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孟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答孟津老师
热度 2 lix 2013-8-19 18:52
在 为什么我们要搞多圈层 评论 孟津 2013-8-19 02:05 : 把光(阳光)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绝对是有意义的。但光和其它几个由地球结构、重力等因素而形成的圈层相比,光不是一个围绕地球的圈层,它只从一个方向来,从地球本身的微观角度看,还有昼夜的区别,极区的冬夜等,处于夜晚的区域光圈存在吗?这可能有点钻牛角尖了。也许用 “ 光能圈 ” 更合适,它是一个连续的圈层,即使在夜间的地球区域,极区的冬夜,光所留下的能量,仍然以物理、生物、化学等方式在黑暗中起作用,尽管那个时段、区域中的地球从地表到深度空间中都没有光。 答:阳光,这个词,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太阳发射的可见光。目前,更广义地理解为太阳发射的全光谱,即从伽马射线、 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到无线电波。一般说来,波长 3 微米是一个坎。地球自己热辐射到波长 3 微米时,已经大过阳光的影响。所以,阳光又可以近似称为短波辐射, 3 微米以上称为长波辐射。从这个意义上,不管白天黑夜,极地赤道,地球通通被光圈包围着。所以讲全球变暖,就要讲全球的光能收支、时间和全球表面平均意义上的光能收支。为此,有的作者甚至把太阳常数除以 4 (地球球面与截光面积之比), 例如梁顺林、王锦地等《 Advanced Remote Sensing 》所引图 6.1, 第 130 页, Elsevier , 2012 , ISBN 978-0-12-385954-9 。这里作个说明。 当然, 孟津 老师的建议,用 “ 光能圈 ” ,也许更准确。但是,一个圈一个字,水土光、人生气,比较利于学生记忆;要追求准确的话,每个字都必须加上一串字。孟老师满意这个回答吗?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4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何为“自在”?—— 读孟老师博文有感
热度 7 lvnaiji 2013-2-22 20:25
吕乃基 孟老师在博文“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不自在 ”中谈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文化冲突域融合中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感受。 人,在何时会感到不自在?在面对陌生甚至异己的外部环境感到缺乏自信之时,在面对不确定甚至渺茫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失去信心之时。严格说来,只要人在成长,社会在发展,内外之间,以及历史与未来之间都会存在矛盾,因而任何时期的任何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不自在。知识分子因其敏感而更易感到不自在。 自在,会发生在以下情况。 原始社会。个人没有自我意识,或者说不存在“内心”,实际上也就是内外之别之时,也就无所谓“自在”与否。 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在儒家文化的精心“调适”之下,个人与环境(主要是文化)合一,个人感到安适。要是“不自在”,还可以去桃花源中,或隐居山林。再不然,就“难得糊涂”,或遁入空门。极少数不安分者,则开除出局。自在,在于泯灭自我,以求得与外部世界的一致。 饶有兴味的是,细察当代形形色色之国人的自在与否。 垄断行业的从业者是自在的。凭着垄断,吃香的喝辣的,还占着“国家利益”的道德高位,从经济地位到意识形态,居高临下,不受威胁,没有挑战,好不自在!这是浅层的分析。在深层,在特定环境的保护下,这些从业者犹如茧中之蚕,看不到(或者故意看不到)纷繁和变迁的外部世界,因而实际上也没有了自我。他们的“自在”在根本上是虚假的。 直到前不久,一些党政官员是自在的。大权在握,所到之处,颐指气使。不料网上爆出如此多的表、房,还有艳照……。 18 大以来,这些人正在感受到不自在。忽闻严禁个人查他人之房产,看来还能继续自在,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刚打开一线的门缝又紧紧关上。说是要把权力关进牢笼,不知这样的“牢笼”是制约了权力,还是保护了权力?由权力带来的自在,其代价是更多人的不自在。 在体制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一部分人知识分子是自在的。因为他们的内心与体制同一,所以不感受到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参见 原善扭曲的第四种类型 —— 通天塔 2012-12-20 )。 由此看来,自在与否,首先在于是否具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当然不会感受到自在与不自在之分。其次,在于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问题在于调适冲突的方式。当个人觉得改变无望之时,不自在之感油然而生;在有希望之时,虽然内心与外部世界具有甚至相当大的差距,也会拥有充分的自信,不会因此而感到不自在。如《音乐之声》中为“ confidence ”而歌,如乔布斯,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 自我意识,大概就是中国梦;改变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就是梦想的实现。一个没有梦的社会,注定沉沦;一个有梦而难以实现的社会,会走向动荡。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说的就是有梦而无法实现的状况。
个人分类: 人文|5703 次阅读|16 个评论
把龙票修改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热度 2 cfluid 2013-2-10 16:42
把龙票修改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在孟津老师谈龙票的博文后面我建议把龙眼的颜色改一下,这样可以显得不那么凶。今天有空在软件上修改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图1 修改后的龙票 图2 修改前的龙票 修改后是不是显得不凶了呢?孟津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660689
个人分类: 忽发奇想|5180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网第一人缘哥孟津书评《它们》,俺来书评孟津
热度 40 陈安博士 2012-12-12 18:38
科网第一人缘哥孟津书评《它们》,俺来书评孟津 ——兼论中国知识分子为何愿意集体跪拜“程咬金” 一,引子   如果说科学网上的第一人缘,是孟津,不是你(千万别自作多情),更不是我——我拍的人实在太多。事实上,除了我理都不愿意理的几位先生和一些没有关注其博文的博主外,很多著名科学网博主被我拍过,甚至包括人见人爱的YC同学,也因为过于矫情被我痛拍。这次我要拍一下是个人就会喜欢的孟津哥哥了。   肖重发语录:对女人不能责问“你们为什么没有小JJ”,YC跟了一句“陈安就是觉得女人也要有小JJ”(非原话,但因肖重发隐藏了自己的博文,所以找不到原始参考文献了)。   这一句话让我猛醒,是啊,我要求女人不矫情是极端错误的。不让女人矫情,难道让大老爷儿们矫情不成?这个这个.......还是应该允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扫地僧的话   其实,孟津被赠送了一本几公斤重的《它们》,应该是自觉不好意思才写了这么篇读后感,否则,赠送者也没面子了。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遭到了科学网第一大侠——扫地僧——的批评,原文很到位,全文转摘:    可惜!可惜!    既然写了这样一本好书,为什么不找孟兄去编辑或写序,而非要借韩少的浮名呢?    就像小辈黄蓉,出道成名以前,曾用羊羔臀肉、猪耳尖、牛腰肉、兔肉、山麂肉,制成一道独特的美味。识货的如七公孟兄,当然晓得 ‘玉笛谁家听落梅’;不识货的如吃货郭靖,塞进嘴里,一顿牛嚼牡丹,也自然会发现这炙牛肉条甜香扑鼻,说不出的舒服受用。    