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四川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四川大学

相关日志

四川大学罗教明教授照片(搜集)
zlyang 2019-11-6 20:33
四川大学 罗教明 教授照片(搜集) 惊闻罗教明博主去世,悲痛不已。网上搜集的一些照片。 (1) (2) (3) (4) (5) (6) 相关链接: 罗教明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http://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8615 罗教明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6%95%99%E6%98%8E 2019-11-04,至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1204750.html 程智,2019-11-05,哀悼罗教明教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1477-1204909.html 2019-11-05,沉痛悼念四川大学罗教明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4940.html 吴国林,2011-04-17,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第二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纪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47363-43430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痛悼念四川大学罗教明教授!
热度 4 zlyang 2019-11-5 16:00
沉痛悼念四川大学 罗教明 教授! 惊闻罗教明博主去世,悲痛不已。 按照吴新忠博主说法,罗教明老师(1964-2018)是2018年去世的。 沉痛哀悼 罗教明 教授! 相关链接: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http://www.biomater.com/web/xsteam_tech.asp 罗教明,2019-11-04,至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1204750.html 吴新忠,2018-12-31,2018年永驻世界3的学者朋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68877-115463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68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大学官僚体制下目睹形形色色的……》
热度 2 Huarong1940 2018-8-21 04:17
在《新语丝》网站读到一篇揭露大学官场化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刚毕业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这位学艺术的青年于最近处亲历、观察,得来的描述非常鲜活真实而触目惊心。其实他所揭露的大学现状并非个别,而是相当普遍的……现全文转录于下: ~~~~~~~~~~~~~~~~~~~~~~~~~~~~~\0   大学官僚体制下目睹的形形色色的垃圾砖家   作者:阿莫迪   大学时代喜欢绘本《各种各样的人》。发现不仅仅人的外貌有各种不同,呈现的面也是各有不同。研究生时候,有老师说,你们要学编导写作,就必须学会观察描写,看到呈现在大众表面后面的深层的东西。最好的写作就是从多个角度描绘出客观的人与人性。虽然人性中有很多“恶”,但誉善毁恶是思想者、批判者的职责。   研究生毕业走出校门已经一年了,有轻松的感觉。回顾研究生受教育的经历,感慨很多。国内九八五大学虽然真还有不少负责任、有情怀的好老师,但一想起自己大学接触到的所谓‘官员’教授,办公行政、研究生干部的林林总总,忍不住想吐槽一下。   人物素描一:‘艺术学院’院长   2014年,当拿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入学通知时,对川大研究生院的教育充满期待。14年9月,当我们进校报到,拿到课表得知给我们上全院平台课的是院长大人,所谓‘艺术界权威学者’时,心里真还幼稚地充满了向往。   入学第一课,院长大人就令我大失所望。唠唠叨叨讲述的都是学界官场背后的所谓‘秘闻’,以及自己在这个名利场中如何如鱼得水?自己如何混迹于其中获取名誉等等。还有就是自己为学院做的种种官场贡献云云。这让人大掉眼镜,真不知道这样的院长是怎么引领学院的学术氛围。   接下来上课也就更荒唐,院长的课作为学院平台课,全院上百研究生都得上。可院长总是临时有事通知不上课,一学期十七周的总上课时间最多也就只上了六、七次左右,也就是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你说你忙,就不要安排自己课呀?一起进校的同学大都来自普通院校,对211、985大学可是充满憧憬,有求学热情。院长都这样随意缺课,这不是让同学们梦想破灭吗?   有同学到艺术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反映院长缺课问题,认为院长如果实在太忙,能不能换一个老师上?因为学院不乏优秀的的老师。很多学生毕竟也是交了学费,理应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办公室眼镜老师神回复是:学院院长主管研究生教育,你们有问题给他反映。哇靠,这种体制是让人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吗?当时,我就想给校长信箱写信反映,但导师劝阻了我:学校会把反映信转到学院,而院长实质上控制着学院党政,要是查出是你写的信,还想不想毕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   课程结束需要有课程论文,院长天马行空就上了几次课,没有啥主题,就让我们自由发挥写作。一年级的我还有几分读书热情,查了大堆资料,花了一个多星期,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同寝室的室友是‘老司机’,嘲笑说:那么费力完全是无用功。他早了解到院长才不可能看我们写的东西。顶多找高年级学生看看随意打分。何况学院每个学科同学写的都不一样,一心扑在官场上的院长才不会认真看作业。   室友花了不到一小时,粘贴出论文开玩笑给我说:我得的分数应该不会比你少。论文交上去后,室友才洋洋得意告诉我:他是按前辈教导,字数和装帧上下了功夫的,在分数上应该可以完胜我。室友和我打赌说谁的分数低,一定请客,我应战了。自己毕竟花了近三周多心血,难道还敌不过时候不到一小时的粘贴。那时还天真认为,即使院长不看,找他学生看,只要稍微认真阅读,我的认真写作和室友的粘贴痕迹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吧?   等了大半学期,我们的这门课分数一直都没有出来。我们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问,得到的回答是院忙,一直没有登陆成绩。   后来当我们都要把这件事淡忘的三年级时,成绩终于出来了。我们俩查到了各自的成绩都是80分,算是打赌平手。我心里总觉得有些奇怪,打赌居然没有胜负,问相邻寝室别的专业同学分数,似乎都是80分,这也太蹊跷。谜底最后被在研究生办公室帮忙的学生揭开了。院长没有时间看作业,上网登陆要求时间,办公室老师就把全体以80分登陆了,说是以后院长有时间看完作业在改登。可后来院长把我们的作业都不知道弄到哪里了?他根本没有看过我们写的所谓‘课程论文’。我们这个年级百多号学生院长这门课就都以80分毕业了!哇靠!见过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样他妈的玩学生的老师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关键是这还是我们的院长!   起初,我们一直不明白艺术学院为何排这种全院研究生的理论课?舞蹈、编导、设计、绘画、史论等学科上百研究生集合在一起听院长吹牛般瞎掰,而院既然没有时间,为何一定要上这种全院研究生大课?谜底最后是毕业的时候,和系上老师们一起吃饭,老师间的交谈给我们揭开了。原来在院长自己制定的学院年终考评规则中,上这种研究生大课,主讲教师工作量被计算得奇高,大概是程人数决定老师贡献分值。既然自己制定规则,当然自己要受益。每年院长因为上这门研究生的大课,贡献分值就要超过两个教授的专业课能拿到很多绩效奖。   相邻寝室同学是大家公认比较宽厚的的人,当天晚上他来到我们寝室,发誓说:今后写大学教育反面人物,一定会把此院长写进去。我也觉得这种院长是我见过的学院师长中最卑鄙小人之一。你想得好处不是不可以,但应该在规则内,不能无端缺课呀!虽然讲的内容唠唠叨叨,没有一点知识含金量,但起码的师德是你要来到课堂吧?你仅仅来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为了年终拿比一般教授多几倍以上的绩效?这不是为一己私利坑学生吗?   院长大人的课虽然名为《艺术学理论》,听起来高端,可讲的内容乱七八糟,随心随性。你说艺术家天马星空吧,好象也不是。前辈留下的笑话是院长讲课常提到西班牙斗牛的斗牛布,说红色给人狂躁云云。很多届都一直讲,已经讲过很多年了,研究生中留下斗牛院长的绰号。哇靠,号称绘画出身,艺术理论权威,连牛是色盲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是缺常识?还是缺心眼?   院长大人上课开口闭口的就是自己对学院建设的贡献,吐槽前任院长过年只给老师发蕨菜,而自己当院长时候有多辉煌。但说到学院的建设,我们不得不吐槽一下学院内的乱搭乱建。学环艺的同学对刚修好时候的学院建筑方案非常认同,觉得是非常好的环艺典范。宽大的廊道和四通的走廊让各个教室通风采光。可在院长指导下,每年假期都有乱搭乱建,把很多廊道封闭堵塞,平台上加高临时房屋,让学院教室通风采光受阻,一旦出现意外,廊道安全疏散也成为问题,更不用说外观。这他妈还是艺术学院的院长,挂在嘴上的审美、情怀哪里去了?这种乱搭乱建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学环艺的在外面接工程的老司机同学微妙一笑透露了实情:搭建预算里面水很深哦。   在院长大人仅上的几次课上,要不是嘲笑他的弟子,学院另一位长相寒碜的老师;要不就是自吹自擂,展示自己所谓画作。不展示还好,展示出来真他妈丢人现眼。院长虽然本科学油画,但真还缺天赋,色彩构图让我这个不懂绘画门外汉觉得他更在门外。   甚至更搞笑的是他女儿也成为上课话题,傲娇资本。四川大学外语本科毕业,保送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外国美术史硕士生,然后又直博到北京大学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在他口中女儿就是天才中的天才。看着他得意神色,我们几个同学私下议论都感觉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川大本科学外语的保送北大艺术学院学西美史,不用脑,用屁股都能知道这就是腐败、利益交换的结果。最后从西方跨越到东方,好象他女儿真就是学贯东西的天才。也许他忘了,以前不断说过北大接受他女儿的老师是他研究生时候的同学,私交关系很铁。那个老师也给他这里调剂过所谓‘人才’学生。这些以公权谋私利的腐败、拿不上台面的事情,居然好意思拿到课堂上讲。大概他真以为自己聪明的基因遗传到女儿身上了。   说到遗传基因,不得不提院长的身高。院长身高不高,为弥补缺陷,常穿内增高,这我们可以理解。可我们看着毕业时候照相穿增高鞋踮脚挺拔的样子,我们就想笑。   不过,话说回来,院长能力不在上课上,他的才能主要是在和校长领导搞关系上。校长喜欢写字,院长便投其所好,在学院美术馆办校长墨宝展览,各种场合夸奖校长是书法天才,在学院弄个书法专业,把工科出身的校长弄成了书法博士生导师,其马屁功夫非寻常人可比。   更搞笑的是,学院教校长的书法的鸡犬也跟着升天。一个话都说不太利落的中学写字的老师成为校长的书法老师后,混了个硕士就留校,很快就成为了博导。而这个口吃书法老师的儿子也跟着升天,从硕士研究生直接报送博士研究生。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水平的纨绔小狗狗,他基本上就是连文章都不怎么会断句的弱智小宝宝,我们还担心他硕士毕业论文会不会写?可因为父亲攀附到校长,小狗狗居然直接被院长弄成了博士生。这些林林总总,破灭了我们这几届川大人的川大读博士梦。   记得快毕业的时候,有一天在学院美术馆。我和朋友下午上课前在馆内闲逛,突然发现来了一大群人。院长陪同校长以及学院官僚来到美术馆,也许是校长想看自己的作品陈列在美术馆显眼的位置,在同僚面前显摆一下。院长阿谀赞美着校长的书法,似乎自己和校长才是真正的艺术知己。转眼校长带着同僚离开,学院办公室有人找院长签字,院长立刻换上另一幅高冷面容。挖槽,我们算知道什么叫变色龙了!   如果一个人心思不在学术教育能力上,自然会走偏门。院长除了巴结校长外,利用艺术院校招生的点,为学校各级领导们解决了不少的‘招生问题’。以前编导等门类的招生也就成为其利用公共资源做私人人情世故网络的工具。   除了学院本科研究生招生外,院长特长就是带所谓在职研究生。一直到今天我都弄不清楚院长的专业到底是什么?到底研究什么?带出来的学生也就可想而知了。院长带的研究生方向也十分了得,艺术理论、古代美术、近现代美术、设计史、艺术思潮与流派、文物学与艺术史等等,好象自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学院大都政工干部、副院长之类都成为他的学生、还有各种专业老师也挂名在他名下读博士。也许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天才,凡是沾点艺术的事,自己就是权威。   有一次和艺术史论的研究生们喝酒后,大家酒后真言,我听到了最中肯的评价:院长的学术水平也就是一个教高中师范美术生美术通识美术史、艺术概论的水准。正是因为没有自信,才热衷于在教育官僚体系中的混得各种委员会的名誉。自己拉起的所谓艺术理论小团体,也大都是混体制的。国内似乎每所大学都会有溜须拍马、参加各种乱七八糟的学会、委员会,靠着体制内的评审混上专家头衔的垃圾。院长最得意得科研成果就是拉一些人编了一本《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原理》,结果被举报抄袭《文学概论》。也许是这种抄袭太多,结果不了了之。这事十多年前有人在《新语丝》写出过两本书的抄袭点,但后来并没有处理结果,这本书还成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考研的必须参考书。可悲呀!   最可怜应该是当初抱有满腔热情考入院长名下的学生。当然,院长大部分学生都是混文凭在在职生,学工干部。这样的学生本来就不读书,也不需要指导,挂名混三年就毕业。想读书的学生也就很惨了。我们这届有个学生,是外面考入院长名下。刚进校时,可能对川大还充满期望,很想在校期间提升自己。可院长能教她什么?从进校到毕业见面次指导次数都很少,见了几面应该一只手可以数得清。学生写论文也只有跪求其他老师指导,听着很让人同情。   搞笑的是我们毕业前夕,该学生毕业答辩时候,有很多表格需要找导师签字。学生找到院长,而院长居然不认识,问:你是谁的学生?据该学生好朋友说,从二年级开题就想找院长,可院长一听电话就自称很忙。后来就根本忘记有这个学生了。因此,该生只有厚着脸皮找另外的老师指导。而学院的老师应该都知道院长不会认真带自己学生,所以,仅仅是同情她,给她指导、找实习,才完成论文。   最搞笑的是院长好象经常获得学校和各种机构的的什么优秀科研奖、优秀教育的这样奖、那样奖。毕业前,我曾问我的导师,院长凭什么评这些奖?导师笑道,现在的大学也就是官场。院长之所以拿到这么多荣誉,是我们现有体制下的结果。评奖就是要会填表。院长是填表专家,也就该得这样那样的优秀教育奖了。   一年多过去了,听研究生学弟、学妹说院长大人到了年龄仍乃在官位上,成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什么艺术学科的‘首席科学家’。弄了一个自己的小字辈学生当院长,自己当起了艺术学院的太上皇。四川大学居然还给他做了个宣传视频,真是搞笑。研究生三年期间,我在学院听过很多老师课程,学院很多老师无论在知识、修养、人品上都受到我们同学景仰,但却得不到学校的表彰,而象院长这样的垃圾居然混得风生水起,这也许就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大学官场化让这些官场小人以学术的名义钻营、腐蚀着中国的教育,如果没有我们写出自己的经历体会,也许这些官僚、混学术的‘砖家’们自我感觉还很良好,因为他们周围永远不缺阿谀奉承小人。   现在中国的大学热衷于所谓‘评估’,而院长大人现在居然是以评估砖家的身份到各个学校做研究生教育评估。这样的砖家能评估出‘什么’?大家可想而知了。   记得离开川大时,我和导师谈起了自己对学院官僚的看法。我们很幸运遇到学院一些年长的、年轻的老师,他们的真诚和学识让我们受益很多。但对把持着学院的官僚垃圾,内心也是留下了阴影。导师笑着说:人生注定就是要经历很多的,今后你们写剧本,塑造当代教育的反面人物,应该可以提笔就来,因为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吗?   写完上面文字,让我想起现在网络上做的口述历史博物馆。可以想象,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网页介绍完全是高大上的形象,充满吹捧、阿谀奉承的虚假谎言。当代正是因为可以有个人口述历史,有了网络平台,为复原真实人物、真实事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我们能看到冠冕堂皇后的污迹、高大背后的卑鄙、无所不通的‘砖家’背后的浅薄~~,更重要的是能留下一个学生视野里的真实! (XYS20180818)
个人分类: 校园生活|1971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难以造就“名牌”?
热度 1 rongqiaohe 2017-3-20 10:45
读《 原工作单位改名,个人简历改还是不改? 》一文有感。 原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40499.html 不知为什么当今各个行业都热衷于改名,包括学校名称、城市名、道路名称等等等等。不断改名是难以造就名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经“四川大学”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 当时“四川联合大学”的毕业生到我们单位来求职,不知情的人问:“‘四川联合大学’的学历国家承认吗?” 求职的毕业生急了,“我们是四川大学,是老牌名校!”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 不知名的 “四川联合大学”就是 著名的 “四川大学”。 几年之后,“四川联合大学”又改回了“四川大学”。。。 如果“西点军校”在国内,可能早就改成“宇宙军事大学”了! 改来改去,失去的是多少代人的努力和造就的声誉。
个人分类: 浅谈|2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是什么话?——川大教授或记者谁弄错了?
热度 11 fdc1947 2016-11-10 08:04
这是什么话?——川大教授或记者谁弄错了? 前几天,《成都商报》报道了他们那里发现一本“咸丰十年”出版的学习英语的旧书。各大网站都以《 清朝英语教材曝光:发音非常奇怪 标注汉字应是晚清“普通话” 》或类似的标题报道了这件事情。《成都商报》记者的文章这样说: 在书中,画了12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是一句英语,最上面是汉语句式,中间为英语句式,最下面是汉语注音,这些注音都是用汉字代替音标。 一些用汉字标注的英文读音,现在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减一半就是了”翻译为“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英标用汉字标注为,“肋司、氓(应当是“混”,记者认错了字——博主注)、哈夫、哑夫、尤、濮癵司”。 …… 发音非常奇怪标注汉字应是晚清“普通话” 按照这些汉字标注的读音来读这些英语短句,读起来发音显得非常奇怪。那么,究竟该如何读这种汉字注音呢? 精通语言学的四川大学教授雷汉卿认为,这种汉字注音主要还是出现在不太正规的教材中,教的人会在声调上进行指导,而教材的汉字主要还是给初学者的提示。“晚清时也有自己的‘雅言’、‘国音’(相当于普通话)。”雷汉卿推断,因为定都北京的原因,当时的标准话应该接近北京话读音,从一些溥仪讲话的录像也可以得知,读音差别不算大。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还是能够听懂当地人说话。 由于对“晚清普通话”有点好奇,我也就对这张照片上的汉字多看了几眼,结果发现这哪里是什么“晚清普通话”?还什么“ 因为定都北京的原因,当时的标准话应该接近北京话读音,从一些溥仪讲话的录像也可以得知,读音差别不算大。 ”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当然,说是“一派胡言”则有点不客气。非常明显,书上的那些汉字,上面的汉语意思和下面的注音,都是吴方言,“上海话”,如果硬要细分的话可能还带一点浙江口音。任何熟悉用吴方言读汉字的朋友来读这些注音的汉字,就可以很好的还原出这些商业用“洋泾浜英语”。 我们来看看这些话吧,就以左边的那一列为例,写成现在容易看得懂的简化字: 1. 别人已经还过价:Other man have offer the price。哑达 蛮 哈夫 哑否 提 濮癵司(在吴方言中,“哑”就读“o”——注音为汉语拼音,下同,“提”音“di”)。 2. 别人要买我不肯:Other man want buy I unwilling。哑达 蛮 王脱 爿 以 唵以 厄五为林(吴方言中,“脱”就读“te”,“ 爿 ”读为“bei”,“唵”读为“ai”,“五”就读“ng ”) 3. 如朋友此货肯买:If friend can sell this cargo.一夫 勿伦脱 嵌 衰而 笛司 卡个(在吴方言中,“勿”就读“fe”,“伦”读“len”,“嵌”读“kai”,“衰”就读“sei”,“个”就读“go”) 4. 倘若朋友不肯卖:If friend no can sell一夫 勿伦脱 挪 嵌 衰而 这样一个与一个去对,应当说,还是对得很好的。如果现在有人用普通话读音的汉字去注,恐怕还对应得不会这样好。 四川的朋友们并不懂得吴方言,他们用四川话或普通话去读,当然就不知所云,就像《成都商报》文章所说“ 让人啼笑皆非 ”了。 是什么语言这种问题,没有多少道理可以说,懂的就是懂的,不懂就是不懂。硬要把不懂的东西去乱说,还想当然地说什么这是“晚清普通话”,真是信口胡言了。 实际上,从记者文章中所附该书的两张照片,从文章中提到有“咸亨十年”字样的那页可能是书的“后记”,其中有“全不思做客为商,父母倚闾而望,妻子孤闱而守,而背井离乡,所为何事?不在得意之时成家立业,而在失意之时徒然悔叹哉”等语。从中可以看出,那可能是一本为出门学做生意的人学英文所用的书。书上还有“武林高阳不才子书”的字样。“武林”就是杭州,“高阳不才子”是当时的一位文人的笔名(古书上有“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之说,此处反用)。可见此书为江浙人生所撰。 咸丰十年为西元1860年,正好是太平天国的军队肆虐江南,江浙百姓纷纷逃难,上海洋场开始兴盛之时,做洋行买办或与洋人做买卖成了当时江浙许多人的首选。因此,学习英语也应当是很多人的当要之务。此时,也正是“洋泾浜语”的形成和开始传播的阶段。 至于用汉字注英文读音,这在当年是很常见的事情。下面是一本民国初年在苏州出版的书籍,在书的天头上也有供人们学习英语的句子。 如:贵庚几何:How old are you? 好胡 哑而特 挨 尤胡(吴方言中:哑音o ,挨音a )(书上把you 错写成了 yow,实际上当时这种书籍有印错的,很是常见,就像上面那本咸丰十年的书上把注with 的“回夫”就应当是“回失”之误) 虚度二十: I am twenty years old 挨哀 哀姆 土为痕的 衣挨史 哑而特 (吴方言中:哀音e(近英语的短音e),姆音m,痕中h的发音极后极低,史音s) 府居何处:Your home? 尤何挨 花姆(吴方言中:何音ho其中h的发音极后极低,花音ho) 与上面四川发现的咸丰十年书所注的汉字,基本相同,都是吴方言。 把吴方言错说出“晚清普通话”,还要说出来北京以及溥仪,这实在相差太大。我不知道这是四川大学的教授说错了还是报社的记者误会了川大教授的意思。我想,对于一个“精通语言学的大学教授”,应当知道“晚清普通话”与“民国国语”以及如今的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并不很大,而上面注音那些汉字绝不可能是北方话,弄出一个“晚清普通话”来,实在很不应该。当然,如果我们要求稍稍高一点,要求“语言学教授”应当懂得一点各地方言,至少能够分得清楚几种主要的方言,就像我们听外国人说话,不能听懂,但是知道他大致说的是英语还是俄语还是日语,也似乎并不为过。 看来,国家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保护各地方言资源。也真还是很有必要的。 附:《 从 “ 上海宁 ” 说起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13423.html
个人分类: 汉语言|9349 次阅读|22 个评论
什么“洪荒之力”使得四川大学学术排名飞速提升?
