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太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系统医学历程
热度 1 benlion 2014-11-21 13:11
20 世纪 80 年代的结构论,基于希腊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思考,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哲学等探索,而 2003 年之后的精神论,开始的是犹太教创造论 - 华夏哲学发生论与印度教因缘论 - 希腊公理论的思考。 在 1986 年完成结构论的探索之后,读到系统哲学、行为医学的书籍,而后, 1987 年读到中医理论等著作;因而,在 1988 年已经形成系统方法的医药学研究观点。 1993 年在全国科学哲学会议,我又辩论了 - 基因是信息概念,不是物质概念, 1994 年开始回到生物学的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等阅读,大致 1992 年前后,也阅读到有关非诺依曼计算机模型的文献,同时,在讲课时讲解了细胞的物质更新、能量耗散和信息的转换等。 生物体,不同于非生物体,在于结构的延续和实体的物质更换,也就是说:经历一定时期,作为实体的生物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人的形态、外貌特征和记忆、行为模式等却是延续而能够确定仍然是同一个人,非生物实体却是不同。 1994 年到中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子生物技术,以及读到神经科学的细胞信号传导等资料,也包括计算机科学、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文献,从而, 1996 年阐述了研究生物系统的方法和技术,而后, 1999 年到德国建立了生物系统网络的网站,以及筹备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协会等。 2003 年,因为在以色列问到我祖先的工作和德国问到中国的发明创造,以及约 1991 年有关现代西方艺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辩论,开始了轴心时代和中西文化的历史探索,发现的是文明发展的精神论和犹太教 - 儒家文化、印度教 - 希腊神话存在内在的关联。 宗教是以史为鉴思考人类的过去与未来,而科学是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途径。社会体制是社会科学的工程应用,技术发明是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工具。 - (环太平洋文明) -
个人分类: creat|2258 次阅读|3 个评论
进化论与生态学
热度 1 benlion 2014-11-3 16:57
佛教文化是因缘循环论,希腊哲学是逻辑公理论,犹太教文化是上帝创造论,儒-道家哲学是模型演化论。 (上海航海博物馆,2013年12月27日) (苏州独墅湖,2014年10月29日) 人类文化交流,往往发生在书籍、商品等贸易层面,然后,才是哲学的思维层面,科学是理论的思辨与实践的技术结合。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272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与技术管理模式
benlion 2014-8-1 10:57
大学与大学、企业与企业和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的竞争。 知识是出版或媒体产业资本增殖的源泉,知识,包括,创意、文学、科学和资讯等。技术是媒体设备、科学仪器和工业制造等产业资本增值的生产力,而技术又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因而,组织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对科学发现、创造和技术发明,以及转化为经济实力的管理体制竞争。 科学,不仅包括,理论和基础科学,也包括,技术和应用科学。新的概念、原理和知识,以及新的方法、技术和数学,不仅科学,而且,哲学、语言和艺术等新思维、风格和符号等都属于创造、发明概念。 工业,不仅包括,技术开发、产品的艺术设计,也包括媒体、广告和商业模式等,也就是知识、技术转化为经济的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属于创新的概念范畴。 附、挪亚方舟 小时候,夜里常常仰望星空,白天观测风云变幻,何时能飞驰太空?科学和技术的发达,而这在于人类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未来的宇宙方舟,将携载哪些民族?哪些生物和哪些文明呢? 20世纪,我的思想受到汪德耀的细胞社会学、谈家桢的飘星虫遗传学和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等影响,经历1996年北京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1999年在德国建立Biosystem Network网站、2003年墨尔本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到2007年广州“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而后,2010年加州的国际纳米科学与技术会议等,恰好构成一个3-4-4-3年规律的系统遗传学与生物技术、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与纳米生物机器的探索。 2010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一是中国的创新创业政策变化,二是读到北野宏明、胡德有关资料的系统生物学概念偏颇和欠缺史料,卷入了规模化的文献检索与阅读。 经历重新考察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历史 - 因而,也就完成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始的4轴心时代理论探索与思考的全程 - 即,犹太-华夏、印度-希腊经典文化是人类文明之基石。 -(创新型经济区)-
