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撤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期刊撤稿率正在升高?
热度 2 editage 2013-8-19 10:42
尊敬的 Eddy 博士: 我最近看到几启期刊的撤稿通知,您能分享下期刊撤稿趋势吗? 研究论文要经过冗长的同行评审阶段才能无错误的发表,尽管如此,有时候还是会有没注意到的错误。 出版道德委员会 (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 COPE )的指引中建议如果是“一小部分误导大众(尤其是因为诚实错误),但其余部分是可靠的研究论文”需要修正。大部分的论文都只有像是不正确的通讯地址这类的技术错误,只需要勘误通知重印即可。不过,如果严重失误被发表了,那就需要将整篇文章撤下。这几年来,这类被撤下来的学术文章数呈现增长的状况,虽然期刊数与文章发表数也在成长,撤稿率的真实性就不是那么准确,这个现象不分领域皆然。造假、疑似造假、剽窃这类的科学不端行为是已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被撤掉的主要原因。 许多团体都在研究撤稿率的趋势以及过去几十年来的演变。发表在《 PLOS ONE 》上的 一项研究 ,旨在了解各领域撤稿文章的范围和特点,自主要学科领域与出版商网站搜集了 42 个文献资料库来了解撤稿文章。研究作者读了自 1928 到 2011 年遭到撤稿的 4,449 篇学术出版文章。撤稿数自 2001 年到 2010 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再者,因为涉嫌抄袭和作者刻意重复发表的发表行为不端的比例( 47% )远超过研究行为不端或伪造数据的比例( 20% ),甚至超过可疑的数据和数据诠释错误的比例( 42% )。根据这项研究调查,大部分的撤稿没有数据缺陷,且大部分撤稿的作者并未被指出研究行为不端。 另一项最近《 PNA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发表的研究 发现有三分之二的撤稿都是因为某种行为不端。该研究自 PubMed 提取了 1973 年至 2012 年 5 月 3 日为止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被撤稿的 2,047 篇文章,只有 21.3% 的撤稿是因为错误,而 67.4% 的撤稿是行为不端,包含造假或疑似造假( 43.4% )、重复发表( 14.2% )和剽窃( 9.8% )。 另一项撤稿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出版商自 2005 年开始使用软件来检查抄袭和重复发表,因此先前无法轻易发现的状况,现在能被找出。此外,因为期刊发表被视为科研人员的潜力与成功,基金单位也根据研究人员的发表记录来审核,科研人员面临了要快速且大量发表研究的压力,这造成他们开始从事不端行为,或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详细检查研究与论文的各个面向是不是符合发表道德指引。 大部分的期刊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不提供撤稿的详细原因,这导致无法彻底了解与研究撤稿背后的真正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记者兼博客 Retraction Watch 的共同创始人 Ivan Oransky 建议创立一个“透明度指数”,利用撤稿原因清晰度等指标来给期刊排名,人们可以藉由这个指数来了解一些论文失败的原因。 撤稿是学术出版界热议的一个话题,甚至像《科学》、《自然》这些知名期刊都撤过稿件。但撤稿数的增加不代表舞弊行为的增加,纽约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微生物学家兼 mBio 期刊编辑 Arturo Casadevall 表示:「 过去几十年来撤稿率从 0 上升到 0.01 %不过是发觉问题存在的意识提高的正面现象。 」 你对撤稿率提高的看法又是什么?你支持“透明度指数”吗?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英文论文修改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期刊撤稿率正在升高?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778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您要撤稿?
热度 5 dongping2009 2013-3-8 22:52
为什么您要撤稿? 魏东平 科学网上头条了一篇“ 我的第一篇撤稿的经历 ”,作者是一位在读博士生。 从文中揭示的内容来看,我没有看明白,作者需要撤稿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很强大的理由,去说服该杂志的编辑人员,就这么“无缘无故”地主动撤稿一篇经过一审,现正在二审的投稿论文,显得比较突兀,理由并不充分。 按照该博文作者的说法,这篇文稿实际上已经耗费了很多资源,包括多位匿名审稿者与杂志编辑人员的勤苦劳作。说实话,我是很担心,自此之后,该杂志是不是已经将该投稿论文的所有作者,拉进了其投稿的黑名单中去了? 希望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这与另一篇“ 也谈我的第一次撤稿经历 ”的博文,反映的学术杂志方面问题之现状相映成“趣”。从国内的学术论文发表方面来讲,无论是学术杂志,还是论文作者,两方面都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8054 次阅读|12 个评论
我第一篇撤稿的经历
热度 36 lijianguo531 2013-3-8 13:36
撤稿是每个做科研的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在这里我说明一下:这次撤稿不是已经录用的文章由于存在问题被编辑部撤稿,我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在文章审稿阶段撤稿。但是这件事也让我对期刊和文章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7月份我向国内*****杂志社投稿,编辑很快将文章送出去外审,两个月后退修,给出两个审稿意见,其中一个意见多达2000多字,想想我的论文主体也就4000字左右(不算摘要和参考文献),这是我见过的字数最多的审稿意见,意见对于文章的总体构思、具体观点以及理解偏差都给出了详细的评述以及改进意见。 看到这个意见,我由衷的对这个审稿人感到敬佩,对我们国家有这样思想缜密、逻辑清晰而又博学的地理学者而感到自豪,甚至激动!我觉得这个意见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我文章本身的价值,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东西,开拓了眼界。如果能有机会能当面请教那真是幸福啊! 当然,我也根据这个意见进行仔细的修改(逐点回应);另一份审稿意见和这个意见比起来就显得很一般,个人感觉对文章的价值提升没有多大的帮助,所以我就简单应付一下(同样也是逐点回应!)。由于其中一个审稿人要求修改后再审,所以修回后重新进入审稿阶段,从此就没了下文,文章的状态也是一直在变:复审→退修→外审。。。。(中间又修改过一次,只是增加致谢和确认作者信息),此意绵绵无绝期。自己很急,但是觉得催编辑也不是很好,于是就放在一边等啊等啊,一直到今年的2月底,实在憋不住了,于是找导师,跟导师说明情况,导师也觉得时间有点久,故商定撤稿。 第二天我就给编辑部发了撤稿信,编辑部很快就给我回复同意按撤稿处理,同时给出了解释。原来,外审的两个审稿人对于文章的意义存在较大的分歧,编辑部一时难以决定,但是又觉得有责任将次拙作让其他地理学者看到,所以又请两个审稿人进行审稿。抛开文章本身不谈,这一经历让我对中文期刊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让我看到国内杂志编辑对于中文文章的责任心。以往论坛里有不少人对于国内期刊的发展表示出了担忧,觉得现在国内现在唯SCI是论,好多好的文章都投到国外知名的SCI上,国内的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都是捡剩下的,至少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如果其他国内杂志,都能像这样对文章负责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那么要国内中文期刊回到60-80年代的水平也是可能的,我想这就是中文期刊的生存之道!