lwssjtu 2016-10-11 12:55
2016 年 8 月 15 日作为全球四大大学排名机构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内地共有 41 所大学上榜,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今年首次入围世界百强。天府之国的 四川大学 的排名进步非常显著, 2016 年在大陆排名为 10-18 位,全球排名为 201-300 位 。下图为四川大学近年在上海软科( Shanghai Ranking )中的学术排名趋势。 数据源: 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Sichuan-University.html 图中显示了四川大学近些年的全球学术排名稳中有升。特别是相比于 2015 年,四川大学在 2016 年的学术排名 上升了将近 100 位 。四川大学到底使了什么 “ 洪荒之力 ” 实现在短期内学术排名的飞速提升? 为了探究这一奥秘,首先要了解一下上海软科的排名方法。上海软科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根据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以及师均表现等四个一级指标进行综合排名。下图列出了具体的指标和权重。 “ 在进行排名时, Alumni 、 Award 、 HiCi 、 NS 、 PUB 、 PCP 等每项指标得分最高的大学为 100 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据分布呈现明显异常,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大学在六项指标上的得分进行加权,令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 100 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 (上海软科, 2016 )。值得一提的是, 在高被引科学家这一指标占到 20% 的权重,在统计时仅考虑该科学家的第一工作单位 。 (详细方法请参考: http://www.zuihaodaxue.com/ARWU-Methodology-2016.html ) 为了探究 “ 洪荒之力 ” ,需要对四川大学近三年各个指标进行分解,如下图。 相比于 2014 年, 2015 年四川大学的 NS 、 PUB 以及 PCP 指标都有小幅度提升,未调整的加权分值也有小幅度提升。这些指标的提升促使了 15 年四川大学学术排名的小幅上升。然而在 2016 年,徐泽水教授以四川大学为第一机构入选汤森路透发布的高被引作者名单( 四川大学唯一的高被引作者 ,见下图)。徐泽水教授多年以非四川大学为第一单位入选该名单,但在 2015 年名单中 将第一单位变更为四川大学 ,从而使得四川大学的 HiCi 指标 从 0 升至 10.3 。 数据源: http://hcr.stateofinnovation.thomsonreuters.com/ 相比于 2015 年, 2016 年四川大学的加权分值增加了 3.28=HiCi 增加值( 10.3*0.2=2.06 ) +NS 增加值( 3.1*0.2=0.62 ) +PUB 增加值( 2.2*0.2=0.44 ) +PCP 增加值( 1.6*0.1=0.16 )。通过对 “ 洪荒之力 ” 的分解, 可以看出促使四川大学 2016 年学术排名飞升的最主要力量来自于 HiCi 值的增加,也就是来自于引进在国际学术界活跃的徐泽水教授 。 “洪荒之力”的出现对大学排名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校的排名优化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空间。 此外,关于北大清华 “ 洪荒之力 ” 可以参考赵明老师博客《分析北大清华进入世界大学百强 的秘密》 。 鉴于对上海软科排名规则理解有限,文中可能存在错误。(本文亦发表于新华网: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10/12/c_1119702335.htm)
7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西南医科大学
热度 2 冯用军 2016-3-11 00:22
难道我们真的只能看着这一幕幕教育闹剧重演 【教部就应该去行政化,少管大学的事;大学改名更名与否及是否侵害他人,自有法律决断】 最近,第二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院士炮轰泸州医学院,列举了一大堆理由,西南医院甚至发了措辞严厉的声明,但显然炮火虽猛,但杀伤力太小,为何?因为这些院士没学教育史,没找到“杀手锏”,故而无法撼动泸州医学院的毫毛,今我给他们提供一发炮弹,保准百发百中,一炮将西南医科大学打回“原型”——泸州医学院。 列为看官若不信,请耐心看完下文: 一、第三军医大学的身世    打开第三军医大学的官方网站,在学校简介中,是这样介绍的:“学校于 1954 年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原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1975 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所以,三军大的老祖宗有好几个: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原国立中正医学院,以及,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今天,我要重点谈的就是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二、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曾经改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是在解放战争中建立起的军医学校。解放战争后期,攻克南京之后,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便短暂驻扎于南京。而第二野战军则转战大西南。    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在南京时,参与对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的改造,共用了一些师资力量。 “西南医科大学”就应该在1950年初这个时期诞生的。但是具体的命名年月,目前并不清楚,还需进一步查证史料。       (1950 年,大西南解放之后,以第二野战军为主题体,成立了西南军区。此时,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便奉命从南京开赴西南。这是 1950 年 4 月的新华日报,二野医大告别南京、誓师出发,“为西南医药卫生事业而进军”。这条报道意思很清楚:兄弟们要去做中国医疗的“西南王”了!) 三、“西南医科大学”的历史痕迹    有很多史料可以证明“西南医科大学”的存在。   如下 这本《生理学大纲》,出版于 1950 年,是生理学家吴襄编写的。出版机构是“西南医科大学”。       当年,“西南医科大学”除了出版医学教科书之外,还出版了不少医学专著:       下面这本《细菌学》,也出版于 1950 年,在南京印刷。很多“西南医科大学”的书都是在南京印刷的。       那么有重庆印刷的“西南医科大学”的出版物吗?当然有。    这是 1950 年 8 月《西南医学》杂志第二期,由位于重庆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和西南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还有这本 1950 年 12 月油印的《显微术》教科书,落款是“西南医大”。可见当时连公认的简称都有了。       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也通过社会记忆的形式,记录下“西南医科大学”的存在。有心者有空可以查阅一下。 四、历史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回过头,再来看看近期的“西南医科大学”校名事件。    这个事件发展至今,无论是申请者、决策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研究和表述过“西南医科大学”的历史。很让人遗憾。    我是巴蜀人,非常热爱家乡,也希望家乡的大学发展得更好;    同时,我非常爱好教育史,看到有人连六十年前的历史也不去翻、而贸然行事,我表示遗憾。    希望大家多读点教育史的书、多了解点教育史、多喜欢点教育史,仅此而已!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9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西南医科大学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热度 1 冯用军 2016-3-11 00:00
最近网上流传着2个段子,很有意思,姑且录此存照: (一) 西北某地一学生,志存高远,矢志从医。首次高考考入泸州医学院,到校后发现不理想,学校名气太小,果断返乡复读,一年后成功考入四川医科大学,到校后傻眼了,发现还是原来的泸州医学院。于是再回家又复读一年,更加刻苦努力。第三年如愿考入西南医科大学。到校后据说人已经疯了…… (二) 重庆大学五年内换了三个校长,某学生本科读的重大,硕士读的浙大,博士读的北大,结果毕业证上统统盖的林建华的章。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说:“同学,造假也要专业一点嘛,你就不能多刻几个章?”该同学至今还失业ing 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教部应该专业化招点教育史的也不至于闹这么大的笑话无法收场、区区泸州医学院也应该知趣点改个泸州医科大学或者泸州老窖大学或者西南医学院或者川南医科大学或者川南医学院有何不可,领导实在想高大上干脆申请地球医科大学或宇宙医科大学(估计不会被投诉),必然霸气侧漏、牛逼哄哄... 2015 年 4 月 28 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       2015 年 6 月 9 日,四川大学正式向教育部发函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2015 年 12 月 19 日,据微博用户 @永远的华西 称,泸州医学院从即日起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不得使用「四川医科大学」和「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的校名,自此华西泸医校名之争有了一个最终的结果。    2016 年 1 月,原 「四川医科大学」 低调换上「西南医科大学」新招牌。    2016 年 1 月 26 日,西南医院通过官网发布声明,要求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立即停止其不当更名行为,并已通过第三军医大学向国家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       好了,前情介绍到此结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简单的提几个问题,来问问泸州医学院为什么非改名字不可,又为什么屡次与兄弟院校起利益冲突?    泸州医学院如果更名为泸州医科大学,既能传承校史,顺理成章,也可以避免争议,为何不可?    泸州老窖,没有叫四川老窖,也没有叫西南老窖或者中国老窖,一样享誉全球,一个名字就那么重要?    西南有重庆市和云贵川三省,西南的范围远远大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的领导和教育部的官员难道不知道?    西南医科大学今后怎么称呼它自己的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简称「西南医院」?    根据目前的军队改革政策,如果第三军医大学交给地方,和他的老大哥,原「第一军医大学」改为南方医科大学一样独立建校,那么顺理成章地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如果这个名字被泸州医学院抢用,那三军大又叫什么?叫高滩岩医科大学么?    教育、教育,教学育人的地方,理应踏实办学,提高实力才是正道。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非得从名字上去弄巧,搞得世人取笑。不过通过几次更名,现在泸州医学院倒是全球出名了,难道这个是其真实目的?那倒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借用网友一句打油诗来规劝一下有关各方: 泸医更名起风波 误伤兄弟战友情 也伤校友思念心 全是天马在行空 空留人间显笑谈    最后,我们来猜一猜,这一次,西南医科大学能活多久?会创下中国高校校名更换的最快纪录么?据说上一个记录是四川医科大学!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3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高校牙医学科领域科良好,均衡发展
idmresearch 2016-3-5 18:35
2015 年4月,里瑟琦智库采集了SciVal数据库(其底层数据库为Scopus数据库)816所高校2010-2014年的文献数据。这816所高校是QS、THE、ARWU和USNEWS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至少上榜过1次的高校。 此次推出的是根据总被引频次排序的牙医学科领域数据,整体来看,牙医学科总体是属于科研产出量较少的学科,在论文产出方面中国高校较具有优势;排行榜上的50所国内高校有6所(其中5所为大陆高校)进入总被引频次TOP100,香港大学进入全球总被引频次TOP10;大陆高校排名最好的四川大学位居全球第19位。 从 文献总被引频次 的数据来看,国内高校的牙医学科整体上属于较有竞争力的学科,6所中国高校进入总被引的前100名 ; 香港大学总被引位居全球第6,也是中国高校中唯一一所总被引超3000次的机构;四川大学以超2000次排名全球第19;全球共有74所机构总被引频次在1000次以上,中国高校有6所位居其中;总被引频次在200-1000次的有251所,其中有14所中国高校。中国高校在牙医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这也从 文献数量 上可以反映出来,全球发文量排名前50的高校中中国高校有4所,香港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发文量均在300篇以上。 各高校在牙医学科领域的表现上看,总文献数量越多,文献总被引频次越高,基本呈正相关。 篇均被引方面 ,816所高校的全球排名中,篇均被引在10以上的高校有14位,国立中兴大学以篇均被引16.7全球排名第5的优势位列其中。篇均被引排名的TOP100机构其篇均被引均在5以上,中国高校有10所进入其中,其中6所为港澳台高校。篇均被引位于4-5之间的91所机构中,中国高校有8所;篇均被引位于3-4之间的全球机构147所,中国高校有13所。上榜的高校中,64%的中国高校篇均被引在3以上。 整体上中国高校牙医学科的篇均被引表现较好,较平衡,但是在前100名的表现上港澳台大学的整体表现优于大陆高校。 在 归一化影响因子 方面,816所高校的全球排名中,有9所机构的归一化影响因子在7以上,但其发文量均不超过10篇,相对来说,发文量越少,归一化影响因子越能表现突出。另外,归一化影响因子在2-7区间的共92所机构,中国高校有5所,3所为港澳台高校;在1.5-2区间的共105所机构,中国高校有6所;归一化影响因子在1-1.5区间的共202所机构,国内高校的14所位于此区间,其中港澳台高校有6所。 整体来讲,在 归一化影响因子 和篇均被引 方面港澳台高校整体表现优于大陆高校;但在文献数上大陆高校相较港澳台高校整体表现了更强劲的增长率,发展较迅速,尤其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以500%,400%的增速位居前列。 对于牙医学科,不是所有设置此学科的高校都在上榜之列,并且文献数据也不能完全表现其学科实力,但在普遍看重文献数据的大趋势之下,此以文献产出来分析的数据也可作参考。下表是具体的数据,请大家批评指正。各项指标中的数据底色越深,表现越优。 全球排名 国内排名 大陆排名 院校名称 文献数 文献增长率% 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 归一化影响因子 6 1 - 香港大学 530 -11 3057 5.8 1.67 19 2 1 四川大学 451 56.3 2117 4.7 1.61 49 3 2 北京大学 309 65.2 1273 4.1 1.56 51 4 3 中山大学 259 6.1 1245 4.8 1.29 67 5 4 武汉大学 238 32.4 1086 4.6 1.71 74 6 5 上海交通大学 315 62.8 1016 3.2 0.93 109 7 - 国立阳明大学 110 10 693 6.3 1.32 120 8 - 国立台湾大学 186 184.2 623 3.3 1.18 142 9 6 首都医科大学 95 200 499 5.3 2.27 175 10 7 华中科技大学 51 50 344 6.7 1.74 176 11 - 台北医科大学 98 5.6 340 3.5 0.8 208 12 8 山东大学 74 72.7 263 3.6 1.28 210 13 9 浙江大学 77 -15.8 260 3.4 0.97 223 14 - 国立成功大学 51 62.5 225 4.4 1.47 236 15 10 南京医科大学 67 166.7 210 3.1 0.94 247 16 - 亚洲大学 43 -28.6 188 4.4 1.31 273 17 11 西安交通大学 36 166.7 147 4.1 1.06 279 18 12 复旦大学 44 400 144 3.3 0.98 305 19 13 同济大学 44 50 119 2.7 1.02 322 20 14 南京大学 48 -27.3 101 2.1 0.77 357 21 - 香港中文大学 22 -16.7 66 3 0.94 362 22 15 吉林大学 25 500 64 2.6 1.24 389 23 - 国立中兴大学 3 - 50 16.7 4.3 398 24 - 国立中山大学 9 0 47 5.2 2.54 425 25 16 兰州大学 10 - 35 3.5 1.37 439 26 17 南开大学 7 - 29 4.1 1.89 442 27 18 中南大学 25 -33.3 29 1.2 0.5 443 28 19 清华大学 16 -33.3 28 1.8 0.87 454 29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100 27 6.8 0.97 487 30 - 香港科技大学 5 -100 19 3.8 0.97 498 31 - 国立中央大学 2 -100 17 8.5 1.43 500 32 21 华南理工大学 10 - 17 1.7 0.93 508 34 - 台北科技大学 9 100 14 1.6 0.79 507 33 22 厦门大学 4 100 14 3.5 0.71 514 36 23 大连理工大学 2 -100 13 6.5 0.79 510 35 - 国立清华大学 2 -100 13 6.5 0.4 521 37 24 武汉理工大学 3 - 11 3.7 1.47 536 39 26 东南大学 4 - 9 2.3 1.37 535 38 25 上海大学 5 0 9 1.8 0.73 563 40 27 天津大学 1 -100 5 5 0.82 570 41 - 香港理工大学 3 0 4 1.3 0.71 590 43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1 - 3 3 2.26 584 42 28 中国科技大学 2 0 3 1.5 0.2 604 44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 - 2 1 1.4 635 46 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 1 1 2.58 619 45 - 国立交通大学 1 - 1 1 0.82 689 51 32 华东理工大学 2 - 0 0 0 649 47 - 香港城市大学 1 - 0 0 0 652 48 30 北京师范大学 1 - 0 0 0 658 49 - 香港浸会大学 1 - 0 0 0 668 50 31 人民大学 1 - 0 0 0 文献增长率的对比区间是2005-2009年 Scopus 收录了来自于全球5000余家出版社的22,245 种期刊,包含5,830余万条数据。Scopus 的数据每日更新,收录包括: • 包括105个国家40种语言内容 • 包括3,780种开放存取期刊 • 超过700万篇会议论文 • 超过94,900种图书 • 收录5000多种期刊的在编文章(Article in Press, 早于正式出版1-4个月) • 亚洲地区的期刊包括2102种,中国期刊包括594种 (作者:佘仕凤,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 究中心数据分析专员)
个人分类: 智库数据|2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泸医改名再遭院士炮轰2-王正国院士致袁贵仁部长公开信
热度 2 冯用军 2016-1-30 23:19
【附信件版权归王正国研究员所有】 北派五爷曰: 在天朝,无论是企业,还是大学,起名、改名等,如果不冠以“全球”、“世界”、“中国”、“中华”、“华东”之类“高大上”的前缀,似乎都不好意思示人。 在21世纪第二轮更改校名的热潮中(后30年),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一是变区域性院校为全域性院校。属于省或直辖市的,就把名称升级为全国性的;属于地市级的,就把名称拔高为省级的或“华南”、“华北”、“中南”、“西北”、“江南”、“东北”、“北华”、“南华”、“西华”、“东华”之类片区级的。比如把“浙江美术学院”改为“中国美术学院”,把“青岛海洋大学”改为“中国海洋大学”, 把“泸州医学院”改为“四川医科大学”再改为“西南医科大学” ,把“无锡轻工学院”改为“江南大学”等等。 二是变学院为大学。在中国人眼里,学院(college)似乎比大学(university)要矮一截低人一等,因此,那些校名中带有“学院”的恨不得都变成“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那时“不差钱”啊。 三是变专业院校为综合院校。通常的做法是:把钢铁、轻工、纺织、化工、机电改名“科技”或“工业”,把石油、矿冶、煤矿、水电、地质改名“工程”或“理工”,把铁道改名“交通”,把水产改名“海洋”,把银行改名“金融”,把师范改为“文理”。如 原名“河北地质学院”摇身一变成了“石家庄经济学院”再变为“河北地质大学” ……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的大学在改名中“质”与“文”的错位,反映了教育界的虚浮。这一状况若不改变,恐怕将离“君子”越来越远。 尊敬的袁部长: 您好!久未致函,甚以为念。部长自署理教育部以来,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题,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深谋远虑,成绩有目共睹。 近闻教育部对泸医更名“四川医科大学”所引发争议进行了行政复议,其体现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原则,正是我国教育事业“十三五”依法治教的发展重点,令人欣喜。然又听悉泸医将另行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我校专家教授对这种传言议论纷纷,既对我校西南医院即将被卷入混淆深感不安,又对泸医试图冠以“西南”之名十分不解。故此致函,恳请部长和教育部ld予以慎重考虑。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又名西南医院,始建于1929年,1950年更名为“西南医院”,一直沿用至今,不仅多次出色地完成国内外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受到国务院、军委高度赞誉,也始终秉承我军忠诚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为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患者提供一流医疗服务。六十六年来,“西南医院”为我国国防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名称在社会上和学术界赢得了公认的美誉。由于我国医学院校与其第一附属医院多有同名的传统,如协和医学院与协和医院、同济医学院与同济医院,这代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血肉相融、文化相承的亲密关系。如“西南医科大学”校名一旦出现,恐怕百姓们都将误把西南医院归为这所“西南医科大学”名下。不难想象,这将对普通公众造成许多现实的不便,无论是患者寻医问诊可能走错医院,或是学子高考报名因校名难辨而大费周章,都将给我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更名将造成我校西南医院六十余年的声誉“被动易主”。我校专家教授对“西南医院”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感情,对这一名称背后来之不易的声誉非常珍惜。也许泸医并无借“西南医院”这块牌子沾光之图,但这一误读与改写,实在让我校几十年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老专家、老教授们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一校之名,反映了该校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地理依托、办学定位和规模等级等诸多因素,不可不慎之又慎。泸州医学院本身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一名称也普遍被人们所承认,并对川南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不久前与几位老专家叙谈,大家都表示,泸医即使希望升格为大学,但弃已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和几十年的传承于不顾,这一做法实令人费解。就其历史源流和发展水平上看,该校毕竟不能代表西南地区的医学教育水平,这不仅是我校所持观点,听闻重庆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院校均有反响。泸医若冠以“西南医科大学”的名称,恐怕难以服众,若更名为“泸州医科大学”则似乎比较顺理成章。 虽是出于对更名传言的忧虑,更是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赤情,草草急书,多有冒昧之词,还请部长海涵指正。 以上所请,恳盼慨允,更祈政安! 敬礼!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 二〇一六年一月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621 次阅读|4 个评论
泸医改名再遭院士炮轰1-孔祥复院士致袁贵仁部长公开信
热度 4 冯用军 2016-1-30 23:11
