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与人文 - 2
热度 1 weijia2009 2009-7-11 04:39
刚应邀在 NCI (国立癌症研究所)作了一场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如何借鉴中医的策略来开展癌症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主要谈了两点 中医辨证策略在疾病分型上的应用前景和基于中医整体调节的疾病干预新模式。马上还要在 NCI 开两天的植物药发展的策略性讨论会,所以就只能在 DC (华盛顿特区)附近呆着,当然也借机会把几个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再看一遍。看来美国 NIH (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一些高校对中医药在近年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去年 6 月的时候我(最后一次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出席了美国 NIH 举办的中医药研究的圆桌会议,中方派了 5 位专家,美方也派出了一批植物药和替代医学研究方面的科学家进行了两天的讨论,圆桌会议的第一天美国卫生部长和 FDA 的 Commissioner 都出席了,两人分别谈了一通对中医药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除去政治上的因素,还是可以看出美国的官方卫生研究机构对东方的医学思想关注有加 尤其是在当今主流医学对复杂性疾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状况下。 中医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前两年出现了中医是否科学的大辩论,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废除中医。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这些年来我一直认真拜读反方的代表性文章。我曾经在给上海交通大学的药学本科生上课时把学生分成两派进行中医药废存的争论,这批药学功底扎实、极富辩论才华的学生在课上互不相让,把两种观点碰撞得火花四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理性的学术辩论是正常的,我们在思考和争论中获得进步,正如 方舟子 先生在他的《科学大争论:不变的是科学方法》中说的那样,科学研究充满了争论。涉及的科学问题越是重大,引发的争论往往也越激烈。科学界可能是最好战、最不宽容的一个共同体。 要思考中医是否科学性的一系列问题,我觉得我们不妨可以把问题问得更深一点,我们要问医学本身是否是一门科学?经典的回答是 Webster 大辞典上的定义,医学是 the science and art dealing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 alleviation, or cure of disease ,也就是说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医学还包含了人文的因素。医学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的,所以我们今天的东西方医学思维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东西方文化发展上的差异。 中医是一种经验,其医疗实践是基于经验的主观推测,关注的是个体化特性 具有不可重复性;而现代科学方法强调客观性、可测量性和测量上的可重复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自然是不科学的。如果谁站出来说中医是一门科学,他要么不懂中医,要么不懂科学!但我们更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基于现代科学的医学研究始终攻不下人类几个重大疾病呢?是否这个科学本身有着缺陷呢?是否科学的发展必须按照其原有的程式进行的呢? 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然现象提出了很多假说,但这些符合逻辑的假说有很多版本,大家莫衷一是。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达成共识 - 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假说,譬如伽利略提出的 计量一切可以计量的的实验原则迄今还在我们的科研中得以沿用 。一旦确立了实证方法,自然哲学就变成科学了。 刚在网上看了 武夷山 老师的一篇《物理学与世界观》的博文,其中介绍了题为 Trapped in a world view 文章中的一个观点 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其实还是有文化差异的。文中说 操阿尔冈昆语的人群持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滚动、变动着的,实体涌现出来,又折返回世界的流动中。这正好引出我想在这个博文中表达的一个思想 科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可能会融入新的元素。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对物质世界的还原分析是空前成功的,但对于复杂性系统也许不是最合适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复杂系统(譬如我们的身体、头顶上的天气)的运行是非线性的,它的每一个运行状态都是不可重现的,正如 古希腊 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 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对于人体和疾病,我们在科学地测度其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关键的是要认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宏观地把握系统的整体运行特性和捕捉变化中的共性将是研究的核心所在。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研究策略和方法都将面临着很大的调整。科学应是发展的,科学从西方来,但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东方文化或许有更接近于生命本质的思维和理解方式,现代科学是否会在东方的国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新将是我们很多学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常常赞叹人类的科学知识和力量之伟大。抬头仰望星空,我们知道人类的科技已经越出地球,远达太阳系的边缘,而我们的天文望远镜已经穿越茫茫宇宙,在探测多少光年以外的恒星和黑洞的变化。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小问题 -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头顶上是否会下雨、什么时候下,我们的天气预报好像还没有农村里某一个毫无科学知识的老农说得更准确些。难道经验不重要么?
个人分类: 未分类|9220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学与人文
热度 3 weijia2009 2009-7-7 02:51
题目似乎大了些,但想强调前面一个博文中的观点,科学与人文是一对翅膀。这两天在科学网上接连读到了几位博主的诗词,十分欣赏,看来科学网的确是藏龙卧虎啊!上学的时候我也喜爱诗词散文一类的东西,没事就瞎琢磨,但读得多而写得少,至今找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记得当时最谈得来的一个大学同窗也是沉迷于诗词的同道中人,他偏爱温庭筠的词。二十年没联系了,最近也是在网上发现这个老同学也是吃科技饭的,还当着一家不小的研究所的所长。 在我的眼中高水平的学者大多应该是有修养、才华横溢的。在国内工作的一些年,我看到的具有大家风范的科学家却并不多,倒是有不少学者当了官或做了院士后就牛气得不行,张牙舞爪的,似乎行业内的生杀予夺全掌控在他们手上,大概“学霸”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我认识一个做院士之前还算是严谨的学者,但当了几年院士后就彻底变形了,膨胀得厉害,多次在公开场合叫嚣“我一看到什么组学啊、系统生物学的就反感,这类标书我见一个毙一个!”他老人家大概忘了他自己也曾牵头申报过“系统生物学”的国家项目,不知这“反感”由何而来。不说他了,反正在我眼里这是属于科学与人文素养都极差的一类人! 在上海的科学家中我很欣赏顾健人和杨胜利两位院士,他们不仅学术水平高,为人谦和,还是高“段位”的音乐发烧友,酷爱交响乐,他们有个音乐沙龙,定期聚首交流。诗词方面最欣赏的莫过于陈竺老师了,他的词写得很有功力。有次我在他瑞金医院的办公室谈事,结果他说着科研却想起了诗歌,翻箱倒柜地找出一首 新做的词让我看,写得很大气,叹为观止!我们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大楼动工时他这个院长特地写了首《满江红》祝贺,估计看到的人不多,我就把它在这个博文里贴将出来。 满江红 贺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奠基 陈竺 江南最忆,秋来爽,紫竹新衣。宏厦起,东西并蓄,交叉为基。数理化信纳梁柱,队列临床组血气。笑指看,宏微本无分,皆人体。 三载梦,初如意。世纪情,贤才聚。纵千古奥秘,敢踏禁区。芸众疾苦焉能忘,创新转换贯两极。有道是,学问无止境,系统医。 这里的紫竹是指交大闵行校区地处紫竹科技园。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官至共和国卫生部长的陈竺老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在研究生之前他就读的是江西上饶卫生学校,应该是属于中专一类的。但时至今日他是国际上从事白血病研究的杰出科学家,数年前就已经成为美国、法国等五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了。我想“人文素养”是他事业得以不断前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支撑。 以前有首校园歌曲中有这么一句词“就像蝴蝶必定经过蛹的挣扎,才会有对翅膀坚实如画”。成长是痛苦的,在校园读书的时光似乎总是那么漫长,但它其实是个最难得的自我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的人生驿站。但愿我们的学生们都能在校园内长出一对坚实的翅膀,出去后飞得更高、更远。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5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个偶然,找到天文与人文的出处了!
kingstar 2009-7-1 23:28
在嘉兴看房,桃源小洲诠释了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查出自《周易》的《贲卦》。贲者,文饰也。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等等,就是人类的文饰,称为人文。与人文相对的是天文,即日月星辰的布列运行,山河大地的结构,直到草木鸟兽的构造、形态。本文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周易正义】 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者,此释贲亨之义。不直言贲连云贲亨者,由贲而致亨,事义相连也,若大哉乾元以元连乾者也。柔来而文刚,故亨,柔来文刚,以文相饰,是贲义也。相饰即有为亨,故云贲亨。亨之下不重,以贲字结之者,以亨之与贲相连而释,所以亨下不得重结贲字。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者,释小利有攸往义。乾体在下,今分乾之九二,上向文饰坤之上六,是分刚上而文柔也。弃此九二之中,往居无立之地,弃善从恶,往无大利,故小利有攸往也。○注刚柔不分至小利有攸往。○正义曰:坤之上六,何以来居二位不居於初三,乾之九二,何以分居上位不居於五者,乾性刚亢,故以巳九二居坤极;坤性柔顺,不为物首,故以巳上六下居乾之二位也。且若柔不分居乾二,刚不分居坤极,则不得文明以止故也。又阳本在上,阴本在下,应分刚而下,分柔而上,何因分刚向上,分柔向下者,今谓此本泰卦故也。若天地交泰,则刚柔得交。若乾上坤下,则是天地否闭,刚柔不得交,故分刚而上,分柔而下也。 刚柔交错,天文也。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 正义曰:天之为体,二象刚柔,刚柔交错成文,是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 正义曰: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此文明之道,裁止於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此贲卦之象。既有天文、人文,欲广美天文、人文之义,圣人用之以治於物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 正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若四月纯阳用事,阴在其中,靡草死也。十月纯阴用事,阳在其中,齐麦生也。是观刚柔而察时变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处贲之时,止物以文明,不可以威刑,故君子以明庶政,而无敢折狱。 正义曰:山下有火贲者,欲见火上照山,有光明文饰也。
个人分类: 人文思考|5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代心理学研究---一条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途径
beauty2001 2009-6-28 22:40
John Mackinder 有句名言: 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 当今的学术研究,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精细;然而很多人却乐此不疲的沉浸在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致的潮流之中而不去反思隐藏在背后的危机,不仅在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中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更为可怕的是人们似乎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回顾历史,我发现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始于哲学与宗教的探讨。那时候不存在当今如此细致与看似全面的学科分支,很多哲学家几乎都是博学的全才;然而近代科学的诞生不断引起了科技与工业革命,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突飞猛进,科学与人文的差异不断凸现并开始走向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当今,科学与人文分离带来的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而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分离与对立给我们带来的不是进步与发展,而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巨大的冲击。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许多有眼光的学者正在竭力探索有效的整合途径。 我本科的专业是生物学,接触到很多自然科学的概念与逻辑思维训练;我研究生专业是神经科学,这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物理学以及计算科学都与之有关。正是这个难得的机会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再一次充分认识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问题。尤其是现代心理学,我认为它不仅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现代心理学极有可能成为一条促进科学与人文更好融合的理想途径。 首先,脱胎于以哲学思辨探讨为基础的现代心理学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对心灵世界和灵魂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最初人们并没有开展科学的实验研究,而主要集中在哲学的思辨与宗教的解说方面。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认为心脏是精神的寓所,大脑只是一个散热器官而已。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身体与灵魂是分离的,主张身心二元论,还认定松果体是灵魂存在的场所。这些探讨表达的是不同哲人对心灵世界的独特看法,他们这种尽力表达自身特殊观点的做法恰恰是人文主义情怀的重要体现。 其次,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吸收了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方法。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此以实验研究探索心理现象为主的研究取向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之所以当今被人们广泛接受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它严格遵循观察、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说、提出理论等这套科学的方法步骤,获得的数据与得出的结论是具有较强的可信度的。