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3)现代告别传统意味着什么
tongqb 2010-10-17 17:22
上面说的都是战争题材创作中的文学理想,提出了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张力的创作原则,那么在写和平时期的建设生活中是否也需要这个创作原则呢?答案是肯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作家描写和平时期建设生活更需要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张力论的支持。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生活中,经济快速发展,却处处存在着不平衡。一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历史理性,要求发展经济,保持发展的速度,这是符合马克思的理论的,也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讲到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一大发现是,人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别的活动。文革前和文革中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因为在解放后,特别在抗美援朝的战争结束后,我们面临的状况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与我们的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历史的要求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以实现改善人民生活的理想。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才认识到马克思的发现,才体认到中国的实际,转而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事实证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了大大改善了,社会文明也随之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理性的胜利。另一方面,则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特别是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贪腐的加剧、高房价的泡沫,贫富差距的加大、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还有精神方面的拜物主义、拜金主义的抬头,这些都是违反人文精神的,而且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伴随物。这样一来,我们的作家就不能不面对这社会生活的种种失衡状态。如果说我们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往往更看重前一方面,认为后者只是为经济发展付出的学费的话,那么作家的特性就在于他与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不同,他们认为这两个方面都属于社会生活的真实和真相,必须予以全面深刻地加以反映。这样他们的文学理想就不能不是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张力的艺术展现。 还是来谈一谈相关的一些优秀作品吧!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金在前苏联时期,就完成了他的《告别马焦拉》长篇小说的创作。马焦拉是安加拉河上一个小岛。春天来了,马焦拉岛上的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情等待一件事情的发生:这里要修建水电站,水位要提高几十米,全岛都将被淹没。年轻人站在顺应潮流这一边,他们渴望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离开这个小岛出去外面的大世界,去过更富有的日子,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作家肯定了他们的弃旧迎新的生活态度。但是老年人却差不多都站在固守老旧这一边,这里是他们的美丽的故乡,岛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的、温暖的,不可或缺的;这里有他们绿色的森林,有他们宁静的家园,有他们的初恋之地,有他们眷恋着的一切。达丽亚大婶对她的孙子安德烈说:你们的工业文明不如旧生活安定,机器不是为你们劳动,而是你们为机器劳动,你们跟在机器后面奔跑,你们图什么呢?作者同情、理解他们,认为他们的怀旧情绪是美好的,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显然年轻人的愿望属于历史理性,而年老人的守旧则属于人文关怀。作家感觉到了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悖立,他没有排斥任何一方,他在两者之间徘徊,在新与旧中徘徊。这里的悖论是:新生活必然要取代旧生活,然而旧生活就没有价值吗?现代工业文明诚然给我们带来富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现代工业也会使人变成某种机器,而环境的污染、自然的破坏、贪腐的蔓延等更败坏了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珍贵的空间,素朴的母亲般的田园和传统的良知、道义的绿洲的丧失,更是我们的悲哀。中外历史的发展都证明了一个真理: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的前行,总是带有悲剧性,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正视历史前进中一再出现的矛盾和悖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的规模和效益不但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的新元素。我们的三峡水坝工程的建设不知比拉斯普金所描写的西伯利亚安加拉河上的水坝工程不知大多少倍,三峡工程移民的人数多达一百多万,也比小小的马焦拉岛上的移民人数不知要多多少倍。可我们写出了一部像小说《告别马焦拉》那样伟大的作品吗?我当然关注到了写三峡工程移民的一些文学作品,但多半是政治话语的直接的带有点文学性表达。然而我们需要的是文学话语,是在文学理想照耀下的真正的文学话语。这种文学话语要充分体现出作家的特性:三峡大坝当然值得建立,它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几代人的历史理性的实践,我们必须肯定它。但是,那么多人要亲手摧毁自己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的痛苦感情,不愿舍弃自己故园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痛苦感情,不愿背井离乡远走他乡的无奈感情,以及深埋在长江水下的千万年的珍贵文物,再也看不到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描写过的长江的美丽风光这一切就没有价值吗?我们也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实际上,这里同样存在一个现代工业大背景下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悖立的现实,悲剧性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也未能幸免。我们的作家是否真的从作家的特性出发,发出自己的声音呢?中国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伟大的(正题),但它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反题),这就是我们的今天所面临的现实悖论。我们总说文学要反映时代精神,可时代精神是什么,它在哪里,我认为它就蕴含上述这个悖论里。今天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个时代的精神,不是发展、发展再发展,不是GDP万岁,我们时代的精神是在科学发展中新的向旧的告别,现代向传统告别,今日向昨日告别。告别不是简单地一走了之。告别是必须走,不能不走,不往前走,我们就要落后和挨打,中国必须崛起,必须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屹立在世界,这是时代的理性的声音;但告别又总是频频回头,泪光点点,难分难舍,这是传统的人文的声音。两种声音此起伏伏,或同时响起。当前的文学现实是,我们的的作家还没有这种充分自觉的社会意识,还没有深切感受到这种时代精神。因此他们的笔下常常很难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来。 文学创作需要审美的升华 有人可能要问,《一个人的遭遇》和《告别马焦拉》可能是原创的。但电影《集结号》不是原创性,它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的。为什么小说《官司》已经有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张力意识,却没有受到大家的关注,没有产生巨大影响呢?这就关系到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了。 对于文学艺术创作来说,并不是展现了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张力,就必然会获得成功,这里还要看作家、艺术家是如何展现的,这就需要考察作品审美品质所达到的高度。如果一部作品根本就不具有审美的魅力,那么这部作品就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不会进入批评家的视野。审美问题还复杂,不是这篇短文能够说明白的。按照我的理解审美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情感评价。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主要之点是作家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投入,让作品里面所描写的一切事物都生气灌注,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审美场。换言之,单个的人物或单个的场景或单个的故事讲得好都不足以形成审美场。审美场的作为具有生命特征的整体性结构,要求作品不但要真实,合情合理,而且还要有勃勃的气息,浓郁的氛围,可感的情调,优雅的韵律,绚丽的颜色。要达到这种艺术极致和审美高度,作家的情感就必须有一个移出和移入的过程。所谓移出就是作家的情感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并从这种深入和体验中把情感移出来,变为自己的刻骨铭心的情的世界,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情以物兴;所谓移入就是作家从生活里面所体验的情感,通过一切艺术手段,自然地却又是淋漓尽致地灌注于整个作品之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做到神与物游,似乎作品中的一切似乎都是自己。就像肖洛霍夫所谈的那样,在卫国战争中,他的亲爱的母亲被敌人的飞机扔下的炸弹炸死了,他感到无比的哀伤,他写索科洛夫,觉得索科洛夫就是自己。他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笔下人物身上。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物以情观。情以物兴是移出,而物以情观则是移入。文学创作中审美场的构建,基本上是一个情感的移出和移入的问题。 冯小刚的电影作品《集结号》获得成功,有许多原因,但从创作的角度看,就是它建立起了审美场。反观原作小说《官司》,则离建立审美场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集结号》受到欢迎和关注,而《官司》则处于没有多少读者阅读的原因吧。 我们今天文学的出路和前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文学理想灯火的寻找。我的理解是:文学理想在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审美升华三者的辨证关系中。(2010年9月6日完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2)期待《集结号》系列作品的出现
热度 1 tongqb 2010-10-17 17:16
中国近代以来我们经历的战争还少吗?就以抗日战争而言,三千万中国人在战争中的牺牲,付出了无比惨重代价。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也使成千上万的战士奉献了自己生命。虽然我们也出现过一些作品反映了这两场伟大的战争,如《保卫延安》、《红日》、《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好作品也感动了我们。这一点是不能不肯定的。但我们又不能不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伟大作品太少。(孙犁的长篇《风云初记》别具一格,要做另外的分析。) 我这里要提到和简要分析两部具有文学理想光芒的作品。 1955年路翎的以志愿军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这是一部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还要早就出现的作品。这篇小说,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战役,侦察员王应洪和朝鲜房东姑娘金圣姬之间,发生了一种爱恋的感情,特别是金圣姬从感激就产生了一种抑制不住的感情和想象,由于她的执着的爱,他们之间不能不产生微妙的接触、热烈、冷淡和痛苦。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有军規军纪,明文规定不许在中国战士与朝鲜姑娘之间谈婚论嫁。面对这严重的问题,对志愿军战士王应洪来说是一个多么困难的考验啊!军規军纪明显代表了理性的要求,而爱恋则是一种人的感情的世界。他必须抛掉一切幻想,切断一切藕断丝连的感情,拒绝来自朝鲜姑娘的爱的诱惑。他很难做到这一切,但最后通过他内心的斗争还是做到了。然而他却在那次洼地上的战役中光荣牺牲了。问题在于作家的态度,作家认为军規军纪是不许违反的,但是同时又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值得同情的。作家在军規军纪和感情之间徘徊,在历史要求与人文感性之间徘徊。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这样一个战斗的时代,路翎的作品一发表就遭到批判,认为他的作品写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之间的爱情,违反了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原则。批判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作家要揭示的正是历史的要求与人文感情之间的冲突,激发读者的悲剧性情感,让人们看到,我们的战士就是在感情的纠葛中,仍能牺牲个人的最美好的感情,为祖国而战斗。在这篇作品里面作家展开了两个维度:历史的维度与人文的维度的悖立,遵守军規是有价值的,但感情也是有价值的,这样写不单是真实的,而且更具有深刻人性的,可惜后来这样的作品太少了。中国人民在20世纪经历了多少战争,但是我们的作家只知道政治历史这一维度,缺少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写出更多的更深刻的动人作品来。 直到2007年冯小刚电影作品《集结号》的出现,才稍稍给我们一点安慰。电影《集结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我们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保持张力的文学理想。作品主人公谷子地连长和他的三连47名战士,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战,拼死斗争。在一次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过程中,他们受命狙击一部分敌人,一直要等到团部吹响集结号,才能撤退。在那个狙击敌人的阵地上,他们以少打多,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全连47人都牺牲了,他们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声音响起。作者毫不吝惜自己的笔墨,热情地歌颂了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体现出作者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理性的深刻理解:在那个时代还有什么比解放全中国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更重要的呢?个人的牺牲如果能换来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那么这种牺牲是有崇高价值的。作者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影片着力之点还在于三连47人牺牲,并没有被追认为烈士,这太不公平了,这缺乏起码的人文精神。谷子地在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开始了艰苦的寻找原来的所在的部队,力图证明这47名战士不是什么失踪者,他们的家属也不是只配领取200斤粮食的人,他们是烈士,他们应该得到人民的永久的敬仰,他们的家属应该领到700斤粮食,他们应得到烈士家属的荣誉。但由于解放战争中,部队的番号的变化,谷子地费尽力气也没有找到他的47位阶级弟兄是革命烈士的有力证明。在寻找的过程中,谷子地对于他的47名战士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对于其家属受到的委屈,表现出一种对人、人性的深切的关怀。他心里最清楚他们是勇敢的战士,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性格有脾气的人,有人性人情的人,他们的鲜血不是水,不能白流,不能不明不白就这样不了了之。他觉得他此生生活的意义,就是要寻找证明,为这些烈士寻找证明。在寻找过程中,他遇到了困难甚至阻碍,他生气,他不平,他骂人,他跟别人争吵,甚至动武。看似粗暴,实则柔情似水,这种情,是对战友之情,也是对人的之情。这样,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这两个维度就在影片中并置,文学理想的火炬就在这两个维度的交错、纠结和徘徊中。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也要为这些为人民的事业而奉献出自己鲜活生命的烈士找证明。影片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就我个人而言,新时期许多影片的故事看过之后都随风飘散,而唯有《集结号》让我耿耿于怀。稍感遗憾的是影片的大团圆结尾。如果在影片结尾的时候,谷子地力图寻找的证明仍然没有找到,他已经70岁了(原著就是这样写的),眼看就不行了,可仍然在寻找证明的而奔波的路上,那么影片就会有一种悲剧性的氛围,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会更深刻更有力,也更符合真实。 我一直在期待着更多的《集结号》作品系列的出现,但我的期待到此为止是落空了。 也许有些人要问,这些年涌现的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不是很好吗?是不是合乎你的文学理想呢?我不能不说出我的真话:这几部作品不错,但很难称为优秀,更难称为伟大。因为这几部作品的基调仍然是《青年近卫军》式的、《红日》式的,最多是前苏联作品《夏伯阳》式的。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未能超越歌颂这单一维度,读者从中看不到战争的复杂性、多维性和历史真相。这三部作品不过是在男主人公的个性上下了一些功夫,写了他们的粗暴或粗鲁或暴躁的性格,他们不时违反纪律,动不动骂人,会说粗话它们没有超越《夏伯阳》,当然更没有达到《一个人的遭遇》的思想和艺术的水准。它们离伟大的作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1)从《一个人的遭遇》谈起