【附信件版权归孔祥复教授所有】 北派五爷曰: 据统计,全国两千多所公办高校中,过去20年有近一半改过名字。尤其近6年中,共有472所高校改名,占总数的23%。2015年,32所高校更名;2016年,39所高校又改名。 除了改名之外,我们的院校还热衷于更改简称: 南昌大学以前简称“昌大”,2015年突然改为“南大”,让人分不清是南京大学还是南昌大学还是南开大学还是西南大学还是云南大学还是湖南大学还是东南大学还是南华大学还是中南大学还是华南理工大学 。这还引起南京大学的抗议。【类似的还有“华工”、“华师”、“华农”、“科大”、“北大”等等】 中国有重名不重实的传统,把校名改成“高大威猛”的名字之后,据说还真能在招生和录取分数上获得好处。照这种改名态势,如果可以自由取名,将来冒出“世界大学”、“全球大学”甚至“银河大学”、“宇宙大学”都不奇怪。 可是在2016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里,我们却极少见到以国家冠名的大学。只有排在第27名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用了“瑞士”,排在第49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里有“新加坡”。而排在第2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排在第7的加州理工学院(CIT),都没有把“学院”改为“大学”(前50名中有5个仍叫“学院”)。 其实,世界著名大学的校名大多数还是按照学校所在的城市来命名的。这种命名位置指向明确,不像位于小城市的院校却冠以“中国”那样容易让人找不着北。 尊敬的袁部长:    您好!我是孔祥复,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研究所教授、西南癌症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一名学者,首先感谢您对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辛劳工作。    对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一事,我院专家教授和海内外校友反应强烈。在元旦前的一次教授会上,一人谈及此事,不想全体教授一致声援,认为这是对西南医院六十余年独立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否认和篡改,认为这是对医学院校命名传统的挑战,甚至认为此举是刻意制造我国医学教育格局的混乱!最近全院教授谈论最多的就是四川医科大学更名的事,并且一谈及此事,大家都义愤填膺,反应十分强烈。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严重伤及我院专家教授的感情,甚至影响到了我院教职员工的正常工作生活。教授们纷纷表示,要联名给教育部领导写公开信,甚至发动海内外校友在网上声援。考虑到稳定大局等因素,我自愿代表西南医院专家教授先写这封信,反映民情民意民心。    1945年我出生于重庆,在美国学习工作30多年后,毅然决定回国工作。5年前,当我人生面临再次选择时,我回到了重庆,选择了西南医院,既因为我出生重庆有着浓浓的乡情,更因为西南医院领跑西南、享誉全国的品牌与实力。    我在国外工作期间,多次听人说起“西南医科大学”,到西南医院工作后才知道,有很多第三军医大学的专家教授以“西南医科大学”学者的名义对外交流,“西南医科大学”其实就是第三军医大学。    我始终认为,虽然原泸州医学院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依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 18号),其国家科技奖励、主要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等升大学的资格尚存争议,并且其整体实力和其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难以代表西南地区的医学教育水平,何以支撑“西南医科大学”校名。一所大学是靠实力享誉全球,而不是靠更名来支撑学校的发展。在国外,很多知名大学都是用城市或者当地地名甚至是个人名字进行命名的,因此我建议,四川省“泸州医学院”如果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医科大学”或者“川南医科大学”似乎比较合适。    以上拙见,谨供部长参考,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谨致    敬礼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〇一六年一月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741 次阅读|5 个评论
高校撕逼大战-戏说大学更名
热度 8 冯用军 2016-1-29 21:21
话说天元2014年6月的某2天,天朝一高三秀才,打小立志从医,经过努力不负众望,如愿考入泸州医学院,到校后发现专业不理想,于是退学复读,准备来年复考; 2015年6月,该生经过努力,复读后高考,成功被四川医科大学录取,到校后傻眼了,以为周星驰月光宝盒穿越,愤而退学,回家又复读了一年,且更加刻苦努力,已经到了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求学地步; 2016年6月,该生参加人生第三次高考,志愿填报西南医科大学,被录取了,高高兴兴到校后,以为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子通信巫术问世,先疯后晕了,如今还在哈利波特疯人院抢救中... 众所周知,大学校名亦如人名,反映了该校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地理依托、办学定位和规模等级等诸多因素。因此,大学改名包括校史追寻至少应遵循一条基本原则——水系原则,即溯源穷流。 大学更名,本来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或者说国之大事之一,必须充分 考虑高 校校名之间历史和传承关系以及区域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实际情况,切实维护相关高校合法权益与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局面,广泛召开听证会,慎之又慎,综合各方意见再来考虑改名,而不是几个所谓的砖家、灵道拍屁股说了算。而现实是天朝大学改名如同猫捉老鼠、小儿玩猫猫、小孩子过家家,多少利益输送(交易)、多少暗箱操作(猫腻)、多少跑部钱进(贪腐),教部有关领导和专家是吃Xiang的么?带国徽的萝卜章这么好用?改名这么随意,朝秦暮楚、朝令夕改,红头文件、想改就改,短短3年,校名一波三折两度更改且还不算完,弄不好这只是个插曲。为啥?因为一军大下放地方后改名南方医科大学,如果三军大下放地方,你说它是改名“西南医科大学”好呢?还是改名西方医科大学好呢?^_^ 如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复制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成功做法,以军方的后台,教部恐怕又要让步并批评蜀府,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部医科大学/西天医科大学(简称“西大”、“西医大”,恐怕又要官司缠身了),不能改成中国医科大学吧,因为已经有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了,要不再改巴蜀医科大学?再改蜀国医科大学?实在不行,给中国医科大学磕头求情,改为中国医科大学(泸州) ...不过到那时,袁大头和教部脸面何存?公信力何在?以后在Y界还怎么混? 本来,按照高等教育之发展规律和大学之发展历史,大学之产权拥有者本应有权自主决定更名与否,而不是由政府控制该不该改名,它是伦敦国王学院也罢,还是伦敦国王大学亦可,都不太重要;或者说你叫美国哈佛学院,亦或美国哈佛大学,也没甚关系。college和university真的没那么重要,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你能说它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你能说它不是世界一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你能说它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你能说它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吗? 天朝上下都爱好面子,泸州医学院不是挺好的吗?干嘛非要改来改去呢?你改名也可以啊,能想个好的校名可行?且前提是不侵权且有利于学校发展,已有晴川学院(还有阳光学院,为啥不火星学院呢?),要求火不如改成芈月学院,要求大不如改成宇宙大学。实在脑洞大开,改名泸州医科大学即可。偏偏在天朝,河蟹横行,这劳什子的大学更名也成了个大事,依我看,教部管大学改名这事就是个笑话,依我看,一开始就应该关闭这个通道,特别是这次修订《高教法》,彻底斩断高校更名、转制的“潜规则”和“黑利益”(政绩、票子、位子、级别) ,真正引 导大学教授治学自主办学,多练内功、苦练内功、勤练内功,不要一天到晚想到去“韩国整形”改个校名换个外壳, 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才是王道,到那时,哪怕你是临沂师范专科学校,照样能成为世界一流与巴黎高师一样牛牪犇;相反,如果北大不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发展道路,早晚有一天也会沦落为美国西太平洋大学...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天朝的大学有行政级别,不敢说前无古人、空前绝后,那至少是中国特色、世间少有,不客气地说,就是第二套“党校”系统——多少人拿这里当“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各位看官,恕小弟我才疏学浅、见识有限,我真不知道耶鲁大学是什么级别、巴黎大学是什么级别、东京大学是什么级别、剑桥大学是什么级别、柏林大学是什么级别、莫斯科大学是什么级别、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什么级别、首尔大学是什么级别。所以说,天朝的大学有问题、天朝的教育有问题,至少与党政、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是扭曲的、异形的、不对等的。本来,大学应该围着学术转、围着学生转、围着学用转,但天朝的大学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你懂的、你懂的、你懂的) ;本来,大学校长的主要工作是筹钱、挖人,但天朝的大学校长天天在干神马呢?(你懂的、你懂的、你懂的)。这再一次证明,天朝的大学有问题、有问题、有问题。天朝的大学必须有自己的“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坚持教学以培育人才为中心,坚持创新科技、坚持服务社会、坚持传承文化、坚持影响世界。如果天朝的大学不彻底取消行政级别、不彻底实现与党政关系平等化、不彻底改变筹融资体制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就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们只能跟追求共产主义一样努力奋斗终身... 最后,再啰嗦一句,本来大学只要依法办学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不侵犯第三方权利,教部及有关人员就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它这个大学办学质量不行、办学特色不行、校友发展不行,任凭它改成地球大学、太阳大学、天河大学、银河大学、宇宙大学,有么子用呢? 跑男可以撕逼,高校撕逼就不好玩了(川大、军大、泸医、教部、蜀府,还能好好玩么?),呜呼哀哉还是可笑可叹,任由列位看官自行评判吧,我只是个打 的。 【以上戏言,切勿当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以下内容,转自网络;真假与否,概不负责】 2015年,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此举引发四川大学方面抗议。 主要原因在于,早已并入四川大学的原华西医科大学曾使用“四川医学院”这一名称,“川医”成为知名医学品牌。四川大学认为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后,易造成校名认知混淆,引发侵权争议。 争议存续半年多之后,原泸州医学院再度申请更名,改为“西南医科大学”。这一结果又遭到地处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和西南医院的反对 ,反对改名的研究员和医生认为,泸州医学院的改名行为严重侵害了“西南医院”和“西南临床医学院”的相关权益。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380 次阅读|16 个评论
【招聘】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系高薪招聘启事
jiangxinduyin 2015-7-21 21:29
工作地点: 四川 成都 招聘对象: 博士 和博士后 专业需求: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招聘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 2.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已有高水平论文发表或有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经历者优先。 3.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年龄35岁以下,原则上具有1年及以上海外经历。 岗位介绍: 四川大学微电子学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和工艺制备研究、硅基大规模数字、数模混合和射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器件的抗辐照特性研究和MEMS生物传感器及电路设计。本科培养主要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 从目前国内外 微电子技术发展 现状和发展趋势 来 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核心在于高层次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因而 本岗位 基本要求:积极参与集成电路设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承担起相应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结合系上目前研究方向,针对集成电路科学技术发展中新器件、新工艺和新设计技术开展相应科研工作。 工作显示度大,成果关注度高,个人学识和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待遇 按照四川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2015年12月30日。 2.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85412287,邮箱:gaobo@scu.edu.cn 热忱的期待你的加入,欢迎大家来邮件或电话咨询其他相关事宜。 2万硕博招聘岗位信息请百度职享360查看
77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ey与四川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学术出版研讨会
WileyChina 2015-7-9 14:46
  6 月23日,Wiley与四川大学图书馆合作举办了一场学术出版研讨会。本次活动分为专家讨论、优秀作者颁奖、论文发表及图书出版讲座、院系参观交流几个环节。参会嘉宾有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冯小明院士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顾忠伟主任/教授 ,四川大学图书馆 马继刚馆长 ,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 李首建教授 、 罗奎教授 、 艾华教授 ,以及Wiley亚太区国际业务发展副总裁 王晓波博士 ,Small主编 Jose Oliveira博士 ,图书出版经理 杨丽芬博士 等。 在本次活动中,Wiley为四川大学的三位作者颁发了“ Wiley 优秀作者 ” 奖,表彰他们在Wiley出版的高影响力图书及在Wiley高品质期刊Small、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艾华教授代表获奖作者分享了他在Wiley的出版体验;马继刚馆长介绍了Wiley与四川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的合作历史;Small主编Jose Oliveira博士与Wiley图书出版经理杨丽芬博士介绍了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与学术图书的出版流程,并走进院系与更多川大师生开展进一步的交流。 通过本次活动,Wiley与四川大学在学术出版、学术资源建设上加深了了解并 达成了更多 共识 。   专家座谈交流 马馆长发言 王晓波副总裁为顾忠伟教授颁奖 JoseOliveira博士为艾华教授颁奖
个人分类: workshop|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大学的霸道与无耻
张厚刚 2015-7-1 10:07
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如果不合法,你四川大学可以起诉;如果合法,那就太颟顸霸道,只许你曾经叫“四川医学院”,而不许别家叫“四川医科大学”。只许和尚摸得,而不许阿Q摸得,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通过发文打报告、施加霸道,一个大学把力量用错了地方罢。
个人分类: 大学批评|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丢失的何止是高校名?
热度 45 mdzhao 2015-6-20 17:06
当四川医科大学2011级的学生在为自己成为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首届毕业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四川大学却正在为把这个事情弄黄了而努力着。“左手泸州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右手四川医科大学的毕业证书”,这的确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但四川大学为什么要如此反对呢?据四川大学向教育部发出的反对函,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是因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川医”,将混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百年老“川医”品牌,后者曾用名“四川医学院”,也简称为“川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的校友更是旗帜鲜明地发起“反更名”的签名行动,他们认为“更名”不仅侵犯母校权益,更有“搭便车”之嫌。 这件事情想想倒是挺好玩的,按说四川大学与“四川医学院”这个校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初合并高校的时候,合并过来的学校已经叫做华西医科大学,那个“四川医学院”的名字早已被废弃了。不知道当初改名的时候,原来的那些四川医学院的学生是否也为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学校名而欢欣鼓舞?扔掉的时候并不珍惜的校名,为什么看到被别人宝贝似的捡去时却心痛了,要反对了?还要把人已经完成的好事去搅黄了?据报道,四川大学就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决定提起了行政复议。而教育部则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听取多方意见。此后,教育部与四川教育厅在四川大学听取师生关于更名一事的意见,但后续究竟会如何发展却并没有明确的报道。此事目前还在发酵之中,不少人开始猜测,改名之事是否会出现什么变化?不过,偶预测此事是不会有什么变数了,当然理由可以列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当然偶也不会告诉你,因为这个原因肯定不会出现在罗列出来的那些理由里。 其实偶早就说过,学校如果办得好,校名就是学校的无形资产,这个时候与学校究竟是国字头还是省字头或市字头并没什么关系,与叫学院还是大学也没有关系。可惜我们现在有多少高校珍惜自己学校的名称?每年那么多改名的高校就说明了问题,大家都争相把学校名字改得高大上,以至于许多校名都没了辨识度。不觉想到当年高校合并的高潮,华西医科大学就是在这个合并潮中并入川大而把自己的校名彻底丢掉了。据说当年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就因为在校名的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而最终没有合并,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而使合并的动议流产。时至今日,江苏和天津其实应该为当初的坚持而庆幸的,毕竟本地能得以保留一所985优质大学,对地区、对考生乃至对高校自身都是好事。而合并潮中,浙江是唯一把本省最顶尖的四所高校合到一起的一个省,当年的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在全国的地方性综合院校、全国医科大学、全国农业大学的排名中都是非常靠前的,但合并后全都被浙大的阴影遮盖,其结果也就是收获了一个超级大学而已。可怜浙江这么一个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最后只有浙大一个985+211高校,竟再也没有第二所211高校,据说浙工大拼命努力想进入211高校的行列,可惜在差不多达到条件的时候教育部却宣布不再评选新的211高校了! 当年浙大合并的几个学校中,杭州大学是对自己的校名最珍惜的一家,合并的时候就对校名作了保护,省内并非没有高校不觊觎这个校名,也有领导想打造一个新杭大,却都没能达到目标,以至于浙江也是全国不多的没有一所以省会城市命名的高校的省份之一。只是,即便再也没有别的高校叫这个名字,但原来的那些高校名丢了也只能丢了,最多也只有存在于历史中。 再回到泸州医学院改名的事情上来,其实,它并不会因为改名而就让自身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同样,早已亲手断送了那个“四川医学院”名字的华西医科大学,当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时候,又有什么资格霸着这个名字呢?高校这些年一阵风一阵风似的改革,改名不过是最外化的一个表象而已。当高校的老师不能安心做自己,高校更不能坚持做自己的时候,我们已经丢失了许多东西,又何止是几个校名呢?
个人分类: 杂谈|16751 次阅读|80 个评论
泸医更名,川大缘何不淡定了
热度 53 liangdeng 2015-6-19 23:23
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表示反对,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 现在的四川大学,是由老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科大学三校分两次合并而来的。川大的合并,是强强合并,昔日成都科大、华西医科大的风头一点也不比老川大低,也正因如此,每次合并后的磨合期都是伴随着一些痛楚的。 第一次合并是在 1994 年,老川大和成都科大合并。成都科技大学在 80 年代就已经是全国重点,是曾经科学院下属的三所大学之一(另两所分别是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大后隶属于教育部),在工学领域拥有不错的口碑,而老川大则长于文理。国家要办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合并是大势所趋,川大的合并是全国高校合并的试验田,是由总理李鹏亲自来抓的。老川大自然是很愿意合并的,而成都科大则有些不情不愿,最后好说歹说总算合并到了一起。 然而,合并后两校间的磨合却是异常痛苦。合并后的校名就是个问题,叫四川大学吧,成都科大委屈,感觉自己不是合并,而是被川大给吃掉了;叫成都科技大学吧,老川大也不同意。最后不知哪个大神,提议叫“四川联合大学”,两家才勉强接受。但这样也不好,毕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这两块商标还是很光鲜的,自家不用,别人注册去了,岂不吃了大亏,这才在四川联合大学后面又加了一个括号,注明“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成都人的幽默从此校名可见一斑。 结果当年的高考生源一落千丈,原因是考生找不到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弄个四川联合大学,还以为是某三本院校呢。据我所知,好像也只有一届校友毕业证书上是四川联合大学,很快学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多方面的工作,才将校名改回来,是为四川大学。 合并的好处是大大的,比如说两校合并后,手牵着手共同迈进了 211 高校的行列。 相比于后面和华西的合并,老川大和成都科大的合并那点痛苦都不是什么事。 先是有人找到当时的川大校长卢铁城,说要拿几个亿给川大建设一个医学院。卢铁城校长很有战略眼光,婉拒了对方的好意,因为他知道华西医科大学迟早会和川大合并。 卢校长为什么知道呢?可能是因为两件事。一是 1998 年 5 月,江泽民主席在北大校庆上讲话,提出国家要拿钱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当时有风声,说是卫生部将不再管大学,也就是说,隶属于卫生部的重点医科大学将会下放到省里,比如华西医科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是医学领域的四大名校之一,风头比川大盛多了,尤其是口腔医学,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鼻祖,只需去查一查其他名校口腔医学的三代,差不多都有华西的校友影子。跟她一比,川大确实挺屌丝的。 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昔日老川大和成都科大好歹是邻居,仅隔了一条路,而华西和川大有半小时的路程。 困难是有的,但川大还真就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白富美的故事。刚跨入新世纪,也就是 2000 年,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揭开了川大历史新的一页。 合并的好处是大大的,比如说 1998 年选出了第一批 985 高校共九所,没有川大,而合并后,川大的名字很快就出现在了接下来的 985 高校名单中了。川大拿到了大笔的经费,科研教学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并拿出 20 个亿修了江安新校区,校区建成还上了新闻联播,也算是大大风光了一把。 华西医科大学能和川大合并,固然有其利益诉求,但两校合并如此之快,其中也有不少形势所迫的味道,毕竟不抱个大腿,没准卫生部不管了,下放到省里,别说 985 、 211 ,连重点都不是了,还傲娇个甚。 但合并吧,确实让老华西人感到憋屈,所谓的独立出去的无稽之谈一直都有。 15 年过去了,新的川大在谢和平校长的带领下,早已经旧貌换新颜,有了很大的发展。昔日的三校经过朝夕相处,渐渐气血相通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合并带来的集成效应正在日益显现。老川大、老科大、老华西大家愉快的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平静的生活因为泸州医学院的更名被打破了。 泸州医学院要改名四川医科大学,首先是华西的海外校友反对,然后才是川大学校层面的公开叫板。 华西医科大学在1953-1985年这段时间里校名是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川医是华西医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名字,偏偏老川医人业务上太过较真,一不小心就把川医的影响搞得很大,使其成为了华西医学的另一身份标识。 在成都,有问路的“川医怎么走?”;有问诊的“在哪里挂川医老专家的号?”;有问学的“川医的临床分类是什么?”···这些事每天都在上演,鲜活灵动,充满着市井气息。虽然 ,四川医学院在85年就已经不存在了,但川医却继续骄傲地存在着,存在于市井生活中,也存在于教科书中。川医当年的一些成果已经写进了教材,并直接冠以川医之名。 现在,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简称也是川医,华西老校友不干了,这不混淆视听吗? 可问题来了,泸医改名是省里极力促成的事情,教育部也已经批复,要撤回决议,不是让省里和教育部自己扇自己耳光吗? 不过川大这次是卯上真格的了,明确表示不同意,要求教育部复议。如果教育部不同意,还会采取其他措施。 说到底,川大是进退为难,反对得罪教育部,不反对则对不住华西的老校友。正如川大给教育部的复函中所说:川大合并的稳定局面来之不易,如果川大不能给华西校友讨个公道,华西那边就会有重新独立出去的念头。这真有点“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悲情意味。 华西那边的一些老师也表示,如果泸医执意如此,那么以后在招收研究生和科研合作方面会与对方保持距离。当然,川大学校层面对此没有明确表态,也不可能表态,毕竟这话说得有些不太厚道,视之华西老校友的气话即可,不必过度解读,跟胸怀也没关系,毕竟这事搁谁家都很伤感情。值得一提的是,泸州医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正是华西的硕士校友。 所以,川大这次不惜顶撞教育部,除了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也是对华西老校友们一个交待,这其中 多少有些不得已。而泸医呢,难道要步川大的后尘吗?泸州医学院简称泸医,也是川内乃至西南片区很有些影响力的品牌。泸医更名,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首先,医学院是否有必要更名为医科大学,更名后系科设置怎么办?其次,更名是否考虑过老泸医人的感情,创业维艰,泸医的品牌也不是一天两天成就起来的。 古人云,名者,实之宾也。如果川大这次真能把这事给顶回去,不仅川大出息了,教育部也出息了,整个高等教育界也大大的出息了一回。之于川大,以下犯上,主动维权,这不就是精神独立的范本吗?之于教育部,虚心纳谏,过而能改,不正是民主的范本吗?之于整个高等教育界,则明确传递一个信号,世道变了,风气正了,改名这种投机取巧的把戏再也行不通了,还是多下点实在功夫吧,如此,我们的高等教育界岂不大大出息了一回?
