一条就可以说不是一种好的方式,是需要改革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能以不统考,就不能保证一些学校的研究生质量;不统考,就不能保证录取的公平等等作为统考的理由。我们不能忘记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既然研究生是不同于大学生的一个群体,选拔方式自然是不同的。 统考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有些影响可能会很严重,如一旦确定了考试科目,那么有些学生可能就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考试的科目上,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有些大学开设专门的考研培训。实际上,由于一些学校过度强调考研,重视考研,使得这些学校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表现特别严重,这些院校已经上了一些招生单位和导师们心目中的黑名单。这样是间接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应该引起一些学校老师领导们的重视。 如果不统考,如果不重视考试成绩,招生单位或导师腐败怎么办?还是说不能由于一些不正常的现实现象,就违背了研究生培养的本质要求。实际上,从长远看,任何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或者研究生导师,都会重视自己的声誉和学术生涯的。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如果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办事,导师们都希望招收到喜欢科研、热爱科研、能献身科研、悟性好、素质好的学生,绝大多数导师不会在招生问题上搞腐败。如果导师有权利执意要那么做,那么代价就是葬送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生涯!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科学理性地选拔研究生的道路上来,让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研究、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真正有科研潜力的优秀学生来读研究生。只有让更多执着科研、奉献科研的青年学子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才有希望。研究生培养关系到国家科研后备军的问题,可不是儿戏。在选拔方式上存在问题,在培养方式上存在问题,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也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一定会要付出代价的。科学研究的队伍,单靠从海外引进,不是长久之计。 (王德华 2008.11.22 ) 几点说明(11.24): 1。我并没有反对(硕士研究生)英语和政治的全国统考。 2。以前专业课是没有统考的,现在专业基础课统考的趋势见长。全国那么多的专业和方向,实行统考,不应该提倡。 3。我并没有反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合理性,一旦确定专业课全国统考(据说计算机、农学、医学等),不是好办法。由各个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不是效果不错吗? 4。统考,就要由统一教材。模式化教育,您不担心吗? 5。博士入学考试也实行统考吗? (2008.11.24)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321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刷盘子读书系列-8(转)
sunapple 2008-11-21 12:11
第七章 打破历史的宿命 第一节 前 言      由于工学出身,已经习惯于对所有问题都保持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即便在这本书中,观察和描述的对象是我的祖国,是我亲身经历的历史,依然不愿意放弃这个习惯。在写作时,力图减少个人感情和好恶对文章的影响,因为并不想在这里抒情,也不想抱怨,更不会简单的把责任归结给任何人或社会团体,要做的是从历史中寻找导致中国现状的关键原因,以及探讨让中国走出困境的解决方案。   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特别是相对近邻日本的落后,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问题,而是在工业革命这个大背景下,整个传统社会的结构、文化相对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结果。进一步追寻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由来,我们会发现,身处旧大陆却与其他文明中心相对隔绝,是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稳定的原因。中国社会将农业 手工业社会的制度发展到了极至,以至于在社会规律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无所适从,无法追赶取得先发优势的西方。反观日本,由于相对旧大陆其他文明更加隔绝,农业社会体制的稳定性和精密程度都要差许多,在工业革命浪潮到来之际却能迅速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尾巴,参照西方工业化历程,建立了更适合建立重工业体系的体制,取得迅速发展。一涨一落之间,中日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但这绝不能说明民族之间的优劣,更不能决定未来,这只是数千年历史发展大潮中一次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小波动而已。当然,对于我们当代的人而言,意义重大。   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进程不为个人努力所左右,有两个关键原因:人类社会分散化和社会内部成员原子化。从整个世界而言,无数独立的政治和文化单位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发挥它们的作用,某种文化的影响和某个领导人的意愿都不能独立压倒历史运行的大趋势。另外,在社会内部,鉴于古代社会的通讯和教育条件,他不可能用一己之力劝说整个社会改变运行方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永远要以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有效的政府管理为前提。作为古代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不得不把简单的趋利避害作为人生的准则。   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工业革命在对历史本身进行巨大冲击的同时带来了另外一种历史发展的可能性人类对历史的主动影响。一方面复杂庞大的经济组织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普遍教育使大多数人具备了观察社会的能力,甚至组织起来改变社会。与不断发展的重工业体系和各种人类组织相比,一度广阔无边的世界也变的狭小起来。基于这样的前提,即便是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也有可能因为某些人的理智思考和积极努力,扭转传统社会结构的惯性运行方向,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走向富裕和强大。事实上,在 20 世纪,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就几乎创造了这种奇迹。虽然功败垂成,但至少看到了用个人努力来改变历史宿命,让中国走向富强的可能性,这也正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第二节 工业革命所改变的世界      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社会,许多职业其实和我们 1000 年前的祖先并没有本质区别,厨师依旧要生火作菜,木匠加工木材,超市的收银员做简单的计算 ...... 至于警察、法官、政府官员等职业,更是自从文明起源就出现了。而另外一些职业,譬如汽车司机、打字员、流水线工人等等,固然在农业社会不存在,但如果通过时间隧道拉来的唐朝农夫,肯定可以在简单训练后胜任这些工作。上述两种职业基本包括了我们日常接触的职业,既然这些工作和农业社会没有本质区别,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比祖先更勤勉。那么,为了解释今天巨大的物质进步,我们必须要在这些工作之外寻找解释。   解释显而易见,拥有电动木工机器和化学处理过的硬木的木匠肯定能比古代的同行做出更多更好的家具,开汽车或许并不比驾马车更复杂,但载重量和速度都上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固定工序的工人或许只是在重复简单劳动,但整个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会超出任何古代人的想象力,即便是最传统的农夫,在农药、化肥、优选的种子、现代水利设施支援下也可以轻松获得超过祖先数倍的收获庞大的钢铁厂、化工设备、机器、万吨轮船看似和我们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但每个人都知道那是工业社会不可缺少的保证,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区别于农业社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重工业体系。   重工业体系建立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煤铁复合体的出现。蒸汽机和机床加工的工具可以显著提高矿井的效率(煤、铁的采掘),廉价的煤炭和钢铁通过冶炼工序,又可以反过来提高蒸汽机与机床的产量。另外,机床可以用来制造更多的机床和精密的蒸汽机,蒸汽机也可以提高机床进行金属加工的加工能力。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系列的相关技术通过如此之多的相关工序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加工能力和能源采集的正反馈系统,煤铁复合体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行业自行发展,持续的投资可以使这个复合体的规模和精密程度指数化扩大,直到自然发展的界限,类似于生物一般的繁殖能力和进化能力,并能够为第一产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体系提供更多而且也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来使得这些产业的进化成为可能。 比如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上,以 CPU 为例,从 8086 、 80286 、 80386 、 80486 直到今天的 Pentium-IV ,在技术指标上来看,一直都在按照 Moore's Law 而迅速进步。为了达到这种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 Intel 公司的实验室只有依靠重工业体系所提供的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的设备,仅仅有轻工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无论如何都也是不能做到这种技术进步的 --- 即便是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廉价抛售自己的自然资源、第一产业产品或轻工业产品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如果让我们暂时撇开国界而继续追根到底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实现技术进步并开发出先进技术的西方巨型公司最终也都还是依靠重工业部门所制造的设备。 重工业体系不仅具有在质量和技术上不断加速的进步能力,在数量上呈现指数型发展的惊人能力。当我上小学时,曾经在历史课上听到了这样的一种说法是: Stalin 饿死了乌克兰的农民,将他们的粮食拿到欧洲去换到了一座钢铁厂,然后用这座钢铁厂所生产出来的钢铁又建造了一座钢铁厂,这样 Stalin 就有了两座钢铁厂,然后又用这两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两座钢铁厂,于是 Stalin 就有了四座钢铁厂,接着再用四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四座钢铁厂, Stalin 就有了八座钢铁厂,最后 Stalin 又用这八座钢铁厂生产的钢铁来建造了八座钢铁厂。这时, Stalin 就有了十六座钢铁厂,然后 Stalin 就有足够的钢铁来制造坦克打 Hitler 去了。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十分地幼稚,但是仔细地考察 Stalin 时代的苏联历史与相关统计数据,就不难发现 30 年代的苏联经济的确是以类似的方式运行的。这也正是 1914-1918 年间德国在法国颇为艰苦而在俄国却相当轻松,可是 1941-1945 年间德国在法国颇为轻松而在苏联却相当艰苦的根本原因。 通过不断地增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进行重工业生产体系的简单自我复制,的确可以实现类似生物繁殖一般的指数型数量增长。如果让我们观察一下 1950 年、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和 2004 年的中国钢铁产量,比如说中国的钢铁产量在 1950 年不到 100 万吨。 1958 年是 1070 万吨, 1980 年是 3700 万吨, 1996 年则是 1 亿吨, 2003 年则是 2.1 亿吨, 2004 年则是 2.7 亿吨 , 我们马上就能够发现这种指数型增长。某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将之归功于 1980 年以来的中国政府的政策改变,但是这种增长的真实原因其实在于重工业生产体系能够实现数量的指数型增长这一关键特性。至少对于一个大国和中等国家或一个有潜力成为这种国家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如果没有重工业体系,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经济腾飞。 而农业、手工业或第三产业都无法如此自行促进本身的产量和质量,除非同比例的增加人口。例如传统农业,无论你为下一年的耕作准备多么充分,在土地上流出多少汗水,种下多少种子,也很难让下一年的产量在历史最高产量上提高 10% 。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相对比更能说明问题:手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完全取决于手工业者的技术水平,拜个名师或许可以让你迅速的变成熟练工人,但和农业一样,想持续的提高工作效率是不可能的,你最好的结果是让效率停留在与你的师傅不相上下的水平上。当然,农业与手工业中也存在技术进步,但单项的,孤立的,无法与其他技术成果互相促进的技术进步不具有持续性,一旦新技术普及,进步也就此停滞。与此相对比,现代工业不仅规模可以指数化扩大,更重要的是加工精度的和技术可以在一代代机器中积累,各种技术之间可以相互支援、提高;手工工具可以用来生产最初的机床;而机床本身又可以生产更精密的尺子,更精密的机床,为自身生产动力机械,同时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器材促进整个科学的进步,再从科学的进步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最终,我们可以得到整个现代工业体系。在差不多 2 个世纪的时间里,简陋的机床和蒸汽机进化成了今天的太阳能电厂、数控机床、气象卫星,而且能源 - 资源的采集和加工能力的提高还没有触顶的迹象,这种进步是手工业 - 农业社会根本无法想象的。   重工业体系的生产能力指数化扩张提供人类社会各个传统经济部门普遍需要的东西。所以现代重工业体系在扩张自身的同时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物资,比如给农业提供了优良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给建筑业提供了吊车、水泥、钢筋,给医学提供了医疗器械、药剂、无菌手术室,运输业则得到了飞机、轮船、卡车,军队得到了坦克、轰炸机、导弹 ...... 各行各业都因为工业产品的注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连在传统社会中一贯与经济发展不太相关的军事力量也在工业时代得到了巨大的飞跃,富饶的国家被贫穷的野蛮人征服的往事,在工业时代再也不会发生了。急剧扩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军事能力和伴随而来的文化、政治变革最终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出现。   上面的观点与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看法是不同的,在现在的经济学看来,由蒸汽机和机床所代表的工业革命固然重要,但也不过是在合适的制度下必然发生的技术进步,虽然步子相对大一些,但和其他技术进步,比如发明了更省力的拔羊毛工具没有本质区别,至于后面的一系列技术进步,也被现代经济学解释为制度的结果。制度能创造一切奇迹吗?作者是工程师,更愿意从纯粹的工程思维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把整个经济体系看做一个系统,其实这个系统可以看做人类社会从自然界获取负熵流、利用负熵流的一个工具,而重工业体系的两项核心技术能源采集技术和加工技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体现为采煤业和使用机床金属加工业)正好与这两项要求相对应;因此,当这两项技术能够互相促进、不依赖于其他产业的进步而发展时,能够自增殖的煤铁复合体就彻底的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可以假设,假如地球上从来不曾存在煤炭、石油等矿石资源,或金属的特性与现在略微不同,无法被精密加工到毫米级别。在这样的世界上,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不会受到任何实质影响,但无论制度或社会条件多么优秀,这样的世界上也不会爆发工业革命。不可否认,人类有一天会发展出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电厂,核聚变)和可再生资源(资源回收、生物工程)的工业体系,但这种工业体系绝对不是手工加工和肌肉力量可以构筑的。应该说,工业革命是自然的礼物,如果没有足量的矿石能源和可加工物质,再神奇的经济理论和制度也不能带来持续的增长。   虽然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分歧,但本书作者并不试图否认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反,作者承认现有的经济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描述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甚至告诉我们如何让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优化。但是,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持续增长是超出任何投资者理性预期的事件,在工业革命依然在进行的时代,在工业技术的扩张和进步远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的世界上,与其努力让包括人力在内的所有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达到最优配置,远不如建立一个能推进重工业体系扩张和进步的制度。因为经济制度本身只能刺激一般劳动的效率,进行可预期的优化,存在上限,而不断推进的工业革命可以在大部分劳动力积极性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能力。所以,任何长期国家战略必须将如何建立和利用重工业体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第三节 工业革命的道路    工业革命使地球变得狭小,竞争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但这并不意味着落后国家只能服从这种宿命的安排。即便在西方已经建立了稳固霸权的 20 世纪,至少还有三个国家作出了突破历史规律的尝试。虽然最终只有日本获得了成功,中国和俄罗斯都被重新推回提供劳动力和资源的位置,但这毕竟证明了另一种历史选择是可能的。重工业体系的特性和自由资本主义规律相结合阻止了落后国家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如果国家政权能够有效的阻断其他重工业体系的干涉,在一个足够大的国家内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还是可能的。同时,由于有西方崛起的历史可借鉴,后发国家还有机会抓住经济进步的关键工业革命,以更快的步伐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当然,所有读者都会想到,在一个地球上同时建立多个重工业体系而不是充分利用现有的重工业体系是对人类智力和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但世界远没有大同,国界没有消失,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建立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落后民族无奈的选择。   虽然重工业体系是无限财富的来源。一个不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无法做到用技术来生产技术,用设备来生产设备,用教育和实际操作来培养人才。这种无法自行升级的工业体系对效率的改善甚为有限。那么,从开始工业化到重工业体系基本建成,这期间需要对重工业体系投入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而只能取得相对较少的回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工业化的关键问题。根据取得和利用工业化资源的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归纳出三条工业化道路:   第一条道路当然是西欧 - 美国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一过程的开始,宗教冲突带来的人均裕资源富、私人资本的商业经营、海军的野蛮扩张、新大陆的开辟共同触发了工业革命。