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对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一尾人工对虾苗的诞生
xu782219 2010-4-4 22:28
对虾人工培苗研究 第一尾人工对虾苗的诞生 人工养殖对虾,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虾苗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 20 世纪 50 ~ 60 年代,沿海各地曾利用潮汐纳苗和捕捞天然虾苗,开展中、小面积养殖。 1952 ~ 195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吴尚懃、蔡难儿对对虾生活史进行了研究。从 1952 年起,吴尚懃、刘瑞玉和白雪娥赴天津塘沽对它的养殖和资源进行了调查,随后,在实验室大水缸中,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探索对虾产卵规律、观察其早期胚胎发育,并培育幼体试验( 1957 年蔡难儿也参与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结果。 1958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和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北塘首次进行中国对虾人工繁育实验; 1958 年、 1959 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水产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在青岛水族馆进行中国对虾繁育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为对虾人工育苗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但是,在 1960 年以前,所有对虾育苗的实验均未成功。为此, 1960 年,国家科委水产组提出了人工培育对虾苗的任务,并下达给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该所实验动物研究室吴尚懃接受任务,并与娄康后、童保福、何进金等组成课题组(戴钟道参与其中水质因子研究)。他们日夜奋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亲虾的提前产卵、幼虾的培育、亲虾及幼虾的饵料、水质因子等人工培育对虾幼苗的所有关键问题,于 5 月间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对虾幼苗, 并且总结出一整套对虾人工培苗的方法。 他们通过对养殖环境的调控促使对虾提前产卵,这不仅可以增加每年的对虾研究工作的时间,在生产上也可以增长养殖生长期。通过对虾生活史的研究,弄清了从受精卵开始经无节幼体 (N1-6) 、蚤状幼体 (Z1-3) 、糠虾幼体 (M1-3) 到仔虾各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对各期幼体口器的研究,提出了其食性从植物性饵料到动物性饵料转变的观点,保证了各阶段幼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对应用于培苗中的几种天然饵料进行了比较研究。植物性饵料方面有聂氏硅藻 , 盐藻 , 小球藻 , 扁藻和酵母等从比较效果看 , 在蚤状幼虫阶段聂氏硅藻较好;动物性铒料方面有对虾的无节幼虫 , 刚孵化的卤虫幼虫 , 孵化后一天的卤虫 , 海胆四臂幼虫,原环虫幼虫,海胆四臂幼虫,藤壶幼虫 , 轮虫 , 贻贝面盘幼虫等 , 在蚤状三期投喂的话用刚孵化的卤虫最为适宜。各个幼虫发育阶段需要不同饵料,无节幼虫不摄食不需饵料 , 蚤状幼虫需以聂氏硅藻为饵 , 培养液中藻的浓度以每立方毫米 500 个为宜,至蚤状幼虫三期再加入刚孵化的卤虫 , 到糠虾幼虫的铒料则以刚孵化的卤虫为主而以硅藻为辅 . 对于水质因子与培苗关系的研究,查清了溶解氧和氨的变化对培苗影响显著:当氧低于 1.8 毫克 / 升、氨在 21 毫克 / 升以上时均需立即换水通气。锌和铜均对培苗有危害 , 每升水中分别超过 30 及 10 微克时,卵子发育即不正常 , 不能孵化 , 幼虫亦不能顺利生长而相继死亡。微量铁可提高幼虫成活率,以 0.404 毫克 / 升 Fe 离子为最适宜;钾离子作用和铁离子相似 , 但效果不如铁显著 . 该实验证明,对虾培苗的适宜温度为 18 ~ 20 C 。 这种培苗方法,幼虾的成活率达 90 %以上,甚至可达 100 %,这为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对虾创造了基本条件。从此,养殖对虾完全可以采用人工苗,而不再用来源不可靠、价格又昂贵的自然苗。 《科学报》 1960 年 6 月 15 日第一版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研究报告也在 1960 年完成,但因保密要求,到 1964 年《海洋科学集刊(机密版)》创刊才得以发表。 1960 年 6 月上旬,水产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了对虾人工培苗现场会,在推广这一最新科研成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市)水产厅(局)水产研究机关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对虾室内培苗现场,观看了吴尚懃做顾问的《对虾人工培苗》电影,了解对虾人工培苗的关键技术。代表们一致认为,对虾人工幼苗培育成功,是对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吴尚懃和她的合作者们立了首功。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切悼念娄康后先生
热度 1 xu782219 2010-2-6 08:01
深切悼念娄康后先生 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娄康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0 年 2 月 4 日 13 时 10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0 岁。就在前 111 天, 2009 年 10 月 16 日凌晨 1 时, 娄康后先生的哥哥、 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娄成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98 岁。娄氏弟兄二人,两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北京同一所医院,先后驾鹤西行,令人扼腕。 娄康后 先生祖籍浙江绍兴, 1920 年 2 月 24 日出生于天津市, 1944 年 7 月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经济昆虫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期间, 1942 年 10 月~ 1943 年 7 月,在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病理学。 