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谁想引进人才?
wujingzhi 2010-6-9 23:09
我国有很多引进人才的计划。从中央到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指标性的引进计划。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实施这些计划。效果据说还不错。 前几天国家又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然而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些声势浩大的计划和我自己有什么直接关系,当然也不该和我有关系,因为我毛毛虫一枚,在人才浩瀚洪流中连一粟都算不上。不过,我想起了前几年经历的一些事。 记得刚离开祖国到异国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早日回国。 对曾经生活和工作过得地方有难以割舍的情感,熟悉的每个地方都让我深深想念。相反,原来充满幻想的地方,原来并不是那样的美好。唯一让人舒心的就是真正的大家平等相待。这种平等是一种社会习惯。在这样平等的环境中,我很快熟悉适应了新的环境,不过,脑子里总不时的想起我出国前办手续时某人和我的几句对话,将来还打算回来吗?回来吧~~ 这地方走了谁还回来啊 ~当时,我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 事实是,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说,我都应该第一选择回国的。 然而,一些抵制这个想法的念头在逐渐萌生。不知为什么无意识中时不时的会对国内产生畏惧。虽然国外暴力事件经常有,前几天还有一群中学生打伤了人,可我并不感觉到担心。因为只要不去不安全的地方,自己多注意,不违法,就不会有其它人可以威胁到你。可我看到某些人的思想时候,就感觉到嗖嗖的冷气。那些思想一旦成事就是很大的威胁或者祸端。而这个威胁是无法预料的,不知道落到谁头上。现实也在不时的印证着这些疑虑。 记得离开前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有人找我谈话,无意中说我:你得好好干活,要不然怎么办啊,就那千百钱的工资,媳妇都娶不过~我想想人家说的是对。我的确没钱,也没结婚,虽然工作做了,但没替领导办事。现在觉得依旧是那么回事。可我还是不想做我自己想不通的事。而这点在中国是混不开的,国内似乎是自己想不想得看领导想不想。和领导闹掰了,那就不好混了。而领导在想什么,你知道吗?精心打造的小圈子,是福是祸呢?而且吃喝~赌坑蒙拐骗的事,难度和代价对我太高了,不会去做~所有这些都让我很犹豫~ 这几天很多人在谈论所谓精英群移民海外的事。我对此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声音: 这地方走了谁还回来啊 ~虽然,至今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可以确定的是有这个想法的人很多是在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的,有些是主导和推动引进人才的,可如果这些人内心想着这地方走了谁还回来啊,那到底是谁想引进人才呢?引进的人才,他们可好呢?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673 次阅读|2 个评论
看先秦诸子,思人才政策——哲学特质
longfo 2010-6-7 09:00
看先秦诸子,思人才政策哲学特质 第一、 地理背景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治长》)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第二、 经济背景 在农业国家中,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无不围绕着土地问题展开。历代政治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看一个朝代是否强大,一个主要标准是看农业生产情况的好坏。士民工商的排列,恰好能够说明这个关系。 土地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现在我们的国家政策也围绕土地展开,主要是房地产,同时我们的改革也从土地政策展开,比如土改,土地承包政策和现在的一些政策,所以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第三、 人际背景 由于农民只有靠土地为生,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人们只能生活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从而形成一家人几代都生活在一起的情况。 现代社会虽然有一些人际关系脱离了土地,但是最根本的关系还是集中在土地上,清明祭祖活动就充分展示了这个中国特色。 第四、 心理背景 一、 重视亲情 二、 重视自然,崇尚自然 中国哲学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条: 第一条, 重用。 先生以开物成务为学,视天下之安危为安危。苟其人志不在宏济艰难,沾沾自顾,拣择题目,以卖声名,则直鄙之为硁硁小人耳。(《明儒学案》卷六十一《东林四》) 第二条,重视道德 经世治用,润泽斯民,这是一个外王问题。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外王必须以内圣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内心。这样一来,如何成就一个人,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哲学不管哪个学派,都非常重视如何成人的问题,在道家表现为如何成仙,在佛家表现为如何成佛,在儒家表现为如何成圣。虽然具体表现不一样,但重视如何成人的主旨却是一样的。 德,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相关的理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对于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个问题现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有明确的信仰吗? 第五、 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 首先,中国哲学很少关心宇宙本体问题,尤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如此。 其次,中国哲学大多没有完整的体系。 再次,中国哲学概念不严密,过分重视直觉。 其实,我们的哲学特点也包含了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只是这些人是更含蓄,更接近于对于人性的关怀,所以显得晦涩难懂,不易理解。 黑格尔讲过,当提到家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古希腊文化,它给我一种家园的感觉。如果我们中国人要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话,那也可以依照黑格尔的语式说:当提到家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先秦诸子,它给我一种家园的感觉。 但是先秦诸子百家不仅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我们人才发展的家园。人才的问题应该更多的借鉴先秦诸子期间的政策,这里面蕴含了太多的人生哲学和管理哲学以及人才观哲学。 先秦诸子百家,我们的人才大观园,引领我们回到中国人才观的家。 先秦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活跃时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人才政策特点,此时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相碰撞,绽开了思想的火花。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如何应对人才问题,这个时期的政策值得学习。我根据老师的讲课资料加上自己的一些认识,整理了先秦诸子百家资料,整理的不好,希望大家讨论批评。
个人分类: 伯乐论|2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A.评“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中国20年后扮演的大国形象重任?”
热度 1 wzhq20082008 2010-5-29 16:57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杨玉良(系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记者姜泓冰整理)先生的观点,穿插了本人的一些看法(标PS的部分),呈现给大家,欢迎一起讨论。 20年后的中国,必定要扮演一个更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要做的重要准备,就是培养一批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称的人才。 大学校长要考虑20年以后的世界会怎么样,今天的大学如何培养出20年以后需要的人才。现在进入大学的学生,20年后应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那时的中国,必定要扮演一个更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要做的重要准备,就是培养一批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称的人才。 (PS:20年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不止大学校长要考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有空的时候思考一下;我们也应该思考下现在的自己是否为20年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做好了准备和努力工作。)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中国20年后扮演的大国形象重任? 首先,他要有精细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这一代,最好的科普著作都不是中国科学家写的。不是科学家的水平不够,而是写作水平不够、哲学素养不够,这是教育的问题。第二,对自然和人文必须有批判性的理解,不要盲目崇拜既定的科学原理。第三,要有全球视野。第四,必须了解和关注道德和伦理的问题。第五,对本专业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你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 (PS:精细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我们知识分子所必须的。“最好的科普著作都不是中国科学家写的。不是科学家的水平不够,而是写作水平不够、哲学素养不够,这是教育的问题。”---,本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咱们的科学家都具有很优秀的写作水平和哲学素养,主要是现在的科学家都“太忙”,在做“大项目”、“大课题”,这种写科普著作,短期看来,利润很少的事情,几乎是没有哪个科学家愿意去做的,这也不是教育的问题,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整个社会价值观导向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研究生阶段的一个老师可能称不上大科学家(在我心中一定是大科学家),但是在铀矿地质界可谓是德高望重,他近些年却出了一些科普和哲学类书,还给我们研究生开了创造性思维等非常有意思的课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方法论和人文知识) 这样的人才,要有综合素质,不是简单的一门课就能教会的;要做到学贯中外,学习不同文化的精华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之下,整合你的知识结构,可以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哪怕你只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也应该对自己的学科、对人类社会具有战略眼光。 我们需要通识教育,或者是“博雅教育”。它与孔子培养君子之道有相近之处,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建立对各种不同文化的了解、理解和容忍、沟通能力。通识教育要打破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壁垒,展现不同学科和文化的思维方式。有些三流科学家会很有领地意识,跑到哪儿撒泡尿就说这是我的领域,你不能进来。如此下去,学科壁垒只会越来越多。而要打破它,就需要拥有综合知识,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地带。 (PS:本文的“三流科学家”带有严重的歧视色彩,什么样的科学家是真正的“一流科学家”?杨玉良院士算是吗?科学家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中国人就喜欢划分三六九等,这种思想渺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我觉得真正的一流科学家,首先他应该是思想道德极其高尚的。本人只是针对词语不针对人。 PS:我出生在山东,离孔子故居不远的地方,大概几十公里之远吧。很多人像我这样的人肯定超崇拜孔子,孔子思想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但是今天我要说说孔子思想的一些缺点,一个是他的“中庸之道”,害人不浅,我以前做事有些中庸,或者说是有些圆滑,这让我失去自我,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另一个是他的“以和为贵”,这个观点毒害了亿万思辨能力弱的人民大众,凡事都以和为贵,领导做错事,以和为贵,不得罪他,迎合他;家人朋友做错事,以和为贵,不批评他,表扬他。看到不顺眼的社会现象和坏人坏事,又是以和为贵,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大学的专业教育也需“通识”。首先要体现这门学科的文化思维方式和学术魅力,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的结构有整体了解。更重要的,以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教专业课程,传递学术思想、学术历史以及基本的原理和例子。如果从不考虑前面两项,那么培养出来的往往只是工匠。 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我们碰到的现实问题,通常会涉及多学科。好的通识教育,就是培养你有综合能力,培养你有人文情怀,对国家、民族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加上对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和了解,有宽容心、有沟通能力。这样的人,才是未来中国之急需。 Ps:没有做出点评的其他部分都是本人强烈赞同的观点,也使本人受益匪浅,谢谢杨院士和姜泓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才的观念:秃鹫原来还是个英雄
