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钱学森之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网群英烩No.0045鞠思婷 还所有人一个被媒体掩盖和扭曲的真实
readnet 2010-11-28 02:05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钱学森之问,科学教育,思想,媒体,真相,鞠思婷,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鞠思婷 发表于2010-10-18 12:27:28 查看评论 :10 │ 浏览:21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科学网最近很没看头~~~ 鬼王 还不回来, 孔玲 姐姐 的博文老是写了删,也不见 大宝 哥哥 吵架, 陈安 博 士 也出奇地安静,现在连 宝山 老师 的博文也都没了。 好宁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53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孔玲,科学网,安静 相关文章: 学者可利用科学网给年轻学子输送更多营养 请科学网编辑部对博克点击量统计问题给予关注 好学的学生的科学网名师【转载】精粹平台开始打基础了 谁是科学网上的K歌之王?PK在何时? 0孔删=有 孔0删=冇 科学网电子杂志 2010176期 快来看啊!八卦新闻登上科学网头条了 文献(孙学军)、综述(曾庆平)的博客妙文_自科学网 写科普难,写好科普更难,在科学网进行科普难上加难 究竟谁是科学网上最可爱的人?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孙学军 kongling814 ljry8044 qlms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突然间,小刁民柔情似水,未久,继又原形毕露:)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ingqing83 安静好啊,说明国泰民安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支持菲程吴饶(疑似四位博主)! ^_^ 博主回复:嘿嘿,是哦,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約會也挺好,讓未婚博主們搞一場非誠勿擾,哈哈哈。 博主回复:啊!大赞,您主持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angjinsong 那怎麼辦,安排博主之間角鬥? 博主回复:嘿嘿,安排博主之间聚会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个人觉得, 转载文章 还有点意思。 博主回复:嗯,那我以后多看看转载文章去。 标题: 发表评论人: dabaoski 。。。。。。 博主回复:欢迎大宝哥哥来我这里留下足迹,哈哈,小女子受宠若惊~~~ 记录总数: 10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鞠思婷 发表于2010-10-18 12:27:28 查看评论 :0 │ 浏览:37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抱歉,文章已经删除! 抱歉,文章已经删除!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53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孔玲,科学网,安静 相关文章: 我在科学网上所遇到的最高兴事情之一 科网群英烩No.1001吕喆,期待撷英帝第1001篇比第300篇更出色 在科学网开博了 科研工作者的四项信息修炼 嘿嘿,真是不服不行!兼给科学网编辑提个人性化的建议! 终于驻进了一直向往的科学网 科网群英烩 No.0001 天狼星特使来地球寻找到灵魂他会 恋爱帝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修复技术仍在追寻中(科学网) 科学网论坛-文献管理与信息子版块正式开通 假如科学网电子杂志发稿费 当前推荐数: 4 推荐人: 孙学军 kongling814 ljry8044 qlms 记录总数: 0 总页数: 0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鞠思婷 发表于2010-11-27 19:58:50 查看评论 :8 │ 浏览:13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我为什么要删掉我的博文 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必须要给关注我的博文的朋友们一个好的交代。 我的博文大多是日记体散文,讲述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刚来科学网没混多久,我深知自己的思想并不是那么成熟,自己也不是一个特别有内涵和高雅的人,当然我正在为此努力。 我的博文,不管是记叙见闻,发表评论,还是整理资料,都见证了我的成长过程,尤其是我思想的成长过程。很感谢朋友们经常来这里看我并不成熟和有价值的文字,感谢大家有耐心来听我絮絮叨叨。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一点一滴。 但是,有一天当我自己去翻看以前博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文字是多么幼稚,于是我怕被大家看到以前幼稚的我。那曾经的经历,和幼稚的情感,如果被大家看见了,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好像自己被剥得精光了站在大家面前一样,没有隐私和安全感。 因此,我在博文发表后的三到五天就会删掉它,有价值的暂时还没见太幼稚的文章便转到新浪博客里,一段时间后,若发现又有哪篇文章感觉幼稚了,就会从新浪博客上也删掉。 当然,这所有的文章,我都有 Word 备份,这些东西就是我的日记,我成长的历程,我要把它留下来,老了的时候去翻看,回忆我年轻时候的青春,和一点点长大的历程。也许到时候可以略作修改,出版一本自己的书,或者很老的时候写自传。 总结来说就是,我写博文,是为了跟大家分享生活中美好的片段。我删掉博文,是因为我不想大家了解一个完整的我,如果有人将我的成长经历洞察得一清二楚,那么我会觉得恐慌和不安。 尽管我会删自己的博文,但是希望大家仍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025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删,博文,朋友,日记,自传,分享,幼稚,成熟 相关文章: 关于马拉松兼与孙学军老师和黄秀清老师商榷 书籍分享~~ 帮一位意大利朋友打个招聘广告:junior faculty 摘貼舊文回應某些朋友對素食的疑問 日记首页自题(二) 归来吧 我的朋友们 按照写博客的目的,博文可以分为两类 大学自主招生与选女友的相似 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菜根谭》 新文伊始 当前推荐数: 7 推荐人: liuli66 QFL JYH64J98Y99H boxcar sweety xqhuang jizx97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写了,贴了,又删了,多麻烦。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qhuang 想太多了,谁也不可能了解一个完整的你。 博主回复:也许吧,以前总被人说是多愁善感,不过现在应该好多了吧,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不怕你删,照片都下载了,呵呵 博主回复:。。。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li66 同感。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小宝宝 ip:60.171.124.* 小宝宝: 你的文章,小宝宝我都有备份,哈! 博主回复:你很诡异,到底是什么人哦?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o⊙)发完后觉得不妥,我意:看得出,这都是你的心里话 博主回复:嗯,我看得明白,哈哈!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引用黄兄之言:这都是实话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YH64J98Y99H 成名了,一切都很有趣。 博主回复:没有那个信心和奢求会成名呀,嘿嘿。 记录总数: 8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鞠思婷 发表于2010-11-26 22:21:17 查看评论 :2 │ 浏览:10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郑哲敏先生,谈庆明先生语录 去听了 再论 钱学森的科学与教育思想 兼述 答钱学森之问 的报告了,从两点半到五点四十五。我想我还是才疏学浅,根本没有办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汇报也怕写不好,便想了这个语录的办法来偷偷懒了。 郑: 搞科研要产学研相结合,关键是要有自主性,要有自己的想法。若以产为主,科学跟着工业屁股后面转,照着人家的东西生产,那创新就没有了 。 (所谓山寨便是如此吧。) 爱国的心情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 。 (乍一听觉得怪矫情的,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一要有富国强民的愿望,二是要有兴趣,而且应该有高尚的兴趣,这样才能避开这相互忽悠的社会 。 (他老人家其实很了解这个相互忽悠的社会呀。) 提高教育水平最重要的是给教育工作者以充分的自主权,减少政府的干涉与统一管理 。 ( 去行政化,或者说体制改革,其实钱老把这个问题留下,本就是个明知故问的事实。问题的答案几乎人人皆知,只有应该采取行动的人装不知,所谓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学校应该起码要有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重视和爱护,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将大学分成三六九等,本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 (的确如此的,本科在武汉理工,一流中的二流,感同身受。) 谈: 后来大跃进了,然后我们去了工厂炼钢,去修铁路,所谓科研要与实际相结合嘛,后来死人了,不行了,又把我们叫到广州开大会,给我们脱帽加冕,脱掉资本主义的帽子。 (谈老在心里恐怕对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颇有微词。) 1987 年,响应一院两制,以开发养科研的号召,解散了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力学三个研究室,开起了公司 。 21 世纪初,中科院提出考核科研的主要标准是:发表 SCI 论文的数量,和创收金额 。 (这一句话在他的 PPT 上绝对是带着讽刺色彩的。) 好不容易这两年准备再重拾钱老生前的科研遗愿,大家知道的,前不久,怀柔科研基地被强拆了。 (怀恨在心,嘿嘿。) 白院长,你总应该支持一下我们力学所的科研工作吧。 胡锦涛去看钱老的时候,说放心,您的系统科学就是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我看系统科学和科学发展观还是不一样的吧 。 (说完这一句,底下的人都笑了,傻子都知道不一样的,谈老,我挺你。) 就像谈老说的 , 他们每次的发言,最重要核心的思想媒体上是不会写的,见报的都是某些领导们形式主义的大话 。 今天我把二老的话原封不动地放在这里 , 还所有人一个真实 , 一个被媒体掩盖和扭曲的真实 。 本文引用 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787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郑哲敏,谈庆明,语录,力学所,钱学森,科研 相关文章: 非常经典的科研心得 书籍分享~~ 原来做科研也需要热身活动 ^_^ 化学所2009年度SCI收录论文篇数和被引用篇数继续位居全国科研机 起来吧,土鳖们和施一公唱对台戏 建议科研网加强搜索归类能力 青年科研人,如何突破玻璃天花板 有一种成功叫简单复制 求新唯真-谈艺术创新与科研创新 舍得在论文写作上下功夫 当前推荐数: 2 推荐人: 赫英 xqhuang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uanw2010 呵呵,不记得了呢。很多老前辈呢,不知您是否也是老前辈啊。应该不是吧,感觉你也是研究生吧,看你的文章。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uanw2010 这么快就写了博客了,整理的真到位!我是研一的学生,刚才是上网搜索谈庆明老师的资料,不料就点击到你这儿了,我就注册了个号。你应该是力学所高年级的研究生吧。 下午我也听了这个报告,咱们都能感觉的出老师们其实对政治还是不屑的,但似乎也无奈吧!包括钱学森之问,其实这里边就隐含着政治意味,问到最后肯定是要回到政治问题,回到体制缺漏上,党和政府不敢摊牌,也没能很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缺陷,这就造成了各个高校之间你推我躲的现象,呵呵,大学推中学,中学推小学,直至托儿所,真有意思!在中国,似乎科学研究没有绝对的民主,还是要受了安排,受了指导,就好比在什么什么的领导下之类的被科研。 博主回复:嗯,是这样的,政治力量在各行各业渗透得太厉害。 不过我不是力学所的,呵呵,我坐在第四排,中间,穿黄绿色的棉袄,带大红色的帽子,很显眼,不知道你注意到我没,嘿嘿~~~ 记录总数: 2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陈国文 发表于 2010-9-29 17:30:38 分类:道之我观│ 查看评论 :51 │ 浏览:1372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真理与真相 这个世界存在真理,也存在另外一种东西,它的名字叫事实,或真相。 对真理的追逐呈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但如果有人要想打着所谓真理的探照灯去看别人的行为所构成的事实时,往往其结论偏离开了事实,也远离了真理。 宏观层面,也存在着测不准的法则? 虽然是人们的行为构成了事实真相,但有些情况下,事实已构成,而当事人的行为动机都要于事后进行反思才有可能明了自己的初衷。你外人如何能看得清楚?讲得明白? 打假,需要专业技能,需要打假的人心中没有瓜葛。人非草木,血肉之身,情欲牵连,想要秉公而行,仗义执言,试问天下有几人可以做到? 当被冠以英雄头衔,为人所拥戴的时候,其人更应具有谨慎的态度。 这种谨慎所体现出的是文明社会的理念。宽容,不代表承认错误的行为,但是理解错误背后的诱因,并预以指出,给以引导,辅以其纠错的力量,才是善行。一棍子把人打死,就走向了绝对。这是文明素养的天敌。 武夷山老师曾提出真之可怕一说。 虽文中所论观点我不能完全赞同 因为世界存在真理,真理不可怕,真理会使人变得宽容,善良,近而幸福。 但我赞同其文中所表述的另一层含义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就打击别人,比如四人帮时期人们内部进行的打击报复行为。 