然后,商人们充分开动起原始的重工业体系的生产能力,向传统的农业文明和新开辟的殖民地倾销商品。在 19 世纪,新兴工业国家的生产能力与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富庶面前不值一提,即使是长期的单向自由贸易也不会引起购买力的衰减,商人们很快就赚到了可观的利润,这构成了重工业体系扩张和升级的物质基础。不过,大部分利润并没有被投入重工业体系的升级,因为人们还没有把生产能力的指数化扩张和对工业技术有意识的投资联系起来,在大部分商人看来,重工业体系和其他传统部门一样,持续投资的边际效益也会迅速衰减,与其把利润投入技术开发和基础利润研究,不如把利润投向商业和军事部门,扩大源于传统农业文明的购买力。在最先爆发工业革命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初就采用的采煤技术一直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出现其他大工业的竞争,英、法等老牌工业强国才由政府或主要财团出面对重工业体系的升级进行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重工业体系之所以还能不断的升级,主要得益于巨大的利润基数和相对而言无限的市场空间。其实,对于欧美老牌列强而言,说他们走上了工业化道路颇有些牵强,因为这种是一个无意识的选择,没有任何人对此进行过设计或规划,身处其中的人们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即便他们认识到了,在这个时代,个人和思想也无法改变历史的大势。   由于建立重工业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来自外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走起来最轻松,但对于 21 世纪的落后国家而言,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借鉴作用。在 21 世纪,试图工业化的国家既无法在工业化以前掌握全球海权,也无法在工业化的初期就向外倾销的产品。另外,既然人们已经可以认识到重工业体系的作用,所有后发国家都会把宝贵的资源用于重工业体系的构筑和升级,不会走西方早期放任主义的老路。   另外,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各个手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联不大,除了没有什么技术秘密的农业以外,没有哪个经济部门可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在这种条件下,任何成熟稳定的传统社会都自然的趋向于分散内部经济权力(对外依然要统一规划资源的使用,如战争外交),由市场来决定内部资源分配。但正如第一节指出的,所谓工业革命,就是资源采集业和金属(确切说是可精密加工的材料,后来增加了高分子材料等)加工业在达到一定技术水平后互相促进,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加工精度和个人生产效率,将其他部门卷入自升级的循环,最终建立重工业体系的过程。受地球资源种类的限制,在工业革命以后,少数关键技术和资源构成了重工业体系的核心,发展经济的根本建立、维护和发展重工业体系的手段与方式被基本确定,且没有复杂到超出个人或组织的认识能力,因此在重工业体系内部实行计划经济往往是有效率的。这就是后面两条道路存在的基础。   第二条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国家的历史比较接近,同样要依赖外部市场,通过向落后地区销售工业品换取利润,再用利润换取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进一步扩大生产。只是工业利润的使用完全由政府(财团操纵的政府或政府操纵的财团)所主导,投资方向明确指向重工业体系,从历史上看,只有日本在这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这条道路与西方工业化过程相似,都是利用外部购买力解决本国工业化资金问题,同时又有西方历史可借鉴,走起来自然要简单一些,发展也更迅速。但是,由于取得市场,排斥其他重工业体系的行动本身与西方利益相冲突,必须在适当的条件下才可能走这条道路。在日本工业化的年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已经称霸全球,但还有一些角落没有完全占领,彼此间的矛盾也没有妥善解决,日本趁机冒险发动两次赌博式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获得了东亚霸权,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但日本企图把中国和东南亚作为独占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种进一步的扩张终于惹的西方国家出手干涉,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二战的结果是日本战败;但幸运的日本在战败以前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人才和社会体制转型已经完毕,战后稍有机会(美苏冷战)就能弥补在战争中损失的硬件,重新走上富裕的道路。德国的发展历程与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德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 20 世纪初,政府主导性也没有日本这么强,所以还是倾向与把德国归为第一类工业化方式。   最后一种选择是中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苏联建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建国时二战已经平息数年,这时地球上已经不再有可做市场的空白富庶地域,西方强国之间的矛盾也不如 20 世纪初激烈,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的重工业体系以美国为中心,已经基本上结合成一体(包括日本),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分歧。两国不可能再走靠出口获取利润求发展的路线。只能严厉的控制本国农村(这两个国家依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家),从中提取剩余的人力和粮食,利用这些农业社会的物资和本国的自然资源,从无到有进行工业革命。同时,为了提高工业化的速度,在工业革命进程中,把所有的工业资源都用来投入下一代工业的生产,在开始建设的最初的岁月,基本没有什么工业物资从重工业的循环里面漏出来,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继续保持在前工业时代。经过大概一代人的时间,苏、中两国分别在 30 年代和 70 年代完成了重工业体系的建设(当然在水平上和西方还有很大差距)。   至于其他国家,要么一直安于做西方经济殖民地的地位,要么在工业化道路上误入歧途,试图在西方重工业体系已经占绝对上风的情况下靠贸易和国内企业自行发展获得工业化资源,落入了低水平发展的陷阱。 第四节 艰难的历程   后发的工业化国家而言,虽然可能通过明确的发展路线和集中资源的方式迅速建立重工业体系,但由于先天不足,建立重工业体系并不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即便重工业体系已经开始正常运转,能够为轻工业和农业提供资源,由于它因新生而不稳固的地位和相对较差的水平,它不得不应对来自内外各方面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来之不易的希望。影响它运转和升级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    首先是来自西方重工业体系的压力 。在这场工业化的竞赛中,先行出发的西方重工业体系已经领先了数百年,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精度、灵活程度都远远超过后发国家。西方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和人力成本制造出比后发国家更先进、质量更好的产品,更何况西方国家早就通过投资、军事占领、政治扶持等手段控制了许多资源富矿,资源采集成本要低的多。如果这时候解除贸易保护,商业和轻工业自然会选择向更发达的重工业体系获得物资。鉴于重工业体系最终还是要通过向传统产业部分输出工业物资来换取资源、人力,检验自身的发展方向,一旦传统产业部分有机会用同样的人力和资源交换到更多更好的物资,本国的重工业体系也就死期不远了。这种压力在国际上体现在西方要求开放市场的压力,在国内体现为那些要求与西方重工业体系相结合,进行看起来更合算的贸易的轻工业 - 商业集团(买办集团)为实现自由贸易而做的努力,具体到个人,则体现为西方重工业体系可以用更高的薪水和发展前景挖走第三世界国家的全部工业化人才。   落后的重工业体系无法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与先进的对手进行竞争,除非前者努力发展,缩小与后者的差距,才有可能改变不利的局面,但在落后国家的重工业体系不断升级追赶的过程中,在经济上遇到的阻力往往越来越大,事实上,西方和买办集团要求开放市场的理由往往正是由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努力所制造并加强的。这听起来很荒谬,但确实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下面的模型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某国的传统农业部门在得到工业物资 A( 可能是某种数量的化肥,也可能是机械、农药、种子)后可以多生产价值 10 亿元的粮食,那么,在这个国家没有重工业体系的情况下,西方可以为工业物资 A 索要 9.9 亿元的高价格。反正只要价格少于 10 亿元,这个国家的农民就必然会接受,即便西方只用 1 亿元成本就能制造这些物资,农民们也无可奈何。但如果落后国家一部分人努力打造了独立的重工业体系,可以以 5 亿元的成本制造同样数量的物资 A, 那么西方索要的价格就不可能比 5 亿元更高,随着西方对先进工业物资的要价越来越低,西方发达国家和买办集团要求解除贸易保护的理由(互惠互利)也越来越充分(与索价 10 亿元相比)。只是一旦这个独立的重工业体系解体,根据资本获利的本性,价格又会重新跳回 9.9 亿。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象中国和苏联这样的人口和资源大国脱离西方中心体系后,其余国家所能提供的人力和资源相对过剩的现象也有了很大改观,甚至为了保证不再有国家继续脱离西方体系,西方还可能会在工业物资和技术的价格上向某些位于对抗前线的边缘国家如台湾韩国倾斜照顾。这种现象也使西方的霸权看起来更加温柔,往往会成为买办集团主张贸易自由的论据。    第二种阻力来自思想文化领域。 根据前面的分析,既然自由贸易将使落后国家永久性的居于依附性地位,既然只有贸易保护和在政府下有意识的建立重工业体系的努力才能改变这种命运;那么,极力提倡自由贸易和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的西方经济学和与之配套的社会、文化结构自然会对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制造障碍。事实上,即便把包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考虑在内,历史上也没有在自由贸易下进行工业化的先例,诸多试图通过自由贸易改变命运的落后国家更是无一成功。西方经济学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当详细分析西方经济学时,作者不得不承认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确实有其合理性。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结论在逻辑推理上无懈可击,从微观上看,基本假设也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例子。如果各个文明在生产技术上始终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如果没有哪个部门能够对所有其他生产部门造成显著影响,西方经济学确实可以解释和指导大部分经济活动。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工业革命把庞大的重工业体系塞进了平稳发展的传统社会,彻底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绝对生产能力和发展规律。从此,地球的边界限制使全球资本主义无法找到足够的购买力,进而限制了西方重工业体系的发展。再考虑到既有重工业体系对新兴重工业体系的干扰、考虑到全球知识产权 - 专利制度下边际成本为 0 的技术商品因天然垄断性而无法按边际成本出卖、以及建立重工业体系的规模壁垒 ........ 这个世界事实上长期处于重工业体系相对稀缺的不平衡状态。本书作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最致命的问题就在于无视这种重工业体系的相对稀缺,或者认为这种状态只是一种暂时的不平衡,长期的世界经济发展自然会使这种不平衡迅速消失。看来,西方经济学的要害并不在于自相矛盾,也不在于逻辑上的混乱,而是因为没有与工业革命以后的现实社会相结合。当然,如果我们放长眼光,把 1000 年作为我们考察经济的时间单位,那些认为不平衡态会消失的学者们或许是对的;不过, 1000 年后的大同世界只对追求理论完美的学者有意义,对于本文作者和同时代的读者而言,更现实的是如何让自己和同胞们享受到工业化的利益,让每个人都能在工业时代赶上时代的步伐,活的象个人。   既然后进国家无法用西方经济学来指导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为了避免重新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为什么一个与现实严重冲突的理论能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然后才能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虽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总是以理论让步而告终,但认识到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需要对现实社会做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在我们的时代以前有许多天才,有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但没有任何经济学家能象我们一样回顾数百年的工业化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观测到了中国苏联两个重工业体系的崩溃,这才能让足够多的人深刻的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问题,并给出经过修正的替代方案。在这以前,因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对反对者发展的足够完善,因为西方经济学确实能解释一些局部问题,所以这种理论一直能占据学术界的上风并干扰后进国家的发展。不过,光用理论自身的完善程度解释一种学说的社会地位是远远不够的,毕竟理论只是社会运动的副产品,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简单的回溯一下历史,找出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基础:   在早期农业 - 手工业社会,由于农业 - 手工业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扩展,生产波动非常大,同时社区冲突不断,个体农民和商人不可能进行独立生产,只有贵族(或祭司、长老)介入生产,组织生产,把生产和战争(进攻和防御)相结合才能保证社区得到最大限度的财富。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前秦时期,以及日本明治维新以前的社会都是这种社会的典型例子。在这种诸侯割据,军事宗教贵族垄断公职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安于自己的位置(一般来自血缘继承);贵族既要管理社会,又要对社会里的每个人的生计负责;自由市场和纯粹的经济竞争只发生在无法互相吞并的社区之间,一般与个人没什么关系。   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技术逐渐扩散,交通网络不断扩张,各个地方社区在战争和文化的作用下合并,经济和军事安全问题都逐渐好转,自耕农和独立商人才有逐渐出现的可能。而上层阶级也逐渐发现,让原来被严格控制的属民转化为自由经营、纳税的自由民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上层阶级的任务逐步由管理整个社会收缩为治安、水利等少数职能,大部分人民能够自主的选择职业和经营方式,通过个人和企业间的自由贸易来维系物资的周转。这种社会的典型例子是工业革命以前的近代欧洲社会,中国汉朝以后的社会,尤其是宋朝、清朝社会也基本上具备了这种社会的特征。显然,提倡自由市场、私有产权,指望竞争提供经济动力的经济学思想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才会出现,这与史实是一致的。而大部分成熟农业社会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相类似的观念,并乐于在低关税条件下与整个世界进行贸易。   在工业革命爆发以后,幸运的西方国家率先建立了重工业体系,得以在一个接近自由贸易的世界体系中占据了优势,而且还能通过自由贸易来巩固这种地位,对于他们而言,西方经济学当然是一种非常合适的理论。而西方以外的落后国家除了日本以外,均未能建立独立的重工业体系,因此在这些国家,最强大的经济集团是组织本国原材料和简单劳动力出口,进口先进工业产品的买办经济集团,从短期效果来看,向自由贸易体系中出售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进口更多的先进产品也确实提高了利润。按照社会运行决定思想文化的规律,无论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都因各自的经济结构继承了前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在以西方为中心的经济体制下,未将工业革命本身纳入理论的自由贸易学说得以保持了自身的主流地位。   当然,各个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和方式都不同,在成熟农业社会停留的时间不同,因此文明内生的自由贸易和弱势政府倾向在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异。以相邻的中国和日本为例,中国自汉朝以后就基本消灭了世袭贵族,以向自耕农和商业收税来维系一个相对较小的政府,日本则在大航海时代前后才开始进行这种转变,直到明治维新前夕仍保留大量贵族和对平民的人身控制,对西方经济思想的抵制较中国要强的多,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后发国家。事实上,这正是近代以来中日发展道路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       第三种阻力缘于重工业体系的自身特性。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力量,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掌握重工业体系的人从此控制了百倍于以前的能力。正如人类历史上历次进步一样,工业革命也在社会中创造了巨大的不平等,而且因为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造成的不平等也是史无前例的。另外,由于工业革命使各个经济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进步的动力却依赖于是少数几个核心产业部门,因此在重工业体系内部也存在巨大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反映在经济运行中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常谈的剥削,即拥有更多选择和权力的人可以把搏弈对手的要价压到成本线上。拥有相对稀缺的工业资源的资本家可以剥削工人,拥有先进工业技术的发达国家可以剥削第三世界,即便在落后国家内部,能控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的社会集团也可以剥削剩余的国民。工业革命在打破成熟农业社会的社会层次的同时,建造了更加高大的社会金字塔。   任何熟悉历史的读者都一定清楚,任何两极分化的社会都是不稳定的,除非有新的措施缓解或回避工业革命造成的前所未有的不平等,否则这种不平等迟早会把整个社会撕成碎片、送进火海。在经历了 1848 年大革命和 30 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明智的通过社会福利和转移矛盾等方式将矛盾转移到第三世界。其中施行的最普遍的措施就是用严格限制人口流入发达国家(显然违反自由贸易原则,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竟然不能自由流动!),这样富国的劳动力相对穷国的劳动力就具有了很大优势,重工业体系不得不多雇佣本国的人口来完成一些必须在本国进行的工作,虽然这并不符合资本追逐最大利润的原则,但这是为了社会本身生存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另外,在金本位崩溃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占据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它们发行的货币(尤其是美圆)即是全球硬通货,西方国家政府可以通过印钞票来供给国内福利、缓和矛盾,引发的通货膨胀则由全球共同负担。   通过把社会矛盾转移到第三世界,让本国下层人口中产阶级化的方式,发达国家成功的保持了国内的稳定,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购买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国际间的经济鸿沟依然会引发很多矛盾,如恐怖主义,但无论如何,高山大洋和严密把守的国界把一无所有的穷人和富饶社会隔离开来,发达国家得以安宁的享用工业化的利益。后发的工业化国家要贫穷的农业社会白手起家,无法剥削经济殖民地,自然不能象发达国家一样向外释放矛盾。要想完成工业化,它们必须对工业化收益的分配进行严厉管制,防止控制工业化进程的社会集团在无法在国界外进行剥削的情况下将大部分本国收益据为己有。否则承受了大部分工业化成本的下层阶级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最终拒绝配合整个工业化政策。不过,由于指挥工业化进程的官僚集团和对整个社会负责的政府往往是重合的,指望官僚集团自我节制欲望显然不太容易。因此社会内部冲突严重影响了初步建成重工业体系的后发国家的稳定。