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文

相关日志

中国文化是和谐与创新
热度 1 benlion 2016-5-29 17:06
God 是创造宇宙,亚当也是God所造,中国神话是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人类学和基因组学,已经证明了只有同一个人类。 也就是说,创造发明,才是人类信仰的核心 - 和睦相处(儒家)和法制规范(犹太教)的社会功能。 中国绘画艺术,当然古代工匠和手工业也是,对西方近现代的发展,形成了影响,在英国图书馆,阅读过现代西方主要画家的英文版传记,确实如此。 大爆炸宇宙学说和《道德经》的“道”(logos),指时空和万物的起源。科学是认知能力,工程是实践能力。 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一个共同信仰 - 就是崇尚创造发明的精神(spirit)。 在英文版对“神”或“上帝”的解释是“spirit”(精气神的“神”),即无形无像的。让大众容易理解,神话 - 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则不同。 从无到有,从无机到有机,从无人到有人。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的思维,不是希腊传统的思维 - 周而复始。 因而,人际关系的和睦与协作,就在于社会的高效组织与管理,促进科学与艺术(imagination)和技术(technology)等发展。 - (2011年-2016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1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方携手并进,共创和谐之未来
热度 6 Fangjinqin 2016-5-20 12:10
科学、艺术、人文携手并进,共创世界和谐之未来 ( 2012 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大会报告速记整理) 大家下午好! 我报告题目是,《科学、艺术、人文携手并进,共创世界和谐之未来》。主要分下面几部分。第一是引言,讲讲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的关系;其次,看看我们的中国发展;再讲,三位融合的典范;然后简介李政道科学家合作网特点,最后讲一下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首先,我要向李政道先生表示敬意,并且向他学习。李政道先生跟杨振宁先生在1957年是我们华人第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我是高中二年级,人民日报大消息出来,令人非常激动。他们的获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李政道先生多年来一直在倡导科学艺术和人文的和谐统一。他自己就是一个三位融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次我们召开2012年第八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得到了李政道的大力支持,他给我们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和题辞。早晨李院士已经宣读过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大会,还有五个协作单位的支持,这个大会实际上是两个系列会的融合,一个就是我们2011年已经召开到第七届的全国网络科学论坛,今年是第八届了,去年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了社会网络跟传播的论坛,我们把它们联合起来,继续发展。同时感谢在座的各位的大力支持,因此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多学科盛会。刚才讲了,开始我们是组织第八届全国网络论坛,后来跟中国传媒大学商量一下,还是组织一个更大范围的论坛.李院士的题词:《融合科学与艺术,发展社会之和谐》,就是这次论坛的主题的宗旨,那么这个透明是他的贺信 2011年我们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召开了第七届全国网络论坛,为了纪念我的母校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在清华大学轮流举行了网络科学论坛。李德毅、陈光荣等大批网络专家都参加了这个盛会。这次会议是前面会议的继续,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科学艺术人文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异同,他们过去发展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跟现在发展是怎么样的?基本上经过了三个阶段,混沌一体,分道扬镳,到殊途同归,现在是自然回归和谐统一的时候了。那么科学艺术人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知道科学主要是探索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奥秘,艺术人文是探索感情心灵和行为之奥秘,实际这两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我认为他们就是孪生兄弟,你看科学门类很多,数理化天地生,艺术的门类更多,除了雕刻、建筑学以外,还有什么文学、传播新文学、艺术等等,简直就相互交叉非常密切。但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科学是求真,真中涵美,这个艺术是审美,美中不离真,因此真字,一个真字就是共同的追求,那么都要追求创新,追求卓越。凸显科学、人文、艺术的和谐统一,这个追求真善美揭示深刻性,普遍性。还有和谐统一的共同目标。那么所谓同根生就是发生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同源发就是发展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愿望就是共同完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又实现融合的共同愿望和愿景。这里创造力和想象力和科学人文发展的本质源泉和本真的动力。因此说,追求科学艺术人文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最高的一个目标之一,大家知道自然科学里头,核心的科学就是物理学,物理学是什么呢?是人类理解自然的最普适的语言。用当代爱因斯坦、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话说,物理学是最基础的自然关于自然的学问,因此是最具有诗意的科学,这个学科本身就充满了诗意,那么我们再深一点,科学是理智的对话,艺术是自我的对话,哲学刚才说了,哲学是与社会的对话,那么人文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目的是为了理解宇宙和人类自身,都在追求着美高雅对成真善美。 我们再具体讲一下,就是科学是对自然进行新的准确地抽象,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段去唤起人们意识中的情感的共鸣。情感越珍贵,唤起就越强烈,反映就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大家知道蒙娜丽莎那个画,这个画下面会看到,就逼真地描述了一个画家对女性美的一些刻画,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包括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这个下面再讲。自然也是这样,自然越深奥的话,抽象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越伟大。大家知道网络科学里头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个就是小世界,一个就是无尺度,这两个规律讲起来是不是简单?但是,它们概括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里头复杂系统里面一些普遍的规律,因此抽象越简单,应用越广泛。你现在从互联网也好,还是生命系统也好,网络无所不在,几乎都可以用网络科学的理论,来探讨一些世纪工程上的问题,世纪网络上的问题,这个网络就显得越伟大。 第三,我们来追诉一下中外的发展史。有一些重大的创新和发现,不论是科学和艺术,提的远一点,我们国家的四大发明,还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这个像屈原等。比如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经典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另外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艺术上乔托的透视画法,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我们下面继续看,咱们国家历史上就提出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真正出现过这样生动活泼的场面。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坚持和发扬这个双百方针,这个非常正确了。 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可以提出,我就简单提一下,一个是造纸术,一个是指南针,一个火药,还有活字印刷术,这些对世界的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拿活字印刷术来说,到近代还有继承和发展就是活字印刷术,就是激光造排技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古代的发明,以王 选为首 的集体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传承了四大发明,另外早期的代表人物像孔子,孔子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圣人,是有国学的人,那么现在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除了传授汉语以外,还传授传统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让我们中国和世界联系更紧密了。还有屈原,屈原是最伟大浪漫世界的诗人,他的离搔使他成为世界的伟大的明人。他的《天问》是千古万古之奇作,全诗373句,1560字,一口气提出137个问题,对天、对地、对自然(天文)、对地理、对社会、对历史、对哲学、对人生等多方面一连串提出了137问题。