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人才流动的力学分析
boxcar 2009-10-13 09:52
人才的流体力学(三) 在前面两篇博文中,我曾经论述了人才的流体特征,下面说说我对人才流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当时的物理老师曾经谆谆教诲我们说:力学的关键就是受力分析。所以,研究人才的流体力学,我还是要从受力分析入手。 人才受到的力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驱动力,另一类是阻力,牵着促进人才的流动,而后者阻碍人才流动。 驱动力是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内在的驱动力之一通常的情况是当人才在一个地方呆腻了,总想换个环境,这时难免想活动活动,换个地方生活,这是内部产生的,完全是因人而不同,当然这种内驱力有时会和外界的作用力产生协调作用,那效力更大。外在的驱动力有可以细分为吸引力和推动力,两者的方向都是向前的,都能促使人才发生流动。吸引力就是人才前面有更优越的收入待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让人难免见异思迁,心神往之,于是跃跃欲试地准备跳槽,去实践人往高处走的古话,所以它可以牵着人才走。推动力来自人才的后方,从作用效果看它仍是推着人才去向前流动的,但其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虽说推动力的受力物体自然还是人才本身,但施力物体可能不只一个,而且作用点和作用方式却大不相同。首先,人才最近的人是一个推动力来源,例如家里人抱怨人才在现在这个岗位上的收入太少、太不受重用等会促使人才考虑换个工作。其次,人才周边人际环境(包括同事和领导等)可能是一个推动力的来源,特别是当人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但不受重用,甚至处处被排挤、被迫穿小鞋走窄道的时候,自会萌生去意。最后,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恶化也是人才流动的一个推动力,例如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空间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包括获得经费的机会和额度都大不如从前等)时,人才会考虑换个地方了,正所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当八路。这些都是推动人才流动的外力。或许还有其他的情况,留着让阅读此贴的博友们帮我补充吧。 说完了驱动力,再说说阻力。人才流动的阻力其实很多,首先当原来单位在认识到要流动出去的人才的重要(不可或缺)时,自然想挽留,这种挽留无论出自真心还是假意,是基于现实需求的考虑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不折面子,都是对人才流动的阻力。阻力的施力方式很多,有直接扣住档案不许走的行政方式(这招最近这些年早已失灵),有勒令交付巨额的违约金或培养费的经济方式,有动用重量级人物出面游说的感情方式,也有满足人才所提出条件(包括薪金待遇、职务职称甚至家属工作等)的补偿方式等不一而足。其次,人才流动的阻力还可能来自一些利益的牵绊,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都会逐渐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人际关系网络既有情感层面的作用(没事儿大家见见面、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打打麻将、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等),也有现实利益层面的作用(所谓的朋友多了能办事儿和好办事儿),想流动一下,就必然换个大环境,这些人际关系网络是带不走的,需要花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重新编织,但欲取得功效尚需时日,所以对于比较依恋和依赖人际关系网的人才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因素。第三,爱人工作、孩子的学校等能否解决好也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过这个因素更象是一种惯性,不算是一种显示的阻力。最后,要引进人才的单位内部也会存在一些阻力因素,因为新人才的引进会和既有人员之间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很多人会抱怨单位太喜新厌旧、给引进人才的待遇太好等,有形的脸色和无形的阻力都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影响最终的决定。 综上所述,我分析了人才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问题。总之,要想成功引进人才,就需要加强吸引力,尽量排除各种阻力的影响。
个人分类: 社会|8765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才就是GDP
hucs 2009-10-12 17:26
人才就是 GDP 胡春松 傅克刚 胡永新 ( 转载 :健康报, 2005 年 6 月 27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政道:从能量的来源谈基础科学和培养人才
skyclub2008 2009-10-10 16:02
李政道:从能量的来源谈基础科学和培养人才 来源:央视国际www.cctv.com  2006年09月01日 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6356/20060901/102221.shtml  20世纪初,困惑人类的问题是太阳能的来源。费米(Fermi)和他同时代的物理家从研究太阳发光、发热开始,研究了光能和热能的基础科学规律;迈克耳孙(Michelson)和莫雷(Morley)用实验证明光速不变,洛伦兹(Lorentz)创立了光的传播公式;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最后发现太阳能就是核能。正是对太阳能量的研究,使得我们才能够享有现在的激光、半导体、超导体、核能、超级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的应用。21世纪初,人类又遇到了如何解释暗能量的来源的问题(全宇宙的总能量的70%是暗能量)。我们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靠基础科学的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要搞好基础研究,一是要抓住正确的研究方向,二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走向了电气化时代,从依靠太阳能时代走向了近代原子能时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了信息化时代。带有源头创新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肯定也会给今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能力。哪个国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哪个国家就有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而培养人才要有好的老师。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些为物理学作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是有相当好的老师,而且大部分是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教育分两种,一种是普及教育,这很需要,也很重要。另外一种是精英教育,老师带的学生一定不能太多。特别要注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在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时候,在他们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时候进行重点培养。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2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尊重,从彼此欣赏开始!
