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博士生求职记:从学术界跳到产业界的七大秘诀
NatureResearch 2020-5-6 09:43
作者告诉科研人士如何走出实验室,进入私营部门。 2016年4月1日,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我的论文主要关于海洋、河口和环境科学。我比较幸运,因为当时我已经在私营部门找好了一份工作——建筑公司AECOM的咨询师。我成了公司在美国东南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气候适应性和恢复力主管,负责发掘与气候恢复力有关的商业机会。 对于那些想要逃离学术界的研究人员来说,产业界蕴藏着大量机会。 图片来源:Cultura/SPL 许多博士研究生总是一门心思扑在博士论文上,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学位,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如今,摆在博士毕业生面前最容易的选择就是做几年工资微薄的博士后。对于如何将毕生所学应用于学术领域之外,常常让他们一筹莫展。 面对这些挑战, 博士研究生平时应该注意让自己的经历更多样化 ,这对于找到一份非传统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列举一些我在求职道路上总结的诀窍,希望能帮助丰富你的博士求职简历,以便获得政府和学术圈之外用人单位的青睐。 总结、学习、训练软技能 。 和其他领域一样,学术界也有自己的文化。根据我的经验,学术环境能锻炼我们与不同人群合作的能力,包括一些固执己见的人。学习与学术同行们相处,留意他们在研究之外都做些什么。 广泛涉猎研究领域之外的话题,并找机会与人交流你学到的东西。 学会项目管理 。 读博期间,你可以学到的有用技能包括拟定议程、做会议记录以及主持一般会议和电话会议。这些技巧能为你的企业求职之路开一个好头。 少想多做 。 博士阶段刚开始时,我用在思考 (阅读或向他人分享我的想法) 和行动 (写作或其他产出) 上的时间是一样的。在学术界,衡量成功看的是你的研究的影响力、受众规模和经费数量; 而在私营部门,成功取决于你销售服务、增加营收和实现利润率的能力 。在这里,时间常常是有限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高质量产品的人往往最受重视。因此,想要在私营部门取得成功,你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行动上。 拓展人脉关系 。 你的论文答辩主席和研究小组组长很有可能终身都在学术圈工作,因此,他们帮你过渡到私营部门的能力可能也是有限的 。想要突破这种限制,就要主动构建你自己的人脉网和专业关系。 学习具有交叉应用能力的技术 。 学术界有好几种常见的编程工具——从SAS和STATA到R或Matlab。如果你的研究需要用到编程,而且你用过其中一种或好几种工具,你就要知道哪些才是在产业界最具价值的技术。根据我的经验,像R和Python这类工具比SAS 或STATA的交叉应用吸引力大。 平时关注一下招聘信息中对软件的使用要求,这有助于你了解最新技术,提高录用机会。 让你的研究通俗易懂 。 要知道,你那些深奥无比的研究对于外行来说和天书一样难懂。 尝试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你的研究内容以及你的研究能力。 没错,一想到全世界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你说的 P 值是什么,抑或是看不出你居然使用了混合分析法,你会感到无比气馁。但是,如何将这些行话转化为非专业人士也能听懂的大白话就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积极进行自我推广宣传 。 这是让我最为畏惧的一点,也是我至今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如果能做到不变声色地自我推销那是最好不过了。许多公司会利用 社交媒体网站 来搜索和追踪他们的潜在录用对象,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度对口和可见度很高的岗位。 大胆贴出自己已发表的出版物,为自己创建一个网站,向非研究类出版物投稿——总的来说,就是要在网络空间里留下你的“足迹”。 原文以From academia to industry: seven tips for scientists making the leap为标题 发布在2019年2月22日《自然》职业专栏 原文作者:Crystal Romeo Upperman,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研究员 ⓝ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0692-y 如果您有寻找海内外科研工作机会的需求... 上自然职场,轻松搜索职位 Nature Careers: 国际领先的职业资源及求职平台,汇集海量的学术界和产业界职位资源 还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职场资讯、职业发展建议以及会议和招聘会信息 ▲ 点击图片 进入Nature Careers平台轻松搜索 职位 ▲ 扫码自然职场官方微信小程序,查看国 内院校机构 发布的工作机会,并直接了解雇主情况、岗位待遇以及申请方式等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职业专栏|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老蒲的课
lixthk 2020-4-2 01:19
今年从春节前就开始严重起来的新冠疫情,让大家失去了平常春节的那种节庆热闹和社交应酬。但是当大家适应居家隔离后,往往却也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比如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并通过网络来学点新东西。对我来说,疫情隔离期间最大的收获,除了 读了几本不错的书以外, 就是在网络上还听了老蒲(蒲慕明先生,美国 UCLA 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讲课。我认为他是用中文把《神经生物学》讲得最好的教授,几乎没有之一。从老蒲的讲课中,让我重新看见中国学界尤其脑科学领域的新希望。 老蒲的授课非常专业和系统,同时还用他的台湾腔普通话讲得声情并茂。更重要的是,他还巧妙结合了自己三四十年的亲身科研实践,认真回顾了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授课信息量很大却又充满着趣味。单凭这一点,国内就没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因此我也想说,他应是国内生命科学界讲课讲得最好的院士,几乎不用之一。另外,老蒲在做人做学问上的一大亮点就是 光明磊落 、真诚坦率,这从他在网络课堂的授课台风中也可以一览无余。听不懂那门专业课的,还可以听他最后补充讲的《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他非常直白地讲到科研的灰色地带,让国内学界有震耳欲聋之感。 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老蒲的一个鲜明特征:即当老蒲讲到自己亲自做过的实验研究时,两眼放光,抑扬顿挫之间充满激情;当他讲到他学生或员工做过的研究时,则娓娓道来,充满逻辑思维;而当讲到来自其他实验室做出的成果时,则会语速变慢,稍作停顿以更好理解和思考他人思路。其实,每个人在叙述这类事件时,都会有类似的反应和特征。只是国内很多上台报告的专家、教授、领导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在自身的语调一扬一抑、语速一快一慢,以及表情和姿态一张一弛中,真正懂的人早已经读到了台上的人到底有多懂、讲得东西到底有多真、亦或是不懂装懂、以假乱真而误人视听。 我估计以后搞出来的情感 AI 在这方面的判断计算可能还会超越人类自身。 这次以武汉发起的新冠疫情让大家集中感受到真善美的胜利,同时也让大家目睹了不少来自另一面的脏乱差现象,仅在学界的风波就不少,包括 “ 某所的双黄连事件 ” 和 “ 一些学者不顾疫情危急而抢发论文 ” 等等。这促使国家相关部委在那时联发两份重要文件,都是关于杜绝唯论文、唯 SCI 、唯学历,强调要特别注重原创研究。但已经扭曲严重的唯 SCI 文章 “ 疯 ” 又岂是一朝一夕能立刻改变呢?因此,反观像老蒲这样,能够结合自己几十年科研实践,认真讲好一门课程,在国内领导阶层感觉是寥寥无几,尤其还包括那些头上还戴着各种头衔的各路大咖们。因为他们平素讲话感觉都已经习惯了形式主义、话中有话,讲到难点或痛点时却含蓄矜持,甚至不知所云。所以让他们来认真讲好一门课的话,那是很难的。当然其实他们也是想试一试。但是这样做不仅仅要花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而且还要临时纠正他们平时讲话的那种思维惯性。这样感觉就的确太难。不如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来去捞取更大的名和利,这才是他们的精明以及擅长之道。因而这次疫情出其不意地揭露出一些事实,包括一些平时说话头头是道的领导们不小心在紧要关头就暴露出真实水平。发觉国内有不少领导还是缺少自身专业素养,也许主要是靠密集剥削下属劳动力上位。让他们亲自去讲好一门课,尤其还要上半身无保留地暴露在屏幕前,也许他们自己想过但感觉的确很困难。因为一般人的内心若平时充满着的是各种算计,心灵上就很难突然宁静下来去面对大众分享真实或真知。少数人这样做无权去干涉,但关键是,不少经常上台面的人常常这样做,这就会很大程度破坏国内培养讲真话、摆事实的风气。也许有听话的群众还会诘问,领导为什么要去讲课?领导为什么要知道很多细节或知识?对于这样的奴性问题,我只能不回答。但是,如果领导不是真得懂这么多,那就要加倍尊重真正懂的那些知识分子们。欧美学界至少做到了这样,就是那些搞行政的所谓领导们,会毕恭毕敬地 把舞台让给那些真正的学者、教授们 。 因此老蒲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清奇授课之风,让我等也倍感新奇。好奇地仔细回头查了查老蒲的经历。发现他至少发表了 30 多篇 Nature 和 Science 级别的文章,而且很多大作都是不超过 3 位作者的,这点跟国内研究论文通常是一长串作者名单的风格迥然不同。另外,他虽然是祖籍在中国梅州的客家人,但最主要的成长与教育是在台湾完成,直到读完台湾清华大学才过去美国留学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偏偏是蒲先生能给国内带来一股清新奇风,自从他被邀请回北京重建清华大学生物系开始,直到他最近从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所长职务退下来。当然,至今他都还在为 中国脑科学事业 发光发热,即使已经 70 多岁。不得不承认台湾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其实得到了更和谐的发展。台湾在印象中还是一个特提倡讲真话、讲包容的地方,包括一些文化名人、名嘴,如余光中、李敖等的存在。尽管在工业发展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放缓、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文化和政治一直都秉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的生态。这样的社会生态也就直接影响生态里的人们如何成长、生活、以及具有怎样的言行 ...... 老蒲的清奇魅力也使我立刻理解了小平同志早年提出的 ” 一国两制 “ 构想。我猜里面还有一个深刻的用意,就是想在体制上让大中国保持多元化,并同时 吸纳两岸三地人杰地灵的天地之精华优势 吧。
0 个评论
[转载] 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热度 3 zlyang 2019-6-20 18:08
朱光潜: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http://www.sohu.com/a/214521737_740896 朱光潜(1897.9.19-1986.3.6),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编者按 本文节选自朱光潜1922年3月30日、31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现被收入《朱光潜全集》(第八卷)。节选时,文字有删减调整,无增补。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中国学者,多数都还不能超过“学以致用”的浅见。他们以为,学术以有用为贵,真还是第二个问题。 学术原本有实用,以前人研究学术也大半因为它有实用,但人类思想逐渐发达,新机逐渐呈露,好奇心也一天强似一天,科学哲学都超过实用的目标,向求真理的路途去走了。 真理固然有用,但纵使无用,科学家哲学家也绝不会因此袖手吃闲饭。精密说起来,好奇与求知是人类天性。 穿衣吃饭为餍足自然的要求,求学术真理也不过为餍足自然的要求。 谁能说这个有实用,那个就没有实用呢?我们倘若要对学术有所贡献,就要趁早培养爱真理的精神,把实用主义放在第二层上。 2. 缺乏 科学批评的精神 第二个缺点就是武断盲从,无批判的精神,这大概是我国此前学术界“独尊”主义的流毒。 武断就是过信自己,盲从就是过信他人。过信自己的固执一种学说,以为这一定是对的,别人与他辩论,他只是老气横秋,充耳不闻。这是对自己无批评的精神。 过信他人的总是见风使舵,追赶潮流。这是对他人太无批评的精神。武断和盲从,都因为没有批评的精神,都是学术界的剜心虫。我们应该同这些恶根性作斗争。 说我们没有批评的精神,不是说我们不批评,我们也很好搬弄是非,不过无科学的批评的精神,往往犯逻辑上的误谬。 最普通的误谬就是提出一条主张,不举出理由;或者虽举理由,不找出几件事例来证明这个理由。 还有一个误谬是我国学者犯的最多,就是离题攻击。他们对于和私见不合的学说,未曾考究到十分清楚,未曾平心静气的用理由批评,且先把主张那个学说的人乌七八糟的乱骂一番,好一点的也要嘲笑他一番。冷嘲热讽成了某些人的特长。 这些人,有些因为智力薄弱,也有些因为故意负气,同敌手抗衡。负气者固然不是,逼令他负气的人也难辞其咎。他们一个违背真理,一个致人违背真理,对于真理同样贻害。 真理是个和平世界,里面无种族,无界限,无门户,无成见,向这个世界去的个个是朋友。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规律在学术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自身说,不知是知的导火线,如果假不知以为知,知不复成为目标了。就他人说,以不知为知,他人如果信我,便致以讹传讹。 前面是自欺,后面是欺人。自欺欺人就是自误误人。所以科学家主张一种学说,往往以毕生精力去仔细观察实验思考。等到他自己十分透彻,觉得十分靠得住,才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这才是学者的忠实! 现在我国学者的发表热太狂了。许多人对于学术没有下个真功夫,就著书立说来欺世盗名。还有一些人,一种学术自己也不十分透彻,就来道听途说的介绍事业。 忠实精神的另一面,就是不剽窃。是我发明的,才敢说是我发明的;不是我发明的,不应该掠人之美。现在我国著作有百分之几是作者自己独创的呢?有百分之几申明他的根据呢?英雄所见,有时或不期而同。 但是在这个过度时代,学术界张冠李戴的把戏实在不少。这件事从表面看,似乎对于学术不生坏影响,但解剖心理,剽窃由于爱真心太浅,虚荣心太重。这两种心理与研究学术的精神根本冲突,我们决要破除这种习气,努力做忠实的工夫。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模仿热大于创造热,也是我国学术界的大危机。模仿原本没有十分坏处,但你如果希望学术一天进步一天,你定要有模仿进一步去创造。现在我们所模仿的起初都由创造得来的。 如果只能守成,没有新创造,将来环境变迁,我们没有新知识和能力去适应,定会淘汰的。我们占人类四分之一,责任比别的民族都较大些,我们当然不能全然抱着膀子闭着眼睛跟着他人走。 趋附风会的办法,原本不无片面利益。但同时把精力吸收到一方面去,各种学术不能平均发展,就是那种独尊的学问也因而没有“它山之石”,不能继续的进步。这还是小事,模仿还有更坏的缺点。 独立创造的精神是学术进化的驱遣者。模仿热太重,这种独立创造的精神渐渐被它剥蚀去了。战国以后二千多年我国学术进步迟缓,就因为这个模仿热战胜创造热。现在我们自问一声,“这个二千多年的老狐狸尾子还没有割去么?”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我国学者最普遍的缺点,要算是好理论轻察验。学术上原则定律都要根据事实,事实都要由实地观察和实验来,才真确精密。 近代科学发展得快,就因为两个原因。一,就态度说,客观渐比主观占势力;二,就方法言,察验渐比空想占势力。这两个原因在事实上不能分离,惟其重客观,所以尚察验。客观比主观,察验比空想,效力较大,因为主观与空想常易为成见幻觉所误,察验一方面能供给思想材料,一方面可以纠正思想错误,使得结果真确精密。所以近代科学都较重察验。 我们今后也当偶尔脱去书中生活,从故纸堆中爬到人物世界中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界资料|3949 次阅读|11 个评论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77)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10-3 07:31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77) (七十七)学术界的大牛人物一点儿架子也没有 蒋继平 2018年10月3日 在美国的学术界, 大牛人物多如牛毛, 从诺奖得主, 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美国学者占的比例很高。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 就有幸结识了好几位我这个专业的世界级学术权威或者说大牛人物。 先来说一个改变我人生的大牛人物, 他叫George Zentmyer. 他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病理系的一位资深教授, 担任过全美植物病理学会的会长, 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在我到这个系读研究生的时候, 他已经是退休的荣誉教授了。我平时在实验楼里见到他, 他总是那样的慈祥, 好像一位年长的爷爷, 带着关爱的眼光与我点头致意。 在我第一次众当演讲后, 他是整个大厅内第一个上台跟我握手和表示祝贺的人。他的这个举动彻底地改变了我一向自卑的心理阴影, 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再来说一个给我人生带来好运的大牛人物, 他叫John Niederhauser. 他是1990年世界粮奖(1990 World Food Prize) 得主, 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他在1988年五月份来到我的实验室,和一个平常人一样, 与我一起做实验,他当时已经是72岁高龄,而且是非常出名的教授, 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一个重要成员, 而我刚拿到硕士学位。 他和我在一起一个星期,我没有发现他是一个大人物。 他一点儿也没有展示他的特殊身份。 在他回到了纽约大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通知才知道他是来考察我的研究工作的, 是为我申请这个奖学金而专程从纽约总部到我的实验室来的。 他为我顺利获得洛克菲勒奖学金作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贡献。 最后来说Noel Keen. 他也当过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长, 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属于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他是系里当红教授, 非常有名气, 但是, 没有任何架子, 和我一起打球, 请我们家里人一起到他家做客。 而我不是他带的研究生。 后来, 在他担任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长期间, 有一次在波特兰市开年会, 在电梯里我和他相遇, 他立即邀请我去餐厅一起吃早饭, 而且不由分说地帮我付了帐。 反正美国学术界的绝大多数大牛人物都没有架子, 也不享受特殊的待遇, 更没有前呼后拥的场景。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3325 次阅读|4 个评论
[求证] 《朱光潜:怎样改造学术界?》原文
热度 3 zlyang 2017-7-8 12:07
恩格斯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 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朱光潜:怎样改造学术界?》原文 感谢您提供权威的原文! 朱光潜:怎样改造学术界? http://www.hnzk.gov.cn/zhikuqianyan/2463.html 时间:2016-02-29 15:5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朱光潜 本文节选自 朱光潜 1922年3月30日、31日发 表于上海《时事新报》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现 被收入《朱光潜全集》(第八卷)。节选时,文字有删减调整,无增补。 朱老在百年前的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过分强调实用,忽视理论和真理的追求精神,喜欢人身攻击忽视客观争论,喜欢盲从忽视独创,喜欢传统理论忽视客观证据。这些问题我们仍不时常犯,应时时提醒,引以为戒。 朱光潜 ( 1897-1986 ),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1897 年出生,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 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一、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中国学者,多数都还不能超过“学以致用”的浅见。他们以为,学术以有用为贵,真还是第二个问题。学术原本有实用,以前人研究学术也大半因为它有实用,但人类思想逐渐发达,新机逐渐呈露,好奇心也一天强似一天,科学哲学都超过实用的目标,向求真理的路途去走了。真理固然有用,但纵使无用,科学家哲学家也绝不会因此袖手吃闲饭。精密说起来,好奇与求知是人类天性。穿衣吃饭为餍足自然的要求,求学术真理也不过为餍足自然的要求。谁能说这个有实用,那个就没有实用呢?我们倘若要对学术有所贡献,就要趁早培养爱真理的精神,把实用主义放在第二层上。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过分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主义,不注重甚至于打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象依然是当今的流行思想。 二、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第二个缺点就是武断盲从,无批判的精神,这大概是我国此前学术界“独尊”主义的流毒。武断就是过信自己,盲从就是过信他人。过信自己的固执一种学说,以为这一定是对的,别人与他辩论,他只是老气横秋,充耳不闻。这是对自己无批评的精神。过信他人的总是见风使舵,追赶潮流。这是对他人太无批评的精神。武断和盲从,都因为没有批评的精神,都是学术界的剜心虫。我们应该同这些恶根性作斗争。 说我们没有批评的精神,不是说我们不批评,我们也很好搬弄是非,不过无科学的批评的精神,往往犯逻辑上的误谬。最普通的误谬就是提出一条主张,不举出理由;或者虽举理由,不找出几件事例来证明这个理由。 还有一个误谬是我国学者犯的最多,就是离题攻击。他们对于和私见不合的学说,未曾考究到十分清楚,未曾平心静气的用理由批评,且先把主张那个学说的人乌七八糟的乱骂一番,好一点的也要嘲笑他一番。冷嘲热讽成了某些人的特长。这些人,有些因为智力薄弱,也有些因为故意负气,同敌手抗衡。负气者固然不是,逼令他负气的人也难辞其咎。他们一个违背真理,一个致人违背真理,对于真理同样贻害。真理是个和平世界,里面无种族,无界限,无门户,无成见,向这个世界去的个个是朋友。 武断就是过信自己,有一定成绩的人就树立山头,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打击异己。盲从就是过信他人,没有成绩的人过分盲目崇拜他人,毫无主张和主见,迷失自我。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没有科学思想的体现,根本不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学术交流。 三、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规律在学术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就自身说,不知是知的导火线,如果假不知以为知,知不复成为目标了。就他人说,以不知为知,他人如果信我,便致以讹传讹。前面是自欺,后面是欺人。自欺欺人就是自误误人。所以科学家主张一种学说,往往以毕生精力去仔细观察实验思考。等到他自己十分透彻,觉得十分靠得住,才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这才是学者的忠实! 现在我国学者的发表热太狂了。许多人对于学术没有下个真功夫,就著书立说来欺世盗名。还有一些人,一种学术自己也不十分透彻,就来道听途说的介绍事业。 忠实精神的另一面,就是不剽窃。是我发明的,才敢说是我发明的;不是我发明的,不应该掠人之美。现在我国著作有百分之几是作者自己独创的呢?有百分之几申明他的根据呢?英雄所见,有时或不期而同。但是在这个过度时代,学术界张冠李戴的把戏实在不少。这件事从表面看,似乎对于学术不生坏影响,但解剖心理,剽窃由于爱真心太浅,虚荣心太重。这两种心理与研究学术的精神根本冲突,我们决要破除这种习气,努力做忠实的工夫。 四、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模仿热大于创造热,也是我国学术界的大危机。模仿原本没有十分坏处,但你如果希望学术一天进步一天,你定要有模仿进一步去创造。现在我们所模仿的起初都由创造得来的。如果只能守成,没有新创造,将来环境变迁,我们没有新知识和能力去适应,定会淘汰的。我们占人类四分之一,责任比别的民族都较大些,我们当然不能全然抱着膀子闭着眼睛跟着他人走。 趋附风会的办法,原本不无片面利益。但同时把精力吸收到一方面去,各种学术不能平均发展,就是那种独尊的学问也因而没有“它山之石”,不能继续的进步。这还是小事,模仿还有更坏的缺点。独立创造的精神是学术进化的驱遣者。模仿热太重,这种独立创造的精神渐渐被它剥蚀去了。战国以后二千多年我国学术进步迟缓,就因为这个模仿热战胜创造热。现在我们自问一声,“这个二千多年的老狐狸尾子还没有割去么?” 五、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我国学者最普遍的缺点,要算是好理论轻察验。学术上原则定律都要根据事实,事实都要由实地观察和实验来,才真确精密。近代科学发展得快,就因为两个原因。一,就态度说,客观渐比主观占势力;二,就方法言,察验渐比空想占势力。这两个原因在事实上不能分离,惟其重客观,所以尚察验。客观比主观,察验比空想,效力较大,因为主观与空想常易为成见幻觉所误,察验一方面能供给思想材料,一方面可以纠正思想错误,使得结果真确精密。所以近代科学都较重察验。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07-01-18 ,日本必胜 中国必败 从俾斯麦预言看我军建设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1/18/content_5622644.htm “ 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 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 孙学军,2015-04-20,读《怎样改造学术界》有感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83889.html 2015-12-23, 孙小淳 老师《 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真实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2015-11-19, 以下说法的出处,正确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36563.html 中国人所羡者,实乃西方科学之效果,非西方科学精神发明之源头也。近百年来之中国人,遂以其急功近利之浅薄观念,自促其传统文化之崩溃,而终亦未能接近西方新文化之真相-钱穆 2012-07-22,《当代中国摄影的危机》读后感:陈省身谈中国数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94646.html 早在 1931 年,中国的摄影研究者 胡伯翔 先生曾提出: 吾国最初之摄影家,鲜有以研究学术之精神临之者,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秘,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辗转传播,以讹传讹,逐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安有登堂入室之望哉。 一晃, 80 年过去了,当年胡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呢? 刘全慧,2011-06-08,数学界的玻尔——陈省身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52745.html 九, 科学在中国 还 没有 生 根 “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 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 —— 陈省身 , 《纪陈》 P. 188 “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 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 —— 陈省身 , 《纪陈》 P. 183 “ 科学在中国 还 没有 生 根 。 ” 四十年后的今天,陈先生仍对我们讲这句话。 —— 陈省身 , 《纪陈》 P. 189 “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 ” —— 陈省身 , 《纪陈》 P. 183 共产党员,2011-04-03,发人深思:贪官徐其耀误导儿子的一封信 http://www.creativedu.org/AnecdoteInfor.aspx?TID=14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57240.html 6. 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 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 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 农民 。农民的特点是 目光短浅 ,注重 眼前利益 。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 短期效益 ,要 鼠目寸光 。 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 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 参考消息网,2014-04-12,刘 亚洲上将谈甲午战争:制度·战略·信仰·国运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0412/374132.shtml 刘亚洲: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福泽谕吉说,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012-10-18 科学网—科学计量学开放基金申请本月底截止,有意者抓紧时间啊! - 武夷山的博文 .pdf
2990 次阅读|5 个评论
县委书记也学会抄袭后不知情了
热度 17 gaoshannankai 2017-7-4 20:08
近日,一篇刊登在6月23日《延安日报》二版、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共有800多字雷同,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 官员讲话或喊口号涉嫌抄袭,不是“新”闻,上个月才发生过陕西神木县街头大标语“热爱长沙”的笑谈。 这次不同之处在于,富县有关方面称,经初步核实,该文章由县委办组织撰写,李某本人并不知情。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某也不知情。昨日上午,该事件在网上曝出引发广泛关注后,李某已就此事向市上有关领导当面做了汇报。 署名,特别是署名通讯作者,奖励风光有我的,出了问题不知情。 这手貌似是我们学术界爱用的招数,你们行政领域也会了? 不过还是道行浅,我们学术领域有第一作者把事情扛了,你们不行了吧, 因为你们署名都是领导,秘书什么一个不带玩,现在出事了, 秘书想出来替你扛都抗不了。 你看我们学术界还是比你们高不少吧
3046 次阅读|19 个评论
Tumor Biology杂志107篇论文撤稿风波的案中案
热度 9 kaki2018 2017-6-15 15:42
最近几年来 的几次大规模撤稿风波无疑是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杂志社的撤稿程序是否规范其实值得商榷。 Tumor Biology 撤稿过程中,很多 作者毫不知情,直到自己的文章被撤稿才大吃一惊,恍如晴天霹雳!这就类似于突然警察把你抓住,说你已经被判刑了,等着坐牢吧。最后警察把你送到监狱后,发布新闻告诉大家,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个人“犯事”了,已经通过内部审判给他判刑了。但司法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单方面这样的审判都会造成冤假错案,这次 Tumor Biology 的撤稿过程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据撤稿监察( RetractionWatch )上的报道, Springer 出版社去年就在调查这件事情了。整个调查过程中, Springer 首先发现有不少作者向杂志社推荐的审稿人存在明显的猫腻,然后出版社收集出一批问题审稿人,逐个查找这些审稿人都审过哪些文章,最终把这些文章全部撤稿!有别于一般的撤稿过程中,需要和作者核实信息以及将撤稿通知发给作者审核, Tumor Biology 的撤稿过程中作者是毫不知情的。但问题是,出版社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审核了如下情形:有可能有的文章作者并没有推荐虚假审稿人,而是编辑由于粗心(保留了虚假审稿人的联系方式),把有的文章发给了虚假审稿人去审稿?!由于同行评审是单盲的过程,即审稿人知道作者的身份,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这种情形下,作者就无辜被牵连了,而且一直被蒙在鼓里!这种情形很不幸的就这么发生了。 Science 杂志上的一则报道指出,有些虚假审稿人信息已经混入 Tumor Biology 编辑部的数据库中,从而导致有被撤稿的论文中作者没有找公司代为投稿,也没有推荐虚假审稿人,却因为编辑部找了虚假审稿人而被牵连撤稿。 事情就这么发生在我身上,现在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联合科协在调查此事情,我不知道除了等漫漫无期的出版社重新发撤稿声明阐明撤稿原因,还有什么是我能做的?!而且,出版社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完全的甩锅,除了 5 月 5 日 发了一封邮件表明会更新撤稿声明之外,没有任何后续回复,即使我们一再发信询问对方,也是毫无音讯,不知道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还是想敷衍过去?! 附 Science 杂志上的报道: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5/journal-holds-record-retracted-papers-also-has-problem-editorial-board-members 国内媒体的转载报道: http://www.sohu.com/a/142888010_170798 http://mt.sohu.com/learning/d20170523/142888010_170798.shtml 附出版社答应更新撤稿声明的邮件。 2017-6-16日补充更新,出版社已经回信把更新的撤稿声明发给我们了,相信此事也就只能这么解决了。
12772 次阅读|19 个评论
学位与论文受国际惯例保障最靠谱影响因子有助于应用研发工业选择
ericmapes 2017-5-2 13:28
学位与论文受国际惯例保障最靠谱影响因子有助于应用研发工业选择 附上: 工业界与学术界机会选择关于“数影响因子的人才计划一文说明 黄宏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74558-1052290.html 最近 Aarhus 朋友,科学网博主蔡宇伽博士写了一篇博文: 数影响因子的人才计划 — 伤了应用研究者的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51798-1051817.html 这篇博文 在科学网以及一些其它论坛社区上引起广泛讨论。我个人的职业发展选择成为该博文中讨论的案例主角。关于这篇文章,其实蔡博士写的时候以及发到网上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我。当他发到网上后,星期六丹麦时间大清早澳洲的朋友微信告诉我才知道这件事情。关于在国内国外发展,网上已经有很多的讨论,海归与否大家有很清楚的认识和充分的理解,我也没有必要赘叙。但是评论中有些读者似乎对我产生质疑,认为我是非常在意人才帽子,帽子不得而转 industry。作为一个科学网资深读者,我觉得在此有必要个人澄清一下。 我博士博后一直做基于 LCMS 的蛋白质化学和蛋白质组学,博士在哥本哈根大学 (KU)食品系,博后在南丹麦大学(SDU)ProteinResearchGroup。这两家单位分别在食品领域和蛋白质技术领域里都有很不错的世界口碑。我博士期间应用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和高通量质谱(LC-MSMS)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蛋白质磷酸化通过调节肌肉内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结构蛋白收缩性而影响重要肌肉代谢功能结构以及对屠宰后肉品质的重要影响,这一点是与食品相关的,我博士期间工作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奖励。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我博士期间的重点其实是蛋白质组学和LCMS技术,应用的生物学问题是食品和肌肉方面。我博士期间已经和SDUPRgroup有很多技术学习合作,整体而言,我博士学习是偏重技术方面的,所以我2013年夏季博士毕业时顺利申请到拿到药企基金会NovoNordiskFoundation和DanishDiabetesAcademy丹麦糖尿病研究院的3年的博后fellowship,做与糖尿病相关的工作。我2016年下半年起开始找工作,期间自己也开始自己申请funding。去年12月份自己申请的一个funding被Novo基金会再次资助支持2.5年,课题是应用我们发展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糖尿病相关生物学问题。因为这边博后需要做四年,所在大学决定再做一年博后后转为 AP, 但是只有 1.5年 fundingsupport, 如果要继续做下去还得需要申请到新的 funding 才能继续。所以我同时在找其他机会。最近拿到欧洲最大乳品企业 Arla 的 proteinscientist 的一个 offer ,这是一个 LCMS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公司需要人去搭建并运行质谱平台,另外该职位会和目前单位以及KU合作很多,工业界工资也还不错。关于国内方面,其实我也一直有考虑并和国内有些单位有接触,特别是一些需要搭建质谱平台的单位,如中科院某些院所和一些大学机构,参加过一次走进中科院活动和一次南方高校论坛,中科院有研究所邀请申请他们技术百人 B 类,但因为能否招收研究生资格问题,最终没有谈妥。今年南方有高校邀请申请他们的人才计划,支持申请青千,如不成功就建议考虑他们自己的人才计划,去了后学校支持自己搭建平台,自己做研究同时提供服务。 实话实说,我是做技术的,对蛋白质质谱设备平台建设使用比较有经验,有美国专利,但是整体发表文章影响因子不高,目前有 MCP 等蛋白质和食品专业杂志文章 , 有 N ature M ethod 在投,能否接受另说。我博后导师 Prof.MartinR.Larsen也是我博士期间合作者,他在领域内声誉还不错,是TiO2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明人,他最好文章并且我们组里大多数文章也都在 MCP ,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科学家,都教授好几年了还每周 1.5 天以上时间自己在实验室做实验,对文章质量要求比对文章发在哪儿更加看重,他要求我们的数据和试验方法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这些我极为佩服和信赖。所以我们组对文章发表在哪儿真的不是特别关注。我的 MCP文章是我们组基于TiO2技术的第三个方法学文章,用于Cysredoxcharacterization以及phosphorylationandCysoxidation相互作用研究,技术和案例应用各方面都优化到最佳才开始写稿投稿,前后花了大约2年时间。同时基于该技术申请了一项美国专利,文章投稿到NatureMethod后,editor说可能受众面太窄而被拒,接下来我们就直接投到MCP,获得很好reviewcomment,如 “theCysPATtechnologyisamorepromising,efficientandpowerfultoolforcurrentCysredoxtoolbox”,“Tomyknowledge,theCysPATstrategyisthefirstmethodtosimultaneouslymeasurecysteineproteomeandproteinphosphorylationfromthesamesample,whichisthemajornoveltyofthisstudy”.当前我有一篇投到NatureMethod的文章,也花了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目前处于修改补充实验状态,Martin最初也是建议直接投到MCP,我和其他人都建议先试试NM再说。因此我个人觉得我们组是一个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兴趣和关注远高于在哪儿呈现科学技术的课题组,认为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的。当然这对成熟知名的课题组没问题,但是对组里成员的职业发展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在当前这个Moneytalks,impactfactortalks的大环境里面。所以我们组的博士博后基本一半去了industry,一半留在academia继续奋斗。 回到话题本身,我自己当前决定辞掉当前职位,将我还有两年多的 funding转给组里其他同事,而接受industry的offer,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这个职位依然和academia联系密切,主要就是和现在课题组以及博士期间课题组,我们有联合培养的industrialPhD,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选择我的原因。同时Arla和国内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发展也在建立完善,中国是Arla亚洲最大市场,应该有很多机会。第二,这个position是一个permanentposition,在欧洲现在academia的funding非常不乐观,成功率大约10%左右,我现在funding如果用完,两年后又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当我告诉Martin我这个offer的时候,他是非常支持的,他说如果他在我目前这个状况,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PR组里其他PI同事也都非常理解支持。第三家庭因素,考虑给妻子,孩子一个稍微稳定的成长环境和一个相对体面的经济家庭环境。 关于回国问题和个人发展,我的理解个人发展达到一定空间层次以后,中国人毕竟还是在国内发展空间机会大一些,但前提是你得能达到一定空间层次,这个和个人能力以及发展机遇直接相关。比如青年千人就是一个对很多学术青年人才的瓶颈。与我个人,如果我有机会能够成功申请到青年千人(学术类或创业类均可)或类似支持,我确定我会回国发展。不然就先在丹麦继续生活工作,发展提升自己,寻找以后进一步的国内外发展机会。 以上写了这么多,希望能够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我个人真没有那么在意担心影响因子,人才帽子,做技术研究发展和做基础研究毕竟具有不同的属性,职业发展情况肯定也不尽相同,完全理解!这篇文章也以个人情况案例给大家分享了解一下北欧这边的学术生态。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模式探索
热度 8 iKnow 2017-4-1 16:19
【注:近期科学网上有诸多关于教授该不该去工业界、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关系的讨论。关于这个话题,今年年初刚好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介绍我们过去5年和工业界合作的实践经验。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原文发表于2017年第1期《中国科学院院刊》】 http://www.bulletin.cas.cn/publish_article/2017/1/20170113.htm 摘要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中“三个面向”之一。本文分析科技力量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指出科研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离不开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在介绍国外的主流科研合作模式基础上,文章陈述了中科院计算技术所与华为公司在过去5年中科研合作模式探索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 : 国民经济主战场 科研模式 学术界 产业界 编者按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2011年6月,中科院正式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这是中科院对全院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大家的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5年多来,“青促会”会员已将近3000人,成为全院青年科研人员的核心骨干力量,许多青年科技人员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也对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等有着较深入思考。在中科院人事局的指导下,《院刊》与“青促会”合作,从2017年1月起开设“新青年·新思想”栏目,从科学前沿、科技政策与体制、人才成长等多方面,展现我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 为适应新的改革形势和发展要求,中科院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办院方针调整明确提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基于当前国家改革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基于对科技力量与国家发展之间联系的深刻认识。 1 科技力量的服务对象 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究竟应该为什么服务?一般而言,可分为3种状态。 (1)特殊时期科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主导。例如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图灵,在“二战”期间即参与了密码破解任务,立下赫赫战功。 (2)民生需求崛起,与国家战略需求不相一致甚至冲突,二者争夺科技资源。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均属于此状态,但这是一种极不稳定状态,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 (3)国家战略需求与民生需求基本一致,形成需求互补、相互转化,提高科研资源效率。 以美国为例,便经历过上述3种不同的状态。“二战”期间的美国处于第一种状态,许多大学教授纷纷投入武器研制,包括哈佛、耶鲁等顶尖学校也不例外,当年哈佛大学的教授就为美国海军研制了新型鱼雷。据统计,1941年美国政府资助了约6 000位科研人员参与军事研究,而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这一数字上升到3万人。“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复苏,社会民生需求快速发展,于是转入第二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在此时期,哈佛、耶鲁等大多数大学回归到为社会民生服务,而少数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国家实验室则仍然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包括“阿波罗计划”“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计划(SAGE)”等。但这种状态并不稳定,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也是社会矛盾突出,群众运动四起。不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下,美国较顺利地实现了从国家战略需求主导向日益繁荣的民生需求的过渡。在麻省理工学院,师生们暴发了多次游行抗议,迫使学校将军事项目从校园里撤出;IBM则主动从做军方项目为主转到面向民用市场,开创计算机租赁服务、研制面向企业的System 360机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逐渐转入第三种状态,很好地平衡了国家战略(军事)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科技力量投入比例,形成了以“硅谷模式”为代表的科研创新之路。 2 美国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模式 科技力量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离不开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以信息技术为例,2003年美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信息产业创新》(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便揭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在基础研究与产业推广上的密切互动( 图 1 )。 图 1 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密切互动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图选项 这种紧密的合作是美国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三界不断努力探索才发展起来。 (1)美国学术界办学理念的转变。一直以来,大学注重的是基础学科和纯粹学术的研究,离社会民生需求较远,在普通大众看来大学是十分经典和高雅的地方,因此被称为“象牙之塔”。但是斯坦福大学在“二战”期间率先调整了办学理念,认为大学不应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而应该是为社会公众与产业发展服务的机构。如今很多世界著名大学的理念发生了转变。2011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在哈佛建校375周年之际曾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了哈佛的新治校理念。福斯特校长认为,“终生的学问始于学校,终于社会”,大学不再是象牙之塔,而应该服务于社会。 (2)美国学术界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体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在其调整办学理念后,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 表 1 )。这些改革措施为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硅谷的企业和斯坦福大学也实现了深层次融合。哈佛大学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践行服务社会的理念,创建了一个新的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加强应用技术研究;2011年又筹建了创新实验室(i-lab),鼓励教授、学生参与创业。 表 1 斯坦福大学的改革措施 表选项 (3)美国产业界也发展出多种与学术界合作的模式。根据笔者观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① 企业设立一些面向大学教授的研究资助项目,大学教授们可以向企业提交项目申请,在通过评审后便能获得资助。 ② 企业将一些最先进的产品免费捐赠给大学实验室使用,希望实验室能基于这些产品开展研究。 ③ 企业面向大学招收实习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前沿需求,从而反馈到学术界。 ④ 成立类似自然基金委的非盈利组织,收集来自企业的研究需求,反馈到大学。企业以交纳会员费的形式加入,大学教授根据研究兴趣申请经费。 ⑤ 企业定向资助模式,一般都是若干公司联合起来,直接资助某个大学的实验室,资助的力度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 ⑥ 企业主导开源社区模式,吸引学术界参与到开源项目的完善和优化中,实现双赢。 (4)美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知识产权与人才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流动。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拜杜法案》,允许大学保留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所产出的专利所有权,这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1985年开始由美国总统为技术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人员颁发国家技术创新奖章(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技术创新奖章获得者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一样,很大比例来自产业界。例如,1985年第一届获得者就有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与沃兹尼克。这种学术界与产业界无差别的荣誉授予机制,促进了两界之间的人才流动与合作。 3 中科院计算所科研合作模式的转型实践 通过上述合作模式,美国的学术界与产业界形成一种融洽氛围,既有相互尊重又有互惠互利,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相比而言,中国的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却存在明显的隔阂。如何消除这种隔阂、形成中国学术界与产业界良好合作模式成为科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压力,这要求更多科技力量投入到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事实上,中国的产业界对前沿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以华为公司为例,2015年营业额高达3900亿元、净利润370亿元,研发投入达到60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级科技公司,一些技术处于全球领跑者的地位,这使华为有更强的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需求。国内互联网企业也是拥有与国际一流企业相当的30%左右的高利润率,具备了探索前沿新技术的经济基础。 3.1 中科院计算所与华为公司合作进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科院计算技术所(简称“计算所”)在孙凝晖所长的带领下又一次率先走上了转型之路,积极探索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模式。2011年9月,计算所与华为签订了为期5年的“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引领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这是计算所历史上与企业最大规模的合作,也是华为历史上与学术界最大规模的合作。因此,双方其实也肩负着探索中国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新模式的重任。 经过5年的合作,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产生了300余族专利,围绕第三代数据中心(DC 3.0)的核心技术,在系统架构、软件定义体系结构、消息式内存、一体化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异构/并行编程等方面进行了专利布局,为华为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一些技术已经在华为产品中应用落地。联合实验室在计算机系统研究方面发表 70余篇国际论文,两次联合向全球发布白皮书,推动华为融入国际学术界;同时也为华为输送40余位高水平人才,包括近30位博士毕业生。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得到华为内部各方的认可。因此,在第一期战略合作结束后,双方于2016年底又续签了新一轮5年的“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2 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模式探索 然而,计算所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次挫折与困难才逐渐寻找到彼此能接受的方式。在合作初期,彼此预期都很高。但在实际推进中,由于双方在组织方式、单位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导致合作过程中分歧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计算所的定位为面向中长期的研究,对于这一点华为高层非常认可。任正非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公司要“加大研究经费投入,面向长远,围绕创新方向重新开辟新的合作模式,锁定教授长期合作”。于是联合实验室一开始的目标是面向5-10年的中长期研究为主。但是华为内部流程和考核机制尚未做出相应的调整,仍然是结果导向。因此,华为的中层与基层员工对短期可交付的合作结果更看重,更希望看到有短期效果的合作研究。另一方面,双方对研究成果的价值判断存在不一致。例如,在专利申请方面,由于双方人员在背景知识、前沿动态、业界需求等方面各有长短,往往会导致对同一件专利的价值存在不同的看法。计算所的科研人员认为一些创新性想法属于高价值专利,但华为人员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不予认同,经常导致双方在专利评审过程中各持己见、僵持不下。 这些分歧导致联合实验室在运行3年后,不得不在2015年4月暂停所有研究项目。之后,双方用半年时间总结与反思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三点调整方案。(1)调整项目预期产出周期。项目设置80%为演进技术型项目(3年见效果)、20%为颠覆型项目(5-10年出成果)。而此前联合实验室设置5-10年的颠覆性技术为主,增加了华为对接方的内部评审压力。(2)调整技术组织模式。按照系统和产品维度来组织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华为现有系统或产品,攻克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技术。相比而言,此前联合研究按“ 973”项目形式组织,学术化惯性大,各课题都追求颠覆式创新,且课题之间相互依赖,这也导致整体进展未能达到预期。(3)调整资源整合方式。华为内部重新调整,形成跨部门项目组,扩大合作项目在公司内部的资源调动能力。而此前除了与计算所直接接口的部门,华为内部其他部门对合作项目了解不够,需求和技术的对接不充分。 2015年10月,调整后的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启动新一轮7个研究课题。如今这一期研究课题已经完成第一轮验收,华为各方对调整后的合作模式与研究产出均非常认可,这也促成了华为与计算所签订新一轮5年的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结语 纵观历史,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过程产生矛盾,也许是合作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事实上,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密切联系也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探索后才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3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曾经和企业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当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师发明了微波电子管,美国斯佩里公司看中了其市场前景,支付经费联合产业化。但在合作过程中,公司完全掌控了实验室,粗暴干涉实验方向、强制加快实验速度、甚至限制教师学术论文的发表,最终双方不欢而散。这样的例子给我们很多警示与启发。 在经历了调整后,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已经焕发新的活力,但也远未达到理想模式,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磨合与改进。不过,经历了此前的总结反思过程,双方管理层建立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相信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希望我们的经验与教训能为其他单位在中国探索更好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模式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 作者简介: 包云岗 中科院计算技术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为-计算所联合实验室执行 负责人/技术委员会主任。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8年获中科院计算技术所博士学位,2010—2012年普林斯顿 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研制的访存监控系统、DMA优化技术已经在Intel、华为等国 内外企业应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领域的软件定义服务器新架构(PARD)研究入选华为全球合作五个代表性成果写入 华为2015年报,受邀参加2015年国际计算机顶级Dagstuhl Seminar(达堡论坛)。在计算机系统国际顶级会议期 刊发表30篇论文,曾两次获中科院计算所优秀论文一等奖,获2013年“CCF-Intel青年学者”奖,2016年中国计 算机大会(CNCC)特邀讲者。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12616 次阅读|7 个评论
“SCI”关键是同行评议使用需公正,别心理问题错用关公大刀!
热度 2 ericmapes 2016-12-27 12:40
学术界的鸦片“SCI”亟待改进: 关键是同行评议使用需公正,别心理问题错用关公大刀! SCI作为科技期刊定量评价指标是一种进步,90年代引入我国人科技才与学术论文评价参考也是与国际接轨,起到积极有效促进作用。 在新世纪明显变味,特别是近年来更为突出。 但截止目前仍有作用,只是副作用越发明显。 抛弃仍未到时机,除非在国内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部分可以。 CiteScore可能逐渐替代SCI也是几年后才可能,依然只是改进换药不换汤。 做个很不恰当的比喻,高考再差也是最公平的,目前没有可替代公平方法,在中国最需要公平年月。 不过,SCI乃至CiteScore等,与高考不同,只是借用参考,特别在管理层,真正同行评议时实际也一直没有使用。 并且一直改进中,空间机会还不小,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聪明才智不可低估,SCI本身不可能变成中国学术鸦片,特评论如下: SCI本身是好事,没错。 被严重用错,有失偏颇。 仍可以理解管理者苦心,尽管副作用明显,但还算统一公平。 最大的错误在于同行评议时的不当使用。 稍懒点也可以,严重不作为主观臆断,闭着眼睛说瞎话才可恶。 甚至SCI不少,却1篇也看不见才无耻下流。 不宜火力全开,朝着当权者发泄,自己作为领导又如何?发泄时,并未给出更好评价指标。 其实,学术本有道,正规关键评审至今也未糊涂,必要时都在忠实执行着。 只要所在范围圈子正气大于邪气,科技学术的生态氛围良好着,这才是应该追求学习的模范榜样。 正如科技是双刃剑,看怎么用,看谁用! SCI,以及可能下一步采用的CiteScore,都是期刊定量评价工具,不是科技人才与学术论文评价工具。 一般参考使用在于尺度把握,领导管理层方便参考使用在所难免。 关键是同行评议使用需公正,别心理问题错用关公大刀! 一气呵成,该午饭了,就此止笔! 附上: 学术界的鸦片“ SCI ”亟待改进 李连达 李贻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1005840.html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有些专家对“ SCI ”在我国学术界的现状及危害有大量报导及评论,数据可靠,论点正确,发人深省。“ SCI ”之危害已甚于鸦片,不仅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版面费,更严重的是破坏了我国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完全同意各位专家的远见卓识。但是如何根治这一顽疾,尚需良策。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一、“ SCI ”之害严重到如此地步,问题在下边,根子在上边。科技、文教、卫生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在制定院士、教授、专家、各种荣誉称号,评定职称,晋职晋级,评选课题、评成果、评奖,评定研究生学位等,花样繁多的各种各样评审标准,将“ SCI ”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列为重要标准,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金指标。使广大学者、被评对象,有 SCI 则生,无 SCI 则死,逼良为娼,弄虚作假,他们自己应主负责,但主管部门的不合理评审标准、不合理要求,更应负主要责任。 二、盲目追求 SCI 数量、影响因子及引用次数,实质是缺乏民族自尊心,缺乏民族气节,崇洋媚外,自卑自贱,甚至是卖国求荣、卖祖求荣的汉奸行为。 三、目前解决此问题多为治标不治本,治下不治上,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多部门多方面通力合作,下决心加以治理。 四、建议: 1 、今后制定各种各样审评标准时,不应以 SCI 论文数、影响因子及引用次数作为评审标准。应删除此类指标。 2 、今后应鼓励最好的论文,最杰出的学术成果及科研贡献,首先在国内刊物发表,然后可以在国外用外文重复发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同等待遇,不应重奖 SCI ,贬低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 3 、学术性、科学性、技术性评审标准,不应以论文论英雄,更不应以 SCI 论英雄。应以学术水平、科学贡献的实质性成果作为评审标准,例如医生评定标准应以治病救人的水平,防病治病能力为主要标准,而不应以论文数量( SCI 数量)为标准。又如袁隆平院士的学术成就的评审应以粮食增产数量及质量等实质性结果为评审标准,而不应以 SCI 数量为标准。又如基础科学研究应以创新发展的新发现、新理论、新突破的实质性成果及科学贡献为标准,而不应以 SCI 论文数为标准。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不是 SCI 论文数,其评选办法及标准值得借鉴。 4 、我国各类科学性、技术性及学术性的评审标准、审评办法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等,应进行全面改革、修订、完善。 5、过去的唯成分论,现在的唯SCI论是压在科技人员头上的两座大山,过度行政化、等级化、特权化是阻碍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铁锁链,移山开锁,任务艰巨,势在必行。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097 次阅读|2 个评论
但凡创新都会在中国学术界(包括非学术界)引发大的争论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6-12-3 21:17
wzx666 2016-10-815:51 太有科学精神是中国人拿不了诺奖的重要原因。 博主回复(2016-10-816:27) : 但凡创新——比如“韩果”、包括拟议在冀东山区的超级环形对撞机都会在中国学术界(包括非学术界)引发大的争论,包括青蒿素、杂交稻亦如此。 博主回复(2016-10-816:25) : 数码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不超过24个月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853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在等待学术界对“板块漂移学说” 认真的反思
lulingkxw 2016-11-26 22:35
消失的板块不是因为岩层“俯冲”,而是因为新的陨石撞击,形成了新岩层,而往往新的构造如果规模比较小,那么,在它的周围会存在旧的岩层,而当新的岩层覆盖着旧的岩层,在其边缘地带就会类似”岩层“俯冲”的现象——这可以通过岩层的地质年代分布来找到确切的证据。 ……在鼓励创新的时代里,当旧的理论力不从心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看地球,用大陆构造“陨击成因说”来讨论地球构造的各种现象应该没有逻辑困难的。 我在等待着,焦虑又耐心地等待着,学术界对板块漂移学说的反思,等了10年整。为我们的社会对构造现象 迷惑,并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而深感焦虑和心痛。 转贴: 探秘地下“墓地” 重建板块“幽灵” 《地下世界地图集》揭示地球历史中消失的海洋和高峰 模型显示洋壳板块俯冲进入地心。图片来源:Fabio Crameri 地球有个擦除自己历史的坏习惯—— 在全球构造板块交集点,许多洋壳板块下沉进入地幔,这个连续循环的过程不仅会驱动大陆漂移,还会引发火山,形成诸如日本岛一样的岛链和安第斯山脉一样的高峰。这些板块的消失被称为俯冲,因为它们存在于数亿年前,而且有山岭从侧面夹击,因此很难被重建。“每一天,我们都在失去地球表面的地质信息。”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大学地质学家Jonny Wu说,“它就像是在丢失你设法组合在一起的玻璃杯碎片。” 但地质学家已经开始通过凝视地幔捡起这些碎片,他们利用穿过地球内部的地震波生成的类似计算机层析成像(CT)扫描得到的图片。过去几年,层析成像技术的提高已经在板块自由地落入最终“墓地”——位于地表2900公里之下地球熔融核心上方的岩石堆——的慢动作过程中,揭示了其中很多冰冷的厚板块。 现在,地球内部整体x光成像图即将走到聚光灯下。今年年底,在加州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上,来自荷兰的一个科研团队将根据其层析成像模型以及对其他已发表研究的再次分析,宣布100个俯冲板块的目录,相关信息包括它们的年龄、大小以及表面岩石记录。“我们的研究已经一步步距离地心越来越深,年代越来越久远。”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地质学家Douwe van Hinsbergen说,他与该校地质学家Douwe van der Meer和Wim Spakman等人一同主持该项目。 这份他们称之为《地下世界地图集》的资料中包含了历史上地形地貌的“幽灵”。通过让时钟逆转,并让这些目录中的板块重新在地球表面“复活”,科学家可以了解古海洋的规模和位置。此外,他们还可以定位俯冲板块在何处触发熔融,释放出岩浆体并上升到地壳导致火山爆发。这已经帮助地球学家明确指出古老的山峰在哪里拔地而起,又在哪里被夷为平地,它们的踪迹过去仅能在难以解释的岩石记录中略见一斑。“将所有这些拼图组合在一起,这是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挪威奥斯陆大学地质构造建模专家Mathew Domeier说。 由于地幔层析成像这种优先选择的技术存在各种不确定性,这一梦想直到最近才成为现实。它依赖的是不均衡分布在全世界的感应器收集的地震波,更快抵达的地震波被认为经过了俯冲板块中温度更低的岩石。但地震仪的覆盖也处在片面性,地震(地震波的来源)并非在所有地方都会出现;而且当地震波经过地心附近或是较长距离之后就会变模糊。“那些结构最有趣的地区经常不确定性最大。”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地形专家Ved Lekic说。 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利用20多种模型解释层析成像数据,而他们的地幔和构造图经常是矛盾的,奥斯陆大学博士后Grace Shephard说。今年12月,她将发表对14个不同模型的对比,以此评估哪些板块更可能是真实的。她的研究结果将可以去除乌特勒支板块的一些疑点。由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和类似对比项目的完善,地球内部成像结果正在变得日益可靠。 现在,消失板块的图像已经足够精确,可以让科学家逆转时钟重建消失的世界。在早期x光层析成像技术阶段,俯冲板块看起来就像熔岩灯中的一些斑点。但随着模型的改进,上地幔中的板块已经显现为僵硬、连续的帷幔,休斯顿大学构造和断层扫描中心负责人John Suppe说。图像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当其俯冲时,这些500公里厚的板块发生了弯曲,但却没有产生褶皱,这使得Suppe和其他科学家更容易解开谜团。“我们发现这些板块并未轻易地褶皱,而且它们变形得也不严重。”Suppe说。 他表示,这些板块驱动的重建对此前的板块运动推测提出了质疑,该推测基于大陆上保存的受到侵蚀的古海洋地壳。“以前我们几乎在所有地方都在观察这些现象。”Suppe说,“但我们在地幔中的发现和预测的并不确切地相同。” 据悉,此次重建还包括“复活”历史上消失的山脉。Van Hinsbergen及其同事还希望,他们的板块构造图集能够重建完整的古老地形地貌。然而,即便是利用这些被Suppe等人称为“板块构造学”的新技术,地幔的海洋板块记忆也仅能延伸到2.5亿年前,这是一个板块落入地幔底部并被完全重新利用的时间。在此之外,地球仍在继续擦除着自己的踪迹。(晋楠编译)
个人分类: 地壳形成|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过度着迷影响因子?
热度 7 Enago 2016-11-15 11:37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IF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 的期刊引证报告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中的一项数据。 它的计算公式也很简单,是用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期刊定量评价指标。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其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影响因子是对期刊影响力(被引用频率)进行评价,并不是用来评判单篇文章质量或作者科研水平的指标。简单地用期刊的水平来代替单篇论文的水平显然是错误的。不幸的是,现在众多科研及基金资助机构都还在这样做。而且影响因子已经被滥用到成为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的一个硬指标,还直接和奖金挂钩,导致了科研人员竞相“投靠”高影响因子期刊的现状。虽然几乎每个人都对这种现状颇有微词,但又都“骑虎难下”,文章投稿的时候还是会多少受到期刊影响因子的左右。因为唯影响因子是论的结果,就是评价体系关心的只是你的文章发表在什么期刊上,却并不关心文章发表的内容。 ---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 --- 近年来,学术界反对影响因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2012 年 12 月,美国科学促进会等 75 家科研机构和 150 多位知名科学家 , 共同签署了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呼吁科学界应该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作。不能将影响因子作为招聘、晋升和项目资助的评审标准。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 12500 人和约 900 个组织签署了该协议。 2016 年 7 月 11 日美国微生物学会( ASM )也在官网上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同时学会表示,这一扭曲的评价系统损害了科学本身,阻碍了科研工作的交流。 2016 年 7 月 5 日,几大顶尖级学术出版机构包括多家著名期刊( Science 、 EMBO 、 eLife )与出版社( PLoS 和 SpringerNature )的主编及高层在“生命科学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提交了一篇关于系统分析各大期刊影响因子的论文。该文章揭示了期刊影响因子不能体现单篇论文的引用信息。文章同时呼吁期刊降低对影响因子计算的痴迷和依赖程度,并强调引用分布曲线。 英国皇家学会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也已经公布了引用分布( citation distribution )这个概念。《自然》杂志的一名发言人称,《自然》将会尽快更新其网站,以使其涵盖多种评价标准。 当影响因子开始衰落其他一些评价指标就跃跃欲试了,如 PlumX Metrics , article-level metrics ( ALM , PLOS 使用)和 Altmetric ( Nature Publishing , Wiley 等使用)等。 Altmetric 是对单篇学术论文的评价采用非传统计量的一种新的计量方法。可以反映某一论文分享、下载和阅读的情况,它有更快速、全面、综合地评价定量指标对论文影响力的可能性。但 Altmetric 也有许多缺点,例如现在只对英文文献有利,而对于非英文发表的研究不利。而且 Altmetric 只是基于关注度,更重视热门学科或是具争议性的课题,多人传阅讨论而不考虑这些关注是正面或负面的,对于文献真实的质量 Altmetric 并不知道。同时这样的指标也是比较容易被操纵。 可以预见,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文献数据库的不断完善,用以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新指标也会不断地被提出。但有学者曾说过:“唯一衡量论文质量的方法就是:人们应该完整地阅读全文,然后由自己来做出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很多严肃的科学期刊而言,除了极少数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外,其他人或许很少有兴趣把全文读完。”因此,总的来说任何一个评价指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关键还是在于使用者是否正确理解和合理地组合使用这些指标。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SCI投稿过程经验分享-稿件状态 2. 出版或灭亡?数字化时代下纸质期刊的影响力 3. AlphaGo(阿法狗)对科研的启示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17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工业界与学术界该何去何从?
热度 24 dwchen 2016-11-7 14:44
好朋友未必时时联系,时时联系的未必是好朋友。我有个好朋友,姑且称之为张博士,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他是我研究生同学,与我同龄,前几年刚刚在一个国立研究所评上正研究员。记得我们当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都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都不屑于去华为这类的高科技公司挣年薪十万的工作(当时正教授年薪约3万),相约去名校去攻读博士。读完博士,我们都一直在学术圈奋斗,先后都评上了正教授。 在外人看来,我们虽然算不上牛人,也算是发展比较顺利的。 以前,我们隔一段时间,如果有空或者有重要的事情,也会想起对方通通电话,互相吐吐槽,说说 项目难搞、论文难录、团队难带 之类的话题,有时也会发发 工资涨太慢、空气太雾霾、房价涨太快 之类的牢骚。今年忙忙碌碌,好像都很少和张博士联系了。前几天,我意外接到张博士的电话,说他已经辞职到一个股份公司工作了,任技术副总。我很诧异,自然要问一问,薪水多少,待遇如何?一打听,我大吃一惊。 他现在的年薪为120万,加上股票和分红,一年约200多万,5年能挣1000万。 他说去企业不完全是为了挣钱,主要是和企业董事长的一个小时的谈话,坚定了他 要做有用的技术的一贯思路 。在研究所,每年为项目和考核奔波,做的技术经常是半成品,常常半途而废。他继续说,他的很多项目验收完了就结束了,然后又要想创新思路,申请新的课题,特别劳心费力。 在研究所,他要操心各种事,不知不觉变成了多面手, 光是财务报销就要化很多时间,而且要东挪西借、想方设法给课题组成员提高点收入。 不能集中精力做他喜欢的科研,他一直觉得很苦恼,但又想不出好的办法。 他刚去企业时间不长,还有很多事情要去熟悉,没有聊多久,就匆匆地挂断了电话。虽然他现在也有很多压力,但是,好像比以前洒脱些,不需要太担心未来了。 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高科技股份企业。他们有灵活的用人机制、财务机制和创新机制,对科研人员吸引力不断增强。 学术界由于人满为患、制度繁琐,收入较低,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弱势。 最近像张博士这样的例子好像很多,我也听说了不少。但是,在我熟识的朋友中,张博士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勇敢地迈出了貌似体面的学术界,大胆地进入了真刀实枪的工业界。希望他的发展顺利, 能实现他做出有用的技术的科研梦。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7941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转发这位前辈对于学术界的认识
HaifengWang 2016-10-10 22:21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QxMTAwNA==mid=2650109440idx=1sn=276cb941d50b567227dd339e865d2c50chksm=87f73f53b080b6459b440ef3b8f014a3b3573c3f9491666eea3891831eb677522a0e3ced0ca5scene=0#wechat_redirect
1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证真伪]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zlyang 2016-9-13 14:23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以下转载的内容,不知道知否合理?感谢您的指教!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发表时间: 2016-09-11 译者注:2016年9月7日,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Brian Resnick 撰文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对270名科学家的调查,归纳出当今世界科学所面临的七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描述,既生动又具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颇具新意、见解深刻、方法多元的解决之道。为交流、分析、借鉴之需,笔者将该文的部分内容编译如下。翻译不妥之处,恭请指正。 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70名科学家,他们从事医学,心理学,气候变化和其它领域的研究。研究人员对科学家的调查是询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关于今天的科学,如果你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些科学家包括了研究生、资深教授、实验室负责人和领域里的专家。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调查人员, 科学家的职业正在被不恰当的激励所绑架,其结果是损害科学。 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是高雅的。提出一个问题,建立一个客观测试,并得到一个答案,再重复验证。科学却难于实现个理想。但哥白尼相信这一理想。登月火箭的科学家们也这么做了。 通常,科学家们从失败的研究中吸取教训。但失败的研究可能导致职业生涯的终止。因此,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便产生出阳性的研究结果以供发布。“发布或灭亡”,这句话几乎影响着他们的每一个决定。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魔咒,也像一条通往黑暗的绝路。 许多科学家已经受够了。他们希望打破不正当的激励和奖励这一恶性循环。他们打算通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希望最终能够推出更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他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想法,以改善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使其更接近于理想的模式。 这个调查并非一个科学的民意调查。受访者不成比例,他们仅仅来自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和说英语的社区。 问题一:学术界有巨大的经费问题 做任何研究,科学家都需要钱。实施研究,购置实验室设备,支付他们的助理,甚至他们自己的工资。我们的调查对象告诉我们,获得和维持资金是一个长期的障碍。他们抱怨的不只是资金数量,在许多领域,资金支持都在萎缩。还有科学研究资金的分配发放方式,迫使实验室发表大量论文,从而滋生出利益冲突,并鼓励科学家炒作自己的研究成果。 真正的新的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工作,并且不总是有回报的。一个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工作文件发现,从整体上看,真正的非常规论文呈现出文献引用较少的现象。所以,科学家和投资者都越来越远离这些领域,更青睐那些周期短、可期待的高文献引用方面的研究项目。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当独立机构、政府和大学的资金来源枯竭时,科学家们可能会被迫转向工业界或某些利益集团,并为集团的利益而积极的产出研究成果。例如,早前的很多营养科学的研究就是由食品行业资助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绝大多数药物临床试验由制药公司资助。有研究发现,私人企业资助的研究更倾向于有利于赞助商的结论。 改善这些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政府简单地增加可用于科学研究的货币总量。或者,更具争议的是减少博士生人数。如果国会提高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降低一些对研究人员资助竞争的压力。 但那只是到此为止。资金将永远是有限的,研究人员将永远不会得到空白支票,以资助他们对科学项目的梦想。因此,改革是必需的。 一个建议:增强资金分配方案和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肯塔基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M. Paul Murphy写到:“明确的解决办法是简单地使科学基金成为一个稳定的计划,以每年的增长率在某种程度上与通货膨胀挂钩。” 另一个想法是改变资助方法:基金会和机构可以资助特定的人和实验室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个研究建议项目。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已经这样做了。这个方法会给科学家们更多的自由,去从事他们喜爱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工作。 另外,最近研究人员在 mBio 杂志上呼吁建立彩票式资助系统。由计算机来测量申报项目的优劣,然后随机确定受资助者。 问题二:许多研究设计不当 科学家们基本上是依据出版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研究。发表文章的压力促使科学家推出带有瑕疵的研究结果,并将这些结果投送到著名的杂志。弗吉尼亚大学开放科学中心的 Brian Nosek 说:“令人惊讶的是,发表这类新颖研究结果的数量还大于其它种类的研究结果。” 这里的问题是,真正开创性突破的研究结果并不多见,这意味着科学家们面对压力,为了自己的研究最终能够具有那么一星半点“革命性”而展开博弈。这种现象在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比较常见。这些偏见可以蔓延到研究决策:如早期是否随机选择参与者,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或控制某一混杂因素而不是别的。 许多受访者指出,不正当的激励措施也可以促使科学家们在如何分析他们的研究数据时,采取“抄近路”的策略。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生Jess Kautz写道:“当我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其结果看起来没有足够的重要意义时,那么我将承受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压力。相对于研究负责人企盼的良好研究结果而言,如果我得到了一个平庸的结果,那么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压力,足以让他们可以将我扫地出门。此刻,这些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对研究工作进行理性的、诚实的评估。” 如何修复不佳的研究设计?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方法:鼓励更强的研究设计,阻止对阳性结果的片面追逐,重建奖励制度,确保研究过程的更加透明。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社会心理学教授Simine Vazire 写道:“我会依据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而不是研究成果本身来抉择奖励。研究资助,出版物,就业,奖励,甚至是媒体的报道,应更多基于研究设计和方法的优劣,而不是结果是否显著、或是令人惊讶。”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MichaelInzlicht 认为:“消除论文发表的偏倚是很重要的,应该通过问题的质量、研究方法的质量和分析的公正性来判断论文的质量,而不是研究结果本身”。 问题三:重复验证结果至关重要却很罕见 重复验证是科学中的另一个基本观念。研究人员对一些以往的研究,他们去进行测试,然后尝试重复验证,判断其研究结果是否成立。测试、验证和重新检验,这些费工费时的复杂程序已经成为了科学事业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经常发生。受访者表示,科学家们面对不恰当的激励诱惑,给重复验证带来了冲击。乃至于当他们试图复制一项研究时,往往会发现他们无法做到。渐渐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现危机。”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受访者们反馈有下面一些问题。首先,科学家们缺乏重复验证的动机,因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激励。南加州大学 Keck医学院社会科学家Jon Patrick Allem指出,资助机构的资金优先支持发现新信息的项目,而不关心对已有研究结果的验证确认。其次,许多研究可能很难复制。有时可能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很不透明。有时也许是原研究的研究对象太少,且导致了答案的雷同。有时还可能是这项研究的设计不佳,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再次,又回到了激励机制的问题。当研究人员为追求显著的研究结果和频繁地发表论文,便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具有良好方法学特征的高品质研究了。 对于重复验证难的问题,应该如何来加以改进呢?第一,科学家们需要更多的激励来从事以往研究结果的重复验证。第二,如果科学研究机构更多设立终身职位,依据研究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不是工作数量来聘用人员,这可能会促进更多的重复验证研究和阻止对阳性结果的过度追逐。第三,鼓励期刊发表“负面”研究论文。 问题四:同行评议出现了故障 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出版前淘汰垃圾研究。然而,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这个机制发生了故障。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同行评议通常无法检测出手稿中的欺诈或其它一些问题,因为投稿者并不向同行评议的审稿人付费,而且审稿人仅仅出于责任感而花费时间去审查稿件。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在某个研究领域里能很容易的找到适合的同行评议审稿人。 关于修正同行评审中编辑偏见和流程透明度的问题,受访者们出奇地分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所有期刊都应该实行严格的双盲同行评审,以达到减少偏差的目的。另一派则表示,同行评议必须有更多的透明度,而不是更少。有受访者建议,实行网络上运行协作同行评议程序。还一些受访者希望认为,同行评议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涵盖研究的反复和更新,以及对新的反馈信息的发布。 另外一个可能的模式已经存在于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那就是已有些历史的“预印”文章了。研究文章在进行同行评议和发表之前被张贴在一个名为arXiv.org的网站上。 问题五:太多的科学被锁在付费墙后 在一项研究获得资助后,完成了研究实施,通过了同行评议,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其他人能够阅读和理解它的研究结果。 受访者们对于科学传播的现状深感不满。太多的期刊被锁在了付费墙之后,查阅代价高昂,获取困难。关于研究结果的获取,一些科学家反对现行的出版商以盈利为目的,而将杂志锁在昂贵的付费墙后的模式,认为学术论文应该免费提供给所有人阅读。 怎样改变封闭科学的现状?许多受访者呼吁同行将论文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如PeerJ或PLOS)。但是,这里有一个内部冲突的问题。这就是职业发展往往取决于论文发表在最负盛名的期刊上,比如《科学》和《自然》,那里仍然有付费墙的封锁。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资助大规模的将学术出版过渡到开放获取模式。毕竟,期刊永远不能完全免费。必须有人来为编辑人员、网站维护人员付费,如此等等。眼下,开放存取期刊通常是向提交论文的人收取费用,实际上这是将经费负担转嫁到已经在为资助资金而苦苦挣扎的科学家身上。一个激进的措施是全面取消营利性出版商,转向一个非盈利的模式。 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改革,否则,很多科学家将会继续采取更简单的策略:使用非法盗版论文。 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上述那些激进的观点;批评者担心,太多的共享可能会鼓励科学研究上的“搭便车”。然而,我们的调查中的共同主题是透明度。科学目前太不透明,研究太难以分享。这些方面,确实需要改变。 问题六:科学是很难传达给公众 调查中有不少受访者表示,在科学如何更好地被传递给公众方面感到非常失望。他们对存在如此多的普通民众持有完全不科学的想法或仅仅对科学有简陋的认知,而倍感心疼。 他们还指出,科学新闻经常是充满夸张,相互矛盾,或者是完全误导性的观点。 如何推进更好的科学传播,对此受访者们的意见难以统一。有人指责媒体,有人将矛头对准政府,还有人抱怨别的科学家们。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有更多的科学记者放弃炒作单一的研究结果。相反,记者应该重视新研究的背景材料,注重其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而不是带有瑕疵的最终研究结果。 有些人建议设立可信赖的裁判,他们可以从研究中严格提取出长处和弱点。其他的受访者认为,让研究更自由,可能有助于平息媒体歪曲事实的误导。还有一些受访者指出,科学家们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与公众进行沟通。 也许,我们还应该专注于提高科学素养。 问题七:青年科学家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 当我们询问受访的研究人员:对于科学有何困扰?他们大都谈的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诸如研究设计,同行评审等等。这些反应往往来自拥有终身职位的科学家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希望有更多、更广泛、更好的科学研究项目。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的研究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或博士后人员,他们满怀热情,热衷于自己的研究。然而,日积月累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们申明,自己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这些低层次的研究工作是一个苦差事。博士后一般工作时间长,相对其受教育水平来说薪水较低,且不易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研究服务奖助学金,它从开始的每年43692美元调整到每年47268美元。 大学培养出许多的博士,但可获取的教师职位却在减少。许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业前景暗淡,其中一些人卡在博士后的时间长达5-10年或更长。 调查人员收集到很多关于研究生和博士后情绪焦虑和抑郁的信息。Gibson写到:“博士生中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工作时间长,职业前景有限,较低的薪酬水平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47%的博士生被认为有情绪沮丧。 如何协助年轻的科学家改善生存状况?调查人员听到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研究生院可以提供更慷慨的探亲假政策和幼儿照护服务。改善博士后的工作环境。鼓励机构录用女性博士后人员。 一些受访者还指出,每年培养出的博士生数量和可提供的学术工作职位数量不匹配。最近,Julie Gould在《自然》发文探讨一个博士学位系统改造的新想法。其设计是将博士生分成两个项目:一个是职业学位,一个是学术学位。对于前者,重点是通过更合理、更务实的培养,帮助其在学术界以外找到工作。 附原文链接: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二0一六年九月十一日 Contact:j6789@163.com
个人分类: 本科-研究生教学|460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很敬佩蒲亨建教授的批判精神
wyuehua2004 2016-8-23 07:16
很敬佩蒲亨建教授的批判精神,中国音乐学术界多了一点这样的人,一定会更好!下面转载几篇文章来学习。 《 先打蚊子——田可文辉煌业绩二则 》 按: 全文已首发于学术批评网,本站不能发全文,只贴其中二则如下: 一、其从事“学术研究”30余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计79篇,53篇发表在其执掌及任编辑的《黄钟》,有一期竟发两篇;在其把持的刊物发文量与比例如此之大,自产自销到如此地步,堪称全国乃至世界之最; 79篇“论文”中,约三分之一是“音乐会感想”之类“学术论文”; 二、迄今为止,无一篇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音乐艺术》、《中国音乐学》等音乐一级刊物。 注:在吾敲打的对象中,田氏只是小蚊子尔,他能忝列其中,应倍感荣幸。不日鄙人将敲打一学术界顶级大 老 虎, 诸位拭目以待可矣。 《 隆重推荐一当代教授的“群架学术”范作 》 中国音乐学院一姓刘名勇的当代教授(参注)写了篇文章,题为《全世界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只看这标题,就让我临文涕零,不知所云。 看来,此公想搞个标题党来吸引眼球。学术论文这样设计标题,我还头一次见。但在音乐学界这种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还挺来事儿。此次传统音乐学年会,某大会主席大会发言道:我们有个刘勇教授有篇题为《全世界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的文章,忒有气势,振奋人心!下面噼里啪啦热烈鼓掌。我肠胃一阵翻江倒海,赶紧离场如厕,否则吐个稀里哗啦,臭气熏天,大煞风景。 标题谈完,再来看看其内容。 这家伙说了啥捏?乱七八糟码了一大堆字儿,中心思想就是:我们的民族音乐学家要和世界的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干事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搞了半天,就这个意思。 瞅了标题伤身,瞥了内容伤心。 这不是吆五喝六打群架吗? 打群架靠的是人多势众;网红靠的是粉丝云集。看来这家伙平常是个低头族,对这套时兴玩意儿学得挺嗨,大概摸摸脑袋灵光一闪:搞学术是不是也可以挽起袖子拉开架势操起扁担又抓又挠? 吾兄爱因斯坦说过:搞翻我的相对论,一个教授就够啦。所以打群架,爱老大爷根本不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 以我与吾兄密谋之高见,你若放的是狗屁,把全世界60亿人民联合起来又能咋地?难道群起而攻之,把我两兄弟的内裤都扒掉,你就赢啦? 现在音乐学界最时兴这种群架学术,大腕儿身边围一大堆粉丝,咋咋呼呼,前呼后拥,招摇过市,声响震天;如此这般,便大功告成,名垂千古;风干木乃,万年不朽。 被那臭气熏得捂鼻子的,除了我和吾兄老爱,寥寥无几。 注1:所谓“当代教授”,与旧时之教授不可作同日语也。 注2:近年来上了年纪,脑袋不大好使啦,咋办?想了个标题,叫《弟兄们,冲啊!》,是否能一博大众眼球?至于究竟能写些啥,就先甭去管它啦。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音乐批评,你在哪里?
wyuehua2004 2016-8-16 09:51
音乐批评,你在哪里? 蒲亨建 当下我国音乐学术界的气候,总体来看比较温和。这种温和大约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一批研究者几十年如一日,不为外界风声所动,不露声色、默默耕耘;二、更多“研究者”在日复一日地创造出大批温吞水似的“成果”,覆盖了学术刊物半数以上篇幅;三、缺乏血性生气的高端话语空前普及,对象若隐若现,表述不痛不痒,令人醉眼朦胧,昏昏欲睡;四、学界后学(从学士到博士)头上棱角被过早磨得光滑,“金庸迷”成堆,偶像情结成为其心灵的寄托。 曾几何时,杨荫浏、黄翔鹏、赵宋光、童忠良、陈应时等大家成就斐然,却没有如此歌舞升平景象,不时可闻战火硝烟。 应该说,音乐批评学学科在我国近年来的隆重推出,是有其应运而生的客观背景与条件的。事实上,在本世纪头几年,它也还热闹过一会儿。 但好景不长,不知是中国人温吞水性格使然,还是中国人历经磨难太多,特别珍惜安定团结的缘故,架一掐到关节处,就有一帮好好先生出来平息事端;若有不明事理者执意较真,便会招来倒彩声一片,不得不灰溜溜自行退场。 所以,近年来的音乐批评学——这个在音乐学界应堪称最“大无畏”的学科领域,刚刚开张,其学科特点便已褪色,犹如韩国女人的脸蛋,变得无比细腻温柔。 几乎与音乐批评学科建立同步的音乐评论网,何以不与音乐批评学名称同步——叫音乐批评网,而选择了现在这个温柔的名称,大概也有点上述后怕的因素吧? 当然,可能如诸位大家所言,所谓“批评”,应是一个不带倾向的“中性词”,即,顺着毛毛捋的、顺耳的保驾文章也罢,反着毛毛推的、逆耳的刺儿头文章也罢,都可谓“批评”。但在我看来,“批评”这个词儿赖以立足的首要条件,是不能不说让被批评者痛苦的话。固然,顺耳与逆耳兼具者可谓“批评”;倘若两者取一,只是逆耳的堪称“批评”,光是顺耳的却不是“批评”。 按这个标准看来,眼下音乐评论网的文章,实在有点面、有点软、有点温、有点柔。说实在话,我每天都打开它,想刺激一下疲惫的神经,却每每失望,顶不住一阵阵睡意袭来。 它的顺耳文章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音乐学界真的那么平安无事,真的那么凯歌高奏,倒也罢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敢问,目前音乐学界:大话空话文章少吗?抄袭剽窃文章少吗?错漏百出文章少吗?廉价吹捧文章少吗?沽名钓誉文章少吗?自说自话文章少吗?…… 显然,音乐学界的状况,说它有病,并病得不轻,大概并非危言耸听。 对此,音乐批评学的本份是什么?你做了什么? 音乐评论网,没有稿费,投稿给它,也不能算成果。那么,对待来稿,恐应稍作“宽大”处理。这种“宽大”,不仅仅是对文字表述能力的“从宽”,更应是对稿件文风、观点的“从宽”——只要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不违反八荣八耻要求,何须吹毛求疵甚至以“动机”为由拒斥?用些带火药味的文章,天塌不下来。 否则,音乐批评,我们无须问你在哪里,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找它也是白费功夫。
个人分类: 评论|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透过韩春雨现象看一看
热度 9 lin602 2016-8-14 19:12
写完前二篇博文出门了二天,没有细看与回复下面的评论。 不过,有时候还是用手机上网看了少量的评论,评论挺多的,当然各种观点都有,大家进行讨论甚至一些争论,也是挺好的。万马齐喑那才是最可怕的。 透过韩春雨这件事,我们能够看到背后隐含着什么? 1 学术界浮躁,从道理上来说,这样重要的实验研究,应该进行反复实验才能公开,尽量做到让其他人能够‘照着葫芦能够画出瓢’,即使大多数人重复不出来,至少还是有少量的人能够很快重复出来,如果达到这个程度,就会一炮打响。因为这个实验结果比较重要,所以重复的人多,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果我们推导一下,全世界发表了无数的学术论文,其中有多少有水份?说句不好听的话,早期的伟大科学家们的严谨风格,现在已经很少了,不单是中国。 2 媒体及学术界鼓躁,成果发表出来,在没有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情况下,媒体上及一些学术名人就大大吹嘘,生怕别人抢先发言表态了,自己落后。韩被推到风口浪尖,与这些人的‘抬轿子’紧密相关。 3 政府及学术管理部门将‘学术优则仕’(内含着官本位的本质)做到了极致。韩的结果发表出来,马上给钱,给条件,给官做。学术在利益与官位面前,马上成为小‘妾’。这是我们目前学术界最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学术是低一等的,要上位,必须要与官及头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纯学术是得不到承认的。 4 韩的实验不能马上重复,这么短的时间, 马上就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不就是二、三百万元经费,一个空的什么官职。急什么呢,这个实验还需要学术界再仔细做,以发现其中的原因与问题,如果国际学术界(特别注明,国际学术界也包括中国学术界在内,科学网上有人以这个词来说事,确实也让人发笑)经过一个时间,经过许多人进行重复,最后给个定论,大家进行批评也来得及呀。说穿了,学术界中许多人容不得其他人得到一点利益。比起许多牛人来,其实韩的利益只是小巫见大巫,许多人其实是表达内心的不平衡甚至妒忌。学术界其实风气与文化也不健康。许多批评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学术争论的范围。 5 韩的这次事情,给中国学术界甚至国际学术界一个重要提醒,文章发表出来,就是所谓的成果,就是科研的定量评价,这是一个荒唐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其实一篇学术论文,审稿人也不一定非常清楚,特别是前沿的内容许多人不熟悉,加上人情关系,加上部分审稿人不负责,发表的东西未必就是正确或准确的,再加上学术造假,科研的是与否、真与伪,是需要学术界进行反复论证的,特别是重大成果,需要学术界许多人、许多实验室、甚至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验证才行。中国目前的大学排名,学科排名,院士评审,千人评审,课题评审、得奖等,都以论文发表数量及杂志的级别来不加甄别地排队,从来不问这些科研结果对吗?有什么实际价值?一部‘史记’与几本普通书能够价值相等吗?这本身就是非常不科学与不严谨的,与科学的本身是相背的。 6 目前中国各高校与研究所,考核与发津贴都与文章数、专利数、奖项一一对应,什么货给多少钱,将学术完全变成了商品,让学术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严谨与尊严,将商场竞争规律及其中的‘劣根性’移植到学术中来,让学术已经沾满了‘铜臭’,大学的‘象牙塔’表面一层,沾满了因铜臭引来的苍蝇与臭虫。所以学术界许多怪现象也是可以想象的。 7 因为数文章数得津贴与进行考核,所以能够静下心来根据国家需要,根据学术的内在规律做风险大、时间长的研究,已经很难很难了。许多国家需要的基础研究,没有人愿意甚至敢于深入,‘甘坐冷板凳’已经成为自杀的代名词。快出文章,僻重就轻,没有得到严格论证就抢先发表等,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铁规律’。 .............. 这次韩春雨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许多人还没有登场,还有许多大戏没有唱。 韩春雨,让学术界的文化与舆论不是推到了坐在‘神位’上,就是推到了‘不归路’。当然这是学术层面上的。
475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思想概念上被人欺,还沾沾自喜,我要骂你。
热度 3 caoyuanzhiye1 2016-6-29 09:39
在中国总有许多人喝过洋墨水的,他们总是正确的,也确实是正确的。例如反对民族主 义, 因为民族主义的定义在学术界是清楚的,把一个民族的意义凌驾其他民族之上,想一想也是不道 德的,更不要说侵略、压迫、掠夺其他民族。例如希特勒的德国和二战时期的日本。 反民族主义在道德和逻辑上都是正确的。殊不知中国近代特殊情况,他的民族主义总是和 反 侵略、反压迫、反掠夺的经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民族和政治独立联系在一起的。 就是在 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极端集权时期,民族主义也是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共产党 的国际主义 联系在一起的,绝对没有侵略、压迫、掠夺其他民族的可能。在中国有另外一个 名词:极端民族 主义倒是和西方的民族主义定义差不多。 相反,只有宪章立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通过民粹思想煽动,选举上台的集权政权才有 可能侵略、压迫、掠夺其他民族,例如希特勒的德国和二战时期的日本。集权并不是法西斯的 本质特征,这是一个天大思想陷阱, 就像新郎的勃起和强奸犯的勃起的天壤之别 ,只有资本主义 的宪章之国,被民粹裹挟,一点点的邪恶走向集权,才是法西斯。科学网许多人,忘八端之人 的逻辑就是如此混帐的。
个人分类: 时事政治|1701 次阅读|7 个评论
SCI——学术界的“GDP”主义?
热度 7 baocunkuan 2016-6-17 14:06
早在2013年 6 月,习近平就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 GDP( 国内生产总值 ) 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学术界呢?是否也应该“不再以 SCI 论英雄了”呢? 不以 GDP 论英雄,并不是不再考核,还是要 “ 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也明确提出 “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 。而学术评估的复杂性和难度,并不比发展成果的考核评价小。就像“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会导致 “ 偏向 ” 一样,单纯以 SCI 进行学术评价,也难免会导致 “ 偏向 ” 。这些 “ 偏向 ” 具体有哪些?我不妨枚举(不是穷举,也不可能穷举)其中一些: 1 、科学网今日头条 “ 《科学》暗访调查中国论文买卖市场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5660.shtm ),也许就是 SCI 催生出来的一个“怪胎 ” 。 2 、身边有 3 个朋友( 40-50 岁之间)患病(瘤之类),后又听说也有甚至年轻学生患此类病。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中不顾及环境与生态保护,甚至不顾及人的生命安全,制造了所谓 “ 带血的 GDP” ,大家不妨盘算一下,身边是否也存在 “ 带血的 SCI” ? 3 、何为通讯作者? SCI 文章考核中通常只认 “ 第一作者 ” ,导致教师之间尤其是同龄、同资历教师之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尤其是难以在写文章上合作;师生之间也容易产生相对强势的老师“强取豪夺 ” 相对弱势的学生第一署名。后来,不少学校又有了所谓 “ 通讯作者同样视为第一作者 ” 规定(才才疏学浅,不知是否又是国际惯例),然后也有了同样两位都是老师(甚至都是同一单位的老师)却一个署名第一作者、另一个署名通讯作者。不知你们是怎么想,反正我看着蛮别扭的。 4 、学科之大,甚至都是相似或相近学科,由于学科方向不同,服务对象、话语体系不同,相应的 SCI 期刊也会有较大区别。一味地以 SCI 、影响因子来评估不同的学科方向,是否合适?大家(无论 SCI 文章发表占优或占劣的人)心里可能都有数。 关于 SCI 的种种“不是”,也许还能列出很多。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以 SCI 考核,应以什么来考核?甚至,还要不要考核?好的考核体系应该一个鞭策与鼓励并用的机制。而现在的 SCI 为中心的考核中, “ 鞭策 ”成份太 重了,似乎没有这样或那样的考核,这些人都会 “ 偷懒耍滑 ” 似的;在鼓励上,是应该鼓励人们去创新,还是鼓励人们去完成指标?这其中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是清楚的。国外高校也有考核,比如《光明日报》曾经刊过一文 “ 学术评价:超越量化模式 ” ( http://politics.gmw.cn/2012-12/18/content_6052432.htm ):“美国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是否在设定该领域的研究议程”,换言之,候选人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并引领该领域的发展。国内也有高校开始探索 “ 代表作制 ” 什么的,效果如果暂且不论,至少意识到不能再“唯 SCI” 论了。 不过,有一点确实要说明一下:我本人学术的研究中,本来就没发过几篇 SCI 文章,以我的经历来写这篇博文,似乎有些像那只 “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 。而且,在我的学术历程(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晋升职称及两次求职)也并未遭遇让我感觉得到的“ SCI 歧视”,写此文章也有些 “ 咸吃萝卜淡操心 ” 之嫌。话还是要说回来,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强调要 “ 创新 ” 、 “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 。而如何改?如何构建这一机制?至少 “ 唯 SCI” 论应改一改了。 后记:此文发于2013年11月29日科学网——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745761.html 。今天再次发出,以期引发一些有价值的讨论。
183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开放存取正在重塑学术界
idmresearch 2016-4-16 09:06
当前,开放存储(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 )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同。不论是促进学习机会,向更多人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或是增进思想的交流,这一切都在敞开学术界的大门。除了期刊和数据资料之外,机构知识库也在发挥着开放存储的优势。 神经学家RaddyRamos,纽约理工学院生物医学科学系助理教授,就采用了OA使其研究过程更加高效,而且使用OA资源所做的研究曾发表在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这一类的期刊上。作为 Undergraduate Neuroscience Education期刊的副主编,他也一直在用OA数据精进所教授的课程与配套练习。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在推动OA上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体现在公开出版上,即向研究者们提供图书馆可能不会订阅的出版物;另一方面体现在数据资料上,使得从实验中得出的原始数据公布于众。目前,开放存储期刊也纷纷开始要求发表实验的原始数据,这些无疑增强了开放存储的影响力。 这种前所未有的科学大共享,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分享,更有观点与思想的交流。在此之前,只有数据的拥有者才有能力来对数据进行解释。但在今天,开放存储使得所有不同背景下的研究者都可以从同一数据中发现不同的假说。 例如,艾伦大脑图谱创建了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库,包含了老鼠基因组中所有与大脑有关的基因表达谱。很少有机构能够生成如此大量的数据,但艾伦研究所是由微软公司的保罗·艾伦创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 目前,世界各地的神经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从采用经典组织学技术的知名机构里获取大量的数据。这些技术并非所有的研究者都能掌握,而且与艾伦研究所所做的大量实验相比也不在同一水平。 “这就像拥有一个虚拟的网络幻灯片”Ramos说,“这样我就可以在网上,浏览做过的实验,点击一个组织就可以看到大脑标本的图片。” “在此基础上,我可以形成研究假设,或者基于这些免费的信息开设课程与练习。我所带的学生们也可以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然后尝试基于OA数据进行实验的再现。我们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专业研究进行交流。” Ramos 同时指出,OA也正在帮助研究人员对动物实验的需求降到最低,这无疑对研究的道德伦理大有裨益。例如,可以使用来自艾伦大脑图谱的数据,而不是再去亲自开展动物实验。 机构知识库通过促进各种观点在同行之中的交流,凸显出OA的优势之处。在此之前,即便是身处同一机构之中,对于大部人员来说数据也不可能完全获取。而现在,即使是实验阶段的数据也都是可以对整个机构开放。 有了机构知识库,更多不同群体里的人员都可以获取与分析数据,带来之前没有发现的新观点。这增进了思想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研究的影响力。数据共享并不会增加研究的负担,而是带来了更多增强研究的影响力的机会。没有了正式合作组织的束缚,也带来了很多益处,比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对数据进行解释。 因此现在很多传统生命科学之外的人员都在进行信息学,编程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培训,通过使用OA数据来解决问题。 (编译: Jeremy,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来源:Thomson Reutershttp://stateofinnovation.thomsonreuters.com/open-access-is-shaping-the-academic-world)
个人分类: 域外动态|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存取正在重塑学术界
idmresearch 2016-4-5 22:50
当前,开放存储(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 )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同。不论是促进学习机会,向更多人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或是增进思想的交流,这一切都在敞开学术界的大门。除了期刊和数据资料之外,机构知识库也在发挥着开放存储的优势。 神经学家RaddyRamos,纽约理工学院生物医学科学系助理教授,就采用了OA使其研究过程更加高效,而且使用OA资源所做的研究曾发表在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这一类的期刊上。作为 Undergraduate Neuroscience Education期刊的副主编,他也一直在用OA数据精进所教授的课程与配套练习。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在推动OA上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体现在公开出版上,即向研究者们提供图书馆可能不会订阅的出版物;另一方面体现在数据资料上,使得从实验中得出的原始数据公布于众。目前,开放存储期刊也纷纷开始要求发表实验的原始数据,这些无疑增强了开放存储的影响力。 这种前所未有的科学大共享,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分享,更有观点与思想的交流。在此之前,只有数据的拥有者才有能力来对数据进行解释。但在今天,开放存储使得所有不同背景下的研究者都可以从同一数据中发现不同的假说。 例如,艾伦大脑图谱创建了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库,包含了老鼠基因组中所有与大脑有关的基因表达谱。很少有机构能够生成如此大量的数据,但艾伦研究所是由微软公司的保罗·艾伦创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 目前,世界各地的神经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从采用经典组织学技术的知名机构里获取大量的数据。这些技术并非所有的研究者都能掌握,而且与艾伦研究所所做的大量实验相比也不在同一水平。 “这就像拥有一个虚拟的网络幻灯片”Ramos说,“这样我就可以在网上,浏览做过的实验,点击一个组织就可以看到大脑标本的图片。” “在此基础上,我可以形成研究假设,或者基于这些免费的信息开设课程与练习。我所带的学生们也可以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然后尝试基于OA数据进行实验的再现。我们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专业研究进行交流。” Ramos 同时指出,OA也正在帮助研究人员对动物实验的需求降到最低,这无疑对研究的道德伦理大有裨益。例如,可以使用来自艾伦大脑图谱的数据,而不是再去亲自开展动物实验。 机构知识库通过促进各种观点在同行之中的交流,凸显出OA的优势之处。在此之前,即便是身处同一机构之中,对于大部人员来说数据也不可能完全获取。而现在,即使是实验阶段的数据也都是可以对整个机构开放。 有了机构知识库,更多不同群体里的人员都可以获取与分析数据,带来之前没有发现的新观点。这增进了思想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研究的影响力。数据共享并不会增加研究的负担,而是带来了更多增强研究的影响力的机会。没有了正式合作组织的束缚,也带来了很多益处,比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对数据进行解释。 因此现在很多传统生命科学之外的人员都在进行信息学,编程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培训,通过使用OA数据来解决问题。 (编译: Jeremy,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来源:Thomson Reutershttp://stateofinnovation.thomsonreuters.com/open-access-is-shaping-the-academic-world)
个人分类: 域外动态|2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言
guoliuhu1950 2016-2-22 15:43
前 言 中医学的发展,现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但目前在学术界,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一条是彻底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张是: 关于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 应是大自然(自然界)天地之间的一切客观规律, 都与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相融通的。绝不存在“纯意识”等神秘的特殊色彩。这是我们先人的最高境界,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的发展方向应是:用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知识,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相互交叉,彻底揭示中医内涵的抽象描述,并对人体生命活动及临床辨证的模糊概念,彻底的从原始认知状态(朦胧状态)的 “语言描述”,提到 对于 机体“自已产生、自已发展、自已控制、自已调节和自已灭亡” 的 自动控制机制的 客观性和必然性的高度上来。以使 我们伟大的东方医学,与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同步发展。 一条是在继承原来的“框架”中 ,进行改良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主张是: 我们的中医是“东方医学”,是“东方文化”,它们不把中医作为一个“临床医学”的科学范畴来考虑。它的发展方向,仅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等的框架内“孤芳自赏”。 但是,框架内的改良道路,不管它如何发展和改良,中医的“味道”是没有改变,但它永远也不会冲破“原始哲辩”的框架。与现代各门自然科学同步发展的梦想只能是一个幻想。中西医结合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医这个框架的禁固。因为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框架,它的研究方法是“意念的揣摩”,它是随“意念”而自圆其说。这种研究方法,根本不可能建立可供参考的数据参照系, 一个没有数据参照系的学科,永远是一个随“意”的学科,它的严谨度、科学度、精确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个框架内,它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这个改良的道路,使中医的发展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不管它如何改良,也是在中医抽象和模糊的“味道”中徘徊。 我们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应分三步同举并进: 一 . 对传统中医药临床应继续保护、传承与发扬。其方向:是继承与应用。 二 . 在临床实践中,继续加强中西医理念的结合并不断提高其诊治效果。其发展方向:是不断融合两种不同理念并加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三 . 对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应加强系统的整理,并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并轨,同步进行思维认知。其发展方向是:生命科学的揭秘、整体医学的建立 ( 结构医学与功能医学的相互协调一致 ) ,促使现代生命科学不断深入发展。 以上三步,同举并进并不矛盾。 明知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知角度、高度与尺度是截然不同的,但其观察和认知的却是同一个客体。殊不知其殊途同归之日,既是整体医学的建立。难道传统中医的基础理论就这样一直“易经”和“八卦”下去吗?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应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突破,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作者出身于中医世家,几十年来努力学习中医理论,并利用大部分精力博览有关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资料,企图从纵、横两方面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从生物力能学的角度,也就是从物质运动中能量的转换、势态平衡等方面来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规律,有很大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并大胆从生物力能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设想”。这种观点不仅找出了中医理论中难以描述的某些现象的物质基础,并在学术认知上大胆提出一个:试创《中医现代生理学》的构想。 但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文中许多观点仍然很不成熟,粗疏和错误之处很多,如果能得到专家和学者们的批评和指导,就是本人最大的愿望。 在探讨过程中时,曾得到山西省中医研究院方增研究员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谨致以深切谢意 郭留虎 二零一四年三月于太原 通讯及联系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郝庄镇港道 邮编: 030045 住宅电话(0351)4853601 ; 15536916310 邮 箱 guoliuhu1950@163.com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切“学术部落”联合起来,捍卫学术领域的独立和尊严
热度 1 scienceart 2016-1-20 17:28
学术领域内部存在着学科之间的分裂,而且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研究会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它们在彼此之间缺乏整合和沟通,甚至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争斗,这极大地威胁了学术自由。此外学术领域外部影响势力的日益增强,会极大地影响学术领域自身的自治和自由,这需要不同的学科加强理解, 从而在抵御管理主义侵扰、抗拒不合理的强加的评价标准、维护学术自治中, 联合起来捍卫学术领域的自身的独立和尊严。 因为,大家占领着的是同一块大陆。 一切 “ 学术部落” 联合起来,捍卫学术领域的独立和尊严 学术文化在日常语境中经常指的是“学术和文化”以及“学术”,比如经常见到的“学术文化随笔”、“学术文化节”等等,而指称“学术的文化特征”这一意义的则比较少见,相应的,目前国内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文化特征的研究也不是很多。而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又是一个包罗万象、意义含混的概念,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增加了很多难度。 英国教育学学者托尼·比彻的著作《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 )把学术文化定义为特定学术环境中学者群体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并从认识论和社会学两个维度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特征、工作方式进行了探究,看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他同时指出,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中知识生产的中心,越来越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学术文化也不再封闭自足。其研究为我们观察学术自身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路径,也为研究学术文化增添了新维度。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是托尼·比彻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的一项学科学术文化的研究。他通过对英美两国 18 个机构中 12 个学科的 220 多名学者的深入访谈以及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历时 7 年余写出了这本著作,对学科知识与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细致而富有启示性的探究,成为学科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一书旨在探求学术部落和它们的领地之间关系的本质,也就是学术文化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本质。作者指出该研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上的,即在学科的知识形式及其相关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可识别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科的知识方面的认识论特征与从事该学科的学者群体所形成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什么是学术文化 文化是文化人类学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概念,尽管歧义丛生,但比彻认为只有这个概念能够比较满意地把共同的思维方式与集体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在比彻这里,文化指一系列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经过群体不断重复的实践活动得以表现和强化。学者的工作方式及其对工作的描述是学术文化形式的重要构成因素,它们为学者的社会实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态度提供了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和相对持久性。 学科知识形式的特征和学科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对于认识学术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前者是学科内知识的实际形式和关注中心,而后者是学者们对他们的学科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理解。因而,在研究以学术探索为己任的学者群体时,作者把哲学分析与现象调查编织在了一起,从认识论和社会学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学术文化的知识特征 作者在该研究中把彼此隔离、共同性少、交流也不多的各个学科共同体比作部落,他们内部共享着相同的信念、文化和资源,但与其它的部落却很少往来。而他们形成部落的基础就在于他们是在同一块知识领地上进行生活与劳作的,因此,知识的特性对于学科文化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基本的。作者于是采用了不同于斯诺的分类方法,对学科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 四类学科的划分 作者参引了考珀( Kolb )和比格蓝( Biglan )对学科的分类体系,确定了包含四个领域的分类框架: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 纯硬科学指纯科学,以物理学为代表。知识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线性特征,知识结构类似晶体或树型;注重普遍性,用量化方法,注重简洁;强调客观性,不受个人价值倾向的影响,有清晰的正误标准;对现在和未来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够达成共识;成果表现为某种发现或解释。 纯软科学指人文学科(如历史学)和纯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知识发展具有重复性,知识结构呈现为有机与整体的结构,可比作连续流淌的河流;注重特殊性、性质和复杂性;具有个人色彩,价值观影响明显;知识的正误标准存在争议;对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缺乏共识;成果表现为理解或阐释。 应用硬科学指技术学,以机械工程学为代表。知识发展目的性强,注重实用性,一般通过硬性知识获得实际技能;注重对物质环境的把握;采用启发式探究法;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判断知识的标准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成果以产品或技术的形式呈现。 应用软科学指应用社会科学,以法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为代表。强调知识的功能性、功利性,通过软性知识获得技能;关注职业实践,大量使用案例研究和案例法则;成果的形式为条约草案或程序步骤。 硬科学和软科学之间的区分是和范式存在的程度联系在一起的。硬科学和软科学的区分对应的是严密知识领域和非严密知识领域的区分。严密知识的范围一般比较清晰,研究的问题比较确定和狭窄,注重定量的问题,一般由因果关系命题、普遍的结论和普遍法则组成结构完善的理论。严密知识是逐渐累积发展起来的,呈线性发展特征,在提出新见解时往往不需要提供大量解释性导言。而非严密知识的特点恰恰相反,它可研究的范围比较宽泛,界限不清晰,问题的定义也不特别严格,理论结构也相对不确定,注重定性和特殊性的分析,在提出论点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料铺垫。在方法论上,硬性的、严密的知识领域,往往是所选择的方法决定了问题的选择,而在软性的、非严密的知识领域,则往往是问题决定了方法。 而纯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区分是和对应用的关注程度联系在一起的。纯科学受知识本身的发展逻辑影响更多,而应用科学则主要由外部的实践需要所驱动。因而纯科学虽然更易于受到方法论漂移的影响,但基本上是自我调节的( self-regulating ),而应用型知识虽然偶尔会学术漂移,但本质上更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学术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本书所称作的“学术部落”。在不同的学科领地上所栖居的学术部落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及行为方式。对这些不同的学科所伴生的文化进行比较、辨识,也是学术文化形成的重要部分。 作者从学术共同体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人员-问题比率的高低对学术共同体进行了分类,借以描述他们学术活动的特征。 学科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 该研究对学术共同体的社会特征进行了比较新颖的分类,首先是根据学科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趋同型( convergence )和趋异型 (divergence) 。趋同型学科能够保持合理的一致的标准和程序,以便于进行知识控制,并保持稳定精英的存在。物理学是一个典型例子,许多物理学家基本上受过相似的学科训练,思维方式相同,有着共同的话语模式和可接受性标准,尊崇“深奥的简单”,对“自然的统一性有着准宗教的信仰”。数学和经济学也属于这一类。 趋异型学科,在观点和问题上缺乏一致性,没有统一的范式和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容许知识的反常,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允许能导致自我毁灭的争论的存在。社会学属于趋异型的学科,它存在着多种范式,不大可能用统一的模式来对其进行归类,甚至有人认为社会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被归在趋异型学科中的还有地理学、医药学、工程学等等。 学术群体的人员-问题比率情况 另一个分类就是城市型和乡村型,划分的标准是人员-问题比率的高低。人员-问题比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研究某个问题或某一系列问题的人数的比率。城市型研究模式,属于高人员-问题比率,倾向于许多研究者聚集在一个狭窄的智识领域,围绕数目有限的一些问题,交流频繁,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问题的探究服从于短期的解决。作者认为真正能够归入此类的学科实际上很少,只有物理学和生物化学。其他诸如化学、数学等由于内部差异多,缺乏大规模合作,或者由于很多时候问题领域广、人员-问题比率不高等,并不能算作是城市型。 乡村型研究模式,属于低人员-问题比率,研究人员选择的研究领域比较广阔,问题分布离散,彼此之间较难形成共识,问题的完全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大部分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等都属于此类。 研究学术文化的意义 学术领域内部存在着学科之间的分裂,而且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研究会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它们在彼此之间缺乏整合和沟通,甚至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争斗,这极大地威胁了学术自由。此外学术领域外部影响势力的日益增强,会极大地影响学术领域自身的自治和自由,这需要不同的学科加强理解,联合起来捍卫学术领域的自身的独立和尊严。 如何在明显的学科差异间建立桥梁,以促进学科间共性的认可,对于保持集体的独立性是根本性的问题。格尔茨认为,文化生活整合的问题已经成为使处于不同世界的人们能够真正互惠地相互影响变得可能的问题了。他认为,第一步就是确实地接受差异的深度,第二就是理解这些差异是什么,第三形成某些能够公开使用的共同词汇。 比彻等人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完成前两个步骤,越意识到学术领域的支离破碎,就越感觉到彼此理解的必要性。毕竟,不同的部落有着共同的种族背景,不同的领地占领着同一块大陆。已经建立的一些词汇会有助于不同领地中的学者更好地理解自身以及他们对整个学术领域的评价,从而在抵御管理主义侵扰,抗拒不合理的强加的评价标准,维护学术自治中,携手共同发挥作用。这也是该研究的宗旨之所在。 (本期编辑 :文健)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重译本)》 (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 著 本文作者: 边国英
1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和《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geneculture 2015-12-14 08:18
我们这两篇文章《两大类形式化方略》和《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报告的研究成果,如果同时再用地道的英文和通俗的中文加以转述或报道出来,那么,由于其科学发现的意义和技术发明的功效乃至其推广应用的经济价值(即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贡献)因而,足以获得国际国内学术界和实际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反馈。 这两篇文章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无论在理论原创性还是实践创造性哪方面来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果用地道的英语把它们的精华翻译或解释出来并发表到《科学通报》和《Science》这样的国内外一流高级科普杂志上,那么,将会产生学术影响,也会有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它们的简写通俗版也可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光明日报》的大众科普专栏上。当然,首先要能读懂其中文原版的原创论著,然后,汉译英或用英文来做相应的转述或解释。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_邹晓辉.pdf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3/9/%E4%B8%A4%E5%A4%A7%E7%B1%BB%E5%BD%A2%E5%BC%8F%E5%8C%96%E6%96%B9%E7%95%A5.pdf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_邹晓辉_邹顺鹏.pdf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5/11/%E5%8F%8C%E8%AF%AD%E4%BF%A1%E6%81%AF%E5%A4%84%E7%90%86%E6%96%B9%E6%B3%95%E5%8F%8A%E5%8E%9F%E7%90%86.pdf 8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pdf 再加这一篇形式上优化之后可推介给《中国科学杂志》文章(它也可翻译或转述而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科普专栏上)。 如果能参与这三篇文章进一步推广普及的编译,那么,对分享它们作出贡献的师生也将会对人类和祖国做出其应有的贡献。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到的。这样的君子之交即可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彼此的亲友圈也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贡献)。建议有心人的你(如果你恰好也有读写译三方面很好的基本功)把这三篇文章打印随身携带(不仅会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而且,还会有随时与好友分享探讨的便利)。如能有多个学问圈的广大师生读懂这三篇文章的关键原创部分,那么,就不难发现它们对师生们彼此要做的大事业可发挥加速度和催化剂的作用。它们的经济效益价值连城,它们的社会效益无以伦比。其精髓(见这三篇文章的示意图及其图解)是可以给学界、商界、政界以及普罗大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尤其是思想认知品质提升带来启迪的,因为,其中,融智学三部曲的思想精髓和方法精华已经有所体现了。 它们的作用远比许多仅仅在各个局部突破的学说和方法(虽然它们也都在其各个局部具有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更能让心灵豁然开朗。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的中英文摘要,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主办的首届“世界文化论坛”的会议文集上公开发表了。汉译英是由社科院安排翻译机构来做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8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在关注中国?
热度 14 lwssjtu 2015-12-12 13:14
中国近期在经济和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全球有目共睹(仅从数量上来看)。随着经济、科技的崛起,国际贸易关系的紧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这篇博文,就看看全球学术界对中国关注的动态趋势。 我们从汤姆森路透的三大权威数据库SCIE-SSCI-AHCI中检索所有文章题目中包含中国相关词汇的文章(只考虑article 文献类型)。我们一共获得了1966-2013的48年间发表的144,586篇中国相关的学术论文。我们将这些文章分为三类:只有中国机构参与的文章(Chinese institution only publications, CIOPs),中外合作的文章(China-foreign collaborated publications ,CFCPs) 以及国外机构单独研究中国的文章(Foreign institution only publications ,FIOPs)。主要有以下的发现。 1)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中国 从图1 可以看出,如果从文章数量上来看,全球学术界对中国的关注是与日俱增的。也可以分为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从1972年开始,国外机构单独研究中国的文章异军突起(脑补一下,额,1972尼克松访华?)。1978年左右,中国机构也开始单独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中国相关的研究了(1978,好像也很熟悉,改革开放了)。第三点就在2000年左右,国际合作的文章以及中国独立发表的文章都开始突飞猛进(985? 又或者是加入WTO了?)。全球学术界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对国内学者的一个潜在好处就是中国问题的文章更有可能被国际期刊接收了。 2)海外华人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比较复杂。对一个老外来说,中国就像一个魔法箱或者说是小黑箱,研究起来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海外有大量华人,我们猜测华人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应该扮演了比较特殊的角色。于是我们聚焦于只有国外机构参与的文章(FIOPs)。我们数据发现,在1966年仅有15 %的文章有华人作者参与,但是到了2013 年,超过60 %的文章作者中有华人的身影。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到国外机构单独进行的中国研究中。这可以归因于我们广大的海外华侨和留学生。 我们继续探究一下主要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家(地区)是选择和中国机构进行合作还是选择和海外华人进行合作。下图2 展示出了各个主要国家(地区)选择的不同模式,其中气泡大小代表中国相关的文章量的多少,横坐标代表与中国机构合作所占比重,纵坐标代表海外机构与海外华人合作的比重(只有海外机构参与的文章中,有华人参与的比重)。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这两种方式都占很大比重,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有大量的中国移民以及留学生。法国、德国、比利时以及瑞士倾向于与中国机构进行合作。另一些国家,比如印度、意大利、俄罗斯则更多的自己研究中国问题。韩国由于姓氏和中国类似,识别时候误差很大,不详细解释了。 3)谁在关注中国? 这个问题好像更有趣。下图展示了三个时间段,都是哪些国家在关注中国。看来老美还是一直最关心中国的,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也进行了大量的中国问题研究。咱们的近邻,日本,看起来也对中国情有独钟。(这里抱歉,没加上台湾地区,以下也是)。 研究中国的海外机构也主要聚集在美国。哈佛大学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以“中国通”费正清命名的 费正清 东亚研究中心 也隶属于哈佛大学。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下面的学校留留学。毕竟看看别人怎么研究自己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提前了解海外学界对中国的看法,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前学术沟通一下。个人认为,这是获得学术界话语权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毕竟学界对国家政策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4)对中国什么感兴趣? 最后关注一下,学术界主要对中国哪些方面感兴趣。下图可以看出,每个阶段主要兴趣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阶段(1966-1981)主要关注于区域研究、国际关系以及政治科学(你懂得),而且主要是国外机构单独进行的研究。第二阶段转变到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区域研究仍然处于首位。第三阶段更多的聚焦于与中国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公共健康与经济问题研究。 辛苦各位看完我的流水账。最后总结一下,国际学术界对中国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并储备了大量的中国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我们学术界对国外特别是美帝、日本,研究的也有那么充分吗)。海外的华人便利了国外的中国问题研究。研究的视角也开始从最初的社会科学转变到自然科学,最近几年开始更多的关注中国环境问题,公共健康以及中国经济。 (原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刘维树,顾孟迪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唐莉教授,胡光元博士。) 补记,检索发现大连理工大学栾春娟和侯海燕在2009年已经探索过相关问题。作者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在读上海交通大学刘莉博士的博士论文的时候产生的想法,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Liu, W., Tang, L., Gu, M., Hu, G. (2015). Feature report on China: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related articles. Scientometrics , 102 (1), 503-517. Feature report on China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related articles.pdf
12037 次阅读|28 个评论
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5-12-7 20:25
位于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达和机器翻译所共同面临的人工智能难题 我认为,国际学术界已经明确:1.数理形式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非常清楚了(不明白的人只是还了解得不全面而已),文法形式信息的计算机处理之所以还存在问题,主要是文法和意义(包含语义和语用)时常缠绕交织在一起的缘故(这是英文和中文等信息处理遭遇困难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就是形式歧义如何排解的一系列问题);2.无论对象世界的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以及生理信息,还是概念思想的意义信息和心理信息乃至社会法理信息,还有许多未知和不清楚的领域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其中总会涉及自然语言理解或知识表达(还有知识获取与有针对性的知识重用)的一系列问题(这是英文及英语和中文及汉语等信息处理遭遇困难的另一个方面,其具体表现就是内容歧义如何排解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往往还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缠绕交织在一起的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该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难题中最典型的超级难题,例如,在具体应用上则表现为机器翻译质量全面提升非常困难这一根本问题)。 这个难题经过国际学界和业界大半个世纪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大大小小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性突破之后,最终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位于 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 。 2015年第11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核心期刊已发表的“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5/11/%E5%8F%8C%E8%AF%AD%E4%BF%A1%E6%81%AF%E5%A4%84%E7%90%86%E6%96%B9%E6%B3%95%E5%8F%8A%E5%8E%9F%E7%90%86.pdf 2015年维也纳国际信息峰会6月3-7日发表的“信息基本定律:广义双语处理的基础理论”两文详略配套地给出了化解此难题的最优途径。 http://sciforum.net/conference/isis-summit-vienna-2015/paper/2914/download/pdf 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学界同仁和业界同好上网查询(也可直接留言向我所要PDF版中英全文)、阅读和探讨!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忽然发现学术界象江湖,象武林,非常象!
热度 34 dawndream 2015-9-27 11:27
最近看武侠片,忽然感觉,现在社会上各种圈子里,与武林相似度最高的就是学术界。 * 有师承关系。 * 有门派。(学派太大。门派指同一个师承系统的吧。我不算是大门派的。) * 有华山论剑。 * 有比武。 * 有武功秘籍。(电子数据库太大。叫兽的私人笔记,未发表的实验记录,未发表的草稿...?) * 有恩怨情仇。 * 有美女。有情爱。有比翼齐飞的佳话,也有桃色事件。 * 有匪有霸,也有德高望重的大师 * 有传说中的关外独行侠客 * 有资深帮主比武败于无名晚辈的事例 * 有行走江湖,浪迹天涯 (访学) * 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类:武林人士/平民。这两类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大概能独立发表SCI论文,就算得上学术界的武林人士了。有木有一种虾壳的赶脚?
9265 次阅读|71 个评论
发表还是灭亡?
热度 3 Enago 2015-6-10 14:34
当今的科学界流行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这种文化现象兴起于美国七十年代初期,香港的大学九十年代起开始效仿,而今天中国内地的大学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发表还是灭亡? --- 对科研人员来说“发表还是灭亡”,意味着如果没有发表,就申请不到科研经费,没有机会晋升职称。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也同样承受着压力,要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而能评审的人实在不够。唯一能从这种巨大的发表压力中获利的就是出版业。因此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期刊创办,这些期刊为了营利,就可以不在乎文章质量。于是一个 恶性循环 形成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这种文化现象长期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人为了增加文章数量开始做“ 香肠论文 ”,切割自己的研究,破坏研究的完整性。也有人开始在文章中 互相挂名 ,或是 互相引用 对方的文章,即使根本不适合。还有人为了发表影响因子更高的文章,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修饰或选择性的 挑选实验结果 进行发表。甚至期刊也会为了提高引用率,而只选择有阳性结果的文章发表,这样就造成了 发表偏倚 。而且还渐渐使得作者投稿时故意多引用相同期刊的文章成为潜规则。 “发表的文化”最初的目的是鞭策科研人员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更活跃地参加交流、合作。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压力和诱惑的双重夹击之下,一些科研人员在抉择中徘徊、扭曲挣扎,再慢慢堕落。 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并没有什么特效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 断开发表文章和利益之间的链接 ,这种局面才能够得以改变,这就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做出改变。或者如果能 增加同行评议的透明度 ,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可以加入到文章的审查当中,发现并且曝光文章发表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也许也有助于缓解矛盾和提高科研文章的质量。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学术期刊应该向非营利模式转变 2. 一个课题能发几篇期刊文章? 3. 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与灌水 -------------------------------------------------------------------------------------------------------------------------------------
35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跨越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鸿沟
热度 2 fanglide 2015-5-4 19:23
最近总听企业说人才匮乏,而高校的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却很少有适合企业的合作技术与项目,有人说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有一道鸿沟。的确,是有一道鸿沟,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跨越这道鸿沟? 恰好近日读了一本书《卡文迪许实验室-现代科学革命的圣地》,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严康年研究员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详尽介绍了卡文迪许实验室创建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不同的实验室负责人的发展思路,总结了实验室的成功经验。书中对该实验室的建设背景的分析描述与我们今天有很多契合之处,其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但是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人们发现英国近代的技术革命靠的是作坊和手工场中的作坊主和技术工人,我们熟知的瓦特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都是工匠出身,科学家只是个别的、间接的起了些作用,科学技术和产业明显脱节。 当时英国的科学界都以牛顿为榜样,把理论和数学当作唯一令人羡慕和向人夸耀的治学道路,自恃清高和显示水平,却把技术视为卑薄小技而不愿去做,这与产业的需求大相径庭,而向英国产业革命学习的法国和德国,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与实验物理技术,使世界科学的中心逐渐转向法国和德国。因此,英国的学术界呼唤改革,要重视从生产与实验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寻求理论处理。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英国政府也认识到教育体制与国家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1871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成立了,该实验室引领英国的学术界开始重视应用技术科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文迪许实验室建立100多年来,共产生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足以说明其在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社会贡献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跨学术界与产业界这道鸿沟,最关键的是政府引导,改变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注重科研的社会贡献力评价,而不是光看论文数量,以及发表杂志的分区等,让大学重视生产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炼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从而产出更能促进工业技术进步的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改革|2036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5中国SDN/NFV大会专题报道
SDNLAB123 2015-4-23 13:25
2015 中国 SDN/NFV 大会今日在北京成功揭开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举办,云集了国内外 SDN 领域的大咖,包括学术界专家以及产业链代表。小编有幸在现场享受这场饕餮盛宴,未能到会的小伙伴也无需遗憾,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嘉宾的演讲内容,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SDNLAB 。 1. 开放、创新、协同、落地 : SDN 产业联盟助力 SDN 走向成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SDN 产业联盟秘书长 刘多 2. 面向 PTN 网络的端到端 OpenFlow 托管虚拟客户端解决方案 博通公司基础设施和网络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Nick Ilyadis 3. SDN/NFV 的发展和挑战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 赵慧玲 4. 针对客户的开源措施 华为公司运营商 IP 产品线高级副总裁 Ayush Sharma 5. 网络虚拟化的下一个挑战 日本 NTT 公司网络创新实验室执行总监 Atsushi Takahara 6. 产业链合作促进 NFV 的网络转型成功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市场总监 Lynn Comp 7. ONOS :针对服务供应商网络的开源 SDN 操作系统 ONOS 董事会成员 , Open Networking Lab 执行总监 Guru Parulkar 8. ONF2.0 :超过以往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技术项目经理 Rick Bauer 9. NFV 与 SDN 杀手级应用:下一代的移动核心 OPNFV 董事会成员 Anthony C.K. Soong
个人分类: 业界资讯|2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圈,自始至终都不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
热度 3 yanghualei 2015-3-9 07:04
通过这么多年对学术界的观察,类似目标规划一样, 科研的首要目的,根本,甚至自始至终都不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而是首要的成为科研工作者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奢侈生活,谋求名和利的一种手段。 这样陈述,估计很多学者不认同 , 但是的确谋取名利成为学术圈的首要目标,解决问题为次要目标,并且通常谋取名利和解决问题是冲突的,解决问题具有较大的公共物品属性,不具有,特别不具有谋取利的属性。当解决问题下降为次要目标,才引致社会中的简单问题,久治不愈,因为任何时候,老问题的解决难度都小于新问题的,解决老问题可以谋取和解决新问题同样多的收益,干要把老问题解决,为自己制造新麻烦,就这样一直重复解决着老问题。 学术圈类似一个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是解决问题和为人民服务,购买产品的人是社会 。 任何一个学术圈,拼命地制造学术垄断,提高进入学术圈的门槛,形成学术研究的壁垒,区别于其他圈子和普通人民百姓,使得想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望而却步,获得垄断收益。当然这些研究的壁垒和门槛:技术和规范,真正的首要目的,不是真正解决问题,为人民提供优质的产品,而是如何最大化的提高这个学术圈已有人员的收益。 随着学术圈门槛的不断提高,高技术和高规范随之而来,学术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术圈就可以采取以较高的价格,向社会供给较少的产品,即解决较少的问题,同时获得较高的社会回报。引致社会中的问题久久不能解决,但是科研经费一年创一个新 高 。 这些正是我在开头说的,为什么很多时候,学术圈,不再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的原因,甚至其在承接科研项目时候,首先想到的就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这个项目如何最大化的获得利益和名声。 在社会中,我们研究社会行为,不能仅看结果,我们更应该看动机和手段,类似做科研,短期靠基础,长期靠兴趣。如果一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如果动机不端正,即使短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长期一定是有害的,因为长期的行为是有动机支配的 。类似有些人打着解决问题和为人们服务的旗号,实质是在为自己在做着贡献。类似我以前举个几个例子,有些人为民服务,实际是为了逃离人民群众;有些人研究农业,实际是为了不从事农业;有些人自己可以不道德,但别人一定要道德。 当然陈述那么多,使得自己为什么写这段话,使得自己大早上写那么多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博士同学要退学,因为其感觉在学校一天,是在浪费一天, 在这象牙塔学习的东西,不再是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而是如何的最大化自己的名和利,更多的是利,注定象牙塔学习的东西不能本质的解决问题。而对一个真正有志为中国三农开辟一条路,寻找一条帮助中国农民致富的路的人,他认为,包括我认为,他是不适合的。当然如何他仅仅是想帮助自己发家致富,我建议,他呆下来,是可以的。 当然,我是一个俗人,是一个很没有勇气的人。
4130 次阅读|5 个评论
SDN你必须知道的十大问题——SDN明星级研究团队
SDNLAB123 2015-2-13 14:04
编者按:近年来 SDN 市场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学术界也一直为 SDN 部署和网络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网络编程语言到控制器架构设计,再到网络监测和故障解决, SDN 的研究者们决心通过 SDN 来改变网络的未来。全球研究 SDN 的科研团队都在做些什么呢?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整理,小编为各位看官甄选出在 SDN 技术发展演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明星级科研团队。 本文试图从业界声誉、论文成果、团队实力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评判这些科研团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经常在 SIGCOMM 、 NSDI 、 INFOCOM 、 ICNP 、 HotSDN 、 HotNets 、 CoNext 、 EWSDN 等会议上灌水的大牛风采。同时也要感谢其团队成员,正是大家的辛勤努力和协作创新才能有这么丰硕的成果呈现给大家! Scott Shenker 上榜指数: 5 颗星 上榜人物: Scott Shenker 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上榜理由:美国工程院院士, ACM 和 IEEE 的 Fellow ,计算机科学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他是 SDN 运动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既是 2008 年 OpenFlow 奠基性论文的作者之一,也是 ONF (开放网络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 2007 年还与 Martin Casado 和 Nick McKeown 共同创建了对 SDN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业公司 Nicira ,并于 2012 年被 VMware 以 12.6 亿美元收购。最新提出了 SDNv2 的概念,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分离网络边界和网络核心,交换发生在网络边缘由 X86 的 CPU 核处理,并呈现虚拟化的趋势; 2 )整合网络中间设备,网络边缘以 NFV 的形式提供防火墙、负载均衡、 WAN 优化等功能; 3 )网络将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具备服务虚拟化的能力。 个人主页: http://www.eecs.berkeley.edu/Faculty/Homepages/shenker.html Jennifer Rexford 上榜指数: 5 颗星 上榜人物: Jennifer Rexford 教授,普林斯顿大学 上榜理由:在网络学术界中享誉盛名的大牛网络研究圈子里呼风唤雨的大牛。 2005 年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ATT )全职回到普林斯顿。其 05 年的 RCP 和 4D 这两篇论文,后者直接启发了 OpenFlow 的诞生,同时也是 08 年 OpenFlow 和 NOX 的论文作者之一。 11 年的 Frenetic 和 Pyretic 尝试设计 SDN 编程语言及库,发明网络编程语言“ Frenetic ”和“ Pyretic ”,简化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流程以及控制器应用的开发。 个人主页: http://www.cs.princeton.edu/~jrex/ Nick McKeown 上榜指数: 5 颗星 上榜人物: Nick McKeown 教授,斯坦福大学 上榜理由:基于 Ethane 及其前期项目 Sane 的启发, 2008 年 Nick McKeown 教授等人提出了 OpenFlow 的概念,并于当年在 ACM SIGCOMM 发表了题为《 OpenFlow: Enabling Innovation in Campus Networks 》的论文,首次详细地介绍了 OpenFlow 的概念。该篇论文除了阐述 OpenFlow 的工作原理外,还列举了 OpenFlow 几大应用场景。 Nick 教授同时也是 Nicira 公司和开放网络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其担任斯坦福大学开放网络研究中心院长,该中心的座右铭是“软件定义网络是网络发展的未来。我们正在发明这种网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is the future. We are inventing it. ”)。 个人主页: http://yuba.stanford.edu/~nickm/ David Walker 上榜指数: 4.5 颗星 上榜人物: David Walker 教授,普林斯顿大学 上榜理由: Jennifer 教授的黄金搭档,编程语言方面的顶级专家,跨界参与 SDN 领域的研究。领导 Frenetic 项目和 Pyretic 项目,致力于网络编程的抽象,在该领域成果丰硕,发表若干顶级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cs.princeton.edu/~dpw/ Guru Parulkar 上榜指数: 4.5 颗星 上榜人物: Guru Parulkar 教授,斯坦福大学 上榜理由: Clean Slate 计划的执行主管,开放网络峰会主席 , 开放网络实验室的创始人。目前致力于推动 ONOS 网络操作系统以及 OpenVirteX 等创新项目。 个人主页: http://parulkar.com/ Raj Jain 上榜指数: 4.5 颗星 上榜人物: Raj Jain 教授,华盛顿大学 上榜理由: ACM 和 IEEE 的 Fellow ,网络研究领域大牛。涉足 Wimax 、 IEEE 802 等多个领域。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云计算和应用交付,发表 OpenADN 等系列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cse.wustl.edu/~jain/ Amin M. Vahdat 上榜指数: 4.5 颗星 上榜人物: Amin M. Vahdat 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上榜理由: ACM 的 Fellow , Google 公司在数据中心和广域网方向的顶级工程师。著名的 B4 论文出自其团队。 个人主页: http://cseweb.ucsd.edu/~vahdat/ Nick Feamster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Nick Feamster 教授,普林斯顿大学 上榜理由:获得斯隆学者称号。现已从佐治亚理工学院跳槽到普林斯顿大学。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路由控制、网络管理、服务质量,发表 The Road to SDN 、 SDX 、 FlowQoS 等多篇论文。作为一个 SDN 的先锋者, Feamster 和他的团队开发控制平面产品 Resonance ,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可编程交换机和控制器去执行高级的网络安全策略, 个人主页: http://www.cs.princeton.edu/~feamster/ Steve Uhlig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Steve Uhlig 教授,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互联网测量、软件定义网络、内容分发等。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虚拟路由器、转发控制等。发表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eecs.qmul.ac.uk/~steve/ Paul Barford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Paul Barford 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上榜理由:网络研究领域的大牛,前期主要研究网络测量和网络安全。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 SDN 系统调测、仿真系统及原型设计,发表 Controller-agnostic SDN Debugging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pages.cs.wisc.edu/~pb/ Aditya Akella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Aditya Akella 副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云计算、管理平面等。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网络服务提供,发表 OpenNF 、 Highly Available Fabric 、 CloudNaa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pages.cs.wisc.edu/~akella/ Holger Karl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Holger Karl 教授,德国帕德博恩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移动和无线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无线网络与软件定义网络的结合,发表 Efficient Flow Processing-aware Controller Placement in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cs.uni-paderborn.de/fachgebiete/fachgebiet-rechnernetze/people/hk.html Shriram Krishnamurthi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Shriram Krishnamurthi 教授,布朗大学 上榜理由:获得 NSF Career Award 、 Google's Research Awards 等多项计划资助。主要研究编程语言、网络、安全等多个方向。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网络编程抽象,发表 Participatory Networking: An API for Application Control of SDNs 、 A Balance of Power: Expressive, Analyzable Controller Programming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cs.brown.edu/~sk/ Yang (Richard) Yang 上榜指数: 4 颗星 上榜人物: Yang (Richard) Yang 教授,耶鲁大学 上榜理由:在 SDN 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从事 Maple Controller 的设计开发,这个控制器能够自动地简化基于控制器的网络中流表的生成。 Maple Controller 能够保证在性能稳定的前提下使得可编程网络更容易扩展。 个人主页: http://cs-www.cs.yale.edu/homes/yry/ Stefano Salsano 上榜指数: 3.5 颗星 上榜人物: Stefano Salsano 副教授,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软件定义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移动计算、普适计算等。在 SDN 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 SDN 实验床、软件定义无线网络。发表了 The EXPRESS SDN Experiment in the OpenLab Large Scale Shared Experimental Facility 、 Wireless Mesh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netgroup.uniroma2.it/Stefano_Salsano/ Rui L. Aguiar 上榜指数: 3.5 颗星 上榜人物: Rui L. Aguiar 教授,阿威罗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 5G 、未来网络。在 SDN 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 SDN 控制器、控制平面、软件定义无线网络。发表了 Towards a Carrier Grade SDN Controller: Integrating OpenFlow with Telecom Service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atnog.av.itNaN/members/ruilaa Nate Foster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Nate Foster 助理教授,康奈尔大学 上榜理由:获得 NSF Career Award 、 a Yahoo! Academic Career Enhancement Award 等计划资助。可能是由于曾在普林斯顿做博士后的缘故,研究方向侧重在网络编程抽象。发表了 Abstractions fo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cs.cornell.edu/~jnfoster/ Matthew Caesar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Matthew Caesar 助理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 上榜理由:在 SDN 领域的研究侧重在网络调测、网络安全,发表 VeriFlow: Verifying Network-Wide Invariants in Real Time 、 DEFINED: Deterministic Execution for Interactive Control-Plane Debugging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eb.engr.illinois.edu/~caesar/ Theophilus Benson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Theophilus Benson 助理教授,杜克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 SDN 控制器架构设计、 SDN 环境中网络中间设备的整合。发表了 Tolerating SDN Application Failures with LegoSDN 、 A Slick Control Plane for Network Middleboxe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s://www.cs.duke.edu/~tbenson/ Minlan Yu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Minlan Yu 助理教授,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上榜理由:在 SDN 领域主要研究可编程测量架构、管理异构数据平面等。发表了 NOSIX: A Lightweight Portability Layer for the SDN OS 、 Software defined traffic measurement with OpenSketch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www-bcf.usc.edu/~minlanyu/ Vyas Sekar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Vyas Sekar 助理教授,卡内基梅隆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软件定义网络、信息中心网络、视频流媒体等。在 SDN 领域发表了 FlowTags: Enforcing Network-Wide Policies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Middlebox Actions 、 SIMPLE-fying Middlebox Policy Enforcement Using SDN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users.eceNaNu.edu/~vsekar/ Eric Keller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Eric Keller 助理教授,科罗拉多大学 上榜理由:主要研究 SDN 控制器的设计、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SDN 的演进式部署等。发表了 Applying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to SDN Controller Design 、 Transparent, Live Migration of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 ClosedFlow: OpenFlow-like Control over Proprietary Device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s://ngn.cs.colorado.edu/~ekeller/ Marco Canini 上榜指数: 3 颗星 上榜人物: Marco Canini 助理教授,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 上榜理由: Marco Canini 团队研究 SDN 的演进式部署以及 SDN 网络的建模设计优化等。研究在企业网络中增量部署 SDN ,发表了 Panopticon: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Incremental SDN Deployment in Enterprise Networks 等多篇论文。 个人主页: http://perso.uclouvain.be/marco.canini/ 本文来源于 SDNLAB ,可点击此 阅读原文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参与以下互动方式与作者近距离交流。 另外我们网站也有大型企业招聘平台,里面有很多优质的岗位,有意者请 点击招聘 查看详情。 如果 您对 本文 感兴趣,可参与 以下 互动方式与作者近距离交流。 (1) 微博( http://weibo.com/sdnlab/ ) (2) 微信 ( 账号 : SDNLAB ) (3) QQ 群 SD N研究群(214146842) OpenDaylight研究群(194240432)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议“争议”——摒弃浮躁暴戾的恶质心理培育健康阳光的理性种子
pww1380 2015-1-22 23:39
闲议“争议” ——摒弃浮躁暴戾的恶质心理培育健康阳光的理性种子 杨文祥 时不时地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这既是现实空间社会生活的常态,也是作为虚拟空间的网络世界的常态。在当下心浮气躁戾气充斥的社会环境中尤其如此。 由于个性使然,我极不情愿介入任何争议,无论所争论的议题具有多么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在为自己的个人空间在网络世界寻觅一个清静的栖息地的时候,着意选定了作为知识界和学术界的精神家园的光明网和科学网,以逃避当下浮躁与戾气充斥的世俗社会在网络世界用语言暴力所倾泻的不平之忿和逞勇斗狠的凶险情绪。 眼下这种语言暴力常常与街谈巷议、飞短流长和明枪暗箭胡乱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一曲极具当代中国特色的“ 网络空间狂想曲 ”。面对这一嘈杂喧嚣令人不堪其扰的交响乐,我所能够做的,仅仅也就是避之唯恐不及,闻风而逃。 可是如今蓦然回首,回眸这几年的网络生涯,却突然发现,即使如光明网和科学网这类严肃庄重的所在,人们在争辩某些争议时,浮躁与戾气这种恶质社会心态也无法“完全彻底”地免俗,只不过在语言形式上不像有些网站那样激烈粗鄙,恶语伤人。念此,尽管聊感宽慰,却也大失所望,失望中,更夹杂着几分莫名的失落。 不过仔细一想,自己的这种失望也好,失落也罢,说实在的,却也大可不必。因为除了自己的个性在作怪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名正言顺”的来由。 对于时下的浮躁与暴戾,作为一个“百无一用”的一介书生,既然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伟力,便不必耿耿于怀。 而一事当前,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与侧重点的不同,还是考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不同,都会导致各自所得出的结论和看法的不同。而这些不同观点和结论的思想交锋,必然形成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争议现象。有争议,便有议论甚至争论。这些议论和争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够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反倒是我们科学网和光明网的朋友们思想活跃,思维敏锐的现实表现。 而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恰恰是知识界、科学界最基本的品质 。无论争议各方最终能否形成共识,从而导致相关争议的最终解决,这些议论和争论都将不可避免地对各方关于争议事项本身的认识角度的调整和认识深度的提升产生程度不同的有价值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争论 如果能够在诘问与思辨的状态下走向 理性的深化 ,而不是情绪失控走向 非理性的偏执 ,就可以通过科学网和光明网这种信息和思想交流平台实现 网络共同体 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的整体提升。 换言之,有意义的争论必须要有 两个基本的前提 。其一是我们所关注和争论的议题一定要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或是 科学认知价值 ,或是 社会责任与社会正义价值 ,或是 生活经验与人生智慧价值 。其二是无论语言如何尖锐, 争论 如何激烈, 万万不可情绪失控 ,走火入魔,像一些非学术性网站的某些争论那样,一言不合,便怒发冲冠,恶言相向, 蹈入 非理性缠斗 的泥淖 而不自知。 我们科学网和光明网上的争论如能够秉持以上两个基本前提,即使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对当下社会的浮躁与暴戾这种恶质社会心理倾向“挽狂澜于既倒”,却也可以为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培育些许 健康阳光的理性种子 。 如此,我们科学网和光明网才不枉作为当代中国文明高地的中国知识界和学术界的精神家园。 如此,我们光明网、科学网博主的朋友们才不枉作为这一文明家园的精神共同体。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目标何在?
热度 1 benlion 2014-12-30 04:02
“Anyone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has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 Albert Einstein 经历 1983 年到 1993 年科学方法论和 1992 年到 2003 年概念、理论与方法阐述,而又 2003 年到 2014 年人文精神的探索,系统医学与药物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宇宙,包括,外在物体和内在心灵 2 个时空。 从天体系统、生命系统(及人的社会)到人工系统(文化知识和商品器物),构成客体(天然和人工)的硬件与信息(心理和文化)软件等。 生物系统,包括,遗传信息的软件和分子网络的硬件。 生物系统机理与人工生物系统设计,包括,疾病的病理发生和药物治疗的机理,以及微量和精确检测与分析,介入与工程医学治疗方法和技术等。 药物分析与新药发现,以及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包括,细胞工厂和生物计算机的开发等。 然而,实验室技术和制造技术是关键。 经历 2009 年 -2013 年,目前,已经开发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系统,面临的就是如同 20 世纪 90 年代的理论和概念、方法等提出时的现象,就是必须得到国际产业界的接纳。 - (博客日记) -
个人分类: 201415|16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科研的奖励——学术界该注意规避“德西效应”
热度 11 shn2010 2014-12-13 10:28
有不少人应该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10 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5 美分。 5 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 2 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 2 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就是“德西效应”。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科研院校里的管理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奖励措施:发表一篇文章奖励 X 万块钱,申请一个专利奖励 Y 万块钱,申请一个项目奖励 Z 万块钱。奖励的数额之大,甚至超过了高校教师一年的基本工资的数倍。 科研工作者们在金钱的诱惑下,都像眼睛前挂着胡萝卜的驴子一样,死命地冲着胡萝卜的方向走……胡萝卜的诱惑让科研工作者们忘记了为什么要走上这条路,甚至忘记了自己想要去哪里。做科研不再是简单的因为“我喜欢做科研,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我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而是为了论文奖励,为了申请基金…… 热爱科研的人对科研失去了热爱,失去了对真理和技术的追求。做科研只是为了得到发表文章、申请项目的各种金钱的奖励,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又能做出多大的科研成果?一个民族的科研工作者们都成为眼前挂着胡萝卜的驴子,又如何能够出大师?
个人分类: 周末随笔|3978 次阅读|11 个评论
致敬学术雾霾中一起跑的兄弟
热度 12 张海霞 2014-10-29 10:02
致敬学术雾霾中一起跑的兄弟 那天写了“学术界的风土人情”,没想到竟然十分火爆,还被转到微信上(至今已经有 22000 多次阅读),有不少朋友转发了这篇博文,还有朋友发来短信:“ Alice ,写得很好,不过我从你身上已经看到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的改变了。”也有留言说看到现在的学术界进步的,其实,我一直都是乐观派,尽微薄之力去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并且努力在雾霾中一起跑的兄弟姐妹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其实他们还真不少: 先说说在北大的两位吧: 几周前我邀请一位美国大学的 H 教授来讲座,他是北大校友,做得非常好,总是看他的论文,没想到今年 5 月份在南京的一次会上巧遇,当下就交流得非常热络,邀请他到北大来做讲座,几次邀约之后,终于成行,我把报告的通知发到了学校理工科的主要院系还有周围的兄弟院校,报告之日,报告厅是热闹非凡,不仅是本校的师生,还来了不少周围院校的朋友,开讲前,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H 教授和他见面十分惊异:“你怎么来了?咱们 28 年没见啦!”原来是 H 教授的旧友或者老师,来不及聊天,因为讲座马上就开始了, H 教授做得好,口才也是一流,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讲座中较难的技术问题讲述得明明白白,然后是提问,年轻的老师和学生都十分踊跃(这位花白的老者也举手问了几个很有见地的问题),提问和回答都非常精彩,报告会从原定的一个半小时到了两个小时还结束不了,我只好强行打断(因为 H 教授后面要赶飞机):“大家以后还有交流的机会, H 教授马上还会在两周后举行的 ** 会议上做报告,我会把通知发给大家。” 这时候,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说“我给你留个联系方式,你把通知发给我”。我说:那您写在我的笔记本上吧,翻了几页,都被我涂鸦得乱七八槽,找不到下笔之处,他一点儿也不着急:跟我的笔记本一样乱!翻到最后他去写字,我指挥学生离开,把 H 教授送到门口道别就回来了,打开笔记本一看,确实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竟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院士!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一是因为他的学问(出国读书期间就做出了以自己成果命名的研究方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领域;回北大后创建了新的研究机构,这几年成果频频惊艳亮相);二是因为他的故事,去年一篇网上疯传的老师写学生的文章,其中特别写到他:有这样的学生是一生的幸运!印象特别的深刻,没想到今天见到而不相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于是给他发了短信去:“ * 老师,久闻大名,都说您低调,可我真的没想到您这么低调,敬仰!”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 Alice ,我对您的研究很感兴趣,有时间到我们这里来做个交流 …… ”还真的没想到他这么友善和谦虚 …… 虽然头发花白,他其实他的年龄一点儿都不大,他为人低调平和、有情有义(从他老师的文章中体会),在学问上谦虚而不保守,对不同研究领域的新事物敏感而且与愿意学习,有他这样的学术带头人,那他的团队会差吗?果不其然,第二天他单位的一位年轻人就跟我联系确定了学术交流的时间,十分期待中! 无独有偶,我在北大还有一位好友,他在另外的院系工作,回国 20 多年了,不仅是带队创立了新的学科方向,而且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成绩十分突出,也特别有个人魅力,我有几次国际会议请他去做大会报告,那真是给中国学术界争光:不仅仅是工作做得漂亮,英文很棒,而且那大学者的翩翩风度也是足够吸引青年学子羡慕和崇拜的目光。工作成绩在同类人中是出类拔萃,更难的是他虽然大名鼎鼎,却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专心做他的学问。当然他也前面几次申请院士都折戟沉沙,大家都很替他鸣不平:这世道!我记得有一年知道他又失利后,我给他发了一个短信:“兄弟,我们都看好你,别泄气,等你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第一个给你送花!”果不其然,几年后,终于听到了他的好消息,我第一时间让秘书送了鲜花到他的办公室,他很错愕:“ Alice 真的还记得这件事!”可不是,怎么能忘记呢?!我们都真心希望像他这样具有真才实学又出类拔萃的人成为院士,成为学界的代表和希望!今年的某一天,我的学生被选上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电视节目介绍我们的新技术,需要一个学界名流作为嘉宾去推介一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兄弟,帮个忙,去电视台讲几句吧!”没想到他很认真地回绝了我:“ Alice ,我不能去,这类出头露面的事不适合我,我真的不能去。”我很诧异:“你形象好、口才好,又是同行,为什么不去啊?又不是啥坏事?为啥总是哪些乌七八糟的人上电视胡说?你应该去!”他说:“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我要是总去这些事不也变成那些乌七八糟的人了吗?!” …… 我的好兄弟啊!以前真的没有认真去想过你为什么能够持续这么多年在科研上如此成功,原来,你在内心里对自己的要求这么笃定!也许,正因为有一批像你这样的人的坚守,才有了中国学术界的真正进步,致敬! 其实不仅是在北大,其他单位也有很多这样的坚守者,也是前几年,院士名单公布后,发现一位外地的学者名列其中,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者(连续多年都出现在汤森路透的高引学者排行榜上),也是我敬佩的学者之一,我给他发去了祝福短信,这个祝福有点长,但是很开心,它也很是反映了中国的现状: “ * 老师,实至名归,恭喜!张海霞” “多谢海霞。” “ * 老师,以前谣言满天飞,今天刚看到名单觉得很欣慰,上的人都让人肃然起敬,值得信赖,预祝科学院越来越好,给学界更多信心。再次祝贺,海霞” “回归学术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是呀,相信会越来越好,毕竟这次看来选上去的基本都是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学者,中国有希望,一起努力,永不言弃,海霞” “你这一年来的工作特别突出,继续努力!” “谢谢您的鼓励。下次请您来北大做个讲座,学生们最需要见到您这样的学者啦!” …… 这就是几个雾霾中一起跑的兄弟,向他们致敬!虽然雾霾重重,但是在这熙熙攘攘的大军中还是有不少像这几位兄弟一样的好学者(当然在他们周围已经有了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青人,就像我之前博文《跌宕起伏的博士论文答辩》中那位小土鳖博士一样, 更是值得赞扬和关注 ):他们笃定地做好自己的科研、积极地参与学术活动、培养并欣赏年青学子的进步,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这漫漫的马拉松路上多了许多风景,中国的学术界多了几份扫除雾霾的希望。看看今天空气清明、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的北京,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咱们的学术界有一天也会一扫阴霾,要知道今天凌晨两点北京的天气还是雾霾重重的,一阵大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和杂质都不见了!只是期望我们各位不要做那学术界的灰尘和杂质,这样在治理学术界雾霾的大风吹过、气氛清明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幸留下来! 最后给自己做个小广告,今天晚上9点我做客IEEE的一个在线访谈,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参加: IEEE Women in Engineering Live Chat with Dr. Alice Zhang Wednesday, October 29, 2014 9:00 am | Eastern Daylight Time (New York, GMT-04:00) | 1 hr Join WebEx meeting https://ieeemeetings.webex.com/ieeemeetings/j.php?ED=312106157UID=0RT=MiMxMQ%3D%3D Meeting number: 591 654 467 Join by phone Call-in toll-free number: 1-866-2030920 (US) Call-in number: 1-206-4450056 (US) Show global numbers Conference Code: 846 899 1599 Add this meeting to your calendar.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4717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术界的风土人情
热度 61 张海霞 2014-10-23 10:00
学术界的风土人情 写“日本学界的忍与狠”的时候就想写写关于科研氛围与人才成长的话题,后来看到韩健老师比较国内外学术会议风气的博文也颇有感触,回想起一位十分熟悉的美国院士,当他了解了不少从大陆出去的科学家和还留在本土的科学家之间的差别时,就曾经万分感慨:为什么 same material 在不同的环境里可以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是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因为科研工作者的生存永远都离不开 TA 所处的环境,即包括大的环境和周围的小环境,就像我们常说的“某地的风土人情”一样,这环境是 学术界的风土人情或者说氛围 ,你看不见、摸不着,却每天都呼吸和接触着 TA ,无时不刻不在受着 TA 的影响,也正是 TA 决定我们到底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和做出什么水平的成果。 举个十分熟悉的例子吧,两个人都是十分优秀的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内一流大学读书的佼佼者,后来都读了研究生,只是一个出国读的,一个留在国内读的,两人的导师也都是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并无差别,只是毕业后两个人走的路线却是差别越来越大: 留在国内的这位优秀学者,博士毕业后就顺利留在导师身边开展工作, 35 岁前就做出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一时成为业内不二的新星,顺理成章地拿下了各种“头衔”,在老一代导师的大力扶持和学校的积极运作下, TA 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种评审专家和大课题负责人等炙手可热的人物,领导的团队越来越大,承担的项目越来越重要,负责的经费越来越多,但是 TA 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远离了科研一线,当仁不让地开始戴上了领军人物和“官帽”,而且级别在逐年提升中,虽然每每发言还能够说到科研话做起题上去,可是实质的问题提出来的越来越少,科研上的贡献也越来越少,国内学术会议总是坐在主席台上,国际学术会议总是一言不发、甚至演变到不再出国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当然这并没有妨碍 TA 在积极努力下,成长为新一代的院士(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最年轻的那个也不是被抓起来的那位) ……. 而在美国读书的那位学者,虽然 TA 博士毕业的学校一流、导师大名鼎鼎、博士论文成果突出,可是毕业后 TA 却也不能够留在这个学校做教授,只能到一个一流偏下的大学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一个人开始打天下,利用十分紧张的启动经费,从和学生一起搭建和组装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总算是做出了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作,几年后成了该领域的一个小牛人,逐渐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名气,拿到了一定的经费也获得了奖励,也有了 Tenure 转正和跳槽的资本,于是被另一所一流大学挖角,“转正”去做了副教授,这所大学为他提供了更好的科研条件并且吸引到了更强的学生,他更是刻苦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做出了让国际学术界惊讶的大成果, Nature 、 Science 的文章不断,科研成果多次登上了国际上重要的新闻频道,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红人和明星,被邀请在各种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风头正劲的时候收到了美国一所超一流大学的邀请:带着你的团队来吧,我们给你讲座教授!于是,这时候刚刚四十岁出头却已经头发花白的他坐到了世界最受关注的大学的讲座教授的位置上,而且很快就凭借他的科研成绩被评选成为了美国的院士,当然,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他在学术界上升势头更快了,因为他有了更强的经费支持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资源,他的研究小组所做的科研工作总是在挑战这个领域的世界难题,不时地还会有国内媒体预测 TA 何时能够得诺奖的报道 …… 如今这两位学者都还积极活跃在学术舞台: 国内的这位基本上是在主席台上就坐,接受同行和晚辈的阿谀奉承和膜拜; 国际的这位基本上是在讲台上做报告,接受世界同行和学生的挑战和赞扬; 一个见面就问:最近有什么项目申请?跟哪个领导见面?拿到多少经费? 一个见面就问:最近有什么最新进展?跟哪个教授合作?拿到什么数据? …… 这就是科研水土的差别,不是某个人可以改变什么,可是每个人每天的所作所为都在其中,就像去年我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的时候,学生说的那句话:“老师,我都怕了国内的教授来访问,因为他们总是不问科研工作而是关心最近拿到什么大项目、多少钱,跟这里的老师对不上话,因为人家只想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有什么科研贡献?挺尴尬的。”何尝不是呢?每一次去国外名校和同行交流,大家见面最多的话就是:“ Anything new? Anything exciting? ”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各自最新的科研工作进展,而且很容易找到大家都感兴趣的合作,从而产生真正的交叉创新,开拓出新的方向。细想起来,国外的学术界几乎每个教授都致力于开拓自己的主攻方向,很少去在同一个内容上争抢,包括导师和学生,也是毕业后就在学术方向上分道扬镳,可以相似但是绝对不能雷同,否则在学术界混不下去,这就像是一个各行其道的高速路,上路的车基本都行使在自己的车道上,跑得快慢就看自己的能力啦。而且他们的出口很多,随时可以下路:助理教授做不好就去干其他的,教授做好了可以继续当教授,还可以拿着自己的技术去经商、做顾问,甚至可以去从政或者到演艺界混,最不济还可以去老爹老妈的公司去打酱油 …… 而在国内,我们科研人员的队伍庞大,科研创新少,基本是在几个已知的方向上互相拥挤和倾轧,就像是长假期间在高速公路上的庞大拥堵车队一样,我们这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都上了这条美其名曰“科研”的高速路上,前后拥堵不堪,这拥堵既来自上层的科研体制的设置不合理,也同时也来自周围同行的无序竞争和“潜规则”(超车加塞),以至于场面混乱不堪、空气严重污染 …..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前几天在浓重雾霾中开跑的北京马拉松: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何尝不是在已经被“名”(各种头衔和称号)和“利”(各种项目和课题)重度污染的雾霾中不懈地跑着这看不清前进方向的科研马拉松?!身处在这被“名利雾霾”笼罩的学术界,真的是太不容易不受污染了!可是学术界要想清除和治理这浓重的雾霾, 就如同环境污染的治理一样, 也是要从宏观政策和系统工程做起才有希望,这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不过,既然身处其中又无力逃脱,与其抱怨和谩骂让雾霾更严重、消极等待无法预期的综合治理,我们还不如从现在开始主动洁身自好地给自己带上口罩,即改变我们和周围人的讨论话题,见面多一个微笑,多问 TA 科研工作的进展和实际的意义,少关心一点儿 TA 最头疼的“名利”,也许咱周围这学术界的风土人情就会好一些,最起码在这雾霾严重的拥堵的科研路上,能够自我调节到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一点点,或许运气好还可以交到几个不错的“旅友” (如图中最右边那个偷着乐的同志) 一起度过一段不错的旅程。 (照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45175 次阅读|65 个评论
关于“学术乱象”与网友的对话:是谁逻辑障碍呢?