在此处,我想将此话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更改一下:以为自己掌握了事实或真相,这样的人往往不过是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理解到了事物的一个层次。真相,永远躲在人们聚焦的后面。没人能看得清楚。当你以为已经看清的时候,事情已发生了变化。 所以谨慎使用自己的话语权,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公民应当秉承的文明精神。 对于这个古老的民族,需要这样的文明精神来涵养她长久以来在封建思想统治下所缺乏的很多东西。 年轻的铁肩担负起这个古老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道义, 使得这里不少老同志,比如繁体字之辈,感慨泪下。 是的,大宝的眼泪浸透了一股令人钦佩的忘我精神,老者们当然是欢欣且安慰。 于是借用老蒋的梨花体, 小开闭关之门, 暂且放肆一把。 顺致进姐身体康健, 诸位博友佳节愉快!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21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学者韦磊 发表于2010-9-14 19:24:23 查看评论 :3 │ 浏览:459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建议科学网建立在线创新平台 这是有两则旧闻想起的: 美国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和我国大连的原油污染。 当时看到大连渔民和清洁人员没有带丝毫的防护用最原始的方法清污,当时真的很羞愧,我们的科研人员呢? 今天偶尔翻网页 在 innocentive 上面看到 Emergency Response 2.0 : Oil Detection on Ocean Surfaces ,这是一个征集问题解决方案的网站,而这个帖子是通过innocentive这个平台向在此网站注册的问题解决者征集方案,设计一项新的成像方法以监测墨西哥湾水域的海水原油含量。 不由得更感慨一番,最近大连的渔民因为海水污染失业,而损失不知找谁赔偿而走上了维权的道路。 而事件也像一般的娱乐新闻事件一样,热闹的一段时间时候也被大众遗忘。。。但其实不应该是很重要的吗?我们对于生养我们的土地、海洋的爱。 我相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工业、农业、环境,etc. 有着许许多多需要实际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同时有些象牙塔里的科研人员们有志难伸。有时也出现研究和工业错位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不也建一个中文的研究问题解决平台或者在线的创新平台呢? 方案寻找方提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最终的解决者给予奖励, 而在线注册的各位问题解决者组建自己的团队提出方案,各种方案一起竞争,而且这可以是一个业余的事情,这样同时会有很多组方案出来,我相信会有很多种创新。 科学网最好的一点是其实名制而且已经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研究人员在此开博。 我相信如果有良好的平台设计,这个想法一定可以实现,而且能对我们的研究氛围起到改良的作用 我本人正读master,对很多事情可能是想象的成分大一点点。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与各位交流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306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8 推荐人: XUPEIYANG qpzeng qingqing83 zengfeng zengxinlin zy88093139 outcrop machinelearn 标题: 发表评论人: zy88093139 方案寻找方提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最终的解决者给予奖励 ------- 此提议甚好。 谁能建一个中文的研究问题解决平台或者在线的创新平台呢? 有谁适合建研究问题或创新平台呢?毛遂自荐能者为之吧。 谁做方案寻找方?个人?单位? 由谁验证或由什么机构评定。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科学网编辑部 感谢您的建议。 博主回复:谢谢! 原来编辑部也有博客,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pzeng 很赞成你的提议,等于是委托者出题目,网友们答题,很好! 记录总数: 3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学者韦磊 发表于2010-11-27 23:42:25 查看评论 :0 │ 浏览:69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未分类 退出科学网 曾给予它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个博客站成了水站了。 哎。。。。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809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0 记录总数: 0 总页数: 0 当前页: 1 9 3 4 : 中国孩子的想像力为何世界倒数第一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世界上只有知识、只有学问才是与人相伴终生的最大、最恒久、最不易失去的财富,别的,地位、权力、金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因此,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民族、杰出的人才都把终生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然而,中国的现实似乎很令人沮丧。来自 2010 年 11 月 24 日 《重庆晚报》的消息说, 21 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而且是年龄越大、知识越多,越与创造性想像力反着动。记者拿出一幅无标准答案的无名抽象画,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在南坪实验小学 1 年级 8 班, 10 个同学有 8 种答案;在重庆工商大学一间自习室, 10 个同学的答案有 6 个与脸相关。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在全球 21 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 20 世纪生活的 20 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 2000 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一个人口大国不能成为创新大国、不能成为人才大国,的确是一个国家教育的耻辱。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方式方法都出现了根本性的问题:是把人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质疑和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还是把他们改造成唯唯诺诺、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镙丝钉?前者,需要的是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而后者,只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只需要学生的记忆力即可! 想起西方一些教育和社会发达国家,他们的孩子,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就和家长、和老师一起去图书馆钻研,去查资料,去探索诸如二次大战的成因及后果,以及历史评价等等宏大的课题,不要预先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原因,分析答案。 而我们的教育,则是观念先行,对标准答案不可越雷池一步,尤其是在语文和历史两大课程上,尤其如此。连高考作文,基本上也都是道德价值观优先于思辩和表达能力本身。这哪里是在培养独立、完整的人,分明是在制造记忆力超群、创造力和人格精神残缺的精神病患者。是典型的愚民教育而不是启蒙与智慧教育。中国的教育像是一把锁,而不是一把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砸碎中国教育这把枷锁,首先要重新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完整的人,其他一切都是扯蛋。其次应该尽可能地告别标准答案,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更是如此。在客观的自然科学问题上,很多时候答案的确只有唯一,但抵达答案的路径和方式方法却未必唯一,应该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方法和路径。其三,大学招生制度必须彻底改革,改变那种统一大纲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答案的招生录取模式,英雄不问出处,条条大路通大学。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1968 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 3 岁女儿 26 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 0 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我们,是否也需要一部《公民教育保护法》,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想像力不受桎梏? http://group.feixin.10086.cn/union/feixin/topic/viewtopic/2159?regid=101617 学者孔玲 发表于2010-11-27 6:58:28 查看评论 :2 │ 浏览:14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科網編輯部:您們隨便刪除我的文章即時俺被封了也不會別處開博! 博客是我目前唯一娛樂!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自封!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839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kongling814 删除 回复 科網編輯部: 您們隨便刪除我的文章。 反正我自己也要刪除的。 省了麻煩,雙贏多好!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84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当前推荐数: 2 推荐人: ljry8044 readnet 标题: 发表评论人: 000 ip:119.130.63.* 就靠这个娛樂怎么生崽啊,郁闷.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jry8044 没关系,继续,我还被封杀过一周呢,鬼王则被封杀过三次,连博客都关闭了 记录总数: 2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作为一个 媒体人 ,追求的 职业权利 和 职业独立 , 永远不应该 成为某某派, 更不应该 形成 任何确定或者潜在 的 利益关系 。 对于中国学术打假,我更倾向于一个朋友的观点: 科学 的发展往往是靠 最前沿的 5%-10% 的人和成果推动 。 实际上, 假 科学 不会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过多影响 (虽然有一定危害)。 科学界 和 媒体 更应该把主要关注点集中到 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环境 上来,集中到 真正尖端的科研成果 上来。 科学网 总编辑 赵彦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5481 ? 学者 科学网 发表于 2007-1-22 18:46:23 海外华人学者 , 科学博客欢迎您! 尊敬的 博士 / 教授: 我是 科学网 总编辑 赵彦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中文综合性 科学网站 科学网 ( http://www.sciencenet.cn ),即将开通,该网站开设有 科学家博客 专区。鉴于您在科学界的巨大影响以及您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在这里我诚挚地邀请您,加入到我们专为 全球 华人 科学家 量身定做的 实名 科学家 博客 行列中。 我们目前获得了有关资助,这样才有机会创办这一 公益 性质的 科学网站 ,其目标就是构建成最具影响力的 全球华人科学大社区 。以网络论坛和博客为主体的交流互动类板块是新建科学网的重点,其目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即时性,为全世界的华人科学家群体建立起一个有效交流和信息分享的网络平台。 当然, 中国学术界体制 的 落后 、 学术监督 的 缺失 以及 自上而下 的单一性 行政拨款 体系,都 时刻危害着 中国科研 的 健康发展 ,急需来自 海外发达国家 科学家 的更为 客观 、更为 清醒 、更为 理性 的 评论 与 建议 。 从 技术层面 上讲, 博客 对于 学术界 来说是一种 界面友好 的 表达载体 。 在大陆 , 大众媒体 ,特别是 科学媒体 普遍发育 水平低下 , 科学报道 往往会 断章取义 、 张冠李戴 ,但 科学报道 中的 一字之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可喜的是, 博客 这种形式 可以规避上述尴尬 。因为 博客 向人们提供的 是原汁原味的自我表达 , 更适合于作风严谨的科教群体 。目前,人们普遍看好博客这种自我表达形式,称之为 公民 新闻 学 。 科教界专家写博客 意义 尤其 重大 ,因为 这是 人类高智商 群体 大智慧 的 指数式 传播 。由于你们 对名声备加珍视 ,因此也就会 惜墨如金 。 为何要把 自己的博客 安家在我们的 科学家博客 专区 呢?古有 智者择群而聚 的说法,同样, 科学家 写 博客 也 希望 在 网络上 找到 属于自己 的 生态位 ,期待 符合自己心仪 的 点击 与 反馈 。否则, 一个 严肃 的 专家学者 , 在网上 和 以制造 绯闻为乐 的 娱乐 明星 比邻而居 , 会显得 不合时宜 。请相信,这里一定 有你的知音 , 有仰慕你的人 ,因为 科学网 秉承的是 严谨求实 的 风格 ,目标网民就是全球华人科学圈,我们力求成为 华人科学界 的 第一传媒博客 。 最后,我想澄清一个可能的误解: 博客的内容 并 不 只 限于学术问题 。 从本质上讲 , 博客就是 一种 公开的个性化日记 ,这里,你尽可以 即兴创作 ,随意 泼洒笔墨 。我们之所以 强调实名 ,主要是考虑 文章的可信度 和 讨论的针对性 。这里借用 Donald Kennedy 博士一下的话:从根本上说, 公众对学术的信任 依赖于 学者对学术的令人的信服的追求 。 一个忠诚于名声的人 , 才可能码出真实的文字 。 科学网 总编辑 赵彦 2007 年 1 月 22 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5 ? ?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2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给学者一片宁静的天空 商鞅变法不可用于学术界