chrujun 2009-10-10 13:15
几天不上科学网,就形势大变。为国庆阅兵,尖锐矛盾又起。 看了N篇博文,有点想法。 鲍得海先生曾经对我对他博文的的评论回复到:把人按照正态分布排列,中间的是平庸的人,左边是疯子,右边是傻子。我想补充的是:干大事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没有缺点的人就是平庸的人,真正的天才肯定从有缺点的人中间产生。 对于优秀的人才,缺点肯定可以找到一大堆。是天天盯着这类人的缺点不放,而是欣赏这类人的优点,是做领导、老师、同事和同行需要作出的关键选择。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看见别人的缺点,并与自己的优点对比,由此获得满足感。如果我们把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对比,往往就会感到痛苦。人类从本能上就会禁止这类思考。欣赏别人的优点,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本能,用理性来战胜自己。战争往往就是因本能引起的。 在这个假期中,我要求我的儿子必须把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一天内背下来。儿子读了一整天,背的时候很长时间才挤出一句,经过漫长的等待,才把这篇课文背完,并且背出来的内容和课文有出入。如果和我当年读书的时候流利地背出来相比,儿子肯定是太差了。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儿子背出内容合符现代汉语语法,而且更通顺。他还说叶圣陶写的文章有的地方有问题,不能那样写。我说叶圣陶要是活到现在有100多岁了,他写的文章有点老。我觉得儿子不是在机械性背诵课文,而是理解的基础重构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我又让他读了另外一篇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我觉得儿子在文章理解上比我当年强多了,这是他写的作文大部分得优的原因。因此我觉得, 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可能有更多更明显的优点。 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思考,去发现和欣赏对方的优点。 想想看你最恨的人是谁?你最看不起的人是谁?再想想看这些人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优点?当你再进一步欣赏对方的优点的时候,你的理智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战争和仇恨往往来自人类的本能!欣赏对方的优点,是尊重对方的起点,是理性战胜本能的开始!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333 次阅读|8 个评论
论人才的流体特征
boxcar 2009-10-6 10:04
论人才的流体特征人才流体力学(二) 人才虽不是流体,却经常喜欢流动,因为有句老话叫树挪死,人挪活,为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发展眼光)和幸福生活(主要看收入和待遇),在机会多多、猎头攒动的时代里,人才们自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流动,而不是选择那种至死不离荞麦地儿的活法。所以,研究人才问题,特别是人才的流动问题,无论是要吸引人才流向自己,还是要竭力避免人才的流失,都需要学点儿流体力学,不过这是人才的流体力学。在引子中对 Tony 先生高论的分析不就是一个活脱儿的流体力学分析么? 不过虽然人才是流体不假,但却是一种特殊的流体,直接套用经典流体力学的规律是要犯错误的,真要用点儿什么也只能先考虑借用一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发展新的一套人才流体力学的理论了。 真正的流体力学有一些基本的假设 ,并可以用方程的形式表示。流体力学假设所有流体满足以下的假设:( 1 ) 质量守恒 ;( 2 )动量守恒 ;( 3 )连续体假设 。 对于已被认定的人才,可以有数量守恒。因为已经被确定的人才(例如已入选并冠有帽子或光环的各种院士、学者、计划和人才等)总量是基本有数儿的,他们不在这个国家,就在那个国家,或者在两个甚至多个国家之间游动;可以从这个单位跳槽出来到一个新的单位,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兼职,但无论如何,就算我们可以按照辩证法对他们一分为二地看(这其实也不是目前主流的做法),也绝对不能真正进行一分为二地办(千万不能在物质层面上进行切割!),所以鉴于人才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只能出现在确定的位置,总量就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数量上是基本保持守恒的。 如果说到质量守恒,情况会比较复杂。说人才的体重问题不妥,因为人才们都挺辛苦的,体重由于奔波劳碌而下降或者因为招待太过盛情而增加都属于正常的涨落,我们也无意从真实的力学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是相扑、拳击和摔跤之类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另算)。 在这里说质量守恒,不如说智量守恒,应该是指科技人才的智力因素。如果没有更新的创见在吃老本儿,那么智力及其产物思想( Idea )的总量变化可能也不大。考虑到人在交往中可以有更多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所以新思想( Idea )是可以不断产生的,所以智量守恒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智量可以有增长,但前提是人才自身在踏踏实实地做有实质的工作而不是靠着名头在务虚,对人才的使用应该侧重于发挥其专业特长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其光环效应 。在智量层面上看问题,人才的可变形性和可压缩 / 扩张性实在是很大(有点儿像气体了)。 不过我个人以为,鉴于人和制度的特殊性,动量守恒和连续体假设两条似乎更值得商榷,希望广大网友博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请参考博文: 人才的流体力学 (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715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8131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才的“流体力学” (一)
boxcar 2009-10-4 18:57
这几天两节(国庆节 中秋节)假期,科学网的众博主们能在探亲访友、休闲旅游、参加庆典之余抽空上网来写博着实不易。话题除了国庆庆典(阅兵)、激动得高呼 祖国万岁 、感怀中秋等等以及一些比较常规化的学术争论之外,关于人才的水平、引进及使用问题也有些议论。为此,兄弟我再次发扬半年来一贯坚持的 不标新而专立异 的文风,借着王鸿飞老师的博文 发现与描述,兼谈人才引进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363 )和吴飞鹏老师的博文 一流 = 不入流?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596 )的话头,说一下关于人才的 流体力学 问题。【事先声明,流体力学不是我的专业,只是在 20 年前学普物《力学》课的时候学过一章,所以概念、原理的使用如有不当,万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积极批评指正。】 引子 在王老师的博文最后,引用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 一流的人才才能招到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人才只能招到三流的人才。 (First rate people get first rate people, second rate people only get third rate people.) ,如果我没理解错,是说招人时先要比比招人者和被招者的水平,被招入者必须低于或等于招人者,若高了肯定就不要了,而且似乎是招人者的层次越低,则被招入者只会更低。其实这话说得有点儿复杂,还不如用一句歇后语直接阐明: 武大郎开店 只许矮子进。 持这种理念招人用人,其心态似乎已然不言自明了。这似乎是要 修水库建个水坝来憋水,要求水位不得高于水坝 一样。我们都知道,水坝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水,以此理推断,招人者显然也希望控制被招入者。而被招入者的水平对招人者是个压力(准确的物理概念是压强)作用,被招入者水平越高,这个压力就越大。我想在王鸿飞老师所引用的 Tony 先生看来,一流的人才应该属于由武警水电部队修建的符合技术规范的高质量的水坝,所以安全水位更高些,可以抗住大洪水(一流水平的人才);而二流人才相当于兴修农田水利年代由公社组织广大农民土法上马修建的水坝,只能抗住一些小的山洪了(三流水平的人才)。 可问题是,引进人才既非洪水更非猛兽,必须如此在意对其的控制么?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利用,应当有哪些规律可循呢?这些问题,我会在下文陆续分析之。