个人分类: 学术视野|32952 次阅读|56 个评论
【翻译】撼动科学 Shaking Up Science--Science Magazine
热度 3 lzzx 2013-2-3 14:02
写在前面: 最近在电力方向的一个国际Email群里,有人举报称其一篇原发表于IEEE Trans. 上的文字被人抄袭并篡改名字后发表在另一个杂志上,这一学术不端行为引起了圈内学者的广泛讨论。一位教授推荐大家阅读科学杂志上最近发表的这篇文章,文章报道了两位生物领域的教授调查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其中不仅调查了学术不端问题的严重性,还给出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现试着翻译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些启 发,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原文发表于 Science 25 January 2013, 原文链接 。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 撼动科学 -- Shaking Up Science 作者: Jennifer Couzin-Frankel 译者:杜阳 Science 25 January 2013: Vol. 339 no. 6118 pp. 386-389 DOI: 10.1126/science.339.6118.386 两个期刊编辑犀利的审视科学的诚信,质疑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精神。 Ferric Fang (简称 Fang ) 和 Arturo Casadevall (简称 Casadevall )是没什么交集的两个人。他们相距千里只是偶尔在电话里通话。(“有几次,我没有立即认出他的声音,” Fang 承认)。 Fang 在洛杉矶长大,父亲拥有博士学位,并就读于哈佛大学。 Casadevall 在 11 岁时逃离古巴来到美国,在纽约与家人团聚,之后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就读于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因为该大学第一年是免费的,曾在麦当劳和银行出纳员以赚取零用钱。 “ 我从来没有想过拥有一个关于科研的职业生涯 ” Casadevall 说。 “ 我没有想到做科研还可以得到报酬。 ” 尽管存在差异,他们通过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找到了平行的轨道。他们在各自的学校,管理大型实验室,获得终身教职和各种荣誉。 Fang 在华盛顿大学 - 西雅图, Casadevall 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 布朗克斯 - 纽约。他们成了熟人,偶尔碰面,但仅此而已。 差不多 5 年前的觉醒把他们带到了一起。除了自己的成绩以外,他们所看到的学术界的不受欢迎的转型使他们忧心忡忡。人们更关心在高引用率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探索和发现本身却被边缘化了。科研经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稀少。研究人员只着眼于狭窄的领域,他们对科学的激情往往无法得到沟通。 这一切都不是新的问题。但 Fang 和 Casadevall 决定尝试做一些事情,找回他们当初投身于科研时的冲动 -- 惊险的探索过程,成就比个人更伟大的事业。他们要问:我们是在以我们能做到的最好方式在做科研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伙伴关系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 99 %,是被恐惧所驱使的, ”Fang 说。在一个 11 月份的早上,伴着音乐他坐在费城的一个咖啡馆中,紧邻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他刚讨论完一氧化氮和细菌。正如最近经常发生的,他遇见的研究人员喜欢讨论一些其他的事情:申请科研基金和发表论文的巨大压力,高发的科学不端行为,这些正是 Fang 正在深入研究的。 Fang 和 Casadevall 在 2008 年走到了一起。 Fang 是《感染与免疫》的主编,这一期刊是由美国微生物学会( ASM )主办的。 Casadevall 也是这一期刊的编辑。 (随后,他被要求领导一个新的 ASM 出版物, mBio )。 “ 我意识到,我有这个特权写出我自己的见解, ”Fang 说。关于科学界的现状 “ 我开始缠着我的编辑要想法 ” 。 “ 这时 Casadevall 站了出来。 ” 两人很快确认彼此都渴望在这一领域成为领袖。他们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发表在 2009 年初,标题为 “NIH 同行评审改革,我们所需要的变革,还是换汤不换药? ” ( "NIH Peer Review Reform—Change We Need, or Lipstick on a Pig?" ) 文中探讨了科学家们依赖科研基金以支付他们的工资,并质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同行评审的改革是否能收到成效。 “ 我们开始得到对这些文章越来越精彩的反馈, ”Fang 说。 “ 只有极少数的人想给期刊写信,但他们很高兴写信给我们。 ” 一封留言来自 Montgomery-Downs ,她是西弗吉尼亚州摩根敦大学研究睡眠的学者。当时,她是否能拿到终身教职取决于她是否能成功得到两个重大的 NIH 基金。在过去的 3 年内她提交了 10 次失败的申请,仅仅依靠她在第 11 次申请到的微薄的科研经费勉强度日。 “ 我有很好的科研成果,但没有时间去发表它们, ” 她对 Fang 和 Casadevall 写道。 “ 我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但阅读您的文章后,我把我的头埋在办公桌上哭了起来。你们的文章证实了所有的传言并且证实了不止是我一个有这样的情况。 ” Montgomery-Downs ,允许本杂志( Science )引用她的信,她告诉 Fang 虽然在 11 月她拿到了终身教职,但是从那时起她所有的基金申请全部失败了。 得到了像这封信一样的激励, Casadevall 和 Fang 继续向前推进。他们文章的草稿通过 e-mail 从东海岸飞到西海岸,他们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我发现了一个亲密的同志 ” Casadevall 在吃早餐的时候说到。 “ 只要有分歧,我总是服从 Fang 。他总是正确的。 ” “我们确实志同道合,但 Casadevall 是诗歌,我是散文,” Fang 说。 Casadevall 负责文字, Fang 负责数字。通过几篇共同的文章反复拷问了同行评审、基础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特点。一个晚上当 Fang 正在他的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他收到一个令人不安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可能改变他们两个人的道路。 “我们先向您通报,关于发表在《感染与免疫》上的论文,我们发现其重复使用与其他论文相同的图片, ” 作者是在日本冲绳,琉球大学的院长。 Fang 不知道的是,琉球大学在得到另一份期刊的提醒后,一直在调查病毒学家 Naoki Mori 所发表的数十篇论文。 “《感染与免疫》出版了 6 篇 Naoki Mori 的论文。另外还有 3 篇发表在 ASM 旗下的《病毒学杂志》。在 ASM 的数据专家对这些图表进行逐个像素的数字分析后得到了和琉球大学同样的不幸结论。 Naoki Mori 最终同意撤回论文。 Fang 被这次的经历震撼了。人为改动图表的恶行几乎很难被发现,只能靠运气 — 在一次《 Journal Blood 》的同行评审中偶然发现了一些图表之前已经被发表过,这引发了一个调查。在此之前, Fang 一直假设,科学像很多人希望的那样,是自我纠正的。突然他意识到可能情况并非如此。他现在认为 “ 有大量的科研并没有得到纠正。 ” 尽管如此,许多期刊编辑在其任期内都遇到过学术不端行为。为什么 Naoki Mori 的案例能够驱使 Fang 坚定的转向了新的方向? “ 那么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他问道,针对这个问题他开玩笑说: “ 不是我的问题,是 Casadevall 的。 ” 问题 Casadevall 的世界观形成于他作为一个古巴流亡者的人生体验和对自己的好运的感激。他的父亲是不被允许在美国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曾被关在古巴的战俘营。鼓励 Casadevall 从事国际贸易。在 1979 年纽约大学录取他来攻读 M.D./Ph.D. 学位时,他吃惊地了解到,他将获得的津贴比他曾经的四份工作的工资总和还高。他要求 6 月份提前入学,并预支部分薪水,学校同意了。 像 Fang 一样, Casadevall 开始了他充满理想主义的学术生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困扰开始增长 -- 科学家们不愿去学习如何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从事他们的工作 -- 科学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science )。 “ 我们不看我们自己的肚脐, ” 他说。如何开展高效率的科研事业是他所关心的问题,目前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一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奖励对科学是有益还是有害的呢?什么是最佳的实验室规模?学术不端行为到底有多么普遍? Casadevall 和 Fang 选择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他们借助于一个丰富的数据来源以帮助他们:科学文献 — 一个包括长达几十年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被撤稿论文的宝库。 两人调查了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撤稿率之间是否有任何的联系。他们推测,越是著名的杂志,科学工作者越不惜铤而走险偷梁换柱,甚至是捏造数据,以获得他们的工作得以发表。他们检索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PubMed ,调查一系列有着不同影响因子的期刊的撤稿率,并发现了一个强大的相关性。他们于 2011 年 8 月在《感染与免疫》发表了 “撤稿指数”。 他们不是第一个发现这方面相关性的,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撤稿指数在世界各地的报纸和杂志上再版。包括在 2012 年 4 月, “ 纽约时报 ” 在头版介绍了 Fang 和 Casadevall 关于撤稿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影响力。 他们的下一个项目更是雄心勃勃。他们想要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量化。他们从北卡罗莱纳州招募了一位医学写作者 R. Grant Steen 。他们从在机场,在飞机上,工作之余的时间中抢夺时间,建立了一个巨大的 Excel 文件包括所有能从 PubMed 中找到的自 1977 年以来的 2000 多条撤稿信息。 他们从其他的来源中交叉引用许多撤稿的信息,如从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 ORI )调查不端行为的报告。 67 %的所有撤稿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包括欺诈和剽窃。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2 年 10 月的国家科学院论文集中(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我们从来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将是如此普遍” Casadevall 说,他原以为绝大多数的撤稿的原因是无心之过。 “ 我们需要清理我们的行为。 ” 撤稿率仍是很低的,只有万分之一。但是,“即使是一个由于欺诈的撤稿,就足以给科学的公信力带来很大的伤害,” Fang 说。实际的问题率要高得多。“ PLOS ONE 在 2009 年的一篇论文中的研究支持了他的这一说法,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意大利研究人员 Daniele Fanelli 研究了 21 个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14 %的科学家说,他们知道有同事伪造数据,约 2 %的人承认自己曾经有过不端行为。 (未完待续) 2月4日更新:经曾老师指点,原来此文已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链接如下: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269132.shtm 看来我就不用班门弄斧,继续翻译了。
2911 次阅读|6 个评论
导致撤稿的原因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又是什么?
