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Anderson教授的担心是合理的
华明 2010-1-17 09:10
下面是我在王鸿飞博客上的留言: 王老师也需要注意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回去的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大批人。而且还有个DYNAMICS的问题,那就是人数越来越多, 级别越来越高. 历史上,美国的发展和大量人才从欧洲流向美国是有关系的. 还有个让安德迅博士担心的原因, 那就是美国经济衰退,无数高学历人员无法找到满意的研究岗位. 就我在美国工作的公司来说, 现在干活的科研人员有一半以上是在中国本科毕业在美国读研究生后留下来的老中。假如今天公司不行了需要关闭,这些人没有几个能够找到比现在还好的工作, 大多数都需要考虑回国发展...... 参考: 王鸿飞: Anderson教授的担心是多余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760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就是环境
wlingj 2010-1-16 19:4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782
个人分类: 人才环境|2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网博客创新人才: 魏,刘,及。。。(配组爆图)
raoh 2010-1-13 23:02
2009年科学网博客创新人才:魏,刘,及。。。(配组爆图) 友情提醒:此文最后有配图,看帖时,请别吃喝,后果自付。 再坦白:博客创新人才其实就是我新加的“博主好友”。当然我这的要求较高,光会写还不够,要有创新技术才行。 经过一番黑箱抄作,允许毛遂自荐及各种不择手段的不正之风,(这次没有,望以后有),现结果及创新成果公布如下,如有不服,可作(无效)申述,更鼓励自己了断。。。 1. 魏东平老师。魏老师在科学网首先电脑作诗填词,其博文常“偷”用麻将搞法:标题用二,五,八作将,或在暗搞清一色;等他人发现后,就只剩十三烂可整了。最绝的是魏老师可让电线杆跳舞! 2. 刘立老师。刘老师长于中英对照,混用,改造英文令其完美(如:rivercrab,icesky snow earth,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独特的象限论,一个十字架一来。。。首创自问自答及自言自语掏心窝.最近又搞了个“Snapit”! 3. 饶海老师。没错,就是我,怎么样?首创-立自己作自己好友。我就这样,很自豪/自信/自私/自知/自爱/自觉/自利(请任选一个)。创新人才的特点就是:大家认为不能干的事,他就会再问一声:‘为什么不能”,结果就发现了新天地!有人会说“你又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不好”!瞎扯,这种事多了,为什么不能,你也可以去做啊!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保证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不能,我没意见。另外我还有别的创新留到下次评奖用。 配个图,如2位不喜欢就砍了。 但请 各位 移动 移动 离电脑 一尺, 笑果 更 好!
个人分类: 友情娱乐版|5554 次阅读|16 个评论
人才:寄养和过继
大毛忽洞 2010-1-10 06:24
人才:寄养和过继 寄养,就是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寄养到别人的家庭。 寄养一般是有钱人培养后代的一种做法。 有钱人的家庭,一般都很像宁国府。 为了培养出有出息的后代, 就把孩子寄养出去,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 再把孩子抱回来。 过继,就是在亲戚之间把孩子过户。 可以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人, 也可以把别人的孩子过继给自己。 国家就是一个永恒的家庭, 和这个永恒的家庭比,任何人都是一个孩子。 国家和政府是两码事, 例如德国: 国家就是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相当于一辆满载人们的车; 政府却是一个开车的司机。 爱因斯坦是德国的孩子, 但是却被寄养到了美国。 爱因斯坦在美国长大(年龄增加)后, 就被过继到了美国。 美国有很多得诺贝尔奖的人, 他们都是第一代或者第二代被寄养者, 寄养到一定年限就过继给了美国。 美国从寄养和过继的人才中捞到了很多好处。 因此,现在美国人到处抱养孩子, 抱养是一步到位(合并了寄养和过继)。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5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效调动20万真心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胜过引进海归1万
whitesun 2010-1-9 23:01
看到很多人谈论人才计划的各种优缺点,说到花大价钱引进海归时,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好,到底好不好,国家也没公布什么可靠的数据,我们大家说也就是些猜想,不妨我也提出一个接近量化的猜想: 有效调动20万真心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胜过引进海归1万。 以上猜想,可用如下观点和数据帮助分析: 1.大多数科研第一线的骨干是青年人,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干扰,而年纪大点的骨干已经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科研作风,改变他们比较难,效果不够理想; 2.近年来,每年新考上的研究生大概在27-30万左右,博士生大概在8万左右,不管怎么样这部分人都要生存,国家多少也给点补贴,合计下来就算每年只有1%的博士生能算是科研骨干,他们每月300-600的补贴,一年也就5000左右,1%大概有1000人,大多学制草超过4年,如果粗略估计,在校的大约有5000名博士生可算上科研骨干,大约每年只需要国家支付5000*5000=2500,0000万基本费用,也就相当于某些人才计划引进25个人的的费用(院士外聘,大多为一年100万),考虑到骨干研究生们从其他地方也能拿到点钱和有些其他科研开销,就算放大10倍,一年也就5万,这样引进的人才也就250个。这样下来,20个骨干博士生也就定一个院士。 3.每年有百篇优秀论文,他们的作者可以说是很牛了,是1000人中的前100名,其中很多人都在帮学术大家,院士工作,大部分人的成果都很硬,其中有部分人将来也能上院士,换句话说,一个能顶上1个院士,至少不超过10个能顶一个;另外,提名的几百名也相当优秀,也都在各名师手下干活,他们的成果应该也很不错。 4.我相信考上博士的人中,想搞科研的绝对超过1%,说成2%绝对不算多,也就50个中有一个,我相信50个中,有一个想搞科研且有搞科研潜力的概率,也高于98%,也就是说,每届博士生,多调动1000名人的积极性的可能性很大,值得尝试。 通过以上分析,在现有的博士生规模下,不妨更加重视年轻学者的科研积极性,想办法调动他们科研积极性, 粗略估计,25个年轻科研骨干的开销(放大10倍)与引进一个院士 费用差不多,就算引进1万个院士水平的海归人才,我看也很难超过25万个科研骨干的科研实力。因此,可以认为,有效调动20万真心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胜过引进海归1万。 当然,上述结论只是从一个侧面分析的一个猜想性结论,目的是引发大家对人才引进的成本和实际效果的量化思考和如何减少我国科研骨干流失的问题,希望引起有关学者和部门的重视,不妨将一部分引进费用合理地投入到骨干科研分子的培养上,那样可能更长久,更有利于我国社会科研实力的提高。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648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emlyn 2010-1-7 16:12
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01月04日 本刊编者按: 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中国导弹之父、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老生前不仅在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作出了跨越式的贡献,而且非常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他生前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仍然思考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本期《前沿科学》特刊登钱老的这次谈话,以缅怀和纪念钱老。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整理) 摘自《 人民日报 》 责编:前沿科学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报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qykx/content/2010-01/04/content_141746.htm
个人分类: 科研心路|20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施一公、饶毅上《纽约时报》
热度 1 郝炘 2010-1-7 15:38
今天的《纽约时报》刊登题为 Fighting Trend, China Is Luring Scientists Home(反击趋势,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见: http://www.nytimes.com/2010/01/07/world/asia/07scholar.html?pagewanted=all 摘译如下: 2008年著名的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1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一事,并没有让美国的科学家过于惊讶。 施博士的细胞研究已为癌症治疗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在普林斯顿,他的实验室占据了整整一层楼,他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200万美元。 令他们吃惊--更确切地说是震惊--的事发生在几个月后:归化美国公民、在美国居住了18年之久的施博士 宣布他将离开美国,去中国从事科学研究。他放弃了 霍华德休斯的研究经费,辞掉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职位,回到北京的清华大学出任生命科学院院长。 最近,在其访客如流的办公室里他对记者说:直到今天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回国,尤其是处在我的位置上,放弃了我所有的东西。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Robert H. Austin在电话里说,他是我们的明星之一。我觉得 真是疯了。 清华学生眼中的施一公 乐于助人,有强烈的动力。 42岁的施说,我觉得我欠中国些东西。在美国,很多事情已经建立。在这里我不管做什么,影响可能是10倍、甚至百倍的。 47岁的生物学家饶毅2007年离开了西北大学,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他对照中国的灵魂反省与美国的自我满足。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问他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时,他 在草拟的回答中写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失去了其道德领袖的地位, 但是美国人仍然陶醉在其国家与自我的伟大感之中。 这些科学家也没有被民主的 优点所折服。饶博士说他希望也相信在他有生之年中国可能采纳多党民主制,施博士则说他怀疑 这种政治体制能否对中国适合。 在清华大学当学生时,施博士曾参加1989年xxxxx 。 在美国,作为一个注册民主党人,他曾积极参加选举。他说,多党民主制度对美国来说很完美,但是认为多党民主制度适合美国并不意味着它对中国合适。 但是回到中国政治化的科学界也是充满挑战的。一些简历不够厉害的科学家对海龟存有戒心。 这种对立也波及到中国的博客圈,在那里施博士被攻击不真心、不值得信任。华南理工大学的刘仲武教授在其2008年的一篇博文中说,应该把施博士排除在 关系到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科技项关之外,必须牢记其外籍身份,他写道。 施博士说,过去的一年半对我来说好像是10年。他说这些批评使他想起文化大革命,我很高兴我还在站着。 不过海龟们也有强有力的朋友,包括他们所在大学的校长、以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某些官员。施博士和饶博士帮助起草了党中央吸引一流海外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其他专家回国的新项目。 2008年5月,施博士被邀请在中南海 给习近平副主席和其他高官讲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 曹聪说,这将是一场攻坚战 。他们都是优秀的科学家,但是他们必须形成一个临界质量才能改革这个体制。如果他们不改革体制,他们会离开。 施博士说他在清华很乐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吸引了18个博士后来学院建立独立实验室,他们大多来自美国。 他说,清华的生命科学院将在 十年内在 扩大4倍。 施博士不认为清华现在的科学能和普林斯顿的相提并论,他把清华大学比作美国受尊重的州立大学。 但是他说,几年之内,我们会迎头赶上。
个人分类: 英译中|14365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
wlingj 2010-1-7 00:00
本文转自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classinfo/info.aspx?id=7971 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   一、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 1. 高层次人才 什么人是高层次人才?在界定高层次人才之前,先了解一下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高层次;(2)类别性;(3)相对性;(4)稀缺性;(5)动态性。 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如下本质特征:(1)高创造性;(2)高流动性;(3)大协作性;(4)强时效性;(5)相对性;(6)地域不均衡性。 也有学者认为,高层次人才具有以下特点:(1)高层次人才的职业特点是高风险性、稀缺性、难配置性;(2)高层次人才投入的特点是资本投资高、教育周期长、成长的条件要求高;(3)高层次人才产出的特点是产出的高效益性、产出的多样性、产出以精神形态为主;(4)高层次人才劳动消费的特点是劳动的复杂性、劳动的连续性、劳动的高难度性、劳动的创造性、劳动的国际化。 以上界定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根据人才四不唯理念,高层次人才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能力强。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成为一个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前提; (2)业绩大。光有能力,没有业绩,显然也不是人才,更谈不上是高层次人才; (3)相对性。知识分子中有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中也有高层次人才,农村人才中同样也有高层次人才。在每个不同的人才群体,都有各自的高层次人才。当然,一个领域中的高层次人才,在另一个领域中可能连普通人才也算不上。如一个高技能人才,如果放在知识分子队伍中,可能就称不上人才了; (4)时间性。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如果不能持续提高能力,今天的高层次人才,明天就会落伍。 (5)区域性。在人才集中的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在人才相对缺乏的落后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就宽松一些。 把握了高层次人才的特点,界定高层次人才概念就有了基础。首先分析一些现有关于高层次人才的界定。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两院院士以及在本领域有很深造诣、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是有总揽全局能力的战略科学家或科技帅才;(2)重大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科技将才、杰出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3)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主要科技奖励获奖者;(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百千万人才工程、863计划、973计划等重要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人、著名企业技术负责人。蔡学军、丁向阳、韩继园:《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才》2003年第10期。这样界定高层次人才的优点是对象明确,但不足也很明显,这就是只是针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而言。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中的一小部分,而新型高层次人才则是高层次人才中特点鲜明、能量和作用巨大的又一小部分。他们是人才中出类拔萃者,是不仅具有高学历,还具有强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创造性、发挥统领作用、取得突破性成就、并为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作出某种突出贡献的人。因而,新型高层次人才是学历、能力、贡献的高度统一。该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判断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标准是能力及业绩,学历可以作为标准,但不应作为绝对标准,特别是不能把高学历作为主要前提条件。 