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什么人会是伯乐?
chrujun 2009-11-23 21:07
怀才不遇的人,都期望遇上慧眼识珠的伯乐。那么,伯乐属于哪一类人? 为什么有人会成为伯乐? 在这里我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我认为伯乐属于富有进取心、处于成长阶段、希望招兵买马、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优秀组织者和领导者。理由如下: 首先,没有进取心,希望事业更上一层楼的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没有动力和激情找千里马。因此,伯乐肯定在具有雄才大略,希望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中间产生。 其次,伯乐一定是处于成长阶段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人无论怎么具有慧眼识珠能力,功成名就后必定有一大群人才跟着他们,因此没有挖掘千里马的动力和需要。 然后,伯乐最根本的一个特征就是想招兵买马。 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在起步阶段正是千方百计找优秀人才的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毛泽东再厉害,没有林彪为他指挥精锐部队,革命就无法成功。 因此,处于起步阶段的伯乐,正是急切需要帮手,到处挖掘千里马的时候。 最后,伯乐肯定属于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三流的领导者浪费人才,二流的领导者使用人才,一流的领导者培养人才。只有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才能够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按照这个方法,可以看出毛泽东和曹操算一流的领导者,诸葛亮勉强算二流领导者。千里马的才能要能够得到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优秀的领导者。 正因为如此,伯乐比千里马更稀有。 导致无数千里马生不逢时,平庸一生。因此,才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真正的千里马特别珍惜伯乐的知遇之恩,愿意为伯乐赴汤蹈火。当毛泽东在红军时期大权旁落,受到各路人马打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他,并经常去看望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彪。 因为他知道,只有毛泽东才是真正的伯乐,才是真正可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人。 因此,我特别赞成士为知己者死!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52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封UIUC教授对他学生在国内求职的推荐信
热度 1 qhliu 2009-11-21 22:01
Dear Prof. Franklin , This is to recommend Dr. John Nash for a faculty position at your institution. John worked with me as a Ph. D. student a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John has a perfect academic record (straight A) and he has done extensive studies on complicated materials such as ### . Toward his Ph. D. thesis John has performe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n ### . His calculations take into the effects of ### . H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 . His work with me has led to three publications. His work is of importance both from a scientific and a technological point of view. ###### . John is an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 researcher. He has somewhat strong personality, but I had no problem getting along with him. He has exceptional skill that will make him an excellent researcher, once he devote to it. I think he will be a valuable asset to your department. Sincerely yours, John Bardeen Professor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technical description. Franklin, John Nash, John Bardeen : three virtual persons.
个人分类: 拾穗记|34851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中国十一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拔尖学生”的功过是非
msxue2004 2009-11-15 14:41
钱老留给世人的追问鞭策着教育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钱老刚刚驾鹤西去,我们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立马就对钱老的话有了反应,这句话就好比是化学中的催化剂或是火箭卫星发生中的加速器。问题的关键是等过了加速阶段,这种体制还能像火箭一样平稳运转,给中华大地不断带来惊喜吗?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围绕应试教育而来,即使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可谓不小。几十年来,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竞赛多如牛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每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拿到了许多的金牌。于是,相关的教师可以得到奖励,学生可以保送名校,家长可以扬眉吐气了。可是,大部分都成了仲永。为什么在少年时代就可以扬名世界,等到了二十多岁或是以后,却平庸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育出来的人才。其实,在中国学生刚进入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时,面对中国学生在金牌榜上的优势,外国人也是很惊异的,差不多都到了喊中国学术威胁论的时候了,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外国人就不担心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以前获得金牌选手已经淹没在华夏大地上。 在大学这一层次,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无疑是最出名的,也确实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些人才。可是,真正能做到大师级的人才,确是凤毛菱角。急功近利地培养所谓的人才,至少是很难培养真正的大师级人才的。一个具有潜力的人才,除了他自身的浓厚兴趣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重要的是外界宽松、自有的学术氛围。如果能有大师级的人物指导,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相伴,何愁不能出现大师级的学者!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中华大地,不缺人才,缺的是大师!大师是一面旗帜,是国魂!真正的大师级学者不是靠建立实验班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附:中国十一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拔尖学生 大科学家钱学森留给世人的追问鞭策着教育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近,来自多所名牌大学的消息证实,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于近期悄然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经常从各大名校招生组那里听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他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汗血马
liuxiaod 2009-11-13 13:08
汗血马产自大宛,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曾派10万大军远征西域。 汗血马是阿拉伯马的近亲,体态轻盈,步幅长,速度快,耐久力强,世界的著名马种都有阿拉伯马的基因,比如英国的纯血马,俄罗斯的顿河马,日本的东洋马,和美国的标准马等,可是在中国却没有汗血马的后代。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经再次引进汗血马,可是还是没有存活下来,相反,当年被抢了汗血宝马的大宛到现在仍然保留着2000多匹纯种汗血马,为什么汗血马到中国就绝种了呢?