editage 2012-10-30 22:19
  发表文稿遭到撤销的情况急剧增加,已达到历史新高,虽然撤稿占总发表数的比例仍属微乎其微,但撤稿率的上升是非常惊人的,毕竟撤稿是研究员生涯的污点,也玷污了文学本身的完整性。   撤稿有多种原因,大致可分成真正的错误、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不端、以及其他。前二者尤其有趣,我稍后会详细解释,关于最后一个“其他”,其通常在撤稿通知或期刊编辑未提供明确的撤稿原因,例如同时一稿多投并被其他期刊接受时,作者会被撤稿,虽然作者一稿多投未告知期刊可算是行为不端,但如果作者未揭露撤稿真正原因时,该撤稿原因会列为“其他”。   以下表格列出其他两种撤稿原因(真正的错误及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不端)的可能项目,此为常见原因,并非完整列表,而这大多是由期刊发起的撤稿。 真正的错误 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不端 范例或数据错误 曲解统计分析 不准确或无法证实的信息 不可复制性 重复发表(某部分的发现已经发表) 著作权归属纠纷 未披露利益冲突 剽窃或自我剽窃切 香肠论文(使用同样的数据发表数个研究) 捏造或竄改数据 未遵守道德 协议一稿多投(同时提交论文至多个期刊)   另一个有趣但惊人的事实是过去30年来撤稿原因的改变,医德杂志( the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2011年发表的一份 文章 指出 2000 年至 2010 年 742 个撤稿案例中, 73.5% 是由于错误, 26.6% 为行为不端,然而, PNAS 最近发表更大规模的类似 研究 ,该研究搜集 1977 年以来的所有的撤稿案例,同时也包含了 2011 年发表的研究,研究发现行为不端(包含竄改数据和剽窃)实际上才是撤稿的主要原因,占了总数的 67% 。以下表格列出自 1977 年以来撤稿的主要原因及其日益增长的趋势: (上图来源: Fang et al. PNAS 2012 )   如你所见,这些退稿,尤其是行为不端的退稿以极度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尤其剽窃和重复发表早先还不是撤稿要素,现在却越来越普遍,也许是因为这些剽窃检测软件的使用,也或许是自非英文母语的国家投稿数增加。撤稿的增加归因于发表压力和研究人员身处残酷的竞争中。随着最近的研究揭示了行为不端如何困扰着科学,期刊编辑与同行评审员更注意在发表前找出这些有问题的文稿。   先前我回答了一个关于撤稿会如何影响个人声誉的问题,你可以点 这里 阅读。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论文翻译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导致撤稿的原因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又是什么?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11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撤稿率剧增看世界性诚信危机
热度 4 qpzeng 2012-10-16 08:11
在既往印象中,中国人撒谎、造假司空见惯,因为不用为此付出太多代价,甚至有人自诩:“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外国人信用造假,可能连身家性命都要赔上,还要连累家人,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划不来! 不知学术论文造假风险较小,还是论文造假的利益可观,如今外国人也纷纷以身试法,丢掉了个人赖以取信于人的客观和求真,陷入诚信危机的怪圈。 也许因为高水平论文等于更高级别的职位晋升、更大数额的经费支持、更显赫的名誉和地位,让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诱惑吧! 难怪诺贝尔奖仅凭一纸论文的高引用率进行预测不靠谱,也难怪有识之士不赞成以SCI论文论英雄,原来这些白纸黑字的玩意也能被铤而走险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像韩国如此注重诚信的民族,对待黄禹锡案仍然掺杂着很重的人情成分。因造假而服刑的黄禹锡,刑满释放后还是一条“好汉”,居然可以重启他的干细胞研究。 中国人学术造假的代价对于韩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毫发无损!个别单位还会集体护短,甚至痛骂揭短者“不爱学校”,上面来查也是理直气壮地打报告称“查无实据”! 不单单学术界如此不堪,当官做行政的又何尝不是犯事后尽可享受豁免,只不过“挪挪窝”而已,换一个地方照样做官,改一个职位仍然能称王称霸。 制度设计缺陷,加之惩处轻微或不惩处,让造假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大概是中国长期反腐不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近闻哈佛大学125名学生涉嫌作弊,大概因为少不更事,“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或者美国人把学生集体抄袭太当一回事,在中国这样的事老师见多了,根本不值一提。 纽约时报中文版今天发表一篇文章,谈到了学术造假遭遇撤稿这一世界性丑闻,有兴趣者可以读一读。 http://cn.nytimes.com/article/education/2012/10/16/c16fraud/ 学术论文为何频频撤稿? CARL ZIMMER 报道 2012年10月16日 去年《自然》杂志(Nature)报道称,学术论文撤稿数在近十年激增十倍之多,每年撤销的科研论文超过300篇。 部分研究表明,实验差错是大多数论文撤稿的原因,然而在本周发表的一篇文章对论文撤稿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对于这种善意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这篇研究报道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两名科学家和一位医学信息顾问选取2047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撤稿论文,并对撤稿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他们发现,在所有能辨明原因的撤稿论文中,有四分之三的论文撤稿源自学术不端。 “我们发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得多,”文章作者之一、阿图罗·卡萨德沃尔博士(Dr. Arturo Casadevall)如是说。卡萨德沃尔博士来自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文章另一位作者是来自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费里克·C·方博士(Dr. Ferric C. Fang)。两位专家对当下的科研文化早有批评。在他们看来,撤稿率上升反映出科研机制的不正常——科学家在不正当的激励之下容易犯下草率错误,甚至冒险发布错误数据。 “我们意识到需要更多披露撤稿原因的有力数据,”方博士表示。 他们与医学信息顾问R·格兰特·斯蒂恩博士(R. Grant Steen)合作,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维护的PubMed数据库中搜索2012年5月前发布的撤稿通知。斯蒂恩博士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Chapel Hill, N.C.),之前发表过文章分析近十年的撤稿事件。 “我们大概是强迫症发作,所以才会开始逐篇分析撤稿论文,”方博士说。 他们分析学术期刊引用的撤稿论文原因,同时也会全方位查找问题根源。 举例来说,博里斯·切斯基(Boris Cheskis)曾在任惠氏制药公司(Wyeth Research)资深科学家时,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与同事联合发表两篇有关雌激素信号转导机制的文章。他们随后要求撤回两篇文章,理由是文中部分数据“不可靠”。2010年,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下属机构——科研诚信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判定切斯基博士伪造实验数据,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切斯基博士最终与政府达成和解。他既不接受,也不否认上述指控,但是他同意不加入美国公共卫生署的任何顾问团,并且愿意在两年内在参加所有公共卫生署资助的研究时接受监督。 两篇文章的撤销报告并未指出存在欺骗行为。我们也无法联系切斯基博士本人对此作出评论。 方博士和同事深入研究科研诚信办公室的其他报告,同时查看相关新闻和“ Retraction Watch ”博客的跟踪报道(此博客专门监视论文撤稿的情况,调查学术不端的行为——译注)。经过他们的深入研究,他们把总计158篇论文的撤稿原因重新归类,列为“学术不端”文章。 “我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水平的分析,”伊万·奥兰斯基博士(Dr. Ivan Oransky)表示。“它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奥兰斯基是“ Retraction Watch ”博客的作者,也是路透社健康版块的执行编辑。 奥兰斯基博士预测论文撤稿率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学术欺骗行为层出不穷,令他和搭档亚当·马库斯(Adam Marcus)疲于应付。 今年七月,日本麻醉科学会公布了麻醉学专家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在172篇论文中伪造数据的消息,其中大部分论文还未被正式撤销。“他们将着手调查这些伪造论文,”奥兰斯基说道。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卫生政策系教授本杰明·G·德鲁斯博士(Benjamin G. Druss)说,他认为论文中数据合理,随后又补充它们“有待查证”。他指出PubMed数据库中的论文撤稿率仅为万分之一,相比之下,该数据库中共有112908篇论文已经刊出修正版。 卡萨德沃尔对此持有异议。“这让我益发确信,我们的科研领域存在问题。”他强调道。 卡萨德沃尔继续说,就算存在欺骗行为的论文只是少数,撤稿率的攀升体现出科研领域赢家至上的文化。能否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这将决定你是掌管实验室,还是面临失业。“于是某些人开始造假,”他告诉我们。 卡萨德沃尔继而指出,更好的监测技术,比如剽窃测试软件,也许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但是改变文化才是科学界需要做的头等大事。 “只要这种不恰当的奖励体制存在,问题就不会消失。”卡萨德沃尔博士表示。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2年10月1日。 翻译:李卓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43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生物医学-生命科学:撤稿10篇以上的主要作者
zhpd55 2012-10-5 11:24
Table S2. Investigators with Ten or More Retracted Articles* Author No. of Retractions Reason for Retraction Boldt, J 80 fraud Mori, N 36 fraud Herrmann, F 21 fraud Reuben, SS 18 fraud Slutsky, RA 18 fraud Matsuyama, W 17 fraud Schn, JH 17 fraud Darsee, JR 14 fraud Goldstein, G 14 error Pease, LR 14 fraud Bulfone-Paus, S 13 fraud Wang, Z 12 fraud Soman, VR 11 fraud Chiranjeevi, P 10 fraud Potti, A 10 fraud Sudb, J 10 fraud Thomas, JM 10 fraud *when multiple individuals from a single research group have been authors on retracted articles,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group o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articles is listed .
个人分类: 新观察|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样的Science文章该不该撤销?