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一道好菜,何必急功近利,非要挂范冰冰干露露的名代言促销?难道不怕冰露之流寒寒地倒了大家的胃口 :-?    孟兄的“市场规律值得探索”一说,不会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言不由衷吧?   本来,有了扫地僧的话,我就不必再多啰嗦才是,但是,扫地僧的话毕竟是评论,看的人不见得多,而孟津兄有是科学网第一人缘哥,男人里人见人爱的那种,很有可能带坏几个博主,尤其是没啥辨别能力的博主,我已经看到有给孟小哥捧场的人了。似乎还颇有代表性呢,于是,只好多说几句了。   既然有扫地僧的名言,俺不妨带入他老人家的话,顺便改写一下孟津博文中的某些话,让孟哥哥看看舒服不舒服。    场景:孟津哥哥出了本《孟津科学生活文萃》,收入《科学家的文化生活丛书》,热情邀请了干露露主编本丛书并作序。   俺们作为孟哥哥的拥趸,当然要为孟哥哥捧场,写道: 当然,因为干露露同学的名声,书能卖更好的价钱,这就是市场规律了。以社会名人来推动和科普有关的出版物,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许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   媒体上的广告可以这样写:由脱星干露露主编作序的《科学家的文化生活》第X卷《孟津科学生活文萃》出版了,热卖热卖,欲购从速喽!干露露是天下第一车模,一露就能让人看到要紧部位.......云云   从孟津文中感觉,两个作者孟津或是辗转熟悉的(否则怎么来的赠书一事呢),而主编韩寒同学孟小哥肯定是不熟悉的,不过通过丑闻也知道韩寒的名气比自己大很多。   同样,《孟津科学生活文萃》里的文章也都在科学网上刊载过,我们都熟悉,也熟悉孟津的摄影,都认为不错。只是,主编干露露我们听说过,也见过她的部分香艳照片,其名气自是比孟津哥哥大很多,但是俺们还是算不上熟悉。 ———————————————————— 三,反智倾向的中国知识界   中国科学界和知识界其实是非常反智的,一个在美国既不研究科研管理又啥管理经验都没有的饶院长(在美国只是饶教授,连个系主任都没做过),到了中国就敢颐指气使地把自己当科研管理的专家吆喝官员们,从国家层面来设计指导人才计划,并顺便自己和夫人也一同入选了一把,结果国家领导里还真有上当的。   而不认得几个字却敢于将老爹的作品当成自己的书出版,随后则不断地购买难以出名的作者作品,以充作自己的作品,而这样的局面一骗十几年终于被揭穿之后,居然还能主编科普书籍,科普哎,兄弟。   而作为这本科普书籍作者的两位先生,之前由于出版同题作品没有获得多少销量,转而挂上高一肄业生的名头重新包装出版,却能大卖从而大赚一笔(当然,赚的钱比主编少多了,可是比之前的那本书要多多了)。于是,大喜;于是,厕身于高一肄业生的牛仔裤下,数着银子的数量做幸福状,眼睛则仰慕地望着高中肄业生的背影。   大概,这就是中国知识界乃至科学界的现状吧。   我相信,骗子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是骗局被揭穿之后还能名声大振且引来更多追随者的状况,大概除了天朝难有第二个国家了。   是他们确实不知道骗子之为骗子?不是!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现象得以可持续性地存在并发展呢?   1曰没有任何惩戒。不骗白不骗,白骗谁不骗!   2曰国人只看效果。脱的有影响也受人羡慕,这就是“笑贫不笑娼”人生哲学的全国化认可。   3曰知识分子相互看不起,怎么办?只好去集体跪拜程咬金了。   4曰此事的核心本质在于智力在天朝从来都没有受过尊重,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依赖骗子面临的就是立刻死亡,没辙才会相信智力,但凡有一点点办法,绝对把智力扔到一边,而笃信中国式情商。被拍马的感觉很好啊! ————————————————— 四,关于《它们》   孟哥哥说:“ 虽然书商建议上架为科普类,但严格地说,我觉得这本书还不算是真正的科普,因为它更多的偏向于感性内容,而不是理性内容,但感性中是带有理性的。”   哦,原来孟哥哥也知道这本书看似科普,实则不科普啊,“带有理性”云云是很勉强的夸赞了吧。   这本书俺没看过,但是俺觉得对于内容,孟哥哥的话应该问题不大。那就是偏向于感性内容。   这里的感性内容俺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看上去很震撼”,但是“没啥知识”。也就是说热闹则热闹了,但是能给阅读者带来什么知识上的享受呢?这个怕是没有的,至少也是很少的。   看了孟哥哥贴的几个图,我发现如果图很大,确实会让读者看去很震撼,当然,如果很小,比如,在10厘米见方,也就没啥感觉了。这也许正是要在书的重量上特别地多弄上几公斤的缘故。   其实,这样的一本《它们》,应和的无外读图时代人们的懒惰心理罢了。正如网上写字,写字的人往往还不如贴图的人带来的吸引力更大些,而那贴图的人则可以是弱智。说实在话,图看过之后,惊叹一声“好”之后往往就放到一边了,而文字的影响毕竟应该久远些,而更为深刻的知识,不用文字甚至不用公式只用图是绝对无法表达清楚的。而天朝的今天尤其是一个读图时代,稍微深刻一点的文字大家都没了兴趣,更为复杂的思想——谁还去理!不够人累的。   《它们》则将书的重量做到了极致,加之图做的精美,放大之后尤其摄人心魄,加上中国式丑角(享受英雄的待遇)出来任主编,得以大卖,罢了!   其实,看孟津哥哥的书评就能知道,他在赞扬该书“图”确实画得不错,还请了名气大的韩寒。其他?没了。   也所以,会有扫地僧的“ 孟兄的“市场规律值得探索”一说,不会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言不由衷吧? ”之问话。   扫地僧也许知道孟津小哥的知识水准:还不至于这么差吧?!但是,很好的水准为什么还要写如此稀奇古怪的书评呢?只好归结为“两肋插刀”了。   我也理解孟津,一本朋友的书,卖好几百,人家好心好意地送你一册,如果你鄙视并放入垃圾堆,那是不合适的,但是,一本还不错的“图”书,却加了个恶心至极的在知识界形象极其猥琐的主编,作为被赠书者也不能板起脸来批评主编,还得夸几句“影响很大”,也够难为孟津小哥的,居然还能狠下心去写下这么一篇书评。    更为喜剧性的是,这篇书评居然被科学网置顶了!   扫地僧这般智力的人自是看得到孟哥哥的苦衷,可是,你看看后面的评论,对“图”书主编的敬仰者会因为这篇书评而似乎又多出几个呢?!而我老人家担心的就是这个,在科学网,总还是让弱智尽可能地少几个,有批判能力的人则尽量多几个更“科学”一点吧。 ———————————————— 五,说说知识分子们为什么会跪拜程咬金?   今天的物理学博士会对成为韩寒的粉丝而无怨无悔,至今坚持,可谓奇闻。不过在天朝也不奇怪——当年弱智到相信轮子功的教授和博士不也多了去了嘛。   科学网上的韩粉还多的是,我不知道已经有了孙子的资深博主张维先生算不算得韩粉,但是至少他从来不批评韩寒,直接的赞美我似乎还没看到,也许他拉韩寒是为打击方舟子服务的,如果是这样,我倒是理解。如果老张是韩粉,这个这个......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唉,连科学网这样的科学家居多的网站,博主们多是具备较强审视能力的学者,天天在挑文献的毛病,挑前辈科学家的毛病,都会存在相当一批博主愿意跪拜七门功课不及格的韩寒,且佩服得五体投地,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啊,我又想笑了。   而本来就弱智的新浪,有几千万的韩粉也就可以理解了。   瓦岗寨的群雄(怎么也比程咬金要知识分子得多)为什么能集体跪拜大字不识几筐板斧只有三招的程咬金?俺想,和今天为什么韩寒能有这么多的科学粉丝,背后的道理是差不多的,试分析如下:   1,相互不服。   中国知识分子的老毛病,每个人都不尊重别人的领域知识,觉得对方知晓的东西自己也完全懂得,即便现在不懂得,稍作学习也会很快领悟。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更容易如此。   2,自己看不起自己。   这个现象是被皇帝老儿打出来的毛病,每个知识分子都谦虚得很,在你的领域范围内,每每都是“我不懂”,“得多听听领导的意见”,久而久之,领导的意见就成了主导,如果领导要问他的意见,则会先说一通客套话之后才表达一点点观点,表达的时候还要随着领导的脸色不断调整观点。你说这样的知识分子算是看得起自己吗?   3,认为外行容易被自己说服。   程咬金当了瓦岗寨的皇帝,底下的每个人都会觉得就老程那三板斧,以后还不得听自己的嘛。实际上,当老程当了皇帝,坐稳了皇帝,你们这些把老程当孩子耍的“瓦岗寨知识分子们”可都得统统杀头了。还好,这只是个瓦岗寨,老程最后没啥当皇帝的兴趣,也有李密这般处心积虑要当皇帝的人在候着,才会有后面的戏接连上演。   跪拜的戏即便在最不应该跪拜的科学网上也是屡见不鲜,饶院长接受来自各方的跪拜,包括一堆水准还不错的名校教授,究其原因,也许是跪拜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早就是骨子里的东西了吧。 孟津博文的推荐情况 当前推荐数: 65 推荐人: 王芳 李伟钢 陈小润 陈学雷 张婷婷 王海辉 余昕 魏东平 杨月琴 孙根年 虞左俊 武夷山 曾泳春 钟炳 李学宽 汤治国 蔣勁松 陈湘明 赵美娣 王宗 雷栗 廖晓琳 李宁 陆俊茜 朱志敏 王伟 曹俊 蒋永华 梁进 郑融 庄世宇 王应宽 杨德庭 易文凯 傅云义 周公朴 杨正瓴 戎可 陆雅莉 杜敏彪 迟菲 陈苏华 张素芳 马磊 韩枫 王康建 柏舟 孙千 贺乐 王启云 王善勇 李土荣 徐大彬 柳东阳 罗松 翟自洋 郭胜锋 崔小云 汤薇 qidao tuner yxh3161 anran123 xuyiganghz fansg
