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伦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态学一千问 A thousand questions on ecology (2)
entomology 2009-11-30 17:11
Question 3: 有动物伦理学,那么有植物伦理学和微生物伦理学吗?我们不吃动物,那我们能吃植物吗?自行光合作用是否高尚人类的最终选择? 或者有一天我们能够用纯化学的手段制造食物? We have animal ethics, then do we have plant ethics and microbe ethics? If we cannot eat animals, then why we should eat plants? Is photosynthesis byoneselfthe final choice ofnoble human beings? Or, maybe one day we can make the foodbytotally chemical means? Question 4: 没有动物的话,生态系统能够运转吗?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里扮演着哪些不可或缺的作用?肉食性动物有原罪吗,既然它们吃肉? Is an ecosystem functional without any animals? What are the indispensableroles of herbivorous and carnivorous animals in the ecosystem? Do carnivores have any original sins since they eat meat?
个人分类: Exchange & Cooperation 交流与合作|3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NIH被要求加大科研伦理研究资助
pikeliu 2009-11-20 09:57
http://blogs.sciencemag.org/scienceinsider/2009/11/a-plea-for-stud.html November 17, 2009 Should NIH Study Conflicts of Interest More? by Jocelyn Kaiser A new group is adding its voice to the furor over the influence of drug money on med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ying there should be more money to study the problem. In a letter today to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irector Francis Collins, 100 physicians, medical ethicists, and others call for funding: The recent disclosure of ghostwritten articles, physician payoffs, and the use of academic opinion leaders to increase markets for FDA-regulated products indicate that ethical lapses may permeate biomedical research. ... In your role as the director of the steward of medic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for the Nation, we ask that you acknowledge the research gap on the effect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ommercial influence on medical decisionmaking ... Between bench and bedside lies a path treacherous with ethical quandaries. NIH is the best place to launch and support a scientifically rigorous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research ethics, industry-academ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effect of these relationships on human health. There is currently no identifiabl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NIH would fund this research. The messagewe want more money for our researchseems self-serving, and it's not as though NIH doesn't fund anything in this area already. (For example, NIH grants have supported surveys of academics about their industry funding.) But Georgetown University physician Adriane Fugh-Berman, who heads a group called Pharmed Out that spearheaded the letter, says NIH tends to reject grant applications on topics such as ghostwriting and industry funding for medical education. I think that NIH has thought that it doesn't comes under their domain, and the trouble is that it doesn't come under anybody's domain, she says. The letter's signatories show that diverse voices have come together to speak out on the issue. The list includes psychiatrists, current and former journal editors, ethicists (including Lisa Bero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who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drug money on research), patient and consumer advocates, medical students, and Susan Wood, an FDA official who quit over meddling in science by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Pharmed Out is funded from a 2004 legal settlement involving Pfizer's marketing of a drug. The letter ask for a face-to-face meeting with Collins. Stay tuned.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9-11-19 13:13:03选择字号:小 中 大 NIH被要求加大科研伦理研究资助 11月17日,一个由100多名科学家、医师、医学伦理学者和期刊编辑组成的群体联名致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Francis Collins,力促NIH资助更多针对类似代笔(ghostwriting)和产业资助等问题的研究, 信中说:近来曝光的代笔文章、医师不正当收入以及利用学术意见增加FDA管制产品的市场等现象,显示道德沦丧可能渗透进了生物医学研究我们要求你承认,在利益冲突和商业因素影响医学决策方面存在研究缺口NIH是发起和支持科学严格质询的最佳机构,来调查研究伦理和产研关系现状,以及这些关系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因为当前不存在任何机制使NIH能够资助这类研究。(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 《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09博士《科技知识论》课程部分论文批改
lvnaiji 2009-8-2 16:33
春季开设了《科技知识论》,有科技哲学、伦理学、法学和艺术学二十几位博士选修。在批改课程论文时想到,这些论文下学期初直接交到研究生院,所做的批改未必有机会与博士生本人见面,于是干脆放到网上。一 方面 博士生可对批改提出异议,以引发争论;另一方面,在与博士生的对话中或许有一些闪光点,也欢迎网友参与,予以甄别和指正。 注:博士生的原文为仿宋 GB2312 字体,以示区别。至 于 博士生的名字,如实名,恐涉及隐私;用学号,又似乎有数字化之嫌,缺乏对人的尊重。隐私,应属于法的领域;尊重,在伦理领域。还是先法,后伦理吧。 089493 : 隐性知识(或波兰尼的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 由此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原始社会可以说都是隐性知识,何以存在那么长时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隐性知识,同样延续至今。参见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还可以考虑,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而整体却可以。其二,如何理解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本性显然是个人知识。 技术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学习和掌握主要靠体验,不宜传播。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又是怎样蔚然成风成为四大发明的? 099528 : 课堂上教的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 于我是客观的外在的存在,只有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和感受,由自我对这些知识进行 重新 编码,从而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新的编码知识。 很好的感受。 089494 : 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注意,仅仅是机械潜能而已。越是发挥到无以复加,就越是限制了人的其他更为高级的潜能。 089501 :作为伦理学的博士生竟然对技术哲学的理解如此深入!问题: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正是这种技术正本的多重敞开中使技术不断地去蔽或者说一种反演发明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与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不断地契合。 后一句话可以认为回答了前一句话中的巧合。然而,并非每一个使用者都是本真状态。这些非本真(按作者思路应在恶的方向)的创新是否被灭掉了以及怎样灭掉,还是被整合到技术中去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当技术功能的意向性因素过分地取用技术结构的有用元素而忽视冗余元素,将会导致技术的二元结构失衡,技术进化或技术知识的发展会出现瓶颈现象。 有价值的观点。有案例吗?注意,冗余是一个重要的有待深究的概念。联系人类基因, 95 %以上是冗余。还有计算机和通信领域,都有类似的现象。它们真的是冗余吗?类似的还有中性进化、中间人物等。 089509 :技术知识难言性的三种形式概括到位。 首先,特定操作的步调太快,所要求的信息处理的 高速度和同时性 迫使新技能的学习者不得不自己寻找协调的细节。其次,由于特定技术活动嵌入在复杂的背景之中,再加上众多的环境变量,难以道出掌握一项技能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第三,即使能表达各个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是由于语言的 时序 本性使我们无法同时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勾画出这些事物的特征。1 . 注意加粗的部分可能隐含的关于时间的内容。 2. 这里的第三点可能也是研究后现代的障碍。参见 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 熟练工人的技术知识中包含了时间成本。 再次碰到时间。这一点或许也是知识就是权力的来源之一。 089505 : 知识的传播依赖于双方的信任程度。 这是要害,尤其是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影响到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于是,人际间的信任,包括深度和广度,就成为软实力的核心。在处处是欺骗和信息不对称的场合,无软实力可言。 099536 :在 3G 的案例中,能否再分析国家作为行动者之一,以国家的权力参与网络的利弊? 099538 :实验室研究实际上所涉及的是一项新的科学知识问世的第一步,是新科学知识的原初状态,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得到一致认同的知识。你应该看过我的知识之树。由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新知识由孕育到成熟的过程在原则上再现了知识之树。于是,当知识之树的根须深扎于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部落之时,那么一项新知识的根须同样扎根于实验室,扎根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规章制度(类似于列维在《原始思维》中所述的集体表象),以及特定的科学家群体,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部落。在这里,仪器设备等,再加上如赛蒂娜等人所说,一桌一椅、一花一草,相对于原始部落在丛林或高山或海边或湖畔所面对的特定的自然界。所谓无缝之网,正是原始部落的天人合一。其间,天与人完全对称。拉图尔或许认为在 21 世纪的实验室中,人与物依然全部对称,哪怕是空气中的一颗尘埃或许上面也有佛。记得我一再强调,在走向后现代之时,回到原始,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相信男士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每一个实验室中的 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再加上所有相关实验室的数量次方, 是知识增长与创新的原动力。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新的选择群。 这就是了。实验室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实验室是拉卡托斯的大气圈而有待选择。 哈贝马斯的商谈,实验室中的商谈,以及行动者网络中的转译,有何联系和区别? 089512 :做人头看似容易,实际上要做出新意也难。大致只是把相关的资料归拢的此人头之下,不外乎生平,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学术界的源与流,同行评议,观点的应用面,以及最后总要点到所谓不足之处。有趣的是,这样看来,做人头的硕士或博士最终都比这位人物来得高明。 099537 :技术知识的情境性,很好的题目。作为一名有长期实践经验的博士,并在课堂讨论中谈得不错,满可以做出一篇有特色的原创的文章。那位工程师不是休假回来走进实验室,一与境,眼前就浮现出电路图吗?多好的案例!遗憾的是,在文章中却弃长取短,完全引用西方的学术思想,做了一篇纯理论的,以及没有多大新意的文章。 089500 :谈科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有趣的思路。 089409 也是如此。 089491 :关于三个世界关系的很好的思考。一贯的风格。写,比说更好些。 089492 :对原始知识的探究。继续下去,必有所获。 古神话主要反映初民特定的生存意识和形成这一意识的自然情状。它愈发展,便愈背离初民特定的生活内容和生存愿望,也就愈失去神话的本来面目,以致最后隐没在史话和传说故事中,并最终归于一种圆满的无。 或许可以说是破碎的有:形形色色的编码知识。 不管有关由感官提供的事实材料的其他集体表象多么神秘,不管与之相连的风俗(如狩猎、捕鱼、战争、疾病、占卜,等等)多么神秘,为了达到所希望的目的为了战胜敌人,为了捕到猎物等等,仍然必须使表象在某些极重要之点符合于客观实在,仍然必须使风俗与所与时刻实际上适应于所追求的目的。这就保证了这些表象的最低限度的有序性,客观性和连贯性。 所引用的《原始思维》( 295 )中的这一段话十分重要。其一,可以与 089501 的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 相联系;其二,说明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自古至今人类的所有知识中的基础地位。 099532 :由哲学史讨论知识真实性的发展阶段。但似乎没有涉及课程的核心:由本体论来理解知识。 089507 :专利技术中的知识与权力。与课程中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有所偏离。 099479 与 099481 两位法学的博士生,以及 089502 、 089495 、 099527 , 099526 、 099529 几位伦理学的博士生都试图将课程内容与自己专业相结合,很好的尝试,不过还显得牵强和停留于表面,有待进一步融合及深入。 089511 ;论科学知识生产中隐性知识的权力。作为科技哲学的博士生,应该更加深入。 089508 :知识的价值测度,有意思的视角。关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价值的测度显得勉强,甚至有无稽之谈之感。嵌入编码知识的价值测度尚有可取之处,但还显得混乱。可以就这一点深入,并理清思路。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10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年发表多少论文?
热度 1 antiscience 2009-6-26 08:48
