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遗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父亲遗墨
热度 1 fqng1008 2016-7-4 12:20
父亲给我写过很多信,一共三个阶段。1972-1978年是我从马坪到广水水泥制品厂当工人期间;随后1978-1983年我考上大学到武汉读书,而父亲落实政策到广水二中复职;再就是1985-1992年我考上研究生以及留校工作到父亲去世(1991年父母到武汉和我们一起住了1年),当时联系方式主要靠通信。 父亲的信,多已流失。刚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一封,让人回到26年前的那个春节之后,我研究生毕业1年半,两个人都选择年三十值班,把儿子带到病房,然后乘初一上午的火车回广水的情景。 如今, 睹物思亲,彻心彻骨,往事并不如烟。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0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旧文翻新: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論(外四則)》
liwei999 2014-6-29 12:48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論類(五則)》 (5345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March 08, 2007 03:31AM 應文世兄 【立委按】 《遗墨》的成书一半是学者门人对先生的纪念,另一半是为后学编纂语文教材。李老夫子三子,我祖父行二,留在家助理家政杂务,较少文字流传,算是为兄弟的学业铺路,做了牺牲。伯祖父和叔祖父在家学的传统中,舞文弄墨,常有诗文唱和。我们小时候,家父就常对我们津津乐道祖辈的正反论点及其辩论方式和技巧。下列伯祖父的论说文系列对应叔祖父的论说文系列(《 夫子遺墨:附載應會世兄遺著-論說類(七則) 》),两兄弟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风格不同,才学同显,比较起来阅读,颇可玩味。论说文常就某一历史论题,如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的千秋功过,各抒己见,煞是好看。 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論類(93-98); 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論(93); 漢文帝減租除稅論(94); 勾踐卧薪嘗膽論(94); 懷與安實敗名論(95); 郭巨埋兒論(97); ======================= 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論 憂樂人之所不能無也,然憂之不以其道,則憂切於此,而患生於彼,樂之不以其道,則樂之極,即禍之倚,此有國者不能不慎其所發耳。試以秦始皇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論之,夫匈奴寇邊,始皇以帝位之難保,而築長城,江南風景,隋煬帝以游觀之未遂,而開運河。是憂也,是樂也,殆皆不得其道也。使始皇易憂帝位之憂而憂天下,則民心未附,思所以得之,遠人不服,思所以柔之,使煬帝易樂游觀之樂而樂天下,則民之所欲,思所與聚,民之所惡,思所勿施,未始不能繼世而有天下也。惟其不能如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開千古未有之巨工,而長城之築,猶焚詩書坑儒生之見也,運河之開,亦置離宮造龍舟之漸也,乃憂在胡人,而亡國之患,生於胡亥,樂在江南,而殺身之禍,倚於江都,是愈憂而患愈多,愈樂而禍愈大矣。推其滅亡之道,謂非一念憂樂之不慎歟。嗚呼,世之為國者,苟圖一己之私,而妄自憂樂,欲不為秦隋之續,其可得乎。 ======================= 漢文帝減租除稅論 論者以漢文帝減租除稅為仁,余竊以為智。考秦之亡,亡於嚴法,亡於孤立,亡於重稅,此大彰明較著者也。高帝約法三章,是除其嚴法也。大封同姓,是懲其孤立也。而於重稅,曾未計及。夫孤立乏援,與民無與,嚴刑峻法,兢兢者或可幸免,重稅則民不聊生矣。民之恨在是,秦之亡亦在是。文帝起自閭閻,深知民 ,非智者而能如是乎。 ======================= 勾踐卧薪嘗膽論 世多稱勾踐卧薪嘗膽卒達報仇之志,竊以為勾踐之為人,其心忍,其事拙,而沼吳者天也,夫人情莫不愛其身,至激於事理者不然,有所不得已也。越敗於吳,仇固宜復,然復仇之志,堅之於中,足已,而必卧薪嘗膽施之於外,究有何補,徒自苦耳。處己如是,待人可知。宜乎文種死而範蠡游也。吾故曰,其心忍,且春秋之世,弱肉強食,攻奪岌岌不可終日,豈有復仇而必之數十年後哉。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以之為強國之道可也,以之為復仇之方,則不可也。使勾踐未二十年而身死,則奈何,使夫差未二十年而先加兵,又奈何。縱不賚志以終,亦緩不濟急也。吾故曰,其事拙,以忍人為拙事,而達沼吳之志者,以夫差釋之歸也。放虎歸山,鮮有不為其患,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夫差不納子胥之諫,釋之以取滅亡,豈非天哉。吾故曰,其沼吳者天也。雖然,陳後主之亡也,亡於荒淫。漢劉禪之亡也,亡於愚昧。若勾踐之能起弱圖存者,亦鐵中之錚錚,人中之矯矯者也。 ======================= 懷與安實敗名論 昵聲色者,無大志,耽宴居者,無遠圖,盡人而知之矣,然盡人知之,而盡人蹈之,何也?蓋以聲色之足以惑,而宴居之足以戀也,則甚矣。膏粱醉飽之場,錮蔽斯人之心志者,不可勝數,可勝慨哉。晉之公子重耳,雄才大略者也,當其出亡適齊,納齊姜,以是言懷,良可懷也,馬廿乘,以是言安,良可安也。沉溺於此,不思遠圖,其志卑矣,重耳將老於齊矣。所謂取威定霸,垂名後世,無可望矣。其去駑馬戀棧豆者幾何,齊姜知其然也。曰:懷與安實敗名,夫齊姜女流耳,生長不離宮中,步履不出閫外,而其言如此,是殆女中之丈夫乎?吾因之有感焉。千古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名。所謂非常之人者,大抵不囿乎俗情者也。抱百年未盡之思,而一日之歡娛不之計,設後世流芳之想,而目前之逸樂不足謀,襟期磊落,倜儻不群,此豪傑之事功,非流俗人可及,亦豪傑之名譽,非流俗人所敢希也。況懸弧設矢,肇自初生,揭地掀天,方為奇士。男子志在四方,固有不可以一世者,倘於所懷而亦懷之,於所安而亦安之,則酣豢熏心,頓灰素志,託人宇下,不作別圖,而惟沽沽於聲色,役役於宴居,雖以雄才大略之重耳,亦不能於史冊增光,而直與草木同腐焉耳,有是以潭,人生名譽,成敗何常,一念之差,毫釐千里,可不懼哉。 ======================= 郭巨埋兒論 人孰不孝其親,孝親天性也。人孰不慈其子,慈子天性也。不孝者不能慈,不慈者豈能孝哉。然則,何以論郭巨之埋兒,蓋巨家貧以兒分母食,埋之以專事母,似孝實非孝也。夫巨之兒,母之孫也,人固愛其子,母亦愛其孫。為人子者當勉為奉事,以養其體,善於撫育,以養其志。雖甘旨有缺,藜藿不充,而兒孫滿目,繞膝承歡,含飴弄孫,晚景堪娛,母之樂不稍減也,孝莫孝於是矣。而巨竟不出此,以埋兒而事母也,當兒之將埋也,尺許小兒,輾轉鳴哀,高年老母,依門揮淚,母方恨其老而不死,以致子而絕嗣,吾知兒朝埋,母不夕生矣。母縱不死,養體不如養志,古訓昭然。埋兒以養母,是禽獸之養也,烏足以為孝哉。或曰,誠如子言,何以一鋤甫掘,萬金粲然,得毋誠能格天,天賜之以成全之耶,非孝而何。曰,非也,埋兒得金,是偶然耳。果蒼蒼者能成全之,則巨不貧矣,何用埋為。巨以偶然得金,以為天賜,而彰其孝行,是又惡而狡者也,豈近情哉。凡事之不近乎人情,與夫違背乎天性,不足以為訓,故備論之。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3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老夫子遗墨》主要编纂者何秀柏后人网上留言存录
liwei999 2014-6-17 15:55
【立委按】何秀柏与我曾祖父李老夫子是世交,他是《李老夫子遗墨》主要编纂者,也是我伯祖父叔祖父的国文启蒙老师。《李老夫子遗墨》中多处有提。今上网重读《 张诗群: 魂牵一世生死情 》,看到何家后代号 hejihui1976 者有多则留言,提及一些掌故,因拷贝存录,以备《遗墨》研究的背景参照。其中还提到参加共党革命的我三伯与加入日伪的何氏之间的一些有趣往事:何氏解放前放三伯一马,三伯知恩图报,解放后也保了何氏,颇有人情味。(在革命和反革命的血与火的阶级斗争年代,他们这么做,双方想来都承担了相当风险的。) hejihui1976 某乃蒙学之先生尔,位卑职低。现居本县城关,提之羞愧! 敬询本县杂志《谷雨》办否? 张诗群 回复 hejihui1976 :呵呵,说不定也是熟人呢。《谷雨》仍在办,不过近几期都是两期合刊,编辑部就在文体综合楼之七楼文联办公室,有事也可投函至楼下的信箱:)) 问好!(2010-2-26 08:20) hejihui1976 吾家小称书香门第,奈何祖父从戎国军后日伪,幸未有劣迹,开国时得以活命,然眼睛已弱视,一九六一年辞世。家父年幼与祖母相依为命,家境贫,成分卑,更无钱读书! 传伯祖父何秀柏作文颇丰,然遭于文革今无一本遗留于下代,甚为可惜。吾与吾父皆不如祖上之贤,吾虽勉为文人,函本学历为童师,无一文发表,至今碌碌无为,有愧先祖。君垂问吾谁?吾有愧于先祖,不能留贱名于网上也,望见谅! 张诗群 回复 hejihui1976 :呵呵,谢谢留言。先生目前何处为职?您家祖可谓博学厚识,家世经历亦一本大书也:))(2010-2-25 14:46) hejihui1976 吾为何公甫后人,因祖父乃日伪,新国不久便亡故,父年幼与祖母相依为命,成分卑,家境贫寒,更无钱读书,吾父与吾皆不及先人之贤,吾虽勉为文人,乃函授本科学历童师,又无一文件发表,愧对祖先,遂不敢留贱名! hejihui1976 吾乃何登甫之后人也,吾高祖何登甫与其祖父李咸升乃世交。伯祖父何秀柏七岁拜李敏生祖父李咸升为师 十一岁读完十八岁之课,其祖父赞之,惜之,遂留李家为先生(今留校任教之意),吾伯祖父乃其父李应文、叔父应会留日前国文之师也。伯祖父在李家任教时久,是故教了李氏国文几代。 吾高祖公甫乃清代文武双举人,怎奈因疾三十一岁辞世。吾非杜撰,汝可拜读李应文先生所作《何秀柏先生移帐授徒序》《何母鮑老孺人七十壽序》知之。吾祖父非似伯祖父何秀柏而从戎,势时奈何为国军,后编入伪军(非其本意也) hejihui1976 李敏生在繁昌曾被日伪军何某某抓了,后来何某某给了他一棍子放了他,解放后何某某眼镜几乎瞎了,在追究何某某的日伪罪行时,也是李敏生保住他,作为何某某的后人,甚为感激! hejihui1976 李敏生在小学五年级之前上过私塾的,他的私塾启蒙老师是何秀柏,何秀柏和佘之涛是八拜之交!关于何秀柏可在网上吊唁李应会的祭文之中可以找到!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3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叔祖父李應會先生》
liwei999 2014-6-15 15:37
【立委按】叔祖父李應會民國二十二年(1933)不幸早逝,年僅31歲,是李家衰敗的開始。親朋好友,後學門生,編纂《李應會先生榮哀錄》記述其生平事跡,緬懷其品行為人,閱之令人感慨萬端。曾祖父李老夫子已過六旬,先已喪妻,繼又喪子,風燭殘年,日薄西山。命運多舛,國難家憂,顯赫一時的李大家族,從此一蹶不振。及至家父出生,家貧如洗,至食不果腹。 叔爺李應會遗像 附錄:李應會先生榮哀錄(158-188); 序一(159); 序二(160); 祭文(161-174); 胞兄應文: 哭弟文(161); 孤子名毅/樸/俊: 祭文一(李步霄先生代作)(163); 胞侄名勤:祭文二(張佐槐先生代作)(166); 胞侄名實: 祭文三(牧克遒先生代作)(167); 侄婿佘之濤: 祭文四(172); 輓聯(174-186); 跋(187); ================= 李應會先生榮哀錄-序一 應會號覲同,學香世兄之三公子也。皇祖考香齋公學博,余先大人門下之高弟,道高望重。余兄鴻綱、鴻鈞,弟鴻騫、鴻淏,曾師事於其家。端木氏雲,教不倦,仁也。由斯以潭,仁者必有後。應會殆仁人之遺也,應會幼英敏,博聞強識,倜儻不群,甫弱冠,買舟東渡,肄業政科數年,觀窮山海,兼參中外之學說。昔太史公游歷名山大川,其文疏蕩有奇氣,斯之謂歟。方其取學士位而返國也,熱心教育,服務黨政,多歷年所,藉藉有聲。地方人士公推爲都董,清鄉所經過,宵小斂跡,閭閻得享夜眠帖枕安。此雄才大略,可見全豹之一斑。噫,青年子弟,沉溺於膏粱文綉,假求學之名,明從徵逐以取快,而於時艱日亟,莫一籌之或展者,其孰得孰失,孰成孰敗,當有定評矣。今年春,應會丁祖母艱,奉父兄命詣蕪辦喪事,會余以公務晉省,未與多敘寒暄,悵甚。秋復來蕪,適王專員開行政會議,本邑令汪公在座,相與盤桓數日。凡應會所談,俱中切要,有可見之行事,壯志有爲,需以異日,不謂旋裡後,竟忽焉歿矣。余聞耗太息者久之。吁,俊彩星馳,萬民所望,英雄日暮,千古同悲,爰集句以寄慨焉。 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仲冬月中澣世侍生策琴佘鴻書撰 ================= 李應會先生榮哀錄-序二 語曰,英雄造時勢,凡時勢之改革,必有無數英雄,爲之斡旋促進於其間,而新時勢始能實現。是故英雄之存歿與時勢不能無關。繁陽李政學士應會,吾師之三少君也,幼而聰穎,且好學,一時多有神童之目。稍長繼乃兄由高小而中學而東渡,已嶄然露頭角。迨學業歸來,從事政教,聲馳兩皖。晚近充任都董,時人多爲有不遇之嘆。而先生奔走公務,席不暇煖,若有所得者,意謂積社會而成國家,苟能台服務社會,實利及民,其功不在秉國政者下也。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先生不辭小職,特借此以練其才能歟。倘邀天假,大器必成,宏猷得展。其爲英雄的矣,能造時勢審矣。無如年方卅一,召赴修文。噫,斯人不壽,蒼蒼者豈獨禍李氏也耶。想夫先生之辦黨也,勷政也,供職衛戍團也,服務鄉邦也,在在得人信仰。以一青年,博學多能如是,其才謂非天授歟。天授其才,復奪其算,命耶數耶,何其不可知耶。且死爲人所不免,太史公曰,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凡宇宙之大,死而湮滅無聞者,難以更僕數。獨先生之死,遠近含悲,於此可見人之悲先生者,固有所爲,而先生之致人悲者,亦有所在也。秀柏不才,館於其家有年矣,教授之暇,受啓迪者甚多,今一旦音容頓杳,趨步無從,悲傷固不勝,而瞻彼前途,國運方新,英雄遭折,能無時勢之嗟乎。今因榮哀錄匯齊,故力慫乃兄梓行,世之閱者,當與予有同然之感也夫。 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仲冬月中浣勁青何秀柏敬撰 ================= 李應會先生榮哀錄-祭文 哭弟文 嗚呼會弟,今竟死耶。