tongqb 2010-10-17 17:00
题记:这篇文章发表在《文艺报》10月15日,共9000字。《文艺报》发表这样长的论文还很少有过。这是我认真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完全是心里话。特分成三小篇放在博客上。供大家批评。 目前文学创作中低俗、媚俗和庸俗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不能不引起热爱文学的人们的担忧,也不能不引起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对文学发展前景的担忧。现实过分功利化,文学过分功利化,我们是否可以从稍稍超越功利的角度,来思考来探索我们的文学理想问题呢? 从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谈起 1956年最后一天和1957年第一天,世界文学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当时前苏联的《真理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五十二岁的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真理报》是前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也是苏联第一大报,一般情况下,头版都只能发表一些政治性的新闻,怎么突然登载起小说来了呢?这不能不引起全苏联和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不胫而走,前苏联和东欧的广播台迅速广播,大型文学杂志《顿河》同年第一期也同时刊载。这篇小说很快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连当时还健在的美国海明威等世界一批作家也写信祝贺,祝贺肖洛霍夫的小说获得成功。随后就改编为电影,影响了整个世界。可以说,1957年春天,不但在苏联,而且在中国和在全世界都是作家的节日。这篇小说在中国获得空前热烈的反响。中文译本刊载在1957年3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随后另一个译本又刊载于同年4月号《译文》上,5、6月号《文艺学习》也刊载了,随后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一篇外国作品,在不到一个月内又两个中文译本,这在中国是少有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人对此不可能有什么印象,但当时我正在大学本科三年级读书,又读的是文学系,我们如醉如痴阅读《一个人的遭遇》,那个春天因为有了这部小说,我和我的同学真的像过节一般高兴,至今仍难以忘怀。肖洛霍夫的努力是有结果的,这部小说创作成功和《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巨著等,使他不但赢得了世界众多的读者的热爱,并且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荣誉。 关于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在《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之前已经发表和出版了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法捷耶夫的长篇《青年近卫军》、西蒙洛夫的《日日夜夜》和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它们都是以歌颂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英勇、坚强、无畏和牺牲精神为主调的。那么,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在浩如烟海的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小说中,究竟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和改变,从而能占领了《真理报》新年期间的头版版面?并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这就不能不简要地介绍一下《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的故事:战后的第一个春天,记者在一条河边的渡口上,遇到了故事的主人公----索科洛夫以及他领养的一个五六岁的孤儿。为了消磨在等待渡船的两个多小时里,索科洛夫在渡口边上给记者讲了他的故事。故事是用第一人称讲述的。他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一个孤儿,他很爱她,认为她是金不换。婚后,他们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平静而幸福地延续着。但是战争突然爆发了。他应征入伍,当了汽车兵。他为前线输送炮弹,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但不幸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炸弹炸昏了,他当了俘虏。但是就在俘虏营里,他还亲手掐死了叛徒,表现了他对祖国的忠贞与热爱。他逃跑过,但被敌人抓回来,敌人的一个营长要亲自枪毙他,他毫无惧色,枪毙他之前,他一口气喝了三大杯白酒,连敌人也不能不佩服他这个俄国士兵是条汉子,并决定暂不枪毙他。他最终逃出了俘虏营,并俘虏了一个敌军军官回到了自己人的队伍。在战争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回到了家乡。但等待的命运是:家乡已经被夷为平地。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敌机炸死。他悲痛欲绝。可命运仍然给他留下一个悬念,他的儿子在进攻柏林的前线被升为大尉,他等待儿子胜利归来。但命运还是捉弄他,他的儿子在离胜利那么近的时候,也为国捐躯了。这一回,他真的有点儿熬不过去了。可他还是没有完全被命运压垮,他还是压抑下自己恶劣的心情当上了司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孤儿,他认他作儿子,相依为命。战争如此残酷,给人的创伤是无法抚平的。索科洛夫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牵着孤儿走了。记者望着他们的背影,泪水涌出了眼眶。 《一个人的遭遇》与以前的写卫国战争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当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所作的报告是:《一个人的遭遇》对我国文学有原则意义。但什么原则意义呢?却语焉不详。从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一个人的遭遇》实际上是对卫国战争题材创作路线的一次调整。调整的要点在于:把文学的历史理性维度不再看成为唯一的维度,而是加入了一个人文关怀的维度。历史理性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维度并置,两者之间保持张力,甚至悖立,改变单一的歌颂的过分昂扬的基调,展现了战争原有的复杂的真实面貌。我一直认为,历史理性是建立在清醒理智和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历史要求,它是民族的、人类的生存的意义所在,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就战争而言,当自己的祖国遭受敌人侵略之时,作为祖国的儿子,他们很清醒地认识到,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反对入侵者的战斗,这是至高原则,是历史理性的要求。因此描写人民参与保卫祖国的战争,讴歌他们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民族的、人类的要求,因此它是属于历史范畴中的理性。在肖洛霍夫笔下,索科洛夫在祖国遭到法西斯敌人入侵的时候,毅然走上战场,为保卫祖国而战,在敌人的俘虏营里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非人的艰难、折磨、污辱、蹂躏,但他和他的战友英勇刚毅,视死如归,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作家充满热情歌颂这一点,并把这种歌颂推进到一个新的深度。就是说,《一个人的遭遇》充分地展现这一历史理性维度。问题在于战争仅仅只有这一个维度吗?按照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许多作品的理解,似乎只有这样一个维度。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则认为战争除了上面所说的历史维度之外,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人文主义的维度,即战争是破坏性、毁灭性的,它给人带来的是杀戮,是劫难,是蹂躏,是凄惨,是创伤,而且是永远也不能抚平的精神创伤,因此它又具有悲剧性的一面,我们需要以人文关怀来烛照它来正视它,把真相展现出来,让后来人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政治家有时对于战争中某个普通战士遭受的苦难或被敌人枪杀,可以忽略不计而着眼于战争的战略方面的话,那么作家的特性就是要敢于说出战略学家、军事专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不想说或不愿说出的话来。正如当年肖洛霍夫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所说:文学----这是良心问题,要是我们不起来大声疾呼反对杀人,下几代的人就不会原谅我们。知识分子首先应该对战争说不要,而且要比那些说要的人说在前头。(见《文汇报》1958年4月23日)我相信,肖洛霍夫这里说的战争当然是法西斯敌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奋起抵抗法西斯敌人的正义的战争,一旦有谁把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像索科洛夫那样勇敢地走上战场。我的理解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就是让上述历史理性的维度和人文关怀两个维度在作品中保持张力状态,既要歌颂苏联战士英勇地参与反法西斯敌人的战争,又要展现这场敌人强加的战争所造成的人文灾难----同胞的被害,战友的牺牲,家园的失落,亲人的离去,永远也抹不去的孤独与悲伤这就是肖洛霍夫对卫国战争题材创作路线的调整和改造。肖洛霍夫的新的创作路线的意义是既要体现历史的要求,又要体现人民的苦难;既要高扬英雄主义,又高扬人道主义;既要考虑到祖国安全这个至高的大局;又要照顾到个人幸福这个不可少的愿望;既从社会方面理解战争,又突出了全人类的主题。人情、人性、人道主义成为新的元素进入作品。而作家在历史和人文中徘徊。这一创作路线的调整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就还原了战争的真相,战争的残酷性、非人性突显出来。这不能不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精神的启迪。这就是肖洛霍夫的文学理想和精神价值。这个文学理想和精神价值的火炬,既照耀了伟大苏维埃祖国大地,也照耀到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祖国的尊严和个人幸福都在文学理想的热流的温暖中而显得更宝贵更值得珍惜。 自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出,文学理想被刷新之后,这一类型的成功作品在前苏联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等,一直到苏联后期还涌现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像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拉斯普金的《活着,但要记住》等等。整个卫国战争共夺走了2660万苏联人的生命,其中有近870万是军人。但是由于以《一个人的遭遇》等系列伟大作品的涌现,给全世界的人们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觉和空前的心灵震撼,前苏联文学无愧于他们伟大的卫国战争。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真理的困惑
zhangqq 2010-9-30 12:51
真理的困惑 说道真理二字的时候,我们都有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国际歌》说:要为真理而斗争!多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但是,真理一词也有滥用的时候。过去,皇帝对臣子说的话就是真理,父亲对儿子说的话也是真理,丈夫对妻子说的话都是真理。这就是所谓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林彪曾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当时就有人反对这种说法,现在,林彪的这句话被人们视为笑柄,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上级、领导的话仍然句句是真理,下级必须完全照办,不能有半点含糊,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能像林彪那样公开去说,埋头执行就行了。不过人们心里明白,这种说法的真理,是假冒伪劣的真理。在我们的心中还是有对于真理的清醒把握的。 按照人们一般的看法,真理被认为是真正的道理,绝对正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例如: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天落下。这句话就是真理。 自然科学被人们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人们习惯地直接把自然科学说成真理:相信科学!相信真理! 其次,真理不仅是最高的道理,也被认为是最公正的标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心怀鬼胎、搞阴谋诡计的人才害怕真理。权力也不能占有真理。而把握真理的人更是无所畏惧。当年布鲁诺在火刑柱下仍然正气凛然、视死如归。教会虽然判处他死刑,却不能改变他发现的真理。 此外,真理还被认为是进步的东西,具有正面的价值。比如,我们经常说追求真理,意思与追求进步、光明相同。如果在悼词中说某某人一生追求真理,那就是对他(她)整个人生的很高评价。 当然,问题还在于,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理?或者说,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真理?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些是我们关于真理的常识。那么,这些说法能否完全成立?也可以问:这些说法是否就是真理?让我们来检视一下。 先从真理的标准入手。我们说:太阳从东边出来,从西天落下。用实践来检验,没错。但是,我们说: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句话却无法用实践来检验。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离我们现实社会还很遥远,远远没有实现,我们如何用实践来检验?如果我们还没有用实践来检验,我们能否说这个命题还不是真理?至少暂时还不是真理?因此,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句话不能用实践检验,表明这里有个悖论:要么,这句话不是真理;要么,实践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条不能同时成立。 如何解开这个悖论? 我们是否可以说,革命的真理与自然科学的真理不一样?自然科学的真理可以用实践来检验,而革命的真理毋需用实践来检验? 回答是:肯定不行。 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关于革命真理的讨论,结论也旗帜鲜明,认为革命的真理也必须要用实践来检验。同时,我们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对于这种信念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动摇过。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 信念不可以动摇,在理论和逻辑上我们却无法论证,这个结我们解不开。可见,用这样的方法来论证真理,就会出现像数学中的无解题。 显而易见,我们所理想的和进步的东西,在证明上都会遇到与革命的真理相同的境遇,因此,都不能简单地与真理等同。 那么,现代的自然科学是否就是真理?也难说。首先,有些自然科学理论在实践中也是无法检验的。 譬如数学中的复数,在生活中怎么会找到用-1的平方根这样的事物呢?还有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也是无法用实践检验的,最多用实验证明,实际上都具有假说的性质。 其次,实践检验过的结论,不能达到最终的确定性。例如,在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水在摄氏100度就会沸腾,在摄氏0度就会结冰。这个结论,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真理。因为我们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结论没有改变。但是,这只是说明,至今为止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谁能保证这个结论在下一次试验中不被改变呢? 从科学史的角度说,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在被哥白尼的日心说代替之前,被人们使用了约1400年。在这1400年里,西方的天文观察家和历法计算者,没有从根本上怀疑过地心说的正确。然而,1400年后哥白尼却改变这个理论。同样,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物理学观点,也影响了人们一千多年。在牛顿力学改变了亚里士多德结论的几百年之后,爱因斯坦等人的现代量子力学又推进了牛顿的学说。这说明, 一种自然科学的结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被无数次验证为正确,但是,却不能证明它以后永远正确。 用实践检验的次数,只能证明此前这种理论的正确,而决不能认为这个理论已经得出一个终极的结论。可见,这样的自然科学也不是那种我们认为的绝对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这样说来,什么是真理? 我们对于过去确定无疑的真理,对于判断真理的方法,甚至对于自然科学都进行了质疑。那么,世界上还有真理吗? 在西方的语境中,真理(truth)一词与真(true)的含义密切相关。真的意思是指我们对对象确切、可靠的把握。而我们获得对于对象确切、可靠的把握,实际上就是获得了关于对象的知识(knowledge)。因此,真理、真、知识在西方语境中的意义非常接近。西方哲学中讨论的真理问题常常与知识问题混在一起。这与我们汉语语境中真理的意义不尽相同。 从西方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刚刚讨论的真理观,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 符合论的真理观认为,一个观点、一种思想或理论是否正确,用经验事实进行验证,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即为谬误。 即如上文我们提到关于水的沸腾和结冰的理论那样。符合论的真理观并非完全错误,常常是有效的,但却存在缺陷,有它的软肋。 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之外,西方哲学史上还有形形色色的真理观。例如影响较大的有波普(Karl R. Popper 1902-1994)的证伪论,提出科学通过推测和反驳而前进的真理观,等等。这些真理观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缺陷。