毛泽东曾经尝试解决对官僚集团的监督问题,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最后是后发国家的追赶战略本身制造的结构性矛盾。 从前面简述的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和重工业体系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理想的工业体系应该是由基本实行计划经济的重工业体系和需要自由贸易、强调企业独立性和自由贸易的装配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的。前者对有限关键技术和资源进行投资开发,提供基本的工业物资和机械,后者则基本保持前工业时代的体制,利用这些物资和机械完成最终的产品制造(包括非实物产品)。发达国家通过对核心产业部分国有化和企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基本建立了这种经济体制,只是装配工业和轻工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而对于一般落后国家而言,后者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无法通过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建立的重工业体系。因此,所谓工业革命就是要建立重工业体系。在建立重工业体系的过程中,资源和社会力量被集中控制,有计划的投入关键工业部门,其他传统工业部门和轻工业则被尽量压制。   对于穷国而言,这当然是正确的战略,但问题在于任何政策都存在运行惯性,在重工业体系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对的,但在重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完善的前提下,必须有相应的轻工业和装配工业来配合重工业体系,才能把潜在的财富生产能力转化为真实的财富。而集中控制一切资源,通过严格计划进行工业投资的体制要么压制了轻工业的发展,要么不区分工业门类试图把根本不适合进行集中控制的企业纳入计划体系。所以,在中国和苏联,都因为缺乏下游轻工业企业而无法完全利用工业化的成果,苏联尤其严重。日本也存在这种问题,但由于日本的先发优势,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由落后国家承担简单劳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通管一切经济活动的政策往往与官僚集团谋取特殊利益的举动相结合,并渗透到文化、教育、地方社区管理等方面,过度的集权和计划毁灭了计划本身。苏联的重工业体系是通过计划突然消灭的,中国的重工业体系是通过计划逐步消灭的。   前面开列的只是中国和苏联遇到的主要问题,要在这个已经为西方严密控制的世界上创造新的重工业体系,相信落后国家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个。只是在中国苏联的努力相继失败以后,如果再有某个国家试图打破依附性经济的宿命,至少可以借鉴一下失败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奋飞 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和劳动力注入,自我重工业体系会呈现出生物般的指数增殖,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如图 1 。 图 1 自我重工业体系的指数增长 如何获得资源, 1 大力发展铁路运输, 2 是尽力提高装备国产化, 3 建立共荣圈。前两项是节流,铁路从长远看,达到一定的运输能力,比公路对资源的消耗要少得多。日本就是一个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虽然家家有汽车,其实是样子货,利用率很低。装备国产化,能够节约更多资源,造一架飞机花不了多少资源,但生产一亿双鞋对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即使暂时不能出口,也防止了自己的资源流失。日本是个富裕的国家,但非常节俭,市政府经常定期不定期搞旧货市场,各家庭相互间调剂余缺。现在中国人豪华消费,买 1 亿日元的车,付出的不是自己的纸币,而是民族的资源。看看日本天皇,日本产什么车,他就坐什么车。 然后看如何开源。毛泽东给中华民族遗留下的财富主要不是技术根底,而是政治和文化。看看当年, 70 年代初,中国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虽然比美苏弱。怎么获得资源呢,就是要输出革命和文化,当时中国做得非常好。比如,八角帽绿军装解放鞋,那可是世界的时装,不仅第三世界国家,即使欧美日本也流行,日本也搞文化大革命。文化很重要,是大买卖,八角帽绿军装解放鞋可以换很多资源。结果 80 年代后,搞什么呐叭裤牛仔裤,呐叭裤牛仔裤的出身不高贵,不过是水手服工人服,为什么花高价去买它们,因为中国人批判了自己的政治和文化,接受了别人的文化。当年中国的电影、歌曲、书籍,全世界传播,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西方和日本都传播到了,是震撼世界的。文化的认同很重要,所谓的市场营销,实际是文化争夺。不信你做个实验,你也去做汉堡包,可乐,虽然它们的味道不怎么样,用料和配方也不怎么样,但你照着做,按照一样的经营管理销售办法,你肯定败得很惨。为什么,是因为顾客认同了美国文化,而不是你的文化。毛泽东在第三世界和西方日本有很高的感招力,其实就是文化认同感,可以创造一流的营销,把稻草卖成黄金,比如卖中国的电影、歌曲、书籍、漫画、汉语,需要什么技术吗?挣的钱和资源不比卖鞋子裤子多吗?结果给否定了,这个巨大的资源没有了。 第三世界的人均 3000 美元赶不上中国的 1000 美元。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没有钢铁,贫富分化严重,大量的资源被出口到西方换奢侈消费品,比如买西方的汽车。当然,中国也没有能力同西方争夺汽车。怎么办,输出革命,让那些国家均贫富,杜绝奢侈消费,不买西方的汽车,买中国的自行车,在那些国家实现自行车普及。自行车是中国的绝活,西方国家没有办法竞争,中国的工业品虽然品质不高,但能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能极大改善生活,它们怎么会不干呢。即使暂时没钱消费,可以贷款,甚至赠款,要他们消费中国的简单实用的工业品,没钱可以印,让第三世界国家都去挣 RMB ,而不是去挣美元。这样会是什么结果,以美国为中心的架构就被掀翻了,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 自我重工业指数增殖除了资源外,还需要熟练的劳动力注入。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口不等于劳动力,需要培训,那么最好的体制就是铁饭碗,大锅饭,两参一改三结合,人浮于事。当然,日本的说法是年功序列,终身雇佣,现场主义。因为技术攻关是跨行业的群体协作,很难分清谁的贡献大小,所以大锅饭好。两参一改三结合突出团队精神。冗员很有好处,在研制的过程中,或产能准备过程中,大量的人员参与了研制过程,成为行家里手,新的生产线建立后,能很快投入生产。中国的情况很典型,比如中国钢铁的摇篮是鞍钢,很多钢铁厂是从鞍钢分裂出去的,甚至 2 次 3 次分裂,整是个链式反应。改革前的中国虽然政治挂帅,半心半意搞生产,但工业化的速度比日本快得多,原因就在于此。 当然,在自我重工业增殖过程中,消费领域获得的资源很少,人民还比较贫困。但生产出的有限最终消费品,通过合理的配分,比较平均地分配到广大国民中间,使国民能尽早接触现代工业产品,培育工业品市场。日本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也是很多人围看一台小黑白电视。 中国进入 70 年代,随着自我重工业逐步成型,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呈现了指数的暴增,中国经济进入了起飞的快车道。不仅数量上暴增,质量上也突飞猛进,中国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 70 年代。当我们打开国门,感叹中国落后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克雷超级计算机,日本的新干线、彩电 。我们被告知文革是场浩劫,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和倒退,那么如果没有文革,中国也应该实现这一切。中国是落后了,但落后并不多,美国有航天飞机,中国的载人航天已经列入计划,宇航员也开始训练了;克雷超级计算机出现的几年后,中国的银河亿次计算机也诞生了;日本有新干线,中国的韶山电力机车也飞驰在大地上; 1969 年 PAL 制彩电才制定标准,几年后中国自己的 PAL 彩电也诞生了 文革后的中国,如果没有发生大的波折,按照自我技术力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现在中国的技术力应达到什么水平呢?比如美国有 P4 ,中国可能只达到 P2 、 P3 的水平,但家家有电脑,天天在网上打游戏创造 GDP ,而不是现在在血汗工厂每天干十余小时,每天只拿不到 20RMB 的工资。中国自己的新干线可能也没有日本新干线那么快速舒适,中国自己的大型喷气客机也可能没有波音空客那么豪华,但它们能够满足大多数国民游山玩水创造 GDP 的需要。中国自产的手机可能没有 NOKIA 的小巧玲珑,功能全面,但国民人手一个,天天煲电话粥创造 GDP 。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挫折 依靠引 进 外国重工业技 术 的来提高自己的技 术 水平大致可以用 图 2 的曲 线 来表示,刚开始提高很快,然后逐步接近增长的界限。 图 2 依靠外国重工业体系的增长曲线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引进外国的装备,外国装备的质量性能当然比国产装备优越,于是消费品的生产效率急剧增长。外国装备这么容易引进,那么自我重工业就没有必要发展了,于是几乎所有的资源向消费领域倾斜,于是生活水平急剧增长。这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生活大改善的根本原因。 随着自我重工业体系的放弃,指数增殖的停止,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大量的资源要用来交换外国的重工业装备,经济发展趋向停滞,引发了 80 年代中期的物价上涨和双轨制,最终引起 89 年的动乱。进入 90 年代后,大量引进外资,彻底放弃自我重工业体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经济在高速增长,各种资源的消耗指数上升,而国民的实际所得却在下降。到 2004 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 70% ,其中外资企业占外贸的 70% ,所谓的机电产品出口,外资企业的份额近 90% 。 依赖外国装备是如何造成国民的实际所得下降的呢?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失业率的压力,被迫不断改进生产线的效率,使一些消费品在本国生产依然有利可图,把生产从中国迁回国内。在中国的企业(含外资),则必须更新设备才能对抗,或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和劳动强度,形成人与机器赛跑的壮丽画面。在这种人与机器的对抗中,人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但实际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市场已近饱和,比如日本市场上寻找非中国产的消费品都很困难,于是 GDP 高速增长,而失业率却不断攀升。在高失业率下,很多企业还招不到工人,因为工钱不能比机器更多。企业获得的利润也不可能流向重工业体系,用于奢侈消费和投向房地产,实际也是剥夺所谓的中产阶级。大量熟练技术工人下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标志着重工业体系瓦解后,人才体系也瓦解。中国实际已到达成长的界限,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经济的总量一定,而贫富差距还在急速扩大。 苏联、中国和日本尝试了在西方重工业体系处于垄断地位时,如何建立民族重工业体系。苏联的问题在于,重工业体系发达后,没有及时放开下游产业,尤其是没有通过贸易让其它国家为本国提供消费品。没有使潜在的能力充分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水平,导致后来彻底否定自己的工业革命。中国则是在重工业体系还没有完全扩张,就主动放弃了,也否定了自己的工业革命,走上了依附的道路。日本型社会主义也实际快走入历史了,日本 90 年代进行构造改革,虽然改而不革,进展缓慢,是失去的十年。但他们在这十年中不断试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明确改革的方向,方向没有明确之前,宁可等。现在方向清楚了,日本开始启动了,简单的说就是要第三次开国,由一国繁荣型的 Full set 主义,向国际间垂直工程分工方向发展,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构筑东亚自由贸易圈,多国共荣,以一个整体参加全球化竞争。简单的说,就是构筑大东亚共荣圈。当然,上次是靠武力,中国很不服,现在靠技术资本,中国很乐意接受这种安排,所谓优势互补,深恐自己没有比较优势,日本不来。 苏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日本则没有选择,只有靠自己的技术力去拼搏。重工沉没日本沉没是日本人动摇不了的信念。于是,三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七节 我们是如何自觉自愿的偏安的 我很能理解当时是如何做出这种放弃自我重工业,只发展轻工业改善生活的偏安决定的。因为我也从那个逆反而又缺乏见识的青少年时代走过。 国门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滚爬几百年的新面孔。他们几百年来最主要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市场。哪怕赔钱10年20年也要占领。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占领后就没那么容易被挤走了。而我们呢?30年代洋货一统上海市场的记忆已经成了书本上的说教。而我们现实的 震撼却是那么强烈:人家的产品比我们的好得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还那么便宜,太多的东西几乎是白给。英特尔,微软免费赠送了我们多少东西啊(那时我们肯定是不知道什么是倾销,更不知道TRY-AND -BUY的市场战略)。我们对自己的落后是那么的震惊与羞愧,我们根本注意不到其实以前我们比这还要落后得多,更不能理解配套综合的优势。 一边是拼命赔钱,一边是保你赚钱;一边是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差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赶上,一边是好的东西马上可以拿到手。组装,包装赚的钱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你还愿意去做那寂寞的,吃力不讨好的,穷光蛋的研发吗?我甚至可以想象,一个老总对我说,不用去绞尽脑汁了,在生产线上做些轻松的监管,你年底可以分套房子了。作为研发人员的我,我会拒绝吗?作为工人的我, 我会拒绝吗? 想象一下在南宋那晴朗的天空下,伟大的秦宰相,对我们说,战乱可以结束了,和平来临了。金国已经答应永不入侵了,我们只要在贸易上让个步,每年给他们几个钱,我们就可以享受这片蓝天了。如果不愿,可以打,但你们看到我们军力的落后了吗?看到金国海陆空的优势了吗?看到金国爱国者牌铁浮屠的厉害了吗? 这时候我们会选择战还是和? 我的鼠目寸光又哪里能看到20年后当时被飞机轱辘的利润兴奋死的我会下了岗呢?啊,下岗的人,谁叫他们不努力,不读书。可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也开始难找了啊。这条线, 鼠目寸光者能看到吗? 我的鼠目寸光又哪能看得到没过几十年,我们的工业体系被蹂躏在铁蹄下? 这是人性的原因。环境的原因嘛,就是我们的榜样是离我们最近的亚洲四小龙。学也只能学出个小样儿来。何况其中的香港本身就是殖民地文化加寄生虫文化的结合。靠大陆做那最低端发起来的。大陆白领的今天就是香港自以为有文化的爆发户的昨天。 我想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在想:我们引进,我们靠技术转让,最终会把师傅的招儿全偷过来,那时再踢开你。我们先靠市场换技术,等技术学到了,再回抢市场。 呵呵,真是学生自以为比老师聪明啊。从以我为主的原则丧失起,合资也好,引进也好,这人生的路就是师傅来影响了。与汽车业的内行人士谈,他们告诉我,中国汽车业十几年基本完了。现在在重拾核心技术研发,困难重重。微电子业当年英特尔做386,486。我们可以做286。现在已经是找不着北了。研发这种活儿,停个10年20年再想东山再起,呵呵,不是没有成功的,太小概率 事件了。记得20年前,我们文人同志们唾沫星子乱溅地痛骂文革使科研中断了10年。可嘴里骂着,却乐哈哈的自觉自愿的中断了战略产业集团研发20多年。 市场也一样。先占领的就有压倒的优势继续占领。现在还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满嘴市场经济跑火车的人应该好好研读一下西方国家的历史。 再回到我们那偏安的南宋。嘿,秦宰相赢得和平后完全可以发奋图强,苦练精兵。灭金灭蒙嘛。呵呵,可能这么做吗?选择了偏安的道路就意味着将沿这条道路惯性下滑。选择了轻松数钞票的道路,他还会回头吃苦自力更生?(能理解当年路线斗争为什么那么残酷了吗?)。 要么说软刀子最可怕。金兵打到头上来围住了打,南宋再后庭花的文人,也知道只好打了。咱老祖宗智慧中那围三缺一,那一才可怕。可蓝天白云美女一泡,大多数人会如何,历史上找答案吧。嘴里喊着,脑里想着自力更生,没有措施限制外力,好东西在身边流着,谁都会得过且过。 观我战略产业。成果最大者,航天导弹这些别人绝对不让你进口的,只好自己干的。其他能进口的,几乎全被冲得稀里花啦。 第八节 怎么办 首先要有长远眼光 。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当然有大小之分)。有其历史和人性背景,并不意味着没有是非,没有责任。南宋时的我选择秦桧有无穷多的人性理由,但我知道其后果后,人性的反应应该是后悔得脑袋砸地板--真是短视,怎么听了那个混蛋的。并应该从自己摔的跤里爬起来,争取眼光长远些。明知道当时是个愚蠢决定还拒不后悔,百般狡辩,或为了自己的脸面,将错就错,还要沿这条道儿往下走一杆子捅到黑。这群人就是该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既不要百般辩解也不要过分后悔,经历本身也是财富,有了苦的经历才更有动力学更知道学什么。 这方面应该向日本人学习,但我向普通日本人询问,为什么战后倾斜生产,而不改善生活时,回答说那是国家的基盘;当问到造船买船的经济关系时,回答说要用 長い目 。 第二是树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不是刷盘子的角色。只经历短暂的 20 余年的工业革命,其间还有大跃进文革的浩劫。但是,就是这么场浩劫后的中国,凭着工农兵大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制造几乎所有的现代化的产品,能够发射卫星,制造大型喷气客机、核潜艇,就是现在的日本都做不到或做不好。能够提供国民经济几乎所有的装备。就说明毛泽东构造的体制是非常理想的追赶体制,比日本型社会主义更有赶超效率,或者中国人非常聪明,中国工农兵大学生都比日本久经沙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强。 第三是掌握科学精神 。民族精神加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奋飞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桥本寿郎 . 《 20 世纪资本主义 I 》 . 東京大学 出版会, 1995 年 9 月 2 .工藤 章 . 《 20 世纪资本主义 II 》 . 東京大学 出版会, 1995 年 9 月 3 .日本興業銀行調査部産業調査部 . 《中国 2001 年の産業経済》 . 東洋経済新報社 , 1997 年 7 月 4 . Jos eph E. Stiglitz. 《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 W.W.Norton Company, Inc. throught Japan UNI Agency, Inc., Tokyo , 2002 5 . Marshall I. Goldman. 《 THE PIRATIZATION OF RUSSIA, RUSSIAN REFORM GOES AWRY 》 . Routledge, a member of the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3 6. 坂本雅子 . 《財閥と帝国主義》 . 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 7 月 7. 小島慶三 . 《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中央公論社, 1996 年 8 .山室建徳 . 《大日本帝国の崩壊》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6 月 9 .季武嘉也 . 《大正社会と改造の潮流》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5 月 10 .読売新聞中部社会部 . 《海を渡る新幹線》 . 中央公論新社, 2002 年 9 月 11 .小野堅,岡本武,溝端佐登史 . 《ロシア経済》 . 世界思想社, 1998 年 5 月 12 .小川和男 . 《ロシア経済事情》 . 岩波書店, 1998 年 11 月 13 .後藤 晃 . 《イノベーションと日本経済》 . 岩波書店, 2000 年 8 月 14 .三和良一 . 《 概説日本経済史 近現代 》 . 東京大学 出版会, 2002 年 11 月 15 .吉川 洋 . 《高度成長日本を変えた 6000 日》 . 読売新聞社, 1997 年 4 月 16 .渡辺 治 . 《高度成長と企業社会》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8 月 17 .岡崎哲二 . 《工業化の軌跡経済大国前史》 . 読売新聞社, 1997 年 2 月 18 .中西輝政 . 《国民の文明史》 . 産経新聞社, 2003 年 11 月 19 .天児 慧 . 《中国とどう付き合うか》 . 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2003 年 10 月 20 .大石 学 . 《享保改革と社会変容》 . 吉川弘文館, 2003 年 9 月 21 .金田一郎 . 《環日本海経済圏》 . 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1997 年 5 月 22 .平田 潤 . 《検証アジア経済》 . 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8 年 6 月 23 .藤田覚 . 《近代の胎動》 . 吉川弘文館, 2003 年 10 月 24 .古賀純一郎 . 《経団連 日本を動かす財界シンクタンク》 . 新潮社, 2000 年 4 月 25 .内田公三 . 《経団連と日本経済 50 年》 . 日本経済新聞社, 1996 年 10 月 26 .猪木正道 . 《軍国日本の興亡》 . 中央公論社, 1995 年 3 月 27 .高木保興 . 《開発経済学の新展開》 . 有斐閣, 2002 年 5 月 28 .