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年发表多少论文? 注:本文摘要已发表于《科技导报》,2008第14期,第96-97页,下载地址为 http://www.kjdb.org/qikan/manage/wenzhang/2008-06-0244.pdf 。全文将发表于《我们的科学文化》第4辑,江晓原、刘兵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下面为草稿,请以正式发表版为准。此活儿看起来不起眼,但工作量很大,我的学生徐保军做了整整一年多!此工作有何意义?不好说。但它至少提供了几组数据供人们进一步分析,如不同领域的诺奖得主每年平均发表多少篇论文,他们的论文被引情况如何?得奖前后5年这些数据是否有明显差别?马太效应是否明显?等等。 适度发表论文对于职业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一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一年理论上应当发表多少篇论文?用当今的科研评估体系检查一下著名科学家的论文发表状况,也许会为回答这个复杂问题找到一些暗示。我们(徐保军,刘华杰)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文数据库,对1981至2000年2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后5年发表论文篇数及其被引情况、H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绘制图表,试图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很重视科学家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科研机构鼓励本单位科学家多发表有显示度的文章。实际上,这也差不多是各国的通行做法,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但是,科研成就与发表论文毕竟是两件事。成果通过论文以及其它出版物表现出来,但后者在数量上的多寡,并不直接表征前者的质量。只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定性测度方式方法的情况下,论文数量的统计一定程度上测度了科研的质量。就科学计量学、科学社会学层面,在统计的意义上讨论某个国家、某个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SCI定量测度和引文分析是有重要意义的。只是这种统计不能过分还原到更小的时空尺度,不能简单地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虽然整体是由单个个体构成的。 在鼓励多发文章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研究人员也在考虑,究竟发表多少文章合适?在一个因定性不足而定量的年代,发表少了肯定不行,但是发表多了,也可能出现问题。有的科学家被指一年发表了过多的SCI论文(郝柏林,2008)。 回答每年应当发表几篇文章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困难,虽然实验室主任、指导教师等,通常会非正式地向单位的研究人员谈论到这类问题。这样一个问题与研究小组研究经费额度、所在学科和课题、课题的研究阶段、研究人员对发表论文的兴趣有关,当然也与成文或不成文的考核要求有关。实际上,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对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不存在统一的答案。但是它又是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阶段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不能直接回答它,但能否为回答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呢?我们认为可以。 下面就对一批世界优秀的科学家发表论文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讲是看一个时间段中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前后发表论文的情况:(1)他们平均起来每年发表几篇论文?不同学科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2)获奖前后发表论文频率是否有显著的变化?(3)论文被引频次是否有变化? ■数据分析 以科学引文索引网上数据库为数据源, 以1981-2000年这2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为调查对象 ,选择Author主题搜索,将科学家名字缩写按规定格式输入,在搜索结果中,再次界定时间段,科学家工作单位、国籍等信息,在已有搜索结果进行多次再检索,尽可能得出选定科学家的准确数据。而诸如科学家国籍、工作单位、研究领域等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相关传记(郭奕玲、沈慧君,1999;谭树杰,2001;姚子鹏、金若水,2001;傅杰青等,2001)和网络途径获得(数据库查询时间:2008年3月12日至2008年4月8日;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多数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后会有1-3篇类似于获奖专题报告式的论文被收录,还有个别人在获奖后就去世了,但这些数据对于整体数据而言影响甚微,所以不予考虑)。将所得数据整理后可得出以下三个表格: 表8.1 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45人) Table 8.1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cs from 1981 to 2000 (45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Sum of the times cited)平均被引频次(Average Citations per Item)H指数(h-index)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17575100967.383919885290453.554761687 B116.8221133.567.388.6921.9561175.6453.5510.5818.744 C13.364226.7167.381.744.391235.1353.552.123.749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0.91岁 A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2 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39人) Table 8.2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Chemistry from 1981 to 2000 (39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2193415162778.40913189512259464.698853849 B249.5903887.8778.4023.4148.5903143.4464.6922.6949.346 C29.918777.5778.404.689.718628.6964.694.549.869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0.33岁 A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2: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43人) Table 8.3: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rom 1981 to 2000 (43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32133258857121.501168177816170590.959853911 B349.6056019.93121.5027.1641.3493760.5890.9522.9145.477 C39.9211203.99121.505.438.270752.1290.954.589.095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61.12岁 A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3: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对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进行简要分析,首先,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SCI论文发表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别。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1981-2000年这20年间,各个奖项的获得者在人数上差异不大,分别为:物理学奖为45人、化学奖39人、生理学/医学奖43人,这当然是一个很平凡的结果了。进一步,将上述三个领域内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分别叠加平均, 他们年均发表SCI论文数分别为3.749篇、9.869篇、9.095篇 ,化学奖获得者年平均发表论文最多,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次之,但与化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目差距不是很大,而比较明显的一点是:物理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量要远远低于其余两者。但发表论文数量上的多寡在这里显然不能成为不同领域中诺贝尔奖得主科研实力的衡量标准,否则就会得出一个明显的谬论:物理学奖得主科研能力普遍比其它领域弱。 其次,不同领域内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不同;获奖后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普遍降低。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是学术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而由上表可知,在不同专业领域,平均被引频次也会有所不同,如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获奖 前五年SCI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7.38次/篇、78.40次/篇、121.50次/篇,后五年分别为53.55次/篇、64.69次/篇、90.95次/篇; 另外比较明显的一点是,获奖后各专业领域内论文被引频次均明显低于获奖前,但如果考虑到时间跨度问题,即获奖后的论文在时间跨度上与获奖前的论文有5年左右的差距,我们可以合理设想,在此期间,获奖后发表的论文的被引频次仍可增加,那么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当然,至于其增加幅度将会如何,需要另做统计。另一个猜测是,论文平均被引频次的降低也有可能是论文质量的下降引起的,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后面物理奖获得者的H指数曲线图也并不支持这种猜测。当然,论文均被引频次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某篇重磅论文的高被引频次可能会导致某作者整体论文被引频次的迅速攀升,加菲尔德在《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也早已提及(加菲尔德,2004,第230页),以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波普勒(John Anthony Pople)为例,他在获奖后5年内共计发表SCI论文27篇,总被引频次为3532次,而他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G3理论在含有第一、第二序列原子的分子中的应用》(Gaussian-3(G-3) theory for molecules containing first and second-row atoms)被引频次则高达1093次,平均下来,他的这篇论文就会带动其论文均被引频次的快速提升。 第三,不同领域内科学家的H指数(h-index)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H指数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在2005年正式提出的,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数论文篇数和引用次数等传统做法,赫希教授认为H指数是更科学的指标,在指出传统做法优劣,鼓吹H指数的同时,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J.E.Hirsch,2005)。而多数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对此给予了足够的认同,H指数也很快被各大索引机构所采纳,但一个共识是,不同领域内的H指数不可比较。另外,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大优势还在于其预测能力(J.E.Hirsch,2007)。而所谓的H指数,是指一个人一段时期内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J.E.Hirsch,2005, p.16569),例如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泰勒(Joseph Hooten Taylor)1988年到1992年间H指数为20,则说明在此期间他有20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20次。 分获奖前后五年,将各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H指数依次绘制成图(图8.1),会有如下结果: 图8.1是1981-2000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SCI论文H指数比较,由曲线图可知,代表生理学/医学奖的曲线5、6对应的y轴数值相对较高,代表化学奖的曲线3、4次之,代表物理学奖的曲线1、2对应的y轴数值则明显较低。一个直观的结论是:生理学/医学奖与化学奖的获得者H指数要明显高于物理奖获得者的H指数,但前面已经说明,不同领域内的H数值不宜相互比较。 比较同一领域不同时期内H指数曲线图,曲线3、5整体趋势分别稍高于4、6,说明整体而言,化学奖与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H指数获奖前稍高,但相差不是很大,如果考察到时间跨度问题,这种现象可以理解,问题也就随之消失。而曲线2却高于1,再考虑时间跨度问题以及之前的论文数量在获奖前后的变化,我们可以大胆进行如下假设:物理学领域内诺贝尔奖的获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奖者论文的发表并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图8.1 H指数趋势图 Fig.8.1 Trend of h-index 系列1: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2: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3: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4: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5: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5年H指数曲线图 系列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后5年H指数曲线图 第四,论文发表中的马太效应在此表现得并不明显。一般人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诺贝尔奖荣誉的获得很可能会有助于其科研优势的积累,使其论文发表更为容易,仅就上述三表格所体现的趋势而言,并不能明显确证这一点。如表8.1所示,物理奖获得者获奖前后年均发表SCI论文似乎有明显增长,分别为3.364篇/年、4.391篇/年,年均增长1.033篇,增幅为30.71%;但是,化学奖与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年均发表论文数量却有所下降,获奖前年均篇数分别为9.918、9.921,获奖后为9.718、8.270分别下降0.02篇、1.651篇,降幅分别为0.2%、16.64%。对此,我们并不能明显得出什么结论,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们获奖时平均年龄均在60岁以上(分别是60.91岁、60.33岁、61.12岁),如果考虑到年龄因素,比如获奖后,科研活动的参与频率日渐减少,论文量的减少似在情理之中。随后我们也会给出年龄低于60岁的获奖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获得大奖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发表论文的压力、动力变小。 ■对年轻获奖者情况的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获奖者年龄较大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消除这个影响,我们进一步将获奖时年龄低于60岁的获奖者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看是否有新的现象发生。 表8.4 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CI数据(60岁以下共计19人) Table 8.4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cs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19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43623297791.102134342974268.53228793 B419.0531735.6391.1011.2122.8421565.3768.531220.868 C43.811347.1291.102.244.568313.6768.532.44.174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16岁 A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4:198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5 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CI数据(60岁以下共计18人) Table 8.5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Chemistry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18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584598773116.894889948458485.095161859 B546.9445487.39116.8927.1155.2224699.1185.0928.6751.639 C59.3891097.48116.895.4211.044939.82285.095.7310.328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78岁 A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5:198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表8.6 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SCI数据(共计22人) Table 8.6 the SCI Data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rom 1981 to 2000 (under the age of 60,22 persons in total) 获奖前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后5年SCI篇数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获奖前后10年篇数 A61246189139151.807391170124393106.326772416 B656.6368597.23151.8033.5953.1825654.23106.3230.7754.909 C611.3271719.45151.806.7210.6361130.85106.326.1510.982 注:获奖时平均年龄50.86岁 A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SCI各项数据总和 B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5年SCI各项数据 C6:1981-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前后五年平均每人每年SCI各项数据 首先,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相比于表8.1、8.2、8.3所显示的科学家各项平均数据,表8.4、8.5、8.6中的年轻科学家在个人年均发表论文、平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各项数据的变化上,均有提高,仅以物理奖获得者获奖前五年的平均数据为例,上述三个数据表1所示分别为3.364篇/年、67.38次/篇、1.74,而表8.4(获奖年龄低于60岁)则分别为3.811篇/年、91.10次/篇、2.24。考虑到表8.1、8.2、8.3中数据还包括了年龄低于60岁获奖者的数据,如单纯看60岁以后的获奖者的数据,它们则会更低,由此可以倾向于认为,相对于60岁以后的科研者,年轻人在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质量上要更胜一筹。 其次,在同一领域,获奖前后,表8.4、8.6所显示的物理学奖、生理学/医学领域各项数据趋势与表1、3数据趋势基本相同;而相对于表2,年龄低于60岁的化学奖获奖者的数据趋势(表8.5)则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获奖后五年,年均发表论文要稍高于获奖前,增加1.655篇,增幅为17.627%,而表2呈现的则是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2篇,降幅为2.017%,表2、5其它数据走势基本相同。 60岁以下物理奖、化学奖获得者获奖后年均论文篇数均高于获奖前,这可以视为物理学、化学领域内马太效应的佐证,但生理学/医学领域却并未出现这一现象。 第三,图8.2是获奖时年龄在60岁以下的获奖者获奖前后5年的H指数趋势图。比较图1、图8.2,H指数趋势图基本一致;对应曲线一一比较,图8.2各曲线均值要高于图8.1,再次印证了年龄在科研活动中的影响。 图8.2 H指数趋势图(60岁以下) Fig.8.2: Trend of h-index(under the age of 60) (此图略) ■数据反映的其它现象 接下来,将着重讨论数据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现象,而这些是上述数据很难体现出来的。 首先,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尔逊教授(Kenneth G. Wilson,1936-)。1982年他因为在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一度因SCI论文发表过少而差点职位不保。类似地,2006年《发明与创新》一篇短文《爱因斯坦如果在今天,肯定会下岗科技界委员呼吁不要以数量和经费论英雄》也曾报道过国内一青年数学家的案例,指出了单纯量化考核科学家科研状况的弊端。 