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到中国学术界的希望
热度 1 sunx0053 2010-7-4 16:17
讨论当前的中国学术界现状的好博文层出不穷。 虽说切入点不同,观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大部分是有理有据,以事实为依据展开讨论。基本上反映出大部分学者对学术腐败的无奈和痛恨之心。 众人都期盼一个大变革,最终在中国促成一个公平,纯净,和健康的学术氛围。 中国学术界急功近利的特征似乎证据确凿。 呼吁高层出台合适的政策以促成变革的声音十分迫切。 我想面包会有的。 虽然在蜕变的过程出现让人不齿的各种怪现象 (学术造假,学霸等)。 我仍看到希望。 目前看来,变革所必需的群众基础仍是坚固的。 中国很多学者仍是脚踏实地,真心渴望做的更好。这一点从以下的一个小观察中可见一斑。 我曾写了一篇关于提高些科研论文效率(化整为零法)的博文。 那篇短文当时是有感而发由心而出。 有幸上了科学网的头条。 当时一周内点击有近1万。并收到了很有建设性的评论。 下了头条后,点击和评论基本上就很少了。 这很正常。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篇博文点击率突然上去了。现在已经超过10万, 且点击仍在继续。 我虽然之后没有发很多新的热门博文,但因此一篇博文,我的博客仍常常出现在周点击率排行榜。我的平均点击量竟然爬上了排行榜首位。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 在欣喜完后,我开始冷静思考这篇博文成功的背后原因。 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主题正好满足了当前学者们的一种需求。 我的博文点击率最高的几个都是与学术有关的。别人的博文我没有统计过。 但大部分上了科学网头条的热博文也是与学术有关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部分学者们都是仍一直在苦苦追寻能提高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良方。 投机取巧,抄袭,或窃取他人成果的事只是极少数人之所为。 当然,在当前的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这些肮脏的事便被极度宣传。 不明真相的人们便误以为整个学术界都败坏了。 通过这个观察,我想中国学术界的根基还是好的。绝大多数学者仍是孜孜不断地追求科学真理的善良者。 一方面,做不齿之事的人要被严惩以还中国学术界的清白。 另一方面,要恢复对学术界的信心,创造条件去恢复学术界这片净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学者的责任。 若大家都认为自己一人之力不能改变什么,并自暴自弃,整个学术界连一点希望都没有。若从自己做起。即使困难也不放弃, 科研水平会随着国力的提高和众人的努力而提升,赶上甚至超过世界一流的日子并非遥遥不可及。盼望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也许有人会笑我在做梦,那我情愿在这梦中不再醒来。
个人分类: 研读心得|4631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界就像一炮牛粪:上面有盛开的鲜花,下面有奥妙的世界
大毛忽洞 2010-7-2 11:33
学界就像一炮牛粪:上面有盛开的鲜花,下面有奥妙的世界 牛粪是最有哲学涵义的仿生学事物。 食堂里的花卷,就是一个仿生学(仿造牛粪)的成果。 另外,名言道: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奶。 青草变成奶之后,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牛粪。 奶在市场中流通,牛粪(的仿生学奥妙)在学界流通。 奶是学界的输出端, 牛粪是学界的输入端。 牛粪(及其仿生学奥妙)是学界的精神营养, 项目经费是学界的物质营养。 俗话说的所谓的象牙金字塔, 把学界形容成一个干干瘪瘪的东西。 象牙和石头差不多,没有什么营养。 用象牙来形容大学,只能是越来越干瘪。 应该用牛粪来形容大学, 寓意生机勃勃。 一炮牛粪,就像是一种特定番号的项目, 如果牛粪的上面有鲜花盛开, 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有首席了。 鲜花长在牛粪上, 首席长在项目上,道理相通。 牛粪下面的是各路的屎壳郎英雄, 项目的下面是各路的科技英雄。 大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大号的粪球, 中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中号的粪球, 小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小号的粪球。 屎壳郎滚粪球,是单程的仪式。 项目下面的各路科技英雄也是一样的: 大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一级子课题, 中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二级子课题, 小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三级子课题。 而首席在项目的上面, 就像长在牛粪上面的鲜花, 一枝独秀! 牛粪的下面是一个热闹的世界, 大项目的下面也是一个热闹的世界。 与屎壳郎不同的是, 各路科技英雄, 从牛粪下面滚出去的粪球是经费(¥), 而滚回到鲜花下面的粪球却是一堆(结题)文字。 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屎壳郎:环保而哲学|92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界III
metanb 2010-5-25 12:09
主要是指农民思想和行为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黑帮VS红帮
大毛忽洞 2010-4-21 08:36
学术界:黑帮 VS 红帮 南京大学一个教授说: 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该教授幼稚地把咱们红红的学术界给抹黑了。 如果真像这位教授说的, 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这就好办了。 重庆的黑帮不是很厉害吗, 经过打黑之后, 黑帮就基本上没有了。 真正难于对付的学术界的红帮, 参考阅读: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455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华人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pikeliu 2010-2-18 22:16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华人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2006-05-30 01:01:39) 分类:转载文章 一位曾长期在耶鲁任教的朋友传过来的,他说全是真人真事,但名字用的是同音或近音字。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上篇: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不闻炮声,不见硝烟,但出伤兵,也留尸体。 故事故事,过去的事,谁听了多少,谁记得多少。哎哟呵。欢迎对号入座。 从前,有个中国学生付辛原,南京人,留学美国最早的一批吧。去的是顶尖名牌大学,胡适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得了博士,到更顶尖的大学,Rockefeller(骡大)做博士后。导师呢,叫达人尔。 这达人尔可是名将。要的诺贝尔奖的大牌教授。付辛原在达人尔实验室做的东西,就是达人尔要得诺贝尔奖的那劳什子。 看官,这诺贝尔奖,可是一个小矛盾的起因。达人尔在这圈里耕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付辛原呢,做出了突破。两人没一个软柿子。达人尔岂容他人沾光,付辛原岂甘排斥。 付辛原分离纯化到了现在叫STAT的蛋白质,那时叫ISGF-3。他东西都拿到了。可是呢,历史风云突变:中国来了个春夏之交的动乱事件。这付辛原哪能袖手旁观。他可不是其他留学生,游游行、拿个居留权就算了。 付辛原在美国成立了秦国仁权组织。这边厢,人家达人尔还给他工资照发。付辛原那几年,可没全时在骡大上班。达人尔的确没亏待他。 付辛原老不上班,他已经有突破了,蛋白质也在他手上了,可是,他心思在秦国,老没时间做完那点研究,不能发表啊。达人尔再容忍,给付辛原工资,也不能坐视他荒废研究啊。老达也有竞争对手啊。达人尔就让辛得拉来做付辛原的东西。小辛呢,不咋的,还是要求教付辛原,用的都是付辛原的方法,得到的是一样的东西,不过呢,小辛继续下一小步,付辛原也回来加了点儿实验,可以发表了。 那可是大发现。 付辛原看,这功劳当然是自己的:突破是他做的,小辛不过抄他的路径,扫个尾。 要发一篇《细胞》论文,付辛原要求做第一作者,让小辛做第二作者,达人尔最后作者,最好呢,付辛原和达人尔共同做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这一点,付没有强求,只是说,这样最好。小辛坚决不肯,说我也要找工作啊。他们吵翻了。老达做主,发两篇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达是院士,发PNAS举手之劳:小辛做论文A的第一作者(B的第二作者),付辛原做论文B的第一作者(A的第二作者)。达人尔是两片的最后和通讯作者。 这两种安排,对达人尔有一点关系,但是没太大的关系。但是,付辛原就很不一样。如果只有一篇《细胞》,付是唯一的第一作者。付辛原的贡献,那就很突出。如果要得奖,也可以和达人尔一块得。这是有很多先例的了:要是学生贡献突出,可以和老板一起得。 但是安排两片PNAS,付和辛的的贡献就一样了,就不突出了,完全成了老达为主。这口气,付辛原怎么咽得下去?而且,如果一片《细胞》,付辛原当时要找助理教授的工作,也比PNAS要容易多了,工作刚刚出笼,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会以为《细胞》比PNAS牛。 这样呢,1992年的两片PNAS,付辛原和达人尔结了冤。第一回合,付辛原吃了亏。 付辛原马上到纽约的西乃山医学院做助理教授。小辛呢,到纽约大学医学院,以后呢,小辛很少东西。没了老达,没了付,小辛蹦达不出啥像样的东西。 付辛原不得了:1992年,他到西乃山医学院几个月,马上又发一片《细胞》,单枪匹马,一个人做作者。各位看官,这生物医学,要好多劳力,一个人做作者的实不多见。 付辛原的粉丝,说他是刻苦的不得了。仁权、研究能两手做,奋斗一下,一个人也能出《细胞》。他的敌人,就说,肯定是他带走了他在达人尔实验室做的东西。 这带走研究工作,没有明文规定,好多博后和原来老板,因为这种事,闹的不开心。但是,对老达和小付来说,这可是火上浇油。本来老达就想得奖,得奖就要靠 1992年那两片PNAS。你小付竟然在同一年又发一片《细胞》,而且没有老达,这可让小付大放光彩,把老达摆哪去,这还了得!但是,老达并没啥办法,制止这片论文发表。嘿嘿,小付就学过一次制止了,到老付了,还没学会。 付辛原再接再厉,1993年,和学生张娇娇,又发了一片《细胞》,风头很健。 这第二回合,好象付辛原赢了。 可是呢,这老达可不是好惹的。他一面组织力量,做研究。他的主力,还是中国人。上次用小辛那美国次品,老达可是见识了中国人小付的厉害。老达用衰客等几个中国人,发了一批《细胞》啊、《科学》啊、《自然》啊。 老达和小付竞争,可不是光靠研究,他调动了一批力量,专门在后面说付辛原的坏话:忘恩负义啊、拿我东西啊。付辛原只能做研究,在美国的科学界搞手腕,他哪里是老达的对手。就是老达实验室的老中,心里同情他,行动上也帮老达,在老达面前,那帮老中,也不敢说小付好话。 所以呢,这背后上演的第三回合,老达赢定了。 付辛原在圈里,没有几个朋友,怕老达、想拍老达马屁的人,不站在付那边。还有几个,给付辛原的脾气惹毛了。剩下支持付的,就孤零零几个。 付辛原的研究很牛。耶鲁大学把他从西乃山医学院挖过来,做耶鲁的副教授。他论文很多:《细胞》,《自然》,《科学》,你还能要啥更牛的?他可自得,稳坐钓鱼船,认为甜妞儿必得(tenure,终身教职,耶鲁是正教授)。他还看不上耶鲁的甜妞儿,心里惦记着和老达分诺贝尔奖。 付辛原脱产,美国叫学术休假吧,到清华去办研究所。 1999 年,付辛原在《科学》上发一片论文。这片论文,他又撞车了:美国田那西州梦非思市僧脚的医院,有个人叫哀利(利害的利)。这哀利呢,也有一片的论文,同时给《科学》,没收。那可不得了,哀利没老达那风度。老达捅刀子的时候,表面上还文质彬彬。哀利可是穷凶极恶。哀利和付辛原同时到美国冷泉港开大会,哀利公开说,我们不能重复付辛原在《科学》上发表的结果。哀利不是中国网民,还顾忌一点美国法则,公开没说付辛原造假,只说我们不能重复。私下,哀利可不客气,我就觉得他造假。竞争失败,如此猛烈攻击对手,不多见,所以呢,会上有人说哀利过分。但是呢,前有老达说付辛原坏话,后有哀利这么攻击,付辛原的名声,哪能不受损失呢。 这第四回合,付辛原受伤。92年到99年,前后加起来,可是伤痕累累了。 这一亩三分圈里,付辛原的朋友很少。中国人,没有力量。中国人,很多还看他笑话呢。 阴错阳差,几年以后,其它几个实验室研究证明,付辛原1999年的论文对了,哀利错了。 太晚了,付辛原的甜妞儿已经跑掉了:媒人来评估付辛原终身教职的时候,偏听偏信,人都是老美,会听你老中的?没有谁说他造假,毕竟没有人要求正式调查他,可是圈的舆论,受小付得罪的两大头影响,对小付不利。 要是付已经有甜妞儿了,人也拿他没办法。