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治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域外菊花传幽香
levinliu 2010-12-30 20:06
  鲲西   和主万相识在上世纪50年代初,距今已有60余年了。中间又因为我远离城市廿年之久,所以与主万相知虽至深,而相交的时间却相对稀少。大约3年多前,主万偕夫人枉过,并以葱奇诗集见遗,是晚晤谈至欢快。当时全然未意识到后来的事态即人世之无常。去年小说《洛丽塔》全译本面世,心窃为主万喜,想撰文评介。在与出版社联系中才惊悉主万已于04年归道山,本来怀着与故人畅叙的心情,此际大出意外,因为主万年事并不算高,何遽归去,悲恸之情难以言表。   主万是笔名,原名叶治,字世将,祖籍安徽桐城。其祖叶玉麟是桐城派嫡传文家,又工绘事,早年与同光派诗人郑太夷(孝胥)相交,极称赏郑氏《海藏楼诗》,于是后来有两家联姻之事。主万母夫人即出于郑氏。一次葱奇丈(主万父亲叶葱奇先生)相告早年耽喜玉溪生诗,一日被郑太夷瞥见急止之,显然这和郑太夷自身学诗的过程有异,郑于诗独推柳宗元,自是改变了葱奇丈学诗的途径,诗艺也由是大进。但晚年依然完成《李商隐诗集疏注》一稿,不变早年耽喜李诗之心。   主万正是在这种极浓厚的文学氛围中生长的,后来又进入圣约翰大学奠定了西洋文学的基础。海藏楼郑氏日记1937年11月19日有这样一则记载:得统万信,维夏已在圣约翰上学。说的正是主万入圣约翰事,维夏应当是主万幼年时小名,这一则记载洋溢着祖孙三代的真情关注,而此日所记距郑氏去世才三数月。这些琐屑的往事,显示了主万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的,而其中文学的熏陶无疑是最重要的。   主万留下了内容纷繁的译著数十种,但他主要的成就是在英美文学的翻译,中年多译美国德莱塞小说。主万自言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在那个时代作这样的表白是很自然的事,主万深喜的劳伦斯的《菊花的幽香》被译界认为是传神的译作。译劳伦斯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文本是不规范的,纯粹出于直觉的感受,能完美传译是不容易的事,但主万做到了,这说明他具有一手华瞻的文笔。我曾期望他译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詹姆斯的隐晦曲折,难度更在劳伦斯之上,他是少数能做好这件事的译者之一。遗憾的是,他仅留下了一部詹姆斯中篇《阿斯彭文稿》的译作。   百年前《天演论》译者严复首揭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者其实信是首要,这意味着对于所传译的西方语言有着完全的把握,其中尤其对语言中的歧义的了解,最能考验译者对于原文理解的程度。因此名家也偶有似是而非的误译。我以为主万是一个忠实的译者,他的译著是可信赖的,仅此一点,已足以为后人的典范。   主万过早地离开我们,一些能反映他幼年和早年生活的家庭照片都在乱中散失,我曾见过他小时候和海藏楼主人合拍的一张照片,如果尚在是极珍贵的。我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悠久的文化传统是通过家世和上一代人的传授注入的,对于能敏感地感受的幼小心灵,这是促使日后文采焕发的主要因素。此外他受过严格的外语训练,特别是从少年开始学习,有利于打下扎实基础。但仅有这两点还不够,主万对于译事认真至极的精神,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   没有一个译者是万能的,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蹰,我们只要看《洛丽塔》译本中的注释就可以知道译者是花了多少心血解决其中的疑难。所以我以为小说译文固佳,它的详尽注释更是一大特色。   作者作古3年之后,我才被告知,挂剑莫由,有恨而已。惟一可安慰的是,主万将作为译界的典范留在后代。他的极端认真精神,是后人可以追随。 一条补充资料:叶家的家学渊源 玉麟,字浦荪,桐城人,与李国松受业于同县马其昶,为高第弟子。精于古文,与郑孝胥相善,长居上海。著有《白话译解庄子》、《白话译解道德经》、《白话荀子读本》及选本《历代闺秀文选》《经书》等,另有文集《灵贶轩文钞》。子元,字葱奇,颇能传其业,所注《李贺诗集》明晰条辨,足与王琦、吴正子鼎立。 姚鼐的学生姚莹, 姚莹的孙女婿马其昶, 叶玉麟出马其昶门下,与李国松、孙宣并称马门三杰, 叶玉麟就是叶葱奇的父亲,叶葱奇早年就喜欢玉溪生诗。先生为安徽桐城人,于李贺、李商隐研究颇深。他儿子,著名翻译家叶治生于1924年,故先生生年或在十九世纪晚期。二李诗中、主要著作有: 李贺诗集 叶葱奇疏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李商隐诗集疏注 李商隐 著 叶葱奇 疏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另一条补充信息:叶葱奇先生的著作名列季羡林等14位教授推荐的中外文学阅读书目 季羡林等14位教授《中外文学阅读书目中国古典文学》 此书目录自著名梵文学家、翻译家季羡林主编的《中外文学书目答目》(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出版)。书中推荐了 268 种参考书目,大多为世界名著或重要作家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文学部分 107 中,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部分 35 中,文学理论部分 25 种,西方文学部分54 中,东方文学部分 20 中,俄苏文学部分 27 中。推荐者有北京大学季羡林、杨周翰、李赋宁等14 位教授。 1 白居易诗选 顾学颉、周汝昌 2 长生殿 洪升 3 楚辞选 马茂元注 4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5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蔡元放 6 杜甫诗选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7 杜牧诗选 缪钺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著 张友鹤校注 9 范大成诗选 周汝昌 10 古神话选释 袁珂选 11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12 关汉卿戏曲选 (元) 关汉卿著 13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14 国语选 傅庚生 15 韩愈文选 童第德 16 韩子浅解 梁启雄 17 汉书选 顾廷龙、王煦华 18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19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中凡 20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编 21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22 红楼梦 曹雪芹 23 话本选 吴晓玲 24 黄庭坚诗选 潘伯鹰 25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26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 27 近代诗选 28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 29 镜花缘 李汝珍 30 康有为诗文选 康有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 31 老残游记 刘鹗著 陈翔鹤校 戴鸿森注 32 乐府诗选 余冠英 33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34 李贺诗选 叶葱奇 35 李清照诗词选注 刘忆萱 36 李商隐诗选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 37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 38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 39 辽金元诗选 章荑荪 40 聊斋志异选 蒲松龄著 张友鹤选 41 柳亚子诗选 柳亚子著 徐文烈 42 柳宗元诗文选 贝远辰 43 龙川词校笺 夏承焘 44 陆游诗选 游国恩、李易 45 论语译注 杨伯峻 46 孟子译注 杨伯峻 47 明代散文选注 刘世德 48 明清传奇选 赵景深 胡忌 49 明清文言小说选 薛洪绩 50 明人杂剧选 周贻白 51 牡丹亭 汤显祖 52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53 孽海花 曾朴 54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 54 欧阳修诗选 施培毅 55 欧阳修文选 杜维沫、陈新 56 琵琶记 高明著 钱南 57 清代散文选注 王荣初 蔡一 58 人境庐诗草笺注 黄遵宪著 钱 59 儒林外史 吴敬梓 60 三曹诗选 余冠英 6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62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63 史记选 司马迁 64 水浒传 施耐庵 65 水浒后传 陈忱 66 说岳全传 钱彩 金丰 67 宋词选 胡运翼 68 宋诗选注 钱钟书 69 宋文选 70 苏轼词选 陈迩冬 71 苏轼诗选 陈迩冬 72 隋唐演义 褚人获 73 唐代散文选注 张撝之 74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 75 唐诗选 马茂元 76 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77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 79 桃花扇 (清)孔尚任 80 陶渊明集 逯钦立 81 晚清小说史 阿英 82 汪笑侬戏曲集 汪笑侬 83 王维诗选 陈贻焮 84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 85 文天祥诗选 黄兰坡 86 西厢记 王实甫 87 西游记 吴承恩 88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 89 辛亥革命烈士诗文选 萧平编 吴小如注 90 严复诗文选 严复著 周振甫选注 91 杨万里选集 周汝昌 92 吟风阁杂剧 杨潮观注 胡士莹校注 93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 94 元好问诗选 郝树候 95 元明清诗文选 米治国 96 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 97 元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 98 战国策选讲 刘亿萱 99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100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101 中国历代文选 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102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103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104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 郭汉城 105 中国小说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6 庄子浅注 曹础基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园地|3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推荐:《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sqdai 2010-10-16 06:38
【按】理工科学子的学业比较繁重,大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冲冲杀杀,无暇顾及更多的其它学识。我觉得,大家阅读的范围不妨宽一点,这对自己的学问长进大有好处。特别是在周末闲暇之时,可以读一点闲书(相对于本专业而言)。因此,我想陆续向博友们推荐我读过的一些此类书籍。由于话题离开我的专业较远,有说错之处,请朋友们及时斧正。 毛泽东与蒋介石是半个多世纪的死对头,但是,他们有时具有共同的见识。比方说,他们同样地佩服曾国藩这位清朝名人。 1917 年, 24 岁的毛泽东在给友人黎锦熙的信中说: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有为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竟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以为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唯学如基础,今人于学,故基础本源,时俱倾圮。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蒋介石早年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 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曾国藩何许人也?为何值得两位如此看重? 曾国藩( 1811 ~ 1872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推崇为千古完人。他以一介书生带领湘军力克太平军;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摇摇欲坠的清廷多苟延了 60 年。 曾国藩处于清朝腐败统治年代,国家积弱,列强欺凌,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以他为代表的实力派力主图强御侮,师夷长技,办工厂,设学校,搞洋务。在学术上,他弘扬传统文化,师承程朱理学,热衷于经世致用;他学养高深,笃行孝悌忠信,为官清正廉洁,道德文章为人称道,被公认为长于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若要进一步了解曾国藩其人,可参看 )。 作为一个学人,我只对曾国藩的修身治学之道感兴趣,而要了解这一点,必须研读曾国藩家书。所以,今天向青年朋友们郑重推荐《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偏僻乡村里的一个塾师家庭,在家里是长房长孙,他有四个弟弟、两个儿子,青年时期他就外出求学做官,在近四十年的翰苑和疆场生涯中,他不断给他的父母、兄弟、儿子写信。信中 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大到进德修业和经邦纬国,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随写,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涵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体现了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光绪五年( 1879 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 7 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此后百余年间,出版了多种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的书信约 1500 封。 2002 年,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推出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从诸多信件中精选了 300 封,并加以逐一评点,或补叙时代背景人物掌故,或发表个人见解评述信件本身。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窥见全豹,对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和为人之道有个总体了解;而对于缺乏历史知识的年青学子,也可以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读懂曾国藩。我大约用了一个周末的休息时间将此书通读了一遍,感到获益匪浅。 正如编著者唐浩明所说:它(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千沟万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读懂这样一部书,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把曾国藩家书视为至宝。 青年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尝见曾文正公家书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杂务,以致百不一成。 信中所说的,出自曾氏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的信。毛泽东信手拈来,可见他对曾氏家书很熟悉。 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家书在我国社会风行了一百多年,经久不衰。在如今这样走向宽松的社会环境里,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据我看来,曾国藩家书大致涵盖修身,治学,治家,交友,用人,为政,治军这七方面内容,对于我们理工科学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修身和治学两部分,应该成为我们的阅读重点。今后,我将陆续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本文参考资料: 朱学勤(主编),曾国藩全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 唐浩明,曾国藩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册),岳麓书社, 2002 。 写于 2010 年 5 月 29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19007.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6936 次阅读|3 个评论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热度 2 林煌斌 2010-10-10 09:48
