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质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答记者采访:关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问题
热度 5 wangdh 2020-11-1 14:39
回答记者采访:关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问题 王德华 (说明:今年早些时候,有媒体记者要求采访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问题,是书面采访。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进行了回答。) 【媒体记者 :因为6月曝出,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两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再一次将论文代写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论文代写话题已经不再是新闻,但还是想采访您,谈谈您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等问题。】 1. 您认为目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整体水平如何? 回答: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有本单位的,有外单位的,有科学院的,有高校的。就我自己的经历看,目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首先,撰写相对比较规范,论文综述也具有可读性。科学问题相对明确,研究内容有一定系统性和深度,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比较先进时尚,也都有学术论文发表。表明基本的学术训练还是不错的。 2. 您认为您所带的研究生或者您的领域内的研究论文普遍存在什么问题? 回答: 虽然学位论文整体上看还是不错的,但也是可以发现一些普遍问题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普遍问题有: 1 )学术语言表达不是很简练和严谨;标点符号用的比较乱;整体上、段落间缺乏逻辑性; 2 )参考文献引用有些随意,不是选择本领域最重要的、与论文有直接关系的那些论文去引用,估计是转引的文献较多,学生可能没有去阅读原文。 3 )对国内本领域的发展了解不够,国内学术界的文献,尤其是中文文献,引用都较少,或者不引用。这种现象不好,在学术上是不对的。 4 )最大的问题,也是不好判断的,就是研究的创新性,科学问题的重要性等,也就是说有创意的工作少见,模仿性的工作也不少。 3. 如果您认为学生论文水平不高,您认为是文字素养不够还是实验不扎实导致的? 回答: 论文水平不高,主要还是学术问题: 1 )科学问题不明确或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者有了好的科学问题,而没有认真设计,考虑不细致,所以做得不好。还有实验技术问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等。 2 )研究生的文字素养对于准确简练地表达所获得的成功至关重要,但科技论文语法简单,只要认真细心,是很容易掌握的,这不构成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4. 您对目前论文代写的现象如何看待?您认为是什么催生了这一现象? 回答: 论文代写(或花钱购买学位论文)本身就是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人必须杜绝的,这是底线,是原则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有一些原因,如由于研究生扩招,招生质量难以保证,这样一些没有学术追求的学生、基础弱的学生,读了研究生。原则上,没有严格学术能力训练的学生是不能获得学位的。所以这种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1 )研究生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 2 )导师没有尽职尽责,至少没有认真核查学生的论文情况。 3 )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太轻,代价小,没有震慑力。尤其是学术界已经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尤其是一些在学术领域有影响的学者,一直都没有受到处罚,也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4 )科学精神丧失。研究生或学者在精神上没有依托,没有理想和追求,在物欲横流功利化现象泛滥的今天,为了眼前的利益或其他目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5. 您周围是否有人找人进行论文代写的事情? 回答: 这么多年,在我工作的周围,我还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说明找人代写论文的事情,可能局限在个别领域或单位或个别人,不是普遍现象。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087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学不是商业:小学生的影响因子加法不是科学的评价标准
热度 6 杨学祥 2017-7-27 06:46
科学不是商业:小学生的影响因子加法不是科学的评价标准 杨学祥 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Michele Pagano 最近在《自然》发表观点:不要把生物医学研究当成生意,科学研究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更重要的是研究质量。 学者孙学军最近指出, 回头看看我们周围,学术商业化的趋势绝对超过美国,而且非常过分。论文可以买卖,论文可以分享,只要有钱,就有论文,代发论文和申请基金的培训班也成为某些公司的盈利模式。希望这个文章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我在 2009 年 8 月 25 日 指出,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 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1245.html 我在 2014 年 8 月 8 日 指出, 中国缺乏科技创新,原因就在于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理。跟风善变,依附权贵,是获得名利的捷径,追求真理和真实已经沦为一钱不值。 为了牢牢把握住决定权,中国科学的主流派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不断地将自己反对过的正确观点攫为己有,使创新观点中途夭折,回归到他们的保守轨道。如果以科学观点首发权来评定科学水平,这种以假乱真的现象就不会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144.html 我在 2014 年 9 月 2 日 指出,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 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 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相关报道 美著名科学家发声:科学不是商业! 已有 4550 次阅读 2017-7-26 13:34 | 个人分类 : 自然科学 | 系统分类 : 海外观察 推荐到群组 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Michele Pagano 最近在《自然》发表观点:不要把生物医学研究当成生意,科学研究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更重要的是研究质量。 回头看看我们周围,学术商业化的趋势绝对超过美国,而且非常过分。论文可以买卖,论文可以分享,只要有钱,就有论文,代发论文和申请基金的培训班也成为某些公司的盈利模式。希望这个文章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刚看到科学网昨天刘老师已经介绍过这个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068076.html https://www.nature.com/news/don-t-run-biomedical-science-as-a-business-1.22366 白宫和美国国会继续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预算进行讨价还价,科学家又要担心研究经费不足。但是,更多经费不等于更好的科学,有时候科学本身就会因为对研究经费管理不善出现问题。 Pagano 有 20 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先后承担过许多研究项目。 1993 年, Pagano 从意大利来到美国,因为他当时认为美国是世界上从事生物医学研究最好的国家。他亲历科学逐渐走在错误的路线上,现在关于科研经费争论的时候,也应该好好讨论如何扭转学术研究态度和文化,我们丢失了哪些宝贵的东西,如何重新构建这些宝贵的东西。 1998 年到 2003 年期间,美国 NIH 年度预算几乎翻翻,从 137 亿增加到 272 亿美元。这似乎应该是鼓掌欢迎的好事,让人们预期能减少科学家申请经费的时间,并获得更好的研究工作,但是结果事与愿违。 增加经费投入会增加科学家队伍规模和论文等科研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在科研品质上有太大意义。有数量没有质量正是科学的对立面,这助长了把科学研究变成一种生意的趋势,这需要每年持续追加投入才维持这种趋势。商业化的科学过分强调增加就业机会和学术可转化性,会因为追求表面成就破坏自由思想,自由思想才是促进不可遇见的巨大科学进步的关键因素。 1993 年到 2007 年,美国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加了 3 倍,为了增加经费资助数量,研究机构在这方面积极性很高。研究中心越来越多,学术队伍越来越大,试验试剂和仪器公司盈利颇丰。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生物医学大学排名一个主要标准是 NIH 经费总额。某些情况下,这种繁荣可能稀释科学的质量。总体结果导致人均基金资助数量下降和申请失败率增加。从 2003 年以后,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后的 NIH 资助规模开始下降,导致研究生和博士后收入的下降。 繁荣 - 萧条周期是经济领域的典型特征,往往稳定性也不够。快速扩张会导致过度竞争,这将鼓励人们关注数量或投机取巧。繁荣 - 萧条周期也刺激新的不必要商品出现,紧随其后是贪婪地像一群鬣狗的试剂公司,大量出现的在线期刊为赚取出版费用积极接受明显缺乏科学性的论文,虚假的学术会议反复在一些风景名胜大肆宣传,各种为成功申请基金进行的专门培训班也反复上线。总之,所有人都把科研当成了盈利的工具。 一笔笔科研经费,散发出一股铜臭味 。 这种状况鼓励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精力都放在如何申请更多研究经费,而不去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本身,每一项研究都是为申请更多研究经费,每个会议都是为认识更多可能的评审员。这也促使经费机构和学术职位评论委员会把判断一个科学家水平简单用科研产出作为标准,只要有学术论文,只要有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学术论文,经费职务都不是问题。到底这是商业,还是科学? 商业化已经席卷整个学术业界,包括学术出版领域。由于声称膨胀,每篇论文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和具有立刻转化的能力,就是说要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意义,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学术的 Study “研究”更多被杂志的 Story “故事”代替,这是科学媚俗化的典型表现。 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出版商希望发表更多能吸引眼球的论文。为了申请更多研究经费,及随之而来的就业、晋升和加薪,研究人员则想尽一切办法把论文出版在著名学术期刊上。买方和卖方共同努力下,这形成了一股学术出版的狂热。也必然产生对科学有危险的利益冲突。出版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驱动力,这就决定了 成功比正确 更重要。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业务,重要的已经不在是高质量的产品,重要的是能否买出(出版)以及买个好价钱(好杂志)。 重建科学品质不是很容易的事,政客们必须明白,增加 NIH 的研究经费目标绝对不是为增加几个就业那么低端,基金分配应该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而不能用地缘政治和利益作为基础。研究机构需要调整心态与学术使命,减少不必要的简单为增加经费设置的学术职位。出版商应该关心学术论文如何更多更有效传递坚实的科学。科学家应该强调卓越和严谨的学术贡献,而不是越来越长的论文和经费列表。 科学不是商业,但高质量的科学能让商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品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06815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03 次阅读|23 个评论