chrujun 2010-11-15 11:16
商鞅变法发展经济可以,但不适合学术界。中国教育和科研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本原因是将商鞅变法用于学术界。商鞅变法的原理和现有企业管理一致,做错了,惩罚、降级;做好了,奖励、升官、发财。 一些本来有可能成为科学家的苗子,刚干出一点成绩就给官当、给各种荣誉、给各种大项目,好苗子逐渐陷入争名夺利的怪圈,被毁了。 一些科研遇到挫折,一时没有发表论文的天才,也因为各种惩罚,被毁了。 学术界有学术界的规律,最重要的规律是学者只有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才能出成绩。牛顿在封闭环境里埋头苦干两年,三大力学定律、万有引力和微积分,全搞定了。牛顿当官后,就没有什么科研成就。 让学者追名逐利,利用企业管理手段来管理教育和科研,注定会毁掉学者的科研能力。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jianghzhit 2010-11-11 22:06
中国以及中国的教育界正在被一个被叫做钱学森之问的难题所困扰,那就是为什么目前的中国教育无法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多数意见流于对现象的描述,由于我们熟知的原因,而不敢触及其本质。我以为需要向根子挖去,揭去疮疤总是痛苦的,然而,如不这样做,那只会烂到肌理,然后深入骨髓,最后将无药可救。 总会有这样的声音说中国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接着,他们会罗列一大堆华丽的指标和数据,以证明他们的观点。但我们已经听到了台下发出的那个稚嫩的声音,他其实什么也没穿呀! 确实,我们已经习惯了服从权威,习惯了言不由衷的赞美。而这一切,全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应该不是疑问句
outcrop 2010-11-7 18:2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尝试回答或者讨论的朋友,可能落入了一个思维定式圈套;就我感觉,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反问、提醒。 因为钱老好像提过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49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盗梦技术能让科学大师群出
热度 1 yindazhong 2010-11-3 09:51
上次在老祖博客见到了《盗梦空间》的介绍后,立马拖着夫人去电影院。夫人也欣然同行,因她知道我是科迷一个,除了她,科幻片也是我的至爱。 看过之后,果然感到编剧的想象力很丰富,能够启迪思维。不过同时也感到该片情节与自己的科学认知有一点距离。不过倒也没有着急把想法写出来,心想,反正以后有机会。 今见 唐常杰先生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电影 ---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忍不住插了一句话,却被唐先生认真地问了回来。于是面子上推卸不了,发了一些一家之言。这里再转回自家的园地里栽上,好赖也留个纪念,文责自负。俺这个盗梦技术,亦可称灵感收获技术迟早是要奉献给中华民族的。 以下先给出笔者在 唐 先生博文后面的留言及对话(略改),后面再附上 唐 先生的博文原文: ************************************************************************************* 【 14 】 楼: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笔者有真正的 盗梦技术 ,可以获取梦中的灵感,以至制造科学灵感并收获之。 博主回复: 印 老师是做人体科学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研究的,可能有独特的蹊径。能否透露一二? 唐 老师是 计算机科学 领域的大家,如此谦虚认真发问,不答则大不敬。尽管笔者对您的研究领域所知极为肤浅,实在是因祸得福,捡到了一两招 收获灵感 技术,亦如同大海边偶拾了一些贝壳。勉强提两点看法,仅供参考。 1 )要以计算机模拟大脑,或拟与人脑对接(如同电影阿凡达所示),首先要明白大脑的结构,以及脑中的 意念 、 思维 、 记忆 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我已有较成熟的解读)。 2 )在上述基础上就不难理解 梦境 的生物学本质,以及如何应对自如地 入梦 , 续梦 以至 盗梦 。如此 盗梦 实际也就是诸多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们获取灵感的共同(类似)途径。 3 ) 脑电信号 是数以亿计的脑细胞及其组合状态的宏观集合的一种表象,类似的我们还可以得到 脑磁信号 、 脑血流分布状态 、 脑 ATP 状态 脑血糖状态 等等,因此 脑电信号 绝不能看做是大脑意识的输出信号,在一颗脑袋上可以同时接几百个电极,并因此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脑电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因呼吸心跳、睁眼闭眼,甚至可以因头皮屑的状态而不同。笔者认为以 脑电信号 为思路,探索 人 - 机对接 有点类似 风马牛对接 ,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 总之,如同笔者所作的衰老研究一样,先琢磨为什么,再琢磨怎么办是我一贯的科研思维方式。 再补充一句:亲身体验告诉我,进入一层梦境可以是科学现实,进入多重梦境只该是科学幻想。 ************************************************************************************* 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电影 ---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 (唐常杰) (说明,原策划名为: 思想植入,托梦、转基因与本体 ,根据朋友建议改为为此名)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573 上文 梦里乾坤递归深,醒来可知在那层 议论了《盗梦空间》的递归结构,本文从 托梦 开始发散,议论本体,最后涉及到科研选题等论点,杂,名副其实的 杂 文。       1 植入思想和强制托梦   电影《盗梦空间》的英文原名为 Inception 。分而析之,字根 cept = 拿 ;如在字根加前缀 ex , 则意为 除 .. 外 ;而今加上前缀 in ,则意为植入。所以,电影主题是思想植入,是一种 意识手术 ;说白了,就是用强制托梦的方式,把信息注入在受术者大脑皮层的非易逝存储区(不像硬盘,而像 U 盘),在一些涉及外星人的科幻片中多次出现。   众所周知,网络战中有四大手段,断、截、伪、改;一个比一个厉害,在在电视剧《 DA 师》中,这四个手段都用了。而《盗梦空间》在梦中修改或植入信息,相当于网络战的 伪 和 改 ,旨在影响或控制受术者的行为,从而谋取利益。    2 催眠术在高层梦境空间的推广   如前文所述,《盗梦空间》共有 6 层梦境。    N=0 时,植入思想可以表现为下列集合之一: { 催眠、洗脑(注入思想)、注入知识 } ;催眠术早已应用于治疗或谍战,据说, 注入知识 也已有人构思研究并小有成果。    N=1 时,植入思想表现为(有点迷信色彩的) 托梦 。小说中的托梦可影响受术者的行为。水浒中的晁盖托梦于宋江,喻示血光之灾,使宋江周身酸痛,从而去寻神医安道全。三国演义中,刘备梦见关羽张飞立于灯影之下,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错误的夷陵战争,导致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惨败。    N=2,3,4,5 时,《盗梦空间》演绎深层次梦中的强制托梦,可看成是 N=1 的托梦扩展或推广。不同点在于,小说中常是死人托梦,是做梦人自己忽悠自己;而《盗梦空间》是活人主动托梦,是深层次梦境空间中的强制托梦。   影片要点是托梦,如把片名 Inception 翻译成为 托梦 ,更直白坦诚一些;而翻译成为《盗梦空间》,则煽动性更大一些,有利于票房。    3 本体 近似于 说文解字。   曾给一位八十多岁的、到处找书看的老人 Z 推荐武侠小说。说,歌中唱到的、在南海边划圈的 D 老都喜欢看。殊不知, Z 老 对少林、武当、崆峒、峨眉等基本概念完全陌生,而且对小说家营造、并被阅读界公认的武侠规矩和习俗一概不知,看起来吃力,因而觉得荒诞乏味;推荐失败。   这说明,就是看武侠小说这样的简单娱乐,也需要专门的领域预备知识。   这个基本领域知识,用语义 Web 的行话,称为本体( Ontology )。网上搜索一把,可以查到许多解释,大都比较晦涩难懂。   在语义 Web 或 WEB2.0 中的本体类似于《说文解字》、但高于《说文解字》;它不只解释字词,还解释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所以,生造一个名词 说概解念 来描述它,或许更确切一些。   下面这一段灰色字,稍多一些专业术语,不感兴趣则可跳过: 语义 Web 中的本体,是为 机器理解 或 机器阅读 而研究的,其目标大致是:计算机 + XYZ 领域的本体,就能理解 XYZ 领域的文字,甚至打印出其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联想到相关概念,提出注意事项、推荐意见,等等。 4 《盗梦空间》中的本体   盗梦空间本体包括一些看懂电影需要的的必要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应该作为电影票附件): ( 1 ) 概念 :六层空间: N=0 :现实世界; N=1,2,3,4, 时为 第 N 层梦境;其中, N=5 时,称为 Limbo (迷失层)。 ( 2 ) 概念之间的联系 :  ( a )退出第 N+1 层梦:回到第 N 梦境,需人在 N 层提供帮助(唤醒、高处下坠,被杀)或药效解除而自然醒。因此,盗梦是团伙行为,团伙须在第 N 层指派值班员,负责把搭档送进第 N+1 层和唤醒回第 N 层; (b) 进入最深的第 5 层去盗窃或注入思想,需 6 人合作,上一层的值班人唤醒下一层梦境; (c) 第 N+1 层梦的时间比第 N 梦境层慢 20 倍,时间随层次指数增长: T N+1 =C* (20) N T 0 ;    (d) 第 5 层为迷失域中只有死亡会回到现实,但会丧失其中记忆,对思想的盗窃和植入都无效。    5 梦中违规,照付代价 玄幻片需要悬念和惊险,通常,编剧和导演通过意外和误解来实现。 没有,也要制造一个。 电影中的柯布及其妻子藐视了本体知识库中的合作原则和时间伸缩原理,本来需 6 人团队联合行动,夫妻俩却违规操作,铤而走险,深入第四层,由于无人值班唤醒,酿成事故,他们为对规律的藐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相当于现实中一小时的时间中,在第四层过了五十年。正是: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何况在梦中!    6 思想植入与基因注入 以及科研项目   盗梦空间的 思想注入 也许能启发有缘人的科研项目。笔者的一个自然科学项目就是受电影和信息的启发而萌芽的。    预研与背景 : 基因表达式编程 是一种新的数据挖掘工具,它把公式(知识)看成的染色体,把基本函数如 + - x ,y Sin(x) cos(x) 看成基因。可比喻为愚公移山,让公式在进化中改进精度;    启发性信息 :    (a) 关于 转基因耐碱小麦 的科普短片,其中介绍了基因注入技术;    (b) 网络上一则 ( 可能是无稽之谈 ) 短文: 1000 年前外星人给人类注入了 聪明 的基因,加快了人类进化 。    观后之联想 : 如果观察提示对象有周期性或衰减性, 在进化时,注入周期性基因 Sin(x) 或衰减基因 e -x , 是否可大大加快进化进程?这里的 转基因 。是指 基因注入 。    结果: 笔者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 GEP( 基因表达式编程 ) 的知识发现中的 转基因技术 研究 ;    致谢: 真想对两条启发性信息说 : 遇上你是我的缘 。 转让一个 idea : 《盗梦空间》的 思想注入 或许能启发新的研究项目,这里无偿转让一个 idea: 梦里很难创造实体性成果,但容易创造意识性成果,可否利用梦境注入知识,利用梦境进行思想风暴,梦境只消耗少量能量,从而,实现低碳学习和低碳科研。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开发脑电波 USB 接口, 把梦中容易消逝的想法保存在 U 盘中 , 先作有线的,继而作无线的, ,,,,,,,, 这是否太科幻了?。 不知谁是有缘人?    7 用科学家的眼光去看科幻电影   笔者正进行着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亚复杂系统中的 干预规则 的挖掘 ;看了盗梦空间后,真佩服其关于干预规则的大胆奇思和周密妙想。设若真能通过强制托梦植入思想,则关于社会行为的干预(如影响股市、房市等),就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干预手段;但若被坏人滥用,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幸好,这只是玄幻故事,至少几十年内不必担心。      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奇思妙想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描写那那个时代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很多都在后来实现了。   同样是看《盗梦空间》,用导演的眼光,会注重电影艺术;用媒体的眼光,会注重其票房;用程序员的的眼光,会注重其故事演绎的结构;用科学家的眼光,会注重其搭载的想象力。   在写论文、写基金申请之前,如果觉得想象力贫乏,不妨放松一下,用科学家的耳朵,听听音乐,那天籁之音的宁静,或可致远;用科学家的眼光去看看科幻电影;在科幻中的无拘无束,或可解放想象力。   在这个意义上,适度地听音乐、看电影、玩电脑,适度玩物并不丧志。    8 争取下篇较精彩 .   原拟到此结束议题,写此文时,复习了计算理论 PPT ,触发新灵感,拟写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三: 递归梦之不可判定性与不归路 , 将说明(或证明) 递归梦是否停止 这一问题是不可判定的 ,其推论是,盗梦江湖也险恶,递归梦设计中稍有不慎,就是不归路。拟晚上整理后,适当时机发出。    9 附录 。 盗梦空间较细化的 C 语言描述 。 比上文附录更细致,专业化色彩多一些,不感兴趣可以跳过。   Main 盗梦空间 ( void)    { Dream(0) ; // 从层数为 0 开始,调用下面的递归梦境函数 , 就开始电影故事;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4564 次阅读|4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找到答案了吗?