对于威尔逊教授而言,他获奖前后五年间发表论文的数目分别为3篇和12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873、1380,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291、115,H指数分别为3和5,当然,当时还没有H指数这一概念,单从其个人数据来看,诺贝尔奖的获得似乎有助于其论文的发表。 其次,如果我们从所调研的领域中,随机抽取样本,会发现,大多数人在相对较长一段时期内,做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某个特定领域,而其发表的论文很大程度上也集中在这个领域。以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劳克林(Robert B. Laughlin)为例,他因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而获奖。他在获奖前、后五年分别发表SCI论文14篇、18篇,共计32篇,而其中关于凝聚态物质(condensed matter)的论文分别为7篇、6篇,共计13篇。其它还有一些论文本身就与他获奖的专攻领域有关。 还有一个猜测是,在调查过程中,实验物理学家在发表论文方面可能低于理论物理学家,这个结论尚待进一步确证。早在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靳达申在一篇文章中就曾指出:我国物理界、化学界、生物界的科学家和材料界部分科学家比较看重SCI,而偏于应用领域的科学家则不太赞成以评价论文论英雄;而国际上很多科研团体也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靳达申,2000)。 一位科学工作者每年应当发表几篇论文? 统计数据虽然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对科研人员每年应当发表几篇论文这样问题的回答仍然不充分。一方面,如同哲学家休谟指出的由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推理存在着天然缺陷;另一方面,正如尤 金加菲尔德曾指出的,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数据到底能测度什么,不能测度什么,而对于其背后的社会学因素也要保持一种理性的观望。随着科研机构日趋庞大复杂,对于科学家工作的评价也愈加困难,SCI数据在这方面的作用勿庸置疑,但任何轻易的定论都是不负责任的。 基于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无论是从年均发表论文、被引频次还是H指数任何一项衡量指标来看,不同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领域内的评估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例如:较之于化学、生理学/医学领域,对物理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论文发表要求就要低些。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是否可以针对学科的不同,而制定有所区别的量化考核指标? (2)论文考核应该是个软指标,如果教条地执行,有可能会导致个别优秀科学家被埋没,文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即是一例。 另外,从上文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 (3)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差异,年龄因素应该成为科研评估中考虑的因素。而年龄的增大也将导致科学家科研活动频率和科研能力的下降。由于文中被考察人的年龄几乎均为中老年,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如何进行更适宜的评估,有待另做研究。 (4)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这样可能有利于科学家个人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长期深入持久的工作,更容易做出实质性成绩。 上文中所用样本的局限性也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一般情况下诺贝尔奖获得者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成果都要明显高出一般科学家,所以我们自然不能以他们的标准来完全量化考核一般科学家,这些数据对于一般科学家应当发表多少论文的问题只是给出一些提示。(徐保军、刘华杰,2008) 在深度访谈过程中,一些科学家表示,每位科学工作者一年发表的论文应当在1-10之间,不同学科应当有所差别。每年发表25篇以上论文者,可以列入名单进行重点伦理评估。评估过程中要排除个别特别有能力、产量高又完全清白的科学家,但此过程也可以展示科技界的腐败问题,比如某些人不恰当地拿到了过多的科研项目,为了应付结题,不得不发表许多论文。这样,无须利用特别的监察手段,仅仅依据公开的论文发表情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锁定科技界的不道德行为。 具体操作上,特别需要关注的反而不是论文发表少的情况,而是论文发表多的情况。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研究人员应当适度发表,多发表论文是不道德的。对于文科,这句话可能更有道理。当然,这不包括书评、杂文一类的非正规论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84 次阅读|7 个评论
勾勒姆、弗兰肯斯坦与机器人伦理:从玛丽到阿西莫夫
antiscience 2009-6-26 08:28
勾勒姆、弗兰肯斯坦与机器人伦理:从玛丽到阿西莫夫 刘华杰 现在机器人种类已经有许多,虽然仍然比较初级,但许多人确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比如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人格权利问题等等,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相当复杂。1978年时日本就发生过机器人杀人的事件;1985年一位计算机棋手突然向金属棋盘释放强大电流,当场杀死与它对弈的国际大师。( 张显峰、程宇婕, 2009.04.21)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活跃人物柯林斯与平奇1993年出版了后来获大奖的作品《勾勒姆:关于科学人们应当知道些什么》。勾勒姆(Golem)一词源于伊地语,也译作泥人。勾勒姆是犹太神话中的造物(creature),是人用泥和水,通过咒语和魔法,制造的具有人之特征的东西。勾勒姆的最突出特点是强有力,而且日渐强壮。它的本性并不能说是坏,相反它服从命令,按人的指挥为人做事,并且可以保护你免受敌人的威胁。但同时,它笨拙、莽撞和危险。如果未加好好管教,它甚至可能以其鲁莽而伤害其主人,即造它的人。 关于勾勒姆,有的传说中把它描写为邪恶、恐怖的怪物,更一般的是把它描写为体型庞大笨手笨脚的愚人,它(或他)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劲,也不知道有多笨或者有多无知。关键之处在于,在传说中,勾勒姆的形象有一丝丝差别,而这里面些微的纽安斯(nuance)会被放大为本质上不同的观念。柯林斯用勾勒姆作为科学的一种隐喻(metaphor),也许巧妙地考虑了传说中关于勾勒姆本身就有多重含义。果如此,这实在太妙了。如今人们理解科学也有多种道路和立场,这可以与不同版本的勾勒姆传说相呼应。 柯林斯坦诚地说,他这部书是想用勾勒姆解释科学,我们试图证明它不是一个邪恶的造物,只是有点疯狂(或译成傻)(it is not an evil creature but it is a little daft)。不要责备勾勒姆科学的过失;是我们人类在犯错误。如果勾勒姆尽力做其自己的事情,它不应受到责备。但是我们不能奢望过多。勾勒姆尽管强有力,它却是我们的文化(art)或者我们的技艺(craft)的造物。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与勾勒姆有密切联系,也为后来的科学作了隐喻式说明,尽管有些悲观。在《弗兰肯斯坦》中,不是拉比造人(怪物),而是科学家弗氏在造人。 女作家玛丽(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1851), 那个著名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未来的妻子,20岁左右用两个月时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或当代普罗米修斯》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它于1818年元旦面世,随后被多次改编成戏剧和电影。玛丽1823年还亲自观看过改编的戏剧《弗兰肯斯坦的命运》。《弗兰肯斯坦》并不涉及许多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推理,从现代的眼光看,它以一种巧妙的虚拟方式活灵活现地探讨了若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问题。 玛丽似乎猜测到了,终有一天,某个科学家将像上帝一样造出一个或者多个人,而结局并不乐观。用诗人雪莱的话讲,玛丽这篇作品并非纯粹为了编织荒诞的鬼怪故事,尽管故事不能作为活生生的事实为人所接受,然而它提供了一个新着眼点:借助于想象,较之单凭观察生活中的普通人事关系,更能全面地、居高临下地刻划人类的激情。 这部科幻作品放在21世纪的现在,也许并不新奇,但它是1818年出版的,女作家塑造的怪物形象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科幻作品,并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了科学的公众形象,即在公众中,科学是何种东西、看起来像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它是一部幻想的作品,而不重视其中对科学、科学家、科学伦理所进行的描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毕竟相当多的公众可能仅仅是通过小说、游戏、传说、影视等等间接接触和了解科学的,他们无法分清哪些是正规的、可信的而哪些不是,反正都是关于科学的。如今大量的科幻影片继承了玛丽的传统,一直在塑造着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科学的未来形象。从科学传播、科技伦理的角度,我们当然要关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科学形象,因为它的影响力要远大于一打普通科普作家讳人不倦的努力(我们暂时不管谁传播的观念是正确的)。 1816年夏天,当时玛丽19岁,她与雪莱(当时同居但还没有结婚)、拜伦及拜伦的朋友(也说情人)到日内瓦郊外游玩。诗人雪莱为《弗兰肯斯坦》代写的序言中有一句:那个季节阴冷多雨,傍晚我们围绕熊熊燃烧的柴堆烤火,时而用一些顺手可以找见的日尔曼鬼怪故事自娱。这些传说激发大家照猫画虎,试图如法自己创作相应的故事。它点出了那篇传世佳作的创作动机和人物形象的来源。那些日尔曼传说中便可能有关于勾勒姆的故事,特别是有关布拉格大拉比罗(Loew)制造勾勒姆的传说。不料,不久天气放晴,其他朋友都前往阿尔卑斯山中游览去了,奇峰美景早使他们忘记了创作鬼怪故事的计划,唯有《弗兰肯斯坦》留了下来。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并不复杂,全篇通过沃尔登(R. Walton)给姐姐萨维尔夫人(Mrs. Saville)的信件,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出。全书结构为:诗人雪莱的序言;四封信;24章主体正文;第4封信的继续。沃尔登是个追求知识、渴望探险的青年,他作为队长组织了去北极的探险航行,在冰原上巧遇一个怪物和弗兰肯斯坦。这个怪物便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一手制造的,并且直接杀死三人:弗氏的小弟弟,弗氏的爱妻和弗氏的一位同窗好友,还因嫁祸于人而间接杀死弗氏的一个使女。 与勾勒姆不同的是,弗氏的怪物不但会讲话,而且能言善辩,有时像个20世纪的分析派伦理学家在为自己的罪行进行无罪辩护。书中大量精彩对白描述了可能世界中的伦理学,揭示了其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生命伦理学研究资料。 那怪物与勾勒姆一样,不能说它(或者用他)天性就坏透了,甚至可以说它心地纯净。但它的身份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是人还是物?它介于人与物之间,有时接近人有时接近物。就其具有人形、能思维、能言谈而言,它更像人,时刻要求具有与人同等的做人的权利,如受到尊重、能有个女人与之相爱等等。当我们人的世界并不接纳它时(怪物长相极丑陋),它被迫反抗,作出极端行为。它还主奴颠倒,要求造它的主人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它再造一个女人,好与它作伴。弗氏起初答应了怪物的要求,后来考虑再三,否定了那个想法。怪物盛怒之下,在新婚之夜杀死了弗氏的妻子伊丽莎白。 该谴责的无疑是那怪物,但是弗兰肯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他为什么造它?他仅仅基于好奇心、一种乐观的科技无条件有益于社会的假设,便想当然地造了那怪物,甚至他根本就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他只顾得意于自己的惊人发现:上帝创造世界以来,大智大贤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已尽在我手掌之中。一个新物种将奉我为造物之主,称我的名字为圣。任何一个做父亲的,也不比我更有权利要求自己的孩儿感恩图报。 实际上呢?天下事,异化者多矣。不孝子孙到处有,科学家的造物也不例外,甚至上帝的造物对于上帝也并非时时尊重,人不是经常违背律法,背叛上帝之约吗!当然,因为我们并不相信有上帝,人世间的法律并不像神人之间的约那么神圣。即使人们相信父子之间必须要信守传统上的恩报伦理,也要考虑有什么措施对付非常规事件的发生。道德的存在意义恰恰在于非道德行为的存在。道德的约束力量在于,退一步还有法律的强制执行。上帝的处处在场约束对于不信上帝或者敢于与上帝做对的人或物而言,那不过是稻草人。对于无神论科技工作者而言,他们自己就是自己和自己所造之物的上帝。 按《圣经》的说法,上帝按照上帝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在地上代替上帝照管万物,上帝的灵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肉体中。在这种意义上,人与上帝有了平起平坐的成份,尽管在最终意义上如《约伯记》(Job)所述,上帝在起源的意义上毕竟高于人。可是,一旦程序启动了,有谁还关心当初的起源过程呢,如今想当年的话语在后生听来都是感到厌烦的。 虽说在起源的意义上,弗氏造了那怪物,但在那之后,怪物独立生存,弗氏拿它没办法。弗氏与那怪物有名义上的主奴关系,可是作为奴隶一方一旦争脱了枷锁,它便是自由人,它要申张自己的人权。有什么理由剥夺它的基本权利?正如,父母生养子女,但并无权剥夺子女的生命权、独立思考权、自由恋爱与婚配权、选举权等等。 《弗兰肯斯坦》指出了过度追求知识的不恰当性:知识的获得有多危险。作者流露出:普通村民由于缺乏知识,可能以为故乡便是整个世界,但是这些村民比起雄心勃勃却又力不从心的人(如弗氏)来,却不知幸福多少倍了。弗兰肯斯坦在弥留之际这样述说着:我一直在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我认为是无可指责的。凭着一阵疯狂的热情冲动,我造出了这个有理性的生物,因而也就对他负有义务,应竭尽自己的所能,保证他幸福安康。不错,这是我的义务,但是我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义务,对我自己同类的义务,我更应把这放在心上,因为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幸福和痛苦。 当弗氏造了那有理性的怪物,另外一个与人类近乎平行的世界便诞生了,两个族类如何共同生存便是现实问题。幻想的和谐共处是靠不住的。这不仅是伦理道理的问题,还有更重要更基本的事务需要认真考虑。 沃尔登忍不住向曾造出怪物的即将死去的弗兰肯斯坦打探制造怪物的技术细节,弗氏守口如瓶,没有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技术发明。这意味着,那项造人的技术随之消失。但是在现代社会,一项新技术不会真正消失,即使丢失了,仍然可能被重新发明出来。因此,避免负面影响,走保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玛丽虽有些悲观,却安排了善意的结尾,即那怪物自愿毁灭那平行的世界。然而这种行为的根据并不充分。自《弗兰肯斯坦》问世,类似题材的科幻作品多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结尾,如电影《异形》。这些都不过是人类在自我安慰罢了。 如《弗兰肯斯坦》(1818)和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的《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1918,1921)所描述的,人造生命似乎注定要异化,要对其创造者发起攻击。文艺作品中对知识、对科学技术的这种悲观的展望,在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之前,早就发生了,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后现代思想流行的今日,这种科技悲观论的情绪在知识界日益加重。如果任这种思潮或者悲观思想蔓延,民众中的反科学情绪就会不断积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 那么是否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人造生命可以与人类世界和平共处?人类社会已经持续数万年,其间虽然也不断爆发战争,有着残酷的自相杀戮的历史,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在局部上或者在较大的范围内,甚至在整体上,达成一些共识,共同遵守着某些行为规则。如果遵守一定的规则,则视其为人,不遵守它们则说明他们不是人。可否把这种思路应用到人造生命中去呢? 人必须全方位地面对机器人。真正富有创见的发展,是由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作出的。 美籍犹太人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在此方向上有惊人的创举。他既是科学作家又是科幻作家,一生著述数百种,至今无人能够与之相比。用卞毓麟的话说:阿西莫夫著述岂止等身。据初步统计,他一生著述470种,涉及几乎所有学科,其中长篇科幻小说38部,短篇科幻故事集33种。主编科幻故事118集。萨根的评语是:阿西莫夫是一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却生活在今天。 阿西莫夫回忆,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20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成为一种大众艺术,但是故事的设计并没有本质的突破,还是笼罩在《弗兰肯斯坦》(1818)和《罗萨姆》的阴影中,即机器人由主人创造出来,最终又毁灭其主人。这一套已经令人厌烦。知识确实具有危险性,可是,对此的反应就只能是从知识中退却吗?阿氏从20岁(1940年)开始撰写机器人的故事,但讲述的是不同的机器人故事。我的机器人是由工程师设计的机器,而不是由渎神者制造的假人。为了避免机器人伤害人类这种潜在的危险,阿氏与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John W. Campbell)一同创立机器人学三定律。坎贝尔对于扶植阿西莫夫成才帮助甚大,阿氏的许多小说是由坎氏编辑后发表的。阿氏随后的机器人题材的创作,都围绕这三条定律展开,融艺术、科学、伦理、幻想于一体。从今日的眼光看,阿氏的这些作品最大的贡献也许在于对机器人行为学及其人类伦理规律的研究。 恰佩克把具有农奴含义的捷克词Robota写成了Robot,后来机器人一词在英文中都写作robot。阿西莫夫自然延用了robot这个词,并创造了Robotics(机器人学)一词。他写过著名的科幻小说I, Robot,即《我,机器人》。具有悖论意义的是,阿西莫夫以幻想小说的形式使机器人学不再是纯粹的幻想。他的机器人三定律非常简明,自成体系: 第一:机器人不可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这三条定律,1940年首次被提出,在《我,机器人》中一一得到应用和检验。这部小说由《罗比》、《环舞》、《推理》、《捉兔记》、《讲假话的家伙》、《捉拿机器人》、《逃避》和《证据》这8个故事组成(也说9个,另一个指《不可避免的冲突》,可能是不同版本所致)。小说的引言一开始就写着这三条定律,并注明引自《机器人学指南》第56版2058年的字样。 《罗比》故事非常简单,述说了机器人罗比为一个小女孩当保姆的事情。女孩的母亲担心孩子与机器过分亲近,后来父母把机器人送走了,却引起小孩的不满。故事的高潮是,机器人罗比运用第一定律,救了小主人(女孩)的生命。 《环舞》讲的是考察队员带着机器人到水星上采矿的故事。一个叫斯皮迪的机器人出了故障,只会沿着环形的路线转圈。经过试验和推理,人们发现斯皮迪的问题出在行为锁相,即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在特定情况下的结合,导致机器人做出奇怪的动作。在硒矿产地附近存在危险,机器人离产地越近危险越大。按第三定律,机器人内置程序中特别规定必要时逃离危险。可是在去采矿时,人给它下了命令(相当于第二定律),即让它去采矿。在某一特定位置,执行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的电势达到平衡,即第三定律使它往回赶,而第二定律使它向前走,于是行动被锁相于一个圆圈上。 工程师最终用一种冒险的方式,即让某人处于极度危险状态,迫使斯皮迪执行更重要的第一定律,去救人,从而打破死锁状态。