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科学与人文(一)
h123xq 2012-10-29 10:30
我一直以为,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上,科学与人文似乎是一对冤家。科学强调理性,以事实、观察、实验、数据为根据,力图排除所有的人为干扰,以价值无涉为客观性追求的学理依据。人文则强调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关怀,更多地从某种个人主义视角讨论价值旨归和价值天平。但是如果考虑这二者的源头,又不免犯起了愁:他们都源起于古希腊,历经中世纪,发达于现代社会。何以二者会在这样的时刻分道扬镳,固守一隅?二者之间真的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还是二者殊途同归? 今日看了一本关于人文主义的小册子,据这本书考证,人文主义的原初语境是指人对知识的追求,带有某种精英主义或起码是对文明的一种精致化思考。反思西方文明的演化路径,其实处处都能看到类似的影子。对普罗大众的人文关怀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佛教的悲天悯人,以无我之心发大慈悲;一种是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实中的大多数都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由此可知,西方语境中具有独立之思考,批判之精神的知识分子,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化身。 科学与人文的分化,大抵可以从某种态度开始。这是人对自我的一种理解,特别是对于自我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古希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种。认识自己有两种路径:自我的反思,自我的拷问,内省,慎独,大概都属于这一类,强调的是对生命自身的感悟,由“我”及“他”。从学理上来说没有错,但是如何能够“及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及他”却越来越成为追问的对象。因为毕竟“他”不是“我”,否则,何谈“及他”?另一条路径就是从外在的现象或事实来认识自己,也就是所谓的科学。这似乎是比较能够靠得住的,因为作为生物物种,人类都是一样的:不论是解剖学还是基因。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不论生命科学如何发达,认知科学如何可靠,都无法把人的理性和感性画一条明确的界限。毕竟,人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析和还原的。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季学园”:读书讨论专用QQ群
techne 2012-10-25 01:16
  新建QQ群143230792,“四季学园”,读书讨论专用。每个季度围绕一部经典细读。研究探讨,话题不限,但须专业。不鼓励无技术含量的发言。[近期阅读作品为弗朗西斯.福山的"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对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共同探讨、进步。尤其关涉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或软科学类的朋友,可能会遇到一些有共同语言的同道。如果讨论进行的足够丰富、深入,可以每季度择期举行一次主题聚会(地点在上海)。
个人分类: 欣闻恋播|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A&HCI收录人文学科期刊131种目录
wanyuehua 2012-10-14 10:21
SSCI 、 AHCI 均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2012 年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31 种,其中被 SCI 、 SSCI 、 AHCI 共同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1 种: 2008 年创刊的 Biosemiotics 《生物符号学》。 SSCI 、 AHCI 共同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13 种,例如: 1846 年创刊的 Daedalus 《美国文理学会会刊》、 1977 年创刊的 Dutch Crossing: Journal of Low Countries Studies 《低地国家研究》、 1978 年创刊的 German Studies Review 《德国政治与社会》、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国际艺术管理杂志》、 1995 年创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国际文化遗产研究杂志》、 1967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大众文化杂志》、 1969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学术出版杂志》 、 1919 年创刊的 NWIG-New West Indian Guide 《新西印度指南》、 2006 年创刊的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美学、创新与艺术心理学》 、 1941 年创刊的 Slavic Review 《斯拉夫评论》、 1952 年创刊的 TRAMES-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17 种,例如: 1927 年创刊的 Aevum 《语言史学评论》、 1971 年创刊的 Amerasia Journal 《亚美杂志》、 1939 年创刊的 American Imago 《美国意象》、 1932 年创刊的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 1968 年创刊的 American Studies in Scandinavia 《斯堪的纳维亚美洲研究》、 1933 年创刊的 Archiv Orientalni 《东方学文献》、 1946 年创刊的 Belfagor 《贝尔法哥》、 1952 年创刊的 Book Collector 《书籍收藏家》、 1960 年创刊的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英国美学杂志》、 1977 年创刊的 British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英国加拿大研究杂志》、 1965 年创刊的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加拿大美国研究评论》、 2009 年创刊的 Classical Receptions Journal 《古典文化接受探讨》、 1967 年创刊的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十八世纪研究》、 1971 年创刊的 Ethnologia Scandinavica 《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学》、 1996 年创刊的 European