热度 1 wyuehua2004 2014-10-10 09:03
7日我发表博文《我们学术界现在的很多乱象只相当于美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引起热议!现梳理与网友 叶建军 讨论比较多的言论与此,以便于较为全面地展现我的看法。 网友:总体上,文科比理工科更乱!真是遗憾!人文科学首先没有了道德,本应该带头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学科和这些学科的期刊,却首先变成了无耻的娼妓! 我: 新闻出版署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管一管的? 网友:很多人的思想,很落后。文科有些人崇拜祖宗,基本上属于这类人。 我: 你的意思是文科人思想很落后!历史上文艺复兴开始全是靠你们科技人员? 网友:不是全部,不少人比较落后,很多想法与现代人文思想冲突。 我: 是的!谢谢您解答! 网友:的确很落后,自然科学基本上能与世界接轨,优秀论文都往外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远。人文就差很多了,很少论文能外投,孤芳自赏、人云亦云、抄袭组合的多,博士和教授基本(极少数厉害的大学除外)都没有英文论文。 我: 您说的有些道理。但如果您总是习惯于站在你们学科的角度看恐怕有失偏颇。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先进落后来衡量的。不是所有文化都要一定向科学文化那样张扬的。 网友:不与外界接触交流的学科,注定是落后的,容易肮脏变质! 我: 美国都考虑跟中国接触了吗?我们那山沟沟里的文化它都弄懂了吗?你身为中国人跟外国接触了,你把中国文化都弄懂了吗? 网友:文科很多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如民国的水平。 我: 西方有多少人研究超过亚里斯多德的啊? 网友:但是交流都是应该的,好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交流。 我: 谁的“好”呢?“好”是个什么词啊? 网友:既然是学科,就上升到了系统知识了,上升到人文科学了,是科学,就应该交流,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只在国内少数几个的小圈子里独自欣赏的东西,严格上不能叫人文科学! 我:你说 “科学”就应该交流,我没有反对交流呦!但交流是平等的,互动的,你自己再看看你的文字,你是站在哪说话的呢?到了美国就是大圈子了吗?你的成果非洲人知道吗? 人文科学是科学不假,有这么一说,但“科学”一词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只有自然科学范式,狄尔泰的“科学”可不是你那意思,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恐怕你更接受不了。企图用“科学”这个大棒挥舞已经过时啦! “ 是科学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如果你是真正的科学者你应该这样说:是科学就不怕你不认。很遗憾,你竟然说“是科学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应该”是什么词?没学过伦理学家摩尔的理论吗?摩尔的著名定理就是“从事实不能直接推导出价值”,你那是“价值判断”,不是“科学”。“科学”没有那功能! “只在国内少数几个的小圈子里独自欣赏的东西,严格上不能叫人文科学”-----首先,有人像你所说的独自在孤芳自赏,但不全是,孔子学院到处办你不知道吗?改革开放多年你不知道吗?就因为少发几篇国外期刊的论文就孤芳自赏是吗?如果说中国人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少,估计美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在中国发表文章,因为它汉字就不过关。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会点外语简直地球都要容不下了。是好东西还怕人不知道吗?不要着急嘛!我还真不知道你所说“严格意义上的人文学科”是什么意义? 网友:西方个体上少有人超过亚里士多德,但群体上远远超过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我们现在是个体和群体上都不如民国。 我: 因为群体超过了,就说明西方厉害我们还必须也按照那样?如果你脑子里总是西方标准的话,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按照你的思维如果站在女人立场上,你作为男人永远是“劳工”!再说,你说中国人现在群体不如民国证据在哪啊? 网友:虽然你的观点有一些道理。但这个世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交流模式,其中之一交流最大化的语言是英文,这不是你以要求平等的呼声高就能实现的,比如中华文化中,各族的交流,也一般是翻译成汉字,而不是相反。科技文化落后了,还讲什么对等交流,是一种妄想。 所以,好东西就应该用最流行的语言,让更多的人知道,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糊弄人,这个你不认可? 我: 据说,亚里斯多德的许多书是中世纪通过某种渠道从阿拉伯传回来的。亚里斯多德活着的时候应该不会急着送给那些主流交流模式。如果他那样做的话,估计他的文字几乎不会存留。你所敬佩的民国,有多少是急着到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我就不信,好东西还能怕没人要。以为急着发个国际期刊就了不起了。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不是金子即使发个国际期刊也没有什么作用。国外垃圾期刊也不少,请去看看我推荐的这本书就知道了。 福柯的权利与知识说的很好,虽然是人文科学也应该看看,不过也是老外的著作了。任何学术交流模式都隐含着某种权利运作方式。既然你都看出来,现在的学术交流模式是受西方控制的,奥巴马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现在就发动侵略战争这你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平等”是要去争取的,西方争取了几百年也还在继续争取。如果没有民国以来许多人的争取,恐怕我们现在还得扎个辫子找个茶馆去交流,要去公园那还得看看有没有“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牌子不是吗?!怎么,你不是羡慕民国吗?这骨气哪去了呢?!我就是这么一说,难道连“妄想”一下也不行。如此“科学”就是学成又能怎样?! “好东西就应该用最流行的语言”--你这表达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表达,不是“科学”!我的主张用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的台词可以表达:“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前面我已经提醒过你,“别急”!用不着非得得到美国人奖赏!如果你能有本事发明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即使美国人不知道你发的什么论文它也得来求你的! 网友:据我所知,国内文科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论文的版面费至少是同类理工科的期刊的版面费的3-6倍。凭什么高这么多呢,原因就是更黑,更缺少与外界交流。我也发过sci,国内期刊我也发过,同事很多,文科的期刊我了解很多。特别是核心期刊以上的。 文科的学术首先堕落了,这不是假话! 我:外国也有腐败。 腐败不需要理由。更不能只用没跟外面交流来解释。当然,就是你这解释也是没有根据的猜想。 网友:不要跟我讲什么中国特色,中国标准。学术标准只有一个,全世界通行。证据之一就是现在学术期刊下流了很多。 我: 我没有用“中国特色,中国标准”,不要急!你所理解的“世界标准”只不过是美国标准!扯个世界充点大就能吓唬人是吗?! 网友:不要跟我讲什么中国特色,中国标准。学术标准只有一个,全世界通行。现在文科学术不如民国的证据之一就是现在的学术期刊下流了,那时还干净。 我: 美国在监控全世界,英国老头奸淫了100多个少女,要按照你这么说,美国英国都下流了。美国安然公司腐败导致世界经济危机,不要那样抹粉行吗?! 网友:博主的主张是做学问的应该去深山老林,或者去金庸先生小说里经常说的如杳无人烟的古墓、昆仑山、桃花岛,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学问),练就了一身本领,就不怕天下人不知道了。 这套理念,在学术界恐怕要改改。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你一个人在思考,你得与外界保持充分联系,封闭起来,不可能有什么大成果出来。作出了成果得尽快发表,抢占首创权,这个在学术界是常识。发表也应该到有最广泛的影响力的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去,而不是在小圈子里卖弄。即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比武也应该去华山论剑,在小河沟里打架,本领再高,影响力有限。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不要封闭,要开放,封闭只会落后,就像清朝一样。孤帆自赏的高研究,怎么可能搞什么比“原子弹还好的东西呢”。你的理论不要建立在不可能的假设上了。 我: 只能说你的思维有问题--太极端!我的主张是你说的那样吗?就不到美国期刊上发表文章就表示我要退到深山老林? “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你一个人在思考,你得与外界保持充分联系,封闭起来,不可能有什么大成果出来”。---科学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啦,但科学跟在不在美国期刊上发表文章不是一回事,请你弄清楚了。跟外界接触不是只跟美国接触。 “作出了成果得尽快发表,抢占首创权,这个在学术界是常识。发表也应该到有最广泛的影响力的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去,而不是在小圈子里卖弄”。----我的发言从来不是绝对反对在美国发表文章的,我是反对你的“应该”“必须”主张,“抢占首创权”这已经暴露你的功利性目的,还打个晃着称“科学”,科学的本质需要这样吗?还声称是学界常识,常识就一定完全正确吗?常识就不允许人说一点不常识的?科学的思维本质在于想象力,你这是科学思维? “到最广泛的地方发表”是科学的本质?笑话!只不过想在西方人面前讨个“好”而已,跟科学无关!真正的科学发表在哪都是科学。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是根据我们的周易发明的二进制才有今天的电脑的。我相信周易可没一心想着登上美国期刊。我就不信科学的东西登在中国期刊上就不是科学了。我更不相信科学的东西用中文写就不科学了!你的主张只能说被现代学术体制绑架,是功利性考量,跟科学无关!不要动不动拿科学吓唬人! 对不起,出于争论的目的,语言有些激烈,但不代表我不尊重你! 把我的言论比作深山老林,你也太能想想了。我要是真那样的话,我就不可能在这网上跟你交流了吧?!思维不要太极端,在“深山老林”与“赶赴美国”之间还有许多空间值得我们关注!你不能把自己的极端思维强加于我再来辩护,那样没有意义! 网友: 美国标准怎么了?手机、电脑、互联网、电话,很多都是美国标准,美国最好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我: 用80年代一个词送你比较合适--“崇美媚外”。美国好东西我们可以用,其他国家即使是非洲的好东西我们也可以用。但不要拿美国标准来衡量一切!不能拜倒在美国人腿下。没有自己灵魂的人比没有科学的人高尚不了多少!美国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只看到好的一面那只能说你的科学还需要再领会! 网友: 要承认落后,接受先进,才可能追赶,人文科学最可恶是,不承认落后,总想人家先进的文化和科技的国家,接受我们的标准,怎么可能呀。 我: 你那是胡搅蛮缠的思维。我说不承认落后了吗?你这样随便曲解人家的意义进行辩论还有意义吗?!我是对你张口闭口“必须、应该”美国什么的反驳,跟承不承认落后不是一回事,请你弄清楚问题再发言,科学思维要求严谨吧,要针对具体问题吧?偷换命题,扛着表面上道德大旗挥舞还声称科学,开玩笑!我还真不信,搞科学的都是这思维?! 你再看看你的言论,哪个靠谱?! 人文学科有人文学科的特殊性,不能拿科学当成奥卡姆剃刀使! 今天的辩论如下: 网友: 我无语了,科学也讲效率,讲速度。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别人弄出来,发表了,你的研究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懂吗?你希望自己的研究在同行竞争下变成浪费时间的游戏吗? 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美国,要发表,要展示,最好是用英语,在英文的权威期刊发表。而且,基于上面的理由,你必要尽快发表,否则,等别人发表了,你的研究毫无意义! 我: 你的速度和效率就是只能送到美国发表才能有吧?发在中国期刊上就没有速度和效率? 请你搞清楚,发在中国期刊跟不了解别人的研究之间的区别,不是一回事,不要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自己搞不清逻辑问题你只能无语吧! “最好是用英语”---说话要前后一致,这是逻辑的最基本要求。你前面可用的是“必须、应该”词语!你这里改成“最好”一词,这是建议词,不是命定词。自己发言自相矛盾的用词还用我回答吗? “ 基于上面的理由,你必要尽快发表,否则,等别人发表了,你的研究毫无意义”!----首先你上面的理由就是跟你此前说话是矛盾的,逻辑上叫偷换概念!至于你后面这句话也不合适。发在国内也是公开发表,不能因为发在国内期刊就是没发表。我真不知道你那是什么逻辑,这真是你们科学思维?你所说的“等别人发表”“你的研究毫无意义”简直就是胡扯。如果你发表在先,无论何处,别人再研究,是别人重复了你而不是你重复了别人。如果要追求责任,那是因为别人没有全面搜索文献造成的,而不能去追求你怎么在国内发表啊!我希望你这些逻辑搞清楚。不要急! 网友: 哥哥,你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这个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哪里你不知道吗?我这不是“崇美媚外”,是实事求是知道吗? 我: 跟你意见不一样就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你这逻辑哪来的呢? “ 这个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哪里你不知道吗?”--这个我知道,现代学术体制就是西方的,是人家的文化,就好比京剧的中心是中国,这有什么问题吗?因为重心在哪我就必须要怎样怎样?科学是要瞄准重心的才能“科学”? 我说你“崇美媚外”是抬举你,美国稀罕你吗? 请认真看看我文章“实事求是”是指什么?辩论的前提是要看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张冠李戴的东西没有讨论的余地吧?! 网友: 用错了一个两个词语,“必须,一定”之类的词语,的确有些不准确,但无碍总体意思的表达,不要扣一个两个词语了。 我: 你这是胡扯八道!这是你搞研究的人该说的话吗? 网友: 中心在哪里,游戏规则就在哪里制定,这个还有异议?就如同北京,是政治中心,那里制定政治上的游戏规则。 我: 最好看懂人家说的!你这不是科学!“拍马屁”而已! 网友: 不需要美国稀罕我,我只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只有承认这个中心,成为人家先进,我们才能赶超,而不是你的那种态度,不认可人家,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那样必将被世界先进跑在九霄云外。 文科的学术中心也在美国。 我: 傍不傍美国大腿跟承不承认美国先进不是一个概念,你屡屡犯逻辑错误啊! “ 不认可人家,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即使你想胡扯也要有点根据,我写的字都在这,我反对你“必须、应该”跟我不“认可”美国是一个概念吗?你不会是个初中生吧?如果是的话,我们就没法聊了啊!“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难怪你漫天扯,你凭“感觉”? 网友: 无语呀,用中文发表当然应该交流,应该效率了。多数研究是系列化的,不是一篇论文就能解决问题的,你用中文发表,别人跟你交流就困难了,影响力有限知道吗? 我: “你用中文发表,别人跟你交流就困难了”----你终于坦白了你的意思了吧!交流困难是他责任难道还能成了我们的责任了是吧?简直是笑话! 请看看这个人的研究《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低,不是语言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92012do=blogid=834235cid=3679838 你的理由也不成立啊?美国人语言水平没有你想的那么低。不要自作多情吧! 网友: 我真的佩服你,居然连用中文发表影响交流,影响学术观点被别人快速接受,你都不能想到。世界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别人用英语写论文,你偏用汉语写,你能跟得上趟,能与大家快速地交流? 真无语,我不跟辩论了,你属于有逻辑障碍的人,文科的人,不少人有这个毛病! 我: “我真的佩服你,居然连用中文发表影响交流,影响学术观点被别人快速接受,你都不能想到”。----应该真正该佩服的是你的“扯淡”功夫,我反对的是你的“必须、应该”,这跟影不影响交流是一个意思吗?能不能请耐心的把文字弄懂才“佩服”呢?你这思维老外欣赏吗? “ 世界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别人用英语写论文,你偏用汉语写,你能跟得上趟,能与大家快速地交流?”----研究同一问题就因为不用英语写就赶不上别人?这是什么歪理? 是谁逻辑障碍请大家明鉴! 请看这位网友:最后还不忘来一句侮辱性语言:“真无语,我不跟辩论了,你属于有逻辑障碍的人,文科的人,不少人有这个毛病!”这在逻辑学上叫“人身攻击”谬误,跟对手辩论不能取胜就用贬低对手的方式来达到自欺欺人的心理效应!把我说成是“文科中有逻辑障碍的人”他就不用再辩护了,也就达到自我取胜的效果啦!你厉害!但愿我糊涂!
个人分类: 评论|1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乱象讨论感悟:科学者更应该讲“科学”
wyuehua2004 2014-10-9 18:05
前天,我发了个帖子《我们学术界现在的很多乱象只相当于美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被科学网编辑推荐,一天的来访量就达万人。谢谢科学网编辑的抬爱!作为一名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受到科学网编辑的抬爱很高兴,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更感欣喜!但在各位网友的讨论中,有些发言还是有些意外,还有些人匿名者直接开始谩骂了!记得我初来这的时候,网站备注栏有个栏目叫“交友目的”,我填写的是:“向科学界学习”。事实上,我来这短短时间,确实从科学网学习了不少东西,这是一般音乐网站很难学到的知识。有些学者的言语真是精到且实用。但从我这篇文章下面关于“学术乱象”的讨论中,我还是不得不向科学网某些朋友进一言:“科学者更应该讲科学”。 一、科学者应该要有科学精神。我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一篇随笔,显然不是学术报告。按照我们人文学科的解释是,文章是小叙事,是表达主体的一种生存感受,其文重在其意义的阐发而不在于事实的描述。如果大家能从我文章中感受一下目前学术界之乱象就足够了。很遗憾!科学者似乎真讲科学了,许多人就盯着我文中提到“12万”这个数字了并大发感慨。从发言的这么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质疑我文中的数据,也没有一个人质疑我的文章的相关事实是否真实的情况下,就进行推论了。如果你一定要根据“12万”数据进行推论也要在认定是可靠的事实的情况下进行吧!这在我们人文学科是大忌的。这叫对我文章的价值定位出错!如果你对我文章非要用科学思维,我的理解,科学精神首先要我们求真务实! 二、科学者应该要讲科学理性。作为科学者用科学思维来审读我的文章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你的习惯!很好!但是,有些科学者的发言可以说是缺乏逻辑。把我文章反映的学术乱象无端的上升到贬低整个人文学科的高度,抬高到侮辱我们国家的地步。尽管言论可能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是,请你逻辑一点看,我这文章有这么大能量嘛!我的文章能够合理推导出这么大价值嘛!你是在借“文”发你的“挥”吧!自己一方面看不起人文学科另一方面又发挥想象力比人文学科还甚!更可笑的是,有的人似乎还想把问题抬举到政治层面!你懂政治吗?我们不要信口雌黄可以吗?!科学为人类服务,更应该为本国服务。即使你不为本国服务也不能无端伤害本国。一提到腐败就上纲上线,我不相信哪个国家政党愿意把国家搞败了的。有这无端谴责的功夫,你要是真是个负责任的人,我倒建议你直接拿证据向有关部门举报!否则,少在这科学网兴风作浪! 三、科学者应该要尊重科学规律。我的文章虽是随笔,但真正读懂我文章的人不多。我的文章结尾明确的或者主要意图是想请大家去看国外人自己写的书,其中曝光的现象跟我们差不多。这是我们了解外国的一种有价值的途径。那是学术专著,作者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做出的研究成果,很值得认真一看。我的文章意在暗示学术乱象可能是国际现象。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某种现象只发生在我们国家,说明其根源可能只跟我们国家有关系,那就要在寻找如何改革制度方面做文章;如果有些现象其他国家也有,这就说明问题存在是共性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制度问题,可能是现代性问题,这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这个问题。而不能仅仅用抱怨以及其他各种隐蔽形式来诋毁政府达到宣泄个人情绪、搅动社会稳定的图谋!我们要尊重规律!希望科学者要在研究规律上下工夫,跑这来吵架实在与人与己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我是一名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这主要是学习的!如我的发言不当请海涵!最后我提醒各位,“科学'”的东西放哪都科学,不要着急!
个人分类: 评论|1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认识癌症的慢性病特点
热度 27 何裕民 2014-8-27 21:44
我们说癌症只是慢性病!而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只是急性病、重病,学术界、医疗临床和普通百姓对何谓“慢性病”,其实并无深刻的了解。近来,我在《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版》等专业杂志专门就此作了分析,并建议有关医学分会就此加强研究,获得应允。 在此,就何谓慢性病?慢性病有什么特点?人们需要如何对待才是正确的等一系列有关难题,做些分析讨论,以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 (一)慢性病的基本特点: 何谓慢性病?它在中医学中属于“内伤杂病”范畴,指的是一些起病相对较为缓慢;病程较长;病理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往往表现为非线性纠葛关系;症状常常缺乏典型性;每每明显影响当事者生存质量;大都迁延难愈的一大类疾病。 中医学之所以称其为“内伤杂病”,有两个重要因素: 1、其发病(发病动力学)源自于“内伤”,后者本意是指“非天降之,人自为之!”主要不是外界致病因素所致,往往源自内在自我长期生活方式不良,饮食或劳逸不当;大半属于今天所说的“生活方式病”、“心身性疾病”。 2、其病理过程每每呈现由“内”而“外”,先有内在脏器或器官受损,慢慢才感觉到某些不适(外显症状)的缓慢过程;此时一查,常常问题已很严重。 (二)进一步分析,慢性病通常还有以下一系列临床特点或发病规律: 1、病程早期常发展缓慢; 2、初期可无任何典型症状; 3、发病及恶化大都与生活方式(含情绪及心理)密切相关; 4、进程难以预计; 5、虽内在急剧恶化,却往往可以表面平静; 6、如果有疼痛或功能障碍存在,可能会是持续性的; 7、生物学检查结果常与并发症或疾病进程关系不大; 8、自我感知的症状严重程度常与实际病理损伤并不成正比; 9、病情轻重或进展常受制于自我情绪及环境因素; 10、多数不可治愈,但可以控制。 这些特征,多数癌症(恶性肿瘤)临床都具备,只是显著不太显著之异。 (三)癌症的慢性病附加特征: 很显然,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癌症作为慢性病中的特例,它还有许多一般慢性病所不具有的特征: 1、早期非常隐匿 可以说,早期多半是“鬼子进村”,悄无声息;猛不然发动进攻,让当事人措手不及。用英国血液病专家格里夫斯(M. Greaves)的话来说:“癌症早期往往与人捉迷藏。” 2、癌症病因欠明确,人们对它防不胜防。 3、由于了解不多,人们依然只能主要依靠效果欠佳的程咬金式的“三斧头”——手术、化、放疗,这些疗法,特别是后两者,创伤性很大;后续长期效果不佳。 4、癌症是由自身的细胞变异所导致的,这些变异细胞与自体正常细胞是同根同源的,且常活性更强。因此,杀死它们的同时,必然伤及正常细胞。 5、即使杀死了部分癌细胞,只要有部分残存活细胞,常常“春风吹又生”,出现复发。而复发往往更为致命。 6、癌细胞还有转移的特点。悄然无息中偷偷逃到了身体其他地方,生根后疯狂繁殖,危害宿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7、癌症患者后期往往有诸多躯体病变和严重障碍,包括剧烈疼痛等,伴随着诸多痛苦,常后期生存质量很差。 8、癌症还具有其他慢性病通常不具备的一个倾向,有自愈或治愈可能。早期它的发展进程往往是走走停停的。在某些条件下,它还可以逆着回归正常。 正因为这些附加特征,导致民众对癌症高度恐惧。中国社会可以说形成了影响持久且深远的“恐癌”社会文化。 基于上述慢性病的特点,可见,患者自身的意识、态度、行为、配合情况等就至关重要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疾病(某种癌症类型及病理、病期)、年龄相仿、同一位医生、同样的治疗措施与方法,效果往往可以大相径庭! 因此,癌症领域尤其需要强调患者自我的积极配合!
2537 次阅读|27 个评论
期刊论文
热度 2 TOMYAO 2014-8-16 15:29
昨天听了香港科技大学 余同希教授 “怎样撰写期刊论文”的学术报告,受益匪浅。然后参阅 科学网 几位大牛的博文,将其精华要义做了下整理,仅供参考。 当今学术界,撰写并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中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你做出的实验结果没有 发表出来,那你差不多等于做了无用功。学术论 文是学术界的硬通货。 期刊论文是宣示科研发现与传播学术成果的 主要媒介;发表期刊论文在研究生、博士生的学 业和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涯中都起着重要而不可替 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期刊论文数量的激 增,在优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竞争也日趋激 烈。因此,如何提高论文的撰写质量,争取在优 质刊物上发表,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 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撰写前阶段 “论文撰写”是从一开始接手和进入课题就应该考 虑的事情,哪怕开始时什么都不懂。大概了解研究课题 后,首先要对研究的内容和可能取得的成果有个定位, 即它处在所研究领域的学术界的哪个等级(需对本领域 有较深入的了解);其次对自己的研究水平进行定位, 这就要去关注该领域内的牛人并大量阅读他们的文章, 然后就会对自己的研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学术研究 中,如果是个人设计课题,要以创新为原则,这个分为 理论创新和实验对象创新。 对自己的研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后,理解起导师的 课题或者提出有益的补充就会得心应手,对于正确和高 效率的实验操作也很有益。实际上这些都是“撰写论 文”的开始,虽然未动笔,但是腹稿和以后论文中的闪 光点就在这不断的思考中积累起来了。在此过程中如果 培养自己的一些好习惯,对于以后写论文很有帮助,比 如读文献时记笔记(要精练不要照抄翻译),有好的想 法和思考就写出来,这是一个逐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和学术观点的重要方式,这样有利于写出真正的学术论 文。 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每次实验过程和结果,定期把 实验数据整理成word和ppt的形式(类似期刊要求的形 式),及时总结失败原因以利于进一步实验。人的记忆力 有限而且很容易记错,没及时整理的结果会化为乌有。 做了这些工作就相当于自己设计了整个课题以及实验 过程,那么对于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就了然于胸,这是一篇 学术论文的核心。 二、学术论文分类 (1) 会议论文 与会人员互相了解,表现科研的阶段性成果,作为科 研工作的入门阶段。 论文正文4—8页,图片2—4张,参考文献5—8篇 (2) 期刊论文 原创,研究课题已完成,逐步经历成为科研工作者。 论文正文8—12页,图片5—10张,参考文献20篇左右 (3) 研究短讯 重要的原创结果,前期讨论。 (4) 文献综述 一个科研工作者逐步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论文正文15页,图片5张以上,参考文献80篇以上 三、期刊选择 (1)目标和范围 (2)文章类型 (3)读者群 (4)目前热点议题 四、文稿语言 要求——编审不需花时间去猜测你的原意 (1)句子构造 (2)错误时态 (3)错误语法 (4)语言混搭 eg.已知的事实和假设用现在时; 已经实施的实验用过去时; 描述实验结果用过时。 五、论文撰写 建议写作顺序 Results→Method→Discussion→Conclusion→ Introduction → Abstract → References → Title 标题(Title) 简洁明了,体现重点,避免中英直译,范围不易太泛 摘要(References) 作为文章的广告,需明确体现文章主旨(目的、 方法、结果和结论)。 注意:尽量不要与其它文献雷同;不要引用、分析文献 不与结论重复。 引言(Introduction) 问题是什么——已有哪些解——哪个解最好—— 结果的局限性——本研究的目标 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关键是令人信服 的研究意义。 引用文献需和本实验直接相关,旁关文献可省。 方法(Method) 研究策略+方法细节 让同兴趣的同行可重复,不必去细述文献已发表的 操作细节,但对已有方法的改进则需说明(关键设备、 试件材料)。 结果(Results) 论文的根基和核心, 给读者呈现一个脉络清晰的故事。 内容:主要发现(不一定所有); 发现不同于之前文献或未曾预期的结果;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eg.可重复性、可靠性、误差 范围等。 图表——包含最多信息量且最有说服力 图和照片须认真处理,有时为决定因素; 表格体现准确的数据并可比较; 图表的小标题、符号等在文章和图中均需明确说明。 讨论(Discussion) 将兴奋点传给读者,是学术上最重要的一笔,与结 果相呼应,与引言呼应。 Discussion强调把结果打乱,提出最值得讨论和 有意义的结果,是对本项研究所得出结果(results) 高度抽象的产物。 三重境界: 一、得出与人家相同的结果(意义不大); 二、得出不同结果,但是不讨论差异性成因(需要升华); 三、得出不同结果,并作差异性成因分析(较高水平)。 结论(Conclusion) 简短明了, 将论文放到相关领域的全景图中去审视。 不是对“结果和讨论”的复述,而是进一步的抽 象和概括; 本研究对该领域的贡献及启示,研究结果的局限 性(研究范围和数据、方法)以及后续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你的论文基于哪些文献 真正读过,明白其意;格式符合期刊要求。 引言中所引文献,给了文章一个定位; 尽可能引用目标刊物所发表的文章。 常见问题:文献太老;本课题组文献太多;引用 中文文献或教材;没有引用国际上重要 课题组与本文 工作相关的文献。 注意事项: ①新意——文章灵魂 尽量反映到标题、摘要、结论中 ②验证 对理论推导或数值模拟验证,自己做实验或引用 选择审稿人三途径 1.主要参考文献的通讯作者 2.目标期刊资料库 3.论文中的推荐审稿人 最后,由于本人能力视角的局限性,对余教授和各博主文章的认识,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 论文写作的经验总结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203610-1-1.html 谈谈科学研究中论文撰写和发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8895-375732.html 一位很牛的审稿人给出的论文写作建议-----“如何写好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8909-532265.html
440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两大特色:马太效应与贫富差距
热度 64 dwchen 2014-7-14 18:13
在中国学术界,马太效应严重,越有名越有权越有关系的学者和领导拿的项目越多, 估计20%的人,控制着90%的经费 。 不信,到每个科研单位的科技处统计一下,经费排名前20%的经费总数占经费之和的比例。不要看平均研究经费,有的牛人一个项目就超过亿元;而有的普通科研人员,一个项目才2-3万。 在中国学术界,贫富差距明显,牛教授的最高年薪有100-200万,如果在其他高校兼职,如果是公司的董事长或者董事,年收入达到200-1000万也不是难事。年轻的青椒,有的只是依靠微薄的5-6万年薪艰难度日。 由于中国科研人数的庞大,政府陷入了囚徒困境 。数以千万的科研人员,如果每人每年工资加1万,就需要投入1000亿,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看不出任何成效。如果每人每年工资加5万-10万,才有些效果,可惜需要投入5000亿到1万亿,投入实在巨大,财政压力太大而难以实现。 所以,中国政府对学术界采用的是社会主义的经典策略: 集中精力办大事,让极少数学术精英去搞大项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高薪聘请极少数牛人。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 传统智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也 是现代社会的常用做法 :树立榜样,让其他人向榜样学习。 学术界也如同社会上的其他行业一样,先富起来的人一般都不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自身适应还来不及,如何能迅速致富?一般来说,先富起来的人都是积极进取之人,都是功利心很强的人,他们并不会主动带动后来的人一起致富,而是不由自主地要剥削他们,使得自己更加富裕。 中国房地产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先富起来的人大量囤积房产,使得房产价格飙升,从而使得后来的人成为房奴,很难有富起来的可能。 中国学术界先富起来的人,雇佣大量青椒和研究生为他们打工,成果自然也主要属于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从而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 在科研投入和工资总和的蛋糕不可能快速增长的今天,少数人分的越来越多,意味着多数人分的越来越少。 总之,中国学术界的 两大特色 集中体现在马太效应和贫富差距,导致中国学术界出现了 四大病症 :1)大多数科研人员,为生计所累,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利用率不高;3)由于收入和资源的巨大差异,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难以建立;4)学术界内部矛盾重重,有不断激化的可能,甚至一个吃饭的小事就可以撞击出火花。这四大病症导致了 一个很难解决的猜想 :中国获得领先世界的科学成果的 “哥德巴赫猜想”猜想。此猜想 至今无解,也许以后也很难有解。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7585 次阅读|74 个评论
一种新的学术腐败——美国光学会著名期刊编辑篡改审稿意见!
热度 83 fightingwater 2014-6-4 09:09
本人在美国光学会旗下的Optics Letters总共发表过十几篇文章。从去年开始,我们先后两篇投到该期刊的文章都落到了一个意大利籍Topical Editor(TE)手里,此人名叫G. Assanto。此人的学术道德让人震惊不已。 我们的第一篇文章,该编辑找了两个审稿人。两份审稿意见十分正面,都明确支持在Optics Letters发表。结果该编辑自己捉刀,删掉了两份审稿意见中所有正面的评价,替换成负面的词语,从而给通讯作者写信说:基于这两份审稿意见,我很遗憾不能接受你的文章的发表。 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该编辑篡改审稿意见了呢?很简单,Optics Letters的稿件系统在给通讯作者发送审稿意见的同时,系统会自动给其它共同作者发送审稿意见。该编辑篡改的是发送给通讯作者的审稿意见,而他愚蠢到不知道系统同时给其它作者发出了一份原始的审稿意见。我们把这两份意见一比较,就知道他的篡改了(原始审稿意见和篡改后的审稿意见见本文附件的第一部分)。 怀着十分惊愕的心情,我们立刻给Optics Letters的staff写信,告知这个编辑的篡改行为。结果该staff回信说,“误会误会!该TE本来是要接受你们的文章的,但他的鼠标不小心点到了“拒绝”按钮,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误会”。我指出他的篡改行为,对方竟然说编辑有权利修改审稿意见! 我们十分生气,但当初还是只要求对方以后不要把我们的稿件送到该编辑手里。 最近,我们又投了一篇稿件到Optics Letters,很不幸又落到该TE手里。这次还是找了两个审稿人。让我们十分震惊的是,该编辑又开始篡改审稿意见了:他直接把正面报告中的“支持文章在Optics Letters发表”的语句全部删除了,然后就拒了我们的稿件(原始审稿意见和篡改后的审稿意见见本文附件的第二部分)。 基于该编辑的这种嗜好,我们忍无可忍,不得不给Optics Letters的主编写了封信,报告了该TE的行为。主编查看了我们提供的原始和篡改后的审稿意见,然后他自己在网上系统里面也证实了该TE的篡改行为(见下面该主编的回信)。但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主编没有任何处理意见,甚至于还懒得给我们发一份原始的审稿意见。主编最近的一次email回复和我们的要求见于下。 又及:我把这个事情给我的国外同事讲了讲,他十分诧异,他告诉我说这个TE对他非常helpful:即使两份意见都不支持,这个TE也接受他的文章发表!天哪!这样还有审稿的必要吗?! ---------------------------我最近一次给主编写的信---------------------------------------------------------- Dear Editor, 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to review the reports. To be honest, I do not think that we are the only Assanto's victims. Also, the real victims are not our authors, but OSA and OL: tampering with referee reports is a serious academic misconducts, which insults not only OSA authors, but also OSA reviewers. If a proper action is not taken promptly, his actions may disgrace our beloved OL and the whole editorial board. Needless to say that, he has already disqualified himself as a TE in such a respectful journal. I therefore look forward to a fair and public announcentment on this issue after a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help OL develop more successfully and respectedly under your leadship. Thank you, Highest regards, Fangwei ----------------------主编最近一次给我写的信----------------------------------- Dear Fangwei: I compared the comments in two versions, also confirmed them from the on-line system. I understand your frustration now. In the future, I will think about a better for the reviewers to provide their recommendation as reject or accept. We have “the message to the editor,” and “the message to the author”. However, most of reviewers did not use both session. I will get feedback from my Deputy Editor, Brian Justus, and find a way to fix it. Best regards, EIC Orignal and tampered referee reports.pdf ------------------------------------------------------------------------------------------
32186 次阅读|105 个评论
[转载]给王中宇先生的公开信
王中宇 2014-5-20 08:04
给王中宇先生的公开信 王中宇先生: 您好! 最近看了您发布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很多博文,对您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深为赞赏与敬佩。还特别应该感谢您的是,您发表的题为《地震预报路在何方》及《“漫汁”与“气圈” 杜乐天的地球观》的两篇文章,对我已进行近40 年的地震成因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一是鼓舞我继续进行研究的信心和勇气;二是从中得知杜乐天教授提供的有关地震区排气规律的观测数据,这种数据对我原有地震成因的观点提供了又一无可置疑的证据(使我感到震惊的是,如此重要的观测成果,为什么长期以来在国内从其它任何渠道都找不到报导的踪影)。 2013年我获得了堪称地震成因理论“试金石”的重要证据,即本世纪以来三次特大地震引起地球自转周期缩短的观测数据,便对投稿已30多年未能获得发表机会并早已遗忘的初稿进行补充与修改,将其标题改为《火山与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及其证据》;但投稿仍四处碰壁,竟出现当天投稿当天就收到退稿通知书的情况。今年根据您提供的地震区排气的观测资料,又对该稿再次进行补充与修改,标题改为《火山与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及其新证据》;但投稿的下场更为凄惨。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该稿怎么连作为假说发表的条件都不具备?它比别的假说究竟差在什么地方?难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不再成立?它为什么会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我向“官科”刊物及“官网”投稿的成功希望已蕩然无存,故撰写了题为《我近年来投稿情况简介及感想》的文章,介绍了有关不可思议的奇特现象,并将它及近期撰写的另外3 篇文章一同登录在我的博客(即“赵菊初的新浪博客”)上。盼您从中了解有关情况,并从舆论上给以关注和支持;特别提请您利用您的工作地位和条件,呼吁有关部门对《火山与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及其新证据》一稿给以重视和慎重的评审,希望能从中找到破解地震成因的新途径。 我研究地震成因是通过流体力学计算,证明地下存在熔岩层开始的。我认为,没有这一研究发现,要提出所述地震成因理论就无从谈起。我之所以能得出与观测结果基本相符的计算结果,是由多个偶然机遇促成的。我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有幸在大学学到了很多对我后来的研究非常有用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流体力学,在工作中又获得了长期应用这些知识的煅炼机会;还因我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在其激励下,形成了坚忍不拔不计成败得失的钻研精神;经过几十年 摸爬滚打 ,才获得了一点如何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来我写成的题为《地下熔岩层厚度及平均流速的计算》(于2012年3月在“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上发布)一稿,就是因该栏目对投稿字数限制而从原地震成因的初稿中分离出来的。该初稿在多次投稿时,有些审稿者把其中的理论计算及大量的间接证据都置之不理,却以我拿不出直接而确切的观测证据来作为退稿理由。但熔岩层处在地下100多千米深度处,而且其最大厚度也只有2千米左右,现在的观测技术只能若隐若现地察觉它似乎存在,根据现有知识水平,我无法预测何年何月能确切并直接观测到熔岩层。如果这一要求不改变,仍完全抹杀理论计算的实证作用,那么地震成因的破解也许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熔岩层厚度的计算过程与方法,与我撰写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强度和油膜厚度计算》(载于《机械设计与制造》1999年第3期,并已登录于我的博客上)一稿非常相似,都是灵活而有独创性地应用了流体力学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教科书中的现成公式。此外,前者涉及的是熔岩层厚度的计算,后者涉及的是齿轮中油膜厚度的计算;前者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翻已统治全世界100多年的地震成因“断层说”,后者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翻已统治全世界也是100多年的用于齿轮强度计算的赫兹公式。两个我想推翻的对象,在理论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缺陷和不足,在实践验证方面,都与当年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处境几乎一模一样,即遇到有目共睹且愈来愈多无法解释的矛盾;而且,三者周围都已形成或曾经形成了排他性及垄断性的学术利益集团,它们是阻止新理论无法出现或存活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非常担心,错误的“地心说”统治全世界达1500年之久的历史悲剧,可能会在上述两个问题上重演。 上述关于齿轮计算的稿件发表已整15 年,当时它虽在各界引起热烈关注与赞赏,并被邀请参加2002年由中科院牵头举办的《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尽管所推导出的两个新公式明显比传统公式更符合试验结果,计算精度也高得多,但至今仍未获得推广使用;传统的老公式丝毫未受触动,仍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极为反常的情况;一是因为外国人素来有蔑视中国人的偏见,中国人即使有什么创新见解,也认为不屑一顾;二是因为中国人素来有崇洋迷外的思想,不敢相信中国人有什么能力挑战外国权威;二者相辅相成,致使其中至今在全世界无疑仍绝对领先的两个新公式已绝对销声匿迹。为此我又撰写了题为《再谈渐开线齿轮接触强度与油膜厚度计算及有关建议》的文章,来进一步证明所推导两个公式的正确性;其中对理论计算部分的实质内容未作任何变动,只是对推导过程表述得更详细,还增加了更多新的而又确凿的验证内容。可能因为我国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直接挑战外国权威结论的先例,以致任何有关刊物都拒绝采纳。最后我也只得将它登录在我的博客上。我从实践经验中得知,不借助数理定量计算方法,要得出上述两个公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现既已得出,我认为审稿者即使完全抛开数理计算,只要有一定独立思考和逻辑判断能力,而不是先入为见及过度迷信权威,仅根据其中大量确凿的资料验证就容易对其正确与否作出准确判断。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创新的今天,竟出现这种与之背道而驰的反常现象,使我只能扼腕叹息。现在对赫兹公式的缺陷虽能通过大量试验来修正及弥补,但仍难以避免较高的计算误差,有时造成材料的浪费,有时又易引起早期损坏的事故;更严重的是,妨碍我们对齿轮点蚀机理的深入认识,妨碍齿轮传动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好在这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相对地震来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此,我的研究就到此为止,不再枉费精力去关心别人是否采纳与应用。有迹象表明,该稿中介绍的,按类似原理撰写并发表的六、七篇与传统观点相佐但很有创新与实用价值的论文,恐怕也难逃同样厄运,可是我也只能让它们自生自灭,别无他法。 在此不妨暂离主题叙述一段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真实事例。我有一位在广州某机械设计行业成就突出而名声很大的同学;他在退休后亲自下海,现已成为亿万富翁,并常有杂志社委托他评审论文。就在前几个月,他因忙不过来,转发给我一篇论文,要我协助他评审一下。我认真的对其提出了很多评审意见;最后实事求是地的结论是:“小题大做,华而不实,本末倒置,没有发表的价值”(我同时建议他对作者提出退稿理由时要委婉一点,不要这样直说);这实际就是杜乐天教授指出的“堆积海量检测或实验资料,却得不出适用结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的那一类论文。我的同学也完全同意我的评价。但他到某杂志社商量如何处理该论文时才得知,这是国家基金资助项目的总结性论文,据该杂志社反映,大部分被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与此相差不多,最终只得刊出。这与我的论文下场相比,无疑应该算作饶毅教授指出的那种“逆淘汰”现象;也就是我曾多次称作的“优汰劣胜”现象。 尽管至今尚未发现任何一个观测结果对《火山与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及其新证据》一稿的观点构成威胁,尽管我对其理论计算、论证及验证的正确性很有信心;但鉴于前面所述情况及几十年投稿失败的经验,使我对该稿的前途仍忧心如焚。在当前的国内外学术环境下,若不加以干预,上述历史悲剧肯定会在这一问题上重演。 该稿能否发表及其观点能否得到承认与采纳,与我个人功利已毫不相干,因为我的职称已晋升到企业单位的最高一级,即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何况,我现已年逾耄耋,同时我一生从事业余科学研究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功利,世界上又有什么功利值得我付出如此之多的代价;如果为了功利,我凭自己的技能可有很多选择,绝不会愚蠢到走上这条早已有所察觉的穷途末路。我在失败得一塌糊涂之后,剩下的唯一目的,就是迫切希望该稿观点能得到真正的评审,使其是非弄个水落石出;哪怕从中仅得到一点启示或教训,我的几十年心血就不算白费。我之所以还剩下如此迫切希望,是因为我深知弄清地震成因对地震预防、预报及减少人类痛苦与磨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而且从数理定量计算及验证情况来看,它应该很有攻克这一难题的希望。 另外我还撰写了分别题为:①《对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的定量计算与解释》;②《行星自转状态形成机理的新解释》;③《对行星质量、成分及密度差异起因的定量新解释》;④《对小行星及彗星起源的探讨与论证》的4 篇稿件。尽管其中的定量计算,能出人意料地得到大量观测结果的验证,从而使困扰人类长达两个多个世纪的4个重大不解之谜,也有获得最终破解的一丝希望;但我已决定不再投稿,而是等待获得更多观测结果验证后,再登录在我的博客上,留待后人去评议;其主要原因如下:① 这些文章的篇幅都较长,理论计算公式更多更复杂,又从不见外国人用类似计算方法研究过这些问题,恐怕更难被审稿人理解与认可;② 它们与人类生存与生活似乎没有直接关系,恐怕更不会被人关注;③ 以前投稿失败的经验教训已使我刻骨铭心;④ 即使获得发表机会,昂贵的版面费、预审费及复审费,以我微薄的工资也支付不起;⑤ 根据经验,即使发表了也不会有人看,更不会有人应用或跟踪去作进一步研究,从而成为一种摆设,又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是我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之举,也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以上所述各种情况造成的最终恶果是:① 打破科学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零的世界吉尼斯记录;② 被外国人嘲笑为“低智商民族” ③ 某些国家公开认定,我国是很多重大科学研究的旁观者;④ 2014年世界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国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名列第44位,在亚洲位于香港、新加坡、日本与韩国之后,名列第5;近几年在亚洲超越中国的有新加坡与韩国;⑤ 全球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国由2010年的第14 位降至2014 年的第29位。这一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与恶化趋势,是在科研投入逐年大幅增加,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敲起了警钟;若不再深刻反省与改弦易辙,在这国际安全环境日益严峻的条件下,长此以往,中华民族有可能再一次进入最危险的时候。但我深信,如果全国人民,特别是有关部门及高层人士能痛定思痛,彻底进行有关改革,特别是采取措施消除“逆淘汰”与“优汰劣胜”现象,铲除滋生这种现象的土壤,消除对新理论横挑鼻子竖挑眼,对旧理论百般袒护,这种评价的双重标准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进而建立像我国乒乓球队那样严格的选拔标准和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么,中国的科学研究像乒乓球队那样获得很多“世界冠军”的时代就一定会很快到来;否则不管应用技术及生产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中华民族作为优秀民族的本质都无法体现出来,都不会被外国人承认与信服;那么,说有可能使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悲剧重演,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已是风烛残年,毕生的刻苦努力与付出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正好是上述现实在我个人身上的缩影;现在所作努力只是垂死挣扎而已。您还年轻,殷切希望您能疾声呼唤更多衷心热爱祖国的人为改善我国科研环境,为我国的真正繁荣富强而不懈地努力与奋斗。 顺祝安康! 赵菊初 2014.5.16 回信 赵老师,您好: 看了您的信,高兴而又心情沉重。高兴的是,又可以交一位探求学问的朋友;沉重的是,您经历的事,其实一直无数次地发生,它是我们这个官僚化、商业化的伪学术界的内在特征。您希望我能帮助“稿观点能得到真正的评审,使其是非弄个水落石出”。但我根本不是这个学术界的成员,我也不在意他们的评价。 在我看来,求学之人,最重要,最有趣的,是自己把问题想明白。至于自己的想法能产生什么作用,那是第二位的问题。现在有网络,自己的想法可以公开出来,对我而言,这已足够了。有多少人看,是否看得懂,是否认同,都不重要。我写了两本书,一本分析中国经济,一本分析中国历史,都无法发表。出版社顾虑有二:其一怕被停业整顿;其二怕卖不出去。政治约束加经济约束,我能理解他们的苦衷。所以我正在自己的博客一章一章地公开。 对您的文章,我个人没有评价能力,但对地震领域的主流假说,我并不认同。倒不是我狂妄,而是它太缺乏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所以一切新的假说,在我看来都有其价值,因为,这是探索的必要环节。哪怕它最终被证伪。至于主流学界,别拿他当回事。不抱期望,就不会失望,人才能愉快地探索下去,至少对我,探索是个活下去的理由。 祝 健康愉快 中宇
个人分类: 科技观察|1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研究
热度 11 iKnow 2014-5-18 09:15
【注:本文已发表在 2014年第5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微故事:“某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线,结果发现经常会有空盒流过。厂长聘请一个博士后花了200 万设计出一个全自动分检系统。一个乡镇企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民工花90 元买了一台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一有空盒经过便会吹走。”这个微故事不断出现在笔者的视线中,想必在网络上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引起了共鸣,所以大家争相转发。平心而论,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是崇尚知识的,而用这个故事来揶揄以博士后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也许更多的是想表达对国内科研现状的不满。 其实在国内不仅是普通民众对学术界不认可,即使在同一领域,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隔阂,这在信息技术领域似乎尤为突出。产业界认为学术界的研究是自娱自乐、毫无用处,纯粹浪费国家资源,而学术界则认为产业界的研发是山寨复制、水平低下,没有技术含量。 相比较而言,美国信息技术的产业界与学术界则融洽得多,既相互尊重又互惠互利,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对中美两国产业界与学术界关系的巨大差异,我们不禁会产生很多疑问—— 美国是否也经历过中国这样的阶段?他们今天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美国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中国该如何改变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美国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谈一下笔者的个人观察和粗浅看法,由于一个人的视角有限,难免有片面与不当之处,所以希望抛砖引玉,能引起更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的探讨,为改善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建言。 一、美国学术界的探索 美国的学术界在与产业界互动过程中的分工是比较清晰的。为产业界输送人才是学术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从美国高校整个范围来看,实习生模式是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种最普遍而又有效的方式,几乎所有学校都允许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但是每所大学在具体的人才理念、培养方式、流动模式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或者说是各具特色。于是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有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更喜欢创业,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则更热衷于攻克技术难题。这些模式是各大学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的。 斯坦福大学的硅谷之路【1】 今天的硅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信息技术中心,是产业界与学术界有机融合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诞生和崛起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的天才创意——将1000 英亩校园象征性地廉价长期租给企业,才奠定了今天硅谷的辉煌。 然而,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也是在经历了多次转型和探索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91年,在最初的几十年效仿了欧洲大学的“象牙之塔”理念,认为大学应该从事高雅的、形而上的研究,而开展应用研究则被认为是功利的、物欲的。 二战期间,斯坦福大学调整了办学理念,认为大学不应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而应该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于是斯坦福大学积极参与美国联邦政府与军工企业的一些科研项目。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毕竟大学和企业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双方的做事方式与文化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比如在20 世纪30 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曾经和企业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当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师发明了微波电子管,美国斯佩里公司看中了该技术的市场前景,支付经费希望联合产业化。但在合作过程中,斯佩里公司完全掌控了实验室,干涉实验方向,强制加快实验速度,甚至限制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这次失败的经历促使斯坦福大学反思到底该如何与企业合作。 二战结束后,斯坦福大学开始探索建立新型的与政府和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体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表1 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措施,比如调整薪水,热门专业教授的薪水可能是冷门专门的两倍。这些措施的目标是让各个院系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外部企业资助,但这引起了抱怨——“办大学像办公司,教授都成了雇员”。 不过,这些改革措施为斯坦福大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硅谷的企业和斯坦福大学也实现了深层次融合。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创办的信息领域的公司包括惠普(HP)、思科(Cisco)、谷歌(Google)、雅虎(Yahoo)、威睿(VMWare)、贝宝(PayPal)、英伟达(NVidia)、硅谷图形公司(SGI)、MIPS、升阳(Sun)、邻客音(LinkedIn)、网飞(Netflix)、罗技(Logitech)……,还包括已跨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耐克(Nike)。2012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每年创造2.7万亿美元的收入【2】。尽管“2.7万亿”这个数字大得让人难以置信,但斯坦福大学确实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斯坦福- 硅谷”模式是否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复制?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都在研究。我们肯定无法全盘复制,但其理念和一些措施也许值得借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业界交流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研究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该校计算机系诞生了很多推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经典之作,例如Berkeley Unix, RISC, RAID,NOW, Berkeley AMP 实验室的Spark。体系结构泰斗、发明RISC 和RAID 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 曾多次提到这些项目成功的关键,其秘诀就是每年举办两届为期3 天的业界交流会。 帕特森教授在其最近的文章《如何建设一个糟糕的研究中心》(How to Build a Bad Research Center)【3】 中提到,这种交流会使实验室每位成员都有机会与数十位来自业界的专家交流。专家会对项目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这对项目的理解与研究方向的调整非常重要。而在学术界要得到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种交流会对学生的培养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位博士生在攻读博士期间可以获得至少10 次交流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学生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进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对他们未来择业有很大帮助。一份针对已毕业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校友的问卷调查显示,100% 的校友对业界交流会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样的交流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经实行了近30 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使该校的计算机研究始终处于国际最前沿,推动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除了每年定期举行的业界交流会外,帕特森教授在其文章《您的学生是您的财富》(Your students are your legacy)【4】 中提到派学生去工业界实习的重要性。帕特森称,当他的学生在寻找研究问题上遇到困难停止前进时,他就会让这些学生到工业界工作6 个月。他们回来之后就能清楚地了解他们想做什么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去做这个研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些举措从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两方面来看都是卓有成就的,为计算机产业不断输送动力。与斯坦福大学自上向下的设计不同,这些举措并不需要学校层面上的特殊支持,更容易实施与操作,且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我们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美欧主流高校的理念转变 大学最早是在11 世纪的欧洲诞生,其办学理念与原则逐渐沉淀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这种理念让大学在朝代频繁更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社会机构。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创办于1096 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剑桥大学创办于1209年,也有800 年历史。19 世纪初,德国人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开辟了现代大学新模式,但仍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原则。一直以来,大学注重的是基础学科和纯粹学术的研究,离社会民生需求很远。美国早期的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是模仿欧洲的大学建起来的,也继承了这些办学理念。 如今许多世界著名大学的理念发生了转变。2011 年,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在哈佛建校375 周年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哈佛的新治校理念。福斯特校长认为,“终生的学问始于学校,终于社会”,大学不再是“象牙之塔”,而应该服务于社会。为此, 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践行这一理念,比如创建了一个新的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加强应用技术研究;2011 年又筹建了创新实验室(ilab),鼓励教授、学生参与创业。其他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创业的教授与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在课程设置上也相应地有所改变。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的辛格教授(J.P. Singh) 开设的“技术、商业与市场的跨界创新”【5】 课程会邀请很多风投专家、技术专家和有创业经历的人士为学生介绍技术发展趋势、管理方法、创业经验等。 欧洲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理念也有转变,比如剑桥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主任安迪·霍珀(Andy Hopper) 教授极力推崇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的模式。霍珀教授身体力行,曾与人共同创办过13家公司, 其中有3 家公司已经上市,包括如今可比肩英特尔的ARM 公司。霍珀教授在管理实验室时鼓励研究人员创业,并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例如实验室项目的优先级会根据商业前景来动态调节,提出和实施共同财富创造框架(mutual wealth creation framework) 等。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在这些理念的贯彻下,在过去几十年研制出了ARM、Xen等对计算机产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也诞生了200 多家企业,霍珀教授本人则被英国广播公司誉为“英国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位偶像级人物”。 这些理念的转变值得学术界思考。一方面,国外顶尖大学的顶尖教授与工业界的联系非常密切,这些顶尖教授几乎都创办过公司或在一些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或首席技术官职务【6】。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会选择去企业工作,其中有不少最终选择留在企业。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道格·伯格(Doug Burger) 教授和凯瑟琳·麦利金(Kathryn McKinley) 教授便先后去了微软研究院。而哈佛大学的马特·威尔士(Matt Welsh) 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到谷歌工作了一年后,决定从哈佛大学辞职留在了谷歌。 纵观历史,人类的研究活动越来越多地从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向利用客观规律的技术研究倾斜,而记录重大技术突破的 技术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选择史 。这个观点对于计算机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尤其突出。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除了少数发现客观规律的计算机理论工作外,对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技术而言,市场才是检验其价值的核心标准。 二、美国产业界的努力 美国的产业界对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非常重视,除了产品研发,很多企业还专门设立了从事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的实验室。这些研究院与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储备。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并不能让整个产业持续发展,因为推动整个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单项技术进步,还需要整个技术生态环境的支持,这包括大量的科研人员和足够的科研投入。而培养人才与开展研究正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责,因此产业界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学术界的联系,并不断探索新模式来加强这种联系。 SRC:企业社团模式 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美国的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一方面ATT、IBM、施乐、西屋公司、通用电气等大公司由于经费紧张,已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企业实验室,因此都大幅削减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这导致美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份额和竞争力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因为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联邦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却不断减少,导致只有很少的大学开展半导体相关的研究。1982 年,全美上千所大学中只有不到100 位教授和学生从事半导体相关的研究【7】,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前景一片灰暗。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有“硅谷市长”之称的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之一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挺身而出,在1982 年给了拉里·桑尼(Larry Sumney) 一张个人支票,委托他负责启动半导体研究社团(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oration, SRC)。该社团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其目标是定义半导体相关的研究方向、探索重要的潜在新技术、引导大学培养半导体研究方面的人才。 半导体研究社团的运作方式很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但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加盟企业的会员费以及政府、军方的部分支持。在半导体研究社团成立之初,其会员主要有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等11 家企业,如今已经发展到20 多家。半导体研究社团负责收集企业的研究需求,并反馈到大学。大学教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优势向半导体研究社团申请经费,一个项目几十万美元。例如,2011 年,多家企业因为对集成系统设计有研究需求,于是向半导体研究社团提交了一份3 页长的白皮书,其中包含多核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 SoC) 设计、系统功耗优化等5 大类35 个具体研究需求。大学教授可以根据该白皮书向半导体研究社团提交与这些需求相配的研究申请,半导体研究社团将会邀请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在具体项目管理方式上,半导体研究社团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每个研究计划包含5~6个研究中心。笔者在普林斯顿大学时开展的PARSEC项目就得到了半导体研究社团的资助,隶属于FCRP(Focus Center Research Program) 研究计划中的GSRC(Gigascale System Research Center) 研究中心【8】。图1 左侧列出了参与GSRC 的大学教授,这些教授几乎都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顶尖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教授在项目结束后退出,同时又会有新的教授加入。以GSRC 为例,该研究中心启动于2008 年,2013 年结束。5 年期间共有来自25 所大学的84 位教授、561 位学生参与。GSRC的主管是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沙拉克·马利克(Sharad Malik) 教授。在他的精心组织下,GSRC 的教授与学生几乎每周都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WebEx 参加学术报告,了解其他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GSRC 每年还有两次为期3 天的面对面交流会,会上各个大学的教授都会带领学生参加,同时还有很多企业代表参加。在过去5年,GSRC 一共发表了3318 篇学术论文,12 项专利获得了授权。参与资助的企业会员不仅可以共享这些研究成果,而且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加入企业。 半导体研究社团自成立以来不仅向学术界累计输送了来自产业界的超过20 亿美元的研究经费,而且还帮助产业界将需求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学术界,引导了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培养了大量半导体技术人才。20 世纪80 年代初全美高校不足100 人参与半导体研究的尴尬历史一去不复返。在过去30 多年间,半导体研究社团累计资助了上万名高校的学生参与半导体相关的项目,任何时候都有1200~1500 名学生参与到半导体研究社团项目中,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博士生。正是由于半导体研究社团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扮演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推动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05 年美国联邦政府授予半导体研究社团美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技术创新奖章(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是一种定向资助模式,一般由若干公司联合起来直接资助某个大学的实验室,资助的力度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例如,2007 年3月,英特尔与微软宣布联合出资2000 万美元,分别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并行计算实验室PARLab”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通用并行计算研究中心UPCRC”开展多核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 年2 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来自亚马逊、谷歌和SAP 的联合资助,成立了AMP(algorithm, machine, people) 实验室,开展面向数据中心与大数据挑战的研究。此后,AMP 实验室又吸引了包括苹果、微软、脸谱、雅虎、英特尔、三星和华为等十几家企业的资助。 企业联合资助模式更像是一种捐赠模式,企业会对被资助的实验室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研究人员投入力度、相应的匹配经费等,也可以分享研究成果。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从实验室角度来看,既获得了经费又保留了学术自由度以及成果的支配权,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加入,开展一些富有挑战的研究项目;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方式与顶尖实验室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参与到实验室的研究过程和交流活动中,提供前沿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实验室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分享实验室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利于从这些顶尖实验室招募到优秀的毕业生。比如,资助AMP 实验室的企业会被邀请参加实验室内部每年两次为期3天的交流会,而实验室的毕业生也大都去了这些企业工作。 开源社区模式 近年来,开源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开发模式,世界各地的开发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逐渐形成各个开源社区,比如Linux 开源社区、Hadoop 开源社区等,促进了技术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开源社区,如雅虎发起和推动了Hadoop社区,IBM 投入了很多资源到Linux 社区。而脸谱更是打出“开源一切”(open source everything)的口号,公开了一系列内部项目,包括关于数据中心设计的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NoSQL 数据库Cassandra、数据仓库平台Apache Hive等。 企业开源对学术界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吸引大量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开源项目的完善和优化中, 实现双赢。一方面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可以从开源项目中找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做出好研究、发表好文章或找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能从大学研究成果中直接受益,将学术界提出的优化方案应用到产品系统中,同时还能吸引参与开源项目研究的博士生毕业后加入到企业。华人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张晓东教授就是参与开源项目研究的典范。他的团队通过对Apache Hive 存储系统的研究,发现了其低效存储的根源,提出了RCFile优化技术,该技术很快被脸谱采用,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应用到产品中。张晓东的团队也因此在VLDB、SIGMOD 等顶级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参与研究的学生在脸谱工作期间也得到了可观的收入。对于脸谱而言,他们的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发表了顶级论文,吸引了更多博士毕业生加入企业,提升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这些正是得益于脸谱的开源计划。 其他传统模式 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互动,除了上述新兴模式,还有不少传统模式: 1. 很多企业设立一些面向大学教授的研究资助项目(faculty research program),大学教授可以向企业提交项目申请,通过评审后能获得资助。这些项目经费额度并不多,往往只有几万美元,但企业对项目管理很宽松,教授在研究内容与经费支配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2. 很多企业将一些最先进的产品免费捐赠给大学实验室,希望实验室能基于这些产品开展研究。例如,英特尔推出众核芯片Xeon Phi 后,向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的脑科学课题组免费提供了60 颗Xeon Phi 芯片以及一批配套的Xeon 芯片,用于搭建一个基于Xeon Phi 的机群系统;英特尔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并行计算实验室提供一套搭载了支持硬件缓存划分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原型系统,用于评估缓存划分效果。这些实验芯片对研究非常有价值,但在市场上却买不到,所以基于该实验芯片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快发表在2013 年度的国际体系结构顶级会议ISCA 上。 3. 企业面向大学招收实习生。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前沿需求,从而反馈到学术界。当他们回到大学后,很多人还是会继续开展与实习相关的研究工作。 三、中国的机遇 笔者相信本文开篇的“博士后与民工”的故事是杜撰的,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大多数企业是相信知识的力量、尊重知识的。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对前沿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以华为公司为例,2013 年营业额高达2400 亿元,利润为210 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公司。华为的4G 产品已经在全球占有最大市场份额,而对于5G 通信技术,更是处于全球领跑者的地位,这使得华为有着更强烈的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需求。国内互联网企业拥有与国际一流企业相当的30% 左右的高利润率,具备探索前沿新技术的经济基础。 事实上,国内的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密切了,合作的模式也愈加丰富,很多企业也在尝试与学术界的各种合作模式。例如,华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达成了合作协议,华为投入研究经费资助计算所研制面向云计算的高通量数据中心技术;腾讯公司不仅通过中国计算机学会设立“CCF- 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项目”,还出资3000 万元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而淘宝公司则一直在积极地推动开源社区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的观念转变似乎稍慢一些,科研人员很少主动与产业界交流。这种局面的打破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多交流,多向企业请教,多与企业合作。只有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科研人员才能获取真正的产业前沿需求,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与尊重,通过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共同推进信息技术发展。 参考资料: 【1】《南大教授龚放谈斯坦福大学崛起之路:从象牙塔走向社会轴心》,南京大学新闻网,2012年2月27日。 【2】 http://blogs.wsj.com/digits/2012/10/24/study-stanford-entrepreneur-companies-generate-2-7-trillion-in-revenue-annually/。 【3】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57 No. 3, March 2014。 【4】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52 No. 3, March 2009。 【5】 Princeton Computer Science 448, Innovating Across Technology, Business, Markets, J.P. Singh。 【6】包云岗,谁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年9月。 【7】SRC: Celebrating 30 Years, 2012。 【8】 https://www.src.org/program/fcrp/gsrc/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38018 次阅读|10 个评论
选择工业界还是学术界的十大原则
热度 2 huiee 2014-5-18 03:58
选择工业界还是学术界工作的十大原则 Searls DB (2009) Ten Simple Rules for Choosing between Industry and Academia. PLoS Comput Biol 5(6): e1000388. doi:10.1371/journal.pcbi.1000388 这篇文章的作者Searls在学术界混了16年,经历了完整的学术培训(研究生,博士后,和教师),在工业界混了19年(计算机和药学)。以下是他的建议: Rule 1: Assess Your Qualifications 认 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资格),对自己要有个准确的定位。 Rule 2: Assess Your Needs 评估自己的需求。 Rule 3: Assess Your Desires 更要评估自己的渴望。 Rule 4: Assess Your Personality 还要评估自己的品性。 Rule 5: Consider the Alternatives 考虑备选方案。 Rule 6: Consider the Timing 考虑时机。 Rule 7: Plan for the Long Term 做一个长远计划。 Rule 8: Keep Your Options Open 多项选择 Rule 9: Be Analytic 要认真分析 Rule 10: Be Honest with Yourself 对自己诚实,追随内心。 全文链接: http://www.ploscompbiol.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cbi.1000388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个人分类: 科研感慨|596 次阅读|2 个评论
掌握科研话语权,抵制“惟SCI马首是瞻”-驳斥“SCI指挥棒”理论
热度 16 admition 2014-5-9 15:12
SCI业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指挥棒,而这一个指挥棒却紧紧地握在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学术团体手里。 先不要争辩,先看我说完!!!!!! 我们不必洋洋自得的徜徉于“中国乃学术大国”这一幻想中,也不能否认中国学术界存在着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朋比为奸,制造利益小集团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某些垃圾学术期刊,其赚钱目的和手段确实令人愤慨!还有一些道德上不入流的“学术渣滓”在弄虚作假,正是上述的这些垃圾导致中国学术的风气不良,纪律变差,制度败坏,人心涣散。 但是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自轻自贱以至于自暴自弃。绝大部分SCI是使用国际语言发表的。其中某些SCI期刊对于中国人有语言歧视,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不是发牢骚。我想,为什么SCI不能用汉语写。或者,用汉语古文写? 如果SCI指挥棒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可以要求老外用中国古文写SCI。逼迫他们学中文。 要实现上述理想,就要解决我前面说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求每个人心中有一个信念“澄清学术氛围,打死学术垃圾”! 其次,还应该建立中国的期刊评级制度,真正让中国学术期刊作为科研进步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中国建立起具有全世界影响力的论文索引系统,同西方以英文为主的索引分庭抗礼。 以研究价值和研究内容作为真正评价一篇论文的决定性依据 ,将真正好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咱们自己国家的期刊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教授们评职称晋级和申请项目,都要要求中国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前提是前中国期刊水平达到世界水平)。触动教授们的利益,就是触动了他们的灵魂和骨髓。我敢肯定,到时候这些教授们肯定比孙子还乖顺地将自己优秀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 如此这样,可以论断,不超过五年,中国学术期刊,绝对能够上一个大台阶!
个人分类: 说古道今|4184 次阅读|22 个评论
剖析尚无定论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性
dsm9393 2014-5-4 22:09
剖 析 尚无定论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性 都世民 摘要:夲文主要阐述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对人有没有危害。综述各国的相关报道,並剖析这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学术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难点,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 手机,电磁辐射,危害性,卫生安全标准, FDTD 分析法, 癌症。 一、引言 自电磁之父麦克斯韦于 1873 年,发表 电磁学通论 至今已百年有余,而赫兹在麦克斯韦去世后,巧妙地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发明了第一对天线,将这一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展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后,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今在航空、航天、宇宙探测、雷达、导航、全球定位、气象、遥测、遥感、核磁共振医学、电磁理疗、电视、移动通信、家电产品(如微波炉)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 。电磁领域的飞速发展给人类造福,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烦恼和困惑。特别是 目前全球 手机 用户已经高达 46 亿以上,手机 电磁辐射 可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伤害的忧虑,一直倍受 关注 。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无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都广受关注,又充满争议。诸多专家的结论是尚无定论 。于今令人惊讶的是:有些人竟然不負责任地声称电磁辐射对人没有危害,是空穴来风。夲文将综述并讨论电磁辐射对人有没有危害,国际和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有没有用。 二、不久前的英、美、法报道说明什么? 不久前,英、美、法三国关于 手机辐射对人类潜在危害的报道 。美国的报道是科研人员所写,专业性强,结论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体与过去的报道不同,测试方法也比较新。该报道表明: 研究者发现,不论是手机开机或者关机状态,整个大脑的新陈代谢都不受影响。但是大脑的部分区域却有显著变化。在手机开机状态下,手机天线附近大脑区域的新陈代谢显著地高于手机关机的状态(大约是 7% )。葡萄糖代谢的迅速提高表明大脑区域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较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大脑对手机辐射是敏感的。 但是研究者明确指出:手机辐射影响大脑葡萄糖新陈代谢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手机打一次长达 50 分钟的电话),而影响大脑新陈代谢活动提供了科学证据。 英国这一 报道则指出: 英国卫生防护局发布的研究报告说,该机构专家汇集大量与手机辐射有关的研究结果,经分析后认为,现在仍没有证据显示手机对人的健康有害。但报告同时又指出,因手机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对其长期影响还需要继续跟踪关注。另外该文还 指出: 就现有证据而言,手机及相关无线网络中的辐射只要低于国际通行标准,就不会引发人体疾病症状;对手机辐射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总的来说还不能证实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对手机之外其他一些无线信号发射源的影响,现在相关研究还较少,也还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导致癌症等疾病。这一 报道不是科研人员所写,没有阐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体,测试方法也未说明。其结论明确:低于 国际通行标准,不会导致人体疾病症状。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 2011 年设立由 16 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查阅 2009 年以来 300 多项科学研究报告,就 “ 无线电频率与健康 ” 撰写相关评估报告。报告 明确指出: 现阶段, “ 没有证据表明 ” 手机 和 WiFi 等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 “ 影响 ” 。 另外,法国权威机构还提及,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就长期而言, “ 频繁 ” 使用手机可能提高患脑瘤的风险。卫生安全署风险评估部门主管多米尼克 · 贡贝尔说, “ 频繁 ” 是指一天中使用手机通话超过 40 分钟 。 卫生安全署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1. 民众尽可能少地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2. 频繁通话时尽可能使用 “ 免手持 ” 工具; 3. 儿童 则更要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次数。 4. 购买手机时,可以选择比吸收率低的手机; 5.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手机辐射 的比吸收率最高限值为 2w/kg 。 另外,购买手机时,可以选择比吸收率低的手机。比吸收率反映人体暴露于电磁辐射下身体吸收辐射量的水平。 国外媒体报道,北京时间 2012 年 8 月 8 日,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现在应 “ 重新评估 ” 在美销售的 手机 的辐射量限值。美国政府问责局(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评估了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 当前 手机辐射 危害的研究结果; 2. 美国法律对手机行业的监督; 3 美国公众对潜在的健康威胁的理解程度。报告最终对手机辐射量限值标准提出质疑,该项标准还是基于 1991 年的研究数据。 2012 年 4 月 23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发布了关于射频曝露和比吸收率符合性要求的 6 个 KDB 文件的修订草案,其中 KDB865664 是关于 100MHz ~ 6GHz 的比吸收率测试文件,这次修订主要是顺应 LTE 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规范中无线电信号频率上升到 700MHz ~ 6GHz 的客观要求,而以前所考虑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是 2GHz 以下。 目前我国有少数人否认这些标准的实际作用,似乎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了解卫生安全标准的人发此言论实属不该。从现在报道的科研成果和社会上各种言论看,将手机辐射和其它电子设备的 电磁辐射与 癌症挂钩,至今确实尚无充分证据。但是 手机辐射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和潜在危害确实存在。 然而 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于 2013 年 8 月 1 日,制定并公布了《电磁辐射等级标准标示对象及标示方法》,要求 手机 等无线设备产品明确标示电磁辐射的等级。韩国由此成为第一个由政府直接立法要求企业标示的国家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 、美、 英、 法三 国对上述问题至今仍很关注; 2 、 美 国直接用人体做试验受体,过去都是用动物做试验受体,这是笔者首次看到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3 、测试目的与学术界现在有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协同,这种方法也能被医学和生物学界认同; 4 、肯定国际 通行安全标准的必要性,美、 英、 法三 国 权威机构都着重强调了这一 标准的重要性, 韩国成为第一个由政府直接立法要求企业标示的国家。 实际上这一标准涉及到手机生产商、手机用户、 电磁辐射防护产品的厂商、 市场的监管部门、检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这几个方面发出的言论不会一样。手机厂商不希望对 电磁辐射标识,手机用户则希望电子产品 对 电磁辐射标识,管理部门也希望标识 ; 5 、对 电磁辐射的长期效应均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医学上对药物负作用是临床研究,可是长达几年的跟踪研究,做起来就困难多了; 6 、对于 手机辐射与癌症风险的关系无定论,三份报道结论有些差异。 7. 对 “ 频繁 ” 使用手机的界定,其通话时间是超过 40 分钟。 美 国直接用人体做试验,选择 50 分钟,两者比较接近。这一点对手机 用户很重要。 三、尚无定论的焦点议题 无论是学术期刊论文,还是各个网站的博客、文库论文、百科词条,大都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尚无定论。特别是手机电磁辐射是否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更是无证据证明。 “尚无定论”就是说手机电磁辐射与危害性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争议。分歧点是什么呢?笔者归纳如下: 1. 手机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2.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包括手机的使用频率、辐射功率、近场辐射特性、手机离人体的距离、手机靠近人体的部位、持续使用时间、 比吸收率的极限门值、比吸收率的测试方法等。 3. 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多种方式方法,哪种方法可信度高? 4.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脑部、眼睛、肾脏、生殖器官、血液、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新陈代谢 等方面。不同研究团队研究的部位是不同的,相互看法也不相同。 5.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和验证,是单纯热效应影响,还是既有热效应,又有非热效应。相互看法也不会相同。 6.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如何通过试验验证,创建成熟的分析理论。研究者做法也不相同。 7. 对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如何区分? 8. 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 包括水、空气、食物、噪声、 电磁辐射等因素 ) 如何区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今有些人将“尚无定论”解读为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无 影响。显然这种 解读是不对的。 9. 医学上对脑 癌发病原因也不很清晰, 电磁辐射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影响能否自己修复,如何关联? 10. 对长期效应如何评估?如何跟踪定量分析? 笔者认为,应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使分歧逐步统一。 四、电磁生物效应机理 的讨论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电磁学与物理学研究成果渗透到生物学、医学,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近些年来,手机用户的迅速增加,电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很受关注,形成了生物电磁学科。这一学科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物理学、电子学用于生物学和医学,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由定性分析变成定量分析;二是将这些成果所揭示的生命运行中的规律,以及生物在遗传进化过程中所获取的生物信息,经处理后获得的优异特性来启发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从而导致新变革。 早先,电磁生物效应大多数指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效应归纳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大家对其机理的解释,都看作电磁能在生物体内简单地、 ` 静态、局部转化。这些机理的解释是在微观层面,具体内容是:因为生物组织内部有自由电荷,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和正、负离子会产生宏观迁移,从而产生传导电流,引入电导率来表征。 另外,生物组织在电场作用下呈现介质特性,这可以解释为生物组织的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呈现的特性。而生物组织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还要呈现极化特性,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取向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等 然而正、负电荷,还会产生偶极子矩,称之为极性分子。例如水分子就是有较大偶极子矩的极性分子。而氨基酸中的氨基、酸基,核普酸中碱基和磷酸基都会产生偶极子矩。这些大分子的偶极子矩,是这些局部电磁偶极子矩的矢量和。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被电磁感应,导致偶极子矩和极化状态的改变,它会改变分子的构象。基于上述机理,在宏观层面归结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这可解释为:在给定功率、频率、极化、时间的前提下,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生物组织吸收的电磁能转变为热 能 。这是因为极性分子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当此热量超过生物体 新陈代谢 能量时,生物体局部会产生体温上升,使生物体传热机能混乱,最终导致生物体组织破坏和死亡。 然而人体血液、脂肪、淋巴等组织的主要成份是水,水分子是高极性分子,当频率足够高时,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变化,会跟不上交变电场变化,导致驰豫过程。当频率更高时,会产生滞后 效应 ,导致介电损耗产生。这种机理解释,认为磁场对生物组织无影响。基于上述 机理解释 ,手机电磁辐射不会产生明显体温上升。 五、微波生物效应的双重性与转换机制 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热效应,在业界是无争议的。但是热效应对人体健康是益还是害?还在研究之中。这是业外人士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微波既能致病,又能治病。 研究者刘静提出:对中晩期 癌症患者实施 微波诱导发热全身热疗法。试验证明可以抑制小白鼠 B16-F10 肺转移黑色素瘤生长,免疫应答増强,肿瘤细胞増加速率下降。 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热效应是福还是祸?这中间的“转换开关”在哪里?尚未知晓。除此之外,还有用微波 实施对 人体 局部 ( 如脑瘤 ) 加 热,来杀死 癌 细胞的研究。 Phillips 等研究者用微胶电泳的彗星检测法,来检测 DNA 断裂和修复,他们发现培养的人类 癌 细胞,对低强度 ( 比流行健康标准能低一千多倍 ) 能做出反应。观察到微波能加速修复 DNA 潜在正效应。对于两种照射强度,发现手机电磁辐射对鼠肿瘤细胞可能有诘抗作用。试验表明:在 SAR 为 2.6W/kg 和 2.4W/kgTDMA 信号,辐照时间为 2h 和 4h 时,观察到损伤 DNA 减少,在 SAR 为 26W/kg 时, DNA 损伤明显加剧。这表明 DNA 损伤和修复之间存在平衡机制。这表明微波非热效应也有正面和负面。研究者认为辐照时间和信号调制起主要作用。但是对这一机理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后来,研究者对上述机理解释进了一步,提出功率窗、频率 窗 、作用时间窗等效应的新概念。 近些年来,对其机理的解释又有新的认知,蕴含着许多复杂的 生物物理 效应。也就是说将生命体本来具有的 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方面 都考虑进来,不再把生命体看成非生命体的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文章 的试验就考虑了新陈代谢的因素。 从电磁能辐射到生命体,就功率而言,过去只考虑平均功率,对峰值功率的因素未作 考虑 ,如今有新的认知,将 电磁 辐射 能量的 峰值 作用于生命体时,会形成一种触发机制,当这一峰值超过系统运行的门限值时,就会使生命体有序而又平衡的机制 ( 包括 `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 产生非线性响应。 - 六、 研究 方法的讨论 研究 手机 或者是其它电子设备 的 电磁辐射,对生命 体 的影响和危害,其目的是要找到辐射源与受体之间的关联度。既要有 定性分析 ,又要有定量分析。要想有定论,必须方法正确,现在看来这方面问题确实复杂,这是跨多个学科的难题 目前所釆用 的 方法 主要包括以 下 的内容: 1. 群体比对法,就是选择长期、长 时间 使用手机的用户 和不使用手机的用户,进行比对调查,或进行体检。笔者认为过去采取的调查比对法,无论是人数、调查项目、 数据 准确性及其它相关问题,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手机使用时间 应由 电信运营商提供数据,手机电磁辐射数据应由计量检测部门提供数据,人体健康状况应当由专科医院提供数据,调查时间、周期、人数、年龄、性别等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然后用大数据方法处理,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结论会好些。 2. 动物 实验法 ,这是过去和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釆用的方法,取得很多有益的结论。 Dubreuil 对 小白鼠进行手机电磁辐照, 900MHz , SAR 值为 1wpkg 和 315wpkg , 45 分钟,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无差异。 法国研究者 对手机电磁辐照到鸡胚上,在温度 38 度,湿度 45%-55% ,手机离鸡蛋水平间距 10mm ,辐照时间 24 小时,全频带 2w 功率,在 3 至 13 天,每 2 天对死胚计数,发现死亡率比对照组高岀 6 倍。 然而,问题是人与动物毕竟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人的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功能、内分泌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过去的文献资料得到的结论,大都是针对眼睛、神经系统、生殖器官、胸部、心脏等方面。 3. 人体实验法 文章 的方法是人体实验法,更直接,更有说服力。但是文章 的方法 和 结论,能否被业界重复和认可,仍然需要其它科研机构做工作,或进一步改进。 Lee 对人大脑的注意力进行测试,在手机电磁辐照下,无明显影响。 文章 对人大脑电功能进行测试,利用脑电图 (EEG) 和听觉诱发电位 (AEP) 测试,而且对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其结论是普通 GSM 手机电磁辐照强度,可以改变大脑初期生物电活动,这是对特定功能和脑局部解剖位置发生的。这个结论是一种推测,因为对此机理尚未知晓。 因手机电磁辐射是十分靠近人的头脑,研究者主要针对大脑功能、眼睛、耳朵听力、脑肿瘤等方面进行试验和问卷调查。 4. 建立分析模型和仿真软件,同时构建人体测试模型,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是有前途的,但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创建理论分析模型,给定边界条件,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困难在于分析模型不能准确逼真人体,而且在数学上无法精确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只能利用电脑作数值解,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是 FDTD( 时域有限差分 ) 法和矩量法。 这些方法是借鉴于微波天线和微波器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由于计算机仿真实用化。 另一方面是实验模型的创建,其目的是验证理论分析模型的结果,从而创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理论。这是生物电磁学、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础。困难在于实验模型也不能准确逼真人体,因人体各组织的电磁特性不同,运行机制又未知,所以实验模型相当粗糙,而且测试方法也有不少问题。 另外这些分析方法与实验方法总体思路也存在问题。因为人不是一种材料,也不是一个微波天线和微波器件。从西医解剖学看,人是由一些器官组成。但是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无法仿真。从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看,也无法仿真。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还有一些运行机制未知,想逼真尚不可能。 七、 癌症病因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尚不可能定论,其原因是找不到电磁辐射与人体致癌之间的关联,这並不意味着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即使有影响又搞不清楚人体运行机制,再加上人的生活环境复杂,有水污染、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土壤污染、各种类型的电磁污染。而人生病与心理因素又有关,这是精神污染。人的生存环境可以看成一个兼容的复杂系统。 对于 癌症病因,业内专家认为有三个方面: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另外还有专家认为癌症是因为: 人的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感染; 易感基因导致; 基因转移等。 上述诸多因素中,虽然包含有环境电磁污染,但它与 癌症 之间的关联却不知晓。上述研究方法也不能勾画岀其间的联系。加上它们之间的科学技术问题涉及相当多学科,而现有的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工十分细,横向沟通、协作难。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因素多、难度大。 八、展望未来 随着电磁能应用的发展,作为其产品的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电磁辐射离人体的距离愈来愈近,电磁能辐射功率也在增加,不仅用手机的人增加,而且从事有电磁辐射的电子产品研制、使用、维护的人数也在增加。电磁环境污染也不断增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会更加受到关注。 对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会更加深入,更加直接。一种是对辐射源的分析与仿真,这主要研究手机天线的辐射特性,由于移动通信和手机使用頻带扩展,成为多頻和超宽带, 制式也有改变。天线辐射特性的研究和仿真,已成为研究热点。已经取得许多进展。 对 癌症病因的 研究,也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热点。 笔者认为卫生部门和医学界,特别是职业病防护部门,能对从事电磁辐射研制、使用、维护的工作人员,建立工作与健康档案,体检时有所区别,对患 癌症者作一些检查和分析,对相关数据 建立长期工作与健康档案。笔者在北京地区的同事和同行中,共四个研究室 ( 天线室、无线电室、目标特性室 ) ,患 癌症者有十二人之多,但病因不明。 患 癌症者年龄从 40-70 岁。有一人患脑肿瘤,做了两次头部手术,还健在。其他都已先后死亡。这项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参与。 在 辐射 源与其照射的人之间的 研究,需要改进方法,变换思路。不是将人看成一个形状像人的模型,其内部只填充几种材料。而是构成一个形状像人的自控复杂系统。其內部成分达到分子量级。这必须建立在纳米材料、纳米电子、纳米计测技术的基础上,能否在纳米管道内安装电磁收发装置,数字摄像和精确定位装置。用来实时测量人体受电磁辐射的相关参数,並且测量人体内各局部参数变化,经体外观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这一思路能实现,其分析方法、分析理论、仿真软件和实验验证都要重新考虑。 参考文献 都世民,吴毅, 电磁环境与生活 , 中国计量出版社 , (1990 年 1 月 1 日 ) 。 作者:甘晓, 手机辐射致癌:研究方法仍存争议,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39:26:24 。 周公朴的博客 , 热点追踪: 追问 世卫“手机可能追问致癌”声明,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tister , 2011-6-16 10:33 。 奥卡姆剃刀, 手机辐射致癌,或许只是传说,中国数字科技馆博客, 2012-03-05 14:56:45 。 lazzi and OP Gandhi, Realisticallytilted and truncated anatomically based models of the human head for dosimetryof mobile telephones .IEEE Tra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1997,39(1) : 55-61 。 刘晓东,郑晓泉,釆用 FDTD 法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百度文库。 手机电磁辐射能引发脑癌吗?百度文库,该文指出这是引自世界卫生组织著的 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 。 代子文,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防,道里巴巴文库。 郝欣 , 手机可能正在谋害你, C114 中国通信网 http://www.c114.net2012/11/20 来源:腾讯科技 。 孜孜咪, 使用手机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活动,但对健康的影响未知 , 发布日期 2011-02-24 15:12:25 更新日期 3] 2014-04-02 12:3 英报告说仍无足够证据显示手机有害健康 , 文章来源: 新华网时间: 2012.04.27 14:20 法国卫生安全署 : 手机辐射影响健康 “ 尚无证据 ” , C114 中国通讯网, http// www.c114.net, 2013/10/17 Edward , 手机辐射标准为 1991 年数据 美政府建议提高标准, C114 中国通信网 , ttp://www.c114.net ( 2012/8/9 08:06 ) 来源:搜狐 IT 韩国手机出厂需标注辐射等级, http:/ www.c114.net ( 2013/8/6 10:08 ) 来源: C114 中国通信网 。 Sanchez S, Milochau A, Ruffie G, et al. Human skin cellstress response to GSM-900 mobile phone signals. In vitro ,study on isolatedprimary cells and reconstructed epidermis.FEBS J. 2006;273(24):5491-507 。 Nylund R, Leszczynski D. Mobile ,phone radiation causeschange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 lines and theresponse seems to be genome- and proteome-dependent. Proteomics.2006;6(17):4769-80 。 John Zarocostas. , Mobile phones do not raise risk of braintumours in adults, but harms among highest users need investigating. BMJ.2010;340:c2688 。 G James Rubin, Gareth Hahn, Brian S Everitt, et al. , Are some people sensitive to mobile phonesignals? Within participants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rovocation study. , BMJ 2006;332:886 。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腾讯网 . 2009-09-29 ,引用日期 2013-06-5 . 大规模 “ 手机是否致癌 ” 研究结束 , 未得出结论 .,松鼠科学会 ., 2010-05-18 . 关于手机辐射危害的认识 ,.松鼠科学会 ,. 2011-4-16 , . 手机危害大于香烟 细数手机辐射七宗罪,网易手机 http://mobile.163.com/special/001127IM/radiation0804.html 。 手机辐射 - 不同观点 , http://www.omdcw.com/aomxw/20131226/218.html 。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_ 科学 _ 评论频道 _ 腾讯网 http://view.news.qq.com/a/20090929/000013.htm 。 手机辐射,编辑词条, 来源: Sogou 百科。 你我他 896 , 手机辐射是脑肿瘤作祟者, 凤凰博客 2014-04-23 16:48:02 甘晓,手机辐射致 癌 尚无证据, 知识就是力量, 2012(2) : 18-19 。 邱丰,浅析减少手机辐射 影响, 科学与财富, 2011(4) : 3-3 。 S Watanabe, M Taki, T · Nojima, O · Fujiwar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R distributions in ahead exposed to electromagnetic _elds radiated by a hand-held portable radio ,IEEE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 MTT-44,no.10,1874-1883,1996 。 姜槐,论 生物电磁学和激光医学研究的学科发展战略,囯外 医 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2 , 5 。 M A Stuchly, M Ckoniewshi, A Study of the handset antennaand human body interaction,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Tech.,MTT-44,no.10,1855-1864,1996 。 王宝义, 电磁场在生物 医学 中的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 。 P · J · Dimbylow and S · M · Mann , Sar calculation in an anatomically based realistic model of the head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ransreceiver at 900MHz and 1.8 GHz ,Physics inmedicine Biology, Vol.39, pp.1537-1553, 1994. Phillips, Ivaschuk O, Ishida-Jones T, et al, DNA damage inMolt-4T-lymphobo cellular telephone radiofrequency fields in vitro,Bio-electrochemistry and Bioenergetics, 1998, 45 :103-110. R · J · Luebbers , K · S · Kunz , The Finite-Di_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 CRC Press , Boca Raton , FL.,1994 。 Mild K H, Sandstom G, Wilen J,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subjective disorders,a Swedish-Norwegi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In:The Bio-electromagnetic Society ,Abstract Book,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 ,Trade Winds 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1998,98. Bruce Hocking Preliminary report: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mobile phone use ,Occupational Medicine, 1998,48:357-360. Dubreuil D, Jay T, Edeline J M, Does ead-only exposure toGSM2900 electromagnetic field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rats in spatiallearning tasks ,Behav Brain Res, 2002,129(122):203-210. Youbicier-Simo BJ, Lebecq J C, Bastide M, Mortality ofchicken embryos exposed to EMF from mobile phones In : The Bio-electromagnetic Society , Abstract Book , TwentiethAnnual Meeting , Trade Winds 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1998,100 。 Lee T M, Ho S M, Tsang L Y, et al., Effect on humanattention of exposur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Neuroreport, 2001,12(4):729-731. Edelstyn N, Oldershaw A, The acute effects of exposure to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 on human attention,Neuroreport , 2001,13(1):119-121. Killl Y S, Cho Y S, Kim S I, et al., Characteristic of EEGand AEP in human volunteers exposed to RF In : BEMS Abstract Book ,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 , Trade Winds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 1998,105. Freude G, Ullsperger P, Egert S, et al., Effects ofmicrowaves emitted by cellular phones on human slow brain potentials,Bio-electromagnetic, 1998, 19 : 3842387 。 Adam DTinniswood , Cynthia M Furse , Om P Gandhi , Computation of SAR Dostributions for Two Anatomically Based Modls eothe Human Head Using CAD Files of Commercial , Vol.46,no.6 , June 1998 , 829-833 。 沙薇,倪建平,刘以农,白同云,基于 FDTD 算法的手机近场辐射建模与仿真,《安全 与电 磁兼容》, 2005 。 闻映红,张林昌, 在手机辐射作用人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电波科学学报, Vol.13 , no.1 , 1998 年 3 月。 王长 高本庆, 时域有限差分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 周晓明,移动电话与人体系统建模及其模型数值模拟 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 基于 FDTD 算法的 手机天线对 人体头部电磁辐射 的仿真研究,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xibawang 2013-12-25 20:49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论文), 道里巴巴文库。 癌症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 JBC 文章, 2912-8-19, 来源:生物通。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发表鼻咽 癌研究成果, 2011-1-11 , 22:47, 来源:广州日报。 最新 癌症研究成果或能实现“与癌共生”, 2014-2-20 12:52:08, 来源:携手健康网。 周建军,李贞刚,人类有望攻克 癌症,世纪图书馆, www.Redlib.cn 。 山西省肿瘤医院, 癌症 最新 研究成果, 2013-4-25 11:23, 来源: www.sxszl.com. Hans Schantz, The Art and Science of UltrawidebandAntennas ,Copyright,2005 by ARTECH HOUSE,INC.
个人分类: 手机辐射|3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战的武器与武器的论战
xuxfyuwp 2014-4-24 14:10
9月21日,涉嫌雇人袭击方舟子的肖传国教授在上海浦东机场被拘,成为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在社会上也搅起波澜。披露的事实令人惊诧不已,学术界的笔墨之之争竟然沾染上了锤头和血腥。 方舟子与肖传国结怨由来已久,有近10年时间了,两人的角色也有过转换。最初,是肖传国对方舟子在自办网站“新雨丝”上发表对一些国内专家、学者的批评表示不满,认为是抹黑中国学术界,开始写文章,对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展开了“反击”。随后,肖传国又对方舟子在某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涉嫌抄袭的质疑。这一阶段,方舟子处在了被打的位置上。方舟子和肖传国在观点上存在的分歧和争议,一时难有结局,但有关方舟子涉嫌抄袭的质疑还是得到了澄清。从论战的方式上看,并无明显值得诟病之处,观点的对错无碍于发表、阐述、争论的权利。 05年前后,两人的角色开始转换。肖传国研究出了“肖氏反射弧”技术,“肖氏手术”在完成了国内的试验鉴定后,开始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这成为肖传国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为他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机遇,前景一片光明。可偏偏这时又冒出了方舟子,对肖这项可以解决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正常排尿问题的“肖氏反射弧”技术提出了质疑。认为肖是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进行“自吹自擂”,谈不上是国际公认的学术成果,对其手术治疗效果也提出了质疑,给出了不成功的具体例证。不知在多大程度上归结于方舟子,肖传国在后来的院士评审中确实落选了。 接着,肖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开始起诉方舟子,并于2006年在武汉胜诉,但随后于2007年在北京未能成功,被法院驳回。 学术争论也好,法庭上对簿公堂也好,语言上或许会有过激之处,应属正当的手段和途径,无论胜败,也算得上是君子之争。意外的是,8月29日,论战的性质起了变化,武器中出现了羊角锤。面对如此手段,方舟子除落荒而走外恐无其他选择。好在维护社会正义还有更强大的武器,肇事者的落网自然也为这场论战画上了句号。 (原文写于2010-09-24 12:35:1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2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风不度学术界
热度 9 lvnaiji 2014-1-22 09:16
吕乃基 三中全会至今已有多日,各行各业无不深受鼓舞,纷纷投身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学术界自然也投身其中,关注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遗憾的是,学术界本身仿佛依旧。看看周围学术同行,无论是研究院所的高墙之内,还是大学的象牙塔里,依然停留于一边继续无休止地诟病“攀登”道路上的种种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应对的“厚黑”手段,议论着周围的某某因此而成为形形色色“计划”中的一员;一边自己照样一如既往地埋头于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填写无穷无尽的表格,尽力挤进“计划”之中。 春风不度学术界…… 然而不然。 三中全会最重要的一点当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是“资源”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毫无疑问,应该让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然如此,应该认识到,现行,以及正在继续推出的“某某计划”,大多违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应该坚决、立即予以废除。 看看其他行业如何奋起向有关部门夺回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废除有关部门的审批权,再看学术界虽口出怨言,却依然在有关部门所划定的狭小空间生存,在华山险道上攀爬( 原善扭曲的第四种类型——通天塔 ),不免为学术界汗颜。 学术界有必要,也有能力厘清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捍卫自己的权利,废除有关部门随意出台“计划”的权力,把有关部门的权力关进牢笼。博主冒昧向科学网编辑部所进之言( 向科学网编辑部进一言 )就是出于这一考虑。只有让市场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重启改革的春风吹进学术界,吹进科技界,迎接学术繁荣,迎来科学技术的第二春。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16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刘巽浩:少用肥料也不减产量不可能
热度 3 ffjjaa 2014-1-17 21:19
刘巽浩:少用肥料也不减产量不可能 范建 人要吃饭,庄稼要施肥料,天经地义。但有的专家在某地通过几年田间试验得出,减少了肥料用量并不会减少作物产量这个观点引起了质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巽浩在详解“低碳”农业的同时,作了匡正。他表示,农业上提倡“低碳”,要讲究科学,讲真话,不要迎风而上,不要简单化绝对化。农业是有生命的连续的过程,因此特别要着眼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来学术界出现的某些短平快言行,值得人们关注——    问: 当前,人们都在议论“低碳”,农业是否也要提倡“低碳”?    刘巽浩: 提倡“低碳”,这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类本身发展的需求,各行各业都要为此而努力,农业也不例外。    问: 农业提倡“低碳”在理论上是否有根据?农业上提倡“低碳”要注意什么?    刘巽浩: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在农作系统流动过程中必然会大量散逸,为了提高能流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就要从系统外投入辅助能量和物质。从理论上讲,农业要增产要发展就要增加投入,总量上就要增碳。中国人多地少,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持续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就要大幅度增加投入。   这里提倡的“低碳”,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低碳”,也就是要遵守“尽量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的经济学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循环利用各种自然与人工资源,减少浪费,减少不必要的超量投入。不能将“低碳”理解为绝对意义上的“低碳”,不能复古,不是要将现代农业回归到几千年以前的那种低投入低碳状态。      问: 有人讲,农业上化肥利用率只有30%,2/3都浪费了。因此“低碳”就首先要削减我国的化肥使用量30%—50%,有人甚至提出减少对化肥工业的补贴,引起了轰动效应和热烈争论。这可是个重大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农业生产与农用工业的动荡。你认为以上说法是否合乎可持续发展原则?    刘巽浩: 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一旦施入农田后,往往要经过十多年的长时间,才被作物吸收用尽。我们早在1990年就发表“对氮肥利用效率若干传统概念的质疑”一文(《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4期》)阐明,30%利用率只是指化肥氮被作物当季吸收的部分(称“表观利用率”),另外还有30%多经土壤吸收后被以后多年作物所利用,两者相加的化肥真实利用率达60%多(称“累加利用率”)。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一批农业生态试验站,近两年我受邀参加了对它们的评估,看到许多长期试验硕果,成绩斐然。其中,在河南的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17年的长期田间试验得出,小麦玉米氮化肥多年利用率为60%与61%(孙鸿烈主编《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p30)。中国农科院土壤肥力组在昌平的试验也给出了相似的结果。这与我们从全国大尺度研究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很遗憾,多年来舆论上一直将表观利用率误为真正的累加利用率,人云亦云,将错就错。   从“低碳”出发,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正确方法是以产定肥、配方施肥、深施肥等。   人要吃饭,庄稼要吃氮磷钾肥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的专家在某地通过几年田间试验得出,减少肥料用量并不减少作物产量,这可能吗?   由于肥料的后效期长,故短期的试验难以说明问题。即使某些短期田间试验的数据是可信的话,它也只是局部、短期、小尺度的结果,不能扩大为全局全国的大尺度结论。少量局部农田由于多年过量使用氮磷肥料,因而可以在一二年内适当减少肥料施用量,但不能因此长期化、扩大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所谓“减肥不减产”现象是靠挖取土壤养分资源库存的结果,竭泽而渔,连年这么做的话,必将导致土壤肥力减退与作物产量递减,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 少免耕是农业低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否应在我国全面推广?    刘巽浩 :近些年,我在全国南北各地看了20多个有关的少免耕的主要试验点和农民实践。看到他们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打破了年年耕翻的传统作法。少免耕节约能源,在风蚀水蚀的半干旱地区还有利于保持水土,受到农民欢迎。另一方面,各种土壤耕作措施都有它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对少免耕也不能绝对化。有的农业部门,未经过充分农艺论证,就不加区别地用十多亿元国家投资,企图在全国各地推广美国式免耕及其机具,我是不赞成的。作为现代免耕原产地的美国,当前的免耕面积也不过只占耕地的14%。全国各地各种土壤与作物对少免耕反应很不相同,连续免耕后土壤变紧实,影响根系发育与作物产量。在看到的20多个田间试验中,个别增产,个别“被增产”,多数一二年内平产或减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南北由于多年连续少耕(旋耕),出现了耕层变浅和犁底层形成,因而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现象。最好的选择是,将不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适应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例如,山东农业大学在龙口市推行两年冬小麦少耕(旋耕)+一年深翻+夏玉米免耕的三年轮耕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 现在“循环经济”成了有关低碳的热门话题,农业能不能提倡“循环”?    刘巽浩: 自然生态系统的确存在着“循环”,例如,自然生长的森林、草原,养分在它们的生态系统中实行闭合式自我循环,年复一年,生养不息。但在有人类参与的农作系统中,情况就不同了。大量的籽粒与根茎叶被移出于系统之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若不从系统外输入能量和物质,那么生存系统就难以为继,因而在农作系统中完全的自我闭合式循环是不存在的。   话又说回来,不能完全闭合循环不等于不能促进非闭合式循环,相反,在农作系统中促循环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大量可循环再生的自然资源(光热水气风等)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浪费;大量农作物的主副产品被作为“废物”丢弃;大量宝贵的化石能源和物质消耗因效率低下而浪费并污染环境。为此,我们要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投入适当的人工要素来优化资源组合,把蛋糕做大(扩汇),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节约利用各种资源(节支),从而尽可能地促进系统的物质非闭合式的循环(促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见,在农业上提倡“扩汇节支促循环”,使各种资源在农作系统中得到多层、往复、高效地利用,这是时代的要求。它不仅是“废物利用”,更不是复古倒退,它是积极的、前进的,符合中国式的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4022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中国青年报有关浙大管敏鑫被解职文章有感
热度 46 fdc1947 2013-12-12 08:08
 浙大管敏鑫教授被学校解除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本人对此的了解只是看了科学网新闻头版头条转载的《中国青年报》记载的两篇报道。我的目的只是浏览新闻,对于浙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情况一无所知,用句近年新学会的话,我只是个“打酱油的”。不过,看了该报的第二篇报道《 管敏鑫被“解聘”追踪:海归土鳖之争? 》(科学网新闻 2013-12-10 )中间的一段话,倒有了一点另外的感想。该报道说: “整天不见人,有他没他都一样。”张明新指责管敏鑫管理不作为。 (张系与管关系不和的该学院副院长——博主注) 张说,“他总觉得自己很牛,和我们讲他今天和谁喝酒,明天和谁喝酒了,都是有关系的人。他的口头禅就是‘找关系’。”但是,“他就是不和普通教授打成一片。” “我喝酒是为了谁?”管敏鑫听到这话后说。 这引出一个问题—— 把海外高层次人才招回来,担任一个具有实权的中层干部即学院负责人,究竟该做什么? 在张 明新 看来,“你不能团结教授,尤其是骨干教授,让他们安心地做好科研工作,你的作用在哪里?工作都搞不下去了啊!” 管敏鑫却认为,院长主要是打通国内学术界“高层”的关系,给学院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让教授们“有活干”,对外则是争取更多的校友资源,让学院在国际舞台学术地位上上一个台阶。 看了这段话, 本人的感想与张 明新、管敏鑫两位教授无关,与浙大 生命科学学院、与浙大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想的是: 我们靠什么来维系学术界同仁的关系? 科学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科学的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特别是在今天,孤零零的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发现。进一步地说,这种相互关系不但是交流信息、讨论看法,从而促进科学进步,而且相互关系涉及到研究经费的申请、分配,研究课题及项目的宣传等等问题,这往往影响到科学家本人、他所在的课题组以及学校等单位的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所以,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领导、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那么,我们靠什么来维系和加强这种良好的关系?在当今的中国,在各种用以维系和加强上述关系的手段和物品之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喝酒和送礼。 起初,在我们每一所大学之中,几乎都有一幢甚至几幢漂亮的大楼,名称一般为“某某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或者更加文雅一点的“某园(苑)、某某大厦”。但是,这些地方实际上只是饭店和酒,与大学的学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那里吃饭、喝酒的总是有那些大学的教授,当然更多的是学校的领导,那些人虽然不教课、不做研究,但是却毫无例外的享有教授的头衔。当然,上面那些管钱、管人、管物的“钦差大吏”也常常光临此处。如果重要一点的,那就不在那些地方了,学校里接待的档次毕竟太低。后来,大多数重要的接待都离开了这些招人显眼的地方,到那些既隐蔽又高档的地方。在觥筹交错之中,他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很好地交流,很多事情就在那里基本上确定下来。 当然,有些贵重的礼物是要另外送上门去的,需要在更加私密的环境中。另外一些则更加通行,比如,以邀请讲学为名,做一个报告摆摆样子(有的连样子都不摆),吃喝玩乐一通,再奉上一笔丰厚的某某费,甚至到某些不该去的地方“娱乐”。几次以后,双方的关系就更加亲密。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在各种奖励、科研立项、各类人物和各种机构的政策待遇等等都是分级分类的,各类之间彼此差别很大很大,这样就使掌管这些分类的的官员和参加评审的“科学家”手中握有了极大的权力。与他们有了这样的“铁”的关系,有些人就在评审时昧着良心,甚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 而最后吃亏的是中国的科学事业。 这样恶劣的关系学是中国学术界的毒瘤之一。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不管是海龟或者土鳖,主要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们对于可能为他们所用的对象,利用本单位的公共资源,到处请客送礼,变相甚至直截了当的贿赂,以达到所谓搞好关系的目的。而搞好关系的首要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尚未弄到所谓杰青的弄个杰青,地位更高一点的想办法向院士进军。不论什么桂冠或实惠,凡能够弄到的,大小不限,都往自己脑袋上面放(当然,拿出一部分来敬奉上面的有关人员是必须的)。这是许多单位学院一级领导特别是年轻领导的常见病。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本单位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 由于很多单位都在这样做,能够给单位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吃肥了的只能是掌握着权力的那极小一部分人,同时惯坏了或引坏了一部分曾经取得过一些成绩的科学家。 而这样做的年轻领导,大多数本来还是个聪明人, 如果引导得好,是有可能为科学事业多多少少做一点贡献的,现在把他们放在这样的位置,实在是害了他们自己 。 科学家之间无疑要交朋友,有友谊,但是应该是君子之间的友谊,而不是酒肉朋友之交。他们之间的友谊,表现在讨论问题、做学问方面,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时也相互帮助对方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他们也会在一起游览、会餐、喝酒,但那是业余时间私人的事情。科学家也必须公私分明。在各种同行评议时,真正的科学家总是以科学标准为上,以国家利益为重,公平公正,而决不以自己的关系远近做判断,结党营私。 去年这个时候,中央发了一个八条,使得各级领导机关明面儿上的吃喝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时下,中央有对公务接待有了一个进一步细化的规定。大学里的问题与党政机关还有一点不同,大学的领导,无论是校级的还是学院级的,都掌握着一部分所谓创收来的从而由领导支配也可以给大家发奖金的资金,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类似于企业。对于这些资金,从来就缺乏有效的监管,这也使得这些领导能够为所欲为。这是上面所说的学术界毒瘤所依赖的营养来源。我想,对于大学里的这些领导,也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监管。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大学里的许多人,实际上是站在悬崖的边缘而不自觉,有人还自以为得计,沾沾自喜。如果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严格地监管,强制地使他们回头,对于这些人真是一件幸事,对于我国的科学界也是一件幸事。  再次声明: 本人的感想与张 明新、管敏鑫两位教授无关,与浙大 生命科学学院、与浙大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24597 次阅读|41 个评论
北外女生们为学术界竖起了一面“破诺”的大旗!
热度 10 大毛忽洞 2013-11-8 09:07
北外女生们为学术界竖起了一面“破诺”的大旗! 【破诺=在自然科学领域,实现零的突破,破诺= 冲击诺贝尔奖。】 大毛忽洞认为: 北外的女生们高举袖珍牌坊, 上书“初夜算个屁”五个大字, 旗帜鲜明地为中国学术界竖起了一面“破诺”的大旗! 请听俺慢慢道来: 按照文人墨客的文雅说法, 初夜就是圆房。 中国学术界(基础研究)的多数精英们, 干的就是圆房型的科研。 为什么? 原始创新如同圆梦,跟踪研究如同圆房。 跟踪研究如同圆房,对于某个当事人来说,是第一次。 可是在人类历史中,圆房却是个被重复了无数次的经典项目。 这不, 北外的女生们向学术界破诺情结喊出了时代最强音: 圆房(初夜)算个屁, 圆梦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实现圆房需要很少的、确定的条件, 一旦条件具备,任何人都能完成这个使命。 圆房只是一个晚上的事情; 圆梦却几乎是一生的事情。 圆房属于物质层次的实践,如果文明,可归属于物质文明。 圆梦则是精神层次的实践,圆了的梦就是精神文明。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4567 次阅读|23 个评论
《云泥》4
miraridu 2013-11-2 14:35
4 钱晓湖端坐在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做着电泳,时不时瞄一眼她对面的副教授。耶鲁大学很鼓励本科生搞学术研究,可没人乐意手把手地教一个大一的小娃娃。这当然难不倒钱晓湖,学术界中一条线扯起千里远,她父母很快打听到当年她爷爷博士时代的好友的关门弟子的一个得意门生,去年被耶鲁生物系聘为副教授,刚刚建起的实验室,正是白手起家之时,怎么会拒绝一个免费劳动力。副教授的实验室在校园南边的医学院,跟姐姐钱雩在一处。她进这个实验室,钱雩还有点儿不高兴,都在一处了还不来自己的实验室,自己也方便照应提携不是?本来钱雩对钱晓湖学生物就持坚决反对态度,嫌将来出路太窄,学术界竞争太激烈,老板都是周扒皮,博士后都是杨白劳,搞不好得老死在实验台上,就算老不死,也得穷死。她跟她老公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可钱晓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这话轮不到自己来说。“我还真是个操心的命,皇上不急,急死太监。”钱雩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向她老公抱怨。 “加样加好了么?”副教授不知何时走过来。 “加……好了。您看看?” 副教授低下头,检视钱晓湖面前的设备,一方午后的阳光渗过灰蒙蒙的窗格子,照在钱晓湖身上,她眯起眼,满眼黄澄澄的光辉,燎起了副教授的一头金发。一道流光蜿蜒,勾勒出他清峻的侧脸。他用手指缓缓数过凝胶上的井道,手臂上细密的茸毛泛着轻暖的光,然而眼睛却透出深蓝的寒炽,不由得不使人动物般地紧张起来。钱晓湖有些管不住自己的眼睛,视线隐然伸出了触角,依依地在光影中流连。 他清了清嗓子,“不错,赶紧通电流吧。” “谢谢。”她松了口气。刚来这个实验室时,她不好意思照着美国做派直呼他的名字,回回“ Yes, sir. No, sir. (是,长官。不,长官) ”经常被其他人取笑,现在连名字都叫不出口了。她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傅兰泽,可没告诉他,只在实验记录上写过一次,又仔细地擦掉了。 “你做实验很用心,我想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始给你独立做点简单的课题。”他对她微笑。 “好……”她说不出口夏天她准备回家休息三个月。耶鲁课业很繁重,她每天的神经都很紧张,就盼着赶紧放暑假,回家混吃等死,如果她父亲允许的话。 “对了,我想起来还有个什么事要问你。”他皱着眉头想,脸色瞬间回到平日里的严肃。 “什么事?”在他的实验室里,她的神经也总是绷着的,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单纯的紧张。 “我在备一门给一年级学生的大课,生命科学入门,我负责生理学的那几堂。现在正在订课程大纲。”他放松了点,拉过来一把旋转椅,“你高中的时候学过动物生理么?” “作为生物课的一部分,学过。”她认真回答,“主要学的是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生理之类的东西。” “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他那双蓝眼珠注视着她,她感到自己的瞳孔在不由自主地放大,假装眼睛进了睫毛,转头揉了揉。 “我在设计一个主题,以这个主题带入生物的内容,你的意见可以给我参考。”他接着说道。 “最吸引我的应该是……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设计的精妙吧。” “噢?”他眼睛亮了一亮,椅子离她非常近,也许不是故意的。 “比如血液循环,血被心脏泵进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给细胞送氧气,又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接着进入静脉,回到心脏,又去肺部换气,再重新被心脏打进动脉。太神奇了,这么复杂微妙的机制,居然不会出错,可以正常运作几十年!”她说得兴奋起来,像意大利人一样在空中打着大手势。副教授的眼睛跟着她的手一道忽闪,她终于不那么紧张了。 “ A perfect design ( 完美设计 )。”他轻轻说道,“我就用这个主题。” “好。”她轻声回答。 “当然,”他拍了下桌子,“生物里没有完美这个概念,一切都是在进化的。不过我们不需要打击本科一年级的人。”他大笑,笑的时候也睁大着眼,永远清醒的人。 “美国高中的生物课讲得深么?”笑完以后他问道。 “我……不是在美国读的高中。”这是他第一次涉及她的生活,也许他们还能再谈下去。 “噢?”他又盯着她看,似乎有探究的欲望,“我以为你是美国人,你的英文听不出口音。” “在跑电泳呢?”钱雩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两人都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她的手已然搭上钱晓湖的肩。副教授站离开来,向她微微点头,从侧门走了出去。钱雩侧身倚至离心机旁边,望着他走远的方向,抬手转了转无名指上的婚戒。 “这个老外还挺大架子。”她朝钱晓湖说。 “没有,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对不熟的人不亲热。” “喔……那你现在跟他挺熟的了?” 钱晓湖正在把台子上的东西码好,回头道:“那倒没有,我来得不勤,他就是指导我做些小实验,要求很严格。”朝钱雩吐吐舌头。 “很难得啊,”钱雩笑笑,“我看这儿别的副教授天天都起早贪黑忙得半死,他还有工夫教你做实验。”她抹抹脸,打个哈欠,“这也是你家里的面子。” 钱晓湖笑笑不作声,两姐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钱雩时不时心不在焉地看看钟。过了一会儿,钱晓湖听见副教授在实验室的尽头跟别人说话,瞧着钱雩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舔了舔嘴唇,问:“你今天不忙么?” “嗯?还好……有个步骤要等个几十分钟,所以下来看看你。”钱雩瞟了一眼钟,“哟,也快到了,那我先走了,”她直起腰,歪过头来说,“这礼拜天还是来我家吃饭?我还请了另外两个人,我买了个大蹄膀准备红烧,再做几样家乡菜,你上次不是说想吃么?” “那我能把于倩也叫来么?不过她这个礼拜天好像要到纽约去,礼拜六行不行?”钱晓湖是外国做派,以为去人家家里吃饭带个朋友很正常随便,却不知中国人的待客,是无微不至的,多一个人便得平添好多精神与饭菜,带来的人同主人没有应当请吃饭的情分,主人当然自觉吃亏。可钱雩认识于倩,一下子居然想不出什么理由拒绝,便勉强点点头,“那就礼拜六吧。都来吧,热闹点。” “好!谢谢姐姐,”钱晓湖高兴地疾步送她到门口。在走廊里,钱雩看见副教授从他们实验室的另一道门里迈出来,目不斜视地与她擦身而过。外国男人五官长得真是好,可还是……缺点儿什么,她不自觉地抿唇微笑,避开楼道里堆积的杂物抽身出门。 她的实验室在新建的医学大楼里,两幢楼之间连着空中通道。她走向自己的实验室,沿途都是崭新锃亮的门窗设备,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咦,今天来得早么!老板怎么敢这么压榨你这个大医生。”一进门,钱雩就看见宋熙文跨在她的转椅上做数据表,登时精神了。 “看是谁压榨谁了。”宋熙文头也不抬,“今天还有个空,之后几天我都要值班,趁今天赶紧做点东西。” “那这数据表我可以帮你做么,多浪费时间。” 他手里的笔停了停,“算了,这些实验进展我要写报告的,自己做也可以多了解一点,不然到时候闹笑话可就不好了。” “唉,不是我说,你也太辛苦了点,还要值班,明年再来做这些不好么?”她站在他身旁,搭起一双手,又交握在腰间。 “明年?哪里等得及明年,我申请的 fellowship( 专科住院医生培养计划) 五月份敲定,在这之前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 “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有点像国内的少年班?本来医学院毕业十年后才能当上心脏外科教授,进了这个项目就只要五到八年,所以竞争很激烈。” “那你……有把握么?”钱雩有些担心地看着他。 “这个……当然还不能说有十足把握,毕竟我不是白人,也不是常春藤出来的。但是,如果连我都进不去,那全班就没人有资格了。”宋熙文直起脖子,揉揉眼睛,又顽皮地一挤眼,“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不是应该先装谦虚?” “咳,”钱雩装豪爽道,“小男人才装谦虚呢,不是么? ” 他俩都笑了,宋熙文接着算数据,钱雩坐在他身旁帮他整理实验记录。许久,两人都没再说话,一方午后的阳光渗过灰蒙蒙的窗格子,照在钱雩身上。她眯起眼,满眼黄澄澄的光辉,映成一个宋熙文。他略侧一侧头,漆黑的眸子生出凝墨般的亮泽,微微吊梢的眼角里溜着那么一点儿光。钱雩的笔寂寂地停下,许多久违的美好游进了她的心中,譬如诗词,譬如 暮春 ,譬如美人。冬阳烘得她额头昏昏的,她托着下巴,忽而没缘由地感到了忧伤。 而宋熙文正说了句什么,她没法不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 “我说,这个礼拜六你要改善我的什么伙食啊?”他左颊上的酒窝里浮起一朵光,她不由得向它笑了,也因为那句中文实在外行。正要开口,突然想了起来。 “这礼拜六……恐怕不行,”她烦躁地扯起发梢,“一个表妹要来我家吃饭,还有她的朋友,我得招待她们,不能请你来了。” “喔……”他放下一只脚,轻轻踢着转椅下的轮子,两张转椅下的底盘紧挨着,也不晓得他知道不知道,“我也许想见见这位表妹,和她的朋友呢?” “哈,”她干笑一声,心里开始紧张,却又被一颠一颠的,感到一点安慰。手撑在膝盖上,腰不知不觉地斜了,“就是个小孩子,一点都不懂事。”又讨好地,“下礼拜吧,我做红烧蹄膀,好么?” 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头提笔,“嗯。你等我写完这个,我们就去吃饭吧。” 医学院的每一幢楼都有走廊或天桥连接,就算下雨,也可以从任何一栋楼,一路走到医院的食堂。钱雩仰着头,跟在宋熙文身旁,脸庞反映着走廊上日光灯的燥亮。每次宋熙文来实验室干活儿,他们俩都会共进午餐。今天礼拜六,只能吃食堂。那食堂可真够难吃,每天一式一样的干冷三明治,蔫黄的沙拉,炸鸡翅,奶油浓汤,外加一锅稀里糊涂的碎牛肉煮墨西哥豆子,她还奇怪那帮医生护士怎么能天天吃得下这个呢。 不过带饭在实验室吃,也挺没意思。他们那栋楼里,带饭的都是中国人,每天中午,从各个实验室捧着饭盒鱼贯而出,围在各个办公室或休息室里的微波炉旁等着热饭,热好了大家挤在一块儿吃,一边聊着中国博士后永恒的话题:绿卡,扫货,老板,孩子。钱雩还没有孩子,也不喜欢跟着其他中国人去各大百货公司和药房扫便宜货,一提起老板和绿卡,就更加没有胃口。她来美国的年头短,在博士后圈子里算小字辈,所有人对她都有出不完的主意:对老板要善于表现,不能埋头干活,申请绿卡全靠老板,所以一定要搞好关系。钱雩的老板是个表面正派内心奸猾的老头,最倒霉的是他似乎已经察觉钱雩看穿了他这一点,每天对钱雩释放的假笑也就更僵了。她自认干活还算卖力,虽然不能像另外一个美国博士后那样一说起课题就跟唱戏似地摇头晃脑,也还听了她老公的话,不管实验有没有进展,每周都主动去跟老板请示汇报。她老公说了,科研不需要那么多脑子,只要你听老板的领导,拚命干,总有出头之日。他倒是很有想法,可实验老是不顺,履历上还不如老婆好看哩。现在老板把她安排和宋熙文一起做一个课题,将来共同作者,她排第一。她倒也不在乎这个排名,虽说她应该在乎。第一第二,虽说是共同的,别人引用的时候只会写第一作者的姓,管你后面十几二十个人。宋熙文是医生,搞科研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她钱雩可是指着发文章吃饭的。她老公千叮咛万嘱咐,跟老板汇报的时候一定要把谁做了什么交代清楚,免得后来分赃不均。她老板是搞临床出身的医科教授,本来就偏爱自己人,她这个博士后就更要学会自我保护了。 不过,近来她向老板汇报时,不像从前那样强调“我 ” 做了什么什么,而是改成“我们”了。做生物实验需要的周期很长,经常一项实验一做就得三四天,宋熙文根本没有时间。她的老板是医学院心脏外科的主任,宋熙文说过不止一次,进这个实验室就是为了跟他套关系。宋熙文不像是忘恩负义的人,而且人家是美国人,路子比她们多多了,将来没准儿还能帮她们一把?她不会吃亏的。她已经盘算得好好的了。 “今天真把我累死了。”宋熙文边走边揉眼睛,“那显微镜的度数真是强,一用就得两个小时,我都快瞎了。” “我上次教你的眼保健操你没做啊?”钱雩笑着说。“不是教你要看半小时就做眼保健操的么?” “小姐,我哪有这么多时间,下午还有事。”宋熙文眼里藏着邀宠的笑,脸上是装出来的苦恼。 钱雩最喜欢的,就是和宋熙文从实验室走到食堂的这一趟路,穿过旧楼里昏黄斑驳的走廊,一路上经过的地板越来越新,空间越来越敞,日光灯也越来越亮,快到医院的那段路,一半是玻璃窗,今天周末,又是阴天,灰扑扑的路上空空的。周一到周五,可以看见下面马路上,来卖中午饭的各色小食摊挤挤挨挨,炊烟在树枝间袅袅,地上都是排队买饭的人,就算午餐时间都快过了,队伍还是那么长——不光是图它出锅快,味道也真是好。刚来的时候,她还在摊子上买过几次饭,带回实验室里吃,有的博士后就开口了:“还是年轻人潇洒,买着吃。不过啊,带饭是既省钱,又营养啊,小钱你说是不是。”省钱的确是省钱,如果你的时间没法变成钱的话。营养么,钱雩不晓得,小摊上现做的饭,跟过了夜又在微波炉里加热过的饭比起来,哪个更没营养。后来不久,宋熙文就进了实验室,他们俩一起去吃饭倒是从不避着人,也没被人说,也许是这之后钱雩跟那些博士后们的来往就更少了,被人说了她也无从知道。宋熙文的到来,对她简直是久旱逢甘霖——这边的中国人倒是真不少,唯一关心的就是如何多快好省地过日子,外国人貌似有追求一些,可人家玩的她不会,说话她也不能全听明白,来了这么些日子,也没能交上朋友。 像他们所说的,她还很年轻,虽然同样一无所有,可至少有希望。总有一天,她会离开这个实验室,一步步,朝那光明的所在走去,支持她的,是茫然如雾般的希望:努力,努力,发文章,将来可以跟老公团聚,跟老公一起在医学院里当老板开实验室,然后,有孩子,房子,绿卡,好车,旅游,回国探亲……不能不说,钱雩是个幸福的人,她是这么的年轻,生命力是这么的充沛,精神是如此之富足。她想要的一切,在美国这片光鲜富饶的土地上,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努力,他们说现在美国名校毕业的中国人都找不到好位子,更何况她跟她老公都是土博。那些耶鲁的博士可神气着呢,正眼都不看她这样的博士后,不过她无所谓,不属于她的世界,就当不存在也罢,她只看得见自己眼前的路——她还这么年轻,才二十八岁多一点点,博士毕业已经快两年,第一个课题都快出货了——慢慢来,日子还长着哩。 “嗨!宋!”背后有个声音叫道。钱雩和宋熙文同时回头,一个穿着白大褂,口袋上挂着听诊器的红头发年轻人正向他们跑来,朝宋熙文打手势。宋熙文扬起手,和他碰了一下拳头,又使劲拍拍他的肩膀。 “好久没见你!” “是啊!”红头发激动地说,“元旦舞会之后就再没见过你了!” “在妇产科过得怎么样啊,今天接生了几个?”宋熙文咧着嘴坏笑。 “唔,现在没得接生了,我转到生殖内分泌科去了。” “哇!”宋熙文睁大了眼,“不孕不育专科!你小子等着名利双收吧!” 红头发憨憨地笑,“不说我了,你怎么样?” “还那样,为了申请那个 fellowship 而努力中。” “唔,”红头发沉吟,“那个不多日子了吧,四月底揭晓?你开始找委员会里的教授套词了没有?” “开始倒是开始了,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居然不认识我,也许我给科里贡献的时间太少了?下个月我们科要开个国际会议,我在筹办委员会里,虽然暂时没有可以发表的结果,至少能在教授们面前露露脸。”宋熙文皱着眉斟酌道。 “那最好了,你可得小心,我听说你们那组人里面有的已经开始活动了。咦!”红头发突然一拍大腿,大声说道,“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搞科研的那个实验室……你的老板,不就是你们科的头儿么!你多讨好讨好他不就完了,求别人不是绕远路么?” “别提他了。”宋熙文摇头道,“我在他实验室都大半年了,在医院里见了我居然跟不认识似的。我早知道真该去女人的实验室。” “可不是么,我听说那个谁最喜欢亚洲美男……”红头发佯装躲过宋熙文的拳头,又道,“说正经的,你很有实力,我可是看好你的,咱们可得给母校争口气啊!不能让这帮穿菱花格子毛衣的 Yankee ( 洋基,美国东北部人 ) 看扁了。” “哈哈,可不是么!”宋熙文捋着头发笑,侧身让两个推轮椅的护士经过。红头发似乎此时才注意到站在他肩后的钱雩,好奇而礼貌地点点头。 “啊,对不起。”宋熙文抱歉道,手臂伸出一个很绅士的弧度,“我一个医学院的学长,安德鲁,也在这里做住院医。这位是钱雩,她是我做研究的实验室里的博士后。” “噢,很高兴认识你。”安德鲁敷衍地客气道,也许是因为听见她不是医生?这也太多心了。她还没来得及回应,安德鲁突然抄起袖子看表,大叫:“啊,我迟到了,先走了。你有什么事,可以电邮我。拜拜!” 钱雩脸上堆起的笑还没散去,宋熙文已经转身开步了。她低头跟上,两个人都若有所思地并肩而行,许久都再没话说。终于走到食堂门口,宋熙文照例帮她拿餐盘,仿佛轻松了些,脸上又开始俏皮起来。 “想吃什么?”他们肩并肩在食堂里兜了一圈,巡视着今天的餐点,虽然是在油腻的食堂里,却像情侣散步一样。 “三明治吧,再加一碗汤,今天天儿有点冷。”她微笑道。 “今天有你喜欢的新英格兰蛤蜊汤喔,”宋熙文说,又不经意地加上,“外面天倒已经晴了。”
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泥》3
miraridu 2013-11-2 14:33
3 星期三是课最多的一天,没时间回家吃午饭,中午经常跟菊川郁史碰头。我很想告诉你我们碰头的地点是校园里那五步一家,灯影暧暧,散发着各种可可豆幽香的咖啡馆,假设我曾经进去过的话。如果坐在盖浇饭连锁店里的两个人还可以被善意地误认作朋友,那么在咖啡馆里,听着像喘息声的音乐的男女,就只能是情侣了。我和菊川郁史是绝对的好朋友,约会当然在学校食堂。 也许是临海城市水气太重的关系,西雅图的餐饮场所经常刻意营造出一种雨濛云结的气氛,我们这个全校最大,夏天刚装修好的开放式食堂也不例外。人影憧憧,人声嗡嗡,四面皆有阴风;一进去,昏天暗地,根本找不着北。可我仍然一眼就定格在他身上,永远倚着门厅第三根大柱子下的菊川郁史,脸埋在高领黑呢大衣里,一双美目映着忽起忽灭的光。 “嘿!”他看见我,整个人马上亮了起来。 “嗨。”我抬起右手,扬了扬手心,“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看你一脸喜气啊,两个 GRE 都考完了,果然不一般。” 我立刻驼背,“真的假的,我有那么肤浅么。” “嗯,”菊川递过来一个餐盘,我们踩在队伍的尾巴上。“肤浅也是一种幸福。” “可不是么。”我翻了个白眼笑道。 “现在还有什么心愿,我可以帮你实现。” “心愿?”我心中一动,抬起头看他。 “想去哪里玩,去吃什么,我带你去啊。” 我叹口气,心底的那点儿意头轻轻地沉了下去,“啥也不想。” “真的?上次不是说,想去看海景?” “这也能算是心愿?” “毕了业就是大人了,不能随心所欲地玩了。”他偏过头看着我。 我皱着眉头,小声说道,“可不是么,千辛万苦地当大人,又有什么意思。” “ “多想想高兴的事情。”他拍了拍我的腰。 “唉,你说,”我突然又有了兴致,向他撒娇道,“我还不如在一切开始之前,去跳楼算了,留个美好的幻想,你觉得如何。” 沉默。等了仿佛许久,我又一次抬头,他果然如我所料地那样面带微笑正视前方,毫无要回话的迹象。每当我有哪怕一点点离经叛道,他十有八九不做理会。这沉默不知是源于他太少的幽默,还是太多的宽容。我像个在空谷中静候足音的人,远眺百里无人,踢踏两下,聊以自娱。 我的老家武汉有一句话叫体面苕,用来形容长得帅又有体面,但是脑子不好的男人。有时候我觉得菊川郁史是个大大的体面苕,有时候又觉得,脑子不好的,是我自己。 “我听说你们去庆祝了?”他突然想起似地换了个话题。 “谁说的?张洒?” “昨天在路上碰见她,正好一起去邮局。”他捋了捋头发,“好久没看到她了。” 我抿着嘴,“明明上礼拜六才刚看见。” 他笑了笑。“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去,怎么样?我知道港区有家南洋料理很棒。” “我最讨厌吃南洋料理了。”不知道为什么态度这么恶劣,只是刹那间对他厌恶极了。也许不是那个意思,也许就是那个意思,神经紧张了太久,内分泌开始控制大脑。 菊川脸上的一丝错愕随即被眉毛撩走,“那就去吃别的,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吃完饭以后菊川郁史有事先走了,留我一个人在落地窗旁喝咖啡,说好了明天一起吃晚饭。我手捧一杯摩卡,阴郁地望着从对面工程楼里鱼贯而出的学生,多数是男生,活泼的,稳健的,踏着青春的脚步而不自知的男生。再过半个小时,林若嘉会在这窗前出现,跟我一起去上课。什么时候我的生命里流连过那么多的青春,那么多的可能?什么时候我的生命中只剩下这几个烂人?像回转寿司店里你最不想吃,但是永远在眼前巡回出现的那几盘。我用手心支着头,阴郁已经是我的极限,如此下去真的要抓狂了。我需要希望,我需要逃离,还有两个学期,就可以毕业。它 最好 是放我毕业。 跟林若嘉一起上的这门课叫“动物生理学”,教科书厚得可以砸死人,其实就是摘出我们大一基础课用的课本里的几个章节,每句加上几遍车轱辘话而已。上了两年大学之后,我已经知道什么课的书必须买,什么课则可以省钱,好在美国大学上课不用带课本,记笔记就成。我和林若嘉找了两个中间的位子坐下,前排已经刷刷竖起好几个笔记本电脑,清一色苹果牌儿的。 “ 你还记得这个讲堂么? ” 坐下来之后林若嘉问我。 “ 我很多课都在这儿上的。”我懒得想。 “ 我们一起在这儿上的生物 180 ,第一天坐在一起。 ” 她望着讲台说, “ 那个时候还不认识你,教授在开课前说他统计了一下开学前发给我们的问卷,发现我们之中有很多人的经历都很独特。他说,很高兴能在这所学校教我们这样有意思的学生,哈佛的学生估计会在问卷上写, “ 我父亲是个银行家,我母亲是个主妇,我住在有钱人的郊区。 ” “ 我记得的。那个老师是个白痴。 ” “ 对,在大家都欢呼的时候,我听到你在冷笑,用中文说‘拜托’。 ” 林若嘉低头浅笑, “ 那天我们就认识了喔。 ” 我也记得那天,记得那个不知为何对哈佛有如此酸沤心理的教授。这门课上了已经有一半,她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个?林若嘉说话一贯婉约,像是话音之后还拖着个影子,我总得费劲地想想,影子里带着什么双关,该如何得体作答。认识她已经三年多,几乎每天都有一起上的课,在同一个实验室干活,我们却仍然没法做朋友。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的林若嘉,也是在如此低头浅笑。她低头习惯向左,我扬头习惯向右。如果那天我们的座位对调,也许就没有后来。也许,说不定还会有后来的后来。 那时候多么年轻啊,才十八岁。一晃三年了,我们都老了。 “你现在是不是都懒得听课了。”林若嘉打破我的无语。 “怎么可能,我又没有被什么学校录取,哪里敢那么嚣张。”我谨慎回答。 “这门课要背的东西好多,期末考试应该会死得很惨。”她从书包里搬出课本,胡乱翻翻,叹了口气。 “还好吧,应该不难背的。”我凑过去看。 林若嘉鼻子里委婉地哼了一声,“ Honors program (荣誉课程) 的水平果然不一样。 ” 跟女人来往,就是这点不好。你比她差,她就看不上你,你比她强,她就嫉妒你,一点幽默感都受不了。这点曾经被孔夫子概括过,过了两千年仍然没有进步。 “你待会儿要去实验室工作么?”我换个话题道。 林若嘉打个哈欠,“今天不去了,我等下要回家睡觉。” 通往我实验室的电梯里,经常散发着茶叶幽香。乘这部电梯已有两年,从来没有在里面碰到过手捧茶叶杯的人,实在很诡异。我把这部电梯命名为“碧螺春之死”,并暗暗期待着某种奇遇。实验室在医学楼的第十七层,上升与下降同样的漫长,我总是不能自已地打量着其他人,日复一日地遭遇漠然的目光。可惜啊,在这个地方,只有我这么一个情种。 我干活的实验室规模算是大的,有两个门对门的实验房,三个工作间,一个办公室。虽说地方大,空间却很局促,问题不在于人员多,而是太杂。我的老板是个非常非常成功的人,和所有其他非常非常成功的人一样,狡兔三窟,并且喜欢把他的手下在这三个兔儿窝里来回提溜,免得哪个待得太舒服了。这些暂住人员第一不负责实验室的管理,第二不负责自备公德心,经常哪个仪器就神秘地坏了,或者哪瓶硫酸就公然地倒在别人珍贵的样品上了,搞得后来没有博士生愿意来了。这也没啥,因为我老板那另外俩地儿的兔子多得都开始吃窝边草了,巴不得往我们这儿挤呢。如今那间大的实验房里挤了十来个从他手下那两个实验室“交换”来的博士生与博士后,隔三岔五的还给捎来几位关系实验室的各类“访问”学者。而小的这间实验房只有仨人,我,林若嘉,和带我们的博士后老杨。 老杨其实并不老,大概三十岁的样子。他从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随即赴美留学,二十八岁已然拥有美国名校的博士头衔,当时应该是很风光的。老杨醉心学术,毕业后自然走上博士后这条路。许多人以为博士后是个学位,其实博士后乃博士的延续,目的是再攒些学术文章,因为现今生物博士生严重过剩,单凭博士的资格已经不足以竞争助理教授的位置了。学术界就像一个森然而壅塞的后宫,主管赏发研究经费的,譬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皇上,必须不停申请各项经费以维持生计的教授们是嫔妃,教授之下的研究员,博士后,学生们,则根据是否有能力升迁或转行,为太监宫女杂役不等。博士后相当于合同工,一般三年就要走人,生物系教授的平均博士后经历是五年,也就是说从博士毕业到谋得一份正经职位,必须搬至少三次家。俗话说三搬当一烧,这也许是老杨总穿着那么几件衬衫的原因。他似乎没什么爱好,也没听说有什么朋友,身边最亲近的是一部手提电脑,里面存得满满的实验数据与文献。我们实验室有个好传统,刚来的人第一次参加组会时要详细介绍自己之前研究的课题,课题这种东西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做的人自己,别人都听不懂,解释得越详细,大家越听不懂,只有老杨,不仅听得懂,还能当场提出一串连发言人都听不懂的问题。可惜老杨这人比较黔驴,平日里唯唯诺诺,实验室的杂活儿都被推给他,组会上向老板表功的却总是别人,先前被他那个下马威镇住的新人们,往往很快被教唆得学会使唤起他来。也就是我和林若嘉,看他可怜,又想讨好他,时不时见义勇为一番。 按说本科生搞科研,用不着太拚命,没人指望我们真能出成果发文章,大家都是为了混个资历,向教授、博士后讨得一两封推荐信而已。申请研究生,只要不是眼睛只盯着那几所名校,根本没问题。假使没有一个资历几乎与我相当,申请着同样专业,眼睛和我一样只盯着那几所名校的林若嘉,我的日子也许就不会这么难熬了。 星期三一般是不做实验的,今天不知怎么了,有些寂寞,有点心虚,想找个人说说闲话,看看老杨,反正林若嘉也不会来。没想到实验室一个人也没有,才想起来下午系里有个什么研讨会。我戴上手套,从冰箱里慢慢拿出样品,开动机器,在封闭冰冷、灰凄凄的隔离间里,步步难移。我每天 怀着一个秘密走进这庞大错综的生物系,那就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课题 。我在拍一场无名的戏,演一个被湮没的人,桥段则是在实验室打杂。当然,看了几篇文献之后,大概也许能把那几个关键词的因果关系搞清楚,可过几天就会又忘得一干二净。我去读博士,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是这块料么?大学都快毕业了还不晓得这辈子要怎么活,再拖个五年就能想得出来么?一切来得太容易了,我戏剧性地扶住桌沿。就这样被名校的大光环吸引过去,飞蛾扑火一样。可是不读博士,我的前途又在哪里。窗外的天空开始落雨,一阵寒气从背后袭来,老杨随着脚步声出现在眼前。 “今天怎么来了?”他习惯性地扶扶眼镜。他在中国男人里算是高的了,五官也长得不错,一管鼻子尤其漂亮,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甚至以为他某些角度颇似大泽隆夫,特别是大泽在某日剧里演的一个弱智。可惜看老杨看久了,你会发觉他不晓得哪里就是看着有些不足,我想是气场。也许历练历练会好些,可现在不行,一看就是个博士后,绝不可能是教授,或者医生,或者其他受人尊敬的人。 “噢,今天没什么事,想把周末的提前做完。” “周末有事?” “没有,”我把橡皮手套拉一拉紧,“就是跟我同屋去买菜。” “你一般去哪儿买呢?”老杨还在盯着我的手,他并不是个擅长闲谈的人,和林若嘉仿佛好些。 “我一般去唐人街那个日本超市,”我说,又解释道,“因为公车到不了中国超市。” “噢,”他笑笑,“我也去那个日本超市。那儿东西齐全,也很新鲜。你们什么时候去?我可以开车送你们。” “这样啊?”其实这三年来我都是和菊川郁史一起去买菜,偶尔捎上张洒,实在推不掉的时候。“那谢谢你了,什么时候我们要去,就给你打电话吧。” “好,你要去的时候跟若嘉说一声就行了,我经常带她去。”老杨一说完,脸色就变了。嘴唇紧皱了那么一下,似乎很后悔。 我咳嗽了一声,抹不掉一脸的惊讶,从不晓得他们俩居然还有私交。“好的,我跟她说去。” “其实也没去过几次,最近……才带她的,这不是已经冬天了么,天冷,拎着那么多东西不方便。”老杨又扶了扶眼镜,眼睛在镜片后不停地眨。 我出于礼貌地笑了笑,走到窗前开收音机,“是啊,今年冬天特别冷。” 作者:iku澈 标题:《我的大学》 讨论区:风华书画 每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系恐怕都会看到这种现象,有潜力,效益高的科系会被安置在设备好,明亮宽敞的“医学楼”,相对成熟的科系则留在日趋杂乱昏黄的“生物系楼”。我所说的“楼”,并不是文学系那些洋溢着欧陆风情的小洋楼,也不是物理系那板砖似的写字楼,而是由一栋栋高四层以上,每层内有至少三排房间,上吐白烟阵阵,下闻机器隆隆的综合厂房所衔接而成的庞大建筑群。这些楼里的日光灯永远晦暗不明,条条走廊缦回幽长,玻璃窗上的浮尘吸附着太阳光,透衬着阴白的墙。生物系的过道里穿梭的人很多,走至面对面才认得清脸,不过一般凭形象就能看出身份。奇装异服的/身上有任何饰品或名牌的/男的脸要么刮得干干净净要么留着帅气胡子的,女的梳过头染过发描过眉眼的,这是学生;头发毛糙肤色暗沉,或者白得像卫生纸的/每天穿牛仔裤跑步鞋,看着却非常没条儿的/大白天都像是精神头儿出了窍的/见了学生就一脸没好气的,这是“科学工作者”,也就是博士生,博士后,和大小的技术员与研究员;有点儿驼背步履却异常轻疾的/目不斜视端着俩儿鼻孔的/无论说话咳嗽打喷嚏都特激烈的/就算三伏天也穿着不合身的过时西装打领带的/一见了学生就满脸真诚地堆上假笑的,这就是正教授了。 《华》
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中的夫妻店现象
热度 21 老李 2013-10-27 02:39
合作是当下科学界的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但达成有效的合作,其内在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记得看过一本美国科学院院士阿克塞尔罗德写的书,通过博弈论来研究合作,采用的手段是计算机模拟,很符合当代科学研究的特征,但是人文学者或许能够从形而上层面去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做也许更有意义。我一直有个偏见:即当下的科学界,由于缺少思想,往往用高度的数学化来掩盖思想的贫乏。也许这句话有点偏激,但是从思想层面去探讨这个问题还是有意义的,恰好小组里有一名学生在做合作问题。借着这个话题,聊一点另类的合作:学术界中夫妻店现象,为他的论文提供点线索。 这些年见过一些学术界的夫妻店,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哲学界就有几对,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三对,他们的学术表现都不俗。夫妻店模式的合作,由于合作双方是夫妻,导致这类合作比普通合作简单许多,而且效率更高:简单地说:原因就是合作成本比较低(诸如考察成本等在婚前就解决了,哈哈哈)。由此,可以推论:成本约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法则。这几日由于修改文章的需要,查阅一点资料,恰好又遇到一对夫妻店,同样印证了这里的观点。 约翰。图比(John Tooby)是美国人类学家,这哥们1989年哈佛博士毕业,从事人类学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目前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工作。琳达。科斯米迪斯(Leda Cosmides,1957-),是美国心理学家,1985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供职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这俩口子成立了一个中心:进化心理学研究中心(USCB)。一查两口子的简历,好家伙:两口子获奖一堆,合作发表文章几百篇(实在没有时间去数),承担有几项重大项目,最大一笔上千万刀,乖乖,合作的力量真大啊! 之所以关注这俩口子,是因为我们最近的工作涉及到他们的一点工作,即多模块理论。对此,我们并不认同他们的说法,不过他们提出的欺骗者侦查模块还是很好玩的。下面这本书让他们获得巨大名声。 Barkow, J., Cosmides, L. Tooby, J., (Eds.) (1992).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10-27凌晨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就是琳达和图比,照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16951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学术界的“去魅”与坚忍
shangzh 2013-10-24 16:53
转自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38132/ 一九一八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给青年学生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出人意料,在演讲一开头,韦伯就告诫学生,“众多平庸之辈无疑在大学扮演重要角色”。在打算进入学术界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       我第一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不由去想象,如果刚进大学,遇到韦伯说了这些话,会有怎样的反应。那个时候,我是相信学术界的神圣,相信象牙塔与尘世的隔离。我想我肯定会激愤地表达对韦伯的不满,嘲笑他虚无。可慢慢地,我的想法开始改变。大二的暑假,在中科院实习,看到那里的研究生边不紧不慢地做实验边闲聊奥运赛事;问他们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他们的答案是可以发很好的论文。当时就很失望,开始怀疑象牙塔只是一些人修了一座城堡,把大众隔在城墙外面,城门上挂着“城内在从事神圣事业,闲人勿入”的牌子。其实城内做的事,也毫无神圣可言。后来在美国读博,耳闻亲历了一些事情,发现许多头顶光环的学术界大人物,许多发在《自然》,《科学》上的研究,也不过如此。我开始觉得,学术界的现状,的确为韦伯的话做了注脚。有时候会感叹,那个纯真地为学术而学术的年代,已经尘封在了历史之中。其实我心下清楚的,这个想法也只是自欺欺人,那个年代,也许从来就没有有过。牛顿和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发明权之争的故事,不就是明证吗?最近,《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又刊登了一篇文章,追溯了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科学界的一段公案。在那个启蒙的年代,那个崇尚知识、理性、光明的年代,学术界同样也有不光明的故事。       这出大戏的三个主角克莱罗、达郎贝尔和欧拉,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欧拉是数学的一代宗师,几乎数学所有重要分支,都有名为欧拉的公式或者定理。我还记得大一的一个傍晚,我边散步边想到欧拉公式可以完全用级数展开严格证明出来,看着落日洒下的余晖,竟生出神秘奇幻的美感。 达朗贝尔是法国著名数学家,也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里程碑式著作,他为《百科全书》撰写的导论,以一览众山小的气概,阐述人类思维的结构,也是研究启蒙思想必读的文献。克莱罗虽然名声稍逊,但也是数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九岁开始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十六岁发表关于二重曲率曲面的论文,十八岁即破格进入法国科学院。       把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联系到这桩公案的,是一个天文问题:如何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去解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由于月球同时受太阳和地球的吸引,实际计算极其复杂,而且计算结果与天文观测并不相符。克莱罗、达朗贝尔和欧拉都认为,只有对万有引力定律加以修正,才可以解释月球的运动。一七四七年十一月,克莱罗在法国科学院公布了他的方案:万有引力定律必须添上一个项。六个月后,克莱罗发现以前理论和观察的偏差,是由于计算时忽略一个不该忽略的项。 于是在四九年春,克莱罗在法国科学院宣布收回了最初的论文,并称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就完全可以解释月球的运动。克莱罗没有公布计算的过程,但出于谨慎,同在法国科学院的达朗贝尔在当天下午,也宣布撤回自己原先的论文。尽管直到五一年初,达朗贝尔还是没有办法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解释月球的轨道,但在编辑《百科全书》相关辞条的时候,达朗贝尔含混地说,自己找到了这个办法。而由于克莱罗在通信中有意的隐瞒,远在瑞士欧拉压根就不知道克莱罗已经有了新的结果。直到后来,一个听了克莱罗报告的青年天文学家告诉了欧拉这件事情。欧拉立即给克莱罗写信,询问计算的方法。克莱罗的回信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叫欧拉放心,他的论文马上就会发表。       可是过了许久,克莱罗没了消息。欧拉有些等不及了,于是利用人脉,让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出面,举办“万有引力定律和月球运动”的有奖论文竞赛。然后欧拉像路人甲一样,分别写信给克莱罗和达朗贝尔,鼓励他们参赛。这样身为秘密评委的欧拉就有机会看到他们的计算方法。达朗贝尔自然没有参赛,克莱罗则提交了他的论文。欧拉很快意识到克莱罗的确解决了这个问题。受克莱罗方法的启发,欧拉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欧拉先试图把自己的论文和克莱罗的论文一同在圣彼得堡发表。后来听说在柏林可以很快出版,又把手稿要回。可是柏林的出版计划意外流产,欧拉的论文,最后只好于五三年,在圣彼得堡发表。此时克莱罗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好几个月。       五四年,达朗贝尔出版了专著《宇宙体系的几个要点研究》,其中就包括对月球轨道的研究。老谋深算的达朗贝尔在序言中,只字不提克莱罗在四九年就宣布了结果,也不提一年前欧拉论文的发表,而宣称自己早在五一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万有引力精确计算出月球的轨道,是科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现,欧拉的方法,对航海者通过月亮确定自己的经纬度,还有直接的帮助,有力的推动了当时航海业的发展。但是这个光明发现背后的故事,却有些灰暗。为了让科学界和公众认为自己是最早的发现者,这些欧洲顶级的大学者,不惜利用自己的特权,去施展一些小伎俩。类似的故事,在当代科学界同样反复发生。比如高温超导材料发现之争,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朱经武、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以及德国诺贝尔奖得主穆勒,都扮演了不光彩角色。有兴趣的可以看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管惟炎的回忆。       可是八卦是别人的,路却要自己走。作为学术界中的一员,如何看待学术界不光彩的一面,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学术,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妨再回到韦伯那里来。韦伯并没有把学术界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制度,在韦伯看来,“这是人类合作,特别是若干组织间合作的规律中所固有的。”人谋取私利,是普遍的,既然学术界是由人组成的,指望现实中的学术界,神圣高洁,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韦伯说,现代是一个学术“去魅化”的时代。在人类社会早期,知识主要掌握在先知巫师祭司的手中。知识是和神圣、超自然力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但中世纪以后,知识学术的神圣神秘性就开始消失了。知识就是客观的知识,学术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并预计以后会怎样的东西。所谓的神圣性,所谓的科学的价值,都是人赋予的。“知识即美德”,不过是早已破碎的梦。       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是悲观的。一些和我经历相似的人,目睹了那些大牛做出与身份不符的事情时,也无比的失望。甚至会问,如果学术界和商业界一样,充斥着对名利的追逐,我们放弃挣钱的机会,去做这些清苦的事情,意义又何在呢?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哀叹学术界没有任何神圣可言,梦破碎后的失落让人心灰意冷。另一种则想,既然大牛尚且如此,自己又何必坚守原有的道德底线呢?然而韦伯还认为,学术“去鬽”不是说在现代,神不存在了,而是说现代不是一神而是多神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给同一个事物赋予不同意义。你可以认为科学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是伟大的;可以认为科学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是有用的;你也可以认为科学是谋生的饭碗,发表论文时追求荣誉的坦途。不管怎样,你只要承认价值的多元,那就不得不承认,学术界的种种丑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在于神圣是否存在,而在于不适当的期待。把神圣的希望寄托在学术上,是虚幻的,把学术上的成就与人格的高尚直接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但这只是否定了学术界作为一个整体神圣的可能。多神的时代还意味着,这是一个自己做自己上帝的时代,个人给自己的学术活动,赋予神圣的意义,是可能的。学术界固然不是红日当头的晴空,但不排除有零星闪烁的星光,给暗夜添上光亮。就像月球轨道公案说明的,我们不需要把大牛当做人格的榜样,也不必在他们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我们也不能把自己赋予学术的价值,强加到别人的头上,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沾沾自喜,甚至把它作为自己成就不如他人的借口。更重要的是,个人如果真的给学术赋予了一定的价值,就要忍受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的代价。因为在竞争中,一些选择比另一些选择更容易处在有利的地位。我想,这也是韦伯一开头就给学生泼冷水的原因。       最后想说的,是一点个人的经验。我给物理赋予的意义是,它找到了一个从美的角度去理解自然。我只能确信的说,它对我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别人怎样认为,是另外一回事。在学术经历中,遇到的导师、合作者,和自己价值观是相悖,还是相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运,并不能完全由个人的选择决定。虽然到目前为止,我的运气还不坏,但可以想象,只要没有脱离学术,和一些违心的事情扯上联系,以后还是很难避免的。我不认为因为一些学术界的黑暗而退出,是负责的行为,这只能让自己远离喜爱的东西;另一方面,不管怎样地身不由己,作为参与者,我也是难辞其咎的。对于这个悖论的问题,我没有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也许只是默默承担自己的责任。我想在“去魅”了的学术界,坚忍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闻事件彻底暴露了中国学术界的烂摊子
热度 8 taideng 2013-10-24 16:48
第一,这不是一场学术纠纷,而是利益纠纷。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学术界内部居然都不认同,或者不愿认同。不少人看热闹,对事实的真相全貌不去探索,而是who care。不少人提出“不问动机,只问真相”或类似观点,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说清楚是不是造假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请问,没有动机的真相算不算全部真相,部分真相算不算真相,这种真相的选择性是否可以接受;再有,提出不问动机的同时是不是已经默认王的动机有问题? 第二,全社会头脑简单,非此即彼。把法律看得过于神圣,法律如果真的神圣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腐败的官员呢?再有, 分不清法律和道德,随意的在道德上绑架别人,如果任其发展,不是汇聚民意,而是多数暴政。 只要不捏造数据,不篡改数据,就没有触犯科研的法律。闻老师的文章对raw data进行了一定的“选择 ”,但他的选择不是毫无根据的,这是一种数据处理的方式,这是一种argument,这同时也涉及论文的写作、用词的分寸等问题。有点说不太清楚的内容在90%以上的refereed papers中是存在的,须知 处理数据的方法只许 得到同行的认可,而非外行人的认可。 可以理解为这是对科研成果的“包装、美化”,但这种把最漂亮的结果拿给别人看在当前学术界是非常流行的。有些大牛在这方面的水平真的是炉火纯青,以致与他讨论时,进办公室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板上钉钉是对的,但出来后觉得自己这么stupid,事后觉得他更牛。这有时是科研的一种乐趣。 具体到这件事,你如果是审稿人可以提出质疑,可以把他的文章毙掉;你如果是潜在的作者可以不署名;你如果是同行,可以对他的成果怀疑,可以不引用,可以私下交流等;你也可以东风破我比东风还破。 总之,通过此事可以发现中国的学术界真是个烂摊子,集中表现为相当多的从业者(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人员)是科学科研的门外汉。总觉得科学是真理、科学必须正确,因此,论文必须无懈可击。实际上呢,科学不代表正确,发表的文章只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而非真理的总结。对这些门外汉我想说的是,请不要用所谓的严谨性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在南京大学的bbs上,倒是同情闻老师的较多,说明中国未来的学术还是有希望的。
5986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应有自我纠错与独立评断的能力
热度 24 Majorite 2013-10-24 10:31
中国学术界应有自我纠错与独立评断的能力 10月13日、14日,教育部、中科院两拨调查力量先后奔赴南京大学调查王牧举报闻海虎学术造假的问题。 中国 教育部与中科院 的调查报告会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做出是否撤稿的决定之前公布吗? 不会, 这样可能性很小, 我个人这么认为。 教育部与中科院之所以迄今尚没有发表 调查报告,我猜测主要可能是在等待 《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辑的决定,如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决定撤除 闻海虎的论文,则中国的调查报告就会跟进,做出 “有问题的”报告。若 《Nature Communications》决定不撤除此文,仅刊登纠正启事,则 中国的调查报告就会说 闻海虎的问题不大,息事宁人,等等。 中国 教育部与中科院不应 失去自我纠错、独立评断的能力,一味地过分的依赖国外的评价。外国人说好,我们就跟着叫好。外国期刊不 撤稿,那么论文就 没 问题。 中国科学界首先要建立自信,才能走向原创性道路。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3819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术界的一种退出机制
热度 1 blownsand 2013-10-21 12:04
博文“ 我为什么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 ”里面讲了一句很好的话: 科学道德的底线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触碰 。 如果触及学术道德红线该怎么办?要么主动结束自己的科研生涯,要么由学术共同体强制其退出。只有如此,中国梦中的科学部分才可能实现。
19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亚健康----中国学术界的‘特色’?