个人分类: 社会|6364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才的公平
jing 2009-10-2 22:25
引进人才方面,缺乏正确的详细的可以执行的方案,其合理性,持续性,公平性都受到极大的质疑。我们所就有这样的问题,海归博士后,回来就是百人,研究员,自己的博士,留下仅是中级,多少年后才有可能成为研究员。公平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清华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头号来源地(转载)
JYH64J98Y99H 2009-8-7 09:20
近140万中国留学生回归不到三成,北大清华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头号来源 没有硝烟的人才战争,中国怎样才能打赢 2009年8月4日 北青报, 记者 邓兴军 2009年全国高招录取还没有结束,大批优秀中国高中毕业生却忙着出国。对于正在全国掀起的青年优秀人才流失海外现象,专家们表示极度担忧:长此以往,我们如何打赢正在全球掀起的没有硝烟的人才战争? 惊人数据: 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 最多来自北大清华 在日前举行的人才回归战略研讨会上,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中,披露了一组惊人数据。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先后派出世界最多的近140万留学生,回归率却不到三成。王辉耀说。另外,根据中国科协2008年的报告,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指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2006年,清华和北大分别以571名与507年博士输送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由于将近九成的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因此,美国《科学》杂志2008年就把清华、北大成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据美国全国科学理事会统计,美国大约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来自外国出生,其中22%来自中国大陆,4%来自中国台湾,远高于排在第二名的印度的14%。这也意味着中国不仅仅是美国最大的外国科学与工程博士的输送国,也为美国科技与经济领先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清华大学培养了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百分之八九十跑到国外去了。于是就有一个这样的逻辑:中国花高价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国外,给外国企业搞科技创新,然后这些跨国公司再来到中国,利用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大发其财。一名中国学者这样愤怒地形容本土的人才流失。 并不只有清华、北大的学生前往海外并留下。2007年,美国各院校录取的国际研究生,也以来自中国的学生居于首位。中国出生具备博士学历的海外人才,2003年仅在美国就超过6万人。甚至有研究者指光在美国太空、军事等敏感部门工作的中国专家都有2万多人,这些中国人才的非凡贡献甚至经常得到美国各界的赞扬。王辉耀说,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人才更是不计其数,最保守地估计中国出生的海外人才应该超过10万以上。 王辉耀指出,中国目前还为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输送最大比例的留学生,例如日本大学的博士生有15.7%来自外国,攻读硕士的外国留学生则占9.6%,而这些外国留学生当中超过六成来自中国。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后藤敏研究室,主要研究新型电子芯片,研究室当中的29个研究人员中,有28个都是中国清华、科技大的高材生。已经毕业的15个高端电子精英人才,有13个进了NEC和日立公司。回国的只有两个。由于中国留学生的回归比例不高,因此有多个国家表示要把中国留学生当作吸引国际人才的重点对象。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2008年曾宣布要接受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并希望50%的外国留学生能够留在日本工作。 现状担忧: 有量无质的人才资源仓促应对全球人才战争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没有硝烟的人才战争也悄然打响。这个世界这么多年来发生过无数的战争,但是尽管大家为事业而战,为金钱而战,或者宗教信仰而战,为统一独立而战等等,实际上没有一场战争比人才的战争更为致命或者更为重要。王辉耀说,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时代。 但是,在人才回归战略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中国的人才储备表示担忧。 从1995年以来,中国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着19%的年增长率,在2005年已经达到了300亿美元,但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07年对5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全球竞争力评比中,中国研发人员总量第一,研发经费总额世界第六,但专利产出率却排在23位,基础研究是否增强长期经济发展的排名则为第17位。其主要原因是相关人才缺乏竞争力或者有量无质,以及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这就反映了当今中国在人才战争中一个致命的问题。王辉耀说,中国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免费输出如此大量地人才,并不是因为本国人才过剩。相反,中国的情况是:人力资源总量庞大,人才资源却非常不足;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低端人才数量可观,但高端人才却远远供不应求。 事实上,现有的所谓人才还需要在层次和质量需要打个问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就不客气地指出:从大多数情况来说,我国的正教授平均水平尚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助理教授的水平。 与此同时,国际化教育就只是等同于英语语言教育的认识误区,也让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陷入努力培养将才而非领军型帅才的狭窄胡同里。国外的大学教育根本不是这样。王辉耀说,去年我送女儿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就发现对于哥大的本科生来说,不管学任何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都需要完成学校设计的这些核心课程:当代文明、文学、音乐、艺术、科学、外语、历史、体育、写作等。 专家建议: 完善中国移民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回国 就在不少专家为国内优秀青年出国感到担忧的同时,一场意外的全球金融危机却给人才回来带来了好机会。