个人分类: 市场|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型经济区
benlion 2014-7-31 12:42
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于意大利的大学建立和商业贸易,现代科学和商业的发展,发生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丹麦的区域。 13世纪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阿拉伯数字和希腊几何学向欧洲和中国两端都有传播,明朝的学术繁荣是否与之相关,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科学史学课题。地理大发现,开始于郑和下西洋之后,清朝西方传教士和东西方贸易对欧洲科学和工业文明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项目。 显然,从达芬奇到瓦特,伽利略到牛顿,拉斐尔到梵高,韦达到笛卡尔等,欧洲文化和科学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俄罗斯和不列颠是欧洲文明向东、西方的发展;但是,美国的欧洲移民集成了文明,并导致了工业城、硅谷和好莱坞的发展。 人类认知与实践的内外空间 -自然和心理、前后时间的历史与社会,哲学和科学都不仅研究自然、社会和精神,也以传统文化为资源或文献库,从而,既有渊源,又有未来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留学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学者、科学家能否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多文化的交流,建立创新型经济区,将可能是未来文化、科技和产业崛起的机遇。 -(环太湖与环太平洋)-
个人分类: 市场|1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 - 生物学世纪
热度 1 benlion 2014-7-31 00:21
19世纪实验生物学奠基,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转入生物学研究,其实,我的特长是数学和物理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进入了生物学领域。 20世纪理论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导致了数学与理论生物学、计算与纳米生物学等发展,而后,系统生物学的学科体系提出。 1910年法国提出合成生物学术语 - 化学合成生物的概念,1968年美国提出系统生物学词汇 - 系统理论的生物学研究,1992年日本提出系统生物医学的词汇,1992年、1994年中国提出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工程词汇和概念等,1999年-2002年中国科学家在德国、英国倡导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SSE)的研究,2007年瑞士建立BSSE研究中心等。 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转换到BSSE的概念和系统、计算、纳米、微电子和工程科学等交叉综合,从而,导致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转入生物系统与人工机器的研究与开发。 2003年国际趋势已经定局,转入了中西文化与艺术的探索,2007年开始阐述4次科技革命和3次工业革命,2012年美国第3次工业革命中译本出版,转入重新分析与考证几十年的研究与思考,而后,转入工程医学的探讨。 系统生物学的学科群,国际会议都已召开,研究机构均已建立。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何在? 中国-新加坡与澳洲轴线又如何发展? 附、学术共同体已广泛采用我的术语和概念: 1)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词汇和概念,2)系统遗传学词汇和概念,3)系统生物工程词汇和概念,4)输卵管生物反应器词汇、概念和方法,5)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SSE)概念,6)细胞通讯的细胞内分子电路概念,7)工程生物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概念,8)生物系统结构理论和方法,9)城市群词汇和概念分析,10)中医理论的图论与拓扑学模型诠释和方法,等(暂列)。
个人分类: 2014y|1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2代生命科学 - 国际机构
benlion 2014-7-30 08:03
理学和心学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切入口,机器观念和有机思维是实验与系统科学的思想基础,如,道 - 墨家、禅 - 儒家等,科学方法和人文( humanities )精神构成文化的体系结构。 2009 年在上海参加第 11 届国际分子系统生物学会议,因 11 届而引发系统生物学的历史考察,直到 2012 年以国际会议和国内外刊物重新阐述了有关方法、理论和历史 - 尤其,纠正国内流行的一些局限,如,胡德的一家之说片面理解和观点(国际上不存在这个现象);然而,这却导致了夜以继日的大量文献检索与阅读,回顾与重新分析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理清 4 次科技与 3 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而在 2012 年转入人类文明的轴心文化模式转换和工程医学等探索。 同时,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和广州和江苏、浙江等产业园,以及检索了国内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有关国际会议、研究机构的发展。