教师的职业是良心的职业。强烈的职业责任心使我们一如既往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包含了教与育的两个基本目的:教是传授知识使人聪慧,育在于培育品德使人高尚。基于聪慧与高尚,我谈谈青年教师对教学、育人、治学的一些看法。 第一:静心教学。春兰秋菊,各妍其时;社会分工,角色不一。教学是教师所肩负的最基本的社会职责,教好每门课程、上好每节课是教师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底线。青年教师应首先做到静心教书,不应表现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急躁与不安。学生朋友是可以感受到教师在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青年教师理所当然应喜爱上这份崇高的职业。 第二:潜心育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除去知识的传授,还包括育人的重要环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激勉学生朋友成功是大学教师育人中不可推卸的责任。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用敦品力学的言行,成就学生朋友正直、自信、勇敢的心灵苍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然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并不是每位学生朋友都必须按相同的模式发展。正如1945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您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而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因为社会的分工不同,工作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可出状元,关键在于心智的健康与未来的努力。 第三:厉心治学。正如清华校长梅贻崎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厉心治学是大学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必要条件。常言到: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声律启蒙)。凡厉心治学的教师,往往在授课中能够一语中的,一语天然万古新,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繁杂为简洁。正如孔子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最后,我想青年教师应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正如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感谢论坛博主提供资料。 2010.10.8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吕思勉论学
jhongbing2 2010-9-23 16:15
精读或略读 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前一种方法,深入一事中,范围较窄,而用力却较深。后一种则范围较广,而用功较浅。前者造就专家,后者养成通才。然则二者不能偏废。 治学的程序 第一,当先知现在共有几种重要的学问。 第二,每一种学问,该知道他现在的情形是如何?最重要的,有哪几部书? 第三,对于各种重要的学问,都得知其崖略。 第四,自己专门研究的学问,则更须知道得深一些。 第五,如此者,用功既深, 或则对于某种现象,觉得其足资研究,而昔人尚未研究及之,我们便可扩充研究的范围。 又或某种现象,昔人已加以分析,然后嫌其不够细密,我们就可再加分析,划定一更小范围,以资研究。 又或综合前人所得,更成立一个较大的范围。 又或于前人所遗漏的加以补充,错误的加以改正。 精略并用 依上述治学程序便可成立新学,更进旧学,然则入手之初,具体方法又当如何?那亦不外乎刚克、柔克、二者并用。 专门研究的书,要用沉潜刚克的方法。先择定一种,作为研究的中心,再选择几种,作为参考之用。 一部书的教师是最不值钱的。一部书的学者,亦何莫不然。这不关乎书的好坏。再好的书也不能把一切问题包览无遗,至少不能同样注重。概因著者学识,各有其独到之处,于此有所重,于彼必有所轻。如其各方面皆无所畸轻,则亦各方面皆无所畸重,其书就一无特色了。无特色之书,读之不易有所得。然有特色的书,亦只会注重于一两方面,而读者索要知道,却不是以这一两方面为限的。这是读书所以要用几种书相互参考的理由。每一种书中,必有若干问题,每一个问题,须有一个答案,这一个答案,就是这一种学问中应该明白的义理。我们必须把他弄清楚,而每一条义理,都不是孤立的,各个问题必定相互关联。把他们联结起来,就又得一种更高的道理,这不但一种学问是如此,把各种学问联结起来,亦是如此。 基础的科学,我们应该用沉潜刚克的法子,此外随时泛览,务求其所涉者广,以恢廓境界,抒发意气的,则宜用高明柔克的法子。昔人譬喻如用兵时的略地,一过就算了,不求深入。这种涉猎,能使我们的见解不局于一隅,而不至为窗塞不通之论。 两途并进,俛焉日有孳孳,必极有趣味。日计不足,月计有余,隔一个时期,反省一番,就觉得功夫不是白用的了。不学便老而衰,世界上只有不学的人才没有进步。 学校的教授,有益于青年,其故安在? 缘其所设立的科目,必系现今较重要的学问。 缘其所讲授的,必系一种学问中最重要的部分。 随着学生的进修,又有教师为之辅导,然即无缘入学的青年,苟能留意于学问的门径,并随时 向有学问者请益 ,亦决不是不可以自修的。 学问有人指导,固然省力,无机会受学校教育的青年也无需介怀,实无甚不能无师自通的 。现在的学生,所以离不开教师,正由其所涉的范围太窄,以致关于他方的情形,茫然不解。遂非有人为之讲解不可。亦由其看惯了教科书讲义,要句句看得懂的书,方才能看,肯看,不然就搁起来了。如此,天下岂复有可读之书?若其所涉博,则看此书不能懂的,看到别一部书,自然会懂,届时不妨回过来再读这部书,何至于一有不通,全部停顿?须知一章一节,都有先生讲解,在当时自以为懂了,其实还不是真懂的。所以求学的初步,总以博涉为贵,而无师正不必引为大戚。
个人分类: 推荐|3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年青学子推荐一本好书——《科学研究的途径》
热度 4 sqdai 2010-8-16 07:21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青年朋友们进了学校,总想学得好一点,将来更好地为祖国服务。我认为,为此,除了要胸怀大志、勤奋苦读以外,第一要务是尽快掌握科学方法论,事半功倍地去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本领。 钱伟长 先生反复强调教师要授人以渔,也就是让老师在方法论上引领学生。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国内教育界对方法论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点,在大学里开设了行之有效的(而非空洞说教的)科学方法论课程,有一批方法论方面的书籍陆续出版,这对新一代年青学子而言是一大幸事。 近几年来,我见到有关方法论的书籍就购进,已积累了一书架(包括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朋友、学生送我方法论方面的书籍,最令我高兴。遍读手头的中文的方法论书籍,发现它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作者无实际科研经验,写来如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有的则失之过于具体或专业,观点不高,适用范围较窄,缺乏指导意义。经筛选,我决定向年青学子推荐: 《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周立伟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 正如作者在此书的封四上所说: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青年研究生们在科学研究中少走些弯路,所以,它适用于所有理工科研究生(包括在方法论方面知之甚少的青年教师)。我的本科生朋友会说:没我们的事了,我们可以到做研究生时再读。不对!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好,求知识、做学问的道理是一样的,途径是相通的,没有截然界线;更何况本书由札记型的 38 个独立的篇章构成,大部分内容本科生看得懂,用得着,所以,早读比晚读好。 本书作者周立伟今年 77 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领域的知名专家。 1978 年开始指导研究生,本书是他近 30 年中带研究生的经验的集大成。 全书分四个部分: (一) 科学研究方法谈( 20 篇, 152 页); (二) 学习方法谈( 7 篇, 28 页); (三) 治学与为人谈( 7 篇, 38 页); (四) 科学技术论文写作与科学基金申请谈( 4 篇, 57 页)。 本书避免了前面提到的两方面的短处,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摆学者架子,把青年学子当作自己的朋友,语气平和地娓娓道来,读来有亲切感。 在《科学研究的途径》的第一部分,作者在分别综述科学研究途径和技术研究途径的基础上,用大量实例,阐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个个层面,包括:选题立题,实验观察、假说假设、推理分析、机遇利用、直觉灵感等等,内容相当全面。 第二部分从各个角度谈论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中,对学生学习的 12 点忠告和建议值得句读,并实行之。 第三部分讲述做人和治学的准绳,强调立志、勤奋、创造、成才。有意思的是,作者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说教,用一半篇幅叙述了指导教师的作用。 第四部分涉及科技论文写作和基金申请的实用技巧,学了以后马上能用。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作者的文笔很好,一些深奥的内容,经他深入浅出地一说,你就顿时明白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好学向上的学子捧读此书,一定有一种久旱遇甘霖的感觉。 还等什么?赶紧去把这本书买来! 写于 2009 年 10 月 10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4304.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7944 次阅读|6 个评论
英国之旅(二):意志与为学
热度 1 carldy 2010-8-3 07:11
这一次来英国,过中经历了很多屈折,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仔细回想起来,还是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感到庆幸,自己总算走出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怪圈。这为今后自己的治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让自己树立了坚定的信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学读得一篇课文《为学》。 《为学》一文的全称应该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清代四川省丹棱县彭端淑的作品。文章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颇为典范的古文。其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选入教材八十多年来,影响了一代代人。文章主题:通过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为学存在难与易,但由于学与不学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为学一首示子侄(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这里摘录一学者对文中的难段(第二段)做一个阐释: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能力。 ﹙但是,只要﹚你天天学习知识,长久不懈怠,直到成功,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 我的天资聪明,加倍于常人;我的能力敏捷,加倍于常人。 ﹙但是,如果﹚你放弃不用,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天资愚钝聪明、能力低下敏捷的作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备注】下文引自: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60990 《为学一首示子侄》探讨及建议 四川 丹棱 彭仲文 《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清代四川省丹棱县彭端淑的作品。文章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颇为典范的古文。其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选入教材八十多年来,影响了一代代人。现将个人探讨梳理如下,前人分析已明者,除行文需要外,不再重复。如有不妥,敬请读者指正。 一 题解 《为学一首示子侄》作于乾隆九年(公元 1744 年),彭端淑已经四十六岁了。查彭氏家谱,彭端淑同族的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的就达 69 人之众,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可见绝大多数子侄不好学,不管天资能力好坏的人都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作者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文章虽可针对所有的晚辈,然其用语严肃,故只点子侄。 《为学一首示子侄》:这里的 为 可当 求 、 做 解;为学,求学,求知识,做学问。求学的途径主要是在校读书。求学包括识文字,断句读的初级阶段,也包括考取功名,做学问,出著作的高级阶段。从 不逮人 看,应指求学的初级阶段,而 迄乎成 ,又应指高级阶段。所以为学,求学,应为泛指。一首,一篇。示,训示。题意为:写一篇读书求学的文章来训示子侄。题目告诉我们: ( 一 ) 内容很明确,是读书求学(指文的方面);(二)对象明确,是 子侄 ,是晚辈;(三)语气很强,是长辈的训示,很庄重严肃,全文无一句轻松的话。 文章主题:通过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为学存在难与易,但由于学与不学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文章选材的角度新颖。历史上劝学的文章甚多,但要结合实际,从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来训示劝学,还是前无古人的。 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 关于 吾 的指代 全文只有第二段才出现四个第一人称代词 吾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古人无标点,理解较难。是代彭端淑自己吗?请看这四个 吾 字,一会儿在说吾资昏、吾材庸,一会儿却在说吾资聪、吾材敏,这显然不是指一个人,而且从史料看,彭端淑是既资聪材敏,又勤奋好学的人,他又不在四个 吾 之列。那四个带 吾 的话到底该怎样理解呢?一般看作表列举,泛指资昏材庸和资聪材敏两种情况,不实指。同时,我认为,还可以看作实指,这些 吾 是分别代子侄中有这两种情况的人,这些话分别是子侄不学的托辞。作者模拟与子侄对话,面对面训示,纠正这两种错误观点,带 吾 的句子是子侄的话,不带 吾 的句子是作者训示,显得训示的语气更强。这正如现在我们面对面教训子女一样: 我学不懂,我学不懂。 但是,只要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努力完成作业,按时复习,就没有什么学不懂的。 带有一种教训的语气。再从末段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和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句中的 自 ,结合题目训示子侄分析, 自 应指代子侄, 自 复指 吾 ,所以 吾 也应代子侄。 下面就以 吾 代子侄展开探讨。 三 《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架构 全文共 305 个字,围绕资昏材庸 学 , 难者 易 ;资聪材敏 不学 , 易者 难 对比选材和结构文章。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从 天下事有难易乎 到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从做天下事有难易乎导入话题,再由大到小,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切入正题,对比、设问、反复,势如破竹,笔力遒劲,干净利索,揭示中心论点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外延变窄,内涵增多,更能突出为学所包含的内容;做天下事包含为学,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实是为二僧朝南海张本,后面用二僧朝南海喻为学就顺理成章了。注意:中心论点里的 难 和 易 ,都是从天资、能力方面对为学而言的。 子侄中,有两类错误言论。一类叫苦说,我的天资能力不行,无法学。另一类则骄傲地说,我的天资能力超倍于常人,懒一点没关系。以上皆子侄不学的托辞也。教育子侄,责无旁贷,因此,引出第二段及以后各段。 第二段(从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到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从天资昏聪能力庸敏因学与不学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直接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模拟面对面与子侄对话,先后举出子侄的两类(两个为代表)不学的托辞,有的放矢,以长辈的口吻训示,天资能力差只要坚持学就可以成功,天资能力好如果不学也会失败。作者还怕空洞训示,不能说服子侄,于是再举古代天资差而经个人不懈奋斗,成果最终超过聪明人的最突出的事例,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作证。末句用反诘句结束,指出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作用是没有常规的。言下之意,资昏材庸资聪材敏是不能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是因学与不学可以相互转化的,从而强调自己的观点。本段结构如下图: 第三段(从 蜀之鄙有二僧 到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紧接第二段,用形象的语言,举西蜀的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作喻,严厉指出,求学的人( 人之立志 的 人 ,是指读书求学的人)要立比贫僧更坚定的志向。富和尚客观条件好而未去成南海,穷和尚客观条件差却去成了,关键在立志,立志 为 就有动力,就会设法达到目的,就能成功。求学的人也一样,只要立了坚定的志向,即使天资能力(客观条件)差,也有 学 的动力,也会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全段用比喻,从学与不学的根源上,深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从 是故聪与敏 到 自力者也 ),根据第二、三段的阐述,得出自恃资聪材敏而不学就要自败,不自限资昏材庸而力学不倦就可以成功的结论,进而呼应中心论点。 这四个段正应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第一段 起,开启话题,两两对举,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 承,承接上文,拟与子侄对话,也两两对举,直接阐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 转,文笔一宕,娓娓动听地讲故事作喻,也是两两对举,从决心立志为学方面,深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 合,两两对举,紧扣 学与不学 ,得出结论,照应中心论点。 第二、三段均用反诘句结束,加强训示语气,紧扣题中的 示 。 全文重点针对绝大多数子侄不明确的问题议论,资昏材庸,学就 不可限 ;资聪材敏,不学就 不可恃 。而议论前者,又是重点里的重点。