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邹承鲁:一生做真人,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 (组图)
charles08 2011-9-14 21:15
邹承鲁: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 饶毅   常常有人,希望得到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实,大千世界人有各种,差异很大,能得到所有人好评的人怎么可能是正直而有原则的人?得许多好评和真正的好人,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其实,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不提倡人人皆喜欢的“好人”。孔子提倡的人是: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   不久前去世的生化学家邹承鲁先生,就是一位这样的人。   应该说明,和邹承鲁有不同意见,用客观事实正当的反对和批评他的人,并不是不善者。歪曲事实、用卑劣手段恶意攻击他的,才是不善者。    有出色成就的科学家   在生物化学专业上,邹承鲁有出色的成就。   对知识的追求、对自然界的好奇、对演变规律的探索是科学家的本色。   在过去一百年,多数中国科学家从事研究的机会和条件都很有限。但是,令我们敬佩和自豪的是,先辈中有相当一些人对知识有执着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的态度、他们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现代科学起步。   而在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很多的情况下,中国科技教育界存在一些戴着科学家帽子,对知识没有热情、从事科学研究为晋阶铺路的人,无助于科学精神在中国的良性发展。   抗战后,邹承鲁考取留英庚款,选择生命的化学为一生追求的科学领域。他热爱科学几十年,凡遇时机允许,邹承鲁便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即使条件简陋也不为所制,即使在癌症复发后,邹承鲁仍然对学科发展、领域进展感兴趣,继续看《自然》等刊物。   邹承鲁留学剑桥时期就开始有很好的研究。回国后,他首先是中国酶学高水平研究的奠基人。中国的生物化学在二、三十年代有吴宪开创,五十年代后王应睐起很大的组织领导作用。曹天钦和邹承鲁等都对发展中国的生物化学起了重要作用。他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工作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胰岛素是两条链组成的多肽,A链、B链中间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当时有多个合成方案。其中一个是分别合成两链后,再将它们合起来。当时不知道,分开的两链,能不能合起来。   邹承鲁、张友尚、鲁子贤、许根俊、杜雨苍负责把天然的胰岛素拆开,然后看能不能合起来,所谓拆合工作。如果天然的可以拆合,那么人工合成的也就可以,这样就可以走两链分别合成、继而连接的途径。他们拆合成功,对胰岛素合成的课题来说,不仅是一步,而且就确定了总体途径。马上排除了其它途径、比如需要合成分叉链的途径。当时分成三部分,除了拆合以外,钮经义等合成B链,汪猷、邢其毅、季爱雪等合成A链。三部分工作都必需,所以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授予三部分的人。   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单独由钮经义得诺贝尔奖的提议。钮领导的小组合成B链,B链比A链长,后来他还帮助A链合成,对合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直是生化所的,生化所做的贡献最多(邹当年也是生化所,而且大家公认的总组织者王应睐是生化所所长),所以选钮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比而言,拆合工作最具原创性。单链合成用的方法没有原创性。多肽合成在五十年代已经有欧洲人得过诺贝尔奖,胰岛素单链合成过程,在方法上中国没有突破,而美国人蛋白质固相合成技术以后得奖是因为方法上创新,而且得到普遍应用。   中国独立完成了拆合工作。不过,不是最早发表。国外做同样工作的人先发表,中国当时在大跃进年代没有及时发表。中国的产量和效率比国外的高。所以中国是独立做出拆合工作的两个研究组之一。   拆合不仅是对合成方法重要,而且有理论意义。拆合成功等于证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诺贝尔奖后来给美国NIH的安芬森,他用尿素来变性天然核酸酶A,并能复性,来证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这个概念。如果当时把两个工作结合起来得奖,也是合理的:一个工作是天然蛋白质变性复性、一个是人工合成的双链可以合起来,两个工作相辅相成,证明同样的概念。   很多人以是否得奖来评价人,甚至用是否提名来评价人,对于真正懂科学的人来说,不是隔靴搔痒、就是花边新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虽然不是所有时候,但是多数时候是由一群三流科学家组成。因为它历史悠久,颁奖攘括了很多著名科学家,形成了它的声望和权威。实际上,错误从开始到现在贯穿诺贝尔奖历史。就在近五、六年,错的也不只一次。得的有错的,不得的也有错的。所以,不能单纯以得奖名单来说明某个学科哪个工作最重要。虽然得奖可以影响知名度,真正重要的研究,同行自然多数能判断。不重要的,就是得了奖,也会被同行中尊重事实的人所鄙视,虽然一般人不愿公开出来说。   诺贝尔奖发错的频率,每十年不少于一次。二十一世纪不过六年,生物发奖有问题的就不只一次。我碰到过两次笑话。有一位不该得奖的人在中国演讲,学生提问很严,其他美国教授私下乐开了,他们不好讲的意见,中国学生提问中都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美国一个教授得奖,他的同事和我一起开会,我提起来,她也笑说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得。   所以,诺贝尔奖发对时,可以用来介绍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但不是说,当委员会做出低劣的决定以后,其他人都必须认同、或需要解释委员会的行为。顺便说到,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个“二十一项值得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有些人误解成我在预计谁得奖,其实,我是说什么工作值得得奖,不是预计。并不难想到有些科学家有能力运动到诺贝尔奖,可是我不觉得他们的工作值得得奖,所以我没有写在那篇短文里。就是后来他们得了,也不能使懂行的人对其学术水平的评价有所提高。   不得奖,并不表明成就低于得奖的人。胰岛素是一例。中国参与做胰岛素的几位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并不一定低于得了奖的美国科学家。    疾呼公众道德原则的知识分子   邹承鲁是著名科学家中少数的敢对大是大非问题公开发言的人之一。   各行各业,华裔著名人士,很多都有爱惜羽毛的习惯,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绝不发言。或者只模糊地、空对空地讲冠冕堂皇的话。   邹承鲁长期敢于对公众事务发言,直截了当,堂堂正正。   他不怕卷入是非纷争,不怕降低身份,不怕各种报复,不怕流言蜚语。几十年如一日,实属难能可贵。   他在学术界内部的人事纷争中,有些他对,有些他错,有些谈不上对错。但是那些纷争不是社会上所熟知的、有广泛影响的事件。所以要把学术界的人事政治和大是大非分开、和有社会普遍影响的事件分开。   在邹承鲁疾呼的、对公众有影响的事件上,他都是对的。而且,在有些事件上,取得了成功。   他仗义执言的公众事件,都依据他有判断力的事实。   2004年,我和鲁白、邹承鲁合写了一篇有关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文章,在《自然》增刊发表的。这篇文章部分内容是建议科技政策管理和经费管理分家,将科技部升格为政策管理的总理科技办公室,而将科学经费管理交个自然科学基金。有些人认为这篇文章得罪了科技部。我和邹联系的时候并不知道,当时他正是科技部主持评审的国家最高科学奖进入最后一轮的少数几个候选人之一。(他曾两度进入最后一轮。我也是事后才从其他人那里知道。)只有他,明明知道这时做这种文章的作者对他个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可是他根本没有犹豫,没有提过自己有什么不方便,马上同意做作者。他不为个人得失而回避张扬社会责任。能做到这样不计个人荣辱的人,在现代华人世界,还很缺乏。   基因皇后事件,最早是方舟子网站发起。我听说后签了名,然后联系邹承鲁,我们共同写了一个短声明,给来采访的记者。邹承鲁的公开表态,对当时扭转中国媒体的报道倾向,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成功地击败浮夸的一个例子。   核酸营养事件,虽然没有成功地使诈骗公司关门,但是事后,中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界的科学家不再有人公开为骗人的公司做广告。其中邹承鲁的作用明显。在他提议下中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学会正式立了“家规”,任何人不得以学会名义为公司作广告。   早年的刘亚光事件、张颖清事件,近年的徐荣祥事件,都是上不得科学界台面的事情。严格地说,都不是科学界的事情,都是因为中国媒体科学素质较低,或因为有时有不懂行的官僚(有时仅仅是很小的官僚),或因为文化界本身混了一些基本学识太差、而嘴巴又太大的人,很差劲的事情,也在全国媒体上很热闹,兴师动众。邹承鲁不得不出面批评。他如果不发言,对方就更猖狂。他能不避身份,坚持发言,对低劣的噪音,有抑制作用。   在中国文化环境欠清静的情况下,邹承鲁光明正大的表示意见,曾经有时被有些人在暗中放箭、被流言蜚语所害。争论,要以理服人。不是说邹承鲁公开批评了人,其他人就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他。他用的是正当方式,反对他,不能用桌下手段。   邹承鲁坚持为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而仗义执言,无论具体例子当时看上去是成功、还是失败,他的言行,为净化中国学术和文化界的空气,做出了贡献。   邹承鲁的言行,也向青年人和后代立下了一面明镜:一个关心社会公德的人,不能凡事都只顾对自己个人利益;不能因为有点专业成就,就理所应当地以保全自身既得利益为行为准则。   中国,什么时候达到和文明古国相称的文化社会环境?    执着追求真理的学者   邹承鲁对人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要求人有才能。才能有限的人,而得到不适当的声誉、职位,他会提意见。   邹承鲁对成就要求比较高,不算是成就的,或者差劲的东西, 碰到他,难免要指出。   邹承鲁要求严格尊重事实。对自己这样,所以不贪功。我曾经搞错过一次,以为79年他发《自然》论文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在《自然》发表论文。他马上向我澄清,使文章得以及时改正。   对他人也这样严格要求,所以“得罪人”。   邹承鲁反对牛满江,本来已经有公论。近年牛、或者他的支持者企图借RNA干扰现象得诺贝尔奖、邹承鲁去世来反扑。牛满江曾是美国Temple大学教授。研究发育生物学,学术上有一定水平,但是并不突出。在同辈的华人发育生物学家中,上海细胞所老所长庄孝惠的水平要高于做过科学院副院长的童第周,而童要高于牛满江。   70年代,牛满江曾经推进中美学术交流。在特定时代,做出了一定贡献。现代青年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童第周那些国内科学家,常被批判,扫厕所不算惩罚而是劳动。全国很多大学和研究所,没有清洁工,是老师和学生打扫。牛满江的到来,有助于改善童第周等境遇,起码少扫几次厕所。好像牛满江说的一些话上了文件或者《参考消息》,如:科学家不应该参加大扫除、费了老大的训练不应该扫厕所。而各地的大学老师、科研人员用这种话去壮胆,还常常不成功,但有个“美籍华人”在上面说些话,也是莫大的欣慰。   他提出的RNA做诱导分子,历史证明是错的。本来也没有关系,只是不应该称为重要成果。七十年代,他和童第周联名在《中国科学》发表的论文,说可以通过注射RNA,改变鱼的形状,而且改变是可以遗传的。这个发现,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够被重复。只要能重复,那么不管当时能不能理解其理论基础,都是重要发现。当时邹承鲁反对。我在哈佛时听Gilbert的同事说过,2006年还听另外一个代表团成员说:美国一个代表团在中国访问时,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Walter Gilbert等对牛所号称的发现提出尖锐的批评。