Legacy 《欧洲遗产》、 1981 年创刊的 Great Plains Quarterly 《大平原季刊》、 2000 年创刊的 Hispanic Research Journal 《拉美研究杂志》、 1972 年创刊的 Index on Censorship 《检查制度备索》、 1994 年创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国际古典传统杂志》 、 1942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美学与艺术评论杂志》、 1971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欧洲研究杂志》、 1983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Modern Greek Studies 《现代希腊研究杂志》 、 1994 年创刊的 Modernism - Modernity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1896 年创刊的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纽约时报书评》、 1985 年创刊的 Portuguese Studies 《葡萄牙研究》、 1838 年创刊的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美国哲学会会报》、 1923 年创刊的 Revista de Occidente 《西方杂志》、 1911 年创刊的 Scandinavian Studies 《斯堪的纳维亚研究》、 1922 年创刊的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斯拉夫与东欧评论》、 1989 年创刊的 Southern African Humanities 《南非人文》 、 1980 年创刊的 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 《原文和表演季刊》、 1968 年创刊的 Victorian Periodicals Review 《维多利亚时代报刊评论 》、 1973 年创刊的 Women's Studies 《妇女研究》、 1985 年创刊的 Word Image 《语言与图像》、 1979 年创刊的 Zeitschrift fuer Semiotik 《符号学杂志》。 详细 2012 年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31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2年AHCI收录人文学科期刊131种目录.doc
个人分类: A&HCI投稿|5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人文生态的建设还是破坏?(去梅里雪山的故事)
scientister 2012-9-25 17:13
刚才看一个系列图片,美丽自然的山村寨子和山林梯田,等等。感慨,并想起去年去梅里雪山的经历。想起两件事情,值得跟大家分享。 那天,我们7个人拼了一辆小面包车进山。车子开了很长一段山路,快要进入景区之前,司机说他家就在前面的路边,他的车要加油。 过了一会儿,车子停到一个山坡下,司机的妈妈提一只汽油桶到路边交给司机,司机开始加油。我们7个人在路边散开,休息和拍照。司机的妈妈也许是觉得耽搁大家的时间了,就跟司机说要拿些苹果给我们,然后就回坡上家里拿来了一袋子大大小小的苹果和梨,苹果和梨显然分好几个品种,外观差异很大。我们一开始都不好意思要,后来我把塑料袋接了过来,然后给司机的妈妈拿了20块钱。妈妈坚决不肯要,说这几个果子不值钱,送给大家吃。在大伙儿的坚持下,妈妈收了钱,但是一直拿在手上。大家非常踊跃地帮我和司机的妈妈合影,妈妈的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 司机妈妈是诚心款待我们这帮远方来的客人的,我给她钱,我不知道做的对还是不对。我常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有时难以断定自己行为的正确性是否经得起推敲。我担心我是否亵渎了司机妈妈的诚恳和美意;担心司机妈妈今后会不会还能这样无私地招待远方的不速之客。也就是担心我破坏了那里原生态的朴素的人文文化。对此,我感到忐忑不安。 车辆到达景区,就要上山了,将近10斤以上重量的水果,我个人难以提上山去,于是张开口袋,让伙伴们自己取一些,他们挑大个的漂亮的苹果和梨,每人挑选了两三个,剩下的7、8个我继续拎着,在山里,他们又有人来选走几个。剩下的4、5个我一直到第二天下山休息时才顾得上吃,这个时候我已经与原先的6个伙伴道别,与另外6个伙伴拼成新的团队徒步出山的,呵呵。我打开口袋,剩下的果子又小又不整齐,新团友没有人看得上,我自己分别尝试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又酸又涩,勉强吃了几口就丢到山沟里面去了。我想,果子是有机物,丢在山里面不算污染环境。 把好的果子无偿提供给伙伴们,这无疑是一种美德,这个过程中,我的私心是有过闪念的,但是我克制住自己没有先收藏几个好些的果子,而是大度地让大家挑选。他们都是头一天我还不认识的人。我第二天下山是跟另外一批早先进山的人组团的,当我独自啃食酸涩的果子时,我狠狠的想了这个问题,都说吃亏是福,我做的对吗?这是那次旅行过程中,让我忐忑的第二件事情。 出山途中的下一个休息点,一个深山中难得的小卖店。店主在小窗外放了两个箯子(边沿低矮的框),里面放了一些显然是野生的苹果,一框大些,一框小些。我问店主是卖的吧?店主说大的10块一个,小的5块一个。伙伴们纷纷说太贵了,太贵了。店主是个中年妇女,显得很不高兴。她说采摘这些果子很不容易,有时候还要攀岩。 我想,我应该补偿一下自己,或者说奖赏自己前面所做的好事。于是我用5块钱买了一个小框里面的大苹果,用手背擦了擦,就啃吃起来。苹果的味道真的很好,浆汁很多,很浓、很甜。伙伴们问我好不好吃,我怂恿他们说好吃,而且山里面野生的苹果难得吃到,应该买来吃。尽管他们有些犹豫,但是还是有两对伙伴买了5块钱一个的苹果。店主的态度因此显然好多了,对我们很客气。 此时此刻,我稍微觉得遗憾的是,当时应该买10块钱一个的苹果,大大地犒赏一下自己。 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丰富人格,走向成熟——听国科大马石庄副校长报告
Xinliangzhu 2012-9-7 22:45
上一篇整理了上午王所长的报告,下午来了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国科大马石庄副校长给我们做报告(上一场报告火的我没挤进去,不过幸运的是自动化所又给我创造了一次听讲座的机会)。马校长给我们做的题目是《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一看就觉得高深,事实是,我人文素养不高,我也只能感受到马校长思想的一点点。 马校长谈了人生的意义,人活在社会面临的一些哲学层次的问题,以及近一百年来不同时代年青人的社会环境。很多问题马校长谈得非常好,在此我说说令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第一个,马校长回忆了他知青下乡插队到高考进北大那几年的经历,评价那段经历给他的影响特别大。他说他光凭一条踏实,就受到了农民的好评,得了二等,而好多比他高比他大的人才得六等,七等评价。后来他回工厂实践,白天上班,晚上自己点着灯学习,工友们都睡了,他一直在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最后一门考试,他忘了带准考证,结果老师不让进,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老师,告诉了她他的情况,然后这个老师对监考老师说,他是那个考场最有希望的人,一定要让他进去考,才得以完成考试,最后进了北大。