这说明,在真理问题上,人们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共识。 就是说,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真理的定义。 因此,我们仅仅了解符合论的真理观,仅仅把实践当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不够的。事实上,关于什么是真理及其标准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终结。 我们看到,现代绝大多数的自然科学理论,是建立在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之上的。自然科学为人类带来了福利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从上面的讨论就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绝对不是无懈可击的,也有自身的局限。因此,把自然科学简单等同于真理,尤其是等同于汉语语境中的真理,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对于自然科学的崇拜。崇拜是非理性的,接近于信仰。 用崇拜和信仰的态度对待自然科学,与一个教徒对待宗教态度实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因此,我们不仅要反对一般的迷信,也要警惕对于自然科学的迷信。以为自然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与以为上帝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顺便还应该提到,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上还有所谓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说,即把我们已经获得的真理称为相对真理,而所有的相对真理之和就是绝对真理。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获得所有的相对真理,我们就不能获得绝对真理。因此,只要人类的认识没有终结,绝对真理就不可能达到。这个意思实际上告诉我们,绝对真理事实上是没有的。因为,人们只能在一个一个的相对真理的山头上不断攀登,而这种山头是无限的,因此永远不可能获得一个终结的结果。 如果把绝对真理当作一个设定的理想状态,即人类认识真理的最高点或终点,那么,对于这种终点的追求,实际上就变成了一种信念或信仰。不仅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就是整个人类的生命也无法到达这个终点。 这样,一个哲学的命题立刻就转化为带有宗教色彩的命题了。 话说到此,什么是真理还没有回答,实际上也无法回答。因为,真理的问题对于人类还是一种困惑。 然而,尽管困惑,我们还是看出目前人们对于真理认识的误区。 可见,困惑者也有某种清醒,而清醒者似乎并非真的清醒。也许,作为读者的你,现在由原来的清醒者变为一个困惑者了。但是,你不觉得,这种困惑比原来的清醒更清醒一些吗? 西方哲学中关于真理问题有很多奇谈怪论,这些观点虽然有点出人意外,甚至危言耸听,但绝不是无稽之谈,而是严肃、认真的理论。这些理论会在我们的日常视野之外,洞开一些新颖、奇妙的景致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就让地上的果子烂掉吧
springbamboo 2010-9-29 09:56
牛津城里种有很多果树,如苹果、海棠、樱桃等果树,还有一些是叫不出名字来的。春华秋实,红红的果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随风而动。每天清晨,独步在Banbury大街上,总能闻到一缕果子的清香,使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有一棵有些年头的海棠果树将其粗大的枝叶从院墙内伸到了大街的人行道上,树荫下便是落了一地的果子,着秋露而晶莹透亮。没有人去捡地上的果子,它们只有静静地躺在地上。偶而见到几只小松鼠,翘着大尾巴,游走在果子堆里。当停下脚步的时候,它们就会专心致志地吃着手心里的果子,毫无在意近在咫尺的路人。 牛津大学的公园时常是让人最为惬意之处。它的开阔,让人充分感受到秋光的温柔;它的绿草,让人感到生命的永恒;它弯曲的河,就如历史在人们心间流淌;它的古树,见证了牛津的傲骨和至高的威严;它的静,让人们多了一块学习和思考之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公园里的红樱桃,它们虽有些低矮,但却让人赏心悦目。蔚蓝的天空下,树上红红的果子如红叶,如仙女的红绫随风舞动。果子如散珠般落到了绿草地,河岸边,有的则随流而去,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原生态及万物的合谐之美。 周未,到一个姓张的同事处做客。同事住在一个中国家庭里。在他备餐的间隙,我独自走到了后院。庭院深深,有草地,但我已是见多不怪了。最让我兴奋的还是那些沿墙角生长的苹果树。树上的果子已不多,大部分落在了草地上。红红的、大大的,一个接一个地躺在地上,真惹人馋,但我却不舍得去捡。由此想起了一些往事。小时候,每当山上栗子成熟的时候,我都要一大早起来赶到深山去采栗子,要不然就没有份了,这很好的见证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的道理。还有村里有一棵大大的芒果树,有些年头了,每当才结出不大的青果时,小伙伴们就争先恐后地爬到树上去采摘着吃。实在太酸了,就蘸些盐下咽。还有更值一提的是,曾经在某夜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摘乡里的菠萝蜜。当我们爬到树上正为摸到一个大大的菠萝蜜而窃喜的时候,突然传来砰的声音。不好了,一个坏的菠萝蜜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这时,狗叫了起来,跑来了个看果树的老头,拿着手电就直往树上照。大家个个紧贴着树,有的还情急之下裹上树叶做保护色,着实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夜晚,都快赶上鬼子偷地雷了。而今,这么好的果子摆在了我的面前,却没有了采摘的兴致。是不是人生的境遇不同,带来了心境的各异? 我们生活在号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里,相信物质决定意识,因而过分追求物质,而精神上的东西却在渐渐失去。人们没有信仰,社会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而且人们还极力去破坏自然,打破了成千上万年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合谐。记得我敬爱的导师袁润章教授在人生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我一定要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因此,我们有理由去善待这个社会,善待他人,极力地去营造一个合谐的社会;同时,我们也有理由善待自然,善待一草一木,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个人分类: 未分类|9797 次阅读|12 个评论
产业、理性与反思——世博之德国行
ssglwu 2010-9-17 10:16
吴国林 凡去看世博,一般来说,德国馆必去。如果不去德国馆,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世博,什么才叫做人类未来城市的发展。 看过德国馆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德国的工业精益求精,德国人非常认真,而且德国人是一个敢于和善于反思的民族,敢于正视二战所犯下的罪行。 德国的工业之所以如此,在于它自近代以来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于他们认真学习,在于其严谨而又奔放的文化。 德国的馆的设计,其空间布局极为讲究,色彩漂亮,理性十足,总有变化,同时馆中还有供小孩玩的小斜坡,显现出人性关怀。 空间与环保的统一 理性的空间布局数学之真 走向未来之道 经过环保改造 精致的工业技术 民族进步的阶梯 反思过去,敢于直面 多元的文化 音乐,人的创造力显现的空间 德国馆外标识,从法国馆拍摄 未来,是一个参与与互动的未来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经验”与“实验”的分野
STS 2010-9-14 16:40
个人分类: 评论|4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CrossCheck和CT
longfo 2010-9-13 14:55
最近说国内抄袭剽窃的新闻很多,主要原因是一个软件叫做CrossCheck。这个软件据说是个系统,加入他的检验还需要付费。 我具体不是很清楚CrossCheck的工作原理,但是有些支离破碎的字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CrossCheck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基于全球学术出版物所组成的庞大数据库和一个基于网页的检验工具。这个基于网页的工具可用于编辑过程中去鉴别相似文档,生成对比报告,并通过分析去判断是否存有学术剽窃行为。 那么很多相同语句也会被认为是剽窃咯。比如,你好,吃饭了吗。早上好。今天是个好天气。等等。 我们来看看CT,这个检查工具是用来检查人的,在医院里面,我们一般给片子标上名字,为了确认这是张三李四的片子,不然一般看不出来这个片子是谁的。 好了,这两个工具都是用来诊断疾病的,一个是身体疾病,一个是剽窃抄袭,不知道作用原理相差多远。但是我也在考虑,两个人单纯的化验他的成分,或者用CT去看看他的身体,得出结论应该是相似度几乎百分之九十五,那么我们敢说两个人是一个人吗。P0.05了呀,这个有统计学意义了呀。哈哈。 这叫什么事啊,我做过骨科大夫,任何CT的诊断都需要医学知识,仅仅依靠CT学的知识不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很明显啊,病和人能归为一谈嘛,病是病,人是人,要分开对待才好。 一方面要求医生要有人文气息,你们这些杂志搞得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拿一些缺乏人文的软件来约束科研人员,不知道这算不算无视人权。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303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甘陽談通識教育
jiangjinsong 2010-9-9 11:33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10-9-8 10:29:30 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甘阳刘小枫杜维明谈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甘阳,刘小枫,杜维明谈通识教育 [蔣科學按:甘陽先生的嘗試,爭議不小,我自己就在酒桌上親耳聽到幾位同行對他的做法很不屑。我卻傾向於認為是不同理念的分歧。也許我太落伍了,我對今天日益嚴重分科的教育不太看好。我相信真正做好通識教育,才能培養第一流的人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8.27 24版人文 甘阳(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今年的第四届讲习班跟以往稍微有一点不同,主要在于学员的构成上。今年我们的招生比较明确地偏向本科,本科生的人数占了一半;往年招生我们首先偏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以及各大学教务处老师,因为最初几年的目的是在中国各大学凝聚通识教育的共识。我觉得这个共识在最近几年基本达到了,有条件的大学都已经开始强调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虽然做得都很吃力。 今年讲习班偏重招收本科生,我是希望传达一个信息:大学的好坏,大学生本身是关键,本科生本身是大学的主人。相当长时间以来,大家谈通识教育,包括本科生自己,或者大学的教授、校方,都把本科生看成是单纯的客体。这是有偏差的。我们假定满校都是名教授,但如果学生不愿意好好学,你这个学校能办得好吗? 我觉得一个大学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风气。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学没什么通识教育,那时候也不需要通识教育,因为那时的学生本身就是主动在学习。所以大学生自己想不想读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自己现在身份有了一些变化,原先我一直在香港大学,最近一年全职到中山大学,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刻。据我的观察,现在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大学生自己想读书,说得严重一点,可能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并不想认真读书,就是想混学分,然后毕业。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老师教课也会很灰心,到最后就不想教了。我觉得这是通识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希望本科生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想一想大学生自己能做些什么。大学生应该停止单纯的抱怨,而要回来想想自己的问题。如果大学风气好,即使没有大师,你也能好好读书,因为现在资讯非常发达。我不大同意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这句话,这句话只有一半是对的,因为第一,大师可遇而不可求;第二,现在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的大师都是冒牌货。我们现在北大也好,清华也好,中大也好,都花重金请了很多国外的人回来,花了很多钱,但他们对中国的大学作出了多少贡献?很多都不到位,学生也看不到他们几眼,没有用。 中国大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这里想讲两点。第一个问题是学生不肯读书,哪怕是很好的学生。中国大学生的一个特点是愿意听很多很多的课,每个学期选课10门、12门,比较疯狂的要选15门、17门,但是没有一个课他是愿意下功夫去阅读文本的。每个大学生都会夸夸其谈说我们要独立思考,但怎么独立思考?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没有阅读的说话就是口水,说出来的话不过就是报屁股上的文章,你以为这很有思想吗?我们讲习班因此从头至尾第一强调的是阅读,而且阅读要有一定的质量和数量。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没有讨论,即使讨论也讨论不好,因为你不阅读就不会讨论,没有阅读基础的讨论就是口水。中国传统从前历来强调讨论,从前的书院体制基本是个讨论班的体制,我们现在看的《朱子语录》是什么?就是朱熹和弟子坐在一起讨论,而且他们的书院也是分班的,由资深弟子带着一个个小班进行讨论,所以讨论本来是中国的读书传统。但现在中国的大学是普遍没有小班讨论的,中国大学都想学美国大学,但偏偏不学美国大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本科课程必须有小班讨论。 通识教育在中国可以说已经遍地开花,香港、台湾、大陆比较好的大学表面上都可以拿出非常漂亮的通识教育或者公选课的课单手册,但是这些漂亮手册我从来不看,我只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任选其中一门课,我要看它每周的课程阅读进度,读的是哪些文本,每堂课下来阅读了多少文本;第二,有没有小班讨论。凡是不具备这两点的,我认为都不能算是好的通识教育,很容易就变成学生混学分的课而已。所以我觉得通识教育需要有些制度性的东西去规范它,学生不愿意读书是一个现实情况,但如果有一个制度性的要求,可能就会做得相对好一些,比方说你规定这门课的学生必须参加小班讨论,那么多多少少会促使学生去读一点书。另外讨论一定是依据阅读进度的讨论,每周要对学生有一个基本阅读要求,否则讨论就变成了口水。我自己的感觉是中国学生的讨论班做起来非常困难,这也是我这次把讨论班完全限制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一个目的,我希望这次讨论班能做得好一些。 关于讨论班还有一个问题,??后尤其是??后的学生非常缺乏交流,或者说不会交流,互相之间好像很难沟通交流。一个大学如果没有沟通交流的氛围,很难成为一个读书共同体。我们再回过头来讲八十年代的大学,很多人虽然在不同的院系专业和年级,但人是讲气味相投的,会互相找的。找的方式不是像你们现在用什么facebook互相传无聊的照片,而是见面一谈立即进入书本,立即进入问题。当时的北大是一个讨论的共同体,你如果不能讨论,何以表明你是聪明的,你来北大干嘛呢?大学一旦有这样的氛围,就迫使每一个人都进入这个场,而我们现在的大学就缺乏这样一个场。 这就是我这次讲习班主要想跟大家讲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应该发挥主动精神,你们要把自己看成是大学的主人,你们要自己去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如果没有好的读书氛围,即使有非常好的教授,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大学仍然不可能成为好大学。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过训练的无能”
book 2010-9-8 19:35
----------------------------------------------------------------- The Hills erect their purple Heads The revier lean to see Yet Man has not of all the Through A Curiosity 群峦耸起它们高贵的峰巅 众合川争相探视 可是在众生之中唯独人 丝毫不感到好奇 (-- by Emily Dickinson ) ------------------------------------------------------------------------------------------ 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在一本书中写道: 【 世俗的人文环境是不容忍独特的,不容忍有见地的科学发现的,特别是那些使我们原以为正常的宗教文化感到不安的观点。同为人类,我们都一样迷恋那些熟悉的、与主流思想一致的观念。总而言之,习惯或者传统对我们的影响之深,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即便我们对某种特定的哲学或思维方式并没有一个适合的名称,也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我们都已经淹没在我们安全的现实思维中。我们的观点对我们见到的和知道的事物的认识塑形,添加色彩。我们已经接受的、确认是事实或者真理的观念,都顽强地要整合到我们整个思维模式中去。然而,对此我们并不一定都能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的束缚可以称作经过训练的无能、思维共性或者现实的社会构建;你可以用任何你愿意用的名词称呼这些决定我们观点的主要因素。所有的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语言、民族、宗教和辈份的精神负担,难以感受新的观念。科学家同任何人一样,也要隐藏影响他或她的行为的假说,以及不知不觉中冒出来的想法。 】
个人分类: 读-思-拾|3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What is Humanism? By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yue 2010-8-4 16:10