现在是有一个新的回国的浪潮。 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著名国际律师陶景洲说,据说在伦敦,可能到明年年底,律师的失业要达到十万人,十万人里边肯定免不了要有中国籍的律师,他们肯定要寻找这样一种到中国来发展的机会。 但是,让陶景洲等潜在担心的,就是现在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到时候万一经济再腾飞起来,是不是又有一个人家又回归了,就是另外一个方向的回归。这倒是我现在就开始担心的问题了,就是制度性的设计。陶景洲说,如果没有做到位的话,他们这样一种回到中国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解决方案,而且从长期看,人才是不是真的能留得住,还是问题。 对此,王辉耀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顶尖人才扎根中国的制度,就是我们应该开放中国的人才引进,包括开放外籍人才的移民到中国来。王辉耀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吸引外国人到中国来。比如现在很多的CEO也好,包括这些高层管理,或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他们实际上有的是没有国界的。像联想前段时间用了美国人做CEO,尼桑CEO用的巴西人,索尼CEO是美国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达起飞的话,也会吸引很多人才移民到中国来,成为中国国籍的这种外国人士。 王辉耀认为,我国也可以考虑承认或者默认这个双重国籍,目前香港、印度的承认双重国籍的模式等都不错,中国可以参考借鉴,两年前韩国开放双重国籍,今年连越南都宣布承认双重国籍了;另外还应该放松绿卡,绿卡现在的门槛还很高,还有要达到工程师或者达到教授,或者达到高层次人才才能拿到多次往返签证,吸引人才可以稍微放宽,这样对于那些已经入了国外籍的中国留学生也好,或者外籍华人也好,其实可以不用设置门槛,可考虑发放海外同胞证,象香港和台湾同胞一样,免签证,鼓励他们回流。 我们更应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王辉耀说,我们在留学生这个问题上有巨大的赤字,比如说我们现在在海外有超过一百万的留学生,但是现在在我们中国,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在华的外国留学生有多少呢?只有二十万人出头,中间大量是来自韩国和来学语言的,我们需要吸引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来华。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和海外在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差距五倍,这个人才贸易赤字非常大,我们需要尽量改善。因为把优秀外国留学生招来,实际上也是吸收外国人才的一种方式,很多外国留学生实际上也会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就像加拿大的大山,还有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美国财长盖特纳年轻时也在中国学习过,就对中国比较了解。 记者手记: 我们需要向全球打造中国梦 在国内,上大学时无数人的梦想。在国际,去美国发展成为无数人的梦想。目前,我们需要向全球打造中国梦。 因为有了这个中国梦,许多优秀的外国人才就愿意来中国发展。王辉耀说,我们不是说这些人到中国来一下,我们希望他们长期定居中国,来中国发展,来中国安家的梦想,能够在中国挣到钱,但是也能把挣的钱留在中国,在中国有更好发展。这样,中国梦获得的不只是在中国获取财富的中国机会,同时也是留下财富和人才的中国归宿。 给国内外人才创造优良的发展机会,这是向全球打造中国梦的基础。在国内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用猎头的视角和手段;在吸引国外人才的措施上,设立中国移民局、非保密机构吸引国外优秀人才介入等,也是很不错的想法。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突破是中国经济突破的关键
唯我独尊 2009-7-22 10:08
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中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钢铁产量占全世界的30%以上,其它大宗基础产品也居于世界之首。这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一方面给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机会。而其中,技术升级是中国经济突破的关键。 从中国经济结构分析来看,民营企业是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民营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高达66%。然而目前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加工,技术含量低,亟待技术升级。 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和制约着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是人才缺乏?显然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不到30%,各式人才得不到使用或重用。分析认为,是民营企业家意识尚未从小家转变为大家,没有明白技术是企业发展核心的意义,没有明白技术的价值。这造成了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普遍的十亿元现象,即超过十亿元后,受技术与管理的制约,企业由兴盛逐步转为衰退。从我国上市公司可看出,不少高成长的公司,上市第二年就出现亏损,第三年ST,第四年重组或退市。 本人最近到西安一家民营企业作了一次短期考察,或能说明上述问题根源所在。该企业由石油钻进起家,目前资产已达数亿元。在全民投资矿产的背景下, 该企业2007年介入矿产资源开发,同时开发了五个矿山。 让人不理解的是,花数亿元买入的几个矿山,竟没有一个采矿专业管理者!各矿山的管理者均是刚毕业的文科学生,各矿山所有生产技术管理均由该企业家亲自过问决策。 考察后本人指出,既然开发矿山,就要按矿山的管理方法管理。应选择懂行的技术人员,从公司总经理设置开始,然后设置各层次管理人员,另外,本人提出,可从技术设计、生产施工管理、成本控制、项目概算等方面做工作,完善其不足。初步测算表明,该工作每年直接可节省费用近千万元。但该企业愿意花费巨资为矿山配置不合适的高价车(一辆越野车高达近百万元),愿意花数十万元购买尚无法使用的矿山可视化软件,却不愿意支付微不足的道的技术费!这可看出民营企业对人财的理解。 在民营企业眼中技术究竟值多少钱?本人在山东蓬莱大柳行金矿服务的例子或能进一步说明。该矿是一个高品位的矿山,其地质品位高达10-15g/t。1997年,农民管理者提出,一个矿柱就是一辆桑塔拉,开采时不能留一个柱,不能留一粒金。结果走向数百米的矿体全部采空后,上盘围岩全部崩落压在采下的矿石上,使矿石无法放出,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为此,矿山邀请本人去解决其开采问题。在与其签订协议并解决其问题后,矿山拒不支付余款,认为一个人哪要这么多钱? 又一例是在青岛一个金矿。该矿对回收金矿后含氯化物的浸碴,处理十分头痛,向本人咨询。本人调查后建议,浸碴中含金十余克,含铅锌逾10%,投资20多万元建一个选厂,每年可获利上千万元,余碴中含有高品位的硫,可送给附近的化工厂作为化肥的原料。结果总经理十分感兴趣,按建议投资并获得超预期的收益,不过后来就忘了支付咨询费用,或许他认为,之所以产生效益,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设计建议者的劳动微乎其微,是可忽略不计的。 多年来国家一直呼吁重视技术,并强制性的要求企业将收入的1%以上投入技术,然而收效甚微。显然,我国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的突破,必须要从低水平的、密集型加工型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型企业,其中,关键是全民,尤其是民营企业,要认真认识到技术的真正价值。
个人分类: 博文精品|3511 次阅读|4 个评论
驿动的心
weijia2009 2009-7-19 00:33