他说,这三件事中,和他接触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他现在早已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但是对他的影响却是一生的。在平凡中,普通中,他学到了人生的一条哲学。自己走过的路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学会在平凡中,看到闪光点,给自己一个很好的体验。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所处环境之差,总是抱怨我们身边的亲人不够牛,身边的老师不够牛,身边的同学不够牛,而不是主动去寻求提升自己。其实,哲学是普适的,牛顿发现了地球的引力可以解释月亮绕着地球转的原因,却是在苹果树下发现的,并没有飞上月球,也没用着一手握着月球,一手拿着地球去思考。同样,农村的生产活动也会给人带来很多思考,并不是坐在中南海才会顿悟人生。很多人抱怨条件不足,其实是不主动的行为。 第二个,马校长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你的父母活着,爱养育你的人,爱养育过你的土地,做他们高兴的事情!多么朴素的道理!我们总想着干点大事,为人民服务,热爱自己的祖国。很多时候,我们志存高远,却难以脚踏实地。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干革命的毛主席一列除外)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服务好父母,给他们一个交代,热爱自己的祖国,可以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做起。当然,爱父母并不是说非要一直呆在他们身边(否则这是一个极端),我觉得爱父母,首先是要一直让父母为你感到心安,要么你现在就混得不错,父母很开心,要么你还在努力,能让父母看到希望。我倒觉得在父母年轻(以现在的标准55岁以前)时,可以好好出去闯闯,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物质保障。我的爸爸妈妈就支持我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不过他们的条件是,我要过得幸福。马校长给我举了一些极端的例子,和一些准极端的例子,从中得出结论,无论处境多么困难,都不要走极端,想想你的父母的余生该怎么过?!很朴实,因为真实的道理不需要繁华的理论,就是一个字:爱。马校长说,人成熟的第一个标志就是:认识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作为一个儿子(女儿)。作为儿子(女儿),你需要让父母放心,开心。 感谢马校长作为一位长者,一位学者给我带来的思考和道理。
个人分类: 思念&思考|3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英语
热度 80 weijia2009 2012-7-12 08:36
学英语 贾伟 在国人俗语中,因为 “ 英 ” 和 “ 鹰 ” 同音,英语也就成了 “ 鸟 ” 语。于是有人总结了学英语的不同阶段:入门时,耳边满世界的鸟语,但你听不懂;第二个层次,一段努力过后发觉,自己鸟语说得很溜,但鸟听不懂;最高层次是你最终登堂入室,鸟语说得跟鸟一样一样的。也就是说,你终有一天会成功地进化成“鸟人”。 这最后一句是我加的,因为成为一个英语说得很溜的“鸟人”看来是很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关卡,中考、高考、考研、职称晋升、出国等等吧,都得考英语,关卡过得去和过不去以后的命运大不一样。 我小时随父母下放农村,直到上高中才接触英文,后来连滚带爬一路走来,说得多了,现在倒也不觉得鸟语有多么难讲和难懂。 当然也有例外的,在美国读书时,我非常害怕碰上一口流利英文的印度人,他们鸟语讲得溜极了,但我听不懂,而且鸟也听不太懂(我专门讨教过老美,他们说很多时候也就听个七七八八的)。 有一个段子说,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到印度访问,当人家总理用英语发表完讲话以后,撤切尔夫人低声问在座的英国大使: “ 他刚才讲完怎么没人翻译呢? ” 印式英语被称为 Hinglish ,在发音和吐字方面有些地方非常含糊,譬如 th 的音读得很像 t ,而 t 和 d 又不分。说有一对印度留学生跟导师介绍道: “I'm dirty and my wife is dirty too” (我很脏,我妻子也很脏)。其实他是要说 “ 我三十岁,我妻子也是三十岁。 ” 他的 thirty 和 dirty 让你听上去根本无法分清。 这么多年来以为自己鸟语的段位很高了,听 Hinglish 应该不在话下,结果两年前栽了一回。那次我在我们研究院做完报告,有学生举手提问,我一看那个举手的人就眼前一黑,因为我知道那位兄弟刚从埃及来,几天前我们在停车场碰上,他要我给他写推荐信,当时那么简单的几句对话,我是连猜带蒙才搞懂的。那天埃及兄弟显然在众人面前有点紧张,一张口问的问题我从头到尾居然一个字都没听明白。我特地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请他 slow down 再问一次,同时全神贯注地倾听,可能这样让他更紧张了,他的第二遍问题我依然一个字都没听懂。这下我彻底晕倒,当时飞快地转念:让他第三遍问这个问题的话,未免使他很难堪,而我极有可能依然听不懂,本教授也跟着下不来台。说时迟那时快,我决定赌一下,我判断报告厅里没人听得懂他(的 鸟语),于是我复述了一下他的问题,我说:如果我没听错的话,这个问题是 xxx ,然后给出了答案。在大家的一片掌声中讲座结束,没有任何异议 - 除了那位可怜的埃及同学,他的面部表情告诉我,我那个问题猜错了。不过,我赌得没错,当时也没人听懂他。我后来告诉那位埃及同学给我发邮件 - 如果他依然想问那个问题的话。 很早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英语讲得好有无穷的益处。九十年代我在密苏里大学原子能研究所主管同位素和放射药物的生产部门,我上任不久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一家客户,英国的 Amersham International 一直在我的部门(在产品调度上)受到特殊关照,后来发现原来负责给产品排期的 Jim 和 Bill 非常喜欢对方公司负责调度的 Jacqueline ,准确地说,他们两个被 Jacqueline 优雅的英式英文彻底迷倒,居然置我的部门规矩不顾偷偷地给她的单子一路开绿灯,我及时制止了这两个不成器的男人的幼稚行为。后来有一次 Jacqueline 来访问我们实验室,我领教了 Jim 和 Bill 两人上窜下跳、欣喜若狂的德行,年近 60 的老 Jim 夸张地双手捂着眼睛说:太想见她了,但又不敢见,她声音这么美,肯定是一个丑女 …… 事实上 Jacqueline 给 Jim 带来的不是失望,而是一种惊艳。那天我领着风姿绰约的 Jacqueline 参观整个研究所,所有人(也包括我)被她优雅的语言和举止所折服, Jim 和 Bill 更是眼睛直了,骨头也酥了。记得那天晚上我请 Jacqueline 在 Columbia downtown 的 Boone Tavern 吃晚餐,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清晰地感受了两个小时堪称完美的英式英文 , 也可能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准确的用词、发音和背景文化知识的运用在英语交谈中的魅力所在。