热度 5 XuWen 2012-8-18 14:46
虽然目前脱落酸(ABA)受体的争议已经结束( http://f1000.com/reports/b/2/15/#bib-001 ),但是可能错误鉴定ABA受体的两篇Nature和一篇Science文章中,只有一篇Nature( The RNA-binding protein FCA i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被撤销了,另一篇nature( The Mg-chelatase H subunit i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的通讯作者是现任清华大学的张大鹏教授,他们认为在拟南芥中叶绿素合成途径的Mg螯合酶H亚基是脱落酸受体,然而别人报道大麦中的同源蛋白无此功能。那篇Science的通讯作者是NIBS的马力耕研究员。以下详细讨论这篇Science文章该不该撤销。 2007年,马力耕研究员在science上横空出世地发表了一篇鉴定植物激素脱落酸的受体的文章(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 Plasma Membrane Receptor for the Plant Hormone Abscisic Acid)。该文指出拟南芥GCR2蛋白可能是一种新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并且是脱落酸受体。这篇文章一出来,立即引来大量人士围观,许多人唏嘘不已。说实话,当时在植物里还没有真真切切地鉴定出任何一个GPCR,马力耕等人却用预测软件推测GCR2是一个七次跨膜的GPCR,又用一系列实验表明GCR2可能是脱落酸受体。 之后,多人联合针对马力耕的文章发表了技术评论(Comment on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 Plasma Membrane Receptor for the Plant Hormone Abscisic Acid"),他们通过预测软件发现GCR2不太可能是膜蛋白,更别说是七次跨膜的GPCR,而更可能是细菌羊毛硫氨酸合成酶的同源蛋白。而且一些亲和力实验也不到位(比如用被撤销的nature文章中鉴定的ABA受体FCA做阳性对照),解释的不清楚。然而,马力耕等人根据自己补充的实验结果也进行了辩护(Response to Comment on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 Plasma Membrane Receptor for the Plant Hormone Abscisic Acid"),说现有的预测软件无法做到非常准确的预测,那么就不能否认GCR2可能是一种GPCR。事情似乎到此就为止了。 然而,某些人对科学问题就是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是实验室的老师说我就是个科学洁癖,呵呵。)据查,GCR2的结构已经被解析了,虽然还不知道结构长啥样,但是我可以预见:结构肯定表明GCR2不是个膜蛋白,而是一个可溶蛋白。为什么呢?马力耕的那篇文章竟然用大肠杆菌就成功表达了GCR2,我所看到的表达GPCR的文献中绝大多数都是用酵母或者昆虫细胞才能正确表达一个GPCR。另外,做GPCR的结构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某几个实验室目前做出来了。而GCR2很轻易就被某人做出来了,而且那人不是专门做GPCR的,也没有和做GPCR的人合作,于是不难猜测GCR2是个可溶蛋白。 如果GCR2是个可溶蛋白,那么马力耕的那一系列实验就很难站得住脚了,该不该撤销呢?中国学者有过主动撤销CNS的先例吗? 其实,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Science杂志上曾经非常热门的一篇文章:砷可以替代磷来维持某细菌GFAJ-1的生长。这个概念非常惊世骇俗,因为大家都知道砷是有毒的,一个生物机体竟然能用砷来维持生命,多么神奇,这颠覆了以前的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的理论。Science杂志将这篇文章于2010年12月在线后搁置了许久,最终予以发表。然而,就在前不久,science上两篇文章同时指出GFAJ-1细菌并没有把砷整合到自己的DNA中去,它仍然需要磷,不可或缺。原来,之前的science文章中培养细菌的条件并没有完全除去磷,而这种细菌有个特点就是能在极低的磷浓度下吸收磷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DNA中,虽然砷大量存在,但是并没有替代磷。也就是说这种细菌只是一种耐砷细菌而已。那么之前的那篇Science文章该被撤销吗?
个人分类: 科研|18161 次阅读|6 个评论
慢性疲劳症候群(CFS)与鼠病毒有关吗?!
热度 1 zhpd55 2012-1-5 16:55
就在2012年的曙光刚刚来临之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撤销了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 文(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tracted a 2010 paper ),其中涉及到慢性疲劳综合症(CFS)与鼠类病毒有关。七位合作者中有来自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也有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他们联合签署了撤稿声明,虽然就其血样而言,他们收集了来自CFS患者的血样未被污染,但是他们后续研究结果无法支持他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这种撤稿举措是《科学》杂志撤销了2009年发表的( Science retracted the first paper )第一篇涉及CFS与老鼠病毒之间有关的论文之后的又一篇。 这次撤稿另一个明显的打击就是——CFS在某些方面与鼠类病毒有关。 相关背景材料: 《科学》:慢性疲劳症候群与病毒有关 美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慢性疲劳症候群( CFS )这种让人疲惫不堪、即使睡眠也无法消除的病症可能是反转录病毒 XMRV 惹的祸。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10 月 9 日 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指出,该研究可能是全球 1700 万饱受 CFS 折磨的患者的“福音”。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 CFS 的药物,医生只能采取一些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病人应对失调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有些 CFS 患者不仅无法工作,甚至连稍费体力的活动都无法进行。而这一发现或许能填补治疗领域的空白。 美国内达华州惠特摩·皮特森研究所的朱迪·米柯维茨、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克里夫兰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 101 个 CFS 病患中, 86 个病人的血液中出现了该病毒;而在 218 个健康人中,只有 8 个人的血液内含有这种病毒。科学家之前还发现, XMRV 与前列腺癌有关联。 研究人员强调说,这个发现只是证明了该病毒同 CFS 之间有关系,并不能证明 XMRV 病毒就是“元凶”,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确定。 米柯维茨指出, XMRV 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癌症以及炎症的鸡尾酒疗法或许也可以缓解 CFS 患者的症状。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指出,早在 12 年前,医学专家已经发现 CFS 的存在,但发病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CFS 损害免疫系统,患者会感到持续疲劳、免疫力下降,还有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疼、淋巴结节、喉咙酸痛等症状。 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2009年的报道。 慢性疲劳综合症( CFS )与 XMRV 病毒无关!? 发布时间: 2011-6-3 《科学》杂志的主编于 5 月 26 日 致信 2009 年在该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的作者,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自愿撤回该论文。这篇论文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 CFS )与被称为 XMRV 的逆转录病毒有联系。 但在 5 月 27 日 的书面答复中,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国彼得森神经免疫疾病研究所的朱迪 ? 米柯维茨( Judy A. Mikovits )博士说:“收回我们的论文尚为时过早。该课题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全球现阶段大约有1700万 CFS 患者, 2009 年论文的结果曾给患者带来希望。如果某种病毒与 CFS 有联系,那么就可能比较容易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而公共卫生官员们则担心健康人群可能在不经意间感染污染的逆转录病毒。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了持续的努力,以评估全国的血液供应是否安全,此项工作仍在继续。 在 5 月 26 日 给米柯维茨博士和她的合作者的信中,《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 ? 艾伯茨( Bruce Alberts )和执行主编莫妮卡 ? 布拉德福德( Monica Bradford )表示怀疑她们的发现的可靠性,原因之一是其他科学家未能重复它们的结果。 2009 年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其他已发表的研究表明,一些已批准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可能对 XMRV 病毒有效。有些医生在开处方时已开始对 CFS 患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关于血液供应的关注导致血库禁止 CFS 患者献血。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一个咨询委员会去年也建议,禁止 CFS 患者献血。 FDA 目前尚未对该建议进行评估。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等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他们没有在 CFS 患者中发现 XMRV 病毒。其他论文发现,检测 XMRV 病毒的过程中所用的部分试剂可能被污染,这可能解释 2009 年《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为什么能得到阳性结果。 《科学》杂志在给该论文作者的信中,建议她们撤回该论文:“由独立的研究人员撰写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表明,他们或者无法重复你们关于 XMRV 与 CFS 有关的发现,或者证明实验室试剂中广泛存在病毒污染。” 信中还说,有两篇新论文将在 6 月 2 日 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这两篇论文都表示了对 2009 年论文结果的“进一步的怀疑 '' 。《科学》杂志还将出版关于 2009 年论文的社论。“在这关键时刻,《科学》杂志认为,符合科学界最高利益”的做法是该论文的作者主动撤回该论文。 即将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称,在彼得森研究所门诊治疗的 61 例 CFS 患者中,原来检测出有 43 人是 XMRV 病毒阳性,但在本项研究中再次重复检测时结果均为阴性。 第二篇论文由国立癌症研究所( NCI )和塔夫茨( Tufts )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他们认为,所检测到的 XMRV 病毒可能来源于实验室:两种鼠源病毒可能在研究过程中进入前列腺癌组织并发生重组从而产生 XMRV 病毒。 目前,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资助、由最擅长发现新病毒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伊恩 ? 尼普金( Ian Lipkin )博士领导、由多个世界一流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综合研究项目已接近尾声,该项研究努力验证 XMRV 病毒是否会更频繁地出现在 CFS 患者中。该项研究的结果可能会最终为此争议划上句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 2011 年 5 月 31 日 报导,严家新研究员编译) 更多背景材料可以浏览: http://www.dxy.cn/bbs/thread/15735173#15735173
个人分类: 新观察|2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昔日的花环与今日的撤稿
zhpd55 2011-9-16 22:59
昔日的花环与今日的撤稿