大毛忽洞 2010-5-27 16:28
人才的观念:秃鹫原来还是个英雄 观念和其他:乌鸦型人才和鹦鹉型人才 乌鸦是被冷落了的人才, 秃鹫也是被冷落了的人才。 秃鹫不善于杀生,但是喜欢吃肉。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也喜欢吃肉(包括山腥海味), 但是也不亲自杀生。 更有很多人看见杀生会难过地背过脸去, 但是吃起肉来却香得直叭嗒大嘴。 从这点看,秃鹫是大多数人的光辉代表。 狼的体重大约是秃鹫的三倍,狼是地面上活动,秃鹫要翱翔蓝天。 身材魁梧的狼,来抢夺秃鹫的肉,秃鹫静静地等狼出招。 秃鹫是林冲型的英雄,狼连喊三个来,来,来。 请注意狼嘴旁边的小花参照物,也请注意秃鹫脚下的参照物。 狼向前迈出了一嘴的距离,秃鹫原地转身伸长了脖子。请注意秃鹫的喙越过了小花。 狼向前冲刺了一头的距离,狼嘴达到了小花的上部。秃鹫却把喙退回了小花的上部,但是却调整了高度,正好啄到了狼的鼻子。注意,秃鹫原地不动。 注意看参照物,狼已经撤退了一头,秃鹫却没有退却半步。 摄影师说,最后是狼逃跑了。 一个外国摄影师拍摄于非洲大草原。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82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人帮的人才路线图
大毛忽洞 2010-5-27 08:36
四人帮的人才路线图 四人帮里的王洪文, 38 岁就成了中央副主席。 当时的报纸都说王洪文是个人才, 而且是很厉害的冒尖型的杰出人才。 这是有案可查的事, 是过去的事了。 当年能看明白的, 是很少很少的几个人。 实际上,真正对四人帮心里最有数的, 是毛泽东,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四人帮是毛泽东亲自一手拉扯大的, 四人帮这个番号也是毛泽东赏赐的。 下面的关于四人帮成才的历史资料, 是以华国锋为背景, 没有华国锋这个背景, 就不可能看清楚四人帮的人才特点。 四人帮为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 年~ 1976 年)形成的一个政治集团的俗称。其组成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四人。江为毛泽东之妻,张姚王均由毛提拔到中央,委以重任。四人帮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 PobX;?Z @,vmX z 四人帮 一语的发明权: dNG Ce zTz }H*U 1974 年7 月17 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说: 她(江青)算上海帮呢!你们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 12 月下旬,毛泽东对王洪文说: 你不要搞四人帮。 (见华国锋《在中国共产党第 11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1977 年 8 月 12 日 ) 四人帮 一语,发明权当属毛泽东。 *$ tXm4 O l,BUf-O 江与姚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6g(;2gY N5Js.jz 毛去世后,华国锋等人在征得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大部分成员的意见后,以召开政治局常务会议为由,于 1976 年 10 月 6 日 对四人帮实行了隔离审查,一般以此事件作为 文化大革命 结束的标志。据当时的资料显示: 1976 年 10 月 6 日下午 3 点钟的时候,机要秘书郭木文将一份紧急通知送到了姚文元的办公桌上。 S{c/3k?~ !fh (k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4TtC~#D: coP-(@U# 根据华国锋同志的建议,兹定于 10 月 6 日晚 8 时 在怀仁堂二楼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议程: |v)O)Jg /MZvnN7f 一、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 byHc0kt I\ jqUVERbc 二、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保护措施。  因部分文献需要改动,请姚文元同志列席会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 汪东兴 ( 签字 ) 1976 年10 月6 日 FP@_V?- 7?.uAiM'zT P,v7twc0M 姚文元此时既表示怀疑,可又不愿放弃有可能升为 常委 的机会,为了稳妥,便决定找一下张春桥,再将情况弄清楚。他来到了张春桥住地,知道张春桥同样也接到了一份会议通知。姚文元怀疑这次会议是一场 鸿门宴 。他刚谈出自己的想法,一向被尊敬为军师的张春桥却笑他太多虑了,并当场指点他说: 你为何不能参加呢,现在你不是常委,可十年前你是什么,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现在已经在政治局干了这么多年,事物从来都是发展的嘛! - |~ 接着,张春桥又举起几根手指说: 这 4 个行吗?怎么也得是个单数。 姚文元了解到,这次会议没有通知江青参加,这使他放了心。 Gp9 LB\, @iz Onc: 姚文元就在这种复杂而多虑的情况下,于 7 点 40 分从家里驱车前往怀仁堂开会。姚文元是继张春桥、王洪文之后最后一个来开会的。他被人领到东廊的休息室。这时,中共中央警卫局政委武健华走进来,向他宣读了中央决定。 rZK h}E y?s z*: 当听到宣读后他并没有像王洪文一样穷凶极恶地向对方扑去,而是表现得很平静,没有反抗,也没有争辩,只说了一声 走吧 。早已做好准备的行动人员,此时竟没有了 用武之地 ,就领着姚文元出了大门。 R iZ)FW #2=l\y -# 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四人帮恨之入骨。知道他们被抓,不少北京人以四只螃蟹(三公一母,暗喻四人帮成员)下酒庆祝。 Ey@^gH ku\ {_7hX`p 198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特别法庭对其进行公开审判,认定他们均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并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1P)K@ j _L,~WYRo GRc)3 2,? 其中 1996 年 1 月,姚文元刑满出狱。姚出牢后说:毛泽东对身后的安排是 GcM1*)$ 4 =?Jp:dM* b+Q{Z* 江青任中共中央主席 g? vz\_ 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 b5* G1 王洪文或毛远新为全国人大委员长 J;sQvPHV8 陈锡联为中央军委主席 退岀舞台江青于 1991 年保外就医后不久自杀身亡。 + S+!:IB 王洪文于 1992 年病死于北京。 +149 o2 张春桥于 2005 年死于胃癌。 kTjn%Sn, 姚文元仍在世,现居上海。 x@ X2r ? ybpOk (微 云 君) 华国锋,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名字。与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历史巨人相比,华国锋逊色的多,然而,他是结束文革灾难,承前启后,最终导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关键历史人物。许多党史专家把华国锋称为 过渡人物 ,有意无意地贬低华国锋的历史作用,他们似乎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1976 年,中国仍处于对毛泽东有着巨大个人迷信的年代,毛泽东刚刚去世之后,没有人敢轻言把毛泽 东的 夫人江青抓起来。 }ePl-9T 最终,还是当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下定了决心,才有了粉碎 四人帮 。以后,许多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章和书籍把叶剑英说成是粉碎 四人帮 的第一功臣,这大概有失偏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时的党中央第一把手华国锋首肯,叶剑英虽有 讨贼 之心,但师出无名,更没有了当时只听华国锋话的 御林军 ( 8341 部队)总管汪东兴的配合,叶剑英要想一下子把 四人帮 都抓起来,连五成的胜算都没有,以叶剑英的谨慎,他是不会贸然行动的。 z-6 06g |Rz.P t6 $q)YC.5$ 时间拖下来,党内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很难讲江青等人就没有机会进一步控制党政大权,加之军队也并不是叶剑英能够 一手遮天 的,已经投靠 四人帮 的军队高级干部的和准备投靠 四人帮 的军队干部也是大有人在,此种形势下,鹿死谁手,孰是难料。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粉碎 四人帮 ,华国锋应是第一功臣。 BskpNV': j?t on \9  然而,笔者要谈的是另一个历史真相:华国锋实在是让江青给 逼反 的。对于这一点,不知为何,鲜为中共党史专家提起。 y'`/^. f4b9o     1965 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华国锋担任工程总指挥,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修建干渠长达 240 公里 的韶山灌区工程。华国锋调集十万民工,引涟水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新造农田六千八百亩。 rMDvnF O8@65URKx    1968 年 4 月 8 日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华国锋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 @kFZN6 G;G*!nlWf    1969 年 4 月,华国锋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f= F:Af! \34vE@V*    1970 年 2 月,新的湖南省委成立,华国锋任省委第一书记。 8 月 23 日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中央工作,同时继续兼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和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2 月18 日 ,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讲话中谈到了华国锋。毛泽东说: 湖南省的人物也出来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班子里人。 斯诺回去以后,写了一篇记述在北京与毛泽东谈话情况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其中也提到了华国锋的名字。华国锋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国际上。 STW?0B'Jr M%S7cIX ]F 1971 年8 月14 日 ,毛泽东离开北 京,开始了他为期将近一个月的南巡。毛泽东这次南巡的目的,是向各地党、政、军负责人打招呼、吹风,想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彻底解决1970 年 庐山会议 林彪等人的问题。 XHknbj 8 月25 日 和 8 月27 日 ,华国锋作为陪同人员在武昌、长沙两地听毛泽东讲党的历史和庐山会议情况。 XjGS.'I xaMDec V lKf58 mB    1972 年,华国锋经毛泽东提名,成为公安部部长。 6Rn?pe^ X,k^p ! D??Y^6bI    1976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后,针对邓 / 小 / 平的 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已经在全国开展起来 , 作为周恩来接班人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已经不可能接班了。 2 月 3 日,毛泽东提名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这在当时的确出人意料 , 因为排在华国锋前面的还有好几位副总理,有实力问鼎总理宝座的至少还有李先念、张春桥,但毛泽东选择了华国锋。从以后披露出来的史料来看,张春桥对毛泽东的决定颇有微辞,但江青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对华国锋出任国务院代总理一事,江青可能认为华国锋不是最佳人选,但也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江青和华国锋的裂痕出现在 1976 年 4 月的 天 安 / 门事件 后。 s)1-xA{'. q1}!Okr2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 4 月 5 日 ),北京广大群众在悼念周恩来的名义下,替邓 / 小 / 平鸣不平,公开反对江青等人,甚至喊出了针对毛泽东的口号:打倒当代秦始皇!毛泽东看了当天的有关简报,说道: 有没有政治后台?(指 天 / 安 / 门事件 后台-笔者注)这个政治后台,你们都怕他嘛!他有社会基础,有军方保护。 这里,毛泽东把邓说成是 天 / 安 / 门事件 的后台,而且间接地捎上了叶剑英,批评叶保护邓。有了毛泽东这样的话,张春桥立刻加以发挥,说邓是中国的纳吉。 4 月7 日 ,毛泽东又说: 放火、打人,性质变了,就此赶出政治局! 也就是说,要撤销邓的一切职务。 