从软科排名看论文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
热度 2 coffer 2017-7-6 08:42
论文数量与论文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7年上海软科学科排名发布数据 2017 年6月28日,上海软科发布了52个学科领域的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主要从学术文献的角度分学科领域对全球大学进行了排名。主要指标项包括“论文总数、论文标准化影响力、国际合作论文比例、顶尖期刊论文数、教师获权威奖项数”,前四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期刊论文的表现。 由于上海软科学科排名数据客观,信息公开透明,让被评价者和其他学科排名的关注者均有据可查。抛开排名结果,从公开公开的客观单项数据中或许能发现端倪,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上海软科排名呈现的学术论文各类表现,分析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从排名指标体系中学术论文的四项指标看,分别表示了论文的总量、篇均质量(影响力)、国际化程度、高水平论文。 指标项 指标内涵 论文总数 论文总量 论文标准化影响力 篇均质量(影响力) 国际合作论文比例 国际化程度 顶尖期刊论文数 高水平论文 针对每一个学科,软科排名对每一个指标项,根据其在排名高校中的相对表现给予了相应赋分。本文将分学科,以各高校在各论文相关指标项中的得分为依据,分别计算四个指标项得分的两两相关性,即“论文总量-篇均质量(影响力)”、“论文总量-国际化程度”、“论文总量-高水平论文”、“篇均质量(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篇均质量(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国际化程度-高水平论文”。 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在六个相关性对比分析中,论文总量与高水平论文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有15个学科相关性系数大于0.8。其它几组指标项之间并未发现很强的相关性。(详细结论如下表) 对比分析项目 对比分析结果 论文总量VS篇均质量(影响力) 相关性不强,34个学科具有负相关 论文总量VS国际化程度 相关性不强,41个学科具有负相关 论文总量VS高水平论文 相关性较强,15个学科相关系数超过0.8 篇均质量(影响力)VS国际化程度 相关性不强 篇均质量(影响力)VS高水平论文 相关性不强 国际化程度VS高水平论文 相关性不强,31个学科具有负相关 结论: 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在科研论文导向方面越来越重视质量,淡化数量。但从论文数量与高水平论文之间的较强相关性来看,论文数量是论文质量的基础,在高质量论文数量增加的同时,往往会带动论文数量的整体提升。 附:各指标项相关性分析结果 学科门类 学科名 总量-篇均质量 总量-国际化 总量-高水平论文 篇均质量-国际化 篇均质量-高水平论文 国际化-高水平论文 理学 地理学 -0.09 -0.08 0.90 0.10 0.14 0.04 理学 地球科学 -0.07 0.03 0.74 0.23 0.25 0.02 理学 化学 0.04 -0.31 0.53 0.06 0.47 0.06 理学 生态学 -0.17 -0.12 0.93 0.33 0.02 -0.05 理学 数学 -0.12 -0.23 0.35 0.14 0.03 0.05 理学 物理学 -0.36 -0.38 0.75 0.69 0.07 0.08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0.05 -0.29 0.35 0.13 0.39 0.27 工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0.32 -0.20 0.81 0.20 0.04 -0.25 工学 电力电子工程 -0.12 -0.26 0.47 0.52 0.13 0.04 工学 航空航天工程 -0.28 -0.39 0.55 0.03 -0.19 -0.27 工学 化学工程 -0.22 -0.24 0.74 0.15 -0.03 -0.10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0.02 0.02 0.67 0.27 0.19 -0.01 工学 机械工程 -0.33 -0.44 0.45 0.48 -0.01 -0.02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0.04 -0.09 0.26 0.21 0.01 0.16 工学 交通运输工程 -0.38 -0.16 0.68 0.42 -0.01 -0.04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2 -0.38 0.44 0.33 -0.28 -0.05 工学 矿业工程 -0.37 -0.56 0.41 0.37 0.07 -0.05 工学 纳米科学与技术 0.11 -0.25 0.92 -0.06 0.36 -0.20 工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 -0.08 -0.24 0.45 0.10 0.48 0.01 工学 生物工程 -0.12 -0.20 0.83 0.24 0.26 -0.02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 -0.07 -0.04 0.86 0.07 0.18 -0.19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0.21 -0.06 0.89 0.34 0.02 0.02 工学 水资源工程 -0.32 -0.13 0.86 0.39 0.01 0.11 工学 通信工程 -0.37 -0.37 0.78 0.42 -0.12 -0.13 工学 土木工程 -0.05 -0.02 0.38 0.24 -0.20 -0.08 工学 遥感技术 -0.44 -0.36 0.92 0.51 -0.35 -0.20 工学 冶金工程 -0.54 -0.47 0.94 0.51 -0.38 -0.36 工学 仪器科学 -0.40 -0.12 0.62 0.28 -0.17 -0.47 生命科学 基础医学 0.24 -0.08 0.94 0.31 0.49 0.07 生命科学 农学 -0.30 -0.24 0.87 0.54 0.06 -0.05 生命科学 生物学 0.12 -0.08 0.76 0.42 0.49 0.16 生命科学 兽医学 -0.14 -0.12 0.76 0.39 0.15 0.19 医学 公共卫生 -0.11 -0.03 0.98 0.00 -0.10 -0.04 医学 护理学 -0.35 -0.36 0.06 0.39 0.33 0.20 医学 口腔医学 0.02 0.13 0.57 0.32 0.11 0.04 医学 临床医学 0.23 -0.08 0.86 0.37 0.53 0.14 医学 药学 -0.14 -0.23 0.21 0.41 0.27 0.17 医学 医学技术 -0.11 -0.19 0.94 0.47 0.08 0.02 社会科学 法学 0.08 0.01 0.54 -0.32 0.42 -0.27 社会科学 工商管理 -0.07 0.10 0.19 0.02 0.28 -0.07 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 -0.23 -0.03 0.56 -0.11 0.27 -0.26 社会科学 管理学 0.07 0.02 0.45 0.13 0.39 -0.05 社会科学 教育学 0.12 0.10 0.32 0.31 0.17 -0.34 社会科学 金融学 0.21 0.06 0.68 -0.18 0.70 -0.13 社会科学 经济学 0.27 -0.06 0.64 -0.05 0.61 -0.17 社会科学 旅游休闲管理 -0.07 0.04 0.79 0.27 0.26 0.08 社会科学 社会学 0.18 0.09 0.25 -0.16 0.65 -0.31 社会科学 统计学 -0.04 -0.19 0.66 0.10 0.02 -0.39 社会科学 图书情报科学 -0.17 -0.10 0.61 0.02 0.21 0.09 社会科学 心理学 0.28 -0.14 0.72 -0.07 0.51 -0.11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学 0.08 -0.15 0.67 -0.16 0.35 -0.08 社会科学 政治学 0.14 0.05 0.40 0.05 0.43 -0.25
43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数量增长与期刊影响因子呈现负相关
热度 3 zhpd55 2015-11-29 21:49
论文数量增长与期刊影响因子呈现 负相关 诸平 刚刚从甘肃两当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回来,虽然路况很好,但是一路翻山越岭,几个同事晕车,自己随晕未吐,但身体感到实在不舒服。晚上喝了点稀饭稍微好些,上网看看是否有同事将照片发来,结果没有收到,就顺便看看科学网。《 PLOS ONE 近年发文量 》使我眼前一亮,我国在 PLOS ONE 杂志发表文章的数量近年来增长变化很大,的确是个好消息。但是,需要 提醒!我们不能只看发文量,数量与质量不能相提并论。曾记得否? 《晶体学报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大陆作者的发文量有占半壁江山之势,该刊也曾经成为中国大陆作者 SCI 收录论文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现在怎么样?成为 SCIE 的淘汰期刊了。多数文章无人问津。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晶体学报E》没有一篇好文章(高引文章)。自己在科学网曾经写过 《晶体学报E辑》十年成就了中国1.2万篇SCI论文, 《晶体学报E辑》的十大特点, 《晶体学报E》近年来表现不佳等博文 。 因此,关键是质量(有无引用是最好的证据),数量的跃进如果超过质量的提高,后果一定不理想!就以 孙颉 《 PLOS ONE 近年发文量 》 博文中列举的数字为例,如果我们仅仅看看发表论文的总数量,CHINA的确不错,但是如果你将其与期刊IF值变化联系在一起,就会得出一种令人吃惊的结果。看线性拟合关系图,就会一目了然。当然PLOS ONE的IF值变化的影响因素不一定就仅仅与CHINA论文数量有关。 当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从SCImago数据库查了查,得到了一些 PLOS ONE 的数据,现在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PLOS ONE 近年来 总文献以及中国(Chin.)发表论文数量的变化 中国发表论文数量变化与 PLOS ONE 的影响因子(IF)、SJR、SCImago数据库的IF(3Year)、 IF(2Year)、 被引文献比例( Cited Docs/%)、国际合作度(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等指标呈现负相关,见下图。 总体图示不清楚,再看看单项效果图。 CHINA论文数量与SJR呈现负相关 中国(CHINA)发表论文数量与国际合作度之间呈现出负相关 中国发表论文数量变化与 PLOS ONE 的SCImago数据库的IF(3Year)、 IF(2Year)以及 被引文献比例( Cited Docs/%) 指标呈现负相关,见下图。 再看看相关性系数表 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有内在联系,有待深入研究。
个人分类: 新观察|7925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论文稿件质量,谁之责?