得罪人,圈里传谣言,赖何不得有甜妞的人。但是,你不是没甜妞吗,用几张媒婆的嘴,绝对可以不让小付成亲。这付辛原,在耶鲁就没戏唱了。 这第五回合,付辛原输的可惨了,遍体鳞伤。 阴地庵哪大学给他甜妞儿,终身正教授。算安慰吗?对凡人,这可不赖。多少人,在想拿个阴地庵的助理教授,多少人,想娶个阴地庵的甜妞儿。 可是,可是,付辛原心系那诺奖,眼看就要老达一人独吞了,这不,老达已经得了辣死卡奖,那可是诺贝尔的预报奖。付辛原竟然到手的耶鲁甜妞儿鸡飞蛋打,沦落到阴地庵。老中,脾气可不敢学付辛原。老中,只好夹起尾巴做人。 老中,有几个帮了他呢。耶鲁的旭天教授,如今可是红火的不得了。他拿甜妞儿那会儿,论文哪有付辛原多、哪有付辛原牛?2000年,付有5片《细胞》、《科学》、《自然》,旭天有一片。旭天人家在耶鲁,可是把老美搞的团团转。耶鲁那年推荐旭天当修士研究员,付辛原那时可比旭天牛。两人关系,也不知道好不好。付倒霉后,条件垮了,《细胞》、《科学》、《自然》到现在还是原先那五片。旭天得了修士一两千美元,后来又加了3片顶级论文,统共4片了,快要追上付辛原了。 要说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搞掉了付辛原的甜妞,那我不同意。要说和种族无关,那也不能那么说。老美喜欢听话的老中。小付时代,要是他和老达的关系密切,比如象小辛和老达的关系,说不定,老达会提小付一把。第一回合,小付如果得老达联盟,那小付到老付就一帆风顺。 老中要是有犹太人的团结,有犹太人的势力,那,要帮付辛原,也许成啊。可是呢,现在老中,既不团结,也没多大的势力。网上传2005年《科技中国》有一片劳逸的文章,里面为付辛原甜妞事件说话,我仔细看了,劳逸没说几句。也就说耶鲁甜妞没给付不公平,老中应该互相支持。这些,我都同意。付辛原的细节,说不定,劳知道的还不如我多呢。劳逸博学,大家公认,那没说的。他肯定懂信号转导。但是小圈内钩心斗角,出了这圈,知道细节的没几个。圈里,其实,有多少人知道呢。多数老中,圈,没进,最多在外圈转转,不时,往里探个头。 付辛原倒霉,老中看笑话的多着。不光是美国的老中,连中国的老中,都欺负他。 虎落平阳啊。 其他老中,就能保证,自己不给人欺负? 还有第六回合呢:等老达到瑞典去领诺贝尔奖的时候,中国人可不要忘记了,老达那一将功成万骷髅的丰功伟绩,里面可有付辛原的一具尸骨,说不定,还血迹未干。 除非:付辛原不甘自灭,不去网上胡泡,重起炉灶,振作起来,20年后再做一条好汉!! 如果付辛原自己起不来了,那要靠那天,一群现在做学生的老中长大了,挺胸抬头,不再被老美欺负,让中国人在学术界不再看人眼色了。 下一篇:为什么付辛原不能起诉老达和哀利? 老达和哀利把付辛原整的那么惨,而且哀利搞错了,付辛原为什么不能起诉他们?这就是美国钩心斗角的伎俩。老达和哀利,都没留下字据、把柄。都是暗箭,没有明枪。付辛原没办法。 老达干的,不过是报复他,搞他小动作。就是呢,老达能量大,他的小动作,就够你受了。他让圈里的人,不支持付辛原,不敢公开支持。你付辛原后面有什么势力,你就是有中国人的关系网,也没力量。何况中国人一盘散沙,对老美来说,也不是秘密。 暗地支持付辛原的人,肯定有,要不然,92年以后,付辛原要在《细胞》、《科学》上发论文,就没门了。 老达骂付辛原的那些话,都是私下说的,人私下议论,你也管不着。 哀利呢,最严重的就是他那次在冷泉港的演讲。他手摸到了枪,但是,没抽出来放。他公开只说,我们不能重复付辛原的实验。他公开可没说,付辛原造假。私下说了,你拿他咋办? 哀利也没到耶鲁告发付辛原,他要告,就有字据了。要是他告了,而事情如后来那样发展,付辛原没错,哀利错了,那付辛原可以起诉哀利。但是,哀利没有公开说过付辛原造假。他也没有到MIT 的BBS上去说。那时,还不兴上网贴贴呢。如果哀利匿名到网上写付辛原造假,损害了付辛原名誉,让他拿不到甜妞儿,那付辛原可以通过美国法律要求网管删贴,如果网管不删贴,可以起诉网管。也可以通过法律要求网管协助捉拿上贴的谁,起诉他。 拿不到字据,公开说的,都不到违法程度,付辛原咋起诉哀利。 这就叫背后捅刀子,晚上放暗箭。老中在美,学不会,也得防着。 那么付辛原可以告哀利造假吗?也不行。当年哀利也不能告付。两人是竞争,结果是不同。但是,他们做的不是一模一样的实验。现在证明哀利错了,是结论错了,错的原因可以解释,不是造假。付辛原要是告,人单位一看,也不会调查。所以,付辛原报复不成。要是中国人在圈里势力大,那付可以造舆论,损哀利。但是呢,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人在圈里,人不少,权不多。 给捅倒的,可不只付辛原一个。多少年前,冷泉港有个台湾去的周,她有个发现,得了诺贝尔奖。你说,我咋没听过?嘿嘿,因为,得奖的不是她。老美萝卜丝得奖。周和萝卜在冷泉港平起平坐,同级的。周做了一大堆实验,有一个呢,要萝卜帮个忙,这合作为主的就是周。论文呢,周是第一作者,萝卜是最后作者。并没有说萝卜是通讯作者。 冷泉港的主任花生,歧视女性出了名。何况周还是华人。花生到处去给萝卜游说。把周凉一边。外人只听花生的。哪里知道周。周在冷泉港待不下去,发配到啊啦八嘛大学去了,条件差,默默无闻。萝卜丝呢,得奖。条件好的很,但是自己做不出什么,原来就是靠偷人家周的东西嘛,没了周可以偷,萝卜丝也没辙。不过呢,花生给萝卜丝游说到了诺贝尔奖喔。 美国学术界战场上,抬下来的伤兵、阵亡将士,有的是华人。 这个苦说出来,后代不要重蹈覆澈,就要谢天谢地。 Schindler C, Fu XY, Improta T, Aebersold R, Darnell JE Jr. Proteins of tranformation factor ISGF-3: one gene encodes the 91-and 84-kDa ISGF-3 proteins that are activated by interferon alph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2 Aug 15;89(16):7836-9. Fu XY, Schindler C, Improta T, Aebersold R, Darnell JE Jr. The proteins of ISGF-3, the interferon alpha-induced transformtional activator, define a gene family involved in signal transdu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2 Aug 15;89(16):7840-3. Fu XY. A tranformation factor with SH2 and SH3 domains is directly activated by an interferon alpha-induced cytoplasm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Cell. 1992 Jul 24;70(2):323-35. Fu XY, Zhang JJ. Tranformation factor p91 interacts with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mediates activation of the c-fos gene promoter. Cell. 1993 Sep 24;74(6):1135-45. Welte T, Leitenberg D, Dittel BN, al-Ramadi BK, Xie B, Chin YE, Janeway CA Jr, Bothwell AL, Bottomly K, Fu XY. STAT5 interaction with the T cell receptor complex and stimulation of T cell proliferation. Science. 1999 Jan 8;283(5399):222-5. Welte T, Leitenberg D, Dittel BN, al-Ramadi BK, Hansen WR, Xie B, Janeway CA Jr, Bothwell AL, Bottomly K, Fu XY. The PTK-STAT signaling pathway has essential roles in T-cell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antigen stimulation.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99;64:291-302. Moriggl R, Marine JC, Topham DJ, Teglund S, Sexl V, McKay C, Piekorz R, Wang D, Parganas E, Yoshimura A, Ihle JN. Differential roles of cytokine signaling during T-cell development.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99;64:389-95.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人相轻是中国学术界的不幸
华明 2010-1-8 08:11
对于饶毅和施一公等人,很多人看到的仅仅是他们回国后获得的名声和财富,而不是对中国学术界的积极推动作用。 其实,就财富来说,他们在美国的收入很可能高于现在国内的获得。比如施一公,他如果想发财,在美国他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去生物医药公司,以他的影响力和研究内容,他完全可能获得比现在很多人眼红的百万人民币高很多倍的收入。 如果说因为他们的名声而眼红,那更不应该。 一方面,一定的名声有助于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开展积极的工作,并且影响广大的学术界。另一方面,那些名声是对他们的学术工作和能力的认可。文人相轻是国内学术界的通病,在对待学术界名人方面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有人对他们的具体言行有异议,完全可以就事论事,通过各种形式和读者乃至于他们自己进行交流,而不是在网络散布谣言,诽谤,嘲讽。那些文字出自实名的学者们,博士们,教授们,不仅仅是中国的特色,更是中国学术界的不幸。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7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目前奇缺的不是研究型学者,而是一个研究型的教育家。转载《朱清时:学术界创新能力在萎缩 根源是教育体制行政化(zz)》
ffchocolate 2009-12-23 09:49
先转载这个采访的原稿: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似乎陷入了丑闻泥潭之中,不能自拔。论文抄袭、校园腐败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丝毫没有效果,反而不断有新的大学丑闻践踏人们的心理底线。于是人们开始麻木了,更有悲观者断言“中国的大学已经没有希望”。(悲观者的断言可以上新闻的deadline,比较有噱头。丑闻等到被人们发现的时候,等到有新闻价值上媒体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随机事件了。丑闻那是peak的事件了,还有一些也是丑闻,只是性质没那么恶劣,这些小丑闻此时此刻,每时每刻都在制造中,也许这个才是可怕的。) 但是在两个多月前,一则与大学有关的新闻却激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终于确定。200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聘期5年。(5年——这个时间并不长,如果有可能建议不限时间。如果做的好,改革成功,那就继续做,如果做的不好,就改变策略。) 这则新闻所引发的热议持续至今,即使一个月后爆发的武汉大学腐败案也没有转移人们关注的目光,反而更加刺激了人们对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期望。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没有多少历史包袱与传统框架的束缚,人们热望这里诞生一所真正的大学,为备受嘲笑与讥讽的中国的大学争一口气。 (这个新闻为什么会引发热议呢?朱清时学者有过这样的工作经历,而且做的很好,由他担任理所应当,至少在国外不会有那么多热议。不过如果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引起热议,那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凡是能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地方一定是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给付出者回报的地方。付出有回报,这才能激发人们为梦想付出的原动力。历史包袱和传统框架的束缚,看起来是有点贬义的,可能笔者说的关于历史和传统的负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至少乾隆爷之前的中国在全球还是很先进的国家。) 作为200多位竞争者中的胜出者,朱清时也成为媒体追捧的人物。据悉,与以往高校校长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方式不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选拔是按照国际惯例,借助国际人力咨询机构全球选择,并通过校长遴选委员会投票后,再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的。