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通常,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国家和省、市的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生导师、博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正高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等。从不同层次划分,高层次人才有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系统内的,表现为金字塔飘移结构。该种界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知识层次高,且没有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时间性特征。 高层次人才指在人才队伍各个领域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或处于专业前沿并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的人才。一般来讲,这类人才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高层次人才常常具有特别旺盛的创造力,在个人素质上表现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的新型人才。该定义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没有点出高层次人才的时间性、区域性特征。 综合以上各个界定的优点,我们可以这样界定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指在一定时间、区域、行业内的人才队伍中,那些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且有较大贡献的人才。一般是指院士、具有正高及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博士后、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 2.高层次人才政策 政策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的概念之一,但人们对他的含义并没有一致的界定。这里仅举几例: 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 政策是指某一(或一组)行动者(主要是政府的官员、机构和团体)在既定的活动领域中的行为。更广义地理解,政策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体现了这种关系。又为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手段。一般来说,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制定的,公共政策体现了他们在政治系统和特色环境下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表达了他们的行为和目的,反映了他们实际所做的事情和效果。 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包括执政党和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为调整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执政者的特定价值取向和策略措施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过程。 综合以上内容,本文认为,高层次人才政策就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为了规范高层次人才行为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以及主要目标诉求虽然不仅仅是为了针对高层次人才,但含有高层次人才的内容,或者是适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准则,主要包括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 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包括法律,而狭义的公共政策与法律相对,本文所探讨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主要是指狭义的公共政策,不过也涉及部分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出台与实施,我国越来越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旨在加强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12-26)指出,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05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措施包括:组织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库,探索发挥专家作用的有效途径;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06年工作要点》则进一步提出,要以创新型领军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总的来说,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所包括的范围较广: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说,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高层次人才使用政策、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高层次人才安全政策、高层次人才市场与人才流动政策等。 从不同人才群体来说,有针对院士、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国际人才的政策,也有针对留学生、博士后的政策,等等,甚至有专门针对退休人才的政策。 从政策自身类别来说,有职称政策、工资保险福利、考核与奖励、劳动关系等内容。 从不同行业来说,每个行业都有其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如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政策。 按照地域来说,有国家级政策、省市等区域性高层次人才政策等。 按照国内外人才来说,有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也有针对国外人才的。 3.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政策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等多项政策文件。为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1993年实施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教育部在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此外,教育部还实施了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近期,国家有关部门还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等政策。 在高层次人才吸引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政策文件,如:《人事部、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争取优秀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的通知》(人专发〔1992〕16号)、《关于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为西部服务,支持西部建设有关工作函》(教外厅〔2002〕30号)、《人事部〈关于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技活动〉的通知》(人调发〔1995〕144号)等。在吸引国外人才方面,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经国务院2003年12月13日批准,公安部、外交部还在2004年8月15日联合发布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公安部、外交部第74号令)2005年,我国有关部门准备出台《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 在高层次人才激励方面,也先后出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政策、政府特殊津贴政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策等政策。 在高层次人才安全方面,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也多次提到这方面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12-26)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人事部《2005年人事工作要点》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人才安全问题,制定重要人才流动办法。 在人才市场与人才流动方面,我国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12号)等多项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对于推动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配置起了巨大的作用。2005年,有关部门又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等政策做了修订。 4.省市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政策 为加强地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许多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高层次人才政策。其中,以浙江省比较有代表性。 2004年年底,浙江省集中出台了十项人才新政策,主要包括:《实行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暂行规定》、《关于加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浙江省实行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关于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规定》等。其中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几项突破:一是设立特级专家评选制度;二是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三是规定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 一些省市出台的有关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也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河南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豫办〔2001〕10号),就包含了以下多个方面:着力培养造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提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对有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重奖;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江苏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发〔2001〕4号)中,也有类似内容: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积极营造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各省市出台最多的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几乎每个省及主要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如:《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沪人〔1999〕51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制定实施的《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人才建设引进急需人才的暂行办法》;《大连市关于吸引软件高级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为吸引海外人才,许多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外国专家局在2002年就联合出台了《关于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实施办法》(深人发〔2002〕70号)。 在高层次的使用、激励等方面,各地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重庆市《关于改善高级人才生活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渝人发〔2001〕69号)等。 二、有代表性的高层次人才政策 1.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政策 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国恢复和重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这项制度有力地激励了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1999年,为了解决科学奖励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奖励项目过多,获奖项目质量有所下降;缺少具有权威性的最高奖项;奖励项目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导向性不强;重复设奖、奖励名目多而乱),国家颁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通过立法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完善国家级四大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还规范了省、部级以及社会力量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先后获得该项大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被修订、完善,地方、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设置科学技术奖也受到鼓励、规范。目前,新的国家奖励政策正在规划或酝酿之中,如国家功勋奖励制度。 2.政府特殊津贴政策 1990年7月,为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级专家的关心与爱护,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决定给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发放特殊津贴。为此,人事部、财政部发出《关于给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发放特殊津贴的通知》(人专发〔1990〕6号),决定将特殊津贴列为国家财政专款,从1990年7月开始发放,津贴额为每人每月100元。 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的通知》(中发〔1991〕10号),确定了政府特殊津贴选拔的数量(当年10000名)、范围(以自然科学为主)、条件、程序和待遇(每人每月100元)等内容。从此,这项工作正式在全国推行。 1993年4月,人事部发出关于《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进行考核的意见》的通知(人专发〔1993〕10号),决定每两年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在职人员,对其新成就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和表彰,并及时输入专家数据库;对谎报成果、违背思想政治条件、出国不归、自动离职、不求上进等情况,停发或取消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人事部发出《关于从1995年起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办法改革的通知》(人专发〔1995〕27号),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从1995年起,新选拔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将不再采取逐月发放津贴的办法,而是由国务院向他们一次性发放5000元;1990~1994年选拔的人员,仍按原逐月发放的方式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同时制定了政府特殊津贴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特殊津贴选拔的范围、条件、数量(1995~2000年,每年控制在5000名左右)、程序和待遇。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通知》(中发〔2001〕10号),决定今后十年,每年选拔3000名左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每人一次性发放政府特殊津贴10000元。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选拔制度实行十多年来,全国共有十几万人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贴。 