个人分类: 教育|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么多高学历人,为什么找不到人才啊!?
吴信 2009-11-13 11:31
很荣幸,能够有机缘与深圳安佑公司的总经理一起有长时间的交流,他从60年代到21世纪的经历,直到现在在本产业做到领头羊的经历,侃侃而谈,让我感慨很多。 那时候的知识分子,能够吃苦,也能够专研。他在海关下属的一个奶牛场搞技术做的是有声有色的,一年工资也就几百元,现在的呢?今昔非比啊。经历了改革,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是越来越活了,可是人的思想也是越来越活了。 谈到最后,他发出了感叹:我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我说:为什么呢?中国人这么多,为什么找不到人才啊!? 他也一脸难受样,无奈地说,招聘的时候,简历一大堆,高学历的比比皆是。但是要理论,不多,又行不通;要专业实践经验,又没有;要工作,又不能吃苦,仅仅靠8小时工作,没有效率,不能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利润,我怎么养活得起高学历的人才啊?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你想到的事情,他总是想不到。不过,会说恭维的话的人还比较多,招来干吗呢? 一方面感叹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面却抱怨人也不好招啊。什么原因呢?是我们的教育方向的问题?最近教育部启动研究生培养战略转型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4994.shtm,期待着好消息。不过欲知下文如何,且待社会大家评说,由历史评判! 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 上海市某招聘会的现场黑压压的人海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4079 次阅读|4 个评论
费米子和玻色子
liuxiaod 2009-11-9 01:01
费米子不能占据同一个状态,玻色子可以。 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是费米子型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的学术界就有很大的熵值,活跃而富有创造性;可是中国的人才基本上是玻色子型的,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在一个基态上,熵值低,没有创造性。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用全国统一教材,学的是标准答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大学的教材也非常雷同,很少跨专业,跨系选修课,大家师出同门,知识结构是一样的,这是造就玻色子人才的原因。 在我的美国同学里很难找到背景一样的,他们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澳大利亚,他们毕业于数学系,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工程,文学,历史,政治等,这么复杂背景的人在一起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他们都是费米子。
个人分类: 教育|568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教育与腌咸菜
phd9992000 2009-11-6 11:00
报刊、电视、网络上,大家关于高等教育提出的措施层出不穷,都试图解决教育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但几十年积弊,非一日可除。所以钱老也感叹 冒不出杰出人才,缺乏创新能力。 偶倒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人才培养犹如腌咸菜-------大学、科研院所培养人才,实在和腌咸菜没有什么两样。 以萝卜咸菜为例。要腌出好的咸菜,最主要的是什么?一要有好的萝卜,二要有好的老汤,三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过程。对应着这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要有好的生源、良好的育人环境、合理的培养过程。 那么现在的问题在哪里? 首先是萝卜有问题。扩招后,萝卜快了不洗泥,生源质量下降了。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老汤变馊了、有毒了。所以,腌出来的萝卜变味了。如何改变?当然是找老汤管理员了------就怕管理员不管理或乱管理。当然也可以换人,怕的是换人不换汤。培养过程似乎也有毛病,不发牢骚了。 另外,腌出来的好萝卜(相对好点)都出口,自己留下的都是些2流萝卜,很不划算-------这样发扬国际主义,实在是冒傻气。 您看,俺的比喻还算恰当吧?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661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中国是不是该感谢美国?