据悉,除朱清时外,当时进入猎头公司名单的还有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院长和国内几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而遴选委员会提名时,唯有朱清时一人获得了全票支持。 (高校的校长不仅仅是校长。如果说一个主妇决定了一个家的品味,一个校长也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格调。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投票机制上岗的,至少是更加合适的。) 朱清时并非是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因为对高等教育理想的思考与坚持而为公众所熟知。获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朱清时曾经表示,他将把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创新机制体制,吸引华人一流学者乃至世界杰出人才加盟。近期这位63岁的科学家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阐述了他对大学的理解和认识。 (从朱清时的简历上,他首先是个学者,现在正在转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或者说是为大学中的学者和学生服务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他做的好,那么他可以成为中国正在成长的教育家。我们现在缺少的,可能不是搞研究的学者,而是教育家。一个成功的教育家的搭建的平台会孕育无限的学者。) 学术界的创新能力在萎缩 经济观察报:看简历,你长期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直到1994年才到大学工作。 朱清时:我过去是做科研的,1994年调到中国科技大学才开始搞教育,先后做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1998年开始做校长,做了十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教育改革。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会想到要搞教育改革呢? 朱清时:现在回头看,我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刚当研究生院院长的时候,发现教育现状不理想,认为我们的课程体系不行,内容太陈旧,教材不好,老师讲的也不是太好。我在国外的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知道国外大学的教材写得很精彩,学生都很爱读,而且教材更新很快,知识组织得也很好。相比之下,我们严重落后。所以我在中科大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全世界各地去调查,回来编写新教材,进行教学改革。 经济观察报:效果如何? 朱清时:开始还行,后来推进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不是教材的问题,教材是表面的现象,是技术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应试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都是灌输式教育,把学生是当作灌输的对象,不重视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于是我做校长以后,就努力改革这个问题。做了很多试验,也做了很多工作,最近两三年我发现,这也不是根本问题。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呢? 朱清时:我们要做的改革,包括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想了很多办法,喊了那么多年,没有效果。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从来不提这些口号,但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很有创新能力。于是我认识到,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机制和体制在起作用。2008年我卸任校长以后,角色换了,想回到教学和科研生活中去。这时发现,学术气氛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师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都在明显地萎缩。现在杂志比以前多多了,可是很少有人读了,即使读了也没有什么收获,因为极少有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是水分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学术界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即出版物由于缺乏内涵,没有读者,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印刷品回收,还污染了环境。 (浪费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还有梦想和期望。) 经济观察报:这种萎缩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吗? 朱清时:我还发现,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学术交流的兴趣都淡漠了。没有交流,新思想就不会有发展。我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在国外的时候,学术界最大特点就是酷爱交流,在国际会议上主动和不认识的人交流,汲取别人的新思想。而现在呢,学术活动虽然多了,多数都是讲排场,都是请一些大腕做大报告,没有什么年轻人。不是因为大腕们有什么真知灼见,而是因为他们身份地位高。大家并不在意交流新思想,而是崇拜权力和地位,这是对学术的伤害。年轻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没有了,一方面是大家对新思想的追求已经没有劲头了,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新思想都要保密,害怕别人“抄袭”,自己埋头苦干,期待一鸣惊人。闭门钻研者往往一事无成,因为所有的原创思想都需要在交流当中不断磨砺才行。这些现实让我深深感到,现在学术界的创新能力不仅没有进步,而是在退步,在萎缩。这是为什么? 根源是教育体制行政化 经济观察报:你思考的答案是什么? 朱清时: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行政化。教育体制行政化的含义,就是把学术机构当成行政机构来管理。书记校长都是上面任命的官员,下级服从上级,谁的官大就听谁的。作为学术机构,大学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学术至上,追求卓越。在行政化的大学里,追求学术卓越的人地位卑微,于是大家不去竞争谁学术做得好,而是看谁的权力大、地位高。位高权重之后,包括教授职称、学术资源、学术经费、生活条件等等,什么都来了,何乐而不为? (说的没错。) 经济观察报:这带来了什么后果? 朱清时:大学教授们没有话语权,只能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特别是最近这十多年,大学行政化越来越严重,学术精神萎缩得很快。十多年前,给教授一个行政职务,他还会犹豫,怕耽误了学术。现在呢,一个副处长、处长的职位都会有好多教授去竞争。大家追求什么?崇尚什么?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能力朝什么方向发展。所以我现在才认识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其实都是浅层次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在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下,大学里追求卓越的风气变成了追求官位,崇尚学术变成了崇尚权力,权力变成学校运转的中心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的问题与现在教育的问题很相似,那是的农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行政权力干预农业生产,其实是另外一种行政化,结果大家一点积极性都没有了,农业搞得一塌糊涂。包产到户实际上就是“去行政化”,行政权力不再干预农民,农民自己来决定种什么,怎么种,农业就恢复了生机。工商业也是一样,建国之初实行公私合营,但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发现这样做不行了,于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各种所有制都可以搞,就是要焕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工农业的这些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大发展。 经济观察报:唯独教育没有改? 朱清时:因为教育没有改,教育的现状跟农村改革之前的农业一样,没有效率,没有创造性。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体制改革,是去行政化、去官化,把学校的文化和风气扭转回到原本的状态。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整个机制应该让所有人去崇尚学术卓越,哪怕是个很年轻的小孩,如果他的思想很精彩,人们都应该尊重他。就像陈景润,当时他的地位虽然很低,可是他的数学天才让所有的人都尊重他。70年代中国出了一些人才,包括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现在的教育规模比过去大多了,民众的教育程度比过去高多了,反而没有这种杰出人才,更没有解放前培养的钱三强、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大师了。从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到现在,得奖的一共有14人,其中有11人是1951年前毕业的。不是我们的人不行,不是我们的经费不行,甚至也不是我们的课程体系不行,我们的教授跟国外教授智商一样高,一样能干,但是不恰当的体制下教授发挥不了聪明才智,就像过去农民发挥不了作用一样。 大学自治 经济观察报:你对教育体制的变革有何思考? 朱清时: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上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的,一直没有彻底改造过,这些年所做的主要还是修修补补的工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仅仅做些表面的修补。一种运行了50多年的教育体制,是该到变革的时候了!大家不要再纠缠于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了,而是应该好好想想,怎么把学校重新恢复成为学术机构,让学者都去追求学术卓越,而不是追求行政晋升,崇尚真理,而不是崇尚权力。 经济观察报: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什么? 朱清时:就是去行政化,让大学重新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大学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必须要有学术自由。如何保障学术自由?需要摆脱行政化干预。还有一条,就是学者自律,学者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即使有人想弄虚作假,最终也是极少数。总结起来,就是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三者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比如,因为不是追求卓越,现在的学者自律差,出了那么多学术道德问题,有谁认真处分过?有哪一个像韩国的造假科学家黄禹锡那样因此而获刑? 经济观察报:去行政化后,必然出现的问题就是学校应该怎么运作,这又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呢? 朱清时:需要大学自治。大学被行政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界行政权力干预学校,症结在于大学的领导干部任命制度。所以,大学要自治,关键就是权力不要干预,让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进行自治。从欧洲大学的成长历程来看,一部大学的历史就是大学自治的历史。 经济观察报:但是,在中国不要权力干预很难,因为大学是政府出资办的。 