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起伏跌宕,错落有致,无所不问,表现他了对宇宙的探索精神,以及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因此,屈原是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广泛精深的内容,使之称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他还有一句话:“ 路漫漫其修远 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科学探索精神,对自然对科学的求真态度。 大家看看梵高的画作,《天问》有精神的雷同。画作的题目就叫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跟屈原的天问是非常相似的。如果用现在的科学提问就是:宇宙是怎么起源?生物是怎么起源的?怎么认识人类的未来?这都是我们现代要探索和正在探索的一些重大课题。 我国庄子是道家学术的创始人,他主要是提出了天人合一。李政道先生非常盛赞庄子的宇宙观,里面一段是李政道对于庄子的逍遥游里头关于混沌的说法和解释。这个反映了我们古代的宇宙观,因为当时在古代的时代,鲲鹏千万里展翅的话,就已经是非常大的了,那么它飞翔的话,按李政道的说话就类似于宇宙大爆炸的思想。因此,庄子的一些思想,就是运用了一些现代的宇宙观。这里,还有值得称道的是杜甫,杜甫就是曲江对酒里面有两句话,“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生”,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强烈的创造力,力图去超越表象,追求更深刻、更普遍和更永恒的东西。有艺术家把“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生”用隶书写出来了,这个隶书在李政道的书上,作为扉页印出来了,李政道非常赞成杜甫的上述思想。他说了,什么是细?就是仔细地观察;什么是推?就是精密的推理;细讲怎么解决?就得去做实验;推讲的怎么做?就是伦理;怎么解决?就是从事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真正能够做到“细推”两个字,很难啊!同时,需要科学方法和新思想。确实,我们国家有很多好诗词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里面都包含了很多科学思想,包括了有现代的东西,现在网上讲什么“达人秀”?这个达人是哪儿来的?根据考察也是来自我们中国,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头就有“君子安平达人之命”,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在中国的知识宝库里,包含了一些现代科学方法和思想,在我们古代作品里头都能找到一些根据。因此,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中国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明史,从辱骂饮血到基因工程,从刀耕火种到电子信息,从爬山涉水到神州遨游天空,一场场拼搏,一项项发明,亿万人民前赴后继,代代精英呕心沥血,终于创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演义出可歌可泣的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厚的积淀。鼓励着我们继续继往开来,开拓未来。 同样在西方,有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它也是人类历史一个非常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个文艺复兴的巅峰人物看成是全才奇才的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这张画,可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你们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她,你从不同角度看看蒙娜丽莎,你可能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根据美国的哈佛医学院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在美国的顶级杂志上发表,蒙娜丽莎为什么有不同的微笑呢?为什么都对微笑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大脑里面的神经的部分,你关注点的不同,你感觉到的是一个移动中的视觉,因此你会有不同的感觉跟体会。这个是所谓的美术之冠,还有美术大使米开郎其罗,总之在文艺复兴的那时候的科学与艺术,与静电科学是并驾齐驱,相互依赖,和谐发展,科学与艺术是融合一体,这个时期的一些大科学,像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等,他们不仅在科学上表现着杰出的才华,而且在艺术上有很多的表现。那么大家很熟悉哥白尼,我们应该感谢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以太阳为中心的这个天体运转的理论,可是当时可不得了,遭到了教会的迫害,甚至把他烧死,他的巨作受到了摧残,因为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只是到2010年的5月22日,他的遗骨哥白尼的遗骨才在大教会下葬到了那个墓地里,才受到教会的承认,去年才公开表示道歉,对迫害哥白尼表示道歉,这说明科学的一个发现,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大家都知道,牛顿一看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发现了存在万有引力,我们地球为什么在运动?发现三大运动规律。因此,他是世界人类史上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也是物理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是人类智慧史上做出最伟大贡献的一个科学家。请看,这是他不朽巨著《自然哲学数学原理》。还有达尔文,达尔文是英国的社会学家,他经过了6年的环球旅行才发现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这个寄回来也沉重打击唯心的神道论,恩格斯称这个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一个三大发现之一。但是,后来,到了20世纪出现了两种的分离倾向,也有一些原因,20世纪的时候,物理学出现了三次大革命,一是量子力学,二是相对论,三是混沌学,对时间和空间有了崭新的认识,这些概念一般比较深,如果搞艺术人文的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确实很难理解,同时的话,艺术上也出现了,抛开照相机的写实风格,大家知道照相机技术,在艺术界引起是一个重大的变革,一般绘画一张画要花半年画才能出来,而照相机一照就出来了,比它快得多,还逼真!但是,他们后来抛开了照相的技术,这个写实风格是反映自己心灵的东西,而不是复制现实,因此就采用一些古怪的构图,利用绚丽的色彩表达对空间、时间,对生命、宇宙、运动的理解,甚至把幻觉都把它画出来,因此就出现了两种艺术跟科学的分离。 同时,有许多艺术界苦苦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是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最重要的是引进了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这个极限不能打破。年大家知道,2011年有一个意大利的诗人,说(周围时)的速度超过了光速,真正引起了全球震动,如果是这样的,整个物理学,都要进行重新改写,相对论就会被推翻,但是后来仔细地检查,是测验的误差,两个负责项目的科学家首席科学家都被辞职了。我们对科学是非常严肃,他们轻率地宣布了发现超光速的东西是不对的。 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也是我们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的事,即,如果我们要是坐着宇宙飞船去宇宙飞行一段时间的话,我这个老头子回来就变成年轻小伙子,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就可能变成老头子了,时间延长了,寿命延长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结果。那么狭义相对论有很多结论,由此研制产生了导弹、原子弹、氢弹,都是由此产生出来。因此,相对论打破了传统观念,产生了新的时空的概念,与此同时,大家可以观察到,在高速下的视觉图象也是不一样的,你要是坐着火车,还是坐什么(飞机),你去看看外面的景物,那个运动的速度,那个图象是不一样的。其实,艺术家也画出这样感觉的画。大家知道马奈,这个在草地上的野餐——夜餐,一出来以后,参加展览开始都被拒绝了,因为它一无是处,就什么也不是,有“七个无”就不说了,但是今天,他已经是美术的开拓者,是现代美术之父,为什么呢?因为体现三维空间的存在。因此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力支持了苦苦思考的艺术家关于时间空间概念的看法,像印象派就考虑时间问题,你怎么抓住日出那个景象,印象派就是说在你某一个场景,在那个瞬间,对你的视觉的冲击,你不能抓住,他们就要抓住时间在流失中的某一个瞬间,这个时间当时具有革命性,这样的话。从这两方面逐渐大家对时空,不光是科学家,并且对于艺术家都有一些很深刻的思考,彼此达到了认同的想法了。 关于中国艺术,我就少提了。因为中国艺术跟国外的艺术还是不一样的,中国善于画山水画,很注意评审的时间跟空间概念的描述,不愿透视画。西方的艺术跟东方的艺术有明显的差别,西方是表示真实世界的表现,东方主要是沉思,作为一个沉思的手段和方法,来自自然的精神刺激。这个就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历史在科学艺术上面确实有一个曲折缓和的过程,但是大家都在趋同,时间概念就是趋同的概念,因此到了一个,应该爱人类支持的珠穆朗玛峰冲锋的时候了。现在做出三位融合的典范就是李政道先生。 李政道有很多的著作,还有很多画册,还编了科学艺术的画册,大家可以去看,李政道还以科学理论为选题,自己还出版了李政道的随笔画选,这些仔细一看,进行分析,能够体现出他一贯提倡的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确实表现出三位一体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科学艺术的融合,开辟了艺术的新天地。这个科学艺术的画册是三方面对科学界、艺术界和大众的对话,普通画家就是艺术界的对话,哪儿有科学界的对话?李政道和我们画坛很多名家都有交流切磋的机会,并且鼓励画家们创造科学画,也增进了科学界、艺术界相互交流,也开拓了一个新天地。那个画册就是他们合作的结晶。