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说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学,理论,原理,说法等
Goldensun 2019-10-2 22:11
很奇怪,即使在科学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严重的分歧。在讨论一些基本问题,如理论物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时候,必须澄清这些概念的定义。 科学(science) 科学一词在拉丁文中,是知识的意思,所以科学一般指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套知识体系。我们取自然的广义定义,它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那么科学就是关于自然(或者叫宇宙,客观存在)的知识体系。这套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科学还包括如何建立和维护这套知识体系的方法。由于科学的客体是自然,所以知识体系必须反映自然,由自然来验证,也就是实证。 需要与科学区别的是数学。数学不需要实证。科学不是数学,数学不是科学。不能把数学结论当科学结论。在理论物理界,有时候很难区别数学和物理。 还需要区别哲学。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只能算哲学。薛定谔猫的叠加态就是这样的概念,还有多宇宙理论,等。 理论(theory) 维基百科繁体版:理论(英语:Theory),又称学说或学说理论,指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有的实证知识、经验、事实、法则、认知以及经过验证的假说,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等的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接近科学的学说是科学的,反之则是违背科学的或者说伪科学;任何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现象观察。 人类借由观察实际存在的现象或逻辑推论,而得到某种学说。任何学说在未经社会实践或科学试验证明以前,只能属于假说。如果假说能借由大量可重现的观察与实验而验证,并为众多科学家认定,这项假说就可被称为科学理论。 百度百科: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 以上两种定义,差别极大。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理论已经是结论。而维基百科认为理论只是一种说法,需要验证才行。国内有太多的人把“理论”误解为科学的结论。理论只是一种说法。我们听到的理论中,很多是对的,因为它们已经经过很多检验,比如进化论、大陆漂移学说等。“理论(theory)”这个词没有正确额意思,根据该词的希腊词源,只有猜想的意思。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容易把所有的理论(说法)都当成正确答案。老师不鼓励批评性思维,学生死记概念,从而背离了科学的初衷。 原理(principle) 维基百科中文版定义:存在于某个系统中的一组法律、规则与基本前提。在自然科学中,原理为一抽象的客体,反映出某个(或某些)现象或机制的运作中,其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存在着一个适用范围,超出其适用范围,原理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 百度百科定义: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科学的原理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故其正确性为能被实验所检验与确定,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 百度百科没有指出可能存在适用范围。 科学的认识永远都是阶段性的,但是很多原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且没有发现反例(到现在为止,没有确切无疑的反例),因此可以称为原理,比如测不准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定理(theorem) 已被证明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这是一个数学概念。 定律(law) 维基百科中文版:为研究宇宙间不变的事实规律所归纳出的结论,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大量具体的客观事实经验累积归纳而成的结论。科学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描述宇宙当中的所有情况,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能完全正确。 百度百科:定律是客观规律的统称,是解锁宇宙奥秘的钥匙。定律是了解宇宙的基石。从从亘古到现代不层改变的宇宙规律。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 百度的定义显然自我矛盾。 公理(axiom) 公理是没有经过证明,但被当作不证自明的一个命题。其真实性被视为理所当然,且被当做演绎及推论其他结论的起点。 科学没有公理,用到公理这个词的地方,一定是数学。 说法 由于“理论”概念定义的差别,以及中文中理论概念内涵与国际通用内涵不同,我们一般说的科学理论,用中文表达,应该是说法的意思。所以,大爆炸理论,实际上应该叫大爆炸说法,多宇宙理论,应该叫多宇宙说法,…… 大部分情况下,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只是一种说法。所以,不能说科学认为,而只能说有一种说法认为。在量子力学范畴内,哥本哈根学派的一些原则,有些是原理,如测不准原理,有些只是一种说法,如波函数诠释,测量诠释。 诠释(Interpretation) 诠释的定义,更加接近汉语中的“说法”。所以,测量的态坍缩诠释,更应该叫做态坍缩说法。很多人与我的观点分歧,在于把诠释当成了定律或者原理。 传言(myth) 由“theory”翻译过来的说法,一般更系统一些,接受度可能更高一些。传言(myth),当然也是一种说法,但是一般认为需要验证,也就是更不可靠一点。