写上篇博文时在 DC 开会,现在回到北卡,我的一个同事已辞职回中国创业了,他走时跟我约了两周后再联系。这个同事也姓贾,记得第一次见面彼此还犹豫了一下称呼问题,开始都叫对 方贾 博士,后来直呼其名了。 贾 博士在 David H. Murdock Research Institute 工作, DHMRI 是个在 1.5 亿美元基金基础上成立的用于支撑北卡研究校区 (NCRC) 共 8 个大学研究中心的大平台,研究院下设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共 5 个 Core Labs 。 贾 博士管理 Genomics Core Lab ,我是 UNCG 的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 DHMRI 的 Metabolomics Core Lab 的主任,因此我们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贾 博士说他 18 年来在美国就没碰到过一个姓贾的同事,我跟美国同事开玩笑说我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堂弟 his long-lost cousin. 贾 博士跟我在一次午餐时说他正在考虑回国创业,但出国 20 多年了,太太很犹豫, 3 个孩子都在上中、小学,不好做决定。我详细地询问了他回国办企业的商业计划,觉得没啥问题,便鼓励他 go for it! 我说你要是这次选择不回去,以后恐怕再没有机会了,人的闯劲和决断力跟年龄渐成反比。现在国内各方面条件和游戏规则都日臻完善 我当年回国大家还不太知道什么叫风险基金,再艰苦也这么活过来了。他还想在办企业的同时在高校做兼职,做点学术。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但先集中精力办企业,把企业推上发展轨道后,找个好的总经理帮忙管着,那时候再考虑学术发展。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不愁在高校没饭碗,但开始的时候两只手只能抓一只兔子。两个姓贾的同事交谈是一个话题两种心情 他是静极思动,而我是动极思静,正好在思路上互补。看来一番天人交战的结果是我这个堂兄毅然背起行囊回国了 - 再度跟我失散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发现旅美的中青年华人学者很多人对回国工作很感兴趣。我已经被想回国发展的朋友们咨询了很多次了,几乎可以开咨询公司了 - 生意一定兴隆。前两天开会间歇又有位朋友来找我,他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在美国二十几年,还是药物领域一个好杂志的副主编。他来的目的很简单 正在计划回国之中,想听听我的忠告。我也按照自己的经验直言不讳地谈了这么几点。( 1 )回国以后为人处世尽量低调,多干活少接触媒体,少谈什么爱国、放弃优惠待遇 - 少去扯那些淡,路遥知马力,你爱国也好有本事也罢无须挂在嘴上。少说话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内行业中的能人比你想象得要多,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比你更深远。刚回去需要熟悉环境,也就是说新海归的身份应该是学徒工而不是空降下来的行业救世主。想为行业做点事也要一步一步来,作为一个海归,在对国内整个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前(大体上要化 3 年以上的时间),仅凭在国外的工作背景和理念是不太可能提得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的。( 2 )别惦记着从政 尤其是你换了国籍的话。做企业要做一把手 - 掌控方向;做学问的话就反着来,即便非得干行政也做个副的,这样还可能有点时间搞学问。( 3 )要准备生活和工作节奏彻底被打乱,重新来过,但必须要有个节奏 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平衡。( 4 )重视工作上的生态环境 注意协调好行政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但须有个尺度,要知道他们经常换人并换思路。( 5 )最后一点,经常自问一下自己的目标、方向,跟目标不相干的事少去掺乎,避免被一些漩涡所吞噬,你纵然改变不了身边环境,也不能让环境给彻底改造而失去了自我。任何形式的创业如果把自己的 Integrity 给搭进去了,就不值了。在我眼里这几个朋友都是高级人才,希望他们能成功! 想在生命的乐章中追求一些激越的音符,那就回国去干一番!用过去的话讲叫投入到三大革命的洪流中去。在世界之林中国已经是棵大树,并且还在不断壮大。《刘三姐》中有首情歌唱出来很淳朴: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这跟眼下的境况很相符。兄弟们你们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吧,我给你们支招,你们发达了请我吃饭就行!
个人分类: 未分类|886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什么会发生民族冲突与龟鳖之争
王铮 2009-7-15 10:53
最近在研究一个区域管理学的组织模型: 设想一个组织,比如是区域组织,有大量的成员或者说人口,这些人口组成若干个人口集团,为了方便,不妨假设有 A , B , C , D 四个集团,四个集团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中, A , C 集团地域分布是混杂的。其中, A 集团达到人口总数的大都市, B 集团, C 集团人口是少数, D 集团极少数。另外还有一种利益平衡力量,我们不妨叫它为权威。权威依据法律调协各人口集团。 现在这个区域的人口个体,或者说各个 agent 之间开始贸易,贸易的过程中利益冲突必然发生,并且以一定概率借助法律解决。现在权威因为某种原因要对少数人口群进行照顾,凡在贸易与民事冲突中,在法律上偏向少数人口集团,即社会实行有偏法律。 设想一个 A 集人与非 A 集人发生贸易,生意中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发生了就要借助法律解决。可是按照有偏法律,必然导致对非 A 集人的优惠,非 A 集人在有偏法律下获得更多利益,由于资本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非 A 集人就在下一次交易中再次挑战法律,结果 A 集人发现与非 A 集人交易使得自己充满风险利益,交易成本变大,这样他们就会选择尽可能地只与 A 集人交易。由于 A 集人群体大,他们内部的贸易足以支持自己的经济除非由于明显的地域分异导致的比较利益可以补偿不公平的交易。这时非 A 集人有三种选择: B 集人由于人口众多,可能形成自己的市场,因此自己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是毕竟市场有限,在地域比较优势的引导下他们可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方面发展起来。他们的经济影响限制在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这个产业不是高额利润的,比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他们由于市场的限制,经济就得不到发展,这时要求权威进一步优惠它们,如果权威进一步了,结果 A 集人与 B 集人的交易成本再次升高, A 集人就会发展替代产品,最终通过市场选择孤立 B 集人,进一步政策还其他非 B 集人也开始发现与 B 集人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增大,也在市场上避开 B 集人;结果在这个区域中,虽然没有任何个人想孤立 B 集人,众多的非 B 集人不过是按照惹不起躲得起的鲁棒性原则行事导致了 B 集人的经济停滞。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 D 集人中,但是 D 集人口少,自己不能形成市场,他们为了交易,自愿放弃权威对非 A 集人自己的照顾,这样他们的贸易继续了。问题是 A 集人发现 D 集人的懦弱,结果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对 D 集人苛刻起来,弱小的 D 及人只能接受非 D 集人的选择。 D 集人聚集地区的比较优势被不平等贸易剥夺, D 集人贫困化。 C 集人没有自己的特定地域,他们没有地域比较优势可以利用,只有利用自己的一定人口规模和优惠地位与 A 集人博弈。如果 A 集人与 C 集人相互不可识别,同时地域的混杂性有使得 A 集人与 B 集人的转换没有迁移成本,许多 A 集人会选择把自己的身份变成 B 集人,这样 A 集人就孤立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的阶级的存在。