3.百千万人才工程 自1995年起,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培养造就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专项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02年,入选该工程的各类人才万余名,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优秀年轻人才的工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99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8号),提出了到20世纪末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的目标。 1995年11月,《人事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人专发〔1995〕147号),提出了到20世纪末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造就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第二层次:上千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该实施方案对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目标、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1998年8月,为建立健全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人事部等七部门拟订并下发了《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考核暂行办法》(人发〔1998〕62号),对人选进行考核的目的、指导思想、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方式及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的使用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 2002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1〕14号)精神,为继续做好年轻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人事部等七部门制定了2002~2010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人发〔2002〕55号)。方案提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实施人才战略的总体部署,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4.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策 为了激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3年3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第50次会议纪要提出:对那些在国内外有名望的中青年科学家生活待遇方面的问题,如工资问题、级别问题、住房问题、两地分居问题、医疗问题等,中央组织部应作为特殊的情况,立即同有关部门协商加以解决。经国务院同意,从1984年起,中央组织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参见表2)。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选拔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为了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中组部正在酝酿出台新的措施,因此,从1998年至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工作暂时停止。 5.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 由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共同组织,中宣部具体实施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于2003年启动。该工程是宣传文化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四个一批人才是指: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 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是:要用5年至10年时间,在中央和省级宣传文化单位,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推荐的专业人才中,培养1000名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优秀人才(其中,理论界200名,新闻界300名,出版界100名,文学艺术界400名)。通过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使他们成为宣传文化系统各个方面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相关政策规定文件主要是《关于印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宣发〔2003〕26号)。 6.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1998年教育部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个层次,其中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目前教育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每年遴选聘任10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0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点支持60个优秀创新团队,以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支持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重点支持培养10000名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个层次间,上层牵引下层,下层支撑上层,为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为保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坚持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将人才计划与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等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基地、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综合效益。在教育部的示范和带动下,多数高校也制定实施了相应的高层次人才计划。 7.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从2005年起,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始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计划到2010年的6年内,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现代管理、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等5个领域,重点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653工程重点从两个方面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开展可供选修的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二是开展五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继续教育活动。该工程明确了五个行业领域开展培训活动的牵头单位、重点培训内容、项目、方式和培训人数。现代农业领域由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协按职能分工负责,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等参加;现代制造领域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参加;信息技术领域由信息产业部负责;能源技术领域暂由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牵头,有关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以及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单位,按职责分工、业务范围分别组织实施;现代管理领域由中国企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 8.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支持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组部的统一部署,从2003年起,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工作,即从西部地区选调部分青年科研骨干作为访问学者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所属的研究机构、重点院校、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此项工作的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为西部地区培养和造就1000名左右热爱西部、奉献西部、扎根西部、有较高水平和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9.博士后人才政策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借鉴了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于198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试行。参见1985年7月5日国发〔1985〕88号《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这一制度目的是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优秀人才。 1985~2004年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1186人,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7258人。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1548人,目前在站人数12206人。2004年全年进站4889人,比2003年的4495人增长8.77%。到201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比2005年底增长30%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增长50%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年招收规模达到8000人左右,其中企业博士后年招收规模有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快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 10.留学高层次人才政策 1978年以来,教育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了400余件关于出国留学选派、国外管理、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出入境便利、海关、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文件。 为了加强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队伍建设,2005年3月22日,人事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以及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范围,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主要原则、条件等做了明确规定。 《意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一般是指:我国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学成后在海外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金融、管理等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内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拥有较好产业化开发前景的专利、发明或专有技术的人才。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针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重点和特殊需要,《意见》提出了8项具体的界定条件,它包括了学术界、国外高校、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等8个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界定方式尽量照顾到了科研、教学、创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尤其注重业绩,将界限圈定在留学人员中素质能力层次较高的人员,特别是我国重点建设领域和急需的紧缺人才。 11.国外高层次人才政策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我国人才开发行为日趋国际化,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国外人才在中国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2-05-07)指出,要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国服务、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 为了吸引国外优秀人才,经国务院2003年12月13日批准,公安部、外交部还在2004年8月15日联合发布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公安部、外交部第74号令)。《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共29条,分别对外国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资格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取消资格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许多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外国专家局在2002年就联合出台了《关于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实施办法》(深人发〔2002〕70号)。 目前,我国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末,每年外国人才的引进规模只有五六百人,90年代增加到每年6万多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引进外国人才的规模猛增至每年22万人,外国人才的来源也已从当初的十几个国家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个国家。中国正在成为引智大国,每年引进人才近45万人次,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7日电。仅2003年、2004年两年,先后约有48万人次的外国专家和29万名的港澳台专家来中国内地、大陆工作,约8万人次出国(境)培训。全国外国专家局局长工作会议材料,2005年2月28日至3月1日召开。 三、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评估及创新思考 1. 高层次人才政策评估 鉴于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对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这些政策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这些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的重要过程。 目前,有关政策评估的方法及措施多种多样,常用的评估模式有效果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等,这几种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效果模式强调政策目标及政策结果的对照,这种政策评估方式既提供了客观的评估标准,又具有简单性的特点,但不足的是把政策过程考虑得过于理想化,实际上,在政策过程中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因素往往被忽略掉了,而且在政策目标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这种评估措施往往是无效的。 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学方法被引进政策科学领域后迅速形成并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它克服了所有效果模式的共同缺陷:忽视成本,从而把成本即政策投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评估范畴。