23664 次阅读|95 个评论
四川大学的“卓越教学奖”有了下文
热度 32 mdzhao 2015-3-24 13:47
记得去年四川大学在周鼎事件之后急急宣布将开展“卓越教学奖”的评选,虽然学校一再说明这个奖的推出并非危机对策,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奇怪的是,学校原来宣布在推选候选人之后要在2015年1月进行全校性的网络投票,想来媒体一定非常关注,一旦开始投票应该会有报道,而此事却在此后似乎偃旗息鼓了,再无下文。当然紧接着的寒假和春节,让大多数人把这个事情都忘记了。 不过这个“卓越教学奖”现在终于有了下文,原来是原计划于2015年1月7日至11日的网络投票环节延后了。2015年1月6日,川大教务处发布通知说,由于正值学期期末和学生考试阶段,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期末考试工作,保证广大师生的参与度,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经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评审工作准备会讨论,决定将该奖项的网络投票延迟至下学期开学后。3月16日,教务处再次发布通知,决定从3月17日至21日进行网络投票。3月17日,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网络票选活动正式开启,15位候选教师接受师生的网络投票。 此事在3月23日被 《中国青年报》报道 之后,马上成了热点,许多媒体跟进作了报道和评论。不知为何,原来也对此事比较关注并在博客中被广泛讨论的科学网,似乎还没有对这个信息跟进。据报道,川大的这次评奖遭遇了一些老师的“抵制”。 * 在网络上拥有众多粉丝的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谦在微博上表示,这个奖的设置,如果是对周鼎“自白书事件”的回应,显得太弱智;如果是激励教师重视本科教学,问题更严重。他认为,此举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可能事与愿违。谢谦甚至表示:“为了本科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为了教书育人者的尊严,坚决抵制这个荒唐无稽游戏奖!” * 微博名为“锅盖庵主”的周裕锴教授在微博上表示,难道获奖和未获奖教师之间的差距真有100万元、50万元?“不知这愚蠢的政策是谁定的?周鼎老师估计也未料到会是这样。”周裕锴还在答复网友时说,川大以前的评价机制本身并无大错,错的是不讲论文质量、只看数量的唯量化指标。若屈从于一两个人的牢骚和舆论的压力,随意改变评价机制,这才是最可悲的。 * 同样深受学生欢迎的四川大学教授王红,谢绝了教务处的参评邀请,但她不认为此举是“抵制”。在给教务处负责人的短信中,她更多列举了个人和家庭原因。她解释,川大给了自己极好的发展平台,她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也获得大量荣誉,2008年凭国家级精品课而不是科研课题获评正高职称,都体现了学校对她的充分肯定,“教学奖励已拿得很多,再多无益”。“不自荐,万一被喜爱我的学生或关心我的同事推荐进入初选名单的话,恳请教务处老师们第一时间将我的名字删去。”她还在微博里说,“其实我衷心希望爱学术又爱学生的同事们获取此奖,尤其是优秀的青年同事,你们才更需要。” * 此前引发舆论风波的周鼎,则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方设立此奖,“看上去是新方法,其实还是旧思维”。他反问,有哪个老师敢说我是为了这100万元去上课的?如果敢这样说,肯定没人去选他的课了。就像是奥运会拿金牌,拿到了金牌奖励100万元,但全民体育跟上去了么? 对这个“卓越教学奖”,肯定和否定的声音都有,各种评论已经铺天盖地。其实去年对此事我就写过一篇博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至今还是这个基本观点:对教师来说,重赏未必能赏出一个好老师。上课是一份良心活 ,既然是良心活,那不管你有奖或无奖,对一个认真讲好课的老师来说,基本没多少差别。所以,现在就不再多评论什么了,但还是想把媒体没交代的一些事情介绍一下。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川大的投票网站,主要是看看有哪些候选人。发现周鼎不在这个15人的候选人名单里,据说这15名候选人是在原来30人的基础上挑选出来的,不知他是否上了那个30人名单。记得科网赵燕博主曾预测:周鼎100万大奖一定不会颁给他,50万的一等奖也没戏,大概会在二等奖和三等奖中间拿一个奖,(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2920-854945.html ) 看来这个预测也不准确,周鼎连候选人都没戏。想想也是,让学校这么难堪,就别想什么奖了。但我想川大还是显得有点小家子气,给一个奖其实没什么,给谁不是给啊?而此前高调抵制卓越教学奖的谢谦教授倒是名列15位候选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后看到报道说,谢谦在微博上解释了原因:“分管副校长电话我,此奖是常年奖,每年一评,奖金来自校友捐赠,不是国家资金。他希望我支持学校的工作,推荐材料由教务处准备,不用麻烦我。我与校长没私交,从来没对过话,他这样礼贤下士,我好意思再拒绝吗?” 我倒是有点好奇,不知道这个 高调抵制过卓越教学奖的谢谦教授最后是否会得奖?不过,还是不要预测了吧,一切皆有可能。 好吧,反正再过几天,这个100万大奖究竟花落谁家就应该见分晓了。别的不说,川大的这个100万弄出来的动静绝对超过浙大的心平奖,广告效应足够了。
个人分类: 其他|22037 次阅读|56 个评论
在北美的大学周鼎照样评不上教授
热度 50 Majorite 2014-12-25 08:47
在北美的大学周鼎照样评不上教授 熊丙奇先生为四川大学周鼎没能晋升教授而抱打不平,今天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见转载。 “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周鼎这么说,其实讲这样话本身就不妥当,辩证大法活学活用多年,往往使人把不同性质的东西硬拉一起进行比较,偷换概念进行诡辩或虚设稻草人一样的命题,然后轻轻地一推就倒的驳斥。 在北美,大学 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的工作任务分4部分:(1)教学,占40%;(2)学术研究,占40%;(3)行政事务( 校内事务,各自工作小组、任职) ,占10%;(4)对外影响或国际声誉(学会、评审、编委、专业委员会、社会兼职等、),占10%。教学质量如何,主要由学生评,分18个方面,例如,学生从所教课程是否学到东西?老师是否把问题讲清楚?改试卷与作业是否认真、按时、公平?老师是否对所教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科进展有深入了解?等等。科研的评价,看经费,看文章,看专著,特别强调创新与专业领先作用,由校外(国际上著名的同行专家)无利益冲突的同行专家外评(本人就函评过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大学教授晋升的申报材料,无评审费)。综合起来,由系里教师职称委员会(三人小组,由正教授组成,系主任不参加)评,分别就上述4个方面拿出意见,意见正面写,不用否定句。例如,我们说“XXX先生近5年来在国际该专业主流期刊发表了7篇文章”,而不说“XXX先生近5年来发表文章不多,平均每年还不到2篇”。最后结论分三级:(1)无保留意见的同意晋升;(2)有保留意见的同意晋升;(3)不同意晋升。若是(2), 基本不希望;若是(3),根本没希望晋升。系里与学校皆没有名额限制,条件成熟一个,晋升一个。这就是北美教授晋升评审的潜规则。论文被引用情况不是评价因素。系主任独立拿出自己意见。然后,上述三方面意见,在上报大学职称委员会之前交职称申请人过目签字,如果此时认为申报把握不大,可以撤回材料。到达大学的材料在大学职称委员会会上讨论决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再没有其它程序。在大学职称委员会开会时,会议秘书会通知申请人在办公室等电话,一旦会上有异议,申请人可以解释情况。会议仅讨论申报材料上出现的内容,道听途说的内容不会讨论。职称申报材料全部保密,会后,职称委员会委员交回全部材料。 如果周鼎的学术研究与其他候选人比,只得10分(满分40),而其他教授尽管教学不如周鼎,但还可以得分30-35分(满分40),最后周鼎还是晋升不了教授,因为做教授,上述4个任务,缺一不可。我想四川大学也正是这样评教授的。 只教学不科研的人只是讲师,而不是上述定义下的大学教授。 此外,一个不做入流科研的人即使在课堂上也很难是一个好教授,因为他不了解科学前沿的最新动态,仅讲解N年前陈旧知识,即使讲的再精彩,学生依然学不到最新的知识,必然影响其在科研前沿突破口处的创新性。 我在教授职称委员会近10年,没有一人在申请晋升之前来敲我办公室门的,没有一人求我帮助或打听消息的, 这就是正常的大学风气, 没有网上所揭露的中国大学那样的不良风气——评职称靠关系、靠后台、靠送礼。在加拿大任教23年,没有见过一个评不上教授,到处哭诉的。每一个评不上教授的人,也都心甘愿服,只怨自己努力不够。 在北美大学,优秀的人在40岁之前就升正教授了。当然,也有不少到退休年龄还是副教授的,这部分人主要在拿到终身教职之后,放松了科研,科研少了,文章少了,经费没了,最后干脆彻底放弃科研,多教学与管理。这些副教授的心态:不愿、但是也不得不心甘愿服。北美科研的经费申请比国内难多了。在国内有SCI文章20-30篇以上的人科研经费用不完,愁钱多没法花。 有位中科院研究员曾说:【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EI文章13篇……这样的成果在高校早就评上教授了,但在科学院仍然评不上研究员。】如此说来, 中科院的研究员比高校的教授难当。据我了解, 发表国际SCI/EI文章13篇, 在北美不一定能找到助理教授的位置, 有的做了2届博后的人,发表文章还不止这个数呢。上世纪80-90年代只要在国外发表过2-4篇文章的,在国外找不到工作而回国的,立马就是中国的正教授或正研究员。同样的职务,中外的含金量有时是不一样的。有的中国博导教授整天NB哄哄的,常在博客里显摆自己“学术成果在国际专业领域权威刊物和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发表”,我查一下他们的SCI文章,有的才几篇,最多的也不到20篇,俨然牛得跟学术大佬似的,但是用北美大学的标准你们中绝大多数人连tenuretrack亦进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位老先生建议:【不要老拿国外说事,中国的事中国人说了算”,哪有什么“普世价值”这档子事】。其实,如果有一天,中国大学教授晋升(中国的事)由外国人说了算(即国际同行专家评审),那时候中国还真就有世界一流大学了。中国大学教授晋升评审方面的乱像,坏就坏在“中国的事中国人说了算”。但是,至少目前中国教授的评审还不能让国际同行专家评,否则王鸿飞说“95%的现有教授不称职、不合格”,就如德国统一之后,原先东德大学的教授几乎全部做不了教授,全部降级使用或下岗,连工资也是同级西德人的60%。 让好教师绝望的大学,办学价值何在? 发稿时间:2014-12-2503:32:59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 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四川大学教师的“自白书”在网上火了。周鼎表示他将退出公选课教学,“不再自取其辱”。   周鼎是一个好老师,2014年,他曾获川大第六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他深受全校学生欢迎,选课人数差不多能把系统给搞崩溃掉。他还荣获“四川大学2014年唐立新教学名师奖”——该奖旨在“鼓励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学生评价优秀的教师”。可是,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却落败,原因在于没有达到科研、论文的硬指标——迄今只写了一本半书、发表了四五篇论文。其获得的教学荣誉反而有一种羞辱的意味——你看,上课上得好怎么样?   这样的故事在高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教学再好,在大学里都是“虚的”,学校可以给你各种教学荣誉“虚名”,但在职称评审、考核中,科研、论文才是硬的,教学只是“工作量”要求,你花三周准备3学时的课,和走上讲坛给学生照本宣科,以及他人请人替自己给学生上3学时课,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都只是3学时的课。而职称才决定你在大学里的生存和发展。   我不想再谈如此考核、评价教师,会对高校的发展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或者呼吁高校应该调整评价体系,对教师实行分类评价等,而是想分析,为何这一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引起社会舆论关注,要求高校重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可至今却没有看到高校有调整的迹象。   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高校完全实行计划办学,而非开放办学,社会公众的质疑,甚至受教育者的抱怨,都无法影响高校的办学战略——高校办学只对行政计划的主导者负责,而不是对教育和受教育者负责。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可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却是在行政主导和计划体制框架之下进行。显著的特点是,学校如何进行办学,由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行政)决策,进而对教师如何进行考核、评价,也是由行政部门制定指标。而且,行政部门设置了制度,限制受教育者对学校选择的权利,在报考大学时,无法充分选择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如果对大学办学不满意,也不能选择放弃申请转学,除非退学再去参加高考。   这带来的一个结果是,行政部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老师有意见,不是问题,只要上级主管部门认为学校办学政绩显著即可——而今天在所有行政领导眼里,学校最重要的政绩就是论文、成果;学生有意见,更没有问题,学生再怎么不满,也得承受,否则怎么拿到学位?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放弃教育和学术追求,就按行政下达的指标,去搞课题、经费,而学生也只有忍受越来越低的大学教育质量——清华还有少数学生站出来为老师请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只是发出一声叹息。   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开放办学制度。首先,学校的重大办学战略,不能仅由政府部门和学校行政决策,而应该广泛听取与学校办学相关的群体的意见,公办大学尤其如此,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的钱,以及受教育者的学费。发达国家的现代大学,首先实行理事会治理,学校应该办成怎样的学校,是把经费投向科研,还是重点投向教学,都由大学理事会决策,这样的办学战略决策,就让大学的办学,符合社会对大学的期待,而不是随意由行政领导决定把大学办成怎样。我国没有这样的决策机制,纵使舆论有再多质疑,但却反馈不到办学中。另外,由于缺乏合理的办学决策机制,大学的自主权和舆论的监督,也时常混淆。   其次,学校和受教育者,应该双向选择,不能对受教育者的入学、培养、学位授予,实行计划管理,以此限制受教育者对学校的选择。我国大学之所以可以不重视人才培养,是因为,不管教学搞得如何,学生为获得一张国家文凭,也得忍受,既然教学维持较低水平也相安无事,那么何苦花精力搞教学,还不如搞科研既有名又有利?可以说,如果不给受教育者选择权,我国大学就不可能真正重视受教育者的权利,进而也就不会真花精力投入搞好教学。给公众学校办学战略决策的参与权,给受教育者选择权,我国的大学,才能从计划办学走向开放办学,从重视行政政绩、围绕行政指标而办学转为真正重视教育而办学。熊丙奇(上海 学者) 原标题:让好教师绝望的大学,办学价值何在?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7501 次阅读|67 个评论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64岁的四川诗人周啸天以古体诗获得诗歌奖
热度 1 duke01361 2014-8-14 06:39
周啸天 教授 四川诗人周啸天以《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四川天地出版社)获得诗歌奖。 周啸天 生于1948年5月 四川渠县人,先后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数学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并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 曾获张浦杯《诗刊》首届(2010年度)诗词大奖、第三届华夏诗词奖等奖项。 周啸天教授自述   ……某也惭太白之豪情,愧少陵之物与,偷香山之格律,接眉山之兴会。拈管城之旧锥,作浮世之新绘。拓宽题材,趋生命意。……酌用兴比,略关美刺。……近体谨严,贵乎畅达;歌行恣肆,忌在滑易。诙谐之极,或出庄严之态;阳刚为本,映带妩媚之姿。诗有赠答,不为应景;餐到韭蓱,敢堕恶趣!平仄稍严,欲存唱叹之音;韵对从宽,不失萧闲之致。 代表作品 《将进茶》等。 《将进茶》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   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   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   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   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   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   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    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   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   紫砂壶内天地宽,绿玉斗非君家有。   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   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   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   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   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   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写翁帆杨振宁订婚》    二八翁娘八二翁,怜才重色此心同。   女萝久有缠绵意,枯木始无浸润功。   白首如新秋露冷,青山依旧夕阳红。   观词恨不嫁坡髯,万古灵犀往往通。 《写邓稼先》   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 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
个人分类: 潘学峰诗选|28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反观学界高管频频落马
热度 48 张显峰 2013-12-30 15:39
上个星期,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被曝因经济问题被检察院立案调查。这一令外界瞠目的消息,为本年度“学界高管落马丑剧”点了一个漂亮的顿号。它必然不可能是句号,下一季会怎样,相信来年一定有“精彩”。 之所以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本季故事足以支撑这一逻辑。褚健之前,是四川大学的副校长安小予被调查,再往前有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四川的三所高校校长、浙江大学一个学院的常务副院长……皆因经济问题落马。 相较于过去由一些学者、教授主演的学术腐败丑剧,学界高管的贪腐故事显然更夺人眼球;相比论文剽窃、成果造假的种种丑闻,学界中人被“孔方兄”斩落马下的剧情无疑刷新了人们对象牙塔的认识。学界已非人们想象中的净土,高管落马的节奏某种程度上就是官场的克隆。 当然可以有正面的解读,反腐利剑刺向过去很少触碰的学界,既显当局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表明对学界的监督终于从“道德谴责”走向“法制问责”,从动嘴皮子到动真格。但无论怎样解释(抑或掩饰?),终究是使人忧愤和痛心的。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言:“他们头上不是没有法律法规的金箍儿,而是平时没人认真去念那道紧箍咒。从来不头痛,等到自己头痛、社会更痛时,悔之晚矣。” 落马的这几位中,褚健和我算是有一点交集。大约七八年前受命采访他,对他的谈吐和学术追求印象较深。他算得上浙江大学本土培养的学术明星,是中国控制系统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术履历相当耀眼,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被立案调查之前,这位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首批特聘教授已经进入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一轮候选人名单,假如不是调查来得早了一些,他或许已是“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者。一个颇有学术成就的大学副校长,因经济问题将身陷囹圄,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和痛心的。它已不是某一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学界的悲剧,不光毁了一个科学家的人生,对学界来说也折了一根可以借力的大梁。 贪念毁人,但轻纵也毁人,学界高管频频落马既是个人之贪所酿,也何尝不是过去监管缺位所致。既往发生的很多学术不端甚至腐败,我们总习惯于“内部消化”,缺乏独立的问责,更别说司法介入了,但病灶养成,终要扩散。罪罚这些学界高管的同时,我们也当反思管理不善和法治不力。近些年,随着国家财力日长和对科技教育的重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高管手中不光握有对学术生杀予夺的大权,也握有支配丰厚经费和资源之权,如果不扎牢制度的篱笆和构建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并紧盯不放,仅靠个人“觉悟”,恐怕只会害了更多人。 同时也当反思“学而优则仕”的学界用人体制。管理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也是“水”比较“深”的领域,让本该纯粹和静心的科学家担当此任,就算在腐败恣肆的环境中能傲然不染,那也是极大的损耗和浪费。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15519 次阅读|58 个评论
CN域名杯博客征文大赛走进四川大学
热度 5 zhengwen2013 2013-11-20 11:28
2013年11月13日,CN域名杯“科研梦,从这里起步”博客征文大赛校园行来到了四川大学。 虽然天公不太作美,有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这似乎并没阻挡住四川大学学生会同学的工作热情,我们来到校园时候,已经看到我们活动的横幅高高的挂在食堂门前的中心广场主干道上,在活动现场已经围满了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我们到了就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可以在这个雨天但我们并不寒冷,已经被同学们的热情把我们的活动现场感染的热闹非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下午一时,同学们渐渐离去,希望我们今后还有机会来到这个美丽而热情的校园。 四川大学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引领学术的时尚风范,从此次活动体现的积极热情得以见证 ,通过多媒体展开此次活动在校园的宣传。 CN 域名杯“科研梦 从这里起步”博客征文大赛火热报名中! 报名地址: http://zhengwen.sciencenet.cn/index.php?s=/Index/infield.html
个人分类: 征文大赛|44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招聘启事
talentblog 2013-11-8 11:25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创立于1896年,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的办学可上溯至1907年四川高等学堂化学门与应用化学门的开办,沐锦水之灵气,循求是之传承,逾百年来的办学历史亦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加快学科建设发展,学院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竭诚欢迎海内外杰出人才加盟。 一、 学科带头人 (一)岗位 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研究方向1人; 物理化学——催化化学研究方向1人; 放射化学——放射化学各研究方向1人。 (二)聘任条件 1、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年龄40岁以下,身心健康; 2、具备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3、能把握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对学科建设有战略构想。 二、 特聘研究员或副研究员 (一)岗位 无机化学1人; 物理化学1人; 分析化学1人。 (二)聘任条件 1、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年龄60岁以下,身心健康。 2、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促进本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具有著名大学相关专业本科课程授课经验; 5、英语为母语; 三、相关待遇 提供所需的实验室、充足的启动经费及优厚的薪酬待遇,具体面议。 四、招聘程序 1、请申报者提供如下材料: 1)详细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及现任职证明; 3)1000字左右个人学术成就介绍; 4)受聘后的工作思路及设想; 2、由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初选,通过后再按有关要求填写相应推荐表和提供其他材料。 五、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邮政编码:610064 联系电话:028-85412291,85412290 传真:028-85412291 联系人:苏晓渝 李倩 邮箱: chem@scu.edu.cn Faculty Recruitment - College of Chemistry at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University (SCU), founded in 1896, is a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directly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Located in West China, SCU is a high-level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under Projects 985 and 211 with over 100 foreign nationals among their diverse faculty. This strong support and long history has created an excellent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a great educational tradition in 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t SCU.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its high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t SCU is actively recruiting high level faculty candidates from home and abroad.We offer a generous start-up package, laboratory space, and competitive salaries (specifics are negotiable). We are currently hiring multiple facultyin the following two positions: 1. Multiple faculty positions at the Full Professor level with research emphasis in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and Radiochemistry. Requirements: - Strong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exceptional accomplishments. - Less than 40 years old. - Ability to directa nationally-funded major research program. 2. Multiple faculty positions at Assistant, Associate and Full Professor levels with research emphasi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Requirements: - Ph.D or equivalent degree in relevant area. - Less than 60 years old. - Extensive teaching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 Native English speaker (required). For full consideration, please submit a curriculum vitae, a degree certificate(e.g. a copy of your diploma), proof of your current position (e.g. a letter from your current employer), a stateme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1000 words), a research plan. Please submit these materials electronically to chem@scu.edu.cn . Contact us: Ms. Xiaoyu Su or Ms. Qian Li Address: Wangjiang Road 29, College of Chemistr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Sichuan, China Tel: +86 028-85412291, +86 028-85412290 Fax: +86 028-85412291 Email: suxiaoyu@scu.edu.cn
5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大学木田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招聘启事
talentblog 2013-9-2 10:35
根据国家和我校有关文件,结合目前木田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需要,决定招聘3-4名研究助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 一、应聘人员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爱岗敬业,责任心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室工作,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3.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4.具有硕士学位,具有环境工程、发酵工程或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背景;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身心健康。 二、岗位职责 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建筑与环境学院木田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以下研究工作:纤维素类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研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有机废水废物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三、招聘办法和程序 1.个人申请:将个人简历、各类证书(证件)扫描件等材料发送至邮箱tangyq@scu.edu.cn。 2.考核考察: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木田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选聘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核考察,确定拟聘人选。 3.拟聘人选报学校审批后,按学校规定签署劳动合同,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四、报名方式 1.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9月30日 2.报名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建筑与环境学院A501室 3.联系方式:联系人,汤老师;联系电话,028-85990936,028-85990937;邮箱,tangyq@scu.edu.cn, yuqint@gmail.com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3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立四川大学,以及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5-8 14:09
个人分类: 图论|5790 次阅读|8 个评论
九眼桥上震过桥
热度 1 yejian 2013-4-16 08:21
荷花池旁,剥雄蕊的采花女 脸蛋儿和油菜花一样娇艳 理科楼里,小罗老张的二重唱 歌声一天却比一天伤感 李晓鹏的躁狂,蓝萝卜的梦想 世界杯的包间,阿贝买的香烟 烟圈儿散尽,绵竹喝干 乱哄哄定格在九四年那个夏天 滨江路的麻辣烫,六舍后的鲫鱼汤 九三路的煸肥肠,街边边的串串香 吴丁丁的猪蹄水,杜天棒的征婚榜 培根路的歪录像,陈阿标的大包场 队列里的阿黄,练兵场的首长 两广盛产标兵,雄赳赳的丹英 实验室的冰啤,考研前的牌局 趴上铺观战,观牌不语的老余 看三家指挥,含恨而去的侯皮 生理课的积极,找考场的着急 罗春勤的笔记,女生楼的神秘 梦中的艳遇,像罗岫泉的太极 外文系的美女,209的婚礼 刘老师的兔子,李老师的鸡 还有的人看了录像就说自己不是东西 望江楼上发过痴,薛涛井边题过诗 水井坊里喝过酒,浣花溪边牵过手 锦江边上种过菜,武侯祠里打过牌 川大之春出过彩,狗腿子演得尤其跩 磨子桥上练过摊,葩耳朵上耍过蛮 青城山上扯过草,九眼桥上震过桥 上铺床板试过刀,老师面前发过飙 足球场上扯过拐,兄弟感情不要摆 土地坡上掉过泪,长城屋头行过贿 卧谈会后装过疯,考场里面发过懵 莉女侠的江湖大,黄辣丁的吹功凶 阿香拳法有点松,春来香功臭烘烘 还有的人两百多斤逢喝必醉几个人都抬不动 久违的事想起还是辣的 久违的你一不留神霸占了我毕业纪念册的初页 二十年后我们相约重回校园 依然鲜活的是同学们的糗事同学们的笑脸 但,再过二十年 我们早老的痴呆能否经得住时光的考验 让我们一起留下一本书吧 记住当年唱过的歌 记住当年搂过的腰 记住朝夕相伴的人 记住我们共同的岁月和青春 川大90生化班毕业20周年大聚纪念文集开始征文 纪念册主编:罗春勤同学 纪念册副主编:待定(据贡献情况定) 征文对象:全班同学 征文要求:每人至少1篇,3000字打底上不封顶,请能者一定多劳 征文主题:与90生化有关的一切国事家事、鸡毛蒜皮 配图要求:请尽量找一些自己珍藏的实物和图片资料 征文体裁不限
3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川大学考研考博试题 + 数学分析 + 高等代数 + 微分几何
热度 2 zjzhang 2012-5-6 11:43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163551-1-1.html
个人分类: 考研考博试题|5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有多少研究生来自农村?