这个是李政道在北京与中国画家相距的照片,这是1988年,大家看看这个是李政道,跟很多著名的画家,吴冠中等等,李政道是想用艺术说明科学,在国际上能够尝试,但不是很成功,是由荷兰的版画家埃舍尔的作品他的坯布,和昼与夜,右边就是他的作品,描述城镇里头的田野、河流以及其他的景物等融合在一起。李政道对这个画还是很欣赏的,其他的画也有,但一般很难被认同。 在李政道的鼓励跟促进下,很多中国的画家都做了很多画,这个画册上有很多他们的作品,我这里今天没时间来具体讲,比如吴作人,现在太极图,以这个现代太极图这个表示世界是动态,宇宇宙的全部动力、所有物质和冷两都产生一个静态的阴阳两极的对峙,这个是北京高能物理所电子对撞机的标准作品,还有一个画是合资重如牛,对撞生新态,这个形象地说明了这个产生了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我2011年参观的时候拍下来的照片,这个是世界上对撞机撞出来的液体的高速液体的状态。值得一提,吴冠中有一个介绍创造的一个简单与复杂关系的一个图。这个图就取了一部分,这个图的两边有题词,这个题词李政道还略有修改,这个题词说明事物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你看点线、面黑百灰,红黄例,这些是最基本的元素,营造极复杂的绘画,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图画上的艺术上是怎么来的,那么怎么求证科学上的简单与复杂呢?抽象画道是无题却有题,溜光,溜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后面的一句话,就反映了爱因斯坦时空相对论的概念,因为随着时间的流失,世界万物等在变化,就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因为他们用点线的潇洒神韵,描绘了千变万化的一些自然体现,表达对科学理论的,最简单和复杂的理解。另外大家很有名的一个擅长敦煌壁画的画家,他创造了创天,以妙手托出星云展,艺境创天万物生,这是他创作的,大家可以体会了,有一点像太极图,在巨大的旋转中,出现一些美妙的东西,因为这个在描述在宇宙间的雷电交叉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总之,有很多美院的老师都为科学与艺术的创造了很多作品,为科学与艺术做出了贡献。吴冠中在2011年说,奥秘与奥秘中有通途,就是说,科学追求自然奥秘,艺术追求这个感情的奥秘,但这两个奥秘之间是有共同的冲突的。表现在真性情,一个真字,就是说不管是科学也好,艺术也好,一个真字是最关键的。 李政道的水笔画里头有很多的作品,收集了270多幅,很多作品表现了对夫人,对他夫人的一个怀念之情。在半个世纪的风雨旅程当中,他们始终相知相爱,爱情始终是他们事业成功幸福的源泉,也成为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大家看这个画,这个画是写,再一个竹,竹在空飘洒的情况,这里写:“竹神萧萧问秋风,君影茫茫去何处”,这是去世一周年做的画,这个上面的竹字头,他的夫人叫秦惠筠,这个筠,就是有竹字头的筠,这个表现了他对夫人的一个无限的思念,还做了一首诗,因此大家知道,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艺术人文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李政道夫妇的爱情令人赞叹,在去世后两周年,在李政道的提议一下,把他们夫妇终身的收入,建立一个秦惠筠资金捐赠仪式,当时当副总理的温家宝等等等一批国家领导人参加了签字仪式,这个基金也是他们爱的结晶,爱的奉献,对我们科教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我觉得李政道是一位把科学艺术融为一体的典范,他有很多画,我今天没有时间多介绍了,有很多的评论。 现在简单讲讲李政道科学家合作网,我们课题组把他的数字图书馆上的很多资料、论文,大量数据采集下来,构成了李政道合作网,他跟很多科学家合作,其中有4个科学家跟他合作很多,第一位是他的最初合作者杨振宁先生,还有其他三个(英文)。 我们可以把他的这个论文合作里头的画成网络,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考虑他们论文的,跟论文有合作的科学家的关系,这里表现出一个李政道是一个网络里的核心,还有杨振宁跟这个之间的关系。这个科学家网络很容易看到,肯定是兼具有无尺度和小世界两种特性。这个是参考许多跟李政道有合作文章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到,除了两大网络拓扑特性外,我们发现一些新的特点,大家看,我这里画出来李政道的每年发表的论文。从他1948年到1995年发表的论文。这是他的科学论文,科学论文里头出现了5个高峰,这个很少见的。科学家一般有一两个创作高峰了不得了,他有五个创作高峰,你看这个,1957年,57年得了诺贝尔奖,另外最外面有画作的高峰,这是网络的标准特性。那么这个论文、画作和人文每一年发表情况,大家可以从这里清楚看到,他是具有一个三位一体的创作特点,一是有多个创作高峰,充分显示了世界科学大师杰出的才华和贡献,每一个科学论文高峰之后,相应一定时间也出现艺术高峰,例如1993年,后来1995年出现一个高峰,这个说明是科学与艺术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因此李政道是科学艺术人文融合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实际上,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它们都在科学艺术上面做出非常好的,像爱因斯坦,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他们对科学人文都有很好的结合,这里简单介绍,不详细讲了,后面明天再讲。 现在,讲网络科学之美,这里讲一下趋势,这个网络科学是最广泛的新兴交叉科学,它正加速与其他学科和艺术的融合进程,我们可以从很多图上面看到,这里就不讲了,还有一些纳米技术、非线性的混沌和分形之间美丽,等等,都在为科学艺术人文的这个融合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加速了这个进程。 最后展望,融合科学艺术人文来共创世界和谐,这肯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这个,而且要提高这个兴趣和自觉性,努力学习,积极探索,脚踏实地从我做起,共同努力,要使得: 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人文大众化,实现科学艺术与人文和谐的统一。 为了推进科学艺术之间的融合统一的进程,上海成立了科学与艺术协会,我觉得很有远见卓识。北京市是否也可以筹备中国或者北京科学艺术协会?,今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够加强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的条件,实现科学与艺术人文的融合和世界和谐。 未来是属于懂得科学艺术人文和勇于创新的人,让我们来迎接21世纪最伟大中华振兴时代的到来,拥抱这个科学艺术人文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103 次阅读|5 个评论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7讲通知
热度 3 lvnaiji 2016-4-1 10:00
科史文苑 | 2016-04-01 09:53 北京科技大学“人文之光”社科论坛 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127讲 主讲人:吕乃基 教授 (一)科学家的“原善”及其守护与提升 时 间:2016年4月5日(周二)上午10:00 地 点: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生态楼616室 内容提要: 近日,科技界学术腐败事例屡见于媒体报端,科技人员何以自甘堕落? 实际上,科学家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其他人员的“原善”。科学活动的根本点就在于人经由理性和实验与自然的博弈。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家特定的品格。科学家的原善是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也就是人类在最简单的活动--与自然博弈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之善。鉴于人类所有复杂的活动最终都建立于对自然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之上,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原本之善、基础之善。 然而,科学家之原善只是一切善的共同出发点和基础,不是全部,显得苍白单薄,以及有可能被滥用。原善只是一种抽象,有待充实和提升。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学家的原善还可能被扭曲、践踏而堕落。有必要还科学家以原善。科学家自身坚守、充实、提升原善。 (二)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权力、资本与社会的关系 时 间:2016年4月7日(周四)上午10:00 地 点: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生态楼616室 内容提要: 通常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及其关系来理解一个社会,经济提供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政治规定社会运行的法律制度,以及关于权力分配与制约的制度;文化倡导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论证现行社会的合理与合法性等。 在现实世界中这三大子系统的关系往往发生偏差而失衡,原因在于其背后的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虽处于同一国家,然而都有自身的利益担当和诉求,力图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并且倾向于自我扩张。三者之间的合作与博弈,汇成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功能子系统。 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视角,有助于厘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野,透析全球化的线索,以及理解科技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资本与社会渐次萌生,诸多问题均源于政府、资本和社会没有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边界,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主讲人简介: 吕乃基,东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就职于东南大学,曾任文学院副院长、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术兼职: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产业论与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顾问、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科学技术哲学、知识论。