热度 1 lin602 2013-10-10 07:39
几年前一位有官位教授申报院士,过三关斩五将,最后关头,被自己的众多同事们实名签名反对,最后‘未登顶’。具体什么内容我不太清楚。后来又申报一次,不过,这次更惨,第二轮都没有进。 挺有意思的,就象战场一样,没有‘死于敌人’而死于‘战友’。 不过,知道内情的人,对这种签名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这种签名反映的情况,院士管理部门肯定是查实的,而且肯定有软肋,否则没有理由将其‘拉下马’。 就选举院士的事,有人为之自杀,有人看破红尘,有人连续作战,还有人送钱拉关系(近期贪官张曙光就是例子,其他的就不说了)。 当然院士中大多数人对中国的科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学术界目前的问题是‘有权就有利’,‘先照顾好自己’。因此造成了学术界的许多乱象,也造成了许多人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甚至研究生们不正常的‘心理灰暗’,这在科学网及其他网上有所反映。 心里不平衡、不平静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疾病’,中国学术界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 不少故事内含着学术界的不和谐甚至内讧。
22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真正的中国好声音:一个敢讲真话的国内大学教授
热度 3 twhlw 2013-10-4 01:58
中国政法大学郭世佑教授: 谈教育很伤感没面子太累对于教育的问题我不愿意谈,因为教育使我们没面子,谈教育很伤感。在西方国家,有几个最有面子的职业,包括教育、司法、医疗,但在我们国家这些职业是最没有面子的。在高校教了三四十年书,我感觉年龄大了,改行是来不急了。不然,我真的想改行,没面子也太累。我再说明一点,我自己读的书很少,讲这个题目还是有些难度的。只能根据我们对职业的感受,说点真话,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教育问题,我们国家渊源流长,我们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语言,直到今天还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血液,我们的古人很重视教育。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情感,第二是语言,第三是教育。后来发现,动物也有语言,只是你听不懂,并不等于没有。动物也有情感,动物对孩子的关爱有时很感动人,我到青岛农业大学去参观,了解到很多的故事,我还做过笔记,人类可能还不如它们。而且,动物保护孩子还很有智慧。动物也是有教育的,这个教育当然是广义的。但人类除了生存还有文化,文化就有传承、教化功能,这方面就是人类的专利了。 《孟子》讲过,如果只是吃饱饭,穿暖衣服,住房住的舒服,没有教化,那跟禽兽差不多。“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后面这五句话,就是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才有的。人类存在这些规则,这些差别,就要靠教化。《孟子》说的“教以人伦”,人伦,乃人类专利,禽兽有无“兽伦”,恐怕还是未知数。《荀子》也讲过,水火它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它有生命但是它不知,没有知觉的知。禽兽有知但是没有义。人有情,源于哪里?靠教育,靠教化。《荀子》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谷就是稻谷,收割。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柏拉图讲,与其不知教育,还不如不生。为什么?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既然人和禽兽的差别就是教育,如果不教育,“教以人伦”,人还能成其为人吗?这是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我的想法是,不管我们的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包括教育部,每年评出了多少精品教程、课程,每年评出了多少名师,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包括我们的教师自己作为教育者,包括学生,都对我们的教育不满意?尽管不满意,每年有关部门还要继续评下去,他们评下去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千方百计,包括官僚富商们,他们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送到美国去?这是第一个我想讲的话题。 爱孩 子的方式目的有差别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层面我们都是缺失的。从家庭教育来看,因为家长、家庭差别很大,所以很难统一来归纳它。前两天,有一位湖北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民办学校专门招收留守学生,就是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孩子。这个副校长给我提供一些信息,说他很感慨也很焦虑,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什么家教,爷爷奶奶管不住。他们很调皮,很小就交给了寄宿学校。有的孩子尽管很聪明,成绩也特别好,但是他老打架。为什么?因为只有打架,老师才会去找家长,家长才会给他打电话。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他要打架。我们在座的,如果有孩子流落在老家,可以多打打电话。广州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提供了一个资料。他说,一个父亲带着4岁的孩子去超市里买东西,那孩子推着个购物车,稍微把父亲的路拦了一下,这个父亲给4岁的儿子扬手就是一个耳光,这也是家教?它肯定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家教的状态我还在怀疑,到底是有还是无?如果有的话,可能还要进行分类,有三个现象值得注意。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爱孩子一般没什么问题,除非个别人的心理有毛病。但是爱的方式,爱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大差别。有的人为了养老有依靠,觉得生一个不够,要多生几个。但有的人会把美好的童年送给孩子,保护孩子;有的人肆意摧残孩子的童年。在爱孩子的具体过程中,有的爱的太细,什么都管,如全职保姆。有的爱的太粗,不太管,把家长会交给别人去开,如果我是这个家庭的孩子,这种行为会对我带来伤害,我宁愿逃离这个学校不读书。因为,没有家长,我在同学们面前不平等,我没有面子。何谓“家教”?家庭教育,本来就是我们父辈包括外婆、外公、奶奶、爷爷、还有其他舅舅、阿姨、共同来对晚辈的一种表率。现在变成了什么?变成大学生到家庭来辅导功课的一种有偿服务。“家教”这个词的内容已经变了,这个词的变迁,既记载着社会的进步,也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强势与家长角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商业化。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其实很受重视,无论是耕读传家也好,还是没文化或者没钱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有家教方面的内容。耕读传家,知书达礼。家庭贫苦的人家也会羡慕别人读书、识字,不会嘲笑别人,不会以无知为荣。 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老师,把旧社会丑化的太过分了。历史在嘲笑我们。我们提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山先生发明了中山装,它有四个口袋,里面装着“礼义廉耻”四个字。《曾国藩》我们都在学它,领导们也在学它。有一届中央政治局还把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人手一册。我想《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就很简单,强调八个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早就是早起,扫是扫地,早晨起来扫地劳动。考是拜祖先,宝是处理好邻居的关系,跟邻居打招呼,把邻居当宝贝。书,就是读书。蔬是种蔬菜,摘蔬菜。养鱼养猪,其实就是劳动,还有教人礼貌,不一定钻研高深的学问,就是作一个本分朴实的劳动者,自食其力,能知好歹,有敬畏之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动词,要广大光鲜的道德,亲民在这里是新民,同老百姓一同进步。止于至善,善是达到最终的目的和境界。《八目》说的是读书人,八个词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它是以修身为原点,“平”什么?平天下。修身是关键。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把孩子捧成太阳,这是不行的,这很危险。我的想法就是,如果你想毁掉你的孩子,你就溺爱他,你就把他当成太阳捧起来,他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毁掉他就会容易。等他长大以后,他会抱怨你。美国家庭教育有12条法则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成为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接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3.善于与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4.家庭要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5.尊重孩子的爱好;6.按照孩子的水平,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下面我谈谈美国家庭教育的12条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归属,要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光是不离婚,还不能每天吵架。在中国,畸形家庭比较多,父母哪怕不吵架,不说话搞冷战的不少。 第二个法则是希望,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而不是你考不上重点中学你就完蛋,你就没有前途。 第三个法则是力量,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你在孩子面前逞能算什么本事?孩子本身就是个弱者。 第四个法则是管理,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中国很多家长,只有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不管,甚至嫖娼也没问题。 第五个法则是倾听,尽量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很多家长缺乏同孩子平等对话和耐心。 第六个法则是榜样,你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第七个法则是求同存异,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孩子世界的看法,有时候会启发你,我们千万别低估了。 第八个法则是要慎罚,谨慎行使惩罚孩子的权力。因为惩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报复心理。 我举个例子。我的孩子就曾经遇到过。她在小学六年级时,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我女儿插嘴回答问题,惹怒了女老师,她走到我女儿的桌前,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让她放学的时候才捡。这也是教育?会怎样伤害到我们的孩子?这个学校还是在杭州,那别的地方会怎样惩罚孩子?只有无能的老师才会惩罚孩子! 第九个法则是行为的分析,孩子做了坏事,你要跟他分析,这种行为的危害是什么?如果你不告诉他,这会成为一个习惯。如果孩子打架赢了,家长还表扬他“男子汉”,孩子就会经常犯错误。这个“Idea”很重要,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千万别小看一些小事情。 第十个法则是结构。要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第十一个法则是距离,要适当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但这个距离不是心理距离,心理不应该有任何距离,只是物理意义的距离。 第十二个法则是“四何”,在任何情况下,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很多家长很忙,顾不上管孩子,那你结婚的时候你怎么不委托别人? 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品德、修养的培育,一个未来公民的习惯。包括对道德和法律边界的掌握, 这是在美国。我们再看看邻国日本。不要让孩子拼命去考试现在有很多人很讨厌日本,但它比你强知道吗?强在哪里?首先就是教育。国际权威机构表明,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和制度保障,日本排在第一位。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家庭教育手册》,通俗易懂,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当然还有针对性。我不知道《家庭教育手册》翻译成中文没有?如果没有,我们下半年争取把版权申请过来,让中国的家长学习一下。《家庭教育手册》告诉家长,通过调查研究,孩子最大的愿望不是考重点中学,而是想让家人愉快的过日子。不珍惜自己,你也不会珍惜孩子。家长在忙什么?要有效利用孩子去托儿所的时间,去调整你身心和健康。你不要把开家长会作为一个负担。家长会我再忙我都会去。不要以为养育孩子只是母亲的事。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情况,这很重要,有很多的心理状态,包括亲和力、归属感、安全感等,在交流中才能获得。不要让孩子拼命去考试,好象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孩子考砸了你就骂他打他,或者不理他威胁他。父母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芬兰是小国,没有什么资源。他们为了自己富强,找到民族的尊严,凭什么?就凭教育。1897年,英国作家崔迪在《行过芬兰》一书中就断言,“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程似锦。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它的教育制度。”芬兰对教育非常重视,十七世纪就有法律规定,孩子在7岁之前,父母可以把孩子托给我们所说的托儿所或者学前班,但是家庭教育环节包括给孩子读书读报的环节,别人不能取代。我们现在在教育理念上确实存在扭曲。我们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全体学生,它只服务于少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为了他们能考上重点学校,如谁能考上杭一中杭二中。现在有人还把杭二中排在杭一中前面,因为杭一中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不放心。杭一中是百年老校啊。杭一中培养出来的人,可圈可点,有些还可以成为大师。我们现在很多的大师都是假大师,没有真正的大师。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不是读书不是阅读而是考试,这是有毛病的。我们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听话和考试机器,非常可怕。像芬兰,他们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差距是全世界最小的,同步前进。 我们的学校教育背离了公平原则。为什么择校的风气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家长或者是哪个学校的问题,是我们所谓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首先政府对所谓好的学校的投入政策的倾斜是很大的。他们的校园建设的像宾馆一样,北京110中学,我的孩子就在那里上过一年高中。我看过,4个人一间房,条件非常好。我的朋友是人大附中的副校长,他很累,每年这个时候求他的人很多,他们掌握了很多资源很多信息。这些择校学生里,贫民子弟有几个?老师学生自杀现象值得关注中国教育对健康与人性的摧残很严重。学生成绩考的不好,还怕别人不知道,还把成绩贴出来羞辱孩子,并且还体罚学生。我们看看运动员。现在不是正举办奥运会吗?我们的90后小将在伦敦竞技夺金,夺一块就落泪,尽管有掌声还有很多奖金等着他。但是,昔日冠军卖金牌,当搓澡工,还有一个河北的在街上卖艺乞讨,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得到体操冠军的人,也在街上乞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体制是,从少年开始选拔有运动天赋的人去接受专业训练。少年时期就进入专业体校,到了大学年龄,还在参加训练。比赛完了,身体不行了,就退休了,自谋生计。他们的文化程度其实就是初中水平,包括这个孩子,他尽管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拿了冠军,他其实是冒牌的,他是顶替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名额参加的,有些东西不太光彩。你看美国,人家的奥运会队员80%以上都是从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文化一点都不会少。而且都要达到本科学历,像篮球王子乔丹,就是从大学生里找出来的,大学毕业之后再接受专业训练,做职业队员。这和中国相差多远?河北馆陶一中高三老师赵鹏自杀了,今年还有一些学生自杀,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说一下劳动强度与待遇,包括工资。尽管那个学校是县里最好的学校,高三老师比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了,突然降低500元,他的生计就会受到威胁,他还要养家煳口。学校下达给了他高考指标,他很难达到,他就在4月自杀了。很多人说他意志不够,但意志够又如何?如果体制不变,好人都容易变成魔鬼!真是赖活还不如好死!但我不鼓励大家死啊,父母养你们不容易。如果我是他,我也可能这样选择。工作这么累,工资又这么低,又没面子,养家煳口都不够。湘潭县有个出租司机说,晚上12点左右还打车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做性生意的,还有一种就是教师。老师们收入比较低,他们自己也没有办法。他们就在课堂上少讲,把该讲的内容留着去搞家教,这个供需关系就容易平衡了。家长有钱的太多了。教育部门也发现了,就不准搞家教,那不搞家教怎么办?可以参加搞培训。 我的体会是,中国的国情之一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讲那么多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历史变成胜利者的宣传,谁在台上谁就有他喜欢的历史,就有他喜欢的历史规矩。 就像我们的湖南老乡毛主席,他喜欢读历史书,他喜欢靠历史故事来发起运动,那就糟糕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教养凋零,包括礼貌、言谈举止都会成问题,培养了一些极端的自私的人。我们有些学生有文凭没有文化。甚至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不太会写信,或者不会接电话,特别不懂礼貌。为什么别的国家的孩子,哪怕是台湾地区的孩子,他们那么讲礼貌?有教养?他们的礼貌不是装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习惯。包括我们的一些学生,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因为没有人教他应该怎么做。我有个学生在湖南工作,“什么时候到长沙,请您吃饭”。我就说家母病重,我提前回来了,这是前两年的事情。他马上回个短信说,“伯母病了,我很忙,没有时间看她,很抱歉。”他管我的母亲叫“伯母”!我不是计较,因为跟那些不懂礼貌的比,他还算好的。我担心什么?他对我的母亲这么乱叫,我担心他有一天会管他领导的母亲叫做“伯母”,人家会说郭教授没有教好学生! 作为教师的理念,我们的一切职业行为都是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顺利走向社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竞争力。而且在智慧和先知的层面上,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在关键时候对一个问题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如果有这种判断力,我想他和别人竞争问题也不怕了。有多少老师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心里还没有数。 刚才我们讲的是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中学应试教育的疗养院。因为中学读书太辛苦,到了大学没那么多课,也没那么多考试了,比较自由,那就睡觉,玩电脑。实际上就是在玩,学习和管理的强度明显减少。因为,老师们都很善良,现在打100分找工作都比较难,那何必打50分、60分呢?我们现在把学校都变成慈善机构了。我经常提醒我的孩子,哪怕你打了80分、90分,都不要骄傲,你去面试一次之后再说。政法大学曾经学生管我要分,我很不客气地一概拒绝。题目那么容易,连王阳明都不知道,还上文科大学?有的学生敢写,王阳明有个“阳”字,就说他是阴阳五行学派的伟大诗人!一个简单的考试,你来要分?那以后国家人民把法律权力交给你,你会干什么坏事?电视媒体的打打杀杀与色情、商业化对我们的孩子污染很大,电视里面频繁的杀来杀去,宫廷厮杀、武打仇杀、革命枪杀,多少人杀国民党?一边喊兄弟手足之情,一边还不断地演这些东西,可以演但是应该适可而止。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往前看,不能老往后看。不能一切为了收视率。 课堂与社会脱节,我们课堂上讲了那么多思想政治课,效果怎样?到社会上马上抵消了。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时候孩子教育缺失的根源在哪里?我先谈谈我职业的感受: 1、无论是一般院校,还是重点院校,文科生博士论文写得语句不通出现错别字已是常态,包括北京的大学。十余年来,我一直在惊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还有滑坡的余地。 2、就母语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而言,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在我看来,根源首先在于教育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缺失。官大一级压死人,任命制下的学校管理复制了官衙制度。统一的教材与考试,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非常有害。而且有那么多虚假的检查、评比、应急活动侵犯了校园的宁静。第二,教育的产业化与世俗功利主义接轨,到处都要钱。第三,没有好好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我们丑化我们传统教育的精华,包括蒙学教材的熏陶。我们现在捧起的是沉渣,科举变种了,我们把高考把应试教育抬的这么牛,造势造的那么响。他们都不懂,古代“状元”全国只有一个。而且3年才考一次。县里怎么会有状元?这两天,恩施市南丰县的一个中学生,他的高考理科分数是600多分,是恩施地区的第一名,也叫他“状元”。当然孩子是无辜的。第四,历次政治运动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形式主义。包括《孟子》、《荀子》这些书,我要给孩子补课。笛卡儿说过,“在知识的链条中,粗实的环节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哪怕我们全力以赴教育孩子,你都常常教不好,因为他们的基础不行,他们只是考试机器,想改造他们太难,他们还想改造你呢。第五,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体系,给教师、学生带来的钳制太大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选择、想象的空间。大学尽管不是以分数至上,但是它的功课管理模式很糟糕,教育部要反思。老师填表,老是按照功课的模式,填表、管理、量化,他们很省事。老师写书的时间多于教书的时间,这样的功课管理模式,会误导教师们不要关心学生,不要把重点放在教学上面,你就放在写文章跑课题上面。另外,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关注,不光是工作热情减退,创造性减退,像赵鹏老师这样,他有追求才会这样难受,他才会觉得走投无路。还有,这种生活状态你怎么吸引优秀的孩子们考师范学校,当未来教师的后备军?20年、50年、80年以后,中国的教育又会怎么样?还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学,包括练习、讨论与教师批改、答疑环节,我们都省略虚化了。孩子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动手,怎么写论文,怎么做演讲,一些概念都没搞清楚。 公务员考试最吃香很不正常 我的期待和建议:奥运会的金牌数并不代表综合国力,教育的质量却决定着综合国力与国家形象。 首先,要重视教育危机,寻找根源。家长、学校与社会,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与上级领导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很多人都说国家太大,管理很难。这句话成立吗?如果成立,那就把这个国家分成几个国家,或者推行选举制。你觉得很难,就让觉得不难的人通过选举制进行管理。如果不成立,那就要想办法。说来说去,主要还是权力部门的问题,任命制、行政干预、评价体系都是他们制定的,这个必须改变,否则以后更加挨骂。 第二,通过体制的力量,改善教育的外部环境,清除障碍与噪音。首先我们要本着宪法原则,审慎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定我们国家强大的根本,那就是国民教育计划,减轻学校教育的煎熬和压力。我们应该重新设计社会教育,就是公民社会的教化。改善外部环境的第二点,我们要加强教育立法,规定教育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还有教育向谁负责?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教参编写、课堂讲授、师生互动这些需要改变,否则我们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那就难了!你不改肯定危险。 第三,我们要打击权力贪腐,增加教育投入,实行行业之间的显性竞争,大幅度提高各级教师待遇。每个地方的教师待遇那么低,市长你在干什么?包括九年义务制教育,它到底怎么样,否则你还让谁去搞希望工程呢?转嫁负担,我们口头上喊,“再穷不能穷学校”。其实口号喊的越凶,那个地方就越缺什么,这是我们国家的秘密。我们发展国家经济不是有很多钱,财政都用不完吗?钱到哪里去了?现在什么职业最吃香?考上公务员最吃香。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5.3%,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我们可爱的中国,76.4%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 第四,我经常强调,我们要追问说假话能占便宜的现象,说真话要从党政官员、校长与教师开始,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有希望。 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在课本上我们要加强货真价实的通识教育,回归教育本位。我们看看哈佛、耶鲁他们的教学改革,我们在学什么?艺术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自然科学当然不同,结果是可以假设的,过程是可以验证的,而且验证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这四者的关系现在比较清楚了,别把领袖搞的很牛,还唱红歌,把党当成妈妈,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到底谁是谁的妈妈?人民和党的关系别乱唱。到底谁养活了谁?邓小平只是说他是人民的儿子,那为什么他领导的党又变成妈妈了?这不是乱伦吗?有些语文课程上还有阶级斗争的内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在课本上,到底让我们的孩子学些什么?别琢磨我们的孩子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有限,他们想象的空间不能受到这样的创伤。还有,我们要改变学校的衙门设置体系,还学生主导地位,办好家庭学校。很多人讨厌考试制度。我的观点不一样,考试制度本身没有罪恶,关键是你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制度要取消,那公平就更糟糕了。农村的孩子更进不去北大清华了,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农村的孩子就越来越少。我送大家几句话,既是对上面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的话做一些提炼,也是对我自己这几十年来的工作做一些总结。人口很少,却很重视教育的犹太人,他们始终是我们的榜样。还有,芬兰人、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看看这些国家是怎么重视教育的。如果美国的教育质量不比我们过硬,为什么有那么多党政官人、富人、艺人都千方百计把子女送到美国去接受教育,甘当等外人,躲避“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犹太人在美国占人口2%到3%,但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犹太人占了一半,犹太人不仅控制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从1901年到2001年,百年内产生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占了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19.84%,尤其是经济学获奖者中犹太人占36.84%。中国是人口大国,你具有那么多品牌又怎么样? 第二句话是对家长说的。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即使不是随心所欲,也是未经孩子同意的强制行为。你除了善待孩子,还能做什么?父母有义务把孩子作为性爱的善果,却无权把孩子作为性爱的恶果。父母固然拥有离婚的私权,但既然孩子能开口说话了,那你们就要跟他协商。如果把孩子的存在当做离婚的砝码,或打击罪犯的武器,这样的父母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是违背人性的。 第三句话:孩子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父亲或母亲的人生理想偿还什么(有的还承载着爷爷和奶奶的理想,爷爷读历史系没读成,一定要孙子去读),却有责任和义务做一个既能报效家庭,也不伤害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合格公民。 第四句话,我想对老师、家长、学校说,学生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学习的主人,请尊重他们。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情感丰富和思维活跃的新一代,请善待他们。 第五句话,教师在培养优秀学生之前,想想你年轻的时候能考北大清华吗?你自己优秀过吗?你准备好了吗? 第六句话,教师的未来已基本定型,但是学生的未来却无远弗届。 第七句话:让学生知道真相,思考才有意义;让国民知道真相,国家才会安全。 最后,我再为大家介绍几本书: 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8 【美】常春藤亲子教育研究中心《给中国家长的27个提醒》,中译本,新时代出版社,2011.11 【台湾】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台北时报出版社,2005.5 在座的各位,无论你是做家长或者做教师,或者有亲友在读书。我们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用什么样的言语和我们的行动来为他们的成长少施加压力,为他们多提供一点想象力和生活的空间,还他们一个童年的快乐?值得我们思考!我说的不一定对,请各位指教,谢谢。 与听众交流 提问:南科大在两年前已经成立了,今年算是正式招生了。我想请教郭老师,您如何看待南科大首先在中国教育改革走这么一条路,深圳市民知道,南科大改革遇到了很多阻力。首先是它坚持自主招生,自主办学。 郭世佑:我向朱校长这样的教育家表示敬佩,尽管路还挺远,他能够闯的这种精神,这么敬业让我表示敬佩,同时也充满期待。南科大我想它不一定败,哪怕失败,虽败尤荣,我们对它是期待的。 提问: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小孩入不了公办学校。如果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教育质量上有差别的话,你认为这个教育双轨制是教育的缺失吗。第二,父母供儿女上大学,可是这些儿女常常写不出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文字不通顺,请问这是教育的缺失吗? 郭世佑:用100个字、200个字就可以写好信,但是大学生还写不通顺?这是个问题。民办学校的存在是不是教育的缺失?我觉得不是。恰恰是民办学校的存在,它可以推进公办学校的改革,至少会增加它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民办学校的活力,才能冲击一下公办学校的惰性。我们的公办学校也许是最后一口大锅饭,可能需要打破。 提问:学校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党史老师在多大程度上说假话?第二,我们现在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情况严重脱节,我们政府也能看到这些,为什么政府还要这么做? 郭世佑:政治、历史、党史老师在多大程度上说假话而不是说真话?可能因人而宜,对于教材我也没有仔细看。前不久,江泽民同志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作序,人民日报头版登了,他强调历史的阅读,以及对历史经验规律的总结。当时,微博上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就发了一条,我的意思是,关键可能不在于对历史重不重视,重视它的人太多了。关键是你对历史的态度是什么?你重视哪一段历史?还是重视全部的历史?包括你自己的历史。还有,你对历史到底持一种什么心态?有没有一些原则?如果你只是选择性的求真,这种片面的求真那还不是求真,那是伤害。第二个问题,未必每个政府官员能像我们这样看的比较清楚,对自己的毛病优势看的很清楚。有的人可能就是一种习惯,有一种维持会的心态,不出事就可以了,十八大以后再说,或者十九大以后再说。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都已经这样了,还能维持下去吗?越是这样,我们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长痛不如短痛,怕什么,你还有那么多枪呢? 提问:西方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差别在哪里?从美国枪杀事件中是否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好的一面?社会相对安全的一面? 郭世佑:美国校园枪杀案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在美国教育里这不是主流问题,我们今天讲的是主流性问题。当然,拿我们的某些优点和别人的某些缺点比,肯定会比较出来一些差别。
3973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界的等价定律
热度 23 wangdh 2013-9-14 10:02
学术界的等价定律 (王德华) 那是在 1995 年大学毕业 10 周年的聚会上,同学们海阔天空地聊着。针对学术界、教育界,有些人工作一般,不是很出色,但跟领导关系好、走得近,会来事,升迁、晋升很快,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由于都是自己身边和周围的事情,所以都说的很生动。我当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被同学评价为“精辟,见解独到”。渐渐地,我自己命名为“学术界的等价定律”。 我是从事动物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研究的,对于能量学( energetics ),尤其是当时国内还有点热的生态能量学 (Ecological energetics ,也有学者译为“能量生态学” ) 比较了解。感到能量 (energy) 这个参数实在太重要了,生态学的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比较、不同种群之间消耗资源的比较、不同行为之间代价的比较等等。不同的生物组织,能量含量不同。热量与能量是相通的。以能量这个“货币”单位就可以进行比较。所以,整个生物界,以能量为红线是可以串起来的。 我的意见是,做成一件事情,总能量是固定的(或者说是有一个阈值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做最大的努力,只要花费差不多的能量,都可以完成这件事情,或都能达到一个目标。 【 加一段新注 。按今天的社会现状,说的粗俗点,就是要充分发挥你的特长,做最大的努力。能发文章,多发论文。能下跪就下跪,能弯腰就弯腰,能劈腿就劈腿,能陪笑就陪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奴才不丢人,最后“能量等价”,殊途同归。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是不是需要尊严,有没有廉耻,有没有底线,成年人是应该知道的。】 就说职称晋升吧。有些人工作一般,在社交、应酬等方面有天赋,领导喜欢,晋升很顺利。有些人交际能力弱,不会应酬,不会或做不来那些吃吃喝喝、点头哈腰的事情,但工作努力,靠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在满足或超过职称晋升的条件下,科研做得很出色,晋升一般问题也不大。进一步讲,陪领导吃吃喝喝或者有勇气把膝盖曲起来所花费的总能量不亚于写几篇 SCI 所花费的总能量。这就是我的“学术界的能量等价定律”。这个定律可以延伸,在很多利益、名誉(如分房、评奖、基金、课题)等等各个方面也是适应的。 前些年,这个定律还是基本符合实际的。在一个单位里,学术做得出色的,一般晋升不会很困难。有些聪明人,晋升也很顺利。规则是人定的,想帮助某个人或某些人,权力压倒一切的时候,是很容易的事情。近些年来,变化有点大了,能量的赋值有了很大的改变。努力、踏踏实实工作已经没有多少能量值了,假大空的能量值很高,甚至已经不以能量为标准了。直接的钱财(这是最通用的货币)替代了能量。 所以,“有钱能使鬼推磨”成为现实,成为做事规则。钱,可以买到一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学术界、教育界曾被认为是相对纯洁干净的,科学家、教授曾被认为是最受尊重的群体。可我们看到的却是,学术界最崇高的荣誉,院士,都可以用钱买。那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什么不能用钱买呢?院士如此,海龟如此,教授如此,博导如此,各级干部如此,我们还指望什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下一代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允许青年人颓废?不允许他们崇拜权势、崇拜利益?有什么不可以理解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做法呢? 所以,我觉得,很多闹心、不愉快、郁闷的事情,可以想开些。那些本该属于自己但结果不属于自己的,是自己的“投入不足”。很多事情,不是想学就学会的,也不是想做就做的来的。站着和跪着,都不容易。所以,有些就永远不会属于你,你也就不要再做这个梦。 说点学术的。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千姿百态,个体(体型 body size )有大有小。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如为什么体型很大的物种,数量比较少呢?同样,为什么大多数体型小的物种数量会很多呢?生物界有最合适的体型吗?在一个区域内,不同体型的物种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群落,建立起各种相互关系。体型对生物的各种特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很多生物学特征(如器官大小、代谢速率、种群数量、生长发育等)与体型的关系是异速增长 (allometric ) 关系,也就是说与体型的增长不是等速率的。有科学家根据体型与种群增长的关系和体型与个体能量消耗的关系计算了不同体型大小的物种种群的能量消耗,发现在一个区域内,不同体型的动物种群对资源(能量)的消耗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区域内有大象和老鼠等种群共存的话,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大象种群和老鼠种群消耗的总能量是相等的。这是数学计算的结果。这被称为生物界的“能量等价定律”。这样的话,不同物种之间就可以和谐共存。 还可以再延伸一下吗?社会上的“大象”和“老鼠”资源如何分配呢? 生物界是生物界,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 科学是科学,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 这个区别,应该还是明白的吧。 延伸阅读推荐: 生物学难题:生物的体型为什么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0816 次阅读|61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迫切需要文革
热度 12 blownsand 2013-8-25 14:58
中国学术界面临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怎么办?俺开出的药方是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理由如下: 1)学者不自律。知识分子应该代表社会的良心,但从业人员太多了,一小撮人早已沦为小偷、盗贼、骗子、政客……,远远背离了学术底线。 2)职能部门不作为。虽然教育部早在十年前就公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科院甚至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效果如何?反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国科金监决定〔2013〕X号文件中连续对几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不知道法院法官都干什么去了? 3)个人抗争没意义。对投诉者或起诉者而言,往往是自己身败名裂,而主持伪造数据、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活动的高级知识分子们却毫发无损,最多开除一两名研究生。 只有通过群众性的“文化大革命”活动才有可能彻底清除学术界的毒瘤,尽早实现“四化”中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但此类活动要充分吸取上一次活动的教训,避免好心办坏事的后果。
15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国际学术界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公正!
热度 51 ldh 2013-8-16 23:49
就学术环境来讲,国际学术界相对于国内可能要好点,但也不能什么都好,就我自己有限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己作的大气动力学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关心的难点问题,很少能涉及到中国的情况(表面上没有,实际上有)。所以自己写成的论文投到国际主流期刊后,我的文章的审稿人大多是老外。我也为这些刊物审过稿,同老外打交道十几年,给我的感觉是国际学术界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公正。 中国真正原创性的研究要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其实是很难的,而更容易发表的是跟风性的研究,除非你同国际专家有合作或在发达国家待过,或者你研究的是中国的问题(注意:很难并不等于不能)。在老外的印象中,中国就没有什么基础性研究,就更谈不上什么原创性的研究了,所以他们就不大关心你的研究结果。当他们看到你的研究结果(真正的原创)马上想到的就是怀疑。他们有时随便找几个小问题就可以将你的稿子拒掉了(理论上和数学上提不出任何问题),例如你的文章中没有引用他们的观点或论文等等。实际上他们的很多观点是不对的,看到的更多的是表面现象。当你的稿子到他们手中后,由于你的观点与他们的观点相左,他们可以找一些理由拒掉你的稿子,从而长久地维持他们的观点。你要说老外的水平比中国学者的水平高出很多,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其实,很多老外的学术水平实在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很低。有一点优势就是他们作工作做得很细,这是国内学者需要学习的。 我曾为GRL审过一篇文章,文章是美国鬼子写的,我给出的审稿意见是大修改,另外一个审稿人是小修改。按GRL的规则,文章极有可能被拒稿或大修改,但后来文章没有作什么大的修改就直接发表了,我感到很纳闷。我同国内很多学者交流过,他们投GRL的很多文章,没有送审就直接退稿了,有的文章两个人审,一个小修改,另外一个大修改,很多文章也被据稿了。 我也曾为另外一份国际主流刊物审过稿,文章是发达国家学者写的,文章一共三位学者审。我给出的审稿意见是大修改,另两位是小修改。从审稿意见的写作上来看,两位审稿专家是说英语国家的学者,两位专家对文章大赞了一番,认为文章是重要工作。其实文章写得很一般。所以老外对老外的论文还是放得挺松的,而对中国学者的论文看得很紧。 所以说国际学术界的公正是相对的,当你国家的科技较弱时就没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当你国家的科研实力足够强大时,才可能谈得上公平和公正。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1380 次阅读|132 个评论
从德国学术界的收入水平看德国科学竞争力
热度 65 w4m0330 2013-8-12 06:41
引言 来德国已经快要四年了,看的多,想的多,但是真下手来写的还是真的很少。注册了科学网以后也是一直潜水。直到最近终于写完了博士论文,有那么点空闲,也来写几句。 最近看到网上一篇报道是光明日报的,标题是: 博士生的体面生活关乎科研未来 。(点击文字看原报道)略有感触。可惜自己对国内现在的情况确实不了解,而且报道的数据可不是很清楚,跟帖上也有不少说多说少的都有。想当年出国选择来德国读博士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这里一方面不需要学费,另一方面还有科研雇员的工资。 作为已经在德国读博士快毕业的我来说,对德国的学界的收入水平还是有一些了解。在这里介绍一下德国学术界的收入水平,用具体的数据说话。同时用这些数据简单的分析一下,从一个侧面看一下德国科学界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学界工资标准 这里仅讨论普遍适用于德国绝大部分大学研究所的公共事务工资标准( TVöD ,里面对德国所有拿纳税人的钱做工资的做了巨详细的规定和介绍,链接是德语网页)。少数学界人那的合作项目或者奖学金的这里不做讨论。 德国的学界工资标准根据人来说,可以分为大体两类。一类是科研管理人员(教授,科研顾问),一类是具体的研究人员(博士生,博士后)。其实严格来说德国并没有博士后的概念,但是这里还是把取得了博士学位,而没有拿到教授或者长期(永久)工作职位(faculty)的研究人员笼统的成为博士后。 因为德国的工资(主要是税务方面)标准跟家庭情况,以及夫妻双方工资水平有比较大的关系,这里我假设研究人员(博士生,博士后)都是已婚,没有子女,且配偶没有工作(这样税级为III级——交税最少的情况);考虑到科研管理层一般年龄较大,假设其已婚,两个孩子,且配偶没有工作。 另外由于各个联邦州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异,那么这里我以我所在的位于东柏林的研究所的数据来举例。 科研管理人员 先说教授和科研顾问。他们属于国家公务员(Beamte),由国家全部负担医疗和养老保险,因此只需要交工资税。 德国的传统教授分三个等级,W1,W2和W3。W1相当于Junior Professor,年轻教授,级别大概相当于美国的助理教授。W2和W3是级别比较高的教授,必须有通过 Habilitation (类似一个高级别的博士答辩,一般需要有专著,链接是德语的wiki介绍,非常详细,不懂德语的可以选择旁边的英语或者中文,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具体怎么分不是非常清楚。德国没有副教授,权且可以认为W2是副教授吧。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教授,比如一些合作项目的教授,S professor 等,具体情况比较复杂,不做具体说明和介绍。教授工资不会随工作年限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工龄”)。需要说明的是,德国教授相对中国美国来说,数量比例是很少的。比如我们一个100多人的研究所,仅有一个W2教授和一个S Professor。我们所大部分是研究人员和技术员(如设备维护人员,办公室人员等)。关于这一点(科研人员与技术员)以后另外来说。据说,全德国W3级别教授不到200人,仅仅是据说,这里求证。 接下来是科研顾问,这个比较简单,通常是Beamte的A13标准。但是它有“工龄”(德语stufe),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工资会有涨。具体看后面的数据。 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包括博士生和博士后。以我所在的研究所为例,拿的是TVöD Bund E13 或者E14级别的工资。其他大学和研究所可能是TV-L E13和E14,但是差异仅仅只有不到10欧,不做具体介绍。 数据 先看教授,这里是W1教授,德语对应的中文解释。最重要的数据是左下角的三行,分别是月基本工资,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我假设家庭情况的一个W1教授一个月税后是3416.40欧元。 接下来是W2教授,对应的项目跟W1一样,就没有翻译了。同样家庭情况的一个W2教授一个月税后3781.47欧元。 W3教授税后4390.79欧元 再看科研顾问。一个工作五年的科研顾问基本上相当于W1教授。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也就是科研主力军的工资水平。虽然都是拿的E13,但是博士生理科一般只有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个职位;一些工科可能可以拿到全职位,那就是博士跟博后没有区别了。 这里是博士的工资,以我拿的60%的职位举例:第一年税后1512欧元,第二三年1647欧元,第四年开始1717欧元,通常四五年会毕业,所以很少会到stufe4或者5的。 那么博士后呢:看这里,第一年2231欧元,第二三年2419欧元,第四年开始2528欧元。 博士后也可以拿E14级工资: 可以有意思的是,如果博士期间(工科)拿的100%职位,四年毕业的话,那么转到E14又会从stufe1开始算起,那么工资还会降低了。 ​ 讨论 总体而言,德国学界教授和(理科,60%职位)博士生的工资最高不到3倍的差异。 考虑到W3教授人数稀少,而且科研主力军的高年级博士生和博士后来看,管理层和研究人员差异大概不到一倍。 那么1500欧元博士生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的水平呢?以柏林为例,(非官方数据)平均月工资税后是不到1000欧元。也就是说,博士生还是能过着非常“体面”生活的。并且其毕业后收入水平是有更高预期的。那么博士生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大部分的放在自己的项目,工作,研究上。 “众所周知”博士生和博士后是科研的主力军,人生25-35岁也是创造力最为旺盛的黄金时间。 德国学生大学毕业(理科)要找到比读博士工资更高的工作机会其实并不高,所以很多学业优秀的学生还是非常愿意读博士的。对于工科而言,大学毕业能拿到全职的博士位置也是比较诱人的选择,毕竟,能最后毕业的话,都能比大学毕业直接工作拿到更好的待遇。经常会有一些项目都是好多学生争一个位置的情况。有的人不得不另外申请其他的资助,比如奖学金等。 需要提的一点是,德国博士毕业率比较低,曾经2008年的一个官方数据是49%。很多博士生不能完成博士论文一般一两年后也就自己找其他工作去了。这也是来自于博士生导师对于博士毕业坚持高标准的结果。如果学生兴趣不在研究,为什么一定要给他颁一个水文凭?不毕业这些学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兴趣的或者乐意做的工作。 经过博士的培训,博士毕业以后,很多学生可以很顺利的在学界以外找到很好的工作,待遇(大部分)都比W3教授要高! 那么剩下继续呆在学界的也就是那些真正喜欢做研究的,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依然呆在学界,通过努力,获得教授或者faculty的职位。 教授在德国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插一个小故事:一个朋友说他教授订了机票,订票的时候就是用的自己的名字(没有加上title,职位)买的是经济舱,到机场登机的时候check-in看了证件,知道是教授,于是免费升级了头等舱。这个故事讲的很有可能一些细节没有披露,甚至有以讹传讹的嫌疑。但是,表面讲故事的人本身对教授的社会地位的推崇是毋庸置疑的。 这样以来,这样的薪资标准,对于保证有对于科学事业热衷的教授和热情的优秀学生的加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术界因此能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发展。我认为,这也是德国科学国际竞争力的保证。 结论 德国的学界的工资标准体现了管理者对这一点的充分重视和尊重,从而能保障良性的可持续的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的国际竞争力。 博士生和博士后是科研主力军。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如何真正提高主力军的待遇,行程保证科学家能心无旁骛的科研管理制度,比花重金引进已经进入学术衰退期(50岁以上)的“海外成功人士”更加重要。这样也算是部分回答“钱学森之问”:怎么样培养出本土的科学大师吧。
个人分类: 有点想法|68595 次阅读|83 个评论
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大吗?
Bobby 2013-7-27 16:28
为何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大? 浅谈为什么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这么大? 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大吗?有几种比法,一种是跟别的学科比较,比如数学或物理学差距小甚至领先,而生物科学则落后。这个说法我不敢确定对否。 一种是从共时角度看,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绝对差距大不大?比如那些领域是国人的贡献大,那些领域是外国人的贡献大。这个显然原创性成果差距是不小的,但论 SCI 论文则未必差太多。 还可从历史角度看,达尔文时代或者改革开放初,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与现在比,是扩大还是缩小中?似乎我们跟风跟得很紧,即使不是原创,但跟得紧,因而差距在缩小。 即便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大,论其原因,也太多太复杂了。一说环境浮躁,有利跟风,不利原创;一说生物学复杂,需要多学科背景或合作。这两个原因大致是不错的。但绝不止这两条。太多了,制度、文化、政府的支持、人的素质和兴趣等等,写好半天也写不完。例如,国外的专利制度和企业的创新进取心更强,国外的博士后制度有利于多学科参与生物学研究,国外的交流和合作更为频繁密集,国外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比例更大,而且渠道更多。国外的 Tenure 制度更有利于创新成果和高水平人才的出现。外国人注重猜想 - 验证式的科研,敢自信而大胆地提出理论,而中国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我只举一点,比如中国人只愿意在见效快的地方着力,不愿意夯实基础,比如每个城市地面以上建筑高楼林立,富丽堂皇,但下水道则年久失修,逢雨必涝。生物学研究也是这样,基础的东西如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最有名的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 NCBI )、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 EBI )、日本核酸数据库 DDBJ ( DNA Data Bank of Japan , DDBJ )、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 Swiss Institueof Bioinformatics , SIB ),我国的数据库能与之抗衡吗?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为什么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这么大?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3-7-27 11:24
王老师在网上谈论这个话题。【1】作为一个认真研修过物理化学和部分生物的人,谈点个人体会: 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学科本身。生物学研究的是非常复杂的体系,里头的变量(自由度)太多了,这对研究人员本身的要求就很高。 贾伟教授提出中国做的药物研究,化学强而生物弱。说的是事实,原因也在这里。化学相对简单,尤其是做晶体,做纳米这种自由度很少的体系。中国科研里头可能是做物理的最强,理论物理也好象是强中强。道理也是一样的,那些研究体系的自由度更少,同样的智商更加容易出成果。 也因为此,氢原子光谱很多年前就被搞得很清楚,而液体水的结构却不是一般的复杂,依旧是很多人的研究对象。至于界面就更复杂,王鸿飞就是做界面物理化学的,他能不牛吗? 而生物体系,细胞内外光是界面就有多少个啊,能不复杂吗?在美国,很多生物工作做得好的,都是有着坚实物理化学基础的,而在国内可能就不同,很多人接受科研训练以来的思路怕是更像是个文科生了。 还有人记得我看到伦敦奥运开幕式后写的文章吗?【2】 参考: 【1】王德华:为什么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这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11638.html 【2】奥运开幕式: 伦敦模式大概要强过北京一个数量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346-597112.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2586 次阅读|9 个评论
团队协作下的手勤脑懒,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
热度 2 caojian123 2013-7-26 20:13
现在的年轻人,在项目和文章的驱动下,像一台永动机,不在实验室高速运转,就在野外田间马不停蹄。一句话,身体一直在运动,而脑子不泛一点涟漪。 自从有了所谓的科研团队后,上述模式更是被进一步强化。因为人人都知道,每个个体只是这一庞大团队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只有沿着既定轨迹,整个机器方可启动前行。如果某一个零部件稍微出点差池,也许就会要了这个庞然大物的命。所以,我认为这个所谓的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磨平棱角、打造平滑的锻造机了,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 正是在这种团队协作精神的胁迫下,年轻人忙手忙脚毫无喘息机会地配合这个庞然大物运转。看文献生吞活剥,做实验、搞测试依葫芦画瓢,分析结果剔除异端,撰写观点不敢越雷池一步。总之,铁板一块,沉重无活力。 这样的年轻人,除了产出高效(做实验,写文章),还有什么优势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倍增,但科研质量倍降的原因之一。现在有的年轻人,实验一个接一个,文章一篇又一篇。可当你问问他们,实验要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文章要阐述什么样的科学道理时,便哑口无言了。或者,一窝粥,没有主次,不知所云了。王德华老师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也不懂科学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11418.html ),这没有错!他不是向大家泼冷水,传递负能量,而是实事求是。当然,“我们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也不懂真正科学研究”的茫茫人群中,也包括我自己。 所以,年轻人质疑年龄大的人能不能做实验,会不会写文章,是没有根据的。在实验室一天呆了8个小时,说不定不如1个小时的思考呢!沉默是金,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理。 现阶段,学术界缺的不是工人,而是大师!大师是什么,是“授渔”而不是“授鱼”之人。环顾四周,“授渔”之人多吗?因此,为了我国学术界的未来,建议年轻人适当放下手中的活,停下来发发呆吧!一个灵活的脑袋永远比灵活的双手更有出息。毕竟,灵活的双手不是你的主业!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是你应该做的。 高速运转的学术界,停下脚步,也反思一下吧! 手勤脑懒不是美德!脑勤手懒也不是堕落!世易时移,策略宜矣!拼体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拼智慧的时代正在进行!我们还等什么! 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动故我在!思比动重要吧。哈哈!
3984 次阅读|7 个评论
国际学术界关于狂犬病能否治愈的争议
热度 3 yanjx45 2013-7-26 14:35
关于狂犬病能否治愈,国际上相关学术界目前正激烈争议。以下两位权威人士分别是两种完全对立观点的代表。 美国Wisconsin医学院的Rodney E. Willoughby Jr. 等医生于2004年在世界上首次“治愈”了一名以前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女孩,该女孩在被蝙蝠咬伤后患狂犬病。Willoughby医生认为,目前狂犬病已经能够治愈,以后的努力方向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加拿大Manitoba 大学的Alan C. Jackson教授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狂犬病学专著《Rabies》的主编。他认为 当前全球尚无一例狂犬病被治愈的病例 ,只可能存在极个别的“自愈”病例。 人类目前在狂犬病的治疗上尚未实现0的突破 。(本博主是支持Jackson教授的观点的。) 近十年来,双方都在不断地收集证据,在各种场合解释和宣传各自的观点。争论还在继续。在这场学术争论中,认真听取和分析双方的意见,能全面增进我们对狂犬病的认识和理解。    对 Jackson 教授的观点,本博主在 今年5月28日的系列博文曾有全面介绍: 人类狂犬病治疗的现状:仍未实现0的突破!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94259.html  ) 去年《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J. Trop. Med. Hyg.)》曾发表论文: 秘鲁亚马逊人群暴露于狂犬病毒的证据 ( Evidence of RabiesVirus Exposure among Humans in the Peruvian Amazon. Am. J. Trop. Med. Hyg. 87: 206 (2012) . )本博客于去年8月23日对该文曾有简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05145.html  ) 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了Willoughby 医生针对这篇论文写的 社评,题目是 人对狂犬病的抵抗力 (Resistence to Rabies) , 全文翻译见下一篇博文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11425.html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9135 次阅读|7 个评论
那些学术“大家”走了~~
热度 1 liuguowei58 2013-7-9 11:55
把前年写的日志又翻了出来,感觉思想没有太多进步,为何?莫不是学术大家的影响力太高了~~~ 最近,很多学术界的'大家'都走了……心中不免有些难受!现在我所学的专业,就是钱学森先生所倡导建立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的学术界可能不会有今日的光芒,对于他的景仰之意,更是难以表达!看了钱学森的学术思想一书,甚厚,虽然还未读完,但已然如此了…… '中国航天之父'这一名号,对于钱先生是如此之轻,可对于我们普通中国人来说是如此之重.说轻,是因为钱先生一生并不看中名号.对学术如此认真之人,吾辈更当钦佩!是我为之而努力的目标!说搞研究,可能有些人觉得做作,但事实如此!难道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叫研究吗?也许,很多人对钱先生的了解是在他离开时,才真正开始!但,至少他永留青史了,留下的不只是他的名字,还有他的航天技术以及那著名的钱学森公式. 还有一位'国学大师'季羡林,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那句'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世上有很多话是真话,然而在不得之时,假话也是不可缺少的.我想季先生的真话与假话也绝非是单纯的真与假!看着先生那简单而充实的房间,我对现实的欲望变得淡而无味了!一个人一生中真正能拥有的,恐怕只有自己能感受到,那不会是物质的!季先生平生最爱的宠物是猫,最爱吃的是花生,因此他聪明是可见的. 前段时间粗略读了季羡林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感觉中西文化思想之差别.季先生对哲学的把握也是很到位的,整本书都贯穿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他感慨东方思想之整体,西方思想之系统,然现实世界中,西方思想是在向东方思想转变的.比如,西方的模糊数学,复杂科学等都是应用了东方的整体思想.最近,我也学习了很多模糊数学的东西,当我看了先生的书后,感觉懂了那书背后是些什么.也足以验证,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4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国内学术界遵守国际学术规范: 对推荐信评审信保密
热度 8 youxue 2013-7-6 08:26
张 有学 了解到我 为 申 请 国内工作的学者 写的推荐信被申请人看到了。国内好像是由申请人整理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包括推荐信。著名大学也这样做。这完全不符国际规范。在美国,写这类信件 的作者大都非常慎重,认真推敲, 中肯实际 ,从信中 确实 能区分申请人是杰出人才还是只是一般般。因此这些信对做决定起重要甚至主要作用。对这些信需要尽量保密,只有参与做招人或评审决定的人员才能看到,即使打官司都应尽量避免公开或者让申请人看到。 如果国外学者普遍了解到国内这种对推荐信不保密的做法,可能使得国内单位今后得不到中肯实际的推荐信,对国内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不利。建议国内学术界尽快改变这种做法。
4536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界的词义联想
panfq 2013-6-30 05:38
词义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变化,也反映了某种语言特有的表达能力。 小姐-同志的意义变迁,有的同志不敢再那么大胆地使用小姐称呼年轻的女士,用同志称呼别人或志同道合的同仁; 某些谐音词,在一种语言中可以巧妙地使用起到生动的表达结果,换一种语言就不能了。 学术职称方面,是不是有教授们在学术圈外开始谦逊地避谈自己的支撑头衔?教授 -叫兽;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 学术成果引用方面,最近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戏谑地把,自引-自淫;他引-他淫。人才-淫才。 一切跟性需要联系起来,更能起到骂人的效果?更能产生丰富的联想?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呼吁学术界淡化学术期刊的IF值
热度 14 lqs321 2013-6-23 09:27
6 月 20 日相关机构 公布了 2012 年 SCI 数据,儿子也在第一时间发来了这个数据,后来我又请任胜利先生帮我发来了地学领域期刊数据。人们最为关心的依然是影响因子 IF 值。众所周知,2012年的IF值只反映每个期刊 2010 年和 2011 年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与 2012 年这个数据库收集的所有刊物(实际上只有少部分相同或交叉学科杂志)引用次数(频次)之比的结果。那几天,科学网上一片 SCI 数据库 IF 声音,分析这个,分析那个,那个杂志点数升了,那个杂志降了,好不热闹。 回忆起来我查找 SCI 数据库的历史也有 20 多年了。那个时候受南京大学重视发表 SCI 论文(准确表述应该是“发表 SCI 数据库收录期刊论文”)影响,他们连续 6 年发表 SCI 论文数位于全国高校第一,大大提升了南京大学在国内的学术地位。据说这一举措使南京大学从 30 年前国内排名 16 位左右,到现在稳稳进入前 10 位。我们隔壁的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购买了 SCI 纸质版,厚厚的大本,每次我要带上学校图书馆开的介绍信前往查询(见插图)。 我最初查找 SCI 数据库带有一点功利色彩,主要查找自己或者同事发表的论文是否被 SCI 收入。有的人说你去华科图书馆顺便帮我查查 SCI 论文,我说你告诉论文发表在什么刊物,当年一些同事还不知道 SCI 源刊概念。显然如果你的论文没有发表在这些源刊上是不可能被 SCI 收录。据说最开始并不是收录每个源刊杂志的全部论文,有的杂志只是收录其中少数几篇论文。为此,我也曾经请教过有关人士,才知道一篇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即如果参考文献中以非 SCI 源刊为主(如中文刊物),你论文水平再高也有可能不会被 SCI 收录。当然,现在好像基本上是全部收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上世纪 90 年代初我们学校一篇国际 SCI 论文奖励 300 元。那时工资也不高,对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还是有点帮助。我SCI收入的最早论文是 1992 年分别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和国际刊物的两篇论文。 当我了解到 SCI 数据库收入论文规则后,我就将查找科研热点及国际同行论文为主了。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做科学研究人所需要的信息。如今, SCI 数据库信息电子化,我们学校较早购买了这个数据库,而且现在这个数据库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科学研究快速直接与国际同行接轨提供了极大便利。那个时候对我来讲还不太重视 IF 值,在纸质 SCI 版中也不知道在那个地方记载 IF 值。因为发表一篇国际专业刊物论文已经很不容易,还管这个“点数”干什么。 我记得学校科协曾经找了学校当年几个发表 SCI 论文相对多点的几个老师讲解如何发表 SCI 论文,邀请的 4 个老师中,算我这个属于无名小辈。因为那 3 个人中 2 个后来当了院士, 1 个当了副校长,我最后当了退休教授。后来实际上只有我和那位现在的副校长讲了一下,那两位现在当了院士的人大概当时出差了。我记得也就是讲如何发表一篇好论文,例如除了论文成果的素材要好外,要重视将自己成果与国际同行成果认真对比,这就需要借助 SCI 这个工具了,主要体现在前言和讨论两部分。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时一定要重视参考文献,因为 20 年前,大家对参考文献的认识远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你可以翻翻当年我国同行发表的论文中,主要引用文献是中文论文,即使发表在国际刊物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大量出现: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文献。当时我听一位曾经当过一个国外刊物编委的老教授讲,国际同行在评审一篇手稿时,有时先看手稿摘要和前言,然后就看参考文献,如果审稿人认为与手稿成果密切相关的几篇重要文献没有引用,这篇手稿要通过就难了。因为他认为手稿作者对同行成果的追踪不到位,我们不是常说:“站在前人肩膀上做研究嘛”。我曾经说过,一篇论文写得好的前言对读者起到的作用有时大于论文成果本身。这样的论文“前言”对同行成果进行了详实的调研与评述,阐明论文研究成果的起点,这些在后面附上的参考文献得到很好体现,读者可以从参考文献中发现也许还没有读过的“好论文”。 直到今天, SCI 数据库在我心理依然是调研同行科研进展的重要工具,当然关注一下我自己研究领域主流刊物(主要是美国 AGU 出版的刊物和 Elsevier, Springer, GeoScienceWorld 和 Wiley-Blackwell 等数据库) IF 值变化自在情理之中。多年观察后发现,我专业主流刊物 IF 值波动不大,这也表明这些刊物出版具有很好的信誉及手稿质量比较稳定。我常对学生和院里老师说,你的成果能发表在这些刊物(一般不超过 10 个,交叉应用学科多一些)上就不错了,不要计较杂志的 IF 值。当然“美国地球物理研究系列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eries” 杂志属于我们领域最好刊物应该属于共识( 110 多年历史),大家努力就是了。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抨击过我国学术界有些单位和部门过于崇拜 IF 值“点数”的做法。前面已经说过, IF 值本身只反映两个数据之比,即前两年发表论文数与论文于当年引用次数(频次)之比。而在一般正常杂志,引用频次数据不会大起大落,除了这两年突然有一些领域内牛人发表了好的重要综述和评述论文,否则就会存在一些非学术因素,例如自引过多。最近一些年 SCI 数据库管理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及时撤销某些想“歪门邪道”,“恶意提升 IF ”的刊物。据我所知,我们科技管理部门已经严重受到 IF 的不良影响,例如不重视成果让国际同行进行实质性评价,简单依靠 IF 值和引用频次,现在又叫“严格它引”,这些都是人家“玩剩的”的游戏规则。难道依据申请人提供的 5-10 代表作,让国内外同行认真审读,加上申请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给同行留下的“印象”不能准确判断成果质量和申请人水平吗?尤其在不同小学科之间,对比论文引用次数有多少实际意义?一篇 Nature 论文成果水平都高于专业主流刊物论文成果吗?过度崇拜刊物的 IF 值已经成为我国学术发展的绊脚石,有可能成为产生“学术雾霾”之源。因此,我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们积极行动起来,淡化 IF 值在我们科学评价中作用,让我们的学术环境回归自然。
1280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术语“草原”与“草地”在学术界的乱象
热度 1 duzhanchi 2013-6-7 10:34
近日看到 1 本名为《中国草原》的 书。 开卷有益,收获颇丰。但对其中术语“草原”和“草地”的界定和使用,不敢苟同,值得商榷。 ( 1 ) 混淆了 术语“草原”的 概念 在植物地理学中,分别将草原和草地定义为:“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和 “ 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 《中国草原》一书,将我国 草原 划分成18个大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低地草甸类、 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 高寒 荒漠 类、温性 荒漠 类、温性草原化 荒漠 、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和沼泽类。(第1页) 该书还谈及了世界各地对温带草原的不同称谓,即“在北美草本植物组成的无树开阔景观被当地人称为普列里( Prarie )、在南美洲被称为潘帕斯( Pampas )、在欧亚大陆被称为斯坦普( Steppe )”,以及在非洲大陆热带干旱地区“被称为萨旺那( Savanna )的草原”。(第 188 页)。 上述 名称全部来源于植物地理学。 这表明本书作者对植物地理学中关于草原的定义是认同的。 然而,该书作者在引入植物地理学中草原概念的同时,却又使用了具有另一种概念完全不同的“草原”,并给出三个定义:一个总的,一个广义的,一个狭义的。 总的定义 :“ 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天然植被与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第1页)这与植物地理学中草原的内涵有着显著区别。作者接着说“ 广义的草原 ,包括除农田和森林以外,陆地上 所有具绿色植被 生长覆盖的土地。由于放牧饲养牲畜是人类利用草原的传统和基本方式,一些虽 具有树木生长 但 以放牧牲畜为主要 利用方向的土地,也属于草原的范畴。”(第 1 页)这远远超出了植物地理学中草原的内涵,即将荒漠和草丛等也划归在草原之内。书中又说“ 狭义的草原 ,仅指辽阔无垠、连绵不断的生长天然草本植被的自然景观。”(第 1 页)该定义亦与植物地理学中草原的内涵大相径庭,没有抓住草原是“ 以 旱生 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这一本质特征 。按此定义,南方亚热带地区出现的大面积草丛,也应属于一种草原类型。 在上述 18 类草原中,有 6 类属于植物地理学中的草原, 以至在 “草原”中出现“草原”,而前一个“草原”又不同于后一个“草原”的涵义, 这岂不令人费解? 草原与草甸、荒漠、草丛等是并列的类型,但又均将其涵盖在另一概念的“草原”之下,似此,造成混乱在所难免。 如果该书不引入植物地理学中草原的概念,而只使用自己拟定的另一种概念的草原,尚犹可说也。百家争鸣嘛! 主要问题在于,本书同时使用了具有二种不同内涵的草原, 这样一来,岂有不乱之理。 在学术专著中出现这种概念混淆实不应该。 退一步说,即使该书不使用植物地理学中草原的概念,在定义本学科的术语时,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学科已有术语的涵义。如果同一个术语,在两个学科中的涵义不同,在其相互沟通时势必也会造成混淆。术语“草原”或“草地”正是如此。 (2)混淆了术语“草原”与“草地”的区别 从上述植物地理学的概念可以看出,草原是以 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草地, 后者包括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类。然而,该书认为 “草原 有时 被称作草地、草场、牧场,在南方习惯上称之为草山草坡”。尽管用了限定词“有时”,但在该书中却看不出是如何界定这个“有时”的;给读者的感觉是,在使用这二个词时,有点随心所欲,完全将草原和草地当成了 等义词 。如:“表 1-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草地 面积”与“表 1-2 各类型 草原 面积”。前者用草地,后者用草原,是何道理?再如:该书“将我国 草原划分 为北方干旱半干旱 草原 区、青藏高寒 草原 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 草原 区和南方 草地 区四大区域”。(第 7 页)为什么将四个并列的区域,前三个用草原,后一个用草地?是否作者也觉得将南方的草本植物群落称为草原亦不科学? 其实,草原与草地的关系,犹如荒漠与荒地一样。荒漠是 由 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半乔木 或肉质的仙人掌类 占优势的稀疏植被, 是植物地理学中一种植被类型。 而荒地是未开垦的土地,或没有耕种的土地。在日常生活中,如 有人将南方的荒地称为荒漠 ,未尝不可;对 于官员也情有可原,即使外行学者亦无须过多指责。但是,如果本学科的学者也这么称呼,就十分不该了。因为,在专业范围内,这是一个科学术语,而科学应该是严谨的、无懈可击的。 ( 3 )术语“ 草原”内涵 自相矛盾 《中国草原》一书还专门论述了“草坪绿化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第 208 页),意即草坪也属于草原的范畴。众所周知,草坪是“由人工建植或人工养护管理,起保护、绿化、美化环境作用和人类活动利用的低矮草地”。 与该书对草原的定义相对照,可以看出,草坪既不符合“ 以放牧牲畜 为主 要 利用方向的土地”的广义概念,也不符合“辽阔无垠、连绵不断的生长天然草本植被”的狭义概念。将草坪列入“中国草原”, 岂非 自相矛盾? 此外,已如前述,该书将草原 总的定义 为“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天然植被与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自然主体 ”,但在该书的 18 类草原中,有二类,即 高寒 荒漠 类和温性 荒漠 类,不是以草本植物,而是以 灌木、半灌木 为主体。那么,为什么将其列入“草原”呢,这不也是自相矛盾吗?此外,尽管该书说广义的草原可以“ 具有树木生长”,但并未对其进行具体界定,言下之意,无论是仅生长几株树木草群,还是郁闭度在 0.3 以下的疏林, 均可以称为草原。这里,不仅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而且 与本书草原的总定义 相左 。 实际上,上述这种乱象在学术界广为存在,《中国草原》一书只是其中之一。 有的学者认为,既然草原和草地早已在植物地理学中有了特定的内涵,那么,为了避免混乱,用“牧地”( Rangeland ) 来概括“以生长各类饲用植物为主,可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的土地类型”, 更为合理和科学。 当然,如果能够提出更为理想的术语,实是求之不得之事。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消除学术界关于“草原”和“草地”的乱象,而不是其他。 参考文献 高鸿宾.中国草原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主编:吴征镒).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环境科学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环境科学大词典(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贾慎修.中国草原类型分类的商讨 .中国草原,1980(1):1~13. 许鹏.中国草地分类原则与系统的讨论 .四川草原,1985(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主编:廖国藩).中国草地资源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任继周.分类、聚类与草原类型 .草地学报,2008,16(1):4-10. 苏大学.中国草地资源调查与地图编制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 草原、草地与牧地辨析 .草业与畜牧, 2009 (7):1~7。
个人分类: 科普|82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师生争成果,学术界的乱象
热度 25 lqs321 2013-6-7 09:09
最近科学网上又掀起一股讨论“师生争成果”之风。我想关于师生之间争夺成果的事情古往今来,国内国外都有发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只是由于我们国家当下畸形的成果评价体系导致这种乱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值得我们关注。师生之间争夺成果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情,本来师生一场应该是缘分,是双方若干年后相互之间美好回忆的重要素材。看看科学网上那么多赞美师生关系的博文就可以看到,我们该有多么留恋求学过程师生关系中的美好场景。 关于师生之间成果分享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双方之间结下梁子其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但是我们必须用公理对待这个事情,用不着站在老师一边或学生一边看待这个问题。如果针对一个具体案例我们站在公理上就不难辩论清楚。然而,事实上这类事情往往不好放到桌面上较真,导致事情复杂化。例如我在一位年轻人的博文:“请教一个关于论文署名问题”我评论:“导师选择不慎,苦果只好自己吃”,因为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待这个棘手事情。因为这位学生选择一位领导老师做导师,但入学后发现实际导师是一位学术研究一般的副教授。我推测这位年轻副教授老师自己做研究很吃力,所以需要成果晋升教授,才会发生要求学生论文给他做第一作者的“庸俗”事情。如果年轻副教授自己始终积极站在科研第一线,科研做得有声有色,成果丰硕,那就会是完全另外一个景象。 显然,在师生成果分享中,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读研期间主要事情的决定权在老师手里。例如,学生学习研究过程中需要老师提供科研条件、科研素材、经济补贴、各种关系到学生后续发展的奖励评定及直到最后毕业等。当然,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在学生自己手里。但那个学生能忽视这些对他们走向社会过程中导师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是一个有争议问题,就是关于导师的想法在学生成果中扮演的角色。无容置疑,一个大学本科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如果他 / 她们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基本没有涉及科学研究理念的话(我想绝大多数没有)。那么就像一个年轻人进入一个陌生研究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根据他通过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经历,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将此比喻成一个母亲既然生养了孩子,用她的乳汁哺育孩子就应该是天经地义,是一个母亲的天职和本分。因为,指导研究生做科学研究属于导师基本职责,如果过分强调导师出想法在学生成果中的作用是不恰当的。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中传授的想法都是属于同行业内多少年内形成的一些共识或难题。我们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多少“惊世骇俗”级别的想法让学生做。所以,我不赞成“导师的思想,学生去实现的成果就应该导师为第一贡献”的观点。这种观点从逻辑上分析也不一定成立。一个成果由“想法”和“实现”两部分组成,从逻辑上讲两者属于同等地位,因为,两者缺一都不能成功。此外,我想如果真正属于很有创意的想法,年轻导师们就应该自己亲自动手完成,学生做一点辅助工作,这样的重要成果导师为第一贡献者谁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据我所知,关于同行之间科学成果分享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发生在我们华人的著名杨 - 李之争就是一个典型,而且持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至今没有化解。 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学术评价比较成熟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家都有一些“约定俗成”做法可以尽量避免相互之间一些矛盾和发生不愉快事情。例如,对于论文署名一般尊重署名的所有作者的贡献和权利,不会太过于强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我儿子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的指导老师美国教授说,他们往往看重最后一位作者的作用,认为那才应该是导师位置。我看到 Nature 论文后面经常陈述:“所有作者贡献相等”就体现这个“人人平等”理念,实际上真正的“贡献相等”是不存在。按照我们国家现在很多单位的评价机制和做法,那岂不是人人都要享受高额的奖励,而实际上一篇论文只能享受一份奖励。在我们这儿我们还经常看到若干个学生共同第一作者,若干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真不清楚这些学生毕业时如何来分享同学和老师之间合作成果。我们学校几年前就已经取消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每个导师博士生数量有限,好像还没有怎么听说“师生争成果”的事情。我和我的学生之间成果分享始终是愉快的事情,去年 9 月份我的博文:“谈师生合作成果的分享”做了适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1462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戏大于天”----从文艺界的老理儿看职业水准
sunyu367 2013-6-3 13:12
“戏大于天”----从文艺界的老理儿看职业水准 看到研究人员因成果归属问题破坏该成果一手资料(标本)的报道,心下茫然,也没有心情说是非,不过,把美好的东西毁掉,毕竟是悲剧。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梨园行里有“戏大于天”的行规,不管多大的腕儿都认这个理儿。记得,《北方有佳人》里的小女孩儿因为这个讲究,害死了自己的师傅,当时看到这段,果真是悲由心生了。老文艺界如此,现在的文艺界也是如此,以善良的名义思考,为艺术献身的行为都是职业选择,这些选择需要理解----从职业水准角度去理解,他们虔诚地热爱他们所选择的职业,他们应该被尊重。即使有人会为了争取某个角色而采取非常行动,只要不伤及无辜,不破坏公平,看在祖师爷的份儿上,就多担待些吧。 沿着这个思路想想,“破坏标本”这事儿,与“戏大于天”的行规还是有些距离的,倘若有“学术大于天”的虔诚之心,自然不会发生这样令人遗憾的事情;倘若学者皆有“学术大于天”的虔诚之心,这种成果归属矛或许也不会存在。 如此看来,文艺界“戏大于天”的老理儿,值得学术界学习啊!
3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骗不骗?周瑜打黄盖
大毛忽洞 2013-4-19 11:19
骗不骗?周瑜打黄盖 在中国, Natur e 和 Science 已经沦为骗人的工具。 就像我们喊打奥数一样: 奥数本身并不邪乎, 邪乎的是有权操作奥数的人。 Natur e 和 Science 本身并不骗人, 骗子是有权操作 Natur e 和 Science 的人。 案例(欢迎对号入座): 西门大学者, 本科毕业于国内 A 大学; 硕士毕业于国内 B 大学; 博士毕业于国内 C 大学。 西门大学者出国读了博士后, 在国外 W 大学弄到了教职, 在 Natur e 和 Science 发表了文章。 于是 本科母校 A 大学聘西门大学者为 X 学者; 硕士母校 B 大学聘西门大学者为 Y 学者; 博士母校 C 大学聘西门大学者为 Z 学者。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涉嫌多件学术造假 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 看热闹的人感觉好玩!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3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的应付(忽悠)与应对
热度 4 caojian123 2013-4-14 16:29
对于一个出生偏僻农村的我而言,能走到今天,除了运气,汗水还是付出了少许,但不是全部。记得从上小学开始,分数就成了论英雄的标准。不知怎么地,非常贪玩的我,那时总能糊弄出来个高分,这让老师刮目相看,小同学更是啧啧不已,自己当然也有点沾沾自喜。 上了初中后,发现学习压力并没有多大变化,除了操场上频繁亮相外,分数仍然是一切。那时的我,更是贪玩的惊人,动辄就从课堂上消失。为此,还挨过不少老师的批评甚至拳脚。不过,幸运依然伴我而行。第一次中期考试过后,分数有点出乎意料的高,这又让我慢慢地成了老师的宠儿,学生的榜样。哪些曾经赞许和羡慕的眼神,至今记忆犹新,到现在自豪不已。从那以后,只要我不大闹天宫,老师总对我放任自流。因为在他们心中,不管你是挑灯夜读,还是吊儿郎当,只要分数高,那就是真理,永不破灭的真理。 玩耍间,一挥手,初中已成过去,开始了新的征程。虽说征程是新的,但准则仍然是旧的。高中期间,分数虽然不是离谱的高,但也常常能给老师带来惊喜。因此,他们并不怎么苛求,连作文都可有可无,从不问责。现在如此水平的写作功底,与当时老师的骄纵不是毫无关系。可惜啊!如果当时老师能狠一点,说不定我能写出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顶置博文来!因为玩性太重,竟把考大学搞成了副业,什么学校、社么专业等等,都是雾水一头,根本没当回事。高考后,志愿表都是他人代劳的。还好,幸运之神再次光顾了我。要知道,那时上大学好像比现在的难度要大一点,是不是? 一个漂亮的华丽转身后,高中已成了记忆,懵懂地来到了大学校园。说实话,农村生活惯了,刚开始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很不习惯,隔三差五就往老家跑,最后都有了退学的念头。后在各方人士尤其是父母的劝说下,才规矩了下了。大学期间,虽说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那都是60分就万事大吉的事。一路与分数较量过来的我,还能被这个60分吓倒。当然吓不倒,这不,很多时间就是在被窝里或在马路上被无情消耗掉的。那时虽然依旧爱玩,但因经济的限制,很多计划都夭折了。所以,到今天我还对城市耿耿于怀,因为干什么都需要钱。没有钱,想看一下动物园都没门。哎!穷人家的孩子就这样,连逛个动物园都是大学毕业好几年后的事了。如果那时能有城里人的条件,今天的我,绝不会沦落至此。 硕士、博士呢?一个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在应付分数中走过来的人,能轻易把这种被动应付改变为主动承担吗?难!相信只要能应付毕业,绝不累死累活,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心声。 大家从小到大都生长在应付环境,所以毫不含糊地说,我国学生的考试应付能力可堪称世界一流,但实际应对能力就相形见拙了,高分低能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因为此,大家在应付五花八门的课题时,都能游刃有余。但在应对具体一个问题时,且往往浅尝辄止,略知皮毛便全身引退。君不见,目前我国的科研面以拓展至经天纬地的各个角落,而在多个领域纵横驰骋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可谓兴兴向荣,前程似锦! 可实际呢?广度往往滋生应付,深度才需应对。目前学术界的各种荒诞现象比如论文、课题答辩,专利申请、课题经费、评奖、结题等等,难道不是在应付过程中出现的吗?我们颇具研究深度的领域有几个?说到底,应付就是忽悠,忽悠就是应付。 既然大家都练就了一身应付本领,有谁还愿意为应对而卖力?不过,话得说回来,如此体制下,科研人员不应付怎么办?科研人员没有错,是逼良为娼的结果。 注:文中我的原型不是本人,而是众多的我。
436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学术声名能否先从学术界以外获得?
热度 6 Bobby 2013-4-6 17:16
毛泽东有“农村包围城市”之战略战术,卒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那么有些人所谓的“学术突破”能否先从学术界以外(比如新闻界、娱乐界)取得声名,然后引起学术圈注意尔后在学术界取得成功呢? 我看有点难。 但有一个策略据说是可行的,那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先到洋人那里取得应有的评价或声名,然后挟洋自重,回国内学术界吃香喝辣。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34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河南人在荷兰:4. 渐近法的发表很艰难;评论一下控制学术界
热度 21 zhuyucai1 2013-4-5 14:18
在推广渐进理论和研究模型误差上界方面发表了几篇文章。当我把渐近法写好后,发表却拖了十年。 渐近法的文章是我博士工作的集大成。我用 L.Ljung 的渐进理论把系统辨识的四个基本问题系统地解决了一遍,里面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1988 年底把文章投到 Automatica。 有四位审稿人,三位认为想法不错,可以发表;只有一位在一些数学的严格性问题上跟我较真。我当时年轻气盛,不懂怎样对待审稿人,奋起反击。审了三次,被拒绝了。 后来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对审稿人客气一点,文章也就接受了。年轻的朋友要接受我的教训。 不久,将文章扩充后,投到了 IEEEAC。 这次更惨,大部分审稿人对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出并解决四个问题的表达方式不认可(这是因为西方的科学是以分解的方法论为主导的),并认为我的数学描述不严格。有一位审稿的家伙还匿名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这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博士生,以为他能解决辨识的所有问题。他的导师跑到哪儿去了?”还把我导师也捎带上了。 E 教授看到后气得半死。 博士答辩后,跟荷兰同学在 TB 的带领下开了个控制公司叫 IPCOS 。我做研发,兼职做工业项目。我还在纠结渐近法的发表问题。既然学术期刊发表太困难,那就写本书吧。 1993 年我和TB合作出版了一本工业过程辨识的书,把渐近法塞了进去。其实渐近法当时还没有名字。 从 1993 年开始,我用自己的渐近法做工业MPC控制项目,结果很好。到了 1997 年,我将没能发表的渐近法文章加上一个在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的应用结果,投到 JournalofProcessControl。 文章于 1998 发表了。渐近法的名字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 1988 年开始投稿,到 1998 年发表,十年后终于一吐为快了。为此我还在 2012 年的 CPC 会议上得了“最慢论文发表奖。”平生第一次得奖。 渐近法文章发表后,辨识与控制界对我的工作开始认可。最显著的标志是 2006 年 IFAC 辨识大会 SYSID2006 的主席 H 教授请我做大会报告( Plenary ),讲渐近法及其工业应用。 开讲前 H 教授介绍我时透露了一个秘密,吓我一跳:他就是 1988 年 Automatica 唯一拒绝我渐近法文章的那个审稿的家伙!我是该哭呢还是该笑,爱他还是恨他?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借题发挥,评论一下欧美的控制界。控制界有两类研究者,一类是物理直觉好,擅长提出新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擅长理论分析和数学证明。两方面都强的人不多。这两类同行紧密的合作是控制理论与技术繁荣发展的基础。许多辨识方法是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提出并发表的,理论分析是若干年后由其他学者做的。控制界还有一个有名的例子是, str m 和 Wittenmark 在 70 年代提出了自适应控制的一个算法,该方法的收敛性 18 年后才被 Guo 和 Chen 证明。 我认为自 1980 年代开始,控制界变得过度强调数学的严格性,好像人人都要当数学家。这也许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饱和(衰败?最好不是)的标志。在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必须是定理加证明的格式,否则很难发表,不管你有多少好想法。这严重阻碍了新思想的发表,理论变得很苍白。物理直觉好同时理论分析能力强的研究者实在是太少。 再以模型预测控制( MPC )技术的发展来说明控制技术和控制学术界的脱节。 MPC 技术是分别由法国和美国的控制工程师于 1980 年左右研发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够解决带约束条件的多变量控制问题,优化算法中能找到全局最优,所以能够有效解决多变量工业生产装置的控制和优化问题。 MPC 技术 1980 年后在石化工业开始应用,取得了提高收益、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的巨大的 经济效益。在 80 年代,控制学术界根本看不上 MPC 技术,认为 MPC 算法没有稳定性的理论证明,不是什么好技术。石化控制工业界也不管控制学术界怎么说,该干什么干什么,认为那些教授反正也搞不出有用的方法。到了 90 年代中期 MPC 技术在石化工业已经普及。这时控制学术界坐不住了,开始研究 MPC 。 直到今天,工业 MPC 技术也没有用到多少控制学术界的成果。 当前应用最成功的自动控制方法有两个:单变量的 PID 控制和多变量的 MPC 控制。在控制工业工作了 20 多年,我发现控制学术界对这两个控制技术的贡献实在太小,基本是工业界自己研发的。当我对几个著名的欧美控制教授说这个看法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至少为工业界培养了人才。” 倒也是。 上一篇:3.博士研究,提出系统辨识的渐近法 下一篇: 5. 有了渐进法,千方百计找应用
15308 次阅读|52 个评论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kejidaobao 2013-3-31 15:09
文/王德华 中国学术界的问题似乎是日趋严重了,很多问题如果不重视,会严重影响学术界的正常发展。学术界有什么问题?简要说几个方面。 1考核体制问题 从SCI开始,到IF,再到CNS,看似是从看数量到看质量,本质上还是论文导向。论文导向错了吗?没错。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就是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来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和发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如果以论文为导向可以说是错了。这样的政策导向,很容易把科学追求的精髓淡忘,而进入一种功利性的追求。看看今天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后果,就不难理解今天的学术界。学术界本来就有学术界的规范和标准,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论文的质量,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决定因素。同行评议,都很清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运行呢?利欲熏心。专家的人品和素养出问题了。没有健全合理的考评体制,利益导向的科研,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2科技人员素质和学术水平问题 中国的科学家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如何呢?绝大多数已经退休的老一辈科学家(简单说就是70岁左右及以上),现在看多数是很出色的。他们有些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些就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专家。不可置疑,有些学术视野和学术思想是一流的,有些专家也没有这种能力。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几乎都在坚持耕耘着自己的学科和领域,使得很多重要的学科和领域能够发展和延续下来。 后来是八仙过海的时代,教授多了起来,博导多了起来,甚至是泛滥起来。本来很高尚的教授、博导,慢慢演变到名誉扫地,在社会上失去了尊重。教授、博导、院士,这些名头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却当儿戏,似乎是谁都可以当教授。不合格的教授太多了,不合格的科学家太多了,自然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人多了,合格的人反而成为弱势群体了。 3研究生培养问题 研究生今天的困境是很让人纠结的。每年上百万的年轻人,其中不乏有追求、有智慧、有潜力的人才,但今天的大环境下,很多已经失去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甚至是失望、恐惧,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是满足于一定数量的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跟踪,谈什么崛起?国内优秀的博士没有平等发展的机会,没有发挥才华的制度保障,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还有,那么多不合格的博士、硕士出笼了,这个社会如何再重塑“博士”的光辉?那些顶着博士头衔的人们,是一种自豪呢还是悲哀呢?学位贬值、知识“贬值”的社会,我们还指望什么? 4人才政策问题 这几年的人才政策对学术界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各种人才计划相继出台,看似对学术界的投入加大了,理应促进了学术界的发展,实际效果却不是。一些不合格人才,甚至是欺世盗名的人才引进,直接摧残了本来还说得过去的学术环境,甚至是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的学术环境。那些引进的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艰难环境下做出的那点成绩,被个别(有人说不是个别?)浑水摸鱼的所谓海外人才的那些黑黑墨,涂抹得一点亮点都没有了。引进人才,本来是净化环境,改变环境,建设环境,现在是不但环境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恶化。 5学科发展问题 科学是有学科的,有领域的,所以才有专家,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似乎就是有人敢为天下先,引进人才,多是以论文导向,很少考虑学科发展,导致学科重复建设,相同方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不考虑学科发展,不考虑领域发展,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和点数,一个实验室没有了特色,一个研究单位没有了特色。万金油的院所,不可能有专家,更不可能有学术界的泰斗。 6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要保证那些突出优秀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学术积累,根据其学术贡献,按部就班晋升。当今的问题是,引进的青年人才,没有过渡时期,职称一步到位。人还没到,有没有能力领导一个研究组还不知道,教授、博导的名头就先给戴上了。实际上很多就是在国外刚结束博士后的训练,没有任何独立主持科研的经历。这看似是尊重人才,实际效果相反。一是给了这些年轻人无形的压力,有不少年轻人是戴不住这么重的帽子的,听说这几年有英年早逝的海外回来不久的年轻人。这些一步到位的年轻教授们,在管理实验室、规划学科方向、培养研究生方面,都是“第一次”,我不相信那些真正想在科研上做点什么的年轻人会乐得如此。另外,这样的人才政策,对于国内的那些同样优秀的年轻人也是一种不公平,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和打击。提升一批,打击挫败一批,环境变坏了,风气变坏了,我们图的啥呢?就是那几篇点数高的论文吗?国家科技的发展是百年大计,长远规划,提高年轻人的待遇,减缓科研压力,衣食住行有生活保障,让他们一直保持旺盛的科研激情,这才是正常的人才政策。拔苗助长,不可以。人为制造矛盾、制造不平等,更不可以。 7科研经费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学术界真的尝到了甜头,不少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到了“不差钱”的时代,有些到了“花不完”甚至是“为花不完犯愁”的时代。经费分配不公,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老问题。 如何保障那些有才华、有追求的年轻人能够早些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保证支持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在当今社会不会搞关系但却在某个学科领域很优秀的那些科学家,能够延续他们的科研,是非常重要的。 (转载自科学网博客2013年1月3日博文。本文有删减)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泛滥的学术界与不要命的科研时间!
热度 2 caojian123 2013-3-20 21:04
过去是宁缺毋滥,有“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为证。 现在时代变了,是宁滥勿缺的年代了。君不见,举国上下,各种文凭满天飞,各种人才到处窜。记得上世纪80年代,考个中专都是百里挑一,其难度绝不亚于今天的各种文凭考试,包括硕士、博士入学考试。当然,与令世界瞩目的我国公务员考试,还是有点相形见拙的。 起初,我确实对我国这个神话般的造才计划有点自豪,也有点兴奋。让每个人都成为大学生,这不是美帝国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吗?我国且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跨越式超越了,多震撼人心啊!上小学是就知道的梦想:中国一定要赶超英美,至少在文凭上实现了。 大学梦实现后怎么办?这还不是有欧美教育体系的硕士、博士梦呢。这不,为了学位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升我国人人有学问,个个能科研的大国形象,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造才运动。从最初对普通海龟的青睐,到现在连超级海龟都为千人、万人计划想方设法甚至锒铛入狱的壮观中,从最初对土鳖的尊重到现在连个屁都不是的暗淡中,不汗颜都不行。 时势造英雄,既然国家放开了精英教育的扩招大门,那个学子不希望浑水摸鱼一把,也捞个硕士博士文凭光耀一下。当然,这里面确实有部分热衷于科研的人。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面子,为了证明自己。这是研究生质量堪忧的祸端。 水涨船高,一个学校一下子涌进这么多“莘莘学子”,怎么办?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于是,有能力的、没能力的都一起上,摇身一变,成为硕导、博导。这绝对是点石成金的大手法,也是研究生质量堪忧的推手。 扩招加水货,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从根烂到底。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人才的宁滥勿缺已顺利实现,各个科研院校、研究所已是人满为患,真有点人才泛滥的奇观了。人才泛滥怎么办?疏导啊,硕士扫马路不就是疏导的成功案例。估计不久的将来,保姆都会拥有硕士头衔。这绝不是荒诞怪论,谁叫我国举民都硕、都博呢? 但疏导终究是有限的,因为有些行业,需要的是真刀真枪的实干家,而不是徒有光环的形象家。于是乎,这些人(当然包括我)只能削减脑袋,一个劲地涌入科研阵地。不走阳关道,偏过独木桥也是身不由己,人总得活下去啊。僧多粥少怎么办?那就拼出身贵贱、文章多寡。 出身往往很难改变,只能拼文章了。都说我国的灌水文章很多,这是有根有据的。你不灌水,一点希望都没有,灌了水,也许还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学生求职如此,老师升职亦如此。于是乎,举学术界上下,都开始论文大战了。 论文大战,除了拼创新,还的拼篇数,说到底就是拼所谓的科研时间,因为大家都相信,酝酿观点、撰写文章都与投入时间成正比。谁勤快,谁就占据科研制高点。在此信念下,开启了拼时间时代。拼时间、拼爹、拼富可堪称当代三拼。 因此,宁滥勿缺与科研时间息息相关,越滥,投入的科研时间越多。 只可惜,目前的宁滥勿缺状况是:滥的名符其实,缺的实实在在,于勿缺相距甚远。 谁为宁滥有缺埋单?是你,是我,是他们,是我们?都不是,是我们大家。
2101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谁该为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负责?
liyibo666 2013-3-13 22:23
谁该为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负责? 精选 已有 4750 次阅读 2013-3-12 12:11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学术界乱象,研究生教育,人才引进 谁该为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负责? (王德华) 研究生教育问题: 当今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不能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标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待遇,而是无原则地资助了那些比优秀学生数量多得多的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不该走这条路的学生。看起来,这些学生似乎暂时没有“失业”。实际上这给他们的人生路上人为地设了更大的坎,使得他们几年后更加迷茫和无助。 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方面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真才实学的学者不能成为硕导和博导,而是太多太多的不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单位在生产大量不合格的研究生,太多太多没有指导能力的导师在努力地“指导”着研究生。 年轻学者成长问题: 在对年轻学者的支持方面的很大的问题是,不是不能支持那些优秀的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而是支持了数量众多的工作平平的青年学者。本来这些人可以离开学术界,去从事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错误的支持使他们自己误以为自己可以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结果他们走得很累,心理压力太大。 人才引进问题: 在人才引进方面,怀揣理想和抱负,真正想报效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有所贡献的学者,回来的太少了,钻国家政策空子、内外联合套国家钱财、压根就不可能为国家的科研有任何贡献的“人才”回来得太多了。不但没有改善环境,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学术环境。 在科学论文方面,科研成果方面,几乎都是这个同样的问题。 问题早解决容易,拖延下去,一旦成为毒瘤、恶变而蔓延,一定无药可救。 是我们的专家们亲自投票评选出来的博士点、硕士点,亲自投票选出的可资助的项目、奖项,亲自考核选择的研究生,亲自投票引进的人才。国家是有政策,我们的科学家们都做了什么呢?我们是在助纣为虐,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做着荒唐的事情、昧良心的事情。我们自己就是一边在享受着,一边在谩骂着......这是一种什么心态、什么景象呢? 谁导致了这些问题?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有谁真正为这个国家负责了吗? 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健全的问责机制,没有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学者群体,今天的我们这些受益者,就是明天的受害者。 今天北京下雨。春雨贵如油。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669566.html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重才轻德”吗?
热度 4 weiwu207 2013-3-9 22:51
近日有政协委员说学术界重才轻德,非也。现在学术界埋没了大量人才,把一些善于拉关系,业务平平的“大忽悠”捧上了天。他们与地痞流氓无异。不重才轻德才是事实。
22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界到工业界的过渡
热度 1 came 2013-3-9 22:15
从学校到企业,从学术界到工业界,我逐步适应了。具体有何不同?很多,一言难尽,后续会逐步叙说。静候佳音吧。
1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界的代表们请食点烟火气
热度 1 marietta 2013-3-6 11:25
发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这一类党报一直都在导向 奉献啊 科研的精神啊 看看成天爆炒的富豪榜 富贵嫁女 之类的新闻 坐冷板凳的怎么不被诱惑 做科研 虽说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逃避 也是对知识的热爱 一箪食 一瓢饮 足矣 但是 箪食壶浆 也要有吧? 真正做科研的人需要有体面的生活 这不是对科研人员的高待遇 而是引导社会对科学的尊重 现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没有层次、目标不明 有的混日子靠裙带的 浪费国家经费的 大大的有人在 去追究那些乱来的,很好追究 比如说,一题多报 一文多挂 就这么个一文多挂就全国都倒了 壮士断臂 文长疗骨 很多很多动人的壮烈的故事传承下来 现实里 却落得最后精英弃家国 从某个时间来治理一文多挂 一题多报 合理的经费管理 给科研人员以足够的生存空间 我们这个国家的科研才能耳目一新 一个忠孝节义的民族 一个诗书教化的民族 一个文脉传承的最深沉最温馨的土地上 居然开不出科研的花吗? 居然没有一点精神和胸怀去养一点仙、养几个科研的疯子吗?
14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
热度 5 kejidaobao 2013-3-6 09:09
张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一稿两投”(本文特指一篇学术论文以不同文字比如中、英文,同时或先后发表在不同学术期刊的行为)是否为学术不端行为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一稿两投”本质上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并不违反著作权法规定,而且是出自学术交流本身的需要,也能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传播;至于是否允许“一稿两投”,则应该由各期刊自行规定为宜。 中英文“一稿两投”不存在侵权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一稿两投”违反了著作权法。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对著作权法的误解。因为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保护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果同一科研成果用两种不同的文字表述,其表现形式是显然不同的,在著作权法看来就是两个不同的作品,不存在侵权问题。此外,著作权法保护的仅仅是财产权人(如果作者签署了版权转让协议,则财产权人为出版商,否则为作者)的权益和作者的人格权益,前者是经济权益,后者是作者的精神权益,两者都不限制作者发表不同文字作品的自由。相同文字作品是否可以重复发表取决于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协议。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文期刊论文引述英文文献是可以的,因为我国的中文期刊都假定读者能够熟练地读懂所引述的英文文献。但反之则不然,英文期刊基本上不允许引述中文文献,因为英语读者基本上不能读中文。如果某项成果已经在中文期刊上发表了,该作者后续的成果希望在英文期刊上发表,则必须将已经发表的中文论文再用英文发表一次。这是学术工作本身的需要,谈不上不端行为。 有些学术论文应当以中英文双语或甚至多语发表,因为有些新的学术概念需要由原作者用不同语言表达,以免引起学术界的混乱。例如,英文“multi-valued”通常会被翻译为多值,但其学术概念可能并不是多值,而是多赋值。多值的英文还可被表述为“multi-states”。这里,某变量的一个状态是该变量的一个取值,所以state和value是相同的意思,很容易搞混。作者实际希望表达的含义可能是该变量有多个状态或取值可以被进一步解释或表达,这就是对变量的该状态赋值。可见,这里的多值与多赋值的含义相去甚远,但其英文表达完全相同。显然,最了解“multi-valued”准确含义的是原作者。所以,原作者有义务将同一篇论文用不同的语言相继或同时发表。这是科研工作本身的需要,不应当简单否定。 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仅在于对期刊 是否诚实守信 是否允许一稿两投应由各个期刊根据其刊物定位和对稿件的要求自行决定。从接受论文的角度看,有的期刊不接受此前以任何文字发表过的投稿,有的期刊不接受此前以相同文字发表过的投稿(不同文字的可以),有的期刊对投稿内容并无要求,但要求其表达看起来显著不同(例如60%以上的文字表述不同,尽管其表述的内容相同)。从对作者的制约来看,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在此期刊发表论文后,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将其在其他期刊上发表;有的不允许作者以相同文字将相同内容的论文再在其他期刊上发表(不同文字的可以);有的期刊则鼓励作者将已发表的论文再重新在其他刊物上发表。最典型的例子是某论文在会议上发表并在会议论文集中公开出版后,仍然被允许甚至被推荐其到其他刊物上发表。而接受推荐的刊物往往与办会者有约定。从时间上看,有的期刊在接受论文的时候就要求作者承诺此文未在其他刊物投稿;有的要求作者承诺尚未在其他刊物发表;有的则将这些承诺放在决定接受该论文后要求作者做出选择和承诺;另一些期刊则可能仅仅泛泛地在其对投稿的要求中写出各种规定,但并不要求作者签字承诺。这种情况在出现一稿多投纠纷时往往难以作为作者违反约定的法律依据。 总之,一稿多投的情况很复杂,主要由刊物与作者之间约定,难以一概而论。这里,作者的道德问题仅在于诚实守信,遵守自己的承诺。在遵守承诺的情况下,一稿两投谈不上道德问题。当然,一稿多投存在重复审稿、浪费审稿人的精力和时间的问题。但这应当由各刊物自己决定。从宏观上看,即使重复审稿,审稿人也可以从审稿过程中了解并学习到该投稿的内容。通常,高水平的审稿人很容易判别出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不会浪费太多时间。而对于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审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是提前阅读该论文,不能简单等同于浪费审稿资源。 双语发表有利于优秀科技成果传播 相同内容的论文先以中文快速发表,继而或同时以英文发表,有利于我国优秀科技成果快速发表。 从争取成果早日发表的角度看,这样做可以为我国学者提供便利,避免我国学者因语言障碍或外国人对中国人高水平论文的歧视等各种因素而导致优秀成果推迟发表。事实上,即使没有语言和歧视问题,原创性很强的成果往往也很难被高水平的杂志接受发表,特别是当作者不在该杂志的审稿人熟悉的圈子内时(例如在该领域国外学者圈中尚不知名的年轻学者、没有国外导师推荐的学者)。而论文不能及时发表则可能干扰作者后继的科研工作,因为作者的后继工作要以先前工作的成绩为基础。 此外,成果发表的先后顺序对成果的价值影响极大。也就是说,从尽快发表我国作者的科研成果的角度看,应当允许我国作者将其成果在国内以中文首先发表,再以英文发表,既争取了时间,又不限制其扩大影响。从而整体上有利于提升我国学者的科研进程和学术影响力。这种情况下的“一稿两投”不应视为学术不端行为。 从扶持我国学术期刊的角度看,应当鼓励作者首先在中文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这是国家利益的要求。必须承认,现在能够看懂中文的外国学者很少,了解和重视中文期刊的人更少。如果不允许中文发表后再以英文发表,则将使在我国中文期刊上发表的优秀科研成果影响力有限,不利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利于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利于提升中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从有利于国内读者的角度看,以中文发表学术成果也很有意义,因为毕竟中文是作者和读者的母语,写作和阅读起来都更加方便准确。事实上,我国大量读者阅读中文期刊的机会比阅读英文期刊的机会多(这从国内中文期刊发行量较大和相同领域的许多英文期刊发行量较小即可看出)。显然,让国内读者更容易了解某项科研成果对于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在这个方向上开展科研、启发思路等,是有利的。对于那些正在寻找科研方向的年轻人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看,一稿两投也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笔者在主张对“一稿两投”更加宽容的同时,认为在计算科研成果时,作者应当只计算所发论文中的一篇,而不应将多篇内容相同的论文作为多项成果计算。如果作者重复计算,则应将其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综上,笔者建议期刊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应条款可改为:同一内容的科技成果最多可以在中文和外文期刊各发表一次,且计算成果时只计算其中一篇。如果重复计算,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其余情况由各期刊根据自身情况与作者协商决定。作者和期刊都有义务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关于中英文“一稿两投”的一些背景资料(本刊整理) 1.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允许中英文“一稿两投”的要求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认为,以同种或另一种文字再次发表,特别是在其他国家再次发表,是正当的,并可能是有益的,但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 (1) 作者已经征得首次和再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再次发表期刊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文章的复印件、单行本或原稿。 (2) 再次发表的时间至少应在首次发表后1 周, 以尊重首次发表的优先权( 除非2 种期刊的编辑达成了特殊协议) 。 (3) 再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以节略本形式发表可能更好。 (4) 再次发表应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数据和论点。 (5) 再次发表的论文应在文题页以脚注形式向读者、同行及文献检索机构注明该文已全文或部分发表过, 并写明原文出处。适当的脚注形式是: “本文首次发表于 ”。再次发表的获准应该免费。 2.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规定只有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才可“一稿两投”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指出,以非英语文字(包括中文)已发表在本国期刊上属于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可以在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前提是必须征得首次发表和再次发表的编辑部的同意。这一条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在国内以中文发表过的论文,译成英文在国外再次发表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答案是只有极特殊的情况这才不是一稿多投,即要属于重大发现,还要征得国内外2个刊物编辑的同意 。 3. 国内对于不同文种“一稿两投”是否违反学术道德看法不同 多数西方科学家及编辑认为, 对于首先以一种极少数西方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发表在本国期刊上、有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 国际英文生物医学期刊不应拒绝接受其再次发表 ;因 为信息的接近性对于科学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科学论文的接近性主要取决于其写作语言、被发表刊物的发行量及是否被二次检索系统编制索引3 要素, 其中语言的障碍有可能造成重大信息的丢失。目前, 国际生物医学界对不同文种论文“一稿两投”基本持肯定态度 。 对不同文种“一稿两投”持否定意见的科学家普遍认为,科学出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独创性(伦理道德)和所有权(版权)问题, 而一稿两投有悖于此;不同文种“一稿两投”还浪费了出版资源(版面与金钱)并违反了版权法。另外, 对于已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1 篇文章有可能被同一检索系统收录2 次,而降低了二次检索系统的权威性及数据库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Referenes)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Uniform requirement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 Annals of Medicine, 1997, 126(1): 36-47. 张小强, 蔡珍红, 吕赛英, 等.教育部科技部学术规范视野下的一稿多投及其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 编辑学报, 2011, 23(1): 12-14. Editorial Policy Committee, Council of Biology Editors. Ethics and policy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 Bethesda, MA: Council of Biology Editors Inc, 1990: 77-82. 钟紫红. 不同文种“一稿两投”的国际规范及我国应采取的编辑政策 . 编辑学报, 2002, 14(3): 188-190. (责任编辑 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本刊专稿|908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摘录】中外科研的差别
duanrf 2013-2-25 10:07
中国的科研与国际学术界在玩不同的游戏。由于游戏玩法不同,当然评价标准就不一样。中国的科研是看谁挣的奖金多,国际学术界是看谁解决的难题多。大家的境界不同,当然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有人说中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这也是在误解。中国大学既不重科研也不重教学。中国所谓的科研是看你拿了多少经费,做了多少项目。要知道,经费与项目完全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运作来完成,用不着科学研究。当然可以用肤浅的成果去掩盖没踏实做科学研究的事实。研究成果造了假,迟早会被人们发现。研究经费获取的猫腻,又有谁知道呢?可能永远是个迷。 摘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88889-664773.html
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碳纤维生物膜茂盛的一些想法(不赞成日本学术界看法)
热度 2 mountainwind1 2013-2-20 13:31
yaoliwei: 最近日本发表在EST期刊上的碳纤维做生物膜的机理研究,也就提到了碳纤维表面等电点优势以及DLVO理论的验证,更光波、音波的确扯太远了。还有好碳素菌(日方提的)真有此类菌?? 生物亲和性强到底该如何评价和表征,现在应该也没有确却的方法和指标。最早提生物亲和性,应该是在医学领域,在牙科这一块,牙斑就是生物膜,碳素材料的优越性如何在机理上去探究,貌似仍然是个难题。以前有一个北大的老教授跟我说,生命体碳元素很重要,是构成有机体和无机产物的重要元素,因此对于碳素材料,对生命物质有着天然的亲和性,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哲学理论还是真有科学验证。 疯子我:不能算是哲学理论,算科学成分的。生物亲和性本来就有嘛,刚毛藻喜欢贴在富钙,富蛋白质或者富纤维素植物上,可它也不去多消耗基质啊?碳纤维容易优先吸附一些有机物质——这点与活性炭对一些有机物有优先吸附是一个道理,而这些被富集的有机物质可能诱发生物微环境的形成,理论分析应当是这样。我颇怀疑用同位素跟踪做一下整个机理就清楚了的。嘿嘿缺设备。 生物吸附材料属于我搞的环境材料与工艺范畴的,我那烂学校没设备我也只能瞎扯,真他妈郁闷! 等电点优势我颇为怀疑,没去测就是了,但我们看法一样的是——在可亲和的生物质材料上容易形成小型生态环境,间接证明就是水族箱里沉木上往往首先出现生物膜,生物膜分泌物作为植物促进剂导致沉木上往往首先出现高等植物啊。或许评价和表征的方法可以从水族箱这个现象来分析?你要有设备我们都可以一起探究一下的。很多地方直接借助物理化学的吸附理论就可以搞了,这个论文好写,貌似也是生物化学领域的小突破,你看呢? 按照我这条思路走看看,或许今后能自由筛选出生物活性材料,进一步在宏观或微观结构上进行材料合成的,不至于像现在搞生物材料的学者那样碰运气,瞎扯蛋,自我夸耀啥的。
444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我为什么离开学术界(牛人离开学术界走向Google的原因)
热度 2 active007 2013-2-18 15:28
我为什么离开学术界(牛人离开学术界走向Google的原因) .cus_gril_left{background-color:#eeeeee;} .cus_gril .cus_gril_left{background-color:#ffdfea;} .cus_gril .cus_gril_right{} .pcb{margin-right:0} 正像每个人都知道的,我已经辞去了在新墨西哥大学的职务。今年七月,我将去谷歌的剑桥办事处工作。 从我的朋友到我原来的系主任,都问过我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终身教授的职位(一些人认为的既轻松又赚钱的职业),而去企业中幸苦地工作。 坦白地说,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一部分原因仅仅只是个人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趋势在慢慢变大,在新墨西哥大学、新墨西哥,甚至是学术界和整个美国都是很普遍的。我并不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工作变动,我认为这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警示作用:最近这些导致我对学术生活失去兴趣的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对其它教授产生影响。我很担心,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教育职业变得生动有趣,那么作为世界创新强国的美国,也必将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改变世界的机会 最开始,我投身于科学是为了给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如今,这个目标依然在我心中,但是因为我以下列举的的一些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目标变得越来越难了。谷歌是一个强大的公司,而且它正用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真实地影响着这个世界。然而在谷歌这样一个公司里做出影响世界的事情依然很困难,但在当前的环境里,这至少是一个比学术界更好的选择。 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 关于这个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了,我不想在这里复述了。我只想说教授的生活是很劳累的,如果你想把工作做好,那么终身教授的职位将会使这个情况更糟。这是在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墨西哥大学也不例外。但是,截至到我离开的时候,新墨西哥大学依然没有为教学人员制定一个统一的的探亲假制度,更别提为保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一个一贯的政策。 中央集权和教师自主权的减少 在新墨西哥大学的时候,我曾在4位校长、3位教务长和2位院长手下工作过。这里一贯的管理模式变革就是加强集中控制,集中资源,给教学部门和院系增加压力。很明显,这逐渐打击了教师的自主权,减少了对教师的扶持,增加了工作的不确定度。反过来,我(还有其它很多人)觉得这些打击破坏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经费 近十年同时发生的两场对外战争,在两代人的时间里,都是因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结束的,而这两场战争让联邦ZF和各州ZF的的财政预算混乱不堪。更可怕的是,目前共和党主导的腐坏的政治气候和他们精心策划的国会瓦解 , 已经破坏了任何使财政预算计划清晰化、合理化的机会。面对这些压力,我们看到了至少已经7年的联邦科学项目经费的不变或减少,州立法机构对教育经费的削减也席卷了整个美国。同时,这些趋势压迫着大学,而最终这些压力都会转驾到学院教师的头上。院系的老师遭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窘境,在这个获取经费更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需要的也正是更多的研究经费。有的政策把教学任务和研究任务的目的简单地认为是追逐金钱,这深深的伤害了大学里的研究人员。最近,新墨西哥大学的工程学院里的一项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政策把教学工作量当成一个惩罚,来刺激教授们追逐经费。(你没有听错,这项政策仅仅就根据获得了多少美元来衡量科研生产力。奇怪的是,科研生产力本身没有成为衡量的依据,更别说创造力了。) 短浅的目光 经济压力也已经转变成了知识压力。当人们觉得惊慌失措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保守和喜欢规避风险——我们会选择做有把握的事,而不是冒险的事。但问题是创造力总是伴随着冒险。创造的目的是发现新的东西——超越最高水平和发明或发现这个世界还没有的东西。既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又想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传统上,在美国,大学为这种探索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联邦ZF、州ZF和公司也都提供了经费支持(顺便说一下,对于工业生产或ZF来说,购买先进的技术要远比自主研发便宜,而且还规避了风险)。这些的结合收获了惊人的利润,获得了比投资额多很多倍的利润。 然而现在,所有的这些机构,也包括科学家们自己,正在远离探索性研究开始转向那些没有风险的研究。大多数资源被转投到了那些在过去被证明有利可图的技术和研究人员身上,那些非主流的研究,即使是被同行认可的、被大学支持的或是得到了经费支持的,也越来越难有一些实质性的研究。而这个的结果就是很多科学领域的视野变得愈来愈狭窄,和对创造性探索的排斥。(我的同事Kiri Wagstaff,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在我们机器学习这个领域,曾经对于这个问题的某个方面,写过一篇非常优秀的分析文章。) 奖励机制欠缺 更进一步说,“非出版即消亡”和“不能获得经费就消亡”的压力打击了科学家们在其领域之外的探索动力。当在自己的领域不能出版成果或不能获得新的经费的时候,科学家们将不会愿意去做一些探索性的或跨学科的研究(更不用说帮助学生获得学位)。但是很多对社会很有用的研究,并不需要在所有的参与领域都设立一个课题,所以这使很多研究人员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从我的自身经历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拯救了婴儿的生命,但却等不到相应的称赞,那么这个奖励机制绝对不合理。 “流水线式”的教育 媒体报到的斯坦福100000人以上的计算机课程,MIT的开放式课程以及其它一些大规模的远程教育,带给人们了很多惊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模式的教育确实有很大的意义——它给我们差不多1000的教育带来了一次深层次的革命性变化。这是教育自主化的一种体现——给全世界来自不同经济和社会背景的人带来了接受世界级教育的机会。有多少人能变成Ramanujan们,但愿我们能给更多的人带去高质量的教育。 但是我必须就这种大规模远程教育的流行提三点警示。 第一,大规模生产用在工业制造上已经两个多世纪了,我担心用在教育上会产生和用在工业上一样的后果:管理者和统治者,都希望尽可能地省钱,所以他们也许会尽可能扩大远程教育的规模而减少这种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试想一下有一天,整个美国就只有一位计算机老师通过电脑给全美国的学生上课,这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第二,就像在工业界和社会上,我怀疑“成功者会更成功”会扰乱学术界。当距离和学费不是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选择斯坦福或MIT而不是新墨西哥大学。我们什么时候看到ATT,微软或谷歌只关心学术了?我们什么时候看到过1%的大学和教授拥有99%的学生和资源了?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远程教育的趋势让学术经验的价值被忽视了。在学习的最基础的阶段,教育应该是人和人之间的——不管多长或多短,这应该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不管是亲自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在工作时间花20分钟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还是花数年的时间拿到博士学位,这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对双方都是很重要的。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要远比仅仅通过工具交流更能产生深刻的共鸣——我们能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相处,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更加谨慎的思考,更加专业,思想也会更加成熟。我非常担心这种对教育民主化的追求会破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联系,以及把这1000年教育制度里好的一面给丢失掉了。 薪水 学术界人的薪水往往都比他们工业界的同行要少,而且这种情况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备受追捧的领域,例如科技,工程和数学【干细胞领域】,还有一些医学、法律等其它领域)。通常情况下,为了弥补薪水这个问题,大学会以浩瀚的知识、自由的作息时间和指导新一代学生的乐趣来吸引老师。但是我以上提到的所有的趋势已经使这种情况变化了,现在老师们除了过低的薪水之外,根本体会不到其它任何吸引他们的地方。就像当我宣布离开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说的:“我们还呆在这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这个工作还挺酷的,如果这个工作不再吸引我,也许我也会选择去其它地方赚更多的钱。” 反教育及对学术的抨击 目前在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对学术,特别是自由思想和理智主义的抨击。自由思想的人被描绘成危险分子和阴谋论者。大学被指责为一个无用的地方,认为终身教授都迂腐不堪(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苏格拉底被毒死之前,也被指责他的人们下过相似的定义)。政治家抨击科学是为了获得宗教人士和企业的支持。其实这些思想一直盘绕在美国人民的思想里面,但是在最近这些年,这种现象已经上升到了侵蚀美国国家精神的高度。或许这些宣传反教育的人已经忘记了,正是通过在19世纪推行全民教育,才使美国脱离了社会经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也正是因为教育,是我们在许多领域引领世界——艺术,音乐,文学,政治哲学,建筑学,工程学,科学,数学,医学等。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依靠的是创新,最强大的军队靠的是良好的教育系统下出来的工程和技术的成果。美国的治国之本——宪法——是早期由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政治家制定的,他们坚定地相信,只有思想开明和受过良好教育的选民才能造就一个自由和更加公平的社会。 坦白的说,这些人令人厌恶,他们才是国家的危险分子。如果这些怀恨者,政治投机分子真的采取了一些可怕的行动,他们必将会毁掉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制度(教育),会斩断创新的基因,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这时,我敢保证其它国家一定会很高兴得取代这个曾经称之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 当然,导致我做这个决定的还有很多其它原因。生活中的变化是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文章中全部体现出来的,但是我们总是可以挑一些重点说说。 我也不是说永远不再回到学术界。我会去工业界工作一段时间,但也学在未来我依然会回到学术界。在大学的工作依然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在这段过渡时期,我会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用另一种方式帮助教育国家的未来,用另一种方式改变世界。
个人分类: 好文|238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如何离开学术界(写给科学博士)
active007 2013-2-18 15:27
译者序: 有很多人在不知道读博士(PHD)的意思的前提下(大部分PHD是为了培养大学教授的),读了工科的博士,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想钻进故纸堆里,写那些“没人看的纸”,而是希望创造点什么,或者多挣些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想法是好的,但是,当你从事了科学研究(学术型)那么多年后,想改行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显得那么合适你读一读。 原文翻译: 如果你已经决定离开学术界,或者正在思考是否离开的问题,那你就来对了地方。我再几年前完成了这一转换,同时我也积累了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一切问题及思考,因此写了这篇问斩。首先,我假设你是一个来自技术领域的学术人员,同时希望寻找一个技术工作。在我离开博士后岗位时,我聚焦于寻找技术和金融方面的工作。 许多人喜欢离开学术界去做咨询行业(比如去麦肯锡),但是我对该行业不了解,所以不做评论。如果你学的是语言学学位,那么我只能给你个到星巴克的链接(同样不了解)。 打牢自己的基本功—— Building yourSkillset 好消息——如果你有一个扎实的数理背景,则你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是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比代数几何或者固态物理简单多了,但是他们是必须的。 编程——programming 当前面向理工科的工作都可编程有关,因此学习这一技能及其重要。 (学习阅读代码,使用Git工具而不是subversion)To begin with, go read Software Carpentry . Right now. This document covers all the basic practicalities of dealing with code. Even if you plan to stay in academia, you should go read it, particularly if you plan to be a computational scientist. I’d differ from software carpentry in only one case: use git instead of subverson. A tutorial on git can be found here . (从python开始学起,C++的学习也很需要)As far as programming languages to learn, I’d suggest Python to start with. This is because python has the excellent scientific Python and matplotlib libraries, which matlab like functionality in a language suitable for use at work. You should also learn C++ - it’s fairly widely used in quantitative jobs, particularly in finance. It’s also very common for interviewers to ask C++ questions even if the job uses another language. I found the book Practical C++ Programming helpful, at least to reach a practicallevel. (改变学术界代码只需一次执行的习惯,学习编码风格,以便于维护)The key fact to note about coding is that the goals are different in academia and out. In academia, the end product is a publication and your code needs to work only once. After the important graph/image is generated and included in latex, you are finished. Outside academia the end product is usually software and it needs to work reliably. This involves a very different coding style - for example, instead of observing garbage output and rerunning the program, your program needs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errors and either fix them or notify the user. Learn to develop this coding style early, it will help you lateron. (学习算法很重要,是面试常考的问题)It’s important to learn about algorithms. One of the classic books is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it’s the one on my desk right now), but there are many more. Also, algorithm questions come up often on jobinterviews. (掌握web开发技巧,Django是个比较好的框架)Another important skill is web development, for two reasons. One is that the web is becoming a universal front end to computers. The other is that if you write a cool webapp, you can show it off to potential employers. I’d recommend learning Django , due solely to the fact that you are already going to learn Python in order to use Scipy. The free Django Book is a great place to getstarted. (Ruby on Rails是个python的替代脚本语言)If you don’t like Python, Ruby on Rails is another option. From what I can see, you can’t go wrong choosing either Rails or Django. The only reason I suggest Python over Ruby is that Ruby doesn’t have anything comparable toScipy. 重视实践——Focus onPracticalities 很多学术研究只关注计算的核心问题。这是个好的想法,但是也不要忽视实践方面。 (从一个文件中查找电话号码的工作,已经有很多人实现过了,比如grep就是个很好的工具)To find a list of phone numbers in a file, a smart man writes observes that phone numbers form a regular language and writes an optimized finite state automaton in C++. A wise man knows that grep already exists, andtypes: grep " \{3\} \? \{3\} \? \{4\}" filename.txt (记住:在计算领域很多问题都已经很好的解决过了,所以避免重复发明轮子)If I run into a smart man on a job interview, I’ll tell him to reapply when he becomes wise. Many of the hard problems in computing are already solved. In both work and job interviews, it’s very important not to reinvent thewheel. 数据科学——DataScience 对于理工科的学术人员最适合的就是数据科学家了,同时他也是高收入的工作。大概描述这一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理解回归和确信度的编程人员”。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和挖掘很重要)Nowadays, businesses generate a lot of data. A single user browsing a website can generate 20-30 data points in a few minutes - click data, scroll data, pause data (the user paused to look at something), etc. The job of the data scientist is to look for patterns in this data and come up with useful ways of explaining it to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people. For example, at Styloot , I analyzed data to determine which properties of a dress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by women (and used this to build a search engine forclothing). (从事数据科学工作,你需要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和机器学习技巧,下面是推荐的学习书目)To do this job you need to be a good programmer. You also need some basic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skills. The classic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g i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 by Bishop. A basic intro to statistics is Data Analysis: A Bayesian Tutorial by Sivia and Skilling, a more advanced intro is Bayesian Data Analysis by Gelman. Of course, whatever you used in grad school is probably alsosufficient. (小数据集,python自己写程序就搞定了,大数据需要学习分布式系统的知识,比如Hadoop框架)For small data sets (2- 8GB ) you can write code using python and numpy , and this will cover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larger data sets, Hadoop seems to be the standard tool. Hadoop is quite heavyweight, however, so don’t start off withit. 金融——Finance 学习金融的起点应该是基础的衍生品定价理论(比如,股票的价格)。The starting point for learning finance is learning the basics of pricing derivatives. The classic starting point is Wilmott’s Book . Another somewhat more sophisticated book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thematic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se books are Gaussian models, Black-Scholes, PDE models and Monte-Carlosimulation. 金融面试——FinanceInterviews (金融机构的面试时需要技巧的,你需要让自己擅长它。通常,你会被问到基本的编程问题,关于量化金融的基本问题,以及基本的统计学难题或者急转弯)Interviewing 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a skill in itself and it’s one you need to get good at. For the most part, you can expect to be asked basic programming questions, basic questions on quantitative finance, as well as brainteasers involving basicprobability: Consider the integers from . Suppose a particle starts at position n. At discrete instants of time t=0,1,2,…, the particle moves up or down with p=0.5.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particle reaches 0 beforet=1000? 100 passengers have queued up to board a plane, and are lined up in the order of the seats on the plane (n=1..100). However, the first person lost his ticket and selects a random seat. The remaining passengers will occupy their assigned seat if it is available, or a random seat otherwise.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passenger 100 sits in seat100? (常用的一些概率难题可以再如下的书中找到,也是银行家常出的问题)The source of hundreds of such brainteasers is Heard on the Street . In addition to giving great interview practice, many lazy/busy interviewers take questions directly from thisbook. (擅长面试的方法就是参加面试,我希望你在毕业前两年就经常的去参加面试,一遍你熟悉他们)The best way to get good at interviews is to practice interviewing. I recommend that you start doing finance interviews a year or two before you graduate, just so you have some under your belt and are good atthem. 其它领域——OtherNiches 除了一般的数量编程及金融,还有许多博士可以选择的领域。 (军事和政府部门需要建模相关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很稳定)If you are American, many military or other government contractors will hire you for physics and behavioral modelling. Typical jobs here might involve modelling the spread of disease, radio inter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evices, cryptography or game theory. I have no firsthand experience, but I’m told these jobs are usually very stable, very bureaucratic and political, and are typically located just outside major metro areas (the sole exception being DC ). One notable exception is Palantir which allegedly behaves a lot like a tech company, though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engineers they hire wind up working in salesjobs. (生物统计学也是个不错的方向)Another niche is biostatistics. I don’t know much about it, but people with a solid stats background often wind upthere. (还有一些销售和生产科学仪器的公司可以考虑,包括人脸识别,电信,传感网络等)There are also a variety of small tech companies selling specific scientific products to larger institutions. These will often be things like face recognition, LIDAR systems, sensor networks, statistical software, telecom or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The culture at these places varies widely - some behave like Valley startups, others act like governmentcontractors. 寻找一个工作——Finding aJob (首先,不应该只投出你的学术经历说明CV。而是应该缩略为一个简历,该简历应该只有1-2页,应该主要说明你干过什么和能干什么。教育背景通常在最前面,发表论文在最后,如果你有过工作经历,则这些经历应该在最前面。下面是我的简历模板)First of all, don’t just send out your academic CV . Shorten it to a resume. The resume shouldn’t be more than 1-2 pages long. It should focus on your skills and what you’ve done and can do. Your education should probably be at the top, and your publications/talks should probably be last. After you’ve had 1-2 jobs, your experience should be at the top, followed by skills, followed by education, and maybe you’ll still bother to include publications. Here is my old academic CV and my current resume . (如果你想找一个变成工作,则简历自己的代码档案非常重要,Github就是个公开展示的舞台,很有用)If you are looking for work in a programming job, it’s very helpful to build a portfolio. A github account with a few projects is helpful, as is a publicly visible webapp. Some interesting projects and a well populated github will get you far more callbacks than a resume. I’ve gotten quite a few job interviews without ever writing a resume, based solely on the strength of publicly visibleprojects. (如何包装自己,有一个不错的博客)Another important point is how to market yourself. You want to focus on the value created rather than the specific methods. As if often the case, Patrick McKenzie wrote a great blog post on thistopic. (金融领域,第一学历很重要)In finance, pedigree is very important. If you went to Harvard for undergrad and UCLA for your Ph.D., emphasize your Harvard degree. Signalling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here, and a github will be less helpful than intechnology. 面试,那是个技巧——Interviewing - it’s askill (在技术领域说服他们你能干和足够聪明很重要,同时,说明自己适合他们的文化也很重要)In technology, just convince the interviewer that you are smart and can get things done. Convincing them of cultural fit is also a good thing - if you want documentation and procedure at a startup, you won’t be very happy, and neither will anyoneelse. (值得注意的是,电话面试不要沉默,即使自己思考的是错的,也应该说出来)One significant tip, particularly for phone interviews - don’t go silent. Tell me what you are thinking even if it’s wrong. It’s much better to sound like you are thinking than like you’ve givenup. (如下是一些相关主题)Apart from that, I’ll just link to good blog posts on thetopic: Get that Job atGoogle How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jobinterview From the other side - advice given tointerviewers: My Favorite InterviewQuestion (积极参与网络,多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比如论坛,微博)Networking It’s important. I suck at it. The gist is to get out there, meet people, and try to help themout. 薪水协议——SalaryNegotiation Just go read Patrick McKenzie’s excellent blog post about this topic. I have nothing toadd. (I’m also sick of linking to him, but his blog isgreat.) (评价自己是否喜欢该工作)Do you even want thisjob? Make sure you evaluate whether your workplace will be a good fit. Ask yourself - do you want to come here every day and work? If you don’t want to come to work, does the money make the job worthwhil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chasing a $200k paycheck. But if you are doing work you dislike for the money, understand that and be aware of the tradeoffs you aremaking. (绝望的咨询)DesperationConsultants (很多研究生,总是在寻早教职和研究的工作上失败,以至于失去自诩,变得绝望,大可不必,在纽约附近,量化博士的薪资应该在十万美金左右)There is a group of people to be wary of, what I call the “desperationconsultants”. A lot of graduate students fail to find a postdoc or teaching position - perhaps as many as half. They find themselves feeling dejected, perhaps with low self esteem, and a bit desperate for some sort of work. At this point, the “desperation consultants” swoop in. These will typically be third rate consulting shops, occasionally with a name that alludes to a prestigious university or financial firm (e.g., J.T. Marlin ). They will offer the dejected academic a third rate salary often using hardball negotiating tactics (e.g., “tell me your salary requirements or I’m hanging up thephone”). Use them for interview practice. Don’t work forthem. Pretty much any serious employer will be offer well north of $100k to quant Ph.D.s who can program. (Early stage technology startups might be a bit lower, but will also offer equity.) The desperation consultants will probably be in the $60-80k neighborhood, sometimes lower. Obvious disclaimer: this number applies mainly to the NYC and SV area, and holds true for the 2008-2012 neighborhood. If you are looking for work in Texas or Nebraska, adjustdownward. (事情的真实情况)What it’s actuallylike (当你获得一个工作后,情况将完全不同。学术界只是通过发paper证明自己多么聪明)Once you actually get a job, things are a bit different. In academia, half the goal is to show how smart you are. The end goal is to have a grand unified theory of whatever, which is simple, elegant and beautiful. The problems you solve should be as general as possible. Code is written to get a single graph, attach it to the paper, and submit. The end product is publications andgrants. (而在学术之外,你是需要向顾客提供有回报的服务)In the outside world, the goal is to give customers something in return for money. This won’t necessarily be a testament to your genius - the customers don’t care if you use cheap tricks to avoid solving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You can build Strong AI or just run a call center in India - your customers don’t care about those details, they just care about you solving their problems. Cheap hacks are just as good as grandtheorems. (同学术界一样,总有些工作让你觉得不喜欢)Much like in academia, some of the work you do will be the fun work you signed up for, and some of it will be boring grunt work. As a postdoc, I found teaching and writing papers to be boring. As a startup CTO , I find writing web scrapers and building crud apps to be similarly boring. You can’t avoid this, all you can do is change the form ittakes. (学术界只认第一,而工业界第二类选手也有机会)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is the ranking system. Academia is a tournament - either you make it to the top or you are nobody. Once you prove the full theorem, there is little interest in special cases. In industry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for B-players and there is lots of interest in yet another CRUD app or a new application of linearregression.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is topic can be found on Hacker News . Disclaimer: Links to books are affiliate links. If you click the link and buy the book, I’ll get a buck or two. You can tweak the urlparams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is. To keep myself honest, I restricted my list of books to those I either owned or borrowedmyself
个人分类: 好文|3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招收徒弟的垄断与竞争
热度 1 yuliping 2013-2-13 11:13
赵本山领衔的东北二人转团队其实已经构成了完全垄断,其方式是通过招收徒弟这种传统的方式,就长期而言必将对二人转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反观相声界的拜师招徒,感觉总体好很多,充其量算得上寡头垄断,大部分是完全竞争的。 看看学术界的招研究生,其实和相声界差不多的,基本是完全竞争,当然也有寡头垄断。 无论是什么界,一旦有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相关部门要进行干涉和管制。 打击黑社会固然应该,因为违反法律;但是对于白社会而言,似乎没有违法,但本质上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主管部门要考虑进行适当的管理。 2013.2.13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30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远离学术界——一个大学教授的辞职吐槽
oupan 2013-2-10 14:02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492930 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我已经辞去新墨西哥大学(以下简称新墨大)的职位了。从七月开始,我将转投谷歌,前往位于麻省剑桥市的分部工作。 无数人,从我的朋友到我的(前)系主任都问过我,“为什么?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完美(有人甚至用了‘清闲’这个词)的终身教授职位,去掺和到那些繁琐的商业生活中去?” 说实在的,这其中的原因相当错综复杂,有的也确实只是出于私人的考虑。但其中也有另外一些,跟新墨大、跟整个新墨西哥州、整个学术界甚至是整个美国的风气有关——关于这几条,我还是不吐不快。辞职这个举动并非一时冲动的后果,而我也想借本文警示各位:以下这些令我对学术界倍感失望的因素,其实同样也在影响着全美其它的教授们。我所担忧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无视教职岗位的吸引力消退的话,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富创新力的源泉,终将面对令人堪忧的未来。 1、改变世界的机会 本来,我投身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能为世界做出一点积极的贡献。这一目标并未动摇;但是,由于以下原因中的几条,实现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谷歌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确实是一个利用尖端计算机科技切实地推动世界进步的榜样。尽管在谷歌这样的商业巨擘里想要有所建树也并非易事,但在当前的学术风气下,做出点东西的可能性依旧比留在学术界高得多。 2、工作负担与家庭、生活的平衡 这一点早就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我也没必要再赘述什么。我只想说,当教授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力交瘁了——如果你想要把活干好的话——而拿到终身制后依然要面对的种种情形则更是雪上加霜。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非常普遍,而新墨大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即使是到我辞职离开的时候,学校也依然还没有通过任何一项统一的请假制度,为教职员工因父母职责或是其它家事请假提供相应的便利;更别提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机制和补助方案,帮助教职工们平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 3、权威集中,独立消退 我任教新墨大的这些年里,头顶上换过四任校长、三任教务长,还有两任系主任。管理层频繁更迭中的主旋律,始终是权力、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化,给院系和教职工带来了日渐增长的压力。这一缓慢却显而易见的过程,带来的是对学术独立性或明或暗的伤害,是对教职工关怀的流失,也是工作不确定性的蔓延。另一方面,我(还有很多同事)也感觉,这些攻击破坏了大学本身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使命。 4、资金环境 两场同时进行的对外战争打了将近十年之后,美国又遭遇了两代人以内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如今无论是联邦还是州内的财政预算都已经大幅萎缩。更糟糕的是,共和党领导下的恶劣政治氛围 以及他们刻意造成的国会混乱 彻底断绝了任何长期、合理的预算规划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已经目睹了联邦科学项目资金 连续至少七年的止步不前,以及全国各州立法机构对教育经费的无情削减 。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啃食着大学的生存空间,迫使校方不得不向教职工们转嫁压力。于是,在经费越来越稀缺的时候,教授们却在被学校越发卖力地驱使着,向联邦政府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套于大学非常有害的政策——它们不仅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对立,还使得两者都屈从于根本不切实际的资金追求。例如,新墨大工学院最新颁布的一个制度,就以教学负担为惩罚,诱使教授们更多地去追寻科研资金(事实上,该制度只以教授们引来的科研资金作为其学术能力的唯一度量。而匪夷所思的是,这跟学术能力压根毫无关系,更别提创新能力了)。 5、过专业化、心胸狭隘与目光短浅 资金上的压力同样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当人类感到不安时,我们会变得更保守与退缩——我们只求凡事稳妥,而不敢放手一搏。但问题是,创新从本质上就离不开探索性的风险。创新的目标是发现新事物——超越现状,发现或者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既要求索未知,又要万无一失,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 在美国,传统意义上,大学一直在为类似的科学探索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联邦、各州和企业对此的资金支持也一直不曾断供(顺便提一句,采购现成的尖端研究成果,要远比通过工业界或是政府亲自研发来得实惠,而且还能让这些机构规避失败的风险)。这一结合曾经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利润常常是投资的好几倍都不止。 但这当前的风气下,所有这些机构,包括科学家自己,都在有意回避着探索性的研究,求诸于更为安稳的路线。多数资源,都流向了已经被他人确证、保证有所回报的想法、技术(以及学者);而主流之外的想法,却越来越难以得到同行评审的认可,获取学校的支持,或是赢得相关机构的经费。其后果就是,在大量的科研领域,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狭隘,对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排斥(我的同事,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基里·瓦格斯塔夫,针对我们所从事的机器学习领域,就该问题的一个具体方面写过一篇精彩的分析)。 6、激励缺失 除了以上几条,“要么发表、要么消亡”和“不拉经费、死路一条”这样的压力,打击了研究者对自己专长之外的领域的探索。现如今,无论是想在你自己的领域发表创新性的专著,还是试图努力发掘新的交叉领域、拓宽经费来源,都已经越发地不可能(更别提类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这样的“杂事”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做探索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很多对社会意义重大的交叉性项目,其实并没有要求每一个相关的学科方向都非得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可。类似的门槛因此而阻碍了很多人在这些方向上投入自己的精力。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当你不能从“帮助拯救婴儿的生命”这样的工作里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可时,你就知道我们的学术激励机制肯定出了什么大问题了。 7、教育的量产化 对于斯坦福的超过十万学生的计算机课程、麻省理工的系列开放课程以及其它致力于大规模远程教育的项目 ,新闻媒体上可谓是一片齐声赞扬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努力确实令人激动——这或许是上千年来第一次为人类的教育方式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改变的可能。它们将教育“民主化”了——为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们提供了接触世界顶尖教育的途径。要是我们能够将优质的教育提供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可以诞生多少拉马努金式的天才? 但关于这一浪潮,我不得不提出三个警示。 首先,我所担心的是,教育的规模化,将会带来跟制造业两百年间的量产化一样的后果——政府当局为了节约开支,会迫使远程课程的规模一再扩张,从而进一步削减授课所需的教职工岗位。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整个美国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只剩下唯一一个教授? 其次,我怀疑“赢者通吃”的循环会像它在工业界和社会中一样造成学术界的畸形扭曲。当不再有距离或学费的限制以后,还有哪个学生会拒绝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远程教育,而选择类似新墨大这样的学校?离学术界出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微软或者谷歌这样的寡头还有多久?离1%的大学和教授占有99%的学生和资源的日子还有多久? 最后,这一趋势将威胁甚至是抹除学术界里,对学生和教师最为宝贵的体验。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教育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私人的沟通,无论时间或长或短。它可以是随堂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在面谈时间用二十分钟解决一个难题,甚至是花上几年时间与自己的指导的博士生紧密协作——这其中的人性沟通,对双方都意义非凡。它所带来的影响之深刻,远远超出了对信息本身的传递——它教会我们如何融入周边的社会,并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在一个学术领域内我们该如何行事,如何缜密思索,如何变得更专业,以及如何实现心智的成熟,等等。我非常担忧的是,我们对这一过程的“民主化”,将会切断这一人性沟通,把这一上千年的古老事业中,最充满欢乐的一面消磨殆尽。 8、工资待遇 一直以来,学术界工作者的收入都低于他们工业界的同行们——其中的差距通常还大得惊人(尤其是备受业界青睐的行业,如简称STEM行业的科学、技术、工学与数学,还有各种医疗、法律以及其它学科)。从前,大学还能为教授提供宽松的学术自由与日程安排,以及培养下一代人的愉悦感,以此来补偿他们收入上的劣势。但我上文所提及的种种改变,却把这种补偿给掐掉了一大半。这使得我们在拿着不相称的薪水的同时,却拿不到其它应有的回报。就像一位同事在我宣布辞职时所说的,“‘酷’也是我们的收入之一。要是‘酷’的成分都没了,那我们还不如去其它地方多赚点钱呢。” 9、反智主义,教育无用论,还有对科学与学术界的恶意攻击 在这个国家,如今有一种可怕的趋势——往小了说,是对学术界的攻击;往大了说,则是在对思想自由与知性主义的攻击。思想自由被渲染成破坏性的、危险的、精英至上的,还跟阴谋论扯上了关系(我都不知道“阴谋”两字从何谈起,它可不是你们这些家伙想当然的那种意思)。大学被指责效率低下,教授们则形如行尸走肉(在他们拿到终身制以后)或是在以某种方式“迫害年轻一代”(苏格拉底的反对者们,在他们毒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前,也说过类似的话)。政客们攻击科学界,为的是不过是讨好原教旨主义者以及各自的资本赞助者。 其实这些想法背后的元素,多多少少都曾浮现于美国的思潮中。但最近这些年里,这却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时代精神中,一个溃烂、化脓、生疽的伤口。那些肆意攻击教育事业的人或许忘了,美国正是通过19世纪所引导、创立的公共教育体系,才改变了数千年来社会与经济上的不平等?他们或许也忘了,正是教育造就了我们领先世界的各个行业,从而奠定了这个国家伟大的根基——艺术、音乐、文学、政治哲学、建筑学、工程学、理学、数学、药学……?他们或许还忘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依赖于(受过教育的)创新;而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也离不开教育体系所结出的科技与工程学的硕果?他们或许更忘了,美国的脊梁——我们口口声声说要维护的宪法——就出自启蒙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政治理想主义者;而他们坚信的,是只有通过被启蒙过的、受过教育的选民的一举一动,才能实现自由与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 坦率的说,现状不仅令人作呕,更是危机重重。要是任凭这些憎恨者、恐惧者还有政治投机者当道掌权,他们将会剖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机构之一;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将割断这个国家的气管,放干未来创新的血液。我确定,其它国家将会很乐意填补这一空缺,争相啄食这一具名为“美国”的尸体残骸。 *** 作者后记:在我的决定背后,当然还有对其它因素的考虑。而任何生活的变迁也很难在一篇短文中阐述清楚。不过,本文中所列的这些都是最主要的因素了。 我也并不是永远抛弃了学术界。我只是暂时希望尝试一下工业界这条路,而未来我也随时有可能回归学术界。教授这份工作,毫无疑问依然有我所欣赏和喜爱的地方。在此期间,我也会寻找其他的方式,去贡献社会,去教育下一代,也去改变这个世界。 -------------------------------------------------------------------------------- ——本文2012年夏发表于作者Terran Lane博客。作者为普渡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2002年起就职于新墨西哥大学,2008年升任该校终身副教授,2012年辞职转投谷歌公司。 原文地址: http://cs.unm.edu/~terran/academic_blog/?p=113 译文地址: http://select.yeeyan.org/view/341130/345547
个人分类: 个人发展|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离学术界——一个美国大学教授的辞职吐槽
热度 1 liqiangbj 2013-2-2 19:55
译者: 北大西洋的龙猫 发布:2013-01-28 13:17:40 双语对照 | 查看译者版本 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我已经辞去新墨西哥大学(以下简称新墨大)的职位了。从七月开始,我将转投谷歌,前往位于麻省剑桥市的分部工作。 无数人,从我的朋友到我的(前)系主任都问过我,“为什么?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完美(有人甚至用了‘清闲’这个词)的终身教授职位,去掺和到那些繁琐的商业生活中去?” 说实在的,这其中的原因相当错综复杂,有的也确实只是出于私人的考虑。但其中也有另外一些,跟新墨大、跟整个新墨西哥州、整个学术界甚至是整个美国的风气有关——关于这几条,我还是不吐不快。辞职这个举动并非一时冲动的后果,而我也想借本文警示各位:以下这些令我对学术界倍感失望的因素,其实同样也在影响着全美其它的教授们。我所担忧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无视教职岗位的吸引力消退的话,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富创新力的源泉,终将面对令人堪忧的未来。 1、改变世界的机会 本来,我投身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能为世界做出一点积极的贡献。这一目标并未动摇;但是,由于以下原因中的几条,实现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谷歌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确实是一个利用尖端计算机科技切实地推动世界进步的榜样。尽管在谷歌这样的商业巨擘里想要有所建树也并非易事,但在当前的学术风气下,做出点东西的可能性依旧比留在学术界高得多。 2、工作负担与家庭、生活的平衡 这一点早就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我也没必要再赘述什么。我只想说,当教授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力交瘁了——如果你想要把活干好的话——而拿到终身制后依然要面对的种种情形则更是 雪上加霜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非常普遍,而新墨大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即使是到我辞职离开的时候,学校也依然还没有通过任何一项统一的请假制度,为教职员工因父母职责或是其它家事请假提供相应的便利;更别提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机制和补助方案,帮助教职工们平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 3、权威集中,独立消退 我任教新墨大的这些年里,头顶上换过四任校长、三任教务长,还有两任系主任。管理层频繁更迭中的主旋律,始终是权力、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化,给院系和教职工带来了日渐增长的压力。这一缓慢却显而易见的过程,带来的是对学术独立性或明或暗的伤害,是对教职工关怀的流失,也是工作不确定性的蔓延。另一方面,我(还有很多同事)也感觉,这些攻击破坏了大学本身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使命。 4、资金环境 两场同时进行的对外战争打了将近十年之后,美国又遭遇了两代人以内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如今无论是联邦还是州内的财政预算都已经大幅萎缩。更糟糕的是,共和党领导下的恶劣政治氛围 以及他们 刻意造成 的国会混乱 彻底断绝了任何长期、合理的预算规划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已经目睹了联邦科学项目资金 连续至少七年的 止步不前 ,以及全国各州立法机构对教育经费的无情削减 。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啃食着大学的生存空间,迫使校方不得不向教职工们转嫁压力。于是,在经费越来越稀缺的时候,教授们却在被学校越发卖力地驱使着,向联邦政府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套于大学非常有害的政策——它们不仅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对立,还使得两者都屈从于根本不切实际的资金追求。例如,新墨大工学院最新颁布的一个制度,就以教学负担为惩罚,诱使教授们更多地去追寻科研资金(事实上,该制度只以教授们引来的科研资金作为其学术能力的唯一度量。而匪夷所思的是,这跟学术能力压根毫无关系,更别提创新能力了)。 5、过专业化、心胸狭隘与目光短浅 资金上的压力同样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当人类感到不安时,我们会变得更保守与退缩——我们只求凡事稳妥,而不敢放手一搏。但问题是,创新从本质上就离不开探索性的风险。创新的目标是发现新事物——超越现状,发现或者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既要求索未知,又要万无一失,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 在美国,传统意义上,大学一直在为类似的科学探索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联邦、各州和企业对此的资金支持也一直不曾断供(顺便提一句,采购现成的尖端研究成果,要远比通过工业界或是政府亲自研发来得实惠,而且还能让这些机构规避失败的风险)。这一结合曾经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利润常常是投资的好几倍都不止。 但这当前的风气下,所有这些机构,包括科学家自己,都在有意回避着探索性的研究,求诸于更为安稳的路线。多数资源,都流向了已经被他人确证、保证有所回报的想法、技术(以及学者);而主流之外的想法,却越来越难以得到同行评审的认可,获取学校的支持,或是赢得相关机构的经费。其后果就是,在大量的科研领域,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狭隘,对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排斥(我的同事,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基里·瓦格斯塔夫 ,针对我们所从事的机器学习领域,就该问题的一个具体方面写过一篇精彩的 分析 )。 6、激励缺失 除了以上几条,“要么发表、要么消亡”和“不拉经费、死路一条”这样的压力,打击了研究者对自己专长之外的领域的探索。现如今,无论是想在你自己的领域发表创新性的专著,还是试图努力发掘新的交叉领域、拓宽经费来源,都已经越发地不可能(更别提类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这样的“杂事”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做探索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很多对社会意义重大的交叉性项目,其实并没有要求每一个相关的学科方向都非得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可。类似的门槛因此而阻碍了很多人在这些方向上投入自己的精力。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当你不能从“帮助拯救婴儿的生命”这样的工作里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可时,你就知道我们的学术激励机制肯定出了什么大问题了。 7、教育的量产化 对于斯坦福的超过十万学生的计算机课程、麻省理工的 系列开放课程 以及其它致力于大规模远程教育的项目 ,新闻媒体上可谓是一片齐声赞扬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努力确实令人激动——这或许是上千年来第一次为人类的教育方式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改变的可能。它们将教育“民主化”了——为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们提供了接触世界顶尖教育的途径。要是我们能够将优质的教育提供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可以诞生多少 拉马努金 式的天才? 但关于这一浪潮,我不得不提出三个警示。 首先,我所担心的是,教育的规模化,将会带来跟制造业两百年间的量产化一样的后果——政府当局为了节约开支,会迫使远程课程的规模一再扩张,从而进一步削减授课所需的教职工岗位。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整个美国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只剩下唯一一个教授? 其次,我怀疑“赢者通吃”的循环会像它在工业界和社会中一样造成学术界的畸形扭曲。当不再有距离或学费的限制以后,还有哪个学生会拒绝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远程教育,而选择类似新墨大这样的学校?离学术界出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微软或者谷歌这样的寡头还有多久?离1%的大学和教授占有99%的学生和资源的日子还有多久? 最后,这一趋势将威胁甚至是抹除学术界里,对学生和教师最为宝贵的体验。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教育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私人的沟通,无论时间或长或短。它可以是随堂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在面谈时间用二十分钟解决一个难题,甚至是花上几年时间与自己的指导的博士生紧密协作——这其中的人性沟通,对双方都意义非凡。它所带来的影响之深刻,远远超出了对信息本身的传递——它教会我们如何融入周边的社会,并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在一个学术领域内我们该如何行事,如何缜密思索,如何变得更专业,以及如何实现心智的成熟,等等。我非常担忧的是,我们对这一过程的“民主化”,将会切断这一人性沟通,把这一上千年的古老事业中,最充满欢乐的一面消磨殆尽。 8、工资待遇 一直以来,学术界工作者的收入都低于他们工业界的同行们——其中的差距通常还大得惊人(尤其是备受业界青睐的行业,如简称STEM行业的科学、技术、工学与数学,还有各种医疗、法律以及其它学科)。从前,大学还能为教授提供宽松的学术自由与日程安排,以及培养下一代人的愉悦感,以此来补偿他们收入上的劣势。但我上文所提及的种种改变,却把这种补偿给掐掉了一大半。这使得我们在拿着不相称的薪水的同时,却拿不到其它应有的回报。就像一位同事在我宣布辞职时所说的,“‘酷’也是我们的收入之一。要是‘酷’的成分都没了,那我们还不如去其它地方多赚点钱呢。” 9、反智主义,教育无用论,还有对科学与学术界的恶意攻击 在这个国家,如今有一种可怕的趋势——往小了说,是对学术界的攻击;往大了说,则是在对 思想自由 与知性主义的攻击。思想自由被渲染成破坏性的、危险的、精英至上的,还跟阴谋论扯上了关系(我都不知道“阴谋”两字从何谈起,它可不是你们这些家伙想当然的那种意思)。大学被指责效率低下,教授们则形如行尸走肉(在他们拿到终身制以后)或是在以某种方式“迫害年轻一代”(苏格拉底的反对者们,在他们毒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前,也说过类似的话)。政客们攻击科学界,为的是不过是讨好原教旨主义者以及各自的资本赞助者。 其实这些想法背后的元素,多多少少都曾浮现于美国的思潮中。但最近这些年里,这却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时代精神中,一个溃烂、化脓、生疽的伤口。那些肆意攻击教育事业的人或许忘了,美国正是通过19世纪所引导、创立的公共教育体系,才改变了数千年来社会与经济上的不平等?他们或许也忘了,正是教育造就了我们领先世界的各个行业,从而奠定了这个国家伟大的根基——艺术、音乐、文学、政治哲学、建筑学、工程学、理学、数学、药学……?他们或许还忘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依赖于(受过教育的)创新;而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也离不开教育体系所结出的科技与工程学的硕果?他们或许更忘了,美国的脊梁——我们口口声声说要维护的宪法——就出自启蒙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政治理想主义者;而他们坚信的,是只有通过被启蒙过的、受过教育的选民的一举一动,才能实现自由与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 坦率的说,现状不仅令人作呕,更是危机重重。要是任凭这些憎恨者、恐惧者还有政治投机者当道掌权,他们将会剖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机构之一;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将割断这个国家的气管,放干未来创新的血液。我确定,其它国家将会很乐意填补这一空缺,争相啄食这一具名为“美国”的尸体残骸。 *** 作者后记:在我的决定背后,当然还有对其它因素的考虑。而任何生活的变迁也很难在一篇短文中阐述清楚。不过,本文中所列的这些都是最主要的因素了。 我也并不是永远抛弃了学术界。我只是暂时希望尝试一下工业界这条路,而未来我也随时有可能回归学术界。教授这份工作,毫无疑问依然有我所欣赏和喜爱的地方。在此期间,我也会寻找其他的方式,去贡献社会,去教育下一代,也去改变这个世界。 ——本文2012年夏发表于作者Terran Lane博客。作者为普渡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2002年起就职于新墨西哥大学,2008年升任该校终身副教授,2012年辞职转投谷歌公司。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 原文来源: cs.unm.edu 原文标题: On Leaving Academia Ars Experientia 原文地址: http://cs.unm.edu/~terran/academic_blog/?p=113
48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型社交网站Academia.edu简介
gaoshan1900 2013-1-18 18:00
学术型社交网站Academia.edu简介
Academia.edu由牛津大学哲学博士Richard Price创立于2008年。它是一家专门供科研人员使用的学术型社交网站,有学术界的Facebook之称。目前,该网站已有200多万会员,并收录160多万份专业学术论文,其月独立访客数近400万之多。 Academia.edu吸引了全球绝大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入驻、分享。他们可以在Academia.edu上查看别人的论文,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论文并查询论文阅读情况,例如,在地图上查看某一地区自己的论文点阅情况,并利用Academia.edu自创的搜索引擎调查读者的专业和学历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非常专业性的社交网站,Academia.edu能够帮助学术科研人员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联系,分享各自最新的学术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人。公司创始人Richard Price表示,目前Academia.edu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学术论文分享平台。更多介绍请参见 http://www.academia.edu/about 。 我的网页是 http://gucas.academia.edu/ShanGao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的不正之风
热度 12 skylark1981 2013-1-18 10:32
学术届抢credit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而且很多事情都发生在我本人身上。最常见的是在文章末尾加上"Note in proof" 或者"Note added", 告诉别人自己在做工作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工作也在考虑相同的问题,在有重叠的部分结果一致。我至今为止有4个工作加了Note。学术届这样的“撞车”非常普遍,这些工作基本都是同时出来的,所以不可能说谁抄袭了谁的想法。加上这个Note,有二个作用:第一,尊重对方的工作和贡献; 第二,也表明自己结果的正确性。 严格来说,上面提到的例子并不算抢credit。在学术界,这是正常的做法,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也有一些不当之风,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 1. 论文中不正确引用别人的工作 。比如通过阅读某个文章,得到了某个想法,写了一篇文章。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压根就不提这篇文章,反而说这是自己独立提出来的想法。对于见识广博的审稿人来说,他一般会指出来,然后要求作者在恰当的地方引用这篇文章。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日本组写了一篇文章(2009年),想法和我导师2008年的文章大致相同,但是没有引用我导师的文章。后来审稿人提出来要作者引用这篇文章。您猜怎么着,他确实引用了,但是是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引用了这篇文章。这个组希望向别人证明他们是第一个想到这个想法的。我本人也遇到过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Phys. Rev. Lett.的文章,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哈密顿来研究量子点的性质,后来(2012年)另外一个组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Phys. Rev. B),整个文章讨论的内容和我的文章几乎完全一样,只是考虑的场稍微不同。作者在介绍哈密頓的时候压根就不提我们的工作,只是在一个最不显眼的地方引用了我们的文章。 所以我的一个合作者说"everyone is lying",算是无可奈何。 2. 学术报告中不准确引用/引述别人的工作 。在学术报告中,有些老师除了自己的文章,别的参考文献通常不会在ppt中列出来。在做报告的时候, 有些老师有意无意会把别人的想法说成是自己的想法,总是用"我们发现什么什么"或者"我们证明什么什么"。有好几次我都举手提问:"这个想法很好,是你们第一个提出来的吗"? 他才告诉我,这是别人首先做的,他们的计算结果别人的一致。无论这些人出于有意还是无意,这个做法很有误导性。我读博士的时候也曾经犯过这样的毛病,我的导师 批评过我很多次,他说 这是对同行缺少起码的尊重,或者他会明确告诉你,这不是你做的,是别人做的。 所以在以后我严格遵守他的教诲,在所有该给出参考文献的地方都给出来,是我的我会说是我们做的,不是我的,我绝对不会说是我证明的。 抢credit的例子很多,小到我们这些普通的研究者,大到Nobel奖得主,比如老杨和老李。中外莫如此。据我的观察,中国人似乎表现得更加露骨一些。 毕竟,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 这些终究不是正常之风,长久不了。你一个人在一个小的报告中说这是你个做的那个是你做的,内行们还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这个博客,不是为了批评某个老师如何如何,而是希望这种现象可以引起所有研究者的注意,包括老师和学生们。“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是你的,莫要强求。把自己的心放端正了,把心思放在学术上,而不是放在这种小伎俩上。
1281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台湾学术界高层为假发票案涉案教授说情
pikeliu 2013-1-9 18: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3-1-9 12:44:14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什么是合理的制度?司法部门真正地介入到教育部门,而不是由教育部门自行内部解决 台湾学术界高层为假发票案涉案教授说情 台湾检调单位抓到证据,10余名大学教授用假发票不实核销研究经费,领取公款,最近被连番起诉,罪名从伪造公文到贪污罪不等。 台湾学术界3巨头“国科会”主委朱敬一、“中研院”院长翁启惠、“教育部”部长蒋伟宁,为全台湾多所公立大学教授所涉案子说情,认为检方“求刑过重”,若以假发票领公款,钱并没有进个人口袋,不应该以贪污论罪。 朱敬一说,学者作法多是“买A物、报B账”,若将公款放进个人口袋应严办,如果报销的钱都用于研究,但仍以贪污罪起诉,恐怕就太过严厉,何况教授专长不是报账,这样做会打击台湾学术研究环境,未来将留不住人才。翁启惠说:“公款私用即为贪污,若是因为制度所造成的报账不实,希望检调的侦办能弹性处理,不要让国际认为台湾学术界好像都在贪污,否则会损伤到台湾的竞争力。”他们发表联合声明,强力维护各位教授。 办案的检察官说,查到不少学术界贪腐不法之事,他们用假发票A钱是小焉者,多所公立大学教职人员疑似透过假发票报账,核销研究经费,还购买电子产品及礼券等,或是与厂商共谋浮报价格,以赚取差价;更有校长狮子大开口向厂商索取贿款,并接受性招待、喝花酒。检察官痛斥这些为人师表、胆大妄为的教授们,完全辜负了大众殷切的期待。 “检察总长”说,涉案教授以不实单据核销采购,如确实是用于研究,检方仅以较轻的“伪造文书”罪论究;但如果涉案教授以申购精密分析仪为名,实际上却买了液晶电视放在家里,这就难说不是“贪污”了。 案子刚被揭发,学术界高层就如此团结一致地出面捍卫,他们当然是不想见到这些案子牵涉太大,打击面过于广泛,会产生极不利的影响。有观察家分析,通过假发票案,检调捅了另一个“潜规则”的马蜂窝。高教体系成员学历高,但并不代表他们比别人更守法。学术高层社会地位高,声音容易得到民众的倾听,但希望他们在呼吁检调从宽处理之余,学界是否也该反躬自省,先做好自清工作,揪出违法乱纪、贪污枉法之徒,严格自律,避免触犯任何法律。教育工作者与政客不一样,应以名誉与羞耻为重,站在讲坛上化育英才,德行总要放在第一位吧! 台湾有“制度僵化”问题,所以就有许多教授为求快、求高效率,便宜行事的以假账单报销,久之形成了“潜规则”,习以为常大家就都这么干了。不合理的制度不着手改革,却雷厉风行的追查报假账的不法者,“立法”与“司法”两大系统各行其道,无视于台湾学界的困难和具体需要,让台湾学术界实在难以有效运作下去。(原标题:台湾教授假发票案谁之过;作者:马淑静(台湾),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裁) 更多阅读 台湾多名教授与厂商合作虚报科研经费 台湾百余教授涉嫌虚报经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13-1-9 17:56:32 caojx 不合理的制度不着手改革,却雷厉风行的追查报假账的不法者,“立法”与“司法”两大系统各行其道,无视于台湾学界的困难和具体需要,让台湾学术界实在难以有效运作下去。 2013-1-9 13:57:56 njciggar 这种人才,留不住更好 目前已有 2 条评论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贻奎同学的脸要被李连达院士丢到Nothing了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3-1-8 20:15
看双李在博文中继续强调—— 陈竺、陈赛娟等专家的贡献是什么?本文明确提出:“陈竺院士及其夫人等专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高水平的研究,并有重大发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使这个药在世界推广应用。” 药品往往是被证明有治病价值才被推广的,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即便今天不清楚,100年后还是不清楚,都不影响药品在治疗中的使用价值。在已经确知某种药品有效再去做内在机理分析,其实已经是第二层次的科研了。 唉,看来不写马屁文双李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博文好了?!在第二篇博文中,为了反驳的目的,双李才提及其他医生的名字。如果没有反驳的需求,这马屁估计还是继续拍下去,面对如此弱智和低劣的拍马水准,陈竺部长院士应该要羞死了。 这个李贻奎既然署名,就不应该是个打字的,你难道不知道李院士的face在科学网上真的已经被打肿了吗?