Edited by ZHANGTANQIN What is Humanism? Changing the world, one mind at a time... by Frederick Edwords Executive Director,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http://www.jcn.com/humanism.html PART 1 ALL KINDS OF HUMANISMES What is humanism? The sort of answer you will get to that question depends on what sort of humanist you ask! The word humanism has a number of meanings, and because authors and speakers often don't clarify which meaning they intend, those trying to explain humanism can easily become a source of confusion. Fortunately, each meaning of the word constitutes a different type of humanism -- the different types being easily separated and defined by the use of appropriate adjectives. So, let me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humanism in this way. Literary Humanism is a devotion to the humanities or literary culture. Renaissance Humanism is the spirit of learning that developed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ages with the revival of classical letters and a renewed confidence in th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to determine for themselves truth and falsehood. Cultural Humanism is the rational and empirical tradition that originated largely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evolved throughout European history, and now constitutes a basic part of the Western approach to science, political theory, ethics, and law. Philosphical Humanism is any outlook or way of life centered on human need and interest . Sub-categories of this type include Christian Humanism and Modern Humanism. Christian Humanism is defined by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as a philosophy advocating the self- fulfillment of ma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ristian principles. This more human-oriented faith is largely a product of the Renaissance and is a part of what made up Renaissance humanism. Modern Humanism , also called Naturalistic Humanism, Scientific Humanism, Ethical Humanism and Democratic Humanism is defined by one of its leading proponents, Corliss Lamont, as a naturalistic philosophy that rejects all supernaturalism and relies primarily upon reason and science, democracy and human compassion . Modern Humanism has a dual origin, both secular and religious, and these constitute its sub-categories. Secular Humanism is an outgrowth of 18th century enlightenment rationalism and 19th century freethought . Many secular groups, such as the Council for Democratic and Secular Humanism and the American Rationalist Federation, and many otherwise unaffiliated academic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advocate this philosophy. Religious Humanism emerged out of Ethical Culture, Unitarianism, and Universalism. Today, many Unitarian- Universalist congregations and all Ethical Culture societies describe themselves as humanist in the modern sense. PART 2 RELATION BETWEEN SECULARITY AND RELIGION The most critical irony in dealing with Modern Humanism is the inability of its advocates to agree on whether or not this worldview is religious. Those who see it as philosophy are the Secular Humanists while those who see it as religion are Religious Humanists. This dispute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early years of this century when the secular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converged and brought Modern Humanism into existence. Secular and Religious Humanists both share the same worldview and the same basic principles. This is made evident by the fact that both Secular and Religious Humanists were among the signers of Humanist Manifesto I in 1933 and Humanist Manifesto II in 1973.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hilosophy alon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t is only in the definition of religion and in the practice of the philosophy that Religious and Secular Humanists effectively disagree. The definition of religion used by Religious Humanists is a functional one. Religion is that which serves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needs of a group of people sharing the same philosophical world view. To serve personal needs, Religious Humanism offers a basis for moral values, an inspiring set of ideals,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life's harsher realities, a rationale for living life joyously, and an overall sense of purpose. To serve social needs, Humanist religious communities (such as Ethical Culture societies and many Unitarian-Universalist churches) offer a sense of belonging, an institutional setting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special holidays shared with like-minded people, a unique ceremonial life, the performance of ideologically consistent rites of passage (weddings, child welcomings, coming-of-age celebrations, funerals, and so forth), an opportunity for affirmation of one'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a historical context for one's ideas. Religious Humanists maintain that most human beings have personal and social needs that can only be met by religion (taken in the functional sense I just detailed). They do not feel that one should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meeting these needs in a traditional faith context versus not meeting them at all. Individuals who cannot feel at home in traditional religion should be able to find a home in non-traditional religion. I was once asked by a reporter if this functional definition of religion didn't amount to taking away the substance and leaving only the superficial trappings. My answer was that the true substance of religion is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and the life of the community . Doctrines may differ from denomination to denomination, and new doctrines may replace old ones, but the purpose religion serves for PEOPLE remains the same. If we define the substance of a thing as that which is most lasting and universal, then the function of religion is the core of it. Religious Humanists, in realizing this, make sure that doctrine is never allowed to subvert the higher purpose of meeting human needs in the here and now. This is why Humanist child welcoming ceremonies are geared to the community and Humanist wedding services are tailored to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the wedding couple. This is why Humanist memorial services focus, not on saving the soul of the dear departed, but on serving the survivors by giving them a memorable experience related to how the deceased was in life. This is why Humanists don't proselytize people on their death beds. They find it better to allow them to die as they have lived, undisturbed by the agendas of others. Finally, Religious Humanism is faith in action. In his essay The Faith of a Humanist, UU Minister Kenneth Phifer declares -- Humanism teaches us that it is immoral to wait for God to act for us . We must act to stop the wars and the crimes and the brutality of this and future ages. We have powers of a remarkable kind. We have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z in choosing what we will do. Humanism tells us that whatever our philosophy of the universe may be, ultimately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kind of world in which we live rests with us. Now, while Secular Humanists may agree with much of what religious Humanists do, they deny that this activity is properly called religious. This isn't a mere semantic debate. Secular Humanists maintain that there is so much in religion deserving of criticism that the good name of Humanism should not be tainted by connection with it. Secular Humanists often refer to Unitarian Universalists as Humanists not yet out of the church habit. But Unitarian- Universalists sometimes counter that a secular Humanist is simply an unchurched Unitarian.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example of the Secular Humanist world view in recent years was the controversial author Salman Rushdie. Here is what he said on ABC's Nightline on February 13, 1989, in regard to his novel The Satanic Verses. that there is an old, old conflict between the secular view of the world and the religious view of the world, and particularly between texts which claim to be divinely inspired and texts which are imaginatively inspired. . . . I distrust people who claim to know the whole truth and who seek to orchestrate the world in line with that one true truth. I think that's a very dangerous position in the world. It needs to be challenged. It needs to be challenged constantly in all sorts of ways, and that's what I tried to do. In the March 2, 1989, edition of the New York Review, he explained that, in The Satanic Verses he -- . . . tried to give a secular, humanist vision of the birth of a great world religion. For this, apparently, I should be A tried. . . . Battle lines are being drawn today, one of my characters remarks. Secular versus religious, the light verses the dark. Better you choose which side you are on. The Secular Humanist tradition is a tradition of defiance, a tradition that dates back to ancient Greece. One can see, even in Greek mythology, Humanist themes that are rarely, if ever, manifested in the mythologies of other cultures. And they certainly have not been repeated by modern religions. The best example here is the character Prometheus. Prometheus stands out because he was idolized by ancient Greeks as the one who defied Zeus. He stole the fire of the gods and brought it down to earth. For this he was punished. And yet he continued his defiance amid his tortures. This is the root of the Humanist challenge to authority. The next time we see a truly heroic Promethean character in mythology it is Lucifer in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 But now he is the Devil. He is evil. Whoever would defy God must be wickedness personified. That seems to be a given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But the ancient Greeks didn't agree. To them, Zeus, for all his power, could still be mistaken. Imagine how shocked