现在建设每个集团存在两个阶级,其中一个需要大的贸易活动,是贵族,其他是平民。首先是 B 集贵族,他们感到除了比较优势产业没法与 A 集的贵族竞争,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集团截断与非 B 集人联系,独立,虽然这个独立对 B 集平民意味着更多的贫困,但是对贵族来说可以实现更多利益,所以他们是最坚定的独立战士。权威如果发现了这种独立倾向,一种方便的政策是用增强它们的贵族地位来安抚他们,可是这样使得他们更容易与 A 集各族频繁接触,而且权威不能不保护 A 贵族,因为权威是 A 贵族组成的,在不平等法律下,冲突就更多了, B 集贵族独立倾向各大。 A 集人的贵族由于利益存在转为 C 集人的概率很小,为了解决阶级平等, A 集平民则倾向于向 C 集人转移。 把这里的模型用在中国知识界,我们就会发现,广大土鳖是 A 集人,海龟是 B 集人或者 C 集人,错误的优惠政策使得土鳖与海龟对立的同时又使得土鳖努力变成海龟,主要依赖土鳖的权威让 A 集人特别离心离德起来,而 B+C 集人倾向把权威作为为自己不停提供优惠的工具而且处处防范自己成为没有权威优惠的 A 集人。同时 B 集贵族大海龟与 A 集各族院士和官员冲突更多,海龟的网站出现了中国院士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助理教授的挑战书, SCI 作为 B 集贵族的区域比较优势,被高度的特化。结果,整个国家 A , B , C 缺乏共同的利益目标,整个区域由于内部交易成本的升高,效率降低。 把这个模型用在国家,例如前苏联,格鲁吉亚人就是 B 集人,俄罗斯人 A 集人,而哈萨克人具有 D 集人性质,所以他们当年反对独立。就如经济贫困的贵州人、云南人。按照这里的模型,套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民族斗争,说道底是贵族阶级内部的斗争。大学生大抵是不关心龟鳖之争的,也不关心中国院士还是美国助理教授谁的水平高。 在我们中国有一件小事,是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一个人:重庆市有一个贫穷和艰苦的县,叫巫山县,艰苦到什么程度?国家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要不完,因为没有人愿意把钱投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于是土地置换给重庆市江北区,条件是招收自己的百姓做工人。这有点像印度的女人,嫁过去要带大笔嫁妆,是不是如歌曲唱的带上你的妹妹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小伙子不容易摊上个媳妇。就这个艰苦地方,出了一个孩子,破天荒考了重庆市高考第一名。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查,他把自己的身份改为少数民族了。再查,有 31 个孩子改了民族身份。于是乎 A 集贵族纷纷跳出来指责他们不诚实,有关权威也宣布取消他们的录取资格。那个什么香港大学也出来秀了一把。许多人想不通那个第一名的孩子为什么冒充少数民族呢?自己成绩都第一了?这是一个 A 集平民向 C 集平民转换的例子。这个例子的发生是因为少数民族可以得到优惠呀。在那么艰苦的一个县,孩子图自己有一个前程,想与已经得到优惠的重庆城里人,拉到一个起跑线。那些重庆城的孩子,进的好中学,可以得到北大、清华的优先录取,就要比这些得不到优惠教育条件的孩子更具有录取资格。在不平等环境下他们违法的实行身份置换,为了生存导致了孩子们的诚信丧失。 孔夫子说,治理一个区域:不患寡,患不均。 成员平等是组织和谐的基础 ,孔夫子是个管理学鼻祖。 顺便说一句,我支持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学生入学实行优惠政策,无论他是那个民族的。也呼吁一下: 饶了巫山县的那些孩子吧!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40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合理使用人才的思考
liuximing 2009-7-10 09:12
人才:可以理解为有才能的人,人才可分为专门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专门管理人才等 ┅┅ 。还从另外角度分为高级人才、一般人才。人是事业的主体,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该说人才被合理使用了才能成为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汇即:人才、合理使用、事业发展。人才不被合理使用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人才浪费和巨大的反作用力,因此会带来环境的极不稳定、极不和谐,从而给人才自身和领导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此,研究导致人才不被合理使用的影响因素显得具有重要意义。 专门人才的特点: ① 、一般称得上人才的人都要经历过自身在某各领域经历过艰苦的奋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过程,一方面在集中精力于其从事的领域奋斗过程中养成了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会有很多缺陷,尤其是在思考问题时,常常离不开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专业化思维方法,因而在做事时不易被他人理解。专门人才的研究对象一般不需要做沟通、理解的工作,长期效应表现为专门人才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弱或者简单化,多少有一点反人性化,有时甚至和领导讲原则,不识时务,自讨苦吃。综合表现为:想法单一、说话实在、直截了当,尤其对要面子的低水平领导来说,因忘记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而直接发表看法、亮观点,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② 、专门人才一般不会、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到了自我欣赏的程度时,更愿意在这个领域深入开展工作并发挥作用,构成事业上的简单心理需求,一旦这种心理需求无法满足时,就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和心里烦躁不安,甚至是心理恐惧或强烈的失落感。 ③ 、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一般只求随大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但很看重工作环境、科研基础条件。 ④ 、专门人才渴望尊重与被尊重,惧怕被人揭短避长,怕被人说不行,往往自觉看着标准站队。否者将死要面子,硬撑下去,极端时会采用非常手段维护(保护)自己。 ⑤ 、经常表现出无欲者刚的弱项性格。 ⑥ 、更看重受到表扬,虚荣心或荣誉感更强。 ⑦ 、人才具有强的自信心和强的自卑感并存的双重性格。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识别好的科研苗子?-修改版
热度 1 chrujun 2009-7-3 23:40