sA2-3Vt8 |:eTo   同时,毛泽东又提名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史载,这次会议通过了两项决议:一是任命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二是撤销邓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但是,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 : 增补江青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是由汪东兴提议的,附和的人有张春桥、姚文元和吴桂贤。谈到此议题时,叶剑英、朱德离开了会场,李先念不表态,华国锋、王洪文、陈锡联、吴德、纪登奎表示要请示毛泽东。江青 谦虚 了一下,表示坚决拥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自己不当什么副主席,继续当批判邓的 过河卒子 。 jK w 96 [Hh -F#|R 江青的虚情假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实是想让华国锋替她说几句好话,但华国锋竟然没有搭她的茬。主持会议的华国锋认真地记下了江青的话,并要列席会议的毛远新把整个会议情况完整地汇报给毛泽东,这实际上已经表态,不反对江青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但要有毛泽东的指示。华国锋这样做完全是本性使然,中规中距,毛泽东没有提议的事,他是不会自己擅自作主去讨论的,更何况是要江青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样的大事。无论如何,华国锋对江青是没有任何恶意的。但江青竟因此开始 记恨 上华国锋,在以后的许多事情上开始和华国锋做对。顺便说一句,汪东兴一直不喜欢江青,不知为何要在这次会议上突然提出增补江青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而且并没有得到毛泽东的首肯,这十分蹊跷。以后,汪东兴是坚决维护华国锋的。 A0OYV3i. e*:K79 y 天 / 安 / 门事件 后, 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江青利用批判邓,开始对华国锋步步紧逼。华国锋对江青表现出了极大的容忍。 6sF wK mnpk9x}m   先是在一九七六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江青要求在闭幕会上讲话。本来,江青没有任何政府部门职务,华国锋是可以拒绝江青到场讲话的,但华国锋把最后的 压轴戏 还是让给了江青。没想到江青在讲话中大放厥词,胡乱点名。不仅大骂万里(时任铁道部长),而且指责李先念是邓的 黑干将 。最令人震惊的是,江青竟然借批判 科学院汇报提纲 批评起华国锋来,说华国锋也跟邓跑。( 1975 年,邓等人听取胡耀邦汇报科学院工作,华国锋在场,而且也插话支持了胡耀邦的一些提法。-笔者注)即使这样,华国锋仍然谦虚地表示接受江青的批评,说自己对邓也有个认识过程。不过,这时已经有许多人开始忿忿不平,认为江青太过份了,明知道华国锋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确没有丝毫尊敬之意。 {7M++J= :iE b^F}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唐山发生大地震。几天之后,华国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唐山视察,而且特别去了最危险的地带 开滦煤矿 。其他政治局委员也分别去了其他地震灾区。江青不仅不去灾区,反而三番五次地个别找政治局委员打招呼说,现在有一种倾向,利用抓抗震救灾转移批邓的大方向。明摆着,江青在批评华国锋。这引起了相当一部分政治局委员的反感,包括在文革中窜红的人,象吴德、纪登奎、陈永贵等人。此时,姚文元掌握的宣传机器不把抗震救灾放在报道的第一位,反而连篇累牍地去批判邓,而且调门儿越来越高。对老百姓死活如此冷漠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愤怒。对比之下,华国锋的亲民作风使老百姓对华国锋有了极大的好感。不过,华国锋还是容忍了江青,甚至组织了一次部分政治局委员的学习,专门学习毛泽东关于批邓的指示。调门甚高的江青反而没有去参加学习,俨然把自己放在了 太上皇 的位置。 'z$N{p40m rW?Wd Eg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 ,毛泽东逝世。此后政治局几次召开会议,江青认为自己应该唱主角了,更不把华国锋放在眼里。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江青实在是太过分了,她竟要求部分政治局委员退出会场(主要是让叶剑英、李先念退场),根本不和主持会议的华国锋商量。华国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但他还是给了江青面子,没有反驳江青。叶剑英看出了华国锋的尴尬,为了争取华国锋,他自动地退出了会场,不使华国锋为难,可以说,给足了华国锋的面子。叶剑英对华国锋的尊重,使华国锋心中的天枰开始倾向叶剑英。 D3o,2E(o 6 U.Jaai:   以后,江青开始唱主角了。她提出了她的设想: 十 一 后召开十届三中全会,会上要做中央政治局报告,报告起草由张春桥负责,毛远新留下来帮助起草。会议要通过决议,开除邓小平的党籍。中央人事要有所变动,她提议由华国锋负责这项工作。到此江青还是没完没了,又说,她要和华国锋谈些 家务事 ,别人不愿意听的可以不听。实际上,是要不属于她那个 圈子 的政治局委员也离开。这样,又有些人离开了。但汪东兴坚持留了下来,始终坐在华国锋旁边。江青一直喋喋不休说到第二天早晨 5 点钟。 3TwjC:Yhv2 s#X/ F   华国锋始终捺着性子耐心地听。可以说对江青表现出了最大的尊重。不过,这次会议给了华国锋极大的刺激,特别是江青提出要张春桥负责起草中央政治局报告,明显的是认为华国锋在毛泽东去世后还不够格担任党中央的第一把手。江青把华国锋逼入了死角。华国锋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那时党内有正常的政治生活制度,一个人的上下不牵扯到他的政治生命,也许华国锋不在意是否一定要当中共中央主席,毕竟他已经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了,身兼二职在中共历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Hx.|5n,5 4P9z}y=i   然而,江青是不会这样处理问题的,她整人整惯了。华国锋根本没有体面让出党中央第一把手的机会,不当第一把手,必定就要落得一个被扣上 帽子 整下台的下场。华国锋处在了一种不进则退的位置上。这次政治局会议后,华国锋开始认真考虑如何解决 四人帮 的问题。同时,对 四人帮 的各种言行也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oPW0of x=*#; Y|    1976 年 10 月 4 日 ,《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 四人帮 御用笔杆子 梁效 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文中说 按既定方针办 这一谆谆嘱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们党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社会主义,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 , 任何修正主义头子,胆敢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是绝然没有好下场的 。华国锋认为,这最后一句话是对着他的。 U)(R4Y6 v _(m72o0g   再不行动,自己很可能被 四人帮 当做邓第二给予打倒。华国锋最终和叶剑英走在了一起。 10 月 6 日晚 ,在汪东兴的配合下,一举把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给抓了起来。说实话,江青万万没有想到华国锋会这样干。江青虽然野心勃勃,骄横跋扈,但她是想通过类似毛泽东 阳谋 的手法来取得权力,并没有想搞什么 政变 。可惜,她是志大才疏,与毛泽东相比,万点不及。自己的目的没达到,反而 逼反 了老实忠厚的华国锋。 http://www.ourzg.com/bbs/simple/?t6797.html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一线专家不愿做科普谈开来:兼试答“钱学森之问”
蒋高明 2010-5-18 18:28
蒋高明 光明日版记者冯永锋先生约笔者谈一谈一线科研人员对待科普的态度,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在当前科研体制下,一线研究人员搞科普是不务正业的,甚至是偷偷摸摸去干的。他们的科普作品是不算绩效的,其劳动是不予承认的,这个工作是在业余时间做 的,是不被同行看好的。 可是,笔者博士导师侯学煜先生,晚年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发表的文章是列在其学术成果名录里的。候先生一生发表各类文章图册300余篇幅,其中晚年的作品是以报纸和科普 杂志为主的,如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报,新华文摘,文汇报,群言,红旗,生命,南方日报,内蒙古科协,贵州科协,宁夏农业科技,江西科学,植物杂志,大自然,北京 科技报,等等。要是放在今天的科研单位评估,候先生拿这些东西来晒,是被笑话的。可是,尽管今天能够写生态学高分SCI文章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中 国的生态学家能够在学术上,重大社会影响上(候先生的观点曾被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万里等领导同志阅读并认真批示,或当面听他的高见),被国际同行认可上,超过候先生的高 度。 国家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科教兴国,然而,一线人员不愿意做科普,只有到了退休后才走向社区,何谈国家创新呢?当然,我们的观点仅代表我们自己,可能其他一线研究人员有更好 的做法。 比如这次转基因的争议,公众肯定是希望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来讲一些通俗的知识的。可惜,他们不屑出来说。坚定支持的,是一些没有从事实际科学研究、无正式职业的所谓科 普作家,他们要么使劲忽悠,数据张嘴就来,要么关键的问题隐而不露,王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公众就很难相信他们的话了。前天,中科院研究生院召开一次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 讨会,那些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原来答应是参加的,但临到开会,却一个都没有到场,让会议组织者好不尴尬。既然理直气壮地支持,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出来针对公众科普,哪 怕从那240亿元人民币的重大转基因专项里,拿出一些钱来,培养一些能够让公众听明白转基因的科普科学家,也算是一个社会进步吧。实际情况不然,有如此多的钱的花,管你懂不懂 ,管你质疑不质疑呢。出问题也是多少年后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有些人也许不在了。DDT,三聚氰胺,四乙基铅,瘦肉精,这个新生事物让公众接受的时候,科学家都是拍着胸脯 说没有问题的。 钱学森临终前曾向温家宝总理发过这样的提问,大意是,中国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大师的人才?这个问题被媒体上升到钱学森之问。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钱老之问,不该问大学,而该问 这个制度。大师级的人才不是培养的,而是自己成长的,4年的学习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思路,但大学生在大学里,从那些追求学问的教授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的精神,是其成 长为著名科学家的最初动力。大师人才需要有成长的土壤。种子固然重要,然土壤尤为重要,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任你是多么强大的转基因种子,你也成长不起来。爱迪生,毕 昇,华罗庚都没有进过大学,但不影响他们成为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现在的大学教授一切向钱看,被评估搞的提心吊胆,哪有什么心思搞创新,钱学森吃不愁,穿不愁, 住不愁,行不愁,待遇是一流的,那是真的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果也像今天那样,要他每年都有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看他还能够提出钱学森之问吗? 我还是那个观点:中国不乏人才,缺乏的人才成长的环境。中国400万个村庄里,每个村都可能出一个治国的领袖;有人引路,也许会成为科学家,或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做 出大的贡献。农村里的能人就是人才。那些引进的海归,本科前许多是国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什么在国外几年就积累了非要引进才能回国的人才的本钱呢?是国外做学问的的土壤好,种子还是 一般的种子。 那些被高考赶出大学校门的,想必还是有不少偏才,怪才,乃至天才的,但是,我们的制度将其埋没了。或者,他们为了生存,将自己的创新思路悄悄地隐藏起来,随大溜去了。 陈一文先生说,自然科学基金要求你不能超越已有的知识理解,要得到同行认可,显然是一种随大溜,更狂同行看到你的想法古怪,可能就将你的项目扼杀了。鲁迅说,当初猴 子变人时,那些先站起来的,肯定是会被咬死的。被咬死的可能就是人才。 要是诺贝尔奖得主,都去随大溜,我想他们肯定不可能得到诺贝尔奖,他们自己压根就不是为了得奖而活着的。我们的科研人员,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还要他去创新,去对人类做 贡献,去摘诺贝尔奖,去回答钱学森之问,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过了呢? 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对科学追求的态度,是为了真理不怕杀头的勇气;在物质上,科研人员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没有安静的时间思考问题,放心大胆地做学问。这些恐怕是 中国近几十年来没有出大师级科技人才的真正原因吧。