1944 年 9 月~ 1949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助教; 1949 年 7 月~ 1950 年 7 月,在山东大学工作,任讲师; 1950 年 7 月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 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56 年被评为青岛市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表彰的先进生产者,同年升为副研究员, 1980 年升为研究员。 1949 年,娄康后先生和景振华先生,协助赫崇本先生与曾呈奎先生,在我国首次为学生讲授了综合性的海洋学课程《海洋学通论》。娄康后先生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室主任,领导和指导实验动物研究工作。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娄康后先生提出并倡导海洋实验生态学的概念,并且身体力行,为国家为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船蛆防除的研究 1952 ~ 1956 年,娄康后先生负责承担、组织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船蛆防除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船蛆是在木材中穿孔营生活的双壳类海洋软体动物。对海洋中的木船、木质定置网具、码头和堤岸等内的木质构件的危害十分严重。拉丁语称船蛆为 “ 凿船者 ”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我国钢铁产量不高,钢材较为缺乏,所以海洋船只的船体有许多是木质的,特别是民用渔船,几乎都是木船。码头、堤岸、桥梁的桩柱,有不少也是采用木头做的。船蛆的危害更显得严重。 人类很早就在想办法防除船蛆了。但是,不是办法太繁杂不易操作,就是成本太高不够经济,而且效果不够持久。 1953 年,中国科学院将船蛆防除的研究任务,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下达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该所委任娄康后、吴尚懃作为课题负责人,组织了刘健、赵鸿儒、王永元组成了课题组。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在掌握了船蛆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筛选出防除船蛆既有效又经济的药物。用该药物处理的木板,经浸海试验,五年后仍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此后,他们又研究出对造新船木板的处理方法和对旧船船板的处理方法,开始推广。 1965 年,将此方法定名为 “56 防蛀法 ” 。 1966 年,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交通部、水产部共同组成推广小组,并编印出介绍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的小册子,在全国沿海进行大规模推广活动,取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66 年, “56 防蛀法 ” 获全国科研发明奖一等奖。 二、 无脊椎动物生活史和幼体培育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等对栽培海带、紫菜所需人工苗的解决,启发了该所的科研人员,认识到海产养殖的首要问题是苗种问题。自然苗不可靠,人工苗较可靠。娄康后和吴尚懃等认为,以养殖为主是今后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正确方针,而要多、快、好、省地进行养殖,就必须使养殖工作处于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就是说,要使海产养殖业走上农田化和机械化的道路。农田化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苗种问题,人工苗可以摆脱采自然苗的听天由命。另一方面,娄康后先生等还承担有防除海洋污损生物的任务。这些污损生物多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为研究防除它们的方法,常要用它们的生长的活体,人工苗和人工苗的培养可随时满足实验要求。而且,人工培苗也正是实验动物研究室的特长。 鉴于此, 1958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室确立了科研项目 “ 无脊椎动物生活史和幼体培育的研究 ” ,吴尚懃、娄康后是课题组的领导者和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 项目宗旨,第一是用人工培育无脊椎动物幼苗,为人工养殖提供苗种,取代自然苗,为养殖达到 “ 农田化 ” 和 “ 机械化 ” 服务;第二是为防除污损生物实验提供实验动物。为此两个目的,课题组选择了具有代表性两个无脊椎动物 ── 紫贻贝和藤壶进行实验研究。 经过实验研究,他们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在紫贻贝和藤壶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获得大量卵子或幼虫的方法;第二,成体及幼虫的饵料;第三,培育幼虫成为可以放养的幼苗,使得紫贻贝和藤壶培苗实验获得成功。 为了便于推广他们的这一科研成果, 1958 年 12 月,他们编印了一本名为《几种海产无脊椎动物幼苗的培育方法》的小册子,印刷后无偿赠送给使用者。其中,对紫贻贝和藤壶的苗种的培养,作了详细的描述。主要包括: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里,如何获得紫贻贝和藤壶的大量卵子和幼虫;怎样为成体和幼虫准备合适的饵料;怎样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使幼虫发育生长成为可以放养的幼苗;注意事项。这些详细具体的方法介绍,为后来我国大规模的海产无脊椎动物的养殖和增殖,提供了重要的实用的参考资料。 三、 对虾提早产卵和幼苗室内培育的研究 由于中国对虾资源有限,而且又加之捕捞过度,所以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人们很早就开始探索人工养殖,以大幅度增加对虾产量。 1958 年,童第周先生在一次国宴席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对他说:“外宾们说中国的对虾个大、肉嫩、色艳味美,非常好吃……,你们能进行人工养殖吗?”童第周先生把刘少奇主席的意见带回中科院海洋所,立即得到了曾呈奎、张玺两位副所长和娄康后研究员的同意,于是就决定把对虾人工培苗列入了童第周先生直接领导的《有益生物养殖和有害生物防除》的大课题内。 人工养殖对虾,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虾苗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 20 世纪 50 ~ 60 年代,沿海各地曾利用潮汐纳苗和捕捞天然虾苗,开展中、小面积养殖。 1952 年,吴尚懃、刘瑞玉和白雪娥在天津塘沽进行中国对虾产卵习性、生活史和幼体培育研究。 1958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北塘首次进行中国对虾人工繁育实验; 1958 年、 1959 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水产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在青岛水族馆进行中国对虾繁育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在 1960 年以前,所有对虾育苗的实验均未成功。