chrujun 2009-11-5 19:18
钱学森等大师不幸辞世。各类纪念文章揭示了一个事实:对于中国的两弹一星,美国为我们培养的人才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美国为新中国培养的顶级人才,中国的两弹一星能够搞起来吗? 中国是不是该感谢美国?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6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dragon513 2009-11-5 18:23
http://news.QQ.com   2009年11月05日03: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 )。 中新社发 高延智 摄    整理者注: 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涂元季 顾吉环 李 明整理)
个人分类: 心得偶记|1777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江大学关于实施“1311人才工程”战略的决定(转载)
kksonne 2009-11-3 16:46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 浙江大学关于实施1311人才工程战略的决定 日期:2009-11-03 15:03 阅读次数:145 党委发〔2009〕67号 ( 2009 年 10 月 29 日) 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各学部、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师资队伍,经学校研究,决定实施 1311 人才工程 战略。 一、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因素。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两手抓 ,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 领军人物 ;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总体目标 到 2017 年前后,师资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在 3500 人左右,各类专职研究人员 2000 人左右,形成 100 名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 300 名左右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级人才,建设 100 个左右面向重大任务或科学问题的创新研究团队,支持 1000 名左右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青年骨干人才,即 1311 人才工程 。 三、实施原则 按照 学校统领、学部组织、学院(系)落实 的原则,今后学校将包括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等学校发展资源中的重要部分用于支持进入 1311 人才工程 的人员和团队,并在政策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 为大力推进 1311 人才工程 战略的有效实施,学校将针对 1311 人才工程 中的四个具体目标分别制定实施细则和有关政策。 各学部、各学院(系)党组织和行政要高度重视 1311 人才工程 建设,按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抓紧制定学科与队伍发展的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与学部、学院(系)紧密配合,全面落实 1311 人才工程 的各项目标。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 浙 江 大 学 2009 年 10 月 29 日 from http://zupo.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838object_id=361343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0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细品钱学森对温总理说的话
热度 1 boxcar 2009-11-3 15:51
2005年,钱学森先生曾对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对于这段话,不同的人自然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我无意去总结和归纳别人说过的话,只想说几句自己的看法,算是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点纪念文字吧。 首先,对中国的现状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说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现实没有发展到建国是所设想的比较理想的社会主义阶段,在经济上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GDP持续增长,其实不同的领域和地区很不协调而呈现着巨大的差距。我们的科技、国防、国际形象和地位等各方面虽然在建国六十年来也都颇有进展,但仍未达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所应达到的境界。 