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关联的往事,几年后我离开密苏里大学去工业界任职,跟同事分手时我逐一将他们请到办公室话别,也(假惺惺地)问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结果大家都(假惺惺地)说好话,唯独 Jim 在说了一通好话后跟我提了两点意见:第一,他说我严厉地批评过他好几次,这对于来自于中国这样一个尊敬老人的国度的我是不应该的;第二,也是最让他伤心( heart-breaking )的一件事是三年前 Jacqueline 来访,我那个晚上没请他(和他的 Jackie )一起共进晚餐 …… 时光飞逝,一晃眼轮到我的学生们在美国学英文讲鸟语了。作为过来人,我多次跟学生讲,他们中的很多人英文说得不太好,并非是语言表达方面没有天赋,而是他们更愿意活在中文世界里,平时不爱读英文报刊新闻,不看好莱坞大片,不看球,很少跟同事一起吃饭。英文和中文一样,不是一门学科,都是一种交流工具,其实质是社会性的。在国外顽固地坚守中文阵地,不论呆在国外多久,也很难用英文做有深度的交流。反过来我见过一些没出过国门的学生,因为用心学习,英文说得非常棒,让我们这些在外讲英文多年的人汗颜。 所以说,英文不能被当成一门功课去学,学英文光有进取心和激情也是不够的,因为那些大都无法持久,而要用一颗平常心去体会生活思考文化,在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中感受西方人的思考和人文,将英文逐步浸润自己的思维和言行,这样,一颗进取心渐趋平常,逐步转为一颗慧心,自身真正地融入英文世界,如雨入湖,如枝在林。 读博士时导师有次和我们学生一起野餐,他跟大家讲话,开场白是: You see, we’re outstanding in the field 。他用的是一句双关语,从当时的语境理解,他在说:我们正站在野外 ( 此处 out standing 是分开的两个字 )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我们都是本领域里的杰出( outstanding )人才!我用这句话来做本博文的结束语:我们大家都站在(学习英语的)野地里,我们也会成为这块领地的佼佼者 -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慧心!终有一天,我们在学英语中会不知不觉地 达到传说中的那个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那人,便是能说一口流利鸟语的鸟人。
25509 次阅读|166 个评论
[转载]科技人文
jmhsir 2012-6-14 16:37
人格至伟,智慧至深,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相揖让,同不妨异,异不害同。或开风气之先,独辟蹊径;或承薪传之后,终集大成。是以群星灿烂,大师如林。
个人分类: 随笔|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姑苏多俊杰
热度 1 sstone2009 2012-4-27 20:16
最近一段时间,有空常看《君自故乡来》(沈慧瑛. 第1版.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 9.)。作者在苏州档案馆工作,阅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了解了那些档案所涉及的人物和故事,将之一篇篇写出来,汇集其中四十来篇,成就了这本“苏州文人与文事稗记”。 一页页读来,苏州故去的一些人、事鲜活地展现在眼前,有些曾经有所耳闻,多数却是闻所未闻。当把每一页都翻过,翻过最后一页,我犹如去会了二百多年来的许多老友,男女老幼,都是姑苏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鲜活生命,他们才情不同、命运不同,但都曾经在这里呼吸空气、饮用清水,他们一定都对吴侬软语情有独钟。 书的扉页记了一首王维的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对家乡,多一些了解,是我开心的事。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6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药物说明书的疑虑
热度 1 zyzhai 2012-4-4 21:48
对药物说明书的疑虑 翟自洋 不知不觉,口腔又溃疡,这次吞咽也变得困难。于是去医院,拿回一些国产药。 药有两种,均与之前不同。于是看说明书,都是小小一张纸的一面: 其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其二,“一次……挤喷药液 适量 ”(“适量”是多少量?一头雾水。门诊医生只管开药,药房医生只管取药——再跑医院一趟,问个明白?只是,医生真说得清么?厂家自己又明白么?),“小儿 酌减 ” (“酌减”怎么个减法?想起一则报道,大意是,在农村里进行赠药公益活动,因发药人未言明大人小孩用量有别,导致一儿童死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有效期】 暂定 XX个月”。 就我长期用口腔溃疡国产药的经历看,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三项齐备的,倒是难得一见。 此前服用过一种药丸(同样用于口腔溃疡),“每40丸3g,每次3-6g”——究竟是40丸,41丸,……,还是79丸,抑或80丸?小小的药丸,都从大瓶子里倒出,假如年老眼花,或数学不好,数清数目恐非易事。为何不做成小包装呢?随之还有困惑——一次吞5丸呢?10丸呢?还是全部吞下?溃疡没治好,脑筋伤了! 对于医药,我完全外行,只从一个求医者的角度提问:这样的说明书,放在国外,行得通么? 又是什么让厂家可以无视患者体会,含糊其辞,随心所欲呢? 患者无法直接面对药品生产厂家,他们对说明书的不爽,是否会转而发泄到一线医生身上呢? ==================================== 不由得联系近期的热点事件。王浩同学的不幸逝世让人痛心。一位有理想爱钻研待人和善的热血青年,就这样倒在了辛勤工作的第一线,含恨告别尚未来得及展开的博士生涯和捶胸顿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双亲,却让参与调查的网民纷纷表示“高兴”。如果说行凶者人格偏执,事件本身有偶然性,参与调查的 超半数 网民的冷漠,却足以让人震惊! 一线医生的繁忙艰辛和巨大精神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而患者拖着病躯忍受挂号、看病、取药一而再再而三排队的痛苦也是实实在在的,医药费昂贵更是不争的事实。 医患的身份并非泾渭分明,医生也会生病,病人的亲朋里或许就有医生。医患的尖锐对立,将使所有社会成员沦为弱势群体。简单虽道理,只是不少人似乎并不明白,或者假装不明白。 医患双方,自说自话,于事无补。痛定思痛,直面现实,找出症结,化解矛盾,方为正道。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回归到尊重人性的本位,从就医者和一线医生的感受入手,解决问题。 向在困境中坚持理想、勇于担当的一线医生们致敬。也希望你们在坚持职业精神的同时,理直气壮地要求身边的人一道坚持,包括要求药品厂家提供严谨、规范的说明书。 推荐阅读: 邹振东:《 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 》——我所看到的谈王浩事件文章中,最喜欢的一篇。读后感:媒体传播应基于善意;制度在细节中,细节需要人来考虑和执行(其他行业同样适用!);最终或应归因于全民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的缺位 吴云鹏:《 对于国内医患血案的再思考 》——医生也是普通人,宣传愈高愈神圣,排斥愈重。专业体制背后,是人文和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 唐闻佳:《 忧人才危机 盼医患和谐 》——有理想愿担当的医生逃离了,有志于救死扶伤的青年学子对医疗行业望而却步了,表示“高兴”的人们还高兴得起来么?