Anil Potti博士是一位受人尊重、而且在美国具有注册临床肿瘤研究者的资格。他1977-1987年在印度康德拉巴德(Secunderabad, India)上中学,高中毕业时也是他们班的佼佼者,随后进入小花卉初级学院(Little Flower Junior College),在此也研修一些大专本科课程,主要是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1989年,他作为6位候选人之一,与来自印度各地的其他5位获胜者进入到著名的韦诺尔(Vellore)基督教医学院接受医学和外科学士学位(M.B.B.S)的培训,并获得国优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的资助,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毕业。1996年,他进入内科医生的医院实习期,实习就在美国北达科他大学的法戈医学院(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School of Medicine in Fargo),后来Anil Potti在此任总住院医师(Chief Resident),继而成为一名教员。2003年,以Anil Potti个人的经历,使其进入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从事血液学和肿瘤学的研究,为期3年。在顺利完成了严格的培训计划之后,使他有资格获得血液学及医疗肿瘤学方面的认证。2006年,他完成了血液学/肿瘤学训练之后,由杜克大学聘任在杜克大学医学系当教员。 Anil Potti博士是医学肿瘤学方面的专科医生,而且在美国北达科他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医学和健康科学学院医学系已经担任助理教授,而在杜克大学医学系(Department of Medicine at Duke University)担任副教授。对于其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教育工作者,Anil Potti博士已经获得多项著名奖项,如2010年约瑟夫·格林菲尔德辅导奖( Joseph Greenfield Mentoring Award in 2010),α-欧米茄-α(Alpha Omega Alpha),本年度医学学生优秀教师奖(Outstanding Teacher of the Year Award – Medical students)、Leonard B.Tow医学人文精神奖(Leonard B.Tow Humanism in Medicine Award),内科住院医生优秀教师奖(Outstanding Teacher Award –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Robert Silber 研究奖(Robert Silber Research Prize),200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授予IDEA奖(国际发展与教育奖)(ASCO IDEA Mentor in 2008),还有Lisa Stafford 临床研究奖(Lisa Stafford Clinical Research Prize )等。他同时也是一位多个社团的活跃分子,如美国的Alpha-Omega-Alpha优秀学生联合会(Alpha-Omega-Alpha (AOA) Honor Society),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等。教育简历如下: 近来,Anil Potti博士以及合作者已经有6篇论文撤稿,但是这是否就是最后一篇,谁也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不过有人猜测近期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总数将接近一打( Potti retraction tally grows to six with a withdrawal in PLoS ONE, and will likely end up near adozen )。相关报道请浏览: An array of errors(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28593 ) http://retractionwatch.wordpress.com/category/by-author/anil-potti-retractions/ Anil Potti and his former Duke colleagues have retracted a sixth paper, this one in PLoS ONE . According to the retraction notice for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Predic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 the withdrawal was prompted by the retraction of a Nature Medicine paper that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PLoS ONE study’s approach: The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predictions as reported in this PLoS One article were based on an approach as described by Potti et al. in Nature Medicine (1). Reexamination of the validation datasets used for the Nature Medicine study ha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errors in the labeling of clinical response in some datasets (2). Re-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with correctly labeled data has shown that in two instances the reported signatures do not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the validation samples to chemotherapy (2). The authors of the Nature Medicine paper have therefore decided to retract that paper (2). Since the PLoS On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pproach reported in the Nature Medicine article, we have decided to retract the PLoS One article. We apologize to readers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our article in PLoS One. The PLoS ONE paper has been cited 29 times, according to Thomson Scientific’s Web of Knowledge. As we reported in January when the Nature Medicine paper was retracted, that paper was cited more than 250 times. The PLoS ONE retraction means we are likely halfway through all of the paper withdrawals, according to a report in The Cancer Letter of an August 22, 2011Institute of Medicine meeting: Robert Califf, director of the Duk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stitute and vice chancellor for clinical research, said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nearly completed an internal investigation of Potti’s published research. “There were about 40 that had original data that were generated at Duke,” Califf said. “We had an institutional need to understand the veracity of the manuscripts that had the institution’s name on it.” “About a third of the manuscripts are being fully retracted,” Califf said. “About a third are having a portion retract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remaining intact, and about a third seem to be ok.” “In those retractions and partial retractions, there i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eed to withdraw the data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data originated from Dr. Potti,” Califf said. “It looks like they’re fundamentally not reproducible.” No timeframe was given for these retractions. There’s plenty more in The Cancer Letter’s current issue , including details on the lawsuits filed against Duke, Potti, and his colleagues by a number of former clinical trial participants. The Economist also covers the Potti story this week, and Darrel Ince has a piece on it in the journal Significance .
个人分类: 新观察|4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撤稿背后的责任疑云
热度 2 zhpd55 2011-9-1 23:41
撤稿背后的责任疑云
撤稿情况发生的几率 有逐年上升之势 ,有人以 Medline 数据库为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截止 2007 年 10 月 21 日 ,MEDLINE累计收录已经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 1700 万篇,其中撤稿 871 篇。首次撤稿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但是之后的撤稿比例有上升态势。 来自 Thomson Reuters 科技信息公司的数据显示出同样的发展势态, 2001 年到 2010 年十年之间撤稿增加了 14 倍多,由 2001 年的 22 篇跃增到 2010 年的 339 篇, 2011 年的前 6 个月撤稿又有 210 启。 Infection and Immunity 主编和 mBio 主编联合撰文指出,撤稿率的高低与其杂志的影响因子( IF )之间有出其意料的正相关性, IF 越高的期刊,往往撤稿率越高。但是令人奇怪的是 SCI 刊源的《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 2007 年曾经上升为国人 SCI 的贡献状元, IF 并不高( 0.41 ),但是撤稿特高! 2006-2010 年之间撤稿超过百篇。井冈山大学成为撤稿最多的中心区,除了个别人受到处理之外,似乎看不到撤稿后的其他处理结果。《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的指标变化如下: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的变化 However, the greatest number of retraction notices – 105 between 2006 and 2010 – were published by the crystallography journal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 which has an impact factor of just 0.41. All the retracted papers relate to a large-scale fraud, detected in 2010, by two researchers at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in China, who were subsequently fired. 《晶体学报 E 辑》的特 点、 《 晶体学报 E 辑》十年成就了中国 1.2 万篇 SCI 论文 、 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始末 已经有博文介绍。《临床微生物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近期因为撤稿备受关注,2011年上半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Tianzheng Deng 等人因抄袭,论文撤稿之后,巴西有人也是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因为抄袭了 4 年前已经在该刊发表的论文而被撤稿,但是这篇抄袭论文的再次发表,其中疑点多多,值得编辑同仁浏览,了解撤稿责任的背后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请看附件 should-journals.pdf
个人分类: 新观察|5806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文撤稿,博士学位有效性遭质疑
热度 2 zhpd55 2011-8-27 23:27
论文撤稿,博士学位有效性遭质疑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2011年8月26日的报道,原在东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执教的 Jatinder Ahluwalia ,因为2003年在《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Ahluwalia, J., Yaqoob, M., Urban, L., Bevan, S. and Nagy, I. (2003), Activation of capsaicin-sensitive primary sensory neurones induces anandamid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 84:585–591. doi:10.1046/j.1471-4159.2003.01550.x 而且这篇论文也是 Jatinder Ahluwalia 在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获得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作者在撤稿原因中的陈述如下: The authors wish to draw attention that in spite of several proof readings, regrettably, the unit for the amount of anandamide released from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was incorrectly entered into the manuscript therefore, it was incorrectly published in Ahluwalia et al. (2003) . Further, the authors of this manuscript wish to provide a more-informative legend for Fig. 2. The correct unit for the amount of anandamide released by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should be pmol/ml instead of pmol/μl throughout the manuscript. 