热度 54 gfcao 2012-4-28 09:09
从四川大学算起,我带过的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大概有四十人左右,印象中似乎只有几个学生来自城市,也许俺这农民对城市子弟缺少吸引力?或许有人会说:“地方大学只能招收分数相对较低的农民子弟。”你恐怕说错了,广大 60% 的生源来自广州市,这是市政府的要求,因为广大是以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学校。如果政府放开,肯定在广州早就是一本招生了。有意思的是,无论在广大还是在川大,我的研究生都来自农村。除了广大的学生一少部分去了农村,绝大多数学生都留在了城市工作。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留城市还是去乡村是个自主选择的事情,然而,现实迫使毕业生们都涌向了城市,因为城市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远远优与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许小可博主大可不必为我的观点介怀,在招生问题上我们说了都不算,对我来说,网上辩论的唯一作用就是磨牙、休闲。你们能进重点,我为你们高兴,你们能进城市工作,我为你们祝福,这与我的观点无关。至于说到公平问题,恐怕首先要把公平的内涵搞清楚,它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什么这么难?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业问题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的,最终带来的必然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那些主张大学生练摊、卖肉、掏大粪的人才真的是误国误民。就业难的根源不难找,城市已经没有能力承载每年数百万的就业大军。城市子弟大多不愿意下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子弟大多不愿意回乡,就业问题能解决才怪。正如我前几篇文章中所阐述的,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业技术才是解决公平问题、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我有个小朋友生活在东莞的一个小镇(原来就是农村),这个镇一年的 GDP 相当于整个珠海。他比我小了很多,算不上饱读诗书,但在当地一年的收入顶得上我好几年。如果你动员他上北大清华,估计他会去,但如果你动员他毕业后去别的大城市工作,估计他多半不愿意。如果中国多一些这样的乡村、乡镇,我想就业问题自然就没有这么难解决了。当然东莞的发达靠的是什么不在本人的探讨范围内。 有人觉得,不应该扩大大学生招生规模,可不扩大又怎么办呢?农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少,中国偏远地区的教育、生活等问题的解决不是个简单问题,这里可能又要说点让人听起来不舒服的话。有一次听一个到贫困山区考察的朋友介绍,那里最穷的家庭穷到让人无法想象,全家人合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你别质疑我的消息来源,我记不清楚是谁说的了。国家每年给了当地数百万的救济款,当地政府克扣就不说了,钱发到百姓的手上,他们不是想办法以钱生钱,而是吃掉、喝掉了,你给他捐物,他把物品变卖了继续吃喝。当然,这是极少见的现象,但毕竟存在。所以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仅是口号的问题,农村的发展之路还遥远得很。不是我悲观地看,科学网的大多数博主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城乡差别的消失甚至反转了。 依我看,除了国防科技不可一日懈怠,政府目前不妨暂且减少一点未必迫在眉睫的科技计划之类的重大项目,例如转基因大米之类的项目可以暂时不搞,追赶国际一流大学的脚步也可以暂时放慢,先把中国农村问题、国人整体生活水准提高问题解决之后再来做这些事情不迟。
个人分类: 随笔|12403 次阅读|62 个评论
中国学者完成了右旋钩吻碱的全合成
liuyingxiang 2012-4-26 12:06
钩吻碱(Gelsemine)是具有高度聚集笼状结构的吲哚类生物碱,它的结构包含6个环系以及7个手性中心,在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上极具挑战性。 四川大学秦勇课题组博士生周旋、日本东北大学药学研究生院岩间佑介等在《德国应用化学》2012年4月发表的题目为“(+)-钩吻碱的仿生全合成(Biomimetic Total Synthesis of (+)-Gelsemine)”的研究成果被选为当期hot paper。作者采用以由 D 构型的酒石酸二乙酯制备的化合物(R,R)-氮杂环丙烷为原料,经过分子内Michael 加成反应,酸催化烯醇-氧鎓离子关环反应(2到3)等关键步骤,经过25步反应,顺利制得(+)-钩吻碱,总收率约1%。其中采用烯醇-氧鎓环合反应作为制备笼状结构关键步骤的合成已证实与钩吻碱家族生物合成途径有关。 作者:Xuan Zhou, Tao Xiao, Yusuke Iwama, Prof. Dr. Yong Qin Challenging: (+)-gelsemine was synthesized from (R,R)-aziridine 1 in 25 steps with approximately 1 % overall yield. A multi-step, one-pot enol–oxonium cyclization cascade was used to construct, simultaneously, the E ring, F ring, C3-stereocenter, and C7 quaternary stereocenter. This synthesis using the enol–oxonium cyclization reaction as a key step to make the cage structure has demonstrated the proposed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the gelsemine family.
个人分类: 药物化学教学|4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四川桃花源记
dongzg101 2012-4-19 05:30
四川的桃花又开了,一起去春游,走走红军长征的路,在树下喝喝酒,读读历史书啊!就诗兴大发,做几首打油诗!画几幅画!去北京看看画展啊!去伦敦看奥运啊! 走慢点啊!记得带上去年成熟的桃子! 年轻人也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回家考考公务员!
个人分类: 国际关系|1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庆典在川大举行
health229 2012-4-13 22:14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庆典在川大隆重举行 八十载化学发展造福国民,壬辰年共聚川大再谱新篇。4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大学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暨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庆典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为庆典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希,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顾问程津培院士,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协主席谢和平院士等出席大会及庆典活动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坐。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的化学会主席(会长),来自美国、以色列的部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有关领导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有关院士、专家教授,中国化学会学术奖励合作单位、国际化学化工领域企业中华区总监(总裁)等在主席台及嘉宾席就座。   刘延东国务委员在贺信中表示,欣闻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谨致热烈祝贺,并向中国化学会全体会员和全国广大化学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贺信说,八十年来,中国化学会以促进化学领域学术交流、宣传普及化学知识、发现培养化学人才为宗旨,不断鼎力奋进、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中国化学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提升学术交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化学领域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国化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国化学会以成立八十周年为新的起点,团结动员广大会员和化学工作者,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立足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化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加强化学科普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深化化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提升我国化学研究和应用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届年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致大会开幕辞。他首先代表中国化学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来自美、英、德、日、韩化学会的同仁和来自台湾化学界的同仁,以及来自海外的广大同仁、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向大会承办方四川大学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谢。姚建年说,中国化学会的八十年,经历了坎坷漫长的发展道路,终于迎来了今天的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学事业得到新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他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化学大家庭中的重要力量,不仅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而且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姚建年表示,中国化学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几代化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放眼未来,中国化学会将发扬光荣传统,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开拓进取,为发展我国的化学事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为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不懈努力。姚建年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创建创新型国家中,化学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中国化学界同仁围绕本届年会“化学的使命”这一主题,更加关注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中国化学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希代表中国科协致贺辞。他代表中国科协向大会的召开及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表示热烈祝贺。陈希指出,中国化学会成立八十年来,在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大力发展我国化学学科、培养化学创新人才、广泛传播化学科技知识、扶持推动化工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会员单位和广大化学科技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成为推动我国化学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陈希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无论是推动我国传统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国从化学大国向化学强国转变,都为广大化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为中国化学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难得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增强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把协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团结带领广大化学科技工作者,在促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继续努力,为促进我国化学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致贺辞。他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人民向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年会和庆典的各有关领导、海内外著名科学家、全国各地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欢迎。他指出,“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化学产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化学科学技术相关行业、企业继续推广环保新技术,大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三废”的综合利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曲木史哈说,“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学产业体系。这次盛会,为四川省化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大家加强学习、研究、交流,为促进四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为促进四川化学行业的发展、带动全省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代表四川大学致欢迎词。他代表四川大学对年会的召开特别是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中国化学会及大会组委会对川大的信任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川大的关心支持致以崇高敬意。谢和平校长指出, 四川大学化学学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在百余年来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学术传统、完备的科研体系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谢校长说,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需要来自化学科学技术的推动和贡献。相信本次年会围绕“化学的使命”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学界的全球声誉,加强化学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为造福全人类作出贡献,也必将有力促进四川大学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开幕式上,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化学会、日本化学会、韩国化学会和中国台北化学会的主席(会长),分别代表各自化学会致辞,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中国化学界的同仁表示问候,并与中国化学会互赠了礼品。   中国化学会在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0-201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首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第二届“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第三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等六大化学奖项,并举行了中国化学会八十华诞纪念书籍《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1982-2012)》发布仪式。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以“化学的使命”为主题,有包括50位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院士在内的5500名专家、学者等应邀参会,共设立19个分会场、9个论坛(包含6个中外双边论坛),是历届年会中参会人数最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届。年会共收到研究论文4040余篇、墙报2631张,涉及研究领域广泛,热点议题集中,研究水平较往届明显提升。本届年会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任执行主席,会议为期4天,4月13-16日将举办6个大会报告、571个分会邀请报告、834个分会口头报告。4月16日下午,将举行第二次大会报告及闭幕式。   相关背景:   中国化学会于1932年8月4日在南京成立,英文名称为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缩写为CCS。 中国化学会是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化学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由具备完善的会议条件和良好声誉的国内知名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轮流承办,是我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化学盛会。最近三届化学会学术年会的参会人数均超过2000人。   四川大学是中国化学会的重要会员单位,与中国化学会历史渊源颇深。1935-1937年曾任四川大学校长的任鸿隽先生是一位知名化学家,为中国现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1937-1941年曾任四川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78年始任成都科技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的张洪沅先生不仅是一位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也是1932年8月中国化学会筹备和成立大会的全国45位发起会员之一。 转载自四川大学主页 http://www.scu.edu.cn/news/cdxw/webinfo/2012/04/1333155219807621.htm
个人分类: 科学动态|1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3卷第86期_四川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zjzhang 2012-4-8 11:57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3卷第86期_四川大学2005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pdf
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3卷第85期_四川大学2006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热度 1 zjzhang 2012-4-6 21:36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3卷第85期_四川大学2006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pdf
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3卷第84期_四川大学2009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热度 1 zjzhang 2012-4-6 17:45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3卷第84期_四川大学2009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pdf
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
AIPBeijing2010 2012-3-29 15:04
4 月 13 — 16 日,四川大学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 28 届学术年会 点击下载 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AIP与《中国科学》杂志社).pdf 论坛地点:四川大学基础教学楼 C104 论坛时间: 2012 年 4 月 13 日 14:30-17:40 2012 年 4 月 14 日 08:30-16:30 2012 年 4 月 15 日 08:30-11:30
个人分类: 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北京代表处中文网站|2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茧成蝶:难以忘却的考博求学之路
热度 21 lysyxcs 2011-12-31 17:26
我2004年考取博士,2007年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虽然考博重要性认识得晚了一些,但幸运的是最终还是成功了。 自1984年大学毕业到2004年考博,这期间的20年是努力工作的,所有注意力和精力几乎完全集中在了教学工作上,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是否需要拿个硕士,更没有想到考博。当时一直担任班主任(就是现在的辅导员),同时还有教学工作。现在想来,班主任工作让我耗费了大量精力(现在也不后悔,在此期间培养了不少优秀中小学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业务提高和学习。 在1997年评副高以后,我就意识到了学历危机。报考了硕士研究生,可惜各门成绩差的太远,这让我很是失望。但从此我开始了英语复习。我的英语底子很薄,上大学后才开始学习ABC,又隔了十几年没有看过,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期间让我震撼的是,不少年轻的同事考上了硕士、博士。这也使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质疑。 2003年,我被聘为教授。这更使我重新审视大学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其肩负责任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理性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开发其个人潜能,让其有生存竞争力,有尊严的好好活着,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因此传统讲授知识的方式需要改变和完善,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教育技术辅助,需要新的知识获取源,更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作为教师必须开阔视野,不断学习,向大师学习,方能跟上时代步伐。 有了这些新的认识后,我决定奋起直追,直接考博。报名后,我买了一些复习材料。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再拼一下,必须考上。在考前最后一个月里,我有些吃不住了,也有些动摇了,但我用项羽的话激励着自己,如果考不上,就“无颜见江东父老”,如果这次考不上,我就接着考其他学校,反正不再回家见人了,就这样我挺住了。2004年4月22-23日,我参加了西北大学博士入学考试。 当成绩公布时,由于公告栏在四楼,我两腿发软竟然爬不上楼梯,用双手硬是把自己一步步拉上去的。想想自己拼搏的过程,禁不住留下了热泪。当时正在西北大学学校食堂吃饭,食堂大妈可能看到我不知何故哭,还赶过来安慰我。 这难以忘却的考试征程至今记忆犹新,同时也在不断的激励着我前进。而这也坚定了我的人生理念: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年轻人好好努力吧!不过我感觉我还年轻。
4097 次阅读|36 个评论
四川大学胡震剽窃案最新动向
热度 6 fs007 2011-12-27 02:05
寻正 我持续关注四川大学胡震同学剽窃案,因为胡震指责我说我没资格审查其论文,我进一步向物理学界人士发出了调查信,包括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在这里汇报初步进展。 一、公义之心缺乏,中美皆然,主流并不关心剽窃案例,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评估这一案例。 二、近墨者黑,中美皆然。跟胡震相近的人纷纷为之说情,支持他的剽窃文是合理的学生论文,胡震的美国同学更多地是质问我的打假动机。胡震看来做人还是挺成功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力挺胡震的北大教授反而没有回应我的调查。 三、物理学界的道德观大有问题。回应我的调查的,一半同意我的结论,另一半则认为胡震的论文无可指责。 四、我向普度大学的物理系所有教师发出了调查信,几乎全无反应,一位教授回应,强调胡震的论文无可指责。因此,胡震回应说普度大学调查认可他的论文,也不全是谎言。 五、即使是支持胡震论文无可指责的,也会在七弯八拐之后,认可 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没有独特的剽窃评定标准 。绝大多数学者强调剽窃的认定标准是统一的(Universal),但也有清华大学的教授认为这个简单问题是一个陷阱。 下一步调查计划,鉴于物理学界被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成了两个阵营,我决定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向物理学界的杂志编辑们调查,看他们是否也对实际案例漠不关心,只会在适当场合吹漂亮话(Lip Service)。 鉴于四川大学的不作为以及此案例的特殊性质,我将进一步向全美高校的校长教务长发信调查,看他们针对来自国际的学生在以前的学校内发生剽窃案例,而原学校不愿处理或者包庇时,美国的高校应如何做? 我的这些调查,让我几乎把握到了为什么学术界针对剽窃高调不断,人人义正词严,但另一面,却总是暴露出大量的剽窃来。我期望我的这些调查,最终让我可以从学术立场撰写学术论文,研究这一现象,并为美国高校提供剽窃案例调查处理的策略,推进学术纯洁。 钱思进教授提供了一个律师事务所针对此案的分析,在此分享。 此为中文版:law-high.pdf 此为英文版law-high.pdf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6202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钱思进关于四院校鉴定之说的申明
热度 7 fs007 2011-11-20 01:35
寻正 钱思进教授向我转发了他向胡震发出的相关申明,言简意赅,切中要害,附合我此前对相关问题的猜测。跟胡震同学的支持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胡震的支持者到我的博客进行恶性灌水,试图以灌水贴掩盖正常讨论的贴子,我删除过分的贴子,仍然一如既往,还恶言相加,实在让人对这些人烦透了。 钱思进申明: 胡震: 你屡次声言, 4 所院校都说你的论文没有抄袭。而事实是 ( 1 )上星期,普度大学负责学术监管的副校长回复我(同时抄送给普度校长),明确指出,他们对你的论文的态度是,因为它是在中国完成的,普度大学一直静候着中方大学(川大或北大)的详细核查结果。完全没有讲“你的论文没有任何问题”。 ( 2 )关于川大,我一年多来,一直请他们将“对你的论文的详细核查结果”告知给我,但至今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按照川大自己制定的规章条例对你的论文进行了核查。只知道,川大曾回复说,他们“认为由北大进行核查更合适”,但北大研究生院一直也没收到川大邀请北大协助核查的公函。我也一直不知道他们回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详细内容,直到 1-2 周前才得知他们只是讲到“毕业符合程序、等等”,并且最近还讲到“核查仍在进行之中”。 ( 3 )关于北大,我最近向北大各级领导咨询,得知北大从来没有对你的论文做过任何正式的核查。只是个别老师表达了他们的个人看法。我昨天还向有关领导询问,如果核查,应该按照川大的还是北大的规章条例进行。核查必须一字一句地对比,并且独立核查组的成员必须与本案无关。 ( 4 )至于费米实验室,如果你能出示官方核查组关于你的论文中不存在抄袭的正式结论,我将非常愿意看到。 注:此邮件系钱思进教授主动发送至我的邮箱。我非常欢迎此类讲事实而非人身攻击的内容。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3174 次阅读|13 个评论
2011年9月,四川大学
harveyho 2011-11-14 12:02
2011年9月,四川大学
是典型的成都天气,多云,有些阳光洒下。 早上在川大漫步。街上的喧嚣一进大学就几乎没了。正是喜欢大学的原因。 最美的建筑还是那些老建筑。门口一塘荷叶荷花,好点缀。 桂花的香气: 教师居住楼。老式的,喜欢。 庆祝国庆62周年: 校门旁的荷花池: 小平的字:
个人分类: 大学|3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读者推荐一幕学界“荒诞剧”
热度 29 张显峰 2011-11-3 13:58
读罢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思进先生在《科学时报》上讲述自己“举报”一个本科生“抄袭”其论文的遭遇,让人五味杂陈。 要完整复述这个故事,恐怕要费一些笔墨。情节的环环相扣,主人公的费尽周折,就这样不加修饰地拿去拍电影,也能拍出一部不错的故事片。不过,我倒是不觉得十分惊讶,因为这样的情形虽然荒诞了些,却是当下很多学术不端事件的真实投射,也让人们对当下学界浮躁的根源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这里略去钱教授如何发现这个学生“抄袭”不表,单讲“举报”的过程。钱教授书面向北大物理学院和研究生院报告此事,要求核查,被告知此论文属四川大学应由川大核查(此生由四川大学保送至北大读研),于是投书川大,川大却以“对论文相关领域不了解”为由,踢回北大,这是第一回合。钱教授再次向北大研究生院报告,院方表示只要川大发一封公函,就可启动协助核查程序,结果川大收到钱教授发去的电子邮箱和传真号码后,至今没有回音,这是第二回合。钱教授将论文抄袭情况写成详细报告提交给川大仍不见音信,于是找到教育部,却发现整个教育部找不到一处负责处理本科论文问题的部门,再三请求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质量监督与信息处同意将材料转交川大,这是第三回合。钱教授再次去信川大,希望告知核查结果,川大则称已向国务院学位办回复公函,钱教授又询问“学位办”,却被告知此事不在职权范围,已转至其他部门,至于转到哪里不得而知,建议找川大索取,这是第四回合。钱教授随后多次致函川大,今年4月终于等到回复,说已向国务院学位办作了说明,建议询问学位办……自此,此事没了下文。 之所以大费笔墨,复述这个故事,是因为故事中的细节实在引人入胜,看看钱教授来回穿梭的身影,不能不慨叹北大、川大和教育部“踢皮球”的技术,如果中国足球能有这样的水平,何愁踢不出国门;当然也是因为,故事的结局多少有些超乎常理,故事的主角,一个是普通的学生,一个是学术地位显赫的名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差异,让钱教授讨要一个说法毫不困难,但现实是:四年奔波申诉,至今毫无结果。 其实严格地讲,将这个学生和钱教授当成故事对阵双方并不确切,我们看到的故事,是从大学到教育部,一层层所谓的“制度”“规定”,一次次轻而易举地将来自钱教授的“威胁”挡了回去,在围绕“论文抄袭”展开的一系列角力中,“抄袭”的主角儿根本不知在哪儿。本该信守学术公信的大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再一次成了学术不端者的“保护伞”。 过往的很多学术不端举报案件中,举凡类似的包庇概是因为被举报者有着不一般的学术地位或者社会地位,其动机尚可理解,但钱教授所“举报”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又何以如此呢?钱教授的遭遇暴露了国内学术监管的严重错位和制度缺陷,只对“上级”负责的官本位规则使大学和监管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底线,甚至保护“不端者”也已成为一种本能。 如此严重的“应激反应”,我们的教育和学术是该好好看看“医生”了!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10688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钱三强之子指自己研究生剽窃 历时一年打假无果
dony327 2011-11-3 09:50