经济模式在现代政策评估中因为数字的精确性而广受推崇。但是,必须注意,经济模式不是万能的,它在对政策的社会影响、象征性的效果及软目标等无法用数字精确表达的项目评估上是无能为力的。 职业化模式主要是利用专家们的直觉,这种政策评估模式主要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些目标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领域。但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人为因素过大。 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现包括了很多政策,因此,在对这些政策进行评估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不过,由于本文主要是对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因此,侧重于利用效果评价模式,即通过分析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状况来分析、评估高层次人才政策。 2.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5年,我国从事RD活动人员预计120万人年,比2004年增长4.1%;科学家与工程师达98万人年,比2004年增长5.8%。而1991年为47万人。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达70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04人;到2005年,全国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系列人才政策的调节与推动。 但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层次人才相对总量偏低。2001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10.2人,而美国1997年为81人,日本1999年为97人。 其二,区域分布不均衡。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为3.31∶1.47∶1。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集中了全国17.79%的科学家和工程师,16.4%的研究与开发人员,两项指标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总和的7.4倍和6.78倍。 其三,缺少世界级科学家。在我国本土的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性权威科学奖中一直没有实现零的突破。从国际权威性科学院外籍院士人数的国别排序来看,中国不仅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若干中等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 其四,高层次人才老化问题比较严重。以工程院院士为例,在2001年的613名院士中,65岁以下的院士有215人,占总数的35.10%。66~75岁的院士有296人,占总数的48.30%。76~79岁有54人,占8.79%。80岁(含)以上有48人,占7.9%。这显然与科学研究人员出成果的年龄段不相吻合。从世界经验来看,一个民族科学的振兴,都必须拥有一批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的杰出科学家队伍。 其五,高层次人才流动不畅,结构性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评价制度等未能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残留的弊端,高层次人才在各单位之间流通渠道不通畅,部分人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人才资源重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其六,人才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世界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的今天,高层次人才更是各国争相延揽的对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如,我国留学生人才流失就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通过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可以分析出相关政策的不足,当然,由于近期政策的效果可能在今后才能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方法评估当前政策体系显然不够客观,但也能大体反映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 3.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许多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高层次人才相对总量偏低,说明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缺少世界级科学家,说明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与使用政策存在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即说明各地人才环境差别较大,也说明一些地区的人才吸引与激励政策存在不足;高层次人才老化问题比较严重,说明在政策方面需要加强年轻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工作;高层次人才流动不畅,说明人才市场与人才流动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反映出户籍问题、档案问题等因素依然是制约高层次人才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人才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说明需要尽快加强人才安全方面的政策。 综合来说,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高层次人才制定方面,尽管制定政策的速度及质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包括高层次人才在内的我国人才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激励、流动、安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漏洞,还需要相应政策甚至法规的规范。同时,一些地方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只是一味模仿其他地方,并没有认真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及优势,结果导致政策效果并不理想,相应政策目标也难以实现。 政策的执行方面,一些地方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定政策而制定,把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这一核心目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在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机制,自然导致政策的执行力不够。另外,也有一些政策由于部分目标群体不予以配合,也导致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比如,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些接收单位不积极配合,导致一些参加培训的人员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在政策的修订及终结方面,尽管各地已经认识到及时修订或终结有关政策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一些不合时宜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得不到及时修订或终结。 (2)高层次人才政策的趋同 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能对他们产生有效吸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工资收入等物质待遇,也考虑个人学术的发展空间、子女的成长空间等多种因素,他们所作的选择往往是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后的结果。 当前,各地制订高层次人才政策日益趋同,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优惠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地区环境自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显然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这些地区无论是在物质环境,还是在文化、学术环境方面都有很大劣势,更何况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也很恶劣。在同样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缺乏竞争力。近些年,西部地区的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这不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而是由于相关政策缺少自身特色导致竞争力不足所至。 (3)人才科学与现实体制及思想的冲突对政策的影响 在人才科学研究方面,众多专家多次提出要打破官本位思想,不要扼杀中青年人才。但是,由于在现行体制中,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决不使短时期可以消除的,因此,众多高层次人才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官本位思想的痕迹。 如河南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豫办〔2001〕10号)指出:对在豫院士和参政议政能力强、有较高社会威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给他们创造参政议政的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教兴豫战略中的智力优势。注意选拔具有较高学历、年纪较轻、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担任领导职务,以提高领导班子的科技素质。江苏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发〔2001〕4号)也明确指出:把德才兼备、具有管理和领导才能的中青年高层次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从人才学及政策科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政策都是存在很大弊端的,但是,在现实实践中,这种政策却是非常有效的,甚至比高报酬、优厚的科研环境更加有吸引力。 类似的问题就带出许多两难的选择:一些政策规定对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的科学化,对更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是不利的,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却又是回避不了的。这种人才科学与现实体制及思想的冲突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困扰我国人才政策。 4.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思考 创新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在政策制定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层次人才的不同特点,制定有区别、有自身特色的政策。没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政策,就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在政策执行方面,要重视对政策可执行程度的评估,同时加强监控力度;在政策评估方面,要重视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减少人为因素;在政策终结方面,要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及时淘汰不合时宜政策条文甚至政策本身。 具体来说,在创新高层次人才政策时,要关注以下内容: (1)不要继续用行政职务刺激专业技术人才 要建立良性的、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就需要逐步淡化官本位机制,不再过于强调行政职务的激励作用。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曾对热衷做官的现象进行了痛斥,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为科研工作者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肯定什么都做不好。他指出,在官本位习气影响下,许多科技工作者热衷于做官,被繁杂的行政事务分散了精力,忽视了本职科研工作,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搞科研工作和做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很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一些有领导能力的科技人员可以去做官,但做官的前提是必须为科技工作者好好服务,既然做官就不要搞科研,想搞科研就不要去做官。但目前有许多人既做官又搞科研,做官不为大家好好服务,而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好多科研经费留在自己所在的研究所里,往往使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科研经费,严重影响了科研事业发展。 (2)不要过多占用高层次人才的时间 当前,绝大多数高层次知识分子在学术上已经面临相当繁重的压力,不要在一些同高层次人才相关度不大的事情上过多地占用他们的时间。近一时期,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尽管有人认为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有人则持反对态度。尽管如此,高层次人才时间紧张是不争的事实。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每失去一个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建议能考虑给高层次人才实施专业休假制度,以便使他们更好地得到劳逸结合。同时,也要认清时间对于他们的意义,尽可能不要无谓地占用他们的时间。 (3)确保高层次人才与国际接轨 尽管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条件已有改善,但真正有水平的成果较少。如我国的RD成果是论文多而专利少,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的比例大约为1∶17。其中,企业的RD成果主要体现在专利上,其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占总量的78.0%。也就是说,企业的科技活动与经济结合得最为密切;科研机构的RD活动是学术研究与产业研究并重,但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的比例为 1∶34;高等学校的RD成果中虽然专利的数量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产出主要还是体现在论文与著作中,申请专利与发表论文的比例为1∶113。也就是说,偏重于学术研究,与产业的联系还不够。 另根据生产SCI数据库的ISI公司的研究数据,从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我国SCI论文被引证次数为88.83万次,比1993~2003年间的65.84万次增长了35%。在世界的排名从第19位升至第18位。从平均每篇论文被引证次数看,我国为3.07次,高于1993~2003年的2.78次,表明我国科技论文的影响力有所提高,然而在国际上的排名相当落后,仅列第123位,不但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 鼓励高层次人才多参与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为他们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提供便利条件。不仅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4)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较好的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软环境、硬环境两个方面。软环境指的是精神层面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如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深化人才流动机制等。 硬环境主要是指要持续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特别是要用制度保证他们的收入同他们的工作成果相符。 总之,我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已粗见成效,其中,一些政策已取得很好的政策效果,近期颁布的一些政策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公共政策理论的日趋成熟,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制定、施行、监控、终结等过程也日趋规范。但同时,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还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由于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的规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个人分类: 人才政策|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端正新能源发展思路,加大吸纳人才力度