引来的海归可能成为院士,但要成为国际同行认可的人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再者,通往院士的道路,是否对每一个人都是 公平的呢?院士官员化,这一点,想必昔不如今。 再如一线人员科普,到公众去,对外行讲自己的发现,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升华的过程。一些外行的问题,小孩子的问题,哪怕是蠢人的问题,往往是会给你很好创新灵感的。但 是,一线人员为了生机问题,有谁愿意浪费时间去搞什么科普呢? 掌握科研资源的科学家混日子,只求安逸,不求出错;不掌握资源的科研人员,为了生计奔波,没有心思搞科研。这两种情况都压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动力只有来自自身的时候 ,才能够有新发现。毛泽东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今的知识分子,就是缺少一点精神,于是甘于堕落,流于潜规则,或者干脆干起科研腐败的勾当来。 这里,转发光明日报的文章,愿听科学网网友的理性评论。开骂的本人不欢迎,知识分子吵架,保留一点斯文也好罢。毕竟大家都是读了几年书的。 社区:从被科普到要科普 发布时间: 2010-05-17 03:4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期关注 全国科技活动周   又到一年科普周。5月15日,第十次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科普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每年科普周的重要内容,而近些年,如何使科普更具实 效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城市社区更多地进入到科普视野。    社区 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社区的万家灯火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上至老人,下至婴孩,还有流动人口,科普面对的人群十分复杂。天灾人祸、衣食住行,科普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包。城 市社区科普,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社区科普工作该从哪里下手?难点、焦点、突破点在哪里?这些都成为目前我国科普工作探讨的重大课题。如何使社区科普能持久有效 地开展下去?日前,本报记者约请几位专家就社区科普问题展开了探讨。   主持人:本报记者 胡其峰   嘉 宾: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教授 李大光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高明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朱效民 科普已经成为公民的权利    要点 : 如今被科普的情况很普遍。今天的科普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科学家的义务,更是公众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公众有权利了解科学、参与科学、决策科学。科普工 作应为此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不能再把公众仅仅当成被科普的对象。    记者 :如今社区的居民对日常的科普需求呈现什么特点?众所周知,社区科普工作难做,但这难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居民的不积极参与吗?    李大光 :不久前,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进行了一次《北京创新型科普社区评估》调查。这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科学知识的态 度有三个特点,一是希望科学知识能派送到自己家门口来;二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作为普通公众只需要知道科学结论就行了。至于科学原理,没有必要知道,也不可能了解。比 如,知道三鹿奶粉是有问题的,而有问题的化学物质是三聚氰胺。知道这些足够了。至于什么是三聚氰胺,我们没有必要知道。三是大多数参与调查者只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和生 产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而且,生存的压力与知识需求的广度成正比。    朱效民 :这两年流行一个被字,其实在科普领域也广泛存在着被科普的情况,表现在科普工作者更多地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较少考虑科普对象的需求、爱好、习惯 、实际条件等,结果造成费心费力(现如今还很费钱,如在社区建科普数字港、LED显示屏等)开展的科普活动却并不怎么受青睐,公众往往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难有主动参与的 机会,自然积极性也高不到哪去。   今天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科学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均跟科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受到科学的很大影响,因而关于科学的话题常常并不是一个纯专业的 事情,实际上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加之科学研究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一项无比庞大的公共事业和公共开支,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并且需要去关注的。今天的科普工作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科学家的义务,更是公众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公众有权利了解科学、参与科学、决策科学。科普工作应为此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不能 再把公众仅仅当成被科普的对象。 当代科普的重点:如何找到知识   要点: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代科普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或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到哪里找,找谁),而不是无 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记者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社区科普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是像原来那样不断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还是应该放在别的方面?另外,科研院所内一线的研究人 员都掌握最新的科学前沿动态,但他们通常都不愿意到社区、到基层从事科普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朱效民 :今日的科学知识早已是一片汪洋大海,科普应该给公众提供哪几桶水呢?要多少桶水才算够呢?这简直有点象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了。公众作为一个整体,与 科学家群体之间永远都会存在着知识水平上的差距,否则后者也就不是科学家了,企图填平两者之间知识鸿沟的做法,早已被证明是科普传统的缺失模型的一厢情愿罢了。把公众 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就容易视公众为均一、同质的群体,进而忽视公众对科技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得科普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单调乏味,不受欢迎也自在情理之中。实际 上,公众遇到的有关科技问题常常是具体工作、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当代科普的 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或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到哪里找,找谁),而不是无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蒋高明 :目前在科普讲堂上比较活跃的主要是退休专家或者一些资深院士,而对于公众非常想了解的一些最新科研进展,很少有一线专家愿意来科普。这是为什么呢?体制使 然。目前,对于一线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能够拿到的研究经费,研究经费越多得到的绩效就越高;二是发表的SCI文章,且每年一评估,每年一排队。排名靠后的研 究组可能被取消。这两个硬性指标,就决定了一线研究人员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申请经费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科研环境下,不融于一定的圈子,不遵守潜规则 就很难得到研究经费。一线研究人员所作的社会贡献,如科普报告和科普文章,乃至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国家领导人的建议,都是不算绩效的。如果发表不了SCI,就意味着他们很难 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也永远得不到课题,更不会有什么奖励,永远招不到学生,工资永远最低。最糟糕的是,没有SCI文章,还可能卷包走人。这样看来,一线研究人员不屑去做科 普报告,写科普文章就不难理解了。 科普:切忌追求高、新、贵    要点 :只要是在本社区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手段,就是最好的,科普要多元化发展,而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新、贵,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记者 :有人认为,一线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劣势是时间上会有冲突,把研究工作翻译成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太累人了。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随着政府对科普投入力度的加 大,一些基层社区的科普设施已经很先进了,但科普的效果却未同步显现,其中的症结在那里?    蒋高明 :其实,以我的切身体会,处理好了照样可以科研科普两不误。如果养成了好习惯,做研究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图片、事例和数据,将来做科普时就能够用得着 。当然,对于一线研究人员做科普,搞硬性规定恐怕不行,因为很多科学家是能做不能说的。   如果要科学解决一线研究人员时间冲突问题,实际上可以考虑请科普对象进入实验室,如让一些中学生参与科研,和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做一些实验。例如清华附中的侯荀同 学从高一开始就参与内蒙古治沙实验,她的实验成果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科技比赛,获得了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侯荀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推荐到我们研究组的,这个 俱乐部是由国家天文台的王授琯院士发起的。   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一线研究人员能把研究成果解释清楚了,这是需要一定内功的。科研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你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跟别人讲明白呢?很多诺贝尔奖获 得者都能用浅显的语言把复杂的工作传播给公众。像生态学这样的学科,和社会实践关系非常密切,更需要和公众拉近距离。   国外同行比较关注科普工作。我在英国的导师布莱德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亲自参加中学生的野外活动,教他们辨认植物,还带研究生参加社区的活动。英国的环境 保护工作做得很好,科学家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把最前沿的理念灌输到社区,告诉给决策者,避免走弯路。英国人搞大伦敦规划时,很多大学的学者都是非常活跃的。    朱效民 :随着政府对科普投入力度的加大,一些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正大踏步向着更高(级)、更新(潮)、更贵的目标迈进,电子液晶显示屏、多媒体可视化建设热火朝天, 数字港、数字家园设计不亦乐乎。而对这些设备能否有效使用、在社区环境下能否发挥最大效益、甚至是否适合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习惯等问题却关注不够。同时,由于科 普内容、信息方面的资源建设远远跟不上,以至于一些花了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的设备使用率相当低下,加上缺乏长期维护管理的配套资金,大多最终成了高级科普摆设。   先进的科普手段、方式,一要注意与基层社区的条件、习惯相结合,二要尊重传统的科普媒介、手段和方式。