luoweijun 2015-7-22 16:26
已经很久没写博文了,或许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或情感需要表达,也可能是我遗忘了写博文这事。然而,最近在评审了多篇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后,感觉实在憋不住了,于是想到了找科学网发泄发泄,一吐为快,谁叫它是抒发我们科研感叹的理想平台呢 。 可能读者已经能感觉到,我要说的是稿件质量问题。谁之责任?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的科研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甚至说很低,但在此我不是评价别人的科研水平,我更想说的是 科研态度 问题,所以我科研水平高低不影响我写本博文,当然也不怕大家拍砖 。 最近评审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总体上,能改后发表的真是凤毛麟角,勉强过得去(改后再审)的也不过一半左右,其他的简直“难以接受”。主要问题,除了没有任何创新之处外(大多都是一些常规数据的胡乱分析或重复或模仿前人的工作),主要是英文翻译得太差,甚至我感觉有些还达不到百度自动翻译出来的水平;专业名词用法不严谨;数据质量差甚至缺失;胡乱引用参考文献;图、表和参考文献易读性若;罔顾事实进行推理和下结论等等。这些问题,我认为 态度是关键 。但要把这全部责任都推给第一作者(通常都是刚刚进入科研工作的研究生)是不完全公平的,导师或通讯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督促学生撰写,甚至亲自进行细改),严格来讲,合作者也必须有所贡献。 今年我作为副导师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按时顺利毕业了(据说按时毕业的学生只占全部应毕业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回想起来,他的小论文我都不知道修改过多少次了,但我估计不会少于十次。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当初感觉他对修改文章有点马虎,于是给他说了一句话:“你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你就别想别人对你负责,人家没这个义务……”。这之后,论文很快就被接收了,我不认为这是巧合。这让我更加坚信, 态度决定成败 。 总之,我认为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投稿的行为,这是个严肃的科研活动。在此我还想呼吁一下, 第一作者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质量,导师或通讯作者要严格把好关,其他合作者也要充分参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导师或通讯作者才能起到导师的指导作用,合作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合作者,更重要的是,这是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文章能否顺利发表的决定性因素。 个人拙见,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2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论文比较(1996~2013年)
热度 17 zhpd55 2014-10-6 10:33
中美论文比较( 1996 ~ 2013 年) 诸平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4 年 9 月 26 日 发布的 2014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 2004 年至 2014 年(截至 2014 年 9 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 136.98 万篇,排在世界第 2 位;论文共被引用 1037.01 万次,排在世界第 4 位。同时,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继续提升,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表示,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 7.57 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 6.92 次提高了 9.4 %。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 根据 Scopus® 1996 ~ 2013 年的统计结果,论文数量的确是我国仅次于美国( 7846972 篇),数量达到 3760137 篇,其中大陆地区 3129719 篇, 台湾地区 446282 篇,香港地区 180958 篇 ,澳门地区 3178 篇;但是篇均被引频次,美国排名第 15 名, 22.02 次 / 篇;我国香港地区排名第 59 名,篇均被引 15.53 次 / 篇;台湾地区排名第 124 名,篇均被引 11.35 次;大陆地区和澳门地区不相上下,平均被引分别为 6.81 次 / 篇和 6.61 次 / 篇,排名分别是 206 名和 210 名。 H 指数排名美国第一;大陆地区第 16 名,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别是第 25 和第 28 名,澳门地区排名第 149 名,详见表 1 。 表 1 1996 ~ 2013 年中美论文排序比较 Country /Region Documents Citable documents Citations Self-Citations Citations/ Document H index United States 7846972(1) 7281575 152984430 72993120 22.02(15) 1518(1) China 3129719(2) 3095159 14752062 8022637 6.81(206) 436(16) Taiwan 446282(16) 434662 3993380 930383 11.35(124) 300(28) Hong Kong 180958(31) 172610 2448025 340370 15.53(59) 325(25) Macao 3178(112) 3061 11515 1586 6.61(210) 41(149) 1996 ~ 2013 年 中美论文的多项指标逐年比较 结果分别图示如下: 1 总论文数量比较 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与美国的次差距逐年缩小。 2 平均被引频次比较 平均被引频次还是偏低,大陆地区与澳门地区基本相当。显然与论文数量发展不相称,在注重提高质量可能要比追求是量更重要。 3 平均他引频次比较 平均他引情况香港地区优于美国,澳门地区优于大陆地区。 4 被引文献比例比较 被引文献比例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与美国基本相当,大陆地区与澳门地区基本相当。 5 国际合作度比较 国际合作度我国澳门地区和香港地区优于美国,近年来大陆地区明显不如台湾地区。
个人分类: 新观察|27218 次阅读|32 个评论
作者主动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关
premierlin 2014-1-14 12:43
目前,科技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越来越引起国内科研界的重视。但如何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呢? 很多作者把希望寄托于审稿专家。目前,国际杂志、期刊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专家评审。而且,影响力越大的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很多国内的作者往往想利用这个特殊的资源去发表论文。部分作者甚至只要写完论文、认为没有低级的语法错误了,就直接投稿;投稿时,抱有侥幸心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评审专家身上。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很多作者在收到审稿意见后,往往大吃一惊:自己一些想刻意掩饰的问题,被审稿专家揪了出来,弄得很狼狈;而且,很可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审稿专家对论文质量的评价,直接拒绝了论文,这往往得不偿失。因此,作者应该首先严把论文质量关,这才能提高论文的命中率。 摄影测量和遥感方向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学科。表现在科技论文上,既要求科技论文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又要通过算法编程、科学实验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因此,要求科技论文的作者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作者个人最清楚论文的理论水平、创新性和实用性,作者个人最清楚论文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在这种背景下,请作者个人把握好论文的质量。自己问问自己,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论文的哪些缺陷自己还可以弥补?如果自己清楚这些可以修改的缺陷,立即行动起来,把漏洞堵上,重新完善论文、提高论文的质量,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千万不要低估审稿专家的智商和情商,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否则,搞不好就会发生被拒绝的悲剧。 作者自己主动把握好科技论文的质量,对自己负责人,就是对审稿专家负责人,自然提高了论文的命中率。
3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存储期刊的论文质量值得怀疑
热度 7 zhpd55 2013-10-6 12:06
开放存储期刊的论文质量值得怀疑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10 月 4 日 报道, John Bohannon 为《科学》( Science )杂志撰文 —— Who's Afraid of Peer Review? 采用同心圆图示(见下图)来反映长期以来备受敬重的同行评议审稿程序,在开放存储期刊( open-access journals , OA 期刊 )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 Peer review reviewed. Few journals did substantial review that identified the paper's flaws. Credit: 'Who's Afraid of Peer Review?' by John Bohannon, Science 4 October 2013: Vol. 342 no. 6154 pp. 60-65 DOI: 10.1126/science.342.6154.60 在过去的几年中 , 学术界和研究社团中间一直引起 了一 个辩论,研究人员所撰写的论文在 OA 期刊(对读者免费的期刊)发表应该付费吗 ? 一些建议是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 , 如果是使用公共基金的产出成果应该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无需支付费用;但是其他人坚持认为,为了确保质量和完整性的必由之路是备受敬重的期刊,只接受那些值得发表论文 , 然后通过同行评审程序对其进行审查。但是, John Bohannon 的研究发现, 主要缺陷是存在于开放获取出版系统之中。 John Bohannon 的突击圈套的总目的是为了揭示 开放获取期刊是否真的像他们声称的那样,发表了一些应该值得发表并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为了找到答案 , 他写了一个虚假的研究论文,并在其中声称他已经发现了一种以地衣为基础的特效药,这种药物具有抗癌功效。但是 , 他当然没有做任何研究 , 纯属虚构。 作为如此虚构的一部分,他写了他 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被任何真正的同行评审过程所回绝的。因为论文充满技术错误,甚至建议回避临床试验。既是 John Bohannon 以前发表过经该领域一些的专家评审的论文,也无法确保他如此明目张胆的引入错误,因为受敬重同辈群体是不可能漏掉这些错误的。 论文准备好后 他使用一 个计算机程序来创建数以百计的略有不同的版本的论文,当然作者的署名也不同等 , 然后,将杜撰的论文投寄到 304 种开放获取期刊,要求采纳并发表出版。 遗憾的是 , 近一半 AO 期刊编辑部竟然接 受了杜撰论文,表明这些编辑部并没有对此进行同行评审,或这些编辑部的审稿人学术水平非常低。 John Bohannon 在他的所有报告中有 157 种期刊接受了杜撰论文,有 98 种期刊拒绝发表,只有 36 种期刊编辑部给作者回信并附有评审意见 , 直接向作者暗示,来稿已经拜读,欢迎继续赐稿。 而且 John Bohannon 发现 , 许多期刊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来标榜自己,声称 自己是西方国家主办的期刊 , 实际运作是在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 John Bohannon 对自己的突击圈套图 并未提供 任何真正的分析 , 显然他更喜欢让这些结果站出来,凭借其自身的明确含义对由于不法经营者进行抨击 , 开放资源出版是存在严重的缺陷 , 在许多情况下,对于希望发表的研究论文不能认真对待,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隐患、对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More information: 'Who's Afraid of Peer Review?' by John Bohannon, Science 4 October 2013: Vol. 342 no. 6154 pp.60-65 DOI: 10.1126/science.342.6154.60. See also: Flawed sting operation singles out open access journals ; Science Magazine Conducts Sting Operation on OA Publishers ;
个人分类: 新观察|1431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变了味的研究生论文盲审制度。
热度 1 xiaoyanghe 2013-4-17 17:23
我所在的学校,据说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决定从这个学期开始,实行研究生论文双盲审制度(不管是硕士生、博士生;也不管是全日制的,还是在职的)。可是等到真正要实施的时候。又完全变味了。首先是学校不帮你寻找论文评审人,现在学院也不管。要求导师自己找论文评审人。可是这样一来,还叫双盲吗? 记得我自己这些年为外校的研究生评审论文,那真正是双盲的。我不知是谁的论文,是由校研究生院送来;那边也不知是我评审的。 光顾着设计制度,却不考虑制度的实施。有点搞笑。 前段时间,我的博文 《“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如何成为稻草人的? 》 ,探讨了本科生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现在看来,莫非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要走同样的路?