wangxh 2010-10-30 11:50
人才难得,许多伟人都曾经感叹,如毛泽东、邓小平。 一般人才固然也很可贵,但并不难得,真正难得的是卓尔不群的杰出人才。在中国,这些人才所以难得,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凡眼不识、世俗不容 。 是故昌黎先生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创造性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简单认同既成的事实,不拘泥于固定的想法。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不按常理行事,不按规矩出牌 , 扰乱 了现有的秩序,因而不易得到社会的认同,常常被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认为是危险人物,加以攻击和扼杀。从古至今,那些改革创新人才常常遭受很多误解和冤屈,大多缘于此因 。 那些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具有超凡的天赋和智慧,他们在人类未知的世界中摸索前进,推翻约定俗成的公理,质疑理所当然的结论,揭示人所不知的秘密,提出异想天开的构想,预见未来世界的发展。他们开创的这些新思想、新成果,凭借常人的智慧难以理解,按照已有的标准难以衡量,至于未来的价值更是难以判断,因而常常被视作 异端邪说 , 受到压制。比如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而人们却骂他是魔术骗子,几乎把他置于死地;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而不得善终;爱因斯坦提出了 相对论 , 最初却被人攻击为 犹太人危害世界的阴谋 ;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开创了人类航空史的新纪元,而当初也遭到美国科学界和舆论界的封杀,被迫移居法国继续他们的飞行试验 。 古人讲 : 有高山者必有深谷,有奇才者必有怪癖 。 那些杰出人才常常特立独行,具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某种反叛精神。他们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他们自信、自尊、清高、固执甚至有些古怪,我行我素而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他们的逻辑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一个人越是把聪明智慧集中在某一方面,其他方面就越是平常甚至笨拙。他们这种不合时宜的举动,常常遭到世俗力量的冷遇、白眼和孤立 。 自古以来,那些具有非凡创造力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大多是在逆境中奋斗的,夭折的比存活的要多,被埋没的比被发现的要多,不得志的比得志的要多。不少杰出人才的价值是在其死后才被人发现的。时间越是久远,他们的价值越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 正因为杰出人才难得,因此作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更应当细心地发掘,大胆地起用,加倍地呵护。大规模选拔人才必须依照制度进行, 制度选人 不能代替 伯乐相马 。 现在通行的工业化、标准化的选人方法,只能选出一般性的优秀人才,而那些特殊性的杰出人才则很难被选取出来,甚至会被当作 不合格产品 加以淘汰。只有领导者独具匠心和慧眼,才能将他们挑选出来。一个开明的社会,不但要为大批常规性优秀人才开辟宽阔的通道,而且要为少数与众不同的特殊人才,如天才、奇才、偏才、怪才留有发展的空间 。 看看我们现行的领导选拔制度与形式,能否出现独具慧眼的领导者就可想而知喽! 钱老之问找到答案了吗?由上所述,鄙人认为已经找到。一是唯上的封建桎梏思想束缚,二是学校落后的教育理念阻碍,看看我们身边好学生的定义即可略知端倪。杨振宁、李政道们的出现,虽然不是我们自己培养的结果,但最起码我们播下了可以收获的种子,因为那时我们还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朱自清、钱钟书、钱伟长等人的高考特例。现在清华北大敢招收某科〇分特长考生吗?招生人员与学校领导肯不辞辛苦找--收这样的特长生吗?【当然这里与自主招生中有的学校采用不考中文、用英文答卷等闹剧行为有别】 任彦申,《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6 月第 1 版。
个人分类: 教之道|2794 次阅读|4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探讨之一—教育部有办法
husherong 2010-9-16 18:43
钱学森,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有人将钱学森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看来,钱老是多虑了! 按照常规,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都有一个周期。如今的年代,有什么奇迹是不可以创造出来的呢?! 看看教育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我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1号)   今天我们又在这里举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新闻通气会,向大家通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取得的又一项新进展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教新质量,2003年度151门国家精品课程已经产生。 当年提出要建设精品课程,当年就产生了151门精品课程! 这样的速度,是否比神五速度还快? 我们知道,盖一栋大的楼房,至少要过很多关:审批关,审批后要投标确定地基勘探公司,进行平整地基、勘查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部门要设计,施工单位要投标时间总不能是几个月吧! 要建设一门课程,至少要编一本教科书,有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总要有别的学校使用过这套东西,反映效果不错才能参评,才能获得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吧! 所以,领导如此有才,我们何愁人才不能如雨后春笋,想有多少人才就会有多少人才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施一公商榷
chrujun 2010-6-28 19:08
施一公教授认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层次人才,中国的前途取决于高层次人才。因此,施教授衷心希望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一些政策、做法,多一些理解,多一点支持。 【1】 高层次人才引进当然重要,国家需要下定决心去做,也需要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但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中国自身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中国仅仅靠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绝对没有多少核心竞争力。如果中国自己能够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像美国一样每年能够培养几个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才算真正有了核心竞争力。如果我们看看世界上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崛起过程, 我们就会发现上述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美国在今天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完全取决于美国的人才培养能力。 因此,中国目前人才政策的关键是对钱学森之问找到正确答案,在人才培养上下真功夫。如果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走60~100年,我们就能够靠自身力量培养大量高水平人才,中国就有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1】 施一公,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557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9701 次阅读|32 个评论
答钱学森之问
metanb 2010-5-25 12:00
四个字:阴气太重。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一线专家不愿做科普谈开来:兼试答“钱学森之问”
蒋高明 2010-5-18 18:28
蒋高明 光明日版记者冯永锋先生约笔者谈一谈一线科研人员对待科普的态度,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在当前科研体制下,一线研究人员搞科普是不务正业的,甚至是偷偷摸摸去干的。他们的科普作品是不算绩效的,其劳动是不予承认的,这个工作是在业余时间做 的,是不被同行看好的。 可是,笔者博士导师侯学煜先生,晚年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发表的文章是列在其学术成果名录里的。候先生一生发表各类文章图册300余篇幅,其中晚年的作品是以报纸和科普 杂志为主的,如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报,新华文摘,文汇报,群言,红旗,生命,南方日报,内蒙古科协,贵州科协,宁夏农业科技,江西科学,植物杂志,大自然,北京 科技报,等等。要是放在今天的科研单位评估,候先生拿这些东西来晒,是被笑话的。可是,尽管今天能够写生态学高分SCI文章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中 国的生态学家能够在学术上,重大社会影响上(候先生的观点曾被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万里等领导同志阅读并认真批示,或当面听他的高见),被国际同行认可上,超过候先生的高 度。 国家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科教兴国,然而,一线人员不愿意做科普,只有到了退休后才走向社区,何谈国家创新呢?当然,我们的观点仅代表我们自己,可能其他一线研究人员有更好 的做法。 比如这次转基因的争议,公众肯定是希望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来讲一些通俗的知识的。可惜,他们不屑出来说。坚定支持的,是一些没有从事实际科学研究、无正式职业的所谓科 普作家,他们要么使劲忽悠,数据张嘴就来,要么关键的问题隐而不露,王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公众就很难相信他们的话了。前天,中科院研究生院召开一次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 讨会,那些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原来答应是参加的,但临到开会,却一个都没有到场,让会议组织者好不尴尬。既然理直气壮地支持,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出来针对公众科普,哪 怕从那240亿元人民币的重大转基因专项里,拿出一些钱来,培养一些能够让公众听明白转基因的科普科学家,也算是一个社会进步吧。实际情况不然,有如此多的钱的花,管你懂不懂 ,管你质疑不质疑呢。出问题也是多少年后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有些人也许不在了。DDT,三聚氰胺,四乙基铅,瘦肉精,这个新生事物让公众接受的时候,科学家都是拍着胸脯 说没有问题的。 钱学森临终前曾向温家宝总理发过这样的提问,大意是,中国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大师的人才?这个问题被媒体上升到钱学森之问。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钱老之问,不该问大学,而该问 这个制度。大师级的人才不是培养的,而是自己成长的,4年的学习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思路,但大学生在大学里,从那些追求学问的教授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的精神,是其成 长为著名科学家的最初动力。大师人才需要有成长的土壤。种子固然重要,然土壤尤为重要,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任你是多么强大的转基因种子,你也成长不起来。爱迪生,毕 昇,华罗庚都没有进过大学,但不影响他们成为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现在的大学教授一切向钱看,被评估搞的提心吊胆,哪有什么心思搞创新,钱学森吃不愁,穿不愁, 住不愁,行不愁,待遇是一流的,那是真的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果也像今天那样,要他每年都有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看他还能够提出钱学森之问吗? 我还是那个观点:中国不乏人才,缺乏的人才成长的环境。中国400万个村庄里,每个村都可能出一个治国的领袖;有人引路,也许会成为科学家,或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做 出大的贡献。农村里的能人就是人才。那些引进的海归,本科前许多是国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什么在国外几年就积累了非要引进才能回国的人才的本钱呢?是国外做学问的的土壤好,种子还是 一般的种子。 那些被高考赶出大学校门的,想必还是有不少偏才,怪才,乃至天才的,但是,我们的制度将其埋没了。或者,他们为了生存,将自己的创新思路悄悄地隐藏起来,随大溜去了。 陈一文先生说,自然科学基金要求你不能超越已有的知识理解,要得到同行认可,显然是一种随大溜,更狂同行看到你的想法古怪,可能就将你的项目扼杀了。鲁迅说,当初猴 子变人时,那些先站起来的,肯定是会被咬死的。被咬死的可能就是人才。 要是诺贝尔奖得主,都去随大溜,我想他们肯定不可能得到诺贝尔奖,他们自己压根就不是为了得奖而活着的。我们的科研人员,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还要他去创新,去对人类做 贡献,去摘诺贝尔奖,去回答钱学森之问,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过了呢? 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对科学追求的态度,是为了真理不怕杀头的勇气;在物质上,科研人员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没有安静的时间思考问题,放心大胆地做学问。这些恐怕是 中国近几十年来没有出大师级科技人才的真正原因吧。引来的海归可能成为院士,但要成为国际同行认可的人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再者,通往院士的道路,是否对每一个人都是 公平的呢?院士官员化,这一点,想必昔不如今。 再如一线人员科普,到公众去,对外行讲自己的发现,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升华的过程。一些外行的问题,小孩子的问题,哪怕是蠢人的问题,往往是会给你很好创新灵感的。但 是,一线人员为了生机问题,有谁愿意浪费时间去搞什么科普呢? 掌握科研资源的科学家混日子,只求安逸,不求出错;不掌握资源的科研人员,为了生计奔波,没有心思搞科研。这两种情况都压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动力只有来自自身的时候 ,才能够有新发现。毛泽东说过: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今的知识分子,就是缺少一点精神,于是甘于堕落,流于潜规则,或者干脆干起科研腐败的勾当来。 这里,转发光明日报的文章,愿听科学网网友的理性评论。开骂的本人不欢迎,知识分子吵架,保留一点斯文也好罢。毕竟大家都是读了几年书的。 社区:从被科普到要科普 发布时间: 2010-05-17 03:4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期关注 全国科技活动周   又到一年科普周。5月15日,第十次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科普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每年科普周的重要内容,而近些年,如何使科普更具实 效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城市社区更多地进入到科普视野。    社区 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社区的万家灯火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上至老人,下至婴孩,还有流动人口,科普面对的人群十分复杂。天灾人祸、衣食住行,科普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包。城 市社区科普,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社区科普工作该从哪里下手?难点、焦点、突破点在哪里?这些都成为目前我国科普工作探讨的重大课题。如何使社区科普能持久有效 地开展下去?日前,本报记者约请几位专家就社区科普问题展开了探讨。   主持人:本报记者 胡其峰   嘉 宾: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教授 李大光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高明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朱效民 科普已经成为公民的权利    要点 : 如今被科普的情况很普遍。今天的科普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科学家的义务,更是公众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公众有权利了解科学、参与科学、决策科学。科普工 作应为此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不能再把公众仅仅当成被科普的对象。    记者 :如今社区的居民对日常的科普需求呈现什么特点?众所周知,社区科普工作难做,但这难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居民的不积极参与吗?    李大光 :不久前,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进行了一次《北京创新型科普社区评估》调查。这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科学知识的态 度有三个特点,一是希望科学知识能派送到自己家门口来;二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作为普通公众只需要知道科学结论就行了。至于科学原理,没有必要知道,也不可能了解。比 如,知道三鹿奶粉是有问题的,而有问题的化学物质是三聚氰胺。知道这些足够了。至于什么是三聚氰胺,我们没有必要知道。三是大多数参与调查者只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和生 产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而且,生存的压力与知识需求的广度成正比。    朱效民 :这两年流行一个被字,其实在科普领域也广泛存在着被科普的情况,表现在科普工作者更多地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较少考虑科普对象的需求、爱好、习惯 、实际条件等,结果造成费心费力(现如今还很费钱,如在社区建科普数字港、LED显示屏等)开展的科普活动却并不怎么受青睐,公众往往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难有主动参与的 机会,自然积极性也高不到哪去。   今天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科学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均跟科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受到科学的很大影响,因而关于科学的话题常常并不是一个纯专业的 事情,实际上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加之科学研究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一项无比庞大的公共事业和公共开支,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并且需要去关注的。今天的科普工作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科学家的义务,更是公众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公众有权利了解科学、参与科学、决策科学。科普工作应为此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不能 再把公众仅仅当成被科普的对象。 当代科普的重点:如何找到知识   要点: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代科普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或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到哪里找,找谁),而不是无 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记者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社区科普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是像原来那样不断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还是应该放在别的方面?另外,科研院所内一线的研究人 员都掌握最新的科学前沿动态,但他们通常都不愿意到社区、到基层从事科普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朱效民 :今日的科学知识早已是一片汪洋大海,科普应该给公众提供哪几桶水呢?要多少桶水才算够呢?这简直有点象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了。公众作为一个整体,与 科学家群体之间永远都会存在着知识水平上的差距,否则后者也就不是科学家了,企图填平两者之间知识鸿沟的做法,早已被证明是科普传统的缺失模型的一厢情愿罢了。把公众 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就容易视公众为均一、同质的群体,进而忽视公众对科技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得科普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单调乏味,不受欢迎也自在情理之中。实际 上,公众遇到的有关科技问题常常是具体工作、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当代科普的 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或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需要的知识(到哪里找,找谁),而不是无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蒋高明 :目前在科普讲堂上比较活跃的主要是退休专家或者一些资深院士,而对于公众非常想了解的一些最新科研进展,很少有一线专家愿意来科普。这是为什么呢?体制使 然。目前,对于一线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能够拿到的研究经费,研究经费越多得到的绩效就越高;二是发表的SCI文章,且每年一评估,每年一排队。排名靠后的研 究组可能被取消。这两个硬性指标,就决定了一线研究人员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申请经费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科研环境下,不融于一定的圈子,不遵守潜规则 就很难得到研究经费。一线研究人员所作的社会贡献,如科普报告和科普文章,乃至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国家领导人的建议,都是不算绩效的。如果发表不了SCI,就意味着他们很难 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也永远得不到课题,更不会有什么奖励,永远招不到学生,工资永远最低。最糟糕的是,没有SCI文章,还可能卷包走人。这样看来,一线研究人员不屑去做科 普报告,写科普文章就不难理解了。 科普:切忌追求高、新、贵    要点 :只要是在本社区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手段,就是最好的,科普要多元化发展,而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新、贵,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记者 :有人认为,一线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劣势是时间上会有冲突,把研究工作翻译成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太累人了。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随着政府对科普投入力度的加 大,一些基层社区的科普设施已经很先进了,但科普的效果却未同步显现,其中的症结在那里?    蒋高明 :其实,以我的切身体会,处理好了照样可以科研科普两不误。如果养成了好习惯,做研究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图片、事例和数据,将来做科普时就能够用得着 。当然,对于一线研究人员做科普,搞硬性规定恐怕不行,因为很多科学家是能做不能说的。   如果要科学解决一线研究人员时间冲突问题,实际上可以考虑请科普对象进入实验室,如让一些中学生参与科研,和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做一些实验。例如清华附中的侯荀同 学从高一开始就参与内蒙古治沙实验,她的实验成果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科技比赛,获得了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侯荀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推荐到我们研究组的,这个 俱乐部是由国家天文台的王授琯院士发起的。   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一线研究人员能把研究成果解释清楚了,这是需要一定内功的。科研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你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跟别人讲明白呢?很多诺贝尔奖获 得者都能用浅显的语言把复杂的工作传播给公众。像生态学这样的学科,和社会实践关系非常密切,更需要和公众拉近距离。   国外同行比较关注科普工作。我在英国的导师布莱德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亲自参加中学生的野外活动,教他们辨认植物,还带研究生参加社区的活动。英国的环境 保护工作做得很好,科学家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把最前沿的理念灌输到社区,告诉给决策者,避免走弯路。英国人搞大伦敦规划时,很多大学的学者都是非常活跃的。    朱效民 :随着政府对科普投入力度的加大,一些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正大踏步向着更高(级)、更新(潮)、更贵的目标迈进,电子液晶显示屏、多媒体可视化建设热火朝天, 数字港、数字家园设计不亦乐乎。而对这些设备能否有效使用、在社区环境下能否发挥最大效益、甚至是否适合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习惯等问题却关注不够。同时,由于科 普内容、信息方面的资源建设远远跟不上,以至于一些花了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的设备使用率相当低下,加上缺乏长期维护管理的配套资金,大多最终成了高级科普摆设。   先进的科普手段、方式,一要注意与基层社区的条件、习惯相结合,二要尊重传统的科普媒介、手段和方式。在发展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网络)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手 段,如会议传达、书面公告等,将二者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应树立只要是在本社区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手段就是最好的务实精神,多元化发展,而不应一味儿地追求高 、新、贵,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科普模式要以公众为中心    要点 :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关键是要把公众放在科普工作的中心位置,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 式,从而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   记者:对社区科普工作的提升和发展,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如何让公众从被动的被科普地位转变成主动的要科普状态?    李大光 :社区科普不等于仅仅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的科普活动。北京的社区是在中国高度信息化发展和北京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的社区,因此,社区的科普工作不能仅仅限于 社区,科学知识的传播还需要依赖整个社会的信息发展,应该积极建立与北京科普设施的联系渠道、利用现成的科普场馆和设施,促进居民的科学素养。   朱效民:要让公众从被动的被科普地位转变成主动的要科普状态,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关键 是要把公众放在科普工作的中心位置,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式,从而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如在科普工作规划前充分 调研了解公众的科普需求、习惯和特点,提高科普的针对性;在科普工作过程中,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主动及时地回应和满足公众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文化、 到民主参政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需求;在科普工作总结和评估时,公众应有发言权,而不是只请专家和领导打分了事。总之,在整个科普工作的过程中,公众应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真正使科普以公众为中心。   蒋高明: 建议科研院所或高校,要么停止对研究人员无休止的评估,要么将一线科研人员的科普工作予以绩效承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一线研究人员到基层社区科普的积极 性。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41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要20年