怎样识别好的科研苗子? 注 最近三年,本人由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缘故,经常找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大二大三本科生组成项目组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具体方法是我给一个项目题目,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然后要求他们去查阅相关文献,自行撰写项目申请书。当他们把项目申请书给我看后,我再指出项目申请书有什么不足,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如此多次反复,直到项目申请书符合要求为止。项目申请成功后,一个学生为项目负责人,其他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这三年我总共指导了4个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有30人左右,来自6个班级(每班30人)。基本上是整个专业最优秀的学生在组织和实施项目。项目的组织方式比较自由,不愿意做的学生可以自由退出,想参加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参与进来。 这些项目的实施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项目已经顺利结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2篇。其余三个项目正在实施,2009年6月份结题。这三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了各种值得深思的现象。其中1个项目的负责人中途退出,由项目组的另一个成员继续干。另外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中途想马上干完后考外单位研究生,实际上项目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劝了多次也没有用,直到现在项目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虽然4个项目总计有三十余名优秀学生参加,真正为项目出了点力的学生不到15人。自始至终坚持干到底的学生总计只有7人,平均每个项目还不到2人。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对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这里我简称科研苗子)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 科研苗子自我探索能力强。尽管来参加项目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很优秀,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对教材上的知识学得很好,具有自主查资料、自主学习、自主组织所学知识能力的学生并不多。由于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少专业课都没有学习,再加上要申请的项目具有一定创新性,涉及到不少他们从来没有学过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查阅与项目相关的文献,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尽快消化,在此基础上写出一个好的项目申请报告,难度是相当大的。能够完成这种任务的学生,体现了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是很好的科研苗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苗子的自我探索能力体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学生尽管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前三名,但一做项目就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知道自主学习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在项目组干了一年也没有做什么具体事情,最后只好退出。而科研苗子就不一样,能够根据项目目标确定几个关键词,再通过网络搜索工具和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查找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自主学习和消化。如果对资料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学习过,能够到图书馆借相关书籍自主学习。总之,科研苗子能够为完成项目任务自主学习到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项目实施过程中。 2. 科研苗子不惧困难,具有坚定的信念。我常常发现有不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对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科研任务感到很畏惧,有不少人害怕完成不了任务而中途退出。我记得有两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我给他们分配了项目中的任务。分配的任务其实并不难。一个任务是学习一个电路仿真软件使用方法,对一些电路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只要把软件装上,找本指导书来边看边练就可以学会。大概一个月后,该学生认为太难了,不想干就退出了。另外一个任务也是一样,让一个学生看100页左右英文资料,吃透后解决一个不难的问题。也是刚干了一个月就退出了。其实只要坚持做下去,碰到不懂的地方问一下老师,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有的学生就不愿意这样做,而是怕这怕那,不愿意挑战困难。 还有的学生信念不坚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后一事无成。有一个学生学习认真刻苦,也有一股专劲,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挑灯夜战。我本来对他报了很高的期望,让他做项目负责。但去年六月的时候他发邮件告诉我说要考中科院研究生,想一个月内干完。我给他又是发邮件又是打电话。我说我干了这么多年科研了,编了无数程序,就是我来干一个月也干不完。他就是不相信,给项目组成员定了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进度。最后项目组成员纷纷退出。一个月后项目也没有什么进展。去年九月份的时候他又说考研没有把握,让我推荐他保送校外研究生,保送研究生后就有时间做项目了。我在推荐书中把他的优点全部列出,再三思考后没有写他的任何缺点。本来他的成绩在保送学生中排在最后一名,按正常情况是不可能被保送到校外的。保送上研究生后他也没有好好干项目,一下子说想出国,一下子又去听研究生的课。给我通知了几次完成项目的时间,最后都不了了之。两个月前又发邮件给我说他早就不想干了,想干其它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我说你去年告诉我退出项目就好了,我可以安排其他学生做。你这样做既浪费了你的机会也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机会。现在项目都快到结题的时间了,我找谁去。我在科研上的信誉是通过圆满完成十多个项目建立起来的,你干第一个项目就这样,这个项目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在教育部备案了。要是放弃可能后果很严重。直到现在他还是三心二意在干,快一年了还没有实质进展,这个项目肯定被他废了。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是信念不坚定,尽管很努力,但由于没有固定的目标,见异思迁,做了无数的无用功。这样就很难把科研做好。 科研苗子则不同,能够知难而上,对老师分配的任务会想尽办法解决,碰到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只有不怕困难,面对科研任务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长时间想办法解决科研中的各种难题,才能够取得成功。好的科研苗子能够想办法克服科研中各种困难,对克服科研中的各种障碍具有优秀的自信心。 4. 科研苗子喜欢问老师问题。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些打退堂鼓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没有一个学生主动问我问题,就退出项目不干了。我估计是这些学生碰到了一些问题,自己摸索吃不透,又没有问老师的勇气,最后干脆不干了,采取逃避的态度。科研苗子则不同,碰到问题会及时向老师或其他人请教,喜欢积极思考,这样在科研上的道路就会越走越顺,进步越来越大。老师对这样的学生也因为学生经常问问题而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愿意热心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成长。而那些不喜欢问老师问题,喜欢自己蛮干的学生,科研进展就会越来越慢,很难得到老师实质性的指导。 5. 科研苗子自学能力强。书到用时方恨少。本科生要开展科研项目更是如此,由于有若干课程还没有上,大二大三的学生做科研时有不少知识需要从头开始自学。