a friend of mine was when I told her my view of God's moral standards. I said, If there were such a god, and these were indeed his ideal moral principles, I would be tolerant. After all, God is entitled to his own opinions! Only a Humanist is inclined to speak this way. Only a Humanist can suggest that, even if there be a god, it is OK to disagree with him, her, or it. In Plato's Euthyphro, Socrates shows that God is not necessarily the source of good , or even good himself. Socrates asks if something is good because God ordains it, or if God ordains it because it is already good. Yet, since the time of the ancient Greeks, no mainstream religion has permitted such questioning of God's will or made a hero out of a disobedient character. It is Humanists who claim this tradition. After all, much of Human progress has been in defiance of religion or of the apparent natural order. When we deflect lightening or evacuate a town before a tornado strikes, we lessen the effects of so called acts of God. When we land on the Moon we defy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ull. When we seek a solution to the AIDS crisis, we, according to Jerry Falwell, thwart God's punishment of homosexuals. Politically, the defiance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authority has led to democracy, human rights , and ev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umanists make no apologies for this. Humanists twist no biblical doctrine to justify such actions. They recognize the Promethean defiance of their response and take pride in it. For this is part of the tradition. Another aspect of the Secular Humanist tradition is skepticism. Skepticism's historical exemplar is Socrates. Why Socrates? Because, after all this time, he still stands out alone among all the famous saints and sages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Every religion has its sage. Judaism has Moses, Zoroastrianism has Zarathustra, Buddhism has the Buddha, Christianity has Jesus, Islam has Mohammad, Mormonism has Joseph Smith, and Bahai has Baha-u-lah. Every one of these individuals claimed to know the absolute truth. It is Socrates, alone among famous sages, who claimed to know NOTHING. Each devised a set of rules or laws, save Socrates. Instead, Socrates gave us a method --a method of questioning the rules of others, of cross- examination . And Socrates didn't die for truth, he died for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For these reasons, Socrates is the quintessential skeptical Humanist. He stands as a symbol, both of Greek rationalism and the Humanist tradition that grew out of it. And no equally recognized saint or sage has joined his company since his death. Because of the strong Secular Humanist identity with the images of Prometheus and Socrates, and equally strong rejection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the Secular Humanist actually agrees with Tertullian--who said: What has Jerusalem to do with Athens? That is, Secular Humanists identify more closely with the rational heritage symbolized by ancient Athens than with the faith heritage epitomized缩影by ancient Jerusalem. But don't assume from this that Secular Humanism is only negative. The positive side is liberation, best expressed in these words of Robert G. Ingersoll: When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 universe is natural, that all the ghosts and gods are myths, there entered into my brain, into my soul, into every drop of my blood the sense, the feeling, the joy of freedom. The walls of my prison crumbled and fell. The dungeon地牢 was flooded with light and all the bolts and bars and manacles became dust. I was no longer a servant, a serf, or a slave. There was for me no master in all the wide world, not even in infinite space. I was free--free to think, to express my thoughts--free to live my own ideal, free to live for myself and those I loved, free to use all my faculties, all my senses, free to spread imagination's wings, free to investigate, to guess and dream and hope, free to judge and determine for myself . . . I was free! I stood erect and fearlessly, joyously faced all worlds. Enough to make a Secular Humanist shout hallelujah! The fact that Humanism can at once be both religious and secular presents a paradox of course, but not the only such paradox. Another is that both Religious and Secular Humanism place reason above faith , usually to the point of eschewing 回避faith altogether. The dichotomy 对分between reason and faith is often given emphasis in Humanism, with Humanists taking their stand on the side of reason. Because of this, Religious Humanism should not be seen as an alternative faith, but rather as an alternative way of being religious. These paradoxical features not only require a unique treatment of Religious Humanism in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but also help explain the continuing controversy,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Humanist movement, over whether Humanism is a religion at all. The paradoxes don't end here. Religious Humanism is usually without a god, without a belief in the supernatural, without a belief in an afterlife , and without a belief in a higher source of moral values. Some adherents would even go so far as to suggest that it is a religion without belief of any kind-- knowledge based on evidence being considered preferable. Furthermore, the common notion of religious knowledge as knowledge gathered through nonscientific means is not generally accepted in Religious Humanist epistemology. Because both Religious and Secular Humanism are identified so closely with cultural humanism, they readily embrace modern science, democratic principles, human rights, and free inquiry. Humanism's rejection of the notions of sin and guilt,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sexual ethics, puts it in harmony with contemporary sexology and sex education as well as aspect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Humanism's historic advocacy of the secular state makes it another voice in the defense of church/state separation. All these features have led to the current charge of teaching the religion of secular humanism in the public schools. The most obvious point to clarify in this context is that some religions hold to doctrines that place their adherents at odds with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modern world which other religions do not. For example, many biblical fundamentalists, especially those filling the ranks of the Religious Right, rejec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herefore, they see the teaching of evolution in a science course as an affront to their religious sensibilities. In defending their beliefs from exposure to ideas inconsistent with them, such fundamentalists label evolution as humanism and maintain that exclusive teaching of it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constitutes a breech in the Jeffersonian wall of separation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 It is indeed true that Religious Humanists, in embracing modern science, embrace evolution in the bargain. But individuals within mainline Protestantism, Catholicism, and Judaism also embrace modern science --and hence evolution. Evolution happens to be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science today and is appropriately taught in science courses. That evolution has come to be identified with Religious Humanism but not with mainline Christianity or Judaism is a curious quirk of politics in North America. But this is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whole controversy over humanism in the schools. Other courses of study have come to be identified with Humanism as well, including sex education, values education, global education, and even creative writing. Today's Christian fundamentalists would have us believe that situation ethics was invented by 1974 Humanist of the Year Joseph Fletcher. But situational considerations have been an element of Western jurisprudence for at least 2,000 years! Again, Secular and Religious Humanists, being in harmony with current trends, are quite comfortable with all of this, as are adherents of most major religions.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seeing these ideas as the exclusive legacy of Humanism. Furthermore, there are independent secular reasons why schools offer the curriculum that they do. A bias in favor of the religion of secular humanism has never been a factor in their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charge of Humanist infiltration into the public schools seems to be the product of a confusion of cultural humanism and Religious Humanism. Though Religious Humanism embraces cultural humanism, this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separating out cultural humanism, labeling it as the exclusive legacy of a nontheistic and naturalistic religion called Religious Humanism, and thus declaring it alien. To do so would be to turn one's back on a significant part of one's culture and enthrone the standards of biblical fundamentalism as the arbiter of what is and is not religiou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would go a long way in clarifying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he controversy over humanism in the public schools. PART 3 SUMMARY ON HUMANISM Once we leave the areas of confusion, it is possible to explain, in straightforward terms, exactly what the modern Humanist philosoph y is about. It is easy to summarize the basic ideas held in common by both Religious and Secular Humanists. These ideas are as follows: Humanism is one of those philosophies for people who think for themselves. There is no area of thought that a Humanist is afraid to challenge and explore.