国际上,系统生物学学会、合成生物学协会和系统医学协会,以及转基因技术学会等,分别在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西班牙等成立,并第 11 届转基因国际会议在举办第 5 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的广州相同的大学承办。 至今,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统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和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等国际会议都已经召开,从以色列到欧洲、北美到澳洲、新加坡和日本与中国等都建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因而,无疑,生命科学已经转换到新的研究体系和组织形态。 如果,中国传统科技和艺术等基本已经或可以转换到西方科技和艺术体系,诸子百家也可以诠释和发展到自然、社会和精神哲学的文化体系;那么,中医和中药仍然存在谜团,需要现代科学和技术深入研究与开发,从而,转换到未来的系统医学与药物学体系之中 - 即,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 直接的文化承继线路,科学源于天文学和医学,工业成于技术和艺术等,文化的要素解析与体系建构,体制的构件分离与综合集成,构成文明体的演替与自组织化 - 范式和模式进化。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2014y|1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验室技术与知识工厂
benlion 2014-7-30 00:05
1996 年当美国乔治亚大学科学家、 Avigenics 公司总裁和投资商等,国际电话和 email 提出来北京洽谈 2 个小时有关我的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时,我在广州家中度假。 1998 年之后,不仅 Avigenics 公司,而且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也投入研发至今;然而, 2008 年之后在国内与有关公司和投资商恰谈时,却发现仍然欠缺技术创新和风投观念。 细胞仿生工程和生物分子计算机的观点,也是发表在 1994 年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而在 1999 年绘制了细胞通讯和分子电路概念图和使用了“基因组智能”术语;然而,细胞计算机和转基因生物源于反应器与传感器的对偶概念,以及遗传学与仿生学的整合。 中医理论的子午流注是系统遗传学的节律稳态与形态转换、细胞发生非线性动力学的思考起点,而经络与神经 - 内分泌、免疫关系的探索是网络拓扑学模型和方法的来源。 2003 年在墨尔本第 19 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纪念 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 50 周年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完成,我重述了遗传学发展 3 个时期,而后,就转入了中西文化与艺术等探讨。 但是, 1992 年美国华人科学家 P.Liang 发明的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细胞病理、发育与药物分析,以及 Beckman 公司制造的仪器等,这是系统生物学的组学( omics )技术基础或起点,生物信息软件是合成生物学工程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而这些则在北京中关村中科院是为国内的起点。 知识工厂模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展开规模化和流程化的发现知识与设计产品,也就是知识生产和发明工厂的商业模式,以及人工神经网络与细胞的信号传导与基因分子设计等思考,也是开始于中科院北京中关村。 因此,中小型城市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发挥,高科技发达的学术环境和国际交流等,如何结合和聚集到交通网络化的城市群创新型经济区,将是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2014y|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科学范式与新的管理模式
benlion 2014-7-29 20:40
2003 年开始中西文化、艺术与哲学探讨,转入的是人格精神与创造能力,以及科学和工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禅宗的心理体验,可以追踪到儿童时代的垂钓和对破土而出的芍药的清新感觉,大学对感官生态适应的思考和视网膜血管树的观察 – 暗室的烛光实验,以及高考数学( 98 分和附加思考题 20 分)出考场产生的图案幻觉等。也许我不同于生物学或医学的大学同学在于一直探寻新的研究范式或方法体系,也就是心理分析的精神论和数学、物理学的逻辑学思维。 数学与计算机图形学、晶体生长与生物发育的形态学,中医理论和星象图的图论、拓扑学等,都存在一个审美和绘图艺术特征,以及现代西方绘画史描述的东方文化影响,导致了在英国查阅文化史、艺术史和传记与验证。 在比较印度教与希腊神话、犹太教与儒家经典,以及以色列和中东历史之后,形成了轴心时代文化起源的猜想,相应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国内探索的近现代实验和系统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比较中西医学、哲学的思想,恰好构成了 4 轴心时代理论探索的 2 个时期。 也就是说, 1983 年 -1993 年探讨的是生命科学新的研究范式, 1992 年 -2002 年国内外倡导和 1996 年 -1999 年国际化规模的通讯 - 并定义为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 2003 年 -2013 年探索的是生物产业新的管理模式。 