可是很奇怪的是,牛满江不是通过做更多的实验,或让别人做更多的实验,在国际科学期刊来以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探讨、科学辩论,而是靠在中国用行政压力、用媒体运作,令人生疑。中国的官员接见多少次、中文的媒体报道多少回,都不能改变科学事实。有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牛有经费,就应该拿出科学事实来。科学史上,不被人马上理解和认可的例子不少,都是靠科学事实来说话。我看过童第周论文集,和牛满江合作的论文很不合童的风格。童的研究一般创意不大,但是很扎实。如果要猜想,对合作论文的责任,牛为主、童为次。没听说童生前激烈为之辩护。   邹承鲁还反对过中国一度认为是青年科学才俊的一位植物生物学研究者陈章良。陈回中国后,研究水平上不去。不知道是否因为急于求成,他在90年代远跨本行,研究了恐龙蛋的DNA。如果知道恐龙的生物特性,就会知道其DNA应该哪些物种比较接近。如果知道古生物DNA专家如德国权威Svante Paabo的意见,就会知道DNA保存是有限的,远古的DNA要有特殊条件,才能保存到可以做PCR的要求。陈大概当时不知道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微妙,从中国的恐龙蛋样品里拿DNA做分析,以为得到了恐龙的DNA,论文好像是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很快发布消息。邹承鲁主持科学院生物学部做过学术鉴定,请多个专家参加,并正式成文,说拿到的不是恐龙DNA,是污染物的DNA(大意,邹承鲁给我寄过原件)。但是,据说因为中国有机构要保护回国青年科学家代表,怕挫伤回国青年的积极性,没有公布。仿佛忘记了,邹承鲁是五十年代英国名牌大学回国青年,回中国几十年后,做出贡献,却不能对80年代回国青年提出正当学术意见。恐龙蛋事件,不一定是学术腐败,但是不严谨,使科学上不成立的结论得以迅速广泛地由中国媒体传播,也不合规范,有浮夸。陈另外卷入论文涉嫌抄袭事件,不是邹承鲁提出,是其他人在《中国科学报》发表意见。    有个性的人   邹承鲁是有个性、有特色的人。   他在学术界内部的人事纷争中,有些他对,有些他错,有些谈不上对错。但是那些不是社会上所知道的、有广泛影响的事件。   有时,一些和他无关的事情,张冠李戴,怪罪到他头上了。如袁隆平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人根据邹当时是生物学部主任委员而认为是邹压制袁。邹虽然是生物学部主任委员,但是他没有参与讨论袁隆平的院士评选。据说袁隆平在科学院评选过程中,主要阻力是农学界,他的讨论没有出过农学组,所以没有到生物学部层面讨论。   上海生化所的李载平先生,从五十年代起重视核酸研究,是中国较早开始分子生物学的先驱。他没有评上科学院院士,最后是工程院院士。有些人怪罪邹承鲁。据并非邹承鲁学生、而且和两人都熟的人说,压李的人并不是邹,而是上海的科学家。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邹承鲁为正事提意见,有些人不能区分。用不上台面的事来反击、打压他。邹反对有些人做院士,不一定他都对,可以说有时他不对。但是他有权利以学术理由来辩论。   邹候选国家最高科学奖的时候,有人用手机送短信说,百岁老人反对。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是百岁老人反对,还是有人用老人做借口。背后的起因,是邹承鲁在科学界提意见,确实得罪了人。   百岁老人为中国科学发展起了作用。但是,和他同辈的人,如生理的冯德培、生化的王应睐比,其学术不很突出,可以说水平有相当差距。我第一次到他创立的研究所参观时,被带到成果展览室,看到介绍他做“细胞重建”,就提出这不妥当。我在美国约二十年研究的是神经发育,对早期发育涉猎不少。五十年代,做这方面的尝试是有道理的,但是多少年以后仍然说取得了成就,就不妥当。其实,这不妥当,就包括后人一看就知道“成就”有限。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并不知道邹承鲁因为以前提过类似问题,而因此搞僵了人事关系。这是我们异口同声的一个例子。或许因为时过境迁,我没有受到任何责难,但是当年邹承鲁在他手下工作,就不好受了。当然,我现在这样写下来,也不是幼稚到以为没有人会来责怪我。但是,如果不写出来,不懂发育生物的人,有些可能以为邹承鲁没有缘由地不满他。据说邹承鲁说过他在国内多年研究不多,很少发表论文,这个情况,大家可以查文献,看邹说的对不对,不用其他人说明。   以学术理由反对邹承鲁得奖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企图把其它纷争捅到国家部委的正式讨论,实在是有辱斯文。如果用人事纷争、而不是学术成就本身来讨论诺贝尔奖,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失去诺贝尔奖。    后记   在2006年出席著名生化学家邹承鲁先生葬礼之前,我只出席过一次葬礼:那是几年前华盛顿大学同事、美国发育神经生物学之父Victor Hamburger去世。我觉得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都比较高龄,一生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Hamburger葬礼上,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女儿要大家不用悲哀,鼓励大家讲101岁老人的趣事。我认为,83岁高龄邹承鲁先生,有丰富的人生,悼念也可以不仅悲哀。   我以前写过两篇纪念文章,一篇关于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一篇是神经药理学家邹岗先生。悼念冯先生的文章也是我95年以来中文文化写作的开始。两篇文章都循常规,写可歌可泣部分。我后来记得读过原《自然》主编John Maddox的一篇书评,他批评书以一边倒的方式描写已故的主角,他认为如果主角有知,都不会同意:太单调乏味了。   所以,我试图换一个写法,这不是说换文字的运用,而是内容。我知道自己中文写作“有特色”,主要是中文运用不规范,有自己翻译自己的痕迹,所以自知文字功底弱,只能祈求内容不同样的弱、至少能诚恳地表达。有些事情,我问过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人,不全之处,责任自然还在我自己。   2007年2月1日洛杉矶至芝加哥途中完成   2007年4月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第4第2期38-45页 邹承鲁:一生做真人(组图) 中国科学界的良心、著名生化科学家邹承鲁逝世   我在参加追悼会的路上一直想着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邹承鲁先生是个高尚的人,高尚两个字写在他的墓志铭上是当之无愧的。   ———中科院院士 郝柏林   外人看了我们家里,都说如此随意、自由、民主。   ———邹宗平   跟着他七年了,真是非常好的人,我们常常一起聊天。   ———看门小伙 小何   他说他要战斗到最后。   ———中科院院士 孙曼霁 1947年8月,在去英国留学的船上。   推开李四光纪念馆的大门,几条大狗凑了上来,院里冷冷清清,一个操着四川腔的憨厚看门小伙把记者带进了馆内。偌大一个纪念馆其实是幢大房子,前面几个房间对外开放。再往里走进一个古朴的英式客厅,里面摆着邹承鲁先生的灵堂。不久前,这位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在83岁享年时离开了人世,曾住着三个院士的大屋也失去了最后一个主人,邹承鲁、他妻子李林和岳父李四光之间,几十年来所有的风雨往事也都化为了墙上照片中人物的微笑。    最有名的院士之家    邹承鲁   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是我国率先实现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的领头生物学家,是反对科学作假挺身而出的说真话科学家,他同时也是李四光的女婿,和李四光、李林组成了我国惟一一家有着三个院士的“院士之家”。   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家,包容了多个领域的科学。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李林研究物理,邹承鲁则主攻生命科学,夫妻两人从事不同的专业,正好符合了长辈李四光的意思。“夫妻本来就好多事情要吵架的,还要为工作上的事吵架可不值得”,邹承鲁的女儿邹宗平回忆着外公的意思,“我们从外公开始,都学不同的东西。”她自己则重走了外公的路子,研究地质。    随意、自由、民主   邹宗平的印象中,外公李四光是个很绅士的人,非常尊重女性,对外婆、女儿都是百依百顺,而她的父亲因为工作忙,都常常不管女儿,“小时候他没有管过我,长大后就是我管他。”因为她小时候,父亲在上海做胰岛素合成研究,而她得了病,回到北京生活,他们两人一年才见一两回,等到邹宗平长大多年后留学回来,父亲则老了,但还是投身于科研,因此偌大个房子,很多事都是女儿在打点。   不过,因为外公的影响,这个家庭还是显得比较“女权主义”,外人注意到的第一印象就是“随意、自由、民主”。    邹承鲁   的父亲出身是职员,曾当过山东的省会计师,在那个年代属于比较高的职位了,邹承鲁小的时候家里也很重视教育,他的兄弟也毕业于清华建筑系。尽管后来邹承鲁赴剑桥留学,再后来女儿也到美国读书,父女两人分隔两地,但书信来往却一直没有断过,在每一份来回就两个星期的书信中,他一直关心女儿的教育。   就这点,邹宗平提到一个趣事。因为她没有在国内学过生物就去了美国,美国老师建议她修了美国一年级学生上的生物,但是因为没有中文资料,她学得很辛苦,于是就想到向生物学家父亲求教。果然,邹承鲁极其细心地给她回了一份长达七八页的信,详细地介绍了生物学的概念。“我从头到尾看了三遍。”邹宗平回忆,“还是没看懂。”当然,从此她就知道她一辈子都不可能再走她父亲的那条路了,“就是没有这个细胞”,她说。    曾为一个脸盆吵架   提到年轻时代的邹承鲁,女儿会用“英俊潇洒”来形容,邹承鲁和李林有时也会透露给女儿他们两人相识的往事。   “他们当时在剑桥恋爱的时候,有一件事差点让两人吹了。”原来,当时两人常常在剑桥划船,“划船时撑竿要在河里扭一扭的,否则就吸住了,但我爸不知道这点,有一回就直接使劲一拔,结果船走了,他就掉河里了。”虽然他不会游泳,但幸好河很浅,他在里面乱折腾了一阵,才终于爬了上来。“我妈游泳很好,她看了在岸上笑得不行,使劲拍手,我爸说‘差点淹死你还笑’,我妈笑说那是你不会游泳嘛!”   夫妻两个院士虽然都是著名的科学家,但工作之外的普通日子,别人怎么过,他们也怎么过。“快结婚要添置结婚物品时,我妈说买一个脸盆就够了,我爸则说要买两个,两人为此就大打(吵)了一架,差点婚就结不成了。”在邹宗平的印象中,母亲的脾气比较急,父亲则从来没有在家里发过脾气,如果不高兴了,就会沉默不语。两人平时生活虽然也会吵架,但至少不会为了学术问题吵。   邹宗平回忆说,她父亲属于天资聪明,特别会考试的类型,“他从正规中学出来,考上了西南联大,后来又考上解放后第一批公费留学,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而母亲李林则先在伯明翰读“弹性力学”,后转到剑桥读物理,“剑桥中国学生这么多,他们就这么认识了”。   不过,李四光对这个女婿的感觉则有点复杂,一方面,邹承鲁聪明又勤奋,但另一方面,他做人非常得耿直,有点锋芒外露了,“不过做父亲的,永远都不会对女婿满意。”邹宗平说,“我爸爸这种锋芒外露是个性使然,他不会去在乎别人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在家里,邹承鲁是个非常平和的人。据大院里跟着他7年,帮他料理生活的四川小伙小何回忆,邹承鲁待他非常好,尽管两人阶层相差很大,却时常在一起聊天。“他每天晚上会看电视,最喜欢看历史剧和侦探故事,我们总是能谈很多。”    致力于反科学腐败   尽管在家里,邹和普通人一样平易近人,但在看不惯的科学作假问题上,他却显出自己爱憎分明的本色。邹宗平说,邹承鲁的访客不多,尤其是做科研的时候,他很少接受采访,只是到老了以后,为了打击科技腐败,才开始慢慢接触媒体。    邹承鲁   为我国率先实现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创立了“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和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他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荣誉,1978年,他与另外四位候选人共同被推荐入诺贝尔奖候选项目,1981年他参与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一等奖,他本人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也是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荣誉会员。   但是,在最近几年,邹承鲁更为所知的是他在浮躁的中国科学界,勇敢地站出来,和科学作假斗争,倡导科学道德的行为。   