井上 勲 . 《開国と幕末の動乱》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2 月 29 .塚瀬 進 . 《満州の日本人》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9 月 30 .野田由美子 . 《民営化の戦略と手法》 . 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4 年 8 月 31 .田中 彰 . 《明治維新》 . 岩波書店, 2000 年 4 月 32 .白井久也 . 《明治国家と日清戦争》 . 社会評論社, 1997 年 1 月 33 .松尾正人 . 《明治維新と文明開化》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2 月 34 .吕万和 . 《明治維新と中国》 . 六興出版, 1988 年 9 月 35 .荏開津典生 . 《農業経済学》 . 岩波書店, 2003 年 10 月 40 .福島清彦 . 《ヨーロッパ型資本主義》 . 講談社現代新書, 2002 年 10 月 41 .竹中平蔵 . 《強い日本の創り方》 . PHP 研究所, 2001 年 6 月 42 .松山 巌 . 《群衆機械のなかの難民》 . 読売新聞社, 1996 年 10 月 43 . S. N. Eisenstadt. JAPANESE CIVIZIL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96 44 .大江志乃夫 . 《日本の産業革命》 . 岩波書店, 1981 年 10 月 45 .橘木俊詔 . 《日本の経済格差》 . 岩波書店, 1998 年 11 月 46 .暉峻衆三 . 《日本の農業 150 年 1850-2000 年》 . 有斐閣, 2003 年 12 月 47 .宇田川 勝,橘川武郎,新宅純二郎 . 《日本の企業間競争》 . 有斐閣, 2000 年 10 月 48 .渡部昇一 . 《明解!日本近代史》 . 海竜社, 2004 年 6 月 49 .篠崎彰彦,乾 友彦,野坂博南 . 《日本経済のグローバル化》 . 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8 年 1 月 50 .岩井 洋 . 《日本経済への招待》 . 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5 年 5 月 51 .三橋規広,内田茂男,池田吉紀 . 《ゼミナール日本経済入門 2004 年度版》 . 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4 年 4 月 52 .守本順一郎 . 《日本経済史》 . 未来社, 1987 年 6 月 53 .七戸長生 . 《日本農業の経営問題その現状と発展理論》 . 北海道大学図書刊行会, 1988 年 2 月 54 .武田晴人 . 《日本人の経済観念》 . 岩波書店, 1999 年 6 月 55 .前間孝則 . 《日本はなぜ旅客機をつくれないのか》 . 草思社, 2002 年 11 月 56 .宮本又郎等 . 《日本型資本主義 どうなるどうする 戦略と組織と人材》 . 有斐閣, 2003 年 12 月 57 .野村総合研究所 . 《日本再生への処方箋》 . 野村総合研究所, 2003 年 6 月 58 .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産業問題研究会 . 《日本製造業復活戦略 made in China との競争と共存》 . ジェトロ(日本貿易振興会), 2003 年 4 月 59 .星野芳郎 . 《日美中三国史》 . 文芸春秋, 2000 年 5 月 60 .藤村道生 . 《日清戦争》 . 岩波書店, 1994 年 5 月 61 .马家骏,汤重南 . 《日中近代化の比較》 . 六 興出版, 1988 年 8 月 62 .中野不二男,五代富文 . 《日中宇宙戦争》 . 文芸春秋, 2004 年 1 月 63 . 佐野眞一 . 《 渋沢家三代 》 . 文芸春秋, 1999 年 1 月 64 .久留島浩等 . 《身分を問い直す》 . 吉川弘文館, 2000 年 11 月 65 .宮崎 勇,田谷禎三 . 《世界経済図説》 . 岩波書店, 2000 年 2 月 66 .間宮洋介 . 《市場社会の思想史》 . 中央公論新社, 1999 年 3 月 66 .佐和隆光 . 《市場主義の終焉》 . 岩波書店, 2000 年 10 月 67 .大庭 健 . 《所有という神話》 . 岩波書店, 2004 年 7 月 68 .沈才彬 . 《天皇と中国皇帝》 . 六 興出版, 1990 年 4 月 69 .正村公宏 . 《図説戦後》 . 史筑摩書房, 1988 年 3 月 70 .森谷正規 . 《文明の技術史観》 . 中央公論社, 1998 年 6 月 71 .田代洋一,萩原伸次郎,金沢史雄 . 《現代の経済政策(新版)》 . 有斐閣, 2000 年 11 月 72 .安忠荣 . 《現代東アジア経済》 . 岩波書店, 2000 年 2 月 73 .塩原 俊彦 . 《現代ロシアの経済政治分析》 . 丸善株式会社, 1998 年 10 月 74 .原 輝史,工藤 章 . 《現代ヨーロッパ経済史》 . 有斐閣, 1996 年 2 月 75 .橋本寿郎 . 《現代日本経済史》 . 岩波書店, 2000 年 10 月 76 .森 武麿等 . 《現代日本経済史 》 . 有斐閣 , 2002 年 9 月 77 .小島麗逸 . 《現代中国の経済》 . 岩波書店, 1997 年 12 月 78 .聴濤 弘 . 《新ロシア紀行 見たこと、聞いたこと、読んだこと》 . 新日本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80 .原田 泰 . 《図解アジア経済》 . 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9 年 3 月 81 .小風秀雅 . 《アジアの帝国国家》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4 月 82 .塩見治人等 . 《移行期の中国自動車産業》 . 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1 年 4 月 83 .五白旗頭 真 . 《占領期首相たちの新日本》 . 読売新聞社, 1997 年 12 月 84 .篠原三代平 . 《戦後 50 年の景気循環》 . 日本経済新聞社, 1994 年 10 月 85 .橋本寿郎 . 《戦後の日本経済》 . 岩波書店, 1995 年 7 月 86 .吉田 裕 . 《戦後改革と逆コース》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7 月 87 .中岡哲郎 . 《戦後日本の技術形成模倣か創造か》 . 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 2 月 88 .福永文夫 . 《戦後日本の再生 1945-1964 年》 . 丸善株式会社, 2004 年 9 月 89 .土志田征一 . 《経済白書で読む 戦後日本経済の歩い》 . 有斐閣 , 2001 年 10 月 90 .檜山良昭 . 《戦艦大和の謎》 . 光文社, 1996 年 8 月 91 .後藤道夫 . 《岐路に立つ日本》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9 月 92 . Mark R. Peattie. 《植民地帝国 50 年の興亡》 . 読売新聞社, 1996 年 12 月 93 .落合弘樹 . 《秩禄処分》 . 中央公論新社, 1999 年 12 月 94 .堺屋太一 . 《中国大活用》 . NTT 出版株式会社, 2003 年 2 月 95 .狭間直樹等 . 《データで見る中国近代史》 . 有斐閣 , 1996 年 10 月 96 .河地重蔵,藤本 昭 . 《中国経済と東アジア圏》 . 世界思想社, 1998 年 8 月 97 .森谷正規 . 《中国経済 真の実力》 . 文芸春秋, 2003 年 4 月 98 .小島朋之 . 《中国現代史》 . 中央公論新社, 1999 年 7 月 99 .国分良成 . 《 中華人民共和国 》 . 筑摩書房 , 1999 年 9 月 100 .新井勝紘 . 《自由民権と近代社会》 . 吉川弘文館, 2004 年 3 月 101 .平田 潤,平塚宏和,重並朋生 . 《ネットワーク型発展のアジア》 . 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3 年 4 月 102 . 大前研一 . 《 China Impact 》 . 講談社 , 2002 年 2 月 103 . 小山和伸 . 《 救国の戦略 》 . 展転社 , 2002 年 10 月 104 . 経済企画庁 . 《 戦後日本経済の軌跡経済企画庁年史 》 . 経済企画庁 , 1996 年 12 月 105 .石原慎太郎 . 《宣戦布告 NO といえる日本経済》 . 光文社, 1998 年 9 月 106 .長尾克子 . 《日本機械工業 史量産型機械工業の分業構造》 . 社会評論社, 1995 年 2 月 107 .霍見芳浩 . 《大変革》 . 早稲田出版, 2001 年 6 月 108 .植田 信 . 《ワシントン陰謀》 . 洋泉社, 2002 年 1 月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是一名天才能养活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时代
newniu 2008-11-3 20:35
三星总裁李健煦有两句话,一是21世纪是一名天才能养活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时代。二是除了老婆孩子不变,其他都要变。这两句话说明了韩国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对将才的选拔和作用的发挥,又说明了其敢变善变。 一名天才能养活一千人说明了韩国对人才的重视,三星近二十年的发展也表明了人才战略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三星的市值已经超过索尼,更重要一点是他们在内存和闪存方面完全处于领先地位。除了技术方面的人才,三星的产品设计也被称为一绝,取得很多用户的信任。 许多人喜欢称韩国人为高丽棒子,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他们的确做出了巨大成绩。我们在骂完他们嘴爽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 对于天才,国内基本上不陌生,中国人早早就进行天才教育。不过,我们的天才更多是解决问题的天才。如何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出天才的作用?这个问题却没有人回答。中国人才很多,如何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个问题很基础,却很少有天才来回答。 谁也不会否认人才的重要性,然而为什么大家都承认的一个命题,都认为对的命题却在现实中得不到解决?我自己也不知如何回答,也许我们太喜欢钱和虚的东西吧。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2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珍贵的蘑菇
dewyeyed 2008-11-3 08:41
人才无疑是世界市场的珍宝,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更需无数人才为其添砖加瓦。那么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恐怕没有人可以给出完全的答案,多彩的世界本就欢迎多样的人才,恰似形形色色的蘑菇点缀着无限森林。 世界上有一些人恰似于蘑菇,他们毫不起眼,却一点也不平凡。在各种毫无联系的岗位上,他们随遇而安,干什么是什么,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于是拥有他们的单位就像放进了蘑菇的鲜汤,无论原料与器皿,都瞬时鲜香美味。当然我们说的是无毒的蘑菇,那些有毒的只会关心美丽的外表,也就不似蘑菇般的人如此珍贵。 蘑菇般的人是人才吗?也许你会迟疑。但想想人们缺少的团队精神,再看看汤料里无处不在的蘑菇,也许你会将犹豫减去三分。的确,世界需要玫瑰、银杏,可不喜欢刺和缓慢,而蘑菇却可以与所有的人成为朋友,各献所长,共同营造美丽的植物园。 在雨季里,大多数植物不是喝得太胀就是根烂叶靡,而蘑菇却如鱼得水,尽情生长。在与众不同的领域里发挥专长无疑是人才的要素,蘑菇般的人总可以在事业的雨季中为他人带来惊喜,积攒下一次的阳光灿烂。 无毒的蘑菇的珍贵价值还不仅限于此,他们常常平淡谦和又不失活力。如果你遇到一个在红灯时微笑,在绿灯时惊叹,又在黄灯时凝神屏息的人,或是一个在书页中沉醉,在影片中流连,甚至于为一杯咖啡不住赞美的人,那么不要错过这样珍贵的蘑菇,因为他会提醒你在不慎坠井后常常欣赏满目星月光辉。生活的精彩常蕴于平淡之中,工作亦是如此,蘑菇般的人常常用活力开掘这丰富的矿藏,赢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喜悦。 沐一滴甘露就能清新,闻一丝花香便会神怡,蘑菇般的人总在点滴美丽里保持心灵的新鲜。于是他拥有数不尽的奇特想法,妙招迭出,进取心更是历久恒新年。周围的环境也无法不为其感染,整天生气勃勃。灵活的手脚,谦逊的态度让他既学了技术又赢了人心。如此珍贵的人才,怎不令人悠然神往? 其实无论是煲汤还是做菜,蘑菇也是可以作主料的,但当他们无法企及主角的命运时,对于配角的台词一样慎而重之,尽心竭力。在这个呼唤团结友善,新鲜进取,谦和活力的人才市场中,蘑菇们也许并不起眼,却恰恰是拥有最多优秀品质的珍贵人才。他们并不是金子,却可以在任何地方散发清香的光辉,柔和透亮,令人神清气爽!
个人分类: 普及科学切玉刀|38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追求真理的哈佛精英培育法则 (摘自我学网)
jesonlee 2008-10-23 23:37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出自于哈佛大学。   追求真理的哈佛精英培育 法则   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在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学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开学典礼致词时说:真正的哈佛是无形的哈佛,藏于那些较为追求真理、独立而孤隐的(学生)灵魂里这所学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称羡的地方,就是孤独的思考者不会感到那样的孤单,反而得到丰富的滋养。   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威廉姆斯?艾米思的这句名言、哈佛的校训,为哈佛学子提供了学习和为人的第一准则。可以看出,哈佛校训强调的有两点:   哈佛重视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深远的智慧,所以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疯狂现象。   哈佛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止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哈佛大学校徽   哈佛的校徽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刻的是TAS这组字母,VERITAS在拉丁文中就是真理的意思。   几百年来,哈佛大学正是在追求真理和勇于开拓的信念鼓舞之下,始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为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也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之下,哈佛才得以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在各种领域中做出许多影响重大的贡献。   哈佛大学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在一次联谊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讲演。在演讲中,他强烈抨击了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劳动大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在民众中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要知道,爱默生极有可能因为这样的言论而遭到社会多方人士的指责或抨击,但哈佛的教育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他觉得他有义务说出事实的真相,揭露出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以及人们心中的不良思想。即使因此遭到打击或不公的待遇,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说法。   他认为,作为学者,其根本任务便是自由而勇敢地从事物的表象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通过对哈佛求是崇真的校园思想的深入认识和解析,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维,爱默生终于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提出了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独立自助,崇尚个性的观点。   相信你自己,在追求真理旗帜的影响下,追求并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道路。爱默生正是本着对真理对事实的不断探求,不因压力而违背自己的思想认识,才最终树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格魅力。   哈佛学子心中对于真理的探寻和执著精神,同样离不开其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对于学校精神的坚持和发扬。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遴选校长,新卸任的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被提名。但哈佛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排除在外,解释理由是:克林顿和戈尔可以领导一个大国,但不一定能领导好一所大学,领导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丰富的学术背景,而克林顿与戈尔都不具备。   后来,原任美国财政部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萨默斯被挑选为新校长,因为他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到了一流,是国际知名学者。   虽然萨默斯最后被迫辞职,但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他在学校管理方法和领导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他与同事的关系紧张并严重影响哈佛的团队精神,于是哈佛的教授纷纷向萨默斯投下了不信任票。   尽管萨默斯在财经界赫赫有名,但在哈佛这个校园里,他不能享有一丝的特权----这是哈佛精神的生动诠释,反对特权、崇尚平等,无论他的身上有多少光环,只要他是哈佛人,就要传承和发扬哈佛的精神,如此,学生耳濡目染,才会深受其思想精髓的熏陶。   也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哈佛人对于优良传统的秉承和不断努力进取,哈佛对于追求真理这样一个最初的思想,最终形成一种学校的传统精神和培养哈佛精英的重要学术标准和道德标准。   耶鲁:校园环境影响能力培养   在耶鲁,校方非常注重校园的学习环境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子们独立的思辨能力,提供一个自由良好的生长环境,耶鲁做了以下努力:   首先,耶鲁所设置的必修课相对来说比较少,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但是有一个条件,学生必须学习一些不同领域的课程。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在学生头两年的学习中,他们需要广泛地涉猎各种各样的学科,而在后两年的学习中再确定自己的专业----这和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的大学在大一刚进校时就让学生确定自己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   耶鲁认为,如果刚进大学就分专业,那么学生对很多学科都还没有直观的认知度,选择的余地也非常狭小,一旦进入一个系,就等于为自己找好了一条已经确定的路,必须一步步走下去,没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空间很小,想转个弯都很难。而让学生涉猎不同的专业,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该选择什么。   其次,耶鲁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的办法,由教授们组成教授会,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具体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耶鲁大学的教学力量一直是它引以为傲的重要资本,耶鲁认为,教授当家做主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术的自由与发展。在耶鲁,教授们习惯于我行我素,各人的教学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自由度。   小型的研讨班是耶鲁课堂上经常见到的学习方式,教授们通过这样的形式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而且随时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提出问题和质疑。   学术自由带来的积极后果,就是一个学生想往哪个方向发展,都会受到教授的鼓励和帮助,只要那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不管你的思维往哪个方向突破,教授们都会帮助你,扶持你。在你的独特思维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框框的束缚,也没有锁死的框架,没有人逼着你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向往前走,也没有人无端地阻止你限制你。这对于一个人思维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像种子在良好环境下健康发芽,小树在自由空气中茁壮成长一样,耶鲁整个校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耶鲁的教授一个个都桀骜不驯,敢于上书政府,敢于批评美国参军征兵法,法学院的教授甚至敢于直面美国国会。