2011年11月03日 08:24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7月29日,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的博客上,刊登一篇长达6500多字的名为“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还将打假论文抄袭原稿全部贴出。文章称,2007年9月从四川大学毕业并保送北大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胡震,本科生毕业论文造假,而钱思进历时一年进行学术打假。 学术打假向来引人关注,而此次北大教授亲自打假,对象还是自己所带研究生,自然关注涌动,评论汹汹。针对钱思进希望川大对胡震论文造假予以核查,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原副院长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回应:“川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已经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回复了公函。”他认为,胡震毕业完全程序合法,授予学位证、毕业证没有问题。 博客说缘起: 他跟从我写论文 抄我的文章还不改 1日成都晚报记者打开钱思进博客网页,首页上即看见图文并茂的“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的文章。文章中叙述2006年底至2007年5月,四川大学应届毕业生胡震到北京大学跟从钱思进做毕业论文,当胡震请求钱思进在毕业论文审议表上签字时,钱思进发现胡震的论文大量抄袭了他之前发表的学术论文。钱思进在得到胡震承诺“删除不是自己写的所有部分”后,在审议表上签了字。但胡震在2007年9月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后,钱思进发现,胡震的毕业论文终稿全部保留着那些抄袭造假的章节段落。据此,2010年6月开始,钱思进启动了历时1年多的学术打假。 1日上午11点30分,成都晚报记者电话联系北大物理学院,但并未采访到钱思进教授本人。记者向钱思进的电子邮箱发送了采访请求,并在博客上留言,截至昨日记者截稿,钱思进未对此作出回复。在他博客上,写着“目前我在日内瓦,工作特别忙,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支持”的一行话。 文章显示,这一年来,钱思进奔波于各部门之间,希望对造假论文核查,而他称“至今无果”。在文章中,他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地罗列了这一年来同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锋”。他的打假理由为:胡震抄袭造假部分主要出现在其论文的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而其中第三章占全论文正文篇幅约60%,而且胡震用承诺骗取其签字。 多次联系川大 请川大核查造假遭拒 川大:已回函国务院 2010年6月,钱思进第一次向川大提交实名书面报告,7月7日,得到川大物理学院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回复称,“川大物理学院内教师对胡震论文相关领域不太熟悉了解”。同年9月,钱思进向北大研究生院的汇报,该院表示需川大先发公函,北大才能启动协助核查程序。公函未到,川大应用物理学系(胡震所在系)回复:学院还在进一步核实。两次“过招”之后,钱思进又于同年10月再次提起实名举报,根据《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对胡震本科毕业论文认定为“一篇充满抄袭、剽窃和造假的文章”,向川大提出“给予核查”的请求。由于多次询问川大核查事宜无回应,钱思进又找到教育部相关部门咨询,最后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质量监督与信息处责成川大处理。去年12月,钱思进联系川大教务处,得到回复,“川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已经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回复了公函”。钱思进又向教育部相关部门请求查看回复内容,但被该部门以“该函发给国家主管部门,不给个人查询”为由拒绝。 今年3、4月,钱思进两次发函,一次发信,请求索取川大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内容。4月18日,川大物理学院新任院长回复,该校已向国务院学位办进行了说明,请他向该部门查询。而公函内容,钱思进称至今未看到。 记者调查 川大物理学院原副院长: 钱导师签字放行论文胡震的毕业程序合法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联系上了给钱思进回第一封函的川大物理学院副院长,该副院长目前已经卸任。据他回忆,当时收到了钱思进报告,学院开会讨论,经研究,“认为胡震的本科毕业论文在北大导师指导下完成,对该事情的认定及处理应由北大物理学院做出。”钱思进在其文章中也承认:“所有我的签字都是事实,但这些是被胡震欺骗的情况下发生的。”原副院长根据当时胡震毕业论文答辩程序,认为:“毕业论文答辩严格按学校要求,相关环节材料(包括导师意见)充分。”学院提交给学校的最终结论是:胡震毕业完全程序合法,授予学位证、毕业证没有问题。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知情人介绍,在高校中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导师给学生论文签字通过了,过了几年,又来打假,说论文抄袭。他透露,胡震本科毕业论文由钱思进指导完成,而且硕士研究生也跟从钱思进,研究生毕业后,胡震直接去了美国。 胡震其人 因成绩优异保送北大 毕业论文在北大完成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胡震曾是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03年级的学生。据川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透露,胡震在校期间成绩优异。2007年,他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北大研究生。成都晚报记者从2007年川大保送北大名单上看到,胡震被保送了北大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 据了解,川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北大物理学院采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川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可前往北大,在北大物理学院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毕业时,需返回川大答辩。胡震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到北大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他的指导老师正是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 对话钱思进 我被他欺骗了! 我们也想过将他退回川大,但后来又想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还是接收了他! 他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我签的字,所以我必须纠正我的错误! 我就是要一个川大(或任何主管部门)的核查结果! 成都晚报记者联系上了事件当事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他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不会让这次学术打假不了了之,一定要一个结果,如果没有结果,我会一直追下去,绝不罢休。” 成都晚报记者:您在博客中写到,胡震的事情您已经奔波一年了,现在好像还没有结果。 钱思进:是的,这一年里,我反反复复地联系,两次向川大书面实名举报,至少发了近50封电子邮件,发给川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收到正式的书面回复。 成都晚报记者:您说胡震是骗取了你的签字,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钱思进:当时胡震在北大做了半年毕业论文,他是在返回四川的前几个小时,才给我看了全部内容。同时,他拿出一叠川大毕业论文评审表格让我签字。我一看,就很生气。因为当时北大物理学院正在反复讨论三四个北大上我课的本科生,在一次开卷考试中,也是严重抄袭。学校当时正在严肃慎重地处理此案,其中抄袭造假最严重的一个学生被取消了保研资格,受到了严重警告处分。我想,我们正在查处论文抄袭造假这个事情,怎么又遇一个敢抄的。于是,我严重警告他,‘你这样,我不可能给你签字’。在他保证删除抄袭部分,我才签了字,但毫不犹豫地在“论文的创新能力”一项中给他的论文打了我能打的最低分(A-B-C-D-E中的“E"),在“论文质量”一项中给了他分数“D”。后来证明,我被他欺骗了。 成都晚报记者:其实在他2007年9月入校的时候就发现了他没有删除,为什么那时没有处罚他? 钱思进:开学他一到校,我就发现他的毕业论文没有删除抄袭部分。我当时也告诉了学院,我们也想过将他退回川大,但后来又想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还是接收了他。 成都晚报记者:胡震是您指导的研究生吗?为什么在他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又来打假呢? 钱思进: 他是我带的研究生,为了培养他,在他读研的时候还专门给了他一个出国机会。为了我们科研课题组的研究,派他到美国学习半年。半年后,他说时间不够, 需要延长学习时间,我又给他延长了半年。回国半年后才突然告诉我,自己要去美国读博士。因为他学习的内容是为我们课题组的科研服务的,他的背信弃义,把我们未来几年的课题研究计划全部打乱了。我很气愤,胡震当初就没有资格进北大,现在居然还这样做。我向北大书面汇报了他本科生毕业论文造假的事情,北大说, 因为是本科阶段的事情,需要四川大学核查。 成都晚报记者: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而且又是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钱思进:学术打假与时间过去了多久没有关系。像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学术造假,也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他的论文还不是一样被核查,并不得不引咎辞职。论文抄袭,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事关道德诚信、学术风气问题。如果让这种学术造假的人得逞,一次得逞就可能永远得逞。而且对其他学生极不公平,其他学生可以说,胡震这样抄都可以不了了之,那我们也可以抄。如果胡震这样的抄袭造假得不到核查,那么川大制定的那部《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将形同一纸空文。 成都晚报记者:有人质疑,本科生论文造假,应该追究指导老师的责任,您怎么看呢? 钱思进:我承认有我的责任,他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我签的字,所以我必须纠正我的错误。我纠正错误的办法就是要求核查,把这个事情一追到底。我也不希望我带出来的学生,是因为学术造假才获得的成就。 成都晚报记者:您希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如果一直没有结果呢? 钱思进:我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川大到底核查没有。川大说给教育部发了公函,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个公函的具体内容。我就是要一个川大(或任何主管部门)的核查结果,像胡震这样的论文算不算抄袭?如果算,抄袭了多少?至于根据这个结果川大怎么处理,我无权干涉。但是,如果核查结果是不算抄袭,那我还要继续举报。我不会让这次学术打假不了了之,一定要一个结果。如果没有结果,我会一直追下去,绝不罢休。 另一当事人进展: 昨日,记者向北大研究生院了解到,胡震于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然后到美国普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记者也试图多方联系胡震,在人人网他的主页留言,希望联系采访,至昨日截稿,仍没有回音。
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不能止于个案
热度 16 张显峰 2011-9-26 12:38
四川大学有位叫李小光的副研究员,因为著作抄袭了别人的论文,被学校查实后“双开”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留用察看一年),还被追缴所获的奖项奖金和项目拨款。 这是近年来我所见到的对学术不端者最为严厉的处罚了。如果说中国有哪一所大学和世界接了轨,我想四川大学是可以凭这一条入选的。四川大学也透过这个案例向人们证明了一件事:学术不端在中国并非具有天然的抗药性——不可治、不能治。 但是这一非常给力的举动,在网络上却褒贬不一。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李小光不过是个“小人物”,小人物的倒掉无非是价值权衡的牺牲品。甚至有人质问:为何专拣软柿子捏,不敢拿有些院士开刀? 其实对于学术不端,本不应有什么“软柿子”或者“硬石头”,任何不端者都当成为“臭鸡蛋”,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那为何人们却会有这样的猜忌?是因为过往的众多学术不端举报案件,比这严重者有之,涉及人物比这权高位重名气大者更是不少,几乎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与四川大学这次行动之迅速、追究之彻底、问责之严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样的“反差”或许是成长中的历史遗憾,但众多这样的“遗憾”不断叠加,就会让人们对学术界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对学术界反击不端的努力失去信任,对行政部门“零容忍”的表态丧失信心。人们只相信一点,那就是相信运气——被查处只是因为交了霉运,才成了牺牲品。 当既有的规范和制度不能被有力捍卫,当破坏规范、违反制度者不能被公允问责,“双开”一个李小光的效应几乎约等于零。就像严处了一个挪用科研经费的院士候选人,并不能让更多人相信科研经费动不得一样——没有人轻易相信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坏。因为他们看到的,是身边众多的“问题学者”逍遥法外,一两个严厉的判例,怎可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相反,它会让学者们坚信,只有爬得更高,拥有更高的荣誉,靠上更硬的后台,才会交上更好的运气,就算运气偶尔不好,结果也不会太坏。 当然,四川大学的这次“不容忍”应当拥有掌声,但如果止步于一例的严厉,让“运气说”坐实了,那李小光可真就成新时期科研战线的窦娥了。有关行政部门总在强调要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咱们能不能就从四川大学的这起个案开始,让“零”这个字眼回归它的本义?否则,人家会说我们的学术监督机构都是不识数的“纸老虎”。(17点50分修订)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647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四川大学对“李小光抄袭事件”作出处分决定zz
热度 1 voith 2011-9-22 12:38
http://www.scu.edu.cn/news/cdxw/webinfo/2011/09/1316481526406005.htm 时间: 2011-09-21 09:56 来源: 社科处 责编: 李雁      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和专家鉴定,四川大学日前认定本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小光副研究员学术抄袭属实,并对其作出严肃处分。   2011年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来自台湾的苏建州先生举报,称本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小光副研究员2009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太一生水为中心的考察》一书第八章严重抄袭台湾师大郑倩琳小姐2003年硕士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接到举报后,四川大学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程序,责成社科处进行调查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2名校内专家和1名校外专家认真鉴定,一致认定李小光抄袭属实。对专家鉴定结果,李小光本人表示认可,并对自己的抄袭行为写了书面检讨。在此基础上,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召开会议,认定李小光的行为是一起严重违反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的抄袭行为。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和校务会研究决定,给予李小光如下处分:   1. 解除对李小光的副研究员聘用,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   2. 给予李小光开除公职留用察看(察看期一年)的行政处分;   3. 撤销李小光已申报立项的2010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并追回拨款;   4. 建议四川省社科联撤销李小光因《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太一生水为中心的考察》一书获得的一切荣誉和奖项,并追回全部奖金。   为严肃党纪,经中共四川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经中共四川大学党委常委会讨论同意,决定给予李小光开除党籍的党内处分。   四川大学历来十分注重加强师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管理,近年来成立了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并制定和实施了《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校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已正式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新同学开学第一课,要求每届研究生新生入学第一课必先学“学术道德”。 
2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四川大学副教授抄袭论文被开除公职党籍
热度 2 mazheng 2011-9-21 20:38
来源: 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1/182123194414.shtml 四川日报网消息 (记者 孙琪)今年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太一生水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严肃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事由:副教授照搬硕士论文133页   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台湾苏建州先生的举报,称李小光副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太一生水为中心的考察》(巴蜀书社2009年5月1日出版)一书中,第八章内容严重抄袭了台湾师大郑倩琳在2003年6月发表的硕士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同一时期,已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帖,曝光这一抄袭行为。网友将李小光的著作与郑倩琳的论文进行对比,发现李的书中有133页内容与郑的论文基本雷同。这133页是从第234页至第367页,为书的第八章,分六个小节,包括:第一节《庄子》之宇宙生成论、第二节《黄老帛书》之宇宙生成论、第三节《鹖冠子》之宇宙生成论、第四节《管子》之宇宙生成论、第五节《吕氏春秋》之宇宙生成论、第六节《小节》。而郑的论文共分九章,从第三章到第九章,也分别论述这些内容。   经对比发现,书中的第八章内容除没有涉及论文的第五章外,其余内容的段落、注释、标点、表述与论文基本一致。但李并没有在著作中提及引用郑的论文。   调查:抄袭行为属实遭严处   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71年12月的李小光,本身是哲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拥有副研究员的职称。他在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中,在川大著名学者项楚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太一生水》的研究报告。这一领域因较少人研究,其成果也更加受肯定。   接到举报后,四川大学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程序,责成学校社科处进行调查,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李小光的著作进行鉴定。鉴定成员包括2名校内专家和1名校外专家。   经专家的认真鉴定,一致认定李小光抄袭属实。对专家的鉴定结果,李小光本人也表示认可,并对自己的抄袭行为写了书面检讨。在此基础上,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召开会议,认定李小光的行为是一起严重违反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的抄袭行为,要予以严肃处分。   目前,学校已解除对李小光的副研究员聘用,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给予李小光开除公职留用察看(察看期一年)的行政处分;同时,撤销李小光已申报立项的2010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并追回拨款。   【声音】   学校:违反学术道德 严惩不怠   记者从川大社科处了解到,川大历来十分注重加强师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管理,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四川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为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今秋开学起还正式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对一切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怠。”社科处相关负责人说。   省社科联:评审学术成果要先“三查”   据了解,李小光的这部著作曾在去年入选省社科联的“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并获得三等奖,奖金为8000元。昨日,记者联系到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办公室主任黄兵,黄兵表示,接到四川大学发来的调查属实通知后,将按照评审规定对李小光的获奖予以取消,并收回所颁发的奖状和奖金。   黄兵说,省社科联因获奖人的严重抄袭行为而取消其获奖资格,这么多年来是“头一回”。“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要更进一步规范优秀学术成果奖项的申报资格和程序。”据他介绍,每年他们要接到近8000项的学术成果申报量,审核任务重。如何防止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著作入选?他认为,首先对公开出版的著作,其出版单位就应当认真把关。对前来申报的著作,省社科联要对每一项成果都将进行严格的查“实”、查“新”和查“重”。
个人分类: 杂议|23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四川大学皮革系建系90周年庆
health229 2011-9-17 20:46
四川大学皮革系建系90周年庆
燕山放歌,锦水含章;九秩星火,弦歌相承。2011年9月,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将迎来建系九十周年华诞。9月17日,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隆重举行庆典大会。 和院长、皮革系系友在皮革楼大厅张铨教授铜像前 和院长、皮革系系友在皮革楼大厅张铨教授铜像前 皮革系展示厅 皮革系90周年庆 皮革展示厅2 系庆90周年晚宴 皮革楼大厅 皮革系展示厅3 庆典主会场,四川大学浙江皮革校友会会长张明发先生发言 皮革系系友、皮革系教职工及皮革系学生合影 系友签名 实验室部分成员、皮革系系友在庆典主会场 实验室部分成员、皮革系系友在基教楼前 90年沧桑巨变,90载薪火相传;90年砥砺前行,90载春华秋实。我们相信,四川大学皮革系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与辉煌!大家相约:四川大学皮革系百年诞辰再相聚 !
个人分类: 皮革见闻|1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活动指南
health229 2011-9-15 20:47
[转载]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活动指南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90周年庆典公告(第四号) 主庆典活动安排 庆典活动主题:“弘扬学术、展示成就、联络校友、凝聚人心、共谋发展” 9 月 16 日(星期五)下午及 17 日(星期六)上午:报到(皮革楼) 9 月 17 日(星期六)下午:主庆典 14 : 00—15:40 庆典大会 15 : 40—16:00 合影留念 16 : 00—17:30 学术论坛 9 月 17 日晚上:庆祝晚宴 9 月 18 日(星期天): 热爱专业奖颁奖大会 校友与在校生联谊活动 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展览 参观皮革系、参观新校区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 年 8 月 4 日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 90 周年庆典公告 (第五号) 主庆典活动安排 弘扬学术 展示成就 联络校友 凝聚人心 共谋发展 9月16日(星期五)下午及17日(星期六)上午: 报到(地点:皮革楼) 16日晚19:00 陈治军奖助金颁奖活动(皮革楼二楼会议室) 17日上午10:00 企业家与在校生联谊活动1(皮革楼会议室) 17日上午10:00 校友与在校生联谊活动1(皮革楼研究生教室) 9月17日(星期六)下午:主庆典(五教演播厅) 庆典大会(五教演播厅) 主持人:何有节 时间:14:00-15:50 程序 四川大学校领导讲话 中国皮革协会领导致辞 兄弟单位代表:陕西科技大学领导致辞 兄弟单位代表: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领导致辞 广东皮革校友会代表致辞 浙江皮革校友会代表致辞 张扬教授:“川大皮革系的历史沿革” 张铨基金委员会主任陈武勇:“皮革90周年系庆与张铨基金” 皮革学科建设、张铨基金捐赠仪式 合影留念(校行政楼前)15:50—16:20 学术论坛(五教演播厅)16:20—17:30 主持人:石碧 时间:16:20-17:30 中国皮革协会 陈占光—— “中国皮革行业发展及展望” 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 张明发—— “积极创新,开拓先进皮革制造业之路” 院长致答谢辞 论坛活动结束 9月17日晚上6:30:庆祝晚宴(北苑餐厅) 9月18日(星期天): 1、广东皮革校友会热爱专业奖颁奖大会(新校区,9:30) 2、瑞星企业实习实践奖学金颁奖大会(皮革楼报告厅,9:30) 3、校友与在校生座谈会活动2(皮革楼报告厅,10:00) 4、企业家与在校生联谊活动2(皮革楼研究生教室,10:00) 5、兄弟单位与皮革系教职员工交流活动(皮革楼各实验室、资料室、会议室 及教室) 6、参观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7、参观新校区 8、星期六、星期天(9月17日-18日)为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日(全体教职员工) 川大皮革系90周年庆地图 庆典系列活动联系人 会务组:张宗才 9月16日下午及17日上午:报到 联系人:邱华军 9月17日上午10:00企业家与在校生联谊活动1 联系人:何有节 9月17日上午10:00校友与在校生联谊活动1 联系人:徐波 9月17日下午:主庆典(五教演播厅) 联系人:程海明 9月17日晚上6:30:庆祝晚宴(北苑餐厅) 联系人:邱华军 9月18日(星期天): 1、广东皮革校友会热爱专业奖颁奖大会(新校区,9:30) 联系人:彭必雨 2、瑞星企业实习实践奖学金颁奖大会(皮革楼报告厅, 9:30) 联系人:周华龙 3、校友与在校生座谈会活动2(皮革楼报告厅,10:00) 联系人:周华龙 4、企业家与在校生联谊活动2(皮革楼二楼研究生教室,10:00) 联系人:何有节 5、兄弟单位与皮革系教职员工交流活动(皮革楼各实验室、资料室、会议室) 联系人:李国英 6、参观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联系人:范浩军 7、参观新校区 联系人:邱华军 8、星期六、星期天(9月17-18日):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日(全体教职员工)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9月13日 稿件来源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网站
个人分类: 皮革见闻|1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6月以来
scetcfujun 2011-8-5 15:02
熬过了一些日子,终于拿到了四川大学的博士入学通知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我自然还是高兴,当然也不缺乏泼冷水的伙计:几十岁了,还读啥子嘛,别读傻了。也算是一翻苦心。 暑假趁着机会,到内蒙、北京一趟,带着老婆孩子。逛了草原,见识了商品经济大潮下的牧民的好客和热心为人民服务的导游:拿着一件戏服让人穿了拍照,收钱;抱一条小羊,让游客拍照,收钱。当然公费旅游的人们可以豪放地让宰全羊和当王爷,背着妃子走(不包括进)。乘坐了马车、地铁、动车,托有关方面的福气,那些倒开的、停车的经历都没遇到。但是600多公里的铁路,火车可以走12个多小时,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北京有天热和下雨,赶上了气候还很不错。因为曾经10年前在那里混过几月,环境还不至于太陌生。敬仰崇高的建筑和精神。但是还是没机会进入毛主席纪念堂。 因为是跨专业,所以趁着暑假补下课先。不然博士弄不毕业,徒然给那些本来就泼冷水的人增加话柄——好比把柄。我最希望是博士一外可以进入小语种班学习,不至于花太多时间学习公共博士英语,只在需要时再学习专业英语词汇就可以了。因为我认为花那么时间学公共英语,却没有获得同样多的效果。有机会多学点数学技能更好。 暑假先学习了一下专业软件。也趁网络发达的便利,阅读了外国的战国历史,对大名、御三家、五摄家、幕府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可惜语言不过关,只能阅读翻译后的版本。 又在写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料,工作量大呀。 这是去学习,不管是不是值得和有前途,选择了就只有继续下去,所以把心思都放在研究上最重要。因为我是跨专业,所以要学的东西还多。第一学期,在成都的时间多,除了上课,我希望安排好课余的时间,多读点书。有很好的作息规律和作息时间,保证好健康身体、情绪平和非常重要。只是苦了我的孩子们,要周六来听我讲课。
个人分类: 未分类|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16个世界生物材料委员会会士(Fellow)
热度 1 郑玉峰 2011-7-28 22:03
引自 http://www.soudoc.com/bbs/viewthread.php?tid=8772140 ,并略微修正: 李恒德 (院士)清华大学 卓仁禧(院士)武汉大学 俞耀庭 南开大学 张兴栋 (院士)四川大学 曹谊林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朱鹤荪 北京理工大学 卢世璧 (院士)北京301医院 王身国 中科院化学所 姚康德 天津大学 周廉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顾忠伟 四川大学 郑振耀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冷扬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王迎军 华南理工大学 崔福斋 清华大学 黄楠 西南交通大学
2572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战略思考
kejidaobao 2011-7-19 10:39
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战略思考
徐志磊,浙江宁波人,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在国防科技领域从事尖端武器研究并做出重大贡献。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一次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两次国家发明奖四等奖和多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最近,刘延东国务委员在中国工程院的讲话指出:“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当前无论是经济发展、国家安全需求以及工业产品核心技术的掌握,都对我国STE(Science,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提出重大的战略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研究和开发(RD)的经费投入有显著的增加,在国家基金、重大专项等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额度,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STE三者之间,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思考以满足国家的巨大需求。研究三者之间的紧密耦合的战略思考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发展新兴技术和工业产品的重要问题。如何将科学、技术和工程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 加强工程科学的研究和实践 钱学森先生早在1947年就提出工程科学的概念,又在1957年发表“论技术科学”的文章,主张我国应大力培养工程科学家,并指出工程科学需要开拓的方向:如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流变学、核反应堆理论以及计算技术等。时至今日,工程科学的领域有了巨大的拓宽,在新兴的学科中纳米材料科学,大规模计算模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生物科学和技术都有惊人的进展。 新兴技术和工程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没有科学认识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工程科学的发展是必然的规律和需求,工程科学应该是STE中科学与技术、工程的桥梁、纽带或是驱动力,是创新的源头,如果说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重视和开发工程科学是必由之路。 2 研究和推动“以模拟为基础的工程科学” 2004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了SBES(Simulation Based Engineering Sciences,基于仿真的工程学)建议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中新的模拟计算学科,建议将工程问题的科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物理的预测,为传统的工程设计提供知识和技术,使工程师有能力预测和优化其系统,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工程科学开创了工程和科学一个新的时代,并成为有力的工具在21世纪引领工程和科学走上革命性的道路。 计算模拟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土木、化学、航天、核、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乃至城市设计、环境分析、油田、气象、地震、社会科学、国家安全、人口发展、金融、市场等领域。 当前我国计算机硬件设施能力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世界领先的超大规模计算机和计算能力已经开发出来,复杂系统的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材料应用的计算建模已经有了很广阔的发展,尽管我国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力尚跟不上需求,各学科领域中的模拟建模还有大量的核心挑战问题和障碍,但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只要我们有共同的认识和重视,在这个领域我们一定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 3 关于多学科设计优化 从技术研发到工程设计、制造生产过程,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研发框架,就是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方法,主要是应用计算优化技术解决复杂产品中的多学科交叉与耦合,回答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分析优化选择。它是继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之后的计算集成框架,包含从材料微观结构、芯片设计到宏观的工程结构,多科学、多尺度设计乃至成本分析。真正掌握综合优化分析能力,就能使我国的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4 战略思考的实例 美国MIT为目前国内新兴发展的太阳能电池(PV)项目提供的技术投资路线,有3个方面正好体现STE路线: 1) 基础研究驱动(革命性发展,15年或以上)第三代PV基础研究:量子点;纳米技术;多-多结技术;热光子技术;生物注入。 2) 技术驱动(改革性发展,5—15年)第二代PV技术转移:薄膜;集热器;有机;硅芯片100μm;硅电池效率25%。 3) 工业驱动(加速开发3—5年)第一、二代PV,应用科学和技术,Si原料价格降低;较薄的硅芯片技术;薄膜;工艺改进;性能改进;先进的集成、封装。 此例为我们提供了制订某一新兴产业(产品)开发的战略思考: 一是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推动关系,二是近期和远期发展的路线的部署,三是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科学院、企业之间如何目标一致协同开发,国家和企业投资方向、人才团队、设备投入等的分工合作,四是基金委支持RD如何与技术开发、工业产品生产过程的传递链相联接。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构甲骨文—读《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感