为此, 1960 年,国家科委水产组提出了人工培育对虾苗的任务,并下达给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该所实验动物研究室吴尚懃、娄康后接受任务,并与童保福、何进金等组成课题组,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攻关。他们日夜奋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亲虾的提前产卵、幼虾的培育、亲虾及幼虾的饵料、水质因子等人工培育对虾幼苗的所有关键问题,于 5 月间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培育出第一批对虾幼苗, 并且总结出一整套对虾人工培苗的方法。这种培苗方法,幼虾的成活率达 90 %以上,甚至可达 100 %,这为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对虾创造了基本条件。从此,养殖对虾完全可以采用人工苗,而不再用来源不可靠、价格又昂贵的自然苗。 1960 年 6 月上旬,水产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了对虾人工培苗现场会,在推广这一最新科研成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市)水产厅(局)水产研究机关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对虾室内培苗现场,观看了吴尚懃做顾问的《对虾人工培苗》电影,了解对虾人工培苗的关键技术。代表们一致认为,对虾人工幼苗培育成功,是对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吴尚懃、娄康后先生和她的合作者们立了首功。 四、 防除船底附着生物研究 1957 ~ 1964 年,娄康后先生领导了有机锡及铜汞增效防除船底附着生物研究,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无机铜汞。他们从实验生态学角度观察 , 电子显微镜对其亚显微结构的检查及生化测定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其防除机理。实验证明,有机锡对於各种不同类型附着生物的防除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该成果在国防某些专用设施和民用海洋设施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成果用于国防某项目的研究,于 1986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他们还与天津油漆厂合作 , 通过对 300 多个配方设计方案的筛选 , 最后成功地选出了 L-10 防污涂料。 L-10 涂料有效期可长达三年,储存期可长达 5 年。 L-10 长效沥青防污涂料 1979 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 五、 贻贝堵塞管道的防除研究 沿海许多的工厂采用海水作冷却水 , 而取水管道内容易生长海洋附着生物 , 影响到取水的正常运行。 在我国北方地区这类附着生物主要是贻贝 . 先后曾有十多个单位为此事来我所求助。 1967 ~ 1977 年,娄康后先生领导了贻贝堵塞管道的防除研究。 娄康后 先生等通过对贻贝生活史及其习性的研究后,决定采用施药物防除的方法 , 采用“高温施氯法 ”, 直接用电解海水制氯来防除。他们找到了电解海水几个必要参数的最佳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电解海水所用电极均用铂做阳极 , 而铂是一种贵金属价格昂贵 , 为此经过多方的研究探索总於找到了我国资源丰富 , 价格便宜而在性能上几乎与国外通用的铂相一致的二氧化铅来作替代品 , 并设计了我们自己的电解槽。娄康后先生等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威海电厂合作,在威海电厂作了管道防除附着生物的处理 , 效果很好 , 电解装制性能良好。据威海电厂统计 , 此法在 2X3000 千瓦的机组上应用 , 与施漂白粉处理相比 , 每年可省电 11 万度 , 还可使汽轮机真空度提高 3%, 每小时可多发 300 度电,节约煤 300 多公斤。按每年计算可多发 250 万度电 , 节煤 1296 吨。 电解海水制氯防除贻贝堵塞管道的研究于 1979 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大会奖。 六、 对虾的营养生理及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1981 ~ 1985 年, 娄康后与许实荣、孙凤等开展了“对虾营养和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他们主要研究了饵料中 B 族维生素 Vit.B1 和 Vit.B6 对对虾肝胰脏淀粉水解酶和类胰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从而阐述 Vit.Bl 和 vit.B6 在对虾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验表明 , 添加 Vit.B1 6mg 、 Vit.B6 6mg ╱ 100g 饵组对虾肝胰脏淀粉酶比活性最高。类胰蛋白水解酶的比活性随饵料中 Vit.B1 和 Vit.B6 含量的递增而升高。当实验全部改用对照饵喂养各组对虾时 , 其上述两种消化酶的比活性又分别趋向一致。 该项目, 1986 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科学院攻关工作奖。 娄康后 先生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是我国海洋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会永远记住娄康后先生!娄康后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45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虾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首次测定
xu782219 2009-12-20 19:19
【科苑纪事】 对虾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首次测定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始开展海洋动物生理学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合作,组成以徐科为组长,郝斌、孙海宝、谭德培、陈芳顺、邹顺兴、徐鸿儒等参加的研究组,应用电生理学技术开始神经生理学研究工作。他们研究对虾巨大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胍离子对乌贼大神经的作用、对虾神经纤维双折射性质、钙离子和镁离子对对虾牵张感受器的作用等。他们精心设计,测得对虾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高达 200 m /s ,明显高于哺乳动物最快的神经传导速度 120 m /s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首次发现。之后,他们对对虾大神经纤维相继进行了形态学、超细微结构、生理学和生化学等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极其有价值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