在发展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网络)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手 段,如会议传达、书面公告等,将二者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应树立只要是在本社区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手段就是最好的务实精神,多元化发展,而不应一味儿地追求高 、新、贵,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科普模式要以公众为中心    要点 :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关键是要把公众放在科普工作的中心位置,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 式,从而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   记者:对社区科普工作的提升和发展,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如何让公众从被动的被科普地位转变成主动的要科普状态?    李大光 :社区科普不等于仅仅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的科普活动。北京的社区是在中国高度信息化发展和北京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的社区,因此,社区的科普工作不能仅仅限于 社区,科学知识的传播还需要依赖整个社会的信息发展,应该积极建立与北京科普设施的联系渠道、利用现成的科普场馆和设施,促进居民的科学素养。   朱效民:要让公众从被动的被科普地位转变成主动的要科普状态,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关键 是要把公众放在科普工作的中心位置,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式,从而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如在科普工作规划前充分 调研了解公众的科普需求、习惯和特点,提高科普的针对性;在科普工作过程中,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主动及时地回应和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 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需求;在科普工作总结和评估时,公众应有发言权,而不是只请专家和领导打分了事。总之,在整个科普工作的过程中,公众应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真正使科普以公众为中心。   蒋高明: 建议科研院所或高校,要么停止对研究人员无休止的评估,要么将一线科研人员的科普工作予以绩效承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一线研究人员到基层社区科普的积极 性。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4142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科研的泡沫危机”和中国体育泡沫危机之雷同点
longfo 2010-5-17 10:35
中国科研的泡沫危机和中国体育泡沫危机之雷同点 中国体育很风光,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各项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样,中国学术界也很风光,学术文章量大,享誉世界。 按照常理和足球、篮球、排球一样,实用性强的应用技术才是学术研究的重头戏,就算是基础研究,也要为了社会科学发展做贡献的东西应该得到更多重视,但是现在我们学术界却偏偏把重点投向了发文章,发国外文章这些原本属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这类的小球上来。 中国体育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明星享受的多,老百姓享受到的少,把大量的资金投到个别人身上,而真正需要锻炼身体的人却缺少资助。学术研究也是这样,一群人摇头摆脑自娱自乐的人多,真正能把理论传播到老百姓那里的少。 中国体育本身就是泡沫体育,中国学术也难逃厄运。 是什么导致学术界失调呢,这里面有一些原因,我参照体育界的标准谈几点: 发文章更容易 相对于做出社会价值的科研成果来,发文章显得更容易,就好比篮球足球比乒乓球难搞一样。袁隆平埋头苦干多少年才搞出杂交水稻出来,而且还遭受了众多不公正的待遇,这本身就是不能出高社会价值的思维占据了中国科研界的大片天,这个局面很难改掉了,改不掉的话,很容易哪一天,中国科研学术界就要崩盘。 发文章和政绩挂钩 相对于出高社会价值成果,发文章更容易被国际认可,现在出门各大学校的校长比拼的不是学生的素质而是发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各个科研院所比的也不是对于社会的贡献,而是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认为,攀比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本身的需求摆在那里,你不去满足社会需求,乱搞些文章出来,都是为学术更发达的国家做了嫁衣裳。 在体育界,与此相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很在意自己的政绩观,率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像袁伟民、蔡振华等人,都是通过政绩才最终走上领导岗位的。一些为国家争得无数荣誉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大多也获得更多利益。有一批人已经从政,还有很多人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代表等。近几年房子、票子更是如雪花般飘至而来,夺得锦标的运动员不仅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励,省市、县乡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会纷纷解囊,人最终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学术界也脱不了这个情况,文章发的越好,教授地位越高,地位越高,拿的项目就多,拿的项目越多,地位越高,拿的项目更多。一来二去,都是这些教授的天下了,为了出更大的政绩还要到海外去拉人,越搞越大,越搞越离谱,把科学自身的需求和社会自身的需求忘得干干净净,而这些人却统治着学术界的精神和物质。 文章越发越多,技术越来越烂 大批的人才聚集到了文章的大军,我们的技术提高速度远远落后于文章提高的速度,同样理论的普及更是微不足道。这个局面就好像是乒乓球和足球一样。泡沫导致了人们把精力都聚集到了文章上,同样对于人才的争夺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众多的人才大批大批的涌向了基础学科,发文章成为中青年科研人员的目标准求,但是技术层面的成果却越来越借助于美国和欧洲。 这和中国体育何其相像。我们的篮球教练、足球教练都是老外,乒乓球、羽毛球教练都是国人。然而,科研和体育的地位可不能相提并论,没有体育,我们照样是大国,唐朝那时候我们就是武术比赛,不也是世界大国嘛,我们讲科研才是国之根本,这个东西老外给我们的技术都不是他想给的,都是落后的,只有自己搞,自己搞不好,想请洋教练,难度不小。 是井绳,还是毒蛇 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为了那点国际影响和政绩。太极拳里面有句话叫做九年不出门,中国俗话有句十年磨一剑,可是在利益和名声的驱动下,很多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利益,大跃进在学术界一直受到批评,但是大家是不是都在搞大跃进呢,好好想一下就会明白的。到底是打水的井绳还是咬人的毒蛇,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本经,都有个算盘。 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文章就是发出去,不造假,万事ok了,我们医学界就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基础研究国内搞,药物开发国外搞,疾病机理,药物机理,药物提纯等等都在国内完成,但是药物开发就非要国外来做,因为国内在这块先天不足,相信我们卫生部部长大人对此深有感触,这个问题再不解决,我们的学术就是奴隶学术,就是卖国求荣,就是民族科学大毁灭。井绳、毒蛇,既然分得清就要落实在实际行动里面。 我们缺人才还是人才浪费 我们缺人才还是浪费人才?这点我也不用多说,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我们多的就是人才,缺的是伯乐,人才都浪费了。人才为什么浪费了,因为钱都堆在那里,人才肯定望那里扎,扎在那里的话,肯定就是浪费。为什么浪费了,因为我们需要文章啊,我们不想多投入啊,就好比我们的乒乓球一样,人才扎堆,足球、篮球人才发展萎靡。 我们学术界守着金矿,但是却把金矿当沙子,究其原因,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需要深入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学术界就像房地产,就像金融风暴当心政府控制不住 现在一些研究热得很,一发不可收拾,而产学研一条龙的就几乎没有,少得可怜,即使有,也有不少造假的,前段日子大家热谈的相比还记得。 热的热,冷的冷,就像极了房地产,房子越来越贵,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冷,金钱都投向了房地产,制造业等国家急需行业严重资金匮乏,房地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是买房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不排除发文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对于科研学术的需求。 学术界也像极了美国的金融业,大批的精英进入了金融业,搞了一大批金融衍生品,结果搞得世界不安生,美国人也算是精明了,搞到现在还不是靠着耍赖维持生计,我们的学术界也要好好思考了,是不是步其后尘。 所谓的大国,不能搞些文章发着玩,技术靠进口。 学术界需要冷静思考,就好比体育界一样,看着那些奥运冠军们拿奖拿钱,我们除了兴奋一下之外,余下的就是无尽的悲伤和对于现实的无奈,我们的足球和篮球已经极度落后了,落后的难以想象。我们的文章发的够多了,档次够高了,可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会价值体现,却离着我们越来越远。这个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又当如何来解决,我们都要考虑,都要尽力。 关于体育泡沫请参照:http://sports.sohu.com/s2010/jrtt200/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40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字塔形人才体系与科研评价体系
windlight 2010-5-11 07:08
赵凤光 这两天和人聊天聊到大学招聘人才,连硕士都留不下,金字塔就谈不上构建。下文是一些老的思考。 答丁香园网友尘提问 金字塔形人才体系 是指中间这一块和下面需要培养的这块人才相对比较多些,但真正顶尖的人才不可能太多。那么中间和下面的人才逐渐分流到哪去了? 我的回答2003-12 这个问题有一个小小的逻辑错误。 天下不是只有一个金字塔,而是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一面,对这个人来说,这个成功的一面就是他自己的塔尖。 但对于一个给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定视角我们会发现有金字塔存在。注意这是给定时间和视角。楼主又问金字塔下面其他的人跑那去了? 这是一个动态的视角问题。这时不能简单等同于一个给定的金字塔。 一个是金字塔本身在发展,在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还没有到达顶峰,后来者居上。 一个更好的看法或问题说法是太阳的光锥一直在宇宙中遨游,走在后面的光热还没有机会看一眼他们前方最好的风景,就已经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了。 或者是彗星的遨游,彗尾总是不停的消失,但慧头总是有新的领头羊。 具体地说,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人才应该形成金字塔结构,这是一场永不停止的马拉松赛跑,总是有金字塔尖的领跑者,但没有庞大的金字塔座般的追随者和竞赛者,游戏很快就要结束了,领头雁总是最先累坏的。 楼主的问题也可这么回答:不仅仅是一部分底座的人,塔尖的人也go with the wind。剩下的还是金字塔。 健康报》有奖征文: 从晏才宏现象看科研现状 2005-04-15 曾经讨论了 三种人 ,在尘主任的帖子里也讨论了 金字塔形人才 在上面帖子里大家讨论的 对大学的评价和对科研的评价体系以及教师评价体系的也都是有其正确的地方,借此机会发力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也是我们的当为之事,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我不再重复这些问题和解决之路。 我想问题是否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的意见比较另类。 实际这个社会真的是卧虎藏龙,就如天龙八部里武功最好的是藏经阁无名清扫僧,这时不是社会不发挥它的人才发掘机制,而是人家不选择露面而已,我想这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吧。 晏老师选择了一般人认为是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之举,我想他主观上是否也有如无名老僧一般的追求,不是治国平天下,只是独善其身,这是姑妄之。 这时我们非要其如王选般一样在事业成功多年后,给其巨大的荣誉和地位,而不是雪中送炭,或者说等价交换,针对他的付出,社会没有给其应有的回报。那这是社会的失败。但如隐士般大隐隐于市,不去因为功夫大而责任更大为国负责或为校负责,只是为自己的理念而生,我想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选择。 作为晏老师个人,我不认为其失败,作为大学有这么好的老师也不是失败,作为众多弟子,晏老师也不是失败者。但作为家人的晏老师,作为社会资源一部分的晏老师,如果能更好让其所付有所得,失败的也不会太多。这是我们社会应该反省之处。 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我们学校一位老师也是殉职在岗位上,我想在 妖魔化 教师和医生的今天。我为能成为他们的同事,我感到骄傲。
个人分类: 思辨|3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过剩,减少什么?