个人分类: 科研素养|1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宏戒法师说法
热度 1 Mech 2016-10-23 22:57
昨天下午冒大雨到圆津禅院。按照预定日程,“听禅院的师傅讲禅、品茶,参悟人生”。住持宏戒法师亲自开讲。他开篇解释,圆是圆融,津是渡口;而对禅的解释,就是“不可说”。因此我觉得叫讲禅恐怕不是很合适。法师的解读当然也有根据。如果把“禅”理解为禅宗,确实不可说。《五灯会元》卷一,“ 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一拈花,一微笑,禅宗就诞生了。迦叶就是禅宗的西天祖师。禅宗第一义不可说。 在我看来,寺名中“圆津”与“禅院”是偏正词组,而“圆津”为并列词组,即圆与津应该是并列关系。“圆”是佛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范畴,不偏倚,不执着。所谓“ 性体周遍曰圆 ( 《三藏法数》 ) ”。破执是求智慧的基础。因此“圆”代表着佛学中知的方面。“津”引申为渡己渡人,见性明心,求自身解脱;慈悲为怀,济他人苦厄。因此“津”代表着佛学中行的方面。小小禅院,居然有如此宏大的名头。 或许是因为说法的普及性质,宏戒法师主要谈的是人生。从他自己佛学院毕业到圆津禅寺筹备恢复事宜说起。钱锺书曾在小说《猫》开篇吐槽,“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反过来说,实践的人其实并不太注意理论。宏戒法师显然是践行者。他所讲大概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三教合一。 讲知行合一的人,其实重点往往放在行上。宏戒法师也不例外。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可说的了,顺便吐槽一下名僧未必是高僧。这也很好理解,正如名师未必是高师。当然,如果仔细推敲,知行合一,还有知行孰先孰后、孰易孰难等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其实只是自己的纯理论偏好,不足挂齿。 宏戒法师所说三教合一,是种递进关系。儒教为基础,忠孝仁义。道教为进阶,无为无不为。佛教是最高境界,万法皆空。这个当然也很有道理。所有的英雄成长史,都是先努力,再舍弃。至少在中国传统观点看来,一味努力,显得不够层次,所谓“硁硁然小人哉”。即使普通人,也是年轻时奋斗进取,中年后享受生活,老年时忘怀一切。另外,我一直认为,道教的法宝还不是无为无不为,而是更普遍广泛的“反者道之动,弱智道之用”。也顺便一提,我觉得三教合一,不仅是种主张,大概也是历史事实。宋儒的理学,已经引释道入儒,完成了儒学主导的三教合一。这个与宏戒法师那种递进的三教合一大概不是一回事。 有意思的是,宏戒法师认为六十年一个轮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这样,现在已经在河西了。如果运气不是太坏,我大概还能看全或者看到大部分河西风光。叶剑英元帅诗云,“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回雁要成主流了?其实我倒是愿意做只昏鸦,如果枯树一直还在的话。 宏戒法师登台说法顶天立地,我在下面联想天南海北。从小就不是好学生,老了仍然不是。惭愧!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3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命科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热度 1 ncepuztf 2015-10-3 14:53
问:生命科学为何经久不衰? 答:因为人类有个共同的梦想:(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问:一个男人对他老婆唱:我心中,你最重,结果挨揍了!为什么? 答:他娶了个胖老婆。 问:请客观地描述一个人的长相。 答:他/她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问:你认为最恶毒的婚姻祝愿是什么? 答:祝你娶到一个装修豪华的女人! 问: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骗子的态度。 答:引用我小侄女的一句话,我代表月亮杀了你! 问:请推荐一支股票 答:(唱)我不当大哥好多年! 问:西游记中,如来明知道唐僧师徒四人碰到各种各样的妖怪,为何不告诉他们? 答:如来不想当剧透狗。 问:房地产商的口号为什么总是骗人? 答:你给我举个不骗人口号的例子试试?
个人分类: 囧事趣事|14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事故原因的说法
热度 1 Greg66 2015-2-28 20:06
关于事故原因的说法 海因里希说,不安全动作引发的事故是 88% ,不安全物态引起的故事是 10% 杜邦说,不安全动作引发的事故是 96% ,不安全物态引起的故事是 4% NSC 说,不安全动作引发的事故是 90% 评论: 首先,上述说法,是对直接原因而言的,是不全面的。其实,不安全行为在个人、组织两个层面的四个阶段中,都有存在。 其次,就直接原因而言,这些说法也是不确切的。一起事故,不安全物态原因、不安全动作原因,可能同时存在;一起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中,违章动作、不违章动作也可能同时存在。 因此,只能说,有不安全动作原因的事故占多少百分数,有不安全物态的事故占多少百分数,而不该采取海因里希他们的说法。 个人看法。
个人分类: 3|3057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浦江万头死猪,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说法
热度 52 lionbin 2013-3-27 15:52