为了照顾议论的面,其余资昏材庸而真不学,资聪材敏而学者,仅第四段 可限 可恃 四个字带过,真是惜墨如金。全文议论的重点是何等突出! 四 第二段几个句子的理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这种句型是常说的 才不及中人 句的翻版的句型,译: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 。有一种叫苦的意味在里面,拟子侄不学的托辞之一。 吾资之昏 : 资 主语, 昏 谓语, 之 作结构助词,用在 资 昏 之间,把资昏这个句子变成主谓词组 资之昏 ,用它来作全句主语, 吾 为 资 的定语。 吾资之昏 是与 人 比出来的,这段两个 不逮人 、两个 倍人 ,四个 人 是同一个概念,是对比的参照对象(标准),只能理解为 常人 , 中人 或 一般人 , 普通人 。如果理解成 别人 是不够准确的。 别人 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里的天资大致就可分为:聪明、一般、愚钝三个等次,我的天资愚钝和愚钝的人比,就失去了比的意义。与聪明的人比,又太高,故只能与一般人的天资比。同样,我的天资聪明跟聪明的人比,也无意义。与愚钝的人相比,又太低。按常理都只能与 常人 比。到底对比常人什么呢?这里不是对比常人的所有方面,不是比劳力,也不是比种田技术或其他手艺,更不是比昏的程度,而是从为学这个角度出发,对比常人读书求学的 资 ,这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应理解为:人之资。不逮人之资就是人之资高。不逮,不及,赶不上。全句以 吾资之昏 (犹言吾之资低),对比人之资高。全句是说 我的天资愚钝,还不及常人读书求学的天份高 ,即吾之资低,不逮人之资高也! 吾资之昏不逮人 的宾语部分的内容是压缩省略了的。如将宾语补齐,读起来反倒不精练,不像古文,常人都可以分析出是在比常人读书求学的 资 ,所以没有必要补齐。这正如文雅的人说 我才不及中人 ,没必要说成 我的才能低,不及中等人的才能高 一样。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的能力。材:才能,知识和能力。文中仅指能力,因知识无低下敏捷之说。庸: 庸才 之 庸 ,含能力低下的意思。上句资昏在言天份,本句材庸在言能力。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不知:不知道,意为看不出。其,代词,你的。本句和下文中 昏 即资昏, 庸 即材庸, 聪 即资聪, 敏 即材敏,均作名词性的主谓词组理解。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其:连词,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论断,就。与:前一 与 是介词,跟;后一 与 为并列连词,和,或可不译。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于鲁:介宾短语,由迟钝的曾参。于,介词,由、归,不表被动;鲁,迟钝的曾参,引自《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孔子对曾参的评价 参也鲁 。这里用 于 介出施动者的介宾词组,是不能放在动词后作补语的,后置为 传之于(由)鲁 ,句子不通,按 于 的其他解释理解又有悖文意,并产生歧义。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作者练句和用词在表情达意上非常考究。用宾语前置作主语的句型,突出孔圣人的学说 : 表示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崇敬,表示事业之伟大。如果用 圣人之道,曾参传之 ,就与 夏礼,吾能言之 (《论语,八佾篇第三》)句型一样。但是作者觉得没有表达他的意思,要用 卒于鲁也传之 。卒,终于,最终。一个 卒 字表明开始不是,最终是。加上 于 就成最终由(归)。这就蕴含了开始被孔子评价为迟钝的曾参,经过后天个人努力,竟从孔子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由(归)他传了孔子的学说,成就超过聪明人。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还妙用了 鲁 。 鲁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最能以曾参的天资特征代曾参。举例时说曾参迟钝是孔子的定论,也可见作者做人谨慎了。为什么作者不图省事直接用曾参,宁愿不怕麻烦地用 于 介出 鲁 代曾参(还用 也 舒缓语气)呢?为强调 鲁 ,并限制其只能作名词用。可见这个句子显然强调两点:(一) 圣人之道 ,(二) 鲁 。作者原意就是为举出这个典型例子,突出上面两点来训示子侄,这就等于是对自以为资昏材庸的子侄说,你看,赫赫然的孔圣人的学说,最终还是由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你虽然天份能力差,但只要坚持努力学习,也可以成功的。这个句子是作者经过缜密思考,刻意打造的句子,结构规范,重点突出,表情达意准确无误。 五 第二段译文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能力。 ﹙但是,只要﹚你天天学习知识,长久不懈怠,直到成功,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 我的天资聪明,加倍于常人;我的能力敏捷,加倍于常人。 ﹙但是,如果﹚你放弃不用,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天资愚钝聪明、能力低下敏捷的作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六 二僧朝南海故事的推测及第三段的议论的理解 故事发生地: 蜀之鄙 、 西蜀 ,即西蜀之鄙。习惯上看(元朝、民国还曾是这样划分的),四川辖区是成渝两地(不包括原西康)。俗话说:巴山蜀水,东巴西蜀。巴,大致是现在重庆市辖区;蜀,大致是现在四川省(除原西康省外)的辖区。所以西蜀之鄙就是指原与西康交界的大邑、邛崃、蒲江、丹棱、洪雅一带。从作者的熟悉情况看应为丹棱县。而二僧呢?现在据丹棱境内的和尚口头流传,贫僧的原型,就是作者读过书的紫云寺的和尚海智,富僧可能是作者足迹所至的兴佛寺或老峨山的和尚,当时说不定还能指其名。中国历史上,天资差而取得成功的、天资好而失败的为学事例就有不少,选一个更恰当的都可以,为什么作者偏要精心选一个二僧朝南海的故事呢?除可用对比的方法外,说得过去的就是个真实的故事,只有选真实的故事作喻,对子侄才更有说服力,才更利于子侄切身领会。那为什么独以和尚为例呢?因作者系大家子弟,小时候对外接触少,在寺庙读书,大量耳濡目染和尚的言行,印象深刻,且这件事既真实又甚为典型。所以从推理上讲,也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写的这个故事,又是一篇经过艺术加工,具有形象思维的文学作品,这更易于子侄接受。从精心选例到写成故事可见,作者舐犊情深,真是煞费苦心。 西蜀之去南海 到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几句点出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文学作品中画龙点睛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结合起来的,要求子侄为学要立比贫僧还要坚定的志向,隐含不要像富和尚一样,只讲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这是成不了功的。这几句不是针对全文的议论,所以应与故事放在一个段才合理。 另外,议论里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是这样理解的: 僧之富者 : 之、者,助词,助定语后置,苏轼《石钟山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 即是也。 而贫者至之 :因 至 作到讲,为不及物动词,所以 之 ,意义上,指代作用虚化,只起强调 至 这个动作行为的作用;古人读书为唱读,很讲抑扬顿挫,语气上,前后句和本句三句连读,为 扬 抑 扬 ,有抑扬顿挫之感。各版本均有 之 ,可证作者对 之 是用心考究了的,改成他字不妥。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是个转折复句, 而 表转折,强调 贫者至之 这个正句, 之 又强调正句中 至 这个动作行为。 至 成强调中之强调,正符合文中表达的重点。作者用词练句是多么的精到! 七 建议 从以上探讨可以看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辩证地阐述了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的道理,论点鲜明,论证严密,重点突出,层次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且文字规范,行文畅达,灵活生动,一气呵成,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且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为学之醒世箴言,基本无负面影响,堪称短小的议论文之精品。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再将全文选入全国统编教材,难易度适宜于初中二年级使用。这个阶段,还能配合学生学写议论文。 作教材,题目改作《为学》也可以, 子侄 不复存在,讲时,有关 子侄 作引申,理解成晚辈、后人。 2007 年 11 月 8 日 于丹棱 二 本文参考书目: 《词诠》(杨树达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 年 5 月第 1 版)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 1981 年 4 月第 2 版) 《古汉语虚词》(杨伯峻著 中华书局出版 1981 年 2 月第 1 版) 《中华活页文选 为学一首示子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中华书局出版 1962 年 7 月成都 1 版)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9 年 2 月第 1 版)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8 年 12 月第 1 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 年 9 月第 1 版) 《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 年 4 月第 1 版) 《彭端淑诗文注》(李朝正 徐敦忠著 巴蜀书社出版 1995 年 4 月第 1 版) 《文言基础知识》(孙钧锡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8 年 10 月第一版) 《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1 年 9 月第一版) 《文言语法分析》(廖序东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1 年 6 月第一版) 《彭仲文诗文选 为学 名篇 堪为典范》(拙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8 年 4 月第 1 版) 【题后记】谢谢关爱我的家人、老师与朋友们。
个人分类: 千里旅行,万卷阅历 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4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年过半百的文科学者的生活信念——谈谈我的治学观念
热度 1 周可真 2010-8-2 23:37
在科学网上我也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一位:与七老八十的人相比,我年方五十二;与小年青相比,我前年就年过半百了。此文既是向我的长辈如实汇报,也是对我而言的后生学者透露心声。 我在十多年前所写 《新起点》(载栾贵川主编《博士生谈自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一文中曾如此自述道: ...... 我读的师范政教专业,毕业后照理是要到中学去当政治教师的,但是,我的兴趣所在却是语文教师。......现在看起来,我可能还是受了做语文教师的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至今依然,虽然他一生仅出版了一部记述家乡历史和现状的《宜兴市张渚镇志》。做像我父亲一样有学问的语文教师,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我的理想 ...... 学问这个概念,在我父亲这一辈人的心目中,就是指笥腹深厚而博古通今。我自小到现在都一直受这种学问观念的影响。所以,数年前曾有一位与我同校的文学教授来与我探讨什么是大师的问题,我对他说: 按照传统的学术标准,至少文、史、哲皆通者才堪称大师;按照现代的学术标准,则要中学、西学兼通才可称得上大师。 没有想到,这位文学教授居然还默认了我的大师观,尽管其至今已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共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我也认真地读过他的著作,深感他的文学造诣颇深,但他还是 向我坦陈他够不上大师的称号呢! 在我读完硕士研究生,走上大学教师工作岗位,正式步入学术研究轨道后,我的第一件科研大事就是撰写《顾炎武年谱》,我所以这样来安排自己的科研计划, 这多少也是受到我父亲遗传给我的上述学问观念的影响。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也许我的一生都做不出什么大学问,也成不了什么大师,但既然走上做学问这条路,此生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吧,不然岂非是虚度一生了?但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既然决定研究顾炎武,就先做他的年谱吧!因为做年谱这类工作虽然在追求现世功利的意义上是有些出力不讨好,但这类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一旦做成功了,它的成果的价值是比较持久的,后世学者要么不研究顾炎武,只要其研究,他们就一定要看他的年谱。 如此一想,我觉得做顾炎武的年谱还是值得的,如果做得好,我可能就能给后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呢! 在我决定并且着手顾炎武年谱的写作工作之后,我的同事中有一位长者曾经劝我不要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说:你这样做,什么时候才能评上副教授呢?我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因为我的同班同学中当时已有人因其发表文章多而被特批为副教授了,而我却还是一个小讲师呢!长辈这样对我劝说,自然是为我好,不过,我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是照样坚持按我的原订计划行事。 但是,我的兴趣其实是在理论方面,只是感到搞哲学这一行,在中国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想要在理论上取得成就,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哲学理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只在于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要为当代中国领导人的哲学作注解性的论证,而且这种论证还得合乎官方的口味才行,万不可越雷池一步,所以才只好去做清代学者那样的考据性学问,以图学术上多少有所成就罢了。 通过对顾炎武的研究,我倒是从他的学术思想中领悟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未博学而曰一贯,是禅学也。想要达到豁然贯通之悟,必先博学于文,而且这个文决不限于那些写在纸上的文章,更包括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意义上的社会交往之事积极的参与这类事情,顾炎武称之为广师。博学与广师相结合,才能达到豁然贯通之悟,而得一贯之道。 我因此想:得一贯之道,不就是理论上有所创获么?按照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到质变。博学、广师不就是知识的量的积累过程么?理论创新不正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发生的质的飞跃么? 正是这种想法,使我日夜勤于博学而广师。即使是在我当院长期间,我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博学之事,而是尽可能利用一切假期和行政事务之余的时间来读书写作,平均每天至少不少于五小时用力于博学之事,而把行政事务当作广师的形式。从院长位子上退下来以后,我则把在科学网上的活动当作广师的主要形式,同时更在务博学之事。除了这两件事以及偶尔做做家务事(主要是烧饭、扫扫地)以外,我几乎是一事不问。因为我信奉辩证法,相信水到渠成的质量互变之理,并且鄙人在学问上是素来不贪求数量之多的,盖《老子》五千言足以成世界名著而名垂千古,则吾等下愚之辈于离世之前,倘能以五百言传诸后世五十年,亦足可慰平生之愿矣! 所以,我在理论上的追求也不过是想立成五百言而已,而且我深知,当此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呈加速发展之势态,在此情形下,欲求所立之言不朽固然绝无可能,即自求其所言之理为一代所认可,也是很难的。所以,尽管有上述之学术抱负,这种抱负也不过是促使自己勤于博学而广师的一种自勉之因罢了。 实际上,吾等为文人既久,除了还能读读写写,几成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之废人矣。然而吾虽近乎废人,而生命气息犹在!既然如此,想要保存这点气息,就得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而吾等生命的运动,不过在于读读写写而已。 读读写写,是我力所能及的生命运动形式。只要还活着,就要读,就要写!这便是我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文科学者的生活信念。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666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涂光炽院士的科研警句
tanbeyoung 2010-5-23 12:41
摘录已故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贵州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涂光炽教授的一句科研心得,以勉励自己:“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表达要言简意赅。”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游客眼里的牛津(2)
SmileyCat 2010-5-21 15:10