个人分类: 事论|6327 次阅读|95 个评论
孟津口水相思令,杨月私奔艳遇声
热度 19 卫军英 2012-8-15 12:44
刹不住车了。连篇累牍啊,想到陆游说自己“六十年间万首诗”,毛估估平均是两天一首吧,如此这般照这样玩下去至少量上要超过陆游了。突然有些惶恐,会不会成了早年的一句流行语:“郭老郭老,诗多好少!”有点不敢写了,但写下来了又在想,陆游的集子里好诗数量远远不及写得不怎么样的诗多,于是便壮胆起来。继续飚。 第一首是因为孟津的“水绕风情凤凰城”,诗词文照俱佳,因了风情又想到昨日杨月琴在丽江的“艳遇私奔”,便索性再次韵孟津一首: 凤凰可在凤凰城,科网连篇赞叹称。 江上风情才入画,街头景致又生成。 孟津口水相思令,杨月私奔艳遇声。 美照图文难尽意,迷途夜色灯影横。 附孟津凤凰城诗 水绕风情凤凰城,飞檐叠瓦世人称 。 吊脚楼上旌旗鼓,石板街旁买卖成。 夏雨难为柳丝舞,灯影摇出夜歌声。 行者沽酒归时路, 沱江弯处扁舟横。 第二首和第三首却都是因为博友留在我那里的诗词,来而不往非礼也,友人有留诗俺当有和韵。一首是次韵郑融兄的《长相思》,另一首是次韵湘明兄的绝句: 长相思 诗有声,歌有声。 唱和之声传远程,但凭真意行。 目也明,心也明。 万里家山无限情,忆及勤作耕。 附郑融《长相思》 挟雷声,伴涛声。 振翼鲲鹏万里程。乘风追梦行。 梦分明,月分明。 客里蟾光倍有情。照伊勤笔耕。 绝句一首 蓝天万里意飞扬,骏马驰骋向远方。 嘹亮歌声谁为伴,白云无限更悠长。 附湘明绝句一首 少时只听牧歌扬,梦里草原在远方。 但慕笛声追骏马,韵归天籁自悠长。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7282 次阅读|60 个评论
晕素?有木有?!
热度 12 boxcar 2012-5-21 18:39
最近,经常喜欢“将”科学(至少在我个人的印象中似乎是这样)的“蒋科学”蒋劲松兄忽然又开始“讲科学”了。引用了一本叫作《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书里面的一句话,谆谆教导我们“动物性食物吃得越少越好”【 1 】,并曾专门撰文论述“一定要吃肉是没有根据的迷信”【 2 】,“ 動物蛋白吃得越少越好,最好一點都不吃。 一點不吃肉,是最好的選擇”。此言一出,让我等嘴馋的“吃货”们情何以堪?! 好在,科学网新兴起的“美食派”大师级人物——孟津老师今天写了一篇长文——“ 中国传统的荤素搭配吃法好-《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如是说 ”【 3 】,明确告诉我等不大认真读书的人,所谓《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产生的前因后果。有趣的是,孟老师一开始可能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把“荤”写成了“晕”,后来很快被人纠错并迅速改正了。然而,在俺这个专门以鼓捣错别字为乐的人看来,无论别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写出的错别字,如果稍加解读,都必定意味深长。所以,继孟津兄“晕素”之后,我也打算亲自“晕素”一把,说说吃荤吃素这个话题。 就我个人的饮食习惯而言,基本上属于荤素搭配型。作为穷人家养大的孩子,从小根本没有多少吃鸡鸭鱼肉的机会,当年饮食基本是以苞米面窝头和高粱面饭为主食,冬天白菜土豆,夏天茄子豆角黄瓜为主要副食,所以素固然吃得。其实荤俺也吃得,因为自我感觉对肉食的消化能力还算可以,所以外出聚餐点红烧肉、坛肉、扒肘子和梅菜扣肉之类比较实惠的“硬菜”(好过那些做法很复杂、材料和人工成本很高、却填不饱肚子的花哨食物)的好像也总是我。不过据我观察,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对着这些荤菜大快朵颐,其实大家也都本能地喜欢吃,只是有各种怕发胖、怕脂肪高等等的顾忌,才努力管着自己的嘴,去吃其他据说更有营养的东西。从俺在饭局上的点菜风格和吃相看,饮食习惯显然不够健康,但目前我却也没觉得自己比别人胖多少、体检的不健康指标高多少,究其根由,在于其实咱的主食还是普通的谷物,一年到头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少荤多素的菜肴。例如在食堂里,即使冠以肉炒 XX 的一份菜,其实也只有 3-5 口肉而已;即使在家吃饭,烀了一斤多五花肉,也要吃上个 7-8 顿的样子。这样的肉食摄入量,应该能保证了各种动物源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还不足以危害健康。 咱吃荤的固然既不恶心也不犯晕,而素的吃久了会感觉“馋肉”。不过因为我的感觉不够灵敏,还没有因为吃素而导致精力不济的感觉,但我不知道别人有木有?!如果有人感觉长期吃素(甚至连素食都吃不饱)而导致精力不足和体力下降, 不妨套用晕船晕车晕飞机的说法,命名其为“晕素”。 关于肉食和素食对健康的影响,我曾看到过小 ^_^ (从远新博友)在其博文进行过论述【 4 】,小 ^_^ 认为——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荤素搭配显然必比单纯吃素更利于健康,否则,欧洲人不会普遍具备强于中国人的能消化夹生肉、生牛奶等的消化能力。尽管吃生肉所富含的高营养更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及各种癌症,但高耗能运动却能从很大程度上化解” 。如果人们都在大城市中养尊处优地生活,或许对肉食的需求不大,摄入多了肯定有害,而如果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单靠素食只怕营养和体力是不够的。 我的看法是,人本质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除个别人(和人种)在生理上特别适合以肉食为主或以素食为主外,像俺这样的普通人饮食还是以荤素适当搭配为宜。至于说如何搭配,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固然可以借鉴,但应该考虑自己的感觉,还要注意一切都不要过度。如果在吃的问题上也一定要在道德和伦理上表个态,那就是尽量多去吃那些早已纳入了人类常规饮食体系、能够大量生产和上市的东西;而对待那些产量极少、资源利用率低的东西(例如阳澄湖大闸蟹、鱼翅之类东西),能不吃尽量不吃,若机缘巧合偶遇固然可以品尝,但绝不可对其过度推崇和追捧、甚至当成主食去吃。后者无疑是信息和物流发达的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因为信息发达,大家知道了神马名吃有名而产生了期待;因为物流发达,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运过来,导致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市场。其结果,一方面是原产地的人为了暴利而不惜“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结果使珍惜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去阳澄湖洗澡螃蟹都敢自称大闸蟹的假冒特产。 参考: 【 1 】蒋劲松: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动物性食物吃得越少越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573391 【 2 】蒋劲松: 一定要吃肉是没有根据的迷信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do=blogid=572987 【 3 】孟津: 中国传统的荤素搭配吃法好-《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如是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99-573298.html 【 4 】丛远新: 如何辩证看待吃肉与喝牛奶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673-40321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6246 次阅读|42 个评论