个人分类: 教学|3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文数量长9倍,平均被引名落孙山的原因何在?
热度 12 zhpd55 2013-3-26 21:06
FT中文网, 2013年03月26日发表了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研究主管 乔纳森•亚当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的撰稿——“ 西方应将科学家派往中国 ” 。其中谈到中国 研究团队的论文数量自1997年以来增长了9倍 , 目前的数字比英国高出30% 。 scimagojr.com 的统计结果显示,1997年中国大陆地区论文只有30757篇,2011年增长到373756篇,与1997年相比较,增长了11倍多!具体变化见图1. 图1中国大陆地区与英国年发表论文的变化 但是篇均被引频次明显偏低的原因是因为国际化合作不够。这可能是影响被引频次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唯一影响因素。研究的功利性(评职称、完任务)、迫切性(申请项目、评奖晋升、按时结题等)都不允许作者静下心扎扎实实地进行深入研究。火急火燎、疾风暴雨式的速战成果,生命周期和被引频次势必受到影响。下面是“ 西方应将科学家派往中国 ” 的原文: 60年前,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宣布,他们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这两位学者是一对国际合作伙伴: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美国人。当时,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两人都身在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的基础上。自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Leibniz)讨论微积分以来的250年里,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如今,像克里克和沃森这样的合作伙伴可身在不同的国家工作,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研究带头人之间的合作成本。 英国和剑桥大学为这种改变提供了证据。1981年以来,英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增长了150%,达到每年10万篇左右。不过,如果你考察的是英国本土论文(即论文的作者全都住在英国),那么发表数量几乎没有变化。根据收录有1.2万份期刊的汤森路透科学网(ThomsonReutersWebofScience)数据库,自2010年以来,英国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绝大多数都至少有一位来自其他国家的共同作者。 并非只有英国存在这种现象。研究表明,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瑞士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学者们可能住在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却属于一个无国界的团体。他们的论文是国际合作的成果。这对最前沿研究团队的影响尤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 统计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衡量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英国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出意料的是,英国研究人员与外国研究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要比英国本土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多出一半以上。 一个由精英研究机构组成的网络正在超越国界的限制,它几乎独立于这些机构的所在国存在。剑桥的顶级国际合作伙伴们自身也都是一流研究机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哈佛大学(Harvard)、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和东京大学(TheUniversityofTokyo)。 实际上,剑桥大学一半以上的研究是与其国际伙伴合作完成的。剑桥发表的论文本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国际合作论文进一步推高了剑桥论文的引用次数。在英国,本土论文和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差距越来越大。 没有国际合作伙伴的大学落在了后面 。 然而,在欧洲和北美以外地区,情况则有所不同。自1981年以来,金砖四国(BRIC)的本土论文数量至少增长了两倍。中国论文数量的增长可谓“天文数字”—— 中国研究团队的论文数量自1997年以来增长了9倍 , 目前的数字比英国高出30% 。巴西、印度、韩国和东欧国家等新兴论文大国的“本土”论文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这种转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全球研究产业,为发达经济体的国家科学政策制定者带来了一些重大问题。首先,我们的研究人员无法通过阅读这些较为封闭的学术团体发表的论文,来了解他们的文化、优先事项制定以及问题解决机制。因此, 论文超级大国必须着手扩大本国研究机构与新兴论文国家主要研究机构的合作 。别再担心人才流失:西方有必要派出科学家到这些新兴国家工作。 此外,西方国家的政府未来将更加难以从研发投资中收获回报。 未来的创新和开发越来越有可能归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所有 。单独一个国家不可能创造、圈护和控制创新知识,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培养和留住那些懂得如何运用这些发现的人才。 投资研究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要为重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成果的影响是不可预知的,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短期而言,培养出牛顿和克里克二人的研究基地会培养出能够推动商业创新的人才。但要想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面临的挑战将不再只是把最优秀的人才招揽至本国实验室。
个人分类: 新观察|8881 次阅读|14 个评论
比较各国科学论文的质量
热度 30 郝炘 2011-10-28 08:44
比较各国科学论文的质量
最近有两篇博文讨论一个国家科学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见 孙学军: 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 马峥: 国家h指数的局限 今天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正好有一篇相关的报道 : U.K. Scientific Papers Rank First in Citations 图来自《科学》,描绘的是 Thomson Reuters 研究人员对各国 1991 到 2010年间 发表论文引用情况的分析,论文的影响力用各个领域的引用数据归一化,同时考虑了论文发表的年度,世界平均值定义为影响力 =1 。 该图显示联合王国 (United Kingdom) 的科学论文影响力在 2007 年从世界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德国论文影响力从 1991 年的第四名上升到 2010 年的第二名,把美国挤到第三名,其后是法国,日本和中国。 Thomson Reuters 的统计发现, UK 发表的论文和综述数量占世界总量的 8% ,但该国发表的引用率超过 500 次的论文占全世界引用超过 500 次论文的 17% ,而且 UK 发表的引用超过 1000 次的论文占所有超过 1000 次引用论文的 20%. 另一项独立的研究则发现 UK 科学论文的引用率与研发投入的比例在世界各国中最高。 欧洲国家的科学论文影响力随时间增加,美国和日本的变化不大,而中国的科学论文影响力从 1991 到 2008 年间有明显上升后,近两年呈下降趋势。而且日本和中国的科学论文影响力都低于世界平均值。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576 次阅读|34 个评论
发表论文能以一当百吗?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8-12 17:56
著名数学家 杨乐 院士曾说过:“ 100 篇一般性的论文,也不如一篇真正能有较大贡献的论文。”这句话说得好,一语道出了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的内涵。 为了名和利,某些科学工作者过于强调论文发表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经常发表后无人引用、无人关注。 大部分科研人员,一生可能会写上百篇学术论文,但真正解决了某一重要科学难题、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了本质突破、甚至能载入史册的论文,会有几篇呢?我想有一篇就够了。但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科研人员可能一篇也没有。 我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版了 4 部学术专著、发表了 147 篇论文,现在看来,自己较为满意的论文也就 2 篇(中文学术刊物),其他论文写的确实不给力。当年为了解决职称问题,在半年内曾写过 5 篇国际 SCI 论文,主要是用非线性科学理论(突变理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斜坡稳定性分析与失稳预报方面的论文,当时觉得写的还不错,审稿人的评价也挺高,不妨让大家看看 : “The referees are favourable to publishing the paper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that the topic is interesting and contributes in an important manner to the state of the art.” “This manuscript is an interesting analytical treatment of the problem of buckling rock slopes, much more comprehensive than previous studies.” 现在回头再看,这些 SCI 论文只是对斜坡稳定性机制作了一些探讨,并没有突破斜坡失稳的主控因素与本质机理问题。 现在想明白了,没有之前“不给力”的论文作铺垫,那两篇较为满意的论文也写不出来。毕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与突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有量变才能有质变,有渐变才能有突变。 写论文为何非要在国际 SCI 杂志上发表呢?咱中国人的母语主要是汉语,用汉语表达问题驾轻就熟,在外文杂志上发表文章恐怕不是多数人的强项。咱研究出来的东西为何需要老外认可才行呢?至少在某些研究领域,老外不如我们高明,咱写的东西洋人也不见得看的懂。当年陈景润先生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研究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不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吗? 只要你的科研“货真价实”,确实解决了某一重要科学难题,在何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你的研究成果,只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没有论文水平高低的区别。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136 次阅读|6 个评论
胜在细节
热度 23 yaoqizhou 2011-4-15 23:14