旅游巴士的一个小时的走马观花还是满值得的。尤其是它的录音解说很不错,介绍了不少有关牛津大学的历史,现状,建筑,人文,还穿插着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乘客中看到有好几家,像是父母带着将要上大学的孩子来实地考察。 牛津大学的学制很独特:它不是通过老师在大班课堂上授课来传授知识,而是主要靠一对一的辅导制,靠学生自己独立研究和思考,以及同导师的定期见面讨论和交流。每个本科学生一进学校就有一位导师,导师的责任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权威,而是一位能倾听和启发学生,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的伙伴。而且,牛津的传统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语言交流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看他们写了多少论文。据说,这个传统是因为几百年前的英国,纸是非常金贵的,学者们大多靠口头辩论来交流思想,直到最后才在纸上把成熟的结论记录下来。所以那时候,学者的口才辩才至关重要。 听着这些录音介绍,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在国内参观过江西庐山的也有千年历史的白鹿洞书院,便不由自主地比较起这两所东西方的著名学府的命运。同是曾令一代学子趋之若鹜的治学胜地,千年之后,一盛一衰,实在令人感慨。除了国运兴衰,历史战乱,最令我慨叹的是他们非常不同的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 白鹿洞书院曾是南宋的朱熹振兴理学的地方。那时候,四书五经是必学的课程。朱熹还曾邀请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登台讲学。陸九淵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令在場的學生和客人熱淚盈眶,在朱熹的要求下,陸九淵將這段演講內容寫下,被刻在石碑上。可是明朝后重视科举,书院讲学之风便衰落了。即使是当年理学兴盛之时,所谓治学,也不过是对古人的书本顶礼崇拜,不再有百家争鸣时的独创。这种治学,不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观察,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形成新的思想和学说,而是对古人的学说不断校订和崇拜,当然不会有多少生命力了。 古典的建筑与柳树的新绿相映成趣 非常羡慕草坪上晒着太阳读书的学子,令人想起学校里的好时光。我那时候有这种闲情逸致的时间好像太少了。 一个日晷:看得出来现在是几点了吗? Christ教堂学院的图书馆 Magdalen学院的新楼 在这儿正好拍到一对身穿礼服办婚礼的年轻人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4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想 象 力 比 知 识 更 重 要 【转载】
glacier 2010-3-23 16:51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浅谈治学之道 严加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做学问的角度,我对孔子这两句话的解读是: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探知的欲望或好奇心,这就是知之;进一步要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这就是好之;再进一步,以钻研问题为乐,是更高的思想境界,就是乐之。 关于如何做学问,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博观而约取是指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这与华罗庚先生一贯主张的读书要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思想是一致的。这里薄发的原意是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后人把厚积薄发引伸为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电影美丽的心灵的主人公纳什,主要靠他对非合作博弈的4篇论文(总计33页)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著名的代数学家曾炯(1897-1940)早年留学德国,他一生中只用德文撰写发表了三篇震动世界数坛的著名论文,就是这三篇论文使得他成为20世纪世界上对近世代数发展有重大贡献的11位代数学家之一。这些都是厚积薄发的范例。 我做科研的原则也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我的座右铭是:不求著作等身,但企文章久远。这就是说,不追求文章的数量和篇幅,而注重文章的质量,力求对有关研究领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发表后能得到同行关注和引用,最大的愿望是某些结果能够长远留存下来。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概率论和鞅论中有几个结果实现了后一个目标。我有几篇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论文至今还被文献引用,有30多部国外专著引用了我的论文或著作(或列为参考文献)。我为研究生编写《测度论讲义》一书时也遵从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原则,当时我参考了许多国内外有关测度论的专著,汲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同时把自己在科研中感到最有用的测度论结果写进了书中。该书被许多大学用作概率统计研究生教材,至今已6次印刷,发行了15200册。 1.创新 科研工作者从事一项研究时都要力求创新。什么叫创新?不是说别人没做过而你做 了就是创新,创新工作首先必须是重要的工作。在C.R.Rao的《统计与真理》(中译本,科学出版社,2004)这本书中,作者关于创新有如下的论述:创新可以有不同的种类。最高水平的创新是一种新思想和新理论的产生,这种新思想和新理论完全不能从已有的理论演绎而成,另外一种不同水平的创新是指在一个已有法则范围内的新发现,而这种新发现在某个特殊领域内具有巨大的意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的微积分、美国气象学家罗伦兹的混沌理论等就是这种最高水平的创新。绝大多数科研创新工作属于在某个特殊领域内的重大发现。任何创新工作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即使是最高水平的创新也是要基于前人的成果,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基于先前对光速测量的研究和Lorentz变换等数学理论的。 科研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某种创新呢?我个人的体会是:首先是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这是创新的基础。例如,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鞅论转到白噪声分析研究,能够较快地做出该领域的一些基本结果,得益于我在大学里打下的坚实的泛函分析基础。又如,我在1980年的一篇论文中,将泛函分析中的凸集分离定理灵活应用到了一类由可积随机变量构成的凸集的刻画。这篇论文不仅在当时就被用于简化了半鞅刻画定理的证明,而且在10年后成了金融数学中证明资产定价基本定理的一个主要工具,该论文至今还常被金融数学文献引用。我常用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这一格言劝导我的研究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第二,要选择好你的研究课题。如何选课题呢?最便捷的方法是阅读你所在研究领域由领军人物写的的综述文章,从中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已有的重要工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研读那些具有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文献。选题时要敢于冒风险,要瞄准那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1985年我在法国访问时了解到狄氏型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方向,就写信给当时刚获得博士学位留所工作的马志明同志,请他组织我的两名博士生在讨论班上报告狄氏型专家Fukushima的专著,并把狄氏型定为他们的博士论文方向。后来马志明在狄氏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于199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这证明当时我选定狄氏型这一方向是正确的。又如,当我观察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许多随机分析专家转向金融数学研究,我感到有必要在中国开拓这一新领域,于是从1994年起我就在国内率先把金融数学作为我的博士生的研究方向。 第三,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觉。许多创新工作是把表面上不相关的现象联系 在一起,是一种复杂的知识融合。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在纪念普朗克60岁生日的演讲中又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没有逻辑推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在经验的同感的理解之上的那种直觉。(见 )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认为:我们靠逻辑来证明,但要靠直觉来发明。在数学发展史中就有许多凭想象力和直觉来创建新理论的生动例子:例如,欧拉受解决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启发,开创了现代数学中的拓扑学研究的先河。关于灵感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我们留待下面详细讨论。 第四,阅读一些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了解科学大师们的科学创新历程,对开拓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最后,从国家层面来说,为科学研究营造一个开放的、宽松的和学术自由的科研大环境,对提升我国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想象力 前面提到想象力对科研创新很重要。所谓想象力,就是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画面的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创新理念不是来自逻辑思维,而是源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高低。因为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思路就比较开阔,能够高瞻远瞩,富于联想,触类旁通。 如何开拓想象力呢?我认为通过加强文学和艺术的修养可以开拓形象思维的能力。爱因斯坦就酷爱艺术,他还是一个演奏小提琴的高手。他曾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机智。机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象力丰富。像李贺《梦天》中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和李白《望庐山瀑布》中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极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源于诗人的形象思维。 德国诗人歌德说得好:只有通过艺术,尤其是通过诗,想象力才能得到激活。根据我个人的体会,经常在闲暇时阅读一些古代诗词名篇可以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境界就是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要体会一首词的境界就要有想象力。如宋代張先《天仙子》词中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写出了一位暮年的诗人在暮春之夜,从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春天的眷恋引发对过往人生的追思之情。我读到此名句时在脑子里产生的画面是: 清风徐吹暮云开, 飞云深处有月来。 光撒花枝影摇曳, 小园香径独徘徊。 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诗,读这样的诗可以开拓我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诗文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朱熹看来,读书正是使人们保持头脑清新和思维敏捷的源头活水。 有时我自己也尝试创作一些诗,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概率论研究的体会写了一首《悟道诗》: 随机非随意, 概率破玄机。 无序隐有序, 统计解迷离。 其实这首诗是对两个有代表性的概率统计问题的解读。前两句是对生日问题的解读:23人中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居然超过50%,但如果预先指定的一个生日,随机选取125人和250人,出现其中某人生日正好是这一生日的概率分别大约只有30%和50%,比想象的小得多。后两句是对一个敏感性问题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的解读:设想要对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如果直接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即使是无记名的,也会使被调查者感到尴尬。设计如下方案可使被调查者愿意做出真实回答:在一个箱子里放进1个红球和1个白球。被调查者在摸到球后记住颜色并立刻将球放回,然后根据球的颜色是红和白分别回答如下问题:你的生日是否在7月1日以前?你做论文是否有过抄袭?回答时只要在一张纸上打或打表示是或否。虽然对两个不同问题的答案都混在一起,但用统计中的贝叶斯公式可以把研究生论文有抄袭现象的人数比例大致估计出来。 我还根据自己从事科研的体会写过一首《春日有感》: 直觉和好奇, 科研原动力。 想象和灵感, 创新催化剂。 最近,为了迎北京奥运,我又写了一首小诗(歌行体): 传递同一梦想, 圣火环球高扬。 五洲健儿汇聚, 共创奥运辉煌。 3.灵感 什么是灵感?灵感也叫顿悟,它是一种近乎无意识或潜意识的非逻辑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对某一问题长期思考以后突然产生的思想火花。灵感有时产生于全神贯注思考问题之际,有时却是在不经意间或意识朦胧之中。 例如,为了探寻化学元素的内在规律,门捷列夫常常手拿自己做的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摆弄。有一天,他在摆弄元素卡片过程中突然像触了电似地跳了起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很奇特的意外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居然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着。根据这一突然的发现,他于1869年2月编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爱因斯坦说他的创新思维活动产生于有一种能用文字或其他符号来与他人交流的逻辑结构之前,这就是一种灵感。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在他身后留下的笔记本中有3000-4000个公式(均无证明),他在世时经常宣称他的这些公式是娜玛卡尔女神在梦中赐给他的,这是一种神秘的灵感。目前,研究拉马努金公式试图解开神秘的灵感之谜的论文已有300多篇。(见 ) 数学家维纳认为,数学是一门精美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成果的创造最接近于艺术中的诗歌创作,它更需要一种狂热的灵感。刊登在2001年5月16日中华读书报上的浙江大学蔡天新教授写的《数学家与诗人:一种惊人的对称》一篇散文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蔡文中写道:数学与诗歌都是想象的产物。被柏拉图斥为诗人的狂热的灵感对数学家一样的重要。举例来说,当歌德听到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时,仿佛突然间见到一道光在眼前闪过,立刻他就把《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纲要想好,他回忆说:这部小册子好像是在无意识中写成的。而当数学王子高斯解决了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高斯和符号)之后写信给友人说:最后只是几天以前,成功了(我想说,不是由于我苦苦的探索,而是由于上帝的恩惠),就像是闪电轰击的一刹那,这个谜解开了;我以前的知识,我最后一次尝试的方法以及成功的原因,这三者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我自己也未能理出头绪来。(见 ) 灵感来自何处?首先,它来源于对问题的潜心研究和知识的积累。前面说的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又如,相传有人向希腊国王告发工匠在制作金王冠时用银子偷换了金子,国王叫阿基米德想办法鉴定金王冠是否掺假。于是,阿基米德便冥思苦想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有一天当他躺进澡盆洗澡时,发现自己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而他则感到身体越轻。他突然领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找到了)。阿基米德找到的不仅是鉴定金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科学原理浮力定律。 其次,灵感也来源对生活的细微的观察,来源于对不同现象的类比和联想。下面两个科学发现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1934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史考特?罗素在河边散步,恰好有一只小木船从他身边驶过,这时他观察到船头卷起一股激浪,但激浪异乎寻常地以单个波峰形式向前传播。这一现象激发了他的灵感,后来经过精心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孤立波理论。法国数学家勒雷(吴文俊先生留学法国时的导师)经常去巴黎塞纳河边观察河水流过桥桩时形成的各种漩涡,后来产生了灵感,于1934年写出了他那篇著名的流体动力学论文。 我对创新的感言是:科技创新犹如化学反应,知识是载体,直觉、想象和灵感是催化剂。 4.机遇 当然,能够做出创新成果也需要有一定的机遇,然而机遇只施惠于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语)。但我不认可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说法,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人为地去创造产生机遇的环境。我的做法是:为了保持研究活力和对研究问题有新鲜感,我每隔一段时期(8年至10年)就改变一下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新的研究领域里机遇自然会多一些。在改变研究领域的过渡期内,我往往也同时研究几个相关领域。 从1973年到1984年,我主要从事鞅论和随机过程一般理论的研究。从1985年到1995年,我主要从事白噪声分析研究,同时也研究鞅论和随机分析。从1995年到现在,我主要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白噪声分析理论初创时期,我于1985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访问时,Meyer教授建议我关注这一新领域。由于我有较好的泛函分析基础,我抓住了这一机遇,很快进入了白噪声分析领域,并做出了一些基础性的贡献。 5.