自前几日发文“ 从黄浦江大量死猪引起猜测的“砷论”说起 ” 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最能解释黄浦江万头死猪的答案,我坚信,原因并不会太复杂。在上篇博文中,我质疑了网上盛传的“砷论”,并提示: 从现有的认识来看,养殖饲料中添加有机砷所生产的猪肉并非那么可怕,因看到砷论的说法而使网民们发出“今后不再吃猪肉”的痛苦呼声,也并非明智之举。 CCTV在3月24日播出的《焦点访谈》披露的一些信息,让我们对“黄浦江万头死猪”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嘉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生猪养殖业,主要供应周边市场。目前嘉兴全市的养猪户已经超过10万户,每年生猪出栏量450万头。竹林村所在的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平湖市曹桥一带更是嘉兴生猪养殖最为密集的地方,被称为猪三角。据说今年一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个村就死亡了有一万多头猪,最大的可能性只有爆发疫病。但来自上海检疫部门的消息证实,从打捞出的死猪身上确实检验出猪圆环病毒,但猪圆环病毒是一种猪的常见病,不算是重大动物疫情。 黄浦江上发现死猪后,浙江省相关部门表示江里的死猪大多都是冻死的,这个说法得到了当地养猪户的确认:小猪在刚出生的时候最怕冷,也最容易受凉死亡,所以冬天死亡率很高。如果是这样,浙江省相关部门最开始的表态看似并没有撒谎。但无法解释往年冬天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 从浙江、上海养猪死亡率的数据来看,今年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后来的一些采访,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以往,这些不明死因的猪并不会被轻易丢弃掉,因为有死猪贩子收购,这些死猪贩子再进行屠宰、分割,制成各种猪肉制品重新进入市场。而2012年开始,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嘉兴市政府开始严厉打击死猪贩卖销售,连续破获多起死猪贩卖团伙,其中判处了死猪贩子董国权等三人无期徒刑,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因为没有人收购了,这些猪就没有下游的渠道了,只好投到江里。 这得到了死猪贩子董国权的证实。 《焦点访谈》的采访镜头中,记者采访了一名七个月前刚被抓起来的死猪贩子。记者问到,黄浦江上目前出现了许多死猪,你知不知道。他却很委屈地说,我现在被抓起来了,外面的死猪要满天飞了,而且还非常肯定地说这些死猪与他被抓二者之间有百分之百的关系。当记者问到:“村民对你做这个生意怎么看?”他很自信地回答:“很好,评价很高”。因为帮养猪户处理了死猪,他们还得到了经济实惠。当记者问他这样收购、加工死猪,良心上是否有点过不去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 天呀,道德底线如此之低才是最可怕的!也就是说 , 这些死猪贩子根本就没有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在犯罪,似乎还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儿,在帮助养猪户减少损失,这是经济利益至上带来的必然思维模式。 【注】关于这点儿,俞强老师的评论我觉得有些道理,拷贝在此。 俞强2013-3-2716:58 对于死猪贩子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即站在农民的角度看。我小时侯和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时候,饭都吃不饱。那时的死猪、死鸡是不可能扔掉的,都是吃掉的。即便是禽流感(那时叫做鸡瘟)的鸡也都是烧了吃掉的。因此,农民和城市人对死猪和死鸡的科学观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不一定就是道德观的问题。政府的工作要做细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要保证健康,也要保护农民的利益。 而吴国胜老师的反驳也很有道理,也同时拷贝在此。 吴国胜2013-3-2721:31 我对【8】楼俞强老师的观点有所保留。农民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去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本来就不应该以健康做代价去选择那些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在道德沦丧唯利是图的中国,农民也肯定是波及的群体,至少没有足够的信息证明现在的农民群体还是原来那么的纯朴,相反,很多问题的源头却来自他们。 以前,真相扑朔迷离,让人总觉得可疑,目前也可以理解了:往年大家都可能有意无意吃到了死猪肉。其危害已经发生,似乎还无法追责了。这真的是一种难言之隐! 参考资料: 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20130324) http://news.cntv.cn/2013/03/24/VIDE1364127480338740.shtml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29194 次阅读|155 个评论
处处连续而又处处不可微的例子,就是这个“经济”了
热度 1 liwei999 2011-5-4 16:10
回答: 回答JFF,元江,致远等网友贴,并再讨论。 由 秦戈 于 May 27, 2005 03:15:47 “自恰”性的用途:为了“行动”,得要个“说法”。 可以重复(周期的,多数的)是“科学”的支柱,而人的活动(经济)却是不能“重复”的,无周期\少数的。因此, 讲“科学”是“骗人”,给个“说法”\而且是能“自恰”的说法才是要紧的。事情过后,成功了自然可以标榜一下“英明”;失败了也可讲是“条件(情况)发生了变化”。 人们在探讨问题时,有个可以让地球停下来的感觉。为政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探讨,“时间”在那里与在学者这边有所不同。因此, 只要“说法儿”能自恰,为政的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拿过来作为行动的理由和指导方针。选择的标准就是个“偏爱”。 经济学的用途就是准备N套能“自恰”的说法,让人们有个挑,体验一下“主体思想”的伟大作用。 回答: 如果能预测这么准还是了不起的。 由 JFF 于 May 27, 2005 02:48:17 不“量化”到钱上就不是“经济”。粮食产量的预测不是“经济”而是“统计”。 处处连续而又处处不可微的例子,就是这个“经济”了。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9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