这个故事要比前一个生动得多。 《捉拿机器人》情节更加巧妙、起伏。有一个叫内斯特的特殊机器人混入62个正常的机器人当中,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军方当初设计时没有完整地给它输入机器人学第一定律,即只输入了第一定律的前半部分。这样,第63个机器人就有了一种变态的优越感,它面对人们的调查时不断撒谎,令人们无法将它区分出来。这个内斯特倾向于认为它比其他机器人和人类更聪明。最终,机器人心理学女博士卡尔文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找出了内斯特。 实验的安排如下:告诉每一个机器人,在机器人与卡尔文之间有致命的伽玛射线,如果机器人越过的话必死无疑,但普通机器人无法识别伽玛射线与无害的红外射线。实验开始后,突然在卡尔文的头上有一重物坠下,向她砸去。按照第一定律,所有机器人本应当去救卡尔文,但它们事先被告之它们与卡尔文之间有致命射线,即使它们冲过去也无用,会白白死掉。因此,凭理性机器人不会去救卡尔文。当然实验早就做了安排,在最后一刹那,有一根铁棍通过同步的办法突然有力地把重物打到一边,可以确保卡尔文的安全(机器人不知道这一点)。实验的结果是,62个机器人原地没动,只有一个机器人蓦地站起来,向前紧走两步,然后马上停了下来。这个机器人就是要找的那个内斯特。 原因在于,它与其他机器人不同,它能够识别出人们设置的辐射并非有害的伽玛射线,而是普通的红外辐射。对它而言,他知道射线并没有危险,按照第一定律,他必定急于向前救卡尔文。但当它向前冲出时发现其他机器人都没有动,它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它想起来了,其他机器人无法区分不同射线的波长。于是它又停了下来。这个故事说明,机器人定律是不能随便修改的,一旦修改,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此外它还证明,机器人心理学大有用途,人有办法控制机器人。 《证据》一篇讲的是机器人嫌疑人担任区检察官和市长的事。一位名叫奎因的政客想找到政敌拜厄利为机器人的证据,首先指控对方没有在公开场合让大家目睹过他会吃饭或者需要吃饭。我们的区检察官从来不吃东西!奎因散布着这样的怀疑。说得委婉点,是从来没有人看到他吃过什么,或喝过什么。 机器人心理学家卡尔文博士另有评论,她认为,一个制作精良的机器人,一定会考虑到吃饭、睡觉、排泄一类小事,不会轻易被人识破。她虽然目睹了拜厄利当众吃下一只苹果,但这不说明任何问题,据此不能说明他是人还是机器人。检验拜厄利的方法有二,一是物理学的方法,另一个是心理学的方法。后者涉及的是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机器人学三定律,因为如果他是机器人,在装配时已给他输入了那些定律。不过,只有在他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定律时,才能证明他不是机器人。如果他按照机器人定律行事,他的行为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后来拜厄利成功当选市长,并且当众表演了打人的把戏,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是机器人,因为按机器人学定律,机器人从来不打人。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当机器人所打的人不是真人时!这是故事的机关,机器人心理学家卡尔文似乎已经洞悉了秘密,但她本人喜欢机器人。 卡尔文说:我对它们的热爱远远超过对人类的热爱。如果能制造出一种能担当社会行政长官的机器人的话,那它必定是社会行政长官中的佼佼者。根据机器人学定律,它不会伤害人,一切暴虐、贿赂、愚蠢和偏见与它都将是不相容的。 这是一段至少部分正确的、有诱惑力的说明。机器人学三定律并非凭空捏造,它与世界上大多数道德规范的最基本指导原则是高度一致的,或者说就是其逻辑抽象。行为符合这三条定律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它)不但爱自己而且爱邻人,甚至为救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人类个体很难做到这些,但对于机器人,做到这些并不难,制造的当初把它们作为指令输入就是了。另外,对于人类,有德未必有才,德高智低的人担当社会行政高职未必是好事。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做到更理性、更聪明,至少比一半人聪明。机器人当某国的国王,确实可以避免民间广为流传的笑话:说某某是傻瓜,便犯了泄露国家机密罪。在一个官员好吃、好贪、好色的官本位国度,百姓对于拜厄利式的人物担当公职,大概是欢迎的。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恰是法律规则和伦理规则,当然不是指纸上的而是指实际运行的。中国的许多规则大都指向除自己以外的他人,这并非是说中国人的人性天生不佳,而是说我们没有运用一种社会机制使那些显然的法律和道德规则得以有效运行。这便牵涉到元规则,即大环境的约束。 一位署名speedy的说:其实,研究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伦理问题,现实意义主要就在于它其实就是人类自己的伦理问题,反倒和现代机器人技术实践关系不大。人类的道德准则常常得不到普遍认可(道德准则的合理性不能象数学定理一样严格论证),并且其中不乏自相矛盾之处(小说中机器人所面临难的道德冲突,其实就是人自己会遇到的冲突)。如果真能提出机器人可以完美实践的道德准则,人类不妨有所借鉴。其实,两方面的意义都存在。 从学理的角度,阿氏的三定律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难道人类道德规范能够缩减成几条简单的规则?即使做到了,规则之间是相容的吗?机器怎样识别人的指令?当某种机器人在设计时就特意违背规则时,会出现什么可怕的后果?与上一段讨论的相关的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规则之实施需要有一个讲规则的环境,我们怎样促成那样一种环境?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但想取得进展又相当困难。 早在1950年阿西莫夫就发现需要扩充第一定律,以保护个体的人类,以便最终保护整体的人类。1985年阿西莫夫对原有的三定律进行修订,增加了第零定律,同时修改了其他定律: 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到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修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那么这些定律是否足以解释科幻小说中所提到的机器人的所有行为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意味着其中还有隐含的规则没有说出来。罗杰克拉克(Roger Clarke)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还要增加三条定律: 元定律:机器人可以什么也不做,除非它的行动符合机器人学定律。此定律置于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之前。 第四定律:机器人必须履行内置程序所赋予的责任,除非这与其他高阶的定律冲突。 繁殖定律:机器人不得参与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除非新的机器人的行动服从机器人学定律。 至此,阿西莫夫原来直觉上明显的三定律已经变得到十分复杂,但是,即使如此,要把这些定律实际应用到机器人的设计当中,仍然有许多模糊之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阿氏的努力无意义,信息技术工程师们已经在考虑以不同的方式体现阿氏的机器人规则。那些原则不但适用于机器世界,同样它们极好地反映了我们人类世界最一般的伦理原则,它体现了人文主义与平权的思想。 IEEE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器协会(ACM)、大英计算机学会、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的专家们,都十分关注其职业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将包含一部伦理法规(a code of ethics)。虽然这样的法规不可能穷尽所有准则,并且法规也要随时间改变,但是它的核心内容是稳定的。阿氏的科幻探索为工程师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今的若干灾害预警与应对决策、CAD/CAM,EFT/POS,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社会经济预警系统等,都直接或者间接涉及这样的伦理法规。 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现在考虑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不算早,考虑其难度,似乎已经有些晚了。这项工作也不能只由某一行当的专家负责,更多行业专家与民众的参与有好处。 有人指出:至少在可见的将来内,计算机的伦理并不存在,因为计算机根本没有思考的能力。如果只是计算机使用的道德问题,就跟其它工具的使用道德是同样的code。问题在人而不在机器。说什么现在已经有些晚了,这只是吓唬人而已,一点实际的意义也没有。其实这只是个态度问题,计算机或者网络有没有智能?只需看看网上肆虐的计算机病毒就行了。智能是相对的,呈现为连续的谱,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没有的问题。会做2+3=5,也许不算有智能;能够证明几何定理,大概就不太好界定了;能够进行生产管理控制的复杂计算机系统呢?如果不将人类的智能与单个机器的所谓智能相比,我们就很难再下有无分明的结论了。 另外一种反对意见是:须知,机器(哪怕是当前最聪明的机器)都只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这种人工系统所实现的,明白无误就是设计者的自身意志(设计者会有失误,比如设计出会死机的程序,但这也是设计者行为的结果。而所有设计者行为都可归结为他的意识和无意识。此外并无奇妙之处)。这种问题和人类有能力制造武器(如刀子)后所引发的关于武器使用的道德问题,没有本质区别。一言以蔽之,这种问题(所谓的机器人伦理问题)本质上就是人自己的伦理问题。这和阿西莫夫机器人定律何干?持这种见解的人一定不少。机器及机器人无疑是人的肢体或者大脑的延伸,正如原子弹和细菌武器一样,这是从一个方向看问题。但我们关注的却正是设计(发明)与使用之间不可避免的关联,两者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却有先后及某种弱因果联系。 新时代的科技伦理,恰恰强调在最初的研究、探索阶段融入伦理关怀,而不是在事成之后、出了问题之后才回头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49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弃婴弃宠算命
nipc 2009-6-23 10:43
为弃婴弃宠算命 小题可以大做 近日报载陕西汉中县爆发狂犬病疫情,有 6200 多人被咬伤,有 11 人患狂犬病死亡。当地政府为控制疫情,捕杀了 3 万多只狗(家栓的、流浪的),遭到众多爱狗人士的激烈批评:血腥、残忍、缺德、政府无品格。另讯(环球日报 09.5.14 )美国每年有 800 万只遗弃宠物被收容,其中一半死亡,莫斯科每年新增 2.6 万只流浪狗,韩国则有 6 万,中国正成为宠物最多的国家,遗弃多少可不知,但被人收容的义举真是没少报导。舆论认为,流浪猫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暴露了人性的残忍,也考验着人类的爱心与公德。 再就是弃婴的情况也相似。曾有一位准妈妈引产 6 个半月兔唇胎儿,网上频遭考问:同杀人犯有何区别!?据悉大连每年从医院、车站、码头、公园可捡回四、五十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畸形的遗弃婴儿,大连儿童福利院已人满为患,不断扩建,人们为之付出无限艰辛!舆论呼吁为人父母要有责任感和良知。我国法律规定,将婴儿遗弃有人之处是违法犯罪,遗弃无人之处为故意杀人罪,因此对遗弃者要以法律严惩! 然而我则认为,这类问题较复杂,其中伦理道德问题、科学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都有,与弃宠一样,不宜一锤定音,将其定格为对生命的残忍甚至是残杀,也不宜像报导那样简单地要用我国《刑法》第 261 条规定来对弃婴者量刑。像很多国家对待堕胎和干细胞研究之类的问题一样,引产及弃婴弃宠究竟是否违法也是可讨论和争论的事。 先说说弃婴 。生命问题有点深奥,不免沾点哲学味道,因此除就事论事外,也不妨从更长远和宽广的背景来考量,以减少一些对具体是非的纠葛。我们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优胜劣汰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人类在近 38 亿年生物进化及约 6 百万年人种形成过程中之所以能闯关斩将获得今天至尊的地位并自誉为万物之灵,正是在生存斗争过程中以淘汰无数弱势及缺乏适应环境能力的生命(如近亲繁殖及遗传缺陷者)为代价的。不要忘记,我们今天获得的完满的智慧人生正是依从自然规律而绝不是主观感情因素,从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被严格筛选出来的。而今人类怎能把自身的生存选择和进一步发展(人也在进化!)凌驾于生物进化规律之上,无视历史的轨迹,忘却大量物种为我们作出的历史性牺牲和贡献,居然自作主张起来,认为只要是人命,不管什么形式,都应受到无可非议的保护,不得堕胎,不得引产,不得遗弃,不得淘汰,不得选择,把弃婴视为道德缺失的杀人行为,把任何人类精卵结合(哪怕分裂成几个细胞)都奉为至高无上,把维护人的生命绝对化、感情化、甚至政治化、宗教化,以至把这种观念延伸到其他物种(如宠物),这真是对尊重和爱护生命的莫大误解,说严重一点,也可说是对今世人类继续进化(现代人类进化速度比万年前的冰川期快 100 倍!)优生的违反。从更深层一些看,也是同生物进化规律及今日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但人类毕竟不会像自然界里动物所实行的丛林法则:强者为王,不讲礼仪廉耻,无情淘汰弱者,从而使种群得以坚强茁壮地繁衍下去。然而不能不看到,人类以伦理道德约束力所制定的许多规则,其中如《婚姻法》(一夫一妻制,允许任何人都有生育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弱势群体(包括显性及隐性遗传障碍)的大量产生。这里显然是文明准则替代了自然法则,人们不得不由此承担着由文明带来的很大负担! 因此在基因技术还远远不能预测、预防和纠正遗传缺陷的今日,道理上讲,用人工手段中止不正常胎儿甚至新生儿的生命是人类健康正常发展不是不可探索的途径,不是不可遵循的行事规则。问题是如何把这种手段不致理解为杀人或违反伦理道德而反过来恰恰是保护真正生命价值所必需,是要认真思考的科学难题。 具体地说,胎龄可作为讨论问题的焦点。究竟多大的胚胎或胎儿算是一条神圣不可侵犯不可遗弃的人命呢?不妨从干细胞的研究说起。目前对多大胚胎可被提取干细胞(现已可从其他方法提取干细胞)而不违反伦理道德尚无一致意见。按德国法律,人命始于受精卵,因而早期胚胎便代表一条生命,从其中提取干细胞,无异于谋杀行为(按,提取干细胞后,胚胎即死亡了)。根据英国法律,人命始于怀孕第 14 天,此前的人胚还不算一条命。而照法国法律,人命始于怀孕第 22 周,在此后是不允许提取干细胞的。更有甚者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宣布只资助 9 日令(!)受精卵的 64 个干细胞的研究。此外,堕胎是否合法美国国会里一直争论至今。在德国, 3 个月内堕胎是合法的。至于我国,出于对限制人口过快干增长的考虑,堕胎不受限,堕胎胎令主要取决于对孕妇健康的影响。台湾的民法规定人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条件似更宽了。列举以上种种讯息可见,多大胎儿算是一条命,中止多大胎儿的生命就不被认为是杀人,人们无法也不可能得出一个科学明晰的界定,只能感性地模糊地认为胎儿越大就越具人的尊严,就越应受保护和尊重,因此遗弃新生儿较之早期堕胎更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然而更冷静客观地看,新生儿同胎儿又有何本质区别呢?它们实际上同无神经系统的低等生物一样,除了具有一些本能生理反应外都是毫无意识的血肉一团。新生儿自身是完全体验不到任何人的伦理关怀,也不会有任何伦理诉求。这里,仅仅是父母,也只有父母,才是新生儿最天然真执、最感同身受、最血缘性的、必然的、单向的伦理第一人,任何其他人的仁义道德之说词及怜悯看来都是垂帘布道,隔层关怀,不可取代亲生父母对初生儿的最大伦理亲和力和伦理权威。因此,在生命抉择关口,没有任何人比父母更有权力决定新生儿,尤其是有遗传缺陷的新生儿的生命取舍。因此我认为,一旦发生弃婴,就可认为被弃婴的命运已平安地毫无争议地法定了,他人再不必说三道四。除特殊情况(健康女婴)外,社会大可不必去承担拾遗的责任,不必自找麻烦,自加人口法码,使社会徒增额外生存成本,且常遗患后代,影响民族素质,把所谓的好事做坏。 关于某些生命问题的争论,常从不可思议到可以思议以至最后到习以为常的过程。堕胎至今还有人认为是残害生命而不可思议,损害人类尊严,但堕胎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我国的计划生育也被攻击为违背伦理,但如不实行计划生育,今日社会才会变得极端不可思议!干细胞研究、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甚至像人工智能、机器思维等一类的高端技术也无不突破在伦理上认为不可思议的重重障碍而达到今天可以思议以及必将达到非常光明的未来!同样对 | 6 个月婴儿破腹产以至弃婴待业被认为不可思议,而受法律惩处,然而伦理学家早已提出残婴安乐死的伦理与法律合理性问题。既然如此,那么弃婴安乐死是否终有一天也可成为可以思议问题呢? 有人说任何伦理判断必然会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修正无疑是对的,值得深思。 说到生命问题就不能回避人口现状这又一大背景。在几十万年人类史上,仅仅到近 200 年的极短暂时期因工业革命才导致人口反常激增,从 9 亿增至 60 亿!我国人口 1950 年为 5 亿, 2000 年为 12 亿, 2030 年(按一胎政策)将为 16 亿!真该刹车了(老龄化是另一问题,在此不论)。我国现存的一切社会和环境问题无不与庞大人口有关。应看到,是生物多样性造就了人类,而我们庞大的人口反过来正一步步摧毁人类赖以产生和生存的生物多样性,能不说是最大的伦理背叛么?如西双版纳的大象入侵农户,黑龙江的野猪入侵农田是人口过剩的必然。人类绝不可无视自身的病态扩张,因此限制过剩与保护濒危同等重要,对生物对人类概莫能外。在生存问题上,在生态领域里,我们人类没有特权,没有指挥权,不能唯我独尊。人命不是虔诚的宗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人体内极其庞大复杂的 DNA 链条及基因系统在极为频繁的排列组合过程中哪有不出错之理,淘汰出错的生命,选择正确的生命是理所当然的自然法则,人们不要执意去违抗。生命结构本身的逻辑就决定了必须遵循否定的否定规则,即否定那些组合错误的生命。因此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组成或延续,在采取合乎常理的不伤害当事人双方感情的手段来限制某一类病态生命的产生时,实不必太震惊或视为不可思议,且应理直气壮地广为宣传,教育和提倡。 我国每年新生婴儿 2000 万,其中有遗传障碍者 80~120 万,此外还有大量未成年少女的早产儿,这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而弃婴现象不是大连才有,据报导全国一样。可见弃婴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而不是个人行为。弃婴心理已是一种由来已久、颇有历史渊源的自发自愿的社会心理,因此弃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人类返璞归真,重返自然,突破人为的霸王条款,遵循不适者可不生存的自然法则的一种 | 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竞争方式,对个人、社会、民族及后代都极其有利的,实应得到人们理解,何必横加指责甚至诉之法律呢? 再说说弃宠(流浪猫狗) 总觉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常自相矛盾。大的方面说,比如对别国可任意狂轰烂炸,视人命为草芥,事后知杀人杀错了,连个道歉都没有,然而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干细胞研究却始终不予批准,认为这种研究要摧残只有几十个细胞组成的小生命,又显得那么慈善。美国法律始终视堕胎为非法,近来一位堕胎医生竟然遭枪击身亡!但对弥漫于社会的枪械隐患却视而不见。此次屠狗风波中,尽管 6 千多人(!)被咬,其中 11 人死亡,然而人们对屠狗行为的强烈谴责要远远超出对狗伤人的谴责,足见人犬感情之深厚。相比之下,牛羊猪鸡的生命就毫不足惜。我在某肉联厂见过宰牛全过程,真是太惨!人们在餐桌上,哪有点像对屠狗那种怜悯之情,哪怕极少一点点也没有。同样都是生命,仅用感情标准来衡量其生命价值是不公平的。何况狗仗人势,对主人摇头摆尾,对别人常不怎么样。据说美国即将推出世界上首个宠物航班,让宠物们舒适地来往于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丹佛和洛杉矶之间,然而如前述,美国每年有多达 800 万宠物被遗弃,其中一半死亡。再说,各地还有那么多狗肉馆却无人仗义执言,爱宠之心到此全失。以上种种只是想说明:杀生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看来只有弱肉强食和人们的主观需要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最后再弄清一下思路:在大自然生存系统中,人类还应矮化一下自己为好,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不要去无端掠杀和侵占、干扰它们的领地,要极力保护好这条已被人摧残得十分脆弱的生命链条。然而在人的生活圈中,人们倒反要强化一下自己的地位,我就是我,唯我独尊,除特需(辑毒、导盲、搜救)外,不宜将过多与生态链无关的饲养动物,尤其是富于攻击性动物大量引入到我们居住环境中来,高密度的人兽同居(及由此引来越来越多的丧家之犬)实际也是一种生物入侵,侵占了人居的领地,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迟早会带来灾害。 据估计,人类已从地球过度索取了 23% 资源,把气候也搞坏了,可持续与不可持续将处于临界点上,如再加上几十亿条宠物为耗能增排推波助澜是无法容忍的,把我们制约人口的成效也都抵消掉了。为保持和提高生存质量,我们的情感准则一定要服从生态准则,哪怕有一点违反都不好。 结论是,不仅对弃婴,且对弃宠最好也用文明方式让它们安乐地西归,这很正当,很崇高,根本没有什么道德问题。 写于甲型流感警戒提升至最高级别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坦然