真与美 真与美是评价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准则。在何种程度上,追求美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庞加莱写道: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韦尔说:我的劳作是努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如果我不得不选择其中之一,我常常选择美。例如,他曾以为他创立的引力度规论作为一个引力理论是不真的,但它是那样的美以致于他不愿意放弃它。若干年过后,证明韦尔的引力度规论是完全正确的。这正如希腊箴言所揭示的:美是真理的光辉。(见 )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有句名言:美就是真,真就是美。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凭审美直觉提出的理论常常能够被证明是真的。例如,杨振宁讲过狄拉克提出反粒子理论的一个故事。狄拉克1928年发表两篇短文,写下了有里程碑意义的狄拉克方程,文章发表后的几年内由于方程解产生负能现象引起了争议。1931年,狄拉克从数学对称美角度大胆提出反粒子理论来解释负能现象。这个理论当时更不为同行所接受,直到1932年秋安德森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以后,大家才渐渐认识到反粒子理论又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里程碑。(见 ) 数学家哈代关于数学的美有如下精辟的论述:数学家的模式,就像画家或诗人的模式一样,是充满美感的;数学的概念就像画家颜色或诗人的文字一样,一定会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美感是首要的试金石,丑陋的数学在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诗歌的美学准则是豪华落尽,返璞归真,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数学的美学准则是独创、简洁、对称、和谐。伽罗华群论、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费马大定理和庞加莱猜想等就是这种美的数学典范。 这里说的独创性其实是一切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美学准则之一,只不过在艺术那里把它叫做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审美取向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在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和在作品的整体风貌及艺术境界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怀素的狂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苏轼的行书则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杜甫的诗则深沉蕴蓄,抑扬曲折;肖邦的钢琴曲平易优美,饱含诗意,李斯特的钢琴曲则气势恢弘,直率粗旷。这些都是大师级的艺术风格。 简洁也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美学准则之一。尤其是诗歌,它要力图通过最简洁的语言,营造如画的意境,抒发沁人肺腑的情怀,表达深邃的哲理。这与科学(尤其是数学)追求的在尽可能少的前提条件下,用最简洁的形式,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做法十分相似。至于对称和和谐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美学准则,更是不言而喻的。 数学史家克莱因认为:进行数学创造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对美的追求。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说得好: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一个对数学缺乏美感和审美能力的人是很难做出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数学成果来的。因此,要做好数学研究,就要努力培养对数学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对一项数学成果的评价,一是看它的学术价值,二是看它的美。一个成熟的数学家可以从审美角度来判断一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如何培养一个人对数学的审美观和鉴赏力呢?经常阅读数学大师们的经典论著是一个有效途径,这与经常欣赏书画大师们的作品可以提高对书画作品的鉴赏力是一个道理。 6.治学三境界 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就是著名的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 关于王国维的三境界,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的解读是:王国维借用晏殊在一首词里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比喻成就大事业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迷茫、疑惑和彷徨;他借用柳永表现刻骨爱情的词句来比喻做学问要有锲而不舍、甘愿奉献的精神;他借用辛弃疾在一首词里赞美一个远离元宵节灯火热闹的场景而在灯火稀疏的地方伫立的超凡女子,来比喻做学问要淡泊名利,自甘寂寞,不随波逐流。(见 )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用谷歌搜索到一篇文章,有一个名叫褚孝泉的学者,把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解读为十九世纪末德国的大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的关于人的创造性思维会经历三个阶段的说法:第一个阶段为饱满(saturation),第二个阶段为酝酿(incubation),第三个阶段为顿悟(illumination)。这是对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的一个很有创意的解读。受此启发,我想应该把我原先关于第三个境界的解读修改为在经过艰苦探索后突然有所发现。因此,我现在把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解读为:疑惑、探索、顿悟,这是任何科学发现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7.结束语 最后需要忠告年轻人的是,做学问单靠天分是不行的。靠天分可以年少风光一时,但不能持久,稍有挫折和不如意,就会颓废,最终一事无成。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要靠后天的勤奋和毅力,首要的是付出艰苦的劳动。 爱因斯坦曾给向他请教成功秘诀的一个青年人写了一个代数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你的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劳动,Y代表你对研究问题的兴趣,Z表示你的谦虚和谨慎。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得好: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它获致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注:此文是作者根据2008年6月19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所作的报告改写而成的。 参考文献 科学中的美和对美的追求,钱德拉塞卡(朱志芳译),《中国青年科技》2001年第2期。 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爱因斯坦(许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 美与物理学,杨振宁,《二十一世纪》第40期。 数学家与诗人:一种惊人的对称,蔡天新,2001年5月16日《中华读书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严加安,2003年(未发表)。 本文发表于《中国数学会通讯》2008年第3期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a22af0100g53k.html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46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诚信治学 远离剽窃
meshURfuture 2009-12-1 11:55
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倡导诚信的重要性,做人或做事都要以诚信为基本。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继承、创 新,容不得半点虚假。在知 识继承、创新链条中,学术研究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学术研究、论文 撰写时,不仅要找到独特的剖析视角和强有力的理论原则,最重要的,是要在整个学术研究 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一种精神学术诚信精神。    为了进一步响应研究生工作党委《关于在全校研究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学习活动的通知》,帮助我校广大研究生同学从学 术规范的角度切实杜绝抄袭现象,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总支从国外专业反抄袭网站 plagiarism.org 上选取并翻译了部分文章(出处见:http://www.plagiarism.org/learning_center /printable_docs.html)以供论文写作参考之用。这部分文章正是秉持学术诚信精神,向学术研究群体讲述了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有 意的抄袭和无意的剽窃。文章介绍了学术剽窃的概念和类型、版权的定义和引文的使用,格式和参考文献的正确运用等内容,为学术研究者清楚划分了剽窃与引用的 区别,指明了杜绝剽窃的道路。通过分析学生们剽窃学术成果的动机和原因,为教育层面人士提供了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的方法。希望通过翻译此文,能够帮助我 校研究生同学进一步端正研究态度,自觉遵循学术规范,将诚信原则运用于学术创作中,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 附件我已上传至论坛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71529.aspx 转子上海大学校内研究生部通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淡泊做人 宁静处世 严谨治学
eagerss2008 2009-11-29 19:15
与朋友聚会,有人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准备写一篇人物专访,介绍一下海内外很有影响的社会史、法制史学家瞿同祖先生。对方很惊讶:瞿同祖是谁?好像没在媒体中见过!有人似曾想起来,在纪念洪煨莲、吴文藻等学者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过他。如今,对不少中青年社会学、法制学学者来说,也不是很了解这位可敬的长者的。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瞿同祖先生曾给我讲起这样一件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两名研究人员(现仅一名在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段大段地原文抄袭瞿同祖先生的成名之作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研究法学的人竟敢剽窃他人之作,无非是认为作者早已作古,或者定居海外。当时国内学术界知道这部书的人不太多,但是天理昭彰,不久,商务印书馆又重版了该书,于是,剽窃之事被业内人士揭发出来。   从此事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对这位淡泊、宁静、严谨的学者是不熟悉的,至少对他治学经历、详细背景知之甚少,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向人们介绍一下这位德高、望重、年劭的前辈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生王健等曾多次访问瞿同祖先生,并写出了长篇访谈录《瞿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刊登于《中外法学》杂志1998年第4期;1999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也曾刊登侯艺兵摄影并撰文的《由博而专,由专而通》的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也于1998年瞿同祖米寿之庆时出版了《瞿同祖法学论文集》。我只能从其他方面介绍一下这位海内外都有影响的学者了。   积学以储宝   清朝末期的军机大臣瞿鸿礻几(《人物》杂志曾有专文刊载)?于1910年7月12日得了长孙,由于祖孙同庚(都是庚戌),瞿鸿礻几欣喜异常,为长孙取名为同祖,又因这一天是天贶节(旧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祭祀上苍感谢其恩赐的节日),故字为天贶,后来改为天况,至今不少人称他为天况先生。   瞿同祖一直生活在祖父膝下,直到9岁。由于家庭的熏陶,瞿同祖的文史知识远远超过同龄儿童。祖父的教学方法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让孙子为没有任何标点的《论语》断句;一是自己以朱笔写正楷,让年幼的孙子在上面描摹。这种教学方法一直延续到祖父去世为止。9岁的儿童经过这两项基本功训练,不但练得一手好字,更是培养了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   瞿同祖生于湖南长沙,一岁时随祖父定居上海,祖父辞世后又迁居北京,瞿同祖先后就读于育英中学和汇文中学。这两所中学都是很重视国文课的,但对瞿同祖来说却又太浅了,于是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瞿同祖的目标是《书经》。《书经》为五经之首,连韩愈都认为它十分难懂,称它佶屈聱牙。瞿同祖选这部书自学的原因是,只要学通了这部书,将来就有驾驭一切古代典籍的能力了。阅读从注、疏开始,直到最后能够断句为止,遇到实在不懂的,就去请教国学根基极好的叔父,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曾经听瞿同祖先生的长辈与同辈介绍,少年时期的瞿同祖并非像其他名人那样,幼年就如何聪慧过人,如何胸怀壮志。而是踏实沉稳,刻苦好学,做事专注且有始有终,如果某段文章没有弄清其含义,即使如厕也手不释卷。大家庭中弟弟妹妹嬉笑玩耍,他是极少参与的。 汇文中学是一所很有名气的教会中学,毕业后的瞿同祖被保送到同为教会学校的燕京大学。在大学里,瞿同祖就读于法学院的社会学系,由社会学又向历史学领域扩展,然后研究法制史,最后将社会学、史学、法制学融会贯通,成为颇有影响的社会学、法制学专家,这与他知识广博是分不开的。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学业精深,而这些都是与他青少年时刻苦自励有极大的关系。古人云:君子无以为宝,积学以为宝。用在瞿同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不过,瞿同祖幼年的储宝是被动的,而青年时期的储宝是主动的,积极进取型的,这正是瞿同祖先生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研究社会史开始,继而研究法制史,最后将两门学科融汇而奠定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所办的声望很高的大学,由于司徒雷登的苦心经营,许多有名望的学者纷纷来校任教。瞿同祖在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学习,除了必修的课程之外,凡是能够学的课程都尽量去学,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名师指教。他师从钱穆、张东荪、陆志伟、陶希圣等学者,也认真学习吴文藻、雷洁琼、杨开道、许士廉等教授的课程。大学毕业时,他以《周代封建社会》为题撰写了毕业论文,旋即升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他在原来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又补充了很多资料,在燕京大学社会系出版的《社会学界》第八卷上发表了第一部著作《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不断修改,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他的指导教师撰文评价说:瞿同祖对于美国现代社会研究已具根基,对于欧洲中古社会情形亦极娴熟,然后以之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显已立于不败之地比一般专讲空洞理论、或一班专收零星材料的朋友,自然又高出一筹年纪轻轻的瞿同祖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国内一些大学把这部书列为重要参考书,日本学界将此书译成日文,美国华盛顿大学也组织力量着手翻译此书。此时的瞿同祖冷静异常,认为此书尚有不完善之处,婉拒华盛顿大学的翻译工作。直到现在每提起此事,他总是说,这是他著作中最不成熟的一部了。他之所以婉拒华盛顿大学译书工作还有一个原因:他坚信自己将来会写出更好的著作。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极可贵的。   抗日战争期间,瞿同祖任教于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在云南大学,他同时开设《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法制史》三门课程。教材要自己编写,还要经常跑警报,停电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环境中,他的另一部著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法律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是我国古代法律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还指出儒家思想始终支配着中国封建社会。这部书奠定了瞿同祖在法制学领域的学术基础,后来他本人又将此书译成英文,法国学术界也将此书转译并定为大学参考书。在国内先是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重印。   瞿同祖先生说,写这部书是被逼出来的。他本来是学社会学的,必须用社会学观点来剖析、研究中国社会,自然涉及到古代经济,但是又怎么对法律发生兴趣、进行专门研究的呢?他在《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的自序作如下的叙述:   我读了梅因的《古代法》和他的《早期的法律和习俗》二书,叹服其博学精深,见解卓越,能成一家之言,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又读维纳格勒多夫的《历史法学大纲》,我对法律史的兴趣更为浓厚。