我眼睛有点近视,开车没有眼镜不行。我现用的眼镜已经跟了我快十年了,原来的金色框架已脱落成半金不银了。但因为度数变化不大,也就省省算了,一直 也 就有这副眼镜 。但几天前,上班时为找眼镜找了半天,一气之下决定配置一副新眼镜备用。当我戴上新眼镜,走出眼镜店时,发现树上的片片嫩芽在阳光下跳动、闪耀出迷人的光质。而蓝天也变得那样的可爱真切,象静静的海洋,似乎伸手进去就可以拨起波浪。我真想说:啊, 今天又是这辈子最好的一天! 大自然美在细节,这是眼镜从旧换新所带来的体验。而一个大画家的才能就是能把平常忽略的细节给挖掘出来,带来不一样的享受。美国有一个成语:魔鬼在细节(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常常是用于提醒注意广告上密密麻麻用小字写的部分。那里往往藏着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 ,发现这个成语是从上帝注重细节 ( God is in the detail)来的。原来是褒义,指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底。胜败在于细节 。 的确, 生活中有很多 胜在细节的实例。 胜在细节可以说是Steve Jobs使苹果公司不断成功的法宝。苹果公司的宗旨是不追求最早,但一定最好。在使用设计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Jobs从软件到硬件到包装开启的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完美的用户体验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设计是笔记本的电源接头。它是用磁铁来固定的。这样既保证接头完美吻合又使有人绊到电源线时可及时松开,防止跌倒。Jobs用苹果来作为公司的名字也用了一番心思。跟据圣经,Eve是吃了苹果才知耻,变得跟上帝一样有思想。所以公司的标志是咬了一口的苹果。而有人称苹果公司是人类史上的第三个苹果,第二个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这也许有点夸大,但充分反映出它那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胜在细节,也是我博士后老板Martin Karplus成功的经验。他曾经告诉我,由于他不再亲手做具体的研究,保证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唯一的方法是注重细节。我在做高分子模拟时发现单个高分子也有固液两相。我就用了一个当时常用的经验公式来判断固液相态。这个公式从原子间距离的波动大小是否超过一定范围来判断。我用了这个公式并引用了最原始1910年的一篇文献。Karplus发现1910的公式是不一样的。它是跟据原子本身在平衡态附近的波动大小来决定的。其实,我是知道有这个差别的。但旧公式编程序要麻烦多了。我不得己换了公式后,没想到原来的公式比新的能更好地描述我们所发现的现象。此文后来发表在PRL上。此外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来说明这一点,从而使发明新 公式的 大牛不高兴,此乃后话不提。由此看来,写好论文关键就是要抓住重点的同时要把握细节。 要不厌其烦,需精雕 细 刻。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衬托而不是掩没重点。不然的话就是画蛇添足了。这在我关于 论文写作技巧的博文 中已经讨论过。 胜在细节,还是我终身老板(老婆大人)对我的谆谆教导。她说我有的博文没有细节,干巴巴的,味同嚼蜡。是啊,没有细节就象只有枯骨而没有血肉。这怎么能生动地吸引人呢?故特写此文,以铭记在心,与同仁共勉。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18636 次阅读|28 个评论
让论文飞一会儿:发现高于论文 质量重于数量
热度 39 饶毅 2011-2-10 14:21
《中国青年报》雷宇   论文和子弹看起来毫不相干,但也有得一比:不在于子弹速度多快(论文数量多少),不在于枪声多响(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在于打中什么目标(论文中的发现的重要、深度、有趣)。   目前,虽然中国科学经费大增,但中国科学平均水平仍然不高,科学界能够和敢于脱开论文数量和杂志来评价科学水平的机构和人较少,因此,实际上中国普遍存在科研论文的简单竞赛。把科学变成了赛马,有时是对科学的讽刺。   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比如我国的干细胞领域,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有极好发现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不惜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 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 论文是发表研究者的科学发现。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判断和看重打下的目标。   我自己在国内实验室发表论文的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在国内有自己的实验室后,发表过两篇神经发育的文章(2005《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发育生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行为方面的文章(2008《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斗)。另外2005年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因为不同于一般述评复述所评研文章,我们的述评对结果提出不同于原研究者的解释。   而06年、09年、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不过,也可以有另外想法:每个人有不同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不同学科也有特点。   研究的论文,一般时候可以与质量和数量都有关系,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最好文章单篇的高度。   是否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时期的差别,选择如何做研究,是科学工作者面对的常见问题。    记者: 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 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争取青少年,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表的工作,应该经常和同行交流科学思考和发现,而不是像很多华人着重讲发了什么论文。   热衷谈发论文是幼稚的喜报思维,而不是为科学而激动。    记者: 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 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速度都不很快。我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多半很有主见,不久前组会上有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实验室惊讶了半天:因为很少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用一般国内实验室的标准,我实验室做研究没有“老板”,学生决定自己的工作。   一般来说,我实验室不具备依赖速度的竞争,而需要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需要多想,多探讨。   在美国的时期,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和UC Berkeley的Corey Goodman和UCSF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Tessier-Lavigne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于世,我是从其他角度转到神经导向。如果早知道他们在做,可能都退出了。但是,等我们知道与他们工作撞车时,我们已经有了好些进展,够好几篇文章,最初部分在同一期《细胞》杂志,我们三个实验室发表Slit的神经纤维导向作用。我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好些工作,才能在此领域做下去,其后从1999到2009的十年,我们共发表约二十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做过其他两个分子,但是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我们最重要的发现,可能是证明神经细胞导向分子也用于白细胞、而白细胞趋化因子也可以导向神经,发现体细胞导向共同机理。我们在Slit方面,可能总体是做得最好的,但在神经导向领域,一般人认为Marc Tessier-Lavigne可能得诺贝尔奖,我认为较少为人所知的Ed Hedgecock也有很大贡献。Marc最近接受Rockefeller大学校长职位,我们希望加强北大和他们的联系,特别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不要盯着哈佛,而能到生物医学顶尖的Rockefeller大学可能更好。    记者: 您回国以后的工作呢?    饶毅: 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达到我在美国的工作的水平。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点。不过,现在,我有信心在国内工作期间做得比美国期间好。   这几年我实验室经历转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好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对于重要实验,我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必需严谨、避免出纰漏。所以,我实验室的“慢”,至少在目前是必需。    记者: 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 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可以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做实验,积极从各方面推进研究。   探索性很强的前沿科学实验,经常很快基本不可能。长期持续在探索性很强的领域追求快,质量可能就要成问题。   五十年代,毛主席提出“多快好省”,可以说是不切实际:同时做到“多、快、好、省”,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无论是当时的中国,还是其他时候的其他国家,多数时候基本不可能,因为几乎等同于面面俱到。其他国家都有特长,不可能都比中国“少、慢、差、费”。中国其他时代也有特长。这种急功近利的要求只能出现大跃进的悲惨局面。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可以出产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大家都喜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 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 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有人讥笑我老的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学,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学才谈政策…不一而足。也有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讨论就讨论,没有结果我也有耐心。   可是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科学有不同的标准,有一种看法,是强调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个人特点适合着重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么慢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自然,慢本身并非好的标准。不是说人人都该慢,更无需刻意追求。慢不可羡慕、不值得学习,有时是被迫、有时是必需、有时是必然。   有时可以说,能够慢,也是难得的机遇。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原因综合而不可能快。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要么研究重要的问题,要么研究有趣的问题,希望总有scholarship。   2005年,我在中国的实验室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知道其后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求急功近利,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而“被快”对我以及我从事的研究不一定合适,可能错过集中精力做更好的工作。    记者: 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 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这些后继文章自然不如前面两篇开创文章。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才导致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   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 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 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因为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是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就很不容易。   但是,中国不太可能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世界科学史的经验: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即可能出自快的途径,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   不同的科学工作者各自根据自身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   (《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10日以“饶毅: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为题发表编辑版)
28356 次阅读|40 个评论
多收了三五斗
热度 3 SoSoliton 2010-12-27 14:09