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等方面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在《哲学研究》、《艺术百家》和《高科技与产业化》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20余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和《科技知识论》等6部。《院士思维》等成果获中国图书奖和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向各省市各级干部和中海油等企业,在中央党校、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作近300场讲演,以及应邀在多届全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作大会主旨报告。 4 月8 日 (具体时间待定)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博士之邀 阻碍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因素—人的需求及其实现途径及其对“双创”的影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个体沿特定的心理需求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在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特殊的层次和提升途径。正是为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 中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相当不同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是一种“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倾向于一步登顶,回过头来索取物质资源。这种中国特色的需求层次既孕育于中国社会之中,又赋予中国社会以中国特色的动力和发展路径,不利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欢迎各位前往交流指导!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433 次阅读|7 个评论
庆38活动
shixiaoxin10 2016-3-8 20:06
本单位于3月2日上周三下午已经举办了庆三八活动,主要项目有一圈到底、动力火车、4人5足、跳绳200个(4人,50个/人)四个项目,分四个组,男女混搭比赛,最后计综合成绩用时最少者获胜。晚上包场看电影美人鱼。 庆三八,如果女性自娱自乐,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引不起共鸣和重视。男性参与进来庆祝三八节,并不会冲淡妇女节的主旨,更增进了妇女节的欢庆气氛,增加了趣味性和重视度,增强了妇女节在男性心中的分量。社会应该使三八妇女节向男女同庆转化,体现这一天男性对女性的关爱和祝福。 对比一下,三八节有些地方女性放假半天,男性照常上班,这样的安排不知如何评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大学校长们更看重人文、更注重文化?
热度 4 wangxh 2015-12-15 15:10
微信圈里传着这样一篇文章: 只推荐一本书,29位大学校长都推荐了什么? 当我们翻看到最后,发现无论是工科大学、理科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校长们没有专注于自己的本行与专业领域,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去“推荐”,而且是更看重人文书籍、更注重文化熏香——这正应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曾经与一位老师讨论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关注其专业,更重要的是“培育”其身边的“人文环境”——这是“道”,如果“道之不存”,“业将焉附”?一个女孩找女婿,女孩及其家人会更注重男孩的专业呢还是更注重作为人的修为、品行或素质呢?不言而喻,父母们可能更关注男孩是否上过正规的大学,是硕士或博士学位,至于修什么专业管他呢! 唐朝大教育家韩愈不也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嘛,可以得出韩老师他老人家也认为“传道”应该在“授业”前,至少应该等同重要吧。 一个大学校长,无论什么出身,首先应该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思想家,然后才是科学家、教授、专家等…… 指尖上的大学 微信号 zhijianshangdedaxue 功能介绍 用指尖助享多彩大学生活! 用指尖助力莘莘学子成长! 用指尖助推伟大教育事业! 【附录】 好书就是明灯,在你的成长路上引航,指引迷茫的你走向成熟和睿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29所中国知名大学校长推荐好书。难得的权威读书建议!手不释书,做更好的自己。 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   推荐语 :本书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无与伦比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的地球。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推荐语: 作家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进程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虽然书中所涉及的年代对年轻人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  陈雨露   推荐语: 以精炼的篇幅,扼要回顾并评点了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朝代的制度设置与利弊得失,体现作者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以及他的独特理解,为读者融会贯通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理念,提供了纲要性的参考意见。 复旦大学前校长  杨玉良   推荐语: 莱维在这本书中回忆了他在奥斯维辛的所见所闻,归结起来,就是极端条件下人类的善与恶。写完此书后,莱维自杀离世,给世人留下诸多的疑问。阅读这本书,希望大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知识分子的道义;第二,是人类施以暴行的能力。人应该是向善的,在我们内心必须有做人的底线,而知识分子最大的义务,应该是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和底线,引导社会建立善、抵御恶。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杰   推荐语: 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级学者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望年轻人在读过这本书后能被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所感染,立志求学,勇攀高峰。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烈云   推荐语: 作者以一位资深外交家的独特视角描摹了中国的世界形象,是一部读懂中国的经典著作。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  侯建国   推荐语: 我在中国科技大学求学时读到这本书的中译本,书中许多我第一次了解的事实与观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都带给我很大的心灵震撼。 这本书在美国问世之初曾饱受争议,作者向西方工业社会漠视生态环境的传统发起了勇敢的挑战,她所坚持的思想为人类环保意识的启蒙点亮了一盏明灯。 武汉大学校长  李晓红   推荐语: 本书以中国当下的生存实态为窥探口,直面文化生成的前沿议题。摆脱分期分段陈述史实的通常作法,以宏观的历史眼光全景式把握中国文化,试图揭示造就“如此人物”“如此事件”“如此思想”的“深层动力机制”。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推荐语: 该书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读来多有”百科全书“之感。作者文字生动活泼,像是在和读者促膝谈心,不经意之间道出了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却又在西学和新知的参照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推荐语: 本书既是一位睿智老人的人生回忆与感悟,也是一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本书堪称我们中国主题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聂宏   推荐语: 本书引领我们进入微观粒子世界和无垠宇宙星空,窥探时间、空间奥义,以科学重塑生命的意义,把平凡生活安置于自然规律之中。我们的存在彰显了时间、空间的魅力,我们的思索表现了生命、心灵的美好。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李言荣   推荐语: 通过讲述科学入门知识的“一”,使读者向纵深双向的“无穷大”方向努力,通过从人类的林林总总的科学活动中摘取沧海“一”粟,使读者窥视到科学大千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改造世界的“无穷大”的潜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彭龙   推荐语: 该书是冯友兰现实根据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讲义的整理而成,其学贯东西的才识使该书”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成为西方大学讲授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湖南大学校长  赵跃宇   推荐语: 序言中,熊培云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减小我们的担忧圈,扩大我们的影响圈。