个人分类: 事论|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子束外延的未来
热度 9 luwang 2013-1-4 16:39
几个月前写了篇博文,《分子束外延的过去》。按照常理,该写写分子束外延的未来了。但这篇博文真的写得胆战心惊。这样的题目按理说应当由名家、大师、资深专家来撰写,我这样一壶不满,半瓶子逛荡的菜鸟,写分子束外延的未来本应胆战心惊。但几经考虑,产业界和学术界终究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项技术,本着科普和技术推广的目的,我还是颤颤巍巍地提起了笔……希望内行朋友们多多斧正。 续前文,分子束外延( MBE )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其技术优点与缺点也似乎已经盖棺定论。分子束外延技术的优缺点一般而言都是比较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MOCVD )而论的。这两种设备擅长生长的半导体材料 几乎 相同,虽然 MOCVD 发展晚于 MBE ,但次从该技术诞生以来, MOCVD 和 MBE 的竞争几乎没有停止过。下面就个人体会,总结下两种技术的优劣。(尽管本人在写如下内容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但终归涉及少量专业知识,如果没兴趣的同志们可以自觉略过。) MBE 优点( MOCVD 缺点): 1. 成膜机理简单,可原位集成多种分析测试手段。与 MOCVD 类似“黑盒子”一样的反应过程相比, MBE 的成膜机理似乎简单很多。加之 MBE 的超高真空环境使得多种分析测试手段与 MBE 完美兼容,利用 MBE 研究各种材料的生长过程非常便利。这也是 MBE 大兴于各大学和研究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反应过程不需化学反应参与,因此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材料。这对于很多无法承受高温的材料而言,无疑是非常便利的。 MBE 缺点( MOCVD 优点): 1. 稳定性。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于产业化而言,仪器设备的稳定性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MOCVD 生长速率高度稳定,这使得 MOCVD 成为了产业化单位选择该设备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生长速率。 MOCVD 的生长速率可达 MBE 数倍之多,这毫无疑问又是 MOCVD 适合产业化的重要原因。 至今无法说清孰优孰劣的方面: 1. 某些特殊材料只适合用 MBE 或 MOCVD 。如 Phemt ,至今 IQE , IntelliEpi ,安捷伦等公司依然坚持使用 MBE 制备;而如 LED ,产业化单位无一例外,均使用 MOCVD ; Sb 化物半导体,国际主流多采用 MBE 制备。其中原因较为复杂,就不详细解释了; 2. 生产成本。 MBE 的液氮消耗,繁杂的超高真空维护是制约其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一点上, MOCVD 似乎也并不轻松多少,高纯 N 2 和 H 2 的消耗、较低的原材料利用率等等都使得 MOCVD 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 LED 等产业在国内的大行其道,更多的公司选择 MOCVD 作为制备手段,似乎使得这一争议划上了句号。但近期与部分同行交流后,发现 MOCVD 成产成本更低,似乎并未在同行们心中达成共识,因此将其列入有争议的部分。 写了这么多,似乎可以说说 MBE 的未来了。考虑了很久怎么写才能让大家看得更有趣一点,最终决定采用个“比喻”的修辞手法。呵呵…… 课题组里一位大师兄前两年从科学院辞职,进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前两天他回北京,大家一起喝酒聊天时深入讨论了一下公司和科研院所的工作性质差别。根据他的体会,目前国内公司的研发基本处于一种“短视”状态。研发基本围绕公司目前产品,一点一点地进行改进、优化、提高。可以说不清楚为什么、可以不提出大幅度的创新(似乎这在公司里还是基本需要之一)、可以不发表文章。而国内的研究所(或大学)里,大家从事的科研(这里指应用或应用基础研究,不含基础研究)基本处于一种过于“远视”的状态,各大教授们高瞻远瞩,不断提出各种创新思维,但一旦拿到产业化单位,似乎很少有成功的。教授们的想法似乎都是“空中楼阁”,极度不切实际。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给人感觉中国的科研体系架构,似乎缺少了什么。 产业化和科学研究难道真的是水火不相容吗?但人家国外不是好好的嘛,很多大学里的应用研究在公司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国外很多教授利用自己的技术创办的公司都非常成功。国内到底少了什么?这个问题太大,我无法也不敢给出自己的结论。但我可以提出自己的感觉,感觉错了就错了,毕竟我不是在发表学术论文,只是在和大家交流思想罢了。 身边总有声音:“科学研究的最终贡献,应当是服务社会、改造社会、造福社会的产品”。对这句话,我表示不认同,想修改两个字:“科学研究的最终贡献,应当是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技术”。两字之差,差之千里。在这里,我想斗胆问问各位,有多少人懂得工厂里的生产管理?有多少人懂得产品的销售策略?有多少人懂得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多少教授愿意为自己产品的销售,连干一斤白酒?怕是连工厂里基本常识“ 4s ”恐怕很多关在实验室里的教授都没听过吧。 国内的科研缺了什么?——缺少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的衔接。仔细回想下国内各个科研单位的定位和目前做的事情就不难发现这一点。(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参考我以前发表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6779-447261.html ) 记得某电视节目,专访畅销书《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明月同志在访问中说了一句话:“人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很多人就是毁在了这一点上”。明月同志的这句话,可以作为我想表达的观点的一个最好说明。 说到这可以提出我的个人观点了: MBE 的未来在于技术输出。 MBE 比 MOCVD 更适合于科学研究,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MOCVD 比 MBE 更适合产业化发展,这一点我也表示认同。那么 MBE 的未来发展在哪里?借用上面的“比喻”, MBE 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不断创新,引领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但绝不涉及任何产业化(除部分只适合用 MBE 生长的材料和器件外)。把新材料、新器件、新功能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输出,足矣。 在这样的原则下, MBE 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似乎也渐渐水落石出:“不要再与 MOCVD 争夺产业化的天下,以自己的技术创新优势,更多地探索新材料的生长动力学,更多地进行器件结构创新,拉动 MOCVD 的发展。”从仪器设备本身而言,更多地集成有用的原位检测手段,更多地发展用于新材料生长的束源炉似乎是其发展方向。 前段时间,在我的微博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科研人员的最有价值输出不是产品,更不是论文,而是技术。”希望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212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liyibo666 2013-1-3 19:27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精选 已有 1516 次阅读 2013-1-3 11:52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中国 的 office 学术界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 王德华 ) 中国学术界的问题似乎是很严重了,大家都关注是好事,说明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如果大家都不吭声了,熟视无睹了,感觉正常了,那已经到了坏过了头的程度了。 学术界有什么问题?其实大家一闭眼睛,一掐指头,一张嘴,就能随意说出一大堆的问题。所以说,不是领导层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千万别把领导们的智商看得那么低,他们很清楚,也最清楚。那为什么,明摆着的问题,不但不去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呢?这个,还是人家清楚,我们有些似懂非懂,有些则是真的不清楚了。这个时候,聪明的你也别装聪明,你还真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说点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当今中国学术界有哪些主要问题呢? 考核体制问题: 从 SCI 开始,到 IF ,再到 CNS ,看似是从数数到看质量,本质上还是论文导向。论文导向错了吗?没错。我们都知道,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就是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来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和发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如果以论文为导向可以说是错了。这样的政策导向,很容易把科学追求的精髓淡忘,而进入一种功利性的追求。一旦跟物质利益、功名权贵等等,结合在一起,在具有无限智慧的国度里,长期以往,后果可想而知。看看今天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后果,就不难理解学术界今天的样子。学术界本来就有学术界的规范和标准,大家都清楚的。学术期刊就是专家负责制,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论文的质量,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决定因素。同行评议,都很清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运行呢?利欲熏心。专家的人品和素养出问题了。好好看看这个字, 熏 ,看见什么了? 没有健全的、公平合理的考核体制,这样下去,还是“涛声依旧”。 利益导向的科研,一定是出问题的。 科学人员素质和学术水平问题: 中国的科学家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如何呢?绝大多数已经退休的老一辈科学家(简单点, 40 前?),现在看是多数是很出色的。他们有些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些就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专家。不可置疑,有些学术视野和学术思想是一流的,有些专家也没有这种能力。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几乎都在坚持耕耘着自己的学科和领域,使得很多重要的学科和领域能够发展和延续下来。 后来是八仙过海的时代,教授多了起来,博导多了起来,甚至是泛滥起来。本来很高尚的教授、博导,慢慢演变到名誉扫地,在社会上失去了尊重。这是发展最迅速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时代,似乎是谁都有机会的时代,回过头来看,这是最糟糕的时代。教授、博导、院士,这些名头是有社会责任的,教书育人,科学发展,是关系到几代人的整体素质问题。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却当儿戏。似乎是谁都可以当教授的时代。 48 个教授竞争一个处长位子的闹剧,足以说明我们的科学家是一个什么地位。 教授太多了,科学家太多了。不合格的教授太多了,不合格的科学家太多了。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合格的教授,不合格的科学家,自然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不合格的人多了,合格的人就是弱势群体了。 涉及多数人利益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了。 研究生培养问题: 研究生今天的困境是很让人纠结的。每年上百万的年轻人,其中不乏有追求、有智慧、有潜力的人才。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很多已经失去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在不安、焦虑,甚至是失望、恐惧中,长大的一代,如何能保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是满足于一定数量的低水平重复、模仿跟踪为主的那些论文,长期下去,还指望引领和超越?谈什么崛起? 国内优秀的博士没有平等发展的机会,没有发挥才华的制度保障,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还有呢,最大的问题是,那么多不合格的博士、硕士出笼了,这个社会如何再重塑“博士”的光辉?那些顶着博士头衔的人们,是一种自豪呢还是悲哀呢?社会在哭泣。 学位贬值、知识“贬值”的社会,指望什么? 人才政策问题: 这几年的人才政策对学术界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了。各种人才计划,相继出台。看似对学术界的投入加大了,理应促进了学术界的发展。实际效果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是我们理解的“事与愿违”。学术界的很多问题,人才政策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一些不合格人才,甚至是欺世盗名的人才引进,直接摧残了本来还有说得过去的学术环境,甚至是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的学术环境。那些引进的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艰难环境下做出的那点成绩,被个别(有人说不是个别?)浑水摸鱼的所谓海外人才的那些黑黑墨,涂抹的一点亮点都没有了。 引进人才,本来是净化环境,改变环境,建设环境,现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人财两空。不但环境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恶化。虽说是引狼入室,我们大家也是助纣为虐。 听说有人说,引进的人才中, 1000 个有 2 个成功了,我们就成功了。这实在是荒谬的言论。一个羊圈里,引进一只饿狼,后果是什么?即使有 2 只能逃脱活下来,你能指望什么?再说了,1000个引进人才中,就是2个成功了,想想看,这2个成功人才的命运会是什么?那998只狼也别笑,最后一旦没有肉了,你们互相残杀起来,那才血腥呢,嗅觉灵敏的人恐怕早就闻到这种血腥味了吧。走为上策,还是先下手为强呢? 顶级人才,应该是宁缺勿滥。其他人才政策,也应该是这样。 有人说,利益共同体。那不是跟警匪一家一个道理? 学科发展问题: 科学是有学科的,有领域的,所以才有专家。很简单的道理,很普通的常识,似乎就是有人敢为天下先。现在引进人才,多是论文导向,很少考虑学科发展和领域发展。这样下来,学科重复建设,相同方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为了论文而论文,一个实验室没有了特色,一个研究单位没有了特色。没有特色的实验室,没有特色的研究院所,那就是没有特色了。这不是学术界的常态。万金油的院所,不可能有专家,更不可能有学术界的泰斗。 我们的政策曾经是“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你看看你的学院,谁是按岗聘任的?岗,是设了,是“按需”设的吗? 不考虑学科发展,不考虑领域发展,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和点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一种体制保证那些突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绝大多数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学术积累,根据其学术贡献,按部就班晋升。当今的问题是,引进的青年人才,没有过渡时期,职称一步到位。人还没到,有没有能力领导一个研究组还不知道,教授、博导的名头就先给戴上了。实际上很多就是在国外刚结束博士后的训练,没有任何独立主持科研的经历。这看似是尊重人才,实际效果相反。一是给了这些年轻人无形的压力,有不少年轻人是戴不住这么重的帽子的,听说了这几年有英年早逝的海外回来不久的年轻人。这些一步到位的年轻教授们,在管理实验室、规划学科方向、培养研究生方面,都是“第一次”,我不相信那些真正想在科研上做点什么的年轻人会乐得如此。再一点是,这样的人才政策,对于国内的那些同样优秀的年轻人是一种不公平,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和打击。提升一批,打击挫败一批,环境变坏了,风气变坏了,我们图的啥呢?就是那几篇点数高的论文吗? 国家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百年大计,长远规划,心急喝不得热粥,吃不得热豆腐。 提高年轻人的待遇,减缓科研压力,衣食住行有生活保障,让他们一直保持旺盛的科研激情,这才是正常的人才政策。拔苗助长,不可以。人为制造矛盾、制造不平等,更不可以。 科研经费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学术界真的尝到了甜头,不少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到了“不差钱”的时代,有些甚至到了“花不完”甚至是“犯愁”的时代。这是学术界的另一个问题。经费分配不公,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老问题。 除了保障那些神通广大的科学家们有充足的经费外,如何保障有才华、有追求的年轻人早些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保证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会搞关系但却是在某个学科很优秀的的科学家能够延续他们的科研?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啊。虽不能保证耕者有其田,保证会耕者、能耕者有其田,还是应该应该的啊。 据说人们的收入悬殊差异已经越过了警戒线了,什么是警戒线?就是进入雷区了。 学术界科学家们的经费悬殊差异,也可能到了警戒线了,一旦进入雷区,利益共同体也会鸟飞云散的。该施舍的,还是要施舍。做善事,苍天会记着的。做恶,苍天也会看见的。 无奈,信上帝了。 还有 …. , 还有 … , 大家补充一下吧。 有点累了。 在这个严寒的冬季,思考这些寒冷的问题,心凉啊。 新年新气象。 期待 ing. 还是春天美。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您说呢?
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始创新,在中国科学界走正统的路很难
热度 28 liufeng 2013-1-3 15:07
王鸿飞老师的” 中国学术界:原创和系统的研究为什么难 ?“ 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激发了自己的情绪,想把7年来的经历写出来, 有很多的机缘巧合,幸运和磨难, 也许对中国科学界的年青人有所启发。 小时候曾经有过当科学家的梦,但到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银行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工作,科学和科学家的梦也就渐行渐远。拿着不低的工资,工作强度不大,但可预见的未来人生轨迹,却让内心越来越痛苦。 2004年,我考到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继续深造,为未来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或银行家做准备 ,2005年的6月份,我发现科学院有如此多的专家教授和学术成果,对于外面的企业非常宝贵。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个网站把他们对接起来。于是利用暑假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写了2个月的程序,终于在9月份建立了一个网站。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 威客网 witkey, 开发网站的时候,发现在2005年这样类型的网站还很少,更没有看到国内外有人研究。 那时科学网还没有诞生, 我把思考写成博客文章发表在刚成立的新浪博客里。提出” 互联网上知识,智慧和经验不应该完全免费,应该也有经济价值。而这种把知识,智慧进行交易的网站可以成为 威客(witkey)模式. “ 没有想到互联网的传播威力如此巨大,好像核爆炸里的链式反应,一个月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威客进行报道,直到2006年9月份,新闻联播用3分钟的时间报道了我们提出的威客模式和网站。 从那以后,有数百家网站进入了威客领域,死亡率很高,7年后的今天只有3,5家发展起来,并拿到了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威客模式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到2012年,cnki关于威客的研究文章已经超过100篇。 这个经历让我坚信,学术研究与发表期刊高低无关,与影响因子无关, 因为威客模式的提出仅仅是几篇博客。这说明 一篇博客也可以比SCI上的文章影响大。 故事并没有结束,到2006年毕业的时候,我准备去一家很大的企业做信息化管理。在2006年9月份的毕业典礼的草地上,站在我旁边的同学问我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他可以给我50万启动资金。我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尝试一下。 这一坚持就是3年,不断的做技术和商业尝试,也不断的发表博客和论文,试图 搞清互联网到底是怎样的发展规律 。 受到中国水利部传感器网路建设和谷歌街景系统的启发, 到2007年12月的一天,我忽然醒悟,互联网的未来会不会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我把这种想法告诉我硕士时的老师,科学院的石勇教授,他很支持这个想法,告诉我应该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研究,并邀请我进入他的中心开展学习工作。 大量学习神经学知识,不断向脑科学领域专家请教。2008年5月,我完成 第一篇论文“” 互联网进化规律的发现与分析“ ,提出“ 互联网和大脑将成为解开对方之谜的钥匙, 互联网正在向与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同时大脑中也包含成熟的互联网应用和结构 ”, 向美国ACM期刊投稿被拒,因为美国科学家那时不认同互联网与大脑之间有关联。2008年9月,这篇论文首发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3月正式发表在“人类工效学”期刊,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上这些期刊,但论文的正式发表,有可能让我们在一个重大的科学领域走在美国人的前面,因为直到2012年11月,美国科学家才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Network Cosmology“,第一次提出 互联网与大脑和宇宙之间可能具有相似的关系。 在发表论文的同时,我也不断在微博和科学网上进行网上交流,正是这种交流,2010年9月,我受到方锦清教授的邀请,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发表了” 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研究 “, 2012年1月,受 美国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 Yue “Jeff” Zhang,教授的邀请在夏威夷WDSI 管理与运筹学会议上发表论文” The Evolution Road Map from the Origin of Life to the Intelligent Universe “ , 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大脑和宇宙之间的进化关系,比美国科学家的”互联网,宇宙和大脑关系“的论文早10个月。 2009年,50万资金已经耗尽,历经了恐惧和迷茫,我几乎要放弃自己的探索,9月份,一位企业家通过互联网看到我关于互联网研究的博客文章,经过深入交谈,我们得到近百万元的资金支持,得以在2012年9月完成《互联网进化论》的写作工作,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互联网与脑科学的交叉对比研究方法和思路。 依然还不成熟,有很多工作在未来要深入, 我已经很幸运,能够在很多老师和企业家的支持下坚持7年,但明显感觉,在国内进行 科学原始创新非常困难,主要有 : 1,如果西方没有类似研究,将很难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这样绝大多数科学家会因为生存问题转向跟踪研究,国家的资金指挥棒很容易扼杀自己的原始创新。 2. 即使有原始科学创新,往往因为语言的壁垒和国内支持的原因,很难在西方科学界产生大的影响,当有西方后提出的类似研究,也会被忽视,轻视,在科学竞争中慢慢被遗忘。 我知道,中国的原始创新其实不少,但大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未来也可能包括自己的经历,但真正的科研一定是因为兴趣和爱好开始的,提出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也许这就够了。 附:有网友问我 关于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对比的工作内容,总结一下,大概有三个方面: 1.提出互联网向人脑结构方向进化的观点,绘制互联网虚拟大脑,以及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互联网神经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图。请参考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263-637567.html 2.绘制了互联网进化到类脑结构的进化示意图,论文地址在 http://www.intevl.com/?p=2734 3.提出人脑中包含类互联网结构和应用,设计人脑中存在类搜索引擎,类维基百科,类SNS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验证人脑中存在类搜索引擎的功能,请参考《互联网进化论》一书
个人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13743 次阅读|66 个评论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热度 100 wangdh 2013-1-3 11:52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 ( 王德华 ) 中国学术界的问题似乎是很严重了,大家都关注是好事,说明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如果大家都不吭声了,熟视无睹了,感觉正常了,那已经到了坏过了头的程度了。 学术界有什么问题?其实大家一闭眼睛,一掐指头,一张嘴,就能随意说出一大堆的问题。所以说,不是领导层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千万别把领导们的智商看得那么低,他们很清楚,也最清楚。那为什么,明摆着的问题,不但不去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呢?这个,还是人家清楚,我们有些似懂非懂,有些则是真的不清楚了。这个时候,聪明的你也别装聪明,你还真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说点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当今中国学术界有哪些主要问题呢? 考核体制问题: 从 SCI 开始,到 IF ,再到 CNS ,看似是从数数到看质量,本质上还是论文导向。论文导向错了吗?没错。我们都知道,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就是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来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和发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如果以论文为导向可以说是错了。这样的政策导向,很容易把科学追求的精髓淡忘,而进入一种功利性的追求。一旦跟物质利益、功名权贵等等,结合在一起,在具有无限智慧的国度里,长期以往,后果可想而知。看看今天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后果,就不难理解学术界今天的样子。学术界本来就有学术界的规范和标准,大家都清楚的。学术期刊就是专家负责制,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论文的质量,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决定因素。同行评议,都很清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运行呢?利欲熏心。专家的人品和素养出问题了。好好看看这个字, 熏 ,看见什么了? 没有健全的、公平合理的考核体制,这样下去,还是“涛声依旧”。 利益导向的科研,一定是出问题的。 科学人员素质和学术水平问题: 中国的科学家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如何呢?绝大多数已经退休的老一辈科学家(简单点, 40 前?),现在看是多数是很出色的。他们有些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些就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专家。不可置疑,有些学术视野和学术思想是一流的,有些专家也没有这种能力。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几乎都在坚持耕耘着自己的学科和领域,使得很多重要的学科和领域能够发展和延续下来。 后来是八仙过海的时代,教授多了起来,博导多了起来,甚至是泛滥起来。本来很高尚的教授、博导,慢慢演变到名誉扫地,在社会上失去了尊重。这是发展最迅速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时代,似乎是谁都有机会的时代,回过头来看,这是最糟糕的时代。教授、博导、院士,这些名头是有社会责任的,教书育人,科学发展,是关系到几代人的整体素质问题。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却当儿戏。似乎是谁都可以当教授的时代。 48 个教授竞争一个处长位子的闹剧,足以说明我们的科学家是一个什么地位。 教授太多了,科学家太多了。不合格的教授太多了,不合格的科学家太多了。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合格的教授,不合格的科学家,自然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不合格的人多了,合格的人就是弱势群体了。 涉及多数人利益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了。 研究生培养问题: 研究生今天的困境是很让人纠结的。每年上百万的年轻人,其中不乏有追求、有智慧、有潜力的人才。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很多已经失去了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在不安、焦虑,甚至是失望、恐惧中,长大的一代,如何能保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是满足于一定数量的低水平重复、模仿跟踪为主的那些论文,长期下去,还指望引领和超越?谈什么崛起? 国内优秀的博士没有平等发展的机会,没有发挥才华的制度保障,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还有呢,最大的问题是,那么多不合格的博士、硕士出笼了,这个社会如何再重塑“博士”的光辉?那些顶着博士头衔的人们,是一种自豪呢还是悲哀呢?社会在哭泣。 学位贬值、知识“贬值”的社会,指望什么? 人才政策问题: 这几年的人才政策对学术界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了。各种人才计划,相继出台。看似对学术界的投入加大了,理应促进了学术界的发展。实际效果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是我们理解的“事与愿违”。学术界的很多问题,人才政策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一些不合格人才,甚至是欺世盗名的人才引进,直接摧残了本来还有说得过去的学术环境,甚至是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的学术环境。那些引进的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艰难环境下做出的那点成绩,被个别(有人说不是个别?)浑水摸鱼的所谓海外人才的那些黑黑墨,涂抹的一点亮点都没有了。 引进人才,本来是净化环境,改变环境,建设环境,现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人财两空。不但环境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恶化。虽说是引狼入室,我们大家也是助纣为虐。 听说有人说,引进的人才中, 1000 个有 2 个成功了,我们就成功了。这实在是荒谬的言论。一个羊圈里,引进一只饿狼,后果是什么?即使有几 只能逃脱活下来,你能指望什么?再说了,1000个引进人才中,就是2个成功了,想想看,这2个成功人才的命运会是什么?那998个也别笑,最后一旦没有肉了,你们互相残杀起来,那才血腥呢,嗅觉灵敏的人恐怕早就闻到这种血腥味了吧。现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海龟和土鳖之间的矛盾,而是大海龟和小海龟之间、海龟之间的矛盾了。这个时候,您是走为上策,还是先下手为强呢? 顶级人才,应该是宁缺勿滥。其他人才政策,也应该是这样。 有人说,很多是利益共同体。那不是跟警匪一家一个道理? 学科发展问题: 科学是有学科的,有领域的,所以才有专家。很简单的道理,很普通的常识,似乎就是有人敢为天下先。现在引进人才,多是论文导向,很少考虑学科发展和领域发展。这样下来,学科重复建设,相同方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为了论文而论文,一个实验室没有了特色,一个研究单位没有了特色。没有特色的实验室,没有特色的研究院所,那就是没有特色了。这不是学术界的常态。万金油的院所,不可能有专家,更不可能有学术界的泰斗。 我们的政策曾经是“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你看看你的学院,谁是按岗聘任的?岗,是设了,是“按需”设的吗? 不考虑学科发展,不考虑领域发展,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和点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一种体制保证那些突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绝大多数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学术积累,根据其学术贡献,按部就班晋升。当今的问题是,引进的青年人才,没有过渡时期,职称一步到位。人还没到,有没有能力领导一个研究组还不知道,教授、博导的名头就先给戴上了。实际上很多就是在国外刚结束博士后的训练,没有任何独立主持科研的经历。这看似是尊重人才,实际效果相反。一是给了这些年轻人无形的压力,有不少年轻人是戴不住这么重的帽子的,听说了这几年有英年早逝的海外回来不久的年轻人。这些一步到位的年轻教授们,在管理实验室、规划学科方向、培养研究生方面,都是“第一次”,我不相信那些真正想在科研上做点什么的年轻人会乐得如此。再一点是,这样的人才政策,对于国内的那些同样优秀的年轻人是一种不公平,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和打击。提升一批,打击挫败一批,环境变坏了,风气变坏了,我们图的啥呢?就是那几篇点数高的论文吗? 国家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百年大计,长远规划,心急喝不得热粥,吃不得热豆腐。 提高年轻人的待遇,减缓科研压力,衣食住行有生活保障,让他们一直保持旺盛的科研激情,这才是正常的人才政策。拔苗助长,不可以。人为制造矛盾、制造不平等,更不可以。 科研经费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学术界真的尝到了甜头,不少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到了“不差钱”的时代,有些甚至到了“花不完”甚至是“犯愁”的时代。这是学术界的另一个问题。经费分配不公,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老问题。 除了保障那些神通广大的科学家们有充足的经费外,如何保障有才华、有追求的年轻人早些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保证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会搞关系但却是在某个学科很优秀的的科学家能够延续他们的科研?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啊。虽不能保证耕者有其田,保证会耕者、能耕者有其田,还是应该应该的啊。 据说人们的收入悬殊差异已经越过了警戒线了,什么是警戒线?就是进入雷区了。 学术界科学家们的经费悬殊差异,也可能到了警戒线了,一旦进入雷区,利益共同体也会鸟飞云散的。该施舍的,还是要施舍。做善事,苍天会记着的。做恶,苍天也会看见的。 无奈,信上帝了。 还有 …. , 还有 … , 大家补充一下吧。 有点累了。 在这个严寒的冬季,思考这些寒冷的问题,心凉啊。 新年新气象。 期待 ing. 还是春天美。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您说呢? 1 2 3 4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2102 次阅读|151 个评论
用你的肢体语言征服学术界
热度 25 xingzz 2013-1-3 10:01
用你的肢体语言征服学术界
理论物理圈子里漂亮的MM不多,而且漂亮还是不够漂亮常常是男理论家们争论的焦点,并经常为此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反目成仇。这也不奇怪,因为搞理论研究的正常人不多,谁看起来正常,谁就是反常。因此圈子里面常说,有一千个理论家,就有一千五百个疯子,其中多出来的是他们的配偶或异性朋友。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是实验家对理论家的偏见,以及社会上对一些只靠动脑动笔混饭吃的所谓理论工作者的羡慕嫉妒恨。 去年九月份我和自己的女弟子在意大利开会,遇到了来自美国某大学的年轻MM教授叉叉叉。叉叉叉是圈子里出了名的肢体语言大师,我先前已经几次目睹了她迷人的演讲风采,而且注意到欧美一大批男性理论工作者被她的风姿所倾倒。于是那天叉叉叉在台上手舞足蹈,讲着一些常人听不懂的东东和西西,我则坐在台下一边欣赏她五彩缤纷的肢体语言一边做笔记。坐在我旁边的女弟子基于同性相斥的物理原理,对叉叉叉微词有加,但这次却一边玩电脑一边批评我老人家: “邢老师你什么人呢你,不带这么刻薄的!” 其实我没有学生说得那么刻薄,只不过把叉叉叉的肢体语言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其中的要点包括: 1)甩头发、抛媚眼、嘴巴发出银铃般的声音,指挥全场的互动; 2)打手势,花样要百出,时而铿锵有力地握拳,时而温柔如水的兰花指; 3)脖子作为身体司令部的轴承,具有让脑袋发挥拨浪鼓的作用,低头沉思更美; 4)关键的关键是扭腰,要是的身体像DNA螺线形充满弹力,扭腰的幅度和频率至关重要; 5)双腿助你满场飞,就像一只花蝴蝶,静止的时候双腿要扭成天津大麻花的样子,蓄势待发。 大家看到这里,以为我刻画的是一个当代摇滚女歌手在舞台上热力四射的形象。不是,这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女教授正在讲述她的理论模型时,所表达出来的极其丰富和复杂的身体语言。一般男观众这时候都会走神,除了我老人家以外,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听讲,而是把研究肢体语言当作了课题:观察、记录、评论、发挥、点点点。 很早的时候,我在课题组内就把学术演讲列为科研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一再跟年轻人强调,你做了好东西,就要拿出去卖,这就靠好的学术演讲,其中包括几个要素: 1)PPT文件要做得精彩、简洁,有助于你的语言表达,有助于你阐述清楚物理思想和结果; 2)英文(或者中文)要好,不能带口头语(这个、这个、这个之类的,或者youknow,youknow之类的),节奏感要好,声音要抑扬顿挫,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3)台风要稳健活泼,该静的时候站如松,该动的时候满场飞,肢体语言的合理使用可以增强与听者的互动效果,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机智敏锐,万一几次都听不懂问题的关键,则必须采用应急管理机制(细节在此略去)。 很多人都说希特勒是个疯子,演讲的时候肢体语言特别丰富,煽动性特别强。对照上述演讲注意事项,你会看到希特勒这厮颇有一点理论物理学家的风采,当年他要是去搞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的话,说不定会和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有一拼。这厮真是误入歧途啊。如此说来,理论物理还是一个为民造福的职业。 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在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意见和情感时,各个部分是相互配合的。有些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有些人则拖泥带水。当你对一个异性充满柔情地说IchLiebeDich时,配套的肢体语言可能先是拥抱,然后点点点(此处略去375个字)。如果没有身体语言的配合,此时的普通语言就是苍白无力的。当然你的眼睛也要放光,发射出足以摧毁对方心理防线的大量光子。 为什么要放出大量光子呢?因为人本质上不过是电磁动物!人的一切情感和思想行为,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物理学家有成熟的理论来描述这种力,但是却常常在爱情面前无能为力。 无论如何,如果你想征服学术界的话,赶快练好你的肢体语言;如果你想征服你心爱的人的话,赶快学好电磁学;如果你想让你的bodylanguage温暖你的家庭的话,赶快搂住你的孩子、拥抱你的爱人并且含情脉脉地告诉他们:看完邢老人家的博文,我们去吃一顿candledinner吧。 我相信你不会被拒绝的!否则就是你的肢体语言还没有练到家。
个人分类: 随笔|7742 次阅读|30 个评论
《国内学术界为什么要用Tenure考评制度来拯救?》的盲点
热度 5 liwei999 2012-12-27 23:12
《国内学术界为什么要用Tenure考评制度来拯救?》的盲点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27/2012 04:20:21 《国内学术界为什么要用Tenure考评制度来拯救?》 是个很犀利的文章。王老师当了 会士 后有些“发飙”,屡屡发表高见,很是入木三分。王老师先说了 《中国科学院在走下坡路》 ,后边又说大学的Tenure考评制度,又说这是拯救 国内学术界 的妙药,显得有些混乱。这个混乱来自 国内学术界 的所指。对于“学术界”的提法,有时人们指科学院的各个所,有时指大学的学术结构。镜某以为,学术界应该是各专业的学会以及其集合。至少在洋人那里,各专业的学会是个跨学校、跨单位的,又专业人士自愿组成的 结社或团体 。这个制度应该是欧洲源自 同业公会 ,王老师以及众多人的观点里,这个视点不很明确,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 很多人相信 大学去行政化 是拯救国人大学的灵丹妙药。但是人们的 大学去行政化 的所指是什么并不明确。其实国人学术体系里, 同业公会 模式的学会是 缺位 的。这个缺位不很显像。镜某问过很多周边的人,属于哪个学会?是否交纳会费?回答很是令人惊诧。学会的会员几乎没有交费的意识,连工会、妇联都不如。学会的理事们却要交费,镜某的朋友说一次要交清一届4年的会费(约8千)。这样做不压迫生活么?镜某问。朋友说,愿意交费成为理事的人多如牛毛,没有抱怨交费多而不当学会理事的。 国人的物理学会有成员4万人。目前有理事99人,常务理事31人,其中,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5人、秘书长1人。4百人里选一个理事,不能算多,可也不少。到了中国生态学学会,有会员7580人,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0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50人,理事一百人。这样的事态是否属于正常,不妨与其他国家的学会做个比较。镜某认为不是一般的不正常,而是相当的不正常。另外一个不正常的侧面是这些专业学会的“所属”。这个在洋人那里,是个不存在的问题。各专业学会的会员们不交会费,却“加盟”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Quote 中国科协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和地方科协组成。地方科协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  1.全国学会。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8个,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81个,包括理科学会42个、工科学会68个、农科学会15个、医科学会25个、科普和交叉学科学会31个。 ………………  4.领导体制。中国科协属中直系统,由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中央政治局一位领导同志代表中央分管科协工作,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分工联系科协工作,中央书记处每年听取科协工作汇报。中国科协实行全国代表大会(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一次)、常务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领导制度。常务委员会设置学术交流与学会发展专门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专门委员会等14个专门委员会,协助审议需经常委会审定的重大事项。常务委员会下设书记处,书记处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主持中国科协的日常工作。 镜某没有否定科协的意思,不过是说国人学术界的 缺位 。大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的Tenure考评制度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 考评本身的质量保障、担保由谁承担呢? 在洋人那里,基本上是由专业学会、协会来保证。专业的学会、协会由会员们自己交钱来维持,会员有会员的权利,大学会下边有各细分专业的分会。专业学会里也没有那么多“理事”,不过是十几个人的理事和下属各专业分科会的代表。 如果物理学会按会费一百元算,4万成员就有4百万每年的收入,学会就可以用这个费用安排活动,成员就会根据这个出费要求利益。物理学会与党的代表大会一样,不谈钱的问题。不谈钱,在今天能办成什么事儿呢?镜某不知。 在国人研究人员面前,除了做研究、写论文之外,还比洋人多了一个 建设学术界 的工作。 建设学术界 也难、也不难。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有所属的学会。没有的话,就是不在学术界里了。知道自己的所属学会后不妨再问问是否每年都交纳会费了。如果是党员、工会会员,这个费用是必须要交的(甚至是被扣除了)。如果也交纳了会费了,不妨看看学会的活动是否与各国同类学会相仿,学会的领导部门是否有个经营学会的样子。如果这些回答都是yes的话,那就可以说有个学术界了。不然的话,就会象某位知名人士那样,(被)“空降”到某个政党里当主席。那样的“政党”,名字上是“有”,实质上则是那个什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89 次阅读|5 个评论
Tenure考评制度救不了中国的学术界
热度 5 2012-12-24 22:56
王鸿飞同学抛出一块Tenure石头,在科学网激起了千层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645080 俺的观后感: (1)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考核制度的确有问题,的确需要改革。 (2)是否引入Tenure制度,这个不重要。两个原因:发达国家不都采用Tenure制度,但都是发达国家;在目前 体制下,Tenure引入中国,必然变味。 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中国的院士选拔制度很像Tenure制度。实施效果如何? (2)国家基金、省基金、863和973项目都采用同行评议。但公平程度为何差异如此巨大? 基于现状,在有关单位没有改革之前,学术界如何改? 以国家基金为例,我出个馊主意: 利用科学网,把大家置于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 所有申请项目,要求在科学网上公布申请书、函审意见及评审人姓名、上会专家名单及每位专家的投票、中期检查 报告、结题报告和财务报销流水账。财务报销的每一张发票都提供扫描件。 项目有问题,依托项目发表的文章有问题,终生取消项目组所有成员的申请资格。 专家有问题,终生取消评审资格。
个人分类: 科研|3572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国学术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基础研究工作?
热度 2 肖建华 2012-12-20 11:18
我国在国际基础学科期刊上的论文所占的比重大概为: 3% - 4% ,排序在第 8 位上下。美国大概为 30% ,排序第 1 位。 这个数字比发表论文总数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这个数字能上升到 10% ,则可进入排序第 2 。 就内容而言,这 3% - 4% 大多集中在新的、不成熟的学科研究工作,属于自由探讨性的。 而在更为重要的经典性的、相对成熟的学科研究工作中,所占比重不足 1% 。也就是说,在具备开展应用性研究工作方向上的论文很少。这与创新性不足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新的、不成熟的学科研究论文,国外一个常用的形容词是: self-boasting. 对经典性的、相对成熟的学科研究工作的不足应当是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成功概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以继承、开拓、创新为范式的研究工作在全球所占比重不足 1% 说明很多研究工作是没有开展应用性研究价值的。从而,多数研究工作是撇开继承性的,这类研究工作的应用前景是很暗淡的。这也与对传统基础学科的消化不足有关。也就是说,很多研究工作是在没有消化传统基础学科的条件下急不可耐的展开的。 以不足 1% 的基本研究工作去支撑全球年发表论文排名第二的高位!!这是令人深思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60 次阅读|3 个评论
帮台湾中研院及大学设计一套新学术管理机制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2-12-17 19:24
  1,冠名学者。设立澎湖湾学者、日月潭学者、阳明山学者、阿里山学者、大担岛学者、小担岛学者(以上为地名,根据地方大小,工资亦有差别);椰树学者、椰林学者(植物类,“林”比“树”工资高);金门高粱学者(酒类,根据酒的度数确定工资数额)。并鼓励设立四川学者、浙江学者、岳麓学者等,以示思念大陆之意。   2,人才计划。设立全台湾级的“很多人计划”,桃园县可参照设计“十人计划”等。   3,教授分级。助理教授分为八级,副教授分为六级,教授分为五级。   4,论文奖励。按照SCI影响因子排列,最高者每篇奖励新台币五十万元。EI和ISTP不奖励。   5,设立杰出中年、青年、老年基金。每年分春秋两季申报,也许你很快就成为“春季杰出中年”了呢。   6,中研院院士永不退休,级别和吴敦义相同。五位院士可联合向马英九写信,必复(或曰批示)。      7,根据吕喆建立,另设立“钓鱼岛联合科研协作平台”,六所大学可联合申请,经费从优从快。
个人分类: 物论|227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一点感悟
linby 2012-12-12 22:31
最近,接连收到据稿,意味着过去几年的工作依然不能在领域内较好的期刊上有所突破,虽然自认为自己的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看来终于还是没有跟不上整个学术界前进的脚步。很多时候,想想自己的研究方向,真是日薄西山,而自己又选择了老的研究内容希望能有新发现解决课题面临的瓶颈。在前阵子的投稿中,不止一次收到研究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较少的据稿,当然最本质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还不到位吧。在基金申请上,我多次和同事们说,我们要往前看往前走,在这个领域不管什么研究内容申请手法只能用一次,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该用什么方法能申请到基金。虽然我的基金名义上的启动时间还没到,但是时间很快,而且我得思考如何借助现有的基金转到下一次比较有希望的研究内容上,这也决定了现有基金基本任务完成后的侧重点在何方。 文章,每一篇都有不少审稿意见了,不少东西一开始就知道不足在哪里,但是当时没有条件改进,如今有条件了,但是基本上也不能做了,毕竟不断有新的想法得去尝试。所以以后的实验中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得更深入些、想到更充分些、做得更多一些。如今没有好文章,考虑到学院年轻人的现状,省厅级的人才项目两三年之内基本上没有指望了。既然没有质量,只能追求数量了,目前在职称上按现有政策文章数量翻倍,虽然难但是还是有可能,还能努力一下,不过中国的政策向来多变的,学校已经成立修改职称政策的领导小组了,会是什么样的新政策,实在不好说。但是只要盯着领导所在团队的竞争者,准备好不亚于他们的条件,终究会有希望。 如今水平的进步,大家更为重视 SCI 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过就自己观察,对于大老板级别的,可能质量更为重要;但是对于年轻人,似乎数量还是更为重要。竞争什么,数量是基本条件,有了数量,你才有资格参与竞争;而质量则决定着你竞争力的大小。和我同一年进来的两个师兄,为我演绎了文章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两个师兄,当时分别是两个副校长的弟子,同一年拿到了优博提名。师兄 A 追求文章质量,博士期间在领域内主流期刊发出三四篇文章,工作后出国进入大牛实验室跟了一小牛,三四年的努力发了一自然子刊、两三主流期刊;期间博导入选院士,升为校长。理论上来说可能 A 师兄以后的道路比较好,但是 A 师兄回国博导虽有心帮忙运作成特聘,但是文章质量高经历好又如何,文章数量实在太少,还是以讲师资格参评副高吧。师兄 B ,博士期间即文章数量近二十,工作后同样去日本较不知名实验室一年,但是当年拿到了青年基金,文章众多又破格了副高;在日本时间虽然短没有学会发高水平文章的能力,但是在主流快报类期刊一年灌水三五篇的能力还是有的。虽然博导到龄退位,但是自己文章多面上基金又到手,低级人才项目全部拿下;一不小心又拿到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层面的人才项目要么已到手,未到手的在学校层面也是有力竞争者。如此一来,两个师兄的发展差距估计是五七年的差距了;而且可以想象,随着资源差距的拉大,二人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当然,实际上二者的道路都不适合我,我必须根据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自己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 很早就得到消息,但是这两天终于确认,以后的基金两次不中停一年。虽然很多政策确实是合理的,比如基金要给出上一个基金的成果清单又比如两年不中停一年的政策,但是对于自己这种新人来说,意味着压力更大了。今年关注过我所在基金口的申报情况,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个位数的人能在青年基金后及时跟上面上基金。以后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基金了。尤其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已然不是主流,以后如何能不断拿到基金确实是个难题。虽然如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施好手头上的基金,正如我们楼上学者说的,没拿到基金,难过;拿到了基金,也难受。不过依然得持续关注基金的发展东西,思考自己以后能申请的基金内容,这决定了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合理的将后续工作考虑进来,做好相应的预研工作准备好必要的基础。搞科研,真是一项累人的工作。
个人分类: 个人感悟|3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共同通讯作者合理吗?
lfm2000 2012-12-8 17:03
随着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科研合作程度提高、合作机会增多,有时合作者负责的内容不同,他们的贡献大小难以区别,导致科技论文以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方式署名日益增多,并且这些署名方式正逐渐被国内外同行和科研管理机构所接受。其实这种署名方式在国外期刊中已出现几十年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对于某些科学领域和一些高影响力期刊更是如此。国内期刊的发展也正在与国际接轨,以这种署名方式发表论文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署名方式虽然有有利于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提高发表论文质量等积极作用,也会带来滥用作者署名权、引发科研成果归属矛盾、科研成果“保值共享”等问题。。。(摘自贾贤:“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文) 科技期刊论文作者署名中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信作者的方式日益增多,学术界对此尚无明确界定;与此同时,该现象还引发了科研成果归属问题等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规范科技期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署名的建议,即尽量避免共同责任人,科技期刊应重视论文责任人的重要性,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王世贤,“关于作者署名中共同责任者的思考”文摘要) 共同通讯作者,实际上为部分“学术不端”的滋生提供了“合理的”土壤。不理解的是,一篇文章既有共同作者,又有共同通讯作者是不是科研导向做的“孽”。或许真的有必要共同通讯作者,但那么多文章中的“共同通讯作者”,都是必要且合理的吗?真不敢苟同。 最近对国内某学报论文进行审稿时发现了此问题,遂进行了“百度搜索”,建议编辑部慎重考虑共同通讯作者。。。
7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How far is it?
dtiger009 2012-11-24 12:50
I am very happy to find a hot debate on the science net about young scholars'choice for their future career.Actually I think it is a personal affair and depend on what you like in your life. This is a quite easy question for most of my American friends.When they decide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 for Ph. Ddegree, they have a clear goal in mind since they have been trained for several years as a TA or RA or GA. During these processs ,they can understand what is their interest and talent,how to combine them best. Almost all the graduate student I have known live on themselves and get paid from their teaching or researching work. They are very independent and good at solving problems.Similar to China,if they want to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they must finish more than one projects.But thedifferent thing is that they can get research funding in many ways not just from their supervisor.There are so many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write a proposal to get a grant when in China this kind of opportunity is just open to research scholars. In order to get a grant they must learn how to plan their project and how to interpret to others.Also there are so many academic meetings welcoming bot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graduate students.The organizerswant the future new emerging forces to show off themselves,get access to the pioneers in the field and understand which way is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From A to Z ,they have sufficient rights to follow their heart. After I compare the two kind of education systems,I have to say currently the Chinese young scholar 'escaping from science field is not weird,which is based on depriving his freedom of choices on his way of science. .
2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夜无眠:一段科研心路
热度 123 wenyingp 2012-11-21 07:20
这几天,一篇名为“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的博客在网上疯转。作者程代展教授的一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博士生,放着国外的博士后不做,却执意选择要去做一名中学教师,理由是“做研究太累,没兴趣”。程教授为此痛心、失眠,追问“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看罢,想起了自己这近十年的科研历程,恐怕要“今夜无眠”了。 七年前,我高三。对于中国学生,那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关头。当然对于每天埋头于题海中的我们来说,当时可能还意识不到决定自己命运的除了是高考的考分,更是高考志愿上选择的专业。当时指导我搞物理竞赛的老师问我打算报考什么专业。我说想读基础科学方向。老师眼神有些迟疑,说他当年本科的同学,现在还在研究所读博士。他说那位女同学读博士的原因是因为硕士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所以就读了博士,而之所以读硕士的原因则是本科毕业没有好的工作。而那么女同学似乎现在还没有找对象。而恰逢那个时候社会上已经开始了对“女博士”的冷嘲热讽,钱老先生半个世纪前的关于“第三种人”的言论又被翻出来成为了句流行语。“女博士”成了不会打扮,不通世故,嫁不出去的代名词。一天我指着那份印有”女博士”专题的报纸,装作苦笑的对闺蜜的说,“怎么办,我将来注定要成为女博士了”。 高考前,当我郑重向父母宣布我要选择基础科学方向,今后做科研的时候,全家如临大敌,紧急召开家庭会议。从外公到各路亲友,将我围坐在中间,轮番苦劝。事隔多年,我才体会到那是经历过苦难的长辈对孩子最真实的疼爱。他们并不期望我的照片有朝一日被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供人瞻仰,而是希望我能安稳幸福的度过一生,不为衣食忧,不为疾病愁。所以当时他们劝我不要读基础科学的理由也很实际:做科研太辛苦了,读书的时间那么长,他们不愿意我活的那么累。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场景,我没有争辩什么,眼泪却挂了一脸。 尽管不被人看好,一年后我还是坐在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室里,内心暗自为自己的执着骄傲。我也很想知道大家是为什么来学化学这么一个基础学科的。晚上关了灯,黑暗中大家也就无所顾忌,谈人生谈理想,就谈到了自己的偶像,一个宿舍四个女生,竟然有三个说是居里夫人。我想不只是我们,作为70后和80后的集体记忆,小时候一定写过一篇叫做“我的理想”的命题作文,而我相信很多小朋友当年的理想都是做一名科学家。从小学教材里,我们知道了一种叫做“科学家”的人,他们是崇高的、纯粹的、追求真理的、造福全人类的。更重要的是,与教师与医生不同,他们几乎不会出现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中,距离而产生了美,神话也因此难以迅速走下神坛。然而到了四年后本科毕业的时候,这三个当年以居里夫人为偶像的同学,一个转去读金融的研究生了,一个转去读医学博士了,如今也都做得很不错。 而我们本科班里的八个女生中,也只有两个将来或许会做和科研相关的工作,其它的都在不同的时间点转了行。 五年前刚到中科院做课题的时候,每天骑自行车去实验室,都会兴奋的把车轮蹬的飕飕的。一半的原因是觉得儿时的梦想竟然实现了,如今连上个厕所都能撞到好几个科学家。慢慢的发现,所谓的科学家也是食人间烟火的。组里有两个博士后,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了。当年不安于小地方平淡的工作和生活,发奋考上了北京的博士。爱人还留在原来的城市工作,一个人带着孩子上了北京。博士读了五六年,又接着读博士后,孩子也开始上小学或者初中了。然而博士后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还要养个孩子,在北京还是很拮据的。其中一个博士后在城中村租住一间小屋,周围住的都是外地进京的农民工。时常做实验到深夜才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回家,他一个大男人仍会害怕会有人从背后拍自己的肩膀。 于是从我打算做科研开始,周围就充满了劝退和唱衰的声音,身边也不断有人退出。我却逆流而动的走到了博士,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自己有个足够强大的理由。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如果说可以心甘情愿为其做事而不在意回报,肯定是有过被其触动的瞬间。我现在还记得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在学校城尘土飞扬的操场上,男生们在闷热的午后死命的踢球,女生们在一旁三五成群的嘴里一边嚼着零食一边嚼着八卦。我一个人坐在树荫下读着一本从校图书馆布满灰尘的旧书堆中翻到的一本叫做《物种起源》的小册子,顿时觉得这个世界不再是以前认识的那个世界:原来人是这样诞生的。我也的确被物理学中的美所倾倒过:这个大千世界复杂的物理现象,竟然能归结到底能够被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样简洁的公式所解释。当然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人这么复杂的生物,其所有的信息竟然都是被仅有四种核酸组成的DNA序列所决定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然而直到我开始亲身去做科研之后,才渐渐明白: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的话,你未必需要去当演员。特别是如某种类型的电影,看的人很爽,做的人未必。如果说科学本身是很美的,那么在每天做科研的过程中却未必能够体会到这种美。就像是欣赏一副名画,你需要退后一步去品味。相反,如果你站得太近,只关注其中每个笔触,你未必能够感受到画的精妙。我甚至觉得,现在做科学,细分到每日做的工作,其实都是在做技术。你说你是在寻找某个细胞信号通路的原理,而实际上可能有半年的时间你都是在不厌其烦的重复western blot实验,优化实验中的各个参数。你说你是在破解人类基因组和某个疾病的关联,可能好几个月你都是在调试一个计算机程序。 我小时候记住了牛顿的一句话,他说自己好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只是偶尔拾到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于是也想做个一辈子在海边玩耍的孩子。那时候读到古希腊先哲的书,想象他们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便觉得周遭那些日日在菜市场和小贩们讨价还价的大人们真是形容猥琐。后来我才明白过来,我小时候在书中所读到的科学家们全都不是生活这这个时代。在他们那个时代,科学是有钱有闲的人的业余爱好,就好像现代人玩单反一样。如果你想像达芬奇那样对几乎所有的科学和艺术都无不涉猎,又似乎对每一样又都随性所至,时常做到一半就搁置一旁。你得像他那样和法国国王是至交,最后死在了国王怀里。如果你想像达尔文那样在毫无收入的情况下,花了五年时间环球旅行,你得像他那样出生在一个极其富裕的家庭。 但是在二十世纪以后,科学研究变成了一种职业,同别的任何一种谋生手段并无两样。于是那个在海边的小孩,不再是因为偶尔捡到块颗石头而惊喜,而是被告知今天太阳落山之前必须得捡到多少块的石头,否则就没有饭吃。现代的科学研究也像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规模化生产,需要隔三差五的申请科研经费,定期的接受科研进展审核,按时的发表规定数量的文章。实验室的教授也像是一个小企业的经营者。需要去管理学生、财务运转,以及妥善处理与同行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因为过去几十年积压的博士太多,僧多粥少,生存压力就上来了。博士愁着发文章,博士后愁着找教职,找到教职的愁拿tenure。如果有无数的deadline横在前面,即使这件事本身再有趣也很难有心思去品味了。如果是作为一项养家糊口的职业,科研的性价比一定是极低的。 本科的时候有听过施一公的演讲,他提到自己几十年坚守科研而不改初衷。“不改初衷“四个字让我很是震撼。因为人们总是说是因为这个时代太浮躁、诱惑太多,所以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做科研了。当我开始做科研后,我开始问自己,这是我在懵懂的少年时代的初衷么。我那个时候向往当科学家,是向往一种拥有”思维的乐趣“的生活。在汉语里,博士按照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博学之士的意思。而在英文里面,PhD的全称是哲学博士,本意是热爱智慧之师。是一群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人。而现在的科学博士,大概很难同时是一个博学之士了,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对应于英文中的intellectual,是指具有丰富知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的人。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士被归为高级知识分子。而在美国的大众语境里,科学博士倒是经常被称做geek,在人们的心目中时常是以“Big bang theory”中的Sheldon那样的形象出现。是一种精通于抽象符号语言和专业术语,却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的“怪人”。即使普通博士研究生并非像Sheldon那样的极端,而我在美国读博士的这两年也仍然感觉到和社会的疏离。因为科研的压力无时无刻不悬在头顶,因而对除了科研以外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和闲心。每天的生活便是起床,去实验室,与电脑相对无言一整天,然后回家吃饭,继续面对电脑几小时,关掉电脑睡觉。有时候觉得一天都不需要说话,如果不去故意找人找话说。于是乎过去的两年,虽然没有任何来经济的压力和家庭的琐事,却成为了我从出生到现在内心最孤独、最苦闷的两年。一个人做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很长时间都感受不到外界的反馈,也感觉不到成就感。 现在在回过头来说思维的乐趣。最大的乐趣可能在于有了一个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并且实现这个想法的过程。而实际上,在现在的科研当中,常常是教授先有了一个想法,再找学生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而这个实现的过程最需要的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新技术的能力,逻辑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此说来,做科研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思维的乐趣,可能并不比在其它行业中更多。 如果现在让我回到七年前,让我重新填一次高考志愿,我还会选择化学或者生物这种基础学科么?我不知道,因为任何一个职业都不是完美的,也许最适合的就是最能发挥自己长处,最符合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的那个。自己当初的标准很简单,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现在想起来,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真的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么。自己以为的感兴趣,可能只是自己熟悉的,并且能够做好的,或者在自己想象中很美好的。而基于我们中学的课程设置,对于很多的职业我们都只能够停留于想象。我曾今有想过,如果能制作一些视频或者访谈来反映不同职业的人的日常工作,应该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更客观的来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但是也许这也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因为人也会被环境不断塑造,想法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这也许就是现代人选择困境的一种:选择越多,焦虑越多,不满足越多。 不管怎样,科研伴随了我从十多岁到二十多岁,成了我青春梦想的一部分。既然是梦想,就注定了和现实存在着距离。
25963 次阅读|128 个评论
仿生学:于丹是学术界的苏丹红
热度 7 大毛忽洞 2012-11-20 07:40
仿生学:于丹是学术界的苏丹红 苏丹红可以添加到食品里, 到达润色的目的,既漂亮又好看。 如果含量超过(安全)极限, 苏丹红对人就有害了。 苏丹红本身不是食品,不能单独使用, 苏丹红只是一种附着物型的着色剂。 于丹的作用就像是文化里的苏丹红, 于丹本身不创造文化, 于丹的学术功能在于着色已经存在的文化作品。 例如, 于丹着色《论语》,那么 于丹就是添加到《论语》里的苏丹红。 于丹着色《庄子》,那么, 于丹就是添加到《庄子》里的苏丹红。 俺认为, 于丹作为文化的苏丹红, 用量似乎还没有超过极限, 因此对人的负作用不大。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3854 次阅读|13 个评论
‘敬畏’多于‘敬仰’的学术界
热度 7 lin602 2012-11-19 22:53
今天看到一消息,某院士被邀请到一相关高校做学术报告。 学术界的权威分为许多类型,有的权威让普通人敬仰,有的权威让人产生畏惧。 总体上来说,目前普通的教师及研究人员,对本领域的权威(院士、特聘教授等)都是有点畏惧的,担心自己的职称、课题、项目被他们‘枪毙’。 而且各单位对这些权威们都非常敬畏,请他们来讲学,任兼职教授,邀请来参加一些重大活动。为的是本单位的学位点、学科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项目评审等方面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有些学术权威或者院士,在本单位基本上是‘说话算数的’,他们提出来的事情,学校基本上‘遵照执行’,不管是对的还是有待商量的。 这是发自内心吗? 不!许多不是发自内心。 得罪不起呀。因为他们掌握着许多权利与资源。 学术界应该是崇尚、追求真理、崇敬为学术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的地方。 在学术界,敬畏经常多于敬仰。
34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答辩还真是个考水平的事
热度 8 gfcao 2012-11-14 17:27
有三类人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答辩、辩论之类的事,一类是为官者,另一类是学者,还有一类是商人。 对于学术界的人来说,答辩或辩论是一生中必经的事情,而且很多人一生中可能要经历很多次的答辩与辩论。有时候为自己答辩,有时候为别人辩论,还有些时候为集体答辩。我也经历过很多次的答辩,早些年有点紧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申报副教授,因为是破格申报,所以需要答辩,记得我进答辩会场时,心里砰砰乱跳,组长看出了我的紧张,好心安慰我:“别紧张,随便一点。”好在有几位专家比较熟悉,紧张的心情很快缓解了下来。经历了若干次之后,渐渐地“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虽然有时候上台前有点紧张,但一旦进入角色就物我两忘“目中无人”了,效果如何另当别论。在我看来,答辩最要紧之处在于抓住要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记废话。然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废话似乎又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难怪有人说:“就看谁能忽悠。” 如果是个人答辩,你对自己比较了解,知道自己所长与缩短,抓住要点并不困难,你通常也能说到关键之处。但如果是为别人或集体答辩,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一是你可能对有些情况并不那么了解,二是很多话你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比较合适,说大了有吹牛之嫌,说小了会让人感觉底气不足。特别是为单位答辩,你站的角度不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尽相同。按我一贯的风格,我的出发点是谦虚,尽可能留有余地,这样即使专家们对你的实力有所怀疑,提问也不会咄咄逼人。 论文答辩好比演讲,你需要说清楚三个关键问题: 1 、你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这件事? 2 、别人在相关方面做了什么?你做的事情与别人做的事情有什么本质不同? 3 、你采用的什么方法?你的方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如果你能行云流水般说清楚这三个问题,从答辩的角度讲,你是过关的。 这些年,申报教授也需要答辩,由于时间关系,教授的答辩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自述,五至十分钟回答问题。几分钟的陈述中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似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实事求是地说,答辩过程中,真正能利用好这几分钟时间的人不多,大多数的答辩是在重复申报简表中的内容,而这些早在答辩前就已经为评审专家所了解。资格条件中几项刚性指标的达标情况当然需要说,但最多只需要两分钟时间,你最需要补充的是申报书中难以体现的内容。因为学科组大多是同行,即使不是小同行,对你工作的价值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这也是专家关心的问题。所以答辩人应该重点阐述一下你认为最重要的工作,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与同类工作的比较等等。很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主动说过这个问题,所以专家提得最多的问题通常是:“你觉得你最得意的结果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更令人遗憾的是,也许是出于紧张,一些人即使在专家提出相关问题后,也不能恰到好处地回答,有些人甚至不知所云。最搞笑的是,当你问到有些申报人工作中的某些细节甚至文章中一些概念时,对方竟然一无所知,声称:“时间太长了,记不清了。”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也有高水平的申报者,今年就遇到了一两位,不愧大师的高足,工作做得很出色,答辩时的那份从容、镇定显示了他的实力,慢条斯理、思路清晰的表达展示了一种自信,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举止颇有绅士风度,我事后与另一位专家开玩笑:“我们一人挖一个过来如何?”这是我这些年看到的少有的全面素质很高的申报者,尽管年轻,却是当之无愧的教授。 答辩有技巧,但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个人分类: 随笔|6155 次阅读|7 个评论
居里夫人,回家吧——PNAS报道女学生更被歧视
热度 14 book 2012-11-13 23:51
“居里夫人,回家吧( Marie Curie, go home )” “想找份更好的工作?取个男性名字吧( Want a better science job? Get a man’s name )” “教授们觉得女人不如男人聪明( Science professors think women aren’t as smart as men )” “学术界女老师也歧视女学生( Gender bias by women against women in academic science )” 这些标题,跟最近 PNAS 发表的一项研究有关。针对学术界的性别不平衡问题(成功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明显偏少),耶鲁大学几位研究人员关注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老师是否对女生学有偏见(从而加剧了学术界的性别不平衡)?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随机的双盲实验,请 127 位来自不同美国研究型大学( 3 所公立及 3 所私立)的生物、化学、物理系的老师对一位申请实验室主管职位的大学生的材料进行评价。同一份申请材料被分别给定一个男性或女性名字( 63 John 64 Jennifer ),所有被调查者随机分配到一份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姓名不同的同一份申请材料,大学老师们认为男性申请者比女性申请者能力更强、更能胜任这份工作,他们还愿意为男性申请者提供更高的起薪,以及更多的职业指导。更让人惊讶的是,女老师同样对女性申请者存在偏见,更愿意录用男性申请者。 研究还发现,这些大学老师并非有意轻视女性申请者,而是被调查者意识中先前存在的一些受社会影响的微妙偏见( e.g. 女性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更弱)影响了他们的评价。鉴于这些发现,研究者们建议应该对大学老师们的性别偏见进行干预,减少他们对女学生的“歧视”,从而利于让更多女性参与科学研究。 不知道中国学术界在招研究生和找工作时这种性别偏见是否普遍存在,但现实确是越往上女性科研工作者越少。比如我们单位现有研究人员中,有副高级职称的女性占(所有副高的) 40% 左右,而有正高级职称的女性只占(所有正高的) 5.5% ,这应该只是一个缩影。 Moss-Racusin CA, Dovidio JF, Brescoll VL, Graham MJ, Handelsman J. 2012. Science faculty’s subtle gender biases favor male students. PNAS, doi:10.1073/pnas.1211286109 【调查讨论】 你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 ?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9183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学网应该让人说话!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11-12 14:01
中国学术界有腐败造假等很多问题,才更需要有好的学术期刊,所以本人对某些博主“破罐子破摔”的论调不能认同,但和谐掉不让人说话就不对了。 假如中国的学术期刊受外国关注,这也应该是对中国学术界的一种监督,我真心希望这些期刊能够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新的面貌。 在俺看来,通过中国的学者努力建立起来属于中国的有影响力的期刊,比在《自然》等外国期刊上发表多少文章都有价值。当然这仅仅有科学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体制改革。真心希望中国的期刊越办越好。
28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两首有感打油【小诗?】
热度 1 JRoy 2012-10-5 07:30
科网是围城 科网是一堵围城 外面的人想进不进,里面的人想出不出 里面的慎始虑终,假扮慈祥,难掩狰狞凶残; 外面的飞扬跋扈,看似自由,也许心怀叵测! 里面的结帮拉派,各据一方霸王; 外面的散兵游将,可谓无孔不入! 愿走城门的很少,虽然进出自由; 更多趴在墙头上,着实进退两难! 学术界与娱乐圈 学术界领导看着办 娱乐圈百姓说了算 学术界自卖自销 娱乐圈花里胡巧 都是圈内斗来斗去 还作一团和气
个人分类: About me|17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界“矫枉过正”的做法
热度 2 Bobby 2012-10-5 07:00
国内在论文、成果挂名方面规矩不强,存在着不问贡献大小而滥挂名的现象,特别严重的是科教单位开“夫妻店”的现象,和“论文贿赂”或“挂名贿赂”的现象。前者是指夫妻双双无论有没有贡献,论文 / 成果你挂我,我挂你,或者我上了高级职称,就将第一作者让给对方,以更快速上位。后者是指为了讨好和巴结领导,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二三作者挂名权恭手让给领导,以换取某些好处。即使一个实验室或课题组也有乱挂名的现象,不管有没有实质贡献,统统挂名,成员一个都不能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管理方面也不是吃素的,你滥挂名,我就只承认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贡献,其它位置的作者一概没有用处,评职称没用,发奖金没用,……我让你挂。但是这样的做法,实质矫枉过正,否认除第一和通讯作者之外的贡献,无形中阻碍了合作,阻碍了科技进步。科研合作第一道难关就是如何摆平挂名权的问题,那个单位挂第一单位,那个作者挂第一作者,这是重中之重。当然,现在出现了两个甚至多个并列第一单位或第一作者现象,这也是给逼的。但管理部门还是要强调即使是并列,也必须列在第一,否则不算。呜呼!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2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高岩: 我们如何面对中国学术界的腐败?
guopengpeng 2012-10-4 23:27
http://junqing.club.sohu.com/shilin/thread/!ef0ae4f8f1a50b14/#p1 高岩:我们如何面对中国学术界的腐败? 一、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最终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面对庞大的现代世界各种问题,现代都市人所拥有的对策基本上只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根据生物本能进行反应、一种是基于个人、家庭和个人所属的社会团体代代相传的经验而形成的行为准则,而第三种被认为是最明智有效的行为方式,则是根据人类的理性去分析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越来越复杂了,随着现代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大,现阶段一个社会只依靠一小部分人去从事直接物质生产就已经可以供养整个社会,因此人类社会从整体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各种人类关心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方法和规范业已经高度制度化,这就是被称为科学和人文的知识研究和积累的模式。      从人体自身的构造和由其延伸而来的人类社会的结构来看,人类最伟大的身体结构首先是人的大脑,这是人得以与世上万物相区别的关键。而对事物运作的规律进行永不停息的思考、并力图掌握其规律、然后将其分门别类进行抽象推导或者记忆然后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但是正如大脑和身体的比率是有限的一样,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功能而只是社会中某一部分群体的功能,进行这一部分工作的人就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将其放在最高位置的智者、也就是知识阶层。    二、假大空的儒家千年学术体系曾导致中国的彻底溃败   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被那个时代认为是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在进入现代知识社会之前的中国、儒学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核心知识,而儒学体系自身是有重大缺陷的、它远不是一个能覆盖中国人所面临的外部和内心世界所有问题以及现象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儒学缺乏系统的扩张自己知识结构的目标和手段。 因此数千年的中国、一代代耕读世家年轻读书人的努力、仅仅是在经世治世的家国治理这种接近现代的公共管理,以及指导人们内外生活的类似于宗教功能的儒家经典文献中,不断的重复和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工艺和技术、以及对自然的认识均有最丰富的积累、本来有最发达原始知识体系的中国,始终未有科学的方法和广阔的知识上升体系来将中国人的现世生活智慧上升到理性和科学的层次。      中国至汉代以后已经被确定为官学的儒学,因为自己的显赫地位和垄断的中国历代有限的学问资源而窒息了中国向理性世纪的不断进步。中国人由于儒学垄断性的腐败、以及由此而来的知识进步落后于西方文明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一度全面落后于现代外部世界,以至于毛泽东这一代人要为挽救中华民族在地球上的”球籍”既生存权利而浴血奋战。 学术和知识的腐败,是一个社会所能遭遇的最大腐败,因为它直接损毁了社会前进的可能,而现代社会是高度竞争和弱肉强食的,中国的传统读书人在书房中的千年时光虚度,直接的后果就是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在外来战争中的溃败。    三、妄图取代儒家官学地位的当代经济学   如果说过去数千年中国的学术腐败是因为儒学垄断了社会几乎全部的知识结构和学子们的智慧而造成,那么当代中国至少在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已经有了重大的进步,经过数百年的启蒙和转轨、当代中国已经有了与世界完全并轨的完整知识体系,现阶段所有的西方知识体系都已经被中国人接受并在中国独立成长。 近代中国曾经将某些意识形态的知识、如马恩哲学和经济学推向显赫地位成为中国的钦定官学、任何一种学术一旦取得垄断地位就会危害整个学术体系,值得庆幸的是现阶段中国已经没有了一种垄断性的知识体系,将会吞噬整个社会的智慧资源从而窒息中国的思考能力,但如果仍存在着这种危险,那么这种当代显学将是西方经济学。      目前被称为经济学的所谓科学在中国成为显学,许多当代中国经济学家企图靠这门接近人类早期各种巫术学问、其实是在对所谓经济人即人类本性的一系列基本假设基础上,企图解释、建议和引导中国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具体领导、强迫和教训人类应该走什么道路、还不是经济学家的职责,而是大大小小的通过自我安插、暴力进入和所谓的民主选举而得到授权的政客,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庞大国家暴力基础设施的任务。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们最昏庸的想法就是他们能够为帝王师,企图依靠他们拥有的知识暴力、觊觎公共权力“彼可取而代之”、成为社会的主宰,所以前不久北京连某个自己在国家社稷庙堂中进言的位置都不知是谁恩赐、在以“人民”命名的大学工作的教授,已经严肃地向统治者进言、要限制人民自由进入北京的权利,这些事实上是被中国社会授权和分工进行思考的所谓中国学者,已经昏庸到了倒行逆施的田地,中国当代学者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四、学术腐败如何损害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在当代中国社会、仿佛在与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竞争,目前国内学术界的各种腐败行为已经根深蒂固、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完整的中国学术界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通过教育完成知识的传承,而是通过学术研究完成知识和科学的扩展,国内的高校现阶段主要功能仍是提供大学以上的学历教育、而学术则是高校在教育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种职能。 尽管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功能上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但国内的高校在腐败的程度和深度上在教育和学术研究这两个领域大不相同;受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以教育和考试立国的影响、国内大学尽管在教育领域有腐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虚假文凭和教育收费这些层面上,但总体上大学校园还是现阶段国内社会中风气相对单纯的部门,基本上家长、学生和教师都还各循其道。 中国数千年的师道尊严传统、望子成龙的天下父母心以及希望教化治国的政府和社会公众,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大学成为像中国的官场和社会类似的浑水缸,所以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日益世俗化的中国社会中依然清者自清。但如果高校中另外一些方面的事态不加以制止而任其发展,那么大学教育这片中国社会的最后一块净土也最终不复存在,这些严重威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浊流就是现阶段的各种学术腐败。 中国现阶段的学术腐败不是知识结构性的、不是一种官方钦定的知识体系阻碍了其它知识体系的发展,而是众多从本质上既没有做学问的素质、更没有面壁十年、承受寂寞、将知识体系一点点向终极真理推进的伪学者们充斥在中国的学术圈,而中国社会现行的世俗混乱,以及官场的总体风气、深深地渗入了中国的学术圈;假大空、恬不知耻、学术垄断、钱权交易、欺世盗名、诈骗和盗窃国家资源,几乎中国社会现阶段所有的乱像都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学术圈。      与中国至少有孔子至圣先师作为教育家开中国人对教育的数千年尊重,而且教育直接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以至于大学还不敢在教育领域胡作非为相比,中国的学术圈可谓是先天不足、既无古希腊人爱智的传统,又无欧洲中世纪那批开创了近代科学模式的智者们的殉道精神,更缺乏西方大学数百年来积累下的学术自由和科学民主之风,在这样一个缺乏学术和科学传统的国家,一方面先天缺乏学术研究的制度性基因、另一方面至今有拒绝引入现今国际社会学术界通行的各种制度,中国的学术界不出现今天的乱象反倒是不正常的。      现阶段中国每年都大量投入已经占国内生产毛额总量超过1.5%的科研经费,可惜年复一年被无数平庸的中国各地学术科研机构吞没,而腐败的学术交易又在进行逆淘汰,剥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者和研究方向的资源,将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学者排挤出他们应该在的位置,进而创造出一种制造平庸和虚伪的学术风气时,这一切与在经济社会领域内发生的腐败相比,自有其更严重的后果。 从宏观角度来看,学术腐败使中国失去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在激烈的全球生存竞争中的先机,因此学术腐败的恶化,将毁掉中国人正在挥汗如雨,褴褛艰辛的一点点建造中的明天,只是中国的庙堂高位者们在无数纷乱的国事中,能清晰地看到可以毁千里长堤于一旦,已经在学术圈密布的无数学术腐败之蚁穴吗?      
个人分类: 科研|1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再说共同作者的选择
hmaoi 2012-9-22 21:44
今天,我再次重申我对于寻找合作者的看法.补充一点:选择合作者,每个作者都是周全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包括合作者在学术界的地位,作者的研究方向相同或互补和过去的品行尤其是学术道德的记录,强扭的瓜不甜,反之,过去有过或现在仍然维持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会有利于科研合作的顺利开展,希望能理解我的选择.至于有人造谣所谓的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我爱人最有发言权,在此,对我的爱人的理解我、信任我和支持我表示深深的谢意!至于学术道德,我的合作者愿意继续与我合作就是最好的明证。至于谁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这应该是合作者之间的事吧!相互之间彼此尊重这是应该鼓励的,而为了争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搞得互相反目恰恰有损人格和个人形象。
1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是怎样的中国学术界?
热度 112 ldh 2012-9-21 11:46
这是怎样的中国学术界?(谢绝转载) 前段时间我在科网上发表一篇博文为我的学生 Gong 未获青年基金感到遗憾和叹息 , 没想到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 然而科学网上一些不实名注册用户在不了解情况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 有的网友对我和 Gong 发表的论文进行人肉搜索 , 然后对论文中作者的排名进行怀疑 , 而网友 Haykin 则在我博文后对我进行谩骂和诽谤 , 甚至还在其他人的博文下面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 我不知道这位网友是否老师或是硕士或博士生 . 如果有种的话 , 你完全可以在科学网上实名注册与本博友进行交流 , 用不着这样把自己隐藏在阴暗处 , 到处血口喷人 . 尽管目前中国科学界很浮躁 , 但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在科研第一线上搞研究的人 . 除了搞学问 , 不太过问其他事 , 而且杂事很少 , 也很少参加会议 , 并不是象一些人认为的那样 : 中国的教授 / 研究员都不干正事 , 要麻开会 , 要麻搞钱 . 对目前中国的一些研究生动不动就攻击自己的导师我很不理解 , 他们以为中国的其他教授 / 研究员都象自己的导师一样不干正事 , 背地里可以随意谩骂 . 我认识一位教授 , 也是搞理论研究的 , 他几乎不招研究生了 , 研究工作完全靠自己在搞 . 他觉得现在的研究生基础太差 , 而且有些人品也很成问题 , 索性不招了 . 我自己招的研究生也不多 , 从 1998 年到现在 14 年一共招了 22 人 , 包括和其他老师合带的 . 我是作大气动力学理论 ( 阻塞和 NAO 问题 ) 研究的 , 这个方面由于太难在国际上已没有多少人在作研究了,而我在国内仍在坚持这方面的研究 , 一直坚持了 20 年 (85-2005), 直到在 2005 年以后才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 在 JAS 发表了系列论文,从2005年来共 17 篇 ). 而且没有很好的数理基础和多年的积累 , 要想取得一点好的成果是很困难的 . 就凭中国现在研究生的那点基础和 3-5 年的积累,要想在 JAS 这类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读者可以查一下中国有多少研究生毕业时能在 JAS 上发理论文章就知道了)。所以我的研究生都没有作与我的方向一样的研究, 他 / 她可以选择他 / 她们喜欢的方向或者与我的理论研究有点关系的观测研究。而我自己的研究方向则由我本人在作 , 但他 / 她们可以参与其中一部分很小的工作 . 我学生完成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 , 我是署名最后的 . 如有合作导师 , 合作导师则是第二作者 , 而我则是第三作者 . 如果论文是我自己写的 ( 包括理论公式推导 , 计算 , 投稿和修改 ), 那理所当然我自己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 学生参加了一部分工作 ( 观测部分 ), 可以是二三作者 . 如果导师自己写的理论文章 , 仅仅因为学生参加部分工作 , 而把学生挂成第一作者 , 岂不是鼓励学生不劳而获 . Gong 是我的最优秀的研究生之一,她是 2004 年秋开始读我的硕士研究生的,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 , 她也参与到我的研究方向上来 , 并作一些观测事实揭示方面的研究 . 她人很聪明 , 而且动手能力强 , 所以我希望她能参加我论文中观测部分的研究 , 她也希望多参加我的研究 , 来培养她自己的研究能力 . 所以在 2005-07 年间我们合作的论文较多 , 她都是第二作者 . 主要是因为思想是我的 , 理论推导 , 写作和修改都是我完成的 , 大部分图也是我画的 , 文章修改时她也有时候参与讨论 . Gong 也在 2007 年转成硕博连读研究生 , 并顺利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合作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项目。我就推荐她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SU,简称宾州大学)气象系跟随 S. Feldstein 教授读博士 , 而我仍为她的中方博士导师 . 我和 Feldstein 教授商量后拟定的她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是 :ENSO and Southern annular modes 的关系 . 具体研究和思路还得靠她自己。她于 2007 年 9 月赴美学习 ,2009 年 5 月回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 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 由于表现出色 ,Feldstein 教授希望 Gong 多待一年作博士后 , 并跟随 S.Lee 教授 (Feldstein 教授没什么经费 ). 一年后本来她已找到了美国的一个近三博士后位置 , 由于中美留学签证的限制 , 她不得不回国 , 并进入科学院系统工作 . Gong 的博士论文是 :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and Southern annular modes,2009 她发表与博士论文有关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文章 : (1)T. Gong*, S. B. Feldstein and D. Luo, 2010: The impact of ENSO on wave breaking and Southern annular mode events. J. Atmos. Sci.,67, 2854-2870 (2)T. Gong*, S. Feldstein and D. Luo, 2012: A simple GCM mode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and the Southern Annular Mode. J. Atmos. Sci. (in revision) 这两篇文章都是 Gong 博士论文的总结 .Gong 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 美方教授为第二作者 , 我为第三作者 . Gong 一年博士后发表的论文(下面的*表示作者的排名,而非通讯作者) : (3) Lee, S., T. T. Gong*, N. C. Johnson, S. B. Feldstein, and D. Pollard, 2011: On the possible link between tropical convection an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rct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 between 1958-2001. J. Climate, 24, 4350-4367. 美方教授为第一作者, Gong 为第二作者 . Gong 读博士之前发表的论文 ( 包括 Gong 等人贡献的说明 ). (4) D. Luo and T. Gong*, 2006: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eastward shift of interannual NAO action centers in last three decades. Geophy. Res. Lett., 33, L24815, doi:10.1029 /2006G L027860. 这篇文章是想用我的非线性理论模式来解释 NAO 活动中心为什么近三十年有显著东移的现象 , 我猜则可能与大西洋平均西风增强有关 . 所以叫 Gong 去看观测事实是不是这样 , 结果她发现是这样 , 文章中用了一幅她提供的观测图 ( 图 1). 文章的思路 , 写作 , 理论推导 , 计算 ( 图 2 和图 3) 和修改均由我自己完成 . (5) D. Luo, T. Gong* , Y. Diao and W. Zhou, 2007: Storm tracks and Annular Modes. Geophys. Res. Lett.., 34, L1780110.1029 /2007GL 030436. 这篇是我试图用我的理论模式解释 Annular modes 的非对称性产生的原因 , 理论上证明它可能与 storm track 的纬向尺度有关 . 我叫 Gong 她们去看观测事实是否如此 , 她们提供了一些结果 . 审稿的时候 , 由于篇幅的限制审稿人建议去掉观测结果 , 只给出理论结果就行了 . 因此尽管没用她们的观测结果 , 我还是在文章中保留了她们的名字 . 文章的思路 , 写作 , 理论推导 , 计算和修改均由我自己完成 . (6)D. Luo, T. Gong* and A., R. Lupo, 2007b: Dynamics of eddy-driven low- frequency dipole modes. Part II: Free mode characteristics of NAO and diagnostic study. J. Atmos. Sci., 64, 29-51. 这篇文章是我的 NAO 理论模式研究的继续 (Part II), 通过我的理论计算发现 NAO 既可以是强迫模 , 又可以是自由模 (free modes). 所以希望 Gong 能从观测方面看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征 , 她提供的观测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 . 文章的思路 , 写作 , 理论推导 , 计算和修改均由我自己完成(文中共 14 图,我自己画了 9 幅, Gong 提供 4 幅,引用前人工作的 1 幅) . (7) D. Luo, T. Gong* and Y. Diao, 2007c: Dynamics of eddy-driven low-frequency dipole modes. Part III: Meridional shifts of westerly jet anomalies during two phases of NAO. J. Atmos. Sci. 64 , 3232-3243. 这篇文章是推广我的理论模式以解释为什么 NAO 正负位相大西洋急流位置出现南北摆动的原因 . 文中的所有公式都是由我自己推导的 , 文章也是我写的和修改的 , 大部分图 ( 理论结果 ) 也是我画的 ( 文中共 12 幅图 , 我自己画了 10 幅图 ,Gong 她们提供了 2 幅图 ( 图 1 和图 2)) (8)D. Luo, T. Gong* and Y. Diao, 2008a: Dynamics of eddy-driven low-frequency dipole modes. Part IV: Planetary and synoptic wave breaking processes during the NAO life cycle. J. Atmos. Sci., 65, 737-765. 以前国外的很多学者认为 NAO 是由波破粹产生的 , 我的理论模式证明波破粹只是结果 , 而非原因 . 我进行了理论计算证实了这种看法 , 于是试图从观测方面去看是不是这样的 ,Gong 她们给出的观测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这篇文章我写出来后,很快接受发表,但引用不多,因为它与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格格不入。文章是我写的和修改的 , 大部分图 ( 理论结果 ) 也是我画的 ( 文中共 14 幅图 , 我自己提供了 11 幅图 ,Gong 她们提供了前 3 幅图 ) (9)D. Luo, T. Gong* and L. Zhong, 2008b: Dyna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ase of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 and meridional excursion of a preexisting jet: An analytical study. J. Atmos. Sci., 65, 1838-1858 。 观测发现 NAO 正 ( 负 ) 位相事件容易在 1978-2011(1950-1977) 产生,为什么?如果一个理论模式是成功的话必须解释这些观测事实。但通过理论分析和观测发现,大西洋急流先期的经向位置对 NAO 是否正位相至关重要。所以我把我的理论模式推广到包含急流经向变化的情况,成功地给出了回答。文章是我写的和修改的 , 大部分图 ( 理论结果 ) 也是我画的 ( 文中共 9 幅图 , 我自己画了 8 幅图 ,Gong 她们提供了前面 1 幅图和最后附录中的图 ) 。 在这次基金申请中 , 按 Gong 发表的论文来看,她在大气口还是很优秀的,按理拿个青年基金应该是不成问题,我只是在网上表达了一遗憾而已,没想到招致不实名注册用户的谩骂和诽谤。要知道这些理论成果都是我多年积累的结果。难道自己写的文章挂第一作者有错吗?难到导师写的文章一定要学生挂第一吗?导师发的第一作者文章文章就是一定是学生写的吗?在中国气象界,凡是思想和写作是谁的,谁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虽然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研究员 / 教授不多了 , 但毕竟还是有的 . 我自己就是一名在科研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员(气象界的人都知道的)。 注:凡是今后攻击我的帖子我将一律 删除掉(谩骂和诽谤绝不是质疑)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8589 次阅读|127 个评论
从北大“桃色”新闻看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gfcao 2012-9-17 16:53
任何有头脑的人看到邹恒匍关于北大的微博猛料都会意识到邹的言论显然有不实之处。别说是北大,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院长、主任、教授都是淫棍的可能性有多大?然而,我们的媒体可不管这个,一看这类爆炸性新闻立马像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也许他们对事情的真相并无多大兴趣,他们的兴趣点在于“北大”与“淫棍”这两个词连在了一起。 我们可以大胆做个设想,如果是某人爆料某个高官的隐私,结果会如何?媒体也敢不管青红皂白一拥而上吗?我看任何媒体都没这样的胆量。虽然网络上时常有关于某些官员的爆料,有时候也会因为网络的力量而使某些官员落马,但要看是什么样的官员,而且终究不像学术界这样可以任人“评头论足”甚至可以不负责任地恶语中伤,真可谓伤你没商量。有时候我就想,到底是我糊涂还是别人糊涂?记得那位“安哥哥”说过:“不能把别人不守规则当成自己不守规则的理由”,这话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规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的?我不得不说有些人可能真的书读得太多了以至于变得迂腐起来。规则都是人定的,什么人来定这样的规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招生故事。有一年,某校制订了特殊政策,教工子女可以享受低分录取,结果皆大欢喜,可第二年优惠政策取消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校长的孩子要入学,这就是规则。类似的规则绝非绝无仅有,所以在我们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该思考一下规则的合理性与规则产生的动机。 如今科教界被网络与媒体无情地推向了风口浪尖,加上业内人士的推波助澜,让本就斯文扫地的学术界犹如雪上加霜,是社会瞧不起我们还是我们自己瞧不起自己?我想经常往来于海内外的学者们一定对这样的现象深有体会,很多信息在国外可以看到,但在国内看不到,是洋鬼子故意诋毁中国还是另有隐情?不过无论是关于科教界的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国内外的网民大多都可以看到。今天中午朋友告诉我一个信息,我问是哪里看到的?他说是新语丝上的,我打开新语丝,果然赫然在目,可在国内各大网站只能看到标题,内容全部被删,谁有如此大的能力可以在瞬间全面封杀某个信息?邹恒匍在微博里大放厥词且显而易见夸大其词甚至不排除有诋毁的嫌疑,却没人删他的帖子,可见北大终究力有不逮,只能被动地回应邹恒匍先生,正如北大新闻评论所讲的,一条微博信息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是巨大的。 也许你依然不明白我想说什么,那我就告诉你,如果你没有能力与更该抗争的事情抗争,那就努力做好每一个自己,如果大家都做好了自己,科教界自然没这么多是非。
个人分类: 杂文|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丑了教授,美了学生——读《一教授被指"赤果果"抄袭学生获大奖》
热度 1 lzxun123 2012-9-11 21:10
前一篇文章说许多中国人似乎在争相比谁的戾气更能冲天,刚才看一则丑闻闪亮登场,觉得中国的学术界还是不错,起码在比丑方面不甘落后。你看,弄虚作假、剽窃等学术丑闻层出不穷,让人顿生眼花缭乱之感。下面这则新闻,比以往的学问丑闻有点不一样,那就是说明,中国人,起码是年轻人还是有原创精神和原创能力。我长期以来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人还是有一定的原创精神和能力,之所以缺乏原创作品(包括理论和产品),往往是被压抑和掩盖所致。许多有价值的作品在国内所谓的层层评选中被无辜淘汰。 武汉一教授抄袭学生作品获世界大奖 已被停职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肖艺九 上图:胡素美的《救生三角筏》作品收录在学院《2009年毕业作品集》上。下图:这是获国际重要设计大奖2012年度“红点奖”的“至尊奖”作品《救生三角筏》。(记者肖艺九摄) 新华社武汉9月11日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国栋)素有国际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日前花落武汉高校。本该好好庆祝的一件事,却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起因是,网友在微博曝料,称获奖作品“‘赤果果’地抄袭学生的毕业设计”,矛头直指获奖者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石元伍。 微博迅速引发网友围观。事实果真如此?记者向相关毕业生、教授、知情人士和学校等方面进行了核实。 设计“一夜成名”引发师生权属之争 湖北工业大学日前发布的一则消息,让一些毕业多年的校友看完顿时“石化”。 消息说,湖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石元伍,与研究生吴某共同设计的作品《救生三角筏》,获国际重要设计大奖2012年度“红点奖”的“至尊奖”。 据了解,“红点奖”是国际公认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每年吸引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上万件作品投稿参赛。 消息公布后不久,有网友发帖指出,石教授获奖作品系“抄袭”学生,并列举相关证据。新浪微博网友“萌晓喵”调侃说,不得不承认这个设计的魅力,人人都想占为己有。湖南长沙网友“溪幔”说:这位教授可能当初只想参赛凑热闹,没想到真的获奖。 一时间,“维权”、“严查”、“公道”等呼声在网上不绝于耳。湖北武汉网友“食堂包子”说:“教师节看到这样的消息,真是极大讽刺,希望事情早日水落石出。”江苏 苏州 网友“老三”说:“一旦存在,必须纠正。” 就在网友呼声渐高的时候,湖北工业大学在官方网站上悄然撤下了这则获奖消息…… 学生维权有据教授承认“考虑欠缺” “看到网上公布的获奖设计,只有一个词来形容感受,就是‘惊讶’。”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2009年本科毕业生胡素美告诉记者。 她说:“没想到自己当年的毕业作品,竟然获得了设计界‘奥斯卡’奖。更惊讶的是,作者不是我本人,而是大学时的老师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后来才知道,那人是石教授现在所带的研究生。” 胡素美表示,她有充分证据,证明《救生三角筏》是她的作品。“作品是我本科的毕业设计,并收集在学院《2009年毕业作品集》中,我因此还获得院级‘优秀毕业生’称号。院系老师和同学或多或少会对设计有印象。” 她说:“从外观看,两个作品完全一样。获奖作品只是在内部增加了一些零部件,并加置GPS导航报警。严格意义上讲,获奖作品并不是原创,只是对原设计的美化。” 据知情者、湖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一位姓叶的毕业生介绍:“看到获奖设计,感觉似曾相识。后来在毕业作品集上发现了相同的设计。但奇怪的是,设计者胡素美并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上。” 10日,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石元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考虑欠缺”。他说:“这个创意是胡素美在毕业设计期间,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包括从创意点的演变,到后期的设计推进。所以,作品应属师生共同成果。由于投稿时考虑欠缺,忽视了胡素美在原设计中的劳动成果,理应加上她的名字。” 对于教授的解释,胡素美回应说,石教授并不是带她做这项毕业设计的导师。“事情发生后,我想要维权。他通过电话、微博和电邮向我道歉,提出联合署名补救。后来学院和学校领导给我做工作。考虑到自己对母校有感情,如今深感为难,不知是否要坚持维权。” 是否接受教授道歉?胡素美犹豫了几秒钟说:“很难说。” 教授因涉嫌“外形抄袭”被暂停系主任职务 10日,记者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办了解到,学院初步认定,石元伍教授涉嫌“外形抄袭”,决定暂停其系主任职务,并呈请学校学术委员会依相关条例进一步处理。同时,学院要求,石元伍教授应向胡素美书面道歉,向“红点奖”组委会申请更改作品第一作者。 对于“停职”决定,石元伍教授表示“不理解”。他认为,校方没有站在保护教师的立场上解决问题。“我和学生已达成共识,再去界定是否抄袭,意义不大。如果非要界定,也得找到法律依据。现在学院突然做出停职决定,显得过于仓促。” 社会专家认为,湖北工业大学对涉嫌抄袭的教授予以“停职”,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良好舆论导向和警示意义。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教授表示,一些人看来,校方给教授处分,显得有点“较真”,但学术需要“较真”精神。 “学术抄袭和造假是不光彩行为。为何国内屡禁不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方纵容包庇。出了事情,学校千方百计掩盖,让相关学者意识不到抄袭和造假的‘成本’。只有学校严肃处理,才能让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罗教授说。 如何从根源上避免学术造假?专家建议,在强调学者自律的同时,国家层面还应加紧出台一系列惩罚机制。国外对剽窃行为有明确定义和详细处罚措施,而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目前仅有一些指导性文件,还没有细化办法,因此在操作中存在一定难度。处理学术剽窃,应当和处理官员腐败一样严厉,唯有如此,才能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3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钟世镇院士的结论符合情报学“二八律”
热度 1 xupeiyang 2012-9-7 16:57
二八律是说在许多领域百分之二十的人做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二八律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律。二八律也是文献计量学的一个重要定律, 从发文量、被引用量看期刊、作者、机构、国家等都存在文献二八律。国外的科研论文同样存在二八律。 工程院院士钟世镇:SCI上的论文85%是垃圾论文 8月30日,中山大学教授许跃生痛批国内学术界“唯SCI论英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隔空”声援许跃生,称我国发表在SCI上的论文,有用的不到15%,大批都是垃圾论文。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31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欺骗,需要被谴责和惩罚的人的本性
liuyongjing 2012-8-28 09:5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597042.html 最近两天每天打开科学网,都能看到头版头条关于“骗子”的置顶文章。我们早就习惯了商品的造假,后来也熟悉了商界人物的履历造假,现在又开始在学术界频繁听到学术造假、文凭造假、学历造假、成绩造假、履历造假 …… ,不仅学生造假,老师也造假。有人说现在不能查,不管哪个单位,只要查,一定能查出骗子来。难怪打假斗士方舟子越来越自信。如果方舟子有商人的头脑和骗子的胆量,一定看到了一个新兴的市场,成了亿万富翁了。当欺骗进入了大学,浸入了教育的领域,它的社会危害性就不能不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了。 做研究的人没事就喜欢琢磨。对“骗子现象”自然也要琢磨琢磨。不仅想了解骗子现象的普遍性、全球分布及统计学意义,更想知道骗子产生的生物学原理和社会学原理。 骗子现象的全球分布率留给“流行病学”的专家去统计。骗子行为既然是人的行为,当然离不开人这种动物的生物学本质,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恶”学说中的一种“恶”本能吧。 从动物竞争生存的角度来说,“骗”是一种本事、一种技巧、一种胆量、一种能力。如果人类社会没有打击骗子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会骗的人要比不会骗的人生存机会大的多。运动场上,如果没有规则和裁判,会欺骗的运动员一定是赢家。大家就会比赛欺骗技巧,而不是比赛运动。作为动物,会骗的动物应该是比不会骗的动物更好的物种。按照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的原理,“骗”这种行为和行为的基因是在亿万年的动物演化过程中被资源有限的环境选择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和“优点”。因此,从生物学原理来说,欺骗是生存竞争的能力,是自私自利的一种,是动物的本能、人的本性,可以理解。 可是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对这种动物的本能,甚至是“优秀能力”进行批判和打击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已经不再是动物。人已经从动物进化成了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和其它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除了利己,还要利他;除了“性本恶”,还有“性本善”。这个“善”就是文明,就是对他人的认可、尊重和善意。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 人既然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就得有规矩,就得懂得相互之间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最起码的尊重就是诚信,就是不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欺骗他人。人类不仅要知道怎么为自己个体的生存而奋斗,更要知道为他人、为人类的共同生存而合作,而努力。诚信,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人要成为人,成为懂文明的人,就要自觉的尊重他人,遵守规矩,讲诚信。一个没有诚信的、尔虞我诈的社会是互相伤害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最终受伤的是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是整个社会。 人生下来是一个动物的人,从动物的人进化到文明的人也就是一个人一生中发生的事情,而文化环境则是人从动物人进化到文明人的决定因素。虽然欺骗是动物在竞争中求生存的一种天性,但动物的本性又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文化环境纵容欺骗,欺骗就得以发展;如果文化环境惩罚欺骗,欺骗就会收敛。现在欺骗的现象如此普遍,显然是我们现在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制度对欺骗惩罚不够。 我出国前在社会主义祖国生活了近 30 年。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没有听说过有多少骗子,更没有在学术界和单位的领导层听说过有学术造假和履历造假的。那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知青“假如我是真的”家庭背景造假的故事,就足够震撼全国了。显然,欺骗造假不是“中国特色”。 后来去到本质“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美国又生活了近 30 年,虽然偶有“华尔街”造假绯闻,但很少听说过学术造假,履历造假的故事更是没有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来是“博士”在美国比较普遍,没有必要为“博士”头衔造假;二来美国人重学术,不重学历,学历造假无用;三是美国学术界的识假能力较高,学术和学历造假很难;最重要的是美国对造假的惩罚力度很大,造假成本很高。一个人一旦被发现造假和欺骗,他(她)的一生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就结束了。美国虽然没有国内以前有的“档案制度”,但导师和老板的推荐信就是跟随一个人一生的“档案”。美国人不见得比中国人更诚实,但美国的 道德对欺骗的谴责和制度对欺骗的惩罚,是限制和抑制人的欺骗本能的根本原因 。 一个人欺骗得不到惩罚,第二个人就会效仿,第三、四 …… 个人就会后来居上。当我们在比拼欺骗技巧的时候,我们还能继续发展,继续前进吗?看到一些造假人士和打假斗士的简历,不禁扼腕叹息。这些多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如果他们把造假和打假的精力用在学术上,我们不是多了一批科学家,我们不是会进步的更快,发展的更好吗? 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欺骗也是“志短”的一种吧。人在穷的时候以生存为主,“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社会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文明应该比 GDP 更重要了。现在的猫不仅仅要能抓到老鼠,而且更要按规矩去抓老鼠。不然,猫就只顾着互抓互伤,而没有精力去抓老鼠了。 中华民族到了需要大力弘扬诚信,谴责和惩罚欺骗的时候了。
1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
热度 3 jerrycueb 2012-8-1 00:11
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
我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这是必读的一本书。 本书由林赛·沃特斯 著。学术界的问题,在本书中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解答。感受颇多,建议有志于科研事业的学者们阅读。之后大家可以发表一下看法。 书中引用的几句名言: 拿起书来读一读吧. 奥古斯汀 我不在意你的脑子慢,我在意的是你发表的速度比你思维的速度快。 沃尔夫冈·泡利 使年轻学者走向灭亡的是粗制滥造;而导致粗制滥造的是对钱的贪婪。 西里尔·康诺利 他们可以选择,或者成为国王,或者成为国王的信使。像孩子那样,他们都要成为信使。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信使跑来跑去,相互传递着因为国王的缺失而变得毫无意义的信息 。 卡夫卡 当你害怕的时候,就变成了完全另一个人。 沃伦·泽冯
个人分类: 生活|4894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浮躁之风来自庙堂
热度 7 duke01361 2012-7-28 00:28
中国学术界的浮躁之风来自庙堂 好的科学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育。在加大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则需要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为坚守在我国本土工作岗位上的广大科技人员营造一个公平、机会均等的软环境。 一个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良性环境既可以杜绝学界浮躁之风,更可以安抚广大科技人员的心,使他们能够做到心平气和,能够甘于奉献,能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同时,一个公平、公正的科教环境更能够充分保障我国本土的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教人员快速成长和壮大起来。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作出与世界科技强国具有充分可比性的成绩! 从基础做起,通过日积月累最终做出骄人的领先世界科技界的业绩。 当前,靠着引进国外少数“功成名就”的“百人”“千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的面貌,也不能通过这一举措真正带动我国本土广大知识分子的总体业务水平! 通过“重赏”把这些人“挖”到国内来,不能只是用于“装点门面”。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样,“重赏”之下,也有可能招徕“滥竽充数者”,甚或是见利忘义的“骗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接二连三被揭露出来的的“假文凭”、“假论文”、“假成果”等等就充分说明靠“名”和“利”作为“诱饵”是欠妥当的。“名利”既可以钓起“金鳌”,也可以引来“乌贼”。 这样的乱局严重伤害了众多科技人员的感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此言不虚也!
个人分类: My Ideas|316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术界质疑的规则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7-23 16:38
新浪网友“一路逼人”的文章说的很明白,质疑与回应质疑也要有一定的规则。质疑可以,错了要道歉、认错。而不是靠一张臭嘴硬说什么“从不认错”。 既然要打假要做到一视同仁,老婆造假了应该大义灭亲,不应该摆出一副流氓痞子的作风,扬言“谁查我老婆就和谁没完”。这也是我反对私人打假的一个重要原因,人都有亲亲相隐的特性。有些问题不可避免。 这两点做不到就别挂“打假”的牌子,看了让人恶心。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 向右转
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界的八荣八耻
热度 3 dongzhengya 2012-7-20 16:11
目前我国的科研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崇拜论文、热衷官职、拉帮结派等。科学网上很多有见识的人士都争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也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建议。作为一个刚进入学术界的晚辈,我还没有讨论这些问题的见识,只能在这里写这么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希望能成为我们学术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请各位前辈多多指点。 以下为原版的“八荣八耻”和我写的“学术界八荣八耻”的对比。 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 学术界的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热爱科研为荣,以热爱钱权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服务社会为荣,以背离社会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解决问题为荣,以崇拜论文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踏实深入为荣,以浮躁肤浅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合作交流为荣,以闭门造车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严谨诚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光明磊落为荣,以暗箱操作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朴实奋斗为荣,以拉帮结派为耻。
4774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界比政界更需要监督和问责
mohan1457 2012-7-13 08:26
学术界那些事儿,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华丽的外衣,可能比连皇帝的新装让人笑话了。 市场经济让科研也进入了计划时代,导向不再是兴趣,不再是民族责任和国家荣誉,这样下去,我们的民族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据说是撒切尔夫人说过的,原意大概是:中国不足为惧,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生产,唯独不生产思想。这是一句多么讽刺的话。 政界那些事儿,知道的人更多。社会是发展的,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然而在这些意识形态下,科学的发展是连续的。 越来越多的学术腐败,越来越多的论文被撤销,越来越多的官本位引导学术发展,个人认为学术界需要ICAC了,需要严格监督了,需要彻底问责了。 否则,又是一个“寂静的春天”。
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混合方法研究:社会学方法多元主义时代或已到来
chadwick 2012-7-8 16:37
虽然混合方法研究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并且存在各种问题,但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学术队伍,他们采用多重视角整合了数据搜集或分析方法。尽管定量与定性之间的矛盾仍未完全解决,固执一端的做法确已过时则成为共识,社会学方法的多元主义时代已经到来。   混合方法是当今社会学方法的最新趋势,被称为研究方法的“第三次革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Small教授2011年在《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第37卷上发表了《如何开展混合方法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的新近趋势》一文,该文全面回顾了10年来英语学术界200多篇混合方法研究的文献,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移民研究多个学科领域,囊括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各种探索和进展。这篇文章不仅对仍在重建和发展中的社会学,对整个社会科学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混合方法研究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中叶,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不同形式的混合方法尝试就已经出现了。研究者希望通过不同方法获得对某一现象或特征的一致测量,从而增加研究的可靠性。他们提倡“多元方法”和“三角互证”,并建议学界同仁不应再局限于“定性—定量”之争。   混合方法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研究者的首要关切是经验难题,强调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即研究方法要与研究问题相契合。这种取向为多元方法学视角提供了空间,从而避免了研究者在定量还是定性之间“犹豫不决”,但是如何实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实用主义并未给出答案。   判定一个研究是否为混合方法研究并非易事。Small教授根据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类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式,将混合方法研究分为混合数据收集研究和混合数据分析研究。前者是指至少使用两种数据类型或两种数据收集方式的研究;后者是指不论使用何种数据类型,关键在于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或交叉应用多种技术的研究。   采用多种类型数据及收集方法   Small教授认为,近10年来,大部分经验混合方法研究都采用了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数据或数据收集的方法。他从使用不同类型数据的动机、数据收集的顺序和多种数据的嵌套层次三个维度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1.在研究动机上,绝大多数研究使用两种或多种数据是为了证实或补充已有发现。当研究者试图确认其发现并不主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类型数据,或者不同数据发现的结果相互对立时,则可以采用证实性研究进行检验;当研究者不愿局限在一种类型数据所能提供的知识,或者希望扩大研究发现的解释力度时,则可以采用补充性混合方法。2.在数据收集的顺序上,要么同时收集,要么先后收集,前者是一种并列设计,后者为序列设计。序列研究的优势在于理解新发现的关联背后的机制以及检验意外发现的能力;并列设计则适用于序列设计不适用的情况,如当收集顺序彼此无关或一定时间内对多种数据的需求特别急切。3.有些混合数据收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嵌套数据,即多种类型数据来自同一行动者、组织或实体。嵌套设计一度非常流行,最常见的嵌套研究设计仍然是在问卷调查之后,选择部分受访者进行附加的深度访谈。而在从同一个体单位获得多种数据不可行、不必要或无助益的案例中,非嵌套设计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成果。   交叉分析和整合分析:混合数据分析的趋势   混合数据分析又可分为交叉分析和整合分析,前者指应用定量技术分析定性数据或应用定性技术分析定量数据;后者指针对某一类型数据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分析方法。   交叉分析主要有两种趋势。第一,近年来随着计算软件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对田野笔记、口述史或历史档案等叙事文本的统计分析能力。这些应用包括:1.叙事文本的网络分析,即为了更好地理解叙事结构,而对叙事文本进行社会网络分析。2.叙事文本的序列分析,即为了揭示事件发生过程和规律背后的结构,区分重要事件和次要事件以及事件拐点,对叙事文本进行分析。3.叙事文本的定量分析,即在经典内容分析法中引入语言学视角,通过语句编码对文本元素的语义关系进行定位,从而确定叙事背后的结构关联。4.小样本或叙事文本的回归分析,例如,借用统计模型对访谈资料、民族志资料或其他小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第二,定量方法由重点关注统计相关性转向了对因果进程与机制的分析,这种转变激发了一些对大样本或数值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的尝试。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这类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极具创造性,例如有研究者将纵向调查数据转成了叙事生活史,从而发现影响个体不同生活路径的主要因素。   整合分析背后的核心假设是:“采用多种视角的分析方法比单一视角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例如,有研究者将时间序列分析和事件结构分析结合起来解释社会事件发生的拐点,或者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与话语分析探讨职业经理人的社会互动模式。当然,这种方法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定性比较分析,这是一种基于布尔代数系统的分析工具,结合了个案分析和变量分析的长处且超越了二者各自局限。   共通性和专业化:混合方法面临挑战   混合方法的应用和前景充满各种挑战,其中两个最棘手的问题是共通性和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这两个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学所面临的问题。   共通性问题源于方法论技术与认识论视角之间的对立。混合方法的批评者认为定量和定性反映了不同的认识论基础,对真理的本质有着不同的假设,一个研究者不可能毫无矛盾地同时接受这两种假设。即便有些学者忽略共通性问题,在实践中同样要面对共通性问题,比如在团队合作时,让秉持不同方法论视角的学者达成共识是非常困难的。   专业化问题源于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专业化趋势。这种趋势会带来几种实际的后果:首先,这会增加混合方法研究者跟进各种最新专门技术的难度;其次,由于持续的专业化以及评审过程的基本性质,混合方法研究者将会面临更多的比他们更加精通这些分析方法的评审者的质疑;最后,不断强化的专业化也会提高概念和术语转译工作的难度,使得不同领域的学者难以相互理解而进行学术批评。   虽然混合方法研究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并且存在各种问题,但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学术队伍,他们采用多重视角整合了数据搜集或分析方法。尽管定量与定性之间的矛盾仍未完全解决,固执一端的做法确已过时则成为共识,社会学方法的多元主义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徐小青;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
2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大问题!
xcfcn 2012-7-7 17:38
看了 头条 后,我也有点感慨! 我是小地方的,视野有限,说错了大家多包涵。 以我的亲身观察,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大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愈演愈烈!而且几乎无解! 是什么问题呢?就是因为文革断层,40-50岁这批人没有经历过学术的考验,就已经占据了学术的要津! 然后,现在的博士成堆!但位子已经满了!你要在学术界混,你就必须寄人篱下,成为他们的下手! 现在高校也在向中科院学习,扯什么“科研团队”!这也给了学霸剥夺
个人分类: 杂论|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公开批评过少,私下谩骂过多 精选
WuchangZhang 2012-7-6 12:31
转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588126.html 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公开批评过少,私下谩骂过多 精选 已有 11973 次阅读 2012-7-2 13:28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饶毅 刘国松 今天的中国,已有很多进步。不过,虽然我们发展很快,尚存很多问题。以学术界为例,我们还有很多缺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未形成良性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常规。 我们知道,人类认识真理过程是漫长、曲折的。很多曾被认为是真理的立论,在后来被证明是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的。牛顿的经典力学被爱因斯坦推翻和限定,是众所周知的例子。而常规的科学研究,更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建设性的学术争论氛围,因为它对趋近真理至关重要。学术争论应包含对学术立论的批评和提出人的辩驳,而这两方面都应是理性的、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者应纯粹地对学术立论、实验数据本身进行严苛的评论,而不是对被批评者的人身攻击;被批评者应认识到批评者的严厉批评是在帮助他发现真理、避免错误,并应认识到对方的批评是对自己的最大帮助 不同文化和习俗背景中,学术争论方式有所不同。西方是学术批评较多、个人攻击较少。在西方学术界,学术批评是常规,作为好朋友,能够立即在学术上提出批评,才是有价值的朋友。而西方学术界对个人人身的批评,特别是背后议论是少见的,学术批评如果带有个人情绪,被认为不妥。日本学术界的现状是学术批评不多、个人攻击极少。而当今中国学术界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公开的学术批评较少、私下的个人攻讦较多。缺乏对于学术观点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地在背后私下议论,甚至个别地,进行人身攻击。这样一种现状对于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发展、尽早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进程是非常有害的。 学术争论是推动全世界学术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一个学术观点的提出、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观点讨论和作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中,提出人和其他得知的学者,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尽量对之持批评的态度,从批评的角度,多方探究,最后,看能接受哪些部分、不能接受哪些部分、需要继续验证哪些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辩伪。越是好同事、好朋友,尤其是在同一个学校、院系、课题组内部,越希望得到最严苛的批评,特别是在学术论文未发表以前。对每一个新论点,都应该去批评,批评得越激烈,得到的反馈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得到站的住脚的学术论点、甚至成为能够进入教科书的经典工作。 而目前中国的学术界,缺乏足够的学术批评。一些单位内部没有学术批评,这样,同事间不能相互促进;学科内部,也没有正常的批评,学术会议常常成为炫耀和走过场的形式,会议过程中,年轻的奉承年资高的,地位低的奉承地位高的。这样的专业会议就没有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没有发挥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然而,由于目前学术的全球化,当这些研究工作形成论文送审国际期刊之时,却还是会面对来自国际同行的严格审查,甚至被拒稿;但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中国同行间的学术争论中尽早发现并解决,中国学术界的稿件在国际主流期刊上的接收率将大大提高,这对于提高中国的整体学术地位意义重大。 当前中国学术界似乎存在一种不良风气,过分注重个人学术地位的建立,而轻视学术进步所需要的内涵。因此,对别人的学术不是善意批评,而是妒忌、贬低。多半不直接和公开批评学术,而经常背后议论个人,而且经常延伸到与学术无关的个人意气。甚至,很多中国人是首先看自己和对方的个人关系,才决定在背后是批评还是赞扬对方,而不是以学术内容来说理。 中国文化中,对于私下谈话隐私的尊重程度较低,这样,私下的议论和攻讦往往会(甚至扭曲地)传入被议论者的耳中,这会毁掉同行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彼此之间猜疑不断加深,甚至引发敌对情绪,势必无法进行优势互补的、长期的科学合作。而现在科学的发展面临的都是复杂型问题,常常需要多个实验室的紧密协作才能完成。这样,私下的议论和攻讦必然对中国科学的集体发展产生极大危害。 产生上述学术风气的可能原因有多个,其中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缺乏正常的、体制性的批评渠道,甚至缺乏理智批评的文化,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摧毁了理智批评以后。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善、成熟的理智批评的文化环境。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史短、底子薄,但整体发展较快,特别在数量上,上述问题的解决可能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的论文发表在数量和质量上跻身一流行列的进程。 实际上,这不仅是中国学术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很大问题。缺乏对于事物公开的、客观的批评,而过多在背后谩骂,导致中国人文环境比较恶劣。学术界带头营造正常批评,杜绝人身攻击,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日以“我们亟需正常的学术批评”为题发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幽默日
热度 30 lqs321 2012-6-30 14:04
本月 27 日来到爱尔兰都柏林儿子这儿度假。儿子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多了。昨天他也首先看到 SCI 数据库提供的期刊 IF 数据,我们父子两简单查看了一下各自专业刊物 IF 数据变化,就没有再议论此事。然而当我打开科学网的最新博文,发现原来这几天,科学网上很热闹,许多博主正怀着那样焦急的心情等待这个数据库的发表。一些博主几乎在 IF 发表的第一时间发表博文,内容大多没有什么新意。这些博文无非为这几类:第一类,将 IF 数据挂在上面;第二类提供分专业刊物的 IF ,算是做了点社会义务活;第三类,老生常谈提供点关于 IF 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只要是真正做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人一般都知道,我也在以前的几篇博文中分别提及。 我无意对我国部分学者这样趋之若鹜地对 SCI 数据库提供期刊 IF 数据追捧现象给予过多地批评。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人员对 IF 怀着那种期待心情,而无视 SCI 数据库其他有用功能(我也介绍过),这就本末倒置。这种现象不要再去批评管理部门的评价机制和措施,而是我们科学研究人员需要扪心自问自己,你究竟是以什么心态对待科学研究的?因为,对于大多年轻人,尤其是研究生们,他们科研之路才刚开始,需要大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对 SCI 的 IF 数据追捧总是人为所致。科学网最近有个对 SCI 数据库 IF 的投票调查,我选择“偶尔感兴趣”栏目。我看到超过半数人投“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我判断真正做研究的科研人员一般发表论文被 SCI 收录的期刊估计不会超过 20 个,国际专业刊物估计更少。我和我的学生迄今发表论文的国际专业期刊只有 10 个左右(当然都是专业主流刊物)。地球人都知道, IF 数据一般都有波动,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现象,完全用不着怀着那种急切心情看待这个数据。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当你的科研成果还处在幼年期时, IF 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 3 月份提交过 2 篇博文:“努力做一个淡定的人”至今评论近百次,而且以年轻人居多,其中大多数人赞成博文“努力克服浮躁”的观点。“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博文是我和我的学生多年科学研究的体会,寄希望年轻人少受“浮云”干扰,潜心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你经历若干年科研“痛苦”后,你的心灵一定会得到稍许“净化”,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一定会“水到渠成”,那样你也许为那些期刊的高 IF 值做了点实际贡献,当然 SCI 数据库是不会表扬你的。但你的内心一定会得到科研收获的“快感”。 2012 年 6 月 30 日于爱尔兰都柏林
10725 次阅读|44 个评论
那些突击提拔的“导师”的后续效应值得关注
duke01361 2012-6-26 06:24
无需忌讳,前些年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学术界青黄不接。导师成了稀缺商品,加之后来的扩招,无奈之下就有了那么一段时间突击提拔了一批“教授”和一批“导师”。我知道我总提这事情有些不那么“厚道”,但我实在也不想结交这些“教授”和“导师”,尽管我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已经占据了学术界的重要岗位,我可能会因此得罪其中的很多人,使自己变得“寡人”有疾!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人中的有那么一些人已经把我得罪在先,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已然非礼,索性就来个大开天窗说亮话好了! 我多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常不顺利,原因其实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的主打领域在国内缺少同行!这一点那些评委们的反馈也很坦白地说出了这一点。但是,其中的某些评委非常不侧重科学进行评论,而更感兴趣是我有可能不得不经常出国,为了堵住这些评委的”臭嘴”,最近几年,我差不多已经被家庭开除了“家籍”!我妻子和儿子已然对我怨气冲天!如果因此闹出什么“妻离子散”的事情,那你真的把我还惨了! 二是中国的国家基金委的同志们不大喜欢接受“因为专家评议”的异议而接受什么“异议”的!他们明明知道科学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尤其是在前沿领域,特别是在我战斗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领域,如果真的有什么比我更牛b的权威存在,那么我情愿打道回家,买上几亩薄地,学做农民!种白薯也好,种红薯也罢!我认了!但国家基金委的官员们却总认为“专家”既是“权威”,我们需要维护“专家”的权威性,我觉得这一点要学习澳大利亚的ARC,来点民主好不好?给申请人一个“申诉”的机会好不好?那样其实只维护了公平,不会增加工作量的! 我不忌惮得罪某些专家,而且敢于大胆“诬蔑”那些人肯定是文革之后在青黄不接之时突击提拔的“教授”和“导师”的依据不只是“基金”评审过程中得到的真实的感受。 不怕您老笑话,我还给国内的一系列专业杂志审稿,我干了很多这样的事,先前不说,怕你老人家恨我!我今天说出来是想告诉一下我的感受,主要是对很多文章中高级作者的看法,首先是非常不负责任,很多问题其实他们自己肯定能发现,比如文字错误,英文错误,图表数据错误等等,但是这些高级作者们,当然他们大多数是专家、教授、院长或主任.... 却把这些需要他们把关的东西留给我这么一个很受他们迫害而奋进在“黑暗”中的“审稿人”,而且我觉得如果我曾经领受过他们的光辉的温暖,说不定我会花上个把休息时间帮他们重新审定稿件,然后建议编辑接受该稿件发表! 在我回国的最初,我确实是这样去做的,但后来有了" 鄙视”之后,也便只把问题逐一指出来,之后建议编辑退稿或修改后接受发表(当然,这样看该文科学是否真的有那么点价值了!) 有着如上述问题的教授和导师们已经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们,硕士、博士都有,如果这些人真的如同本网名博中科院动物所的王德华教授说的:成了家族式教育的产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584889.html )。那我就难免非常担心这些人和他们的弟子们会把我们的学术空气中的PM2.5水平提高到前所唯有的高度! 学术无权威!学术容不得浮躁! 让我重温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1872年3月18日),详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注:这句话也是我老爸当时给我起这么个叫“潘学峰”名字的来源了,真的不象某些人吓猜的是来自“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当然我老人家也曾经学习过雷锋叔叔的...) 其实,退一步讲,我还并不真的担心这样的专家会戕害我“致残”的!不信就走着瞧好了! 我CAO!说不定又得罪了一些....
个人分类: My Ideas|3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如何从学术界的独唱到工业界的交响乐
sunon77 2012-6-25 15:11
[转载]如何从学术界的独唱到工业界的交响乐
自然《生物工程》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如何从学术界的独唱到工业界的交响乐。换个说法, 就是怎样从课题组的单打独斗到生物工程集团军的大规模合作战斗。作者们都是这个领域很有经验的人士,值得一读。 Entrepreneurship Published online: 17 May 2012,doi:10.1038/bioe.2012.5 From academic solos to industrial symphonies Gwen Acton 1 , Alicia Gómez-Yafal 2 Emily Walsh 3 Gwen Acton is CEO at Vivo Group, Concord, Massachusetts, USA. Alicia Gómez-Yafal is director of discovery research at Shire Human Genetic Therapies,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USA. Emily Walsh is principal consultant at Halloran Consulting Group, Waltham, Massachusetts, USA. e-mail: info@vivogroup.com e-mail: agomezyafal@shire.com e-mail: ewalsh@hallorancg.com Academic researchers often need to stand out to advance, but the corporate world calls for team players. Moving from one world to the other can be a culture shock. Leaping from academia to industry can be vexing, confusing and, to be frank, sometimes irritating. It is not easy to be trained all your life by trusted professors only to be told that some of this training needs to be unlearned to succeed in industry.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pects of today's postdoctoral training can directly interfere with a seamless jump into industry. In academia, shared authorship is often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ientific kudos, Quixotism is venerated and singular thinking is encouraged. But in industry, these customs can limit both your success and enjoyment of your new role because of three fatal errors: individualism, science for science's sake and exceptionalism. As researchers who transitioned to industry, we share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some lessons that helped to make the path a little less jarring for us. In the end, we would not trade the journey, as the teams and projects we have each had the opportunity to be part of make up for any temporary trauma encountered along the way. Individualism Individual project ownership is often encouraged and rewarded in academia, yet this approach in industry downplay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team and inhibits key communication required for the success of highly multidisciplinary drug development projects. Those independent, single-contributor projects you enjoyed so much as a postdoc are simply not found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fact, no less than hundreds of individuals with varied backgrounds will play crucial roles over decades to bring a therapy to patients. Over the years, we have seen many scientists undermine their careers by trying to do too much on their own. One former academic we knew joined a biotech company fresh from a well-respected university with stellar pub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a new environment, he wanted to impress his boss during his first weeks in the company. It was evident that he was putting in long hours and working tirelessly. Even so,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three months, he was shocked by the team's dismay when he disclosed his stealth project involving a new target. Certainly, his dedication was praiseworthy, and no one could dismiss his determination. But he had failed to get the team involved, so he learned far too late that the company had been down this road before and had no wish to pursue this target. Conversely, one of our colleagues is an accomplished biotech executive who often tells a story about a seminal experience early in her career. Given a high-profile project at the edge of her core expertise, she had a problem: she did not know as much as the expert originally brought in to lead the project, who was far more scientifically qualified than her in that particular field but had quit the company, frustrated that he could not finish the project fast enough on his own. She overcame this challenge by rallying the team and engaging a network of scientists she had worked with in the past. She harnessed their joint intellectual ability to accomplish the project together, within the timeline needed by the startup company. These stories illustrate that two mind-shifts can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individual to team: adjusting your expectations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your work and fine-tuning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Individual project ownership, and the recognition that follows, is the pillar on which careers are made or lost in the academic arena. This fact engenders competition and sometimes even a cultur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ad: secrecy) among peers. Such behavior is well rewarded, and publication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opens many doors, including the academic grant and tenure system. Competition is indeed the name of the game in academia, and it is arguably not a bad thing. In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rapid, nonlinear career evolution is business as usual. Competition is reserved for external parties and has no place within your team.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which will bring benefit to the patient, is central.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routinely take a peripheral place, and any meritocracy is team based, because drug discovery projects are among the most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s of all scientific endeavors. Going solo in this atmosphere is at best a kamikaze approach and definitely career limiting, in our experience. A successful individual navigates this road by contributing as a member of a team whose composition and leadership will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project mat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Sometimes the so-called leader on these teams is simply the one who writes down the decisions made at meetings. Scientists who are not team players are often passed over for roles in startup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is is because industrial RD is as much a team- and people-oriented effort as one that relies on an individual with particular expertise. As one venture capitalist (VC) puts it, when selecting startup management, “choose attitude over aptitude” ( http://www.bothsidesofthetable.com/2011/03/17/whom-should-you-hire-at-a-startup-attitude-over-aptitude/ ). These views are likely shocking for scientists in academia, but they are widely held in industry. Of course, this leads us directly to the second stumbling block for transitioning scientists. If the scientific product is only 30% of the equation, how does that change the way you do science in industry? Science for science's sake In industry, focusing on science for its own sake is a recipe for disaster. Without question, the startup you joined is driving toward some sort of product. So those fun excursions to satisfy curiosity that were once encouraged during your postdoc training would hasten the death of a cash-strapped enterprise counting every penny. For example, we knew a talented scientist who went to work in RD for a biotech startup after finishing a postdoc in academia. She was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research and started working on a biology question she found intriguing, but the CSO told her that she first needed to develop some assays requir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for approval of the drug. However, our acquaintance thought that management was being shortsighted. She reasoned that assay development was not innovative, whereas the scientific project she was working on had much greater value in the long run. She continued working on the scientific project despite being asked repeatedly by her CSO to work on the assays. Understandably, she was soon let go and branded hard to work with. Or, consider the story of another PhD scientist we encountered working at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who had a tendency to extend timelines in hopes of turning a “very good assay” into the “ultimate assay.” He imagined that if he were successful, it might even get published as an article. However, because the project he was working on at his company was critical to meeting business goals, he was advised to take quite reasonable shortcuts in the name of promptly validating a project that was eating up a large slice of company funding. He never understood the concept and complained loudly about it until he left the company. Certainly the discovery phase of a project requires rock-solid science and the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reliable assays that must reflect as accurately as possible the potential of a candidate to effect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improvement. In business, however, rapid assessments are key to ascertaining the fate of a project quickly at the start. These experiments can rapidly become an albatross if unforeseen or unwarranted delays occur. Why should this be the case? At the core of every biotech startup is a tension between burn rate and innovation. On average, a startup that has raised VC funding will have between $ 5 million and $ 20 million in the bank, with monthly operational costs (including your paycheck) of $ 300,000 to $ 1 million,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y and the size of the company. That means that at best the company is always 18 months from running out of money. Unless you have discovered a new technology for bank account filling, you will not personally be able to change this fact. So if you have just been hired as the new in vivo biologist for a small-molecule company, it will take you perhaps one of those 18 months to come up to speed on the old data and label your pipettemen. The in vitro data on the latest small-molecule compounds will take another month to create. Then it will take two months to do a proper pharmacokinetic study (allowing chemistry scale-up and dose-level selection). In another six to eight weeks, you will have an efficacy study completed, though it could take longer depending on your animal model. That means you are conservatively six months from initial analog synthesis to actionable data. At this point, the company may have one year of funding remaining, and the CEO is likely sweating bullets and worried that she or he will have to lay off everyone in nine months to ensure a proper severance. So, regardless of what the data may show, the CEO is not likely to be enthusiastic if you have been working on a long-shot experiment with about 20% of the team's time for the past six months. How can you ensure you do not make this mistake? Ask questions of your manager and others. Find out what the near-term goals are and what the likely long-term stumbling blocks will be. Spend a few months succeeding at your assigned projects, even if they seem mundane. Use this time to get the lay of the land before you stick your scientific neck out. Then dip your foot in the water rather than diving in headfirst. To quote Greg Martin, a successful medical device executive and entrepreneur, “Reasonable people with the same information often come to similar conclusions.” So, lay the groundwork and basis for your cool ideas, and then leverage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your new colleagues to figure out what is missing from your hypothesis. Perhaps it will be the best idea they've ever heard, but don't be surprised if they respect you more for the way you communicated and sought input than for the idea itself. Exceptionalism Being unique and superior is often encouraged by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in academia. The result is that fearless trainees take on daunting tasks where others have failed. We have all kidded ourselves that “it will be different for me.” Some are lucky and greatness follows. For most of us, though, this approach results in a longer-than-average tenure in a postdoc. The stakes are different in a startup. An exceptionalist attitude either in terms of your personal fit in a company or your project's likelihood of success can blind you to warning signs. This exceptionalism often encourages dismissal of risk at the expense of prudent risk mitigation. A postdoc we know was offered a job at a startup that had technology she was both an expert in and passionate about. She had heard from several others who worked at the company that it was a high-stress environment, including public criticism of those who made mistakes and pressure from management to achieve aggressive mileston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She listened to the stories but reasoned that because of her passion and skills, she would not be affected by the pressure. She considered her exceptionalism to be a buffer and did not see the risk in working in such an environment. She also did not take steps to prepare for managing the stress and pressure. However, six months later she was not sleeping well and was exploring options to leave the company. She had discovered that the toxic atmosphere in the group was impossible for her to avoid and was negatively impacting her ability to get work accomplished. Without a doubt, your project is incredibly special to your company. What makes it unique, however, is not your personal contribution but rather the cluster of regulatory, competitive, scientific, clinical, team, cultural and financial factors surrounding it and influencing its success. Proper management of these factors could serve to lift your project toward its goal of developing a drug to impact human health or bring it to idle entirely. Only a minority of those factors are in your direct control. A few more are under the control of your extended team. Some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influence at all. Therefore, by shifting your view of your project (and yourself) as exceptional, you may increase the project's overall likelihood of success by taking a more risk-mitigated route. Succeeding The good news is that as a scientist, if you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se issues, you can be very successful in your transition to the startup world. That said, we do not expect you to take our word for it. Although we have certainly been through many of these challenges ourselves and have seen friends and co-workers go through them as well, sometimes these are experiments that one just has to do for oneself. In your first weeks in industry, approach your new career as you would a set of scientific hypotheses. Observe first. Then plan a few thoughtful,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here a negative result will not tank your career. Find colleagues who you trust and ask for their observations, and know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system you are perturbing while inside that system. Then spend some time analyzing the data you get back for any bias. It is even all right to repeat the same thing a couple of times to be certain of your conclusions. But remember that old adage that insanity is repeat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 Box 1 ). When the data from your own experiments are in, we think you will find that many of these stories will resonate with your own observations and experiences. By alerting yourself to business expectations, you should avert large career missteps and the associated heartache. For more content on bioentrepreneurism, visit our Trade Secrets blog. http://blogs.nature.com/trade_secrets/
3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中,可有屈原?
wjingtao928 2012-6-22 05:35
斜倚扶栏醉阑珊 , 杯酒敢效酒中仙 . 春风笑弄寂廖人 , 独享孤峰不胜寒 . 他人欢宴我独饮 , 他人逐利我自安 . 清风怎解其中意 , 汨罗江边唱问天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众人皆醒我独醉 . 楚国大夫今何在 ? 四海龙王见君惭 . 提酒一壶分水去 , 闯入龙宫与君干 . 莫说 君子应谦谦 长醉不醒又何患 , 呼我狂生我就狂 , 天下尽在杯酒间 .
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苑随笔
热度 1 zjzsdy 2012-6-4 09:14
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历史、文化、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医药体系与理念,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在中国,关于中、西医科学性问题,已喋喋不休地争论了 100 多年,如今在医务界、学术界、网络上还在延续这种无谓的争论,并把中医扣上“伪科学”帽子,加以围剿。说明我们的科学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弘扬。 人体是极为复杂的系统,经验在治疗中几乎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人们喜欢找老医生看病。中医在自己理论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经验,保障了中国几千年的延续与发展,西医也如此,为西方国家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有自己的科学依据,客观上看都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不存在什么对、错之分,更不存在什么“伪科学”。 这种纷争产生于所受教育体系的不同和对科学探索的态度。 300 年前,中国很少与西方接触,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的传统理论体系,而不了解西方的科学文化,把它们当作“异端邪术”,这是排外思想。相反,近 200 多年来,随着西方势力入侵,西方文化首先是医药文化进入中国。近 100 年来,我们的医学教育以西医为主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他们在接受西医理论体系同时,很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他们把西医看成科学,把理论体系与西医截然不同的中医视为“伪科学”,这是损内思想,也是错误的。都不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态度。 其实,中、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植根于不同的哲学土壤。 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截然不同。大千世界,事物纷繁,变化多端。在诸多不同事物及其运动中,既有不同的差异,又有共同的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在观察事物是注重于共同规律,即所谓“察同”;西方哲学则喜欢研究事物的差异,即所谓“察异”。中国在研究事物时,注重事物的共性,而西方的研究则注重其个性。中医继承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思维,强调人体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与其他开放系统一样的共同规律,并应用古代哲学中的一些术语阴阳五行说的观点阐述人体系统运行规律以及人体系统中各部属性的相互关联,但对其构元研究不够精细。西医着重研究人体系统中各部细节,所以西医分科较多,解剖精细,但对人体的整体性以及构元间的关联研究不足。所以西医在治疗中,既容易立竿见影,又常出现顾此失彼,疗东伤西的现象。两种不同的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自己的不足,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不能说谁优谁劣,更不能说一个是科学,另一个是伪科学。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是不科学的,所以中医理论也是不科学的。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评价,不是这里讨论的命题。有说奥妙无穷,有说荒诞无稽。但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她培植出许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已光辉于世,所以其科学性是无庸质疑的。问题是有些人总有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总觉得我们的一切都不如西方。实际上,西方许多造诣很深的科学家,对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感兴趣。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比利时化学家戈利高京,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玻尔等都热衷研究,且十分推崇和赞赏。他们是科学巨匠,对不熟悉的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不是排斥,这是科学家应有的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有些出国学子,外国老师向他请教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时,却一无所知,而陷入尴尬,也是值得深思的。 总之,中、西医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现在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问题。可惜现在老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不能深入对方领域潜心研究,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以至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宏隙至今未能有效弥合。其实,不仅中、西医之间应如此,对蒙医、藏医、维医等都应如此。他们都有自己的科学依据,是值得学习和吸取的。希望用科学的精神照亮我们研究的道路,让祖国医疗事业发扬光大!