我们学校近十年来对 SCI 论文一直有奖励,奖励的标准没变,但 SCI 论文的数量在节节攀升。近两年,学校一直在酝酿要取消 SCI 论文奖励,支持的理由很正当,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莫衷一是,为和谐计,这事还在纠结着。 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其他兄弟院校或科研院所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很多单位甚至已调整了相关政策。总体趋势是 SCI 论文在贬值。何以至此?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拍拍脑袋,想起了在中学时期学过的一篇课文《多收了三五斗》。 在这篇课文中,叶圣陶先生讲述了在 20 世纪 30 年代旧中国的农民因为多收了三五斗,所以更加没饭吃了。 “丰收成灾” ,这事如今听来,都令人费解,丰收得不到喜悦,反而带来了灾难!为什么?叶先生的分析透彻,入理三分,诸位可重温一遍。 科研人员不种粮食,种 SCI 论文。 科研人员的 SCI 论文今天面临着类似于旧中国农民“多收了三五斗”的困境: 多写了三五篇,但,少收了三五斗 。 我们似乎应该从《多收了三五斗》中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 曾几何时,能够写出 SCI 论文的人是何等风光,何等荣耀,常常是被同类尤其是后学们仰慕不已。用 SCI 论文换来了多少教授、博导甚至院士,何止三五斗米米的数量!如今,我的很多硕士研究生都是带着几篇 SCI 论文走出校园,但是他们已经翘不起尾巴了。据报道,中国大陆的 SCI 论文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我想,跃居世界第一位肯定是胜利在望。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想不但带来不了科技强国的标志,反而很可能带来的是中国的论文总体水平较低、价值不大的印象,这从中国的 SCI 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可反映出来(据说目前列世界第 12 位,在亚洲国家中低于日本、韩国,略高于印度)。 多写了三五篇,岂止少收了三五斗,简直是罪过呀!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给我们发米米的人或单位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我们预计三五篇本来可以换回三五斗的很可能只能换回一二斗甚至于一斗都没有了。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我们将一些本来很好的 SCI 刊物狂轰烂炸,也终于搞糗了,影响因子节节下降。搞糗刊物的同时,反过来又搞糗了我们那辛辛苦苦整出来的三五篇。(被我们搞糗的刊物很多,我就不点名了,大伙看看,凡是国人的论文登得多的刊物,影响因子都在下降) 因为多写了三五篇,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成果丰硕,没想到人家已将我们远远地摔到了后头。人家的眼光就是比我们远,境界就是比我们高。我们一直在修补人家的漏洞,在接受人家的指点江山,在众人拾柴火焰高,轰抬人家的地位。仔细想想,自己的三五篇确实是抬高了别人的学术地位而相对来说降低了自己的身段,典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还这么下去,咱中国人的 SCI 论文越多,人家老外的 SCI 论文引用率就会越高,他们的学术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就只有望其项背的份了。 基于此,我要郑重地告诫自己和团队的年轻人: 少写三五篇,才能多收三五斗。 我们如果没有足以发表高水平刊物论文的 idea ,那么我们应该不急不躁继续努力去寻找去思考,而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做低水平的论文工作上。“追求论文数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犯罪!”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但不追求论文数量并不意味着不要论文,而要真正地将努力的方向从追求论文数量转移到追求高水平高质量论文上来。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8281 次阅读|29 个评论
十年论文数量增多,篇均被引用次数有提升
zhpd55 2010-1-16 16:28
Thomson Reuters 公司公布了1999年元月到2009年8月底(10年零8个月)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个领域被SCI数据库收录在万篇以上的统计结果,我国论文数量居于世界第5名,共收录论文649689篇,较1998年元月到2008年8月底的573486篇增加了76203篇;总被引用次数居于世界第9位,共计被引用了3404466次,较1998年元月到2008年8月底的2646085次,增加了758381次;篇均被引用次数为5.24,虽然较1998年元月到2008年8月底的4.61提高了0.63次/篇,但是未进世界前20.我们不仅要看数量,更应该重视质量。就晶体研究而言,作者: Sheldrick, GM (Sheldrick, George M.);标题: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来源出版物: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64: 112-122 Part 1 JAN 2008,发表2年(截止2010年1月15日)累计被引用5917次;而倍受我国作者青睐的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最高被引论文是浙江大学作者的Quinolinium trichloro(quinoline-kappa N)cobaltate(II);Author(s) Pan, TT; Xu, DJ; Sourc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60M56-M58 Part 1,2004;Times Cited 51,相差110多倍!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论文造假 更为可悲,无疑是给国人SCI论文蒙上了一层阴影。 Top 20 Countries in ALL FIELDS, 1999-August 31, 2009 For the eighth year, ScienceWatch.com presents its annual Top 20 listings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s of the latest bimonthly update of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 achieved particular distinction based on their papers published in Thomson Reuters -indexed journals from January 1999 through August 31, 2009, a 10-year plus 8-month period. The listings are confined to those nations, out of a pool of 148, which published at least 10,000 papers across all fields during the period. Countries are ranked by three separate measures: total citations, number of papers, and cites per paper. (Note: For articles with multiple author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nations, each listed nation receives full, not fractional, citation credit for the given paper.) Citations Rank Field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2,974,344 44,669,056 15.02 2 GERMANY 766,162 9,406,841 12.28 3 ENGLAND 682,018 9,399,334 13.78 4 JAPAN 788,650 7,602,742 9.64 5 FRANCE 548,046 6,304,141 11.50 6 CANADA 424,562 5,233,211 12.33 7 ITALY 403,588 4,417,871 10.95 8 NETHERLANDS 236,344 3,419,657 14.47 9 PEOPLES R CHINA 649,689 3,404,466 5.24 10 AUSTRALIA 276,622 3,067,686 11.09 11 SPAIN 305,430 2,942,425 9.63 12 SWITZERLAND 171,248 2,693,730 15.73 13 SWEDEN 174,789 2,407,364 13.77 14 BELGIUM 128,800 1,613,458 12.53 15 SCOTLAND 106,559 1,522,948 14.29 16 SOUTH KOREA 237,652 1,515,555 6.38 17 DENMARK 92,734 1,369,297 14.77 18 INDIA 253,520 1,288,075 5.08 19 ISRAEL 109,410 1,287,435 11.77 20 RUSSIA 273,189 1,199,538 4.39 SOURCE :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from Thomson Reuters . Papers Rank Field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2,974,344 44,669,056 15.02 2 JAPAN 788,650 7,602,742 9.64 3 GERMANY 766,162 9,406,841 12.28 4 ENGLAND 682,018 9,399,334 13.78 5 PEOPLES R CHINA 649,689 3,404,466 5.24 6 FRANCE 548,046 6,304,141 11.50 7 CANADA 424,562 5,233,211 12.33 8 ITALY 403,588 4,417,871 10.95 9 SPAIN 305,430 2,942,425 9.63 10 AUSTRALIA 276,622 3,067,686 11.09 11 RUSSIA 273,189 1,199,538 4.39 12 INDIA 253,520 1,288,075 5.08 13 SOUTH KOREA 237,652 1,515,555 6.38 14 NETHERLANDS 236,344 3,419,657 14.47 15 BRAZIL 175,063 1,039,235 5.94 16 SWEDEN 174,789 2,407,364 13.77 17 SWITZERLAND 171,248 2,693,730 15.73 18 TAIWAN 154,634 974,818 6.30 19 POLAND 138,705 864,073 6.23 20 BELGIUM 128,800 1,613,458 12.53 SOURCE :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from Thomson Reuters . Citation Per Paper Rank Field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SWITZERLAND 171,248 2,693,730 15.73 2 USA 2,974,344 44,669,056 15.02 3 DENMARK 92,734 1,369,297 14.77 4 NETHERLANDS 236,344 3,419,657 14.47 5 SCOTLAND 106,559 1,522,948 14.29 6 ENGLAND 682,018 9,399,334 13.78 7 SWEDEN 174,789 2,407,364 13.77 8 FINLAND 86,509 1,113,141 12.87 9 BELGIUM 128,800 1,613,458 12.53 10 CANADA 424,562 5,233,211 12.33 11 GERMANY 766,162 9,406,841 12.28 12 AUSTRIA 89,782 1,075,042 11.97 13 ISRAEL 109,410 1,287,435 11.77 14 NORWAY 65,306 764,040 11.70 15 FRANCE 548,046 6,304,141 11.50 16 WALES 35,592 404,997 11.38 17 AUSTRALIA 276,622 3,067,686 11.09 18 ITALY 403,588 4,417,871 10.95 19 NORTH IRELAND 17,485 190,093 10.87 20 IRELAND 39,618 416,966 10.52 SOURCE :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from Thomson Reuters .
个人分类: 其它杂项|46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计量学:熔炉中折射的幻影与固化的晶花
Nancyback 2009-12-27 14:22