niweidou 2009-12-27 11:10
《中国教育报》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 记者:日前在广州召开的第一届亚洲能源会议上,中国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国家新兴能源发展规划》初步完成,已经上报国务院,年底有望公布。这个规划制定了到2020年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但各媒体的报道有出入,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倪维斗:据了解,到2020年,核电装机总量8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1.3~1.5亿千瓦,太阳能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燃气50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成型燃料年利用量5000万吨。当然,最后应该以国务院公布的数字为准。 记者:什么叫新能源? 倪维斗:新能源的概念因时、因地而不同,比如说核电在中国是新能源,但在法国、美国就不是新能源,人家已经发展很多年了。能源是一个广泛的称呼,有四大主要环节:资源转化输送终端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四个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有大的变化,且相对于目前在役主力能源而言,能大幅度地节约资源、大幅度地减排的能源或能源技术就能称为新能源。对于中国来说,新能源包括核电、三大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的现代化高效利用等诸多方面。 记者:早在今年年初,李克强副总理就指出,新能源要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广州第一届亚洲能源会议上,与会的亚洲国家首脑一致认为,发展新能源是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美国、欧盟等也都非常重视发展新能源。为什么新能源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倪维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人们生活得更舒服了,另一方面也使传统能源消耗几近枯竭,更严重的是环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灾害不断,人类开始遭受自身行为的惩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害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污染,就不是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事,是一个事关全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问题。《国家新兴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今后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记者:新的发展趋势将带来产业结构哪些变化,对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倪维斗:人才市场结构取决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新能源产业本身,即核电、三大可再生能源,以及化石能源的现代化高效利用;二是新能源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如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动力热能、化工、计算机、工程管理,甚至会计、企业管理等,在国家新政策的影响下,都会有较大的发展,因而对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这给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学生就业市场提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我们要注意防止急功近利的倾向,比如为了省钱、省力、省事,大量引进国外机器设备、仿照国外建造模式,仓促上马,追求时间短、见效快。如果走仿制、引进的路子,把人家现成的拿来、照样子建造、安装和生产,这样做到头来还是要受制于人,难以摆脱给人家打工的状况,因为核心技术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只有抓住关键,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攻克核心技术,才能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才不至于长时间落后于人。仿制、引进看似时间短、见效快,实际上走的是弯路,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这对新能源尤其是如此。另外,如果走仿制、引进的路子,也不需要什么高端人才,一般的技术工种就可以了。所以,这种状况也抑制了对高端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的需求,减低了产业吸纳人才的力度。这不符合新能源的持续、扎实的发展。 记者:有哪些核心技术还没有过关? 倪维斗:比如说轴承、齿轮、润滑系统的提升、风力的并网和电网的优化改造等,一些新材料如玻璃碳纤维、风机叶片、齿轮材料的疲劳试验、安装调适、检测等,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再如太阳能设备中的纳米、光敏、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等材料以及其沉积工艺,怎样利用才能提高效率?要在这些核心技术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要建立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解决核心技术问题。还要链接市场,将技术研发和整个产业链连在一起,建立起完善的风电服务体系,加强攻关,培植与发展自主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这里,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人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就会大有用武之地。所以,发展新能源产业,要端正思路,创新发展,走自己的路子。能源产业只能连续地、稳定地在不断累积中发展,必须和我国的广义资源禀赋相适应,即我国能源发展目前所处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教育水平、人的素质等。稳扎稳打,要有连续性,做到持续发展,不能搞跃进,忽起忽落,追求国外出现的新东西。有些跳跃式前进反而欲速不达,形成很大的浪费,这也是我国几十年来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新能源是一个新产业,要争夺这块高地,只能是整个产业链的不断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然的话,虽然我国市场很大,搞到后来,最多是一个新能源大国,而不是新能源强国。我国很多行业,如IT、汽车不就是这样吗?从现在国内风电和多晶硅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又在走上老路,我是很担忧的。 记者:目前高校新能源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应该作哪些调整和改革? 倪维斗:我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加强材料专业的建设、扩大人才培养数量,尤其是新材料方面的人才将会非常缺乏,加工专业也需要加大力度;二是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新能源产业链能源资源、转化过程、输送过程和使用过程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又如资源分析与评估,系统工程,结合我国禀赋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与其它能源的相互配合、整合,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环境、经济分析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2009年9月2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wlingj 2009-12-26 20:37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努力奋斗 成都决策 2009-12-22 08:46 阅读2评论0 12月20日至21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密结合成都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坚定不移实施总体战略,奋力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成都面临最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一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市委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科学应对,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灾后重建成效喜人、经济止滑回升、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做好明年和今后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会议指出,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追赶跨越、创新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省委在分析全省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明年经济工作基调。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成都正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中国和平崛起,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重大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经过六年多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机制,具备了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一支状态良好、初步掌握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方法的干部队伍,是加快发展的宝贵基础;近几年大力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城市功能和中心地位不断提升,是成都加快融入全国、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与快速发展,使同样面临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的沿海城市和有条件的内陆城市站在了抢抓高端产业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为成都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提供了可能。各地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困难和问题,不但要带头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而且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坚实基础,着眼长远,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确立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会议指出,这一定位和目标,进一步深化了新三最目标,丰富和完善了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成都自然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传承高度契合,与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取向和路径完全一致,最能体现成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和世界城市竞相发展格局中的历史方位,最能反映城乡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能代表成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城市理想和价值目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既有工作基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开创成都美好未来。 会议强调,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全面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部署,努力在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巩固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上取得新成效。必须全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要抓紧实施功能分区,进一步完善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和目标,明确主体和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高端产业重要集聚区;要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按照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规律,在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工作的基础上,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进军,加快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按照新定位和目标抓紧修订完善城市规划和设计,加快形成城与乡有序交融、历史与现代有机辉映、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蓝图。必须切实解决好资源和环境制约问题,坚持科学统筹、集约发展,主动推进区域合作,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必须改进招商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按照产业分工定位,瞄准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必须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努力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成都投资创业。 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关键一年。认真做好2010年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抓住当前有利机遇,带头推进两个加快,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会议提出了明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现代化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地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市)县城为骨干、中心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多极增长的现代化都市区,要把功能区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田园城镇。要加快推进交通、通信枢纽建设,始终把交通枢纽建设摆在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要事项落实,以通信枢纽建设带动信息成都建设,努力建设西部一流的信息港。要继续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在保证质量和群众满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灾后重建任务按期圆满完成。 二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要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突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要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对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要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完善多层次担保体系,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优化提升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要加快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启动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工程。