想夫汝繼吾而東渡也,少年倜儻,氣宇非凡。學校考試,常列前茅,使吾時有不如之愧。及吾膺留日同鄉會會長,來往公牘,多出汝手,而汝之聲聞漸著。吾嘗私計曰,有弟若此,諒不至中年而遽分手也。迨吾畢業返國,服務省立第八師範,當時吾皖教育,基金不足,省立學校,寥若晨星。如欲振興,非多設私立學校,不能收普及之功。汝曾隔海以此函告。越明年,吾爲安徽法政專門學校教師,汝又以前言函促者再。期滿辭職,爲應社會所需,遂創辦成城中學於皖垣。汝適畢業湍回,襄理一切,僕僕風塵,奔走呼告,以促時人之註意。事雖不終,而熱忱教育,頗得皖人之諒解。吾以才輕任重,抱採薪憂,汝本孝敬之心,力慫吾歸就養,兼同供子職。詎知汝樂育英才之志願,不以環境惡劣而稍減,又辦崇實高小於家中,遠近就學者踵相接。於是校務日益重,家務日益繁,而吾之病又有時而增劇。汝以一身,忽而教授,忽而經理,忽而承歡於重幃,忽而問病於床次。食少事繁,形容消瘦。家人引以爲慮,汝猶慰曰,青年瘦減,不過一時,終當易於復元。初不謂汝殞命之病根,竟遠種於斯耶。厥後吾病漸痊,汝因無內顧憂,又從事黨政數年,誘掖後進,不遺餘力,鋤強扶弱,歌頌者遍桑梓。連年奔波,清瘦益甚。吾猶以汝體雖弱,汝年尚幼,若有不大介意然。詎料今歲春以祖母喪事,內外獨持,而體格遂有不可支之狀。今竟一病不起,汝之事功尚在,汝之形骸何往耶。嗚呼哀哉,總汝平生,品貌闊大,氣象軒昂,言論豐富,書法勁秀,無一不福相。嘗聞文字足徵一生休戚,今若此,何其言之不驗耶。吾兄弟三人,汝最幼,青年竟不祿。從今以後,吾無進取之意矣。嗚呼哀哉!汝子三,皆聰穎,可繼志,吾與汝二兄當撫養成人,汝女教養出嫁,汝可無慮於泉下也。所難堪者,老父流喪明之淚,三孤興失怙之嗟。人亡物在,觸景生情,未免有情,誰能遺此乎。嗚呼哀哉! 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孟冬月胞兄應文泣書 ================= 祭文一(李步霄先生代作) 嗚呼,天下大可傷心者,死別而已矣,其尤大可傷心者,吾父之死別而已矣。何則,均是人也,有可死之人,有不可死之人,同是死也,有可傷心之處,有可不傷心之處。其上焉者,行年或逾周甲,對堂上雙親,均已送老,對膝前諸子,各已成年,如是者生固可喜,死亦不足悲。次焉者,年屆四十五十,雖高堂有垂老之親,而主器果有壯年之子,身雖亡不能終養其父,而孫既長猶能代養其祖。如是者雖不能死,而子能代養,尚能勉強應付門庭矣。傷哉吾父,而今年幾何耶,壽幾何耶,甫逾三旬,此生豈算老耶。仰而視之,祖母雖亡,祖父儼然在堂也,俯而視之,男樸年方九歲,男毅年甫六齡,男俊年甫五齡,亦群然而侍側也。今一旦不幸身亡,堂上拋垂淚之嚴親,庭前撇麻衣之孺子,而況此外又有諸伯父與吾父,正所謂如手如足,相愛相親,而片刻不能相捨者也。傷何如哉,傷何如哉!然此特據吾家庭之變骨肉之悲而言之耳,若追悼吾父之生平,其最可傷心之處,更有不堪述者。聞吾父自東髮授書以來,趨庭承訓,學詩者幾何年,學禮者幾何年,稍長而肄業磕山公學幾何年,負笈於赭山中學貴池中學又幾何年,厥後飄洋航海留學東瀛更幾何年。學成返國,父嘗雲,丈夫生天地間,不能效力於國家,亦當服務於社會。用是熱心桑梓,服務鄉邦。綜此三十年間,凡所以盡義務而謀公益,吾父之身,蓋無一日暇。吾父之心,亦無一日安矣。推吾父之心,意謂今日竭我心力,以經營於鄉村裡社,即由此推廣材識學問,異日便可以展布於天下國家。嗚呼,吾父之心則大矣,吾父之志則高矣。其如吾父之壽命,乃不幸而薄且短者何耶?豈吾父當年求學心切,用神過度,而損害及於腦筋歟。抑吾父奔走社會,積勞過甚,而至夭折其天年歟。昊天不吊,貽我喪父之悲,小子何辜,抱六旬將衰之祖父,其將傷如之何,吾父同出同入之諸伯父,其又將傷如之何。吾哀哀之慈母,以及呱呱之予小子,其更將傷如之何。父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行將發靷,哭奠一觴,父其有靈,來格來享。    孤子名毅/樸/俊泣血稽顙 ================= 祭文二(張佐槐先生代作) 嗚呼,吾叔胡一旦溘然而長逝耶。吾叔與吾父同胞三人,叔居末,聰穎超凡。童年勵志學校,屢冠全軍,大父寵愛之至。將近弱冠,繼我父同游瀛水。卒業歸來,聲赫名炫。我父思得英才教育,於民十三年間,假皖城地點,創辦成城中學,吾叔實左右之,爰主持校務,力任艱難,成績斐然,頗爲皖賢所許。嗣因太王母壽逾八旬,大父又年近花甲,吾父與吾叔思歸奉養,展厥孝忱猶耿耿不忘,只得暫行停辦,而培養人材之志願,又於民十五年份,開辦高小於家中,名曰崇實。一時求學青年,惠然肯來,遐邇無間。吾叔上對高堂兩代,菽水可以承歡,下對學子四方,教育得以普及,由是品望日隆,聲稱益著,迨都董改選,地方人士公推吾叔充任,叔以剛方之氣,問事家鄉,務使利爲之興,害爲之除。數年來雖操勞過度,瘦骨猶可撐持。惟今歲四月間太王母仙游,吾叔抱愛敬父兄宗旨,內外事務,獨任一肩,繇是不甚強壯之體,變爲孱弱之軀。尋至重陽節候,病入膏肓,問卜延醫,終覺罔效,遂於十月十一日夜間喉痰作阻,撒手西歸。嗟乎,吾叔年方卅一,究有何辜,而遽遭上蒼忌刻乎。既而思之,有才無命,自古已然。彼漢之賈生,吳之公瑾,春秋聖門之顏淵,類皆若是,豈獨吾叔爲然。所慘者,吾叔去矣,西河增痛,北郭興悲,況吾儕分居侄輩,能不淚灑竹林,而抱無涯之痛耶。明當發靷,泣奠一樽,叔其有知,來格來歆,哀哉尚饗。 民國二十二年仲冬月胞侄名勤泣言 ================= 祭文三(牧克遒先生代作) 嗚呼,寒風初度,天地爲愁,晚雪欲來,山川失色,歲律雖暮,春氣仍回,胡上天不吊,吾叔竟棄侄等而永逝耶。侄幼,凡吾叔所經過之苦心孤詣,有最足以傷其身體者,未及記憶,聊就吾伯吾父所含淚而不能已於言者,爲吾叔略敘其辜較焉。吾叔生而聰穎誠篤,甫四齡,每以口所授之論語,爲嬉戲原料。諺雲,爹娘痛盡頭兒,吾祖父/母鐘愛之不爲異,吾伯曾祖父/母本生曾祖父/母尤視若掌上珠,迨吾伯曾祖母七旬棄養,叔固幼,吾本生曾祖六旬棄養,叔亦僅八齡矣。十歲時吾祖延師至家,註重五經四書並小學讀本,吾叔勤於誦讀,唯體弱氣虧,吾祖時以爲憂。十二歲就磕山公學商小肄業,畢業後仍就塾師補習中國文字,則又以子史經傳爲大宗,至民八年吾叔年十七矣,是年由貴池六邑中學改進安徽省立第五中學,即今之七中也。民十年吾叔以潮流所趨,進化愈促,非有中外學識,不足以供社會之取求,爰有留英留美之請。伯曾祖以遠道爲梗,吾祖嘉其志,命就日本明治大學政科,以吾伯就是校法科二年級,兄弟相照顧,吾伯曾祖可稍稍放心。不謂是年暑假,吾伯回裡省親,吾伯曾祖享年八十有九,竟染恙數日而捐館捨矣。且遭家不造,吾伯之子長名譜九歲次名留四歲,亦相繼殤矣。吾叔聞耗哭泣,傷如之何。夫以一弱冠書生,課案埋頭,不勝旁午,故園回首,實屬含辛,此足以傷其身體者其一。民十一年吾伯法科畢業,領學士證書返國,吾叔送至橫濱,攜手談曰,當今黨政維新,需人孔急,吾兄此次榮歸,當以教育爲前提。是年吾伯偕友人同辦安徽省立第八師範。民十二年就安徽省立法政專門教職,兼授江淮中學課。民十三年辦成誠中學於皖垣,適吾叔畢業回裡赴皖。凡校內若何布設,若何教授,吾叔爲之籌劃,頗得皖人之信仰。此其操心積慮,足以傷其身體者又其一。民十四年吾伯抱病皖城,吾叔篤於友愛,停辦本校,偕兄歸裡休養。適叔母姚系第二屆省議員學銘公之長女,亦由本邑肇興高小女校畢業回,吾祖奉吾曾祖母命,擇吉完婚。時知繁昌縣事舒公兆華,駕臨證婚,並本邑南鄉都董汪公理卿北鄉都董李公步霄等勷贊禮儀,一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人皆以爲華,而吾叔不甚色喜者,以教育熱其中也。爰與舒公磋商,在家辦一高小學校,名曰崇實,轉請備文教育廳立案。民十五年知繁昌縣事操公震,以辦學得法,特來訪會,並加激賞。吾叔此時既望收樹人之效,又恐貽覆餗之譏。此喜懼交迫,足以傷身體者又其一。無何天不從人,命途多舛。民十六年吾祖母享年五十有二,又一旦仙逝矣。吾叔以苫塊余生,因思子輿氏雲,親喪固所自盡也。遂與吾伯吾父計劃喪事,遵本生曾祖母與祖父命,舉行正式成主鉅典。時知繁昌縣事寇公超,駕臨鴻題,賜以閫範猶存四字輓章。本邑都董張公蓮溪籲俊高小學校校長胡公樵松等,同時贊禮,非直爲觀美也,必如是而心始盡矣。至循居喪之道,卜安厝之區,已不知幾費躊躇矣,此足以傷其身體者又其一。民十八年吾本生曾祖母嘆曰,會兒留日,得學士位返國,連年從事教育,未曾舉行畢業典禮,恐非榮宗耀祖之道也。吾祖稟命之下,擇吉期,設禮堂,鼓樂喧天,親朋滿座,時知繁昌縣事章公維燮駕臨慶賀,賜以名顯玉堂四字橫額。縣黨部亦贈以黨國健兒四子賀帳。同年地方公推爲都董,率隊清鄉,閭閻得以安堵,吾叔一孱弱之軀,時而攢(?)勷黨政,時而照料桑梓,僕僕風塵,日不暇給,此足以傷其身體者又其一。民二十年吾叔供職首都衛戍團。二十一年暑期辭歸,山東黨部,屢次電招,同勷黨政,吾祖屢命以休養身體爲辭。不謂今歲大故,哀毀骨立,吾叔曲承色笑,時以節哀順變爲慰,但喪事禮節,當實事求是,況吾曾祖母一生淑德,尤地方人士所素欽佩者也。吾叔與吾伯吾父交相計議,設治喪事務所,吾伯吾父經理內部,吾叔主持外部,當神主告成期,請前任蕪湖警察廳廳長何公樹德,駕臨鴻題,並賜以寶婺星沉四字輓帳。時知繁昌縣事薛公繼昌,因與吾伯吾叔同畢業於赭校,亦執後生禮往吊,以閫範留芳四字輓帳獻之。他如蕪紳佘公紀堂,本邑教育局局長任公圖南等,俱同時勷禮。即此車從盈門,輓歌滿室,可相見吾叔之周旋計劃,盡敬盡禮,殊非易易也,此足以傷其身體者又其一。綜吾叔生平,嘗學途之苦,履家運之艱,起處不遑,精神頓憊,然休息靜養,一旦霍然,亦意中事也,乃竟至一病不起,此豈吾叔所及料,抑豈侄等所及料哉。且吾祖行年六旬有一,無心於世事久矣。吾叔以一介青年,訓佩鯉庭,達前人之後步,名馳鵲水,樹黨國之先聲,設今日者憂抱採薪,喜成勿藥,則參苓收效,杖履消閑,時而怡悅父兄,敘天倫之樂事,時而撫摩子侄,追康樂之遺風,優哉游哉,自適其適,風流瀟灑。吾叔固樂厥燕安,日侍起居,侄等亦喜同雀躍。奈何遭屯艱時勢,生不逢辰,值鼎盛春秋,命難由己,一朝撒手,千載傷心,侄等殯殮躬親,頻灑蓋棺之淚,笤蒿式潔,空拈致祭之香。嗚呼,天耶,數耶,抑侄等不福,遂令吾叔早促其生耶。嗟呼,天地逆旅,一大悲傷,喪葬余哀,幾無終極,當此寒門雪壓,分明待駕 望之忱,服務鄉邦,聊作牛刀之試,雖有鞭長莫及,馬腹同嗟,如逢軔發有期,熬頭可占,寧召艷笑,莫折五斗之腰,無謂雌黃,誰市千金之骨。只恐文章憎命,大器晚成,豈期夭壽無常,中年晏駕,侄婿不才,忝叨末愛,久思附驥,幸許續貂,惟松柏之常榮,庶鳥蘿之有託,回思從游二載,備警金聲,投試七中,親勞玉趾,愛猶半子,無非誼美恩明,命必重申,不惜唇焦舌敝,雖屬熱心之甚,未爲氣體之虧,時縱違和,元當易復,春風惠我,永蒙視若東床,冬雪愁人,不至星沉南極,未必白雞入夢,二竪爲殃,倘教扁鵲回春,三生有幸,不謂英雄日暮,處士星沉,蓄壯志生不逢辰,問災期歲剛在酉,塵封絳帳,仰瞻嗟北斗之傾,玷懍白圭,感泣垂南容之淚,悵泰山之鼎峙,墮厥三峰,痛師範之睽違,長茲千古,吁嗟徂矣,尚期蝶夢重親,歸去來兮,莫識鵬程幾許,想前次床頭請謁,聲氣猶清,問後來門第增輝,音容何在,嗚呼,茫茫恨海,精衛難填,鬱鬱愁城,杜康莫破,啜其泣矣,傷何如之,侄婿素切葵傾,謹陳芻東,如果英靈不昧,鶴馭能回,庶幾薄物是將,蟻忱略獻,哀哉尚饗。 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仲冬月愚侄婿佘之濤泣書 ================= 李步霄先生題主祝詞 邇 維 學士 聰穎絕倫,後起之秀,新進之英,留東洋蜚聲學校,返祖國服務鄉邦。夫何一旦,召應修文,身雖死而精神不死,人不存而學業常存,截木作主,曲肖其形,秉筆恭題,用妥英靈。自時厥後,在天有靈,默相呵護,佑啓後人,允宜供千秋之俎豆,享百代之香馨,祝而孝子慈孫,其世世而相承。 ================= 李應會先生榮哀錄-輓聯 遺言 孝敬未終,不無遺憾。 死生亦大,何足掛懷。 父兮棄養,抱恨終天。苫塊有餘哀,最難堪重慶六旬,臨幃頓灑呼兒淚。 男輩無知,偶遭大故,門庭猶是昔,竟重纍同胞兩伯,善後頻增泣弟悲。             孤子名毅/樸/俊泣血稽顙 胞兄應文/期淚書 內外共維持,孤詣苦心能有幾。 天倫敘樂事,瞻前顧後少行三。 侄婿佘之濤淚輓 人物競潮流,黨國推爲唯一子。 年冬悲雪擁,泰山掩厥第三峰。 愚胞妹汪李應瑩泣輓 最小兄奇才不偶,早知世上難留,何堪一老臨年,鯉庭承顏,空對少男悲棺槨。 未亡妹只影歸甯,自顧膝前無狀,差幸三孤鼎時,家駒發軔,可爲孀嫂啓門楣。 岳父姚學銘感言 我方謂半子可依,才具勝吾兒,少壯有爲,卜將來許成大器。 誰料得三孤失怙,喪明傷老父,短命不幸,算後去遺纍未亡。 舅父滕本富感言 時事急需才,痛茲黨國奇英,竟致幼年嗟不祿。 人生皆有命,想起潮流險惡,空教老淚灑難干。 學生牧惠通/陳世茂/王慕賢/嚴學儒同拭淚拜輓 先生真黨國英奇,未獲成功遭天阨。 後學值潮流惡劣,欲謀進化失師資。 學生尚德/牧傑/江漢/趙璧同拭淚拜輓 數載備追隨,劇憐舌敝唇焦,曾曏文壇分教授。 一堂資錶率,慘煞人亡物在,空余講席益凄涼。 學生方日新/曹善遙同拭淚拜輓 館號老蘭香,家學淵源,有難兄斯有難弟。 師原新人物,德星墜落,想遺訓兼想遺型。 學生何尤/陳善同拭淚拜輓 本中外學說,啓迪無遺,文苑著先聲,真不愧南州冠冕。 爲時勢潮流,操勞過度,芳齡參冥錄,也應推西府英雄。 學生湯哲卿/方世鎧同拭淚拜輓 絳帳憶從游,滿座春風同我被。 玉樓忽赴召,漫天冬雪爲公飛。 學生馬駿如/余步濤/李世全/湯明儒同拭淚拜輓 先生本合邑奇才,即凡鼎鼎大名,亦欲從旁瞻道範。 後死叨同堂末愛,惟想循循善誘,自茲無處聽箴言。 學生陳立柏/查貴勝/王繼鎧同拭淚拜輓 得教科宗旨,延理學家聲,綺歲作經師,立雪登門通全邑。 富黨國精神,飽中西知識,英年捐館捨,流風余韻自千秋。 學生佘之漢拭淚拜輓 設絳帳以授生徒,學說匯中西,惠我春風欣廣被。 值青年而謝賓客,文章憎命達,催人夏楚嘆空存。 後學弟陞淚輓 由兄弟列師生,曾因族學情長,隨在談心推赤腹。 以青年歸黃壤,難怪英雄氣短,不堪搔首問蒼天。 後學弟應軒輓 兄本壯志有爲,增光我邑,奈何北地談寒,南天說暖,潮流蜂起,頻來無謂雌黃,誰知末造奇才,人忌亦遭天忌。 弟以謀生乏術,糊口他鄉,尚望歸身梓裡,聚首家園,風雨雞鳴,永博靡窮燕喜,詎料半生知己,暫離竟作久離。 後學強克明/陳慶文同淚輓 對尊翁久經請業,對閣下亦屬受知,師生相契隔幽明,何處可招魂,再得來東牖談經,西窗問字。 爲求學苦渡重洋,爲辦黨勞奔全邑,心力俱虧捐館捨,自古雖有死,究何忍椿庭一老,桂室三兒。 錶弟古繼達纍輓 爲黨國健兒,有學有才有經驗,屢受折磨,生不逢辰千古恨。 奈英雄短命,棄父棄妻棄子女,遭此慘劫,死留遺憾萬人嗟。 襟弟吳枬生淚輓 忝屬姻親,過從往來,多蒙雅愛。 忽聞噩耗,鄰裡鄉黨,未免傷懷。 世姻弟牧邦盛淚輓 十餘年功垂桑梓,死亦何傷,惜吾繁政治黨綱,此後有誰照料。 卅一載名列仙班,魂兮不返,合我邑青年學子,曷勝同志悲哀。 姻弟牧運沅淚輓 痛君畢業東瀛,在黨國群推首領,莫及從游政界,頓起離程,視死雖猶歸,其如俱在父兄,分手灑盈盈血淚。 愧我濫竽西席,爲他人屢作嫁衣,未曾問病床頭,細談衷曲,所生原有忝,尚期再聯姻婭,同心訂世世知交。 世弟何秀柏淚輓 君昔負笈東瀛,兼中外學其所長,壯志本待酬,一夢不回難瞑目。 我今濫竽西席,令子侄幼而可畏,達人猶繼起,九京如作亦歡心。 世弟何棟梁/慶林同淚輓 十數年以心相交,方期留日歸來,一介儒永爲繁陽造幸福。 卅一載與世頓隔,差慰遺風長在,三令嗣堪承學士啓門楣。 世弟李化龍淚輓 應世不多年,有嫉妬,有謳歌,毀譽本無憑,到此蓋棺論自定。 會君未幾日,棄家庭,棄戚友,幽明頓相隔,每思遺範淚難干。 世弟徐慕唐淚輓 季子才高傾六國。 顏回命短自千秋。 世弟胡應春/民禮同淚輓 所志未酬,臨幃致短英雄氣。 