其次,没发展起来的原因自然很多,但起着培养人作用的教育肯定难辞其咎,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大学既是培养直接服务于社会的高层次人才的机构,同时也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此外还有科学院、各类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研发部门),因此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发展。遗憾得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虽然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并跟完西方跟苏联、跟完了苏联再学西方,如是几经变迁,却始终没有找准定位和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之路。长期以来,无论是高等教育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式,都以跟踪和模仿为荣,却始终不愿意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做好自己规划。大学的科研急功近利,常醉心于短期见效的研究;忽视对自主创新的培育和支持,更缺乏对新思想的宽容和理解,因此使得创新之路变得漫长而艰难。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在目前的中国大学中很难成为主流的、被鼓励与提倡的对象,所以变得很稀少,久而久之就被认为已经没有了,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悲哀,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隐忧。 最后,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拔尖人才?是因为最近几十年里,我们的拔尖人才通常是拔出来的,更准确说是选拔得来的,甚至是以拔苗助长的方式脱颖而出的。在这种人才认定模式下,选拔者(相马的伯乐)的眼力是关键,可惜现实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选拔者(通常是领导或已成功的学者)未必一定看得准人,更别说有些有本事的人根本不入其法眼了。我觉得钱先生这个冒字用得最好,实际的人才应该是最终凭借真本事被人广为认可的,他们应当是公平竞争的胜出者,而不应该是少数几个领导或者专家通过评选认定的。所以应该尽量给大家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通过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让有本事的人自己基于自己个人的努力做出创新工作并自动冒出来成为拔尖人才,而非靠着像行政任命一样的方式命名为领军人物然后引领团队去创新(这样虽可以得到很多成果,但很难得到原初创新的成果)。 本文发表在《发明与创新》杂志上。
个人分类: 科研|21408 次阅读|19 个评论
科研经费计算结果的启示
toptip 2009-11-1 07:43
如前所述,一篇重要文章的发表成本可能高达500万人民币以上。 研究生:尽管你们每个月只拿着几百块钱千把块钱的补助,你承担的课题可能值几万到几百万。别小瞧了自己啊!爱国爱国,如果勤奋长进一点,5年多出个一篇文章,那是为国家多创造几万到几百万的价值。 导师:一个好的导师,同比投入下每年相比于平庸的导师多出产一篇文章(假设质量相同),他就多创造了几百万的价值。那么相比于为了引入优秀导师多付出的工资部分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有的导师不看文章不学习,不专心科研混日子,这不仅是对不起底下的研究生,对不起自己的工资,更是在浪费国家的的巨额投入。 基金委:人才的价值是要获得肯定的。盖茨的视窗的想法创建了一个微软帝国。不同的人用同样的钱可以有天差地别的效果。如果把国家增加投入的钱砸到现有的科研队伍上,结果可能就是多数打水漂。比如以前出现的,某个大学用巨额资金买了一堆先进仪器让它生锈的现象。如果换一批优秀的人才,那才会显著见到这个增加投入的效果。培养人才,引入人才的巨额投入相比于人才能创造的价值来说,也是小巫见大巫。 作假:作假的文章不仅把投入的钱打了水漂,更误导其它跟进的实验室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浪费。所以文章作假不是什么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重大的经济犯罪。如果贪污500万该到监狱里面关十年,那么作假一篇重要文章应该判个无期徒刑!韩国的黄禹锡才判2年,太便宜他了。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330 次阅读|3 个评论
海外人才,也不能过高看待自己,否则落差太大
lin602 2009-10-26 18:24
近期,网上讨论海外人才方面的帖子很多,近期浙大的涂博士自杀,更引起了一番讨论。 总体上,在国外通过做博士论文及博士后,甚至在国外大学做了教职的学人,在学术上,要比国内的学者起点要高。许多学者回来,做出了较好的学术成果,这是本文的前提。 但也要看到,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也有许多人取得了成绩。从学术公平的角度,目前国外回来的博士及学者,国内给的待遇及条件要比国内博士要好甚至好得多,至于后来的学术大腕的大量经费,那是后面的事情。 但是,目前关于海龟的科研经费及待遇,网上网下讨论得非常多,许多人回来心里也非常不平,我认为重要的原因,是海外人才将这个群体看得偏高了点。(申明,不是所有的海外人才这样看,国内的许多人也有部分这样看的)。 我见到的不少国外回来的博士及博士后,在国外博士论文及博士后期间发表了一些SCI论文,以此回来就得要正教授职称,有的人给了,有的人没有给,只给个副教授,但他们心里就严重不平衡(国内博士有的给副教授,绝大部分只给讲师)。而部分回国学者经过工作多年后,有的科研做得可以,成为国内外的学术知名人士,有的科研做得也非常一般,还赶不上国内的同事得到的国家自然基金多,企业项目多。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情,也许有人说,这是国内人的人脉关系,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许多年轻教师得到的自然基金,并不是人脉关系得到的。