我的77级:为了过去的纪念
热度 25 卫军英 2012-3-7 22:02
说是1977级,实际上高考是在1977年的秋天,入学却是1978年的春天,所以毕业也就是1982年春节前的1月份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习惯称之为“77级”,“77级”是文革之后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所以“77级”本身也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在科学网上有不少77级的同学,孟津老师发表了专文“纪念77级毕业30周年”,我在他那里留言说: 俺们的毕业30年同学会定在3月17日,迟了两个月,但仍然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年级141个同学,故世的已经有6个 了,老三届的同学基本上都退休了。这些天我也想写点文字追忆一下,但一直没有大块时间静下来写,未来几天似 乎还没有…… 博主回复(2012-3-7 09:27) : 我其实也耽搁了时间,不过还是先这样写点吧,这件事对你、我都很重要。 这件事情确实对我们都很重要,我想我一定会写文章纪念的。早几年在纪念高考入学30年的时候曾经写过文章,那时还没有安家科网,一共有两篇《春天的瞬间:为了过去的纪念》、《春天的瞬间:改变命运的岁月》。我把它给压缩一下整理成一篇在这里。 那一年做出恢复高考决定的时间是在8月份,但正式公布高考实际上要更迟一些了,大部分考生是在9、10月份才真正知道这件事情的。我是在国庆前后从遥远的陕西农村回到杭州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这时候距离高考时间只有一个来月了。因为高中几乎没有怎么读书,再加上没有读完高中便去下乡了,这些都增加了我考试的困难。我生活在书香气息格外稀薄的部队大院中,所以没有学过的高二部分课程,几乎全是由一起复习的一个中学同学帮我补习的。好在那时候很喜欢学习,早年的基础还算不错,所以中学的课程也很快就补上了。主要是数学,语文什么的因为有作文垫底,自己胆气颇足,政治历史地理什么的,凭借当年的记忆力也没有怎么当回事。所以一个多月的复习还算顺利。 那年的考试因为积压了1966年~1977年10多年之间的考生,所以浙江的考试分为初考和统考2次。初考时候我的考点被分配在了杭州松木场附近的向阳中学,这个学校以前我从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为了保险,在考前2天我特意从军营辗转几个小时去看考场。回来路上再三叮咛自己,要记住哪个转角哪个路口,都有些什么标志。也就是在那一天回来的路上,我第一次徒步经过了天目山路杭州大学的正门,当时我并没有想到3个月后这将成为我的母校。更想不到的是,就是向阳中学所在的松木场一带,后来在我30~40岁自觉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段,会居住在那里。而我的儿子就读的小学就在向阳中学隔壁,后来向阳中学又并入了儿子的小学,改称为实验学校。那时候的杭州松木场一带,远不像如今这样是城市文化和行政中心,虽然周边也有省政府和杭州大学,距离西湖不过咫尺之遥。但是当时城市似乎武林门外都是农田,一个很有说明性的标志就是,从武林门沿天目山路往西到杭州大学,如今是高楼林立街市繁华,但那时候3站路下来杭州大学的门牌号码才排到34号,算来也就是整个马路北边只有17个墙门。是的,我的母校那时候座落在一片葱绿的田野之中。 就这样在1977年11月的一天(真不应该忘记日子,好像是25日),我一个人去位于杭州松木场的向阳中学参加了高考。那天的路线是:早晨6点乘坐部队解放牌卡车(班车)出发,40多分钟后到一师所在的营门口,在这里换乘唯一的公交开往武林门的6路车,好像是到达武林门再往回走两站路去了考场。那时候我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没有手表,但估摸着时间大概差不多快8点,距离考试时间还有一会。因为这里不是我就读的杭州青年中学(现在的“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也不是部队营房附近的上泗中学,所以考生中一个认识的也没有。初考只有数学语文两门,记得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赴考》,于是当然地写了一篇记叙文,忘记写什么了但想来肯定不会少“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之类的幼稚套话。 考试结束后我站在旁边听别的考生议论。说实话当年的考试是鱼龙混杂,站在旁边听着别的考生扎堆议论,我自觉增加了不少信心。回来的路上我没有坐公交,而是徒步走了大约10站路到了留下,然后再从那里乘部队班车回到中村。初考之后自我感觉不错,据说当年初考录取比例是200:1,初考筛选后统考录取比例是45:1。考完后自己信心十足,以为必在进入统考之列。果然初考不久后就有了结果,我原先一起复习的同学所在的那个年级,进入统考的大概不到10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这样一来学校老师开始加大了对我们这几个人的辅导,从知道结果到统考,大概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那时候我刚学会骑自行车不久,家里有辆今天已经很少见的28寸“永久”自行车,每天晚上几乎都要和同学一起骑车去上泗中学复习。上泗中学位于杭州郊区的凌家桥,距离部队营房所在的中村还有好几里路。我们所走的杭富公路,远远不像如今这么开阔平坦绿化整齐,也没有路灯。除了影影绰绰的乡间灯火之外,全是莽莽然然的郊外农田。破旧的公路崎岖不平,冬日的夜晚萧瑟荒凉,但是年轻时候内心充满热情和向往,所以这些全不在意。 直到1977年12月15日,这天我们参加了中国高校改革招生制度之后的首次高考。考试连续进行了两天,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说那是改变命运的两天一点也不夸张。记得央视在30年采访清华大学772班同学时候,他们也是这么回答的。 无论对这个文明悠久的国家来说,还是对岁月蹉跎的一代人而言,说那是个改变命运的季节都毫不言过其实。因为就在这前一年的秋天,中国核心领导层清除了极左的激进主义当权者,几个月后三起三落的历史老人邓小平重返最高权力层。这一年老人已经73岁了,伤痕、坎坷、动乱、迟误……老人的蹉跎感和使命感比任何人都强烈。因此没有顾得上抚一抚磨难的创口,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便主张,通过教育和科学拯救沧桑的中国,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定,包括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一切都迅速而坚定不移,从决定到执行宛然当年的战役命令,陷入红色动荡和灰色贫乏之中的中国,仿佛一下子迎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季节。诗人郭沫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热情洋溢的讴歌《科学的春天》,作家徐迟一篇《歌德巴赫猜想》激发了中国人无数美丽的幻想…… 1977年的12月,中国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后的首次高考如期举行。现在想起高考的时间是在我17周岁生日的一个多月后,也是我在农村锻炼整整15个月之后。17年和15个月在今天看来都是很短暂的,但是就是在那个短暂岁月,年轻的心灵经历了一种真正的灵魂洗礼。从大环境上看中国社会经历了1976年天崩地裂般的大变动,每个中国人都感同身受;在自身则是确确实实的经历了上山下乡的锻炼,劈山开渠、穿洞引水,16岁时候我竟然可以左手提着马灯(一种用于室外的煤油灯),右臂下夹着一代水泥(现在不记得一代标准水泥是50斤还是100斤重了),从村里走到开凿隧道的沟底。记得1977年的夏天我在铁路上做临时养路工,换枕木时候竟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扛起一根枕木……,那种艰辛的体力付出此后我再也没有经历过。好像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内心泛起了一句格言式的感悟:“吃苦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那时节我最向往的是有一天自己可以写小说,就像是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家浩然那样。