moxj 2009-5-25 23:09
游泳认识的朋友和我学地质认识的同学有个最大的区别:坚持去练习的人中女性居多。下午游泳后和一个姑娘一起上岸,快到淋浴门口的时候我顿了一下,当时的本能反 应是要 女士优先(当时我站左边,她在右边,男浴室在左边),人家也停了下来,估计以为我要说什么。我勉强微笑着又重复了一句:好的,明天见。 其实在很多时候,比喻体育活动后或者劳动结束后和女性边聊天边往洗手间走的时候都有这种事情发生。经常我都会在洗手的时候扭头想继续刚才的话题,等转完身了才自己笑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我相信很多人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淋浴的时候,三个小孩子余兴未尽,不停的追逐打闹。看着他们,我又想起刚才和我一起游泳的姑娘。如果她现在和我一起淋浴,是不是会继续和我讨论手在什么位置的时候吐气、抬头 我会因为她是异性觉得别扭吗?我们从小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你会用同样的眼神看地铁里那两个穿着暴露和衣服整齐的姑娘吗?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坦然的和异性在一个泳池里游泳?为什么以前的社会不接受?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和异性一起洗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吗?有一个比游泳的地方更让我们不用顾忌性别的差异坦然的一起相处吗?我们的很多观念真得是一种文明吗?龌龊和绅士是对立的吗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3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许忠明:《21世纪伦理宣言》通信----第二篇
fuqisi 2009-4-6 19:51
徐景安按: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 许忠明 博士发来对《 21 世纪伦理宣言》的评论文章,他提出的一个核心论点是道德伦理的基点既应该建立在理性上,还应该建立在信仰上。这个观点,我想不会有人反对,全部问题是当今人类需要不需要重建信仰,以及有没有可能建立新的信仰,最后建立什么新信仰? 许 博士对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基础上的西方文明作了全称肯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沿着西方文明的指向前进,这是毫无疑问的。西方文明的指向是什么呢?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资源有限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在这个理念指引下人类的聪明才智已发挥到极致,美国人还走过了头,变着法的弄出各种衍生工具骗世界人的钱,尤其是中国人的钱来满足他们的高消费。美国的国债加上企业和私人的总负债是 53 万亿美元,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让子孙们来还。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人是很不道德的,他们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却让全世界和他们的子孙来买单。然而,他们没想到这笔债逃不过去,上帝并没有饶恕他们,这就带来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并且凡是跟着这个指向走的国家都遭罪。如果按照这个指向走下去,中国人、印度人、俄国人都来学美国人,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地球会怎么样? 我在宣言中说, 尊重为上帝而善的基督教伦理 ,但事实证明只是靠 基督教信仰,并没有能抑制西方人的物欲膨胀。我也不赞 成许 博士对中国人的传统信仰 ---- 佛教、儒学的贬损, 我在宣言中说 尊重为来世而善的佛教伦理。尊重为祖宗而善的儒学伦理。 但是我也认为只是靠恢复人类的旧信仰已不够了,一个简单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是世俗的非宗教徒毕竟是大多数,今天的年轻人 80 后、 90 后也不能指望他们去信教,这就存在 重建信仰的大课题,这不仅是中国的迫切需要,也是人类的迫切需要。这个新信仰是什么呢?就是 为自己的幸福而善 ,或者用一句学术语言来表达,就是资源有限条件下幸福最大化。我认为,这是人类的新理念、新文明、新道路、新指向、新信仰。 我的努力得到初步认可,到目前为止,在《 21 世纪伦理宣言》签名的已有 191 名,其中有著名的学者 茅于轼、杜光、 辛子陵、 周瑞金等 ,还有共产党的将军, 南京玄奘寺住持,中国第一个洋和尚意大利籍的灵侠法师,中国儒学研究会会长,还有最可贵的 17 名 80 后的年轻人。我准备适当时候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更名改为 《 21 世纪幸福宣言》。 尽管我与 许 博士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同看法,但在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存在共识。他说: 中国确实需要迎接一部催人奋进,发人深省,令人平和的〈中华圣经〉的出现,她的内容要尽可能涵概古今中外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力量,她会给人温暧、抚慰心灵;她还要准确彰显融合中国精神,时刻与中国精神相随相伴相辅相成,有着无限的包容力与亲和力,而成为国人内心永恒的精神家园中的一块基石。 21 世纪伦理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 非常认同 许 博士提出的这个目标,非常感 谢许 博士对我 尝试 的鼓励。 道德伦理需要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 --- 评《 21 世纪伦理宣言》 许忠明 《 21 世纪伦理宣言》是 徐景安 老师在当下中国生态环境下,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而做的一项有益的尝试。针对伦理宣言的一些基本问题,茅老和徐老又有一场生动的谈话,对伦理的起源、作用等进行了讨论,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我也想借此机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古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哲学思想和理性精神,近现代西方人则为世界贡献了科学技术和人道主义,中华文明则为世界贡献了伦理政治。从这个角度讲,徐老师宣传伦理宣言应该是有传统和基础的。但是,我注意到,徐老师宣传的伦理宣言和中国历史上宣传的伦理政治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国古代伦理政治中既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的好思想,又包含着三纲五常束缚人的思想,并且越到后来这种糟粕对人的毒害越加严重,而今天的伦理宣言传承了西方人的人道主义,贯彻着理性精神,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政治和西方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伦理宣言值得我们大家注意。 人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存在着感情、欲望和理性三种因素。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侧重点是处理是感情和欲望的关系,而理性是相对缺位的。它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约束,这种约束是羞耻感的存在,依靠道德来维系。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的欲望得到了很大的宣泄,传统道德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古希腊哲学家对感情和欲望的控制往往依靠理性,柏拉图就主张感情、欲望和理性这个三驾马车应该由理性来控制。理性控制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二十一世纪伦理强调明则诚这一点有积极意义。但是,中国这些年来道德观念的扭曲并不仅仅是不理性的原因,从很大程度上来看,恰恰是理性比较的结果。一群人中一个人不遵守道德获取了利益,其他人就会效仿,这样道德就面临着危机。所以说,单纯地依靠理性来拯救道德,依靠明则诚,贯彻伦理宣言的实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把道德完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不牢固的,也是危险的。 道德伦理的基点既应该建立在理性上,还应该建立在信仰上。毫无疑问,宗教是伴随人类最为悠久的文化,是人类最为丰富的精神来源和精神寄托之一,没有神话和宗教的指导,就没有以后的哲学和科学,人类的终极追求也失去了依托。二十一世纪伦理不能也不应该回避信仰问题,信仰则和宗教密切相连,迄今为止,宗教是信仰最为坚强的保障,而宗教在我国受到了国家权力的强力干涉,一足独立的道德伦理就缺少了牢固的基础。 信仰的黑洞必将导致道德的空洞,道德的空洞化必然地导致社会维治的成本极大加剧。如培根论说文集在《论无神论》中所写否认有神的人是毁灭人类底尊贵的;因为人类在肉体方面的确是与禽兽相近的;如果人类在精神方面再不与神相类的话,那末人就是一种卑污下贱的动物了。同样,无神论也毁灭英雄气概与人性底提高;如以一条狗为例,看他在发现自己受一个人底护持的时候显得是如何的高贵勇武,一个人对于他就是一位神灵,或者是一种更高的品性;这是由于那条狗对于一种较自己底天性更高的天性有信仰的原故。这种勇武显然是那个动物若无这种信仰则永不能达到的。人也是这样,当他信赖神灵底保护及恩惠,并以之自励的时候,就能聚积一种力量和信心来,这种力量和信心单凭人性底本身是得不到的。因此,无神论在一切的方面可恨,在这一方面也如此,就是它削夺了人性所赖以自拔于人类底弱点的助力。我总觉得一个人一定要拥有和谐的内心与安宁的灵魂,一个族群一定拥有一个百花盛开四季长青的精神家园,这些对于创建一个和谐社会都是很重要的,顺常时节可能觉查不到,可是当遇到困难时信念的力量,心灵的慰籍,爱心的呵护等可能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我们也可以认真地回顾和再次学习一下奥巴马总统在 2008 年 1 月 20 日就职演讲中的话语: 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认同上帝召唤我们创造一个不可知的命运。这是我们自由与信仰的含义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种族和所有信仰的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能聚集在这个宏伟的广场一同欢庆,也是为什么一个父亲在不到 60 年前还不能在餐馆用餐的人,此刻能站在你们面前做出这最神圣的誓言。我们不会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道歉,我们也不会动摇对它的保护。对那些通过运用恐怖,滥杀无辜来达到其目标的人,我们对你们宣告,我们的精神比你们强大,无法摧毁,你们不可能比我们长久,我们肯定会打败你们。 对比中美两国的情况,在中国缺少这种凝聚人的信仰和信心。如果凝聚中国人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彻底倒塌,而组织化的权力出现问题,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仍然是中国的最大国情。为什么中国人缺少信仰和信心,说穿了,道理很简单,中国从来没有国教。 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而佛教却是出世的教,看看西方世界通衢大道上的教堂及闹哄哄的中东跳蚤市场旁边高大的清真寺,再看看佛教寺院占据的名山大川就很明白。这一重要的差别决定了前两个宗教必主宰世俗社会而对王权形成威胁,后者除了高深的佛理对达官贵人形成的诱惑之外,便只剩下一双佛脚让中国底层的芸芸众生在家庭不幸之时去抱上一抱。 基督教上帝如父,人人如兄弟之亲的博爱、平等之一神教,坚如金刚,可斩金断铁,使强大如罗马者,必得屈服。当这样一种宗教力量诞生之后,必将强烈地介入世俗世界,并从政治争斗中分一杯羹,从而对王权形成强大的制约,在西欧长期形成教宗权力大于世俗王权的局面,为政治权力的平衡制造了一个天然的天平。当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帝国陷落后,基督教举起了十字军东征的大旗,得以从阿拉伯世界救回了古希腊文明的火种。 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底层人民之中,其仁义、慈爱之种子播下之后,为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提供了养料,当加尔文的清教运动产生后,清教运动像一把烈火,遇上了原始资本主义的干柴。清教认为,上帝已先在地选定谁是蒙恩者(上帝的选民),谁又将不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否已被选中,而根据清教唯一虔信的《圣经》,上帝乐见选民们聚集财富,贫穷并不能为善行增添光彩,它是对上帝荣耀的贬损,只有聚财可以增进上帝的荣耀,上帝保佑上帝的事业。旧经中的上帝由于人们在此生中的服从而奖励他们,于是清教最重要的特点禁欲和勤奋,但在清教徒身上打下了烙印,此两者只产生一样东西财富。它客观上在欧洲和整个美洲刺激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 这就是西方世界强大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它有一个伟大的亲生母亲古希腊,另一方面,它有一个伟大养母基督教。正是世称而二希希腊,希伯来,盖如鸟两翼、如车两轮(梁漱溟)。两者使资本主义文明的烈火在西欧和美洲熊熊燃烧。清教还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伦理武器,清教徒推崇自治与共和,因为上帝不乐见人民崇拜国王,旧约中当犹太人要推举扫罗为王时,上帝告知撒母耳,人民是对上帝的背叛。这些非国教者在英国受到迫害,而选择到了荷兰,过自治生活,然后登上了五月花号,把封建主义的一切残余抛在了身后的大海,在美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制度现代共和。 可以说宗教与现代世界密不可分,没有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当经过新教改革之后,人类世界的流向就已经确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沿着西方文明的指向前进,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没有宗教,佛教到中国后,成为了皇权的附庸,从未独立地存在,基本堕落为一个巨大的吞噬人民血汗的肿瘤,甚至让皇帝也招架不住。佛教的精深义理流入知识界,在世俗社会毫无影响,而变种的旨在吸吮膏血的花钱消灾仪程则变成了另一类赎罪券,在中国大行其道。佛教并不鼓励劳动,它与基督教的教义正好相反,当清教徒在拼命地工作以增进上帝的荣耀时,许多佛教信徒还习惯于不劳而获。中国也没有思辨,在惠子、庄子、公孙龙子那里宝贵的思辨的种子,被韩非子、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洗刷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鄙陋的心学,在格物降魔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于人类社会之成熟完善,无寸功之进,甚至在 17 世纪,在牛顿解放了人类后,才有中国的黄宗羲出来,很低级地思考君权的问题。 中国悲剧性地没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宗教伦理,不过是花钱消灾的宗教仪式,让陈腐的儒教由于没有对手而沦落为皇帝的政治工具,中国人没有形成虔心向善的道德迫力,没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团结局面,这一切,都在可宗教上找到源头,中国的发动机在很早以前就掉了一个,只是由于农耕时代还体现不出来,在十六世纪则完全落后,与欧洲的赛艇比赛完全失去了悬念。 综合以上情况,我对 徐 先生想建立一个 21 世纪伦理很感兴趣,但是这种伦理仅仅依靠理性是否能够成功?它如果需要信仰的支持,离开宗教能不能行得通? 孔子讲仁爱,墨子讲兼爱,法国讲博爱,可见爱确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过去一直遭到阶级论者的批判,今天必须为爱正名,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讲到这些,还应该展开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因为苏东模式依靠运动起家,运动思维根深蒂固,它把人民群众当做奔向天堂的工具,最终导致了人间地狱。这一模式在中国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现在的 GDP 崇拜,政绩工程无一不是运动式思维方式的体现。我们应该向康德学习,任何时候都应该把人当作人,而不是相反。 中国确实需要迎接一部催人奋进,发人深省,令人平和的〈中华圣经〉的出现,她的内容要尽可能涵概古今中外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力量,她会给人温暧、抚慰心灵;她还要准确彰显融合中国精神,时刻与中国精神相随相伴相辅相成,有着无限的包容力与亲和力,而成为国人内心永恒的精神家园中的一块基石。 21 世纪伦理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 (2009 年4 月5 日)
个人分类: 科学观|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年女性要了解一点情色文化,思考一点伦理问题
moxj 2009-4-5 21:17
又到周末了,不用按时去所里了,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聊,尤其对科学院的许多学生。因为这里男女比例一般都不协调,很多大龄单身男生周末聚在一起,如果不出去喝酒,就只能靠打牌调节一下,尤其在兰州这个满处灰尘的美丽都市。 晚饭后我被喊过去凑数。开始没多久,到外面吃饭的也都回来了。有了观战的拉拉队,气氛热闹多了。给我助威的是一个鼓捣理论物理的兄弟,其间不断的给我加油:这样出,暴他 # # %*# % |* ¥ 招数里夹杂不少专业术语,也不知道是薛定谔的猫言,还是海森堡的狗语。我在嘀咕专业差别真是大的时候,有兄弟说我和大家有代沟了。当然,很多话的大概方向我是知道讲什么的,打开电脑后赶快补充知识,通过百渡、谷歌把几个词语的相关内容了解了一遍,又链接到了几个情色论坛进一步佐证。原来大家这些口头语都来源欧洲、日本的情色电影及一些游戏。和性有关的描述与正常行为有不少差别。其实聊到这个事情, 中国人的一些口头语也是很不可思议的 。比喻我在北京的时候,常听到北京人讲的口头语里有: X 你大爷的新疆人习惯说: M 沟子的全国各地都有,包括我见过的很多教授、研究员用词也很不一般。 如果站在一个正常人了立场,第一次听这些词,不知道这些是随口说的,或情绪使然。是不是感觉我们的文化原来也这么多元,自以为正常的自己,其实远不知道一个正常人的性取向是什么 当然,我不是找这个自己知识都达不到正常水平的话题和大家聊什么观点。只是由此及最近网上看到的几条新闻产生一些疑问。 我没有在女生寝室住过,不知道她们回去后都聊到了什么话题。对相关的话题又持什么态度。但从几则新闻和身边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到,对相关的伦理问题,女生和男生是有不同态度的。在法律制度已经达到男女平等的基础上,人们的诸多观念还有很大的男女分异。比喻网上一直在议论的大学生婚前同居现象。我没有看大部分人是怎么议论的。但仅同居本身来看,在大学这样一个年龄,男女谈情说爱首先是不因该有什么非议的;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大家同居在一起对未来共同的婚姻生活是一种尝试,也是进一步磨合感情的必要,我想,随每个人的观念差别,在这一点上,社会观念也因该是以包容为主的。 大家所以对这个现象很关注,也许因为人们的关爱之心,也许别的心理。有很大的成分是这种同居现象带来太多负面效应。首先,这一阶段的女性是不会接受生育并抚养孩子这个想法的。那婚前的怀孕对她们将是一种伤害(当然我并不知道怀孕是怎样的感受,只是这样想而已)。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不完全是当前教育的失败,责任还有与当前情况不合拍的伦理观念。以至这些人群的正常活动和思维在周围人群中由于心理的压力而有所失常和矛盾。 我所以写了这样一个题目,很大程度上由于感觉到了在这种婚前的感情阶段,男女心里伦理观念的不对等和外部的男女平等原则是格格不入的。男性还站在支配、主导、占有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满足是日志开始听到的这些不合正常伦理习惯用语的一个起源因素。而女性过分的从属感让婚前的交往在一些时候给她们过多的伤害。 比喻,我大学毕业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当地学校的一个女孩被几个网友欺骗受到伤害。学校知道后,立即把她开除;更不可思议的是,长辈知道后,同样觉得这个姑娘不但因该开除,而且因为她的存在感觉羞愧。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其实在周围有很多婚前发展了长时间感情的人。但当将来的就业等因素对这些感情考验的时候。这些同居男女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在当前的伦理观念下,对于这些同居而最终不能结婚的人,女性往往受到更大的伤害。我题目里写成年女性要了解一点情色文化,思考一点伦理问题。并不是建议像我一样去搜索这样的资料,即使每天研习,也一定不会再写一部《金瓶梅》出来。是希望在看到当前伦理观念的前提下,男女能建立符合双方发展的认知基础。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情色文化的了解变的越来越不需要,而是要更多的思考我们的社会观念、文化、习俗或有人提的伦理这样的问题。 聊到人们一起生活的事情,我想同时强调科学和爱是必要的。婚前的很多行为在未知的情况下有足够的保护习惯大概是好的。比喻医学专家讲接吻是一种传播疾病的有效途径。而且,作为维持我们各种可见生命正常生活的微生物必须处在合适的平衡状态。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接吻之前把口罩带好是很必要的。 但排斥对方的行为显然很不好。比喻,我前年突然见到高中时的一个好兄弟。哥们扑过来要和我拥抱,想撞撞我的时候,我突然闪开了,差点把人家摔倒。原因是我们一起打球的时候都这样互相鼓励。但我上了大学后听说男生也有和男生找对象的,只有抱女生才不被歧视。以至是人都能碰了。结果像现代社会一些无聊的人一样,只能每天和宠相伴。后来我观察那些快乐的猫和狗时才感觉到人类的有些观念是何其的荒唐。 我诚恳的建议大家,见到你的好朋友,过去抱抱他,蹭蹭他。 上面把我对相关话题的疑虑聊了不少。我说这些,自认为有些时候是站在庐山的外面在给大家描述眼前的情景。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我只在描述挡在自己前面的一块石头,也可能是看到华山而对庐山大加描绘。不管怎样, 与性有关的话题在用当前的日历记年的历史里还会再发展和存在。就像唯心主义那朵不结果实的花一样。人类的生育方式没有革命性改变之前。我们还需要用知识去认知它,也需要用爱去呵护它。 祝:没有性生活的人们能健康的对待它及那些文化,性生活中的人能快乐的感受它并认识那些文化。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62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比利时鲁汶大学使用猴子做实验遭到游行抗议