longfo 2010-5-5 08:51
现在流行一种思想,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缺钙了补钙,缺锌了补锌,缺血了补血,烂七八糟的吧,一般的办法就是这样,科研界也不例外,缺人才了就补人才,缺仪器了补仪器,缺技术了补技术,反正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多了就减掉,比如感冒了,发烧,退烧;最近杀小孩的多,命令校警拥有直接射杀权,你不好又多,我就灭了你;学术界造假多,直接灭之,管他三七二十一,灭了再说。其实综合来看,缺什么补什么和什么过剩减什么一个道理。 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都是这个办法,缺什么补什么,比如这次金融危机,他们缺钱,就逼着别人买他的国债,以前他们牛奶过剩了,就倒在河里面海里面。人在疯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这个。 但是这个办法对吗,不一定,比如缺心眼,怎么补啊,缺德,怎么补啊,多了,很多东西缺了不好补啊。把补理论到处用,危害不小啊。 就拿补血来说吧,假设一个人内出血,你就给他输血,怎么输血也不管用啊,他有个小洞在那里,不堵住就不好办,越输血问题越大。记得有个病号,贫血一直治不好,转到我们科里来,天天输血,都不管用。后来主任就觉得胃里面应该有问题。和家属商量,是不是要手术,风险很大,不手术也活不长了,总归不能天天输血吧,也维持不了几天。病号家属一家老小二十几口子一一签字要求手术。我们手术发现胃里面有个小肿瘤,后来发现是良性的,导致出血严重。手术了就治好了。 所以缺什么补什么不怎科学,要看为什么缺。 看看大禹治水吧。大禹的父亲刚开始发现洪水淹没村庄,就想出一辙来,堵住他,水多啊。堵了很多年也没堵住,最后死了,具体怎么死的忘记了,是不是郁闷死的啊。大禹有点想法,水欠堵,好吧,但是堵不住啊,怎么办,疏通。好了,疏通这个办法真好。把洪水制住了。 有时候,过剩的东西不一定就要消灭掉,消灭了以后又会来新的,想想怎么疏导才是好办法。 现在流行缺什么补什么,剩什么减什么,不是好现象。我们中国古代的时候这个办法都是下策。比如医学就痛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发烧的话不主张就退烧药,有时候还发汗。缺人才了,也不会引进人才,主张培育伯乐。这个例子有点多,就不一一谈了,主要是我也记不住这许多;-)。 咱就拿个小事情谈一下现实问题吧,比如现在咱们中国缺人才,缺的人才多了,各个方面的,于是学术界就搞了个人才计划。来看看我们解放初期的科学繁荣吧,我们那时候主要是引进了大量的人才,归国的大科学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人如果留在国外,说不定又要多几个华人诺贝尔奖。他们支撑了整个学术界,到了后来,各种原因吧,归国的科学家质量明显降低,这个不是攻击咱们现在国家的一些科学界大牛,实事求是,不要介意。所以说, 引进科学工作者,这个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啊。那什么办法最可靠啊,我想这个问题不是我能解答的,有人应该为这个负责。 总的来说,缺什么补什么,剩什么减什么,不是根本办法,来点真的,治根治本的才好。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文津院士:“钱学森之问”实为中华民族之忧
maokebiao 2010-5-4 16:04
试论钱学森的三忧 许多例子说明,我们过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曾经起步较早,但最后又落在国外的后面。所以要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安排好有关的研究工作,还应总结反思一下几起几落的教训。没有政策的连续性,急功近利,工作反反复复是难以征战科技高地的。 在杰出人才能不能够受重视、能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年,钱学森的理解是: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要靠科学技术,今后发展新型产业,就应当以科技创新来引导经济发展。这与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生产需要、处于从属地位的理解相去甚远。 从根本上讲,这种忽视与忽视原始性创新有关,不需要原始性创新,何需技术科学的基础研究,杰出科技专家也就成为多余的了。不少例子说明,仅有领导的讲话或是中央的指示,但没有人去具体贯彻实行,或是阳奉阴违,执行得很差,或者是社会环境不允许,那么就是有再好的政策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口号上,长此下去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两院院士钱学森曾多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达这样的忧虑。 2009年8月6日,钱学森与温家宝最后一次见面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是为钱学森之问。这一问,不仅政治家关心,而且普通百姓也非常关注。可以说已然成为一个民族的追问。 2006年,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之后,钱学森之问就在中国教育界引起热议,现在绝大部分讨论的主题仍然以教育为主。 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界的声音包括: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还要做强高等教育。有的强调高校应该去行政化,按照教育本身规律办学;有的强调要增加教育经费的比例。 显然,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靠办好高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应当说钱学森之问其实质是钱学森之忧,忧在中国杰出人才冒不出来,忧在如何抓住机遇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与思想,加快行动起来,把自己的心增强,使中国人真正站立起来。 笔者认为这一命题非常重要,是涉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根本之所在。笔者认为钱学森之忧主要包含有3个命题: 一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在大好形势下中国还没有完全独立自主地发展起自己的核心技术,站立起来。 二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原因,是杰出人才不足。 三是杰出人才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为什么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并且率先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实现GDP的持续增长。我国GDP的总量已位居许多先进国家前列;出口贸易总额也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这种大好发展形势下,如何理解钱老的判断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他又为什么深为这种状况担忧? 这可以从钱老的言行来体会其含义。如钱老从电视上见到的汽车广告都是外国汽车,听到中国汽车业是外国心时,连说泄气泄气,连问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弄不成?(苏文洋《钱学森的三问该谁回答》,《北京晚报》2009年11月11日。)由此联想到,虽然我国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专利技术也很多,但是,如先进的战斗机和大型客机的发动机,高级精密机床,许多高新技术设备、核心技术、专利技术、软件等等,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一直大批量地依靠从外国购买引进,真可以说我们这个大国是缺少心脏(即核心技术)的国家。没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大国就是一个不能真正站立起来的国家,而是处于国际加工和装配的地位。在当前竞争激烈和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这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态势。心脏捏在外国人手中的巨人能真正站起来吗?在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人难道不应当发奋图强自力更生把自己的心脏强化起来吗?!改革开放30多年了,还停留在引进与加工挣小钱的状态,以片面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为目标,难道不令人担忧吗?!这正是极端关心人民和祖国命运的钱老的最大忧患!也应是全体中华儿女最大的危机!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清醒地看到当代科技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说:从世界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他还说: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数量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许多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果还难以实现产业化,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少,科技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这些影响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 温家宝也强调说: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难以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就难以获得应有的国家尊严,甚至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显然,自主创新首先要在影响中国发展的核心技术与基本软件上实现,这样才能支撑国家的崛起。 可是,钱老为什么一直到2009年8月6日,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还念念不忘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和杰出人才不足的问题呢?可能就是因为,国家多年来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没有得到切实地贯彻和落实,缺乏具体的措施与安排。许多例子说明,我们过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曾经起步较早,但最后又落在国外的后面。所以要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安排好有关的研究工作,还应总结反思一下几起几落的教训。没有政策的连续性,急功近利,工作反反复复是难以征战科技高地的。 当然,对我们这样一个遭受外国百年侵略而后发展起来的国家,要想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一切先进思想文化成果。但是,如果几十年持续如此引进下去,不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产生核心技术的源泉人才,以及创新环境与工作平台方面狠下决心去发展,形成自己的系统知识产权,那就永远难以真正站立起来。每个有识之士,每位爱国者都不能不为之深为忧心、寝食难安。我们相信,中国人可以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钱老担心中国杰出人才不足,诚然。但是,事实说明,即使有了像钱学森这样的杰出人才、科学大师,其提议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杰出人才不足固然令人担忧,一个发现和培养杰出人才的环境和平台也非常重要。反过来也可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杰出人才不足了。 钱学森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钱学森生前全面关注我国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科技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在其1242页书信选集中有全面反映。他谈到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 1.提倡在化工、冶金、轻工、建材等工业部门拓展系统工程、系统学的应用,提高过程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及集约化程度。 2.发展物理力学学科。包括有:高温气体、高压气体、高压固体及临界态、超临界态等,解决发展大型火箭发动机和宇航事业,以及高强度核辐射等相关技术问题。 3.发展包括大型水轮机、汽车发动机,先进的喷气发动机,先进的风力发电机等大型尖端技术设备在内的机械制造业问题。 4.发展化学流体力学,改造我国化工、冶金产业问题。 5.运用全部的现代化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科学,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和海产业问题。 6.发展生命科学,探讨脑科学与思维科学问题,推动思维学、人工智能、相似论、智力工程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他还十分关注发展第五代智能超级计算机问题;关注教育与培养工理文艺结合人才的问题。发展地球表层学、系统地理学、城市学等,规划国土的利用与开发问题等等。 应该说,这些建议都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以物理力学为例,如果一个国家真正想建立自己强大的空间国防力量,在空间探测方面作出突破性的贡献,就不能不重视物理力学及其所包含的相关爆炸力学、等离子体力学等学科发展,它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 钱老对这门学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设立了物理力学专业,钱学森几乎每周都要到研究室参加研究讨论。有人诟病钱学森的物理力学是物理化学,但如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崔季平所说,从物理化学家们的工作到工程技术,其间应该有工程科学起作用。跨不出这一步,在工程中就没办法用。通过这样的处理,把微观的化学家处理的问题,发展到工程应用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力学的范畴。崔季平在研读20世纪90年代郑哲敏从美国带回来的那批钱学森的手稿后,重新认识了钱学森发展物理力学的内涵。李佩也认为,应该将这批手稿整理成中文,有些事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从物理力学起落看钱学森学术思想》,《科学时报》2009年11月12日。) 作为一位有丰富基础知识和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的、有高度科学素养与科学远见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并以毕生精力提倡和推动的物理力学,遭遇却十分曲折:1956年开始作为本科专业招生,1958年因大跃进被取消;196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恢复专业,后来再度被撤销;1979年再次恢复,1993年最终还是被撤销。