这样看来,现代心理学是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再者,现代心理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已经打破了科学与人文的鸿沟。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性,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本身也是科学与人文不断融合与交流的过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们如何理解自己以及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相互影响。这绝对不单纯是一个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人类学探讨的问题。正因如此,社会心理学本身就是极好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途径,而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面也有这样的发展趋势,所以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变得越来越模糊。 最后,现代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必须依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才能有所突破,而心理学的发展在解决其自身研究问题的同时又将极大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进一步融合。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现代心理学因为引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还需要人文主义情怀与形而上的思考才能更上一层楼。心理的生理机制主要依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阐明,而生理机制的阐明才能反过来帮助我们解释丰富多彩的心理现象。更重要的是,人太复杂了,各种社会与文化因素也在不断塑造我们的人格与精神,而这部分的研究很难拿实证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在我们所关心的复杂心理现象面前,也许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不能揭示所有的答案,然而我们还需要灵感和洞察力促进我们提出新的假说或形成理论。而这种提出自己观点与假说的能力不是光靠科学能够培养起来的,还需要许多人文素养的训练。现代心理学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正是一个融合科学与人文的重要契机,在我们努力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时候可能更能体会到 知识本是一体 以及人全面发展的问题。 人是完整的人,知识整合于一体。曾经近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拉开了科学与人文的距离,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恰好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方式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之所在,它所探讨的问题不光是大脑的客观机制,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主观精神,最终我们将触碰到那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客观的物质如何产生主观的精神?这个问题的解决也许最终导致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我们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5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之“真”与人文之“诚”——读王鸿飞先生《突然间道德沦丧? 》有感
可真 2009-5-29 08:49
真正的道德沦丧,在于为了某个目的而罔顾事实 。 王鸿飞:《突然间道德沦丧? 》   事实有两种:科学事实与人文事实。与科学事实相符者谓之真,与人文事实相符者谓之诚。科学是求真的学问,人文是求诚的学问。求真的科学是强调心与物的一致,所重视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求诚的人文是强调心与心的一致,所重视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在尊重事实的问题上,我主张科学情怀(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统一,也就是要把求真与求诚统一起来,唯其如此,才能达到真诚合一的善。真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必要条件,诚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劳动交换的必要条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才能达成的,若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便不可能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因为如此,科学与人文才须臾不可分离。但这种关系并不表明人文与科学是没有区别的,当然也不能认为科学精神之外无所谓人文精神,或不应在科学精神之外另讲一套人文精神。    真正的道德沦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沦丧,表现为为了实现个人的或集团的特殊利益,既不讲真也不讲诚,无所顾忌,无所敬畏,不择手段,无所不为,无所不取。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4217 次阅读|2 个评论
雪水云绿,艾叶黄琮
dnastar 2009-4-6 06:20
近日,得一绿茶,名曰雪水云绿, 初,不以为意, 启之,形似岫玉和翡翠雕成的短剑 沏之,若仙女散花,根根飘逸而出 咗之,腹里管里喉里,林间香气馥郁缭绕,三刻不绝, 不禁称奇 查之,方知,此茶乃桐庐名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故称雪水云绿。明李日华撰《六研斋笔记》记述宋朝时它就作贡茶。雪水云绿形似银剑出鞘,茸毫隐翠,汁色嫩绿明亮, 清香甘甜。曾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金奖。 当代书僧月照诗云:雪山高万丈,泉水飞龙潭。天堂云雾露,孕育嫩绿香。桐庐县新合乡的雪水、天堂二地,山高雾多气温低,所产的雪水云绿为茶 中珍品。   该茶是赵朴初先生生前最爱喝的茶,具有外形绿润细扁,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雅,滋味爽醇,叶底完美匀齐的特点。 该茶一九九一年获浙江省《名茶证书》,一九九二年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一九九五年又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一九九九年认定为中国国际 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质量达到现代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该茶主销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及不少名人的称赞。    品赏雪水云绿茶,宜用透明玻璃杯,投茶3一 5克,以80℃的开水先冲1/3杯,稍后略作品赏再续水。赏其翠芽,上下浮现,翩翩起舞;品其香味,则齿颊留甘,清韵悠长。其色香味形俱佳,足可娱人口 目,健身养神。 本博以为,龙井冠压全国,此茶却在龙井之上。 西湖之畔, 晨寒料峭,而敞门户,小摊 案几, 浴和山之清风, 品改家文,与国内外编辑神教。 偶有心得,即上茗翡翠,中把艾叶绿大明印章,斜视金丝铁线琮笔筒,畅游于科技之钢锰与人文之柔美之间,文人之乐,不亦在此乎 今发往家乡两袋,以觞父老亲人,同乐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了解科学与人文关系一定要看的一篇文章
Bobby 2009-3-9 12:15
这里转贴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国盛 教授的一篇文章: 科学与人文/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 - 科学与人文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吴国盛 提要: 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就是西方的人文,是自由的学问。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个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但最终共同受制于技术理性。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份分科的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信守共同的时代精神。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 这个题目来自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文化困境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需要。人们将这个困境称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日趋紧张的对立局面。但是,关于这个困境的种种述说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种种方案设计倒是带来了更多的困惑:所谓的两种文化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分裂的?我们不是都承认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吗?那它就该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人文;我们不是也使用人文科学这样的术语吗?那就表明人文也是一种科学。还有,两种文化在什么意义上是可以沟通和弥合的,如果它们真的能够的话? 为了缓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将科学与人文沟通起来,必须先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清楚。借着这个区别,我们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所在;借着这个联系,我们寻找沟通它们的可能性。 通过考察科学与人文的二分对立,我们进入对更基本问题的分析,即重审由技术理性和唯人主义结成的现代性。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 Humanity )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 Humanities )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 英文的 Humanities 直接来源于拉丁文 Humanitas ,而拉丁文 Humanitas 继承了希腊文 paideia 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公元 2 世纪罗马作家格利乌斯( AulusGellius )的一段话成了 Humanitas 的经典定义:那些说拉丁语以及正确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并没有赋予 Humanitas 一词以一般以为具有的含义,即希腊人所谓的 philanthropia ,一种一视同仁待人的友爱精神和善意。但是,他们赋予 humanitas 以希腊文 paideia 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eruditioneminstitutionemqueinbonasartes ,或者美优之艺的教育与训练( educationandtrainingintheliberalarts )。热切地渴望和追求这一切的人们,具有最高的人性。因为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才追求这种知识,接受这种训练,因此,它被称作 Humanitas 或 Humanity (人性)。 按照希腊人的想法,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一些与人文相关的词组就是由自由的词根组成的,比如人文教育( liberaleducation )、文科( liberalart )等。 汉语的人文一词同样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同样一方面是强调人之为人的内修,另一方面是强调礼乐仪文等文化形式。那么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把理想人性规定为仁,在孔子那里,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仁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获得呢?克已复礼为仁!礼是实现仁的教化方式。 人文 中 人 的方面和 文 的方面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强调,其作为 文 的方面、文科课程的方面得到更多的强调的时候,人文被等同于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文史哲教育、文科教育。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 人 的理念向来是更重要的、更基本的方面。 正是为了强调这个更重要的方面,才出现了人文精神的说法。人文精神这个词是个地道的中文词,很难有对应的西文词,它与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相关。它既不是指人文教育( Humanities ),也不是指西方的人文主义( Humanism ),虽然与它们相关。我的理解,当人们使用人文精神这个词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在诉求一种人的理念,特别是自由这个西方人文的核心理念。 90 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实际上针对的是市场经济大潮下实利主义的泛滥、理想的泯灭而开展的,这里要求弘扬的并不单纯是文科教育,而是对人之为人的重新反思,其批判的矛头所指往往更多的是人文学者和文学艺术家,所抨击的往往是中国的人文学界和人文领域里人文精神的失落。所以,人文精神应该看成是一种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二、科学作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自由的学问 人文是个本地词,而科学却是个外来词。毫无疑问中国人有自己的人文,但要说有自己的科学就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费半天口舌才行。 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 science 。起初一直译为格致,后来受日本影响译为科学。 1897 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这个词。日本人用这个词表示西方分科的学问与中国不分科的儒学相对应,这个理解被 20 世纪初年的中国知识界所接受。 1915 年,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刊物取名为《科学》,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此,科学一词成了 science 的定译。 英文的 science 一词基本上指 naturalscience (自然科学),但 science 来自拉丁文 scientia ,而后者涵义更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德文的 wissenschaft (科学)与拉丁文的 scientia 类似,涵义较广,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我们知道德国人喜欢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个词,比如黑格尔讲哲学科学、狄尔泰讲精神科学、李凯尔特讲文化科学等。这些词的历史性关联暗示了一个更深层更广泛的思想传统,狭义的自然科学只有在这个深广的思想传统之下才有可能出现和发展。 今天我们讲科学,首先当然是指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近代科学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且诞生之后又处在发展之中。因此值得追问的是,它何以能够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扩展?它又是如何植根于希腊和中世纪的 学问 和 知识 传统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近代科学的母体不仅孕育了近代科学,而且也保证了近代科学能够由自然领域向社会和人文领域延伸,这个母体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 求知 的精神、 理论 的理性、 对象化-主体性 的思想方式,一句话,是科学(哲学)的传统。 