我们的理学院(从事基础化学课教学)今年有三位前几年从校外来的年轻博士教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化学学科),而且是没有人为因素在内的。也有部分从国外回来的专业课博士及博士后,到现在也没有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几乎同期工作)。 国内的博士及博士后们,相对来说,抱怨还少点,原因是他们的期望值低点。而海龟们,可以说,总体上他们的条件要比国内土同行们要好得多(要注意,要讲统计的数据,不讲个体)。 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的博士及博士后们,是不是在国外大学都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条件,是不是非常容易得到终身教授,是不是有非常多的科研经费,是不是有非常高的薪水及生活条件(比国外同行)。为什么在国外他们抱怨要少,回来的抱怨就多了不少(不是所有人)。我的同学们出国也不少呀,我看他们与我们的科研经费(不是绝对值,要讲相对值,要看能够负担多少研究生,做多大的事情)及科研创新也彼此彼此呀。比我们突出的人有,但比例并不是太大的。如果拿到博士学位不在大学及科研单位工作,就不比了。 我觉得,不管海龟及土学者,应该是在一个平台上,不要让海龟们有种高人一等的想法。是不是好的学者,要由后面的工作成绩所决定了的。许多科研上的非常厉害的人,他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许多官员们经费多,他们的不正,得到了许多好的条件,但大家(公认的大家,不是纸面上的)的名单中,他们并不在内。 如果申请经费中的人脉起作用,但做企业项目,许多国内的学者也并不差呀。企业的钱许多是私人的钱,他们的钱不是人情关系给的呀,是一分钱一分货的。 所以,海外的人才回国工作,包括在国外工作,将自己放在所有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从一个整体上讨论中国的科研,科研经费,科研条件,科研成果等。 海外学者将自己看得高人一点,会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让国内土学者也不舒服的。(再次说明,不是所有海外学人者是这样看待自己的)。让国内国外的学人,在一个战壕中好好平等地工作,呼吁提高科研条件,揭露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腐败的现象,同情与关怀我们的同事们,做出点成绩,为社会(不管中国还是中外国)做点贡献。 这篇小感想,要得罪人了,呵呵。(苦笑一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51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才------“能力”优于“知识”
xupeiyang 2009-10-26 11:47
 ――技术与业务能力。入世后社会将更加需要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产品营销、管道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的人才。没有过硬的技术才能或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必然会被市场竞争淘汰。   ――组织与规划能力。如今许多被认为是少数领导人士才具备的组织能力在入世后会成为选择职员的重点。比如说设置工作流程、制定市场营销方针、统一调拨财力物力,协调分配任务等都需要高标准的组织规划能力。人的能动性要得到充分发挥,而不局限于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   ――说服与交流能力。即语言能力,懂得如何表达信息和思想,并能够听取信息与思想的人。公司间的交往要求职员能应付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并具有越来越高的游说能力。同时,在本来节奏快的工作环境中,内部的交流显得更加重要,尽管惜时如金,但没有交流就缺乏动力和发展的源泉。   ――数字与计算能力。这种能力并非是理工科才必备的,入世后绝大多数人才都应当具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公司运作的衔接通畅都离不开数字与计算。   ――想象能力。它是白领职工都需要的技能。富于想象力,有利于收集并获得广泛、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想象力还可以开拓思维方法及观察的视野,换一句话说,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动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文理贯通能力。文理贯通要求职员学会利用个人天赋提高工作经验,各种知识的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文科积累的教育经验与理科的专业技能的结合将是明天的白领人士们最有参考价值的学习方向。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5.htm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自杀、人才、高校、待遇 隐藏
热度 1 luxiong 2009-10-25 10:36