37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张虎博主的一点思考——秋后算账
热度 2 mohan1457 2012-5-17 22:29
如果张虎博主不是华南理工的博士,为什么又要借壳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跟社会还有一定的区别,如果张虎博主真的不是华南理工的博士,我想,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张虎博主深谙国内的社会环境。 如果大家每天都关注下各大门户网,并且持续了几年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秋后算账。若张虎博主的行为是建立在”深谙此道“的基础上的话,那这件事,就不用再核实或者解释了。 PS:结合最近网上的几个事情,我想,张虎博主采取了类似于“事件营销”的方法,毕竟,收拾一种态度比收拾一个人,要困难多了。矛盾社会化或者说大众化,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备选方法。
49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几个有趣的现象
热度 9 mohan1457 2012-5-17 21:52
垃圾专利越来越多; 垃圾文章越发越带劲; 近亲繁殖; 洋大人或者跟洋大人有关系高人一等; 学而优则仕; 学术明星化; 基础研究搞计划; 大型“计划”定制化; 行政命令影响科研生态; ..................... ..................... 欢迎大家补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6 次阅读|9 个评论
研读《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有感
geneculture 2012-5-15 15:29
陆俭明教授《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揭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及其过程和答案,可反映乃至形成不同的观点或理论。 附录 :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邹晓辉:节选并标读) 1. 两种“字本位”说 学术界目前实际存在着 两种不同性质的“字本位”之说 :一是指 徐通锵 先生1991年起所提出的“字本位”之说(徐通锵1991,1994,1997,2004,2008),一是指 白乐桑 先生1989年在他与张朋朋合写的法文本汉语教材里所提出的“字本位”之说(Bellassen and Zhang1989)。二者其实 只是术语相同,实质有别 。 徐通锵 先生是就 汉语本体 及汉语 语法研究 说的,认为“ 字是汉语句法的基本结构单位 ”或“ 字是汉语基本结构单位 ”, 而 语素、词、句 都是印欧语的东西 ,不适合汉语 (徐通锵1991,1994,1997,2004,2008)。 白乐桑 先生则是就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说的,更确切地说,是就汉语 书面语 教学说的。白乐桑(1996)指出:“汉语教学上 不是有两口锅 吗?我们认为有这么 两口锅: 以字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 的书面语言算一口, 以词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 的口头语言算一口。” ...... 大家知道 , 在 以往的语法研究 中 , 所使用的语法单位 分别是语素、词、词组、句子等 ; 另外 , 为了进行 需要对词进行分类 , 需要词类 。可是 , 在汉语 语法研究过程 中 , 下面 两大问题 伤透了研究者的脑筋 。 1) 语法单位的 分合问题 和语法单位的 界限问题 。 分合问题 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譬如 , “死亡”的“死”和“死脑筋”的“死” 是 同一个 语素还是 两个不同的 语素 ? “我在给林校长汇报今年本科的招生情况”里的“汇报”跟“我正在写个汇报”里的“汇报” , 它们 是 同一个 词还是 不同的 两个词 ? 界限问题 是 , “叶” , 从日常言语交际来看 , 它不跟别的词或词组进行组合 , 据此“叶”似只能看作语素 ; 但在植物学书本中 , “叶”可以单独作主语、中心语 , 如 : “枇杷树 , 叶可以入药。”“这种花的叶反倒是红色的。”那么“叶”又无疑可以分析为词。这就是 语素和词的界限 问题。人们常常要问 : “‘鸡蛋’、‘小鸟’是词还是词组 ? ”这是 词和词组的界限 问题。 2) 词的 分类问题 , 即词类问题 。 进行语法研究必须对词进行分类。“ 没有分类就没有科学 ”。但是 , 根据什么分类 ? 应该分为几类合适 ? 大家的看法 似永远没法统一。 上述 两大问题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8) 这一经典性著作里都谈到过。已经过去 30 多年了 , 至今没有见到解决的良方。 在“字”本位理论中 , 表面看冲破了印欧语的束缚 , “语素”、“词”、“词组”、“句子”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 , 以及“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这些来自印欧语语法学的名称都看不到了 , 代之以似颇具汉语特点的“字”、“辞 ( 字组 ) ”、“块 ( 字块 ) ”、“读”、“句”和“辞类”、“一组字”、“二组字”、“三组字” , 以及“离散·离散”、“离散·连续”、“连续·离散”、“连续·连续”、“动·静”等名称。 如果“字”本位理论 在解决上述两大问题上能超越已有的语法理论 , 那 倒 真该充分肯定 ; 可惜至今我们还没能体会到这种优越性。 以上只是说了一点自己对“字”本位理论的体会 , 还没有到要对该理论持完全否定的地步。 对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 既不要急于一棍子打死 , 也不要急于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评价 , 因为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方法提出来之后 , 需要有一个对这种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的过程 , 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 有鉴于此 , 我们真诚的希望持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观点的同仁进一步阐释徐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 彰显其在解决汉语语法研究难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中的优势。 ...... from: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YKE201103002.htm
个人分类: 语言学基础研究|2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小偷 与“学术打假”
zhanghuatian 2012-5-12 09:41
有些方粉拿“抓小偷”和方舟子团伙的所谓“学术打假”类比。着实可笑。 那我们就来对比一下。 某方粉讽刺张某:方舟子看见小偷在偷东西,大喊抓小偷,你却在这YY不让喊,是何居心?是不是收了小偷的钱? 我在此先表明一下态度,如果各位看到有小偷偷东西,该喊一定要喊,坚决不能纵容恶人行恶。但抓小偷和方某人的”打假“实在是两回事。 方舟子拿出所谓的“证据”证明张三是骗子的时候。请教一下各位,你们谁亲眼看到张三行骗了?有人会说,方舟子拿出证据来了。要知道这些证据是不会说话的,你的证据是哪来的?要知道文革整治反革命分子的时候,都是有“证据”的。 当涉及到学术问题时,作为学术界之外的看客,专业性的东西根本无从判断。你的所谓证据是不是可靠的?难道仅仅凭你方舟子的一面之词?我有理由判断:轻易相信的都是方粉,不具备基本的思考能力。 更何况方舟子是个劣迹斑斑的人,自己就是个剽窃惯犯,此人打假的公信力在哪儿? 有一位学者说:方舟子的行为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建设。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中国就不会有方粉了。方舟子的“打假”行为,哪一点有制度性的建设?他只不过竖起了一面大旗,旗上挂着一个“方”字,投到这面旗下的人代表着科学理性、懂逻辑 。其余的不是“假货”,就是文傻之流。这种人不过是当代社会中披上科学理性色彩外衣的封建残余的最后奇葩而已。说此人促进法制建设,才是最大的笑话。
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亲繁殖何时了?关于中国高校体制弊端的思考
热度 5 dxk990720 2012-5-7 07:36
看了博主 闵应骅先生的加精 博文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感觉很有意思,顺便也想聊两句,凑个热闹。 闵先生提到了学术界的 近亲繁殖问题,提的太好了,也提的很及时。 我想补充的是:学术界近亲繁殖问题在高校尤为严重,并且这个问题自中国大学的成立之初就有,这个很有中国特色的顽疾是需要治疗一下了,但估计难度会很大。因为,这种变革涉及的往往是当权者的利益,正如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为什么这么难?我认为还是与高校的当政者们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及利益有很大关系的,中国人喜欢内斗,内斗就必须有自己的地盘和队伍,如果不搞近亲繁殖,如何确保这些?另外,很多当权者也是教授,博导,院士啥的,承担的都是国家级大课题,为了争取课题,这些大牛们整天地忙于开会,搞公关,哪有时间忙着做课题?为了要交账,就需要一大帮人做这个事情,关键是问题来了,谁来做这个事情? 人的本性都是想当老大,谁愿意受制于人呢?如果不近亲繁殖,那些外来的和尚会那么听话,主动替他们承担的繁重教学科研任务吗?呵呵,这时就需要依靠那些近亲繁殖的徒子徒孙了。那些徒子徒孙们也很幸福,他们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有的是资源,有的是机会,永远都不愁没课题做,没钱花,因为他们头上罩着一把大伞,这让那些没树可靠,没饭可吃的青椒们多么眼馋啊。 高校近亲繁殖的产物是一个利益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分工明确,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倒也其乐融融,歌舞升平。呵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嘛 当政者脑子里也在想如何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以及教学科研水平,但关键是,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说他们会怎么做呢? 有了近亲繁殖,就有了自己的人,就不愁没人为自己服务,就不愁自己的利益被侵占。。。。。。唉,一旦有了这种私心,你让当权者主动去消弱自己的队伍,缩小自己的地盘,你说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呵呵,要治疗中国高校的近亲繁殖的顽疾,非得动大手术不可(休克式疗法? ),必须彻底切断这根利益链条,铲除这种弊端的滋生土壤。 杂交固然是一种重要思路,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度建设才是王道。
275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120506)
热度 57 ymin 2012-5-6 16:45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 120506 ) 闵应骅 最近由于基金评审,好久没写博客了。但是,看了几个自由申请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关于近亲繁殖的问题,实在是有话不得不说。 许多基金项目申请人在同一所大学读学士、读硕士、读博士,然后留校当教师。他的团队里面也基本都是这样。这种近亲繁殖的结果是:同一所大学,基本是同一种风格,因为都是某已故或仍健在的老教授的传统。有的善于搞理论,写下好多符号、算式,搞得很学术;有的喜欢搞开发,动不动就做出一个什么系统;有的喜欢搞综述,天南海北的把许多材料收集起来,来个大杂烩。当然,他们各有各的长处。但是,由于近亲繁殖,这些风格就一直保持下来,难以突破。他们许多人也有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到国外做高访学者的经历,但是,短短一年,很少有与国外学者合作的论文。因为他们在国内还有课题,还指导研究生。他们一般要遥控这些学生的研究,自己也就踏不下心来,与导师合作做研究了。再加上有些学者还要带妻子、孩子到国外转一圈,也要花相当的时间。 网上,我曾看到,许多人对研究生从那所大学毕业很在乎,不太满意。可是,从基金项目申请来看,不同的大学,申请书写得就是不一样。近亲繁殖更加剧了这种情况。比较好的大学出来的申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靠谱,叙述国内外情况也比较明确,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国际知名的会议和杂志的文章,他们的研究基础也比较好,他们自己发表的文章也都发表在国内外比较上档次的会议和杂志上。而一些比较差的大学出来的申请书,却不然。他们的参考文献甚至出自不知道谁组织的会议,什么出版社出的杂志,而他们自己发表的文章大都发表在他们自己的学报,或者不知名的同一个杂志,网上说,那杂志是不审稿的。 别 看我说了这么多负面的东西,我当然看到了许多很好的申请。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差距,在二、三流大学的同志们也不要有怨气。大家同心协力,改变现状。首先就是去掉近亲繁殖,让教师流动起来,博士们互相穿插,加强学术交流,才能使我们学术界活动起来、活跃起来,科研的气氛也就会好起来。最近,吉林大学的教授休假制度,如果不变味的话,应该对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起很大的作用。
17765 次阅读|129 个评论
我所目睹的学术界和对经济学的某些看法
热度 9 yanghualei 2012-5-6 07:16
1. 我所看到的学术界 引用量不能代表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而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是用来抄袭的 ,而非引用的,因为抄袭者永远不会把其抄袭的文章放在其参考文献里 学术界好像也流行先脱后穿,跨期操作, 特别是跨期操作道德,通过败德的学术造假的形式发家,如果内疚,将来在积德 现在小人物喜欢和名人掐架,不是真的不赞同名人的学术观点,而是只要名人回应,好像其就出名了 学术界喜欢捧,抱团取暖,逼良为娼,一个东拼西凑的论文远比一个自己原创的论文好发, 抄袭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抄袭是一种知识积累和学术训练的过程 一流的国内学者模仿国外,文章发在国外;二流的学者翻译国外,文章发在国内;三流的学者是抄袭国内,文章发在国内 ,好像中国还不存在学者 这是一个任何一理论都可以解释任何一现象的学术时代,只不过解释的程度不同而已,任何事物之间好像总是可以联系在一块 这是一个思想太稀缺,技术又太假的时代,这是一个全民在造假的时代 ,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总之是一个逆向选择的时代 2. 对经济学的看法 心理和情绪因素是经济学行为决策中的一个直接影响因子,但是物理和化学法则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就有点间接了 现在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需求太旺盛了 ,我感觉现在没有生产过剩的,反而生产不足,物价飙升是最明显的例证 制度实质是激励,如果技术变化,最适合技术的制度也变换,如果最适合人自身制度文化不变,那必须牺牲点所谓的进步 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类进步的同义词 ,物质财富的逐渐增加,而资源逐渐稀缺 自由竞争引致垄断,垄断必然走向计划 完全民主不行,完全计划也不行,而是带有计划的民主是可行的,就是自愿自利的计划 粗放性经济并非有错,从长远来看,反而是最有利于节省资源的 ,我感觉想退后农业时代,因为深加工的时代,从不长期看最不节省原料的时代 博弈,自我博弈,自我博弈不存在均衡解,就是无解,就是你把所有利弊充分分析后,其是对半的,也就是思考越多,徘徊越久 经济学应关注人类存在的质量和时间的乘积,当前的过度追求质量,可能存活的时间比较短,并非是怎么有效率的利用资源,增加社会福利,达到公平 经济学不仅讲如何发展,或者如何增长,而还要将如何倒退,如何落后 ,一个不懂后退的发展是无法发展持久的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未必是好的,就像人跑的过快,未必是跑的最远的 ,同样经济发展最快的,未必将来是物质财富最多的 经济学更多的不是稀缺规律,而是价值占有规律,而竞争是占有价值的方式,故经济学实际上是价值占有的学科 技术是福利提高的动力,但是不要忘了,技术只是自然能量的转化形式,同时转化也是需要成本的,技术不是万能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发展本身是有问题的 ,其认为发展可以解决一切,其没有意识到,发展本身是有问题的 无知者无惧,经济学家都是乐观注主义,物理家很多都是悲观主义,任何一事物依赖于其他事物,一个单纯就经济论经济的学者,是对社会是极其有害的 经济学排斥数学,不是数学的问题,而是经济学从未用过真正有效的数学,经济现象如此复杂,经济的数理模型出奇简单;经济缺乏可控试验,数据挖掘大行其道,总之 经济学的数理和计量模型还停留在修饰理论和翻译理论的阶段 生物经济和物理经济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文科,后者是理科 ,前者形式偏文字语言,后者偏数学语言 将来的学科发展不再研究的对象划分了嘛,就是每个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相同的,故在研究对象上不再有差异,而是以研究的方法划分,而真正进入工具时代 ,若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其就是两个学科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4641 次阅读|25 个评论
在学术界找工作的经历
热度 9 neilchau 2012-5-3 09:01
终于等到了正式的工作 Offer ,职位是个研究所的 Research Scientist (其实也就是个博后的合同工)。虽然面试两周后,就电话通知我录用了,但是从面试结束到拿到正式通知,居然历时 9 周,这效率 …… 当前的一个事实是: 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 。在国外更是如此:卖猪肉的职位绝对不会招个博士,所以博士毕业后,就业面就更窄了。如果去企业界找工作,只要不是研发部门,一般的职位人家理都不理,或者干脆说你 Overqualified ;而研发部门,哪有那么多空缺职位供那么多博士毕业生去选择?曾找了几个与自己专业有点关系的企业,发邮件问他们是否招人,结果或石沉大海或说没有空缺职位。再网上随便看看企业界的职位,动不动就是或 5 年甚至 15 年业内的工作经历,我哪儿找去呀。 刚毕业的博士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过硬的关系(如:导师的学生或同事开的公司),进企业界对我来说基本行不通。于是转向学术界吧。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随便投了两个简历,等了两个月后,居然都给了面试机会。可惜那时身在新加坡,只能接受电话面试。当时自己对那两个面试都比较有把握,一个是自己认识的老师,人非常 Nice ;另一个是跟自己的课题比较相关的方向。电话面试结束后,恰好赶上圣诞和新年连在一起的长假。过完长假,两个最有希望的面试居然相继被拒,我都有点不敢相信。一个面试负责人说,我跟别的申请人差了那么一点点;另一个负责人说,他们在另一个申请人和我之间,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遗憾的是最终录用的不是我。 其实,自己心里清楚:如果那时候没在海外,当面去参加他们的面试,很可能就被第二个录取了。第二个搞的挺正规的,电话面试还分了两轮。在第一轮电话面试时,他们就表达了希望我回去当面谈谈,可惜那时不太方便抽身回去。 当两个申请人与项目的符合程度和水平相当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当面面试的那个人比电话面试的那个更容易被接受? 最有希望的两个,居然都被拒了。接下来只能采取跟别人一样的策略:海投了。开会时听一同事说,她当年找工作的时候,投了五六十个申请才中了一个。我这才投两个就想中,简直有点妄想。于是自己也做好了多投多试的准备。不过,在每次递交正式申请前,我都会把个人简历先发给负责人,看他是否对自己有兴趣,不回复的基本都没戏,申请就不用写了。回复邮件、鼓励申请的,结果也未必有戏,因为他们要找的是最合适的候选人。当有人的背景跟他们的项目更接近时,他们也不会考虑背景跟他们的项目相差比较远的。而自己申请的方向,跟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差都不近(近的没有招聘的)。 海投中,自己曾跟 7 个老师邮件联系过,其中有5 个回复了并鼓励我申请,虽然方向都差别不小。于是在各自申请截止日期的前几天,自己没抱太大希望地提交了申请。结果,只有一个给了面试机会,也就是后来成功的这个。其余三个,除了一个给导师打电话问了些自己的情况,别的连面试机会都没给。可见,他们当初鼓励自己申请,只是为了多个备选人而已。 根据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个人的一点体会(适用范围可能有限): (1) 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基本决定了是否能够获得面试机会 。招聘单位要找的是一个有相关经历、经验的,招过去之后可以直接干活、出成果的候选人。跨领域找工作,即使再优秀的应聘者也很难拿到面试的机会,除非有过硬的关系。 (2) 应聘者的研究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聘是否能够成功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虽然有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招聘单位一般更看重应聘者可以 Demonstrated 研究经历,看这些研究经历与要招的方向是否匹配,最匹配的往往也就是最后录用的。当然,如果发表过很多论文,也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 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有时候就是个机遇问题 。有时候,即使学生很优秀,顺利拿到了学位,但那时候很少有招聘广告,尤其是相关专业的,这时候再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找到工作。有时候,自己抱有很大希望的,可能不会应聘成功;而“无心插柳”的,反倒可能成功,比如自己这次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很推崇刚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 骆利群老师在北大演讲 中所说的那句话,大意是说: 生活其实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构成的 。仔细想想也是。所以, 时刻准备好自己,多尝多试,才能抓住工作的机会 。 希望以上所说的,对想在学术界自己独立找工作的朋友,能够有点帮助。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14462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科学认识和有效应对社会舆情——学术界关于社会舆情的研究综述
whyhoo 2012-4-21 13:36
社会舆情是指公众以媒介为载体对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等。社会舆情是“社会的温度计”,反映时代发展的脉动、现实社会的变化,对社会心态形成、社会核心价值建构乃至社会变迁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变动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舆情更加复杂多变,如何科学认识和有效应对社会舆情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    社会舆情的新态势和新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的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公众发表个人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泛的渠道。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舆情呈现一些新的态势和特点。   关注热点广泛。从社会舆情的内容看,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范围越来越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时事政治、经济形势、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反腐倡廉、企业发展、灾害事故、文化科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主流社会舆情日趋理性。总体而言,公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乐观态度,社会心态积极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认可,大部分公众对是非、善恶态度鲜明,具有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强烈愿望。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方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尤其是微博异军突起,为社会舆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渠道,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不断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生成和舆论格局的走向影响越来越大。   舆情传播时效性提高、覆盖面更广。从社会舆情的传播效果和发展趋势看,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显著提高,社会舆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学者认为,由于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达,热点事件从发生到被媒体曝光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舆情传播时效性大大提高,舆情影响面越来越广。   网络问政方兴未艾。有学者指出,从应对社会舆情的方式看,政府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网络的力量,主动通过这种新渠道探寻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网络问政蔚然成风。同时,公众网络表达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公共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大。    社会舆情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社会舆情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积极的社会舆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高、良好社会风尚形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社会舆情容易引发不良社会心态、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舆情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舆情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学者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主动通过网络就公共政策、公共问题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公众通过新媒体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对政府决策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和推动,对公共管理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及政策制定等产生重大影响,有力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有学者指出,当前,公众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进行利益表达和提出权利诉求已经由个案发展为较普遍的现象,公众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更加关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日益迫切,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   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网络等新媒体为民意表达、民意疏通提供了重要渠道,尤其是网络提供了公众情绪宣泄缓冲区,使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众不满情绪和多元利益诉求得以释放和宣泄,在客观上发挥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当前,我国社会舆情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体现了公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意识和期望。主流社会舆情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社会舆情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催生不良社会心态。当前,我国社会舆情中有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因素。由于部分公共利益和公共诉求未能受到足够重视,社会层级之间对话和交流相对缺乏,“仇官”、“仇富”和“社会公正焦虑感”等现象仍然存在;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或不及时,引来各种猜测、怀疑、炒作,致使部分公众情绪消极。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催生不良社会心态。   导致社会道德失范。传播渠道多样、传播时效提升、信息发布准入门槛降低等因素,为网络谣言和网络诽谤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个别商业网站和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获取“眼球效应”,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使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不仅严重破坏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而且大大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   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网络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加速了文化和信息的全球传播,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一定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社会舆情往往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控制权和影响力,竭力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输其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这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冲击,对我国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网络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沟通平台的兴起,社会运行的脆弱性增强,看似不经意的偶然性事件就可能触发潜藏已久的公众情绪,形成始料未及的舆论漩涡,乃至爆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   引导社会舆情,应在遵循舆情传播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寻科学方法与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的社会舆情引导还存在主体危机意识不强、舆情预警和研判能力不足、舆情应对渠道不宽和科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快社会舆情领域法律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名誉权等,对谣言、诽谤等负面舆情进行预防、限制、惩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努力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强化预警和研判。有学者强调,应加强社会舆情的调查、研判,建立各种舆论监测、预警、评估、引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舆情引导体系,实现社会舆情引导的科学化;进一步健全新闻发言人、评论员、观察员制度,提高处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能力。也有学者建议,通过建立舆情热点事件案例库、数据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舆情应对的特征和规律。   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学者指出,提高社会舆情引导能力,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构建有效的公共讨论平台,引导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们公开、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社会舆情应对主体应主动、快速、有效地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在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中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发挥媒体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和舆情引导的重要载体,在社会舆情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应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认真履行责任,把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客观报道事实,正确反映舆情,积极影响舆情,自觉向社会各个层面传递积极的主流声音。还有学者指出,应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加强教育引导。学者们指出,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为此,应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4/t20120420_152471.htm
个人分类: 社会|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学术界的诚信-从领导做起
changliu8888 2012-4-17 22:28
诚信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词. 美国学术界非常讲究诚信.这种诚信不是简单的学术诚信.诚信在美国学术界是从领导做起的. 在这里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2012 年一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的总校长叫侯根(Michael Hogan). 他掌管手下三个分校-香槟分校,春田分校(springfield)和芝加哥分校. 众所周知,香槟分校是这个大学系统的旗舰. 他的学术界经历非常久远,曾在伊阿华大学,康乃提格(Connecticut)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他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叫Lisa Troyer,是跟随侯根多年的老部下。总校长要试行21项有关招生制度的改革,可是这个改革方案必须要得到教授们的同意。 伊利诺伊大学的 教授治校委员会, University Senates Conference , 是有责任向校董会提名任免校长的机构。这个senate非常精炼,只有二十余人.2011年十二月,这个委员会正讨论侯根的提案,对侯根的一个改革设想提 出异议.(这个设想的目的是把三个校区的招生人员合并,精简人员,集中权利). 教授委员会对校长的提案有意见,校长的主张很可能通不过教授委员会.侯 2011年12月12日,有两封匿名电子邮件寄到这个教授治校委员会的成员里。邮件的目的是劝说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对侯根的提案表示支持。发邮件的人只 用"senator"的匿名签字。有一个教授(Roy Campbell)通过电子邮件(微软邮件)的电子水印,发现这封信含有Troyer计算机的源头标视。也就是说,这封信的文档 内容可能是在侯根的大密Troyer的计算机上写的,从微软Word上cut-paste到匿名邮箱里.如果是Troyer写的,那表示校方企图影响教授的投票。如果不是Troyer写的,表明学校的信息 系统被别人破坏. 这件事引起很大的轰动。一月12日,伊利诺伊大学已经雇佣两家公司,一个是电子信息系统的侦探公司。这件事说明,美国的教 授治校不是虚的。而且这种治校是从学校的最高领导直接下手的。这就是美国学术界诚信的一个保证体系。调查证明Troyer说有黑客进入她的电子邮件系统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这些邮件由Troyer亲自发出(情急无奈,对教授低估后犯低级错误). Troyer已经迫于舆论压力辞职,丢掉每年二十万元 的职务,虽然还没有证明说她犯了错误. 因为她同时在学校有教授职称,她希望能靠终身教职保证一份教授的工作,可是香槟分校的教授治校委员会不一定会同意. 在香槟分校拿到教职,不是总校校长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这个调查非常认真。发现Troyer的计算机在发信的同时,Troyer和侯根有电话联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说这个事件是侯根背后授权的,可是侯根已经失去教授的信任和支持.虽然校董会没有开除侯根的行政职务,让他去向教授道歉,可是教授委员会还是在三月十五日正式向校董会建议侯根下课.三月23日,侯根引咎辞职.这就是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很有趣的,是侯根因为有终身教职,将继续在历史系坐教授,每年工资二十八万美元).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4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1-8)
热度 21 niehuihua 2012-4-17 08:43
创作人: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 贺博士和费博士都是经济学博士。两个经济学博士都对学术研究充满热忱,然而,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了不同的理解,分歧日渐严重。下面的一组对话,就是他们歧见的缩写。 一 贺博士:你在学术界已经崭露头角了,想必你对现状很满意吧? 费博士:不!经济学家的理想是实现一个最优的世界,而我现在可能生活在次佳世界,连最佳都不是,况乎最优? 贺博士:你是说自己并没有处于做研究的最佳状态? 费博士:是的。你认为是? 贺博士:作为国内的年轻人,你已经很不错了,你希望怎样? 费博士:我觉得,那些有房有车、有家有子的人才是最适合做研究的,也是最应该最好研究的。我有什么?! 贺博士:你错了。既然人家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需要做研究呢? 费博士:因为他们什么都有了,所以才可以全心全意做研究啊! 贺博士:你还是错了。一个人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什么还要更努力呢? 费博士:那,当初选择最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贺博士: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费博士:我明白了。以研究本身为目的的人,他一辈子都会很辛苦的,不管经济条件如何。 二 贺博士:你总是抱怨年轻人压力大、收入少、地位低,这难道不是普遍现象吗? 费博士:但是对于创造性行业而言,这样的格局尤其对社会不利啊。 贺博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什么不对呢? 费博士:难道因为自己吃过苦,就必须也让别人吃苦吗?好比你自己买了房子,难道非要别人买得比你贵,你才甘心? 贺博士:难道美国的教授不需要熬? 费博士:当然需要,但人家只需要经受事业上的煎熬,而我们则需要经受生存和事业上的双重煎熬。 贺博士:那你也可以去美国读书、教书啊。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呢?” 费博士:我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 贺博士:听说你工作很勤奋,也很热情? 费博士:是的。我们有“明德三剑客”,还有明商“拼命三郎”。通常,我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从周一到周七。 贺博士:为什么你有如此强劲的动力呢? 费博士:因为我热爱这种工作,能够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兴趣结合起来。 贺博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勤奋工作可能给社会福利带来负面影响? 费博士:这不可能!你开玩笑吧? 贺博士:这是符合逻辑的,只是你心里不去想,或者你的热情蒙蔽了你的理性。 费博士:此话怎讲? 贺博士:如果报酬这么少你还这么勤奋工作,那么薪酬机制就应该设计成鼓励低工资和高努力的制度。你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吗? 费博士:什么后果? 贺博士:你可以假设一下,假如一个大学实行零工资,会是什么结果? 费博士:所有愿意专心教书的人都不会来,所有善于打着学校招牌在外面骗吃骗喝的人都愿意来,就是逆向淘汰。 贺博士:你终于想起来了。不用我提醒你子贡“拾牛不昧”结果被孔子痛斥的“动态道德风险模型”吧?那可是你开发的寓言啊! 费博士:可是,不勤奋工作在道德上不安,勤奋工作又会导致动态的负面激励。我该怎么抉择呢? 四 贺博士:我看你发表了不少论文,光是《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这五种国内顶级杂志上就有十多篇。 费博士:当一个人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时,数量的意义就很小了。 贺博士:为什么是两篇呢? 费博士: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第一篇要一鸣惊人,第二篇要证明这不是运气。 贺博士:有意思。不过,数量越多不是越能证明自己的水平吗?在你这个年龄段,有人几年能发表十几篇论文,而且杂志都是国内一流的。我觉得你本来可以更出名。 费博士:就算我发表得再多,也最多能出名一点点,但肯定不会是很多。 贺博士:为什么呢? 费博士:第一,我认为围绕一个主题,用一个数据,采取类似的方法去发表十几篇论文根本没有必要;第二,借用张五常的一句话,“我一篇论文只写一次”! 贺博士:不同的方法代表不同的角度,这样不是让问题研究得更深刻了吗?我认为这是一种本事。 费博士:就算是,也不过一种二流的本事。好比研究生产率,一篇文章采取响应法,一篇采取指数法,一篇采取DEA,一篇采取随机边界法,然后还有几篇是对几种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请问,这些方法之间差别大吗?如果差别小,那么就是浪费资源;如果有差别,那么正确的或最佳的方法肯定只有一种。 贺博士:不同的方法隐含了不同的假设,也许这个问题本来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假设。再说,即便几种假设是冲突的,谁又会去比较几篇不同文章的结果呢? 费博士:现在有了“中国期刊网”,这种小聪明瞒不过大众。 贺博士:这是一个数量为王的时代,发表就是硬道理。你这样清高,未必就有更好的结果。毕竟,拿到手的才是好的。 费博士:如果成不了一流,我也不愿意做二流。 五 费博士:你最近在做什么研究? 贺博士:刚完成一个国家级课题,将主要成果报送上面了,据说很受重视。你呢? 费博士:刚写完一篇英文文章,将草稿给导师看了,战战兢兢地等下一次讨论。 贺博士:在中国做研究,一定要制造影响。在杂志上发表能有什么影响呢?而如果领导批示了,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政策。 费博士:你说的是政策研究和应用,这个当然很重要,但是也需要理论研究做基础吧? 贺博士:你错了。你看那些能够直达天听的人,哪里需要写什么数学模型? 费博士:没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做基础,政策研究就可能出错啊。 贺博士:邓小平不是研究经济学理论的,但是他制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学家能够提出来的吗? 费博士:他作为国家领导人,领导了经济建设,固然有世界级的影响。但恐怕没对经济学理论产生影响吧? 贺博士:中国有最多的人口,有最多的经济学读者。谁能影响中国人,谁就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难道不是吗? 费博士:当然不是。对中国经济有贡献,不等于对经济学研究有贡献。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几乎没人知道咱们学校的名字,也没听说过咱们的教授,谈何影响? 贺博士:那是因为他们没来过中国。 六 贺博士: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费博士:在研究国有企业。 贺博士:得到什么结论? 费博士:国企像政府,经济效率较低,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贺博士:国企挺好的啊。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也不大。民营企业多不稳定啊。 费博士: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讲,国企是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当然,你自己在国企,是既得利益者了。 贺博士:谁不想找一个稳定、收入高的工作?我为自己的单位辩护有错吗? 费博士:没错。但如果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都像你这么想,谁来改进社会的福利呢? 贺博士:我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辛辛苦苦上大学,就是希望我找一份好工作。什么社会福利、理想,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费博士:但总要有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承担啊。 贺博士:谁愿意承担谁去承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想过快乐的生活。你要是有一个亲戚,不想让他进国企吗? 费博士:想,因为国企确实好。但与我主张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不矛盾啊。 贺博士:那你不也是既得利益者吗? 费博士: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暂时没法解释。我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但我希望能逐步改善现实。 七 贺博士:你回国后,我们对你期望很高,但是怎么不见你发表新的论文? 费博士:因为我还沉浸在思考之中,我还没有想清楚我在美国思考的一些问题。 贺博士:你会出现暂时的“休克”吗? 费博士:也许会的。我的导师当年出现了这种情况,你懂的。当然,我的原因和他的不同。我在寻求突破。 贺博士:你会超越原先的自己吗? 费博士:难说。你说一个人堕落容易还是超越容易? 贺博士:对于一个处于转折点的人来说,当超越难以实现时,堕落的成本会更低。 费博士:是的。在我这个年龄和资历上,优秀和卓越的分水岭已经横亘在眼前。 贺博士:看来你很压抑。你总是对生活不满意。 费博士:我的不满意不是你能理解的。 贺博士:但是我看到了你不满意,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没有成功超越,你的不满意将招致更高的成本。我想你清楚这点。 费博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贺博士:杯具! 八 贺博士:国内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主要是看社会影响,国外是怎么做的? 费博士:国外主要是同行评价,关键是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贺博士:看发表的篇数吗? 费博士:篇数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论文的品质,或者说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篇数。 贺博士:但是看上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发表的顶级论文也不是最多的一类啊? 费博士:对,这里说的品质或者影响力主要是指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据说,经济学诺奖得主的论文被引次数平均是3000次。 贺博士:你这套标准恐怕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一些学者经常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好像没人看重引用率。他们的标准自我介绍是,“在《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少篇”。 费博士:因为中国还没有规范的、易查的引用报告,但其实Google scholar可以这样做了,而且非常方便。 贺博士:你是说Google网页搜索引擎吗? 费博士:当然不是,是 http://scholar.google.com ,引用源是正规学术刊物。你可以查查国内经济学者的文章引用率,挺有意思的。呵呵。 贺博士:还有一个问题,我听一个在国外做过访问学者的青年人说,国外好的文章都是合作的,因此他的文章也基本上是合作的,这是潮流。是这样吗? 费博士:呵呵,这种人也就误导你们这些没真正出国的。合作文章的确是主流,但是最重要的文章或者博士论文的主要部分,最好是独立撰写。而且即便是合作,也要跟不同的人合作,否则别人难以判断你个人的贡献。 贺博士:但是,据我所知,像Shleifer、Acemoglu这些大牌经济学家都是合作写文章出名啊。 费博士:你错了。看看他们的简历就知道,Shleifer在刚出道时,在RAND、JF和JPE上的论文都是独立作者,而Acemoglu毕业后在EJ、QJE和RES上的论文也都是独立作者。 贺博士:我想你是对的,因为我碰到几个北美博士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Job Market Paper是独立作者,甚至不希望跟导师合作,因为那会被看作是导师的助研。 费博士:是啊。你说,为啥很多好的东西一到国内就变味了呢?
971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术界和医学界更适合口碑“营销”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4-16 11:56
  在科学网上喜欢自吹自擂的科学家不少,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科学网上写博客的人都在自吹自擂。俺们勉强也能算入其中之一。   人们对于自我吹嘘都是有防范能力的,象韩寒这般自我吹嘘还能引来无数无脑粉丝的情况在科学界的比例很少,大家基本的质疑精神都有,当自我吹嘘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脑中会立刻有警惕的信号升起。   但是,如果用第三者的口吻去吹嘘,就比较隐蔽,我接到过多家期刊的来信来电,说要为我个人宣传,“陈老师您的工作特别出色,应该在《XXX》杂志上登载一下。”云云。   当然,然后就是要钱的具体数额,从五千到几万不等。俺们也不笨呀,就会立刻警惕起来,说,如果觉得我的工作好,你们就宣传吧,我不好主动向你们谈及自己的工作,所以,就不直接接触了吧。   还是会经常看到这类刊物上的科学家写真之类的栏目,看着科学家们灿烂的笑容,俺们觉得很不是滋味,虽然猜测里面肯定有一些是期刊给的免费宣传,比如院士啥啥的;可是必然有一些教授是主动上赶着上去的。   学术其实更需要的是口碑“营销”,如果我们还愿意把宣传、宣扬或宣示当作“营销”的话。和医院一样,做广告绝对是商业行为,而最不应该商业化的一个是医院,一个就是教育和学术界。   那么,酒香如何外溢呢?如陆家羲这般的成果通过论文发表得到了国际组合学界的认可,可是却在国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学术地位,是否和缺乏“营销”有关系呢?今天还会出现有了陆家羲却没有机会为学界尊重的事情吗?   还是有可能有的。所以,陈景润被徐迟“营销”了一把,终成中国学界偶像,至今依然在孩子们心目中有极大的影响。   我个人相信,当年的徐迟是没有主动营销意识的,只是碰到了一个合适的科学家,又处在一个合适的“科学的春天”,就两项配合,相得益彰了。   但是,长期看,学术成果还是不宜进行类似"报告文学"式的营销,而继续养在深闺,让识货的人知道,就够了。   我们在学术界呆着,究竟是干啥的呢?对此我依然采取很古老绝不一时俱进的看法,那就是:在同行间展示自己的智力,并为同行超群的智力成果喝彩,仅此而已。
个人分类: 事论|3580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界和医学界更适合口碑“传播”,不宜营销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4-15 09:33
每次看到医院的广告,我就恶心,医术高低应该是在患者间利用口碑进行传播的东西,可是,做了广告,自我吹嘘,就让人很不解了。 事实上,那些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营销的医院,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在北京,大家都知道积水潭的烧伤最有名,阜外的心血管最厉害,同仁的眼科全国知名,还有诸多医院也有自己擅长的专科,没有见过它们去电视上做广告,而做广告的多属一些民营医院,在资源上可能无法和这种公立医院相比,就只好去电视上频频露脸,吸引那些看电视且身患疾病的可怜患者。 ....
个人分类: 事论|357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性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2-4-10 02:43
蒋继平的一篇文章《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57022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显:无法比较。我们只能比较两篇相似的论文,或者同类产品。苹果和桔子,怎么个比法? 即便如此,不同背景的人看待这个问题多少会跟自己的领域有关。在学术界做基础研究的没有了论文,那就没有了一切。而对于工业界做应用研究的人,显然是很容易对关于SCI的种种计算方法都会嗤之以鼻。 对我这个很多年来一直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来说,已经很少发表论文了。按说应该强调产品更加重要才对。不过,我认为虽然可以找到种种没有发表论文的借口,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不能经常性地发表论文是很遗憾很丢人的事,因为发表论文太重要了。很多人时常抱怨现在的论文很少有值得花时间慢慢阅读的,可是,要是我们自己连论文都几乎没有发表,那些抱怨难道不是很尴尬的事吗? 发表同行评估的学术论文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学术评估或者晋升增加筹码,为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提供指导,更主要的是为了学术交流:一篇文章的内容可能让不同国家的好几代人一起获益。从离开学校起,我们都需要不断地从别人的论文中学习。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社会效益,政府支持的研究通常都是需要最后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而要求那些论文免费地提供给社会也越发是个趋势:本来就应该如此。 从节省资源的角度讲,发表论文的意义也是非常的明显。然而,由于技术保密(或者佯装保密)的需要,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它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专利的发表是个自然的妥协的产物,它即保护了原创者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同行之间的交流。 学者们都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成果发表出来,使得整个社会受益。正是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论文发表,更多的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凡的人也可能做出骄人的成绩。 当然,以论文发表为唯一标准是几乎没有人会赞成的,以论文灌水为己任的伪学者也必然会遭到同行的蔑视。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4818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也说科技人员的评价
热度 6 Synthon 2012-4-9 08:14
蒋继平老师从工业界研发人员的角度,提出论文和产品相比,产品更重要。陈学雷老师从学术界的角度表示不赞同。我却又有我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在公司做研发工作的,但是我在公司的分工是什么呢?是从事基础研究,为从事产品开发的同事提供知识积累和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用产品来衡量我的工作,我真的没有做出什么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水平不行。如果我真的去做产品,把自己放在产品开发的角色上,那么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产品。但是在一个团队里面,总是要有分工的,既然我的分工是提供知识,那我就做好自己的分工,同时多跟做产品开发的同事交流,保证自己的基础研究是有针对性的,不要“跑偏”,我想这就是我对公司最大的贡献。但是同时,由于公司技术的保密性,我也不能够发表。所以说,无论是用产品来衡量,还是用论文来衡量,对我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那么什么是公平的呢?很简单,也是我一直以来在这里说的,同行评议。把自己做过的工作拿出来,大家看一看,不管你做的事偏重基础,还是偏重应用,工作的水平,内行都是能看出来的。简单靠数数儿,不管是数论文,还是数产品,亦或是数专利或者其他东西,都是片面的,不是么?
53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过去的2011年学术界
热度 2 dreamcat 2012-4-8 10:19
过去的 2011 年我国学术界一点也不平静,有喜有忧,大有逐渐娱乐化的趋势。就个人旁观,列举几例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 1. 饶毅施一公落选院士事件 这事从七八月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学术界最大的谈资。除了对我国科研体系高调批评的他们俩,还包括一个非常非常低调的海归学者 - 韩家淮,三人都是国际一流学者,全部落选。这事从民间到官方各有说辞,但公认的一点是绝不是学术水平的原因。这件事及其持续发酵让整个院士体系“一地鸡毛”的状况暴露在大众之下,“院士”头衔不再那么光亮。 2. 屠呦呦和青蒿素 这件事更有戏剧性,一个几乎无人知道的名字,突然在短时间内“爆红”,其速度远比某某门快得多。原因一是她获得了中国人从来没有得到的一个重要国际大奖 - 拉斯克奖,另一个是获奖后引起的国内大辩论。特殊年代做出的贡献怎么算?是奖给“第一”还是奖给“贡献最大”?等等问题都在考验学术界的道德标准和科研人员的良心。不管怎样,屠呦呦在国际上还是为我国争光的。 3. 段振豪事件 挪用公款、包小三、私生子等等名词一直是某些政府官员的专利,突然间都集中到了一个知名教授身上,再加上“师生恋”,极具娱乐性。该事件的曝光过程更让人体验到网络和原配的威力。这事以段老锒铛入狱暂告结束,有不少人对段老的晚节不保扼腕惋惜。其实,想想克林顿,私生活不检点也就罢了,但挪用科研款项花到石榴裙下就不象话了。当然,该事情到此为止,秉承 XX 一贯政策,对段老及秘书开除,移交司法机关,至于其他应该履行监管和领导的人员,内部批评就罢了。看看当年交大的陈进,几千万科研经费造假事发后领导都没事,段振豪花钱还是挺节约的 … 4. 烟草院士 烟草研究专家谢建平当选工程院院士,引发了公共利益和集团利益谁在科学界更重要的思考。该事件的特点不是针对谢建平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科学良心问题。说起来论科研成果创收最多和杀人最多的其实都是诺贝尔,他的 TNT 炸药及相关产品应该是地球上产值最高的,并且至今还在屠杀人类。但诺贝尔奖明确规定只授给为人类健康和和平有贡献的人,所以从来没有人因为研究一个武器获奖。我国“最高”科学机构给杀人的烟草行业发“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实在是开了国际玩笑。 5. 2011 计划 北大百年时江泽民书记提出了“ 985 ”计划,给重点高校注入了大量经费,确确实实得改善了很多地方的科研环境。清华百年校庆了,胡主席提出了“ 2011 计划”。可能很多人对此不了解,通俗的解释是:原来国家给大学很多钱,大家自己管自己花,各扫门前雪,结果产生了大量的纸( paper ),没有对我国科学技术和重要产业发展起到多大多用,那现在国家投钱不是给你们自己花了,要你们联合起来,不同学校、研究院和企业等多家协同作战,能真正为我国创造一批一流的重大学术高地和产业提升起到显著作用。这是今后若干年内的巨大机会,如果实施的好,将对我国科技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这是给“大专家,大领导”的题目,一般研究人员就睁大眼睛看有没有机会喝粥就不错了。
3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JACS发了,人却不在了。。。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热度 74 redrum 2012-4-7 10:31
JACS发了,人却不在了。。。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早晨,像往常一想,打开google reader浏览最新送达的文献, 在浏览JACS的时候,一篇文章下面的一个名字令我的心为之一振: Tingbing Cao ? 是那位刚刚仙去的人民大学曹老师么? 当我点击进去,看到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看到通讯作者的邮箱:tcao@chem.ruc.edu.cn 我确知了这正是二十多天前跳楼身亡的人民大学曹廷炳老师! 呜呼,可惜曹老师已经看不到他的第一篇JACS的发布了, 这恐怕也是曹老师为学术界贡献的最后一篇文章。 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JACS. …… 曹老师的学术成果令人敬仰,他的科研做的可以说很成功, 可是,是什么让曹老师放下了科研,放下了孤儿寡母,撒手人寰呢?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赞成自杀,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是王道。 特别是,你不是一个人,你对父母妻儿有责任,你不只是为自己活着! 社会可能不在乎你,甚至你也可以不在乎自己, 但是你的父母在乎!你的妻子在乎!!你的孩子在乎!!! 死是很容易的,一了百了, 少一个人,地球依然在转动, 所不同的,是亲人心中抹不去的伤痛!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蝼蚁尚且偷生, 而人呢?伴随着思维的开化,同时也伴随着痛苦, 幸,抑或不幸? 好好活着!!!!!!
个人分类: 随心录|33056 次阅读|89 个评论
什么人敢在这里实名写帖子?
热度 7 duke01361 2012-4-5 12:26
什么人敢在这里实名写帖子? 我个人的意见是,研究生们最好不要用实名在这里说三道四,姑且不论说的对错,重要的是不管你说的对错,你都是在冒险! 除非,你是受到某些人的指使到这里来做“水军”或是“枪” 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还想在我国学术界混饭吃,那么你最好就退出用实名写帖子,记住“言多语失”,你难免惹人不高兴,如果是那样,你会“中枪”,为此付出代价 那么什么人可以在这里用实名写帖子? 我个人的意见是,要不你就已经根基牢固,已经到位,或者你已经宿命地退下去,去二线休息了!前者每人奈何你,后者没人和你较真! 还有,象我这样的人可以用“实名”写帖子 因为一是你可以去留都困难,困兽尤斗,无人敢付出如此的代价和你匹敌;二是,你明里暗里都有人肯为你赴汤蹈火。 如果你是这样,那么go ahead say what you want to say!
个人分类: My Ideas|291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大学学科评估的主要依据
热度 1 jiaguangjia 2012-4-5 08:13
俞吾金:只要不流于形式,学科评估仍然是必要的。就建立合理的学科评估体系来说,以下三点非常关键:第一,该学科基础是否扎实,主要研究方向是否把握住了,是否具有前沿意识;第二,该学科是否拥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领军人是否在学术界拥有权威性的(指学术研究上的)影响;第三,该学科是否发表了原创性的、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学术界拥有一定的影响。
27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易传》与占星学的关系——从《易传》对《易经》的思想拓展说
zhangqq 2012-3-28 15:22
论《易传》与占星学的关系 ——从《易传》对《易经》的思想拓展说起 《易经》原是占筮之书,占筮就是巫术。关于《易经》的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是西周初期。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没有提及《易》,可能孔子晚年对《易》才产生兴趣。上章说过,直到汉初,《易》仍不为经学,故不在焚书之列,有秦隶传世。《易》学自田何至杨何才立博士,为经学。 《易传》是现存对《易经》最早的系统解释,后人把它与《易经》合称为《周易》。《易传》中篇目形成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但全书为汉儒编订是学术界的基本定论。在汉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中,它与《易经》已经难分难解,尤其是作为哲学和思想,《易传》的影响实质上已经超过《易经》本身。 然而,《易经》与《易传》的世界,具有本质的不同。《易传》的形成过程,正是邹衍占星学——阴阳五行说思想大行其道之时。《左传》、《国语》中的一些《易》占解释,也涉及到与占星学关系。我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易传》在对《易经》思想的改造与拓展中,占星学观念所起的根本作用。正是在占星学的基础上,《易传》才把上古中国人作为卜筮工具的素朴理论,建构成一个集宇宙论、本体论一体的宏大哲学体系。 第一节 从吉凶之“象”到天文之“象” 《易经》的爻、卦就是“象”。爻象只有阴阳。卦象很丰富,经卦(又叫单卦、三爻卦)有8个,别卦(又叫重卦、六爻卦)有64个。虽然爻有阴阳,卦有卦名,但象不是文字,象的意义不是文字所能完全涵盖的。象也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形象,而是一种符号性的象征,其实更应该写作“相”。这个象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意象”。 八卦是一个符号象征系统。这个系统运用阴、阳两个本源性的元素,构成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八个基本物质形态,建构了一种素朴的宇宙结构。这个结构与古代希腊的宇宙论(水、火、气、土),以及古代印度的宇宙论(即“四大”:地、水、风、火,)有某种相似,但又具有根本区别。因为它们不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而是八种事物形态。而且,宇宙也不是由这八种事物推演或演变出来的。整个《易经》没有表述任何宇宙生成的思想理论。这是易象的第一个特质。 《易经》用八卦两两相交构成的六十四重卦象,用象与象之间的关联,来含蕴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宇宙运动、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规律,并预兆未来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例如:天地交合为“泰”,即安泰大吉。风在天上为“小畜”,天上有山为“大畜”,“畜”即蓄积之意。火在水上为“未济”,而水在火上为“既济”。山在泽上为“损”。火上有风为“家人”,即温暖之意。天上有雷为“大壮”。火在地上是“晋”,即日出光明之意。火入地下是“明夷”,即日落黑暗之意。可以说《易经》涉及到天文、地理、社会、政治和哲理,实际上在当时是一种实用的百科全书。西方的平面几何学、解析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也是一种形,但都遵循一些定理,是一种数量关系之中的形相。而《易经》的象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具体可感的、变化万千的世界,具有直观的性质,是能为我们直接欣赏和体味的意象,涵义远比数学中的图像丰富。因此,《易经》卦象和爻象的世界,不同于西方科学的、数学的图形世界。但是,这个象的意义最终是指向吉凶,具有实用的价值,没有形而上学的意味。这是易象的第二个特质。 象与象之间关系形成的意义,实质上就是象与辞(不专指卦爻辞)的关系。《易经》中象与辞的关系是一个谜。现存《易经》象与象、象与辞之间关系呈现出广阔的意域,虽然在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具有一种独特的关联形态,使得象与象之间具有极为丰富的义涵和恰当的张力,但很多卦、爻象与辞之间,仍然没有明确的意义链接。按说,卦爻辞是解释卦象和爻象的,例如《震》卦,卦辞为:“震来虩虩,震惊百里。”爻辞从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六皆言“震”。但是,《乾》卦的卦爻辞中却无一句言“天”,《巽》卦的卦爻辞无一句言“风”,《离》卦的卦爻辞无一句言“火”,《艮》卦的卦爻辞无一句言“山”,《兑》卦的卦爻辞无一句言“泽”。《坤》卦与《坎》卦只说到与“地”和“水”相关的事物。 这表明,要探讨象与象之间的确定意义、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的必然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归根到底《易经》是卜筮之书,不是一个演算公式。它对于宇宙万物各种事件的解释和预测,根本依据是天意和命运,带有偶然的特点。虽然有时候它能干预某件事情的发生、发展,但它不可能把握所有事物的发生、发展。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是不可能有必然联系的。这是易象的第三个特质。 正是由于《易经》的象与辞之间的“不对位”特征,对于《易经》的解说也呈现出很多的可能性。从《左传》、《国语》中的很多记载看出,春秋以来关于《易经》的解释就是五花八门。 这就给《易传》的理论建构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易传》关于象的理论,虽然同样是对爻象和卦象的解释,却具有根本不同的意义。首先,《易传》阐发了易象的来源: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蹈之以尽神。(《系辞》上)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上) 象是圣人所作。“子曰”没有根据,主要是强调这个说法的法典意义。圣人即后来所谓伏羲、文王等,这些说法的根据只能是传说。然而,圣人是根据什么来创作象的呢?《易传》也有说法: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系辞》上)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系辞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系辞》上)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系辞》下) 与只是根据传说来虚构卦象的作者不同,对于卦象创制的依据,也即整个《易经》的合法性,这里说得非常明确,即:“天垂象”,“圣人象之”。这个“象”实则是“天文”,圣人由此“天象”而创制了“易象”。这基本上是占星学思想的沿用。其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与司马迁概括占星学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在文字上也几乎一样。后人基本上把这个观点作为《易经》合法性的惟一论证。《汉书·五行志》开篇云:“《易》曰:‘天垂象,见凶吉,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而生,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这些话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易传》由此还建立了宇宙发生学理论: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上)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 一般把“两仪”解释为阴阳,“太极”生阴阳,混沌始开,天地自判,万物衍生。“四象”或解释为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或者直接解释为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个宇宙于是运行,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卦·彖》)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卦·彖》) 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道”就是规律。《易经》中的象虽然含义丰富,但最终意义是指向人间的吉凶祸福,既没有宇宙论,也没有形而上学的思想。而《易传》阐发中的象,则是圣人依据天象创制的。从这个象,我们上以知天文,下以察地理,中以观人事。我们可知宇宙的起源,万物的产生,并可以掌握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因此,《易传》所阐发的象的世界,所呈现的形象和意义是无穷尽的。 很显然,这些思想基本上是汉儒的信念,实质上是邹衍学派占星学的观念。 第二节 从巫术之数到天地之数 《易经》中的象涉及到与数的关系。《易经》以每卦三爻,每爻阴阳不同,分别组合,便构成最基本的八卦,再八卦两两相重,分别组合,便得六十四卦。单独的爻象不能构成卦象,无法表现出宇宙和世界万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爻象要完整表现出这种关系,必需要数。这种结构,突出了一种数的思想。古人早就发现这一点。《左传》僖公十五年曰:“龟,象也;筮,数也。”韩康伯《说卦》注云:“蓍,数也。”“蓍极数以定象,卦备象以尽数。”与龟占不同,筮法起源于数,来源于上古人们对于数变的一种崇拜。 首先是奇、偶的观念。朱伯崐先生认为,阴阳两爻就是奇、偶两画,可能最初卜筮用蓍草时,完整的一根为奇,断开为偶。奇、偶的互换、倒置、错置,构成不同的卦象。这是整个《易经》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运用的实质上是2进制的数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八卦两两相重构成六十四卦,更是2进制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体现。这种数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电脑使用的2进制基本上是一样的方法。 其次是对“三”的崇尚。每卦由三爻构成,其包含的思想是以三为多、为极。这种观念从古至今,对后人影响至深。《老子》的“三生万物”、孔子的“举一反三”、传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国家政体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直至当下人们所说的“事不过三”等等,都是这个观念的延续。 如果追寻《易经》卦爻的来源,它们与数的关系更大。现代考古发现,六个数排列的筮数卦画形式早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在商代卜甲、卜骨中数量也不少。因此,今存阴阳两爻,可以确定是由筮法中的筮数演变而来,它的原始形式和意义就是数。楼宇烈先生还进一步认为: 爻象“- -”是由“六”这个数目字演变而来,它的原始意义就是筮数六,以后成为一切偶数的代表,因而它的名称叫“六”,是“用六”。”……爻象“—”是由数目字“一”演变而来的,它的原始意义是筮数一,以后则成为筮数中一切奇数的代表,这是无可怀疑的。 虽然从现有考古材料中,还没有发现仅用一、六两个数字的卦画。但现存易卦爻象的确是由一、六两个数字演变而来,而且其原始含义是一、六也是无可怀疑的。“现存易卦卦有六爻肯定与原始筮数卦画只取六个数(也就是进行六次筮占)有关,是从那里延续而来的。” 如果说,《易经》中的象蕴涵着直观的物象及其意义,数则为这个世界建构了某种秩序。这些数与数学、几何中的数,意义不尽相同。因为,数学、几何中的数具有铁的逻辑和规律。但是,与直观、丰富的象的世界比较起来,《易经》中的数仍然具有最大确定性的因素。它所指向的意义,不是随意、混乱的,而是相对固定、明晰的。例如:“初”(一)表示起始,“上”(六)表示结束,并暗示新的开始,“二”与“五”表示在过程之中,而“五”是极为重要的位置,等等。因此,《易经》中的数虽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数学、几何中数的性质,还是与理性相关,是必须由理性来理解和把握的。《易经》中的数代表某种特定的秩序,具有一种抽象的性质;而象蕴含具体的形象,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它们集合一起,不仅构成一种抽象与具象的张力,也构成一种收敛与张扬、闭合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张力,形成一种特殊的思想和知识,表达了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独到思考和认识。这是《易经》的思维特色,也是中国式思维的一种特色。 另一方面,现代人类学发现,在原始宗教和巫术中很多都有对于数的崇拜。《易经》用蓍草卜筮,进行吉凶祸福的预测,根据和依靠的就是数。因此,数在这里自然具有神秘性,具有原始崇拜的意味,这是作为一般巫术的根本特征。 但是,《易传》中阐发的数的思想,与此有根本的区别: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系辞》上)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系辞》上) 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系辞》上)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系辞》下) 所谓“天地之数”,也是一种本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辞》上)数在这里属于一种宇宙论、本体论甚至伦理学。把天、地、人谓之“三才”,把日、月、星谓之“三光”,来自占星学的说法。《易传》以此来解释三爻、六爻成挂的根据:“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而“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的说法,就是占星学理论的简单移植,连文字也相差无几。 除《易传》外,汉代易学注重天象和术数,这个根本特征被后人称为象数《易》学。从现存汉代的孟喜、京房、费直等人的《易》学,可以看出整个汉代《易》学没有走出象数《易》学的樊篱,实质上是没有走出占星学的基本观念。 第三节 从阴阳变易到“立天之道” 《易经》中的象与阴阳变易的观念密不可分。 阴阳是《易经》中两个含义相对的基本符号。作为卜筮之书,《易经》把某些事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吉凶悔吝告诉卜筮的人。《易经》就是运用阴阳两个基本符号,衍变为八卦、六十四卦,从阴阳三百八十四爻的相互衍变中,试图反映宇宙、社会、人生的发展变化,以成吉凶悔吝的判断和预言。当然,这些吉凶悔吝都是在变动中发生的,属于事物的发展过程。这种判断和预言就已经展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可能的结果。 因此,《易经》中的阴阳两爻就不仅仅是奇偶两数,作为两个符号,它们表征了两类不同的事物、性质、现象等等。例如,“阴”本是背向阳光的意思,本身就有昧、隐的含义,表现女性和雌类动物,以及静止、柔弱、滞塞、寒冷、闭合、退守、接纳性等等,“阳”本是朝向阳光的意思,本身就有光明、显现的含义,表现男性和雄性动物,以及运动,刚勇、通顺、温暖、开放、进攻、主动性,等等。《诗经·大雅·公刘》云:“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说明西周有阴阳概念。阴阳观念后来演变成中国思想的基本元素。 《易经》的所谓“易”,即变易、不易、简易之义。变易即是阴阳流转,变化无穷。不易是说宇宙间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是不变的。简易就是删繁就简,抓住要领。《易经》把宇宙和人类社会中所有的运动变化,都归结为阴阳两大势力的对立转化,它们之间相推相济、相生相克、相胜相减,这种运动此消彼长,永恒存在。《易经》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日新,生生不息的。任何变化,都在渐变之中孕育着剧变(例如《革》卦)。任何事物,只要达到顶点、极端就会走向反面(例如《乾》卦上九爻辞:“亢龙有悔”)。而且,宇宙间的发展变化是周而复始,没有止境的(例如《乾》卦辞:“元亨利贞”,义含一元复始,贞下起元)。这里运用的是整体思维的方法。 因此,《易经》的全部卦爻象,不仅描述了自然世界及其关系,描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包括君臣、夫妻、父子等关系,还描绘了各色人等在世界中之地位,状态及行动规律、趋向,揭示出各种事件的相互联系,例如战争、外交、婚丧嫁娶,并能预示吉凶、祸福等。《易经》的思想表明,任何个体的事物和人,只能在一个运动着的环境和背景中来被理解和领悟,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意义,主导它们发展的趋势,影响它们的结果。在变与不变、通与变、时与中的过程中,象与象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胜相减,能尽意的创构。 但是,全部《易经》所指向的目的,是阴阳和谐,万事大吉。 《易传》则对阴阳的内涵进行了巨大的拓展。首先,《易传》把阴阳与天地、道、德、仁、义、性、命等结合起来,建构了一种形而上学: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同神明之德。(《系辞》下) 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 夫易,广矣大矣,……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辞》上) 根据《易传》的理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阴阳交错、流转变化,就是“道”的体现。天之道与阴阳相关,地之道与刚柔相关,人之道与仁义相关。阴阳之义与日月一样,万古朗照。因此,《易经》的变化原理体现了“至德”。《易传》的这些思想,打通了天、地、人与仁、义、德之间的通道,从道、理到性、命,都囊括在它的形而上学之中。而占星学的根本思想,就是把天象与人间的秩序合而为一,证明人间的社会结构与列宿的结构是统一的,天理(天体运行规律)就是性命和人情,“天人”因此“合一”。可见,《易传》关于阴阳与道、德、仁、义、性、命之说,都是邹衍学派占星学思想的深刻体现。 其次,《易传》把阴阳变化与“明堂月令”之说联系起来: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挈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说卦》) 八卦与八方、四季构成一个体系,这个图式在《月令》中得到详尽的描述。冯友兰先生说这是一个世界图式。 “月令明堂”之学是汉代的显学,占星学——阴阳五行说则是这个理论的骨架和精髓。 第三,《易传》中的阴阳互感思想,与《易经》的阴阳思想也有质的不同。因为,它渗透了占星学的思想: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说卦》)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上) 因此,《易传》把《咸》卦之“咸”解释为“感”,并曰: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 天地人互感,道为阴阳动静,这是邹衍学派占星学——阴阳五行说的基本特征。《易传》认为,64卦、384爻是象,阴阳交感互动是内在动力,它们使世界生成,并使世界运动。象在这里不是孤立的,一个象往往表示出与之相关联的一类物象的整体,而象与象之间的联系即是运动。在《易传》中,阴阳变易的义涵和功能,从卜筮预测被解释、建构成一种形而上学,一种包含天道性命、仁义道德的形而上学。 这个形而上学的内在指向是社会政治和伦理,与邹衍学派的占星学形成合流。 第四节 流动的时空:从生活世界到历史哲学 《易经》的阴阳变易也与象的时空结构相关。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由六爻构成。每一爻在空间上的不同位置,实际代表它们在时间上的不同阶段。例如,乾卦的初九爻,表明一个事件的开始,上九爻,表明事件的结果,并指向下一次发展的趋向。六爻的六个位置,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发展时间段。由此可见,《易经》的每一卦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形,不是简单指明一个意义,而是一个时空运行的图式。 因此,卦象中每一爻的“位”,就是一个特定的“时”,代表一个事件过程的不同时间阶段,有吉凶不同的含义。按照《易经》的原理,每一爻如果与它所处的位置非常恰当,叫“中”或“正”,就会“吉”或“大吉大利”。每一爻的位置与数有关:初、二、三、四、五、上。因此,“中”和“正”也与数有关系。 象与数一体,实际就是时与空交错。它表明,《易经》中作为空间象征的“位”与时间概念的“时”是不可分的。“时”也即“变”。空间的“位”不仅是在“时”中形成的,是这个时间过程中短暂的“立脚”场所,而且“位”(六位)还随着“时”的创进而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易经》中所有的象都不是平行并列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层次、有等级的,通过有机变化达到完形。就是说,《易经》中的空间是在时间中变化、生成的,时与空是不可分离的。“爻者,言乎变者也。”(《系辞》上)“变”在《易经》的体系中,既是时间的因素,又是空间的因素。 因此,如前所说,《易经》中的数,不同于今天数学中的数。数学中的数是一种最抽象的形式或符号,本身与世界万物的任何质料是分离的,独立于一切物质形态之外。因此,它最多具有空间性(例如几何),而不具有时间性。它常常是作为其他科学,例如物理学、化学、力学等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被运用。数学科学本身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纯形式的游戏(例如复数展示的关系与现实世界是无关的)。《易经》中的数与象在根本上互为一体,难分难解。数即象,象即数。象与数本身之中就含有运动和变化,以虚运实,无方无体,展示了一个时空一体的观念。这样,《易经》中的空间永远是流动不拘、具体可感的,而不是抽象的、数学的或几何学的。时间在这里不仅与空间,还与特定的事件相关,因而与季节、特定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 不过,《易经》归根到底是卜筮之书,主要功能是预告人的吉凶悔吝,“时中”则为大吉大利。所以,《易经》的时空一般只是描述一个具体事件的发展过程,这个时空最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空。 《易传》则把这种时空拓展到整个宇宙,而这个宇宙实质上就是占星学——阴阳五行说的宇宙: 六爻之动三极之象也。(《系辞》上)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系辞》下)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系辞》下) “三极”即天、地、人三才。爻所有变动,就是一种宇宙运动。这样,对于象征天、地的《乾》、《坤》两卦,《易传》作了特殊的发挥,解释为六十四卦之最。不仅文字最多,专有《文言》全面阐释,而且最为系统,集中表述了《易传》的宇宙观: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卦·彖》)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卦·彖》)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乾卦·文言》)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坤卦·文言》) 在这个阴阳五行、日月列宿周转流动的宇宙里,一切都变动不居、生生不息。世界万物运动的根据在于“变”,“变”是绝对的、永恒的。在变化中,天、地、人以及君、臣、百姓各得其位,因而也各得其所:“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因此,这也是一个汉儒理想的太平盛世:“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宗白华先生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空间与生命打通”。其实,时间和生命的意义对于古代中国先民来说,就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时成岁”是中国古人生活中最普通、也是感受最深刻、最丰富、最有意义的时间。体现在“四时成岁”所展开的大千世界中,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也得以展开。因此,他把《易传》描述的这种时空称为“具体的全景”(concrete whole),这个时空因此不仅被法典化,而且被意义化、表情化,达到了一种意蕴的境界。 而且,流变的时间不仅与空间一体,还是具体生命活动的节奏,宇宙生命与个人生命融为一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 与时空一体的具体的人生、生命,因此具有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意味。 当然,占星学的目的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因此,《易传》又把宇宙、天地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合而为一: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卦·彖》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成,贵贱位矣。(《系辞》上)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卦·彖》)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系辞》上)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乾卦·文言》) “天文”即是天象,“人文”即是文化、政治。这景象之中包含有宇宙、世界的秩序,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安宁,还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程。《易传》这里所展现的时空,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历史,而不是脱离人类历史生活、与人类无关的宇宙时空。《易传》这里所阐发的“变”,则是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和规律,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历史理性的特征。 因此,圣人正是根据观天象、察天文来治理人间社会: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闔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上)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乎蓍龟。(《系辞》上) 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剥卦·彖》) 在《易经》中,掌握卜筮的人只是一个巫史,其职责只能对于某个事件进行预测,以告诫、警示人君。《易传》则把掌握卜筮之人奉为察知天道和人道的圣贤,他的职责和使命是治国安邦、济世救民。《易传》在这里阐释的实质上是一种历史哲学,是正统的汉代意识形态。而这正是邹衍学派占星学思想的现实指向和终极意义。 第五节 小结 概而言之,《易经》是卜筮之书,相信有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左右和启示人的命运,认为世界万物与人事之间具有某种契合。它又认为通过人的努力,人的遭遇、命运可以转化。因此,它预告人的吉凶悔吝,对人有劝诫、引导、警告之意,但终究是一种巫术理论。《易传》则是一种形而上学。这个形而上学的骨架,是邹衍学派占星学——阴阳五行说,其意指几乎遍及当时人们所想像到的宇宙万象和大千世界的一切方面。 从历史的、政治的意义说,《易传》属于汉代的意识形态,与五经的其他文本一起构成汉帝国的统治意识。从哲学的角度说,《易传》是一个试图解释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无所不包的理论模型。这个理论模型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蓝本。 而无论是作为意识形态还是哲学理论,邹衍学派的占星学思想不仅是其构成要素,还是其灵魂和核心。 《易传》所建构的这种形而上学,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儒、道、释)、艺术(文学、绘画、书法、雕刻、舞蹈、音乐等)、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体育(围棋、武术等)、宗教(道教)、军事(兵法)等,几乎渗透在中国思想的一切方面。阴阳变易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密码。 当然,《易传》的思想非常驳杂,其中吸取了大量的先秦儒家思想,因此一直被奉为儒家经典。还杂取了先秦道家等思想。这些方面的问题学界讨论甚多,见仁见智。限于篇幅和学养,本文只涉及《易传》与邹衍学派占星学相关的思想,对于《易传》的其他思想就存而不论了。 因为《易经》的基本素材属于西周初期或前期,卦爻辞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其下限没有晚于西周初期。顾颉刚的《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载《古史辨》第三册)一文,对卦爻辞中的历史人物作了清楚的考订,其结论基本可靠。李镜池也认为《易经》成书于西周晚期。(李镜池:《周易探源》第3页。中华书局1978年)朱伯崐先生说:“关于《周易》的编纂,近人认为出于当时的史官之手,《周易》是经过多次整理而成的。史官在古代兼管占卜之事,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从事占筮的人,有周史、史墨、史鱼、史赵、史苏、蔡墨等,他们都是周王朝和诸侯国的史官。《周易》这部典籍的编纂,出于西周史官之手,也是可信的。”(《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0页)但也有不同看法,例如侯外庐等人认为:“《易经》一书,不论卦、爻、辞、传,都是战国以来的作品,不足据以论西周。”(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6页) 朱伯崐先生曾提到邹衍对于《周易》的影响,但只限于阴阳五行学说。(见《易学哲学史》上册,第34页。)王博先生提到“易象”可能与占星术相关,但没有梳理中国上古天文学与占星学的关系,也没有展开系统论述。(见王博:《易象的空间——以易传为中心》,《哲学门》第十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后来人们常把“易象”解读为“意象”,这首先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之说。唐以后意象之说用于诗学。诗僧皎然《诗式》云:“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义。”司空图《诗品》云:“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恽南田《题洁庵图》云:“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指唐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宗白华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精妙的意境理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参见宗白华:《美学散步》第59-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但这里的“意象”已经不完全是“易象”了。 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自序》,中华书局1984年。 朱伯崐认为,古代解《易》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种说法: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取象说和取义说还取其中二至五爻的卦象,后来被称为互体说。(《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9-25页。) 宗白华先生描述象的这种状况说:“象为圜,执其环中以应无穷。”(《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620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张祥龙先生说:“卦爻易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是深层多维的,有数、形、位、时等多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上都是可以合理推演的;而且各个维度之间也是可变换沟通的。这样就造就一种比‘镜屋’还更巧妙的相互投映的‘全息’效应,或现象学中讲的境域构成的效应,具有很强的构象和诠释的能力,比西方古代和现代的公理化系统从本质上要更聪灵。”“总而言之,象与辞的主要联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凭借象与辞的动态的、境域式的变通来建立或‘构成’的。……这种‘变通’是象辞互向或双向的,而且象的变通是打通象辞联系、揭示《周易》的哲理含义的更有效方式。不这样,《易》的深刻的哲理意义反倒出不来。换言之,《周易》中象与辞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双向变通中成了‘解释学的距离’,要求和激发着一种注重语境和变易成象成文的思路。”(张祥龙:《象、数与文字——周易·经、毕达哥拉斯学派及莱布尼兹对中西哲理思维方式的影响》,《哲学门》第三卷,第一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参见朱伯崐:《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1页。张祥龙先生对于《易经》2进制的思维特征与莱布尼兹关于2进制数学的构想的优劣得失作过深入讨论,详见《象、数与文字——周易·经、毕达哥拉斯学派及莱布尼兹对中西哲理思维方式的影响》。笛卡尔也曾有建立“普遍数学”的理想,他认为事物的可理解性归结于秩序和度量,无秩序不可理解,无度量理解不可以精确。“普遍数学”就是关于一种事物的秩序和度量的一般方法。也就是通过“普遍数学”来认识事物,这是人类固有的禀性。详见钱捷:《笛卡尔“普遍数学”的方法论意义》,《哲学门》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见朱伯崐:《易学哲学史》上册,第11页。 见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温故知新》第101-118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他甚至认为,“以‘- -’‘—’作为阴阳性质的代表符号,是在《周易》发展到相当成熟阶段才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意义,可能是《系辞传》出现以后的事了。”(同前) 参见朱伯崐:《周易与现代社会》。载《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张岱年先生九十寿庆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祥龙先生说:“此所谓‘变—通’,所谓‘时—中’或‘中—庸’。能深刻地感受形势、情境中的‘时’,能通过这种境域体验领会万事万物的时机,尤其是朝向未来的时机,是真正的‘得道’,是最高的智慧。”(《象、数与文字——周易·经、毕达哥拉斯学派及莱布尼兹对中西哲理思维方式的影响》。)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第526页。 王博先生认为,这里八卦与五行的对应是:木-巽,火-离,土-坤,金-乾,水-坎。(王博:《易象的空间——以易传为中心》,《哲学门》第十六辑)《史记·律书》所述八风音律与月份对应,就是用八卦的模式说明律历,即关于历法和相应的气候物候状况,也是描述太阳周年视运动和一年里各个月份的名称、气候物候特点。《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就用九宫八卦盘安排了一年365天的历盘。1977年安徽阜阳夏侯灶墓出土一个“太乙九宫占盘”,与《灵枢》中的《九宫八风图》基本相同,因而证实古代用八卦九宫历盘是当时的一种历书。(见卢央:《易学与天文学》第33页,中国书店2003年) 朱伯崐先生大致概括了属于《易传》中阴阳范畴的事物:“天地,日月,寒暑,昼夜,山泽,火水,男女,父子,君民,君子小人等;涉及的性能有:刚柔,乾顺,圆方,奇偶,动静,明幽,进退,盈虚,长消,辟闔,屈伸,生死,治乱,安危,存亡,尊卑,贵贱,仁智等。总之,光明,主动,刚健,积极,前进者属于阳,阴暗,受动,柔顺,消极,后退者属于阴。”(朱伯崐:《周易与现代社会》)有人甚至认为:“我们可以在基因代码和亚基本粒子的理论中识别出‘阴’、‘阳’元素或者过程。相似的,我们也没有理由断言价值、情感和意图等就一定不能用‘阴’、‘阳’的语言来描述。这样说来,‘阴’、‘阳’可以被视为创生了关系和变化中的中性和变异性因子。”(成中英:《易经哲学中的“易”与“气”》,《哲学门》第十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611页。宗白华先生还认为,《易传》阐发的数“以构成中正中和之境为鹄的”,具有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乃生命进退流动之意义之象征”。(同前,第597页。) 蒙培元先生说:“《易传》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这里说的‘天’,具有超越义,但并不是实体,它无非是宇宙自然界的全称,是一种哲学概括。所谓‘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第12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活着:八位老人守山30年造林13.6万亩
miran 2012-3-21 18:00
[转载]活着:八位老人守山30年造林13.6万亩
几个纯朴老人辛辛苦苦种得13.6万亩树林,政府与国家怎么好意思无偿接受?更多人为他们的处境心酸,为他们的付出多少感觉有点不值。但无论如何,他们比那些养尊处优、搜刮民膏的“公仆”和学术界混吃混喝的“专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大。特向他们致敬,希望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并被世人尊重和认可。。。。。。 《活着》:“陆良八老”列传 《活着》:“陆良八老”列传 《活着》:“陆良八老”列传 《活着》:“陆良八老”列传 新闻_腾讯网 http://news.qq.com/a/20120315/001631.htm#p=1 8位老人守山造林30年 每天工资7毛钱 云南陆良有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三十余年来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他们这16只手在 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树林,最后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他们每人每天只领7毛钱的工资 。现在他们的心愿,只是希望能解决一下低保。 从陆良县城出发,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乱石,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然 而在距县城30公里处,道路两旁忽然出现满眼的郁郁葱葱,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 的7400余亩林地。其施造者,便是人称“陆良八老”的8位耄耋老人。 2012年2月22日,“陆良八老”的合影,从左至右:王小苗、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王 云方、王家云、王开和、王德映。时光追溯到1980年末,当时的大队民兵营长王小苗在带 领民兵上花木山训练打靶时,发现目光所及竟是满眼荒芜。他便下定决心上山开荒种树。 从挥起锄头凿开第一个树坑起,这八位汉子或许未曾想到,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 将始终与这座山、这片林为伴。 在荒山上种树,辛苦可想而知。三十年前,“陆良八老”还都是敦实的汉子。他们凭一身 蛮力和简陋的工具,硬生生凿石挖坑,一个星期就要报废一把钢锄头。雨季来临时,为了 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他们便冒雨栽种;冬季到来后,天寒地冻也得住在山中。 这是王小苗老人的脚,当年种树就住在山上,夜间气温低,脚底板就给冻成了“树根” 这段艰难的“培绿”之路前后历时4年。到了1984年年中,占地7400余亩的林场,已经具备 了雏形。为了纪念大家曾经的艰辛付出,8个人一致同意,将这片林场取名为“花木山林场 ”。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75岁的王长取回忆自己种树的时候说,他一般都是带着百把人一起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 ,毫不顾及什么刮风下雨,甚至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称得上意气风发。“那时候,我 就觉得自己很光荣,很有斗志。” 用11年种树,再花19年守山。将树苗种下去之后,“八老”就开始了漫长的守山岁月,个 中艰辛不亚于开垦种植。1983年的一次,王小苗在守山过程中三天水米未进,一屁股坐在 一棵树下睡了过去,差点儿没唤醒丢掉性命。 因种树经验丰富,八老在附近县乡声名远扬。从1980年到1991年,八老先后在陆良龙海乡 、马街镇、三岔河镇、河水乡,甚至邻近的师宗县都种下了林场,累计共13.6万亩。 上世纪90年代初,曲靖当地媒体为八老拍下了这幅照片。那个时候,他们已显出老态。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八兄弟每天的工资是0.73元。王家寿的老伴李光珠总说:“老 倌是苦了一辈子,苦了一身病回来。现在一无所有,有点不太值得。”王长取的境遇则更 令人心酸。他儿子因罪获刑。如今他和老伴儿都年过七旬,还不得不成日下田劳动,抚养 两个孙子。 不过幸运的是,虽身体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但八老如今全部健在,而且依然保持着亲密 的兄弟情谊。王小苗说,这三十年来,八个人从没有红过脸。 让我们记住这八位老人:王德映,78岁,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自从30年前选择上山 种树那时起,就基本上顾不得家里的小脚老伴了。而今,老人说他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遇 到感冒时一般都舍不得花钱买药,每次都靠自己上山采药“发发汗,扛过来”。 王小苗,72岁,“陆良八老”的领头人。1983年暑假,王小苗17岁的大儿子突然发烧,因 无钱医治去世。老伴儿一个人在医院附近挖了个坑,把孩子埋了。王小苗直到10天后,才 知道大儿子的死讯。 王云方,84岁,就在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肌梗塞差点要了他的命。每每坐在椅子上的 王云方,总会不时用手紧按着的小腹部位,并使劲弓起身体,踮起左脚,将左边的身体死 死顶在大腿上面。老人说,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总觉得小腹疼。 王家德,79岁,每天得下地干活养活不能动弹的老伴。他盼着80岁赶快到来,因为这样就 可以得到政府每年360元补贴。 王开和,身材高大,站在自己屋檐下,他说:“嘿嘿,房子快要倒了!” 王家云,现在耳背眼花,总是被老伴保小四斥责为“脑子差”。 王家寿,78岁,看起来已经十分消瘦了,一张满是褶皱的脸庞上遍布老年斑。因为罹患严 重气管炎,这几年来,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与人谈话时,几乎每隔几分钟,便会发出一 阵阵剧烈的咳嗽。 王长取,75岁,与王家寿是亲兄弟。自从30年前跟着哥哥一同上山种树开始,兄弟俩的全 部生活重心便落在种树上。自2006年开始,因为儿子犯法进了监狱,儿媳改嫁,在长达6年 的时间里,王长取以苍老之躯肩负起了2名小孙子上学读书的重任。 现在的王云方,什么活都干不动了,每天也只能到处走走。2010年“退休”时,政府给每 位老人发了2000元钱,到如今已经所剩无几。王云方说,希望政府能考虑一下他的实际情 况,每月给他几十块钱的生活费,“起码,自己吃药的钱就有了。” 推荐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败局:提振、猫腻、公子、剥削、官二代、昏庸、腐败 新疆摄影作品之二 : 图片集锦 《魅力新疆》摄影展入选作品之一 : 图片集锦 集体世袭的中国高层:藉助权力赚取财富 看不懂的农村 : 豫北老家农村见闻 电影鉴赏系列: 电影鉴赏 : 《危险方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之精神分析学 ; 电影鉴赏《卑鄙的我》:萝莉与大坏蛋奶爸的故事 ; 电影鉴赏 : 《巴黎野玫瑰 》; 电影鉴赏 :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 发条橙子 : 传说中的 中国 暴力亡命 “ 哥 ” 几则 ; 大败局:中国式尊严 【诗歌】人行天桥 本博客主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学术界的笑柄
热度 4 zjcui 2012-3-21 09:09
从在读本科生直接升任教授级研究员。既然一个本科生可以解决一个重要的数学难题,大概这个难题不太难吧。 记得DNA测序刚刚出来时,曾经有教授让家里的幼儿园小朋友来识别特殊的序列特征。经过训练后,小朋友确实可以做些成人做不出来的识别效果。 具有一定天分的超常学生,确实应该提供特殊的条件如经济条件,帮助其完成所探索的学术问题。但是完全没必要冠之以“教授”级别。既然已经成为正教授,那就不要再读研攻博了呗。反之,既然需要在其他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那就说明尚未达到正教授的水平。 有些人确实在有了一定权利后,脑袋发昏,不能做出最基本的正确判断。 而中国媒体现在追求的是吸引眼球,而不论这种眼球是愤怒的、谴责的、色情的、抑或是精神错乱的! China has become the laughingstock of the academic world! Ballistic elevation from a lowly undergraduate to a full professorship in no time, such things can only happen in a crazed world such as present-day China. It has been reported presently that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in a so-called 211 designated university has recently been promoted to a full-professorship, after solving a difficult math problem. Many people say that since such a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an undergraduate, the problem may not be that difficult! Such mind-blowing events remind me the occassion when DNA sequencing was only starting to run in full gears. At that time, some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sequence analysis reportedly used to train their kindergarten pupil sons or daughters to help to decigher special base sequences. It was said that indeed such infants did have special talents to recognize some of the DNA sequence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utstanding students must be encouraged to pursue their academic interests, even with substantial amount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But to immediately become a full professor? Are the full-professors so cheap in your university? If indeed the student can be a competent professor, then he or she must do a professorial job like publishing peer-reviewed papers at a regular rate, and give lectures to undergraduates, and supervise MPhil and PhD students. If the student still has to go through the BSc to MSc to PhD training process, then that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at particular student has not reached the high academic level of a full professor. A significantly large number of bureaucrats in China after achieving positions of whatever little power,their power-crazed poor mind starts to crumble, rendering them completely unable to make the most basic legical decisions. Power erodes the mind. Where else can you find such vivid examples than in present-day China? The Chinese media are not helping the situation either; on the contrary, the media rather power such sensationalizations. Even the main stream media sometimes pursue sensational news items as their ultimate goal. Sex, violence, intrigues. schemes, whatever that catches the eye-ball. No matter that such eye-balls may be angry, frantic, condemning, lewd or ever more crazed than before!.
个人分类: 新闻评述|1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是否需要人员下岗
热度 2 lsx4431131 2012-3-18 22:54
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水分含量越来越多,抄袭现象很严重,出现方舟子这样的打假英雄,对此我只能引用傅作义的强烈言辞,'丢城的不觉得耻辱,守土的倒成了英雄,这是个什么世代'这个时代出现英雄应该高兴,然却是我们学术界的一大耻辱,英雄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学术界许多科学工作者丢掉了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是一个不称职的科学工作者。 一个伦理道德丧失的工作者,是否还称职,有待商榷。据了解每年我国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可以十万计,在他们毕业时必须通过论文证明自己的科研水平,得到大众和国家的认可,这些里面有多少是真实水平,又有多少是水分呢?这就不得而知了。那么他们在科学工作中是否合格呢?市场上职员不合格可以下岗,可他们怎么办? 另外,我个人认为国家想缓解就业压力,就大开门径使许多高中生享受大学教育,是国家方针上的一次考虑不周。我承认这对国民素质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但另外一方面也展现大学教育的不足,七八十年代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现在是普及教育,水平上差距是可想而知,不仅仅一般性大学水平低下,连985和211类大学也在走下坡路。致使大学生毕业成了国家一大难题,这该归功于大学还是社会?现在硕士的大门也同样敞开,甚至博士的大门也是,那么他们毕业时会不会仍是国家一大难题呢?还有对于任何教育机构,输入的是学生输出的又是什么呢?是否具备毕业生的水平呢?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招收他们是对他们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我并不怀疑博导和硕导的能力,但他们的培养方式是否能培养合格的科学工作者让人质疑,如果他们不能,是否该停止他们的招生行为,如商场一样经营不善,吊销他的营业证呢?如果导师本人存在不符合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对他又该如何处理呢?让这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科学工作者下岗,合理吗? 我仅仅提出疑问,至于回答还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我第一篇博文,有些拙劣,希望同仁莫要见笑!
27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爱科研,就得赚足银子!
热度 8 caojian123 2012-3-16 16:23
现在的老师,动不动拿他们起步时的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你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课。那个艰难啊,那个辛酸啊,真是一把鼻子一把泪啊!让你听的肃然起敬,甚至潸然泪下,让你一下子有了即使饿死也要科研的凌云壮志,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苦尽甘来的! 后来,你会慢慢发现,原来这些都是神马啊!在过去那种大家都穷但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你还坚持搞科研,只说明了一点:你有眼光,知道将来前途无量。那时虽然苦,但不存在市场经济的风险。房子是单位分的,老婆工作是单位解决的,子女上学是学校照顾的,实验室的仪器是公用的。而且,那时尊师重教风气蔚然,搞科研自然是一种令人极度羡慕的职业。 可现在呢!呜呼!!!面对父母越来越年迈,物价越来越高涨,就业越来越困难,房价越来越不稳,你能淡定吗?君不见,土地承包制度或私有化已浸透到学术界的各个方面了吗?这个领域你承包一块,那个领域他承包一块,这个实验室,这个仪器。。。都一样,归个人所有了。你要用的话,拿银子过来! 在这个疯狂支出的世界里,你要热爱科研,就得赚足银子。不然,任何时候步履艰难。没有银子,你无法去野外,无法做实验,无法养老送终,甚至无法糊口度日。 如果能像过去一样,单位分房子,课题大家做,设备人人用,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现在的科研环境,让你无法淡定,更让你无法不功利。 名利双收的牛人们,少来这套:你们年轻,吃点苦是应该的,先苦后甜嘛。站着说话时间长了,也会腰疼的。
3620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查询SCI、EI检索的方法
zhangenzhan 2012-3-13 08:45
学术界,尤其是国内学术界,把SCI,EI看得太重,很多大学都要求博士毕业要有SCI,硕士毕业要有EI文章。在加拿大,就我看来,不是很注重这一块,主要是分期刊和会议,另外就是业内有自己的标准,哪些是牛的期刊,哪些是一般的。甚至觉得有的好的会议比一般的期刊都要好,那种会议的每一篇稿件的审稿人有5到6个,通常回来的审稿意见都有论文本身那么长。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潮流,一个趋势,我们不仿也不得不见风使一下舵。在投稿的时候就考虑一下,调查一下,以免埋没了金子的发光,延误了它耀眼的时机。下面,就我的个人的一些了解和理解,写一点关于如何确认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被SCI,EI检索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写得不对,欢迎各位专家指正。 EI检索一般在Engineering Village 上进行查询。一般国内高校都会有图书馆的入口。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不选数据库直接进行搜索在Datebase选项后可能有两个数据库:Compendex(即EI网络版)和Inspec(英国科学文摘)。当你的数据库显示是compendex时,恭喜你,你的文章被EI收录。当你的数据库显示是Inspec时,表示未被EI收录,但是,未被EI收录可能被SCI收录!即Inspec数据库收录的文章虽然可能不是EI检索,但可能是SCI检索!有时候一篇文章会既被inspec,也被compendex收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 建立的科技期刊文献检索系统,被 SCI 收录的期刊分为核心与外围两个范围。核心部分包括期刊 3000 多种,涵盖了全世界范围内各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技期刊;外围部分包括核心部分在内,有期刊 5000 多种。外围部分的期刊虽然也是非常优秀的科技期刊,但与核心部分相比,学术水平相对低一些。 《 SCI 光盘版》即 SCI 核心部分收录的期刊论文,《 SCI 网络版》即 SCI 外围部分收录的期刊论文"。 SCI 检索我觉得有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去Thomson Reuters的网页看它的期刊列表: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mjl/ 。直接在search terms下输入想要查询的内容。另外,在网页的下端有收录期刊列表选项注意有Science Citation Index 和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国内习惯称之为核心和扩展)可以更详细的查出关心的期刊是核心还是扩展。另一种办法是直接查文章是不是被SCI收录。这时是去ISI Web of Knowledge(是Thomson Reuters的产品之一,国内大学图书馆一般都有入口)这时要注意选择网页上面的Web of Science,而不是All Datebases,这样搜出来的才是表示被SCI收录的文章。 查询的时候,注意在EI数据库里一般是将姓名写全(Qiaokang Liang),而在SCI里姓写全而名只用了第一个字母(Liang QK)。 总结一下, 1,如果查文章是不是被SCI检索:进入ISI Web of Knowledge,选择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进行查询; 2,如果查文章是不是被EI检索:进入EI Village, 选择Compendex 数据库,进行查询。 转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978430100iqpp. html
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南大学校长的教育改革
热度 12 zsl4830932 2012-3-8 10:36
读完《中南大学将实施最激进改革 讲师不用上课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545141 措施力度很大,针对当前学术界的一些弊病,先不说是否与国际接轨(说实在的对这个词相当反感),只要是符合学术氛围形成,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科研工作者工作热情的措施就是好措施。 第一、给青年教师最大的自由空间,在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也最有科研热情的年龄段里去出成果。当然出成果还是要有配套的机制,仅仅是用 6 年这个时间段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来 “ 恐吓 ” 青年教师是不够的。 其二、管理人员的收入不再根据行政级别的高低,而是根据服务年限和服务质量。大家不用为当官争得头破血流了。这一点确立教授为主体,管理为辅助的一个合理的结构,而不是像很多学校管理人员官僚作风严重,极大牵扯教师们科研教学的精力。 同时读完这篇博文之后对张尧学院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百度其履历以及其他新闻发现张院士经历之丰富令人叹服, “ 种过地,经过商,教过学生,当过官 ” 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当过兵坐过牢了。 2001 年 6 月至 2009 年 7 月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期间 “ 在高校推行 4000 门精品课,万本新教材,鼓励教授走上本科生教学讲台 ” , “ 全国大学生中间推行的一项创新性实验改革 ” , “ 针对 “ 哑巴英语 ” 的问题强调听说能力,推行英语教学改革,新的四、六级改革方案出台 ” 等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当然在他任职期间高校同时也涌现了更多的问题,但是其所处位置只能在他能力范围内周旋,不能太多苛责。中国高等教育积弊丛生但还不是积重难返,这是一个改革的好契机。教育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基础和希望,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明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他也许是体制内教育改革的探路者,这些措施可能也是教育部内部的共识,由他扛起起这个教育改革的大旗,相比刘道玉教授、朱清时教授他有着教育部的背景,体制内就存在着改革的冲动,他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政策优势和信息渠道,相信他会把中南大学引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7366 次阅读|18 个评论
【陈氏微博】假如众所周知先生当上了院士,后面的事情还会有吗?
热度 19 陈安博士 2012-3-7 14:29
  引用:“ 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风气不好,而生物学界就是一个典型。 ”   评述:逗号前的话都不错,生物界是不是典型,这个大家可以在不同学界之间比较一下看。但是,整个生物界(尤其是这个学部的院士们)没认真接纳某人并高捧,这后果绝对是严重的。   假如众所周知先生当上了院士,后面的事情还会有吗?或者,我们可以期待他指名道姓地说某院士水平差,应该滚蛋;或者,关于院士,同样的话全都反过来照积极的一面说了。   各位每篇博文都去热捧的粉呀丝呀的,您有见过他老人家对自己和自己夫人都身在其中的“X人计划”的批评吗?如果见过,请抓紧告诉俺,俺全文引用。或者,这个“计划”竟然是完美到不需要批评的?   这位先生说的风气不好,其中一个怕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而这位先生的说话和作为则在不断地为这句话做注脚。   明明是个“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一人,怎么竟然成了科学网的学者偶像了?还引来看上去似乎也算得科学家的粉丝一堆,我真是费解了。
个人分类: 人论|4179 次阅读|40 个评论
学术界的山头主义
热度 12 孙学军 2012-3-4 09:46
在国内举办学术会议,有时候会遭遇到学术氛围不够的问题,如果说有的学术会议是水平不够的问题可以理解,但有的明显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会议也不见的能见到国内同行的热情,这就难以理解了。如果认真分析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你会发现国内学术界的山头主义或伪学派现象才是产生这种漠视真学术的重要原因。 在学术领域,存在学派之争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但学派不是拉帮结派,不是占山为王,不能以资源垄断为目的,打着学派之争的名义,争取小团体利益。否则学派可能会堕落为伪学派。( 《辞海》 “ 学派 ” 词条解为: “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 这是指传统的 “ 师承性学派 ” 。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可以形成 “ 师承性学派 ” ,同样,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文明,或某一社会,或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同样可称为 “ 学派 ” ,或曰 “ 地域性学派 ” (包括院校性学派),或曰 “ 问题性学派 ” 。 ) 一、国内许多学术领域存在伪学派现象。 就我比较熟悉某些领域,许多专业都存在不同学派的现象。之所以我说是“伪学派”,主要是这种学派的现象完全不同于真正的学派相争,而更象是山头主义,本质是为抢占资源。伪学派林立的专业往往是那些拥有附加资源比较多的学科。例如有的专业使用许多医疗器材,这些器材有许多商业利益。就有许多企业单位赞助的机会,只要你能拉起一帮人,可召开一定规模的学术会议,只要这些会议能让那些科室的负责人参与,就能获得很多商业赞助。于是促成许多人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拉山头。有国际影响的,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有学术任职的,可以依靠学会的名义;单位名气大的,可以依托单位的名义;和专业大老关系密切的扯虎皮拉大旗,总之是各显神通,各成一派。 二、伪学派不利于学术交流。 有一些伪学派虽然表面上可能存在学术观点的争议,但大部分都是以学术观点相左为幌子,学术交流和争议不是目的和重点,争取学术以外的资源才是根本目的。由于学术争论不是根本,经常有人利用学派之争来实现争取更多学术地位学术任职的目的。曾经多次经历过这样的情景,一帮人私下热烈商议如何提议增加学术职务的议题,另一帮人作为拥护者集体呼应。而会议一旦到真正学术交流的阶段,许多人没有了热情,变的非常安静。 三、伪学派是学术商业化的表现。 所以会出现伪学派现象,是在于一些学术领域的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学术争论被抢夺经济利益取代。之所以有许多人热衷于学术山头化,是因为山头化的学术模式对许多对学术没有兴趣但对学术的附加值有兴趣的人提供一条生存途径。通过形成一些小团体,形成一个帮派,在获取经费,获得学术职位等方面建立一个有组织的队伍。 科研和学术诚信缺乏,科研利益冲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管理等,也是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土壤和基础。 如何解决学术山头主义,如果解决伪学派现象,学习学习领袖著作也许有一定参考价值。 “ 山头主义 ” 是个形象说法,没有文字定义。 ” 山头 ” 指的是不同根据地,一个根据地好比一个 “ 山头 ” ,众多的根据地就有众多的 “ 山头 ” 。 “ 山头主义 ” 相当于本位主义、地方主义。 延安整风后期提出反对山头主义问题。毛泽东也主张反对山头主义,因为它于全党的团结和统一不利。不过,他从实际出发,认为山头主义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只能逐步消灭。据此,毛泽东提出消灭山头主义的四个步骤。 首先是承认之。山头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是客观历史条件造成的,而不是人为的。中国共产党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革命的烈火是选择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一处一处分别点燃的,各块根据地处于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加上交通阻隔,通讯困难,与中央的联系以及彼此间的联系不多也不直接。各根据地只在中央的大政方针下,独立自主的对敌作战,因而形成各自的斗争方式,各自的人缘关系。在观察问题时,立足点也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在各根据地联成一片、夺取全国政权之前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应当予以承认。 第二,照顾之。各根据地长期在分割的状态下独当一面地开展对敌斗争,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独立支持而不被敌人打垮,主要靠了根据地的军民,官兵,上下级之间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他们这样做已属很不容易。而且各 “ 山头 ” 的同志在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感情关系,对于全党的统一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只要处理得当,它可以成为全党大团结的基础。因此不仅应该承认,而且应当予以照顾。所谓照顾,就是在考虑全局问题,特别是在用人上应当顾及到各个 “ 山头 ” 的利益。应当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代表性、应当允许那些老上级老下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 第三,削弱之。各个 “ 山头 ” 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拿到全局的方位来看,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影响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动不动讲 “ 他们 ” 、 “ 你们 ” ;只认老上级,不认新上级;只关心老部下,对新部下不亲切。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会形成自由主义。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包庇袒护,以感情代替原则。严重者会发展成正派主义,一个 “ 山头 ” 下来的人彼此抱成一团。因此从全党的团结统一出发,对 “ 山头 ” 和 “ 山头主义 ” 应该逐步削弱,而不加强。 最后是消灭之。 “ 山头 ” 是客观历史条件造成的事实, “ 山头主义 ” 是这种事实的反映。随着各个根据地逐步连成一片, “ 山头主义 ” 应该逐步削弱。一旦全国性的政权基础形成, “ 山头主义 ” 就应当归于消灭。只有这样,才能最后达到全党的统一和一致。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教训:一支强大的革命队伍在打退或消灭了敌人以后,又面临着内部的分裂对抗,甚至互相仇杀,为敌对势力卷土重来提供了机会。内部危机总是和革命的胜利同时增长。太平天国就是这样功亏一篑的,李自成的失败也有这个因素。毛泽东既尊重历史事实,又着眼大局未来,对 “ 山头主义 ” 采取分步对策,一方面保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 正因为 ” 山头 ” 存在已久,毛泽东在党内注意约束自己,不同党内某一个或某几个军政要人发展超出同志、超出战友关系的私情。他认为作为全党领袖,对不同 “ 山头 ” 的人,不应该有亲疏远近,而应该照顾大多数,从全局出发。他以博大的领袖胸怀要求自己,也这样教育别人,终于把一个有众多 “ 山头 ” 存在的党带向高度集中统一的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没有学会就成专家了
wangzheBJTU 2012-2-29 21:10
郭德纲评论相声界时有一段非常适合学术界,其大意是:有些演员还没有学会说相声就出名了,从此到处抛头露面,招摇撞骗,再也没有机会去学说相声了,再没机会去提高了。大家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也是这样的,特别是在那些钱多人傻的行业里。
2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场域中科学怀疑与信任的辩证统一
kejidaobao 2012-2-17 11:10
文/朱大明 如何认识和处理科学质疑、批评与科学家之间的人际信任及和谐关系以更好地促进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文献 在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语境下,批判实证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固守“证伪主义”的科学教条和实证主义文化的话语霸权,指出:富有道德色彩的“情感型信任”内嵌于科学实践之中,是科学场域的一种结构性资源;科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张有环环相扣的信任链条精心编制的“信任之网”。即使是科学认知层面的带有权宜性的怀疑,也依赖于道德层面的人际信任;科学信任既是怀疑的逻辑起点也是怀疑的价值归宿点。 “科学秩序的信任架构”的确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现实科学实践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献 强调科学信任在科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意义,期望建立信任、合作、和谐的科学秩序,其立意显而易见。但其中的某些观点、论证也值得商榷和补充。 文献 认为:“科学信任”是一个道德范畴,是表征科学场域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的情感状态,即科学家之间的“情感型信任”,其指涉的是科学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德性诉求;而“科学怀疑”则是指在对科学家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肯定的基础上,对科学内容本身的反思和批判。从科学实践的建构维度来审视,逻辑推理也具有文化相对性,它也常常隐含着科学成员对科学常识和习惯的分享,而这种分享正是基于对科学前辈的信任。而实证也由于“实验的无限回归”在操作层面上无效,从而不得不依赖于对权威科学家的德性和素养的特殊信任。信任等道德认同和归属在科学秩序的维持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科学怀疑只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促使科学知识处于不断修正、完善、发展的有效策略。“科学信任与有条理的反思精神两者不可或缺,但科学家之间的人际信任的作用更为根本一些。” 作者还指出:“从来就不存在只讲怀疑而无所信任的科学行动者,问题就在于信任谁,可信任度为何,信任的内在机制为何以及建构信任的策略为何?”“有条理的怀疑是科学家工作的一部分,信任更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环节,它们是从两个维度来审视科学秩序的不同向度,因此必须意识到科学场域中信任与怀疑两极之间存在的内在和谐与实践融合” 。可见,信任也不是绝对的。由此笔者推论:信任与合作、怀疑与批评都是为了科学的发展;但怀疑的价值归宿点并非信任,而与信任具有共同的价值归宿——科学的传承与发展;其共同融合于科学进步的实践中。 按照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理论,“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科学社会的基本规范之一;“无论是哪一个科学家做出的贡献都不能不经经验检验而被接受,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的原则应该体现在科学活动的所有环节之中”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是在质疑、批判、扬弃和继承中进步、发展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情感型信任”固然是科学场域一种重要的内生资源,而“认知型怀疑”同样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学怀疑与信任交织贯穿于科学发展的整个轨迹。而目前我们所缺乏的、亟待增强的正是学术质疑和批评精神。 文献 主张“情感型科学信任”在科学秩序的维持和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并指出:对科学前人成果的怀疑,并不是对其基本科学品质和科学能力的否定,因为科研成果的瑕疵是时代局限性在科学家个人身上的必然演绎。笔者认为,这其中隐含一个未言明的假设,即科学家都完全具备对真理孜孜以求的高尚品行。但是现实社会中,科学研究过程会有各种因素影响科学知识的质量,特别是科学家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利益的科学不端行为,会严重破坏科学的社会建制,影响实现科学建制的目标 。这些不端行为或学术腐败有各种形式,如:“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粗制滥造”、“权学交易”、“钱学交易”,以及因利益相关或冲突影响科学评价的客观、准确和公正,等等。这不仅破坏了科学的整体信誉,也严重伤害了科学家之间的“信任情感”。科学信任的逻辑前提是探求真理的科学宗旨。但是,当科学事业因功名私利等非学术因素导致严重异化,则自然动摇科学的“情感型信任”,最终导致以建设性的科学质疑、反思和纠错为旨归的“认知型怀疑”都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从这一角度看,“情感型科学信任”和“认知型科学怀疑”的关键是学术诚信。“诚信”在语义上可理解为“因诚实而值得信任”。科学诚信的基础是:“诚实做学问” 。科学事业的发展倘若偏离了求真务实的轨道,既无法赢得情感型信任,也不值得认知型怀疑——信任与怀疑都将失去意义。现实的科学场域中并不存在完全的科学信任,亦如没有彻底的怀疑主义——信任和怀疑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全然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对立统一;而辩证统一的基石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动机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及其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秩序的信任架构,必须重视打好以“创新”和“求真”为宗旨的学术规范基础 。 参考文献 刘崇俊. 实践逻辑视域下科学秩序的信任架构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7): 978-983. 曾国屏, 高亮华, 刘立, 等.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72-375. 查尔斯·李普森著.诚实做学问 . 郜元宝, 李小杰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22. 朱大明. 学术规范不要忘了创新和求真 . 科技时报, 2008-02-29.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2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年中国发表“表现不俗”“SCI”论文数量高校排名
热度 1 deafudiu 2012-1-21 21:50
若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则高于均线的论文为 “ 表现不俗 ” 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 2009 年我们第一次公布了通过这一指标进行的统计结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SCI )统计, 2010 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 12.15 万篇,其中表现不俗的论文数为 23968 篇,占论文总数的 19.7% ,较 2009 年的 15.5% 上升了 4.2 个百分点。按文献类型分, 97% 是原创论文, 3% 是述评类文章。 其中化学、材料科学、物理、生物、数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 10 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最多。而按各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排序,化工、矿业、动力电气、力学、能源、农学、水利、水产、材料科学和交通运输等 10 个学科达到 30% 以上。
38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科学捧的太高,有时会害了科学——读张学文老师评论有感
热度 1 yanghualei 2012-1-4 15:57
前些天写篇博文,陈述学术界不断的进去一些企业文化,其在不断的吞噬着科学精神,并且最终占据主导。昨天在和一历史院强进钱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其陈述在过去,拜师礼是很重要的礼节,并且学生上学读书,很少交钱,而老师仅仅获得道德,即礼节。而师父道德累积在某种程度通通过制度和法律,可以在生活中获得生活资料,在仕途上不断的遭到推荐和升迁。如今很少学生尊重教师,学校的道德缺失,学生不感恩,不懂礼节,某种程度上是现在道德的沦丧,即制度的缺失,使得道德不能获得仕途和生活上的改善。同时也是现在大学商业化的后果,过去大学或者上学堂是不交什么钱的,故学生尊重老师,而现在交钱学习,故他不需要尊重谁,也不欠谁,故也不要给谁道德什么的。 今天在博客上,看到有人写的考研数量的逐年增加,至少说明考研是有利可图的,相对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也不做太深入的分析,因这样已经成为进入其他行业的敲门砖,不问你是否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是否有这个文凭;有时候不是你自己能左右,环境迫使你。如果你不这样,大家都这样,最终的这样行为形成一个行业最低标准,水涨船高,若进入这个行业,就必须随大流。现在我想说的,前天那篇博文,张学文老师说过:“压缩科学研究经费!这种人就跑另外的地方去钻营了!对科学,捧得太高,就害了科学,什么人都进来!”我感觉这张老师说的这句话非常好。 一般科学发展初期,对科学采取轻微激励是好的,非常有利于科学发展,这样进入科学的都是科学卫士,在经济学中,有一定理:“ 想要寻找一种商品最适宜用途,或最经济用图,不断提高其价格,就会发现其最适合的领域。在科学研究上,同样存在一发现科学卫士的方法,不但降低科研经费,你会发现谁才是忠实科学卫士 ;即当某个人发现其只有一种用途时,不管这种用途给其提供再少的经费,其都愿意供给。对于科学,不断的提高科学的激励,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提高科研经费,反而不利于科研,即把科学捧的太高,有时候会毁了科学,出现什么人都钻进科学的阵营,进而影响科学阵营整体的科学精神,出现逆向选择,科学界充斥反科学精神的文化,反科学占据主导,最终科学的阵地演变成其他的阵地,通俗点变成单一的商业文化精神。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百万年薪”计划们煽了谁的耳光?!
热度 2 jimmy198360 2011-12-30 20:38
“樊明武认为,“百万年薪招聘教师”的口号很响,但建设一流大学需要的是一批高水平教师,让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体面些”更为实际。” “樊明武在报告中说:“我们总是提一些很响亮却很空洞的空号,而忽视一些小的、实际的东西,不明白客观世界的进步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 各种充满特权和歧视的 霸道实施(从制定到实施到流行,典型的举国、威权模式) 的“高端”人才计划,让 金钱和名利还有特权 在学术界、尤其是高校肆意横飞! 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做些对身边的教师还有新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们一些更实际的东西呢?! “百万年薪”计划们你煽了谁的耳光?! 这是中国学界的耻辱!!! 樊明武院士:大学建一流要少些功利主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768.shtm 更多相关不相关文章: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 2--- 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08048 ;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 1--- 迷茫的中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08042 让“公平”飞一会!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7645 博士生的“吃饭研究”---兼与饶、施、王、邓等教授商榷学术改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1825 国内人才低层次、后娘养?特权横行无正义的国家和学界有希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6289 中国人把院士制度弄成了造"神"的制度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6727
297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上有老,下有小
热度 1 youxue 2011-12-28 10:23
在我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在学术界也是如此。 上有老 导师们年事已高,有的已经退休了,有的在考虑退休,有的还老当益壮,做出更大的事业。照顾倒是不需要。导师们通常都很有成就。如我的导师们都大名鼎鼎,老早就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也获得了许多其它大奖。有的教授的学生极为有名,比导师的名气还大得多,这些学生常常尽量提名导师获奖或者成为院士。例如有的教授获奖或成为院士时学术界的公论是这位教授的最主要贡献是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生。即使导师已经名满天下,但锦上添花也是好的。在合适的时候提名再拿下一项大奖,或者来一次 60 岁或 70 岁的学术研讨会,也能使导师们高兴。做这些都极为费时间(以后有时间我可能写一篇文章介绍美国学术奖提名的过程),有时是单位组织,有时就看学生们的工作了。 更广泛的上有老是指比自己年纪大的一批学者。这些人接近做贡献的尾声了,有的盛名赫赫,誉满全球。本着赢者通吃的原则,可能已经拿下了其领域所有的奖了。有的也做了不少贡献,但连一个 Fellow 都不是。如果是自己领域,就可以考虑提名某位“实高于名”的学者来竞争某项合适的奖,或者别人提名请到自己写支持信的时候同意花时间写信。 下有小 自己带的学生需要花很多心血。此外已毕业的学生也许在学术路上需要拉一把。有的可能还在申请工作,需要很多的帮忙。有的可能已经做出杰出成就,可以提名某学会的杰出青年奖或者 Fellow 。当然,身在学术界,也有些不由己,提名前还得考虑这位学者的贡献的分量够不够。如果不够找人写支持信都找不到(除了提名信外,基本上所有提名都需要有几封著名学者的支持信),也就没法提名了。 更广泛的下有小是指学术界比自己年青的学者。这些学者要从助理教授提升到副教授(通常也同时获得终生位置),或者从副教授提升到正教授,都需要相近领域的著名学者写评审信。由于我自己曾经主持过 Promotions Committee, 切身了解了这些信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找到足够多的学者写这样的评审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每一封没有收回的信对于提职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别人找到我的时候我只要稍微知道这位学者的工作都满口答应而且极其认真地看材料和写评审信。此外,年青学者在提名获奖的时候也需要有支持信 , 如果被请到了就要认真考虑这位学者是否值得自己写支持信了。 中间还有同龄人。同龄人常常是竞争关系。但也有互相提携的时候。例如某人已经获得了某个奖,感觉到另一位同龄人也应该获奖,因此提名同龄人。由以往的获奖人提名通常成功的比例比较大。有时也可能有人觉得某人做得特别好,比自己做得更好,因此提名此人竞争自己没有获得的奖。这时的成功几率似乎较小。 提名或者写评审信或支持信都很花时间。而大家都很忙(不忙的通常也没人请他们写信)。因此每个人决定是不是干这事时都会认真考虑这位学者是不是真的非常优秀,值得自己花宝贵时间。
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六:“三自”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12-16 15:41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六 : “三自”    我在发表五个“缺失”之后,感到余意未尽,因此又想进一步补充: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六 : “三自 ” ,包括:自主创新、自强不息和自知之明。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强国之路最重要的一条,必须强调:这是国家科技生命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例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就是中华民族的骄 傲和自豪 。因此,我国最需要的是科技的主自原创性的成果,而不是随风跟踪的国外科技的引进技术,这当然也要但是那只是一种“洋为中用”、过渡和补充。实际上,国内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看到国外某课题或新科技突破了,兴起了,各个单位或个人一蜂而上,盲目跟踪,造成课题重复,缺乏自主特色和自主创新,国内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无需点名了,该是我们醒悟的时候了!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闯出自己的主自创新之路! 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要做到有:自主自强和自知之明,才能更多、更好、自觉地进行自主创新。 毛泽东曾经 倡导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 寓意深邃,道理深刻,充满唯物辩证法,是做人的大道理,是做事的真功夫,是执政的大智慧,是党性修养的应有之义。 另外也需要认识到:人(脑)的潜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只要 奋发图强,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挖掘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会爆发出创造力,就会成为“发明迷”,就可能不断涌现意想不到的创新!! 之前,我看到了 蔣勁松 的博文 “學術自主性是中國學術健康發展的前提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 uid=224810do=blogid=517549 ),其主要观点是:“通過形成以追求真理為榮,以誠信遵守規則為榮,以拒絕外部政治勢力干預學術為榮的風氣,逐步提高素質,逐漸改進規則,培育優良的科學文化。”我赞同他的观点,“誠信為先”,反对“利用政治勢力和媒體力量干預學術自主性”。我这里提出的“三自”也是与之相呼应和支持。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院士们分分级
热度 8 PoseaFables 2011-12-15 07:22
给院士们分分级
给院士们分分级 院士乃中国学术界之最高荣誉。每届院士评选,都象一场武林大会,拔筹者心花怒放,落马者眉头紧锁。每次名单公布,各种评论、各种消息、各种质疑、各种澄清满天飞。本文不想对院士评选做评价,只是以个人的视角,给院士这个群体分级画像,博大家一乐。 第一级:老祖级。多为学界元老,在某些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或为国家重大工程、学科建设等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目前已超脱于俗世纷争,人生最大追求是安享晚年、抱重孙。老祖级院士虽解盔卸甲,但余威仍在,偶发吟啸,山川变色。 第二级:佛祖级。多为学界泰斗,同样为国家重大工程、学科建设等做出过突出贡献。目前仍活跃于各种国家层面的重大科技政策咨询、顾问等决策场合。佛祖级院士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其代表学科未来几年的发展。众小神们碗里的汤其实全是佛祖从国家忽悠来的,所以轻易不要怪他们多拿多占。没有他们,俺们小虾小蟹连汤都没的喝了。佛祖级院士能左右逢源上下通吃,是众仙修炼之目标。 第三级:老君级。学术成果突出,乃学界标杆。醉心研究,低调行事,清誉广传,但对学术资源的掌控力一般,所以簇拥者寡。老君级院士德艺双馨,是学界的楷模,却是所在单位的伤痛(不能给单位争来实惠)。 第四级:天王级。多为老祖和佛祖之徒子徒孙,属学界中流砥柱,代表着中国学术界总体学术高度,在各自的山头决定着学科内部小方向的发展,直接或间接掌控多种重大重要项目的建议权和评审权。天王级院士隐忍内敛不怒自威,是各科研院所竞相追逐的对象。 第五级:大王级。……(此处省去出身 xx 字)。学术成果乏善可陈,但圈内人气极高,能摆平各方利益,在小圈子里直接或间接掌握某些项目的生杀大权。大王级院士常意气风发霸气外露,言必铿锵有力、行必飞沙走石。 需要说明的是,长老级别与年龄无关,有些人临终也只是个大王,而有些人年级轻轻便已坐上祖师席。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是我被抄。
个人分类: 狐说八道|39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院士选举风波实在是好事
zongwk 2011-12-13 12:35
2011年院士选举结果早已新鲜出炉,科学网上各大博友热烈讨论。 今年院士选举的最大看点就是饶毅先生最先的声明今后不再参加以后的院士选举,接着又是一路和院士比赛,又是炮轰院士的学术水平,到院士新鲜出炉的时候入选大热门——原普林斯顿生物系最年轻的教授、现清华大学生科院院长施一公被出局,到最后据有博主说科学院领导要媒体低调报道今年的院士增选。 我不是一名生物系的学生,不知道具体他们的内部事情。只晓得施一公和饶毅在国外的水平应该很不错。如果真的是一个水平还不行的,我相信:首先,他不会有胆量来搅局,尤其是这么大的居,院士增选是需要报到国务院备案的;其次,他搅局了,影响还这么大,那我只能说这个人很有水平,如果一个人水平和入选院士水平差不多的话,我相信也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顶多觉得这个人脑子有点问题而已。 就目前的各大博主讨论看,有人说饶毅个人品德不好的,但是也没有低估人家的水平。所以从这次声波中,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到,饶毅的水平绝对不会低,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人的水平应该在世界生物学界有很大的声望,否则他觉得没有这么大的勇气来搅这么大的局。而且既然搅了局之后影响这么大,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 学术界,到底是按什么来定义一个人的水平的?院士,说的是国家科学技术最高的学术成就的评价。所以但就院士这次选举来说,饶毅先生能搅这么大的局实在是好事。 想起以前,听朋友说的事情:一群搞学术的人去开会,到了那个地方有升棺表演,看到该表演的人会升官发财。一群群教授们急切去看的心情实在罕见。到底我是想不明白的是,一群群搞学术的人,居然还要想着升官想着发财。那我就想不明白的一点就是,你们既然当年选择搞了学术就要明白搞学术是一件很清苦的事情,本没有很多财要发的。过个体面的生活,有着还算满意的“俸禄”,这不就挺好的嘛。居然还要搞什么钩心斗角,想着升官发财。真正想要升官的,为什么不去政界;想要发财的,为何不去商界?只能说站着位子想着不该追求的东西。 听同学说,中国连个好的飞机发动机都造不好,实在是悲哀。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真正创新的东西到底有多少。现在海外的华人工作做的好的还有很多,他们被我们国家培养后选择回来的又有多少。一个国家,留不住人才,还想着复兴,实在是可悲。 但就这次饶毅先生的搅局,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件好事,真心的希望更多的“饶毅”来搅局。只有拿这些“饶毅”的水平还质疑中国学术界“院士”的水平,争取最后把“院士”拉下神坛。 学术界嘛,更需要热烈的讨论,像“饶毅”来搅动一下,不是更经得住人民的洗礼嘛!
个人分类: 城墙外|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各位,你觉得有意思吗?
热度 5 张海霞 2011-12-12 13:22
周六去看汪峰的演唱会,很震撼,一个用生命创作的歌手和一个用生命演绎的乐队,带我们度过了一个心灵回归和绽放生命的夜晚,其中这首“有意思吗?”堪称点睛之作,根据科技界的现状作了改编,希望大家能会心一笑: 看着电视上的“砖家胡侃” 你觉得有意思吗 听着电台里的“无聊扯淡” 你觉得有意思吗 聊着网络上的“院士竞选” 你觉得有意思吗 过着方程式化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希望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校园里的叫兽越来越多 你觉得有意思吗 实验室的设备越来越密 你觉得有意思吗 研究中的成果越来越假 你觉得有意思吗 学术界的名声越来越臭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梦想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梦想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幼小的孩子为学习哭喊 你觉得有意思吗 大批的学者为科研卖笑 你觉得有意思吗 讲师拼命挣扎依然悲惨 你觉得有意思吗 学霸有恃无恐无耻逍遥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寻找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热爱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有意思嘛~ ———————————— 原作 有意思吗 歌手:汪峰 看着电视上的芝麻黑 你觉得有意思吗 听着电台里的明星访谈 你觉得有意思吗 聊着网络上的花边新闻 你觉得有意思吗 过着现代城市花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希望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街道上的高楼越来越多 你觉得有意思吗 路面上的汽车越来越密 你觉得有意思吗 天空中的蓝色越来越灰 你觉得有意思吗 护城河的河水越来越臭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梦想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梦想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弱小的孩子为生命祈祷 你觉得有意思吗 漂亮的母亲为生命卖笑 你觉得有意思吗 穷人拼命挣扎依然悲惨 你觉得有意思吗 富人有恃无恐无耻逍遥 你觉得有意思吗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寻找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你觉得有意思嘛 这就是你热爱的生活 你觉得有意思嘛 有意思嘛~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6080 次阅读|7 个评论
[签名处] 反怂、支持饶毅等继续在国内助力推进学术界改革
热度 8 jimmy198360 2011-12-11 17:18
饶毅一直高声呼吁学术界“净化”和改革,不但用实际行动,而且用个人言论和影响力。饶毅、施一公等相继落选中科院院士后,针对饶毅“高调”“勇敢”执着爆料, 各位科学网大家 勇敢地 对“落选悲剧”结局“客观”温柔劝退中肯的评价。 评论看起来都很理性,如果你按照评论中呈现的这些逻辑来思考分析,就更觉得中肯了。 其实,仔细再抛开来,理性思考下,原来这些文章表现出来一种感觉--- “怂” 。 年轻的,未来的科学工作者们,你们认为呢? 我想饶毅、施一公、王晓东、邓兴旺等等等等等全力回国肯定经过深思熟虑,肯定有着更强的责任心和更远的眼光,不单单为一己的学术成就!即使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没有考虑到,但是这种勇气和执着和一往无前的改良变革的勇气就值得我们不断支持下去! 未来是既得位置者的,也是年轻人的,但终究来说是年轻人的,年轻人要保持积极、理性、客观、正直。 我想这些勇挑学术改革责任的令人敬佩的学界灵魂们会推动和坚持下去,因为他们比很多只看自己利益团体的人看得更高更远!!! 看科学网没有组织专门的贴或者活动支持饶毅等老师!!! 欢迎那些支持和推动学术界改革的人在这里签到支持吧!!! 推荐和分享即可!!! 落选院士不是悲剧而是“阳性结果”的喜剧,他们如果这个时机离开中国才是真正的悲剧!!!
384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五:“科伯”
热度 2 Fangjinqin 2011-12-11 10:01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五 : “科伯” 前文提出: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四 : “六敢”,h ttp://blog.sciencenet.cn/ 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id=516864 “六敢”精神是 : 一、敢于我为人先;二、敢于独树一帜;三、敢于突破框框;四、敢于与霸抗争;五、敢于流血牺牲;六、敢于百家争鸣。 本文提出: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五 : “科伯”( 是“科技伯乐”的简称)。 “伯乐”精神和科技伯乐人物,一般具有上述“六敢”精神,他们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的高尚美德和高度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但是,迄今我国这种伯乐精神和传统的传承是非常非常不够,特别是“科技伯乐”目前更加缺少了。我认为,国家各级领导机关、学校和科研院所,应该从思想认识、人事措施和奖罚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如何支持发现人才(千里马)的“ 伯乐 ”,这对于我国长远战略上具有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我们应该对伯乐要有正确的认识, 科学网上有一篇博文 : “ 中国科学院呼唤伯乐”( 周天龙) 认为 :“ 伯乐要发现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很不容易,因为创新型人才非同寻常。他们能从杂乱无章的自然界中找到精华。好像有火眼金睛。” 但是,有人“错误地认为伯乐只是会发现人才,支持人才,为人家作嫁衣裳的人。其实不然!伯乐本身就是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才 . 作伯乐非常困难,非常光荣 , 甚至非常伟大 ! ” “伯乐”精神和伯乐应该具备什么品德和基本条件?我认为,与上述“六敢”有密切的关联,他们还应该满足“五条”标准: 第一, 自我励练,德才兼备 第二, 眼光敏锐,善于发现 第三, 力排众议,敢于举荐 第四, 公字当先,坚持真理 第五, 自我牺牲,百折不挠 然而,实际上,经常看到:我国整个学术界或更多领域,不仅缺乏上述“伯乐”精神,而且有的部门和地方却非常“嫉贤妒能”、“排斥异已”。这样的事例恐怕全国到处存在,不胜枚举。尤其在各级领导层里,不少人心胸狭窄,容不下比你强的“部下”,包括领导能力、专业知识、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等问题,因此,他们总企图人千方百计埋没、压制和打击优秀和杰出人才。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行政干部身上,也发生在技术官僚身上,不管发生在什么地方和部门,都是那里的不幸和“人祸”。我国必须尽快从人事制度和人才政策上杜绝发生这种现象!!!   最重要的,我国自主科技创新强国之路,特别需要呼唤“科技伯乐”。在科技领域,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因此,在我国推进十二五规划和各项重大科技创新的进程中,警惕叶公好龙,需要的是有强烈责任感、敏锐的科学判断力和脚踏实地的现代科技伯乐、伯乐团队(评委会)和伯乐运作的评审机制,不失时机及时发现 千里马。已经有不少事例表明:我国已经在各个层次上浪费了许多栋梁之才,多么令人痛心! 为了促进科学创新,应当鼓励伯乐精神,我赞同这个的观点和建议:在人事部、局、处分别设立“伯乐顾问或评委会”,重奖发现科学奇才的伯乐,并设立国家级发现人才奖,与国家奖并列颁发,等等激励措施。但是还要对那些压制“千里马”的人给于必要的惩罚! 截止现在,我来简要总结上面五篇系列博文的主题,指明我国学术界目前存在的“五个缺失”,概括如下: 一是 缺失:传承、促进和发展不同科学学派;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id=513212 二是缺失:勇闯难关、敢于原创的拼搏精神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id=515411 ; 三是缺失:真正的精诚合作、排除万难的精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id=516091 四是缺失:发扬我为人先、独树一帜等“六敢”精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quickforward=1id=516864 五是缺失:激励和发扬科技伯乐的精神、体系和政策。 我认为,已经是我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救与解决“五个缺失”的时候了! 我想:只有这样,我国各个层次的杰出人才才能和必将不断的涌现出来!建设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872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年教师如何开始做科研
热度 3 shuilinxi 2011-12-10 10:12
很多青年教师做研究开始的时候会面临很多艰难选择。 青年教师如何开始做研究?做科研这些年来,小有理解。其实在高校,青椒起步是很艰难的,如何取得好的开始是对青椒来说很关键的问题。 最近结合上次听李落星老师的报告总结了一下。 1从小做起 基础研究-前沿课题 基础研究一定要注意目前国内和世界最前沿的动向。 最好每周都去关注世界顶级刊物的文章标题和摘要。 应用研究-国家重大需求 应用课题一定要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这样的课题才有可能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并使团队得到良性发展。 2博采众长 多参加各种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交流会是很有必要的。 学术界的交流多注意新思想,企业界的交流多注意新技术。 3结合强势 寻找身边的强势人物和强势团队,或者强势企业来合作,或者本校的强势方向做交叉学科来做,做到双赢。 很多大的课题必须在结合强势的基础上做长期准备。 4步步为营 放下身段,始终不要认为自己很牛。初期做事一定要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就是成功。 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心态要放低,最好本着拿一份钱,做十份活的态度,步步为营,扩大影响力。 5整合优势 科研跟做企业不一样,很多时候需要让竞争对手加入本团队来承担大项目以确保成功。 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整合全院甚至外院的实力来确保成功。 6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形成长效机制很重要。 在自然界中,没有危机意识的动物会很危险。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切忌无计划地东打一耙,西打一耙。形成持续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提升团队的影响力。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6955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四:“六敢”
热度 2 Fangjinqin 2011-12-10 08:43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四 : “六敢” 方锦清 20 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在科研条件极端困难的国内外压力下,为了研制“两弹一星”,包括其他各个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抱着雄心壮志,敢于“争气”,能够做到:气壮山河,勇登高峰,艰苦奋斗、奋愤图强、排除万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目前,我国学术界年轻一代,看来整体上还是比较缺乏“树雄心、立壮志”、百折不挠、奋斗不息, 为国争光、为民族 争气 、 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相对比较 缺乏那种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的一首首气势恢宏、雄浑壮美的乐章;比较缺乏:在远大理想的鼓舞下,有一股为我国科技振兴大业奉献最大的聪明才智和贡献一切的英雄气概! 上述的问题表现,我认为,可以归结于缺乏“六敢”精神: 一、敢于我为人先 二、敢于独树一帜 三、敢于突破框框 四、敢于与霸抗争 五、敢于流血牺牲。 六、敢于百家争鸣 衷心期盼:我国学术界,不仅能够发扬以前提倡的“敢想、敢说、敢干”的“三敢”精神,而且特别需要大力发扬“六敢”精神,只要做到了“三敢”和“六敢”,可以坚信:在建设我国自主创新国家中,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必将振兴中华,开创我国强国发展的新纪元!正如《时代》杂志 2007 年就预言的: 21 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208 次阅读|3 个评论
宁愿不当院士,也要敢说话,说真话
热度 1 benyang22 2011-12-10 05:05
施一公和饶毅两位海归,不但学术有成就,还对国内学术界乃至社会的弊端不断发出批评。如果他们因此而落选科学院院士,我向他们祝贺。 中国不缺院士,却缺乏敢说话、说真话的勇士。
个人分类: 饭后胡言|3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水平高级进阶
热度 6 sxyaxy 2011-12-9 22:23
一般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先定义或者由某个现象、某个应用引出要点,然后再对要点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等等处理,最后得出结论,再验证及应用。本文不做铺垫,直接从经验观察出发,导出结论。 学术水平 ,如何来定?学术界有一套默认的标准,这也是公认的。在此,做一个变换, 可以用高手、牛人、大师来衡量 。 本科阶段:回想本科生活,对于高手的追求矢志不渝,也经常去搜索带“高手”的字眼,收获颇多。没有对高手的敬仰,没有对高水平境界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混混沌沌的,正如时下大学生追求的茫然、价值观的混乱、精神的萎靡。 高手何解?在某方面掌握了某种技术或者解题手法纯厚的人。此时的TA,阅历极广。某个学科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学科相关领域,都留有余趣,熟谙其极为热爱的那一个方向,仿佛站在一个高峰,望尽天涯之路。自以为吸取了精髓,天地之大,任其遨游,略有自知之明。 研究生阶段:牛人一词,这也是研究生朋友们谈得最多的。心中的向往,自不必说。对于爱才的女孩子而言,说不定配成一段佳缘,共度一生。论文数量多,质量高,项目一个人挑,做事又快又好,往往会令同行人羡慕。进入牛人的境界,就必须能够在所学领域自由驰骋。技术和理论足以应对相关问题。 教授阶段:此时的个人,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成熟,生活的稳定等等都在驱使着人们对大师的期盼。虽有自知之明,不乏功利之心,却也波澜不惊。 曾了解到,有无名小生拦住陈省身求解奥赛题,陈前辈拒绝回答。视野不一样,自然不必浪费时间。大师的境界,不可言也。举一例,对于解剖学家而言,望穿人体,也只不过是一具骨架、一堆骷髅,美貌又怎能乱其心。大师的力量,在于思想,其力有多大,力均万敌。 水平之外,还有人情世理。人与人之间,在于互利双赢,根据这点,不难得出,境界层次越高,越应该深刻理解人与人的方方方面。 最后,每个人对 高手、 牛人、大师的特征 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误差总是存在的。分别将其作为一个变量,则该 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定律 ,该变量有时也会是一个因变量。另外变量可取工程师、会计师、药理师、护理师、作家、歌唱家、演艺家、维修工、专家、研究员等等特征集。当然,也有更细的分法,至于大牛小牛、国际大师等等,就不再分了。 至于如何进阶,依个人而定,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的,那就是思想的受力运动。也唯有运动,万物才生。
6662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三:“精合”
热度 6 Fangjinqin 2011-12-8 09:16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三 : “精合” 我的前面博文“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二 : 闯新 ” ( http:// 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190do=blogid=515411 )中,提到一个 相联系的重要问题:为什么中国缺乏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我认为: 存在上述问题的要害是: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二 : 闯新 , 即在中青年学者当中比较缺乏那种“勇闯难关、敢于原创”的坚韧的拼搏精神。其实,这只是个人问题。 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导弹和卫星,成功的原因有许多,关键是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自指挥下, “奋愤图强”“全国大力协同”和精诚合作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既有个人的闯新的智慧,又有集体精诚合作的结晶。 现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 我国学术界目前特别非常缺乏“精合 ” ——真正的“精诚合作”的精神和科学素质。无论从 2 人或多人的小组,还是到规模庞大的团队,包括 973 和 863 等各类项目组,合作问题无处不在,但是真正的“精诚合作”是多么的难啊! 刘宏伟在他的博文“学术合作之难”(下称刘文,可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4748do=blogid=492259 )中,已对合作之难进行了相当深刻的分析,如他自己所说是“ 我的科研活动的亲身感受 ”,确实是切身体验之谈,我颇有同感。首先,提到了众所周知的“李杨合作创生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之杰作”,但是,我认为,李杨的分道扬镳也是令国人心痛而世界闻名的典型实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致病弱点,其实,这种状况在不同层次(阶层),比比皆是。确实“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其难度之大,令一般人等望而却步,望洋兴叹,甚至退避三舍,敬而远之。”,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他揭示的合作之难,比较令人信服。何以言之?,刘文提出了四个表现形式,涉及:私愿和利益、合作兴趣、知识产权、学术眼界和人格素质。下面结合我的认识,作进一步补充,精诚合作之难及其突出表现,我还有以下四点看法: 第一,确实“即使同一学术领域之间的学者,也常常发生学派之争而互不相让”, 甚至相互窃取学术思想,抢先发表原创性论文。 对此,可以举许多例证,其中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即使在诺贝尔得主领导的团队里也不例外,例如 XXXX 领导的学派有二个小组,一个在比利时,一个在美国,这二个小组在他的统一领导下,虽然两个小组研究相同的课题,他们经常互访和一起讨论问题,可算有比较密切的合作研究,但是内情显示,他们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貌合神离的状态,曾经发生过为了抢夺成果而发生争吵的情形。同时,过去人们曾经以为,好象日本人(学者)比较团结和合作,其实不然,就在上面一个小组里的两个日本学者,他们也因为文章成果的排名和归属利益发生了争吵,撕破了脸。因此,“可以说,学术合作具体是什么形态,究竟能持续多久,决定于双方的学术眼界和人格素养,而不仅仅是学术能力的差异问题。”确实如此。 第二,“精诚合作之难”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是不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行为特性? 我想有可能应用网络科学来探讨这个人类行为特性。“精诚合作之难”是横在各国、各界、各领域人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特大的难题。它对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它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原创性的突破更是巨大的障阻和最严峻挑战! 第三,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背景的合作研究,这类“合作”相当普遍。 其主要表现在:国内外学术“老板”给于我国学者或研究生比较丰厚的待遇,他们被邀请去国外或香港进行学科研合作研究,这类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双方具有“收买和出卖”智力的性质,因为不少“老板”可能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用钱买论文成果。一旦出了成果,论文署名一定要有“老板”的名字,知识产权也一定共享了。其中有的被邀请人是事先基本做好了文章,到“老板”那里最后好交差,“心甘情愿”把所谓合作文章“奉献”(卖)出来。这些成果实质上并非精诚合作的成果,更是不平等合作的产物。 第四,以出卖创新成果换取高档次的刊物发表为目的的“合作”。 以这类所谓合作名义,也屡见不鲜。有的人或因为写作能力,或多次文章屡投著名刊物不中,或经济利益诱惑等原因,就跑到国外去把自己创新成果转变成与国外合作的成果,这样经过“镀了金” 的论文,写作水平和名气得到了提升,最后发表出来了,不以为 耻, 反以为荣,这类事情并不少见。对此其实我国学者包括博士研究生是非常吃亏的。虽然论文发表在高挡次刊物上,但是实质上是一种得不偿失和降低自己人格的做法,我对此并不看好,而视为一种变相的不当的学术行为,并且这也不是什么精诚合作的产物,应该注意尽量防止发生这类的合作,特别是年轻人需要警惕。上面第三和第四点的“合作“已经使我国长期以来流失去了许多科研的原创性的成果。我建议:我国政府对此,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强有力措施和恰当政策来挽救这种我国还在进行流失创新成果的一种明显趋势。 由上可见,确实可以得到的这样的看法或基本结论是:精诚 合作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最后仍然希望:如刘文所盼,我国学者能够“知难而进",机缘巧合者,要好好珍惜难得的机缘,哪怕只为的给学术发展做一点添砖加瓦的工作,也是值得的。这是因为学术合作必将因时代的需要而呼声日甚,并成为可能,其合作的成就也必将在并不遥远的将来脍炙人口。”但愿,这个美好的愿望将来能够早日实现。 我更衷心期盼并相信:今后我国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能够为了振兴中华,团结奋斗,同心拼搏,排除万难,更多地开展真正的“精诚合作”,去争取胜利! 只有这样,才可能也必将开创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新世纪辉煌! 附录:“刘文”学术合作之难的“四其”表现: 其一,“合作双方各有其难以告人的私愿和共同的利益需要而走到一起,自然而然也就预知了其结局如何。” 其二,“学术合作对象的志趣决定了合作的水平和成就。” 其三,“学术合作的知识产权划分决定了合作的可行性。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合作,产出了光辉的学术成就。但最终这朵典范合作之花,还是不可挽救地枯萎和凋谢了。其原因无它,科研无国界,科学家是有的。学术无领域的鸿沟,学者是有的。学者所工作的单位对知识产权的要求,学者本人对学术成就的归属要求, …. 等等,都是一颗颗威胁这场学术合作的定时炸弹,终将被引爆。” 其四, “ 学术合作人员的学术眼界和人格素质决定了全部合作形态和时效性。 ”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4288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论文牛人现象看中国的学术界
热度 4 shermanwang 2011-12-7 22:02
自古以来,中国就几乎没有学术( academia )可言 , 虽说古代道家追求得“道”,也有朱熹的求“理”,但都不是古希腊人追求的哲理,亚里斯多德认为人从天性需要知道认识周围的存在,但是中国的学术不是如此,从孔子开始,学习和学术主要是追求功名,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关于种田的知识时,孔子蔑视学生的提问。今天的中国学术界同样极少有人在追求认识的真理,所以,学术的造假也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政治家的学术管理水平只有小学生的能力,那就是数论文的篇数,多少 SCI 等等,而不是看论文有多少新发现、多少新方法、多少新思想,而学术界自身又没有学术民主、共同追求真理的基本学术理念,所有的中国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几乎只能用一个“假”字来描述,极少有中国的学术会议是研讨学术,而是学术人物显耀场所,如同舞台演戏。因此,中国人尽量将同样的数据写成多篇文章。历史上中国人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术完美,也就没有形成客观逻辑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没有了 3 、 4 百年来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后来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得落花流水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写过哲学名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概括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来,但是没有研究如何科学实践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而不是错误的知识。正是中国人的学术追求的是功名利禄,所以国家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税钱,都被那些利欲熏心的人骗取了,回头看看那些拿了那样多的国家重大基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有几个项目对人类的认知有贡献?有几个项目发现了前人没有认识的新的的自然现象,有几个项目发明了确实有用的新的技术?最终大多数是学者和官员们一道哄着纳税人的钱玩,在学校哪个科研项目验收不做假,不做假的人,你论文不够数,基金完成不好,你当不上教授,再也申请不上基金。
32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一:学派
热度 14 Fangjinqin 2011-11-30 10:11
我国现代学术界的缺失之一 : 学派 昨天夜里醒来突然涌现一种思路 , 感到我国现代学术界一直缺乏不同的学派 , 很多人 , 特别是年轻一代,恐怕对什么是学派了解很少 . 因为学术界和各种学术会议很少有意思来探讨这个问题。今年 3 月,我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组织的 “Recent Progresses in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 (KITPC/ITP-CAS, Mar 14 - Apr 1, 2011) 会议和 2011 年复杂系统国际会议( 4 、 23-24 ,南京) 上,在报告时我比较详细介绍和评述了普利高津为首的 布鲁塞尔 - 奥斯丁学派在非平衡统计物理方面极富特色的贡献。但是好象许多会议我从来没有听到什么学派的事情。 我认为 : 我国对于学派的发展很不重视,这可能也是影响我国科学创新和以更大的步伐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 如果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学派 , 自然也必然到处出现“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的生动活泼的繁荣局面。我国 “ 百家争鸣”源于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因此,有必要来聊一下 “学派”,提醒大家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实,“学派”在世界学术界自古有之,它的形成史源远流长,学派形形色色,不胜枚举。 《辞海》中 “ 学派 ” 的词条解释为: “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 这是指传统的 “ 师承性学派 ” 。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 在中国早已有之,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学派已初露端倪。中文古籍中不乏 “ 学堂 ” 、 “ 讲堂 ” 和 “ 书院 ” 的记载。 “ 讲学者 ” 与 “ 听讲者 ” 两者之间的师生关系和学问师承渊源随之而生,由此形成 “ 师承性学派 ” 势在必然。 先秦诸子 百家便是古代的一种学派,尤以他们当中的儒、墨、道、法四家所体现出的 “ 师承性学派 ” 特征最为显明。这种因出自于同一师门且学术观点相同的 “ 师承性学派 ” ,在中国古代史上不乏其数。同样,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文明,或某一社会,或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同样可称为 “ 学派 ” 。例如,欧洲有 布鲁塞尔 - 奥斯丁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维也纳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界相继涌现的 芝加哥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瑞典学派 、 剑桥学派 、 洛桑学派 等 “ 地域性学派 ” 以及 重农学派 、现代 货币主义 学派、供应学派等 “ 问题性学派 ” 。   由上可见,东西方学派的形成,大致有赖于三种因缘:即师承、地域、问题,因而大体上可归为三类:即 “ 师承性学派 ” 、 “ 地域性学派 ” 和 “ 问题性学派 ” 。三者互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划分界限绝非 泾渭分明 。中国古往今来的这些学派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皆为 “ 汉学派 ” (以汉学为研究对象)。而当代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一地域由一群长期以 “ 壮学 ” 为研究对象的草根学者形成的地域性 “ 八桂学派 ” 的横空出世,终于打破了自古以来 “ 汉学派 ” 独领风骚的局面。   事实上,随着探索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风气蔚然形成,师生关系自然应时而生,以致以师承关系为中心,或以文化和学术活动倡盛地区为中心,或以博学者为中心,或以观点和学说相近为中心的 “ 学派 ” 随之诞生。     初步看来,我认为,我国现代也存在不同学派,只是大家不去特别关注而已。例如,可以说,存在 钱学森学派,他是中国最早明确提出探索复杂性巨系统的著名科学家,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复杂性研究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提出开放的 “ 复杂巨系统 ” 等概念,在他周围凝聚了一批弟子,不少人已经是院士级和学术带头人,他们曾经经常一起探讨问题,在国内颇有影响。无疑,其他学派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但是我们没有重视和发挥他们的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不同学派,可以 极大激活我国科学学术界的潜力、活力、动力和创造力,能够有效地迎战 21 世纪网络时代的高科技巨大挑战,提高我国在国际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5000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中国的科学家缺乏学术评价能力
陈小斌 2011-11-25 11:56
令我感到悲哀的,不是中国学术界的创新能力,而是学术评价能力。 这悲哀感日日加重。因为我越来越觉得: 中国自己基本上没有学术评价能力。 这是致命的。 除了个别特殊领域以外,一项研究成果到底是不是创新,到底有没有意义,有多大意义,中国的学术界自己是闹不明白的。一项非主流的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学术交流多次宣讲,如果宣讲者是新人,没什么地位,那么基本上不会引起什么反响。哪怕与会者汇集了当今小同行的精英。但如果是同样的成果,突然在NS或本行业顶级SCI上发表了,受到国外热捧了,国内就会热起来。 (所谓非主流,也就是没有紧跟当前国际上流行理论) 对SCI的过份的依赖,不就是这样的吗? 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不也是这样的吗?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自己提出过几个有影响的科学问题呢?建立了哪些有影响的理论体系呢? 不是提不出问题,而是不知道提出的问题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那些光光乎其上的中国学术界的牛人中,连本专业中一些基本概念都搞不清的大有人在。 于是大家都只好去跟风,这样才能获得认可,获得自己在这圈子里的生存权和话语权。 一声叹息。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5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迫喝酒,的确苦不堪言
热度 3 ssg334 2011-11-23 23:48
今日读了山东小子写的《酒桌综合症》,轻啜一口手边的啤酒,不禁想到:喝酒本是欢喜之事,到了职场抑或学术界,也竟成了负担。 饮酒赋诗,借酒消愁,是我幼年时对喝酒的概念。后来有人考证,说古人喝酒,大都不像现今这样。如诸子时期,喝酒需要有吉日,需要宾主入席、奏乐、引言,然后轻抿斛中的美酒,像是一种仪式。到了盛唐,喝酒之风盛行于江湖、文坛,缘由众多,但都是为了尽兴。我不避讳饮酒,与朋友相聚,多有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饮酒泯恩仇之感。漂泊海外,也总是能交到喜好饮酒的朋友,日下朱霞,三两人来到小酒馆里,一扎啤酒下肚,开始尽情地谈天说地。渐渐的,每当清闲,手边总是有一瓶啤酒(或是罐装的威士忌),看楼下车来车往,说不出的惬意。 看了《酒桌综合症》,本来心中恻然,感慨酒精过敏者少了多少乐趣呀。仔细想想,如若我是那个陪领导喝酒的人呢?记忆中,倒是真有这样的事情:以前工作时,有一次陪一位领导(行政类)吃饭,我举杯敬酒,领导称自己之前喝了很多,我毕竟也算是年轻人,就干一瓶酒吧。当时我不好意思拒绝,喝下去后胃里翻江倒海,眼睛也充血差点流泪。那时觉得喝酒好痛苦。又有一次,和一家医院的个把主任吃饭,喝白酒要“打圈儿”。这次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频繁地敬酒依然盛情难却,可叹技不如人,终于伤了身体。这样的酒局,后来我都会坚持立场,或是表示自己不胜酒力。 我窃以为,违背本愿去做事,或是被人强迫去做事,都是痛苦不堪的。喝酒自然不例外。比如学术,如果一个学生志不在此,而导师又心急文章,往往学生会心猿意马,叫苦连天;那么如果不愿喝酒的人,每每被逼喝的苦不堪言,自然心中咒骂、抵触,甚至恐惧。与朋友相聚、或是人逢喜事,愿意喝酒自是可以喝得昏天黑地,不愿喝酒,也不会破坏气氛;而本该严肃的政、职场,必须喝酒,或是喝酒才能成事的习俗,确实害人不浅。回想古人饮酒,我印象中的饮酒,多数境况下,是自己的思维意愿。希望“酒局”不再猖獗,大家也可以享受饮酒的乐趣。
4208 次阅读|5 个评论
“机会与人才”之拙见
热度 3 Jacky168 2011-11-20 11:3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上一个有趣的说法,大意是:一流的人才在商界和军方,二流的人才在政界,三流的人才在学术界。开始不得其解,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学术界,何沦落到“三流”了? 文章后面做了解释,之所以将社会各界划分为高低不同的“流”,是因为“商界和军方”中,商场如战场,一纸合同如同临战立的军令状,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战”定乾坤;“政界”的领导们可以有两到三次机会,失手了一次,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再重新来过,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虽然出了莱温斯基那档子事,不过幸运躲过一劫直到任期结束;“学术界”的学者专家们,就有太多太多的机会了,例如做某个试验,失败了可以再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几十上百次甚至千次,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武断,古有“学而优则仕”,现今不少人不只学问做得好,还兼之设立企业、学以致用。每个人境遇不同、能力有别,因此会选择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于我们一般的多数人而言,适合自己的,便是好的。 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个体,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也存在三类“机会”:“唯一的机会”、“两到三次的机会”和“重复多次的机会”,由于“机会”的价值和意义不同,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肯定有别。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个人的选择和努力的程度等。能够准确敏锐地判别“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可列为人才中的“一流”。当然能够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则肯定是“一流”中的一等。 特别申明,本人非机会主义者。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3539 次阅读|6 个评论
[精]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2---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热度 2 jimmy198360 2011-11-14 22:16
根据2008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每年招收博士生5.98万人,在学博士生达23.66万人,做一个最简单的计算,若各城市最低工资按1000元每个月计算,每个博士生每月薪酬按3000月计算,若国家、学校、导师每年给每个博士生按1:1:1出资支付博士生薪酬,其三者每年分别支出2.366亿元,共计7.098亿元。2009年国家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567.62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4.7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33.82亿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201006/t20100628_324488.html ),如果把后三者统称为科教文化支出,则它们共计2156.19, 那么博士生的薪酬仅占科教文化支出的0.33%,占整个国家财政的0.16‰,这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个很微乎其微的比例。 二、如何不再迷茫:学术界---智力和良知的储备库? 学术界腐败堕落,学术界尽人皆知,有方舟子在战斗,有很多人在呼吁,有很多人也根据国外那“美好”的模式提出靠齐方案。实际上学术界面对自身的腐败和低效率,大多数人都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与国际上的 科研 体制相比较,也都知道应该变成什么样子,但是问题以及问题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沦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道如何着手去改革。 我们国家自古至今是一个以伦理代替信仰给人以精神支持的国家,走出以上认知误区进而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是:人的观念上的转变,形成正确的人性化的价值观。如果说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学术界,或许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从学术界开始解决,分析分析看。 可以毫不讳言的说,世界上50%以上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事关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基础科学研究,都是直接由博士研究生在进行着,创新性的想法有相当一部分诞生于他们中间,他们身体力行实践着导师指导的项目,或者自己与导师协作主持的项目!他们支撑着一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根基!他们是即将主导国家科研导向的人们!这在当前中国学术界也不例外。神舟飞船,高速铁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各种科学文化项目的实施不知凝聚了他们多少的心血。但是诚如第一部分学术腐败问题的分析,腐败的根源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博士生群体。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已经很完善,在国内正受着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是一个庞大而又最集中的社会群体,近年来每年的在校生都接近0.5亿。鉴于目前国内的教育状况,研究生教育更像是大学教育的延伸,而毋庸置疑,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职业的学术研究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博士,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而且现在每年培养的博士生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对比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及相关成果,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依然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博士的培养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过程,它已经与本科教育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本科教育中,按照Newma模型,基本上是侧重于对已知知识的传受和传播而不在于对知识的创造。…但是博士培养却绝不仅仅是对研究生现有知识的传授。它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原创的想象力,对已知的质疑,和理论分析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新的知识。‘换句话说,博士研究工作的核心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如果离开这样一个核心,博士的研究工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现阶段,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完成的,导师和培养单位更多的创造一个学术氛围,比如大量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下,熏陶博士研究生慢慢走向职业化研究。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群体,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工作群体。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职业科学人才,而这种培养和锻炼,是在这些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和参与研究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博士研究生群体年龄多在22-30岁之间,纵观世界上众多卓有建树的大学者和科学家,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是一个人在长期教育的知识积累后最有创造力和创新欲望的年龄,他们这个阶段的思考和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一生的研究。 而且就国内的情况,和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工作的同龄们相比,博士生有着相似心智和生活需求,而且很多成立了家庭或者需要成立个家庭。但是国内博士研究生依然被作为简单的学生群体看待,培养单位和国家政策给予的待遇普遍很低,一直以来大多在每个月1000元一下,有的学校甚至一直保持在每月300多元。“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博士生的生活补助金太低,博士生在求学期间,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压力之下,有的博士生期望早一点毕业找工作,于是选择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完成的课题,做毕业 论文 ;有的博士生则花大量时间去打工挣钱,但总难处理好学业和打工的关系,结果钱没赚到,学问也没做好;还有的博士生则由于被导师吩咐做一些课题,没有时间外出挣钱,也难以做自己的研究,精神十分焦虑,因此有人戏称,博士生是学生中最焦虑的群体。”(熊丙奇:博士生“加薪”是否空欢喜, http://tech.nen.com.cn/73507854169931776/20100113/2614654.shtml ) 这种学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博士生有极大一部分会对科学研究丧失兴趣或者动力,而从事其他行业,大量博士毕业生去做公务员这个相对闲适的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人才流失。另外这样成长起来的学术人才最有可能上演新一幕的学术官僚化和行政化,这种恶性循环值得深思。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欧盟和美国,博士研究生通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各种途径的资助能充分保障读书研究期间的生活工作。虽然从去年9月份,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指令,部属高校给博士生涨薪,但涨薪之后总共也只有每月1000元左右(全国部属高校博士生加薪在即 清华等校寒假前补发,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111/t20100111_438675.shtml ),但也仅能满足他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博士生的基本自由度很低,除了奔波于实验室于宿舍间。疲惫单调的生活也让他们的工作效率大为降低,不但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而且很多人也因此延期毕业,给学校和个人带来很多负担,我们很难期望他们领着比富士康工人还低的薪资水平下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 在符合人性的前提下,兼顾整体,每个个体幸福程度与他们的自由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自由度越大,幸福程度就越高,创造创新能力就越强,而博士生生活资助来源的匮乏导致他们的自由度极其有限,因此他们的学术创新能力大打折扣。(注:自由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言论自由度,财务自由度,活动自由度,决策自由度等等不一而足,幸福与自由度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种子和养分的关系,充足的养分能保证种子健康自由的生长) 去年(2009年)九月份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货通胀慢慢到来,部属高校的涨薪更像是经济危机下的施舍,面对汹涌的经济大潮难免最终沦为空欢喜。从制度上保证博士生的薪酬以使他们具有最佳的创新能力和生存状态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一部分让我个人设计了一种简单博士生薪酬制度,并探讨了薪酬保障的意义。 2.2 博士研究生薪酬制度改革 科学研究日益职业化的今天,科学研究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他们的核心仍然是生活!生活有保障,才能理直气壮追求公平和公正,不折腰。 1、 博士研究生的薪酬水平:根据笔者个人的感受和了解到的各种信息,博士生的薪酬水平应该是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的两到三倍(工资浮动),当然薪酬的确定需要整个社会的讨论。 2、 博士生薪酬国家、学校和导师三方制,即让这三者共同出资资助博士研究生,因为这三者是博士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受益者,又是他们的培养和管理者。这三者的核心是学校和导师,核心的核心是导师,因为研究生是在导师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研究的,指导老师也是学术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和创造者,明晰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十分重要。导师应该通过从项目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每个研究生,而且这一举措要受到监督。 3、 根据2008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每年招收博士生5.98万人,在学博士生达23.66万人,做一个最简单的计算,若各城市最低工资按1000元每个月计算,每个博士生每月薪酬按3000月计算,若国家、学校、导师每年给每个博士生按1:1:1出资支付博士生薪酬,其三者每年分别支出2.366亿元,共计7.098亿元。2009年国家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567.62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4.7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33.82亿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201006/t20100628_324488.html ),如果把后三者统称为科教文化支出,则它们共计2156.19,那么博士生的薪酬仅占科教文化支出的0.33%,占整个国家财政的0.16‰,这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个很微乎其微的比例。 2.1 博士研究生涨薪的意义分析 对于博士生这个科学研究人才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的资助,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培养和受益责任的明晰势必会带来学术体制的改善和缓慢改良,进而减少和降低学术腐败。这或许为学术体制的改革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开启的会是学术体制的全面改革,并且会逐渐改变民众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正确理解和对待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而且这个做法也是最简单易行,而且从根本上不会触及各个群体利益的,最易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认可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下面的关于博士研究生涨薪的意义分析显得不言而喻,限于时间和精力,以下分析不展开,留给人们去讨论。 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 A. 保障直接的研究人员真正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 B. 促使引发建立严格高质量的人才选拔机制和高质量公平、活力竞争的科学教育培养体系; 博士研究生的薪酬制改革会聚集大量想考取研究生的人才,进而有利于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利于促进建立良好的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B、引发学术界薪酬改革连锁反应 如果博士生享有一个高于目前社会中等的薪水,就会引发企业、高校、政府对人才有实质的重视,直接体现在从事研发、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待遇的提高。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研究,美国高校的教师(知识分子)的薪酬水平排名靠前,而在目前的国内,除了名目繁多的潜在的福利外,工资水平却很低,一个刚从教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大约只有3000元左右。 C. 从根本上舒缓地减少学术造假,这一意义通过以上的所有分析不难理解; D. 恢复知识分子的所代表的本真追求,改变国内对知识分子的畸形认识,获得应有的尊严。 对社会和国家长远健康蓬勃发展的影响 A、博士生薪酬制的改革,势必影响社会上各阶层的薪资结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B、建立维持国家持久发展、健康的智力动力来源,防止财富流失。领先的独有的造血科技能引领和推动高附加值的产业,当然这种效果只有在整体国民素质提升到一个层次。如果能在国内保有这样一个高附加值的群体也是能有力保证国民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安全,为世界社会创造多样文化和财富。 C、学术界自身通过以身作责和教育向社会传播和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 D、推动财富分配公平均衡,降低社会两极分化。 E、保持国家发展的优势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民众的生活幸福是一个社会和政府的重要导向和目标。 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也带来人民生活状态和方式不断地变革,离开学术界,我们很难想象当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因此通过大讨论让公众更加真实和深入地了解和关注科学,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加强自我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进而关注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知识分子中的弱势群体,鼓励和促进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氛围,防止社会腐化。 最后请公众和学术界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财富创造与文明进步中的作用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2、 什么是科学,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 学术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根源; 4、 当代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及其误区。 未来还有更多分析... 2010年9月
3178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论文撰写和发表
热度 5 jimmy198360 2011-11-14 21:57
本博文系应一SCI医学论文编辑公司朋友之邀而写,最初2010年10月18日发布在个人qq空间,以及朋友公司网站。后开通科学网博客后,特重贴于此,供大家批评借鉴。 在 当今学术界,撰写并发表论文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你做出的实验结果没有通过会议论文或者学术期刊发表出来,那你差不多等于做了无用功,更通俗的说做出的东西没有实现它对于社会的价值,无异于垃圾一堆,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1、 论文撰写 前论文撰写阶段 在一线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研究生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他们认为论文撰写和发表是所有实验工作都做完之后的事,不用考虑太早。实际上,“论文撰写”从一你一开始接手和进入你的课题就应该考虑的事情,哪怕开始时你什么都不懂得。大概了解你的研究课题后,你首先要对你研究的内容和它的可能取得的成果有个定位,即它处在所研究领域的学术界的哪个等级,确定这一点需要你对这个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是一个项目主持者,这个过程和经验应该很清楚,否则你是一个失败的科学工作者。这篇文章写给初入学术领域的研究生们看,如果要定位你的研究水平,就要去关注领域内的牛人并大量阅读他们的文章,然后你就会对你的研究有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如何追踪学术牛人,如何阅读文章,如何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这里就不做讨论了)。学术研究中,如果是个人设计课题,要以创新为原则,即你要做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学术问题,这个分为理论新和实验对象新,如果你要做的课题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做下去,因为做别人已经做的工作,不会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对自己的研究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后,理解起导师的课题或者提出有益的补充就会很得心应手,对于正确和高效率的实验操作也是有益的,实际上这些都是“撰写论文”的开始,虽然未动笔,但是腹稿和以后论文中的闪光点就在这不断的思考中积累起来了。而且如果你了解了领域内相关的学术期刊,就很能对自己课题可能取得的成果选定到某些合适的学术期刊发表,这是对自己研究的清晰的定位。当然这个过程中如果培养自己的一些好习惯,对于以后写论文就很有帮助,比如阅读论文时记笔记(要精练不要照抄翻译),有好的想法和思考就写出来,这是一个逐步提高你的思考能力和学术观点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学术的学术论文。 实验过程中,要每天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每周都把当周的实验整理成 word 和 ppt 的形式,及时总结失败原因以利于进一步实验,整理成功的成果,把它们做成类似于你要发表期刊要求的图片和表格的形式,这也是论文写作的一部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且很容易记错,如果实验结果堆积起来长期不整理分析,课题的进行无异于无头的苍蝇,很容易搞乱,没有整理起来的结果也会化为乌有。 做了这些工作就相当于你自己设计了整个课题以及实验过程,那么对于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就了然于胸,这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核心。 论文撰写 课题实验结束后,就进入论文撰写的实质性部分,笔者先从我个人的经验谈谈论文撰写的一般过程: 大部分论文分为 title , abstract , introducton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results 和 discussion 六部分组成,也有很多期刊把 results 和 discussion 两部分合并为一个部分 ----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就是边展示和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边讨论。实际上论文的写作一般不按照上面罗列的顺序,选定要投稿的杂志后(课题初期就要选定好自己要投稿的杂志)按照要求格式撰写,具体要求可见期刊的官方网站首页“ to the authors ”项目里面。一般先写 results ,结果的选择以能完全得体系统的展示你的研究并很好佐证你学术观点为准则,然后再根据得到这些结果所涉及到的实验写 materials and methods 。完成这些后,就是关键部分了 ----discussion 的写作,首先用两到三句话总结下你的整个研究(不要很啰嗦的写一大段),然后就是你平时笔记和思考的亮点发挥用武之地的时候了,评价和你工作相关的他人的工作并予以比较分析,陈述分析你所研究的学术问题并陈述你解决的细节和不足,最后就是高瞻远瞩的展望环节了,豪言壮语写几句,要学术又让人深思和心潮澎湃,令人回味。 这些部分写完后, introducton 就是有的放矢了,好的 introducton 的逻辑结构和思路是倒金字塔形状的,就是开始介绍你的研究相关的部分要大,然后慢慢收拢收拢再收拢,直到恰到好处的在这些诱导下提出你的研究,这部分就大功告成了。这其中的水到渠成的衔接是要一定的功底的,和 discussion 部分一样,写出来都要仔细打磨修改。 之后进入摘要写作的部分,字数要按照期刊要求控制,一般结构是第 1 , 2 句话陈述研究背景,三四句引到你的研究,然后展示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最后评价你的研究。 只有当以上所有部分都写作完成了,题目才能比较好的确定,题目要简介醒目切中你的研究核心,达到这个要求后越诙谐个性越能获得他人的关注。当然一般好的文章未到发表都难以最后敲定。 整篇文章写出来后也只是个草稿,比如放一放隔几天或者半个月再看就会有很多要修改的地方。 2 、论文的发表过程: 让我们首先对学术期刊的好坏水平有个简单的认识。 Thomson Reuters Web of Knowledge 收录了全球大部分的学术期刊 http://www.isiwebofknowledge.com/ 。它所收录的期刊均是被学术界认可的用于论文发表的期刊。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 Thomson Reuters 给各个学术期刊每年赋予一个数字指数 ---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来评价它们的影响力,影响力数据每年都是更新和变化的。但是这些期刊的排名一般是很少变动,对于某一个领域的学术期刊也是这样。 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来选择合适的水平相当的期刊发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你选择的期刊影响力较高,你的论文投稿过去就很容易被拒稿,从而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选择的期刊影响力较低,那你的研究就不容易被别人关注到,有点屈才,现实到国内,论文发表的水平跟学术成绩和职称评定甚至工资福利严格挂钩,对你的生活也不利,就研究生来说对你以后学术道路也有影响。选好目标期刊后,投稿要从高到低来,即先往好的期刊投,在编辑和提高人返回审稿意见后,尽量修改澄清和补充实验满足其要求直到发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再依次换到其他较低水平的期刊投稿。切忌避免一稿多投,即投了一个期刊没有撤稿或者没有被拒稿的情况下,不要把期刊投往其他学术期刊,一稿多投是学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 投稿的稿件一般包括 cover letter , manuscript 和 figures and tables 三部分。 cover letter 是写给期刊编辑的新就是客套的介绍你的论文,表达你要把你的论文投到他们那的意愿。每个期刊都有多名编辑,他们分别负责各个领域的研究,选择相关而又合适的编辑也很重要,比如不要把你的植物病毒研究的论文投到负责动物病毒研究论文的编辑那里,当然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划分方式。 Manuscript 就是你的论文的文本部分,图片和表格往往独立的成其他的文件。现代网络发达,投稿都是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平台投稿,注册账户后,在投稿栏目里,按照引到一一上传做成电子文本的 cover letter , manuscript 和 figures and tables 就可以了。 投稿完成后,在你的帐户的所投稿件栏里面会显示你的论文的状态,包括: newsubmission , Editorassigned , under review ,以及 rejected 和 accept 多个状态。如果进入 editor Editor assigned 和 under review 就成功了一大半,表明论文已由编辑发往相关审稿人,过了编辑的一大关。快的期刊几天后就会返回审稿人的意见,慢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审稿人的意见一般就决定了编辑的决定,是拒还是接受你的论文的发表。审稿人把关论文质量,他在欣赏论文的同时提出批判,如果赞赏多于批判就会接受论文,如果论文档次不够或者存在严重缺陷就会被拒绝。 以上笔者泛泛介绍了论文的撰写直至发表的过程,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有个大致的认识,实际上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诸多细节比如参考文献引用方式,专业术语以及特定的学术格式都是提高论文规范的关键,它们也影响论文的发表。论文撰写和发表,课题的选择和实验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的积累,如果要让大家更清楚,每个细节都可以用很长的文字来表述,如果有需要,我会抽时间就各个细节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经验。 最后请大家记住,努力、用心并身体例行的去实践,你的研究成果论文一定会找到它理想的归宿!