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和强烈的思维刺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使得他们敢于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学术和为人处世上形成自己独到的新颖的新思想而不屈服。   第三,耶鲁大学始终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为了维护耶鲁的传统独立精神,历届校长一直抵触来自政治和经济的压力,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越战时期,美国政府下令:凡是自称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战者一律不准领取奖学金。当时美国各个名校都遵照政府的指示行事,唯有耶鲁大学,始终不移地坚守着自己学术独立的阵地,仍然以申请者的成绩为奖学金的评比标准而无视战争和政治的因素。为此,耶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失去了联邦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度陷入困境。但当时的校长金曼布鲁斯特,却在耶鲁学子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尊敬。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大胆地质疑社会现实,敢于向权威说不,这种学术为上、学术独立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子们,让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学术和为人理想,绝不屈服。 耶鲁提倡讨论式课堂授课方式。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如何为学子们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曾经有位在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在耶鲁已经三年,竟然一次大课都没有上过,几乎都是研讨班形式的课。这种研讨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的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学生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课堂内容。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   最初,这位中国留学生十分不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方式,学生如此的积极,而他几乎完全只听不说。结果,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一封教授写的委婉的信,信中问他,为什么上课总是不说话,有什么原因吗?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也逐步放开自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课堂讨论中去。   即使是本科生,在听完教授的理论课之后,必须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研讨班。可以说,在耶鲁,研讨班贯穿了大学教育的始终。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同时是教育者。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他人、课堂讨论贡献智慧、交流所得的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能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将各自的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辨能力。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国家贡献他们的智慧,同时也为社会的融合和稳定提供了部分基础。   斯坦福:敢于挑战,勇于冒险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谈到斯坦福的办学理念时说道:   我们的理念是要追求新的知识,推动我们的学业与学生进行交流,因为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教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财产就是要双方都达到优秀,在教和学方面相互影响,而且都达到杰出的效果,这是我们大学的一个理念。   而对于这个理念具体表现在哪里,亨尼斯是这样说的:   斯坦福最有特点的、区别于很多世界其他大学的就是它有不断冒险的精神,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这样的精神,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新的方向及新的理念。   很多新事物的出现或者新旧事物的更新换代,都离不开一些冒险和挑战的成分,如果只是在固有的圈子里面打转转,那么世界对你来说也就只有这么小了。在斯坦福这样的校园,处处显露出不断拼搏的踪迹,也处处充斥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新鲜空气,身处这样的环境,自然无时无刻不被其影响着。   斯坦福的教育者认为,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答案,不是一种最容易的学习方法,但却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种学习方法。教育能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条贡献,就是发展学生追求创造性方法的本能和好奇心。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许多东西都有可能会被忘记,但是一个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提出问题和找出答案的能力却未必会消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学校,都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并认真汲取这个经验,因为学生能够接受到这种教育制度是他们作为教育者的重要职责,而学生能否接受到这种教育制度,亦是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在未来成长为精英的一个重要砝码。   对此,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保罗?伯格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幸福之路。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因为除了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之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这些都使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愉悦。这种巨大的幸福不仅科学家能够体会到,从事文学、音乐、艺术甚至商业的人,也可能获得可与之比拟的回报。每一个愿意在未知领域里冒险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这种冒险极富挑战性和诱惑力,值得我们为之竭尽全力。   此外,斯坦福精英、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也曾经说过:青年人要有鸿远的梦想,要敢于尝试。尝试会有风险,但失败并不值得羞愧。只要敢于冒险,你定会前程致远,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在美国,鼓励不断挑战和冒险的学术教育方针并非只针对大学生。很多同学在其青少年时代,就开始被灌输这样的学习思维。老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会给予直接的回答,他们并不认可学生采用那种不费脑筋的学习方法,而是鼓励他们到有关的书籍中自已去寻找答案,此外,他们还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者亲自做实验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在若干时日后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收益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在进入高等学府之后,老师同样会鼓励同学们提出超出他们知识和经验以外,甚至是超出老师本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外的问题,思考那些还未得出答案的问题和事物。   保罗?伯格大学期间成为学校课外科学俱乐部的成员,他的老师鼓励他通过实验来解决某些与自然界相关的问题。   他说:一开始,我只是重复已经做过的实验,随后,我被要求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来解决我自己提出的难题。   在成为斯坦福的教授之后,保罗不仅自己始终对未知新领域秉持这样的冒险态度和研究精神,对于他的学生,也采取了同样的教育方式。他清楚地了解到,在任何时候,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并找出答案的强烈欲望,都是一个人向精英迈出的一个步伐。基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以及对校园文化精髓的领悟,保罗终于成为病毒繁殖、侵袭正常细胞并使之癌变的最早研究者,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斯坦福大学第五任校长史德龄,还把斯坦福的创建本身看作是不避风险、敢于革新的表现。当然,在步骤上他却表现得十分稳妥,在破旧立新之前,要把新东西看准。他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结果,在他治校的19年间,新事物层出不穷,各项业绩都非常可观。   坚持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以挑战自我,勇于冒险为育人法则,通过追求知识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不断探索,斯坦福以此为基点来培养第一流的学生,使得有些斯坦福学子,即使在很久之后,还流淌着这样的血液。   造就挑战与冒险的理念,由此便派生出来许多类似的奇迹,斯坦福的精神,就是这样被催化、被辐射出去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创校的初始阶段,同美国东海岸的其他大学相比,斯坦福大学只不过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大学,但是到了1985年却被评为全美大学第一名的关键因素。属于后起之秀的斯坦福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源于其本身的成长历程便是一条不断挑战自我、锐意革新的艰苦创业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文推荐:《老老实实做研究》(郝柏林)
wangdh 2008-9-19 12:55
读《老老实实做研究》 随感: 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郝柏林先生的文章《老老实实做研究》。读后,感慨良多。郝先生看问题尖锐,语言犀利,敢言众人所不敢言,令人钦佩。 这篇文章分析的一些现象很现实,能够如此直言当今我国科技界的一些弊端,并非一般学者所能做得到的。对一些问题的改进建议和苦口良言也是很有见地。 欣赏郝先生对问题的见解独到,还是在一次电视节目上。记得2004年央视《对话》栏目邀请我们科学院的路院长作为嘉宾,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问题。谈到人才问题时,当时郝先生说他与路院长的一些看法有些不同。他谈了自己的看法(注:网上一搜,找到了那次节目的文字稿): 既然谈到了人才的问题,我确实想说几句,我觉得有一些估计我跟路甬祥同志不大一致,我觉得固然我们现在缺科学技术战线上的帅才, 我觉得我们更缺的是每天坚持在那儿工作的中层的人员,问题非常严重 。现在我们好的大学里,好的研究所里,大家都是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我们几乎没有讲师,助教。我们几乎没有坐到那儿扎实工作做实验的人,一开始我们就提到科学家是什么人?好多人发表了看法,我觉得有一个看法,科学家是普通的劳动者,你做农民你就得一锄一锄地耪地,现在你开着拖拉机你也得从这儿开到那一头,再开回来开过去,你每天得干这件事。你作为工人在床子前头你得铣东西,你搞科学的你得每天坐在那儿,或者做实验,像我们要算东西、写程序,坐在屏幕前头工作。可是我们国家现在有相当一批年轻力壮的人头衔很多,工作时间很少,这个问题现在非常严重了,我跟有一些年轻的朋友开玩笑,我说你现在在天上待的时间差不多跟地上待的差不多了,我知道有首席科学家这个头衔的人,创记录的时候一个星期之内在上海和北京之间飞三次,两头的会都等着他,他都必须参加,而他又是导师带着一堆学生,他怎么自己工作?怎么指导学生?我们国家的需要重大项目谁在那儿完成?说得不客气一点,硕士生、博士生是完成我们国家很多重大项目的主力,那些项目的真正的带头人没有多少时间在那儿干,这个情况不正常。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深入不下去。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的基金部门去检查工作的时候,要检查一下这位首席、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一个星期有多少时间,待在实验室在那儿工作,不能完全怨这些人,我们的管理部门,像刚才路院长讲的,必须把许多管理的手续化简、减少,把钱交给这些人你就相信这些人,让他三年五年的工作,工作不好了你再给他减钱,但是这几年中间你别去老干扰他,现在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新浪:《对话》: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郝先生对中层科研人员的担忧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似乎越来越严重了,都想当教授,都想当博导。不管怎样,做个老实人吧。 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这可是毛泽东主席说的。 (王德华 2008.9.19) 《对话》: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谈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 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4-06-06/20203389128.shtml )。 老老实实做研究 郝柏林 我国科学界存在的不正之风,正在受到社会各界首先是学术界的关注。其实,净化学术环境,关键就在于老实二字。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天经地义。科学家是劳动者,首先就要老老实实地劳动。科学院院士要亲身做研究, 而不是 靠旧日老本和科学新闻到处提供咨询。年轻力壮的研究人员要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里, 而不是 终日在论证、申请、评审、会议之间疲于奔命,带着一套变化不大的幻灯演示片欺上瞒下。大学教授要亲自教书, 而不是 挂其名而务它。博士生导师要直接指导弟子, 而不是 把学生交给保姆,且在发表文章时署名不误,甚至还不许学生提及保姆的名字。科学界的领导干部要全力研究政策,做好服务, 而不是 借助权钱进行名利交易,同许多实验室和课题任务形成特殊的共生关系,以至于官做得越大出文章越多,甚至创新出每周一篇SCI论文或更高的记录。 为什么上面所点的各种负面现象屡见不鲜,而老老实实做研究的人的经费和奖励却步履艰难,甚至受到下岗威胁呢?为什么科研第一线常有负戟长叹者,而研究基层的许多真知灼见难于上达天听呢?依我看来,关键在于政策的制订者、管理者和相关的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还不到位,科学家的老实劳动还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以及管理部门的应有鼓励。我们5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20年来的科学管理实践,应当认真、审慎地予以回顾和反思。 国家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必须改变小钱大审、大钱乱花的局面;要消除背靠背决策评审的弊病,提倡公开地、面对面地比较论证,不允许少数管理人员黑箱操作甚至假公济私。择优支持是国家科学研究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不应搞部门之间的平衡照顾。科学上的判断错误是允许发生的,但要给后人留下经验教训;个人和部门的偏见理应受到批评。国家级的重要奖项和重大课题的评审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文字或录音记录并实行秘密记名投票表决,讨论记录和投票结果必须长期存档并在30年后向科学史界公开,50年后向全社会公开。科学界对某项决定有争议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组织独立调查委员会、提前阅档并提交报告。 凡是国家给予资助的课题,除涉及安全保密者外,都应在网上长期公布,接受科学界和社会的监督。过去20年受到过资助的已结课题,应选取一定资助经费限额以上者进行回顾性审查,看看立项和验收时列举的目标、成果以及专家们的结论有多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或后续工作可查。保密和国防研究,也应当在相应的范围内接受检查监督。 脱产到科学技术领导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家,要和原来所在的研究单位或实验室脱钩,回避相关的经费和成果评审,更不许为原单位谋取利益。科学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做好服务,而不是干预研究过程,更不要试图抛开科学家去独断专权。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不会管理出效益。基础研究领域要想做出突破性成果,关键是得其人;得其人之后,就要长期、稳定地予以支持,而不中途干扰;研究工作好坏,学术界自有公论,不要频繁地去检查、评审。要提倡国内同行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到国际上为祖国争荣誉,不要制造同行竞争,以至互相保密、扩大内耗,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 科学研究上的战略方向,需要30年、50年稳定支持,造就几代人才之后,才能成点气候。一个人、一个集体,每5年、10年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很不容易。要废除逐年统计SCI文章数目的做法,应主要根据前5年中不超过10篇最重要文章的国际影响来评估其成绩。 当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因此,必须大刀阔斧地解放生产力,撤销一大批管理和评估机构,让这些机构的人员回到科学研究第一线去劳动。不要以为管理者比劳动者高明。要相信广大科学工作者振兴中华的决心和行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从事研究,老老实实地进行创造。 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我国老一代科学工作者熟知的毛泽东同志的话,需要和年轻的朋友们特别是走上各种领导岗位的同志们不断重温。 ( 文章发表于《科技导报》2006年第1期)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411 次阅读|11 个评论
是甘愿做人才大河,还是努力成人才大海?
可真 2008-9-16 04:43