中国学术经过( SCI+ 官法) 15 年的熔炼。这熔炉中温度较均一的主体,借助不同的分光和频谱工具,看过去会有美丽的光晕,不同频率激发和吸收光的干涉,加以主观的想象,也许会看到不同的光线相互作用形成的点状、环状、晶状、树状的神奇的驻波和漩涡。不同的低温区域,局部也形成固化瘤、疤和凝块,甚至结出美丽的晶花。以 SCI 为基础的 科学计量学是一个研究这一类真真假假、虚虚幻幻、飘缥缈渺、多重干涉、折射形成的斑纹和晶花及其之间关系的学科?最近 SCI 的创始人 Garfield ,还被封了科学计量学之父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5744 ) 。 SCI 被引入熔炉的早年,对科学的评价是简单的数 SCI 收录的论文篇数。近年来逐步发展,更看重于引用率。那么,这收录和引用的实质是什么呢。 SCI 是 1963 年创刊的一个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的显著不同,是它收录了文献的引文部分,这样可以分析文献的引证关系。在 90 年代以前,由于容量的关系,它的作用有限。 9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极大进步,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检索工具。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ended) 今年已经收录了 6650 多种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杂志,并为这些杂志编制了包含引文关系的索引。显然,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由于这一数据库的容量扩大,提供了很多以前没有的关联数据,比如,一个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和一个作者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当然也可以检索一篇具体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那么收录的含义是什么呢? SCI 是确定收录的期刊杂志,来做索引的,不收录的期刊论文的引证关系自然也不包括。这样就排除了大量的科技期刊。那么 SCI 不收录的期刊中发表的是不是都不是科技论文呢?显然不对!那么 SCI 收录的期刊中,是不是都是科技论文呢?也显然不对 (参见近期评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079 ) 。昨天,有一位研究生在我的博客中留言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生,我觉得数据的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造成的,因为导师已经脱离了实验,不可能再有实验的直觉,顶多就是数据的直觉;还有就是您所说的导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短,内容浅!科学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把真实的数据表现出来,你可以把你的数据进行美化,但是绝对要能把原始数据完整的表现,但是现在把完整的数据表现就出不了好文章,很纳闷 Why ?我的回答是那么,好文章的定义是什么呢?数据脱离真实,还叫科技论文吗?显然,期刊杂志只是载体,装的大部分是科技论文,但是有了社会导向,就什么东西都可能装进去了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893 )。 论文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十分有趣的,但是显然这本身不是科学,因为引用本身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能够准确计量的。记得在刚刚开始做研究工作的那几年,研究的课题是甲醇和低碳混合醇的合成。当时用的是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在共沉淀中若获得水滑石 (Hydrotalcite) 结构,制成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在 80 年代就此发表了若干篇论文。 1990 年到了荷兰 Twente 大学 Julian Ross教授 的实验室,逐步发现,原来 Julian 是把这一结构用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的先驱,在 70 年代有多篇论文发表,十分经典。但遗憾的是,我们早年没有机会看到这些论文,所以就没有引用。当然可以说那时的检索数据库和计算机不够发达,国内那时的大学图书馆,订购期刊量也有限。记得有一次给 Julian 提起,我们工作不够严肃,以至于没有引用他的经典论文。老先生说:永丹,你有点过于严肃了。 历史的看,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引用,常常是不充分的,那么不充分的引用,新发表的和应该被引用而没有引用的论文,显然都是科技论文。那么互联网时代以后,特别是强调引用率以后,引用又常常是超越充分的(见杨明的博文,原来国内有这么牛的 SCI 杂志(影响因子 8.5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9289 ) 。这超越充分的论文和引文,当然本身的意义,也仅是一篇科技论文而已。 不充分和超越充分,显然已经失去了代表性和真实性,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当然上述例子,只是 SCI 收录论文的一小部分,那么大多数引用是不是客观、充分、必要的呢?数据库的主体,或者多数引文,是不是充满科学意义的呢? 2000 年, SCI 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样本, Elsevier 出版社作为 Perspectives in Publishing, No. 1 发表了系统的分析文章,题目为 Impact Factors: Use Abuse 。这篇文章基于大样本统计,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因子的统计特征。得到如下结论。 1. 不同文体的论文,被引用数的统计特征不一样,比如 Letters, Full Papers, 和 Reviews 的引用统计特征和时间关系是不一样的。 2. 期刊的容量,对影响因子有影响。 3. 任何期刊的影响因子,都是波动的。 4. 不同领域的杂志,平均的影响因子不同。 5. 按照领域划分以后,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影响因子正相关。 2002 年, 发表题为 The counting house 的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是 There are, it is said, three types o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此文进一步分析了引文统计分析作为科学评价依据的不科学性。 2002 年初,姚建铨院士领导下的民进天津市委,组织召开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天津研讨会。这一会议专门组织了一个国际单元,由我出面邀请了四位国际友好人士来作报告。当时任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的 Michel Che 先生应邀作了大会特邀报告。题目是 Can man play against computers in evaluating research? 。 Che 先生优美的演绎了科学和化学的历史。先生认为,在科学史上,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思想,一个是公元前 430 年 Democritus 提出的原子的概念,另一个是 1820 年 Michael Faraday 提出的电荷的概念,在 20 世纪以前漫长的历史中,科学形成了,但在那时候,既没有科学的定量评价,也没有诺贝尔奖。先生统计了 1978-2002 年化学和物理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被引用情况,在物理领域只有 11/58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被引用次数,可以进入前 1000 名,而化学呢,稍微好一些,有 31/51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入了引用数的前一千位。那么,这一数据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呢?是化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公认程度好于物理吗?是诺贝尔奖给的不公平吗? Che 先生引用了罗斯福总统战后雄心勃勃的美国科技振兴计划,现在回过头来看,之后真正称得起革命性进展的,多数没有进入该计划。 那么,引用数作为具体论文的关联,意义在那里呢?下面一个表格给出我们大约 10 年前发表的几篇论文的 SCI 引用数统计,其中*表示发表的年头,三篇论文发表当年都没有被引用。 编号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 * 1 2 6 10 6 6 6 23 14 2 * 0 0 3 2 1 1 2 3 1 5 3 * 3 3 5 6 2 0 2 5 2 1 论文 1 前两年只有 3 次引用, 2008 和 2009 年两年则有 37 次引用,中间的多年是很平稳的,但属于低引用量。论文 2 前两年的引用为零,但今年被引用了 5 次。论文 3 则比较复杂,是有一大部分引用写错了卷期页, SCI 也没有办法归属的清楚,表中给的是 SCI 数据库能给出的数据。有趣的是,论文 1 还在发表 3 个月后,被杂志主编选为主编精选论文放在杂志主页上好几年,也没有带来在开始几年的高引用数。 这个表中的数据是有用的,说明了什么时候同行就此专题做的工作多少。但与论文的科学质量,是完全不相干的。 引用率和这网站上博文的点击率,有点类似,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段内,与感兴趣的或做工作的人的多少相关的一个数据。与文件的质量、文学内涵、科学内涵等等一概不相干。 当科学被曲解为数字,科学家就沦为奴婢! 2009 年 12 月 27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附件: 1. Impact factors: Use and abuse Impact factors: Use and abuse 2. The counting house The counting house 3. The editors choice articles The editors choice article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14 次阅读|8 个评论
致关心中国科技期刊的学者们之六:不辩还不能明白的道理(3)
ysxbhxf 2008-11-28 03:18
4  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界不应指责中国的科研评估体系,也不应对科研人员往国外发 SCI 论文围追堵截,而是要制订 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营战略,暂先由国家扶持上路,以尽快加入国际科技出版行业的竞争之中。 这是学者刘进平在博文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是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不二法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565   的主要观点。我看了这篇博文,感觉学者刘进平对中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不了解。关于稿件质量的问题我在前面两部分已经有过说明,这里就说说期刊质量与期刊发展的问题。从编辑的角度看,期刊发展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规模增大,再次是传播更广。如果摆脱期刊质量的提高而谈其他方面的发展,那就可以说是缘木求鱼。而学者刘进平提出的观点正是这样一个缘木求鱼的观点。在中国优秀稿件严重外流的情况下,无论是基础学科类的中文期刊英文化也好,还是所有学科的期刊全部英文化也好,这都不能改变中国科技期刊上的总体论文质量差的事实。张玉国先生说过: 在目前体制下,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自然会走出去的,而且很积极。 那么把没什么机会发表优秀科技成果的中国期刊组合起来,进行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的结果又能是什么呢?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决不会是什么航母,最多是条大驳船,因为上面没有优秀的科技成果。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核心表现是期刊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国际化、公司化、集团化运作。 总而言之,中国的科技期刊问题首先是期刊论文质量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设想都是镜花水月。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5308 次阅读|6 个评论
最深钻洞与大炼钢铁
xbyang 2008-9-3 09:26
  今天在网易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揭密前苏联如何钻出世界最深的洞》。这篇文章介绍了苏联在和美国冷战时期,为了国家荣誉钻出了世界上最深的人造洞,深度达到12000多米。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钻出的最深的洞,40多年来没有一个科研小组打破这个纪录。按理,这么个深洞应该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对地质学的研究贡献应该很大。遗憾的是,苏联人就只是为了创造这个纪录,虽然在钻探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地质学研究贡献并不大。   为了国家荣誉,苏联干了不少傻事,中国也干了不少傻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人为了国家荣誉,让世界都不敢蔑视土八路建立的政权,决定在工业上有所突破。况且,当时的苏联敢与美国抗衡也给中国很大的鼓励。中国当时提出了在工业上赶美超英的目标,要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就是从数量上取胜,最终阴差阳错地选择了钢铁产量作为参数。当时中国的大型炼钢厂还不多,生产能力还很弱,要指望那些钢厂来赶美超英是不可能的。好在咱们中国人多,大家多来炼,一人炼一吨,五亿人就是五亿吨,这个数据够吓人吧。结果呢?炼出了大量的废铁烂渣,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中国的生态环境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思想迄今还有市场。中国的体育界就有这种思想,为了追求金牌数量,我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几大优势项目,而对大众更加喜爱的田径和球类则少有建树。中国的科学界也有同样的思想,中国的研究人员最擅长在数量上做文章。要求论文数量吧?好,一个研究项目可以出N篇论文:有的论文重复发表,中文版本一个,英文版本一个,会议论文版本一个;有的改头换面,投到多家期刊发表;有的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发表。需要SCI论文数量?