有懷欲白,入夢難追月夜魂。 世弟谷振聲淚輓 王勃嘆奇才,只有鴻文傳後世。 顏淵嗟短命,誰知鶴駕更無期。 世弟古克勝/操傳彰同淚輓 涉重洋學就歸來,大展謀猷,耀祖方爲繩其武。 是青年界中翹楚,遽傷凋謝,問天何故喪斯文。 世弟陳瑤琨淚輓 君去實堪悲,念此後事情,有誰指教。 我來何所吊,想從前世誼,倍覺傷懷。 世弟強南淚輓 歸真不在壽天,只要事功卓著。 聞耗無分遠近,總教涕泗滂沱。 世弟嚴衛民淚輓 好學本非常,滿羡青年上進,有志竟成,斷勿至人去樓空,分首永嗟難再敘。 英靈何處是,即教黃壤修文,捐軀應召,試想起弟恭子孝,問心何忍作斯行。 世弟谷開平淚輓 數年爲門下生,愛我以義,輔我以仁,形跡素相忘,回思過去交情,惟是英雄能本色。 一朝參冥中錄,憑君才子,想君之志,死生何所計,獨惜將來時局,誰爲黨政樹儀型。 世弟繆宗化/張慶松/汪法鈞同淚輓 就學仰高風,笈伴簦隨,識主且欣多北道。 因時思舊雨,葭蒼露白,懷人空憶在西方。 世弟高德芬/萬大富同淚輓 彭殤難齊,夭壽不貳,前人乃爾,來著何尤,台上本忘情,惟茲化雨春風,紅豆偏教生南國。 共和初建,革命待成,時勢大難,英雄頓逝,自古皆有死,獨惜長才遠略,青年竟是付東流。 愚叔李鏞輓 沉痾四五旬,此區不回悲煞我。 磋商巨細事,從今以後嘆無人。 房叔祖達燮感言 仰學子之豐裁,惡惡從短,善善從長,問世無容心,惟是英雄真坦白。 衡人材於社會,唯唯如彼,諤諤如此,蓋棺有定論,何妨時俗妄雌黃。 族愚高高祖允禎感言 之子抱負本非常,縱教黃土埋藏,桑梓榮哀爲奚似。 我族人才大不競,如此青年凋謝,祖宗屬望究伊誰。 姻侍生牧克猷感言 侄幼本精明,名與實烈烈轟轟,大丈夫當如是也。 予老又昏聵,今而後裡裡外外,巨細事從何商焉。 姻侍生楊春柳感言 天時人事,釀成惡劇一場,魂魄如有之,請將近日新潮,再爲從頭談結果。 世誼交情,贏得相知十載,死生亦大矣,惟是因風灑淚,幾教老淚嘆昏花。 姻侍生古曉樓感言 由從學而聯姻,溯乃祖遺風,之子真能繩其武。 當英年兮辭世,何中華進化,吾繁先已喪斯文。 侍生胡官悅感言 學力冠時髦,不可小知,莫怪英雄遭白眼。 人材關運會,對茲大局,頻揮老淚吊青年。 宗侍生步霄感言 游歷越重洋,山水入懷天地窄。 聰明偏短命,鯉回不幸古今悲。 姻侍生張佐槐感言 兩世訂交情,風雨談心,好似卜商能啓我。 少年膺重望,文章憎命,竟同冉伯嘆斯人。 姻侍生潘維文感言 從游黨政,交訂忘年,方期學識風行,一邑時艱同救濟。 相距北東,耗聞遠道,且嘆英雄日暮,兩行老淚幾模糊。 友生張葆善感言 昔日憶從游,頻教聲入心通,愧我難爲東家某。 今朝聞噩耗,劇憐才長命短,教人廢讀南華經。 族叔世仁輓 棄親不孝,棄友無情,至棄卻大漢河山,問君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同志悲傷,同鄉痛哭,惟同集一堂追悼,令我閱榮哀錄,寄慨殊深。 繁昌旅蕪同鄉會輓 此君數年航海,留日歸來,國事太迍邅,壯志未酬旋作古。 我輩一束生?(“篘”字無竹頭),望風遙奠,梓鄉何寥落,英才頓歿合傷今。 迍 zhūn ◎ 〔~邅(zhàn)〕a.路难行不进的样子,如“涂~~其蹇连。”b.困顿失意,如“英雄有~~,由来自古昔。”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BFZdic8D.htm 繁昌旅池同鄉會輓 畢生以傲骨自持,鶴立雞群,東瀛曾傳書,時論共方陳無已。 舉世多黃鐘高棄,長才短命,朔風悲鵬賦,憐公何似賈長沙。 ================= 跋 客有問於予者曰,天地一逆旅耳,彭殤難齊,夭壽不貳,夫子豈未之前聞。今者邑北磕麓李氏應會,固留日政學士者也。返國後熱心教育,服務黨政,固可謂富學識而素有經驗者也。年卅一不祿,夫子等俯從伊兄請爲發喪,哀禮俱致,固可謂全受全歸者也。夫死生有命,孔顏不免,夫子爲之長吁短嘆,若有不豫色然者,竊以爲非達觀焉。予應之曰,唯唯,否否,不然,自來人材之存歿,國家之運會關焉,非偶然矣。時際休明,國家之命脈系於老成人之持重。若蜩螗鼎沸之秋,時事顯危,人民離亂,則又非壯志有爲之青年子,不足以綏內憂而抗外。昔漢文不錄賈長沙,而漢高必任陳韓者,即此意也。獨是今之所謂青年子者,冠服堂皇,幾有不可以一世,至語以國家事,類皆齷齪闒茸,隨其波而逐其流,無補於時艱萬一。肉食者鄙,其然乎,其不然乎。老夫耄矣,敢雲衡材,第就李學士目前之名實,相見其爲人,將來造就國家,諒不至負生平所學,乃竟忽焉歿矣,何李學士之不幸耶!抑豈獨李學士之不幸耶,嗚呼,噫嘻,李學士之爲人自此終,予之感慨從此始。如子所言,固知二五而不知十者矣。時李學士榮哀錄付梓,予爰節錄與客所問答者而爲之跋。 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仲冬月中浣世侍生馥堂桂鬱庭撰 闒 拼音:tà 小户,引申为卑下:~茸(“茸”,小草。喻地位卑微或品格低下的人)。~懦。 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98Zdic98.htm 李應會先生榮哀錄終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印 非卖品 编者后学: 高德芬 王继铠 余明 牧邦盛 何秀柏 孙嗣续 方銮 陈瑶琨 胡义生 尚显义 《夫子遗墨:附录:李应会先生荣哀录》影印件 原载 《夫子遺墨:附錄:李應會先生榮哀錄》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3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李氏创修宗谱序》
热度 1 liwei999 2014-6-10 08:43
【立委按】人都有尋根的愿望,中外皆然。我們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是困擾人類千百年的根本問題。以前看《圣經 新約》,開篇幾大頁全是家族繁衍的宗派譜系,誰和誰生了誰,看到頭大。看家傳《李老夫子遗墨》,開篇 (《夫子遗墨:序类》) 也全是為修譜所作的序傳類文章。當年,曾祖父(李老夫子)名貫南北,学識渊博,一字難求(“远近之人,得先生之片纸只字,均珍如拱璧”- 《夫子遺墨:李先生傳》 )。然而,地方鄉黨,興祠堂,修宗譜,明血統,別異同,辨親疏,老夫子樂觀其成,每請夫子為序,均不遺余力。夫子曰:世道盛衰之辜较,风俗人心而已。程子常论管摄人心厚风俗,莫若明谱系立宗法,夫宗法之废久矣,惟谱系修明,秩伦著恩,犹有古宗法之遗意,今宝初先生举此钜典,行见宗族睦矣,人心固而风俗厚矣,是即维持世道之权舆也”。 《李老夫子遗墨:序类》 李氏创修宗谱序 攷之姜嫄履跡,哉生弃,传十五世来,周发纘绪,不源后稷,而统古公。君子曰,是殆亲其亲者欤,自亲亲之谊不明,编世族纪者,徒事頇颟,不仗声威,即席閥(?原文门外代内,查无此字)阅,甚有爬罗剔抉,不问谁何,同姓者是,以为绣像演图,不如是不足以充门闾而芬齿颊,而其劳之娜愉不顾焉,又孰知有大谬不然者哉。客有繇旧镇来者,告于余曰,今秋吾友李君宝初,惧族之散,而思有以收之,爰召号族人,创修宗谱,以盛公由豫章迁繁为一世祖,夫盛公字法先,号纯夫,明初官指挥使也,其父隆二公讳思明,字景彰,乘元末乱,击贼累月不脱甲,亦以功封武德将军,一门发迹,声施烂然,至今犹可想见。迨隆二公以疾卒于军,公收骸骨归,后随太祖大军南下,过繁阳之荻港,道经旧镇,慕其风淳俗朴,山水清奇,遂上疏解职,家于此,生子四,太?(左辶右上口下佳)、太铠、太钦、太钊,均业儒,卓卓有声,公殆汉之疏广疏受之流亚欤。伊族以公为始祖,其高风亮节,固堪光宠宗族,而为千百世子孙之法守,独于隆二公以上之世系,付之阙如,揆诸孝子慈孙追远之苦衷,得毋犹有遗议乎。余应之曰,唯唯,否否,不然,昆仑山之脉,而五岳则自为宗焉。星宿水之源,而九河则自为派焉。按李氏之先,自嬴姓顓頊高阳氏曰皋陶者,为尧大理官,始为理氏,至殷紂时有曰利贞者,偕母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李实以全生,复改理为李,子孙因以为氏焉。他如周之耳,汉之广,唐之渊,以及宋元两朝,贤人君子,棋布于史册诸列传者,难以屈指数。然斯人也,固为千百世夫人之先河,非仅仅足楷模一姓之子孙也。如必检入家乘,附会焉曲为点缀,颜之曰,某某是吾宗,某某是吾派,纵不近渎,亦私也,非公也,亦小之乎视若而人也,况谱以明血统,别异同,辨亲疏,崇实也,昭敬也,骨肉而途人者非,途人而骨肉者亦非也。语云,五百年前一家,盖谓同姓而异族,犹山水之各宗其宗,各派其派,总之不离亲其亲者为近是,如客所言,宝初先生循孔子删书自唐虞例,以创修兹谱也,可谓曰知矣。呜呼,噫嘻,余有感焉。世道盛衰之辜较,风俗人心而已。程子常论管摄人心厚风俗,莫若明谱系立宗法,夫宗法之废久矣,惟谱系修明,秩伦著恩,犹有古宗法之遗意,今宝初先生举此钜典,行见宗族睦矣,人心固而风俗厚矣,是即维持世道之权舆也。余牖下微伧,安敢雌黄其侧,幸蒙不弃,谨作歌以貺之,歌曰:满腔铁血定山川,不为功名利禄缠,好挈妻与眷,尽泛五湖船。曷若核图问以卜,兼相彼流泉,栽花种竹结书缘,兰桂阶庭子孙贤,君不见姬宗稼穑开基先,旦复旦兮八百,年俎豆莘莘礼教宣,喆人起兮世泽延,宝级琅函寿地天,荫流瓜瓞永绵绵。 ———————- 喆 zhé ◎ 同”哲”,多用于人名。English: ◎ a sage; wise; sagacious 瓞 拼音:dié ◎ 小瓜。English: ◎ young melons just forming ============ 程氏創修宗譜序 山之纍纍然,來脈昆侖,水之淼淼(?字跡不清)然,发源星宿。人之一身,藐乎小哉,原其所由來,已不下數十世數百世已,其间支分派别,昭穆屢遷,不創立家乘,有不骨肉而途人者幾希,於是以嘆歐蘇二公研究譜学,其用意,深其明德遠矣。邑之程氏,北区之望族也,今歲續修宗譜,某某先生因戚谊詣舍,请香(注:”香”小號字,应系李老夫子学香自称,后同)代伊父某公作傳,并獻其老譜與伊父所創之草譜,香(香小號字)檢閱再三,於戲、噫嘻,因有感矣,如某公者,一農家流也,而能于持家課子暇,留心譜学,发明宗派,所谓致其遠且大者,不圖于公得之,香(香小號字)自鯉庭承訓来,僅獲一貢,凡一切維持世道,劻正風化諸大事,權不屬與,才不及與,有志而未逮與,惜所生也晚,未獲亲炙公之儀顏,然觀所創之譜稿,想见其為人,向往者久之,倘人盡如公,则宗法無不明,人心無不固,尚何世道風俗之憂哉,今因贵族華乘付梓,爰俯如所请,略举大概,以備後之輶軒採拾云。 ============ 孫氏重修宗谱序 原夫谱谍肇兴,创自欧苏,后之编世族纪者,不曰源欧,即曰祖苏,或并欧苏而兼集其美,以为能如是而宗派明矣,亲疏别矣,可以了厥事矣,而不知欧苏二公之创是举,为睦族计,为展亲计,而人心之所以固,风俗之所以厚,即于是乎在,今岁秋邑北有孙氏者,续修宗谱,请序于余,夫孙氏系周文王之后,太原之望族也,汉唐以降,名人贤士,代不乏人,迨有明弘治间,俊公始业儒,继经商,由山西迁居繁北,以锦卫洲地势宏敞,长江东下,固灵秀之所钟也,传二世,前房富公,后房金公,分居教化渡暨碾墩,又数传,邦升公支下,迁南距数里许之宕头,子姓蕃衍,亦云甚矣,顾孙氏宗谱,繇前清嘉庆六年续修至今,百余年矣,加以洪杨为乱,水涝成灾,支派里居,致慨沧桑者有之,民国某年,天栋先生惧其久而散轶,而思有以收之,爰入祠会议,公推先生为督修,某某为监修,某某为校阅,某某为参订,某某为经理,至经济不足,竭力补助者,又有某某先生,噫、群策群力,成兹义举,倘所谓鲁多君子非耶,余因之有感焉,君主时代,维持世道之权操自上,民主时代,维持世道之权操自下,此中之醕浇厚薄,非一朝一夕之固,其所由来渐矣,林亭顾氏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国者,积无数家族而后成者也,天栋先生倡议续修宗谱,迨有见于有家族然后有国族,特藉此以固人心厚风俗,岂仅为睦族展亲而已哉,于是因所请而为之序。 ============ 胡氏重修宗谱序 余自幼随先君子业儒术,尚论古之人,每于范文正公置义田,建家塾,苏明允作谱序,以睦族人,先君子辄喟然叹曰,贤矣哉,范苏二公之所为,固家族歟。抑劻正人心,維持風俗之權輿歟,于戏、天下之大,匹夫有责,余不敏,所谓正人心维风俗者,固有志而未逮也。岁庚午,有以西洋村胡氏家谱而嘱序于余者。夫邑北胡氏,固帝舜之苗裔,明经进士之遗胄也,繇孝思而錫类,本经义以作人,其先世固有谱矣,统系无不明,支派无不别,与夫名臣贤士之官爵諡号,无不罗列而无或遗,又胡(字头字迹不清,下半字为”胡”)为嘱序于余也,曰、重修也,胡为乎重修也,曰、胡君铁斋先生惧其族属疏远涣散,而思有以收之,因即旧谱率侄孙等而增新焉。噫、先生系邑庠生宝堂公之令冢嗣,家学本有渊源,当民国肇兴,从事南北十余年,学政两系,声称素著,为閤邑后生小子之前导,今者因假返旆,而与族耀夫宝斋各先生成此盛典,盖有见于人心之厚薄,风俗之醕疵,无不朕兆于家族,万一人伦不明,鲜有不骨肉而途人者几希,还问国族哉,则甚矣,先生此举,重宗支也,敦族谊也,即所以绍大孝明经之统系,而为正人心维风俗之权舆也,此其学识之优美,才力之富厚,方之范苏二公,无多让焉,余不敏,不足以光扬盛德,亦惟先君子之所以贤范苏二公者,贤先生矣,是为序。 ============ 徐肇珠翁序 世道之衰,风俗之浇,人心为之,咸升(注:咸升两字小号,系李老夫子自称)自阅人成世来,思得一老成人為之砥世而礪俗,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而不圖肇珠翁得之,翁兄弟二人,早失怙恃,家貲亦不甚給,胞兄諱魁,又以清代庠生紳地方,不暇問桑麻事,家庭內外,翁一人肩其任,无难色,诗云,宜兄宜弟,翁可以无愧矣,自娶陈老孺人后,中馈有主,翁可以无内顾忧。而陈氏之孤,幼者幼,穉者穉,衣食冠婚,劳心力者幾許,今则已各抱子女矣,然则,陈氏之亡后,惟翁实再造之也,中庸云,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翁可谓仁义兼尽矣,年四十余举一子克源,八龄就传,今已十阅岁矣,择师教子,不以家寒而中止,蓋志在顯揚,有不达目的不止者。诗云、以燕翼子,翁其有焉。迺者,年近古稀,分居尊,凡族务无巨细,无大小,必禀命而后行,识力足以服人,良有以也,里于亲属之贫苦,必周济之,邻里之争讼者,必排解之,其热心本于性生,自然而非勉强也,噫嘻、翁一生艰苦卓绝如彼,嘉言懿行如此,均可为世俗风焉,咸升曾与其子克源游,颇相得,不忍其父之美德湮晦而不彰也,爰为之序,以备太史輶車之採拾云。 穉 拼音:zhì ◎ 同”稚”。English:◎ young grain; young, tender ============ 李允桢自序(代) 余不福,某岁失怙,零丁孤苦,不致饱狗彘而填沟壑者,在在惟大母王生母芮是赖。迨娶牧氏后,上叨祖佑,连举三子,长洪模,次洪杨,三洪楷,女二,凡岁时伏腊,聚天伦乐事,欢如也。然二母过去之历史,艰苦卓绝,罄竹难穷,常津津谕余曰,若父原配朱氏,繇临产殒命,门祚衰颓,一至于此,今幸一堂聚处,丁喜重添,独惜若父之未亲见也。吾辈老矣,所谓丕振家声者,其惟若夫妇乎。秉承之下,言犹在耳,但余赋性拘谨,无掀揭才,于事固不敢高其亲,而阔其步,而独此后嗣读书,则必随其意梁之所之,而不为稍吝,非敢为志大,聊以继缥缃之旧业焉。无何命途多舛,模儿留法,而竟委骸骨于里昂地矣,杨儿就学于芜关,而竟得弱疾不起矣。余自思不知作何不德,而竟遭此殃遣,若断断乎有不可稍赦者,於戲、命耶,数耶,抑不善妥厥先灵,祖宗不为默佑耶。自此以后,楷儿年幼,将来成败,余又何得而知耶。尚期我族仁人君子,悯余境而存余言,则庶几不以余为不肖也歟。 ============ 何道福翁序 道福翁,牧君克遒之母舅也,升与牧君世交,兼结朱陈好。民国二年仲夏间,为麦租事偕牧君詣黑沙洲,曾謁其弟,见其茅屋数间,内外整饬,心焉异之。及聚谈有顷,家常话于世故人情亮矣,倘所谓老成人非耶,夫人生百行,莫先于孝,睦族展亲,尤孝之大者也。族分居族尊,惧族众之涣而难收也,爰集全族绅?(上老下日),创修宗牒,其心其见,与范希文之置义田,眉山苏氏之创族谱,得毋同。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翁现年七旬,子几,女几,孙几,门庭豫悦,无诟誶声。仲尼氏谓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不图于翁得之。夫先王宗法,今荡然矣,以一田舍翁,倡创修议,未匝年汇成全帙。鲁多君子,故易为力耶。抑乃翁之督率严明,有以竣厥事耶。噫嘻,家之有谱,与国之有史捋。今者,华乘告成,上之俾祖宗缔造之艰,相传勿替,下之亦足为千百世孝子贤孙之观念,此谓磨世励俗者,亶其然乎,愿以告后之官民风者。 ============ 程育坤先生序(代) 余閱譜夥矣,類皆以古時聖帝明王為之祖,而自為其後者也,然古時聖帝明王,信有子孫矣,而古時平民,獨無子孫乎,豈知非其祖而祖之,春秋祭祀,其来格乎,當祖而不祖之,将置其祖于何地,此皆無知無識,何足道也,歲庚午秋,余詣黑沙洲省岳母,舅君輔傑将其父創修宗譜遺稿示余,檢閱全卷,自某公遷繁以後,支分派衍,皆近代可考,今育坤先生纠集族諸君子,纂輯而編訂之,以文理公为始祖,虽有老譜,而残篇破简,恐不足徴,虽有世系,而代遠年湮,恐不足信,此中不敢棄遺,亦不敢妄續,雖本先岳之遗规,而昭血統,明宗法,所謂善作者不必善成,善繼者唯能善述,先生之與余先岳,其功績均垂不朽,先生少從余先父游,其得余先父之遗訓欤,抑先生獨具卓见欤,有此卓见,以親妄将古時帝王為祖者,相去奚啻霄壤也,至於先生偉功巨業,自有名功巨卿序述,余才薄筆疏,焉敢論次,今貴族華乘将成,謹以所見,约略序之如此。 ============ 翟運清翁序(代) 歲庚午秋,慕唐(慕唐小字號)偕友人往黑沙洲,詣舅兄郭平澄家,為參觀初辦之國民小學也,閒 之,修弟子職,而敘姻婭好,適翁督修家譜事宜,凡家規條例,在在殫厥心力,日昃不遑者久之,行見宗法詳明,倫道敦,人心固,睦族親之道得焉矣,告歸後,伯岳父上人下慶亦在座,酒爛燈炧之余,談及本日所經過,伯岳父喟然嘆曰,翟氏我洲之望族,運清翁亦我洲之望人也,幼丁清季,操儒術,駸骎乎有上進志,嗣以家務紛繁,不克卒業,以取青紫,艱於遇也,而服務桑梓,數十年來,修筑圩堤,任勞任怨,此翁之仁也,派難解紛,無黨無偏,此翁之志也,商辦民團,有膽有識,此翁之勇也,他如嘉言懿行,可以卓卓不朽者,殊難更樸數,不殼(原字左下應以“禾”代“几”)趨庭承訓,得補邑弟子員者倖也,而社會之學識,資教於乃翁者多矣,維時慕唐(慕唐小號字)敬而聽之,竊思家先祖聚徒講學時,有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如伯岳父所言,翁固士中之矯矯者也,今者貴族纂修華乘,公推翁為督修,慕唐(慕唐小號字)無文不足以光揚盛德,爰將伯岳父之銘佩者,謹序之以篇末焉。 ============ 古際澄先生詩集序 竊以成康殁而頌聲寝,王迹熄而詩亡,世教之衰,昔之人,曾慨乎其言之,樸以為詩誠有關於世教,而論詩學於今日,夫固有亡者亡,不亡者不亡,则曷以故,書曰、詩言志,志者、心之所之之謂也,古者童孺妇女之所長言嗟嘆,達其志而已,並不自以為詩也,而情之至者,是即詩之工,後世之詩學,專出於文人學士之手,夫文人學士,似有詩矣,乃終日吟哦,但求詞之工不工,不計志之達不達,是以漢唐以下,詩之為詩,一變而為咬文嚙字,則音韻適桎梏性靈之具,而失其所自然,再變而鬥靡誇奇,勢不至流為鄭衛不止。且或分門別戶,自詡專家,往往有不問誰何,而捕風捉影,與不揣分量,而張冠李戴者,詩學紛歧,不堪指數,樸學識窳劣,素不長於風雅,然過庭時亦稍稍有所聞焉,意者一時有一時之詩毋相越也,一人有一人之詩毋相強也。反是,雖汗牛充棟,直謂之無詩,無惑乎昔之人之慨詩亡也,際澄先生,丁清末造,受業於樸先君子,工制義,而與古名人詩集,尤为嗜且篤,是殆學焉得其性之所近者欤,夫先生固隨時有詩矣,曩者、僑皖,藉法政專門以资閱歷,如大觀亭迎江寺諸名勝,與二三知己,茶之余,酒之後,慷慨悲歌,唱和者多矣,繼游武漢,涉河洛,仿佛乎京師,瀏 ,百計而不獲一落筆者,先生则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何其名章雋句,美不勝收若是耶,乃者、客春為先生花甲佳辰,不棄枯腐,函授纪念四章見教,一再諷誦,見其聚天倫感時事,皆由天真之所流露,揆諸曩之慷慨悲歌,即景生情者,時雖不同,而其體裁,若合符契,至一唱三嘆,婉譪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雖關睢無或過也。書曰、詩言志,惟先生得之,於戲、噫嘻,有詩若此,詩固未盡亡也,又何為慨世教之衰也哉,先生之胞弟曉樓君,亦嘗從樸先君子游,而工於詩者也,其次子名繼?(左辶右上日下佳)者,欲傳胞伯之詩,以樸忝屬渭陽氏,而請為之序,爰為存其言,以質諸說詩之君子。 窳 拼音:yú yǔ ◎ (事物)恶劣,粗劣:~劣。~败(腐败;败坏)。~陋(粗劣,质量很差)。良~(优劣)。◎ 懒:~惰。◎ 瘦弱。English: ◎ dirty, useless, weak, powerless; cracked, a flaw ============ 汪府王太夫人八旬并抡元先生六十双寿序 掄元先生,一鄉之善士也,香(香小號字)後先生三易裘葛,相與往來者久之,曾幾何時,王太夫人八旬帨辰矣,先生夫婦六旬雙慶矣,一時文人學士,揚芬摛藻,貢祝詞者,趾相錯,匾額輝煌,卷軸彪炳,觀止矣,蔑以加矣,雖然、積德延年,理也,茍可以壽,若子若孫,躋堂稱祝,容有之矣,而獨合一鄉之善士,為太夫人壽,并為一己之夫婦壽,殊寥寥焉,蓋非一鄉之善士,不能友一鄉之善士,又烏能合一鄉之善士,為之稱觥,而祝遐齡於無藝,先生丁清末造,不屑屑於制義,以取青紫,而經營貨殖,俾金融周轉,在在足為地方人民所救濟,都人善士,共信仰焉,民國肇興以來,若議員,若初衆,若都董,屢被國民所推舉,繇是樂與交游者,日益衆,若然是友一鄉之善士也,子輿氏謂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即是人焉,今者、肆筵射席,壽域重開,一鄉之善士,為太夫人壽,并為先生夫婦壽,洵千載一時矣,固不徒濟濟一堂,若子若孫,萊衣迭戲已也,至太夫人之福,先生夫婦之賢,與夫若子若孫,克充門閭,而增光社會者,鐫之匾額,銘之卷軸,?(王左丙右)?(字跡不清,似“匕”)琅琅,不一而足,諸君子詳哉言矣,香(香小號字)不才,躬承盛舉,見有可為人子者風焉,謹序之以俟諸後之輶軒者。 ============ 何母鲍孺人七旬壽序(代) 某等從上應下文李老夫子游,李老夫子諸子侄,俱幼而敏,延何君秀柏課讀於正宅之右室,何君固太老夫子之高弟也,幸蒙不棄,有先后淵源一脈之雅,嘗隨何君登其庭拜謁尊祖母鮑老孺人,見其蒼顏白髮,而幽閑貞靜之德,為女界中所未有,爰詢以高年幾何,何君喟然嘆曰,吾祖母行年七旬,一生勞苦人也,吾家世居圩鄉,承先人薄產,頻患水,如歲有不登,時形匱絀,兼連舉子女,凡冠婚嫁娶之需,以及井里桑麻諸瑣事,吾祖所不及料者,皆賴吾祖母維持,且門祚衰微,吾祖棄養,吾父吾母又不祿,晚景不堪問已,雖各房多孫,稍慰萬一,而秀柏就學於外,未獲承點額之歡,博含飴之樂,此中抱愧,固有不堪為君等罄述者矣,某曰、尊祖母一生勤勞艱苦如此,某等請為之壽何如,何君曰、固所愿也,但地方有請獻祝者,吾祖母固辭焉,且謂如叨天佑,其待再閱十年乎,是以不敢拂其意也,某等曰,尊祖母可謂曰知矣,自來好名之心,人皆有之,婦人為尤甚,世固有未及晉十,而預為慶祝者,指不勝屈,庸知壽也者,壽以德,非為名也,尊祖母為家計勞心勞力,而且處變如常,不為境困,德備於己,不屑屑於稱獻之虛名,是誠可以勵薄俗,而振頹風矣,某等(某等小號子)不才,爰據實陳之,以為尊祖母七旬之紀念。 ============ 汤母戴孺人七旬寿序(代) 歲甲戍冬月某日,為湯母戴孺人七十之帨辰,孺人固某公之德配,少卿兄之本生母也,晚(晚小號字)世居磕麓制馬山,相距不下十余里,恒以不獲一面慈顏,早承懿訓,悵甚。自民國某年肄業於縣立高小學校,與少卿敦同窗誼,頗相得,相與往還者久之,而凡孺人之嘉言懿行,得諸親見與傳聞者,尤為最確,方孺人于歸時也,食指浩繁,家益窘,孺人則雞先而起,鳥後而眠,操井臼,勤紡織,左右支吾,為諸妯娌倡,雖連舉幾子幾女,凡坐蓐不滿日而即起視事者,亦勤儉之由於天性使然者也,至某公捐館,孺人年僅四十余,已而某男某女,相繼不祿,特遭家不造,命途之舛耳,而孺人之劇罹大難,獨撐門戶,艱苦卓絕之操,尤嘖嘖人口,所最可嘉者,人情莫不自私其子,而不顧他人之無子,惟婦人為尤甚,此恝視同胞,家庭內每多涼德也,孺人不忍同胞某公之無傳,而以少卿兄嗣之,雖當日某公主其事,而要非孺人推其愛而愛之不至此,此其大略也,晚(晚小號字)不才,忝列稱觴慶祝之末,而雷同之語,諛諂之詞,俱不敢以瀆孺人也,爰實錄之如此。 恝 拼音:jiá  ◎ 无动于衷;淡然:~置(不在意,置之不理)。~然。English: ◎ carefree; indifferent manner; without sorrow ~~~~~~~~~ 《夫子遗墨:序类》影印件 原载 《夫子遗墨:序类》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47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旧文翻新:伯祖父遗作选-書信類(上革命軍某司令書)》
liwei999 2014-6-8 15:32
【立委按】這是伯祖父李應文的四篇書信體文字。前三篇是寫給同窗同鄉中仕途發達者,难免諛詞。兩位叔爺日本留學歸來,返鄉辦學,說是淡泊名利,歸去來兮,內心深處,其實難平。抱負不能實現,鬱鬱不得志的情緒多有流露。最後一篇乃政治諷刺之作,某司令是誰(老蔣?),待考。 應文世兄 (立委伯祖父) =============================== 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書信類 致邑令薛繼昌函(p133); 致立法院委員史尚寬書(p134); 致中央黨部秘書長方希孔函(p135); 上革命軍某司令書(擬作)(p136); =============================== 致邑令薛繼昌函 詠南縣長先生鈞鑒,敬啟者、赭山聚首,攻錯已歷三年,白下分襟,睽違將逾十載,屢欲函詢,不識高就何所,間圖面晤。未審駐驛何方,追維伊人,徒勞夢想,頃聞兄台榮長敝邑,譽馳九州之牧,聲冠三輔之豪,學優而仕,行將小試夫牛刀,福蔭無邊,莫不樂瞻乎馬首,教育可放異彩,實業定能振興,固為我邑慶得人矣,弟與胞弟應會,自日本歸國後,對社會而服勞,成績毫無可述,守家園而休養,病軀難以復元,此兄台履新之日,未能作郊外之迎者,叨在愛末,必能見諒,惟是學友而為長官,日月之光,或能先得,儒林而作邑宰,雨露之潤,可以同沾,鳩持觀化,雀躍曷勝,尚祈時惠德音,俾得聆新謨於尺幅,將來趨前叩謁,庶可敘舊雨於崇階,特此函賀,聊申鄙忱。 ———————————————————————- 致立法院委員史尚寬書 尚寬老兄大鑒,敬啟者、東瀛乍別,曾經十載之多,北雁未逢,倍切三秋之感,每懷舊雨,遙憶高風,情素未通,非敢效嵇生之疏懶,行旌莫卜,又恐蹈殷氏之浮沉,近諗兄台榮膺立法院委員,棟樑器大,求賢開東閣之門,刀筆用宏,定律勝西京之吏,鵬飛直上,燕賀莫名,弟與胞弟應會先后歸國,鯢盤無狀,蚓愧實深,茲因某某在京,特修函前來,務乞公退之暇,賜以接見之歡,尺地叨容,聲價定增夫十倍,寸權如假,棲依可惜乎一枝,俾屈蠖能伸,枯魚得潤,則感激者不啻身受萬萬也。 蠖 拼音:huò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A0Zdic96.htm ◎ 〔尺~〕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 inch-worm; looper caterpiller ———————————————————————- 致中央黨部祕書長方希孔函 希孔老兄大鑒,敬啟者、矮邦乍別,久經罏箑之更,長道相思倍切樹雲之感,欲通尺素,莫卜行旌,舊雨未逢,高風何挹,兩地縱能見諒,五中殊覺難安,近諗兄台榮膺中央黨部祕書,中外俱係胸羅,賢哲羣資臂助,奉三民而遵遺訓,日贊鴻猷,率全國而進大同,風聲駿發,憲章潤色,染翰生江氏之花,黨化休明,定儀勝叔孫之草,鵬飛直上,雀躍曷勝,弟回國後,社會服勞,成績固無可述,家園修養,病軀又未復元,坐徒愧夫牛衣,附末隨夫驥尾,車乘下澤,既無推轂之能,羽滯瘁林復乏沖天之術,委蛇無狀,屈蠖莫伸,茲因某某在京,竹報遙來,稱德不置,茅塞頓啓,受賜良多,得唔放輝,惠擬春風之被,屢承懿教,潤同化雨之沾,此時偶獲品題,聲價已增十倍,他日如蒙援引,棲依可惜一枝,幸登東閣之門,叨渥西江之水,維推之力,總見心交感激(原文此處有逗號,疑印刷之誤)之情,何殊身受,肅此敬請當祺。 猷 拼音:yóu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8CZdicB7.htm ◎ 计谋,打算,谋划:新~。宏~。鸿~。 ◎ plan, scheme; plan, plot; way ——————————————————————— 上革命軍某司令書(擬作) 革命軍總司令某麾下,耳令名舊矣,徒以南北之界限過嚴,見面之緣甚少,皖廣之距離太遠,領教之路末由,尋蘭有懷空谷,望魯而恨龜山,古今有同情也,今幸慈雲冉冉,仗風伯以吹來,黑霧漫漫,賴雷師而震散,揭開層幕,大發重光,此固司令過化存神,萬民歸附,亦吾皖否極泰來,一時佳會也,吾皖苦於虐政,匪伊朝夕,稅之斂、榷及錙銖,法之嚴、慘同陷阱,教育實業,非所過問,爭權奪利,乃其本能。心之貪、如貪狼,行之暴、如暴虎,人民之視北政府也,真乃驅爵之鸇,其望革命軍也,願作慕羶之蟻,竊念親離眾叛,失民望者,宜其去若避仇,近悅遠來,得民心者,自然從如歸市,此我司法所以率三軍順流而下也,不然、吾皖位居中土,小孤山扼於西,兒梁山鎖於東,揆以勢,度以情,自無不可以逸待勞,以一當百,縱有斷流之衆,莫奪天塹之雄。赤燈紅艦,難犯重圍,青雀黃龍,徒勞一往,遙指吳會,如在雲間,滿眼城池,究同畫餅,而我司令一戰未開,隻兵莫死,江水安流,無須屢戰屢捷,皖垣檄定,不勞七縱七擒,三軍未到,合作之電先馳,一令甫頒,軍長之職爭就,此尤我司令德望素孚,先聲奪人之所致也,長江得,大局定,膏雨隨車,同霑餘潤,春風伴馬,共被雄威,譬之良禽擇木,去暗投明,羣犬飲槽,爭先恐後,將來統一中國,指顧問耳,夫善始實繁,克終蓋寡,前車已覆,來軫堪憂。伏乞本愛人愛屋之心,帲幪罔間,宏己飢己溺之念,衽席同登,則不獨吾皖民同居極樂園,而全國人民亦齊上長生堂矣,吾司令好自為之。 原载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書信類》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伯祖父遗作选-游戲類(哀死鴿文)》
liwei999 2014-6-7 05:20