我对人类社会学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知法律为人类学家所重视,于是我认真阅读了各人类学家有关法律的名著,陆续读了马凌诺斯基的《蛮族社会之犯罪与风俗》,罗布森的《文化及法律之成长》、哈特兰的《原始法律》、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原始法律》等书和论文,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因窃不自量,有撰述中国法律史之意。 在这个基础上,他阅读了现存的古代法典及古代典籍中有关法律的记载,写了大量读书心得,对古代法律有了独到的见解,又因为在云南大学必须同时开《中国社会史》和《中国法制史》,于是将法律与社会结合起来,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从事研究,做一个新的尝试。瞿同祖先生决定从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入手,他曾写道: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的社会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   新的学术领域展现了广阔的远景,瞿同祖便沿着这条思路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又写了《中国法律之儒家化》、《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清代法律的延续性和演变》等专著或长篇论文。其中《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为法国学术界看好,成为法国大学里重要参考书,《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被伦敦大学《东方及非洲研究学院学报》评价为:中国法制史研究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向中国读者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将法律看成是整个社会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此书无疑是西文中关于中国法律最好的一部书。至于《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则是为北京大学五十周年校庆专门撰写的论文。   没有留过学,却被美国大学聘为研究员   综观我国近现代学者的人生轨迹,多为在大学时刻苦攻读,然后东渡扶桑或西游欧美,取得累累硕果,或滞留海外,或载誉归来,但是瞿同祖所走的是与众不同的另一条道路。   由于在云南大学同时开设三门课程,迫使瞿同祖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必须更深刻地认识问题,《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这时他已完成从研究社会学向法制史学的转化,加之他为人谦和,治学态度严谨,在海外学术界也有较大的影响,最先向他发出邀请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史研究室。那时正是1944年底,于是瞿同祖携夫人赵曾玖及子女一行取道印度到了美国,于1945年3月正式任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员。瞿同祖从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现在有这样好的研究环境,加之大学内学者云集,正是补充知识的好机会,于是在研究之余旁听该校人类学、社会学的课程,如麦其弗的《社会变迁因素》,默顿的《社会结构与理论》,艾贝尔的《欧洲社会学》,林德的《美国的权力结构》,利普斯特的《社会阶层之划分》,林顿的《人类学》,本尼迪克特的《文化与人格》,后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克罗伯教授在暑期办了《人类学》讲座,瞿同祖也赶去参加。在向西方学者学习的同时,他还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译成英文,使更多的西方学者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哥伦比亚大学,瞿同祖主要从事中国汉代史学研究,对汉代家族、婚姻、妇女地位、社会阶级及豪族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用英语写成《汉代社会结构》一书(后来华盛顿大学于1972年出版,题目为《汉代社会》),联邦德国《亚洲历史学报》评论这部书是中国现代学术最佳成就的一个主要范例,对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作出卓越的综合。   1948年,瞿同祖应正在美国的北京大学教授罗常培之约,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50周年纪念撰写专题论文《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后来收入在《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论文集》中。瞿同祖还应华盛顿大学远东系及远东研究所之邀为该校作了《清代绅士》的学术报告,让西方学者了解清代中国的这一特殊阶层的产生背景及社会影响。   1954年,瞿同祖由哥伦比亚大学推荐,参加在美国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汉学家会议,主要讨论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会议由美国著名东方学家费正清主持,瞿同祖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社会结构与其意识形态》的论文,这篇论文后来收入费正清编写的《中国思想与制度》一书。   这次会议使瞿同祖的研究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接受了费正清的邀请,1955年到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并从事教学工作。瞿同祖后来回忆哈佛大学图书馆时说:那时,我在哈佛大学有一间专供我一人使用的阅览室,我可以自由翻阅或借用各种馆藏书籍,那里的研究环境好极了。在这种学术气氛很浓、研究条件很好的环境里,他完成了另一部重要著作《清代地方政府》。美国《亚洲研究学刊》评价这部书说: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书,其目的在于描述、分析并解释清代州县地方政府的结构和功能,作者也希望此书有助于政治制度之比较研究,并为官僚政治及行政学提供资料,他的目的和希望都出色地达到了。   此时的瞿同祖在学术上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他仍然不忘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向著名学者学习。他旁听帕森斯教授的《宗教社会学》和索恩教授的《英国法制史》课,实际上瞿同祖又开始了比较法制史的研究。   瞿同祖在美国工作了17年,至今《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和《清代地方政府》这两部书在美国还是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的必读参考书。 1962年瞿同祖应友人威廉荷兰的邀请,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讲授中国通史,直到1965年底。   从1945年初离开祖国起,到1965年底已经整整20年了。在海外从事学术研究二十年,虽然硕果累累,但终究是飘泊海外。加之夫人赵曾玖及子女已于建国之初回到祖国,他因当时手头研究工作尚未结束,决定暂时留下来,打算晚些时回国。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瞿同祖独自一人滞留海外竟达15年。在国外成就愈大,思乡之情也愈深,终于,瞿同祖于1965年底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得以与家人团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65年底瞿同祖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全家人都盼着团聚的一天,但是文化大革命却使这一家人不能团聚。夫人早已被调到贵州省工作,儿子一家在东北林区,而瞿同祖本人则被分配到湖南省文史馆任馆员,每月60余元工资。幸而夫人办了退休手续,赶到湖南与瞿同祖相伴,但报效祖国的愿望却成了泡影。   当时文史馆馆员的工作是每天政治学习,没有任何业务活动,对于年富力强的学者来说,看到大好时光就这样流逝,实在是痛心。这时商务印书馆需要翻译《艾登回忆录》。当时艾登已离开英国首相位置,他将从政期间的重要事件都一一回忆,特别是二次大战期间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鲜为人知的内幕都有阐述。要翻译这部巨著,除了英语必须过硬外,还需要有广博的世界史知识及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商务印书馆通过湖南省文史馆找到瞿同祖先生,希望他能接受这项任务,但事先讲明,这项工作虽然艰巨,但是没有一分钱稿酬。瞿同祖欣然接受了。   当时不少人对瞿同祖很不理解,译后出版的《艾登回忆录》整整三大本,没有一点稿酬,岂不太冤?瞿同祖却说:我回国就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既然有事情可做,还有什么必要计较其他呢?其实,此时瞿同祖心里很明白,与其天天无休止地搞运动,不如做点实事,对国家对社会总是有益的。夫人赵曾玖与他一起动手,顺利地译完此书,并由商务印书馆1976年出版,不幸的是夫人却于此时仙逝。记得在他译书时我曾去拜访他,他工作得一丝不苟,还向我解释:林琴南提倡翻译外国作品应该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我尽力按这个标准去做。果然,这部巨著成为我国学者研究英国现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瞿同祖在学术上成果最辉煌的二十年是在海外度过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不仅学术研究停滞不前,对海外的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也知之甚少,以至在1978年他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后,竟然出现法学所研究人员大篇幅地剽窃他著作的咄咄怪事。对于此事瞿同祖先生没有表态,仍然一门心思地积极参加国内的学术活动,发表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演讲。   1980年瞿同祖以70高龄出席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会议,同年9月赴瑞士苏黎士出席第27届欧洲汉学会议,在会上他用英文宣读了研究清代法律的重要论文《清代法律的延续性和演变》。1983年应邀参加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五十周年学术讲座活动,发表了题为《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的演讲,并为香港大学中文系、历史系讲学三周,还用英文为香港大学作《清代司法》的演讲。1985年瞿同祖先生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到阔别整整20年的美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和交流,此间,先后作了《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之发展》、《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中国的服制》等一系列学术报告。1989年年近八旬的瞿同祖先生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华夏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法律史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大学为纪念百年校庆,组织了54名有威望的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制定了30部必读书目,必读书籍涉及古今中外,其中20世纪作品的作者共有四人,他们分别是梁启超、鲁迅、冯友兰、瞿同祖。   有人做过统计,瞿同祖先生的著作及重要论文共有19种之多,国内一些中青年学者不太熟悉他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学术论著多发表于国外,而近年来又少有专著行世,于是我委婉地问他近年来为什么不再著书立说?瞿同祖先生回答说:写书容易,人人都会,但写一本可以传世的好书却是不容易的。没有新观点,没有新心得,宁可不写。瞿同祖先生淡淡几句话,让我沉思良久。他年轻时曾婉拒华盛顿大学翻译他的著作,是因为他那部作品不成熟,他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写出有力度的著作;晚年的他仍不愿靠著书而闻达于世,因为他认为自己目前的学术研究没有新的突破。对于瞿同祖先生这种治学态度我钦佩之至。这不是多数学人能够做得到的。   谈到当前学术界的不正之风,特别是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径,瞿同祖先生是深恶痛绝的,认为这与行窃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必须清除的腐败之风,可惜这种不正之风尚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马年岁末,我去拜访瞿同祖先生,适逢他刚从医院体检出院,老人面色红润,语态安详。由于他一贯为人豁达,处世平和,身体依然很健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头脑清楚,而且思路敏捷。送他出院的医生啧啧叹道:这哪像是92岁的人啊!至今,他住在极普通的宿舍楼里,房间没有任何装修,光滑的水泥地,墙壁泛黄并有斑驳脱落之处,但他仍快乐而安详地与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 早年在海外学术界瞿同祖先生是有影响的,他没有飘飘然;晚年他深居简出,社会活动不多,仍然欣欣然。记得《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瞿同祖先生可谓事业有成者,也就是有所得,这种得是在定、静、安、虑之后才显现出来的。这又是瞿同祖先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了许许多多与众不同之处,人们才知道:这就是瞿同祖! (作者:商浩;来源:《人物》 2003 年第 4 期)
个人分类: 做人与为学|2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文到,夕治学
yuliping 2009-11-4 23:21
今天上午到教务处办事,在 D 老师办公桌上正好看到了我职称下发的文件, F 老师和我开玩笑,我说早听说文件快到了,现在总算看到了,借用论语里面的一句话,篡改一下:朝文到,夕死可矣。 玩笑归玩笑,最近几个月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在职称驱动占重要地位的科研结束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是什么? 相信即使纯粹爱好科研学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谁也不敢对职称掉以轻心。职称一旦下来,由于相关的团队也早就建立起来,可以带着年轻老师或者学生做研究,因此很多情况下可以松一口气,至少不像职称下来前压力那么大了。加上待遇和资历也相应提高,基本上进入了人生的平稳发展时期。 就我单位而言,职称下来后,考核是相对宽松的,大致一年写一篇普通论文,绝对可以应付,也没有什么科研课题的要求,所以是零压力。但是人就是贱骨头,从事研究惯了,突然停下来,很不习惯,经常在思考应该从事哪些方向的研究?采取什么方法?应该做什么教材?一段时间不出去进行学术交流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似乎应该称之为科研强迫症,呵呵! 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正高下来后从事研究是最好的时候,因为没有压力,可以有相当的自由度,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努力做出一些至少对得起自己的东东。 这其实还是一个心态问题,有好日子过,不能忘记当初吃的苦,不能因为职称下来了,就躺倒不干。 N 年前在南京,找一位老乡办事,当初单身汉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玩的,他跟我打官腔,我那天脾气不好,对他说:人就是这么回事,有时要回头想想,倒退 15 年,在农村,大家饭都吃不饱,有什么了不起啊!他转过身去,有 2 分钟没有讲话,然后一句话没说,帮我把事情办了。扯远了,呵呵。 人活在世上,不仅要抱一颗感恩的心,也要抱一颗敬畏的心、平常的心,少玩神神叨叨的事,这世界,聪明人太多,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做点事。不求学问有多大长进,但是应该努力去做,聊以自勉吧! 2009.11.4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438 次阅读|3 个评论
知识、学问和鼎新
qhliu 2009-10-26 16:33
在大学里面混,很难不和学问二字打交道。 那么什么是学问 ? 《易经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说明 学问的获得要有经验作为基础,要融会贯通,要不就成了学究了 。 老祖宗在《礼记 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故先学后问,三思后细细辨别,才叫学问。 实践中检验过的学问,才是上乘的学问。 弗朗西斯 培根《论学习》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http://www.literaturepage.com/read/francis-bacon-essays-102.html ) 故要成为有学问之人, 要多方位全面吸收知识,最后学问会化为学养 。这里谈的似乎多为 学问之法 ,非学问的定义。 曹雪芹《红楼梦》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恐怕不是科学的学问,而是处世之道。 如果这是学问,王国维、陈寅恪都是没有学问之人。 《新华词典》定义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数学规律不能都反映客观事物。 数学家都没有学问 ? 这个定义存在明显的瑕疵。 本土著觉得 学问二字的一个恰当定义是: 自己有所发展的系统知识 。 这里, 发展 二字意味着至少在 深度或者广度 两方面有一点点实质性的贡献,也就是要在已知的系统知识上或多或少进行一点深化或者拓展。仅仅守成是不够的。 知识、学问和革故是三种递进的境界。 为什么稚儿时填鸭式的私塾教育能培养出一批国学家 ? 无非得益于海量的阅读和背诵。一挨人生经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知识齐备,量变生质变,突然发酵,发生相变。 初通天地人,学问就出现了。 当社会和个人的学问发生共振,圆融自足甘之如饴,出则御风入则乘雨。 知识内化可为性格和涵养,外化则为财富和地位。 学问的最高境界是 鼎新革故 。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其精神能化为舍利子,死后才可能得以流传。 获得学问的基础是海量的知识。 如何获得知识 ? 本土著结合古今中外成材经验,最后发现一个适合中等智力 ( 现今国内一、二本大学在校学生的平均智力 ) 人士的一个绝招: 抄书 !