也好办,研究一下SCI索引的期刊,找上面有的而且又要求低的期刊不就得了。结果呢?中国的科研水平让人担心呀! 附: http://discover.news.163.com/08/0901/10/4KOGLECV000125LI.html 揭密前苏联如何钻出世界最深的洞 2008-09-01 10:36:17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网友评论 23 条 点击查看  在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随着太空竞赛不断升温,另一场竞赛也开始了:这就是竞相到达地心而展开的争夺战。 网易探索8月27日报道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在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随着太空竞赛不断升温,另一场竞赛也开始了:这就是竞相到达地心而展开的争夺战。也许前苏联和美国无法钻到地心这个深度,但是它们可以尝试着钻到所谓的莫霍界面(Moho)――更正式的叫法是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实际上是指地壳与地幔间的临界面。从理论上说,它是主要固体外壳和充满岩浆的地幔之间的一个分界面,但是这种说法存在很大争议。 自从美国推出一项力图达到这个深度的钻探项目之后,前苏联也加入了钻出世界最深洞的这场竞赛中。迪安杜恩在《地球科学》一书中写道:在1960年到1962年的太空竞赛期间,经济利益与国家骄傲的结合促使前苏联科学家计划钻出一个俄国莫霍钻探洞(Russian Mohole),旨在赶超美国钻探项目之前到达地壳与地幔间的临界面,以获取地幔岩石样品。 此最初目标确定后不久,前苏联就雄心勃勃地开展工作,以更好地了解贵重矿物是如何形成的。苏联人将其努力钻探的希望最终定在人迹罕至的帕钦加地区(Pachenga)。前苏联正是在这里钻出有史以来最深的洞,洞深超过7英里(约11.2公里)。以下就是美国《连线》杂志公布的有关照片。 1、在科拉学院里展开钻探 在此照片中的科拉学院里,俄国钻了15年多才钻到地壳下40226英尺(合12261米)的深度,这项世界纪录至今未被打破。不过,虽然这项活动作为探索任务进行得非常成功,但外界对此位置的地质发现知之甚少,因为他们将这些褪色的前苏联科学机器丢失了。斯坦福大学地质学家和钻探专家马克卓贝克表示,科拉超深钻洞是宏大的超深洞钻探项目领域的一个异常之物。 2、特制钻头用于钻超深洞 从理论上说,钻超深洞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将这样的一台旋转钻机安装在一条钻杆的底部就可以了。当它钻到此洞底时,威力强大的发动机将会钻破洞底,这样此洞就会不断加深。液体不断从此洞中旋转着进进出出,以冷却钻头并维持此钻洞的稳定性。当钻头磨坏后,工人就会另换一个。 虽然钻洞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但是钻一个超深洞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在钻到地表下如此深的地方时,期间前苏联就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地壳深处的过热问题。负责科拉超深钻洞的工程师利用有限的资源想出了有效的制冷方法,从而能够让几十个特制钻头在超过600华氏度(合316摄氏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 3、工人忙于钻此超深钻洞 前苏联的这项钻探工程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才宣告结束。当时的地理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这项工作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尽管前苏联地质部部长艾弗杰尼柯兹洛夫斯基编著了有关这一工程的专著――《科拉半岛上的超深钻井》,但此书现在已经绝版并很难找到它的踪迹,因此有关这个项目的数据情况几乎没有传出俄国。 4、工人们享有正常的生活保障 照片上这些站在一个钻机旁边的工人们负责科拉超深钻洞的钻探工作,他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偏远的地区。事实上在这个超深钻井周围有很多企业生活区拔地而起。柯兹洛夫斯基在他的书中对此进行了描写:这里有卫生设施、浴室和急救站,以及迎合工人白天和夜生活的小卖部,还有为钻探设备操作人员提供正常生活条件的预防性医疗救助大厅和医疗室。 5、科技控制室调控钻探工作 这张照片上显示的是科拉学院的科技控制室。你从此照片上看到的电脑用于收集从几英里的地下传来的数据。随着电脑技术不断进步和钻探工作的日益复杂,前苏联开始时刻监控来自从简单的深度测量到钻头工作的各种难度测量的数据,以及时了解地下的钻探情况。 6、科研组自行研制钻探工具 虽然当时全球都在开展钻探项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德国,但是前苏联科研组还是自行研制自己的钻探工具,例如这些合金钻杆。因为他们要一点点地钻探未知的深度,所以他们得对他们所采用的方法要反复进行测试和修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该项目用了那么长时间才完成的原因。柯兹洛夫斯基还在书中吹嘘道:科拉超深洞钻探的这项复杂的科学技术试验只有依靠前苏联的工艺技术才能完成。 7、深层钻探堪比地球望远镜 前苏联的一些地质学家为大型钻探设施发起了募集资金的行动,这个深洞钻探项目便是其中之一。一些大型钻探设施影响深远,如科拉拜占庭机器就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如此引人入胜的结果。正如《超深大陆钻探和地球深度探测》记载的那样,卡尔福切斯在一次会议上对科拉钻探和超深钻探进行了公开评论,将此比作是太空探索。福切斯说:地球科学也有望远镜:这就是深度钻探和地球深度探测!我们超越目前面临的种种限制来充分利用这个望远镜,以便深入到地球科学的新领域。 8.更换合适的钻头 负责科拉项目的工程师可以根据钻头所要钻穿的岩石类型来更换合适的钻头。他们制造了很多类型的钻头,其中包括KC-212.7/60 TKZ-NU,这种钻头的设计特点是,在穿过特别坚硬的岩石夹层时,它每分钟的转数较低。大部分钻头都跟照片中的这个一样,有4个滚轴,还有一些是有6个滚轴。 9、科拉钻洞保存完好 虽然科拉钻洞不可能更深地往里钻了,但是此钻洞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封死,而且结构依旧保存完好。从这个洞中采出的岩石,即已知的钻芯至今仍保存在该学院中。用于钻探该洞的器具目前还在用于探测地震和其他测量工作,而国家财力已经从该学院转移到其他有助于俄罗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学家身上。现在俄罗斯每天生产大约970万桶油,而1998年的产量是每天610万桶。 10、科拉钻洞成果应用少 此科拉钻洞项目产生了大量的地震测量数据、来自地球深处的岩芯以及地球深处可能有液态水等令人感兴趣的结果。然而,尽管该项目付出了巨大努力并进行多年的钻探,但当代欧美地质学家并没有经常参考或利用科拉的数据,他们更喜欢利用德国KTB深层岩芯项目所获得的更加规范的数据。这是因为科拉项目的发现从来没有足够系统地展现在西方科学家面前,因此西方科学家对这些数据还是一知半解,当然就不可能充分利用了。 由于前苏联对此的保密工作做到了家,这自然引起西方科学家们质疑:为什么前苏联付出的所有艰苦努力最终对地球学没有产生太大的价值?斯坦福大学的地质学家卓贝克表示,科拉的目标没有其他项目那么明确,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许是是该项目只是为了取胜于其他国家的钻探项目,并不是出于特殊的科学目的开展的。或许正如前苏联地质部部长艾弗杰尼柯兹洛夫斯基在其科拉专著中的导言中所说,这只是俄国的事情,与其它国家无关。他写道:前苏联总是较其它国家更加重点地对陆壳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开展大规模的研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深蒂固的一种传统,且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尼特)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要重视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
热度 1 wangdh 2008-6-3 01:29
花大精力,写好学位论文 (王德华) 到了毕业论文答辩的季节了,各个院校的研究生们和导师们都在忙碌着。一本本的论文陆续送到了导师们的手中,研究生们都在昼夜加班赶着时间,几乎 3 - 5 年来从来就没有这么辛苦过。尽管导师们早就反复强调论文工作尽量向前赶,不要到最后几天搞得自己很被动,但还是有些研究生到了最后才开始紧张。也许再过段日子,等他们毕业了,他们又会语重心长地劝告自己的师弟师妹们,你们可千万不要跟我这样啊,平时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要拖到最后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重演着同样的故事。这段时间,学生们确实在紧张着,老师们也真的是无奈着。 不管时间如何紧张,研究生们一定要明白,学位论文一定要认真撰写。这是你 3 - 5 年来科研成果的结晶,是你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收获的季节,喜悦的同时,要严肃对待它。 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状态和大环境,由于许多学校和研究院所都重视了研究生的论文发表,规定了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这样学生们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发表论文上了,对于研究生期间的应该受到的训练反而忽视了,甚至有些导师也主要盯住学生们发表论文而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这样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在读期间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质量很好的论文,但是学位论文写得实在是差强人意。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很多。无论是摘要的简练、图表的美观、数据的描述、参考文献等等都有很多小错误。有些同学到博士毕业了,还不会写学位论文的摘要;论文中引用的图表不知道要注明出处;使用的方法和技术不知道注明参考文献;图表设计不美观,或者图片不清楚;统计学描述没有给出基本信息;引用的文献中的一些结论性的描述没有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文内和文末列的不一致,在文内引用的,文后没有列出来;文后列出来的,文内没有则引用;或者引用的文献与文章内要说明的内容毫无关系,有些根本就是错误引用;有些同学是从文献到文献,根本没有去阅读原文;有些动物的学名(拉丁文)拼写错误,文献的作者姓名拼写错误,学术刊物的名称拼写错误 . ,甚至在致谢中连帮助过自己的老师的名字都拼写错误,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研究生从思想上重视,导师从思想上重视,完全可以避免。一篇好的博士论文是要花费心血的, 3 - 5 年的实验工作,要想在 1 - 2 个月内是很难写成一篇优秀论文的。现在网络上也有许多过来人介绍经验,说在 1 - 2 个月内将学位论文搞定。也可能学科不同,过程会有不同。但是学问是不能搞突击的,也不能搞疲劳战,慢工出细活。没有耐心,没有毅力,没有详细计划,平时太随意,工作完全情绪化,指望最后搞个突击,我想这样的同学,学位论文肯定会留下很多遗憾。你在学位论文上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从论文上是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的。当你拿到一份精美的学位论文,阅读起来实在是一种享受。当你拿到一篇错误百出很不规范的论文,即使在文后列出了自己已经发表了一些质量不错的论文,你的心里也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现在博士学位在社会上贬值很厉害,里面自然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博士们自己的原因。首先博士们要尊重自己,要捍卫博士称号的尊严。如果博士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谁还会尊重你?博士学位论文是展示你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一面很好的镜子。大家都知道这面镜子会永远保存在你所在学校和研究所的图书馆内,会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图书馆内,电子版也会在网络上永久保存。因此,我们应该有个信念,一定要把学位论文写好、修改好。博士学位是学术界的最高学位,那么你说博士学位论文是个什么地位?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博士生们一定要清楚,毕业答辩是学位论文答辩,不是在显示你已经发表的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是截然不同的。原则上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同学,其学位论文应该也是不错的。但事实上往往会有些意外。每个要毕业的同学,无论你是否发表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都是要用心去写的。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生科研素质提高最快的时期,感悟最多的时期。学会撰写学位论文也是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培养你严谨的学风、胆大心细的思维。再说了,一个人一生能拿几个博士学位?这个经历你没有理由不珍惜。理解它的珍贵,珍惜这个经历,在劳累中体味这个过程,力争写一篇规范的合格的自己满意的博士学位论文。 我的一个毕业的学生曾说过一句话: 最让你痛心难受的是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但你没有做好它。 (王德华 2008.6.2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07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