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渴望,我要回城要离开艰苦的农村,要在另一个环境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恰巧就是在这个时候,邓小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高考的机会。 大约是1978年的1月底我接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我是最早接到录取通知的那批考生,好像当时那个中学一起参加考试接到录取通知的只有我一个,而自己所在的部队子女中,全军至少是全师最初也只有我一个,后来扩大招生又有其他同学录取,这点对我确实有些意外。我被录取在杭州大学中文系,通知书要求入学时间是1978年3月6日~3月8日,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已经在部队的淀粉厂做工了,所以直到最后一天才去学校报到。那天是部队的一辆212北京吉普把我送到现在的天目山路学校的,后来又送到了本部外面靠近上宁桥的中文系。比起同一届参加高考的很多同学来,我算是幸运的。因为那年高考集中了从1966~1977年整个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我的同学最大的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他们大都来自农村、部队、工厂,更有的曾在北大荒下乡多年,好多同学进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我们班最大的同学是1947年出生的,最小的是1962年出生的。我是班上年龄较小的同学之一,那时17岁生日过去没有多久。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虽然办公楼的墙壁上文革遗痕清晰可见,“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标语惹人眼目,但是毕竟一股清新的空气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几乎每个同学都明确地意识到这个季节自己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变。那种深刻的感动和对老人的谢意由衷而生,“是邓小平给了我们上大学的机会”。新生始业教育三天,记得某一天有个朗诵,写诗的是同学中已经在省里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老三届的张德强,朗诵的是女同学潘一禾,潘同学端丽娴雅如今是我同一个学院教授。将近30年前的诗歌,如今还能记得诗的题目是《当我佩上了闪光的大学校徽》,起首几句似乎是:“当我配上了闪光的大学校徽,兜一路十月的金风,我们走进了校门……”。我曾经给我的学生讲到这几句,学生不解“为什么是十月的金风”,我解释:十月是成熟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中国也是在1976年的10月清除了激进主义集团,因为有了那个10月才会有我们的今天。 这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大家倍觉珍惜,读书报国成了那个时期大学里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理想主义几乎燃烧着整整一代人,也燃烧着那个时代。就在这一年的更晚一些时候,中国的高层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注定将成为现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它被称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高层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从此中国又一次为她的崛起真正拉开了大幕。就这样一个民族的命运和一代人的命运,紧紧的交织在一起,潮起潮落,30年后在这个春天令人追忆……
个人分类: 校园内外|7182 次阅读|60 个评论
孟津“杀年猪”博文比季羡林“看捆猪”散文写得好
热度 4 liuli66 2012-2-22 16:40
这个标题有些夸张,题目中的“比……写得好”或许用 VS 更为恰当。 近读《季羡林自传》,有“看捆猪”(其实就是杀猪)一节,想到孟津写的“杀年猪”博文;翻到了,是: 写博文的手也曾杀过年猪 。 两篇文章都有些写出了杀猪的“血腥”,建议慎阅; 都写了生命之悟,建议一读。 季羡林说: 中国古代的君子聪明,他们“远庖厨”,眼不见为净。 他[造物主]一定要让动物互相吞噬,才能生活下去。 猪被人吃,合乎人情事理,但不让猪长时间受苦,德国人这种猪道主义[一枪结果]是颇值得我们学习的。 孟津说: 杀过猪后我除了知道吃肉不容易外,还对生命有了些看法:如灯灭,如树倒,转眼一口气的事。你要是人,就可以杀猪;你要是猪,就会被人杀。这个世界上很平常的事情。 另外,孟津还写 过杀瘟猪,做瘟猪肉菜,分瘟猪肉菜的故事。 AN接着说:杀猪,吃肉,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为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天经地义。
个人分类: 杂感|70 次阅读|8 个评论
百读千看不思睡 - 读孟津老师“随想蜻蜓与豆娘”有感
热度 1 xucq45 2012-2-9 20:23
孟津老师的博文“随想蜻蜓与豆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527874 ), 图文并茂,十分精彩,令人爱不释手,特写诗一首,以表感受: 文美图美处处美,蜻蜓豆娘喜相会, 孟老珍藏沁异香,百读千看不思睡。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35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苏幕遮》孟津五彩滩图文激发的联想
热度 7 卫军英 2012-1-7 21:15
这些日子很少来网上逛,今儿一早上来看见孟津老师写新疆五彩滩的博文,配有多张那里雅丹地貌的照片。我对地质学毫无所知,但是看那种照片却很有感觉,显然那是一种在莽苍浑朴的纯粹中油然而生的崇高感。这种感觉伴随着一种对原始自然的崇拜,以及在对人类历史观照中产生的自失。这就像是康德所说的那样, 崇高感作为人的心理反应,首先是人在心理上感受到对象的恐怖并产生压力,然后引起自卫的要求和理性力量,进而由恐怖转为崇高。我在百度里查了一下“雅丹地貌”,百度的解释显然带着一种对自然力量从心底崇尚的口吻说: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古老的地形让人生出很多的联想,中国古代关于雅丹地貌记载,有东晋法显和尚的游记,他不仅更早于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并翻译经书,而且也远比哥伦布早1107年发现了新大陆。他以 65 岁的高龄毅然西向印度取经,历经13年终于归国。西行的雅丹地貌曾令一往无前的法显感到毛骨悚然,他在《佛国记》中写道“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这说的便是雅丹地带的奇特声响。从卫星照片中看这片亘古的大地,更加生出一种宇宙人生的情怀。我想到了古代的西域、想到了匈奴、想到了大宛、想到了龟兹、想到了吐蕃、想到了楼兰古国、想到了汉唐开拓疆土的征战……我在孟津老师那里留言说想写首诗词,但是今天全天监考不知道能否写出。监考的时候就在想该用什么词牌呢?西域胡乐是唐宋词乐的一大起源,最好要用一个有西域特色的词牌,于是想到了《苏幕遮》。“苏幕遮”是西域舞曲。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 麿 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 羂 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看来用这个词牌也说得过去。 《苏幕遮》 莽丘横,天地绝。 荒号奇呼,绿水忽凝碧。 鬼斧神工成造物。 人世须臾,妄自称雄杰。 汉关风,域外雪。 大漠沧桑,饮马匈奴月。 千里胡笳羌笛歇。 梦破楼兰,残照旧城阙。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453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谈谈“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不吐不快!
