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声声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声声慢 山中独居
max674086970 2012-11-27 10:40
孤孤单单,寂寂寥寥,空空旷旷悾悾。节假周末之日,最是恐 慌。一人两处去所,无奈何,山中空虚?风乍起,正无聊,却是心寒淋漓。 遍地风生水起,寒潮涌,今夜冷流更盛。矗立阳台,寂寞自是暗黑。狂风卷着骤雨,到黑夜,噼里啪啦。这境地,非一番无敌愁说!
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拜读柏舟《声声慢 • 访杭帮菜博物馆》有作
热度 2 pww1380 2012-11-26 23:39
拜读柏舟《 声声慢 • 访杭帮菜博物馆 》有作 杨文祥 柏舟度曲声声慢, 楼外楼中杭菜香。 今古骚人魂销处, 西湖侧畔是天堂。 参见柏舟《声声慢 • 访杭帮菜博物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333do=blogid=635505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古体诗词集|2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声声慢•访杭帮菜博物馆
热度 16 baiyuxiao 2012-11-23 17:01
声声慢•访杭帮菜博物馆
声声慢·访 杭帮菜博物馆(用晁補之体) 2012/11/23 今年 9 月 8 日与军英、湘明同访“ 杭帮菜博物馆”,由军英做东品尝了“正宗”的杭帮菜。所谓“杭帮菜”,除了 “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传统的“十大名菜”外,并无多少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实现在的杭帮菜乃是博采各大菜系的“迷踪”菜,里面多多少少总有一些苏菜、粤菜、徽菜的影子。博物馆的建筑很有特色,里面的展陈也算内容丰富,看了一遍之后再来亲口品尝一下,自然添了些情趣。 这段时间全力在杭州上课(两门课,其中一门新开课,每周 16 节,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写诗的兴致全无。上个月和了一首军英兄的《声声慢》,用的仄声韵。后来军英兄也用仄声韵填了一首,我答应再用平声韵和一首,这个“债”一欠又是半个来月。今天以 “ 杭帮菜博物馆”为题再填一首平声韵《声声慢》,是还债也是感谢。 柳池悬栈,馆宇横坡,疏林阆苑南山。 锦绣钱塘千里,连陌炊烟。 湖山一隅安乐,似当年、南渡衣冠。 ① 云雾散,剩歌楼酒肆,玉馔琼筵。 多少文章堪烩,想东坡、煮肉 歌咏 盘餐。 ② 宋嫂羹鱼湖畔,味品辛酸。 ③ 梦里江南旧念,渐秋风、鲈 美 莼鲜。 ④ 待归去、泊兰舟 何处? 楼外楼边。 ⑤ ① 南渡 :犹南迁。 晋元帝、 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唐 李白《金陵》诗之一: “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 《宋史 · 孝宗纪赞》: “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主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 “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 “ 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苏小可怜虫。 ” 南渡衣冠 :唐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宋韩淲《贺新郎》:“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泪暗洒、神州沈处。”另有李清照的断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② 东坡肉的历史典故 1. 徐州的“回赠肉”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 1077 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 8 月 21 日 ,黄河在潭州曹村决口,洪水围困徐州。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锸,率领军民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的男女为感谢与他们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吃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赞,称它为 “ 回赠肉 ” 从此,它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为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2 .