这里所谓的科学传统就不是特别针对近代科学而言,而是用来刻划希腊-欧洲人的一般存在方式的。这个传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 哲学-形而上学 传统,也是胡塞尔要着力弘扬和重建的理性传统。哲学和科学在希腊时代是合二为一的,就是到了今天,西方哲学依然是广义西方科学的某种特定形态(胡塞尔的理想是把哲学建设成最严格的科学)。黑格尔之所以能够称哲学为哲学科学,是因为西方哲学本来就属于西方的科学传统。为了理解这个传统,我们需要从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谈起。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 自由 ,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我们从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戏剧华章中,到处可以见到对 自由 理想的赞颂和追求之情。欧里庇得斯说: 所谓奴隶,就是一个不能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人。 自由的人是能够发表 自己 的思想观点的人,如何才能发表 自己 的观点呢?希腊哲学家发现,只有理性才能够保证达成这样的 自由 。亚里士多德说: 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永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所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而生活 。 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 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 理性 就体现在 科学 之中。 如果说,中国的儒家的 人-文 是由 仁-礼 构成的,那么古典希腊人与之相对应的 人-文 在我看来就是 自由-科学 。也就是说,对古典希腊人而言,能够保证人成为人的那些优雅之艺是 科学 ,而对 自由 的追求是希腊伟大的科学理性传统的真正秘密之所在。 希腊哲学是希腊科学传统的第一个样本,它其中的自然哲学正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直接先驱。 希腊的哲学( philosophia )是爱( philo )智( sophia )的意思,爱智又意味着什么呢?爱智不是一般的学习知识,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探求那种非功利的 超越 的知识,一句话, 爱智 就是与世界建立一种 自由 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有大量关于科学作为一种自由的探求的论述。他提到 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 ( 981b25 ),提到 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 (982b1) ,提到 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 ( 982b22 ),最后他说: 显然,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 ( 982b26 - 28 ) 这里所说的当然是哲学,亚里士多德也把它看成是一切科学(知识)中最高级的,是最理想的科学形态。这种科学理想,不只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能够找到,在他以前的柏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同样能够找到。这种科学理想,既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那里,也体现在希腊人特有的科学 ―― 数学那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特别强调了数学的非功利性、它的纯粹性、它对于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因为算术和几何的学习不是为做买卖,而是 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 ( 526B ),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希腊人开辟了演绎和推理的数学传统,这首先是由于他们把数学这门科学看成是培养 自由民 所必须的 自由 的学问,自由的学问是纯粹的学问,不受实利所制约,而演绎科学正好符合这一 自由 的原则。 哪些科目被古典希腊人认定为人文教育的必修科目呢?苏格拉底以来的雅典教育四大学科:算术、几何、音乐(和声学)、天文,均是广义的数学学科。对柏拉图而言,还有更高级的学科是辩证法(不只是辩论术,主要是善的科学)。此前,智者学派曾把 辩论术 做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 罗马上流社会只关心军事和政治,只关心有实用目的的知识。罗马政治家老加图( Cator Elder, 前 234 -前 149 )在论儿童教育时,只提到了讲演、医学、农业、军事、法律等实用技术,而对希腊式的纯科学教育持反对态度,很类似斯巴达人。此后,罗马人逐渐把文法和修辞做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学科。与老加图略晚的罗马人法罗( Varro, 前 116 -前 27 )在其《教育九卷》( Disciplinarum Libri novem )中讨论了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和建筑九大学科。从公元四世纪起,前七门学科被称作 七艺 ,成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标准课程。 七艺中的四艺是数学学科,其中的辩证法则越来越多的指逻辑。所以七艺中的五艺应属科学学科。 中世纪希腊理性精神的弘扬特别体现在经院哲学上。原始的基督教因信称义,强调信仰淡泊知识。 12 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开始重新流行起来,对逻辑和推理的崇尚逐渐改变了基督教神学的形态,出现了极为偏重推理和逻辑的经院哲学,我们应该恰当地把它称为一种科学形态的神学:它是以科学理性的方式为教义辩护,而不是单纯强调信仰。作为对比我们可以注意到,希腊的科学理性同样影响了阿拉伯文化,但却没有在伊斯兰教中产生类似的成熟的 经院哲学 ,虽然 12 世纪的确有杰出的回教哲学家阿维罗伊( 1126 - 1198 )曾为此做过努力。当时的哈里发发表了一道有象征意味的布告说:上帝已命令为那些妄想单凭理性就能导致真理的人备好地狱的烈火。 怀特海在追溯近代科学的起源时说: 在现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就相信科学可能成立的信念,是不知不觉地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 因为经院哲学的逻辑把严格确定的思想习惯深深地种在欧洲人的心里,这种习惯即使在经院哲学被否定以后仍然流传下来,就是伽利略, 他那条理清晰和分析入微的头脑便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来的。 三、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今天我们使用 人文 一词更多的与 近代 西方特有的人文传统相关联,这就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出现并在日后发展起来的 Humanism (德文 Humanismus )传统。这个词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所指,中文分别译成 人文主义 和 人道主义 。 Humanism 这个词虽然直到 19 世纪早期才出现 ,但主要用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者 ( humanista )的一般思想倾向,因而直接来源于它。 15 世纪后期使用的 Humanista (人文主义者)一词又来源于更古老的 人文学习与课程 ( studia humanitatis )。 中世纪后期,随着大翻译运动出现了不少远远超出传统七艺的学科,如神学、罗马法和教会法、医学、天文学与占星术、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等。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通才教育,尽管他们的 人文学习与课程 着力于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五科(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习称的文史哲),有些人文主义者可能还对五科之外的学问持抵制态度(如彼特拉克),但总的来说人文主义者带来了新的知识(通过翻译希腊和拉丁古典)和新的眼光(人文主义),促进了新兴学问与传统学问之间的融合。 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文主义者深化了得自希腊而被中世纪马虎对待的传统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除了强调通才教育外,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美德和教育青年热爱生活,所以把伦理学(道德哲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他各科都服务于美德的增进。人的修养、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是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 鉴于 Humanism 的文艺复兴来源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教养的强调,汉语将之译成 人文主义 ,与中文的 人文教化 相衔接。 人文主义运动至少有两个后果。第一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的神学又有别于新兴的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致了今天人们所说的人文学科( Humanities );第二,铸成了一个新的信念体系,即认为人本身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复兴的是一种与宗教神学不同的世俗的知识(希腊、拉丁学术),但同时包含着对 人 之地位的一种重新的审视和思考。米兰多拉( Pico della Mirandola, 1463 - 1494 )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 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 )中借神圣的创造者的嘴对人类说: 其他一切生物受制于我们为它们立的法,但是,你不受任何约束,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我们已经把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因此从那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环视其中的一切。 这里,人开始被置于世界的中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进一步道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当然,把人确立为世界的中心的思想也有其希腊来源。智者普罗泰哥拉曾有句名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 。但是总的看来,人的地位问题在希腊时代还没有以这种方式、摆到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因为从根本上说,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古典思想是与智者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苏格拉底强调,只有神而不是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只有神才是最完美的,而任何不完美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 善 而非 人 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 原初复兴古典文化意义上的 人文主义 似乎不足以表达这个意思,于是 Humanism 又被译成 人道主义 。但这个译法也有问题,因为中文的人道主义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解释,即主张对一切人都要仁慈都要讲爱,因此也被称为博爱的人道主义,实际上是 Humanitarianism 的中译(来源于希腊文的 philanthropia )。所以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 Humanism 译成 人道主义 极易招误解,极易看成一个道德规范,而忽视它的形而上学意义。有人译成 人类中心主义 ,这是对 Humanism 的学理上的解释,是把 Humanism 解释成 anthropocentrism ,但它字面上并没有 中心 的意思。最准确的似应译成 人的主义 ,但汉语不太顺。 王若水 先生仿照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的译法译成 唯人主义 ,是很不错的译法,但可惜没有流传开来。本文有时从俗译成人道主义,但更多的采用 唯人主义 的译法。 这样, Humanism 一词就有三种意思: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作为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唯人主义与欧洲人文理想的关系:唯人主义符合从而实现了欧洲自由人的理想吗?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中, 人 的问题就如同 科学 的问题一样,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正在渴望现代化的弱势民族,中国人渴望弘扬唯 人 的精神和唯 科学 的精神,因为 唯人主义 和 唯科学主义 恰恰就是 现代性 的基本组成部分。我们还清楚的记得 80 年代唯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是如何作为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旋律,而且这场启蒙运动到了今天依然在许多方面保有它的意义。但是,我们对唯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检讨,与启蒙精神本身拥有相同的思想来源从而享有同样的正当性,那是因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自由的精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启蒙是开启一个明亮的场地,是去蔽,但任何去蔽都同时带来新的遮蔽,对启蒙的批判就是去掉这新的遮蔽,同样是去蔽。 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意思是说它 让 一切存在者成其所是。当然,首先,人们把这种自由理解成 让 人这种存在者成其所是,即人是人自身的创造者。它强调人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塑造、培育和发展的,强调这种自我塑造的无限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自由 的理念引导了近代唯人主义的人文传统,因为这个传统抓住了 人的自我创造 这个主题。但是,人的自我塑造、人的本质化即获得其规定性的过程,本身也是人对自由的背离的过程:人的本质化是对人的无本质即无固定的规定性的背离。 人的本质化,必损害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的关系,因为这种自由的关系只有在人持守他的无本质时才有可能。 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本上是一种自由的关系。自由的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利用者和消费者,而是一个听之任之的 看护者 和欣赏者,所以也有人把这种自由的关系说成是审美的关系。但是,近代唯人主义在将人本质化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世界之间这种自由的关系。唯人主义首先把世界置于一个以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之中,把一切存在者都置于以人为阿基米德点的价值天平中,从而最终把世界变成利用和消费的对象。世界的对象化的结果是人同时被对象化即本质化,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了一种既定的、给定的、固定的关系。 唯人主义把人置于某种中心的位置,按照人的要求来安排世界,表面上看是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人的自由。但事实上,人与世界之自由关系的损害最终必然反过来损害人对自身的自由发展,因为自我创造的过程总是受制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消费和利用的关系一旦成型也就是本质化,无论以理性的名义还是以科学技术的名义来规定这种本质,人都会沦落为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只须按照所谓理性或科学的方式去反应。他在近代极度 自由地 展开的世界几乎遮蔽了所有其余的可能性。这是当代思想家纷纷质疑 现代性 的根本原因:唯人主义可能从根本上损害了自由。 四、近代西方的科学概念: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 我们在第二节指出广义的科学指的是希腊文明传给欧洲的一份精神遗产,即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是服务于自由理想的。