3932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文山水的理想
sstone2009 2012-3-28 16:03
印社的布置逐渐完成,与叶、许的碰面比较多。几周前,在一次讨论叶的创作方向时,有说画虎、有说画小桥流水人家……我建议一是要往山水考虑,二是要苏州的山水,三是最好有所新意。我的理由大致是,中国画的山水是诸种画的最高境界,需要极好的极全面的基本功,这很符合叶目前的情况;其次,身处苏州,画苏州的山水便于取材,吴门画派常忽视身边的山水,然后,苏州的水不用说,山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尚需要去发掘,相信其中自有真趣;在山水画中加入人文元素,本不是新事,但如若可以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提升到一种风格,这大概可以有所创新。 近日,又多次就人文山水进行讨论,叶也似乎接受了我的想法。有关人文山水,似乎渐渐浮出水面。下一步,则需要叶大量的实践,以便形成创作实物,并逐渐推出去。
个人分类: 印社活动|2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筑大奖得主的无奈令人心酸
热度 2 张显峰 2012-3-27 10:34
最新一期的央视《面对面》,“面对”的是国际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新锐建筑师王澍。我从头到尾看完节目,内心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可以说他的成功,是源于他个人的才气、深厚的底蕴以及如他所讲的“知识分子的担待”,但我总觉得,他的理想变成现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在想,倘若没有碰到那个愿意舍掉 5000 万元陪他玩的开发商,会不会有王澍的“钱江时代”?倘若没有杭州市领导的远见与开明,会不会有重获新生的宋都御街,会不会有属于杭州和王澍的这份骄傲? 当然有人会说,这正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因为王澍的才气、底蕴和担待,但当今建筑师中如王澍这般者,虽不众多,却也绝非一两人,并非人人都能有机会释放才气,展露底蕴,尽显担待。不是吗? 这正是我觉得五味杂陈之处。一个建筑师所要坚持的东西,不是仰仗自己的才气,不能听从内心的召唤,而要仰商人与官家的鼻息——我不否认,建筑师与商家、官家的博弈始终存在,但几乎看人家脸色做事的所谓契约关系,毕竟是太不正常的状态。 我相信对这一点王澍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在节目里面对主持人的一个个情景设问,他就像口头禅一样重复着三个字:“我不接。”所以当他在面对杭州市委邀约时会犹豫,会以为他的“三个条件”就一定让对方“知难而退”。 “一是先给我半年时间调研,完成至少需要三年;二是保留原住民,而不是全被商业侵占;三是绝不搞假古董。”——这只不过是建筑设计和城市保护的常识,而王澍却有对方“知难而退”的担忧,可见他早已熟谙这无奈的现实。 好在他碰到了一个开明的“甲方”,一个读得懂那些城市基因的领导,甚至听得进他在市委大楼里的“大放厥词”。而如今又有多少这样的领导呢?如果我们的城市保护和建筑师的理念都仰仗某些领导的开明,而不是遵循法律和科学规则,那么 决策就容易失去刚性保障,也就难以保证延续性,甚至会出现反弹。一个领导凭个人喜好和认知这么干了,中途换个领导或许又是另一番动作。诉诸城市,则必然是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权力涂鸦品。 说“涂鸦品”或许是好听的。我在想,就在王澍因为无奈接二连三说出“我不接”时,有多少城市的基因变成了建筑垃圾,又有多少历史的记忆和文化被深深埋葬?!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3932 次阅读|3 个评论
环境对思维的熏陶
热度 1 smexx 2012-3-12 17:53
人的思维由必然走向自由,不能不注意对思维环境的选择、利用和创造。思维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内部因素和联结环境。这里主要针对外部环境对思维的影响作简要分析。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时间环境、时代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对思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光、声、温、空气等因素。人们在进行思考时,要对周围的这些要素进行自我的调适,使之在人的生理和心理适可的范围内进行思维,从而达到合适的思维效果;避免在极强极弱的光线、噪音、极冷极热的温度、空气极干燥极湿润的环境下进行思维。同时还要考虑自然环境中的地理因素、气候因素、温度带等因素对思维的影响。 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正可以说明时间因素对思维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思维,会产生不一样的思维结果。同样,在考虑时间对思维的影响,可以放大到人的年龄段对思维的影响。不同的年龄对同样的对象产生的思维结果截然不同。 时代的变迁对思维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首先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等不同的社会制度人对思维对象的加工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其次体现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年代,比如文革之前、文革之中、文革之后,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中期等具有时代标签的这些阶段,人们思维的模式、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 人文环境因素对思维的熏陶和影响是四个外部环境中最重要的。人文因素包括横向人文环境、纵向人文环境和交叉人文环境。 横向人文环境包括地形、区域、种族等。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和生活在平原、盆地的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西北人、东北人、华南、华中、华北等不同区域的人,长期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对思维的熏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模式、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横向人文环境缩小的一个城市、一个组织、一个家庭,他们之间人与人的影响也是横向人文环境,这样的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思维同样有影响。一个企业里,积极的企业文化占主导地位时,企业里个别人就是不遵从这样的文化,也会被团队其他成员的影响而逐渐走向企业的文化。大学里一个宿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十勤加一懒,想懒也懒不成;十懒加一勤,想勤也勤不了”便是对横向人文环境对人的思维熏陶的一种通俗说法。横向人文环境能使人的思维容易奔向中心,不会走偏,紧扣主题。 纵向人文环境指的是血统、传承、家族对一个人思维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一个家族的前后传承,放大的说可以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简单的理解就是祖父、父亲、自己、子女、孙子这样一个家庭的传承,或者是祖师、师父、自己、徒弟、徒孙。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 19 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 A ·鲍尔和他的 5 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这个家族 300 多年的历史可堪称是纵向人文环境影响下的一个了不起的典型。纵向的人文环境对人思维力最主要的影响可以使所想的问题切近前沿。 交叉的人文环境对思维的影响也是多样性的。表现在横向人文环境和纵向人文环境的交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交叉、时代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交叉等,也表现在一些多重交叉下所产生的影响,比如时代环境、时间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时交叉。横向人文环境和纵向人文环境的交叉表现在近现代科研领域最为明显。国外的科研它是既有传承又有研究氛围。传承体现在某一个课题的研究有类似于中国武功里的“祖师、师父、自己、徒弟、徒孙”这样一个历史的传承;研究氛围就是人才梯队,一个导师带领三五个教授,三五个教授带领十来个博士,十来个博士带领一两百个研究团队,同时在不同的区域都有这样的研究,他们定期不定期交流碰头,学术氛围很浓厚。当然这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有联系,但是更多的是纵向人文和横向人文的一种交融。因此,推动世界的主要学术成果和诺贝奖等其它国际性的大奖项多出现在国外。时代和人文环境的交叉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那个时候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在当时乃至现在也是极其罕见的。 从客体上说,环境和思维是互动思维的产物,即它们互动互善。首先是环境影响人,其次才是人反过来塑造环境。环境对人的思维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模式、方式和方法上。思维模式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上。中国人对人生和价值上的考虑比外国人要多的多,人际关系、人情在中国是大于一切的。思维方式上的影响更是普遍的,中国人除了高维思维中的发散思维运用不太擅长以外,在其它思维方式上的运用是全面的。而外国人恰恰在发散性高维思维方式的运用方面要比国人强得多。思维方法上的影响,尤其是小孩表现出的韧性、不排斥信息、对待问题墨守成规守株待兔的态度等方面。 人与环境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天人合一”。环境是客观存在,作为人类只能适应。要适应环境,就得与环境共同相处、和睦相处。