要按照全市扩大开放年的部署,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切实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利用内外资的水平,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实现更快发展。要加快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努力在经济区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一体化方面取得实效。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合作,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东盟、欧盟、南亚合作。 四是加强政治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有关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能。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要把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成都文化软实力。加强城市营销攻坚,努力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增强成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继续把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进一步抓好就业工作,完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教育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岁末年初,要认真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做好市场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丰富节日文化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好灾区节日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六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强培养教育,严格监督管理,切实抓好党的建设和各级干部队伍建设。要强化责任和纪律意识,对市委总的战略部署、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各项重大工作部署,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素质。要从正反两方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深植于心,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原则贯穿于工作始终。要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观念,科学民主决策,依法文明行政,做到让群众满意。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个人分类: 成都人才|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浙盛产院士人才辈出 原因在于战乱和人口迁徙(ZZ)
chrujun 2009-12-17 14:50
江浙盛产院士千年根源揭秘 自唐朝以来由于战乱原因形成两次人口大迁徙  来源:http://news.sohu.com/20091216/n268997502.shtml 致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从而人才辈出   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院士增选刚刚结束,记者从两院增选后的全名单发现,在1469名两院院士中,江浙籍的院士高达三成。   本月8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1955-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其中江浙一带最盛产两院院士,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居前三位。   为何江浙一带容易出名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这与我国自唐朝以来经济中心从北向南迁移有关,随之大量的北方人也南迁,从而形成了目前江浙一带容易出院士。   院士现状   江浙 盛产两院院士   黄 河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发现,1955-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长三角地区最盛产两院院士,堪称院士摇篮,其中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23人,高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从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出生地区来看,院士人数在50人以上省市有14个,但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其中,江苏、上海和浙江等盛产两院院士,三地出生的院士均在200人以上。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分析指出,通过调查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的求学背景发现,两院院士在出生地所接受的教育比其籍贯地在其成长历程中起的作用更大更直接。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大部分院士均在其出生地完成基础教育,而又有相当部分选择在本地区,或临近省市,或祖籍地区,或高教发达地区的高校接受并 完成高等教育。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院士产生数量尽管不存在唯一性的联系,但存在着密切关系。   唐朝以后南方状元开始崛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王极盛表示,在地域分布上,院士集中于几个省份,有一个很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导致教育发展程度较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著名专家韩茂莉介绍,江浙沪的院士比较多,除了目前江浙一带经济发展程度高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他 们有这个传统,从唐朝以来,416位状元中,江浙就占了114位。主要原因就是自唐朝以后,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推移的趋势。   唐朝和北宋两个朝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数的61%;南方籍贯的状元仅44名,占全国总数的39%,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数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量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而南方籍的状元中又以江浙的状元为主。   另外,由于元代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科举制度实行得较晚,所以元代产生的状元比较少。    分析   黄河流域战乱人才外流   无论是唐宋还是元明清时期,状元的集中分布也说明了这个特点,但是为什么状元的分布会发生由北向南迁移的现象呢?   韩茂莉教授表示,从唐朝自宋朝,完成了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迁。状元籍贯由北向南迁移的时空变化显示出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基本吻合的变化趋势,随着古代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作了相应的变动。   而人口的南迁主要是由于唐宋时期,几次大的战役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造成的。   韩茂莉说,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古代政治、经济中心,自然也是人才文化中心。但东汉以后,北方频繁的战乱使黄河流域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就发生了人口的南迁,到唐代前期,才有所恢复和发展。    北宋灭亡人才跑到江浙一带   唐朝中期,也就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在黄河流域爆发,北方又陷入战乱之中,经济中心由此开始南迁,也导致了第二次人口的大规模南迁。   这一转移过程从唐代至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基本完成,特别是北宋灭亡后,南宋在杭州定都,将大部分北宋的人才都带到了江浙一带。   人口大规模南迁,为南方填补了不少的劳动力,当时的江南地区很荒凉,人口也少,由于北方战乱,随着北方大量的精英人物迁移至南方,无论是人才还是先进技术上,更多优秀人才对南方的开发,加上南方地区条件好,南方的优势就显现出来。韩茂莉说。   唐代安史之乱前,北方状元所占比例更大,755年前著录籍贯的状元共8名,其中北方人7名,占总额的87.5%。大约从唐武宗会昌年间(即843年前后)南方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与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经济地位逐渐提高有直接关系。   韩茂莉认为,随着人口流动与南方经济区的开发,经济中心不断向江南转移,同时,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以及福建等地的开发程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南北方之间人才数量的对比更加悬殊,地域人才集团的分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人文环境   人多地少读书成谋生手段   随着南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转好,具备了读书的基本条件,再加上南方出现人口多土地少的特点,人们除了在一小块的土地上耕种以外,读书就成了这些地方种田以外的另一种谋生手段。   韩茂莉分析说,在传统的农耕背景下,如果一家的孩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无形之中就为整个家族带来很多优势。南方经济的支撑,使一个家族会去全力以赴保证子女去读书,在科举考试中成功,这样可以为整个家族带来很多的好处。鼓励自己家的孩子出去读书也就成了一种风尚。   耕地和读书就成了南方同样重视的两个内容。而西北地区则不同,生活尚且不足,不能在经济上为子女的读书提供保证,这样差距就越来越大。她说。   经济发达,教育投入也相应增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几率增大,成才的机会也多。江浙、福建、四川等地既是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古代教育兴办最好的地方。   有关资料显示,在宋代人才出现率最高的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及福建等地,各类官私学校的数量以及设立学校的州县在本地区所占比例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明清时期,除边疆个别地区,全国大部分府县都设立了官学,民间以私学形式出现的各类学校,在数额上南方仍占绝对优势。各地风俗一旦形成就具有相 当的稳定性,南方各地,特别是江浙一带勤于诗书,习文重儒,早已成为民间通行的风范。这一点对于促进当地教育投入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官方的布 化,是造就南方人才集团不断涌现的关键。   韩茂莉认为,科举制度产生后,科举成功者往往被吸收进入官僚集团,在国都所在地任职。他们中有不少文化精英,这些人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对各地文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成为人才荟萃国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指出,长久以来,南方形成的习文重儒的文化氛围一直延续至今,现今,南方地区的教育资源和生源素质都要好于北方。就像近日北大公布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名单一样,以江苏为最多,这就不难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方面重心依然在南方。    2009年中国新当选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情况   地区名称 院士人数江苏 8   河南 7   四川 6   安徽、广东、辽宁、上海 各5   河北、山东 各4   北京、黑龙江、湖北、吉林、各3   江西、浙江   海南、湖南、内蒙古 各2   福建、甘肃、广西、贵州、 各1   陕西、重庆   注:中国校友会   网提供数据   注1:括号内为江浙的状元数量   注2: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辽、金在南方没有状元,南宋在北方没有状元,故将辽、金的状元数量合并,与南宋对比    名额限定致南方人努力读书   为了实现状元分布均衡,历代的皇室还通过限定名额来避免南北方差异过大。   据介绍,从宋代起南北之间人才数量相差越来越悬殊,为了保证最终所取之士不被南方籍文士所垄断,宋代规定了各地举人的名额。   由于各地举人配额相差不大,而参加乡试的生员人数却多少不一,最后就产生如欧阳修所说的那样,东南百人取一人,西北十人取一人的现象。   明清时期继续沿用这项制度,进入省级的举人考试时,国家开始有了对一个地区的名额限制,比如明清时期的南北卷制度和南北中卷制度都是对名额的一种限制手段。不管有多少考生进入省级考试,但是在最后选择的时候,各地人数是基本差不多的,避免地区差异太大。   这些政策可能也逼迫了南方学子更加努力读书,成为南方涌现人才的一个原因。   文/记者朱治华   本文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茂莉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7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浙江大学关于实施择优资助海外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通知(转载)
kksonne 2009-12-14 11:25
浙江大学关于实施择优资助海外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通知 编辑:zupo 日期:2009-12-09 14:02 阅读次数:3360 浙大发人〔 2009 〕 56 号 各学部、学院(系),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 强我校 博士后队伍建设和国际化程度,吸引海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我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经学校研究决定,实施择优资助海外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名额及待遇 从 2010 年 1 月起,学校设立 30 个左右的择优资助名额。获得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薪 10 万(含工资、税金、医疗保险、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按月发放,资助期限为 2 年。 二、 申请人员基本条件 1 .获得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 2 .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的出国留学人员或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的外籍人员。 三、 申请办法 申请者提前三个月向拟进站学科所在学院(系)人事科递交以下材料: 1 .《浙江大学博士后申请简表》 ; 2 .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至少一位国外教授的推荐信) ; 3 .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清单及佐证材料; 4 .博士学位论文。 四、审批程序 1 .各学院(系)将所收到的申请材料转送相关学科、研究所或申请者选择的合作导师审阅,若有招收意向的,填写《浙江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 2 .学院(系)组织面试考核小组,对申请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3 .学院(系)将建议资助人员名单及《浙江大学博士后申请简表》和《浙江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报人事处; 4 .经人事处审核同意后,学院(系)通知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 www.chinapostdoctor.org.cn ) 进行网上申请,并下载和填写博士后申请表等进站做博士后的相关审批材料; 5 .学院(系)将博士后申请表等进站做博士后的相关审批材料统一报人事处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6 .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外籍人员,学院(系)应将其中一套材料交学校外事处,由外事处向浙江省外事办申办外籍专家来华工作批件; 7 .人事处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发放录取通知。 二○○九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博士后 择优资助 通知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09 年 12 月 8 日 印发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2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转载)