但是,我们今天使用 科学 一词更多指的是近代科学所造就的科学概念。所以我们还要搞清楚,近代科学在何种意义上继续保持其为 科学 , 同时 , 它作为 近代 科学有哪些新的特征。近代科学有两种形象: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古典的理性传统和新兴的功利传统,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和培根的 知识就是力量 分别是这两种传统的宣言。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两种科学的形象是恰当的。 近代科学是希腊科学传统的直接继承者,这种继承性体现在近代科学的理性形式和自由精神上。笛卡尔的 我思 突现的是那种理性奠基的精神,而作为近代科学之肇始的自然数学化运动应该正确的看成是理性奠基运动,即把作为自然科学之对象的自然界彻底理性化的运动。与 16 、 17 世纪自然的数学化同时的其他重要的理性化工作还有:培根归纳法和笛卡尔演绎法等方法论问题的提出以及被科学家群体的消化,从此科学以其方法论而区别于其他知识形式;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和有序化以及研究范围的分门别类,从此专业化、分科化成了科学事业扩张的基本线索。 随着自然的数学化、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建制的分科分层化,近代科学完成了其理性化过程,并构成日后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气质。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其经典之作《科学社会学》(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中将之概括为四个:普遍性( Universalism )、公有性( Communism )、无私利性( Disinterestedness )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Organized Scepticism )。这四条精神气质( ethos )是对希腊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自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公有性是自由发表和自由的探索精神;无私利性是不计利害只求真理的精神;普遍性也就是普遍理性精神,把理性的能力和可能性做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到了希腊人远未达到的地步。 近代科学不光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 效用 服务于意欲 控制 的人类权力意志( will to power )。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暂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科恩说: 新科学的一个革命性的特点是增加了一个实用的目的,即通过科学改善当时的日常生活。寻求科学真理的一个真正目的必然对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起作用。这种信念在 16 世纪和 17 世纪一直在发展,以后越来越强烈而广泛地传播,构成了新科学本身及其特点。 弗兰西斯 培根是这一科学形象的代言人,他强烈的主张科学应该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否则就是些空洞的论证和言词游戏。他因此批评希腊人的科学大部分只是些 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 , 他们真是具有孩子的特征,敏于喋喋多言,不能有所制作;因为他们的智慧是丰足于文字而贫瘠于动作。这样看来,从现行哲学的源头和产地看到的一些迹象是并不好的。 培根倡导经验论、归纳法,尽管并未为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所运用。但他在《新大西岛》中设想的科学研究机构所罗门宫,成了后来英国皇家学会的建设兰图。 意欲对自然有所图谋的培根纲领之重视外在经验是顺理成章的,但这里的经验也应该是完全新型的经验,它是对自然有所行动之后看看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观看。在这一点上,培根本人提出的比较被动和静止观照的经验论并不能真正实现他的纲领。近代科学延着他的思路发展出来的经验论是操作主义的实验经验论。可严格控制可重复操作的实验,是近代科学理论得以发展的外部制约条件和启发性因素。 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有时也被概括成数学传统和实验传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的主流可以侧重不同的传统。但是总的看来,近代科学的形象是由这两种科学形象合成而来的。经验加理性、实验加数学,通常就被认为是近代科学的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科学形象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和冲突,相反,也许正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构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基本的张力。它们相互制约,维持微妙的平衡。 但是希腊的基因总在顽强的发挥作用。我们确实可以隐约从近代科学史中看出一条理性论的主线,这些主线上的科学巨匠们总是更多的偏爱数学理性的内在力量。他们中杰出的一位,爱因斯坦,虽然也同时强调了这两大要素,称它们是 内在的完备 和 外部的证实 ,但在他的内心,科学的基础是理性而不是经验数据,科学本质上是 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当一位学生问爱因斯坦假如他的预言没有得到证实该怎么办,他回答说: 那么我只好向亲爱的上帝道歉了 ―― 那个理论还是正确的。 这个故事显示了笛卡尔科学理想的顽固性。如果说 外部的证实 应该屈从于 内在的完备 ,那么在一颗古典的科学心灵看来,科学真理本质也应该是超越功利的。但是这样的古典理想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实现,特别在今天,由于越来越深地卷入工业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由于耗资越来越大,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取悦于拨款人的功利好恶,而破坏无私利性原则。当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在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之间非常明显的冲突,往往使人产生如下的疑问:近代科学究竟是怎样协调这两大传统的?它们是如何并行不悖的引导近代科学的发展的?我的看法是,在某种更深的意义上,两大传统事实上合流了。它们共同的受着一种新的理性形式 ―― 我愿称之为 技术理性 ―― 的支配和控制,而这种新的技术理性与希腊的理性已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前者确实来源于后者,但已经渐行渐远。 技术理性来源于人的 权力意志 ,是对希腊理性的一种无限扩张。服务于 力量 ( power )的要求,允诺 无限 (infinite) 的可能性,是技术理性的两大要素。希腊的理性服务于 善 的要求,而且只允诺有限的可能性。人因为有理性而趋向善、热爱神,人在这种追求善的过程中领悟到自己的有限性。在希腊理性中不包含 控制 和 统治 的内在要求,恰如其份的理解人与上帝、人与世界的关系,被认为是真正的理性行为,所以, 理解 (comprehension) 而非 力量 (power) 是希腊理性的要义。值得指出的是,许多近代科学的创建者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接受培根的 力量 纲领,相反还是坚持古老的理想,即把科学的主要目的看成是理解人类的处境,特别是为理解人与上帝的关系服务。例如牛顿,他多次表白,他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教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由于服务于力量的控制和运用,近代科学必然要求预测的有效性,并把它作为一个根本的边界条件。培根本人也曾说过: 欲征服自然,必先服从自然 服从自然现在被认为是服从自然的规律,而自然的规律不是别的,也就是自然界的可预测性。 对自然可预测性的要求最终是通过自然的数学化来实现的。希腊的演绎科学 ―― 数学是可预测性的典范,有着勿庸置疑的可靠性,但那时数学被认为是通往善的一个必经阶梯。 自然的数学化以及近代数学本身的迅速发展,事实上均来源于对有效预测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纯粹 量 的世界,发展出了一套 计算 的方法论。因此,尽管近代科学和希腊科学都使用数学,但数学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具相同的意义了。近代数学已经受雇于预测和控制的要求,服务于 力量 的意志。 不仅如此,近代以数学化为核心的科学理性还因其对 无限 性的允诺,而区别于希腊科学。希腊数学基本上限定在有限性的范围之内,对无限 敬而远之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并未给出一个均匀平直无限的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间恰恰是 19 世纪才被最后规定出来的。 近代的无限性首先发端于哥白尼革命,起始于一个谨小慎微的天文学改革,结果却导致了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的革命性变革。与宇宙论的无限化相伴随的是无限数学的出现。牛顿微积分的发明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事件,它是无限数学第一次服务于近代科学,并帮助安排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模型。 近代无限理性最终表现在对理性之无限 力量 的肯定。技术理性使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是科技还不够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结局和负面的影响,那消除这种结局和影响也还是得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的无限能力的信念首先表现为科学家的 无禁区 的自由探索。由于近代科学事实上的深刻的 功利化 权力化 ,任何超越功利的不计后果的 无禁区 探索,都可能事实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核物理学发展初期,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因为忧虑核能量会被纳粹所掌控,曾建议各国的核物理学家暂缓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所谓的 自我出版检查制度 是空前的,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是为自由交流思想而斗争,所以任何时候也不应该持有与此相反的原则。他们自己就是极端自由的忠实信徒,并且是军国主义的不妥协的敌人。但是,现在他们感觉到,国际舞台的形势是十分复杂的。 从西拉德的信中可以看出, 当时科学家们对科学进步所寄托的希望,竟然由于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而变得害怕科学向前发展了。写信的人好象竟希望实验失败。 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由于科学成为一种力量(权力、能量)的象征,自由探索的精神遭受了怎样深刻的挑战,科学家们面临着一种怎样的二难处境。 五、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分裂与合流 在回顾了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和科学传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近代科学与人文事实上存在着双重的关系:一方面随着专业化和学科分化愈演愈烈,人文学科的阵地激剧萎缩,在教育体制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另一方面,以唯人主义为标志的近代人文传统和以技术理性为标志的近代科学传统事实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现代性 的基础。正是现代性所要求的专业分工和力量意志,导致了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裂,以及人文学科的严重危机。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表现在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旗鼓相当的阵营之间的分裂,而是作为传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文理科的发展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越来越小。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 第二,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 科学 的概念取代了 人文 的概念, 功利 的概念取代了 理想 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 人文科学 的说法。这个词组的用意并不是想阐明科学本质上就是人文 ―― 就象我们在第一二节所阐明的那样 ―― 而是说,人文也是一种象近代科学那样的 力量型 的学问,借以在科学时代合法地谋得一席之地。 第三,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的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谈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时心中想的,正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但都没有象当代中国这样突出。分科化、专门化和专家化与教育理念有关,凡重专才教育,则专科化倾向较严重;凡重通才教育者,则专科化倾向就比较淡化。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象许多教育家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 外部标准 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局限。 第四,自然科学自许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与之相关的是近代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这种二分将科学置于澄清事实的范围,而不涉及价值问题。皇家学会的干事长胡克为学会草拟的章程时写道: 皇家学会的职责是:通过实验改进自然事物的知识,以及所有有用的技艺、制造业、实用机械、工程和发明的知识,同时不干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政治、文法、修辞学或逻辑。 科学家们也许并不反对博爱善行的人道主义,而且更深的认同唯人主义的 力量原则 ,但当这种力量原则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有可能毫无犹豫的牺牲后者。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体现在科学对人文传统的轻视,特别是当这种人文传统不合技术理性的逻辑时。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根源于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而知识的专科化又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与人文合流的方面:技术理性与唯人主义的合流。很明显,知识的专科化来自技术理性,来自那种诉求 效率 和 力量 的科学的本质。所以,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技术筹划的必然结果。力量型科学要求一种分工型的科学和教育体制,只有理解型的科学才要求一种综合的领悟力。今天对科学与人文之分裂的反省,最终应该导向对力量型本身的反省。 技术理性就在这个意义上与唯人主义合流。它们都是相信 力量 ( power )的乐观主义。在唯人主义看来,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人有理性这种无限的能力。为了解决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技术理性广泛地行使它的威力。唯人主义得到弘扬的地方,也就是技术理性大展宏图的地方,因为它们相互确认。这种相互确认并不简单是人作为目的,技术作为手段,相反,手段和目的在这里混成一体,因为技术理性正是人之所以能把自己确立为价值中心的唯一根据和保证。许多技术批判主义者批评技术的发展违背了人性的目标,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其实, 技术违背了人性 ,却不见得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因为正是唯人主义本身推动了技术的这种违背人性的倾向。唯人主义陷入一个自我拆台的怪圈之中。 这里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唯人主义因着技术理性而自命不凡,而把自己确立为价值原点和世界的中心,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这里,对人的自我崇拜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对技术的崇拜。