个人分类: 思维技术|4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渔樵闲话】之评价标准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2-1-31 20:01
假日得暇,朋友闲谈。或曰:人文学者,成就如何评价? 对曰:与自然科学同。创新第一。 东坡学士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千古传唱。然毕竟取“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而化用之。只算得二流。 此亦为何孟子仅称“亚圣”也。 然孟子亦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论——此所以虽为“亚”者犹为“圣”人也。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295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确立为人之本 奠定立世之基——两代学者杨叔子、王飞跃访谈录
xiangfasong 2011-12-10 19:49
记者:黎冉 访谈人物: 杨叔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王飞跃 -- 国际智能控制及复杂系统领域的著名专家。中科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回国工作前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终身教授, 1998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 "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 计划,著有杂文集《空中云思》。 7 月 29 日 钱学森在与温家宝总理交谈时指出:“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钱学森院士还多次引用了人的智慧即心智由“性智”和“量智”两部分组成的观点;“性智”和“量智”的培养,需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结合。 人文文化对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意义重大。科学和人文的结合逐渐为人们重视,年逾 7 旬的杨叔子和年届不惑的王飞跃两教授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和阅历,但对“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要交融”的感受“英雄所见略同”。得知他们将参加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以“科学·技术·人文”为主题的第十七次技术科学论坛,会上都有高论,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他们。 “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杨叔子 记者 : 杨 先生,您是科技工作者,却那么酷爱人文文化。有人讲您是 “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为什么您主张“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 杨叔子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者同源、共生、互通,但是互异,彼此不能互代,然而必须互补、交融。人文文化是确立为人之本,而科学文化是奠定立世之基。科学文化不是以人为本导向,则会迷失方向;人文文化不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石,则会事与愿违。一个科学研究单位如果不重视人文教育、人文修养,科学文化的建设也不会好;一所理工科院校、一个生产企业,也会类似这样。人文文化的弘扬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思维智愚和事业成败。科学文化当然重要,科技发展开拓生产力发展的道路,而生产力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只有坚持两者相互交融,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才有利于人的全面素质提高。 记者 : 您曾对部分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员工的缺点有过评价: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的 “ 四不 ” 特点,您认为科学人文交融能克服这些缺点吗? 杨叔子 : 关键是对己不严历,关键是对己要有个严格的正确的高标准,即高素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素质。对于高级人才,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的竞争,其要害是自主创新;而科技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竞争、自主创新的根本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而这又归结为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是这一切竞争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才的素质,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性,首先是能爱国,要有非凡的灵性,首先是会创新,从而才有可能去实现“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特别是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高尚人性的造就,主要靠人文教育,非凡灵性的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 初等教育主要应是陶冶与培育情感,中等教育主要应是扩大与打好知识基础,本科教育主要应是启迪与开发智慧,研究生教育主要则应是在力攀高峰险峰之中,突显与施展特色,通过方法,见诸实践。然而,人文教育,做人教育的红线则必须贯彻始终;同时,作为载体的知识之传授,当然应作为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我国的教育自建国以来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巨大成就。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也存在严重倾向,即从幼儿教育开始,往往重智力而轻情感,重科技而轻人文,重实用而轻基础,重共性而轻个性,重目前而轻长远,即重做事而轻做人,重功利而轻全面素质、特别是轻视有血有肉、充满感情、富有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育。没有人格,丢失人文,哪有什么法纪观念?哪有什么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根本,方向一错,全盘皆错。但政治方向的前提是人格。没有人格,学问越多,权力越大,危害就越大。因而,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这是关键的关键。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记者 : 您很推崇《老子》、《论语》,规定 1998 年入学的您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要背《老子》, 1999 年入学的研究生不仅要背《老子》,还要读《论语》,而且要背其前六、七篇。