他曾40余次撰文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关于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等问题的意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生化丛书《综合生物化学》中,作为中国入围的唯一一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在书中的自传中写道:“由于我国科学界长时期以来与国际科学界隔绝,很多人对国际上一些习惯做法并不了解,因此充分重视有关科学道德问题上国际上的一些习惯做法,对我国科学走向世界是绝对必要的。在这些问题上以身作则,并经常教导学生,是有经验的科学家的不可推诿的责任。”   他同时具体地列出了“伪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一稿两投或多投”、“强行署名”是科学不道德的几个表现。   也许方舟子在纪念邹承鲁的博客文章所写可以代表别人对他的尊重:“一个人的死亡,并非意味着一个人的结束,除了留下基因,还可以留下弥因(meme),比如思想、精神、观念、学术成果,都不会轻易被死神带走,而会传之久远。邹先生走了,但是他的学术成就,他对中国科学普及和学术道德建设的贡献和影响,并没有被带走。”   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    名片    邹承鲁   生物化学家,原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邹承鲁   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邹承鲁   多年来一直关注科学道德问题。有“中国科技界真理斗士”之称。    “邹承鲁话语   1、人治加上科学腐败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两大致命伤,同时二者又密切联系。   2、得罪人不外乎两个结果,不给经费,不给就不给呗,我年纪大了,只能做些小工作;还有一个,不给你奖,这我也不怕,我这辈子各式各样的奖也得过不少了,你不给就不给。   3、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美国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出了一个丑闻,出了丑闻之后,报上照样登,报上照样登了之后呢,使这位先生不得不辞去他担任的大学职务,我们现在大学校长也有干这种事的,但是我没看见他辞去大学校长职务。   4、院士选举最大的毛病一是不够透明化,二是单位的参与实在太多了。   5、我死后,你们将骨灰分成两半,一半埋在中科院生物化学所(上海),一半埋在生物物理所(北京)。”
个人分类: 杰出人才|2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医药学真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xupeiyang 2011-9-14 15:55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85757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62414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62412 中医为人类、为医学、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62060 拉斯克基金会介绍屠呦呦获奖工作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482.shtm
个人分类: 中医药学|2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教授功劳大大的
热度 4 xupeiyang 2011-9-13 13:07
屠呦呦教授果真获得了科学大奖,饶教授做了大量工作,为大家提供了大量信息。 感谢饶教授,期待中国科学家的更大喜讯,在国际上获大奖,最好是诺贝尔奖。 北京大学科学史研究者饶毅、黎润红和张大庆撰写文章说,根据他们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虽然存在很多争论,但 没有异议的是: 第一,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 第二,具体分离和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 第三,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三位科学史研究者还说,屠呦呦的工作既有前人的基础, 也有她的课题组人员及其他课题组和科学家起的重要作用, 这些不应被埋没, 但也不能否定屠呦呦所起的关键作用。“由于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 很多文章发表时没有具体署名。我们希望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贡献, 特别是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曾经在其博客中表示,他有双重身份,第一身份是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他对科学史的兴趣。 屠呦呦和张亭栋做出的贡献,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但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而且,两人都不是中国的院士。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85757 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特殊时代的无名英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85860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4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1年拉斯克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热度 7 xupeiyang 2011-9-13 05:24
今年的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到底谁才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呢?当我们 (Miller与苏) 于2007年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时,我们对问题的答案还一无所知。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Tu, 1981)。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Tu Youyou For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clinical.htm 视频新闻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_c_interview_youyou.htm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30.shtm 屠呦呦的重要论著: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Key Publications of Tu Youyou Tu, Y., Ni, M., Zhong, Y., Li, L., Cui, S., Zhang, M., Wang, X. and Liang, X. (1981).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 16, 366-368. (Chinese). Tu, Y., Ni, M., Zhong, Y., and Li, L. (1981).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and derivatives of artemisin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6, 31-32. (Chinese) Tu, Y., Ni, M., Zhong, Y., Li, L., et al. (1982).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 J. Medicinal Plant Res . 44, 143-145. Tu, Y., Yin, J., Ji, L., Huang, M., and Liang, X. (1985).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 16, 200-201. (Chinese). Tu, Y. (1987). Study on authentic species of Chinese herbal drug Qinghao. Bulleti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 12, 2-5. (Chinese) Tu, Y.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malarial drugs with new type of chemical structure-qinghaosu and dihydroqinghaosu.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 35, 250-251.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http://www.cell.com/LaskerAward-Chinese 图1. 抗疟药青蒿素 自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中草药植物青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发现了青蒿素 (artemisinin) 之后,人们已合成许多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抗疟药,将青蒿素与另外一种药物组成的复方疗法是当今唯一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根据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赖于它的过氧桥这一特点,在未来我们也许能合成出更多新的抗疟药。 屠呦呦,女。浙江宁波人。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 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306988.htm 拉斯克奖 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这个科学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纽约的艾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设立的。拉斯克奖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迄今为止,有66位拉斯克奖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拉斯克奖被看作诺贝尔奖风向标。出生于中国香港的华裔科学家简悦威获得了1991年度的拉斯克奖。 相关文献: 屠呦呦教授获得了生物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级的大奖——拉斯克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485680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8156 饶毅称两学者成果未获应有肯定 希望助其获诺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324.shtm 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特殊时代的无名英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85860 中药科学背后的思量 屠呦呦与张亭栋获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161-1.shtm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86-1.shtm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2011_c_youyou.pdf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52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谁是中国科学家们的心脏?