黄州的“煮肉歌” 元丰三年 ( 公元 1080 年 ) 2 月 1 日 ,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的朋友马正卿为他请得位于黄州东坡的旧营地,于是他在此开荒种地,自号 “ 东坡 居士 ”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制作红烧肉并写下《煮肉歌》诗: “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轼在徐州、黄州制作的红烧肉,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 “ 东坡肉 ” 。 3. 杭州的“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 ( 公元 1089 年 ) 1 月 3 日 ,苏轼又来到阔别 15 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溢,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又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又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激苏东坡做的这件好事,听说他在徐州及黄州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许多人上门送猪肉。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然后烧制成熟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他送来的红烧肉,民工们都亲切地称为 “ 东坡肉 ” 。当时,杭州有家大菜馆的老板,听说人们都夸 “ 东坡肉 ” 好吃,也按照苏东坡的方法烧制,挂牌写上 “ 东坡肉 ” 出售。这道新菜一应市,那家菜馆的生意很快兴隆起来,门庭若市。一时间,杭州不论大小菜馆都有 “ 东坡肉 ” 。后来,杭州厨师们公议,把 “ 东坡肉 ” 定为杭州第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时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故此,《徐州市饮食行业志》写道: “‘ 东坡肉 ’ 创制于徐州,完善于黄州,名扬于杭州。 ” ③ 宋嫂鱼羹: 杭州名菜,至今已有 800 多年历史。由于它色泽金黄,鲜嫩滑润,味似蟹羹。又名 “ 赛蟹羹 ” 。根据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三 · 铺席》记载,当年 “ 杭城市肆各家有名者 ” ,其中就有 “ 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 ” ,可见宋嫂鱼羹在南宋时期就已经成为杭州的一种名菜了。又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七 · 乾淳事亲》记载,宋嫂鱼羹在杭州起始于南宋的淳熙年间。南宋淳熙六年( 1179 )三月十五日,太上皇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来至钱塘门外,已时近中午。太上皇的侍从告诉他,这里有家菜馆的鱼羹味道很好,何不品尝、品尝?太上皇此时也稍有些饿的感觉,就命人下船去菜馆买鱼羹。这家菜馆的主人宋五嫂,本是东京汴梁人士,曾在东京汴梁经营鱼羹菜馆。在宋王朝南迁之时,出于对宋王朝的爱国感情,跟随南迁队伍来到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上经营这家卖鱼羹的小店,维持生计。宋五嫂见豪华游艇的人来买鱼羹,估计是皇亲国戚之类,就亲自烹制了鱼羹,送到游艇之上。快人快语的宋五嫂见了太上皇毫不畏惧,就对太上皇说: “ 小奴本是东京人氏,是随着御驾来到这里的。 ” 太上皇赵构闻听此言,不胜唏嘘,心想像她这样的草民,能够跟随他南迁临安,的确是大宋江山的希望。想到这里就命人赏赐给宋五嫂 “ 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 ” 从此,宋五嫂的鱼羹就被称作 “ 宋嫂鱼羹 ” ,更加声名远扬。俞平伯先生在《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中也写到: “ 西湖鱼羹之美,口碑流传已千载矣。 ” 宋嫂鱼羹的调料中有姜末、胡椒粉和香醋,口味微辣偏酸。 ④ 鲈鱼与莼菜: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 识鉴》载:晋 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 “ 鲈莼 ” 为思乡之典。宋 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明 陈汝元《金莲记 · 同梦》: “ 今朝空有鲈莼想,指日还乘虾菜舟。 ” 清 方文《忆江南》诗: “ 鲈莼初出水,樱笋正盈筐。何必秋风起, 吴人始忆乡。 ” 清 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 “ 分知安樗櫟,情忍恋鲈莼。 ” ⑤ 楼外楼: 楼外楼菜馆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绪三说,一般多认为道光二十八年( 1848 年)一说比较可靠。此楼业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 —— 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楼外楼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   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 " 楼外楼 " 。   