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胡海岩   推荐语: 本书呈现了达芬奇在米兰时期书写的连续72页手稿。500年来,人们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向这位真正的思考者和研究世界运转机理的科学巨匠致敬。本书也许能让更多的读者被达芬奇的智慧启迪,继续人类发现世界、改变世界的旅程。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推荐语: 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创新思维,迎接挑战。 兰州大学校长  王乘   推荐语: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温柔敦厚,澄静心灵。真金美玉的诗句令人宁静,回想而沉醉。 重庆大学校长   周绪红   推荐语: 全文约5000余字,虽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句句精辟”。读此书可以领略其中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学习为人处世的方略,更可以汲取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西南大学校长   张卫国   推荐语: 该书内容丰富多彩,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读来就像听一位睿智老人述说富有哲理的故事,启迪智慧,启迪人生。 东北大学校长   赵继   推荐语: 全书提供了一个新的史学视角:用年鉴学派方式审视历史。全书论述了文明与文化的理论问题,是一部展现历史全景,”通古今之变“的世界史。了解世界文明史,可从布罗代尔始。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   杨传平   推荐语: 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精髓,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这些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中国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天津大学校长  李家俊   推荐语: 本书主张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代替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它协议之前,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然而这种契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结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张来斌   推荐语: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简明扼要而又不失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理、认识论内容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范畴,拉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的哲学观与政治抉择。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于志刚   推荐语: 本书系统介绍了邓小平的成长经历和政治生涯,着重解读了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辉煌历程,是一部视角独到的了解过去的巨著。 河南大学校长   娄源功   推荐语: 这是作者在当代国际政治与哲学语境中对柏拉图名著《理想国》的重写。对于当今的学子来说,是在当下语境中理解美、正义与深邃的传统概念之间关系的一个绝佳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王稼琼   推荐语: 这是一本大众可在身边常备的准确、全面而又通俗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最佳读物。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徐飞   推荐语: 本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撰写的世界历史。和其他史书往往囿于某事某地某一种族的写法不同,作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周玉   推荐语: 全书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   程光旭   推荐语: 作为一本唐诗研究鉴赏类读物,该书文字既蕴藉隽永,又通俗易懂。同时,此书不仅仅拘泥于谈诗,透过此书,既读唐诗,又知唐史,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
3653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类文明与人生历程
benlion 2015-10-8 21:55
人生,往往存在迷茫、清晰和跟着感觉走等不同的状态。 迷茫,常常是职业上的抉择和社会前景的景象清晰度,却不是对人生希望的迷茫,而一般是潜意识的追求。 自1972年,埋下了2个完全不同的探索,一个是医学科学,一个是儒家伦理,而又在一个高层次相关,即,医学伦理和职业操守。 然而,儒家文化与犹太-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人,比起医学研究或诺贝尔奖来说,科学和工业如何诞生在欧洲,可能更加重要。 在英国,沉浸入了中西文化探讨,并描述了未来的行星际文明,而后,回到中国,去了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的文化之旅,在近代工业发祥的江南,走向了创业和考察工业园与创新型社会的思考。 (文明的路径) 从科学哲学到系统医学和文化哲学到绘画艺术,而到工业技术与企业计划等,恰好,也就对应了欧洲近现代,从神学、医学到文学、理学,而后,工学和商学的教育发展。 - (08/10/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0709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论
benlion 2015-9-7 18:16
近日,由于大学毕业30周年活动,有同学论及佛教,说到读了多少经书,最有资格谈宗教;然而,我却问是否读懂了,又何以知道是否读对了值得读的书?在大学4年,我用掉借书证2本,在北京图书馆和海外,也几乎大量时间花在图书馆,而后,突然领悟到,必须反思过去教导的“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时,不如直接到大自然去,才能领悟宇宙和生命的真谛。 几十年的读书,基本分为几类( http://www.listmuse.com/links.php ): 1 、科学的历史与科学哲学、方法论及科学社会学等,如,《生命是什么》是导致物理学家转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作品,《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理解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著作,以及自然科学的大众型读物; 2 、尤其值得,或必读的书可能是人文类,如,圣经、4书5经等及相关的诠释与哲学,则是理解西方和东方文明的前提,并涉及社会科学和艺术等类资料; 3 、做学问的研究和专业类书籍,包括,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比较通俗易懂的学术思想和观念论述的读物,如,《生命的乐章》是系统生物学,针对《自私的基因》的分子遗传学,这是一对对话型或学术论辩的著作,《生长和形态》的注脚论述了S.Leduc化学概念的合成生物学(术语或词汇),而“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分形几何学)和“Chaos”(混沌学)等,则影响到在中国开始系统生物学探索的关键性著作。 比较理想的读书方法,往往是先阅读相关领域的历史和主要学者介绍的书籍,如,中国哲学史大纲、西方哲学史、心理学史和美术史等;然后,再选择比较重要和感兴趣的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读书。 - (07/09/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就是和谐
热度 1 benlion 2015-9-5 00:13
简单就是美,淳朴就是幸福。 - 人生感悟 需要重新审视: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必须挖掘潜能:启迪天性,发挥颖赋,人格独立,唤醒良知,跟从内在的心灵。 (夜语禅机) 科学的发展或进步,往往不是推翻以往,而是扩展和覆盖,并将适合范围限定。换个视角或说法不同,其实,就是限定了以往的学说或理论的范围,推翻,则一般应该说是以往的理论或学说错了,如,永动机。 一般系统论和系统生物学,也从一个角度上看是推翻了很多以往的观点;但是,分子生物学和还原论方法,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和正确。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总结)-
个人分类: daily09pe|1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个女人的价值”的公益广告,太值得转了
sw2015 2015-5-8 08:58
女人是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裙子的长短、领口和鞋跟的高低。露一点就算浪,遮了又说你假正经,怎样都错。这个广告无情地鞭挞了直男癌,叫男人不要物化女人,用穿着来衡量女人的价值!太值得转了! DO NOT JUDGE SOMEONE ONLY BY WHAT HE LOOKS LIKE 多一点则放荡少一点则假正经,无论如何都是错。
个人分类: 感受认识|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科学的传统?