hillside 2011-7-15 23:22
  很早以前,一见甲骨文,大为叹服,文字真奇妙!就像当代的追星族,关注的其实是明星本人,而不是他(她)的扮演的角色。我不太关注甲骨文本身,更关心的是何等人士竟能识得如此玄妙的文字,因此知悉了不少甲骨文破解高手。有时候也想,这类似于谍报中的文字破译吧?但谍报或其他加密文件一旦破译,往往原形毕露。甲骨文则不然,这么多年只是破译了其中的一部分。不由得怀疑,是否破译方法不是最优。最近读了四川大学教授黄奇逸先生的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增订本) 鸿荒孤棹 》 <下卷>(上卷为《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更为大惊。黄先生说当今的破译基本上靠不住,连已成定论的女将军妇好也是子虚乌有。   我有一个想法,在这一点上是否可以与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密码技术高手通力合作呢?夏商周断代工程曾整合了天文学家等多方力量。据网文介绍,黄先生的学说并未得到认可,文中并有“ 客气的,说‘黄奇逸研究问题,有点像理工科’”。难道文理分界这么清晰吗?国外学者似乎并不如此鲜明。主编中国科学史的历史大家李约瑟以前即是化学专家。   黄先生的观点是颠覆性的,此外也有其它学者对不完全的解读(现有体系仍有不少甲骨文字对不上号)心存疑惑,那么,现有的甲骨文解读结论与结构需要解构吗?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4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痛悼念芶清泉先生
热度 5 xrchen 2011-7-1 20:16
沉痛悼念芶清泉先生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物理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创始人、吉林大学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芶清泉先生。芶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1 年 6 月 30 日 18 时在成都与世长辞,享年 95 岁。 芶清泉先生 1917 年 4 月 14 日生于四川省邛崃县, 1938 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科, 1942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4 年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师从吴大猷先生开始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 1946 年至 1947 年任北京大学讲师, 1947 年至 1949 年先后任华西大学、中央大学讲师, 1949 年至 1951 年任四川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51 年至 1952 年任东北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的前身)投入创建物理系的事业。 1953 年被高教部批准晋升为教授学衔,先后任普通物理、 X 光与金属物理、磁学、固体理论等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 1955 年至 1982 年任物理系副主任(文革期间除外); 1960 年创建中国科学院东北物理研究所(长春物理研究所前身),兼任所长; 1979 年他受教育部委托在吉林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1982 年调入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先后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联合),均为首任系主任或所长,并建立了首个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 芶清泉先生长期从事原子与分子物理、高压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长期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他提出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出发研究高温高压下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学术思想。为了适应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1963 年在钱学森先生的提议下,芶先生积极开展了物理力学中的高温高压物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解决百万到千万大气压范围内固体状态方程的新方法; 1966 年 2 月他与钱学森一起主持召开了我国首届原子分子物理与物理力学学术讨论会,促成了两门学科的长期合作与相互促进; 1975 年他出版的学术著作《人造金刚石》,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1977 年他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规划; 1978 年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物理力学的发展规划。他对人造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中国和国外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他在吉林大学开创并领导的高压物理与超硬材料研究工作,为后来的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芶清泉先生于 1982 年来到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后,提出 “ 必须首先建立科研基地,才能锻炼老师,培养研究生;才能出人才,出成果,从而发展学科 ” 的办学思想。在芶先生的亲自倡导和带领下,先后建立了超硬材料实验室、二级轻气炮动高压实验室、高温激波管实验室及瞬态光谱实验室、静高压实验室,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及高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芶清泉先生特别强调 “ 大协作,大团结 ” 和 “ 关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课题 ” 的学科发展理念。为此, 1984 年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福谦院士共同倡导,创办了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联合所),并与经先生共同担任首任联合所所长。联合所的建立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物院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使合作双方都受益匪浅,是大学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典范。着眼于世界前沿课题,他带领师生对氢原子(氢离子)团簇和常温核聚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金属氢和冷核聚变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在近七十年的从教生涯中,芶清泉先生为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繁重的教学组织工作的同时,一直亲临教学第一线。他主讲过普通物理、力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基础、金属电子论、磁性理论等课程,还编著了《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简明教程》等影响了一代物理学子的教材。芶先生治学严谨,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门墙桃李,众多弟子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栋梁之材;他亲自指导的学生中已有 5 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芶清泉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的需要出发,发现问题,攻克难点,发展学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就,出版了五本专著和大量科研论文,其中部分代表性的论文收集在《芶清泉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 芶清泉先生曾任国家科委物理学科组和冶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创刊主编,《高压物理学报》首任主编,国际著名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顾问编委,国际期刊《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ciences 》主编;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高级科学顾问。 芶清泉先生爱国敬业,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固体物理、高压物理及高压合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科学成就,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奋斗终生,贡献卓著。他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系统的、开拓性的贡献,必将永远载入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册。 芶清泉先生深受师生员工的崇敬和爱戴。在这沉痛的时刻,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芶先生的遗志,学习芶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坚持真理、严谨求是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在事业上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以我们的不断进取和优异成绩,告慰芶先生在天之灵。 他在科学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坚持真理; 他视科研工作为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富有创造性的、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是我们的骄傲。 敬爱的芶清泉先生,安息吧! 四川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 2011 年 7 月 1 日
个人分类: 精华转贴|9241 次阅读|7 个评论
沉痛悼念芶清泉老先生
热度 3 scuwhq 2011-7-1 12:20
著名 物理 学家、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创始人、杰出的教育家、中共党员、四川大学终身教授、吉林大学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的苟清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1 年6 月30 日下 午 18 时在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我国物理学界一颗明星陨落,噩耗传来,悲痛万分,深感惋惜。苟清泉 先生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学术成就,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芶先生1917年4月14日生于四川省邛崃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并留校任教,1944年由国立中央大学转到西南联大工作,任助教,并在国际知名学者吴大猷教授指导下致力于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1946年至1947年任北京大学讲师,1947年至1949年先后任华西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讲师,1949年至1951年任四川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8月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的前身)投入创建物理系的事业。1953年8月1日经高教部批准晋升为教授学衔。先后任普通物理、X光与金属物理、磁学、固体理论等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1955年至1982年任物理系副主任(文革期间除外);1960年创建中国科学院东北物理研究所(长春物理研究所前身),兼任所长。1979年受教育部委托在吉林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芶清泉教授长期从事原子与分子物理、高压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极其重大贡献。在长期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他提出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出发研究高温高下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学术思想。为了适应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钱学森的提议下,他从1963年积极开展了物理力学中的高温高压物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解决百万到千万大气压范围内固体状态方程的新方法;1966年2月他与钱学森一起主持召开了我国首届原子分子物理与物理力学学术讨论会,促成了两门学科的长期合作与相互促进。 芶清泉教授于1982年来到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后,首先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为四川大学应用物理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接着于1984年创建了高温高压与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由于当时系和所里的大部分老师以前都是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比较缺乏科学研究的经验,芶清泉教授指出:“必须首先建立科研基地,才能锻炼老师,培养研究生;才能出人才,出成果,从而发展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在芶老师的亲自倡导和带领下,先后建立了超硬材料实验室、二级轻气炮动高压实验室、高温激波管实验室及高温光谱、静高压等实验室,为西南地区原子分子物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芶先生特别强调,要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要讲大协作,大团结来发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为此,芶先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福谦院士于1984年联合创办了联合所(现名:高温高压物理所),并与经先生共同担任首任联合所所长。这个研究所已历时二十八年,联合所的建立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物院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使合作双方都受益匪浅,是大学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典范。芶先生不但在校外强调大团结、大协作,在校内也强调要团结有关专家(如田安民教授、吴大诚教授、缪竞威等教授)来发展和研究复杂体系中原子分子物理问题。 芶先生在研究选题方面具有远见卓识,他提倡:“要研究世界范围内关注的、有重要影响的课题。”芶先生指导研究生对氢原子(氢离子)团簇和冷核聚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金属氢和常温核聚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芶先生先后在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已达七十年之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先后创立了中国科学院东北物理所、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及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固体物理、高压物理及高压合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科学成就,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在近七十年的从教生涯中,芶先生为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繁重的教学组织工作的同时,一直亲临教学第一线。他主讲过普通物理、力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基础、金属电子论、磁性理论等课程,还编著了《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简明教程》等影响了一代物理学子的教材。芶先生治学严谨,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门墙桃李,众多弟子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栋梁之材;他亲自指导的学生中已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芶先生经过三十年努力,在四川大学建立了一支科研团队,建立了一个科研基地,培养了约三百名硕士、一百五十名博士研究生,与早期在吉林大学建立的科研基地相互配合,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业的进步奉献了最珍贵最美好的年华,必将永远载入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册。 他在科学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坚持真理; 他视科研工作为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富有创造性的、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家; 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敬爱的芶先生,安息吧!
82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公告(第一、二、三号)
热度 1 health229 2011-5-9 22:28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公告 (第一号) 燕山放歌,锦水含章;九秩星火,弦歌相承。2011年9月,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将迎来建系九十周年华诞。9月17日,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隆重举行庆典大会。 栉风沐雨九十载,砥砺奋进书华章。四川大学皮革系源于1921年燕京大学建立之制革学系,历经辗转办学、多次院校调整和专业整合,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术大师和领军人才的教学科研机构,是我国皮革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华诞庆典适逢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弘扬学术、展示成就、联络校友、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主题办好这次盛典,拟举办庆典大会、编志修史、学术论坛、校友联谊、校友讲座以及皮革文化月等系列活动。 岁月如歌,盛世相约。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诚邀各级领导、历届校友和各界朋友届时莅临川大,共襄华诞盛典,同商发展大计,再铸新的辉煌!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4月30日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二号公告 筹备组织机构 一、顾问委员会: 张扬 吴永声 吕绪庸 刘洪渧 廖隆理 郑晓梅 李英 李志远 骆鸣汉 张廷有 杨淑娟 兰先琼 二、领导工作小组 职责:综合协调 组长:何有节 成员:石碧;李志强;赵毅;陈武勇;刘晓虎;张宗才;彭必雨;程海明;林炜;邱华军; 三、对外联络组 职责:与校内外校友的联系;与学校相关部门的联系;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兄弟院校的联系等。 组长:彭必雨; 副组长:张宗才;周华龙。 成员:陈武勇;单志华;但卫华;王坤余;何有节;程海明;李正军;辛中印;楼敏;刘洪帝;徐波;戴红;刘文涛; 四、宣传工作组 职责:宣传、报道;皮革系、工程实验室宣传画册;编撰皮革系发展史,皮革展览;完善1952级—2010级校友名册暨校友通讯录编写合影安排;庆典活动摄像及光盘制作;与合作媒体的联系、接待新闻媒体采访;《川大校友》杂志“皮革专刊”准备;系庆网站等。 组长:程海明 成员:石碧;陈武勇;陈玲;但卫华;苏德强,戴红;唐晓蓉;邱华军;姚云鹤;刘文涛;辜海彬;张文华;陈彦;何有节;陈慧;学院团委学生会相关成员 五、会务暨后勤保障组 职责:领导、嘉宾及校友接待;活动场地及环境安排;会场布置;皮革展览;财务;协调交通、住宿、餐饮等。 组长:张宗才 成员:王坤余;陈家丽;陈敏;刘辉;邱华军;曹明蓉;谢玲;周荣清;徐波;李波;黄钧;曾琦;张长春;刘健西;罗怡;陶循建;汤华钊 六、学术工作组 职责:学术活动;论坛及校友讲座;张铨基金活动等 组长:林炜 成员:石碧;李国英;廖学品;刘彦;廖隆理;张廷友;范浩军;张新申 七、学生活动组 职责:皮革月系列活动;奖学金颁奖;新生入学教育与庆典联动;校友讲座;学生志愿者组织等。 组长:冯国涛 成员:苏德强;王晓兰;李晓秀;2011级辅导员;学院团委学生会相关成员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年4月30 日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 90 周年庆典三号公告 庆典系列活动安排 2011 年 3 月— 7 月 l 皮革系 90 周年征文比赛、 LOGO 创意设计大赛 l 皮革校友系列讲座 l 皮革文化长廊 l 皮影校园行 l “皮革杯”建系 90 周年乒乓球比赛 l 广州皮革校友会年会 l 浙江皮革校友会年会 2011 年 9 月 17-18 日 l 庆典大会 l 学术论坛 l 成才讲座、校友座谈 l 热爱专业奖颁奖大会 l 校友与在校生联谊活动 l 皮革系、制革国家工程实验室展览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 年 4 月 30 日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皮革系90周年庆典筹备办公室 邮政编码:610065 电  话:86-28-85461596 传  真:86-28-85405237 网  址: http://qfsp.scu.edu.cn/ 系庆邮箱: leather90@scu.edu.cn 稿件来源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网站
个人分类: 皮革见闻|1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 教授的email
lqf19861103 2011-4-26 16:01
郁闷,昨天找了一天还是没有找到下面这些教授的email。建议论文期刊编辑部一定要通讯作者留下email,这样就不会我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了。哈哈,真希望谁帮我找到,同时也怀念我的同学王老板(锦成去北京开会了),要是他在的话,估计也快搞定了。导师急着要,都愁死我了。 罗利 四川大学 王应明 福州大学 吴昊 南京审计学院 项在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姚京 复旦大学 蒋敏 浙江工业大学 朱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ThomasPitz 宁波诺丁汉大学 齐佳音 北京邮电大学
个人分类: 求助|3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美新杯大赛参赛感言——四川大学“夕阳卫士” 翁桃
热度 1 ican2010 2011-2-23 15:06
2010年10月第四届美新杯MEMS传感器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无锡落下了帷幕,回顾此次无锡之行,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还记得北大张海霞老师初到四川大学进行该项赛事宣传的时候,她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向大家介绍了MEMS技术的发展和该项赛事的进展情况。后来我自己花时间搜集了很多有关该项赛事的信息。在往届的比赛中,参赛队伍的各种新奇点子深深的触动了我。看到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在业界专家、企业代表和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有很多团队凭借创新实用的设计最终实现了自主创业,我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去全国的大舞台闯一闯! 在报名后,我组织了一支来自电气、电子、制造、公共管理不同学院的优秀团队。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的参赛作品“夕阳卫士”的设计思路最终定型。它是佩戴在老人腰间的一个烟盒大小的装置,能够在老人摔倒的时候向家人手机发送求救短信。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分工明细,以高度的热情完成了作品的设计,最终在分赛区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军了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是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在博览中心下车,我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一只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这一届美新杯总决赛,组委会将它放在了物联网博览会上,我们学生队伍的作品将和各个企业的产品一起共同参展。对我们而言,能够和企业这么近距离的交流,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我去了所有企业的展厅参观,并搜集了很多宣传资料。看着这些企业展出的一件又一件新奇产品,在感叹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之快之余,心里也在打着鼓:我们的“夕阳卫士”能行吗? 在展馆内,我们每个队伍都有一块小展台用于展示作品,同时每个队伍都有几分钟的时间在台上以PPT答辩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作品。为了能够生动形象的向大家展示我们的作品,我们赛前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制作了宣传海报和视频。最终的成绩一部分来自台上PPT答辩,一部分来自台下的拉票。 比赛第一天到达展厅后,我们经过简单的布置之后就各就各位,开始了紧张的宣传拉票工作。看着一位老大娘和他的老伴一起朝我们展台这边走过来了,我笑盈盈的迎了过去:“老大爷、老大娘您们好,我们是来自四川大学的“夕阳卫士”团队,我们的作品主要针对您们老年人设计的,有兴趣了解一下吗?有它保护您啊,您的子女在外可放心了…”,说着便将他们带到了我们的展台前,“我们的作品叫‘夕阳卫士’,它是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一款智能报警器。您只需要把它戴在腰间,一旦您在家里不小心摔倒或者因为突发疾病而跌倒,它可以向家人的手机里发送求救短信”。老大娘听着,脸上笑开了花:“你们这个东西好啊!”经过了解老大娘老两口是无锡本地人,子女都已经成家,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老伴平时身体不太好,起居生活都由她照料,自己出门家里的老伴没人照看一直是老大娘的一块心病。当听到我们的东西还没有在市面上销售,老大娘心急地说:“你们要尽快将它推向市场啊,我们一定买!”。此时此刻,有一股莫名的动力涌上了我的心头。有人说过,人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了肯定的时候,我现在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感受。之前骑单车穿越半个成都市购买电子元器件;暑期当别的同学回家时,自己还呆在实验室制作作品;一切为了来到全国舞台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汗水和泪水,此时都觉得太值得了!不管最后拿奖与否,我感觉我已经成功了! 我们的作品出人意料的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这些人中包括无锡的普通市民,参展企业的代表,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同学等。展台前的人群越来越多,所有队员都忙的不可开交。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选票,队员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我们在展台上准备了一张白纸,当有参观者为我们投票的时候就在纸上以画“正”字的方式记录得票多少。看着纸上的“正”字越来越多,心理也逐渐有底:我们的队员真的很棒!我们的作品真的很行! 当被通知该我们组进行PPT答辩的时候,我从容的走上了讲台,怀着自己当初想在全国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梦想,怀着老师的殷切期望,怀着所有在背后支持关心我们的人对我们作品的肯定,开始了答辩。 全国总决赛是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在博览中心下车,我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一只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这一届美新杯总决赛,组委会将它放在了物联网博览会上,我们学生队伍的作品将和各个企业的产品一起共同参展。对我们而言,能够和企业这么近距离的交流,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我去了所有企业的展厅参观,并搜集了很多宣传资料。看着这些企业展出的一件又一件新奇产品,在感叹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之快之余,心里也在打着鼓:我们的“夕阳卫士”能行吗? 在展馆内,我们每个队伍都有一块小展台用于展示作品,同时每个队伍都有几分钟的时间在台上以 PPT 答辩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作品。为了能够生动形象的向大家展示我们的作品,我们赛前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制作了宣传海报和视频。最终的成绩一部分来自台上 PPT 答辩,一部分来自台下的拉票。 比赛第一天到达展厅后,我们经过简单的布置之后就各就各位,开始了紧张的宣传拉票工作。看着一位老大娘和他的老伴一起朝我们展台这边走过来了,我笑盈盈的迎了过去:“老大爷、老大娘您们好,我们是来自四川大学的“夕阳卫士”团队,我们的作品主要针对您们老年人设计的,有兴趣了解一下吗?有它保护您啊,您的子女在外可放心了…”,说着便将他们带到了我们的展台前,“我们的作品叫‘夕阳卫士’,它是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一款智能报警器。您只需要把它戴在腰间,一旦您在家里不小心摔倒或者因为突发疾病而跌倒,它可以向家人的手机里发送求救短信”。老大娘听着,脸上笑开了花:“你们这个东西好啊!”经过了解老大娘老两口是无锡本地人,子女都已经成家,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老伴平时身体不太好,起居生活都由她照料,自己出门家里的老伴没人照看一直是老大娘的一块心病。当听到我们的东西还没有在市面上销售,老大娘心急地说:“你们要尽快将它推向市场啊,我们一定买!”。此时此刻,有一股莫名的动力涌上了我的心头。有人说过,人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了肯定的时候,我现在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感受。之前骑单车穿越半个成都市购买电子元器件;暑期当别的同学回家时,自己还呆在实验室制作作品;一切为了来到全国舞台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汗水和泪水,此时都觉得太值得了!不管最后拿奖与否,我感觉我已经成功了! 我们的作品出人意料的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这些人中包括无锡的普通市民,参展企业的代表,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同学等。展台前的人群越来越多,所有队员都忙的不可开交。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选票,队员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我们在展台上准备了一张白纸,当有参观者为我们投票的时候就在纸上以画“正”字的方式记录得票多少。看着纸上的“正”字越来越多,心理也逐渐有底:我们的队员真的很棒!我们的作品真的很行! 当被通知该我们组进行PPT答辩的时候,我从容的走上了讲台,怀着自己当初想在全国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梦想,怀着老师的殷切期望,怀着所有在背后支持关心我们的人对我们作品的肯定,开始了答辩。 终于等到了最后一天上午颁奖的时候,我们早早的来到了颁奖典礼上,等待比赛结果的宣布。奖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宣布的。说真的,当时真的不希望自己队伍的名字那么早被叫到。一转眼的工夫二等奖也已经颁了一半多了,这时心里有些感到不安,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其他学校的同学一个又一个的站在了领奖台上。这时主持人手里还拿着全国二等奖的最后一个奖状,“最后一个二等奖”,我屏住了呼吸,感觉整个会场从来没有这么安静,“来自四川大学的‘夕阳卫士’团队”。是我们,真的是我们。顿时整个人感觉沸腾了,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进行短暂的击掌相庆后,我快步冲上了讲台。 虽然是第一次站在这领奖台上,但是自己不知道多少次在梦里来到这个场景。当真正站在这个台上的时候,之前为此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此刻又在脑海中浮现,我有许多的人要感谢。首先要感谢张海霞老师及组委会所有工作人员。要不是张老师把这个比赛带到川大来,我根本不会有机会报名参加这个比赛。要不是组委会全体人员的努力,我根本没有机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在全国的老师、同学和企业代表面前展示自己。其次我要特别提到我的指导老师,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的佃松宜老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深深的影响了我,正是他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另外我要感谢我的队友们,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夕阳卫士”。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只有对自己的作品有深深的认同感,并且把这种感觉带给其他人,才能让别人也对我们的作品也有认同感。有了这种自信就有了成功的前提。如果说成功存在有一条捷径的话,那就是勤奋。只有潜下心去学习才能够做到厚积而薄发!这就是我在比赛中的一点收获。