8448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美化工界同仁欢迎胡志成博士回归社团
热度 11 Nancyback 2011-11-12 20:25
中美化工界同仁欢迎胡志成博士回归社团
本周 1-4(7-10 日 ) 在北京昌平中国石化会议中心召开 The 6th Sino-US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胡志成博士应邀做了题为 “SCR catalysts for meeting heavy duty diesel emission regulations” 的学术报告。 这次会议由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mical Industry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主办。所有的口头报告均为邀请。为交流方便,报告分为 Plenary keynote, Keynote, Oral, 和 Plenary panel discussions 。 志成博士三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中美化工界高层同行们。特别的,他这次机会见到他在 MIT 做博士后时期的系主任,后来到 Princeton 做工学院院长,已经 80 岁高龄的 James Wei 教授和在 MIT 做博士后时期的同学,现在 Exxon-mobile 公司催化剂研发生产主管赵新进博士。当然他还见到了很多位美国同行同事,也见到了多位天津大学、浙江大学、 Tufts 大学的师兄弟。还有他的大学同宿舍同学林跃生 (Jerry YS Lin ,现任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的 Editor 之一 ) 。 同行们对他的处境深表关切。 2011 年 11 月 12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胡志成博士的报告信息丰富,对解决柴油重卡的环境污染问题充满信心,对核心技术已经成竹在握。 胡志成博士和参会同行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386 次阅读|20 个评论
旗帜鲜明地反对“一稿多语多投”兼一些博友的问题解答
热度 17 lionbin 2011-11-11 13:15
这篇博文部分内容被《科学时报》收录发表出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1/251219.shtm 昨天中午看博文,由于对博文中的有些评论有不同的看法,就特意写了一篇 博文 ,觉得这样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没有想到一写就写多了,篇幅居然不短了,很快得到科学网编辑的赏识,给了一朵大红花,这样引来的看官就不少啦,由此也引起了许多争议和讨论,毕竟目前在国内学术界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人(特别是刚刚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比较迷惑,说不能吧,好像周围的人,包括导师,都在这样干。在这些博文评论中,水迎波老师的《 一次论文的双语审查以及“双语规则” 》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认真拜读后,也逐条阅读了后面的评论及水迎波老师的回答,结合博友对我博文的评论和我的理解,以及 李子丰等(2010) 论文的建议,总结出这篇博文,希望能给迷惑的年轻学者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和说法。下面分析的引用中,我将省略一些愤青语言,直接总结出一些问题。 还有一句话,要啰嗦一下,我这里说的是“一稿多语多投”,这是一个词,评论时请不要断章取义,不要分开。 1)中国早些时候,曾经鼓励研究生将做得比较好的工作拿到国外英文杂志上去发表,这个属实吗? 的确如此,那个时候这样做的理由比较简单,当时的中文杂志与世界沟通较少,相对比较孤立所以自成一体,中国做了什么研究,国外并不知道。那时许多教授是鼓励或者默许学生这样做的,希望通过这样逼学生一方面可以读读英文文献,写写英文文章,另一方面可以将国内的科研成果推销出国门,根据当时的国情,这个双语规则是有其合理的一面(上面的话,直接在水迎波老师原话和观点上进行了修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杂志认为这样做不妥(中文杂志只是制定了规则,似乎还没有考虑到问责)。比如,《遥感学报》在“论文版权转让声明书”中写道:全体著作权人保证: (1)论文是著作权人独立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并且不涉及一稿多投、泄密和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2)论文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 并承诺: (1)论文在《 遥感学报》上发表以后,不以任何形式在其他任何地方再次发表;不将论文稍做修改,或分成多篇进行多次发表......。 而英文杂志本身就制定了明显的版权规则,而且对违规者采用retreat(撤回)处理,其规则已经历史的检验是合适的。在投稿的时候,我们会阅读杂志的Instruction to Authors,上面一般都这样规定: A statement certifying that the article is not being submitted simultaneously to another journal should accompany the MS. Articles that have appeared or are to appear elsewhere, whether in English or in another language, should not be submitted . 这在投稿前就告知了,不能以任何形式在其他地方发表过了。有些杂志还给出了发表形式进行了定义,并排除了一些形式,例如: except in the form of an abstract or as part of a published lecture or academic thesis 。如果文章被接受,送到出版社,出版社首先要你签署一个出版协议,一般类似下面的文字: I hereby assign to XXX publisher the copyright in the above specified manuscript and any accompanying tables, illustrations, data and any other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intended for publication in all forms and all media (whether known at this time or developed at any time in the future)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all languages, for the full term of copyright, to take effect if and when the article i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上面签字了,那么这个协议就生效了,你不能投其他杂志(包括中文杂志)并在上面发表。 2)用一种语言发表了的论文,再翻译成其它语言发表是否违反知识产权法?中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因此,作者可以将论文翻译成其他文种发表,例如,联合国公报翻译成几种文字同时发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报也翻译成几种文字同时发表。为此,某些杂志社所说的一篇论文只能以一种文字发表一次的规定是霸王条款 ( 李子丰等,2010 ) 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是曲解中国著作权法。是的,作者有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但没有republish的权利。如果同一个出版社要求你这样做,那是可以的,因为你的版权已经转让给出版社了。而李子丰等(2010)所举的公文,那也是拥有版权的机构才有权利这样做,何况科研论文与公文并不能完全类比。而且,英文期刊中一般还有一条是:government authors not transferring copyright hereby assign a non-exclusive licence to publish。 3)一般来说,首发论文文种应该选为资助研究的团体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以示对资助者的感谢,也便于资助者阅读和检查工作,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是自发进行的,没有得到资助,则应首选作者所在国的官方语言来发表,以示对国家的尊重和忠诚。在国内,科学工作者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其资助者大多数为国家、部门或企业,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中文期刊 ( 李子丰等,2010 ) 如果你愿意这样做,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引用discoverme网友的话: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中国人发英文论文是拿中国的钱便宜了外国人。有没有想过我们从外国人发的英文论文获得了多少新东西?! 实际上,现在的趋势是科学无国界了,想要做好学文章,不懂英文很难。 4) 2009 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公布后,用中文检索系统对部分候选人的论文进行检索后发现:(1)有些候选人的论文在中文检索系统中根本检索不到;(2)有些候选人的论文在中文检索系统中寥寥无几,且水平不高;(3)这些候选人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不涉及保密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鼓励国内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提高中文期刊的论文水平和印刷质量;(3)在评价系统中,提高中文检索系统的地位;(4)按论文的学术水平,而不是发文数量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进行评价 ( 李子丰等,2010 ) 显然,我们如果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要追踪国际前沿,本来就不能限于国内的检索结果。不管你如何理解,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和水平做科学研究,这是千真万确的。世界上最权威的科研检索机构Web of Knowledge几年前已经有中文版的了。 我完全同意鼓励国内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和在评价体系中提高中文检索系统的地位,但是这更需要的是出版社的努力,而不仅仅是论文作者的努力。如果你有一件好东西出售,你是愿意放在地摊市场上呢,还是愿意放在精品商店出售?至于上面的(4)条建议,这个规则如何制定?“论文的学术水平”同样是一个非常软的概念,难道SCI的数量以及被引用率不能从某一方面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所以,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5)自费出版的论文可以一稿多投吗? 作者保留版权,一稿多投也不侵犯出版商的版权吧。 自费出版与版权是两个概念,二者不是对立的 。中国的杂志大都要交费的,英文刊物要交费出版的倒不是很多,但版权还是出版社的。到目前为止,论文投稿作者自己保留版权的我还没有看到,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另外,不要将这个问题与某些杂志转载其它刊物的文章混淆起来,那也是要征得原出版社同意的。 6)《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一些中文期刊的中英文版相同内容的文章算一稿两投吗? 不算,这是出版社自己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将中国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合法地介绍给非汉语的研究人员,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有网友建议:如果为了照顾国内某些研究人员英语文献理解能力或者接触面有限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中文期刊里面专门设置republication-in-Chinese专栏,让读者清楚这是已有文献的重发。还有网友建议:分别以letter和full paper的方式在国内外发表,自然不能完全照搬;或者把letter和full paper都发到国外,以review或专家讲座的方式在国内发表介绍这一工作。我觉得这些建议完全可以尝试。 引用曾杰博友的话:科学期刊确实英语已经成了科学语言;所以,问题的讨论包括二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作为知识产业的期刊只有出版商的区别没有国籍的区别,比如,德国等欧洲国家有许多非常著名的英文出版界,包括科学专著和科学期刊,中国完全可以发展自己的英文期刊、科学著作出版产业;二是作为科学的传播和普及问题,多少国人阅读或写作英文论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同一个期刊或同一个出版社是可以,不同期刊或不同出版社只能一先是版权一后是版权翻译许可转让。这些问题其实是出版界的版权问题,不属于科学发表或科学交流与传播的问题,现代社会常把两者混淆了。 7)本来我以为这不是一个问题,但看到了许多类似的案例,也拿来说一说吧。 案例一:我在欧洲读博士时,听欧洲著名教授就怎样发表论文发表意见,该教授(他也是一个主要学术刊物的主编)说,来自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论文可以先以母语在本国发表,接下来可以在用英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 案例二:我们曾经就能否把中文发表的论文内容用英文投稿的问题,当面请教一位国际知名的加拿大教育学者,他的回答是:因为读者群的不同,这样的一稿两投是可以的。其实,对很多中国学者来说,他们未必读英文;而对外国学者来说,他们很少会读中文论。所以,同样的内容分别以中、英文发表在中文和英文期刊上,不应当算是一稿两投。 案例三:I feel also confused about the publication in two languages. I am working for my PHD in Germany in the field of ceramics. I have written several papers for pubilication. However, my boss prefers translating my papers written in english to german and then submiting these papers firstly to a german journal. And he also agrees that I can submit these papers to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journal. 看来,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人在这方面的理解也有偏差。如果你觉得这样可以,你在投稿的时候告诉出版社,这篇文章已经用中文发表过,看看总编是否会接受审稿。文章接受后,你同时询问一下,我的文章是否可以翻译成中文继续发表?或者说得更冠冕堂皇一些:我希望在你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同时也要翻译成其他语言发表在另外一个刊物上,目的是为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知识的需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语言文字的读者的需要”(引用一些博友的话)。 前面说过了,历史上中国人一稿双语双投发表论文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现在我们必须明确:原创只能有一个,其它属于二次发表,二次发表时应诚实注明原创文献来源,否则就是作弊和欺骗。 借用科学网网友swallow2011的话: 就科研伦理和知识产权的角度,一稿中英文两投是绝对不可取的。至于有的学者认为水平高的文章投了英文杂志不利于中文杂志学术水平的提高,我想这只是一个借口。 长远来看杂志间只有在严格依照和遵循规则前提下才能形成良性竞争,才能切实保护杂志本身和科研人员的声誉。中文杂志的水平相信随着国内科研人员队伍壮大和水平提高会逐渐提高的,靠聊聊几篇一稿两投的文章,只是“杯水车薪”, 无益于总体水平的提高,到头来不仅破坏了科研诚信,还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8)不管发在哪里,中国人写的论文许多都是垃圾,多年无人问津 我丝毫不怀疑这样的评价其实也是我想说的话。其实,垃圾论文不只中国人产,非中国人也产,没有调查统计过,是不是中国人的产垃圾的比例更高一些(希望有数据佐证)。一说到论文需要发表在SCI上吧,许多人就认为是用中国的钱便宜了外国人,那一定认为所发表的SCI论文是个宝啰,当谈到SCI的重要性的时候,又指责SCI论文是垃圾(无论如何,估计SCI其平均垃圾的程度也不如中文期刊)。这里一个悖论是,既然是垃圾,为什么又要将这些垃圾引回来。如果认为是宝贝,那依照SCI论文来评价一个人不是也很合理吗? 9)我觉得好的科学制度不是在形式或制度上约束科研人员,而是服务科研人员。如果现实中真的就有不懂英语,有得诺贝尔奖的思维或潜力,怎么办?比如青蒿素发现者。 屠呦呦的时代与现在大不一样了,如果屠呦呦与我们同龄,她英语也不应该差的(其实我并不知道她英语是不是差),至少是我们的平均水平吧。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门槛不低,有得诺贝尔奖的思维或潜力,却不懂英语的人,真有吗? 10) 如何解释论文 二次发表 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博文发布后,在水迎波老师的建议下阅读了任胜利《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后添加上来的,现在这篇博文已经太长了,这里就不拷贝过来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欣赏。 最后,尤其提醒各位引起注意的是:水迎波老师博文《 一次论文的双语审查以及“双语规则” 》中开头的话:“ 最近眼科专业杂志IOVS编辑转来一篇数年前在此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请求给予双语(中英文)审查。编辑要求明确回答两个问题:一,查此文有无一稿两投;二,有无学术造假问题。送来的除了英文的原文文章外,还另附有一篇中文文章。” 显然编辑部在追究以前所发表的论文的责任,也许投稿的时候你确实能蒙混过关,但之后没准哪一天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更可悲的是, 这篇文章对于成就你的事业也许没有太大帮助,但要把你从事业的巅峰拉下马来,可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自己的未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一稿多语多投”吧。 如果为了交流,让我们继续寻找二次发表的合法途径吧。 参考博文/文献: 水迎波《 一次论文的双语审查以及“双语规则” 》 许培扬《 同一篇论文可以在不同语种期刊上发表 》 李子丰、李润启《 首发论文文种选择与翻译再发表 》科技信息2010.02 赵斌《 鼓励论文同时在中、英文杂志上发表,成吗 ?》 任胜利《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2700 次阅读|42 个评论
薪水、科研、职业
热度 1 yumenshao 2011-11-10 15:47
选择科研作为一种职业是个人的选择;待遇低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人为的干预薪水也只能是一个微调;薪水只是科研报酬的一个方面,还有自我实现。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 我认为更多的是来反思自己是否正的沉下来心来工作了(当然科研领导者,政府官员他们反思与否我们控制不了),不要简单的来抱怨科研回报的周期长等普遍的问题,还是先拿出真正意义的科研成果,我想学术界的不正当人有,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正义的,你有意义的工作还是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可能就有科研人员会问:都不给我科研经费,你让我怎么给你拿出成果;同样的道理,政府的官员会问:你都不给我展示你的科研能力,我凭什么给经费,我怎么能保证我的科研经费给你不是打水漂。所以就会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好吧,给你搭个台子,你们唱戏,我看着,谁有能力,钱就是谁的。科研圈就成了演艺圈,科研明星就会一飞登天,跑龙套的就跑一辈子的龙套。个人认为这就是现实,做科研就是就是这样:科研是探求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需求的就是精英,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像工业界,更多的侧重工艺,更商业化,你发现了这个工艺,不公开;我重复探索,一旦发现,同样可以创造价值,但是科研就不一样的,我发现了一个定律,一旦公布,第二个人发现,只能算重复,没有任何意义。(说了这么多废话,也有一些点表达的比较极端,只是为了支撑一个观点,忌断章起义。)只是想阐明一个道理:认清科研作为一种职业的特点,跟随自己内心的选择,外界的条件和氛围可能会左右,但是肯定不会改变这个必然的方向,当然每个人买对的现实不一样,需求层次也不一样,不要纠结与一些表象,给一些实在的建设性意见,可能对后人有更多的启发!
个人分类: 科研职业|4206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评“钱胡之争”
热度 21 metanb 2011-11-9 06:30
最近某大学师徒之争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话说作为导师一方的钱思进教授,在其博客打出了标题为“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中国教育界学术打假和惩治腐败的艰难”的博文,指其硕士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剽窃造假。先按下各方的争执不说,单就这个标题而论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钱教授不但给该学生的作法定性地判定为“剽窃造假”,而且还从程度上判定为“恶劣”。也就是说,在多方调查结果未达到钱的预期的情况下,钱教授便充当起“起诉方”和“法官”的双重角色,给“被告”来了一个“自诉自判”!这就不能不贻笑大方了。想象一下,如果钱教授这种作法可以通行的话,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自己是名校的教授,作为“原告”的身份,可以拿自己的判断作为“法定结论”吗? 退一步讲,即便是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也应当在第一时间“起诉”,而不是等到学生硕士快毕业的时候来个“秋后算账”或者“新帐旧帐一起算”,这一点已经有不少博主指出了。再退一步讲,如果钱教授认为当初接受该学生是一个错误,而后来发现这个错误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必须“亡羊补牢”,那么钱教授首先应当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在此基础上提请相关部门调查;如果调查无果或受阻,或对调查处理结果不服,要把事情交给公众判断,那么就相关事项做一个客观地说明即可:要知道,在“法官”宣判之前,只能用“嫌疑人”或“涉嫌”这种说法,否则就有“诽谤”嫌疑了,因为“被告”的权利也是必须维护的。 近年来人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学术不端事件”的报道,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而国内的情况就是,若是事情涉及师生双方,那么事发后,导师一方往往把责任推脱的干干净净,缺乏反思的精神和负责任的勇气;若是事情涉及“大人物”和“小人物”,情况也是类推。毕竟,学术界是很看重“牌坊”和“名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学者们之间的攻击报复也最容易从这个角度出发。“牌坊”这东西似乎有很强的全局性,本质上是“牌坊观念”在起作用,就是一劳永逸地把对方打倒,就算不能令其永世不得翻身,也要让TA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这种“牌坊观念”究竟是否值得提倡,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回答的。理想地,最好每个人都象上帝那样完美,而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有意思的是,从这起事件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当事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博弈”。在博弈论中,一般假定双方都努力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并伴随相应的妥协。最新资料显示,钱教授当时(2007年9月)“发现他抄袭部分没删,把此事报告给当时的物理学院副院长,院里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讨论怎么处理,当时胡震就在这间办公室里求我留下他”,钱还说“……我当时的科研任务比较紧迫,需要人来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如果将他退回川大,一年都招不到学生,他留下来做项目对他也好,于是给了他一次机会。”从中可以看到,钱教授权衡利弊后,做出了当时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双方达成双赢。也就是钱方面作出了妥协,来应对当时“比较紧迫”的科研任务。问题是,当时钱似乎没有要求胡这一方面作出相应的“让步”,比如连读博士(一说导师没有这个权力)。如果有作导师的经历,就不难明白这一点,因为钱还要看看胡是不是那块料;再说,当时胡是“求着”要留下的,忽然不但可以留下,还给送个读博的“大礼包”,岂不显得太“那个”了。尽管这样,在钱的意识里,胡这方面还欠着一个让步。由于自己是导师,属于相对强势的一方,所以主观地认为胡应该在任何时候“偿还”这个让步。 但是,可以推断胡并没有认同或意识到这一点,在胡看来,当时他求钱留下自己读硕士,而钱最终留下了他,同时意味着自己已经获得原谅,而且学院还给他出国学习的机会,该局关于是否留下的博弈已经结束了(其实,在这局博弈中,胡也没有主动权,主要还是由钱来权衡)。可以推断,对这些胡自然很感谢,而作为较优秀的学生也自然想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里似乎透露出一个信息:在该校读博不属于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胡之后也清楚钱希望他留下,如果考虑到之前的情节,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妥协。令人惊讶的是,胡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有策略地坚持了自己的意愿,这很可能是因为有人“撑腰”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美国的吸引力很大,否则是很难想象的。根据胡方面最新的资料,钱在答辩会上“陈述胡震抄袭、道德败坏等等”(应付这种场面可够受的),可是之后也通过了答辩(由此看来,钱到处告状无果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胡所言,钱快退休了,意味着其影响将很快衰减消失,强弩之末势难穿缟;而钱自己也说学问并不是学院中最强的。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资料所显示的而论,钱将胡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有声明、有引用的小篇幅“抄袭”(可判为引用不规范),放大为“造假剽窃”,并说成是“恶劣案例”,似乎有悖常理,令人费解。不过仔细分析,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资料上看,钱对胡的本科毕业论文修改很仔细,下了功夫培养,心里是预备着要接收这个学生做徒弟,硕士期间自然也难免花费一番心血,忽然发现这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恼羞成怒,也在情理之中,又或者可同情。学院支持胡,可能也是看到廉颇老矣,不如把好学生交给老美培养。而胡以四川大学的出身,辅以北大为跳板,虽经历了一番曲折,最终蹦到美国顶级实验室,也算是幸运了。 最后,想引用《易经》中的“讼”卦:“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建议当事双方“止讼免争”,须知“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主要参考文献: 胡震造假,主要责任在钱思进 钱思进须对造假全部负责 钱思进:打假为给广大学生做一个标杆 胡震回应钱思进打假:没有抄袭没受警告
个人分类: 精选博文|7086 次阅读|41 个评论
[转载]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用途
hewu 2011-11-4 13:34
多孔泡沫金属(porous foam metal)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材料,对其概念及分类学术界不尽统一,但基本上有如下定义方式:多孔泡沫金属是一种金属基体中含有一定数量、一定尺寸孔径、一定孔隙率的金属材料。多孔泡沫金属最早是在1948年由美国的SoSnik利用汞在熔融铝中气化而制得,这使人们对金属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认为面粉可以发酵变大,金属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使之膨胀,从而打破了金属只有致密结构的传统概念。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实际上是金属与气体的复合材料,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之既有金属的特性又有气泡特性,如密度小、比表面大、能量吸收性好、导热率低(闭孔体)、换热散热能力高(通孔体)、吸声性好(通孔体)、渗透性优(通孔体)、电磁波吸收性好(通孔体)、阻焰、耐热耐火、抗热震、气敏(一些多孔金属对某些气体十分敏感)、能再生、加工性好等。因此,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在电子、通讯、化工、冶金、机械、建筑、交通运输业,甚至在航空航天技术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1 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可从泡沫孔的结构(开孔、闭孔)、金属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孔结构形成机制和制备工艺等出发对多孔泡沫金属的制备技术进行分类。 闭孔泡沫可通过发泡工艺获得,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熔体发泡法、直接喷吹气体发泡法、金属粉末与发泡剂混合体致密化发泡法等。通孔泡沫可以通过渗流铸造、沉积、粉末松装烧结、添加造孔剂等工艺获得,其主要途径是首先获得多孔预制件,预制件可为盐(NaC1)的烧结体,或为多孔塑料,或为激光快速成型体等,利用多孔预制件进行渗流、沉积、烧结等工艺,可获得通孔金属泡沫。通孔泡沫的特点在于结构可控,但与发泡闭孔泡沫相比,其工艺过程相对复杂,增加了预制件成型工序和相关设备,且预制块(如NaC1)对型模和环境的不良作用很大,故生产的规模化前景不如发泡法。但通孔泡沫金属,附加值高,在功能应用上比闭孔泡沫有优势。泡沫金属的制备可从固态、液态、气态出发而获得,从固态出发的方法有粉末或纤维的烧结、气体存留、粉浆成型、空心球烧结、反应烧结、激光快速成型等;从液态出发的方法有直接喷吹气体、发泡机剂发泡、共晶定向凝固、粉末致密化发泡、多孔塑料的熔模铸造、空心球浇铸、喷射成型等;从气态出发的有气相沉积;另外还有电沉积等方法可以生产金属泡沫。在制备泡沫金属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工艺有铸造、沉积和烧结等,还可从主要的工艺步骤出发来分类。在众多制备方法中,甚至包含了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方法主要是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尤以铸造法中的熔体发泡法和喷吹气体发泡法最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铸造法生产泡沫金属,最大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但存在孔结构(即发泡剂或喷吹的气体在熔融金属中的均匀发泡和扩散)控制困难的弱点,使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铸造法生产泡沫金属,应进一步降低成本,稳定工业规模生产的工艺控制和质量,以获得与其它非金属泡沫市场竞争的优势。目前金属泡沫以铝和铝合金泡沫为主,其它金属泡沫有镁、铜、钛、铅、锌、镍和钢泡沫等,但所占比例较小。 1.1 粉末冶金法 1.1.1 熔体发泡剂发泡法 这种生产多孑L泡沫金属的方法是将能够产生气体的发泡剂加入熔融金属,使之受热分解而产生气体,通过增加金属液体的粘度和高速搅拌以及恰当的温度控制,使产生的气体均匀地分布在金属液体中,冷却之后即可获得金属泡沫固体。一般采用金属钙、金属镁、铝粉等为增粘剂;发泡剂多为金属氢化物:氢化钛、氢化镉用于生产泡沫铝,氢化铒和氢化镁用于生产泡沫锌和泡沫铅。采用熔体发泡剂发泡法制备多孔泡沫金属的主要问题是孔洞的尺寸大小及其在金属基体中的分布难以控制。为解决孔洞不均匀及其尺寸过大等问题,一些研究者采取了高速搅拌、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加入熔体增粘剂、控制发泡剂分解以及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空问实验室进行熔体发泡试验等措施,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O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不来梅市j Bremen)夫雷霍弗实用材料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erials Research)和斯洛伐克材料与机械学研究所对用氢化物发泡法制备泡沫铝材的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日本Et立造船技术研究所选用火山灰作为发泡剂制备泡沫铝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1.2 气体注入发泡法 与熔体发泡剂发泡法相类似的气体注入发泡法是目前生产多孑L泡沫金属最廉价的方法。该方法是向熔融的金属熔体内直接吹入气体而使金属熔体发泡,发泡用的气体可以是氧气、氩气、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和熔体发泡剂发泡法一样存在着孔洞的大小及其在金属基体中的分布难以控制等问题。其关键技术是使得熔体金属具有合适的粘度,一般采取添加钙和碳化硅粉增粘剂等措施来增加金属熔体的粘度,金属的成分应保证足够宽的发泡温度区间,使所形成的泡沫孔具有足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泡沫在随后的收集与成型的过程中不破碎。此法最大的优点是造价低且易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1.1.3 其它粉末冶金法 (1)粉浆法 粉浆法是用金属粉、发泡剂和有机载体组成悬浮液,将其搅拌成含有泡沫的状态,然后将其置入模具中进行加热焙烧,而得到固态的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用于制作发泡Be、Fe、cu和不锈钢材料,后来也用于生成泡沫铝,但产品强度很低。 (2)散粉烧结法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细小的颗粒在相互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表面张力作用可相互黏结,从而形成多孔的烧结体,这种方法被称为散粉烧结。用此方法生产铜过滤器,孔隙度一般在40%~60%。 (3)浸浆海绵烧结法 海绵状的材料也可作为制造孔隙率高且均匀的发泡金属材料的暂时性支持结构。将海绵状的有机物质切成所需形状,然后用含有待加工的金属粉末的浆液渗透(悬浮液的载体是水和有机液体);将浸后的海绵状有机物干燥以除去溶剂,然后加热使有机物体分解,最后在更高的温度下进一步加热烧结,冷却后即得到高孔隙率的三维结构的发泡金属。 (4)纤维冶金法 通过机械拉拔或其它方法得到的有色和黑色金属丝,通过粉浆浇注或机械制毡圈的方法将金属丝制成毡圈,然后进行烧结,使之达到所需强度和孔隙率。所得到的金属丝粉末有机多孑L材料具有如下优 点:可获得比粉末烧结更高的孑L隙率;气孔全部为相互贯通的连通孔;多孔材料即使在高孔隙率的情况下,也很容易进行弯曲加工;具有良好的透过性。 (5)添加造:fLail法在金属粉末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混合均匀后,通过压力加工方法(模压、挤压或轧制)获得具有一定密度、强度并含有造孔剂的预制件,将此预制件烧结,造孔剂在烧结过程中或在烧结后去除,可以获得高孔隙率(30%~90%)的通孔金属泡沫。甲基纤维素等有机造孑L剂可在烧结过程中去除,NaC1等无机造孔剂可在烧结过程后去除,孔结构可以通过造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控制。 1.2 铸造法 铸造法可细分为熔模铸造法和粒状物料周围浇铸法两种。熔模铸造法是先将已经发泡的塑料填充到一定几何形状的容器内,在其周围倒人液态耐火材料,在耐火材料硬化后,升温加热使发泡塑料气化,这时模具就具有原发泡塑料的形状,再将液态金属浇注到模具内,冷却后把耐火材料与金属分开,就可得到与原发泡塑料的形状一致的金属泡沫。粒状物料周围浇铸法,是先把粒状物料放置于铸型之内,在其周围浇注金属,然后把粒状物料溶解,得到泡沫金属。常见的这种既有一定耐火度又能被水溶解的粒状物料是NaC1。由于界面张力缘故,金属有时不能进入到粒状物料周围的缝隙中,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熔体表面施加压力(如使用活塞)或使模具有适当的负压(如连接真空泵)方可达到浇注目的 。 1.3 烧结法 简单烧结,就是在较高温度时物料产生初始液相,在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现象的作用下,物料颗粒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冷却后物料发生固结而成为多孔泡沫金属。为使物料易于成型,可采用粘结剂,但粘结剂必须在烧结时除去。为提高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可采用填充剂,填充剂同样也需发生升华、溶解或分解,氯化铵和甲基纤维素均可作为填充剂。 1.4 金属沉积法 金属沉积法就是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把欲得多孔泡沫金属的金属物沉积在易分解的有机物上,有电沉积和气相沉积两种。电沉积是用电化学的方法实现制备,它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 (1)以泡沫有机物为基体,由于它不导电,故须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对有机物进行腐蚀,使其表面变得易于被水润湿并产生微痕,常用的氧化剂为H Cr 07/H SOJH PO 的混合物,这一步骤常称为粗化。 (2)粗化后用PdC1:溶液中的Pd 对表面进行催化,称为活化。 (3)放入镀液进行化学镀得到均匀地附着于与有机物表面导电的金属层,镀液中含有金属离子和还原剂,常见的镀层有Cu、Ni、Fe、c0、A Au和Pd,以前两种最为常用。 (4)经过化学镀处理的有机物最后进行电镀得到所需要种类的金属和厚度。必要时可把有机物在高温下进行处理使其分解l7’81。鉴于Pd较为昂贵,活化时加入PdC1 导致泡沫金属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Pd 离子吸附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又具有催化作用,会加速化学镀液的分解使其稳定性变差,故可采用Pd的代用品或进行无Pd活化工艺的研究,有的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气相沉积有化学分解和物理沉积,以泡沫镍的制备为例,把CO—Ni(CO) 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内,使其通过经过表面特殊处理的高分子泡沫体,在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下,可使Ni(CO) 分解为金属Ni和CO,Ni沉积在泡沫体表面上即为所要制备的产物。真空气相沉积则是用物理的方法实现泡沫金属的制备,它同样是采用泡沫有机物作为基体,在真空设备中使金属镍挥发沉积到泡沫有机物上面,作为加热手段的有电子束或直流电弧。 1.5 溅射法 溅射法就是在反应器内维持可控盼隋性气体压力,在等离子的作用下,通过电场的作用将金属沉积在基体上,与此同时惰性气体的原子也一并沉积,升高温度,金属熔化时隋性气体发生膨胀形成一个个空穴,冷却后即为多孑L泡沫金属。 2 多子L泡沫金属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多孔泡沫金属材料自问世以来,作为结构材料,它具有轻质、高比强度的特点;作为功能材料,它具有多孔、减振、阻尼、吸音、隔音、散热、吸收冲击能、电磁屏蔽等多种物理性能;因此它在国内外一般工业领域及高技术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体应用如下:利用其减振、阻尼性能,做缓冲器、吸振器,例如宇宙飞船的起落架、升降机传送安全垫、各种包装箱,特别是空运包装箱,机床床身、底座、减小齿轮振动和噪声的阻尼环、高速磨床吸能内衬,该应用也可看作是对多孔泡沫金属的吸音、隔音性能的应用;利用其电磁屏蔽、轻质和优良的吸音、隔音性能,已将其用于制作建筑业的隔音板、电子仪器外壳和电屏蔽室等结构;利用其多孔性已将其应用于化学过滤器、供净化水使用的气化处理器、自动加油的含油轴承、带香味的装饰品等;利用其轻质、高比强度的特点,用其制作浮水器、运动器材(如雪橇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相应零件。据有关资料报道用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制造飞行器,不但有减轻重量、节省能源的好处,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即当空间站结束其使命时可以让它重返大气层,在大气层中迅速彻底地燃烧,化成气体,减少空间垃圾;利用其散热性能,已用其制作了散热器;利用其吸收冲击、减振、阻尼性能,已用其制作汽车、火车侧面与前部的防冲部件、军事装甲车冲击防护材料等 21。 2.1 电极材料 随着高档电器(便携式计算机、无绳电话等)的迅速发展,可重复使用的高体积比、高质量比容量的充电电池的消耗也越来越大。高孔隙率(95%)的多孔泡沫金属对提高电池的这些性能提供了用武之地。如当泡沫镍作为电极材料用于Ni—Cd电池的电极时,电极的气液分离好、过电压低,能效可提高90%,容量可提高40%,并可快速充电,在电池行业中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可充电碱性电池一致趋向于采用泡沫镍作为正负极板以提高容量,这是电池行业的一个突破。 2.2催化剂 化学反应尤其是有机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常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催化剂的表面积也是越大越好,高孔隙率使得多孔泡沫金属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化工行业中,可直接使用泡沫镍作镍催化剂,或将泡沫镍制成催化剂载体。高孔隙率的多孔泡沫金属作为支撑物有可能使催化剂高度分散,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性能远远优越于陶瓷催化剂载体。 2.3 流体压力缓冲材料 多孔泡沫金属可装在气体或液体管道中,当其一侧的流体压力或流速发生强烈波动时,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吸收流体的部分动能和阻缓流体透过的作用,从而使多孔泡沫金属体另一侧的波动大大减小,此效应可用于保护精密仪表。 2.4 机械振动缓冲材料 在将多孔泡沫金属垫在振动部位的接合部时,利用多孑L泡沫材料的弹性变形可吸收一部分机械冲击能。据报道,密度比为0.05—0.15 g/cm 的泡沫铝可吸收的能量为20~180 MJ/m ,强大的能量吸收能力使得它有可能用于汽车的保险杠甚至于航天器的起落架,也可用作制造升降运输系统的缓冲器、磨矿机械的能量吸收衬层、汽车乘客坐位前后的可变形材料以改善安全性,优异的减振性能也使泡沫技术有可能用作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支护材料。 2.5 消音材料 声波也是一种振动,所以声音透过多孑L泡沫金属时,可在材料内发生散射、干涉,声能被材料吸收,所以多孔泡沫金属也可用于声音的吸收材料,即消音材料,这种消音材料在气体管道和蒸汽管道中都可获得应用。 2.6 阻燃、防爆材料 多孔泡沫金属既有很好的流体穿透性又可有效地阻止火焰的传播且自身有一定的耐火能力,于是可放置在输运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中以防止火焰的传播,因为流体在输运速度增加时可能会着火(声速在接近爆炸限时会产生约15 MPa的压力)。实验表明【13】,6 mm厚多孔泡沫金属就可阻止碳氢化合物燃烧速度为210 m/s的火焰,其作用机理可以解释为当火焰中的高温气体或微粒穿过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时,由于发生迅速的热交换,热量被吸收和散失,致使气体或微粒的温度降到引燃点以下,火焰的传播被阻止。 2.7 自发汗冷却材料 把固体冷却剂熔化渗入由耐热金属制成的多孔骨架中,在经受高温时这种材料内部的冷却剂会发生熔化和气化而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材料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冷却剂气化温度的水平,逸出的液体和气体会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液膜或气膜,可把材料与外界高温环境隔离,此过程可一直进行到冷却剂耗尽为止,由于冷却机理相当于材料本身“发汗”,故有自发汗冷却材料之称。 2.8 发散冷却材料 发散冷却是一种先进的冷却技术,它是迫使气态或液态的冷却介质通过多孔材料,使之在材料表面建立一层连续、稳定的隔热性能良好的气体附面层,将材料与热流隔开,得到非常理想的冷却效果。以液氢一液氧发动机推力室喷注器面板为例,采用发散冷却后,它的一面为一150 c的氢气,另一面为3500℃的燃气,而材料的热面温度仅在80~200℃之间。用于发散冷却的多孔材料,渗透量必须能够准确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透气均匀,孔道曲折小,介质流动通畅,并且要满足作为防热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选用抗氧化性能好的材质,以防止意外氧化堵孔,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泡沫材料是其最佳选择。 2.9 过滤材料 把多孔泡沫金属制备成适当的形状,它就可以作为过滤材料从流体(如水、溶液、汽油、润滑油、冷冻剂、聚合物熔体)中滤出固体或悬浮物。常用的多孔泡沫金属的材质为青铜或不锈钢。在腐蚀性很强的流体中,则需采用贵金属(如Au)。 3 关于制备方法的几点认识 综上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优异特性无疑会使其在许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孔泡沫金属应用的推广程度取决于材料性能对使用目的的适应程度和多孔泡沫金属的制备成本。多孔泡沫金属的制备工艺不同,所得到的多孔泡沫金属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也有差别。一般说来,电沉积制备出的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高且非常均匀,但工序长,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用化学分解法制备的多孔泡沫金属对于泡沫镍而言存在封孔问题和残碳问题;真空气相沉积制备多孔泡沫金属的操作条件严格,沉积速度慢,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发泡法的技术一般则比较复杂,难于掌握,且主要用于低熔点金属泡沫的制备上;熔模铸造法仅适用于低熔点的金属和合金(如Al,Pb,sn等);粒状物料周围浇铸法可以得到形状非常复杂的铸件;如果利用金属纤维而不是金属粉末进行烧结以得到多孔泡沫金属,则可制备出尤其适用于筛网制造的材料;溅射法是目前所知道的在多孔泡沫金属中保留惰性气体最有效的方法,并且可用于泡沫非金属的制备。由于电沉积法制备的多孔泡沫金属孔隙率高、均匀性好、产品合格率高,且设备投资小,故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采用无钯制备有望降低成本,有关工艺的完善和改进仍需进一步研究,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探求三废排放尽可能少的工艺生产多孔泡沫金属是一种必然趋势。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多孔泡沫金属向大面积、合金化发展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也是一种趋势。采用高自动化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则是多孔泡沫金属生产的努力方向。
7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你们,披着学术界人士外衣的政客们!
热度 2 Tianqing 2011-11-3 11:26
中国,有大量的政客,混迹于学术领域,或者已经变异为政客的学者,呼啸于学术领域,用政客的思维和行为,影响着学术同仁、影响着学界的新生力量、教育新入学的学生和研究生,这股强势的政客力量,已经成为了主流。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哀歌。 学术界的操守应该是什么?学术界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学术界的追求是什么?学术界的骨子里应该执着于什么?披着学术界人士外衣的政客们把这些思考和学术界基本的价值操守击得粉碎,并用政客们的价值观影响着学术界的新生力量甚至新入学的学生。这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悲哀。 在秦始皇时代,管帽子的不能代替管衣服的人的职能,如若逾越,二者皆被砍头,一个失职罪,一个越俎代庖罪。 如若始皇在世,是判政客们和学术界人士都不能恪守本职而各自杀头,还是...? 学术界的自我救赎,也是对这个社会的救赎! 到处看到披着学术精英外衣的政治精英们的嘴脸,甚感绝望,有感而发。
38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界现状和若干内幕
热度 20 frandxc 2011-11-2 13:39
国内科研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只是还剩下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没能改好。 体制问题:最突出的是行政官员同时是科研领头人。行政官员占有大部分经费,他们有政治和经济头脑,却没有科学头脑。比如大学的院长,中科院的所长,处长之流个个肥得流油(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依然热衷科研)。可能他们曾经是学术界的翘楚,但是在酒桌和人情关系的熏陶下,很多人已经渐渐忘了自己原本的梦想和坚持。相反,那些静下心搞科研的,常常是不会搞关系,没资源的。全球那么多学术机构,都在强调行政和学术分离。我们国家的政策决策者则顾及自身利益,在行政和学术领域都要占有,不肯将利益拱手让出。 大量的科研经费低效率使用:科研人员工资低,使得绝大部分人利用科研经费补贴家用。现在财务越来越严,很多不良现象得到遏制(相对于普通科研人员),但是行政官员依然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人脉和资源把钱转化为己有。 NSFC是大家公认的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虽然也有猫腻),而其他的省基金和所谓的公益项目基本属于某些人特有的圈钱和分钱游戏。9xx,8xx等虽然也要拿出一定的真本事和相当的工作基础,但是没有人情关系是肯定拿不到的,拿到后真枪实弹把钱全花在学术上的还是太少,当然9xx,8xx的审察是比较严格的,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科研人员把钱花在正路上。我希望所有的审察都很严和正规,省的有些大佬们吃撑了还要吃。另外,还是有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仪器平台没有真正的共享,重复购买相同仪器的太多了。而刚起步的年青朋友却很难找到好的实验平台。如果每个城市都可以建设像大学城一样密集的实验平台,整个城市的研究人员可以在一起密集交流,产生聚集效应,可以自己操作公用实验仪器,每个用基金买来的仪器必须公用,跨领域的好成果很容易产生,科研成本其实不用太多。有些国际上的科学家们曾经告诉我,他们并不是每年的都申请项目,自己觉得够用了就行了。如果没有特别好的IDEA,宁愿休息一下。这种情况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考核指标:人情和关系是依然考核一切的至高标准。没有 SCI,可以申请专利;没有专利,可以去出国考查;没有这些可以靠人情和关系搞各种荣誉和进步奖。这些都没有可以花钱请人写文章,申请专利,甚至写书。其实好的SCI文章依然是检验一个人科研实力的标准,就好比只有高考才能评价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一样,其他的评价体系太容易被人情和关系搞砸了。很多人花钱也很难买来一篇真正好的SCI的第一作者,如果可以,说明他适合做科研领头人。但是,现在的考核指标太多样化了,很容易让一个不学无术的行政人员靠人情和关系蒙混过关。 以上言论属于个人梦语,请勿深究。
512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事业选择:学术界与企业界科学家的区别 PPT
热度 1 oryzameng 2011-10-31 16:49
(根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讲座录音整理) 学术界与企业界科学家的区别PPT.pdf 谢谢大家,我要站着讲不坐着讲,和大家有个互动,我想感受下做超级歌星的滋味。(笑声)大家都是研究生,研究生都要做科研,大家一定在想,今后要做什么?走上科研的道路, 一般比较多的是两条路,一个是学术界,一个是工业界,也就是在大药厂或生物高科技公司做药物的研究开发。大家对在学校在研究所做研究有相当的了解,但对在医药工业界如何做研究,怎么做,却不太清楚。我自己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工作,但现在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有很多体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术界与企业界做科研,到底有多少差别和类似的地方。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学生对科学家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不管你今后要做什么,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怎样选择最适合你的事业。中国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即使你今天你觉得以后要做什么,但过10年、20年后再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坚持最初的选择?社会在进步,对人的要求在改变,人的兴趣也会改变。现在比较好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像过去是分配工作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做出选择。 Slide #2 为此我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From Good To Great,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对华尔街上市的2000多家公司进行分析,找出了仅有的12家所谓” 优秀到卓越”公司。它们的业绩比所有公司的平均值高三倍,而且不是高一年二年,而是连续高15年以上。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公司有些共性。其中有一个是Hedgehog concept,就是刺猬概念,认为无论是公司还是一个人,在选择要做什么的时候,要考虑兼顾三个基本要素。所谓注意集中在三个圆圈的交界处: 首先你要做你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本身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那你不可能做的很好。所以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那里,激情在那里。但是你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你做的最好的事情。比如:你对唱歌特别有兴趣,但你天生是个破锣嗓,你能成为歌星吗?所以,第二点你要考虑的是你的长处,你要做你擅长做的事情。有些人擅长和动物打交道,有些人喜欢分析,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欢和病人打交道。所以你必须要找到你自己特别喜欢又特别擅长的东西。这是两个基本要素。还有第三个基本要素。你自己喜欢并且也很擅长的是不一定有价值,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对人类对社会提供价值,能不能对你个人发展提供价值,这是第三条要考虑的。刺猬概念要求三条都要兼顾,缺一不可。 所以你从现在开始时时刻刻都要想,我有没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有没有了解你自己的个性特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做的这些事情能不能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价值,这些问题是我们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Slide #3 我听过一句孔夫子说过的话“choose a job you love, and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翻译一下,即从事你喜欢的工作,就没有一天让你觉得是在工作。因为你在enjoy。你自己会很开心。我在想,孔夫子讲过这话吗?后来去查原文,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是翻译把自己的想法套在上面了。不过也没关系,大意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 Slide #4 刚才讲的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和长处。这点比较难。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科研会做的很好,以后可以得诺贝尔奖,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雪莉·蒂尔曼(Shirley Tilghman)在谈到大学教育的目标时说。第一是Discover your true passion,发现自己最喜欢、最热爱、最有兴趣的事情。其实上多少课不重要,学多少知识不重要,学多少技能也不重要。在大学四年,最后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能知道自己最最喜欢的是做什么事情,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慢慢发掘的。第二是Understand your character,发现、了解你自己的个性、特长,素质, 长处和短处。只有你自己最能认识自己是怎么样的。然后慢慢开始Develop your skills and capacities开发自己的能力。最后on the look out for emerging fields。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有很多新兴的行业出现,只有你跟上潮流的发展你的事业才会是最好的。 Slide #5 有一点我要讲的是工作不等于事业,career不等于job。最好的工作是事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工作,每天上班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pursue your dream。就拿学术生涯例子来说,一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非常向往学术生涯。而做教授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自己是自己的老板,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很自由。经常讲学,周游世界,遇见一些很有趣的人。一个人经常能遇见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经历奇特的人,是人生一大乐趣。你可以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学术生涯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个人,叫Richard Feynman,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得过诺贝尔奖。他写了一本书,《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我强烈推荐给我的研究生。如书上所说,做科研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未知。假如在座的各位没有这种激情,只是为了要出名,或者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我劝你趁早改行,因为你肯定不会成功。做科研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原动力,是你可以发现新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这个激情,那么科学生涯实在是太苦了。 Slide 6 接下来我想花点时间讲一下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这个问题很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科学家不能光追求自己的兴趣,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拿生物医学来讲,就是如何研究开发新药,治疗疾病,改善健康。举个例子,神经科学突飞猛进,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加。但是神经科学领域内,每年做出的新药却在逐年下降。2008年只有6个药被美国FDA批准。每年这么多文章发表,为什么药却做不出来呢?原因有很多。除了制药本身的困难之外,科学家对成果转化的努力不够,也是一个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奉献青春的领域,因为它的空间很大。需要大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把科学知识变成延长我们生命、治疗我们病痛的药。 Slide #7 2007年FDA一共批准了57个药,其中在神经科学领域有5个药,有4个不是完全新的药,真正的新药只有一个。2008年情况好不了多少,2009年就一个都没了。这是现在的情况。我再举一个老年痴呆的例子,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最近好几个药在临床二期三期失败了。这对整个领域打击很大。其中有一件事情可能你们不能体会。很多药不是因为它没有效果,而是因为它有毒,有副作用,过不了安全性这一关。50%的药不是因为它没有效,而是到了一定的关口发现它不安全,就宣告失败。一般来说,一个新药大概要10年,多至10亿美金来开发。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 (NIH) 每年的投资也不过是300亿美金。而GSK,我所在的英国医药公司,每年做研发的钱是90亿美金。一个药厂投资的钱就是NIH的三分之一。可见做药有多贵多难。但是做药也是一个非常获利的行当,一个好的药一年平均就有10个亿的收益。生物医药业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之一。 Slide #8 那么一个新药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般有这么几步:target validation即靶点证实。做药往往要有一个细胞靶点,这个靶点呢可能是一个酶或受体,离子通道,等等。我们做基础研究,除了发现一些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外,对新药开发的贡献就是新的靶点的发现,证实。很多论文在研究一些分子的功能。这些分子如果与疾病有关的话,就有可能是一个药物的靶点。很多人都在做,但真正能做出好的新药的靶点,就很少了。有了靶点后就需要找一个与之结合的分子即药物候选者。药物有大分子,小分子,有抗体,有蛋白,它们要与靶点结合。药物与靶点的结合,要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异性,还要能被人体吸收,转运,并在体内有一定时间的存活,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要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筛选,往往是从近百万的分子库中筛选出几百到上千个hits。这些hits再经过很多轮的二级三级筛选,选出一小部分叫做lead,将其做化学优化。称为Lead optimization。再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学,药代动力学,以及在体动物试验,最后找到一个药物特性好功能也好的分子,即candidate selection。拿到candidate候选者药之后,还要做preclinic development即动物安全实验。严格的实验证明该药物对动物没有毒性或副作用,你就可以向药检局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被批准后才能开始在人身上试验了。 一般生物医药公司都要有一个具有不同时期药物研发链,即pipeline。因为做药是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做研发,推出新的候选者药。否则药物的专利一过期,药厂就不能维持生存了。Pipeline中的东西有一部分是靠自己从头研发的,一部分是从本公司其他部门转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和学术界合作,或者是从其他药厂,小的医药公司,生物高科技公司买来的。这就是所谓BD(business development)。这里讲的是制药的一个过程。很多研究论文发现了新的药物靶点target。经过大量的研发工作,我们把它变成candidate。大概100个validated target可以出10个candidate,10个candidate可能最后会做出1个药。 如前所述,一个药物candidate申请到IND后,可以上人体临床实验。临床有一期,二期,三期。一期是安全实验,主要考虑药物安全,药代动力学等问题。大概是50人左右,不一定是病人,正常人也行,大概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二期叫Proof of Concept (PoC),规模也比较小,有一部分是看安全性,还有部分是看它有没有效果。尤其是二期临床的后面,着重看药效。大概是1.年半到2年的时间。药无非就是这两件事情,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有没有效。最后是三期,是大规模药效检测。可以有很多人,可以到几千个人,要花2年3年甚至5年的时间才可以出来。所以做药要这么多钱。等到做出来全部都是成功的,安全又有效的话,可以向FDA申请NDA (New Drug Application)。经FDA批准后,医生就可以开给病人用了。这就是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Slide #9药物研发,失败率是非常大的。第一个失败的地方是target attrition。很多target你在做研究的时候觉得很好,做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它不能做药。或者因为它在细胞内不太可及地方,或在细胞内浓度太高不易阻断,或在体内有其他功能,会有靶点本身带来的毒性。第二个失败的地方是molecule attrition,有些target是不错,但找不到分子去激活它或抑制它。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分子,但就是找不到特定的分子构架,可以与该靶点结合。或者找到了结合分子但是它有毒性。第三个失败的地方clinic attrition,药物在动物身上的效果非常好,但是用到人身上效果就不行了。动物和人不一样,在动物身上有效,但在人身上没效,或者在人身上有某种特殊的毒性,不能吃了。所以我们花很大的力气去把失败率降低。我们选target的时候,就要考虑减低失败率,选molecular、做clinic的时候也是一样。 接下来我要比较一下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异。 Slide #10先讲产出Output。大家都知道,你们做科研工作,就是发表paper。一个好的科研工作,一篇好的文章,基本上要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条:你必须要做一个科学上重要的(significant)课题。你的课题不是那么重要的话,你根本就做不了好文章,上不了好杂志。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但是很多情况下,大家是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所以第二条原则是创新。 你做的东西有没有独特性,有没有创新思维,是不是creative,是不是novel,世界上有没有人想到这个课题想到同样的题目。所以做课题你在方法思路观点等方面,一定要有创新。最后一个原则是扎实可靠。你做课题一定要是非常solid and rigorous。做一个问题要反复的从不同角度去做实验,要经得起推敲。这三条缺一不可,有了这三条后就基本有可能做好课题,写好文章了。这是学术界的要求。它的产出是paper,paper一定要有新意,语不惊人誓不休。在制药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产出是药。做什么事情都围绕一件事情,就是药。它考虑的是安不安全,有没有效,有没有市场。假如说有个药非常安全,但效果不佳,或者有很强的副作用,病人是不会愿意吃的,医生也不会开。假如一个要很有效也安全,但保险公司不给报销或者市场很小也卖不了高价,那也是白搭。 Slide #11 再从研究风格style上来看。在学术界你首先想到的是假说hypothesis driven,你先设一个假说,然后去证明或否定它。项目评审是教授要申请一个基金,先提交一份提案,送到基金会由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拿到钱,这个叫“开初评审”beginning review。freedom是做学术研究的精髓,你有比较大的自由度,想做什么,怎么做,都由你自己决定。 做学术还非常强调第一first,你要争做第一个发现者,第二就没意思了。总之,学术生涯的一个基本点就是independence,强调的是独立性。工业界就不一样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任务,是mission oriented,有一个任务目的,我是根据目的来决定我的行为的。评审也和学术界不一样,工业界是“最后评审”的end review。先给你点小钱让你先做出来,做出来之后再给你更多的钱,往往是在最后才做评审的。工作作风方面强调严格的纪律discipline。能做第一也不错,但不是那么强调。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因为做药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组就能做出来的。需要很多很多人,需要合作。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强调不是独立性,而是团队精神team work。 Slide #12 另外一个是关注点。学术界关心的是好奇心驱动的发现curiosity to discover。而工业界感兴趣的是怎样将一个想法实现materialize ideas。学术界强调的是机制mechanism而工业界强调的是effect即有什么作用。在学术界强调的是创新creativity,你的东西要和别人不一样。而工业界强调的是严密,精确,可靠rigor。在学术界,你发表一篇文章,一共只有几个评审专家通过即可。很多文章结论是错的。即使结果是错的,也不会马上有恶果。但做药不一样,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假,每一个结果都必须是非常非常可靠。整个团队都依靠你这个结果继续往下做。如果前面结果有一点点不可靠,下面花再大的努力都做不出来的。而且越往下做,花钱越大。总之,学术研究,你必须要有一个故事tell a story。但到底有多少东西会被历史承认呢?比如《NATURE》上的很多东西,过几年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了。不是说是在做假,是认识有限,实验技术有限。而工业界强调做决定to make go-no go decision,做实验为的是帮助我们作出判断,是继续往前走还是不走。 Slide #13 再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学术界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关系。教授带领一个团队,下面有instructors,postdocs,students。教授往哪里走,大家都往哪里走。教授的限制也比较少,想往哪走就往哪走。这个团队里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上向经营,对上负责manage up。你要正确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要深刻理解体会导师的意途,课题设计思想,理解你的责任。你不太需要担心和师兄师弟之间的关系。在工业界就不一样,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网络关系,矩阵关系Matrix。每个人做事都是互相关联的,你做的每一件事,任何一个决定,都要影响到人家,或靠人家帮忙。所以人际关系是dynamic and interactive,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都要想办法说服别人往哪个方向走,或者被人家说服。这就是一个互动的模式。Matrix本身就是一个change。经常会有change。这就是公司的模式。 Slide #14 做药经常会做些似乎令人厌烦boring的事情,要注意非常细节的事情。比如,药物研发很注重计量关系dose response。在学校做科研你不会关心一个药在什么浓度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又如,找到一个基因,要看它在那儿表达,什么时候表达,表达量多少,等等。Pharmacokinetics(PK),就是药吃进去后多少时间被吸收,多少被代谢掉,这都叫PK。还有我们要看药物有没有和靶点作用target engagement,而我们做学术只看效果就行了。中枢神经系统药,一定要能穿过血脑屏障Brain penetrate。还有就是toxicity,如果有毒就算它有效也必须放弃。这些问题在学术界可能看不起,至少不会很重视,但做药的时候却特别重要。 Slide #15 下面我讲两个在工业界工作最重要的能力。一个是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skills。需要团队合作,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你需要和别人一起工作。还要能说服别人。如果大家意见一致当然最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一直一致的,所以你要具备说服别人的技能。更难一点的是conflict resolution,很多时候存在冲突,会有争论,你得不到你想要要的。要学会give-take也就是给一点拿一点,这就是协商,谈判negotiation。有时还需要有一个mediation就是说双方争执不下时需要第三方介入调解。Conflict在公司是非常常见的,所有你需要有协商的能力,要Open-minded,相互让步达到妥协。还有就是people management,如果你领导一共团队一起工作。你不能今天拿鞭子(惩罚),明天拿奖金(奖励)。惩罚和奖励是可以用的,但都不是很好用,到一定程度就不管用了。你要找到这个人的动机在哪里,然后发掘他的动力。还需有一个反馈feedback,你要经常反馈给别人哪些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别人也要及时反映你哪些方面表现不错,那里需要改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求接受反馈,是一个优秀领导人所必须的。还有是危机应变能力Crisis management,经常会有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有人辞职,药物出现毒性,等等。那如何处理就需要应急应变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能做到这点就有大将风范了。 Slide #16 第二个是语言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这个太重要了。interpersonal skill和 communication skill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今后能走多远。主要是说与写的能力。你做实验,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方面,但最后还要看你说与写的能力,能否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写不接线员写paper,在公司里每个月每年每个阶段都得写报告,开完会也要有个总结报告,和别人交流也有一个e-maill communication。那怎么写好,写的流畅,逻辑清楚、有说服力、印象深刻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Presentation skill,也就是你怎样做好一个演讲,可以是很小的报告会,也可以是大的演讲。你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占80%。在面试时往往在第一次演讲后,就决定了你能否录取。Think of it as a performance,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想做一下歌星,要把每次演讲当成一种表演,要做好演出的准备,要有这种态度。很重要的一条是demonstrate your confidence你的自信要在你的演讲中流露出来。演讲结束后要让听者知道你讲要点是什么,走后要能记住这些基本点,所谓take home message。一对一的交流也很重要,你要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信息,要能表达出来。还要,在小组会里,经常会有讨论甚至争论,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多数支持,说服少数反对者,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Slide #17 再讲两个工业界很关心,而学术界不关心的问题。第一是“关键步骤”Critical Path。 你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有hypothesis,然后你会制定一个计划,根据计划来做一些实验,有些实验是必须的,其他实验可以是画蛇添足或是锦上添花的。最后把所有的实验结果放在一起,写成一篇文章,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做药不是这样的。一般会反复讨论,制定出一个critic path,这其中每一步都是必要充分的,即每一个实验都是必不可少的,又没有多余的,可有可无的。一旦写进critical path,就一定要通过的。一个分子在任何一步通不过,就要被淘汰。例如,我们要筛选一个受体的激动剂,首先是做in vitro receptor binding assay看看能否与受体结合,第二步是cell-based signaling assay看看能否激活蛋白激酶PKA,第三步是cell-based functional assay 看看能否增加细胞的存活率。以上几步成功后就要分析在大鼠上的药代 PK,看看老鼠体内这种药物的作用时间是否足够长,药物能否达到足够的浓度,胃肠是否吸收等问题。接下来进入在体动物模型实验,看看在动物身上到底有没有用,一般做两个动物的模型。最后是安全评估,评估完后就达到了candidate。我要强调的是这些过程中,只要有一步不通过就宣告失败了。所以说critical path是研发的指南针,非常重要。 Slide #18 第二是“时间表”timeline。工业界尤其是制药界非常强调timeline。首先,每个药都有专利期,早一天完成早一天上市,就多一份盈利。其次,做药往往是多个团队协同作战,一环扣一环的。你团队做的工作如果花时间太长,就不能与别的部门配合协调前进,就可能拖后腿使整个进度慢下来。举例来说,第一个assay是在4月份做完,第二个assay是在5份做完,第三个在6月,同时对已筛选出来的分子的质量检测QC也要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动物模型则必须在7月内完成。 Slide #19为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企业非常强调所谓的”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每个课题或项目,都有一位项目管理经理,他的工作是保证项目按时间表推进。 每次项目讨论会末,他都要列一个行动计划plan,执行任务action items, 时间表timelines, 及可交付项目deliverables。 然后要按时检查进度。 项目管理经理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部门的工作coordinate multiple departments。而他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抓住各项任务的指定负责人accountability。分配到各部门的工作。就得在规定时间完成。否则指定人就得承担责任。这样的管理体制非常有效。我觉得如果大学,学术单位也用这种管理制度,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当然项目管理人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ability to adapt to changes,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计划。 Slide #20 最后我总结一下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别。 产出:学术界是论文,而工业界是产品; 人际关系:学术界是金字塔型的关系,工业界是网络关系,矩阵关系; 工作风格:学术界强调独立性,是假说导向的,特点是开初评审,强调自由,竞争求第一;而工业界强调团队性,是任务导向的,特点是最后评审,强调纪律,合作。 关注点:学术界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好奇心,发现,机制,创新性。 而工业界则注重怎样做出向前-终止决定,强调将想法变成现时,开发,效果,可靠性。 对人才的要求:学术界强调的是科学洞察力,技术天赋;工业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语言沟通能力。 项目选择:学术界强调的是想象力和逻辑分析力;工业界强调的是关键步骤critical path和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影响力:学术界主要影响智识生活;工业界影响物质生活。 今天我的演讲就讲到这,谢谢大家!(掌声) 整理人:刘婷婷
20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众生相
热度 29 孙学军 2011-10-31 09:39
最近一个热门话题是关于大学教授任用的 TK 制度,这个问题应该涉及到我们科研人才队伍的整体情况分析。相对来讲,我国的学术水平距离西方欧美国家有巨大差距,大家一般在议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比较重视科研体制的问题,当然科研体制,评价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作为科研学术的真正主体,从事科研一线工作的人才是问题的关键。从我多年从事科研的体会和接触到的学者来看,中国学术界有几类人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里作为一个引子,希望大家能修改补充。我觉得如果从能力和爱好的角度,可以简单地把科研人员分为三类:热爱而且有能力,不热爱但有能力,不热爱也没有能力。 一、热爱且有科研能力的人 这些人可以说代表中国学术的未来,就想革命年代的坚定的革命者,中国高水平的研究目前只能依靠这类人。有能力可 做好科研,有兴趣可长期持续做科研。这些人又可以分成 2 类。一类是天然形成的,这些人有思路,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停地学习提高,这类学者不计较个人的地位和名利,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但中国学术的希望又不能寄托给他们,这些人虽然有满腔的热情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但他们缺乏中国特殊的学术社会规范。什么时候这些人能受到真的重视和重用,中国的学术才真的有希望。二是后天产生,这类在中国是比较多的,许多优秀的知名学者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开始或者早期并没有对科学的热爱,只是按照干一行爱一行的自我价值观的诱导,在干的过程中获得比较大的成绩,获得比较多的认可,他们有水平,有经费,有地位,有影响,这些外在的因素反过来有促使他们对科研的爱好,形成更大的动力。这些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真具有影响力的一类学者。但是,这些人由于缺乏第一类人的天然革命热情,一旦遇到外界的压力或诱惑,如自己或学生发生学术腐败被冷落,被提拔为大领导等,他们对学术的热情就会迅速冷却。 二、热爱科研但没有能力的人 这些人在中国学术领域中也有很大比例,其中比较多的是那些从小就有做科学家的愿望,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基本的正确的科研训练,如果不幸走到一个死胡同,会成为学术领域的一群另类,他们整天对传统的学术或者对公认的理论进行大胆质疑,过去这些人的声音很小,因为他们的观点往往无法在正统的学术平台上获得发表和认可,整天处于一种“生不逢时”,成为一类可爱的民科。当然这些人也不乏一些真正的科学高人,但毕竟比例非常小,往往产生不了大的影响。另一类是广泛分布在中国学术界的人,他们热爱科学,但是由于我国在过去的科研学术与国际上的脱轨和落后,他们的老师们本身都是一些被动进入学术领域的导师,除非自己的悟性超高,往往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至少在一些方面有很大缺陷。例如,不明白什么是科学问题。长期对一些自认为科学问题的非科学问题付出艰辛,长期下来的结果是对自己的科研能力要么是盲目自信,要么是完全不自信。往往连一篇象样的具有真正学术价值的论文都拿不出。不过由于国内的学术期刊对真的学术价值并不看重,往往看重的是撰写格式,科研的空泛的设计,不讲究科学性和创新性。有不少这类学者论文都是踏实的跟踪国际低水平的研究。因为这些学者连跟踪国际高水平研究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跟着那些国际上的科研混子混日月。 三、不热爱科研也没有能力的人 我个人感觉,这类人在中国的学术领域是最多的,至少有 80% 以上。这些人的情况比较多,一是那些把科研作为生活,但从不认真做工作,把科研工作作为负担,只是为了生活而去做这份工作。最近 10 年,中国学术领域进来大量不应该作学术的人,例如本来可以专心于教学的一些普通高校,本来应该专心于个人的技术而非科研的大部分医生等许多所谓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类人最适合的工作不是做科学家,可能做技术人员更合适,不要用论文和科研项目来评价他们,否则就必然会出现大量被逼迫的科研人员。他们是无辜的,甚至可以说是受害的,因为能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不太容易,为了保住自己的“伪科研”工作饭碗,这些人被动地从事科研工作,效率和创新意识都很低,中国的科研水平,特别是整体平均水平,主要是决定这类人的比例。由于这类人的比例过大,导致我们的学术整体水平,学术文化和氛围恶劣。 我们的科研人才政策应该是发现和扶持那些有能力而且热爱科研的人,因为这些人是带动科研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和基础,其次是吸引大量虽然不热爱但有能力的人,这些人是科研工作的群众基础,从这些人中培养出更多有能力而且热爱科研的人,尽量避免鼓励和变相鼓励那些没有真正爱好也没有任何科研能力的人混在科研学术领域。我们现在科研人才的矛盾是,科研队伍非常庞大,但科研精英和科研中间队伍严重不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有特别意义的一个环节
infomath 2011-10-27 17:25
理论思维 评博文 科学网博客信息资源组织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1-10-27 17:22 科学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动力,科研体制改革是科学进步的保证,科学网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有特别意义的一个环节,希望学术界对此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办好科学网.
个人分类: 科学进步|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沉痛哀悼一位刚去世的先生
cuilanzi 2011-10-14 13:03
我们未曾谋过面, 但我们很熟悉; 我们年龄差距可以乘以倍数, 但我们交流无障碍; 我们都痛恨浮躁的学术界, 但我们都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说好这个月的25日碰面一起谈下一本书的撰写, 说好要合作出一本能够常销的有分量的书, 说好要好好地为理想中的学术圣地奋斗终生; 说好要一起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说好要………… 如果没有昨日的磕跘, 如果没有连日来的奔波劳累, 如果没有一切一切的意外, 如果没有万恶的劳神事情…… 生命仍旧会运转, 一切都会有更好的结局。 第一次听到不幸消息时心如刀割, 第一次眼泪控制不住直往下流, 第一次在电话里整个人都懵了, 第一次呆呆地看着书桌而什么事都做不了……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真想早点与您碰一次面, 而不会总因为繁琐的事情一拖再拖; 如果我是您的学生, 真想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 对您尽孝尽心地尊重和爱戴。
个人分类: 旅游边人|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已经开始毒害中学生-对某中学生论文的批注
热度 7 Hongbolu 2011-10-13 23:07
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已经开始毒害中学生-对某中学生论文的批注
前几天收到福建某中学生的来信,要求为他的“论文”做修订。这是一篇在地理老师指导下“挑战权威”的文章,主要是反对福州大学施满堂教授所提出的第四纪冰川地貌认识。然文章并无创新,立场却非常坚定:主要根据就是施雅风院士等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存在的否定认识。 我认为这根本不是论文,不赞成作者修改发表。批注并给他回信之后却没收到他任何回应。我在问自己:假若我对他的“论文”大加赞赏一番,也许很快收到他的感谢信(估计他会在论文中加上:“研究第四纪冰川的专家吕洪波教授完全赞成作者的...”),但那样我就是在害他!而我在挽救他,却得不到感谢!当然,我不在乎一个中学生的感谢,我为他不懂得鸣谢而感到悲哀,为他不知道什么是为他好而悲哀。 这次只是好奇地尝试一下,看看现在中学教育的现状如何。结果令人担忧啊!我可别再干傻事了! 这个现实让我感觉到:当前学术界的浮躁之风不仅毒害研究生和本科生(如: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就是浮躁的表现之一),而且已经在毒害中学生群体了。 为了引起中学、大学指导教师们的思考,现隐去学生和其指导老师的姓名以及论文题目,将部分段落放在这里供同行判断。如何指导青少年从事“科研”活动?要将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值得全社会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528 次阅读|16 个评论
汉语学术体系与英语学术体系
whyhoo 2011-10-10 22:33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而与外界交流较少。以汉语为主的学术体系必然会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保守而闭塞。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学术体系如美国受移民文化影响,多元文化的输入交流使得整个学术体系变得更为开放。西方有着几百年的学术传统,学术界的相对独立也使其形成了持续长久的创新能力。中西两种学术体系根植于各自的传统文化之中,思维方式、开放以及独立性决定了两种学术体系的创新能力。短时间内汉语学术体系很难缩小与英语学术体系的差距,当然将英语学术体系移植到中国可以使中国学术界能够很快融入以英语为主的世界主流学术体系。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处于汉语学术体系之中,如果这些学者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则很难及时跟踪世界最新学术进展,但他们可以研究一些相对传统的问题,在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攻克,并不需要时时跟踪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如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则只需长时间专注于这一数学难题而不用及时跟踪最新学术进展。但是在像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等新兴前沿学术领域则需要融入英语学术体系以及时跟踪世界最新学术进展。在自然科学领域若要取得很大的学术成果通常需要进行跨国合作,如量子力学理论的建立则是由德国、英国、丹麦等多国物理学家共同努力完成的。汉语学术体系建立时间不是很长,鲜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厚的学术积淀。英语学术体系作为世界主流学术体系,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在国内大学开设英语授课为主的专业,培养适应英语学术体系的学术人才可以加快中国科学的发展。若科研选题得当,适应汉语学术体系的科研人员也能取得很大的学术成果,但汉语学术体系要保持其独立性并能与英语学术体系进行长期的交流 。
1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 喜闻川大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
热度 6 wangdw 2011-10-2 09:58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 喜闻 川大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 文 / 王亶文 昨天发到本人信箱的科学 网电子杂志2011225期报道, 今年 8 月初,四川大学接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9 月 21 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对其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四川大学 校方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读后本人心里真是高兴。这是国内基层对本单位学术腐败的严肃处理的典范。全国应该大力提倡。回想本人在博客中多次晒出的本研究所内的学术腐败,多年来研究所领导不闻不问,有点寒心。看到四川大学校方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我看到了希望! 本人在退休前最后工作的几年中,都是与科技部有关的。先是有关中国地磁图项目。地磁图项目以前是科学院所做的工作。十年间隔。我们所认为有全国地磁台站,就要我写 2005 年中国地磁图研制规划。科技部与地震局共同资助。开始,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是主张合作的,叫院所的徐教授和本人一起研究。后来, “资深专家”高玉芬和副所长 高孟潭 ,把早已离所十来年下海的顾佐文找回来。此人一回来,开口“王爷”“周爷”的,听的就别扭。他把在外面的商场恶习带回所里来。 1700 万经费,定调为使用过去的方法,坚决不同意本人的要模型研究的意见。所长把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马副院长请来当客座研究员,他完全同意本人的意见。但是,他们不听,顾在过去不在研究地磁图所在的专业,又好些年没有研究过,就把院所退休的安研究员聘来,专门为他写论文为申请职称所用。把安研究员安排到宾馆里,好吃好喝招待着,专门为他写文章。别人写的论文,顾佐文自己还是第一作者,这比抄袭现象还厉害十倍,是 100% 的抄袭! 2005 年顾想申请研究员,因本人主持正义,没有通过,尽管 高孟潭千方百计还想帮忙。可是,本人退休了, 2006 年,顾就用别人的文章,混进了研究员行列。并且,当上了地磁研究室主任。顾学术作假,高孟潭、高玉芬都是知道的,默许的。我在博客中多次披露,告诉所揭的对方(高孟潭、高玉芬、顾佐文),他们莫不吱声,其实是默认。也告诉几乎所有的研究所领导和科技委成员,领导也是一直沉默不语。呜呼,学术作假何时了?何时还我们学术界的一片净土?
个人分类: 反学术腐败|450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屠呦呦获奖,众多媒体开始乱喳喳地讨论青蒿素发现的贡献问题
热度 1 yhu 2011-10-1 03:11
屠呦呦获奖,大家开始讨论青蒿素发现的贡献问题,原因就是可能这个东西能拿诺贝尔讲。怎么就不能淡定点,拿与不拿诺贝尔奖有什么本质区别,典型的学术界科研做不上去好大喜功情节,为了个名吵的乱喳喳的。青蒿素每年能挽救那么多生命大家不讨论,看到有个奖了开始讨论,这究竟是个什么情结!
5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男人有钱就变坏???
热度 12 qiongfeng 2011-9-30 13:47
一些女前辈跟我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让我看住并折腾我家gg,千万不要让他发财。 大漠孤魂老师说学术界现在也很坏, “学术界的风气不正不只是抄袭、剽窃、造假、贪腐、资源分配不公,其实洒狗血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腐败,制造的是一种科研文化的堕落。” 我们这新来的一位“访问学者”,来自国内的一个小学校,也跟我说:“我真的不想来这,来美国一趟我国内最少损失100万。” 吃完饭后还要小票说回国好报销。 这时,我想是不是该给科研经费降降温了。 嘻嘻,反正我也没有经费。
24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借口
vatang 2011-9-29 14:14
我秉承了中国人的特质,内敛而含蓄,这不是生物学特征,是文化特征,在我们的文化里,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德。尽管我找不出其“缺德”的证据,但却见识了一些傻蛋假此美德行装酷之事。NB不起来的人见不得一切NB的人和事,我们证明不了自己比别人强,就只好证明别人的不强,我们心目中的公平皆源于此。 比如教授揭露美国科研界集体学术造假。造假在我们的学术界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依我之见,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坏事,造假就和做 爱差不多,你做啊做的,爱就没了,你造啊造的,假也就没了,假没了真不就来了吗。再说我们的学术界在整个国家实体当中也没占多少分量,经济增长都靠山寨带动,学术界那点山头还能演绎啥水浒传不成。关键就是我们的学术界太把自己当回事,你明明是个娼妇,偏要背个贞洁牌坊,那得多累,俗话说:娼妇坦荡荡,烈女常戚戚,你把牌坊一摔,裤子一脱,老娘就这样,谁还能奈你何。 但我们的学术界不这样,背着贞节牌坊偷人,被偷的人也累。骑在人民脖子上还要喊为人民服务,弄的人民服务的也不爽,还不如给帝王将相三叩九拜来的敞亮。 但我们要坚决背着牌坊,怎么办啊,人还得偷,这就是矛盾啊,所以我们得找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既然烈女总是被捉奸在床,那我们就要告诉大众,烈女也是可以通奸的,你不是说美国是烈女吗,怎么样,被我抓住了吧,我这就是告诉你,通奸不是烈女的错,纯属你认识问题。所以要掀起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运动,认为烈女通奸有问题的统统打成牛鬼蛇神,接受思想教育,最好再接受一下中下贫农的再教育,这样即便野合被抓,也不要大惊小怪了。 全天下人都变成笨蛋是庸才的理想,自己做不了事,就拿别人得传奇点缀自己的乏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了,生活嘛,怎么活不是活,反正能活。 你看,我们总是有借口。
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纯种近亲繁殖VS杂种近亲繁殖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1-9-28 08:45
中国学术界:纯种近亲繁殖 VS 杂种近亲繁殖 真正的纯种是非常高贵的, 纯种近亲繁殖有利于形成学派。 杂种近亲繁殖有利于…… 母驴被公马杂交,生下的是驴骡; 母马被公驴杂交,生下的是马骡。 驴骡身材矮小,驴脾气十足。 马骡高大,马的风格分明。 慈禧太后统治的封建中国, 被西方国家杂交后, 产下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孬种。 参考文献: 连续 20 代高度近交,纯种猪竟没退化 近交系数 98.6 %的哺乳动物系的培育成功为培育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奠定基础 ( 2005-11-30 09:53:26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 版 新华社昆明 11 月 29 日电(记者杨跃萍)人类的近亲繁殖会导致畸形和人种衰退,然而猪的近亲繁殖却可为人类提供精良的生物实验“仪器”,并为培育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奠定基础。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世界首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已在云南培育成功。它为连续 20 世代在猪母子或同一窝猪兄妹之间进行交配后而诞生的纯种猪,近交系数达 98.6 %。这一由云南农业大学承担的研究项目成果日前通过了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委员会评价,这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特有地方猪种资源、自己独创的技术独立完成的、属于我国原始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培育研究项目始于 1980 年,项目组选择云南优良地方品种西双版纳小耳猪的一头母猪和它的子代组成近交基础群,采用国际上从未在大型哺乳动物育种中采用过的高度近亲交配的方法,克服了早期世代中存在的严重近交衰退现象。历经 24 年的连续高度近交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已于 2003 年成功进入 20 世代。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先后进行过 200 多个近交系猪的大规模实验,都因早期世代出现严重的近交衰退而屡屡失败。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云南科技情报研究所分别进行的国际联机检索结果表明,均未见世界上有连续 20 个世代高度近交、近交系数达 98.6 %的哺乳动物系。 由国内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动物育种学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系谱完整,数据可靠,符合国际近交系培育规则及国家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 完成 20 世代选育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将为生物医学研究、异种器官移植、转基因动物研究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基因高度纯合、遗传背景清楚而又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大型哺乳动物近交系,有望逐步发展并形成特有的生物技术产业。 据负责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培育研究项目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养志介绍,目前这一世界首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猪“家族”内有 840 个“成员”,分为 18 个具有不同表型和基因型的亚系。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708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热度 17 hongfei 2011-9-27 15:17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2011.09.27 看到黄老邪的博文《不能把“近亲繁殖”当作一根棍子》,想起几年前写的一篇相关博文《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觉得也许可以旧文重贴如下。 李小文《不能把“近亲繁殖”当作一根棍子》博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4do=blogid=490846 *********************************************** 原博文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quickforward=1id=33813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2008.07.31 前两天何毓琦先生在《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中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后来陈学雷兄写了一篇《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刘进平兄又写了一篇《国内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博文,都是在谈这个问题。今天刚好有点空,也来凑凑热闹。 何毓琦《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550 陈学雷《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95 刘进平《国内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768 不要乱交 大家一说起杂交,好像就是好事。其实不然。 生物学上并没有说过杂交一定就有优势。优良和分化性较小的纯种,近亲繁殖是保全其品种优势的途径,可以避免品种因与劣种杂交而退化。也许对于品质本来就比较低劣的杂种来说,任何杂交都可以提高它的品种特性,至少不会更坏。但是,杂种杂交也不一定就会有好处,杂种还是要和有优良特性的品种杂交才有益处。一帮杂种乱交一气,是不行的。如果我说得不够专业的话,去问袁隆平院士好了,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不管怎么说,就算有时候学术上杂交有很大的好处,学术上的杂交要有所选择,学术上乱交也是要不得。 纯种近亲繁殖有优势 我以前在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P. B. Medawar的《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中读到下面的两段话,与学术近亲繁殖(inbreeding)有关。Medawar说不要夸大学术上近亲繁殖的坏处,因为“伟大的研究学派往往是通过近亲繁殖而建立起来的(Inbreeding is often the way in which a great school of research is built up. )”。Medawar是这样说的: The easy way to choose a patron is to pick the person closest at hand-the head or other senior staff member in the department of graduation who may be on the lookout for disciples or an extra pair of hands. Such a choice will have the advantage that the graduate student need not change his opinions,lodgings, or friends, but conventional wisdom frowns upon it and is greatly opposed to young graduates' continuing in the same departments; lips are pursed, the evils of academic inbreeding piously rehearsed, and sentiments hardly more lofty or original than that "travel broadens the mind" are urged upon any graduate with an inclination to stay put. These abjurations should not be thought compelling. Inbreeding is often the way in which a great school of research is built up. If a graduate understands and is proud of the work going on in his department, he may do best to fall into step with people who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A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by all means attach himself to a department doing work that has aroused his enthusiasm, admiration or respect; no good will come of merely going wherever a job offers, irrespective of the work in progress. 几年前《科学时报》上题为《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报道。就报道了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的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学派。在这个报道中,也引用了Medawar的那句关于近亲繁殖的名言,报道中是这样说的: 在MIT,大力支持Ketterle的并不只有Pritchard一人,Pritchard的博士导师、MIT物理系教授Dan Klepnner也是热忱的支持者。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伟大的学术家族里的师承关系和他们的贡献。这个家族的创始人Rabi是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Norman Ramsey是Rabi的博士研究生,也是Klepnner的博士导师;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William Phillips是Klepnner的博士生,Pritchard的博士后;而与Ketterle一起在2001年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Eric Cornell是Pritchard的博士生,另一位获得者Carl Wieman是Klepnner以前的学生,而且Wieman还是Cornell的博士后导师。Silbey说,换了别人,也会和Ketterle一样无法拒绝这样的同事和研究传统。也许我们应当反对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因为它会造成学术的退化。但从这一科学家族的传统来看,却好像是验证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彼得·梅多沃在《给青年科学家的忠告》中所警告的,不要过分夸大近亲繁殖的坏处,因为“伟大的研究学派往往是通过近亲繁殖而建立起来的”。 讲述这个故事的是当时MIT理学院的院长Silbey教授。 《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文章链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98506PostID=11950976 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问题 Medawar的话和MIT的例子当然不能用来支持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 中国学术界原来有一些优良品种,很可惜结果后来被掺了沙子,已经把品种特性搞坏了,其近亲繁殖远远谈不上伟大学派的纯种保存。这样的杂种自交,很快退化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西方学术界的近亲繁殖其实是被制度所强烈抑制的。即使David Pritchard和Wolfgang Ketterle这种绝对优良的学术品种的近亲繁殖也是在很严格的条件下才被允许。只有在严格抑制近亲繁殖的前提下,少数好的近亲繁殖才能被挑选和保存下来。 在西方学术界,原则上同一个系里不会有做相同研究的两个教授(包括助理教授)。学术上有很大权力和很多资源的人,可以留下很多个能干的学生做自己的助手,但是不会也基本上不太可能把他们在本系或本部门提拔为正式的PI或教授。这样,能干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出路,当然不会太久地留下来,自然就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当年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要求MIT物理系留下自己的博士后Wolfgang Ketterle在本系做教授,就不得不以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让出相关的研究经费为条件。《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文章中说: Wolfgang Ketterle于1990年从德国到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小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三年之后,Ketterle得到了其它研究机构提供的教席。如果Ketterle接受了这个职位,那么,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有关BEC的研究工作就有可能被中断。于是,Pritchard向学校提出给Ketterle一个助理教授职位,以使Ketterle能继续留在MIT。但是,美国大学的惯例是在同一个系里不能有完全相同研究领域的两个教授,于是Pritchard做出了一个科学家所能做到的最无私的决定。 Pritchard决定让Ketterle接手原本是他主持的BEC实验研究工作,而自己则选择了改变研究方向。Pritchard说: “我从此脱离了该项实验,但我得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同事。” 在MIT物理系,为了留下Ketterle,Pritchard虽然早已是名家,却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自己开展相对独立研究工作。根据SCI检索,Ketterle留在MIT后的1994-1998年间,Prichard和Ketterle没有共同署名发表任何文章。而Ketterle在1994-1998年间共发表了29篇SCI文章,其中包括若干篇关于BEC的重要文章,为Ketterle赢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期间Pritchard也发表了24篇SCI文章,都没有Ketterle的署名。不仅如此,他们各自的这些文章中连与他们共同署名的作者都没有相互交叉。1999年以后,Prichard和Ketterle小组之间才有一些共同署名的文章,这已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研究组之间的互补合作了。 这些在我们这里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何毓琦先生指出的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其实有其最根本的制度上的原因。国内的大学和机构不仅允许,并且常常以在同一个系里有若干个不同的教授做非常相近的研究为荣。即使没有直接的贡献,这些人还常常把名字署在同一篇文章上。相处得好的时候大家报成一团,其乐融融,垄断学界;相处不好当然也是自作自受,等于在自己身边埋下定时炸弹。 因此,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更多是人事制度上的问题。留下的博士后和助手往往因为制度原因,待遇过于低下,无法有基本的体面生存,因此,国内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制度发展很差。作为变通,有一些大老板或院士只好留下一些实际上听命于自己的PI和教授作为二老板,形成所谓团队。这在某种程度上虽说也是不得已,但实际上在竞争经费和资源的时候有额外的好处,所以大家都乐此不疲。 如果中国学术界不能作出相应的制度上的改变,不能增加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的基本待遇,仍然允许同一个单位的两个教授或PI做相近的工作,基金会和科技部仍然允许他们用内容相近的项目申请经费,学术上的杂种自交现象不仅不会减小,而且还会愈演愈烈。 对于那些的确优良的品种,不乱杂交也是应该允许的。不过,怕就怕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纯种的,其实是很严重的杂种。 (声明:敬请读者不要把生物学上的杂种理解成骂人话中的杂种。)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0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xwspsy 2011-9-16 21:13
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专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    学术界流行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样,为了待在原位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许多人都想拉你下来,因为他们都想要超过你”。 ——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 编者的话    “从一开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个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了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   在2010年6月25日发表于科学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中,时年76岁的何毓琦这样总结道。   何毓琦,祖籍浙江诸暨,1934年3月1日生于上海。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5岁的何毓琦前往香港并在那里完成高中教育。1950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录取,并在1953年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55年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5年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何毓琦长期致力于中国内地的科研发展,培养了多名中国学生,2001年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座教授。2007年4月25日他在科学网的博客开通,受到网友热烈欢迎。   9月9日,何毓琦教授做客科学网,与广大网友就“科研与生存之间应该如何把握和取舍”、“年轻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诱惑、生活的压力,年轻人如何专心科研”等问题交流了经验和体会。   《科学时报》选编部分访谈内容,以飨读者。 主持人:何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本人有几十年的科研教学经历,对科学网很多年轻的网友会有很多借鉴意义。今天到场的还有贾庆山老师,他来自清华大学,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网中心副教授。我们今天还请到三位资深科学网博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年级博士生金小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雷宇。他们正在准备踏上科研(之路),以科研作为终身职业。 自己做自己的导师    罗会仟: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在国内一般(是)约定俗成地找一棵大树,靠在他下面,这虽然会带来很多经费上和项目上的方便,但另外一方面也约束了一些人的成长,(可能)对激发自己的斗志有影响,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   何毓琦:我当时自己做博士的时候,没有导师,全靠自己。我的博客上还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个湖南大学的博士生,也是没有人指导,他自己研究做了一套东西,就跟我通信,我发现他在他那行业做得非常清楚,就请他写了一篇自己怎么做导师的文章,他写得很好,所以我主张这篇(文章)值得看一看。   假如有了博士学位,假如是导师真的很花时间训练你,你获得博士以后不一定要靠大树。你绝对可以自己学习,当然有的时候会走一点弯路,碰两个钉子,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假如没有好的导师帮你忙的话——有当然很好,没有可以自己闯出来。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    《科学时报》:有人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年轻人一般都是跟着前辈做,虽然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功底,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难。何老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何毓琦:我推荐大家去读湖南大学的那个学生写的那篇《我如何自己做自己的导师》的博文,我发现他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楚。问题有的是,你永远可以找到值得做的东西。我是不担心年轻人的,他们可能信心不够,我现在告诉他,绝对要放心去做,没问题。当然有人帮你忙更好,你少走一点弯路,省点事,这当然是绝对有好处的。    网友:科研的新手在刚开始面对一个研究方向时,究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在实战中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先学习好相应方向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适用新的交叉方向。对于这些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何毓琦: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以为必须要学会(基本知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学完,很多事情要下决心,只要离你本行不太远,你花六个月工夫,马上可以作贡献。我的主张是不要太担心。问题是你要跳进去,人家说学游泳最好是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    《科学时报》:贾老师,作为何先生的博士生,您感觉何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给您的感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贾庆山:我觉得最深的是指导我如何做研究,而且指导我如何做人。   我可以补充一点,就是选题方向,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我印象很深刻。在刚刚开始接触研究的时候,何老师就指导我们说,选题目有三个问题你要先问一问自己,因为我们是工程学科,是做应用基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一些实际的工程人员真正关心你要研究的这个问题;第二,你是不是不完全了解这个问题,你如果已经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知道怎么做,甚至预计做的结果是什么,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事情;第三,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如果这三个问题当中有两个回答是肯定的,这个问题就值得你去做,这是何老师在我还刚开始接触研究时就跟我讲过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做研究,到后来毕业之后自己做老师,我觉得这让我受益非常大,因为他虽然没有告诉我一定要做哪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他告诉我如何去寻找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   做一个比喻,就像做菜有不同的口味一样,做研究也有不同的品位,我们清华有一句话,叫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何老师最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把题目定好让我们往下做,而是不断地用苏格拉底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提一个我们想做的问题,他会用引导的方式帮助我们判断这个研究问题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往下去做。通过这样不断反馈式的交流,不断提炼我们自己做研究的品位。回到您的第二个问题上,最特殊的地方我觉得是锻炼我们做研究的品位,这个难以量化,只能通过朝夕相处、不断互动的方式才能学习到。 兴趣与现实的冲突如何解决    《科学时报》:您怎么看待科研的目的,有的人认为,作为科学家应该研究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钱就要给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您怎么看待这种争论?    何毓琦:(这要)看你的职位是什么,假如在公司里做事情,当然公司需要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你的责任,你必须要替它解决。(如果)要解决的事情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与个人兴趣)没有冲突。假如你要做的事情,一大半都是你不喜欢的,为了生存,当然很痛苦,所以你(可能)要另外找职位。   我常常跟学生讲,假如找到一个职业,50%的(工作内容)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但)每个机会都有不开心的,但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世界上很少(有)每一秒钟都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情况),像我这样退休了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比较可以这样。一般你真的要有职位的话,50%是你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就很好了,有的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主持人:可能您还是属于比较传统、比较老派的科学家,您赞同不赞同科学界的一种趋势:把科学家作为职业,他不一定有很强的理想主义在里面,或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他可能是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或者是专业性的,怎么看待科学家越来越职业化的这样一种趋势?   何毓琦:我刚才讲了,有许多人念博士,绝对不是要做科研,(而是觉得)博士给我更好的机会。我觉得(这)没什么错,你说博士给我很好的训练,我可以赚大钱,不过一个人总是要找你喜欢做的事情。你要做的全是你不喜欢的事情的话,那的确很痛苦。在美国可以另外找一个职业,这里可能就是你没有办法,换职位都不可能,那是我很同情的事情。    金小伟:现在有很多考核制度,我不知道美国是怎么样的,在中国有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年底考核等,(这)给大家造成一种速成的心理,比如有一点数据就要写文章。但是要发高质量的文章对学术才有意义,我不知道如何权衡文章的质量和数量的问题?   何毓琦:我希望这是个过渡时期,在科学上用量(衡量)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了解现在的中国为什么注重量,像(用)SCI(衡量)在国外是很少的,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就是同行评议。但是我也了解,中国为什么现在需要用这个量,用量(衡量)有许多用不着争论,像奥运会一样,你跳高一点拿金牌,低一点拿银牌,没话讲。我觉得你们年轻人不要太注重量,当然现在可能注重一下,但迟早中国会同国外一样,慢慢重(视)质(量)。 转向新问题学会问问题    主持人:雷宇好像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年轻学者碰到的问题,关于专业转换的问题,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转到另一个专业,博士的时候又转了一个方向。从年轻学者事业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何毓琦:我的个人经验,觉得老待在一行里面,不管做什么,可能科学就把你超过去了,根本没有你能做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应当适当转转行。当然学生物的明天说要研究历史,这是大转变,比较少。不过在生物方面,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绝对是好事。而且我主张,因为你跳到新的问题上,比钻在牛角尖里做第三代的什么问题容易得多。你转向新问题,常常先到那里,(把)树上的果子都采下来了,后来的人要爬得很高才能采下来。我主张你要常常换(研究方向),每六七年换换做的东西比较好。    网友:选择一个好问题是成为好科学家的必需,但什么是好问题?您怎么选择问题?   何毓琦:很多人对中国出去念书的学生(印象是),本科训练是非常好的,回答问题非常好,但是对问问题的训练不够,不是不会问问题。我觉得做博士导师,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怎么去问问题。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做博士导师,要做到这点肯定要花三四年时间,(需要)真的跟学生每一个周末、每一周有交流,才能慢慢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怎样问问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出来的,做科学家最要紧的是学会怎么去问问题。   贾庆山:我补充一点,我当学生的时候,何老师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讲过,你们当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呢?就是一定要教会我一样东西,不是说什么都是老师教给你。作为学生,你得教给老师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很重要。   何毓琦:我不是开玩笑,这是我要求的。 科研经历    我决定学机械工程。这是因为有一次,大概是我13岁的时候吧,我修好了一只相当精密复杂的欧式装饰钟,这只钟有只小鸟会来回跑,还会唱歌,坏了以后就扔在我家的阁楼上。我一无参考手册,二无任何经验可言,完全靠自己摸索,弄清楚了这只钟的机械结构,而且居然把它修好了,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于是机械工程就成了我命中注定的专业啦。我申请大学的时候,把机械工程列为了我的志愿专业,可是麻省理工的招生部不知道怎么弄错了,把我当成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了。其实那时候,麻省理工所有新生第一年的课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第二年才分专业,也就是说学生们到了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才决定他们的专业。不过既然我是被当做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的,电子工程系就经常邀请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新生座谈和其他活动。我那时候年仅16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美国,根本没人管我,或者帮我出谋划策。因为懒惰和无知,电子工程看上去和别的什么专业一样,都挺不错的,于是我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电子工程领域。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   我是在1959年至1960年开始在哈佛学习的,目标是做一篇有关控制和系统理论的博士论文。   我很快发现哈佛在控制领域做得并不出色,这个领域的一位年轻教授因为没有拿到终身职位,正准备离开哈佛,而另外一位是讲师,刚刚毕业不久,跟哈佛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教授一门反馈控制课程。所以基本上没人能指导我。绝望中,我开始拼命读当时发表的控制领域文献,碰巧看到一篇R. E. Kalman和J. Bertram合写的文章,是关于无差拍控制的问题。   我就把我的想法及其应用一起写下来,作为对Kalman论文的发展投稿了。与此同时,我写信给Kalman,请他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当时Kalman还不是很有名,(他那著名的Kalman滤波的论文一年以后才发表)。他很高兴有人,而且是个研究生,仔细研究了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寄给我一些正在撰写的论文的预印本,而且还把我对他工作的推进推荐给1960年召开的第一届美国自动控制大会(AAC),让我去作报告,发表论文。   Kalman还邀请我和他合写了一篇文章,将动态系统中的线性无关性的想法大大拓展,提升为“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现在这已经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了。这篇文章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此外,我的一个同学Stuart Dreyfus当时正在帮R. Bellman编程,我从他那里得到了Bellman撰写的Adaptive Control: A Guided Tour一书的预印本,因此能够在其他人之前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件事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帮助我完成博士论文,而且可以说我的事业由此起步。 ——我是如何获得我的终身职业的 写博客的初衷    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国一次,亲眼看见中国这些年的大进步。我想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同一些西方中国专家不同,可能更深刻一些。同时我又亲身活过了这所谓的“美国的半世纪”(1950~2000),可以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另外,我容易讲一些你们不便讲的话,外来和尚的经容易听一点。最后,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经验写下来可能对年轻学者有些帮助,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这是我写博客的几个志愿。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 给年轻人的科研建议    绝对不要低估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写作和演讲的重要性,除非你真的认为你是十亿个人里最聪明的那一个! ——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    要记住,学术界的唯一硬通货是声誉,如果你渴望成功,请你一定要学会在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建立你的声誉,并且奋力维护你的声誉。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   三年前(指2005年——编者注)在我给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作报告时的问答环节,一个学生问我,“如果您只有一次机会,您会给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最重要的指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娶一个好女孩”,这也许并不是那个学生所期望的答案。三年来,我反复咀嚼这句话,愈加笃定这个信念。   一、没有一个人能像你妻子那样更透彻地了解你的为人、长处和短处。   二、当你在事业上越爬越高,你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是”,越来越少的“否”,而你的妻子是唯一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动机,能够给你诚恳、坦率有时是逆耳忠言的人。 ……   九、(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有一个到现在还可以引用的笑话。有一次克林顿夫妇在其当选总统后访问他们从前住的阿肯色州,他们驱车经过希拉里前男友在工作的加油站。比尔·克林顿对希拉里说,“我想知道如果你嫁给你的前男友会怎样?”希拉里回答,“那么他将成为总统,而你会去给汽车加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终身伴侣的重要性。    在49年前(此文写于2008年——编者注)的1959年的情人节我的妻子接受了我的求婚。当我们期待明年金婚纪念日时,我以Robert Browning的诗结束此文,“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与你慢慢变老”(原文Grow old along with me, the best is yet to be ,同我一起变老,与我同享更好的未来时光——译者注)。我想这就是比“白首偕老”还有意思吧。 ——情人节给我的老伴之赞扬 (博客原文为英文,翻译何姣、梅进、任霄鹏、刘超等) 【摘自《科学时报》,2011-09-13。】
2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智能交通现在并不太“智能”110906
huangfuqiang 2011-9-6 13:31
国内外关于智能交通统一的、一致的定义并没有,多数是基于共同体或学者个人视域的理解性描述。但不管如何界定,智能理论与技术是改造传统交通工程系统建设全过程的关键因素,其中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也是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协同。此处智能指的是机器智能,对于机器智能的理解学术界也不尽一致。我认为交通领域知识是交通智能决策的基础,交通信息是交通知识的基础,交通数据是交通信息的基础,交通数据来源于智能交通系统对于交通环境的感知与探测。针对特定领域的交通系统语境,我们可以探究一下交通系统相关知识库的建设问题,对于真正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问题显得很重要又很必要。 交通系统是一个受约束的复杂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更是受双重约束的复杂系统(机器智能规则与交通规则)。现有智能交通系统(公交、城交、轨交、水路、航空等)离期望的目标还比较远,自主交通系统任重道远,但现在人机一体的管理模式中,已有落地产品与系统,体现了局部的自主与协同,比如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单点信号机的自适应与区域信号机间的协同自适应控制与调度,可以充分实现相关路口间、路段间交通流量数据的协同共享,可以为缓解交通拥堵做出智能决策。 智能交通系统的交叉性基础研究方面会带动很多学科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思考,传统交通工程系统如何消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成果?有待于相关涉众的交叉思考。物联网技术与理念肯定会影响智能交通领域,但关键是要找出结合的方法、结合的地方、结合的效用等。不怕想象与炒作,关键是炒作之后的具体规划、研究、开发、实施、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智能交通系统|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争,学学这哥们,院士没他牛B,官员没他潇洒
热度 23 gfcao 2011-9-2 17:11
如今院士成了被大家埋怨的“怨士”,官员成了被大家鄙视的“管怨”,也难怪,院士、官员拿的都是国家的薪水,管的都是学术界、社会芸芸众生,大家给予关注是自然的。可是我要告诉你们,院士不是最牛的,官员也不是最潇洒的,因为院士好歹也要费劲巴力的去争项目、挣奖励,没有成果、坐享其成会遭到众科学家伙的唾骂,官员们更得低调做人,要悄悄的玩、悄悄的挣钱,弄得不好就会翻船。 谁最牛 B ?谁最潇洒?不知道吧?有一种行业的人,院士们有求于他,官员们要礼让三分,因为只要你是尘世中人,就保不准要找上他的门。在这个行业只要稍微混出点名头,那是牛气得不得了,谁见着都得以礼相待,老百姓更得点头哈腰,你可以不理睬院士,也可以瞧不起官员,但你绝不敢瞧不起他。 我听说一哥们,不是国家公仆,也不是私人老板,但他坐着宝马、奔驰之类的名车,还有专职的司机,养着几个情人,酒色财气一样不少。人家才不跟你争什么院士,也没兴趣当什么公仆,整天过着风流潇洒的日子,滋润着呢。当然,如果能弄个院士当当,那就更不得了了,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他眼里,钱是个啥?草纸矣。 记得有一次在首都的某个地方开座谈会,一哥们侃侃而谈:“钱对于我们不是问题,我每年上班之余在外兼职赚的钱就 80 万以上”。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想我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勒紧裤带过日子也剩不下几万块钱。当年在川大集资买房,我倾其所有还得贷款十万元才买得起不过区区十数万元的房子,与人家相比,还不够人家裤兜里漏掉的钱。职业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不得不让我感叹当初怎么就选错了专业,投错了娘胎。 按理说,大家都拿着国家薪水,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别以为人家贪污,人家绝不会贪污,因为他不具备贪污的基本条件,不仅不会贪污,还能给单位创造很多效益。奇怪吧?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收入?问我?我哪知道?
个人分类: 杂文|5545 次阅读|84 个评论
闲谈正教授职称的评定
热度 11 profjin 2011-8-24 04:59
前几日为美国一州立大学的正教授职称申请写评审意见,要求对申请人在研究能力及潜力,研究成果和影响,研究产出的持续性及在学术界影响等内容做出评论。由此想起有位英国的同事说到几年前为国内一所985大学的正教授评定申请写评审的经历。评审书除了要求对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写评审意见外,还有两项是要选择该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国际领先”,“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及申请人的水平相当于评审人所在大学“正教授”,“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副教授”,“副教授以下”等。 申请人2005年博士毕业,2007年升为副教授。最近几年在国际主要杂志发表了6-7篇不错的论文,也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同事按照对国内正教授标准的理解,对该申请给予了支持。根据照申请人的情况,他选择了“国际一流”和“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凭心而论,以申请人的情况要在他所在大学申请“高级讲师”可能还行,但肯定达不到“Reader”的要求。所以他就选了“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后来我同事得知该申请未获通过,主要原因可能是评审意见中如果不写“国际领先”申请人就没戏。 很显然,一定要“国际领先”才有资格在中国大学升正教授的要求有些过于牵强和自我满足的成分,且不论国内还需要“博导”才有资格独立带博士生。至于正教授的评审条件,可能见仁见智。在工程和计算机领域有这么一个说法:很顺利的情况,博士毕业5-8年,有20篇左右主流期刊文章,也许能评上副教授; 博士毕业10-14年,有30篇左右的主流期刊文章,也就是评上副教授后5-6年后,也许能评正教授。不但要有成果,也要“熬”。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要求可能相差很大。
133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哈佛论文
whyhoo 2011-8-8 10:52
昨天看了新世界数学奖的获奖论文,2篇获博士论文奖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刻。同样出自Harvard数学系博士毕业学生的博士论文,写了六十多页的论文获了金奖,写了一千多页的论文获了银奖。我看过不少世界名校的博士论文,基本上都是写了几百页,为何这两位哈佛学子的论文写的与众不同?实际上他们俩的论文我都看不懂,但可以肯定的是水平都非常高。篇幅少的论文写得很简明,就是把理论和证明过程简单的介绍了写,类似于物理学领域PRL上的文章。篇幅大的文章就写的相当详尽了,等于是把自己的论文写成了一本书,可以直接当学术专著出版了。国内学术界喜欢以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不知道我们的学术权威们看到这两位哈佛学子的论文后会作何感想?
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种学习
热度 9 Rein 2011-8-8 05:17
最近新认识了两个人,都是美国非常牛的学校毕业的计算机博士。不过,因为她们毕业了很多年,做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到也不知道那些人发过多少论文,或者在学术界有多大影响力。但是,最近看了她们在论坛上发的帖子,简直让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第一个人,刚刚来我实习的公司工作一周左右吧,甚至还没有定下去哪个组。但就在这一周时间,她贴出了非常多对于公司数据中心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非常多的问题,并且半数的问题她甚至直接引用RFC或者论文指出了解决方案。我仔细阅读了她贴出的我看得懂的分析,我觉得简直每一条都可以发表一篇论文。她所做的并不是去阅读最新的文献,挑人家有什么漏洞,可以做什么incremental的改进,而是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直接利用知识或者经验直接在很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第二个人,传说和第一个人当年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还真在这一周不到的时间,将真的第一个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华丽地实现了。 我被她们的实力华丽丽地震撼了。我想,这是不是因为她们当年在牛校受到了良好的博士训练相关?这个时候,我其实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在博士期间发表出什么论文,而是渴望在毕业时,能够像她们一样拥有这样敏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论文发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若是真的有很强的能力,应该不愁发不出论文。 可是,转念又一想,这真的是因为收到的博士教育训练吗?加入她们选择另外一条路,比如本科/硕士毕业去工作,积累这么多年的经验,是不是也能有这么强的能力,或者会不会有更强的能力?比如,这种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能力,岂不是要到公司才能解除得更多,学校中接触的大部分还是论文,或者冰冷冷的RFC吧。 周围同学最近“论文焦虑症”“博士无用论”很多。而读博士到底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如果以后无法进入学术界),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今天貌似得出了一点结论,就在这儿简单分享一下吧。 我觉得我应该具备两种学习的能力。工作中和在学校中,所能锻炼到的学习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工作中的学习,大概是属于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比如实习叫我去做SSL,我就去查SSL的协议的各种文档,去看相关的开源代码。比如叫我去做个网站,我就得去看HTML, JSP之类的教程。工作中下一步要用到什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具有可预测性,尤其是IT发展如此之迅猛。而且,很多东西在要用的时候学起来,体会更深。当然,学校中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学习情形。 学校中的学习,很多是属于积累。学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但是到用的那天,就会觉得学的东西还是非常有用的。举个例子,我实习职位虽然是软件工程师,但是基本做的都是那种开放性提升整体系统性能的东西,而不是给你一个功能或者任务让你写代码去实现。而我所用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基本都来自上学期选的课程,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算法课。因为我学过这些东西,并且还算充分地掌握了这些东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知道可以这么去解决。虽然分布式系统啊,网络算法啊,也不是一定要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可以有个非常全面的认识,并且也不是像工作中的学习那么带着目标地去学。比如我在工作中学SSL,自然是重点去学我要用到的部分,而不会去学SSL的发展历史为什么新的版本要这么改进现有SSL可能有什么问题现在学者对SSL的看法之类。 我猜,前面说到的第二个人,那种强大的实现能力,或许在工作中更能培养。不过第一个人能够如此娴熟地引用RFC,论文什么的,我想和良好的博士教育还是分不开的吧……我实在很难想象没有受过任何博士教育的人能够有时间有闲心去读过这么多论文和RFC,能有如此深厚的积累。 总之,我觉得我想读这个博士,即使以后学术界竞争过于惨烈无法进入学术界,也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有这么几年时间,可以在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之一,积累知识。而且,也有很多这么好的实习机会,可以让我在真实的系统中去运用所学到的东西。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839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转施一公老师经典语录
热度 1 dhfcumt9 2011-8-3 20:54
(转施一公老师)优秀的年轻考研人: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
30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热度 1 estudy 2011-7-23 00:41
谁都知道,现在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很不利于学术:僵化的量化考核制独霸一方,课题一票否决制和项目化生存风靡域中。你若没有弄来课题或项目,你不仅无钱报销各种研究费用,而且每逢考核肯定不合格:轻则不给你晋级(不管你成果多大、水平多高,就是不准你实至名归),重则丢饭碗走人。相形之下,只要你能设法弄来课题,把钱打入本单位的账号,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海吃海喝,而且还能以各种名目(奖励、提成、变相报销等)中饱私囊,更能顺利戴上教授、博导之类的桂冠,甚或加官进禄,尽管你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够格的学术水准。 显然,能弄来课题“好处”很多,诱惑很大,可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学界以来,在3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我从未申请课题。也许有人会问:原因何在? 第一,我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课题发布者的意图往往对不上号。我是从事纯粹学术性或“无用”的理论性研究的,对应用性问题缺乏兴趣,而现在的招标课题多数是要有“用处”的。即使剩下的理论课题,也与我的旨趣不大合拍,况且其中还有部分假问题。我研究的问题,既不属于庙堂话语的范畴,也不符合时髦热点的旋律,往往处于大溜之外,而且研究结果不时与传统观点和教条观念唱反调。这样不入时的研究题目,人家怎么会批准呢?所以,我只有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处,“独钓寒江雪”了。 第二,课题设定时限太短,我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结题。现在招标或申请的课题,有一年半载的,至多也不过三五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有分量的研究。从我的学术经历看,除了某些枝节性的问题用时较少外,稍微像样的题目,两个三五年也不够。我研究批判学派超过25年,而科学文化、科学论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至今还在继续。为了申请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肢解得七零八落,或者只知道围着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驻守的“根据地”,怎么能搞好学术研究呢? 第三,不符合我的研究规律。我研究问题,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深入堂奥,有时中途转向,忽紧忽慢,有张有弛,完全是按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按我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行事。有要求的课题,就只能局限于人家设定的范围,按人家的章程和日程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跨越界限或改换门庭。这样,自己就没有固有的专注领域、迷恋的兴趣焦点和长远的目标计划,更不可能跟随灵感的即时闪现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四,我既无能又无法填写申请表。现在的课题申请表,要求填写诸多内容,但是格式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说明预期成果和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必须写得头头是道、纲举目张。总而言之,务必讲得既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以便打动审批人,收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之效。遗憾的是,我无能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一个学术问题,起初只有大致的范围、混沌的轮廓、模糊的观念,根本不晓得将来会取得何种成果,也不清楚何年何月会进展到何种地步。我只知道先收集资料,接着研读文献,经过多年基本备齐材料之后,再从头到尾通读并熟悉它们,反复思考,此时心里多少有点眉目,方才敢于操觚染翰。要求在着手研究之前就那样搭建空中楼阁,我没有这个能耐,更没有凭空吹嘘的本领。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研究经费,全部掌握在有关机构手中,清一色的申请批准模式,让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境况下,我只好退避三舍,对申请课题“敬而远之”了。(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
20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能不表态了!
热度 15 zhangyuxiu 2011-7-19 13:12
最初(去年10月28日)在科学网开博客是受海南医学院学报邝敏老师启发,只是为了工作,认识学术界、编辑出版行业的学者,让大家支持我们学报的工作。可是到这儿后发现,这里内容还挺丰富,而且各路牛人很多,这些牛人用或辛辣嘲讽、或幽默庄重的语言写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的美文;还有很多牛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把自己见到的美的事物和人物通过镜头让我分享;还有一些牛人,通过自己精湛专业的英语,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或给我工作思路的启发、工作的帮助,或使我怡情养性,让我也喜欢上了摄影、写点工作之外的文字,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网(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可以说我是这个网于工作,于性情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了。所以来这儿后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来溜达,寻找思想的火花,向大家学习,但确实一直没注意点击率,也没在意什么精选,就这么轻松地写着、发着,和大家愉快地交流着、合作着。直到今天有个博友(赵明老师吧 )写了个博文祝贺自己点击率排名科学网博客前十了,我才如梦方醒去看了一下,刚才一看吓我一跳,我竟然单周排名第二十四了,点击率已达108240人了,并且紧挨科学网名博李学宽老师之后,在刘立老师之前呢。这下我不能不说几句感谢大家的话了:感谢一年来博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博友对我博客的支持;感谢各位编辑对我的厚爱,特别是最近几天,给我的四篇博文连续戴上了小红花。在此,微笑,致谢!
5657 次阅读|78 个评论
[转载]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chm818 2011-7-18 16:37
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谁都知道,现在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很不利于学术:僵化的量化考核制独霸一方,课题一票否决制和项目化生存风靡域中。你若没有弄来课题或项目,你不仅无钱报销各种研究费用,而且每逢考核肯定不合格:轻则不给你晋级(不管你成果多大、水平多高,就是不准你实至名归),重则丢饭碗走人。相形之下,只要你能设法弄来课题,把钱打入本单位的账号,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海吃海喝,而且还能以各种名目(奖励、提成、变相报销等)中饱私囊,更能顺利戴上教授、博导之类的桂冠,甚或加官进禄,尽管你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够格的学术水准。 显然,能弄来课题“好处”很多,诱惑很大,可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学界以来,在3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我从未申请课题。也许有人会问:原因何在? 第一,我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课题发布者的意图往往对不上号。我是从事纯粹学术性或“无用”的理论性研究的,对应用性问题缺乏兴趣,而现在的招标课题多数是要有“用处”的。即使剩下的理论课题,也与我的旨趣不大合拍,况且其中还有部分假问题。我研究的问题,既不属于庙堂话语的范畴,也不符合时髦热点的旋律,往往处于大溜之外,而且研究结果不时与传统观点和教条观念唱反调。这样不入时的研究题目,人家怎么会批准呢?所以,我只有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处,“独钓寒江雪”了。 第二,课题设定时限太短,我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结题。现在招标或申请的课题,有一年半载的,至多也不过三五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有分量的研究。从我的学术经历看,除了某些枝节性的问题用时较少外,稍微像样的题目,两个三五年也不够。我研究批判学派超过25年,而科学文化、科学论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至今还在继续。为了申请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肢解得七零八落,或者只知道围着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驻守的“根据地”,怎么能搞好学术研究呢? 第三,不符合我的研究规律。我研究问题,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深入堂奥,有时中途转向,忽紧忽慢,有张有弛,完全是按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按我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行事。有要求的课题,就只能局限于人家设定的范围,按人家的章程和日程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跨越界限或改换门庭。这样,自己就没有固有的专注领域、迷恋的兴趣焦点和长远的目标计划,更不可能跟随灵感的即时闪现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四,我既无能又无法填写申请表。现在的课题申请表,要求填写诸多内容,但是格式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说明预期成果和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必须写得头头是道、纲举目张。总而言之,务必讲得既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以便打动审批人,收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之效。遗憾的是,我无能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一个学术问题,起初只有大致的范围、混沌的轮廓、模糊的观念,根本不晓得将来会取得何种成果,也不清楚何年何月会进展到何种地步。我只知道先收集资料,接着研读文献,经过多年基本备齐材料之后,再从头到尾通读并熟悉它们,反复思考,此时心里多少有点眉目,方才敢于操觚染翰。要求在着手研究之前就那样搭建空中楼阁,我没有这个能耐,更没有凭空吹嘘的本领。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研究经费,全部掌握在有关机构手中,清一色的申请批准模式,让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境况下,我只好退避三舍,对申请课题“敬而远之”了。(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准院士夫人的科学八卦有助于振兴中国学术界
热度 7 大毛忽洞 2011-7-13 20:56
准院士夫人的科学八卦有助于振兴中国学术界 中国经典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捐精准院士和发妻还没有离婚,关系不止百日恩情。 对于中外上层人士,有一个经典规则: 第一要听老婆的话,第二才听 D 的话。 准院士的老婆教训准院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准院士老婆把“家事国事天下事”和谐在一起, 这正好也符合中国读书人的胸怀: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是否乱用科研经费, 既属于学术不端,又属于违法乱纪。 如果准院士夫人仅仅举报准院士学术不端或乱用经费, 一般都会被有关单位不了了之。 现在准院士夫人举起科学八卦的大旗, 为中国学术界摇旗呐喊, 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幸事盛世。 人民网背景阅读: 候选院士到底有没有用科研经费“纳妾生女”?    背景: 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身陷泥沼,他被妻子在网上举报挪用国家科研经费包二奶、养育私生女。段振豪本人是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已承认感情出轨并有私生女,但不承认挪用科研经费给几名情人各送一套房。    珠江晚报发表赵勇的文章: 段振豪认为“此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家庭情感问题”,他所担心的是,此事会影响他选院士,“今年的院士肯定选不上了,几年都怕选不了”。但如果真如其妻子举报的那样,段振豪挪用国家科研经费给情人送房子,那就不是道德高下的事情,而是法律问题了。虽然段振豪已经就送房子一事作出了解释,但解释相当苍白无力,从网友们的跟帖来看,足以说明大家的不相信。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被举报人的段振豪意图辩驳,更在于科研经费的使用一直以来都是不够透明的——不透明,就会有猫腻,就必然有疑问。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披露,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到头来甚至只能换来几篇垃圾论文,而挖空心思搞课题争取国家科研经费,早已经成了一些专家教授最重要的“工作”。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考核,很多时候也成了走过场,很多人说科研经费成了一些专家教授的小金库,也有一定的道理。“准院士被举报包二奶”,这个事情看似很八卦,但却绝不能仅仅止于八卦。“挪用科研经费给情人送房子”的举报是否属实,需要中科院或审计部门给出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进一步说,现在中央各部门都在公开三公消费,公款支出的全透明已成不可逆转之大势,此事如能促使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转向公开透明,那倒是善莫大焉了。     小蒋随想: “生活作风问题”在早些年可以让一个人身败名裂。这些年,虽然人们的思想有所开放,但在婚姻期间之内,与别的异性保持性关系,怎么说也算不上“正大光明”。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候选院士”段振豪为何没离婚,当事人或许不愿意向别人解释。但是,当“正牌”老婆举报其挪用国家科研经费包二奶、养私生女,显然就不是“私权利”的问题了。段振豪承认出轨,对于私生女却解释为“给别人捐献精子”,这一说法的可信度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举报中涉及其挪用科研经费。如今国内的学术老板泛滥,科研经费如何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这之中,学术老板有没有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钱,难免令人浮想联翩。如果段振豪真的涉嫌侵吞科研经费,便是严重的腐败。段振豪身处中科院、还具有候选院士资格,更可能使这一举报的关注度像被打了鸡血。也正是因为涉及“敏感的”单位与个人,人们不希望看到此事被淡化处理。不得不说,在以往涉及学术抄袭、学术腐败的案例中,确实存在不少不了了之的情况。这样的结果或许会使一件丑事暂时淡出人们的视野,却会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留下重重的黑幕疑云。“候选院士”段振豪已然发生“生活作风问题”,他有没有犯下经济问题呢?但愿,本例不会步入“淡化老套”。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407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压力来自于哪里?
热度 3 luoyangyang 2011-7-9 20:48
最近正在接受一个培训,是关于土地系统动力学的。我能有机会参加纯属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我来了就好好做好自己吧。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个培训,说实在的,我感觉压力很大。一是听说这是学术界的著名学者邓老师发起的,二是觉得这二个模型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之前有了解过但是就是听过名字没有仔细想过模型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正是这样,我来了。 可是来了之后,我慢慢了解到,这个是需要很高的数学功底的还有一些计算机编程的基础,这些对我来说是极其缺乏的,我一想到 这里我就有了压力。但是背后有有种思想在与之博弈:这个不是不能学,现在就是个学习个种知识的大好机会啊,不是吗?于是,博弈开始了,并且一直在进行着。想想也是,要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知道呢,我又不是傻子听不懂?所以还是要敢于尝试,多做尝试,这个也正是老师经常提到的药敢于尝试,尝试了,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就接受了各种挑战,从最低级的开始学起吧,哪怕是什么都不会,我想我也要不断地学习最终应该总会有收获的吧。 所以,我回答提出的问题,压力来自于哪里?---自己。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不要怕,要敢于尝试,一定要多做尝试!我会谨记老师的忠告的。
3957 次阅读|6 个评论
在学术界靠什么出名?
热度 4 DNAgene 2011-7-1 14:50
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完全兴趣驱动,不在乎名利。 但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很少,包括牛顿-莱布尼茨之争、杨振宁-李政道的矛盾。。。都是名利纠纷。像牛顿这样的人物况且求名逐利,普通科研人员追求名利也就不要有任何不好意思了。 虽然我们可以爱好名利,但提倡大家要“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样我们学术界才会逐渐走入正轨。 在学术界靠什么出名呢,怎样获得名誉才算是“取之有道”呢?看看两位国际上的前辈给我们的建议吧! Ten Simple Rules for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a Scientific Reputation Rule 1: Think Before You Act Rule 2: Do Not Ignore Criticism Rule 3: Do Not Ignore People Rule 4: Diligently Check Everything You Publish and Take Publishing Seriously Rule 5: Always Declare Conflicts of Interest Rule 6: Do Your Share for the Community Rule 7: Do Not Commit to Tasks You Cannot Complete Rule 8: Do Not Write Poor Reviews of Grants and Papers Rule 9: Do Not Write References for People Who Do Not Deserve It Rule 10: Never Plagiarize or Doctor Your Data 看完之后发现,在国际学术界出名并不太难,请客送礼、吃吃喝喝、会来会去等似乎也不是必须的。我等小辈只要洁身自好、努力工作,还是有希望的。 我个人的看法,老老实实的科研人员最难做到的可能是第9点。其他的通过自律不难做到。 如果无法下载全文,可发邮件找我帮助。dkniu@bnu.edu.cn
4963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术权威与学术信誉
kejidaobao 2011-6-21 13:33
文/朱大明 在学术界,“权威学者”、“权威机构”、“权威著作”、“权威期刊”历来有着令人尊崇的地位,科学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权威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共同体就是由这些普遍存在着的不同层级的权威,一级一级建成的。要成为科学界权威,主要取决于该人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及对科学所做出贡献的杰出程度,而且这些要被科学界所公认。科学权威无论以何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其所以成为权威,最初起点是对知识的贡献;声名显赫的科学权威正是因其对科学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引领科学发展,从而奠定了其科学权威的基础;翻开任何一部科学史都会看到,科学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权威联系在一起的——由科学权威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原理、现象、常数、公式等等俯拾皆是 。尽管我们对盲目崇拜权威以及某些权威的学阀作风持批评态度,但总体而言,真正的学术权威是令人尊敬、尊重和遵从的。毋庸讳言,学术界普遍存在着权威意识,并且从未割舍过“权威情结”。 何谓“权威”? 按照词典的解释,“权威”是指:① 令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如权威人士,权威著作;② 在某个范围内享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可见,权威性的真正要义是“威望”和“令人信从的力量”。我们往往把权威看作“地位”或“权势”的代名词,其实“权威”更深层的内涵是信誉和威信,是令人信服、信赖和遵从的威望和力量 ;学术权威之所以令人信从、受人尊重,关键在于其在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规范性方面具有公认的声誉和威望。以此理解,真正的学术权威性并不是一种令人盲从、屈从或强制的威慑力量,恰恰在于其令人理性承认的公信力(可靠性、可信性),是基于自发的尊重;学术权威是学术本身的权威,而不应受行政、意识形态和一切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全世界公认的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其权威性不仅是由于他广义相对论等一系列惊世骇俗理论的创立,更是其令人钦佩的探索真理的科学品格。当他提出举世注目的广义相对论之后,又在不断的研究、探索过程中自觉修正其中的错误;渴求并鼓励天文学家尽一切努力获得光线在太阳附近偏折的观测数据,来验证、确证其预言,也正是在其极力促成天文学家通过日食观测获得光线在太阳附近偏折的实际数据证实其理论之后,其科学权威形象地位逐步提升。总之,真正的权威学者是令学界和社会信服并公认的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杰出创新性科学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权威论著是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并经时间及实践考验的值得信赖的经典;而权威期刊则是发表了大量创新性、导向性论文并严格执行学术规范、具有很高学术信誉的期刊;权威学术机构不仅是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水平高、学术地位显赫,更重要的是其发布的创新科研成果真实、可靠,令人信服。以此推论,真正的“学术权威性”不是表面的学术级别或头衔,关键是其重大科研成果或学术创见的“信誉”和“令人信从”的影响力;而只有开拓创新并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和严谨规范,才可能值得信赖,赢得声誉。也就是说,真正的权威学者、权威机构、权威著作或权威期刊,要体现其公认的“权威性”,首先都应该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求真务实的典范。 而所谓的“学术权威”,抑或曾经做出过较大的学术贡献,一旦因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失信于众,则将彻底丧失其权威地位以致威望扫地;如果科学界频频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则势必危及科学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形象。韩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黄禹锡,曾被誉为国际克隆领域的权威专家,但因其在培育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弄虚作假而在科学界声名狼藉,身败名裂;我国一些高校的校长、院长、或者院士、教授,都可谓是各学科领域学术圈子里的大小“权威”,然而,一旦牵涉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并被曝光,其“权威光环”便消失殆尽。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学术界接二连三的学术造假事件已对科学的整体形象和学术信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学术的权威性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已经大打折扣。 科学社会学家认为,权威原则是科学评价系统的核心,科学权威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则是以科学人为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作为尺度来建立科学权威的标准和传统,并且通过科学权威充当各种角色(研究、教学、出版、管理、评审等)来维持科学共同体的存在,保证科学创新的确立与传播,实现科学传统的延续,维持科学共同体的自主,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进步、知识积累以及科学标准的确立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科学权威的主导来实现;虽然科学探索、创新的进程也可能会受到某些“老权威”固有观念或理论的阻碍,但真正有生命力的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在付出一定的时间代价后都终究战胜了“老权威”的压制,脱颖而出。科学的权威意识并不意味着要盲目崇拜某位“权威人士”或“权威理论”;但可以试想,科学界如果丧失了基于求真务实、学术诚信要义的学术“权威性”,就等于把学术送上了末路。 参考文献 费多益. 科学价值论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8-32. 朱大明. 科技期刊权威性的基本要素 . 科技导报, 2011, 291: 120. 刘珺珺. 科学社会学 .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 165-167.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4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哲学家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
热度 2 yangfanman 2011-6-10 12:50
呵呵,参考:中国科学家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53412from=space 中国哲学界有志气的人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研究水平,和国内非同行的科学家较什么劲呢?好像只要把科学家打倒了,中国哲学就崛起了似的。科学网上有几位网友特好贬低科学,似乎一贬低科学,他们就会感到一丝自我安慰,仿佛如此一来,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他们的哲学研究水平就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似的。这种行为其实很可笑,更何况他们何尝真知所谓科学了呢!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89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h123xq 2011-6-3 08:28
前提:我们可以在什么条件下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需要都是可以讨论的。这里面涉及到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可能,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可以任意的讨论需要的问题。因为,每一种需要总是历史地呈现的。正如尼采所说,凡是有历史的事物都是无法定义的,那么,可以讨论的需要本身必须首先经过界定:既有时间的限定,又有空间的限定。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此处省略一万字),最重要的是需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平等。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家。 其实,对于这几个方面的讨论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了,具体的内容浩如烟海。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讨论都遗忘了这样一些东西,因而显得相互之间格格不入。即便聪明如以赛亚.柏林之流,也只不过含糊其辞地用“刺猬”和“狐狸”来做一下类比。 首先是讨论的时空语境。 其次是讨论的理性基础。 再次是讨论的合法性前提。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是,讨论主体以及讨论对象的现实处境。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左”派、“右”派之争,尽管在宽容度、话语建构等方面有所区分,但是总是让人觉得缺了一点东西。而搞清楚这欠缺的一点东西,也许正是柏林之流的话语背后的真正目的。当然这是非常困难之事。因为语言符号本身就具有这样一个特性:在创造出新的思想的同时,也在限制着新思想的诞生。 也许,当然仅仅是也许,可能的突破就隐藏在这里。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做科研与年轻博士的对策
热度 30 gfcao 2011-6-2 11:22
身在学术界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问题,但为什么剽窃等浮躁之风还是如此盛行呢?说白了,都是名利惹的祸。钱是个好东西,但如果与权、名产生“化学反应”,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大家都知道 SCI 、项目并不代表什么, SCI 刊物与其它刊物一样不过是研究结果的载体,项目只是为你完成某项研究提供经费上的支持。正如某个业内人士说的:“你拿到杰青、重点甚至重大项目,不等于你做的是真正的学问。”可是为什么我们把 SCI 、项目看得那么重呢?究竟是谁把它们看得这么重?是管理部门,因为利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科研既简单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还便于控制。 建国以来,中国在科研上最显著的贡献也许在国防领域,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航天飞机走向太空,这些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结晶,而这些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向世人宣布具体研究细节的,更不必说公开发表论文了。我想在军工领域是肯定不会用 SCI 来衡量研究人员的水平的,也不会把项目的多少、级别作为考核研究人员的指标。为什么国防研究人员却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呢?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研究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研究,不必整天为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挖空心思,也不必整天为研究经费愁眉不展,衡量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你最后给国家拿出真家伙。 回到“民间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整天关注的是什么?我获得了什么级别的项目,我在哪些高级别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衡量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论文,有了论文,荣誉、项目自然就会接踵而来。如果我们注意各种场合在介绍科学上的某个大牛时,会发现通常是:“某某首席专家、某某荣誉获得者、某某重大项目负责人”等等,不一而足,唯独不会介绍某某在某个领域作出过什么贡献。单位申报各种材料或进行各种评估时,也是如法炮制:“有多少院士、多少杰青、多少长江学者、多少 XX 学者、主持了多少重大、重点项目、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获得了什么样的奖项”等等。在如此功利化色彩浓郁的量化指标指挥下,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有些人认为基金评审应该公开评审人名单,取消会评环节,坦率地说,真如此做,情况会更糟糕,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公开评审人情况将带来什么结果是不言自明的。很多省份的自然科学基金是没有会评环节的,结果如何?实事求是地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机制是中国目前相对最合理的评审机制,任何事情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因为只要由人操作的评审,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只不过国外的机制、风气、文化背景等因素更适合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身在一个浮躁浮夸之风盛行的时代,年轻的博士们如果没有“后台”,想在学术界取得一席之地是十分艰难的,不做好掉几斤肉、脱几层皮的准备是难有出头之日的。我觉得有些网友说的很有道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需要经常造点论文,另一方面,脑袋里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科研,科研是要解决科学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论文,解决问题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目标。中国的学术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根源何在大家心照不宣,各种量化指标只是不合理机制的表现形式,不是根源,行政化操作才是罪魁祸首。不说别的,动辄以千万、亿万计的重大、超重大项目,从评审环节到最后的验收,行政如同幽灵一样若隐若现。汉芯为什么会得逞?据说汉芯的始作俑者照样开公司,依旧活得潇洒,谁说中国的学术环境不宽松?科学研究允许失败是最冠冕堂皇的保护伞。 就科研经费问题,我觉得国家完全没必要设立那么多的重大计划,可以先从小额资助开始,看到前景之后再加大投入不迟。同时,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些小额面上项目,让更多的人能顺利开展研究,或许有人会说,那样垃圾文章更多,垃圾文章的产生不只是水平问题,是考评机制决定的。从历史的角度说,有多少研究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让更多有兴趣立志研究的人有机会从事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好?总比将大把的钞票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强。我觉得施饶有个观点没错,把重大项目都纳入国家基金委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减少点行政化色彩。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4095 次阅读|71 个评论
最近被SCI收录的开放获取生物医学期刊
热度 3 DNAgene 2011-6-1 12:17
开发获取的生物医学期刊中,PUBLIC LIBRARY SCIENCE和BIOMED CENTRAL公司出版的期刊声誉较高,绝大多数都被学术界认可为高水平期刊或者正规国际期刊。这些期刊绝大多数也被SCIE(即SCI扩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收录了,从Web of Science可以检索到。但是国内还是有些单位,只认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不认SCIE收录。表面理由很简单,SCI收录3000多种期刊,SCIE收录8000多种期刊。只认可SCI收录期刊是为了提高标准。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新期刊即使水平远远高于一些传统期刊,却迟迟不能被SCI收录。我曾就此致电THOMSON REUTERS公司,他们解释说SCI选刊标准除论文水平外,还考虑地区分布等很多因素;他们也不建议用SCI和SCIE来区分期刊好坏。 不管什么原因吧,现实就是如果投了非SCI收录的期刊,在一些单位评职称或者研究生毕业就会有麻烦。 今天无意中发现,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已被SCI收录了。BMC Evolutionary Biology算是我们研究进化的人的一个主流期刊,难度适中。现在它进入了SCI,大家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投稿了。 PUBLIC LIBRARY SCIENCE和BIOMED CENTRAL两个单位出版的期刊中,进入了SCI的还有: PLoS Biology PLoS Genetics GENOME BIOLOGY RETROVIROLOGY BMC SYSTEMS BIOLOGY BREAST CANCER RESEARCH CRITICAL CARE MALARIA JOURNAL 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NEURAL DEVELOPMENT VETERINARY RESEARCH ACTA VETERINARIA SCANDINAVICA ARTHRITIS RESEARCH THERAPY SCI收录期刊目录 SCIE收录期刊目录 注: 1、BIOMED CENTRAL出版的少量期刊可能本来就被SCI收录,后来转到BIOMED CENTRAL出版后继续被SCI收录。 2、本人 支持现阶段 用SCIE收录、影响因子、引用率、H因子等客观指标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成绩,希望将来也许可以用同行评议等非客观手段。用这些指标是否合适科学网讨论甚多,不是本文所涉及内容,请原谅本人不回复与本文不相关的评论。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8534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界:双肩挑到底有什么妙处?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1-6-1 08:41
学术界:双肩挑到底有什么妙处?
学术界:双肩挑到底有什么妙处? 学术界双肩挑的妙处, 就如同下面的选择, 无论是选择 A 还是选择 B , 都不如把 A 和 B 双肩挑了。 (照片来自 163 邮箱)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侯甬坚:足立喜六与长安
kexuechuanbo 2011-5-24 10:52
1906—1910年日本帝国教育会选拔足立喜六前来清朝陕西高等学堂任教。足立氏一向憧憬中华文化 ,每当授课之余 ,便在西安附近调查古迹 ,1908年秋季得到日本东西方交通史专家桑原骘藏博士指导 ,此意更坚 ,回国后著成《长安史迹考》出版 ( 193 3年 )。 1935年该书被译成中文出版 ,书中大量调查资料和所附 171幅照片 ,对西安历史研究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在中日学术界已形成深远的影响 因久居古都长安 ,又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 ,故而老早就知道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有一部著作 ,名为《长安史迹考》。后来才清楚 ,那是1933年日本东洋文库论丛中的一部书 ,正文连同图版列为第二十之一、之二两册 ,原名为《长安史迹研究》 。 足立喜六先生与长安.caj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2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愿做科学家的十个理由
热度 7 hxgwzu 2011-5-12 21:48
(一) 自尊受挫 。科学吸引了许多奇怪又奇怪的人,而你必须每天跟随他们工作。 (二) 徒劳无功 。你常常花费了数周、数月乃至更多的时间,去克隆基因、培养菌株或者做其它任何被称为科学研究的事,而到头来往往以“零”结果或“负”结果告终。坐冷板凳的工作可谓世界上最无聊、最令人沮丧的工作了。 (三) 生涯难卜 。只要你仍企图留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似乎总是存在。确有很多诸如“post-doctoral”的位置,但下一个位置会是怎么样?又可能在哪里呢? (四) 成功无望 。不知道您情况怎样,很多人花了那么长时间把脑袋埋在书堆里,以致感觉自己拥有知识的程度都显得非常可怕了,然而仍然没有区区一点成就感。 (五) 计划不断 。面对基金或赞助的诱惑,总是没完没了地设计研究计划,写一大堆的各种项目建议书,而申请成功的概率实在太低,每年总有让你乐不起来的一段时候。 (六) 简单重复 。有高人说得好,哪怕是一只猴子,只要训练有素,也可以做你90%的工作。所谓的科学研究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复杂的动作简化做。 (七) 不被理解 。你的那些非科学界的朋友,往往没有一个能理解你的工作是什么性质,搞那些研究有什么意义或价值?有时你的家人也不理解你为什么每天那么忙。 (八) 聚少离多 。每当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了一段时间,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然而渐渐地这些朋友都离开你到其它地方做新的工作去了,有的甚至满世界转,很多情况下就再也见不着彼此了。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九) 不鸣不望 。除非你特别幸运,这个现实世界几乎没人关注你,或者会被你所做的深刻影响到。徒留一堆的发黄的papers,供自娱自乐。 (十) 潇洒不起 。每月拿到的那点薪水,总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还得没日没夜地工作,而此时你曾经心仪的美女宝贝们可能要么在驾着BMWs兜风,要么在Hawaii冲浪。你还总不明白你的第二任女友或妻子为什么会离开你,总在纳闷你坐的办公室为什么没有窗子和软椅。 您能说说愿做科学家的十大理由吗?