benlion 2015-5-3 11:27
为什么李约瑟提出中国古代为何没有发展到科学的问题?为什么汉学家Wright探讨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的问题?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发现和发明与近代西方科学相似,而对古代希腊自然哲学和中国古代工程技术都不会有疑问。 持续百年的中西文化和哲学、中西医学和科学争辩,其实就是一个名辩论之争,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之间,在文化、哲学和技术、艺术乃至体制等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及其历史研究与考证,尤其,迟迟未能转换到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探讨。 古代中国文明的文化范式和体制模式,显然不同于同时期的希腊拜占庭、罗马天主教的神权文明形态,而是私塾学堂与科举体制、书院学术和手工业作坊的君权社会形态。 13 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中欧和西欧为核心)走向了政治与宗教、商业与政治(荷兰)的分离体制和人文艺术、工程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到19世纪建立了实证科学、工业管理和民主体制而到设计艺术等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之后,恰好重心是工程范式的产业化发展,而又类同于中古代中国工程范式的艺术和技术形态,其间,经历了一个逻辑实证主义的转换,包含了理性论证的逻辑主义和实践感性的经验主义等传统的构成。 因而,探讨究竟什么是科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经历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对还原主义的批判,而是经验主义(阿奎拉)、清教伦理(英国)和综合方法(莱布尼兹)等发展,导致了近现代科学的奠基。 结论:科学的传统,包含了希腊的逻辑体系化、印度或禅宗的内省沉思和犹太教的法律与辩论、中国的实践理性与观测操作的传统等。在查理曼到英联邦的欧洲文明,17世纪到19世纪奠基了实证逻辑方法的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而在20世纪的美国奠基了科学范式的认知科学和人工(计算机和IT等)科学。 - (科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个人分类: 科学|14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传统与未来,继承与发展
benlion 2015-4-30 00:16
结构论是避开物质与精神属性的元素与关联的探讨;然而,在西方社会的经历,却发现是充满宗教及其类别的社会,回到中国参与创新型创业,又不得不思考工业的制造,从而,导致了精神论和机器论的探索。证明不了离体的灵魂,但能见人的精神意志,也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世界与行为活动的关系 - 这也是当今中国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也是维持社会成为社会的诚信或伦理基础。 爱因斯坦奇妙于人类能够理解宇宙,这个问题我在大学时代思考过,理由是人脑是宇宙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以及人的繁殖可以导致相同的机体而可以交流。而后,人工智能和平行宇宙又引发重新思考,在不同年代出国和不同国家的华侨交流时,却惊讶发现文化和思维是出国前年代的文化与侨居所在国文化的汇合,导致了思维和文化的软件概念,却在图灵测试和人的创造力和理解力不同于形式语言和数理逻辑的符号和形式,发现到语言和数学的内涵和逻辑不同于外形的符号和文字,也就是技术的形态与发明的思路分属不同。 希腊神话到分析哲学,中国人伦哲学到实践技术,分别构成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然而,实证逻辑范式的科学却包含了数学的逻辑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技术结合,并在20世纪发展到集合、关联和场论的系统思维,以及分析、解构与集成、综合的汇合,导致了实验与系统科学的方法整合,在生物科学体现为分子生物学和转基因技术转换到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在医药技术体现为传统医学的工程范式、实验医学的生物学范式到当代的工程科学 - 转化与工程医学的发展趋势。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21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机器人 - 智能和伦理设计
benlion 2015-2-4 18:29
生物在自然进化过程,诞生了人的意识,人类在研究自然的过程,发展了工程和科学,并能够设计与制造自动机器;因而,诞生了机器人,在硬件的设计理念和机器软件的程序,并注入人的思维模式和伦理准则。 然而,如果,机器人能够自调适和修改,那么,就可能导致机器人的 “ 原罪 ” ,也就是机器人的潜在危险,并不是机器人的智慧能否超过人类,而是机器人的行为模式。 附、创新精神与管理机制 20 世纪后期以来,明显是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影视艺术等,以及产业发展迅速,一个方面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一个方面是进入了人工科学主导的时代。 然而,基础科学和理论创新不够,存在一个其它因素,就是国际学术大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了权威化趋势,也就是前面的学术权威领衔后面的创新领域,或刚获得国际大奖的领域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 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往往被忽视了,即,科学和技术,都是面对未知和面向未来发展。 应该由实际的开拓者引领新的学术和技术领域发展,忽视了这个原则,就可能导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滞后和迟缓现象,而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却往往是学术和技术的过度商业化和利益化。 在欧洲,实用技术和产业领域,一般不容许颁发奖励和评选级别;因为,属于市场经济和客户选择的领域或行业,可能,也是这个原则,推动了应用科学和技术等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201415|2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benlion 2015-2-3 09:18
自2012 年 7 月至今,进入工程医学和机器理论的思考,包括,重新分析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论和轴心时代文化理论与思想传统等。 人类,由个体构成社会,个体的教育和社会的体制,构成文明。德智体美教育,包括,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等,宗教和哲学属于道德情操和智慧开发的精神操练,科学和艺术属于知识发现和方法创造发明的操作实践 - 道家(道藏收录《墨子》)与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与希腊神话等,导向科学和人文传统。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则是由知识产量或信息增量衡量,而又由社会的管理体制和信仰精神的支配决定。 一个社会的知识和产品,如,书籍的出版是产品,书本的内容是知识,而出版和内容的来源,却是企业行为和知识的发现与传播。人类发现知识和发明技术;然而,在社会有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国际化社会,就存在一个信息源与传播媒体、途径和接收的过程。在评估人才和科学成果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以知识传播的影响度替代了信息和知识产生或创造的价值评估。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不同于科学传播和技术转移,前者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后者是科学和技术的作用;因为,教育体现为传播,往往导致误区,就是忽视了教育的师传实质,也就是创造和发明的过程传授。 人类,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 – 体现在犹太宗教与儒家哲学,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对象,则是心身 2 元体的生物机体,体现为生物学意义,在于遗传信息的进化与发育的生理、病理与康复等过程,体现为文化学意义,在于文化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的个体与社会的行为、组织与管理等过程。 当人类科学发展到人工科学时代,作为天然机器的生物体与作为人造机体的机器人,存在一个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转化过程,也就是生物系统的机理与分析、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与合成的对偶关系;因而,必然导致对机器人的“心智”和个体与社会的行为模式、伦理规范与管理体制 - 或称机器人的“圣经”和诠释等探讨。 - (未来人类与机器) -
个人分类: 201415|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文化论争
benlion 2015-2-2 04:11