注 * : 1992 年之前“系统生物学”术语仅 1968 年出现过一次 - 系统“理论方法”的生物学研究,而且,直到 21 世纪,提出系统生物学词汇的 Mesarovic D. 才重新开始研究。 1910 年提出“合成生物学”词汇的 S.Leduc 再也没有发表文章,而且,属于化学合成概念,不同于目前的概念 - 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即 1994 年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以及 1992 年 T.Kamada 提出系统生物医学词汇,也与 1992 年的系统医药学概念完全不同,目前的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BSSE )概念,也是 1999 年我重新定义之后的概念 - 即,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换成一对偶词汇。 国际上提出最初概念、术语和思想的学者,往往没有继续,也许都是已经历尽了精力,如,理论基础的结构论探索,从 1983 年到 1993 年就 10 年, 1992 年到 2002 年的国内外发表与阐释又是 10 年。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2014y|1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命科学
热度 1 benlion 2014-7-29 16:06
中国生命科学,李汝祺、谈家桢、汪德耀、童第周和冯德培等是较早期的一代科学家,而后,一代学生部分在改革开放之后留学海外。 我只是间接上过汪德耀讲的课堂,以及约 1996 年出国前在北京有过 2 次见面,那是对我介绍农工民主党历史;因为,出国组织关系无法挂靠,也就没有继续了。在国外, email 等通信的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及获奖之前的讲座)、纳米技术奠基人和美国院士等;但是,直接上过课的也就只有美国院士 – 微生物遗传学家,并给了我思考和设计的开卷考试成绩 95 分。 其实,我最在乎的是中学时代数学解题和物理学思考的愉快感觉,以及幻想的微电子遥控昆虫行为和生物学教师说到的光合作用仿生工厂,这是贯彻至今的生物机器理论和机理的探索。 20 世纪 90 年代,在参与筹建中国转基因动物学会(现细胞生物学会转基因分会)和任秘书长组织第 1 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时,一方面在国际上 email 大规模通讯探讨生物系统理论、系统生物工程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等,一方面在国内探索成立私立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等。 其实,出国留学并不在计划中,而是国外大学很多实验室要求推荐中国学生(我推荐了几位),最后,我们自己也出国了,而我在海外并延续探讨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包括,联系了驻瑞士联合国组织,筹建国际协会等。 2003 年之后,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基于系统科学与综合哲学的结构论)和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等发展趋势基本定局。 但是,除了系统遗传学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是在上海 - 北京的列车上,以及第 3 次工业革命是在广州准备“春晖杯”项目时产生的想法,其它我新的思维产生经历,一般中小型城市是最佳环境,这也许是欧洲大学城建立的理念。 体制改革,也适合于比较小型大学和小型城市的城市群( 90 年代用词现已成广泛用语)区域,尤其,德国、英国城市发展模式采取平面铺开,不是往巨大型城市发展,从战略和创新角度都是功能专业化小型城市连结网络比较适合于发展。 实证科学的生物科学和医学,奠基于 19 世纪的进化论和细胞学说。 19 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工业与设计艺术和环太平洋发展的现代文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导致了 20 世纪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生物技术发展。 因而,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的科学与哲学思辨,已经导致了生物科学进入新的研究范式和管理模式的时期 - 中国文化复兴与西方文化融合,走向全球化文明的未来发展。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2014y|901 次阅读|5 个评论
2千年文明与社会转型
benlion 2014-7-28 13:03
人类文明的演化,具有一个 500 年周期, 21 世纪将进入一新的历史时期。 约公元前 1500 年以色列人出埃及,到约公元前 2000 年的亚伯拉罕和夏禹时代约 500 年。约公元前 500 年进入轴心时代,公元约 500 年西罗马进入中古时期,公元 1500 年到当代也是 500 年。 地理发现和宗教改革以来,西方经历了约 500 年科学与工业文明的建立与发展,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和体制都可能面临重大关键的变革,从而,进入新的文明形态。 金砖国家,俄国 - 印度 - 南非 - 巴西,仍然是位于印度洋以西和大西洋区域的文明。 北美 - 澳洲区域到东亚和东南亚的太平洋区域,中国能否在海峡 2 岸、环太湖、渤海湾和洞庭湖畔,建立创新型经济区,将起到对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影响作用。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技术|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2千年人类文明
benlion 2014-7-22 19:07