资深作者 Istvan Nagy 也认为与 Jatinder Ahluwalia 合作的论文的确存在问题,在给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的信件(见附件)中这样写道: In 2003, we reported in the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Ahluwalia et al., Activation of capsaicin-sensitive primary sensory neurones induces anandamid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J. Neurochem., 84, 585: 591; 2003) that application of capsaicin (10nM or 100nM) or KCl (50mM) to adult rat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results in increased anandamide content of the superfusate of the cells. In one of our recent studies, we repeated a part of the experiment we described in that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paper. While we found that application of capsaicin or KCl indeed results in increased anandamide content of the superfusate, regretfully, I have to inform you that our curren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anandamide in the superfusate we reported in the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paper must be incorrect. Based on our current data, we can estimate that the superfusate of 500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after incubating the cells in 100nM capsaicin for 5 minutes, could contain ~ 7 fmol/ml anandamide, in average. However, in the paper we reportedthat 250l superfusate of 500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following 3 minutes incubation in 100nM capsaicin contained 2.07pmol/ml anandamide, in average. Based on our current data, we can also estimate that 5 minutes incubation of 500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in 100nM capsaicin or 50nM KCl results, respectively, in ~47fmol/ml and ~68fmol/ml anandamide in the cells and superfusate together, in average. Our current data are obtained from two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s were done in two laboratories using different machines and conditions (i.e. extraction, solvents, etc). Therefore, I think that our current data indicate the correct range of anandamide that 500 cultured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could produce following capsaicin or KCl application.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incorrect measurements, in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could be that instead of anandamide alone, we measured anandamide and other lipid compounds of very similar molecular mass together, because, due to the lack of internal standard and the use of single quad mass spectrometry, we could not differentiate between molecules of very similar molecular mass. Therefore, it appears th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paper is based on data with a large artefactual component. Jatinder Ahluwalia200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于2010年11月被撤销,10多年前曾因论文数据捏造被剑桥大学开除。最终Jatinder Ahluwalia在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东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执教,现在因为又有一篇论文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离开了东伦敦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针对Jatinder Ahluwalia的第二篇撤稿论文展开了对其学位 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调查, 最终结果值得关注。 资深作者 Istvan Nagy 的信件: nagy letter.pdf
个人分类: 新观察|10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Cell》撤稿,“倒念”刘实
Eucommia 2010-11-6 07:19
首先说明,这篇博文的题目是风马牛相集的结果。 本来,《 Cell 》撤稿与刘实无关,因为所撤之稿非刘实所写。 但《 Cell 》撤稿却又与刘实相集,因为它是刘实狂言的 CNS 生命科学论文至少三分之一是错的而应撤稿之刘论的具体体现之一。 《 Cell 》的最新一篇撤稿是: Cell, Volume 143, Issue 3 , 485, 29 October 2010 doi:10.1016/j.cell.2010.10.011 Retraction Notice to: Assembly of Endogenous oskar mRNA Particles for Motor-Dependent Transport in the Drosophila Oocyte Alvar Trucco , Imre Gaspar and Anne Ephrussi (Cell 139 , 983 998; November 25, 2009) In this paper, we used cryo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and live-cell imaging to investigate the sequential assembly of oskar mRNA into an mRNP competent for transport from the Drosophila nurse cells to the oocyte posterior pole. We have recently identified instances in all of the figures where the cryoimmuno-EM data were inappropriately manipulated by the first author. The manipulations do not affect the live-cell imaging data.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reanalyzing the raw experimental cryoimmuno-EM data but can already state that the published conclusions are not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aw data. We are therefore retracting the paper. We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at this might have caused. 而刘实在双规前几天还发表了 《细胞》撤稿,一大群作者的成就感大减 一文。调侃《 Cell 》把另一篇几十名作者合写的一篇论文给撤了,并说:这一撤稿,好多人的成就就被打了水漂。 所以,现在倒念起刘实来,我还真被他的英明折服,更为他的勇敢感动。 下面是我从刘实的求真网站上找到的一篇刘实投给《 Cell 》而被拒稿、但后来发表在高人所编的真顶尖(锐)杂志的文章。按他的文章所指,《 Cell 》撤稿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而这篇文章所列的还是刘实 2008 年前的投稿。好像他后来还给《 Cell 》投过一些也被拒稿。但他的文章现在倒念起来还都是对的(在我看来)。 A Summary of Cell s Rejections on Shi V. Lius Submissions Title Submitted Rejected Published* Searching for the Deep Root and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Biotic Aging 20050311 20050318 LB 5:89-91, 2005 HTM , PDF Cellular Senescence: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20051004 20051016 LB 5:308-310, 2005 HTM , PDF Piggyback on a Nobel Prize or Show Its True Spirit 20060109 20060203 LB 6:12-15, 2006 HTM , PDF Stop Playing the Cell Differentiation Tune for Caulobacter 20060405 20060407 LB 6: 31-32, 2006 HTM , PDF Cell Division versus Cell Reproduction 20060816 20060817 LB 6:62-64, 2006 HTM , PDF Revisit Semi-Conservative DNA Replication and Immortal DNA Strand Hypothesis 20060824 20060825 LB 6:54-61, 2006 HTM , PDF Why we keep losing excellence in young scientists? 20060820 20060825 LB 6:65-66, 2006 HTM , PDF Are Stem Cells Really Immortal Cells? 20060909 20061002 LB 6:71-75, 2006 HTM , PDF Sorry, I Am Not Your Grandfather 20061117 20061118 Pioneer 1: 5-7, 2006 HTM , PDF Stem Cells Self-Renewal or Cell Biologists Self-Cheating? 20061219 20061223 LB 6:106-109, 2006 HTM , PDF What Is a Stem Cell? 20070129 20070130 LB 7:12-17, 2007 HTM , PDF Lius Message Blocked by Top Journals 20070314 20070315 Sci. Ethics 2: 5-6, 2007 HTM , PDF Respecting Published Answers for Important Questions on Epigenetics 20070320 20070411 Top Watch 2: 19-20,2007 HTM , PDF No Real Evidence for Round Trip in Spermatogenesis 20070423 No Reply! LB 7:26-28, 2007 HTM , PDF Immortal Strand Does Not Exist but Nonrandom Strand Segregation Should Be Universal 20070722 20070803 LB 7:26-28, 2007 HTM , PDF An alternative view on nonrandom DNA segregation and cell life 20080810 No Reply Unpublished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where is the evidence? 20081125 No Reply Top Watch 2:94, 2007 HTM , PDF iPS cells are man-made cancer cells 20080121 No Reply LB 8: 16-18, 2008 HTM , PDF Evidence for Selection of Pre-existing Stem Cells Rather than Induction of iPS Cells 20080501 No Reply LB 8: 52-54, 2008 HTM , PDF * LB = Logical Biology .This and other journals can be read at http://im1.biz 原文链接在: HTM , PDF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也要向曾庆平老师学习,打算撤稿
热度 2 caojian123 2010-10-18 19:26
刚才看了曾庆平老师 因不满Editor越权,我主动撤稿了!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4557 )一文后,颇有感触。 我非常钦佩曾庆平老师这种不卑不亢的铮铮骨气。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为了发文章,让一些无知和傲慢的编辑或审稿人牵着鼻子走。 我曾在一颇具影响的外文杂志上投了一篇稿子,根据一审3审稿人的意见,发表应该问题不大。按审稿人意见修改后,兴奋的做了二次投稿。三个月过后,收到了一封让我大跌眼镜的拒稿信。其实,二审后拒稿是常见的事,本不该大惊小怪,我也已经处惊不变了。可为什么唯独这封拒稿信让我黯然失色、惊魂不定呢?因为拒稿理由中只有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只有一句话:文章没有经过母语是英语的专业编辑的润色修改,语言不过关。 这个理由让我和我的合作人怒火中烧,因为在二次投稿前,我们就花了3000元让专业修改公司做了修订。退一万步讲,即使修改公司卖羊头挂狗肉,没让老外修改。但我的合作人绝不是吃素的,不谦虚的说,他的英语水平绝不亚于常态的老外,只SCI发了近20篇。 本来想回信教训一下这个偏见傲慢的审稿人,但考虑到我的毕业问题,还是做了忍气吞声状,又花了1000元让原来的那个编辑公司做了修订,并要求提供修改证明。万事俱备后,决定孤注一掷再投一次。投稿后的第三天,主编来信,很暧昧地说:你的这个稿子好像已经退稿了。执意要投的话,只能由编辑部来决定去向,不再外审。不过,需附上整个稿件修改过程的来龙去脉。 经过几天苦战,整理好文章从投稿、修改到据搞的整个过程,并附上专业修改公司的证明后,再次抱着侥幸的心情投稿了。说实话,要描述清楚文章的修改过程是一件比较令人痛苦的事情,因为有些问题审稿人并没有发现或意见不深刻,这个修改带来很大麻烦。既要尊重审稿人,严格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又要弥补修改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更惆怅的是,必须让审稿人认可并接受新增内容。 从三次投稿到现在,快三个月了。前几天写信问了一编辑究竟对我的稿件作何处理,接受也好,拒搞也罢,总得放个屁吧。可数天过去了,一切仍如常。稿件还在编辑手中,回信还是没有如期而至。 我是不是也要向曾庆平老师学习,回信嬉笑怒骂一番,然后挺起腰板说:鉴于你们的怠慢态度,我们决定撤稿,给你们一个永远的遗憾。 我已经被同意匿名答辩了,还在乎一篇烂文章吗?此处不留爷,此有留爷出。。。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64 次阅读|7 个评论