个人分类: 拾穗记|95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我認識的林家翹先生
热度 1 bywindlw 2009-9-11 23:29
我認識的林家翹先生 袁旂 我第一次聽到林家翘先生的名字是我在大學四年級時,那時我在台湾大學土木系,選了丁觀海教授的彈性力學,丁教授是一位很謙虛而有學問的人。在那門課程里,我第一次學到了完整的應力、應变张量知识,也見到了重调和方程,这是一門有啓發性的課程。有一次丁先生与我們談治學,他說, C.C.Lin(林家翹)、 H.S. Tsien(錢學森)的文章他看都看不懂,怎麼敢在那方面去做研究發表論文?丁先生交大畢業後去密歇根大學深造,據說他的論文老師是 Timoshenko,論文已屆完成,抗日戰爭爆發,丁先生與丁夫人王隽英女士,帶著襁褓中的丁肇中回國參加了抗日行列,他是我們敬重的師長,他口中的林家翹,就深深地烙印我們心中。没想到後来我有机会在他身边學习、工作,親聆他的教诲。在他九十华诞之际,就记忆所及,概述一些片断,以表我对林先生的敬仰之情。 瑰丽篇章 1962年我去密歇根大學讀博士學位,隨易家訓教授學流動力學穩定性 理論 ,我才第一次看到林先生在流體穩定性 理論 方面的經典著作,那時台灣來的同學,人手一本台灣翻版的劍橋大學出版的流體穩定性 理論 专著,尽管此书篇幅不大,但誠如丁觀海教授所說,林先生這本小書真的非常難懂,我雖然在那門課拿了A,但是很多地方仍是似懂非懂。最難懂的部份就是林先生成名的研究工作:平行流的不穩定性 理論 。林先生不僅從數學上完整地解決了 Orr-Sommerfeld 方程的本征值問題,而且從物理上說明了流體的黏性可以穩定流動,也可以成為製造不穩定的誘因,它具有两重性,所以具有拋物線速度剖面的平行流動,在 Rayleigh的无黏流體的穩定性定律下是穩定的,而当计及流體黏性后,就可能不穩定,并为實驗所证实。 後來我知道這個問題曾是物理學上的懸案。因為不穩定性會使流體流動從层流 轉 捩成湍流(turbulent flow)。 自然界的流動大多是湍流, 所以從层流 轉 捩到湍流, 成了物理學家關注的大問題, 而 Orr-Sommerfeld方程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傳說德國著名物理學家 Sommerfeld 在1920年左右曾經說:我只指望在我去世前,有人能告訴我量子力學的秘密。有學生和同事就問他:那湍流的問題呢? Sommerfeld教授答道: 那只有等待聖彼德(St. Peters)在我上天堂時告訴我了,可見湍流問題在物理學大師心目中的地位。後來 Werner Heisenberg(海森堡)來了,Sommerfeld 認為這個年輕人夠聰明了,就要他去做湍流的研究,結果 Heisenberg 就成功地解出了 Orr-Sommerfeld方程,但是平行流的不穩定性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後來林先生告訴我,其實 Orr-Sommerfeld的四個解,Heisenberg都已經找到了,只是他沒有進一步去解那個本征值問題。林先生就使用 Heisenberg的四個解,加上正確地運用了邊界條件,才將这个本征值問題解決了,成功地解釋了為什麼黏性會使流體的流動從层流變成湍流。這個本征值問題非常之複雜,中間包括臨界層與邊界層的問題,也包括了物理與應用數學交互印證的問題。從這個錯綜複雜的問題找出答案,是理論物理中又一個瑰麗的篇章,林先生的大名從此響澈學林。等到劍橋大學出版社,1955出版了林先生的专著《流体動力學穩定性理论》 (Theory of Hydrodynamic Stability) ,林先生在流体力学界中就成了不穩定性先生 (Mr. Instability)。但是認識他的人都以CC稱呼他,而不名焉。 亲聆教诲 我是在1966年開始認識林先生的,此前對其背景並不完全知曉,66年暑假我已完成了博士論文,開始找工作,也將一份履歷寄給了我心儀已久的林先生,當時並不存一絲希望,有一天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打電話給我,說林先生有一個博士後的工作給我,要我馬上去見他。我心中忐忑地去見了易家訓先生,当時講了什麼我已記不得,唯一記得的是易先生說:林家翹先生是我的老師,你要好好地做。我後來才知道易先生拿了博士學位後,曾去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短期進修,那時林先生剛從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在布朗大學的應用數學系任教,第二年才被MIT挖角聘請去。我當時寫信給林先生時,表示對旋轉流動 (rotating flows) 有興趣,林先生就寫信給我,要我做他的研究助手(Research Associate) ,但是表示他現在不做 流體 動力學穩定性的研究了,也不研究一般的旋轉流動,是做一個巨大系統的旋轉流动,後來我才知道這巨大系統就是星系盤,所研究就是天 體 物理學方面的課題,我做夢也沒想到會去做天 體 物理學,但是我對林先生十分崇拜。认定他選擇的研究課題一定不會錯,這樣,我就走上了天 體 物理學研究的道路,我對這個選擇從來沒有後悔過,即使開始時,因為自己的物理基礎十分薄弱, 我感到十分吃力,但是林先生循循善誘,使我很順利地進入了這個研究的殿堂。 石破天驚 那么林先生為什麼會改變研究方向,轉而去做天體物理學研究呢? 据我了解,1959楊振寧先生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Princeto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正在研究玻色-愛因斯坦(Bose-Einsteim)凝聚問題,凝聚產生了超流體 (super fluid) ,需要一個既懂物理學,又精通流體力學的人幫忙,林先生是最理想的人選,所以就請他的學長林家翹先生到Princeton高等研究院访问一年,就在這段時期中,在楊先生的介紹下,林先生認識了在高等研究院的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斯特龍根(Bengt Stromgren),斯特龍根是丹麥人,在天體物理學界很有地位,在星球外圍有一個電離的球狀區域,就叫斯特龍根球體(Stongren Sphere)。有一次,斯特龍根邀林先生一起去參加一個天文學学術會議,在會上,林先生才聽到星系較差自轉 (Differentical rotation) 以及著名的旋緊矛盾的問題,就是說星系中心轉得很快,按這個方式去轉,星系的旋臂將在很短的時間就轉成了一個絨線團一樣的形狀,而星系已經存活的時間,已遠超過這個旋臂旋緊所需的時間,而有可见的螺旋星系,旋臂都是很開放,完全沒有被旋緊的,天文學家叫這個現象為旋緊矛盾 (winding dillemna)。面对這個天文學上有名的大問題,林先生馬上就認識到這些旋臂一定不是同一物質組成的,而是一個密度波,他很快就寻求问题的近似解。發現螺旋密度波是一可以滿足流體力學的解,接着他就著手建立更嚴謹的螺旋密度波理論,這時,徐遐生作为大四學生參加了林先生的工作,並寫了學士論文,結果也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 (Astrophycal Journal, Vol. 140,No.8,646_, 1964),并在美國科學院期刊上發表了更为完善的结果(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55,229-234, 1966),這就是震驚天文界的密度波理論。 儒雅学者 1966年, 林先生被選入美國科學院院士,也成为 MIT的學院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 ,他個子不高,一付恂恂儒者彬彬君子的模樣,是一個溫文儒雅的長者, 他對人十分和氣,完全沒有盛氣凌人的神態,講得一口京片子的中國話,我後來才知道他祖籍是福建,父輩很早就到北京,林先生生在北京,沒有回過福建,他的父親林凱清末在鐵道部工作, 不是技術人员, 而是文職人員, 伯父林旭, 是戊戌變法而牺牲的六君子之一. 父親英年早逝, 由母親鄧氏(教育家鄧萃英之妹)撫養成人, 林先生幼而歧嶷, 早歲即嶄露頭角, 1934以第一名考入清華物理系, 1937以第一名畢業. 当時正值日寇發動侵華戰爭, 清華西遷至昆明與它校合併成立西南聯大, 林先生留系任助教, 帶過楊振寧先生那个班。 據我所知, 在清華時周培源、王竹溪、任之恭教授對林先生都有較大的影響, 尤其是周培源教授。在昆明時林先生考取了庚款留英, 歐戰爆發,不能去英國改為留學加拿大, 林先生於1940年經印度汎海到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跟隨應用數學大師 J.L. Synge學習數學物理,林先生一篇关于旋轉湍流的名作,就是在那時完成的。他於1941拿到碩士學位,就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跟隨流体力学业與航空工程大師 von Karman 研究 流體 動力學穩定性和湍流問題。 Synge 與 von Karman 是完全不同的學者,Synge 偏重於純理論及比較嚴格的數學,而 von Karman則是注重物理現象,比較偏重於實際的應用,两人毫無疑問都是當時頂尖的學者,林先生兼有數學深奧與物理之洞澈,實得力於這二位老師。 高风亮节 我在1966到 MIT 跟隨林先生做天 體 物理學研究,第一個深刻的印象不是林先生數學之高深,而是林先生物理之透澈,他常常說物理是一個實驗科學,天 體 物理學不能做實驗,就要靠觀測,因此他對觀測的結果非常熟悉,而且不斷地去尋找新的結果。我到 MIT之時,林先生與他的高足徐遐生已經基本确立了星系螺旋密度波的理論,徐遐生那時是哈佛天文系的研究生,而且博士論文已經接近完成了,他大四就与林先生一起建立了密度波理論的框架,而且在學術期刊發表了,我的工作則是把理論與觀測聯繫起來。林先生告訴我這個工作十分重要,因為密度波理論對天文觀測的專家是有一些難处。如果要使密度波的理論在天文界能有影響力,一定要分析他們的觀測結果,用理論做出可以与他們觀測結果做一對一的比較,才能赢得他們的支持。 但是,這個工作不很好做,星系螺旋密度波,不像水波,我们能看到它在水面上傳播,螺旋密度波是繞著星系中央旋轉,其轉速非常之慢,以銀河系為例,轉一整圈需要5億年,人生幾何,再精確的望遠鏡也別指望能看到螺旋波的轉動,所以一定要用旁證的方法,旁證就是要找出密度波可以產生,也可以觀測到的一些現象,這就包括了光學、電磁波、紅外線、磁場的各種觀測,。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數字,就是螺旋密度波的旋轉角轉速度,我們就以銀河系為對象,去找這個螺旋式樣的角轉速度 (又稱型式速度pattern speed)。我們用了各種方法进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使我更認識了林先生作为优秀學者的风范。有幾點可說: 第一, 從不輕言放棄。 當時我在做星球遷栖 (star migration) 问题,開始時結果很不好,因為星球的年齡很難準確地定出,我有些灰心,林先生說是星齡的問題,要持續做下去,果然調節了星齡,結果就改變了, 就做成功了。 第二, 非常注重結果的陈述 (presentation)。中國學生一般不懂這個道理,很好的結果顯示得了了無奇,不是很出色的結果,就更不用說了,林先生非常講究結果的表述,我做了又做,直到他滿意為止。 第三, 敢下結論 。我最初做出的銀河系密度波之型式速度是 12.5 km/sec-kpc,是太陽繞銀河中心旋轉角速度之一半,這個結果是由星球遷栖研究得出來的,但是把它代入林-徐色散關係(Lin-Hsu star dispersion relation) 時,銀河系中的螺旋就會轉得比較緊,因此太陽附近的獵戶星座旋臂 (Orion Arm) 就難放入這的螺旋型式了,林先生馬上就決定獵戶星座旋臂不是銀河系的主要旋臂,而是旋臂之間的一個枝節 (spur) ,這一個看法的提出,十分具有革命性,從1969年以迄今日已經40多年了,這一看法已經被天文界普遍採納了,一直到今天,我還不知道他怎樣能下出這樣一個既大膽又有創見的結論。 第四, 有遠見。 在各種混亂的觀測數據中,率先地去定出螺旋密度波的型式速,是林先生戰略的成功,這一型式速度的決定奠定了密度波理論的地位,這是事先不可預料的,也是林先生洞悉物理學才能有此遠見,因為有了這個型式速度就解決了雙激波的形成問題,从而解決了為什麼螺旋旋臂被明亮的新星點綴而成的著名問題。當時哥倫比亞大學 的Pordengert 教授與籐本 (Fugimoto) 博士也在做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型式速度不對而沒有找出答案。 第五, 公正。 就是說決不搶人家的研究成果,任何一篇文章,林先生總是會把他人的研究結果公平地归于其創造者,決不疏忽,甚至他一再把密度波的创始歸功於 B. Lindblad,其實 Lindblad 教授 1959 提出的密度波,其實是非常粗略、原始,決不是林先生精心構建、演 有前途,要他去做天体物理学,他就去跟 Chandrasekhar 做天体物理学,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 Chandrasekhar 告訴他天体物理学沒有前途,要他去做流體力學,李馬上就請教他西南聯大的學長林家翹先生,當時林仍在加州理工學院,結果林先生告訴他流體力學沒有前途,所以他又回到了粒子物理上了。古人說世事迴還不可說,旨哉斯言。如果現在有人問林先生,要做 天體 物理學前景如何,不知他會怎樣回答,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 或許他會說 天體 物理學沒有前途,去做生物物理學吧。 琴瑟和谐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林先生也不例外,這個女人就是林夫人梁守瀛女士,聽說他們有一點點親表關係,但我沒有問證過,至少他們很早就認識,而且是同鄉,林夫人也是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她曾經告訴我,不像林先生,她小時回過福州,而且會講福州話,林夫人一直在哈佛大學教中文,也是很有成就的女性,她不僅是好内助,而且對待我們學生、晚輩有如家人子弟一般,1966我們剛到波士頓,舉目無親,林夫人的照顧,給我們帶來了溫暖,他們有一位女兒叫融融,也是一个明慧才女,現在是美國傳染病防治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一直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城工作。 一代宗师 林先生另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就就是他在應用數學上的貢獻,他曾經做過美國工業及應用數學學會(SIAM)的會長,他與他的學生 Lee Seagal 寫了一部有名的應用數學的教科書*,他在MIT的數學系,將應用數學的概念,通过教學和研究把论述体系建立了起來。有一次我聽到他与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對話,那位物理學家問他:应用數家與理論物理學家的分別何在?他說:在做物理学研究上是沒有分別的,但是,應用數學家不一定要教物理学,而且也不一定只做物理学的研究,他可以做工程、經濟、醫學上的問題?。哪些學校在做應用數學呢? 他說,除 MIT外,如芝加哥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至於紐約大學的 Courant Institute 呢,他說有些人是應用數學家,如 Harold. Grard、Keller兄弟是,但很多人不是,包括他老師的女兒 Gathleen Synge Morawetz. 2005年9月徐遐生以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的身份,到北京清華給林先生一個榮譽博士學位,這也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學生給老師一個學位, 我也應邀参加了頒發證書的儀式。主席要我講幾句話,我一時不知所措,想起了范仲淹的嚴先生讚,非常合適給林先生,所以借了他的話: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贈給林先生, 我認為林先生當之無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敬畏严谨