drqian 2009-3-22 20:34
3月21日,在比利时反滥用动物联合会的组织下,约300名抗议者在比利时鲁汶市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使用猴子做实验,而矛头直指鲁汶大学。抗议者列举了鲁汶大学所进行的部分使用猴子做实验的图片,并指出这种一种非人道和不恰当的实验,要求立即停止这类实验。 虽然动物实验相关伦理准则早就出台,但是其是否能真正规范这类动物实验,仍然受到广泛质疑。也难怪有些极端的抗议者提出应该拿人作为实验对象,而不是猴子。这类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如何得到解决,看来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徐景安:21世纪伦理宣言——(征集意见、征集签名)
fuqisi 2009-3-17 20:24
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生幸福; 人类的共同困惑:物质消费与占有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幸福; 人类的共同痛苦: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恶化; 人类的共同难题:物欲膨胀、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物种减少、贫富拉大、犯罪严重、人情冷漠、自杀率高; 人类的共同困境:过富裕生活是人的欲求,现代化潮流席卷全球;人类的物质欲求超过了地球的承载力,全球现代化之日就是人类文明崩溃之时,人类的出路何在? ( http://www.tecn.cn ) 21世纪的人类需要吸取古人的智慧,继承优秀的道德传统;也需要与时俱进,奉行新的伦理准则。为此,特制订本宣言。 ( http://www.tecn.cn ) 一、 人人都追求幸福。 人需要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幸福,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幸福,长远的而不是短暂的幸福,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幸福,世代的而不是当代的幸福。 ( http://www.tecn.cn ) 人需要物质幸福。食常饱而求美,衣常暖而求丽,居常安而求乐,是人的正当欲求。资源的有限与稀缺,决定了物质分配的主要途径是交换。敬业诚信是取财之道,弄虚造假必害人害己。竞争与算计是物质交换的必然,疲惫与挫折是物质交换的代价。物质带来的幸福是短暂的,过度的物质追求是有害的。将物质幸福当作人的唯一幸福,是认知的误区,是不幸的根源。 ( http://www.tecn.cn ) 人需要情感的幸福。人和人真挚的情感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亲情、友情、爱情,信任、真诚、宽容、礼让,会给人带来幸福。情感的幸福与物质的幸福相比要长远,且不会破坏环境、不用消耗资源。不要忽视、舍弃情感的幸福,去争夺物质的幸福。一颗柔软的心、一个纯净的笑、一个尊敬的礼、一个亲切的问,都可以给人带来幸福。 ( http://www.tecn.cn ) 人需要精神的幸福。超越生命的有限而实现永恒是人的精神追求。人的生命存在能给他人带来幸福,就是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就是永恒。思想家的智慧、科学家的发现、艺术家的作品、企业家的成就、劳动者的服务都可以实现永恒。名、权、利,只有用来造福大众才具有永恒的意义。精神的伟大、崇高、无限可满足人世的追求、实现人生的意义、填补人间的不平。 ( http://www.tecn.cn ) 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而作出的选择,决定个人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人类的未来。 二、 人生幸福的途径是: 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身心要健康:心态平和,睡眠充足,营养均衡,运动适度。活得有意义:人不仅以满足自我为目的,还以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追求。自我要升华:从本能的爱自己利己而不惜损害他人,提升为理性的爱自己利已而不损害他人,再提升为感悟的爱自己利己也利他。社会要承认爱自己,保障爱自己,引导爱自己。 ( http://www.tecn.cn ) 爱他人。珍惜他人的生命,爱他人与被他人爱是幸福的源泉。人要感恩一切有恩于自己的人,从孝敬父母做起。人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承担责任,从亲近周围做起,关爱配偶、孩子、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同事、邻里、顾客。人要有怜悯心与同情心,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起,博爱他人。 ( http://www.tecn.cn ) 爱大家。珍惜人类的生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遵守公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保护环境,每天做一件有利于环境的事。节约资源,不浪费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粒粮。爱集体、爱国家、爱地球。 ( http://www.tecn.cn ) 爱自己、爱他人、爱大家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是完整的人性追求。 三、 善从自己做起。 人世间的不平不应成为行恶的借口。人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都存在恶,并不妨碍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家。善,是智慧、艺术、气度、心境、胸怀。善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 ( http://www.tecn.cn ) 尊重为上帝而善的基督教伦理。尊重为真主而善的伊斯兰教伦理。尊重为来世而善的佛教伦理。尊重为祖宗而善的儒学伦理。尊重一切向善的伦理。倡导为自己的幸福而善的新伦理。 ( http://www.tecn.cn ) 幸福与道德同在。为了自己的幸福,要自觉约束自己。对他人不道德,会遭报应。对自然不道德,会受惩罚。离开道德越远,人就越不幸。 ( http://www.tecn.cn ) 人需要物质与精神,需要拥有权利与承担责任,需要外求拓展与内省自律。 本宣言可刊登网络、媒体和翻印,可翻译成各国文字向世界传播。签名者承担传播本宣言的义务、身体力行的责任。 ( http://www.tecn.cn ) 签名不代表过去,只表示未来,也可随时声明退出。 联络邮箱:xujingan2009@163.com 2009.2.20 签名:99名 徐景安 创建中国新文化论坛主席 茅于轼 天则研究所理事长 杜光 中央党校教授 辛子陵 著名传记文学家 周瑞金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 周孝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所所长教授 胡星斗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张纯良 中国儒学研究会会长 乾泉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殿卿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邹东涛 中央财大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院长 谢茂拾 南京审计学院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黄秀清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周成新 深圳市法制研究所所长教授 仲大军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中心 于秀峰 深圳市国际商会副会长、深圳市人大代表 程泊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高级经济师. 张能立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里维宁 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 王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级经济师 胡赤怡 深圳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过永鲁 创建中国新文化论坛秘书长 李智杰 深圳市新世纪文明研究会副秘书长 蒋 平 深圳市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蒋美柳 深圳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资深心理咨询师 张月武 深圳市情感护理中心副主任 铁流 北京作家 田奇庄 河北作家 袁剑 独立评论人 蔡维钧 独立学者、副教授 李庆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校长 夏兰芬 湖北鄂州职业大学教师 王颖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学术秘书 王立 律师 康新贵 律师 陈宜良 律师 朱兰春 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律师 华乔 上海 摄影师 陈泉芳 归国华侨、作家 法武 安徽作家 欧 波 作曲家 高国发 吉林省镇赉县委党校 谌毅兵 深圳龙岗党校 丛亚萍 新华社高级记者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欧阳劲 香港《太平洋》杂志社社长 鄢烈山 南方传媒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张学军 北京媒体从业者 智文学 中国商报社深圳记者站站长 老亨 因特虎中国民间智库看门人 姚刚 中国情感护理网副总编 李震 深圳电视台编辑 傅盛宁 深圳商报高级记者 李文采 价值中国网专栏作者 祝安顺 中华书局编辑 梁述华 重庆亚盟传媒 韦沐汐 海天文化合作社社长助理 涂伟明 景德镇《瓷都晚报》记者 陈栋基 上海退休编辑 熊国森 证券监管 王波 证券监管 鄢维民 深圳证券协会秘书长 王占郡 天下财联天使投资机构总裁 胡家奇 北京建磊集团董事长人类问题研究专家 李清振 北京本果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邓旗 郑州泰中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赖国全 深圳市育心经典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黄硕权 忆城股份人力资源总经理 潭秋平 深圳市前景公司总经理 杨武成 深圳市大歌文化传播公司总裁 杜继光 上海为傲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 钟艳平 深圳市东道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爆竹 深圳市亿豪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根土 深圳市乐彩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薛克俭 辽宁装备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红 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惠洋 惠恒医疗董事会秘书 翟秋全 西安康明斯工程师 赵玉良 深圳创益科技 李平 安信证券 邓辉 深圳卓望数码技术(深圳)公司 李华 深圳利华时实业公司 袁向东 深圳外贸 吴艳峰 深圳赣峰物流 张明乐 山西商人 杜振 唐山工程师 阮基康 水利部四川水利水电设院高工 艾永利 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师 孙忠恕 华夏新诗研究会会员 李玲 深圳民警 杨明燕 四川宜宾 潘力涛 深圳劳务工 鄧蘊才 農民 张楚楚 北京创和艺术团队(80后) 彭令 北京创和艺术团队(80后) 王柯 北京创和艺术团队(80后) 汪妍 北京创和艺术团队(80后) 聂志强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80后) 廖达霖 深圳九富投资顾问公司(80后) 梁聪 中山证券(80后)
个人分类: 伦理-价值-观念|4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乱?
malidan 2009-1-3 16:33
乱? 争秋夺暑,9月底的南方,秋老虎比雨季时的盛夏还让人难耐。 以林,我们歇会儿吧。覃以林的女朋友英子说。 到前面的甘蔗地边再歇吧,这月圆之夜坐这,电影又刚散场,熟人看到多不好。 月色如水,凉风习习,蔗香甜甜,虫唱唧唧,夜莺陶醉,情人呢喃,乐不思归。 蔗叶轻摇,阳光点点。 唉,这是哪啊?英子感觉在梦幻中。 北方的甘蔗林啊,南方的青纱帐!早已醒来的以林吟唱似的答。 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以林,英子的梦全醒了。摇着以林的手担忧的问:要是有了怎么办? 是男孩就叫覃甘蔗,是女孩就叫覃青纱。
个人分类: 轻语小说|389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一首贴在宿舍(高中)的诗
entropy 2008-12-23 16:35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培根
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Yush-傅鹰对话----公开信的伦理
fuqisi 2008-11-30 06:09
傅鹰请教: 如何评价公开信的公正性? Yush回应:公开信的公正性是不容置疑的。文中已经给出了这个评价。 傅鹰请教: 如何评价公开信的公平性(当事双方的平等性)? Yush回应:公开信对当事双方是不平等的。对当事人方舟子是支持,对当事法院的判决是谴责。但是,公开信对武汉法院判决的谴责是公平的。 傅鹰请教: 如何评价公开信形式的公平性(这种形式对双方的平等性)? Yush回应:傅鹰老师您能不能问个难一点儿的问题?公开信这种形式显然是不公平不平等的,因为对方没有采取对等的公开信的形式进行回应。法院采取的形式是二审维持原判、一审主审法官调离审判岗位、武汉法院其他几起案件(包括肖传国诉转载公开信的人民网)至今无下文、北京法院判肖传国败诉;诉讼对方采取的形式是继续起诉或准备起诉方舟子、相关媒体、签名者、国内58个网页。您说这些形式公平/平等吗? 傅鹰请教:如何解释公开信的公正性与不公平性? Yush回应:傅鹰老师这个问题只提到公开信的不公平性易引起混淆,让人误以为您或我的观点是公开信是公正的但又是不公平的。我前面回答已经具体指出了公开信何处公平/平等何处不公平/不平等。 公开信的公正性可通过从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法律方面,公开信是合法正当还是藐视干涉法律。 2. 道德方面,公开信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利 3. 法律+道德(+伦理?)方面,公开信是对法院判决的评判是恰当得体还是有失偏颇。 其中第3条可同时用来解释公开信的公平性。 形式上的不公平/不平等可通过各方所拥有的权力、所掌握的资源等方面的强、弱来解释。 另外,您整理的《Yush-傅鹰对话-公开信的伦理》有不妥之处:一是标题不妥,应为傅鹰-Yush问答;二是副标题不妥,一方面我看不出您提的问题与伦理有多大关系,另一方面我的回答主要是关于法律和道义方面的。 傅鹰回应: Yush: 感谢你的回复! 关于《Yush-傅鹰对话-公开信的伦理》,对你不平等的关键是我后发制人. 这是自然的结果, 而且我的主要动机是想通过某种形式对公开信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于公开信,我们在原则上是一致,我同意你的主要观点,但我反对文章的霸道态度,论述方式和对读者网作者的蔑视. 限于知识面, 我选用了伦理一词,是想对法律问题的基础,或更为基本的问题进行交流.你提出用道义一词,是褒义词. 我更想坚持伦理,中性词.我的地盘,我作主,但可以质疑. 这又对你不平等. 我依然坚持文题用对话,因为对话比问答更宽泛,何况我也不会只提问,不表述的. 这再次对你不平等. 我最为关心的是, 通过这些不平等,我们能否达成思想的共识. 我们一齐努力! 傅鹰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不公平或不平等的举措(形式),可以导致公正的或更为公正的效果? Yush回应傅鹰:原来傅鹰老师是要后发制人?您那中性、平和的请教怎么会是设套呢? 我作为公开信的起草人,有义务回应他人对公开信提出的质疑,尤其是该质疑出于无知而强加给公开信违宪和刑事罪名。在涉及公开信合法性这一原则问题上,我自然要强硬。在基本事实和法律、案例基础上从法律、道义角度进行的论述,怎么就成了霸道、蔑视(还好,没用原质疑者的拍砖偷袭迫害虐待 那些措辞)?如果您认为本文题目中的不容置疑这一成语霸道、蔑视,建议您读一下我给出的辞典解释。如果您认为本文正文中的论述方式霸道、蔑视 ,建议您读一下我温和、谦恭地进行具体论证的相关帖子(本文后附有链接)。 关于我回答您的问题中提到的不公平/不平等,请傅鹰老师不要曲解或宽泛化。我把前面已具体指出的公开信不公平/不平等之处在此澄清一下,供傅鹰老师后发制人。 公开信是签名者在所拥有的权力、所掌握的资源等处于劣势(不公平/不平等之一)情况下,支持方舟子而谴责法院判决(不公平/不平等之二)。这两项不公平/不平等,更确切的措辞是不对等。受客观现状制约,特别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此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对等。更何况失道寡助者也并非无助。支持方舟子者有海内外学人、人大代表、国内外广泛舆论、北京法院等,而对方也有个神圣同盟。可惜的是神圣同盟最终成了笑料。公开信是签名者出于公义而毫无私利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神圣同盟中的丁西翻先前因开丧失良知、道德沦丧国际玩笑而被方舟子揭露后滥诉,刘华杰先前因反科学和造谣而遭方舟子批驳。 人类行为规范分为法律、道德、伦理三个层次。法律、道德可能会涉及伦理,比如依法被判死刑的罪犯或依道义被除暴的歹徒,可能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但与公开信有关的问题显然不涉及什么伦理。另外,如果你不认为道义(道德正义)是个中性词的话,它所对应的中性词应是道德而非伦理。 我不愿意讨论我认为并不存在的公开信伦理问题,更不愿意与分不清法律、道德、伦理层次者讨论伦理问题。我对搞不清民事、刑事者说民事、刑事你都拎不清,还好意思再来纠缠法律问题?,显然这种方式对傅鹰老师太霸道、蔑视。既然傅鹰老师认为关于公开信,我们在原则上是一致,我同意你的主要观点 ,那么,在非原则、非主要,并且我认为并不存在的伦理问题上,只能请傅鹰老师自发制人了。 傅鹰回应: 我从公开信的合法性不容置疑中感到: 霸道态度,(不够严谨的)论述方式和对读者网作者蔑视; 你对公开信的强硬溺爱;对他人质疑的担心;对自己人唱反凋的愤怒. 