中国近现代化,开始于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欧洲实现工业化和进入现代文明的阶段。 世界文明的格局和趋势,法国、日本和俄国,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必然决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论争和抉择。 李约瑟问题 - 1)古代中国科学或技术发达;2)近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诞生。 其中: 1)属于工程范式和技艺模式,包括,机械、声学、磁学、光学和化学等,以及纺织、水利、冶炼、陶瓷、印染、酿造、农牧、医药、乐器、筹算和天文等观测、实践技术和工具等,以及美术、工艺和戏曲等。 在文化上为“儒释道”分立,在体制上为私塾学堂、科举制和作坊集镇的分离。 2)属于科学范式和工业模式,以立陶宛、西班牙 - 南部阿拉伯到意大利的3角区域的欧洲 - 查理曼和中欧区域。 元朝,蒙古汗国进入古罗斯、波斯和到达伏尔加河、波斯湾和地中海,意大利北部的丝绸之路南 - 地中海北 - 黑海交叉点开启文艺复兴,明朝,从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大航海,查理曼欧洲文明,经历3次思想运动,在以色列-希腊和印度-中国,以及阿拉伯等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政教商”分离体制,建立物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科学范式。 钱学森之问 - 1)教育培养创造开拓型人才;2)创新驱动型发展体制。 其中: 1)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逆知识和反科学运动,导致人才培养断层和反对知识化的社会意识,不仅,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人文精神遭受摧毁,而且,忽视了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的源头是创造、发明。 2)不足够重视前沿科学和高端技术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造成对创造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而将基金、投资偏斜于权威型人才、品牌型企业,忽视了科学的发展和产业的代谢 - 造林需要苗木。 -(创新型社会)-
个人分类: 201415|1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写在一百年后被灭亡的中国墓志铭
热度 1 wzpwlsbio 2015-1-23 11:06
曾经有这样一群生物活在一个辽阔的东方世界,他们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五千年的历史直到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抢夺他们的资源,奴役和屠杀他们的生命,因为在我们眼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卑贱的劣等人,我狂笑着践踏着广袤的土地,我们所向披靡。直到我们遇到了一个东方的圣人,他有着和大多数东方人一样的面容,可是他的心却是那么与众不同,他就像西方的上帝带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极大的希望并阻止了我们的野蛮践踏,我们恐惧颤抖的注视这个东方的上帝,他的压倒一切的魄力、顽石般的意志力、以及强有力的手腕把我们的幻想击的粉碎,强有力的统治、战斗、巨大的牺牲以及他所领导的如虎狼之师的天神般的队伍将我们的意志彻底击垮,我们狼狈的撤出了这片恐怖的土地,从此视他为不可侵犯的神!我们在这种恐惧中挣扎了30年,然而终究这个神还是离开了这片土地走向天堂,我们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不敢有丝毫懈怠,令我们喜出望外,这片土地上的生物已经没有了他主宰时刻的精神,没有了团结牺牲意志无私和巨大的战斗力,我们窃喜我们的希望又出现了,这些生物重新抛弃一切最高贵的品质,重新奴化为最低贱的动物本能,我们胜利了,不是我们多么高明,而是这群生物真的太卑贱了,我们可以主宰他们的思想行为言论以及他们日渐沦丧的道德水准,我们狂笑着再次耀武扬威的践踏这片我们曾经逃跑的土地,感谢上帝收走了那位让我们恐惧颤抖的东方之神。我们用我们的秘密武器摧毁了这些生物,让他们灭绝,失去生育能力和抵抗力,就如我们的先辈用鸦片消磨他们的意志摧残他们的身体一样让他们失去战斗力和意志力。铭刻此墓志铭,借以炫耀我们的优等和胜利,并警醒我们的民族记住这个可耻的被灭绝生物群的深刻教训!---2115年
个人分类: 理想|22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明的转换
benlion 2015-1-14 07:11
人类文明的演进,以轴心时代文化、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为3条基准线。 1)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到黄河、长江流域为轴心时代古典文化奠基的文明轴线; 2)从中亚经咸海、里海、黑海到中欧的丝绸之路和民族迁徙的文明轴线,从阿拉伯架接南欧、中东到中亚,而后,蒙古汗国到达伏尔加河、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文化交流桥梁; 3)大航海时代,奥斯曼、莫卧尔和清朝时期,查理曼欧洲进入近现代科学与工业文明的建立与发展。 其中,以意大利北部港口到荷兰北海区域为轴线,1)英国、法国到北美洲和澳洲,2)葡萄牙、西班牙到拉丁美洲和3)捷克、波兰到乌克兰、俄罗斯为欧洲文明的扩展。 附、文明的机遇 游牧民族,5世纪(匈奴)、13世纪(蒙古)进入罗斯和波斯,近代进入拜占庭和印度(帖木尔)等,东方文明西传。 19世纪,西方文明,进入环太平洋发展,走向科学和工业文明,中国的3次机会:1)19世纪机械化和电气化工业时代,2)20世纪微电子和信息技术时代,3)21世纪的转化医学和生物工业时代。 -(传统与未来)-
个人分类: 201415|1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文明史通论
benlion 2014-12-23 20:42
近现代文明是在轴心时代古典文明和中古代文明(包含中国文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而来。 中古代中国文明,对近现代欧洲文明的贡献,经历了文艺复兴和近现代科学与工业的建立过程,分别从工程技术与工艺和理论文化和体制双向层面的学习、研究与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近现代化是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因而,关键是学习与研究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并且,必须迅速转入现代科学与工业发达国家之列。 现代哲学和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近现代欧洲文明,经历了大航海、印刷技术时代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太空探索时代,经历了5百年的历史,从而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从物理学、心理学到社会学、生物学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应用,生物系统的机理揭示与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整合认知科学、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的人工科学。 -(历史与未来)-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8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袁钟:我们为何离不开医学人文?
热度 24 何裕民 2014-12-18 11:07
经常有学生问我人文医学有什么用处?我想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个层面是价值观,第二个层面是人文智慧。价值观是道理,人文智慧是术。 价值观里的尊严 首先,我想说一下“道”的问题。现在又到年底了,很多医院都会在这个月开医院总结大会,我听过一些院长开总结大会时说:过去的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20%,我们的门诊患者增加了30%,我们的收入增加了10%。那么这句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可能在座的主任和医生们都会觉得这是意见很自然的事情。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这应该是企业家说的话,我们院长该怎么说?我们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 我们已经忘了什么叫医院,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也有医生告诉我说,自己当医生就是为了赚钱。这本身没错,但我想告诉你,只想赚钱,千万别当医生。这个社会上比当医生赚钱的工作还有很多,卖房子、开矿、做金融、做IT……但是,只有两个行业又有钱又有尊严,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在日本,只有两个职业能被成为“先生”,同样是医生和教师。 我有一个朋友,是北京协和医院的科研处长,他是维吾尔族人。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事情,在维吾尔族人认为人去世了可以升天,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升天,要经过集体讨论,贪官、坏警察、坏城管要被打入地狱,但只有两个职业可以不经过讨论集体升天,那就是医生和教师。 什么叫尊严?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非常有体会。一个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你,把衣服脱光了让你检查,把所有痛苦告诉你,把生命都交给你,这种人是仅次于神的人,而不是一般人。如果医生不好好看病而是看患者的口袋,患者会恨死你。 基督教两个东西很重要,一是神圣观念,再者是博爱精神。