【立委按】 先辈的遗墨整理校对工作,不如一篇一篇来,先从趣味性强的开始。校对版中遇到生字或难解之处,正可求教于老友,不亦乐乎。好,就从游戏文字,乡居闲篇始。 應文世兄(立委伯祖父) ============== 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游戲類 李應文 - 哀死鴿文(並引) 吾家有鴿數羽,其始至也,愛其馴,因巢以巢之,食以食之。晝而出,暮而歸。優哉游哉,無不得所。倉 也,原爲遷木之鶯,擇梁之燕。吾憐其意,愛護備至,滿冀其棲於斯,食於斯,卵育於斯,化族於斯。爾之居非等鳩爭,我之喜幾同雀躍。初不料以竊取一粒之稻,而喪其三寸之軀也。嗚呼哀哉!雖然,竊鈎者誅,竊國者侯,自古已然,於今爲烈,爾有取死之道矣。爾何必鬱鬱於地下爲哉。嗚呼哀哉!苛殘成性,愛不推屋上之鳥;明哲保身,智不及山梁之雉。而今已矣,三魂渺渺,七魄悠悠,吾縱千行萬行,淚下沾襟,爾亦不聞不見,吾不復爲爾悲矣。惟是,荊棘滿途,抬頭絆足,危機四伏,舉步驚心。對茲時局,難覓樂土。吾亦不僅爲爾悲已也。嗚呼哀哉! 戲擬死鴿起訴狀 爲草菅鴿命,不訴不甘,叩請昭雪事。緣鴿曏因弱小羽族,飛鳴不定,差同鶺鴒之在原,棲止無依,好似子規之叫月,欲覓鶯遷之境,實無燕賀之堂。幸某年偶來勝地,托爪名門,樓宇高騫。敢效鳳凰之巢閣,書聲不輟;還同鸚鵡之聽經,伴結塒雞,形隨瓦雀,已三年矣。今值三春艷景,百鳥爭鳴,鴿念織柳穿花,擬續倉庚之後。剪風掠雨,願參紫乙之群。道經惡某莊前,見夫鴨綠盈盈,鵝黃簇簇。爰餐殘粒,以飽飢腸。詎惡某素名鷹鷙,大肆梟心。舉器長槍,效公子之彈雀,下茲辣手,勝老嫗之殺雞。此時魂飛天黑,血濺地紅。如此慘景,莫可言喻。夫鴉鳴招忌,鳥合增嫌。翠羽爲飾品之資,鷹翎亦制扇之具,因茲致斃,或有可原。鴿自思無惡於人,亦無利於人,何致受此慘刑。身之僵如奠雁,遭茲毒殛,形之槁如懸鶉乎。將以竊食爲非法,則稼穡之祖,鳥曾覆翼,歷山之田,鳥亦爲耘,先禽有功於前,鴿當食報於後,乃爲求茲一飽,被此巨劫,有是理乎,此鴿之斃命而心不甘者一也。將以竊食爲非法,則食葚之鳩,啄粟之鳥,只聞託物以起興,未聞論罪而科刑。此鴿之斃命而心不甘者二也。將以竊食爲非法,則西山之鶴,豈盡餐風,北海之鵬,非皆飲露,豈強大者聽之,弱小者毒之乎,此鴿之斃命而心不甘者三也。將以竊食爲非法,則趨利若騖,雄視如鷹者,又將何罪以處之耶,此鴿之斃命而心不甘者四也。且鴿亦動物也,土著僑居,俱有保障,竊食縱爲非法,亦當拘見農官,鳲正亦堪問罪,赴愬禽類,鳩人亦可論刑,何以不由分說,而竟格殺勿論乎,此鴿之斃命而心不甘者五也。嗟夫,亦集爰之,既非鸇敺,之死靡他,實增鵪笑。況鴿之受刑之慘,斃命之由,梁雉尤堪作證,田雞亦代不平。如蒙傳齊以訊問,不難水落而石出。爲此叩請:冥王殿下,賞准羽檄主管城隍,迅飭爪兵,協同羽將,將惡某拘提解案,依法懲辦,以申冤抑,而資昭雪,實爲德便,謹狀。 立委校註: 敺: 拼音:qū,同“驅”。expel, drive away; beat, assault: 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95ZdicBA.htm 鳲:拼音:shī,鳲鳩:古書上指布谷鳥。【集韻】鳲,亦書作(屍上鳥下)。the cuckoo; the wood-pigeon or the turtle-dove: http://www.zdic.net/zd/zi2/ZdicE4ZdicB2ZdicA9.htm ========================= 原载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游戲類 (二則)》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2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liwei999 2014-6-3 07:33
李老夫子(李咸昇,號學香)是我的曾祖父。《李老夫子遺墨》(現代文言,又稱“時文”)收集了其徒子徒孫傳抄的李老夫子遺作,包括詩詞歌賦、喜壽輓聯、序傳雜文等,由他的門生編輯成冊,內部發行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 家傳孤本掃描上網。除了對我們傢具有獨特意義外,亦具有一定的文史資料價值。掃描版本不甚清晰,我逐篇輸入校對,以利永久保存和流傳。 現在象《李老夫子遺墨》這樣自成一體的資料已經很少了,它的文史價值是可以肯定的,反映了那個劇烈變遷的時代(從前清到民國)以及南方山城繁昌的一個側面。有些作品亦具有一定的文學和娛樂價值。我大學畢業後在繁中教書的時候,從同在繁中的大伯處借來他收藏的一本殘缺不全的《李老夫子遺墨》,工工整整手抄下來,並試圖添加註釋,可惜註釋工程沒有完成。 附錄還收錄了我的兩位叔爺(伯祖父李應文和叔祖父李應會)的作品。曾祖父非常開明,重視教育,不惜變賣田產送孩子(我的叔爺)去日本留學深造。但我的爺爺(李應期,行二)被曾祖父留下來幫助理家,失去了留學機會。據說,我爺爺當年每年去南京一趟,將家產變賣的銀子匯款到日本,供給兩個兄弟的學業。兩位叔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分別獲得明治大學法學士和政學士學位歸國。在那個年代,有這樣教育背景的人才很難得,本可做一番大事業。他們後來的建樹不大(與其教育水平不成比例),影響止於本地,我猜想原因有三:一是年代不濟,中國自上世紀初開始,兵荒馬亂不斷;二是曾祖父淡泊名利,進而要求孩子們繼承父業,在家鄉興辦教育,而不是鼓勵孩子們出去闖天下;三是兩位叔爺身體都不大好,沒有“革命”的本錢:伯祖父久卧病榻,是鄉間生活使他休養生息,逐漸康復;叔祖父更是不幸,英年早逝(見本書附錄“李應會先生榮哀錄”)。但是從他們所著文字,可以看出,他們思想開明,關註時事。除了鄉居閑篇如“李應文-哀死鴿文”外,也不乏豪情熱血之作,如“李應會-抗日會宣言(仿討武曌檄)”,“李應文-王君加入義勇軍序”。 我爺爺在我出生那年死於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大飢荒。三兄弟中,就數伯祖父李應文比較幸運,1965年在老家壽終正寢。 應文世兄(立委伯祖父遗像) 李家所有晚輩全部到齊,舉行隆重葬禮。還記得我們孫兒輩,在棺柩落地後,每人輪流掬一捧黃土。伯祖父生前作為開明紳士和“統戰對象”,受到當地政府的禮遇,曾經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幸免於政治運動的波及。仙逝於文革前一年,更是大幸,否則,以他歷史上的複雜經歷,文革中少吃不了苦頭。 以上可算是我的“書香門第”背景。只不過,到我父親這一輩,由於國家內憂外患(抗日和內戰),連年戰亂,家道中落,生活日漸艱難。我父親小時候忍飢挨凍的事常有。想當年,李家“崇實學校”在當地可是富有盛名,桃李滿天下。不過,家道衰落倒成為一件好事:共產黨當道後的土改,家庭由此被定為“小土地出租”,而不是“地主”、“富農”這樣的“四類分子”(指的是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四類,後來又加上57年劃分的“右派”),使得我們後輩少受政治運動的衝擊。 說到家庭成分“小土地出租”,還有一些故事。在我們小時候,家庭成分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標簽:“貧下中農”子弟被認為天生革命,“根正苗紅”,高人一等;而“地、富、反、壞、右”子弟受到極端的社會歧視,被剝奪很多機會(招工、上學等),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受欺侮。還記得我們小學時班上有一個女生,家庭出生地主,很可憐的樣子,總是抬不起頭,就這樣,還常常有同學羞辱她。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每個人對家庭出身自然很敏感。我家情況不是很妙,母親出身地主(是個可憐的土地主:外祖父做小生意賺了點錢,捨不得吃和穿,一家人勒緊褲腰帶,卯足勁置辦田產,以期小康,換來了一個地主帽子),成了我們的一個死守的秘密。好在子女家庭出身隨父,所以我們每次填表,家庭成分欄都是“小土地出租”。問題出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搞不清這個比較偏僻拗口的成分的政治含義,心裡不免惴惴。記得在班上,有幾個同學議論我家這個奇怪的出身,其中一個自作聰明地說:“小土地出租,就是小地主”(其實這個理解不算離譜),一下子把我們推到“階級敵人”陣營,讓我們無地自容。我的堂兄揚縝也有同樣的煩惱。有一天,他很高興地宣佈,經過深入研究,學習毛主席著作和有關黨的政策文件,發現“小土地出租”大體相當於“上中農”,屬於革命隊伍的團結對象。而且黨的主席毛澤東也出身於上中農家庭。(實際上嚴格說起來,毛家顯然已經進入“富農”級別,印象中毛在跟斯諾交談時對此“供認不諱”。說他出身上中農好象是後來革命群眾為領袖諱的變通。一個在韶山衝這種窮鄉僻壤的上中農是很難蓋上毛家那間著名的大瓦屋的。我們對這個大瓦屋象天安門一樣熟悉,它成為人們瞻仰紅太陽誕生的聖地。)這些偉大發現使我們大大松了一口氣。 背景資料: 在那個荒唐年代,所有人被階級出身劃分為不同等級。跟所有分類一樣,這些級差是連續的,有模糊地帶,但大體分為“敵、我、友”三類:革命階級(以無產階級、貧農、雇農、下中農為代錶),團結對象(以中農為代錶,民族資本家曾經一度被看作是團結對象),革命對象(即階級敵人,以地主、富農和官僚、買辦資本家為代錶)。而“上中農”和“小土地出租”這樣的成分就屬於敵友之間的模糊地帶:這就是煩擾我們多年的原因所在。 2004年10月12日,記於美國水牛城 原载 《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2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曾祖父李老夫子傳》
liwei999 2014-6-3 07:13
【立委按】《夫子遺墨》專欄源自我的曾祖父的作品《李老夫子遺墨》,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八月編印,內部發行。家傳孤本掃描上網。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任圖南 - 李先生傳 李先生(諱)咸昇,號學香,清歲貢生香齋翁之長子也。世居本邑北鄉之永保圩,旋以地勢低窪,頻遭水患,獻計於香齋翁。擇仁於小磕山大衝口而處焉,置田產,營住宅,皆先生贊助之力也。香齋翁品性端方,學問淵博,遠近之負笈請益者,皆以獲坐春風為幸。凡列門墻者,莫不因熏陶而為成德達材之彥。學香受過庭之訓,讀等身之書,鑽仰高深,獲卓爾之效。群疑其有異聞焉。先生兄弟三人,仲季均早世,香齋翁鐘特甚,先生亦能仰體先志,愈加奮勉,朝夕披吟,於書無所不讀。是以早歲即游泮宮,繼遂食於 屢邀,一售難獲,以恩貢終,非其志也。改革後,無心名利,提倡實業,興辦學校,每欲佑啓後人。暇時則對於古書常加溫習,嘗謂文為載道之器。孔孟而後,惟韓愈其庶幾乎。以故益粹。每有所作,氣盛言宜,置之昌黎集中,幾無以辦。晚年來,淡泊自甘。蒔花種竹,課子課孫。道愈高,文愈精。問字之車,門無虛日。夫子偶一吟哦,執筆立就。諷誦之間,他人不能移易一字。此非僅天分之高,抑亦學力之充有以致之耳。小子等先後受業有年,欲效步趨,望塵莫及。惜乎夫子休矣,天喪斯文,不獲憗遺一老,享年六旬有四。小子等傷音容之莫睹,幸手澤之猶存,爰集其平生所作若干篇,付之梓人,以餉後學雲。夫子之子三,孫五,皆卓卓有聲,聰穎可愛。次子應期世兄由高等學校畢業,經理家務,問事公益,頗得地方信仰。而長子應文三子應會二世兄,留學日本得學士位歸國,辦黨興學,多歷年所。應會雖早世,而文字亦有父風。因各採若干篇,附之冊末,以見師門多賢,經學相傳,歷數代而未有替也。 民國二十五年歲次丙子仲秋月上浣 編者謹識 ============== 《李老夫子遗墨》影印件及编者名录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印 非卖品 编者后学: 高德芬 王继铠 余明 牧邦盛 何秀柏 孙嗣续 方銮 陈瑶琨 胡义生 尚显义 原载 《夫子遺墨:李先生傳》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叔祖父遗作选-游戲類(四則)》
liwei999 2014-6-1 07:53
【立委按】叔祖父李 應會 思想开明,关注时事。名曰游戏文字,抗日保国之心可鉴, 汪洋恣肆, 情系笔端。 天妒其才,不幸早逝,呜呼。 應會世兄 ( 立委叔祖父 ) 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游戲類 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游戲類(150-156); 抗日會宣言(仿討武曌檄)(150); 戲擬討日軍檄(仿北山移文)(152); 戲擬某軍長報孫傳芳書(仿楊惲報孫會宗書)(154); ================ 抗日會宣言(仿討武曌檄) 為強暴日本者,地非廣大,人亦不多,昔為蓬萊荒野,曾以維新統治,洎乎晚近,跋扈東鄰,潛 嗜貪,涓滴都是為己。並朝鮮為內廄,吞台灣為外府。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勾通姦賊,蹂躪中華,殺人掠地,奪利侵權,人類之所同嫉,國際之所不容。猶復妄逞奢欲,窺竊中土,清之遜帝,挾之以重來,我之命官,驅之而遠去。嗚呼,熱河區之已失,喜峰口之又亡。直搗天津,痛華北之全喪,長驅關內,懼華中之頻危。本會抗日先鋒,人民領導,奉良心之使命,受海內之推崇。蔡公時之割鼻,良有道也。張作霖之炸腦,豈無故哉。是用疾首痛心,出生入死,因國聯之失望,順輿論之推心,爰樹漢旗,以驅倭寇。化除私見,摒棄黨爭。眾志成城,同心御侮。九萬方裡,大漢之土地無窮,四兆黎民,黃帝之苗裔靡盡。馬聲嘶而北風起,民氣奮而南鬥平。圍攻則受睏垓心,散擊則竄回海外。以次御侮,何侮能來,以次清妖,何妖不去。同胞或居內地,或寄外邦,或親橫行於目見,或聆殘暴於耳聞。既同一本,豈可貳心。三省之土未回,方寸之地難服,倘能撥亂誅暴,逐寇安民,共立恢復之功,毋負本會之望。凡我華胄,莫不歡迎,若其居家偷生,臨陣怕死,構成滅亡之兆,必遭殺戮之誅。請看今日之滿洲,竟是誰家之領土。 ================ 戲擬討日軍檄(仿北山移文) 大漢之英,黃帝之靈,馳文郵路,宣言漢人,夫以禮讓為國之標,和平待人之想,以刑威為非是,以德柔為崇尚,吾方知之矣。若其巍巍世錶,昂昂海外,救災厄而不吝,恤睏窮而不迫,聞虎踞西半球,見龍盤北寒帶,固亦有焉。豈期倭小猖狂,心志毒酷,淚人類之悲,慟國際之哭。常行險以僥幸,亦兵窮而武黷,何其謬哉!嗚呼,軒轅不存,總理既往,山河破碎,文物誰賞。世有日本,負隅自恃,既陰既狠,亦蛇亦豕。然而,學彼英暴,習夫德虐,竊壞盟條,濫毀公約,侵我權利,填彼欲壑。雖假口於護僑,乃專心於大陸。其始至也,竟而割台灣,占琉球,屬朝鮮,蹂福州,貪情張日,殺氣橫秋。似干畦之蚯蚓,似涸澗之泥鰍,如汪汪之瞎狗,若蠢蠢之蠻牛。沐猴適可比,小丑真堪儔。及其既望入蜀,故先赴隴。炮轟彈炸,機飛艦動,而乃占據東省,侵掠滬上,蔡廷楷禦敵有方,張學良守土無狀。海上凄其帶憤,華北咽而下愴。痛遼吉之已失,哀人民而如喪。至其陷熱河,下冷口,奪長城之雄,搗北平之首。擊秦皇之島嶼,攻天津之左右。公道長擯,公理久埋,蜂蠆有毒真堪慮,國聯無用弗可懷。滿洲已失,清帝又續,謀寸節之進攻,托傀儡而侮辱,殺越人而於貨,淫婦女以肆欲。希吞三江水,圖並九州域,使猶悠忽無憂,衰頹不舉,印度之伴,朝鮮之侶。國亡家破無所歸,自由幸福徒空佇。