xiaojunyang 2010-5-3 18:30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 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 钱学森之问 ,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 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 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 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专访大学校长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 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 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第二,就是对于 评判性思维的培 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 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 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 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 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 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 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 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 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 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 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目前中国有 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 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 。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在南京 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 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 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 。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 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 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 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 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因此教 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 。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 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 。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 ,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 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 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 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 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 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 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 多的差别。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 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 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 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 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 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英国采取的不是通识而是专业教育 汉密尔顿说,在大学我们是通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才能,就像刚才前一位校长所说的,我 们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 的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办法,比如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英国则形成 鲜明对比,采取的是专业化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本身就非常专业化,到了高等教育也是 非常专业化的。在牛津大学我们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独立的学习、研究、讲座,我们有一些 每周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可以说,这些学生面对挑战的时候,已经无处可藏 了,必须要直接面对一些问题。同时,使得学习有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习惯。牛津大学 导师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会挑战导师的解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教育做法都存在着,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共 性,就是我们都应该把人才当做最重要的资源,并且不断反思如何更好支持他们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要20年 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 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现在到了中国大学重视质量建设的时候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说法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 流大学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 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 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在这一点上,斯坦福 大学发展的例子可供借鉴,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 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二是重点 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给中国大学挑两点刺 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 挑刺的话,汉尼斯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课程设置中,讲座 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国学 生,他们刚来的时候,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但看到身边的其他同学经常挑战老师,自己也 慢慢在改变。第二点,中国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 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这限制 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 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 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卓越的大学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汉尼斯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卓越。但 在每个领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 ,这个原则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斯坦福也有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护士及建 筑学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把这些项目都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 的资源把它们做好。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觉得在这 个领域我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针对那个领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对它进行重造重建 ,可能需要新的领导,然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这才能够去保证我们所做的所有投 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整个东亚要培养创新人才都很难 谈到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时,刘遵义表示差距很难量化,但20年内中国应该会有 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中国高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整个东亚面临的 困惑,这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 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热门议题。在中国、日本、韩国等 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100% 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怀疑牛顿的观点,挑战权 威,也不会有创新。刘遵义说,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 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 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不敢说香港中文大学创新氛围很浓,我们在积极营造这样的环境。刘遵义说,在中 文大学有很独特的书院制度,中文大学有四个书院:崇基、新亚、联合、逸夫书院。学生 入校后,除了选择不同专业外,还要选择自己的书院。所有老师也都隶属于某个书院。主 要进行通识教育,包括中国哲学、法国音乐等。所有本科生都会在这个书院里面,甚至吃 饭都在一起,三四年下来,大家成为好朋友,跟老师非常熟悉。这种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 18 岁就决定读什么专业太早了 在填报志愿方面,刘遵义认为,其实18岁就要让学生来决定读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 作,的确太难了。很多学生、家长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学生听从建议选了医科 ,结果看到流血会晕倒。高校应该建立弹性机制,让学生可以更换专业,学生应选择最喜 欢的事来做,如果做喜欢的事那会是一种享受,而家长则应充分尊重孩子。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 一流高校两方面缺一不可 已经走过八个多世纪的剑桥大学最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昨 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有潜力的学生。 挖掘有潜力的学生 剑桥大学更需要学生有专业学习能力。尹莱斯里透露,剑桥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最看重 的是学生的潜力,面试中,考官可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潜力。 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牢固,因此中国学生在国内的在校成 绩,也将被列为选择时的重要标准。剑桥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同时尽可能 地向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剑桥大学录取研究生和本 科生的程序有所不同,研究生能否被录取,最关键要看导师,最好能够先明确你准备跟哪 个导师,他认为你适合他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一流高校包括两方面 谈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时,尹莱斯里副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太多, 多了肯定称不上一流了,中国完全有希望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他表示,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表 现在强大的科研竞争上,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有 一流的科研 ;其次,不仅是科研一流, 教育一流 不可或缺,且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中国的大学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如何发现真正 有才华的学生方面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至于现在的中国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大学成为研 究带头人,同时还应该有能接纳大量学生的教育体制。 观点交锋 本科教育为就业还是培养未来人才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说,我们常说在本科阶段要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要以市场需求或 者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在这一观点上,中国的大学和西方大学始终有一些交锋。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认为,美国有不同的教育机构,有很多的层次。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专门 培养最有竞争力、最高端的那些学生或者未来的人才。这些教育机构数量是比较少的,他 们比较注重通识教育。还有很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培训机构。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最高端 的大学,也就是美国的最优秀的大学或者说是中国最好的 100所大学,我们的任务不光是 要培训一些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培养一批未来创造中国 、创新能力,培养出下一代领导人的一些人。而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 国未来的挑战的。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向清华校长顾秉林提问:清华本科毕业的出国读硕士博士比例有多高? 三年或者五年回国的比例有多高?如果不太高的话,这个原因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国情的原 因,或者是我们的教育原因? 顾校长回答说:出国学习是不是好事?我认为是好事!我们在座的大学校长,我算是比较 老的,有几个没有出过国?所以不要把出国当成坏事。我透露一个数据,最近这三年,清 华本科生直接毕业以后出国的是15%,硕士生毕业直接出国的大概25%,因为这些学生基本 上都得到了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我个人认为本科生有15%到25%出国,这是正常的比例 ,太少了,说明你那个国家开放度不够;太多了,说明你的教育很成问题。 第二,对回国怎么看?不要以为,暂时没有回来就不爱国了,是两码事。回来我们欢迎, 不回来,他们在国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好。其实你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和国外 非常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很多是靠那些在国外工作的人所起的桥梁作用,因此暂时不回国 也没什么关系。认为回国就非常好,不回国就怎么不爱国,我想这个观点太陈旧。 圈外人看大学教育 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 希望大学培养出敢冒险的学生 本届中外校长论坛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主办方还邀请了4位企业代表,微软公司首席研究 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战略和长期投资,并掌管微软研究院。他从企 业的角度对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蒙迪说,我们作为企业来说,是希望能够看到跨学科思考这样的一些学生,跨学科思考的 能力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最终我们需要去和世界各地以 及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跨学科的能力非常重要,合作 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我认为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就是敢于冒险的能力。 如果作为商业界的领袖,不敢去冒风险,或者不适应一个冒风险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他未 来是不会适应相关挑战的。 花絮 第一个留学牛津中国人来自南京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是第一次到南京。他讲了南京和牛津之间的一个不寻常的 故事。 汉密尔顿说,第一次踏上英伦岛的中国人是南京人,名叫沈福宗。他也是到牛津学习的第 一个中国人。早在1604年,牛津图书馆里就有了中文书,但是没有人能阅读。1687年,30 岁的沈福宗让这些中文书第一次有了读者。此后,我们和中国的学术联系开始加强,现 在我们有700多个中国学生。 尽管中国史籍很少提及沈福宗,但西方史料却对他的经历和事迹有诸多描述。顺治十四年 (1657年),沈福宗生于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他没有参加科举。他结识了当时在江南传 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后,从其学习拉丁文。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 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会面。詹姆斯二世年轻时就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是王储时就 观看中国戏剧、阅读中国书籍。在与沈福宗会面之后,詹姆斯二世邀请他出席宫廷宴会, 并让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为沈画像,并将画挂于其国王卧室。沈福宗在牛津用拉丁语 跟人交流,对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国书籍一一分类,同时描述它们的内容,这都是那个时期 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1692年,沈福宗搭载荷兰商船启程返华,沿大西洋南下至非洲西海岸时,突然染病,于9月 2日在非洲东南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附近去世。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2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和口腔溃疡的机理的中国人的发现及探索
richardbg 2010-4-27 22:24
RichardBG Qian 我们把钱之问拿在手上反复打量,反复思索是不为过的。在这里,我用一个正在研究的机理及其发现来说明我对钱之问的关键答案 敢于创新。(当然地,我知道许多人看不懂。没关系,几年后就会看的懂了。) 关于口腔溃疡,人们近百年来都较一致地认为 维生 B2 缺乏是口腔溃疡的主要病因。这个机理的提出有没有充分的证据呢?如果我们把历史拿来仔细地 翻 看,并站在现代 医学 科学实证的角度来思考,可以看出这个过去的判断的论证时完全不充分的,或者说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为什麽大多数人都相信呢?仅仅是因为有限的几个生物医学专家们用他们有限的知识和有限的智力以及自私的角度做出了上述判断。因此,普通大众及众多科学家学习并重复说维生素 B2 缺乏是口腔溃疡的重要病因是可以的。但生物医学的博士们和教授们也完全跟随性地重复这句话,是不可原谅的,或说是没有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的。当然,许多临床学家已经认识到精神的焦虑不安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却完全不知道它的病理机理。 我的创新思维及其发现很简约:精神的焦虑不安 ?? (引起)我的机理 ?? (引起) 口腔粘膜及粘膜下层损伤 / 创伤 ?? (引起) 口腔 溃疡形成 ?? (引起) 病人维生素 B2 需求量大增。(因为口腔粘膜损伤 / 创伤的修复过程需要大量使用维生素 B2 ) ?? (引起) 结论:维生素 B2 可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然而,我们绝对不应该在这里反向推理得出维生素 B2 缺乏是口腔溃疡的唯一或关键机理。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三点:一,当近百年前科学家找不到其他病因来解释时,只能用反推法说明或论述其机理可能是维生素 B2 缺乏。如果我们这一代,我们中国人也缺乏想象力,自信心而想不到其他真正的关键机理时,我们不得不重复西方现代医学的现有论述。这个历史状况是需要看清的。二,维生素 B2 缺乏在早年可能是部分病人的致病机理,因为工业化早期蔬菜水果供应可能很差。但明显地这只是少部分病人的机理。而绝不是其余大部分病人的机理。我想用口腔溃疡这个常见病的机理发现来说服并激励中国的科学家们改变自信心改变思维方式。三,当我们完成生物医学博士训练,并拥有自信心,知识和想象力以后,我们可以并应该站在一个或数个科学巨人的肩上,(说的更猖狂点,应该站在科学巨人的头上( 如果这里只有科学含义的话),主动站在历史巨人的最高处,向四面八方反复看一看,想一想, 我们就会发现当代生物医学至多也不过处于少年期而已。怎麽能,怎麽会提不出重大问题,想象不到重大的新机理呢 ?这里当然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疼痛以及其他重要常见病。如果只愿作跟随者,甘愿作无为之人,必将会一事无成,而有愧于中华子孙。特别是中国科学家,许多思维不同于西方,又不受老祖宗名气之累,名气之压。只要如钱学森老先生所言敢于创新,(得带有许多藐视前人的高傲之气 ------ 我的附言)发现的思维妙笔就会生出无尽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最艳丽的科学之花来!