朱清时:和其他领域不同,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懂教育,都有一套理论和想法,谁都想干预,许多人是出于好心来干预,只要一干预就完了。 经济观察报:那如何找到一种既由上级支持大学,又不干预大学的好方法? 朱清时:我们现在就是要设计这样的办法,一个切入点就是制定大学章程。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里头有明确规定,所有大学都要有章程。但是该法的许多规定都没有落实,因为它没有规定对违法的惩罚,没有惩罚就没有约束力,谁都敢去破坏它。中国有几所大学有章程?据说清华大学都没有章程。个别学校有章程,那也不过是校内自己编写的规章制度,没有法律地位,没有处罚措施,随意性强,甚至校长、书记都可以随时修改,谈何约束力?我认为,中国高校要办学独立,第一步就是认真贯彻法律,每一所大学都要制订章程,不仅规定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罚,让所有的人都对学校章程心存敬畏。 经济观察报:你们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 朱清时:我们筹办南方科技大学,首先就是认认真真制订章程。我到处请专家帮我们来制订章程,而且将由深圳人大会议通过这个章程。深圳是特区,有立法权。这样我们将来就可以依法治校,行政权力在大学章程面前要止步,因为这部章程是有威慑力的,是有惩处力的。大学要自治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在政府出资办学的背景下,大学自治一定要有法律依据,才能保护自治权利。 教授治校 经济观察报:在有了章程之后,一所大学在内部管理上怎么做呢? 朱清时:作为学术机构,大学内部不应该有任何干部级别,所有的管理者都能上能下。但是行政管理岗位一定要有高报酬,让这些岗位有足够的吸引力,精英愿意来做,但是他们的角色就是严格依照规章来管理,不能用行政化的办法来发号施令。管理者没有权力支配教授,而是要根据教授的需要提供相应服务。管理人员不能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去干预教授的决定,更不能凌驾于教授之上。这就叫做“教授治校”。不是说每个教授都发号施令,而是他们集体酝酿出来的思想跟决策成为学校的主导。 经济观察报:在这样的体系中,校长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 朱清时:第一,校长应该是教授们选出来的,校长不能“空降”。在校长遴选过程中,一定要听取教授的意见,使校长真正成为教授们的代表。既然是教授们选出来的,就要对教授们负责,如果不对他们负责,教授就有权利罢免、更换校长。这和“空降式校长”完全不同。这是教授治校的决定性环节。第二,校长要善于民主协商,在学校重大问题上与教授们商讨,真正反映教授们的集体意志。所以,教授治校和校长治校不矛盾。梅贻琦说过,教授开会的时候校长只是端板凳的,但是这一点也不意味着校长就没有权力,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教授都有权力,教授治校意味着教授们的集体权力被校长代表了。 经济观察报:既然校长要善于倾听教授的声音,代表教授的声音,这就需要校长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教育家。 朱清时:校长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们的意志。所以,派一个同级别的行政干部来当校长,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人再能干,如果不懂教育,可是往往自以为很懂得,会把事情搞糟。 (校长从学者中出,个人认为是应该如此的,没搞过研究,不会知道里面的问题,没有进入过研究系统的人不会理解,或者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教育的问题。因材施教,同理,因人施“位”。) 经济观察报: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 朱清时:教育家就要懂得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最高规律就是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预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比如,大学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安静环境,让大家集中精力读书、想问题、做学问、搞教学,可是过去十年中国教育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各个高校都忘记了这个根本,纷纷建校舍、辟新校区、扩招,轰轰烈烈。这只对行政官员有好处,因为这是明显的“政绩”啊。结果教育的根本遭到了破坏。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大学就是仰望星空的 经济观察报: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和处理大学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呢? 朱清时:大学一定是要高于市场的。大学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失去大学的精神了。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引领社会文化,大学应该是思想高地,社会前进要靠大学去引领。就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的那样,大学就是“仰望星空”的。有了仰望星空的人,才能引领文化。我们往往认为大学办产业是借鉴美国的经验,其实不是。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大学只是一个思想库,有凝聚力,创新的思想为产业创造了机会,并不是大学在办产业。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时候,该校有五位教授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光谱议,他们联合成立了一个公司进行商业开发。该校同意他们办公司,但是他们的公司要和学校完全脱钩,不能与学校之间有利益牵连。 经济观察报:可见这些学校把学术、政治、经济分得很清楚。 朱清时:政治家、企业家都很伟大了,对社会贡献很大,但是不能跟学术混淆。学术要跟金钱和权力脱钩,才能保证学术纯洁,学术自由。大学就是追求学术卓越,不能跟金钱挂钩,也不能跟权力挂钩,这样才能保持大学的纯洁。说到底,办企业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应该是面壁十年,清心寡欲,专心把学问做好。这两个是完全矛盾的。学术不能受金钱和权力的干扰,金钱和权力不能引进到学术中来,否则学术必然受到伤害。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大学改革的困难? 朱清时:大学改革是很难,尤其是老大学要改造很难,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和人员包袱,中国需要很多新大学。现在在全世界,有好多新型大学一下子就变成一流了。 经济观察报:包括现在的香港科技大学,二三十年就成为亚洲的名校。 朱清时:因为新大学没有包袱,完全可以按照新的模式来做。中国也是一样,我看中国的大学改革,将是新大学按照新的体制运作,老大学按照旧机制运作,慢慢地新大学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而且新大学走到前面以后,会逼着老大学会进行改革更新。当然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经济观察报:现在大家对南方科技大学充满期望,你们能否走出一条新路? 朱清时: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先让大家看一看,大学原来可以这样办。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困难险阻,也许我们不一定能最后成功。过分被关注的,反而困难重重。南方科大的最大作用可能是给大家一些启发,引起更多的人进行这样的探索,但也许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新大学,因为不被注意,反而可能会走得更远,甚至最后成功。(改革创新之路是艰辛的,希望朱校长能成功。校长不是荣誉,更是枷锁。这个枷锁有多重,只有朱校长一人知道。) (这个新闻稿还没看完,我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去百度一下朱清时的cv了。百度的概述是:朱清时是一位中国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8年6月就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以来,致力于规划和组织学校面向21世纪建设一流大学,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朱清时院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已经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科研领域中的杰出人才。2009年9月14日深圳媒体报道:经过历时一年多、在全球范围的严格遴选,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最终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的最佳人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2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新闻消息
skyclub2008 2009-11-9 15:23
科学领域又增了好多亮点,又增加了中国学术和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6人)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郑晓静(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崔向群(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共8人)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侯凡凡(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地学部(共5人)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周卫健(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 技术科学部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 中国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邓中翰 40 微电子技术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张生勇 69 精细化工 第四军医大学 翁宇庆 69 金属材料 中国金属学会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岳光溪 63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赵宪庚 55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医药卫生学部 廖万清 70 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周良辅 67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个人分类: 备忘录|4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眼中只有“大师”的学术界
Bobby 2009-10-28 07:28