最近本文标题上的几个单词很是引人注目。 博士与自杀 近几个月来,不断有周围博士朋友,同学相继离去,包括三年前跟我同一办公室的中科大的一位朋友。这些朋友年龄跟我差不多,都是青年人,都是很乐意帮助别人的,都是善良的人,乐观的人。我还特别记得中科大的这位朋友当年教我如何用有限元软件,跟我一起去尖沙咀看海。最近浙大涂博士事件终于让我有写写东西的想法。 逝者长已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也是一个高校年青教师,跟涂博士同年。有许多经历让我想跟各位网友分享,只是希望不再有悲剧,不再有孤儿寡母在丧礼上反复念叨sci与核心期刊。多年前,我放弃了还有几个月就能拿到的永久居民,回到内地,因为我觉得那里有亲人,有稳定的工作。 然而等自己去面对每一件事的时候,才发现作为一个小小的博士,是多么的无力与无助。哪怕一个小小的签字和盖章都要跑无数趟。 我也有过害怕与焦虑,也有过长夜不眠。但是我坚持过来了。坚持的理由: 1.老婆孩子,父母兄弟亲情。 2.领导,同事,朋友的支持 3.还有一批能干的学生。 希望跟我同龄的高校同行能够在最艰难的时候想想以上三个方面。 讲讲高校与人才。 什么才是高校现在需要的真正的人才 1.能够发CNS,即刻给高校带来荣誉。 2.能够马上产业化,带来直接效益。 3.能够忽悠大的纵向项目,带来课题。 除此之外, 千万别把自己当人才 ,有助于调整心态,度过难关。有人说发表文章如何。出来混的,谁没有文章。除了CNS,在管理者眼里,其他只是几张纸罢了。各位真的想去高校,应该认真对一下以上标准。 待遇 其实高校待遇真的不算最差。一般一个月两三千块,够吃喝。有人呼吁提高待遇,不现实。其实大家看看所有财政拨款的单位,都只是这个收入。如果想致富,就只能靠自己。如果想通了这点,就不会出现想不开的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年青人要多跟人交流。不管是大牛,小牛,学生,领导,同事,都要经常沟通。大部分人都是乐意跟人交流的。交流的越多,越能让你了解别人,让别人了解你。从科研上来讲,也能更快的获得最新的信息。 如果对科研有抱怨,请参考我的博客,千万别当科学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720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热度 1 boxcar 2009-10-23 23:41
最近这两天本网有个很火的话题浙大的海归涂博士悲惨地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一个让人悲悯叹息的事件发生之后,我等生者在唏嘘之余似乎更应该做些思考,把想到的东西写出来,用于纪念这位虽不相识的学人。于是,我决定继续我的人才的流体力学系列博文,并给这第四部分起一个比较形象的标题自由落体的悲哀(但绝无调侃之心),谨以此文献给已经逝去的涂序新博士,并为某些可能会处于类似境地的人才和引进人才者诫。 在前面的三篇博文中,我把人才比作是流体,然后用一些力学的思想去解析人才流动的问题,当然这种想法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比较宏观的考虑,但涉及到具体的某个人,都可能有独特的状况,而且最终也算是细节决定成败。也就是说,每个人(优秀并得到了众人的承认与赏识者可被称为人才)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虽处于某种大潮之中(例如现如今化海龟为海带的归国求职潮),却都是各有特点的一滴水,不过混迹在大潮之中并不起眼,只有当他立身潮头之时(能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或者忽然飞溅于一片潮水之上(忽然因某种独特的原因成为焦点)时才为人所见。很不幸,涂博士成了这样一滴被世人关注的一滴水,但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其死后获得了空前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涂博士的经历虽不见得多么有代表性,但也绝对不是空前绝后的个案。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排除掉个人家庭方面的一些影响因素(清官难断家务事,我等外人更不变乱说),涂博所去的Z大的人才引进与涂博本人的求职基本具备了当前中国高校人力资源市场博弈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大学求贤若渴延揽人才,一方面是大牛们若即若离、讨价还价,小博忙不迭地投送简历面试谈判签约,之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传说中的双赢和多赢场面实在是并不多见。这种场面 连续热闹了几年之后,发达地区高校的固定教职从高到低已接近满员,但想求职的海归人物的层次却越来越高,在这种大背景下,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一触即发。 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传递的延迟,让海归及其周边人等(亲属朋友同学等)在对未来职位和生活状况的判断难以绝对契合实际,有时难免有很高的期望值,对自身优势的信心可能又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甚至产生某种强烈的优越感(这本身并不是错),这两者可能让人才的心态处于一个水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高水平的心态其实未必有足够的现实条件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撑。以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人才所去单位很难在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职称级别、人际环境和收入状况等方面全面满足人才的需求,不满情绪和失落感甚至会在一段时间里不断提升,这种偏高的自我评价和预期在遇到明显偏低的现实时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用人单位最初承诺的不兑现会让人才偏高水平的心态迅速失去支撑,在比较极短的情况下会以一种自由落体的形式直落下来,击碎了人才的梦想甚至生命,留给世人一种自由落体的悲哀。 那么如何挽救这些危险的自由落体?首先,用人单位需要尽量建立起一个牢固的支撑,不该出现承诺好的条件不兑现的情况。其次,人才们也要注意防低自己的心态和心理预期目标,避免其不小心攀爬上危险高度,以减小落差,规避风险。再次,周边的人在发现了落体症候时要出面干预,及时给落体背上降落伞或者在下面放上安全气垫,让落体即使难以避免落地,也是以相对安全的方式,也许这要靠给人才合理的心理辅导吧。 如果像一滴水那样从高处落下,落到水潭之中总会激起一片飞溅的水花和水面上的环环涟漪,但当涟漪平息下来之后,谁还记得这滴曾经落下的水呢?