个人分类: 科学中国|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
richardbg 2010-4-26 21:44
转自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什么是大学精神?就是大学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如果你到麻省理工学院去看,你去的时候发现大家崇尚的就是学术卓越,都憋了劲去竞争做到最好。 现在大学最大的毛病,就是现在都追求官位了,官位就是地位,因为在大学里你只要是官位高了什么东西都有了。 大家时间都花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学术界的衰退,这种状况还谈什么诺贝尔奖呢? 我当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之初是大学扩招的时候(我没有扩招),受到很大压力。这是因为大家都忘了最基本的东西了,教师队伍没有加强,你多了一倍学生等于你有效内涵就稀释了一半,不可能保持原来的教学水平。 学校有一个规模效应,并不是你按比例放大就好,而是有一个大小规模效应。 朱清时,中科院院士,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没有崇尚学术卓越的大学精神,就培养不出大师 南方周末 :刚刚故去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向温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教育界引起广泛讨论,您怎样看钱学森之问? 朱清时 : 温总理最早提起钱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这个忧虑,其实是200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教育座谈会上,这个会议我也参加了。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干了十年,钱学森之 问也是我一直想搞清楚的。中国教育投资已经很大,人也很多了,师生比起民国时期多了几百倍。但是,现在基本没有民国时期那些大师,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 家、梅兰芳这样的演员等。钱学森就讲过,加州理工大学风气让他深深难忘,在那里如果有人要做一个报告,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想以更新的东西超过他。这是一种精 神,一种文化,现代大学学术机构一定要有这种气氛。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你可以感觉出来,大家崇尚什么,尊重什么,追求什么。我当校长以前是搞科学研究 的,1998年当校长的时候意气风发,那个时候我们就感到了中国教育不行,当时就想着教育改革。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在我觉得这个问题认识比较 清楚了。 南方周末 :这应该就是你在中科大十年校长生涯中的反思和总结吧? 朱清时 : 是的。我在国外工作很多年,回来一看,我们大学里课程设置极其落伍,教材也很陈旧,老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有很多老师就是照着书说一遍,学生懂不懂他也无 所谓。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麻省理工学院就不许用PPT文件,老师得写板书,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我回来以后发现大家很浮躁,都用PPT文件,讲课 讲得学生都坐飞机了,效果极差。我刚担任校长时,带了六七个人到美国欧洲访问多所一流大学,把它们的课程表收集起来,每节课程的教科书也收集起来。然 后回来就宣传我们要改革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但是搞了一年发现效果不大,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做这件事,学生只要这门课程学 分考够就行了,他并不太在意他学的知识今后有什么用途。归根结底,是我们教育管理制度上有没有压力,大家不需要做这种痴迷的事。所以我发现去检阅课程设 置,引进新教科书,这是表面的事情。第二阶段我就开始反思深层次的东西,鼓动国内很多高校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去几年,我年年都在研究、在 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在回头一看,学生的创新气氛还是在衰退,发现这还不是最深层次的问题。我当校长之前,学校里最流行就是老师的讨论会。现在我发 现学术会完全变形了,开学术大会都是官本位,大家都在崇拜权力,作第一个大报告的人,一定是官最大,地位最高,哪怕他学问上大家都知道没有什么。一开大会 就洋洋洒洒长时间作主题发言,随后都是按照级别、权威程度排,真正一线年轻人没有机会表述。大学是个学术机构,一定要一心琢磨怎么把学术搞得最好。这样 (开会),谁都不会去耐心让那些没有真东西的大权威去洋洋洒洒,而是赶快搞清楚同行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学的。这就是大学的精神,实际上比教学思想、教育制度 还要深刻,比教科书课程设置更深刻。这是我思考的第三个阶段。什么是大学精神?就是大学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如果你到麻省理工学院去看,你去的时候 发现大家崇尚的就是学术卓越,都憋了劲去竞争做到最好。大学就好比京剧团,就像以前梅兰芳唱京剧时代的百花齐放,应该是谁的唱功最好、表演最到位、最能获 得观众认可,谁就受到最大的尊敬。梅兰芳跟对手唱京剧,比着看吸引观众,后来京剧团都变成政府机构了,工资国家发,现在没有活力了,现在京剧哪有梅兰芳那 样的大师啊,现在的学校也是一样。 学术在衰退,还谈什么诺贝尔奖? 南方周末 :这是官本位造成的一系列衰退? 朱清时 : 现在中国学术界跟过去不一样,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怕别人把自己思想偷过去,防止权威占了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地位高的人往往都把底下人的东西 凑起来,包装成自己的。所以年轻人都害怕自己辛辛苦苦的研究都没有了,这就造成大家互相保密。现在大学最大的毛病,就是都追求官位了,官位就是地位,因为 在大学里你只要是官位高了什么东西都有了,这十多年我就知道大学里的领导都很容易评成教授。这一结果就是学术衰退,衰退最大的改变是科学杂志可读性差,即 使偶尔有一两篇可读文章还有好多水分。大家时间都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学术界的衰退,这种状况还谈什么诺贝尔奖呢?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喊素质教 育,要培养创新能力,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学校从来没有人说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但是他们培养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 南方周末 :领导可以带来很多其他的,包括课题,有的人当上大学校长后,评院士也容易了。 朱清时 :这就叫做权力通吃。所以大家觉得尊重学术作用没有什么必要。这样学术气氛、文化、精神就全完了,其结果就是只要有点权力的人都能指挥其他人,学术优秀的人反而成为地位最低的,最没有发言权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原因。 教育改革要和30年前经济改革一样,必须祛除行政化 南方周末 :但正如一位大学校长所言,教育通常是保守的,体制问题很多人解决不了。你怎么办? 朱清时 : 我就做一件事,把学校恢复到它的本原状态,单纯追求学术作用,学术作用在学校有最高发言权,其他人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我来主持南方科技大学就是这个想法。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让这些管理人员待遇高,这样社会精英才愿意做,他就不去想当官了。管理人员要全是精英,但是他不要去干预学术,他不要追求行政 权力,把他的事做好,给教授们整理文件,帮教授做事。 南方周末 :我觉得深圳是个比较合适的土壤,它本身是特区,也靠近香港特区,这个地方应该适合改革尝试。 朱清时 :30年前经济改革的时候,深圳跨出了第一步,其实30年前的经济改革跟我们教育改革很相似,那时候经济改革也是从行政化解放出来的。 教育改革更类似于30年前的农村改革(从公社的行政化管理到包产到户),现在中国教育要发展,还得把中国教育行政化祛除掉,按照教育内在规律办好。 我相信,中国教育如果走这一步,让学校按照自己的规律去竞争最优秀,那就像农村一样,像经济一样,也会蓬勃发展。 南方周末 :南方科技大学的性质仍是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的官办性质学校,在日后的工作中你如何在官办性质学校与去行政化找到一个平衡点? 朱清时 : 南科大今后的前途取决于深圳市领导们的支持,因为南科大是深圳全资办的一所学校,要做到这个需要很大范围的人都理解、支持才行。不是一两个最高负责人愿意 支持就行了,还有很多处长、局长、办事人员也要理解,要不然的话事情就不会能够推进。我觉得我们南科大的使命就是把这种观念、这个目标诠释出来,然后大家 觉得这个确实是很值得推进的事。 南方周末 :南科大要给教授一个追求卓越的土壤,社会要给南科大一个追求卓越的土壤。 朱清时 : 对,它要给我们支持。经费上,目前起码刚开始是政府投入,等以后社会投入就多了,这是良性循环,像西方这些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刚开始都是政府投入,以后 才有大量社会投入。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请世界上优秀人才来建南科大,不能让他们的薪水比过去还低,要做到这个非常不容易。沙特阿拉伯一个阿克鲁拉国王科技大 学(音译),都是理工科,他们的投入力度真是很大,教授的薪水都是几十万美金,助理教授都是十多万美金,招研究生每月奖学金都有两千多美元,住宿免费,医 疗保健免费,什么都免费,然后每年还给学生一张国际往返机票。该校的博士后的薪水每年7万-9万美金,博士后两年如果留校,薪水马上增加70%。中国现在 吸引人才最高的就是百万年薪,它们博士后就可以达到,所以力度相差太大。现在世界上吸引一流人才就是这样。 南方周末 :我听说现在政府准备为南科大立法?情况怎么样? 朱清时 :政府决定要为南科大立法,要写好可能得两三年以后了,我们先要把所有东西经历一下,才能写好。写好之后约束你自己。现在我们会有一个南方科技大学的行政法规做临时立法,我们用这个临时法规作为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要去打破应试教育的缺口 南方周末 :2009年香港教育部门和大学也在开会,寻找机遇和契机,试图在河套地区进行高等教育制度破局,他们认为内地教育资源还是比较丰富,深圳的资源也很丰富,珠三角还是缺高校。 朱清时 : 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就是有很多体制的障碍,比如我们设计南科大最好的招生范围,就是开始在国内高二学生中招优秀学生。这个为什么好呢?第一,现在有很多优 秀的学生,不愿意重复应试教育,他们很想闯出一条新路来;第二,我们只要这样一做,声誉高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把最优秀的生源在高二就挖掘过来。 南方周末 :您对于中国的高考制度向来颇有微词,一直反对高考。想从高二学生中招收一批新生,操作上有什么考虑? 朱清时 : 我们自己组织考试。这样做可以彻底打破应试教育,我们考试主要考量学生的素质创新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让教育部意识到今后高考不一定非得是高三应届毕业 生,学得好了高二学生也可以考,只是我们考试成本高一点,但是那样就把很多优秀的人才解放出来了,而且高二考不好高三可以再考,他们压力就少多了,这个毫 无疑问对应试教育打破了一个缺口。2010年我们准备招收50名高二学生。成功之后建议国家教育部今后做一个小的改变,就是高考的人不一定是高三的,高二 也可以申请。 南方周末 :您心目中的南科大学生素质是什么样的? 朱清时 : 还是能力。我如果给学生面试,我会给他讲个故事,比如某个方程,我问他能不能证明,他说太难了不行。然后我就跟他讲用什么方法证明,讲完了问他听懂了么, 如果听懂了就复述给我看看,这个时候他的全部素质就被反映出来:第一是他的理解能力,他能不能听懂我讲的话,当然我讲的话一定是能听懂的;第二是记忆力, 我讲的过程可能就是三五分钟,但是他能够记清楚我的细节;第三是想象力和表达力,因为他要复述,他要用自己的话说。这就可能看到学生综合素质,不是他知识 有多少,而是他本人有没有能力去创造知识。 大学有一个规模效应,并不是你按比例放大就好 南方周末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校长似乎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大学校长更接近于政府官员。您认为大学校长更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 朱清时 : 我觉得校长最关键是要理解教育深层次规律,尊重敬畏这个规律。现在我觉得很多大学校长总想有所作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没有去想教育规律是什么。我当中 国科技大学校长之初是大学扩招的时候,受到很大压力。校园里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骂我,认为当初大扩张的时候中科大应该扩招。但我相信,过几十年后可见分晓, 中科大没有扩招,保持了它(原有)的水平、实力,其它学校大扩张了,但是它质量下降了。这是因为大家都忘了最基本的东西了,教师队伍没有加强,你多了一倍 学生等于你有效内涵就稀释了一半,不可能保持原来的教学水平,如果你保持不了教学水平你还是什么高等教育呢?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校长面临决策,一个是不捞白不捞,你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你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千万。但捞了你要付出代价你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大学校长经常都面对的考验。 南方周末 :南科大您也想秉承这样的规模? 朱清时 :我们先把小发挥到极致,质量最高,因为规模小有很多优点,每个周末可以把所有教授请到一起,所有教授都会认识。 像加州理工学院现在的学生每年不超过2000人,原因就是建校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决议。我曾经见过他们的校长,是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问他怎么没有想过改变,他说这是学校的原则,所以他们都敬畏这个。 他说的话有更深层次含义,教师队伍没有扩大,但是学生迅速扩大,这个就像盐巴放在水里一样,现在水扩大了很多倍,然后盐就淡多了。 加 州理工大学这样做还有一个观念,学校有一个规模效应,并不是你按比例放大就好,而是有一个大小规模效益,像加州理工他们很自豪就是100个教师,所以他们 每个周末吃饭所有教师都在一起,开会所有教师都在一起,要是1000个教师就不行了。加州理工大学教师经常在一起聊天吃饭,有的学院太大了,教师很多,要 聚在一起很难,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不是任何东西按比例放大都好。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4023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092 本文标签: 中国的教育 大师 朱清时
个人分类: 科学中国|7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实验班”热背后的举国体制思维的影子
hanzs 2010-4-10 00:16