2千年的中国-欧洲文明,基本可称之为犹太宗教-儒学文明。 1986年-1991年5年我写作结构论,1992年-2002年的最大推动是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范式。1997年-2006年的最大发现是犹太教(旧约律法)-儒学(伦理诠释)与12部落合一的精神论是文化灵魂,2008年-2013年5年系统生物工程和第3次工业革命与经济管理的探索。 刚读到“太湖大学堂”( 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10/19/173725.html )感想 - 太湖印象,最早是2008年去苏州胥王园参观,因我是伍子胥的后代就直接邀请进去了,并拿了几大册家谱给我查阅,但静不下心思而随意翻了翻,在园内转了转 - 阁楼藏有《伍子胥兵法》(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4/2004-11-03/26/501630.shtml )。南怀瑾兴办私立学堂讲述一生致力的学问是很圆满的人生,而我所致力的是私立研究所 - 发挥创造力最有效的模式。 -(微言录)-
个人分类: 学堂|2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型特区之设想
benlion 2014-4-29 22:25
- 环太平洋与环太湖 科学国际化、文化多元化和体制现代化是创新型社会环境,建立一个创新型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管理设计的系统工程。 举例一、创新型教育模式: 关键在于怎样考试和考什么,如,在国外英语考试是可以带词典进考场,考试阅读的理解能力和翻阅词典的速度,再如,专业课考试题目就是科研课题,要求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和理由,考试将来独立研究能力,还有,课堂平时考试不事先通知,突然发下考卷,立即开始应变、思考和及时领悟能力,以及检索和查阅文献、技术方案等考试,都是模拟将来实际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实践与分析能力。 上课也决定于怎样的方法,如,讲解自己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从概念提出到演算方程式和解释含义等整个实际研究过程,考试也是考逻辑推理、分析和运算能力。 总之,决定于怎样的上课模式和考试内容。 目前,正在构思建立一个环太平洋创新型特区设想,包括,横跨美国西海岸、日韩和中国东南海岸等,建立从前沿科学研究与教育、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链的城市群方案。 以长三角和环太湖创新型特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发展;因为,一是历史上江南作坊和商业、技艺等传统,以及近代工业发祥、科学和技术文化氛围等,而且,近年来引进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多元化环境。 不但多元文化交流,而且,艺术环境和文化底蕴,往往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江南的文人墨客和艺术气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举例二、科学发展模式: 现实,科学和技术水准,至少生命科学,江南和东部沿海对国际最新进展反应最快速。 相应美国西雅图的系统生物学与贝克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在盛宣怀创立南、北洋大学所在城市上海和天津,以及太湖沿岸城市苏州,建立了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系统医学与生物工程等研究中心。 21 世纪,将是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微 - 纳米芯片和遗传工程等科学综合与技术集成的发展模式,将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技术等推进到纳米分子机器和人工合成生物的未来工业发展。 为了不再错失新的一轮世界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必须建立一个城市群创新型区域。 - (环太平洋与环太湖, 2014 年) -
个人分类: 未来|1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五十 - 心愿
benlion 2013-11-4 19:08
有人说人生10岁到20岁决定了人的一生,在自己回顾往事以来,发现确实1972年中(外婆伍氏)西医学和孔子等印象和1983年形成生物系统的结构论思想,恰好吻合。 一生的追求和奋斗,几个心愿: 之一: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SSE)协会1999年联系设立在瑞士 - 2007年瑞士ETH成立D-BSSE研究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也算是一个替代的期望。 (1995-1996年筹备和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通讯等,导致多么疲倦和消瘦。后排左为陈竺的博士生、现上海杰隆公司董事长,前排左一现为苏大医学部付主任,中间仍在美国,其它3人现在北大、中国农大和第2军医大学。) 之二:中国医学科学院或著名大学设立系统医学研究所或学院建制,2013年(7月还与苏大朋友-上图讨论)10月在伍子胥建城的苏州筹建 - 无论将来发展如何,总算是一个愿望。 (1996年留学以色列之前,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给女儿拍摄。) 之三:期待 - 系统遗传学在中国实际发展起来,能够将遗传学中心,经由捷克-剑桥-伯明翰-冷泉港转移到中国,期待 - 系统生物工程能够在中国走向产业化发展。 2003年转入中西文化与绘画探讨,从以色列到德国、英国,回国去曲阜曾子庙和苏州胥王园,然后,徽州和吉安等,探索了人类的迁徙和文化路径。 发现印度教-希腊神话、犹太教-儒家之间的文化关联,轴心文化模式在中国、欧洲的转换形态等;因此,期待一个新世纪的轴心文化时代到来。
个人分类: 2013|1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