如果我们要求自然屈从于技术,那么我们也在要求作为自然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如果我们认为技术产品优于自然的产品,那么同样,我们的创造物就会被认为优于作为自然产品的我们自身。由于我们人类注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唯人主义注定要遭受技术的异化:本来是用以确立人之地位的,最终却被用来贬低人类自己。技术发达了,人类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甚至劳动的权利(所谓技术失业);科学发展了,人类却越来越不知道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唯人主义深刻的困境。 六、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但这个有待弘扬的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弘扬科学精神的要求,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不同的动机和要求,想弘扬的东西就不会是一样的。 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 。科学主义自然有强有弱,但科学方法的超(科学)范围运用是它的基本主张。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 什么是科学精神 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关于 什么是科学方法 的总结概括。由于都是从各人的私人经验出发,得出的结论各各不同。但问题在于,有没有一个普遍适应的科学方法。 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都承认,像逻辑主义那样建立一个严格的超历史的形式方法论以符合科学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因此,一般的谈论科学方法可能是舍本逐木。对一个想尽快进入研究前沿尽快出产研究成果的科学研究者而言,多多浸淫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氛围之中,比到处打听科学方法论更有益处。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科学方法的习得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 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 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学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强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就算想取也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 因材施教 ,如果培养学生像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内心世界 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接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 context )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胡适当年评论科玄论战的 科 字方时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都没有端出一个 科学的人生观 来,原因是,他们虽然抽象的承认科学可以解决人生问题,却不愿公然认同那具体的 纯物质、纯机械的人生观 。显然,没有人会认同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 ,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高效的毒死犹太人和高效的焚化犹太人的尸体,他们确实很讲科学方法的。 科学的方法由于服务于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其基本的逻辑是强权的逻辑、力量的逻辑。这种逻辑用于社会问题上,给出的必定是一个严密控制和高效统治的社会方案,它最好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奴役的社会。这正是我们要对科学方法在社会领域的运用保持警惕的地方:科学主义的社会理论充分运用的地方有可能是一个极权社会。 科学主义的限度不仅在于它在非科学领域的实际运用有可能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 不能够 无条件的运用,而且在于那种 应该无限扩张 的原始动机是可疑的。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都深深地意识到科学的有限性,反对科学的 无限扩张 。爱因斯坦在对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说: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在 1949 年 8 月 20 日 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 我酷爱正义,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但这些同我对科学的兴趣是互不相干的。 1931 年 10 月 19 日 祝贺大法官布兰代斯的信说: 人类真正的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像布兰代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 1937 年 9 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 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无限扩张的动机实际上是一种无根据的动机,是虚无主义的意志。怀特海说得好, 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 ,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从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 我已经指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的种种缺陷,但我还是赞成弘扬科学精神的提法,因为还有第二种思路。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反复讨论过的 自由 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 精神 之高出具体 科学 的地方就在于 追求真理 。竺可桢说: 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 如何 追求真理 ?竺可桢概括说: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 不计利害 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 不计利害 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自由的精神反而面临着威胁和危险。 算计利害 而非 不计利害 成了压倒性的时代精神,令自由的心灵感到窒息,这是 90 年代的有识之士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真正动机。弘扬科学精神轻而易举地走上了第一种思路,更表明 不计利害、但求是非 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 参考文献 参见 C. P.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拙著 技术与人文 ,《北京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2 期 《雅典之夜》( Attic Nights ) 13.17.1 ,转引自 D. Goicoechea, eds., The Question of Humanism, Prometheus Books,1991, p.42 参见樊洪业: 从格致到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8 年第 3 期 类似的学问由于服务于不同的人性理想,在西方为 科学 ,在中国则为 礼 。以关于天象的学问为例,希腊人发展出了数理天文学( mathematical astronomy ),中国人则发展出了以占星为主题的天学( astrology )。中国天学并非对天象本身而是对天象所象征的东西感兴趣,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制定 礼 服务。参见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一书之论述。 近代以来很长时间,基础科学、理论科学还被称做自然哲学,比如牛顿的名著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光之波动说的复兴者托马斯 杨的名著称为《自然哲学讲义》( 1807 ),拉马克的进化论的代表作是《动物哲学》( 1809 )。 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1 页。 参见博伊德《西方教育史》,任宝祥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69 页。 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519 页。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13 页。 同上,第 12 页。 德国人 J. T. Miethammer 于 1808 年在辩论古典文化的重要性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 1859 年, George Voigt 在《古典文化的复兴或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 The Revival of Classical Antiquity or The First Century of Humanism )一书中,将这个词用于文艺复兴。参见 The Question of Humanism, p.94-95 。 按照克利斯特勒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姚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中的说法, studia humanitatis 是一个可以追溯到罗马作家的古老用词,而 humanista 可以追溯到 15 世纪后期, 16 世纪开始通用。(第 182 - 183 页) 参见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第 27 页。 转引自 The Question of Humanism, p.27 《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 卷第 327 页。 宋祖良在其《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中把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译成《论人类中心主义的信》。 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三联书店 1986 年版,第 242 页。 参见拙文 技术与人文 科恩:《牛顿革命》,颜锋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 培根:《新工具》第一卷第七十一节,许宝騤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48 、 49 页。 库恩就曾提出物理学发展中的数学传统与实验传统的对立,参见《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 页。 爱因斯坦: 自述 ,载《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10 - 11 页。 爱因斯坦: 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载《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第 314 页。 参见科恩:《牛顿革命》,第 168 页。 《新工具》第一卷第三节 值得注意的是, 20 世纪的大数学家大哲学家怀特海视为自己最终哲学观点的讲演正是《数学与善》。 参见拙著《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第八章,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著名科学史家亚历山大 柯瓦雷 (Alexander Koyre) 的名著《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极好的描述了这场革命的实质。 罗伯特 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何纬译,原子能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48 页、第 50 页。 Ronald Barnett, The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65. 转引自汉伯里 布朗:《科学的智慧》,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6 页。 这其实正是《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里关于 科学主义 ( scientism )的定义: the principle that scientific methods can and should be applied in all fields of investigation 。 拙著《追思自然》,辽海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98 页。 《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73 页。 杜卡斯编:《爱因斯坦谈人生》,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3 页。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 75 页。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 61 - 62 页。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第 16 - 17 页。 竺可桢:《看风云舒卷》,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0 页。 来源: http://www.studa.net/2003/4-21/2003421152811.html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0672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将何去何从?
丁dot 2009-3-4 23:31
今天不知为何,连续介绍两个电影之后竟然没有顿笔的意思,也许这个网站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肃、客观和进取的平台,至少从申请博客的手续上来看,就着实认真和仔细。不过,愚以为此法可行,至少做为一个成人,有勇气做事,就要有勇气承担相应的后果,这点我喜欢。原本还想带着马甲故弄玄虚东扯西谈,想来如此以来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看着科学网主页的各种新闻、项目基金、人才招聘等栏目,我觉的似乎缺少了什么,可能问题是出在我的身上吧,姑且这般认为,我只谈谈我个人的困惑与彷徨,不期有人共鸣。 工科较理科的自洽体系多了一层工程应用,回望过去多少个日日夜夜不停地、辛苦地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在悲喜之间涌动着血液的亢奋,在纸笔之间流淌着逻辑的轮回。可是当我停下来的时候,有一点点失落和无奈,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不能停止的陀螺,要不停地转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平衡点,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为自己感到是多么的悲哀,我奔忙是为了什么?有时候看到我们国家财富的外流,看到有些权贵不事一事却能资源尽得,看到国内不同刊物,不同刊次却刊登着惊人相似的文章,读着不停ctrl+C和ctrl+V炮制出来的著作,我感到难过,看到院士都造假的新闻,我觉得羞愧,如此以来,我们的科学将何去何从,我将何去何从?想想导师曾经说的一句话: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现在深深体会到此话说起来容易,要坚持下去真的很难。 这一切让我想起来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传说,即使是真的,在此我也且当传说吧,同时我也目睹了因为手中有项目审批权的贵人不用上一天课,不用做一天学问,不用亲手写一片论文的人,项目一给,时间一到,博士帽、硕士帽都能戴上的大牛。同样在象牙塔(现在还是吗)内,不乏有剽窃、抄袭、找枪手代写论文的师表,当然,211大检查不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假吗?有谁感摸着良心说没有造假?试问如此造假的基地和工程师能生产出诚信的产品吗?为何造假?利益使然,当最后一块纯洁的处女地沾上了铜臭,一切似乎都可思议,又不可思议! 我这算是愤青吗?顶多愤而不青,而我又将何去何从?趁我的双眼还未蒙蔽我的内心之时,自己给自己些许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罢!