热度 12 gfcao 2011-8-30 10:05
开学了,不仅又一批基金、稿件要评审,我假期里思考的几个数学问题还没有着落,本学期又有三门课,本想暂时休博一下,可突然心血来潮,又想吵一吵架。想吵架的缘起是一位博主在我博文《任何个人是否当选院士远远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后颇有点火药味的评论,既然大家都实名,那就是平等的对话,只要不是有心理问题,我愿意与他辩一辩,因为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 先从匿名游客的一句评论说起,这位游客在我上述博文中说道:“ 匿名 2011-8-29 16:54 如果 “ 任何个人是否当选院士远远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 ” , 那么就意味着:取消任何当选者的院士称号也远远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 最终:取消所有院士称号也远远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 非常正确!赞同!看完感觉有点像数学里面的 “ 原命题为真,你么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也为真 ” 味道,博主教数学的,还是教学名师哦。应该懂的 博主回复 (2011-8-29 16:10) : 逻辑向前迈出一步就是诡辩 原命题和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具有完全相同的真伪性。逆否命题没有超出原命题半步,博主别把学生教错了。 这位游客跟我讲起了逻辑,听起来蛮像那么回事,我想在科学网混的人不仅从小学开始学数学,也要学点辩证法的,可从这段评论显然可以看出他的辩证法学的很糟糕,因为最基本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都没搞明白。既然是匿名游客,我也就懒得过多的啰嗦。 还是看实名博主的评论吧,不过要声明一下,这里依然是就事论事。一位叫 PoseaFables 的博主评论道: PoseaFables 2011-8-29 22:34 那么也可以说, “ 任何个人是否承认院士评选公正远远说明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 ” ,所以大家都在放屁? 博主回复 (2011-8-29 23:01) : 当然不能根据任何个人的观点来评判。 很遗憾,堂堂的科学网却屡屡有人提出如此可笑的问题,按照这种逻辑,可由一推到所有,简直荒唐之极,啥叫任何个人?啥叫群体?群体与个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难不成科学网成了幼稚园? PoseaFables 2011-8-29 23:14 不能由一推到所有的前提是此 “ 一 ” 和构成所有的其它 “ 一 ” 是基本平等的,比如一棵草死了,不能说明整个草原死了。 但如果此 “ 一 ” 和构成所有的其它 “ 一 ” 相比具有特殊性,则可据此一推到所有,比如一个人的心脏死了,可推出他死了。落选院士很多,唯有饶引起这么大反响,您还认为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没有前提地谈逻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弱智。 看来科学网不是幼稚园,因为小孩是可以长大的;很可能是弱智园,因为有些人一辈子就那智商了。 博主回复 (2011-8-29 23:43) : 忘了补充一句: " 落选院士很多,唯有饶引起这么大反响, " 你不知道什么原因?哈哈哈,身为科学网博主居然看不出原因,真让我无话可说。 博主回复 (2011-8-29 23:30) : 假设一下,你崇拜的人当选了,就说明评选是公正的了?荒唐! 博主回复 (2011-8-29 23:27) : 你说得很对,科学网里是有弱智者,啥叫特殊?谁来评判?特殊的人多了?按照什么标准来判断某个人的特殊性?你可别告诉我是奶车、千人之类的,如果你告诉我袁隆平特殊,我承认。 此外还要告诉你也许根本不自知的弱智一面:即使某个人有你说的特殊性,他落选了也未见得是评审不公造成的?一个人落选的原因可能有多少种?你凭什么认定是不公造成的?你参与了评审?还是你了解内情? 最后在告诉你,我的标题只是就事论事,院士 i 评选公与不公大家心知肚明,但公与不公都不能有一个人的当选与否来判断,如果你还是不理解,那你不仅是弱智,简直是愚蠢了。 还有一段评论乃意气之争,就不说它了,请注意红色字体部分。这位博主在其博文中自称毕业于 P 大学,现在华东某大学任教,逻辑问题不需要我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懂逻辑。我想就那段红色字体发表一点看法。 首先要做一个声明,我的评论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我与饶毅先生素不相识,也非同行,既不了解他的学术,也不了解他的为人,所以没有资格对饶先生评头论足。不过 PoseaFables 的这段话有点意思:“ 落选院士很多,唯有饶引起这么大反响,您还认为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没有前提地谈逻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弱智。” 我想问一问诸位博主,除了 PoseaFables 先生,还有谁不知道引起反响的真正原因么?那我告诉你吧,如果当初袁隆平先生也在网络上开博客谈及他的院士评选问题,也许会引起更大的反响,如果你还说不明白,那你就真如 PoseaFables 所说了。 PoseaFables 最精彩的话并非是“引起反响”的问题,而是:“ 但如果此 “ 一 ” 和构成所有的其它 “ 一 ” 相比具有特殊性,则可据此一推到所有,比如一个人的心脏死了,可推出他死了。” 有谁不明 PoseaFables 先生的这段话吗?要我解释吗?如果我没有理解错, PoseaFables 先生所说的特殊性该是“人的心脏”。的确,人可以没有大腿,可以没有胳膊,甚至可以没有眼睛,连造人的东东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心脏,如果没了心脏肯定活不成。 PoseaFables 先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谁是中国科学家们的心脏”?我不知道北京大学的教授们有没有一颗他们心目中的心脏?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你们心目中有一颗心脏吗?我知道中国的数学目前似乎是没有的。放眼全世界,大概 Hilbert 曾经可以算数学家们的心脏,因为他的 23 个问题影响了数学差不多一个世纪。还有那些号称 XX 之父的人应该也可以称之为 XX 领域的心脏,例如奥本海默也许应该算核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心脏,除此而外我就不甚了了了。科学网博主分布广阔,遍布中国各大主流高校,有谁能告诉我,你们学校的教授、你们所在领域教授心目中谁是心脏? 至少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谁是当今中国科学家们心目中的心脏。 一个人是否得到什么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很多年前,我知道有个老师申报教授,按照当时的教授评审指标,这位老师绝对够教授水平,可多次申报就是不中。或许你认为这是专家组评审不公,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绝不是评审不公的结果,具体什么缘故我就不方便在这里说了,免得有人对号入座,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一些评审中。我讲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说明,一个人落选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除非你是知情人,外人的任何揣度都是没有意义的。
个人分类: 杂文|4354 次阅读|29 个评论
施一公教授该不该当院士?会不会真的被选上?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8-28 17:54
  第一个问题,答案一个字:该!   第二个问题,答案一个字:会!   理由则有很多字:   1,发表了很多中国科学家(包括在世的所有中科院院士)一辈子难以企及的期刊的论文。C啊,N啊,S啊,啥啥的。   【说明学术基础雄厚,这里不讨论对于人类的实在贡献,虚拟贡献总是有很大吧】   2,在饶毅教授永久退出院士候选,永做院士弃选者之后,保持了低调,只在受访时表示了不解,没有敢表示极大愤怒。   【总体还算懂事】   3,先是中国国籍,又坚决入得美国籍,之后又回来重做冯妇,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浪子比那些老老实实在家侍奉老爹老娘的那些非浪子要值钱的多,后者一分钱都不值。   【很有政治价值,并可能带动一大批入了美国籍的中国人“回头是岸”】   4,已弃院士饶毅教授很自信地预测了:本轮施一公必上!   【要知道,饶教授连诺贝尔奖都预测准了好几回了,预测自己当不上也预测准了,这次也会大差不差】   5,施教授对烫手不烫手的利益,从来没有拒绝的时候,而且趋之如骛的时候很多,这样的人中科院院士局不鼓励还鼓励谁啊。   【杰出中年啦,长江啦,啥啥啦,都是】   6,这次如果他再当不上,美科院院士王晓东还不得出来说二茬三茬话呀,国务院的压力就太大了,估计温总理顶不住。   【中国的科学工蚁们也得炸窝】
个人分类: 人论|4262 次阅读|14 个评论
院士评审外包给美国科学院或者英国皇家学会,行吗?