历经三起三落,最终遭遇的还是被撤销学科资格的命运!唯一剩下的一个小分支,就是高温气体,因为郭永怀先生在最初保护了一下而得以幸存。 为什么不能大力提倡和发展钱学森提出的这些宝贵的科学建议呢? 崔季平表示,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下,对基础学科的建设没有力行,一些想法没有得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佩表示:如果当时能坚持走下去,可能现在的情况会大不一样。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下,基础科学在一些时候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有些甚至消亡。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力学在1993年被取消了,这是非常短见的事情。作科学研究不能以能不能拿到钱为主要目标。 胡锦涛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报告中谈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在我们的院士队伍里,就不乏这样的将才和帅才。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这类人才还不够多。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紧培养造就这类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大批各个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学术和技术梯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和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结构,以推动科技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这段话讲得非常好,非常中肯,可是我们请回来的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钱学森,以其身份之显赫、地位之特殊,所提出的发展物理力学的重大建议,尚且遭遇三起三落,最后还是难免被砍掉的命运,何况广大一般科技专家的建议,又如何能得到重视?! 我国杰出人才是不足的,但是,已有的杰出人才(如钱学森等)的作用也得不到很好发挥,又是为什么?应当说,从根本上讲,这种忽视与忽视原始性创新有关,不需要原始性创新,何需技术科学的基础研究,杰出科技专家也就成为多余的了。不少例子说明,仅有领导的讲话,或是中央的指示,但没有人去具体贯彻实行,或是阳奉阴违,执行得很差,或者是社会环境不允许,那么就是有再好的政策也只能停留在一般口号上,长此下去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负面的影响!政治上很不可取。 中央领导都强调了,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既然原始性创新是引不进、买不来的,那为什么就不能重视去做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的创新工作?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决策上出了什么问题? 胡锦涛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钱老这样的遭遇又如何解释呢?胡锦涛强调了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这也是很正确的。但是,由谁去培养?用什么方式去培养?要何时培养才能成才?难道又靠由国外大批引进吗!核心技术引不进来,难道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却可以引进来吗?!此外,国内的杰出人才,应当说尚未很好地发现和使用起来,并发挥作用。现有的许多制度和做法是不可能出真正的人才的。以论文数量论英雄,按计划花掉项目经费就是好样的,这能出真正的科技领军人才吗?反过来,像钱老这样的大师,还有像李四光这样的地质学大师等等,他们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议又被多次搁置,不予支持,我们的自主创新又从何谈起呢!一将难求既然这么重要,建议在推动有关学科发展,解决国家有关问题时,要使这一将的团队真正发挥作用,改变现在盛行的行政化倾向。不仅是科技方面,其他不少方面,在识人、用人和管人的指导思想与办法上都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在杰出人才能不能够受重视、能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年,钱学森的理解是: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要靠科学技术,今后发展新型产业,就应当以科技创新来引导经济发展。这与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生产需要、处于从属地位的理解相去甚远。科研与生产两张皮、互不搭界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就把这两者分开对立起来,并不认为抓生产就一定要抓科技。就像王义遒(北大原常务副校长、教育家)所说,有了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创业者,再靠大量的老百姓就能把GDP搞上去。现在中央领导的提法是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的重要性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种提法只有成为广泛共识并得到切实贯彻,才能真正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钱学森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另一个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是:部门分隔,各占一块搞分隔,是今天科技体制之大病。(见《钱学森致陈春旺的信》,1992年9月23日。)他建议应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加强统筹规划,领导使用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近20年过去了,在今天看来,部门分隔已成为阻碍科技生产力大发展的严重阻力,而且,还有越发展越严重的趋势。 仅改变教育培养模式,就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吗? 钱学森之第三忧是指现在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1.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从他提倡的内容看,应当是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经济知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立志要为中国发展解决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适应第五次产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包括要能创新性地解决先进的动力机械制造、先进喷气发动机制造问题,解决宇航用大型火箭大推动力系统等人才的问题。 关于培养杰出人才,仅仅改变教育培养模式就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人才如果没有为祖国强大、为科学技术发展献身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情操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整天想发财当官的人、个人利益第一的人是永远做不到的。 解放后,中国也确实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否则又如何能保证国家今天的辉煌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从第五次产业革命的需要看,现在创新型的杰出人才还不多。 2.学校教育主要是打基础阶段,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但并不是全部。学校教育学生应是德智体美群,再加上一个哲字,即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培养。德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像媒体上报道的那样,个别小学生填报志愿时写长大了当贪官,那就太可怕了。这种情况虽说是个别的,但是想当公务员、想当官的则不是个别现象。发生这种事例,不能不说是基础教育出了偏差。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理想与远大志愿,就没有成才的动力。 学生出了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的教育时间更长,遇到的机遇更多,因此,这一阶段同样是重要的。到了工作岗位,遇到机会,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准备不够,又如何能抓住机遇很好地完成任务,使自己锻炼成长?成才,首先要个人立志奋斗,家庭社会也要为其创造成长的条件和机遇,但这都是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只有与内部努力相结合才能起作用。当然,也要有人充当伯乐,发现和推荐使用人才,这种机会同样是重要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知识学习,还有组织能力、处理工作难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事共事能力的培养,即群的教育。 当前的学校教育,以创收、升学率、就业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这种风气对学生影响极大,在这种风气之下的学校是绝不能培养出新人的。 学校教育,老师第一,他们给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甚至是一生的。老师的思想境界与学术水平,对学生思想境界的开拓和学术水平的发展关系重大。 关于学校的去行政化问题,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不应当动摇;以教学为中心,就应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中心,而不应以管理行政活动为中心,学生、教员围着行政活动转。党的中心工作也应是围绕搞好教学培养人才来活动,其他无关的或次要的活动不能占据太多时间。 3.工作岗位上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在科研教学单位,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则以出论文数和取得的项目总经费为硬指标,现在又加上一个完成经费开支为硬指标(常常是拨款很晚,随后就要成果,要结题报告)。一个科技人员要承担着多个项目(课题或专题),以便维持生计,一年到头忙于应付检查评审,交阶段性报告,疲于奔命,安不下心来研究问题,也没有时间保证研究问题。如果一个工人没时间操作车床,又如何能完成加工任务呢!现在,官员们通过课题、项目的检查、评审不断地增加个人收入,这就鼓励了人们更要多开会多检查,真是令科研人员苦不堪言。科研人员干什么去了,钱老的这一问,问得太对了! 社会上当官的风气很盛,影响广泛而深入灵魂。工作作出点成绩,往往就会给戴上各种光环。其实含金量很低,有的甚至造假,就被物色为官员。当官收入高、稳定、风险也小,还可以不断镀金,加冕上什么硕士、博士。当官就等同于当了老板,科研人员都要为其服务,还可利用职务之便,捞取不少灰色收入!还有,现在有的年轻人只要当上首席科学家,就有了经费,可以雇用多名院士、老专家为其工作,成果都要归在他的名下。这样能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 本来,科研单位应以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为中心进行业务活动,现在则一切以行政官员为主,似乎当上什么长就成全才,什么都懂,都参与评审。整天开会,没时间读文献、作研究,可是知识却见长!什么专业的意见都敢发表。这也是现代中国科技界的咄咄怪事! 4.王义遒针对钱学森之问的一席谈话很有启发,它反映了当前具有普遍性的一种现象。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不全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像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中国青年报》记者问,需要不需要一个引领者?他说:当然要,但主要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创业者,不需要多少超常的人。普通老百姓就能创造这样一个时代。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有相当大的代表性的,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而且还是很主要的倾向。 王义遒说,不要着急,形势到了,人才自然会应时而生。钱老也谈到,中国没得诺贝尔奖,主要是国家建设的整体方针政策的结果。这种说法也对。但是,现在应当说形势早已来到面前了,中国必须尽快装配上自己的心。中国的杰出人才亟待发掘和培养。显然,现在培养出的科技领军人物是难以带领中国迎接21世纪的国际挑战的,因为如果可以胜任,又何来钱学森之忧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文津 ) 《科学时报》 (2010-5-4 A3 观察) 更多阅读 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科技人才 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大学应有崇尚学术卓越的精神 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之问公开信:需要一步一步来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1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震聋发聩 为催醒国人科学创新而作. 作者钱学森第二,HMS
热度 2 richardbg 2010-4-28 00:55