kksonne 2009-12-14 11:22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 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 编辑:db 日期:2009-12-14 09:09 阅读次数:352 党委发〔2009〕76号 ( 2009 年 12 月 8 日) 为主动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施 1311 人才工程 ,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现就加强我校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做好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性 (一)当代世界一流大学,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促进世界进步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加强我校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战略大 局、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从服务于一流大学建设大局、有效推动我校教学科研各项工作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全校各级党政组织和干 部、师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把握机遇,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增强人才竞争力,提升国际学术声誉,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 道、全方位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新格局。 (二)要大力深化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世界 500 强 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建设一批对接国际先进水平的合作平台(项目)和创新团队,辐射带动若干学科尽快跻身世界 一流水平;加大师生海外交流力度,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优化国际化办学条件,形成若干国际化专业和系列课程,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到 2017 年 前后,在校期间参加海外交流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出国学习或就业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在校攻读学位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全英文专业课程占总专业 课程的比例、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的在职教师的比例、国际合作科研经费总额、论文引用进入全球百强的学科数量等重要指标都有较大增长。 二、 统筹兼顾, 整合力量, 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成效 (三)努力建设一批重大海外合作项目(平台)。瞄准世界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学校、学部和学院(系)层面制定完善规划,布局并实施一批重大海外合作项 目。继续发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全面合作与交流,重点推进以项目为引导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参与政府间的重大教育科技合作计划,实施一批高水平的合作教育和 科研项目;切实推进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新中美三方合作的有效模式。深入探索项目、基地、人才集成的学科发展模 式,在若干学科或重点研究机构探索建设海外合作与交流的引领示范基地和综合引智平台,形成一批国家级合作交流平台和对接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群。加强台港澳 研究的力量,形成有影响力的团队和基地。充分整合校内各学部、院(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资源,充分发挥海外派出人员 、 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完善现有平台和项目运行机制,面向海外拓展新的空间和领域,为教学科研和办学资源筹措提供有力支持。 (四)启动实施 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 。本着长期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依托 985 工程 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学科等,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创新合作与交流方式,重点面向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确定若干个长期、稳定、富有实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合作。通过实施 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 ,努力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层次,增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实践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路子,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对接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群。 (五)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抓紧抓好国家和省市各项引智引才计划在我校的落实工作,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引进国外著名大学的优 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努力为引进人才和外籍教师在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制订《浙江大学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实施办法》和《浙江大学创新团队激励办法》等制度, 完善配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教师到海外进修学习和开展合作研究,支持教师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工程,到国际性政治文化组织、重要 国际学术组织、高水平学术期刊中任职,参与和组织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和国际论坛。 (六)大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制订实施《浙江大学本科生国际竞争力提升纲要》和《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行动纲要》,积极推进卓越教育计划,提升本 科生、研究生国际竞争力。大力拓展本科生国际交流、升学和就业的渠道,打造若干品牌项目,深化国际化培养内涵;推动研究生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行 科研训练和学术交流,鼓励联合培养,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锻炼成长。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七)积极发展高层次外国留学生教育。继续按照 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的 原则,明确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重点和政策导向。改革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明晰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部、学院(系)的工作职责,按照统分结合、 强化管理的要求,完善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居住环境。建立若干个全外文专业和系列课程,扩大 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交流规模,提高攻读学位留学生培养水平。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级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的同时,设立浙江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吸 引优质生源,改善生源结构。 (八)主动开展文明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 中国学 本科和硕士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 硕 士专业等特色专业的建设,使之成为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不断提高各类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培训项目的办学质量,通过海外孔子学院的合作项目、各 类境外办学项目、国际学术会议、境外访学等形式,开展汉语言的传播、普及和推广工作,推动东方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积极推进跨文化研究机构的筹建工 作,发展与国际知名汉学研究和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及机构的联系,构建多种形式的文明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网络,加强人文外交工作,为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 经济 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作出新的贡献。 三、强化责任,分级落实,不断完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组织体系 (九)学校海外合作与交流委员会统筹组织、领导全校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负责战略规划和政策制订,协调重大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审定,并对各单位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外事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同时承担海外合作与交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外事处 要以学校中心工作为目标,努力构建学校大外事格局,落实学校海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下达的资源配置、政策制订、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等各项任务,并对各单位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 。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十)学部要发挥组织协调学院(系)开展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整合现有各种资源,组织好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跨学院 (系)的重大平台和项目等工作,协调好学部所辖各学院(系)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或学术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推进实质性的合作,努力建设具有世 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群。 (十一)学院(系)是开展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力量。要确定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和合作平台,建立完善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机 制,广泛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申报学校推出的各项海外合作与交流项目,主动设计组织院级交流项目;整合各类资源,激励师生参与海外合作与交流活 动;加强相关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物理空间,彰显文化内涵,优化网络宣传环境;加强国际化专业与课程建设、学生国际化培养、国际合作科研、高端国际会 议组织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 (十二)学科是开展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要按照各自特点,落实推进 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 ,面向国际先进水平,对接世界一流学科,实施可持续的合作与交流项目,形成学科联盟和学科国际评估的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应将高层次海外合作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势学科要根据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确定本学科 2-3 个稳定的海外合作伙伴,开展包括科研合作、人才引进、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工作。 (十三)广大师生是开展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体。要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承担海外合作与交流任务,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教育实 施能力。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中,要逐步提高国际化学习和研究背景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支持学生参加海外交流与 合作活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勇于做新一代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国际科技竞争的参与者、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在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中,要充分体现其参与国际交流 合作的成绩。 四、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新局面 (十四)领导工作到位。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作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抓紧抓实抓好。要加强组织领导, 主动查找差距,确定追赶目标,谋划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任务;要坚持质量优先、特色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针对自身实际和特点,采取有效举措,取得 切实成效。 (十五)资源投入到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实现软、硬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人、财、物的优化配置,为深入推进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要统筹 211 工程 、 985 工程 以 及其它各方面的海外合作与交流经费。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由海外合作与交流委员会协调分配,其中较大部分下拨学部和学院(系),作为海外合作与交 流业务经费;一部分整合形成学校海外合作与交流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校级重点项目建设,资助面向全校的开放申报项目和各单位开设国际化教育课程和全英语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国际学术活动、接受世界名校优秀学者和学生来校长、短期交流学习、海外工作站、中国文化海外推广、干部师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特殊图书 资料和教学设施的配备等工作。 各学部、学院(系)、平台、基地等要确定一位负责人具体分管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成立专门机构,或设立外事工作专职岗位,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统筹协调办公、实验场地等资源,加快规划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国留学生教育设施,努力改善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强各单位英文主页和宣传资料的编制工 作,完善中英文对照的科研、教学、图书资料、行政和后勤管理系统,优化校园英文标识,举办中外学生国际文化节等活动,全方位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 (十六)考核措施到位。要建立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考核工作落实到人。学校根据工作目标和学科特点,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学部和院级单位, 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学校将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业绩列入学部、学院 (系)领导班子任期的主要目标,将教师参与或组织国际会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设国际化课程、推进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培养外国留学生等方面的绩 效,列入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并加大其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 (十七)保障机制到位。按照 面向一流、立足基层、项目带动、以外促内 的 要求,实施海外合作与交流的项目管理制度。学校设立学科伙伴计划、综合引智工程、学生对外交流资助计划、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等若干个面向全校的开放申报项 目,拟定每年申报指南,由外事处统一发布并组织引导学部、学院(系)、学科进行申报;对经审核予以立项的项目,按照项目制进行管理,分期拨付资助经费,定 期验收工作成果,考核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探索具有浙大特色的工作模式,形成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长效机制。 主题词:外事工作 合作与交流 意见 主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 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各学部、学院(系),行政各 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抄送:教育部办公厅,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09 年 12 月 10 日印发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人才的“培”“养”和“流”