热度 14 xcfcn 2011-10-30 23:21
谈谈“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不吐不快! 科学网说,征文要颁奖了,科学网还准备直播。有网友评论道: “真正的贤恐怕不在其中吧,真正的好文章早就被和谐了,哪能得奖啊!”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的作文大赛。” 说实话,这两句话也代表了我的心声。曹聪老师早就说了征文很可能是一场“秀”!现在看来,曹老师是有先见之明的。不过还是孟津老师厉害!孟老师特意在征文截至之后发表了一篇不是征文的征文: “学而优则不仕”-科学网征文结束后的一点建议 。大漠孤魂当时还在 sohu 修炼,也忍不住我们的劝说,写了一篇“ 征文 ”,我这个好事者还特意把它转到我的博客并请科学网代为征文。 另外科学网众多科技政策专家如刘立、李宁、曹聪、李侠等老师的征文也全军覆没!我自己也写了一篇,虽然很保守,但也是一点戏也没有。不过,这实在不足挂齿。 当然,武夷山、黄秀清、李永丹、王鸿飞等老师的大作也上榜了。祝贺先。 所以,在中国,干什么事情,还是得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先。否则难免自取其辱,热脸贴冷屁股。
个人分类: 杂论|9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陈绥阳VS孟津
热度 3 xcfcn 2011-8-18 15:37
陈绥阳 VS 孟津 两位都是我非常尊敬的博主,尊敬到以至不敢在他们的博客随便评论。可以说他们每一篇博文都是精品,也比较游离于时代焦点话题。但是他们博文的待遇却相差得太远了,孟津老师的博文几乎篇篇精选(那是绝对值当的),但是陈绥阳老师的博文却很少看到戴上小红花。坦率地说,我不明白为什么反差会这么大?但这种区别对待的作为让我这个旁人感到心寒。虽然我相信陈老师自己应该不会在乎。
个人分类: 杂论|31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喜欢孟津先生的博文”学术中的学与术“
xueqiniu 2011-5-6 22:0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439114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孟津,颜宁老师最新的nature文章
热度 9 zls111 2011-4-15 10:59
如下,这期文章好多国人的名字,可喜可贺。据我所知,科学网的博主就有两篇。 孟津老师文章还是一篇ARTICLE,相当牛,哈哈,属于宏观进化领域,看如下题目就知道做什么的,我也蛮感兴趣的就是不懂,我觉分子进化与宏观进化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联合这两个领域有搞头。 颜宁老师文章是讲结构,微观领域,结构太火了,同期好几篇关于结构,看来真是结构决定功能,我也有兴趣,可惜又是不懂,老想在做基因进化时把结构带进来,要学习学习。 Transitional mammalian middle ear from a new Cretaceous Jehol eutriconodont Transitional mammalian middle ear from a new Cretaceous.pdf Jin Meng , 1 , 2 Yuanqing Wang 2 Chuankui Li 2 Affiliations Division of Paleontology,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entral Park West at 79th Street, New York, New York 10024, USA Jin Meng 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of Vertebrate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 Box 643, Beijing 100044, China Jin Meng, Yuanqing Wang Chuankui Li Contributions J.M. designed the study, performed the comparative and analytical work and wrote the paper. Y.W. and C.L. provided most of the photograph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writing and discussion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uracil transporter UraA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uracil transporter UraA.pdf Feiran Lu , 1 , 2 Shuo Li , 1 , 2 Yang Jiang , 1 Jing Jiang , 1 He Fan , 1 Guifeng Lu , 1 Dong Deng , 1 Shangyu Dang , 1 Xu Zhang , 1 Jiawei Wang 1 Nieng Yan 1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Feiran Lu Shuo Li Affiliation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membrane and Membrane Biotechnology, Center for Structural Biolog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School of Medicin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Contributions F.L., S.L., Y.J., J.J., H.F., G.L. and N.Y. designed all experiments. F.L., S.L., Y.J., J.J., H.F., G.L., D.D., S.D. and X.Z.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ll authors analysed the data. F.L., J.W. and N.Y. contributed to manuscript preparation. N.Y. wrote the manuscript.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792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真心英雄----- --读“带瓶茅台去南极”
热度 7 yangyq 2011-4-5 17:30
读孟津老师的“带瓶茅台去南极”之放飞想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do=blogid=429744 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 奉上一瓶来自天朝的佳酿 没有豪言壮语 “孟津,南极,2011.2” 几个字,淋漓尽致了简单和细微 一瓶酒 有谁懂得个中滋味 只顾着风雨兼程 日月和冰雪照亮了前行的路 有多美 海豹和企鹅 预言着神秘的未来 温柔可爱的眼神 有多安慰 这瓶酒,用她红裙飞舞的身姿展示着什么 是前进路上飘扬的一面旗帜? 是清逸秀丽的故乡的象征? 是父亲蹉跎的身影? 是启程时亲友的叮咛牵挂和送陪? 这挥洒自如的一笔又一笔,在述说着什么 是前方未知的白雪皑皑? 是身后留下的一行行或深或浅的足印? 是年少时的梦? 是此时永恒的瞬间的美? 这乳白色的酒瓶里,盛装的是什么 是观音菩萨玉净瓶里的一滴甘露? 是南极冰天雪地里的清清静流? 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 是漫漫旅途上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谊的百转千回? 一瓶酒 望之 酒香已神醉 此时,或许无需用言语的智慧 天地那么大 人是那么渺小 累了 就沉睡 闭上眼 是天空 搭起帐篷的粗糙的手 种下了探索和冒险! 顶着风雪的坚实的脚步 把纯粹的梦想和冰雪魂放飞! ~~ 读孟津老师的“带瓶茅台去南极” 有一首闯荡天涯的歌在萦绕 让我们放飞了想象,一起为南极唱响这首歌吧 真心英雄 周华健 成龙 黄耀明 李宗盛 演唱 李宗盛 词曲 周 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成 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黄 再没有恨 也没有了痛 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李 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 合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 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 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La La La La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 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让真心的话 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个人分类: 舒服轩|3647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投稿《自然》的纠结 (孟津)