- ------- 震聋发聩 为催醒国人科学创新而作----- - ------- 震聋发聩 为催醒国人科学创新而作。 RichardBg Qian,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USA Keywords: 钱学森之问 , 温家宝, RichardBG Qian, 中国 , 人才 , 科学 , 创新 , 海归,去行政化 , 故国铸就飞天箭 钱公梦透百年路 英才惊悟继绝学 汉唐之兴囊中图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有 本草 天上来 谁伴时珍尝万苦 我三探四顾后,发现一切极可能皆是徒然,如韩信之怀才不遇之时,一个伟大的生物医学发现一直被弃置于荒野之中,我当等待历史的机遇的来临, 等待中国科学界的苏醒。并留诗一首, 以纪念这个时刻 和鼓励众多和我同样遭遇的天下英才人杰。 这首诗里也包含了两个至高的人生哲理和科学道路。那些领悟并得到(得道)这两个道理的人们将永远是我的朋友和同道 ( 无论你抱有什麽主义,什麽理想,什麽宗教 ), 也必将是未来中国科学崛起的领袖。 这首诗 也 送给尊敬的北大校长,北 医 医 学 部主任,北医神经科学研究所老主任,新主任,科学留学生饶毅博士,施一公博士,王晓东博士,中科院的科研领袖们,教授们,( Of course, include Minister Dr. Chen Zhu 陈竺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of China. )以及看得懂也真正懂得开创历史的科学发现创新的智者,并以此纪录一些人们是怎样 因“学已满五车”,而“才不足八斗, ( 信 ) 心可比井蛙” 而拒绝“和氏壁”般地让中国现代第一个最伟大生物医学发现推迟十年。 大家以及科研界的领袖们千万不可把这句话当成骂人的话。这里充满了历史更替的血泪道理和知识。 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我们也不过是多几根白发而已。 我等在这里。 米歇尔( Weir Mitchell )正是因为 CRPS/Causalgia 的疾病现象认识而成名而成为美国医学及生物学甚至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次科学狂潮的第一位先锋,舵手和弄潮儿。我今天 正 是要用 这个他所留下的 一百五十年的科学之谜的实验室的破解( CRPS/Causalgia 的根本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来开启 中国 常见病发现的一百年, 来开启 中国现代的第一次科学狂潮, 第一次无敌狂潮 。 有朋友问有没有证据啊? 我有最强有力的现代生物科学 证据 以支持我的理论。否则,如何敢自称 “钱学森第二” 和钱学森的继承者。 我的脸皮很薄, 可不想让人证非了我的发现以后去跳帝国大厦 ,以还科学之清白, 以还 中国人之强悍与言而有信, 岂不羞人 。 不象某些人,如饶毅先生,那末大一点儿本领,那末小一点 儿 心胸,那末薄一点儿信心,那末厚一张儿脸皮,竟敢去作我北大的生物领袖。 如果您不是中国生物医学的前一百强人, 请勿阅读前面这句话,更万勿评论这句话. 有道是,不到那个层次,不读那样的书。 我本不刻薄,某一天,我会说出为什麽我今天的话这样地难听。抱歉地很!!! 这儿有个真理从我的舌尖而出:明天当中国成为科学强国时,千辛万难随风散去。这正是北大人的“指点江山”的真意。 我 从神那里盗来这个鸡与鸡蛋的难题的解:答案在于天助神助人助。望信人神之心愿。 今天,我作为北大人,认为与母校的教授们,校长们及 院长们 们进行一次自然科学的挑战和 推沙出金的 辩驳(如果您熟悉钱老的永远创新,舍我其谁的心态) (我这里说的是自然科学会议 研讨 会( Seminars) 的讨论,而完全不包含其他任何情形。望勿误解之。) 很有益于形象清晰地展示给北大自然科学的后来人,以明了科学人杰, 特别是北大自然科学人杰,是怎样在" 否定, 提问, 思索, 想象, 检验,创新",在痛苦中或在快乐中, 再次以 "创新舍我其谁 "的 精神, 去 引领世界潮流, 向前发展,并促进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和人类进步! 这个过程的学习 和经历, 比一百本教科书来的更重要更必要,亦即古人说的“书上得来终觉浅”,而成为中国科学崛起前的最后一课! 看了最新的报道 “饶子和回应温家宝:中国教育怎样培养出更多 “ 李四光 ” ”,我决定写下如下的话: 当 诺贝尔奖级的创新和发现呈现在这些中国的科研领袖们眼前,他们有能力识别吗?他们是在等着我在哈佛大学完成了一切并发表后,才说:“我们早就知道他是世界 一流人才,他是钱学森第二。”其实,还是说错了。因为“中国现在就有许多许多钱学森”,只是少那末一点儿某种因子去催化, 去使它成为现实。而这种因子与“现在的年轻人缺少 坚韧不拔”的判断是完全不兼容的。现在的年轻人比过去的年轻人强过三百年的距离,尽管我的年纪与饶yi博士很相近。 再见了,我的朋友! RichardBG Qian, 钱学森的继承者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ontinued) 浮想当年孤独地站在幽静的 襄阳 三顾 茅庐 所依绿山上,远望历史的星河,中华千年的起伏和沧桑, 又忆几十年的艰辛岁月与自己所不可承受的生理病痛, ,由此铸成神之金石心肠,泪洒人间。 以三十年现代生物学修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兼成洞察百年及生物科学的神赋之力,方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真谛, 而有我必造福于人类之心愿。言毕洒泪我书, 泣无声。 买椟还珠知是谁 RichardBG Qian, 钱学森的继承者, USA 故国铸就飞天箭 钱公梦透百年路 英才惊悟继绝学 汉唐之兴囊中图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有 本草 天上来 谁伴时珍尝万苦 ---------------------------------------------- Keywords: 钱学森之问 , 温家宝, RichardBG Qian, 中国 , 硬实力 , 科学 , 创新 , 去行政化 , 官本位 =============================(Continued) 中國大學最缺評判性思維的培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1/0/1/10131014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10144mdate=0503141006 北京大学的校长们,院长们 尚 缺乏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思想,更不用说他们的学生了。(这句话是要刺激一下某些麻木的神经。) RichardBg Qian. ============================================ 数月来,几乎没有人来读我的文章。 那末,我索性将多数文章隐藏起来,一直等到我成名之时。这个故事也不过成为一个笑谈 和历史。如果有人能从中体会到许多东西。也就不枉我今日的苦心。多谢! ===========================================(END)
个人分类: 科学中国|4157 次阅读|7 个评论
未来中国大学科研教育的必须范例(编后语一)
richardbg 2010-4-27 00:54
关于我家老祖宗钱学森之问及中国的硬实力(编后语一) 未来中国大学科研教育的必须范例 ------- 写给科技专业大学生,博士及富有雄心和自信的科学家们,特别是生物医学人杰 Keywords: 钱学森之问 , 温家宝, RichardBG Qian, 中国 , 创新 , 去行政化 , 官本位 写完三篇关于我家老祖宗钱学森之问及中国的硬实力之后,静下心来前思后虑,想到这个话题事关之大,乃中国百年之计。但实难于写出更好的标题,故暂且就用这个未来中国大学科研教育的必须范例 . 如果想更好地明了它的含义,只能是请诸位看下去。 中国科技创新及发现的问题当由来已久,我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悉。但解决起来不一定就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艰难和漫长。科学家们最熟悉这样一句话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今天我希望大家在这一小时里真正地相信这句名言。 中国的科技的未来在于以千万计的科技新人,也即关键是教育。那末科技教育的关键是什麽?第一当是知识和能力。但很明确,今天我们中国大学里,研究所里 知识足够丰富,不缺!第二当是自信和实现。这自信和实现最后将成为一件事,一个过程,因为科学的过程是不可以完全从语言逻辑的角度来看。其实从第一分钟起,在我心中这自信和实现是必须永远排在第一的。怕太多的人不理解而反对而不读我的文章,故而让步,故而调整顺序。如果中国科技的崛起关键是自信和实现,(而极可能去行政化只是它的必然附属产物,象现代许多国家已经发生的一样),那麽我们怎样去实现它? 看起来仍然很复杂,但过程却不是这样,却可以是简单:如果我们有一至几项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并由这些发现者来展示来讲解 给年轻一代,甚至包括中年一代, 以真正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信心和意志 科技发明发现,我能,我最能 ,那末中国科技发现发明的如海狂潮就不再需要任何人忧虑,任何人推动。(如果您不是科学人士,不是百里挑一的人杰,请不要看这些。) 有人会问杨先生等不是已经作过了吗?没有,我说。其中的原因我今天不细说,留待未来。智者当能理解我说的有理。 那麽,这第一件当代最伟大的中国人的发明发现在那里?在这里,在我的脑子里,在我的指头上。在此之后,就会有足够的跟随者。 国内已有许多大牛大腕,但在我的洞察力里,那里是没有伟大到可以为国之栋梁的。洞察力是后天的亦是先天的,故能看穿三十年,看穿百年的洞察力,斯为神, 中国之强国之神。 给你一点证据:钱老曾强调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需要许多的强有力 的想象力,正如他在加州理工每日所呈现在大脑中的那样。给一个画面来展示以下想象力: 我儿在七岁时完全由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小提琴曲子,尽管较短,但却充满了优美和热烈,充满了激情和变化, 并在聚会上表演而 大 受欢迎。我把这个事例放在这里,也作为这篇文章的例证 ,也作为想象力的重要例证。 在两至三年内,我必公开我的伟大发现,无论在哪个国度。我有我人神可怜的道理。在千万年轻学子中,如果有三千学子用电子邮件寄来你自己指定的特有识别标志,并在三年后看到我的发表在至高科学杂志上的文章, 其震动世界,以打开中国科学之巨闸,以享钱塘涌潮之壮之美,我们即有师生之谊,在一个生命的时刻,我会送上我的祝福或援助之手。这其中,必有一十二人 为中国 获得十二枚诺贝尔奖。 关于我的发明发现,请参阅我的博客。多谢诸位! 我将我的这块镇国之宝和氏璧 献给我的祖国,万望查之识之纳之! RichardBG Qian 我家老祖宗钱学森的继承者。 In Wisconsin (注:这里只有科学强国,只有师承继续,而没有任何宗教,商业行为。) ============================================================== 。 Notice: Please dont give comment on this paper, if you want to say bad word and haven't given enough time to do your research on this history or haven't seriously thought those historical events. Otherwise, I will delete it immediately. -------------------------------------------------------------------------------------------------- Keywords: 钱学森之问 , 温家宝, RichardBG Qian, 中国 , 创新 , 去行政化 , 官本位
个人分类: 科学中国|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家及领袖的自信心的来源和精心培育(结束语)
richardbg 2010-4-25 05:27
关于我家老祖宗钱学森之问及中国的硬实力(结束语) RichardBG Qian 如前所述,我的发现将作为一座独木桥或一道唯一的绝壁峡谷通道引领中国以及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冲进一片崭新而广阔的领域,以发现最常见而最重要的疾病的机理及其有效治疗方法为起点,来开启中国用三十年做出远超过西方三百年的现代生物医学发现总和的新历史。这块新领地,既将是中国第一块巨大的“科学殖民地”,并随之会有多个中国的“哥伦布”们探索到更多的“新大陆”“新美洲”。唯有如此,中国才会变成世界性的, 才会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到那一天,北京大学原校长所言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才会变成昨日黄花,从此不再。 爱因斯坦在那一年发表了他的里程碑意义的四篇文章。在那之前,他只是一个专利局的技术职员,没有实验室,没有助手,比我今天还差许多。但他仍然可以将他的文章发表于他认可的家乡。今天,爱因斯坦成名百年后,当我试图把我的四篇将改变世界的文章送到中国去,所有的校长们,教授们都不敢考虑。而事实上,我的科学发现的基础及依据完全来自于现代医学和医学生物 学实践和理论。从这个历史事实出发,中国难以出现世界一流科学家,世界一流科学成果及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物学界,其他科学界,商界以及政界领袖们(除了少数几个)几乎完全没有准备好来迎接中国的世界一流创新和发现,几乎完全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并已经拿到世界一流的创新和发现。而这正是我所给于我家老祖宗钱学森之问的答案的关键具体描白之一。 关于这个事实,变成口号就是“要努力提高 科学工作者及相关管理人员的 科学素质!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自信心 !” (但是决不可以再有“文革” . ) 这里给一个极端的事例 (我希望看不懂CRPS/Causalgia的不要发言。这一段只有科学上的意义,而决无法律意义及政治意义。所以非科学人士请勿参与评价。):在我将我的伟大科学发现信息跨过太平洋寄给尊敬的饶毅先生时,他不但不给于考虑,反而将其作为笑料的素材写进他的相声,并在北大新年聚会上表演。(请参见他的博客)其幼稚之青涩,其心胸之狭隘,其信心之匮乏,其闭目而塞听,其史实之无知,其知识之荒瘠,其目中之无人,其思维之偏执,其洞察之寸光,其疑深而难托,其患得而患失,其考虑之欠周,其时光之虚度,其喉舌之松弛,其幽默之肤浅,其行为对数千中国未来科学领袖的北大学子的自信心的不良影响,其误解“指点江山”偏差之遥远,..................................,几不可赦。 我所说的自信心,绝不是空洞无物的自大,而是建立在每日每时的实践和洞察力之上的自信。 那种小富则偏安,小得则自满的情形并不是我愿涉及的话题。 因 为我的来自于实验室的伟大科学发现,正是第一个最强有力的例证,以支持我对钱学森之问明确,清晰而可行的答案。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件事情的经历加以引申, 并作为答案的一部分,也从一个角度来阐明中国的科学强国信心来自于哪里,以及怎样去播种,怎样去培育,怎样每日每时全力避免摧之折之冻之。对于中国的科学 自信心 ------ 即创造力的源泉,发明力的慧眼,必当用十二分足够的爱护,象我对我儿一样让他在喜欢(享受 enjoy )音乐,喜欢(享受)运动,喜欢(享受)自然及科学发现等过程中长成参天大树,引领世界潮流。 最良好的祝愿,送给我的朋友们和我的祖国 ! 送给温家宝总理! RichardBG Qian 钱学森第二 At Milwaukee, USA ------------------------------------------------------------------------------------ You can use Email to give comments on this paper (You can find the email address in the blog.). If I think your opinions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ience, I will publish it here. Thank you! Notice: Please don’t give comment on this paper, if you want to say bad word and haven't given enough time to do your research on this history or haven't seriously thought those historical events. Otherwise, I will delete it immediately. -------------------------------------------------------------------------------------------------- Keywords: 钱学森之问, 温家宝,RichardBG Qian, 中国,硬实力,科学,创新, 去行政化,官本位
个人分类: 科学中国|244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