个人分类: 社会|615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美国再现人才回流中印潮 将是美国发展巨大损失(转载)
毛宁波 2009-10-20 03:13
据美国中文网10月19日报道,美国再现人才回流中印潮 将是美国发展巨大损失。下面是文章全文,转载如下,请大家参考。 美国学者指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高学历人才出现新的回流潮。其中有三成已在获得绿卡或者成为公民。这些年富力强、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将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损失。   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Vivek Wadhwa公布了他主持参与的一项由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和杜克大学去年下半年联合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和印度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正在寻找机会纷纷回国。    调查指出,中国青年回国的平均年龄为33岁,印度青年人为30岁。他们中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中国的回国人员51%获得了硕士学位,41% 获得了博士学位;印度回国人员中,三分之二获得了硕士学位,12%的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大多数人从事科学、技术或管理工作。   调查特别发现,回国的高科技人才中,相当比例的人已经获得绿卡或者取得公民身份。其中,中国回国创业者中,有34%已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或成为公民;印度回国创业者中,有绿卡或成为公民的占27%。   是什么促使在美国的海外高学历精英回国 84%的中国受访者和69%的印度受访者表示是因为职业前景。尽管大多数人表示,对收入没有美国高,但回国的收入能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还有67%的中国受访者和八成印度受访者表示,回国能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此外,回国照顾年迈的父母也是重要原因。   据调查,回国已成为海外人才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据统计,回国的中国受访者中,回国前只有9%已获得高级管理职务;回国后,高级管理职务的比例上升到36%。   美国好在什么地方 54%的印度受访者和4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此前在美国的职务所获得的报酬和待遇比国内好;51%的中国受访者和24%的印度受访者表示,美国的医疗保健比国内好。   这种回国的趋势仍在继续扩大。根据美国在读海外留学生的调查,只有6%的印度学生、10%的中国学生和15%的欧洲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留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国际学生愿意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但仍认为最终回国会有更好的前途。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3925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思考
cncwgl 2009-10-19 15:04
提出问题: 1、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是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这样的考核体系是否合适? 2、年轻教师只参加一个象征性的岗前培训,是否能够达到教学要求? 3、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的分类是否合适? 4、提倡科技转化和新生产力的提高,目前的考核体系是否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 5、考核体系是否可以体现真正的按劳分配?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84 次阅读|2 个评论
沙特砸200亿美元巨资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前20名
chrujun 2009-10-18 19:48
据2009年10月16日《科学》杂志报道,沙特投入200亿美元巨资打造的世界一流大学KAUST正式投入使用。该校只招研究生,办学规模为:教师250人,学生2500人。学校提供的科研设备全是世界一流,提供的科研经费也高得惊人。不用费尽心思去申请科研经费,该校按照职称提供的科研经费如下: 助理教授: 40万美元/年 副教授: 60万美元/年 正教授: 80万美元/年 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优厚的待遇,KAUST吸引了一大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加盟。KAUST的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前20强,穆斯林世界最强大学,中东地区最顶级大学。 KAUST 大学位置 KAUST大学教师与学生来源分布图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5980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