至於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奮神武兮我膽壯,殺妖魔兮寇心驚。曾聞投筆以入伍,未見有路不請纓。於是辭別家園,荷負槍炮,鼓我智勇,用我玄妙,聽中國之獅吼,聆漢族之虎嘯。使其狡窮詐盡,聲嘶力竭,還我失土,歸彼本國。處東海以朝貢,來中原稱臣妾。今正水深火熱,一發千鈞,縱國亡之不顧,矧家破而不驚。豈可使黃帝無顏,總理蒙恥,受宰割辱,遭奴隸鄙,睹瘡痍於滿目,聽呼號於充耳,宜塞口岸,堵隘關,輕財命,毋吝慳,截劣貨於海口,抗倭軍於郊端。於是人人瞋膽,個個怒魄,或械鬥以靳元,乍肉搏而滅跡,請回扶桑去,免我寶刀割。 矧 拼音:shěn, 况且。亦。much more, still more; the gums: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9FZdicA7.htm ================ 戲擬某軍長報孫傳芳書(仿楊惲報孫會宗書) 某才疏學淺,軍政無所能,幸賴老友拔擢,得長皖省,適逢時變,以獲司令,終非其任,卒與黨會,鈞座非其行,蒙賜書指責以所背負,言詞深刻,然竊恨鈞座不深維其時勢,而猥偏見之責備也,言鄙陋之苦衷,似巧言而脫罪,默而息乎,恐遭道遠傳言失實之冤,固敢詳陳其情,惟鈞座察焉。某家當貧賤時,游江湖者數年,身為皂隸,職備小兵,侍奉主人,以給衣食,曾不能於早年有所做作,以獲爵位,又不能效同伴相機乘時,籠絡當局之顯宦,已受奚落輕視之氣久矣。懷祿慕勢,不忍終屈,遂值革命,獲取軍官,身頗顯貴,妻子麗都,回思昔日,自分老死不可以得志,豈意獲得富貴,而榮先人之丘墓乎。深維人生有命,不可輕量,君子安分,不事強求,小人得意,定要再往。竊自思念官未高也,祿未厚也,冀享榮華以歿世也。是故身率妻子戮力拍馬,脋肩諂笑,以要鈞座,不意竟爾用以為司令也。夫時勢所不可為者,忠死無益,故鈞座於清室,官其官也,有時而背,某之境遇,亦猶是也。黨軍北伐,大兵偪近,攻城奪地,烈焰莫嚮,官此皖也,能不皖衛,職司令也,理應死戰,而士卒歌者數千人,飯後臂袒,仰天鼓腹而呼嗚呼,其歌曰,上打鼕鼕鼓,下打鼓鼕鼕,兩頭一齊打,當中翦芙蓉。軍心已變矣,思輓救不能。是日也,賚印而出。膝行匍匐,頓首百拜。誠卑污無狀,不知其不可也,某幸有官運,方卸甲投降,除軍長之任,此二品之官,簡任之職,某獲得之,同流之人,眾慕所歸,咸欲效法,而雅知某者,獨昧時而貴,究何損譽之有。俗語不雲乎,明明求貞節,尚恐不能報主者,忠臣之志也。明明順實務,常恐不識者,俊傑之意也。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今鈞座安得以忠臣之志而責僕哉。夫蔣公黨魁,中山之徒,有李宗仁唐生智之健將,凜然皆有本領。知攻守之機,頃者鈞座離皖垣。臨金陵,金陵岩險之區,逸仙舊壞,民黨羅列,豈保守之天塹哉。而今乃圖子之時也,方當軍務之急,願勉旃,毋多談。 賚 拼音:lài,同“賚”。賜予,給予:~賞。~賜。give, present, confer; surname: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B3Zdic9A.htm 《夫子遗墨:附载应会世兄遗著-游戏类》影印件: 原载 《夫子遺墨: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游戲類(四則)》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1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伯祖父遗作选-記類(九則)》
liwei999 2014-5-28 21:01
【立委按】 我尤爱《附载应文世兄近作-记类》。伯祖父这九篇文字,飄逸曉暢,文採飛揚。以小喻大,心高神遠。鄉野情趣,溢然筆端。 記(附佘之濤書後)(108); 吾廬記 (110); 種田記(112); 避炎堂記(114); 牧氏三公祠重修自記(代)(115); 重九登高記(117); =================== 花果園記 宅後之山,自紅花蜿蜒而來,高不及丈,土質腴美,因形命名,曰扁擔。山之東,隙地數十畝,自溫州人種芋被劫他徙後,鞠爲荒烟蔓草,已數十年矣。民國六年,家君以百金購之,時人多笑其昂,家君則憐其賤,蓋心之所好,不吝其財也。遂賜其名爲花果園。園之內,高者木之,平者花之,斜者地之,低者田之,谷則爲塘,谿則爲澗,扶笻其間,花之容謀於目,鳥之聲謀於耳,芳香謀於鼻官,清氣謀於心神,優之游之,無往而不適矣。曩者,家君游燕京,過武漢,越汴洛,博 官矣,惟某某處士之廬園,勝跡猶存,於此可見士之抱道自守,固能流芳百世,而其觀游之所,亦並垂千載而不衰,噫,斯園之得名,謂非斯園之幸歟。園近宅,家君日必數往,往則忘歸,予樂家君之壽而康,而斯園亦足以娛其暮年也,故記之。 =================== 牧氏三公祠重修記 縣右田屋基,牧氏三公祠,距吾廬只咫尺耳,民國某年重修落成之日,予往觀之,見其祠宇三重,後之軒敞者爲祖廳,前爲客堂,旁爲走廊,雕刻相望,金碧輝煌,觀瞻之壯,爲吾鄉所僅有者。主其事某,爲予之戚,因囑記於予曰,敝公祠原在扁擔山之麓,某年遷移至此,當時迫於財力,因陋就簡。近來子孫日以眾,族事日以繁,歲時伏臘,區區數椽,不能盡容,且干瀆祖慢宗之咎。爰與族議,庀材鳩師,興工經年,始克有此。雖然,人事之變遷,環境之改易,不有記,則後之子孫孰知重修之由來,而嗣葺之不容緩也。予曰,孝已,不亦善夫!夫人之有祖,猶木之本,水之源,本枯而葉不茂,源塞而流不長。不敬其祖,鮮有克昌厥後者。予嘗漫游山水,過村落,每見祠宇圮敗,木主狼藉,不忍卒觀,問之,或曰,族眾愚昧,不能理其事也。或曰,族產爲族紳所吞沒,不能重修也。噫,何忘其本源乃爾也,是以寒其鬼而餒其祀者多矣。牧氏之宗祠舊矣,今陋而華之,小而大之,肯構肯堂,煥然一新,牧氏可謂有子孫矣,爰記之以勵其後,而爲世之不孝者風焉。 =================== 橋上觀魚記 門前之埧,一山澗耳,春多雨水,山洪由此合流屈曲而下,蓋過此即河而江也。余無事徙倚橋上,見夫波流瀠洄,群小魚出沒其間,游泳自如,多排列水口若不敢下者,間唾其沫,群來爭食,沫盡而散,如是者屢,余喟然嘆曰,是魚也,胡爲乎來哉?惜未攜餅餌,有負多矣。夫是魚之不隨流而下也,將以江漢滔滔,風浪險惡,而有不堪顛越之懼乎。將以江海之深,怪物潛伏,鯨吞鰐噬,同類相殘,而有不足保其種類乎。抑以長江大河,漁刀如織,罾者罾,罔者罔,鉤者鉤,釣者釣,取魚之具,不一而足。一日隨波逐流,卷入旋渦,縱有漏焉,亦幸免矣。曷若優游此間,水狹而風不驚,岸窄而罔罟不入,以生以息之爲得乎。庸知王化不行,漁禁久弛,有以斷流而取爲未足,變而爲竭澤者,豈獨此橋也耶?嗚呼,茫茫四海,何處安流,蠢蠢眾生,誰逃法罔,如是魚者尚能樂其樂,而遂其生機,彼世之追逐潮流者,又何爲也哉。 立委校註: 埧:拼音:jù,堤塘。dam: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9FZdicA7.htm 罾:拼音:zēng,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網起:“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魚腹中”。a large square net, lowered and raised from the bank of the river: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DZdicBE.htm 罟:拼音:gǔ,魚網:“是猶無魚而爲魚~也。” net; snare; pressure come or go: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DZdic9F.htm =================== 菜圃中小廬記(附佘之濤書後) 門前菜圃,嘗爲宵小所害,四時之菜,多不得餐,家人恨之,因築小屋以守之。屋之基,僅半畦,高於人齊,鞠躬而出入。一榻一幾之外,不能容。匠師一,竟日而事藏,屋成莫能名。余曰,以小屋居小使,防小賊,守小菜,名之曰小廬可也。夫層樓十丈,高已,華廈千間,大已,試乘飛機憑空而下望,其渺小則同乎是廬也。既同乎是廬,則是廬可以不小矣。且滁州之醉翁亭,赭山之滴翠軒,其大小於是廬不能以寸,後之好古者,往往尋其遺跡,嘆其德業之大,不可幾及,而忘乎其廬址之小也。至於經過通都大邑,層樓華廈,突其於前,多熟視之若無睹也。於以知廬得其人,雖小亦大,廬非其人,雖大亦小。是廬也,如置之山水之間, 焉,未始不與醉翁亭滴翠軒同垂千古,其值豈小也哉。惟其不能,築之於菜圃之中,小使居之,爲守小菜之用,鄙夫野老,過而陋之,誠是廬之不遇也。余憐而爲之記,且有慨夫宵小之難弭焉。 附 書 後     佘之濤作 自來文人記一物,必其有絕殊之風景,重要之關係,始爲文以記之,爲有可記之價值也。若範仲淹之記岳陽樓,歐陽修之記豐樂亭是已。吾師之記菜圃中小廬,果何爲哉。是廬也,築於菜圃之中,大不盈丈,高與人齊,居小使,防小賊,守小菜,固卑卑無可記之價值也。吾師乃不吝文墨,而爲之記,斯誠令人費解矣。雖然,吾知之矣,吾師所處之境遇,與是廬相埒,其爲斯記,殆自況歟。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物以人名,自然之理也。是廬雖小,若置於山水之間,必爲 焉,未始不與滁州之醉翁亭赭山之滴翠軒同垂千古而不朽,乃不幸置於菜圃之中,爲匹夫匹婦所鄙陋,非是廬之不遇歟。吾師肄業東瀛,飽學歸來,正可大展才能,肇造華國,乃其生性不諧,世人皆濁而獨清,嘗謂俯首帖耳搖尾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使其得志也,經綸滿腹,用世無由,數年來株守窩廬。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謂非吾師之不遇歟。柳宗元不遇於時,睹小丘而生感。王陽明謫貶異地,對吏目而興嗟。觸物生悲,古有同情,於以知吾師之爲斯記,非爲小廬,實自爲也。不然,是廬既無絕殊之風景,復乏重要之關係,無可記之價值也,自不足動文人之興趣,吾師又何爲如此多事哉。嗚呼,脅肩諂笑,可博高官,謹守節操,遂爲黔首,滔滔皆是,我將安歸。 立委校註: 埒:拼音:lèi,等同:“故吳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天子。”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9FZdic92.htm =================== 吾 廬 記 二磕山之脈,來自紅花,蜿蜒如人臂。其最闊處,爲大衝口,吾廬在是。清光緒間,吾祖父因租事往來此間,愛其林泉之勝,遂家焉。原基如掌,益之以田成幅,建屋二重,十數椽,高二丈而樓焉。左起二間,高與正屋齊,連而通之,亦辟一戶,爲款賓之所。右因餘地之大小,而平房之,爲昔家釀之廠。不雕刻,無丹青,戒其奢也。多天井,少屏風,流通空氣也。門前有隙地畝許,圍之以垣,門樓三間,南其曏,楊柳樹於檐下,柿柏植於垣旁。奇花異草,雜種於花台之中。登樓而望,大磕山矗於前,鄰捨伏於後,南之眾山,如弓張,如箭發,北之長江,風帆上下,出沒於烟村之間。把酒臨風,可以餐幽芳而吞浩氣。俯視則樹木交蔭,花草榮茂。穿柳之鶯,採花之蜜,無不可娛其目而悅其耳者。鄉村之居,而有 ,經之營之,孜滋不已,何其前後之不同若是?予曰,唯唯、否否、不然,夫廬爲人養生之源,發祥之地也。祖宗墳墓在是,妻子田園亦在是。古者游宦不逾千里,非氣餒也,非懷居也,直不能忘情於其廬耳,每見仕宦之屬,以官爲家,及解職後,多悵悵無所歸,甚至流落江湖窮而無告者,蓋經營其官,而不經營其廬之咎也。且世之爭名者,動謂三不朽,殊不知三者之中,修身爲重。夫闕裡之多士,有善言語者矣,有能政事者矣,獨顏回以陋巷曲肱飢卧終其身,其道德固當時嘆爲不可及,而後世亦未有能及之者,於以知士之立功立言,或不足恃。而修德於茅廬,及其至也,斯真歷萬世而不朽矣。予家讀有書,耕有田,商有作廠器具,子孫苟非不孝者,亦可以自立,於世又何求乎?且予倦游歸來,形瘦而神衰,幾不可藥治。遂偃息於吾廬,琴書之暇,或賞花焉,或垂釣焉,日與子侄輩酣嬉淋灕顛倒而不厭,數年來體日健,貌日豐,精神日益暢旺,嘗指屋而笑曰,此真養吾之廬也,記之以解或者之疑。 =================== 種 田 記 予於附近購得圩田若干畝之明年,修農具雇工而耕焉。每課余,輒往田間,研究稼穡之事實,特借以昭示後人,亦講求農政之一助也。或有見之者啞然而笑曰,子固世操儒術者也,出子之所學,其所獲當什百千萬於農,而必沾沾於是者,奚自苦爲。予應之曰,花雖美,不手植者不可愛,味雖佳,不親和者不足甘。毒匿於晏安,事貴於經過。禮讀月令,詩誦豳風,言農事者詳且盡,然肌度之與目見,固有間已,彼阡陌不辨,菽粟不分,惘惘焉衣租食稅,胡取焉。然予之毅然決然而爲是役也,則更有說。大凡物受桎梏,其性易賊,人受束縛,其天難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無一毫系纍者,不愈於名繮利鎖,驅策宦途,而終日皇皇者乎。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如操左券者,不愈於依人作嫁,患得患失,而憂心忡忡者乎。況人之處世,既不能食功,復不能食力,所謂盜民以自養者也。盜民者多,貧之漸也,亂之階也。予不才,於茲數畝,以習勤焉,以養廉焉,且使子侄輩習見稼穡之艱難,而知無逸一書,即積慶堂李氏之家法,其庶幾乎。甲戌年三月記。 =================== 避炎堂記 蓋以日照如湯,風來似火,此天道之炎威也。聲靈赫濯,權勢高張,此人事之炎氣也。每屆夏令,士大夫或浴於海濱,或廬於山谷,紛紛然以避天道之炎,而於人事之炎,則趨之惟恐或後,何也?名利動於中,而行不擇也,求所謂超然獨異不與世俗而同歸者,不數數覯,余嘗恨之。何子秀柏,倜儻之少年,品學頗可觀,予西賓之,課子侄讀,因過其廬,見其堂名曰避炎,夫炎者,燥也,燥於心脾而意亂,燥於皮膚而毒生,是誠宜避之也。然避之者,或於水或於山,庶幾乎闢燥而生涼,若何子之廬矮而小,無河沼,無樹蔭,不足以避天道之炎威矣,然則,何子殆避人事之炎氣歟。不然,何所取義乎。晚近奔走朱門,要結權貴,籠絡阿比,妄肆欺壓,一旦罪至罔加,不能容於遠近,蹈飛蛾投火之禍者,比比然也,何子以是名堂,蓋亦有鑒於斯歟,且何子學古學,不習時尚之文,性不炎已,終年不與縉紳盤桓,氣不炎已,世事繁華,人情冷暖,而淡泊自處,恆不變其初,何子原不趨炎矣。既不趨炎,而必曰避炎,得毋亦矯枉過正之詞乎。語曰,心靜自然涼,學問深,意氣平,以矮小之廬,適盛夏之時,天道雖炎,吾知何子必不以爲炎也,宜乎不避天道之災,而避人事之炎也。噫,世之避炎者,可以返矣,是爲記。 =================== 李應文 - 牧氏三公祠重修自記(代) 我族發源於朗陵以來,分支別派,散布於鄰邑者,不一而足。遷居繁北,則自某祖魁七魁八魁九三公始。三公之有祠也,合全族論,則爲支祠,就繁北論,則爲宗祠,總之不離尊宗敬祖近是。詔生也晚,溯是祠之緣起,既無碑碣之可摩娑,而譜諜又未暇備載,舉所謂建立之年,與夫建立之孝子賢孫,若何經營,若何佈置,俱無從考,惟兩磕大衝口外,有山脈自紅花蜿蜒而來者,約十餘裡,結一小局。祠宇雖圮,遺址猶存。據父老傳聞,大概在前清康熙雍正間耳,後因丁烟日盛,改遷於相距半裡許之牧家埧田屋基,廳堂軒廠,頗壯觀瞻。尋至咸同間洪楊起事,人民不得安堵,祠宇摧殘,不堪言狀。