乐水老汉/文 又到了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季节了。各类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在媒体上又开始宣传了,今年实验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多。 其实,热衷举办实验班是举国体制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中国体育界,为了奥运金牌(类似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赞成举全国之力办国家专业队的势力还占据着主流,一个又一个新的例证(女子冰壶、短道速滑)使其主张者异常亢奋,足协的韦举国冒广大球迷之大不韪,硬是要国奥队打中超也是例证。科教界的举国体制拥戴者可能从体育界得到了启发,特别是自从所谓钱学森之问以来,从国内知名大学、到普通大学、再到知名高中、普通高中,甚至一些初中(例如,北京八中的神童班)都在热衷于搞所谓的实验班,将各种优质资源,倾注到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的同龄学生中。好像将来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就要寄托在这些小则 10 岁,大则 17 、 8 岁的进了这样那样的实验班的孩子们身上了。其实内行人都知道,中国足球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玩足球的人口太少,无法托起金字塔的顶端。科学事业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大批具有自由探索精神、对自然奥秘有强烈好奇心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使这些研究者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保障,光靠所谓的精心培养一小批尖子,是不可能使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有什么大的改观的。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领域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自由探索的氛围和条件,其他什么都是瞎掰。办了 30 年的科大少年班又如何呢?早该出大师了吧?可以预见,办这些实验班不过是多办了几所留美预备班而已。其实如果不是体育界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管法,举国体制下的国家队队员,也说不定大多数早就跑光了。一句话,举国体制模式办尖子班不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正解。其实钱老是何等聪明的人,他能不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吗? 实验班实验班,关键是实验二字。实验主要是探索、试点、摸索之本意吧?那谁在做实验呢?学生本身只不过是被实验的材料,对吧?做实验的人是教育心理学家吗?他们是不是真拿实验班的学生做了什么实验呢?几年下来,有没有成功的报告或失败的报告?实验班与对比组(普通班)相比成功在哪儿?成功的做法是怎么向普通班推广的?好像都没有交代。为什么没有交代?我看主要是这些实验班实际上没有做什么系统的实验,办实验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通过实验,把成功经验推广到普通学生教育中,使广大学生受益。所以,这种班名不符实,最好改名叫精英班、超常智力班之类的更加贴切的名字,否则就是有借办班牟什么利之嫌。可实验班的学生要真都是所谓智力超常者,是不是需要把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集中在一块学习初中、高中的课程呢?把他们集中管理和散放在普通同学中,哪个方法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可真需要真正的教育学家来回答了,办这种实验班的中学里有这样的教育学家帮忙吗?话又说回来,普通班的学生就真那么普通吗?未必!总之,热衷于办实验班,而且还大肆炒作,不是教育家在办学的体现。举国上下对几十年来出不了大师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就此认定办实验班是培养大师的捷径,那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就太有偏差了。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人成为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看实验班不实验班的,不是什么重点。毛泽东虽然犯过很多错误,但在力主批判智育第一这方面,他老人家显然比我们现在的许多办教育的人思想深刻一万倍。如果通过教育,能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能正确地认识到人是需要有尊严地活着的,并能为此目的而尽自己的努力的话,就是少出、晚出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看也是值得的。况且,笔者反而认为,这会更容易使各方面的大师脱颖而出,会出更多的诺贝尔等各种贝尔级的获奖人,虽然这不是生活的目的。如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出吃奶的劲,靠举国体制再漂亮名称的实验班也是培养不出足以担负庞大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责任的一代新人的。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26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十年师兄熬成父,一夜师妹成师母:回应陈龙珠兼答“钱学森之问”
JYH64J98Y99H 2010-2-21 15:03
相关背景: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 钱学森之问 。它其实 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亟待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 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 冒 不出杰出人才。 据 统计,国家最高科技奖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共有 14 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 11 个是 1951 年前大学毕业的。 有材料说, 2006 年 温总理就 这一问题,专门听取国内最著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有关教育专家的意见,遗憾的是,他们的回答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教育官员乱弹琴,一厢情愿定课程。 学者追名编教材,出版逐利印教辅。 小小娃娃负担重,书包改成拉杆包。 公办教师开私塾,童叟无欺不二价。 东西千篇进头脑,南北一律进课堂。 文学教授谈高考,数学教授讲奥数。 外语教授走四方,心理教授玩心战。 德育刚有新起色,心育反添新负担。 朝三暮四有典故,三好五好四更好。 小学生苦作业多,大学生哭就业难。 口头反对产业化,实际步入产业链。 教育市场品种多,一切全为取高分。 家长慷慨如范伟,买拐言谢称缘分。 社会办学乱插手,公务教师穷折腾。 成败荣辱潜规则,揠苗助长埋祸根。 学校高墙像监狱,课外活动比商场。 教育像个大市场,教育像个大官场。 教育像个大工厂,教育像个大赌场 。 教育像个养殖场, 教育堪比名利场。 教育正处转型期,换季时节乱穿衣。 年纪大的是学生,年龄轻的是老师。 三十出头是教授,年近六旬副教授。 十年师兄熬成父,一夜师妹成师母。 校长列队迎小秘,学生停课为陪舞。 九荣九耻有民主,满堂学官无学者。 校长到系算视察,立个科长是提拔。 教授竞聘副处长,教师病故亦逝世。 学生家长被绑架,博士教授托盛世。 豪华校门进聊大,观光电梯看人大。 假引人才有北大,汉芯造假上交大。 商业贿赂在兰大,后来居上数武大。 挪用公款炒股票,巨额亏损有天大。 学术造假如川大,新闻调查到浙大。 长江学者被举报,焦点访谈西交大。 北外华科上师大,此起彼伏影响大。 经济腾飞堪称奇,科教误国罪过大。 开口修建大学城,闭口科研搞量化。 普通老师像孕妇,一胎只生一个娃。 高等学校有奇才,像猪像狗像藏獒。 科学研究结硕果,一窝产下十八崽。 八仙过海各有招,教育竞争不缺少。 百里挑一公务员,百万雄师拼国考。 硕士败军成博士,博士败军成博导。 博导败军封大师,大师远不如老师。 学界常有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大学宗旨要明晰,大学品性宜珍视。 牛津剑桥好榜样,哈佛耶鲁当为师。 大学信念别扭曲,大学权力莫旁落。 人才培养有规律,大学功能不异化。 高深学问需宁静,欲求大师勿喧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独立精神任鸟飞,自由思想凭鱼跃。 系统思想三尺剑,大成智慧五车书。 紫气东来出机杼,智者乐山仁乐水。 鬼斧神工张家界,出神入化九寨沟。 五岳独尊是泰山,黄山归来不看山。 杰出人才何处觅,观山看水听物语。 高校改革须猛药,官员首当成职员。 专家学者是业主,职员实乃保洁员。 行政机构搭舞台,著名学者唱大戏。 莘莘学子奔谁来,哺英育豪靠教员。 指鹿为马真荒唐,本末倒置究可哀。 村里书记刚喝死,市里局长又醉死。 酒色财气入俗套,清心寡欲出圣境。 民贵君轻留遗训,天下为公有明示。 民生民权和民族,家事国事天下事。 国家利益无上高,人民教育为人民。 教育革命有真谛,矫枉过正需反省。 恢复高考真英明,七七七八传美名。 鱼龙混杂泥沙下,溪壑无厌沉渣起。 鲜花误插牛粪上,骄子错嫁幸运儿。 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 无病呻吟唤风雨,哗众取宠弄玄虚。 口蜜腹剑小鸡肠,弄虚作假大排场。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三部砖著窃一家,一床锦被全遮盖。 抄袭剽窃太猖獗,鸠占鹊巢享其成。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沛公。 大风起兮云飞扬,教授治校宜先行。 宪法法律来保障,投石问路合国情。 安得人手持一票,平庸校长被下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 教育犹如大餐桌,杯具洗具实在多。 文人雅士重平仄,无知无畏奈我何! ( 附陈龙珠先生原文: 中国教育到底缺啥?)   谈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我已有一段时间大多只是看标题和作者姓名,基本不去看其全文。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太多的新意,更因为在众多的文章和谈话中,提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模式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   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定位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形成的呢?改革开放后大约有15年的时间,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攻博或进修的学者,绝大多数是按照我国教育体系培养且被选派出去的青壮年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在不是在国内外的科教界做得相当的出色吗?反过来,设想一下,对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生长并完成全部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学者,若他们到现代中国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我们能肯定他们能获得与其留在本国工作所获得的同样业绩吗?   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若中国教育模式真地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则国民遵纪守法的比例应该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更高才是啊,可现实是这样吗?除腐败和违法手段、方式的形形色色、层出不穷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时尚,无不反映出这些并非少数的人们具有着高超的思想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尤其是对具有教育和研究双重职能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确实需要。但是,仅在校园里改,能行得通吗?在搞清了整个社会最缺什么且找到具体的强力措施着手解决之时,我们再来谈中国教育的后续深化改革之路,或许并非难题!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747 次阅读|3 个评论
古植物学的故事(33):探讨“李约瑟问题”与“钱学森之问”的古植
livingfossil 2010-1-31 10:16
古植物学的故事 (33): 探讨 李约瑟问题与 钱学森之问的古植物学例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562 发表于 2010-1-31 10:16:45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33): Palaeobotanical evidence for Joseph Needham and Qian Xue-sens Questions (by Qigao Sun) 关键词: 李约瑟问题; 钱学森之问;古植物学之问;古植物学的故事 孙启高 2010 年元月 30 日 科学是严肃的,是无情的。科学是社会的公器。任何科学活动和研究成果都要接受历史和时间的检验。这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公理。 众所周知, 李约瑟问题和钱学森之问都是困扰中国科学界与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些问题是李约瑟和钱学森用历史的眼光检验中国古代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而产生的巨大疑问。 ( 1)李约瑟问题及其古植物学例证 所谓李约瑟问题即是:为什么人类的近现代科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首先产生于具有伟大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东方,其中尤其是伟大的中国?其英文表述为: Why was it that despite the immense achiev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a it had been in Europe and not in China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 occurred? 以上两段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474 题目:李约瑟和 李约瑟问题 ( Joseph Needham and His Question ) (作者: 曹聪) 李约瑟对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沈括( 10311093 )及其著作《梦溪笔谈》给予极高的评价,称沈括是 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梦溪笔谈》是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利用竹笋化石推断古气候,他很领先地运用了将今论古的思想方法,尽管他对植物化石的分类鉴定有误。 将今论古是现代地质学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在地层古生物学、古地理学和古生态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种学术思想和实际应用可以追溯到沈括的先驱性研究,然而,它作为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比较严谨的科学方法却是由后来的欧洲人逐步发展起来的。 1086 年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根据江南竹子的生态环境,利用竹笋化石推断了古代延州的气候比较潮湿而温暖(邓龙华, 1976 )。 18 世纪以后,英国地质学家 James Hutton ( 1726-1797 )、 John Playfair ( 1748-1819 )和 Charles Lyell(1797-1875) 逐步阐明了将今论古的科学原理。瑞士著名的古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 Oswald von Heer 在 19 世纪中期( 1855-1859 )出版了 3 本古植物学专著 Flora Tertiaria Helvetiae, ,运用将今论古的思想方法,系统地提出了最近亲缘种分析的实践方法,并应用于第三纪古气候的研究( Mosbrugger, 1999 )。 我在 TheriseofChinesepalaeobotanyemphasizingtheglobalcontext 一文中也有这方面的叙述: It is as early as in 1086 that Shen Kuo (10311093), who is one of the great Chinese ancient scientists from the Song Dynasty, recorded the occurrence of fossil plants of so-called bamboo shoots in his voluminous works, Dream Pool Essays (Meng Xi Bi Tan). The fossil locality is situated at Yan-shui-guan, 35 km southeast of Yenchuan, Shaanxi Province, where it is very dry and cool at present. The fossil plants which Shen Kuo considered to be bamboo shoots are actually assigned to the Neoclamites fossils. This fossil record is believed to be over 400 years earlier than that of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Deng, 1976; Li Wang, 1999; Li, 2000).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environment of bamboo shoots, Shen Kuo inferred that the climate in this fossil locality was warm and humid during the geological past providing an example of the geological principle that the present might be a key to the past. Shen Kuos clever idea is about 700 years earlier than that of James Hutton (17261797) and Charles Lyell (17971875) (Sun Yang, 2000). However, we might speculate, why such a brilliant Chinese civilization did not produce a scientific tradition. In fac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gan to lag behind the occidental world from about the tim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2)钱学森之问及其古植物学例证 现在,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学术界)流行一个疑问 ---- 即:钱学森之问。 