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focused upon human means for comprehending reality. Humanists make no claims to possess or have access to supposed transcendent knowledge .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reason and science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Therefore, when it comes to the question of the most valid means for acquiring knowledge of the world, Humanists reject arbitrary faith, authority, revelation, an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imagination. Humanists recognize that intuitive feelings, hunches预感, speculation, flashes of inspiration , emotio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and even religious experience, while not valid means to acquire knowledge, remain useful sources of ideas that can lead us to new ways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These ideas, after they have been assessed rationally for their usefulness, can then be put to work, often as alternate approaches for solving problems.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for the here and now . Humanists regard human values as making sense only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life rather than in the promise of a supposed life after death. Humanism is a philosophy of compassion . Humanist ethics is solely concerned with meeting human needs and answering human problems--for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and devotes no atten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desires of supposed theological entities. Humanism is a realistic philosophy. Humanists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moral dilemmas and the need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mmediate and future consequences in moral decision making. Humanism is in tune with the science of today . Humanists therefore recognize that we live in a natural universe of great size and age, that we evolved on this plane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at there is no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a separable soul, and that human beings have certain built-in needs that effectively form the basis for any human-oriented value system. Humanism is in tune with today's enlightened social thought. Humanists are committed to civil liberties, human rights, church-state separation, the extension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not only in government but in the workplace and education, an expansion of global consciousness and exchange of products and ideas internationally, and an open-ended approach to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 an approach that allows for the testing of new alternatives. Humanism is in tune with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umanists ar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emerg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scoveries in order to exercise their moral influence on these revolutions as they come about, especially in the interest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Humanism is, in sum , a philosophy for those in love with life. Humanists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ives and relish the adventure of being part of new discoveries, seeking new knowledge, exploring new options. Instead of finding solace in prefabricated answers to the great questions of life, Humanists enjoy the open-endedness of a quest and the freedom of discovery that this entails. PART 4 ACTIONS BY HUMANISTS Though there are some who would suggest that this philosophy has always had a limited and eccentric following, the facts of history show otherwise. Among the modern adherents of Humanism have been Margaret Sanger, founder of Planned Parenthood and 1957 Humanist of the Year of the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humanistic psychology pioneers Carl Rogers and Abraham Maslow, also Humanists of the Year; Albert Einstein, who joined the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in the 1950s ; Bertrand Russell, who joined in the 1960s; civil rights pioneer A. Philip Randoph who was the 1970 Humanist of the Year, and futurist R. Buckminister Fuller, Humanist of the Year in 1969. The United Nations is a specific example of Humanism at work. The first Director General of UNESCO, the UN organization promoting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was the 1962 Humanist of the Year Julian Huxley, who practically drafted UNESCO'S charter by himself. The first Director-Genera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as the 1959 Humanist of the Year Brock Chisholm. One of this organization'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s has been the wiping of smallpox from the face of the earth. And the first Director-General of the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was British Humanist John Boyd Orr. Meanwhile, Humanists, like 1980 Humanist of the Year Andrei Sakharov, have stood up for human rights wherever such rights are suppressed. Betty Friedan and Gloria Steinem fight for women's rights, Mathilde Krim battles the AIDS epidemic, and Margaret Atwood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outspoken advocates of literary freedom--Humanists all. The list of scientists is legion: Stephen Jay Gould, Donald Johanson, Richard Leakey, E.O. Wilson, Francis Crick, Jonas Salk, and many others--all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whose president in the 1980s was the late scientist and author Isaac Asimov. The membership lists of Humanist organizations, both religious and secular, read like Who's Who. Through these people, and many more of less reknown, the Humanist philosophy has an impact on our world far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its adherents. That, I think,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the power of ideas that work. This may have been what led George Santayana to declare Humanism to be an accomplishment, not a doctrine. So, with modern Humanism one finds a philosophy or religion that is in tune with modern knowledge; is inspiring, socially conscious, and personally meaningful. It is not only the thinking person's outlook, but that of the feeling person as well, for it has inspired the arts as much as it has the sciences, philanthropy as much as critique. And even in critique it is tolerant, defending the rights of all people to choose other ways , to speak and to write freely, to live their liv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ights. So, the choice is yours. Are you a Humanist? You needn't answer yes or no. For it's not an either-or proposition. Humanism is yours--to adopt or simply to draw from. You may take a little or a lot, sip from the cup or drink it to the dregs糟粕. It's up to you. This is the text of a talk that has been presented to various audiences over the years. Copyright 1989 by Frederick Edwords So long as profit is not your motive and you always include this copyright notice, please feel free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is material in electronic form as widely as you please. All nonprofit Humanist and Freethought publications have additional permission to publish this in print form. Other permission must be sought from the author through the the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which can be contacted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 1777 T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9 Phone: 202-238-9088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天厚土育人文,沮水古柏伴始祖
sheep021 2010-6-28 08:28
黄土高原象一副浑厚的臂膀,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寝地;而且是新中国的摇篮、革命的圣地。 《史记五帝本纪》上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活着两大部族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东部生活着东夷太昊部族,南方生活着苗蛮蚩尤部族。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蚩尤率领以九黎部落为核心的苗蛮部族大举进攻炎帝部族,炎帝因战败求助黄帝。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 (今河北涿州)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接着,黄帝与炎帝两部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在今河北阪泉境内展开对决。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告结束。至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因此中华后裔都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华夏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地处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西北的桥山。黄帝陵景区分为黄帝陵和轩辕庙两块儿,一般都是先叩庙后拜陵。 孙文先生的题词:五千年文明,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未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 钱学森
ssglwu 2010-5-23 16:58