热度 12 DNAgene 2011-8-17 11:57
外包,是最近生物医学领域比较时髦的一个词。自己实验室由于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开展某一研究投入太大,让擅长此工作的公司完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可以从复杂的设备维护、复杂但又机械的实验操作中解脱出来,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上。 院士又一轮结果出炉,科学网反响强烈。看到陈安老师的博客中说,好在评诺贝尔奖不用中国科学家参与。。。受此启发,我想到了Nature的一则新闻消息,Google一查,还真找回来了,2009年的“ Italy outsources peer review to NIH ”。讲的什么事? 意大利政府把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评审外包给了美国的NIH 。目的很简单,看看我们国内基金项目评审的诸多弊端,就明白了。什么是创新, 意大利政府这一招不管好坏,超级创新 。 好在意大利人民中愤青不太多,没有指责政府“崇洋媚外、卖国求荣、丧权辱国”。在意大利的网友请关注一下,当地媒体的反应。 我们院士评审争议这么大,能否考虑外包给美国科学院或者英国皇家学会呢?包给他们会有很多好处: 一、评审人学术水平没降低,至少维持现有评审的科学性。 二、公关难度无限提高,基本上可以杜绝找关系、走后门。 三、我们的院士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培养年轻人,或者争取大项目、申报国家级奖励。。。 四、管理部门不用再背黑锅了。即使出现有争议的人,也可以说,第三方无利益相关人士的评审,少量技术问题在所难免。 。。。(请网友补充) 随便说说,博得几次点击而已。我们的院士评审、基金项目评审不可能外包的。 玩笑开大点,为了减轻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审负担,他们也可以把评审任务外包给中国科学院,这样也避免了美国科学院院士评审过程中的公关现象。 ----------------------------------------------------------------------- 下面转载Nature那个新闻,如果Nature觉得我侵权我再删掉。 Some question whether grants should be decided in-country. Richard Van Noorden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gearing up to begin a review of about 1,000 biomedical research grant applications for the Italian government, an experimental collaboration that comes at an inconvenient time for the US funding agency. The outsourcing agreement was made last year at the request of Ferruccio Fazio, now Italy's deputy minister for health in the welfare ministry, who is looking to improve the department's peer-review system for awarding competitive research grants (see Nature 455, 719; 2008). But its impact comes as the NIH deals with a flood of applications of its own, triggered by the US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see Nature 459, 763; 2009). "We took on this project before the Recovery Act was passed, and we never would have taken on the Italian applications if we had known what our workload would be now," says Antonio Scarpa, director of the NIH's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view. "Nonetheless, we are honoured to assist the Italians." It is the first time the NIH has provided systematic technical support for another country's grant applications, he says. Most biomedical research funds in Italy are dispensed through government appropriations to institutions, not through a competitive grant system. Many of the national peer-review systems that do exist, and which work in response to irregular funding calls, are plagued by accusation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among a small pool of reviewers. "We want to change the culture. We need a peer-review process that is more transparent, and less prone to suspicions of bias," says Giovanni Lucignani, a diagnostic-imaging special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Milan. Jacopo Meldolesi, a neuroscientist at Vita-Salute San Raffaele University in Milan who ran a competitive grant programme in Italy using foreign reviewers, argues that the process might work better with Italian scientists participating in the NIH review committees. "My reservation is that this is being done outside the Italian community," he says. 未完,后面总帖不上。
5555 次阅读|24 个评论
“科学主流”另起波澜
kejidaobao 2011-8-9 09:27
文/杨书卷 本期的科学新闻,呈现出“反对派林立”的戏剧化场面:一系列看似已成为“经典”的科学主流理论,均遭遇不同程度的质疑,有的观点甚至带有“颠覆”的个性。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始祖鸟”——任何一个略识生物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感到陌生,在长达150年的时间中,始祖鸟都是以最古老的鸟类而闻名于世。不过,中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却可能改写这个结论:始祖鸟不是鸟类的祖先,而是一种叫迅猛龙的恐龙祖先。 新结论源自于一条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的带羽毛小恐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在中国辽西地区大约1.6亿年前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这件小型恐龙标本,“郑氏晓廷龙”的几排细小的牙齿足以证明,它属于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但它却是始祖鸟非常近的“亲戚”。徐星藉此重新分析了始祖鸟的形态,并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数据梳理,得出了“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的结论(7月20日英国Nature)。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古生物学家提出类似的疑问,但因证据不足,始祖鸟“最原始鸟类”的地位几乎没有受到动摇,直到中国“郑氏晓廷龙”化石的发现,才带来有效的标本数据分析,将始祖鸟重新置位于“恐龙”这样一个不同的演化支系上。这一发现,将促使古生物学家们重新评价“鸟类起源”的相关研究结果,以重建一个更正确的系统演化树(7月29日《科技日报》)。 始祖鸟摘下了“鸟类始祖”光环,而另外一项“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遭遇质疑”的新闻,则让外星人的光芒也暗淡了下来。 外星人存在的假设来自于一个著名的公式——德雷克公式,它是一种通过已知宇宙的恒星观测数据,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宇宙中高级生命的可能性的方法,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Frank Drak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已被大众普遍接受。根据这一公式,即使以最保守的输入,仅在银河系中(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得出的高等文明社会星球的数字也是在几百万个,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 但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David Sbeagle、日本东京大学的Edwin Turner却冷静得多。他们通过“贝叶斯推理”的方式计算认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德雷克公式或许并不可靠。地球上智慧生命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其中很多必要“幸运因素”的出现也是及其偶然的,不能仅仅通过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来得出“如果环境与地球类似,生命就能自然进化繁衍”的观点。 与主流的德雷克公式计算方法相比,贝叶斯推理在得出结论时不仅要根据当前所观察到的样本信息,而且还要根据推理者过去有关的经验和知识。如果贝叶斯推理是正确的话,人类之前对于“地外文明”的数目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7月29日《科技日报》)。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香港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家杜胜望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和“外星人”同样热门的“时间旅行”概念也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证伪”:单个光子(即光的单位)遵守爱因斯坦提出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过光速的理论,从而显示以超光速的方式进行“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 虽然“时间旅行”已是科幻小说中用烂的题材,但在物理学中,真正提出时间旅行的可能性是在10年前,因为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声称,单一光子超过光速是有可能的。但杜胜望通过测量研究结果,发现单一光子也不能超越光速,证明了时间旅行只能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为近年来喧嚣甚热的“回到过去”理论贴上了“不可能”的标签(7月出版的美国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与之相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Peter Duesberg对癌细胞的独特见解,却给原本平实的癌症理论加了点科幻的味道。 到现在为止,占据医学界主流的观点一直是“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uesberg却与这一观点针锋相对,认为癌症肿瘤的起因不是少数基因突变引发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而是染色体紊乱后,癌细胞像寄生物一样,依赖宿主获得营养。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细胞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其生存不依赖其他细胞,形成与人类宿主不同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不同即物种不同,因此,癌症患者体内就像是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着他们的健康和活力,癌症其实是一种“新进化的寄生物种”!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像科幻影片《异形》的情节? 在科学界,Duesberg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常以观点的“标新立异”而闻名。此次他又提出对癌细胞的新见解,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正确与否现在还难以确定。不过,Duesberg的本意是希望这一理论将引导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因为根据主流观点,治疗方法是关闭引发癌变的“开关”,但这一基因疗法一直未获得多少有意义的结果,而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瞄准染色体紊乱,而不是清除或者关闭基因。从这一点看,Duesberg的见解还是有一定的 理论思考价值(7月25日美国Popular Science网站)。 新的科学假说就像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冲刷着那些已成为经典的“科学主流”,但它们要真正动摇人们多年来的看法,并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还需要大量后续的工作不断地检验。假设、质疑、推翻、再建立,在无休止的轮回中,我们将耐心等待,检验哪一项新理论并不正确,只是昙花一现,然后悄然隐没;而哪一项新理论将经受考验,最终占据主流理论的“宝座”。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成长也因此更加完善,更加准确。■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家近期Science高影响力文章
charles08 2011-8-8 16:18