因不满Editor越权,我主动撤稿了!
热度 1 qpzeng 2010-10-18 13:07
看了袁贤讯写的 现在写文章越来越麻烦 一文,深有同感!现在不仅国内有些刊物是这样,国外的有些刊物也是如此。原来本应由编辑干的活,现在都要求作者干了,让人无所适从!不同刊物对版面的要求五花八门,即使作者对着它的Sample issue格式写,也很难达到出版要求!于是,一封信来,一封信去,一些宝贵的时间就浪费在这种琐事上面了! 大家可能要问,以前Editor能干的事,现在为什么不能干了?其实,并不是他不能干,而是他去干别的事情去了!什么事情呢?越权!就是超越Editor的权力当起了Reviewer! 我曾经给国外一本杂志投稿,经三位reviewers评阅后,Executive editor来信告诉我同意录用,但必须在格式和文字上进行重大修改(注意:不是内容哦),并强调让论文写作公司修改。以下是他的来信原文: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we can accept your paper for publication but before we can proceed further major revisions of it are needed. May I respectfully remind you that this is a rapid publication journal and, as such, no proofs of your paper will be issued to you before it is published. It is therefore imperative that what we send to the printers is correct in all details. You have been asked previously to advise your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dvice that is given in our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as well as our Guidance Notes. It is therefore disappointing to record that you have not followed this advice. You would find the use of our Checklist, which is also available online via our website, to be of help to you. In addition you should also consult some recently published papers in this Journal to see the style that is preferred. Overall, the quality of the writing in your paper remains very poor, it would benefit it considerably if you could seek the help of a professional paper writing agency to ensure a much higher standard of presentation. Of particular concern are the following points. However, these are not necessarily complete and you must therefore carefully check your final manuscript against the advice we give in our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于是,我根据他的建议,对照Instructions to Authors、Guidance Notes和Checklist,将文章从头至尾认真地修改了几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后才寄回去。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从第二封信起,Editor不提格式和文字的问题了,反而当起了Reviewer,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我的研究结果不明确,要修改;我的分析数据不完整,要补充!前前后后的通信不下五个来回,我都忍气吞声地尽量按他的要求修改或说明。我觉得,如果经过Author与Editor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真正提高一篇论文的质量,多改几回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可是,事与愿违,他在后面的多次来信中对我的研究结果变本加厉地挑错,而且对我的文章已经越来越不满意了!请问这个Editor,你为什么弃三位Reviewers的评阅意见而不顾呢?你的权力应该是在格式和文字方面把关吧?就因为我们没让专门的写作公司修改就说我们的英语烂?对此,我很有意见,经与同事商量,决定主动撤稿,并对他的越权行为表达不满! 下面就是我写的撤稿信原文: We determine to retract 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in your journal because you always surpass your right as an editor other than a reviewer. We have fully revised the article based on reviewers' suggestions, and also modified its style obeying the instruction to authors. Unfortunately, you indicate new challenges against it this time. Actually you always misunderstand our work and often suggest some unacceptable opinions. I want you know every research work is not complete at all, and the academic value of an article is the real importance but not grammar and words. Although we are not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we have published about 10 papers in English journals. We wish you change your behavior as an editor and never mislead other authors. Thank you for your serious reply letters! 后来,这个Editor回了信,但现在已经找不到,大意是作为Author当然有撤稿的自由,但他还是会等到修回期限再做决定!此后,我们没有关注他的决定,也不打算再向这本杂志投稿!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16504 次阅读|14 个评论
张月红孙兴怀的一小步是学术打假的一大步
热度 1 冯用军 2010-9-11 11:07
夏王述二 评论: 张月红是好样的,她以极大的承受力向外界揭露了《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造假剽窃率从2005年的25%(科学时报采访时的数据)上升到2010年的31%(自然通讯上的数据,以极大的学术责任感和编辑人的荣誉感自爆家丑(虽然她运作JZJUS进入SCI为达目的有些不择手段),以外部压力来推进国内学术界的自我进化、学术生态的自我净化(有点类似院士评选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很多中国科学家是评上了国外顶尖学术机构的院士然后才评上国内两院的院士)。我不敢说中国的所有期刊100%造假剽窃,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存在造假剽窃的情况;我不敢说中国的所有期刊100%的收费出卖版面,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存在收费买卖论文的情况;我不敢说中国的所有期刊100%的人情稿关系稿,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存在人情关系稿件的情况;我不敢说中国的所有院士、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硕士、领导、专家等的文章100%是他人所写自己挂名,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人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而是挂名的;我不敢说中国到处都是作假造假的论文工坊、成果工房、项目工坊、包装工房、翻译工坊等,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的文章是枪手所写、学托所写;我不敢说中国的大学学报都是该大学的学术自留地,但肯定有相当大部分的文章是该校的人或该校的关系人发的 。 张月红事件只是我国学术打假、学术打黑的一个导火索,其实,跑项目、跑奖项、跑荣誉、跑院士、跑职称、跑职务、身份,等等,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早已有之,或者学霸、院霸、学术巨鳄、学术黑社会就是中国学术特色,早该动真格打了。有某王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加非议,说什么为何不发在国内,说什么是打黑还是黑打,说什么丑化中国学术界和学术期刊,其实,这正是直面中国学术界惨淡的人生、直面中国学术界造假剽窃的丑陋,是一剂强心针、是一个惊天雷,让我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新中国建国60年出不了拔尖创新人才、为什么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出不了国际公认的顶尖创新成果?浙大造假不少,前有院士李连达、副教授贺海波剽窃,后有副校长 褚健、教授李兰娟造假,我们都坚决揭露和批判,但这一次张月红的自爆家丑,作为学术打假人,我是支持她的这次行为的,如果她的文章发在国内(在河蟹下,估计是发不了的),不但没啥影响石沉大海,弄不好还会被跨省啥的。JZJUS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式学术期刊的全部。 其实我们从事学术打假的人,其实并非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接到的案件越多越好,相反,我们是希望哪一天,要是没有人给我们举报有人涉嫌学术造假,那真是太好啦!近日,复旦大学孙兴怀教授、博导、院长主动撤回发表在自己任编委的一本期刊上的论文,并指出造假所在,无论是出于外在压力,还是出于主动坦白,都是值得鼓励和期许的。我们一直鼓励和希望像陆道培那样的敢于揭露自己的学生学术造假院士多起来、像邹承鲁那样敢说真话的院士多起来、像桑兰那样敢于揭发当年的黑幕的人多起来,从外在的强大压力和内在的仅有的一点良知方面,促发更多的学术造假者自己站出来,而不是被别人揭发出来、曝光出来,就像国家反贪局、纪委一样,主动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而不是被人揭露、身败名裂。一事归一事,对事不对人,人无完人,方舟子跟我一样从事学术打假,我当然高兴,但饶毅当时维护方舟子说图片拼接不是造假,是极其不严肃和不严谨的,图片拼接、裁切、ps、局部故意放大或缩小等都属于学术造假范畴,也是学术打假范畴,不能因为感情而泯灭了理性、不能因为人性而不讲科学。 子曰: 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自己犯了错误,或者自己的同伴犯了错误,敢于主动承认、敢于抛弃因此而获来的不正当利益,在当下的中国,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更是需要莫大的精神鼓励的,我对孙教授的行为表示赞赏,无论他们3人当初发表那篇文章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他们3人近日承认造假是主动还是被迫,至少他们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比那些被揭发造假的死不认账的院士、校长们强上10倍、100倍。学术打假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学术打假的终极目标是~无假可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他们是我们从事学术打假工作的有一个里程碑。再次,也真诚地希望,更多还心存侥幸的学术造假者们,主动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纸包不住火、空穴不会来风,早承认早好、晚暴露遭殃。学术打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术造假者曝光于当世、遗臭于万年,让搞学术的不想造假、让想造假者不敢造假、让造假者得到应有惩罚,真的假不了,假的它毕竟真不了,可能真的会被蒙蔽说成假,众口铄金君自宽,假的它永远说不成真的,就像张悟本、李一李二娃一样。在学术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张月红、孙兴怀卖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学术打假的一大步,希望借此掀开新一轮学术界的~扫黄打非~,让那些造假、剽窃的牛鬼蛇神们露出真面目来! 附件: 孙兴怀关于撤销 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的声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   我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孙兴怀医生,现为上海医学院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作为贵刊2007年第23卷第二期101~103页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的通讯作者,本着负责和诚恳的态度,向贵刊反映我们最近发现的该篇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处理意见。   