一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 按照这种说法,国内高校算是已经走过盖大楼的阶段,正在快步进入求大师的阶段。 二 国内大学或科教界对学术大师的祟奉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相对地,对一般科研人才则视如草芥也是不争的事实。 君不见河南农业大学为了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会出 ( 1 )聘任期内,除享受学校正常工资待遇外,每年给予生活补贴 100 万元。( 2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 1000 万元。( 3 )组建以领军人物为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配备助手。( 4 )提供满足科研团队要求的实验平台与基地。( 5 )提供 260 平方米 左右住房一套,连续工作满 10 年,产权归个人。( 6 )其它条件面议。 这样高的价码(见胡化广的博客《母校出手真大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688 ),而普 通的 博士 和 博士后的待遇连个零头都不如! 如此悬殊待遇决不止河南农大一家。这种现象预示着国内的人才引进已进入眼中只有大师的阶段。这意味着不是大师的人才可能就不算人才,你只有拼到大师的位置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三 为什么高校会出如此高价来求大师,原因有三,试析如下: 首先,大师属稀缺资源,古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有小牛易得,大师难求。稀缺资源自然需要高的价码。 其次,国内科教界的很多事情,非大师不能搞定。申请重点学科(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国家级、省级)等需要大师,就是弄个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也非大师不能搞定。而大学排名、官员的政绩需要这些硬杠杠,再说,所谓政绩才是硬道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096 ),官员没有耐心去培养大师,也无法创造自主、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来吸引大师,你说,这些大学能不对大师如此重金孜孜以求吗? 四 大师有真大师,有伪大师(需要包装、作伪);大师有为钱来的(很可能一女嫁多夫,也可能捞钱后孔雀东南飞),有为事业来的。 大学求大师,有真求的,有假求的。有长久打算的,有短期计划的(可以套现,可以为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或重点什么树大旗、扯虎皮)。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5300 次阅读|44 个评论
转发短信:学术界生态
王铮 2009-10-23 09:53
得到一个手机短信,看了心酸,工间休息,黑色幽默一把: 博士要就业,论文好坏一个样,有关系没有? 副教授晋级,论文多少一个样,写成英文没有? 身为教授了,水平高低一个样,当官没有? 海外教授到,学校名次一个样,炒作爱国没有? 院士身份了,搞不搞科学一个样,科技部有人没有? 让我最伤心的是第一条和最后一条,您呢?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49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学术不端的类型及其成因——兼与鸿飞先生商榷(2)
王铮 2009-8-10 16:04
二、道德坠落类 学术不端的第二类可以称为道德坠落类。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坠落,不是堕落。坠落时有一定的波动性的。人造卫星坠落,不是它不想飞了,而是随着自己的耗损和环境摩擦,速度降低了,克服不了重力。 道德坠落类的第一种学术不端是急功近利型。这种类型的学术不端,通常表现为剽窃、占用、抄袭和作伪。不端者的目的是获得学术功利,完成自己的学术工作或者获得某种学术奖励。为北京大学王 ** 的问题充其量是这种类型,说他是学术腐败,把他提干了,也模糊了反学术腐败的方向。 急功近利型的学术不端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学术目标或者学术功利,例如申报院士、教授、博士等。在自己的成果或者创新达不到是,采用作伪、剽窃、占用等手段达到一个自己达不到的学术水平。其中作伪具有社会伤害性,剽窃、占用则主要是个人道德问题。目前在中国,剽窃已经成为了过街老鼠,但是作伪和占用并没有引起重视。在西方科学界作伪是会被学术社会严重抛弃的,可是我们社会由于它没有直接伤害个人利益,对它宽容,它很少遭到人们的监督。 占用是一种特殊形式,它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把群体的成果占为己有,也包括没有参与工作,而把自己的名字混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主要是学术道德的堕落。但是,某些占用带有腐败性质。某些科技官员和项目掮客,虽然自己不参与研究,往往挂名为项目负责人,占用成果发表、成果获奖的机会。在这里,这些人的占用是动用了政治权利的,所以是学术腐败。 道德坠落类的第二种学术不端是拉帮结伙型。学术不端者,为了某种利益结成团体,相互支持,相互占用,互相吹嘘,或者主动地把某些成果集中到个别人身上,让他获得学术地位,使得自己参与分享利益。在评审高级技术职称或像院士这样的学术荣誉时经常发生。用日常语言叫保。当然这种学术不端也可能表现出犯罪性质,那就是排斥异己,不是自己团体的工作,加于否定或者贬低,有的不惜歪曲别人研究成果。 拉帮结伙型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并扩张之。没有既得利益,这种非正式的组织的团体一般不会形成。但是,最近几年,为了某个别人成为院士,一个大学甚至一个省,组织为候选人活动,颇有保家卫国的特点,这就带有明显的商业目标。 狐假虎威型是道德坠落类的第三种学术不端。狐假虎威型,往往表现为以天子门生资格贬低别人,或宣扬某个地区整体学术水平低,打击一大片,保护我自己。更有甚者,利用权威人士、顶级大学教员、学员身份贬低潜在的竞争者的学校、导师等,企图制造一种不公平或者强化不公平制度。。 狐假虎威型固然有利益维护目标,也有学术失落是的自我鼓励,所以说不上是太严重的问题。它是一个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他们充其量是学术道德坠落,而不是堕落。 发生狐假虎威型的一个条件是社会问题。当中国社会失去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一些不良海归,或者受伤害的海归,容易落入这种类型。另外一些妒忌外来竞争者得到优惠条件的,也容易以当地社会的虎威去贬低外力竞争者。实际上落入这种类型的人,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悲剧性。由于这种悲剧性,你会发现这些不端者,往往容易形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性格。 第二类学术不端,与学术环境不公平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受到中国学术界综合学术水平没有发达国家高的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学术不端的类型及其成因——兼与鸿飞先生商榷(1)
王铮 2009-8-10 10:10
学术不端,是中国学术界或者广义学术界的顽症,什么叫广义学术界呢?这里指非学术界的人士如官员、商人以学者身份参与组成的学术群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顽症,鸿飞先生发的宏论: 国内学术不端盛行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低质量的研究工作屡屡得到国内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承认和表彰,而人们又把这种承认和表彰作为衡量学术质量的标准,这使得造假和学术不端成为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 这个原因当然是其中一个,但是过于简单化了。 要认识中国的学术不端,需要分析。分析的基础是分类,中国学术不端是有类型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八型。 我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作为学术问题,因此决定把它归类为科研笔记。 第一类 学术腐败类 第一种学术不端是商业诈骗型。商业诈骗型的典型如基因皇后、汉芯和三鹿奶粉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这类学术不端,其特征是具有直接的商业诈骗目的,在活动形式是具有商业特征,其学术特征是夸大甚至伪造学术成果。 由于具有商业特征,商业诈骗型学术不端具有雄厚的行贿基础,因此,商业诈骗型学术不端是最典型的学术腐败。由此可见这类学术不端的起因是资本家的商业利益与官场腐败的结合。这种类型的发生,与国内狭义学术界没有多少关系。到目前为止,基因皇后、陈进汉芯、三鹿科技进步奖并没有被公布或追查行贿受贿行为,我们尚不能断言受贿官员在捂盖子,至少可以说有关部门不问责。所以这类型只能认为是吏治有问题,即使不是官场腐败,也是政府失职。当然基因皇后、陈进后面还具有保护海龟的政策,三鹿奶粉还具有保护地方企业的政策,这个问题就不是吏治问题了,而是恶法问题了,政策破坏法律的平等性。因此一些不良分子,披着海龟、爱国主义(爱乡主义)的画皮大兴诈骗。 第二种学术不端是升官发财型。升官发财型的典型如许宗衡,他并没有上过研究生,但是却拥有众多研究生文凭。某地一个被查出腐败的官员,具有某最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等等。这里官员,为什么要个学者头衔,因为要当更大的官,和 / 或捞更多的钱,所以他们像封建社会一样,向有关学术机构购买学术头衔,只不过封建社会卖官是用私人的经费而现在卖官费用被制度化到公费支出中。这些官员日理万机,还有日拥百姬的,当然没有时间学习,所以论文只能靠秘书,秘书也没有时间。结果论文只能靠买、抄,卖论文的枪手一般也没有什么创新能力,还是抄,学术不端就发生了。另一方面,学术机构不敢得罪这些要学位、要学术名誉的官员,强迫学者放松学术标准,学术不端就在学者中发生了。通常这些学者也在这个过程获得物质利益改善他们贫困的生活,结果他们被腐蚀了,自己随着堕落。这里学术不端的学术形式是合作作弊。 这里学术不端也属于学术腐败,他的起因是官员权力的无约束。官员权力太大,结果他们可以调用国家资源为自己买学术名誉,官员权力太大,结果学术机构和学者失去独立性,这类学术腐败与国内学术界水平是否高低也没有关系。 第三种学术不端是利益敲诈型,这种学术不端,也是学术腐败型。官员利用手中的学术荣誉、项目的评审和批准权力,向申请人和项目完成人实行潜规则,获取好处。由于潜规则作用,项目立项,不根据学术水平,项目获奖,也不根据学术水平,学术荣誉授予出现鱼目混珠。有的官员因为潜规则未到,否定通过的项目。有一些混迹学术界的假学者,通常也善于通过利益敲诈下的利益共享,向官员或者有权利者行贿。这种潜规则的学术不端,形成中国目前最大的学术不端。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得到全国学术界的好评,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靠专家,保障绝大多数官员廉洁奉公,几乎不发生这种类型的学术腐败。至于其他项目管理部门,学者们多有体验,深浅不一。自然科学基金的例子说明,制度规则是重要的,这种类型的发生,也不是国内学术界水平低下的原因,完全是与国内的其他腐败同一成因的。 鸿飞先生文章提到的学术不端主要是这种类型。这些评审不公平问题,不是中国学术界水平低选择错了标准,而是主持评审官员为了潜规则往往请一些低水平专家或者徒有虚名的专家做评委故意降低标准导致的,当然也有一些掮客式人物,他们没有学术水平,与某些腐败的科技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他们在评审时结成领域联盟,导致中国学术界。中国的问题是腐败导致中国学术界的高水平不得表现,而不是中国学术界水平低导致腐败。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8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教授联名举报论文抄袭(转载)
JYH64J98Y99H 2009-6-18 22:0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07:40 中国青年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称举报者别有用心要其下台 本报记者 刘芳   今年6月初,本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同时还举报因为抄袭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引发的学位作弊问题。举报者是该校两名女教师赖文和吴丽丽,赖文是该校基础医学院医古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吴丽丽是该院中医学专业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举报材料包括两本论文复印件和一份长达几万字的投诉材料。材料中称,从开始举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非但举报没有进展,还在校内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她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一个大学校长涉嫌抄袭作弊?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记者前往广州调查。    博导抄袭学生的博士论文?   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并取得多项教学科研成果。   记者从该校网站查阅到的资料显示,1997年徐志伟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转评为教授,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之间,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事情就发生在这段时间。