美国的《Science》杂志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5700种科学期刊的前十位。《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据统计,发表的论文中60%有关生命科学,40%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近期中国科学家接连在Science及子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高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研究论文。 答简单问卷,免费获得罗氏第4期技术指导手册。赶快点击索取吧 Inhibition of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by Immune Senescence Is Reversed by Endocrine Modulation 来自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改变性激素的水平可调整器官的移植耐受性,这表明激素修饰也许可用于改善老年人对移植物的接受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移植过程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常常对移植器官反应不良,这使得他们易于感染,并难以达到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状态。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障碍的部分原因是老年人的胸腺发生萎缩,而胸腺是机体产生免疫系统T细胞的主要器官。胸腺萎缩常常始于青春期,那时人体的性激素水平开始快速地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性激素产生的药物可帮助改善老年人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性。他们给对心脏移植的老年小鼠进行了外科手术,改变性激素的水平,逆转胸腺的萎缩,结果发现老年小鼠能长期地接受移植物,并恢复产生胸腺细胞。 进一步研究人员还通过一种化疗药物(叫做醋酸亮丙瑞林储库型)来化学性地操纵性激素,这一药物通过暂时性地破坏男性的性腺功能而起作用的,它被用来治疗前列腺癌。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了醋酸亮丙瑞林储库型之后,发现了类似的诱导移植物耐受的效应。 由于很难比较小鼠和人的年龄,因此这一研究成果要用于临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结果都显示,改变性激素的水平可以提高身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Methylation of a Phosphatase Specifies Dephosphory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Activated Brassinosteroid Receptors 近日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美国加州Salk生物研究所、日本横滨的理化学研究所植物科学中心(Riken Plant Science Center)、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研究结构的科学家们在对植物类固醇激素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信号转导调控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旗下的《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山东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吴光博士以及Salk生物研究所著名女科学家Joanne Chory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与植物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生殖发育有关的天然植物激素,这种植物类固醇激素能将光等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和发育耦合起来。目前,在各种作物中已经发现60多种油菜素内酯化合物,其中BL是其中活性最高的,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它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盐和抗冻能力,使作物的抗逆性增强,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近年来人们对其作用及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BRI1是BR的细胞膜受体,但是目前科学家们对于BRI1与BR相互作用介导的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磷酸酶2A (PP2A)可对BRI1起重要的脱磷酸化作用,并证实在拟南芥中进入rcn1(PP2A亚基的一个突变体)可引起BRI1丰度增高,促进BR信号转导。拟南芥bri1 突变体是一种对外施油菜素内酯(BR)不敏感的突变体,常表现为明显矮化及早熟表型。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筛选获得了bri1的恢复突变体sbi1,并证实突变体sbi1中BR选择性激活并导致BRI1在膜区室积聚。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BRs可诱导生成SBI1 mRNA ,SBI1编码生成LCMT,促使PP2A甲基化,甲基化的PP2A进一步与活化的BRI1结合,促使BRI1的脱磷酸化和降解,从而实现了对BR信号的负调控。 新研究结果揭示了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的正负调控机制,从而为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BRs信号转导及细胞生长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Comment on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技术评论文章:“Comment on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就后生动物进化过程中全基因组水平酪氨酸丢失提出了新的假说,这一报道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文章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长江学者谷迅教授,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苏志熙副教授。 后生动物(Metazoans)是指除原生动物外,所有其他动物的总称(后生动物亚界),在后生动物中,除中生动物和侧生动物(海绵动物)外才是真后生动物(Eumetazoa),它包括的类群,从腔肠动物(刺胞动物门和栉水母动物门)起直到脊椎动物。虽然后生动物也是多细胞动物,但它不单是一个细胞集团,根据细胞被排列成两胚层或三胚层,而又名胚层动物(德Keimblattie- re)。 2009年加拿大西纳山医院等处的Rune Linding等人发表为“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文章,文章认为在后生动物进化过程中全基因组水平酪氨酸的丢失通常被认为是受到正选择的压力,即通过去除潜在的有害磷酸化位点这一机制来适应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复杂性进化。 在最新的这篇评论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新的假说。他们认为后生动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组组分向高GC含量的偏向性突变是导致酪氨酸丢失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非选择性的酪氨酸丢失过程才是促使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以及相应的后生动物机体复杂性进化的原始动力。该假说的提出为生物体遗传网络的进化及生物体表型复杂性进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2009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后生动物:在安曼沉积岩中发现一化石类固醇(24-isopropylcholestanes,为寻常海绵纲的海绵所特有)来自距今约6.35亿年或更早以前的马林诺冰期,这是新元古代末期大冰期中的最后一个。这表明,在寒武纪大爆炸期间两侧对称动物迅速分化之前至少1亿年,一些晚成冰期海盆中的浅水中就含有浓度大到足以支持简单多细胞生物的溶解氧。 Glutamate Receptor–Like Genes Form Ca2+ Channels in Pollen Tubes and Are Regulated by Pistil d-Serine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澳大利亚萨尔茨堡大学等处的科研学者开展合作在新研究中揭示了氨基酸调节雄性配子体和雌蕊组织之间全新的信号转导机制,类似于动物神经系统的常见机制。这不仅是植物学上的重大发现,也对动物学、医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本文 制砂生产线 www.shizishengchanxian.comwww.ydpsz.com站长转载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焰云致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
julie512 2011-7-29 00:59
刘焰云致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
刘焰云四十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明发现请政府中科院重用,有CMA权威计量部门的检测报告,有工业规模试产,有工业规模装备,有几十个科学工作者的鼎力支持,可以马上进行产业化,例如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的系列发明之一:放射性元素原子信息智能识别技术+捕捉技术+定性显色技术+分离技术+能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定量检测技术,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处理急需技术,6月14日美国的设备在福岛核电站处理10万吨超过本底辐射量750万倍的放射性海水时其放射性元素捕集率实际只有30%,而我的装备是1000吨/小时,放射性元素捕集率是99.55%,由湖南师范大学化工化学院测试中心夏绍喜付教授作的CMA检测报告。我的四十项重大发明都是成熟的工业化技术、都是有重大科技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和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都可马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国家科技水平,已经不是什么幼稚的科学幻想,请中国科学院重视,请中国科学家重视,不要和我玩小猫钓鱼、不要和我玩偷仿剽,我不花国家一分钱,却节省了国家一万亿科研经费全国科学家一百年科研时间,不转让技术我决不会公开技术,我就不怕中国大飞机项目、高铁系统不懂我的主动避雷技术将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 CMA检测单位 湖南有色湘氟化学总裁朱崇高急需我发明氟离子识别捕捉分离资源化能源化技术,他亲自组织二十位氟化盐工程师观摩我的处理含氟废水工业化装备,但不懂基本原理的偷仿剽注定失败,我一半的创造精力应用于对付国内外同行 ... 这位鄂尔多斯煤老板花费几千元机票来到湖南湘乡想获取重金属稀土高效环保选矿技术,我带他游览图中的毛泽东故居,他一整天不理睬我,因为他的总工程师和10%的股份没有骗到我的技术配方 湖南大学654万许诺没有骗到我的技术配方 湖南省环保厅钱宗根处长五次找我四场谈判,酒桌上破口大骂也没有促成我申报发明专利 湖南大学和我合作产学研项目,为了夺取技术配方将我软禁在该中心,是长沙国安厅出面对营救出我,课题组长威慑我:他是湖大一个老溜子,不交出来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 重庆能源集团技术转让谈判代表,他说先把酒喝好晚上再谈一夜,回去的机票都订好了。我说今晚我不能说服你我沿湘渝铁路步行回湖南 治理昆明滇池的蓝藻强致肝癌污染技术我建立了五千立方水体的示范工程,五米多深水清澈见底,无氮磷钾营养,在全世界首创湘乡低温稀土陨石环保功能材料和环保生物化学环保工程技术
个人分类: 刘焰云发明|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kejidaobao 2011-6-13 13:35
文/王玲俐,尚智丛 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促进了全世界科学家在多个前沿学科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已成为系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复杂问题有效途径之一,受到科技界和各国政府重视和积极推动。中国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计划(ITER)、阿尔法磁谱仪 (AMS)、欧洲离子加速器(LHC)等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中,在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1 ITER计划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旨在解决人类的面临能源问题。中国积极参与ITER计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ITER协同设计网络平台在中国成功落户,以求与国际组之间设计数据信息同步。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多项高精度的制造任务。由40余名中国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ITER技术组,已完成3条长900m、用于ITER 纵场和极向场导体制造的生产线、ITER高温超导68 kA大电流引线、Feeder S弯形超导电缆原型件等一批研究成果,为ITER计划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批科学家已担任了ITER项目国际顾问委员会和国际技术委员会等要职。 中国通过参与ITER计划,大幅度提升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所获得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超导技术、低温技术、稀有金属材料技术、高电压技术,高精度的等离子控制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研发能力。掌握了大型国际科学工程项目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锻炼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 AMS计划 AMS计划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发起、多国政府支持、来自16个国家或地区600名科学家参与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太空中寻求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理解物质世界的起源 。2011年5月16日AMS已成功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空间站,开展长期科学实验。中国为AMS成功地研制了磁体系统,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中国科学家设计了当前国际上先进磁体系统,它采用了无铁屏、无漏磁及无二极矩设计理念,在轻量化与环境要求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还解决了在大型空间探测器磁体的设计、大型超临界氦的低温系统等科学问题,研制了世界最大空间应用的1.8 K超流氦低温真空系统,提出了具有空间探测器磁体的二极磁矩补偿方法,解决了在空间运载大型空间探测磁体的技术难题。 