钱学森: 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 转自 2009 年 11 月 17 日 《 文汇报 》 注 : 文中的加黑由转引者所加。 编者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以 98 岁高龄去世后,他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整理稿 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经披露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钱老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忧虑和批评发人深省:我们的大学该怎么办?为何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创新力不足?大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这所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美国高校,又能为中国今后的办学提供什么样的启示? 认真思考钱老为之忧虑的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并现实地求解,这或许是我们缅怀钱老的最佳方式。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 人才培养问题 。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1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 创新工程 、 创新计划 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 麻省理工学院 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 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 。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 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 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 。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 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 good idea ,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 good idea 。所以马上就有人说: 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 卡门说: 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 。 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2 、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 L 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 L 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 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 93 岁 。 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 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 。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 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 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 。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3 、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 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良好的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 现代 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 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 联想 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 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 ,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 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 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 。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 西尔斯 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 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4 、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 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 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 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 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 90 多岁了,想到 中国长远 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3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耿大夫谈复旦大学之科学人文观
longfo 2010-5-14 10:46
今天, 复旦大学 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来到华师大二附中和上海中学,与中学生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20年后的中国精英,也为复旦105位正教授的中学校园行拉开了序幕。 给黄鳝吃避孕药让它变粗变大,用硫磺熏白木耳使它色彩更漂亮,这些办法是谁想出来的?我猜可能就是科学家。杨玉良说,没有人文情怀、只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只能是一部研究机器。要培养20年后的精英,就得让他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同时萌芽,博采众长的通识教育的作用格外重要。此外,他还特别提醒中学生们,今后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三样东西:业余爱好、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据悉,今年正值复旦大学105年校庆,该校各院系推选了105位正教授组成名师团,将赴全国各地的中学做人文、社会、科普类的系列讲座,旨在传递通识教育理念,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也让大学教授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笔者评论:科学家的确脑子好使,很多办法肯定是科学家想出来的,不排除三聚氰胺事件,科学本身就是双刃剑,缺了东西,就会出问题,缺了什么会出问题呢,那就是人文关怀,很多人都在谈医疗的人文关怀,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敢谈科学的人文关怀呢。科学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服务的。作为复旦大学的一份子,我觉得复旦这个举措很好,从中小学就加强人文关怀,让人成为人,不能成为机器。科学人文化,我觉得这是国内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我也希望科学网能专门有些大牛写写这方面的文章,本人人微言轻,文章只能为少数人所看,影响甚微,所以还请大牛们多写一些,大家就事论事,共同促进科学发展,岂不是好事一桩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行医与人文素养
DrSun 2010-5-10 12:46
行医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大家都知道,做一名好医生,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在内科学经典名著《哈里森内科学原理》(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第一版、第一节、第一页的导言中,哈里森( Tinsley Harrison )是这样描述医生的: No greater opportunity, responsibility or obligation can fall to the lot of a human being than to be a physician. In the care of the suffering he needs technical skill,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He who uses these with courage, humility, and wisdom will provide a unique service for his fellow man and will build an enduring edifice of character within himself. The physician should ask of his destiny no more than this, and he should be content with no less. 在 2005 年的最新版本(第 16 版)的前言中,你还可以看到这段话。这段话还刻在了哈里森雕像旁边的石碑上(附图)。 我实在不敢直译这段话。仅就个人理解,其大意是:能当上医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难得的机遇,或者说是一生中要承担的最重大的责任。在医治患者的时候,他需要技术技能、科学知识,以及对人类的同情心。在施治过程中,要有勇气、要谦卑、要有智慧,这样他才会给自己的同胞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才会在自己心中建立起不朽的人格圣殿。医生的人生追求,达此目标则别无奢求;尚有距离,则不应满足。 行医需要技能和知识,也需要一颗同情心(人对人的理解, human understanding )。我们每天与病人接触,最需要的是互相之间的理解,这也是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日常的医疗活动也许不知不觉地在发生变化。监护屏上的心率、血压、呼吸,也许就代替了一次次的床旁探视和交谈。在某一期的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8 年 12 月 25 日出版 ) ,美国某教学医院的一名高年资医生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文化休克 - 病人成为影像,影像成为病人( Cultural Shock-Patient as Icon, Icon as Patient )。 作者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诊视病人的方式在发生冲突。一种是所谓的传统方式,把病人当作教科书,这本教科书不断地发生变化,需要经常的望触叩听,病房中的气味、家属的诉说、结节状的肝脏、阵挛、鼻唇沟消失、嘶哑的声音 .. 这一切都在帮助你了解病人。而另一种方式,姑且称之为便捷方式( the expedient way ),老师并没有正式教授,但住院医师好像都学会了的。病人依然是中心,但却成为另一个实体的影像( icon ),可称之为 iPatient 。在很多情况下,急诊医生已经对病人进行了筛查、检测和诊断,以致住院医师在见到真正的病人之前,早已见到完整的 iPatient 了。各种变化着的化验和检测指标都示踪在荧屏上,就像道琼斯指数一样。医生们也在工作间内讨论着这个 iPatient 的情况。本文作者最后强调的是:对临床医生来说,床旁是一块圣地,我们的同胞给我们这样一个特权,让我们去看他、去摸他、去听他的身体。我们的技能和洞察力不应辜负他们的信任。 医生的人文素养应该是最高的、最为丰富的。 Doctor 这个词来自拉丁语 docere ,本意是 to teach (教、传授)。医师也是教师。我们言传身教;要带徒弟,手把手地传授临床技能。我们还要把科学的防病知识教授给患者。我们医生同行之间也要相互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写病历、写论文、写科普、写政论,甚至交代病情,都需要文化知识。多读书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天文地理的书,能改变之,医学名著也能改变之。 医生既要有感性,又要有理性。对病人要充满感情,苦其苦,乐其乐。但在医疗工作中却不能感情用事,要理性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我们还要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和医疗改革问题。医护人员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群体。在危机面前,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无论是面对 SARS ,还是抗震救灾!在医疗改革的不同声音中,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为了一个完善的医疗体制、为了患者利益,为了国家利益,也为了医护人员的利益,不顾个人得失而奔走疾呼。这体现的都是医生的人文素养! 注:根据本人在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上的发言整理,已刊登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个人分类: 杂文闲评|595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数字人文资源
limer 2010-5-5 13:55
Digital Humanities Resources Local (Indiana University) Resources Institute for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IU Digital Library Program Lectures and Discussion Groups DLP Brown Bag Series IDAH Brown Bag Series Metadata Discussion Group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ACH, North America) 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Linguistic Computing (ALLC, Europe)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t pour l'tude des mdias interactifs (SDH-SEMI, Canada)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ADHO, umbrella group for the above organizations) TEI Consortium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and Computing Journals Journals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Digital Studies / Le champ numrique LLC:The Journal of 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ACH and ALLC) TEXT Technology: The Journal of Computer Text Processing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66-2004) CH Working Paper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omputers and Texts dichtung-digital D-Lib Magazine Electronic Book Review First Monday Game Studies Human IT ImageText The Iowa Review Web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Vectors Conferences Digital Humanities Digital Resources for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Text Encoding Initiative (TEI) Members Meeting Chicago Colloquium for Digital Humanities and Computer Science Online Discussion Lists Humanist TEI-L Blogs The following are blogs by digital humanities scholars Digital Humanities Now Dan Cohen Matthew G. Kirschenbaum Stephen Ramsay Geoffrey Rockwell Stfan Sinclair Clay Spinuzzi Lisa Spiro Melissa Terras Edward Vanhoutte Vika Zafrin Text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2004) A Companion to Digital Literary Studies (Blackwell, 2008) Institutes and Center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MITH),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entre for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CCH), King's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for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IDAH), 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Digital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MATRIX, The Center for Humane Arts, Letters Social Sciences Online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e above centers and many, many more are listed in centerNet ,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s. Linguistic Corpora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是用来做事的
可真 2010-5-4 05:14
西方的科学是用来做事的,中国的哲学是用来做人的。 做事与做人有联系,却是两回事。把用于做事的科学用到做人上,必做不好人;把用于做人的哲学用到做事上,必做不好事。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是把用于做人的哲学用到做事上,所以就做不好事。做不好事,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水平就上不去,以至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是越来越把用于做事的科学用到做人上,所以就越来越做不好人。做不好人,处理不好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结构就不稳定,以至于道德失范,政治失序。 做人与做事能分得开吗? 不能做人的人,怎能与他人共事?! 不能与他人共事者,又能做成什么事?! 不能做事的人,谁人与他共事?!无人与他共事,他又如何做人?! 做人与做事不可分,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哲学能分得开吗? 中国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或者只要中国的哲学,或者只要西方的科学。只要中国的哲学时,做事不象做事,所以事不成功;只要西方的科学时,做人不象做人,所以人不成仁。 有言曰:不成功,便成仁。蒋介石时代的国民党信奉这种逻辑,所以是既不成功,也不成仁,最终人事俱废,彻底失败。 我们今天的共产党怎样?还能信奉不成功,便成仁或不成仁,便成功的逻辑吗? 辩证法所信奉的逻辑是不成功便不能成仁,不成仁便不能成功。今天执政的共产党要避免往昔执政的国民党的覆辙,就得坚持辩证法,做人、做事一起抓,既求成功,亦求成仁。为此,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哲学岂可非此即彼,单取其一哉!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4285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