2005 年 7 月 29 日上午,温家宝总理看望 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病榻上的钱老对温总理坦诚建言 :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 冒 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十分关注的钱学森之问。 参见: 2005 年 7 月 31 日《人民日报》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8502.htm?fr=ala0 其实,在我们面前有很多具体疑问,如古植物学之问: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的国家体系为什么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古植物学人才?为什么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不强?为什么学会公信力也不高? 中国古植物学兴起于 20 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本土化、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中国古植物学的综合实力与美国、英国相差甚远。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一直是处在冷战与混战的交织状态,研究工作在总体上是一盘散沙的。目前中国地区馆藏植物化石标本的数量少得可怜。中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基础是极其薄弱的,与中国地大物博、植物化石资源丰富是极不相称的,在研究体制、研究水平、人才培养、学会公信力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些古植物学之问,《古植物学的故事》回顾历史面对现实、面向世界展望未来,试图对中国古植物学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试图为我们探讨李约瑟问题与钱学森之问提供一个有力的例证,为透视中国基础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过程提供一把有用的钥匙。 (有关文献略)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37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需要理想主义
brbaba 2009-12-15 19:53
  直面钱学森之问,很有必要反思: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究竟何为安身立命之本?尊重大学的本源、反对功利主义取向,中国的大学要有自省意识,对现状作系统反思和深刻批判,培养非功利性的理想主义,把它作为核心价值理念 上周五,是钱学森先生诞辰99周年纪念日,许多人再次议起钱学森之问。此前,教育部曾就钱学森之问作出回应,称这个问题特别宏大,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表示下一步会把杰出人才的培养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直面钱学森之问,很有必要反思: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究竟何为安身立命之本? 理想主义是大学的精神基础 纵观大学发展史,从近代偏重教学的英国式大学,到偏重研究的德国式大学,再到集教学、研究与服务为一体的美国式大学,无论哪种大学的理念和教育模式,在生成、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借用康德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非功利性。康德指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大学和学者不能以功利性的态度来从事学术研究。在他看来,大学的非功利性,指求真是大学的核心,大学要为真理而真理,反对为功用而学术的功利主义,更要反对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康德的这种非功利性论断,给我们提供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学根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一把钥匙。 以此来看当今中国的大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日趋凸显甚至大有蔓延之势:我们的大学没有摆脱以实用理性为核心的思维定势,过度重视科学的使用价值而非科学的价值,过分地把科学工具化、功利化。也因此,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过于偏重应用性研究,对基础性的自由研究重视不够;重工程技术的发展,轻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 其后果,就是我国大学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以及缺乏领导世界科学潮流、开拓全新研究领域的一流成果。在人才培养上,许多大学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培养人,因此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在学术风气上,一些学者急功近利,搞研究奉行速决战甚至闪电战,无心持久战;热衷出场率,远离冷板凳;作风漂浮,揠苗助长,甚至出现寻章摘句、造假抄袭现象。一些大学文化积淀、学术空气淡化,官本位倾向和行政化趋势在严重影响学术的发展。 中国大学如何重建理想主义 尊重大学的本源、反对功利主义取向,中国的大学要有自省意识,对现状作系统反思和深刻批判,培养非功利性的理想主义,把它作为核心价值理念。 第一,尊重学术自身价值,心无旁骛地求真。 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由求知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驱动的,是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梁启超先生强调学问即目的,故更无有用无用之可言。蔡元培先生主张学者当于研究学问之外,别无何等目的。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综观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知识传承与创新为宗旨,并以此教育学生。大学首先必须成为知识创新的基地。这里所谓的知识,是以自身逻辑为标准的知识。知识的价值首先在于知识本身,在于知识给人们展示了客观外部世界与人类社会诸多现象之间的规则与联系,而不在于或不完全在于知识可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使用价值;要防止急功近利倾向扼杀大学在知识创新、提高知识理性化能力方面的潜能。 第二,秉承学术伦理,将学术作为志业。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追求真理当作内在需要时,才算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真正在学术界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把求真当成一种生命的实现方式而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功利化追求。因此,大学的学者要认清自己学者的使命,将献身学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媚俗、不失格、不偏移,不为劳形累心的名利位势所惑,以学术为志业。吴宓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我之人生观》中说:职业者,在社会中为他人或机关而作事,藉得薪俸或佣资,以为谋生糊口之计。志业者,为自己而作事,毫无报酬,其事必为吾之所极乐为,能尽用吾之所长,他人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为此者,则由一己坚决之志愿,百折不挠之热诚毅力,纵牺牲极巨,阻难至多,仍必为之无懈。如今的大学学者恰恰需要这种志业精神。 第三,非功利性理想主义,归根到底表现在大学要培养出具有理想主义人格的新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大学的首要问题。大学奉行理想主义,最终要以培养出理想主义人格的新人来体现。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提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学培养的真人,就是与求名趋利的伪君子和以假为真、以假乱真的伪知识阶级相对立的人,是勇于追求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的人,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知、献真情、为真理而奋斗的人。大学要努力以真知去引领学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以真善去熏陶学生,以真爱去感召学生,全心全意培育真人。 (朱庆葆/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咨询顾问组首批顾问) 来自:文汇报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26 次阅读|2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有感--实践也是检验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
frankerry 2009-12-1 10:14
钱老离开我们一个月了,然而每当面对钱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知名高校校长回答过,但似乎没有什么新意。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能像现在这样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注定又是一个教育界哥德巴赫猜想 。 面对钱老的发问,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算杰出人才?杰出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说起标准就自然而然想起一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仔细想想,实践也是检验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 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着眼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科学研究是用来反映现实规律的,所取得的成果是建立在真实的来源于实际的数据之上的,因此,实践也是检验科学研究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解决摆在面前的国计民生问题之上掺不得一点假,所取得的成就经的起实践的检验,实实在在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过一百年,一千年都不会变质。因为造假造不出原子弹,抄袭抄不出杂交稻。 建国初期对于科学研究我们采用实践的评价体系,我们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杂交稻,正是这些成就为共和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采用片面的 SCI 评价体系, 2008 年,我国 SCI 论文数达到 11.67 万篇,排名世界第二。现今建国 60 年了,我们的国家取得了飞速发展,相比于建国初期,我们的物质资料极大地丰富了,科研条件也极大地改善了。但我们似乎离两弹一星却越来越远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答“钱学森之问”: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gaojianguo 2009-11-22 10:25
前两天听课,一老师提到了钱学森,说钱老虽然是浙江杭州人,但他从回国之后就没回去过,这位老师解释原因是钱老把整个中国当成了他的家乡,他热爱中国的这个大家乡胜过爱杭州的那个小家乡。我当时就感到十分肉麻、毛发直立!首先声明这里不是否认钱学森是爱国的,钱老爱不爱国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问题是我们下面的这些人为什么总要神话一个人,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据我所知,钱老之所以没回他的那个小家乡,是由于不想劳烦当地政府高规格的接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身体欠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平常人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呢?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纯粹的膜拜心理。 历史已经证明并继续证明对个人的过度崇拜必将导致灾难 (如希特勒、斯大林...)。 钱学森首先是普通人,之后才是大师。他也会犯错,他没有我们 像神话似的的高尚 ,直面这个问题是要有科学精神的。大师们的纷纷离去,使我们感觉我们身处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成为了迷失的一代,但大师们已经留给了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好像都不要,把这种科学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又还给了大师,大师何其哀?何其怒啊? 有人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师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了凸显出大师的重要性,还真有一帮人整出了 钱学森之问 的无聊话题,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个说法。不可否认大师在特定的环境下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给没有方向感和紧迫感的人以启示,在精神上鼓舞大家的士气。但大师不是万能的,寄希望大师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与其在这瞎折腾,还不如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今天看到吕乃基老师的博文: 一定要有大师吗? 说的好,说的妙,大家伙清醒清醒吧,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大师了,我们就是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5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安徽教授们对钱学森之问的公开信?
morphia 2009-11-11 17:41
今天看新闻,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11/141219024826.shtml 仔细看了下,11位安徽高校教授的用意是好的,就是呼吁有关部门对钱学森之问引起重视,在教育体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但是通览该封公开信的全文,上下却没有一点提及该如何改革,也没有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唯独只是对目前国内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现状进行了陈述,仅此而已。看来一旦涉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问题,大家都还是谨小慎微的,只能呼吁呼吁而已了。但是如此而已,这封公开信的实际意义有多少,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倒是给人感觉作秀的成分更大一些。 大家不要骂我,我也没有这个能力跳出来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出什么谋献什么策,的确有点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样子。只是我觉得,既然要发公开信,还是发一点比较有深度比较有实际意义的公开信为好。目前体制内的弊端现在是界内人士都感同身受的,不用发公开信大家都也都很清楚,真正站出来公开呼吁的话,就最好还是能提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否则这样的公开信和没公开的区别似乎就不大了,倒是作秀的成分多了不少。 转一下信件原文: 信件原文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XXX (此处略去作者11名)   2009年11月11日(排名不分先后)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29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