个人分类: 随感|49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摄硒能抗癌吗?
hxgwzu 2011-5-12 11:08
摄硒能抗癌吗?
关于硒元素(Selenium,Se)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得最多的恐怕是其抗癌作用,但学术界对此历来就存有争议 。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相信摄硒能够降低癌症风险。许多食物中都富含硒,如巴西坚果(brazil nuts,如下图)。然而,最近的一项随机控制临床试验( RCCT,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研 究表明,硒对非黑素类的皮肤癌、前列腺癌都无防范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年,第5期, DOI: 10.1002/14651858.CD005195 )上。主持这项研究的是来自德国柏林THR学院( Institute for Transdisciplinary Health Research )的 Gabriele Dennert 教授。 该研究组搜索了摄硒效应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了49项预期的观察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ies )和6项随机控制临床试验。其中,观察研究表明,高硒摄入可以防范癌症,但RCCT研究却表明无此明显作用。另外还有迹象表明,如果摄硒时程过长,会造成有害效应。 Russo MW, Murray SC, Wurzelmann JI, Woosley JT, Sandler RS (1997). "Plasma selenium level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s". Nutrition and Cancer 28 (2): 125–9. doi : 10.1080/01635589709514563 . PMID 9290116 . Knekt P, Marniemi J, Teppo L, Helivaara M, Aromaa A (15 November 1998). "Is low selenium status a risk factor for lung cancer?" .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48 (10): 975–82. PMID 9829869 .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gi/pmidlookup?view=longpmid=9829869 . Young KJ, Lee PN (1999). "Intervention studies on cancer".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8 (2): 91–103. doi : 10.1097/00008469-199904000-00003 . PMID 10335455 . Burguera JL, Burguera M, Gallignani M, Alarcón OM, Burguera JA (1990). "Blood serum selenium in the province of Mérida, Venezuela, related to sex, cancer incidence and soil selenium content" (Free full text).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and Electrolyt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4 (2): 73–7. PMID 2136228 . Clark LC, Combs GF, Turnbull BW, et al. (1996). "Effects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for cancer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sk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utritional Prevention of Cancer Study Group". JAMA 276 (24): 1957–63. doi : 10.1001/jama.276.24.1957 . PMID 8971064 . Lippman SM, Klein EA, Goodman PJ, et al. (2009). "Effect of selenium and vitamin E on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the Selenium and Vitamin 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SELECT)" (Free full text). JAMA 301 (1): 39–51. doi : 10.1001/jama.2008.864 . PMID 19066370 . "Chemoprevention Database" . http://www.inra.fr/reseau-nacre/sci-memb/corpet/indexan.html . Retrieved 2009-05-05 . Garland M, Morris JS, Stampfer MJ, et al. (1995). "Prospective study of toenail selenium levels and cancer among women".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87 (7): 497–505. doi : 10.1093/jnci/87.7.497 . PMID 7707436 . Hercberg S, Galan P, Preziosi P, et al. (1998). "Background and rationale behind the SU.VI.MAX Study, a prevention trial using nutritional doses of a combination of 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minerals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ancers. Supplementation en Vitamines et Minéraux Antioxydants Study" (Free full 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Vitamin and Nutrition Research 68 (1): 3–20. PMID 9503043 .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antioxidants.html . Hercberg S, Galan P, Preziosi P, et al. (2004). "The SU.VI.MAX Study: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minerals" (Free full text).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4 (21): 2335–42. doi : 10.1001/archinte.164.21.2335 . PMID 15557412 . "Selenium and Chemotherapy - Nutrition Health" . http://nutrition-health.info/index.php/Selenium_and_Chemotherapeutic_Drugs . "Selenium Cancer" . http://nutrition-health.info/index.php/Selenium_Cancer_1 . Nilsonne G, Sun X, Nystrm C, et al. (2006). "Selenite induces apoptosis in sarcomatoid malignant mesothelioma cells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 Free Radical Biology Medicine 41 (6): 874–85. doi : 10.1016/j.freeradbiomed.2006.04.031 . PMID 16934670 . Tsavachidou D, McDonnell TJ, Wen S, et al. (2009). "Selenium and vitamin E: cell type- and intervention-specific tissue effects in prostate cancer" .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01 (5): 306–20. doi : 10.1093/jnci/djn512 . PMC 2734116 . PMID 19244175 .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2734116 . Klein EA (2009). "Selenium and vitamin E: interesting biology and dashed hop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01 (5): 283–5. doi : 10.1093/jnci/djp009 . PMID 19244172 .
个人分类: 分享|5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精选
ipmwxj 2011-5-10 07:17
美国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精选 国家科学院选举:通向院士之路 2005年5月24日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Vol.102, No.21, pp 7405-7406), Bruce Albert 美国科学院院长(现任《科学》总编) KennethR. Fulton, 美国科学院执行主任,PNAS出版人 每年春天,也就是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国家科学院都要增选新院士。拥有院士身份表明你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很多科学家并不清楚院士增选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其实这并不是有意为之:选举流程如果很神秘,对谁都不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选举的环节确实变得越来越复杂,这部分地反映了科学领域迅速膨胀的现状。这种复杂度也反映了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不能让任何个人或者小团体对选举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篇社论中,我们将尝试解释一下这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流程,此外,我们还将讨论一下为了让选举对年轻人和女科学家更有吸引力,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要成为候选人,首先从提名开始。尽管非正式的方式会提出很多候选人,不过正式提名只能由院士提交。每份提名材料应当包括候选人的简历、一份250字左右的概述候选人学术成就的说明——也就是当选理由——以及数量不超过12篇的代表性论文和著作。之所以做出篇数限制,是为了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旦获得提名,这份候选材料就会送到科学院31个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专业委员会主席手里,例如化学、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或者数学(全部列表请见 www.nas.edu/sections )。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遴选候选人的流程,由该专业的院士多轮投票筛选候选人。有些专业的流程相对简单,直截了当,有些则比较复杂,颇费周折,包括召开选举协调会、核心委员会选举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环节。如果候选人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专业领域获得提名的话,情况就更复杂了。不过正如图一所示,所有专业领域的选举最终都要经过两次选举——也就是所谓的“非正式选举”和“正式选举”,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已经无可考据了。候选人一旦顺利通过这两轮选举,就有机会被更广专业的院士们来评选了。31个小专业被归为六个大领域,候选人要首先通过这六个大领域的选举。 此外,候选人也可以由多位院士联名提名,也就是组成“自愿提名小组”(VNG),或者由国家科学院成立的“临时提名小组”(TNG),专门提名某个或者某些领域中的候选人。2003年,在“21世纪提名与选举特别委员会”的提议下,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就组建了六个这样的临时提名小组——每个领域一个小组:数理科学,生物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生物医学,行为与社会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农学和环境学。这些临时小组负责提名较年轻的男女候选人,他们的工作促使各专业提名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和年轻候选人。 科学院章程规定了每年新增选院士的人数(目前不超过72人),每年科学院委员会都会分配各领域名额,在分配名额的时候,委员会会考虑目前科学院的规模以及增长较快的领域。 每年二月,这六个领域的院士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由本领域的院士代表组成——会召开各自领域的会议,讨论所有已通过各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候选人的资格。如图一所示,自愿提名小组和临时提名小组提出的候选人也会被加进来。 六大领域最终要提出自己的名单,人数为本领域名额的150%,并且按照得票多少排序,因为名额限制问题未能进入这个名单的候选人将在下一年选举中自动获得相关小专业的提名。 这六份大名单组成一份所谓的“优先名单”(Preference Ballot),连同每位候选人的简历以及在“正式选举”名单上的排名,在每年三月初提交给所有院士,院士们必须给所有六个领域投票,而不仅仅是投自己的领域,而且选出的人数要达到最低要求,投票才算有效。投票结果经过统计整理制成图表,在每年四月底年度大会的院务讨论会上展示,参会的院士就“最终名单”进行表决,“最终名单”由得票最高的72名候选人组成,其中每个大领域的人数不得超过该领域的上限。其余候选人组成第二份名单,同那些在前期投票过程中未能通过各领域院士委员会的候选人一样,将自动获得下一年度相关专业提名的机会。 尽管院士们将最终名单作为一个整体来投票表决,参会的任何一位院士都可以要求单提出某位候选人进行讨论,专门进行表决。不过这样的“苛求”非常罕见。 第二年四月的年度大会上将介绍和欢迎这些新当选院士,在过去两年里,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是56岁。每年新当选院士名单的名单和介绍发表在PNAS网站上。 有人可能会问,这套选举流程的最终结果值得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吗?这么精心挑选两千名院士有必要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答案至少有两点,首先,原则上讲,每位院士都应当为其所在领域的年轻科学家们做出表率,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一流的科学。其次,美国国家科学院同其兄弟组织——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医学院——一道为我们的“运行部门”——“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支持。这四个组织共同组成了“美国国家研究院系统”,负有为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广泛政策咨询的责任。咨询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干细胞研究、生命科学领域博士后和年轻科研人员的现状到饮用水的砷中毒风险,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等等 。“国家研究院系统”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出台一份报告(这个工作强度,哈),大大增加了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 下略两段有关美国科学院院士在PNAS投稿的讨论。 Every spring, in late April or early May,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elects new members. Membership in the NAS is a widely recognized sign of excell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most scientist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 by which members are elected. This lack of information is certainly not intentional; no one gains when the elections are shrouded in mystery. However, the election’s successive ballots have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over time, in part reflect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cientific fields. The complexity reflects a consensus process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an individual, or small group of individuals, cannot have an undue influence on the election. In this editorial, we attempt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is poorly understood process. In addition, we describe recent efforts to make it more welcoming, especially to women and to younger scientists. Consideration of a candidate begins with his or her nomination. Although many names are suggested informally, a formal nomination can be submitted only by an Academy member. Each nomination includes a brief curriculum vitae plus a 250-word statement of the nominee’s scientific accomplishments—the basis for election—and a list of not more than 12 publications. The latter limit helps to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a nominee’s work, rather tha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ce a nomination has been prepared, it is sent to the chair of one of the Academy’s 31 disciplinebased Sections, e.g., chemistry,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r mathematics (for a complete list, see www.nas.edusections ). Each Section has its own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potential candidates and for winnowing the list through successive ballots of Section members. Some of these procedures ar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others are lengthy and complex, involving screening panels, caucus ballots, and other mechanisms. And variations occur when candidates are nominated by two (or more) Sections. But, as illustrated in Fig. 1, all Section procedures culminate in two mandatory ballots—named, for reasons lost in history, the ‘‘Informal’’ and ‘‘Formal’’ ballots. Successful candidates then go forward as nominees for consideration by increasingly broad segments of the membership, beginning with the six discipline-based Classes into which Sections are grouped. Candidates can also be nominated by a group of members by petition (a Voluntary Nominating Group or VNG) or by a special group appointed by the NAS Council to search for candidates in a specific field or set of fields (a Temporary Nominating Group or TNG). In 2003,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Nomination and Ele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ouncil appointed six of these TNGs—one for each of the six Classes: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Biomedical Sciences;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pplied Bio-logic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hese TNGs were charged with identifying and nominating younger candidates, both men and women; the work of the TNGs also has stimulated the nomination of women and younger members among the Sections. The Academy’s bylaws specify the maximum number of members who can be elected annually (currently 72), and each year the NAS Council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members that can be elected from each Class. In allocating these Class quotas, the Counci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size of the Academy and the areas in which it might grow. In early February, six Class Membership Committees—each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representatives of all Sections in that Class—meet to discuss the relative merits of all of the nominees who have survived voting in the Sections. As illustrated in Fig. 1, the nominees of VNGs and TNGs are also placed in the mix. The end product from each Class Membership Committee is a rankorderedlist of nominees, composed of 15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embers that the Class is permitted to elect. Nominees who cannot be placed on the list because of this upper limit will be automatically considered again by the appropriate Section for the next year’s election. The rank-ordered lists of nominees for the six Classes comprise a ‘‘Preference Ballot,’’ which is sent to all Academy members in early March, along with each nominee’s biographical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about his or her standing on the Formal Ballot. Members are required to vote for a minimum number of candidates in all six Classes— not just their own—for their ballot to be valid. The results are tabulated for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business session at the Academy’s annual meeting in late April. Members attending the annual meeting vote on the ‘‘Final Ballot,’’which contains the names of the 72 nominees who receiv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on the preference ballot, up to the maximum number permitted in each Class. The remaining nominees appear on a second list and—like those not ranked by the membership committees earlier in the process—are automatically reconsidered the following year by their nominating sections. Although the final list is voted on as a group, any member at the meeting may request that a name be removed for discussion and a subsequent separate vote. Such ‘‘challenges’’ are very rare. The new members elected each year are introduced and welcomed to the Academy by their colleagues at the annual meeting the following April. For the past 2 years, newly elected members have been 56 years old, on average. A list of the members elected this year can be found in th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which is published on the PNAS web site. One might ask whether the end result of this election process is worth the large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that is devoted it. Why does it matter that the 2,000 members of the Academy are so carefully chosen? There are at least two answers to this important question. First, in principle, each member should serve as a role model for defining excellence in scienc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in his or her field. Second, it is this Academy—along with its sister organizations,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that supports the enormous public service effort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ur ‘‘operating arm.’’ Known as the National Academies, this four-part organization is chartered to provide extensive policy advice to our nation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The issues addressed cover a vast range—from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 status of postdoctoral fellows and young investigators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to the dangers of 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 and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By producing an average of more than one report every working day, the National Academies have greatly increased the wisdom of public policymaking. Election to the NAS confers editorial responsibilities for this, the Academy’s official journal, established in 1914 as a journal for members to publish their own important work and the work of others. In 1995, PNAS introduced direct manuscript submission, whereby any author—member or nonmember—can submit his or her work directly to the journal. All papers published in PNAS are evaluated and approved by an NAS member; the PNAS editorial office secures the appropriate editor for direct submissions. To honor newly elected members, the journal publishes brief biographies that accompany a research report in the journal, thus providing examples of role models of excellence in science. The journal has an open archive policy, with all articles made freely available to everyone on the web 6 months after publication. The PNAS web site receives nearly 2 million hits per week and convey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lay public. Bruce Alberts, President,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Kenneth R. Fulton, Executive Directo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ublisher, PNAS Fig. 1. Flow chart of the member nomination and election process. 1, Optional, as specified by Sectional procedures; 2, subject to modification by Sectional procedures; 3, an intersectional candidate must receive at least 25% on each Section’s Informal Ballot to advance to Formal Ballot and at least 50% of total Formal Ballot vote tobecomea Nominee; 4, Voluntary Nominating Group (VNG); 5, Temporary Nominating Group (TNG), which conducts informal and formal ballots subject to the same rules as Sections.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0503457102 PNAS May 24, 2005 vol. 102 no. 21 7405–7406 FROM THE ACADEMY: EDITORIAL
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
热度 5 PhysWorld 2011-5-7 14:32
“提出问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往往是科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科学论题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时被“困惑”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导致了“新知识”的产生。对近代科学起源时的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导致了经典力学的诞生;从对火的认识和利用则产生了化学;对生物世界多样性以及它们的“横向”(空间轴)和“纵向”(时间轴)的理解催生出了生命进化理论;DNA双螺旋的发现也开启了近代生命科学的大门。所以这些“科学知识”都是由“好奇”而产生的,是人们追求理解这个世界过程的产物。 另一个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当前“知识逻辑体系”中的矛盾现象。量子力学就是符合这种情况:当我们应用当时已有的知识没有办法推演出电子等客体的实验现象时,一种新的概念和逻辑体系必须被引入进来。这种情况也正是库恩所提出的“科学革命”的概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所以,这也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不断“进化”和“更新”的,而不单纯的是在“积累”。 以上说的都是在科学史中的“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在我们当前时代下,而且在每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中,不太可能或者说不太容易由我们去揭示和发现类似以上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但即使在小的领域中,提出科学问题的“范式”是相通的。 简而言之,好的科学问题的提出有以下两个主要来源(纯属个人观点,请批评阅读): 1. 理论本身的发展。好的理论是那些能够以最少的“假设”推演出最广泛(能够被实验证实)的结论的理论。但,往往一个理论最初被提出时只是针对一个或一类实验结果的,而其后续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其最初设定的范围。热力学理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所以,对一个刚刚起步的理论,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策略。 2. 针对目前为止仍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策略是最本源的途径,它一方面来源于人类的好奇心,一方面又有可能造福于人类。比如,当前我们对于癌症、艾滋病等疾病问题仍然认识不清,这样使得我们在处理这些疾病时方法不多。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某些实验现象进行理解、解释也是好的科研方向。 有人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等效于问题解决了一半。当然,这个论断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才能真正把事情干好。但是,这个说法仍然不能掩盖在后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可能的“艰辛”。其实,在很多时候,如何解决问题是最为耗时、耗力的环节。期望,自己能够若干年后,在经历了很多后,也能对该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总结。
31055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是学霸?
热度 3 xupeiyang 2011-5-6 14:47
  把持学术话语的人。   指某些学术权威者。一些利用自己在该学术上的声望,而进行打压异己、把持整个学术界、破坏学术界研究氛围的人。 最近听说,有好几位中国院士、科学家是真正的学霸。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23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近半数受访者曾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
renxiang 2011-5-3 13:10
2月24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发布《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近半数受访者承认曾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 眼下,又是一年临近毕业时,记者的同乡上海某大学法律硕士张晓(化名),在忙于找工作、答辩毕业论文之外,成功地在学校指定的期刊上发表了 一篇“小论文”。原本有些无所适从的她,和全班大多数同学一样,通过一家中介,在一本期刊上发表了3000字的文章,付费400元。 在向家里要钱时,母亲的一句问话让人深思:“发表文章不是人家给你钱么,怎么你还给人家钱呀?” 张晓的情况早已成了目前中国学术界众人皆知的“秘密”。 论文量化成学术评价最坏选择 所谓学术评价是学术共同体对研究者的研究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鉴定、分析,对评价对象的学术能力 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目前中国各学术共同体采用的大多是量化评价机制。调研称:学术量化机制尽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该体制弊 大于利,并且是目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产生的主要因素。甚至现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学术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最混乱的时期。 目前,发表学术论文是多数学校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都规定研究生申请学位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无法获得学位。 而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学位条例》第5条和第6条规定了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条件,其中未涉及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授予的问题。2008年教育部官员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指出,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硕士在读期间是否需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没有作统一要求。 发表论文也是学者评职称、晋级的基本条件。此次调研的结果印证了有关学术机构的做法。调研组调查了各学术单位职称评审的条件。在904位被 调查学者中,有865位被调查者称,所在单位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职称评审或者业绩考核的条件,占全部学者调查对象的95.7%;有800位被调查者反映, 本单位将论文期刊的级别作为职称评定或业绩考核的条件,占全部学者调查对象的88.5%。 现有学术评级体系的畸形还体现在其完全置发表论文“僧多粥少”的现实于不顾.有学者统计,截至2009年,中国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 刊共计9468种,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全国学术人口众多,每年大约1180万多人有发表论文的需求,其中包括l00万高校学者、l00万在校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0多万的科研人员以及超过500万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卫生行业技术人员。 尽管其中一部分人员不一定每年必须发表论文,但是每年仍有数百万人需要发表论文。量化的评价机制加上有限的期刊资源,引发的矛盾不容小视。 学术论文评价被期刊分级制度“绑架” 报告指出,本是作为期刊管理手段的期刊分级,如今日益演化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评价的主要依据,“学者、科研工作者们的职称评定、奖 金、评奖、经费申请乃至院士评选都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多数重点大学要求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方能毕业。” 与期刊分级伴随着的过于追求量化的评价机制也愈演愈烈。“高校、科研机构不仅以论文发表数量竞相排名,还将SCI等制度与职称的评定、科研经费的申请等挂钩,并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发表一篇被SCI、SSCI、CSSCI等收录的论文,奖金数千元甚至逾万元。” 尽管所谓“核心期刊”的标准,都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但报告仍然对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 价值表示怀疑:“除了值得炫耀的排名外,没有证据显示这些论文中的大多数体现出对学术的贡献,学术评价的主要内容——学术论文评价被期刊分级制度彻底主 导。” 部分期刊沦为牟利私器 在是否付费发文方面的调查,揭开了期刊收取费用的冰山一角。13.1%的学者称每次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都要向杂志社支付费用,而在非核 心期刊发表每次须支付费用的则占到8.8%,这一问题在初、中级职称的学者那里显得更为突出。在学生中,前一个数字则为15.7%,后一个是19.4%。 报告同时指出,“期刊收取的费用金额不容小视”。学者、学生向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单次支付的费用从数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表示期刊在收取费用时每次都出具正式发票或收据,仅占被调查学者的17.1%和13.0%。 调查发现,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生,对于期刊收取审稿费、版面费普遍持反对态度。尽管个别调查对象对学术期刊收费或基于生存问题表示理解,但 也认为,收费应该公开透明,不能出卖版面。而在更多的人眼中,收取审稿费或版面费是一种变相的学钱交易,降低了学术价值标准,危害了学术尊严,是一种典型 的学术腐败。而学生则普遍认为,期刊收费加重了其经济负担。 学术评级体制诱发论文抄袭风 据调研报告分析,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 从一些公开的材料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论文买卖市场,或抄袭、剽窃论文,或求助于非法学术期 刊。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仅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更为荒唐的是,网络上甚至还 有论文自动生成系统,只要输入论文题目,就会自动生成文章。报告显示,有84.5%的被调查学者、78.4%的被调查学生直指目前的论文评价机制,是引起 剽窃、抄袭和拼凑论文的罪魁祸首。 2009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曾经引发教育界的深刻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报告分析,在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 下,学生、学者们忙于抄袭、拼凑论文数量,用付费的方式换取毕业或升职的机会。期刊连篇累牍地发表大量可能编辑自己也没认真读过的“学术垃圾”,这样的学 术土壤着实令人担忧。 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中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2/25/c_121123256_3.htm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术造假之源头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5-3 06:23
  有人喜欢考证伪书,好像还挺彻底,被点出来的书都是大作。比如:   1,孔子的《易系辞传》,认为是伪书   以下也都有学者认为是伪书   2,周礼   3,晏子春秋   4,鬼谷子   5,六韬   6,司马法   7,吴子   8,周髀算经   9,尉缭子   10,孙子(兵法)   按说,这些也都算得名著了,如果都是假的,也够可怕!   中国学术造假之源头,也忒早了点吧!   当然,这样的造假和今天的造假大有不同,今天的是把别人的弄成自己的,或者把没有的说成有的,或者把假的伪装成真的。   古代学者的造假是把自己的内容用别人的名字推出去,著作权不要!这个反向造假是否值得今天的学者们提倡呢?
个人分类: 物论|3710 次阅读|19 个评论
【麻雀博文】中国为何多伪书?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5-3 06:08
  近代最为著名的辨伪应该是康圣人的《新学伪经考》,不过,学术界人士多认为康老是为了推行自己维新变法的主张,把真的弄成伪的。他老人家的论据并不充分。   不过,中国为什么多伪书呢?   俺们认为,原因有二:   1,弄些有风险的书,人有避祸心态,能不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书上就不刻,但是总得有个根据,就假托某古书了。   2,中国人向来不自信,更多人愿意相信古代比自己和现代还厉害,所以,有些促狭者或者对版权无所谓者,就弄本已经佚失内容的书名填上自己的私货。   因为有伪书,所以有专门的学者以辨别是否是伪书为研究方向。又养活了一批人。
个人分类: 物论|290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一流大学公开课
xscjack 2011-5-1 19:11
世界一流大学公开课 咱们国家口口声声建一流大学,看到一流大学公开课视频 ( http://v.163.com/10/1021/12/6JH5JG3V008563G9.html ) ,自然会知道我们的真正差距在那里?! .......难啊!..... 前几年,华人学术界最牛的大师之一,菲尔茨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和北大在网上交锋时候曾经批评大陆的高等教育: “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他举例说:“哈佛的教授会花很多功夫去培养本科生。比如数学系的本科生,一年级就会根据学生情况划分不同水平,选择最好的学生去重点培养,当本科生毕业的时候,一般就会有 2 到 3 个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可以登载在第一流的杂志上。 论文水平比北京大学有些教授甚至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 20 年。 ” 当时看到这番话的时候,感觉丘先生是不是有点偏激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美国的本科教育一般,研究生教育厉害。 最近,多所世界名校的本科生课在互联网上开放以来,受到国内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热烈追捧,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留言发出感慨,说是看了这些课,才知道自己以前上的不是大学。呵呵,这话可能有些言重了。 前几天,我也赶了下时髦,在网上下载了几门麻省理工( MIT )、斯坦福、耶鲁、哈佛、加州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公开课。顺便做个广告,网易做了一件大好事,把很多公开课配上了英文和中文字幕。网址是: http://v.163.com/10/1021/12/6JH5JG3V008563G9.html 我选了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耶鲁、加州伯克利等大学的计算机、化学、生物、数理统计、音乐课程,每门课程听了 1 、 2 个学时。另外,也在网上找了几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录像,国内、国外正好对比了一下,很有一些感触,管中窥豹吧,简单写几句感受和体会,也希望板砖伺候 1 、国外名校的授课老师几乎全是学术水平一流的教授或副教授,这一点和国内的高校完全不同。 国内高校站讲台的很多都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很多教授是不屑上课滴,普遍教学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2 、国外教授的讲课非常有激情,而且富有幽默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起来也带劲。 而国内的大多数老师在这方面很是欠缺,有的精品课我听了十几分钟以后实在听不下去了,为什么,就是太乏味沉闷! 3 、国外教授的每一门课程基本都有 2-3 个助教( TA ),主要是协助主讲老师带实验和作业等。 而我们的课程是没有助教的,我记得 80 年代上大学的时候,青年教师都是要先做 2 年助教才有资格上讲台,现在助教消失了,毕业一工作就上讲台。 4 、国外很多课程是不指定固定教材的,老师会推荐几本他认为是最好的教材。除了教材,还会指定大量的课外读物或文献让学生去读。有的老师不发给学生课件,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认为记笔记的过程同时锻炼了左右脑,而且帮助了你的学习,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反观国内,很多老师是把自己粗制滥造编写的教材推荐给学生滴。 5 、在美国的这些名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耶鲁大学的一个教授对学生的出勤率按照考试成绩的 5% 来计算,上课要点名,虽然他调侃说这很幼稚,但还是对学生说抱歉,因为这门课是我的心血,我也希望你们能认真对待,我希望你们都能来上课( It's my lifeblood and I want you to take this seriously too , I want you to come to class )。 另外,他们对作业要求很严,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交作业,除非有重大特殊情况可以宽限 1-2 天。如果平时作业不认真,该交的作业不交,对考试会有非线性影响。几次不交不做,考试将通不过。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大学生真是太幸福了,上课可以不来、来了可以不听,作业可以不按时交。 6 、严禁学术剽窃。美国名校的很多老师在第一节课就特别强调这个问题。老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多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行为准则的底线是不能抄袭。如果抄了,一定要注明出处(虽然你得 0 分,但不会有麻烦)。比如斯坦福大学就专门开发了一款软件来检查你的程序是否有抄袭(据说效果不错)。 国内的学生,互相抄作业现象好像不是个别滴,应该比较普遍。 7 、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的两位计算机教授的话令我印象深刻,他们说:教师的职责是帮助你们学习,这是我们来这儿的原因,也是我们为之兴奋的理由( Our job is to help you learn,that's what we're here for. It's what we get excited about. )。 如果你很差,很纠结,不能确定某些事情,请问我们。 我们的关键目标和战略目标都是为了帮助你们像一个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换句话说,我们想赋予你一种能力,以让你可以用计算机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 Our strategic goal, our tactical goals, are to help you think like a computer scientist. Another way of saying it is, We want to give you the skill so that you can make the computer do what you want it to do. ) 国内的老师在对待本科教育上,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水平上,离一流大学差之千里!我们为之兴奋的是。。。。地球人都知道,俺就不重复了。 8 、国外这些一流大学的老师课程把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讲得丝丝入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真是诲人不倦。 比如 MIT 的化学教授在上化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时候,提出为什么人们要研究化学?它们研究什么? MIT 的研究如何?以及如何来应用这些最基本的化学原理。 接着会介绍一些著名同事的实验室所从事的研究,要做这些研究,需要哪些基本的知识、原理和一些关键技术,都是这门课程所要学到的。不仅要学会学习其它课程的最基本知识,你们还要学习做本科研究的基本知识。要保持开放的胸怀探索新领域,你也许会对你真正对什么感兴趣而感到惊讶。 反观国内的教学,有人评论说: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孩子们的身体都毁了;进了大学一看,学一年的虚头巴脑的东西;再来一年通识教育的水货;再来一年的拼盘;再来一年的找工作。不是浪费了孩子们的青春吗? 9 、国外一流大学每门课的课程网站做的都很好。学生提交作业、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师生之间的互动、答疑都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来实现。 而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做不到这一点。也许和这方面的投入不足有关吧。 还有 10 、 11 。。。,我就不写了。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最近写了一篇博文“ 原来在国内我上的不是大学 ”在网上非常火,我看了一下,和我的一些观点很相似。 一言以蔽之,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距离上近在咫尺——20个小时左右的飞行距离;水平上咫尺千里——至少20年以上的距离 熊丙奇的博文连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1800z.html 我就引用他博文里的二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不会被指责抄袭吧 )。 我国大学,也反复在谈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可是,这只是说说而已。重视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须要求教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我国大学的教授们,在高校强调论文、课题、经费的现实中,是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无谓”的精力的。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摧毁学生们对大学的美好期望。 有什么样的学校定位,有怎样的学校风格,就有怎样的学生。美国的大学,可以让学生在忙碌中热爱学校,融入大学,而我国的大学,却让一个个好学生把“混”字挂在嘴边。如果要说差距,这是我国大学与国外名校最大的差距。如何赶上这些名校,国外学生们的感受最深处,也就是我国大学最应该做的。
个人分类: 按类别|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麻雀博文】树立榜样还是打击劣质?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1-4-30 16:20
  鸿飞兄认为,解决中国学术水平低下的要义在于树立榜样,告诉大家什么才是好的科研。   我们树立榜样的做法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做过了,建国后的那段时间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榜样出现在公众面前。应该说,在一个对外界缺乏了解和接触的环境中,榜样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不过,今天,如果依然只以树立榜样为主来促进科研,就难了。   树立榜样的另外一个角度是打击劣质,打击造假,打击腐败。   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劣质的挤占了优质的发展空间,柠檬效应,挤出效应,劣币占优。   而且基于面子的考虑,又没人会主动出来笑话那些科研做得差还很自信地抢钱抢位子的人。   我国国人,也只有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才会让真正的优秀者带大家“出埃及”;一旦转换到和平时期,几乎是立刻,劣质货第一时间就能把优质货挤走。   所以,榜样的力量,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难以持续的。而反对劣质的战争,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倒是宽容劣质的做法一直在持续。   俺们觉得,如果能两者兼顾就好了,如果不能兼顾,也许把树立榜样的事情放在扫除劣质之后跟恰当。
个人分类: 事论|3524 次阅读|14 个评论
【麻雀博文】方舟子的作用:这个比喻可能最恰当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4-28 22:56
  方舟子的作用当然有限,即便他只打大老虎,而对小泥鳅尽量放过。怕也难真正的杀鸡骇猴。   实际上,那些厅长、司长、局长、乃至部长们在各个名牌大学买博士学位,或者雇人帮着上课并写博士、硕士论文的情况,才是当前学术界更糟糕的现象,但是却很难打击。而其实,这些才是最大的学术腐败现象。   也所以,方舟子的作用基本是:防君子难防小人的一般简易锁头的作用:他在新语丝上的那些披露使得胆小的“君子”们一般也不会见门开着就进去踅摸踅摸,偶尔可能做点顺手牵羊的买卖,做事做论文更加小心。但是,小人们干起坏事来却依然不会因为世间存在一个方舟子而就罢手。   其实他们也没法罢手,因为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根本就无法正常获得博士学位,也就是说,不抄或者不雇人写,那就走不通这条路。所以,该偷还会理所当然地偷。
个人分类: 时论|461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与国内学术界学术标准的建设
热度 43 hongfei 2011-4-28 14:21
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与国内学术界学术标准的建设 2011.04.28 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学弟方舟子夫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博文。有人说我是挺方学弟,有人说我是给他夫妇挖坑。 《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说句公道话》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433486 《再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说句公道话》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435143 事实上,我对舟子学弟的态度是一贯的温和道义派。从来没有多么挺他,也从来没有给他挖过坑。 四年前肖传国教授在北京告方舟子没有告赢,我就说那是件好事。另外,我也劝告肖传国教授好好做自己的研究,要通过研究来证明自己,不要去官司打来打去的。老肖也许没听到,结果弄得自己从现在开始两年之内不能上自己心爱的手术台去治病救人。 2007年5月28日《方舟子的打假人生以及科学和人类价值》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2535 作为温和道义派,我支持对一些很不像话的学术弄虚作假进行揭露,也批评国内学术上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并不认为打假是改变中国学术界的希望,就像反贪局绝不是惩治腐败的希望一样。 中国学术界的希望,最重要的是要让受过好的训练、并且能够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做出好的研究,并且能够不断地在学术和职业上得到发展。 要了解我的这个一贯立场,可以去看我过去的很多博文,比如四年前的那篇《方舟子第二?》。 2007年6月30日《方舟子第二?》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quickforward=1id=4006 中国国内的学术水平不高,这是不用太争辩的事实。最重要的事情是即使学术水平不高的人,绝大多数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当然,承认自己学术水平不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考评问题、绩效和奖金问题、甚至饭碗问题。 我一直都是承认自己水平不高的,那是因为我总是拿自己去跟自己的老师和有成就的同行相比。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说自己的水平其实挺高的,毕竟自己一直是名校毕业,又年纪轻轻做了研究员和博导,在中国科学院经过若干年努力还是不声不响地做了些让国际同行称赞的研究。这也证明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国内的环境下面还是可以做出一些像样的有影响的工作。 国内的学术环境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有少数人在认认真真地作假,也有少数人在人人真正做研究,但有大多数人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不好不坏的研究。应该从学术界被淘汰的,不仅仅是那些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的人,而且也包括大部分认认真真出来的不好不坏的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好的学术标准,能够确认选拔那些优秀的研究人员,让他们来主持做更多和更好的研究。 方舟子的打假,即使做得很好,最多是设立一个较低的底线,事实上不会对建设好的学术标准有更多的帮助。要建设好的学术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让经过同行公认的好的科学家和学者来做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这件事情,方舟子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来做的,因为他自己的定位是做科普,打假都是业余,并不做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仅如此,其实很多国内学术界现在已经在做同行评议的人,也并不够合格来做同行评议。在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并不是同行公认的好的科学家和学者,他们只是在认认真真或者不认认真真地做不好不坏的研究而已。这些人,在国际学术界中肯定是没有机会去做独立的研究,更不用说去参与同行评议。他们如果去做与他们的能力相称的事情最好。可惜,在中国学术界,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做他们的训练和能力不允许他们做好的事情。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见得是这些人自己的责任。中国人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像我自己就因为蜀中无人当过一段时间的先锋。11年前,我自己的独立研究才开始开展两年,就被任命为所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和研究所的实验室主任。为什么呢?实验室当时有一位超过75岁的院士,两位第二年就要退休的老研究员,一位第二年就要退休的副研究员,一位技术员,一个技工,一个秘书,按照规定够得上资格去做实验室主任的人也就是我了。在我做主任的几年期间,陆陆续续找回来几个年龄和我相当的年轻人,四年以后领导觉得自己找到了更合适做主任的人,再加上我也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使命,人们还担心我的研究会因为做实验室主任受影响,于是就帮我卸了磨去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研究。事实证明,我做研究还是比作实验室主任更拿手,所以皆大欢喜。问题在于,现在还有很多人连我这个廖化都不如,也去做了先锋,这才是蜀国真正的悲剧。这也是中国学术界的真正问题所在。 了解中国学术界的人,都知道过去十几年在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些什么。国家要发展知识经济,再加上GDP大幅增长,国家对学术研究的支持也大大增加。在学术标准和评价问题上,邹承鲁先生在90年代中期就大力呼吁大家发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后来又逐渐发展出要看发表论文的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后来又说要看SCI引用次数,最近有有人说要看什么SCI引用的H-Index。他老先生用心虽然良好,却引入了一个驱之不去的妖孽。因为每一次这样的标准变化并且风行,都不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先是SCI论文数目的大跃进,后来是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的论文数目的大跃进,最近其实已经出现了引用次数和H-Index的大跃进。老实说,这些最后都是学术界权力转移和经费分配的游戏,国际上真正的科学评价标准从来不这样。 对此仍然可以拿我自己做例子。 在国内十年见,我的研究组论文发表了40篇左右,加上在国外做博士和博士后时候的论文也就50篇左右。其中没有大家常说的化学类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目前引用不超过1300次,H-Index勉强20。不过,事实上在五年前,引用次数和H-Index还远比这低的时候,就有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了解到我的工作,主动邀请我去做PI或者教授。不要说国内学术界的同事和学生感到奇怪,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有什么办法呢,评价标准不同,一个人的垃圾成了另外一个人的金子。我在接受了国外的职位之后,还有不少有心人专门去看我在化学所的主页上的论文信息,断定我大概是因为水平不行,在化学所研究做不下去,实验室主任也被罢免了,只好又回美国来做老博士后。虽然事实远不是这样,不过按照他们的标准,连辩解的余地都木有。 如果中国学术界真的要有一个世纪之问的话,其实最应该的问题是: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背景和训练良好,又在国内独立做出些国际同行普遍承认的研究的有潜力的处于上升期的科学家,在国内却得不到相应的承认和更多的支持? 这其实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国内科学家都面临的问题,不然我也懒得在这里提出来。 实话说,我在国内学术界并不是没有得到支持,不然我也不会作出点像样的工作来,这是国内学术界好的一面。但是,我还是选择到国外来进一步发展我所喜爱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国外可以得到更需要的支持和有更好的研究机会。而在国内学术界,则是很多做不了太多像样研究的同行在挤占这些研究机会。这样的事情因为并不在少数,是中国学术界真正最严重的不公平,也是对中国学术界的发展最坏的事情。当然,我在国外在学术上可以更多地和国际同行以及他们的博士后和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增加研究工作的影响。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方舟子学弟的打假事业,究竟会对这样的状况的改善和学术标准的建立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我的答案是:相当小。 我相信那些在科研第一线扎扎实实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点都和我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会,而且也是选择了做温和道义派,在一定程度上同情支持方舟子的打假事业,但也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相反倒是有些不那么扎扎实实做研究,更喜欢在国内学术界搞点争权夺利的人常常会算计着利用方舟子的打假事业。当然,客观地说,这并不完全是方舟子的错,他自己也未必这样认为,但明白的人了解其背后的事实有时候就是如此。 最后还是回到博文开头刘菊花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问题上来。 首先,刘菊花的硕士论文存在着非常不规范的问题,我觉得不用多讨论,舟子学弟自己现在也承认。 其次,从公正的角度来看,这在国内学术界的确是很普遍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小题大作。 正如陈安学弟博文章说的那样,如果真把现在要过问此事的陈力丹教授的几百万字的著作拿来梳理一下,十有八九会找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 陈安《开始调查刘菊花之后,中国社科院几成毕业生会人人自危?》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37968 汪晖的论文被揭露出来问题之后,朱学勤不是很自信吗?结果他自己照样有类似的问题,而且好像比汪晖的还严重一点。我个人武断地讲,人文学界的人物和学生里面,有类似问题的人真的不会少。 人家会说你一个化学家怎么会知道这些?不好意思,俺经常看人文学科方面的文章和出版的学术论文,对于国内人文社科的治学方式和水平还是有点直接经验的。这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很多人,最重要的其实是要认清现实,找出办法来改变现状,既不要做出朱学勤那样自己不好下台的事情,也不要弄得人人自危,反倒觉得神马都是浮云。 其实中国的大学和学术界现在自己最应该弄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学会温和地清理门户。太多的平庸之人占据学术殿堂,受到损害的并不了仅仅是研究经费的浪费,而且是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以及阻碍未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现在广大的中国家长每年宁愿花十万、几十万都要把孩子送到外国去读书和求学,对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水平和能力普遍缺乏信赖,难道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没有严重的危机感吗? 清华大学这几天在庆祝建校100周年。老实说,清华大学什么都好,就是教授的普遍学术水平需要大大提高。智商高的小孩,送到智商和水平都不够高的人那里去接受教育,您除了夸奖这帮孩子聪明能干之外,究竟能教出些什么名堂来呢?总是关起门来做武大郎也不是个事儿啊。所以,清华大学的主要问题也不是学术打假的问题,而是如何拒绝平庸。不然怎么可能有一流大学的样子? 总而言之,学术打假并不完全是个扯淡的事儿,不过那么多人对于学术打假有热情却的确是扯淡的事儿。国家的富强从来不是靠革命和破坏来达成的。那些民国的革命志士,武装起义推翻了满清,难道中国就给治理和建设好了吗?最后还不是军阀混战一场了不了事。同理,学术界的打假和扒粪,冤冤相报,也不会是达成学术界建设的出路。 这正是我作为民间科学家对于学术建设的基本态度。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9059 次阅读|55 个评论
小议国家人才战略——是“筑巢引凤”还是“买凤”放“鸡笼”
热度 15 qpzeng 2011-4-27 22:46
无论从本人的学科领域还是资历及学识来说,都没有资格妄言“国家人才战略”,因此加上“小议”二字,仅代表个人粗浅看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家人才战略部署初步成型,确保了国计民生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下仅就几个关键的人才问题谈点个人看法,有失偏颇之处敬请行家斧正。 院士制度问题。 两院院士是我国学术界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历年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都基本上是两院院士,说明院士群体是货真价实的,院士们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近年来,由于某些院士做出有违院士身份之事,社会上频频传出要求取消院士制度的声音。不过,在我看来,“解散两院,剥夺封号”大可不必,院士们只是颐养天年的耄耋老者,其辉煌成就只代表过去。因此, 国家应将院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个人荣誉,而不应委以学术重任或决策实权。我也特别呼吁全国各大学及科研院所以后不要聘用“挂名”院士,这不仅有损院士身心健康,而且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冠名学者问题。 国家有“千人学者”、“长江学者”,各省市又有“X江学者”、“Y山学者”,似乎中国“帅才学者”辈出,“将才学者”遍布!我认为, 国家和地方制定各种人才计划的初衷是好的,无非是选拔科技领军人才,以点带面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但却在无意中制造了各种形式的“学霸”,形成了学术资源的“垄断”!造成许多人吃多了被“撑死”,更多的人无饭可吃而被“饿死”! 创新性不是钱堆出来的,也不是能够预先计划出来的。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投入还是应该以项目为基准,有了好的创意才给予支持,而不是以人划线! 中外人才问题。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出台了各种吸引人才的举措召唤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确显示出“一呼百应”、“蜂拥而至”的效果,各大高校拥有留学背景的顶尖人才显著增多。可是,国家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为数众多的本土高学历人才,殊不知 “海龟”中有“庸才”,“土鳖”中也有“雄才”! 在人才政策上实行“重洋轻土”无异于搞“崇洋媚外”,搞 “一碗水不端平”, 只能让本土人才“寒心”,整天打不起精神,人浮于事,造成人才的更大浪费! 人才外流问题。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以来,出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但学成归来的比例却不高,尤其是高端人才回归的更少。 尽管这些年国家采取了各种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但还是有很多行业顶尖人才仍持观望态度。 由于国外人才成长环境显著优于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出国留学,其目的不是学成后回国效力,而是长期滞留海外不归甚至移民。 我把国家对学生提供的中小学、大学及研究生教育形容为往“米袋”里“添米”,同时把留学生在海外就业形容为从“米袋”里“漏米”!如果国家不尽快建立并优化配套的人才工作环境,添再多的米也会漏光! 人才培养问题。 全国大兴土木建“大学城”之风盛行,高校扩招的效果也正在迅速而强劲地显现出来,“十步遇硕士,百步遇博士”已非奢谈!人才多是好事,但许多不是人才的人却占据了宝贵的就业岗位,让真正的人才没有“用武之地”! 真正的人才不是论学历,讲出身,可是招聘单位又不得不以留学生、研究生、985、211等为门槛淘汰竞聘者,结果招进的可能是“眼高手低”的废材! 还有一些硕士和博士是用“速食”“催生”和“喂养”出来的,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某些在职硕士、博士纯粹是为学位而学位的产物,令学术“贬值”,让学位“掉价”。国内硕导、博导评聘制度屡现弊端,而高校之间的教师流动几乎等于零!“蹩脚”的培养制度加上“低能”的硕导、博导,只能培养出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的“无能”学生! 国家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不断向好的,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如果国家不正视以上貌似“小问题”的“大问题”,即使花再大的力气引进国外人才、培养本土人才也无济于事!我的观点是, 国家不仅要注重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更应着力创造优越的学术环境,要“筑巢引凤”,也要“腾笼引凤”,这比“买凤”放入“鸡笼”好得多!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4786 次阅读|43 个评论
开始调查刘菊花之后,中国社科院几成毕业生会人人自危?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1-4-27 20:29
  朱学勤的问题,按照鸿飞兄的意思,那就是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99%的人就这水平,你还能单独要求朱学勤国际化?那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朱学勤先生当时能够在所引用或翻译的东西上加了相当多的注释,已经不容易了,有些确实没加,也许是出于投机的想法,想让人误以为那是自己的观点;也许就是真不懂学术规范。   今天的中国整个学术界,即便是被方舟子不断用曝光的方式来科普科研规范这么多年之后,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很多人的论文经不得推敲。   当然,理学的论文要好一些,比如数学,你毕竟要证明几个定理,有意义没意义那是另外一回事,总不能再把别人证明过的定理重新证明一遍吧?当然,极端地说,你也可以证明人家早就证明过的定理,但是要用你自己发明的新方法,且这个新方法是对未来证明其他结果有价值的。   但是,更多观点类的论文,也就是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你敢保证里面没有一句是直接来自其他人的著述?或者说,你论文里有来自其他人的原话,你全部用了引号(“”)来引用,确实非常规范,而不是在后面胡噜一堆参考文献就算完了?   被反方者们对照着亮出来的刘菊花的论文,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些曝光内容基本是以综合他人工作为主,然后有了那么一星半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参杂在全部文字里。这里再次赞同一些鸿飞兄的观点,刘菊花只是这类研究生中的一个罢了。   而刘菊花论文的评审专家组组长,陈力丹教授,在反方者对他话语的引用中,选择性地扔掉了最后一段话,只是选择了他要“举报”给中国社科院这样的强烈表达,这个也很有意思。   我们看看陈力丹教授的简历:   1979年以来发表的各类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一般文章、词条及少量译文等600万字,其中独著8本(有两本处于付锌【明显的错别字:Blog主人按】阶段),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600多篇。另外独编著3本,合著、合编的书约十几种,主持过10本大型工具书中新闻学部分的编写工作。    主要代表性著作:   《精神交往论》(45万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舆论学》(22万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新闻传播史》(36万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1年)。   一个拥有如此多的文字的教授,如果在著作(可以把编著和合著的那些除外)每一行字都没有引用,经过了改写,完全是自己的语言,我真的很佩服他。   其实,方学家们不妨分析一下他们赖以为强援的陈力丹教授的某部作品,再将结果和刘菊花比较一下,看看有何差异,也许会有有趣的发现呢。   这段的意思在于想说,那些把打到方舟子的希望寄托在陈力丹教授的所谓“举报刘菊花”上,怕是找错了对象。   
个人分类: 时论|6952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博士训练 (转载)
oaiwqiyao 2011-4-25 13:32
张有学老师最近撰文—— 从导师那里学什么 。 我个人想就张老师谈的问题做一点补充。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能跟导师学习他最擅长的领域固然是好的,但是现实情况有可能并没有那么多选择。对于我们生物物理这样跨学科的领域而言,导师可能会尝试新的领域来拓展他/她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门下的学生自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去尝试导师可能自己从来没有从事过的领域的研究。那不是没有的可学了么?我不认为是这样。(注:我自己是个学生,以下认识来自自己正在读博的总结,不一定对,大家批判地看吧。) 在我看来,博士培养的目的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驳“无可学”这样的观点的论据。我个人是认同博士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研究的学者的。 Nature 杂志上刚好有篇评论文章提到博士教育的问题: Fix the PhD ,里面有强调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成为独立的学者以后,本来是要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来的,能够沿着某个优秀科学家的导师指示下的方向一直做某个领域的可能性本来微乎其微(而且这样还要考虑将来和导师竞争的问题), 能够早点接触导师都不熟悉的领域不一定是很糟糕的事情,而有可能是很好的事情。尤其是如果导师是公认的学术大师的情况下,他开始转方向做一些新东西,预示着在新领域做下去有可能大有可为。为什么这么说?我相信优秀的学者,学术眼光也往往优秀。当然这都是不保准的事情——什么都保准,或者说确定,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又怎么可能作出激动人心的优秀工作? 那跟导师学什么?事实上我觉得无论跟导师做什么领域,他擅长的也好,不擅长的也好(刚要涉及,还没有相当的 publication record 做证明,说是不擅长应该可以吧?),最重要的是学习怎么做研究。说白了,我这句话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新表述。当然这和我前面提出的学术独立性的培养一致的。这样说是否太空泛,那么具体一点是学习什么呢? 思考的模式——他/她为什么想研究一个问题,他/她有那些 argument 支持这个研究是有意义的?导师研究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路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学生得到一些数据之后,导师是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而来解释这些数据的?他/她不一定知道怎么解释,但是这种提供思路的讨论很可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促使学生自己思考,查文献,再思考来解读数据。如果有解释的多种可能性,导师是如何提出实验的建议来排除某些可能性的?这些都是实验科学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训练。当然,所有的具体的工作,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有的时候甚至(或者很多时候)导师的建议也未必比自己的想法对于解决某个问题更有帮助,这是由于学生是从事研究的第一线,可以用来帮助判断的具体信息很大程度上是比导师能了解到的更多的。如果导师愿意了解更多的实验细节的话,汇报结果的时候,学生可以带入更多的细节一并讨论。导师过往的经验,有的时候比学生第一手的信息可能更有指导意义。但是,这都是概率性的,都保不准。当然,学生如果有自己的判断,也是可以和导师讨论的。学生和导师互相给出支持自己想法的依据,这样的讨论往往对于揭示数据背后的正确解释,或者对于提出判断解释合理性的实验方法非常有帮助。 项目末段如何整理数据,整理出一个 report,当然也是可以有很多东西可以学的。科学网上的 马臻 老师过去谈论这个问题写了很多不错的文章,所以我就不写了。 顺带,我还想提提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实验室学习到的别的东西。事实上,我们不必把学习的对象局限于导师,身边的学生,博士后和其他 senior researchers,或者technicians ,甚至系里其他可能和自己所做的项目有 overlap 的人也都是学生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什么呢?比如怎么管理自己时间,如何在上课和做研究当中取得一个好的平衡点,选择哪些课程为自己正在从事的或者将来想从事的研究提供最大的利用价值,怎么管理文献,怎么管理实验样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怎么做实验记录等等。上述提到的这些人都是导师给学生提供的可以学习的重要资源,如果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这个博士训练肯定会有所收获。绝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自己教自己这样定义下的“自学”。而必是学生有意识地去主动地向他人学习,是为我以为应当的“自学”。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导师最擅长的是利用单分子荧光光谱的手段研究荧光染料分子的暗状态/不发光状态( dark states, 比如 triplet state, radical state, redox state 等),说白了是物理化学的范畴。我自己的课题是利用超分辨率的荧光显微镜和超敏感的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工作。虽说和导师所擅长的东西不是完全不相关,但是我可以直接借鉴的他过去的研究的东西真是少得可怜。组里真正沿着导师过去擅长的方向走的只有一个博士生,但是我们组里一共有6个博士,听上去很糟糕, 但是事实上我们实验室发展的相当好,导师在生命科学领域里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生物学专家来和我们实验室合作就是一个佐证 (这当中的项目合作者,不又是我可以学习的对象么?事实上我就常常和合作者交流的)。所以,我可不悲观地认为,我学不到什么。相反,我可以学的东西是太多,而不是太少,以至于我还得学会知道选择那些东西去学习。知道怎么利用资源,在某个具体问题的下寻找更合适的人学习,也是博士训练当中不可少的一环吧,难道不是么?
个人分类: 如何达到自由学术王国|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取名“和平”的学术界人士
sysuxiexh 2011-4-24 21:33
一直知道四川大学的校长为谢和平院士。今天看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视频,发现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名字为胡和平。不禁对“和平”这个名字感到很好奇,上网搜索了下,发现这可是学术界中一个福名啊。下面是部分搜索到得“*和平教授”: 谢和平 四川大学校长、院士 胡和平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周和平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原文化部副部长) 朱和平 朱德元帅嫡孙、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曹和平 云南大学副校长(从事发展金融、信息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张和平 中山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统计与科学合作中心主任 彭和平 人民大学校长助理 程和平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钙信号研究室主任、杰青、长江学者 樊和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朱和平 湖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包装艺术学院院长 朱和平 美国农业部农业工程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朱和平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刘和平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武和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 武和平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 宋和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宋和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 阳和平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美籍农业专家阳早与美国核科学家寒春的长子) 曹和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杨和平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容和平 山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谈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潘和平 西南财经大学中心国际金融预测研究所所长 将和平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董和平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学院教授 王和平 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安和平 印尼大学教授(计算机网络信息) 潘和平 电子科技大学预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崔和平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曾和平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功能分子研究所所长 张和平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孙和平 湖州师范学院(哲学) 王和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炮制教研室主任 赵和平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虞和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和平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张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杨和平 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不想再往下搜索了,反正还有很多。
个人分类: 乱侃|6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的视角
热度 1 chadwick 2011-4-24 20:12
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的视角
本文发表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4): 5-12( 第六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 ,当期首篇 );研究受到深圳市软科学项目“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国际比较研究”(2008008,负责人:曾国屏教授)资助。 ---------------------------------------------------------------------------------------- 摘 要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在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等问题上却很难达成共识。本文突破了传统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指标化倾向,而是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型城市”应该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量。城市的形成对于社会而言,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建构以及城市和公民的身份认同两方面过程。相应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和空间建构相关的经济和知识资本,以及和身份认同相关的社会和文化资本等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之过程。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多重资本;空间建构;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章标识码:A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城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 。比如在OECD国家中,拥有者150万人的78个大都市区域是这些国家经济行为的绝对主体。伦敦、斯德哥尔摩和东京等核心城市的GDP均占到了英国、瑞典和日本GDP的30%以上(分别为31.6%、31.5%和30.4%),其专利申请量也超过了全国的80% 。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无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涌现出新理念、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中心(innovation hubs) 。在“城市化,高技术,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息、知识、人才、创业投资为基本要素的知识经济必然在要素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 。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才纷纷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维系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举措。 自2006年《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出台以来,我国也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列为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重要途径。以深圳为首的多个城市,更是迅速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然而由于定义和指标本身的复杂性,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却成为摆在学术界和政策界面前的一个共同的难题。比如发改委和科技部两家主管部门,就在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试点选择等关键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 。进而,国际范围内创新型城市“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我们所借鉴也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1.城市中的创新:指标化进路的困境 在英语世界当中,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的表述主要有“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两种。其中,前者意指通过提出并实施创造性方案解决城市所面临的,诸如交通管理、产业发展、城市生态、种族融合等问题。相比之下,后者则主要研究“Innovation”作为驱动力,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想的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在话语层面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已经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然而由于“创新”和“城市”(尤其后者)本身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外延,两者的组合就给整个概念的理解带来了更多的解释的灵活性。 比如伍德(Wood, P.)通过总结欧洲创新型城市的经验指出,城市的创新性高度取决于国家/全球创新系统(National/Global Innovation System)和城市系统(Urban System)的互动 。而世界银行 2005 年10 月发表的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以新加波为例)的研究则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定性标准则包括:拥有较强的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优良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以及充足的经营、文化、媒体、体育及学术活动场所;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拥有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接纳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等 。总体上讲,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的创新型城市是指通过对城市的技术或制度等方面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相比之下广义的界定则认为,不但创新意识成为市民思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城市能够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进而将其成果不断传播,形成一个可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 。 为了在简化且具体的意义上澄清对创新型城市的认识,学术界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指标体系对城市的创新绩效和能力,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创新职能进行度量——如最初以城市为单位的指标体系的是英国智库罗伯特•哈金斯协会(Robert Huggins Associates)自2002 年开始发表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体系(The 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是指标化创新型研究当之无愧的一个起点。该体系包括人力资源要素、金融资本要素、知识资本要素、地区经济产出、知识可持续性发展在内的 5大类19个量表。此外,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试图通过案例的方式对创新型城市的共性和个性进行说明 。相比之下,我国现有的创新型城市方面的研究则出于树立政策学习标杆的考虑,更多集中在指标体系的设计(即评价)方面。指标也涵盖了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创新产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城市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支撑能力等多个方面 。 然而,过分地关注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一般建立在新经济地理学、新增长理论以及新创新经济学三个子学科基础上,三者又同时将技术所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当成是理论的核心内容 。这也就导致了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创新,却忽略了支撑创新的城市中所可能出现的,特别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所建构出来的创新势头(innovative momentum)所引发出的诸如财富过分集聚、贫富差距过大、拥挤和污染严重,以及排外性和包容性等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潜在的隐患往往会制约城市创新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此外,正如一张地图无法告诉我们地图以外的任何信息一样,指标化的脱嵌(disembedded)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城市创新绩效发挥的真正动力机制。比如大都市地区专利的高产出,很大程度上可能于专利申请办公室的司令部往往选址在大城市有关。又如从失业人口的指标来看,巴黎、米兰、东京和维也纳在1999至2002年间的情况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差,本国能为巴黎和伦敦等国际都市提供的创新知识资源也十分有限;甚至按照欧盟委员会创新调查的结果,奥斯陆的创新企业只有全国的平均水平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指标化研究的“失真” 。因此,单纯的从创新的绩效出发是将“创新”和“城市”割裂开来,很容易以牺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为代价而将创新型建设引入误区。进而,我们必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审视城市中的创新,特别是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问题。 2.空间和认同:追问创新所在的城市 既然经济是广泛的嵌入在社会当中的,我们就应该从更广阔的经济-社会互动的视角去弥合“创新”和“城市”之间的鸿沟,将“创新型城市”应该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量 。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型城市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如此——既是世界各国对于社会文明程度水准的认同,更代表了人类对于通过创新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阶段性的愿景。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城市可以被认为是距离消失,多重利益的可见符号 。分别对应于“距离”和“符号”两个层面的含义,城市的形成(即我们通俗所讲的城市化)就可以被划分成城市空间的建构和城市与公民的身份认同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城市本身就是对于空间的不断建构。城市起源于对空间的分工,因此也往往相比于乡村和边缘区域有着更高的专业化程度和商业资本密集程度(意味着更为频繁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更有对命令和控制功能以及多样化社会生活的集中 。同时城市并非完全是商品化空间的产物,然而即便是公共空间依然存在着商品化(买卖或者出租)的可能 。进入到信息社会,虽然物理空间的邻近性(proximity)是创新氛围(milieux of innovation)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已经被一定程度的打破,城市也仅仅是进入到一种能够支持空间流动即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新的社会组织/互动形态——“信息化城市”当中 。因此可以认为,正是基于空间的经济与社会的频繁互动才导致了新的城市化的出现。空间是社会的表达(expression),甚至空间就是社会 。对于城市而言,每个时代都产生出自己的空间 。比如当下,全球化的浪潮就为创新所必须的资本在城市的迅速聚集提供了机会和窗口:上海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仅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建立起东亚数一数二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奇迹也着实打破了纽约、伦敦“不是一天建成的”之铁律 。 此外,“空间不仅仅是营造环境,也是生产力和消费的对象。更是政治斗争的对象——因为空间乃是国家控制的手段” 。昔日城市的空间出于“创新的需要”,被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的扩建,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园、绿地的减少,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和生产享受的斗争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城市被冠以创新之名时,不仅国际性的新纪念性空间(new monumentality)不断排挤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空间,科技/工业园、高新区的兴起也意味着城市中其他行动者的被区隔化(segmentation)和退让——后者只能被“封闭”(ghettoized)在城市中缙绅化阶层(gentrification)甚至永远不会涉足的空间区域,从事着极为传统的职业,忍受着低组织性、非一体化和与主流社会脱离的恶性循环,并别无选择的相信是宿命使然 。然而当这一切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打破对于现有空间建构的张力就会表现为阻碍城市创新职能发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事实上,城市创新的可持续性已然被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城市空间极化和犯罪,污染和拥堵成本,无法满足发展要求的低质量基础设施等问题等严重制约了 。因此在创新型城市这一话语已经让空间分配的天平发生偏向之时,如何通过引入一个相对公平的机制让这场本来就不平等的博弈能够形成有效磋商就显得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建构的终结以对城市本身和公民身份的认同为标志。其实早在城市社会学早期的著作中,沃斯(Wirth L.)就提出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这一重要论断。按照他的理解,城市是“由具有城市异质性的个人所组成的较大规模的较高密度的永久的聚落”。而且由于背景不同,类型各异的行动者往往强调视觉上的认同和象征主义。所以这种认同首先就体现在对空间的依附上:或者说居住区域成为公民身份的象征;而且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系统,金钱往往成为唯一的价值度量指标 。其实也有学者认为,城市代表着地点——空间内我们定居下来并能说明我们身份的具体位置 。然而个更加宏观的层面来讲,城市最终的“生活方式”或者说特有的“人格”(很有可能是马赛克的),也是在特殊的与境当中被建构起来并随时间演化着的。虽然在城市途径的描绘中矛盾和博弈在所难免,整合的可能性——正因为选择了一个城市就是选了一种生活方式——往往还是存在的 。换言之,行动者在城市中行动的稳定化也正是对城市和公民身份本身认同的形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又超越了单纯的物理空间的概念而成为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与城市认同所共生的法定(de jure)或是事实(de facto)的公民身份,也最终以语言、器物和制度或是价值观等形式保留下来,并且超越了城市本身空间的界限。也正是这一特征,才使得城市保持了开放和吸引的强烈特征 。对于创新型城市而言,前文所提到的鼓励创造性的创新氛围也是城市和公民认同的一种体现 。 然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化增加了创新元素组合可能性的与境下,上述认同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且不能为创新这一新职能的赋予所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不止是经济、知识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更有对于地方和国家行政权威的侵蚀,以及对于地方本土文化的挑战。一些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名誉越来越和他们周边的广大腹地甚至是他们的国家经济所脱节 。在经济和政策的飞地(enclave)当中,也萌生出一大批有着全球视野(Global View)和全球薪酬(Global Pay)的新新人类,在城市已有的空间博弈之余,又加入了新的联结、互赖、整合、竞争、区隔和混沌等复杂性。在他们看来,城市甚至失去了承载认同最起码的符号性价值,但在空间上又无法摆脱本地物质资源的羁绊。这种认同感的消失特别是“世界城市”理念的传播,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治理都带来新的严重威胁。 总之,创新作为城市的一种新的职能至多是上述两个过程的结果(consequence)或是再结构化的中介(mediator),而不应该成为原因。创新型城市也不是创新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蕴含了空间和认同的生产以及分配(即建构)的复杂过程。 3.走向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 无疑从追溯城市的本质出发,厘清创新所在的城市之空间与认同建构的本质,为全面地理解“什么是创新型城市”开拓了新的视野。而为了形成对“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更好解释,特别是针对空间难于直接和创新绩效形成联系而认同又难于识别和度量的问题,我们需要摒弃单一的经济维度,而从广阔的行为、社会、政治和地位等多个维度考虑,去建立一个能够同时看到创新型城市历史成功的原因和可持续发展潜在风险的理论框架。 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多维度细分的视角带来了城市形象丰满的同时(如表1),操作性的过于复杂则成为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相比于指标化的研究,这无异于“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幸好社会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世界是一部积累的历史,如果我们不把它简化成行动者之间瞬态机械平衡的不连续系列,如果我们不把行功者但仅仅看成可以互换的粒子的话,我们就必须把资本的概念和伴随这一概含的积累物且其全部效应重新引入社全世界……资本的不同类型和亚型的分布结构,在时间上体现了社会世界的内在结构,即铭写在这个世界的现实中的一整套强制性因素,这些强制性因素以一种持久的方式控制了它所产生的作用,并决定了实践成功的可能性” 。资本的划分依赖于自在其中起作用的场域(field)——对与创新型城市建设而言,其资本的构成一般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表1 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资料来源:根据Berry, B. J. L. Comparative urbanisation: divergent 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Macmillan, 1981: 13. 的表格补充后工业社会城市特征整理得到。 首先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城市的各项职能能够正常发挥和运转的必要动力,也是城市由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的必经之路。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当中,经济资本的获得一般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政府信用(比如公债和贷款)等形式实现的。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外国直接投资(FDI)也成为了城市,特别是后发国家城市迅速获得经济资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是知识资本 。由于知识本身可以划分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资本一般以技术的具体形式(如产品、文本和专利等)和人才的存量和流量予以体现。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条款等规定的限制以及地方移民政策的松紧程度的影响,知识资本本身的流动性往往是有限的(即便是通过经济资本来购买,如技术和人才引进等)。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的知识资本存量(通常体现为留住人才和提升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上述两种资本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空间的建构: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知识资本,都是通过城市与外部的联系对城市物理空间的一种重新的界定。 再次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由人际网络所联结起来的,用以增强对城市认同感的一种精神资源。对于发达国家城市而言,城市本身往往就意味着高收入、高就业等良好的愿景,从而使城市成为吸收经济和知识资本的重要增长极——社会资本的形成体现为一种融入。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在一开始往往并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但通过海外留学和留学归国人员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网,却能够保证落后城市和发达城市之间的知识和人才的传递——社会资本体现为一种联合。最后是文化资本。即当对于城市本身和公民身份的认同已经达到了制度或者价值观的层面时,有着个人倾向的社会资本就转化成了文化资本,并进一步体现为城市的“铭牌”。文化架构上的不同也成为理解现代城市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东方社会重人际网络的特点,更是决定了社会资本将会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两种资本则对应于城市和公民身份的认同: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文化资本,都是将城市和公民联结稳定化的一种现实保障。 图1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重资本框架 正是经济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之间的互动和循环流传才构成了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资本的生产却不是创新型城市意义的全部,生产也不能天然地解决分配的问题——要使得创新的职能和城市其他职能的发挥有着某种持续性,资本的合理分配也是离不开的。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当中,往往已经加入了经济和知识资本生产考量的因素,因此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社会和文化资本的生产以及所有四种资本的分配:创新作为当下最流行话语的本质造成了城市中创新(直接)相关的行动者在资本分配方面的先天优势。也就是说,在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人格”的形成中,会有意无意地更多体现这些人的意志。城市本身的全球化和本土文化的冲击,对于创新成果的极有限享有(甚至接入)和为诸如污染和拥堵等巨大外部成本埋单的不满,日益增大的贫富和政治权力差距等等对先天资本分配不均衡的强化,都会在或远或近的时间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对此,创新本身是无法从自身得到答案的——一味地强调生产而忽略分配只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愿景南辕北辙。 4.结论和反思 综上所述,单纯的从创新的绩效出发去考量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其实是将“创新”和“城市”割裂开来,很容易以牺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代价而陷入创新型建设的误区。因此本文通过追问创新所在的城市认为,城市发展的本质在于空间的建构和城市与公民身份的认同。进而在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场域中,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四种形式,并强调正是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才是维持城市创新可持续性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应该而且必须是一个整体,创新也只是城市的诸多职能之一。即便是在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性话语的今天,城市中的创新也必须从一个更加综合、更加嵌入性的角度去看待。 中国的城市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城市化是和市场化、全球化两个进程分不开的。比如在1979-1986年间,近15%的深圳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自于外资。整个80年代,外资对于深圳市政和基础设置建设的贡献度竟然高达26%。同一时期,进入到上海银行和房地产部门的外资也以一种史无前例的速度改变着城市的地表风景和轮廓 。然而在外资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经济资本的引入对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北京、上海、深圳等很多巨型城市中,高薪高技术的“双高”工作快速增长对“双低”服务岗位的强大需求和依赖——然而同时后者的生存空间却逐渐地被排挤和取代,并被迫远离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血缘联系。 更为严重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当城市作为生产中心(或者说增长机器)而不是消费中心的时候,政策倾向上(特别是GDP导向)的急功近利是不可避免的。在“招商引资”和“市场换技术”的旗帜下,众多城市争相将各种形式的创新减税政策作为迅速提成地方经济总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很多减税政策都是针对于城市中的高新区企业,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其实是走向了高新区化)。且不说环境负载增加甚至破坏以及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由于政策上的不平等)被剥夺的问题,“分税制”改革以后减税政策本身所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的进一步相对减少也开始逐渐显现出弊端。面对经济资源上的掣肘,城市或者选择减少公共投入,并无可非议地带来公共服务(如教育和医疗水平等)的变差;或者义无反顾地选择卖地,也通过价格杠杆间接地带来人居环境的变差——尽管城市已经在保证自身运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吸引外资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公共服务在地方供给水平的显著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些无疑都会对经济和知识资本向城市的进一步涌入造成或多或少的麻烦。即便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旗帜下,很多城市已经注意到从“引资”到“引智”的转型。但在更多地注重了城市创新职能的情况下,上述政策上的两难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新一轮城市化不能走发达国家从经济资本到知识资本,再到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积累的老路。多重资本的并行生产和分配应该放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考量——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决策权向地方转移,对政策理念和工具水平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更多地设计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细节。然而作为一个起点,却尝试对一般意义社会科学和传统三个学科导向的创新型城市研究进行了沟通,从而为解释“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果对于多重资本生产和分配过程性考察的倡导能够成立,有关创新型城市经验研究的重点就应从指标的静态“拍照”走向案例的动态演化——而这一理念也恰恰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创新型城市研究的趋势。历史是重要的 。从这个层面而言,创新型城市的“最佳实践”对于他国的借鉴意义也不仅仅停留在政策学习的标杆,而更多是对于经济-社会互动的一个整体性的反思。本文所提出的多重资本的生产和分配的分析框架,也只是这一系列尝试的开始。 参考文献 Fischer M M, Revilla Diez J, Snickars F.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re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Europe .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 2001. Oecd. Competitive cit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Paris: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Marceau J. Innovation in the city and innovative cities . 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Practice, 2008, 10(2/3): 136-145. 高博. “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潮流 . 科技日报, 2010-01-01.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8): 97-101. Wood P. Conclusions: Innovative Cities in Europe . Innovative cities, Simmie J, London; New York: Spon Press, 2001, 231-247. Poh K W, Yuen P H, Singh A. Singapore as an innovative city in East Asia : an explorative study of the perspectives of innovative industries, The World Bank, 2005. 纪宝成. 创新型城市战略论纲(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创新型城市战略研究)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Isaksen A, Aslesen H W. Oslo: In What Way an Innovative City? .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1, 9(7): 871-887. Simmie J. Innovative cities . London; New York: Spon Press, 2001. 邓平,王仁祥.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01): 69-73. 胡钰.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1): 32-37. 王飞绒,朱凌,陈劲. 创新型城市发展状况评测体系研究 . 科学学研究, 2008(01): 215-222. ács Z J. Innov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 .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E. Elgar, 2002.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beginning of our religious traditions . New York; Toronto: Farrar Rinehart, Inc., 1944. Wilcose D F. The American city: a problem in democracy . New-York: Mremillan, 1904. 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Second edition With a new preface ) . Malden, MA;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2010. Parker S.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 .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Castells M. The Informational cit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 Basil Blackwell, 1991.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1991. 黃宗儀. 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4(53): 61-83. Katznelson I. Marxism and the city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2. Berry B J L. Comparative urbanisation: divergent 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London: Macmillan, 1981. Wirth L.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8, 44(1): 1-24. Orum A M, Chen X. The world of cities: places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Simmel G, Levine D N.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 Gergils H. Dynamic 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 Stockholm: SNS Förlag, 2006.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ichardson J G,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6, 241-258. Zukin S. The cultures of cities .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5. Wu F. The 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 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 . Urban Studies, 2000, 37 (8): 1359-1377. 陈硕. 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 . 经济学(季刊), 2010(04): 1427-1446.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谈学术与读博经历
热度 2 begtostudy 2011-4-13 21:33
真是不想写这个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想法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科学网上很多专家,我谈不适合。 不过自从办了科研学者学术会所QQ群85909446,总有人问我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博士(生/ 后 )就不能加入你这个群?” 问的人主要是两类:硕士(生)和民科。 我真是不胜其烦,解释过很多次,干脆找个地方写一次,以后谁问就复制给他。 首先声明,我水平有限,犹如盲人摸象,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学术是个圈子,是个行业。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其明的暗的规则。外人很难以理解。 就说科技论文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 of scientific articles)吧。说起来很简单,要是经历过就会知道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但是很多民科总是把学术界看的太简单了。任何人都有权利搞研究,这没错,但是搞研究不代表就是做学术!学术成果是需要同行认可的!否则只能是自娱自乐。 很多硕士生天真的以为做研究就是做学术。这个怎么说的,只能说对了很小一部分。 硕士生的主要研究通常是在别人指导下完成的,至少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很难去体会什么是所谓的创新点和挖掘创新点的过程! 这还只是关于研究的部分,其他七七八八,甚至跟研究没啥关系的事情一大堆,也属于学术范围,看看科学网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论文互引与职称评定”(这个我也是在群中了解到的,呵呵)。 总之,不经历博士学习,谈什么了解学术和交流学术,这不是很搞笑嘛。其实,就算是博士学习也只是了解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术界)的冰山一角。这里面水很深奥,你看看你身边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有所了解了。 【篇后语】此文仅用于回复质疑我学术会所QQ群公约的朋友。 PS: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本文是针对想要入群的民科和硕士(生)。至于很多学者不是博士学历,这很正常。我也欢迎他们入群啊,只不过有代沟,很难请到和留住。另外,他们那个年代和现在不同了,现在学历贬值了……
个人分类: 博生有感|4857 次阅读|4 个评论
【麻雀博文】梁启超的谦虚与不谦虚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4-13 05:42
  在谈到数学物理,梁启超开始谦虚起来:   历算学在清学术界占极重要之位置,不容予不说明。然吾属稿至此乃极惶悚极忸怩,盖吾于此学绝无所知,万不敢强做解事。   然后,说到中医,梁先生就不谦虚起来,他认为:医学方面,中国所传旧学,本为非科学的。   随后就举了一个中医中有现代医学精神的,王勋臣,引用起来,最后感慨:可惜当时的人没有把这位先生当作一派之开创者啊。那意思是,中医本来也有机会现代化的,可惜被那些保守势力和没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给耽误了。   这对于我,是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另外一个知识,原来本来是有机会改弦更张的,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带头人,糟糕的是我们自己主动失去了机会。
个人分类: 史论|36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硕士生:安心研究,发表论文,别混学位
热度 4 lifei 2011-4-10 06:13
我们国家的硕士学位设置与欧美国家的硕士学位课程有本质的区别。我国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完成硕士学位课程,而且要在实验室从事至少一年半到二年的研究,完成指定的课题任务。也就是说,在这1-2年里,硕士生就是一名全职的初级科研人员。 Publish or perish, 科研人员就应该发表论文,否则就要出局,这是世界通行规则,并非中国特有。任胜利老师对此做过阐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18830)。只不过在这个游戏规则下,善于钻规则空子的人利用假杂志和烂文章开了一个国际玩笑,把一大堆假数据堆到国际杂志上发表SCI收录文章,把一大堆烂数据堆到国内烂杂志上增加文章数量。这件事情有点整大了,国际友人开始对中国的学术数据开始怀疑,国内学术界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开始质疑,导致了publish and perish。 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看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这种游戏规则慢慢开始人性化和合理化了。比如,允许先毕业答辩,参加工作待文章发表后再申请学位,硕士生在读期间就不必急于发表烂文章了;以第二作者甚至是第三作者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同样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但要求所发表文章的内容与硕士毕业论文相符,以此鼓励研究生与他人合作,发表高水平的文章。 如果不发表论文,我不太清楚硕士研究生要从事研究有何目的?如果你从事了研究工作1-2年,或者你的研究工作是某个课题的一部分,就应该发表出来或者与他人合作发表出来。否则,“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Kennedy D, 著. 阎凤桥等, 译. 学术责任(Academic Duty).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P229) (摘自任胜利博客)。尤其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如果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生99%是来混学位的。 虽然相比于科学网的某些博主,我没有在CNS(cell, nature, science)和一些著名杂志上发表过论文。但目前为止,我的硕士研究生都是以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来申请硕士学位的,当然有几个人是与他人合作发表。其中,有一位研究生曾向我提要求,准备在某国内烂杂志上发表论文以图毕业,被我拒绝了。之后,她完成的工作与其他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合作发表在Genomics上。另有一次,我自己和某个硕士研究生说,干脆就把你的工作发表在某杂志上吧,也好按时毕业。这位硕士研究生果断地回答我说,我不想做你第一个以烂文章毕业的学生,很没有面子的。听后,很感动!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54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菜鸟对“对中国科技界现状的一点个人看法”的一点个人看法
热度 3 zhangpengju 2011-4-4 15:05
刚看了蒋老师的博文:对中国科技界现状的一点个人看法。分析的很到位,主要谈了中国大陆乱发论文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 是经济不景气,国际大环境致使全球期刊的门槛降低,给了中国大陆论文制造大军机会可乘。如果这个原因成立,那么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中国的论文制造大军 早于2008年经济危机 就已经存在,当时也是扛着一沓沓的论文到处放炮,不过由于经济危机还没有来,国际期刊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是没有像现在这样,主动示好,以致于很多论文都变成炮灰,石沉大海了。现在不同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海啸冲垮了国际期刊的“产业链”,为了自身生存,只能竭力开源,恰好门外一直围着中国这些嗷嗷待哺的论文制造大军,干脆放他们一马,给点过路费之类的,做个顺水人情,两全其美,于是催生了中国学术论文“井喷”的态势,中国科技界成为一个乘着东风的“暴发户”!归根结底,国际期刊门槛降低的原因是经济危机,为了生存要吸收“东家”,中国的论文制造大军 早已 在门外等候,所以“井喷”! 第二个原因 是国内大环境,首先是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影响不大,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富足,面对整天大鱼大肉的科研软环境和硬环境,这些科研工作者也要趁机表现一下,于是很多人不自觉产生了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想法,反正有的是钱,版面费不成问题,国家又不会把我投的每一篇文章检查一下,于是报着投机取巧的想法,一些论文神不知鬼不觉的发了。 我认为, 既然是国内大环境,就要有一大批人的行为集体表观出来,而不是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的做法使然,国内大环境基本是这样的,经济危机对国家科研投入的影响微乎其微,至少没有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不像国外那样,有了经济危机首先削减科学教育投入,相反,今年的自然基金和重点的资助金额更大,话说回来了,面对国家这么大方的资助,我们的科技工作者难道不会脸红么?会的!他们在看到任务书的时候一定会脸红,但是会转瞬即逝,因为这个大环境有几个方面,结题的时候糊弄一下就好了。我们可以扒一扒每年的重点课题结题情况,真正“完成任务”的有几个,给国家上报指标的时候有几个是“真正”做到的。 原因有几个: 第一,这个课题申请之初就不应该批,因为根本不可能做到任务书上那么好,但是还是批了;第二,这个课题压根就没怎么做,把钱搞到手就万事大吉了;第三,大家都这样,我又能怎么样,谁又把我怎么样,反正钱多;三个原因的一个共同衡量标准就是,结题的时候可以“糊弄”过关。再回头来讲,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任务和指标,一些畏上的科学工作者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和指标,就疯狂地灌水,上行下效,国家给的任务完不成明年课题组就要喝西北风,你不灌水我灌水,灌水无罪,不灌水悲催,这是另一个大环境。至于,发文章的监管都是小问题,一个政策可以把这个现象秒杀几条街,但是,嗷嗷待哺的太多了啊,太多了。 第三个原因, 国内小环境。海龟,菜海龟太多,为了利益灌水去。这个原因我基本赞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开始自己出钱赞助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打工,说白了,国家不知不觉培养了一批准既得利益者,他们即将成为中国科技界的“骨干”,但是这些骨干到底够不够强硬,不是靠一两年,三五年海外工厂工作经历就能体现出来的,但是回来之后我们还是给他打上了烙印,写在档案里,就显得顺风顺水。海龟回国之后,谋私利的确实也很多,升官发财谁不喜欢呢?而且靠着海外交际的人力资源优势,多发灌水文章,也算是靠指标走坦途的了。至于论文质量嘛,反正都一样,院长发的都不一定比我高,也就心安理得了。说实话,这个小环境实在太小了,海龟就刚开始就像一个动能很大的分子一样,各个方向都有动量分布,实在是活跃,令人欣喜,但是回到国内这个大气候里,置身于只有一个动量方向的气体中,自己其他方向的动量迅速被交换完毕,也变成基本单色的气体分子了。 个人认为,本质原因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就先说一个吧。中国科技界的这种态势,一个比较靠谱的形成原因就是 科研单位的体制问题 ,事业单位编制造就了“混”日子的科技工作者太多,具体的表现我就不谈了,你们懂的。我就举个例子,我的几个同学科研做的还行,博士阶段高质量的文章发了好几篇,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干活,写文章,读文献,分析数据,目的就是一个,早早博士毕业过上稳定生活,但是活干得太好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老板不让按期毕业,因为太好了,干活的人不多,放走了这一个,没有后来人,组内埋头科研的职工产出太少了,就连组长一年都读不了几篇文献,何况他人呢。 因此,一旦中国走科研工厂路线,能者在位,局面会迅速改观。 哈哈!科学网博客的流量也会迅速下降,大家都披星戴月搞科研去了。
336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方是民-打假斗士靠造假起家?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1 22:51
学术界的宋祖德 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 2011 年 03 月 31 日 07:49 来源: 法治周末 作者:李秀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72do=blogid=428346from=space 转载部分 科普文章能否脱离学术规范 --- 《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抄袭疑案调查 " 即便我这篇文章完全根据颖河的系列文章写成,只要不是整段地照抄,也称不上什么 " 抄袭 " ,因为科普文章和论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 在方舟子被疑存在抄袭的众多文章中,发表在 2006 年 12 月 11 日《经济观察报》上的《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一文,是网上公认的影响力较大的一篇。 这篇文章在发表的第二天,就被网友指出涉嫌抄袭 “ 颖河 ” 的九篇系列文章《认识药物》。一位名叫 “ 脆弱 ” 的网友甚至怀疑 “ 颖河 ” 是方是民的另一个笔名,因为他比较了解方与 “ 颖河 ” 的文章之后,发现方文大约有一半与颖文相似。 质疑声音出来后,方舟子马上在新语丝读书论坛上写了《关于〈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一文》,其中表示,他与 “ 颖河 ” 的文章都是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1999 年 9 月的一份特别报告所写的,这份报告的标题是《从试管到患者 ——— 通过人类药物改善健康》 (From Test Tube to Patient———Improving Health Through Human Drugs) 。 “ 所以 ( 颖河 ) 和我的文章有些段落相似,例子、数据都相同,只不过他的表达比较忠实于原文,我则采用复述。 ” 方舟子解释道。但有人发现,方后来删掉了 “ 我则采用复述 ” 六个字。 方文发表后的第四天,网友 “ 白字秀才 ”( 本名陈廷超 ) 通过万维读者网学术与教育论坛,发布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帖子 ——— 《神秘的 106 天 ——— 扒开骗子的画皮》,毫不客气地用两个有力证据反驳方的辩解。 “ 很明显,颖文是根据 FDA 文那个表格而写的,而方文是抄袭自颖文! ” 按照 “ 白字秀才 ” 的分析, “ 如果方文也是根据那个表格而写的话,基本不可能写得如此和颖文类似 …… 任何两个人,独立叙述这个表格时,肯定有较大的差别。 ” “ 白字秀才 ” 提出的第二个证据,让方几乎无话可说 ———“ 颍河 ” 的文中有一处错误,而方舟子的文中竟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 “ 颖河 ” 的文章称,有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zidoculine( 简称 AZT) ,只进行了 106 天的临床试验就获准上市;方的文章说: “ 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AZT 的临床试验在只进行了 106 天之后 …… 即提前终止了该临床实验。 ”( 详见附件 ) 但是, “106 天 ” 这个数字是错误的。 “ 白字秀才 ” 查遍 FDA 文件全文,在第 33 页发现有这样一句话: “Zidovudine(AZT)was approved in 107 days , without cutting any corners.”(AZT 在 107 天之内获得批准,没有走任何捷径 ) 。很显然,原文中出现的时间是 107 天,方舟子与 “ 颖河 ” 都将其错写成了 106 天。 “ 白字秀才 ” 说, “ 颖河 ” 的文章在引述 FDA 的报告时显然出现了笔误,将原文的 107 天错误地写成了 106 天。如果方舟子的文章如他所言只是 “ 独自复述 ”FDA 的报告,怎么会发生与 “ 颖河 ” 的文章同样的技术性错误呢?除了抄袭,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这样的 “ 巧合 ” 。 “ 更糟糕的是, FDA 文所说的 ‘ 在第 107 天 ’ 是指 ‘FDA 批准 AZT’ ,也就是说,从 AZT 完成所有临床实验后,把收集的所有数据上报给 FDA ,而 FDA 从接收 AZT 的申请后的 ‘ 第 107 天 ’ 批准其上市,而不是说 ‘AZT 的临床试验只用了 106 天 ’ 。颖文错误地理解了 FDA 文的意思,有趣的是,方文也能 ‘ 独自复述 ’ 出同样的错误? ” “ 白字秀才 ” 指出上述错误之后,方舟子马上在新语丝上发表了《对〈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的一点更正》: “ 有一个网友来函对文中介绍的 AZT 临床试验时间提出了怀疑。此处的确有误。上文 ‘ 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AZT 的临床试验在只进行了 106 天之后 ’ 一句应改为 ‘ 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AZT 在还在做 II 期临床试验时 ’ 。 ” 方舟子说: “ 该例子依据的原文没有提到临床试验天数,在另一处有 ‘Zidovudine was approved in 107 days’ 的说法,经仔细核对,天数 ( 第 107 天,即 106 天后 ) 应该指的是批准时间,而非临床试验时间。之所以出现这个误读,是因为以前读过颖河《认识药物》介绍的同一个例子提到临床试验只进行了 106 天,留下的印象导致先入为主的误读。实际上整个临床试验进行了大约一年,到 II 期临床试验时发现显著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即提前终止。 ” 即使涉嫌抄袭疑云重重, 2007 年 1 月 14 日,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公布的新书《科学成就健康》的目录中,《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还是被列在了该书第四章。在其 2007 年 3 月出版的《批评中医》一书中也收录了这篇文章。 2007 年 2 月 3 日 ,方舟子发表《对 “ 方舟子抄袭颖河 ” 一事再说几句》: “ 其实即便我这篇文章完全根据颖河的系列文章写成,只要不是整段地照抄,也称不上什么 ‘ 抄袭 ’ ,因为科普文章和论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 ( 那些骗子和帮闲们 ) 为了诬陷我抄袭,故意混淆科普文章和论文的区别 ……” 一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学界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在这起案件中,方舟子事实上已经间接承认了 “ 白字秀才 ” 的指控,但仍不愿意认错和道歉,并且还在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 网友 “ 难度五级 ” 支持 “ 白字秀才 ” 的观点。 2007 年 2 月 8 日, “ 难度五级 ” 在万维读者网的学术与教育论坛发表了文章,他将抄袭难度从易到难分为五个级别,对在方舟子涉嫌抄袭 “ 颖河 ” 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方舟子的文章与颍河文章中的文字分段、内容组织、自创措辞、引用数字和理解错误都是相同的。 附件:方舟子与 " 颖河 " 文章对比如下: 方舟子 1 :生理学家研究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各种生理功能和变化规律,生物化学家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分子生物学家则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分子、细胞、器官到人体不同的层次了解我们的身体在正常状态下都是如何运行的,而病变又是由于哪一方面发出了异常。 颖河 1 :生理学家研究机体在正常条件下的各种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生物化学家研究生命过程的化学,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分子和发生在分子水平的各种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层次 --- 从器官水平到细胞与分子水平 --- 去理解这些改变,去思索药物将如何从细胞和分子层次上纠正这些异常改变。 方舟子 2 :有时候,研究人员能很快地发现这种特殊的化合物,这是很幸运的。更多的时候,研究人员需要筛选成千上万种化合物,才能发现有效的少数几种。 颖河 2 :科学家们有时很幸运,可能较快地要找到想要的化合物 --- 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个酶抑制剂。但通常他们要在试验中一个个地检查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化合物。 方舟子 3 :这些是无法在离体实验中观察到的。但是,出于人道的考虑,我们也不能就直接拿人来做试验。因此,下一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做动物试验。 颖河 3 :在离体实验系统中就无法观察药物作用的这些特征。因此,下一阶段研究人员需要采用另一套药物实验系统 --- 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进一步检验这几种化合物的效果。 方舟子 4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猫、狗、猴子等。在做动物试验时,需要用到两种或更多种的动物,因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不同。 颖河 4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狗猫或猴子等,当然这些实验动物 --- 称为医学实验动物 --- 的物种都经过特别甄别和培育,生物学特性相当明确,普通的同类动物并不能担此重任。因为药物对不同的种属的动物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通常需要在两种以上的不同种属的动物身上进行试验。 方舟子 5 :有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种药物的代谢产物甚至比药物本身还更有效。 颖河 5 :有时研究人员会发现,药物的某种代谢分解产物可能比正在进行试验的药物更为有效,或者药物必须经过机体代谢生成新的物质才能发挥疗效。 方舟子 6 : I 期临床试验为短期小规模。试验对象通常为 20-100 人,健康志愿者或患者都可以。其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会出现急性毒副作用,检验合适的安全给药剂量,并初步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时间持续数月。如果没有严重的问题,例如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就可进入 II 临床试验。大约 70% 药物能成功地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 颖河 6 : I 期临床试验,短期小规模。初步观察新药的安全性并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也研究观察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疗效观察不是这一期的重点。可以选用少量健康的正常人 ( 志愿者 ) 或病人进行人体试验,通常 20-100 人,持续数月。约 70% 药物可成功通过,并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 方舟子 7 : II 期临床试验为中期中等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 100-300 人。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有疗效,也对短期的安全性做进一步观察。时间持续几个月到两年。大约只有 33% 的新药能成功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 颖河 7 : II 期临床试验,中期中等规模。主要观察新药疗效,进一步观察安全性,调整并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 100-300 人。持续几个月到两年。平均约 33% 的新药可通过,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 方舟子 8 : III 期临床试验为长期大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 1000-3000 人。目的是确认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确定给药剂量。时间持续一到四年。约 25-30% 的新药可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 颖河 8 : III 期临床试验,长期大规模。确认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确定给药剂量。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 1000-3000 人。持续一到四年。约 25-30% 的新药可通过。 方舟子 9 :在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之后,制药公司就可向药监部门提出上市申请,由药监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在美国,最后经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批准上市的新药,只占最初申请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总数的 20% 。 颖河 9 :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的新药,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之后,由制药公司负责提出上市申请, FDA 组织专家进行审批。最后经 FDA 批准可以上市的新药,只有最初申请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总数的 20% 。 方舟子 10 :新药被批准上市之后,通常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药物在大范围长时间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已有药物进行比较,称为 IV 期临床。由于在做临床试验时,儿童、孕妇和老人常被排除在外,因此在新药上市后,特别需要观察药物对这些群体和某些特定的病人群体的安全性、疗效和剂量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 颖河 10 :通常,新药被批准上市之后还要继续进行一期临床研究,称为 IV 期临床。主要研究新药的长期疗效与毒性,与其他药物的比较等。在新药经批准公开上市之后,需要进一步观察该药物在大范围长时间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需要观察药物对儿童和老年病人,妇女和怀孕妇女,或者某些特定的病人群体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剂量范围,以获取更为全面的资料。 方舟子 11 :有时候,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一种药物被发现能够有效地治疗恶性疾病,会提前中止临床试验而直接用于治疗病人。例如,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AZT 的临床试验在只进行了 106 天之后,发现它能显著增加病人的存活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立即提前中止了该临床试验,并在批准其上市之前允许它被用于治疗 4000 多名艾滋病患者。 颖河 11 :在实践上,一旦发现某药可能影响病人的生存状态,就可能立即停止试验。举例来说,当发现第一个治疗爱滋病的新药 zidoculine--- 简称 AZT--- 能明显增加病人存活之后, FDA 就立即提前终止了该药的临床试验,并在批准该药上市之前授权允许四千多名爱滋病病人使用它。该药的临床试验只进行了 ( 大约 )106 天就获准结束。 " 我认为那是抄袭 " --- 《科学是什么》抄袭疑案调查 《科学是什么》全文约一千六百字,其中约有九百字几乎原文引自罗伯特教授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构成了《科学是什么》的主要观点,但并未注明这些观点的出处 “ 是的,我认为那是抄袭 (Yes , I consider it plagiarism.) 。 ”2010 年10 月17 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理学教授罗伯特· 鲁特 - 伯恩斯坦 (Robert Root-Bernstein) 在给网友 “ 圆排骨 ” 的信中,确认了方舟子《科学是什么》一文抄袭了他已经发表的文章。 此前,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网友 “ 圆排骨 ” 向罗伯特教授举报,曾在该校读书的中国学生方是民 ( 方舟子本名 ) 涉嫌抄袭他的文章。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罗伯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先后做生物化学和科学历史研究, 1987 年至今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生理学教授。他忠诚地信仰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作为进化论阵营中的一员,参与撰写了《科学与神创论》 (Science and Creationism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4 年出版 ) 一书。 《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是《科学与神创论》一书收录的罗伯特教授的其中一篇文章。为了证明神创论不是科学理论,罗伯特教授从逻辑、经验、社会、历史四个角度归纳了一套判断科学理论的标准,用来批判科学神创论。 1995 年 5 月,方舟子将他所写的《科学是什么》一文发表在中文互联网上。长期跟踪研究方舟子的旅美华人学者 “ 亦明 ” 博士发现,方舟子在《科学是什么》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与罗伯特教授惊人地相似。《科学是什么》全文 1600 字,其中约有 900 字几乎原文引自罗伯特教授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构成了《科学是什么》的主要观点。但并未注明这些观点的出处。 2010 年 10 月 14 日 , “ 亦明 ” 在虹桥科教论坛 ——— 一个常由 “ 反方 ” 人士参与讨论的论坛,发表了《方舟子早在 1995 年就抄袭 MSU 教授的英文文章》。两天后, “ 亦明 ” 宣布将向密歇根州立大学举报方舟子的这起抄袭案。 方舟子当即发起对 “ 亦明 ” 的 “ 人肉式 ” 攻击。 10 月 16 日,也就是 “ 亦明 ” 宣布举报的当天,方舟子将 “ 亦明 ” 的真实姓名在新语丝上公之于众: “ 亦明 ( 真名葛莘 ) 原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植物系某实验室的技术员,现靠教中文基础课为生,做豆腐生意,专职从事 ‘ 方学 ’ 研究。曾经在 2003 年、 2007 年两度回国,以 ‘ 美国大学副教授 ’ 的身份招摇撞骗。 ” 10 月 17 日 , “ 亦明 ” 向密歇根州立大学 (MSU) 发出举报信。一个月之后, “ 亦明 ” 收到了 MSU 学术诚信负责人 (Research Integrity Officer) 吉姆斯 ·M. 皮瓦尼克的初审报告: “ 抄袭的指控成立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个是定义标准,第二个是证据标准。 ” 报告说: “ 关于定义标准,如果某人将他人以前发表过的文章融入自己的文章之中,但却没有做出说明,则这种行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本项指控达到了这个标准。 ” 但是,由于 1995 年是方舟子在 MSU 读书的最后一年,如果他写这篇文章时已经离校,那么,校方对他的行为就没有责任了。吉姆斯 ·M. 皮瓦尼克认为,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方的文章是他在校期间写的,因此,决定对此抄袭举报不予调查。 后来, “ 亦明 ” 找到了这篇文章在 1995 年发表的证据。但 MSU 以 “ 方舟子的文章与他在该校学业无关 ” 为由,拒绝复审。 对此,原作者罗伯特教授在确认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的情况下,对校方的处理意见表示不满,并向校方举报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他在给指控《科学是什么》涉嫌抄袭的另一举报人 “ 圆排骨 ” 的信中说: “ 你还需要知道,因为方舟子的打假活动被大肆宣扬,美国这里很多人都假定你对方的攻击是出于报复心理。所以,你在这里是多线出击。 ” 那么, “ 亦明 ” 和 “ 圆排骨 ” 举报的《科学是什么》这篇嫌疑文章,是不是方舟子 1995 年发表的原版呢?据调查,在 10 月 18 日 “ 亦明 ” 举报方舟子之前,网上只有被 “ 亦明 ” 、 “ 圆排骨 ” 举报的《科学是什么》的最初版本。 10 月 19 日,方舟子改动了新语丝网站的网页,加上了 “ 根据美国学者 Root-Bernstein 的归纳 ” 的字样。 10 月 26 日 ,方舟子对他能够控制的 “ 三思科学网 ” 的《科学是什么》也做了同样的改动。但方舟子无法改变的是,早在之前的 2002 年,他 “ 授权 ” 三思网站将《科学是什么》收入 “ 三思小百科 ” 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文章中的观点来自 Root-Bernstein 。 另一个证据是,方舟子于 2005 年 11 月 9 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科学时代的伪科学》一文,也提到了罗伯特教授文章中所说的科学的 “ 四条标准 ” ,同样没有注明观点来自罗伯特。 在查找被方舟子改动之前的网页时,一家叫 “ 时光机器 ” 的网站帮了 “ 亦明 ” 的大忙。在 “ 时光机器 ” 上,访问者可以随时全部下载某些网站,并找到不同时间的版本。在这里, “ 亦明 ” 找到了这篇文章在新语丝网上被改动以前和之后的版本并作了截图。 目前,在网上普遍流传的版本,就是未注明观点出处的那个版本。 对于 “ 亦明 ” 和 “ 圆排骨 ” 等人的指责,方舟子并没有作出正面回应,而且,他对 “ 亦明 ” 有关其抄袭的指责丝毫不认可。 2010 年 10 月 30 日,他在新浪微博解释道: “ 《科学是什么》是我 1995 年在中文网上跟人吵架时写的帖子,其中引用的科学判断标准只泛泛地说是科学学的共识, 1999 年收入《方舟在线》时则注明是根据 Root-Bernstein 的归纳。 2007 年出版的《批评中医》更注明了 Root-Bernstein 文章的出处。 ‘ 方学家 ’ 拿我的书按图索骥,还当成什么重大发现了。 ” “ 圆排骨 ” 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书面采访时认为: “ 方舟子的这个辩解不仅无法证明他没有抄袭,恰恰相反,他的辩解表明,在他 1995 年写作的文章里,故意没有注明观点来自教授的著作。既然没有注明,就是抄袭。再说,他在《方舟在线》出版之后,还授权三思科学网把抄袭文章原版收入《三思小百科》,继续欺诈,这哪里是 ‘ 随意 ’ 之作! ” 这是迄今为止,方舟子被学者和网友们发现的第一次涉嫌抄袭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田松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科学是什么》一文不过 1600 字,其中有 900 字都是他人的观点,超过 50% 的篇幅照抄他人文章,即使方舟子后来加上了 “ 根据美国学者 Root-Bernstein 的归纳 ” ,也无法解释抄袭的嫌疑。 2011 年 1 月 28 日 ,方舟子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发表《抄袭的境界》,其中这样说道: “ 国内不少人认为只要注明了出处,就可以照抄别人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抄袭,只不过不属于抄袭观点 ( 因为已注明出处 ) ,而是属于抄袭文字。即使已注明了出处也应该用复述的方式介绍别人的观点,而不能直接照抄。如果直接照抄,就要用引号表示是直接引语,并注明出处。国内还有不少人认为要抄到一定比例 ( 例如占一篇论文的 30% 以上 ) 才算抄袭,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抄一句有特色的话也是抄,抄袭量的多寡并不影响对抄袭性质的认定,只影响对抄袭情节轻重的认定。 ” 同时,方舟子曾这样解释抄袭问题: “ 说是 ‘ 翻译 ’ ,就请把我翻译的 ‘ 原文 ’ 给列出来一一做个对比,看我是如何 ‘ 翻译 ’ 的,否则乃是地地道道的无中生有的诽谤。 ” 在一轮又一轮的 “ 口水战 ” 中,他自己定下的判断抄袭的标准,也成了很多人攻击他采取双重标准的一个理由。 《科学是什么》与《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相同部分对比: 方舟子:在逻辑上,它必须是: 1) 符合 “ 奥卡姆剃刀 ” 的原则,即必须是简明而非繁琐的,而不是包含一大堆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 2) 本身是自恰 的,不能一会说先造动物再造人,一会又说先造人再造动物; 3) 可被否证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 4) 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只在一定的条件、领域能适用,而不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方舟子:在经验上,它必须: 1) 有可被检验的预测,而不是只是一套美丽的空想; 2) 在实际上已有了被证实的预测,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理论不能只被否证,而从未被证实,否则这样的理论是无效的; 3) 结果可被重复,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或者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你一个人作得出那个结果,别的研究者重复不出来,还要怪别人功夫不如你; 4) 对于辨别数据的真实与否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是正常现象,什么是异常现象,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都要划分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结果随意解释。 方舟子:在社会学上,它必须: 1) 能解决已知的问题,如果连这也办不到,这种理论就毫无存在的必要; 2) 提出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型,也就是说,它不光要有解释,还要有预测,否则也没什么用处; 3) 提供概念的定义,而且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不是象 “ 气功场 ” 、 “ 天人感应 ” 之类子虚乌有、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伪概念。 方舟子:在历史上,它必须: 1) 解释已被旧理论解释的所有的数据,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对己不利的数据,否则就还不如旧理论;那些宣扬算命多准、祷告多有效的,其惯用伎俩就是挑出成功的巧合大肆渲染,而隐瞒了无数失败的例子; 2) 跟其它有效的平行理论相互兼容,而不能无视其它理论的存在。比如, “ 科学的神创论 ” 如果要取代进化论这种 “ 旧 ” 理论,就不仅要解释已被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的所有的数据,而且不能不理睬与进化论相容得非常好的现代生物学的其它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的成果。同样,有人声称 “ 气功科学 ” 是最尖端的科学,那么它不仅要包容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平行学科不互相抵触。 编译还是原创 --- 《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抄袭争议 二 ○○ 一年十月四日,《南方周末》科学版发表方舟子的文章《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马上有人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 Greene 等人的研究论文部分内容一致 2001 年 9 月 14 日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情感介入道德判断的论文,题目是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即《道德判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作者有 5 位: Joshua D. Greene , R. Brian Sommerville , Leigh E. Nystrom ,John M. Darley ,和 Jonathan D. Cohen ,他们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学家。 在文章中,科学家们介绍了 “ 小桥难题 ”(foot-bridge dilemma) 与 “ 电车难题 ”(trolley dilemma) ,并指出,情感介入对道德判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2001 年 10 月 4 日 ,《南方周末》科学版发表方舟子的文章《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马上有人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 Greene 等人的研究论文部分内容一致。 当年 10 月 10 日,一位叫 “ 柯华 ” 的学者致信方舟子: “ 你的文章共有 1698 字,你翻译的 Greene 的研究结果有 529 字,占全文的 31.2% 。关于 ‘ 电车难题 ’ 和 ‘ 天桥难题 ’ 的文字, Greene 的文章中也有,但他注明了参考文献。如果把这部分算上,我看不出 ‘ 你的文章 ’ 中有多少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 你这篇科普文章,绝对应该算是编译,而不是堂而皇之署上你的笔名 ……” 方舟子立即反击道: “ 只要智力正常的人,就都应该知道我发表在《南方周末》 2001 年 10 月 4 日上的文章《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是在介绍一个经典的道德难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文章里面明确指出做这项实验的是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 ’ ,而并非本人。在新语丝网站上登出时,我还在文后注明了 ‘ 原始论文见 Science , 293 , 2105-2108’ ,目的是为了让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去阅读原文。 ” “ 柯华 ” 在信中表示: “ 我们都是公开身份的人,请你叮嘱你的朋友,不要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 “ 柯华 ” 即当时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边建超。但没想到,边建超很快就遭遇了赤裸裸的人身攻击。这封信发出的第二天,方舟子言词激烈地表示: “ 我就很愿意带头还他一个人身攻击:无耻而又弱智。 ” 同时揭露方舟子涉嫌抄袭的还有另一位学者赵纪军,他当时正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用 “ 离乡客 ” 这个笔名将揭露方舟子涉嫌抄袭的文章发表在万维读者网的教育与学术论坛。 在《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的后半部分,方舟子仅仅点明了试验结果的来源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用实验对这个 ‘ 感情说 ’ 进行了验证。 ” 但未注明引述《科学》杂志及原文作者的姓名,也没有以其他任何方式交待文中内容的来源。 方舟子的这篇文章,也成为他与肖传国结怨的开端。根据 “ 亦明 ” 提供的资料, 2001 年 11 月 4 日,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表《 “ 方舟子剽窃铁证如山 ” 的真相》,其中写道: “ 网上骗子 ‘ 昏教授 ’ 在早些时候曾向《科学》杂志诬告我剽窃。 ” “ 昏教授 ” 即肖传国。 2001 年,肖传国等人向《科学》杂志联名举报方舟子抄袭该杂志发表的文章,自此,方舟子就盯上了 “ 昏教授 ” 。直到 2005 年,肖传国个人资料外泄,方终于发现 “ 昏教授 ” 就是肖传国,由此与肖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恶战。 据知情者提供的资料,接到 “ 昏教授 ” 的举报后,《科学》杂志复函说: “ 我们认为,按照美国新闻业的标准来衡量,方舟子的文章是不可接受的。他没有给出那些研究人员的姓名,没有给出发表这项研究结果的杂志的名称,也没有引用其他科学家的评论。在美国发表文章,所有这些都是必需的。 ” 复函同时认为: “ 指控方舟子抄袭却难以成立,因为他确实提到这项工作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并且,除非我所看到的译文不确,他既没有使用第一人称来暗示这项工作是他自己做的,也没有直接拷贝《科学》论文的文字。 ” 据此,方舟子表示: “ 赵纪军的指控已构成了对我的恶意诽谤,在必要的时候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方对此进一步辩解说: “…… 我的文章没有注明参考文献,因为那是大众报纸上的通俗文章,无须注明出处。我的文章除了个别的评论,在观点上的确没有多少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作为科普文章,并不需要介绍自己的新观点 ( 那应该去写论文 ) ,完全可以百分之百地介绍别人的工作,甚至只介绍学术界的定论,而不必在内容和观点上有任何自己的东西。只要是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写法做的介绍,就是我的文章 ……” 直到现在,方仍然不承认《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抄袭或者不当引用了他人的作品,使得这起公案至今悬而未决。 方文与 Greene 等人的原文对比: 方舟子:当代哲学的一个任务是解决道德伦理问题,为此哲学家们经常要辩论一些假想的难题,其中较著名的一个是 " 电车难题 " :假设有一列失控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前面有两条轨道,一条站着五个人,一条站着一个人。如果不扳道岔,电车将冲向第一条轨道压死五个人。那么是否应该扳道岔,将电车引向另一条轨道,压死上面的那一个人?大多数人会回答应该,因为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是值得的。 Greene 等人: The present study was inspired by a family of ethical dilemmas familiar to contemporary moral philosophers. One such dilemma is the trolley dilemma : A runaway trolley is headed for five people who will be killed if it proceeds on it present course.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m is to hit a switch that will turn the trolley onto an alternate set of tracks where it will kill one person instead of five. Ought you to turn the trolley in order to save five people at the expense of one ? Most people say yes . 方舟子:现在,再考虑另一个难题:同样有一列失控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前方的轨道上站着五个人,处于危险之中。在电车和五个人中间,隔着一座天桥,桥上站着一位陌生的大胖子。拯救这五个人的唯一办法,是把这个大胖子推下天桥,电车将他撞死后就会停下来。那么是否应该把这个人推下桥去拯救五个人?大多数人会对这个 " 天桥难题 " 说不应该。 Greene 等人: Now consider a similar problem , the footbridge dilemma. As before , a trolley threatens to kill five people. You are standing next to a largest ranger on a footbridge that spans the tracks , in between the oncoming trolley and the five people. In this scenario ,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five people is to push this stranger off the bridge , onto the tracks below. He will die if you do this , but his body will stop the trolley from reaching the others. Ought you to save the five others by pushing this stranger to his death ? Most people say no. 方舟子:为什么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人们却会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对诸如此类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可以有用武之地了。一种经典的解释是,在 " 电车难题 " 中,牺牲掉的那个人是不幸碰巧站在另一条轨道上,并没有被直接用来拯救另五个人;而在 " 天桥难题 " 中,胖子是直接被用来拯救五个人的,因此直接利用一个人的生命来拯救他人,是不道德的。 Greene 等人: Taken together , these two dilemmas create a puzzle for moral philosophers : What makes it morally acceptable to sacrifice one life to save five in the trolley dilemma but not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 Many answers have been proposed . For example , one might suggest , in a Kantian vein ,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ases lies in the fact that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one literally uses a fellow human being as a means to some independent end , whereas in the trolley dilemma the unfortunate person just happens to be in the way. 方舟子: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 " 电车难题 " 的变型:假设站着一个人的那条轨道的另一端是跟另一条轨道相连的,即形成一个回路,如果那上面没有这个人,电车会从这条轨道绕回来到另一条轨道压死五个人。在压死这个人后,电车会停下来,不会危及另五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把电车引向站着一个人的轨道去压死他?虽然这一次,这个人是被直接利用了,大多数人仍然会回答应该。可见, " 直接利用是不道德的 " 的解释遇到了麻烦。 Greene 等人: This answer , however , runs into trouble with a variant of the trolley dilemma in which the track leading to the one person loops around to connect with the track leading to the five people . Here we will suppose that without a body on the alternate track , the trolley would , if turned that way , make its way to the other track and kill the five people as well .In this variant , as in the footbridge dilemma , you would use some one 's body to stop the trolley from killing the five . Most agree , nevertheless , that it is still appropriate to turn the trolley in this case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here , too , we have a case of "using." 方舟子:有的心理学家认为, " 天桥难题 " 之所以和 " 电车难题 " 的选择结果不同,是因为将 1 个人推下桥这种做法让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觉得太残忍。也就是说,感情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 Greene 等人: We maintain that ,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 the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olley dilemma and the footbridge dilemma lies in the latter 's tendency to engage people's emotions in a way that the former does not .The thought of pushing some one to his death is , we propose , more emotionally salient than the thought of hitting a switch that will cause a trolley to produce similar consequences , and it is this emotional response that accounts for people's tendency to treat these cases differently . 方舟子:这个实验结果,对主流哲学家是个打击,他们向来主张道德判断是纯理性的,而现在却必须考虑其中的感情因素。 Greene 等人: The long-standing ration a list tradition in moral psycholog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ason in moral judgment . A more recent trend places increased emphasis on emotion . 方舟子:有一个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在我们对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之后,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决定?如果会的话,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Greene 等人: The present results raise but do not answer a more general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uzzles : How will a better under 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that give rise to our moral judgments alter our attitudes toward the moral judgments we make ? 3 月 29 日 下午,本报收到 " 作为方是民先生诉讼代理律师 " 的彭剑发来的 " 律师警告函 " ,全文照登如下 ( 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 ) : 【律师警告函】 法制日报社: 鉴于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 " 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 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为杜绝虚假报道和诽谤传播,特致函贵报社。 方是民 先生 ( 笔名:方舟子 ) 的新浪微博称: " 杨玉圣洋洋得意地发函通知我,昨晚他与 ' 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 ' 祝国光和《法治周末》执行总编郭国松小聚,郭表示将在本月 31 日用四版的篇幅发表 ' 系统揭露 ' 我的文章。杨因多次造假、祝因其中医联合会的野鸡性质、郭因不实报道,都被我批评、揭露过,这回三人为欢庆肖传国出狱又合作了 " ;作为方是民先生诉讼代理律师的本人考虑法制日报是有相当影响力的官方媒体,若传播诽谤,则影响巨大,故表态: " 《法治周末》是法制日报社办的,他若敢登诽谤文章,我方应起诉 " 。 因《法治周末》是你报社下属单位,但考虑你报曾对本律师做过新闻专访报道,你报下属的 " 法制网 " 也访问过本人,故念及曾经的良好关系,故在此郑重警告贵报: 倘若你报社下属的《法治周末》刊登任何针对方是民先生的诽谤、侮辱文章,则我方一定依据事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等有关法律规定,要求你报社承担相应的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其中,赔偿损失要求方面,精神损害抚慰金将不低于人民币五万元;不低于人民币两万元的原告律师代理费亦要求你报社负担;若有网络传播侵权文章,则相关网页公证费,你报社也当然须如数负担。 倘若你报社媒体报道以 " 辟谣 " 之名传播造谣、不实信息,则实为传谣,我方也会追究你方责任。 另外,希望你报社领导知悉下列事实: 肖传国早就自称: " 关于治愈率 … 我很高兴是 80% 左右 " ;肖传国当股东的骗子医院宣传称: " 治愈率达 80% ~~ 85%" ;方舟子、方玄昌持续揭发肖氏手术是骗局;而肖传国雇凶谋害二位方先生案发后,卫生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 这个技术 ( 指肖传国发明的 " 肖氏术 ") 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对这个技术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 。 财经杂志《肖氏手术未了难题》报道称: " 卫生部发言人表示,肖氏手术不应该上临床 "…… 肖氏术的受害者正对实施手术的医院提起诉讼 …… 因此,倘若你报社下属的《法治周末》刊登任何为肖传国这个前罪犯、中国医疗界最大骗子鼓吹的不实、偏袒报道,则我方将向新闻出版署、中央宣传部等有权机关控告或举报你报社,并深究责任人员的涉嫌受贿、循私报复等责任。 望你报社相关主管履行管理职责、提高法律意识,以尊重法律、实事求是、负责的态度处理本函。 若不明,可与本律师联系。 ( 地址、电话略 ) 此函是提及事件的唯一警告函;若有侵权报道出现,诉讼前不再致函。 特此函告! 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 ( 公章及骑缝章 ) 律师:彭剑 二 ○ 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个人分类: 学术腐败全部榜单|2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用方舟子的抄袭来否定他的批评言论
热度 24 DNAgene 2011-3-31 17:55
在我国学术界,方舟子应该是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最多的人。今天在科学网看到了两个批评方舟子的博客。 本想做个好好先生,但有几句话我憋不住要说。这几句话怕一旦说了,可能成为比方舟子反对者更多的人,方舟子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可能都反感我了。 最近流传着好长的一则新闻(参见今天的有关博客),说的是方舟子自己也不干净,自己也抄袭。说实话,那么长的东西,不是方学家,我没心思从头到尾看完,更没精力判断其真假。 对于学术上追求纯洁无瑕的科学网网友们来说,我们不熟悉方舟子,没精力判断他自己抄袭与否,我们也懒着管他学术品质如何。就算是方舟子抄袭了,不过是中国科学、科普界众多人才中又添加了一个而已。 我们关心的是学术大环境,方舟子揭露的那些学术腐败、抄袭多数成立与否。不能因为方舟子有抄袭嫌疑就否定他对他人抄袭的指控。法律上,还有污点证人呢。 科学界不能成为娱乐界或者政治界,我们不做粉丝,不需要偶像。方舟子不是我们的偶像。我们认识方舟子,是感觉他批评XX功、批评什么堂、批评什么什么是对的。我们没有觉得方舟子是圣人、偶像。只有偶像和圣人才像肥皂泡,刺破一点,就什么都没了。方舟子不一样,否定了他的人品,不能否定他对我们认识XX功、XX堂等的帮助。 当然啦,也许批评方舟子的人就是单纯地批评方舟子的学术道德问题,没有否定方舟子打假的目的。我相信批评方舟子的人,你们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受了XX功和XX堂等的蛊惑、生病不求医,也不希望看到有人拿着别人生产的产品冒充自己的发明、骗取国家的巨额经费。 总结一下:就算方舟子抄袭了,他的功和他的过是两回事。 补充一下:被揭发的人经常质疑揭发者的目的不纯。目的纯不纯和揭发的事实准确与否是两回事。被揭发者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错了,是错了,勇敢地承认,改正。完了之后,再揭发揭发者的问题,也促使对方改正错误。这样,我们的学术界就少了很多口水战,整体学术环境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声明:鉴于很多异常执着的匿名网友拼命证明方舟子也抄袭,并呼吁将其从打假队伍中赶出去。我费尽心思,想出一个惩戒包括方舟子在内的所有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者的办法,相信沿用此办法,我们国家的学术环境很快就干净了。详细内容见本人下一短文《 要求方舟子戴罪立功,多抓几个以便将功补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772do=blogid=428852。
4557 次阅读|109 个评论
移动健康(Mobile Health )国际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1-3-31 09:29
移动健康,即Mobile Health 或mHealth,是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移动健康”的简单理解就是“移动促进健康”,更进一步可以定义为“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改善普通大众的医疗和保健条件,并积极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朝着有益于增强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向发展”。 移动健康服务 http://forum.techweb.com.cn/thread-632922-1-1.html 移动健康守护 http://www.js.xinhuanet.com/misc/2010-12/01/content_21530679.htm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疗健康行业,包括慢病监护、远程诊疗和远程急救等业务在内的医疗健康监测应用,已呈现出越来越广泛和紧迫的需求。 http://www.who.int/goe/mobile_health/en/index.html Mobile Health (mHealth) Mobile Health (mHealth) is an area of electronic health (eHealth) and it is the provision of health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via mobile technologies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Mobile Health Focus Areas Emerging trends of interest within mHealth include the use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 (road traffic accidents,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etc.)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Malaria, HIV/AIDS, TB, chronic diseases- esp. diabetes) Human resources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mobile telemedicine diagnostic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clinicians at point-of-care.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and clinical care. Health extension services, health promotion, and community mobilization. Health service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Health-related m-learn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health care workers. 国际研究文献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4liedo520s9vI10I1xI0 研究主题领域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15,847 ‍ Telemedicine 9,546 ‍ Patients 6,519 ‍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4,029 ‍ Technology 3,531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3,354 ‍ Hospitalization 3,231 ‍ Hospitals 3,204 ‍ Remote Consultation 3,203 ‍ Adult 3,183 ‍ Middle Aged 2,752 ‍ United States 2,748 ‍ Mobile Health Units 2,675 ‍ Aged 2,647 ‍ Referral and Consultation 2,500 ‍ Equipment and Supplies 2,210 ‍ Health Care 2,099 ‍ Communication 2,005 ‍ Diagnosis 1,950 ‍ Data Collection 1,824 1 2 3 ... 735 信息分析报告 Mobile Health.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5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方学术界的理论与意识形态—访华世平教授
freedom110110 2011-3-14 23:06
作者:李彩艳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华世平,美国路易威尔大学Calvin and Helen Lang亚洲研究杰出讲席教授、终身教授,亚洲研究部主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东南地区分会副主席。他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战略中心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特邀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出版社《亚洲与21世纪》系列丛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名著:政治学系列》主编。他曾任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理事会主席(2006—2009)、全美中国政治学会会长(2004—2006)、中国中央电视台“时事评论员”(201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在北大”项目访问学者 (2010)及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亚洲政策研究员” (2004—2005)。华世平教授已出版8部英文学术著作,其中包括《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同日本、俄国改革思想比较 (1898—1997)》(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9部英文著作《中国的法律思想与文化》将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华世平教授是当代著名学者,在西方政治学、中国政治、中美关系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此外,他还长期担任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全美中国政治学会等重要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对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近日,记者就西方学术界的理论与意识形态、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等话题采访了华世平教授。    1 没有完全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很多学者主张做学问要价值中立,似乎学术一沾上意识形态的边,便减弱了其科学性。而您在多次演讲中都讲到,任何理论都有意识形态内涵,能否详细解释一下您的观点?    华世平: 西方的社会科学家一般都不愿意被人贴上某意识形态的标签,但完全脱离意识形态以及特定政治文化环境很难。从严格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特有的文化背景来看这个世界的,学者也不例外。一个社会的科学领域和规范受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比如说,“理性选择理论”是在西方政治学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短期利益决定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移民早期到美国既是为了宗教自由,也是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因而,以“人人为自己”为特征的自由主义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国社会对“理性选择理论”比较容易接受。但这一理论到日本就不一定有很大市场。日本好多企业实行终身制,日本人的行为不由短期利益决定,更多是由文化传统和长期利益决定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在美国政治学界影响也很大的“系统论”,系统论以科学的姿态出现,使用输入、输出、反馈这些中性名词试图超越意识形态,但其反威权主义的内涵是很明显的。系统论认为合理的政治系统应该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既然这样,当然就不需要一个凌驾于这个系统之上的领袖或政党了。   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化对社会科学规范的影响也反映在研究方法上。美国社会科学界研究重程序、不重结果的倾向既是现代世界科学规范的主流,也同美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不谋而合。如政治文化研究领域的民意调查显示,即使严格地执行了调查的科学程序也不能保证结果完全正确,而需要反复从不同角度调查。一个政治学家不会因为调查结果不准确而受到批评,但如果他没有按程序调查的话,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重程序、不重结果。比如,在小布什同戈尔竞选总统的过程中,最高法院命令佛罗里达州停止重新点票,而这一举措帮了小布什的忙。好多美国选民认为戈尔得到的选票多于小布什,但美国选民以及戈尔本人接受了选举结果。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程序,即最高法院有没有权力命令佛罗里达州停止重新点票。结论是“有”。既然“有”,那么最高法院行使职权就是无可非议的。他们关心的不是结果,即比较小布什和戈尔谁是美国更好的领导者。美国的司法系统也有类似情况。比如20世纪90年代一个轰动美国的大案,黑人橄榄球名星辛普森被指控杀害白人妻子及其男友。法庭判辛普森无罪,因为检查官无法提出有效证据说服陪审团相信辛普森是凶手。其中一个关键的细节是,律师夏皮诺指出,凶手的血手套太小,辛普森戴不进去。最后案子不了了之。没有多少人关心既然辛普森不是凶手,那么谁是凶手,案子是不是要再查下去的问题。同样道理,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来没有许诺会使每个人发财,因为市场竞争的结果对每个人来讲不可知,但必须遵守竞赛规则。美国的证监会就是专门监视人们在自由贸易中是否遵守公正竞争规则的。    2 意识形态影响下学科的关注点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不能完全脱离意识形态以及特定政治文化的影响,那请您谈谈西方社会科学学术界各个主要学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华世平: 我曾经当过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理事会的首任主席。这个组织是众多西方中国研究学术组织的“联合国”,现在由7个不同专业的组织组成,如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因而我对不同学科的关系比较敏感。总的来讲,美国学界、特别是社会科学家中“自由派—左派”的影响比“保守派”要大。实际上,美国的文科教育英文就是Liberal Arts,即“自由的艺术”。但具体学科的情况又有不同。根据最近的一个调查,在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中,民主党人相当于共和党人的4倍,在政治学家中是5倍,在社会学家中是47倍。经济学家注重经济效益,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效果不太重视。比如经济学家对于自由市场对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往往关注不够,认为那是社会学家的事情。另外,经济学家对于人类一些属于终极关怀的问题也不太关心,认为那是哲学家的事情。因而,经济学家对美国的经济制度认同度较高。   社会学家正相反。他们关注的不是经济的增长,而是社会制度对不同阶级、群体所造成的影响。因而,他们往往对自由市场持批评态度,所以社会学家比经济学家的“左倾”倾向更明显,因为妇女、儿童、老人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受害者。而哲学家关心的大都是一些超越当今社会的,有关人类、宇宙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因而,大多数哲学家对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会完全认同。   当然,学科同意识形态的联系也不是完全绝对的。经济学也可以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比如推崇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 就以哲学家自诩。    3 西方学术界的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 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是西方学术界的两大重要思潮,请您谈谈各自的主张、影响,以及产生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原因。    华世平: 美国人对科学的崇拜既是现代世界潮流的一部分,也同美国移民国家的历史有关,因为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各自的文化、历史都不同,无法用某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来整合国民的政治理念,只好用看来中性的“科学”这样的理念。两个多世纪前美国建国初期,作为立国的基本纲领,美国的国父们宣称,国家制度同科学有关。这恐怕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他们把这叫做“新政治学”。国父们认为,同以前和现在的所有政治制度不同,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美国的政治结构如果用图像的形式画下来的话, 显得非常对称,反映了国父们理性的思维方式,他们受牛顿力学的影响很大。   英国的情况与美国很不一样。英国的政治结构中,不理性的因素很多。比如女皇有权否定民主选举产生的首相候选人。也就是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文化传统来维持的,人民给予女皇这种权利,同时又相信她不会使用这一权利。   对于美国国父们来讲,这种政治上的科学不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以及人们主观意识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正确的理解基础上的,人性的基本特征是贪婪。人们对权力、财富、声望和女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同时,在这一贪婪的追求过程中,人们会互相残杀,并且会经常犯一些错误。通过科学的方法,而不是良好的愿望才能把事情办好。政治虽然无法改变人的本性,但可以把人的罪恶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人类社会得以维持下去。在这一基础上,国父们考虑到首先应该限制领导人的权力,于是就有了三权分立制度。不单单是领导,人民也有贪婪的本性,于是选举人团制度相应被建立起来。选举人团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防止那些“不称职”的人民直接参政,如没有财产的、没有文化的人。美国的政治制度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选举人团的作用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的选举制度后来废除了对财产、文化的要求,使普通人能够参政,但美国的立国基础没有太大变化。美国现代政治家亨利·基辛格关于政治本质的言论同美国国父们的立国哲学没有太大区别。   美国的这种对科学的崇拜自然会渗透到科学领域。同20世纪末科学哲学界一些人认为“当今世界谁也不知科学为何物”的观点不同,美国社会科学界“科学万能论”仍然有市场。前面讲过的在政治学界有很大影响的系统论,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的一些欧洲来的工程师发展起来的。在美国,学者申请研究经费不用科学的方法很难拿到资助。在美国的大多数学校,社会科学的学生必须修方法论,主要是数量分析。我本人就教了7年“政治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个教授对我说,他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可以解释任何问题。   关于自由主义,前面我谈到,美国学界在方法论方面以及美国社会结构有重程序、不重结果的特征。这一特征是当代世界科学研究规范的主流,也同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不谋而合,不受个别人操纵的选民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自由选择是美国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价值基础。同样,不受个别人操纵的法庭、学者在操作上坚持的客观性是美国司法系统、科学系统的价值基础。    4“中国问题专家学中国,是因为他们爱中国;俄国问题专家学俄国,是因为他们恨俄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 西方媒体的报道和学者的言论是普通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请介绍一下西方媒体和学者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华世平: 我20世纪80年代末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中国问题专家学中国,是因为他们爱中国;俄国问题专家学俄国,是因为他们恨俄国。” 原因是西方学者学中国的起因好多是被中国5000年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如费正清等人都是这样。费正清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毛泽东时代就是中国的贵宾。美国俄国学专家的情况正好相反。美国的好多俄国问题专家都来自东欧,在第二次大战中,俄国从东欧国家夺取了很多土地,他们是带着对俄国的怨恨研究俄国的。   我1988年出国,当时正值“文化大讨论”,许多中国青年学生对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持批评意见。我是到美国以后才第一次意识到,中国经济在1949—1978年这个阶段总的来讲建设得不错。我记得当时一个美国教授持有这样的观点,我还同他争论了起来。他的解释是:1949—1980年,中国年平均增长率为4%—6%,这个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看是比较快的。但他又补充说,中国的经济好,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勤奋。   西方媒体与学界情况很不一样。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媒体需要“耸人听闻”,即所谓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才可以吸引读者和观众,这一特质必然会反映到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上。但是,“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说法不全面。因为,美国的媒体对本国领导人同样会“妖魔化”,比如,当年对克林顿总统风流韵事的报道在我看来也是很过分的。再者,西方媒体对中国也有客观的报道。比如前一段时间,《时代》周刊就以很大的篇幅论述美国应该从五个方面学习中国。总的来说,美国学界对中国的评判比媒体温和一些。    5 美国学者没有参政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现在国内要求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您认为高校去行政化是否有助于高校更加健康地发展?西方高校的管理体制对中国是否有借鉴意义?    华世平: 美国大学的基层领导是系主任,相当于中国一些大学的“院长”,因为有财权和人事权,这一职务都是轮流担当的,少的两年,多的5年,也有连任的。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这个系里最有势力的不是系主任,而是系里的大秘书。系主任任期只有两年,有的情况还没弄清楚就该卸任了。而大秘书了解系里的所有秘密。但大秘书没有管人的职权,因而,系里谁的权力也不是绝对的。系的运转主要靠制度,而不是靠某人的领导才干。一是因为任期短,来不及施展才干;二是因为大部分学界的基层领导也不是管人的材料,原因是他如果有管人的欲望和才干也不会来当教授。   美国学者中当领导的一般都是学问做得好、人缘好,不得不去当领导。美国的绝大部分学者一辈子除了教书、做学问,不关心其他事情。主观上想当领导的往往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一所学校的某个系因为没有学生被撤销了,学校把这个系没有终身教职的教授都解雇了,仅有的两个终身教授同时被提升为“副院长”,管学校的杂事。可以想象,这种“副院长”既不会有名,也不会有利,更不会有权。   这一点同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进入社会科学界的好多学者当时都是抱着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想要将来“治国”的。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才干。我所认识的一些中国学界领导人,往往有着传奇的经历。中国学界政治人才多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也部分地造成中国的学界不好管理这一结果。另外,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也很难靠制度使一个教育机构运转良好。因而,行政管大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大学行政化这一现象会逐渐减弱。    《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前各国频频爆出学术不端的新闻,我国的学术不端行为也受到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西方(或者美国)学界是如何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华世平: 美国学界的功利主义倾向不强,这点同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有很大区别。美国学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并不多见。美国继承了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美国社会比较多元化,在美国,爱出名的会去当演员,爱钱的会去做商人,爱权力的会去当政治家。进入学术界的美国人绝大多数都是不爱名、不爱财、不爱权力的人。美国没有几个人知道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谁,那几个得到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只有在中国才能受到明星一样的待遇。美国学者经营商业的很少,美国的学者也没有参政的传统。偶尔有中国问题专家到美国政府服务,都是借调几年然后还回大学教书。   美国的大部分学者到大学教书是出于爱好,因为写书、讲课对他们来讲是一种享受和宣泄,没有必要去剽窃。美国学生的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也有抓考试作弊的软件,但总体来说作弊现象并不严重。这一情况同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关。美国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基本上是稳定发展,有比较稳定的社会规范。在美国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几乎就是“老实”。至于防止学生剽窃的方法,据我所知,中国高校的方法要比美国完整。在这方面,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李彩艳)
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画画的人是什么人?在开一个无聊会议的思想天马行空......