为什么? 杨叔子 : 在基督教世界,几乎每一个人都要读一本书 —— 《圣经》;在伊斯兰教世界,也要读一本书 —— 《古兰经》;为什么中国人对中国的两部源头经典《老子》和《论语》就可以一点也不了解呢 ? 更何况是高级人才。 我们不能丝毫忽视中国先哲们的伟大智慧。了解我们源头文化,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祖先的伟大,深深地挚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与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与现代相结合,与科学相结合,更可使我们对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真谛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使我们在攀登科学的高峰时有一个更为丰厚的情感与正确的思维。 要全面理解老子的思想真谛。比如,老子讲“不争”,并不是说要消极软弱。所谓不争,有两重含义,一是在一定的场合下,例如讲,在人民内部,要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 ,要不争私利,要和谐奋斗。但更为重要的含义是,不争是为了更好地去争。《老子》一再声明,夫惟不争,故 “ 天下莫能与之争 ” ,怎么不争 ?“ 不争 ” 是争的一种最优策略。再比如老子讲“无为”,无为绝对不是讲不做事情,无为的目的是为了无不为,正如不争是为了更好地去争一样。 记者 : 你认为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生读《老子》、《论语》 , 也是非常有益的? 杨叔子 : 文科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当今世界是个科技的时代,但也决离不开人文。多读读人文书,可以陶冶与丰富情感,可以增加与开拓想象力,可以提升精神境界,对学习理工科大有促进作用。宋代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于现在,《论语》、《老子》也很重要。一个人要成就伟大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要求我的博士研究生背《老子》、背《论语》前六、七篇;如果不背,他的论文我就不接受答辩。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根源是同一的,人为地将两者分裂开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交融,我想就是创新文化的关键吧。 记者 : 现在很多人也在读《老子》、《论语》,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书中的消极部分如何把握?您的指教是什么? 杨叔子 : 孔子、老子是伟大的,《论语》、《老子》是伟大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 1988 年 1 月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就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去吸取孔子智慧。”这恰印证了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在评价孔子时的看法:中国在政治、伦理方面远比欧洲进步。孔子为联合国首选的世界名人之一,孔子生日在美国规定为教师节。 经典的人文文化在具体的内容上,一定会存在时代局限的部分,会有糟粕,但在形而上学的精神上,就大有精华,这些往往是超越时代的、光照千秋的、永远启迪人们心灵的。至于精华和糟粕的分野,如同人吃再好的东西都要有排泄一样,对传统文化先要“吃”下去,再动脑筋,与时俱进,消化消化,糟粕自然就排泄出来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现在我国有些人很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贬。 最后,我还要讲一句,我支持这一观点,作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高级人才,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老子》,一本是《论语》。或许,这就是我读《老子》、读《论语》最主要的体悟吧!当然,最好再读约百篇中国古代散文,几百首中华诗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想当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王飞跃 记者 : 王飞跃 教授,从年轻人的视角,尤其是经过“文革”“破旧立新”等“洗礼”,您如何重新审视人文文化对个人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 王飞跃 : 人文文化应当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在相当程度上,一个人的人文水平,决定了其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为了个人的幸福,社会的发展,一定要认识人文文化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难怪《论语》的开头就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你说我受了这么多的“洗礼”,回想起来,这些“洗礼”从反面给我们这代人上了一堂很好的人文课,使我们知道脱离基本的人文准则,摒弃传统的文化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问题是许多人,特别是有些科研人员,把这些血一般的教训作为轻视人文的原因,加上“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更不重视人文了。 我认为人文是增强人与人之间了解的基础和保障。人文基础好,你就可以从更高、更广、更深的视野去了解别人在想什么,这样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我说人文是发展的“软道理”,“硬”和“软”必须适度结合,社会即不可过度“刚”性,也不能过度“柔”性,过刚自乱,过柔挨打。现在许多年轻人总是强调自己如何如何,如何不能被别人理解,“怨气”很大,十分不利于自己的心身发展,也影响其学业。如果读过《论语》就会知道这种“怨气”本来就不应有,因为孔子早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记者 : 您在中国和美国有 20 多年的教龄,如果说我们文明古国拥有人文文化的财富,那么建国历史很短的美国,他们的年轻一代的道德培养的“肥田沃土”是什么? 王飞跃 : 对此我实在没有研究。直觉上有三点,一是社会“潜规则”好,与大家口头上说的比较一致,少有反过来的情况,所以大家心理比较平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力也就大了,这可能与经济水平有关;二是有一套较为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从信用卡到人事推举制度,都是这样;三是教育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而不是我们的目标导向,有时甚至是利益导向,比如学而优则仕,也是《论语》上说的。不过《论语》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祖先也很重视信用问题,只是不知怎么就慢慢“异化”了。 记者 : 一般说,中外科学大家,专业水平奠定了其业内的学术地位,而文化修养是区别其和同行“轻重”的综合得分的重要判据,作为年轻一代您缘何,有别同辈,对人文文化情有独衷? 王飞跃 : 首先我从来就没有对人文文化怀情有独衷的感觉,除了自己没事就读书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的确自幼就有当作家的想法,而且曾得过中学作文竞赛第一名,但那是现状所逼。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作家是一个年轻人改变自己命运比较现实的梦想。我母亲五十年代就从上海下乡,是全国第一批知青,一下就是二十多年,我不想重复老路,就有了当作家的梦。 还有一个偶然的因素,文革时我家与一所师范学校隔壁。学校图书馆一次烧书前,把许多书堆在教室里,而我们差不多天天爬进教室玩,所以也就“捡”了许多书回家。印象最深就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刘勰的《文心雕龙》,《楚辞》和一批关于隋唐宋的文学作品及评论,对了,居然还有一本《新华字典》,也在被烧之列。其实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书在讲什么,我选书的唯一标准就是书要厚,样子要整齐,最好封面合自己的口味。那时无书可读,就是这些书培养了我最初的历史和古文学兴趣,教我自学了繁体字和古文,也因为是自学,所以我至今读书还是连蒙带猜,经常读半边字。回想起来,我从心底里感谢这次“偷”书的经历。如果这所学校还在,将来一定加倍赠一些书给学校的图书馆。 但 77 年高考一恢复,我就背叛了自己的“梦想”,考了理工科。从此之后, 20 多年较少花时间在人文方面,只是在美国教书同中国留学生接触,特别是回国后同自己的学生接触,加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使我重新认识到人文文化之重要。