STS 2010-4-30 16:49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上的我招手,说:   再见!   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父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归还期限的。   他欣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朝阳而落泪。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给他们一个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横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至爱的孩子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的回来!   我不曾迁移户口,我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的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父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个人分类: 评论|1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把孩子交给你~~~
STS 2010-4-30 16:47
每一天 我都把孩子交给你 我把孩子交给马路 他欢欣 规规矩矩的行走 匆匆的路人和车辆啊 拜托 不要撞到我的孩子 我把孩子交给学校 他颖悟 求知若渴 灵魂的工程师们啊 拜托 不要毁了我的孩子 我把孩子交给社会 他诚实 双眸纯净如水 形形色色的环境啊 拜托 不要弄脏我的孩子 我把孩子交给黑暗 他稚嫩 肩膀还不堪风雨 潜伏的凶险和邪恶啊 拜托 不要伤害我的孩子 我 一个父亲 有些恐惧是否交错 我把至爱交给你 请容许我看着他平安 平平安安
个人分类: 评论|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薛涌 人文学科的价值
windlight 2010-4-20 08:13
大学选专业:人文学科的价值 http://xueyo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252142420103153115453/    众所周知,美国的精英大学,毕业生总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学就该重新排名了。你仔细一调查就明白,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的香火就越盛。      年纪稍大的人,大概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大饭店》。其中有个漂亮体面的少妇,到大饭店来卖淫。结果被好心的经理发现。经理问她为什么要干这等事。她说自己被丈夫抛弃,带着孩子没有别的活路。经理又问:你没有什么技能吗?那女人叹口气:我大学的专业是英语,甚至还曾写过诗,希望出本诗集。但现在那都是不相干的事了。经理看不过去,正好他有个朋友在一个做贺卡的公司,就介绍她去给人家写贺卡辞,算是专业对口了。这个少妇也立即从原来的肮脏行当中跳出洗手不干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羁,却反映了实际生活中美国大众的心态:百无一用是书生。人还是要趁着年轻学点有用的东西。我过去的一位美国英文老师告诉我,当年她父亲知道她要学英文专业,就以拒绝支付学费来逼她改行。   和中国一样,在美国,人们不仅竞争着上大学,而且对专业的选择极其挑剔。许多人都觉得,选专业是找工作的第一步。专业选错了,就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结果,大学的专业越来越实用,传统的人文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以2005年为例,美国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竟是会计!这个结果多少让人有些吃惊。因为根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从19901991年度到20002001年度,美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从59140跌到46555,下降了21.3%。会计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枯燥无味、孤独怪僻、没有情调、只知道算账的数字处理机。但是,从2002年到2003年却时来运转,全美会计学位的授予量增加了11%。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InternationalUniversity)所开设的全美最大的会计课程,学生人数从2000年到2003年增加了43%。密歇根大学会计专业的硕士课程,过去3年里学生人数上涨了76%。伊利诺斯大学的会计课程也是全美最大的之一,其本科生人数从2001年到2004年增长了66%。   会计专业从消沉到流行,最大的原因是2001年安然公司倒闭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华尔街的金融欺诈丑闻。这些丑闻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犯罪公司做花账、虚报赢利,欺骗投资者。于是政府推出一系列新法规,加强审计、财会上的管理。仅此一举,就创造了许多会计专业的工作。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会计师是这一系列丑闻中吹哨子的英雄,形象也顿时高大、性感起来,投到这个专业的人数自然也随之猛增。   不过,华尔街的金融震荡并不能解释一切。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会计专业风行似乎在安然丑闻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其实表现了美国人上大学的态度越来越实际:上大学就是为了赚大钱。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坐在那里点钱算账,财富看得见摸得着,当然最让人心里踏实。目前大学本科十大最受欢迎的专业,除了会计排第一外,从第二到第十的热门专业依次为:电力工程、机械工程、商务行政与管理、金融经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市场推销与经营、化学工程、信息科学与系统。一句话,大家不是急着做生意,就是要当工程师,全都脚踏实地。   一个2002年在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进行的调查表明,22%的学生在上高中前就开始考虑他们的专业。大多数的学生在高中毕业那年开始考虑。70%的学生考虑以后做生意。计划从事医疗和法律工作的紧随其后,各占14%和13%。而潜在的收入水平,是这些专业选择背后最大的依据。在考虑读商学的学生中,70%是受这个因素的驱使。即使在考虑非商学专业的学生中,58%也是出于这个因素。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因素,只构成40%的非商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动机。在选择商学专业的学生中,只有25%以此为动机。可见,选择商学这个专业的人,大部分是被赤裸裸的金钱所驱动。   在1970年,美国大学本科商务类专业仅占学士学位的13.6%。1981年以后,这个比例上升到19.3%到24%之间。比如2002年,是22%。也就是说,20%到25%的大学本科生(一年平均25万人)是在那里念生意经。   相比之下,人文学科节节败退。英语专业1971年占学士学位的8%,到2002年跌至4%。历史专业1971年占学士学位的5%,到2005年仅为2%。尽管全球化大潮汹涌,外国语言和文学专业在学士学位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971年的2.4%跌到2005年的1.2%。   其实,即使是这些少得可怜的人数,也不全靠学生的兴趣来维持。康州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一个叫罗伯特的新生,由家长带着来找他。家长问:选什么专业对进法学院最有利?该教授回答:任何一个强调读和写的人文学科都可以。不对!,家长急着说,我们家的罗伯特早已打定主意要当律师,我们不会让他在那些和法学院不相关的东西上浪费时间。是不是读历史有些帮助?   在美国,本科不设法学专业。想当律师,进大学常常不知干什么好。结果,许多像罗伯特这样的孩子,阴差阳错读了历史或其他什么人文专业。   上面提到的这位教授是耶鲁大学读美国历史的博士出身,亲历这种人文学科的没落,不禁痛心疾首,回到自己的母校寻求支持力量。他采访了许多成功的耶鲁毕业生。这些人捐的钱常常比这个教授一辈子的累计工资还多。但他们大学本科时,读的不仅是人文学科,而且现在也认为大学的专业奠定了他们日后成功的基础。   这并非是我们这些学历史的人不甘心自己的专业不热门而故意制造的宣传攻势。众所周知,美国的精英大学,毕业生总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学就该重新排名了。你仔细一调查就明白,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的香火就越盛。   以耶鲁大学为例,在过去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占本科生的13%到15%。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一直是四大热门专业之一,在90年代前半期还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和政治学超出。而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耶鲁根本就没有实用的经济(即商务)本科专业。哈佛大学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选该专业的人数占本科生的48%;第二是生物,为10%;第三是英语,为8%;第四是心理学,为7%。普林斯顿的传统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最近心理学上升,取代了英语,目前最热门的是政治学。传统上,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最近学校努力推行专业多元化,已经初见成效。2005年,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上涨了15%,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生上涨了7%。学生人数上涨率最快的全是人文学科的小系,依次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系(100%),音乐系(100%),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60%),比较文学系(57%),宗教系(52%)。同时艺术与考古、法文、意大利文、德文等系,学生人数也明显上涨。总的趋势显然和美国一般的大学正好相反:人文学科越来越热。   解释这一现象,还要诉诸我们最基本的常识。这些精英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当领袖,要把握大方向,其关怀和训练当然必须宏观,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那里数钱算账。从这些精英学校的学生背景看,大部分学生出身于中高产阶层,父母受的教育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鼓励孩子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度过了这样4年的人生,再想实际问题也不迟。   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则是另一番光景。他们许多人来自劳动阶层家庭,常常是家里的第一个或者第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父母没有受很好的教育,许多人反智主义情结甚重,觉得大学总是教一些读书人才喜欢的没有用的东西。可惜,如今的大潮流是蓝领工作越来越少,连招警察也开始要大学毕业生。不上大学,没有出路。所以他们的子弟勉为其难,进大学就是为了找饭碗。大学不过就是个职业培训班。如果你让他们一年花几万块送自己的孩子读什么柏拉图,他们肯定觉得你有病。   其实,劳动阶层的子弟并非一定不喜欢柏拉图。问题是,如今大学越来越市场化。学费涨得奇高,学生和学生家长成了消费者。一年几万块花出去,构成全家最大的开销。这钱花得值不值?于是有了个消费者权利的问题。结果,每年新生一入学,你就会发现家长比学生还多。和教授、校方交涉的,几乎都是家长。他们从选择孩子的宿舍、课外活动的安排到所学的专业,事无巨细,全要和学校讨价还价、给孩子决定好,保证自己花的钱不冤枉。在这样的情况下,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即使有许多梦想,希望利用大学时期探求人生、了解世界,也没有办法。他们的一切选择都由家长代劳了。   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务虚的学生几乎肯定会成功,成为自己这一代人的领袖;那些务实的学生,还和父辈差不多,卖力气为生,等着人家给工作。何以如此?当然,精英大学的学生智商高,社会关系也多,学什么都会成功。但为什么在这群人里,彼此竞争时也要争先恐后地务虚不务实呢?可见,人文教育,对人实际的成功还是有关键作用。前述那位耶鲁毕业的教授在自己的校友中进行访谈调查,得出了有实际经验支持的结论。   1980年从耶鲁毕业的苏珊克朗(SusanCrown),读的是文学专业,目前是芝加哥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已经当上耶鲁的校董。她的体会是,人文教育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阅读、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些技巧,在商业活动中每天都要用。另外,如今的社会变化快,信息多,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对任何东西的了解都浮皮潦草。大学的人文学科,则给你提供了一生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机会,去专心致志地读伟大的历史和文学著作。这样,你就学会了专注于大的理念,不被一些琐碎的细节所支配。   理查德弗兰克(RichardFranke)是1953年的耶鲁毕业生,领导一个大投资公司24年之久,如今已经退休。他的体会更为具体:生意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不管你把公司办得多么成功,你那一套不到5年就得变。也就是说,你每5年要有秩序地重新塑造你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但你更需要一些能够综合思考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的人。所以我作为公司首脑,就喜欢雇用人文学科出身的人。   他这个意见几乎代表了所有被访者的看法:人文学科培养的分析深度、创造力,比商学院教的东西更可靠。   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Ellis)于1959年从耶鲁毕业,专业是艺术史。他创建并领导一个国际贸易咨询公司达30年之久。他强调说:如果你想当企业领袖或经理,本科学商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大失误。你所能学到的只不过是一些高级的账目管理技术。他认为,人文学科给你奠定了管理人才的战略性的基础训练。生意场上,归根结底是跟人打交道。你想成功就得跟成功的人接触。你赢得人家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人家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你最好是把和你生意有关的人都看作是志愿人员。他们如果不感到和你接触有意义,而只是赚几个钱而已,他们早就干别的事情去了。他的这番高见也同样得到其他耶鲁毕业的大老板们的认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当个成功的生意人,就要看你是否有和思想复杂、社会关怀深刻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要看你是否能够创造一个文化氛围,让这些心灵复杂的人在这个氛围中感到愉快。其实当今总统布什做生意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有哈佛的MBA文凭,又是贵族中的贵族,但在生意场上就是混不开。他一张嘴就让人看不起,凭老父的关系也不管用。布什家族有个不成文的家规:先赚钱再去碰政治。布什是第一个破这个规矩的人,原因是他没有别的办法。他在耶鲁只是睡过4年,其人格和企业精英格格不入。搞政治,可以绕开这些脑筋复杂、趣味精致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在脑筋简单的人看来有魅力,结果在政治上比在生意上顺利得多,成了美国历史上一个最为反智的总统。   耶鲁之外,人文教育同样培养了许多名声赫赫的企业总裁。前惠普总裁卡莉费奥利那(CarlyFiorina),当年在斯坦福学的是中世纪历史和哲学。她号称她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转型的兴趣,与她面对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时的思考非常切近。迪斯尼的总裁迈克尔埃斯内(MichaelEisner)大学的专业是英语和戏剧,没有上过一堂商学方面的课。他督促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大学里都学人文。用他的话来说:文学对人的帮助是难以置信的。你做生意时总要处理人际关系。文学帮助你理解什么才能打动人。米拉马尔系统(MiramarSystem)的总裁尼尔雷宾(NealRabin)是学创作出身。他虽然雇用MBA,但他批评说,那些哈佛的MBA,常常被管理学院的案例研究课程中企业失败的例子给吓得瘫痪,缺乏创业时必要的想象力。康宁(Corning)的总裁约翰卢斯(JohnLoose)大学学的是东亚研究。他声称自己对中、日、韩和印度的理解,帮助他在光纤市场低迷之时,发现了亚洲市场的亮点。联邦百货商店(FederatedDepartment Stores)集团的总裁休克罗尼克(SueKronick)同样也是学的亚洲研究,并靠她对印度的理解在亚洲找到廉价的供应商。米夏埃拉罗德尼奥(MichaelaRodeno)在大学学法国文学时,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专业使他发现了葡萄酒这宗大买卖,最后成为一个设在加州的法国葡萄酒公司的总裁。学人文的客串高科技公司领导更是一个小潮流。加州的蓝盾(BlueShield)的总裁布鲁斯博达肯(BruceBodaken)拿了哲学的学士和硕士,还教过伦理课。他认为哲学帮助他思索深刻的问题,是他成功的关键。全景(Uniscape)的总裁斯蒂夫亚当斯(SteveAdams)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博士,后来辞掉教授的职位进了生意场,大获成功。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曾经大红大紫、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李艾科卡(LeeIacocca),本科学的是历史。《花花公子》的创建人休海夫纳(HughHefner),本科学的是哲学。派拉蒙电影公司(Paramount Motion Picture)集团的总裁谢里兰辛(SherryLansing),大学学的是英语。在美国前1000家大企业中,只有1/3的总裁拥有商学硕士学位。说到底,人文教育是向你展示人类最重要、最伟大的理念的交锋,并让你也被卷入这样的交锋。伟大的理念培养伟大的人,不管是在哪个领域。   这也难怪,一些在生意场成功的人,对大学生本科中的商学迷信和人文教育的衰落感到担心,觉得教育已经不成其为教育,而仅仅是训练。前面提到的查尔斯埃利斯一针见血地指出:怀疑的自由是创造的第一步。没有人文教育,你很难进行建设性的怀疑。用美国建国之父杰斐逊的话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自己来判断是什么保证了或者威胁着他的自由。可惜,在911后两年多,大部分美国人还认为萨达姆是恐怖袭击的幕后指挥。这说明公众已经失去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这正是人文教育要训练的东西。没有这样的思维,不仅做生意时会盲从,跟着人家买股票、炒房地产,美国的民主制度,也会陷入危机。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1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