据赖文讲述,徐志伟作为学校正校长,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地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举报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两篇论文显示,两篇论文的格式因年代变化稍有不同,一个是2004年版,写作者敖海清,论文指导老师徐志伟;另一个是2005年版,除了在封面有写作者徐志伟及其论文指导老师的名字外,内页第一页还有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的作者手写签名及指导老师签名。据了解,学校2005年后进行了论文改革,加大了使用授权声明,所以格式有所不同。   虽然格式稍有不同,但论文题目却基本相同。一篇是署名敖海清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敖文),另一篇是署名徐志伟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下简称徐文)。   敖海清,2004年6月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其论文封面标示显示,指导教师为徐志伟。   而徐志伟的论文写于2005年4月,指导教师是我国中医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为推动中医学普及作出过巨大贡献。当记者联系到他家人要求采访时,被告知老人已经退休多年,今年已经93岁。   记者将两篇论文进行了比对,确实发现论文大段抄袭和雷同,即使有个别不是完全相同,经过阅读,意思也趋于一致。记者又请几位同事和其他人进行了阅读比对,看完后第一句话就是:这就是抄袭!   赖文、吴丽丽认定徐文是抄袭自敖文:徐文全文约51000字,与敖文粘贴式雷同字数约22300字,全文雷同字数比例近44%。多处文字、标点、英文单词拼写甚至排版错误都完全相同,雷同文段显然是从敖文的电子版上复制粘贴下来的。赖文说,雷同文段抄自敖文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理论研究章、实验研究章和研究展望,各章雷同字数的比例由14%-74%不等,且多数在50%以上。   徐文中文摘要共约6100字,约2650字与敖文雷同,约占43%;徐文英文摘要近半数与敖文英文摘要一样。奇怪的是,徐文中的英文摘要有五处与自己的中文摘要对不上,反而与敖文的中文摘要完全吻合。   徐文的引言部分,约85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约占70%。   正文第一部分出现整段或一连数页相同的情况,这个部分共约22600字,约1330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约占59%。参考文献共约10300字,约536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   正文第二部分的文字论述共约16000字,约有2300字的论述与敖文完全相同,其中大段抄袭的有两处,约1300多字。正文第四部分研究展望约1500字,有近1100字的论述完全一样,约占74%。   让人惊讶的是,连一些实验数据都是一致的。徐文中5组50只大鼠造模后的体重数据竟然与敖文中的5组50只大鼠的造模后体重数据完全相同,甚至精确到了小数点后2位数(单位:克)。而两批大鼠在造模前的体重并不相同。   另外,雷同的文段还出现文字、标点甚至排版错则同错的现象。比如大椎穴误写成大推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漏写蛎字等。   赖文说,早几年她担任学校基础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会委员时,学院答辩秘书每年都会把当年的答辩论文送交每个委员一人一本,徐、敖两本博士论文就是从她留存的论文堆里找出来的。   当她将两篇论文复印件寄给上海复旦大学知名教授葛剑雄后,葛剑雄两周后即给她回电,说抄袭太严重了,整段整段的抄袭,这样的抄袭连中学生都看得出。从时间上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很容易就能鉴定出是抄袭!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规定的博士论文缴送本接收馆,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有关规定,已经通过的博士论文应当交存国图,因此国图是国内博士论文的最大藏家。记者从该馆了解到,国图确实收藏有徐志伟和敖海清的论文,而且论文题目和记者所述一致。但敖海清的论文被申请了保密,不能借阅。   查找论文的另一个途径是到学校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找该学科的研究生论文存本。6月16日下午,记者再次前往学校,几经周折,终于在该校位于广州大学城的教研室档案柜中找到了一本敖海清的论文原件,此论文与举报者手中的论文一致。   记者咨询了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武,他告诉记者,界定抄袭行为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1、看作品出版时间的前与后;2、看作品特征对比(如:人物、主要内容、主题结构等)是否相同或雷同;3、看是否属于适当引用。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明确规定:每个作品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两名女教师先后走上举报路   赖文,今年58岁,197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1983年考上该校医古文专业第一批研究生,毕业继续留校任教。可以说,赖文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学习了一辈子。   提起这个她呆了36年的学校,赖文的声音有些哽咽。除此之外,她说话语速很快,分析问题逻辑严密,甚至有些不苟言笑。2007年10月开始,她先后向学校、省里和教育厅举报,并向政协委员、著名学者葛剑雄寄去投诉材料。   赖文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走上举报之路,一来是基于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学术良心,二来是因为看不惯近年来学校出现的诸如硕博导遴选不公等为代表的不正之风。不应该没有人出来说话,反正我离退休不远了,那就由我来说吧。   我还记得当时在和学校另一位教授闲谈硕博导遴选一事时,该教授说,你把徐志伟的博士论文与其早一年毕业的某学生的博士论文对比看看。我阅后发现,两文存在高达40%的复制粘贴式抄袭,震惊不已,赖文回忆说。这段回忆,记者在6月12日的采访中,从那位教授处得到了证实。   赖文开始着手了解具体情况,她找了几位相关学科的教师,吴丽丽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吴丽丽2004年就评上了副教授,当时她才30岁上下。之后没几年,她又评上了硕士生导师。徐志伟是我们这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开始对赖文的不合作态度,到后来成为举报者之一,吴丽丽走过了一个矛盾的心理历程。   据吴丽丽说,其本人就是论文的写作者,或者说就是抄袭者。正因为参与了事件本身,她有着无法言说的无奈。我选择了一份他刚刚毕业一年的学生的论文,进行了粘贴式抄袭,希望他能看出来不予采用,但还是顺利过关了。   在赖文找她了解情况之前,她看到赖老师年纪那么大,很辛苦地每天为了硕博导遴选的事跑来跑去,心里不是个滋味。有一天下课后看见赖老师坐在马路台阶上等公交车,看上去非常疲惫,我觉得我无法再沉默下去了。   2007年10月初,赖文向学校党委和徐志伟本人发函质疑其博士论文的诚信,并口头告诉党委书记该论文的抄袭程度,党委书记表示会向广东省教育纪工委反映。   同年10月25日,吴丽丽正式向学校党委、纪委实名举报自己不得已代徐志伟写博士学位论文一事,学校党委随即将此事转呈广东省教育纪工委。   之所以独立实名举报,吴丽丽说:其一,赖教授当时已经查出肿瘤,住院进行手术了,举报工作做不了了;其二,我对硕博导遴选事件也很有看法;其三,本来代写论文我就极不情愿,一直以来耿耿于怀,而且我也有我的私心与其被赖教授拉出来作为证人,还不如直接作为举报人。   赖文告诉记者,以前她与吴丽丽并不相熟,但这一年多举报的接触,她感到吴丽丽是一个很直率、没有城府的人,有知识分子的良知。这也是为什么吴丽丽本人在被评为硕导后还要站出来举报的原因。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她们希望的那样,赖文这样描述她曲折的举报经历:2007年11月,广东省教育纪工委开始调查徐志伟博士学位论文造假一事,至2008年8月中旬,仍无任何结论和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举报人曾先后两次去省教育纪工委,要求尽快处理此事,但都诉求无果。2008年8月,省教育纪工委在受理10个月之后,将此事移交广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8年8月31日,我又应省纪委调查组的要求,提交了《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学位论文与的博士学位论文雷同情况的说明》,文中详细列出两文雷同字数和雷同之处。省纪委调查组认真调查了两个月,10月中旬,负责该案的调查人员岗位调动。我们要求新的调查人员尽快与我们取得联系,但到11月中旬,仍无任何接手人员与我们联系。   如果事情还无法得到解决,我就向媒体求助,说话干脆的赖文说到做到。但她们没想到,举报之后的11月9日,基础医学院职称评审中,吴丽丽以院内综合实力第一申请正教授职称,却遭到淘汰。   2008年11月18日凌晨,无奈之下,赖文和吴丽丽开始联合在网上实名举报,并将举报材料放到了个人博客上,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吴丽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信箱上群发了一条简单信息,告知自己开博和博客地址。   当天上午不到九点钟,赖文、吴丽丽及其丈夫、科研合作者和收到吴丽丽信息之后简单回复的几位教职工的校内工作信箱就被封闭。经多次向党委投诉,直至今年1月,其他人被封的信箱才陆续开封,但吴丽丽的信箱至今仍然被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赖文的信箱则直到2009年1月退休时也没开通。    校长:这是别有用心、欺骗群众   6月12日,记者在广州大学城找到了正在办公的校长徐志伟本人。在长达1小时的采访中,徐志伟反复向记者表示,自己被诬告了。   从去年开始,网上就爆出了一条新闻,竟然说我骗取博士学位,已经引起了我们学校很多老师的愤怒,这是别有用心、欺骗群众!我已经聘请了律师准备起诉。你们要了解情况,一定要找上级部门才能清楚!   记者问,举报者手中拿着的论文是不是真的?校长回答:论文是真的,但他们(指举报者)真的是断章取义,这是我负责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的学生也在做。在同一个课题下,文献综述这块肯定会有相同之处,她们(指举报者)却忽略了核心部分的实验和创新思想,做实验就有实验数据,我的原创思想也可以用数据来说明我的观点。   他说,雷同的部分不能叫雷同,而是文献资料的部分相同。作为一个团队,长期从事一个方向的研究工作,一些长期积累的数据会相同,不能看论文只看前面,论文的核心部分为何不看?一篇论文的核心价值重点在指标、实验部分。我们的课题有不同的部分,我的那部分是在生理方面,其他的是在药理方面。   至于正文部分出现的小白鼠造模实验数据为何也能出现惊人雷同?他回答,这些都是有人别有用心,目的是把我搞下台,因为你们不是调查组和上级部门,我现在能告诉你的只能是一点点,现在正是纪检等调查部门做结论的时候,所以我不能告诉你。   记者问,吴丽丽作为捉刀者,为什么站出来举报?校长回答说:这一点我们学校没有人相信。她在网上这样说了以后,我一直没有理会。她竟然说是我用行政命令让她来写论文,一个老师怎么会这样做?我简直莫名其妙,我自己都有博士生在做试验!   为什么此事在网上沸沸扬扬了这么久,作为校长,一直没有站出来辟谣?记者问。徐志伟回答:因为我的校长身份,不能影响学校形象。另外,这些事情既然是撒谎,就让它们不攻自破吧!   记者又问,两位老师的邮箱为何被封?徐志伟说,学校有规定,不能在网上传播谣言,如违反就要封邮箱。   徐志伟一再强调自己是被诬告了,论文有5万字,文献有1万字,同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有雷同而已,不能转换概念。   徐志伟最后告诉记者,此事省教育纪检部门正在调查,媒体不应该报道。现在你要说对我进行了采访,我不认。 2009年学术造假事件: 2009年6月: 辽宁大学副校长发表文章被指抄袭 2009年5月: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2009年4月: 上海大学博导因论文抄袭被撤行政职务 院士指认弟子学术造假行为 2009年3月: 浙大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被指论文抄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少人是被学术界大牛的传闻吓坏的?