所以我走的也是一条典型的从“功利”到“轻视”,再到“重视”之路,或许这是人之将老的自然之路吧。 记者 : 您如何看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观点?您如何诠释这个“好士兵”的“将军梦”的功名价值取向? 王飞跃 : 可能不管正确与否,名利观都是事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当然希望人人都有正确的名利观。对我来说,正确的名利观就是一不要错位,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二不要异化,要名符其是名正言顺,不断自我反馈检查。 说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也是我 20 多年前作为一个化工专业的大学生自学梁昆淼先生的《数学物理方法》时在书的扉页写下的一句话,用以鞭策自己。可近 10 多年来,通过自己带学生的切身体验,我经常告诉学生却是:“不想当士兵的将军,就不是好将军”。意思很简单,当士兵时,请把士兵的工作做好,不要告诉我因为要当将军。所以一些小事就不想去做。当不好士兵,的确可以当将军,可都这样,社会就乱套了。 关于名利观,我还提倡大家要有“认命”的思想,承认运气的作用。不是什么能力就能或就应得到什么“名利”的。这其中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首先有成就的人不应太把自己当回事,其次一个人不应当自己的期望没有实现就陷入的苦恼不能自拔,甚至走向极端。师生之间,要有李白“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的思想,对待专业和“热门”行业要有古人所讲的“行行出状元”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态度。 记者 : 我知道你也读 《老子》、《论语》 这两本书,你认为这里面的观念,哪些和外国的观点有冲突?您认为我们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的精华能加快追赶世界先进科技的步伐吗? 王飞跃 : 只能说我看过这几本书,我去美国留学时,仅带了六七本书,其中就有杨叔子老师所在的武汉詹剑锋老先生的《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那时国内这方面的书十分有限。但我现在连做杨叔子先生学生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真得从未背过《老子》和《论语》。 首先在本质上我并不认为这些书的观念与外国的观点有什么冲突,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当然,如果你不以整体的观念,而是以局部分割的方式去看待它们,错位加上异化,不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你的确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冲突。 此外,我根本就认为不存在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的精华追赶世界先进科技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习中国的传统人文文化,因为我们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就这么简单,不应与追赶什么相关。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发扬光大我们的优良传统,改造我们的不良习惯,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建设好。不应过度地强调“追赶”、“一流”、“先进”之类,只要我们在世界上活得安全幸福,并能得到这样活下去的保障,从而达到老子讲的“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地,何必去谈什么“追赶”、“一流”和“先进”。我觉得这才是我们传统人文的精华。当然面对世界的现状,我们,当然包括我本人,还一时无法摆脱这些思想和影响。 记者 : 你在这次论坛上要谈哪些问题? 王飞跃 : 以我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我认为我还没有资格去谈人文和科学及其意义,但我的确感到目前的环境下,这在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国家强调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今天。我参加这次科学论坛的目地之一是宣传社会计算,认为这是对人文与科学进行组合研究的一个方向,是国际上继科学计算、生物生命计算之后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所以我把自己报告的题目定为“社会计算:人文与科学的数字有机动态交融”,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发表于 2005 年 8 月 23 日《科学时报》科学与文化版
1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A&HCI收录艺术学科期刊80种目录
wanyuehua 2011-10-2 07:31
SCI 、 SSCI 、 AHCI 均收录艺术学科期刊, 2011 年 AHCI 收录艺术学科期刊 80 种,其中被 SCI 、 SSCI 、 AHCI 共同收录艺术期刊 1 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国际设计杂志》 1936 年创刊。 SCI 、 AHCI 共同收录艺术期刊 2 种: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文化遗产杂志》 2000 年创刊、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文物保护研究》 1952 年创刊。 SSCI 、 AHCI 共同收录艺术期刊 2 种: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 《视觉文化杂志》 2002 年创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Design Education 《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杂志》 1982 年创刊。 AHCI 收录艺术期刊 80 种,例如: American Art 《美国艺术》 1987 年创刊、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Journal 《美国艺术档案杂志》 1960 年创刊、 Archivo Espanol de Arte 《西班牙艺术卷宗》 1925 年创刊、 Art Bulletin 《美国通报》 1912 年创刊、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Museum Studies 《芝加哥艺术研究所博物馆研究》 1984 年创刊、 Artforum International 《艺术论坛》 1962 年创刊、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英国美学杂志》 1960 年创刊、 Comptes Rendus de l'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法国铭文与文学科学会报告》 1857 年创刊、 History of Photography 《摄影史》 1977 年创刊、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frican American Art 《国际非裔美国艺术评论》 1976 年创刊、 Jahrbuch der Berliner Museen 《柏林博物馆年鉴》 1959 年创刊、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美学与艺术评论杂志》 1942 年创刊、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沃伯格与考陶尔德学院杂志》 1937 年创刊、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大都会博物馆杂志》 1968 年创刊、 Oxford Art Journal 《牛津艺术杂志》 1977 年创刊、 Winterthur Portfolio; A Journal of American Material Culture 《文特瑟大全;美国物质文化杂志》 1979 年创刊、 Woman's Art Journal 《女性艺术杂志》 1980 年创刊、 Zeitschrift fuer Kunstgeschichte 《艺术史杂志》 1932 年创刊等。 详细 2011 年 AHCI 收录艺术学科期刊 80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1年AHCI收录艺术学科期刊80种目录.doc 相关阅读: 2011年AHCI收录音乐学科期刊79种目录
个人分类: A&HCI投稿|5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