詔先君先叔於亂定後,早欲重修,爲梗於經濟,不得已集族人知大義者,各捐私囊,只修內部,以安神位,以供祭祀。然此一時之權宜,爲治標之策,欲謀久遠,非重建不克,乃頻年年谷仍舊欠豐,先君亦旋不祿,是有志未逮者先君也。易簀之余,猶囑詔曰,予生平有二事未了,祠宇譜諜是也。爾其誌之,毋忘乃父之志。詔不才,稟承之下,懍懍焉以不克終畝是懼。歲某某春,入祠祭掃,集族人議重修事,豫計需款三千餘金,幸仗祖宗之靈,族眾一心,退無後議,爰因舊址擴而大之,舊址前幅偏斜,未能合式,公議將某祭田一丘並貼洋若干,換門首田一塊,遂成正幅,鳩工庀材,匝年而觀厥成矣。祠成,前後三重,左右兩楹,前爲儀門,中爲禮堂,後爲享堂,享堂之左右,爲祭器庫。禮堂儀門左右,爲祭祀之時寢室,兩楹爲會客室,詔之所計畫者如此,倘此後上叨祖佑,戶口益增,人文大啓,又必以是祠爲不足以妥先靈,而式廊丕基,發原於三公者,未可限量,愈見朗陵之遺澤爲孔長也,是則詔之所厚望者焉。 立委校註: 懍 拼音:lǐn,畏懼。be afraid of, be awed by, be in awe: 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87Zdic8D.htm 庀 拼音:pǐ,治理:“內朝,子將~季氏之政焉”。具備:~工(具備動工條件,開始動工)。to prepare; to regulate to hand up: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BAZdic80.htm 簀 拼音:ze2,竹編的床墊。禮記。檀弓上:大夫之簀與?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 重九登高記 月之九日,余率諸生登校前之磕山,非尋避炎之故事,聊作秋季旅行耳。山高如削,崖危而壁絕,扳援而上,至其巔,有平地畝許,似天造地設爲游人休息之地者。登 捨歷歷可數,天地之大觀,至是盡露而無 記》等篇什记述了立委老家故居的自然环境及其乡居情趣。 作为参照,老爸 《人生记忆:风雨几春秋》 亦有生动描述: 故居回眸 : 深宅大院,古色古香,依山面溪,坐东朝西。大门上“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对联经年常在。正房是前后各五大间,中间一排由三个天井和两边二个厢房组成。这样前后三排,上下两层,构成一体。楼上形成环状贯通的走马楼,左边有两间“新屋”,右边及后面是一排裙屋。前面院子,有大小院门,院内七个花台,松柏相衬,花簇绵秀,果实飘香。花有梅、菊、桂、及玫瑰、蔷薇、天竹;果有柿、桃、杏、李、枣等。所有大门均有石鼓、石狮,天井是大理石铺成。建房的砖瓦是自家建窑特制,质量堪称上乘;木材取自江西,放排顺江而下,更是一流,足见主事者之匠心。正屋楼上是教学场所和学生宿舍,楼下和“新屋”是家人生活区,脚屋是酿酒作坊和厨房、柴库。 《附载应文世兄近作-记类》影印件 立委手抄: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2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翻新:伯祖父遗作选-說類(五則)》
热度 1 liwei999 2014-5-28 12:21
【立委按】科网开博四载有余( 2009年12月9日开博 ),勤以补拙,发博文凡3772则(勤勉度直追本网博客达人 黄老师 )。其中不乏应景之作,游戏笔墨,甚至口水文字、标题围脖。然而,认真文章亦不为少,所惜常被湮没。科学网人有别于普罗网虫,多为知识精英,长于深度阅读。无奈信息爆炸,良莠混杂,难免应接不暇。因特设《旧文翻新》专栏,可比文人骚客之《自选集》及论坛之《精华存档》,每日一文,以图钩沉,择优放送,以飨科友。所选博文,务必精良,耐咀耐嚼,杜绝庸俗,远离浅薄,不求传世,但求认同也。 【原立委按】所谓“说类”文字,最是八股,命题作文,通常是阐释圣人语录,有一定的套数,多读几篇就看出来了。虽然有套数,意义也浅白,文字的顺畅,谋篇的气势,还是可以看出功力的深浅。譬如第一篇的“友也者友其德也說”,诠释圣人之言,强调加强自身修养,交友重其德,远离小人,不趋炎附势,都是儒生普遍接受的道理,并无深奥之处。然而陈词并非滥调,品咂下来,颇有阅读的乐趣。读这样的文字,不宜默念,最好是高声朗诵,抑扬顿挫,摇头晃脑,乐在其中也。本栏后两篇脱离了八股,其实是自由小品,别有趣味。“重九登高解”与伯祖父的另一篇情趣盎然的游记文字“重九登高记”(见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記類(九則)》 )互为表里,相映成趣。“勉勵學生文”是写给学生的文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苦口婆心,教诲谆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大道理却不乏味,作为范文,是可以为徒子徒孙反复默念成诵的。 應文世兄(立委伯祖父) ================= 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說類(98-104); 友也者友其德也說(98);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說(99); 君子食無求飽說(100); 重九登高解(101); 勉勵學生文(102); ================= 友也者友其德也說 人欲有以自善,不可孤立而無徒也,則友尚焉。顧友有難焉者,必其人器識之深,品行之美,而後與之友,始有益於身心學問,而不致入於下流,此其意於孟子告萬章得之。曰,友也者友其德也。德者何,器識之謂也,品行之謂也。無器識,無品行,一下流耳,友之又何益哉。然世之所謂友者,吾知之矣,聲望之隆也,門戶之高也,權位之大也,我無能,藉彼之能以為能,我無勢,倚彼之勢以為勢。以是而言友,德量卑矣,器識何有哉。德性灕矣,品行何有哉。獨是友亦有難焉者,社會往來,我擇人,人亦擇我。我有器識有品行,則凡有器識有品行者,樂與我友。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說 秉彞之性,同受於天也,以同受之性,而有君子小人之別,端在有無存養之功耳。孔子曰,操則存,捨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然則,存養之功,豈易言哉。中庸有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竊嘆君子之存養密矣。夫不睹不聞,人所易忽者也,而君子處此,必戒慎之恐懼之,惟恐一念稍疏,而邪念因之而入,人欲因之而萌,其防範猶如此,況睹聞之際,能不莊以臨之,敬以持之者乎。至於小人則不然,每於稠人廣眾之地,萬目共睹之所,侈淫辭,逞詭辯,倡離經叛道之說,以駭聽聞,而示新奇,縱有揶揄之者,猶不暇顧,況不睹不聞之時,其為鬼為蜮,尚堪問乎。戒懼雲乎哉,夫君子小人同此秉彞之性,即同此率性之道也。一則操守勿失,時存戒懼之心,而性日充道日備,而為君子。一則放蕩恣睢,任所欲為,而性日離道日微,而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謂非端在有無存養之功歟。雖然,道中道也,庸道也,即此日用之間,顯微之際,去其外誘之私,充其本然之善,時存戒懼,自強不息,義精仁熟,則存之於心無不中,施之於外無不和,性全道備,仰不愧而俯不怍矣,存養之功,豈真難哉,是在求之者。 ================= 君子食無求飽說 學者存心,不可無所求,亦不可妄有所求。何則?無所求,則寂滅其心,妄有所求,則紛亂其心,二者均不可以言為學。然則,論語君子食無求飽一語,有可思也。夫人以食為天,謂君子不食,則失所資養,形體何存。食以飽為度,謂君子不飽,則漸即尩贏,精神何出。況為學之人,非形體豐饒,不足以當刺股懸梁之攻苦,非精神滿美,何以受焚膏繼晷之勤勞。由斯以譚,君子固未嘗不食,食亦未嘗不飽,不知論語雲君子食無求飽,所謂求者,有念茲在茲之意也。如當為學之時,斤斤於一食,則食必求精,而德之不進,不暇顧也,君子為學,非不食也,時而食,食而已,心在學,不在食焉。非不飽也,食而飽,飽而已,心在學,不在飽焉。是豈無所求哉,是豈妄有所求哉。 ================= 重九登高解 晨起入塾,諸生有以登大磕山為請。予曰,子欲登高,亦知登高之義乎?予為子釋之。考登高始自桓景,書籍所載,桓景登高避災,雞犬代死,言類卜筮,信不足徵,縱有其事,殆亦偶然。夫災之出於天,不可避,其出於人也,無庸避。不可避而避之,無益也。無庸避而避之,徒勞也。且高於樹者,多死於壑。高於崖者,多死於壑。位高必危,勢高必怨,趾高而心不固,名高而實難副,是高者禍之胎也,何庸登為。眾人瞶瞶,相習成風,固不足論,子等新學之士,亦欲隨波逐流,何可者哉。若夫學焉,則尚游矣。人徒知子長之文奇,而不知子長之游奇,方其少時,足跡遍天下,凡山水之奇,禽獸之奇,聽之於耳為奇聲,觸之於目為奇觀,寓之於心而心奇,發之為文而文奇,非子長自能奇其文也,游而後奇之也。當此秋高氣爽,試登磕山之巔,放眼而觀,南山之層巒如排劍,可練雄壯之氣,北之長江如帶襟,可開奔放之懷。遙望姑蘇,周瑜之將台,可想見已,近瞻覆釜,藍王之寨跡,已消磨已,亦足以開闊胸襟,而動興亡之感。他如閭閻雍穆,則喜其風純,炊烟繚繞,則樂其歲豐。秋雁橫空,悉遵氣候,秋林葉落,亦見生成。凡耳目所見聞,罔不足資學助,歸而為文,雖不能如子長雄壯偉麗慷慨悲歌,亦庶幾乎近之,否則,尾眾人尋避災之故事,不但無益於所學,且章迷信之風,陋孰甚焉。子等行矣,各優為之,予欲觀其所得矣。 ================= 勉勵學生文 竊以大同世界,和平為貴,苟同居共處,人己之見太明,偶有不如意,遂致乖離傾軋,將人道主義之謂何,此無他,學問未深,斯德量之不宏耳。夫古之聖賢不與人苟合,亦不與人苟離。伯夷之不念舊惡,顏淵之犯而不校,其度量固高人一等矣。況同處一校之中,當以親愛為主旨,即有時受人侮慢,而我以大度涵之,人亦未必不自悔也。即使不悔,而曲在人,直在我,師長自有定評矣。論語雲,君子無所爭。書雲,有容德乃大。試問學生離鄉背井遠道而就學者,果何為也,非求學業者乎,非求品行者乎?是故學生在校,學業不如人固當爭,品行不如人固當爭,此外無所爭。有礙吾自修固不容,有礙吾受課固不容,此外何所不容。是所求者在此,凡與此無關者,一概置之不議不問之列焉耳。假使一言不投,致起爭端,一語不合,遂無容量。姑無論其品學如何,而局量褊淺,已為校章所不許。將來涉足社會,不為輿論所攻擊者,幾何哉。諸生來此,已非一日,學業均有進步,惟於此道,雖舌敝唇焦,有不知之者,有知之而仍蹈者,信乎教授之難也。今為補偏救弊起見,於寒假將屆之日,特示四子,以為圭臬。一曰:忠。夫盡己之謂忠,非僅專制時代忠君之謂也,凡人能盡己,即不自欺,此忠所以為誠身之本也。二曰:恕。夫推己及人,謂之恕,即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意。人能以恕待人,凡上下前後左右處之無不宜,此恕所以為應物之要也。三曰:勤。韓文公曰,業精於勤,是不勤則業不精也。四曰:樸。朱子雲,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是不樸則有傷物力也。總上四端,誠能身體力行,自強不息,希聖希賢不難矣,又何有不見容於人之慮哉。今歲冬殘,放假回家,各敘天倫之樂。來年春轉,開校受課,再聯師弟之情。臨別贈言,原為朋友之道,分袂勸勉,毋忘鄙人之言。 ================= 《夫子遗墨:附载应文世兄近作-说类(五则)》影印件 立委当年手抄注释《李老夫子遗墨》扫描件
个人分类: 旧文翻新|32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夫子遺墨: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書信類》
liwei999 2010-3-10 19:46
應會世兄 ================ 立委按:上世紀20年代留法學生李洪模(跟周恩來鄧小平大概差不多同期吧),遠涉重洋,客死他鄉,家人遠在天邊,望洋興嘆,情何以堪。此時此刻,同胞學友,料理後事,盡顯情誼,是最大安慰,小叔爺代筆致此謝函。 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書信類 李洪楊謝留法同鄉改葬乃兄書(代) 久耳英名,莫由晉接,緣慳一面,恨何如之,敬啓者,先是亡兄負笈裡昂時,家書數稱先生等顧念鄉誼,招待指導,至爲周密,竊心感焉。嗣後家門不幸,民國十一年某月某日,亡兄以咯血癥終,聞耗之下,恨不得即日附輪西渡,料理後事,且與先生等謀一面緣。奈家祖母父母傷痛之余,忽聞此言,涕淚並下。該議遂寢,只得臨風吊奠,哭望天涯而已。乃先生等不忘故交,念死者無依,爲理後事,異常周到,家祖母父母聞之,感激涕流,嘗謂弟曰,如斯大德,將何以報,爾其勿望。客歲家祖母等念亡兄埋骨異國,遠隔重洋,若無堅固錶記,歲改月移,恐淪湮沒,是以有改葬之請。日昨自蕪返,家父亦以張週二位先生函,及影片等件,藉悉先生等應家父之請,將亡兄遺骸改葬於裡昂附近,修墳立碑,規模宏大,歷時許久,費勞心力,固不待言。且慷慨解囊,助金一千二百六十方,襄理葬務,交誼情深,憫憐羈魂,亦雲至矣。亡兄有靈,縱不能結草圖報,亦當銜恩泉下矣。家祖母父母沐此大德,感激靡既,特命弟敬函申謝。家父經此番打激,必欲命弟於中學卒業後,即行西渡,一則祭掃亡兄之墳墓,一則拜謝先生等之厚恩。然自顧菲材,何從學步,不過聊具此念耳。倘他日天隨人願,得附驥尾,則先生等在留研究者有之,畢業榮歸者有之,渭樹江雲,末由拜見,如蒙不遺,乞先生等各將最近玉照由郵擲下,俾弟間接得親顏色,印入腦海,永遠弗忘,幸甚,幸甚。 ================ 李允徵謝留法同鄉改葬其子洪模墳墓書(代) 惠下契紙收據訃聞影片,及捐款人名錄均收到。又蒙辱賜手書,盥誦之余,曷勝感愧。亡兒何幸,得遇先生等,埋骨有所,魂魄有依,墳垣巍峨,瓷像燦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非先生等盛德波及,曷克臻此。死而有知,當銜恩於地下矣。徵綜觀先生等對友誼態度,益嘆亡兒福薄,不克生蒙扶持指導之澤,而死沐收斂埋骨之恩,亦其不幸也。此事發生,寒門德薄,固無論矣,且纍先生等費勞心力,花去金錢,夙夜以思,既傷之,又恨焉。已矣乎,夫復何言。猥荷不棄,移愛亡兒之情於次子,勉其求學上進,允再聯好友,此徵之願也。非所敢冀也,倘日後望有幾希,得步後塵,尚祈視同弟行,則幸甚矣。先生等他日錦旋,繞道蒞捨,使徵得親芝顏,敬接鴻儀,望只此也,敢雲報德,屆期務祈函告,當命楊兒至蕪埠迎迓,諸位不忘舊交,慷慨解囊,襄理葬務,以慰羈魂,此恩此德,沒齒弗忘。除命楊兒致函申謝外,並附名刺念八枚,敢情一一代爲申謝。 《夫子遗墨:附载应会世兄遗著-书信类》影印件: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3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夫子遺墨:李先生傳》
liwei999 2009-12-25 13:20