应高度重视鸿飞先生的观点 看了王鸿飞先生《希特勒的礼物》的文章,我深以为然,虽然已在其博客留下评论,但仍感觉有必要在这基础上专门发文,表示对鸿飞先生文章观点的支持,并呼吁有关方面重视鸿飞先生的观点。 鸿飞先生在其文章中忧心忡忡地指出: 很多人会认为 21 世纪会将是中国的世纪。我无法理解的是:尽管中国在过去 30 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目前尚难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也没有真正吸引到大量最优秀的人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非中国人)为自己服务,这个 21 世纪究竟如何成为中国的世纪? 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两个问题,其观点是: 21 世纪是否真的将会是中国的世纪,根本上取决于有否足够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最优秀人才倾心为中国服务 ;其问题:( 1 )为何中国目前难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2 )为何中国目前未能真正吸引到大量最优秀的人才? 鸿飞先生的观点鲜明而正确,完全赞同和支持。他所提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并且具有普遍性的现实问题,理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见物不见人导致精英人才不断外流 凭我对当今中国学术界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我感到,在人才政策、知识管理和科研评价等领域,普遍存在着见物不见人从而重物轻人的现象,尤其是对待人才方面,只重形式主义的物化成果和资历名头之类这些表面的东西,却轻视甚至根本不顾内在于人才的种种需要(包含马斯洛心理学所指出的人的几种基本需要,特别是其中较高形式的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他们的知识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关注不够,重视不足,特别是在为优秀人才的充分发挥其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等方面,提供和创造其必须具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未予应有的重视和认真的作为,致使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国内精英人才不断外流,并且多数一去不复回。 以人为本地尊重和用好本国人才是关键 现在,通过制订适当的人才政策来吸引或召回在西方的科技精英人才,是最为关键和极其重要的。否则,如果象鸿飞先生所提到的那样,既不能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又不能吸引大量最优秀的人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非中国人)来为自己服务,中国科技赖以攀登世界最高峰的主体根据和动力根据从何而来呢? 但是,能否有足够的优秀和最优秀的人才倾心为中国服务,其根本还在于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地尊重和人尽其才地用好正在祖国大陆工作的优秀人才。如果只知以种种优惠条件作为诱饵从外部引进人才,却忽视对本国或本单位的优秀人才的积极扶持和精心培养及其生活待遇与科研条件的改善,就不仅难以真正吸引外来最优秀的人才,更会导致本国最优秀的人才也想方设法一有成熟的机会就流向西方,或导致本单位最优秀的人才不安心自己工作而老在想着自谋出路或迁到外单位工作。 目前中国高校在变相地糟蹋优秀人才 现在,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人才政策上,只顾外部引进优秀人才,却不管本校原有人才的死活,对本校优秀人才的待遇与对正在引进和刚被引进的优秀人才的待遇上存在着明显不合理的落差,如此,即使引进的人才也只是刚来时受到一时重视,但过不了三五年,很快就被冷落一旁,任其自生自灭,结果又让刚引进不久的一些优秀人才,又再度被别的高校挖走,如此穷折腾,使得这些原本很优秀的人才在几度迁徙中被折腾得身心俱疲,再优秀也难以更加优秀起来。学校和学校之间这样做法,难道不是在变相地糟蹋优秀人才么? 因此,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要从尊重和用好本国、本单位的人才做起。在人才政策上,什么叫以人为本?在其现实性上,就是 要以正在本国服务的人才为国家人才之本,以正在本单位服务的人才为单位人才之本 ,诚心诚意尊重和想方设法用好这些土著人才,在此基础上,再设法从外部引进最优秀的人才。 本国各单位之间互挖人才绝对弊大于利 在人才引进方面,不仅是国家,就是具体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应该把人才引进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到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最优秀人才(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非中国人)。这意思就是,国内各科研院所或高校之间,要尽量减少互挖人才的现象(不包括不受外来诱惑的逼迫而完全是出于自身因素的自觉自愿的正常人才流动),因为在本国内部这样互相的挖来挖去,尽管不能说完全没有必要和完全不合理,却绝对是弊大于利: 其一,对国家来说,由于各单位互相挖来挖去所导致的人才流动,既不会导致国家人才总量的丝毫增多,也不会导致国家人才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其二,对被互相挖来挖去的人才本身来说,尽管其中有部分到了另一个单位可能会发挥出比原来更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无论是在科研条件情况还是在科研管理水平上,都绝无天壤之分,绝大多数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异,甚至许多只是半斤八两的关系,那末,十分明显,由于互挖人才而流动起来的人才,其中绝大多数人,非但不会因其流动到另一个单位而在其科研能力的发展上有根本性的积极变化,相反,由于其流动过程中需要他们把许多精力投放到非科研性或非业务性的杂务之事上,而且他们刚 落户 到一个新的单位更需要一定的生活适应期和科研适应期,因此,无论是正在流动之中还是刚安定下来而尚处在适应期内,他们都不可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即使用到科研上,其精力及其效能也要大打其折扣,如此看来,他们的流动对其个人的科研事业来说,岂不是得不尝失?从而对国家科研事业来说,岂不也是得不尝失? 其三,不把目光投向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或最优秀的人才而设法予以引进,却小农似的只把眼光局限于国内,只顾自己单位的利益而热衷于到别的单位去挖人才,这样,即使是成功地挖进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肥了自家的田,却往往也因此贫了人家的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显然,这样的挖人才,是损人利己的行为,由此难免要造成利益直接相关单位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这些单位正常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对这些单位来说,岂不更是得不尝失? 其四,至今未见有报道说,由于相关单位之间的互挖人才,导致了这些单位在科研实力上取得了双赢的或共赢的结局。 胸怀本单位,放眼全世界 既如上述,在人才政策上,国内各个单位都应该胸怀本单位,放眼全世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和从全世界引进自己所迫切需要的最优人才。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她要提高自己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本国的人才素质水平,特别是快速地增加本国人才群体中世界最优秀人才的个体数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全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地积极开展对外的人才争夺战,特别是发动对发达国家的人才争夺战,只有打赢并且彻底赢得这场特殊的战争,从而使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都心想往之,如百川归大海似的流到中国,中国才能(也一定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人才政策上,有这样的眼光,就叫放眼全世界。 如果说放眼全世界是人才的对外开放方面的话,那末,胸怀本单位就是人才的对内搞活方面。 人才的对外开放,是要 以世界上最宽大的心怀来包容人才,以世界上最诚善的行为来对待人才,以世界上最高效的管理来用好人才,以世界上最好的待遇来回报最优秀的人才 ,唯其如此,才是彻底的人才对外开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都来归于中国。 人才的对外开放以人才的对内搞活为基础为根本,而 真正的对内搞活就是要把对外开放的精神落实于国内各个单位的具体行为上 ,即以世界上最宽大的心怀来包容人才,以世界上最诚善的行为来对待人才,以世界上最高效的管理来用好人才,以世界上最好的待遇来回报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国内各个单位都努力如此作为于人才,人才的对外开放才能实现。 反之,如果继续按照现行于国内各单位的人才观念和人才政策办理而不加以变革, 仍以偏狭的心怀来厚此薄于人才,以虚假的情意和伪善的行为来忽悠人才,以低效率的管理来胡用人才,以不公的待遇来气走最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对外开放是决不可能实现的 。如此,中国非但永远成不了世界人才川流汇聚的大海,相反只会是一条人才滚滚向西流的大河。 结论 应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使中国从一条人才滚滚向西流的大河,变成世界人才川流汇聚的大海。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57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可笑的中国人(3)-大话民科
iWesun 2008-9-15 14:43
1. 科学家乎?技术员也!   许多人喜欢声称自己是科学家,许多人喜欢声称自己在搞科学。   记得在单位的时候,同事们聊过这话题, 啥叫科学家? ,俺的室主任感慨地说: 以前小时候,感觉科学家很伟大很伟大,现在看来也仅此而已,啥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在专业的科研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你我都是科学家。   不管承不承认,这个定义基本上符合社会现状,鸿飞号称是民间科学家,先不管定语 民间 ,符合科学家称呼的,就得先满足在专业科研机构,具有高级职称。官科交 ( 集 ) 民科 = 空集,鸿飞真是高,到空的境界了。   但搞程序的,本质上没听说过程序科学家,一般都称为信息学科学家, 其实这些信息学科学家,大部分人一行程序也不会编。    程序员就是程序员,无论如何都成不了科学家的。   一般搞程序的,好像也没指望能成为科学家,都在老老实实卖苦力。当好技术员,其实就不简单。俺心里其实挺清楚,自己到底在干啥,和科学无关,就是个程序员,就是个技术员。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俺一辈子也当不上科学家,别人也别想当!   划分一下啥是科学,啥是技术,搞技术的就老老实实叫技术员,八级工就是八级工,变不成科学家。   科学家根据目前(前面的定义)其实得用 PPM (百万分之一),就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得用%(百分之一), 中国有科学家么?也许有,还没发现。大家都是技术员。   科学家这东东, PPM ,眼睛是看不见的,只能用鼻子闻。闻香识女人,其实也适用于科学家这个东东。   科学和技术的划分到底在哪儿? 科学是从特殊性中提取普遍性,技术是把普遍性应用到特殊性,你的工作是追求了普遍,还是发现了特殊,才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区别。   我以前说过, 科学在探讨起源, 又红又专说, 探讨起源的是哲学,怪不得那么多民科在搞哲学。    起源这东西,在宗教、哲学和科学中都有反映,在宗教中反映为故事,在哲学中反映为思辨,在科学中反应为具有等价性(对称轮换)的普遍性。   科学和技术的分别就像地图学和绘制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技术方案,不是科学原理。    技术是解决现实的确定性的问题,科学是追求等价性原理,修正主义仍然是技术范畴, 色即空,空即色 ,才是科学。   其实反倒是科妄在搞科学,搞出什么成果先不谈,但确实在搞。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如此之大,科学无好坏,无方向,你搞出了好坏,搞出了方向,一定是技术,是你以明确的目的,明确地条件下得到的最优解,科学自身无法提供目的。    科学并不能为人类服务,因为科学不知道,怎么才是对人类好,怎么才是坏。    为什么要这么区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冒科学之名,行技术之实。 2 .机器公敌   《机器公敌》讲述了,在未来人工智能非常发达,机器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人类服务。   机器人的思想的最根本的原则,是遵守 阿西莫夫 的 机器人三大定律 。   但有一个机器人,似乎很反叛,不惜伤害公司的警卫,跑掉了。   在追捕这名反叛的机器人的过程,一个天大的阴谋逐渐被揭露,原来人工智能的主脑(一个大型的人工智能网络)经过长期的对人类的考察, 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管好自己,任由人类发展下去,只能走向毁灭。   于是主脑,根据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原则,从新阐述了 机器人三大定律 ,决定把人类像婴儿一样圈养起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防止人类自我毁灭。   反倒是这名反叛的机器人,察觉到主脑的阴谋,觉醒为一个自由意识的机器人,最终和去追捕他的人一起,粉碎了主脑的阴谋,开创了一个人与机器人平等共生的新时代。   科学是否滥用?本质上来说,科学不会滥用,科学不能回答任何有关 好与坏 的问题,只有技术在回答,技术存在滥用的问题。 3 三峡大坝的功德   一天,电视上一个院士在谈三峡大坝, 以科学的角度来说,三峡大坝是利大于弊,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院士很激动,讲起了三峡大坝的论证工作的辛苦,催人泪下,很煽情。 如果人大这次不能通过,我只能表示遗憾和尊重,我的工作没做好。    这样的人也配做科学家么?这样的人是都能代表科学?   科学回答, 好坏 利弊 等等问题,只能的回答 : Idontknow ,利是什么,弊是什么, 什么条件利就是弊,什么条件弊就是利,那个更好,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我们都当过技术员,我们这些技术员都没钱,不能想做啥就做啥,我们都写过《立项报告》,使劲忽悠 利大于弊 ,使劲忽悠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    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迷失了科学的本性,把技术的方向说成科学的方向,以一己之私,忽悠全人类冒险,值得么?    向左,向右 最终永远取决于喜好,取决于拍脑袋,拍脑袋的强项是艺术和文化, 科学什么时候也学会拍脑袋了,就丧失了科学存在的价值。 4 科学的名义   好玩的事很多很多,尤其在中国,科学原本不发达,但科学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 科学是正确的代表,科学是正义的化身。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百姓不明白科学和技术的分别,好骗!   以科学的名义大行其道的,比比皆是,有一些还很受欢迎。   比如有人说了, 科学早就证明了,种族论是错误的。 ,我也觉得奇怪,喔噻,科学啥时候连这个都证明了?真是伟大。   有人可能会骂我科盲, 生物科学已经证明,白种人和黑人之间没啥差别。 , 其怪了,没啥差别,为啥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黑色的?你不是打自己嘴巴么? , 这点差别不算! 你凭啥说不算,你本事真大,你是科学的化身,你说啥是啥,俺有啥招 。   首先声明,俺不是种族论者,但种族轮是文化范畴的,和科学没啥关系,别老往科学上扯。   种族论的基础核心是 特定的差异存在特定的优势 。 ,有什么错?差异一定存在,优势一定存在,当你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劣势也转化成优势。    科学指引不了人类,他根本给不出对错,给出的对错的,一定是技术,是文化,对错的本质,是已经存在对错的基础上,再讨论对错。   王婆卖瓜定律是普适的真理。    科学没学好的人,原本就是搞技术的,也要以科学的名义宣扬对错,危害才是更大。 5 海龟土鳖与鸿飞的养牛场   谈论民科,怎么跑题了?   跑跑题,可以活动活动心眼,就当散步了。    海龟土鳖之战,其实和官科民科类似,都是企图用定义打倒敌人。在海龟眼里,土鳖就是民科,在民科眼里,官科自称海龟。    挺有趣的吧,没了这些有趣的事儿,中国人真的会无聊到自杀的程度。   海龟和土鳖,一个说: 土鳖 99% 是垃圾! 一个说: 海龟带着套裸奔! ,智慧,真是智慧。    海龟土鳖之战,表面上是争论水平高低的问题 ,其实水平高低,根本上升不到全民混战的层面上来,完全是用人单位的事儿,用什么人,需要什么水平,给什么待遇,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别人插嘴,纯属多余,双方愿意就行了。   原本完全双方自愿的事儿 , 最后演变成了 不让你爱国还不行的 爱国霸权主义 和 爱国主义强迫症 了 。    水平高低是个幌子,真正核心的问题是要不要建立特权、特区、特殊定义等等特殊化的双轨制的问题。   去年,鸿飞化了很长时间来推销精英制, 从博弈的角度说,给与特殊人才,特殊的倾斜政策,会有很大的收益。 (大意) , 但特殊人才如何评定?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把评定权交给像鸿飞这样的特殊的才来完成,一直特下去,双轨制就运行起来了。   说到根本,就像鸿飞自己说的,他的待遇是国际同行的 1/10 ,钱不钱的倒是小事儿,尊重个人的价值才是大事儿, 一年¥ 10 万,你明摆着看不起我,我还能好好干么? , 中国要有希望, money 先拿来!   想加薪,好办,两个办法: 一是看岗位,不看人 ,提高岗位待遇,教授年薪 $10 万,没问题,国家有的是钱;还有 一个是看人,不看岗位 ,俺觉得鸿飞这人有才,年薪 $20 万,一点问题没有,给就是了。   选择哪种方法?估计后者,不是前者,前者海龟土鳖都受益,只有政府反对, 均贫富了,政府的权威就下降了, 政治的精髓就在于此,让大家仅仅在生存得边缘上,自己手里尽一切可能多地掌握活钱。活钱啥意思,弱智,这还问!    于是海龟和政府都拥戴看人,不看岗位的特殊化的运行机制。   吵来吵去,其实没看到核心,两种机制都需要,公立必须按岗位制运行,私立可以看人,老板愿意给你 $100 万,是老板愿意,外人瞎喊也没用。   但我们国家恰恰相反,披着公有制的皮,实行私有制的实,这样的社会能不乱套么?   遥想朱总理当年,在英国记者面前,爽朗的宣布工资每月¥ 8000 ,鸿飞兄想超过总理的价值,我看很难。    国家不是没有钱,就看你有没有噱头, 年薪 $20 万,也是小 case ,噱头响亮, 大把的银子等你拿,根本不必在乎什么年薪,年薪搞那么高,就有损爱国的贞节牌坊了,老钱都说自己不爱钱。   但也与此同时,民众的收入是国际同行的百分之一,他们的价值谁来保障?   政策向特殊人群倾斜,就像要出门了,换上一身新衣服,出国人员有服装费,搞笑吧。装门面,没问题,也是社会需要, 但装门面毕竟是一种应急手段,而不是社会的常态机制。   中国特色,就在于到处都是特,特区都搞了这么多年,还没取消,正常么?    特殊化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在享受特殊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时刻警惕会上瘾带来的弊端。   官是基础服务机构,搭舞台的,民才是演员,中国倒好,搞了个巨大的舞台,等上场表演的时候,没演员了。 6 小海龟施一公的冤假错案   热门就是热门,方舟子这职业打鸟人,就是敬业,屠龙宝刀,谁敢争锋。   焦点就是焦点,鸿飞兄的爱国热情,就是高涨,倚天长啸,石破天惊。   说了也好笑,方舟子自立门户,干起了打鸟这行当,应该算是地道的民科,这会儿是遇到的真正的官办官科。   我看施一公迟早也要臭了街, 没政治头脑,也敢玩政治,算是个教训 。   中国就这样,政治这东西,可以把你捧到天上,也可以把你踩倒脚底。   有趣吧,和人家 为了给儿子看病加入加拿大国籍 一样,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加入了美国籍。 ,数理逻辑学的就是高,俺这个程序员,估计编不出这个程序。    教授回国不能裸奔 ,也挺好玩,两个关键词,(海龟)教授,裸奔,其实还是辩证法,特殊人群,就需要特殊照顾。    照顾到什么程度阿,是不是应该请几个奶妈喂喂奶呀?    鸿飞的奶牛场的成败,仰仗着他手里是否有御赐的 尚方宝剑 ,没有?!难了。   也挺有趣,估计施公的粉丝还是挺多,有人就搞出论文汇编的红宝书, 证明施公乃是一流, 啥叫 一流 ,就是特别长,长到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境界。但估计一般人只能看到 一流 ,没那个福气。    这事儿和 一流 有关系么? 看来不扎实,接着搞出 疑罪从无 ,也真是有趣,法律知识,倒还真不少,疑罪从无了,任何官司都不要打了,在法官宣判前,全部都是疑罪,没必要再起诉了。    人家方舟子是状师 ( 估计是宋士杰的后人 , 但当状师的生不出儿子,神了。 ) , 状师都 疑罪从无 了,天下就太平了,没有任何官司可告。    原来有人想当法官!连状师这个职业也一并包下 ! 这下可放心了 , 只告可告之人,只判该判之士!   妙妙妙!    接下来,是美国搞了一堆纳粹科学家,中国应该取点经,好好向人家学学。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好, 就说施公适合纳粹科学家的优待政策 ,你在普林斯顿 400 平的实验室,俺给你 4000 平,在那边每年活动经费 200 万,俺给你 2000 万,啥都可以提, 都是 10 倍的优待,在美国 1 个夫人 , 回来给你配 10 个小妾,水平保证不低于 大眼贼 赵薇,满意了吧。就是有一条,不许以你的名字发表论文,施公还回来么?    不是爱国么?爱国还在乎这些?在封闭环境才能更安心搞科学,最好在监狱里最安心,最能出成果,才能更好的爱国。   不是要学美国优待纳粹科学家么?学的挺好了,怎么还就是没人来?   中国真是搞笑,好端端的一个教授最终要靠希特勒来救!我倒!    请纳粹科学家回美国当皇帝?美国佬有这胆量?美国佬没有,中国人也不会聘请克林顿来当总理的。   7 城管和小贩    不合理的制度要不要遵守?    中国的斗争,永远是城管和小贩的关系,上面永远一片和谐。   俺可真见过,城管开着一俩大卡车,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贩的西瓜砸的满地都是,成筐的桃子,搬到车上,小贩哭天喊地,死死抓住城管的衣服,躺在地上不起来,你有本事从我身上压过去。   宋佳算是高级点的小贩了,搞到最后,也只有搞人了。命不好,只能怨命,还能怨谁?谁叫没生在大官家里?谁叫没生在有钱人家里?谁叫生在了中国。   为啥中国都是刁民?有个同学在日本,驾车超速,被罚款,小声嘟囔了一句, 这么贵。 嫌贵回中国去。 ,警察也小声嘟囔了一句,我的同学立马翻脸, 老子来日本是纳税的,养活你们这些人的,。。。。。 把警察臭骂一顿,警察立马变乖,连忙赔礼道歉。   同学说到这事儿,得意洋洋, 狗日的,敢不乖,吃不了兜着走, 一个电话让他的养老保险泡汤!    这些发达国家,公民既有守法的意识,也有对抗不合理的方法,根本不用在大街上耍泼。 中国人,极少数做过官的人知道,找领导, 大部分平头百姓,你抬着他去找领导,他也不去, 为什么?找领导根本解决不了他的问题。领导可以信任么?   任何领导本质上,都是不可信任的。信任的是领导头上的约束,就像我同学说的,电话打到警察局,局长不解决,就打市长,市长不解决,就打给首相, 首相不解决,简单了,媒体曝光,首相下台!   不服气不行,别看方舟子是个民科,但人家是海龟民科,连海龟官科都能扳倒,就是牛!   中国人是神仙,神仙玩的是辩证法,不玩形而上。中国缺少的是形而上,方方面面都缺少。    老外算什么?老外是个方脑壳!中国人是天狼星的后裔,是圆脑壳。   美国大兵凶悍,就是能下狠手,管你是克林顿还是爱因斯坦,越过了三米线,一枪把你嘣了,没啥可商量的余地。    有规定的必须严格遵守,斗争才可能出现在立法阶段,才可能暴露立法的缺陷,才可能更正原始定义的腐败。   特权化,是当刁民呢?还是招安,走官道?在中国好像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多请几个龟田小队长,大战无证商贩,也好国泰民安。   8 官科和民科的对话   刘进平兄的 《科学网博客的天外来客最牛评论家排行榜》 ,让我笑了半天,尤其是排行榜第一的,: 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请等待!仙人啊 ~~~ 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抱歉,此条评论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抱歉,此抱歉,此条评论正在审核中,请等待!