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些改过名的大学哟
热度 29 陈安博士 2011-1-29 01:19
【很久以前的就不列举了,比如象“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这样的,否则大家都是100年的历史,其间多次改名,连研究校史的人都糊涂】 【“学院——大学”类的直接改名估计不下100所,这里不一一列举。】 一、【北京】 1,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俺博士时的母校,“学院”改“大学”是前些年的基本改名趋势,改名后还多了“航天”俩字】 【英文原来叫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唉,真长,后来改为Beihang University,外国人估计不明白咋意思了】 2,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就这么不好呀?!】 3,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牛人说:语言也是文化,不用单提,毅然再改】 4,北京轻工学院、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5,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 6,北京经济学院、北京财贸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8,海淀走读大学——〉北京城市学院【这个挺成功】 9,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二、【四川】 1,四川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这个有点纠结,还是合校闹的】 2,四川工业学院、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华大学 3,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4,成都气象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5,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6,西南工学院、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西南科技大学 7,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西昌学院 8,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文理学院 9,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对西华情有独钟】 三、山东 1,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鲁东?其实应该“华东”一把】 2,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3,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政法学院 4,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 5,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这个谱系比较复杂,李世春兄提供的如下谱系结构——】 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山东农机学院——〉山东工程学院(With淄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 7,青岛大学(with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大学 8,山东矿业学院(with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9,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 10,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11,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 四、河南 1,焦作矿业学院——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后对比一下,应该算是成功】 2,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程学院 3,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大学——洛阳理工学院 4,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5,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6,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 五、江苏 1,南京工学院(with南京铁道工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东南大学【南京,叫“江南”比东南恰当】 2,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江南大学 3,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5,江苏理工大学(原江苏工学院)、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江苏大学 6,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大学 7,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 8,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扬州大学 9,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徐州工程学院 10,金陵职业大学、南京农业专科学校——〉金陵科技学院【金陵春梦大学】 11,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玩造船的不够科技?】 六、黑龙江 1,哈尔滨船舶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2,黑龙江商学院、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哈尔滨商业大学 七、上海 1,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 2,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海关学院 3,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with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英文里有the second字样没?) 4,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with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6,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商学院 八、湖北 1,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2,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with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3,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荆门石油化工学校——〉荆楚理工学院 4,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5,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分校、湖北三峡学院——〉三峡大学 6,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长江大学 十、辽宁 1,鞍山钢铁学院——鞍山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2,锦州医学院——辽宁医学院 3,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 4,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5,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渤海大学【还没东海大学,南海大学,黄海大学,值得一抢啊】 6,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十一、陕西 1,西安公路学院(with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 2,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4,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十二、江西 1,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 2,江西冶金学院——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3,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学院【一个叫春的学院】 4,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 十三、河北 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河北金融学院 2,石家庄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学院 3,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经贸大学 4,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5,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分院——〉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华北科技学院 6,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叫燕京大学也行】 十四、山西 1,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大学 2,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科技大学 3,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 十五、安徽 1,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2,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蚌埠学院 3,淮南煤炭学校——〉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4,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十六、福建 1,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夷学院 2,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警察学院 3,鹭江职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 4,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福建中华职业大学——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建筑专科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十七、广东 1,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湛江水产学院——〉湛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3,湛江医学院——〉广东医学院 4,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十八:吉林 1,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2,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北华大学 3,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 十九、贵州 1,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贵阳学院 2,贵州人民大学(1993-11-3并入)+贵州农学院(1997-2-3并入)+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1997-2-3并入)+贵州农业管理干部学院(1997-2-3并入)+贵州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2-5-18并入贵州工业大学)+贵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0-3-27并入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2005) 【这个谱系也够复杂】 二十、湖南 1,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 2,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商学院 3,岳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 4,株洲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 5,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湘南学院 6,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常德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常德市) 7,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合并——〉 南华大学 8,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9,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市) 10,岳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 (岳阳市) 11,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12,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永州市) 13,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 二一、浙江 1,杭州应用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 2,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4,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 5,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6,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大学 7,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嘉兴学院 二二、重庆 1,重庆商学院、渝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2,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 二三、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二四、云南 1,云南财贸学院——〉云南财经大学 二五、甘肃 1,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 2,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中国民航大学
个人分类: 物论|9850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载]百年老校之怪:黄奇逸
热度 3 fengzhigu123 2011-1-25 10:53
  百年老校之怪:黄奇逸 作者: 谢不谦(川大文新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博导。该文转自作者博客“短亭长亭”,见: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821593PostID=30666849 )   川大百年老校,历史上,名人多,怪人也多。光怪陆离,让国立四川大学神采飞扬。但光怪陆离神采飞扬的人,大多是民国教授。我在狮山的硕士导师屈先生守元,民国川大学生,回忆起当年教授的轶闻趣事,眉飞色舞。但这几十年来,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把这些教授的怪毛病都治好了,没治好的,随着岁月流逝,也相继凋零了。没有怪人的大学,周吴郑王,一点不好耍。   好多年前,却听说历史系有个特立独行的怪人,埋头学问,不理家务。妻子是优秀的职场女性,个性独立,问他:“谁来理家?”怪人说:“我正在做一项重大研究!我不做,就没有人去做;而你的工作,别人可以代替。”很伤妻子的自尊,跟他说拜拜,挥手而去。   怪人不为所动,依旧埋头搞他的重大研究,不屑为晋升职称发表论著,更不屑为完成数量化的科研工分炮制垃圾论文。结果是,年过半百,学生辈都当教授了,他还老讲师一个。十年磨一剑,终于磨出了一部大书,洋洋洒洒五六十万字,但学术著作不赚钱,出版很难。幸得一民营企业家慧眼识英雄,慷慨资助,才从手稿变成铅字。系上动员他申报副教授,他却要越级申报教授,说他的学术水平比好多教授还高,评副教授是对他的侮辱,不如当一辈子讲师。   怪人的传说很多,说他离婚后,日子过得很清苦,住筒子楼蜗居,形影相吊,茕茕孑立,他却不以为意,天天带两个冷馒头,骑自行车去偏僻幽静的茶馆读书,有一次上课,竟把破自行车推进教室放着,学生莫名其妙,他说:“刚刚才掉了一辆,再也掉不起了~~”这些都是我道听途说的。我由此而感叹:“女子无才便是徳~~”凡成就大学问者,背后肯定有一位甘愿自我牺牲的女人。   我认识的女人,包括我媳妇,大都不甘愿自我牺牲,宁愿拼命搏斗,以青春之高折旧率,比翼齐飞,去换取所谓“男女平等”。平等的结果,就是美人迟暮,未老先衰,何苦来哉?媳妇斥道:“你能养活我和儿子吗?”很惭愧,我不是民国教授,能养活娘儿俩一大家,更没有追求卓越的学术志向,只好循规蹈矩,在学校迎合体制,在家里迁就媳妇,跟大多数成都男人一个模式。   却说前些天,我去学院查阅试卷,在信箱中发现一本书,《茶边栖心录》,作者竟是这位久闻其名却无缘相识的怪人,书前简介:“黄奇逸,1950年生于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任本系老讲师……”扉页有他亲笔赠语:“……以此小书,聊表弟望风而下揖之浅浅心意。”吓我一跳:我这个浅薄后学,怎能担当得起?赶紧找到黄先生的电话,打过去,表示后学景仰之意。黄先生说,他听学生说我如何飘逸如何怪,我笑道:“我其实不飘也不怪,只是偶尔在博客上装怪。”他却发出邀请:“春暖花开的时候,一起去喝茶?”我说好。   这位传说中的怪人,黄奇逸先生,题赠我的《茶边栖心录》,是他谈史论文赏艺兼及生活趣事的散文随笔集,伊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种种传说,在书中得到印证,没有传说中的怪,却比传说中的奇。拜读一过,被他内心的强大震撼。我用“内心强大”来形容黄先生之怪,是因为他宁愿自我边缘化,当一辈子老讲师,也拒绝迎合体制,被体制异化,这是我辈做不到,也不敢做的。面对强大的体制怪胎,为了职称,为了名分,为了待遇,甚至为了老婆的虚荣,也不得不摧眉折腰,或巧与周旋。原来以为,黄先生这样心雄万丈怀才不遇的怪人,如果不是愤世嫉俗老愤青,就是怨天尤人牢骚客,结果大错特错,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在《中国人并不丑陋》中写道:       我一生只要有碗饭吃,有件衣穿,有张床睡,有本书读,有盏茶喝,有几个老朋友浑说开心话,有些足够的时日让我泡在人性中感觉与深思,甚至让我空白!我就欢乐得很了。有人说:“结果你还是要吃碗饭,精神是填不饱肚子的!”但我要反问:“钞票能塞满脑子吗?”有人说:“脑子可以不填,肚子非填不可!”有这话,我就不得不说一句万般得罪你的话了:“只填肚子的生活,与那满地走着捡人屎吃的狗还有什么区别呢?”而能抛开尘纷,以最低的物质维持生活,畅与人性及最高的精神世界为伍者,他们从来都认为他们拥有这世界上最最愉快的人格与气性。      黄先生对自己学术的自信与期许,对心灵自由的执着与追求,对富贵名利的淡泊与超脱,让他虽身处清贫之中,却获得了人生的快乐。看他在《观音桥藤花茶社》《插嘴》等文中自述其在茶馆读书之馀,与三教九流神侃,跟老人小孩逗乐,幽默、机智、天真,哪里象个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分明是个快乐的老顽童。想起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简直就是黄先生的写照:求仁得仁,又何怨?他内心之强大、精神之富足、思想之深邃、才学之渊博,让我自愧弗如,甘拜下风。举一例,集中《诗人的平衡》一文,畅论屈原、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高下,古今纵横,中西融通,学术与人生打成一片,诗情与哲思熔于一炉,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我这个貌似有点小聪明的“之乎也者”古典文学教授,是写不出这样别具只眼力透纸背的精彩文字的。   据说,《茶边栖心录》出版6年后的2005年,黄先生第二部大书出版,又是洋洋洒洒六七十万字。自1980年研究生毕业,坐了25年冷板凳之后,8 年助教17年讲师,才晋升为教授,据说还是学院力争,学校破格的结果。   我上历史文化学院官方网站搜索黄先生更多信息,他既非博导,也非硕导,没有国家级课题,也没有各类荣誉或获奖,头上没有任何光环,普通教授而已。电话先秦文学专家阿明教授,问他认不认识历史系黄奇逸老师,阿明说他不认识,但读过他的书,在课堂上,他只引用两个人的学术思想,其一就是黄奇逸。阿明说,很多年前,曾与黄先生的副导师某老先生为邻,老先生常常惋惜:“这孩子太固执,可惜了~~”说同学辈早就教授博导了,他还是个老讲师。我读完《茶边栖心录》,掩卷沉思,却感觉:可惜了的不是“这孩子”,不是黄先生,而是我们四川大学,是中国高校。黄先生这样的怪人,民国教授的流风馀韵,另类学术精神,据我所知,在川大,在中国高校,大都被体制边缘化了。   黄先生现已退休,但他的两部大书,《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增订本),从宗教与文化精神的角度,重构上古史;《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则是挑战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为代表的“甲骨学体系”,建立新的“甲骨学体系”。黄先生是著名学者徐中舒先生的弟子,而徐先生是王国维的弟子,他当年参加编写徐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大辞典》时,就对原有“甲骨学体系”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促成他潜心故纸堆,一去20年,以探寻真相与真理,如西哲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也是他在学术道路上命途多舛的主要原因。黄先生二十年磨两剑,交相辉映,汇为《鸿荒孤棹》上下卷,150万字煌煌巨著,已由巴蜀书社再版。这是专门之学,高精尖之学,不是我能妄加褒贬的,详见百度百科“黄奇逸”: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9216.htm
个人分类: 转载天地|36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四川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晋升条件是不是很宽松?
热度 17 wangdh 2011-1-21 21:20
284.2.full.pdf 284.2.full.pdf 四川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晋升条件是不是很宽松? 世界名刊 Science 又刊登了一篇来自四川大学的 Letter : Hopes for Merit-Based Grants in China. 不知这篇来信会不会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学界的热议。尽管与施饶发表的刊物级别一样,但作者的地位和在中国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地位决定了效应。 说说这篇 Science “文章”。此文中所描述的现象没有普遍意义。作者说中国的实际情况比施饶描述的更为糟糕。作者从没有感觉到中国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以每年 20% 的比例增加。 20% 这个比例应该是国家的统计数字(施饶不会乱说的),那么这是事实。既然是事实,感觉到感觉不到是个人的敏感力问题,不是现实问题。 作者说,一个可悲的事实是,根据四川大学 2010 年的校长工作总结,四川大学约有 30% 的教授和 70% 的副教授没有获得自己所支配的一项科研项目。在那些获得资助的项目中,官员占绝大多数。对于这种描述,给人一个感觉是:四川大学 30% 的教授连一个项目都没有主持过,那么当年晋升教授的条件应该很宽松,或者没有主持项目这个要求。如果是研究教授的话,晋升时没有主持项目的要求,那么自然会影响晋升后的教授们的项目竞争能力。如果这是事实,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30%的教授和70%的副教授们招收的研究生们将没有课题和经费。再推而广之,作为国家名校的四川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院校呢?难道中国的研究生大军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创新研究的吗?不是很理解。 至于带“长”的项目主持人多,这在当前似乎很普遍,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教育系统下达到学校的项目,那么“长”们如果私心重点的话,在“Me 负责制”的前提下,蛋糕自己拿大块是很容易的。如果是国家级的项目,“长”们的“关系”广、路子野,容易获得也可以理解。一个需要分清的很重要的方面是:那些“长”们是先“长”后多项目的呢,还是先多项目(或者科研业务能力好)后被“长”的。国人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当今“仕而学则优”的现象也很普遍了),所以一些才横溢的学者被提拔为“长”也符合国情。作者如果将这些“长”们的论文发表目录展示一下,也许更有说服力。如果人家“长”们的论文质量和数量都是上乘,凭什么不能获得资助呢?这就是Merit-base 的啊。如果“长”们的论文明显比一般教授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差很多,你就有质疑的基础。也许川大的校长年度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数据。 请教博友们几个英文问题: 1. Grassroots professor , 是草根教授吗?国际上可否有这个说法?是否也有关于“海龟”、“海带”、“洋博士”、“土博士”等词汇的 professtional 的翻译? 2. 如何理解文章中的‘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grassroots professors and researchers are struggling, lacking 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search. ’?草根教授的 strugling 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研究吗?这个 sufficient 是什么含义? 3. 文中 ‘ …. that “ overnment research…. than 20%”’ , 为什么要用 overment 呢?同样的问题在最后一段 …that “ simple……”’. 4. Reference 中, X.Heping, “President’s annual working report….” , 校长的姓名著录格式(X.Heping)与文中的“ Y.Shi and Y.Rao” 的格式是不同的,为什么格式不同?编辑部没有给作者校对吗? 附件: 284.2.full.pdf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21382 次阅读|38 个评论
四川大学教授致信《科学》评价施饶社论
热度 8 科学网编辑部 2011-1-21 13:10
认为中国经费资助实际情况比社论所述更为糟糕 1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四川大学 王启智 教授一封名为《期待中国按学术优劣资助科研经费》(Hopes for Merit-Based Grants in China)的来信,信中对早前施一公和饶毅联合发表的《科学》社论——《中国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下为信件内容: 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中,施饶对目前中国科研面临的困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实际情况比社论所述更为糟糕。几十万缺乏足够研究经费支持的基层教授和研究人员正在苦苦努力着。作为一名普通教授,我从未感到像这篇社论所说的那样,“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一个悲哀的事实是,四川大学约30%的正教授和70%的副教授得不到可由他们自己支配的经费来支撑一个研究项目。此外,在那些拥有项目的教授中,经费的分配非常偏向于官员的喜好。 我同意社论所说的“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基于学术优劣,而不是靠关系,来分配所有的新基金”。如若中国(对经费分配体制)不做改变,靠拉关系来获取大大小小的经费(这一现象)必将继续猖獗下去。(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 《科学》信件原文(英文) 施一公饶毅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 《科学》网站关注科技部回应施饶社论事件
8838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曾从一颗大树下走过——记尹可华教授
热度 1 fengzhigu123 2010-4-30 23:38
那一代人,是从风雨中走过来的。不断的与饥饿、与知识、与命运抗争,不断地从一个漩涡中走出来,又躲过另一场政治风暴。 但我想他们那一代人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好好学习,好好做学问,报答国家、报道社会。他们这一代人大多可以没有杂念,安心做事。而就是这种平常心却是具有最大魅力的,正是这种平常心让他们过大浪而岿然屹立不倒,过险滩而终有柳暗花明。 作为一个大学的本科生,要想和一个大学教授深入的交流,这种机会总是少的。但当我大三的时候却有幸接触到了当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原四川大学教授尹可华教授。如今想来,这对我们那一小伙孩子而言真是何乐如之啊? 这番缘分的开启,我想大概最早是尹老师发起的。虽然他退休了,但他是一个闲不惯的人,他在学校依然有一个一间屋子的实验室,他每年都找一些愿意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本科同学去那里自己做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学习工作,他自己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并且每周来给同学们讲一次课。 尹老师的课大多都是讲一些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感悟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而尹老师是一个科研做得很好的人,曾经享受过国务院津贴,并且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管道防腐和地磁场的研究方面是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学者。 有着这样的一个经历和背景,尹老师对于科学的认识是非常执着的,甚至可以说是执念,他认为科研是一件终极神圣的事情。他告诫我们要对科学执着,而且科研的路上曲折的陆很多,而要获得成就是很难的,但需要去享受科研的过程,当然也要适当的考虑物质,因为只有有了物质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投身科研。 虽然尹老师年龄大了,但正是这种对于科学的执念,让他还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想法能够传授给我们,避免我们少走弯路。 在实验室的学习方面,尹老师会组织比我们高一届的师兄教我们做一些简单的电路板,编一些简单的程序,而每年他都会吸引新的同学走进他的实验室,鼓励我们自己去研究一些东西,他会给我们提供最大的支持。 找工作的同学遇到了困难,可以去找他倾诉;考研遇到困难的同学可以找他帮着出谋划策;甚至耍朋友的事情也可以说给尹老师听。因为他是真心的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的学生和孩子。是的,他就是我们的尹爷爷。 尹老师会跟我们分享很多他对于社会问题、科学问题的看法。记得有一次老师跟我们探讨易中天赞扬曹操的事情,我提出了跟他相反的意见,他对我大加赞赏。这样的一位长者,智者,一位无私想让学生比自己强的老师,很多时候都让人感慨万千。 尹老师会经常问我们的生活状况,然后自己掏腰包帮我们改善生活,从家里面给我们带月饼、水果吃。是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位老者。 千百年风月流转,时空来去分合。离开成都已是将近一年。一年未见尹老师,总会有些想念,但我想尹老师那样的一个永远乐观、和蔼的长者,金色夕阳的生活一定是甜美而温馨的。 此刻,在北京,在科学院深深地祝福尹老师,而临走时老师告诫我们来京读研的同学的话依旧清晰明了:尊重导师,好好科研。 此刻,我要说:尊重导师,好好科研我曾从一颗大树下走过。 敬爱的尹老师
个人分类: 杂言杂语|3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偏才怪才等校长推荐
张显峰 2009-12-16 18:22
北大校长推荐制引发的口水仗刚刚停歇,四川大学又以专收偏才、怪才、奇才的校长推荐制引来舆论围观。公布的方案中说,对分数未上线的、经专业测试出类拔萃的考生,将报教育部批准后破格录取。   听上去,颇有和北大一比高下的味道,但我并不乐观视之。   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得偿所愿,到头来收获了一箩筐尖子生。等到北大公示的时候,一直忧心忡忡的媒体才发现骂错了:既没见腐败也没见偏才。为何不举偏才,有位中学校长说得无奈:非不能也,是不敢也!他是怕背不起猜疑的口水。   我倒不这么认为。应当说非不敢也,是不能也。他说的是心情,我说的是实情。北大以降30分为诱饵,以实名推荐为招牌,招百十个它所希望的全才容易;但四川大学要大胆破格,招揽天下所谓怪才、偏才、奇才,难也。   舍却舆论猜忌不说,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所谓的奇才、偏才、怪才,在如今的大一统教育体制积年匡正下还能幸存吗?孩子的世界本来五彩缤纷,性情也不尽相同,能力也各有短长,但我们总喜欢磨得中规中矩、圆圆溜溜,搞成标准答案。就像阿Q画圈,总觉越圆越好,最后连谁画的都认不出来,那才叫好。如此这般,还会有多少孩子冥顽不化,朽木难雕?   即便偶有几个怪才、奇才、偏才,又会得到多大程度的认可呢?其实无论北大还是川大,都没能明确自己的标准。如果去除那些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落实到中学校长手里,无非是竞赛标兵、三好学生、博得老师领导好印象的好孩子而已。偏才、怪才往往因为其偏与怪,是很难给老师留下太好印象的。所以还是要靠各种考试来衡量,还是没能逃出成绩至上的窠臼。   钱学森先生临终前留下的大师之问让人纠结,很多人一味归咎于高考制度,似乎我们已经雪藏了很多的经世致用的奇才、怪才,只是被残酷的高考的制度埋没压抑,现在只需要几个著名大学佯装改革,一群伯乐般的中学校长慧眼举贤,这些青年才俊就能纷纷脱颖而出。   这是何其的天真!这本是两个问题。大学现在愿意给偏才、怪才、奇才开门是一回事,门外有没有偏才、怪才、奇才是另一回事。四川大学的非常之举究竟会有怎样的收获,我们不妨静观其效。但有一点不能不说:似乎眼下的教育已经给人才立起了标准,这世上除了全才,就是庸才了。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3594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