【立委按】 《夫子遺墨》專欄源自我的曾祖父的作品《李老夫子遺墨》,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八月編印,內部發行。家傳孤本掃描上網。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夫子遺墨》里的文字如果纯粹八股就没有意思了。《夫子遺墨》里很大比重是附录里两位叔伯祖父的所谓“时文” ,文体半文半白,自由飘逸,较少拘束,内容结合时政(家里订了《大公报》等),反映时代变迁,另有乡居闲篇,颇多趣味。 不似我的尊祖父(李老夫子),据传文字功力深厚,可我阅读有困难,难以体会其妙处,所以整理《遗墨》,我先从作为附录的叔伯祖父开始。 ============== 任圖南 - 李先生傳 李先生(諱)咸昇,號學香,清歲貢生香齋翁之長子也。世居本邑北鄉之永保圩,旋以地勢低窪,頻遭水患,獻計於香齋翁。擇仁於小磕山大衝口而處焉,置田產,營住宅,皆先生贊助之力也。香齋翁品性端方,學問淵博,遠近之負笈請益者,皆以獲坐春風為幸。凡列門墻者,莫不因熏陶而為成德達材之彥。學香受過庭之訓,讀等身之書,鑽仰高深,獲卓爾之效。群疑其有異聞焉。先生兄弟三人,仲季均早世,香齋翁鐘特甚,先生亦能仰體先志,愈加奮勉,朝夕披吟,於書無所不讀。是以早歲即游泮宮,繼遂食於 屢邀,一售難獲,以恩貢終,非其志也。改革後,無心名利,提倡實業,興辦學校,每欲佑啓後人。暇時則對於古書常加溫習,嘗謂文為載道之器。孔孟而後,惟韓愈其庶幾乎。以故益粹。每有所作,氣盛言宜,置之昌黎集中,幾無以辦。晚年來,淡泊自甘。蒔花種竹,課子課孫。道愈高,文愈精。問字之車,門無虛日。夫子偶一吟哦,執筆立就。諷誦之間,他人不能移易一字。此非僅天分之高,抑亦學力之充有以致之耳。小子等先後受業有年,欲效步趨,望塵莫及。惜乎夫子休矣,天喪斯文,不獲憗遺一老,享年六旬有四。小子等傷音容之莫睹,幸手澤之猶存,爰集其平生所作若干篇,付之梓人,以餉後學雲。夫子之子三,孫五,皆卓卓有聲,聰穎可愛。次子應期世兄由高等學校畢業,經理家務,問事公益,頗得地方信仰。而長子應文三子應會二世兄,留學日本得學士位歸國,辦黨興學,多歷年所。應會雖早世,而文字亦有父風。因各採若干篇,附之冊末,以見師門多賢,經學相傳,歷數代而未有替也。 民國二十五年歲次丙子仲秋月上浣 編者謹識 ============== 《李老夫子遗墨》影印件及编者名录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印 非卖品 编者后学: 高德芬 王继铠 余明 牧邦盛 何秀柏 孙嗣续 方銮 陈瑶琨 胡义生 尚显义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老夫子遗墨》总目次
liwei999 2009-12-25 03:02
我的曾祖父的作品《李老夫子遺墨》,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八月編印,內部發行。 家傳孤本掃描上網。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現在象《李老夫子遺墨》這樣自成一體的資料已經很少了,它的文史價值是可以肯定的, 反映了那個劇烈變遷的時代(從前清到民國)以及南方山城繁昌的一個側面。有些作品也 具有一定的文學和娛樂價值。 《李老夫子遗墨》(版权所有) 立委:《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任图南: 李先生传 (1) 姚学铭: 序一 (4) 编者: 序二 (6) 李老夫子遗墨目录 (9-22) ; 《夫子遺墨:序類》 (23-40) ; 24-25 ; 26-27 ; 28-29 ; 30-31 ; 32-33 ; 34-35 ; 36-37 ; 38-39 ; 《夫子遺墨:傳類》(40-46) ; 42-43 ; 44-45 ; 《夫子遺墨:雜作類》 (46-59) ; 48-49 ; 50-51 ; 52-53 ; 54-55 ; 56-57 ; 《夫子遺墨:詩賦類》(59-69) ; 七言绝 (59-62) ; 七言律 (62-69) ; 《夫子遺墨:對聯類》(68-92) ; 楹联 (69-76) ; 喜联 (76-79) ; 寿联 (79-80) ; 挽联(80-92)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論類》(93-98) ; 秦始皇筑长城隋炀帝开运河论(93) ; 汉文帝减租除税论(94) ; 勾践卧薪尝胆论(94) ; 怀与安实败名论(95) ; 郭巨埋儿论(97)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說類》(98-104) ; 友也者友其德也说(98) ;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说(99) ; 君子食无求饱说(100) ; 重九登高解(101) ; 勉励学生文(102)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記類》(104-118) ; 花果园记(104) ; 牧氏三公祠重修记(106) ; 桥上观鱼记(107) ; 菜圃中小庐记(附佘之涛书后)(108) ; 吾庐记(110) ; 种田记(112) ; 避炎堂记(114) ; 牧氏三公祠重修自记(代)(115) ; 重九登高记(117)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序傳類》(119-133) ; 徐克林翁序(119) ; 程辅杰翁序(120) ; 何秀柏先生移帐授徒序(120) ; 何母鲍老孺人七十寿序(121) ; 孙天栋先生序(代)(124) ; 钱少唐先生序(代)(125) ; 李公洪模传(127) ; 胡公永祥传(128) ; 田先生传(130) ; 王君加入义勇军序(132)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書信類》(133-137) ; 致邑令薛繼昌函(133) ; 致立法院委員史尚寬書(134) ; 致中央黨部秘書長方希孔函(135) ; 上革命軍某司令書(136) ; 《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游戲類》(137-140) ; 哀死鸽文(并引)(137) ; 戏拟死鸽起诉状 (139) ; 《夫子遺墨:附載應會世兄遺著-論說類》(141-148) ; 论张良令力士狙击秦始皇(141) ; 怀与安实败名论(142) ; 秦始皇筑长城隋炀帝开运河论(143) ; 忧劳可以兴国说(144) ; 自强说(145) ; 推广小学说(146) ; 君子食无求饱说(147) ; 附载应会世兄遗著-书信类(148-150) ; 李洪楊謝留法同鄉改葬乃兄書(代)(148) ; 李允徵謝留法同鄉改葬其子洪模墳墓書(代)(149) ; 《夫子遺墨:附載應會世兄遺著-游戲類》(150-156) ; 抗日会宣言(仿讨武曌檄)(150) ; 戏拟讨日军檄(仿北山移文)(152) ; 戏拟某军长报孙传芳书(仿杨恽报孙会宗书)(154) ; 《夫子遺墨:附錄:李應會先生榮哀錄》(158-188) ; 序一(159) ; 序二(160) ; 祭文(161-174) ; 胞兄应文: 哭弟文(161) ; 孤子名毅/朴/俊: 祭文一(李步霄先生代作)(163) ; 胞侄名勤: 祭文二(张佐槐先生代作)(166) ; 胞侄名实: 祭文三(牧克遒先生代作)(167) ; 侄婿佘之涛: 祭文四(172) ; 挽联(174-186) ; 跋(187) ; 全书完(189) . 附录: 《立委父:人生记忆-风雨几春秋》 《李应繁诗词选》 《李扬缜:书言志,品自高 访书法家郭俊峰先生》 《夫子遗墨:附附录:立委学文旧作》 ===================== 相关资料: 繁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辑 李应文先生事略/李明实 160 我县早期留法学生李洪模/李明实 渡江追击战在小磕山地区/李名实 一所活跃在敌后的抗日学校(二)/李明实 里冲人民击毙日寇纪实/严维全、李明实 旧县劣绅李步霄/严维全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6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liwei999 2009-12-25 02:52
李老夫子(李咸昇,號學香)是我的曾祖父。《李老夫子遺墨》(現代文言,又稱時文)收集了其徒子徒孫傳抄的李老夫子遺作,包括詩詞歌賦、喜壽輓聯、序傳雜文等,由他的門生編輯成冊,內部發行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 家傳孤本掃描上網。除了對我們傢具有獨特意義外,亦具有一定的文史資料價值。掃描版本不甚清晰,我將逐篇陸續輸入校對,以利永久保存和流傳。 附錄還收錄了我的兩位叔爺(伯祖父李應文和叔祖父李應會)的作品。曾祖父非常開明,重視教育,不惜變賣田產送孩子(我的叔爺)去日本留學深造。但我的爺爺(李應期,行二)被曾祖父留下來幫助理家,失去了留學機會。據說,我爺爺當年每年去南京一趟,將家產變賣的銀子匯款到日本,供給兩個兄弟的學業。兩位叔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分別獲得明治大學法學士和政學士學位歸國。在那個年代,有這樣教育背景的人才很難得,本可做一番大事業。他們後來的建樹不大(與其教育水平不成比例),影響止於本地,我猜想原因有三:一是年代不濟,中國自上世紀初開始,兵荒馬亂不斷;二是曾祖父淡泊名利,進而要求孩子們繼承父業,在家鄉興辦教育,而不是鼓勵孩子們出去闖天下;三是兩位叔爺身體都不大好,沒有革命的本錢:伯祖父久卧病榻,是鄉間生活使他休養生息,逐漸康復;叔祖父更是不幸,英年早逝(見本書附錄李應會先生榮哀錄)。但是從他們所著文字,可以看出,他們思想開明,關註時事。除了鄉居閑篇如李應文-哀死鴿文外,也不乏豪情熱血之作,如李應會-抗日會宣言(仿討武曌檄),李應文-王君加入義勇軍序。 我爺爺在我出生那年死於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大飢荒。三兄弟中,就數伯祖父李應文比較幸運,1965年在老家壽終正寢(遺像見下)。李家所有晚輩全部到齊,舉行隆重葬禮(李家合影見下)。還記得我們孫兒輩,在棺柩落地後,每人輪流掬一捧黃土。伯祖父生前作為開明紳士和統戰對象,受到當地政府的禮遇,曾經當選為縣人大代表(證書見下),幸免於政治運動的波及。仙逝於文革前一年,更是大幸,否則,以他歷史上的複雜經歷,文革中少吃不了苦頭。(一直看顧我們長大的外祖母在文革中,就被揪鬥,每日掛著地主分子的牌子,受盡羞辱,給我們幼小心靈也蒙上陰影。) 以上可算是我的書香門第背景。只不過,到我父親這一輩,由於國家內憂外患(抗日和內戰),連年戰亂,家道中落,生活日漸艱難。我父親小時候忍飢挨凍的事常有。想當年,李家崇實學校在當地可是富有盛名,桃李滿天下。不過,家道衰落倒成為一件好事:共產黨當道後的土改,家庭由此被定為小土地出租,而不是地主、富農這樣的四類分子(指的是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四類,後來又加上57年劃分的右派),使得我們後輩少受政治運動的衝擊。 說到家庭成分小土地出租,還有一些故事。在我們小時候,家庭成分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標簽:貧下中農子弟被認為天生革命,根正苗紅,高人一等;而地、富、反、壞、右子弟受到極端的社會歧視,被剝奪很多機會(招工、上學等),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受欺侮。還記得我們小學時班上有一個女生,家庭出生地主,很可憐的樣子,總是抬不起頭,就這樣,還常常有同學羞辱她。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每個人對家庭出身自然很敏感。我家情況不是很妙,母親出身地主(是個可憐的土地主:外祖父做小生意賺了點錢,捨不得吃和穿,一家人勒緊褲腰帶,卯足勁置辦田產,以期小康,換來了一個地主帽子),成了我們的一個死守的秘密。好在子女家庭出身隨父,所以我們每次填表,家庭成分欄都是小土地出租。問題出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搞不清這個比較偏僻拗口的成分的政治含義,心裡不免惴惴。記得在班上,有幾個同學議論我家這個奇怪的出身,其中一個自作聰明地說:小土地出租,就是小地主(其實這個理解不算離譜),一下子把我們推到階級敵人陣營,讓我們無地自容。我的堂兄揚縝也有同樣的煩惱。有一天,他很高興地宣佈,經過深入研究,學習毛主席著作和有關黨的政策文件,發現小土地出租大體相當於上中農,屬於革命隊伍的團結對象。而且黨的主席毛澤東也出身於上中農家庭。(實際上嚴格說起來,毛家顯然已經進入富農級別,印象中毛在跟斯諾交談時對此供認不諱。說他出身上中農好象是後來革命群眾為領袖諱的變通。一個在韶山衝這種窮鄉僻壤的上中農是很難蓋上毛家那間著名的大瓦屋的。我們對這個大瓦屋象天安門一樣熟悉,它成為人們瞻仰紅太陽誕生的聖地。)這些偉大發現使我們大大松了一口氣。 背景資料: 在那個荒唐年代,所有人被階級出身劃分為不同等級。跟所有分類一樣,這些級差是連續的,有模糊地帶,但大體分為敵、我、友三類:革命階級(以無產階級、貧農、雇農、下中農為代錶),團結對象(以中農為代錶,民族資本家曾經一度被看作是團結對象),革命對象(即階級敵人,以地主、富農和官僚、買辦資本家為代錶)。而上中農和小土地出租這樣的成分就屬於敵友之間的模糊地帶:這就是煩擾我們多年的原因所在。 2004年10月12日,記於美國水牛城 補記:現在象《李老夫子遺墨》這樣自成一體的資料已經很少了,它的文史價值是可以肯定的,反映了那個劇烈變遷的時代(從前清到民國)以及南方山城繁昌的一個側面。有些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和娛樂價值。我大學畢業後在繁中教書的時候,從同在繁中的大伯處借來他收藏的一本殘缺不全的《李老夫子遺墨》,工工整整手抄下來,並試圖添加註釋(掃描件選附在有關章節後),可惜註釋工程沒有完成。手抄本後還有四種相關的附錄,附錄一是我父親撰寫的生平回憶 《人生記憶-風雨幾春秋》 (其中有家史的回顧)。附錄二是我的遠房叔爺 李應繁的詩詞選集 。李應繁年少時闖蕩江湖,憑著過人才氣,解放前也曾供職上層(曾任顧祝同抗日時期的秘書),有很多傳奇故事。他是我見到的一個少有的樂觀豁達的年邁智者。他儘管年衰背駝,但精神矍鑠,態度謙和,手住拐杖,背負行囊,來去無蹤,很有高僧仙道的風採。他出口成章,無處不詩,令我心折,遂亦從大伯處借來他的詩歌,手抄留存,現掃描上網,以為紀念。附錄三是我堂兄 撰文 介紹的書法家郭俊峰老先生。郭先生早年曾在李家崇實學校讀書,書法啓蒙於我的大叔爺體罰式教育(這種教育是私塾和半私塾的常規教育方式)。 郭老先生的書法 現在早已名揚四海,飲水思源,他還歸功於當年李家學堂的嚴格教育呢。最後一個附錄是 我自己早年的學文選輯 (照貓畫虎,當然很幼稚)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5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