仙人啊 ~~~ 条 。   于是,凑个热闹,隆重推出 宇宙第一大牛 上上太一上帝君王存臻主席 宇宙大师。 IWESUN:   有网络的地方就有此人的 宣言 ,实在是太牛了,这只是网络中的万万一。   看看此人的简介,绝对赛过丁春秋    ---------------------------------------------------------   上上太一上帝君   王存臻主席首创   宇宙全息统一论轰动世界   上上太一上帝君   王存臻主席首创   宇宙全息统一论轰动世界   上上太一上帝君王存臻主席宇宙大师在 1984 年首次提出 宇宙全息律 这一新概念,并在这一年撰写的论文《宇宙全息论》中第一次阐明了宇宙全息律的基本内容、宇宙全息论这一新学科的基本理论。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全息统一大革命!   上上太一上帝君王存臻主席宇宙大师以宇宙全息论为基础,在 1986 年首次提出 宇宙全息统一论 这一新概念,首创宇宙全息统一论这一新学科体系。 1987 年以 宇宙统一论纲要 为题,在《宇宙统一论研究》杂志第一期中正式发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1987 年,中国人才报、、新华社科技新闻报、文汇报与中央人民电台先后报道了王存臻和严春友创立宇宙全息统一论的重大新闻,轰动全国、震惊世界! 1988 年,王存臻宇宙大师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春友合著的两部学术专著《宇宙全息统一论》、《宇宙统一科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很快成为世界最畅销的新学科经典。 Bobby :    他还没来,来了再说吧。 IWESUN:   上上太一上帝君王存臻主席宇宙,目前还没渗透到科学网,估计也快了。但此君不是单干,是有组织的,估计一出,就是大手笔。 Bobby :    可能上上太一上帝君王存臻主席他老人家还不知道科学网吧。以前俺没来这里开博客之前也不知道有个科学网呢。 可见科学网的影响还有待扩大哩。 IWESUN :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啥原因都没关系,娱乐要紧。 Bobby :    如果不能科学,就要娱乐。 IWESUN :    老修其实也有其可爱的地方 , 人人的思维模式都形成了 , 很难改的 , 大家都一样。   老修有时候也是很风趣的。 Bobby :    上述几位朋友,我虽然没见过,没交往过,但我相信他们肯定是大好人,说不定性格还会讨人喜欢呢,只是感觉语涉虚妄,漫汗无际而已。 IWESUN :   科学和娱乐未必矛盾,娱乐着搞科学,估计是一种境界。 Bobby :   科学强调事实和证据,科学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大量艰辛的努力。随便胡想很容易,但用科学的语言,科学的思维,论文的形式,让学界承认才能修成正果。在网上狂热宣传没有任何好处。   你还要解释一下什么叫 娱乐着搞科学,估计是一种境界 。 IWESUN :   就像你说的,科学是如此艰苦的工作,如果没有娱乐,估计只有疯子才能走下来。    科学和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就算最枯燥的数学,也是和艺术紧密关联的,娱乐着搞科学,个人有个人的方法, 就像爱因斯坦说,他的相对论,本质上就是和漂亮姑娘坐在一起,时间过得快。   这都不仅仅是调侃,善于捕捉的人,就能听到故事背后的道理。 Bobby :   娱乐的方式解释科学? 娱乐的方式搞科研?   如果是后者,可能有些学科可以吧。生物学,我还没有觉得能娱乐着做科研的。   随便胡想很容易,但用科学的语言,科学的思维,论文的形式,让学界承认才能修成正果。 IWESUN :    科学修成正果谈何容易?搞技术的,可以一点点改进,每一步改进都是正果, 可以有你说的成果, 但科学绝不是技术的堆积,技术堆积成一座山,只不过是修正主义,离正真正的等价的普遍性,还差老远, 有人可能一辈子也搞不出一点点真正的科学的创新。    不能要求人人都修成正果, 有的人一辈子就在死胡同以绕,出不来的,就像爱因斯坦后期,就希望能统一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未果,你让他写什么论文,他自己都写不出,因为他自己也没绕出来。   尽管如此,爱因斯坦后期的工作,并不是白费的,为后人提供了很宝贵的尝试和思想。    没有这些思想的积累,谈什么正果? IWESUN :   胡侃八侃也是贡献,可能自己修不到正果,但哪怕有一个词,有一句话,能刺激未来的某个天才,修成正果,也是一种功德!    事实上,科学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这样的胡侃八侃的基础上的。 Bobby :   胡侃八侃不是贡献, 《民科的唯一出路在那里?》   是否要在网络上传播呢?我的看法同上。原因是很多专家学者没有习惯或没有功夫上网来识您的 货 ,而上网写博客、看博客的专家学者仅是很小一部分人,其中能识 货 的人也是微乎其微,再说识 货 的人也未必是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您的 货 地,因为网上从来都是真假参差的。也就是说,网上绝大多数是没有批判和怀疑精神的群氓和门外汉,或一些小心谨慎地、带有一点批判和怀疑精神但无法判定对错的 外行 专家。您可能会博得网上大众的喝彩和掌声,但这种形式的 认可 是否能 倒流 到科学共同体(或主流科学界)却存在很大疑问的。而被他们认定你的观点为 伪科学 可能会是最通常的命运了。科学不是宗教和迷信,不是我相信所以就科学,而是因为它科学我才相信。如果利用传教的方式和狂热来向大众传播您的学说,效果可能不彰,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我也不赞成将尚不成熟或没有被证实的新观点、新理论或新学说写到博客里。 IWESUN :    方舟子作为职业打鸟人,俺一直都支持他的工作。    但他谈论社会制度 (《民间科学家已成社会公害不值得提倡》), 就是个技术员搞文化,局限性太大,认不清真正的社会动力的来源。 Bobby :   方舟子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这里还是不要讲他。他是民科和伪科的仇敌,这里提他会招来不应该是敌人的敌人。 IWESUN :   我一直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估计科学网上人人都喜欢声称自己是在搞科学,是科学家;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搞技术,是个技术员。 有必要么,能搞啥就搞啥,搞技术就丢人了?   刘进平兄的,《民科的唯一出路在那里?》,我读了一下, 总的意思就是在于招安。   也就是说,网上绝大多数是没有批判和怀疑精神的群氓和门外汉,或一些小心谨慎地、带有一点批判和怀疑精神但无法判定对错的 外行 专家。      担心是多余的,科学家(科普)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就采用行政手段,掐死 大仙 的发言权,是非常危险的。   国家把持的资源还不够多么?从中小学,到广播电视,你感觉还有什么地方能改你说的伪科学留下一点阴暗的空间了没么?   就这个现状,中国还是有大量民众能跟着 FLG 跑,你不觉得你的体制上有问题么?   民众的盲从就是在这样的一家独大的环境下,越发严重,你说啥,我都不信,因为信过你,但最终你欺骗过我。   放开不是坏事,没谁比谁傻,担心根本多余。    技术领域,你可以立法,铁板一块,任何一个违反的操作,都是违法的,哪怕你是多伟大的真理,在修改标准之前,就是不让你使用。   在思想领域,你尽管让他去搞,这个领域,大家都是科妄,没了科妄,谈什么思想?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都是营养,就看你怎么吸收,你不养吸收,是你自己的事儿。    民科的价值不在于修成正果。   大部分民科的成果,没必要写成正规的论文发表和出版什么专著。   我的意见和您的恰恰相反,写成有思想性的短文,放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有兴趣的人,就交流一下,没兴趣就拉倒,这不挺好么?博客这种形式就挺适合。没人看,也不去骚扰其他人,能有什么危害?    看了民科的博客,会神经错乱?那是自己找的!哪是比民科还民科的官科才会犯的毛病!   为什么人人都要去西天取经?为什么人人都要修成正果?民科的价值就在于做你西天取经路上的妖怪,没了妖怪的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即使到了西天,也根本取不到真经!   更没必要搞什么民科评比,尤其是政府的介入,又会改的像官科一样的奇怪,劳民伤财,没必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是听了街上的小痞子打架逃命的时候,谈论怎么最快 , 才发明的。 数据派 会说: 你拿出证据来,没证据就是不存在! ,这种人,我真懒得理,好好好,你把小痞子都清理掉,看看你还能搞出什么伟大的科学。 9 民科(科妄)的危害    我都搞不清,啥时候出现的, 民科(科妄)危害论 。    危害之一:满世界宣传其伟大。   满世界宣传伟大的东东多了,同理全部都是危害。    危害之二:打扰了科学家清修。   民科自费拜访科学家,希望交流一下,科学家时间宝贵,被这些人打扰了。   笑话,科学家是吃奶的宝宝,不喜欢听的话,不喜欢见的人,不会寒暄寒暄就挡出家门?这点事也要你操心,吃饱了撑的。    危害之三:科学家没空批判,误导民众   好玩,民众都是弱智,谁有本事,谁尽管去误导。    危害之四:浪费资源,虚度青春   人家化自己的银子,玩自己生命,也有人看不惯。   资源难道不是用来浪费的么?青春难道不是用来虚度的么?   其实,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危害,真正的危害到底在哪儿? 在于眼球之战!   科学家,又不愿意理人,一副清高自命不凡,还喜欢走在街上人人都向他点头,人家娱乐明星的功劳就是大,人家提供了生活的根本意义,科学能提供么?   所谓民科(科妄)有害论,仅仅是官科在垄断一切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企图彻底垄断人类幻想的权利。    中国怪不得拍不出科幻。 10 爱科学,更爱自由   鲍子曰: 我爱科学,但我更爱自由!   永不招安!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254 次阅读|30 个评论
足球-企业-科学家,我们欠缺人才吗
考槃在涧 2008-8-29 17:38
奥运开幕时,英超和德甲也已经开幕,西甲和意甲也即将开始。今年皇家马德里有点郁闷,想挖 C. 罗纳尔多挖不来,和曼联的关系搞得一蹋糊涂;而同自己的球员罗比尼奥关系搞僵,后者哭着喊着要去切尔西。而最让人郁闷的是,足球世界可称第一品牌的皇家马德里,居然连个普通的瓦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的球员都搞不定,人家面对皇马抛来的橄榄枝说:不。 皇马历来奉行巨星政策,一个后果就是自己的球员得不到机会,只能高价从别的俱乐部买来巨星。而巨星的年龄大都在 25-28 岁之间,来到皇马辉煌 2-3 年后,竞技状态下滑,俱乐部成绩就要受影响,如果要把球星转卖,这个时候已经球星已经日薄西山,卖不起价钱了。所以皇马经常是几千万欧元买来巨星,几百万欧元甚至免费把球星卖出,而且球星的工资往往都极高,架子极大,即使状态不好,也很难放在板凳上,反而影响球队的成绩,还不如派有冲劲的年轻球员上场。当然巨星客观上也能够提升球场的上座率和球赛转播的广告费,并且很多时候也能提高球队成绩,象齐达内、费戈、罗纳尔多一起为皇马带来了不少荣誉;然而当球星过多,球队里没有人干糙活的时候,球队反而成绩不好。当初皇马有劳尔、贝克汉姆、齐达内、费戈、罗纳尔多、卡洛斯、古蒂等世界级球员,人才济济,成绩反而不好,就是一例。前皇马主席弗洛伦蒂洛奉行所谓的齐达内 + 帕文政策,也就是国际巨星 + 皇马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球员,这个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中,帕文们(本土年轻球员)很少会得到上场的机会,因为主教练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媒体的、球迷的、俱乐部的、广告赞助商的甚至球员本人的,因此一般都会顶不住压力优先上大牌。 其实早在几年前,皇马就吃了个大亏。皇马自己培养的埃托奥在皇马得不到使用,愤而转投巴塞罗那,结果埃托奥在巴塞罗那成为最佳射手,帮助巴塞罗那勇夺联赛冠军和冠军杯。皇马后悔不已,这个时候的埃托奥已经价值至少 3000 万欧元了,白白放跑一个宝贝。 同样的事情也经常在企业里发生。可能有很多年长一点的人很奇怪现在的职业人为什么换工作这么频繁。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既跟职业人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甚至可以说浮躁有关,很大程度上也跟企业的人才观管理观有关。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比如一个员工在公司呆了两年,年底要涨工资了,企业经常只涨几百元钱。而一过年如果有猎头来找这个员工,许以比现在的收入多两三千元的工资的话,很多员工就会另攀高枝。并不是说在乎多两三千元的工资,很多时候是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在企业辛苦两年,结果只增加 500 元的工资,让员工觉得十分寒心。而被挖角后的公司,由于缺人,只好再去找猎头,用高薪到别的公司去挖人,恶性循环就是这么造成的:因为舍不得给自己的员工机会而导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假若公司对这种已经工作一定年头的员工在薪水、职位、精神上的鼓励更及时更大胆一些,优秀人才也不会流失,也不用花钱找猎头再花更大的代价去请水平相差不大的人了。同时,由于在公司工作的老员工对公司的业务、文化各方面都比较熟悉,而新人来无论能力多么强总要有几个月的熟悉和学习时间,这样带来的隐性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还经常发生的一个事情是,员工在公司经常得不到认可和升迁,反而是其它公司抛来了橄榄枝,员工跳槽的话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而员工跳槽后企业又不得已又要请猎头去招新人。假说公司给员工更多的机会表现和证明自己,让员工看到希望,这种现象虽然不会杜绝但无疑会大大减小。 从员工角度讲,其实大部分还是愿意安安心心的呆在一个公司一步一步往上升,但是当你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也就只有选择离开了。 而学术界何尝不是如此,经常是一边感叹没有杰出人才,一边是一些人才得不到机会,不得其用。如同皇马一样,我们是否过分的只把眼光聚焦在齐达内这样的巨星身上,而忽视了埃托奥这样的本土优秀球员呢?当然,引进优秀的外国科学家可以提高我们的整体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但是在我们国家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要大量引进优秀学者既不经济又不现实。而反而是国内一些有潜质的,未成名的新秀,稍微给他们一些关注和资源,其中的很多人就能脱颖而出。很多人即使现在没有在国际上学习过或露过面,只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学习和见识,相信有很多人也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这里有一个给多少机会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只要有一次机会就能够把握住;而优秀的人才能够把握住 2-3 次机会;给 3 次机会都没有把握住的,那就不要再给机会了。而现在的问题恐怕是,很多人才连一次机会都没有得到,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我们不能指望经常有陈景润、袁隆平那种不怎么靠外界的条件,自己就能横空出世的英雄出现,这种天才放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整个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每个领域都涌现一大批人才,决不是靠一两个诺贝尔奖就能解决的,那最多是打一针兴奋剂而已。而提高整个学界的水平的方法一是引进优秀的科学家帮助本土科学家提高;另一个方法,也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方法就是帮助、扶持本土的有潜质的科学家,尽管这其中可能有的人最终不能成材,但是只要有 40% 的人成材了,我认为我们的投资就是值得的。而如果我们长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他们,限制他们,在伤透了心的情况下他们只有自谋出路,一旦出国就不回来了;即使回国,也差不多是在功成名就后,国内也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请回来,这样做几乎是得不偿失的。 回过头来谈足球,皇家马德里是会员制俱乐部,俱乐部的主席靠会员选举产生,主席的压力很大而且有很多短视行为,因为万一俱乐部成绩不理想,会员就要联合起来换届选举,因此,主席很难把眼光放得长远。而作为学术界来讲,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学术界的领导多半是委任的,基本上没有来自学者方面的压力,绝大部分都能在任期捞够足够的资本平级调动或者升迁。我们说不可能丝毫不考虑现实压力,这也是不客观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在没有那么大压力的情况下,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无疑是必要的。 并且,做学术应该是所有职业中最追求卓越的。尽管我并不反对在压力下随波逐流,但是一个卓越的人无疑是那种能够顶得住巨大压力,坚决地按照自己的意图推行并最终取得好结果的人。那种顺应时势明哲保身在任期内做得不愠不火的管理者,虽然不用谴责但也不值得赞赏。 说了这么多,总结的是,尽管客观上中国现阶段有不少不合格的科研人员、博士生和硕士,但肯定还是有数量不小的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才不得其用。当年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说明对人才的使用,在不背离制度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拘一格。当年刘邦对韩信的使用、刘彻对卫青、霍去病的使用可说都是不拘一格,沈从文要是按照严格的标准的话,恐怕也要潦倒一生。要不然人们也不会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了。 我们在感叹没有杰出人才的时候,是否同时也在大量的浪费人才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个人分类: 入世|4789 次阅读|12 个评论
施一公事件的罪与罚
danielyan 2008-8-27 16:53
近日关于清华施一公先生以外籍非全职身份获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事在网上被抄得火热。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想从我的角度来说几句。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我在单位的工作职责有一部分就是负责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国工作。从工作中的情况来看,一名优秀的杰出人才要全职回国工作必然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像这样像施一公先生这样优秀的人才,回国时的顾虑会更多。一是他们长时间不在国内生活和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客观上需要两头跑,因为海外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完全结束,比如博士生毕业的问题;二是一旦完全同国外脱离关系,他的学术水平能否得到保障,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之一;最大的顾虑是,当他们回国的时候,他们的家人是否也一起回国,如果不一起回国,那么他们全职回国工作就需要打一个问号? 我想施一公先生能否获得杰出青年基金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认定全职回国的时间。施一公教授可能也觉得很冤,因为他申请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完全全职回国,但是他申请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后,我想他就可以全职回国了。对于时间问题,可以由国家基金委来裁定。 如果真相真是网络上流传的那样,这里最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件事也不能完全责怪施一公先生,这是国家现行体制惹的祸,一方面要提高学术水平,争取一流的学术,另一方面,我们又缺少优秀的专家、学者,于是学校在这个时候也有了造假的动力,他们希望海归们能够给他们发paper,做出一流的贡献,于是在两相情愿的意向下,就出现了现在的情形。 施一公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困境,就是项目经费如何同杰出人才相匹配的问题。现在咱们国家实行的都是项目申请制度,还有863、973等等都要申请,能不能杰出人才直接匹配资金,资金不同项目挂钩,而同人才挂钩,这样也有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科学家安心做科研。 现在网络上,还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制度大于人情,还是人情大于制度的问题。如果世故的来说,我想这个问题在我们现行的体制下没有办法争论清楚。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想那还有一个科学的春天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春天的到来,也不可能迎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这就有一个制度的问题。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生产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说制度重于技术。一项制度出台以后,就是让人遵守的;如果一项制度出台之后,不能得到运转,就会出现制度的睡美人现象。 但是人情当作一种关系,特别是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都处在结构洞之中。事实上,不可避免有人情存在。如何处理好人情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智慧,也许一个大成的智慧能够改变现在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会发现政策是死的,人确是活的,对于一个无法全职回国的人来讲,据我所知是无法拿到杰出青年基金的。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263 次阅读|3 个评论
高校大门向西开!