oaiwqiyao 2011-2-13 14:17
今天早上起来,把去南极要用的各种东西最后整理好,试了一下一个新的 GPS ,看它是否工作。 收拾东西时,忽然发现,我养的一盆君子兰,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长出了半尺长的花柄和花蕾,好兆头啊,我不得不高兴。东西收拾好后,又来了好消息,投到 Nature 去的一个 Article 稿子 , 被正式接收了。总算在出野外之前,把一件工作完成。我在荒岛上工作时,没有电邮,希望他们不要那时把文章校样寄给我,会耽搁事情。不过估计他们的动作没有那么快。 正在高兴中,来了个坏消息。这个世界,都是好消息就不正常了。 NSF 负责安排我去南极的机构来了电话,告诉我原定从纽瓦克起飞的航班今天停飞,要我转到拉瓜迪亚机场,改乘另外一趟飞机。晕啊。我这大包小包的,换一个机场真的很费劲。但我也没辙,唯一的选择是明天再飞。如果那样,后面到智利后的一系列安排都得变化,麻烦就更难预料了。好在还有时间,我折腾到了拉瓜迪亚,挺累的,不过一切还算顺利。过安检时,双手举在头上被扫描,是我的第一次经历。在科学面前,什么都藏不住,不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接近于不可救药。在拉瓜迪亚机场,坐在一个叫做 Figs 的酒吧里歇口气,要了杯 Samuel Adams 扎啤,边喝边回了几个电邮,然后写这段文字,消遣时间。 我们去年 2 月开始做了一项工作,九月下旬成稿,投到 Nature , 比我们预计的评审时间慢了很多,等了两个月,终于收到了四个评审意见,其中三个都很正面,没有大问题,建议发表。第四个评审却非常挑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疑问、不同意、否定的意见,最后建议退稿。但毕竟这是少数意见。 Nature 编辑给我们的信,说感兴趣我们的稿子,邀请我们对稿子进行修改。仔细读了那个负面的评审意见,发现评审带有偏见,不够专业,对相关研究的了解,明显不够深入全面,提出的问题很多是脱靶不切题的。这样的评审意见,虽然负面的调门很高,但通常是虚而不实,不堪一击。 同时我也感慨,居然有这样的评审,似懂非懂,却喜欢指手画脚,说出来的话,估计自己也不明白。我相信即使是编辑,也会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评论有所看法,而不会把我们的稿子枪毙掉。我们的回复,当然要争辩,尽管我们尽量客气地说话,毕竟是别人在评我们的工作。 回复这样的评论是一件费神的事。我们第一稿的正文(不包括图例和参考文献等),有约 2560 字,但第一稿的评审意见加我们的回应(主要是针对那个负面评审),共 6670 字,感觉上比我们写文章还费劲。对这样的评审意见,得从最基本的概念到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头到尾解释。 当我们把修改稿和对评审意见的答复返还给 Nature 后, Nature 就把所有的评审意见和我们的回复,送给全部四个评审者。这样,四个评审者可以同时看到其他人的意见和我们的回复。他们在进行第二轮的评审时,除了对我们修改后的稿子再进行评审,也可以对别的评审者的意见发表看法。比如,一个评审者在看到那个负面评审意见和我们的回复后,说:“这些作者对那个负面评审的反应,是克制的典范。假如这是我的稿子,对那个含沙射影的粗鲁评审,我会回以热核反应式的答复。”当然,如果此人真的是作者,也未必就会扔原子弹。看别人打架,在旁边敲边鼓的人,总是表现得最勇敢、最有办法。不过我们还是很感谢他的公道话,人都喜欢好听的,我们也不例外,尤其关系到我们稿件的命运。 第二轮的评审,三个星期就回来了。 Nature 编辑的信说,我们原则上接收这个稿件,但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改,修改后不再送审了。附带的评审意见中,别的评审者基本没有问题,认为可以发表了。那位一开始对我们稿子持负面看法的家伙,仍然有很多说法。但可以明显地感到,他意识到自己上次乱开黄腔,有点开枪打在自己脚丫子上了。虽然又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看法,仍然是不着边际,但说话口气规矩多了,多少有点给自己找台阶下。第二稿的评审意见和回复,也有 5500 字,费了不少劲,但我还是尽量用正面的眼光,来看负面的评审,而不是去斗气,得理不饶人。 很多地方,评审意见明显没有道理,但能让我们一次再一次问自己,是不是我们的稿子真的有问题? 因为负面的评审,我们确实又补做了更多更细的工作,还是很有收获的。也希望对方能从我们的回复中,也有所收获。想把一个研究结果枪毙掉,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那个工作真的有些内容的话。 Nature 的交叉评审,还是比较充分,有它的优点。从我自己参与评审的几个稿件看,通常评审者的意见,在研究的基本面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能够知道这一点,是因为 Nature 在拒稿时,会把所有评审意见同时寄给评审者,告诉大家,根据你们的意见,我们拒稿了。在我们这个例子中,那个负面的评审,有点过分,反而让它失去了可信度。我的基本判断是,这个评审者带有某种偏见,让他失去了对科学问题就事论事的专业态度。此外,他对我们涉及的问题,知道得也有限。这一点,从评审意见中的用词、说法等细微处,很容易就能感觉到。最后,我觉得这个人过去没有评审过 Nature 的稿子,以为作者只能听喝,没想到还有让自己下不来台的回敬。我们在回复意见中,直接了当地指出,该评审者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不够水准,不知道最好少乱说。当然,我们回敬的力度,离热核式反应还有些距离。 我们的稿子,最后又做了第三遍修改。编辑要求我们进一步压缩稿子的长度,使它能以 Article 通常的五页纸印刷出来。尽管我知道,很多 Article 都不止 5 页纸,但我们还是尽量压缩了稿子,五张图也改成了四张。这个过程,也是很有难度的。基本上每个字,每句话都得斟酌。我们不得不把很多内容,塞到发在网上的附件中去,使附件有 70 多页的文字图表。这样压缩一个稿子,使文章内容变得比较干,很多东西说不清。 对此我一直有些看法, 但人家规矩在先,只好削足适履。由于网络可以承载大量的内容,一篇文章的网络版恨不得就成了文章的主体,而印刷版反而成了文章的缩减版,对某些学科研究的发表,这当中可能是有问题的。网络当然也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比如去年改版的 Nature , 允许加上一个能有 3 千字的“方法”部分,这个部分在印刷版中,只有一个简要内容,但在网络版中,这个完整的方法部分,会自动跟在印刷版的内容下。等等。可以看出, Nature 这样的刊物,也在不断改善自己的产品,尤其在如何利用网络方面。此外,作者对研究和文稿的贡献,过去是个选项,现在成了必须填写的内容,这对科学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还说不清楚。 这篇文章,是过去一年中我们比较重要一点的工作之一,费了不少神,最后能被接收,让人高兴,值得记录一下。但它基本上是过去的事了。好说是篇 Nature 文章,歹说就是一篇文章。好歹都只能等付印后,留给别人去说了。 现在真正期待的,是去看南极大陆的冰雪,这对我来说,更有意思。
个人分类: 如何达到自由学术王国|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要不要继续“被学术剥削”——读孟津老师文章,想到中国学术的未来方向
qzhaojing 2009-12-20 01:11