个人分类: 唾面|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人文,会通以超胜----读《吴大猷文录》(2003.08)
yaoyaxin 2009-2-28 10:12
科学与人文,会通以超胜 读《吴大猷文录》 中华读书报2003.08.13 吴大猷(1907年2000年)是20世纪极富创造力与启发性的少数华人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广及物理学及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颇具独创性。关于铀后元素的理论预言,原子光谱多重激发态中之一类(后来被称作吴态)的研究等,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的几部物理学专著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先生识才育才,启发后学,李政道、杨振宁、黄昆、朱光亚、马仕俊、郭永怀、马大猷、虞福春等一大批物理学家无不领受大师的教诲与奖掖。因此,在当代华裔科学家中先生被尊为大宗师,还被誉为台湾科学发展之父。 作为紧扣20世纪物理学脉动的科学家,大师的物理学理论并非常人企及;但是,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超过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探索,大师在从科学研究到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对科学高瞻远瞩的诠释与把握,对中华传统文化现实存在与未来发扬的精辟见地,对艺术追求的专一投入,使物理学大师更具人文色彩,闪烁着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独特魅力。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吴大猷文录》(大科学家文丛),就是真实记载大师科学精神、人文内蕴与艺术情结的第一手资料。 1 、广义的科学理念 吴大猷60余年的职业物理学家生涯,中西兼备的学养,形成了他对科学发展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用身体力行之科学实践昭示了科学精神的灼灼之华。 吴先生明确界定了科学技术的概念,即科技一般包含了纯粹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三个层次的内容。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以发扬自由探索不受束缚的科学精神。他说,一种真正的科学态度要求一种开放的精神,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对学术有绝对的真诚,绝无虚伪;他们永远持着客观的态度,批判性、怀疑性的习惯。(P122)实用性的科学研究不仅对国民社会建设所必需,而且给予纯粹科学以刺激与支持,而新的发明发现、新领域的开拓,则往往又有赖于自由求知的探索。 科学以追求真理为要义,其特质是不断前瞻求进。科学作为知识与智慧的有机统一体,智慧使知识成为有机的并且具有秩序。在现实社会治理的实践中,科学不仅仅是人类已获得的知识,而且成为一个日渐广义的概念。广义的科学包括对知识的继续深入探求,继续的修正,继续的扩张;包括对事物求知,求更深了解的态度和精神;包括进行求知了解的方法。以一个人说,如其习得许多前人已得之知识,而不从事于新知识领域之探寻开拓,仍不能称为一优良之科学家。以一国家说,如其只有丰富的图书,充实的实验室,而无工作者作新知识的研求,则亦不能谓其有科学。有许多的人,有相当的知识,对知识有了解,有求知的内在原动力,有研究的方法以从事研究工作,同时有近代研究的设备,这许多条件综合起来,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科学。(P338)这样看来,现代国家的科学重点应该是广义的科学,它包括一切应用科学及技术部分知识的源泉。在广义的科学框架下,科学研究与社会治理、人类命运更为全面地联系起来。 对于科学发展,吴大猷始终坚持两点基本主张:第一,在发展科技时,兼顾基础与应用科学的发展。否则我们即使追赶上了发达国家,也不能有所创新和发现,即所谓短视近利则不能兼顾长远目标的功效;第二,在自然科学主导的现代世界,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应该兼具人文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应该接受这种通才教育(P145)。 2 、物理哲学的探讨与炽浓的人文关怀 1970年以来吴大猷先生开始关注物理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1975年出版《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1988年,在病榻上写出《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1989年作了14次系列讲演,1992年结集出版《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他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更全面了解物理学。物理学家的哲学思想对其创立和建构理论,尤其显得重要。 强烈的人文关怀,是吴大猷科学生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说,我们不能分别科学与技术,但对人文学和科学则分野鲜明。我们文化的传统,对人类本身及人类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都有深入的观察,但惯于掩饰真理,对科学只杂有幼稚的敬畏或罔视的态度。(P124)吴先生眼中的人文包括哲学、文学和艺术,哲学包括了伦理,如修身、人己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再加上人生智慧,如宗教的基本哲学思想、逻辑及人类思维、认识论等。我们社会真正的科学家就包括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 吴先生多次指出,科学和人文学的分野是人类文明的严重问题。由于人类文化的进展而形成两种文化分野,我们不应在二者中做出一种选择,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教育人们彼此学习与沟通,使人们适应世界发展的根本要求。沟通是艰巨的事业,但舍沟通外,别无他法。吴先生一直呼吁与探索导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无科技无法与人竞争,无人文则无法使自然科学在中国真正生根(P270),这是吴先生对于中华民族达到真正富强之境的肺腑之言。 人类已到了一个时期,务须有一个人文和科学合一的文明。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在于改变人类的教育,使学习科技者不成为机器人,学习人文者了解科技的性质,以使人类拥有更高的智慧兼哲学与科学的智慧,人类精神将达致一个理想的境界。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吴大猷极力倡导并从事通识教育的社会实践,为未来社会发展积极培育宽口径、广才能的通才。在科学的教育中,使学生获得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为社会旧传统注入新鲜活力;在人文学的教育中,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哲学与科学的传统。习科学者,应在科学的真精神下顾及人类思想、历史、哲学等。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将人文学与科学间的鸿沟弥合。吴先生的通识教育理念并未停留在理论架构阶段,他通过中学教科书的全面更新,切实展开了实践的尝试与努力。 3 、中华文化的高智慧 吴大猷以现代科学家的敏锐目光与深厚的国学底蕴,洞悉中华悠久文明之利弊。李政道追念恩师说:吴老师一生忠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他承继了我们古有的道德传统,他发扬了近代科学的进步。 他指出,中国文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记录性、个别性,偏重实用传统,而弱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我们有机械发明,而从未能建立抽象的动力学原则;我们的光学有凹凸镜影之观察,而未有物理光学之观念;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演绎的几何学;我们有磁石的应用,而从未达到定量性的磁作用定律;我们的哲学核心是伦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非西方的哲学传统。在民主制度下,欲求国家有健全的科学发展政策,则社会务必有相当的科学水准(P123)。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昌明中华文化而需要努力健全完善的一个方面。 对于现代科技发展产生的偏蔽,吴先生指出,若仅以科技解决科技问题,就会发生漩涡愈卷愈大、愈卷愈深的现象。饮鸠止渴,最终非死不可。以科技来解决问题,实为一条险路,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能否解决最终还是决定于人的态度。(P147)中国文化是非宗教世界中唯一强调人本身修养的文化,中国哲学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尽管可以超越自然,利用自然达到利用厚生的目的,但绝不讲求征服自然。对于科技带给人类负面效应的补救,有赖于注重人文与自省、强调整体观念的中华文化之伸张。 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当然不是纯情感地来弘扬传统文化,而是理性地深思如何建立一个新文化。新更强调文化是活的,是不断地成长改变的(P226)。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可以逆着强流,为我们文化的精华建立一个新形式、新系统,这是需要智者深思的大问题。吴先生曾倡言融会科技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而建立一个新文化,这与20世纪30年代以来钱穆、梁漱溟、杜维明等一批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阐扬中国新文化世界化的理想相契合。吴大猷的认识更贴合当今社会现实,力求更强的可操作性。从较为具体、可行的方面言,就是打通科学与人文分隔的教育体系,未来社会不再是由思想、知识、语言上互不相通的两种人构成(P244)。中国实现现代化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既不能割裂传统,也不能因循传统,而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诠释;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其与当代文明相结合。 4 、克莱斯勒情结物理学家超直觉的音乐灵感 吴大猷矢志探索宇宙物理之奥义,与自然界打交道,崇尚简单而深刻的自然之美。无形之中在科学追求的另一维形成了他钟情之致的艺术雅好。1920年起,他开始钟情于20年代世界当红小提琴演奏家克莱斯勒的作品,毫无造作的自然情感抒发使克莱斯勒成为吴大猷心目中音乐艺术的典范。随着欣赏音乐能力的增进,对克莱斯勒作品与演奏的喜悦进而变成对艺术家的个人崇拜,并且渐由理性变为情感进而达到迷的程度(P301)。《吴大猷文录》中收录了我最倾心的音乐家克莱斯勒一文,科学家详尽追溯并考证了音乐家的身世与经历,倾情之致。 克莱斯勒音乐征服吴大猷心绪的不平凡之处在于,在技巧上演奏家与物理学家的方法论是相通的,即不以技巧来炫耀,技巧不过被用作一种工具罢了。克氏演奏以不需要练习而著名,他说自己的音乐都刻在心里;手指只不过是士兵,完全听心的指挥。心里要奏出什么音乐,手指自然听命。其实,保持着发自内心对音乐的灵感已无时无刻不存在于音乐家身心之每一处!一个注重对音乐的解释与艺术灵感累积之创造;一个注重对自然之理、万物之理的解析,并以自由无羁之精神执著于自己倾心之境。吴大猷体会着克氏音乐的全部,他不拘谨、呆板地照着乐谱中每一节拍音符,他是将全篇作品的结构、情绪综合融会地表达出来,物理之解析何尝不是如此之心神照合?科学与艺术在直觉与情感的潜流中得到了出神入化的砥砺与融通。 本是同根同源的科学与人文,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经历了殊途与陌路,然而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存在,人类日益认识到科学人文分离造成的生存困境。相较于单纯的理论性探索,大科学家身上具体而微地映射出科学与人文会通的智慧光芒,读起来更加亲切可感,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灵归化的力量。这套大科学家文丛中还收录了李政道、怀特悔、竺可桢等中外科学家关于科学、人文、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大量精彩篇章,大师们开阔视野与深邃思想读来令人陶冶性情,砥励智慧。以人文之情思导引科学技术富于人性、伦理与审美意蕴,以科学技术之精进充实广袤的人文智慧。科学与人文由殊途走向圆融,将不断呈现健全成熟的人类慧命,使人类精神日渐达致澄明之境。 (吴大猷著:《吴大猷文录》,柳怀祖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年5 月第1 版,17.5 元)
个人分类: 过眼录|42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诗是作者灵魂的心语
malidan 2009-2-22 14:10
诗是作者灵魂的心语 我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诗,当然写诗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最系统的怕算是近来看科网上诗人昌凤兄以前与这几天发表的《 诗海拾贝 》系列,还有就是科网上别的诗人有关诗作的点评与作品。) 但我总觉得诗是属于真正热爱生活的人的,生活就是诗。 要不,写作文总是得鼓励分的男生,一旦爱上了一个女孩子,就会无师自通的写出许多美妙的诗句来。爱恋顺当时诗就优美动人,闹别扭了就伤心感人,失恋了就缠绵伤人。你能说这种发自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不是诗吗? 妈妈的怀抱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的婴儿的纯净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诗。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点邪念贪念。有的是对世界的一切美好,世界的一切在他们眼中也像他们的心一样单纯美好。能拥有一双纯净的眼睛就是诗,就是曼妙的诗。她可以用一样纯净的心对待别人对待世界。世界也会因多了一双纯净的眼睛而多一分纯净的美。 善良的心就是一首恒古不老的诗。她可以处处为别人着想,她可以包容别人的过失与过错,却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她不会因为自己是强者就盛气凌人,不会因为自己是弱者而自卑自贱。任何时候他们都会以善良之心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世界。世界也因为他们的点缀而处处充满人情味,世界因多了人情味而变得温馨而诗意! 天上漂荡的白云是最天然的自由体诗,温润凉爽的秋雨是最令人舒服与心醉的摇蓝诗。绽放的花朵是热烈的抒情诗,睡去的花儿是缠绵温婉的情诗。歌唱的小鸟是自然界最动听的快乐诗,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赞美诗。 今天上午悄悄的偷一次懒,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家,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由自在的在网上胡言乱语一通,对我来说就是很诗意的事了。忙里偷闲,让自己感受一下诗的美妙;闲中找点自己觉开心的事来做做,让自己觉得充实快乐。 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这就是我的诗了。 诗是作者心中的歌,是灵魂的心语。屈原的《离骚》不是吗? 让我们一起用心轻唱 《掌声响起来》 这首歌吧! 孤独站在这舞台 听到钟声响起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在 多少情怀已更改 我还 拥有你的爱 想起初次的舞台 听到第一声喝采 我的眼泪 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掌声响起来 我心更明白 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掌声响起来 我心更明白 歌声教会你我的爱 如诗的歌,如歌的诗,每个字是作者心的跳动,每个词是作者灵魂的真实轻语。一首用作者心血灵魂写就的诗是真实人性的再现,或轻吟,或大气,或婉约,或豪放,或朦胧,或直白,或歌颂,或讽刺,或雅致清悠,或庸俗不堪。体现人性美好的诗词本身就是一首旋律悠美可吟可唱的歌,且必须是用心才能唱好的歌。 我想做别的学问与做诗一样的理儿,心最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469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真话 真实 求真
yyfgz 2009-2-3 11:15