libseeker 2009-3-5 10:39
最近有个稿子被录用,编辑告知一些笔误需纠正。编辑老师用红字指出了数处笔误,比如正副成正负,合写成和写等,一篇文章有多处这样的情形,看着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过几天再看,又发现了好几处错误,包括别字和参考文献著录不统一,有的标了文献类型,有的没标。赶紧再次修改,并向编辑致歉。 如上问题发生在未正式出版前,这算万幸。那篇稿子本来属图书馆学史方面的文章,存在那么多问题是不应该的。我去年发过几篇稿子,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一篇是有个表格漏了两个字,自己没有校出来;一篇一个时间因一气呵成造成的笔误没发现;还有一篇一个史实因掌握的材料不足导致错误。也许事实上还不止这些问题。那些既成的错误,无法修订,成了自己心中永远的痛。 新近有篇稿子,原本发稿前自己检查过,不知道为什么刊出来后,文中参考文献的角标,居然好些都没有了。总共才10来条参考文献,也就十来个角标,所剩无几。俺比较纳闷,那几个角标不至于影响篇幅。缺少那些标注,明显不符学术规范,作为作者,有苦难言。 严谨是一种追求,那是必须的。自身作为读者,读到不够严谨的文字,心中不悦。作为作者,必须力求严谨,身体力行。至于种种外因,自身成为受害者时,所有问题都得自己扛,能补救则补救,该忏悔就忏悔。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岁末答问
nestpen 2009-1-10 11:00
岁末答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8 年 12 月 25 日 发表 潘小松 题记 魔鬼夜访过浮士德,也夜访过钱钟书。这是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两个事件。我没有浮士德那样渊博的知识,也缺少钱钟书那样的诙谐机智。魔鬼或者说梅菲斯特根本不屑于夜访我。我于是只好假想被魔鬼夜访的情形。其实是自问自答的劳什子,只是给读者增加些阅读的趣味而已。不过,我的答问是真的经过灵魂拷打的,并非兀自敷衍文章。 问:文字既然成了产品,你还管得了许多吗? 答:文化产品非常特殊,一旦行世就有个社会影响的问题。文字的媒介存世就更久了。一个写东西的人不求流芳百世,起码要考虑遗臭的问题。 问:如此,学风当怎样讲? 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本来属于常识,现在却需要格外强调。在学风上,我奉行一个朴字。文字的最高境界实际也是一个朴字。 问:怎样看西风? 答:近一二十年西风飙进,各种学术花样层出不穷,然鲜有恒久者。这时候,你若静下心来重读一下吾国传统典籍,会觉得老祖宗行文说理有妙不可言处,一点也不逊于他山。 问:美国的学术制度怎样? 答:美国的学术制度安排很适合工业化流水线作业,并不利于学风的建设。说到这里, 诸 君也就明白在下对学风的理解了。我主张朴而扎实的学风,反对浮夸而急功近利的大生产科研模式。 问:谈谈思想作风该不是打探隐私吧? 答:小的思想作风正派,不擅长阴谋诡计。与人为善,不争一时之长短。见可欲而止,不起是非,息事宁人是小的为人处世的常态。缺点乎?优点乎?任人评说而我不改素志。《世说新语》开篇:陈中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虽不能达此境界,小的却心向往之,以为这才是读书人的风范。 问:要你自己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你怎么讲? 答: 在学术上,今年的反思强度大于往年。年内发表的两篇文章反映了学术反思的心路历程。身处急剧变化的大时代,深知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面临转型的过程。以往的知识积累、文章路数有待完善。 问:为什么总提到薄积厚发? 答: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和薄积厚发都在影响我们心智的进步提高。 问:还有什么要解决的? 答:今年也在努力协调社会学术需求和个人学术志趣的矛盾,以及中文表述和西文表述的矛盾。 粗浅体会:前者调和程度越高,对学问的长进妨碍越大;最好是作最低限度的妥协。 问:那么中西文矛盾呢? 答:中文西文的矛盾则好解决的多,其终极不过是语言审美的感觉。即便是西文占了上风,也还是不影响表述思想和情感。逻辑缜密也罢,行云流水也罢,阅读者可以通过调整阅读口味来应付这种孰优孰劣的偏见。 问:总得有点专门的货色吧? 答:今年初本拟以华裔美国文学或者美国南方文学为题做专门研究,终因文本量巨以及研究批评的方法未得突破而停留于酝酿阶段。浮生俗事喧扰,而本人又不愿意未曾产生意见思想,就对一大堆书目衍生派生文学批评。这是今年应景文章量不大的原因之一。一年的写作休渔于学术心性的调养大有裨益。本人因此重新获得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勇气。学术研究和写文章却原来也需要 SABBATICAL LEAVE !竭泽而渔的结果是丧失学术研究的感觉和写文章的能力。这是我今年最大的体会。说出来与读者分享是我能对学术所尽的绵薄之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杂谈]博大精深
刘玉平 2008-6-21 17:42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 * * * * 博大精深 这一治学笺言,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此处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学界楷模钱学森先生,治学遍及自然科学很多门类,涉及园林艺术音乐,还有人体科学和特异功能。新世纪力学研讨会对钱先生治学思想的诠释,就非常值得借鉴 。博,就是要提倡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 大,就是要从原始性创新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着手,发扬技术科学对工程科学的顶层指导优势; 精,就是要在治学上精益求精,反对学术上的浮躁; 深,就是要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加深自己的学术素养。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自然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及相互关系的规律,所形成的严谨而完整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开放性,科学性质的知识之所以产生也得益于这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不崇古,不霸道,因为不崇古,所以有了科学性质的知识,也因为不霸道,未来会产生新的不同于科学性质的知识,科学绝对不是人类认识的终结者 。 博大是治学之本源, 指的是知识结构的广度,蕴涵着横向性的理念。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对科学的知识体系、即不同学科的划分呈现出不断细化的趋势。这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学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学科之间破除藩篱、取长补短,实现全方位的互补互动和真正意义上的交叉渗透;要求科研工作者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发现和培育切入点和生长点。 精深是治学之旨向, 指的是知识结构的深度,蕴涵着纵向性的理念。每个人的精力和学识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聚焦于某一或某些领域,方能事半功倍、有所收获。如果博学却浅尝辄止,只不过是知之皮毛、失之偏颇。回顾科学的发展历史,没有精耕细作和深情底理,就没有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上的突破,就没有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就要求摈弃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空泛无物的虚假包装,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精研深究。 国家层面上一向倡导交叉渗透、系统集成,一向强调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 但是,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不好的苗头:条块分割、排斥异己;杂而不实、博而不精。这些苗头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应该及时加以纠正。我们应当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民族复兴和推动人类进步这三个层面,立足本职、精益求精、海纳百川、融会贯通,促进某些重要领域方向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应用技术的飞跃,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四大知识体系的互补互动和融会集成。 主要参考文献: 赵冲:知识、学科与科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77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http://www.nsfc.gov.cn/nsfc/fzjh10-1-5/index.htm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http://www.npopss-cn.gov.cn/2006sj/20060705gh.htm 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规划 www.npopss-cn.gov.cn/arts/2007sj/atrs 2006 - 2010 guihua.doc ******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 http://www.zzlant.com/img/gaoshan.mp3 )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3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编贴*人物]涂光炽先生谈为学
刘玉平 2008-6-10 00:38
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微; 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 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 结论要留有余地,文字要言简意赅。 涂光炽 1、涂光炽同志生平 http://www.gyig.ac.cn/pages/Page_Info.aspx?Id=980 2、地学大师,学界楷模矿床学家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院士 http://www.gyig.ac.cn/pages/Page_Info.aspx?Id=986 3、涂光炽:一位真正的学者 http://www.gyig.ac.cn/pages/Page_Info.aspx?Id=1006 4、涂光炽先生照片选集 http://www.gyig.ac.cn/tuphotos/tuphoto.htm ****** 深切缅怀尊敬的涂光炽先生
个人分类: 历史与人物|4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