经过调查和细致核对,署名姚静,孙兴怀,徐格致的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实验研究结果的图2(A, B)、图2(C, D)实际上是分别对同一对照组图片进行裁切、修改而标注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虽然这是第一作者姚静所为,但作为通讯作者,我对这一不可原谅的错误负有监督审查失职的责任。尽管论文的实验数据是真实可信的,但我认为这一错误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原则。所以,以全体作者的名义向贵刊并通过贵刊向社会公众声明,撤回已发表的论文:姚静,孙兴怀,徐格致.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101-103。对由此给中华眼底病杂志以及读者带来的损失、伤害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我已将这一事件向我们医院以及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作了报告;保证采取相应措施严格审核,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件。   孙兴怀   2010-06-20       《中华眼底病杂志》关于撤销 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的声明       近期收到本刊2007年第23卷第二期101~103页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的通讯作者孙兴怀医生的来信,了解到该文存在实验研究结果的图片资料不真实的问题。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界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学术违规问题处理的原则,以及通讯作者代表该文全体作者的提出的要求,本刊特此声明:(1)撤销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年第23卷第二期101~103页姚静,孙兴怀,徐格致.Notch-1调控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一文;(2)该文图片资料不真实带来的一切后果均由作者自己承担相关责任;(3)请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检索机构从本声明见刊之日起,取消该文作为本刊已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的一切权益;(4)请广大读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要再引该作为参考文献。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网评: 中国式高等教育!试问:几个973,863项目不是关系户拿到的?有几个是真正专家?几个横向课题不是和企业一起洗钱或钱权交换的?多少博导、院长、教授的轿车不是科研经费买的?多少领导的博士论文是自己写的?多少真正奉献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的学生被踩在脚下!?悲哉!哀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此情此景,此理此法,弱小书生们尚且清楚,校长不知吗?部长不知吗?若真不知,又该当何罪!呵呵呵呵! 浙江 上虞全国最牛乡村牙医黄国伟靠学术 造假 破格晋升专家? 学术造假先驱 靠学术造假荣耀辉煌一生的楷模魏庆同原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教师魏庆同,靠伪造裂纹技术与应力断料机成果,而骗得国内外首创是一项重大发明的桂冠。这一辉煌的定价,给魏带来了一生荣耀辉煌。(见附件1、附件2)。 但这一理论技术多年来(三十年 笔者注)未能转化为可实用机械设备。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 见附件3,摘自魏2002年的CN2472851Y 专利说明书)。现将魏学术造假事实揭露如下:造假一. 约1987年我校接到一封来自位于秦皇岛的河北省机电学校(经网上搜索现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0335-5926986 4187008)教师(可能叫朱长安)的信。信中说,他由中央电台广播和光明日报获悉魏的应力断料消息。应力断料技术是他于1980年将自己1975年研制成功,并已投入使用的应力断料工艺装备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邮给魏的,是请魏修改一下他的论文,可是资料邮走后就没了音信。而魏却标榜自己废寝忘食,应用辩证法早在1978年,即着手试验研究规则断裂 。求证这一事实,请魏拿出早在1978年即着手试验研究规则断裂的任何文字、实物送到国内外任何一家物证鉴定中心,即可轻而易举鉴定出该文字、实物形成的时间;更简单的求证方法,请秦皇岛这位教师出具他给魏邮应力断料资料的证据。造假二. 八十年代初的应力断料机鉴定会的用户使用报告是魏在青海工具厂(0971-5201445)等企业骗来的。魏1982年亲自在该厂试用几天后,将早已准备好的用户使用报告骗盖了青海工具厂公章后,就溜之大吉。魏走后几天,因为该应力断料机不能正常使用,该厂就将应力断料机退回我校。约1985年魏又给青海工具厂送去一台应力断料机,还是魏亲自试用;还是魏走后几天;还是因为该应力断料机不能正常使用,该厂将应力断料机退回我校。该厂由那时以前到现在园钢一直用锯床下料。魏的这些应力断料机,很多年前就让魏的学生,现我校校长助理、机械学院院长芮执元(13893602170)按废铁价,买到废品站。造假三. 魏搞的 裂纹技术与应力断料机为了哗众取宠,获得了很多专利。但,这些专利没有一项成功实施;他发表了很多论文。但,这些论文没有一篇得到科学验证;他也卖出一些应力断料机。但,用户全部退货。这一典型应用技术,在三十年漫长的时间里,在偌大的国内外市场,没有一份应用魏的裂纹技术与应力断料机 的理论或设备或工艺装备的成功实施例。这些现实就是魏庆同,学术造假的最真实的历史见证。魏的这一学术造假行为发生在培养教育人,以初涉社会的青年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其不良影响,较发生在其他地方要更为恶劣。2007年我校还有数名研究生,以应力断料内容为题,撰写毕业论文。由于魏以高级领导、应力断料泰斗身份参加了这些论文的答辩会,给这些论文增添辉煌的光环,而载入优秀论文之列。我校的一些学生受魏发迹史的蒙蔽,毕业后不遗余力也搞一些以应力断料为内容的专利及其应用,由于时过境迁,加之这些人没有魏的高明骗术,结果是:既没得到名,也没得到利,劳心伤财,徒劳一番。魏庆同堪称学术造假先驱。靠学术造假荣耀辉煌一生的楷模。他的行骗行为是对政府、民众的蔑视.面对三十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的现实,魏没有感到丝毫的自愧、自责,他认为世人太愚昧、太容易欺骗。近年来他仍以甘肃工业大学裂纹技术研究所所长 、国内外首创 、是一项重大发明的身份四处招摇撞骗。今利用互联网揭露我校这一众所周知,历经三十年历史实践验证的学术造假事件,希望发挥网站、网民的巨大社会威力,匡扶正义。使这一历史事实成为促进诚信社会、清正学风建设进程的反面教材。 兰州理工大学不愿受骗辱的教师 2009年5月1日
个人分类: 学术诚信研究中心|1364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从讲师到院长 丑闻上演升级版--井冈山大学再成撤稿风波主角
qlms 2010-3-30 15:06
本文转载于中国青年报, 网址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3/29/content_3155881.htm 我们在发现这些文章都来自井冈山大学后,已决定将该校投递本刊E分卷和C分卷的所有来稿进行标注处理,并将对这些文章中的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复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将有更多的论文被撤回。 这是去年12月19日《晶体学报》E分卷编者的话一文针对撤销来自井冈山大学的70篇涉嫌造假的文章的说明。时隔3个月,撤稿的续集再次上演又有39篇文章被撤销。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晶体学报》E分卷官方网站推出的今年第4期电子刊物的预览页面上看到,当期刊物的增编和勘误表一栏在3月17日发布了一则撤稿说明。该撤稿说明写道:有39篇先后发表于2004年到2009年的《晶体学报》E分卷上的文章将被撤销。根据Harrison博士等人撰写的编者的话中提到的深入复查,因为晶体的数据结构存在问题或存在替换原子的现象,另有39篇文章将被撤销。撤销的方式分为刊物编辑部撤销和作者请求撤销两类,前者有13篇,后者则有26篇。 3月27日,记者接到读者来信反映此事。来信称,这是晶体学报第二次出现大量论文被撤稿。其中以井冈山大学为名的论文多达20几篇,涉及的作者很多。从网上搜索知道其中有几位是重量级人物,是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人,比如肖宜安(Xiao,Y.-A.)、隋岩(Sui,Y.)、方小牛(Fang,X.-N.)等。 记者发现,肖宜安先后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发表过5篇文章,其中两篇是第一作者,而恰恰是这两篇发表于2008年第6期的文章此次被撤销,撤销的方式是作者请求撤销。而记者以隋岩的英文拼写(Sui,Y.)进行检索,共查到30条发表记录,此次撤销的隋岩为第一作者的7篇文章中,有6篇是作者请求撤销,另一篇是刊物编辑部撤销。 记者联系采访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肖宜安,但他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随后,有一位自称是肖宜安的同学的男士给记者回电。他表示不清楚肖的情况,两人只是曾经共用过同一个手机号码。而方舟子告诉记者,他本人目前并没有听说过国内哪个搞生命科学的人研究小晶子结构,他们一般都研究大分子、蛋白质。 针对井冈山大学这次事件和上次造假事件,性质完全不一样的回应,方舟子表示:这是校方想把他们保护起来。他告诉记者,这次39篇论文被撤的原因和前一次的完全相同。如果仅仅是论文的数据错误,编辑会要求作者对数据作出更正,不会直接撤稿。3月18日《晶体学报》的撤稿说明中使用了39additionalarticles(另有39篇文章),说明了这次撤稿是据上次论文数据造假后继续调查的结果。而其中seeHarrisonetal.,2010的批注,则表明是要参照编辑部就井冈山大学70篇文章数据造假事件发出的编者的话,在这份编者的话里已经指出撤稿的原因是数据造假。 记者收到的读者来信中写道:这使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井冈山大学讲师钟华、刘涛因被晶体学报认定学术造假而被开除了。不知道井冈山大学对待重量级人物学术造假会作出如何决定?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待小人物一开了之,对待重量级人物就保护? 3月27日上午,最早发现井冈山大学的70篇造假文章被撤销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胡盛志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国际刊物ActaCryst.E又撤稿39篇,警钟长鸣!的日志。他在日志中写道:这不能不再次令人深思我们的学术不端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问题可能是所谓的零容忍是否能真实到位,而不是敷衍了事和息事宁人。 在日志中,胡盛志发出了是不是还会有撤稿的事件呢的疑问。因为他发现,从事非化学和晶体学研究的同行们也居然发表晶体结构报道,这对长期从事晶体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来说真是匪夷所思,不是吗?请看下面的附件。 附件中的文章发表在今年第3期的《晶体学报》E分卷上,第一作者Xiao-HuaXie的简介表明,这位作者来自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个人分类: 媒体的文章|22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对待学术不端
热度 1 Synthon 2010-1-4 06:30
华明老师在我的博文 高山教授和结晶学报E没有错 下留言,其中有一句,至少论文的署名者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都是有责任的,我想有必要单独发文回应一下。 我对国内关于学术不端的制度不太了解,就我了解的美国的情况而言,的确是论文的署名作者对文章的真实性有责任,但是,每位作者只对自己分工的文章的那一部分的真实性有责任。对学术不端的调查,通常是首先分清楚每个人的分工,然后研究哪一步出现了不端行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著名的肖恩造假。贝尔实验室的肖恩,当年曾经在十几篇Science Nature文章上造假,后来被人发现,所有文章全都撤稿,肖恩自己名誉扫地。但是肖恩的主要合作者,在十几篇撤稿文章上也有署名的鲍哲楠,在查明她无造假责任之后,则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两年后被斯坦福大学挖走。 这才是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正确态度。 现在某些期刊的编辑部,要求投稿时写明每个作者的贡献,不知道是否有这方面的考量。 相反,去年国内有一个造假行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陈教授和医学院的程教授合作的一篇文章被发现造假。这个文章里头,陈教授负责其中的化学部分,程教授负责其中的生物医学部分。是化学部分有造假,但是大约是因为程教授名气大一些吧,几乎所有的媒体和网络舆论都把矛头指向程教授。 这,就是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错误态度。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55822 次阅读|8 个评论
捷径可能是险径-------------文章发表的负面分析
lihf 2009-12-26 16:45
最近读到有关晶体学报一次性撤稿我国稿件70篇的报道,有一些感触. 万事万物均有其两面性.文章也是一样,文章的本质是智力的结晶,思想的载体.而且文章一旦发表,白纸黑字就更改不了了. 许多人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可能由于现实原因,学位毕业,职称提升,迫切需要论文,因此拔苗助长,文章发表了,一切OK了,同时也发现国外刊物某些审稿人可能碍于面子,往往把意见提的很委婉,发表的门槛并不高,即使对于点数高的期刊.大家呵呵一笑,都挺好吗.其实, 文章的责任是作者的 ,给你 指出问题的是真正帮你的 ,有问题的文章一旦发表,可能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悬在你头上,挥之不去,轻松不再.文章的真正评价者只有一个,就是时间.即便是Nature和Science这样的期刊,可能面临的冲击就更多.事实上,文章也如同果实,是要经过漫长的生长和精心的调理,经过风吹日晒,历经9981难,才能得到正果的.正所谓厚积薄发,提前采摘或用催熟剂只能让产品看上去还行,经不起考验.所以说,做学问而不是搞学问的区别就在于, 你是否对文章怀有敬畏之心 .文章也是会毁了一个人的.某些领导或导师喜欢当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果不是真懂,建议还是别搀和,很危险.科学决不是平庸者的游戏.风险与成就同在. 如果不是必须,还是要老老实实坐下来,稍安勿躁,记住, 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文章的守护者 ,没有思想的时候就简简单单的把实验过程和数据老老实实的写下来,让有思想的人去分析.
个人分类: 感悟|378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