神圣观念告诉我们医生是一群优秀的人。 中华中国医师协会的张雁灵会长跟我讲,他九十年代去日本,日本当时有人专门来拜访这帮医生,这让中国去的医生们很奇怪,“我们不是政治代表团,我们又不是经济代表团,也不是外交代表团,只是医生代表。”最后那位拜访者说了一句“我一辈子想当医生,可是考不上,我尊敬医生!” 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董事长李碧菁是个犹太人,她曾告诉我犹太人为什么比其他人好像多那么多聪明、成功的人,其实就是因为犹太人有神圣观念。犹太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勤奋,也就更易成功。 医生应该有神圣观念,都是最优秀的一群人,不管在哪个层面,即使村医也是当地最优秀的人。 前两天台湾有个医生很优秀,柯文哲现在成了台北市市长。医生在当地不仅是医生, 也 是领袖,一个好医生不仅是技术而且他的人品也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大家也很清楚,这些年我们社会出了很多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投毒杀死自己的同宿舍同学,他说过一句话“我是个‘空人’,没有价值观。”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他为什么是个“空人”?想一想这些年还有几个大学生杀人的,比如马加爵、药家鑫。我们这些年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创造了精神财富吗?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美德,爱国家、爱家庭、爱故乡、讲孝尽、讲勤俭、讲以德服人,讲天下为公,讲克己复礼,讲温良恭俭让、讲礼义仁智信,好像现在这些都没有怎么讲。 人文精神的救赎 主持人孟飞说过,这些年来《非诚勿扰》相亲最成功的不是大陆,而是台湾和香港的男士。香港很多青年可能参与了占中,但一些美德可能并不比我们大陆差。为什么港台男士现在比我们大陆男士更受中国女孩的喜欢?我们说看一下马英九、连战,再看一下徐才厚、薄熙来和周永康。谁更有中华美德,谁没有中华美德。 前不久中华书局刚刚出版了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材两本。我所有的台湾朋友都告诉我,他们从小都读《论语》,而我们在干什么?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在集体掩耳盗铃。有北大教授说我们这几年培养了很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是聪明,“利己”就是所有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有一次我和撒贝宁在武汉对话,他问我“医疗行业怎么样?”,我则回应“先别说医疗行业怎么样,当中央电视台在播“冬虫夏草含着吃”“我生命一号”等虚假广告的时候,就说明整条河流都已经被污染,没有哪个鱼能摆脱被污染,治理污染的办法就是治理上游。党中央习总书记现在正在治理上游,河流也许很快就能干净。 这其实就是价值观。各位掌握了各种先进技术的达专家满身功夫,有了满身功夫可以干两件事情,一是见义勇为,二是拦路抢劫。干好干坏,人内心的文化决定你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有位医生告诉我,他在消化科上班的第一天,他们科室要完成的一个指标还没完成,快要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个患心血管病的农民因为挂错号找到了他,但是他当天一个病人都没有,因此当时就违背良心给这位农民看病给开了药,病人抓药再回来问他时,他觉得内心实在过意不去。他就告诉这位农民再去挂一个心血管的号,那个农民突然哭道“我钱都用光了”。这位医生后来说道,他当时有一种坐台的感觉,从此告别了医院,不再做医生。 我们在当医生、院长、干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千万别让我们的医生去牺牲善良才能获得正当权益。 他本来该有一万块钱的工资却只他发两千,另外八千块钱让他自己去赚,这是邪恶的。 什么叫医疗?医疗起源一个同情心,人贵在有同情心。 最初人们因为看到受苦受难,有人难受就去帮他,这才叫做医疗。什么叫医院?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派的社会有很多流浪的、无人管的乞丐穷人。因此,他们设了一个场所让他们缓解苦难,最后慢慢形成了医院。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 我想这医学人文就是干这个的,塑造医生的价值观。 我们几乎把医院当成一个企业,我们的领导们在一块开会最喜欢说的是“我们医院5个亿,我们医院8个亿,我们医院9个亿,我们医院12个亿,我们医院20个亿。”为什么协和的妇产科主任郎景和院士告诉他们科室医务人员每周必须读一本本专业以外的书,就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我们的医生应该学会和人打交道,我们不能只会和疾病打交道。 “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却总是抚慰”,总是抚慰,但我们有抚慰能力吗?这恰恰是医学人文要弥补的。 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的区别在哪?中国医生现在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做了那么多手术。但是中美医生比较下来,我们的差别在于爱。美国医生让病人感到有爱,中国医生感觉不到。 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太需要医学人文精神。 不够相信科技,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这种很重要的一部分。全世界大多数民族都认为人死了可以升天轮回有下辈子。但我们这个民族想追求长生不死,所以我们发明了很多长生不老的办法。我们绝对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中国人什么都能忍受,家庭矛盾、工作矛盾、社会矛盾能都忍,但是在死亡面前却忍受不了我们没有准备,面对死亡的第一个心理反映就是愤怒和震惊。 我讲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怎么当好医生的问题。第一,我不想讲让大家如何去学雷锋,学白求恩,我只需要给老专家和当老师的讲,你们一定要想到自己老了会落到什么样的医生手里。你先做好医生,你的学生才能是好医生,等你老的时候,这个老医生就会照顾你,你现在不好好做医生,等你老了你的学生就会按你的方法收拾你。我们不能让学生学雷锋而自己在学和绅。 第二,为孩子做个好人。很多事情,中国人只有为了孩子才会做,才会改变。我经常讲戒烟的问题,如果我们学老外在烟盒上印上骷髅和黑肺,但很多人根本不会戒烟。我们什么情况下才会戒烟?只要在香烟包装上写下“抽烟会让你的孙子变为畸形”,我想他一定戒烟。 第三,人这一辈子干嘛来了?如果有机会去新疆的沙漠里面看看,如果有一摊水,就一定要草,有草就有牛羊,有牛羊就有人,人背后就没有东西吃我们了。草的价值就是让牛羊活的好,牛羊的价值就是让人活的好,人的价值就是让其他生物活的好,这个社会有了你多一份美好,千万不要让这个社会因为有了我而多了一份痛苦或者不好。 袁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社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 主任。 何裕民: 转载后多余的话:医生需学会敬畏! 袁钟教授是我30年的老朋友了,他供职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长期任协和出版社社长,曾经兼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学科建设和普及,孜孜不倦于呼吁医学人文的回归。恰逢近期中国医师协会成立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并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总后卫生部原部长、现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教授亲任主任委员,袁钟教授出任副主委,王一方、周国平教授等出任指导专家。我也忝列其中,因为我等都认为有义务及意愿普及医学人文精神。袁钟教授的这段讲话是有感而发,本人深表认同。只是想在袁教授的讲话之外,补充不登大雅之堂的一点:人需要有敬畏,医生更需要学会敬畏。有了敬畏,才会已所不欲,勿施与人。医生尤其如此。因为你面对的是托付给你的生命,不能有半点的含混。不然,你早晚会遭遇惩罚的。因为自然界的确存在“惩罚机制”。中国人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统统要报(应)”,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宗教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我还是认定,这也是自然规律之一。只不过其机理人们尚未弄清而已。因此,带着敬畏心理,认认真真、战战兢兢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是医者的道德底线。 我讲一个真实的、发生在上海的故事:10多年前,某部队医院引进一台新设备,做肿瘤微创治疗的,主持人是个海归,承包了该科室,然后就开足马力。24小时机器不停,不管能不能做,该不该做,从不拒绝,一切只看钱,医院也见钱眼开,不管堆积如山的诉讼案(因为死了很多人,案件堆了一大堆),因为效益太好了!当时,当事人曾找过我们,希望合作,我们一口拒绝了!因为没有底线的事,不能干!临床中,经常听病友在骂他们,我当时就说,早晚会受惩罚的。结果,不出意料,3年后的一天,当事人(那位海归)突然消失人间(蒸发了),后来得知,短短几月内,他唯有的二位孩子,先后都死于非命,而且死得非常离奇,几乎无法理解。也许,他自感作孽太多,消失人间了!我则认为是受到了惩罚。尽管,唯物主义者不相信这一说法,我却相信。否则,作何解释!?怎么会二个孩子都死得蹊跷! 敬畏,是做人、做事的底线,更是行医的底线!否则,早晚翻船!至少,良心会备受谴责!或者纵然获益一时,终身忐忑不安!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1727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