你, 平时温和、谦恭的君子, 怎么会官气十足?! 公开信或公开信形式的某些不足, 会摧毁公开信的公正性? 对公开信或公开信形式的反思性分析, 就是诋毁公开信? 对公开信的呵护和支持,具有许多形式. 除了公开信之外, 我们还有许多爱. 没有什么不容置疑,除了傻命题. Yush回应: 1. 我对他人的质疑从不担心。 2. 我官气(我很不喜欢这个措辞)十足的文章还有不少,比如我起草的公开信本身。 3. 有谁认为或反驳过公开信或公开信形式的某些不足, 会摧毁公开信的公正性吗?你、我、寻正还是什么人? 4. 有谁对公开信或公开信形式进行过反思性分析吗?你、我、寻正还是什么人? 5. 我们还有许多爱,嗯,这回总算是扯到伦理了。 傅鹰回应: 对于品味词语,估构比词典好,但有时需要一点灵气. 不容置疑的语境: 估构一下, 在周老虎事件中,使用不容置疑的不少,但主要为两类-官话和废话: 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不容置疑, 朱巨龙誓言; 周正龙的欺诈行为,不容置疑,一律师证言. 不容置疑的心境: 担心, 担心质疑. 不容置疑的情景: 1+1为什么等于2 ? 这,不容置疑! 问题: 回答得不对吗? 傅鹰自问自答: Yush文章公开信的合法性不容置疑目的何在? 选项: 1 论证公开信的合法性; 2 说明质疑公开信合法性的严重性; 3 威慑置疑公开信的内部人. 推测: 威慑质疑公开信的内部人. 推测的依据: 排除选项1的依据有论证的篇幅太短和论证得太不严谨-看不出象一个证据综述的摘要. 支持选项2的证据是, 这是对那些新语丝核心支持者的诋 毁,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寻正所列出的特定国家的签名者. 支持选项3的证据有:多次指名道姓突显反面教员;使用牵强附会、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词语指责反面教员;谴责反面教员的文过饰非,认识错误不彻底;指出反面教员的客观损害;提出对反面教员的具体惩戒;给出反面教员改过自新道路. 够了! 推断: 为了避免诋毁,威慑提出质疑的内部人. 感想: 自由论争? (Yush未到, 来了敬禹,似马甲,礼遇之) 敬禹: Yush在哪? 你是你,还是马甲? 读了你的回答,我不看好:要么我没说清楚,要么你没解明白! 你提问吧! 免得象Yush样,埋怨俺后发制人. 记住: 回应质疑者的质疑,就不是不容置疑! 敬禹回应: Yush在哪我哪知?好笑,以前还有人叫我什么花花公子王文呢。 我基本上没有啥要问你的。只是看了,想到什么就回什么。 傅鹰回应: 我可以向你提问吗? 如果可以,我的问题是: 开一个敬禹-傅鹰对话-公开信论理, 有信心和耐心吗? 如何评价公开信的公平性(对当事双方的平等性)? 敬禹回应: 傅鹰:看来你爱与人辩,与寻正有得比。这个问题Yush在上面有具体陈述。 至于说什么敬禹-傅鹰对话,特别涉及到法律方面,恐怕只给人笑话。 正如上面我所说,基本上我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回什么。更没这份玩文字游戏的雅兴。 哈。 傅鹰痛告: 本想与友探讨公开信的问题,不料难遇和者.在一个政治高于学术的环境中,这或许必然. 鉴于Yush,敬禹已失信趣(见附件-Yush在我家的留言,敬禹的上述表述), 我将暂时终止Yush-傅鹰对话-公开信的伦理. 如果Yush,Yush的支持者或任何有兴趣者有意进一步探讨有关公开信的理论问题,我将附和. 为了有始有终, 我将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在我的博客上公开我的看法. 附件-Yush在我家的留言 到傅鹰老师家来看看:) 在傅鹰老师搞清楚什么是伦理前,恕我不与您展开关于公开信的伦理的对话。 (说明:原载Yush博客;仅进行纯理论地交流;反映Yush中心思想的文章见附录) 附录: 公开信的合法性不容置疑 公开信不是对法官、法院或法制的恶意攻击。恰恰相反,公开信是在事实基础上对武汉法院的荒唐判决所作的恰当评判,且出于完善中国法治、学术制度的愿望和诚意,符合公众利益。因此,如同寻正所认可的公开信的公义性、正当性不容置疑那样,其合法性同样不容置疑,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 公开信是公义、正当、并且是合法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联邦等法制健全的国家中,这已由方舟子、本人、甚至寻正及其个别支持者所提供的法律、案例、法官评论等所证实。在法制并非完善的中国,公开信也同样是公义、正当、并且是合法的,因为中国法律也规定了公民有言论自由,且允许、保护、乃至鼓励并依靠公民对枉法裁判行为等进行法律监督、乃至申诉控告。 因此,不存在寻正所谓的在特定国家的限制条件或前提条件,在此前提条件下,公开信是不适当的、违法的、违反现代法制精神、是对司法的干涉、违背了现代法制中的司法独立原则、已经是刑事犯罪(寻正致歉前语)或可能会以刑事罪名藐视法庭罪被起诉(寻正致歉后语)。 我毫不怀疑寻正所自称的维护新语丝的诚意和对新语丝与方先生的尊重。寻正的问题,根源在于一知半解就为了自己的某个论点而牵强附会、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且别人指出错误后,仍文过饰非,将责任推给别人的误解、误会,甚至将别人的中肯批评视为对他的打压、围攻或挑拨离间。 寻正对公开信签名者所加罪名,即使有所谓形式上的前提条件,也不是用词用语有不当之处,容易引起误解的语文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因为这是对那些新语丝核心支持者的诋毁,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寻正所列出的特定国家的签名者。即便并非出于寻正本意,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这个损害。 鉴于寻正对公开信签名者及新语丝造成的损害,同时考虑到寻正对新语丝所做的贡献及诚意,建议新语丝拒登寻正文章一段时间作为惩戒。在此期间,由寻正对所积攒的文章的资料、观点、行文进行自审、提炼,更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根源,真正做到自称的知错就改,有错就认,在错误中学习,踏踏实实作好每一篇文章。 有关评论: 36 Responses to Yush-傅鹰对话-公开信的伦理 By 基本基本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任何一个具体言论都是有观点的,从而在可能是有偏向的,如果发出言论声称对评论对象没有偏向,很多情况下这是假话和虚伪的、或者是废话,或者其他公众和评论者认为是没有偏向的,而评论对象认为是有偏向的,从而是不平等的。如果言论是符合事实的,而且没有辱骂,就是真正的平等,要求对评论对象没有偏向的绝对平等,是不必要的。至于是否符合事实,是要求言论发言者是根据已有、公开的事实说话,也不构成诽谤,公众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是否符合事实;不是要求绝对正确,要求绝对正确,去找警察局,其实警察局也不是在任何事实上都正确;至于是否有辱骂,公众可以很容易判断。 发布言论,很多情况下是出于公义,事实中有不公,必然批评言论对象的一方。所以,公开信是否正当,只要问问公开信是否符合事实(有无诽谤),语言是否文明,而不是没有边际地要求公平。如果没有边际的要求公平,那还是任何人都不要发表言论了。 基本基本回应: 我相当于是打酱油路过,匿名,跟帖非常不正式,所以名字是非常不正式。不过这不重要,只要帖子有实质内容就可以了。 我认为对于具体的事件,这个世界有而且理想的状态下人们应该达成统一的公正的标准,而没有统一的公平的标准,公平是相对的。而世界需要公正、需要有为公义说话的人,否则是是非不分,如果在公正 ...(All) By 寻正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可怜的Yush,三主两语就语无伦次,还好意思不容置疑。两个理性糊涂大王大师怎么不帮帮忙?不是有事无事吹自己很科学很理性的么?其他的核心支持者呢?再等几天咱们再来解释解释,如果理性大王大师古狗需要更多的时间,不妨打个招呼,咱们有的是时间等的。不要等寻正出手了,又来卖怪,太简单了,不屑为之,马后屁的能力,人人都有。 By zeroyear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请博主注意不容质疑与不容置疑的区别,不要篡改Yush的标题。前者是不容和质疑的合成,因为众所周知没有什么是不允许质疑的,所以读者网应该无人胆敢宣称不容质疑。但后者相当于毋庸置疑,是个固定的词语,是用于强调的,Yush是郑重回应某些没有充分证据就大放厥词者。毋庸置疑并非指不允许质疑,请勿望文生义。 zeaoyear回应: 博主,棒棒儿: 对比这两个表达哪个更狠是没有意义的。 不容质疑不是固定用词,只要不是笔误,就没有任何含糊,就是霸王条款。比如,读者网不许宣扬迷信(假如这是写入章程的条款),这就是不容任何质疑的,要质疑的请去别处质疑去。 不容置疑是固定用词,是强调严重性、严肃性、神圣性的正式用词。通常用于敬告某些人,不要以言论自由为由,不分场合地对极其严肃(或者也极其敏感)的问题肆意胡诌又狡辩。 比如,读者网有位先生认为《公开信》某些用词可能触犯英美的藐视法庭罪,但纵观下来,此君不过是望文生义,以为批评用词不够温柔就可能是藐视法庭了,其所举的做为证据的案例与《公开信》的情况均相去甚远,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此君事后的道歉和狡辩可见,此 ...(All) By dolly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不容就是不允许,与毋庸区别很大。 真的连简单中文都不懂吗? 一个个夸耀英文牛得跟什么似的。 By 寻正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一个人塞住耳朵,闭上眼睛,道理讲不过,就玩文字游戏,好象文字游戏就可以玩得通似的。装傻并不是什么高招,尤其是在辩论中。如果语文不过关,不妨找小学语文教师辅导一下。 By bluesea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寻正的话正是对楼主最好的嘲讽。 YUSH这里的不公平,就好象有人可以请好律师,有人请不到好律师。这并不影响司法公正,公平。这都搞不明白,可以直接拿头撞墙三下再去想想。 Bluesea回应: 呵呵,要说耍弄词汇,傅鹰确实是一把好手,我这里说律师好坏,显然是指律师在技术上的差别。而不是是否违背了职业道德。傅鹰玩了,一枪可以打掉几只鸟的脑筋急转弯的把戏。聪明啊,才智了得啊。果然是事实求实,不玩弄词汇的老实人。 傅鹰请教: 律师高下并不影响司法公正和公平 与 律师高下并不影响审判结果和证据采信有无本质联系? By 棒棒儿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不容置疑   词 目 不容置疑   发 音 b rng zh y   释 义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近义词 千真万确、无可置疑   反义词 荒诞不经、无稽之谈 流言绯语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出 处 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示 例 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灯迷会 通信;相信;禁止分辨;信封只可装信 棒棒儿解答: 好象不容置疑是个习惯用法,而不容质疑虽然不是习惯用法,但是也有人用。根据字面意思,不容置疑好像是不能够有怀疑,而不容质疑连质问都是不可以的。两个词都很霸道。 棒棒儿的观点: 我认为,凡是可公开的事情或者有关公共利益的事情,不但每个公民可以置疑,而且可以质疑。正确的东西是不怕置疑或者质疑的,害怕置疑或者质疑的人怕是已经达到了伟正光的高度。 棒棒儿的观点: 不容置疑是不让人有怀疑精神,不容质疑是不让人发出声音,两者都是自由的死敌。 zeaoyear回应: 棒棒儿, 虽然对固定用词的理解可以各有不同倾向,但既然Yush已经做了补充说明,就没有必要质疑置疑了。Yush本 ...(All) By 傅 鹰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zeaoyear: 感谢你的提醒! 我马上将附录中的不容质疑复原为不容置疑. 在此, 我向Yush和大家致歉. 不过,我觉得,不容置疑比不容质疑更铁些. By 傅 鹰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Bluesea : 1 这是你的揣摩,还是Yush的本意? 2 如果律师好坏并不影响司法公正,公平, 律师会失业吗? By 傅 鹰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棒棒儿: 不容置疑和不容质疑, 哪个更铁或更霸些?. By 傅 鹰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基本基本: 这是啥名呀! 我在与啥子说话? 伦理探讨,司法探讨,现实策略之间有差别吗? By 棒棒儿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好象不容置疑是个习惯用法,而不容质疑虽然不是习惯用法,但是也有人用。根据字面意思,不容置疑好像是不能够有怀疑,而不容质疑连质问都是不可以的。两个词都很霸道。 By 基本基本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我相当于是打酱油路过,匿名,跟帖非常不正式,所以名字是非常不正式。不过这不重要,只要帖子有实质内容就可以了。 我认为对于具体的事件,这个世界有而且理想的状态下人们应该达成统一的公正的标准,而没有统一的公平的标准,公平是相对的。而世界需要公正、需要有为公义说话的人,否则是是非不分,如果在公正上陷入相对主义,个人就容易冷血的,社会将会黑暗一些的。 我认为这个公开信是符合事实而语言文明的,所以是公正的,对所有人都是;在司法上是合法的,按照法制健全、公正的国家的标准,如果哪个国家法律规定它不合法,就是这个国家法律不公正,不能保证正义的力量。 【批评法官,同时也认为肖没有道理,是对他们的公平,但是对于整个社会,它是公正的。公平的相对性的一个简单的例子,甲50元的东西让乙帮忙在大街卖了90元,最后怎么分配是一个协商、博弈的过程,公平分配是相对的。】 By 基本基本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批评法官,同时也认为肖没有道理,是对他们的 不公平, By zeroyear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博主,棒棒儿: 对比这两个表达哪个更狠是没有意义的。 不容质疑不是固定用词,只要不是笔误,就没有任何含糊,就是霸王条款。比如,读者网不许宣扬迷信(假如这是写入章程的条款),这就是不容任何质疑的,要质疑的请去别处质疑去。 不容置疑是固定用词,是强调严重性、严肃性、神圣性的正式用词。通常用于敬告某些人,不要以言论自由为由,不分场合地对极其严肃(或者也极其敏感)的问题肆意胡诌又狡辩。 比如,读者网有位先生认为《公开信》某些用词可能触犯英美的藐视法庭罪,但纵观下来,此君不过是望文生义,以为批评用词不够温柔就可能是藐视法庭了,其所举的做为证据的案例与《公开信》的情况均相去甚远,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此君事后的道歉和狡辩可见,此次争论的开端其实只是此君随便拿《公开信》说说的。大概是此君向来声称其笔名就是一笔名,与其真人无关,所以似乎骂了谁都是不用其真人负责的。此君又极其以自我为中心,大概因此就以为《公开信》的签名者也只是签了个笔名,以为别人也都与其一个心态。所以引发争论后,至今认识不到事情的严肃性,继续变相地挑衅。比如,在妄想症发作下肆意攻击其他网友,以歇斯底里之势、拐弯抹角地嘲讽方舟子及其身边的奸佞。Yush作为与《公开信》有关的人员,用不容置疑正式和郑重地回应其狡辩和变相挑衅,这完全是合理用词。 Yush的文章当然是允许质疑的,但大可不必拿不容置疑 ...(All) By 棒棒儿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我认为,凡是可公开的事情或者有关公共利益的事情,不但每个公民可以置疑,而且可以质疑。正确的东西是不怕置疑或者质疑的,害怕置疑或者质疑的人怕是已经达到了伟正光的高度。 By 棒棒儿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不容置疑是不让人有怀疑精神,不容质疑是不让人发出声音,两者都是自由的死敌。 By zeroyear on Nov 16, 2008 | Reply Vote: 0 0 棒棒儿, 虽然对固定用词的理解可以各有不同倾向,但既然Yush已经做了补充说明,就没有必要质疑置疑了。Yush本人对不容置疑给出了补充解释,相当于说,不容置疑是不能分开成不容和置疑的,否则就是不容质疑的一个变体了。其实我就建议Yush用毋庸置疑以避免望文生义的误解。 不容置疑不是要消灭怀疑精神,而是要消灭瞎怀疑的神经,是敬告信口开河、大放厥词者收敛一点。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0 test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0 For example, 傅鹰 is a human-being. This is 不容置疑的. 傅鹰请教: 如何把握怀疑精神与怀疑一切? on-looker的先辈都是人的判断, 缺乏怀疑精神吗?on-looker的先辈都不是人的判断, 怀疑一切吗?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1 0 If used 毋庸置疑, I guess it would have much less confusion. By bluesea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0 呵呵,要说耍弄词汇,傅鹰确实是一把好手,我这里说律师好坏,显然是指律师在技术上的差别。而不是是否违背了职业道德。傅鹰玩了,一枪可以打掉几只鸟的脑筋急转弯的把戏。聪明啊,才智了得啊。果然是事实求实,不玩弄词汇的老实人。 By 棒棒儿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0 不容置疑不是要消灭怀疑精神,而是要消灭瞎怀疑的神经 ------------------ 你都不容置疑了,你怎么知道别人的神经是不是瞎怀疑的?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0 By 棒棒儿 on Nov 17, 2008 | Reply 不容置疑不是要消灭怀疑精神,而是要消灭瞎怀疑的神经 ------------------ 你都不容置疑了,你怎么知道别人的神经是不是瞎怀疑的? 棒棒儿 is a human being, that is 不容置疑的. For anyone who 怀疑 棒棒儿 is NOT a human being, his 神经是瞎怀疑的 By 棒棒儿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0 1 on-looker 你好好看看这句话不容置疑不是要消灭怀疑精神,而是要消灭瞎怀疑的神经是谁说的?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2 0 By 棒棒儿 on Nov 17, 2008 | Reply on-looker 你好好看看这句话不容置疑不是要消灭怀疑精神,而是要消灭瞎怀疑的神经是谁说的? Hehe, of course it is not what you said. For anyone who 怀疑 棒棒儿 is NOT a human being, his 神经是瞎怀疑的. Do you agree with that? If you agree with that, I believe that you dont think this kind of 瞎怀疑精神 makes any sense, right? By 傅 鹰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1 1 傅鹰请教: 如何把握怀疑精神与怀疑一切? on-looker的先辈都是人的判断, 缺乏怀疑精神吗? on-looker的先辈都不是人的判断, 怀疑一切吗? By on-looker on Nov 17, 2008 | Reply Vote: 3 0 傅鹰, Normally, it is not 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However, I need to know if we have common basis to discuss such kind of questions. If we dont have common basis,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give you a satisfied answer. If you dont think that 棒棒儿/onlooker is a human being is 不容置疑的, or if you dont think that his 神经是瞎怀疑的 to 怀疑 that 棒棒儿/onlooker is NOT human-being, then we have no common basis to discuss. BTW, one day, after the technology for AI is advanced enough, we can 怀疑 someone on the website to talk could not be a human-being. By 傅 鹰 on Nov 18, 2008 | Reply Vote: 0 2 我对你感觉不好! 如同第一轮一样,你可以随意安排. By 傅 鹰 on Nov 20, 2008 | Reply 0 3 on-looker : 你网名的涵义是:看客, 观察者,窥崽? By 傅 鹰 on Nov 21, 2008 | Reply 0 1 来了新客,唤敬禹.这名上口,不象on-looker . By 敬禹 on Nov 21, 2008 | Reply Vote: 0 0 这个倒给你猜对了,大约来了一个星期。 见这上面热闹,便也留留言。申请帐号不成功,只能如此。见笑了。 By 傅 鹰 on Nov 22, 2008 | Reply 0 1 敬禹似过客,疑其信心和耐力,怕几个回合就泄气了! on-looker没三合就泄了; Yush两天不回家了, By POWER on Nov 23, 2008 | Reply Vote: 0 0 高手懒得和你过招,你还真以为自己赢了? 你有见过重量级和轻量级选手一起拳击比赛的吗? By Yush on Nov 23, 2008 | Reply Vote: 0 0 到傅鹰老师家来看看:) 在傅鹰老师搞清楚什么是伦理前,恕我不与您展开关于公开信的伦理的对话。 By 傅 鹰 on Nov 23, 2008 | Reply 0 0 欢迎Yush, 来去自由,有点意见就好了!