通过参与此项大型国际合作团队提升中国在空间学科的国际地位,培育了新型学科发展,推动了工业应用、生物医学、高精度科学仪器等磁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中国空间高技术向其他科技领域快速转化。 3 LHC计划 LHC是世界上最高能量的质子对撞机,该计划的目的是认识宇宙起源、物质起源,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LHC的隧道里安放了4个探测器,其中的2个探测器CMS和ATLAS研究实验组的负责人由中国科学家担任 ,并承担了LHC数据分析的网络平台的建造工作。中国科学家通过参与ATLAS实验的缪子探测器和电磁量能器的设计和建造,借鉴国外科学家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中国科学家开展了多项具有独创性的物理分析与研究工作。通过参与LHC计划,中国在物质质量来源问题、超对称理论、是否有额外时空维数等问题上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Higgs物理研究、top物理研究、探测器的刻度研究、宇宙线测试的数据分析等方面也获得了重要实验结果,这对于研究和发展高能量的加速器技术、实现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宇宙演化过程、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等科学问题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高能物理和基础科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家通过参与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科学计划,围绕若干前沿科学领域和技术科学领域开展了国际合作,推动了多个学科的发展,解决了重大科学及关键技术问题,达到了共享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效果。国际合作,为中国科学家们搭建了研究平台,增进了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传播着新的科学思想。中国科学家们在国际合作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国际学术界赢得一席之地。国际合作,成为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我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始末 . 科技日报, 2006-07-04. Wang Q, Song T, Lin C E, et al. On Appl. Supercond . IEEE Trans, 2008, 18: 972-975. 王丹红.我国高能物理学家谈LHC: 我们是国际高能物理的有机部分 .科学时报,2008-11-05. 中国科技产业编辑部.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 .中国科技产业,2010(4): 64. 中国科学家参与世界最前沿、最高能量对撞机研制 . http://hi.baidu.com/zhiyanzhai33/blog/item/bb33de540b45095 ed1090646.ht.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4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哲学家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
热度 2 yangfanman 2011-6-10 12:50
呵呵,参考:中国科学家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53412from=space 中国哲学界有志气的人应该和国际同行较劲,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研究水平,和国内非同行的科学家较什么劲呢?好像只要把科学家打倒了,中国哲学就崛起了似的。科学网上有几位网友特好贬低科学,似乎一贬低科学,他们就会感到一丝自我安慰,仿佛如此一来,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他们的哲学研究水平就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似的。这种行为其实很可笑,更何况他们何尝真知所谓科学了呢!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8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警钟敲不醒的睡狮
热度 1 ivychang_cas 2011-4-20 11:33
作者: 杨学祥 转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4963from=space 现在,大多数人都承认中国的科技落后于世界,出国留学已成为成功的捷径。然而,背书是为了考试过关,一旦获得了文凭,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又会死灰复燃:在科学大潮中随波逐流,对独特创见却冷嘲热讽,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美国国防部的气候报告 2004 年 2 月,美 GBN 公司(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预言中国南方将在 2010 年前后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尽管“预言”有些耸人听闻,但国内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应从中警醒,将气候研究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今后 20 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2.8 摄氏度 ,北欧下降 3.3 摄氏度 ……到 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英国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这些“预言”来自美国五角大楼 2004 年向美国前总统布什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警告说:今后 20 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报告特别提到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报告”具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 针对 GBN 报告的预测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三次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虽然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中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它提醒中国科学家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必须指出的是, GBN 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是中国式的傲慢和偏见:惊天霹雳传到中国也会变为催眠曲。 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则出来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且施瓦兹也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而中国却缺乏这样的综合性的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 。 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3 月,中国西南发生罕见的旱灾; 2008 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百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2010 年初和 2011 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跟风全球变暖的中国学者在干旱和低温到来之时毫无准备,除了嘲笑美国人预测不准确之外(中国的西南不是南方),这样重大的教训被文过饰非。 “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 报告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 俄罗斯多家媒体日前发表消息称,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在近年引起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而日本为了要生存下去,很可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俄罗斯《一周论据》、《俄罗斯观察家》、《自由媒体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这份报告名为“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是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 ? 施瓦茨和道格拉斯 ? 兰德尔应五角大楼之邀所写。 两位学者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 2012 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 2015 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 报道指出,彼得 ? 施瓦茨和道格拉斯 ? 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 值得关注的报告无人关注:中国学者集体失语 “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的报告从 2011 年 4 月 14 日 开始在网络传播,至今未查到相关官员和学者的评述,值得关注的报告无人关注。 为什么全球变暖有人跟风,美国国防部报告无人理睬?因为全球变暖是虚的,即使变冷了也可以说是全球变暖的表现;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是实的,干旱和低温是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为什么要冒险支持?避实就虚,这是中国人做事的诀窍。 假若“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的报告成为现实,中国人能躲得了吗?如果中国只是一块肥肉,那么只能被吃;如果中国是一只睡狮,但愿他早日睡醒。 平庸的科学界却人声鼎沸,高调和喧嚣震耳欲聋,警钟被淹没在乐钟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梦。我国多地现气候异常 报告称南方将持续 10 年干旱。 2011-01-13 11:0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cnr.cn/gundong/201101/t20110113_507580386.html 2.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3. 王玮。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 2011-04-12 15:36:42 燕赵都市网。来源:环球时报。 http://world.yzdsb.com.cn/system/2011/04/12/011044487.shtml 4. 美专家:日本为求生存很可能发动战争侵略邻国。 2011 年 04 月 14 日 12:36 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110414/000816.htm
1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
zw373737 2010-8-9 10:35
2010年08月09日 07:43:29  来源: 人民日报 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关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②)   采访对象   某中心主任 某211大学某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某常务副主任 某国立研究所研究员,某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某院长 某985大学学院院长、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某副所长 某国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隐去真实姓名编者)   不久前,一项针对全体院士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科技管理的过度行政化,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52.4%的科学家认为管理过度行政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主体地位。   数十名副教授、教授竞聘学校的一个处级岗位,许多有潜质的青年科学家刚刚崭露头角就成了所长、院长近年来,官本位思想在科技界日益泛滥,研而优则仕的现象日益突出,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科学家当官给科技事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刹住研而优则仕的风气?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四位曾经或正担任行政职务的科学家,请他们现身说法。 官本位思想渗透,不少科学家都渴望当官   某中心主任:官本位渗透到科学界,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是现实存在的。但是这些年来,强烈的官本位思想,在科学界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加剧的趋势,这大大伤害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在其他国家的学术界,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或者说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某院长:在科学面前,职务和权力,按理说是不重要的,也不应该这样,否则对科学的发展是不好的。但是这些年,青年科学家愿意当官,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近几年,公务员报考异常火爆,有些岗位几千比一,很多人不愿意读博士,却愿意到政府部门做个小职员。在小小的权力面前,科学反而很弱势。   某常务副主任:真正的科学家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的,所以当官的欲望比较淡,但在目前科研行政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不少科学家们都渴望能当上官。