写完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愤青了,,大家看了有不对的请见谅,并请指正。 拜读了孟津老师的《和Nature编辑聊天以及《科学通报》的未来》一文,知道了即使是CNS的编委也有诸多苦衷。而中国学术期刊的编委们更是苦衷撑的肚子都○了。确实中国学术界(比如是生物类)现在高质量论文外流现象不是一般的严重。这个现象和中国期刊质量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和中国学术界的评价指标有关。找工作评职称,不论到哪里都问:sci有几篇?更有甚者,只问sci数量,丝毫不管发什么质量的杂志,对于该学术界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是中国的一个悲哀。 而中国学术界呢,语言上没有优势,而sci收录都是英文杂志,中国人现在大都是苦学十余载鸟语,但没几个学的到鸟的精髓的,更别说鸟模鸟样的写出鸟语文章了,其中最大的失败不是没学好鸟语,而是如邯郸学步一般,别人的没学会,自己的都忘记的差不多。现代中国字体好的人少之又少,在学术界能把母语运用的纯熟的人更少了。这又是一个悲哀。 即使是统计智慧超群的人,只要有一个比率,按中国的人口基数来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中国匹敌。那么中国的高水平学者肯定不在少数,而且数量上等于那些超级大国的总和都差不多。 但是中国的学术为什么不能撑起世界学术的半边天呢? 中国人看英文的速度如何能和以英文为母语的西方世界比?普通中国学者看一篇英文文献的时间,足够老外看5篇的。(当然特别熟悉当前领域的除外)而且还不能完全消化,也许还有误解。信息吸取速度1:10的差距,在科技产出上的差距应当会更大。所以现在说中国在未来50年内会有诺贝尔诞生,也不是空穴来风了,,,毕竟新中国已经60年,再加上50年,100多年也可以相当于那些英文国家10年的知识储备量了。(笑)而且中国学者写英文论文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结果很好,学术水平绝对高,但写出来完全不是那么个味道。老外就是不要。。。这就耗费了很多脑细胞和生命来搞文章,而不是想科研。悲剧! 中国人费了牛鼻子劲了发了sci,发了高水平文章,掏钱吧,,,还是美刀。想看看怎么办,买呗,掏钱吧,还是美刀,还是以'万美金'为基本单位记的。。。中国纳税人的钱就是如此流向老外的腰包,而老外什么都不管,只要没事摆摆老脸拒拒文章,偶尔放一马就可以引的中国人一窝蜂的讨好。。。钱挣 的好不容易。还有一个结果就是中国人返回头来看中国人的学术成果,又得费一鼻子老劲还不知甚解了。悲哀!自然科学是共通的,而中国人的专家都是专家,对其他领域基本不懂,不是不想懂,而是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去阅读,更是中国学者的悲哀! 而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了国内学术资源的 枯竭, 枯竭的结果是什么,就和原材料输出国与成品输出国的概念一样了,廉价提供原材料,高价买进制成品,完完全全的被剥削,还得受人歧视,免不得那天再次给人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悲哀! 我认为,中国科研发展慢,很大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人看重sci,所以中国人看重英文,写英文,发英文,把有限的能量全部奉献给了英文,这不是学术界的桎梏,是什么? 让中国人硬憋英文文章还不如好好酝酿一篇中文的高水平论文,中国学术界的人一直把这个当作一个梦想。谁不想用自己的母语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活跃的思维而去用空洞的语言编写晦涩难懂的鸟语文章? 但是重要的是中文论文即使在国内都没有市场。只要打开了国内这个市场,懂国语比懂鸟语多的更多的高水平人才的知识成果才不至于被埋没。中国科技的潜力才可能被发掘,中国的国内学术资源库才能被丰富。 中国人的思维是靠中文才能激发的淋漓尽致的 孟老师说 觉得综合性期刊还是要有一定的平衡。如果以优势学科的文章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以期望提升了影响因子的刊物来吸引各学科的优秀稿件,这恐怕会把综合性期刊最后办成优势学科的专刊。 深切赞同这个看法,但是影响因子是sci的,是老外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打造一个国内自有的影响因子呢? ------------------------------------引用--------------------------------------- 《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合刊后的《中国科学》系列将于2010年起正式出版,其英文版名称Science in China将改为Science China,改了小三分之一。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通报》明年起将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出版,也就是每10天出一期,每个月三期,希望突出一个快字,并且启用新版式。《科学通报》的长远目标是要成为中国的Nature、Science,引领世界潮流,很有抱负。《科学通报》的中、英文刊一直是一个不好处理的两难。现在要区别对待,各自明确定位,中文版内向型,英文版外向型。一个通报,既要能让家里的公婆们高兴,也要让家外的朋友认可和满意。要做好这一点不容易;但这个世界上做好什么都不容易。 -----------------------------------引用--------------------------------------- 《中国科学》需要中国 学者们来扶持,但不是说让学者们把所有文章投到这里来,在这本杂志发展起步阶段投到这里来无疑对学者们今后的科研生活以及科研道路来说,在国内现在制度下都会是一个打击。毕竟中国现在的体制都要sci几点几点的 但是我想以《中国科学》为代表的各种综合类还是专业杂志可以开辟一些专栏,而中国的科技人员在发表高水平文章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准备一份中文稿,同步发行到国内的杂志,这样对于国内的学术资源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人阅读中国人的文章也不会那么费劲了。中国学者每年发表sci数量世界上排名都很高,如果这其中有一半的中文稿可以投到中文杂志上去,那么国内的学者们就可以更透彻的快速的方便的了解邻居的工作,而国内的合作更可以跨领域、跨专业、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可以轰轰烈烈。其间会带来更多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我想,思维的火花可以在方块字的海洋中碰撞的更活跃。 发展到一定程度,期间质量高的文章越来越多,阅读中文期刊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限于曾经那些只为了拼写垃圾论文而炒来炒去的作者们时候(这个时候即使拼写也会拼出思维的火花了),就上升到一个层次了。国内发表的文章已经质量很高了,也许那时候国内的科技水平已经上升到可以满足国内学者 的查阅需要,英文则可由可无(意淫一下)。这个占世界一半的科技人员的国家自给自足了。国内可以做出很多高水平的成果,引发老外的兴趣,然后他们开始翻译中文,啃的一鼻子一鼻子的,烦又郁闷的同时,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COME ON,THE CHINESE ARTICLES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but their work are perfect.we should buy some database from China!! 当然我不是编辑,对学术界都谈不上入门,只是一直在门口跳来跳去,对于要不要进门都在踟蹰。因为即使在门外,也看到里面的辛酸。但我崇尚学术界,一直想进门。 一些拙见,有些条理不清,谢谢老师们赏观。 ps: 英语冷眼观:英语是马夫语 --- 张少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9558 马夫语成为世界语,这给人三点启示。一、汉语与梵语等天神语,不可能沉沦为世界语,除非想方设法遭蹋它们。二、先习得马夫语而后学习天神语,难如上青天;先习得天神语而后学习马夫语,如同闲庭信步时学学鸟叫,多练习练习便成。三、在中国,过早教少年儿童学英语,如同教他们做粗俗游戏,降低他们的心智与德性;孟母三迁之启示,现代中国人不应忘记。 置此以博一笑。
个人分类: 【理想☆现实】|475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