nsfc 2009-6-14 18:23
自从在学术界谋生以来,经常思考有关牛人的成长史。 一开始,我喜欢看些传记之类的东西。毕竟太多的牛人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传记透过时空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名人的趣闻轶事。在传记中,我们看到了不凡的天才。有传闻说,高斯死后几十年,他的孙子发现了一本日记本,薄薄的10几页纸,据数学史家分析说:就这些笔记够当今10个最优秀的数学家研究一辈子。好家伙,绝对的天才。近一点的,国内有个物理学家,据说另外一名的物理学家跑到其所在大学作报告,被其批得体无完肤,以至于回去后在自己的导师(当然更是一位超级大牛)前哭诉。关于这个传闻,我事实上还是比较怀疑的,很难想象一个牛人跑到自己的导师的膝下哭诉会是怎样的场景 。类似种种,总是传递出一种信号,这些牛人都是天才级人物,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企及的。既然如此,你我就不要有那非分之想了。 然而,在与那些当今的牛人的接触过中,我逐渐发现自己被有意无意骗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牛人,并未表现出什么特别之处,似乎更多的是对于自己领域的熟练而已。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些比较陌生的牛人显得如此高山仰止呢?我想,这中间存在一个标准平移的玄机! 但凡那些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牛人,我们的了解来自于他人的记述。这些人要么是牛人的弟子、助手,要么是记者同志。这些人的专业素养通常比牛人要差不少,这样在他们的眼中,牛人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他们的水平上限。那素不相识的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不自觉地将他们的标准平移到自己身上,也就是把这个上限挪到了自己的标准中。既然是自己标准的上限,自然是不可企及的。正是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水平相当的人之间相互评价时,我们是不会产生那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的。比方说,如果让爱因斯坦同志评价一下牛顿先生,爱因斯坦恐怕不会说牛顿是天才,他可能会说牛顿非常聪明、刻苦,科研非常棒。这些评价会让我们觉得牛顿高不可攀吗? 所以说,很多人不敢搞科研,实际上是被这些传记和传言给吓得。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 “学术界工作不好找?” 有感
buffer 2009-4-18 18:40
今天你们不要我们? 明天我们淘汰你们! 后天我们又被他们淘汰?! 循环交替!无始无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6396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师”不如“老师”
JYH64J98Y99H 2009-4-13 21:30
读了王鸿飞先生《大师都去做中小学老师》博文,它的标题基本就是它的文章,我就不去转述了。这自然让我想到将大师与老师作个比较。有一位因写文化散文而牛气哄哄的名人,用春晚小品王老赵这位名人的台词来说,所谓名人也就是一个人名而已。在全媒地带,这个人够有名的,不说名字大家都知道他,他所在的城市为了突出自己的文化价值,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地设立什么大师工作室。在我等俗人看来,工作室就是工作室,头上顶着大师的光环就像始终穿着那件新装一样一定很别扭。将来,你会拥有这些荣誉,甚至还一定会有别的其他荣誉。能否不到时候不要提前渲染,况且,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提前做的。可能是因为被众多拥趸捧起来了,也可能是因为高度的自我认同,他接受了。 当然, 这位大师不愧是大师,一般的人要么爽快地接受,要么坚决地拒绝。这位大师的卓越之处恰在于他在非常个性化的风趣幽默中半推半就地欣然接受了。甚至,不排除他内心的窃喜。不用去查字典,他对于大师的理解和我们对于大师的理解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条接受大师称号的理由或曰借口而已:在人的成长阶段,大比老要小,既然老师自己能接受,大师不过是退一步求其次吧。大师就大师吧。当然,我们也无妨顺着这个台阶,顺着这位大师的逻辑,推出我们的判断:既然大字的辈分在老字的辈分之后,大字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与修炼才能到达老字的份上,实在地说,大师不如老师! 其实,《大师都去做中小学老师》已经含有对所谓大师的失望与批评,这种切中时弊、有感而发的立意确实很好,大家的理解肯定没有什么问题。根本不是个别人所担心的所谓由于读者的歧义而让作者感到孤独。在当今语境下,标榜阳春白雪只会徒增笑料,连小学生都会说:想吐。只是作者将大师与中小学老师相提并论,让人搞不明白,这是贬损大师呢还是贬损中小学老师呢。我想,大师的毛病还是到大师身上去寻找,照射大师的X光只要对准大师就足够了,不要擅自扩大检查范围。不要动辄就将对部分大师的批评和中小学老师放在一起混为一谈。王先生 建议科学界的大学者们去做中学老师,人文学界的大学者们去做小学老师。 这里我有两点疑问。 一是大学者到中小学开开讲座或许能够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担任老师未必合适,不是谁都可以担任中小学老师的,现任的中小学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经过层层选拔与实践锤炼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他人无可替代,大师不要趾高气扬,不要忘乎所以,不要自以为是。陈景润当年就是难以胜任中学数学老师的工作,才专心致志地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类似的实例甚多。二是,怎么让科学界的大学者去当中学老师,人文学界的大学者反而去当小学老师?这里又犯有同样的毛病。科学界未必比人文学界高明到那里去,中学老师也未必胜任小学老师的工作。因为,社会有分工,术业有专功。你的脑子或曰我的脑子不比别人聪明到哪里去。 关键还是干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干不好,别人的工作,你可能会干得很好,也同样可能会干得更差。 我们可以高唱我的太阳,我们经常会说我的老师,但我们很少说我的大师。老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会感到亲切、具体,而大师恐怕是属于半神半仙的,像什么堪舆大师、易学大师、气功大师、魔术大师之类的。老师比大师谦逊,更比大师亲切。目睹那些或张牙舞爪或文质彬彬的 学术不端教授,出于对浮躁时代大师的泛滥成灾的杞人忧天,出于对一位青年教师感同身受的感念与追忆,也更出于对中小学老师的整体赞赏与钦佩,我认为,大师不如老师!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令人感动的学术界老师和朋友们!