领导身份是个名片,没有这个名片,不能说寸步难行,但是很多事情很难开展。比如说一个校长、所长和一个普通教师去找你办事,你会一样对待吗?   某中心主任:如果不当官,别人就看不起你。你如果是领导,就具有了重要的无形资源和广泛的社会认可,这甚至比有形资源更可怕。比如吃饭、开会,中国都讲究排个座次,你要不是领导,只能排后面,只能当配角。就连项目申报和评审,如果没有挂头衔的领导或者院士参加,似乎就显得不权威了。   我现在不当校长了,就是一个科学家,但是每次别人介绍我的时候,总是先说,这是某某大学的原校长,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仿佛曾经做过大学校长,就是一种地位和资历。面子、等级、人情,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恰恰这些东西,对于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交换,已不是个别现象   某中心主任:当了官,就会有很多行政资源,就有了工作交流平台,这就衍生出很多东西,也能够换取学术资源。比如当官以后,就能和其他掌握资源的人认识和熟悉,就能利用工作之便建立人情圈,这显然是很有作用的。在高校,如果不当官,很难进入学术决策层。比如职称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也很难在学术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年轻教师有没有职称,有没有项目,有没有奖励,都要靠投票,而有权投票的基本都是学校的高层和中层领导。如果你没有一官半职,就很难进入决策圈子,很难有话语权。即使你进入学术机构,也只是配角,什么时候开会,如何分配资源,都不是你能决定的。   某常务副主任:能当官为什么不当?当了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我一个朋友,当官不到一年,好处多多,工资、奖金比单做教师时多了不少,住房大了几十平方米,参加会议、公款请客的机会多了,用车无论公事、私事,只要一声招呼这一切好处,都不是一个普通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拥有的。就连孩子上学、看病等问题,你当不当官,情况也是很不一样的。   某院长:资源的交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潜规则。比如你帮我招个学生,我帮你报个奖项,你帮我做一件事,我也帮你一个忙。如果不当官,就没有这些行政资源。如果你连一点行政资源都没有,你能帮别人什么忙?别人又为什么要帮你忙?这都是很现实的。 项目立项,领导常有实质性的决定权,专家评审机制容易流于形式   某常务副主任:领导会有更多的项目,这确实是事实。查一下中国的科研项目,几乎都是单位领导,或者是主管领导项目最多。在申请项目方面,领导有天然的便利。他参加各种会议,了解各种信息,能够与相关单位的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各种学术团体中兼职,还能以单位的名义发展关系。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项目的评审基本上是领导说了算,项目给谁是领导说了算,最后的验收或成果水平鉴定也多是领导说了算。即便是专家组评审,专家也得考虑一下领导的意志。   很简单,专家组人选都是领导定的,如果不听领导的,那么对不起,下次评审就不叫你,你也就不是专家了。我就遭遇过这样的事。目前相对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还是比较公正的,主要是专家说了算。但是一些部委和地方的科研项目,基本都是领导意志决定。   某中心主任:现在,我国科技项目立项,多是各级领导有实质性的决定权,专家评审机制越来越流于形式。如果你去调查就会发现,很多科学家在当领导前后,项目申请量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这样的事情:你是领导,有的教授就会主动找到你,只要你帮着找项目,不用你干活,论文帮你写好,著作帮你完成,名多归你,我拿点利,你动心不动心?   还见过这样的事,有领导调离了原大学,离开了原来的行业,到了另外一个地区做另一类大学的校长,但是后来依然在原大学、原专业拿到了国家科技奖,也依然拿到了国家973重大项目。这个领导别说全职了,连十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在原单位,却依然获得这么多利益,这不可理解。 某副所长:有领导的头衔,对申请项目有好处,在工程类项目里特别明显。项目评审时,有些评委一看你是所长、校长就高抬贵手,这是一种习惯行为。还有,领导往往在学术机构中兼任重要职务,最典型的是学会。中国的学会往往是纯基础研究,以会养会不可能,必须有单位来支持学会,包括资金、人员、活动等各个方面。单位支持学会,只有单位的行政领导有这个权力。领导为学会做了事,在行业中也有地位,评审的时候,适当被照顾是自然而然的。   真正的学术评价不够,起决定作用的评委不少是行政领导   某中心主任: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缺乏真正的学术评价,不看实质,不看成果的核心价值,而更注重量化的东西,看数字,看数量,看SCI论文,看获奖情况。具体评奖过程中,虽然有条条杠杠,但最后毕竟是靠人投票,最终是人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评委多是有行政职务的领导。在各种评奖委员会,也基本是领导们说了算。而且,现在不少评奖,评委已经形成一个圈子,评委们交换资源也不是什么秘密,今天评审我,你关照;明天评审你,我自然会关照你。   某副所长:我国的评奖有个特点,多是以单位认可为前提的限额申报,报奖的信息都是单位领导先知道,而且也是单位领导最终决定的,一般研究人员没有这些信息,而且也没有申报权利。在这些以单位名义认可的限额报奖中,如果是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的研究机构会好一点,可能会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但是如果单位领导比较强势,很可能就是领导拍板了。   某常务副主任:当官的话,确实更容易出成果。现在报奖越来越难,往往要整合力量,把多个分散的成果整合起来更有冲击力,谁来当整合成果的牵头人呢,往往是领导。不少领导因为这样得了很多奖。特别在产业部门,这种情况更严重,你看各部委的研究所,科研成果明显是领导牵头的多。还有些部长级官员,取得了那么多成果,甚至当选了院士,但是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搞科研。 科学家当官未必都是坏事,但如果人人想当,谁去做具体的研究   某副所长:科研人员热衷当官的现象的确存在,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科学家当校长、所长甚至政府部长,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理性看待。如果有些优秀科学家,有很好的管理才能,是可以的,不应该一概反对。但有些学术带头人能做好科研,未必能做好管理。而且科学家都去做管理,也不利于科学发展。比如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搞研究是顶尖人才,但教课也未必能教好,做领导恐怕不一定合适。所以对人才要区别对待,只有那些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而且他本人也有意愿,才能让他做行政领导工作。管理也要出效益,一个重要的行政岗位,全力以赴都未必能做好,何况有本职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现在,有些科研院所的管理者不是很称职,属于三流的管理水平,工作没有个长远规划,经常靠临时拍脑袋,这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某院长:对科学家当官的现象,我认为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分两面看。一方面,科学家中擅于管理、有大格局的人,当官未必是件坏事。毕竟当领导能够参加各种会议,有助于掌握各种资源和信息。中国也需要战略科学家,他不一定做具体的研究,但是要有大视野,能够宏观布局,比如让人才梯队成长起来。这样的科学家,就适合做科技管理工作,适合当校长和所长。但是这样的科学家毕竟是很少的,更多的科学家是做具体研究的,如果人人想当领导,都想搞战略,那谁去做具体的事情,谁去做研究?   现在人人争着去当官的风气很不好。比如学校公开招聘处长,以前教授们很少愿意去,现在反过来了,很多人报名,争着当。因为处长手里有点权力,掌握一些资源。学校的处长尚且如此,国家各部委的处长就更不得了,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科学应该不受行政化的影响,现在行政化过强的风气,我担心对年轻人的成长不好。总说中国没有涌现科学大师,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成长,怎能涌现出独立的科学大师!现在,甚至连院士,也不仅是头衔,也有了强烈的行政色彩,评上院士就享有了副部级待遇,而在国外,院士仅仅是一种荣誉,顶多奖励个车位什么的。 热衷当官的科学家只能说是个小科学家,科学界也有不热衷当官的例外,比如袁隆平,他坚持一线研究几十年,成为了让全世界认可的大科学家。 不改变过度行政化,很难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某中心主任:现在科技界有个说法,叫做项目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这确实让人深深忧虑,科技体制过度行政化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当过校长,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中国的校长和国外的不一样,国外高校管理有固定的班子,校长是虚职,而国内校长是实职,事无巨细都得管,是非常牵扯精力的。我当时想继续搞科研,就得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拿出来,即使这样想出好成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也是我现在不当校长的原因之一。   某常务副主任:在欧美,做学术是兴趣使然。科技体制过度行政化的状况不改善,要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是很难的。纵观世界近代的历史,每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都在多个领域出现过影响世界的大师。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展很快,现在在经济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让我们汗颜的是,别说在多个领域,就是在我们的优势领域,也没能出几个世界级的大师。如果这个方面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能说中国是世界强国。   某副所长:以我自身的经历看,做行政领导还是要付出很多的,我只是主管业务的副所长,就要花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处理行政事务。当官时间长了,科研要想出真正含金量的成果,就会越来越难。我希望,国家应采取措施改变科学家热衷于当官的现状,切实保证中青年杰出学者能够回到实验室和科研一线,而不必担心其利益受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42 次阅读|1 个评论
The Singapore Feng Shui Centre 【轉】
jiangjinsong 2009-12-24 19:38
The Singapore Feng Shui Centre was established in 1997 to promote Feng Shui in Singapore and around the world. The mission of the Centre is to mak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Feng Shui accessible. The Centre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Feng Shui services , which can be provided by the founder, Master Vincent Koh , or by one of his highly skilled graduate practitioners. Until recent years Feng Shui knowledge has been closely guarded by scholars and the Imperial court. Its practice was limited to only the most wealthy families. Master Vincent Koh passionately believes that Feng Shui should be shared so that its benefits can be widely experienced. To fulfill this mission, he offers his knowledge in his books and in his courses at Singapore Polytechnic and the Singapore Feng Shui Centre. To date he has published four books and trained hundreds of graduate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Feng Shui. Master Koh is the first Feng Shui Master to off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Feng Shui through a nationally accredited tertiary institution. He is currently teaching Feng Shui at Singapore Polytechnic and jointly issues accredited certificates in the Basic Science of Feng Shui. The Singapore Feng Shui Centre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course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Feng Shui. :: Certificate of Practice in Basic Science of Feng Shui :: Intermediate Four Pillars of Destiny Analysis :: Advanced Four Pillars of Destiny Analysis :: Graduate Certificate of Practice in Feng Shui ::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of Practice In Four Pillars Analysis ::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of Practice In Zi Wei Dou Shu Analysis ::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of Practice In I Ching Divination. :: Short Courses 【本科學按:按網頁的說法,這位大師還挺全面,既教風水,又叫八字命理、紫微鬥數。看來新加坡理工學院真的開風水課?苗博士是否能證實一下?這所大學水平如何,俺一土鼈不瞭解,哪位能告訴我?謝謝】
个人分类: 挺偽科學|6914 次阅读|3 个评论
俄罗斯洋溢中国风 科学家上电视开设风水讲座 【轉】
jiangjinsong 2009-12-24 15:20
俄罗斯洋溢中国风 科学家上电视开设风水讲座 http://www.sxgov.cn/ 黄河新闻网 2009-06-18 07: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