另一种说法是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樾先生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俞樾先生说: " 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的名句,叫做 ' 楼外楼 ' 吧! " 最初的楼外楼仅是一处平房,是一爿很不起眼的湖畔小店。但由于店主人善于经营,又烹制得一手以湖鲜为主的好菜,特别是他很重视与文人交往,使得在杭及来杭的文人雅士把来楼外楼小酌,作为游湖时的首选,因此,生意日益兴隆,名声逐渐远播。 1926 年,已颇有财力的洪氏传人洪顺森对楼外楼作了翻造扩建,将一楼一底两层楼改建成有屋顶平台的三层洋楼,内装电扇、电话,成为当时杭州颇有现代气息的酒家,使其生意更为兴隆。在这期间,光临过楼外楼的文化名人有章太炎、鲁迅、郁达夫、余绍宋、马寅初、竺可桢、曹聚仁、楼适夷、梁实秋等以及蒋介石、陈立夫、孙科、张静江等政要。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名人丰子恺、潘天寿、吴湖帆、盖叫天、江寒汀、赵朴初、唐云等也多次临楼品尝名菜佳肴、题诗作画。尤其是周恩来总理曾九次莅临楼外楼,已传为美谈佳话;楼外楼还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家元首和众多国外贵宾,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提起杭帮菜,杭州楼外楼自然是第一招牌。 杭帮菜博物馆简介 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坐落在南宋 皇城 大遗址旁的 江洋 畈原生态公园。南临 钱塘江 ,北靠 玉皇山 ,毗邻八卦田,与钱塘江风景串连成片,周边空气清新,人称天然氧吧。 博物馆展陈设十个展区,二十个历史事件的场景复原,大量的文字图片史料,古近现代的文物陈列,上溯良诸文化,下至改革开放,梳理了杭帮菜传承和发展的肌理脉络。 京杭大运河 的开凿,使 杭州 地域与外界文化、餐饮的交流日渐繁荣,在隋唐时期 “ 杭州菜 ” 形成了南北交流的第一次高峰。南宋定都杭州,是杭州菜发展的又一高峰期。南料北烹以及南宋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使杭州菜独树一帜。明清以来,与杭州菜结缘的历史文化名人,国内外元首政要众多,从而使杭帮菜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改革开放,一大批杭帮菜新老企业进军 上海 开出分号,使杭帮菜热遍全国,走向世界。 整个博物馆内设展馆区、体验区和经营区。观众体验区体现了杭帮菜饮食文化的参与、交流、互动、学习的特征。在室内观众体验区的 “ 老百姓大厨房 ” ,原创性地设置了杭帮菜大师讲堂;烹饪表演与示范;市民游客参与菜点制作;百姓杭帮菜擂台竞技;电视饮食节目直播间等。 在室外互动区的爽园,设置了打年糕、做馒头、磨豆浆等活动。室外亲水平台,可参与饮食文化 沙龙 。在以 40 位杭州历史名人的事迹美文来命名和修饰的包厢中,静下心来,细细品尝,鉴赏正宗的杭州菜肴,回味杭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变迁,以及杭州城市的市井百态,饮食风格;在与这些历史名人的超时空对话中,感知他们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附词谱 声声慢 晁補之 杭帮菜博物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門深掩。 擺蕩春風。 無情鎮欲輕 飛 。 斷腸如雪撩亂。 去點人 衣 。 朝來半和細雨。 向誰家、 東館西 池 。 算未肯、 似桃含紅蕊。 留待郎 歸 。 還記章台往事。 別後縱、 青青似舊時 垂 。 灞岸行人多少。 竟折柔 枝 。 而今恨啼露葉。 鎮香街、 拋擲因 誰 。 又爭可、 妒郎誇春草。 步步相 隨 。 柳池悬栈, 馆宇横坡, 疏林阆苑南 山 。 锦绣钱塘千里, 连陌炊 烟 。 湖山一隅安乐, 似当年、 南渡衣 冠 。 云雾散, 剩歌楼酒肆, 玉馔琼 筵 。 多少文章堪烩, 想东坡、 煮肉自美盘 餐 。 宋嫂羹鱼湖畔, 味品辛 酸 。 梦里江南旧念, 渐秋风、 鲈壮莼 鲜 。 待归去、 泊兰舟堤岸, 楼外楼 边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4485 次阅读|31 个评论
换平声作入声再唱一曲声声慢
热度 18 卫军英 2012-11-5 12:59
换平声作入声再唱一曲声声慢
恰好周日下午友人闻起君相约,但说寻常我等走路都是夜间,今日秋高气爽,正是走路的好时间。说话间两人相携来到西溪湿地,果然白日风光大不同于夜间,于是相对大笑曰:我等但只顾了夜间走路,确实很少欣赏这日间风光。踏步溪边,穿越栈道,经过了几处闲亭幽静之地。便想到早先多次说过的,这偌大个西溪湿地简直就如俺们家的后花园,待到退休之时,车上放上了小桌椅,带一个热水瓶,每日往湿地里但寻个清净的去处坐下,大家喝茶侃山终日也是好不快活。说着说着便说起来,真的很想早点退休,退休了就可以轻松地享受这神仙般的日子。 归来便思忖着要写点什么留个惦记,因思及半个月前曾用平韵《声声慢》写过西湖长桥。其时柏舟兄见和,曾说起这《声声慢》也有仄声韵,尤其以李清照那首著名的“寻寻觅觅”最是难为,记得我曾承诺他日当作仄韵《声声慢》。恰有此事便取李清照体作仄韵《声声慢》一阕: 《声声慢》 西溪野色,午后秋阳,芦花散乱似雪。 柳岸微风枯草,绿枝苍郁。 