真话 真实 求真 (据《人性与导向》第九章而论) 于2009年1月20日写了假话是国民求生的无赖选择的博文,可以说此文是接着那篇博文写的。 在假话泛滥的社会,人们为了获取社会中的生存资源,无赖之下只得用假话来博取掌管资源的那些人的欢心,这是人类个体以期达到存己和续己目标的策略。尽管假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非常有害,甚至会导致某种磨难,但这又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不可避免的东西。 假话:是隐去自己已感觉到的对象的部分或全部信息,然后随意编造的话。 真话:是对自己掌握的信息没有隐瞒和随意加工的如实叙述。 真实:是对不同人性水准的人所说的全部真话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之后,得到的关于事件的客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因此,由于人类个体的感知能力、环境影响因素、知识水准及经验丰富程度等的差别,必然是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导致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真话不真的现象。正是这一原因,人类只有在真话的基础上通过求真才能得到真实,这就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真谛所在。 基于以上所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真实来源于真话,假话永远都与真实无缘。 考察当今的社会,从人们到官员,从普通民众到一些知识丰厚的所谓高尚之人,从贫穷百姓到腰缠万贯的富人,,从嘴中或笔下出来的言语能有多少真话?不捏造与歪曲已存在的信息就不错了。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国家又怎能求到真呢? 造成当今社会普遍失真的原因,不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纲领存在缺陷,就是缺少保证纲领实现的具系统效应的标准,或者是标准未能得到严格执行。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会长期浸泡在假话的世界里,回不到说真话的道路上来,也就永远无法去求真,也得不到客观的真,结局将是在一阵虚华之后再回到受苦或磨难的境地。这不是耸人听闻,只需考察现实社会运行中的资源虚耗、人的精神颓废、及过分自私、懒散与行乐的社会状况、,任何人没有理由不不寒而栗。 要解决好假话泛滥和真话不真的问题,建造一个能保证培养与督促国人敢于说真话,并能正确运用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来努力求真的社会环境是关键。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点是实现国家管理的综合集成系统设计,能够在各级综合集成研讨厅中形成民众敢于说真话的民主机制,和在综合集成研讨厅所获真实信息基础上的滚动式国家运行系统设计。具体思路参见《人性与导向》第九章国家机器的系统科学设计思索。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话是国人求生的无赖选择
yyfgz 2009-1-20 10:32
假话是国人求生的无赖选择 (据《人性与导向》第九章而论) 自古道:童言无假,阿魏无真。然而,可以说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信念已被现实社会提供的人性建造环境改变。因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人一脱离母体就坠入到了一个假话泛滥的人性建造环境中,受着假话的熏染就在幼小的心灵中树起了必须说的与做的不一样才能得到好处的观念。这不需要什么论证,只要稍加考察年轻父母在很多时候面对小孩周边的人文活动环境,不知是教小孩做还是不做时的那种犯难就可理解的事情。比如:面对仗着家势常干出格事情又常受到那些阿姨袒护或父母纵容的孩子时,该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做才好的问题;面对老师的行为与教给孩子的道理相悖时,该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做才好的问题;面对学校倡导的与小孩知道的相差甚远时,该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做才对的问题;面对自己的生活需要不得不迎合周边社会去做些求生需要的事情与平常教导孩子的不一样时,该如何向孩子解释的问题;。假若以上比如只是特例还是好处理的,关键是它们已发展成普遍的社会问题。 既然现实社会中本应无暇的童言都沾染了许多假话,可想而知当今的少年、青年和成人又能怎样呢? 请问这多少年来:几个勇于说真话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好处?又有多少说真话的人能办成应办之事?政府面对社会的失真不以权宜之计说些假话又怎能保持社会稳定?一般情况有几个下属敢不恭维领导而说长论短?很多时候百姓面对强势怎能不说假话?总之,谁又敢说谁的不是?谁又能说什么的不是?甚至搞科学的不假也难获得求真的条件,正是整个社会缺少求真的精神,乐于接受虚假的事情导致了当今假话泛滥的局面。 人生存在社会中,一方面必然地需要社会的诚实来引导人的诚实,另一方面社会的诚实必然地要由人们的诚实来共同表达。既然现实中人的诚实会常被许多的不诚实戏弄。导致大家比较普遍感觉到自己是浸泡在一个嘴脸与行为不一致的社会染缸中,必然的结果是为了生活不得不选用假话来获得自己的生存资源。且不说文化大革命及以前鼓吹了数年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不是小好还是大好之后,突然告诉人们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事情,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用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整人的勾当,也应该是这个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恶梦;在1989年之后逐渐发展而来的普遍的社会诚信危机,还真不知道应该归之于社会的不诚实导致了普通人的不诚实,而是普通人的不诚实共同表述着社会的不诚实。但不管现实社会的不诚实由哪种原因产生,人们那种做人要诚实的经验已在很多时候不起作用了。有时候真不知道有些话是反着听好还是不听好,无奈之下人们只好捡那些对自己现实有利的事去做,因此,现实中人们的短期行为经常成为了全社会的主流;更多的时候不知道市场的介绍是真是假,儿子把老子骗了的事情也成常事。毫不夸张地说,常常从一张张嘴脸中冒出来的声音和符号还是三分当真为好。这种长时间的普遍的社会不诚信正在猛烈地敲着人们的心灵,相信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应该从人性的高度去认识谎言对整个民族的伤害了。 对于社会的是与不是,如果不从系统分析的方向和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很难分辨出来。在现实中经常发生本是一件好事,但有地位的人说不好也就成了不好的事;分明是一件不好的事,有地位的人说是好事也就成了好事;即使实践检验的结果还原了事件的本来面貌,而那些曾硬说成不好或好的事都已成事。然而,只要有了地位干错了事也没事,并且今天在这里干了不该干错的事,还会理所当然地调到另外的地方去再干那种事。更有甚者,分明干了错事,但那一张张嘴脸会硬说成今天的错事会成就明天的好事,也许明天的好事会引来后天的错事。正是人类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固有生物属性的共同作用,近代社会一直处在是是非非与非非是是的模糊状态之中。既然无法对明天做出丝毫预测,人们也就只能顾及眼前的利益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社会必然地进三步退三步。今天的进步是明显的,但资源的衰竭是危险的,这种进步与消耗极不正常的匹配关系再继续下去,也许现在进得越多将来退得越快。从人多力量大,大跃进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文化大革命不分清红皂白的破除,到今天的乱开乱采,都产生在社会的是与不是之间。这种是与不是怎么不敲击人的心灵?让人深沉地思索人性社会的是与不是呢。 尽管导致假话充斥社会的根源不便多提,但对社会如何归真的问题大家不能不去思索,否则这个民族会在一阵繁荣之后再遭到自然而来的磨难。因为,人类的人性同一性规律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不能偏离人类的人性水准太远。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人们的人性行为普遍滑向不顾及道德的方向,并且这种局面也未能得到及时扭转,那么必然会一步一步迫使人们在调用人类演化以来积聚的观念时出现偏差,形成各自不同的不良习惯,进而使人们的人格被扭曲。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人格长期被扭曲必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甚至全体人们的磨难。一旦发生那种情况,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还是处在下层的平民百姓;不管是占据社会有利位置的官员,还是落于广大社会的民众;不管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还是安分守己的人;不管是聪明绝顶的圆滑人士,还是智慧一般的勤劳群体;不管是身怀绝技的杰出人才,还是平平常常的普通大众;不管是称霸一域的行恶之徒,还是行善一方的慈善好人;不管是心机算尽捞到很多不义之财的人,还是满腔热情贡献社会公益的本分黎民;;结局是每一个人都逃不掉在共同失去之后受到同样的煎熬。 人类的人性是同一的,社会有德一般人会坚持守德,但当失德行为在社会上泛滥而守德被视为呆子的时候,一般人都可能随波逐流。在人类社会还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可怕的呢? 我们的民族要长期稳定繁荣发展下去,必须给予人们选择讲真话才能得到好生活的社会环境,到达这个目标必须进行国家机器的系统科学设计。因为在现实中,相当多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企业家,甚至一些所谓的科学家,已更多的是纯粹站在人性的生物属性立场,为了个人和利益团体谈论他们的观点,影响着政策的制定,营造虚假与权力强势取胜的环境。 有关国家机器的系统科学设计的问题在《人性与导向》第九章参照钱学森先生的综合集成复杂系统技术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当然,因人性条件的差别,个体所讲出的真话不等于客观世界的真,与求真必然存在一定的区别,有关这一话题留待后续博文讨论。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性与导向》之 人性的第二季:夏天
yyfgz 2009-1-14 08:59
人性的第二季:夏天 (摘自《人性与导向》第24~25页) 人性的夏天大致是20岁到40岁的时段。人在经过春天的成长之后,智慧系统已停止生长,其功能进入人生的高峰期。一般人再难开启大脑中的潜能,打通新的智慧神经通路。人从夏天开始,知性的增加得依靠已开启的既有大脑有效功能的作用去吸收人类的经验,发掘新的知识。当然,对于特别勤奋,又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爱好,并且碰上了机遇的个别人仍有开启大脑潜能的可能,但付出的代价远非春天可比。春天造就的相对平稳的社会属性,进入夏天之后随着人进入社会的复杂环境中生活,一般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波动,尚待社会磨练使之稳固下来。 夏天人刚从春天走来,机体的各种功能均处于人生最旺盛的状态,新兴将展示着人的风采,身体每个部分的畅顺体现出人的活力。大脑活性仍保持良好的水平,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新接受的信息很容易记忆贮存成为新的个体经验,产生新的人性行为。新信息和春天积累的知识结合将不断提高人的知性。 在初夏,人必然要脱离春天那种受到呵护培养为主体的环境,跨入另一种人生的场面社会。而社会既是今后赖以生存的场所,又是那样一种令人厌恶的场面,红、橙、黄、绿、青、兰、紫样样都是那样耀眼。处于这一时段的人,因其社会属性并未达到稳固的状态,而其生物属性中固有的懒散与行乐趋向和自私的本性,在社会诱惑的牵引下,总是那样容易探出头来。如果此时缺少适宜的社会约束,人本身的社会属性观念往往很难压制其生物属性行为的复活,既而产生人性恶的活动,受到周围人们的谴责。在初夏,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人性中社会属性与生物属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人性善恶的波动。这种人性的波动与社会约束的结合磨练着处于这个时段的年青人,使他们不断地吸收人类经验,经受社会的熏陶,探索人间与自己的秘密,再经过智慧系统的抽象思维处理来提高自己的知性,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使社会属性趋向稳固。 于仲夏,对于一般人,集中精力吸收人类经验充实自己来提高知性已告一段落,转而要承担起人生的责任,包括建设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生养后代,瞻养老人,制造产品,服务社会等等。这一变化迫使人不仅懂得社会的重要,而且更加关注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因为,稳定与安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自己履行人生的职责。人到此时,做事稳重是一个标志,说明其社会属性提高到了一个阶段,人性善已成为其生活中的主流。 人到酷夏,生活的重担牢牢地落到了肩上,家庭的维护,孩子的培养,老人的照顾,社会的责任,事业的拼搏都涌了上来,好在这一时期人的机体功能良好,体内代谢垃圾的排出功能很强,残留很少,加上数十年人类经验的吸吮,个体知性已进入人生的波峰,只要社会稳定与安宁,酷夏恰似一团旺火,有足够的能量来应付现实的需要。因此,处于此阶段的人群能自觉地维护社会正义,是社会事物工作中的干将,社会属性已很稳固,善意的主动性充满在生活中。 夏天是人活力的象征,活力带来兴旺。在兴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生物属性由弱显性发展到仲夏的隐性,社会属性由相对平稳到夏末的稳固,人性由较为被动的善到夏末主动的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乾隆的健身诗说起
jlpemail 2008-12-31 09:26
王 博士的《 少一点人文,多一点天文 》提到了高产诗人乾隆。这个所谓诗人很勤奋,留下 4 万以上的顺口溜。还有人说他是书法家呢,因为喜欢到处题字。题得多了,刻录上石头的机会多了,便成了书法中的一家。 乾隆的诗歌文学价值几乎没有、书法价值也不高;由于可以推测的原因,两项都有人肯定。要是恭维的话,我觉得那些句子的确有健身作用,和打太极拳的作用类似。有喜欢体育运动的,也有喜欢写字的。都是一种体育活动。人家认为那属于艺术活动,咱也没有必要较真。不就是活动脑筋和手脚吗?乾隆没有得老年痴呆,一定和喜欢写字有关。写得还比较尽兴。这个诗人还喜欢游玩,在山水中留恋,故此体格不错。 从体育学的角度讲,乾隆可以申请专利的。他对于汉语诗歌的那种糟蹋技术之高超,应该授予荣誉称号的。他要是申请了专利的话,现在仍然在糟蹋汉语格律诗的文人一定要减少若干个数量级。 至于天文和人文的关系,好像有些倒挂了。懂天文多的不见得比懂人文多的日子好过,因为不论做什么,首先还得做人;还得管人或者被人管。即使是做天文出身的,做了人文,也会改变原来的想法;何况人文出身的做人文呢?声称是天文出身的,做起人文了,与做天文的谈天文也不过是为了套瓷,套近乎而已。 有提倡望天的,有提倡钻地的,都属于自然之列。提倡人文、社科的,也有他们的考虑。 另外,还有天文中的人文和人文中的天文之说。前者是,虽然编制上在天文之列,做的却是人文的事情;后者是相反的。有些类似做事与做人事的差别。考虑问题的思路和做事习惯是大不一样的。一个是要自己做事,一个是要别人做事(功劳当然首先算自己的) 做天文的提倡天文、做人文的提倡人文天经地义。什么时候做天文的提倡人文了并且做人文的提倡天文了,就称得上惺惺相惜了。 这样的现象,出现在2009年,我看有点困难。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50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理想中的科学研究
ymdushandong 2008-12-31 05:14
当科研职业化之后,就变得越来越现实。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来自基金考核和项目申请等活动的检验。这是规范大规模科研活动,节约管理成本必须的措施。在这一系列的外在确认活动中,科研工作者的自我表现能力显得比对科研自身的领悟和热爱更为重要了。这种导向会造成一种令人遗憾的后果:那些表达能力差但是有科研天资的研究人员将被逐渐边缘甚或淘汰出科研舞台,那些表达能力出众,能讲故事的将大行其道。当热爱科研的人明白了形势之后,被迫去练习各种表演,按照规则要求进行自我改造,几年下来就再也看不出是热爱科研还是热爱这个规则设定的成功。不排除有少数的精英,他们既具备天才的研究能力,真正领悟科研真谛,内心热爱科学,同时他们具备演员般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情。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觉得我们缺少了埋头苦干的环境了。或许这就是目前浮躁的现状的一个原因。 如果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这种现状可以说是好的,因为它让人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可是时间上从来都是顾此失彼的。我们会衰老,会遗忘,会迟钝,会绝望放弃。如果不能加入一个分工良好的的科研团体,有人争取项目,有人埋头苦干。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是很难的。所以现状是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带着一个团队,科学家自己到处忽悠钱,其他人跟着理解科学家的构想,在大的框架下按照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应对现实的一种权宜方法。但是,科学家自身的科研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事实上有的是完全被其他事务给占据了。科研工作是由生涩的新手或者其他人完成。 在这种情形下科学家本人和科学项目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要解决此类问题,建立科研基地,如国家实验室,有充足经费保障,同时免除频繁的检查考核。对从业人员实行完全的信任。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40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需要爱和谦逊吗?