个人分类: 案例-论争-对话|1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Like the time, they go…
eloa 2008-9-18 20:19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2008-09-18 星期四 14:02 混沌初开,上帝用他那万能的双手在伊甸园布置下蔓茂的植物与乖巧的动物,又用泥巴捏出了亚当。七千年后,植物分类学之父林奈先生在人间的瑞典将伊甸园重现。园内阡陌纵横,从世界各地运来的植物被依照上帝的分类法豪华而规整地排成方阵;四条溪水流淌其间,象征了世上四大河流;整个欧洲的崇拜者前来膜拜。 然而事实证明,林奈劝说植物远没有劝说人类成功人们接受了他的分类法,而田字格中的植物却由于不堪思乡之苦,在被禁锢的孤独中纷纷凋零。 又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视线转过地球几万里 芝加哥大学生态考 今日的芝加哥大学位于芝加哥市郊,是奥巴马和桔子常年出没的场所。这里占据密歇根湖一角岸边,湿加上冷,每年 10 月就会被第一场雪覆盖;后来雪奋力把他的白裤子提上几提,一直拽到车轮和车窗的高度,掉下来时便摊在地上化不掉,直到三、五月间。冬天最冷时候,一望无边的密歇根湖会结成一块大灰冰;路中间铲除的雪密实实堆成路边两堵墙,可怜的轿车们封存其中;历史上,也有市长由于铲雪不利惨遭罢免。 漫长的冬天把春神的身躯挤得瘦小;她来临的脚步便同踏着小步舞曲一般轻盈。春统统浓缩在雪花滴( Snowdrop )奶白色的铃铛中,这些紧抱的花苞从土里倔强地拱出,比番红花还早,才不管世界是多么荒凉、头顶的冷气多么厚重。继而,耧斗草如同四个粉红小仙子站成一簇;小时童话中才读到的黄水仙像镶花边的洋裙子;被美国人唤作大草原之烟( prairie smoke )的三花水杨梅迎着风梳理她的长发;流星花( shooting star )像几颗火箭弹头被拴在一起向下扎;紫红的报春胖嘟嘟地趴在地皮的残雪之上他们将银装素裹的世界变作 RGB 。采下路边老鹳草夹进书页,然后忘记,很久以后翻出来看,唯有她的紫色是不会褪去。木樨科在中国为主,在这里是客,然而它们随遇而安、适得其所丁香成了重要的行道树;几阵春雨,白白的流苏花瓣细细碎碎粘满了地,被来往的木讷的人们踩在脚下,春天便在不知不觉中退下了舞台。 反客为主的并不只有植物。在芝大旁边的林肯小公园,有一帮著名的大绿鹦鹉,相传他们从别的州飞到芝加哥,从此独霸并只独霸这一角街心公园。他们在这里没有天敌、吃食丰足、生活得意,不思再度迁徙。常能见到一大家子肥硕地、像绿色荧光笔一样扑棱在绿绿的草坪,肆无忌惮地对他看不顺眼的人们啊啊大叫,仿佛瞬间便忘记了自己冬天的猥琐相令人得意的夏天来了。 夏天,花朵高高低低前赴后继地开放,你不会为意识到一种花结束了她今年的旅程而黯然神伤。个头矮矮的紫罗兰太美丽,以至于受了天使之吻变得状如人面;西番莲顺杆爬上,花朵像排成一队的姐妹,早晨一朵新到社交年龄的少女好奇地打量世界,下午再卷起她的衣裙,明天将轮到她的妹妹;彩虹女神鸢尾花( Iris )披着七色彩衣,为大地涂上贵族的紫色,不知奥维德《变形记》中描绘的这位使者,这次又将为哪一段忠贞的爱情传递密语; 7 月,蒲公英的种子在阵阵风中翻飞攀爬,就像夏日轻轻的喘息;爬山虎这位天才的装饰师利用叶镶嵌技术使每一片叶都充分将颜色贡献给世界,为古老的哥特式建筑换上夏装;即使是永远甘心情愿做背景的印第安草和苔草,也会结出浅色的小花。每一寸土地,你如果蹲下细细扒开来看,都能辨认出相交错的若干种植物,种类繁多无以命名。 上学需经过一片草地。爬在地上的藤本植物伸展着长长的脚爪,漫过那块铭刻了让我们记住那曾经痴迷于鲜花和蝴蝶的 Amanda Carter , 1981.12.9-1990.3.11 的白色石头 ,使得这一行字在整个夏天不复得见 。这个名叫 Amanda 的女孩子,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这片鲜花丛中了。在石头的对面有一块小小的方形大理石,上边写着:就像时间,他们慢慢流过( Like the time, they go )在石头对面,有一小片儿童游乐器械,像草丛中的一片小岛。每天都有儿童发狂般嚎叫着在里边玩耍,时不常滚在草丛之间,待他们离去便留得一地的帽子和玩具。每当看到这幅图景,我都会自惭形秽,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仿佛置身于这片自然之外,无法回去了。 早上如果出门早,便可以坐在池塘边看晨雾从荷叶上轻拂而去,可以听到红色头或者黄色翅膀的小鸟唱出不同的段子。小鸭子,小乌龟纷纷出世,在岸上跟在神气活现的妈妈身后排成一队。有一次看到一只可怜的小龟空壳被扔在岸边,想到那妈妈,心中不禁黯然。 夜幕垂下,草丛中燃起星星点点,美国的孩子众口相传,发光不慌不忙的萤火虫是女孩子,而急促的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走在草地上,漫不经心闯入一丛灌木,荡起小亮点一大团,如《再见萤火虫》的景象一般。小亮点慢腾腾地撞在我的脸上和腿上,只要双手一合便能将这些没有防备的小家伙困在手里。 如果夜里两、三点在外边闲逛,有可能会碰上浣熊一家。他们有时横过马路,有时集体爬树,见到我便像冻住一样纹丝不动,他们不是忽视你,而是特意扭过头来,一双眼睛在路灯下闪光,像幽灵一样直勾勾瞪着你。有一次我去小溪边抓小龙虾,拿回来放在院子里晾,晚上从窗口望出去,竟看到这些蒙着黑眼圈的小偷掰吃我的小龙虾,忙得不亦乐乎。早上下去看,壳散落在小桶周围一片狼藉小浣熊、臭鼬,还有背着小负鼠的大负鼠,这些小动物的理想太美好,以为太阳落下的人类社会就不再是人类社会而是浣熊社会臭鼬社会负鼠社会,于是常常死于晚间急速的车轮下,早上看到仰八叉的小尸体扁扁地镶嵌在斑马线上,让人一阵心酸。这是选择城市生活的代价吧。 还有兔子,几万年进化中猛兽的威胁也没有让他们放弃阳光,然而进入人类世界却叫他们妥协了花灰兔子完全改变作息时间变作了夜行性动物。他们有的优雅地立在草丛中不动,不屑于为了我的经过而动一动脖子;有的像疯了一样抱头鼠窜;最为友好的,悄悄跑在我的前边,跑一段便停下头回望我但最终还是会不满我的速度而先行消失在夜色里,好像爱丽丝四处寻找的那只抱着怀表的兔先生,只能见到翘起的尾巴后边白白的屁股随着他的跑动有节奏地起伏。 秋天,辛勤的蜘蛛趁着夜里没人,把网从树梢一直织到地上的小灌木,回家经常撞到一身一脸全是,他们在奋力抓住夏日最后一颗蚊子吧;南飞的大雁也在操场上或者草坪上稍事停顿;山楂树和海棠为一年收尾,人说小鱼会无节制地饱食而死,而山楂树却会由于无节制地奉献至鞠躬尽瘁。我最喜欢的一株山楂树便在一次绽放和丰收后倒下,自此那个地方再没有桔子和小松鼠抢山楂吃的身影。 冬天有白雪,但还是藏也藏不住灌木上那些孤零零悬挂的小红浆果子。有时候能看到睡眼惺忪的松鼠饥肠辘辘地在垃圾里翻吃的,我就会把我的早餐分给他们吃。 于是花草也好鸟兽也好,一年年循环而过, like the time they go 文近尾声,才说到我最想说的内容 鹿向我挑战过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该把自己看作自然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从逻辑上来讲,两个假设都有两个最极端的推论。 如果人是旁观者,他将有权掌控自然生杀大权,因为人对自然界的其它生物都没有道德义务;另一个极端是,人无权涉入自然,他甚至该为了纯自然的利益而杀灭自己的人口(主张利用世界大战减少人口的人并不罕见)。 但如果我们是参与者,那么公平起见,我们对自然的所作所为不管多具有毁灭性都不该受到责难;另一极端,我们一切修饰自然的行为都该受到阻挠,因为我们没有凌驾于其它动物之上的权力。 如此看来,不管何种假设似乎都会陷入一个令人不可理喻的困境。让我们在继续讨论之前稍作跑题,将时间之钟拨至 60 年前,美国人看待环境的态度正开始彻底扭转那是 1949 年,现代环保之父 Aldo Leopold 的《沙郡年记》出版,书中描述了离芝加哥很近的威斯康星农场的季节变迁景象,土地伦理( land ethics )由此在美国诞生。它提出维护地球和谐和完整是伦理的重要方面;它要求我们像大山一样思考;它提醒我们,土地、草木、水,同人类一样有活下去的权利,是社会( community )除人以外的重要元素。土地伦理实际上强调了一个群体利益的加和,而并非人或者自然中的任一元素。在当时的美国,该伦理久久被人怀疑甚至遭到排斥,这只要想想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在需要什么,便不难理解。 回到鹿的挑战。土地伦理明显支持人是参与者。由于人不能虐待自然中其它同伴,再加上我们的道德行为也是自然的行为,所以人并不能采取为所欲为的极端。另一方面,我们又为什么可以宽容自己对环境的某些改造呢?因为在道德上,先后选择总是存在的,正如家庭义务先于民族义务,人道义务先于环境义务。完整的人既属于自然,又属于人类社会我对自然好,对我们人类更好。于是,我为了整个地球可以选择不用一次性筷子,但是如果我非常狭隘地拿起日本产的一次性筷子而不拿中国的,你们还得夸我具有民族责任感 因此,我想林奈当年之所以搞不定他园中的植物,便是由于他凌驾于植物之上,成为了操纵者和旁观者。如果做一棵植物,我一定希望周围有适合我生长的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同伴。 芝大生态考可写的东西,其实远不是我的学识可以驾驭。在我的周围,人们不会临时摆上只能活 30 天的盆栽来应景,而是密密种上原生植物,保持她最自然的样子。 在这里,奇妙而丰富的景色常将我惊住,我就会意识到自己原来远离家乡。我会思念起通向香山的小河边二月兰那紫花一片;想起东灵山夜国度妖艳的绿尾大蚕蛾,以及还在等待我们继续命名的西瓜蛾、足球蛾们;还有那,只属于我们的青山背后,香气一直蹿到鼻子里去的野核桃我多希望若干年后我可以在北京的家中拥有一方小园,里边一百种北京土生的花草混杂生长,她将容得下小田鼠、小兔子,甚至野猫咪来休憩。她将是我的伊甸园。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578.html
个人分类: 感悟|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胆的美国医生
songshuhui 2008-9-3 11:53
DNA 发表于2008-05-24 星期六 14:04 分类: 医学 | | 虽然我知道美国是个自由开放的国家,美国人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发挥空间,但是看到这个被著名学术杂志《自然》(nature) 评为2007年25大科学事件之一的案例,我确实大为震惊。 华盛顿医学院的两名医生应一个脑残女孩父母的要求,对这个智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婴儿水平的六岁女孩做了高剂量雌激素治疗,以阻止该女孩身体的成长因为随着女孩身体的长大,其父母照顾的难度加大,女孩的生存质量将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医生切除了女孩的子宫和乳腺为了消除该女孩性成熟之后月经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乳腺对于她来说也失去了作为今后哺乳器官的意义,在雌激素的刺激之下乳房的增长只会给她带来不便。 当然这两位医生不是随心所欲的做这样一个治疗,该治疗方案通过了西雅图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委员会经过利弊分析认为该治疗方案给病人带来的益处大于所冒的风险服用高剂量雌激素可能导致血栓,但是病人父母没有血栓历史,因而病人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个案例在学术界引起巨大争议,在这两位医生首次发表该案例的医学杂志Archives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Medicine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作者针对质疑又发表了后续的回复和说明。对于其伦理的争议更引人关注大多指责认为此治疗侵犯了病人的权利和尊严,但医生反驳说:虽然女孩身体成长,但她的心智水平永远只能停留在婴儿阶段,身体的成长意味着活动的不方便,对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都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增加感染的几率生存质量的下降不能带来更多的尊严,而女孩就该停留在属于她的婴儿阶段,享受父母和家庭的细心照顾和关爱。 我着实佩服这两位美国医生的勇气,虽然这个现在看来是骇世惊俗的案例充满医学的、伦理的和法律的争议,但是却展现了一种可能性,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已经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病人,是否可以通过非自然甚至反自然的治疗手段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这是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相关链接: 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id=top-25-science-stories-of 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1574851,00.html http://archpedi.ama-assn.org/cgi/content/abstract/160/10/1013?maxtoshow=HITS=10hits=10RESULTFORMAT=fulltext=Daniel+Gunther+searchid=1FIRSTINDEX=0resourcetype=HWCIT 标签: 伦理 , 医生 , 尊严 , 生存质量 , 病人
个人分类: 医学|1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克隆人还有多远
songshuhui 2008-9-2 15:37
DNA 发表于2008-06-4 星期三 17:46 分类: 生物 | | 1996年,克隆羊Dolly的诞生成为哺乳动物无性繁殖技术突破性的一步,随即关于克隆人可能性的争论也沸沸扬扬;许多国家很快制定了法律严明禁止克隆人的研究,对于人类胚胎的克隆研究也限制得非常严格。然而法律和伦理的禁令却挡不住人类好奇心和利益需求的驱使,人类克隆胚胎的研究依然在世界各地悄然进行着尽管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研究领域,但是科学家们依然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最近,美国加州一家干细胞研究公司Stemagen通过成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得到了五个人类胚胎克隆,发表于学术杂志《干细胞》(Stem Cell)。虽然人类克隆胚胎早就被报道过,但是以往的克隆胚胎的细胞核(即基因组)供体是来源于胚胎干细胞,而此成果的重要性在于这五个克隆胚胎的细胞核来源于成年男性成纤维细胞。 以前得到的人类克隆胚胎是将一个胚胎中的干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一个去核的成熟卵母细胞中,这个卵母细胞分裂(由一个细胞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十六)发育成囊胚(胚胎的最初发育阶段)。人类克隆胚胎在医学上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产生具有分化潜能的胚胎干细胞,而胚胎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组织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等。这些组织干细胞可用于临床治疗,例如病人身体某处的神经细胞坏死(成人体内的神经细胞都不可再生),注射若干神经干细胞,经过特定诱导分化成终端的神经细胞,恢复组织局部的神经系统功能。但是这样的治疗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干细胞来源于异体,注射入病人体内可能产生巨大的免疫排斥反应。倘若干细胞的基因组来源与病人相同,即由病人的体细胞提供细胞核,移植进入去核卵母细胞再发育成克隆胚胎,其产生的干细胞再注入病人体内,理论上就不会存在任何免疫排斥反应。 2004年,韩国的黄俞锡(Woo Suk Hwang)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声称得到了来源于成体细胞核的人类克隆胚胎,并得到稳定的胚胎干细胞系,当时在学术界颇为轰动。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黄俞锡的论文为造假,也成为科学界一大丑闻;而这个领域变得更加敏感和谨慎。Stemagen公司的这一成果在克隆技术上并没有创新,因为灵长类克隆胚胎以及干细胞的研究技术已经于2007年11月发表(这里插播一个八卦:据说美国人做出来的猴子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技术是从中国学去的,却抢先发表了,把我们担任灵长类克隆胚胎研究项目的973首席科学家气得半死,由此也买得一个教训国际学术交流也需要有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Stemagen公司也不可能申请到专利,但是由克隆胚胎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却可以卖给制药公司做临床医学的研究。 来源于成体细胞核的人类克隆胚胎在体外培育成囊胚,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如果此囊胚能继续正常发育成完整胎儿,那么克隆人就诞生了。后续的技术并不复杂,与试管婴儿技术是一样的,现在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胎儿出生率)大概有20~30%(据说在中国某些高水平的试管婴儿中心可达到40%)。因此,只要人类克隆胚胎的技术成熟克隆人,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因此Stemagen公司的这一成果自然也引起了科学伦理的担忧,人类克隆胚胎的技术有可能打开克隆人禁区的大门。当年反对克隆人的呼声高涨,其中有一些理由是荒诞可笑的例如克隆出大魔头希特勒怎么办这些人大概是没有搞清楚基因组的克隆并不代表个体命运和历史大背景的克隆和重复。倒是关于克隆技术对于胚胎的机械性和药物性损伤可能导致克隆人的高致畸率是一大隐患,而且伦理上的混乱也可能造成一些问题。也许在基督教文明国家克隆人被认为是对神的不敬和挑战,虽然克隆人技术目前来看也不可能合法;但是我丝毫不怀疑出于利益的需要会促进克隆人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成熟(那些邪教组织、地下组织搞的不能公布详实数据的伪克隆人技术不算),而未来在伦理和法律上的突破也未必不可能。 或许某一天早上醒来,我们会突然发现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诞生了。 相关链接: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117/full/news.2007.350.html http://stemcells.alphamedpress.org/cgi/content/abstract/2007-0252v1 标签: 五香松仁 , 伦理 , 克隆人 , 科学 , 胚胎干细胞
个人分类: 生物|1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