能够顺利自学完一门课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或多门课程,并用于科研实践中,这样的学生是好的科研苗子。那些在项目中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学生,自学能力与科研苗子确实差了很多。 6. 具有团队精神。能够与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学习,一起解决问题。在项目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尽管我刻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很难得,项目往往因为项目组的团队精神缺乏而停滞不前。在我指导的4个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保持了比较好的团队精神,另一个项目勉强可以。其余两个项目最后变成了项目负责人一个人干活。这其中最重要原因是项目负责人团队精神缺乏,导致人心涣散。 具有特征1、2、3、4的学生是优秀的科研苗子。具有全部特征的学生是顶尖的科研苗子。我所在大学为重点大学,根据我这几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统计,优秀科研苗子的比例不超过5%,顶尖科研苗子的比例不超过1%。在我的单位,尽管每年招的研究生不少,真正的科研苗子比例并不大。不超过30%吧。 综上所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科研干得好。学习成绩优秀又具有优秀科研潜力的学生其实是很少的。根据我最近几年的观察,在一个班上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都具有成为科研苗子的可能性。在这30%的学生里,学习成绩的差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上面列出的科研苗子的特征是否拥有。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当时学习成绩全班第一,从1996年开始硕博连读,到现在博士还没有毕业,就是由于科研苗子的特征太少了。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科研苗子特征的极端重要性。能不能做科研,学习成绩的权重不到30%,其它因素占70%以上。这既是我这几年指导学生的经验和体会。 注:本文在去年所写博客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最近一年多来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验和体会,做了大量修改。本文仅是个人观点和想法,并尽最大努力保护有关学生隐私,希望有关学生谅解,不必过度解读。发表于《求学-考研》2009年第3期。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10518 次阅读|9 个评论
“蠢才”领导人才的怪现象
罗帆 2009-6-10 22:57
星期天上午,孙泽厚教授请了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博士参加我校的 MBA 论文答辩。 休息期间,田文江博士和我们几个评委就当前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展开了讨论,他诙谐幽默地谈到了 蠢才 领导人才的怪现象。   田文江认为,人才种类多种多样,具体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个通用标准 情商与智商。一流人才情商高、智商高;二流人才情商高、智商不高;三流人才情商不高、智商高;四流人才情商不高、智商不高。 田文江介绍,情商与智商培养的时效性不同:情商教育的时效性特别强,一般在初中以下完成;而智商培养稍晚一点没有关系。他打比方说,把那些智商高情商差的学生比作是扁平状,而高考就是长方形的,符合形状的扁平状学生被筛子选进了,相反那些情商高智商不高的圆球型人才就被淘汰了,但目前 85% 到 90% 老板是没上过大学的,所以才出现人才跟 蠢才 打工的就业怪现象,这就说明高考定位有问题,错在这是选拔应试人才的标准。 蠢才 是打引号的,其实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中有不少真正的人才 , 只不过其能力并不是体现在应试方面。 田文江反对把上名牌大学、考上状元作为子女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生是个万米长跑,应讲究终身学习,有些家长在应试教育下拿鞭子拼命抽着孩子用 100 米冲刺速度跑 1 万米,过早把孩子潜力用尽了,后来的 9900 米也就跑不动了。 他看过调查报告后透露,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披露 1977 年到 1998 年的 20 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http://edu.qq.com/a/20070806/000171.htm 最后, 他强调学校教育要改革,并介绍了近年来致力于创业教育的情况 。无论是对高考落榜的青年考生还是退休后打算创业的老者,这种非学历教育都是必要的。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715 次阅读|7 个评论
杰出人才研讨会成功举办,感谢网友们的大力支持
科学网编辑部 2009-6-5 10:52
中国高端人才的引进问题在科学网上曾经掀起一阵阵讨论的热潮,众位网友见仁见智,为中国科教发展献计献策。 6月2日,《科学新闻》联合科学网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杰出科教人才引进与评估高层战略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张春霆,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监孙高鹏等就人才现状与政策、人才评估与高校发展、人才引进与文化融合、探索未来人才之路做了主题发言。 来自985、211重点高校人力资源主管以及高校教师等数十人与会,并与演讲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来自人民日报、科技日报、财经杂志、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日报、美国科学杂志等多家媒体的资深科学记者与与会者进行了大量的互动讨论。 科学网博主代表李小文、武夷山、肖立志、刘立等各位老师也亲临现场,并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的实录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6/219856.shtm 。科学新闻杂志将就本次研讨会推出专题报道,敬请期待。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给我们来信来电或者在本文下留言评论。 科学网编辑部
个人分类: 业务探讨|7306 次阅读|5 个评论
观念和其他:乌鸦型人才和鹦鹉型人才
大毛忽洞 2009-6-3 17:01
观念和其他:乌鸦型人才和鹦鹉型人才 乌鸦是真正的原创型人才, 而鹦鹉却是地地道道的跟踪型人才。 然而现实的人们都喜欢鹦鹉,而不喜欢乌鸦。 鹦鹉的看家本事是学舌和 献媚 , 鹦鹉靠学舌的本事, 赢得了人们的宠爱和奢侈的生活待遇。 学舌也是鹦鹉的本性。 鹦鹉靠学舌的本性,还学会了唱赞歌, 这为鹦鹉的生活锦上添花。 对于创造,鹦鹉基本上是外行; 对于原创,鹦鹉更是外行的外行。 鹦鹉靠学舌的本性,再加上其漂亮的羽毛, 鹦鹉在人们的圈子里,过着受宠不惊的日子。 乌鸦受祖宗的连累,名声始终不太好。 文人的寓言说:乌鸦是愚蠢的,因为它上了狐狸的当。 世俗的思维说:乌鸦是不祥之物,因为它只报丧不报喜。 时髦 Fans 说:乌鸦太丑,浑身黑不溜秋,谁愿意 FAN 它呢! 不得志的诗人,偶尔提到乌鸦, 也是为了衬托自己悲凉。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 老实巴交的乌鸦, 只会报告坏消息, 不会报告好消息。 加拿大科学家以新颖、创意等指数, 对各种鸟类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结果为: 第一名:乌鸦; 第二名:猎鹰; 第三名:老鹰; 第四名:啄木鸟; 第五名:苍鹭。 鹦鹉与鹌鹑、鹬鹋、鸵鸟等,是一个等级的鸟才。 参考文献: http://www.gcpnews.com/articles/2009-05-26/C1063_38971.html
个人分类: 时评:无刺儿非玫瑰|8529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