考槃在涧 2008-12-10 14:42
连岳、方舟子、土摩托、王小山、逍遥、吴向宏、梁文道、和菜头等网络如雷贯耳的大名同时和一件事情关联,差不多就等于贝利、马拉多纳、齐达内等组成的明星足球队踢表演赛了。 当然,表演赛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募捐,拿不了世界杯。众多网络大腕一起讨论,话题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是 连岳 先生为科普组织 松鼠会 即将出版的精选文集作了一篇序: 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 。于是, 方舟子 先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发表大作 : 心灵鸡汤 煲科普 评连岳 爱科普,用爱科普 ,火星撞地球,引来各路好汉竞相绽放: 逍 - 遥: 让人哭笑不得的 爱科普,用爱科普 一文 , 对方舟子、松鼠会和连岳的批评和质疑(万言书) , 促请松鼠会各位同仁,慎重考虑采用连岳序文一事 , 傲慢与偏见 再论谦卑和代言 姬十三: 回应逍 - 遥君的意见 土摩托: 什么是爱 , 传播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爱 , 给连岳提供一个例子 , 关于火电厂的读者来信 王小山: 土摩托力挺连岳 , 土摩托 有个作者: 傻傻的谦卑混乱的爱 -- 也谈连岳的 序 , 争论与攻击,善与真 , 固执 与 骄傲 :与吴向宏老师商榷 吴向宏: 牛博的一些科普作者们不幸自证了连岳所说的 傲慢 梁文道: 从松鼠开始 ( 科学松鼠会文集序言 ) 和菜头: 救救方舟子 , 比特海日志 32 月 24 日,老喷嚏 叶三: 又 是胡缠乱码对谈录 附上松鼠会群博的链接: 松鼠会群博 实话说,连岳、方舟子的文章以前我只看过几篇,土摩托的看得多些,也不过二十来篇,其他博主的文章基本没看过。这次看了几篇,没有全看,但来龙去脉和各方观点还是大概清楚了。 连岳 先生的这段话是比较被人诟病的: 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就牵扯到科普作者为谁代言的问题了,科普作者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他们申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科学知识的帮助,也希望自己在面临专业疑惑时,有科普作者能出来帮助他们。强势群体不需要你的背书,在任何时间,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将不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样子。 就我的理解,连岳恐怕并不是要让科普作者用爱去代替科普作品的科学,而是希望松鼠会的作者们在科学的基础上充满爱心的去写科普。往一杯水里加糖,不是让糖取代水,只不过为了让水更好喝。有时候我们也往中药里加糖,目的也只是让药好喝些。 对于公众来说,科学往往是利于病的苦口良药。没有人不知道正确的科学知识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只是有时候科学这幅良药实在太苦无法下咽,这不正好是科普作家应该做的事情么?如果公众愿意读教科书,那么世界上何必有科普著作? 因此,尽管我对土摩托大作 《 给连岳提供一个例子 》这篇文章提到的例子和观点很赞同,但这不代表土摩托自己的观点和连岳的就冲突。一方聚焦在科学知识的真实性、科学思想的客观性上,另一方面聚焦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上;如果两方都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方的观点自然格格不如。 科普和科普作家首先要有过硬的科学知识和对科学的正确理解,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这并不代表科普作家的科学知识必须要来源于费恩曼、朗道们的物理学教材或者实验室;也不代表科普作品就只能板起脸孔装深沉。 只要科普作家传递的科学知识是正确的,科学思想是深刻的,科普用交响乐的方式还是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其实取决于读者。如果小孩非要喝可乐,我不会强迫他喝铁观音,我会让他喝鲜榨果汁;这是我所理解的科普作者的爱和谦逊。而反之,如果传达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是错误的,用什么方式都是不对的。 因此流行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流行什么。当年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反越战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而摇滚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着青年人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晚上听勃拉姆斯,在地铁里听周传雄;我经常做一个小时的微积分,看半个小时的金庸古龙,这几件事情是水火不容的么? 连岳并没有否定专业知识对科普的重要、是科普的基点;他只是认为在专业知识以外科普作者还应该有人文精神。至于科普作品中该不该有人文精神,恐怕只是见仁见智和取决于作者自己的抱负了。 方舟子 先生完全可以去写他认为优秀的科普作品,我想,作为一个知识过硬、文笔优美的科学家,他根本不用担心被庸俗的娱乐、快餐式的科普作家打败,他当然可以用他的文章传播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因为贝多芬从来没有被李宗盛打败过,《欢乐颂》也从来没有被《凡人歌》打败过。 科普需要爱和谦逊吗?我的回答是,科普作品本身不需要爱和谦逊,它只需要专业的、正确的知识、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构思;但科普作家需要爱和谦逊,也许,这是除科学知识和文笔外科普作家应该具备的两项素质。 其实,我还想给科普作家加两条期望:宽容和尊重。宽容他人的作品风格,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知道我这么加码,会不会被科普作家们集体追杀?
个人分类: 求道|7189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们之间的距离
maxiaorong 2008-10-8 19:09
我一直在想我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远的来说,科学的历程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近的来说,今年的诺贝尔奖,又花落各家。 实际一点来说,印印每天扎在实验室,连坐公车时拉着吊环都想着机器人的手臂。 这些才是与科学有关的人,而我呢?一个文字工作者。无病呻吟,伤春悲秋,堆文砌字,成了我的代名词。有些时候,自已也觉着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过,事物是有平衡点的,所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缺一不可。 我没有直接参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没有为科学作出什么贡献,但凭着学业的要求,对科学稍稍关注,也可以暂时用来安慰一下自已了。否则我真找不到参加这个科学博客大赛的理由。 重在参与。有这么一个平台,让我能从别人的博客里学到知识,拓宽眼界,这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分类: 涂鸦|2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幻想之眼
bookscent 2008-8-30 22:24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a6hh.html ) 看以情节取胜的作品,是一种思维按摩,你只需被动地享受。看以思想和文字取胜的作品,则更像是一种思维体操:你要参与,要动起来。 张文质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说不上该叫随感录,还是梦呓。它没有什么情节,更无悬念,充满了无头无尾的句子,也无所谓前后,你可以从里面任何一段读起,毫无妨碍。我被它吸引,一字不漏地读完。我想,与其说是在读它,莫如说是在以它为引子来思索自身。 就像照哈哈镜,有趣的不是镜子,而是镜子里照出的自己。这种书立了一面镜子,好看与否和你自己很有关系,看你是否有一双幻想之眼。 他写出童年的质量往往就是我们一生的质量这样的话,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讲一个故事作为旁证。但有这一句也就够了。作为一个6岁儿子的父亲,这10几个字足以让我浮想联翩。有很多时候,我想表达一种感受,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文字,这一句话,正是我求之未得。 还有,我们真的要避免无限夸大我们这个职业的崇高性和它的能力。我觉得这不只是在说老师,套在我所从事的编辑这个行当上也是一样。这又是我一直想说的。 再比如,一种强制,如果突然在空气中消逝了,该有多少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啊!我又何尝不想表达同样的意味:我们往往是被裹挟着往前走,甚至包括我们的那些所谓业绩,也常常是在某种强迫或无奈下完成的,以至于,强制反过来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 所谓一句话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互动和思索中体现出来。 好在,《幻想之眼》不是无病呻吟虚张声势,也不是精致却不中用的散文诗。我感觉出作者乃是一个饱经实战历练的教育工作者,而非闭门于书斋的所谓专业作家。幸亏如此,保证了它依然有血有肉,掷地有声。 这样的书,当然不是正餐,但它能成为很好的点心,饿了随手拿起吃点,味美又毫无完成任务的压力。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wangfangnk 2008-7-29 15:55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亟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 甘苦自得。 ◎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世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好谈己长只是浅。 ◎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 人伦明,则礼乐兴。 ◎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 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 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 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 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 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 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个人分类: 读书评论|6498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转载]
刘玉平 2008-6-21 13:56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在文献检索时发现的一篇好文章,非常系统全面,现与大家共享! 本文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虽然有一些概念还不甚明确、语言表达稍显严肃,但 该文的不少认识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人认为该文的精华主要包括: (1)提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等等五个方面; (2)提出科学思想主要包括懂得承认和尊重规律、懂得违背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懂得干什么事情都必须弄清它的根本原理,都必须抓住最基本的东西等三个方面; (3)提出人文观念的核心是 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4)提出在 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是一个整体。 ( 是根据李小文先生的建议,于2008年6月22日14:15添加) * * * * *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来源: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09/09/content_5400348.htm )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供稿) 中国网 2003年9月9日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183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