boxcar 2009-12-10 12:31
刚才在王宝山老师的事外桃源中看到了他的新博文 人才,不但要培,更要养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457 ),很受教益。写下两个评论之后,仍感意犹未尽,遂决定再专门起一文,谈谈我对人才的培植、养成和流动问题的看法。 我个人虽算不得什么人才,但对人才问题也是关心日久,此前也曾在本网博客中不止一次地写过有关人才流动的博文,还曾冒昧地对钱学森大师与温家宝总理的那段著名对话进行过解读。以往我的博文中曾有4篇是关于人才流动的,王老师的这篇博文分析了培养环节,我还想就这两个环节再作一点补充。 如果按照王老师的思路拆词解字,那么培字取其培植之意、来个土立口的解读是没问题的。如宝山兄说言,在培植阶段,未来的人才首先需要的是发现(放入土中);其次是需要的是一个大至合理的方向目标引领(向上、向前),此间自然需要扶植(立住),而且必须要尽量做到正直;那个口字,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片广阔的立言立行的空间,让人才到了一定的水平和层次后可以有大作为,这其实也就是钱学森所说的那个冒字了。 不过这个培植过程中是要把人才看作一种植物,要他扎根下来,根越深,则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越多,长得越好,形成所谓树大根深的局面,这样抗御风沙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人才也确实是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扎下深根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那些频繁地变换着工作单位和研究方向的年轻人,有些会由于工作不够连贯而不能做得很深入,反而虚耗了很多时光,浪费了年轻人身上最宝贵的创造力。 说完了培,咱再说说养。我觉得最该养字后面接上的是活字, 也就是说首先要人才或者被认为是人才的人能活下去(这是最低纲领),有可能的话,还要使之能活得很好、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品味、活得有...(这是最高纲领)。这些当然是人才的成本,如果按照最高纲领来理解,成本还是相当高的,当然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甚至是大投入。当然既有了投入自然就得要产出,否则会违背经济学的规律,也难以持久。人才其实是有产出的,人才的能力一旦得以施展,会有很多成就,也可能会带来大的效益,而人才能冒出来或者被选拔出来本身,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产出(即使未必直接对应着实际的效益),只有有了这些产出,花钱养他们的人才能高兴,因为有了一个好的投入产出比;同样,有了产出,当初发现和培植他们的人也才能有如同当了伯乐或者孔子般的成就感。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更多的领导可能只想要产出而不愿意投入,就如农村的懒汉只想收割庄稼而不愿播种、锄草、施肥一样。于是,另一个关于人才的动词映入我们的眼帘流,即人才的流动。 其实关于人才流动,我实在不想在这篇博文里说太多了,因为我的人才流体力学系列四篇博文已经说了不少,下面还会继续下去。这里只说和人才的培养有关的流动。其实合理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这大概可以从很多大师的游学经历看出来,多看、多了解、多交流肯定有利于人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提升,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人才流动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必然促成人才价格的上涨,这一方面会增加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待遇的改善。人才向外流动趋势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向人才释放其个人能力施展空间。所以人才流动总的来讲对人才自身肯定是有益的,但其不利之处是最初发现并进行人才培养者会有很大损失,从而进一步会导致对人才培养的轻视和对人才流动的过度依赖。 =============================================== 本人此前所写的与本文相关的博文: 人才的流体力学(1~4)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715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003 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949 4) 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576 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239 6)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58
个人分类: 科研|381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篇
gulangyu 2009-11-26 09:44
《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中曾这样记载着: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入疱(官署)。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其中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东汉时候读书人很敬重陈仲举,他的言行为世人的表率和榜样。他在当官期间,曾举荐和任命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即使在被贬豫州太守时,陈仍然不改初衷,把选贤任能做为自己的第一大事来对待。当曾在京城任官时,就听说豫章有个奇士,才能出尘脱俗。他很想去见见这位奇士,但因为旅途遥远,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如今到了豫州,终于可以了结自己的心愿了。 等到了豫州时,主薄率着乡绅候车等驾,但陈仲举一到便问徐孺子的住处,打问清楚后,便要骑马去见见徐孺子,主簿赶紧说:您一路舟车老顿,请您先回去休息下吧。陈说:昔日周武王求贤若渴,连坐席都没坐暖就去拜见商容,如今我有机会去拜见心仪已久的奇士徐孺子,哪里有先休息而不去拜见的道理!于是欣然而去。 陈仲举是朝廷重陈,而徐孺子是平民百姓,陈能作到如此的礼贤下士,实在有周公:三吐哺、三握发之风。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战国时期韩非子曾说:治国在于用人。。。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理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这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只有重用人才,使下属竭尽其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才可以集思广益,增益其所不能。综观天下,每一个做大事成大业者,无不广纳天下贤士,御智力以取天下。 我想是的,人才即财富;欲得到财富,先求人才;得人才者,更需涵养人才,惟有此,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个人分类: 国信志|118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江大学关于建立海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绿色通道(转载)
kksonne 2009-11-24 15:02
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关于建立海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日期:2009-11-24 13:01 阅读次数:159 浙大发人〔 2009 〕 51 号 各学部、学院(系),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大学关于建立海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浙江大学关于建立海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绿色通道 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层次,贯彻实施 1311 人才工程 ,增强海外人才引进的快速反应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校工作,学校决定建立海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绿色通道,为海外优秀人才的学术评价和工作、生活保障等开展便利快捷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对象 具有博士学位且在海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原则上至少有一期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有意应聘我校教学科研系列高级职务或已来校工作未满 6 个月的海外优秀人才。 二、工作程序 (一)学术水平的评价 1 . 凡符合各学院(系)针对海外引进人才制定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并由两名校内具有保荐资格专家担保推荐的适用对象(应聘副高 人员不需担保推荐),可向应聘学院(系)提出申报教学科研系列高级职务的申请,并提供应聘原始材料。其中,对没有承担过本科教学工作的应聘者原则上应先评 聘研究员、副研究员职务, 在取得始业教育培训、 高等教育理论培训 、 普通话水平测试、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的相关合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等后,可以申请转评教授、副教授职务。 2 .学院(系)对应聘者提交的业绩材料进行审核并通过后,将应聘者的业绩材料以及送审材料报人事处。人事处进行资格审查后,将应聘者送审材料统一送同行专家评审,同时上网公示应聘者的业绩材料,并将同意送审的应聘者名单通知各学部。 应聘 教授(研究员)职务由 5 位海内外同行专家评审,其中至少 3 位为海外(含港、澳、台)同行专家;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评审由人事处商研究生院后组织送审; 应聘副 教授(副研究员)职务由 3 位海内外同行专家评审,其中至少 1 位为海外(含港、澳、台)同行专家。 3 . 同行专家评审意见返回后,学院(系)人力资源委员会(或具有相同职能的委员会)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以及应聘者学术水平,对应 聘者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等进行评审,并将获得四分之三及以上评委同意的应聘者名单向学部推荐。 4 . 学部人力资源委员会(或具有相同职能的委员会)对学院(系)推荐人选进行充分评议,经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通过评审名单(需获得四分之三及以上评委同意), 并向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推荐。应聘者应在学部人力资源委员会(或具有相同职能的委员会)上进行述职,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突出学术成果、今后学术规划, 并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 5 .经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最终名单(需获得三分之二及以上评委同意),明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等后,报校长审批。 6 .除寒暑假外,学校两个月开展一次海外应聘者的学术水平评价工作。 (二)工作与生活保障 1 . 学院(系)应明确对海外应聘者所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和实验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研究生招生名额、公寓或住房待遇、薪酬及医疗保险待遇等。原则上以上相 关待遇应由学院(系)解决,确有困难的,可以由学院(系)提出书面申请,提请学部落实;特殊情况也可由学部提请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讨论决定予以落实。 2 . 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会议评议结果报校长批准后,人事处将海外应聘者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以及在该会议上落实的其他事项 通知学部、学院(系)。由学院(系)向海外应聘者发出聘用通知,在聘用通知中明确其来校后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和实验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研究生招生名额、公寓或住房待遇、薪酬及医疗保险待遇等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3 . 海外应聘者来校报到时,人事处、各职能部门、有关学部、学院(系)应积极配合,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其中,办公用房和实验用房由各学 院(系)负责落实、房产处协助安排;公寓或住房由房产处负责落实,学院(系)协助安排;配偶的工作岗位由学院(系)负责联络,人事处协助联络(被列入具有 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配偶的工作岗位由人事处负责联络);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由工会负责协助联系。在来校报到时可由学院(系)安排专人陪同办理进校手 续,在办理户口迁移、工作证、校园卡、网络帐户等提供便捷服务。 4 .海外应聘者来校报到后,人事处将视应聘者终审时间或来校报到时间发文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落实其工资和薪酬待遇。 三、评审组织安排 1 .各学部应邀请若干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学部外专家担任外聘评委,参加学部人力资源委员会 (或具有相同职能的委员会) 的评审会议。 2 .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将根据应聘者所在学科门类,邀请相关学院院长(系主任)、学部主任、校内外专家参加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会议。 3 .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实行工作例会制度,除寒暑假外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 四、其他 1 .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属独立研究机构的海外优秀人才参照本办法执行。 2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学校原有其他相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主题词:人事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 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 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09 年 11 月 19 日 印发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6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