yuliping 2009-1-7 21:13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接触过学术界不少老师和朋友,春节将至,写下如下的文字,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2007 年,由于某些机缘,认识了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李致平老师,他也是我师弟胡冰川的大学老师,后来有些事情想麻烦他帮忙,于是来到马鞍山,作为经济学院院长的他,非常帮忙。出于礼貌,我带了点扬州特产,可他就是坚决不肯收。后来逢年过节,李老师还经常给我发短信或邮件,搞得我很是不好意思。 同样在 2007 年,经朋友介绍,我有问题请教河海大学的卞艺杰教授,他非常精辟地帮我指明了研究方向,可至今我都不认识他,也无法当面表示谢意。 2006 年,我一篇论文被《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录用,编辑老师让我认真校对一下数学公式,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我也不能确认,经我导师周曙东介绍,将论文发给孟令杰老师,他非常认真地校对了论文。 2007 年一篇论文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主办的国际会议录用,该会议讲明论文会被 ISTP 收录的,可后来好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我就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发了 20 封邮件,了解背景资料,除了一两个老师有点牢骚外,其他所有的老师都认真地回了邮件,其中有 3 、 4 个还在国外,可能电脑没有中文操作系统,用英文回的邮件。(目前论文已经顺利地被 ISTP 检索) 通过科学网博客,认识了不少只知姓名的朋友,他们或给我提供科研资料,或帮我打听科研信息,或给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真的感谢他们! 最近和情报学界的老师们交流多一些,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一些老师也不便在这里提起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言行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高尚品德,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对年轻人成长的关心无时无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很多身边的平辈朋友,比如师弟师妹们、同事们,在日常交往中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更多,也更为琐碎,因为关系太近了,说感谢反而见外,这里按下不表,呵呵! 这些年,我也在努力帮助别人,虽然有时态度可能生硬。我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想,如果真要感谢,就应该更好地将学术界大师和朋友们的精神传递下去,去帮助可以帮助的朋友、学生和不相识的人。现在到处都在创建和谐社会,我想,如果学术界大家都可以互相帮助,我们也可以创造和谐学术界。 2009.1.6 于俞立平于 Z29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5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何先生的“杂交”与“门户”之见
热度 1 王飞跃 2008-8-20 08:58
七月三十一日中午赴郑州参加 中原网建设方案评审 会议,因担心奥运安检,比平时提前去了机场。没想到,安检十分顺利,人还少,让我有了时间上网,更有幸读到何毓琦教授的博文《 Cross pollination 杂交 vs. Establishing a brand name and empire 自建门户 in Academia 》和陈学雷先生及刘进平先生的回应:《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与《国内学术界的 杂交 和 自交 》。对于学界的杂交与门户问题,十年来我深有感受,愿在此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要借此机会向何先生致敬。先生是我的前辈,是当今国际上控制领域里最有成就的华人学者,而且桃李天下,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也十分优秀,许多都是我的挚友。刚到美国读书时,就有幸听到了先生在我们系里做的讲座,印象十分深刻。我的博士论文,还参考了先生关于 Team Theory 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十余年,与先生多次交往请教,每次都得益匪浅,只是近十多年来接触反而少了。去年我利用开会的机会到 Harvard 拜访了先生,得到了热情的款待,至今欠帐。先生科学网上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可惜我一直没有时间系统地拜读学习。先生在本篇博文中的观点,我深有同感,所以就从本篇开始吧。 门户现状 近亲繁殖的现象目前在科技界还很普遍,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成因大体可分为四类: 1 )私利型,牺牲大局,建立门户保护小团体的利益,户主不是自信心不高,安全感不足,就是有难言的企图; 2 )武侠型,希望师徒相承,创立自己纯正的流派,成一代宗师,名垂史册; 3 )被迫型,由于任务的需要,或形势和生存的压力所迫,不得不启用自己的人马; 4 )实力型,不想建什么门户,可无奈自己的弟子是天下第一,不用也不合理,结果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己的门户和品牌。显然,第一类最可怕,第二类是人之常情、太狭隘,第三类有情可原、不是长久之计,第四类算是最理想的近亲繁殖和门户,但从整个社会的利益上考量,应作为个案处理,不能提倡。 我最熟悉的是第三类的被迫型近亲繁殖及其门户,在技术和应用科研单位十分普遍。去年初参加科学院一单位的所编岗位招聘答辩会,一看材料大吃一惊: 20 多个应聘人员,除了一个来自科学院的另外一个所、还有两个所内博士后出站以外,其他都是自己的毕业生。我忙问为什么会这样?研究员们异口同声都说没办法,反而向我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具体可归纳为: a) 项目压力大,自己人知根知底,上手快,完成任务有保障; b) 外资企业,特别是微软研究院工资高,竞争力强,自己人至少还有一定的忠诚度,不易跳槽; c) 外面招来的人员,往往需要较长的磨合和培养,可一旦有了本事之后,往往会另攀高枝拿更高的薪水去了; d) 自己的技术独特或暂据领先的地位,希望保持一段时间,不愿知根知底的弟子去加强别人甚至是对手的竞争力。 个人体会 说实话,除了最后一种原因,近年来个人的经历已使我对研究员们的想法有许多同感。回国后,我一直坚持不留自己的学生,毕业的五十多个学生中,仅有一个因工程项目于 2002 年留了下来;自己课题组里的五个主要领域,一百多个人,除了一个是通过项目聘用委托已在外单位工作的毕业学生回来主持外,其余皆由门户之外的科研人员领军。但那次答辩经历之后,我也迫于压力开禁:允许各领域招聘自己的毕业生。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保持底线:不留自己的学生直接在自己的身边工作。 我曾向希望留下来的学生说过:如果你认为个人不应近亲结婚,你就不应要求一个单位近亲繁殖。个人知道害处不去尝苦果,凭什么让一个集体去试?我不是绝对反对使用自己的学生,但最好是外放几年后再招回来,或者等老师退休之后再回来。我在美国博士毕业的两个学生要回国工作,尽管我内心很希望他们回来一起干,但还是忍痛割爱把他们推荐到清华去教书。 回想刚回来时自己对近亲繁殖的看法,再对比今天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屈服了?世俗了?退化了?还是更加实事求是了?或许皆有之吧。 门户之害 通过对近亲繁所建立的门户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危害,已有许多讨论,包括开头提到的何先生、陈先生和刘先生,还有后来王鸿飞先生的博文中所阐述的,这里不再重复。 在我看来,对近亲繁殖的门户之所以风行,还因为其诱人的欺骗性,危害也更大更深远。用最优控制的术语就是,这类门户能够很快地进入局部最优状态:很快完成任务、很快出成果、很快取得并维持暂时的领先位置,等等。这种局部最优的状态极其容易变质成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部稳定之和谐状态,扼杀创新和进步。如果真的能稳定下来,或许不创新和不进步也能生活。最要命的就是其局部性,一旦有外界的干扰,最优性和稳定性将不复存在,生存也成了问题。所以除非下大力气实行关闭门户和武大郎开店的政策,这些门户不可能持续。一百多年前大清王朝解体所导致的民族灾难,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已进入不得不实行开放门户的地球村时代,除非垄断,武大郎已无法开店了。奈何中国已加入 WTO ,今后商界垄断都难了,况乎学界? 此外就是门户的现代化。 民主制度下的门户,往往是一个声音一张选票,成了单位里谁都不想惹的诸侯。就像村级选举的家族势力一样,门户势力发展下去必将扭曲科技界真正科学与民主的进程,形成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圈子,成为在各领域里割据一方的科技军阀,最终也难逃军阀混战的下场。 门户之害,好像在国内医学领域比在工程技术领域还要严重,这是我大半年来与中外医生打交道对比的感觉,也是国外几位著名的医生学者亲口告诉我的。看来门户之害不但影响社会,还真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杂交之难 杂交之难,从我们祖先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百花交放,百家争融就可见一斑。几千年下来,局部稳定,结果就是门户林立,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家家分明。每一个中国人,似乎从小就有强烈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高大志向,成家之后还要望子成龙,志向更大了。其实,就在几年之前,不论是武术还是学术,门户还是被社会广为认可、被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样的社会遗传因子和社会基础,可见杂交之难。 学校,特别是大学,本该是学术杂交的理想之地。可是许多好一点的大学,总想方设法把自己好的学生留下来,甚至不惜以集体的名义直接或变相地限制学生的选择权利。因为自己每年要招生,并负责研究生工作,对此深有体会。连通过学生间接进行的杂交渠道都不通畅,进一步可见杂交之难。 更高层次的杂交之难,就个体而言,如果不是难言的私利,就是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但只重结果,急功近利不计过程和实质的社会思潮和体制,是难以进行杂交的主要原因,因为杂交必是一个费时的过程。 我特别认同何先生所说的 this is the prisoner dilemma situation all over again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亲繁殖之害和杂交优势之好,但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就像处在一场巨大的囚犯困境的 Game 之中:明知杂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可就怕自己作了别人却不作,损害了自我利益。结果是每个人只顾眼前的好处,到头来是饮鸠止渴,大家一起出卖了每个人的利益。要突破这一困境,必须从体制和社会文化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解决方案 显然,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案,应作为一个课题深入研究。 何先生建议教育部明令不准大学聘用自己两年内毕业的学生,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而且不妨规定五年。这样做可能对一些个人和学校暂时不利,但对国家和整个社会有利。问题是在中国许多好的主意实行起来往往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走了样,尤其招聘涉及太多的利益和人情世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需要慎重小心。如能实现,建议首先选择几个学校进行试点,先做经验总结再说,千万不要一个命令一刀切下。 另一个方式就是大家先充分讨论近亲繁殖的坏处和杂交优势的好处,然后制定完善的改正措施,但事前说好 10 年甚至 30 年后再实施。由于不涉及当事人和当代人的利益,相信大家会理性些,措施也会更完善。说白了,就是既然这代人自己管不了自己,就只好去管下代人甚至隔代人,如此代代相限、代代完善,最终或许就会走向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学界和社会。 这个过程就个人而言或许长了一些,但相信对一个社会并不太长,至少会比自己骗自己、自己管不了自己,结果陷于长时间稳定的底层次重复要好得多。 2008 年 7 月 31 日草于首都机场 T3 和 CA1325 , 8 月 18 日完于 Tucson 。
个人分类: 感言社会|16620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