热度 3 paintinghrh 2011-3-11 15:46
画画的人很容易被不画画的人称呼为“画家”,于是画画的人很容易在一些公共的场合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于是画画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艺术学院招生,排队报名的人排成长蛇阵,密密麻麻,数不清的脑壳似乎都装满了艺术细胞而抱怨艺术学院为什么不把艺术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盖上教室。 最近为一个研究生班上课,才知道美好愿望和事实之间其实很远很远,一个班有7个研究生,看他们的写生作业,突然发现他们的身份和作业质量竟然错位,不知道是他们的文凭太高了还是他们的作业质量太低了。他们努力地为自己辩护,理由让我无话可说,总之,如果他们今后也成了真正的画家,成了真正的老师,我担心中国艺术的未来,有时候有想不会吧,是我杞人忧天。 画画的人,有一个大学教授说,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最后能真正成为“画家”的寥寥无几,多数人分流搞装修、做广告、做设计、做其它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事情去了,大学的艺术学习课程,成了他们一生中的艺术修养享受不尽。 其实真正在名片上印刷了画家字样的人也不一定是画家,画家是用作品说话,你的作品大家喜欢,社会承认,学术界认可,你才可以名正言顺。 画家一般的标准是全国美协会员,省市美协会员,当然,也有部分艺术家不求功名,什么协会都没有兴趣,如果他或她真正能画好,也不在乎是不是什么会员了。 画画的人,修养在心中,技法在手上,只要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话,搞绘画这一行就不能吹牛,不然就会难堪。 最后要说的是,画家是一根火柴,首先照亮自己,然后照亮别人,用艺术作品去感染人,熏陶人,养人之眼,美人之心,如此,才能说自己是画画的人。
个人分类: 瑞华评论|456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两会代表且慢评论: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第一”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9 15:33
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第一” http://tech.sina.com.cn/d/2011-03-07/17205256035.shtml   “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段极富刺激性的文字,让代表委员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快,大量科研资金的扶持促进了科技论文的“井喷”;而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国内浮躁之风日盛,其表现之一就是对论文数量的盲目追逐,不但产生大量“垃圾论文”,也将学术界引向歧途。    3月4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近10位代表委员,在这些来自医疗、教育、科技等行业学者的叙述中,一个似乎被误读的“世界第一”展现出它的“真实一面”。 不同的看法: 专访贺德方研究员:正确解读科技论文统计数据至关重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25.shtm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20435 清华北大跻身英国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排行榜前50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评定指标多达13个,除教学和科研之外, 还包括论文引用情况、 科研成果转化收入以及国际化程度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44.shtm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参考消息报导 治学术界造假“癌瘤”要动真格
cyj 2011-3-2 17:29
治学术界造假 “ 癌瘤 ” 要动真格 2011-2-12 18:47:41 来源 : 《参考消息》 阅读 : 635 【 大 中 小 】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香港经济日报》 2 月 11 日报道】题 : 国家治学术界癌瘤撤销造假教授奖项 内地学术造假严重 , 有学者形容腐败行为已演变成癌症 , 官方也开始动真格。科技部以涉嫌抄袭为由 , 宣布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宗因学术造假而撤销的项目。 49 岁的李连生原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2005 年凭 “ 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 ” , 获得当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曾封 “ 长江学者 ” 称号。 科技部发出的通告称 , 李连生的获奖项目 , 存在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 , 决定撤销有关奖项 , 收回奖励证书和奖金。新华社形容 , 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 其实 , 目前内地学术界不止是科研项目造假 , 论文造假也比比皆是 , 江西井冈山大学两名讲师两年内 , 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学报》上发表了至少 70 篇论文 , 全部存在造假行为 , 最终刊物宣布撤销他们的论文 , 并继续进行调查。事件影响恶劣 , 引发国际学术界的质疑。 最新的数据显示 , 内地科技人员在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 , 已经超过 美国 , 位居世界第一 , 但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 100 名开外 , 凸显论文质素欠佳。海归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 , 直言不讳地批评内地学术界过于急功近利。 他表示 , 论文不光要看数量 , 更要看质量 , “ 中国现在主要看发表在什么杂志 , 而很少人能判断论文重要性如何 ” 。 中国 科学界普遍求快 , 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若做得慢 , 压力会相当大 , 希望当局能选拔和支持一些 “ 慢 ” 的人 , 特别是年轻人 , 坚持科研的质量 , 回归科学本质。 【香港《太阳报》 2 月 11 日文章】题 : 学术造假成风教育兴国变梦 科技部宣布撤销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认为当初的获奖材料存在严重抄袭和造假。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世界 , 这宗学术腐败案件折射出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 以及打假是何等艰难。 李连生早在三年前便被同校教授实名举报 , 但花了三年时间才真正核实 , 为何拖延那么长时间 , 难道核实真的有这么难吗 ? 国家大奖就这样轻易授予一个学术骗子 , 还有没有一丝权威性 ? 据内地媒体报道 , 李连生被学校六名老教授联名举报后 , 西安交大校方却百般维护造假者 , 并劝诫六位老教授 “ 你们这个举报 , 弄得校领导 50 天来日夜不得安宁 ” ; “ 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 , 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 ;还说这事涉及的 “ 不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脸面 , 也涉及国家的脸面 ” 。更荒唐的是 , 校方居然还承诺 , 可以要求造假者将科技奖的经费分给这些参与举报的教授。造假者的行为令人不齿 , 而校方对举报者的劝阻更让人寒心、恶心。 对造假者不要 “ 大惊小怪 ” , 说是为了学校的 “ 脸面 ” , 可是他们难道不知道 , 丑闻遮得了一时 , 却遮不了一世。 事实上 , 学者急功近利、学术造假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管理者不敢正视问题 , 讳疾忌医 , 刻意护短 , 使正义难以弘扬 , 邪恶更加嚣张。 学术腐败之所以愈演愈烈 , 主要是学术界的官本位化和功利化 , 使得学术往往成为进身官场之阶 , 或是进行利益交换、套取国家资金的工具。政府向大学投入了巨额资金 , 没有换来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 , 而是制造出一堆又一堆的文字垃圾 , 养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校贪官。 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 , 学术腐败对社会有深远的消极影响。大学本是社会的良心 , 承载着民族的未来 , 学术腐败最大的危害 , 就是毒害一代青年学人的良知 , 摧毁社会的价值观 , 动摇国家的根本。
2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 .05 期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2-21 15:06
要论文水平还是科研水平? 科研评价,是每个国家都要做的事。在中国,不少大学或科研单位常常简单地将论文水平作为评价科研人员工作的主要标准,20世纪90年代有高校就规定每发表1篇SCI论文奖励1万元,近年来又加上了影响因子。职称或博导、硕导资格的评定也离不开论文。这种唯论文为上的科研工作评价方法,其直接的结果为:导致国内论文成灾,还有不少造假论文,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学术环境;导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论文大国,却不是科研强国的尴尬局面;不少科研人员发了不少论文,甚至也有不少高水平论文,但在国际学术界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或学术地位。究其根源,就是国内科研评价体系过度重视论文而忽视科研水平的评价,或者把科研水平和论文水平混为一谈。 科研水平如何界定呢?科研水平由高到低分为:1)开创性研究:这类研究通常没人做过,其成果可开创一个对人类影响重大的领域。2)发展性研究: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刚起步,而且许多方面未弄清楚。3)跟踪性研究:在已有的发展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细化。4)验证或重复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多在他人的基础上重复或验证他人结果的正确性。 再来看看如何界定论文水平。以影响因子来判断论文水平,在同一专业还可以比较,在不同专业就没有可比性了。热门专业的杂志IF比较高,冷门专业IF则较低。因此,以杂志的级别来衡量论文的 质量比较合理些。依此论文水平可分为: 1)顶级杂志论文:如Cell、Nature、Science 系列杂志;2) 一流杂志论文:如PNAS、Genes Development、JCI等;3) 本专业一流杂志论文,如肿瘤专业的Cancer Research、生化专业的JBC、MCB等; 4) 本专业较好杂志论文;5) 低水平杂志论文。 论文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关系如何呢?我认为首先论文水平与科研水平有很大关联。高水平的论文更强调论证严谨和论据的充分、结论的可靠性,以及良好的论文写作技巧。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是很困难的。其次,论文水平不完全等同科研水平:论文水平更取决于论据的充分程度,而科研的水平强调创新的程度。因此论文的水平不能等同于科研水平。我们可以到顶级杂志上查一下所发表的论文,多数属于发展性和/或跟踪性的研究,真正的开创性研究极少。创新性很强的研究即高水平的科研未必能发表高水平论文,最典型的例子是1993年获诺贝尔的成果——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原始论文,最初被顶级杂志拒稿,最后发表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杂志Methods Enzymol(IF=1.904)。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开创性研究太新而不易被编辑和审稿人接受或是由于可参考的资料太少,无法把实验结果做得足够完美。 科研的最高境界是既能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又能做出高水平的开创性科研。不过,这只有极少数天才科学家才能做到。比如,2009年因端粒酶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Carol W. Greider,她的论文多在CNS或PNAS杂志上发表。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也许他们发表的论文档次一般,但如果他们数年如一日在某个方向持之以恒,就可能在国际上成为该领域权威。在当今中国浮躁的科研环境下,非常需要一大批这样的科学家。 总之,我认为对于刚入门的科研人员如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评定主要依据论文水平来确定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期的科研人员尚需要导师指导,无法开辟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的质量能反映其科研的能力和潜力,而数量则代表其工作量或工作努力程度。不过论文发表的水平应受到PI的把关。 对有自己实验室的PI来说,科研水平应该是他们的主要评价标准。通过高质量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根据一系列论文来评定其科研创新性的层次、成果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以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或学术地位等,以此来鼓励科学家静下心来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员 王孝养 “尺度”一词用法是否不妥 目前,在国内某些科研领域,有一些学者,把大气团运动的距离、范围,说成是大气运动的“尺度”。例如:“按大气运动系统的水平范围L,可分为大、中、小、微四类尺度。大尺度系统L为几千公里;中尺度系统L为几百公里,小尺度系统L为几十公里。”(盛裴轩, 李建国, 潘乃先, 等. 大气物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74) 在上述引用的段落中,所说的“尺度”,实际上是指“距离”、“长度”、“范围”等意思。而在汉语辞书中,“尺度”一词的基本释义是:(一)计量长度的定制。(二)标准,并没有“距离”、“范围”、“长度”等意思。把“距离”、“范围”,说成是“尺度”,在汉语语词用法上没有任何依据,这种用法是否是对“尺度”一词错解、误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新兴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心插柳柳成荫
kejidaobao 2011-2-21 15:05
——《艺术中的科学密码》评介 文/金 涛 通常的科普著作,往往是将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通俗化。与一般科普著作不同,中国台湾科普作家、科学史家张之杰的《艺术中的科学密码》的内容主要来自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采用了大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作品的原创性是显而易见的,可说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科普图书,或说是一本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而且,这本书似乎是大陆笫一次出版台湾科普作家的著作(以前出版的多限于科幻小说或面向少儿的读物)。此书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学界治学理念的开放。作者探索科技史的切入点和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这对大陆学术界有重要启示。 《艺术中的科学密码》最初在台湾出版时名为《画说科学》,副标题是“科学与美术的邂逅”,非常清晰地点明作者是从一个前人很少涉及的独特视角,由中国传统画作等艺术领域入手,考察或澄清中国科学史上一些疑难问题。正如台湾学者洪万生教授在序言中指出:“他从传统画作、科技古籍插图、考古工艺成品以及古代建筑素描入手,而掌握了‘美术史与科学史的交集’之意义。”因而“得以看到一般史家(包括科学史家)所不及的面向,从而开拓出一个结合科学史与艺术史的跨领域的学问。”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从绘画、雕塑、岩画、建筑以至工艺品的图案、瓷器的彩绘、陵墓的壁画等历代艺术品保存的蛛丝马迹的信息,进而揭示科学技术的秘密,这本身就存在很大难度。例如,由中国传统画作入手去探索古代科技史,必须有一个前提,即画家应注重写实,才有可能像录像机一样无意中存留古代的若干信息。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宋、元之际画风改变,从元朝起,文人画注重内心世界感受而忽略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因此从古代绘画去印证历史,也要考虑绘画创作的年代和画家的风格。有了这一重要前提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专门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以超越历史的火眼金晴,去辩识其中的奥妙。 该书内容广泛,涉及古代绘画中的鸟类、羚羊、狮子、猎豹、长颈鹿、猞猁、细犬等外来动物的考订,也有关于画中置于山涧溪流中的机械装置——水磨的辩识,对于中西科技插图的比较研究和文艺复兴艺术家对科技的贡献,古代建筑的屋顶随时代而变化的探索,从历代仕女图中单眼皮与双眼皮的演变所透露的人种交流信息,明代大画家徐文长的绘画成就与精神疾病,以及含羞草一名的起源和台湾原住民种植芋头的历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掘与发现。 该书中的“为李约瑟补充一点点”,对科学史家李约瑟的煌煌大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之“机械工程学”卷所收的一幅元代佚名水磨图提出质疑,恰是从传统画为切入点,探索古代科技史的一个典型例子。 李约瑟以一幅元代佚名画家的《山溪水磨图》,作为“汉代及以后的水磨”一节的附图,并写下将近300字的图说,指出画中机械结构含混不清,是因为中国画不重写实。而且李约瑟指出,王祯《农书》(1313年出版)中的一幅版画插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水磨图绘。 作者查阅了中国大量古代绘画,发现这个“首次”要往上推移,比元代早得多。最有名的是五代(907-960)传世名作《闸口盘车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比王祯《农书》早三四百年,图中表现的是卧式水轮驱动的水磨。难能可贵的是,这幅画不但详尽表现了水磨的机械装置,还展现了整座官营磨坊的各种工序和劳作的民工,以及官员、仆役等众生相,是一幅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风俗画。 作者又陆续“发现”若干幅画有水磨的古代绘画作品,如五台山岩山寺东壁水磨图壁画,作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年代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北宋大画家郭熙的《关山春雪图》,作于1072年……无不早于王祯的《农书》,由此对李约瑟的结论进行了纠正:“他为一幅不适合作为附图的绘画,写下不切合中国美术史发展实情的图说。” 《艺术中的科学密码》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告诉读者研究的最终结论,而且用比较多的笔墨介绍发现某一课题的背景,写质疑也写思考,写困惑也写探索经过,毫不讳言其中的挫折,以及最终柳暗花明的喜悦。他写的科学史,如同一篇篇生动的散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同于学院派的繁琐考证,这是一个很大的特色。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悟,不仅显示了作者治学的严谨、为人的坦诚,也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 张之杰在许多专业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而科学史研究不过是其兴之所至的业余爱好。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位自谦“业余科学史研究者”的科普作家,十余年孜孜不倦,忘情于艺术史与科技史的交叉学科的探究,取得了嘱目的成就。这本《艺术中的科学密码》即是明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资深出版人,经他之手出版的书籍不知多少。但他在“‘登陆’的喜悦”为题的序言中坦言,得知《艺术中的科学密码》在大陆出版,“不禁喜出望外”。笔者更希望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征兆,像报春花一样,预示着海峡两岸的科普界从此开始频繁交流,更多的台湾优秀的科普著作“登陆”,大陆优秀的科普著作纷纷“上岛”,共同营造中华大地万紫千红的科学之春。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垃圾论文”的往往是功利主义者
热度 7 DNAgene 2011-2-20 11:31
这个论坛里又有几位名人在争论该不该发表垃圾论文。 我们首先想想,什么是学术论文,为什么要发表学术论文。Science主编的看法是,“The ultimate goal of scholarly scientific publishing (i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Alberts B et al. Reviewing peer review. Science 321: 15, 2008)”。做了研究,结果好得很,突破性进展,发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这毫无争议,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梦想。 但基础研究可预见性并不强。怀着美好的梦想,花了几个月或者几年,开展了一个研究,但没取得好结果。要不要发表,发表了,就是众人说的“垃圾论文”一篇。如果你不发表,今后可能还会有一个倒霉蛋出于同样的想法,按照同样的思路,也花几个月甚至几年也做出一个垃圾结果。他也不发表,学术界就可能还会有下一个倒霉蛋。。。。。。。。直到科学的可预见性变得很高很高了。 我个人的主张,认认真真做了研究,没有造假,没有编造数据,不管结果好坏,都应该发表。好的发表了是经验,差的结果发表了是教训。都可以“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也就是基于与我类似的主张(可能还有盈利的目的),PLoS创办了 PLoS ONE ,Biomed Central创办了 BMC Research Notes ,最近Nature Publishing Group也开始办了类似刊物(但Nature的态度不够明确)。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低质量论文,而是学术评价过程中“以次充好”现象太普遍。明明没什么学术贡献,由于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或者更高的什么著名期刊上,就可以申报什么什么奖励,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只发表重要结果,不发表差结果,才是功利主义的表现。发表很差的研究结果只能提醒别人少走弯路,对自己的学术地位提高贡献不大,所以花时间整理“垃圾论文”、耗费精力去投稿,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纯学术人。 中国的功利主义者,是不求上进,满足于低水平结果、大量低档论文,骗取功名利禄(新语丝上点名的浙江宁波某高校某名人为此类代表)。 美国和国际上的功利主义者,就是只发表对自己有用的论文(这些论文确实有贡献,期刊级别高),评Tenure、上院士(美国的、英国的等)、拿炸药奖,不管后面的倒霉蛋。别人倒霉重复我的失败结果,我内心窃笑。这一类人往往科研水平确实高、贡献大,感觉自己是科学界的掌舵人。 没有“垃圾论文”往往是功利主义者。但也不排除绝顶高手,预见能力极强,每一个研究都是好结果。各位高手,请往这边对号入座,不要往功利主义那边靠。恭维大家一下,我们这个论坛的高手、点击本贴的网友都是预见性极强的那种学者。别来拍砖,我说的功利主义这不是您。 此处引用本人过去的一个小帖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772do=blogid=402278 请慎用垃圾论文一词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70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希望把个人最好的工作在国内做出来”
metanb 2011-2-20 11:04
刚才看到钱永军博主的博文《 应容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的研究 》,其中提到饶毅博主的话“希望把个人最好的工作在国内做出来”。我想,这句话道出了很多有志之士的心声。我想,这也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又那么难,给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策略,不仅仅是应容得的问题,更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事情。“少生优生”,不仅仅应当作为国家在人口方面的国策,更应该作为国家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国策。 一篇好的文章,不算前期的积累,做出来少说也得一年,等到发表出来又是一年,等到在同行们中间广为传播、产生后续工作,则需要更多时间。一篇好的文章发表出来以后,并不见得立刻就能吸引其他同行跟进,因为每个同行都在忙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所以某个工作在学术界获得实质性的认可,往往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其实,能不能很快地获得同行的认可也不要紧,关键是能够痛痛快快地、不间断地沿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发展,把自己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高效地实施出来。毕竟,搞研究的人更看重的是科研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国家科技工作者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弱,这是不争的实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应当采取好的策略,不按常理出牌。田忌赛马就是弱势的一方不按常理出牌而取胜的典型例子。古人尚且如此,今天为何就做不到呢?其实欧美很多研究机构也是写计划、数文章(这点从国外招聘博士后的广告上就能看出一、二),因为这些机构必须通过文章来向资助机构作交待。这恰恰给我们不按常理出牌的机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重要的问题上,而不是被别人的节奏带着走。 “希望把个人最好的工作在国内做出来”,不要逼着人家把“金蛋”下到其它地方才当人家是好汉!再不采取好的策略,我等就要变成“笨蛋”了!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没有黑到这个程度
热度 15 lin602 2011-2-17 22:28
有人说:不想女儿被潜规则就别在国内读博(好象说是北大副校长说的)。 我在大学工作了二十九年,我认为:学术界没有这样黑,没有这样恐怖。有的话可能是某人酒后之话,也有的是随口说的,不能作为一个‘真理’而信之。 高校中教授、硕导、博导中有‘潜规则’实施者,但不会占多大比例。 教授是没有权阶层,博士没有值得‘被潜规则’的利益,学术界与学人没有这样没有道德。 农村中也有极少数被村干部‘潜规则’的,但也是非常非常少。学术界也是如此。所有有人的地方,总是有一个分布曲线,高校教授中的分布曲线没有这样恐怖。 即使教授们有这个‘心’,大部分也没有这个‘胆’,同时也没有这个‘力’。我更相信女博士生们没有这样‘贱’。 ‘力’是‘权’与‘利’给的,读博士的运行中有这样的‘权’与‘利’吗。 如果真是‘不想女儿被潜规则就别在国内读博’现象普遍,那中国的教授肯定被归类为‘禽兽’类别(不排除好人),博士群体也都是社会的‘垃圾’(为博士学位而丢失人的尊严)。那中国的高校应该被‘革命’,教授们也都应该被‘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要知道少数现象动摇不了这个体系,普遍现象是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就是‘普遍现象’的结果。 我相信: 女博士、女研究生甚至女大学生在大学中有这种被‘潜规则’的‘恶心现象’,但比例是很小的(不是完全没有)。极少数女大学生与研究生是被某些老师们的圈套哄骗上当的,发现时已经晚了。 会有人的看法与我不相同,但这是我的信念。
4698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libseeker 2011-2-16 19:52
图谋按 :友人推荐阅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博士《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受益匪浅,特此做点摘录并分享。 摘自:施爱东. 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25 原文摘要: 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质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质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部分言论摘录 : 能引得一群鸭子跑过来跑过去的,永远不是那个头脑最清楚地鸭子,而是手里拎着一桶鸭食的心怀叵测的饲养员。 所谓学术创新,也即“发现了新问题,挖掘了新材料,采集了新数据,提出了新观点,采用了新方法,构建了新理论”。 当今学术体制下,有两座看得见的大山沉重地压在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头上。一座即所谓的“量化管理机制”,这套规则强迫学术工作者必须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另一座即所谓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这套规则强迫学术工作者非得把论文发表于所谓的一二类核心期刊。这两座大山已经把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压得喘不过起来,可是,还有隐性的第三座大山,也即所谓的“学术创新机制”。这些大跃进式的学术管理如同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头上。如果说前两座大山损害的只是学者的个人健康和幸福生活,那么,第三座大山已经严重损害了学术发展的自然进程。p16 学术批评往往把锋利的矛头指向我们这些已被三座大山压得颤颤巍巍的普通学术工作者,把种种学术弊端归结为研究者疏于积累、急功近利、不甘寂寞、妄发虚言的结果。可是,学者也是凡夫俗子,也食人间烟火,也要养家糊口,他也不得不来点学术创新,“以新奇求发表”。普通学者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p16 目前的学术体制,是以要求天才学者的学术标准要求我们这些普通学术工作者。事实上,在学术创新的问题上,那些真正杰出的科学工作者根本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当他发现新问题萌生新思想的时候,创新的冲动犹如箭在弦上,不发不快,那时,别人就是想压恐怕还压他不住。p16 全文见: http://wenku.baidu.com/view/9eac348102d276a200292e9a.html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2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鸿飞
热度 1 metanb 2011-2-14 04:24
中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那些相对有成就的和有名望的人得不到较为稳定支持和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支持。-- 王鸿飞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3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中国学术界再飞一会儿
热度 37 hongfei 2011-2-14 01:40
让中国学术界再飞一会儿 2011.02.14 几年前我作为评审组成员集中参加项目评审。评审期间有位院士给我住的旅馆房间打电话,希望我在评审的时候关照一下他的项目。因为我想早点交差,此时我事实上已经提前将自己的书面评分和意见交给了评审组,根据申请材料对该项目表示了支持。虽然当时我对这个电话感到诧异,但还是很客气地对这位先生表示会尽力,而事实上已经无能为力。我后来的印象是那个项目根据所有评委交上去的评分和意见,确实获得了支持。 这位先生直接打电话到评审组来,显然是违规的行为。虽然人们说这种事情在国内很普遍,但是实话说我只碰到过这一次。正义感强的人也许会认为我应该向评审组或者有关部门举报。不过,这个电话并没有影响我的意见,我也不能假设其他的评委接到了电话,或者电话对他们的评审意见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所以我只是把此事当成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插曲。 人们常常说中国的院士经费很多,待遇很高,很学霸。这显然不全是事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位院士为什么为了几年两百万人民币经费违规,低三下四地给我这个没有一官半职的nobody打电话要求关照呢?从这个角度,我倒反而同情起中国的院士们了。 我常常想起这件事,是因为我感觉到中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那些相对有成就的和有名望的人得不到较为稳定支持和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支持。 在这样令人人自危的学术环境下,人们自然普遍缺乏自信,各种违规和走捷径的事情也会层出不穷,还会有几个人会真正地去支持优秀的年轻人,去关心学术界的未来呢? 人们常常会不负责任地讲要大力支持年轻人,好像年轻人真的就是中国学术界的未来似的。其实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年轻人不是,也不会成为中国学术的未来。 一个良好的学术体制,应该能够支持优秀的曾经年轻的人,然后才能支持优秀的年轻人。 人们常常抱怨学术界充斥着很多无能的教授和研究员,但是想当初他们哪一个不是作为年轻人被关怀和支持成长起来的?现在中国学术界问题多多,我个人觉得跟过去没有目标地支持了很多不应该支持的年轻人很有关系。随着这些人年龄的增长,当年支持他们的机制,也逐渐成为令他们失去安全感的敌人。那种曾经动不动就向年轻人倾斜的政策,事实上正是造成今天学术界混乱的罪魁祸首。 2000年前后,正好是中国学术界大换血和扩张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学术界拔苗助长了一大批不够优秀和难以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年轻研究人员。这些人,目前绝大多数四十多随到五十多岁不等,正充斥着中国学术界的各个层面,代表着中国学术界的未来20至30年的主流走向。新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那些长期滞留海外期望未来回国大展宏图的人,在未来的20和30年里面将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股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学术界未来二、三十年的趋势很不乐观。 学术界的事儿,得顺其自然,最忌猛药。既然很难改变这样的状况,唯一比较现实的办法大概是让中国的学术界再飞一会儿,耐心等待二三十年后下一次学术界大换血的机会。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5230 次阅读|50 个评论
[转载]“国学”能否成为一级学科
freedom110110 2011-2-13 21:19
姜义华教授的《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一文在《文汇报》发出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汤一介先生认为该文对进一步弄清“国学”概念的涵义,以及“国学”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等都会有帮助。特别是,在学术界提倡从学术的角度讨论学术问题,对纠正中国当前学风不正会有很大帮助。汤先生对姜义华教授的文章提出几点看法,本报特予编发,以供学术界同仁深入讨论。 “国学”是否从日本进口值得认真讨论 “国学”作为一个概念或名词,是否从日本进口的,是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国学”作为一个名词或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早,《周礼·春官·乐师》中有条记载:“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是指国家的一种教育机构,但这个教育机构是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的:它是教国子(应指朝廷贵族子弟)音乐舞蹈的教育机构。《辞海》中说:据《礼记》、《大戴礼记》、《周礼》记述,西周国学盖由前代发展而来,分小学与大学。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或说易、书、诗、礼、乐、春秋合称“六艺”。从先秦诸子的学术看无不与“六艺”有关,甚至可以说是由“六艺”分化出来的。特别是孔子的儒家更是一步步地把“六艺”儒家化。至汉设立太学,而立五经博士(因“乐经”已失传),确立易、书、诗、礼、春秋的官学地位,此一趋势可说历代从未改变过。(《汉书·艺文志》虽分学术科目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等,刘宋曾有“儒、玄、文、史”四科之分,但儒学化的“五经之学”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从未变过。从历史上看,后又有七经、九经以至于十三经,这些都是由儒家把它们经典化的历史演变。)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朝有国子监,其教学与研究内容为儒学与医学。可见,“国学”虽为一教育机构,但是它的教学内容是明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汉朝开始就把“国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定为自“五经”发展起来的“儒学”。近代,西学输入,因而我国学者又提出“国学”,这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它是相对于“西学”而言,但与日本江户时代不同,中国当时是一个受到西方列强(包括日本)侵略的国家,而江户时代中国并未对日本有什么侵略,只是文化输入问题。而在当时中国有识之士讲“国学”者,如章太炎、严复等并无全盘排斥“西学”之意,无非是想为自己的民族复兴找个根据。因此,我认为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某些学者提倡“国学”与江户时代的日本学者排斥仁学和佛教,提倡所谓“国学”的心态相提并论,并不恰当。 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我国又掀起“国学热”。我想这和二战以后国际的形势有关。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原来的殖民地民族和受压迫国家为了建立或复兴自己的国家,有一个迫切的任务,他们必须从各方面自觉地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哲学、语言、价值观,等等)正是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正在复兴的中华民族强调应更多关注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和特有价值,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并用“国学”这个名称统称之,也并不能说不可以,而且这些学者中的许多学者是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发掘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甚至对全人类社会可有之价值,我认为这也是不应厚非的。 因此,我认为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至于“国学”的内涵应如何规定,在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大转变时期出现了对其内涵的种种看法也是自然的。特别是对“国学”这个特定概念的涵义,决不能由什么权威性机构来规定,只能通过讨论逐渐取得一致。我甚至认为也许现在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更为有利中国学术的发展。 “楷定”国学为六艺之学 我对“国学”当然有我的看法,因为我大体上赞成马一浮先生对“国学”的“楷定”。 1938 年,马一浮先生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约,至该校讲“国学”,他说:“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统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这个说法确有其独特见地。盖“六艺之学”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源头,其后之学术文化皆源于此,而代有发挥,并在其间又吸取其他文化以营养之。这里也许可以特别注意的是马一浮先生用“楷定”说“国学名义”,而不用“确定”说“国学名义”,则颇有深义。他说:“学问,天下之公,言确定则似不可移易,不许他人更立异义,近于自专。今言楷定,仁智楷定,则仁智各见,不妨各人自定范围,疑则一任别参,不能强人必信。”盖学术文化最忌“定于一尊”,而以“百家争鸣”为好。马一浮先生之学术成就,正因其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博通中西古今之造诣,而为世所重。 作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源头的“六艺”,其中必有“普世价值”的意义,正如作为西方学术文化之源的希腊文化其中也有“普遍价值”的意义。任何民族的学术文化都是在其特定的历史境界下形成,它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文化,而学术文化的“普世价值”往往是寄寓于其“特殊价值”之中。既然学术文化之“普世价值”往往寄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之中,就此意义说“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马一浮语)盖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人类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共同的,人类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往往也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我中华民族当然应由自身学术文化中寻求有益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普世价值”,别的民族文化亦可从其学术文化中寻求其 “普世价值“。古云:“道并行而不相悖”也。马一浮先生说,弘扬“六艺之学”,“并不是狭义地保存国粹、单独地发挥自己的民族精神,是要使此种文化普遍地及于人类。”当然,我中华民族也必须认真地吸收、融化其他各民族文化中所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 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如果我们把“国学”楷定为“六艺之学”,也许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综合性地全面理解和更深刻的把握。这是因为,“六艺之学”所包涵的内容可以说涉及文、史、哲甚至到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要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及其历代的诠释和发展,必须花功夫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例如五经中的每一经,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学和哲学等,如要了解和领悟其中之总体真意,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不仅中国学问在一定条件下须要作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西方学问也是一样,例如“圣经学”,如果只对它分科进行研究,分成哲学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等方面的研究,或可取得部分成果,却是很难综合性地整体把握《圣经》的真谛。 我认为,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分科进行研究是适应近代工业化要求而有的,并不是自古以来皆如此。我国自古以来并未有绝对化的分科学术研究,其实西方在古希腊时也是如此,例如亚里士多德,他的书那么多,虽然可以从每个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但要全面地了解亚里士多德思想,就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 当前学术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就是跨学科研究,而对自中华文化的源头《五经》到历代对它的诠释和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跨学科研究,因此,我认为对“国学”的研究将会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综合性整体研究,进而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就这一点说,大学分科过细,并不一定是大学必行之路。我认为,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通晓古今中外学术,很可能会在学术上更具有创造性。 对学术问题要慎用“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等言词 “概念”的内涵应该清楚明白和确定,这是一种要求,但并非一定都能统一,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人性”的说法至少有五六种,例“性善”、“性恶”、“善恶混”,等等,现在仍然是讨论的问题。在西方对于“ Being ”也有种种的解释,但他们到现在也未能有一个所有学者都同意的清楚明白和确定的统一认识。今天在我们学术界对“国学”有各种各样的界说,并不奇怪,也无须把各种各样的说法一概都斥之为“非科学”。盖“科学”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但“科学”并非万能,并不是所有学术问题或人们的日常生活问题都可以用“科学”解释,例如感情问题、个人兴趣问题,就是很难用“科学”来说清的。我认为,“科学”是个好东西,但“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并不一定是个绝对的好东西。所以我认为,对学术问题要慎用“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等言词。 对“国学”的概念涵义不要“定于一尊” 如果我们把“国学”楷定为“六艺之学”(包括“五经”或十三经及其历代之诠释与发展),那么会有学者提出“道家”、“中国化的佛教”是不是就会被排斥在国学之外了?我有个想法,是否妥当,请大家讨论。“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构成的。我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三家为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除儒、道、释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学说或学科,如医药、农耕,等等,这样“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区分或许稍微清楚一些。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三家是长期处于互补的形势之中的,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对这个问题,我是赞成马一浮先生的学术态度,我也认为对“国学”的概念涵义用“楷定”来说较好,并不要求“确定”,因为学术问题(包括学科概念的内涵问题)还是“百家争鸣”为好,不要“定于一尊”。 “国学”是否要立为“一级学科”可以讨论 关于“国学”是否要立为“一级学科”,我认为这也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们现在综合性大学的分科是取自西方,特别是美国教学体系。借鉴和利用西方的教育制度是无可疑义的,特别是在本科分科是很必要的。但是,即使在本科也应该提倡可以进行跨学科的选修,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往往是相通的。例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学生,如果没有中国历史的知识、没有一点古文献学的知识,是很难学好中国哲学的,更难对中国哲学有什么创新。 在学科分科问题上,我认为也许在某些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用“国学”的名义招收研究生,特别是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因为,我们国家无论如何要有对“国学”有专门研究的人才,他们应该能担当起对“五经”及其以后的历代诠释和发展进行综合性整体研究的重任。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我们对它有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体和全人类社会建康、合理的发展,作出其他各民族无可代替的贡献。 我总以为,学术问题以平等讨论和建设性的批评为好,这不仅有利于学术的进步、有利于建立学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作者: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 汤一介 作者: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 汤一介 作者 :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汤一介
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腐败再飞一会-王铭铭李连生等学腐逍遥中国
热度 2 冯用军 2011-2-12 15:41
中国的学术界已经死了、中国的道德已经死了,现在是学术腐败分子、官僚腐败分子的天下,沐猴而冠、弹冠相庆,官员腐败被举报换个地方继续当,学术腐败分子被曝光换个地方继续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将亡,道德沦丧,莫此为甚啊! 一、北大教授王铭铭因剽窃一炮走红 2002年1月10日在《社会科学报》发表的《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署名“晓声”),揭露了其著作《想象的异邦》第二编《视野》“总共10万字左右全部抄袭自他自己所翻译的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想象的异邦》书末开列的‘参考文献’中,王铭铭列举了120位中外学者的论著,却没有列举哈维兰的著作。这本由王铭铭自己翻译,且由王铭铭全篇搬运了10万字左右的学术名著,遭遇如此的待遇,实在是不公。”   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北大教授抄袭再度成为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关注的焦点话题,有严厉批评的,有冷静分析的,也有为王铭铭唱赞歌、鸣不平的,无奇不有。   抄袭事件被披露后,北大“有关领导多次找王铭铭教授谈话,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要求他做出深刻检讨,并通过适当方式向有关方面致歉”。王铭铭本人在《我的检讨与致歉》(2002年1月23日)中表示:“《想象的异邦》……在书中介绍学科研究领域、概念和著名描述性案例的过程中,我确实大量录入了《当代人类学》一书中的有关内容。当我意识到这事实上已构成对他人著作的抄袭时,我对自己所犯的严重错误感到震惊,并感到深深的痛悔。在引用他人的论述时,不注明出处,显然不符合学术活动规范。对这一错误,我正在深刻反省,并将终生为鉴。”北大党委《关于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师德学风教育的通知》称:“王铭铭事件在媒体披露以后,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表明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对北京大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显示人们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北大校发24号文件(2002年2月5日)《关于停止王铭铭招收博士生的决定》云:“鉴于王铭铭教授错误行为的性质,为严肃学术纪律,2002年2月4日,学校研究决定,停止王铭铭教授招收博士生。”    王铭铭先生现在依然是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教授,也仍旧是该所的博士生导师(只是暂时停止招生而已)。而且,据《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报道,王教授的书照样畅销。 其被证明学术腐败后: 担任行政职务    2005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社团职务   2005年—: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 社会兼职   复旦大学高研院双聘教授(2008-)   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2006-)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2005-)   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4-2006)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2001起)   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0起) 二、西安交大李连生因造假青云直上 李连生现在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任职,担任该院副总工程师兼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职务。 “要想当上副总工程师,最起码应该是教授级高工,但是,2010年3月,李连生的教授职称就被取消了。他的副总工程师究竟是怎么当上的?他的业绩是什么?”陈永江教授说,他们会继续追究下去,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查此事。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稽查审计部,该部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证实,李连生确实是该所副总工程师。至于李连生是如何当上副总工程师的,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清楚。 记者在合肥工业大学的网页上看到,2010年5月9日上午,该校材料加工工程专业08级博士生刘俊松举行博士论文开题答辩会时,答辩小组专家就有“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教授”,而李连生已在2010年3月21日被取消了教授职称。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2/12/4632271_0.shtml 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被撤销,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目前已被西安交大解聘。但举报者发现, 李连生现在安徽某研究院任职,并担任该院副总工程师兼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职务 。 国外教授出了这么大的事,是不可能再在学术界找到职位的,这也许是中国特色! 2005年的奖项,过了5年之久才被处理,虽然姗姗来迟,但总比纵容造假强。至于举报者对撤销理由表示不满,并质疑有关方面“避重就轻”,将本是“欺骗和捏造”的行为简单化为“抄袭”,虽然很有道理,但在眼下学术造假比比皆是的大氛围中,指望对李连生有再进一步的调查追究,恐怕也只能是举报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不信?有事实为证:在造假教授李连生因为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西安交大解聘后,仍然受到重用,居然还担当起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导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对李连生离开西安交大用的是 “调离”,而不是“辞退”。 换言之,李连生在造假丑闻被揭露后,并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处理,只是光明正大地换了个单位,在新单位仍然被当作人才,甚至是高级人才使用。而且其本人仍以专家的身份活跃在学术界。比如说中国制冷学会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召开全国制冷大会,李连生赫然名列其中,头衔竟然贵为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须知,中国制冷学会是中国制冷领域最高的学术机构,却将一个学术严重不端的造假者奉为座上宾,这只能说 在学术界,我们对造假者已丧失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甚至连学术本应坚守的科学、求真精神也一道丢失了。 学术造假之所以泛滥成灾、造假者仍然会受到重用,原因之一是学术界对学术造假过于宽容。以李连生造假为例,在撤销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处理上,也只是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可我们知道,同是学术造假的“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不但被解除教授职务,韩国检察部门还对其提起诉讼,指控其诈骗、侵吞研究经费等,最终黄禹锡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两年执行。李连生拿造假的项目去参评国家奖项,说其诈骗也不为过。至于有无侵吞研究经费,也应予以追查,而不能忽视不提。 其实更多的学术造假,在发现后的最终处理结果大多和李连生一样,至多是解除职务,受到法律追究的几乎没有,“锤子教授”肖传国如此(被判刑是因为雇凶伤人而无关学术造假),之前的“汉芯一号”造假者陈进也是如此。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学术造假者即便在曝光后,丝毫不会影响到其在圈内的学术地位,更不会就此退出学术界,反而还会换个地方再受重用。这暴露的实则是社会诚信的缺失,以及社会基本准则的失序。某种意义上而言,“造假者受重用”所释放的信号,比造假行为本身更堪忧。当社会不以造假为可耻,丧失对造假者的基本价值判断时,造假渗透各个领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然,透过学术造假的乱象,审视当前学术界的评估考核体系,值得拷问的也有很多。西安交大在处理李连生造假一事上之所以一拖再拖,背后隐藏的无疑是学术利益之争。只要拿到国家奖项,只要申请到国家课题,只要发表一定论文数量,就能获得相应经费,就能晋升职称,这种僵化的考核体制有时起到了纵容造假之嫌。如何改变这种扭曲的考核体制,当是学术打假不容回避的话题。 (李龙)原题: “造假者受重用”是社会之耻
个人分类: 学术诚信研究中心|3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界:一个混蛋周围,必有一群“笨蛋”
热度 6 大毛忽洞 2011-2-12 10:25
学术界:一个混蛋周围,必有一群“笨蛋” 由于没有关于混蛋和笨蛋的统计数据, 俺不知道全国有多少混蛋和笨蛋, 但是这并不影响讨论如下的命题。 科技部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所获科技进步奖 以上奖项是通过造假弄来的, 获奖者实施了欺骗手段。 凡是在学术界通过欺骗手段弄到大奖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科学家都是 混蛋 。 在中国学术界, 大凡混蛋者,都是自己主动争取的。 李 XX 骗到了国家大奖, 从获奖时刻起, 李 XX 就成了学术界的混蛋。 现在李 XX 的大奖被取消了, 李 XX 从混蛋行列重新回归到了普通学者。 李 XX 本来就是一个普通学者, 与周围的人没有什么差别。 突然有一天, 李 XX 借助魔鬼的力量, 弄到了一个国家大奖, 李 XX 成了名符其实的混蛋。 在李 XX 的衬托下, 周围的普通学者都成了“笨蛋”, (可查当事单位当年的老账) 你不是笨蛋,也被混蛋映衬为笨蛋。 由此可见, 学术界混蛋多,“笨蛋”就会更多, 一个混蛋能造就成百上千的“笨蛋”! (一个正电荷周围,必有一群负电荷)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22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术界的墙,能否保证“学术贼少”
热度 2 longfo 2011-2-8 13:11
http://news.cn.yahoo.com/newsview/tianxiawuzei/ 浙江省玉环县一个叫岙底的小山村最近成了舆论热点。这个村筹资近50万元,沿村庄修筑了一条500多米长的“城墙”,同时在“城门”安装磁卡门禁,限制人员进出。自古城墙多为御敌、哨防之用,而这个小山村建“城墙”却是为何?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防盗。 我倒是突然想到了科研学术界,这种现象可否存在? 我们姑且吧把学术界的盗窃看成是学术造假吧。那么,我国的学术界和政府是如何面对学术造假的呢?我看也是围起了高高的围墙。 首先是,学术经费的分配就把大量的金钱给了极个别的人,这些人把这些钱铸成了高高的围墙,把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围在了围墙外面,让他们无法进入,更无从说起做什么高质量的科研了。 接着就是,一层又一层的人才遴选制度。先是要海龟,土鳖不要;接着985、211,一般大学的土鳖不要;然后是博士的留下,硕士的滚蛋。 还有就是用钱整死你。技术人员工资低低的,饿不死你,也不会让你吃饱,为了什么,就是要高筑墙,广积粮,铸的学术的墙,积的是败家的粮。 非要把那几个本来也不见得高明的科学家围在围城里,无端的每年要拨出那么多的钱修筑这高高的围墙,难道就天下无贼了,学术界的贼人越来越多,不会少,只会多。 还记得,一起支援西部的朋友回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啊,那些乡间,可是人富了,贼人却越来越多了,偷盗抢劫者屡见不鲜。俗语说得好,穷乡僻壤出刁民,可是着越来越富裕的世道,刁民也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这愈来愈富裕的学术界啊,刁民也是何其多啊。台湾的朋友开车的时候很小心,他说那是在美国和台湾,在大陆,他说出点小问题也是可以的,因为惩罚力度太小。何为惩罚,治理啊,惩罚是个手段,治理是个技术活。拿那么多钱去修墙,还不如国家加大治理力度,另外就是做好调研,国家的调研几乎是个零。 那么多的科研工作者找不到工作,让他们做这类的工作吧,总也比你在学术界里修理那么多墙要好很多。
17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饶毅:学术不端的体制性处理办法
Fangjinqin 2011-1-31 15:53
◇◇新语丝( 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学术不端的体制性处理办法   作者:饶毅   主要观点: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重要问题,需要全国性机构专门处理,在自 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国家科技部、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 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学术不端在自然科学表现最多的是科学研究不端。对于科研不端,该不该处 理?能不能处理?怎么处理?   该不该处理?可能有比较多的共识。科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职业,人数很多, 含有各种利益,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科学发展过程的自我纠正,已不足以抵 消各种不端、特别是严重的和常见的不端所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副作用。需要对 科研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   能不能处理?可能有一定共识,但也有一些人可能有疑问。有些单位和人不 想处理,怕得罪人、影响单位利益;有些人觉得不好界定,不好处理;有些人觉 得报刊、网上、舆论压力就可以了。   如果看国际上的历程,80年代美国也没有处理科研不端的正规机构。NIH(国 立健康研究院)有两位科研不活跃的研究员,私人打假,引起一些争论。美国国 会议员挑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相关的例子,大张旗鼓地打假,闹的纷纷扬扬。在这 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机构出台措施、设立几个可以影响全国的诚信办公室,从 此有规范地处理科研不端,对于有罪的和无辜的,都有合理以及比较公平的途径 得出大家能接受的结论。   目前中国的科技部有诚信办公室,出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办公室不是常设 机构,资源和责任不足以起到很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已经 开始工作,处理申请基金委经费过程出现的不端,但不处理经费申请以外的不端。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而个人 网站,既无资源、 也无公众监督的规则、缺乏公认的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个 人网站,只能起到举报和舆论的作用,而无法起到国家机构可以、而且应该起到 的作用。   怎么处理?可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共识。有些部门已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无具体执行的常设机构和措施,尚无全国性的约束机制。   所以,中国急需建立规范的体制,在已经出台的条文基础上,有具体的、可 操作的机制,确立对全国有约束性、有调查权威的机构。这种机构通过要求和监 督各单位,而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初期,只处理可以明确界定的学术不端,而搁 置尚有争议的。   具体做法,可以借鉴有经验的国家,参照国外行之有效的相应机构和措施, 在科研方面,比如可以参照NIH的ORI(研究诚信办公室)。由科技部的诚信办公 室、或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科技部或基金委经费的单位, 必需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对学术不端处理的规章制度,上报科技部/基金委。如果 单位不制定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不被科技部诚信办、基金委监督局接受,那 么这个单位整体(如某个高等院校全校,中国科学院或其研究所所)的所有人, 都不能申请科技部/基金委的经费。而科技部/基金委本身的作用在于,建立办公 室审批这些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出现学术不端问题时,审核各单位调查和处理是 否公平合理;如果某个单位3次审核没有得到科技部、基金委机构的认可,可以 停止该单位申请经费资格一年,以避免单位故意包庇;在个人不服单位审核也要 求申述时,由科技部或基金委的机构进行终审。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规范的机制是否能够运作?中国的研究经费分配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过去20多年的运作历史表明:建立适当的机制后,中国人、 中国学术界是可以相当公平地运作的。对比我参加过的中国和美国基金评审,我 认为,虽然中国还有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中国基金委的运作与美国的国家科学 基金会无本质差别。所以,我认为建立处理学术不端的机构,在中国也能成功地 运行。   总之,对于学术不端的讨论时间不少了,现在需要更强的机制保证有具体行 动。   (2011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处理学术不端 莫再坐而论道”为题发表; 主要内容于2010年11月30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上发言) (XYS20110128)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间接评价指标、元数据、资源分配、利益分割、子女入学、分房、加
热度 2 renquane 2011-1-30 15:38
当前学术界,举国批判“以刊评文”,以及被引、获奖等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有些人将学术腐败有意无意地归咎于间接指标与定量评价。 间接评价指标果真如此劣迹斑斑吗?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在每个人的身边,类似的事情还少吗? 先看子女入学、单位分房、加薪补贴等,这些资源分配、利益分割操作过程中的潜规则(或显规则):没有人去仔细调查、走访、考察你的工作能力、个人品格、科研贡献,他们看的是你是否研究员(教授),看你是不是主任所长院长看你是不是在本单位打磨了很久很久。这些职称、职务、工作年限之类,用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语言可以说成是“管理元数据”,用科学评价的术语可以说成是“间接评价指标”。你觉得不合理吗?谁敢说不合理,即刻就会有“权威”部门出来给你扫盲:这些做法客观性强,操作方便,是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成功经验,既合规又合理,……。 然而,就如同“以刊评文”等间接指标可用的假设前提是评刊数据全面准确、方法科学合理、期刊编辑严把发文关的道理一样,在日常利益分配中,很多的操作依据也只有在一系列“元数据”能逼近受益对象的真实时,才是可用的。 权力一旦介入间接指标与定量评价等评价体系,结果会是怎样?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又能有多少能逼近真实的“元数据”?! 面对诸多的社会现实,你我只能无语…… 唯一能无限挖掘的,只能是自身的心智潜力;其余,都是无奈!唯怯怯地将“和谐”解读为“妥协”,将“宽容”解读为“纵容”,在日常行为中迂回前进。
2356 次阅读|6 个评论
复旦大学现在的学风如何?
热度 12 pukin 2011-1-26 14:44
北大醉侠教授孔庆东先生在第一视频( http://www.v1.cn/ )“孔和尚有话说”节目里大放厥词,由最近沸沸扬扬的朱学勤“抄袭门”为话题进而评论了一番现在大学的学风,尤其是复旦大学的学风^_^ 孔教授是这么评论滴(视频记录如下): 【 我本人在学术界,我自己就看到大量的抄袭的现象,实实在在的抄袭,整段整段的,甚至整篇整篇的抄袭。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学生身上。发生在学生身上也主要是我们老师要求不严,但是也有一部分做老师的、做学生的就是学风不正。我觉得这个时代,不是一两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我们要反省,我们的学术制度是有问题的。 我们过去经常批评四人帮文风不正,现在看起来四人帮的文风太正了。 现在读一读张春桥的文章,读一读姚文元的文章,那真是堂堂正正,浩然正气。不论是义理、考据、词章,都令今天的学者低头感到惭愧啊 。复旦大学也好,上海大学也好,今天还能推出一个写文章比四人帮写得好的人吗?没有 ! 所以复旦大学学风现在还不如四人帮时代,这个问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反省的 。】 孔教授的视频地址(上面的评论大概在4分7秒到5分12秒之间): http://tv.v1.cn/khs/2011-1-25/1295916112338v.shtml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8262 次阅读|17 个评论
Science评论“Hopes for Merit-Based Grants in China”个人感想
热度 1 happybenny 2011-1-22 23:36
这封信在中国的学术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论,说它大,科学网上的有一些博客已经开始讨论了;说它小,远远没有几个月前中国学术界对施饶两位的文章反映那么大。 我是一位“土鳖”,正在科研的光明大道上缓慢爬行着,算是痛并快乐着吧(不过痛的过程偏多)。我没有看英文原文,就看了科学网的中文翻译,现在我谈谈我的想法。 1. 我对全文的第一感觉就是全文有失偏颇,和文中所述相反,我觉得情况正在改善,尽管这种改善是极其缓慢的,但是总归是有改善的。我周围的一些和我年纪相仿的同学和同事,只要付出了努力,就能拿到一些科研基金,尽管有的也是靠一些关系,但是根本不可能全靠关系,还是要有自己的科研上一些东西来保证的。在我身边,根本没有出现过全靠关系,而不靠科研实力来拿到基金的事例发生(也许我孤陋寡闻)。一句话,面子不是人家给的,而是自己赚来的。“天道酬勤”这句话我认为对于科学研究再合适不过了。 2. 文中说到:我从未感到像这篇社论所说的那样,“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我不同意这句话,我参加过国家自然基金委在我们学校开得基金申请动员会,如果纯粹按照每年投入的研究经费,的确是增加了(排除每年CPI“疯涨”因素),不然资助强度和广度为什么每年都会有提高呢,但是至于20%,我没有查统计数据,没有发表意见。至少我感觉到了中国的研究经费在增加,至于文中作者为什么说他从未感到,也许是20%这个数字的问题,这个我就无法发表意见了。 3.文中说:“四川大学约30%的正教授和70%的副教授得不到可由他们自己支配的经费来支撑一个研究项目”。我不知道他如何统计的,我同意曹广福和王德华两位老师的观点,另外小木虫的论坛有个调查,大部分拿到了基金的人还是认为自己之所以能拿到了基金,主要是靠自己的科研实力的。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737524fpage=1 此外,我查到了985高校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项目数排名, http://www.mememama.cn/2010/0903/1166.html ,四川大学排在第9位,拿到的基金数不算少了,那么为什么还有30%的正教授和70%的副教授拿不到经费呢?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四川大学僧多粥少?川大的教授太多了,3个正教授只能有2个拿到,3个副教授只能有1个拿到,那么请问,没拿到基金的教授们是不是只是关系不够硬拿不到基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恐怕原因太多,我乃一介小书生,见识少,想不出那么原因,呵呵~! 总之,我承认中国的科研体制的确存在很多很多弊端,自己也很痛恨,鄙视这些弊端,但是这些弊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了的,必须经过几代人,而且要从体制上改过来。而Science发表的评论,完全是根据个人的感受而写,以偏概全,个人觉得有失Science的风范。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0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重视学术伦理是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的责任
freedom110110 2011-1-18 13:35
作者:张月红(浙江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 2010年12月出版的《伦理编辑(EthicsEditing)》有一段“百字有价”这样说:“看到的不再是完全可信的,很久以前,人人都知道照片不 能说谎,但今天的图像处理使它成为过去。同样,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科学文章实质性的评估是出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遗憾的是,今天学术 期刊的编辑正在增加时间去查对学术不端……” 2010年11月30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的“科研诚信建设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第53期“双清论坛”上,笔者从编辑的视角再谈学术 抄袭(剽窃)现象、原因及问题。抄袭(剽窃),在学术圈是涉及道德伦理的极端贬义词之一,所以,再谈这个主题不免会让人产生“逆耳”心理。但学术界和出版 界的确要有一套共同遵守的“学术品德”和“行为规范”。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要有个尺度。 抄袭与法的关系 譬如抄袭(剽窃),究竟什么情况下要严格自律?在何种程度下触犯法律?最近看了一篇很有借鉴意义的文章,题为《剽窃与法 (Plagiarismandthelaw)》,作者从法律的视角评述了抄袭(剽窃)的性质。文中说,“抄袭(剽窃)一词由来久远,与文字历史一样 久远,无地域之分。抄袭(剽窃)是指对他人的文章或想法未引注或说明的拷贝,对它的界定一直较为模糊,至今还游离在知识产权和版权法条款的边缘,其产生的 不良后果会触及法律及侵犯法律;而‘版权’一词有案可查仅300年历史,且有国之差。版权是指未经授权的拷贝,会产生经济利益,直接触犯法律。” 对于国际出版界从形式到内容所划分的8类抄袭(剽窃)现象与法之间关系的解读,对学术圈和出版人很有启发。 1.自我抄袭,也称重复出版或“腊肠”现象(self-plagiarismorsalami- slicing,duplicatepublication)。即把一篇长文章拆散来发表。这里指作者重复使用本人实质性的研究内容去发表多篇文章而不 作任何解说。尤其是一稿多投,如果作者与不同期刊签署了版权委托书,则该行为涉及侵权;但若两篇文章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大致相同,文字有异,则不涉及版权问 题,但涉及抄袭的量度须依据期刊的政策而定。 2.少量抄袭(minorplagiarism),指少量文字和句子的抄袭,一般不涉及版权。 3.逐字抄袭(literal,orword-for-wordplagiarism),指大段或逐字逐句抄袭,或只改题目及文摘就变成一篇新文章或书的新章节,这种现象涉及造假,严重侵犯版权法。 4.图像抄袭(imageplagiarism),指图表、照片等剽窃,有涉及版权之嫌。 5.思想抄袭(ideasplagiarism),指实质性的内容剽窃,即使文字不同,也严重涉及版权。但如果没有直接剽窃原文,即使剽窃了思想,有时也会滑离法律的惩罚,所以说,版权法也会犯“保护了狐狸而非野猪”的错误。 6.“猎枪”抄袭(scattergunplagiarism),对别人的文字、设计,或其他内容随意取而用之,不做任何引注和致谢。但若不涉及实质性内容,只能定义为剽窃,不一定涉及侵权。 8.引用抄袭或称引用健忘症(citationplagiarismorcitationamnesia),在引用标注后大量抄袭原文,用走捷径的方式混淆了文字内容的归属。这属于游离在版权边缘的剽窃现象。 8.批量抄袭或盗版(wholesaleplagiarismorpiracy),主要指书及电子产品的复制等,若产生经济利益,即严重侵犯版权。 抄袭的诱因 作为期刊编辑,笔者根据从实际工作中所见到的各种案例,以及近距离地与国内外同行及作者的沟通,剖析抄袭的诱发原因大致有几点:1.科研跟踪阶段 存在的普遍问题;2.急功近利的催化体制;3.文化理念中的认识差异以及伦理教育的欠缺等等。这些原因有待探讨和循证,这里仅粗浅地谈一点个人看法。 1.科研跟踪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坦率地说,30年前中国的落后我们是有切身感受的,但我们20多年的拼命追赶让全世界都目睹和证明中国正在经历 历史上空前的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确实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板。这也正是中国科研跟踪大于创新的时期,我们的一些成果与论文有模仿和参照的痕迹,本不奇 怪,这样的例子同样出现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等。但当中国科研投入和产出的提升让她充满着希望,国内外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迈 向科技强国的第二步时,是振兴中国原创、严正学术诚信,如期迈向科技强国的行列,还是继续满足一些模仿,进而追求大而空的“捷径”成果,任其滋生学术腐 败,错失时机呢?现代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样本,如美国萨培教授举例:“在亚洲,同是美国‘同盟’的菲律宾,正是由于腐败使其经济落后了50年;在欧洲,意 大利有一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如果不是政府对腐败的手软,它本可以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并驾齐驱。相同的问题也发生在多年前的台湾地区,盗版书、音 乐、软件,以及工业产品等,后来他们意识到如此下去只会弱化地区实力发展,所以地方当局开始实施法规,努力提高原创技术,增强竞争力。” 2.“急功近利”的催化体制。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在中国快速发展阶段所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对促进中国科技快速提升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然有一定 的意义,如关于SCI评价问题,我们有谁能否认在SCI数据库11631份期刊(SCI为8224份;SSCIAHCI为3387份;其中来自 欧洲49%;北美38%;亚太地区9%;拉丁美洲2%;中东和非洲1%)中,中国的期刊(152份)所占份额(1.3%)与其论文产出世界第二不成比例 呢?所以SCI这个指标一时还不能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前期的一些评估体系也无可厚非地为学术不端滋生了“急功近利的催化土壤”。所以,要做科技强国,将评价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刻不容缓。最近7 位美国学者也在《自然》发文“褒奖论文质量而非数量(Rewardqualitynotquantity)”,指出并非只有中国追求论文数量,如德 国国家研究基金(DFG)的申请只要求5篇文章,而美国(NSF)却要求10篇。他们也疾呼各大学在晋升和争取终身教授职位时限定文章数量,这样会使科研 人员潜心于修成正果,发表实质性的研究文章。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有关部门和高校已经在制定和修改新时期的新政策。 3.文化理念中的认识差异以及伦理教育的欠缺。关于抄袭(剽窃)认识中的文化差异,俄罗斯医学循证学会主席Valssov先生在2010年 COPE(全球出版伦理协会)年会上作了题为《文本归属权是一个西方的概念吗?》的报告。他说:“俄罗斯文化中有很重的集体主义元素,帮助朋友的盛行超过 了对学术诚信的关注,就像在亚洲文化中抄用别人文句或许从传统上是对权威专家的学习和尊重,俄罗斯之前没有国家层面或基金学会等独立的实体去管理和监督学 术不端,直到2009年,莫斯科国家大学才引进一系列学术伦理的法规,将抄袭(剽窃)界定为学术不端行为……” 最早的版权概念源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即1556年规定印刷商必须去文具大厅(Stationers’Hall)注册许可证,至1710年第一 份保护书商与印刷商的圣安妮(Anne)版权法令出笼;到1911年(美国是1909年)现代版权法的诞生,其版权法令从当时的37章节,增至1988年 的306章节,及2006年10月颁发高尔半岛知识产权综述(GowersReviewofIntellectualProperty),反映了 Copyright一词从16世纪保护印刷商&书商为前提,而逐渐向保护著作权为目的发展的历程。我国版权研究所于1990年成立,中国著作权法于 1991年6月1日起实施。应该承认,我们的版权意识和对知识产权的敬畏在认识和完善方面相对滞后。 再如王小凡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所举中国某赴美研究生开卷考试整段抄袭老师综述文章之例(见2010年7月27日《科学时报》A1版 《美国学术界关注中国科学道德问题》),以及我们常发现的一些作者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常常有过不知错等,这些也许就缘自文化认识上的差异,因为我们从小学到 研究生的教育缺乏这种明确的伦理规范指导。如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条规指出:“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并且结论与引语相 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仅仅简单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总结,你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重 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我们的大学有这样明确的警示细则吗? 共同的责任 2010年科学网讨论最多的是科学诚信问题,说明大家认同中国科学在走向强大的时候,正面回应和反省学术圈暴露的问题是提升中国科学原创力的最佳时机。 实际上,近年来全球都在“重”提学术伦理问题,如自1997年成立以来,COPE(全球出版伦理协会)每年都召开不同主题的学术诚信研讨 会;2007年和2010年分别在里斯本和新加坡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学术诚信国际研讨大会;2008年由多家国际出版商参与研发的可用于甄别剽窃项目的 CrossCheck一举获得了全球最佳出版创新奖等,说明学术界和出版界有共同的责任去维护科学的诚信和尊严。
1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干干净净做学问吗?
热度 2 weiweiGO 2011-1-18 13:02
一直都感觉学术界很干净,但是近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让我感觉学术界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不太干净,希望能干干净净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人!不要弄些没用的、虚伪的东西恶心求学者纯净的心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门三院士 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xupeiyang 2011-1-15 16:58
“振兴中华,义满天下——与王振义院士面对面”报告会。 会场坐的满满当当,14:00正式开始。 1、想当年,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钱多,社会地位高,待遇好。 2、后来报考了医学院,读书很用功,当年的条件没现在好,法语课根本没课本,上课速记,回家用打字机打下来,再印给同学。基本年年考第一。 3、有一年估摸着自己是第二,但教务算出来是第一,于是乎,跑去找教务老师,让她再算算,一算啊,变第二了。他管这叫诚实的考验。 4、大二那年,与夫人邂逅。 5、帮夫人补习法语期间,两人暗生情愫,这一恋爱,结果大四有门功课考了60几,后来他觉得有压力了,又回归正道。 6、当时有人给他夫人介绍对象,是个银行副行长,夫人还是选择了这个比自己小3岁的大褂书生。王说,当时他明白,夫人选择了自己,自己就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7、就在毕业一年后,他俩喜结良缘,一直互帮互助,相互谅解。夫妻俩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8、前些日子老伴离开人世,他在家听哀思的音乐来追忆。他说人啊对于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恋爱也好,要一个方向一个心。 9、都说医学是靠记,他就用两个方法:1、忘了就再记。2、联系实际地记。当时他祖母患伤寒,家里叫了当时中山医院的一个医生来看,那医生一手拿着书,一边看他祖母的病情。王说: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 10、喜欢边听音乐(高雅音乐)边看书,说这样有利于记忆,音乐能让自己平静 11、是个顽皮的人,在瑞金医院当工会副主席时,会跟领导争取奖金 12、对于现在的医疗改革,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让合理的制度更加完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收入 13、收红包,是怪现象。 14、不是个书呆子,曾经是瑞金医院兵乓球冠军。 15、当时都是前3名才能留瑞金的,所以奠定了一些科室发展比较快。 16、他说自己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靠的是机会。 17、机会是来源于两个不断:不断端正思想行为,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18、他是在72岁学习电脑的。 19、现在还在瑞金临床工作,是为了过老年关,不让知识退化,还能帮助年轻人。 20、这次的最高科技奖有500万奖金,450万是要交给单位的,50万是自由支配,他已经把参与一起研究的人员,按劳分配奖金,说这样心里踏实,要分清个人和集体的利益。 21、人不要想一步登天,是需要时间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 22、自私是人的本性。怎样从原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人一生的追求。 23、勤奋工作,不要以为多做事就吃亏了 24、多问一个为什么。 25、人要有自制力。他喜爱吃肥肉,但是他吃了一块就不吃第二块。 26、我有幸生长、成长、成业在这片土地。 27、当年我是领导团队前进,现在是我跟着团队前进 28、自然规律,人都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500万这样分,心平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3141.shtm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87岁的王振义院士上周五刚刚赴京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9日便来到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作为科学家,王振义将一种恶性白血病细胞奇迹般地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使之“改邪归正”;作为老校长,王振义告诉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科生们,他这一生就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一生,从本为名利到无谓名利,始终择善而从。 “国家最高科技奖”本是一个个人奖项,但很多人还是关心高达500万元的奖金归谁? 王振义在济济一堂的师生面前,直言相告:500万元中,450万元归上海交大医学院,把钱花在血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还有50万元,是相关课题、项目参与者共有的。王振义当场对院校领导说,参研人员中还有中山医院一位教授,遗憾的是他已过世。因此,王振义已将这位教授的那笔奖金托付其生前单位。“正确对待每一位合作者,我的心就平了。” 这早已不是王振义第一次分配奖金,他一直坚持这样的集体至上原则。即使早年拿到以美元结算奖金的国际奖项,即使当时的外汇是那么“值钱”,他也照样如此行事。 王振义坦言,自己年轻时从医的原因有二:一是医生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二是医生钱赚得多,待遇不错。追名逐利也许是人的本能,就连青年王振义也未能免俗。然而,60多年的从医生涯,让王振义把自己的原始动机克服了。 他有一套理论:“原我”—“自我”—“超我”。原我,就是本性,可能是不善的,甚至恶的。王老笑言,这就如自己从小自私,好吃的要先吃、多吃,就如自己出于名利双收的目的考上医学院。但他这辈子都在与“原我”作对,不断改造自己,端正自身思想和行为,变“多为自己想”为“多为别人想”,逐步发展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历经数十年积累,王振义一次次地发现病人经他治疗起死回生,也一次次地发现“自我”,渐渐领悟医生绝不是追名利的职业,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仁爱的职业。 当然,比“自我”更高的境界是“超我”,对于医生,那就是为病人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有外国名医做到了,但我并没有做到。” “我的一生就是管好自己的一生。”王振义用了最通俗的例子说明,从小事开始“管好自己”并不难,就像他自己很喜欢吃肥肉,但吃了第一块,就决不再吃第二块,因为做医生的他知晓高胆固醇对健康不利。 可事实上,许多时候“管好自己”很难。从“名”来讲,科学家总要碰到论文署名的问题。曾有一篇重量级学术论文,从544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验证王振义提出的血癌细胞诱导分化理论,课题组都希望王振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作者”位置。但王振义坚持课题执行者应署名最前,其他人都不赞同,最后王振义干脆不署名。 对于“利”,医科生们问得多的还是医生收入问题。王振义表示,医生收入是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认清从医的本义,他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一句话:一个方向一个心,一种药治好一种病,“在主方向上不分心,我的方法才治好多种白血病中的一种”。王振义毫不避讳地说,医生“收红包”是这个社会环境下的怪现象,有些医生忘记了传统的从医誓言——要拿出时间为穷人看病,分文不取。 相关专题: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慧眼识珠:王振义教授如何培养出部长学生?师生三人院士 卫生部部长陈竺无疑是一个幸运者,因为他喜逢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恩师王振义教授,不仅在学业上获得突飞猛进而且在事业上得到老师的推荐重用,从而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掌门人。 《新京报》: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 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看来王振义教授不仅应该获得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而且应该获得国家的最佳导师奖。如果我们的导师都能象王振义教授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乐于栽培学生,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相当水平的人才,那么我国现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都会呈现出相当乐观的局面。我国有句古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说徒弟往往会因为获得师傅真传而超越师傅,如果是遭遇品行不佳的徒弟,那么师傅就会承受“饿死”的恶果。因此,从古以来我国有作为的师傅在培养弟子时就有意无意地要保留那么一手,在看到不可靠的弟子时甚至“假传万句话,不传一句真”,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饿死”的悲惨命运。王振义教授如此器重陈竺,一方面说明王振义教授胸怀宽广,另一方面说明陈竺本人品行甚佳,被恩师认为是一个安全可靠的人。试问:如果是遇到把自己老师都要打到推翻的文革小将,王振义教授还能如此放心吗?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加紧努力,在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习惯养成教育上狠下功夫,让他们成为可靠的接班人,而不是当面说好话、背后下黑手的危险人物。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的表现,着实让人担忧。他们啃老吃老,不孝敬长辈,不尊重师傅,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 在师生之间,我们应该坚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突破权威但不打倒权威,不断改善双方的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主人还不够,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广大民众的明主。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人先富起来后,自己大富暴富,但是却不懂得回馈桑梓、不懂得感恩母校,这样的人安全可靠吗?更有的官员一旦飞黄腾达就马上翻脸不认人,对待自己父母不孝,对待自己老师不敬,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让人感到寒心。这样的学生安全可靠吗?因此我们应该促进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先富起来的人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学生培养成安全可靠的明主,这样我国教育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王振义教授和卫生部长陈竺之间的师生情谊值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界思考:我们应该不断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变得安全可靠,让老师变得胸怀宽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达到应有的境界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为卫生部长陈竺恩师 来源: 新京报 2011年01月15日02:15 我来说两句 ( 194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现在,王振义最重要的工作叫“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提出难题,他查阅中外文献,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教学相长。新华社发   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严肃说,“和王老师打交道20多年,他对学生好,对病人好,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而王振义则跟周围人介绍说,“我们书记,严肃,真的很严肃。”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十大高发肿瘤之一,在儿童和青壮年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临床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白血病是"杀手",而我是"杀手"的"杀手"。”王振义说。   一次惨败   攻克顽疾壮志成空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习惯刨根问底,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姐弟八人中,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溜冰、“造房子”、打乒乓球、踢毽子、打“墙球”样样喜欢,但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   1937至1942年,他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高中,免试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选择了学医。他事后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因为当时可以免试进入震旦大学,而震旦大学的医学系比较好;二是因为父亲希望家里能有个人学医,“最重要的是,当上医生以后可以帮助很多人,社会地位和收入也是比较高的”。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2年医院院系调整,由大内科趋向专业化。他当时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   但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不过他仍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血液病领域,王振义最先接触的是止血与血栓领域,他建立了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这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他回忆说,当时作为年轻人,有雄心壮志,又不甘落后于人,也提出三年之内攻克白血病,但“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时医院领导专门给王振义一个病房来收治白血病人。那一年,这个病床收治了差不多60个病人,“最后这60个病人全部都去世了。”   这是王振义第一次正面遭遇白血病,以惨败而告终。面对这个残酷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还不够,必须一步一步来研究。他决定从止血和血栓领域的研究转向对白血病的研究。但正当王振义踌躇满志的时候,组织上一纸调令将他安排到校本部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临床研究。   一双慧眼   巅峰时刻让贤学生   回到临床岗位后,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竺。   陈竺不负王振义期望,以总成绩第二、血液学专业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王振义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很快,陈竺由主治医师升到教授。当时有人跟王振义说,这样太冒险了,之前没有这样的做法。王振义回答说,“我不管他们,(陈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应该把他提拔上去”。   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说,实际上王振义在白血病方面的研究刚刚达到高峰,国内外同行开始认识到他对白血病的贡献,“你完全可以不要退的嘛,没有人要求你退,大家都承认是你。”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陈竺及陈赛娟),这也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王振义说,人生就是个抛物线,任何人都有上升、高达高峰和下降的阶段,“当你的工作在顶峰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下来。”   一项成功   治疗方案福泽全球   1978年返回临床后,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治疗。当时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来说,主要是通过化疗来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毒副反应很大,会加剧出血,从而导致早期死亡。   王振义总爱举溥仪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研究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思路:就是要把溥仪改造成有用的人,“要把坏的变成好的,这是有可能的”。他在文献中查询到,以色列科学家证明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熟变为正常细胞。同时他也获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13顺式维甲酸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两种“火花”在他这里相碰撞,他决定按这条路走下去。   1985年,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女孩小怡君被送到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景虹回忆说,“当时出血非常严重,感染也很重,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王振义提出一个新方法,“我们就问她妈妈,能不能试试这个药?我们知道它没有毒性的,而且体外已证明是有效的。”这个方法就是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当时在国际上是独创的疗法,但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   小怡君开始接受王振义提出的治疗方法,但当时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还是遭受了极大压力。当临床医生跟他说,病人的白细胞高了,但坏细胞变成好的了。“我说就蛮好嘛。这么一来,我们就大胆地敢用了。”王振义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小怡君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名患者已30岁,健康活泼并正常工作。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人。   很快,这种疗法便在临床上全面使用,并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王振义说,“当时只有中国有这种药,法国要用这种药,就要留学生赴法留学时带过去”。   随后的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报道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54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4%,1993年,法国报道APL54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91%,1995年美国报道APL 7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6%,1995年日本报道APL109例,早期完全缓解率达89%。中国的医学惊动了世界,1996年6月15日,王振义因此获得凯特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一种情操   清贫牡丹淡泊明志   86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在每个星期四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年轻人给我出题目,这个礼拜要解决一个什么病人,什么问题,一个从前很少见的疾病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开卷考试"。但一个老年人难道脑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吗?我换了一个脑子就有了嘛,电脑里面。”王振义说。   他从70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已能在网络上自由搜索,还能自己制作用于演讲的PPT。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他把绝大部分钱资助了血液学基础研究,但他拒绝了以自己名义设立血液病基金的建议。   王振义所开创的APL方案目前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且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使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王振义很喜欢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他说,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奖项解读   奖项突出农医   昨天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共有356项(人)获奖。获奖科技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技改善民生”,更多体现在医学领域,除了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的王振义来自医学领域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肠功能障碍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脑中风)的研究也获得国家科技项目二等奖。   农业领域有三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是“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语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和“国家粮食储备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今年获奖数量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增长了20%。   原始创新一直是国家科技奖励最受关注的亮点,“钞票对印技术”项目率先攻克了国际上雕刻凹印两面对印的世纪难题。   历年得主   2009年   谷超豪(1926-,数学家)   孙家栋(1929-,航天专家)   2008年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化学家)   2007年   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1931-,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年   叶笃正(1916-,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3年   刘东生(1917-2008年,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1932-,航天专家)   2002年   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年   王选(1937-2006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   2000年   吴文俊(1919-,数学家)   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902.shtm 王振义学生齐聚上海交大祝贺恩师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4日在京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获此殊荣。15日,活跃在中国医学界的王振义的学生们齐聚上海交大,向恩师表示祝贺。 现年87岁的王振义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他首创全反式维甲酸疗法治疗白血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关。目前,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地,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均超过86%。这也是20多种白血病中,唯一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在15日的庆祝大会上,王振义在致辞中说,“我的成就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方向、一种药、一种病。40多年前,我就立志要攻克白血病。现在我只成功治疗了一种,还有20多种没有攻克。” “过去,我领导着一个团队,现在我要跟着我的团队继续努力,在攻克白血病的道路上奉献余生的力量。”王振义的一番言辞,让在座许多人掉下了眼泪。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60多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他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开卷考试”。他和学生各自考察病人病史,并翻阅世界最新研究,最后再一同交流分享。许多学生在都提到这个教学方法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现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深情地回忆了刚刚考取研究生时,王教授教他查资料的情景。1978年,王振义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这个“中专生”为自己的硕士。 王振义的学生还为恩师准备了礼物。一幅是学生手绘的素淡牡丹;另一幅画着一棵茂盛的大树,密密麻麻的学生照片,围绕着他们的恩师。 陈竺说,转化医学是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通道,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中国将推行转化医学成果与公共政策结合,让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截至去年底,已有3000多例农村家庭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得到免费或高额报销治疗。今年起,急性白血病的大病保障将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相关专题: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media_span_ur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1/15/content_192217.htm?div=-1')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5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
xupeiyang 2010-10-26 20:3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mtlg.html 拆穿加州基因皇后骗局,是方舟子揭假的第一案。其实与后来的大量严重学术腐败现象相比,方舟子认为那只是小菜一碟。此后新语丝锋芒所指,包括施一公、姚雪彪、裴雪涛、杨玉良、周祖德、侯建国、周森锋、谢华安、王锐、陈家骅、张建革、丁小平、黄凌琳、张阳德、金海、周老虎、周济、陈竺、唐骏等许多人的言行。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者,乃至科学院院士、国务院部长等。 方舟子说,回顾十年,他揭发的学术造假现象平均每年100起。他估计中国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的人造假,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别人造假而无动于衷。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由此可见学术腐败之普遍。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2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Nature》中国1/3来稿抄袭到方舟子大陆1/3学者造假
热度 1 Eucommia 2010-10-26 18:57
对于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编辑部主任张月红 9 月 9 日 发表在奶车( Nature 即《自然》)杂志的通信称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中国期刊发现投稿中 31% 为剽窃》),李小文院士曾发表题为《 请教张月红:打黑还是黑打 》的博文进行驳斥。李小文院士写到: 反抄袭,反剽窃,绝对支持。但是给人定罪要郑重。回顾张月红主任在 科学时报 2009-5-6 发表的文章: 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中,通过 CrossCheck 对不同体裁论文相似度标准的初步分析和确定,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投向《浙江大学学报》的论文作者是秉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的,其论文相似度比较低。然而,确有 20% 的文章由于各种原因具有一定程度不合理的抄用他人之句和自我抄袭等表现,其中约 5% 的文章甚至严重涉及剽窃和版权之嫌,个别文章甚至达 50% 以上的相似度 。 好像还是比较郑重的,怎么过了一年多一点,就变成 31% 的投稿存在剽窃 了呢?张月红主任应该给大家一个解释。 在随后的 《 再请教张月红:n =? 》一文中, 李小文院士 更问: 产生 科学时报 2009-5-6 文章数据和产生《自然》杂志通讯数据的 n 设定是同样的吗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德华的博客 发表《 《浙江大学学报》的问题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期刊 》,表示 不解为什么这样的稿件会在《自然》发表,更认为文章的题目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 《自然》发表《中国期刊发现投稿中 31% 为剽窃》这样题目的通讯, 张月红作了如下的 说明 : 关于标题的来由: 1. Policing plagiarism in China is helped by innovative software (创新软件帮助中国编辑应对抄袭 ) (这是经作者最后校对的标题及内容:见校对附件 http://www.zju.edu.cn/jzus/download/Correspondence_proof.pdf ) 2.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中国某期刊检测出 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 (这是《自然》编辑在最后一刻改定的标题及内容,见附件: http://www.zju.edu.cn/jzus/download/Correspondence.pdf ,未经作者校对,见《自然》编辑经作者申诉后来信的部分内容: .This was a last-minute change by one of the senior editors. Because your letter mentions only JZUS, we expect it will be clear to the majority of readers that the 31% figure refers only to that journal. I'm sorry that I cannot be of more help. 《Nature》的这篇通讯引发了一场 大争论 《Nature》的这篇通讯引发了一场 大争论 ,而《Nature》编辑 未经作者同意擅改其文章标题的做法更被网友戏为奶车对牛奶进行勾对。 更时髦一点说就是标题党的《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 因为这篇通讯只是简单介绍了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使用CrossCheck的情况,而且也没有认定这31%的投稿都是剽窃。那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题目啊? 对此,自称求真皇帝的超一流科学家、被方舟子称为高人的刘实一针见血地指出:《 月红妹被人当枪使了,应挺起胸脯反戈一击 》。刘实查证:《 plagiarism是源于西方文化的绅士剽窃 》。刘实还《 建议月红妹Crosscheck《自然》已发文章并报结果 》。 我在 9 月9日 奶车发表通信 的当天就发了 《 Nature 上发了一篇题目荒唐的通讯(Correspondence) 》一文。并主动与刘实联系,表示应写一篇 通信给 《Nature》。而刘实当即就回信,称他已写了个稿子(英文的),但没法投给 奶车,因为奶车已表明了不再收刘奶。他要我看下这稿子,如同意,就由我来修改后投稿。 刘实与 李小文院士 和王德华 研究员 也取得了联系,他们两位也愿当共同作者。 所以,经过大家几个来回的修改,最终我代表大家在9月12日发给Nature编辑部一份题为《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的短信(Correspondence)。9月17日Nature编辑部来函表示接受发表,9月22日我们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校对稿,打开一看编辑修改的短信只剩下了一句话,完全篡改了我们短信的意思。我们当然不同意,经反复协商写出了我们自己的修改稿于9月24日发给编辑部。此后近两周没有任何消息。10月5日我发E-mail查询,10月6日编辑部来信说不发了(详情见《 Nature 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 差一点就在 Nature 上发 文章 了 》、《 再说 差一点就在Nature发文章了 》)。 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应当克己复礼才是,应当先让《Nature》发个短信,其它事以后再说。(见《 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 》),不过 王德华 研究员发表了 《 Nature 拒稿感想:不遗憾,谢博友 》,并进一步指出《 张月红编辑应该让 Nature 进一步认错 》。 其实,让 《 Nature》认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因为我最近发现战奶车的 刘实恐怕已被 奶车压死(见《 肖案判了、《自然》论了、刘实哑了? 》、《 求真皇帝遇难,造假皇帝称雄 》)。 不过,如果张月红主动去信要求撤稿,可能还有希望消除《Nature》对中国科学腐败的重判。 现在, 《Nature》所称的中国期刊 三分之一来稿抄袭已被方舟子引用并放大到 大陆学术界三分之一人造假 。而这一结论正被方迷们广为传播。如 水博 就 转载 了《 世界日报》发表的《 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 》一文。而网友在此文下留的一些评论还是有道理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c z ip:18.82.5.*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论文,有 60% 来自境外学者稿件 ,跟 大陆学术界约 1/3 文造假 两者之间有什么逻辑关联?这是关于两件事情的两个个人陈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hua0a 方不群还是老实交代在中科大的假侨属证明事情吧。 还有,方不群自己的几次摘抄及翻译别人文章不注明原作者和出处的行为,本身就是剽窃行为,自己先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抗议 ip:61.185.221.* 张月红已指出,投《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论文,有 60% 来自境外学者稿件。方舟之还丧心病狂地说:大陆学术界约 1/3 文造假。这简直就是一个疯狗,是一个对中国怀有敌意和不择手段污蔑的疯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ihua0a 方舟子 博士故意把 (In early trials, do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have done the surgery have found the results to be far more promising.) 删掉。 纽约时报文章这段文章透露:在美国的早期临床试验中,做过手术的医生们发现其结果是很有前途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84b1b90100mou9.html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科学发展观 ip:61.138.129.* 方舟子会美国主子哪里去邀功请赏去了,也是接受下一步行动指示。他先把自己的画皮揭下来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冶山阁咏诗记
JYH64J98Y99H 2010-10-15 11:32
是非功过是有基本衡量标准的,认识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有些事情,事出有因。虽有瑕疵,但整体而言,不过是大醇小疵。有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个人再有能耐,就是累死了,也不能够骑自行车到月球上去,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严于律己是值得称道的,用同样标准要求他人,就涉嫌苛求了。美好的品德与修养恰恰在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坦率地地讲,这些都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中国有句名言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它就是告诫人们指责他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劝告人们待人少点苛求、多点宽容。这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决非是指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时,漠然视之,放任自流,充当“老好人”。同样的问题,有的处理得很好,拿捏得到位,甚至让人感到宽厚大度。有的则未必,关键还在于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无论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还是老百姓俗语“你个它肉吃,它还咬你手指头”,都折射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罢;就事论事,适可而止也好;无论是感叹活到老、学到老,还是体味实践出真知, 事情的 来龙去脉历历在目,说透还是说不透,道理就摆在那里。 所谓阅历也都是岁月慢慢积累起来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几度品茗信步于冶山阁,抚今追昔,歌以咏之, 录以记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 :《调张籍》 )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40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想起苏东坡——肖-方风波有感
李万春 2010-9-29 11:14
学术界很小很小 医学界很大很大 智商很高情商低 真想历史应可期 (莫辩解 莫跨行)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出山 莫越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方舟子打假对现阶段学术界有积极意义
Bobby 2010-9-27 15:52
方舟子被称为中国树敌最多的人,被他或新语丝打假的人、在其它方面的宿敌和仇人、中医的从业者和支持者、以及被打假的或仇人的支持者、被他言语风格激怒的人、以及形形色色的中立的人或同情弱者的人可能都对他有非议。这些非议大多集中在他的打假方式(程序)和言语风格上,但有人担心他的打假会扼杀中国的科研创新则是多余。 我要说的是,从围观者和局外人来看,方舟子打假对现阶段学术界有积极意义。 中国科教界,与中国的官场十分类似。虽然有很多谨谨业业、诚实规矩的学者在努力,但也有不少肆无忌怛,为了名利,不惜公然造假作弊来蒙骗学术界的妄人。其原因在于,中国学术界现在仍然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缺乏公正、严格、规范的科研体制,缺乏有效的自纠自查机制。造假作弊土壤不除,浮躁的风气不净,缺陷的机制不改,明目张胆造假作弊现象仍然会继续存在,方舟子也会继续打假,新语丝也不会改弦更张。大家须要明白的是,是科教界内部无有效的自纠自查机制,才使方舟子越殂代苞成为可能。 我注意到,凡在门户网站出现有关中国科教界的负面新闻,跟贴评论无一例外是人人喊打的,如同官场的负面新闻一般。这说明什么?说明科学界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支持揭发科教界黑幕的,这些人,以及科教界的大多数诚实规矩的人,就是方舟子打假的群众基础。 从唐骏 博士学历造假,到肖传国涉嫌买凶报复,中国的主流媒体几乎都占到了方舟子一边。事实上,不少媒体正是从新语丝得到学术打假线索而跟进报道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主流媒体也对学术界造假作弊的现象深恶痛绝,方舟子的事业正逐渐得到了官方承认。 科研创新需要一定的宽容,但明目张胆造假作弊绝不能宽容。方舟子打假使作假者人怀畏惧,无敢肆意为也!这正是方舟子打假对现阶段学术界的积极意义。 . 对方有仇或有敌意的朋友 , 别把火撒到我身上。请文明评论,不要攻击我个人!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927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术界不能没有对抗方舟子之人
longfo 2010-9-23 06:48
看了方舟子和肖传国的恩恩怨怨,都怕了,不敢说方舟子之事了,怕是哪天科研出了纰漏,会被整死。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学术界,还是需要肖传国这样和方舟子对着干的人,不然,反了天了。 一个人,凭着一张嘴,能让另一个人雇凶打他,这个人,除了是很好很好的人,也可能是很坏很坏的人。无人左制,恐为祸害。 北京晚报:方舟子与肖传国的九年交恶 学术如此,打假如此,做人当如何?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3196 次阅读|11 个评论
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和迷茫(一)
Synthon 2010-7-24 04:01
临近毕业,开始考虑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总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于是在这里写下来,也跟大家交流。 就算是在半年前,我还是毫不怀疑我会毕业以后继续做学术的。博士毕业,找个地方做个破死道(postdoc),再过两年找个地方发考题(faculty),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想法,然而现在,我的想法却又有些改变,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在学术界走下去。 这个改变的原因,我可以说出很多,比如目前学术界生态环境也并不很好,比如美国学界现下对政治正确的要求很多,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外因,不足以改变我的决定,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我觉得以我现在的背景,在正经研究型大学找个发考题的位置,貌似不是那么容易了。 前些天跟同样想发考题的师弟聊天,我不由得感慨,说我博士期间花了太多时间学习了。每当新合成一种材料,新做一个催化反应,或者新采用一种表征方法,我都大量查阅专著和文献,以确保自己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虽然从个人知识结构上讲是好事,而事实上我自己也确实在这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自得其乐,但是学习是需要时间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思考上,做实验和写文章的速度就必然下降。一个人一辈子可能有很多时间,但是读博士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博士读到第三年快结束的时候,才发表第一篇文章。别人并不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而是别人告诉他,谱图上这个峰,是这个意思,他就在文章里写,这个峰是这个意思。但是他有足够的时间做实验写文章,可以从第一年就开始发表文章。李永丹老师曾在博客里说过,美国学界目前有培养论文快手的趋势,我不太清楚他想说的是否是这方面的故事,但这确实是现实。所以到了毕业的时候,我想找发考题,我自信给我一个位置,我能做好,但是现实情况是,我找发考题的竞争力远远不如人家。。。 那么,是我错了么?说实话,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认为自己做的是错的。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很难找到发考题的位置,这至少说明,我跟美国学术界不太兼容吧。。。所以,尽管我一直希望继续做学术,做教授,但也许更适合我的工作在别处呢。。。 注1:读博士第三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其实在我所了解的美国大学理工科博士生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概算是平均水平吧,但是须知这些博士生里头绝大多数是对发考题工作没兴趣的。在发考题工作市场上的人,则大都是文章记录很好的。 注2:正文中没有说的一点,是找学术界工作跟找工业界工作有个很大的差别,在于找业界工作的时候,面试你的基本都是同行专家,而找学界工作则未必。美国的博士找工作,基本上面试时间是一整天,跟招聘单位的七八个人分别单独面谈。比如我是做催化的,如果找业界的对口工作,则面试我的人七八个人,基本上都会是做催化的。但是美国学界强调单打独斗,又强调多样性,后果就是一个学校在一个方向上不会有太多老师,所以找学界工作,面试我的人基本上都会是外行,在这个时候,我积累的那些知识是体现不出来的,而文章,则或多或少的变成了硬道理。
个人分类: 其他|10229 次阅读|20 个评论
看到中国学术界的希望
热度 1 sunx0053 2010-7-4 16:17
讨论当前的中国学术界现状的好博文层出不穷。 虽说切入点不同,观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大部分是有理有据,以事实为依据展开讨论。基本上反映出大部分学者对学术腐败的无奈和痛恨之心。 众人都期盼一个大变革,最终在中国促成一个公平,纯净,和健康的学术氛围。 中国学术界急功近利的特征似乎证据确凿。 呼吁高层出台合适的政策以促成变革的声音十分迫切。 我想面包会有的。 虽然在蜕变的过程出现让人不齿的各种怪现象 (学术造假,学霸等)。 我仍看到希望。 目前看来,变革所必需的群众基础仍是坚固的。 中国很多学者仍是脚踏实地,真心渴望做的更好。这一点从以下的一个小观察中可见一斑。 我曾写了一篇关于提高些科研论文效率(化整为零法)的博文。 那篇短文当时是有感而发由心而出。 有幸上了科学网的头条。 当时一周内点击有近1万。并收到了很有建设性的评论。 下了头条后,点击和评论基本上就很少了。 这很正常。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篇博文点击率突然上去了。现在已经超过10万, 且点击仍在继续。 我虽然之后没有发很多新的热门博文,但因此一篇博文,我的博客仍常常出现在周点击率排行榜。我的平均点击量竟然爬上了排行榜首位。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 在欣喜完后,我开始冷静思考这篇博文成功的背后原因。 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主题正好满足了当前学者们的一种需求。 我的博文点击率最高的几个都是与学术有关的。别人的博文我没有统计过。 但大部分上了科学网头条的热博文也是与学术有关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部分学者们都是仍一直在苦苦追寻能提高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良方。 投机取巧,抄袭,或窃取他人成果的事只是极少数人之所为。 当然,在当前的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这些肮脏的事便被极度宣传。 不明真相的人们便误以为整个学术界都败坏了。 通过这个观察,我想中国学术界的根基还是好的。绝大多数学者仍是孜孜不断地追求科学真理的善良者。 一方面,做不齿之事的人要被严惩以还中国学术界的清白。 另一方面,要恢复对学术界的信心,创造条件去恢复学术界这片净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学者的责任。 若大家都认为自己一人之力不能改变什么,并自暴自弃,整个学术界连一点希望都没有。若从自己做起。即使困难也不放弃, 科研水平会随着国力的提高和众人的努力而提升,赶上甚至超过世界一流的日子并非遥遥不可及。盼望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也许有人会笑我在做梦,那我情愿在这梦中不再醒来。
个人分类: 研读心得|4631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界就像一炮牛粪:上面有盛开的鲜花,下面有奥妙的世界
大毛忽洞 2010-7-2 11:33
学界就像一炮牛粪:上面有盛开的鲜花,下面有奥妙的世界 牛粪是最有哲学涵义的仿生学事物。 食堂里的花卷,就是一个仿生学(仿造牛粪)的成果。 另外,名言道: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奶。 青草变成奶之后,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牛粪。 奶在市场中流通,牛粪(的仿生学奥妙)在学界流通。 奶是学界的输出端, 牛粪是学界的输入端。 牛粪(及其仿生学奥妙)是学界的精神营养, 项目经费是学界的物质营养。 俗话说的所谓的象牙金字塔, 把学界形容成一个干干瘪瘪的东西。 象牙和石头差不多,没有什么营养。 用象牙来形容大学,只能是越来越干瘪。 应该用牛粪来形容大学, 寓意生机勃勃。 一炮牛粪,就像是一种特定番号的项目, 如果牛粪的上面有鲜花盛开, 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有首席了。 鲜花长在牛粪上, 首席长在项目上,道理相通。 牛粪下面的是各路的屎壳郎英雄, 项目的下面是各路的科技英雄。 大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大号的粪球, 中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中号的粪球, 小号的屎壳郎,滚出一个小号的粪球。 屎壳郎滚粪球,是单程的仪式。 项目下面的各路科技英雄也是一样的: 大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一级子课题, 中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二级子课题, 小号科学家滚出一个三级子课题。 而首席在项目的上面, 就像长在牛粪上面的鲜花, 一枝独秀! 牛粪的下面是一个热闹的世界, 大项目的下面也是一个热闹的世界。 与屎壳郎不同的是, 各路科技英雄, 从牛粪下面滚出去的粪球是经费(¥), 而滚回到鲜花下面的粪球却是一堆(结题)文字。 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屎壳郎:环保而哲学|9280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界III
metanb 2010-5-25 12:09
主要是指农民思想和行为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黑帮VS红帮
大毛忽洞 2010-4-21 08:36
学术界:黑帮 VS 红帮 南京大学一个教授说: 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该教授幼稚地把咱们红红的学术界给抹黑了。 如果真像这位教授说的, 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这就好办了。 重庆的黑帮不是很厉害吗, 经过打黑之后, 黑帮就基本上没有了。 真正难于对付的学术界的红帮, 参考阅读: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学术界彻底江湖化黑帮化了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473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华人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pikeliu 2010-2-18 22:16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华人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2006-05-30 01:01:39) 分类:转载文章 一位曾长期在耶鲁任教的朋友传过来的,他说全是真人真事,但名字用的是同音或近音字。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上篇: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付辛原永别耶鲁甜妞儿教授的故事 美国学术界钩心斗角,不闻炮声,不见硝烟,但出伤兵,也留尸体。 故事故事,过去的事,谁听了多少,谁记得多少。哎哟呵。欢迎对号入座。 从前,有个中国学生付辛原,南京人,留学美国最早的一批吧。去的是顶尖名牌大学,胡适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得了博士,到更顶尖的大学,Rockefeller(骡大)做博士后。导师呢,叫达人尔。 这达人尔可是名将。要的诺贝尔奖的大牌教授。付辛原在达人尔实验室做的东西,就是达人尔要得诺贝尔奖的那劳什子。 看官,这诺贝尔奖,可是一个小矛盾的起因。达人尔在这圈里耕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付辛原呢,做出了突破。两人没一个软柿子。达人尔岂容他人沾光,付辛原岂甘排斥。 付辛原分离纯化到了现在叫STAT的蛋白质,那时叫ISGF-3。他东西都拿到了。可是呢,历史风云突变:中国来了个春夏之交的动乱事件。这付辛原哪能袖手旁观。他可不是其他留学生,游游行、拿个居留权就算了。 付辛原在美国成立了秦国仁权组织。这边厢,人家达人尔还给他工资照发。付辛原那几年,可没全时在骡大上班。达人尔的确没亏待他。 付辛原老不上班,他已经有突破了,蛋白质也在他手上了,可是,他心思在秦国,老没时间做完那点研究,不能发表啊。达人尔再容忍,给付辛原工资,也不能坐视他荒废研究啊。老达也有竞争对手啊。达人尔就让辛得拉来做付辛原的东西。小辛呢,不咋的,还是要求教付辛原,用的都是付辛原的方法,得到的是一样的东西,不过呢,小辛继续下一小步,付辛原也回来加了点儿实验,可以发表了。 那可是大发现。 付辛原看,这功劳当然是自己的:突破是他做的,小辛不过抄他的路径,扫个尾。 要发一篇《细胞》论文,付辛原要求做第一作者,让小辛做第二作者,达人尔最后作者,最好呢,付辛原和达人尔共同做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这一点,付没有强求,只是说,这样最好。小辛坚决不肯,说我也要找工作啊。他们吵翻了。老达做主,发两篇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达是院士,发PNAS举手之劳:小辛做论文A的第一作者(B的第二作者),付辛原做论文B的第一作者(A的第二作者)。达人尔是两片的最后和通讯作者。 这两种安排,对达人尔有一点关系,但是没太大的关系。但是,付辛原就很不一样。如果只有一篇《细胞》,付是唯一的第一作者。付辛原的贡献,那就很突出。如果要得奖,也可以和达人尔一块得。这是有很多先例的了:要是学生贡献突出,可以和老板一起得。 但是安排两片PNAS,付和辛的的贡献就一样了,就不突出了,完全成了老达为主。这口气,付辛原怎么咽得下去?而且,如果一片《细胞》,付辛原当时要找助理教授的工作,也比PNAS要容易多了,工作刚刚出笼,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会以为《细胞》比PNAS牛。 这样呢,1992年的两片PNAS,付辛原和达人尔结了冤。第一回合,付辛原吃了亏。 付辛原马上到纽约的西乃山医学院做助理教授。小辛呢,到纽约大学医学院,以后呢,小辛很少东西。没了老达,没了付,小辛蹦达不出啥像样的东西。 付辛原不得了:1992年,他到西乃山医学院几个月,马上又发一片《细胞》,单枪匹马,一个人做作者。各位看官,这生物医学,要好多劳力,一个人做作者的实不多见。 付辛原的粉丝,说他是刻苦的不得了。仁权、研究能两手做,奋斗一下,一个人也能出《细胞》。他的敌人,就说,肯定是他带走了他在达人尔实验室做的东西。 这带走研究工作,没有明文规定,好多博后和原来老板,因为这种事,闹的不开心。但是,对老达和小付来说,这可是火上浇油。本来老达就想得奖,得奖就要靠 1992年那两片PNAS。你小付竟然在同一年又发一片《细胞》,而且没有老达,这可让小付大放光彩,把老达摆哪去,这还了得!但是,老达并没啥办法,制止这片论文发表。嘿嘿,小付就学过一次制止了,到老付了,还没学会。 付辛原再接再厉,1993年,和学生张娇娇,又发了一片《细胞》,风头很健。 这第二回合,好象付辛原赢了。 可是呢,这老达可不是好惹的。他一面组织力量,做研究。他的主力,还是中国人。上次用小辛那美国次品,老达可是见识了中国人小付的厉害。老达用衰客等几个中国人,发了一批《细胞》啊、《科学》啊、《自然》啊。 老达和小付竞争,可不是光靠研究,他调动了一批力量,专门在后面说付辛原的坏话:忘恩负义啊、拿我东西啊。付辛原只能做研究,在美国的科学界搞手腕,他哪里是老达的对手。就是老达实验室的老中,心里同情他,行动上也帮老达,在老达面前,那帮老中,也不敢说小付好话。 所以呢,这背后上演的第三回合,老达赢定了。 付辛原在圈里,没有几个朋友,怕老达、想拍老达马屁的人,不站在付那边。还有几个,给付辛原的脾气惹毛了。剩下支持付的,就孤零零几个。 付辛原的研究很牛。耶鲁大学把他从西乃山医学院挖过来,做耶鲁的副教授。他论文很多:《细胞》,《自然》,《科学》,你还能要啥更牛的?他可自得,稳坐钓鱼船,认为甜妞儿必得(tenure,终身教职,耶鲁是正教授)。他还看不上耶鲁的甜妞儿,心里惦记着和老达分诺贝尔奖。 付辛原脱产,美国叫学术休假吧,到清华去办研究所。 1999 年,付辛原在《科学》上发一片论文。这片论文,他又撞车了:美国田那西州梦非思市僧脚的医院,有个人叫哀利(利害的利)。这哀利呢,也有一片的论文,同时给《科学》,没收。那可不得了,哀利没老达那风度。老达捅刀子的时候,表面上还文质彬彬。哀利可是穷凶极恶。哀利和付辛原同时到美国冷泉港开大会,哀利公开说,我们不能重复付辛原在《科学》上发表的结果。哀利不是中国网民,还顾忌一点美国法则,公开没说付辛原造假,只说我们不能重复。私下,哀利可不客气,我就觉得他造假。竞争失败,如此猛烈攻击对手,不多见,所以呢,会上有人说哀利过分。但是呢,前有老达说付辛原坏话,后有哀利这么攻击,付辛原的名声,哪能不受损失呢。 这第四回合,付辛原受伤。92年到99年,前后加起来,可是伤痕累累了。 这一亩三分圈里,付辛原的朋友很少。中国人,没有力量。中国人,很多还看他笑话呢。 阴错阳差,几年以后,其它几个实验室研究证明,付辛原1999年的论文对了,哀利错了。 太晚了,付辛原的甜妞儿已经跑掉了:媒人来评估付辛原终身教职的时候,偏听偏信,人都是老美,会听你老中的?没有谁说他造假,毕竟没有人要求正式调查他,可是圈的舆论,受小付得罪的两大头影响,对小付不利。 要是付已经有甜妞儿了,人也拿他没办法。得罪人,圈里传谣言,赖何不得有甜妞的人。但是,你不是没甜妞吗,用几张媒婆的嘴,绝对可以不让小付成亲。这付辛原,在耶鲁就没戏唱了。 这第五回合,付辛原输的可惨了,遍体鳞伤。 阴地庵哪大学给他甜妞儿,终身正教授。算安慰吗?对凡人,这可不赖。多少人,在想拿个阴地庵的助理教授,多少人,想娶个阴地庵的甜妞儿。 可是,可是,付辛原心系那诺奖,眼看就要老达一人独吞了,这不,老达已经得了辣死卡奖,那可是诺贝尔的预报奖。付辛原竟然到手的耶鲁甜妞儿鸡飞蛋打,沦落到阴地庵。老中,脾气可不敢学付辛原。老中,只好夹起尾巴做人。 老中,有几个帮了他呢。耶鲁的旭天教授,如今可是红火的不得了。他拿甜妞儿那会儿,论文哪有付辛原多、哪有付辛原牛?2000年,付有5片《细胞》、《科学》、《自然》,旭天有一片。旭天人家在耶鲁,可是把老美搞的团团转。耶鲁那年推荐旭天当修士研究员,付辛原那时可比旭天牛。两人关系,也不知道好不好。付倒霉后,条件垮了,《细胞》、《科学》、《自然》到现在还是原先那五片。旭天得了修士一两千美元,后来又加了3片顶级论文,统共4片了,快要追上付辛原了。 要说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搞掉了付辛原的甜妞,那我不同意。要说和种族无关,那也不能那么说。老美喜欢听话的老中。小付时代,要是他和老达的关系密切,比如象小辛和老达的关系,说不定,老达会提小付一把。第一回合,小付如果得老达联盟,那小付到老付就一帆风顺。 老中要是有犹太人的团结,有犹太人的势力,那,要帮付辛原,也许成啊。可是呢,现在老中,既不团结,也没多大的势力。网上传2005年《科技中国》有一片劳逸的文章,里面为付辛原甜妞事件说话,我仔细看了,劳逸没说几句。也就说耶鲁甜妞没给付不公平,老中应该互相支持。这些,我都同意。付辛原的细节,说不定,劳知道的还不如我多呢。劳逸博学,大家公认,那没说的。他肯定懂信号转导。但是小圈内钩心斗角,出了这圈,知道细节的没几个。圈里,其实,有多少人知道呢。多数老中,圈,没进,最多在外圈转转,不时,往里探个头。 付辛原倒霉,老中看笑话的多着。不光是美国的老中,连中国的老中,都欺负他。 虎落平阳啊。 其他老中,就能保证,自己不给人欺负? 还有第六回合呢:等老达到瑞典去领诺贝尔奖的时候,中国人可不要忘记了,老达那一将功成万骷髅的丰功伟绩,里面可有付辛原的一具尸骨,说不定,还血迹未干。 除非:付辛原不甘自灭,不去网上胡泡,重起炉灶,振作起来,20年后再做一条好汉!! 如果付辛原自己起不来了,那要靠那天,一群现在做学生的老中长大了,挺胸抬头,不再被老美欺负,让中国人在学术界不再看人眼色了。 下一篇:为什么付辛原不能起诉老达和哀利? 老达和哀利把付辛原整的那么惨,而且哀利搞错了,付辛原为什么不能起诉他们?这就是美国钩心斗角的伎俩。老达和哀利,都没留下字据、把柄。都是暗箭,没有明枪。付辛原没办法。 老达干的,不过是报复他,搞他小动作。就是呢,老达能量大,他的小动作,就够你受了。他让圈里的人,不支持付辛原,不敢公开支持。你付辛原后面有什么势力,你就是有中国人的关系网,也没力量。何况中国人一盘散沙,对老美来说,也不是秘密。 暗地支持付辛原的人,肯定有,要不然,92年以后,付辛原要在《细胞》、《科学》上发论文,就没门了。 老达骂付辛原的那些话,都是私下说的,人私下议论,你也管不着。 哀利呢,最严重的就是他那次在冷泉港的演讲。他手摸到了枪,但是,没抽出来放。他公开只说,我们不能重复付辛原的实验。他公开可没说,付辛原造假。私下说了,你拿他咋办? 哀利也没到耶鲁告发付辛原,他要告,就有字据了。要是他告了,而事情如后来那样发展,付辛原没错,哀利错了,那付辛原可以起诉哀利。但是,哀利没有公开说过付辛原造假。他也没有到MIT 的BBS上去说。那时,还不兴上网贴贴呢。如果哀利匿名到网上写付辛原造假,损害了付辛原名誉,让他拿不到甜妞儿,那付辛原可以通过美国法律要求网管删贴,如果网管不删贴,可以起诉网管。也可以通过法律要求网管协助捉拿上贴的谁,起诉他。 拿不到字据,公开说的,都不到违法程度,付辛原咋起诉哀利。 这就叫背后捅刀子,晚上放暗箭。老中在美,学不会,也得防着。 那么付辛原可以告哀利造假吗?也不行。当年哀利也不能告付。两人是竞争,结果是不同。但是,他们做的不是一模一样的实验。现在证明哀利错了,是结论错了,错的原因可以解释,不是造假。付辛原要是告,人单位一看,也不会调查。所以,付辛原报复不成。要是中国人在圈里势力大,那付可以造舆论,损哀利。但是呢,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人在圈里,人不少,权不多。 给捅倒的,可不只付辛原一个。多少年前,冷泉港有个台湾去的周,她有个发现,得了诺贝尔奖。你说,我咋没听过?嘿嘿,因为,得奖的不是她。老美萝卜丝得奖。周和萝卜在冷泉港平起平坐,同级的。周做了一大堆实验,有一个呢,要萝卜帮个忙,这合作为主的就是周。论文呢,周是第一作者,萝卜是最后作者。并没有说萝卜是通讯作者。 冷泉港的主任花生,歧视女性出了名。何况周还是华人。花生到处去给萝卜游说。把周凉一边。外人只听花生的。哪里知道周。周在冷泉港待不下去,发配到啊啦八嘛大学去了,条件差,默默无闻。萝卜丝呢,得奖。条件好的很,但是自己做不出什么,原来就是靠偷人家周的东西嘛,没了周可以偷,萝卜丝也没辙。不过呢,花生给萝卜丝游说到了诺贝尔奖喔。 美国学术界战场上,抬下来的伤兵、阵亡将士,有的是华人。 这个苦说出来,后代不要重蹈覆澈,就要谢天谢地。 Schindler C, Fu XY, Improta T, Aebersold R, Darnell JE Jr. Proteins of tranformation factor ISGF-3: one gene encodes the 91-and 84-kDa ISGF-3 proteins that are activated by interferon alph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2 Aug 15;89(16):7836-9. Fu XY, Schindler C, Improta T, Aebersold R, Darnell JE Jr. The proteins of ISGF-3, the interferon alpha-induced transformtional activator, define a gene family involved in signal transdu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2 Aug 15;89(16):7840-3. Fu XY. A tranformation factor with SH2 and SH3 domains is directly activated by an interferon alpha-induced cytoplasm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Cell. 1992 Jul 24;70(2):323-35. Fu XY, Zhang JJ. Tranformation factor p91 interacts with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mediates activation of the c-fos gene promoter. Cell. 1993 Sep 24;74(6):1135-45. Welte T, Leitenberg D, Dittel BN, al-Ramadi BK, Xie B, Chin YE, Janeway CA Jr, Bothwell AL, Bottomly K, Fu XY. STAT5 interaction with the T cell receptor complex and stimulation of T cell proliferation. Science. 1999 Jan 8;283(5399):222-5. Welte T, Leitenberg D, Dittel BN, al-Ramadi BK, Hansen WR, Xie B, Janeway CA Jr, Bothwell AL, Bottomly K, Fu XY. The PTK-STAT signaling pathway has essential roles in T-cell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antigen stimulation.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99;64:291-302. Moriggl R, Marine JC, Topham DJ, Teglund S, Sexl V, McKay C, Piekorz R, Wang D, Parganas E, Yoshimura A, Ihle JN. Differential roles of cytokine signaling during T-cell development.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1999;64:389-95.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人相轻是中国学术界的不幸
华明 2010-1-8 08:11
对于饶毅和施一公等人,很多人看到的仅仅是他们回国后获得的名声和财富,而不是对中国学术界的积极推动作用。 其实,就财富来说,他们在美国的收入很可能高于现在国内的获得。比如施一公,他如果想发财,在美国他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去生物医药公司,以他的影响力和研究内容,他完全可能获得比现在很多人眼红的百万人民币高很多倍的收入。 如果说因为他们的名声而眼红,那更不应该。 一方面,一定的名声有助于他们在各自的单位开展积极的工作,并且影响广大的学术界。另一方面,那些名声是对他们的学术工作和能力的认可。文人相轻是国内学术界的通病,在对待学术界名人方面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有人对他们的具体言行有异议,完全可以就事论事,通过各种形式和读者乃至于他们自己进行交流,而不是在网络散布谣言,诽谤,嘲讽。那些文字出自实名的学者们,博士们,教授们,不仅仅是中国的特色,更是中国学术界的不幸。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7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目前奇缺的不是研究型学者,而是一个研究型的教育家。转载《朱清时:学术界创新能力在萎缩 根源是教育体制行政化(zz)》
ffchocolate 2009-12-23 09:49
先转载这个采访的原稿: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似乎陷入了丑闻泥潭之中,不能自拔。论文抄袭、校园腐败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丝毫没有效果,反而不断有新的大学丑闻践踏人们的心理底线。于是人们开始麻木了,更有悲观者断言“中国的大学已经没有希望”。(悲观者的断言可以上新闻的deadline,比较有噱头。丑闻等到被人们发现的时候,等到有新闻价值上媒体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随机事件了。丑闻那是peak的事件了,还有一些也是丑闻,只是性质没那么恶劣,这些小丑闻此时此刻,每时每刻都在制造中,也许这个才是可怕的。) 但是在两个多月前,一则与大学有关的新闻却激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终于确定。200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聘期5年。(5年——这个时间并不长,如果有可能建议不限时间。如果做的好,改革成功,那就继续做,如果做的不好,就改变策略。) 这则新闻所引发的热议持续至今,即使一个月后爆发的武汉大学腐败案也没有转移人们关注的目光,反而更加刺激了人们对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期望。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没有多少历史包袱与传统框架的束缚,人们热望这里诞生一所真正的大学,为备受嘲笑与讥讽的中国的大学争一口气。 (这个新闻为什么会引发热议呢?朱清时学者有过这样的工作经历,而且做的很好,由他担任理所应当,至少在国外不会有那么多热议。不过如果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引起热议,那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凡是能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地方一定是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给付出者回报的地方。付出有回报,这才能激发人们为梦想付出的原动力。历史包袱和传统框架的束缚,看起来是有点贬义的,可能笔者说的关于历史和传统的负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至少乾隆爷之前的中国在全球还是很先进的国家。) 作为200多位竞争者中的胜出者,朱清时也成为媒体追捧的人物。据悉,与以往高校校长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方式不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选拔是按照国际惯例,借助国际人力咨询机构全球选择,并通过校长遴选委员会投票后,再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的。据悉,除朱清时外,当时进入猎头公司名单的还有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院长和国内几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而遴选委员会提名时,唯有朱清时一人获得了全票支持。 (高校的校长不仅仅是校长。如果说一个主妇决定了一个家的品味,一个校长也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格调。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投票机制上岗的,至少是更加合适的。) 朱清时并非是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因为对高等教育理想的思考与坚持而为公众所熟知。获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朱清时曾经表示,他将把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创新机制体制,吸引华人一流学者乃至世界杰出人才加盟。近期这位63岁的科学家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阐述了他对大学的理解和认识。 (从朱清时的简历上,他首先是个学者,现在正在转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或者说是为大学中的学者和学生服务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他做的好,那么他可以成为中国正在成长的教育家。我们现在缺少的,可能不是搞研究的学者,而是教育家。一个成功的教育家的搭建的平台会孕育无限的学者。) 学术界的创新能力在萎缩 经济观察报:看简历,你长期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研究,直到1994年才到大学工作。 朱清时:我过去是做科研的,1994年调到中国科技大学才开始搞教育,先后做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1998年开始做校长,做了十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教育改革。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会想到要搞教育改革呢? 朱清时:现在回头看,我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刚当研究生院院长的时候,发现教育现状不理想,认为我们的课程体系不行,内容太陈旧,教材不好,老师讲的也不是太好。我在国外的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知道国外大学的教材写得很精彩,学生都很爱读,而且教材更新很快,知识组织得也很好。相比之下,我们严重落后。所以我在中科大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全世界各地去调查,回来编写新教材,进行教学改革。 经济观察报:效果如何? 朱清时:开始还行,后来推进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不是教材的问题,教材是表面的现象,是技术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应试教育。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都是灌输式教育,把学生是当作灌输的对象,不重视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于是我做校长以后,就努力改革这个问题。做了很多试验,也做了很多工作,最近两三年我发现,这也不是根本问题。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呢? 朱清时:我们要做的改革,包括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想了很多办法,喊了那么多年,没有效果。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从来不提这些口号,但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很有创新能力。于是我认识到,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机制和体制在起作用。2008年我卸任校长以后,角色换了,想回到教学和科研生活中去。这时发现,学术气氛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师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都在明显地萎缩。现在杂志比以前多多了,可是很少有人读了,即使读了也没有什么收获,因为极少有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是水分太多。也就是说,现在学术界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即出版物由于缺乏内涵,没有读者,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印刷品回收,还污染了环境。 (浪费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还有梦想和期望。) 经济观察报:这种萎缩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吗? 朱清时:我还发现,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学术交流的兴趣都淡漠了。没有交流,新思想就不会有发展。我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在国外的时候,学术界最大特点就是酷爱交流,在国际会议上主动和不认识的人交流,汲取别人的新思想。而现在呢,学术活动虽然多了,多数都是讲排场,都是请一些大腕做大报告,没有什么年轻人。不是因为大腕们有什么真知灼见,而是因为他们身份地位高。大家并不在意交流新思想,而是崇拜权力和地位,这是对学术的伤害。年轻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没有了,一方面是大家对新思想的追求已经没有劲头了,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新思想都要保密,害怕别人“抄袭”,自己埋头苦干,期待一鸣惊人。闭门钻研者往往一事无成,因为所有的原创思想都需要在交流当中不断磨砺才行。这些现实让我深深感到,现在学术界的创新能力不仅没有进步,而是在退步,在萎缩。这是为什么? 根源是教育体制行政化 经济观察报:你思考的答案是什么? 朱清时: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行政化。教育体制行政化的含义,就是把学术机构当成行政机构来管理。书记校长都是上面任命的官员,下级服从上级,谁的官大就听谁的。作为学术机构,大学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学术至上,追求卓越。在行政化的大学里,追求学术卓越的人地位卑微,于是大家不去竞争谁学术做得好,而是看谁的权力大、地位高。位高权重之后,包括教授职称、学术资源、学术经费、生活条件等等,什么都来了,何乐而不为? (说的没错。) 经济观察报:这带来了什么后果? 朱清时:大学教授们没有话语权,只能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特别是最近这十多年,大学行政化越来越严重,学术精神萎缩得很快。十多年前,给教授一个行政职务,他还会犹豫,怕耽误了学术。现在呢,一个副处长、处长的职位都会有好多教授去竞争。大家追求什么?崇尚什么?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能力朝什么方向发展。所以我现在才认识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其实都是浅层次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在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下,大学里追求卓越的风气变成了追求官位,崇尚学术变成了崇尚权力,权力变成学校运转的中心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的问题与现在教育的问题很相似,那是的农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行政权力干预农业生产,其实是另外一种行政化,结果大家一点积极性都没有了,农业搞得一塌糊涂。包产到户实际上就是“去行政化”,行政权力不再干预农民,农民自己来决定种什么,怎么种,农业就恢复了生机。工商业也是一样,建国之初实行公私合营,但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发现这样做不行了,于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各种所有制都可以搞,就是要焕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工农业的这些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大发展。 经济观察报:唯独教育没有改? 朱清时:因为教育没有改,教育的现状跟农村改革之前的农业一样,没有效率,没有创造性。中国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体制改革,是去行政化、去官化,把学校的文化和风气扭转回到原本的状态。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整个机制应该让所有人去崇尚学术卓越,哪怕是个很年轻的小孩,如果他的思想很精彩,人们都应该尊重他。就像陈景润,当时他的地位虽然很低,可是他的数学天才让所有的人都尊重他。70年代中国出了一些人才,包括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现在的教育规模比过去大多了,民众的教育程度比过去高多了,反而没有这种杰出人才,更没有解放前培养的钱三强、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大师了。从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到现在,得奖的一共有14人,其中有11人是1951年前毕业的。不是我们的人不行,不是我们的经费不行,甚至也不是我们的课程体系不行,我们的教授跟国外教授智商一样高,一样能干,但是不恰当的体制下教授发挥不了聪明才智,就像过去农民发挥不了作用一样。 大学自治 经济观察报:你对教育体制的变革有何思考? 朱清时: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上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的,一直没有彻底改造过,这些年所做的主要还是修修补补的工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仅仅做些表面的修补。一种运行了50多年的教育体制,是该到变革的时候了!大家不要再纠缠于那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了,而是应该好好想想,怎么把学校重新恢复成为学术机构,让学者都去追求学术卓越,而不是追求行政晋升,崇尚真理,而不是崇尚权力。 经济观察报: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什么? 朱清时:就是去行政化,让大学重新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大学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必须要有学术自由。如何保障学术自由?需要摆脱行政化干预。还有一条,就是学者自律,学者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即使有人想弄虚作假,最终也是极少数。总结起来,就是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三者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比如,因为不是追求卓越,现在的学者自律差,出了那么多学术道德问题,有谁认真处分过?有哪一个像韩国的造假科学家黄禹锡那样因此而获刑? 经济观察报:去行政化后,必然出现的问题就是学校应该怎么运作,这又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呢? 朱清时:需要大学自治。大学被行政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界行政权力干预学校,症结在于大学的领导干部任命制度。所以,大学要自治,关键就是权力不要干预,让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进行自治。从欧洲大学的成长历程来看,一部大学的历史就是大学自治的历史。 经济观察报:但是,在中国不要权力干预很难,因为大学是政府出资办的。 朱清时:和其他领域不同,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懂教育,都有一套理论和想法,谁都想干预,许多人是出于好心来干预,只要一干预就完了。 经济观察报:那如何找到一种既由上级支持大学,又不干预大学的好方法? 朱清时:我们现在就是要设计这样的办法,一个切入点就是制定大学章程。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里头有明确规定,所有大学都要有章程。但是该法的许多规定都没有落实,因为它没有规定对违法的惩罚,没有惩罚就没有约束力,谁都敢去破坏它。中国有几所大学有章程?据说清华大学都没有章程。个别学校有章程,那也不过是校内自己编写的规章制度,没有法律地位,没有处罚措施,随意性强,甚至校长、书记都可以随时修改,谈何约束力?我认为,中国高校要办学独立,第一步就是认真贯彻法律,每一所大学都要制订章程,不仅规定应该怎么做,而且要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罚,让所有的人都对学校章程心存敬畏。 经济观察报:你们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 朱清时:我们筹办南方科技大学,首先就是认认真真制订章程。我到处请专家帮我们来制订章程,而且将由深圳人大会议通过这个章程。深圳是特区,有立法权。这样我们将来就可以依法治校,行政权力在大学章程面前要止步,因为这部章程是有威慑力的,是有惩处力的。大学要自治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在政府出资办学的背景下,大学自治一定要有法律依据,才能保护自治权利。 教授治校 经济观察报:在有了章程之后,一所大学在内部管理上怎么做呢? 朱清时:作为学术机构,大学内部不应该有任何干部级别,所有的管理者都能上能下。但是行政管理岗位一定要有高报酬,让这些岗位有足够的吸引力,精英愿意来做,但是他们的角色就是严格依照规章来管理,不能用行政化的办法来发号施令。管理者没有权力支配教授,而是要根据教授的需要提供相应服务。管理人员不能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去干预教授的决定,更不能凌驾于教授之上。这就叫做“教授治校”。不是说每个教授都发号施令,而是他们集体酝酿出来的思想跟决策成为学校的主导。 经济观察报:在这样的体系中,校长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 朱清时:第一,校长应该是教授们选出来的,校长不能“空降”。在校长遴选过程中,一定要听取教授的意见,使校长真正成为教授们的代表。既然是教授们选出来的,就要对教授们负责,如果不对他们负责,教授就有权利罢免、更换校长。这和“空降式校长”完全不同。这是教授治校的决定性环节。第二,校长要善于民主协商,在学校重大问题上与教授们商讨,真正反映教授们的集体意志。所以,教授治校和校长治校不矛盾。梅贻琦说过,教授开会的时候校长只是端板凳的,但是这一点也不意味着校长就没有权力,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教授都有权力,教授治校意味着教授们的集体权力被校长代表了。 经济观察报:既然校长要善于倾听教授的声音,代表教授的声音,这就需要校长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教育家。 朱清时:校长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们的意志。所以,派一个同级别的行政干部来当校长,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人再能干,如果不懂教育,可是往往自以为很懂得,会把事情搞糟。 (校长从学者中出,个人认为是应该如此的,没搞过研究,不会知道里面的问题,没有进入过研究系统的人不会理解,或者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教育的问题。因材施教,同理,因人施“位”。) 经济观察报: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 朱清时:教育家就要懂得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最高规律就是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预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比如,大学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安静环境,让大家集中精力读书、想问题、做学问、搞教学,可是过去十年中国教育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各个高校都忘记了这个根本,纷纷建校舍、辟新校区、扩招,轰轰烈烈。这只对行政官员有好处,因为这是明显的“政绩”啊。结果教育的根本遭到了破坏。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大学就是仰望星空的 经济观察报: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和处理大学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呢? 朱清时:大学一定是要高于市场的。大学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失去大学的精神了。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引领社会文化,大学应该是思想高地,社会前进要靠大学去引领。就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的那样,大学就是“仰望星空”的。有了仰望星空的人,才能引领文化。我们往往认为大学办产业是借鉴美国的经验,其实不是。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大学只是一个思想库,有凝聚力,创新的思想为产业创造了机会,并不是大学在办产业。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时候,该校有五位教授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光谱议,他们联合成立了一个公司进行商业开发。该校同意他们办公司,但是他们的公司要和学校完全脱钩,不能与学校之间有利益牵连。 经济观察报:可见这些学校把学术、政治、经济分得很清楚。 朱清时:政治家、企业家都很伟大了,对社会贡献很大,但是不能跟学术混淆。学术要跟金钱和权力脱钩,才能保证学术纯洁,学术自由。大学就是追求学术卓越,不能跟金钱挂钩,也不能跟权力挂钩,这样才能保持大学的纯洁。说到底,办企业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应该是面壁十年,清心寡欲,专心把学问做好。这两个是完全矛盾的。学术不能受金钱和权力的干扰,金钱和权力不能引进到学术中来,否则学术必然受到伤害。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大学改革的困难? 朱清时:大学改革是很难,尤其是老大学要改造很难,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和人员包袱,中国需要很多新大学。现在在全世界,有好多新型大学一下子就变成一流了。 经济观察报:包括现在的香港科技大学,二三十年就成为亚洲的名校。 朱清时:因为新大学没有包袱,完全可以按照新的模式来做。中国也是一样,我看中国的大学改革,将是新大学按照新的体制运作,老大学按照旧机制运作,慢慢地新大学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而且新大学走到前面以后,会逼着老大学会进行改革更新。当然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经济观察报:现在大家对南方科技大学充满期望,你们能否走出一条新路? 朱清时: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先让大家看一看,大学原来可以这样办。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困难险阻,也许我们不一定能最后成功。过分被关注的,反而困难重重。南方科大的最大作用可能是给大家一些启发,引起更多的人进行这样的探索,但也许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新大学,因为不被注意,反而可能会走得更远,甚至最后成功。(改革创新之路是艰辛的,希望朱校长能成功。校长不是荣誉,更是枷锁。这个枷锁有多重,只有朱校长一人知道。) (这个新闻稿还没看完,我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去百度一下朱清时的cv了。百度的概述是:朱清时是一位中国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8年6月就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以来,致力于规划和组织学校面向21世纪建设一流大学,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朱清时院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已经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科研领域中的杰出人才。2009年9月14日深圳媒体报道:经过历时一年多、在全球范围的严格遴选,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最终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的最佳人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2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新闻消息
skyclub2008 2009-11-9 15:23
科学领域又增了好多亮点,又增加了中国学术和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6人) 席南华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李安民 62 数学 四川大学 郑晓静(女) 51 力学 兰州大学 崔向群(女) 5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罗 俊 52 引力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孙昌璞 46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共8人) 万立骏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小明 47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江 雷 44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其林 52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涂永强 50 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尚永丰 4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侯凡凡(女) 58 内科学(肾脏病学) 南方医科大学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地学部(共5人) 莫宣学 70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49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 澍 58 环境地理 北京大学 周卫健(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翟明国 61 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术科学部 技术科学部 王锡凡 73 电力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申长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 郑州大学 ---------------------------------------------------- 中国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邓中翰 40 微电子技术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张生勇 69 精细化工 第四军医大学 翁宇庆 69 金属材料 中国金属学会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岳光溪 63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赵宪庚 55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医药卫生学部 廖万清 70 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周良辅 67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个人分类: 备忘录|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眼中只有“大师”的学术界
Bobby 2009-10-28 07:28
一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 按照这种说法,国内高校算是已经走过盖大楼的阶段,正在快步进入求大师的阶段。 二 国内大学或科教界对学术大师的祟奉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相对地,对一般科研人才则视如草芥也是不争的事实。 君不见河南农业大学为了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会出 ( 1 )聘任期内,除享受学校正常工资待遇外,每年给予生活补贴 100 万元。( 2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 1000 万元。( 3 )组建以领军人物为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配备助手。( 4 )提供满足科研团队要求的实验平台与基地。( 5 )提供 260 平方米 左右住房一套,连续工作满 10 年,产权归个人。( 6 )其它条件面议。 这样高的价码(见胡化广的博客《母校出手真大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688 ),而普 通的 博士 和 博士后的待遇连个零头都不如! 如此悬殊待遇决不止河南农大一家。这种现象预示着国内的人才引进已进入眼中只有大师的阶段。这意味着不是大师的人才可能就不算人才,你只有拼到大师的位置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三 为什么高校会出如此高价来求大师,原因有三,试析如下: 首先,大师属稀缺资源,古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有小牛易得,大师难求。稀缺资源自然需要高的价码。 其次,国内科教界的很多事情,非大师不能搞定。申请重点学科(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国家级、省级)等需要大师,就是弄个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也非大师不能搞定。而大学排名、官员的政绩需要这些硬杠杠,再说,所谓政绩才是硬道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096 ),官员没有耐心去培养大师,也无法创造自主、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来吸引大师,你说,这些大学能不对大师如此重金孜孜以求吗? 四 大师有真大师,有伪大师(需要包装、作伪);大师有为钱来的(很可能一女嫁多夫,也可能捞钱后孔雀东南飞),有为事业来的。 大学求大师,有真求的,有假求的。有长久打算的,有短期计划的(可以套现,可以为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或重点什么树大旗、扯虎皮)。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5320 次阅读|44 个评论
转发短信:学术界生态
王铮 2009-10-23 09:53
得到一个手机短信,看了心酸,工间休息,黑色幽默一把: 博士要就业,论文好坏一个样,有关系没有? 副教授晋级,论文多少一个样,写成英文没有? 身为教授了,水平高低一个样,当官没有? 海外教授到,学校名次一个样,炒作爱国没有? 院士身份了,搞不搞科学一个样,科技部有人没有? 让我最伤心的是第一条和最后一条,您呢?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51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学术不端的类型及其成因——兼与鸿飞先生商榷(2)
王铮 2009-8-10 16:04
二、道德坠落类 学术不端的第二类可以称为道德坠落类。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坠落,不是堕落。坠落时有一定的波动性的。人造卫星坠落,不是它不想飞了,而是随着自己的耗损和环境摩擦,速度降低了,克服不了重力。 道德坠落类的第一种学术不端是急功近利型。这种类型的学术不端,通常表现为剽窃、占用、抄袭和作伪。不端者的目的是获得学术功利,完成自己的学术工作或者获得某种学术奖励。为北京大学王 ** 的问题充其量是这种类型,说他是学术腐败,把他提干了,也模糊了反学术腐败的方向。 急功近利型的学术不端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学术目标或者学术功利,例如申报院士、教授、博士等。在自己的成果或者创新达不到是,采用作伪、剽窃、占用等手段达到一个自己达不到的学术水平。其中作伪具有社会伤害性,剽窃、占用则主要是个人道德问题。目前在中国,剽窃已经成为了过街老鼠,但是作伪和占用并没有引起重视。在西方科学界作伪是会被学术社会严重抛弃的,可是我们社会由于它没有直接伤害个人利益,对它宽容,它很少遭到人们的监督。 占用是一种特殊形式,它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把群体的成果占为己有,也包括没有参与工作,而把自己的名字混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主要是学术道德的堕落。但是,某些占用带有腐败性质。某些科技官员和项目掮客,虽然自己不参与研究,往往挂名为项目负责人,占用成果发表、成果获奖的机会。在这里,这些人的占用是动用了政治权利的,所以是学术腐败。 道德坠落类的第二种学术不端是拉帮结伙型。学术不端者,为了某种利益结成团体,相互支持,相互占用,互相吹嘘,或者主动地把某些成果集中到个别人身上,让他获得学术地位,使得自己参与分享利益。在评审高级技术职称或像院士这样的学术荣誉时经常发生。用日常语言叫保。当然这种学术不端也可能表现出犯罪性质,那就是排斥异己,不是自己团体的工作,加于否定或者贬低,有的不惜歪曲别人研究成果。 拉帮结伙型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并扩张之。没有既得利益,这种非正式的组织的团体一般不会形成。但是,最近几年,为了某个别人成为院士,一个大学甚至一个省,组织为候选人活动,颇有保家卫国的特点,这就带有明显的商业目标。 狐假虎威型是道德坠落类的第三种学术不端。狐假虎威型,往往表现为以天子门生资格贬低别人,或宣扬某个地区整体学术水平低,打击一大片,保护我自己。更有甚者,利用权威人士、顶级大学教员、学员身份贬低潜在的竞争者的学校、导师等,企图制造一种不公平或者强化不公平制度。。 狐假虎威型固然有利益维护目标,也有学术失落是的自我鼓励,所以说不上是太严重的问题。它是一个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他们充其量是学术道德坠落,而不是堕落。 发生狐假虎威型的一个条件是社会问题。当中国社会失去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一些不良海归,或者受伤害的海归,容易落入这种类型。另外一些妒忌外来竞争者得到优惠条件的,也容易以当地社会的虎威去贬低外力竞争者。实际上落入这种类型的人,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悲剧性。由于这种悲剧性,你会发现这些不端者,往往容易形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性格。 第二类学术不端,与学术环境不公平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受到中国学术界综合学术水平没有发达国家高的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学术不端的类型及其成因——兼与鸿飞先生商榷(1)
王铮 2009-8-10 10:10
学术不端,是中国学术界或者广义学术界的顽症,什么叫广义学术界呢?这里指非学术界的人士如官员、商人以学者身份参与组成的学术群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顽症,鸿飞先生发的宏论: 国内学术不端盛行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低质量的研究工作屡屡得到国内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承认和表彰,而人们又把这种承认和表彰作为衡量学术质量的标准,这使得造假和学术不端成为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 这个原因当然是其中一个,但是过于简单化了。 要认识中国的学术不端,需要分析。分析的基础是分类,中国学术不端是有类型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八型。 我把这个问题的讨论作为学术问题,因此决定把它归类为科研笔记。 第一类 学术腐败类 第一种学术不端是商业诈骗型。商业诈骗型的典型如基因皇后、汉芯和三鹿奶粉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这类学术不端,其特征是具有直接的商业诈骗目的,在活动形式是具有商业特征,其学术特征是夸大甚至伪造学术成果。 由于具有商业特征,商业诈骗型学术不端具有雄厚的行贿基础,因此,商业诈骗型学术不端是最典型的学术腐败。由此可见这类学术不端的起因是资本家的商业利益与官场腐败的结合。这种类型的发生,与国内狭义学术界没有多少关系。到目前为止,基因皇后、陈进汉芯、三鹿科技进步奖并没有被公布或追查行贿受贿行为,我们尚不能断言受贿官员在捂盖子,至少可以说有关部门不问责。所以这类型只能认为是吏治有问题,即使不是官场腐败,也是政府失职。当然基因皇后、陈进后面还具有保护海龟的政策,三鹿奶粉还具有保护地方企业的政策,这个问题就不是吏治问题了,而是恶法问题了,政策破坏法律的平等性。因此一些不良分子,披着海龟、爱国主义(爱乡主义)的画皮大兴诈骗。 第二种学术不端是升官发财型。升官发财型的典型如许宗衡,他并没有上过研究生,但是却拥有众多研究生文凭。某地一个被查出腐败的官员,具有某最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等等。这里官员,为什么要个学者头衔,因为要当更大的官,和 / 或捞更多的钱,所以他们像封建社会一样,向有关学术机构购买学术头衔,只不过封建社会卖官是用私人的经费而现在卖官费用被制度化到公费支出中。这些官员日理万机,还有日拥百姬的,当然没有时间学习,所以论文只能靠秘书,秘书也没有时间。结果论文只能靠买、抄,卖论文的枪手一般也没有什么创新能力,还是抄,学术不端就发生了。另一方面,学术机构不敢得罪这些要学位、要学术名誉的官员,强迫学者放松学术标准,学术不端就在学者中发生了。通常这些学者也在这个过程获得物质利益改善他们贫困的生活,结果他们被腐蚀了,自己随着堕落。这里学术不端的学术形式是合作作弊。 这里学术不端也属于学术腐败,他的起因是官员权力的无约束。官员权力太大,结果他们可以调用国家资源为自己买学术名誉,官员权力太大,结果学术机构和学者失去独立性,这类学术腐败与国内学术界水平是否高低也没有关系。 第三种学术不端是利益敲诈型,这种学术不端,也是学术腐败型。官员利用手中的学术荣誉、项目的评审和批准权力,向申请人和项目完成人实行潜规则,获取好处。由于潜规则作用,项目立项,不根据学术水平,项目获奖,也不根据学术水平,学术荣誉授予出现鱼目混珠。有的官员因为潜规则未到,否定通过的项目。有一些混迹学术界的假学者,通常也善于通过利益敲诈下的利益共享,向官员或者有权利者行贿。这种潜规则的学术不端,形成中国目前最大的学术不端。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得到全国学术界的好评,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靠专家,保障绝大多数官员廉洁奉公,几乎不发生这种类型的学术腐败。至于其他项目管理部门,学者们多有体验,深浅不一。自然科学基金的例子说明,制度规则是重要的,这种类型的发生,也不是国内学术界水平低下的原因,完全是与国内的其他腐败同一成因的。 鸿飞先生文章提到的学术不端主要是这种类型。这些评审不公平问题,不是中国学术界水平低选择错了标准,而是主持评审官员为了潜规则往往请一些低水平专家或者徒有虚名的专家做评委故意降低标准导致的,当然也有一些掮客式人物,他们没有学术水平,与某些腐败的科技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他们在评审时结成领域联盟,导致中国学术界。中国的问题是腐败导致中国学术界的高水平不得表现,而不是中国学术界水平低导致腐败。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8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教授联名举报论文抄袭(转载)
JYH64J98Y99H 2009-6-18 22:07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07:40 中国青年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称举报者别有用心要其下台 本报记者 刘芳   今年6月初,本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同时还举报因为抄袭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引发的学位作弊问题。举报者是该校两名女教师赖文和吴丽丽,赖文是该校基础医学院医古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吴丽丽是该院中医学专业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举报材料包括两本论文复印件和一份长达几万字的投诉材料。材料中称,从开始举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非但举报没有进展,还在校内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她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一个大学校长涉嫌抄袭作弊?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记者前往广州调查。    博导抄袭学生的博士论文?   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并取得多项教学科研成果。   记者从该校网站查阅到的资料显示,1997年徐志伟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转评为教授,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之间,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事情就发生在这段时间。据赖文讲述,徐志伟作为学校正校长,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地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举报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两篇论文显示,两篇论文的格式因年代变化稍有不同,一个是2004年版,写作者敖海清,论文指导老师徐志伟;另一个是2005年版,除了在封面有写作者徐志伟及其论文指导老师的名字外,内页第一页还有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的作者手写签名及指导老师签名。据了解,学校2005年后进行了论文改革,加大了使用授权声明,所以格式有所不同。   虽然格式稍有不同,但论文题目却基本相同。一篇是署名敖海清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敖文),另一篇是署名徐志伟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下简称徐文)。   敖海清,2004年6月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其论文封面标示显示,指导教师为徐志伟。   而徐志伟的论文写于2005年4月,指导教师是我国中医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为推动中医学普及作出过巨大贡献。当记者联系到他家人要求采访时,被告知老人已经退休多年,今年已经93岁。   记者将两篇论文进行了比对,确实发现论文大段抄袭和雷同,即使有个别不是完全相同,经过阅读,意思也趋于一致。记者又请几位同事和其他人进行了阅读比对,看完后第一句话就是:这就是抄袭!   赖文、吴丽丽认定徐文是抄袭自敖文:徐文全文约51000字,与敖文粘贴式雷同字数约22300字,全文雷同字数比例近44%。多处文字、标点、英文单词拼写甚至排版错误都完全相同,雷同文段显然是从敖文的电子版上复制粘贴下来的。赖文说,雷同文段抄自敖文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理论研究章、实验研究章和研究展望,各章雷同字数的比例由14%-74%不等,且多数在50%以上。   徐文中文摘要共约6100字,约2650字与敖文雷同,约占43%;徐文英文摘要近半数与敖文英文摘要一样。奇怪的是,徐文中的英文摘要有五处与自己的中文摘要对不上,反而与敖文的中文摘要完全吻合。   徐文的引言部分,约85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约占70%。   正文第一部分出现整段或一连数页相同的情况,这个部分共约22600字,约1330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约占59%。参考文献共约10300字,约5360字与敖文完全相同。   正文第二部分的文字论述共约16000字,约有2300字的论述与敖文完全相同,其中大段抄袭的有两处,约1300多字。正文第四部分研究展望约1500字,有近1100字的论述完全一样,约占74%。   让人惊讶的是,连一些实验数据都是一致的。徐文中5组50只大鼠造模后的体重数据竟然与敖文中的5组50只大鼠的造模后体重数据完全相同,甚至精确到了小数点后2位数(单位:克)。而两批大鼠在造模前的体重并不相同。   另外,雷同的文段还出现文字、标点甚至排版错则同错的现象。比如大椎穴误写成大推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漏写蛎字等。   赖文说,早几年她担任学校基础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会委员时,学院答辩秘书每年都会把当年的答辩论文送交每个委员一人一本,徐、敖两本博士论文就是从她留存的论文堆里找出来的。   当她将两篇论文复印件寄给上海复旦大学知名教授葛剑雄后,葛剑雄两周后即给她回电,说抄袭太严重了,整段整段的抄袭,这样的抄袭连中学生都看得出。从时间上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很容易就能鉴定出是抄袭!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规定的博士论文缴送本接收馆,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有关规定,已经通过的博士论文应当交存国图,因此国图是国内博士论文的最大藏家。记者从该馆了解到,国图确实收藏有徐志伟和敖海清的论文,而且论文题目和记者所述一致。但敖海清的论文被申请了保密,不能借阅。   查找论文的另一个途径是到学校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找该学科的研究生论文存本。6月16日下午,记者再次前往学校,几经周折,终于在该校位于广州大学城的教研室档案柜中找到了一本敖海清的论文原件,此论文与举报者手中的论文一致。   记者咨询了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武,他告诉记者,界定抄袭行为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1、看作品出版时间的前与后;2、看作品特征对比(如:人物、主要内容、主题结构等)是否相同或雷同;3、看是否属于适当引用。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明确规定:每个作品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两名女教师先后走上举报路   赖文,今年58岁,197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1983年考上该校医古文专业第一批研究生,毕业继续留校任教。可以说,赖文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学习了一辈子。   提起这个她呆了36年的学校,赖文的声音有些哽咽。除此之外,她说话语速很快,分析问题逻辑严密,甚至有些不苟言笑。2007年10月开始,她先后向学校、省里和教育厅举报,并向政协委员、著名学者葛剑雄寄去投诉材料。   赖文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走上举报之路,一来是基于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学术良心,二来是因为看不惯近年来学校出现的诸如硕博导遴选不公等为代表的不正之风。不应该没有人出来说话,反正我离退休不远了,那就由我来说吧。   我还记得当时在和学校另一位教授闲谈硕博导遴选一事时,该教授说,你把徐志伟的博士论文与其早一年毕业的某学生的博士论文对比看看。我阅后发现,两文存在高达40%的复制粘贴式抄袭,震惊不已,赖文回忆说。这段回忆,记者在6月12日的采访中,从那位教授处得到了证实。   赖文开始着手了解具体情况,她找了几位相关学科的教师,吴丽丽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吴丽丽2004年就评上了副教授,当时她才30岁上下。之后没几年,她又评上了硕士生导师。徐志伟是我们这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开始对赖文的不合作态度,到后来成为举报者之一,吴丽丽走过了一个矛盾的心理历程。   据吴丽丽说,其本人就是论文的写作者,或者说就是抄袭者。正因为参与了事件本身,她有着无法言说的无奈。我选择了一份他刚刚毕业一年的学生的论文,进行了粘贴式抄袭,希望他能看出来不予采用,但还是顺利过关了。   在赖文找她了解情况之前,她看到赖老师年纪那么大,很辛苦地每天为了硕博导遴选的事跑来跑去,心里不是个滋味。有一天下课后看见赖老师坐在马路台阶上等公交车,看上去非常疲惫,我觉得我无法再沉默下去了。   2007年10月初,赖文向学校党委和徐志伟本人发函质疑其博士论文的诚信,并口头告诉党委书记该论文的抄袭程度,党委书记表示会向广东省教育纪工委反映。   同年10月25日,吴丽丽正式向学校党委、纪委实名举报自己不得已代徐志伟写博士学位论文一事,学校党委随即将此事转呈广东省教育纪工委。   之所以独立实名举报,吴丽丽说:其一,赖教授当时已经查出肿瘤,住院进行手术了,举报工作做不了了;其二,我对硕博导遴选事件也很有看法;其三,本来代写论文我就极不情愿,一直以来耿耿于怀,而且我也有我的私心与其被赖教授拉出来作为证人,还不如直接作为举报人。   赖文告诉记者,以前她与吴丽丽并不相熟,但这一年多举报的接触,她感到吴丽丽是一个很直率、没有城府的人,有知识分子的良知。这也是为什么吴丽丽本人在被评为硕导后还要站出来举报的原因。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她们希望的那样,赖文这样描述她曲折的举报经历:2007年11月,广东省教育纪工委开始调查徐志伟博士学位论文造假一事,至2008年8月中旬,仍无任何结论和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举报人曾先后两次去省教育纪工委,要求尽快处理此事,但都诉求无果。2008年8月,省教育纪工委在受理10个月之后,将此事移交广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8年8月31日,我又应省纪委调查组的要求,提交了《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学位论文与的博士学位论文雷同情况的说明》,文中详细列出两文雷同字数和雷同之处。省纪委调查组认真调查了两个月,10月中旬,负责该案的调查人员岗位调动。我们要求新的调查人员尽快与我们取得联系,但到11月中旬,仍无任何接手人员与我们联系。   如果事情还无法得到解决,我就向媒体求助,说话干脆的赖文说到做到。但她们没想到,举报之后的11月9日,基础医学院职称评审中,吴丽丽以院内综合实力第一申请正教授职称,却遭到淘汰。   2008年11月18日凌晨,无奈之下,赖文和吴丽丽开始联合在网上实名举报,并将举报材料放到了个人博客上,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吴丽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信箱上群发了一条简单信息,告知自己开博和博客地址。   当天上午不到九点钟,赖文、吴丽丽及其丈夫、科研合作者和收到吴丽丽信息之后简单回复的几位教职工的校内工作信箱就被封闭。经多次向党委投诉,直至今年1月,其他人被封的信箱才陆续开封,但吴丽丽的信箱至今仍然被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赖文的信箱则直到2009年1月退休时也没开通。    校长:这是别有用心、欺骗群众   6月12日,记者在广州大学城找到了正在办公的校长徐志伟本人。在长达1小时的采访中,徐志伟反复向记者表示,自己被诬告了。   从去年开始,网上就爆出了一条新闻,竟然说我骗取博士学位,已经引起了我们学校很多老师的愤怒,这是别有用心、欺骗群众!我已经聘请了律师准备起诉。你们要了解情况,一定要找上级部门才能清楚!   记者问,举报者手中拿着的论文是不是真的?校长回答:论文是真的,但他们(指举报者)真的是断章取义,这是我负责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的学生也在做。在同一个课题下,文献综述这块肯定会有相同之处,她们(指举报者)却忽略了核心部分的实验和创新思想,做实验就有实验数据,我的原创思想也可以用数据来说明我的观点。   他说,雷同的部分不能叫雷同,而是文献资料的部分相同。作为一个团队,长期从事一个方向的研究工作,一些长期积累的数据会相同,不能看论文只看前面,论文的核心部分为何不看?一篇论文的核心价值重点在指标、实验部分。我们的课题有不同的部分,我的那部分是在生理方面,其他的是在药理方面。   至于正文部分出现的小白鼠造模实验数据为何也能出现惊人雷同?他回答,这些都是有人别有用心,目的是把我搞下台,因为你们不是调查组和上级部门,我现在能告诉你的只能是一点点,现在正是纪检等调查部门做结论的时候,所以我不能告诉你。   记者问,吴丽丽作为捉刀者,为什么站出来举报?校长回答说:这一点我们学校没有人相信。她在网上这样说了以后,我一直没有理会。她竟然说是我用行政命令让她来写论文,一个老师怎么会这样做?我简直莫名其妙,我自己都有博士生在做试验!   为什么此事在网上沸沸扬扬了这么久,作为校长,一直没有站出来辟谣?记者问。徐志伟回答:因为我的校长身份,不能影响学校形象。另外,这些事情既然是撒谎,就让它们不攻自破吧!   记者又问,两位老师的邮箱为何被封?徐志伟说,学校有规定,不能在网上传播谣言,如违反就要封邮箱。   徐志伟一再强调自己是被诬告了,论文有5万字,文献有1万字,同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有雷同而已,不能转换概念。   徐志伟最后告诉记者,此事省教育纪检部门正在调查,媒体不应该报道。现在你要说对我进行了采访,我不认。 2009年学术造假事件: 2009年6月: 辽宁大学副校长发表文章被指抄袭 2009年5月: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2009年4月: 上海大学博导因论文抄袭被撤行政职务 院士指认弟子学术造假行为 2009年3月: 浙大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被指论文抄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少人是被学术界大牛的传闻吓坏的?
nsfc 2009-6-14 18:23
自从在学术界谋生以来,经常思考有关牛人的成长史。 一开始,我喜欢看些传记之类的东西。毕竟太多的牛人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传记透过时空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名人的趣闻轶事。在传记中,我们看到了不凡的天才。有传闻说,高斯死后几十年,他的孙子发现了一本日记本,薄薄的10几页纸,据数学史家分析说:就这些笔记够当今10个最优秀的数学家研究一辈子。好家伙,绝对的天才。近一点的,国内有个物理学家,据说另外一名的物理学家跑到其所在大学作报告,被其批得体无完肤,以至于回去后在自己的导师(当然更是一位超级大牛)前哭诉。关于这个传闻,我事实上还是比较怀疑的,很难想象一个牛人跑到自己的导师的膝下哭诉会是怎样的场景 。类似种种,总是传递出一种信号,这些牛人都是天才级人物,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企及的。既然如此,你我就不要有那非分之想了。 然而,在与那些当今的牛人的接触过中,我逐渐发现自己被有意无意骗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牛人,并未表现出什么特别之处,似乎更多的是对于自己领域的熟练而已。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些比较陌生的牛人显得如此高山仰止呢?我想,这中间存在一个标准平移的玄机! 但凡那些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牛人,我们的了解来自于他人的记述。这些人要么是牛人的弟子、助手,要么是记者同志。这些人的专业素养通常比牛人要差不少,这样在他们的眼中,牛人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他们的水平上限。那素不相识的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不自觉地将他们的标准平移到自己身上,也就是把这个上限挪到了自己的标准中。既然是自己标准的上限,自然是不可企及的。正是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水平相当的人之间相互评价时,我们是不会产生那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的。比方说,如果让爱因斯坦同志评价一下牛顿先生,爱因斯坦恐怕不会说牛顿是天才,他可能会说牛顿非常聪明、刻苦,科研非常棒。这些评价会让我们觉得牛顿高不可攀吗? 所以说,很多人不敢搞科研,实际上是被这些传记和传言给吓得。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 “学术界工作不好找?” 有感
buffer 2009-4-18 18:40
今天你们不要我们? 明天我们淘汰你们! 后天我们又被他们淘汰?! 循环交替!无始无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6396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师”不如“老师”
JYH64J98Y99H 2009-4-13 21:30
读了王鸿飞先生《大师都去做中小学老师》博文,它的标题基本就是它的文章,我就不去转述了。这自然让我想到将大师与老师作个比较。有一位因写文化散文而牛气哄哄的名人,用春晚小品王老赵这位名人的台词来说,所谓名人也就是一个人名而已。在全媒地带,这个人够有名的,不说名字大家都知道他,他所在的城市为了突出自己的文化价值,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地设立什么大师工作室。在我等俗人看来,工作室就是工作室,头上顶着大师的光环就像始终穿着那件新装一样一定很别扭。将来,你会拥有这些荣誉,甚至还一定会有别的其他荣誉。能否不到时候不要提前渲染,况且,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提前做的。可能是因为被众多拥趸捧起来了,也可能是因为高度的自我认同,他接受了。 当然, 这位大师不愧是大师,一般的人要么爽快地接受,要么坚决地拒绝。这位大师的卓越之处恰在于他在非常个性化的风趣幽默中半推半就地欣然接受了。甚至,不排除他内心的窃喜。不用去查字典,他对于大师的理解和我们对于大师的理解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条接受大师称号的理由或曰借口而已:在人的成长阶段,大比老要小,既然老师自己能接受,大师不过是退一步求其次吧。大师就大师吧。当然,我们也无妨顺着这个台阶,顺着这位大师的逻辑,推出我们的判断:既然大字的辈分在老字的辈分之后,大字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与修炼才能到达老字的份上,实在地说,大师不如老师! 其实,《大师都去做中小学老师》已经含有对所谓大师的失望与批评,这种切中时弊、有感而发的立意确实很好,大家的理解肯定没有什么问题。根本不是个别人所担心的所谓由于读者的歧义而让作者感到孤独。在当今语境下,标榜阳春白雪只会徒增笑料,连小学生都会说:想吐。只是作者将大师与中小学老师相提并论,让人搞不明白,这是贬损大师呢还是贬损中小学老师呢。我想,大师的毛病还是到大师身上去寻找,照射大师的X光只要对准大师就足够了,不要擅自扩大检查范围。不要动辄就将对部分大师的批评和中小学老师放在一起混为一谈。王先生 建议科学界的大学者们去做中学老师,人文学界的大学者们去做小学老师。 这里我有两点疑问。 一是大学者到中小学开开讲座或许能够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担任老师未必合适,不是谁都可以担任中小学老师的,现任的中小学老师,他们才是真正的经过层层选拔与实践锤炼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他人无可替代,大师不要趾高气扬,不要忘乎所以,不要自以为是。陈景润当年就是难以胜任中学数学老师的工作,才专心致志地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类似的实例甚多。二是,怎么让科学界的大学者去当中学老师,人文学界的大学者反而去当小学老师?这里又犯有同样的毛病。科学界未必比人文学界高明到那里去,中学老师也未必胜任小学老师的工作。因为,社会有分工,术业有专功。你的脑子或曰我的脑子不比别人聪明到哪里去。 关键还是干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干不好,别人的工作,你可能会干得很好,也同样可能会干得更差。 我们可以高唱我的太阳,我们经常会说我的老师,但我们很少说我的大师。老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会感到亲切、具体,而大师恐怕是属于半神半仙的,像什么堪舆大师、易学大师、气功大师、魔术大师之类的。老师比大师谦逊,更比大师亲切。目睹那些或张牙舞爪或文质彬彬的 学术不端教授,出于对浮躁时代大师的泛滥成灾的杞人忧天,出于对一位青年教师感同身受的感念与追忆,也更出于对中小学老师的整体赞赏与钦佩,我认为,大师不如老师!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令人感动的学术界老师和朋友们!
yuliping 2009-1-7 21:13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接触过学术界不少老师和朋友,春节将至,写下如下的文字,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2007 年,由于某些机缘,认识了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李致平老师,他也是我师弟胡冰川的大学老师,后来有些事情想麻烦他帮忙,于是来到马鞍山,作为经济学院院长的他,非常帮忙。出于礼貌,我带了点扬州特产,可他就是坚决不肯收。后来逢年过节,李老师还经常给我发短信或邮件,搞得我很是不好意思。 同样在 2007 年,经朋友介绍,我有问题请教河海大学的卞艺杰教授,他非常精辟地帮我指明了研究方向,可至今我都不认识他,也无法当面表示谢意。 2006 年,我一篇论文被《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录用,编辑老师让我认真校对一下数学公式,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我也不能确认,经我导师周曙东介绍,将论文发给孟令杰老师,他非常认真地校对了论文。 2007 年一篇论文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主办的国际会议录用,该会议讲明论文会被 ISTP 收录的,可后来好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我就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发了 20 封邮件,了解背景资料,除了一两个老师有点牢骚外,其他所有的老师都认真地回了邮件,其中有 3 、 4 个还在国外,可能电脑没有中文操作系统,用英文回的邮件。(目前论文已经顺利地被 ISTP 检索) 通过科学网博客,认识了不少只知姓名的朋友,他们或给我提供科研资料,或帮我打听科研信息,或给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真的感谢他们! 最近和情报学界的老师们交流多一些,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一些老师也不便在这里提起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言行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高尚品德,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对年轻人成长的关心无时无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很多身边的平辈朋友,比如师弟师妹们、同事们,在日常交往中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更多,也更为琐碎,因为关系太近了,说感谢反而见外,这里按下不表,呵呵! 这些年,我也在努力帮助别人,虽然有时态度可能生硬。我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想,如果真要感谢,就应该更好地将学术界大师和朋友们的精神传递下去,去帮助可以帮助的朋友、学生和不相识的人。现在到处都在创建和谐社会,我想,如果学术界大家都可以互相帮助,我们也可以创造和谐学术界。 2009.1.6 于俞立平于 Z29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5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何先生的“杂交”与“门户”之见
热度 1 王飞跃 2008-8-20 08:58
七月三十一日中午赴郑州参加 中原网建设方案评审 会议,因担心奥运安检,比平时提前去了机场。没想到,安检十分顺利,人还少,让我有了时间上网,更有幸读到何毓琦教授的博文《 Cross pollination 杂交 vs. Establishing a brand name and empire 自建门户 in Academia 》和陈学雷先生及刘进平先生的回应:《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与《国内学术界的 杂交 和 自交 》。对于学界的杂交与门户问题,十年来我深有感受,愿在此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要借此机会向何先生致敬。先生是我的前辈,是当今国际上控制领域里最有成就的华人学者,而且桃李天下,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也十分优秀,许多都是我的挚友。刚到美国读书时,就有幸听到了先生在我们系里做的讲座,印象十分深刻。我的博士论文,还参考了先生关于 Team Theory 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十余年,与先生多次交往请教,每次都得益匪浅,只是近十多年来接触反而少了。去年我利用开会的机会到 Harvard 拜访了先生,得到了热情的款待,至今欠帐。先生科学网上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可惜我一直没有时间系统地拜读学习。先生在本篇博文中的观点,我深有同感,所以就从本篇开始吧。 门户现状 近亲繁殖的现象目前在科技界还很普遍,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成因大体可分为四类: 1 )私利型,牺牲大局,建立门户保护小团体的利益,户主不是自信心不高,安全感不足,就是有难言的企图; 2 )武侠型,希望师徒相承,创立自己纯正的流派,成一代宗师,名垂史册; 3 )被迫型,由于任务的需要,或形势和生存的压力所迫,不得不启用自己的人马; 4 )实力型,不想建什么门户,可无奈自己的弟子是天下第一,不用也不合理,结果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己的门户和品牌。显然,第一类最可怕,第二类是人之常情、太狭隘,第三类有情可原、不是长久之计,第四类算是最理想的近亲繁殖和门户,但从整个社会的利益上考量,应作为个案处理,不能提倡。 我最熟悉的是第三类的被迫型近亲繁殖及其门户,在技术和应用科研单位十分普遍。去年初参加科学院一单位的所编岗位招聘答辩会,一看材料大吃一惊: 20 多个应聘人员,除了一个来自科学院的另外一个所、还有两个所内博士后出站以外,其他都是自己的毕业生。我忙问为什么会这样?研究员们异口同声都说没办法,反而向我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具体可归纳为: a) 项目压力大,自己人知根知底,上手快,完成任务有保障; b) 外资企业,特别是微软研究院工资高,竞争力强,自己人至少还有一定的忠诚度,不易跳槽; c) 外面招来的人员,往往需要较长的磨合和培养,可一旦有了本事之后,往往会另攀高枝拿更高的薪水去了; d) 自己的技术独特或暂据领先的地位,希望保持一段时间,不愿知根知底的弟子去加强别人甚至是对手的竞争力。 个人体会 说实话,除了最后一种原因,近年来个人的经历已使我对研究员们的想法有许多同感。回国后,我一直坚持不留自己的学生,毕业的五十多个学生中,仅有一个因工程项目于 2002 年留了下来;自己课题组里的五个主要领域,一百多个人,除了一个是通过项目聘用委托已在外单位工作的毕业学生回来主持外,其余皆由门户之外的科研人员领军。但那次答辩经历之后,我也迫于压力开禁:允许各领域招聘自己的毕业生。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保持底线:不留自己的学生直接在自己的身边工作。 我曾向希望留下来的学生说过:如果你认为个人不应近亲结婚,你就不应要求一个单位近亲繁殖。个人知道害处不去尝苦果,凭什么让一个集体去试?我不是绝对反对使用自己的学生,但最好是外放几年后再招回来,或者等老师退休之后再回来。我在美国博士毕业的两个学生要回国工作,尽管我内心很希望他们回来一起干,但还是忍痛割爱把他们推荐到清华去教书。 回想刚回来时自己对近亲繁殖的看法,再对比今天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屈服了?世俗了?退化了?还是更加实事求是了?或许皆有之吧。 门户之害 通过对近亲繁所建立的门户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危害,已有许多讨论,包括开头提到的何先生、陈先生和刘先生,还有后来王鸿飞先生的博文中所阐述的,这里不再重复。 在我看来,对近亲繁殖的门户之所以风行,还因为其诱人的欺骗性,危害也更大更深远。用最优控制的术语就是,这类门户能够很快地进入局部最优状态:很快完成任务、很快出成果、很快取得并维持暂时的领先位置,等等。这种局部最优的状态极其容易变质成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部稳定之和谐状态,扼杀创新和进步。如果真的能稳定下来,或许不创新和不进步也能生活。最要命的就是其局部性,一旦有外界的干扰,最优性和稳定性将不复存在,生存也成了问题。所以除非下大力气实行关闭门户和武大郎开店的政策,这些门户不可能持续。一百多年前大清王朝解体所导致的民族灾难,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已进入不得不实行开放门户的地球村时代,除非垄断,武大郎已无法开店了。奈何中国已加入 WTO ,今后商界垄断都难了,况乎学界? 此外就是门户的现代化。 民主制度下的门户,往往是一个声音一张选票,成了单位里谁都不想惹的诸侯。就像村级选举的家族势力一样,门户势力发展下去必将扭曲科技界真正科学与民主的进程,形成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圈子,成为在各领域里割据一方的科技军阀,最终也难逃军阀混战的下场。 门户之害,好像在国内医学领域比在工程技术领域还要严重,这是我大半年来与中外医生打交道对比的感觉,也是国外几位著名的医生学者亲口告诉我的。看来门户之害不但影响社会,还真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杂交之难 杂交之难,从我们祖先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百花交放,百家争融就可见一斑。几千年下来,局部稳定,结果就是门户林立,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家家分明。每一个中国人,似乎从小就有强烈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高大志向,成家之后还要望子成龙,志向更大了。其实,就在几年之前,不论是武术还是学术,门户还是被社会广为认可、被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样的社会遗传因子和社会基础,可见杂交之难。 学校,特别是大学,本该是学术杂交的理想之地。可是许多好一点的大学,总想方设法把自己好的学生留下来,甚至不惜以集体的名义直接或变相地限制学生的选择权利。因为自己每年要招生,并负责研究生工作,对此深有体会。连通过学生间接进行的杂交渠道都不通畅,进一步可见杂交之难。 更高层次的杂交之难,就个体而言,如果不是难言的私利,就是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但只重结果,急功近利不计过程和实质的社会思潮和体制,是难以进行杂交的主要原因,因为杂交必是一个费时的过程。 我特别认同何先生所说的 this is the prisoner dilemma situation all over again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亲繁殖之害和杂交优势之好,但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就像处在一场巨大的囚犯困境的 Game 之中:明知杂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可就怕自己作了别人却不作,损害了自我利益。结果是每个人只顾眼前的好处,到头来是饮鸠止渴,大家一起出卖了每个人的利益。要突破这一困境,必须从体制和社会文化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解决方案 显然,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案,应作为一个课题深入研究。 何先生建议教育部明令不准大学聘用自己两年内毕业的学生,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而且不妨规定五年。这样做可能对一些个人和学校暂时不利,但对国家和整个社会有利。问题是在中国许多好的主意实行起来往往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走了样,尤其招聘涉及太多的利益和人情世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需要慎重小心。如能实现,建议首先选择几个学校进行试点,先做经验总结再说,千万不要一个命令一刀切下。 另一个方式就是大家先充分讨论近亲繁殖的坏处和杂交优势的好处,然后制定完善的改正措施,但事前说好 10 年甚至 30 年后再实施。由于不涉及当事人和当代人的利益,相信大家会理性些,措施也会更完善。说白了,就是既然这代人自己管不了自己,就只好去管下代人甚至隔代人,如此代代相限、代代完善,最终或许就会走向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学界和社会。 这个过程就个人而言或许长了一些,但相信对一个社会并不太长,至少会比自己骗自己、自己管不了自己,结果陷于长时间稳定的底层次重复要好得多。 2008 年 7 月 31 日草于首都机场 T3 和 CA1325 , 8 月 18 日完于 Tucson 。
个人分类: 感言社会|16656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