足轻步履栈道,树影斜、水光清澈。 问此去,向疏林、应有几多风月? 俗务何时抛别,相对坐、消磨剩余时节。 淡酒粗茶,竹外苇风落叶。 云烟万般世事,且与君、尽付戏说。 正岁晚,莫道人情更觉切。 又有前些日子在博友评论之间随手写下几个绝句,趁机也一并附缀于此。其中一个是10月20日写下西木居士雷栗的文章《 阑珊. 叶落菩提,浅秋静好 》下面的: 菩提静叶浅秋中,偏爱云天万里空。 洒落西风浑不识,尘无一点尽澄明。 另外两首是写在余昕老师的文章下面的。一篇是9月29日随附于《 秋天的银杏与天竺菊 》下: 天风寥廓动秋光,都道花开是菊黄。 紫白娟红皆有意,轻飘逸韵入诗腔。 还有一篇则是10月27日的《 仲夏江边怀古(4 ):江城风貌 》之下,那文章说的是一位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海军司令,在打完仗后回家开民船的故事。这种铸剑为犁的人生态度,对于习惯了“打江山坐江山”天朝游戏来说,实在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所以俺的诗便这么说: 碧水蓝天送客还,鹅童野渡旧桥间。 当年向使未身退,此处风光应不闲。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6414 次阅读|41 个评论
声声慢•蝶之幻
热度 11 baiyuxiao 2012-10-22 18:29
声声慢•蝶之幻
声声慢·蝶之幻 2012/10/22 军英《爱情秋歌》博文中作“声声慢”词一首, 言及梁祝化蝶故事。军英曾留言道:“ 先前已作鹧鸪天,今日慢词且再填。记取长桥秋水漫,柏兄可有和新篇? ”今日填“声声慢”一首作答,并用梁祝化蝶、庄生梦蝶、及蝴蝶效应咏之。 秋阳熠熠,秋水粼粼,秋风掠过南浦。 小院初凉,隐隐蝉鸣高树。 趁闲独来寻觅,有蝶翎、花间翩舞。 抱香蕊、又蘧然惊起,醉心怀慕。 追忆十八相送,千古恋、衷情化为仙侣。 梦里庄生,栩栩御风翻举。 人生怎堪此景?且看它、轻扑弱羽。 却搅得,万里外、狂风骤雨。 词谱介绍:声声慢 蒋氏九宫谱注:仙吕调。晁补之词,名《胜胜慢》;吴文英词,有〔人在小楼〕句,名《人在楼上》。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仄韵者,以高观国词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附词谱 声声慢 高觀國 蝶之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壺天不夜, 寶炬生香, 光風蕩搖金 碧 。 月灩水痕, 花外峭寒無 力 。 歌傳翠簾盡捲, 誤驚回、 瑤台仙 跡 。 禁漏促、 拌千金一刻, 未酬佳 夕 。 捲地香塵不斷, 最得意、 輸他五陵狂 客 。 楚柳吳梅, 無限眼邊春 色 。 鮫綃暗中寄與, 待重尋、 行雲消 息 。 乍醉醒, 怕南樓、 吹斷曉 笛 。 秋阳熠熠, 秋水粼粼, 秋风掠过南 浦 。 小院初凉, 隐隐蝉鸣高 树 。 趁闲独来寻觅, 有蝶翎、 花间翩 舞 。 抱香蕊、 又蘧然惊起, 醉心怀 慕 。 追忆十八相送, 千古恋、 衷情化为仙 侣 。 梦里庄生, 栩栩御风翻 举 。 人生怎堪此景? 且看它、 轻扑弱 羽 。 却搅得, 万里外、 狂风骤 雨 。 图片为今年 9 月 8 日与军英、湘明同游南山“江洋畈”杭帮菜博物馆时所拍。
470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声声慢.校园旧忆
热度 13 ximujushi0051 2012-9-17 08:43
声声慢.校园旧忆
声声慢 . 校园旧忆 在研究所久也,而今重返校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风曳青杨, 荷翻碧水, 新蝉一样惊秋。 醉人清梅琴韵, 笑语嫣眸。 多少疏狂年少, 笑流年、 皆付幽游。 渺一梦, 伴行云流水, 倩影谁留? 还记青葱往事, 恣欢笑, 笛声话语长悠。 锦陌良辰曾共, 醉倒烟楼。 难忘渔舟唱晚, 想当时、 曾约重游。 几时见, 剩思量一纸, 空自凝羞。 1 3 声声慢蒋氏《九宫谱》注“仙吕调”。晁补之词名《胜胜慢》。吴文英词有“人在小楼”句,名《人在楼上》。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仄韵者以高观国词为正体。 本词格例词(作者 晁补之) 朱门深掩, 中中中中句 摆荡春风, 中中中中句 无情镇欲轻飞。 中中中仄平平韻 断肠如雪撩乱, 仄中平中平仄句 去点人衣。 仄仄平平韻 朝来半和细雨, 中中中平中仄句 向谁家、东馆西池。 仄中平讀中仄平平韻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 仄仄仄讀仄平平平仄句 留待郎归。 中仄平平韻   还记章台往事, 中中中平中仄句 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 中中中讀平中中仄平平韻 灞岸行人多少, 仄仄中平平仄句 竞折柔枝。 仄仄平平韻 而今恨啼露叶, 中中中平仄仄句 镇香街、抛掷因谁。 仄平平讀中仄平平韻 又争可、妒郎夸春草, 仄平仄讀仄平平平仄句 步步相随。 仄仄平平韻
个人分类: 蒹葭风雅|4627 次阅读|27 个评论
声声慢 吊饶明贵先生
夫子 2009-12-21 16:14
沉沉岁终 急急声声 忽听君离尘踪 招魂殡幡摇曳 冬至寒风 晨清霜木气爽 祭香连 凫凫云空 听听听 忽远遁 仿佛前山念中 遥想当年春凤 声慢慢 奔波天涯西东 往昔枯荣 世事摈弃繁缛 进贤儿郎清梦 去还来 枝霜实空 愁更愁 哀君早逝英年中 注:饶明贵向莆铁路(江西段)副指挥长、总工程师
个人分类: 青岚斋|3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