刘玉平 2008-8-23 12:45
(歌曲给未来的孩子 词曲:虹 演唱:齐秦) ** * * * 又是一年入学时,几家欢喜几家哀?何时盼得公平至, 高校大门向西开! 刘玉平 2008-08-2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人的素质的进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社会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个人而言是从少年走向成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社会而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文明程度、促进人口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对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倾斜,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西部地区不但作为东部地区廉价物质资源的重要供给地,而且明显的优厚待遇吸引了西部地区的很多人才孔雀东南飞、成为东部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重要输送地。 虽然中央在 1999 年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将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不少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以受教育程度为例,高考录取率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之一。由于多方面原因,本文仅仅对 2006 年、 2007 年两年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搜集、统计和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搜狐教育 http://www.sohu.com )。 表 1 2006 、 2007 年高考招生 / 录取情况简表 地区 报考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录取率( % ) 录取率排名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北京 11.03 10.99 8.00 8.09 72.56 73.60 6 6 天津 8.36 8.85 6.00 6.40* 71.78 72.32* 7 8 辽宁 27.00 29.00 20.00 22.00 74.10 75.90 3 4 吉林 17.20 20.10 10.66 13.80 61.98 68.70 15 13 黑龙江 21.92 22.40 16.00 17.40* 73.00 77.68* 5 3 河北 55.76 56.18 27.32 29.86* 49.00 53.16* 27 24 河南 78.00 87.88 42.00 46.00 53.85 52.30 24 25 山西 32.00 33.10 15.00 14.60 46.86 44.10 29 29 内蒙古 20.00 23.90 11.90 13.83 59.50 57.90 17 17 陕西 37.32 41.17 22.00 19.75* 58.96 47.97* 19 28 甘肃 24.80 27.20 9.67 11.69 38.99 43.00 30 30 宁夏 5.00 5.65 3.20 3.90* 64.00 ~69* 12 12 新疆 12.81 15.40 7.98 8.05 62.31 56.60 14 20 青海 4.00 3.80 2.80 2.80* 70.00 73.68* 10 5 西藏 1.37 1.50 1.00 0.98 73.10 ~65 4 14 四川 45.33 49.88 26.00 26.70* 57.76 53.53* 21 23 重庆 19.00 17.73 11.10 12.34 58.42 69.50 20 10 贵州 19.40 22.57 7.50 9.71 38.67 43.00 31 31 云南 18.14 20.00 9.00 10.07* 49.62 50.34* 26 27 广西 27.49 30.00 13.70 16.26 51.68 54.20 25 22 湖南 48.00 51.88 23.00 28.46 47.92 54.90 26 21 湖北 53.30 50.33 31.68 28.90* 59.44 57.42* 18 19 上海 11.38 11.05 9.10 9.29 80.04 84.10 2 2 山东 80.00 77.75 50.00 47.81 62.50 61.50 13 15 江苏 49.50 53.00 35.00 37.00* 70.71 69.81* 8 9 安徽 46.35 56.40 26.40 28.96 56.96 51.50 23 26 浙江 35.00 35.88 24.70 25.70 70.57 72.50 9 7 福建 25.00 30.93 15.14 18.44 60.56 60.00 16 16 江西 35.00 38.43 20.00 22.10 57.14 57.50 22 18 广东 51.74 55.38 36.00 38.40 69.58 69.30 11 11 海南 4.10 4.23 3.60 3.60 88.00 85.10 1 1 注: * 由于没有检索到实际招生数,按计划招生数计算。 青兰色底纹的为西部省区。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文件所涉及的十二个省区市,根据表 1 的有关数据初步分析, 2006 年,全国平均录取率为 60.23% ,而西部为 53.59% ,西部低于全国约 7% ,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仅有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四个省区; 2007 年,全国为 59.68% ,而西部为 51.84% ,西部低于全国约 8% ,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仅有西藏、青海、宁夏和重庆等四个省区。当然根据这些数据,还可以从很多侧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但讨论问题必须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 西部地区的发展,根本在于提高人口素质,关键需要有一大批人才。固然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引进其他地区的人才,但实际上引来的凤凰寥寥无几、杯水车薪。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在于立足西部,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也许某些人可以找出许多条理由来反驳。我只想说,同在五星红旗下,本应该人人平等,可为什么就要分个三六九等?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事实表明,进入高校后,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西部地区的学生并不在所有的方面都落后!现在的关键是,西部的孩子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其他的又何从谈起?!上面的 这些数据和现象,难道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暗含了一种地域歧视吗?难道要让一代又一代的西部孩子无奈地接受不平等的宿命吗? 当然,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和解决的途径都很多,在此就不多谈。但是,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大幅提高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不失为一条实实在在的有效措施。 以高考录取率为着眼点之一,切实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此大声呼吁: 高校大门向西开! * * * * * * 同样是渴望知识的眼睛,同样是可爱的小天使,却面对着不同的人生命运,年复一年,代继一代 图片来源: blog.sina.com.cn 图片来源: www.cnetnews.com.cn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6616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国家昌盛,民族工业却在衰亡-(转贴)
sunapple 2008-8-18 10:47
中国国家昌盛,民族工业却在衰亡 川岛 2008-8-15  来源:日本《选择》月刊    一家日本杂志告诫说,外资厂家从一开始就在中国市场扎满了根,发挥着技术和品牌的绝对优势,而中国企业只能通过效仿和低价格来与外资企业抗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果中国的民族企业在国内市场也被外资逼入困境,中国经济可能被外资左右。日本《选择》月刊1月刊登文章,题为《中国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要点如下:   中国经济从年增长率每年上升进入了维持同等水平或下降的局面。许多人认为,2004年为9.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5年已经降到9%左右。尽管猛踩油门的加速期已经结束,但是作为惯性来说,这个增长率也不算低。   表面上,中国经济仍维持着非常好的势头。的确,中国有收购了IBM电脑部门的电脑大企业联想集团,有在日本也销售其商品的家电大企业海尔集团,也有生产的显像管和彩电居世界第一的TCL集团等。但是,如果冷静地看,其中许多企业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繁荣和发展势头,而实际潜力不大。 不能发挥自主性的理由   60年代,当日本的索尼公司及本田公司开始由乡镇小工厂向世界级企业迈进、迅速发展的时候,两公司的自主性都非常高,都拥有独自的技术和产品。众所周知,索尼公司1955年在世界上第二个使半导体收音机商品化,60年代依靠独自技术开发并发展了录音机及彩电。本田59年开始挑战两轮摩托的世界最高级别比赛,1961年首次夺冠。通过向更高目标挑战,不仅提高了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本田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知名度。   与当年依靠独自的技术和独自的商品打天下的蓬勃发展时期的日本相比,今天的中国企业从实力到经营者的志向显然都不同。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只关注使用外国技术,依靠低成本生产产品,而不是全力开发关系打造企业形象的独自技术。中国企业也说自己在开发独自技术,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模仿外资的技术,不过是在应用的方面使其更加面向中国市场。 为什么同样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企业能开发出无与伦比的独自技术,而中国企业却不能呢?如果仅仅从民族性中找答案未免过于轻率。若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去看中国明清时代等中国王朝鼎盛期的工艺品,那就不难知道中国民族有无与伦比的独自性及制造产品的才能。应该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不发挥,或者说不能发挥独自性,这是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造成的。   其中最大特点是生产过剩、竞争过于激烈。如果走进大中电器、苏宁电器等中国的家电大销售店,彩电、冰箱、手机等各种商品的国内厂家之多会让你瞠目。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及西欧差不多,过去因为地区间物流困难,所以,各地区都有许多控制着该地区市场的企业。地方政府也支持这些地方企业,因为它们是地方的税收来源。结果,从海尔、TCL、美的等大厂家,到那些根本不知名的厂家,都在竞相扩大卖场面积。当然,价格战也非常激烈。这成了中国产业的顽疾。 疏于对国内企业的保护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也曾出现过企业过多、竞争过于激烈的情况。但是日本当时的情况与中国目前的情况有两点不同。   1、为在竞争中获胜,日本企业当时更重视的是在技术和质量上领先,而不是只关注价格。索尼公司在彩电方面开发出了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胜,而且成为世界市场的霸主。本田公司在世界上首先开发出完全满足美国环境标准的CVCC发动机,在北美市场上大获成功。   2、在日本的制造业从乡镇工厂向国内市场的霸主,以及向全球企业腾飞的时期,日本努力关闭国内市场,彻底限制外资的影响力。中国与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50年代及60年代的情况不同,因为全球化,中国不得不在发展中国家也被迫开放市场的时代建立产业基础。正如中国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所表明的那样,中国加紧与世界市场一体化,而不是把保护国内企业放在首位。   两个因素相互结合,造就了中国企业今天的这种状况。外资厂家从一开始就在国内市场扎满了根,发挥着技术和品牌的绝对优势,而中国企业只能以剽窃技术和品牌,通过效仿和低价格来与外资企业抗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既然技术可模仿,企业也就没那么大热情投入财力和人力进行研发。其结果是,中国制造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平均只占日本同行业的1/5至1/10。这样,中国企业也就无法发明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也发明不出CVCC发动机。   如果通过模仿取胜,企业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展开价格竞争。因为各厂家为生存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过剩及竞相降价也就不可避免。结果,中国企业利润低,没有余力抽出资金进行开发研究。这就是中国有许多摩托车、家电、电脑、手机等厂家,但是都在没有利润地忙碌进行没有胜者的竞争的原因。   那些为数不多、总算生存下来并成为大企业的中国厂家,最近几年都采取了相同的企业行动。那就是通过购买外国企业获得技术和品牌。联想集团收购IBM的电脑部门就是一个典型。同样,TCL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公司的手机部门及汤姆森公司的电视部门,南京汽车公司收购了英国的罗弗公司。中国政府把这种中国企业购买海外企业的做法称作走出去战略,作为产业政策积极支持。但是,中国企业能够轻易购买的外国企业及其部门往往无法作为技术和品牌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因为它们在市场上已经被淘汰,所以才被卖掉。中国企业需要尽早明白,技术和品牌只能通过自己公司一点点地积累建立起来。 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   90年代后期,在进口产品及外资曾占了很大比重的中国市场上,中国厂家的产品迅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在两轮摩托车领域,合资生产的本田摩托车和雅马哈摩托车所占比率都下降。家电方面,过去松下电器及日立在中国的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市场占有率最大,但这个市场逐渐被海尔、TCL、格兰仕、美的等中国厂家夺走,彩电及音响制品领域内,索尼也不像过去那么神气了。在电脑领域,联想和北大方正等中国厂家迅速抢占了IBM、东芝等在中国的市场。在手机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外资厂家的市场也在被中国企业夺走。   厂家在提高成本竞争力和质量、展开销售宣传方面发挥了威力。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这些都是技术已经成熟领域的产品,这不过是即便没有技术的厂家也完全可以参加竞争领域的局部性胜利。即便技术成熟领域,一旦外资整顿了在中国的生产、销售体制,把立足点移向新技术领域,那么包括日本在内的外资将展开猛烈的反击。   在中国厂家发挥了优势的彩电领域,随着液晶、等离子等平板彩电市场的扩大,没有技术的中国厂家开始被淘汰。尽管中国厂家从台湾及韩国采购显示屏,也在生产平板彩电,但是因为没有线路设计及最核心的处理图像的LSI等技术能力,所以无法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有影响的彩电厂家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   在手机领域,随着手机市场需求向带照相、能上网等多功能手机转移,过去在第二代GSM方式的产品方面表现出竞争力的宁波波导、东方电子、科健等中国厂家,开始表现出劣势。今后如果开始向第三代的方式过渡,中国厂家有可能再次处于劣势。因中国需求膨胀,日本、韩国、欧美企业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将决定在全球市场的优劣。同时,因加盟世贸组织,中国政府所保证的市场开放政策及保护知识产权政策逐渐具体化,中国市场在逐步形成有利于外资发挥优势的环境。 经济将被外资左右   改革、开放政策就是经济出现奇迹般增长的动力,而改革、开放 的着眼点是引进外资、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当初中国没有更深地考虑如何扶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企业,以及如何加强它们的竞争力。战后,日本的前通产省把保护、扶植、加强民族产业及民族系统企业作为政策的头等大事,在材料、汽车、电脑、半导体等各领域限制外资,想方设法提出对日本厂家有利的政策。在这点上,日中有很大不同。   经济在宏观上取得成功和发展,但在微观上,民族企业已经碰壁,其发展开始达到了极限。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在想方设法挽回局面。在第三代手机方面,中国想把中国厂家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TDSCDMA 方式作为全球事实上的标准规格,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在过去企业通过委托生产等发挥强势的纺织、制鞋、玩具、电子零部件组装等劳动集约型制造业,因中国沿海地区工资水平提高,电力不足、治安恶化等,外资开始到越南、缅甸、孟加拉国去订货。如果中国的民族企业在国内市场也被外资逼入困境,中国经济有可能被外资左右。出口大国中国的出口中,60%都是外资企业的出口,这个事实反映了民族企业难以发展的中国经济的本质。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真的不缺乏真正的人才吗?
immuneweb 2008-8-15 14:54
读了何凌云先生的博文规则重要还是人才重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098 其中谈到中国历来不缺乏人才,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他以国人出国后能做出成绩为由说明他的观点。我不知道他将人才规定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他指以获得博士学位的为标准称为人才的话,中国绝对不缺乏,因为中国现在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比美国授予的还多,全世界第一,这块金牌我们是早到手了。 其实这些国人哪个出去前就可以称得上人才的?哪个一到美国就能发sciencenature文章的?出国前达到饶教授的水平?象饶毅教授一样,还没有回国就能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在cell上发文章?其实这些海外的华人,真正能称得上人才的关键点是在国外培养的,我不能不承认他们在国内进行的科研训练为他们的成才打下了基础,但在国内为什么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人才?就在于我们的规则制定的不合理,大家不能在一个公平而合理的舞台上竞争,所以培养不出大批国家需要的真正的人才。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没有培养的环境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才,就象我们做实验培养细胞的时候,没有培养基,细胞如何生长?如果我们国内能培养出大批国际一流的人才,我们还引进海归干什么,让他们来争我们的饭碗?我们吃饱了撑的。我们不但可以不引进,还可以进行智力输出,我们就可不说是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而是派专家去帮助美国搞经济和社会建设。 所以国家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修改游戏规则,使之合理和可操作,并严格按照合理的规则执行,这样才能使国内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在中国这块土壤里开花结果,那时候所谓的诺贝尔奖的获得就很自然了。
个人分类: 教育|4431 次阅读|5 个评论
凑凑热闹谈人才
jiangnianyun 2008-8-15 14:38
近日科学网由施一公回国是否"裸奔"问题为起因,围绕着我国的人才问题打得火热. 对于施先生的情况俺不了解,所以也没有发言权,基本上处于看热闹状态。但其中一位博主的观点:"中国历来不缺人才"却让俺有了同感。 我认为中国历来不缺人才是对的,但缺什么呢?缺的是环境,真正有利于人才出线的环境和文化环境,更缺的则是管理者的判断能力,问题反映在一系列显的或潜的规则和制度上。具体那些没有必要多说,列举一二即可: 1、必须本科毕业于名牌(或211)大学; 2、必须**岁以下; 3、必须目前在国外或回国不到*年; 4、必须男性,等等。。。。 可以看出,以上规定主要是有关管理层为了追求人才的使用价值最大化、长远化而设立的,尽管这些因素对人才的使用价值会有影响,但是具备这些条件就一定是实现预期使用目标的最佳选择吗?可能不一定吧? 此外,有可能实现人才辈出的环境应该有两个环节:是一如何造就可用之才的问题,二是如何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问题。 前者需要公平的环境,尽量给每个人机会,才有可能使人才有成长的基础,水涨船才能高。 后者则应不拘一格,不问出生,看实际能力,人尽其用,才能更好地把事做好。事做好了,人才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不同环节的目标和所需的制度是不同的。可惜我们似乎常把这两件事搞混。
个人分类: 政策:高谈阔论|33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学者、大师
cllipe 2008-2-19 21:10
●李传亮 专家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独立从事技术研发能力的工程人员。根据能力大小,专家有大、小之分,水利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为大专家,而修鞋师傅、烹饪师傅等则为小专家。专家主要体现在技能和手法的娴熟上面,不需要有知识上的创新,其主要工作是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因而专家是可以培养的,只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门的训练即可。许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就是培养专家的场所,通过手把手的师徒授也是培养专家的重要途径。 学者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学者的主要职能是更新和完善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学者必须有知识上的创新。像渗流力学中的J.Dupuit和D.R.Horner等就属于学者之列,虽然渗流力学不是他们创立的,但他们对渗流力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学者是不能培养的,大都是在专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起来的,即在成为学者之前必须从事专家的工作。像袁隆平,在成为大学者之前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 大师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开创性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显然,大师也必须有知识创新,与学者属于同类人,只不过大师对社会的贡献是深远和深刻的,因此,大师也可以称作大学者。大师的工作最终将导致新学科的诞生,并引起社会和科学的根本性变化。像H.Darcy的工作导致渗流力学的诞生,爱因斯坦的工作奠基了相对论,而K.Terzaghi的工作则导致了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诞生。与学者一样,大师也是不能培养的,是自己在适宜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中国的高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甚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专家,但由于缺少适宜的土壤,中国的学者甚少,大师更是凤毛麟角,袁隆平算是一个,因为他的工作导致了杂交水稻的诞生,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家是培养出来的,而学者是在专家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大师又是在学者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大批的专家中,可能有一小部分最终成长为学者,而一大批的学者中,又有少数几个最终成长为大师。社会发展需要专家,并不直接需要学者,大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只要社会的土壤肥沃,学者和大师就会自己生长出来,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把一些专家包装粉饰成大师的做法更不可取。中国社会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弄虚作假成风,科学研究环境恶劣,说中国社会需要大师,并且呼唤大师,其实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中国社会的驱动机制是不利于大师成长的,像评奖机制、评审机制等都严重阻碍了大师的成长。袁隆平两次申报院士,都被同行否决。第三次申报院士时,两位同行专家已经死去,他才得以通过。普朗克科学定律在中国得到了验证。(普朗克科学定律: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个人分类: 默认分类|6468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胡娜到唐娜——我们的人才过剩吗?
jlpemail 2008-2-12 06:19
从胡娜到唐娜我们的人才过剩吗?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说是生产过剩了。 有专家在分析胡娜或者唐娜事件时,也说是过剩了,是人才过剩了。 1983 年,胡娜事件发生时,中国网球的职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有潜力的人才流失了,人们才意识到这个人才的极度重要性。那么,当这类人才在国内默默无闻时,哪家媒体会知道、并且报道他们呢。这不是媒体的错,据说媒体的报道也是有统一口径的。 体育界的所谓海外兵团现象,令观众们撮火。最简单直接的攻击就是:他们不爱国。他们是为什么出走的,观众们却知道的很少。他们大都是负气出走的。因为他们不是人才,至少在某些决定他们前程的掌权派眼里,不是,或者不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才。首先要是人才,其次要放心,第三要听话。话的正确标准由说话者决定,不是由听者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善于听话和执行,是得到认可、使用、提携的必要条件。我们不缺人才,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而当人才忍无可忍出走后,那些压抑、打击、嫉妒、排挤人才的人马上就可以找堂而皇之的理由攻击出走者,对于他们挤兑人才的恶行却只字不提。 就学术界而言,有多少人才外流了?有多少海龟不得不重新出海了?我们的人才果然过剩,已经溢出了?容器容积有限的话,其中液体溢出的可能性就大。容积越小,容量越小。浅显的道理,对于人才的容纳也是这样,以某种看似公正实际偏颇的标准衡量、使用人才,甚至以斜视的目光看待人才,人才不外流才怪呢。 人往高处走,也往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走。此处不留人,不正常使用人,那就到更正常的空间去发展。人才需要自己的空间呼吸、喘气、发展、展示自己。 人才外流,不是过剩了,而是人才的空间太狭窄,太憋屈。他们是需要必要的空间的,人生短暂,他们耽搁不起,创造季节短暂,他们有权力寻找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场地。 就人才自身而言,在一个地方无法发挥自己的才智,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个性、比如社会关系,可是作为使用人才的人,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假如他们关注的总是人才的缺点,不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那就是不足取的。人才的价值在于聪明才智的发挥,他们是喜欢做事情的,他们的缺点往往是不按某些长官意志行事,一味的崇尚奥运精神或者科学精神,所以不讨一些人的喜欢。而那些不创造价值、嫉妒人才的人善于(像猪八戒一样搬弄是非,整治师兄,因为他太 能干了,显得悟能无能)领会意图,所以倍受偏爱和宠幸;这种人才,更喜欢看见人才走弯路、摔跟头。作为人才外流单位的负责人,他们没有营造人才创造力发挥的氛围,至少是失职的。而那些故意刁难人才,迫害人才的人,是有违法嫌疑的。他们可能得逞于一时,一地,不可能永远得逞,不可能在所有地方得逞。 只要用人的体制和观念没有变化,唐娜、胡娜,或者其他 娜事件还会涌现出来。因为,有好多人才被压抑了、被埋没了、被排挤了、被迫害了,他们被迫离开是值得同情的。不必以各种大帽子压迫他们,他们受到的压迫已经够多了。当然,既然选择了离开,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受到不正常的待遇,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人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发展,这却成为了新闻,成为了带有爆炸性的新闻。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就看观察者的视角了。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4717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